体育新闻论文实用13篇

体育新闻论文
体育新闻论文篇1

体育新闻报道讲究及时性,而传统的新闻评论对于时效性并不苛求。如今,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就是评论的生命,体育新闻评论本身所具有的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力量,与时间是成正比的。时效性对于引导舆论至关重要,也是争夺“眼球”的法宝,追求时效本身已成为体育媒体竞争的主题。新闻性要求体育新闻评论与体育新闻报道一样,讲究时效。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体育媒体在新世纪更为重视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为了加强时效性,许多体育报纸开辟了评论员专栏或专版。这些言论是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体育新闻事件、现象、问题进行评论,言论与新闻常常是同步见报。而网络上的体育评论其时效性就体现得更为突出,往往是比赛一边进行,网络们的评论就已经“出炉”,不受刊发时间和版面的限制。

2.讲究现实针对性

新闻竞争已由独家新闻之争进入到独家观点或独家视角之争的态势,言论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品位,打造传媒竞争力的力点之一。“体育时评”盛行,是体育新闻评论讲究现实性的一大表现。一些市场化报纸如《体坛周报》等新能取得成功,体育新闻时评功不可没。

从评论的题材上看,触及现实是体育新闻评论的生命力之所在。体育新闻评论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取决于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人们对于“高、大、空”的体育评论兴趣不在,需要的是针对现实社会中的新鲜的、敏感的、热烈讨论和大众关心的体育事件与话题进行评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体制因素;迫切需要传媒去伪存真,帮助受众梳理与解析体育事件。

3.“新闻性信息”与评论相结合

随着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体育新闻评论和体育新闻报道正由各自独立呈现出相互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传播“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有机地结合。

在版面编排上,体育新闻评论常常与体育新闻报道同时见报。言论与新闻同步见报,说明体育新闻评论突破旧新闻观,重视新闻性信息对评论的作用与影响,重视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的结合。体育新闻评论依托体育新闻报道而发表,如时评、评论员文章、按语等,以发掘体育新闻背后的深层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在写作手法上看,报纸体育新闻评论常常在写作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性信息和事实,以此作为立论的由头和依据,缘此引发议论。体育新闻评论运用事理交融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手法。这种难度较大的论述方法在体育新闻述评等评论写作中常用。有时很难区分新闻稿件与评论的界限。

二、“多元化”趋势明显

体育新闻评论的多元化特色具体表现在:

1.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广泛,“评论员”身份“多元化”

现在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不仅有体育赛事方面的,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医疗、保健、娱乐等等内容。评论员队伍除专业人员和学者外,还会邀请名人,明星或者业余撰写评论。同时注重吸引体育迷参与评说,各媒体也把受众参与作为刺激销量的重要手段。

2.体育新闻评论的角度和意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各种各样的选题立论敢于面对众所关注的各种的话题,进行释疑解惑的积极引导。有正面的,也有批评谴责的,既有阐释说明的,也有建议、探讨、争鸣、商榷和研究的。思想活跃,观念多元,倍受受众欢迎。

三、“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各行其道

如今,新闻媒体面对的是越来越成熟的公众,面对的是越来越多样的媒体群。这对体育新闻评论写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家型”的评论员是各大体育媒体竟相争夺的对象。“专业化”程度高的体育新闻评论是体育媒体的标志和旗帜,也是体育媒体树立“品牌”的重要手段。

“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并存是体育评论的一大特色。两者的目标受众群并不重合,传播目的也不相同。体育专业人员,专家,职业记者所做的评论针对的是资深的体育迷和体育专业人士的受众群体,目的是体现媒体的专业水准。,而“平民化”甚至“娱乐化”的体育新闻评论针对的是更为广阔的普通受众和市场,目的是为了普及知识,培养受众以及增加评论的趣味性,开发体育新闻评论的多样价值。许多大型赛事举办期间,报纸都会策划风格各异,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评论专栏。专业人员侧重理性分析,而非专业人员的“感性宣泄”也会获得很多读者的欢迎。

四、“解读”趋势——深度评论发展迅速

新闻信息已经由“传播”时代进入“解读”时代。解读,就是媒体分析、说明、解释新闻的意义。即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或政策法规等进行针对性地解读——在评论中对于新闻事件进行切中时弊、鞭辟入理的分析,并提出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深层解读与提供观点相结合,是新世纪体育新闻评论突出的特点。观点深刻、公正与否,解读深入、准确与否,决定着评论的成败优劣。例如,

“对艾东梅不得已出售体现自己过往人生价值的奖牌一事,公众普遍表示了同情。不出意外,艾冬梅将能赚到她所预计的租个柜台卖童装的启动资金。……

然而,此事虽然有光明的一面,更多的却是带给人们的沉重思考。目前我国注册的专业运动员约5万人,在非奥运年有近万名运动员退役,奥运会年的退役规模则更大。但得到“妥善安置”的却仅有千人左右。其他都只能进行所谓‘一次性补偿’,补偿金额由各地方体育局自己做主。……可以说,艾冬梅的境遇很有代表性。许多运动员在“举国体制”下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由艾冬梅卖奖牌谈“举国体制”》2007年04月12日,来源:新华网)

这篇评论由一个运动员的经历,引申到对于我国体育体制的探讨,对于事件发生的根源和造成个人境遇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观点深刻且独到。

述评性的体育深度报道由于结合了新闻深度报道和深度评论两者的长处,在实现“解读新闻”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因为写作周期长,在体育杂志上,这类稿件较多。报纸和网络媒体较少。

体育新闻论文篇2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作为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新闻院系师生及媒体从业人员关于高校新闻教学与媒体接轨状况的实证数据,再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共包括7个部分:“总体状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践”、“与媒体的联系”以及“个人基本信息”。

(二)样本选取。采用配额抽样法。学生样本来自于四川、重庆、湖南、湖北、陕西、北京、上海和广东12所高校的新闻院系,主要由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通过在全国各地的同学这一人际传播网络来发放问卷;媒体从业人员的样本则来自于四川、重庆、湖南、江西和广东各省市的省级和地市级媒体;教师样本来自四川、重庆、湖南、湖北、陕西、北京和广东部分高校。抽样时,主要考虑了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决定抽取400人来进行调查。其次,按教师、学生和媒体从业人员身份进行配额,教师和媒体从业人员各50人,学生300人。第三,考虑到大一学生对专业认知尚不全面,研究生数量总体较少,所以我们对学生按年级进行配额,样本中有大一及研究生各50人,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共200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6份(其中学生277份,教师40份,媒体从业人员49份),有效问卷率为91.5%。

(三)变量设置。本研究的主要变量有“职业身份”、“满意程度”、“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践”、“专业背景”等,依靠这些变量的关系,可以勾画出当前新闻教育的真实状况。

三、数据分析及讨论

1.对当前大学新闻教育的满意程度

对新闻教育的满意程度,我们对被调查者进行了提问。请他们为当前的大学新闻教育打分,满分为10分。分值对应的满意程度分别为:非常满意8-10分,较为满意6-8分,满意4-6分,不满意2-4分,非常不满意0-2分。由此可以计算出一个指标——相对满意程度分值。相对满意程度分=(学生满意程度平均分+教师满意程度平均分+媒体从业人员满意程度平均分)÷3,由相对满意程度分值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对当前大学新闻教育满意程度的较为客观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对当前大学新闻教育的相对满意程度分为6.05。其中学生的满意程度平均分值为6.41,教师为6.1,媒体从业人员为5.63。对于学生的满意度,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来自不同院校的学生的差异。我们把277位学生样本按院校级别进行统计,结果发现,来自一类本科院校的学生为125人,所占比例为45.1%,二类本科院校的学生为152人,所占比例为54.9%,这说明对样本在不同院系这个变量上进一步分析是有意义的。统计结果表明:一本院校的学生对学校新闻教育的满意程度普遍高于二本院校,平均分值分别为6.54和6.28,但两者的区分度并不大。对于媒体从业人员,此次调查还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您认为现在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能满足媒体的需求吗?回答能够的占27.6%,回答不能的占72.4%。由此看来,当前大学的新闻教育与媒体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意味着,从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有一大半部分达不到新闻媒体的要求。难怪有人形容现在新闻教学与新闻媒体是“各行其是,互不相干”。高校按自己的模式培养学生,新闻媒体则以自己的需求招聘员工。

在对当前的大学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是否脱节这个问题上,无论老师、学生还是媒体从业人员,有2/3以上的人给以肯定的回答,认为当前新闻教育的改革方向是学校教育应与媒体的需求接轨。学生、教师和媒体从业人员均有一个共同的要求:高校与媒体应多交流和沟通。在调查中问到“新闻专业毕业生在新闻工作中的主要缺陷”时,86.6%的人认为新闻专业毕业生一是缺少采、写、编、评的实践经验,不能及时上手,缺乏独立采访的能力。二是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差,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前者,我们认为,这与现在的高校与新闻媒体单位沟通较少,学生到媒体实习的机会不多,实习的时间不足,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有关。统计结果显示,有51.7%的学生不清楚新闻媒体里的具体工作要求;有16.4%的学生完全不知道他现在所学能否达到新闻媒体的工作要求。另一方面,从职业要求的角度看,部分学生自身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当然,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应该对这种情况负有相应责任。而后者,则应由学校、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加以改变,以适应新闻媒体的职业需要。在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调查中,当问及新闻专业毕业生应该怎样去弥补缺陷时,有80.6%的人认为学生应利用一切机会,尽量多参加新闻媒体的实习和实践。他们建议,新闻专业的学生,不应把目光局限于书本的固定模式上,既要有创新精神,又要打好基本功,以防止眼高手低。

2.新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清华大学的李彬教授认为,我国的新闻教育一直在两极间摆动,一极是实践的需求,一极是理论的诉求。一般意义上讲,新闻教育及新闻研究一直主张理论联系实际,追求两极之间的平衡。②实际的情况究竟怎样呢?

此次调查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针对学生的问题是“如果让您自己选择专业课程,你会选择哪种类型?”选择项分别是实践型、理论型、理论+实践的综合型;针对教师的问题是“您认为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是怎样的?”选项分别是注重实践、注重理论、两者并重;针对媒体从业人员的问题是“您认为现在新闻媒体最需要的是哪种类型的人才?”选项分别是理论型、实践型、理论+实践的综合型。统计结果表明无论学生、教师还是媒体从业人员,绝大多数都倾向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新闻教育的发展方向(具体统计数据见下表。这也印证了“两极平衡”的判断是准确客观的。同时应当看到,在新闻业界和教育界,偏重实践的主张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3.新闻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

据样本统计结果显示,新闻专业当前所开设的课程,纯理论课为61.5%,实践操作课为9.7%,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为28.8%。

这表明前面所提到的我国新闻教育界一贯主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两极平衡”理论在具体的操作实施中并未真正完全得到体现。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较为复杂:

首先是历史原因。美国学者罗杰斯在《传播学史》一书中介绍,将新闻学开拓成为一个合法的大学学科的“老爸”布莱尔,20世纪初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对新闻教育作了这样的设计:在4年期的大学课程中,新闻学方面的课程只占1/4,其余3/4的课程都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课程。布莱尔这种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观较为合理,最终成为美国大部分新闻学院所接受的“鉴定标准”。③新闻学传入我国以后,布莱尔这种课程结构观也同样被国内新闻学院所接受,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重人文科学而轻社会科学的倾向。建国后,很多学校的新闻专业往往设在中文系,尔后独立为新闻传播院系。因此,出于历史惯性,文学类的课程占有相当的比例。此次调查表明,在人文社科类的基础课中,开设了文学专业课的学校占样本总数的78.8%,开设了心理学专业课的学校占样本总数的32.7%,开设了社会学专业课的学校占样本总数的34%,开设了哲学类课程的学校占样本总数的47.3%,开设了法律和经济学课程的学校占样本总数的23.5%。由此可见,文学类课程偏多,而媒体急需的社会、法律、经济学等偏重于实践的基础课程设置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为了培养创新人才,1998年以后,本科专业的学时总数不断压缩。在学时压缩的情况下,学校公共课如马列原理、外语等不能减,最后只能削减某些专业课的课时或者砍掉某些人文社科基础课。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一些理论+实践的课程就变成了以讲授理论为主的课程,这就造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大打折扣。

就新闻专业课的教学方式而言。我们发现“教师讲、学生记”的“讲授法”依然是大学新闻教育的主流,“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开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样本统计结果显示,在新闻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讲授法”占样本总数的46.9%,“讨论法”占27.8%,“案例法”占14.1%,其他教学方式占11.2%。

然而,当问及学生希望老师采用怎样的授课方式时,有58.2%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能与老师共同讨论,老师给我们指导”,有32.4%的学生“希望老师多分析案例”,只有2.2%的学生接受“老师讲课,我们记笔记”,其他类型占7.2%。由此可见,新闻教育的教学方式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四、结论与思考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的大学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脱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媒体从业人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当前新闻教育的改革方向是学校教育应与媒体的需求接轨。造成大学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脱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象很多学者指出的那样,大学新闻院系在教育观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上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必须指出,如果新闻媒体把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不适合其需求的责任完全推给高校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媒体自身也担负有培养人才的重任,就象医院必须要给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提供一个成长的平台一样。所以,接轨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一相情愿,媒体也应承担培养合格新闻人才相应的责任。

众所周知,传媒产业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的新闻实践走在了新闻理论的前面,因此高校新闻院系所培养的学生暂时不能适合媒体需要也是正常的。要改善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求大学新闻院系应立足传媒发展现实,更新教育观念,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以适应传媒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应主动与高校进行交流和沟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业务交流方面开展广泛合作,真正达到新闻教育与媒体接轨,实现二者共赢。

注释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657页

李彬:《新闻教育:重思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视听界》2007年第4期

体育新闻论文篇3

1、传播主体以竞技体育为主

竞技体育的形式颇具现场感,以其紧张的情景、悬念的“剧情”、壮观的场面收到观众的偏爱,因此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作为体育新闻传播的主体内容,竞技体育充斥着当下的各种体育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对于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相关内容的报道少之又少,例如,《体坛周报》作为举足轻重的市场化的纸质体育新闻传播媒体,已经完全没有对上述方面的报道。电视、网络视频等拥有现场视觉效果的媒介,对竞技体育更是付诸了更多的重视。以付费体育频道的兴起为例,如网球、乒乓球、足球、高尔夫球、围棋等与竞技体育相关内容的付费体育频道的顺利开办和运行正验证了这一点。

2、体育新闻传播的方式进一步丰富

随着体育新闻传播媒介的进一步融合,其传播方式愈加丰富多样。一方面,社会群体的多样化使得新闻媒介呈现向不同层次延展。对于传统观众来说,电视依旧是首要的媒介选择。而对于受到新媒介影响的年龄结构较低的年轻人、知识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和收入水平高的人群,他们更乐于选择非传统媒体,如网络媒体、手机新闻客户端、微信等。另一方面,由于媒体数量的增加造成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媒体选择采用更新颖的新闻传播方式来吸引受众。通过在体育现场直播中加入网络在线互动、现场连线、微信留言交流等内容,能够使受众更近距离的参与到节目中来;通过在网络视听节目中加入网友留言提问、相关内容专题链接等内容,能够使读者从不同层次了解感兴趣的内容。这些新颖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电视节目不能重复观赏缺憾的同时,还具有加深表达效果、拓宽表达范围的作用。

3、体育新闻传播中更重视娱乐精神

随着全球媒介发展越来越重视娱乐精神的大背景下,体育新闻的娱乐化日益突出。出于商业目的,娱乐作为大众的兴趣点成为商家盯准的突破口,在体育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被广泛重视。此外,由于体育赛事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生动性、开放性和戏剧性,体育新闻娱乐化是大势所趋。当今的体育新闻不再是国家荣辱的传道者,它成为一种娱乐方式融入到人类的生活中来。无论是赛场内的专业赛事还是赛场外的体育明星趣谈,统统都被大众所接纳并追捧。在报道体育节目时,媒体更加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在激烈赛事中闪现的“花絮”新闻成为赛事消遣小菜,既放松了观众的情绪,又使体育报道更加亲民化、立体化。

4、交互式的传播形式愈加普遍

媒体传统的受众往往指的是听众、观众、读者等信息接收者,是信息传播链的终点。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受众概念已经完全被颠覆。由于新兴媒体具有交互的特点,以往的受众群体既可以通过在线评论的方式参与到节目中去,又可以通过博客留言等方式为节目提出反馈信息,显然他们也成为了信息的发送者。这种交互式的方式得到了大众的积极认可。在新的媒体时代的信息链条中,传统受众拥有了更多的自,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更直接的与媒体进行联系。

三、新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传播的新路径

1、紧密结合现代化技术是必然选择

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依赖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技术的进步是体育新闻传播得以进一步繁荣的基石。当今,各类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为体育新闻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使体育新闻传播不断变革,以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不断强化的报道深度、逐渐拓宽的报到广度为体育爱好者提供着更优质的新闻体验。这些现代化的技术为体育传播媒体和受众群体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体育新闻传播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拉近了受众群体与媒体的距离。

2、逐渐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

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众———作为体育新闻媒体商业利益的源泉,越来越受到体育新闻媒体的重视。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逐渐成为体育新闻媒体的核心价值观。体育新闻传播链中的主体一改往日的以传播者为权威,转变成传播者仅仅作为信息的采集、制作和者的角色。受众亦从往日的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拥有信息的选择权,甚至是信息的权的角色,与传播者位于了体育新闻传播链条的平行位置。在信息技术革新和全球信息一体化的进程中,以受众为中心的新的体育新闻传受平台逐步形成。这个平台更加重视受众的观点、更加关注受众的需求,更为需要受众的态度。以受众为中心、以满足大众需要为目的的传播理念逐步深入。

3、体育新闻传播的市场化进一步深入

市场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影响着体育和媒体产业。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体育新闻传播的市场化用它的两只手调控着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商业压力的作怪,新闻失去了应有的真实。近几年,有关足球俱乐部由于商业利益而去把控媒体,报到出夸张、偏颇的新闻来,造成了运动员与记者之间矛盾的紧张关系。如此下去,恶心循环使得体育新闻传播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另一方面,体育在全球的商业化发展影响着与媒体、政治和金融机构有关的利益,使得体育新闻传播收到全球范围内的重视。体育报道可以通过为国家政策进行辩论去影响市场营销领域;还可以通过其固有的文化力量去影响国家及地区认同。此外,随着体育新闻传播行业的从业记者数量的增加,为我国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体育新闻传播产业的影响力加强,对于新闻公正的呼唤也更为急切,体育新闻传播的市场化对新闻传播是一个伦理方面的挑战。

4、体育新闻传播的跨媒体时代已来临

信息技术的革新使各种媒体不断发展和繁荣,各种新兴媒体也不断涌现。媒体间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是新时期媒体发展的新趋势。纸媒、电视、网络媒体、新媒体等各类媒体的跨界联合与资源共享开启了体育新闻传播跨媒体时代的大门。以网易为例,其在2008年奥运之际实现了与3家全球顶级资讯供应商、国内外多达100家媒体合作,形成了各界、各类、各国媒体联合的跨媒体矩阵。随后,各种媒体争前恐后发展跨界战略合作实现了共赢。体育新闻传播的跨媒体时代已来临。

体育新闻论文篇4

体育新闻传播中对象的选择随着残奥会与特奥会的相继开展,越来越多的体育媒体将报道的焦点集中在特殊体育运动员与残疾运动员身上,这一点可以说是体育新闻报道的新起点。大多数的体育新闻传播都将报道的主要重点放在经济比赛的结果上,那种敢于拼搏、重在参与的人文精神观念在当今社会已经逐渐被忽视,然而关注残疾运动员的人文精神则成为另一种良性的价值回归。我国运动热潮的最初掀起是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之后,而健身事业也自此之后进入发展与繁荣时期。现如今,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对象逐渐成为各界媒体工作者重点考虑的报道内容,从过去的体育明星到社会体育报道,再发展到如今的军队体育、学校体育,都成为当今体育新闻报道的对象与主角。体育新闻传播中的报道方式与词语使用现如今,我国体育新闻传播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报道资讯的缺乏。综合现阶段体育媒体无法满足受众在体育信息方面的需求状况,再加上对近些年来体育新闻报道的分析,不难发现很多体育报道在用词方面有失妥当,或过于口语化,或过于关注刺激度而忽略了报道的实质内涵。但依然有一部分体育新闻报道值得称赞,其使用的大量幽默元素,将社会流行文化毫无维和感地融进报道之中,从而使体育新闻报道充分展现出人性化的特点。不仅是用词方面,体育新闻传播的报道方式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电子科技的进步,手机与网络等新型媒介都成为开拓体育市场的工具。要想在众多体育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单一地体育信息与评论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发展与受众需求。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体育专题报道与深度报道纷纷出现在体育新闻传播领域。如《我的奥林匹克》节目,其从不同的角度将体育的另一面展现出来,这种方式更具人情味,并且将看似遥不可及的运动员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亲近。体育新闻传播中人文精神渗透薄弱虽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体育新闻媒体也要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但现在有很多新闻媒体为了获得较高的收视率、点击率、收听率,吸引大众眼球,不惜通过夸张与不实报道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甚至借用炒作的方式制造虚假新闻。只是一味地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而制造虚假新闻的行为,已经导致混乱的新闻市场中人文精神和人道主义的严重缺失。这种不良行为将新闻炒作的重点集中在体育明星身上,从而使人们减少对明星事业方面成就的关注,而更多去关心他们的花边新闻和隐私信息。目前,我国体育新闻报道领域的这种扭曲观念逐渐蔓延成为一种风气。

体育新闻论文篇5

(1)论之有据,坚持审慎原则。预测性报道的基本新闻内核是已有的事实,推论应从这些事实而来,预测一定要慎重,坚持理性的推断,避免个人情感的影响。

(2)全面、平衡是新闻客观真实性的基本要求,在预测性报道中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低级错误。

(3)合理推断,严密求证。在掌握行业规则的基础上,分析报道对象的历史与现状,深入到竞赛各方的实力对比、心理状况等方面去,探求其内在的变化规律。从而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预测的方法多种多样,美国社会预测专家约翰?奈斯比特采用一种独特的“资料分析法”对美国社会趋势进行预测,《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温?托夫勒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定量分析的工具,譬如,统计学、分类模式、电脑计算等等”,“借助这些方法去洞悉事理,靠他们来显示、阐明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关系,揭示各种趋势,提出范围很广的种种可能”。西方的预测性报道往往是建立在调查统计、抽样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上的,以数据处理统计软件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保障。就目前我国的预测性报道而言,大多采用的是个人经验判断和专家权威意见模式,依据个人或专家在某领域的经验和知识来直接预测未知事物的趋势。但它较多受制于个体经验、知识以及利害得失等因素,主观性过强而客观性、科学性不足。所以,对我国的记者而言,还需借鉴西方的新闻预测经验,掌握一些预测技术和预测方法;还需要作长期的资料数据的收集积累。

二、预测性体育报道呈现方式

2007年10月23日,山东《半岛都市报》网络版有一则易建联在NBA雄鹿队的预测性报道,题为《雄鹿努力提升篮板能力易建联将变“篮板狂人”》。文章专门分析了该队今年在篮板球方面的前景,表示:“今年雄鹿队一定会有改观,他们选来了身高2.12米的中国大前锋易建联,他有极强的争抢篮板的能力。”这篇报道的背景是,在此前的比赛中,易建联表现突出,打出了他到NBA后发挥最好的一场比赛。篮板球达到了l2个,这使得球迷对他的期待陡然增加。于是,作者也“适应读者的心理需要”,开始不着边际地预测分析。论实力,易建联当时面对的是能否在NBA站稳脚跟的问题,还远远不到“篮板狂人”的水平。而在这个耸动视听的标题下面,文章中根本找不到关于“篮板狂人”的说法,而且“今年雄鹿队一定会有改观”的说法也太为主观。后来的事实是,紧接着的几场比赛,雄鹿队和易建联的表现都差强人意,篮板球方面也无任何突出之处。

既为预测,当然有可能准确、有可能不准确。但是,上面的报道,不是预测准确不准确的问题,预测在这里仅仅成了一个外壳,实质是借着预测“未来的事实”,从主观预设出发,迎合受众的心理和情绪,进行片面、夸大、煽情性的报道,结果往往与尔后的事实大相径庭。美国新闻史学家莫特曾针对“黄色新闻”说,它“使用大字号标题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滥用以至伪造照片;捏造访问记或其他报道以行骗;对民众表示虚假的同情,发起运动以标榜自己等”。在这里,我们不妨称上面的现象为一种隐性的“黄色新闻”。

三、预测性体育报道形成原因

首先是利用了预测性报道的弹性空间,既为预测性报道,就难免有不准确的时候,毕竟在预测的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都处于不断变化中。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肯定是会有一定距离的,这就使预测性报道的准确性具有了一定的弹性空间,给各种非科学、非理性的预测留下了可乘之机。从受众接受的角度看,预测性报道首先基于一定的已有事实,满足了受众的部分需求。至于预测结果,出现失误乃至于错误似乎都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说,受众对于预测性报道的真实性具有一定的心理宽容。许多预测性的体育报道恰恰是利用了这些因素,又向前迈了一步,偏离了真正的科学预测。其次是预测方式的作用。弹性空间的存在,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预测方式才是导致隐性“黄色新闻”的直接因素。预测性报道需要掌握充分的资料、依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严谨的分析,对记者的经验、敏锐性、洞察力等都有相当程度的要求。正是记者从主观情感出发,而不是从客观事实出发,才会出现煽情、臆测等结果。再次是体育报道泛娱乐化的影响。近些年来,社会文化的娱乐形式向多元化发展,体育新闻在传播内容上也表现出日益显着的泛娱乐化趋势,如报道题材的广泛化、体育人物的明星化、体育节目的娱乐化、体育新闻传播符号的丰富化等特征。观众对体育新闻的消费,早已不局限于体育本身的紧张、刺激、富于观赏性和感染力,体育圈也正演化为另一种娱乐圈。这种娱乐化倾向使夹杂在预测性体育报道中的黄色新闻更加隐蔽,而体育比赛的真正魅力,则在这种娱乐化的影响下被削弱了。超级秘书网

四、小结

对于新闻的判定选择要看其新闻价值,即“事实本身所包含的能引起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兴趣的素质”,其价值标准为:真实性、重要性、接近性、显着性、趣味性。体育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也必然具有这些共通之处。重要性、接近性、显着性都是体育报道的重要价值,而真实性和趣味性尤其富有内涵。首先,无论何种体育比赛,一旦失去真实,则其价值和吸引力立即大打折扣,看看世界范围内假球、黑哨、兴奋剂等对体育的危害,就可知真实性对其有多么重要。有真实才能产生悬念、激烈等吸引观众的直接因素。其次,体育比赛的趣味性内涵丰富:如竞争性、挑战性、体育明星个人的魅力等,使体育新闻具有了强烈持久的吸引力。体育比赛的输赢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的赏心悦目所带来的体验和享受要更深刻,真正的体育迷,更懂得欣赏体育比赛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关注结果。所以说,这种浮夸的“黄色新闻”手法在预测性体育报道中的使用,只是在浅层次上满足了一些受众的需要。真正能吸引受众的,要靠体育本身的魅力,需要将体育比赛的焦点、关键准确地传递给读者。

体育新闻论文篇6

体育新闻不仅是对有关体育赛事的报道,还涉及到体育背后的社会文化。西方以竞技体育为主的冲突性、搏击性的体育文化与中国平和的养生体育文化在意识观念上有明显的不同。为了更好地融进世界大家庭,我们应自己树立起文化自觉的意识,随时去彰显我们的民族文化。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改变报道理念、模式和笔法,接受西方一些成熟的技法。吸收西方文化的有益之处,尽快提升报道的制作水准,提倡有创意以及创造出可以媲美西方的体育新闻报道。下面以两则报道为例作一比较。

其一,中国网球:中国女双组合晏紫、郑洁苦战三盘,击败经验老道的女双组合帕斯奎尔/苏亚雷斯,为中国赢得了首个温网女双冠军。作为大赛4号种子,晏紫、郑洁分别以6:3、3:6和6:2的比分击败对手,为中国女网谱写了新的历史。此次冠军争夺战历时128分钟,冠军奖金为205,280法郎。赛后,郑洁总结了她们这场比赛:能成为中国首个在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的双打冠军,我们很高兴很骄傲。她说,“这(冠军)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一年,我们希望在今后的比赛中能继续这个势头。”郑洁完全有理由感到高兴和骄傲—温布尔登的胜利为她赢得了超过1百万美金的职业奖金。在取得温布尔登比赛胜利之前,早在今年一月份的澳大利亚公开赛上,她们就成为了首个拿下大满贯冠军的中国选手。国际上冉冉升起的中国网球选手并不是只有郑洁和晏紫,李娜也曾成功地打入了女子单打四分之一决赛,只不过后来输给了比利时的KimClijsters。似乎有迹象表明:在赢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网球女双金牌后推动了中国的网球的发展尤其是女网。来自上海电视台的顾珏(音译)对此分析说:中国政府对中国女子网球加大投入力度,因为他们不得不选择一种方式去提高比赛成绩,但是男子网球的竞争更加激烈,女子网球更容易出成绩。随着今年六名女子选手出现在温布尔登的赛场上,相信男子取得同样的成绩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其二,大杨扬为中国夺得首枚冬奥会金牌。第一个项目女子1500米比赛失利之后大杨扬背负了更多的压力,可以说大杨扬是中国代表团本届冬奥会的最主要的希望所在。进入决赛的五名选手中只有保加利亚的拉达诺娃是最强劲的对手。此前,拉达诺娃一直是女子500米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幸运的是大杨扬今天抽到了最有利起跑的第一道,只要起跑时占据第一位,拉达诺娃就基本上没有了追回的机会。发令枪响了,大杨扬果然跑在了第一位。这一次杨扬不会再有任何闪失,不会再给对手任何机会,她第一个冲过了终点也穿破了所有中国人期盼已久的、尘封已久的心。王春露也获得了宝贵的一枚铜牌,两名中国姑娘紧紧拥抱,主教练辛庆山与两名爱徒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杨扬:今天最后我战胜了自己,赢了以后我还在喊:杨扬我不是别人。刚才冲刺,我还在喊:我是杨扬我不是别人。我要冲刺!我要冲刺!此时,杨扬终于可以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鲜艳的五星红旗绕场一周了。第一次冬季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因金牌而升起了五星红旗。

何振梁:咱们参加了六届冬季奥运会,前几次六块银牌,就差一块金牌。有几次就差手指头这么粗的距离,与金牌失之交臂,这次终于实现了我们冬季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今天是一个伟大的日子。

小杨扬:从她一出发,我就觉得她能拿冠军。

主教练辛庆山:盼这块金牌已盼14年了,从1988年到现在已努力14年了。作为我们冰雪项目来讲,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

杨扬:它应该是最辛苦的,我想说,现在感觉非常灿烂,但我觉得(拿这块金牌)是最辛苦的。

比较这两则消息,体裁不同但赛事新闻对新闻要素的要求来说都是一样的。

一、相同点

都属于硬新闻——体育赛事报道,结构安排上都用了“倒金字塔”结构以及赛后或赛中教练员、运动员的点评,消息短小精悍,简洁明了。围绕各自主题都具有由重到轻,层次分明,条理性强的逻辑特点。

二、不同点

1、主题不同

西方报道就赛事而论,紧紧围绕运动员而写,突出选手的个人成绩。也报道了赛事奖金。即使有对中国网球发展的预测也依旧以赛事为主,不脱离运动员。

中方以夺金牌为中心,紧紧围绕金牌的意义而论,运动员是叙述整个事件的线索。运动员角色在赛事报道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2、赛事数据的使用不同

西方报道以赛场的运动员为主,紧紧围绕赛事进行写作。有关赛事的数据交代详细。中方以运动员为线索,但更多关注的是赛事的意义。大杨扬的赛事数据交代不明,她的比赛成绩做了淡化处理。

3、客观性

《中国网球》,标题客观,不带有主观性的语言。内文以温网女双冠军引出赛事背后的新闻,预测中国网球的发展。以逻辑推理证实“似乎有迹象表明”的可信度。表明自己的观点,而引述中国上海记者的分析,使读者看到双方的声音,增加客观性。《大杨扬…》的标题以热情的笔调赞扬赛事的结果,报道中“不会再有任何闪失,不会再给对手任何机会,她一路流畅地第一个冲过了终点,也穿破了所有中国人期盼已久的、尘封已久的心。”主观性的语言富有情感煽动性。

4、语言使用上的区别

《中国网球》击败经验老道的女双组合,“经验老道”与“苦战”的“苦”,形容词的使用凸显了中国新手的胜利。此后就鲜有形容词了。没有使用“激烈的冠军争夺战”、“兴奋地总结了”等形容词性主观词语。《大杨扬…》的报道全篇洋溢着激情,形容词使用较多,抒情性很浓。导语中动词的使用,“组合”、“苦战”、“击败”、“赢得”与“失利”、“背负”、“是”相比,《中国网球》的动态性要强。

5、结构安排上的区别

《中国网球》采用断裂式结构,把材料分散形成小段落,角度多变,一段落一个意思,简洁明了,信息量大,显得结构松散但又紧绕赛事而论,文章富有跳跃性,起伏波动,既把多重的信息传递出来又让受众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不沉闷。《大杨扬…》讲究结构的完整,层次分明,严谨、稳重但缺少流动感,缺少变化,概述性的语言多。

三、中西赛事新闻报道的区别给我们的启示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中西体育赛事新闻报道都遵从新闻报道的规律,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要与世界接轨就需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还需向西方学习。

1、做到客观报道

西方经过了多次的新闻改革,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进入商业报纸与大众化报纸时期,强调报纸是纯粹的新闻工具。只报道事实不报道意见的要求促使西方的新闻报道注重新闻的客观性。具体操作上,从上面例文就可看出,(1)对中国网球的预测,在事实做论证的基础上,再用中国记者的语言证实,主客双方的意见都表明,显得中立客观。(2)引语的使用上多采用直接引语,因直接引语具有可信性和历史性,尽量避免间接引语,因其具有修饰和重编的可疑。(3)多用数据说话,因数据的引用具有科学性、客观性。显而易见,他们充分运用写作技巧尽量表现的客观些。

尽管西方标榜其新闻的纯客观性,但新闻毕竟是上层建筑,有其意识形态。纯新闻是不存在的。“报纸的新闻方针并不是贴在布告牌上或印在工作手册上的,它是通过种种办法加以贯彻的。称职的把关人和记者受到奖赏,懂得方针的记者委以重任。不符合方针的新闻报道受到修删以至被扣押。报纸的实际做法,就是雇员对新闻的方针是什么心领神会了。”西方的新闻工作者是深谙新闻报道宣传的,每篇报道后面都有其引导作用,只是其尽量表现的隐晦不明罢了。西方注重个体意识,赞扬并鼓励竞争,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个人自我价值为荣,肯定奖金的获得。商业经济带来的对金钱的追求也就毫无遮掩的成为正当的目标,也就难怪用充满羡慕与肯定的语气报道通过竞争角逐获得高额的奖金了。

中国则注重群体意识。《大杨扬…》开首就提到“中国代表团…希望”,以后的官员、教练、队友等反映出群体的力量。这样一对比,西方新闻突出客观性与我们的舆论引导和宣传的表面性截然不同,一目了然。

2、注重写作方式与技巧

从《中国网球》的写作结构上分析,基本不脱离西方赛事写作的惯例。(1)导语,最重要的内容。(2)对导语的支撑,细述赛事经过,各局比分。(3)点评,运动员或教练员的直接引语。(4)细节,跳跃性地选择与赛事相关的细节描写。(5)背景,与赛事相关的背景介绍,(6)相关的事件等。一场赛事要写的内容非常多,而不论何种媒体,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内容要压缩,因而形成这样断裂式的写作方式,富有跳跃性,显得轻松、活波,易于随内容而改变形式。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使其具有求异、创新的特性,而这点也就促使他们在写作方法上与众不同,不断创新。过去在创作手法上我们太强调新闻的写实性以致放弃了文学的许多创作手法,现在看来是不对的,文学中的一些手法也可借用,正叙、倒叙、插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等都可借鉴,有广博的中国文学作基础,我们一定可以创作出新颖而又适应国际发展的体育新闻。

【参考资料】

[1]程道才.《西方新闻写作》.新华出版社.2004.

体育新闻论文篇7

Forms of English Sports News

There are three forms of English Sports News, newspaper, television and internet.

Newspaper is the eldest form of all three mentioned. Since 1900, newspaper publishing worldwide has expanded greatly. The growth of other news sources, such as radio and 24-hour television news stations, has helped diminish the impact of newspapers. The demise of the printed word, especially in the form of a daily newspaper, is periodically predicted to be imminent by industry analysts. However, it is still the mainstream media currently and no doubt the biggest source of English sports news headlines.

Television clearly is the most active and in some way, on-the-spot means of media. In television news programs, audience’s choice is limited as the following program is decided and pre-arranged by the producers. Thus, audienc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gram than the headlines.

Internet is the fastest developing means of media. Promptness is its superiorit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print, the story of news is not shown in the following space, but in the next page which needs a simple click of the mouse. The headlines appear in front of readers independently. Usually, various headlines of a same group are located in the same column for the reader to scan and choose. Under the same level, only the headlines with a highlight can successfully attract internet surfers’ hand.

体育新闻论文篇8

在中国新闻学教育的近百年历程中,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一直是两个重要途径。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主任蒋荫恩曾言:“新闻教育至少须包括两方面,一为知识教育,一为精神教育。”[1]当代中国新闻学高等教育研讨的核心正是“新闻人”养成的途径,培养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人”以区别于一般的新闻从业者是新闻学高等教育存在的意义。当代中国“新闻人”特征可视为两个层面,操作层面指“新闻人”应具有一专多能的业务技能,理念层面指“新闻人”应具有区别于一般新闻从业者的价值观准则。操作层面体现为专业知识教育,理念层面体现为职业精神教育,智育与德育二者相互渗透、互不割裂;专业知识教育取决于课程体系的改造,职业精神教育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二者的共同实现凝聚成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背景下的“新闻精神”。

一、变革本科课程体系――当代“新闻人”养成的知识教育途径

新闻学专业本科课程是新闻学高等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新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创始人谢六逸曾言:“新闻学系课程应理论与实验并重,就其性质可以分为基础知识、专门知识、辅导知识、写作技能、实习与考察。”[2]这奠定了传统意义上课程体系的框架。但就目前而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突破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的模块束缚。2012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相较于1998年版的重要变化体现在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两个方面,时隔14年后的修订体现了新闻学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特征[3]。

(一)理论类课程变化

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分别为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所代替,“原理”的要求更为精深;马列新闻论著选读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代替,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地位的提升;同时增加新媒体导论,体现了新媒体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和对理论新闻学教学研究的丰富。

(二)史学类课程变化

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合称为中外新闻史,固然是因为新闻史研究中,事业史、学说史、媒介史、社会史、发展史、思想史等侧重不一、众说纷纭,但研究本位完成了从革命史向新闻史的转型,在一般高校本科课程中称为“新闻传播史”,逐步形成“本体意识”。

(三)交叉型课程变化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事业管理为媒介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与管理代替,以“媒介”一词取代“新闻”,研究范围更为广泛,也更加适应目前的全媒体社会的时代背景。

(四)业务类课程变化

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和摄影没有明显变化,相应专业实验环节继续发挥着功能,理论性质强的广播电视学淡出,转化为业务色彩浓厚的音视频节目制作。

此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广告学、公共关系学不再是主要课程,增加“融合新闻”作为专业实验课程。融合新闻的增加是对新闻学实验教学倡导新理念的强调,体现了在媒介融合的当下对传媒新手段的引导和运用。

由上可见,新闻学本科教学在保证一般意义上“提出问题―讨论研究―实习实践”的互动授课模式外,更要应现实的变化,在全能型记者、融合新闻实验平台成为时代召唤的同时加快新闻学高等教育改革。目前可以做的是在保持基本理论类、史学类课程地位不动摇的同时,研究新媒体传播内容、形式、手段、模式、功能,进行教学创新。总之,在传播技术和课程体系发生变化的同时,不变的是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社会主义基本属性和当代国内高校近万名新闻传播学科教师培养未来新闻产品生产者“把关人”的使命。

二、塑造“新闻精神”――当代“新闻人”养成的精神教育途径

新闻学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反映传播技术的最新成果,“新闻人”的“新闻精神”则彰显新闻学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2012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较于1998年版而言,增加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情怀、道德品质、协作意识、文化修养以及健康的体魄”,并将其置于前列,这正是当代中国“新闻人”应具备的“新闻精神”的完整表达。在当代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精神”的培养途径可以从新闻学高等教育主流的价值观、正确的舆论观、健康的文化观这三方面着手。

(一)倡导主流的价值观

“新闻人”的价值观在新闻传播活动的精神层面表现为职业伦理道德,在实践层面表现为对媒介属性规范和社会公众期待的认知。新闻学自身特殊的属性决定了新闻学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倡导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契合,以客观精确的实证研究方法显示其科学性,以价值观的评价判断显示其人文性,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4]。在注重新闻学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同时,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解读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同样也是积极的新闻学高等教育价值观的体现。具体方法是将其思想性与专业性结合,在提升学生现代传播理念、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其“新闻精神”的教育,注重其职业伦理的养成。

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学探求和揭示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活动特征及其规律;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为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良性运行提供智力保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按照唯物论的本源观,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内含的客观要素,新闻传播者在价值要素受传过程中实现媒体的社会规范功能,“令物质的力量转化为精神的力量”[5],形成新闻价值观。倡导主流的新闻教育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闻学高等教育中的贯彻、丰富与体现,是对新闻传播基本职业伦理的遵守,对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百利而无害。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科教师在教研中是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规范影响着未来“新闻人”自身的价值观,是目前在校生“新闻精神”养成的途径之一。

(二)树立正确的舆论观

在当代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的环境中,消费主义、拜金主义观念盛行,传统的大众媒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重构的信息传播范式让新闻传播基本关系出现调整与变化,现实舆论环境影响到高等学校在校生的思想,使其行动产生出了鲜明的差异性。在社会舆论多层次、多类别、多样化的形势下,引导在校生建树正确的舆论导向意识十分必要,途径在于以传统的民族精神发扬、当下的时代精神体现新闻学高等教育人本、和谐、科学的主题。

新闻传播学科教师能否对涉及社会热点问题、矛盾多发问题、的新闻报道做出正确的效果评判、发挥引导和疏导作用事关重大。目前的共识在于让学生认清那些有悖于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网络暴力、网络谣言,以高度自觉的责任意识建树媒介文化的自觉、新闻传播理论的自信、新闻学高等教育的自强。如在日常的教学中,厘清“惺星性”等噱头报道挖掘的不是新闻价值,而是轰动效应,不符合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追求的是新闻价值、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统一。正确的舆论取向对于社会道德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当“感动中国”等社会正能量人物、事迹出现时,记者对这类事件价值的发掘报道起到了舆论引导、道德建设作用;当一些负面影响事件、形象出现时,记者对这类事件的曝光揭露、舆论监督同样起到道德建设作用。新闻价值、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统一凸显了新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有利于新闻学在校生这一群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目前在校生“新闻精神”养成的途径之二。

(三)构建健康的文化观

众所周知,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媒介文化是大众传播媒体的社会影响产生出的文化形态,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具有构建社会价值、辅助社会规范的功能。高校媒介文化建设从微观层次为“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支撑与参照。

目前高校中,在校生在社交网络中发表关于学校、社会问题的各种看法,出现了由自媒体构筑的与高校传统媒体不同的“第二舆论场”,正在解构大学传统话语体系、消解大学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分化校园消息权。校园媒介文化是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高校建设中的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热点。校园媒介文化所蕴涵的信仰、观念、价值、实物、符号和技术等因素,及其构建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影响着师生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学生是校园媒介文化建设的主体、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作为新闻传播学科学生更应在校园媒介文化中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立足高校实际,结合中西方文化发展脉络,让学生对中国特色新闻传播观念、活动和制度进行系统认识,解析新闻传播行为和媒介文化的内在联系,促进校园媒介文化健康发展。这是目前在校生“新闻精神”养成的途径之三。

综上,新闻学专业本科课程解决新闻学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当代中国“新闻人”养成的方向指南,当代中国“新闻人”的“新闻精神”凝练理应受到重视,强调“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事业的特殊性和新闻工作者的“不可替代性”合情合理,因为这与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制度紧密联系。在肯定新闻工作者正面价值的同时,更要反思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即新闻工作者是否能够对事业忠实,如何防止其成为事业上的特权阶层。这种反思不仅出现在西方新闻界,而且也出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建设过程中。目前对新闻工作者职业伦理道德的研究很丰富,但更应该解读当代新闻学高等教育中“新闻人”的培养途径,这种解读对新闻公正的实现很重要。

参考文献:

[1]蒋荫恩.新闻教育感想[C]//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3.

[2]谢六逸.新闻教育的重要及其设施[C]//民国新闻教育

史料选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6-27.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

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理念[N].光明日报,

体育新闻论文篇9

1 8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起点与经验总结型的研究方法

198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由马信德撰写的《体育新闻abc》,虽然这本书的学术研究样式还不太成型,但不能不认可它是我国第一本体育新闻的研究成果。书中对体育新闻的起源、功能、特征、采访术、写作、直播与解说 艺术 等方面的介绍,为我国体育新闻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在研究方法上,马先生主要遵循的是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经验总结型的研究方法。作者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体育记者,对体育新闻在采访实践中所能遇到的各种情况,针对这些情况应采取的对应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作者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概括出对体育新闻记者的特殊工作要求:熟悉竞赛规则、了解运动技术、深入赛场内外、亲临比赛现场、由表及里善于挖掘与发现数字背后的故事。对体育新闻的特殊功能也提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思考,提出在新时期体育新闻是焕发民族精神的“振奋剂”,是爱国主义的“活教材”,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播种机”,是精神文明的“测试仪”。

2 9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展开与体育学研究方法论

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继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足球职业联赛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全国各大媒体迅速开辟体育专栏、体育副刊、体育频道,体育新闻以空前规模的传播局面登上媒体平台。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的研究,也开始在学术期刊上出现。

最早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 论文 发表在《 中国 体育科技》1994年4期上,由秦春霖撰写的《论市场 经济 条件下大众传播对于竞技体育商业化的驱动和影响》。该文着重讨论了体育商业化和大众传播的结合基础,大众传播对体育商业化的驱动作用,以及大众传播影响下商业化竞技体育项目的特征。

紧接着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1期上,又刊出了由郝勤撰写的《对体育新闻学学科性质特征及学科建设》,文章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体育新闻研究的性质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体育新闻是 现代 新闻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体育的重要特征,是现代体育与新闻媒体的高度结合;体育新闻学是一门边缘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至此以后,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文章相继在各种刊物上出现,体现出研究内容从窄到宽,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学术研究成果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参研人员从少到多,最为集中的参研者是体育院校体育学研究学者等研究特点。

从研究的方法论角度来看,由于这一时期的研究者们,多为体育院校的体育学学者。从他们的研究成果来看,在研究方法上更多地是借鉴与运用体育学的研究方法。而我国体育学研究方法,受到体育史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很大,因为体育史学科在我国体育科学领域是最早出现的、研究成果较多并相对成熟的一门学科,从事体育学研究的学者们也大都有体育史学的学术背景。体育史学研究方法在文革后期的发展,首先是提出了应当全面地理解史学方法论,纠正文革时期提出的阐明历史问题的方法只能是阶级分析方法的观点。指出社会历史研究必须从事实出发,立足于研究对象整体,用历史的观点考察问题。其次是多学科方法引入历史研究,包括有系统方法、社会学方法、历史比较法、心 理学 方法等。另外还提出了对实证方法的重新评价,重新提出重视“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实证方法。

在这样的学科方法论的指导背景下,最初的具有开拓性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多数是运用体育史或体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去解释体育新闻传播活动与现象。如陈天仁的《体育信息传播对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上海体院学报》1996年1期),韩志芳的《1978---1996年我国报纸体育信息传播的题材变化》(《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1期),郝勤的《体育新闻价值与价值实现》(《成都体院学报》1998年1期),易剑东的《体育新闻报道的困惑与选择》(《体育文史》1997年6期),周果的《论体育消息导语的心理接近性》(《沈阳体院学报》1998年3期),高松龄的《从

3 2000年以来 体育 新闻传播研究的扩展与传播学研究方法论

2000年以来,围绕着申办奥运、筹办奥运、举办奥运的重大赛事活动的主线,无论电视媒体、报纸媒体、 网络 媒体的体育节目频道、栏目、体育专刊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体育新闻传播研究迅速扩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高涨期。

在全国体育院校校刊和综合性新闻传播期刊上,不间断地刊载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 论文 ,也陆续出现了有一定学术质量的研究文章。如肖沛雄的《论体育市场和大众传播》(《体育 科学 》2001年1期),王宏江的《我国当代体育报纸现状分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4期),黎莎的《对体育新闻基本特征的探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4期),先后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在全国体育新闻理论研究的圈子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2004年,由高等体育出版社出版了郝勤撰写的我国第一部《体育新闻学》专著,在全国体育新闻理论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该书的出版是我国体育新闻研究开始系统化的重要标志。

紧接着的2005年, 中国 体育科学学会成立了体育新闻与传播研究分会;2006年第八届体育科学大会首次列出了体育新闻与传播专场学术论文报告会;2008年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组织了体育新闻与传播的分会场。在这些首创性的、显著性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活动的带动下,研究成果日益丰硕,进一步体现出学术研究成果显著增加,专著明显增多;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内容全面(涉猎到理论研究、业务研究、史学研究);研究参与人员形成以新闻和体育新闻专业研究生、教师为主,媒体新闻工作者为辅的局面等特点。

值得欣喜的是这一阶段在研究方法论运用上的突破。最突出的是传播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引入与渗透。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在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队伍里,开始引进了一批传播学研究学者,他们对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突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以往的体育学者们积极与全国新闻传播研究的主战场接轨,主动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方法与理论运用到体育新闻传播的研究中。

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是引进与借鉴西方传播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其中以批判学派的定性研究方法论和经验学派的定量研究方法论为主流。传播学的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特点是:对现行社会体制是否合理并不关心,而是维护与改进现存社会体制及其功能。在方法上坚持经验性的实证研究立场,在方向上坚持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在指导思想上则坚持多元主义的社会观。直接与经验主义传播学相对的批判学派,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批判学派主要的理论研究视角有: 政治 经济 学(political economy)批判的观点;主流意识形态分析(dominant ideological analysis)的观点;唯名论(nominalism)和多义性(polysemy)研究的观点。

在传播学研究方法论的引导下,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找到了新的学术研究兴奋点和增长点,无论是经验学派的实证研究方法和批判学派多元定性研究的思维方式,都开始在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中初见端倪。如郭晴的《对成都体育新闻受众的实证研究》(《成都体院学报》2004年4期),毕雪梅的《体育新闻传播提供娱乐的另一种解读》(《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10期),张延平的《语义活用——体育新闻语言常用的修辞手法》(《河北体院学报》2004年1期),肖鸿波的《试论体育专业报纸的垄断趋势》(《上海体院学报》2004年6期),陈国强的《大型体育赛事的媒介服务——以2006年网球大师杯为例》(《传播学 论坛 集》2005年),罗青的《全球化体育事件与国家形象营销》(《传播学论坛集》2006年)等等。这些研究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除采用传统的 文献 资料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方法外,更多地是运用了传播学研究的方法,如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控制实验、实地调查、抽样设计与实施、问卷设计与可行性分析、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在理论模型上,也更多地借鉴了西方传播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如框架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媒介生态理论、媒介双重性理论、“知沟”理论、“拟态环境”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媒介批判理论等等。

总体来说,2000年以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在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有较大的突破,使体育新闻传播研究越来越接近新闻传播常规性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也引来了新闻传播学界的关注。纵观整个研究成果,无论学术专著和学术研究活动,在学术质量上都比前一个阶段有明显的提高,但在研究中,也有牵强模仿和套用传播学研究样式及理论模型的倾向。

4 改善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论运用的思考

纵观三十年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 发展 ,尤其是在近几年由于借鉴与运用传播学研究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有力地推进了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向前发展的步伐。但当前在研究中,牵强模仿和套用传播学研究样式及理论模型的倾向,是不予提倡的。也就是说切忌不要从定性研究模式,向传播学经验学派定量研究的过渡倾斜。不能不承认,这许多年来,在体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中,我们似乎更缺乏精确的经验主义传播学的研究传统,差异造成更大的吸引力,形成引入的主流,这也是经验主义传播学在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中,有牵强模仿和套用研究样式、理论模型的原因之一。

过分看重实证的定量研究也会有失偏颇。其实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其中变量复杂多变,单靠实证的数字与材料是不可能得出全面的结论的;而且每个人的思想都会对自身有所影响,所谓以“纯客观”的态度来进行研究也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我们知道传播学批判学派与经验主义传播学的差别,除了方法上侧重面不同外,在研究视角上也存在较多的差异。批判学派一般是从宏观、中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经验主义传播学较多地是从具体问题出发,较为微观地分析各种因素如何构成某种结果。但是双方不论在方法还是角度上,仍然是互通的。目前美国英国等国不少的传播学者,观点上属于批判学派,研究方法上则采用了相当多的经验主义的作法。因此,在我们引入传播学的方法论视角时,应该关注到这种世界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不要片面地强调某一种研究视角与研究手段的运用。

培养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也是目前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回顾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进程,可以看到我们最初的研究更多地是遵循研究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积累,从自我母学科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去研究体育新闻传播活动与现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就目前我们正经历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论运用的过程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还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跟着大传播的研究走),还缺乏主动的思考方法论问题的意识。而事实上任何研究都存在着方法论的改进和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将促成重大研究成果的出现。

当然这样的情况与我国科学研究整体上对方法、方法论的漠视有关。而与国人这方面轻视态度相反的是,西方的学术研究则很重视方法、方法论问题。从西方科学研究的 历史 长河来看,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到培根、波尔普,再到库恩、马克斯.韦伯、马尔库塞、哈贝马斯;从辩证法、工具理性到归纳与演绎、证实与伪证、范式理论、科学研究纲领、反对方法、价值中立……,各种方法论的探求已成为自觉。必须承认,近代西方 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与重视方法论问题息息相关。著名生物学家巴浦洛夫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方法每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事物的更辽阔的前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

体育新闻论文篇10

1 8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起点与经验总结型的研究方法

198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由马信德撰写的《体育新闻abc》,虽然这本书的学术研究样式还不太成型,但不能不认可它是我国第一本体育新闻的研究成果。书中对体育新闻的起源、功能、特征、采访术、写作、直播与解说 艺术 等方面的介绍,为我国体育新闻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在研究方法上,马先生主要遵循的是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经验总结型的研究方法。作者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体育记者,对体育新闻在采访实践中所能遇到的各种情况,针对这些情况应采取的对应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作者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概括出对体育新闻记者的特殊工作要求:熟悉竞赛规则、了解运动技术、深入赛场内外、亲临比赛现场、由表及里善于挖掘与发现数字背后的故事。对体育新闻的特殊功能也提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思考,提出在新时期体育新闻是焕发民族精神的“振奋剂”,是爱国主义的“活教材”,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播种机”,是精神文明的“测试仪”。

2 9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展开与体育学研究方法论

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继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足球职业联赛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全国各大媒体迅速开辟体育专栏、体育副刊、体育频道,体育新闻以空前规模的传播局面登上媒体平台。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的研究,也开始在学术期刊上出现。

最早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 论文 发表在《 中国 体育科技》1994年4期上,由秦春霖撰写的《论市场 经济 条件下大众传播对于竞技体育商业化的驱动和影响》。该文着重讨论了体育商业化和大众传播的结合基础,大众传播对体育商业化的驱动作用,以及大众传播影响下商业化竞技体育项目的特征。

紧接着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1期上,又刊出了由郝勤撰写的《对体育新闻学学科性质特征及学科建设》,文章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体育新闻研究的性质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体育新闻是 现代 新闻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体育的重要特征,是现代体育与新闻媒体的高度结合;体育新闻学是一门边缘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至此以后,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文章相继在各种刊物上出现,体现出研究内容从窄到宽,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学术研究成果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参研人员从少到多,最为集中的参研者是体育院校体育学研究学者等研究特点。

从研究的方法论角度来看,由于这一时期的研究者们,多为体育院校的体育学学者。从他们的研究成果来看,在研究方法上更多地是借鉴与运用体育学的研究方法。而我国体育学研究方法,受到体育史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很大,因为体育史学科在我国体育科学领域是最早出现的、研究成果较多并相对成熟的一门学科,从事体育学研究的学者们也大都有体育史学的学术背景。体育史学研究方法在后期的发展,首先是提出了应当全面地理解史学方法论,纠正时期提出的阐明历史问题的方法只能是阶级分析方法的观点。指出社会历史研究必须从事实出发,立足于研究对象整体,用历史的观点考察问题。其次是多学科方法引入历史研究,包括有系统方法、社会学方法、历史比较法、心 理学 方法等。另外还提出了对实证方法的重新评价,重新提出重视“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实证方法。

在这样的学科方法论的指导背景下,最初的具有开拓性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多数是运用体育史或体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去解释体育新闻传播活动与现象。如陈天仁的《体育信息传播对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上海体院学报》1996年1期),韩志芳的《1978---1996年我国报纸体育信息传播的题材变化》(《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1期),郝勤的《体育新闻价值与价值实现》(《成都体院学报》1998年1期),易剑东的《体育新闻报道的困惑与选择》(《体育文史》1997年6期),周果的《论体育消息导语的心理接近性》(《沈阳体院学报》1998年3期),高松龄的《从

3 2000年以来 体育 新闻传播研究的扩展与传播学研究方法论

2000年以来,围绕着申办奥运、筹办奥运、举办奥运的重大赛事活动的主线,无论电视媒体、报纸媒体、 网络 媒体的体育节目频道、栏目、体育专刊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体育新闻传播研究迅速扩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高涨期。

在全国体育院校校刊和综合性新闻传播期刊上,不间断地刊载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 论文 ,也陆续出现了有一定学术质量的研究文章。如肖沛雄的《论体育市场和大众传播》(《体育 科学 》2001年1期),王宏江的《我国当代体育报纸现状分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4期),黎莎的《对体育新闻基本特征的探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4期),先后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在全国体育新闻理论研究的圈子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2004年,由高等体育出版社出版了郝勤撰写的我国第一部《体育新闻学》专著,在全国体育新闻理论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该书的出版是我国体育新闻研究开始系统化的重要标志。

紧接着的2005年, 中国 体育科学学会成立了体育新闻与传播研究分会;2006年第八届体育科学大会首次列出了体育新闻与传播专场学术论文报告会;2008年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组织了体育新闻与传播的分会场。在这些首创性的、显著性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活动的带动下,研究成果日益丰硕,进一步体现出学术研究成果显著增加,专著明显增多;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内容全面(涉猎到理论研究、业务研究、史学研究);研究参与人员形成以新闻和体育新闻专业研究生、教师为主,媒体新闻工作者为辅的局面等特点。

值得欣喜的是这一阶段在研究方法论运用上的突破。最突出的是传播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引入与渗透。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在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队伍里,开始引进了一批传播学研究学者,他们对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突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以往的体育学者们积极与全国新闻传播研究的主战场接轨,主动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方法与理论运用到体育新闻传播的研究中。

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是引进与借鉴西方传播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其中以批判学派的定性研究方法论和经验学派的定量研究方法论为主流。传播学的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特点是:对现行社会体制是否合理并不关心,而是维护与改进现存社会体制及其功能。在方法上坚持经验性的实证研究立场,在方向上坚持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在指导思想上则坚持多元主义的社会观。直接与经验主义传播学相对的批判学派,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批判学派主要的理论研究视角有: 政治 经济 学(political economy)批判的观点;主流意识形态分析(dominant ideological analysis)的观点;唯名论(nominalism)和多义性(polysemy)研究的观点。

在传播学研究方法论的引导下,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找到了新的学术研究兴奋点和增长点,无论是经验学派的实证研究方法和批判学派多元定性研究的思维方式,都开始在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中初见端倪。如郭晴的《对成都体育新闻受众的实证研究》(《成都体院学报》2004年4期),毕雪梅的《体育新闻传播提供娱乐的另一种解读》(《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10期),张延平的《语义活用——体育新闻语言常用的修辞手法》(《河北体院学报》2004年1期),肖鸿波的《试论体育专业报纸的垄断趋势》(《上海体院学报》2004年6期),陈国强的《大型体育赛事的媒介服务——以2006年网球大师杯为例》(《传播学 论坛 集》2005年),罗青的《全球化体育事件与国家形象营销》(《传播学论坛集》2006年)等等。这些研究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除采用传统的 文献 资料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方法外,更多地是运用了传播学研究的方法,如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控制实验、实地调查、抽样设计与实施、问卷设计与可行性分析、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在理论模型上,也更多地借鉴了西方传播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如框架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媒介生态理论、媒介双重性理论、“知沟”理论、“拟态环境”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媒介批判理论等等。

总体来说,2000年以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在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有较大的突破,使体育新闻传播研究越来越接近新闻传播常规性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也引来了新闻传播学界的关注。纵观整个研究成果,无论学术专著和学术研究活动,在学术质量上都比前一个阶段有明显的提高,但在研究中,也有牵强模仿和套用传播学研究样式及理论模型的倾向。

4 改善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论运用的思考

纵观三十年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 发展 ,尤其是在近几年由于借鉴与运用传播学研究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有力地推进了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向前发展的步伐。但当前在研究中,牵强模仿和套用传播学研究样式及理论模型的倾向,是不予提倡的。也就是说切忌不要从定性研究模式,向传播学经验学派定量研究的过渡倾斜。不能不承认,这许多年来,在体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中,我们似乎更缺乏精确的经验主义传播学的研究传统,差异造成更大的吸引力,形成引入的主流,这也是经验主义传播学在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中,有牵强模仿和套用研究样式、理论模型的原因之一。

过分看重实证的定量研究也会有失偏颇。其实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其中变量复杂多变,单靠实证的数字与材料是不可能得出全面的结论的;而且每个人的思想都会对自身有所影响,所谓以“纯客观”的态度来进行研究也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我们知道传播学批判学派与经验主义传播学的差别,除了方法上侧重面不同外,在研究视角上也存在较多的差异。批判学派一般是从宏观、中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经验主义传播学较多地是从具体问题出发,较为微观地分析各种因素如何构成某种结果。但是双方不论在方法还是角度上,仍然是互通的。目前美国英国等国不少的传播学者,观点上属于批判学派,研究方法上则采用了相当多的经验主义的作法。因此,在我们引入传播学的方法论视角时,应该关注到这种世界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不要片面地强调某一种研究视角与研究手段的运用。

培养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也是目前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回顾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进程,可以看到我们最初的研究更多地是遵循研究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积累,从自我母学科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去研究体育新闻传播活动与现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就目前我们正经历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论运用的过程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还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跟着大传播的研究走),还缺乏主动的思考方法论问题的意识。而事实上任何研究都存在着方法论的改进和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将促成重大研究成果的出现。

当然这样的情况与我国科学研究整体上对方法、方法论的漠视有关。而与国人这方面轻视态度相反的是,西方的学术研究则很重视方法、方法论问题。从西方科学研究的 历史 长河来看,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到培根、波尔普,再到库恩、马克斯.韦伯、马尔库塞、哈贝马斯;从辩证法、工具理性到归纳与演绎、证实与伪证、范式理论、科学研究纲领、反对方法、价值中立……,各种方法论的探求已成为自觉。必须承认,近代西方 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与重视方法论问题息息相关。著名生物学家巴浦洛夫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方法每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事物的更辽阔的前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

体育新闻论文篇11

互联网自1994年进入中国以来迅猛发展,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数据,“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2亿”。[1]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了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也为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提供了一片沃土。作为一门体育学与新闻传播学交叉的学科,体育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新闻传播学,但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又表现出与母学科的不同。体育新闻传播相关研究在新闻传播类期刊中的“市场份额”如何,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在大数据、虚拟现实、全媒体等背景下有哪些核心问题,相比于体育类期刊中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成果有何差异性体现,这些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法,以呈现我国2015-2017年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热点。文献资料法。“学术研究领域所认可的核心期刊,其代表的是一个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重要的成就”。[2]本文将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中的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时间截取2015至2017年,以“体育新闻”“体育新闻报道”等为关键词进行人工筛选,最终获取517篇研究文献。内容分析法。将已获取的数据导入SPSS软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体育新闻传播相关研究在各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中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分析时间与发文量之间的相关性。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借助基于科学计量和数据可视化背景发展起来的CitespaceV软件,绘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和时区视图分析我国体育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

三、研究结果

(一)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在新闻传播类期刊中的分布情况

《新闻战线》刊发的体育新闻传播相关研究文献最多,占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的67.89%(N=351),其次是《青年记者》(10.25%)、《电视研究》(4.84%)、《传媒》(4.64%)、《新闻与写作》(2.51%)、《新闻爱好者》(2.51%)等以关注新闻传播业务实践为主的期刊。而由国内新闻传播院校主办的、侧重于学术探讨研究的CSSCI来源期刊,如《新闻与传播研究》(N=0)、《国际新闻界》(N=0)、《新闻大学》(N=3)、《现代传播》(N=9)却鲜有体育新闻传播类的研究成果,仅占比2.3%(合计N=12),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体育新闻传播这一研究主题并未进入到国内传播研究的核心领域。另一方面,在年份与刊名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三年间国内各新闻传播类期刊中体育新闻传播的相关研究呈现下降趋势。

(二)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中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热点主题

将CNKI中的517篇研究文献导入CitespaceV可视化软件进行数据转换和除重处理,共获得513篇文献。根据研究目的,对时间切片TimeSlicing(From2015To2017,#YearsPerSlice1)、节点类型NodeType(Keyword)、数据抽取标准SelectionCriteria(Top30)、剪枝Pruning(Path-finder)等功能进行参数设置,最终绘制得到90个节点、148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37的关键词共现图谱以及高频关键词。如表2所示,关键词出现频次与其中心性并不呈现正比关系。当中心性大于等于0.1时,表明该关键词在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可见,“新媒体”是近年来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中中心性最高(Centrality=0.50,以下简称“C”)的关键词,其次为体育文化(C=0.24),此外体育赛事的中心性虽然只有0.19,但其出现频次仅次于体育新闻,因此三者间接地呈现了近年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焦点,即新媒体与体育新闻、体育文化、体育赛事传播的相关研究。媒介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纸媒、电视和门户网站,到“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再到直播、视频、VR、机器人报道、数据可视化、H5等,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体育新闻新的报道格局,也为新媒体环境下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另一方面,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文化建设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如何通过新媒介技术传播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及塑造国家形象,成为体育文化传播研究的关注点。此外,体育赛事也是出现频次和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特别是如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而作为媒介事件的大型体育赛事,如何利用新兴传播媒介与赛事进行互动成为研究的热点,同时,体育赛事新媒体转播权也成为该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选择聚类视图ClusterView,可绘制模块值Q=0.5764(0.3)、平均轮廓值S=0.6148(0.5)的显著、合理的聚类图谱。由表3可见共形成9个聚类,其中聚类号与聚类大小成反比。根据上述关键词共现频次和聚类图谱,可见三年来新闻传播类期刊中发表的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热点主要表现在体育新闻、体育文化、体育赛事等三方面。

1、体育新闻报道研究

体育新闻是“大众传媒对体育运动进行及时的报道和传播,具有大众性、娱乐性、情感性、全球性等特点,不仅是吸引受众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各类媒体扩大自身影响力、争取受众群体注意力的必要新闻品种和报道内容”。[3]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到微博、微信、体育新闻APP等新媒体,当前“以新媒体为核心的体育新闻传播媒介新格局已经形成”。[4]这一主题的研究主要包括聚类0、1、2、3、8,在新闻实践中表现为奥运会等综合性体育赛事以及世界杯等单项赛事中的数据可视化报道研究,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新闻数据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数据图形成为主体,数据新闻应用更加轻量化”[5]、“新闻中的数据与故事更适合当下的视觉阅读趋势,使受众收获更好的阅读体验”[6]等。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体育新闻传播实践,并推动着体育新闻传播学理层面的研究,如《融媒时代的体育新闻传播》《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与转型路向》等。此外,还体现在对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研究,如鞠峰认为“全面的新闻专业技术、具备与新媒体思维融合的专业态度、深厚的体育新闻专业知识和内外兼备的体育新闻专业能力是新媒体背景下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7],而王湛卿从体育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认为“树立以国际化、复合型、个性化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以体育、新闻、外语、人文为合力的课程体系,打造以体育、新闻、学术、技能为中心的师资团队,搭建以政府、媒体、企事业单位、学校为一体的实习基地”[8]是当前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必要路径。

2、体育文化传播研究

“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传播”也是体育新闻传播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议题,主要包括聚类5和聚类6。现代体育的发展至今不过一个多世纪,因其本身具有的魅力和大众传媒的推动,体育话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正如英国学者大卫罗提出的,“体育、文化和媒介之间的关系,它们总是无处不在地发生作用,以永动的断言和反断言的方式影响对方或被对方所影响”。[9]大众媒介已经成为当今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作为当下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文化的传播载体已经逐渐多元化,如体育赛事、运动品牌、体育明星、全民健身等等”,[10]而这些体育文化形态的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三年来体育文化传播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战线》《青年记者》等主要关注新闻传播业务实践的期刊,共有32篇。探讨的议题可分为三类:一是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体育文化传播问题,如《论微博在体育文化传播中的特征与作用》《新媒体促进体育文化发展路径探析》《体育文化传播如何塑造国家形象》等;二是讨论新媒体对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作用与途径,如《新媒体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传播》《论媒体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等;三是探析校园体育文化传播中新媒体的作用,如《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体育文化传播》《体育传媒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等。

3、体育赛事传播研究

“体育赛事”是三年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中出现频次排名第三的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出现次数虽靠后,但其中心性并不低(0.03)。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后,大型体育赛事如青奥会、亚运会、羽毛球世锦赛等在我国各大城市相继举办。媒介手段的介入让受众摆脱了特定空间的局限,使世界各地的人们成为体育赛事这一“媒介事件”的见证人,经历一种不在场的“现场体验”。因此,新媒体时代的体育赛事传播就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聚类4和聚类7,共有《门户网站大型体育赛事移动化传播逻辑创新》《微博大型体育赛事的传播路径研究》《大型体育赛事微传播发展的局限与对策》《互联网思维下的电视体育赛事报道模式创新》等20余篇文章。除此之外,2014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的“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11]及同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使得从法律角度等探讨体育赛事转播权备受关注,三年来的相关研究达15篇以上。其中,南京体育学院的李金宝连续三年发表了与此相关的文章,如《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性质认定的困境》《体育赛事新媒体转播权的三大关键议题》等。

(三)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成果在体育类和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中的差异性体现

体育新闻论文篇12

1.国内外体育新闻专业开展的现状

目前,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院校相继开设了体育新闻传播专业。美国4000余所大学有20所左右设置了体育新闻、体育传播、体育信息专业或专业方向,并且成为美国职业体育、高校竞技体育相关岗位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2]。比如美国俄亥俄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就开设了贯穿一个学期的体育写作(sports writing)、体育传播(sports casting)课程;美国密歇根大学体育与媒体方向则开设了体育评论(sports commend)课程[3]。其他一些国家虽然很少有体育新闻专业,但在新闻传播专业开设体育新闻传播类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创办于20世纪末期。1986年上海体育学院最早设立体育新闻专业。2000年以后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陆续设立了该专业。截止到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设体育新闻专业的体育与非体育院校合计约30所,在校的体育新闻专业本科生约有2.8万人[4]。

目前,我国现有的针对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是“1+1=2”即“体育+新闻=体育新闻”的粗放式模式[5]。体育新闻专业学生,既要学习体育学的相关课程,又要学习新闻学的相关课程。教授体育课程的老师是研究体育的,而教授新闻课程的老师是研究新闻学的,他们以各自“井水不犯河水的”[6]方式教导学生。在这种课程设置的双重压力下,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疲于应付,他们既要忙于学习采写编评等新闻专业等课程,又要忙于学习体育知识。这样经过大学四年长时间学习,许多体育新闻专业的学生只是对名目繁多的体育项目略知皮毛,远不能达到报道体育新闻时全面了解某项体育运动的程度。而另一种后果是许多学生应用新闻理论技术能力的欠缺,这就好比身为一名战士却不会使用武器。我国新闻教育界一贯主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两极平衡”理论在具体的操作实施中并未真正完全得到体现[7]。

2.系统论视阈下的体育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

系统理论是“一种观察世界和思维的方法”,亦是“研究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和规律的科学”。在拉兹洛看来,“系统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8]。

所谓系统,就是诸元素及其与外界环境间相互动协调作用所构成的一定有组织的整体[9]。自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 Bertalanfy)于1947年发表《一般系统论》后,系统理论在拉兹洛(E. Laszlo)等学者的推进下迅速崛起,虽然哲学界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该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却是不争的事实[10]。

结构、功能、元素、环境、涨落是系统理论的重要概念。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形式,是元素的组织形式,是从系统内部反映系统的整体性;而功能主要是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反映出的能力,是从系统外部反映系统的整体。元素和环境建立于信息观点基础上,是系统两个基本的制约方面,亦是具体研究系统的两极。“系统观区别于整体论,就在于它不是用整体论的观点来研究整体,而是用环境和元素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系统整体性质的形成和发展。只有了解系统的元素和环境的范畴,才能更科学地说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范畴”[11]。邦格(M. Bunge)认为,系统的元素为自主地进入系统关系的部分的集合,而且是直接构成系统的功能部分。涨落是指系统的动态差异,可分为内涨落和外涨落,前者由系统内部因素引起,后者则由系统外部因素导致[12]。

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计划研究所主任的库姆斯(P. H.Coombs)曾利用系统分析的理论,研究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他认为,教育改革必须注意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必然涉及社会系统[13]。从社会系统角度视之,大陆新闻教育系统只不过是一个子系统而已,它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具有开放系统的特征。因此,探讨体育新闻教育改革的性质、进程和发展趋势,除了检视体育新闻教育内部的演变状况外,也要研究外部环境与体育新闻教育互动的方方面面。

体育新闻专业学生与体育新闻专业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事实上,体育新闻教育近二十五年来呈现出来的变革,主要是体育新闻专业学生整体结构与个体功能转化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当然,体育新闻专业学生整体结构出现了扩展,必然加强了个体功能的发挥。

从宏观角度考察,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是社会大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子系统,其改革既涉及子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调节与更新,又涉及整个社会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调节与更新。针对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培养的调查,探索其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系统论提供了一个很有用的剖析角度。

3.培养“通才”与“专才”的实践与探索

目前在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各高校在探索中初步形成了两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思路。一类强调体育新闻人才的通用性,认为体育新闻应淡化专业特性,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实行通才培养模式。另一类则强调以特色立专业,突出体育新闻的专业特性,重视“专才”与“通才”的结合[14]。在美国,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部分就是通才教育课程。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新闻学院为例,其课程体系中,四分之三的课程是人文和社科知识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语言等[15]。

通才教育也叫通识教育、普通教育,其含义与素质教育的涵义大体相当[18]。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对的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的思想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有深厚的传统,直至今天其影响依然存在。其基本要义是做人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尽可能多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拓宽学科、学术视野,了解和熟悉不同学科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这与体育新闻业界对体育新闻人才基本知识结构要求不谋而合。例如,制作体育类节目,就必须懂得体育学知识。

但是,在目前我国现有的体育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虽然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有高有低,然而普遍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是不争之实。通识教育课程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多与少的问题。但在新闻教育中只强调通识教育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由于缺乏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足够的培养,导致学生就业后不得不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职业培训才能胜任工作。对于体育新闻教育而言,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媒体越来越需要具备较强应用知识技术能力的人才,因此专业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成为共识,体育新闻教育需要越来越强调学生应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的培养,甚至这很可能成为代表未来体育新闻教学改革的方向。

4.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

体育新闻专业是要培养学生具备新闻学和体育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具备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及体育新闻报道纪律,能在新闻、出版、宣传、体育部门从事记者、编辑、节目制作与管理工作的体育新闻高级专门人才。针对目前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创新。首先,明确市场需求是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指挥棒”。体育新闻人才培养切忌闭门造车,体育新闻毕业生只有首先适应媒体发展的需要,才能在媒体中发展。[16]其次,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明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育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有理论的学习,还要将实践提到一个重要的层面。新闻实践教学是整个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部教学环节的一个链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充分考虑城市区位、媒介环境、赛事资源、师资条件、生源质量制定体育专业学生专业实习实践的方案。最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制定科学的制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做到激励、监督、惩戒“三位一体”,不可偏废。

参考文献:

[1]李志方,谢毓祯,朱晓平.我国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7).

[2]Huang,E.,Rademakers,L.,Fayemiwo,M.A.,&Dunlap,L.Converged Journalism and Quality:A Case Study of TheTampa Tribune News Stories.Convergence.,2004.

[3]University of Michigan.省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张德胜.体育媒介通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6]周凯,张琦.高校新闻类专业泛滥(一)[N].中国青年报,2007-8-1,(6).

[7]周凯,张琦.高校新闻类专业泛滥(一)[N].中国青年报,2007-8-1,(6).

[8]Weinberg,G.M.:An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systems think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75.

[9][美]布莱恩.S.布鲁克斯,周婵译.媒介转型时期新闻教育再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6,(12).

[10]Laszlo,E.System,Structure and Experience.New York: 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1987.

[11]Weinberg,G.M.:An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systems think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75.

[12]罗自文.试论数字化技术在新闻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

[13]United Nation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e Organization Annual Meeting.

体育新闻论文篇13

早在19世纪末,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就将体育、绯闻和性(3S:sport、scandal and sex)并称为媒介吸引受众的三大法宝,即受众最感兴趣的内容,也是媒体最该关注的内容。

伴随着我国各项事业尤其是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体育新闻报道,从内容到样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媒体不断加大体育新闻报道力度的同时,专业化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频道和网站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加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我国体育新闻报道呈现出全天候、大容量和立体化的报道格局。与此同时,体育新闻所承担的职能也由原来单一的服从政治宣传转变为以信息传播为主,宣传、娱乐、教育、产业等多元职能兼备的全新职能定位。

然而,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足坛假赌黑等凸显中国体育深层矛盾的问题浮出水面。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降低了广大群众对于体育事业的期待值和信任度,玷污了我国体育形象,严重影响了体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广州亚运会之后我国将出现一段时间上的的重大赛事“真空期”,在这一形势之下,体育新闻更需转变观念,进行必要的职能优化调整,将重心转向优化体育舆论环境、重塑我国体育形象和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等方面。

一、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舆论环境概述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体育和传媒产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组织运作和竞赛成绩的巨大光环下,很多凸显中国体育深层矛盾的问题被有意无意地遮掩起来,失去了得以传播开来的土壤。然而在广州亚运会闭幕之际,回看近两年的中国体育,诸多矛盾纷纷显现,这些问题被媒体争相报道,其中影响力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当数中国足坛假赌黑事件的彻底败露,时至今日,该事件仍在演进当中。

(一)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舆论环境呈恶化趋势

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运动健儿在温哥华冬奥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体育赛事上取得了运动成绩上的突破、第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成功举办、国内各级联赛平稳运行都是奥运效应在我国的成功延续。但是,在这其间,很多隐藏在我国体育发展过程背后的深层问题也凸显了出来,这包括针对中国足坛假球、、黑哨问题的反赌风暴、体育管理层的腐败问题、各运动项目成绩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群众日益增长的运动休闲需求与群众、校园和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滞后的尖锐矛盾、赛场暴力事件频发折射出的有关伦理教育和监管制度的缺失等等。

以上问题在奥运会后集体爆发,并通过媒体的信息传播和议程设置被放大,并在受众头脑中形成了一个虚拟的“体育世界”。那些挫伤群众对于我国体育事业信心、玷污中国体育形象的事件被媒体“刻意”传播后被认为是中国体育的全部。加之体育新闻本身强大的群众基础和聚众效应,广大受众对于中国体育的整体形象就会出现一定的认识偏差,在期待值、信任度以及民族自豪感下降的同时,体育舆论环境自然呈现出恶化的趋势。

我们通常认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体育赛事在调动民众情绪、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重塑国家和体育形象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对于我国而言,在本土举办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将在广州亚运会之后出现一段时间的真空,这对于当前我国体育舆论环境恶化的趋势也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

(二)体育新闻与体育舆论之天然联系

体育舆论是公众对体育活动和相关现象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1]而体育新闻又是一种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针对体育活动的特殊传播行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此,这种影响力在舆论主客体和舆论自身的相互作用下,将成为受众获取信息、认识形势的重要参考。受当前大众文化的影响,我国的体育舆论呈现出多元、分众、短暂等特征。新闻媒介与舆论存在一种天然的联系,经由媒体传播的信息、现象或观点直接影响着受众对于事实的看法。体育新闻与体育舆论的关系也是如此。体育新闻通过对最新发生、发展的体育事实的报道,使这些事实提上公众的议事日程,成为受众最热衷的话题,形成舆论。在舆论相互碰撞、融合和趋同的过程中,体育新闻仍旧可以通过有选择性地呈现事实或直接进行评论来施加影响,最终发挥反映并引导舆论的功能。由此可见,体育新闻在体育舆论形成的过程中持续发挥着功效,并结合其他社会力量形成合力生成并影响舆论。因此,体育新闻在优化体育舆论环境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当前我国体育新闻暴露的职能失位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体育新闻无论从刊发数量、频度、信息量和质量上都有了不同层面上的提高和改善,但也仍旧暴露出一些职能上的失位,这些失位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体育媒介和体育新闻未能充分发挥其在优化舆论环境、推动国家建设体育强国过程中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当前我国的体育新闻仍将竞技体育作为报道的重点,未能有效兼顾群众、校园、青少年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这种传播观念严重降低了群众体育等体育事业在政府和广大群众当中的受关注度,不利于其长期的健康发展,导致当前我国的体育发展现状与国际上对于体育强国概念的界定大相径庭;其次,针对容易诱发体育舆论异化的事实未能很好地秉承客观、公正和理性的原则进行报道,未能及时匡正体育舆论中的非理性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体育舆论环境的恶化;最后,受媒介激烈竞争、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的剧烈转型的影响,我国体育新闻一度出现了泛娱乐化的倾向,集中满足受众对于体育新闻的娱乐诉求,未能充分拓展体育自身的多元文化内涵,这一倾向至今扔未得到有效抑制。

二、当前我国体育新闻的职能优化和调整

回顾近三十年体育媒介和体育新闻的快速发展,体育新闻的职能已由原先的为宣传、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决策提供服务转变为以传播信息为主、多种职能兼备的格局。改革开放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段时间,受举国体制和计划经济的双重影响,我国的体育新闻肩负着特殊的职能,它是“焕发民族精神的振奋剂,是爱国主义的活教材,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播种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测试仪”。[2]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广播电视及网络的异军突起,大部分媒介的体育新闻都将信息传播作为首要的职能,而带有强烈意识形态的宣传职能已经明显弱化,体育新闻的商品和娱乐属性也得以充分体现,这一时期的体育新闻的职能定位更趋多元化。

本文认为,北京奥运会和大量体育负面事件的集中爆发将催生我国体育新闻进一步的职能优化和调整。面对当前的时代背景和体育舆论环境,相对弱化体育新闻的商品和娱乐属性,充分发挥体育新闻在舆论监督和引导、拓展体育文化内涵、重塑国家和体育健康形象等方面的职能,更好地推动体育强国的建设显得势在必行。这是一种对当前我国体育新闻发展趋势和理念的矫正,以求在体育新闻的宣传职能和信息、商品和娱乐职能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避免单方面走向极端。我国的体育媒介和体育新闻在新形势下面对重大的职能优化和调整,这一过程中需注意:

(一)强化舆论监督

新闻舆论通常被认为是当代社会除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这种权力由于媒介自身没有行使某些职责的实在权力而成为一种影响力权力。一个社会的“第四种权力”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自我更新和净化的能力。因此,舆论监督成为媒介的一种重要的功能,也是一项基本职能,它通过舆论的影响力来给某些力量施加道德压力,最终达到揭露社会黑暗面,保证权力正常行使,表达公众意见,呼吁、督导某些部门对问题加以解决并防止滋生的效果。

体育新闻应不断强化自身的舆论监督职能,对体育领域发生的负面事件进行无情地揭露,全面、客观地将事情呈现给受众,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舆论震荡,而且还能利用舆论强大的轰动效应来引起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这一过程中,受众的知情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易于形成有利于问题解决的体育舆论环境。

体育新闻发挥舆论监督职能的对象不能仅仅局限于相关的职能部门、体育事实和现象,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等在内的体育事业参与者,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很强示范作用的体育明星,他们的运动成绩、生活表现,甚至是一言一行,体育新闻都应该按照道德准则、职业道德等行为规范来加以监督和评议。

(二)正确把握舆论导向、重塑健康体育形象

北京奥运会期间及后续的一段时间,我国的体育新闻一直在践行一条专业化报道路径,专业化的诉求也得到了广大受众与媒体的一致认同。然而,报道理念上的缺位却严重羁绊了我国体育新闻走向专业化的步伐。媒体对于北京奥运会刘翔退赛、足坛丑闻接二连三败露和最近的中巴球场斗殴等事件的报道中,没有以理性和专业的视角来看待这些问题,要么是赋予其太多的政治宣传和商业色彩,要么就是选择冷嘲热讽或群起攻之的“看客”心态,导致了很多狂躁的情绪得以放大,导致了体育舆论的异化,体育圈的一些丑陋现象甚至成为了群众戏谑或玩笑的对象。这种异化的舆论不仅是对基本事实和体育精神内涵的歪曲,妨碍了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严重玷污和损害了中国体育在国际上和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健康形象,没能体现出一个体育大国应有的包容心和自省精神。

本文认为,针对当前的舆论环境和我国体育新闻发展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体育新闻应当秉承专业主义精神,以理性、专业的视角全面、客观地呈现体育事实,通过对体育信息的深入挖掘和综合分析,并把持明确的是非观和主流价值观,引导正确舆论,培养正气意识,重塑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形象。

(三)拓宽关注视野、传递多元文化内涵

在体育娱乐化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时候,体育报道的外延在不断扩大,体育报道的范畴在不断扩展,很多以前没有的新形式和新内容被创造出来或者被嫁接到体育报道领域。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体育新闻报道过多地关注竞技体育,娱乐化诉求被异化,导致很多低俗、格调不高的内容出现。相反,体育涉及的其他领域和本身所散发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却没能得到充分体现。

体育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呈现其所涉及的大众文化的方方面面。当前我国的体育新闻不仅要关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还要放眼世界,掌握全球体育发展的脉络;不仅要关注竞技体育,还要多关注群众体育、校园体育、青少年体育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这些都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要关注体育比赛,一些相关的体育产业、体育政策、体育法律、体育健康和体育文化传统也应该得到充分的关照。[3]

体育和体育新闻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其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的体验。当前的体育新闻要扭转原来的流于肤浅、流于低俗的局面,弘扬超越人类极限的体育精神、传递体育文化和提升报道的审美价值,用“慧眼”去发现更多的美。体育新闻应深入挖掘体育本身所散发出的以人为本、健康至上的文化和精神,讴歌不同文化形态下的体育精神,尽量还原体育的本质,弘扬运动员的公平竞赛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换句话说,体育新闻不应停留在信息的提供上,还要在精神层面和审美层面影响大众,杜绝狭隘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金牌主义和英雄主义,杜绝庸俗。

事实证明,只有具备宏大视野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审美趣向的体育新闻才能更好的弘扬体育运动中体现的拼搏、竞争、自强不息和不断超越的体育精神,才能推动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分众化职能定位

近年来,媒介分众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媒介消费者按照不同的地理位置、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消费心理等因素形成了消费分化,不同的消费者对分众化后的媒介和信息必然有不同的诉求。

当前我国体育新闻几乎依附了所有的媒介形式,这包括了传统的平面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新兴的手机媒体、车载媒体和户外媒体。随着专业化体育报纸、频道和网站的兴起,体育新闻的分众传播趋势也越来越细致和精确。体育媒介和体育新闻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媒介优势,准确把握受众消费特征,在职能定位上做到区别对待,有的放矢。例如,门户网站可以通过其强大的品牌和聚众效应率先信息,将信息传播作为自身的首要职能;专业化的报纸、广播电视频道和网站则可以依托其专业化程度高的优势,深度挖掘和解读事实,使其受众对于事实有更全面的把握;理论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媒体,可以多从政策解读、典型形象塑造和舆论引导着手,发挥其权威性的优势。体育媒介的分众传播也可以反过来影响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受众可以通过网络最先获取信息,然后通过广播电视获取更为形象、现场感更强的内容,最后利用平面媒体的深度报道来满足自己深入了解事实发展来龙去脉的需求,若想获得更全面的信息、聆听更多元的声音,受众可以再回到网络,从海量信息中搜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一个过程下来,分众媒介的主动收视性得以发挥,对舆论的把握和调控也更具针对性。

三、大体育传播观

(一)大体育传播观的概念界定

体育(physical education),指的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形式,可分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校园体育、青少年体育和传统体育等种类,其中还涉及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健康、体育竞赛、体育组织和体育科学技术等多种要素。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被认为是衡量一个民族、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指标。体育新闻本应该将体育所有的内涵和外延都列为报道的对象。在关照过体育事业发展历程和体育完整的概念体系后,我们不难发现,体育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且外延极广的概念。因此,体育新闻和其他类型的新闻一样,涵盖了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当前我国的体育新闻应当摒弃以往仅仅关注竞技体育的狭隘传播观念,不拘泥于某个赛场上或某个领域,以一种更包容宏大的视角将报道的触角深入体育的方方面面,将体育事业发展的全貌完整呈现,这就是一种所谓的大体育传播观。简单而言,体育新闻应当拓宽现有的报道范围,开阔视野,对以往被忽视的体育领域加以关注,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体育新闻、关注体育事业。

(二)大体育传播观提出的必要性

近期,新华社连续发文反思当下的体育价值观,狭隘功利的金牌观和人才培养模式都成为诟病的对象。文章普遍认为全民健身、享受体育比起几块金牌要更契合我国由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路径。体育媒介和体育新闻要首先进行反思,改变以往陈旧的体育传播观。

面对在很多竞技体育项目或比赛中,我国运动成绩的一家独大,体育新闻要有足够的反思意识,切不可只顾大力颂扬。这样的运动成绩看似风光无限,但背后却隐患无穷,长此以往将严重损害体育比赛的观赏性和各国体育的平衡发展。北京奥运会后,党中央已经明确了我国体育的发展方向,即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推进。体育新闻也应当审时度势,将重视竞技体育、重视竞赛成绩转变成重视全民体育、全民健身上来,淡化金牌意识,将职能向强化全民体质和健康,倡导大体育概念,让体育回归本质方向进行优化调整。

大体育传播观对于当前我国体育新闻中种种弊端的改进具有很强的指引性和实践意义。一旦体育新闻能够将报道的视野拓宽,深入挖掘体育自身丰富的内涵,并全面涉及体育的外延领域,不再拘泥于在某个比赛或某个事件本身上大做文章,就能有效地避免因信息量不足而导致的臆断、猜测和泛娱乐化倾向,就能从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局把握体育事实的意义,匡正报道理念,正确引导舆论,推进体育新闻和体育事业健康的发展。

四、结 语

体育新闻由于其报道领域的特殊性,既比政治、经济新闻更轻松,也比娱乐新闻更严肃。体育媒介和体育新闻只有在准确把握职能定位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特殊的社会功能。在实践中对职能的不断优化和调整是当前我国体育新闻找准定位、健康传播的最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毕雪梅,贾静.体育新闻学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 马信德.体育新闻学ABC[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4.

[3] 程雪峰.后奥运时代困扰中国体育报道的“三大悖论”[J].新闻知识,2009(9).

[4] 郝勤.体育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张新萍.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体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