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成本核算论文实用13篇

医院成本核算论文
医院成本核算论文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加强管理、控制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科室成本核算作为医院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其核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仅影响科室经营状况的分析,还关系到项目成本、病种成本、诊次成本和床日成本的核算[1~4]。目前医院科室成本核算要求在收支配比的基础上,遵循相关性原则采用完全成本法,将所有成本费用分摊计入临床科室中。从临床科室的角度回溯成本核算的流程和分摊的数据,是不是三级成本分摊就能满足相关性和收支配比的要求呢?如果出现不满足相关性和收支配比的情况,又必须遵循制度要求,应怎么处理呢?笔者拟结合成本核算实践,就这类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二、问题分析与建议

针对医院成本归集和分摊中出现的相关性不强、收支不配比问题,笔者建议可以在临床类科室中设置“其他科室”,将部分收入和不宜分摊成本定向归集,从而进一步体现“谁受益谁承担”原则,更大程度保证成本核算整体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其他科室”在实践中主要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科研科室的成本分摊

这里的科研科室是指医院独立设置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实体部门,不包括加挂科研牌子的临床科室。在以前的地方出台(如北京)的成本核算办法中,将科研教学部门单独归为一类,并不向医技和临床类科室分摊成本;而在新制度的成本科室分类中,一般把科研科室归为管理类科室或医辅类科室,在分项逐级分摊中按人员比例将成本向医技类科室和临床类科室分摊。笔者认为这样核算欠妥,反而是以前的核算处理方法有可取之处。因为科研科室尽管可能为其他科室提供支持,但这种支持主要是科研方面,与医技类科室和临床类科室并没有医疗业务直接受益关系,与当期的医疗收入不直接相关,因此将科研科室的成本按人员比例向所有医技类科室和临床类科室分摊不合适。建议在第二次分摊时,将科研科室的成本直接归集到“其他科室”,这样与新制度的成本科室类别保持一致,也更好体现相关性,即普通临床类科室不承担科研科室的成本。

2.医技部门的开单收入及相应的成本

随着医学技术理论的分化和整合,部分医技类科室不仅执行临床服务类科室开具的处方,其自身也有门诊,也能独立开具处方,但尚未独立成为临床科室,仍为医技部门的一部分。这就给成本核算带来了新的问题:成本核算要求医技类科室成本按开单执行的收入比例最终向临床类科室分摊,医技类科室不能按其开具处方自身执行的比例承担自身成本,不然就陷入成本分摊的“死循环”。如果分摊系数不考虑医技类科室自身开单执行的部分,那么分摊至临床科室的成本要相对偏大。同时其开单收入也归集至某个临床科室,这样才能使成本报表中临床科室的开单收入合计等于医院总医疗收入。建议将医技部门的开单收入归到“其他科室”,同时逐级分摊,“其他科室”按医技部门开单收入对应的就诊人次和收入比例承担医技类科室分摊的成本。这样保持了临床科室成本的相关性和准确性,进一步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

三、体会

在科室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应遵循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相关设计,但不能完全拘泥于制度。应充分结合各医院的实际情况,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在方法可行、数据可及的前提下,力求核算流程的科学性和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医院的科学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建议[5]。

综合实践及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现行医院管理模式下,通过设置“其他科室”可以有效解决成本核算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但从长远角度出发,还应在理论上继续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从根本上加强精细化管理,不断细化核算单元,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不断前进。

作者:薛林南 线春艳 陈颖 李春 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参考文献:

[1]郭文博,张岚.科室全成本核算下公立医院责任成本体系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8):44-46.

[2]官蕾,苏莉民.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14,(2):46-47.

医院成本核算论文篇2

2.缺乏科学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定价标准

就我国当前的基本情况来说,政府对医疗服务进行统一的收费定价,政府在定价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大多数老百姓所能承受的范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站在社会“大福利”的角度去探讨;而我国医院的福利要求医院不能完全以营利为目的,还要尽一些社会义务,所以,医院服务收费标准在制定时基本上都是服务的成本,甚至还有一些基础性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比成本低,这就不能更加准确的反映出医疗成本和医疗价值,导致医院一些科室在对自己“小利益”进行相应的核算时出现一些问题。当前我国医院科室发放的奖金主要是科室的总收入再减去成本后,剩余的部分再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发放,这就导致一部分科室在定价医疗服务收费低时,他们觉得就算是工作再怎么努力,再怎么节约成本,也不能把奖金提高上去,从而严重影响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当科室定价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很高时,医院会制订奖金封顶的方式来预防奖金发放太高,但是却对成本控制方面没有重视。所以,医院在实施全成本核算过程中还需要解决很多困难才能最终实现。

3.缺乏科学的间接费用的分摊标准

当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主要分为两部分:可视成本核算和院级成本核算这两部分。在对科室进行成本核算时,会面临着分摊间接费用的问题,即后勤管理费用、医疗辅助部门间接费用以及行政管理部门费用等。以医院缴纳水电费为例来详细解释说明,当前我国很多医院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实现一个科室对应一个水电表,所以,医院在缴纳水电费时,就按照一定方法对其进行分摊的方式来缴纳。当前各个医院一般都是按照人员分摊的方式来进行缴纳,这不仅会造成科室之间出现不公平的核算问题,而且还不能达到节约水电的最终目的。另外,医院在实施成本核算管理时,一般都是采用医院内部结算的方式来对各个科室收取维修费,也就是按照当时市场上的价格制定收费标准,而后勤部门在服务各个科室时,一般都是按结算价算在科室的成本中,同时这部分收入就是后勤部门收入中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进行过程中,基本上不可能制定出一个既符合各个科室的要求,又能达到后勤部门要求的内部结算标准,进而间接费用分摊就会由于没有科学的内部服务收费标准而失去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实施产生着很大的不利影响。

二、解决措施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医院应该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宣传教育力度,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全成本核算管理有关知识,使医院每一位员工都能深刻意识到其对医院健康发展所带来的重要作用。同时各个部门、科室要做好辅助工作,全面配合医院的宣传教育工作,在财经管理方面,必须做到全面协调,积极主动的进行各项工作,充分利用好所有的机会去宣传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以及实施目的和方法,促使医院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中去。

2.做好医院培训工作

医院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医院各部门领导的宣讲力度,使他们都能够了解上级相应的文件精神,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上级的重要指示,从而使他们能够深入研究工作的实施方法、模式以及要求,而且最主要的是对各部门、各级领导要做好对全成本核算管理在实施、模式等方面的统一认识工作,从而有效的避免出现不同意见的现象发生;机关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根据他们职责的不同,具有针对性的做好核算管理方法相关的培训工作。例如,对于医务部门来说,就要使员工都能够准确的了解内部价值制定标准、医疗成本的划分情况以及医保费用等方面相关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对于财经管理部门,要使员工都能够详细的了解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实施方法、模式、流程以及成本核算的口径方法、成本报表数据的解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总之,医院就要根据级别的不同、部门的不同分层次性的对各个部门、级别的工作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最终确保医院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白全成本核算管理在医院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调动全体全功参与到全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中去。

3.制定内部服务价格

医院可以参考市场价格法、协商价格法等方法来制订内部价格。在制订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部门的不同、职位的不同以及服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制订方法。例如,对于医疗物资类进行定价时,就要在商品购进内部价值的基础上,再加入医院卫生资源再生产、再制作、再转换等过程所消耗的物资情况进行制订;对医疗服务价格制订时,在现有服务项目物价的基础上,再加入医院的消耗进行制订。总之,医院要根据部门的不同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制订,确保所有的部门都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内部价格。

医院成本核算论文篇3

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实际上是卫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财政部、卫生部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区域性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的医疗机构性质,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音准会计制度》,结合医院的特点,于1998年11月颁布了《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新制度明确了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新的《医院财务制度》明确医院实行成本核算。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1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现状

医疗卫生事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医院注重经济管理,得到了长足发展,初步解决了住院难、看病难、手术难三大问题,医院的办院条件也得到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由于医院成本意识淡薄,成本管理弱化,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加之材料物资价格的上涨,物耗升高,一些医院为了经济效益,出现了多收费,乱收费、多开药等不良行为,使社会医药费用负担过重,超出了国家、单位和个人的承受能力。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现状可以综合归纳如下:①医疗服务低成本收费,国家补偿不足,其他补偿渠道不畅,医院等靠要思想严重。②医院管理者和职工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影响,对医院加强成本管理的主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医院成本费用意识淡薄,卫生资源不足和利用效率不高,浪费情况严重。③医院经济核算责任制与成本管理不能有效结合,成本核算不实,信息失真,医院潜亏严重。④重复购置大中型医疗设备,设备购置不考虑成本效率,致使卫生资源利用率较低,使医院成本加大。⑤医院自有资金不足,补偿不到位,依赖负债经营,集资、借贷负担的利息支出增加,加大成本费用。⑥医院私收费、私卖药,收取回扣等待业不正之风及财务管理不善,使医院收入流失,造成成本费用增加。⑦院长负责制不够完善,短期行为严重,只负盈,不负亏,只注重经济收入和医疗质量考核而忽视成本考核。⑧医院业务量下降,人员膨胀,人浮于事,医务人员有效工作时间减少,人员经营支出连年攀升,奖金居高不下,导致人员费用支出增加,医院成本加大。⑨先进的科技在医疗中的广泛运用,一次性用品材料的普遍使用,以及大量进口药品及新特药品,以及新技术新设备在医院临床的使用,使医疗服务成本费用增加。住院条件、就诊条件、医院环境美化等使医疗服务成本增加。因此,只有深化医院改革,加强成本的核算与管理,找出成本管理的关键点,才是提高医疗效益的关键。

2医院成本管理的必然性及意义

2.1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和加强成本管理是医疗场发展的必然规律

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的开放,民营、合资、外资等不同形式的医疗机构准入医疗市场,现有的医疗机构倍受冲击。谁不降低运行成本,谁必将被市场淘汰。有文章指出政府对医院投入不足,是医院运行困难的原因,同时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调查结果表明,同级医院阑尾炎手术的医疗成本相差数倍。因此,医疗市场引进竞争机制,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优胜劣汰势在必行。只有加强成本核算,才能区分是政府投入不足造成的政策性亏损还是医院管理不善造成的经营性亏损,使医院真正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2.1.1控制和审核费用支出,提供经营决策依据。医院开展医疗活动,必须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医疗成本支出是否合理,对医院的管理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成本核算,加强审核力度,规范支出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在安排支出时,能够保证重点,尤其是要使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支出保持合理比例,使医院的支出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减少资源浪费。并可根据全面成本核算,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使决策者了解到通过成本核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2.1.2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医院优质高效低耗。医疗收费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医疗经济效益与医疗费用挂钩,实行成本核算,可以促使核算单位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只有提高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具有竞争力。病人对医疗质量的评价是以自身的满意程度来衡量的,这种满意不仅仅是要求诊断快、疗效好,还要环境美和耗费少,合理地耗费已逐渐成为衡量医院质量的要素之一。医疗收费由政府统一定价,因此医院提高效益的重点只能是减少浪费,降低消耗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员和仪器设备闲置。

2.2医院成本核算的意义

加强成本管理实行成本核算,有利于促进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增强干部职工成本费用意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服务意识,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节省费用支出,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促进医院管理科学化,由外延规模型向内涵质量型转变,由粗放经营管理向集约经营管理转变;有利于健全和完善物质激励机制,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为利用经济手段考核工作质量,实行经济奖惩,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奠定良好基础;有利于正确处理国家、医院、个人及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有利于医疗服务成本的测算;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医院补偿机制,拓宽医院筹资渠道;有利于开展项目成本、诊次成本、床日成本、单病种成本的核算。加强成本管理,实行成本核算,可以有效地促使医院以较少的成本投入,取得较好的医疗服务效果,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走优质、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如何切实做好医院成本核算工作

医院作为独立经济实体进行成本核算,其开展成本核算的方法归纳总结如下:

3.1先行调研,制定政策

成本核算是一项涉及全院职工切自利益,政策性强,难度大的工作。为了能够使其有序地进行,必须进行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包括学习其他医疗单位的先进经验、广泛征求各部门和广大职工的意见等。在此基础上,由职能部门参考相关政策,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并经院党政联席会议和职代会讨论通过,确定院院、科两级成本核算的试行办法。

3.2领导重视,统筹安排

从此项工作一开始,我们就成立了院成本核算领导小组,院长亲自负责,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统筹安排有关的工作,协调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要求各有关科室和部门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做好。实践证明,没有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全院的统筹安排,要想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好此项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3.3广泛宣传,强化培训

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单靠领导的重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全体干部职工的广泛参与。因此,我们一方面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宣传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和有关知识;另一方面分批对全院中层干部和科室核算员进行强化培训,使其掌握成本核算方法,为实行成本核算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技术准备工作。

3.4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成本核算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因此,实行成本核算时,应当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统一的长远全盘规划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分步骤实施,切忌急于求成。我们的做法是先在临床科室实行,取得经验后再在医技及其他科室和部门推开,结果表明这一做法是稳妥可行的。

医院成本核算论文篇4

(2)根据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角色,将成本核算分为医院成本核算中心、临床成本核算中心、辅助成本核算中心、行政成本核算中心、后勤成本核算中心。

(3)按照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如:行政成本核算中心,可以以单位人数的比重为权数,分配行政成本核算中心各科室成本。

(4)模拟市场的运行,以医院内部价格结算方式分配辅助、后勤成本核算中心各科室成本。

(5)根据对各科室成本费用的归集、计算、分配的财务数据结果,进行绩效考核、本量利分析等成本管理,分析并找出各科室的存在差异的原因,以便纠正医院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偏差,提高医院经济管理的效率。

2财务软件在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应用情况

以用友财务软件为例,采用“总账系统+工资管理+固定资产+UFO报表”的应用方案。

(1)总账系统包括原始凭证的管理、往来账户管理等基本功能,设置总分类账户和明细科目账户,利用这些账户进行财务的核算管理。

(2)工资管理系统的业务处理,主要包括工资变动数据录入,生产工资发放详细列表,按工资分摊设置生成工资分摊的凭证后进入财务处理模块进行凭证的流程处理,主要是对医院职工的工资、奖金发放情况进行最终核算,并根据税法规定,扣除相应的税费,核算应发放的工资薪酬,最终对医院人员的工资进行汇总分析。工资管理系统还可以详细的反映医院职工的工资薪金构成情况,并打印账单,供在职员工进行核算,保证医院员工的合法权益。

(3)固定资产是医院长期需要使用的资产,它体现医院的经营能力,固定资产作为财务软件核算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的部分,体现了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对增加医院经济成本、节约资金有着重要的意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日常使用操作主要涉及固定资产变动输入、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分配和转账、资产的评估、固定资产查询、盘亏盘盈等。

(4)UFO管理系统的常用功能主要有录入处理分析数据、文件管理、设计各类报表的格式、提供计算公式和审核公式和进行报表的编辑。总账系统、工资管理、固定资产、UFO报表是财务软件的四个基本功能处理模块,这四个模块具体功能比较丰富实用,即可以相互独立使用,满足医院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又可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满足医院财务管理的需要,为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而又及时的财务管理信息,方便医院管理者作出合理的决策,有效调整各个科室的成本分配,以降低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3财务软件在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应用中的基本原则

3.1一致原则

一致原则,指医院会计核算与科室成本核算一致,财务软件核算与医院财务核算相一致的原则。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的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在医院科室成本核算中,会计核算的对象是医院各科室的经济活动,因此决定了医院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是各个科室的经济活动,对科室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财务软件的使用,不能违背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一致性原则还包括,一定会计期间,成本费用与支出一致。即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无论对各科室的成本核算进行怎样的归集、计算和分配,成本费用等于相同会计期间的支出费用。

3.2经济原则

医院各科室的成本核算的目的是在保证医院服务质量的同时,减低成本费用,即在有限的资源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财务软件的使用,与传统手工记账模式相比,避免了冗杂的手工核算环节,降低了各科室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并且财务软件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率,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以及时的生成财务报表,对财务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对各科室的成本分配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和调整,实现医院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

3.3高效性

财务软件使用的目的是降低手工操作,在会计软件对医院各科室进行成本核算时,会计人员只需要将原始凭证进行初步审核后,录入财务软件系统中,系统就会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且生产和打印会计报表,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人员工作的难度,也提高了医院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财务软件在医院科室中的应用,采用手工录入数据和计算机自动生成和分析数据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效率。

医院成本核算论文篇5

2.1以全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医院预算管理

公立医院是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有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之分。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根据自身短期运营情况和长期战略目标编制预算。依据财务数据和成本数据编制全面预算表格、测算执行率、分析可行性,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全面预算表格包括医院主要业务指标预算表、收支预算总表、项目预算总表等。预算控制是医院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和首要环节,在编制预算时加强成本控制主观意识,若能做到预算管理始终围绕成本控制,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成本控制的滞后性,避免重核算、轻考评的管理模式。此外,医院预算和成本核算由财务部门负责统筹,涉及到医院全方位运营和整个业务开展的过程,既需要全体科室、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又需要相关部门的分工协作和系统衔接。从医师规范的临床开单、护士详实的病案记录,到科室物资的领用和消耗、业务报销的原始数据、基建设备维修等,都要加强预算和成本管理的主观意识,积极配合和参与到医院各项经济管理的开展中。

2.2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有机结合

现行的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通常采用以原始凭证为基础的会计和成本双轨合并模式。公立医院使用专业财务软件(如:金蝶、用友等)进行日常会计业务处理,成本核算则按会计分期将已过账的明细分类账导出成Excel格式文件,结合记账凭证所留存的原始凭证内容,将对应成本范围内的数据进行归集、整理、分摊和计算,通过Access数据库和系统接口导入成本核算软件,实现计算机信息化处理。依托医院会计核算的强大后盾,成本核算的发展取得飞速进步。一方面,成本核算数据采集得到保障,确保核算数据一致性、可追溯性,避免数据传递的疏漏,精简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坚持会计与成本数据的月结对账,可保证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当然,在双轨合并模式下,由于会计核算软件与成本核算软件分属两家第三方软件公司,核算重心和系统架构有明显区别;相同原始数据,不同核算口径与分类,造成数据采集存在差异化等问题。因此,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有机结合的双轨合并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3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助推科室绩效管理

在新医改的大环境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构建和探索已成为每一家公立医院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有利于创建规范化科室,有利于完善科室收入分配,有利于提高医疗人员积极性和效率;而协同成本核算开展医院绩效管理工作,使两者资源得到共享,能够进一步促进和激励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公立医院绩效管理通常采用平衡计分卡模式,从财务、患者、流程、成长四个层面制定科室绩效考核指标并实施考核。平衡计分卡是指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4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可控成本及可控成本占医疗收入比率是医院绩效考核的财务指标之一。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后,临床科室对成本控制的意识大大提高。根据新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院科两级成本核算采用的是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三级分摊方法,行政后勤类科室管理费用、医院辅助科室和医院技术科室成本都将分摊至临床类科室,因此,绩效分配的成本与临床科室成本核算结果将存在差异,如科室的日常报销和管理费用是全成本核算的范围,但并不纳入绩效分配的考核。因此,在对科室进行绩效管理时,不能狭隘地考核成本降低与否,而应该结合全成本核算结果,科学剔除分摊过来的不可控成本,综合考虑成本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变化情况。

3改善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对策

3.1加强主观意识营造医院全成本氛围

医院全体人员是医院全成本的真正执行者,是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减少对全成本核算主观认识的偏差,应通过院务会、院报等方式加大“医院成本管理”的宣传力度;为加强节约成本的意识,应提升科室直接参与预算申报的感知度,营造全院成本控制的氛围,让医院全体人员认识并了解全成本核算。同时,宣传和实施对象不能停留在医院管理层、科室负责人,还要深入到基层医护人员、行政职能后勤人员,使大家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了解自己与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关系。

3.2推进会计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模式

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模式(以下简称“一体化”)是利用医院信息化建设平台,通过网络将各种业务系统的数据自动采集并生成与业务有关的会计凭证。“一体化”能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医院各部门,完善财务核算并控制医院成本,提供管理者更充分、更准确、更权威的数据资料,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优化配置综合资源,加快工作效率,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医院自身发展。目前,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中朝着“一体化”趋势发展,现行双轨合并模式初步体现“一体化”思路,为“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3.3控制公用事业费和管理费用的支出

管理费用是由行政职能部门为开展医院日常运营和管理而产生的费用,有涉及范围广、管理弹性强、节约潜力大等特点。严格控制水电燃气等能源消耗,采用一科一表来统计支出;加强科室日常业务管理,严格控制办公费、公务接待费等日常业务支出;严格财务报销审核制度,按照规定开支范围控制职能部门公务支出,以预算管理核定公务接待费、差旅费等。

医院成本核算论文篇6

1.2方法:

各项护理项目以广东省卫生厅编写的《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为标准,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以患者满意为合格。记录每项操作每次所消耗的平均时间(一项护理操作由不同年限的护士各进行一次,取平均时间);另外根据40名护士1年的工资和奖金测算出单位时间护理人力成本(每小时护理人员成本=年人均收入/年人均工作日×8,每分钟护理人员成本=总年薪的人均收入/工作日×8×60,节假日,星期六、星期天除外),按护理人力成本按公式(平均护理项目执行时间与单位时间护理人力成本的乘积),计算出每项目所需的人力成本,并收集研究各项护理操作所需耗材成本,耗材成本按不能收费的材料购进价格+护理设备折旧成本计算。然后将人力成本及耗材成本相加得出护理项目的直接成本,将直接成本与物价部门规定价格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5.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在护理成本核算中,护理人力成本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而且,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力成本还会逐年增加,而现行的《中山市非赢利性医疗服务价格》是在十多年前制定的。在研究实施中发现不同级别、不同疾病的患者,即使是同一个护理项目,由于受到疾病的限制、年龄、生活条件、文化差异、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所花费的时间也有较大的差别。比如同样是静脉输液500ml,心肾功能不全、新生儿与普通的患者对比,所需的技术难度、观察时间相差甚远,而在收费价格中却无从体现。目前研究表明,目前研究的十六项护理收费价格与护理成本已成倒挂状态。护理材料成本是可控成本,由于现行的《中山市非赢利性医疗服务价格》中除外内容无说明的,不论你使用何种价格的材料,都不允许收费,比如一次性换药包、一次性的灌肠袋,即使患者要求使用,也不能收费,医院为了满足患者需求,提升竞争力只能偶尔使用,这又增加了护理成本。在成本管理上,由于护理项目价格低廉,科室管理者会考虑在不影响护理质量的情况下,遵循以较低成本提供比较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基本原则,争取患者和医院利益的最大化,能节约的节约,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材料,然而这样也无形中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

医院成本核算论文篇7

1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现状

医疗卫生事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医院注重经济管理,得到了长足发展,初步解决了住院难、看病难、手术难三大问题,医院的办院条件也得到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由于医院成本意识淡薄,成本管理弱化,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加之材料物资价格的上涨,物耗升高,一些医院为了经济效益,出现了多收费,乱收费、多开药等不良行为,使社会医药费用负担过重,超出了国家、单位和个人的承受能力。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现状可以综合归纳如下:①医疗服务低成本收费,国家补偿不足,其他补偿渠道不畅,医院等靠要思想严重。②医院管理者和职工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影响,对医院加强成本管理的主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医院成本费用意识淡薄,卫生资源不足和利用效率不高,浪费情况严重。③医院经济核算责任制与成本管理不能有效结合,成本核算不实,信息失真,医院潜亏严重。④重复购置大中型医疗设备,设备购置不考虑成本效率,致使卫生资源利用率较低,使医院成本加大。⑤医院自有资金不足,补偿不到位,依赖负债经营,集资、借贷负担的利息支出增加,加大成本费用。⑥医院私收费、私卖药,收取回扣等待业不正之风及财务管理不善,使医院收入流失,造成成本费用增加。⑦院长负责制不够完善,短期行为严重,只负盈,不负亏,只注重经济收入和医疗质量考核而忽视成本考核。⑧医院业务量下降,人员膨胀,人浮于事,医务人员有效工作时间减少,人员经营支出连年攀升,奖金居高不下,导致人员费用支出增加,医院成本加大。⑨先进的科技在医疗中的广泛运用,一次性用品材料的普遍使用,以及大量进口药品及新特药品,以及新技术新设备在医院临床的使用,使医疗服务成本费用增加。住院条件、就诊条件、医院环境美化等使医疗服务成本增加。因此,只有深化医院改革,加强成本的核算与管理,找出成本管理的关键点,才是提高医疗效益的关键。

2医院成本管理的必然性及意义

2.1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和加强成本管理是医疗场发展的必然规律

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的开放,民营、合资、外资等不同形式的医疗机构准入医疗市场,现有的医疗机构倍受冲击。谁不降低运行成本,谁必将被市场淘汰。有文章指出政府对医院投入不足,是医院运行困难的原因,同时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调查结果表明,同级医院阑尾炎手术的医疗成本相差数倍。因此,医疗市场引进竞争机制,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优胜劣汰势在必行。只有加强成本核算,才能区分是政府投入不足造成的政策性亏损还是医院管理不善造成的经营性亏损,使医院真正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2.1.1控制和审核费用支出,提供经营决策依据。医院开展医疗活动,必须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医疗成本支出是否合理,对医院的管理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成本核算,加强审核力度,规范支出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在安排支出时,能够保证重点,尤其是要使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支出保持合理比例,使医院的支出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减少资源浪费。并可根据全面成本核算,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使决策者了解到通过成本核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2.1.2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医院优质高效低耗。医疗收费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医疗经济效益与医疗费用挂钩,实行成本核算,可以促使核算单位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只有提高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具有竞争力。病人对医疗质量的评价是以自身的满意程度来衡量的,这种满意不仅仅是要求诊断快、疗效好,还要环境美和耗费少,合理地耗费已逐渐成为衡量医院质量的要素之一。医疗收费由政府统一定价,因此医院提高效益的重点只能是减少浪费,降低消耗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员和仪器设备闲置。

2.2医院成本核算的意义

加强成本管理实行成本核算,有利于促进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增强干部职工成本费用意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服务意识,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节省费用支出,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促进医院管理科学化,由外延规模型向内涵质量型转变,由粗放经营管理向集约经营管理转变;有利于健全和完善物质激励机制,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为利用经济手段考核工作质量,实行经济奖惩,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奠定良好基础;有利于正确处理国家、医院、个人及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有利于医疗服务成本的测算;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医院补偿机制,拓宽医院筹资渠道;有利于开展项目成本、诊次成本、床日成本、单病种成本的核算。加强成本管理,实行成本核算,可以有效地促使医院以较少的成本投入,取得较好的医疗服务效果,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走优质、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如何切实做好医院成本核算工作

医院作为独立经济实体进行成本核算,其开展成本核算的方法归纳总结如下

3.1先行调研,制定政策

成本核算是一项涉及全院职工切自利益,政策性强,难度大的工作。为了能够使其有序地进行,必须进行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包括学习其他医疗单位的先进经验、广泛征求各部门和广大职工的意见等。在此基础上,由职能部门参考相关政策,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并经院党政联席会议和职代会讨论通过,确定院院、科两级成本核算的试行办法。

3.2领导重视,统筹安排

从此项工作一开始,我们就成立了院成本核算领导小组,院长亲自负责,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统筹安排有关的工作,协调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要求各有关科室和部门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做好。实践证明,没有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全院的统筹安排,要想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好此项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3.3广泛宣传,强化培训

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单靠领导的重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全体干部职工的广泛参与。因此,我们一方面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宣传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和有关知识;另一方面分批对全院中层干部和科室核算员进行强化培训,使其掌握成本核算方法,为实行成本核算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技术准备工作。

3.4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成本核算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因此,实行成本核算时,应当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统一的长远全盘规划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分步骤实施,切忌急于求成。我们的做法是先在临床科室实行,取得经验后再在医技及其他科室和部门推开,结果表明这一做法是稳妥可行的。

3.5针对问题,不断改进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尚无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各家医院一般都是根据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来实施。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使成本核算不断完善和合理。我院在成本核算的前期运作过程中,由于在科室结余的提成和管理费用的分摊上考虑不够全面,对科室和职工的利益考虑欠周,影响了科室和职工的积极性。后期通过对成本核算方案进行不断的整改,目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但是,成本核算还没有全方位、多层次的展开。目前多数医院将核算重点放在大型医疗设备、药品和科室核算上,虽在短期内增加了收入,但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很多医院的成本核算停留在计算科室的收支上,院科两级核算多是“一切向钱看”,导致临床医生过多关心他们的经济收入,而忽略了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始终得不到切实解决。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一是医院管理层对成本管理作用认识不够,成本意识不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不高;二是单纯讲求经济效益,将成本核算引入歧途;三是我国尚未建立更高层次的医院成本会计制度和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体系。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可以用变动成本法进行医疗项目和病种成本核算,分析它与以往核算结果的异同,不断摸索经验,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并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健全财务审计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周文贞,秦永芳,陈英.医院成本核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2.

医院成本核算论文篇8

2.1采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和网络工具

一是,做好成本支出的记录。依照相关标准把固定资产纳入成本。必须严格按照责任中心为材料、设备以及药品的储备建立台账,医院成本核算的材料每月都要进行上报,建立耗材明细账目。二是,各个科室的成本消耗要有详细记录,使用要合理。三是,对于给医院提供公共服务的后勤部门要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分摊方法进行计算。四是,根据医院管理的需求,编制科学的成本核算软件,建立统一的核算管理网络。

2.2健全医院成本核算的相关制度和组织机构

医院成本核算不仅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也要符合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它也应该适合医院独特的经营特点和性质。并且在制定医院的成本核算制度时,应该注意它和其他各方面的制度相协调的问题,比如财务会计制度。只有综合各种因素的影响,考虑到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况,不断的分析和研究后才能制定。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包括很多的内容,比如成本控制制度、成本考核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成本分析制度等。此外,既然制定了科学的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就应该认真的贯彻落实,不能使其变成一种形式,应该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专门对医院成本核算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

医院成本核算论文篇9

2.1县级医院医疗收入构成分析

县级医院医疗收入中有3/4来源于药品收入和检查化验收入,挂号、诊察和护理收入占比很低。门诊的药品收入和检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高于住院;而卫生材料收入、化验收入、手术收入和治疗收入等占总收入的比例,住院则高于门诊。说明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门诊医疗收入影响更大。

2.2县级医院药品收支结余分析

县级医院零加成销售后药品亏损率为9.20%。因为药剂科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人员经费、固定资产折旧和其他费用等直接成本,并且还需承担行政后勤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所分摊的间接成本。本研究核算发现,县级医院药剂科的年平均运行成本为200万元,其中药剂科自身的直接成本为129万元,约占全成本的2/3;药剂科分摊的间接成本为71万元,约占全成本的1/3。因此零加成销售后药品收入无法抵补药品在医院销售过程中所消耗的全成本。

2.3县级医院检查化验科室收支结余情况

县级医院检查化验科室普遍盈余较高,收支结余率平均水平高达35%以上。本研究核算发现,县级医院检查化验科室的年平均运行成本为1440万元,其中检查化验科室自身的直接成本为1226万元,约占全成本的85%;检查化验科室分摊的间接成本为为214万元,约占全成本的15%。表明检查化验收费项目还存在较大的降价空间。

3讨论与建议

3.1药品零加成销售亏损不应由医院医疗业务收益来补贴,否则会导致“以医补药”

药品在零加成销售管理过程中,存在损耗、储运配发等成本,通过规范统一的科室全成本核算,药品在销售管理环节所消耗的成本占药品收入的9.2%。此部分成本不应由医院通过其他医疗活动获取的业务收入来弥补,以致“以药补医”扭转为“以医补药”,须通过收取药品管理费来弥补零加成销售管理过程中的药剂科全成本。药品管理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按门诊每诊次和住院每床日为收费单位,因为按门诊每诊次和住院每床日收费为单位收费,与医生处方金额无关,可杜绝医生多开药以多收取药品管理费现象的发生,但是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医生分解处方的行为。以此研究过程中测算的4家医院平均水平为例,药品销售过程中药剂科1年的全成本为218万元,年门(急)诊30万人次,年占用10万床日,按照每门急诊人次和每床日同等收费标准计算,则向每门急诊和每床日收取5.45元的药品管理费。药品管理费可依据各地医保基金支付实力,由医保支付和病人自费共同负担。对于医保基金支付能力有限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可给予适当补偿。在补偿过程中,既不应按药品收入情况进行补助,也不应按定额进行补助。建议通过补偿药剂科直接消耗的人员经费、固定资产折旧、水电等直接成本和药剂科分摊行政后勤的间接成本。这种动态补偿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并且此方案在科室全成本核算基础上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可避免以药品收入来衡量补偿标准带来的多开药获取更多的财政补偿的现象发生。

3.2控制县级医院运行成本,通过挖潜以弥补所减少的药品加成收入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前县级医院药品平均加成率约为15%,剔除药品销售管理过程中消耗的9.2%,因此药品销售的净利润为5.8%。以此研究过程中测算的4家医院平均水平为例,1年医院通过销售药品获取的净利润为139万元,1年医院可控成本中的其他费用总额为715万元。通过开展科室成本核算,对科室各项消耗成本进行规范统一的归集和核算,让全院具有成本意识,节约其他费用中的办公费、接待费及水电费等成本消耗。上述估算的139万元约占其他费用总额的1/5,即通过节约其他费用的1/5就能弥补药品加成销售的净利润。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县级医院正在搬迁至新院址运行,物业费、水电费等消耗成本急剧上涨,也使其他费用的控制难度加大,但是不等于没有无潜力可挖掘。

3.3利用药品费降低的空间,提高医护人员劳务性项目收费标准,其涨幅空间小

假定在不调整检查化验收费标准的前提下,仅利用药品零加成销售过程中使患者药品费降低的空间,来提高医护人员的劳务性项目收费标准。以此研究过程中测算的四家医院的平均水平为例,假定上述建议中的药品管理费全部由病人承担,则药品零加成销售相对于以前的15%加成率销售,患者药品负担下降比例为药品费的5.8%,利用此部分下降费用可上调门诊的挂号诊察收费和住院的护理收费。依据前述表1门诊医疗收入结构可知,药品零加成销售使门诊药品收入下降的空间,可使门诊挂号诊察收费在现基础上上调80%;依据前述表2住院医疗收入结构可知,药品零加成销售使住院药品收入下降的空间,可使住院护理收费在现基础上上调40%。

3.4利用检查化验项目收费降低空间,提高医护人员劳务性项目收费标准,其涨幅空间大

通过降低检查化验收费标准,提高挂号诊察和护理等收费标准,可优化医院收入结构。假定保持其他收费不变,仅通过检查化验收费降低的空间,来提高医护人员的劳务性项目收费标准,依据前述表4可知检查化验项目收费在目前价格基础上可下调1/3,下调后其收入能够弥补自身科室运行的直接成本和分摊院内行政后勤和医辅类科室的间接成本,并可以略有结余。如果门诊检查化验项目收费下调,使检查检验收入减少1/3,则在保持门诊总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门诊挂号诊察收费在现基础上可上调3.7倍;如果住院检查化验项目收费下调,使检查检验收入减少1/3,则在保持住院总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住院护理收费在现基础上可上调近5倍。

3.5强化县级医院自身补偿,医疗业务收入是县级医院补偿的主要渠道

依据上述医院科室全成本核算数据分析的结果可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不增加社会医疗总费用的前提下,可上调门诊挂号诊察收费和住院护理收费,县级医院通过自身开展医疗业务获取的医疗业务收入,可以弥补改革推进过程中要求取消药品加成和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收费导致医疗收支结余亏损,同时也能扭转医疗服务价格畸形的局面。各地具体调价方案需在规范的科室全成本核算基础上进一步核算,明确各医疗服务项目的调整幅度。

医院成本核算论文篇10

实行目标成本会计,对医疗成本、药品成本、管理费用和服务项目成本等账户,均按实际采购、加工及相应的人工成本的标准成本记账。设置“药品价格差异”和“服务项目成本差异”等账户,“药品价格差异”是用来反映本期药品实际总成本与实际药品收入的标准总成本的差异,该账户下设“药品费差异”、“采购费差异”、“储存和损耗费差异”、“降价损失费差异”和“自制(配)药品费(包括原材料、包装、药检等)差异”等5个二级账。“服务项目成本差异”则用来反映保障服务科室在医疗服务支出过程中发生投入的成本与实际提供的服务所产生总成本的差异的发生额和结转额。这两个差异账户的借方归集差异的发生额,贷方登记差异的结转额,不利差异记蓝字,有利差异记记红字,月末,将账户借方发生额全部结转到相关“收入”账户的借方,这样,可简化核算并正确考核药品、服务提供部门当期工作质量对成本的影响。

二、把成本核算与医院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

医院必须加强成本核算,改革过去那种在成本责任上“大锅饭”式的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实行责任成本核算,把成本核算的着重点从单纯计算医院总成本转移到计算各责任单位的成本费用上,以确定责任单位的工作成绩和经济效果,否则院内经济责任制就会失去科学的管理基础。这就要求医院及院内各部门要按经营组织形式、成本费用开支的权力和责任,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建立成本责任单位,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责任成本体系;在实行目标成本会计的基础上,将医院的费用和服务项目成本的预算,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形成责任成本预算,使各责任单位明确各自的目标成本和应该完成的任务:各责任单位领用材料,互相提供医疗服务或劳务,应根据责任分清的原则,按标准成本计算并入账,以便正确核算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经营成果;在成本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应按成本责任归属来记录、计算、归集、报告各种成本差异,使成本资料不仅能说明成本超降的原因,而且能直接回答成本的超降是与哪些责任单位的服务与劳务质量有关。这就为正确评价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的工作成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做到奖惩有据,赏罚合理,从而开创人人关心降低成本费用、千方百计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新局面。

根据责任成本核算的要求,医院级财务部门应设置“医疗费用差异”账户,并在该账户下设置棋盘式二级账,按责任单位分专栏反映各类医疗费用差异数,以便了解责任成本核算的执行情况。各责任单位为了了解本身责任成本差异额及其原因,掌握医院的费用和服务项目成本的预算的执行情况,反映在医院资金占用水平,应设置“医疗成本、医疗费用差异和服务项目成本联合明细账”。月末或旬末,各责任单位应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执行报表,反映本单位的标准成本和偏离标准的差异,并根据例外管理原则,重点剖析例外差异,使上一级和责任者本身明确责任成本预算执行情况,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决定采取何种措施调节当前的实际经营行为与业务流程。

三、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应分开核算

在医院成本核算改革中,应将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严格地区分,使成本核算适应成本预测、决策和分析的需要。医疗部门成本是医院各医疗业务部门的直接成本,而服务项目成本是无业务收入的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后勤部门的管理费用和服务保障部门的辅助费用。这些支出对医院而言是一种间接成本。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一般是属于医院不同的成本性态。前者与医院收入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即取决于就诊病人的数量并直接表现为正比关系;后者在一定范围内同医院收入数量增减无关,与使用部门和业务部门成比例关系。由于两者成本性态不同,成本控制方式也不一样,在成本会计上理应将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区分开来,并对它们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尽量减少无效的工作量,为医院改善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用的信息。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管理职能的作用,适应成本预测、决策和分析的需要,以满足医院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按照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分开核算的要求,应设置“医疗支出——辅助费用分摊”和“辅助费用”两个账户,将医疗部门应分摊的服务项目成本费用记入“医疗支出——辅助费用分摊”的借方,如直接和间接的管理费用及其他支出等,月末从贷方全部转出。保障服务且无实际收入部门的投入成本,包括医疗与非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均记入“辅助费用”借方,月末全部转出。

上面所提出的成本核算改革的尝试方案,是在目标成本会计的基础上,以计算责任成本为主,各部门应分摊的成本费用为辅,直接成本计算与完全成本计算相结合的一种新模式。笔者认为,这一计算方法比较简便,有利于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彭振耀.成本核算工作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及实践[J].大众科技,2005,(12).

[2]戚丽洁.成本核算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重中之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

[3]刘志勇.医院全成本核算解决方案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5,(02).

医院成本核算论文篇11

(一)完善管理机制

医院的管理机制是决定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获得长期竞争力的根本。传统医院管理机制在管理效率以及反馈机制上都存在重大弊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须改变医院传统管理机制,实现医院管理制度与时俱进。全成本核算模式在医院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是建立在完善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医院需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用于成本核算中,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并在成本统计中找出需要改善的地方。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医院内部局域网络,让信息在医院内部有效传达,各项费用在发生后即被记录下来,并传送到成本核算系统中。通过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充分结合不仅能够实现对医院发生的费用收入进行核算,还能够进行数据的全面分析,通过机制的有效运转保证了医院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及有效性,有助于医院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渐减少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为医院后期决策奠定基础。

(二)提高医院的数据处理能力

提高医院数据处理能力主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数据分析人员的专业能力来实现。首先是数据分析人员的专业能力,主要是财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在财务审计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能够对各项财务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为医院高层管理在决策过中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医院由于缺乏专业财务审计人才导致数据分析工作难以展开,为了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质量,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有专业人才的指导。因此医院的财务部门必须具备一到两名专业经验的高级人才并配置相关辅助人才,制定科学的审计方案,明确责任到个人,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并协助工作人员解决实际难题,保证数据的有效分析。定期对审计工作进行评价核实,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改善。通过专业审计人员的分析指导,制定相关标准及规则,对其他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教育训练。从而提高管理审计与效益审计工作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保证审计工作有效达成。其次是对医院主要数据处理系统的更新。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便于财务部门数据分析的高效性及有效性,必须配置现代化数据分析系统,将医院内部各收费处与财务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医院与外部发生的各项费的支付都要通过医院财务系统,保证成本数据的有效收集,便于数据分析人员统计结果的有效性。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根据需要设置子数据库,将不同科室的成本及收入进行合理划分,便于数据分析人员即使找出造成成本浪费的瓶颈。数据分析人员通过基本的成本核算了解医院的资金流动情况,形成一个有效的动态系统,并将各种信息及时汇报给上级部门,保证医院各项决策的科学性。

(三)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系统

为实现各项成本数据的传输共享必须建立完善的成本数据共享系统。医院内部各科室通过终端计算机即可快速查询相关医疗信息及成本核算,不仅能够实现工作效率的改善,还能促进医院各项费用的透明化,对医院各项行为起到一定的监督行为。

(四)明确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目标主要是绩效考核标准量化的集中体现,其作用主要是明确绩效考核中不同因素的标准。例如医院的人均效益以及整体效益等。通过明确绩效考核目标能够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给医院带来可观的经营效益。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当今医院的工资分配方式主要通过绩效考核完成,根据医院制定的标准,医务人员必将全面发挥自己的价值,为医院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并获得相应的回报。明确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在全成本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目标,例如医务人员的工资主要有以利润为导向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以工作量为导向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以综合效益为导向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等,不论医院规模如何都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都不尽相同,因此采取不同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有利于医院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医院成本核算论文篇12

1.2医院全成本效益评价体系

医院应该设置相应的效益评价体系,从而体现出全成本核算的意义。在工作中,医院应将各科室的成本,效益进行比较,作为效益考核的基础,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于每年年末根据各核算单元的成本、效益进行考核,对于超额节约成本或超额完成收入的科室进行奖励,对未完成目标的核算单元要查找原因,分析具体情况,找出改正措施。

1.3医院全成本控制运行体系

在医院全成本过程中,控制运行体制应该贯穿始终,而且保证控制运行的全面性。财务科应协同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全成本的控制,对于不需要发生的支出或者对于发生的支出应进行事前预计、审计,尽量降低支出数,降低医院的成本。

2完善全成本核算体系

2.1建立完善全成本核算体系

确定成本核算单元,成本核算单元是会计核算的最小单元。将全院分为若干会计核算单元,所分立的核算单元应基本满足全院对医院科室的核算需要;同时,将全院分为医疗科室、医技科室、医辅科室、管理科室四类科室,将全院科室与之对应,进行会计核算。各类科室成本应本着相关性、成本效益关系及重要性等原则,按照分享逐级分布结转的方法进行分摊,最终将所有成本转移到临床服务类科室,具体实施:先将行政后勤类科室的管理费用向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分摊;然后将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科室分摊;最后将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实行全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涉及医院内每一位职工的切实利益,所以医院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套有效的全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医疗、医技、医辅、管理科室的积极性。

2.2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2.2.1对成本费用进行合理归集、分配

在日常工作中,各科室要保证完善各种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对原始数据进行审核后,记录、填写各种单据,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财务科统一入账,要按照实际情况,逐一确定各科室的成本。

2.2.2做好医院信息化建设

一个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现代化管理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建设分布于医院的各个层面,每天有大量的数据汇总于医院信息中心,所以高质量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医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医院成本核算论文篇13

1.1成本核算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部门之间不协调

按照规定,成本核算部门应设在医院财务部门,但由于体制原因,现行的做法是每个医院都单独成立经济核算办公室,由其独立承担全院成本核算的任务,财务部门仅仅充当配角,没有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主角作用,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不能人为分开,否则两个经济部门相对独立,财务资源无法共享,互相扯皮,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也造成机构重复设置和人员浪费。实际上,现在核算办公室仅仅做了一般的计算、核算奖金或工资分配等简单工作,没有真正发挥其成本核算职能。

1.2现行财务报表中的结余无法反映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关系

现行会计制度编制的收入支出总表是采用单步式,就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加在一起,然后将所有费用加在一起,通过收入减去费用计算求出当期效益。在这种核算方式下,收支总表分为“收入、支出、收支结余”三部分。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等;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其他支出等,收支结余是两者计算的结果。单步式收支总表对于支出一视同仁,没有区分费用,支出与收入配比的先后层次,不能直观反映当期医疗收支结余,药品收支结余及其他收支结余。尤其是在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不利于药品费用的核算。

1.3管理费用的分配问题不合理

管理费用是医院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医院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现行制度规定,管理费用作为间接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这种分配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目前医院的管理费用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间接费用,即无法直接确定属于哪个部门的服务,但必须摊入成本的那部分。二是期间费用,即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医院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目前这些间接费用与期间费用均作为间接费用进行分配,不利于正确计算医疗服务和药品经营期间间接费用的分配。应当选择与该费用关系最密切的指标作为分配标准,尽量使分配结果符合接近实际成本。

1.4核算方案不科学,职工积极性不高

医院业务科室之间情况各不相同,差异较大。医院往往单纯以经营效益来考核衡量经营业绩,没有科学的考核方法,只靠经验或拍脑袋办事,成本核算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工资奖金分配也很难做到公平合理,造成只重视经营效益,不全面核算成本,最终形成高投入高收入的科室奖金高,低投入低收入的科室奖金低或没有奖金,影响部分科室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1.5部分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影响医院正常发展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后,有些科室为减少或降低成本,不敢引进先进设备或新技术,影响了正常业务的开展和科技创新;有些甚至偷工减料,损害患者利益。这些都违背了成本核算的宗旨。

2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的对策

2.1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合体系,正确处理成本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应实行院长负责制,在院长委托的主管领导或总会计师直接领导下以财会部门为中心,由成本会计人员负责,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财务部门是医院成本核算的实施机构,对各科室的成本核算进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具体负责成本核算工作,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消耗定额及成本分摊办法,建立健全成本核算账薄体系,编制成本报表,准确计算、编报、分析、预测和控制成本。更注意理顺成本与财务核算的关系,财务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成本核算是财务核算的延伸,要以财务管理为依据搞好成本核算。

2.2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财务体系

引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理念,在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会计体系基础上设立医院成本核算的账户体系和医院成本核算帐薄体系。医院成本核算需要设立医疗成本、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帐户,同时设立相应的明细账薄、建立完整、系统的成本核算操作平台。

2.3提高成本核算的电算水平

开发功能先进科学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软件系统,软件要与医院会计核算系统很好地衔接,符合成本会计的程序和方法,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定参数,使软件适合成本核算需要,同时具有较好的开放性,能方便接收和输出相关财务数据,根据系统和用户设定的成本核算方法步骤,自动进行成本计算,生成各种成本信息。同时,要有与科室成本核算相配套的奖金核算功能,有较完善的成本计划、预测、控制、考核、分析评价等管理功能,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水平。

2.4注意控制病人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要积极引导科室通过挖掘潜力,提高工作效率,来增加收入,要从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入手,提高业务收入的“含金量”。

2.5收入分配上应用医疗服务一线部门倾斜

每一项医疗服务都经过一系列的环节,各项医疗服务的成本又相互交织。在核定成本与收入时,医院应通过高效低耗的成本核算,实行质量控制,在分配上,对一线人员,特别是风险强度大、收费标准低和承担任务较重的科室与人员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保证分配的合理,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

2.6搞好成本核算人员和硬件配置,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为开展成本核算创造条件,也就是说要有合理的组织,要配备适当的会计人员,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核算手段,根据经济指标,准确反映成本核算内容,以提高经济效益,完善经营管理制度。

2.7处理好成本核算中的几对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成本的关系,要在保证和不断提高质量的前提下,节约和降低成本,不能形而上学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医院内部利益分配和患者的利益关系。成本核算的目的之一是减少浪费,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不能单纯为追求医院利益而增加患者负担。三是要正确处理好降低成本和医学科技进步的关系。要鼓励和支持医院科学研究和医学技术创新工作,增加科技投入,不断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提高医学科技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决防止因片面追求降低成本而忽视科技投入的短期行为,更不能影响医务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