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粮食生产论文实用13篇

粮食生产论文
粮食生产论文篇1

本研究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粮食生产实际情况,选择以下几种因素来分析研究区粮食生产:(1)粮食播种面积;(2)农村粮食产业从业人数;(3)农用机械总动力;(4)粮食作物化肥使用折纯量;(5)粮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农村总用电量。

1.2粮食生产模型建立

美国数学家Charles•Cobb和经济学家Paul•Douglas提出了著名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这种生产函数可以很好地分析资源投入与产品产出之间的经济数量关系,因此被广泛地运用。其基本模型为:Y=f(A,LA,CAP)=A•LAa•CAPba+b=1(1)式(1)中: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LA表示劳动投入;CAP表示资本投入。在本文中,笔者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笔者确定了粮食生产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粮食总产量(Y);解释变量为:粮食播种面积(LAND)、农村粮食从业劳动力(LA)、农用机械总动力(MACH)、粮食作物化肥施用折纯量(FERTI)、粮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IRRIGATE)、农村用电量(ELEC)。根据上述内容,研究区粮食生产的C-D生产函数写成如下形式:Y=f(A,LAND,LA,MACHFERTI,IRRIGATE,ELECTRIC=A•LANDa•LAb•MACHC•FERTId•IRRIGATEe•ELECf(2)进一步对C-D生产函数进行对数转换,得到关于产量的生产函数形式如式(3)所示:ln(y)=1nA+a•1n(land)+b•1n(la)+c•1n(mach)+d•1n(ferti)+e•1n(irrigate)+f•1n(elec)+μ(3)式(3)中:a表示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b表示劳动力投入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c表示农用机械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d表示化肥使用折纯量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e表示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f表示农村总用电量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μ是随机扰动项。样本时间从1990-2013年,样本大小n=24。

1.3数据来源与数据描述

在构建的分析模型框架基础上,本文根据分析的需要,收集整理了1990-2013年研究区粮食生产的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于1990-2013年《新疆统计年鉴》。通过对数据整理可以发现,在所考察的时期里,研究区粮食总产量变化不太稳定,但总的有增加趋势;播种面积变化波动较大,但初始面积变化不大;机械总动力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农村用电量在2010-2011年有明显的减少趋势,但总体呈平稳增加趋势;有效灌溉面积变化波动较大,略有增加趋势;劳动力投入有较平稳的增加趋势;化肥使用折纯量变化波动较大,但整体呈增加趋势。

1.4模型优化

首先利用OLS法,根据收集整理的样本数据,利用STATA13.0软件用OLS对模型进行估计,其结果表1。回归结果显示,R2=0.9741,调整以后的R2=0.9650,表示模型有较好的模拟效果。F=106.75,P=0.005。可见,从整体上讲计量方程解释能力较好。但是ln(x4)和ln(x5)没有t通过检验,说明这2个变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大。产量ln(y)与农村总用电量ln(x3)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去掉ln(x4)和ln(x5)2个变量,在同样技术水平情况下,优化后的模型为。

2实证分析

2.1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主要是用单位根检验来进行。常用的平稳性检验方法是ADF单位根检验、KPSS单位根检验、DF-GLS单位根检验等。其中,DF-GLS单位根检验是由Elliot、Rothenberg和Stock于1996年提出的,其实质就是退势版的ADF检验。DF-GLS单位根检验在面对小样本的检验时,稳定性较好,是目前最有功效的单位根检验法,因此本文也将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经过一阶差分后lny、lnx1、lnx2、lnx3、lnx6是平稳序列。

2.2协整检验

如果序列变量有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那么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EG两步法、Johansen极大似然法是常用的2种模型。EG两步法主要用于小样本参数估计方面。当变量个数大于2,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个协整关系,分析结果不易解释,而后者则可用于多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的检验。本研究变量超过2个,所以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因为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对序列进行协整检验,滞后期=4,协整检验结果。结果表明:迹统计值都大于最大特征值统计值(除最后一个相等),并且在5%的显著水平下,变量之间有2协整关系。标准化的协整关系式如下:ln(y)=-0.107+0.790ln(land)+0.405ln(mach)+0.3701n(ferti)-0.1791n(elec)(4)在上述的实证结果中,粮食总产量主要受粮食播种面积、机械总动力、化肥使用折纯量和农村用电量的影响,长期看来,粮食总产量与粮食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与化肥使用折纯量之间有正相关关系,而与农村总用电量之间有负相关关系。在本文建立的对数线性回归方程中,各回归系数代表的是:当其他解释变量保持不变时,自变量每变动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动数量。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越大,那么对应的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越大。

2.3结果分析

2.3.1播种面积的影响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资源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由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播种面积的影响最大,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的弹性达0.790,即在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粮食产量将增加0.790%,表明适当扩大播种面积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但是焉耆盆地粮食播种面积在考察时间段内变化波动较大,1990-2003年播种面积递减;2003-2005年大幅度上升;2005-2007年又大幅度下降;2007-2010又大幅度上升,之后变化不大。如此变化的原因如下:首先,较低的粮食价格导致了较低的经济效率,从而导致部分农民主动放弃种粮食。其次,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耕地资源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01年以来,受国家退耕还林以及加强耕地保护政策的影响,焉耆盆地耕地面积经历了先减后增的变化。

2.3.2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影响粮食生产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大小。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农用机械总动力与粮食总产量之间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弹性系数为0.405,说明农用机械总动力每增加1%,粮食总产量就会有0.405%的增长。在考察年间,焉耆盆地农用机械总动力呈稳步上升趋势,从1990年的13.6896×104kW增加到2013年的76.3279×104kW,增加了5.6倍。这也说明,焉耆盆地正从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对于保证粮食生产的高产、稳定及农业机械的使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带动了农民投资,从而实现了农业生产等机械拥有量较快增长,加快了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进程,提高了农机作业水平,减轻了农业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2.3.3化肥使用量的影响肥料是作物的“营养”,合理施用化肥,不仅带来了农业增产,而且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本研究结表示,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的弹性系数为0.370,说明化肥投入对粮食产量仍然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施肥不合理的现象,过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有机结构恶化、土壤板结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不能仅依靠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促进粮食产量的增加,应该科学的把有机肥料和化肥施用相结合。

2.3.4农村总用电量的影响农村总用电量与粮食总产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且弹性系数为-0.179。笔者认为农村用电量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表现为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家和省政府对农村电网建设投入的加大,虽然焉耆盆地农村电力设施条件和用电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能源支撑,但是电费支出过高,加重了农民负担,抑制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村用电安全存在各种隐患,如设备的产权不属于供电部门,设备不定期试验,容易产生漏电,极易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粮食生产论文篇2
粮食生产论文篇3

2.1农户行为对耕地利用质量影响

在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中,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由自然质量等、利用等和经济等别三者组成,当前的研究者也普遍认同耕地质量是耕地自然质量与利用质量的综合体,由土壤质量、地形坡度等自然因素与对耕地投入、管理水平、区位等社会经济因素共同构成。农户行为同时对耕地自然质量与利用质量产生影响。学者对农户行为对耕地利用质量影响的研究基本围绕耕地利用质量与耕地综合质量和粮食生产的关系上。例如徐梓津等根据贵州省关岭县的调查数据,提出了在确定耕地自然质量的基础上加入农户投入行为指标的耕地综合质量评价方法。张贞等提出了类似的加入农户投入行为的耕地质量修正方法,并且将农户收益看做耕地综合质量货币化的表现,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测算了不同农户投入行为对耕地产出的影响程度。石淑芹等应用GIS空间分析对东北地区耕地质量评价的研究中加入了对耕地利用质量的考量,将机械化程度、亩均化肥施用量、地膜施用量和农村用电量等农户技术选择、要素投入等行为作为耕地利用质量评价指标,并利用GIS软件计算了耕地利用质量、自然质量与粮食单产的相关系数。总体而言,目前的农户行为对耕地利用质量相关研究数量较少,角度较为单一,对耕地利用质量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反应耕地综合质量的耕地产出,或以耕地自然质量变化为归依,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对耕地利用质量的本质的认识比较含混。

2.2农户行为对耕地自然质量影响

在与农户行为相关的耕地质量问题中,现有研究普遍将土壤质量作为耕地自然质量的标准,研究表明土壤质量受农户土地利用方式、技术选择、化肥、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等多种因素影响,现阶段学者们广泛探讨了农户不同经营行为的影响。综合性研究如杨景成等发现保护性耕作、提高复种指数、合理的轮作换茬、有机肥料和化肥的施用以及弃耕农田还林还草等保护性管理措施则能够显著地影响土壤有机质动态,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丁忠义等使用GIS空间分析对曲周县的研究对比了1980年与2002年的土壤调查数据,发现盐碱地治理、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农户土地改良活动使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土地利用方式方面,廖晓勇等对三峡库区万州地区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通气、透水能力大小、人为扰动影响、表土覆盖程度各有不同,从各种理化标准看,耕地质量从优到劣的排序为林地>柑橘园>旱地。侯鹏程等比较了江苏省吴江市稻田、林地、桑园、菜地、果园、旱地六种常见土地利用方式,发现稻田的土壤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利用方式。从培肥、耕作方式角度,学者们普遍认为长期投入有机肥、进行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有助于耕地质量的提高。如王鹏等在湖南省祁东县的研究认为,当地减少有机肥投入,增加化肥投入,导致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理化性状变差,土壤自然肥力降低。邓祥征等基于土地动态模拟系统,运用CENTURY模型对我国各主要农业生产区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变化进行了模拟与预测,研究表明实施秸秆还田与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促进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增加。不过这种也有学者举出反例,如Campbell等研究发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质的汇集作用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壤肥力的影响,肥力贫瘠情况下免耕并不总能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

3农户行为对粮食生产影响

关于农户的不同生产行为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学者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肥料施用上。如宇万太等对海伦、沈阳、桃园三地的研究表明,农户施肥对作物产量形成的贡献率随气候热量增长由北向南逐渐由0.31提高至0.42。徐卫涛等利用我国31个省级地区1999-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当前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关系,提出应当依靠科学施肥、增加替代要素投入等方式减少化肥投入,提高我国粮食生产效益。李忠芳对我国典型农田21个长期肥料试验的分析表明,在长期不施肥条件下玉米和小麦年平均产量表现为下降趋势,仅施用化肥时玉米、小麦和水稻的年产量同样呈、下降趋势,增施有机肥可提高作物产量。保护性耕作也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如,黄国勤介绍了江西省稻田保护性耕作的12种常见模式及其效益。何进等根据1993-2000年在寿阳县和临汾市以及2002-2003年在定兴县的综合试验,发现采取深松与免耕耕作技术的试验地粮食产量均显著高于采取传统耕作技术的土地。刘立晶等对河北省的研究发现,当地保护性耕作使玉米和小麦产量提高分别达到11.8%和9.7%。

4农户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对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影响研究

当前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是农户对各种内外因素的响应以及这些因素引起的农户行为变化产生的影响,许多关于农户行为对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影响问题的研究也涵盖于该问题之中。

4.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被认为是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种粮收益的提高会提高农户种粮收入,激励农户进行更多的粮食生产,并保护用于生产的耕地。粮食价格水平是受到较多学者讨论的因素。如王竹芹等对2003-2009年26个省面板数据的研究则认为,粮价提高对于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粮食产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罗峦认为,即使在粮食商品化率比较低的时期,预期粮食价格也是刺激农户粮食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Rosegrant等研究了印度尼西亚粮食作物的动态供给反应函数,利用1969-1990年的国家数据,分别对总产出模型、播种面积模型和单位产出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价格支持政策对印度尼西亚的粮食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也有研究者认为粮食价格对农户无法产生有效激励。陈飞等基于适应性预期模型对我国29个省市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预期价格因素对小麦、水稻、玉米三种主要作物生产的影响,发现预期价格水平的影响不并显著。张淑萍在河南省的调查发现,7成农户认为粮食价格不合理,8成农户认为种地不划算,表明当前粮食价格水平仍然偏低,一定程度的提高不足以对农户产生有效激励。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廖洪乐等、丁忠义等。农业收入比例的影响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谢蓉等通过对上海市郊本地与外来农户间的对比发现,农业收入比重较高的外来农户,有着较高的农业生产积极性。肖建英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研究表明,农业收入比例与农户采取保护性耕作的意愿为正向关系,在1%水平上显著。赵华甫等研究了北京市平谷区的农户,由于户均耕地面积小,更加以地块细碎化,当地农户农业收入比重很低,农户大多兼业,因此缺乏耕地保护意愿。陈美球等通过对江西省952个农户的农户调查也发现,农民耕地保护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收入过低。在当前阶段,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职业、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农户兼业化趋势加剧,除了粮食价格,农民外出务工对粮食生产与耕地质量的影响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非农就业带来的首要影响是农民劳动力相对价格产生变化,农户行为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田玉军、李秀彬、辛良杰等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研究表明,在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引起的农业劳动力机会上升的影响下,农户倾向于选择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劳动力要素边际收益更高的作物,种植结构也趋向于向这几种作物集中,一些质量较差的土地则被撂荒退出了生产。李德洗利用2010年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对河南省4200个农户调查的数据发现,在本地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户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了小麦玉米的种植比重,但粮食亩均产量下降了。陈风波等发现,江汉平原地区农民的外出务工引起当地水稻种植制度由种植两季转为种植一季。钱文荣等还讨论了非农就业带来的汇款收入的影响。研究认为农民外出务工的汇款收入同时产生了增加化肥农药投入的正面因素与减少劳动力投入的负面因素,但总体上仍会引起水稻产量下降。李谷成等的研究也认为在农户外务工成员汇款的增加会降低在家务农成员的生产积极性,产生道德风险问题。

4.2农地产权制度因素

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户行为的影响是长期以来研究者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许多学者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农地产权制度是刺激农户行为进而影响耕地质量变化的根本因素。如谭淑豪等认为不同的制度安排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机制,如土地的频繁调整会降低了耕地产权的稳定性,将导致农户减少对土地的长期投资,代之以不利于耕地可持续发展的短期行为。石志恒等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农户进行调查研究也发现,更长的承包期限对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则有正面影响。高明的农户调查中,三分之二的被访农户愿意对其承包土地作长期性投资,其余的农户不愿对承包地长期投入的主要原因是认为30年的承包期难以真正实现。马贤磊对江西省丘陵地区的农户调查研究表明,农地产权稳定性因素对农户的耕地保护性投资行为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同时农户的风险厌恶倾向加大了农地产权因素对农户耕地保护性投资的影响。张振环等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我国1952-2008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显示出产权制度稳定性对耕地单产和质量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

4.3耕地质量因素

由于更高质量的耕地给农户带来更高的预期收益和更低的生产成本与风险,因此研究者也将耕地质量本身作为刺激农户行为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如,石淑芹等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东北地区的研究表明,因为中高产田的预期收益较高、由于灾害发生严重减产的风险较低,农户投入意愿较高。张衍毓等根据对陕西省横山县的调查提出,农户对不同质量的土地有着不同的行为响应,因为对于较高质量土地有着更高的收益预期,因此对质量相对较高的土地倾向于投入更多的有机肥、化肥以及劳动,这使得不同质量土地之间的质量差异越来越大。孔祥斌等对北京市大兴区1982年、2000和2006年的农户土地利用和土壤肥力变化数据的研究表明,不同农户、不同地块利用投入的差异逐年增强,地块间肥力的空间差异性也显著提高。

4.4补贴政策因素

为实现粮食增收、耕地质量提高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农业补贴持续提高,许多学者认同通过补贴以及农业投资等方式引导农户。国外学者如Hellin和Schrader分析了瑞典农户秸秆还田的激励因素,提出了以政府为主体通过补贴来促进秸秆还田、减少直接焚烧的设想。国内的刘明月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河南省宝丰县农户调查数据进行研究显示,政策的补贴力度和对农户焚烧秸秆的处罚对农户是否采取秸秆还田有显著影响。高明认为提高种粮补贴额度是促进粮食生产的有力措施。但是,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当前的粮食补贴政策并没有起到实效,如陈春生认为以政府为主体主导的粮食补贴与提高粮价本质上是短期性的,稳定粮食生产的重点还是在市场化改革之中培育出一个经营能力强、抗风险水平高的“主力农户”群体。张秀林等也不认同把提高收购价格作为促进生产的主要方式,而主张通过引入新技术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户自身竞争力。

粮食生产论文篇4

1.2科研与推广队伍结构欠合理,缺少协同作战机制

现在浙江省从事水稻、旱粮育种的科技人员分别为256人和120人,从事土肥和植保的科技人员各为50人左右。显出育种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战略型、实用型的农业专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人才队伍梯队结构也不尽合理,栽培及产业化研究人员偏少,育、繁、推人员比例不够理想,科技后劲不足。现有育种工作多以课题组为单位,各自为战。课题组在研究力量、种质资源、条件设施等方面十分有限,重复研究现象普遍存在,且不同课题组间的沟通与协作少、育种材料共享少;不同专业领域(如育种、土肥、植保、栽培等)的科技人才未能根据粮食安全需求形成合力,协同攻关,因而难以有效解决浙江粮食育种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制约了浙江粮食育种进程和突破性品种的培育。总体来讲,浙江粮食育种现状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亟需变革育种研究体系。

1.3粮食品种类型单一,结构失衡,没能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条件

目前浙江省粮食品种总体上讲类型单一,且存在同质性、低质量,竞争力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虽在高产品种选育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方面取得了进展,但重大突破性的品种少,难以满足粮食大幅增产的需求。一是高产、优质、抗逆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广适品种不多,多数在高地力条件下表现良好的粮食作物品种在瘠薄、盐碱、干旱等逆境粮田中种植时表现较差。二是季节性品种类型单一,以水稻为例,通过努力,单季稻品种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而连作晚稻尚待突破。三是现有品种针对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特别是与机械插秧、机械化制种等不能适应,难以提高生产效率。四是针对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缺乏优质的专用型新品种。此外对粮食作物的稀有种质资源,如野生种、近缘野生植物等收集和利用也嫌不足。

1.4相关配套技术研究和储备不足,限制了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一是土壤、肥料、水资源等高效利用、改良与保育、精确施用、重大病虫害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技术不足,对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不够有力。二是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不足,在单项、高产、产中栽培等技术方面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相对的综合配套技术、优质环保专用技术,以及产后加工技术不足。三是栽培模式未根据品种优势进行创新和配套应用,综合生产效益不高。四是农机和农艺结合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农机与耕作制度、作物品种、农艺的不相适应,以及国外农机对国内的水土不服等;也缺乏有针对性的轻型农机装备研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浙江省粮食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贡献及主要措施回顾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有关粮食科技的专业研究所主要有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和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开展新品种选育、栽培植保、土壤肥料、质量控制等相关领域研究。现有相关科研人员208人,其中正高职称28人、副高职称79人,具博士学位81人。

2.1育成的系列新品种为浙江良种更新换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重点加强粮食新品种的选育,以高产、多抗、优质为育种目标,先后育成的水稻、大(小)麦、大豆、甘薯、玉米等新品种,有不少曾一度成为浙江省的主栽品种,对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和粮食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早期育成的水稻品种原丰早,荣获1983年国家发明一等奖,总计增产稻谷70余亿kg;水稻早籼品种浙733荣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至2000年连续8年推广面积居全省早籼稻之首,1995年起跃居全国早籼品种之首;大豆浙春2号荣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累计推广面积约133万hm2。“十五”期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水稻新品种23个、大(小)麦6个、玉米7个、甘薯2个、大豆6个,通过国家审定品种7个,省级审定品种37个,都曾在浙江省粮食生产上起到重大作用。其中水稻协优7954、协优963,大豆浙春3号等荣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水稻协优9516、中籼浙1500、浙梗20等获省(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十一五”以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水稻、大(小)麦、大豆、甘薯、玉米等粮食新品种103个,并通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其中水稻浙粳22、浙粳88、钱优1号等,玉米浙凤糯2号、浙凤甜2号,大豆浙农6号、浙秋豆2号,大麦浙啤33等新品种被相继列入浙江省主导品种。水稻浙粳22于2009年后成为浙江省晚粳稻当家品种,获201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0年全省种植突破7万hm2,成为2009-2011年在本省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晚粳稻品种。水稻浙粳88百亩示范方平均产量11.376t·hm-2,2013年全省已种植3.4万hm2,成为浙江省种植面积第2大晚粳稻品种。水稻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优18百亩方平均产量达12.946t·hm-2。甘薯浙薯259成为超高产甘薯新品种,甘薯浙薯81及其衍生品种浙薯13、浙薯132和浙紫薯1号作为淀粉、粉丝加工、休闲食品的主栽品种应用,累计在浙江推广应用面积达10.515万hm2,促进了浙江甘薯淀粉、粉丝及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并成为外省品种选育的主要种质资源之一。成果获201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大麦浙啤33等3个新品种百亩示范方产量超过6t·hm-2。2013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推广新品种大麦2.23万hm2,大豆2.41万hm2,甘薯3.49万hm2,玉米1.59万hm2。

2.2研发的生产集成技术促进浙江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农作制度创新及其配套技术、新品种栽培和机械化生产、重大病虫害预警和控制、农业节水、面源污染治理、土壤质量提升与保育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为浙江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2.2.1农作制度创新20世纪60年代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了耕作制度改革研究,如在水稻种植上提出的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籼稻改粳稻、低产改高产、一熟改多熟为内容的“五改”及良田、良制、良种、良法为内容的“四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从3.75t·hm-2到6.00t·hm-2,7.5t·hm-2,超“双纲”再到吨粮田的发展过程,精细耕作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促使浙江省粮食生产从缺粮省转变到自给省,最后达到余粮省。期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还大力开发农业机械,致力于实现浙江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和化学肥料的应用。1960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制的浙江4号和浙江1号插秧机参加国家农业部与机械部联合举办的全国插秧机和半机械化水稻耕作农具现场会,其中浙江4号被评为全国定型推广的7个机型之一。2.2.2重大生物灾害预警和控制技术多年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持续有效开展了以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抗性品种筛选利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研发、生物农药的研制和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如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玉米粗缩病等病原鉴定、发生规律及其持续控制技术,大麦和性花叶病毒、大麦黄花叶病毒的株系鉴定、抗源筛选、抗病品种应用等方面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十一五”以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成功研制开发了生物农药农安2号、孕茭灵、多抗灵、制蚜菌素、抑酶菌素,生物杀菌剂ST-6,高效诱虫板等项应用成果;另在生态控制水稻害虫技术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天敌,利用香根草等诱集植物诱杀二化螟,结合“三控施肥技术”减缓害虫种群发展,进而达到减量使用化学农药的目的。该项技术于2013年起被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列为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的主推技术措施之一,在省内外多地区示范推广,对确保水稻的稳产、安全、高效发挥了重要作用。2.2.3土壤质量提升与保育等技术针对浙江土地后备资源极其紧缺、基本农田面积及质量下降、粮食安全面临威胁等现状,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力开展了以下研究。一是新围海涂快速改良应用与培肥技术研究。创立了按土壤颗粒和不同质地分层快速降盐的工程技术,通过加快盐分的淋洗速度,使新围海涂迅速具有粮食生产能力。二是重金属、持久性有机废弃物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通过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培育,提高土壤健康质量,保证粮食质量安全。三是利用院地合作机制,开展基本农田肥力与环境质量保育研究与示范,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推荐系统的构建,施肥技术的标准化,缓释肥、生物有机肥等环境友好型肥料的研发和应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等技术的综合配套,持续提升基本农田的粮食生产能力。四是引进、筛选和推广优质、高产绿肥品种,对新增基本农田进行快速生态培肥,为农田占补平衡提供土地后备资源。五是加强耕地肥力测控技术及地力评价研究。浙江省现有耕地209万hm2,经调查研究,其中一等田62万hm2、二等田139万hm2、三等田7.6万hm2,摸清了耕地地力质量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粮食产能和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估提供了基础依据。

2.3创新的科技运行模式为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奠定了基础

依托创新成果,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制定并实施推广院科技成果项目;结合省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简称“两区”)建设、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创建、水稻良种推广计划,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利用院种业公司、院地合作等平台,积极开展科技扶贫、科技培训等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与农民素质的持续有效提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3.1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2003年,浙江省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当年即派出46名省级科技特派员赴全省46个欠发达乡镇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历年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被列为派出省级科技特派员最多的单位。2010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派出个人科技特派员增加到66名,团队科技特派员35个,法人科技特派员1个。至2013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特派员累计提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3200多项次,建立科技示范基地面积0.57万hm2,扶持(创办)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166个,历年被评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先进单位,并曾荣获全国科技特派员先进集体称号。2.3.2创建院地合作示范基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引导新建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按产业基本布局,建立从技术研发到示范推广、从种子种苗到产品上市,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形成农科教、产学研高度结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机制。在粮食生产方面,先后建立了江山农作物、义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平湖农田保育等多个院地合作科技示范基地。2.3.3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20世纪80年代开始,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人员结合项目成果、科技下乡活动等,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培训,传播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2000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设立了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实行“走下去”与“请上来”相结合的培训方法,提高了培训农民的效果。“十五”以来开展农业实用新技术培训642期,累计培训基层农民9万余人次,向农民赠送各类技术资料4万余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后被授予“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全国科普先进单位”。2.3.4大力发展科技产业隶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集“育(种)、繁(殖)、推(广)”为一体,主要推广经营水稻、油菜、玉米、大豆、大(小)麦等粮食作物品种。公司种子生产基地遍及12个省市及省内11个市(县),常年制繁种0.14万hm2,良种年生产能力达400万kg。2013年农作物种子生产总量达354.9万kg,其中杂交水稻种子184.44万kg,油菜种子21.73万kg,常规稻麦种子136.01万kg,其他作物12.76万kg,为保障浙江粮食作物种子供种能力做出贡献。2010-2013年,公司销售各类农作物种子1224万kg,总推广面积200万hm2,增创社会效益14.3亿元。其中在省内水稻、大(小)麦、玉米等示范点150余个,示范面积达0.2万hm2。

3提高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在科技进步的有力支撑下,浙江省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则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和问题,包括耕地资源短缺凸显,从业人员老龄化、兼业化趋势明显,粮食生产科技储备不足等。因此,必须正视现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为加大粮食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效益,保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1加大对粮食科技的投入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

在积极争取国家粮食科技项目的基础上,全面整合浙江省各项粮食科技资金,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设立粮食科技专项(把原粮食育种专项提升扩容为粮食科技专项),统筹育种、栽培、土肥、植保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研究、示范、推广和应用,做到专款专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确保粮食科技投入总额的稳定增长。瞄准粮食科技支持的重点和方向,合理调整经费投入结构。进一步整合现行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打包补助种粮农民,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增加惠农补贴资金,新增资金分配应与粮食面积、单产水平与商品粮挂钩,促进农民多种粮。继续扩大技术性补贴的规模,构建粮食面积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3.2加强协同创新,创新良种运行模式,注重育种绩效和知识产权保护

当前,各育种家开展育种工作,基本上是单干,彼此很少交流、合作,很难做到资源、知识、技术、成果共享,不容易培育大品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育种家的观念、传统外,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要更快更多地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抗病、虫、旱、逆)、低耗的大品种,必须真正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改变育种模式,优化研究队伍结构,凝练研究目标,突出研究重点。通过项目为载体,以育种家为核心,把种质资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栽培、植保、土肥、农机、质量标准、食品加工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协同起来,只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多学科齐心合力,才能在粮食科学规律上有所发现、突破,在良种良法技术和效率上有所发明和改进,才能培育大品种。要做到这一点,改变当前的育种评价机制,提高新品种审定的标准和门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品种权的保护至关重要。粮食科技要加强项目顶层设计,科学遴选项目,跟踪国内外最新研发趋势,不断充实调整新的研究内容,要根据科技导向、公益导向、市场导向和绩效导向,进一步科学进行聚焦,将资金投入的重点倾向更具核心作用的关键品种、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避免资金分散碎片化、低水平重复,尽量提高资金效率,提高研发成效,严格考核指标。

3.3加快建设现代种业企业的步伐,实施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模式

要着力抓好大型种业企业的培育和科技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培养一批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龙头企业,以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与科研单位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模式,全力推动产学研的实质性协作,将种业研发与农业相关生产资料的研发相配套,通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分子设计等高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使种业科技创新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

3.4加强新品种的培育和新型生产技术的研制与应用

3.4.1加强突破性品种的培育与应用加速发展和应用高通量转基因筛选及鉴定评价技术、高通量分子标记育种技术、高通量单倍体育种技术,以及规模化基因克隆、分子设计育种、高效细胞育种和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生物育种先进技术,促进育种从传统方式向精确育种转变,提高良种的选育效率和质量,重点挖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抗病、抗逆、养分高效利用等重要优良品种资源,培育高产、优质和多抗品种,以及专用型粮食品种。3.4.2加强“良法、良土、良保”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良法”即节本高产高效的耕作制度和栽培模式,以提高复种指数和促进粮食增产;“良土”即造就水土条件好、供肥能力强、产量高且稳定的农田;“良保”即以生态防控和绿色防控为目的,利用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确保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将良法、良土、良保与良种集成于一体,须加强良种良法的配套研究和应用,促使各项技术、资源潜能最大化,发挥集聚效应,形成科技兴粮的有效合力。一是要以发展效益农业和确保粮食安全为宗旨,在规模化、机械化条件下,加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业与畜牧业和水产业合理轮作、套作、间作和套养等粮田农作制度的研究,实施旱地作物优势套种、连作的多种模式搭配方案及种植示范,建立低耗高效多熟的耕作制度。二是加强节本高效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重点研究水稻配套高效、生态、适用技术,重视良种良法的配套应用,促使粮食单产最大化。加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研究,有机融合农机和农艺,为解决粮食生产中的农资浪费、劳动力短缺、综合效益低等提供技术支撑,实现节本高效高产。三是应对浙江省土壤物理性状劣化、耕地肥力减退、围垦滩涂增加和耕地盐碱化等问题,加强土壤退化修复、有机肥改良等技术研究,着力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粮食丰产和农田培肥;加强土壤养分管理、质量保护、测土施肥、平衡施肥、精准施肥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切实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态性污染;加强缓释肥、有机肥、绿肥,特别要大力恢复冬季绿肥的种植,以及土壤面源污染方面的防治技术研究,推动全省粮食生产朝清洁生产和无公害生产方向发展。四是加强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建立以抗性品种为基础、绿色防控技术为主、化学农药应急防治为辅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根据病虫害的实际发生情况实现统防统治,达到农药的安全和高效使用。加强抗性品种的筛选和利用,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的研发和推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的研究,依靠现代信息化技术,构建农产品质量产地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可控性。

粮食生产论文篇5

作者:李应中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区划研究所

粮食自给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定位,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这既是我们30多年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也是经济建设的基本认知。我国粮食连续8年丰收,其中连续5年过5亿t,2011年更是超过5.5亿t大关,它的作用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但是,在欢呼之余不能不看到我国粮食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我国粮食连续8年增收,其中5年连续过5亿t,大大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但是这段粮食8连增是在国家工业化、城市化高潮时期,粮食需求在刚性超常增长的情况下实现的,和1995~1999年我国粮食5连增,其中3年超5亿t的环境有所不同,增收后面临的形势也大不一样。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1995~1999年我国粮食5连增,3年超5亿t后的市场形势(1)国内粮食市场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严重,给国家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造成重大经济负担,给粮食顺价销售造成极大困难。国家采取以工代赈修路、退耕还林等工程补贴粮食来疏散粮食积压及陈化的矛盾。(2)粮食市场价格低迷。1996~2000年粮食收购价格指数5年下降7.8个百分点;居民粮食零售价格指数也由1996年的134.4降至2001年的90.1,这基本上反映了市场粮食供大于求的关系。(3)出口粮食大增。1995~1999年粮食连续5连丰,国内粮食供大于求,积存了大量粮食,国家为了鼓励粮食出口采取出口退税、减免粮食出口增值税等一系列措施,推动粮食出口。1997~2003年的7年间,有5年净出口粮食合计2284万t,只有1999、2001年两年有少量粮食净进口,净进口粮食合计849万t。

7年统算净出口粮食1435万t,为缓解国内粮食积压,粮价下滑起了重要作用。2004~2011年8连增,5年连超5亿t后,粮食市场却是另一种表现(1)粮食价格8连涨。据分析1994~2011年17年间居民粮食消费价格上涨1.09倍,其中2004~2011年8年上涨占94.4%,粮食价格主要是8连增时段涨上去的。一边是粮食8连增,一边是粮价8连涨,最高的是2004年,比2003年上涨26.4%,2010年上涨11.8%;(2)粮食进出口也发生重大变化。2004~2011年谷物净出口、净进口各4年,8年统算仍为净出口35万t,但5年连超5亿t的2007~2011年,粮食净出口却由2007年835.4万t下降到2008年32.1万t,并由2009年开始转为净进口,此后3年净进口粮食1013.3万t,虽然谷物净进口量仍只占我国自产粮食0.44~0.98%,1%都不到,远未威胁到我国谷物基本自给的目标,但它是在我国粮食连续8年丰收情况下发生的,而且净进口增长速度和近期连续净进口的态势是过去所没有的,着实值得我们警惕。根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十多年为国内粮食消费高速增长时段,到2020年我国粮食消费总量可能突破6.5亿t,而我国中长期计划粮食生产能力到时仅为5.5亿t,意味着我国粮食产需缺口可能扩大到1亿多t,要占到目前国际谷物市场供应量2.8亿t的1/3还要强,弄不好10年后粮食安全真的要逼近我们的国门。(3)我国棉、糖、油、畜等农产品净进口数量增长更是高得惊人。自从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由顺差转为逆差,当年出现46.4亿美元逆差开始,此后连年逆差,特别是从2007年以后逆差增速有加快的趋势。2007~2011年农产品进出口逆产分别扩大到40.8亿美元、181.6亿美元、129.6亿美元、231.4亿美元和303.5亿美元(预测),2011年比2007年逆差增加7.44倍,5年逆差合计886亿美元;在具体农产品上,棉花净进口2011年为281.6万t,比2007年214.1万t增加31.5%;食糖净进口2011年为216.3万t,比2007年108.2万t增加99.91%;油籽净进口2011年为5123.9万t,比2007年3058.2万t增加67.5%;食用植物油净进口2011年为717.3万t,比2007年822.9万t减幅12.8%;畜产品净进口2011年为37.87亿美元,比2007年24.4亿美元增加55.2%。同样,这8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逆差仅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1.45~4.32%,仍在可控的范围内,但目前大豆自给率仅为30%;食用油不足50%,棉花不足60%,食糖不足80%,应当说形势已非常严重。据有关专家测算,2010年我国净进口粮、棉、糖、油籽和植物油折油籽(2035万t),如果全部由国内生产替代,约需0.64亿hm2播种面积,按复种指数1.3折合需耕地为0.492亿hm2,占到我国全部耕地1.21亿hm2的40.5%。建议(1)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安全。我国粮食增产重要的措施是增加播种面积。2004~2011年粮食8年丰收,每年国家都要动员鼓励农民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最多年是2009年增加播种面积317万hm2,增幅3%,最少的是2007年增加播种面积15万hm2,增幅0.14%,8年累计增加播种面积1470万hm2,相当于8年平均播种面积1.065亿hm2的13.8%。

据测算,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增产贡献率占58.24%,在保障粮食增产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国家在严守耕地1.21亿hm2红线不准突破的同时,要加大耕地整治力度,加速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旱涝保收农田,开发0.42亿hm2盐碱地和200万hm2撂荒地,力增耕地有增加,质量有提高,力保国内粮食生产的基础不动摇,有效供应有保障;同时要创造条件实施新的财税改革,把土地收益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链条打断,从财税体制改革上推进耕地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2)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进出体制机制。中国粮食安全核心问题,已不是进口多少农产品,而是怎样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农业资源、两个市场,保障有粮源、进得来、消费得起,如果排斥农产品进口,又难于拿出更多土地种植粮食,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等农产品消费需求,反而增加粮食不安全因素。(3)制定基于全球视野的农业发展战略,明确国内粮食安全的核心品种。在中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下,要坚持水稻生产国内基本自给的大方向。全球国际贸易的大米流通量只有3000万t,不到国内消费1/4,显然解决不了中国大米供应问题;相反地全球小麦、玉米、大豆贸易量和潜力大,可以部分供应国内消费需求。(4)国家要建立国际粮食市场动态监测机制、风险评估对策机制和国内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进出口管理机制,把粮食和农产品有效供应作为一个整体提升为国家层面核心工作之一,给以关注。(5)探索建立主要粮食进口来源的稳定机制,特别是通过走出去增加国内可控制的国外粮食生产基地,利用好WTO相关规则,在开放的环境下开展粮食进出口贸易,通过多边和双边谈判机制,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粮食生产论文篇6

建立粮食生产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是复杂的综合性生产,本质上是物质、能量的转化,一方面从环境输入原料,中间经过生物群体转化、交换,然后输出粮食等产品。粮食生产要获得大量的产品输出,必须有相应物质和能量不断输入。粮食生产转化资源是多方面的,如土地、劳力、资金等特别是自然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资源,作物要高产、稳产,就必须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和养分,而且产量越高就要求获得的越多。把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根据资源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建立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首先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提高作物对环境资源的依赖适应性、能量、物质的转化率。我市增产粮食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大力提高光能利用率,这就必须通过增加叶面积指数以获得更多的光能来实现。实行合理密植、间种套种是一个有效途径。作物在肥力、密度、个体配置形式的三个因素协调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才能发挥最佳增产效益。粮食生产发展还必须协调农、林、牧生态结构关系,以加强物质、能量的转化。农与牧的原料与肥料是供求与连锁关系,一方增产可引起双方增产,双方增产又引起多方增产,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林业对农业增产作用很大,良好的植被可调节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入输出,有利于改变农田小气候,促进农业稳产增产。使农林牧之间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粮食生产论文篇7
粮食生产论文篇8

2粮食生产科技含量低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山区的农民知识水平还非常低,这就使得农业种植生产技术在这些地区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了非常大的阻碍。而且,许多山区,农户数量非常少,而且住的比较分散,这就使得信息传递面临很大的困难,即使政府部门想对此处的农户进行现代农业生产设备使用方法培训,也会面临重重阻碍。再加上许多山区农户的种植方法缺乏科学性,进而导致山区粮食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基本农田建设放松,耕地质量大幅下降

在许多山区粮食生产基地,当地农户放松了对农田水利的建设,而且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对那些产量较低的山区田地所投入的改造资金较少,这就导致了许多山区耕地质量大幅下降。虽然许多地区建立了排灌设施,但是由于当地政府只是重视建设而忽略了管理,也是最终使得这些设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使得山区耕地质量不断下降。

二、山区粮食生产发展措施研究

1政府部门切实提供政策保障

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我国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山区农田建设的法律法规,而且当地政府部门要对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贯彻落实,尽可能地保护山区农民的利益。政府部门还应贯彻落实农田保护政策,不断激发山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部门还应该建立农村地区生产技术培训体系,政府部门安排专人无偿对山区农户进行粮食生产技术培训,不断增强农民的知识水平,进而实现科学种植与生产在山区农地的应用于推广,进而为山区农民进行粮食种植与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2因地制宜以提高农民种粮相对经济效益为目标,努力提高保障水平

首先应该加大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山区耕地是进行粮食生产的基础,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为了保证山区粮食的生产,当地政府应该建立最严格的保护制度,通过制度来保障生产,针对那些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进行严厉惩治,尽可能减少对基本农田的损害,进而使得山区耕地的生产能力有所提高。其次,要加大山区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加强山区粮田机耕路和水利设施建设,而且要加强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扩大旱涝保收面积。当地政府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资金募集,进而获得更多机构和单位对山区农田事业支持。农机部门要研发出适应山区的小块小型农机具。受到山区地理因素的影响,其农田大多面积较小,所以,如果加大小型农机具的研发力度,将会显著提升山区农地的生产力,如小型机动打谷机、小型耕地机,小型全自动喷雾器等,这些机具将会显著改善农民的生产方式,进而有效提高山区农田的生产力。

3针对山区耕地开展粮食项目推广

开展粮食项目推广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山区田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而进行项目推广的过程中一定要符合当地农民的意愿。例如,可以在山区耕地进行抛秧项目的推广,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抛秧项目很难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并不受农民的青睐,但是当联合收割机推广应用之后,抛秧的人工成本大大降低,这对农民来说,其生产效益就会大大提高,所以值得推广。也可以在山区进行再生稻的推广,因为再生稻的人工成本较低,所以通过种植再生稻,则可以显著提高山区粮食的生产力,这也符合当地农民的意愿。当然,我们还应该注重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的推广,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是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最好办法,尤其针对迁飞性害虫效果非常显著,而且进行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可以有效降低农药成本,进而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益。

粮食生产论文篇9

2.粮油技术推广难度加大

当前,包括农民在内的多数人员对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都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撂荒地逐年增多,种粮农户岁数越来越大,外出人员不愿回乡种粮的倾向相当明显或根本不会种粮,造成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相当困难,部分技术甚至有倒退倾向。以水稻生产为例,20世纪80年代亩植窝数平均为1.5万窝,90年代下降到1万窝,现在的部分田块已下降到0.5~0.6万窝,亩植窝数的持续减少是水稻单产不升反降的主要原因,而产量总体变化不大的根本原因是种植品种普遍由穗数型变为了大穗型,由于品种的大变化而大幅度提高了单产,在玉米生产上表现更为明显。从大农业的内部分工上看,由于发展蔬菜、水果和农机化很容易成为新的亮点,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已把更多的精力、人力和财力投入到了项目更大、更容易出亮点的其他业务工作,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地位和积极性都有所下降。同时,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专业人员和较为突出的人才也抽调了不少到其他部门从事更紧要的工作,减弱了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整体实力,部分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负责人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实施农业项目等不属于技术范围的工作上,没有把过多的精力用在研究粮食发展的技术应用和推广上来。此外,粮油技术推广部门建立的各种示范片、示范田块,所应用的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一般都需要较好的环境条件和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实施,推广都有较大难度。以隆昌县水稻高产攻关为例,近几年,每年都以增加窝数、增施肥料、狠抓病虫防治为前提建立了百亩、千亩高产攻关片,尽管连续多年都有一定比例的田块中稻和再生稻两季亩产超过了吨粮,但由于增窝、增肥、防病治虫需要增加投入,管理不到位还容易造成病虫害加重,以及大幅度增加穗数还容易引起倒伏,同时,农户雇请人员栽秧是以面积为单位给工钱,这样就很难保证栽够窝数。因此一旦示范或项目实施结束,示范片的新技术应用程度就逐步下降。

3.农机化步履艰难

近年来,全县开展了播、耕、栽、防、收全程农机化作业的探索,但仅仅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推而不广的主要原因是:隆昌县属浅丘地区,现在的机械不太适合不规则的小田块,尤其是田坎小巧,机械笨重,搬运不方便,让成片农户整体接受又十分很难。

4.现有种粮补贴不科学

当前分不同部门、不同时间分别有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名目繁多的种粮补贴,不仅加大了各级的工作量,还没有起到较好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应有作用。6.有针对性的发展粮食生产特色项目少近年来,各级农业主管部门都安排了一定的粮食生产发展项目,对于稳定粮食生产起到了较好促进作用。但有针对性的发展粮食生产特色农业项目少,对下步粮食生产的发展推动作用不大,如隆昌县近期稳定粮食产量的主要手段是稳定发展再生稻,却没有再生稻的专门项目,因此,无法结合项目认真研究和全力发展再生稻。此外,务农劳动力紧缺、文化水平低,耕作粗放,农户投入少,种粮成本高,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不能完全落实等,也是当前粮食生产的基本概况。

二、隆昌县粮食生产发展思路

1.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在依法严格保护耕地和坚决杜绝土地撂荒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潜力,深化耕作制度改革,全面普及旱地多熟制,大力发展间套作冬大豆,逐步扩大稻田两熟和三熟制面积,千方百计提高复种指数,实现粮食种植面积的基本稳定。

2.明确主攻方向

一是稳定玉米单产,恢复水稻和红苕种植水平。只要水稻和红苕恢复到历史最高种植水平,全县即可增加总产2万吨。二是积极发展再生稻。近十年的探索表明,尽管隆昌县属再生稻次适宜区,但除少数阴山深沟地区外,90%以上区域实际上是可以蓄留再生稻的,如果按平均亩产100kg、28万亩可蓄留的面积计算,总产可达2.8万吨。因此,稳妥发展再生稻是当前隆昌县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和抓手。

3.积极争取各级对粮食生产的重视

首先应扩充技术人员,其次是各级部门和技术人员应认真研究粮食生产新技术,积极做好试验示范,主动邀请各级领导和重点示范户现场参观指导新技术示范片和试验示范田块。再次是要加大力度宣传农技干部和从事粮食生产人员的敬业精神和高产典型,让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员有待遇、有地位、有荣誉,逐步形成人人愿意主动参与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氛围。

4.全力推广农机化

各级农业科技人员应主动研究和引进农业机械进行试验示范,积极探索不同种植模式的机型选择和农机农艺的综合配套技术,并熟练掌握各种农业机械,争当农机能手,指导农户应用农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种粮成本。

5.改革种粮补贴办法和项目实施

可以采取按增加粮食种植面积进行补贴的办法,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或者采取按交售粮食数量进行补贴的办法,促进种植水平和产量的提高。同时,各地应在明确粮食生产发展的重点作物、主要目标和发展思路的基础上,按照有关农业项目要求整合现有项目或安排专门项目,确保最有发展潜力的作物或技术有项目支撑、有人员研究、有人示范推广,促进最有发展潜力的作物或技术能够快速成熟和推广应用。

6.制定激励政策

粮食生产论文篇10

本文作者:黄尚宁工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粮食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站

调动全社会种粮积极性,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条件。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责任,严格实行县(区)长负责制,将粮食生产列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的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将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合理水平上。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着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建立高产稳产农田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必须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着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一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灌溉,加强对渠道排灌系统的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用水生产成本,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是加大工程性农田水利灌溉建设,着力解决连片灌溉面积,建设抗旱防洪保收农田;三是逐步完善田间排灌系统的建设,做到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提高水的利用率;四是逐步完善农田机耕道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五是大力实施沃土工程,稳定和提高粮田质量,培育高产、稳产、标准粮田。优化种植结构,着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一是优先抓好水稻、玉米两大作物品种生产,积极发展大豆、薯类及杂粮生产,促进饲料和工业用粮的稳步增长;二是优化品种种植,扩大超级稻、抗旱耐瘠玉米品种种植面积;三是优化种植模式,稳定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扩大秋、冬种粮食面积,大力实施“早稻—晚稻—冬马铃薯”、“春玉米—秋玉米—冬马铃薯”、“中稻—再生稻”“中稻—秋马铃薯”、“中稻—秋黄豆(碗豆)”、“中玉米—秋玉米”、“中玉米—秋红薯”、“中玉米—秋黄豆”等种植模式,在原有种植一造或两造的基础上,增加秋(冬)种一造粮食作物,提高复种指数;四是大力发展间套种技术,在新植甘蔗地、幼林果园、木薯地等地间套种豆类、薯类、玉米等粮食作物,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益。

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一是大力推广增产潜力大、抗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扩大超级稻、玉米抗旱耐瘠品种种植面积;二是加强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研究,进一步完善高产高效配套技术措施并加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三是推广避灾种植,在易遭受灾害的地方,科学地调整播种期,适时推迟(或提早)播种时间,使生长发育关键期避过灾害发生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灾损失;四是大力推广覆盖栽培技术,如地膜覆盖、生物覆盖等措施,以增强作物抗旱、抗寒能力[3-4];五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栽培技术,培育地力,增强保水保肥保土能力;六是在干旱地区推广应用土壤抗旱保水剂,提高抗旱保苗能力,确保玉米出苗、苗全、苗齐,为夺取高产奠定基础;七是大面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八是大面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九是切实扩大良种与良法覆盖率,通过良种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实现全市大面积均衡增产,大幅度地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推广机械化耕作,着力提高劳动生产力推广机械化耕作是有效解决百色市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要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强适合丘陵地区和耕作制度特点的农机化技术、机具研发、推广和示范。加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开展水稻育秧机械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快推进水稻、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农机服务方式和服务机制,拓展农机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提高农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和高效化。着力发展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以机耕、机播、机收、烘干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力。引导土地流转,着力粮食产业化经营由于受种粮效益低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粮食生产“只种够吃”的现象,出现了耕地季节性撂荒,造成耕地、光温资源极大浪费,给粮食增产带来困难。因此,一是大力扶持和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社,把农村缺乏劳动力农户无力耕种的耕地流转到粮食专业合作社或种粮大户;二是大力扶持发展粮食加工流通企业,鼓励各类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和产销服务组织,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和稳固的粮食产销关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转化增值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通过龙头带动,以“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实现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由比较松散的组织逐步过渡到紧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经济组织,逐步把千家万户的家庭生产和大市场联接起来。发展订单生产,搞活粮食流通。

强化防灾减灾,着力减少灾害损失近年来,冻害、寒害、干旱、洪涝、有害生物等多种灾害在百色市呈多发、并发、重发趋势。“两寒、两旱、两害”对全市粮食生产构成极大威胁。“两寒”指“倒春寒”和“寒露风”危害;“两旱”指“春旱”和“秋旱”危害;“两害”指“夏季洪涝灾害”和“有害生物为害”。对这些灾害必须科学应对,及早防范,争取主动,减少损失。一是落实防范技术措施。防“倒春寒”要做到适时播种,推广地膜覆盖防寒保温技术;防“寒露风”要做到合理早、晚品种种植搭配,卡死晚稻播种期,使晚稻抽穗扬花期避过“寒露风”为害;“两旱”防范措施,旱地作物选用抗旱耐瘠品种种植,推广地膜、生物覆盖栽培,采用旱地保水剂拌种种植提高抗旱能力。种植水稻但春季用水困难的地方,头季改种旱粮作物,采取“玉米—晚稻”种植模式,避免影响早稻移栽期或移栽后受旱造成的损失。“夏季洪涝灾害”是百色市主要天气性灾害,地处低洼易水淹没的地方,要选用早熟品种种植,适时早播,在洪涝到来之前收获;“有害生物危害”是百色市常见的农作物病、虫、草、鼠为害。其中,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和稻瘟病、稻纹枯病即“三虫两病”为害最重,要切实抓好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高防治效果。二是因地制宜推广改革耕作制度,优先推广种植高产抗逆性好的品种和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大力推广水稻防寒育秧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营养杯育苗技术、玉米育苗移栽技术,特别是针对气候变化,大力推广节水农田灌溉等粮食生产防灾减灾配套栽培技术,增强抗旱、抗涝能力。三是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增强防灾减灾意识,科学制定和及早落实防灾减灾预案,一旦灾害出现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程度。强化技术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粮食生产发展,关键在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和劳动者熟练掌握栽培技术的程度,劳动者素质高发展就快,有利于提高单产水平和实现均衡增产[5]。当前,农村青壮年基本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在家的大多数是老人,文化科技素质低,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知识,因此必须更加重视农村劳动者素质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粮食生产论文篇11

1.1目标

质量和效益目标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要积极发展粮食相关产品的生产,努力提高产业水平;全面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发展粮食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注重粮食产品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经济平衡目标通过合理布局,既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协调增长。均衡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具体研究各生产部门和各地区间的结合、联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粮食生产,从而逐渐形成各区域间粮食生产的合理分工。使粮食生产与工业、交通、科技平衡发展。

结构优化目标目前我国粮食产品结构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品质差,质量低,是目前中国粮食产品生产和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粮食区域布局中要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产品,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1.2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粮食生产要根据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进行布局,就是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热、水、土、气等条件。这些自然条件是进行布局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我国领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不同地理环境具有光、热、水、土、气等资源的区域差异,而不同的粮油作物,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又不一样。为了更好地发展粮油生产,必须认真研究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发挥自然的有利条件,尽量减轻和避免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从而使粮食的生产布局更加合理,达到持续稳产高产的目的。

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考虑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要重点扶持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把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做大做强。

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是保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是由市场机制的缺陷与粮食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一,粮食是一个弱质产业,其具有高风险、易波动、市场竞争力弱的特点;其二,粮食是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粮食产品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健康需要和安全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三,市场经济调节粮食生产具有局限性,市场机制的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具有滞后性,而粮食生产周期长,市场调节容易引起经济波动,需要政府进行事前调节,即通过一定的计划管理,对长期发展作出引导,才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影响因素

2.1资源因素

土地资源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质量,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向和改良措施。而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水稻以“三沙七泥”的土壤机械组成最适,而且有耐酸性;玉米要求土壤性质,酸碱度适中,并要求有充足的水肥;花生宜于种植在偏沙性土壤中,即使是土质瘠薄也可正常生长;高梁和向日葵几乎可以种植在各种各样的土壤上,甚至包括盐碱土。因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难以一概而论,应视其不同作物对土壤的具体要求来选择适宜地区布局。

水资源地表水的分布与粮油生产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水网密布,水量丰富,容易引灌耕地的地区,通常种植有较多的粮油作物,并能旱涝保收,如我国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相反,水网稀少,水量不足,不易引灌农田的地区,耕地往往少而易旱,不利于作物的种植,因而栽培的粮油作物一般较少且多为旱粮作物,生产的稳定性差,单产低,因此,粮油产品难以自给,如我国西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我国地表水以降水补给,因此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地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配直接影响粮油作物的产量和分布。我国降水量在地区分布规律上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河川水资源是南方多、北方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不协调。

2.2市场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其他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既为不同类型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效地调动各种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逐步市场化;又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得到发挥,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跨区域甚至面向全国的大生产,形成了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促进了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优化。但是占农产品总价值量的比重很大的粮食产品的流通却仍处于计划控制之下,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粮食生产中无法得以发挥,而粮食产品在农产品价格体系形成、农民收入结构、市场交易总量中又都占有基础地位,使得粮食流通的计划控制既影响了整个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又使粮食区域布局的优化缺乏市场基础。

2.3技术因素

粮油生产是社会经济、自然、技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要发展粮油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科学技术对促进粮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粮油增长量的20%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目前已占到80%左右。但我国目前农业科技与生产相脱节,技术进步慢。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存在着“四多四少”:即常规技术多,重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少;产量技术多,品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农业技术进步涉及科研、推广、生产应用三个环节,科技推广是中心环节。科技推广乏力是农业技术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手段落后,基层科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推广的后续服务不到位,尤其是技术推广与产品销售服务脱节,即只管推广技术而不管销售产品,这种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措施

3.1按粮食主产区域实行专业化生产

按不同的粮食主产区特点实行各种明确分工的专业化生产。在各个地区只生产一种或几种国内、外市场所需的比较效益高的农产品,使粮食生产布局建立在地区间精细分工的基础之上,这一原则的前提是把一定的粮食生产品种固定在一定的地区,这些分工是根据各地的土地特性、气候条件、人口基础、生产水平和流通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加以安排。它使粮食各品种的技术革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推动粮食作物品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提升粮食产业的综合效益。

3.2积极推进粮食经营的产业化

随着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和专业化的生产,分工不断加深,使不同区域之间的粮食经营联系更加紧密,这种联系是否有效取决于粮食经营的产业化程度。粮食经营产业化是指实行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使粮食生产者由单纯生产粮食初级产品向粮食产品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由单纯务农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通过产业化经营形式,粮食的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把粮食的种植与粮食的加工和销售联系起来,使粮食产业与现代工业、商业、金融、运输等产业紧密结合及合作,构建一种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

3.3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粮食的商品化水平

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实施要以社会市场体系和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为基础。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交通和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实现粮食区域化生产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推行商品化的粮食生产政策,生产的粮食产品具有很强的商品性,粮食产品就可以在全国市场范围内合理流通,甚至可以通过进出口调剂粮食产品的余缺。还可以在优化粮食区域布局的同时腾出一部分土地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这些会进一步加强粮食的商品化生产。随着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品种类及其数量的扩大,粮食生产的商品化速度越来越高,为粮食的区域化生产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粮食生产论文篇12

(2)农业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将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而造成对耕地资源的严重破坏,使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的pH值及微量元素等都遭到改变,严重时可能导致耕地的粮食产出能力发生不可逆转的下降。

2农业自然灾害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影响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粮食生产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降低水灾、干旱等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然而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水利基础设施本身也可能成为被损毁的对象。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不少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农村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六七十年代的设施设备还在被广泛使用,因此非常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

3农业自然灾害对劳动力的影响

(1)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将直接造成农民收入的减少,使农民因灾而致贫或返贫。调查表明,水灾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平均每提高10%,农村贫困发生率将会增加2%-3%,而农民的贫困将造成农村贫困地区基本建设落后,文化、卫生、教育水平差,最终降低了粮食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

(2)粮食生产因经常受到低温、干旱、台风、暴雨等恶劣自然条件影响而变得不稳定,粮食作物种了毁,毁了种,加之种植效率低下,农民反复对生产进行投入,同时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成本不断攀升及人工成本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农民辛苦一年却收入微薄。在自然灾害降临时,农民们可能会无法承受因承种土地而带来的风险与压力,由于劳动生产率很低,农机具闲置浪费很大加上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以致种一年的地不如打一个月的工,由此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粮食生产积极性逐年下降,很多农民就宁可让耕地荒芜也不愿耕种,出现弃田荒田的情况。

二、减轻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的对策

1.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第一,地方政府必须制定严厉的政策规范,禁止胡乱砍伐树木、破坏草地及毁林开荒等行为,加大耕地的保护力度,开展大规模的造林、种草还草的运动,提高森林覆盖率,让其充分发挥生态“稳定器”的作用,从而有效防止发生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此外,政府还应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环境的财政投入和补偿力度,最大程度上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促使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绿色屏障。第二,政府要加大财政对农村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推进水利工程设施的配套工程建设来确保现有的水利设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并且加快先进水利设施和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此外,在推进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时,一方面要深入认识和理解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其带来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各项水利工程能够很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不能丢掉市场的竞争机制,因为市场的介入将可能会很大程度上降低水利工程自身的运行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要把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防灾同等主要的位置,不能只注重工程建设而忽视了管理,而是应该再加大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相应地增加管理资本的投入,做到“建设和管理并重”。

2.提高粮食作物的抗灾能力

第一,选育抗逆粮食作物。为了切实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从根本上提高粮食作物的抗灾能力,育种工作中在选育粮食作物时要尽可能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或人工物理化学方法来挖掘与抗逆相关的新基因,选育耐抗逆性强的粮食作物,确保它们能适应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用物理方法或化学制剂来增加粮食作物的抗逆性。在自然条件较好的环境中,大部分粮食作物具有的性状更适合其生长发育;但当生长环境出现恶化时,粮食作物具有的性状可能就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人们为减少不利因素对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一般釆用物理方法或化学制剂来改变粮食作物的性状提高其抗逆性(例如施用矮壮素抑制株高来增强作物抗风能力),这就需要科研人员研发出效果更有效、使用更方便、价格更便宜的化学制剂或发现新的物理方法来提高粮食作物的抗逆性。第三,科学栽培管理来增强粮食作物的抗逆性。科学栽培管理能极大地增强粮食作物抗逆性,例如科学灌溉能有效控制小气候湿度,从而影响粮食作物性状发育提高其抗性并减轻病害的发生;合理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并改良土壤结构,使其疏松绵软且透气良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有利于粮食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合理轮作能调节地力,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

3.调动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

首先,在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同时,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及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力度,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让农民生产粮食能够获得利润。只有建立科学、规范且统一的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对粮食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在财政、税收及信贷等各方面给予粮农实惠,使农民减产年不减收,丰产年大增收,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第二,加大粮食生产保险的投入。农业保险属于典型的低收益、高风险产业,而保险公司作为利益主体,难以在低保费、高赔付之间寻求平衡,所以必须依靠政策性支持。因此要以政府为主体,建立农业保险长效发展机制,加快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发挥政策促进作用,运用保费补贴等调控手段,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尤其是水稻保险),建立将农业信贷、救助政策和支农惠农政策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机制,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保障基金。这样做,既能增强农民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又能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粮食生产论文篇13

1.2农业自然灾害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影响。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粮食生产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降低水灾、干旱等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然而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水利基础设施本身也可能成为被损毁的对象。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不少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农村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六七十年代的设施设备还在被广泛使用,因此非常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

1.3农业自然灾害对劳动力的影响。

(1)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将直接造成农民收入的减少,使农民因灾而致贫或返贫。调查表明,水灾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平均每提高10%,农村贫困发生率将会增加2%-3%,而农民的贫困将造成农村贫困地区基本建设落后,文化、卫生、教育水平差,最终降低了粮食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2)粮食生产因经常受到低温、干旱、台风、暴雨等恶劣自然条件影响而变得不稳定,粮食作物种了毁,毁了种,加之种植效率低下,农民反复对生产进行投入,同时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成本不断攀升及人工成本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农民辛苦一年却收入微薄。在自然灾害降临时,农民们可能会无法承受因承种土地而带来的风险与压力,由于劳动生产率很低,农机具闲置浪费很大加上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以致种一年的地不如打一个月的工,由此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粮食生产积极性逐年下降,很多农民就宁可让耕地荒芜也不愿耕种,出现弃田荒田的情况。

二、减轻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的对策

1.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第一,地方政府必须制定严厉的政策规范,禁止胡乱砍伐树木、破坏草地及毁林开荒等行为,加大耕地的保护力度,开展大规模的造林、种草还草的运动,提高森林覆盖率,让其充分发挥生态“稳定器”的作用,从而有效防止发生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此外,政府还应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环境的财政投入和补偿力度,最大程度上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促使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绿色屏障。第二,政府要加大财政对农村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推进水利工程设施的配套工程建设来确保现有的水利设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并且加快先进水利设施和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此外,在推进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时,一方面要深入认识和理解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其带来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各项水利工程能够很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不能丢掉市场的竞争机制,因为市场的介入将可能会很大程度上降低水利工程自身的运行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要把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防灾同等主要的位置,不能只注重工程建设而忽视了管理,而是应该再加大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相应地增加管理资本的投入,做到“建设和管理并重”。

2.提高粮食作物的抗灾能力。

第一,选育抗逆粮食作物。为了切实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从根本上提高粮食作物的抗灾能力,育种工作中在选育粮食作物时要尽可能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或人工物理化学方法来挖掘与抗逆相关的新基因,选育耐抗逆性强的粮食作物,确保它们能适应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用物理方法或化学制剂来增加粮食作物的抗逆性。在自然条件较好的环境中,大部分粮食作物具有的性状更适合其生长发育;但当生长环境出现恶化时,粮食作物具有的性状可能就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人们为减少不利因素对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一般釆用物理方法或化学制剂来改变粮食作物的性状提高其抗逆性(例如施用矮壮素抑制株高来增强作物抗风能力),这就需要科研人员研发出效果更有效、使用更方便、价格更便宜的化学制剂或发现新的物理方法来提高粮食作物的抗逆性。第三,科学栽培管理来增强粮食作物的抗逆性。科学栽培管理能极大地增强粮食作物抗逆性,例如科学灌溉能有效控制小气候湿度,从而影响粮食作物性状发育提高其抗性并减轻病害的发生;合理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并改良土壤结构,使其疏松绵软且透气良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有利于粮食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合理轮作能调节地力,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

3.调动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

首先,在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同时,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及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力度,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让农民生产粮食能够获得利润。只有建立科学、规范且统一的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对粮食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在财政、税收及信贷等各方面给予粮农实惠,使农民减产年不减收,丰产年大增收,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第二,加大粮食生产保险的投入。农业保险属于典型的低收益、高风险产业,而保险公司作为利益主体,难以在低保费、高赔付之间寻求平衡,所以必须依靠政策性支持。因此要以政府为主体,建立农业保险长效发展机制,加快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发挥政策促进作用,运用保费补贴等调控手段,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尤其是水稻保险),建立将农业信贷、救助政策和支农惠农政策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机制,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保障基金。这样做,既能增强农民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又能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