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实用13篇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1

为把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贯穿于整个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中,学校明确提出了“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战略定位;构建了“优化学生生源结构、构建梯型专业层次、创办国家特色品牌专业”的特色定位;形成了“贯彻人文素养培养主线、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职业精神培养、落实创新教育根本”的教育模式;探索出了“一个战略、两个体系、三个结合、五个能力、六个平台,五个环节”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一)实施专业品牌战略

按照突出品牌专业建设、促进传统专业发展、提高新办专业水平、根据社会需求增设新专业的建设目标,建成了7个部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其中3个项目被推荐参评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二)构建“两大”人文学科课程体系。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了人文学科的比重,形成了以“两课”为主线的必修课人文社会学科群,以“人文精神培养”为主线的选修课学科群。主编并开设了中国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医学伦理学、医学导论、护理伦理学、卫生法规概论、护士礼仪与美学、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程;开设了医学与人文结合的理论类、文学赏析类和实践类课程等三大选修体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把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创新思维等渗透到每一教学环节;贯彻让学生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病人并早期体现和实施人文关怀的理念,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实践、去敬老院进行人文关怀的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送医、送温暖,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后期学习阶段,把人文关怀渗透到临床教学的每个角落。

(三)突出“三个”结合的教育理念

为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学校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一是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的渗透,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突出了医学主动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把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中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了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强调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临床教育阶段实施医学人文关怀要求学生书写人文病历;二是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培养的结合,运用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三是专业基础与学术前沿的结合,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前沿,早期接触社会,加强理论,突出实践,注重科研,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四)明确了“五个能力”培养目标

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提出了从“五个”能力的培养上做文章,一是培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渗透,医学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医生就要本着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医学科学是循证医学,传统医学的思维模式是强调证据,而现代医学强调的是在循证的基础上强调创新,这就要求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培养合作共事能力。医学工作强调的是团队,需要各方面人才的通力合作,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强调团队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四是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职业精神,在药学院设立了“专业辅导员制度”,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择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副教授资格老师担任年级专业辅导员,其主要职能是配合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做好学生专业学习辅导,包括专业意识的稳固、专业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方法科研素养的养成。以巩固专业思想为主线,培养药学精神和职业素养;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工作目标;以课外科技创新团队为载体,形成了一批部级课外科技创新成果;五是培养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在医学生开设医学文献检索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把信息技术和医学技术有机结合。

(五)构建创新教育“六个”平台

围绕职业精神培养、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六个”创新教育平台。一是以学术交流为平台,把创新素质教育和丰富的前沿学术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用学术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思维;二是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把创新素质教育和教师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前沿领域,推动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工程建设;三是以前沿学科为依托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四是以河北省创新教育评估体系为依据,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立创新素质教育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设立《现代医学实验技术》、在药学专业开设《药学实验与技术》课程。把创新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融合,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减少重复和验证性实验,加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鼓励学生开设设计性实验;把创新教育和临床研究相结合,充分利用临床教育和科研资源,培养临床技能和科研结合型创新人才;五是以校、院系三级创新教育基地为核心,各学院成立相应创新素质教育领导机构和专家组织,鼓励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和创新素质教育,形成学院特色;六是以大学生创新设计比赛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导向,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水平。近五年来,设立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87项,324名学生参与,学校被遴选为部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训练基地,8个项目被评为第二批部级项目大学生训练项目。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2

(二)工程意识的界定

优秀的工程师必须具有工程意识。何为工程意识?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它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因素。王贵和等人提出,工程意识是人脑对人工物、经济环境、自然环境这个大工程的能动反应,就是在充分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要有能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情合理合法地开发利用自然条件去完成某项工程,创造出新的物质财富的意念。贾致荣教授认为,工程意识是人们将自然科学原理结合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再应用到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一种高度完善、高度有组织的人脑机能,是一种高级特殊物质。从以上的概念不难看出,工程意识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工程意识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它是工程师在完成某项工程的过程中,通过客观现实反映在脑海当中的一种意识。

(2)工程意识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工程意识是工程师在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合作意识、风险意识等一系列综合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意识状态。因此,笔者认为:工程意识是指人脑在完成某项工程的过程中,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合作意识风险意识等一系列综合因素所形成的,作用在脑海中系统性的客观反映。换而言之,工程创新的核心就是意识创新,只有意识创新了,工程行为的结果才能在意识的支配下达到创新的目的。因此,工程意识在工程创新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方位的意识培养不但可以筑牢拔尖创新工程人才的知识功底,更有利于完善其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拔尖创新工程人才的内涵

拔尖人才培养是民族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美国的《天才教育法》、苏联的“英才教育”、日本的“创造教育”等都是各国重视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而我国拔尖人才培养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就是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特别指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拔尖人才被界定为在智力、创造力、艺术、领导才能或特殊学术领域具有显著高成就和能力的个体[8];拔尖人才培养就是培养基础学科领域具有超强创新潜力、潜心于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为终身职业的人才,拔尖人才的显著标志是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拔尖创新工程人才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笔者认为是以工程精神、工程意识为基础,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综合素质拔尖工程人才。

二、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是指由高校教学科研等方面对学生成长所施加的那部分影响的效果或成效。但事实上,由于个体成长的特殊性以及人才培养效果具有滞后性和弥散性的特点,其真正的效果是无法精确测量的。换言之,我们无法知道某个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到底多好,也很难比较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但在现实中并非如此。通过对有关政策文本和媒体报道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大家对“什么是人才培养质量”其实是有一种共同的理解的,那就是通过对高校所培养出来学生的素质高低或成就高低来推断这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说这个高校比那个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在很多时候事实上都是说,这个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比另外一个高校培养出来的成就更高,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更具竞争优势。知道了这点,我们就可以继续分析,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呢?或者说,一所高校要提高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重点关注哪几个要素呢?有研究认为学生生源质量、学生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和机会以及师生的教学交往过程能够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并且也是高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然而在工程人才培养领域,正是这三方面的弱化与缺失导致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拔尖创新工程人才的严重断层。首先,从学生生源质量上看,我国工程类学生规模不比任何一个国家小,工程教育的规模从绝对数来讲,在全世界都是最大的。但学生对工程类专业的认识与主动选择的意愿却并不强烈,从每个高校或地区的专业招生分数比较以及学生入校后转专业的比例来看,热门专业中工程类专业并不多,并且有些专业还可能招不到学生。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对工程类专业认识不足、专业社会性认识导向以及就业难易程度的影响。例如,工程师等同于技术工人,往往很多不熟悉工程专业的人会误认为:工程师不就是技术工人吗?工作要去企业、干的活又脏又累,有些还要整天和机器、图纸为伴,既枯燥又不体面。并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程专业毕业生,无论毕业于重点工科院校还是普通工科院校,都很难找到与自己的专业和学历相符的工作。因此很多学生在分数允许条件下不选择工程类专业的可能性非常大,并且即使选择这个专业毕业后不从事该职业的可能性也很大。其次,从学生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来看,工程类专业是需要在真实的工程实践中去锻炼和培养的,其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大量的实践学习的机会和资源的。然而目前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偏重工程专业知识的传递,对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培养几乎很少提及,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习的机会并不多,从学校到学校的封闭式培养模式使学生学习工程、理解工程的机会大大减少,参与工程的机会就更少了。究其原因,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定位的趋同性、工程教育理念的滞后性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功利性是导致学生学习资源和机会缺乏的关键因素。众所周知,工程类专业的投入,尤其是硬件的投入比经管类等专业的投入要大得多,很多工程中心的投入效应短期内并不显现,并且工程中心的很多投入不是一笔就能到位,而是在不断更新与不断增加的。因此,有人很形象地比喻工程中心建设投入是个“无底洞”。因此校内投入少,学生校内工程实践的资源和机会就相应减少。同时在推进高校产学研的过程中,事实上很多企业并不乐意直接接收高校的学生,企业的顾虑很多,如大企业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技术开发的保密性高,很多重要的工程项目高校实习锻炼的学生根本无法介入。所以工程类专业学生比任何一个专业都需要不断增加和更新学习的资源和机会,但事实上学生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是及其有限的。最后,从师生的教学交往过程来看,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不高很容易影响对专业学习的认同度。由于现有工程专业培养轨迹的封闭化、高校引进人才政策的同一性以及学校对工程专业的投入力度等方面的原因,工程专业类教师队伍工程化程度过低,很多教师甚至没有完整地独立地完成一项工程,导致学生工程能力,尤其是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培养无从入手。如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相对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不足;受实践教学资源和教学体系的限制,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十分有限,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各实践教学环节相互分离,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结合不紧密,导致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不足;教师的教学存在照本宣科,与实际工程项目实践严重脱节;教师对教学疲于应付,更多关注去做各类科研项目,对教学的投入度不够,课堂的现象就会呈现为“你讲你的,我做我的”,“考试、教学测评皆大欢喜的状态”。因此,工程教育过程中师生的教学交往过程还需要进一步与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匹配。

三、基于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养成的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实现路径

基于以上对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理论阐释以及问题分析,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是要在原有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找寻突破点。工程精神为培养工程意识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工程意识的提高会不断充实工程精神,二者缺一不可。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核心是以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建设。一座完美的建筑彰显的是文化底蕴,一项科学成果展现的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软实力的塑造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拔尖人才的培养不但包含学习专业过程中的专业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多角度、全方位、厚基础的全面发展过程。每一位优秀工程师都经历了从初涉专业的学徒到拔尖人才的成长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高校里专业知识的高深教育,更需要软实力的全面培养。因此,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是将工程精神与工程意识的养成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贯穿于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工程伦理与风险意识、“走出去”与“请进来”三方面的协同培养中过程,使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养成有沃土,有载体。

(一)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协同培养

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培养,最主要的手段是通过学习平台的搭建,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习得中,即将教育的背景、传授的技能和表达的态度融于教学过程,“学生就是工程师”,目的是在有助于理解和说明的环境中开展直观与抽象相结合的教与学。学习的平台无外乎课堂学习平台、实践学习平台、网络学习平台等。课堂学习平台搭建的关键是创设工程教育的虚拟现实环境,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外师生交流时间,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以探索思辨性教学模式和交流模式为主,设计合理的工程环境或情境,让学生在设计与实施问题的解决方案中领悟工程的真谛,让学生在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实践学习平台的关键是发挥实践的有效性,实践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也不是电脑虚拟环境中的实践,而是将学生“扔”进工程第一线中,循序渐进地接近工程、理解工程。比如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了尽早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不断加强校企战略合作,建立了多个实训基地。在掌握教学理论的同时,也为学生也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计划。教学计划当中也安排了四年的实践训练,一年级暑期的生态园区概念设计实践,二年级暑期的企业认知实践,三年级化工设计实践教学,三年级暑期的企业工艺与生产实践、设计与操作实践,四年级工程项目综合设计。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学课堂有限性与实践需求广泛性之间的差距。对于在实践过程中的不足,回到课堂或在实践现场和指导老师(企业导师和高校导师)积极进行理论探讨。这一系列的工程实践安排,核心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丰富工程精神的内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通过启发引导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学生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水平,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网络学习的平台是学生获取大量工程信息的重要途径,学会对各类工程信息的甄别判断是该平台的首要目标。工程信息知识的甄别判断需要一定工程知识背景的同时更需要潜在的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参与。比如有学者提出的“项目知识集成库”是工程实践项目的案例库、学习库、问题库和转化库,是对工程实际发生、即将发生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的集合体。学生在这个网络集成库中能够很清晰的去对各种案例信息进行判断和再设计,是学生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养成的捷径。

(二)工程伦理与风险意识协同培养

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工程的内涵与外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程中各种伦理问题也就显得日益突出。伦理决策能力作为工程师一项重要的软技能,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必须能够利用工程的手段把科学、技术与伦理价值进行综合。不仅如此,工程人才在追求工程伦理价值的同时,工程生涯中法律风险意识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每一位优秀工程师成功的光环背后,除了要依靠专业的技能避免专业领域的失误以外,更要有作为一个拔尖人才所要综合考虑法律风险因素的心理素质。工程伦理与法律风险意识的协同培养对于一名优秀工程师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学习专业理论的过程中,融入特别是与其工程实践相结合的伦理学、法律基础知识的理论教学和典型案例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有研究认为,工程伦理教育有三大核心目标: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二是使其掌握工程伦理规范,三是提高其工程伦理决策能力。讲授、分析法律相关案件,如可能涉及到的知识产权相关案例、基本的侵权案例、必要的劳动法律关系案例及基本的合同纠纷案例,使学生能树立起法律意识,特别是能够树立起风险预测及风险排除等意识。工程伦理和法律风险意识协同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程生涯中,面对决策困境,能够做出道德的行为和守法的行动。从这点上来说,这是一名优秀工程师塑造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所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一旦遇到工程类的相关伦理问题和法律纠纷都能够沉着应对,冷静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拔尖工程人才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不会因为道德舆论谴责和法律纠纷而惨遭失败,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

(三)“走出去”与“请进来”协同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3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任务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加强企业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实践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效地迎接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中将要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由此可见,创新是营销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而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应贯穿于市场营销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如何通过有效而灵活的考核方式监督和促进营销教学对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二、现有主要考核方式中存在的不足

市场营销学的学科特点及教学目的,要求在其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这对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在很多高校,现有的考核方法中主要运用平时成绩(平时作业、出勤)、期末考试两种考核方法。这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衡量学生对营销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但无论是平时作业还是期末考试,都是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1.考核知识的范围有限。

受平时作业量、考试题量的限制,教师在布置作业和设计试卷题目时,一般会侧重于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考核,因此很难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基本理论、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营销综合素质。

2.考核的被动性较强,难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出于应付作业和考试,学生一般是被动地接受考核,应付考试的突击学习行为越来越多,显然,“教师问学生答”的考核方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继而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3.考核的环境有限。

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这两种考核方式都受到考核时间、考核地点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随时随地地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由此可见,“教师问学生答”的考核方式在考核知识的全面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针对现有考核方式中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发问式考核方式,力求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加全面地检验教学的效果。

三、发问式考核方式的界定

发问式考核主要是通过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考核学生学习水平的一种考核方式。发问式考核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学生只需要提出问题,不需要解答,但是这些问题必须是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研究营销知识之后提出的。

教师对问题的评分需要遵循以下两个评分原则:第一,在教材中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不得分。这一评分原则促使学生在课下非常仔细地学习和复习,并且认真思考,既注重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记忆,又注重知识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并提出追问和质疑。第二,只要问题涉及课程知识结构、方法论或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而且该问题在教材上并不能找到现成的答案并且在学界(或实践中)也有所争议,教师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科学性、难易性及重要性适当给出分数,最高分数可以是满分。

发问式考核方式的优点在于:学生为了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必然仔细认真地、系统地、广泛地学习市场营销有关的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四、发问式考核方式的实施

发问式考核方法虽然能很好地弥补“教师问学生答”考核方法的不足,但由于考核的主观性较强,考核过程较复杂,所以发问式考核方法的有效实施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实施方式

发问式考核方式比较灵活,可以在两种环境下实施:一是口头发问。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包括课堂教学和课下师生沟通)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正在学习的知识提出问题,在课下师生的沟通交流中学生提出置疑。二是书面发问。在平时作业或期末考试的试卷中,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提出问题。

2.实施过程

发问式考核方式的实施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学期初,任课教师做好发问式教学和发问式考核的启发工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习惯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对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由任课教师回答的模式不是很适应,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学期初启发、激励学生主动的提出问题,并明确告诉学生问题的考核标准。

第二,学期初,任课教师做好学生发问式考核登记表。发问式考核体现在课程学习的每时每刻(课堂教学中、课下交流中、平时作业中、期末考试中),因此,必须在学期初做好考核登记表。>第三,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做好考核记录。发问式考核体现在课程学习的每时每刻,这要求任课教师必须随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好考核记录,从而为学生最终的综合考核提供有力证据。

第四,在学期末,做好考核登记表的汇总工作。

3.注意的问题

发问式考核方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其中任何一方的努力程度不够,都将阻碍该考核方式的顺利进行。

第一,教师方面。

由该考核方式的评分原则可以看出评分的主观性比较强,这要求任课教师在评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相对较公正地给出评价。另一方面,该考核方式中要求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教材中找不到现成答案又是学术中没有定论的问题,这对任课教师自身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师即要非常熟悉教材的课程体系,又要对营销领域前沿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并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4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必要性

目前,创新教育表述有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把创新教育定义为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另一类则把创新教育定义为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我们一般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为了使人能够创新而进行的教育。凡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教育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访问时说:“大学应教给学生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塑造创新型人格,造就创新型人才。

我国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被严重固化。据统计,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平均要参加上千次的测验与考试。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之后学生所有的灵感、悟性都被消磨殆尽。由此学生受教育程度越高,思维就越是单一,视角也越是狭隘。美国也有一项调查表明:一般人在5岁时可具有90%的创造力,在7岁的时具有10%的创造力,而8岁以后起创造力就下降为2%了。这说明我们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被知识的经验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我国的高等教育如果不注意让大学生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那么培养出的大学生将不能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势必会阻碍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因此,必须在高校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

1.树立创新教育观

创新教育不是一般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学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观念的重新厘定。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对高校来讲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比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改变以知识多寡、分数高低、学习优劣作为衡量人才的旧标准,逐步树立起“会做人、会做事、会求知、会创新”的新人才质量观,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淡化教育的工具价值,重视教育的本体功能,树立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发挥学生才能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就是要改变以往的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注重创新意识的培育。教师要通过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施来增加课堂信息量,要尽可能的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积极去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使学生养成善于独立思考,富于批判性思维。倡导教授、知名学者给学生上课,帮助学生了解本学科领域前沿的进展,激发他们了解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开拓学生视野,诱发学生的创造性。

搞好课堂教学同时还要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安排上,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到自己联系或由学校负责安排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多参加面向社会的科技咨询,教育服务等有益的活动。学校也要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与联系,为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企业和社会创造条件。

3.教学民主化

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往往是进行模仿性学习,服从性教育,重教有余重学不足,学生围绕教师转,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就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唯有民主化才能更好地尊重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江总书记在全教会上曾说:“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种宽松的环境就是教学的民主与开放。

4.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邓小平同志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不能轻易否定考试的作用。”“但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学习效果唯一方法。”高校也要认真研究改进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改革考试的形式。完善建立一套科学、可信的教学评价体系。把学生的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实行弹性学分制,改革教学管理,允许教师教学内容上的个性化,允许教材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鼓励教师采用各种有利于检验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试考核方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新思想、新观念,创新素质逐步在其中培养形成。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内涵

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认为: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6个方面:一是博专结合的知识基础;二是以创新思维和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三是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四是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五是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六是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2.创新人才的培养

(1)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等的有机结合。创新思维是对人的认知活动而言的更多地体现在与发散思维的关联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往往与问题情境的设置、认知策略等联系起来。还有的利用头脑风暴法和戈登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塑造创新人格

在创新活动中,创新思维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但创新人格在人的创新活动中也是举足轻重的。没有创新人格,人的创新活动就将陷于困顿。创新人格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和高度发展,是创新型人才表现出的整体的精神风貌。

(3)提高创新能力

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到增强,但是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创新需要合理的基础知识体系。只有脚踏实地学好知识,真才实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提升创新能力。

高校历来是传播、扩散和创造知识的重要基地,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我国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积极迎接时代的挑战,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未来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06,(5).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5

1.网络文化代表了新时期文化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产生了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指各类主体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进行网络操作以创造出网络精神产品的一种新型的文化模式,包括网络文学、网络课程、网络新闻、网络论坛、网络视频等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折射,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网络文化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各类主体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创造产品的过程;网络文化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学习文化、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抒感。因此,网络文化这种新型的文化模式,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扩充了以往文化的外延,代表了新时期文化的发展趋势。

2.网络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教育载体

目前高等教育的现实是无法满足每个大学生的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网络信息时代的教育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困境。网络文化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视听需要,还能使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交流互动学习,以增加信息的获取量。如国内外各大名校、名师的精品课程、视频讲座、公开课程随处可见且易下载,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再加上网络文化信息更新速度极快,网络文化为我们建立终身学习型社会提供了理想的教育载体。

3.网络文化是一种更适合人发展的文化

网络文化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得以迅猛发展,是因为它是一种开放的资源,在网络中融汇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资源,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真正实现了无障碍传播。任何人不分国家、民族、种族、身份地位,都能以平等的身份快速、有效地获取网络资源,学习、借鉴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具有多样性、平等性、自由性、兼容性、共享性等特质,它创造新的文化世界必将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三、网络文化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有机契合

新时期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以网络文化为平台进行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以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创新人才的164培养环境,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因此,研究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对探索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l.构建学生网络学习平台

通过网络平台,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系统学习网络文化,自主学习创新教育相关方面的知识,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通过网络学习系统得到相应的指导与帮助。网络学生学习系统针对不同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提供创新教育学习内容与理论知识,采取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师生团体学习,实现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

2.提供必要的网络支持系统

学校应提供校园网、卫星电视网、远程教育网和网络开发工具,为网络创新教育的开发与改进提供技术支撑,为本校制作创新教育资料提供最新素材与软件工具,让外界“新鲜血液”源源不断流入信息渠道,从而使得网络创新教育平台成为丰富、完善的创新教育资源库。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6

一、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数量上的滞后。目前我国市场营销人才的供给存在着较大缺口。以商业行业为例,2007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商业产业活动单位为350.6万家。若按一家企业有一名本科营销或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计算,就需350.6万人。而我国这类专业的累计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我国市场营销人才的供需矛盾可见一斑。

2.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1)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严重。主要表现为:过去的学科体系和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完整性和系统化,特别是强调每一门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实际上,各学校内部的课程由多个系部共同承担,而且各系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沟通较少,结果造成了有些内容多门课程都讲,重复严重;另外有些内容任课教师认为应由其他教师讲,结果是谁也没讲;同时重复的内容还可能存在各门课程中说法不一的问题,造成学生学习知识的困难和对某些知识理解的混乱。(2)课程缺乏先进性和前瞻性。需要补充大量的现代科技、文化发展、经济发展的最新情况。由于新知识没有得到快速的补充,毕业生认为学到的知识到了工作单位用不上;用人单位认为大学学习的某些知识还不如实践应用中的知识先进、适用,造成了学与用的脱节。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强烈要求在体系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3.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深厚的营销理论,更要求学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目前,我国市场营销的教学还处于灌输理论的阶段,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营销实践。这既阻碍了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也未能使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正好与发达国家重视能力、淡化理论从而更加适应企业需要的营销人才培养方式相反。

4.实践环节的设置层面过低,课外培养环节不规范。从目前国内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看,认识实习、市场调查等巩固学生知识的环节过多,而学生动手实践或进行营销策划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综合性实践环节过少。加之实习实践环节中实习实践基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实习实践流于形式。另外,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看,课外的一切活动和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各院校都忽视了文化氛围的教育意义,对课外培养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精心设计,更为重要的是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工作。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1.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创新能力实质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场营销专业要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只有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途径与创新的举措,才能推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育不断跃上新台阶。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为基本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主要是知识的传授和积累过程,以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精确性作为评价的标准,并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根本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可以在课程上只讲重点、难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通过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另外,在实践环节及课外培养计划的安排上都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2.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倡导互动式创新型的教学方式。改革传统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具有个性的发展。首先,应改变长期以来盛行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要倡导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要给学生留有自己思考的时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品质。其次,要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新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第三,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重视课堂教学、轻视现场实践的观念,提倡崇尚实践、善于实践的教学观念。通过重视观念创新和理论创新来推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教育创新,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7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3G、4G的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融合,移动和互联网的融合已成为当今信息化社会下的关键趋势。技术仍在进步,移动互联网创新方兴未艾,正颠覆人类日常生活方式。学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机构更应该把握时机。一方面,“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方针目标要求教育机构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国内教育体制专注死记硬背知识记忆等应试内容,导致教育机构普遍忽视创新资源,尽管学生个体愿意进行创新活动,但缺乏外部资源支持使创新实践往往难以实施。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技术和工具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新思路。

2创新人才的内涵

关于创新人才的内涵尚未有统一界定,多数研究依据各自的研究视角对创新人才的界定也不相同,如顾明远认为创新人才是运用已知求未知,去创新、开拓的人;纪宝成指出具有创新型思维的、能在任何岗位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和解决问题,能不断开拓工作的新局面的人才即为创新型人才。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健全的创新人格是人才创新性的两个先决条件。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设定七项评价创新人才的标准,如对新的环境能够很快适应并利用与自我创造;扎实的理论知识并可应用于实践;善于时时学习,能适应科技的发展需求,人才个性的多样化。西方国家不仅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样强调个体的个性化和综合化能力发展。笔者认为创新人才不是指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而是指在某一领域能够运用理论去实践思想,既有创新精神也有创新能力的个体或群体。

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特征

3.1问题滞后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的第一我国教育缺乏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历史上一直存在的问题。而尤其严重的是,“这样造成的问题,在中国中小学教育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还不能显现出来,到研究生期间,创造性能力问题才明显暴露出来。也就是说,由中国中小学教育提倡、培养和选的好学生的心态、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到进入科学研究前沿时,就暴露出很大问题”[1]。吴康宁认为,大学之所培养不出真正意义的创新人才或培养工作乏善可陈,重要原因在于大学自身尚不具备或十分欠缺创新人才培养所必须的一系列精神品质。正如吴康宁教授提出大学应有“引领社会进步的魂灵”、“关注所有大学生创新潜能的眼光”“鼓励多元多样的开放胸怀”以及“拒绝依附的脊梁”,[2]才能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

3.2信息即时性: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手机终端、各类技术迸发盛行的时代,创新人才除了基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掌握即时信息的速度与质量的标准也有要求。移动互联网是指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相互结合,用于以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移动通信网络(2G/3G/WLAN等)的方式访问互联网,[3]信息的获取便捷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所需资源,打开网页输入关键词即可获得信息,过程一般不超过十秒。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在获取理论知识和创新技能的途径上更为简便,即信息能够以很快的速度传至手机或PC终端。

3.3学习移动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生活和学习方式均发生颠覆性变化。由于信息获取接口有多个终端,因此电视媒体等传统信息传播媒介逐渐被网络端口所取代,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PC段网站的日军覆盖人数基本保持在2.3亿仁慈上下并趋于停滞,而移动端APP的日军覆盖人数则呈现持续上涨接近2亿,移动互联网的日均覆盖超过互联网成为必然。[4]教育领域中像Coursera、Udacity、edX等一些知名的MOOC课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随地随地能够学习。

4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培养是一项系统完整的工程,包括理念、目标、内容、制度等内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应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四个方面左着手,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需求。

4.1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理念:培养创新人才的宏观目的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应关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与基础是人才培养。特里林和菲尔德认为人才应学会运用21世纪技能法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首先提及学习与创新技能,即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与革新能力[5]。采取行动前,首先在理念上有所转变。一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成员,应明确“创新”植根于自身,尽管因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限制而被压抑,但创新作为与生俱来的天性并未泯灭,只不过是处于“冬眠”状态而已。每个人生来就有创新性,都有机会成为创新人才,因此就某种程度而言,创新人才是不能培养的,而只能激发、发现潜藏的创新天性,予以更大的自由和发展空间以及相应资源去培养创新人才。

4.2目标时代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是变化速度快,教育领域中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紧随时代变化,以变应变,以保证所培养出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互联网时代的独特之处在于各类IT技术的应用,这要求创新人才必须追踪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创新人才必然是掌握各类技术的创新型人才,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为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机构应通力合作。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尚不完善,这一阶段谈论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切实际,但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创新精神应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如家长或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鼓励儿童善于提出新问题,让儿童适度接触电脑、ipad等设备引发好奇心;在中小学阶段,各类课程学习占据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利用课堂随机化教学以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是教育重点,如教师在计算机实践教学过程中告知学生计算机“0-1”算法;在高等教育阶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者的实践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如鼓励大学生参与机械模型创新设计大赛。

4.3制度保障化:创新人才除了技术等物质资源支持,还有培养制度支持,确保人才培养过程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在教育事业中,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只针对学生群体,也包括教师以及创新实践中的相关人员,在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时,他们均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对象。首先,建立教师创新理论水平提升制度,鼓励和完善教师参与创新活动的相关制度,并将其与教学考核相联系,调动教师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教师创新理论水平;其次,建立师生合作的创新活动制度,一方面高校教师理论知识扎实,另一方面在紧跟科技脚步上学生更胜一筹,理论与新型技术的结合必然促进创新实践活动的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增加。就各教育阶段而言,学前阶段的创新活动是以教师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为主,这一过程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中小学阶段试行科学或技术知识的讲授制;高校应实行导师负责制,让导师对学生专业课程的选择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进行指导。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及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即可毕业;对在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重大成绩的学生,学校给予相应成绩加分[6]。

4.4评价多元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培养过程中的重点。因此,保证培养评价的规范性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限定,创新人才多指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应进行多方面评价。培养是否是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细化的培养目标与宏观的总目标间有哪些不同等问题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应从由多方进行。评价主体不仅限于学校教师,还包括家长以及社会人员,评价内容既有创新精神的培养,也要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和理论知识的评价,在测量创新能力方面要书面汇报与活动实践相结合等等。总之,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技术的重大进展,信息化工具的大量普及,ipad的广泛使用,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机遇正在我们面前。在机遇面前,势必要做出选择而非逃避。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让我们看到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给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融合以启迪。移动大数据的产生将构建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学与技术的深入融合将会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创新人才的培养必然需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相互协作,才能保证移动互联网时代培养的创新人才能迎合社会期望,最终立足于社会以建设创新型国家。

作者:包钰 单位:南通大学

参考文献:

[1]饶毅.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N].人民日报,1999-04-17(06).

[2]吴康宁.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3(01):11-15,50.

[3]吴吉义,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2015(01):47.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8

二、高师音乐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

从2009年起,高考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高师音乐教育自身的特色与艺术教育发展规律之间的矛盾将不断涌现。从今天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很多高师院校增设音乐教育专业追求的目的是什么?各级师范大学(学院)开设的音乐学院(系)在获得社会认可情况下,怎样达成互补而不是相互碰撞,从而和谐均衡发展?这些层次、条件各不相同的高师音乐学院(系)在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不同类型学生个体的差异,体现多层次的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正确处理高师音乐教育办学质量与就业的矛盾是我们高师院校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高师音乐教育的特点

师范音乐教育是专门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科研人才目标而设置的。通过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和人才培育方案实施情况等其他要素的分析与梳理,笔者发现高师音乐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高师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和教育科研人才。学生在学习音乐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须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高师音乐教育对未来教育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以顶尖的音乐艺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这也是高师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培养目标上的区别。因此在教师培养上,各级高师音乐教育应以学生学习掌握中小学教师所需要的各项技能服务。既能体现音乐艺术的专业性,也能融合师范教育的特殊要求。(2)高师音乐教育在培养体系中具备的特点。首先,高师教育是属于分层教育、分类培养。此类模式包括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师范教育知识,既满足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的需要,又能适应精湛音乐技能知识和先进教学理念知识的精英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培养体系中,哪些知识是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应该胜任的,哪些技能又是大学教师应具备的,这些内容一直都是高师音乐教育分层培养的研究内容。其次,高师音乐教育教师梯队和教学形式较为“复杂”。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学生的主专业课程由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专业都会配备教学与专业技能娴熟的教师梯队,以保证音乐教育的前瞻性。然而高师教育属于分层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所需的知识面较宽,因此,在课程设置中也安排了大量的公共课和理论课,这些课程需要教师采用上大课的班级教学制。再次,教学内容与方法应符合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和专业拓宽方面,不仅要协调处理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与音乐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而且应将德育和美育融合到专业教学中,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审美能力及文化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要围绕音乐教师职责,及时发现学生欠缺也能弥补欠缺解决问题。最后,教学目标以构建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在高师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中,课堂教学是基础环节,思想道德教育与教师素养教育应围绕课堂教学展开。因此,课堂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显得非常重要。此外,在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中,构建出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基础,教师教育、实践教育为核心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同时积极建立艺术实习基地,鼓励学生以教师的身份顶岗实习,开展义务支教活动等。

2、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高师音乐教育的关系

高师音乐教育不仅要注重分层教育、分类培养,而且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才是高师音乐教育本身的教育优势。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高师音乐教育的关系可以体现为:其一,须立足于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体现高师音乐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古今中外音乐艺术教育的每一个阶段中,高等艺术教育既是对受教育者内心情感世界的塑造,又是对其社会责任感、审美理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但能够满足当代社会对高等艺术教育的需求,而且能最大程度地体现音乐艺术教育在人们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体现音乐艺术教育本身的特点与价值。其二,高师音乐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决定了高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高师音乐教育在分类培养、分层教育中,既满足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的需要,又能适应精湛音乐技能知识和先进教学理念知识的精英人才培养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采用标准,不同层次和规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模式如何区分,如何构建;若构建新的模式,还应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在教师队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是否满足学习者需求和时代社会的需求。这些问题都是为改变当代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的分析,也是教育部门和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高等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变革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师音乐教师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个性,能够自我思考、不断演绎,努力完成音乐的二度创作。

1、转变教育观念,强调创新意识

理念是转变的先导。学生在传统教育中能够获得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能够运用所学到的专业技能解决某些问题,但同时其思想会受到局限,创新思维会受到禁锢。创新教育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理念,通过系统化的训练与学习,不断加强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必须以发展受教育者的潜能为基础,通过系统化的训练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要有前瞻性,应制定出适合时展需要的办学理念。

2、改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内容

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是受教育者,是接受高等音乐教育的“人”。他们和时展密切相关,这种“需”与“求”的关系不应出现冲突。此外,“一专多能”是目前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是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并未完全体现“一专多能”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灌输式”教学,实现向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要重视基础教育和专业知识的结合,扩大公共艺术选修课的范围,合理地设置与调整音乐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鼓励受教育者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转换教师职能,提高教师素质

高师教学内容、方式上的改革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对受教育的培养上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顺应时展的音乐教育需要创新型的音乐教师,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提升自身修养和素质,不断强化自身的艺术创新能力。音乐教师不仅要求具备出色的专业技术水准,而且要求利用综合学科知识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能够更新专业知识,引领音乐发展潮流。如何使高师音乐教师达到教师角色的专业化的标准?笔者认为,第一,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应随着培养目标的提升不断提高;第二,在了解音乐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应结合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第三,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专业知识结构。教师一专多能、贴近学生,除了教师角色外,而且充当演员和艺术管理者的角色。

4、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动手能力强、舞台实践能力强是创新型音乐人才的重要特点。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计体系中应增强实践教育环节,扩大实践教学占据的比例,积极引导学生组织和参与校内外舞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申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促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目前的实施情况中看,实践性教学环节能突破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凭借探索性与实验性的特点,采用户外教学、舞台教学和多媒体情境体验教学等多种形式,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取得创新成果。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9

论文摘要: 现代 社会 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已经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该文论述了现代 企业 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将是一个企业腾飞的源动力。 论文关键词:现代企业;人才;创新型;培养 在知识 经济 时代 ,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已经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将是一个企业腾飞的源动力。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人才标准,进一步更新观念,确立面向未来的人才观,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1. 人才标准的新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一些企业对人才要求有了新的标准,如: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谐的团队精神、活跃的创意思维、积极的 学习 态度、乐观的年轻心态。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两个素质:第一,迅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比掌握较多已有的知识更为重要;第二,更重要的是能否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进行创新。这就是说,我们不能用过去的标准,以掌握知识量的多少或者以专业经验多少来评价人才。所谓“创新人才”,应该是不仅掌握知识较多,而且善于学习新知识,并善于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创新的人才。 除了这些要点之外,从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中还可以发现,创新人才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事业心、进取心、责任感、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当代创新活动主要表现为集体性,需要协作精神,与人相处的能力格外重要;同时创新人才的特征也体现为独立思考、敢于冒险、敢于怀疑和具有挑战精神等等,即企业家们最看重的“潜力”。这表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反映的是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 论文摘要: 现代 社会 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已经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该文论述了现代 企业 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将是一个企业腾飞的源动力。 论文关键词:现代企业;人才;创新型;培养 在知识 经济 时代 ,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已经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将是一个企业腾飞的源动力。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人才标准,进一步更新观念,确立面向未来的人才观,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1. 人才标准的新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一些企业对人才要求有了新的标准,如: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谐的团队精神、活跃的创意思维、积极的 学习 态度、乐观的年轻心态。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两个素质:第一,迅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比掌握较多已有的知识更为重要;第二,更重要的是能否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进行创新。这就是说,我们不能用过去的标准,以掌握知识量的多少或者以专业经验多少来评价人才。所谓“创新人才”,应该是不仅掌握知识较多,而且善于学习新知识,并善于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创新的人才。 除了这些要点之外,从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中还可以发现,创新人才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事业心、进取心、责任感、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当代创新活动主要表现为集体性,需要协作精神,与人相处的能力格外重要;同时创新人才的特征也体现为独立思考、敢于冒险、敢于怀疑和具有挑战精神等等,即企业家们最看重的“潜力”。这表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反映的是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 2. 企业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有的人认为,对于传统产业特别是垄断性行业而言,创新人才的需求不像新兴行业那么迫切,然而,笔者认为,此类行业同样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该行业一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无论是在生产一线还是窗口部门,光靠现有的运营模式将是很难适应的,其结果必然是逐渐被淘汰,所以,同样需要在管理、制度、运营方面进行创新,不言而喻,这些方面的创新都要通过创新型人才去实现,因此,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是当务之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确立创新人才全面人才观 必须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是分层次的,创新人才也绝非同一规格。这就是说,创新人才既包括高级人才,也包括一般人才,他们具有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共同特征,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10

2.1成立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针对动物医学专业“3+1”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2009年成立由龙岩学院领导及下属生命科学学院领导、相关高校和企业的主要领导共同组成的“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结合“预防兽医学省级教学团队”的建设,改革原有教学计划,适当压缩理论课时,部分实践教学在企业实习中完成,优化主要课程的标准体系,根据生产企业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建议,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动物医学专业“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论证,并一致认为“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突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2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注重校外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的优势,加强与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合作,提升校外合作教育基地的层次和联系紧密度。到目前为止,已有福建龙岩闽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汕头德兴种养实业有限公司和深圳瑞鹏宠物医疗服务连锁机构等20多家企业成为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同时,还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森宝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50多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这些企业单位雄厚的实力为我院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深入了解专业实际,加强实践环节的认识和训练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平台,为“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2.3增设龙岩学院动物医学研究所为校内实践基地考虑到部分学生要考研,为了更好复习功课,增设龙岩学院动物医学研究所为校内实践基地。考研前他们在校内实习,考研结束后再安排到校外实践基地实习。动物医学研究所自2002年成立以来,掌握闽西、闽南及周边省份的最新疫情动态,每年有700多例次的病例,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现场教学平台。通过该平台的现场教学,学生可以在学校跟着老师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疫病诊断,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到实验室诊断的全过程,同时掌握最新疫病防治技术,为学生的实验提供新鲜而又丰富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

2.4对部分课程进行优化改革动物医学专业实行“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的缩短,所以部分课程必须进行改革。比如在家畜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中,突出猪和禽的解剖胚胎,省略大家畜的内容,突出了地域性和特色。还有外科学和产科学,这两门课程有一些内容重叠,合并后,重新修订课程标准,这样可以节省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兽医传染病学,改变原先的教学模式,现以动物医学研究所为平台,部分课程实行案例教学,在学生接触专业理论课后,可以依附动物医学研究所,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典型案例讨论。通过介绍案例的发生,以问题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循序渐进,从而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临床病例的能力,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另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一些先进的疾病诊断开始应用到动物医学临床,课程设置中增加分子生物学、现代兽医诊断技术和动物行为学等新课程。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打通相近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了生命科学基础实验课程,达到了资源共享,创新性强。另外,为了更好把握动物医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10年邀请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专家和其它高校相关专业教授、专家作为评委,进行“3+1”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可行性论证。

2.5实习安排及制定实习内容首先对学生根据实习志愿由实习单位负责人进行面试,择优录取后安排实习单位。整个实习分两个阶段进行。前半年以专业实习为主,后半年以专业轮岗实习为主,轮岗的基本原则是:不同实习单位之间相互轮岗,同时学生可以根据将来就业意愿,回原第一阶段实习单位进行就业实习。实习教学内容紧密围绕企业生产开展,主要包括各种养殖场、饲料厂、兽医院(宠物医院)、兽医站、动物医学研究所实习。根据动物医学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制定了实纲,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实践内容。如到猪场实习,要熟识养猪的全过程并掌握常见猪病的防治方法;到养禽场实习,要熟识养禽生产的全过程并掌握常见禽病的防治方法;到宠物医院实习,要熟悉兽医院日常工作的内容及常用的临床技术;到检疫局(包括屠宰场)实习,了解肉品卫生检疫的工作流程及相关的方法;在动物医学研究所实习,熟练掌握动物医学专业的实验室常规技术并应用临床诊断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个实践环节,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对生产组织、生产管理的感知水平。

2.6召开实习经验交流会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基地与学院的联系,强化实践基地对学生实习方案的落实,增加校外实践基地对学院学生实习的认同,讨论和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3+1”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在实习第一阶段结束后,我们都要邀请各实践基地负责人和学生代表召开实习经验交流会。各实习基地的代表就基地建设与学生实习开展的情况进行了汇报交流,对实习基地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分享,同时也对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过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剖析。实习基地代表一致认为,建设教学实习基地接纳学生实习意义重大,是互利双赢的,它既是企业人才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企业与学校一道在共同为社会培养人才。

3“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

3.1巩固和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在“3+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学时数从改革前的一个学期增加到两个学期。以2013级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为例,理论课时达1827学时,实验实践课时达1391学时,其中,在企业完成的专业实习课时为720学时(为期1年,以30周计),占总实验实践课时的51.8%。由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加强,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积极性,建立了牢固的专业思想,形成了浓厚的专业兴趣,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多项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今后走向社会或继续深造都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3.2提高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在推行新的“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后,教师必须亲自带队到生产实践一线指导学生实习,这就使中青年教师有了接触动物医学临床的机会,极大丰富了实践经验,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既有从事教育工作理论水平能力,又有技师或工程师的实践技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在生产实践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发现问题、激发科研灵感的过程,增强了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将收集的大量丰富的养殖场病例用于教学,丰富了教学素材,更形象更生动,提高了教学质量。

3.3大大提高就业率,增强了社会的影响力实施“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后,学生实践动手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大大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3年来共培养了198名毕业生,首次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用人单位反映,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五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安心基层、脚踏实地;二是专业实践能力强;三是创业能力强;四是适应能力强;五是综合素质高。动医专业考取研究生20人,考研率达10.1%,录取的院校有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反映了毕业生适应面广、综合素质好、能力强。一些学生在企业发展迅速,有的仅一年多时间,就成为企业中层管理人才,得到就业单位的认可,为学校创造了良好的口碑,增强了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11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为了实现理论学习与动手能力的结合,积累项目开发经验,湖南大学结合内外两个课堂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程项目开发过程的学习和实践体系,90%以上的专业课程含有实验环节,校内集中实习8周;结合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校外企业实践一年。为搞好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不仅设计了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还建立了激励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机制。

(1)项目开发小组。项目开发小组学习模式旨在使学生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学生以指导教师确定的实际项目或虚拟项目为课题,在教师的指导和培训下自主学习,共同探讨。这种模式不但使学生掌握自学专业知识的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其熟悉了软件项目的规范化开发过程,同时,编程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和表述能力等都得到了一定提高。

(2)课程设计。巩固了专业知识后,根据教学计划,学生学习进入偏重思考和技巧的课程设计环节,主要有C++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设计、网络程序设计基础、嵌入式系统、数字图像处理等。所有授课和实践都在实验室进行,指导老师面对面指导并与学生交流。同时,该校还开发了完整的基于人机交互的个性化学习系统,保证了教学目的的实现。

(3)校内工程训练。在前期的充分准备后,学生进入工程训练阶段。指导教师根据所指导的团队的基本情况,就一个工程项目从需求分析、程序设计、运行测试到最后的总结报告对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开发项目全程的工程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创新性开发意识等。

(4)校外工程实习。根据项目开发的经验,工程实习环境对养成良好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有较大作用,实习环境包括了开发场地、工程环境、工程氛围以及背景文化等。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使学生“毕业即上岗”,该校在进行充分的研讨和论证后,直接从教学计划入手,制定了大学四年级学生进人企业“真枪实弹”实习一年的教学计划。目前已在全国各大IT企业建立了60余个学生实习基地,所有学生分别进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长沙、南昌等城市的部分软件企业参加实习。在实习期间,建立完善严格的培养考核机制,包括对学生工程素质评价、对教学体系的企业评价、学生中期考核评价反馈、实习基地建设等,专家定期指导和检查实习情况,学生也必须定期向专业导师反馈自己在企业中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保证工程实践的顺利进行和毕业设计的质量。2.搭建创新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该校搭建的创新平台主要包括:

(1)微软“创新杯”软件设计大赛。该校借助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支持,发起并组织创办了湖南大学微软“创新杯”软件设计大赛。自2004年首届“创新杯”软件设计大赛以来,已举行三届,有来自校内上十个院系和省内其他各个高校的共百余件作品参加了比赛。同时,还邀请校内教授和企业专家通过项目跟踪和技术指导等方式对各参赛团队进行指导,为校内外的软件开发及技术爱好者提供一个切磋技艺、相互学习的交流平台,更为软件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巨大空间。“创新杯”软件设计大赛已成为校园科技文化节赛事的亮点之一,也将发展成为湖南大学的IT传统赛事。

(2)其他创新性竞赛。该校以培养学生创新性为出发点,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指定专门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SIT)项目、数模竞赛、美国ICM和IBM竞赛等,为学生搭建一个接触社会实际、增长创业才干的平台。这些创新训练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同时提高了其书写文档的水平。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12

2.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培养创新人才是不断完善室内设计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现代社会对室内设计创新人才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分别是:勇于创新的精神、知识与创新思维结合的能力以及创新思路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创新是室内设计中的第一要素,其创新的本质决定了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程中要围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来选拔和培养人才。国外研究型大学都建构了以研究为本的本科教育,将室内设计专业设为人才培养重点专业,通过不同程度的教育资源整合,不断推动了课程体系的创新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培养创新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已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趋势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国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已成为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使命。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坚持把研究性教学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室内设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1.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是教育之本

教师是学生探索求知路上的指明灯,只有不断丰富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给予学生所需的指导和帮助。只有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才能更有力地促进教学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不能仅仅停留在“备课、上课、讲课、听课”这几个层面,要在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如教师可积极参与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明确社会和企业对室内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在与学生的日常学习交流中,注重对学生这些必须要素的培养,明确专业教学努力方向,教师通过自我知识的不断更新,将新的知识理念贯穿于教学大纲中,以更好的指导专业教学。

2.开展实践教学体系

室内设计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不断培养创新型人才来解决工程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室内设计专业与建筑专业密切相关,这两个专业都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也是新时期下室内设计产业能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面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必须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在为学生选择高素质老师的前提下,对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锻炼更不容忽视。高校可通过不断与企业沟通和不断总结往年教学经验,建立一个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室内设计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锻炼。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熟悉了工作流程后,教师可以通过模拟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境,对学生进行真实项目的模拟训练,不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还让学生在模拟项目中学到了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对学生采取以企业要求为导向的理论实践训练模式是学校与企业保持有效联系的重要桥梁③。

3.采取多学科体系相互渗透的先进教育模式

室内设计是一个时尚、新鲜的行业,它秉承最前沿的设计理念,以美化人们的生活为目标。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形成不同时代新的艺术风格,既要引进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又要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汲取各学科的文化营养。设计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文化与艺术结合的学科,高校在培养设计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高校现在存在教学内容陈旧的弊病,为了更好的培养室内设计专业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学安排要在以室内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为中心的基础上,加强其他艺术学科及人文学科的教学。例如,可增设美术学科,对素描、彩绘等基础课程加以重视,为方便设计工作也可加强计算机课程的安排。通过多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为培养室内设计专业的人才创造了条件。

三、室内设计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1.做好专业知识的积累

室内设计专业的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在较长的学制时间内对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设计能力进行培养,其核心就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在刚刚接触专业工作时会有不适应的过程,但是从长远来看,学校教育期间进行的系统的学习基础还是为以后的设计创新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学生的创新能力会随着不断的实际锻炼慢慢提高。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具有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和资源强大的科研机构④。所谓创新,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异想天开,也不是单纯的鼓励学生追求新兴事物,而是培养学生通过正确的途径和合理的目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可通过不断资源整合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教学大纲,学生自身要重视系统学习期间所接触的各个学科的课程,只有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做好基础知识储备,才能从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古今中外,有不少优秀的设计典范,学生可以在积累专业知识的同时,做个有心人,把这些成功的素材和实例积累起来,必然会为以后的创新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2.注重学生对室内设计专业学习的兴趣

设计的灵感往往迸发于学习的热情,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学习兴趣对于其专业成绩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必然的联系。专业成绩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质量上。随着时展,原来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的模式早应该被淘汰,这种传统授课模式效果一般与学生的预期相差较大,导致学生兴趣下降,长此以往学习兴趣丧失⑤。为了仅仅抓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优势,教师对自身教育方式多加反省,思考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各种设计风格特点来激发学生对室内设计专业的兴趣,学校也可多组织设计竞赛,让学生在参与更多的室内设计竞赛的过程中,增加了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增强学习热情和信心。这种方式可以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另外,学生自身也要不断加强课外学习,通过阅读相关专业知识及观看相关视频加强对本专业的兴趣。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13

2.课程体系改革是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

建筑学科本身是一门美学艺术与科学技术兼融的综合性学科,注重开放性、实用性、时代性和前瞻性的融合,需要充分考虑建筑技术和实用要求,保持对现实的批评和反思。因此,高校建筑学专业应以就业岗位为依据,构建多元化的跨学科发展的建筑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向更宽的知识领域迈进,增强本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在建筑设计课的作业中,经常反映出学生综合考虑欠周详,在结构布置、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消防设计、设备安排、声光处理等方面概念模糊,为此,高校建筑学需加强课程综合化,优化课程整体结构:(1)应将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及建筑材料等多门课程联系起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注重专业课程的衔接、渗透与融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综合知识交叉学习及运用,建立平衡的综合专业课程体系。(2)加强学生系统的建筑设计表现思维的训练。手绘、模型和计算机的图形绘制能够使设计构想具体呈现,扎实的建筑表达功底能够提高工作环节的效率。(3)关注学术前沿,及时吸纳建筑科学技术的最新动向和先进内容,促进国外多元建筑文化的引进,把最新的学术观点、案例补充到教学内容中。由于建筑学相关知识体系的知识量急剧增长,可根据建筑企业需求增加新课程。(4)每学年的春季学期末尾、暑假前抽出3~4周构成一个较短的小学期,小学期主要安排学生进行快速设计、综合实践等,用于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横向联系,互相促进。除课堂以外,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为常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可以活跃同学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创造性的追求:(1)邀请建筑名师、专家开设讲座及研讨会,开设建筑与文化、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新技术、绿色建筑与人类的行为方式等论坛沙龙。(2)让学生更多地观摩学习丰富多样的建筑实体及校内或校际间建筑设计作品展。(3)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级别、富有挑战性的建筑设计竞赛。“以赛促学”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加潜心向学。

3.教学模式多样化是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

面对建筑市场的日新月异,高校需要通过多种教育教学方式的教育和多方位的培训,拓展教学时间、空间、范畴、目标、手段、成果等,对建筑学人才进行全面培养。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论教学与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建筑观和良好的建筑素养。以理论课“城市规划原理”为例,除课堂理论精讲外,可以将学生们划分小组,分别对学校所在城市按区域划分进行课下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区域规模,建筑规划、功能、布局,道路设置及其公共服务设施配设情况。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可以把调研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除实地调研外,还可利用网络、图书馆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鼓励学生相互协作、互动交流,最后整个小组完成一套城市区域规划图纸。每组学生选派代表以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对调研成果进行总结汇报,组际间可以互相概括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营造思维活跃、自由开放、人人争先创新的氛围,使学生加强理论思维的训练与设计方法的学习,强化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建筑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采用“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型”教学,即由学校专业教师担任导师,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聘请企业导师,由导师确定专题,如公共服务设计、绿色建筑、低碳城市与建筑、城市生态景观等,题目要具有前瞻性、多元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学生选择适合的专题进行研究,以小组为单位。具体内容包括设计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方案讨论、设计分工、最终成果表达等,导师起到向导与顾问的作用。“设计工作室”营造自由创新的学术氛围,既提高了学生自我构架知识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促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并重。

4.实践教学是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创新源于实践”,建筑学科是一门与实践连接紧密的学科,建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主要有传统建筑测绘实习、美术实习、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工地实习等。上述大多数实习以参观、学习为主,偏于感性,缺少与实际工程接触的机会。因此,高校建筑学专业应增加企业建筑师业务方面的实习,建立“校企合作——行业标准、任务载体、项目驱动、能力核心”的有效机制,使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在“真枪实干”中得以强化,同时职业道德观、人格和意志品质也得到不断提升。企业建筑师业务实习激发实习学生创造活力的关键在于建筑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方面:(1)在经验丰富的建筑工程师指导下,锻炼实习学生具有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和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建筑方案设计须经历形象构思、细部深化、平面功能和结构设计等环节,指导学生不要过于注重设计结果的视觉传达,而忽视建筑归根结底为“人”服务的本质。(2)建筑施工图设计需要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强学生绘图软件的表达应用能力,具备计算机图形、数据的处理能力,但在真正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因素较多,如交通流线、防火、防洪、节能、地下空间以及与当地文化、历史、地理、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协调等,建筑整体考虑很重要,因此指导学生注重建筑设计基础规范知识的学习,增强综合理论的融合能力。

5.多元化教学评价是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优化措施

客观、科学、全面、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价是建筑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直接动力。教学评价应注重目标导向,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实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学业成绩与能力评估相结合。评价目标需要具体化、明细化和可操作化,改变以往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现象,摒弃肤浅创作习性和浮躁学风。每一门主干课程可采用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50%,考核内容包括作业、论文、调研报告、设计调研等。期末则采用多维评图方式结合的形式,可采用学生答辩式评图、师生分组评图、教师联评、外聘专家评图等方式,建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例如答辩式评图,通过学生讲述和发表意见,锻炼学生的描述讲解图形能力。高校应加强建筑师企业业务实习的管理与评估,实习生所在实习单位根据统一标准给予学生相应分数,包括学生对于岗位实习的认识、学习态度、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吃苦耐劳及协作精神,将社会评价纳入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之一,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习成效,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在岗”锻炼。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