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人民教育论文实用13篇

人民教育论文
人民教育论文篇1

一、影响基层人民银行培训效果的因素分析

(一)会计人员培训缺乏系统规划。目前基层人民银行会计培训主要围绕年度工作要点开展,缺乏系统性规划。一方面在制定辖区会计人员教育培训计划时未能充分考虑会计人员现状,很少站在全局高度统一规划,会计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直接结合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培训,导致培训与实际需求不衔接,纯粹为了工作开展而培训,培训内容单纯集中在基本业务知识和制度讲解,具有专门特点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培训少。另一方面教育培训内容前瞻性存在过剩或不足的现象,影响了会计人员培训的积极性,比如财政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完全依托会计网校培训,培训的内容大多是企业会计的内容,与央行的业务脱节,前瞻性不足;总行通过内网组织的培训,包括会计人员培训,培训的内容没有考虑基层行的特点,比如国际性的央行财务体系研究等前瞻性上又略显过剩。未能有效开展深层次的贴合基层的央行会计知识和经济金融知识学习讨论,影响了培训效果的转换,更是不能满足人民银行会计业务转型工作长期发展的需要。第三方面在培训费管理新规出台后,要求所有的培训必须有培训计划,没有培训计划的,原则上不允许报销培训费用;在缺乏系统性规划的前提下,会影响会计人员培训计划的制定,进而影响培训的效果。(二)会计人员培训评估体系不健全。一是网络会计教育培训测评基本以测试的形式来进行,测试的内容过于简单,无论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还是人民银行内部的网络培训,有的是讲的内容,有的是日常简单的会计基础知识,直接影响了培训的严肃性。导致大部分员工认为教育培训就是为了完成任务,扎扎实实走过场,培训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二是会计教育培训激励机制欠缺,除了部分取得国家认可证书的教育培训外,如注册会计师考试、研究生学历教育等有适当的奖励外,其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没有奖励机制,没有真正把教育培训与年度考核、职称聘任开展情况挂钩,造成了会计人员“学与不学都一样”的学习态度,直接导致部分员工以“工作忙、任务重、时间紧”为由敷衍参加教育培训,导致会计人员教育培训流于形式。三是培训效果不理想,培训现场讨论热烈,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内容缺乏有效追踪提高,培训效果转化程度低,对培训后要达到的效果缺乏明确的认识,常常是为培训而培训,没有真正实现以培训促工作的目的。(三)会计人员队伍老龄化导致其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一是年龄结构老化。大多数基层人民银行会计人员年龄偏大,据不完全统计,全辖会计从业人员平均年龄在42岁,县支行更是达到了45岁,大部分会级人员由于长期从事会计岗位,提拔晋职的希望不大导致其参见教育培训的热情不高,会计工作管理满足于经验管理,工作目标就是安全无事故,会计队伍活力不足。二是思想观念老化。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缓慢,再加上传统思想“人过四十不学艺”的影响,认为没必要再认真学习会计新业务和新知识,用自己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也能应对日常工作,影响了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会计人员的培训效果有待提升。随着人民银行会计业务管理不断加强,总行及上级行会计部门对会计队伍的培训教育日渐重视,培训内容和方式也不断改进,但是全员培训的次数较少,培训效果有待提升。一是培训范围有限,主要表现为受时间、费用限制,会计人员培训往往主要集中于会计主管或者部分业务骨干等少数人,使得全员培训目标不能实现。二是培训方式大部分仍以层层培训为主,即总行培训省行、省行培训地市和县支行,更有甚者地市再培训县支行,层层培训的方式直接降低了培训效果。(五)会计人员培训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目前的会计人员培训基本局限于会计基础理论的范畴,没有将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各类法律常规知识、高新技术的发展态势及其影响等与会计培训有效融合,影响了基层会计人员的思路和视野,管理能力和水平改善不大,无法很好适应新形势下中央银行会计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更不能站在较高层次有效开展创新性管理工作。

二、改进基层人民银行会计培训效果的建议

(一)制定长期会计人员培训规划,提供良好培训资源。会计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应从人民银行会计工作转型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出发,科学制定匹配会计队伍建设现状的培训标准,下发会计人员培训教育整体规划。一是针对会计人员队伍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准确掌握各岗位会计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文化知识和业务工作能力等情况,划分各类别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政治理论水平、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能力的基本标准,以及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具体标准,从而构成完整的会计人员素质能力标准评估体系,以此以专业胜任能力为基础、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与履职能力相衔接的会计教育培训体系。二是提升会计人员培训的灵活性,会计人员在完成规定的基础内容培训后.可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工作岗位的要求,自主地选择培训内容,使培训的供需达到最佳匹配。三是充分发挥总行的在线培训,利用总行的优势,提供更优秀的培训资源。(二)完善会计培训评估机制,创新培训管理手段。一是要加强会计培训组织领导,结合人民银行会计全局性工作和重大事项,积极联合人事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保证教育会计培训工作落实。二是实施会计人员培训学分制度。借鉴卫生人员目前实施的继续教育学分制度,会计人员培训学分分为部级学分和省级学分,部级学分通过参加部级的培训获得,比如人民银行各专业司局或者《金融时报》和《金融会计》组织的专题学分培训以及财政部组织的部级培训,省级学分由省会中支组织的培训取得。部级学分用于职称晋升需要,达不到学分就不能晋升,省级学分用于年度考核,达不到规定的学分,年度职称考核就不能算是称职,督促会计培训取得良好效果。(三)创新开展会计队伍培训。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培养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能力。会计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受训者具备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央行会计培训课程结构设计必须打破传统理论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思维,建议尝试试行上岗证培训,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在一个明确的平台很好地结合。针对岗位工作内容设计相应的培训项目及多个对应的工作任务,每个项目都针对会计工作过程中的某一具体方面或环节,都有具体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培养目标,受训人员完成所有项目的学习,也就具备了从事央行所有会计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获得上岗证或者规定的学分,否则就不能上岗。(四)建好人才库,发挥人才“池子”的作用。成分发挥会计人才库的作用,目前按照省行的统一规划,各地市也建立了会计人才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发挥会计人才库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荣誉。下一步要充分发挥人才库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人才的“池子”,提高人才库的含金量,做好应急会计队伍的建设。(五)改进会计培训知识结构,拓宽培训广度和深度。会计培训应不局限于会计专业知识,除开展基本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培训外,适度增加会计前沿动态、最新会计理论和观念;本地区、全国以至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金融形式分析;国内国际经济金融热点事件讲解,做到深广结合。并与人民银行会计工作实务紧密联系,启发会计人员的管理性思维,促使其从经济金融管理者的高度看待各类问题,工作中更具全局性思维、前瞻性意识、以及较强的社会使命感。(六)采取多种形式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忠诚度和兴趣。经常组织区域性的会计队伍横向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拓宽思维。会计工作的机械重复性和安全管理的固定模式,在一定程度束缚了会计人员的思维,没有有效触动和启发思维的环境,会计工作兴趣逐步降低。因此,经常性开展会计队伍横向交流学习或者联谊活动,推出先进典型,介绍经验,探讨问题,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和激励,有助于在会计队伍中培养浓厚的会计职业兴趣。

作者:焦政康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周口市中心支行

人民教育论文篇2

(2)民办高校学生文化素质知识的情况

根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大多数的民办高校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较为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认识有些模糊不清,更有一些学生对人文素质一点都不清楚,同时也没有对知识的渴望心理。通过相关权威部门的分析可以发现,民办高校要想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体制以及条件等各方面与公办高校有所差别,这就造成了我国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的体系构建并不全面,在相关的教学政策、组织管理、以及师资建设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还有相当的欠缺。通过与公办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同相对比后可以发现,虽然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但是在价值取向、理论修养以及文化素质方面与公立高校的学生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距离,这种情况的出现不符合国家对高人文素质人才的培养理念。但是我国民办高校也是我国对学生进行高等教育的主要渠道,其同样承担着培养祖国后备人才的任务。

2我国民办高校存在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

(1)我国民办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就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情况来讲,从学校的校领导到各级的基层领导等都没有对此问题进行重视。如果想要在民办高校中建立起相应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在我国开展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定位过于理想化宏观化,导致了绝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不能能很哈的理解,造成了目标模糊的情况出现。同时民办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没有足够的实力,这将严重的影响文化素质教育情况。

(2)课程单一、师资力量不足

就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来讲,民办高校应该具有非常高的自主办学能力,同时在学科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上可以有更多的空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受到教师能力以及办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大多以公办院校所走的道路作为标准,只是一味的走公办院校走过的路,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也以达到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为主,并不追求教育的效果,这就造成了民办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育质量较低,只是单纯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并不注重对学生的品格的塑造。

人民教育论文篇3

教育要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就需要对教育和教育理念进行调整与反思。进化教育论正是在我国教育大改革大发展大创新的环境下破茧而出、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民办高校被看作普通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教育环境的复杂多变,民办高校既承担教育创新的重任,又作为提供教育资源与实施教育活动的教育系统,迫切需要运用新的教育理念----进化教育论,来改变人们对当前教育作用的看法,以利于培养适应当代科技与经济发展趋势要求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当然,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更要注重自身环境特别是人文环境的建设和优化,以实现教育与教化的功能,促进学校健康成长和科学发展。否则,民办高校就会缺乏生机,丧失活力,不仅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将失去教育资格,丧失生存的基础和空间。

一、进化教育论杂交优势原则简述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的创办者涂宏斌教授在近30年从事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进化教育论”的教育新思想。进化教育论突破传统教育理论的研究方法,从自然科学的视角,引进系统论、广义进化论和杂交优势论,构成一个崭新的教育学理论。进化教育论扎根于自组织系统的进化规律,通过建立进化的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形象反映系统进化的本质规律,为我们研究各种系统的进化规律提供了有效方法。进化教育论的理论体系由两大原理和一个基本方法论组成,即自主成长假说、环境育人原理及杂交优势原则。系统单体和系统以外的大系统,分别叫系统和环境。系统在进化过程中具有遗传和变异两大特性,而环境在对系统的作用中具有选择性和包容性两大特征。杂交优势原则是运用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使两个不同性状的同一层次的系统组合。组合的结果是:1、扩大的变异谱,增加了环境的适应能力。2、使系统更加开放,即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另一个开放的系统组合成为更加开放的系统,实现人们常说(1+1 >2),也就是建立了一个更加“耗散”的自组织系统,增强了生命力和进化力的潜力。这就是杂交优势原则。

二、杂交优势进化思想在教育系统的实现基础

进化教育论认为,杂交优势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开放耗散的良性系统。耗散结构是开发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出现的一种新的、有序的、内部充满活力的自组织结构。它是比利时著名科学家普利高津通过对非平衡系统的长期研究于1969年创立的一种自组织理论。如果一个系统处于开放状态,在从平衡态到衡态,再到远离平衡态的演化过程中,当达到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时,一旦系统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通过涨落,该组织就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并保持一定稳定性,且不因外界微小扰动而消失,此即为耗散结构。进化教育论者认为,教育不是一个封闭的天然系统,它不像机械装置那样严格按照一定的运行法则进行活动,与社会系统一样,教育也是不断进化发展的系统,不存在任何预成教育的终极原因和最终结果。一方面,教育是人类行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它又是具有一定目的性和指向性的活动。教育活动是一个由人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的构成元素有:学习主体(学生个体)---子系统,教育环境---大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作为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是一个由人、财、物、信息等要素在一定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其基本特征与耗散结构高度契合。

1.学校是开放系统。从耗散结构知道,一个孤立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它的熵达到最大时会导致系统形成最无序的平衡态,呈现一片死的现象。只有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才能使系统进入相对有序的状态。所以对于开放系统来说,系统可以通过自发的对称破缺从无序进入有序的耗散结构状态。我们认为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学校系统的发展,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需要从外部环境获得资源。首先是教育环境的开放性,学校需要从外部输送教学设备、教学仪器和师资、生源等,并与市场(社会)之间实现物资、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之间的交流。其次是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空等都具有开放性。

2.学校是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平衡态是指构成系统的部分、要素在物质、能量或信息分布上的均匀、无差异状态,这种状态在结构上是最无序的,也是无活力的 。非平衡态则是有差异、分布不均匀的。“在所有层次上……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在学校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远离平衡态,如学校中存在着权力与政治矛盾,学校组织文化与氛围在学校变革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学校决策模式的作用、价值与适应范围不同;沟通是一个交互过程,遍及学校生活的各个角落,促进学校的个体沟通与组织沟通是学校变革的任务之一。学校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远离平衡态,如过分强调培养目标的统一性,忽视因材施教,导致人才培养缺少个性和特色;过分强调教学结构的完整性,以结构是否完整作为考核教学优劣的重要指标;过于注重知识记忆和考试的甄别、筛选功能,忽略了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平衡态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延缓了教育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进程。因此,学校突显活力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远离平衡、改革创新。

3.学校系统具有非线性特性。学校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个人之间,以及管理者管理能力、学生知识能力、教师教学水平之间等,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这些相互作用和反馈通常是非线性的,即不是简单的叠加。各个要素之间若能合理布局,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可以使其具有原来各单个要素所不具有的新功能,进而高度融合、耦合,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整体效益,大大促进教育教学效果。反之,若各要素之间布局不合理或互相间不协调,就会抵消整体效果甚至产生负面效应,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会出现负反馈,使学校整体环境适应能力大为减弱。

三、民办高校人文环境优化研究

(一)人文环境的组成及影响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外界及内部各种因素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受到它们的影响。学校内部各种人的元素、物的元素共同构成一个自组织系统,而由人的文化变量包括共同的理想、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行为元素等构成的人文环境又是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可称为学校教育的“内环境”或“软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受什么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转变。这种微环境往往会发生链式反映,产生“蝴蝶效应”,从而对学校教育系统带来严重影响。马克思说过:环境是人改变的,但环境也能改变人。因为人的意识是可以改变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环境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内源性、诱导性、可变性,所以必须重视人文环境建设与优化,使其向有利于学校健康发展方向变化并优化传递优良性状。根据进化论的观点,世界是系统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也都是系统的,而系统又是进化的,是按照进化规律演变的。我们要按照并运用进化教育论关于杂交优势原则理论,使得系统的“性状谱”(变异谱)发生变化,系统原有优势特性被弱化,弱势特性被拉升,换句话说就是优良的基因达到遗传和发扬,不良的基因到得变异和弱化,从而使得系统适应环境能力提升。也就说,学校教育自组织要通过自身免疫形成负熵流,或外力突变引入负熵流来抵消正熵带来的不稳定性,从而维持学校的存在与发展。

(二)民办高校人文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催生成长起来,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就是明证。由于我国的民办高校大都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发展不足,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在学校组织内部人文环境方面。主要表现在:管理较松弛,学校处于无管理或半管理状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存在鸿沟,部门之间协作精神不强;员工缺乏归属感、安全感、责任感,雇佣意识较浓,对学校的关注度、美誉度、忠诚度不高,并且员工之间缺乏信任,缺乏沟通,缺乏主人翁精神;教学管理创新不足,教师科研自主性不强,教学方式单一,理论脱离现实,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学生学习氛围薄弱,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与方式简单枯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作用不明显。

(三)民办高校人文环境建设与优化

1. 凝聚思想人文

民办高校的创建者大都是热心社会公益、热爱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他们一方面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一方面肩负学校发展与建设的责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办学思想是学校的灵魂与指南,是激励师生开拓创新的精神旗帜,关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回答办学举什么旗、培养什么人等方向性问题,而且回答了如何培养人、怎样办好学等重大实践性问题。因此在探索民办高校发展特色的进程中,凝聚思想人文成为民办高校存在的基石。也就是要形成和彰显民办高校自身特质的大学精神,激发师生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做到外展形象、内聚人心、传承文明。首先要昂扬公益性办学原则,坚持依法办学和诚信办学,破除当前社会上对民办学校存在的种种偏见与错误认识,以优异的教育质量回报社会,这是民办高校践行社会责任的强大信念。其次要弘扬创始人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如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精神。这些精神是学校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和宝贵财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价值观的传递、文脉的流淌。同时,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费用来源于学费收入,自负盈亏,因此必须树立企业家精神,像优秀企业家那样经营好、发展好学校,在突出公益性基础上维护办学效益,重视投入与产出的相生关系。要明确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提升与发挥也是生产力。第三要确立校魂文化,包括办学思想及校训、校歌、校徽等具有校本特色的形象标识体系。总之,思想人文是大学精神的实质内涵,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对学校所倡导的优良校风、学风、教风可以起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

2. 建设管理人文

学校组织系统的人文特性决定了在管理过程中必须突出师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师生,满足师生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极力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管理行为文化,尤其是民办高校更显急迫。一是要强化内部管理,实行全员负责制与岗位责任制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明确员工的责任与义务,做到凡事有规则、有负责、有程序、有监控,防止越权与争权,防止渎职和腐败。同时,运用杂交优势原理,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反馈机制,防止产生“山寨”组织。二是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注意科学性、实效性,又要注意人文性、公平性,使制度既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又具有号召性和感召力。三是引导师生形成与学校整体利益要求一致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注意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共青团的接班人和后备军作用,形成多方协作、齐抓共管的局面,促进事关学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思政教育和安全稳定等方面工作的进步。四是认识沟通的重要性,切实建立沟通的机制,搭建沟通的平台。不仅各部门之间、师生员工之间要重视加强沟通,而且各层次的管理者也要采用适当的沟通方法、合适的沟通渠道与师生员工进行情感沟通、政策沟通、目标与计划沟通等,使师生员工了解与他们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学校信息,提高师生对学校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从而创造和谐的人文氛围。

3. 优化教学人文

一所优秀大学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国际化。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教师、管理者聚集在同一个校园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并产生火花,达到融合。这种教育思想的国际化正是进化教育论所倡导的杂交优势原则在教育系统中的运用。因此必须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人文环境。第一,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管理体制,构建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教管学立体联动的新型管理体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生产线”建立现代教学管理制度,重视学生的学习自;积极推行导师制,建立与班主任、辅导员相结合的导师队伍,加强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引导和指导。第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即从以教师“教”为本位向以学生“学”为本位转变;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学生学习的“设计师、引路人、推进者”转变;学生的角色 则必须从“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从“消极学习”向“积极学习”转变,从“他律服从”向“自律能动”转变,从而构建新型教学关系。第三,建立协作学习机制。传统的教学相互作用理论,只限于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彼此作用,忽视了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协作学习机制(包括网络学习、博客交流、小组学习、 质疑争辩、讨论探究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实现多向交流。第四,崇尚学术科研。教学和科研密不可分,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学术研究是大学的崇高使命。而民办高校在这方面普遍存在天然“短板”,因此民办高校要真正成为大学,就必须加强学术科研,重视营造学术氛围,培养科研因子。同时,要遵循学术科研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学术科研评价活动的方法、标准和机制,而不能单纯地看科研项目申请数量和论文产出的数量,防止“唯数量论”,应注重科研工作在指导实践工作中的运用,以推动和促进学校在教育、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成长进步。

4. 培养教育人文

进化教育论者认为:环境优化是达尔文的环境决定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育人环境乃受教育者得以进化的决定因素。按照进化规律,学习主体的自主成长的原动力只有在外在环境的选择下,才能得以实现,即教育环境或育人环境“选择”了人的成长方向。如同自然环境对生物基因的“选择”一样。由于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存在明显先天不足,因而要更加重视学校育人环境的建设,扫除各种精神“污染源”,优化学习主体成长环境,培养良好的教育人文。首先,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注重教师整体素质和育人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学习培训和岗位练兵,使教师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其次,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上,要真正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为学生终身教育和前途着想,摒弃传统的“产品型”人才培养模式,确立“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要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学校这个教育系统中,施教者(教职员工)与受教者(学生)共同构成鲜活的人文系统,施教者在教学、管理、服务等方方面面构成的微教育环境,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者,因此每个教职员工必须明确其一言一行代表师者形象、学校形象。第四,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充分活跃学生社团活动,发挥第二课堂隐形教育的作用,与课堂教学的显性教育一起构筑一个全面、综合的大学教育体系。第五,在学生管理上,应重视榜样力量的引导和春风化雨的影响,实行素质教育,加强基础训练和能力锻炼,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优势,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人民教育论文篇4

把人文关怀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种符合时展和教育改革要求的价值取向。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为今后有效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应当注重理论分析和价值应用研究,研究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的特殊性,认真分析人文关怀的特殊定位、特殊规律和特殊功能,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一、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特殊定位

(一)人文关怀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的价值、开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人以更多选择和创造机会的人生哲学。〔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人文关怀应该体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本身都是属于创造性的人文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将人文关怀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切,努力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又要倡导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提高,融合民族文化开展人文关怀教育工作,使人文关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决定性作用。

(二)人文关怀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关联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在诉求。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的核心思想是立足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把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自由平等的爱护主体,引导他们根据思想道德规范促进自身主体意识的良性发展。人文关怀应当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为宗旨,尊重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性价值,理性对待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客观差异,尽可能的采取多种人文手段,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多样化的合理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功能得到强化。笔者认为,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需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存现状、性格尊严、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给予真正的情感关切,去认真挖掘每一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性价值。

二、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特殊规律

人文关怀需要重点把握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和教育内容的民族性,创新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培养更多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储备人才。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对象的独特性

认识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是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我们知道,作为独具个性的特殊群体,少数民族大学生除了具备和其他大学生的一般性特征,同样存在思想道德水平和教育层次的个性化差异,主要表现为:独具群体性和个性化,缺乏主体性意识,教育层次不平衡,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笔者从事少数民族大学生理论课教学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内部存在教育基础和知识可接受能力的差异,个别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弱,专业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效果不佳,自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笔者以为,应当增强人文关怀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的情感引导能力,结合每位民族大学生的自身教育背景,在一定范围试用分层教育模式,发展培养不同层次的个体人格。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由于复杂的民族社会文化环境,再加上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西方政治思潮的全球化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均呈现出群体的民族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自身民族属性普遍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这种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教育者既要考虑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受教育背景的复杂性,又要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让他们更好地熟悉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了解民族地区的发展规划,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民族心理素质、知识创新能力,提前做好人生未来的谋划。

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够称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3〕 在不同的民族学生个体之间发生的交往联系中,若涉及对民族语言、语言风俗、信仰习惯等民族特点不尊重的问题,属于民族关系,而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同学关系。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内容既要体现倡导平等意识的民族特性,又要引导各个民族学生平等和谐地交流,学会正确对待解决民族问题,自觉做好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内容的民族性

传统人文关怀教育体系在目标定位上过多强调“集体价值”的一元性,关于培养什么样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目标界定模糊,容易出现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个体价值定位偏离甚至可能会产生个体边缘化现象。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民族性决定了人文关怀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上的选择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教育内容的讲授除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还要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文化背景,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方法,增加更多的情感互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营造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这也是贯彻民族教育平等思想的重要体现。

三、明确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特殊功能

(一)弘扬民族文化,明确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价值

人文关怀应该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坚持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主体观”。〔4〕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平等交流。〔5〕

人文关怀教育者首先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熟悉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才能承担好培养少数民族合格人才的重任。教育者需要树立人文关怀自觉意识,认真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他们学会了解和欣赏自己的个性。立足于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照顾好他们的学习生活,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发展好他们的主体意识。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实践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对于民族人口整体素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多选择民族文化为教育创作题材,适当开发富有地方民族区域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学习吸收其他民族文化。

(二)培养民族自信,关注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格素养

采用人性化的关怀服务方式,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搭建更多的成长发展平台,是搭建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笔者以为,应当定期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问卷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人格特征和政治立场,塑造健全的独立人格,帮助他们提升民族自信。

管理工作应当适当兼顾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利益诉求,做好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服务;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校园民族风情中陶冶思想情操;拓展社会交往的舞台,举办民族知识竞赛、民族宿舍文化节、民族游园娱乐、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歌曲比赛、民族故事阅读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塑造少数民族大学生良好的人文品质。

(三)激发民族自觉,培养凝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中国梦的提出不仅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新的内容,也赋予了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新的时代使命感与高度的责任感。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把握中国梦的战略理念,是夯实推动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所有中华民族成员的共同参与创造,只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只有个人的人生理想积极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我们从民族视角去解读中国梦,强化民族自觉意识,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青融入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民族篇章,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性力量,获得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参 考 文 献〕

〔1〕王东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4):135.

〔2〕高艳青.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4):56

人民教育论文篇5

国内以往的民族教育研究,大多集中在探讨民族地区教育如何按照国家的统一教育体系标准进行建构和改革,理论上往往运用普适化(universality)的大教育理论来整合和规范针对民族学校和民族学生的教育思想、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但是,引起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注意的一个现象是,虽然国家和民族地区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在过去十几年间,虽然民族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类似新疆这样多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内地汉族地区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在扩大,即使在新疆地区,民族学校的教育与汉族学校的教育也同样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呈现出明显扩大的趋势。这是否揭示,在民族教育研究领域,存在着我们尚未搞清楚的一些规律性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民族教育本身的发展。本文依据教育人类学提出的一些原则和在新疆民族地区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探究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并试图给予理论说明。

普适化教育理论与多元文化现实

讨论民族教育,应该首先搞清楚几个基本的概念。第一个是“民族教育”,目前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一般都认为民族教育界民族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特指除汉族外,对其他55个少数民族实施的教育”《教育大辞典·民族卷》,也有学者指出,中国民族教育是由“单一民族教育”和“复合民族教育”所构成,“单一民族教育,不仅指各个少数民族教育,同时也指作为主流民族的汉族的民族教育”;“复合民族教育,是指中华民族整体的民族教育”。哈经雄、滕星主编的《民族教育学通论》一书中提出了另外一种民族教育的界定性认识,他们指出:“民族教育是指对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活动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的文化传播和培养该共同体成员适应本民族文化的社会活动。”第二个概念是教育,从上述关于民族教育的认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论者讨论的是“教育”,但是对于教育的认识并不尽一致,《教育大辞典·民族卷》所指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而《民族教育学通论》所指的教育则是一种人的个体和社会化和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手段,强调教育是某种“文化教育”,在这个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任何教育必然是某个民族的教育“。事实上,国内教育界在论及“教育”这个人类活动时,往往主要指的是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教育活动,这一点与政府的产业分类是一致的,而在论及“民族教育”时,往往指的是“少数民族学校教育”,这和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分类是一致的。

在类似“民族教育”和“教育”这样一些基本概念认识上的差异,必然影响乃至决定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和教育实践的不同认识,由此也必然得出关于教育的不同理念和操作方法。同时,认识上的差异和操作方法上的不同,必然对教育实践活动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冷静地考察目前国内民族教育研究的事实和这种事实引发出的问题。目前国内的民族教育研究和实践,主要建构在普适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之上,其主要的特点是研究和实践如何使各个少数民族的教育建构在国家统一的教育体系、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上,其中对学校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是核心。而这种普适化教育理论和实践,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的民族群体教育中产生的效果与普适化的预期并不完全一样,以新疆为例,国家或自治区“普适化”的教学大纲在各个民族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效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主要地体现在汉族学生就学的学校教育和单一少数民族学生就学的学校(即大家熟知的“汉族学校和民族学校”)的教育之间,也体现在汉族学生就学的学校教育、单一少数民族学生就学的学校教育和汉族——少数民族学生混合就学的学校(即大家熟知的“民考民”学生和“民考汉学生”就学的学校)的教育之间。

罗列一些统计数据可能对支持上述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数据本身并不是唯一甚至主要的探讨问题的话语方式。认识的出发点仍然是教育实践出现的问题本身。比如,近年来新疆地区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特别是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无法回避的现象,中小学及高等院校的教师们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民族学校的汉语教学水平远没有达到大纲期望的水平,学生汉语水平不高造成获取信息的困难,因为与民族语言相比,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在提供信息和获取信息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第二,民族学校的师资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特别是一些县、乡、村学校更是如此;第三,社会在吸纳大中专毕业的劳动力资源时,对学生的语言水平(主要是汉语和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考虑比较多,而一般不考虑毕业生是来自民族学校或汉族学校,或是来自民族语言授课和汉语授课的学校,而是用“市场”认定的标准衡量学生的技能;第四,除政府部门和政府管理的“事业单位”外,国家规定的民族学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享有的“优惠政策”在市场经济中一般已经基本不起作用。上述这些或许是产生问题的原因,但不是深层或最主要的原因,实际上,这些被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定势”化的原因,思考的逻辑仍然是“普适化”的教育逻辑,其话语方式的表述和分析,仍然存在着缺陷,最主要的是它们忽略了民族教育中的特性,使用的仍然是“普适化”的认识和评价标准。

新疆地区民族教育的一个基本现实是,无论是教育本身还是教育所处的社会,在文化上都不是单质的。这是因为在这里,存在着众多的民族,这些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对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的长期适应,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各自的鲜明特征,这些特征不仅仅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内隐于他们的观念和对世界的看法里。与中国内地相比,新疆地区文化的多样性特征非常鲜明,这也必然引出另外一个与教育有着直接关系的认识,即新疆各个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由此认识,在新疆这样的地区,多民族存在和多种文化存在的现实决定了它的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多元文化社会,在这个多元文化社会中,新疆多民族的教育,必然是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教育,也就是说,新疆地区民族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的文化多元性,多元文化现实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是研究这个地区民族教育的研究者不可能回避的问题之一。

既然新疆文化多元性决定了它的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教育,我们就有了审视目前在这里普遍实践着的“普适化”教育的理论和教育目标的视角,即怎样认识各个民族的文化在民族教育中的多重作用;怎样认识各个民族文化中存在着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学习策略与“普适化”教育的理论和教育目标之间存在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怎样认识受各个民族文化中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影响所直接导致的教育实践呈现出的多样化特点,所有这些问题在既注的民族教育研究中基本上没有得到重视,而实际上它们是民族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普适化”教育理论有一个很明确的指导思想,即它提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具有适用于一切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的规范性特征。不能完全否定追求民族教育普适化的努力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因为教育普适化是现代以降全球化及其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教育普适化追求的目标之一是与“国际教育接轨”从而使国家的教育实现现代化。然而,即使教育的普适化是教育实践的终极目标之一,我们也不能忽视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在教育过程中对民族教育实践的影响。作为一种话语方式,无视文化多样性影响而追求民族教育“普适化”的结果,至少在理论上存在缺陷,这是因为,教育是人的实践,教育学是人的科学,人有其生活与立场,有其生命痛痒亲切的所在,这些都体现在特定群体的文化中,人类群体按照自己的文化规则生活着,而文化的传承本身就是教育的过程,否定人的实践,否定人的实践中的文化差异,“普适化”的努力只会使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远离由文化规则制约的行动与实践,并建构出一种居高临下的话语方式——教育学这个有关人的实践的学科高居(远居)于人的文化之上——这种“普适化”的话语方式不仅是有缺陷的,由此引发的实践也就具有了一种破坏性的特点,因为存在的文化差异性被忽视了,不独被教育者的文化身份在教育过程中被忽视,教育实践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亦被架空了。

民族教育特征的再认识

教育学中的“普适化”教育理论研究关注的主要是学校教育,而教育人类学把教育看作是存在于人的生命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虽然近年来教育学的“普适化”教育理论也开始强调教育存在于人的一生之中的认识,提出了“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概念,但是强调的重点仍然是通过学校教育或类似学校教育的途径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承认教育学和教育人类学对于诸如“教育”、“学习”等概念认识的差异,对于考察民族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转贴于 首先是关于“教育”的认识。教育学虽然也一般地承认学校教育不完全是一个人教育的全部内容,但是无论是教育理论研究或是教育实践,都把学校教育看作是最重要的教育实践过程。对于这一点,只要翻阅冠之于“教育研究”或“民族教育”题目的文章就可以得出结论。

“普适化”教育理论研究,一般不考虑接受学校教育的受教育者本人在进入“正规学校教育”之前的文化形成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获得的学习理念和策略,而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如何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揭示出,社会中个体的人“有文化”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所处的社会对他“漏化”(enculturation)的结果。“濡化”是特定社会的个体的人获得这个社会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个体的人不仅通过家庭和社区习得了自己民族或族群的文化,也习得了如何“习得”文化的方法和思维。对于一个国家内的主体民族,学校教育和他们的文化存在着明显的亲和力和比较多的一致性(当然我们不能排除地域和城乡之间差异对这种亲和力和一致性产生的空间和时间的差异影响),这种亲和力和一致性通过学校教育语言——国家通用语——而得到加强。认识这一点可能有助于认识我们探讨的问题:受教育者在进入学校教育阶段之前已经“有了文化”以及“具备了学习理念和学习策略”,主体民族儿童通过学校教育前的“濡化”获得的文化和国家“普适化”教育目标所要求的文化基础之间具有比较相近的关系,也就是说,他们受学校教育前的“儒化”形成的学习策略与“普适化”教育目标要求的学习策略之间的“鸿沟相对比较小。教育人类学把学校课堂教学看作是学习者“濡化”过程的继续,与家庭和社区的“儒化”相比,主要的差别是教育生态环境的差异。同时,教育人类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受教育者在进入学校教育阶段之前已经“有了文化”以及“具备了学习理念和学习策略”这样一个事实;同样,按照教育人类学的观点,各个民族或族群的认知方式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会对学校受教育者的学习思维和策略产生重要的影响,即使这种影响是内隐的。庄孔韶先生主编的《人类学通论》引用了这样一个例子:

在凉山彝族地区,很多教师对现行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第八课“谜语“的讲解花费了很多精力,但收效甚微。罩在“谜底”外壳那一层又一层朦朦胧胧的“迷雾”,对于见识相对狭窄的山村孩子本身就是一道难度的险关,漂浮在字表面上的一句句白话意思,对于不通和稍通汉语的彝族孩子也成了难以逾越的道道鸿沟。如今,26岁的汉族教师车金明站在讲台上,面对42个不懂汉语的8、9岁孩子,先用彝语说了一则由祖宗传下的、关于一种木工工具的谜语“者乃衣木者,都乃足此都”,学生们都兴奋地猜这“吃时从肚子下吃进去,旯时,从背后旯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反应快的孩子举手回答:“世约(即刨子)”。教师及时地用彝语讲解从描写事物具体特点到猜出具体事物的问题“谜语”,并引入正文。

这个例子说明,教育人类学力图阐明的民族教育中文化的影响不是抽象的,它存在于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和实践行为中。在过去几年里,新疆的教育人类学研究者通过深人民族地区,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社会实践进行了长期的田野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出,以往的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存在着忽视各个民族教育思想和学校学习者已经形成的“认知方式指导下的学习策略”的缺陷。假如我们说目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落后,虽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教育研究对各个少数民族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存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教育方式的文化机制所知不多,而过分强调沿用“普适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造成了削足适履的后果。

教育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往往与特定民族的认知模式、文化特质、教育理念和儿童在儒化时期形成的学习方法有着多层次的互相制约和互动的关系。如果多民族地区教育过分追求普适化的学校教育,那么就有可能不同程度地弱化或中断这种关系,造成的结果是,致使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处于一种“文化焦虑”的状态,这在高等教育阶段尤其明显。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视角

近年来,国内民族教育研究者比较多地探讨了民族教育中“多元文化教育”概念的问题,并且对此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索以及对对民族教育的借鉴意义和作用。在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实践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有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族问题日益成为国际主要矛盾焦点的深刻背景,也有着西方多民族国家里出现的民族文化复兴运动高涨的背景。在已经形成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中,下面几种具有代表性:

英国教育家詹姆斯。林奇(James

Lynch)提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在多民族社会中满足少数民族群体和个人在文化、意识、自我评价等方面的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改革运动,其目的是帮助所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学会如何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积极和谐地生活,保持群体间教育成就和教育需要的平衡,在认识各个民族群体差异的基础上促进相互尊重和文化宽容。

美国著名教育人类学家詹姆斯·A·班克斯则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学校教育做重大的改革。使来自不同族群(ethnic

group)群体的学生获得学业上的平等机会,由此他提出多元文化教育应该为提高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的教育素质而做出贡献,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改革,改革不仅限于课程,而是涉及到诸如学校体制和教育环境的改革过程,核心问题是使不同文化群体的教育利益和要求通过改革得到尊重和实现。应该指出的是,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概念不仅仅限于民族教育,而是包含了包括民族、种族和多个群体(如妇女、残疾人等)在内的教育。

而在我国研究者中,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讨论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从文化的大背景视角理解和研究“多民族文化教育”或“少数民族教育”的问题。

由于国内外研究者本身文化背景的不同,尤其由于研究者个人学术和专业背景的不同,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涉及到的几个关键概念的认识和表达,如文化、民族和教育等,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目前尚没有一个为大多数研究者共同接受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由《民族教育学通论》一书提出了一个新的界定,指出,“多元文化教育就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在各集团平等的基础上,为促进不同集团间的相互了解、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共同平等的‘异文化间教育”,。在论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时,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从其他文化的角度观察自己的文化,并获得最大限度的自我理解”列为第一个目标。这些研究成果有益于我们认识中国多民族社会中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认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对民族教育的意义,有几个基本点需要廓清。第一,多元文化教育不仅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生命历程中的教育过程;在民族教育研究中需要特别重视一个群体的早期濡化与现代社会学校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断裂问题;第二,在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中,“文化”传承具有特殊的意义,多元文化教育应该承担两种文化的传承功能,即特定群体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特定群体所在国家的文化的传承。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传递功能的同时,也要担负传递各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这种教育对象不仅包括少数民族成员,而且也包括主体民族成员。费孝通教授提出的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观点从民族教育的角度认识就具有了新的意义,既然是“多元”,那么每个民族的教育应该承担起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功能,既然是“一体”,那么各个民族的教育也承担着传承国家文化的责任,偏废两者之中的任何一个都会使教育本身“非文化化”,甚至会引发矛盾乃至冲突;第三,在多元文化教育中,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既是这种教育实施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普适化”的教育理念由于追求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的“普适化”而忽略对参与教育过程的各个不同文化群体的文化价值的理解和尊重,忽视各个民族知识体系的存在,把各个民族的知识体系排除在教学内容之外,这种偏向早在20世纪下半叶就已经受到批评,被认为是西方中心主义思潮在教育领域话语的体现;第四,在多元文化教育中,受教育者的能力培养与“普适化”教育追求的能力培养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许多论者都指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从其他文化的角度观察自己的文化”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民族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也说明,在民族聚居地区的学生,到了一个多种文化存在的地区学习,文化适应,或是对异于自己民族文化的文化环境适应的能力相对比较弱,“文化不适应”可能是造成他们在学校学业成绩差的原因之一,过去的民族教育研究对此很少深入探索。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仅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我们调查获得的资料说明,这种能力的培养从早期家庭、社区浦化教育就已经开始,在多民族地区,儿童的认知过程中就包括了对“他文化“的认知。问题在于学校教育如何使这种认知过程继续下去,并逐步引导他们把已经形成的“跨文化认知”意识(intercultural

cognition)转化为“跨文化适应(intercultural adaptability)”和“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能力的形成上来。

新疆民族教育的实践和实地调查获得的大量资料说明,类似于新疆这样的多民族地区的教育,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的特点,而与国家“普适化”教育理论和教育目标相比,这个地区的民族教育既有与“普适化”理论和目标相一致或相适应和相似的一面,也有基于多民族社会和多元文化实际存在的自身特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对于我们反思和认识新疆地区的民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提供了一些新的理论视角。

跨文化交际教育

多元文化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存在,使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了跨文化的特征。从特定的角度认识教育,作为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人类交际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交际行为的教育在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具有跨文化的特征,跨文化教育在人类历史上是存在很久的现象。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术界就开始对跨文化教育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形成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尽管由于研究者所处的社会制度、教育环境和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念、立场等存在巨大差异,但是,提出的理论和进行的实践对于我们认识多元文化社会的教育仍然具有借鉴作用。

跨文化交际一般指在两种文化之间个体和群体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跨文化教育则是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之间进行的教育。文化接触、文化移入是产生跨文化交际行为的基本条件。多元文化在多民族地区的存在,为人们的交际活动提供了跨越文化的场景,人们交际活动的很大一部分具有跨文化交际的特征,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认知异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体验“异文化”的个体和群体表现出来的认识方法、情感和行为方式。并且逐步地把这些认识和体验内化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体验和认识“他文化”构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最重要的认知因素。这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跨文化教育基本的过程,交流成为教育过程的基本平台和条件,跨文化教育事实上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进行的。在这里仍然需要指出,“普适化”教育理论同样忽视了多民族地区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所具有的特性。

人民教育论文篇6

教育实践活动范围的扩大、结构的复杂和内容的日益丰富,使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超越了日常的教育经验,这种朴素的教育经验在面对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时,显得捉襟见肘。以理性深入思考教育问题,并诉诸于专门的范畴、方法和表述方式,以系统、合理、深入的认识,构筑了教育理论和学说,建立起以体现人类公共教育知识的学科化教育学就成为必然。从现实来看,两种形态的教育形式都存在,但对于学科化教育学的推崇和发展,隔断了民间教育学与学科化教育学的联系,对于民间教育学研究的忽视,一定程度上也割裂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因此,重视民间教育学研究对于传承民间教育文化、丰富教育学知识、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促进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存和发展教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家民生,但却直接关系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语言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作家冯骥才对文化进行了这样的论述,形象地道出了文化的功能价值。民间教育学作为一种教育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教育思想资源和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社会性形成的原动力,即民间教育学更能为个体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挖掘这种智慧,有利于保存和发展处于民间的教育思想、信念、行为。同时,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教育文化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展现,而这些教育文化及其精神魅力往往就根植于民间教育学之中。因此,研究和挖掘民间教育思想,就是对民族优秀教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在弘扬民族精神。

二、丰富教育学知识,促进教育学的本土化

自学科化教育学产生以来,在几百年的发展中,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规范而系统的庞大专业教育学体系,并指导着人类的教育活动。作为一种隐性知识的民间教育学,虽与人类伴始终,但由于存在形式的隐蔽性,并未受到学者的重视。长期以来,教育学流行这样一种观点:教育学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活动,与其他科学活动一样有普遍性,是没有文化和民族界限的,其知识成果是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共享的。[2]但教育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无不打上民族文化的性,使得教育学为着不同民族文化生活发展了不同文化性格的教育学,即任何教育学都根植于民族生活,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全部文化特征。因此,只有从日常的教育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中寻找自身的价值根据和方向,才能使教育学的研究深入广泛,不会僵化。[3]研究民间教育学正是根植于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吸取存在于民间的教育智慧,弘扬本民族教育文化。因此,其产生的地域性有利于丰富教育学研究,促进教育学的民族化和本土化,更好地为本民族教育服务。

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更好的开展教育实践

如果说学科化教育学是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和科学解释,为人们认识教育问题、指导教育实践提供了方向和思路,侧重“思”。那么,民间教育学则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概况,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疑惑就是教育实践,因此民间教育学更强调“做”。但无论是学科化教育学,还是民间教育学,都来源于对教育实践的认识,同时又都要回到教育实践。但只要是人类实践活动,都蕴涵着一定的理论,这种理论可能是实践者所意识到的,也可能是实践者没有意识到的。民间教育学由于其存在的隐蔽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零散性,即总是包含在一定的习俗或以缄默的知识表现在人们日常态度、看法和行为中,但却给人们以基本的教育常识,告诉人们基本的教育方法。从人们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看,人们往往是在民间教育学基础上开展教育活动,而不是在学科化教育学或理论化教育学基础上开展教育活动。[4]因此,加强对民间教育学的研究,有助于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提高教育实践者的教育自觉,启发他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领悟教育的真谛,加强对教育实践的反思、批判与建构。

四、因地制宜,促进区域教育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自然、人文环境差异明显,因而各地间教育、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存在明显不平衡。这种不平衡集中反映并综合体现在一个地区人们群体的思想、观念、行为等文化精神风貌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提高民族的素质在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就是存在于教师身上的那些实际发生作用的民间教育思想、信念和由此而成的教育行为。因此,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研究和挖掘隐藏于民间,并对人们教育活动起实际指导作用的教育思想、信念和教育行为,有利于实现区域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区域教育的发展。

注释:

人民教育论文篇7

我国古代文明博大精深,封建文化源远流长,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位置,传统的手工业和农业经济,中央高度集权体制,使我国几千年来形成了一元化儒家文化的格局,制约着我国近现代化发展进程。近代战争、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打破了我国一元文化的格局,欧洲、美国、苏联等欧美文化以及日韩文化涌入中国,开启了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的新局面。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格局的形成,多元文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中国和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初步形成,一方面显示了多元文化的生命力和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一元文化的局限性。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基础,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多元文化发展和世界全人教育思潮,实现家庭教育由传统向现代化的真正转变,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基于中国一元文化的历史和世界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探讨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就多元文化文献而言,国内有许多论文或著作探讨与多元文化相关的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理论、民族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研究、学校教育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等问题。例如《美国多元化文化教育五十年:回顾与前瞻》一文偏重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五十年发展与展望,倡导种族平等和社会公平,重点探讨多元文化教育问题。还有王侠的《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解释》(2005),刘智力《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2005),龙藜《中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比较分析》(2006),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2006)》,陈月、明丹《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校本课程研究》(2004)等。葛丽芳在《人品教育与多元文化》一书中将多元文化引入人品教育,总结公办和民办小学人品教育的成功经验。《多元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一文试图从家庭教育中探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齐阿娜尔《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研究多元文化教育下的少数民族教育。《浅谈中国和美国、加拿大家庭教育的对比》一文间接探讨多元文化下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家庭教育,透视了中西文化和家庭教育的差异。但是在多元文化视野下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的论文很少,而这方面的研究在台湾和韩国较多。《德州市家庭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证研究》一文就家长对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的态度以及家长的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知识与技能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儿童未来的生活环境有正确的认识,有84%(124人)的家长极同意或同意幼儿应接受多元文化教育,利用地方文化、传统节日以及英语教育等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建议父母应端正态度、丰富知识、提高技能。2005年11月,由台湾嘉义大学家庭教育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2005)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重点研讨了家庭教育与多元文化,2005年第八届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家庭、族群与多元文化:挑战与机会》一文站在时代性和前瞻性的高度,将多元文化与家庭教育问题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下探讨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面对挑战,审视现状,寻找机遇与出路。这些研究要么基于多元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研究和学校教育研究,要么基于直接或间接进行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家庭教育探索,缺乏多元文化视野下家庭教育与世界全人教育思潮结合的时代特色。在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实践方面,台湾推行新移民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和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课程,韩国推行向多元文化家庭提供教育方案与咨询、教育支援、医疗支援,这些教育实践虽然具有现代家庭教育的多元文化教育特征,但仍缺乏知识经济时代家庭教育与全人教育的统一,家庭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的统一,这对于现代家庭教育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缺感。而且无论在网络搜索,还是在研究文献中,都无法找到这一方面的综合研究,致使多元文化视野下家庭全人教育的探索处于空白研究领域。因此顺应世界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借鉴多元文化理论以及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探讨家庭全人教育,科学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本文研究价值所在,也是本文的问题研究所在。

二、探讨多元文化理论和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1.多元文化理论

多元文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卡兰在1915年提出,是所谓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1924年哲学家霍勒斯・卡伦所首创文化多元主义思想,导致多元文化主义直接兴起。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出现黑人民权运动――“黑色旋风”,致使多元文化主义表现出反对民族歧视、要求平等和民权,要求重新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尊重民族独立性和民族感情,实现社会多样化和一体化等基本理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和科学化、信息化的发展,在美国、加拿大、澳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多元文化主义在政治、教育、文艺等方面得到发展和应用,表现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多元文化主义文学等。多元文化主义体现为多元文化的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和公共政策,其核心为文化的多样性和良性互动。当前比较流行的多元文化概念,即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此概念蕴含着复杂社会结构和背景下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发展性和平等性的特征以及多元化文化服务于全球化发展。由此可见,多元文化的概念不断演变,并成为人们分析和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新视角和新的方法论。

多元文化理论作为在世界全球化浪潮的重要理论,是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频繁发展的必然需要。它包含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多元文化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丰富内容。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包含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理念以及受其影响的多元文化的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和公共政策。多元文化理论包含多元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动力、多元文化与全球化、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以及多元文化发展(即文化合作与交流)等。世界全球化、科技化和信息化是多元文化的动力和源泉,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平等与发展是多元文化的基本特征。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适应了世界全球化和全人教育思潮的发展,是多元文化理论和多元文化主义在教育方面的理论运用。它的理论内容包含以下几点:(1)权力分配不公导致文化差异;(2)文化差异是力量和价值之源;(3)教师和学生应接受和欣赏文化的多样性;(4)社会歧视和偏见成为弱势群体学生学习成绩低的主要原因;(5)教师、家长、社会共同支持和创设多元文化教育环境;(6)学校教会弱势群体学生获得取得社会地位平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它的核心是文化多元化和教育平等,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尊重民主和共同发展。它的实践理论包括多元文化整合类型理论和文化/组织类型理论。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创始人詹姆斯・班克斯将多元文化教育定义为一种变革性教育运动,把种族、民族、阶级、性别的观点带入各学科,以多样化视角进行教学。他的多元文化整合类型理论提出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即贡献法、添加法、转化法和社会行动法,它们将文化构成内容、民族英雄、民族节日加到节日活动中;将有关概念、观点、课题及内容加进课程中;改变课程结构和目标,使学生从不同文化、民族、种族及群体的角度,观察各种社会事务和问题;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社会活动技能,影响所处的社区。斯里特总结了五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人类关系法、对特殊和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不同教学法、单一群体的学习法、多元文化教育(文化民主)法和多元文化及社会重构法,并认为后两种是最为理想和有效的方法。以上这些理论为探讨全人教育思潮下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新视野和方法论。

2.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与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全人教育思潮作为西方现代社会一整套教育思想,是一场全球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它注重在联结、整体性和存在三个基本概念和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人的整体发展、个体的多样性以及经验和个体之间的合作,不仅要实现个体在智力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实现个体在生理、道德、伦理、社会、精神、创造性等各方面共同发展,重视教育过程中经验、选择和合作。全人教育的核心思想在于转变教育培养目标,倡导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教育使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有作为、具有尊严和价值的人。全人教育思潮是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世界性教育思潮,是对20世纪末全球化经济体系和全球文化发展的反映,是一种对制度化教育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反思,并试图通过人本化教育手段解决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全人教育理论是全人教育思潮的新发展和具体化,是适应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转型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对当今中国制度危机、社会危机和教育危机的反思,是将欧美现代教育理论、全人教育思潮与中国文化和教育理论的高度综合,也是东西方社会文化融合和发展的多元化教育理论。此理论将个人本位教育和社会本位教育结合起来,以人性、人本和社会本位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为目标,遵循民主科学、合作实用、快乐自由以及人的社会化发展等基本原则,通过情商、智商、理商、德商、财商、社会商和习惯培养的全人教育模式,强调人的早期教育、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使人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完整人。

家庭全人教育是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具体运用,涵盖了全人教育理论和全人教育模式以及家庭教育现代化,是受全人教育思潮影响的全人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综合。它是基于全人教育思潮和全人教育理论视野下的现代家庭教育,是将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的精髓、全人教育模式和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家庭全人教育既体现了世界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世界全人教育的发展,又继承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精髓,实现了家庭教育现代化和全人教育家庭化的有机结合。同时,家庭全人教育也是对传统功利教育、灌输教育、片面教育的反思,也是对中国家庭教育危机的思考,还为社会转型时期儒家文化圈的家庭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积极适应世界全人教育改革运动发展的潮流,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现代化发展。

3.多元文化理论和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多元文化理论和世界全人教育运动都适应了世界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多元文化理论是跨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适应了世界多元化的各种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需要,也为现代教育提供新的研究视野,特别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世界全人教育运动顺应世界多元化的发展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提供了途径,不仅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觉,而且也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因此,家庭教育就成为多元文化教育和世界全人教育的结合点,家庭全人教育成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现代家庭教育新模式。

家庭全人教育作为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模式,不仅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而且也是全人教育运动的重要形式。家庭全人教育作为多元文化教育和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模式,既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全人教育思潮与理论运用到家庭教育理论中去,又将多元文化教育实践理论和全人教育模式运用到家庭教育实践中去,实现了多元文化理论、全人教育理论和家庭教育理论的融合,推动多元文化教育、全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发展,加快了我国家庭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家庭全人教育重视儿童情商、智商、理商、德商、社会商等方面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重视儿童的多元社会文化教育,增长儿童的多元社会文化知识,提高儿童的多元文化的情感与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既为21世纪我国家庭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又顺应了世界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

三、探讨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中的运用

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中的理论运用,不仅具有重要的家庭教育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家庭教育实践价值。多元文化理论主要包括多元文化理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多元文化理论为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多元文化的科学认知,为实施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文化冲突与融合、合作与交流等社会文化互动的理论借鉴,通过家庭多元文化教育促进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促进多元文化彰显其民族性与多样性、平等与发展的基本特征。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适应了全球多元化和全人教育思潮的发展,通过家庭全人教育,使儿童获得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科学态度、文化情感,提高儿童的多元文化社会适应能力,使儿童获得民族平等和文化平等的民主意识以及反对种族歧视与民族偏见的文化意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为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以及文化观念、历史观念、政治观念和教育理念,同时要求家庭教育遵循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理念和教育理念,促进儿童从幼儿教育开始获得多元文化主义的民族教育和文化教育、品格教育,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综合三个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方面的理论价值,可以发现:多元文化理论不仅对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多元文化下的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多元文化实践价值方面,詹姆斯・班克斯提出的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对于家庭全人教育的社会商、德商、理商、情商和智商等方面具有方法论价值和教育实践价值。例如台湾的新移民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和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课程,就具有全人教育视野下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实践意义。斯里特提出了五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家庭全人教育通过使用这五种方法,使儿童获得处理社会事务、社会问题的能力和社会活动技能,加速儿童社会适应和社会化发展。例如韩国的多元文化家庭教育方案与咨询、援助、支持等,都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综合多元文化教育多方面的实践价值,以上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和五种多元文化教育方法,不仅对于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而且具有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实践价值。

四、构建多元文化下的现代家庭全人教育模式

1.科学认知多元文化理论和全人教育思想与理论,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持。多元文化理论以及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为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先进的教育理论,同时还要学习其它先进教育理论如民主教育、科学教育、合作教育、快乐教育、实用教育、早期教育以及全面发展等,借鉴家庭全人教育,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提供丰富的教育理论。这些科学的教育理论成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理论指导,并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持。

2.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和制度规范,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整合,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提供组织框架和制度保证。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和制度规范,是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合作教育的重要条件。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如家长委员会、家长协会、家长教师联合会、学校理事会、校务委员会以及儿童协会、母亲协会等。这些合作教育组织的建立以及合作教育的制度规范,实现现代家校合作教育,一方面有助于保护家长和儿童接受教育的权益,规范家长教育行为,加强家长培训,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和合作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监督,保护学校和教师的合法权益,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组织保证和制度规范。

3.在教育内容方面,现代家庭教育不仅包含儿童全人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而且包含家长素质教育。现代家庭教育不仅重视儿童的多元文化教育、民族教育、历史教育、品格教育等,而且重视儿童情商、智商、理商、德商、财商、社会商以及习惯培养等方面的全人教育,更重要的是重视儿童接受全面教育、得到全面发展以及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强化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家长教育技能和教育素养。现代家庭教育克服传统功利教育、灌输教育、片面智力教育的缺陷,促进家庭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和合作化。

人民教育论文篇8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语言多元文化的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及其他相关民族政策的扶持下,使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发展。 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重点支持特殊教育,在民族地区的地市州盟和 30 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市区旗建好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配齐特教专业教师,完善配套设施。鼓励和支持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条件,提高随班就读和特教班的教学质量”。这使得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本文主要利用现有文献资料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与阐述,以期引起更多学者对民族特殊教育领域的关注。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民族教育与特殊教育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在中国教育实践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对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的指导意义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等两个理论视角进行解释和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视角下的民族教育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科学地揭示了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发现了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和阶级实质, 阐明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斗争的相互关系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建立统一的共和国的思想(金炳镐,2007)〔1〕。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我们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又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实质,又结合了中国当代民族问题的实际, 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和具体化,因而它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以科学严密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基础,宽广扎实的历史学、人类学基础以及预示人类进步方向的社会发展学说为基础,是民族教育研究的学科理论基础(宝玉柱,2009)〔2〕。建国以来我国民族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保障和发展了少数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历史和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实践指导的正确性。

(二)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角下的特殊教育

人具有两种属性,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揭示人和其他动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社会属性揭示出只有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才能相互确认作为人的全部方面。对于人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非常重要的方面。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揭示出了作为一个人最根本的一个方面。王培峰(2010)〔3〕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属性进行了如下阐释:残疾儿童少年自然属性中存有生命体器官缺损或资质、能力的不足等自然存在的差异,这主要是生物遗传性获得和环境因素的后天性获得;残疾儿童少年的社会属性的差异,如态度、情感、价值观、素质、能力、社会行为等的不同,尽管受其自然存在差异的影响,但不是他们自然存在差异的必然结果,而是在社会实践、社会关系中,由社会分工及其活动、劳动(如隔离的特殊教育等)造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马克思认为人们在社会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既是人存在与发展的一种表现,又是人存在与发展的一种需要。这就告诉我们残疾儿童的特殊性可以从其自然属性上理解,但同时也要了解社会关系层面赋予残疾儿童的“特殊性”,而后者是影响残疾儿童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我国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地区关于特殊教育的观念相对落后

关于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非残疾群体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在我国,对特殊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虽然比起建国初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有区域差异。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几个省份处在中西部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公众对特殊教育的认识程度。非残疾群体(公众)对民族残疾群体的观念深刻影响着该群体平等地接受更好的教育服务的机会。因此解决民族残疾群体教育的实际问题,须从改善普通公众对民族残疾群体的看法和观念入手。这里指的“普通公众”也包括民族残疾群体的家长、监护人等与残疾群体密切接触,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社会角色。二是残疾群体自身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六岁以上残疾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教育文化程度相对落后影响其对自身处境和未来发展的客观评价和主观态度,并在大多数时候易被非残疾群体的观念和看法所影响。

(二)针对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少数民族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较为薄弱。这直接或间接导致民族残疾群体成为处境不利的社会群体,进而影响其整体的生活质量。民族残疾群体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直接影响其接受教育的能力和机会,并在两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对民族残疾群体的社会保障不仅依靠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政策支持。而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机制对民族残疾群体的倾斜或特殊政策较少、针对民族残疾群体的服务性机构(如重度残疾人的社会福利院、庇护安养机构、就业指导机构、康复训练机构等)鲜少、支持性机制(如康复医疗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扶助救济服务等)运作缓慢,限制了民族残疾群体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三)现阶段我国的特殊教育无法满足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

针对少数民族的教育必然涉及与民族性有关的概念,少数民族特殊教育也不例外。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与非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有着较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其民族性上。其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残疾的诊断与评估的影响;二、双语特殊教育的需要。针对第一个问题,当涉及到民族性问题时,一般常模化的针对主流群体的诊断与评估标准常常无法准确、公正和公平地判断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残疾程度和特殊教育需要。另一个问题是双语特殊教育需要的问题,国家高度重视在民族学校实行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但是目前关于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双语教学尚无系统的研究结论,加之具有特殊教育技能的双语教师的匮乏、双语教材教具的开发编写困难等问题,适合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双语特殊教育成为了民族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的特征的讨论

(一)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内在发展动力的双重性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就告诉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来解释和分析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因此可以将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上述特殊问题理解为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特有规律的现象反映。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的现象既能够反映少数民族教育的本质特点,也能反映特殊教育的本质特点。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也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从这种角度理解的话,少数民族教育构成了教育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特殊教育同样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王培峰(2010)认为残疾儿童少年在自然存在方面的特殊性与其作为人之本质的普遍性,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残疾儿童少年自然存在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矛盾运动构成着他们存在与发展独具的内在动力系统要素之一。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的特殊问题是在以上两种内在动力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双重性发展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二)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的内在多元性

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的观点正确阐释了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认为民族的差异、民族文化的差异最终要用民族所处的物质生产条件去解释。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因素构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形态。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属于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是民族文化在民族教育与特殊教育交叉领域中的集中体现。文化多样性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民族教育也在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课题。如何看待文化的多样性便是其中重要的课题之一。郭献进(2011)〔4〕认为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教育内容的文化多元性,各类民族学校一方面按照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同时也进行着本民族或其他民族文化知识的教学。而民族特殊儿童除了具有文化多元性以外还具有属性多元性,即残疾属性与文化属性。可以说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无论是其教育对象还是其教育内容而言都具有较鲜明的内在多元性,进一步说,是其教育对象的多元性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多元性。

(三) 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发展基础上的。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发展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关联的。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观念的滞后密切相关,这就导致了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发展上的不均衡性。为了削弱民族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带来的消极影响、保障民族地区发展的平等性,社会主义国家通常以法律、政策保证民族之间不产生阶级压迫,以经济、文化上的帮助和民族的自立自强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民族的繁荣和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相互关联性是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金炳镐.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

人民教育论文篇9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民族教育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内容,民族教育的好坏已经关系到我国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局,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民族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缺乏系统完整的民族理论教育民族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完整的民族理论教育体系,让广大学生认识到各民族团结互助的重大意义,形成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氛围。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针对学生的情况,在不同年龄阶段设置了不同的民族教育内容,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内容。如从1994年起,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普遍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并针对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增加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树立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的民族观念,增强广大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4]。在一些民族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民族理论教育安排也比较完善,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是在一些非民族类的普通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安排中,民族教育的内容却是非常分散地散落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中,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体系。

(二)缺乏差异性民族教育课程设置现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多的省份、自治区的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都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为一门必修的政治理论课,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少数民族学生,使他们懂得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观点,划清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资产阶级民族观的界限,增强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5]。但是我们也看到,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民族教育的内容设置仍然缺乏差异性。虽然我们从宏观上注意到民族地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民族教育内容设置与其他地区民族教育内容设置的区别,但是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增强,许多非民族高校也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求学,也有越来越多的汉族学生到一些民族院校求学,这就给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根据各民族学生的民族差异性来有效开展相应的课程设置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三)缺乏多样化的民族教育方式当前为了满足各民族大学生对民族教育的需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这一必修课程来加强当前高校民族教育的效果和水平,就成为一项好的选择。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民族教育的主阵地优势仍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民族教育缺乏吸引力,当前思想政治理论在突出和统一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功效自不用言说,但是在实现民族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注重理论的灌输,而缺乏网络资源、社会实践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在非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也缺乏高屋建瓴式的系统安排,对民族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刻,在校园范围内难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外结合,从而提高民族教育的实效性。

三、促进高校民族教育的对策

为了有效推动民族教育在大学中的有效开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水平,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高校思政课中构建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需要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首先,应该更加注重民族教育内容的系统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民族教育不仅针对民族高校,也应针对普通高校。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民族教育的内容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增加民族教育的内容,形成民族史观、民族政策、民族关系教育内容的完整体系。其次,更加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民族教育理论的衔接性。民族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靠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完成,在小学、中学阶段都应该有相关的民族教育内容,并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从而使民族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相结合,形成完整并相互衔接的体系。再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民族教育内容要更具有系统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中,每门课关于民族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适当介绍民族团结革命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人民团结反帝反封建的民族历史;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可以将民族政策部分扩展细化;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可以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则可以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问题。

(二)在高校思政课中设置差异化的民族教育课程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于民族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各民族的特点,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点,是我们制定民族教育有关方针、政策和措施的重要依据[6],也是少数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中关于民族教育问题设置的重要依据。其次,在非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设置合理的民族教育内容。非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于民族教育的内容往往更多的是关于民族政策的相关内容,但是对民族团结的必要性、民族知识的了解并不多。在一些汉族和民族学生混合的院校,也缺乏针对不同民族学生而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最后,除了一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外,还需要对大学生加强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及法律等方面的教育,还可以通过分类进行专题讲座的形式,从他们进校伊始,就明白国家概念,民族概念。

(三)继续巩固高校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民族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作用,民族教育并不是通过专门设置相关的课程才能有效,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是各民族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民族理论和知识的有效渠道。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建设需要大量的具有完善学科背景的优秀教师的加入,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民族教育的效果,与教师的素质也密切相关。最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建设也需要多种平台的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民族教育的目的要实现好,离不开其他教学途径,如民族教育基地的建设。通过建立民族教育基地建设的形式,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民族教育的内容,提高民族教育的实效性。

人民教育论文篇10

一、有关傅葆琛教育思想的文集

关于傅葆琛教育思想的文集比较系统而权威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陈侠、付启群主编的《傅葆琛教育论著选》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出版,冯克诚主编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这两本文集简述了傅先生从事教育的经历,选辑了傅葆琛各个历史阶段有代表性的教育论著,内容包括论文、演讲、书信、日记、序跋、教育改革建议、教育调查报告等,为我们研究傅葆琛的教育思想提供了总体图景。这两本书均从6个方面介绍了傅葆琛的教育思想:一、关于对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的信念。二、关于对平民教育特别是乡村平民教育的主张。三、关于对民众教育特别是乡村民众教育的论述。四、关于扫除文盲的研究与论述。五、关于乡村建设问题的主张。六、关于识字教育工具的研制。

以上两本文集为我们研究傅葆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提供了指南,但由于篇幅限制,许多有价值及深层次的论著没有被编入其中,这就限制了我们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研究傅葆琛教育思想时,我们要以两本文集为基础,发掘更多的史料。

二、研究傅葆琛教育思想的期刊论文

学界有一些论文对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进行了论述,并试图从傅葆琛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有益于当今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启示。

刘军、杨志军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论略》和李亚男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研究》,主要是从傅葆琛开办乡村教育的原因、乡村教育的目的和范围、乡村教育的方法和使命等几个方面构筑了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思想,但是在论述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借鉴作用时缺乏深入分析。张澎在《平民教育家傅葆琛》一文中,通过介绍傅葆琛一生的教育活动来阐述其乡村教育思想,使我们可以一览傅葆琛生平的教育概况。李浩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对农村体育生态环境构建的启示》,通过解读傅葆琛关于乡村教育意义、乡村教育历史使命、乡村教育环境的重要性等内容,认为傅葆琛的乡村教育理念可以为我国现代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指导,并提出了具体措施。王有春,肖蓓的《傅葆琛与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创办》,论述了抗战期间傅葆琛在私立华西协合大学主持创办教育研究所并主要从事乡村教育及乡村建设研究的情况。张改娜的《浅论傅葆琛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该文简要论述了傅葆琛社会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乡村教育的中心、弊端、使命以及其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以上这些论文篇幅都较小,多是就傅葆琛的教育思想进行简要的介绍,缺乏系统而深入的论述,而且对傅葆琛思想的介绍也只局限在乡村教育,主要是乡村教育的原因、方法、目的、使命、意义等方面,对于傅葆琛教育思想的民众教育思想没有涉及,难以全面展现傅葆琛的教育思想。上述论文的参考文献多集中在张陈侠、傅启群主编的《傅葆琛教育论著选》一书,还有傅葆琛大量的原著没有发掘,因此论述较为单一浅显,缺乏深度性学术性。

三、研究傅葆琛乡村教育的学位论文

付卫华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研究》将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思想与我国新农村建设起来,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研究:一、绪论;二、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及进行的乡村教育活动;三、从乡村教育的原因、途径与使命三个方面论述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四、从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对其思想进行评析;五、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付卫华的论文较为客观、全面地论述了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内容,并将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思想与现今我国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总结出其思想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是一个创新,并且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为乡村平民教育、乡村民众教育,且在不同时期教育思想的内容也不一样,作者在这里直接笼统的冠以“乡村教育”,使得概念区分不清,而且参考史料较为单一。作者对傅葆琛的教育思想评价有一定的创见,但局限在具体的方面,缺乏宏观与整体的考虑。

四、涉及傅葆琛教育思想的著作

人民教育论文篇11

一、实施双语教育是治国之策 (一)双语教育的概念 双语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被许多国家当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视为国策,关键是因为它首先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与培养双语双元文化人才等多方面的功能,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其次,它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托斯滕•休森与奈维尔.T.泊斯特莱特沃尔特(TorstenIlusenandT.NevillePostlethwalte)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对“双语教育”的界定是:“所谓‘双语教育’,通常是指一种使用两种语言作为非语言学科教学媒介语的教学方法。”进而他们又强调指出:实施“‘双语教育’的最低标准,应该是在教学的某些过程中至少使用两种语言,但不一定要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甚至不必在同一学期内使用两种语言。”王斌华教授在其编著的《双语教育与双学教学》中指出:“‘双语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这样,我国学校开设外语课程也属于双语教育的范畴:狭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内容的教育。” (二)双语教育的本质与定位 尽管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国外“双语教育”之概念的界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他们在“只有当学校强调使用两种语言进行非语言学科教学时,才能称为‘双语教育’这一点上已经达成了共识。由此折射出了‘双语教育’”的本质:实施“双语教育”,特指在学校教学中,同时或间隔性地采用两种语言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教育计划或教育教学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校教学中目标语的广泛应用,更多地接触目标语,增加目标语的输入量,以较快的速度习得目标语,能够比较娴熟地运用两种语言学习与思维,进而拓宽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增长多元文化知识,促使学生逐渐成为双语双元文化人才,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得到较大发展。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双语教育也是各个国家语言政策的一种体现。 (三)双语教育的功能 双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体系,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发展的促进,或者说双语教育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功能。凡主张实施双语教育的多移民与多民族国家都期望通过双语教育提高学生的双语水平,消解语言差异下的民族矛盾,体现各国各个民族之间“民主、平等、自由”的政治理想。它的教育功能主要是借助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学习更具优势的语言,从而使整个民族更快地发展。双语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双语人经济活动范围扩大,经济收益较好。双语教育对社会的经济功能显性了,族群间的沟通便利了,更容易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其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它具有文化继承和保留的功能。其社会功能就是交际。只掌握一种语言,社会交际的范围势必狭窄,获得的信息量就不足。相互交流才能相互理解,相互理解才能实现社会的平稳发展。 (四)新疆双语教育的本质与内涵 新疆主要是由13个民族构成的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区。要促进新疆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先要发展教育事业。为加快新疆教育事业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是新疆政府为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制度体现。新疆的双语教育具有以下性质和特点:双语教育是一种教育制度、教育模式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新疆双语教育是一种教育制度、教育模式的改革,它要从传统的以少数民族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单语教育模式转变为双语教育模式。新疆双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提高新疆少数民族素质,培养他们的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现代科技素质,缩小民汉教育差距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双语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双语人和双文化人,既能认同中华民族,掌握中华民族文化,又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这样的教育才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 二、双重乐感与音乐双语教育 (一)双重乐感的概念 “双重乐感”(Bi-Musicality)这个概念,来自美国音乐人类学家曼特尔•胡德的《双重乐感的挑战》一文。他引用了《哈佛音乐辞典》(HarvardDictionaryofMusic)和《韦氏大型辞典》(Webster’sUnabridgedDictionary)里面的相关定义,把“乐感”概念的定义归结为“喜爱和聪明地鉴赏音乐的能力”,提倡跨文化音乐的学习者应该以亲力亲为的实践性音乐行为参与,在对音乐(尤其是异己文化的音乐)的具体操作实践过程中,捕捉这个不可捉摸的“乐感”,由此产生了双重乐感教育理论。1996年,由赵塔里木教授在新疆首次提出要“探索‘双重乐感’人才的培养”问题(这在全国音乐教育领域也是首次提到),并积极付诸实践。为新疆音乐教育实施“双重乐感”教育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2007年立项,2011年以优秀等级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以张欢教授为首的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依托本土音乐文化资源和《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等课题的实施,在课程设置改革基础上,采纳或编写了《新疆少数民族器乐教程》、《新疆民族音乐欣赏教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新疆民族音乐简志》等课程教材。发表了“少数民族地区‘双重乐感’教师的培养”“双重乐感能力培养中的音乐教育本质认识”“‘双重乐感’教师及其专业发展”等论文,在这些著作和论文中,对于双重乐感的阐释一致共识于胡德的理论,正如胡德最早提出“双重乐感”时所言,音乐学家研究某个特定民族或风格的音乐,必须具有完全参与该种音乐体系的能力,通过本身的实践而理解了他文化的音乐基础后,才能更好地用语言描述该音乐。由此可见,“双重乐感”中的“乐感”是指一种广义含义上的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感知,“双重乐感”核心在于多元文化的相互渗入。#p#分页标题#e# (二)双重乐感教育的本质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一提法与相关理论已被美国音乐教育界广泛接受,继而在其他欧美国家得以确立与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世界音乐教育的主题。对于建立多元主义的音乐文化价值观与教育观而言,“双重乐感”(或多重乐感)能力的培养是其技术核心。研究异民族音乐时要求融入音乐产生的背景中,研究本民族的音乐则要求研究者融入到音乐产生的时代和地域文化中去。在运用“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观念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运用“主位”与“客位”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亲身体验的主位法认清研究对象的本质,以客位分析法得出最客观实际的规律。所以,“双重乐感”实际上是一个统称,是一种全观论研究方法的实际体现。在音乐教育中,应该是学生们在学好了本民族音乐传统感觉的基础上再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感觉。我们提出的“双重乐感”教学实际是一种教育理念,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一种客观认识一切民族的音乐传统的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的多元化和文化价值的相对性。 (三)“双重乐感”是建立在“双重音乐语言”基础上的 中国音乐学院博导管建华教授认为:“音乐双语”能够用不同音乐律制的音乐语言来表达同样的思想情感,会使学习者把他自己母语音乐看做是众多音乐体系中的一种,这就会打破他的自我封闭和单语音乐认识的局限。新疆“双重乐感”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观为音乐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新疆多元音乐文化的背景优势,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新疆多年来推行“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以“双重乐感”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为进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突破口,实现在多元文化理念指导下的“双重”、“多重”乐感的理论建构及实践教学,自上而下、层层递进地从高校专业音乐教育推广至中小学音乐教育,以基于新疆多元音乐文化背景“双重乐感”音乐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实践为模本,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的研究参照并积累经验,达到推动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在对新疆多元文化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对新疆民族音乐进行系统研究,为双重乐感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新疆音乐的“多重”乐感教学理论研究、“双重乐感”与“双语教学”的对比研究、新疆各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新疆民族音乐基本乐理研究、新疆音乐与中国其他地区音乐的对比研究、新疆音乐与中亚音乐、世界音乐的比较研究,等等。在关注新疆各民族音乐文化差异的同时,进行“双重乐感”音乐技能的教学实践,以新疆音乐视唱练耳技能训练、新疆民族乐器教学实践、新疆民歌教学实践为主要内容。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个体民族的音乐素材进行数字化集成,有效地将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进行保存与共享,并加强新疆各民族民歌赏析、新疆各民族器乐赏析、维吾尔木卡姆赏析等“双重乐感”的审美训练,使学生逐步具备音乐文化全元论观念。 三、双重乐感对新疆双语教育的影响 (一)新疆音乐双语教育 新疆音乐的双语教育首先是对于音乐双语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拓宽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师的音乐文化视野,加深了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对多元音乐文化的认识。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他们初步掌握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并能用较合理的教学方法、较先进的教学手段为音乐教学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少数民族音乐教师通过双语培训既巩固了自己母语的音乐文化,又学习掌握了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教育内涵,开阔了音乐教育视野,使其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新课程音乐改革中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新疆双语教育并非仅是语言的学习,重要的是多元文化的渗入与整合。新疆是歌舞之乡,对于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师来说,他们的母语音乐感知和表现力是很强的,但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专业基础较差,音乐理论知识欠缺。如:书写范谱不规范出错率高,节奏节拍的概念混淆,波音、滑音、复倚音等一些常用记号的唱奏法不清楚。在具体的视唱练耳教学中把线谱用固定调翻成简谱唱,没有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的概念。连音线和延音线的不同用法表达不清楚。部分音乐教师存在技能差不能胜任课堂教学,歌曲范唱水平不高等问题。对汉语音乐教材内容的理解还有待学习和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有待提高。并且,部分教师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严重影响音乐教学的课堂质量。而对于汉族音乐双语教师来说,一方面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成为教学交流的基础,另一方面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更成为音乐双语教学的核心,其意义在于学习中外音乐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本民族音乐的特点,传承和发扬具有非物质文化特点的本民族音乐。这即是新疆音乐双重乐感与音乐双语教育的交融关系。 (二)新疆双重乐感教育的实践 依据“双重乐感”教育的理念基础,以及“双语”教育的理论借鉴,针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现状,新疆一些高校制订了全新的双重乐感课程教学实践改革方案。新疆艺术学院成立了木卡姆音乐专业,并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承担着新疆少数民族艺术表演人才培养的任务,学生构成以少数民族为主。从1996年开始,创办了音乐表演专业木卡姆表演方向,首次将民族民间音乐系统纳入高等艺术教育,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复合型音乐艺术人才,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进行了创新与实践,将学校传承与民间传承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新疆本土特色的课程体系。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从1994年开始,为本科生陆续增设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概论》、《新疆民族乐器演奏》等课程,并设置了《民族音乐田野采风》实践课程;在1998年开始借鉴新疆艺术学院木卡姆表演方向的办学经验,2000年以来,陆续增设了《新疆民歌演唱》、《新疆少数民族视唱练耳教程》、《多元文化论著选读》、《世界音乐》等民族音乐学的课程及相关的人类学课程,并且成立了木卡姆乐团。2006年开发出《新疆民族音乐视唱训练系统》、《新疆民族音乐主题资源库》等软件,并将其推广于新疆艺术学院、新疆喀什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大学、新疆教育学院等设置有音乐专业的兄弟院校,获得了良好的教学反馈信息。近几年,在全面总结以往办学经验,对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对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进行全新规划的基础上,围绕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探索,新疆师范大学已经使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得以展开。#p#分页标题#e# 如引入跨文化音乐体验与学习,主要学习新疆境内“他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技能课程将以跨民族交叉为前提,继续开设《新疆少数民族乐器演奏》、《新疆民歌演唱》等课程;理论课程开设《中西对照基本乐理》、《汉民族传统音乐概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述》、《中国民族音乐欣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等课程;开设《欧洲音乐简史》课程;并在本学年安排“新疆民族民间音乐周”活动,将原生态民间音乐纳入课堂教学。通过此种课程布局,学生深入了解新疆民族音乐的多元化格局和整个中国的民族音乐的多元化格局,并对西方专业音乐体系有所认识,掌握从理论至技能的各个层面上初步建立起对不同音乐体系的审美与实践经验,进而树立音乐文化多元化的观念,文化全元论的认知方法。 通过艺术实践,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多元音乐文化艺术实践能力,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民族及跨民族音乐文化的领悟、表现和创造能力。毕业汇报的重点考查内容是学生对本民族本地域的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跨民族音乐文化的掌握与领悟能力;通过教育实习,使具备“双重乐感”、确立了文化全元观念并掌握了一定的多元音乐文化传承所需技能技巧的学生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任教。除进行日常教学实习之外,主要协助实习学校开发以多元音乐文化为特色的“校本”音乐教材,从而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层面上传播新疆本土、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并同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实现交流与对话。 由此可见,双重乐感的基础是音乐的双语教育,但双重乐感并不等同于音乐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是一种教育体制,而双重乐感是一种教育观念,它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一种客观认识一切民族的音乐传统的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的多元化和文化价值的相对性。双重乐感教育的开展必将大力推动新疆音乐双语教育的深入发展。管建华教授甚至认为“双重乐感”这一理论体系所体现的音乐价值观念和音乐实践路线是一条有效途径。它对音乐教育的发展将是革命性的,它是21世纪音乐教育多元音乐文化教学讨论的基础性问题,它将打破20世纪以来以西方音乐为基础的单语教学,为中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范例,为新疆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代代相传的人才,为深化中国民族音乐的研究和促进其发展提供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人民教育论文篇12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China

ZHANG Yanping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education ideas, to explore localized so far, mainly through the five stages. The article related to the core concept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minority education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local curriculum and other issues were discussed, and proposed the current lack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research exists in some areas.

Key wor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local; dilemma

1 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基本历程

本文按照多元文化教育在我国的脉络发展,将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在我国的基本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1.1 概念介绍阶段(1993年-1996年)

这一时期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对国外多元文化教育概念、方法等基本理论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多元文化教育格局逐渐形成。因此,这一时期的研究相对自由、社会比较和谐,这都为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但我国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才有学者陆陆续续对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介绍。

这个阶段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对国外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做了初步介绍。如万明钢(1993)的“论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演变及其对课程改革的影响”,①王鉴(1994)的“当代西方国家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几种认识”,②谢宁(1993)的“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两本书的介绍”③等文章分别就国外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介绍。主要包括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教育兴起的背景、历史线索、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理论范型和实践模式等内容,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空间。

1.2 理论渗透阶段(1997年-1999年)

随着多元文化教育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阶段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除了继续介绍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之外,开始逐渐向我国少数民族教育领域渗透。以王鉴(1998)的“多元文化教育论纲”,④滕星、苏红(1997)的“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⑤滕星(1998)的“民族教育概念新析”⑥等文章都开始思考如何将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我国民族教育、多元文化课程建构、女童教育、贫困儿童教育等一些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明确了国外多元文化产生的背景与我国民族教育的背景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开始思考如何将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区情结合起来,厘清中国民族教育中的一些认识,促进中国民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3 理论拓展阶段(2000年-2008年)

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也呈现出一种逐渐升温的状态,这一阶段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更加全面、深入,开始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如苏德(2008)的“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建构”,⑦阿娜(2007)的“浅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⑧吴永忠(2003)的“略论民族教育本土化与多元文化教育”⑨等文章分别对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女童教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教学领域等实践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致力于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中国化、本土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1.4 批判反思阶段(2009年-2010年)

这个阶段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开始对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进行批判反思。在进入新世纪之前我国多以分析总结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经验为主,而缺乏对自身理论的建构。但经过近十年所有学者的努力,我国介绍国外的论文与自身建构的论文数之比由新世纪之前的3:1,发展到现在的1:2,可以说这是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取得的进步之一。虽然介绍国外的理论与实践是我国发展多元文化教育必不可少的程序之一,但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联系我国国情和具体情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教育。

1.5 本土化阶段(2011年-至今)

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在经过一系列的批判反思之后,开始进入到本土化研究阶段。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不仅能够彰显各民族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而且各民族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范(2011)的《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发展的意义》,⑩钱民辉(2011)的《略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等文章都肯定了多元文化对文化的重要性,虽然不同的文化所展现出价值和表现形式不同,但不同文化之间是没有优劣之分的。因此在提倡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使得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够适应并融入不同地区的文化中去,更好地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本土化进程。

2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困境

我国是拥有 56 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虽然民族成分不同,文化多元,风俗习惯各异,但大家都和睦地共处于华夏大家园,形成一个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团结的民族大家庭。多元文化教育是为了满足、适应不同文化需要的人,在同一地区享有平等交流、教育的机会而生成的一种理论,它的应用性很强,不是纸上谈兵。

通过对在CNKI中查阅到的所有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虽然由最初对国外基本理论、方法等的简单介绍,开始转向试图构建适合我国自身国情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构架,从而更好地实现多元文化教育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但是在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下,我国多元文化教育却没有提出多少具有重大意义的成果,这种情况是所有关心多元文化教育的人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一,通过查阅到的文献分析,除去个别没有标注职称的文章,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人员主要有博士生、研究生12人,相关研究人员9人,助教、讲师3人,副教授10人,教授26人,这些研究者当中多数都从事与民族教育相关的研究,还有其他一些从事文化哲学和发展哲学、社会学系等研究的人员,仅有一名从事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人员。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队伍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大部分研究还是将多元文化教育看成是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的一种方法、手段。虽然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一些学者试图从多元文化教育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对国外一些国家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教育目标、教育实践的模式进行比较,阐述了在我国民族地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提出了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而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多元文化视野下进行的,缺乏从横、纵向上更加深入、密切联系实践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第二,多元文化教育最容易受到批判的一点就是过分强调“多元”,而忽略“一体”。虽然一直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尊重个民族的文化,在教育上要平等对待各少数民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文化是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的,不能固守成规,要想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就要有创新、有发展,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

注释

① 万明钢.论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演变及其对课程改革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1993(4).

② 王鉴.当代西方国家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几种认识[J].外国教育研究,1994(2).

③ 谢宁.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两本书的介绍[J].民族教育研究,1993(2).

④ 王鉴.多元文化教育论纲[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3).

⑤ 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

⑥ 滕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研究,1998(2).

⑦ 苏德.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建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1).

⑧ 阿娜.浅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07(1).

人民教育论文篇13

Education Folklore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ZHAO Kang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

Abstract The current ongoing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play a leading role in family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is also actively involved,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education did not attract due attention to folk. This paper considers education as a civi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folklore is rich, excellent educational wisdom, for the conduct of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should be actively drawn, to be by analyzing folklore a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resource, carrier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n the core values services meaning of education, inquiry carried out to enhance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for folk, and then clear two-way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two,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novation provides a useful perspective.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folklore; the fourth force; two-way interaction effect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建构的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占主导和引领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国家的 ‘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和‘观念形态的国家机器’,是国家的重要的‘软权力’”,①发挥着“凝神聚气、强基固本”②之重大功效。自党的十后发出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战略动员令,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响应号召、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其中,整个国民教育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到成人教育各个领域,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到管理服务各个环节,从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到社会实践各个渠道,积极开展价值观教育活动,无可厚非地扛起了价值观教育的大旗,充当了这场活动的主导力量;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也积极主动地配合着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工作,以期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强大合力。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疏漏,突出一点表现为人们对教育民俗所具有的服务价值观教育之重大作用的忽视。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的教育性力量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而优秀的教育智慧,其重要价值理应得到积极的关注、取用。

1 利用教育民俗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1.1 何谓教育民俗?

关于“何谓教育民俗?”我们不妨依循学术常例先从了解“何谓民俗?”着手。民俗即常言的“民间风俗”之简称,相对于官方、上层或统治阶级文化、规章、制度、典仪、作风而言,专指广大中、下层民众日常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习俗。关于“民俗”概念的含义存在“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等诸多解释,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认为这类解释本质上是一种传统的、狭义的民俗观点,无法满足人们对民俗日益广阔、深入的理解,应对“民俗”持一种广义的理解观,即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③这一解释当属“民俗”的经典解释,受到学界普遍认可。至于“何谓教育民俗?”无论是包括钟敬文先生在内的众多民俗学家、民俗学辞书、还是教育文献都没有直接的论述,只是民俗学家巴斯科姆曾提到过“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民俗在世界许多地区均可找到”④而已。既然我们已知“何谓民俗”,而“教育民俗”作为“民俗”的下位概念,那么我们理所当然可认为教育民俗也就是民俗的一个亚类或子系统。基于这种认识,石中英教授给出了一种尝试性的解释,即教育民俗 “指由广大城乡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谚语、故事、诗歌、仪式、符号、习惯、笑话、建筑等等的复杂的集合体,是民间的教育文化,表现着绵延不绝的民间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⑤后进研究多对这一解释表示认可。

作为“民俗”的下位概念与“民俗”实体事象的子系统,教育民俗天然地分沾民俗全部的共性特征(集体性、传承性与扩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类型性、规范性与服务性)与共(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⑥当然这主要是基于其“家族相似”性的逻辑判断。不过,教育学界有研究者对教育民俗的特征与功能进行了专门研究。

尽管已有研究未在教育民俗的特征与功能方面达成一致见解,但却为我们提供了多元的视角。

1.2 相比传统教育形态,教育民俗在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优势

传统的依据施教环境将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做法非常热销、在理论与实践中占据着主流意识地位,似乎恰如其分、合理圆满,但这种做法或认知观点是逻辑不周密的,它并没有穷尽教育系统内全部要素,存在疏漏,如教育民俗完全被忽视了,而教育民俗作为文化形态存在的民间教育性知识与智慧,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当代生活的场景,是教育系统内重要的教育形态,堪称“教育系统的第四势力”,其重要价值应得到充分珍视。如果将教育民俗在过去时代长期被遮蔽视为一种自然的无知无觉,那么在主体意识高度自觉化的今天仍然忽视其价值,则是一种故作的愚昧肤浅。

相比传统教育形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民俗在施教场景、施教人员、学习课程、教育效果、教育媒介、教育周期等诸多方面必然是有所不及的。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仅靠传统的教育形式是不可能做到如此周全的,需要借助教育民俗的力量。俗话说“深山坞里读书,不如十字街头听讲”,反映了民俗的教育影响力。教育民俗以其多样的艺术形式,包罗浩瀚的教育智慧;它贴民大众,接地气,是平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具有艺术吸引力、感染力与表达力。它的传播无主体但却泛主体,“所有的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都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既是教育主体,也是教育对象。所有社会成员在社会互动中相互教育着和被教育着”,“所有社会成员互相交往中教育”⑧着。它的创新、开发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依托教育民俗所具备的独特优势,联结多元教育形态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为其注入新活力,有利于价值观理念的全面普及、培育与践行。

至此可知,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有别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教育形态,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重视并积极利用教育民俗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那么,这种“服务作用”又该如何进行理解呢?

2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载体与文化环境

2.1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

诚如所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⑨而教育民俗即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人民大众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囊括谚语、俗话、神话、传说、典故、笑话、诗歌、说唱、信仰、典仪、民服、民食、民居建筑、岁时、节令以及民间文艺娱乐等丰富多样艺术形式在内的集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教育知识、价值、观念、信仰、理想与智慧,是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籍可取用的重要资源。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精选内含或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的优秀教育民俗,用以开展价值观教育。诸如“闻鸡起舞、岳母刺字-尽忠报国”表达的爱国;“八级工学技术――精益求精”反映的敬业;“一诺千金、小信诚则大信立”反映的诚信等,面对如此丰富而优秀的教育民俗资源,一方面,我们可借助学校教育和教学课程,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或课程体系,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社团活动中,利用学校平台来传播。有研究者还提出“学校教育可以请乡村民间的教育民俗传承者来校讲课或做讲座,讲解自己的教育智慧,培养学生们的教育民俗兴趣;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性学习”。⑩另一方面,可借助广大社会媒体诸如城市宽屏、展板、标识标语、宣传手册、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影视、门户网站、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此外,还可以引导、鼓励民间力量挖掘民俗资源,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优秀教育民俗典仪、文艺、文娱活动。近年来,许多地区开展的“成人礼、加冠礼”仪式等活动,反映了民间力量对教育民俗的珍视。

2.2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诚如“价值观不是以抽象的概念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而是以文化素养的形式蕴含与文化知识背景之中,是通过各种社会知识和社会观念,如……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社会风俗习惯等文化的形式作用于人的价值活动和行为” 的。正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开发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多样的新民俗服务价值观教育。这样的话,教育民俗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知无觉地弥漫社会、融入民众观念当中、民众心理意识当中,影响民众的“知、情、意、行”。

2.3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环境

“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到,教育民俗也是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环境。处在当前互联网兴盛、自媒体发达的时代,信息无处不在,一切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每天必将接受各类文化洪流的冲刷,包括民间教育文化;而文化于无形之中,发挥熏陶滋养的氛围效应,润物细无声,堪称“一支隐形的暗精神力量”。

而这也为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提出了一个严峻的命题,教育民俗天然的地域、时域差异与复杂性,导致“漫水灌”、“一刀切”式的教育形式往往效力减半,如民俗在东部沿海与在西部内陆,在汉族与在少数民族,在城市与在乡村,在农忙与在农闲都是截然不同的,这需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民俗现状探索适合的方式,“因材、因时施教”方可事半功倍。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教育民俗品质的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当代最先进、最优秀价值目标、取向与准则的理论创新成果;而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就是要把理论探索最新成果及时普及,就是要把这种理论层面的价值自信转化为主体认知与意识层面、实践层面的价值自觉。随着价值观教育的深化开展,势必将把教育民俗的品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种提升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引导性提升。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时代价值观群的基本导向,支配并影响着从属价值观、文化的走向,先进、优秀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势必引领社会主义文化走向先进,而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的亚类必将协同其它文化亚类一同起头并进,或者在整个文化势潮或其它文化亚类激进者的裹夹下获得超越。

二是规范性提升。价值观是文化的导向器,也是文化的调节器与制动器。一种新价值观就是一把文化或社会规范的价值新尺度、新网筛。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开展,其规范作用也将逐渐生效,一些优秀文化民俗被筛选、“捂热”,一些劣质的则被筛除、“冰封”,尽管无法将其从传统文化中彻底剔除,但隔绝的产生已经使其失去生存的空间、市场。

三是变革性提升。价值观历来是时代文化变革的排头兵,统摄一局之变迁。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用先进的东西代替落后的东西,用比较理性的、合理明确的东西代替那些感觉性的、非理性的东西,用健康的、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东西抑制批判那些不健康的、低级趣味的东西”。 随着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旧的不好的教育民俗生态逐渐消逝,新的好的教育民俗生态逐渐培育起来,正如历史是“层累地造成”一般,教育民俗也将发生这种运动,大量涌现的先进、优秀教育民俗埋覆落后、低劣者,进而促进教育民俗发生生态变迁。

总之,教育民俗在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化开展也将反过来促成新一代优秀教育民俗的形成,正是这样,双向互动效应良性循环机制的联结与运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普及与根植人心、国民价值与道德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来自教育系统的资源与动力,当代教育民俗自身也获得质变性升级。

注释

① 季明.核心价值观概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201.

②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③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④ 石中英.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19.

⑤ 石中英.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19.

⑥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26.

⑦ 该表基于石中英的《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5期)、龙承建的《论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民俗的传承》(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刘胡权的《教育民俗论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等相关研究文献而制。

⑧ 廖小平.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解构和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93-294.

⑨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⑩ 刘胡权.教育民俗与学校教育[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13.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