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安全教育课实用13篇

初中生安全教育课
初中生安全教育课篇1

一、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意义。但归根结底一句话,生命是无价的,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才能重视起生命的可贵。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感人至深的案例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明白生命不可重来,同时也要懂得重视他人的生命。

二、强调交通安全

近年来,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每时每刻都威胁着我们的生命。为了有效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学生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样才不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痛苦。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中小学生社会经验较少,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让许多不良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使得学生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可以提高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让罪恶的魔爪不敢伸向他们。其次,学校还应该开展一些关于生命安全教育方面的讲座、校刊、宣传标语、图片展等,这样有利于引起中小学生对生命安全的重视,也可以提高他们对不安全因素的分析能力。

四、提高自护自救的能力

中小学生仅知道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是不够的,还要掌握自护自救的技能。针对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危险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办法,相信在这种声情并茂的情景下,会让学生牢牢记住实用有效的自救方法。

安全教育是学校最为重视的教育内容之一,学生的安全是教育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所以初中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十分必要。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既是新课改的教育需求,也是教育行业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初中生安全教育课篇2

一、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课之所以出现一些安全事故,是有很多的原因,但突出的因素就表现在学校长和学生两个方面。

(一)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家庭的成长环境及父母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初中生的思想和行为,即使他们有兴趣的事情也经常会被打压掉。父母切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我国,当今的“一考定终身”制度决定了文化课的地位。我们知道,文化课成绩不理想是很难考进理想的初中、初中及大学的,特别是语、数、外这样高分的主科,学好这些科目是家长对孩子的必然要求。即使有体育学习夙愿的学生,面对着巨大的考试压力和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自然而然的就会放弃体育相关知识的学习,甚至会把体育课当做自习课或者休息课来对待。初中生自身不重视体育课,也更不会注意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了。初中生没有把其定位为提高素养,锻炼身体,学习知识和培养情感的课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体育课是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他们在体育锻炼的时候不讲究科学请,在体育课上也很少认真的听取老师讲解动作要领和运动规范,这些都容易造成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二)从学校的角度分析

在初中学习阶段,面对的重要问题就是小升初问题,虽然我们实施片区制度入学,但实际的情况是,成绩优异的学生是可以凭借成绩进入优质学生学习的。而学校要想在社会中有良好的声誉,争取最大化的生源,能得到学生、家长、政府、社会等方面的认可,其升学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想取得较高的升学率和社会口碑,学好文化课已经成为必然的要求。至于体育课就会被学校冷漠,每逢到重大考试时,体育课就会让道其他考试科目,特别是主科。许多初中由于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把教学重点放在文化课上,而忽视体育课,学生缺少必要的锻炼,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体质锻炼。再者,部分学校由于体育器材以及体育活动场地的不足或者出现了安全隐患,致使体育活动较为单一,缺乏娱乐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日渐不愿意上体育课,由于设施的不安全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部分体育教师,工作消极怠慢,没有耐心给学生讲解一些安全常识,在体育课上没有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这也是学校体育教学开展中存在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确保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安全的路径探究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因为这对提升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有着巨大的助推作用。为此,各学校、各相关人员必须想方设法优化大课间活动的管理,提升大课间活动的质量。

(一)调整认知,重视大课间活动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是时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和行为上给予重视,提升大课间的地位,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很多的学校,由于管理的松散和领导的不重视,导致大课间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为了确保大课间活动的安全,学校和学生都必须重视,把大课间活动提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任务上来。一定要把大课间活动的安全摆在突出的位置,实现工作的常态化与科学化。另外,对于大课间活动,主管部门一定要设计好活动方案,不定期的开展活动调研,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二)依据实情,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初中生天生好动,注意力也不集中,他们经常会逃离老师的视线。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初中生在放松宽敞的场所更容易出现“自由活动”的状况,学生之间拉拉扯扯,不听老师的指挥等,都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为此,要想从根本上剔除安全隐患,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初中生的安全意识。比如,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告诉学生体育活动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保障每一位学生掌握标准的体育动作,教育他们服务老师引导的观念及顾全大局的思想。在日常的班会课中,班主任要强化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遵纪守规的教育,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同时,学校要强化宣传,让学生了解大课间的活动,并及时的采取措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体育器材,学校要认真检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大课间的活动中,要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对于特殊的学生一定要特殊的处理,保障学生的安全。

(三)探究新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

当下,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新课改的实施,面对着异于以往的教情、学情和教学内容,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探究意识的提高,这样才能从源头上确保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安全。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更加突出教学结果,过渡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说分数重于能力,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也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应试教育下这种格式化和复制式的机械教学与学习已经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这种做法,避免机械式教学的发生。为了应对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的需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应该首先改变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体育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还要给与学生及时的评价,做到鼓励为主,批评为辅,让学生树立学习体育的信心,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一定要结合学情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的采取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

初中生安全教育课篇3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相较小学生有了很大变化,日渐趋于成熟,但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仍然存在很大局限,他们对来自外界危险的防御意识和抵抗能力均不强,对陌生事物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体活动、使用体育器具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如果在教学中不重视安全问题,非常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农村初中校址较为偏远,在体育教学器材、教学场地、医疗护理等方面条件较差,其安全教学隐患较多,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一、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农村初中一般设置在乡(镇)附近,远离城市,受经济、交通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和学生更多地关注文化课学习状况,而对体育课的价值认识不足;教育部门和学校在经费保障、体育教师配置、体育课程开设、体育竞赛开展、体育器材购买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尽管体育在中考中占了一定比例(如云南为50分),但很多教师和学生仍然不以为然,认为体育不一定要拿满分,随便准备一下考30多分就足够了。在体育教学安全方面,农村学生家长忙于农务或外出打工,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局限于返校、回家途中,对学生在体育课等课堂上的安全教育几乎空白;学生本身对体育课不够重视,基本都是应付式地参与,也不会更多考虑自身安全问题;教师在体育安全教学中,一般就是要求学生简单做一些准备活动,很少会详细讲解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具体来看,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安全意识不强

教师的安全意识影响着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引导和防范等具体安全行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教师的角度看,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担心在课堂上发生安全事故,因而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较强。当然,也有个别教师疏于安全教育和管理,以体育专业教育为主,这是非常危险的。

从学生的角度看,很多农村初中生把体育课看成“放松课”,在体育课上只顾玩乐,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男生)较差,只有极个别内向、胆小的学生会比较在意安全问题。但总体看由于农村初中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匮乏,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自我防护能力不强,学校体育教学安全事故隐患不同程度存在。

从家长的角度看,农村的自然环境相对复杂,人们对一些安全隐患习以为常,加之大部分父母忙于农活、外出务工赚钱,对学生的教育主要由老人负责,对学生的安全提示局限于不要打架斗殴、不要偷窃、不要骑摩托车等,对体育课安全教学基本没有任何概念。在笔者的家访中,只有30%左右的家长能认识到体育课(锻炼)有一定的风险,大部分家长都不会担心。可见,家长的体育课安全意识非常薄弱。

2.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初中师资力量整体偏弱,少数地方还存在非专业教师教授专业课的情况。从体育教师队伍来看,农村初中大都只有1-2名专职体育教师,每周承担12节以上体育课(不含每天早操、课间操带操),所以课时任务都比较繁重,职业倦怠感不同程度存在。个别教师的体育安全意识不强,在教育学生注意安全、自我保护方面做的工作不到位,难以保证体育课零意外事故。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锻炼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对于学生的锻炼方法、动作要领等讲解不透彻,对于一些危险性大的体育项目则直接不安排教学,通过降低学习内容的强度和难度来确保安全教学。还有少部分教师对教材的领悟能力不强,不能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计划的实施也不能按部就班,学生超负荷锻炼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组织不严密、调控能力差,学生在课堂上各玩各的,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上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的体育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3.体育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经费有限,许多农村初中的体育设施类别、数量有限,而且对一些陈旧的体育设施和器材不能及时更换,导致体育课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学生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以华宁县第十中学为例,体育器材以篮球、排球、双杠、单杠等为主,大部分器材用了很多年没有更换,而篮球板开裂、篮圈摇晃、双杠或单杠不稳定等情况时常出现,发现这些问题后一般都要等一个月以上才会得到处理,这期间的体育教学课难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二、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的建议对策

针对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简单的对策。

1.强化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到零安全事故发生。尽管体育课需要制订教学计划、完成教学目标,但体育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为主,不能超负荷训练学生,也不能对个别体质较差的学生进行强迫式练习,对于患有疾病、身体不适的学生应格外留意,同时根据不同的天气条件调整训练强度,减轻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压力,避免出现更多的肌肉伤、韧带伤,出血甚至猝死等安全事故。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让他们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为孩子锻炼提供良好的运动装备,例如运动服、运动鞋等,不能因为家庭条件差等原因忽视了孩子进行体育活动的安全性。

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时,要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同时自觉学习安全知识,学会一些自我保护措施。例如体育课前不空腹,不吃过分饱,不穿易滑的鞋子和较紧的衣服,身体不适及时报告,不带危险物品上课,等等,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2.体育教师努力提升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要自觉加强体育专业知识学习和充电,系统掌握体育教学特征及教学规律,全面了解学生,最大限度降低体育课堂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首先,认真备课,做好体育课准备活动。在备课时,体育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计划和安排,还要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预见,制定应急方案。这样,即使课堂上发生安全事故,也能将学生的损伤降到最低。同时,在正式开展体育教学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让学生的各个关节和部位充分活动开,避免一些强度较大的练习导致学生受伤。

其次,创新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防止体育课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讲述动作要领,然后再示范动作,最后学生练习、教师纠正。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会出现兴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导致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改变授课方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注意力。

最后,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体能接受的运动负荷也是有限的。体育教师要系统掌握人体运动科学和规律,充分了解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情况,科学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例如,避免学生持续的大量运动,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放松和休息时间;不同强度运动合理搭配,注意教学节奏,课堂上逐渐加大学生运动负荷,最后再逐渐下降,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做大负荷运动。做到了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增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首先,强化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常规是保障体育课堂教学安全的前提,如果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过分放纵,学生没有纪律性,将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铅球教学中,学生必须认真听教师口令和信号,不能随意投掷或捡球,否则可能导致受伤;跑步练习中,禁止学生喧哗打闹、相互推搡,否则会出现摔跤等事故;三级跳远课堂上,要确保前一名学生已经走出沙坑,后一名学生才能开始跑跳……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确保教学的规范性和纪律性,对部分纪律较差学生进行严格教育,约束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否则会导致学生随意、散漫的学风,不听教师安排,课堂教学难以控制,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其次,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教师在体育课正式开始前,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安全知识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外,还可以和学校、班主任沟通,利用广播、展板、黑板等渠道有计划地开展安全教育,在丰富学生安全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尽可能改善体育教学环境

体育环境的改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视,尽可能保障正常的体育经费。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体育教学环境问题,安排相关人员及时检查体育器材的安全性,及时向上级领导提出更换或维修报告;落实好体育教师编制问题,避免体育教师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同时抓好体育教师的安全培训等工作,形成整个学校都重视学生安全的气氛,为体育课堂安全教学奠定基础。

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问题同样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高度重视,共同为学生的安全成长着想,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快乐学习、安全学习,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生安全教育课篇4

初中体育课之所以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有很多的原因,但突出表现在学校和学生这两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

家庭的成长环境及父母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初中生的思想和行为,当今的中考、高考制度是“一考定终身”,文化课成绩不理想是很难考进理想高中和大学的,学好文化课是家长对孩子的必然要求。即使有体育学习夙愿的学生,面对着中、高考的巨大压力和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自然而然的就会放弃体育相关知识的学习,甚至会把体育课当做自习课来对待。初中生自身不重视体育课,也更不会注意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了。初中生没有把其定位为提高素养,锻炼身体,学习知识和培养情感的课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体育课是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他们在体育锻炼的时候不讲究科学,在体育课上也很少认真的听取老师讲解动作要领和运动规范,这些都容易造成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二)学校方面

在初中学习阶段,面对的重要问题就是中、高考。学校要想在社会中有良好的声誉,争取最大化的生源,能得到学生、家长、政府、社会等方面的认可,其升学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想取得较高的中、高考升学率,其文化课是必须取得好成绩的,至于体育课就会被学校冷漠,每逢到重大考试时,体育课就会让道其他考试科目。造成学生缺少必要的锻炼,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体质锻炼。再者,部分学校由于体育器材以及体育活动场地的不足或者出现了安全隐患,致使体育活动较为单一,缺乏娱乐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日渐不愿意上体育课,由于设施的不安全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部分体育教师,工作消极怠慢,没有耐心给学生讲解一些安全常识,在体育课上没有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这也是学校体育教学开展中存在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预防安全问题发生的对策探究

针对出现的安全事故,预防的措施很多。本文中,主要是从学校的角度,认真探究了预防体育安全事故发生的对策。

(一)依据实情,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任何事情,一旦形成了一种意识,那么这种意识就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强烈的安全意识,让每一位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对于减少安全事故将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这一点,首先教师就必须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要把培养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初中生,真正处于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年龄,年龄特征和身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好动的本质。为此,在体育课上经常会发现有学生打闹、调皮的现象,而他们的打闹却又很失分寸,加上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特别是那种骨质脆弱的学生,就很容易在这种打闹中受伤。为此,教师除了多方面讲解安全问题外,把体育训练和安全理论教育放在同等的位置时,在看到学生有不安全的行为出现时也应该及时的制止,同时还要告诫学生,禁止类似不安全的现象发生。这样通过不断地言传身教,以及随时的提醒,就可以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对安全问题加以重视,从而逐渐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进而减少体育课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了解学生,规范教育教学流程

一般来说,体育教师授课的班级较多,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健康都十分了解,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为了实现安全授课,体育教师可以同各个班的班主任联系,对学生的体检情况进行查阅,然后把有身体疾病的学生列出。体育教师可根据这些情况建立学生健康卡片,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病的学生则区别对待,将这些学生的病情通知他们的家长,体育教师建立个案,为其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且在运动中密切关注他们。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监督,一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报告教师,避免在教学中因运动量过大而导致昏迷、猝死等事故的发生。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建立学生健康卡片,在上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内容及运动负荷,有效地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认真负责,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锻炼的目的。同时,课堂呈现的结果又能够在教师的控制范围类,杜绝安全隐患,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做到以下几点: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体育教师所设计的体育教学内容应该难易适当。众所周知,作为锻炼身体而开设的体育课,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如果体育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小的话则很难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但是如果难度过大又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设计教学内容一点要适合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具体设计。

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有效地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是防止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出现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投掷铅球时,投掷的学生该站在哪个位置,观看的学生又该站在哪个位置,应该怎样拾捡铅球,投掷时手应该放在什么位置等等,都是需要教师加强组织和管理的。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应该对本堂课上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故做出预设,从而提前做好防范安全事故出现的准备和预防,进而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

初中生安全教育课篇5

据了解,此次课博会为期三天,围绕“交流、合作、提升”的主题,来自四川全省各地市州的知名专家和川派初中名校的校长、教师,将通过赛课、校长沙龙、课改论坛等方式交流课改经验,共同探讨高效课堂建设,以此推动四川初中教育整体高质量均衡发展。

交流·成长

同课异构,奏响高效课堂旋律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人”,目标是发展,关键是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其中教师教的方式决定了学生学的方式,教师要有课改意识和课改能力才能实施课改。

“同课异构”就是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这是一种横向的教师之间的互助交流式的教研活动,可以通过展示课的听课和听课后所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进而来改进教学行为。

这种研讨方式,不仅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在明显提高参与者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给教师们提供了自我提高和自我反思的机会。

此次课博会,得到了全省各地市州教育局及学校的积极支持;通过教师自荐、学校推荐及地市州教育确认,从几百所学校中脱颖而出了63名教师,他们同堂献艺,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演绎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最终经过评审专家组集中查阅材料和反复研讨,评选出了首批20名优胜者。

会后,不少教师对记者说在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中获得了顿悟,提升了自己在新课改和高效课堂上的教育艺术。

合作·发展

课博盛会,点亮安居教育魅力

在7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安居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胡均蓉致欢迎词。她首先介绍了安居建区十年来经济社会取得的显著成绩后,胡均蓉指出,此次活动在安居召开,为安居教育系统干部教师接触教育前沿思想、碰撞课改火花、革新育人模式提供了学习、借鉴、提升的大好机会;安居将全力为此项活动的圆满举办服务,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优化教育发展机制,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安居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遂宁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永福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遂宁地区以“科学育人、特色发展、人民满意”作为推进教育跨越发展新方略,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全市也一直着力于系统改变初中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综合推进学校的特色化进程,提升教书育人的专业化水平。张永福认为,此次盛会,对引领四川初中教育整体高质量均衡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特别对遂宁教育系统理论创新、方法的变革更具直接的推动作用。他希望全市参会的校长、教师带着学习之心,肩负学习之责,用心请教交流,用情与专家握手,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到手并用于实践,共同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提高。

安居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姚明在发言中谈到,近年来,安居区坚持把教育改革创新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强大动力,大胆探索、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2012年,在学习、内化、提升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的“安居区‘学·讲·练’高效课堂教学探究”被遂宁市教育局确定为2012年度“育人模式创新”资助金课题。姚明认为,此次课博会在安居召开,既是对安居多年来推行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极大鼓励,也是对安居教育的极大鞭策;安居将以此次课博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先进经验,锐意改革,勇于探索,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提升·跨越

川派教育,优化区域教育生态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成都师范学院姚文忠教授在讲话中指出,教育的先导性在于把先进的思想、丰厚的文化在社会上传播开去、积淀下来。“通过关注课堂来助推改革,从而促进整个四川教育的发展。”他还说,举办课博会就是希望通过对一线教师课堂的关注,激发和促进课堂改革,努力打造“川派教育”,形成四川教育的独特风格,打造一批有四川特色的学校,培养一批有四川特色的教师,为推动四川教育加快发展作出贡献。

初中生安全教育课篇6

(一)学校方面

个别学校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更多关注于文化课,对于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意识也比较淡薄,没有把“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首位。同时,学校体育设施陈旧,且疏于保养检修,存在安全隐患。

(二)教师方面

体育教师对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意识淡薄,不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作为课程的主要责任人没有担起自己的职责,保护帮助麻痹大意,敷衍了事。甚至在示范动作要领时出现错误,这样学生在模仿时容易发生危险。

(三)学生方面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天性活泼好动,但缺乏安全保护知识,平时缺乏锻炼,身体素质比较差,体育课上运动强度稍稍增大就觉得不舒服,甚至开始出现面色苍白、满头虚汗等不适症状。

(四)其他方面

体育教学通常是在户外进行,有时候会用到特殊的体育器械,所以也就受到更多的客观因素影响。特别是恶劣的自然天气条件会给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也给教学造成不便,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防范意见。

(一)学校

预防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发生,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让每一位老师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体育器材的检查与管理,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若不注意,体育器材也会危及学生的安全;提供的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等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检查检修,它是确保体育课学生安全必不可少的途径。

(二)老师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自己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更大的任务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和意识。体育教师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警示,要充分利用课堂中的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体育教师,要把安全意识渗透到教学中,上课前,体育教师要仔细认真地做好运动场地的安全检查,如果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要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除了一些一般性的准备活动,还要做一些专项的准备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能及时观察课上学生的实际状况,安排运动负荷,负荷过小学生得不到锻炼,而负荷过大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要让学生得到锻炼又不能伤害学生身体。其次体育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仔细分析教材,认真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认真上课,严谨管理,营造和谐安全的体育课堂氛围。

我们教师不应该只把精力放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上,因为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难免会出现,这就要求体育老师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急救方法比如扭伤、脱臼、抽筋、骨折等状况;倘若学生发生的安全事故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施救能力范围,教师应当沉稳冷静,尽快通知学校,联系医院,采取有效合理的处理措施,切忌手忙脚乱。

(三)学生

初中生安全教育课篇7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程的性质是要“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体育教师根据《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高峰期。预防运动损伤,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一、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高峰期

运动负荷是指身体练习所给予人体的生理、心理负荷。合理的运动负荷主要通过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及心理过程来评定,也是教师在体育课中教与学的双边关系的一个重要评价。

对于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运动负荷的安排,国外较普遍的做法是把运动负荷最高峰安排在一堂课的前半节,在一节课的后半段要使学生的运动负荷量逐渐下降,到一堂体育课结束的时候心率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有利于学生有充沛的精力迎接下面文化课的学习。

而目前在国内许多学校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安排学生的体育活动的时候,基本上是在体育准备活动后学生就出现了运动负荷第一高峰,而学生感受到运动负荷的最高峰一般出现在后半节课。对体育课中学生的生理、心理负荷安排不当,忽视了对运动负荷最高峰的合理安排,以致学生在体育课下课后10分钟内心率还是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造成的后果就是会影响到学生在下一节文化课上,静不下心来进入学习状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很不利。而且影响到了文化课的正常学习,所以要合理安排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负荷量,就要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后,大多数学生的心率都在120次/分以上,就已经基本符合体育运动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这个时候安排运动负荷最高峰,可以使学生心理生理等方面都能适应,在后半节课再安排一个运动负荷小高峰,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在心率逐渐下降时再做3―5分钟整理活动,学生下课时基本能够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有目的地把运动负荷最高峰安排在教学基本部分的前半段。

这里应该引起教师注意的是,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最高峰出现后,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在生理心理上有些疲劳和力不从心的感觉,这时必须安排一些巩固教材内容或趣味性的体育娱乐性活动,让学生自己调节生理心理上疲乏和厌倦感。例如,在教学初三《体育与健康》教材中,“耐力跑和实心球”这节课,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的准备活动部分,为学生安排进行间徒手操一套,集体慢跑2分钟;在体育教学的基本部分,教师可以讲授耐力跑的动作要领和要求后,可安排男学生进行男子1500米跑在7分钟完成,可安排女学生进行女子1000米跑在6分钟完成。跑完后大部分学生的心率达到了180次/分左右,再让全班学生花2分钟的时间集体绕操场走一圈。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巩固投掷实心球的体育教学内容,并且安排学生进行象征性地实心球投掷达标赛,男学生的衡量标准是以7米为铜牌,9米为金牌,女学生的衡量标准是5米为铜牌,7米为金牌。在体育教学的整个活动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情绪都很高,教师再在下课前安排全体学生再做一些体育整理活动,让绝大部分的心率都能恢复到上课时的水平。

对运动负荷不大的课,例如投掷、垫上运动等,可在课的前半部分安排一些素质训练,这样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增强。

二、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预防学生身体损伤

初中生安全教育课篇8

体育课安全管理问题中存在的原因,我们可以归结为如下三个方面:

1.教师方面

教师是体育课的主导者,教师的能力、水平和工作态度是体育课是否安全的关键因素。首先在教师的责任心方面,对学生安全负责是每个体育教师首要考虑的。体育课中大多数安全问题都与教师的责任心有关,例如如果教学计划不够周全,在教学计划中没有考虑如何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等,问题日积月累最后导致安全事故。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对学生和教材研究不足,特别是新教师,在体育课表现为准备不足,容易出现对待安全方面计划不周和出现安全问题不知所措的情况。其次是教师安全管理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体育教师体育课安全管理能力主要有:如何预判安全发生的能力以及发生事故时的处理能力。例如进行短跑项目时,要叮嘱学生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因为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一旦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2.学生方面

大多数的学生对体育课具有一定的安全认识,但总存在一部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自我约束力差,成为体育课的重大安全隐患。这个主要是由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身体素质决定的。初中生在心理上一般不稳定,易冲动,特别是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高。在好奇心的作用下,不能控制好自身行为,对自己评价过高,这些成为学生在体育课中产生安全问题的心理原因。同时,虽然初中生身体素质接近成年人,但是无论是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性和协调性等都容易导致体育课时做动作变形,容易使身体损伤,这个也导致了安全问题的发生。

3.学校方面

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而且管理制度一般只做原则上的指导,比较笼统,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造成教师在工作操作层面上无所适从。

二、针对初中体育课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的安全管理能力

1.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考虑周全的教学设计,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

首先,我们要对课堂教学中的安全因素有一个周全的考虑,例如课堂中要使用到的场地是否平坦、器材是否安全、学生服装是否符合要求等。对一些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有防范措施,例如在练习跳远时,下肢肌肉及脚踝等容易受伤,这个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好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

其次,要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要安排合理,难度适中,严格遵守大纲要求,不能够有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内容,否则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单杠练习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做腾身反转上杠的动作。同时教学方法如果不合理,会导致部分学生在上课时精神不集中,没有用心听动作要领,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体育课教学中一般都采用讲解法和示范法。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我们可以考虑采用合作法、情境创设法、游戏教学法等,均能够让学生精神高度集中。

2.课堂教学中落实安全管理的理念

(1)做好上课前的准备运动和运动后的休整运动

运动前的准备运动是让身体适应从安静状态到运动状态的过程,可以帮助身体神经系统和器官的机能动起来,避免因为准备运动不足导致身体缺乏协调性而受到伤害。准备运动需要及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季节气候特点进行安排,准备运动量要适中,不能过大或者过小。同时准备运动要有针对性,并结合一定的素质结构练习。例如在学习铅球投掷时,准备动作的重点除了模仿推铅球的动作外,还可以加入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等身体结构性练习,让全身身体机能活跃起来。

运动后的放松动作,是让身体从运动中回归安静状态。运动课后,肌肉从紧张状态转为安静状态,容易产生怠倦,也可能受伤。运动后的按摩、拍打肌肉等休整运动,不仅能够让肌肉得到放松,而且可以使身体从疲劳中迅速恢复过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达到健身的目的。

(2)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

现行初中体育课教学,教师对所教的班级面向大多数同学制定相同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宜分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中长跑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身体素质好、意志力强的学生可以归类为A级,制定一个目标让他们挑战自我。身体素质中等的学生归类为B级,可以按照大纲要求踏实的完成。运动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归类为C级,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尽力完成制定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时刻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需要特别关注有病史的学生,合理安排他们的训练任务,避免出现身体的伤害。

(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知识

可以用制作安全常识小册子、主题班会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学习,讲解一些在实际应用中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突发事件的预知能力和应对能力。例如运动时感到晕厥该怎么办?又例如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大量饮水、喝冷饮,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等,要通过慢跑让心脏慢慢恢复正常速率。

对初中生来说,提高对事故的安全意识,对于体育课安全来说意义重大。针对初中生认知特点,宜采用反复叮嘱的办法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例如在上课列队时,调皮的学生喜欢互相推撞,没有控制好力度,容易因为学生的协调能力差导致身体伤害事故的发生,此时教师就需要提醒他们,适当时可以采用罚跑等惩罚措施让他们意识到行为的危害性。

(三)学校需制定详细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

初中生安全教育课篇9

体育教师在教授课程之前应该端正自身的思想,将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充分地了解体育器材、运动场地以及体育项目等是否适合学生现阶段的锻炼学习。但是一般的体育教师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没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以及详细的动作知识等,致使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

2.学生没有意识到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风险

初中生安全意识比较薄弱、活泼好动,对教师讲授的安全知识没有充分体会,对力度的把握不到位,致使在活动的过程中出现摔倒、擦伤甚至骨折等安全事故。

二、预防初中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措施

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比较普遍的,这也是困扰初中教育安全进行的重要因素,而要想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预防,以便全方位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师生必须树立安全意识

(1)教师方面

对于教师来说,教师的安全意识必须加强,定期对相关的教师进行全面的安全知识讲座,以便将最新、最有效的安全事故防范知识教授给学生。教师也应该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重视安全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学生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对教师讲授的关于安全的知识认真地理解,在平常的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中认真履行。体育老师在讲授相关动作的时候应该认真观看,仔细掌握诀窍,将练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对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预防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1)体育教学的备课要科学合理

体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充分地了解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评估,对不合理的项目和环节予以删除。教材的选取、器材的安排等都需要结合学生当前的身体素质情况,在上课之前必须仔细地检查教学使用的器材,如有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排除,器材的使用过程应该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进行,以防在使用的过程中受伤等。

(2)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充分避免运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平常的体育教学中很多的初中生对于课前活动不够重视,各个关节没有活动开,接着就开始进行强度比较大的活动,从而对关节的磨损比较严重,造成严重的后遗症。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课前的准备活动应该具有新意,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间接地达到预期目的。而在进行特殊项目的活动中,应该将全身能够发力的关节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头、颈、腰以及手脚关节等,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

3.做好课中组织工作

(1)合理安排教学

初中生对各种体育锻炼来自兴趣,而在进行练习时难度比较大,需要时间比较长的活动内容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感到有压力和信心不足,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专心地进行动作和技巧的学习,从而难以完成教学目标。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教学内容安排的时候应该科学合理,教学的内容应该充分地考虑到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教学进度要循序渐进,对于难度比较大和动作要求比较高的内容做好认真的辅导,从而使得学生不至于失去学习的信心。除此之外,体育教学的内容应该有着舒展身心、促进身体机能的成长等作用。

初中生安全教育课篇10

运动损伤是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果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重视安全问题,不做好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不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运动损伤问题出现的几率就会大幅提升。而一旦发生运动损伤问题,不但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活动,还会给学生带来不可避免的身心伤害。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问题来说,预防工作非常重要,只有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掌握运动损伤出现的规律,并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确保初中体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及预防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的概况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出现一方面与运动有关,一方面也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有关。例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在开展足球教学时,头部撞伤、肌腱拉伤是常出现的问题;而在投掷类教学中,肩肘部以及腰部肌肉、韧带的拉伤和扭伤则极易出现。另外,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多数学生的所出现的运动损伤属于闭合性的软组织损伤,据分析这与初中学生比较喜欢球类运动有着一定的关系。

除此之外,概括来说,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多以轻度损伤为主,最为常见的几种运动损伤类型分别为扭伤、肌肉和韧带拉伤以及挫伤等几种。运动损伤的部位则常见于踝关节、膝关节以及腕指关节等部位,出现的时间则多数在于教学比赛或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过程中。常见的容易导致初中学生运动损伤的体育运动项目则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跳高、跳远等几种中学生较为喜欢或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较为普遍的体育运动项目上。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场地器材原因

场地器材方面的原因,是引发运动损伤问题最为常见的一个原因。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场地不平整、运动器材老化、运动器材的布置不合理或安装不牢固等问题,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引发运动损伤问题,给学生造成身心危害。

(二)自我保护意识差

由于安全教育的缺失,很多学生在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差,缺乏必要的与运动损伤的预防相关的知识,再加上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好胜心较强,且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很容易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争强好胜或是因比赛中的过度紧张等问题,更加忽略运动中自身的安全性问题,以致引发运动损伤。

(三)教学组织管理不严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任课教师组织管理工作的不严谨,也是引发运动损伤的常见因素之一。而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不严谨,通常来说,主要表现在运动场地的分配不合理、课堂纪律的要求不严格、组织形式过于散漫、教学进度安排不够科学等几个方面,例如:某些体育任课教师对于课堂纪律的要求过于松散宽泛,甚至时常出现放羊式教学的现象。某些任课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追究教学进度等问题,均是因为教学组织管理不够科学严谨导致的极易引发运动损伤的因素。

(四)准备活动不科学

开展基本的教学活动前所做的准备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肌肉的弹性和关节的活动幅度,让学生由原本的安静状态逐步进入紧张的活动状态之中,从而为进入正式的后续的体育活动做好准备。但是很多任课教师和学生却没有认识到准备活动的作用,认为准备活动是浪费时间,抱着敷衍应付的态度,以致于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剧烈的体育运动时很容易因为身体的肌肉、关节没有活动开,导致协调性变差,引发运动损伤问题。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分析

(一)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是预防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问题出现的有效手段。学校和任课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将安全教育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通过理论教学、广播、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组织纪律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运动损伤问题带来的一系列的危害和进行安全预防的必要性,以加强学生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二)建立体育器材管理维护制度,确保场地器材安全

要消除体育场地器材带来的安全隐患,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体育器材管理维护制度,对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定期检修、定时维护,一旦出现老化现象要及时更换,确保场地器材设施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每次开课之前,任课教师还要进一步对所要使用的场地器材进行安全隐患排除检查,尽可能消除所有的有可能引发运动损伤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以确保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

(三)重视体育任课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教学安排的科学性

任课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教学安排会对教学计划的设置、教学组织措施的选择、教材教法的安排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并进而由此影响到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任课教师责任意识的贯彻落实和教学安排的科学性。具体来说,要实现这一目的,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将安全教育作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列入教学计划,通过教学计划或者教案将安全教育设置为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其次,重视体育任课教师教学组织管理的严谨性。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严格的课堂纪律和教学组织管理方式,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保障。体育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科学严谨的教学组织方式大大降低运动损伤出现的可能性。如:合理安排和分配运动场地,避免不同体育运动项目之间的相互干扰;设置安全警示或信号来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等等。

再次,重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组织相应的准备活动,并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准备活动,为教学活动的后续开展做好准备。

最后,确保教材教法的科学性。体育任课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安排,以确保教材教法的科学性。例如:在安排教学顺序时,对灵活性、协调性以及技术性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应尽可能的放在教学的活动前半部分,而且注意在一节课内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时,应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来有意识的让学生全身各方面的素质得到锻炼和发展,而应尽可能的避免局部负担过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胡昕.江西省普通高校足球运动中损伤的因素分析及预防[J].新余高专学报.2008(03).

[2] 安振中.对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

初中生安全教育课篇11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成因

1.学校方面

个别学校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更多关注于文化课,对于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意识也比较淡薄,没有把“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首位。同时,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需要借助于体育器材,但个别学校体育设施陈旧,且疏于保养检修,使得体育课上学生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2.教师方面

一方面,有些教师缺乏责任感,对于传授体育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不够重视,缺乏警惕,注重内容教学,忽视安全教育,如对学生的相互推挤等不安全行为置之不理,活动前未向学生详细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如果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不过关的话,在示范动作要领时出现错误,这样学生在模仿时容易发生危险,特别是在使用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器材时,错误的动作就更加危险。

3.学生方面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天性活泼好动,但相关安全常识却不足,这也使得他们在体育上喜欢挑战高强度、高难度的练习,或者急于求成,不按正确动作要领行动,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与此同时,许多学生学业负担重,平时缺乏锻炼,身体素质比较差,体育课上运动强度稍稍增大就觉得很累,甚至开始出现面色苍白、满头虚汗等不适症状。

4.其他方面

体育教学通常是在户外进行,有时候还会用到特殊的体育器械,所以也就受到更多的客观因素影响。特别是户外上课会受到环境、气候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严寒、酷热、暴雨、积雪等恶劣的自然天气条件会给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也给教学造成不便,体育论文范文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的应对方法

1.学校

预防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发生,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让每一位老师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供的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等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检查检修,它是确保体育课学生安全必不可少的途径;定期或者不定期举行各类体育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同时,体育教学安排应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安排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

2.老师

体育教师要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并写进自己的教案里,安排专门时间讲解安全教育理论和常识,上课之初老师要向学生详细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明确不允许做的行为;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将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贯彻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绝对不能进行放羊式教学,注意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科学安排活动,针对不同内容、季节、天气等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要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确保示范动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此外,体育教师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也是非常必要,比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应急处理,确保遇到问题时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办法进行急救处理,把损伤降到最低。

初中生安全教育课篇12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成因

1.学校方面

个别学校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更多关注于文化课,对于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意识也比较淡薄,没有把“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首位。同时,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需要借助于体育器材,但个别学校体育设施陈旧,且疏于保养检修,使得体育课上学生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2.教师方面

一方面,有些教师缺乏责任感,对于传授体育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不够重视,缺乏警惕,注重内容教学,忽视安全教育,如对学生的相互推挤等不安全行为置之不理,活动前未向学生详细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如果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不过关的话,在示范动作要领时出现错误,这样学生在模仿时容易发生危险,特别是在使用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器材时,错误的动作就更加危险。

3.学生方面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天性活泼好动,但相关安全常识却不足,这也使得他们在体育上喜欢挑战高强度、高难度的练习,或者急于求成,不按正确动作要领行动,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与此同时,许多学生学业负担重,平时缺乏锻炼,身体素质比较差,体育课上运动强度稍稍增大就觉得很累,甚至开始出现面色苍白、满头虚汗等不适症状。

4.其他方面

体育教学通常是在户外进行,有时候还会用到特殊的体育器械,所以也就受到更多的客观因素影响。特别是户外上课会受到环境、气候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严寒、酷热、暴雨、积雪等恶劣的自然天气条件会给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也给教学造成不便,体育论文范文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的应对方法

1.学校

预防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发生,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让每一位老师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供的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等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检查检修,它是确保体育课学生安全必不可少的途径;定期或者不定期举行各类体育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同时,体育教学安排应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安排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

2.老师

体育教师要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并写进自己的教案里,安排专门时间讲解安全教育理论和常识,上课之初老师要向学生详细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明确不允许做的行为;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将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贯彻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绝对不能进行放羊式教学,注意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科学安排活动,针对不同内容、季节、天气等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要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确保示范动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此外,体育教师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也是非常必要,比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应急处理,确保遇到问题时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办法进行急救处理,把损伤降到最低。

初中生安全教育课篇13

一、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政府也开始加强对教育的改革,尤其是中学教育阶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要让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快速提升中学教学水平。但在中学实际教学中,体育课堂上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容易对学生造成身体伤害,近些年经常会出现各种法律纠纷,其原因都是体育教学中出现安全事故。因此,我国政府及教育部门必须要加强中学体育教学体制的改革,尽量消除安全隐患,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体育课堂环境。

二、我国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教师和学生缺乏安全思想意识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缺乏安全思想意识,没有对安全隐患提起重视,在教学课堂上忽略了安全防护措施的制订,当学生发生安全事故后,许多教师都认为这是正常情况,没有对课堂教学缺陷进行及时总结,导致相同的安全事故再次发生。同时,学生也缺乏安全思想意识,在体育课堂上盲目做一些危险性动作,没有考虑到后果,导致体育课堂上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一些女同学由于心理素质较差,在体育训练时会紧张,不能发挥正常水平,导致安全隐患的滋生。

2.体育活动前,学生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体育活动前,教师最好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让学生能够预先运动,有效调整身体肌肉和内脏器官,这样就可以确保在剧烈运动时,不会出现肌肉拉伤等问题。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体育教师为了确保教学进度,并没有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学生在运动时经常会出现腿抽筋、肌肉拉伤、韧带拉伤、扭脚等问题,这都是由于学生的神经系统没有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运动机能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

3.中学体育课程结构和内容安排不合理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许多学校忽略了对体育课程结构的合理安排,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完全是按照教程进行教学的,没有遵循相关体育教学原则和规律,对体育教学内容没有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导致学生运动量过大而受伤,这都是由于中学体育课程结构和内容安排不合理导致的。

4.中学体育场地和器材不合理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初中学校都没有建设正规的体育场地,跑道地面过硬或太滑,而且在跳高运动中,运动垫子太薄、破损严重,根本没有弹性,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出现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学体育器材安装不规范,学校为了节省体育经费,采购质量较差的体育器材,这样也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应该如何正视中学体育教学安全问题

1.不惧怕安全问题,正确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目前在我国很多初中学校中,许多体育教师害怕出现教学安全问题,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尽量避免剧烈性运动,比如体操类、投掷类项目等,都不会出现在中学体育教学课堂中。而且许多学校为了避免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开始有意删减体育课程,对此,初中学校和体育教师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正视体育安全事故,不能因为回避安全隐患而对初中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干扰,这完全背离体育教学的宗旨和任务。

2.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现代教育中,体育素质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之一,开展体育教学已经是时展的根本需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校和教师要对体育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计划,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来执行,要确保体育课程比例合理,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体质,将体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四、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防范能力

在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初中学校必须要加强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考虑安全隐患因素,从学校和教师、学生等方面加强体育教学安全防范能力。

1.学校和教师方面

(1)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

目前我国没有较为完善的体育教学教材,这主要是由于各地的教学条件不一致,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比如季节、气候、学生能力等,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制订周密的教学计划,做好课前备课工作,要将安全隐患考虑全面,制订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2)做好课堂教学结构的调整

在体育课前,教师必须要做好备课工作,要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包括学生的身体状况、体育爱好、个人能力等,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订不同的体育教学计划,合理调整课堂教学结构,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能力提升,尤其是安全意识方面,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能及早做准备,给予学生适当引导和保护,让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定期开展安全教育,维持课堂秩序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在体育课上处于半开放的状态,很多学生都生性好动,喜欢张扬自己,喜欢在体育课上做一些危险动作,这是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体育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安全教育的培训,可以利用课前机会,为学生讲解一些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体育课堂制度的建立,这是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保证。体育教师要用严格的课堂规定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提高组织意识,不能私自违反课堂规定,积极鼓励学生自我约束,在体育课堂上要按照教师的引导来学习,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体育课堂运动负荷安排要合理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差别,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既要能让学生身体得到有效锻炼,也要保证学生身体不会受到伤害。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尽量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让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快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5)要注意体育课堂场地、器材安全的使用和布置

在中学体育课堂中,体育场地和器材是必备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合理选择体育场地,确保场地平整,最好是在草坪或塑胶跑道上进行;同时教师还要事先对体育器材进行仔细检查,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尽量避免互相挤压相撞。

2.学生方面

(1)要在健康状况下参加体育课

由于中学学生人数较多,教师资源紧张,一个教师往往需要带几个班级的学生,总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应该十分了解,如果以前有过既往病史,要主动报告体育老师,这样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体育训练有所调整,避免学生的身体在训练中出现问题。此外,在学生感觉身体不舒服时,必须要主动请假。

(2)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

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能自作主张,要听从教师的安排,不能无意识地做一些危险性动作,这样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都十分不负责。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