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类论文实用13篇

石油工程类论文
石油工程类论文篇1

1 石油地质产生、富集作用及石油物质基础的来源

通常情况下,石油地质的形成由以下几种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生油层的具备条件、地质储集层条件、地质盖层维持条件、运移条件、地质圈闭条件和地质历史保存条件等。相对应来,石油地质生成的满足条件和长期有效的地质圈闭条件是最主要的。不同的区域,因为地质条件的不同,矿藏的储存及开发条件也是不同的。由此而形成的勘探开发工作和开采后地壳的安全维护、环境的次级保护也是大相径庭的。因此,我们要进行更精细的划分。

在地质学理论中,石油形成物质的基础是远古的生物尸体,这些远古的生物躯体中含有较多的油脂和脂肪。远古生物死亡以后,它们的尸体被埋藏于古海洋或者古湖泊的淤泥中。随着地质的变迁,油脂和脂肪中的氧离子分解后析出,而碳离子和氢离子则形成碳氢化合物。埋藏这些物质的岩层被称为“石油源岩”。又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变迁,在地球热力和岩石压力的作用下,这些物质最终变为“石油”。之后,随着运移的发生和地壳的变迁,单独的石油生成区域变成了油田。简单的来说,这就是石油矿藏的地质富集。

2 石油地质的演变同古生物活动和板块运动的联系

石油矿藏的形成物质,主要分为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在地质学理论中,这两种物质是并行存在的。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我们还无法确定那种物质居于主流。因此,石油地质矿藏应当分类为陆生生物类型和海生生物类型两大类。大约200万年前至4亿多年前是陆生石油矿藏产生的活跃期,而4亿多年前至原始生命的产生则是海生石油矿藏的形成的活跃期。原始的石油矿藏生成比今天理论蕴藏量要大得多,有相当一部分因为自然或者其他地质原因而消亡了。现存的石油地质矿藏大多形成于200万年前至1.7亿年前之间,属于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期的产物。在石油地质学中,这种观点居于主流地位,影响着现代石油地质学的发展。

38亿多年前,古海洋中产生了最基本的生命物质,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生存于海洋之中。寒武纪时期,海洋生物“大爆炸”,陆地上开始有了生物的生长。大约9000多万年前,陆地上的生物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并成为石油矿藏的重要物质来源。在地球的发展进程中,板块运动是石油矿藏形成、富集和运移的主要因素。在板块运动的过程中,频繁的地震、猛烈的火山爆发、海洋陆地的沧海桑田等因素都成为石油矿藏形成、发展和消亡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因为地球生物的塑造,地质时期的石油矿藏的来源成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石油、天然气等石油地质矿藏更加丰富起来。随着大陆板块的运动漂移,近海大陆架地区越来越成为石油矿藏储藏丰富的地区;而深海地区因为勘探、开采技术的落后,还未有大规模的勘探和开发。

3 石油地质演变过程研究的困难性和复杂性探析

在石油地质学发展过程中,关于解析石油地质演变过程的困难非常多,而且相关的影响因素也非常多。这些困难因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产油区域和储藏区域的界定、运移过程中组分和性质的变动差异、科技条件的局限性、研究过程的有限推断等等。人类社会的历史相对于石油地质历史来说短暂的难以形容,因此人类只能借用推断来想象石油地质的演变过程。也许有人说,石油地质产品的化学分析以及矿藏化石的能够决定一切。但是,我们却又无法收集到足够的演变信息和矿藏化石。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模拟石油地质的演变过程。不过,这项技术我们也不能确定百分百的准确。

在计算机模拟推演的过程中,根据石油地质形成的条件要素要求,石油地质的演变过程是符合我们石油地质学的推断的。我国的石油地质工作者,先后完善了陆相生油理论、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古潜山油气藏理论等符合中国国情的石油地质学说。在石油矿藏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石油地质理论――实际勘探开发――完善石油地质理论的系统,进一步完善了石油地质演变过程的理论和学说。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程序,并指导了我国的石油地质工作生产。

4 石油地质演变过程理论和实际工作的展望

随着人类高科技的发展和实验室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石油地质演变过程的推演将会越来越符合石油的实际形成地质情况。从沈括《梦溪笔谈》的“此物后必大利于世!”到大庆油田的建设,再到“春晓”等油气田的开发,我国的石油地质演变过程研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我们必定能够还原一个真实的石油地质的演变过程研究。

5 结束语

随着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规模和水平的不断扩大、提高,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加剧了石油资源的需求。因此,地质工作者更要进行细致化的石油演变过程探究,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石油工程类论文篇2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教学团队的教师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探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但从近几年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反馈信息来看,“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还存在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偏于勘探,石油工程特色不足。目前的“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的内容中,半数以上的学时用来较为详细地讲解石油地质的“生、储、盖、圈、运、保”等全部内容。但生油层、油气运移聚集和保存部分的内容,与后期的油气钻井和开发过程关系不大。2.实习与实践偏少。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只在大一学习完普通地质学之后有个地质实习,该实习不能满足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改变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野外地质实习的机会,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有意义。3.考评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学校“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在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方面,期末笔试成绩占80%—90%,比例过高,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通过几天的考前突击也能得高分。

二、“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教学改革的策略

石油工程类论文篇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石油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能源。由此石油开采工业的难度逐年提高,油地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

二、油地质勘探开采工作在理论上所取得的进展

世界石油地质理论在科学理论方面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突破,主要表现在板块构造理论、储层流体地球化、层序地层学和储层横向预测这四个方面。

1.板块构造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主要是通过与盆地石油含量分析技术相互结合而得出的理论,通过这套理论研究使得人们充分的认识到了克拉通盆地以及裂谷盆地等各种类型的含有石油的盆地的具体地址特性,这对于我们研究油地质的特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初人类将有机地球化学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充分发挥了化学动力学的作用,实现了生、排烃的定量模拟,而且充分利用这一方法制定了一种全新的资源评价方式,在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中引入了能够对成熟勘探区的资源进行测评以及做出客观分析储集层流体的一种方式,这对于油地质理论研究中关于成藏模式的研究以及在地质学开发这一问题的研究等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在油地质理论的研究过程当中,关于这方面层序地层学理论的研究要比传统的地震地层学的相关研究要更加的深入,在对层序地层学理论进行研究之前首先要对沉积体系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还要对如何有效提高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分辨率以及如何才能够使得层序地层学理论能够与陆相地层之间进行良好的相互适应等问题进行十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通过层序地层学理论这一理论指导对含有石油的地带的实际位置进行预测,而且在当今的油田勘探过程中该理论的应用价值应经被人们所广泛的接受。

4.在油地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详细的地震资料以及相应的利用钻井进行预测的方式对其层位进行相应的标定以及综合分析等方面的进展已经使得人们在油井四周的地层研究的分辨率取得了明显的提高,这是当今时代进行储层横向预测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和方式。

三、油地质新技术、新方法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1.通过采用新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实现老油田的增产

通过在油地质勘探开发的过程中新技术的运用是老油田增产的主要方式。例如:在墨西哥湾的一些靠石油为生的一些国家通过采用埃克森公司的技术,将老油田的生产量提高了许多,这是传统的技术所不能够比拟的。这种技术中首先就是通过运用分辨率比较高的方式对油田的岩性进行相应的探测;之后在通过一些手段向其中加入一些混合物,从而使得岩层中存在的一些裂缝被塞满,从而使得老油田的生产量能够有所增加;通过采用三维地震勘探仪器使得油田中参与的石油能够被完全开采,而且能够检测出存在于油田周围的一些新的油层,而且利用这一技术还能够准确的探测到在海底中所蕴藏的石油资源,在墨西哥国家海底中蕴藏着有百万吨以上的石油;在阿拉斯加通过连续软管这种新的钻井方式实现对传统的开采方式需要成本非常高的石油的开采。

2.在低渗透的油地质勘探开发中应当注意的相关问题

根据我国石油资源的储备情况调查研究发现,低渗透石油资源占我国石油储备总量的一半以上,为了能够真正实现我国油地质勘探开发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做好低渗透油田的勘探和开采工作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国目前对低渗透油田的开采在勘探技术、钻井技术以及对传统油田的增产改造和并网规划等方面都需要做出新的突破。在对低渗透油地质进行开采的时候要求尽量使用低压钻井的相关技术,例如雾化钻井、充气液钻井等方式实现;在进行井田开发的过程当中要求使用非射孔方式,并将无伤害钻井技术与裸眼完井技术两者进行融合,确保能够安全的打开油井;同时在低渗透油地质的资源勘探与开发过程当中要求根据当地实际的井网密度灵活的运用好密井网、强驱替;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田的开采价值和经济效益,在一些低渗透的地质进行开采之前要结合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做好油井的改造工程,例如通过水力压裂的方式在油田中制造一些裂缝,这种方式在国外的油田资源开发过程中是十分普遍和常见的;在低渗透油地质的勘探和开采过程当中,也要充分的利用自然能量,结合人为的强驱替方式,来实现对低渗透油地质的勘探与开发工作。

3.在含水量比较大的时期对注水开发油田的水驱油的收率应当提高

根据我国现阶段在进行生产的油田实际情况调查发现,其含水率普遍都比较高,不过其生产能力以及石油的储量仍然非常高,为了能够真正的保护我国石油开采行业的发展稳定,在对这类含水率比较高的油田的石油开采工作必须要做好。这类油田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类油田的油层大多都被水层所淹没,所以在未来注水开发油田的水驱油的收率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做好薄砂层以及三角洲状砂的残余原油储备。

现阶段我国的石油开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例如:在水驱油开采工作结束之后进行驱油的工作效率比较低以及石油开采中的平面波及和石油厚度的波及等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可以说要真正实现对这类油田的开采就必须要做好水驱采收率,所以说在含水量比较大的时期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现阶段在我国共有8个含水量比较大的油田,其石油开采的收率平均为39.1%,能够从油田中实际开采出的石油大约为26%,可以说有超过13%的石油资源不能够被我们开采出来,石油开采过程中这个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4.向油田中注入空气来实现石油开采率的提高

现阶段我国的石油开采工业中采用注入空气的方式已经成为一项非常纯熟的工艺水平,这一效率也为提高我国石油开采工业水平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和作用,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其成本的限制更不能够普及这项技术,而在未来的油地质勘探以及开采中合理运用此项技术已经势在必行。

现阶段石油开采工业中注入气体的方式的特殊优势就是其是通过物理条件以及广泛的地质条件相结合而实现的,而且与其它的石油开采方式之间的结合比较容易实现。根据我国石油储备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的石油资源储备主要可以分为低渗透油藏、深层油藏、气顶油藏、高含水油藏、高粘油藏这几种情况,如果能够做好利用注气的方式实现对这类汽油资源的开采工作,在我国石油开采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这类较难开采的石油资源储备量在我国的石油资源总储备量中占据着80%以上。

四、结束语

石油资源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必备资源,合理的开采石油资源对于推动我国未来发展和服务于子孙后代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就油地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几点探讨,希望能够对我国石油开采工业的发展和进步能够有所帮助。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加强对石油勘探、开采工业的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石油工程类论文篇4

一、引言

自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成立以来,全国石油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了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海洋油气专业的成立象征着高校石油专业教育迈向海洋石油,是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随后几年来,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华东)等石油院校率先成立了该专业的硕博点。随后的几年里,2013年,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迎来了第一批海洋油气工程系毕业生,该届毕业生就业率达80%以上,彰显了海油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然后,随着国际油价的走低,尤其跌破30美元以来,石油院校毕业生面临严峻的考验,而海洋油气工程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其严峻性较石油工程类老专业而言,可谓是雪上加霜,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冰点。因此,低油价下的海洋油气工程系的未来何去何从?如何在低油价新形势下海洋油气工程系进行常态化的发展?这是本文待讨论的问题。

二、重视专业人才引进,加强师资梯队建设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从总体规划来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海油和海工两个方向,其综合性集成了海上油气藏开发、钻、采、集输四个环节。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海洋油气工程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一级学科,将陆上油气田钻井、完井、采油(气)、油气集输的领先技术与海洋石油、天然气相关技术结合并考虑海洋油气田钻井、完井、采油(气)、油气集输的特殊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成海洋油气工程的研究基地与博士生、硕士生培养基地。但就其专业教师队伍而言,西南石油大学的海洋油气工程系专职教师仍存在不均衡状态,专职教师仅8人。无独有偶,我校的海洋油气工程专业目前专职教师10人,兼职教师1人,其中龙江学者1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助教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教授占18%,副教授占37%(图1)。从师资上,目前硕博比例相当,博士比例占55%,硕士比例占45%。从平均年龄来看,整体年龄偏小,平均年龄不足35岁。而在研究方向上,海洋工程方向占40%,海洋石油工程方向占60%。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国内石油院校的海洋油气工程专业目前师资上面临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是普遍的现象,教学梯队健全难;二是师资专业结构不均衡,多数专业教师都是从石油工程等院系调配过来的,而海工方向教师又多出自非石油院校,师资专业结构偏差较大,导致海油与海工互为独立,往往造成海油和海工严重脱节,难融成一体。因此,在人才引进方面,充分考虑油田企业人才需求,一方面加强深化与中海油、中石化、中石油企业交流与合作,听取油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风向,邀请企业高层领导参与专业建设,共同分析低油价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要,因地制宜,对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引进相应的人才;另一方面推进高校间的合作交流,对优选出的骨干青年教师,可以推行“2+2”合作模式,或加强硕博研究生访学模式,借鉴其他院校海洋工程方面的先进经验,在其他院校进行培训学习,以及国际高校的先进经验,填补海洋油气工程的空白。最后,在人才引进方面,尤其对于偏远地方的院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如对发表高级别的文章等成果进行奖励,提高安家费等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任教。

三、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订单式”培养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是顺应海油油气开发形势下的产物,但亦不可仅拘泥于海油企业,还需胜任诸如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应建立以海上石油为主、陆上石油为辅的教学方案。与此同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还要兼顾海油和海工方向的均衡,让学生既能掌握石油工程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熟练掌握海油油气专业特色领域本领。这就需要在课程设计上,把握好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分寸,加强与油田现场交流和合作。建议在课程设计上增开与油田现场研讨式课程(如16学时),任聘现场领导来校进行讲座,传授和交流现场的先进生产经验,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增进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专业感情培养。最后,强化与油田现场的合作,尤其是中海油企业的合作,如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签订相关协议,为企业输送人才提前签署“订单”,建立长效机制,等等。

四、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动用多种手段,强化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一)积极鼓励一线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理论实践相结合,反作用于课堂

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离不开产学研一体化进程,这就需要授课教师不仅要胜任课堂教学,也要具备科学研究的素质,因此就要求任课教师在专业方向上具有较好的动手能力,鼓励高校教师承担各类纵向基金和横向科研课题,以扎实的理论功底为基础,开展课题的深入研究,不断创新、进取,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提炼专业技术新观点和新认识,在学术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推进专业知名度,亦可反作用于课堂教学,让学生不仅掌握专业教学知识点,同时也能了解油田企业科研领域,使本科生就业后社会适应性较强,从而提高了毕业生源的质量。

(二)动用多种手段,强化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在教材规划上,利用我校丰富的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思路。近几年来,我校和兄弟院校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如2012年,我校联合兄弟院校海洋油气工程系,在教材编写上结合各自优势,联合编写了《海洋采油工程》、《海洋油气工程概论》、《海洋钻井平台设计》、《海洋装备腐蚀与防护》等国家“十二五”规划多部教材,教材内容贴近海洋油田及平台设计,符合油田发展实际需要,有别于传统的石油工程类教材,更加强调内容“海味”的特色,让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海洋油气工程的学科特色和知识点。同时,利用我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学校网络平台上已建成了《海洋石油工程》等精品课程公开网络课堂,利用特色专业和建设成果,完成了公共精品课程的建设,并在网上实行资源开放,本校及外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课外学习,大大丰富了学生的业余课堂。另外,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石油工程类的大赛,如近几年来的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中国海洋钻井平台设计大赛,此类比赛既能体现教师的专业功底,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导师督导,学生动手操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如我校近两年自发连续举办2届东北石油大学海洋平台设计大赛,形成了我校特色专业的校级比赛,赢得了学生一致好评,参与该类大赛除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外,还积极鼓励油气储运专业、机械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专业知名度。

五、结语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是全国石油院校几乎同步开设的新专业,几年来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在当今低油价形势下,海洋油气工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和实施,即从招生、入学、授课阶段、毕业设计以及论文撰写等环节抓起,需结合现场实际经验不断修正课程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发扬其专业结构特色,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使其真正成为海洋石油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石油工程类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49-02

作者简介:程丽华,女,教授,研究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施永军,男,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洪晓瑛,女,实验师,研究方向:化工专业实验教学和石油化工产品分析;王琪,女,讲师,研究方向:油气储运专业; 谢颖,女,教授,研究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立足‘卓越计划’的‘油类’课程群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编号:GDUP201209)的研究成果。

石化产业是国家十大振兴产业之一,是广东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石化企业中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涌现,而且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属于高度自动化,技术密集型现代化企业,这必将导致对石油化工急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项目组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围绕化工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石油化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立足“卓越计划”的“油类”课程群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课题,探索以石油炼制工程省精品资源课程为引领,打破学科界限构建“油类”课程群,以校企协同管理课程、协同培养人才为指导,面向石化企业发展需求,创新课程群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石油化工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满足我省及周边地区对石油化工紧缺人才的需求。

一、以省精品资源课程为引领,构建“油类”课程群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技术。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石油化工方向)具有雄厚的专业基础、特有的石油化工特色,2009年被国家批准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列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为我国石化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长期以来以彰显石化特色的《石油炼制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为抓手进行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它是培养未来石油化工工程师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关键载体,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肩负着为服务广东及周边地区石油化工行业提供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2013年被列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为此我们以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为引领,在深入对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的“油类”课程进行调研和分析基础上,通过梳理各课程内容和课程间的关联性,在对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的基础上,组织校企专业课程建设委员会对“油类”课程群的知识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研讨,最后选择满足“卓越计划”培养目标要求的《石油炼制工程》(含化工专业实验)、《石油化工概论》、《石油化工工艺学》、《石油储运基础》等4门课程构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简称化工专业)“油类”课程群。

二、以校企协同管理专业课程为原则,树立课程群建设新理念

2011年化工专业被列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这对课程建设尤其是专业课程如何改革以适应“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更多的思索。团队经过多次调研与反复研究一致认为课程建设要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所需人才紧密结合起来,树立了与行业协同管理、协同育人的课程建设理念。

通过校企协同管理,使专业课程建设从目前学校的单方管理,转变为学校、石化企业双方协同管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以下简称茂名石化)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是我校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拥有大批高水平石化专家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对本行业技术前沿最了解,对行业发展趋势最了解,对行业用人需求最了解。成立由企业专家组成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油类”课程群建设主要目标,共同制定课程群建设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及重点教学内容;共同构建四年不断线的工程教育模式,以培养适应石化行业需求的紧缺人才。

三、按不同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

在这四门课程中,石油炼制工程和石油化工工艺学是化工专业必修课,是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化工专业实验则将专业知识与理论知识融合起来。石油化工过程概论是全校的公选课,包含了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的基础知识,石油储运基础是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介绍石油及油品的储存和运输技术。这几门课程“油味十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此,我们要按着不同层次优化教学内容,避免交叉性内容的重复。

笔者一直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为省石油炼制工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及省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在教学研究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各门课程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但有时又会出现课程内容的重复。如这几门课程中都涉及到油品的基本性质,如何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正是由于各门课程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要进行合理安排,如果在教学安排上不注重教学内容的安排,只是简单重复,势必引起学生厌倦或厌学。

为此我们组织的油类课程群教学团队将油类课程群作为一个整体来优化教学内容,在各门课程互通有无的基础上,对于交叉性内容,不同的具体课程,共目标各有侧重,并据此安排教学内容和课时。这样不仅避免了简单的重复,节省了学时,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紧紧依托学科建设资源,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步伐

化工专业充分依托茂名石化公司得天独厚的产学研优势,在石油化工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绩,已形成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强的研究团队,在同类型的院校中脱颖而出,从而使化学工艺学科成为广东省重点特色学科。课堂上,团队成员紧跟学科发展前沿,针对石油化工的最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补充和更新的理论和知识,增加一些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内容。例如,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清洁汽油、清洁柴油新技术的发展,在石油炼制工程中增加这方面的知识;随着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涌现,在石油化工工艺学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与课程相关的最新化工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及时更新和补充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不仅拉近了教学与学科前沿的距离,还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认知,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培养能够适应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化工人才。

同时,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专业实验为载体,促进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本课程群建设的重要内容。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一直独立设课,内容上偏重验证,不能行之有效地检验和运用课程群的知识。为此,在实验内容的精选和安排上,我们注意引进老师的科研成果,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还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科研情况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使学生尽早地加入老师的科研课题,进行团队工作,并借助课题培养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创新能力。

五、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协同培养石油化工类人才

在课程建设机制上,坚持校企(为石油石化企业服务)联合办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与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一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所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长期依托的三大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是世界500强的跨国集团。学校坐落在“南方油城”——茂名,与中石化属下的“茂名石化”有着血浓于水的情感。茂名石化炼油加工能力1350万吨/年,有60多套炼油工艺,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有真实的工程实践条件和环境,同时,还拥有先进的典型炼油工艺模拟仿真系统。我校在60年的办学历史中,有30多年属石化行业公司主管,依托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校企协同育人,使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从高校培养转变为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在企业的深度参与下培养的石化工程师能更有效地满足石化产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学校与茂名石化公司共建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深化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重大机遇,近几年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创建了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特色,体现在与企业共建教学资源包括共同编写了教材、实习指导书、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共同拍摄典型炼油工艺过程教学片等。这些与实际结合紧密的教学资源,对有效地培养石油化工类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障。这种面向石化,依托企业的工程教育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石油工程类论文篇6

课程内容 石油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了石油的化学组成、石油及其馏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石油产品的使用性能与其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并对石油化学组分的分离分析方法及石油成因等作一般介绍,此外也重点介绍了石油加工过程的化学原理,包括热转化及各种催化转化过程,并简要介绍了从石油及天然气制取石油化学品的过程。课程中同样涉及到了部分石油生产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如环境保护基础;石油生产大气、水污染及防治;石油生产固体废物处理等。

但如果只是泛泛而谈,不加深入,就难以突出石化行业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亦是一带而过,不予重视。因此,建议在石油化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多地结合石化企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使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

石油化学与环境问题石油加工带来的环境问题石油是一种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包括烃类及非烃类。

主要元素包括C、H、S、N、O,此外还有微量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S、N、O为石油中的非烃组成元素,也称之为杂原子,它们组成了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虽然这三种元素在原油中的含量并不高,但是含这些杂原子的非烃化合物在原油中的含量却相当可观,对石油加工过程和环境的影响也相当大,例如:硫在石油中以单质硫、H2S、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噻吩等形态出现,进入环境后,不仅是有毒及臭气污染源,还能加剧酸雨效应。

如催化裂化工艺,若以减压馏分油为原料,原料中的硫大约会有10%~15%会进入到焦炭中,焦炭在再生器中燃烧,其中的硫转化为SO2和SO3,这些硫化物随再生烟气排入大气,产生大气污染。此外,硫还易产生硫化氢、硫化铁、硫醇铁等物质,对生产装置产生腐蚀作用。

氮在石油中的含量为一般为万分之几至千分之几,存在形态如吡啶、喹啉、异喹啉、吡咯、吲哚等,当油品沈瑞华,1994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化学专业,2010年获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讲师,现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工作,主要从事重油加工和材料科学方面的科研和教学。

石油化学是高等院校石油、化工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文章从课程的教学角度出发,结合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阐述了石油化学课程中应有的环保理念,并讨论了如何将这种环保理念在课程教学中加以灌输的方法。

作为化学学科之一,是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以及仪器分析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在石油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可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石油炼制、石油工程、钻井技术、油气开采技术、油气储运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石油天然气行业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该课程主要研究石油的组成、性质及其加工成为发动机燃料、剂和石油化学品过程中的化学问题的学科,其范围大体包括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与性质、石油热转化及催化转化的化学原理、油及添加剂化学、石油化学品合成化学原理等。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关于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的基本知识以及主要石油热转化与催化转化的基本化学原理,并培养其将化学基础理论与石油加工的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石油工程类论文篇7

1.1 技术创新概念及理论

傅家骥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1]

在这里认为所谓技术创新就是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开始, 经过研究与发展、工程化、商业化生产, 直到市场应用, 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完整过程的一系列活动。它是技术与市场的结合, 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是当今促进技术进步, 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

技术创新成功指成功的技术创新必然加速推动长期盈利增长,在一定评估期限内,具体表现为在经济收益、市场状态和主体素质等方面单独或同时取得较高的期望效益。

与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及其成功的标准不同的是,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油气能源产业,石油工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不仅在于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还在于企业所承担的社会效益。因此石油工业领域技术创新的投入不仅被经济效益决定,更受到社会效益的左右,在我国尤为明显。

1.2 石油峰值概念及争议

全球石油供给能力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2]。

对石油峰值问题的研究始源于1949年,以M.K.Hubbert的论文Energy from fossil fuels为标志[3]。美国著名地质学家Hubbert在上世纪50年代成功预测了美国本土48个州的石油产量将在1970年前后达到峰值,该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有限的资源都会遵循一个基础规律:生产由零开始,然后产量逐渐增长,直到一个无法超越的峰值(Hubbert peak),一旦达到峰值,产量逐渐降低,直至该资源被采尽。此外Hubbert认为地质学家对油田内石油分布的了解需要一个过程,生产者总是先生产容易得到的油,因此在油田生命周期的青年期,产量快速上升;但不久随着油田开采程度的不断提高,容易开采的石油逐渐变少,要开采剩余石油储量的难度越带越大,油田产量开始下降。

石油峰值研究协会(ASPO)创始人科林.坎贝尔关于石油峰值的定义是: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任何油田、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的石油产量在逐渐增加到最大之后都会开始递减,这个最大值就是石油峰值[4]。

当然并不是所有专家学者都认同“石油峰值”理论,世界能源巨头BP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彼得.戴维斯就认为不存在绝对的资源极点。沙特阿拉伯国有企业、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高管表示,全世界之开采了一万亿桶原油,约占地球5.7万亿桶的总开采原油储量的18%,所以他认为石油产量即将到达峰值的理论站不住脚并且宣称全世界至少还有100多年的充足原油储量。此外不少反对“峰值论”的人士坚持认为世界石油资源是很丰富的,北极,深海以及各种非常规油气资源都存在人类可以利用的大量石油资源,不必为此忧心忡忡。美国地质调查局也乐观认为,世界石油与天然气资源量为33450亿桶,剩余石油储量可轻松满足2020年前的需求[5]。

二、 技术创新对石油工业的影响

2.1 技术创新对油气勘探开发的影响

20世纪石油工业突飞猛进,在东亚、中亚,北美、中东先后发现了一批大型和特大型油气田。这些成果基本都源于高新技术或高科技的发展,如高分辨率和四维地震技术,欠平衡钻井和完井技术、测井成像和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等。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面对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必须有新的更大的发展。石油产出量增长是石油工业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在历史上科学技术进步为石油储量增长提供了巨大动力。20世纪60-70年代世界上曾流行石油储量短缺,石油工业很快步入穷途的预言。然而1970年后,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完全否定了这种悲观的论调。1971―1996年的26年间,世界石油总产量为806.4亿吨,但新增储量达到1610亿吨。到1997年初,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已由1971年的729.4亿吨上升到了1537.2亿吨,石油储采比由28.3提高到了43.1。1980―1999年的20年间,全球石油产量基本保持在30亿吨左右,期间累计采出原油600多亿吨,而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980年仅为880亿吨,到1999年增加到了1386亿吨。2000年石油和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分别为1409亿吨和149万亿立方米,可谓“越采越多” [6]。

世界石油工业储产量的稳步增长,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世界石油勘探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勘探向深层、深水和边远地区、极地地区等地下和自然地理条件困难的地区发展。勘探成熟度越来越高,已发现油气田的勘探成熟区仍然是常规油气勘探的主战场。由寻找巨型油气藏向同时寻找中、小型油气藏的方向发展。

石油工业的未来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许多技术,比如仿生井、纳米机器人、千兆级网络模拟技术以及其他技术,虽然已经起步,但仍然有许多技术难题没有解决,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技术的发展必将使油气勘探开发进入新的阶段。技术创新对于油气勘探开发至关重要。

2.2 技术创新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影响

非常规油气资源包括页岩油、超重油、油砂矿、页岩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及让天然气水合物等。当前非常规油气资源是最为现实的接替能源,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7]。国家在2008年对全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进了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全国煤层气可采资源量10万亿m3,页岩气资源量是26万亿m3;估计致密砂岩气资源量12万亿m3;页岩油资源量是476x108t,超重油和油砂资源量超过59.7x108t,天然气水合物70万亿m3。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有着巨大的潜力[8]。

这里简要介绍下页岩油、超重油和油砂在我国的发展情况。页岩油资源在我国十分丰富,按已探明的油页岩资源统计,全国油页岩资源储量为7199.37x108t,我国储量位居世界第四。根据最新的油页岩资源评价显示我国油页岩资源规模大、分布广、勘查程度低、含油率中等偏好。目前我国有页岩的开发已经迈出关键步伐。据悉辽宁省抚顺矿业集团2005年产页岩油约20x104t,2009年产量接近40x104t。我国油砂资源也比较丰富,其目前正处于规模化开发的前期试验阶段。此外重质油沥青资源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已在15个大中型含油盆地和地区发现了近百个重质油油气藏,成带分布且规模大。我国的重质油、沥青主要产于中、新生代的陆相地层。预计我国未发现的重质油资源约为250x108t,沥青资源潜力更大。

作为重要的接替能源,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油气工业中心向非常规油气资源过渡只是个时间问题[9]。但是由于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往往存在于复杂特殊的地质条件中,部分开发技术适用性差、不成熟,开发成本高;低渗透储层单井产量低,缺乏有效增产技术;综合利用率低,所以政府应尽快组织和引导跨部门、跨学科的全国性系统资源评价与研究工作,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以推进产学研结合,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铺平道路。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成功开发与利用,将可以弥补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常规油气资源的不足,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保障[10]。用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大有可为。

三、 技术创新――石油生产系统模型建立

技术创新对石油工业的影响应该是显著的,在这里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讨论技术创新对于石油峰值的影响。

3.1 Hubbert SD模型[11]

图1是一个最简单的Hubbert曲线SD模型流程图,模型中有两个存量,分别是累计产量(cumulative-pro)和累计已探明储量(accumulative-proved-reserves),还设计了四个流量,分别是实际年生产量(actual-production),由Hubbert曲线公式算出的年生产量(Hubbert-prd),已探明储量(proved-reserves)以及每年增加的探明储量(annual-proved-reserves-addition)。模型还包括五个辅助变量,它们包含成长系数(a),历史年生产量(prd),最终可采储量(ultimate-reserves),年探明储量(actual-proved-reserves)和储量年增加量(delta-reserves)。五个辅助变量中只有储量年增加量(delta-reserves)是内生的,它取决于流量已探明储量(proved-reserves),其余四个辅助变量皆是外生变量,外生变量中历史年产量(prd)和年探明储量(actual proved reserves)是表函数。

3.2 技术创新――石油产量关系分析

石油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往往技术创新的影响十分显著。首先表现在技术创新所引发的重大基础理论的突破,尤其在地质勘探领域的每一次理论突破都会带来石油工业的一次进步,从历史来看一些大油田的发现总是伴随着地质理论的更新,如何保证理论紧随步伐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企业对各个研究机构研究中心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不能急功近利。

理论的突破可能使最终可采储量有所增加。国外石油公司在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投入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相比之下我们的差距太大,所以技术创新必须从基础工作入手,从基础理论抓起,坚持不懈[12]。20世纪20―50年代石油勘探方面,由“前期地质时期”进入到背斜理论时期。重力、地震折射波和地震反射法开始使用,使人们在平原和盆地地区都能从事油气勘探活动。20世纪60―70年代,石油地质理论方面诞生了板块构造理论;地震勘探技术方面出现了叠加技术和数字记录仪;数字计算机也开始应用于石油行业。80年代以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工艺,主要有:盆地模拟、油气藏描述和数值模拟等,同时还有水平井,分支井钻井技术、小曲率半径水平井、连续油管钻井、自动化钻井等。

技术创新引起的油气开发核心技术的发展和成果的取得往往作用于采收率,间接影响石油年生产量,或者由于新的技术是原来不易开采的储量得以开采,由此直接影响实际年生产量,比如仿生井技术。当然技术和成果不能立刻就转化为产量,期间可能需要逐步的实验逐步的普及,因此需要一定的延滞才能发挥作用。

技术创新带来的尤其勘探核心技术和成果的出现,比如地球科学物理技术的进步,以及新兴的千兆级网络模拟技术都将使探明的储量有所增加。

技术创新还能促进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如前文所述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往往存在于复杂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开发技术落后,开发成本高,综合利用率差,而我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又十分丰富。因此技术创新引领下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技术进步必然能够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大规模开发铺平道路,立竿见影的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年产量的快速增加。

总之,相关关键技术、基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或者设备上的创造改进都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到石油产量。

现考虑技术创新的对石油工业的影响后,在Hubbert曲线系统动力学流程图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可建立如下所示的关系图。

图上容易看出这里新增加了若干指标,从而将技术创新对产量的影响引入了石油产量系统。结合上文分析,简单列举技术创新影响石油产量的几条因果反馈回路。

(1)技术创新资金――各类科研机构、研究中心、高校研究院科研强度――基础理论突破――最终可采储量――年油产量――收入――技术创新资金;

(2)技术创新资金――各类科研机构、研究中心、高校研究院科研强度――油气开发核心技术和成果――采收率――实际年生产量――年油产量――收入――技术创新资金;

(3)技术创新资金――各类科研机构、研究中心、高校研究院科研强度――油气勘探核心技术及成果――年探明储量――已探明储量;

(4)技术创新资金――各类科研机构、研究中心、高校研究院科研强度――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及成果――非常规油气年产量――实际年生产量――年油产量――收入――技术创新资金。

从图中还可以清晰看到石油产量被各种技术创新及其成果所决定,而技术创新则被社会需求,企业意愿以及国家意志等多种力量所决定。可以说,正是这多种力量的存在迫使石油工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保证石油工业稳定发展。

模型的程序请参见Tao的论文[13]。对图1的流图输入我国石油工业的相关参数,运行后得出下图。

从图中看出在这个模型(成长率a=0.057,最终可采储量ur=140亿吨)下我国石油峰值将在2020年左右达到,且峰值产量不超过2亿吨。

从图中所显示的关系看到在技术创新的作用下,我国石油峰值绝对不是2亿吨,应该远高于此,而且在技术进步,非常规油气等联合影响下,峰值到来时间也绝不是图3所显示的2020年。且可以预见我国的石油产量应呈现下图所示趋势。

由图4可以看到在技术创新作用下石油峰值并不是简单的钟形曲线,也不简单只是发生――发展――兴盛――衰减――消失的过程,而将是一个发生――发展――兴盛――开始衰减――再发展――再兴盛的波浪式反复过程,其形状将是类似于若干个小钟型曲线叠加在一起波浪。虽然不否认以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最终会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本文看法仍与传统的峰值理论有显著不同。

传统的“石油峰值”理论是用静态的片面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忽略了事物的动态发展的规律,忽略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的飞跃,忽略了人们对事物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创新,人类对化石能源认识和理解的不断完善,石油峰值会尽可能晚的到来而且处于峰值的时间会很长而不是到达峰值后就迅速显著的下降。曾经有学者认为,中国将在2015年迎来石油峰值,峰值产量为每年 1.9x108t[14]。但是国家统计局1月20日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天然原油产量为2.03亿吨,同比增6.9%[15]。这一产量远高于所谓的“峰值产量”,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产量会进一步增加。

四、 结论

诚然事物一般会经历孕育、生长、成熟、衰老及消亡的过程,本文也不否认以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是无限的,纵观世界石油工业发展,技术创新多次打破了石油储量短缺石油工业穷途末路的预言。目前石油工业所面临的困境在于技术和理论瓶颈的限制,一旦打破又是一番新的天地。

因此本文认为在技术创新的作用下石油峰值并不会很快到来,石油产量在社会需求、企业意愿、政府意志等多方力量的作用下呈波浪式的向前发展,石油峰值的到来是需要过程的。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1:1-13.

[2]李明玉,李凯,郁培丽. Hubbert曲线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能力分析.系统工程,2009.2,2:102-108.

[3]张映红,路保平,尹秀琳. 修正Hubbert模型及世界石油产量临界点预测,石油学报,2009.1,30(1):108-112.

[4]熊倩,冯连勇,唐旭,胡燕.全球变暖认识历程对石油峰值研究的启示.学术探讨,2008.8:47-49.

[5]汪孝宗.“石油峰值”之争.中国经济周刊,2009,34:27-28.

[6]董秀成,刘炳义,高建.中国石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1-10.

[7]翟光明.关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几点思考[J].天然气工业, 2008, 28 (12): 1-3.

[8]胡文瑞.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业务发展与展望[J].天然气工业, 2008, 28(7): 5-7.

[9]胡文瑞,翟光明,李景明.中国非常规油气的潜力和发展.中国工程科学,2010,12(5):25-29.

[10]张杰,金之钧,张金川.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当代石油石化,2004.10,12(10):17-20.

[11]李明玉,李凯,郁培丽.hubbert曲线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能力分析.系统工程,2009.2,27(2):102-108.

[12]关德范.油气勘探,从“洗脑”开始.石油科技,2000.8:48―19.

[13] Tao Z P,Li M Y.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Hubbert Peak for China’s oil[J]. Energy Policy,2007,35(4):2281-2286.

[14]钱伯章. 我国将在2015年迎来石油峰值产量.26(2):4.

[15]凤凰网.中国2010年天然气原油产量2.03亿吨.finance.省略/news/20110120/3263088.shtml,2011-1-20.

石油工程类论文篇8

石油学科信息门户,是对石油和石化学科领域的相关学术资源进行集成和深入揭示,提供信息分类和主题标引,构建分类浏览结构,并提供关键词检索等多种查询途径的专业学术性网站。展现石油和石化领域的最新事件、最新科研及实践成果,网站致力于将石油和石化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工具与服务集成到一个整体中,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的信息检索和服务入口,具有信息资源和服务集成性以及服务对象针对性、专业性等特点。

二、石油学科信息门户平台

一个强大的网站平台对信息门户的建设至关重要, 石油学科信息门户选用DSpace系统,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美国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合作开发的以内容管理为设计目标的数字资源存储系统。该系统可以收集、存储、索引、保存和任何格式的数字资源, 包括论文、图书、数据集、学习资源、图像、乐谱、预印本、录音记录、技术报告、视频、工作文档视频资源。由于DSpace向世界公开了遵循BSD协议的开放源代码,任何用户都可以对该系统进行定制和扩展。DSpace系统采用灵活的位(Bit)存储和功能存储方式,实现上述资源的长期存储。DSpace系统中的数据描述默认采用DC(Dublin Core)元数据,同时该系统支持OAI-PMH2.0协议,通过OAI接口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对Dspace系统的元数据进行收割,通过对元数据的收割利用,加快和提高了相关资源的传播与利用,促进了学术成果的交流和科研发展。

三、石油学科信息门户资源内容与资源类型

(一)资源的内容

石油学科信息门户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石油、石化专业研究人员, 也适当兼顾其他专业人员对石油、石化学科资源的需求。它是综合性的石油、石化学科资源导航系统。收集资源的范围是任何与石油、石化学科有关的、重要的数字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 TI 3 7 4 5 一92 《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 结合石油、石化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石油学科门户建设的领域覆盖范围应是石油主干学科领域,主要包括石油地质与勘探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石油地球物理测井 、 钻井工程、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 油气田建设工程与设备、 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与设备、 石油加工与设备 、 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 、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等学科。

(二)信息资源类型范围

这是资源的内在属性, 石油学科信息门户资源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类: 动态信息与机构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学科新闻、会议、研究机构、教育机构、政府部门、企业、文献情报机构、学术团体、基金组织等; 文献数据库资源,主要包括石油专业的电子图书、中外文电子期刊、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科研成果、学习资料、考试资料、考研资料等;非文献数据库,包括石油相关的图集、实验数据等数据库,如全国石油地质构造图集、国内外油层分布图集; 人力资源数据库主要是指全国石油专家学者数据库;规则数据库是指与石油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各种标准、石油公司的内部规则;多媒体资源库是指与石油相关的各种视频资源库。

四、石油学科信息门户的功能设计

(一)石油学科信息门户资源的组织

石油学科信息门户应为石油、石化用户提供本学科领域最好的数字资源,即需要组织与揭示当前可用的最高质量的数字网络资源、揭示最新出现的新资源。因此学科信息门户需要探索确保有适当的支持资源发现的程序和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资源发现策略,以尽可能多而高效地发现高质量的石油学科信息资源。

(二)石油学科信息门户资源的检索

石油学科信息门户的开发是为使用户在短时间内获取高精度的相关学科数字资源,这主要依靠检索服务来完成。因此,提供学科资源检索无疑是学科信息门户最基本的一个功能。石油学科信息门户检索功能的实现应通过智能化的采集装置、挖掘装置和检索装置三个模块相互协作完成。

(三)石油学科信息门户资源的浏览与导航

石油学科信息门户资源浏览是学科信息门户的另一大基本功能。用户可以按资源的学科分类体系或主题分类体系浏览资源。资源导航功能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网络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将相关的信息集成起来,可有针对性地为信息用户提供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学科信息门户的学科资源导航功能最关键的是要在搜集、学科相关的资料时利用动态网页技术,实现网页的自动更新,确保导航信息始终处于最新状态.

(四)石油学科信息门户的参考咨询服务

石油学科信息门户要创造了一种分布式国际化石油、石化数字图书馆,可以提供最好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方式,扩大学科覆盖面积,并通过一个单一的入口提供服务。学科信息门户可以借助国际数字图书馆网络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给用户提供专业的参考咨询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电子解答、文献传送,必要时可以进行实时虚拟访问在线咨询员,利用聊天软件或网络视频会议软件,通过网络开展类似面对面的咨询交流,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进入系统,实时进行对话和解答,为用户创造一个有效的信息服务空间,实现用户之间、用户与专家之间的交流。

学科信息门户随着网络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推进,在全面性、专业性、个性化、高效性、准确性、深层次等各个方面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最终成为用户获取学科资源的最重要的途径,但学科信息门户不论是从技术还是服务方面来讲都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仍然需要优秀的信息人员继续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开辟出新的信息时代。

参考文献:

石油工程类论文篇9

1测定方法分析

1.1测定原理

对硫酸酸化水进行取样,然后对其进行石油醚萃取,将矿物油粹取出来,然后对石油醚进行蒸出,对残余物进行称重。

1.2干扰

这一测定方法的优点在于测定的过程中不会造成测定物质的挥发。在清除溶剂的时候,非常容易导致轻质油的缺损,测定过程中使用的石油醚并不适用于所有油的溶解,因此在测定的过程中会出现一部分物质不能溶于石油醚的现象。

1.3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

1.3.1原理

通过四氯化碳萃将水中的石油类物质进行萃取,然后对四氯化碳以及萃取的物质进行称量,称量后,通过硅酸镁将萃取液吸出,然后通过经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对其进行测定。

1.3.2干扰

利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对废水中石油类物质进行测定,不会受到油品的影响。

2测定过程中用到的仪器与试剂

2.1重量法

721分析天平、恒温水浴锅、恒温烘箱、分液漏斗、烧杯是重量法测定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石油醚、无水硫酸钠,1∶1硫酸、氯化钠是测定过程用到的试剂。

2.2红外分光光度法

F2000红外光度测油仪、分液漏斗、容量瓶是测定过程中用到的主要仪器;四氯化碳、无水硫酸钠,1∶1硫酸、氯化钠是测定过程中用到的主要试剂。

3实验内容

3.1样品测定

从焦化厂所排废水的进水口与外排口各取样6组。运用重量法检测,对样品进行萃取、蒸干、烘干、称重和计算;运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萃取、吸附过滤、比色和计算处理,并将两种方法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4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重量法测定废水石油物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合测定含油量为10mg/L以上的废水,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的钢铁生产企业,废水中含油量通常小于10mg/L,因此重量法并不适用于对当前工业废水石油类物质的测定,另外重量法在对废水测定的过程中,操作过程太复杂,具有较大的操作难度。红外分光光度法则适合对含油量10mg/L以下的废水进行测定,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这一测定方法的重现性相比于重量法更好,并且具有相对标准差偏低的特点。通过红外分光光度法对废水中石油类物质进行测定,可以根据被测样品在红外光区吸收谱带的位置、吸收强度、形状、个数,并参照谱带与溶剂、浓度等的关系对石油类物质的空间与空间构型进行推测,并且这种方法具有更精准的灵敏度,测定结果更稳定、准确,适合与对当前我国各行业废水中石油类物质进行测量。参考文献

[1]孙建萍,丁淑琴,王晓瑛.焦化废水中石油类物质测定方法讨论[C].中国金属学会,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2005:3.

石油工程类论文篇10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共有两个班,课程设计分为四个大组,15人一组,每组由一名教师指导,承担一套装置的工程分析专题。课程组在已经完成的石油石化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选取了10套典型装置的工程分析章节,经统一整理后设计成标准题库供课程设计使用。在课程设计开始之前,首先由指导教师进行石油石化类项目环评内容及要点的讲座,对即将进行设计的几套装置的主要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对课程设计中可能涉及的问题予以提醒和澄清,从而使学生们掌握石油石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专题的编制格式及要点,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然后由指导教师给学生发放相关装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布置前期工作要求:(1)查阅相关法律法规、环评导则及标准,列出工程分析专题所需的各项内容;(2)熟悉AutoCAD绘图软件的用法;参考装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熟悉装置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污染源及污染物;(3)查阅石油石化装置物料平衡、硫平衡、水平衡的计算方法;(4)查阅石油石化装置涉及的污染治理措施。在设计过程中,各组每隔两天进行一次集体讨论和答疑,在讨论过程中,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收获体会以及不完善之处及时进行总结,同时教师利用提问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最终上交的课程设计成果包括装置的工程分析专题报告和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的装置工艺流程及污染源位置图。工程分析专题报告的具体内容包括:(1)装置规模及组成;(2)原料及产品方案;(3)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一图一表);(4)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过程;(5)装置平衡性分析(物料平衡、硫平衡和水平衡);(6)装置的污染源、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3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3.1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装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给出的是装置的工程设计工艺流程图,而环评报告中需要的是装置的工艺流程及污染源位置图,重点关注工艺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具体部位、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这就需要学生首先会读图,把工程设计工艺流程图中的设备及物料进出情况摸清,然后将流程进行相应简化,突出污染源分布情况,同时要保证流程的完整性,最后应用AutoCAD软件完成装置的工艺流程及污染源位置图。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发现,有些同学在读图方面存在一定困难,而有些同学对AutoCAD绘图软件操作不熟练,绘图速度较慢。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构思草图的能力,同时应指导学生掌握AutoCAD软件绘图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3.2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学生查阅文献的过程中,不仅要高质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应拓展与课程设计相关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不仅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也需要指导教师的配合。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查阅资料和复习有关教科书,学会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做深层次思考,综合考虑环保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强化学生综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过于依赖互联网,对信息的来源往往缺乏考证,指导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督导,要强调信息的权威性。

3.3保证课程设计成绩评定的公平性

由于课程设计每组参与同学较多,指导老师有限,设计内容相同,造成部分同学以逸待劳,提交的课程设计报告和绘图存在抄袭现象。针对此问题,指导教师应合理分配学生的任务,保证任务的交叉性和独特性;应完善课程管理,根据学生讨论发言情况、文献查阅情况等,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同时在课程设计完成后增加答辩环节,每组学生需要面向两位以上指导教师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汇报和答辩,从而断绝环评报告的抄袭现象,保证课程设计成绩的公平性。

石油工程类论文篇11

众所周知,油类资源对我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而油类资源的发展长期以来均是我国社会诸多方面相当关注的问题。鉴于油类资源在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影响,这便使得油类资源的供应成为了当前有关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提高油藏的利用率也成为了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油藏中含有丰富的油类资源,在石油开采中因受自然环境及开采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油藏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定的剩余油,这些剩余的油类资源对缓解我国油类资源紧缺的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石油工作者应积极的对油藏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探寻出一条提高油藏利用率的方法,对油藏中的剩余油进行开发,以满足我国对油类资源的迫切需求。

1 油藏地质特征

油藏是油田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谓是石油开采的最终目的。正是因为新疆克拉玛依油田拥有着十分丰富的油藏,由此便成为了我国西部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是我国油类资源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油藏,简单的来说就是油类储存的单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油类资源。具体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油层。所谓的油层就是用于蕴含石油资源具有孔隙的地层,虽然油层内含有石油但并不表示油层的每一部门都一定要藏有油类资源。而油藏是油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于油层之中,蕴含了丰富的石油资源,是石油开采的重点。②油藏的形成。油类资源通常会在地下有一个运移的过程,这种运移是自然界的自然规律,人类无法对其进行干扰。在油类资源不断运移的过程中有时会因为一些外力因素导致其进入一定的密封空间内,形成一个封闭圈闭的油类储藏空间,此类空间就是油藏。

油藏描述是针对油藏进行的一项综合性研究,其针对油藏的自然属性,开采潜力,利用价值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油藏进行三维立体描述。油藏描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油藏描述的理论依据。油藏描述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在油藏描述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理论依据作为依托,对油藏描述进行正确的指导。具体来说,油藏描述的理论依据包括沉积学、地质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②油藏描述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油藏描述手段也在不断的完善与创新,目前我国的油藏描述手段主要以电子技术为主,借助电脑等先进的电子设备对油藏进行综合的研究,确定油藏的地质地貌为油藏的开采提供有力的依据,保证油藏的顺利开采。

2 油藏剩余油分布

从油田开发的角度看,随着油田开发进入高成熟期,地下油水分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采挖潜的主要对象转向高度分散而又局部相对富集的、不再大片连续的剩余油,甚至转向提高微观的驱油效率来。油藏精细描述旨在更精细、准确、定量的划分和预测出各级分隔体、隔夹层和岩石物性非均质性的三维空间分布规律,刻画出微小断层、微构造的分布面貌,建立精细的三维预测模型,进而揭示剩余油的空间分布规律。

2.1 油藏剩余油的含义

剩余油是目前石油开采过程中比较关心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对油藏剩余油进行开采是广大石油工作者急需攻克的难题。油藏的剩余油简单地说就是油藏在开采过程中剩余下来的油类资源。造成这种现象通常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石油开采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石油开采技术虽然一直在进步发展,但是石油开采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与缺陷,在油藏开采的过程中造成油藏开采不净,出现剩余油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油藏自然环境的限制。油藏位于地下,其地质结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虽然现在科技手段可以对油藏的地质情况进行探测,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仍会受到油藏地质情况的限制,影响油藏的利用率。

2.2 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剩余油的开采与利用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油类资源紧张的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对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可以有效的把握我国剩余油的分布情况,为剩余油的开采提供依据,推进我国剩余油开采的进行。具体来说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有两方面: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剩余油的规律。从整体上来看剩余油一般会存在于油藏开采过程中通过注水的手段未能开采到的地方或是开采不够彻底的地方。从微观的角度看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相较于宏观的角度微观的角度更加的具体细致,因此从微观上说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一些驱油效率低的地方。

2.3 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

除了上述我们所介绍的三种先进技术手段被运用到油藏工程的研究过程当中,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也是油藏工程研究所采用的另外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手段。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密闭取心检查井、大型油藏数值模拟以及神经网络等。上述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所包含内容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自主研发的软件模块来实现的。这种软件可以对剩余油的描述精确程度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要想使得油藏工程的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以及得到更大的突破,我们必须做好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在油藏工程研究当中的运用。

3 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有些地区油类资源逐渐枯竭,剩余油开采的重要性随之越来越凸显。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石油工作者应进一步加大对剩余油开采技术的研究,提高油藏的利用率,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我国各个行业对油类资源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应华.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分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4(1):250-250.

石油工程类论文篇12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以专业发展的最新方向和理念为基础,紧密联系石油企业实际状况,对参赛队员在学习、应用、策划、合作、协调组织等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大赛为学生提供了能施展才能的空间和科学实践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通过大赛既考验了学生坚忍的意志、无畏困难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等优秀素质,也检验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意识。大赛对学生意志的磨炼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是课本上没有的,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因此通过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一部分研究生和大学生中的精英将脱颖而出,并被行业广泛关注,为优秀人才的选拔提供一定的依据。

三、改善了传统教育模式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有利于改善传统的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中一直存在重视书本知识的课堂传授,而忽视实验和实践教学活动,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然而,石油工程类专业与工业实际联系非常紧密,须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则有着常规教学所不及的培养功能。大赛要求每个参赛组由3~5名学生组成,学历构成不限,可跨学校、跨学科组队,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高校培养质量的提高,引导和带动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开辟了石油工程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四、促进了学风、学科和专业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的思维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学生为了适应大赛的要求必须认真仔细的学习和查阅相关专业知识,学风会自然改善。大赛紧贴生产实际,展现专业发展的方向,对学科和专业建设也起到推动作用[2-3]。1.推动了专业课程定位大赛为高校接触和了解石油企业提供了纽带作用。在大赛的参与过程中,高校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石油企业对技术、岗位需求和市场变化情况等,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定位。2.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设置的一大特点就是:“以专业发展为导向,贴近石油企业生产实际”。比赛的设置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这就要求对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须以实际生产为基础。3.利于教学方法的优化大赛题目是再现石油实际生产,代表着石油企业实际生产的要求和方向,将指引高校的专业教学方向和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就应以石油企业实际生产任务为载体,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其综合能力。4.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随着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的不断深入开展,要求专业教师能够根据石油企业实际生产需求,不断改善知识结构,加强自我专业水平的提高。院校也将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或安排到石油企业参与具体项目实践,不仅积累实践经验,也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最终院校将得既熟悉石油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又精通专业理论知识的师资队伍。

五、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强了学生就业能力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为优秀石油专业人才能在行业内充分展现自我才能提供了专门舞台,通过大赛能够发现和培养一批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作为和潜力的行业后备军。通过大赛成绩,首先,学生不仅可以证明自我专业能力,也为后来就业添加筹码,增强就业能力;其次,石油企业也可以通过大赛选拔出优秀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在历届大赛的研讨会上,三大石油公司的代表都明确表示,非常愿意吸收获得优异成绩的参赛队员进入石油企业的生产和研发一线工作,因此,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达到了企业能有效选拔优秀人才、高校解决就业和学生拓宽就业渠道三赢的目标。

石油工程类论文篇13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石油工程专业软件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加强素质教育,改变过往以老师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学校应专门成立“石油工程专业软件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工作组”,深入研究石油工程专业应开设的软件教学课程,并结合实际的应用情况,加强学生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1 石油工程专业软件教学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石油工程专业软件教学培养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

经过对国内石油领域对于人才需求的调查与研究,目前国内石油领域需要的是软件操作基础扎实、全面的能够独立设计软件程序的软件编写人员;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石油领域专业软件分析并解决现场问题的现场工程师;懂石油工程的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并能有效处理综合事务的复合型人才。社会对于石油类院校提出了这样高标准的人才需求,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各石油高校还不能制定有效的软件教学培养体系。国外已经有很多高校提出了结合时代背景的新人才培养体系,国内各大高校应该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思想,加入符合我国石油工业现状的创新,不断深化石油工程专业软件的教学体系改革,为国家培养出符合时展,社会现状的高素质人才。

1.2 石油工程专业软件教学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单一

目前国内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还是以传统的老师课堂传授为主,这种教学手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将知识灌输到学生大脑中,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收和理解效果是否理想。传统的教育注重听,但是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应用传统的教育手段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理解能力,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国内高校现在也在尝试着将理论教学应用于实践之中,增加学生的动手实验课程,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石油工程专业教学也在面临着这样的转型。为石油工程专业开设软件教学课程,是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手段之一。但是这种教学手段存在一个基本的问题,软件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同时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方式中的老师课堂传授的误区。学生对于软件的学习以实验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为主,课堂下对于软件的研究学习还不够,这主要是学校和老师向学生灌输的软件学习重要性还不够,学生还不能完全意识到石油工程专业软件学习的重要性,仅仅是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将老师所传授的部分知识接受后,没有更加深入地研究和使用相关软件。

1.3 石油工程专业软件教学课程相对滞后,层次混乱不清

当今国际石油行业竞争空前激烈,国际石油形式日新月异。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许多国家都在研究石油领域新的开采、挖掘、使用等技术,以期石油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基于这种现状,新的技术,新的概念,新的知识也不断涌现,原有的一些概念、知识、技术也在不断翻新,许多之前制定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但是我国石油高校存在的问题是,还不能敏锐地捕捉到国际石油行业的变化,教学体系的改革还不能及时跟上行业变化的脚步,特别是软件教学领域。众所周知,计算机软件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符合信息化时代快速变化的特点,软件的使用周期明显缩短,更加便于使用、功能强大的新软件层出不穷,但是我国石油工程学生使用的软件大多是问世时间很长的、落后的软件,同时我国高校缺乏对于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用不到最先进的软件,同时还不具备开发新软件的能力,导致我国石油专业领域学生的软件应用水平,创新能力不足。

2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教学体系

经过对于目前石油行业现状和市场需求的调研,我国高校应明确石油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的软件操作基础、全面的独立设计软件程序的软件编写人员;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石油领域专业软件分析并解决现场问题的现场工程师;懂石油工程的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并能有效处理综合事务的复合型人才。在新的培养目标中,一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和创新意识,二是强调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根据对于石油工程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分析,我国石油类高校应加强石油工程类学生的软件学习和编写能力,完善石油工程专业软件的课程设计,更加全面和系统地建立软件教学模式,将石油工程专业软件的培养方向定位在:软件开发方向,软件熟练使用方向和软件测试方向。当然这三个方向是不同层面上人才的培养。石油类软件开发方向的人才,既要能熟练使用既有的石油类相关软件,同时要能够评估软件的各项性能指标,指出软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能够改进的地方。石油类软件测试方向的人才,要能够熟练使用各类石油类相关软件,在熟练使用石油类软件的基础上,合理、科学地评估软件的各项性能指标,以期对软件进行改进。石油类软件使用方向的人才,要能够将软件的使用和学习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问题中去,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对于三类人才的培养,都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有掌握了石油方面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应用各种软件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明确了这三种培养方向后,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能够做到目标明确,层次清晰。

3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3.1 构建实践环节多层次体系

在对相关知识点学习和剖析的过程中,我国石油类高校还要加强构建实践的教学体系。将学生对于石油类软件的学习分为对于基础技能、综合技能、应用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学习。

3.1.1 对于基础技能的学习

石油工程专业的课程知识体系要覆盖本专业软件工程体系与核心内容,在不断加强石油类科目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对于软件工程体系的学习,对于软件多使用的编写语言,如C语言等要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和编写要求,具有程序化的思维,熟悉相关软件的开发环境,能够验证相关的实践技术知识点。

3.1.2 对于综合技能的学习

以学生所学习的石油工程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当前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为工具,结合软件工程,质量工程,过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使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具备独立开发石油类应用软件的能力。

3.1.3 对于应用技能的学习

要求学生以开发团队的形式,独立完成一个软件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能力。建立支持小组开发的软件开发支撑环境,让学生从“实践可视化”软件工程的角度学习和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和现代技术解决软件开发问题。

3.1.4 对于职业技能的学习

要求学生深入企业或单位,运用所掌握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运用当前较为先进的软件开发支撑环境,运用软件开发先进技术,能够以团队方式建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测试合格的应用软件系统。

3.2 构建实训环节多层次体系

本着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端人才,让学生能够“早知道,早认识,早上手,早熟悉,早应用”,我国石油类高校应该将教学计划与实训环节紧密结合,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3.2.1 基础技能实训阶段

将一些石油专业的入门软件作为实习内容,让学生早早地意识到软件应用之于石油行业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具备一些初级的软件操作技能,能够简单地应用软件完成一些基础的应用实例。

3.2.2 认识实训阶段

让学生了解到有关于软件应用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了解软件的开发环境,软件中数据库的建立等。

3.2.3 课程实训阶段

具体开设软件学习、使用、开发的相关课程,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石油工程专业软件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熟练地将理论所学应用到实际中。

4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