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风险分析的方法实用13篇

风险分析的方法
风险分析的方法篇1

一、财务风险的分析方法

尽管财务风险的成因多而复杂,但在财务风险阶段,企业可以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识别企业的财务风险,以便企业分析评估,有效防范。

(一)定性分析方法

1、专家会议法。专家会议法是指依靠一些专家,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状况做出判断而进行的一种集体研讨形式,互相交流,互相启发,通过讨论与辩论,取长补短,去异求同,全面考虑并得出结论。

2、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通过专家间的相互交流,引起“思维共鸣”,产生组合效应,形成宏观的只能结构,进行创造性思维,它又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直接头脑风暴法是根据一定规划,通过共同讨论具体问题,发挥宏观智能结构的集体效应,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集体评估,预测的方法;质疑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同时召开两个专家会议,集体产生设想的方法。

3、特尔菲法。特尔菲法是在专家个人判断和专家会议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直观预测方法,它采用函询条差的方法,向同预测问题有关领域的专家提出问题,然后将他们回答的意见综合整理、归纳,匿名反馈给各个专家,再次征求意见,然后再加以综合反馈。这样经过多次反复循环,而后得到一个比较一致且可靠性较大的意见,该法对未来发展中的各种可能出现和期望出现的前景做出概率估价,因此该法为决策者提供了多方案选择的可能性,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二)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是指通过一系列指标的计算测定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分析财务风险。是管理与防范控制财务风险的前提,主要的分析方法有杠杆分析,标准离差分析和层次分析。

1、杠杆分析。通过对经营杠杆系数(DOL)和财务杠杆系数(DFL)的分析率衡量企业经营风险和融资风险的大小以及杠杆利益水平的高低。

(1)经营杠杆,是指由于企业存在着固定成本而出现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衡量经营杠杆作用大小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DOL)。

其计算公式为:

DOL=(EBIT/EBIT)÷(Q/Q)=1+A/EBIT

式中: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息税前利润;Q为销售变动额;A为固定成本总额。

上式表明,DOL是与特定的人销售量和固定成本比重相联系的。

首先,DOL随着A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只要企业有固定成本存在DOL总是大于1。在EBIT给定的情况下,DOL作用的发挥可以通过改变A的比重来实现,A的比重越大,DOL越高,经营风险就越大;A的比重越小,DOL越低,经营风险就越小。因此,我们可以把固定成本比重看作是DOL的“支点”,通过改变这一支点的位置来改变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其次,DOL随着销售量的变动而反方向变动。销售量上升,DOL下降,EBIT增加,但销售量的上升或下降必须以盈亏临界点为基础。销售量越接近盈亏临界点,其DOL就越大,在达到盈亏临界点时,DOL达到最大,超过盈亏临界点时,其DOL开始递减。因此,当销售量达到盈亏临界点之后,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生产力,努力扩大销售,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EBIT而且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2)财务杠杆,是指由于企业举债经营存在着固定利息费用从而出现的普通股每股收益(EPS)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衡量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的只表示财务杠杆系数(DFL)。

其计算公式为:

DFL=(EPS/EPS)÷(EBIT/EBIT)= EBIT÷(EBIT-I)

式中:EPS为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EPS为变动前普通股每股效益;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I为负债利息总额。

从上式可以看出:第一,当EBIT

财务杠杆效应=负债额*(负债利润率―负债利息率)

=B*(K―I)

财务杠杆效应不一定只产生财务效应,当K>I时,财务杠杆会产生正效应,在K和I一定时,B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大,即杠杆收益越大;如果K

(3)总杠杆,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连锁作用称为总杠杆作用。衡量总杠杆作用大小的指标是总杠杆系数(DTL),它是DOL和DFL的乘积。即:

DTL=DOL*DFL

=(EPS/EPS)/(Q/Q)

显然,总杠杆作用超过了单个杠杆的影响作用。

企业使用财务杠杆的目的是想通过长期债务或发行优先股对企业资产进行资金融通,并对这些资产合理充分的利用,产生一个高于固定资金成本的投资报酬率,从而提高普通股的每股收益。然而,长期债务的利息、租赁合同下的租金及优先股股息等式一项固定性支出,如果企业对其所拥有的各项资产加以利用所赚回的利润低于这项固定性支出时,则导致必须用普通股收益来弥补这个差额,从而会使普通股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投资报酬率,甚至会出现亏损。因此,企业越多使用财务杠杆,固定性费用支出越大,DFL越高,对权益资本变动的影响越大,融资风险就越高。为减少破产的风险,提高股东收益水平,企业必须合理、适时地调整负债规模,以降低财务风险,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正效用。

2、标准离差分析。从投资的角度来考察,根据投资方案在各种经济状态(概率)下的可能收益率、平均收益率和概率分布来计算标准离差。标准离差是可能收益率与平均收益率的偏离程度。标准离差越大,表明财务风险越大。由于标准离差不便于与其他同行业、企业相比较,故还需要计算标准离差率,对各种可能收益率下的概率确定有效的办法是依据企业历史资料,结合市场分析和行业特点现状、企业前景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综合确定。

3、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普遍是用哪个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多准则决策(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定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可以从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度比率;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应着重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获利能力:企业赚取的利润越多,偿债能力就越强。已获利息倍数指标,是说明企业当期获得的收益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当期利息费用开支的需要,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数,其计算公式为:

已获利息倍数=EBIT/利息费用

=(净收益+利息费用+所得税)/利息费用

公式中的“EBIT(即息税前利润)”是指损益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前的利润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的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资本化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只要已获利息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分的能力偿付利息,财务风险就越小,反之,财务风险会越大。在有财务杠杆作用的情况下,该指标维持在1-3是适当的。

(2)资本结构: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债务占得比例越高,无力偿还债务本息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说明企业的筹资风险越大,使用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二、财务分析预警

(一)利用滚动式现金预算表进行短期预警

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种支付。因此,有必要立足于对现金流量的控制和检测的短期预警方式。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是经营者能及早采取行动,为能准确地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建立以销售预算为主导及起点,进而包括生产、成本、费用、资本、及现金等各个方面的全面预算体系。在全面预算之下,预计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旬、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采用滚动方式编制现金预算,有利于提高现金预算的准确性,并真正起到短期财务预警的作用。

将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配合每日现金收支报表及每周(或每日)现金收支预估表,既可以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短期财务预警系统,使企业经营者及财务管理人员能尽早得知潜在的现金缺口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长期财务预警模型由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四个模块构成。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公司财务评价的基本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此外,公司的发展潜力尤其值得重视。在具体预警指标的选择方面,又考虑到各指标间既能相互补充又不重复,尽可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公司运营状况。

1、获利能力。获利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2、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偿债能力,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就很弱,这样的企业很危险。

3、经济效益。企业经营所得。

4、发展潜力。企业理财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一个有远见的经营者决不会把眼光停留在目前的运营状况,企业的发展潜力也不容忽视。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法的讨论主要是侧重风险防范,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可以规避的财务风险只是面临财务风险中的较小部分,对企业整体财务风险水平影响不大,风险减轻是风险发生后的补救措施,风险一旦发生损失就不可避免,任何补救措施只起到消极的减损作用,且一直成本较高。同样,风险融资也是事后管理,风险管理成本较高。风险防范的方法有: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缓冲等。

(一)财务风险转移

1、控制性财务风险转移。转移会引起风险及损失活动,即将可能遭受损失的财务及有关活动转移出去。这种随所有权转移而实现的转嫁属于风险控制型转移,是转移风险的一种主要形式。例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证券化。银行优质资产证券化将极大地改善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以未来收益权的转移为代价将未来的不确定性,即市场风险转移到银行体系外。通过这种方式,赋予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以流动性,从而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通过风险的转移和流动,再改善银行资产的质量,进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2、保险转移。保险转移,即将标的物面临的财务损失转嫁给保险人承担。保险转移是经济单位或个人,以缴纳保险为条件,将自己可能遭受的风险成本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全部或部分成本的方法。由于保险转移是以保险费为条件的,因此转移之前就发生了风险处理成本,所以考虑保险转移时,应充分考虑保险转移的成本问题。

(二)财务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法师通过付出一定的成本来减少损失出现的可能性,降低损失程度。这部分讨论资金回收风险中的结算资金回收风险;预付、出借资金回收风险;对外担保风险。风险的防范措施主要集中在对客户资信的评价方面,是结算资金回收风险防范的一个方面。结算资金向货币资金的孵化,这一过程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企业在管理应收账款时要遵守以下各项原则:确保快速收回应收账款;维持公司利润和销售的最大化;维持和客户的关系;提高公司的形象。应收账款发生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商品市场占有率,扩大商品销售量和利润的实现,但是企业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财务风险缓冲

企业遵循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为风险较大的长期负债建立偿还基金;提取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如坏账准备金、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来降低和缓冲财务风险。

总而言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对企业的盈亏与否、经营状况如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这种客观存在决定了我们在投资过程中只能尽量充分的而不能完全地认识和避免。

风险分析的方法篇2

1.1网络安全风险

网络最大的特点便是自身的灵活性高、便利性强,其能够为广大网络用户提供传输以及网络服务等功能,网络安全主要包括无线网络安全和有线网络安全。从无线网络安全方面来看,无线网络安全主要是保证使用者进行网络通话以及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其能否保证使用者的通话不被窃听以及文件传输的安全问题都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无线网络在数据存储和传输的过程之中有着相当严重的局限性,其在安全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预防直接关乎着使用者的切身利益。想要对无线网络安全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单纯的定量分析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本文更推荐将层次分析法和逼近思想法进行双重结合,进一步对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分析到每一个定量和变量,进一步计算出当前无线网络的安全风险值。而对于有线网络,影响其安全风险的因素相对较少,但是依然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尽最大可能得到最准确的数值。

1.2网络安全的目标

网络安全系统最重要的核心目标便是安全。在网络漏洞日益增多的今天,如何对网络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漏洞安全排查便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安全检测的各个方面均有着不同的要求,而借助这些各方面各个层次的安全目标最终汇集成为一个总的目标方案,而采取这种大目标和小目标的分层形式主要是为了确保网络安全评估的工作效率,尽最大可能减少每个环节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从而保证网络的合理安全运行。

1.3风险评估指标

在本论文的分析过程之中,主要对风险评估划分了三个系统化的指标,即网络层指标体系、网络传输风险指标体系以及物理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在各个指标体系之中,又分别包含了若干个指标要素,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而避免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最终达到网络安全的评估标准。

2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如何对网络风险进行评估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笔者结合了近几年一些学者在学术期刊和论文上的意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合网络动态风险的特点以及难点问题,最终在确定风险指标系统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最终能够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2.1网络风险分析

作为网络安全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网络风险分析的成败直接决定了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成败。对于网络风险进行分析,不单单要涉及指标性因素,还有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考虑在内,全面的彻底的分析网络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之中,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入手分手,最大程度的保证将内外部因素全部考虑在内,对网络资产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并借此展开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

2.2风险评估

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之中,可以说整个活动的核心便是风险评估了。网络风险的突发性以及并发性相对其他风险较高,这便进一步的体现了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之中,我们主要通过对风险诱导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以运用逼近思想法进行全面的验证,从而不断的促进风险评估工作的效率以及安全性。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之中,要充分结合当前网络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将工作思想放开,不能拘泥于理论知识,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最终完成整个风险评估工作。

2.3安全风险决策与监测

在进行安全风险决策的过程之中,对信息安全依法进行管理和监测是保证网络风险安全的前提。安全决策主要是根据系统实时所面对的具体状况所进行的风险方案决策,其具有临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借助安全决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当前的网络安全系统的稳定,从而最终保证风险评估得以平稳进行。而对于安全监测,网络风险评估的任何一个过程都离不开安全检测的运行。网络的不确定性直接决定了网络安全监测的必要性,在系统更新换代中,倘若由于一些新的风险要素导致整个网络的安全评估出现问题,那么之前的风险分析和决策对于后面的管理便已经毫无作用,这时候网络监测所起到的一个作用就是实时判断网络安全是否产生突发状况,倘若产生了突发状况,相关决策部门能够第一时间的进行策略调整。因此,网络监测在整个工作之中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且完整的系统工程,其本质性质决定了风险评估的难度。在进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过程之中,要有层次的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确保风险分析和评估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又要保证安全决策和安全检测的完整运行,与此同时,要保证所有的突发状况都能够及时的反映和对付,最终确保整个网络安全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程建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评估与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

[2]李志伟.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3]孙文磊.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辅助管理软件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12.

风险分析的方法篇3

2014年下半年中国A股市场开启了一波罕见的大牛市,一时间全民炒股成为了一股热潮,尤其是新股民甚至产生一种错觉,只要炒股就能挣钱。但是15年六月中旬开始,A股开始暴跌,在短短十几天时间里,上证指数从最高的5000多点一路猛跌至3300多点,一时间千股跌停。至此一些新股民开始闻股色变。然而仅仅过去一个多月,A股又紧随股市开始暴跌,史称“股灾2.0”。进入2016年,上两次的股灾还未远去多久,A股在新年首个交易日就两次触发熔断伐,提前休市,1月7日更是创纪录的30分钟就休市。这一切的一切无疑都告诉我们,股市绝对不是提款机,股市是有风险的,而且风险来时更是猛如虎!而我们的这篇文章就是要用VaR方法分析中国A股市场的风险。

早在2000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范英就研究了VaR方法在深圳股票市场的应用问题,在股票价格随机游动的假设下计算了深圳股市在不同置信水平下的风险值,并与实际投资收益做了对比。本文就是基于范英的研究方法对2014年下旬到2016年初的中国股市的风险进行分析,另外为了更好地分析,本文选取了沪深300指数作为分析的标的。

2、实证分析

因为这轮牛市大抵是从2014年的下半年开始的,因此这篇文章选择从2014年9月17日到2016年一月初的A股数据,为了更好地体现整个A股市场,本文选择了沪深300指数作为分析的标的。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的所有图表数据均来自Wind。

VaR,即风险价值度(value at risk),当考虑VaR的测度时,我们所关心的是如下的问题:在给定时期,有x%的可能性,最大的损失是多少?

假设沪深300综合指数在时间t的取值是,时间间隔为1天,

=ln()-ln()=ln(1+),

≈ (1)

这里计算VaR的方法采用方差协方差方法,当已知时,假设服从独立异方差的正态分布,这里考虑了方差的时变性。

=ln()-ln()~ N(0,)

= -αW (1) (2)

对方差的估计采用周期为20天(T=20)的移动平均法,即

= (3)

根据(2)式,考虑1天的持有期,令W=1,对应的VaR值为风险值占整个投资额的比例。对置信水平的不同取值c,对应的分位点为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风险值VaR。

本文对置信水平的4个不同取值分别计算每天的VaR值,表1列出了本算例的主要结果。从表中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置信水平越高,风险值越大。对风险规避者来说,对风险的预期比较大,在量化风险时需要较高的置信水平,以降低投资的风险;而对于风险偏好者来说,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比较大,在计算风险时设置相对低的置信水平,相应的风险值比较低,有利于做出积极的投资决策,从而期望获得较高的利润。

表1最后一行显示了收益率为负的超过VaR的天数与总天数的比例,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当置信水平是90%时实际损失超过VaR的比例为9.33%,这个比例与相应的置信水平是基本吻合的。但是随着置信水平的不断增大,实际损失超过VaR的比例与相应的置信水平就不是那么精确的吻合了。因此对于95%、97%、99%的置信水平,所计算的VaR值略低估A股市场的风险。

本文绘制了对于90%的置信水平所反映收益率和风险值的对应曲线图,图1是沪深300指数每日收益率的变动曲线,图2为相应时间每日风险值的VaR曲线。通过图1和图2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当每日收益率变化较大时,相对应的VaR曲线也变化较大。

3、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用VaR方法能较好地度量A股市场的风险,且VaR方法使用单,通俗易懂。随着A股市场的不断完善,其人为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小,相应的市场化会越来越高,因此用VaR方法来度量A股的风险也会相应的更加准确。当然这也仅仅是个方法而已,市场是随时变化的,市场的风险当然也是变化莫测的,在投资A股的同时要时刻防范风险,这是我们每一位股民都应该牢牢记在心里的。

参考文献

风险分析的方法篇4

一、引入

电价的异常波动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近年由于用电高峰的出现,拉闸限电情况日益加剧,对电力市场金融风险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采用VaR分析中的历史模拟法方法,对电力市场风险进行分析,以更好的规避和防范市场风险,促进电力市场的稳定发展。

VaR的含义为(市场正常波动条件下),在一定的概率水平(置信度)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可表示为:Prob(P>PVaR)=1-c。公式中,P为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在持有期t内的损失;PVaR为置信水平c下处于风险中的价值。

VaR计算主要涉及两个因素:目标时段和置信水平。目标时段是指我们计算的是未来多长时间内组合的VaR,它的确定主要依赖于投资组合中资产的流动性而定,一般取为1天,1周,10天或1月;置信水平的确定主要取决于风险管理者的风险态度,一般取90%一99.9%。

二、VaR方法下研究电力市场金融风险

1.历史模拟法的含义

历史模拟法是假定采样周期中收益率的分布不变, 借助于计算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资产组合风险收益的频率分布, 通过找到历史上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收益, 以及既定置信水平下的最低收益水平, 推算VaR的值, 其隐含的假定是历史变化在未来可以重现。

考虑一个证券组合VP,其市场因子为F(i)(i=1,2,…,n),计算95%置信度下的日VaR值。首先预测市场因子的日波动性,选取市场因子过去101个交易日的历史价格序列,得到市场因子的100个日变化:

F(i)的历史价格水平向量 观测到的变化向量

假定这100个变化在未来的一天都可能出现。对于每一个市场因子,将其当前值F(i)和观测的变化向量相加。得到市场因子的未来可能价格水平,以向量AF(i)n表示:(见图2)根据相关定价公式,可以计算出市场因子当前价值和未来的可能价值。于是,可求出组合的未来损益:

将损益从大到小排列,得到组合的未来收益分布,根据95%的置信度下的分为数,可以求出PVaR的值。

历史模拟法直观、计算简单、容易接受。他是一种非参数方法,不需要假定市场因子变化的统计分布,无须估计波动性、相关性等各种参数,避免了模型风险。可以选取101个交易日的日平均清算电价,由此求得100个波动值,那么下一日产生的波动值也应该处于这100个价格波动值的范围内,且该波动值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分别选取电价向上、向下波动率不超过5%的波动值作为电价波动的上、下极值。从而算出次日的日平均清算电价的上、下极值。结合电力公司的毛利润,算出电力公司的电费支出上、下限。在将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达到电力风险的规避作用。

2.数据分析与实证过程

历史模拟方法在电力市场金融风险评估中首先假定考察日期为2006年9月20日,当日某省整个电力市场平均清算电价(按电量加权平均计算得到)为275.23元/(MW.h),希望分析得到次日(即2006年9月21日)电价在某一置信度(95%)下可能出现的上限 和下限值,并估算相应的电费支出和毛利润的上限和下限值。其中电价上限是指次日电价超过该上限的概率为5%的电价值,电价下限是指次日电价超过该下限的概率为95%的电价值。

确定电价的样本区间为2006年6月12日-2006年9月20日的101个交易日,得到这101个交易日的日平均清算电价。计算可能产生的电价波动值:利用所选取得101个交易日的日平均电价序列,可得2006年月12日-2006年9月20日的平均清算电价的100个波动值。那么,在通长情况下可以认为,2006年月20日-2006年月21日电力市场的日平均清算电价所产生的波动值应该处于这100个价格波动值的范围内,该价格波动值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将市场日平均清算电价波动值按大小排序。得到从日下跌289.67元/(MW.h)的电价负波动到日上升249.72元/(MW.h)的电价正波动的排序。

3.用历史模拟方法计算VaR值

A.波动上极限Pup:

选取电价向上波动概率不超过5%(95%置信度下),的波动值作为电价波动上限值,即认为次日日平均清算电价波动一般不会超过该值。可知,电价波动上限值为自小到大第95个波动值,即157.93元/(MW.h)。

B.波动下极限Pdown::

选取电价向下波动概率不超过5%(95%置信度下),的波动值作为电价波动下限值,即认为次日日平均清算电价波动一般不会低于该值。从表可知,电价波动下限值为自大到小第95个波动值,即-162.46元/(MW.h)。

C.次日的日平均清算电价上限值

PU=P07.9.20+Pup

=275.23元/(MW.h)+159.93元/(MW.h)

=435.16元/(MW.h)

D.次日的日平均清算电价下限值

PL=P07.9.20+ Pdown

=275.23元/(MW.h)+[-162.46元/(MW.h)]

=112.77元/(MW.h)

可知,2007年9月21日的电价处于上、下限[435.16元/(MW.h),112.77元/(MW.h)]

之间的概率为90%

4.利润模型

某市电力市场中,市电力公司起到了单一购买者的作用,假设它的购电来源主要包括三部分:电力市场内的竞价机组,某地区(这里假定为华中地区)售电,市场外的非竞价机组[36,37]。竞价机组的购电电价P1由市场清除电价决定。华中售电和非竞价机组的购电价格则是由市电力公司与对方商定后,以合同形式按某一确定的价格P2 购买,电力公司从电力市场购买电能,然后把所有电量以国家规定的价格约595元/(MW.h)统一向所有用户售电。在忽略网络损耗的情况下,由此,电力公司的毛利润为: M = P0・Q - [(1-k) P1・Q1+k Pc・Q1 +P2・Q2](1)其中: P0为电力公司的售电价格,目前,该市对工业、商业和居民用户采用不同的电价,将各种电价平均后得到的总体平均电价,本文计算中统一取售电价格P0为595元/(MW.h);Q为电力公司通过电力市场购入的总电量,也等于售电量;P1为竞价机组部分电量的市场清除电价(按电量加权平均计算得到);Q1为电力公司通过电力市场购入的竞价部分的电量;P2为非竞价机组和华中售电部分电量的平均电价,一般是每年商定一次,因此可以认为是固定值,这里统一近似取平均电价400元/(MW.h);Pc为竞价机组平均合约电价(近似取350元/(MW.h));Q2为通过非竞价机组和华中售电部分购入的总电量。上式(1)中的项目有关系: Q = Q1 +Q2 (2)

考虑到目前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较高,式(1)中的总用电量Q可以通过负荷预测得到。由于该预测值与次日的实际用电量不会相差太大(一般不大于5%,通常在1%~3%),故公式中的总用电量可以用预测值Q0来表示,设为一固定值。故式(2)表达为: M = P0・Q - [(1-0.8) P1・Q1+0.8・350Q1 +400・Q2](3)式中,Q2是由省电力调度中心统一安排,为某一固定值,于是购入的竞价机组部分电量Q1也是一固定值。通过华中售电和非竞价机组购入的两部分电量,其价格和电量都是固定的,所以它们对于毛利润的影响是相同的。在这里可以将它们合并,均看成通过市场外部购入的电量,其购电总量为Q2,购电平均价格取400元/(MW・h)。 故式(1)又可竞价机组电费支出描述为: M1 = (1-k) P1・Q1+k Pc・Q1(4)竞价机组、非竞价机组和华中售电总电量的电费支出为: M2 = (1-k) P1・Q1+k Pc・Q1 + P2・Q2(5)上式(4)可以计算电力公司的毛利润,将上式中的P1替换为Pup, Pdown 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毛利润的上、下限预测值(在95%置信度下)。同理,由(4),(5)计算出电力公司的电费支出及其上、下限。表1给出2006年9月21日相应的计算结果。

表1预测数据

5.返回检验

为了验证历史模拟方法模型的有效性,需要对结果进行返回检验。以2006年1月1日的数据为例,当日毛利润的上限、下限分别为4381.07万元和3788.11万元,由当日的电价实际值算得的毛利润的实际值为4047.41万元,这个值落在预测值的上、下限之间。上述预测是在95%的置信度下,所以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实际值超过预测值上限和低于预测值下限的比例各为5%(即为风险出现的概率)。只要风险分析的方法正确,且数据样本足够多,最后的计算统计结果应该与理想情况比较接近。我们取2006年的市场运行数据作为初始历史样本数据,对2006年1月1日-2006年9月20日(共262天)的市场数据进行风险统计校验。由于历史数据还不够多,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的历史数据资源,在校验完一组数据后,就把它也纳入历史数据,计算得到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9月20日共262天的VaR预测值,它们和实际值的校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的结果显示,采用上述计算方法得到的2002年1月1日2002年9月21日的预测值,与该电力市场实际运行数据比较一致。在262天中,实际值大于预测值上限的天数为11天,实际值小于预测值下限的天数为13天,所以最后得到的实际值大于上限的天数所占比例为4.20%,实际值小于下限的天数所占比例均为4.96%,很接近理想值5%。由此可见,VaR历史模拟法预测电力市场金融风险是可行的。由此可见,VaR历史模拟法可以实现对电力市场金融风险的定量分析,且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

表2结果校验

三、总结

金融市场中的VaR方法可以很好地分析股票市场中的股票价格波动风险,由于电力市场中的金融风险主要源于电价的波动,因此也可以将VaR方法引入电力市场的电价波动分析中,从而实现对电力市场金融风险的分析计算。

历史模拟法概念直观、计算简单、实施方便,容易被风险管理者和监管当局接受。另外,它是一种非参数方法,不需要假定市场因子变化的统计分布,无须估计波动性、相关性等各种参数。因此,它没有参数估计的风险,从而避免了模型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2

[2].范英.VaR方法及其在股市风险分析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管理科学,2000,9

[3].路杨,黄娜.期板定价理论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4,6

[4].杨青,殷林森.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多阶段风险投资决策模型[J],科技进步与理论与管理,2004,5

[5]周浩,张权,张富强.考虑期货交易的电力市场金融风险分析[J].电网技术,2004, 28(17):53-57.

[6]曹毅刚,王晓清,沈如刚,张金亮.考虑电力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和资产组合优化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3):36-41.

[7]张海鱼.VaR:风险价值--金融风险管理新标准[M].中信出版社,2000

[8]周浩,康建伟,陈建华,包松.蒙特卡罗方法在电力市场短期金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12):74-77.

风险分析的方法篇5

    一、两种利率风险度量模型概述

    1、 敏感性缺口

    银行把在某一时期内到期或需要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称为利率敏感性资产或负债。二者之差即为重新定价缺口(Repricing GAP)或资金缺口(Funding GAP).正的重新定价缺口使银行面临利率下降的风险,负的重新定价缺口使银行面临利率上升的风险,当缺口为零时,利率变动不会影响银行的净利差收入。它对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利率变动的层次具有针对性,并依据银行资产负债在央行基准利率变动时所遭受的利率冲击的程度不同建立了不同的计量方法。

    2、存续期缺口模型

    存续期模型反映了在市场利率变动时,银行资产与负债净值的变动。它是以现金流量的相对现值为相权数,计量出的资产(或负债)中每次现金流量距离到期的加权平均期限,反映了现金流的时间价值。在存续期缺口模型中,有上点需要引起重视,就是债券的价格-收益率曲线的凸线性(Convexity)。由于凸效应的存在,当利率下降幅度较大时,该模型低估债券价格的上涨幅度;而当利率上升幅度较大时,又高估证券价格的下跌幅度。这使得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人员能够利用资产与负债组合的凸效应来规避利率风险。理想的资产负债组合应该是资产的组合的凸性大于负债组合的凸性。

    二、两种利率管理方法在银行实践中运用的优缺点

    近年来已经有少数商业银行开始尝试运用利率敏感资产与敏感负债的分析方法来研究资产负债状况。有资料显示,1995至2002年利率下降期间大多数银行依然保持着正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意识极为薄弱和有限。而在实践中,敏感性缺口方法的缺点体现在:1、贷款和存款现金流在时间上的匹配。它假定一个时间段内的所有头均是同进到期或重新定价,因而银行是否获益取决于每一时间段内资产与负债重新定价的实际时机。也就是说,哪怕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的价值相等,也可能因利率变动而蒙受损失。同样的,对于客户由于提前还款而造成的期权风险也不能够准确反映。 2、缺口时间段的选取。不同的银行根据资产管理需要的不同也不一样。精确度较高的测量,比如选取时间段为一天,即每天都对银行重新定价缺口进行调整,这样成本必然很大,操作起来也比较复杂。

    存续期是是对某一种资产或负债的利率敏感程度或利率弹性的直接衡量。若一家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之间存在着存续期不相匹配,它的资本净值会因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受到影响。该模型比较完全的反映了银行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匹配问题,为国有银行的利率风险测量提供了较合理,科学的评价手段。这就克服了敏感性缺口分析静态分析中仅以利差稳定为目标的局部分析法。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按什么样的利率作为贴现率,这一贴现率应该能够准确反映现金流量出现时的预期利率。由于我国利率尚未真正实现市场化,这样,我国银行在进行缺口管理时,究竟选择哪种利率为参照利率仍然是一个难点。

    三、对于提高两种利率管理方法的适用性的探讨

    商业银行现阶段性进行敏感性缺口与存续期缺口的应用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方法及工具的基本特征与我国经济与金融环境的适用性,同时结合自身对成本、效益与风险的要求,进行灵活机动的调整与选择。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对以下几点做到心中有数。

    1、确定适宜的基准利率。从西方发达国家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来看,短期国债利率是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是衡量市场利率水平涨跌的基本依据。我国目前已经放开了国债回购利率,下一步应该是建立起国债与其它金融工具收益率之间合理的比价关系。国债的发行不再比照银行同业存款利率,而是以发行人的资质,信用评级结果为基础,参照市场利率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得出大致合理的利率空间,通过招标方式决定最后的利率水平。这样,外汇市场远期交易,期货交易,互换交易,期权交易缺乏所需的参照基准收益率曲线也会建立起来。

    2、建立风险度量的评判标准,能够反映风险的动态化。(1)利率风险模型不仅能反映当期风险而且能对影响未来收益及经营策略的利率因素提供量化依据;能够评估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头寸相关联的所有重大风险,包括银行所有交易和非交易业务所形成的利率风险头寸;银行的存贷款的重新定价风险,由于存贷款利率变动幅度不一致辞导致的基差风险、收益曲线的凸性风险和以及客户掌握的期权性风险。(2)能够对必要的假设和惯例的进行修正。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管理人员应该尝试针对还款人,借款人不同的还款情况及央行所赋予的授信额度,分门别类地考察与分析。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人员在拟定风险—回报组合时,也要预先确定最优化的方案,即回报一定的情况下,缩小利率变动的幅度;以及在风险一定的情况最大可能提高利差的期望值。

    3、量身定做风险模型。各银行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力、技术水平和资产负债表的复杂程度选择一套适合的利率风险衡量软件。银行的利率风险头寸是由构成资产负债表的无数存款、贷款和投资交易的累积结果,每笔存贷款都有自己的现金流量特征。在编制缺口报告时,应该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状况及市场利率的波动状况自行决定这种报告编制频率,每旬一次的周期较为适宜。太长会影响到准确性,太短又会加大操作成本。

    国有银行应该建有负责设计风险管理系统的独立风险控制部门,并确保有足够多的、能够进行稳健的风险管理的人员。

    4、加强利率预测的准确性。利率预测的准确性应该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人员首要考虑的问题。在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的预测主要根据中央银行的利率体系来判断。央行的利率体系包括再贷款利率、准备金存款利率、备付金存款利率。在缺口模型中,银行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零缺口,因为由于期限结构的错配,基差风险及期权风险的存在,零缺口并不能保证风险也能够降为零,这只是在银行不能准确判断利率走势时采用的一种防御措施。风险的最终消除仍信赖于利率预测的准确性。

    5、 加快现代化信息系统建设。有效的利率风险度量和管理离不开全面、准确和及时的基础数据和信息。我国国有银行分支机构众多,要实现对全行的风险控制更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快辖内乃至全国间畅通的信息系统平台,实现行业内的信息共享。目前,各商业银行都加大了在电脑网络上的投入,建立了各行的数据中心。但并没有拥有一支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及能够进行复杂数据库操作处理的职工队伍,而这正是保证数据资料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前提。

    在我国,商业银行只是金融资产价格的接受者,本身并不具有根据市场供求进行资产价格调整的自主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要丧失在利率变动中,丧失从事利率风险管理的主动权。在动态中求发展,在稳健中求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把握主动。

    参考文献:

    1. 王光伟:《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焦点问题研究》复旦大家出版社 2003年1月版。

风险分析的方法篇6
风险分析的方法篇7

从理论上来讲,风险与事件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从构成事件的组成来看,通常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是事件的状态或者过程,二是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即概率,三是风险发生的后果。为此,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分析,必须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整合,如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投入,对整个系统可能造成风险的人员,从对经济投入与环境破坏之间的关系等。针对风险发生的数学表示,可以表述为荷载的超过所承载能力的风险,与音符系统风险的概率之间的乘积。在对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大量研究和分析后,本文将结合风险率的计算方法来总结在水利工程中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及发生概率。并就水利工程的风险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建议。

针对单一风险的分析方法

在水利工程系统中,针对不确定性单一风险问题存在的分析,主要以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研究,下面就其主要方法及特点给予相应的解释。

1.1 利用直接乘积的方法来分析

对水利工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数理统计的前提,是建立风险概率密度函数,在对风险函数进行解析和数值计算时,如采取分段数值积分法来构建起堤坝结构风险模型,从从力学理论中来分析大坝的失事机理,并采用直接积分法来计算出大坝的漫顶,以及溢流的可能性。利用乘积法来进行概率计算,可以从概率密度函数曲线中,通过对随机变量的分析,可以有效的找到出现风险的概率,同时,乘积法在应用中比较简单而有效,其不足是当风险因素较多时,对其概率密度函数的关系就难以找到解析值,因此在使用时也有很多的限制。

1.2 利用MC法来分析

在直接乘积法难以针对多重因素造成的水利工程荷载风险的情况下,可以利用MC法来统计出风险出现的概率,以及得出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利用MC法分析风险,对于水利工程在改扩建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具有较好的精度,特别是在堤防失稳条件下,就超标洪水对堤防产生的风险概率计算中,对于随机转换而形成的风险变量的概率的判断,其原理很简单,而其计算精度却很高,不足的是,在计算风险前,需要对各个风险变量进行独立性设定,因此,对风险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则难以实现有效的模拟,同时,对计算结果分析上,过多的依赖于样本容量以及抽样次数,也造成了一定的计算量。因此,在对各个风险变量的统计分析曲线上,MC法的统计数据也很难有好的实现。

1.3 利用FOSM法来分析

针对风险率的计算量大的情况,利用泰勒级数,将各类风险变量进行线性化处理,并采用迭代法来分析出原点到极限状态下的最短距离,从而越过对变量的概率分布,以求得风险率的计算方法,即FOSM法。通过对已知变量,以及线性化点的不同选择,可以将FOSM法分为MFOSM法和AFOSM法,在MFOSM法计算中,对各影响因素的独立性和线性化点按照均值来计算,则可能存在过大的误差,而AFOSM法则可以规避这个不足,通过对线性化点的风险进行极值化,从而将风险变量的非正态分布转化为当量正态分布,以实现对等效均值和方差的计算。从计算效率来看,FOSM法更具有较高的精度,因此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与上所述相似的方法,还包括回归法、随机有限元法等,就其数理统计的原理来讲,这些都是从风险的概率问题来解答的,因此其正确性,取决于资料的真实性,还与风险分析的计算方式有关。

针对综合风险的分析方法

对水利工程建设本身来说,其系统工程出现水文或水力风险的不确定性是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的,因此,借助于综合分析方法,更能全面的通过对众多竞争因素和矛盾展开定量的分析和优先级的排序,从而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权衡和决策。同时,从综合分析中,还可以利用数学的方法,来将无序的空间点映射到有序的空间上,从而对各类风险进行优化,在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无序的、单一的不确定指标所构成的n维空间的A点映射到一个综合的指标值,进而实现对有序空间的比较分析。下面将就其主要分析方法进行分别阐述。

2.1 对综合风险分析中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从对多种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时,需要借助于指标权重来实现各指标值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权重的确定上,一般采用Delphi(专家分析法)法和AHP(层次分析法)法,无论是哪种分析方法,都是通过对矩阵特征的判断,从而求出递阶层次中同一层次各元素对上一层某元素的权重,然后利用最底层对最高层的重要性赋权,以获得相应权重的确定。

2.2 常用的综合分析方法

2.2.1AHP法

AHP法是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因素进行量化判断,就其合理性进行筛选,利用对权重系数的确定,来对各因素进行评价并相乘,以此并逐步综合计算出综合评价的风险值。需要注意的是,在对非定量事件进行定量分析时,对于主观上的判断,以及风险的衡量,则主要来源于过去的经验,因此,对于判断矩阵中出现的不一致的现象,则难以有效的规避。

2.2.2 模糊综合风险评价法

对于存在的主观因素造成的有失客观性,可以采用模糊的综合风险评价法,比如对于工程中存在的难以确定的模糊因素,在应用模糊综合分析法时,要对风险的可行性及可靠性进行判断,可以通过模糊集理论,来建立风险因子的隶属函数,并按照模糊关系运算法则来计算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例如在水利工程中对防洪因素的评价时,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集理论,来对模糊数学中的水资源、水文数值,以及环境等因素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并从中来实现定性指标的量化,以很好的解决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不确定性。但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必须要求风险评估人员具有相当的工程施工和管理经验,并能够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来避免数据的重复性问题。

2.2.3 灰色综合评价法

在对水利工程中出现的随机问题和模糊数学等知识,可以利用灰色综合分析法来进行解决。通常是利用少数据来建模的方法,将无序的原始数据整理成有规律的数列,以实现对现实规律的有效掌握。在灰度综合分析法中,还包含灰色关联分析、灰色聚类分析,以及灰色随机分析等方法,作为通俗易懂而又简单的计算方法,不需要对风险的分布规律进行计算,就能够实现对样本的准确判断。不足的是,当出现风险指标重复问题时,对评价结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2.4 最大熵原理分析法

从税率工程的风险分析中,工程人员对于出现的随机风险都是无法获得,只能通过一些数字特征来实现,而要选择准确的风险分别,从数学理论可知,其优选的标准就是最大熵准则。比如对水文测量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从而结合水文与水环境的关系来优选出对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能够客观反映评价对象。

在水利工程中进行风险分析的关键性问题

3.1 相关性分析

无论是单一性分析方法还是综合性分析方法,在建立的指标体系中,对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的分析,还不够成熟,对此,在水利工程风险分析方法的选择上,需要从日益复杂的风险因素中进行分析出难点和热点问题,比如对于洪灾,以及地震等因素形成的分析失效,都需要通过建立概率模型和相应的分析方法,来有效的判断出风险的重点。

3.2 一致性分析

在对水利工程中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时,对于不同的数学方法而形成的综合评价值,与采用不同的综合评价技术而形成的判断结果,与客观实际之间的不一致问题,主要是因为在评价系统中,由于对不同的指标的权重及量化标准不一致而产生的。因此,对于存在的多个综合评价方法的组合评价中出现的不一致,还需要从具体的水利工程中来具体分析,以提高风险决策水平。

结论与建议

总之,对于水利工程中的风险分析问题的研究,还需要不断的更新分析理论和方法,以实现从定性的分析走向定量,从主观的判断实现对客观的准确分析,从而实现对水利工程中的风险的有效判断。

风险分析的方法篇8

(一)定量分析少,难以准确地反映评级对象的信用风险。目前贷款客户信用分析以信用等级分析为主,这种信用等级偏重于对受评对象过去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作为分析的基础,而对未来偿债能力的评估却明显滞后,同时,对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的依据,对影响信用的定量和定性的各种因素很难客观地确定每一个因素合理的权重,而且评级主要用于银行授信管理和授信业务的运作过程。

(二)指标设置不尽科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企业信用风险分析指标衡量体系中,主要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本文属=文秘站 =站原创文章,找文章还是到文秘站 ,更多原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财务指标。而对现金流量指标的预测和应用还不够广泛,难以反映评级对象未来的真实偿债能力。同时,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够紧密,难以从整体上做出准确判断,影响了评级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三)基础数据归集难,还没有形成长期的评级数据库。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为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但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征信制度,或者信息数据元素标准不统一,数据库标准不一致,在充分利用交易数据融合风险控制的度量、数学建模的现代统计方法时,还显得相当困难。

(四)风险分析体系不健全,市场风险分析明显滞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快速转轨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变化相当大。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基础利率,银行内部的评级体制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分析又很缺乏,难以准确揭示经营中所面临的市场风险。

(五)操作风险分析刚刚起步,仍然停留在制度建设上。操作风险的防范制度散落于各个专业,并未真正形成操作风险分析系统。如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主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内部控制措施零散、间断,监督检查环节不到位,缺乏对内部控制持续改进的驱动力等。

二、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的特点

近20年来,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商业银行对各类风险量化日益受到重视,并通常使用指标衡量和数学模型来分析评估风险。尤其是在信用风险分析方面,目前有影响力的就有信用度量术模型、KMV模型、信用风险附加模型和信用组合观点模型,并具有如下特点。

(一)信用风险评价管理比较成熟。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风险评价管理比较成熟,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尤其是在对信用风险分析的定量研究方面不断尝试采用新的技术方法,这些方法对信用风险的等级评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以数学模型和量化分析为基调。西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规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选取最适合的定量分析工具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对市场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对各种交易、投资等业务组合及其限额进行量化控制,运用经济资本金分配法控制非预期风险。

(三)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密切。如信用组合观点模型将违约以及信用等级转移概率与利率、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变量联系在一起。它假设在经济衰退时期,违约和降级概率要高于相应的历史平均水平,而在繁荣期的结果正好相反。该模型基于经济状况和风险期的组合损失分布来生成违约(转移)概率分布。而信用度量术模型则严格依赖于由评级公司提供的信用评级、国家和特殊行业指数以及股票交易数据。

(四)风险预测敏感性较强。如KMV模型将违约与公司特征而不是公司的初始信用等级联系在一起,使其对债务人质量的变化更加敏感。它还通过股票价格来测算上市公司的预期违约概率,因而市场信息也能被反映在模型当中,使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强。并且,由于该模型使用的变量都是市场驱动的,表现出更大的时变性。

(五)实施定期监测。银行最高层规定市场风险的承受度,并定期检测它与银行业务发展战略、资本结构及市场条件的匹配情况,使市场风险管理越来越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也使风险管理决策成为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决策行为。

三、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我国20多年的金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一直是薄弱环节,要达到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之目的,就需要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的先进经验,借助风险量化模型结合定量分析对所面临的风险在量上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度量和判断,当风险指标发生较大变动时,能够自行报警并予以提示。

(一)风险分析建模的基本步骤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虽然研究风险的角度不相同,也具有各自衡量、监测、分析的方法,但总体而言,其分析建模的基本步骤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以笔者之浅见,三类风险均可按以下五个基本步骤进行建模。

1、设定风险分析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的设立根据不同的风险而确定,总体原则是选择一组或多组具有关键性、稳定性、敏感性和可测性的指标作为预警指标,确定各指标的风险区间和临界值,通过观察指标的变动情况判断即时风险程度和未来风险的变动趋势,在设立评价指标时应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分别考虑。在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的过程中,需要采集大量相关数据和基本信息,经不断检验其有效性,筛选出若干个预测能力最强的变量信息来建立最终的评价模型。

2、分配指标体系各指标值的权重。风险评价指标确定后,对指标应在全面细致分析每一个指标性质、类型基础上,确认风险评估的重点方向和指标评分权重。然后根据相关模型对风险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展示模型的适

用对象、获得数据的难易程度、工作步骤的繁简程度,并对某类风险进行风险度分析,验证准确性和有效性。3、划分风险等级。在各项指标设立和划分权重后,对各类型风险分别进行评分,按总分的高低设立不同的等级标准和区间,一般设定7到10个等级。

4、导入计算机系统。为保证风险评价广泛地得到应用,使风险评价做到全面、精确、便捷、客观,需要利用计算机系统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详细的、机械化、程式化来进行评价和描述,并连续跟踪风险变化趋势。对载入“系统”的客户信息做到认真核实、客观使用,把“系统”信息作为风险控制的主要参考。

5、制订规避风险措施。风险控制既要考察、识别、度量这种个别项目的风险,同时也最好有一体化的整体风险的考察、识别与度量。如当信用风险出现风险征兆或迹象后,应当积极采取包括调整偿还进度、签订追加抵押品的协议等措施加以纠正。

(二)风险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

1、信用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基本思路

(1)信用风险指标评价体系。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一种主要风险,而信用风险分析也主要是对引起信贷风险的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计算,目的在于说明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从而为贷款决策提供依据。信用风险分析应建立适应不同客户特点的评级体系,包括公司客户、个人客户等类型。如对公司客户可按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来设置评分指标,现实竞争力指标可包括:客户经营及财务等基本状况、贷款信用情况、客户关联关系等。

(2)信用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一是加大信贷监测分析的范围和深度。充分运用信贷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建立全面监测与重点监测、具体监测与系统分析、事中事后监测与事前控制相结合的监控体系,全面监测信贷投向、资产质量以及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二是建立贷款大户信贷分析制度,强化对贷款大户的风险评价分析。及时掌握大户风险状况和变化态势,发现风险疑点及时跟踪检查。三是高度关注客户诚实守信情况、遵纪守法等其它信息的搜集。四是实施分层次管理。根据资产风险的分布情况,指定专人对重点分支机构实施重点监控,并实施预警、整改、停牌、责令组织力量集中清收等风险处罚。

2、市场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基本思路

(1)市场指标评价体系。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等,通过选定一组影响交易组合价值的市场因素变量,从而得到交易组合市场价值的风险值。

(2)市场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一是将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与全行的战略规划、业务决策和财务预算等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并确保银行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恰当的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水平来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二是采取包括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汇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和运用内部模型计算风险价值等不同的方法或模型计量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不同类别的市场风险。三是深入研究利率风险。按照造成利率风险来源的不同,进行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的分析和监测。四是强化汇率风险监测。充分了解并在业务决策中充分考虑所从事业务中包含的汇率风险,以实现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的最大化。

3、操作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基本思路

(1)操作风险指标体系。目标是将现行操作风险管理从零散的、静态的、被动的内部控制规章向建立系统的、动态的、主动的、量化的内部控制体系转变,使内部控制体系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和有序。

(2)操作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操作风险大部分是可以从技术上控制的。一是对各项业务制定全面、系统的政策、制度和程序,保证内控制度覆盖所有风险点,并认真落实各项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二是进一步提高技术保障,将技术手段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在技术手段相对薄弱的地方加大突击检查力度。三是通过“打分法”评价风险程度后,结合实际建立规章制度的后评价制度,并及时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三)确保风险分析评价监测控制的保障性措施

1、建立完善、垂直的风险控制机构体系。一是实现风险管理的核心功能,建立相互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部门组织框架。二是逐步建立市场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实施系统和监督系统,确保控制机制涵盖包括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等所有的风险。三是以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为主体,建立相应的市场风险识别、测量、监控、报告制度,确保各类风险能得到实时监控。

2、保持风险控制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既表现在风险控制既要独立于市场开拓,又要表现在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三个方面。从程序控制上看,应包括采用合适的会计政策,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等;从内部审计上看,应包括控制和管理政策的确立,控制程序完备性的测试等;从法律管理上看,包括银行活动符合法律要求,与监管部门保持联系,为业务活动提供警告违约风险等。

3、动态设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确保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般应以年度为周期,调整测评指标,降低和提高不同指标权重。并建立和实施引进新模型、调整现有模型以及检验模型准确性的内部政策和程序。

风险分析的方法篇9

伴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隧道工程项目日益增加。不当的管理往往使相关工程项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后果非常严重。因此,为降低隧道工程项目中的事故发生率和损失,对其设计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隧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的定义

风险管理方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从美、德等国发展起来的管理方法。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方法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人们应用于隧道工程项目中,从而形成了专门的隧道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方法。

隧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是一种动态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对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风险采取积极主动的战略,从识别、分析、评估和有效的处理四方面分步进行,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可实现以低成本获取其最大安全保障的效果。

由于隧道工程项目建设是人与技术、物与自然的共同组合,因此,其相应的风险管理应该涉及到工程科目建设的每个方面和所有环节,而且缺一不可。

2基于隧道工程项目设计的风险管理方法的管理流程

由于风险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因此,基于隧道工程项目设计的风险管理方法的管理可实行分阶段进行。

2.1风险的分析阶段

在风险分析阶段,需要对整个隧道工程项目建设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整理,必要时还需对其进行筛选。特别是对那些影响较大的风险因素予以重视。还需要对其各种潜在风险在未来发生的时间、频率和后果进行预测。

在此阶段可采用的方法有事故树分析法、现场调查法等方法。

2.2风险的评价阶段

风险评价阶段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相关的数学公式,可计算出各种风险的重视程度,并根据其风险标准对隧道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风险的接受度进行判断,从而进一步决定对其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目前,对风险进行评价的方法主要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类,应该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选择性采取不同的风险评价方法。

其中,定量的风险分析方法是通过数学公式计算的方式来获取风险发生的概率及相关影响程度的表达,可应用于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施工、运营和其结构的详细设计阶段;定性的风险分析法则是通过语言的表达来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区别,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及相关影响程度只能做出相对性的评价,可应用于工程项目建设中对其相关合同、可行性进行研究的阶段。

2.3风险的应对和追踪阶段

在此阶段中的风险应对,是根据风险分析和评价阶段得出的结果,并与其实际情况相结合。一般采用风险回避、风险转移等手段对风险予以经济、合理的处理。其中,风险回避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风险管理方法,其应用效果非常明显。例如,在隧道工程项目建设开工前预知到一些威胁较大且无法解决的风险时,通过对相关的施工方案进行修改的方式来实现回避风险的目的。

而此阶段中的风险追踪,则是在采取风险应对措施之后进行的,通过跟踪和观察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实现对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进行实时监督的作用。

2.险的控制阶段

风险监控阶段是在风险追踪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隧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的落脚点。隧道工程项目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风险在工程项目的实施工程中发生变化的可能性非常高,因此,在此阶段,可根据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对有关风险的应对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最终达到控制风险发生的目的。

对于隧道工程项目建设来说,风险控制主要可通过风险避免、风险化解和风险转移三种方式来得以实现。

其中,风险避免是对隧道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因素采取回避策略,从而避免其潜在损失的发生;风险化解就是通过适当、有效的措施来对较大的风险进行缩减,在隧道工程项目建设中损失的发生率得到降低的同时,使其风险损失的严重程度也得以减轻;而风险转移可通过工程保险和合同转移两种形式来降低风险所造成的相关损失。

3分析隧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

风险管理方法虽然在隧道工程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重视,目前成为工程建设相关单位研究的热点。但就风险管理方法目前的应用而言,在其认识和实施方面人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认识上存在误区。首先,不能明确风险概念的定义,容易将其与概率、可靠度等定义混淆。其次,对风险进行评估时,错误地认为风险越小越好,而减少风险是以资金的增加为前提的,相对合理的方法是先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然后再对其风险因素进行研究,从而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2)我国的风险管理方法仍然处于较分散的状态,而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需要较系统的设计框架及主导理念。

3)对风险管理、风险的接受准则与等级没有进行规范化。目前在整个隧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中,并没有统一的风险接受准则和分先可接受的等级,而且其相关的内容和流程也不够完善和规范,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设计。

4)我国风险管理方法的应用形式仍为被动式。被动式的风险管理方法是以某类安全事故中所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为基础的,与科学、合理的主动式风险管理方法相悖;科学的、主动式的风险管理方法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于工程项目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发展规律进行相应的研究,以适应风险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

另外,虽然我国当前的风险管理方法侧重于以直接、见效快的技术为主线来实现相关管理的目的,但是不符合社会当前的环境建设,目前的社会环境倡导和谐化发展。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达到整体风险管理的目的而制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路线。

针对隧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际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根据隧道工程项目的特点,并结合当前国内外风险管理的发展现状,对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必须从理论上加强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在统一其定义的前提下,设计动态、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并加强其软件系统的开发与模拟应用。

其次,就相关技术而言,需要对隧道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重大事故的预测和防范技术实施强化研究,如隧道工程项目的安全问题的安全检测、风险分析等技术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

就其相关法规建设而言,我国可以参考国外成熟的法规制度,并对其先进、成熟的经验进行合理的吸收,对符合我国国情及工程建设管理要求的法规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需要改变当前的风险管理理念,变被动为主动,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方法对其风险因素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探索,从而实现隧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的可持续发展。

4小结

基于隧道工程项目设计的风险管理方法是当代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不仅决定着整个工程项目运作能否顺利完成,还关系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因此,在对风险管理方法投入实践时,需要考虑与隧道工程项目有关的所有因素,结合隧道工程项目的特点,使其方法在设计时尽可能的规划周全、科学合理,从而实现基于隧道工程项目设计的风险管理方法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风险分析的方法篇10

现代项目具有一次性、投资大、周期长、要求高等特点,其过程是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进行,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充满各种风险的过程。项目风险有些是和项目自身特点密切关联,有些可能是承包商管理混乱引起,有些则可能是外部环境变化所致。为避免和减少损失,了解项目的风险源,在评价基础上,建立风险防范预案十分重要。对项目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一直是风险管理界的热门课题,本文主要讨论项目风险评价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二、风险定性评价方法

风险定性评价方法是一种典型的模糊评价方法,评价人利用一些经验做法,快速地对项目风险进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

(一)主观估计法

主观估计法就是用主观概率对风险进行估计,所谓主观概率是根据对某事件是否发生的个人观点,取一个0―1之间的数值来描述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和发生后所带来的后果。因此,主观估计法常表现为某人对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带来的后果做出迅速的判断,这种判断比客观全面的显性信息判断所需的信息量要少。虽然主观估计是由专家或风险决策人员利用较少的统计信息做出的估计,但它是根据个人或集体的合理判断,加上经验和科学分析所得,因此在应用中有一定成效。

主观估计法主要适用于资料严重不足或根本无可用资料的情况,对于那些不能进行多次实验的事件,主观估计法常常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关键是要有经验丰富的项目风险分析人员。

(二)模糊数学法

风险的不确定性常常是模糊的,所以模糊数学方法可用于风险评价和分析。在风险评价过程中,有很多影响因素的性质和活动无法用数字来定量地描述,他们的结果也是含糊不清的,无法用单一的准则来判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学者L・A・Zadeth于1965年首次提出模糊集合的概念,对模糊行为和活动建立模型。模糊数学从二值逻辑的基础上转移到连续逻辑上来,把绝对的“是”与“非”变为更加灵活的东西。在相当的限度上去相对地划分“是”与“非”,这并非是数学放弃它的严格性去造就模糊性,相反是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去处理模糊现象。

(三)蒙特卡罗模拟法

蒙特卡罗方法又称随机抽样技巧或统计试验方法,它是估计经济风险和工程风险常用的一种方法。蒙特卡罗风险模拟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求的风险变量当作某一特征随机变量。通过某一给定分布规律的大量随机数值,解算出该数字特征的统计量,作为所求风险变量的近似解。

蒙特卡罗风险模拟法全面考虑风险事件的风险因素,可以直接处理每一个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使决策更加合理和准确,它是一种多元素变化的方法,在模拟过程中,可以编制计算机软件对模拟过程进行处理,大大节约了时间,此方法较注重对风险因素相关性的识别和评价,这给使用此法带来了难度和困难,通常费用也较高,但它对概率的分析偏差一般最小,从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性上,将是最节省的方法之一。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操作上都较前几种方法有所进步,因此比较适合在大中型项目中应用。

(四)故障熟分析法

故障熟分析方法是上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预测民兵导弹发射随机失效概率时提出的,其后波音公司研制出了FTA的计算机程序,进一步推动FTA的发展。到了60年代中期,随着概率风险估计在核电站安全分析中的应用,故障树方法成为主要的定性分析方法。

三、风险定量评价方法

对项目风险进行定量评价,使分析目标更加具体,可信度更高,可为风险决策分析提供科学的数据。

(一)决策树法

决策树法,简称DTA,适用于未来可能有几种不同情况,并且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可以根据资料来推断的情况。决策树把可选方案及有关随机因素有序表现出来而形成的一个树。决策者根据决策树所构造出来的决策过程的有序图示,不但统观决策过程全局,而且能在此基础上对决策过程进行合理分析、计算和比较,从而作出择优决策。

决策树的模型图:为决策结点:是决策树的根基,它表示决策问题的起点。为状态结点:是决策方案分枝的终点,又是一个备选方案可能遇到的自然状态的起点。为结果点:表示执行某一方案在某一自然状态发生时可能达到的结果。通常指盈利额和亏损额。

决策树分析方法的步骤:(1)画出决策树:画法:从左至右分阶段展开。顺序依此为:分析决策点、备选方案(方案枝)、各方案所面临的自然状态(状态节点、概率分枝)及其概率、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2)推算各备选方案的期望值:备选方案的期望值沿决策数的反方向自右至左计算。(3)方案选择:比较不同方案的期望值,从中选择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二)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针对潜在的风险性,研究项目各种不确定因素变化一定幅度时,计算其主要经济指标变化率及敏感程度的一种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一般是分析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随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情况。从中找出对项目影响较大的因素,然后绘出敏感性分析图,分析敏感度,找出不确定因素变化的临界值,即最大允许的变化范围。

敏感性分析步骤:(1)选定不确定因素,并设定这些因素的变动范围;(2)确定分析指标;(3)进行敏感性分析;(4)绘制敏感性分析图;(5)确定变化的临界点。

(三)影响图

影响图(Influence Diagrams,ID)是表示决策问题中决策、不确定性和价值的新型图形工具,影响图是一个由终点集和弧集构成的有向图。只有随机结点的影响图称为概率影响图。概率影响图是影响图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将概率论和影响图理论结合,专门处理随机事件间的相互关系,对随机事件进行概率推理,并在推理过程中对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依赖与其它事件的发生概率做出完整的概率评估。影响图是复杂的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一种新颖有效的图形表征语言,数学概率完整,关于概率估计、备选方案、决策者偏好和信息状态说明完备,具有决策树不可比拟的优点。

(四)贝叶斯方法

英国学者T.贝叶斯1763年在《论有关机遇问题的求解》中提出一种归纳推理的理论,后被一些统计学者发展为一种系统的统计推断方法,称为贝叶斯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作统计推断所得的全部结果,构成贝叶斯统计的内容。认为贝叶斯方法是唯一合理的统计推断方法的统计学者,组成数理统计学中的贝叶斯学派,其形成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到50~60年代,已发展为一个有影响的学派。时至今日,其影响日益扩大。

已具备先验概率的情况下,贝叶斯决策过程的步骤为:

(1)进行预后验分析,决定是否值得搜集补充资料以及从补充资料可能得到的结果和如何决定最优对策。(2)搜集补充资料,取得条件概率,包括历史概率和逻辑概率,对历史概率要加以检验,辨明其是否适合计算后验概率。(3)用概率的乘法定理计算联合概率,用概率的加法定理计算边际概率,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后验概率。(4)用后验概率进行决策分析。

(五)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T.L.Saaty最早提出的一种多目标评价决策方法。其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要素,据它们的相互关联度和隶属关系组成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并在各要素中比较、判断、计算,以获得不同要素的权重,为方案决策提供依据。

AHP法的建模步骤:(1)对构成评价系统的目的、评价项目(准则及替代方案等要素建立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2)在多级递阶结构的模型中,属于同一级的要素应以上一级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较,根据评价尺度确定其相对重要性,以此建立判断矩阵。(3)通过一定计算,确定各级要素的相对重要度,并检验判断矩阵的相容性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对于没有通过相容性检查的判断矩阵,就应该去除。(4)进行综合重要度的计算,对各种替代方案进行排序,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要做到科学的决策,应针对不同项目的产业背景,具体到特定项目中去,并针对项目风险所处的不同阶段,对相应方法做适当调整,进而做出判断,而不能一概而论。

参考文献:

[1]阎长俊,陈阳等.建设项目风险研究综述[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2]王卓甫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3[何俊德.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9.

[4]李典庆,张圣坤.海洋结构物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平台,2008,6.

风险分析的方法篇11

风险测度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项目的规模、类型、性质以及可供信息的多少和可靠性。对于像技术创新这样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点的项目而言,其风险测度方法的选择绝对不是简单而为之的,必须根据风险特点,在全面分析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项目风险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合理的测度方法,权衡利弊,优化项目投资结构,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目前,技术创新风险测度的方法很多且各有特点,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常用的几种方法如下。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专家T.L.Sat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一种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这是一种整理和综合人们主观判断的方法,通过分析复杂系统所包含的所有因素及其相关关系,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互不相同的组成因素,根据各组成因素的隶属关系,把各组成因素归并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的结果反映的是各方案的相对风险大小,不能直接反映具体方案的真实风险程度。同时,应用层次分析法在确定各层次不同因素相对上一层各因素重要性权数时,利用了两两比较的方法,需要衡量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当不满足一致性指标时,则需对判断矩阵作一定调整但调整又没有固定的方法,而是凭着大致估计来调整。这样处理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能排除经过多次调整才能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可能性,而且在解决群体专家权重评价时,没有剔除个别偏差很大专家意见的干扰从而使结果出现较大的失真,往往只因为一两个较大的离异意见而使最后的综合权重面目全非。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

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L.A.Lazadch)创立了模糊数学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相对标准和切实可行的数学模型对影响风险的诸多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每一个因素对风险的影响大小(或影响程度)以及就每一个因素风险所处的现状来进行全面评价,从而得出风险的评价结果。模糊数学的优势在于:它为现实世界中普通存在的模糊,不清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充分的概念化结构,并以数学的语言去分析和解决它们,它特别适用于对具有大量模糊信息的对象进行评价。目前模糊综合评价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经济评价中。由于创新项目中潜含的各种风险因素很大一部分难以用数字来准确地加以定量描述,但都可以利用历史经验或专家知识,用语言生动地描述出它们的性质及其可能的影响结果。这种性质最适合于采用模糊数学来解决问题。但是当专家评判不一致时,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出的风险结果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三、灰色综合评价法

灰色系统理论是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在1982年创立的一门新兴横断学科。它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的正确认识和有效控制。灰色系统理论可以广泛运用于机制复杂、层次较多、难以从定量角度建立精确模型的系统研究工作中。同时,由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数学方法是非统计方法,它尤其适用于系统数据较少和条件不满足统计要求的情况。由于技术创新项目的复杂、信息残缺、难以定量化等特点,故可以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对其风险进行测评。灰色综合评判几乎可以完全利用各个专家关于具体指标的全部信息,但运用该方法在获取各评价指标的灰色评价权向量时,它是根据全体专家对该指标相对于某一灰类的隶属度之和与相对于全体灰类的隶属度之和的比值确定,这种处理方法也从无法衡量专家评判的一致性,导致最终评价结果的不精确。

四、人工神经网络法

人工神经网络法是一种交互式的评价方法,它可以根据用户期望的输出不断修改指标的权重,直到用户满意为止。它主要克服了模糊综合评价中指标权重依据主观方法取得的缺点,因此,一般来说,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会更符合实际情况。但是,人工神经网络评价的缺点是需要的训练样本数据较多,模型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样本的数量和质量,即不是所有的神经网络都具有高的泛化性能,这在技术创新领域是很难做到的。同时,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难以解释和给出实际的物理意义,特别是无法回答“why”和“how”等问题,加上由于技术创新风险的模糊性、难以定量性,运用神经网络方法必须与专家系统结合起来,这又使整个系统过于复杂。在微观方面,网络结构的选择,各层节点数,尤其是隐含层节点数的选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另外,网络收敛速度慢也极大地影响着评价工作的效率。需要指出的是,人工神经网络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也依赖于样本数据的可靠性,如果采用没有经过一致性检验的样本数据进行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其得出的结果也是值得怀疑的。

参考文献

[1]陈红川.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风险研究.西南金融,2008,(7):59-60.

[2]赵凯.企业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商业文化,2007.9.

风险分析的方法篇12

一、简述财务预警体系

财务预警体系的本质是一种风险控制机制,主要具备风险监测、风险预报、风险诊断、风险排除等功能,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减少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影响,对保证企业财务安全,维护企业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财务预警体系是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依据所得资料及结果,分析各项财务指标的具体变化情况,及时找出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对风险发生概率及具体影响进行预测,并向企业管理人员发出警示;然后企业管理人员可以依据财务预警体系所给出的解决策略及规避方案,将财务风险在第一时间加以有效排除,确保企业财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进而为企业经营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出版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对出版企业当前整体的经营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出版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是尤为严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出版企业投资环节出现的财务风险类型,主要是由三种原因造成的。第一,投资项目无法按期投产,或投资效益较低,难以实现预期投资目标,出现经营亏算现象;第二,投资效益低于投资成本,无法及时偿还银行贷款;第三,投资效益超出投资成本,但是却达不到企业平均资金成本。[1]这些现象都会引发出版企业投资风险问题。

(二)盈利L险

出版企业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各项经营活动获取相应的经济利润,实现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确保企业资金链条的完整性,为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资金保障。但是,消费者实际消费需求的不同,以及新媒体所造成的冲击,都对出版企业的盈利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获取经济利润的时间及数额,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很多时候都无法持续实现保值增值,造成出版企业盈利风险。

(三)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是出版企业财务风险主要类型之一,是因无法按时收回债权,难以获得预期的销售效益而引发的风险问题。出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常会通过赊销的方式,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以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虽然对企业发展壮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带来了资金回收风险问题。一方面,出版企业风险意识薄弱,没有对客户的还款能力、信誉度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也没有制定多样化的针对性信用政策,一些经济实力较弱、信誉度较低的客户,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偿还赊账资金。[2]另一方面,出版企业缺乏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以销售数量对员工业绩进行评定,而忽视了销售质量,部分员工责任意识不强,为了增加自己的业绩,盲目与客户签订订单,采取长期赊销,使得出版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回收风险。

(四)存货风险

存货风险也是出版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出版企业的存货风险主要表现为纸张原材料存货风险,以及图书产品存货风险,由于图书的销售具有不确定性,图书滞销时,容易形成大量的存货,不仅本身会耗费大量资金,而且还会增加保管费,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使得企业资金变得相对紧张;遇到畅销书时,如果存货准备不足就会延迟交货或无力交货,都会造成存货风险,影响其他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图书属于文化产品,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销售期限缩短,并伴有出版物损坏、过期、作废、贬值等风险容易引发财务风险问题。

三、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方法

为规避财务风险,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以促进出版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可以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加强风险管控力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一)指标选取及指标值的确定

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着眼于出版企业自身特点,科学选取财务指标,一般情况下,需要从运营能力、应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方面进行考虑的,四项指标对企业经营及发展的具体影响不同,需对权重进行合理分配。然后将各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去掉,将剩余数值的平均数作为指标标准值,并将所选指标分为极大型变量、稳定型变量和极小型变量三种,分别确定每个指标的满意值和不允许值。

(二)正确划分功效系数及预警区间

功效系统和预警区间的划分分三步完成。第一,依据不同公式对三种财务指标类型的单项功效系数进行计算。第二,在得到每一类财务指标的功效系数后,根据其所占权重将其进行综合分析,所得综合功效系数即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效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综合功效系数=∑单项功效系数×综合权数。

第三,在得到综合功效系数后,便可以根据其具体数值,正确划分预警区间,当综合功效系数落在不同的预警区间时,便能够准确反映出财务风险可能性大小,并做出相对反应。[3]

(三)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策略

信息化管理是降低出版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方式,将其与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结合使用,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目前,出版企业一般都采用现代化的ERP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编、印、发一体化管理。出版企业应根据财务风险管控需求,结合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特点,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加以科学应用,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获取相关信息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还需要组建一支专业团队,负责操作信息管理系统,完成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各项工作,辅助、服务于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其工作性能及智能化程度。

四、结语

财务风险对出版企业稳定运营及长远发展影响较大,在内部改革和外部冲击的双重压力下,出版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也变得更为严峻,这就需要重新审视财务风险管理,提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力度,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力控制。在对出版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总结之后,应科学选取并确定最为合适的指标,并对功效系数合格预警区间进行正确划分,再结合信息化管理策略,来完成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能够显著提升出版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力度。

(作者单位为人民出版社)

参考文献

风险分析的方法篇13

Risk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Improved Entropy Weight and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Luo Dongmei

(GuiZhou University,Guizhou Key Laboratory for Photoelectric and Application,GuiYang550025,China)

Abstract:Entropy for the current method based on traditional risk assessment of the limitations and the complex linkages between risk factors,we present an improved entropy and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of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Keywords:Risk assessment;Improved entropy;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Z-scres standardization

风险评估技术作为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技术近日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但由于评估中受评估者的主观影响和评估标准的不完善等使得风险评估结果总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研究者都在努力地探索一种更为客观准确的评估方法。文献[1]中的熵权值没有根据风险因素在评估中所起作用的特性而不同量化处理,使熵权值出现一些偏差;文献[2]则是改进的熵权法在输电设备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熵权的风险要素权值计算法,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分析信息系统中风险评估对象的复杂关联性,进而获得更为客观、有效的评估结果。

一、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基础

(一)改进的熵权

熵(Entrony)[3]的概念起源于热力学,是对系统状态无序程度的度量;后来被引用于信息论中,用来度量信息的不确定性,但信息系统是一种有序程度的度量;因此二者绝对值相等,符号却相反。在多个目标决策评价中可量化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信息,从而计算基于熵的评价因子的相对权值。设系统评估体系有m个评估对象,n项评估指标,以此构造原始评估矩阵X=(xij)m×n。对于某项指标xj,指标值xij的差距越大,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反之就越小。若指标值全部相等,则该指标的评定在综合评价中不起作用。信息熵为:

,其中p(xi)为指标xi在评估中的概率。在熵值法的计算过程中负值不能直接参与计算,极值应做相应变换,本文采用Z-scores标准化变换: ,其中 为第j项指标的均值,即: ; rj为第j项指标的标准差,即: 。一般xij的范围为[-1,1],为消除负值,可将坐标向右平移,即 ,再进行评价。以此得到标准化后的评估矩阵,记为: 。

(二)结合改进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由华中科技大学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首先提出的[4]。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改进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基本步骤如下:

(1)根据前面1.1节的方法可由原始评估矩阵得到标准化后的评价矩阵。此处记为: 。(i)求各因素指标的比重 ;(ii)求第j项指标的熵值ej, ;(iii)计算j项的差异系数gj, ,当gj越大时,指标越重要;(iv)计算各项熵权wj, ,其中wj满足 , 。

(2)灰色关联分析:(i)根据评估矩阵各风险要素的特性对其进行极大值或极小值无量纲化处理,即从评估矩阵中选取最优序列作为参考序列,再分别对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ii)求绝对差Aij,Aij=pij-pijmax颍并求其最大值 和最小值 ,进而求每一序列的最大绝对误差 和最小绝对误差 ;(iii)求关联系数, ,其中 为分辨系数,一般取0.5比较合适;(iv)求加熵权关联度, ;根据关联度进行排序,关联度越大说明与样本越接近,表明对系统贡献越大,反之越小。

二、实例分析

现以某网站系统的风险评估为例进行分析。根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协议《GB/T 20984-2007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5]和系统的特点建立风险评估矩阵,如下表1所示:

Step 1:根据前面1.2节的1)和1.1节的方法可写出标准化后的风险评估矩阵B,如下所示:

再由后面的几个步骤最终可计算出风险要素的熵权集为:

wj=(0.0805,0.0497,0.0819,0.0687,0.1063,0.1831,0.0271,0.1267,0.2760)

Step 2:根据1.2节2)的(i)分析对原始风险评估矩阵做极大值或极小值无量纲化处理,变为:

Step 3:由1.2节2)的公式(ii)和公式(iii)计算关联系数矩阵R为:

Step 4:计算风险评估矩阵加改进熵权的灰关联度,由(2)的(iv)公式可得:

,由结果可知风险评估体系中数据的关联度最大,所有的评估对象优劣排序为:数据>管理>网络系统>应用系统>物理环境>主机系统。说明该网站系统的数据所面临的风险最大,急需提出相应的方案解决,比如更改登录设置或口令加强等方法有效改善数据的安全状况。

三、结束语

改进的熵权法用Z-scores标准化对数据初始化处理,客观的减小了评估数据的偏差,并结合到灰色关联分析法中,该方法简单有效,能比较准确的评估复杂信息系统的风险;但由于本文所选取的评估对象范围比较大,因此最后的结果不能很明确的知道风险具体是什么,有待于建立更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刘霞,蔡佳妮,江建慧.熵权和三角模糊数相结合的定量风险评估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27,6:263-267

[2]董军,马博.基于改进熵权TOPSIS法的输电项目外部环境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0,28,2:152-154,162

[3]谷震离.基于改进熵值法的MCAI软件评价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32,7:134-136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