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计算公式实用13篇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篇1

一、形似对比法

在2012年新版初中物理中,有许多物理公式,比如浮力公式

学生在记忆公式和进行计算时,经常会搞错,容易写成形如:所以这一类十分相似的公式,学生就要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应的练习多加巩固,不易混淆,牢牢记忆。

二、定义公式法

质决定的,ρ是物质本身的特性,与它的m和V无关,但可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在教学中,学生常错误地认为ρ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同样对于公式R=的理解,也容易错误地认为R与电压

U成正比,与电流I成反比,而实际上导体R与U和I无关,但可以利用R=进行计算电阻的大小。

对于物理的定义公式有特定的含义,不能一味地利用数学表达式来理解物理公式,所以要从物理意义上加深理解记忆相关的公式,才不会得出错误结论。

三、单位反推法

在做计算题时,忘记速度公式,但是你只要记住了速度v的单位是“米/秒”,米是路程S的单位,秒是时间t的单位,所以能够推导出速度的公式为:。同理,如果忘记密度公式,但是你只要记住了密度ρ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千克是质量m的单位,立方米是体积V的单位,所以能够推导出密度的公式为:

所以当你只记得某物理量的单位时,也可以用“单位反推法”推导出对应的物理公式。

四、同类记忆法

两计算式中的物理量基本相同,但两者的含义却大不相同,前者排分别表示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而后者ρ和V分别表示物体的密度和体积。

五、表格对比法

在串、并联电路中,计算有关的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时,物理量较多而且容易混淆,采用表格对比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推导公式法

此方法关键是熟悉各量之间的代换计算,利用一定的数学技巧就可以达到有关公式的推导。通过公式的推导,加强了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记忆,对相关的公式记忆更加牢固,不易忘记。

七、数学变换法

V=这两个公式分别计算出质量m和体积V,这个方法“举一推三”从中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也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

此法好处多多,只记了一个公式,就可以用数学的方法对公式进行变形,得到另外的几个其他物理量的计算公式,使公式记忆得特别牢固,运用起来更加灵活,在公式记忆过程中,避免了死记硬背,容易忘记又容易混淆。

八、定义记忆法

初中物理概念中,有许多形如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对应的速度公式就是v=”。这种形如“单位……的……叫……”之类的,还有“单位时间内物体所做的功叫功率,对应的功率公式就是P=”;“单位体积某种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谬该物质的密度对应的密度公式就是ρ=”等等。

这些公式就可以利用“定义记忆法”,用这个记忆方法,同样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九、同式异义法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物理公式中,表达式用相同的物理量,计算出的却是不同的物理量,对此我们就要依据题目的要求选对应的公式,不然就会出错。

十、比例记忆法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篇2

一、计算化学式量

化学式量的计算相对简单,学生在学习中常出现的错误多是忘记乘以原子个数,还有计算过程的粗心导致计算错误,这些错误只需认真细心就可以避免。

二、计算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个数比

计算原子个数比也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化学计算,一般情况下就是每个分子中各种原子的脚标之比,但是有的原子在分子中不只出现一次,如,乙醇(CH3CH2OH)中的C和H、NH4NO3中的N等,此种情况下只需把各种原子及个数依次列出,合并相同的原子的个数即可。

三、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计算方法不难掌握,但是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约分,尽量避免先算出乘积再算比值。如,醋酸(CH3CO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2):(1×4):(16×2)=6:1:8,在计算中先约分(同除以4),再算比值,会很容易得出结果。

以上计算难度不大,但需认真仔细,比如,有的学生经常看不清计算原子个数比还是各元素的质量比就开始想当然地计算,最终导致错误,事倍功半。

四、计算某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此计算需要注意过程中的因式分解及约分,如,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40/(40+12+16×3)×100%=40%。

五、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该类型题目在计算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处理,如,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C12H18Cl2N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现有瘦肉精554g,计算其中的氯元素的质量。此题目并不难列式,氯元素的质量=瘦肉精的质量×氯元素的质量分数=554g×(35.5×2/277×100%),很多学生在练习中写到此,就开始埋头苦算括号内的数字,即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几位小数后再乘以554,结果出来的数字非常麻烦,其实此题只需稍加观察就可发现554是277的2倍,约分后很容易就得出最终的结果142g。由此可以发现,在计算中要注意观察各数字之间的关系,能约分的先约分,这样使计算过程简洁,事半功倍。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篇3

1.初中电学的知识结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掌握电学学科结构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并在类似的情景中广泛迁移应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电学学科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中电学部分尽管内容繁多,但主要由三大系列公式和两大基本规律(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作为骨架支撑,而充当填充组织的内容,像识别串并联电路,电表的用法及其读数所代表的含义等则作为学科基本素养存在于学生大脑―电学知识结构当中。

三大系列公式:

两大基本规律:(1)串联电路的基本规律:(以两个电阻R1和R2的串联为例)①串联电路的各处电流相等,即I=I1=I2;②电源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电压之和,即U=U1+U2;③串联电阻的等效阻值为R=R1+R2;④串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等于所有用电器功率

和,即P=P1+P2;⑤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所有用电器的电功和,即W=W1+W2。

(2)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以两个电阻R1和R2的并联为例)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

2.基础知识

在平时老师的教学中,首要的教育点必须是基础知识,只有对其理论依据有最为彻底的理解,学生在以后更多知识的延伸上才可以做到迅速接受,举一反三。对于电学来说就是对电路各方面的基本信息有着倒背如流的记忆。这样才可以在做题的时候准确抓住考核的知识点,并进行知识网络的编制。

3.解题公式记忆技巧,防止其数学化

对于物理来说,它和数学一样有着缤纷复杂的很多公式。这就要求老师在教育解析这些共识的时候将它们务必进行公式推导,使其物理含义能够完全暴露在学生脑中,而不是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大量的实例说明对于死记硬背的公式,学生长期记忆的准确度大大降低,经常在使用时出现差错。下面就是一些老师在此方面教育的方法建议:(1)在讲解基础公式时,适当进行一些小的情景实验,通过最为直观的物理现象将公式理念展现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2)对于一些物理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外的合作探究,布置一定的课余开放性学习作业,如对于追击问题和速度问题,可以让几位学生一起模拟情景,这样可以让他们从自身角度体会物理知识。

总而言之,只有将物理学科的知识公式等赋予自身的理解模式才可以椭学生在学习时系统地了解知识,建立物理知识体系,对以后理解更深层次的知识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4.解题思路

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面对电学计算题,难以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解题存在畏难情绪,要么不知从何入手,要么解题中出错。这是因为他没有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要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首先要掌握基础知识,熟记公式,然后认真读懂题目,充分了解已知条件和题目要求。题目中如果有图像,就要充分利用图像,从图像中获得有用信息,用在解题当中。

(1)向下推导,认真阅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联系相关的物理公式,顺向思维,推想:已知这些条件,根据相关公式,就可求出另一物理量。例如:关于某一元件的电压U和电阻R已知,求出的新物理量也许是题目所要求出的,也许对后续解题有帮助。

(2)向上倒推,认真阅读题目,弄清题目要求,联系相关的物理公式,逆向思维,倒推:要求出该物理量,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呢?电学计算题确实不难,从上可以看出,任何一个电学公式(除计算电功的公式外)都是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电学题的解法我们可以归类为“已知两个物理量求第三个物理量”的简单题型中。电学题无非就是建立串、并联电路进行出题,而已知条件就是电流、电压、电阻(电功或电功率),如果其中两个已知条件恰是某一公式中两个对应的物理量,此即为本题的突破口,下一步的计算就显得顺理成章。

5.运用数学方法的解题策略

在初中物理习题的解题过程中,数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是指不等式法、列方程法和假设法等,应根据实际的习题内容来选择最合适的解题方法,如,在解决力学中力的平衡问题时,可以合理地运用列方程方法,以利用“平衡条件”这个已知量来列方程。目前,列方程这个解题策略已经成为初中年级物理习题中比较常用的解题方法,需要按照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和求解三个步骤来进行,才能更快地解答出所求的物理量。由于人的思维经常都处于比较朦胧的状态,只有在对某个事物进行详细研究的过程中,才能将相关概念结合到一起,因此,合理运用数学方法,可以促进初中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对于推动初中物理习题解题策略不断创新有着重要影响。

6.方程解题,化难为易

在近年来各大省市的中考物理题目中,有多个状态电路的出题率逐渐增大。对于该种状态电路来说,如果能够在其中的某一状态中获得定值电阻、电源电压的值,则可以在对上述值求出之后在另一个状态中求解。而在实际解题操作中,该种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难点。为了较为直观、简单地对问题进行求解,列方程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的一种解题方式。

综上所述,根据初中年级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各种物理习题的解题策略,可以快速地获得正确答案,使初中生的解题思维更加活跃,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初中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篇4

众所周知,用分析法寻找计算题的解法时,总是要由题述的待求量(简称为初始待求量)开始进行思考,首先考虑怎样去求这个待求量(设为x)。为此需要从众多相关的公式中选出某一个公式,并对这个公式进行某种运算,得出x的表达式。在这个表达式中,除了包含一些已知量之外,还会有新的未知量(称为新生待求量,记为y)出现,这时为了求初始待求量就必先求出新生的待求量,于是求初始待求量(x)的问题就转变为求新生待求量(y)的问题。当上述的第一步骤完成之后,接着思考怎样求新生待求量(y),这时又要选用另一个公式,经运算后得出y的表达式,把求y的问题转变为求本步骤的新生待求量(z)的问题。当这种过程继续进行到某个新生待求量的表达式等号右边全部是已知量时,初始待求量的算法就被确定下来,寻求算法的思考过程即告完成。运用分析法时,人们总是从怎样求问题的初始待求量入手进行思考,把求初始待求量的问题递次的转变为求新生待求量的问题,直到最后的一个新生待求量能由已知量直接求出为止。

例题:一个探空气球的质量为200克,另有50克的重物系于气球上,气球以10米/秒的速度上升,当升高到400米时,重物从气球上掉下。问当重物落地时,气球距地面多少米?设气球浮力不变,空气阻力不计。

分析:从本例题述的初始情景出发,运用有关知识,可以发掘出下列新的情景要素。(潜在情景):题中整个运动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气球和重物一道匀速上升,这时它们所受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发生二力平衡现象。当重物脱离气球后,运动进入第二阶段,这时气球在浮力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重物由于受重力作用并且具有匀速上升时的初速度,故将从400米高处开始,作竖直上抛运动而落到地面。当重物落地时,气球高度等于匀速上升高度与气球在第二阶段中上升高度之和。

上述分析揭示出的潜在情景是解题所不可缺少的。它既包括对现象产生机理的深层分析,也包含对某些新数量关系的揭示。这种潜在情景和题述的初始情景合起来组成问题的定解情景。人们通常所讲的“分析物理过程”,也就是指揭示潜在情景,使认识由初始情景扩充到定解情景的过程。很明显这个利用初始情景和相关知识揭示潜在情景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操作过程,是学生解题思维的主要困难之一,它决不是用“逻辑推理”四个字能说清楚的。在例题讲解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介绍问题的潜在情景,而且必须向学生展示分析物理过程揭示潜在情景时的关键步骤及其基本的思维操作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才能做到既符合教学的物理学标准又符合教学心理标准。

解题过程中,当解题者仔细审题之后,总是会自然的联想到一些相关的知识。如果说被联想到的知识是联想的终止点,那么这个联想的起始点在哪里呢?这个激起联想的起始点究竟是整个的问题呢还是问题中的某些句子成分呢?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篇5

在研究物体压强的问题中,常用到公式p=F/s和p=ρgh,但是每个物理公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只有合理、灵活地运用公式才能顺利解决问题。

对于形状规则的容器中液体压强而言,这两个公式都适用。由p=ρgh可知,液体压强P和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成正比;当液体的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当液体的密度和深度都不能确定时,常用p=F/s判定液体压强的大小。利用此法关键是判定液体对容器的压力F与液体重力G的关系(一般情况下,G=F)。

但是,当容器形状不规则(上下粗细不均匀)时,情况就复杂了。并非所有公式都适用而且使用顺序颇有玄机。

例1:如图所示为形状不同的甲、乙、丙三个薄壁容器,它们的底面积都是S,容器内盛有密度为ρ的同种液体,深度都是h,则三个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关系大小如何?

例2:三个质量相同的容器底面积相同,容器内装有等质量的水。关于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压力,以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压力大小关系如何?

所以,综上所述,在研究这一类问题时首先要分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压力(内部问题)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压力(外部问题)。对于内部问题(液体问题),要先算压强后算压力;对于外部问题(固体问题),要先算压力后算压强。

综上所述,我们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口诀是:内强外力。公式运用的顺序也是固定的。

以上只是笔者不成熟的几点思考,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教育界同仁集思广益,对固体、液体压强计算这个中学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也是难点,做出更多简练精辟的归纳与总结,争取早日让我们的学生能够人人掌握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严超.浅析初中物理液体压强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08:29.

[2]惠恩玲,张锦国,拾景忠.谈谈对液体压强的深层理解[J].物理教学,2015,08:34-36.

[3]王少芳.初中物理液体压强难点突破[J].物理通报,2010,08:18-20.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篇6

Assessment of Initial Emission Right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Cheng Han1 et al.

(1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Nanjing 210013,China)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work of Nanjing,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initial emission right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approval,and from the enterprise profile,approved methods,the total daily assessment,approved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approval process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the main issues,providing ideas for the future of such enterprises initial emission rights approved.

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Industrial enterprises;Initial emission rights

初始排污权是指政府根据地区环境容量,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有偿分配给现有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排污单位按照所取得的排污指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从而保证其正常的生产经营[1]。被分配的初始排污权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确定,一方面明确排污单位的权力与义务,另一方面为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奠定基础[2]。

南京市作为江苏省排污权交易试点,在开展大量初始排污权核定研究的基础上,于2015年正式启动全市工业企业初始排污权核定工作。以完成核定工业企业排污量占比全市排污总量计,截至2017年4月,初始分配完成度将达到85%以上。初始排污权核定工作中所指的中小型工业企业并不是从其规模上定义,而是指除化学、电力、钢铁、水泥、造纸、食品、电子等行业外一般行业内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来说产品相对单一、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污染相对较小、排污量相对较少,但是该类企业数量众多,核定工作量依然十分繁重。因此理清中小型工业企业核定思路,抓住关键问题,对于加快推进核定工作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南京市实际工作情况,对中小型工业企业初始排污权核定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城市和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1 核定原则

中小型工业的初始排污权核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现行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当前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以及环境质量改善要求,强化落实污染减排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2)按照企业现有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分别核定各项目初始排污权。企业初始排污权为各项目初始排污权之和。

(3)项目合法性以环评审批文件为依据。环评审批手续齐全的项目按照相P规定予以核定初始排污权;未经环评审批的项目原则上不予核定初始排污权。

(4)项目初始排污权核定中相关计算参数的选取原则上以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文件以及国家相应排放标准、产排污系数等为基本依据。项目产能、排水量、燃料消耗量、污染物去除效率等主要参数与原环评文件变动较大的,企业应作出详细说明。

(5)项目初始排污权核定中相关污染物排放浓度严格执行现行排放标准以及地方环境管理相关规定,环评文件中排放浓度限值高于现行要求的按现行排放标准或规定执行,低于现行要求的按环评文件限值执行。项目污染物去除效率原则上不得低于环评文件要求,环评文件中去除效率高于现行要求的按环评文件执行,低于现行要求的按现行规定执行。鼓励企业通过先进的工艺和严格的管理提高污染去除率、减少污染排放。

(6)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充分考虑企业实际生产及污染物排放现状,细化、归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相关不合理系数和参数的取值,合理核定初始排污权。

(7)水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原则上按污水排放口核定,单项指标初始排污权为各污水排放口排放量之和。未设置污水排放口的企业,原则上不予核定水污染物初始排污权。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原则上按工序分别核定,对于中小型工业企业,由于其一般来说工艺较为简单,在进行大气污染初始排污权核定时,宜根据企业实际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如锅炉、加热炉等)逐个进行核定。

2 主要核定内容

2.1 企业概况 摸清企业基本情况是确保顺利进行后续工作的前提,在说明企业概况时,应重点说明以下情况。(1)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企业名称、地点、规模、主要产品产量、原辅材料使用情况、生产工艺、生产装置等。(2)企业环评开展情况。逐项目核定是进行中小型工业企业初始排污权核定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之一,因此在说明企业概况时需要对对企业各个项目情况进行系统性梳理,收集企业各环评资料。说明环评开展的时间、批复内容,重点对环评文件中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用水量、废水排放量、水主要污染排放量、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燃料使用量、烟气排放量、烟气产生系数、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系数;各污染治理设施规定去除率等。(3)相关历史数据。主要指近年来企业的实际排放情况,重点调查近3年企业实际原辅材料、燃料消耗量;近3年实际污染物排放数据。

2.2 水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定 水污染物初始排污权的核定一般采用浓度法,计算公式如下:

[E=Ei]

[Ei=Qi×Ci×10-2]

式中:E为企业水污染初始排污权量,t/a;Ei为i排口水污染排放量,t/a;Qi为i排口废水排放量,wt/a;Ci为i排口执行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mg/L。

在进行水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定时,水污染排放浓度一般取环评中数据并根据最新排放标准进行校核。但在实际核定过程中,有的企业由于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污染治理工艺,其水污染排放浓度远低于环评中数据及相应排放标准,此种情况下,如企业可提供长期监测数据(一般不低于1年)并递交书面申请,可采纳企业申请排放浓度数据进行其水污染初始排污权的核定。

对于废水排放量的取值,一般也采用环评中数据,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多企业废水排放量超过环评中数据的情况。南京市所采用的做法是以企业实际排放情况为准,如废水排放量超过环评数据幅度不大(一般低于20%),则根据企业申请约定核定中所采用的废水排放量数据;如超过环评数据幅度较大(高于20%),则需要企业递交书面材料就其废水排放情况进行说明并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可,必要时须由具有环评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企业全厂废水排放情况进行评估。

2.3 大气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定 不同于石化、钢铁等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工序较多,中小型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一般来自于各个燃烧装置,如锅炉、导热油炉等。在进行中小型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算时,应该根据调查结果,对逐个装置进行核定。核算方法可采用物料衡算法或产排污系数法。

对于二氧化硫初始排污权核定,由于燃烧过程中SO2的转化机理较为明确,因此可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其初始排污权量。物料衡算法计算公式如下:

[E=Ei]

[Ei=Gi×Si×α×(1-ηi)]

式中:E为企业二氧化硫初始排污权量,t/a;Ei为第i台装置(一般为燃烧装置)二氧化硫排放量,t/a;Gi为第i台装置燃料消耗量,t;Si为第i台装置燃料平均硫份,%;α为二氧化硫释放系数;ηi为第i台装置综合脱硫效率,%。

对于氮氧化物初始排污权核定,由于燃烧排放的氮氧化物来源主要包括燃料型氮氧化物和热力型氮氧化物[3],而热力型氮氧化物的含量不能准确得出,因此不宜采用物料衡算法进行,而宜采用产排污系数法进行氮氧化物初始排污权核算,产排污系数法计算公式如下:

[E=Ei]

[Ei=Gi×fi×(1-ηi)]

式中:E为企业氮氧化物初始排污权量,t/a;Ei为第i台装置(一般为燃烧装置)氮氧化物排放量,t/a;Gi为第i台装置燃料消耗量,t;fi为第i台装置污染物产/排系数,指消耗单位燃料所产生或排放的氮氧化物量,kg/t燃料,可根据《工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4]进行取值;ηi为第i台装置综合脱硝效率,%,当f为排污系数时,η=0。

综上所述,进行中小型企业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核定,重点是掌握企业燃料的使用情况,对于其燃料消耗量一般可以根据环评文件中数据取值。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燃料使用量与环评文件中存在出入,此时需要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与企业约定燃料量数据用于核算,当数据出入较大时,需要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认定。另外,在采用产排污系数法计算氮氧化物初始排污权核定时,如根据环评数据或实际数据计算出产排污系数与《工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差异显著时,也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与企业就该参数进行约定。

2.4 企业日常排放总量考核 “十三五”以来,各级环保部门将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批向全过程监管转移。排污权核定与交易作为排污许可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事中监管也应得到加强。因此,南京市在初始排污嗪硕ü程中对企业日常排放总量考核也做了明确规定。

日常排放总量考核的计算公式与上述各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定公式相同,相应参数取值时则根据企业实时生产、排放情况。(1)废水排放量根据实际排放量取值,如企业排口安装有在线流量计,则根据流量计取值;如未安装流量计则废水排放量根据企业用水量的一定比例取值(生产工艺非耗水型企业一般可取85%~90%,生产工艺耗水型企业一般可取30%~80%)。(2)污染物排放浓度根据实际排放浓度取值,如企业安装有在线监测设施,则根据在线监测数据取值;未安装在线监测的,可取监督性监测数据或企业自行监测数据。(3)燃料消耗量根据企业实时生产情况取值。

3 核定结果的确认

根据前文内容完成中小型工业企业初始排污权核定后,应就初步核算量与企业进行对接,针对企业反馈意见逐条说明采纳或不予采纳原因,并对初步核算量结果进行校核调整后确定其初始排污权核定量,并将核定结果予以公示,如公示期间有公众反馈情况,则还应就公众意见进行调查。最终的初始排污权核定量应该以确认书的形式与企业进行书面确认,确认书中应载明企业初始排污权核定量、核算公式、参数取值、涉及的相关环评数据、核算过程中与企业的约定事项等。确认书一式两份,环保部门与企业各自留存。

4 结语

排污权交易是环境资源领域内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环境管理的创新性改革。各地在开展中小型工业企业排污权初始核定工作的过程中,应在掌握企业实际生产及排放情况的基础上,对企业环评基础数据进行细致分析,选用适宜的计算方法对企业初始排污权进行核定。同时对企业日常总量的考核方法也应作出相应规定,从而为深入贯彻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全过程环境管理提供抓手。

参考文献

[1]周树勋.排污权核定及案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篇7

(1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Nanjing 210013,China)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work of Nanjing,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initial emission right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approval,and from the enterprise profile,approved methods,the total daily assessment,approved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approval process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the main issues,providing ideas for the future of such enterprises initial emission rights approved.

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Industrial enterprises;Initial emission rights

初始排污权是指政府根据地区环境容量,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有偿分配给现有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排污单位按照所取得的排污指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从而保证其正常的生产经营[1]。被分配的初始排污权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确定,一方面明确排污单位的权力与义务,另一方面为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奠定基础[2]。

南京市作为江苏省排污权交易试点,在开展大量初始排污权核定研究的基础上,于2015年正式启动全市工业企业初始排污权核定工作。以完成核定工业企业排污量占比全市排污总量计,截至2017年4月,初始分配完成度将达到85%以上。初始排污权核定工作中所指的中小型工业企业并不是从其规模上定义,而是指除化学、电力、钢铁、水泥、造纸、食品、电子等行业外一般行业内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来说产品相对单一、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污染相对较小、排污量相对较少,但是该类企业数量众多,核定工作量依然十分繁重。因此理清中小型工业企业核定思路,抓住关键问题,对于加快推进核定工作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南京市实际工作情况,对中小型工业企业初始排污权核定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城市和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1 核定原则

中小型工业的初始排污权核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现行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当前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以及环境质量改善要求,强化落实污染减排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2)按照企业现有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分别核定各项目初始排污权。企业初始排污权为各项目初始排污权之和。

(3)项目合法性以环评审批文件为依据。环评审批手续齐全的项目按照相?P规定予以核定初始排污权;未经环评审批的项目原则上不予核定初始排污权。

(4)项目初始排污权核定中相关计算参数的选取原则上以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文件以及国家相应排放标准、产排污系数等为基本依据。项目产能、排水量、燃料消耗量、污染物去除效率等主要参数与原环评文件变动较大的,企业应作出详细说明。

(5)项目初始排污权核定中相关污染物排放浓度严格执行现行排放标准以及地方环境管理相关规定,环评文件中排放浓度限值高于现行要求的按现行排放标准或规定执行,低于现行要求的按环评文件限值执行。项目污染物去除效率原则上不得低于环评文件要求,环评文件中去除效率高于现行要求的按环评文件执行,低于现行要求的按现行规定执行。鼓励企业通过先进的工艺和严格的管理提高污染去除率、减少污染排放。

(6)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充分考虑企业实际生产及污染物排放现状,细化、归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相关不合理系数和参数的取值,合理核定初始排污权。

(7)水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原则上按污水排放口核定,单项指标初始排污权为各污水排放口排放量之和。未设置污水排放口的企业,原则上不予核定水污染物初始排污权。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原则上按工序分别核定,对于中小型工业企业,由于其一般来说工艺较为简单,在进行大气污染初始排污权核定时,宜根据企业实际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如锅炉、加热炉等)逐个进行核定。

2 主要核定内容

2.1 企业概况 摸清企业基本情况是确保顺利进行后续工作的前提,在说明企业概况时,应重点说明以下情况。(1)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企业名称、地点、规模、主要产品产量、原辅材料使用情况、生产工艺、生产装置等。(2)企业环评开展情况。逐项目核定是进行中小型工业企业初始排污权核定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之一,因此在说明企业概况时需要对对企业各个项目情况进行系统性梳理,收集企业各环评资料。说明环评开展的时间、批复内容,重点对环评文件中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用水量、废水排放量、水主要污染排放量、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燃料使用量、烟气排放量、烟气产生系数、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系数;各污染治理设施规定去除率等。(3)相关历史数据。主要指近年来企业的实际排放情况,重点调查近3年企业实际原辅材料、燃料消耗量;近3年实际污染物排放数据。

2.2 水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定 水污染物初始排污权的核定一般采用浓度法,计算公式如下:

[E=Ei]

[Ei=Qi×Ci×10-2]

式中:E为企业水污染初始排污权量,t/a;Ei为i排口水污染排放量,t/a;Qi为i排口废水排放量,wt/a;Ci为i排口执行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mg/L。

在进行水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定时,水污染排放浓度一般取环评中数据并根据最新排放标准进行校核。但在实际核定过程中,有的企业由于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污染治理工艺,其水污染排放浓度远低于环评中数据及相应排放标准,此种情况下,如企业可提供长期监测数据(一般不低于1年)并递交书面申请,可采纳企业申请排放浓度数据进行其水污染初始排污权的核定。

对于废水排放量的取值,一般也采用环评中数据,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多企业废水排放量超过环评中数据的情况。南京市所采用的做法是以企业实际排放情况为准,如废水排放量超过环评数据幅度不大(一般低于20%),则根据企业申请约定核定中所采用的废水排放量数据;如超过环评数据幅度较大(高于20%),则需要企业递交书面材料就其废水排放情况进行说明并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可,必要时须由具有环评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企业全厂废水排放情况进行评估。

2.3 大气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定 不同于石化、钢铁等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工序较多,中小型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一般来自于各个燃烧装置,如锅炉、导热油炉等。在进行中小型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算时,应该根据调查结果,对逐个装置进行核定。核算方法可采用物料衡算法或产排污系数法。

对于二氧化硫初始排污权核定,由于燃烧过程中SO2的转化机理较为明确,因此可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其初始排污权量。物料衡算法计算公式如下:

[E=Ei]

[Ei=Gi×Si×α×(1-ηi)]

式中:E为企业二氧化硫初始排污权量,t/a;Ei为第i台装置(一般为燃烧装置)二氧化硫排放量,t/a;Gi为第i台装置燃料消耗量,t;Si为第i台装置燃料平均硫份,%;α为二氧化硫释放系数;ηi为第i台装置综合脱硫效率,%。

对于氮氧化物初始排污权核定,由于燃烧排放的氮氧化物来源主要包括燃料型氮氧化物和热力型氮氧化物[3],而热力型氮氧化物的含量不能准确得出,因此不宜采用物料衡算法进行,而宜采用产排污系数法进行氮氧化物初始排污权核算,产排污系数法计算公式如下:

[E=Ei]

[Ei=Gi×fi×(1-ηi)]

式中:E为企业氮氧化物初始排污权量,t/a;Ei为第i台装置(一般为燃烧装置)氮氧化物排放量,t/a;Gi为第i台装置燃料消耗量,t;fi为第i台装置污染物产/排系数,指消耗单位燃料所产生或排放的氮氧化物量,kg/t燃料,可根据《工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4]进行取值;ηi为第i台装置综合脱硝效率,%,当f为排污系数时,η=0。

综上所述,进行中小型企业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核定,重点是掌握企业燃料的使用情况,对于其燃料消耗量一般可以根据环评文件中数据取值。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燃料使用量与环评文件中存在出入,此时需要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与企业约定燃料量数据用于核算,当数据出入较大时,需要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认定。另外,在采用产排污系数法计算氮氧化物初始排污权核定时,如根据环评数据或实际数据计算出产排污系数与《工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差异显著时,也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与企业就该参数进行约定。

2.4 企业日常排放总量考核 “十三五”以来,各级环保部门将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批向全过程监管转移。排污权核定与交易作为排污许可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事中监管也应得到加强。因此,南京市在初始排污?嗪硕ü?程中对企业日常排放总量考核也做了明确规定。

日常排放总量考核的计算公式与上述各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定公式相同,相应参数取值时则根据企业实时生产、排放情况。(1)废水排放量根据实际排放量取值,如企业排口安装有在线流量计,则根据流量计取值;如未安装流量计则废水排放量根据企业用水量的一定比例取值(生产工艺非耗水型企业一般可取85%~90%,生产工艺耗水型企业一般可取30%~80%)。(2)污染物排放浓度根据实际排放浓度取值,如企业安装有在线监测设施,则根据在线监测数据取值;未安装在线监测的,可取监督性监测数据或企业自行监测数据。(3)燃料消耗量根据企业实时生产情况取值。

3 核定结果的确认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篇8

【关键词】 初均速法; 中药; 稳定性; 计算机方法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stability data of drugs measured with initial average rat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Isothermal acceleration tes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was taken with initial average rate method. The stability data of drugs was measured. Computer programmed power Builder was applied to these data. ResultsEquation of linear regression was established. Coefficient of ConclusionStability data with computer processing method are quick and precise.This program can be extended to other application for predicting stability of other drugs.

Key words:Initial average rate metho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ability; Computer processing method

初均速法[1]是研究药物稳定性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法是首先将药物分别置于几个高于室温的温度下进行相应时间的恒温,以加速药物的分解反应(通常反应为一级或假一级反应),然后取样分别测定其含量。根据 Arrhenius公式,求出室温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再按一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预测出药物的稳定性。但初均速法实验数据处理不仅十分繁琐,而且易造成运算和舍入误差。为快速准确地预测出药物的稳定性,本文根据初均速法原理和方法,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1 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

1.1 按下式计算不同温度时的平均速率[1]

V0,i={C0-Citi}

式中V0,i为相应的平均速率; C0为药物原始浓度(或相应的吸光度值);Ci为测试点药物浓度(或相应的吸光度值);ti为与温度相对应的恒温时间(h)。

1.2 按 Arrhenius公式

lnKi=lnA-ERTi

以lnV0,i代替lnki对1/Ti作回归分析[1],建立直线回归方程lnVi=a+b/Ti,计算出相关系数r。

1.3 由直线方程求出室温(298K)下的速率常数k298。

1.4 根据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分别求出室温下药物含量降低10%,20%,30%所需时间,即有效期t0.9,t0.8,t0.7。

t0.9=0.1055K298;t0.8=ln(10/8)K298;t0.7=ln(10/7)K298

2 计算机程序流程

根据上述数学模型,应用power Builder语言编制出计算程序,程序流程:

开始输入实验数据,温度Ti和时间ti 输入相应浓度(或相应的吸光度值)计算平均速率 V0,i=(C0-Ci)/ti lnV0,i对1/Ti作回归分析打印回归方程表达式及相关系数r令Ti=298 K,计算k=exp(a+b/Ti) 打印t0.9,t0.8,t0.7值结束。

3 应用实例

根据上述方法,本文分别预测了清开灵注射液(主要成分绿原酸)、银黄注射液(主要成分黄芩苷)、丹参注射液(主要成分原儿茶醛)、抗腮腺炎注射液(主要成分绿原酸)的稳定性。上述药物主要成分的分解经实验测定均为一级反应(实验方法略),分别按不同方法处理后(处理方法略),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吸光度数据见表1。表1 药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吸光度(略)

将表1数据输入计算机。结果见表2。表2 计算机运行结果(略)

此外,我们用上述方法还预测了江西特产中药茶芎挥发油的稳定性[2]。

4 结果与讨论

结果表明,采用初均速法预测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方法是可行的,所得回归方程满意。计算机处理数据较作图法、数理统计法更快捷、准确。本程序可供采用初均速法测定药物稳定性处理数据时参考。

中药注射液多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本文仅对制剂中主要成分之一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预测的有效期可供有关方面参考。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篇9

用益物权是物权的一种,用益物权人以对他人所有的物直接支配为前提获得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我国《物权法》具体规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四种用益物权,但是用益物权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需要特别法进行规范,比如《公路法》中的公路收费权。用益物权人具有使用物的无形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又必须以实物为依托,然而实物又不为该权利人所有。因此,用益物权具有“有形资产无形化、无形资产有形化”的特点。

对于用益物权会计处理问题,国内学者曾经做过许多有益的探析,如刘文成(2003)、马贤明和郑朝辉(2004)、张维宾(2004)等,但是这些学者都只是根据当时我国会计实务中对用益物权的会计处理提出理论上分析并提出建议。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用益物权的会计处理问题日益凸显,2008年8月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财会[2008]11号,以下简称《准则解释第2号》),该解释的第五项首次提出了对“企业采用建设经营移交方式(bot)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的会计处理,其中涉及公路收费权的会计处理问题,用益物权的会计处理得到进一步明确,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本文将以公路收费权这种用益物权为例,浅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用益物权的会计处理原则和其中涉及的问题。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公路收费权的会计处理

为了应对世界 经济 危机,国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其中bot方式是一种重要的方式。bot是build operate

transfer(建设-营运-转让)的 英文 缩写。bot方式主要是政府吸引非官方资本加入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融资方式。这种方式的运行特征是:政府与非官方资本签订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投产一定时期的经营权交给非官方资本组建的投资机构,由该投资机构自行筹集资金进行项目建设和经营,在特许经营期内收回投资成本并取得合理利润,经营期满后将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bot方式早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

本文将分析这些 会计 处理涉及的问题及 企业 会计准则对用益物权相关处理的合理性。

三、相关问题的分析

公路收费权具有初始投入大和后续支出大的特点,因此,本文将从公路收费权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以及后续计量两个角度来分析相关问题。

(一)公路收费权初始确认和计量套用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准则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会计实务中曾经将公路收费权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但是毕竟公路实物资产并不属于企业拥有,因此,如同土地使用权和融资租赁资产一样,不能作为企业自身的固定资产核算。

但是公路收费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也存在一些问题。正如周国光(2009)认为将公路收费权确认为无形资产还需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在现实中大多数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公路经营企业由地方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或 交通 部门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这些企业一般不需要参与竞标,建设的经营性公路一般也没有明确的经营年限,所以不应该把这类公路建设视为bot业务;再如,《准则解释第2号》中没有明确哪些属于公路收费权所依托的实物资产,即收费期限届满后应该移交给合同授予方的实物资产,这部分应该确认为无形资产,而其他相关实物资产如收费设施应该确认为固定资产。因此企业在资产初始确认中应该很好地区别两者。与以往的无形资产准则相比,新的无形资产准则有了很大改进,特别是在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方面,并且允许运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使得新的无形资产准则比以往的无形资产准则更适合于公路收费权的会计处理。但是毕竟公路收费权是特殊的无形资产,因此在初始计量时应该区分哪些属于费用化部分,哪些属于资产化部分。

(二)公路收费权后续计量问题

公路收费权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可操作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在后续计量中,固定资产准则对于后续计量提出了详细的规范,特别是对于其支出的资本化和费用化作了规定;而公路收费权确认为无形资产后所发生的收费公路养护支出以及经常性支出等的会计处理不论从《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还是从其应用指南来看,都没有明确。因此,实务中采用固定资产核算反而更具有操作性,这就是很多企业把公路收费权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原因之一。

对于公路收费权的经营成本计量,如果将公路收费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应该考虑其摊销方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17条规定: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 经济 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这样,在企业无形资产的摊销方面给予企业较大的盈余管理空间。

四、结语

我国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决定了很多 自然 资源和关键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是这些资源往往直接由某些经济组织使用和收益,因此我国存在大量的用益物权,如土地使用权、公路收费权、采矿权和捕捞权等。同时,用益物权具有特殊的性质,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双重性质,而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准则各具特色,在各方面的规定详略有别,无论是使用固定资产准则还是无形资产准则都有缺陷。因此,本文认为最好能够出台相对独立的会计准则或是准则解释,对我国用益物权的会计处理进行更加系统、合理的规范。

【 参考 文献 】

[1] 马贤明,郑朝辉.用益物权会计初探:以路桥收费权为例[j].会计研究,2004(7):35-38.

[2] 辛焕平,和丕禅.关于我国开展bot方式的现状及思考[j].商业研究,2003(10):124-126.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篇10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又将对大宗原燃料如矿石、焦炭、生铁、合金等重要物资引起特别关注,出于内控考虑,我们在供应部门设置了专职结算员负责对外结算、计划员负责材料的收发存工作。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要求结算员根据历史化验数据和计量单据进行预结算,制定出结算清单,然后计划员根据预结算清单填制暂估入库单的数量、计划单价、计划金额等相关栏次,然后将暂估入库单与预结算清单一起交材料核算会计,材料核算会计根据暂估入库单的计划金额进行暂估入库的账务处理,借记“原材料”、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科目,同时将计划金额与预结算清单上的不含税货款金额间的差额暂估为价差,借记“材料成本差异”、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这样做是由于近几年伴随着钢材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引起大宗原燃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导致我们年初制定的计划价与实际采购价有较大差异,如果我们不对该差异作出暂估处理,我们又领用了当月暂估入库部份的物资,那就会使我们当月反映的成本不真实,从而造成产品成本的异常波动。次月月初先将暂估入库和暂估价差全部红字冲回,同时伴随着该笔业务的正式结算、采购报销工作,财务按正常入账,这样次月产生的差异就会很小,就使上月已耗用物资以最接近市场价格的价值入账,防止上月已耗用物资对当月成本产生影响,同时也符合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对于第二、三种情况,所不同的是结算清单已正式制作,结算货款金额是确定的,按照以上方法入账,次月增值税发票收到、采购报销时也就不存在该暂估差异的调整了。

二、外购物资计划价的修订及其账务处理

1、计划价及其修订。

企业制定的计划价应尽可能接近实际采购价(不含税),并包含由企业承担的应计入材料实际成本的杂费。计划价不同于企业内部市场的计划限价。制定计划价时要认真仔细,考虑全面,减少出错或偏差情形,并要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内采购价的变动走势因素。

除一些特殊情况外,计划价在年度内一般不作调整。在计划价偏离实际价较大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修订计划价,最好选择在年初修订计划价,这样让物资管理部门(或仓储部门)过账更方便、直观。

企业修订计划价必须要有一套明确、完整、规范的计划价修订机制,并与物资管理部门协调好,基准日把握一致,财务、物资管理部门双方步调一致,这也是“账实相符”一种形式上的反映。

2、账务处理

修订计划价后账务处理格外重要,否则就会造成财务的原材料科目账面余额与物资管理部门材料结存余额不符。

如果企业决定在年度的1月1日启用修订后的新计划价,那么此时尚且存在着一批因发票账单未到达而尚未报账的验收单(即上年末的暂估验收单),这些验收单在上一年度出具,上面的计划价都是老计划价。针对计划价的修订,账务处理有两种方案。这两种方案的核心原则是要保证暂估验收单(即入库单)新旧计划价之差额对应的材料成本差异只能释放一次。

企业可以选择在年初进行与计划价修订相对应的账务处理,或者选择于上年末在企业当月材料成本差异分配后进行账务处理。

方案一:修订计划价时对暂估验收单的计划价同时进行更改,今后这部分验收单报账时使用新计划价。这种方案工作量大,更改验收单计划价时容易出错。

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这个数据来自物资管理部门,是物资管理部门上年末结存材料的新旧计划价总额之差额;企业同时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这个数据来自汇总的上年末暂估验收单新旧计划价总额之差额。

这时就相当于将上年末暂估验收单调整成新计划价进行暂估了,此时暂估验收单新旧计划价差异尚未释放,在今后以新计划价报账时再进行释放。

根据公式,上月末暂估验收单计划价金额+本月新验收单计划价金额=本月报账的验收单计划价金额+本月末暂估验收单计划价金额,这属于推导公式的两边同时缩放(上年末暂估验收单调整成新计划价,在本年度报账时也使用新计划价),在上年末的暂估验收单全部报账后,公式两端实现平衡。

方案二:直接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不再进行其它账务处理。这个数据同样来自物资管理部门,是物资管理部门上年末结存材料的新旧计划价总额之差额,相当于上年末暂估验收单新旧计划价对应的差异已全部释放出来。上年末暂估验收单此后报账时仍全部使用旧计划价,验收单上的旧计划价不必更改。

根据公式,上月末暂估验收单计划价金额+本月新验收单计划价金额=本月报账的验收单计划价金额+本月末暂估验收单计划价金额,公式仍平衡。这个办法简单实用,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采用这种方法。

3、其他。

(1)如果企业不是大规模修订计划价,需要个别调整偏差较大的计划价的,除可以通过以上方法调整外,还可以通过需打出库单的方法进行调整,按照旧计划价打蓝字领用单(清空旧账页),再按照新计划价打红字领用单,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过渡。先是按照蓝字领用单计划价金额,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蓝字);再按照红字领用单计划价金额,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红字)。调整结果类似于“方案二”。

(2)如果企业因为管理上的需要,要将已存在计划价的总成件拆分成零散件并逐个制定计划价的,应保证拆分的零件计划价之和等于其总成件计划价之和。

三、关于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

采用计划成本法的企业,应当在月份终了时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据以分配当月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的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1、从理论上来讲,构成公式分母的“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不包括暂估入账的材料的计划成本。因为公式分子中没有暂估材料对应的材料成本差异,如果不剔除公式分母中暂估入账材料的计划成本,则会造成公式分子与分母口径不一致,违背了会计上的“配比原则”。

具体来说,月末暂估入账的原材料,其本身的材料成本差异在暂估当月并未体现出来,但却参与了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摊计算。等到以后月份该批材料结算的发票账单到达,其材料成本差异才登记入账,并参加下月份耗用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摊。在这种情况下,在材料暂估入账的月份及其以后月份,实际发出材料的成本反映就会失真。当该批材料的成本差异为正值时,就出现了低估该月份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而高估以后月份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的现象;反之,则会高估该月份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而低估以后月份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这样就违背了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会计》辅导教材就支持这种观点,不过是一笔带过,我们在实务工作中也根据需要,对书本知识作了灵活运用。

2、有关会计实务。经笔者调查,目前许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的企业(包括许我公司),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时公式分母并未剔除暂估入账的材料的计划成本。因为我们已将当月暂估入库的预计价差以暂估形式体现在了“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因此作为暂估入库的物资与正式入库的物资价值已相差无几,可视同为正式入库的物资处理加入材料成本差异率公式分母。

再者,笔者认为,即使核算时未将预计价差以暂估形式体现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时公式分母也并未剔除暂估入账的材料的计划成本问题也不大(必须建立在市场价格与计划价偏差不大的前提下)。因为从长期来看或从一个会计年度来看,公式分母是否剔除暂估入账的材料的计划成本对于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金额影响并不大。笔者认为,关键是发票账单报账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要正确,材料成本差异率并不是问题。只要每月材料发出金额足够大,材料成本差异很快就会分配结转出去。只要坚持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的“一贯性原则”,各年度保持一贯,“会计信息失真”的说法则言过其实。因为翻阅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会计》辅导教材或其他教材,我们就会发现,在会计上还允许企业使用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分配本月的差异:

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本月分配材料使用上月结存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与本月真正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则相去甚远,因为各月真正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主要取决于发票账单报账形成的新增材料成本差异的金额。如果允许企业使用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来分配本月的差异,那么公式分母是否剔除暂估入账材料的计划成本就显得并不重要了,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四、验证财务原材料科目账面余额与材料成本差异余额正确性的诀窍。

1、除特殊情况外,财务原材料科目本期增加数与物资管理部门入库金额是完全一致的。

财务原材料科目本期增加数=本期验收单报账计划价金额-上期暂估验收单计划价金额+本期暂估验收单计划价金额=本期新验收单计划价金额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篇11

当教师能认识到初高中物理的区别联系时就能对高一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时,正确制定授课计划,在备课时要兼顾学生初中打好的物理知识基础,并进一步升华延伸,如在高中物理第一章第一节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概念,初中同学们已经学过参照物两者有内在联系,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能把高中的参考系概念理解并运用熟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还要讲速度的概念,学生在初中也学过,但那是很浅显的只是强调计算没有强调方向等细节,但在高中又让学生重新的认识。只有在备课时准备充分,才能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从初中物理慢慢过渡到高中物理学习,并习惯高中物理学习生活。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

二 给高一学生在数学知识方面充充电,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上面提到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要用到函数和向量运算,前者是初中学的,但是现在我们还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函数中的正切和余切函数在中考中不作为考查对象,所以有的学校在教学时就重点放在正余弦函数上,有的数学老师根本没提余切这个概念,高中物理要用到三角函数,那么只能帮助学生补一补初中的函数运算了,要不然学生对学习物理更是没有信心了,在向量方面主要教师得知道学生首先接触矢量是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而高中数学还没有讲这一问题,这就需要物理老师,能有心理准备,不能把这一问题讲的太难,只需学生理解就行,等到用时,后期数学会详细讲的,学生有信心算题才能学好高中物理。

三 要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学习高中物理才能“如虎添翼”

在初中学习物理时,只有死记物理公式和物理现象,不需要太多的定量计算,知识认知多呈现形象思维。但到了高中学习物理,已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了,如运动描述中质点概念的提出,学生刚接触这一概念难免有些不好理解,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摒弃旧的学习习惯,适应新的方法。

在高中阶段物理方面学习方法有很多,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我们都是要达到一个目标,那就是让我们的学生能自主学习,并且建立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时基本要做到先课前预习、课上记好笔记、课下认真做练习,及时反思,最后要勤复习。

课前预习是为了学生在学习时,抓住老师讲的重点知识,因为40分钟的课堂要全神贯注地听完会很累,不如在课前把这节课的重难点通过预习抓住,在听课时集中精神抓重点来听,这样就很容易跟上老师的脚步了。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篇12

审好题是解题的关键,概括起来讲就是看懂题目表达的意思,找准对象,选对公式,分析解法。我要求学生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1.1 要细品题。要求学生解题前要认真仔细看题、读题,记住重要词语,明白题目叙述的物理现象,找准研究对象。弄清已知条件及隐含条件和待求量,以及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或问题情境,知道不变量和变化量。

1.2 要善于画图。要求学生有作图的习惯,要能准确的作图,反应出物理过程和物理模型,把抽象化为形式直观,便于弄清物理量间的等量关系,选准公式进行求解。有时读完题后,物理量间规律并不明显为了增加直观性,因此作图是必要的,如力学题常常要画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常常要加以简化,画它的等效电路图。

1.3 会找出题目中的物理量。学生在解题前把题设的物理量包括已知和未知量用准确规定的符号表达出来,注意脚标区别,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混乱而造成错误。

1.4 要能准确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物理现象入手,根据物质性质和规律,明确各物理量之间可用什么公式联系在一起,能够利用已知条件用综合分析法选准公式,分步计算或建立方程求解,探求出待求的物理量。组织好解题的思路步骤,这一步是难点也是重点,学生理不清思路往往无法解题。同时应该具备物理中的数学思维方法,如:①方程(组)法。②比例法。③函数法。④代数式运算比较法。⑤不等式法⑥赋值法。⑦几何法。⑧图像法。还应具备一些特殊的思想方法,如:①直接公式法。②特殊公式法。③估算法。④整体法。⑤替代法。⑥辅助线法。⑦图示法。⑧平衡法。⑨守恒法。还必须具有一些逻辑思想方法,如:①比较法。②顺推法。③逆推法。④归纳法。⑤假设法。⑥比照法。⑦等效法。⑧极端法。⑨简答法。没有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就不能够很好的联系好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因果之间的关系不明也就会影响解题的质量。

2.解题

解好题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反应出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计算能力,解题习惯的好坏,为此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2.1 要求学生按解题步骤设计出解题的格式,能根据篇幅是采用竖式解法还是横式解法,布局合理,有序。

2.2 要求学生书写字迹要工整,格式图形要美观,准确。

2.3 要求学生有好的解题习惯。要求学生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先要依据性质和规律列出算式,也就是写出公式和变形公式再代入和单位,同时要让单位统一后再代入数值,最后准确计算出结果并代好单位,有问要有答,养成解物理计算题的好习惯,千万不要用纯数学解法,不讲依据。

3.检查

学生做完题后要求学生认真检查题是否做好了,要做到以下两点:

3.1 要求学生检查依据是否充分,代入的数值是否准确,单位是否统一,计算是否准确,结果是否合理。

3.2 要求学生做完一道题后能够评出本道题应用了哪些知识,哪些公式,反应出哪些物理量的关系,是那些知识的综合应用,突破口在哪里,注意事项有哪些是否有其他解法,自己能否补充条件一题多变,灵活应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做了一定量的计算题后,要求学生要把题型归类,找出不同知识综合的应用题型以及解法。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吸取教训,以达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4.总结归纳,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

初中物理在中考计算中,计算题主要涉及电、力、热三个部分,其中以电学和力学计算为主,电学计算部分有三大特点,一是考查的知识点多往往将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滑动变阻器等综合在一起。命题主要在电路变化上做文章通过开关的闭合使电路结构复杂多变、灵活性强。三是解题方法技巧灵活,很多题目往往有几种解法,只要能解答出来就是最好。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篇13

2.初高中教与学方法策略不衔接。初中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初中生在经历了简单的实验探究后,利用获得的物理知识就能对概念有一些记忆和简单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就能比较轻松、愉快地做题。高中的新课标甚至教材与初中并没有太大的脱节,但是对于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要求很高。高中解决一道习题,利用的概念、公式多,思维方式要完成从单一思维到综合思维的过渡,学生难以很快适应。加上在高考以及高中调考指挥棒下,高中各校所用的教辅资料中的习题,自高一就一下子要求到了高考的程度,18岁要面临的问题交给15岁初中刚毕业的学生,势必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3.数学知识不能熟练用于物理学习。近年来初中物理教学更注重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考试题中实验题的分值越来越大,计算题越来越少,以往的计算题变更为综合应用题,其内容涉及到的计算往往只有一个公式,思维层次比以往要求浅得多,更看中的是利用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淡化运算。中考阅读量大,理性思维层次弱化,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降低。众所周知,物理越深层次的学习,越离不开数学的支持。高一物理每道题目的解决都要用到数学公式、图像、三角函数等知识,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数学工具,就一定会造成高一物理学习的困难。

二、初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策略

初、高中的衔接教育势在必行!长期以来,此项工作多由高中老师独立完成。笔者认为,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和发展,此工作初中老师也责无旁贷。如何在初中阶段为高中学习做好衔接?笔者的思考如下。

1.学习习惯衔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优秀的高中生都是自学的高手。所以,请以往的优秀毕业生介绍学习方法,对于初学物理者而言是个好策略。教师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指导预习做起,给出预习方案,并做好检查;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好引领辅导,切忌满堂灌;以身作则,规范解题格式;作业布置有层次梯度,有一定的思维深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做好复习指导,引导学生绘制知识树,将零散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学会将书“由厚读薄,再由薄变厚”;杜绝计算器的使用,强调数学运算的重要性。

2.知识衔接:知识适当拔高、延伸,为高中学习做铺垫。细化与高中学习相关的初中知识,做适当补充,将知识延伸和拔高,让学生知道在此基础上高中还要学些什么,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他们去探索发现,激发其继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例如:学习弹力时,介绍一下弹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简单介绍胡克定律(不要求计算);当探究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决定因素时,给出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介绍一下牛顿第三定律;学习“非平衡作用下物体的运动速度会变”,顺便提一下“加速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