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大众文化的性质实用13篇

大众文化的性质
大众文化的性质篇1

许多人顾名思义,把“大众文化”等同于以往历史上出现的通俗文化或是民间文化,这是个很大的误解。大众文化研究所分析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的范畴,它主要是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方式大批生产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形式。不要要强调的是,它说是“文化形式”,并不能从我们过去习惯的字面意义去理解。因为这种文化形式除了必然地与大工业结成一体之外,还包括着创造和开辟文化市场,以公司规模的行为去组织产品的销售,以及尽快获取最大利润等经济行为。这使得畅销小说、商业电影、电视剧、各种形式的广告、通俗歌曲、休闲报刊、卡通音像制品、MTV、营利性体育比赛以及时装模特表演等等,不仅构成大众文化的主要成分,而且成为只有在买和卖的关系中才能实现自己文化价值的普通商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文化不仅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达后的产物,而且是当代资本注意在文化上的一大发明,它从根本上改造了文化和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关系。与传统的文化形式相比,大众文化具有一种裸的商品性,它也不打算掩盖自己和资本的关系――通过能够大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的消费,它不但想多赚钱,还要像其他商品生产一样,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这样传统的文化与经济的界限完全被打破,两者之间的分界变得含糊不清,人们已经很难辨别哪些是纯粹的文化行为,哪些是纯粹的经济活动。但正是这种兼有文化和经济两种性能的特殊品格,使得大众文化比起传统的文化,就更容易进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买一双“耐克”球鞋和买一张王菲的CD有很大区别吗?恐怕没有。卢卡奇曾说,一旦商品形式在一个社会取得了支配地位,它就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并按照自己的形象来改造这些方面”。自大众文化在二站之后大兴于资本注意社会以来,应该说商品形式终于找到了一个有效的大规模地入侵文化领域的办法,同时对这个领域“按照自己的形象”进行相当彻底的改造。

我们完全有把握地说,这个“改造”不仅是20世纪一件大事,而且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比起今天人们认为将要影响人类未来的一些大事,例如网络时代的来临或“壳隆”技术的突破,大众文化究竟意义如何,是否比这些公认的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更重要,这当然都可以讨论。但它对今天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或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影响,并且使得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比起半个世纪前已经面目全非,这恐怕是个事实。大众文化研究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环境中出现的。也许,我们应该惊讶的是,那些最早从事这一研究的思想家们,无论是英国的威廉姆斯、霍加特,还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马尔库塞,其理论嗅觉是何其敏锐。早在本世纪50年代,他们就把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和认识与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相联系,从而把这一研究上升到前所未有的理论层面。何况,由于他们以及很多后来人的不懈努力,大众文化研究与大众文化的发展几乎一直是同步的。时至今日,这一研究在许多国家成了一门显学,成为在跨越多种学科的一个空间里进行非常活跃的理论探索的知识领域。

在近十多年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中,文化的商品化始终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这一历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至20世纪90年代,作为文化商品必然结果的大众文化,不但被催生出世,而且惊人的成长,各种大众文化的产品突然覆盖社会各个层面和各个角落,其势有如燎原大火。实际上,在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里,这一历史发展已经使中国的文化景观全然改观。在这种情势下,理论界和批评界应该如何反应?做什么样的阐释?又怎样在这样一个新的理论和批评实践中发展新的知识?这类问题已经不容回避。特别是一直在观察、研究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人,恐怕再不能对此无动于衷,迅速发展大众文化研究势在必行。但是,着手做大众文化研究同样不能顾名思义,把它简单地等同于以往的“文化讨论”,只把讨论的对象来一个转移,变成对过去死看不上眼的广告和电视剧的关注。

总之,虽然文化研究的对象是文化,但它不是过去广泛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文化讨论”中所针对的那个文化,而是与今天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商品文化,特别是与工业生产方式紧密联系的大众文化。雷蒙德・威廉姆斯曾一再强调,文化作为一个意义系统不只存在于艺术和知识这类东西当中,而且还存在于各种制度和日常行为当中,因此,对制度和日常行为进行批判分析乃是文化研究的题中之义。如果说文化从来都不可避免地与社会生活和各种制度有内在联系,那么本世纪后50年发达并泛滥于全世界的大众文化,就更深入地楔入了日常生活。它们代表精英文化,成为今日意识形态得以建构的主要动力和主要机制。棉队大众文化正在中国取得主流地位的新形式,中国的文化研究者当然也要高度重视对与大众文化相关的各种制度和日常生活的研究,这必然使“文化”这一范畴被大大拓展。何况,90年代兴起的大众文化 正是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得到迅速发展的,因此,它又和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型”有着深刻的关联。我们不能不问:伴随着经济的“转型”,是不是必然会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型”?如果这个“转型”已经是个事实,那么其结果是什么?该如何评价?促进这一“转型”的机制又是什么?大众文化在这当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对此类问题的追索,也不能不使我们的文化视野愈加开阔。与此相关的是,如前所述,这些基于中国现实问题的分析研究和理论追索,必然要和对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批判与“挪用”的过程同时进行。我们希望,这两者的结合不仅使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者在“白手起家”的情况下能比较快地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批评语言,更重要的是,是逐渐建立适应现代中国情况的文化研究理论和方法。

大众文化的性质篇2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直接而肯定的论述,大众文化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商品性的存在。马尔库塞也指出:“在这个世界上,艺术作品,同反艺术一样,即成为交换价值,成为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商品而存在的大众文化,它的交换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使用价值,文化自身的本质属性在社会中被忽略,“纯粹的使用价值,肯定已经被完全的交换价值所取代。”这样来说,阿多尔诺仿佛取消了大众文化的使用价值而完全肯定了其交换价值。阿多尔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论断,因为,在他看来,大众文化真正价值的实现应该在于其满足人的文化审美的需要。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文化所激发的人类对社会地位以及社会财富的需要不是对人的积极肯定,一个具有自身创造性以及积极性的人是不需要这些的。所以说,这种文化使用价值不是对人的本质的积极的肯定,而是对人的本质的创造性、积极性、本质的否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完全否定了人的本质,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商品,而是完完全全地沦为商品,因此,大众文化的这种商品性就有了批判的必要。大众文化的这种商品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文化生产的过程中,文化成为纯粹的利润工具,利润成为大众文化生产的首要考虑因素,对一件文化的商品的衡量标准完全取决于获取金钱的数量多少。大众文化和社会上所有的盈利物品一样,不具有任何区别意义,只要是盈利的物品在一定程度上的价值是和文化一致的。这样,文化自身的本质创造性和积极性被泯灭。大众把文化作为一般消费品的这种行为,使得文化的自身价值遭到了否定,文化在社会中的这种特殊型产品的属性也被否定。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文化和这些产品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文化和所有的产品都被看成是人类为自身价值追求和金钱追求的过程中的一种承担物,它们都是单纯的商品。文化已经失去了自身具有的高压性和神圣性,失去了对自身精神的提升作用,成为仅仅是给人类带来短暂兴奋的商品。文化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不仅仅在自身的活动中发挥自身作用,还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渗透。不仅仅单纯的文化产品成为文化工业赚钱的工具,其附带的相关产业也成为社会牟取暴利的媒介。不仅仅是电影、小说等文化产品成为获取利润的物件,其相关的印刷品、无线电视等大众媒介也成为牟取相关利润的手段。文化的商品性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一切娱乐活动中,大众文化体系成为无处不在的盈利工具。

在整个文化体系中,人们对文化的追求不是对其内在价值的肯定,而是成为对效率的追求。人们关心的是产品能不能为自己获取利益和社会地位,不再问其是什么,而是关注其能够交换什么。人们关心的只是商品的交换价值,这种对文化自身使用价值的否定,使得大众文化完全成为商品性的产品,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内涵。

二、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

大众文化的性质篇3

为此,在具体的群众文化工作实践中,必须要满足一下三点基本要求:首先,要可以准确反映出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的主流思想,比如反腐倡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等;其次,要可以折射出我国社会现阶段精神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适应国际社会发展趋势。当前全球一体化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除了市场经济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之外,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突出,这也就变向的要求我国群众文化必须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才能更好的适应国际文化竞争;最后,还要更够满足我国群众对精神文化的主观需求,这样才能使群众文化工作获得认同与支持,体现出群众文化的群众性。

(二)新时期下群众文化必须具备开放性

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社会体系越来越开放,这是全球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在社会体系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完善的同时,我国对于群众文化的构建也应当凸显出开放性,集百家之所长,将各种文化精髓集于一体,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能够扩展眼界,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将自身的群众文化特色之处展现给世界,吸引世界的目光,供其他文化体系参考、学习,推动全球文化进步。总之,在当前我国的群众文化工作应当尽量实现中西有机结合,吐故纳新、广纳博收,使我国群众文化体系结构不断的丰富、完善,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时代性与有效性。

二、新时期下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对群众文化的建设途径进行扩展

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实践不应当拘泥于某几种形式,在当前应当多空间、多维度以及多形式的来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比如青少年文化、商业文化以及校园文化等等。尤其要加大对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比如建设农家书屋、大面积覆盖农村信息网络,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培养农村群众文化骨干,将群众文化建设到基层、落实到基层。只有充分扩展群众文化工作途径与空间,才能增强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性,全面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质量。

(二)发展群众文化艺术创作事业

文化创作是群众文化的前沿,创作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作品,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充分享用,可以提高群众自身文化素质,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抓好文艺创作,积极进行艺术创新,积极创作反映家乡风貌的优秀作品,繁荣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工作。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往往比较接近广大群众的生活,更能亲切、生动地反映广大群众的思想和情感,直视平凡的人生。要发展文化创作事业,一是创造平台,鼓励艺术人才创作优秀文化作品并发表。二是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和应用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器乐设备等。

(三)突出广场文化的群众性优势

从我国计划经济的发展阶段开始,广场文化就一直繁荣至今,它一方面为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物理空间,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我国人民的思想精神活动状态。虽然当前我国人民对于广场文化的需求以依赖程度不比早期那样高,但它依然是群众文化开展与落实的一个重要阵地。

在进一步突出广场文化的群众性优势,进行广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主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能具有明显、浓重的经济性与政治性,要降低广场文化的功利色彩,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核心,将工作重点放在缓解群众生活与工作压力上来;第二,要满足大部分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承受能力,虽然目前我国人均物质生活水平较几十年前相比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客观来讲大部分人可用于投入到文娱性消费的经济比例依然较低,所以注重广大群众的承受能力与需求是非常必要的;第三,要具有积极向上的引导性,可以对人民的生活与工作起到激励作用。

(四)注意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层次性

在我国因为人们的文化素质、经济水平差异很大,群众文化的发展和形式也不尽相同,所以群众文化的开展也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分层次开展,特别是城乡区别开展。城市群众文化因为经济、人口素质、环境等综合因素,发展较迅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广场文化、校园文化、青年文化都属于城市文化的范畴,并都发展顺利,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相反农村的群众文化因人口素质偏低、经济相对落后、空闲时间较少等原因造成了农村群众文化发展滞后、文化生活匮乏,严重制约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如何解决农村群众文化滞后的问题成为各地方文化部门的首要任务,我县文化局针对这种现象开展了,图书下乡、文化下乡等有意义的活动,逐渐改善了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问题,但是仅靠政府部门的小投入无疑是杯水车薪,无论是城市群众文化还是农村群众文化,都必须建立长效的发展机制,使群众文化建设进行有效、可持续发展,并且引导群众文化能够代表现代群众的精神面貌,体现与经济物质发展相对应特点。

(五)将群众文化工作融入到各种组织活动中

大众文化的性质篇4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群众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认识十分模糊,常常对两者无法区分。这主要是因为:

1、群众文化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自身理论体系尚在建构中,其发展还远未达到人们熟知的程度;

2、群众文化和大众文化在某些表象上有着太多的相似(如红红火火的文化活动、群众的广泛参与等),很容易使人产生混淆。

关于群众文化的探讨

关于群众文化的定义,群众文化理论界有几种影响相对较大的描述。1988年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群众文化词典》(汤友权、胡鹗飞主编)将群众文化定义为“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学艺术为中心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1988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群众文化学概论》(吴一平主编)指出“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为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为目的进行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综合性、普及性、传承性的各类文化活动”。1993年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群众文化学》(郑永富主编)认为群众文化是“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近年来有学者指出“群众文化是以群众为主体,由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活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生活等要素”。这些见解从不同角度对群众文化的本质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揭示了群众文化的某些特征。群众文化界对于群众文化定义的探讨过程,实际上又是群众文化人对群众文化本质认识的不断完善和深入的过程。这些积极的探索,对于帮助我们全面理解和正确认识群众文化是十分有益的。

在众多的探讨成果中,笔者非常认同成都市群众文化专家郑时雍先生的论述。他在他的《<群众文化学原理>教学大纲》中提出,“群众文化是社会实践主体按美的规律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在社会化满足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在文化方面得到彻底解放的体现。它以文艺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也包括了群众文化事业的各种必备要素”。他认为,群众文化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的蒙昧阶段、阶级社会的自在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自觉自为阶段,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走向了与专业文化艺术“双并举”的成熟阶段。郑时雍先生关于群众文化的本质概括,从哲学、社会学的维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具体来说,他从历史唯物主义及“群众史观”的理论基石出发,揭示了群众文化的本原、内容特点以及群众文化现象的基本矛盾。郑时雍先生关于群众文化的本质概括,已经逐渐获得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应当说群众文化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群众文化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熟而成熟的,也就是说,群众文化自从它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矢志不渝的追求与卓有建树的体现之后,便真正获得了价值观念、物质基础、文化制度的成长和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文化属于主流文化范畴,并随着共产党统治地位的稳步确立,逐步发展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方式。其文化工具论意义也随着我们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而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审美教育功能,成为与国民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密切相关的重要文化形态,从而真正获得了相对独立的文化价值。

蓬勃兴起的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又称市场文化,是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以市场为依托,向人们提供文化消费产品、场所、服务等城市文化现象。它最初是在西方国家形成的。我国的大众文化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而成长起来的。

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一元化语境中,国家对文化生产手段是有严格控制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图书馆、影剧院等文化生产和传播均以表达国家意志和主流话语为最高行为规范。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以及主流文化对多样性的倡导,为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提供了合法性的依据。大众文化就这样以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中迅速登场。民众的文化消费欲望和对文化娱乐功能的强烈诉求,则加速了大众文化的膨胀和弥漫。其市场运作机制,解构了既有的文化一体现状,它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市民社会对自身文化利益的普遍肯定,满足了民众的多元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它又以新的文化内容再造、改变、诱导着民众和社会的文化趣味和审美观念。

大众文化在中国已经取得全面的胜利,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不能因为它在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追求上已获得成功、对活跃文化产业机制和社会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意义,而忽视了它与生俱来的先天性文化缺陷。大众文化从来就以中性的面目出现,它没有自己坚持的固有立场,只受市场规律的支配。只要有利可图,任何文化形式都可以被作为利用的资源。因此,它具有文化价值取向的商业性、文化构成的泛容性和文化目的的随意性。同时,由于大众文化本身是一种寻求感官刺激的幻觉文化,它向人们提供的文化内容均是以想象的方式出现,与人们生存的现实并不发生直接联系,这又决定了它的文化主体的异质性。这就构成了大众文化基本的本质属性,并充分显示出它的两面性。

在我国,大众文化由于价值取向与主文化的冲突而决定了它的亚文化性质。但事实上,心灵疲惫的人们仍然愿意在大众文化的“平民意识”中实现个人的向往和趣味,实现自己在文化上的自我确认。

因此,我们至少可以总结两点:一是大众文化致命的缺陷以及这种缺陷伴随文化内容的扩张,对当代文化建设形成的巨大的价值冲击;二是大众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既表明了它对民众的吸引力和草根特性,又无不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主流文化与人民大众现实生活的距离感,以及由此导致的单调和苍白。

群众文化和大众文化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总体上讲,群众文化属于社会主义主文化,大众文化属于亚文化。

从文化主体看,群众文化与主文化具有文化主体的同一性,因为它是以马克思群众史观为指导的,尊重和承认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主体地位,尊重和承认人民群众文化实践的主体地位,这与人民群众在我国的社会地位是一致的。而大众文化却具有文化主体的异质性,因为大众文化的商业消费取向,决定了它关注的并非人民群众的本质需要而是对主体“量”的意义的覆盖和传播;从文化构成看,群众文化因起源于主体的社会实践而具有本源性,大众文化则为了对主体“量”的追求,在形式上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而非文化内涵深刻性的追求,所以文化构成上具有泛容性;从价值取向看,群众文化是通过文化艺术形式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具有明显的美育性,大众文化的利益最大化,是支配其市场运作机制的价值尺度,故具有商业性;从文化需求看,群众文化最大限度地反映出主体丰富的各个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具有本质性特征,大众文化对感官刺激的诉求是寻求主体“量”的覆盖的必要手段,显示出非本质性;从活动方式看,群众文化强调主动参与而具主体性,大众文化中消费一方只是单纯的受众,失去了人对文化的“创造与享受”的统一,显示出单方向的受众性;从文化方向看,群众文化的传播以人的需要为前提,并不断调整对主文化的偏离,带有方向主导性的自觉,大众文化对流行、时尚的追赶存在盲目倾向,具有自在性;从文化传播看,群众文化具有人际交流和文化关怀的情感化的特点,大众文化则通过机器作为载体,是典型的人机交流;从文化目的看,群众文化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与主文化具有一致性,大众文化因为利益的追求,有什么样的市场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目的,故表现出随意性。

参考文献:

汤友权、胡鹗飞 《简明群众文化词典》 湖南大学出版社 1988

吴一平《 群众文化学概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郑永富《群众文化学》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3

大众文化的性质篇5

一、概述

群众文化是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文化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它是包含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工作、文化事业和文化队伍建设在内的具体概念。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群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活跃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具有突出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护与实现人民群众的基化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应有之意。

二、我国群众文化的基本特性

(一)群众基础的广泛性。这是由群众文化的文化主体所决定的。群众文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实践者,是全民性的,它的文化内容和价值取向通过通俗的丰富的活动形式,在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得到传播。

(二)文化享有的民主性。群众文化与大众文化、专业文化在文化参与和享受上的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文化享有的民主性。群众文化由于对文化创造和文化享受的双重强调,人民群众能通过自身参与文化活动来实现文化接受与文化创造的双向转换,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

(三)独特的文化传递性。由于具备主文化性质和与人民群众的“亲和性”,正好使群众文化成为了主流文化意识与人民群众互动的中介。在这种状态下。群众文化是背靠主流文化和专业文化,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这使得群众文化的文化传递性具有了无法取代的独特性。

(四)温和的文化制衡性。随着当代中国群众文化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逐步发展,群众文化已经具备了新的文化内涵。一是群众文化的组织、创作、辅导、研究都扩大了文化视野;二是在这种“匠补”中,通过其社会美育职能,比较温和地去调整、融合其他社会文化形态,共同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生态环境。

(五)强烈的文化传承性。群众文化是一种真正面向广大群众的文化。它在活动内容上对民间、民俗文化的充分利用,使它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神。群众文化所涵盖的群众艺术与民间、民俗文化所涵盖的核心形态――民间文艺。

三、群众文化的群众性

(一)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群众性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活动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活动范围可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阶层。良好的、高尚的、能振奋人精神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能给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社会的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只有不断的“注意”,不断的重视,面向广大老百姓的这种文化需求,并付之实践,才能做到更好的服务供给。

(二)必须尊重老百姓自己的兴趣和意愿。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彰显自我,表达自我声音的重要载体。社会充分充许和尊重各种“自我”的存在,不要以强迫的手段扭曲人性的真实发展。劳动人民充分体会到了社会的尊重,才能更好的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凭借自己的创新能力的革新能力推动着群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如何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多种功能,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高群众文化素质

首先,要充分发挥好群众文化的服务功能。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把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放在首位。其次,要发挥好群众文化的教育功能。要始终坚持。最后,要发挥好群众文化的审美功能。要通过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审美认识,使他们在比较中鉴别美丑,区分好坏,既积极吸收中外文化的精华,又自觉抵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

(二)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服务作用,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大众文化的性质篇6

当我们试图深入影视艺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批评的时候,我们首先会遇到它的文化属性问题。因为艺术是文化的特定表现,它“双重地归属于文化:一方面,作为文化所产生的并且在文化中发展的艺术活动方式,作为由艺术创造者和艺术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而实现的人对世界的艺术形象掌握的方式归属于文化,另一方面,作为在文化中对象化的、固定的、得到储存的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活动成果归属于文化”。(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114页。)实际上,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以文化为表现对象。那么,何为文化呢?文化是一个古已有之却又长期争论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二百个之多。从词义学的角度看,“文化”一词在西方主要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指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的。在汉语中,“文”是一个象形字,它的原始形象是表示许多装饰花纹相互交叉,富丽而不单调。《说文解字》即是这样解释的:“文,错画也,象交文。”《易·系辞下》也说:“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中则有这样的句子:“五色成文而不乱。”“化”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匕”,“匕”乃回首从人之意,表示引导从善;也可解释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这里,文化实际上被理解为一个过程性的动作,这个动作既指涉人有意识地作用自然世界的活动,又包含了原有的自然物根据人的活动改变面貌和秩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成为属人的,从自然物变为文化物,从自然秩序变为文化秩序的过程。”(注:丁亚平《艺术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第31—32页。)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含义也在不断地演进,不断地扩展,由人对自然的改变性活动和自然的人化到人的社会活动及由此而形成的组织、制度、思想与各种意识形态结构都成为文化的表述对象。正如萨姆瓦所说:“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赋义方法、社会阶层的结构、宗教、时间观念、社会角色、空间关系观念、宇宙观以及物质财富等等的积淀,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取的。”(注:萨姆瓦等《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第28页。)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更为明确地指出: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的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显然,文化的范域是极其宽泛的,其所有构成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艺术层次。“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属于文化,以‘天然’向‘文化’的转化正是在物质水平上开始为限。而至于精神生产,它则形成精神文化的层次。只是必须预先说明,不应该在那种涵义上理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区分:仿佛前者是某种纯物质的和只限于物质的东西,后者则是某种纯精神的和只限于精神的东西。而应该理解为:在文化的这些层次中,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相互关系正相反——物质文化根据自己的内容和发挥功用的方式是物质的,精神文化在这些决定性的方面是精神的,然而它的所有产品是被物化的,否则,这些产品就根本不可能存在;而物质文化的全部过程表现精神的目的、计划和模式。”(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88页。)人类全部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构成文化的艺术层次或称艺术文化。艺术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处于一种特殊地带,它介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既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又分别延射、渗透于物质和精神文化,以“边缘艺术”的形态与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交叉、交融,如建筑艺术、工业品艺术设计、演说艺术及艺术政论作品等。实际上,即使是处于独立空间的纯粹的艺术创作,也与物质和精神文化领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为无论多么纯粹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以特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主体的生成和生存环境,并且不可能不表现和反映特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状态和内涵。由此可见,艺术不仅是文化的重要构成,而且成为文化的一种生动而有意味的表达。

正是由于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表现文化,所以文化便从根本上决定着艺术的性质与特征。苏珊·朗格指出:“常说的艺术基本统一性,并非在于各类艺术形成要素的相同和技术的相似,而主要在于它们特有含义的唯一性,即在于全部艺术‘意味’的意义。‘有意味的形式’(其确实有意味)是各类艺术的本质,也是我们所以把某些东西称为‘艺术品’的原因所在。”(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3页。)这里的“有意味的形式”即是情感的形式,或称人类情感的符号,它是“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它反映着难于言表从而无法确认的感觉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概念,起码为上述要求提供了出发点。所有的描绘方式都是复杂的、准确的和微妙的。符号的制造,就像制造一个便当的碗,一支顺手的桨那样,要求着高明的技术。表达的技术是比自卫技能更为重要的社会传统。……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0—51页。)作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无疑是为人类情感的表达需要而诞生的,同时也会随着这种表达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而无论人类情感抑或这种情感的表达,都在文化的范畴,且既为其它文化形式所影响和制约,也影响、制约着其它文化形式。因此,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代,由于这一区域、时代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及生成于斯的人类的特定情感的决定,艺术便诞生了它的特定风格。当然,这种风格不仅表现在艺术家身上和艺术作品中,同时也表现在艺术符号-形式方面。如所周知,东方写意的文化土壤诞生了以虚拟、程式为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戏曲,而写实的话剧只能由与之相适应的西方文化所孕育:至于话剧在中国的移植,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文化的“西风东渐”。所以,不仅一个艺术家、一件艺术作品的出现与一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是一种艺术样式,也可以看作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难从艺术符号上找到其特定的文化信息;反过来,我们研究一种艺术样式,显然也必须首先考虑其文化属性。只有把握了文化属性,或者说,只有搞清楚了这种艺术样式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才有可能找到接近它、了解它、并深入研究它的有效路径,才有可能对它作出实事求是的确切评价。对影视艺术的研究、批评便是如此。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并存着三种文化形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所谓主流文化,是指反映统治者的价值取向、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维护统治者的地位并在国家机器运转中起主导作用的统治者的文化。所谓精英文化,也称雅文化,即由少数知识程度、思想修养、艺术造诣明显高于广大普通群众的社会上流人物所创造的文化形态。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前工业社会的各个阶段,这种精英文化或雅文化常常与主流文化相互渗透,互为依存,共同构成一股左右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力量。如我国历史上,曾以正统的儒、道、佛三家学说为主体,以《诗经》为发端的文流为正统规范,历经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至近代西学,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上层文化,这种上层文化就是典型的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混合体:它在态势上属于精英文化、雅文化,而在功能上则完全属于主流文化。当然,有时候,精英—雅文化也会处于与主流文化分离甚至对立的状态,如在现代,精英—雅文化就往往以“纯粹”的文化形式反抗主流文化的或干预。至于大众文化,情况则有些复杂。从字面上理解,“大众文化”就是大众所创造的、适合于大众且在大众中流行的文化,这一点似无歧义。但同样为大众所创造、同样适合于大众、同样在大众中广泛流行的还有“民间文化”,它是否也属于大众文化呢?对于这个问题,人们的看法便有不同。“大众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的《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现代社会中涌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所接受的文化。“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的产物,这种社会最先产生于先进的工业主义的美国。”(注: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33页。)显然,这种观点强调了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并由此将此前时代就已存在的“民间文化”排除在外。周宪更为明确地指出:“我认为,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大众文化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首先,大众(mass)这个概念是一个现代的范畴,与传统社会的俗民(folk)概念截然不同。从社会学角度看,大众文化首先是和大众的形成密切相关。而大众的形成又是现代社会的工业化都市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工业化,现代城市出现了;城市吸引了大批人口的迁入,大批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城市里原来的居民也发生了变化,于是便形成了奥尔特加所说的‘平均的人’——现代都市大众。这和传统社会中分散地居于乡镇甚至乡村的俗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造成大众文化出现的第二个直接原因,是技术的进步所形成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相当程度上说,没有大众传播媒介,就没有大众文化。正是大众传播媒介使得大众文化迥然异趣于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文化的产物,它和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截然不同。……无论是大众抑或大众传媒,都是现代文化的产物。”(注: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4—65页。)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一些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具有相当时间跨度的概念,并不局限于现代工业社会。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当然并不否认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的区别,但那只是大众文化在不同时代的阶段性差异;即使是在现代,大众文化也不都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如服饰、饮食、时尚等。大众文化不等于大众传播,也不等于以电子媒介为表现形式的群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一个历史更为久远,内容也更为复杂的概念”。“群众文化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但群众文化并不就等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早在群众文化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其主要形式是‘民间文化’(包括民间故事、民歌、占巫、庆典、戏曲说唱、绘画装饰),这就是传统的大众文化。”(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这里又引进了“群众文化”的概念,可见大众文化是一个种概念,它还拥有若干属概念。对于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文化具有过程性,正如c.p.曼克思所说,文化现实(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历史的,来自于过去,并前进到新的未来。(注:转引自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129页。)大众文化同样如此。尽管“大众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现代,然而并不意味着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的产物,它在过去时代就已存在,这种存在当然只以其本质与现代大众文化的一致为标志,而在表现形态和具体特征上则可以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如上所述,传统的民间文化与现代的大众文化在大众创造、适合大众及流行于大众等方面如出一辙,这就充分显示了二者本质的一致性。事实上,大众文化是不断发展、变迁的,主要表现为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如果说在前工业社会,大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为主要形式:那么,在工业和后工业社会,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当然不是唯一形式)则转变为大众传播文化,虽然大众传播并不等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由民间文化向大众传播文化的转变,无疑是人类总体文化发展的结果,它不仅更新和完善了大众文化的内部构造、结构功能,而且大大提高了大众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的地位,因为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不似以往民间文化的无足轻重。众所周知,传统的民间文化因其浅与俗往往难登大雅之堂,从而不能对社会文化发展构成决定性的影响,虽与精英、主流文化并存,却始终处于边缘地带;而现代大众文化(大众传播文化)却几乎控制了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向,既使精英文化难以举步,也让主流文化不得不首肯和认同。“这情景确乎令人惊诧。大众文化一开始还只是零星地、羞怯地在‘娱乐’的名义下被举擢而出。然而,很快这种局面就被轻而易举地改变了。不仅仅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也不仅仅是西部片、武打片、娱乐片、爱情片、警匪片、生活片,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录像、流行歌曲、摇滚乐、卡拉ok、游戏机、迪斯科、劲歌狂舞,还有像袜子一样被频繁更换、忘却的流行歌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几乎是渗透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精英文化,则被困窘万分地挤出了世人的视野。”(注:高小康《大众的梦·潘知常序》,东方出版社。)现代大众文化的兴起一方面是缘于现代社会人们特定的社会心理和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大众传播文化的独特功能,即大众传播的媒介系统不仅对人们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控制力,而且以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量而全面的渗透在全社会构成一种媒介环境,从而使得“人们一天除睡眠和工作外,几乎全在媒介中度过”,“媒介带来的信息充满着生活空间”(注: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53页。)。这样,大众传播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任何社会现象、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乃至某一个人物、某一种商品充分“炒”热,让世人不得不接受。而现代大众文化正是在大众传播文化(媒介)的功能作用下,同时契合人们的社会时代心理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唯其如此,所以从总体上看,尽管现代大众文化的声势、地位已远非传统的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可以望其项背,但却并没有超越后者的浅与俗。这种浅与俗对于传统大众文化——民间文化来说除了限制其自身的发展外,并不存在其它危害;而对于现代大众文化来说,由于它已肆意越过边界侵吞了精英文化的领域,把精英文化赶入了枯鱼之肆,因而它的浅与俗则有可能导致人类文化的全面退化。正如美国著名大众文化评论家伯纳德·罗森贝格(bernard rosenberg)所认为,现代大众社会存在着单调、平淡、庸俗、丧失人性及人们在富裕生活中容易产生诱惑和孤独感的缺陷,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达和表现的大众文化虽然可以暂时克服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感、孤独感和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有可能大大地降低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导化。于是,如何处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如何改造和提高大众文化的品位便成为了大众文化发展所亟须解决的问题——现代影视艺术正是以这样的文化境况为背景进入我们的研究、批评视野。

不论电影抑或电视,其诞生伊始,便不仅意味着人类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的出现,而且标志着现代大众文化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鉴于当代大众文化已与现代通讯手段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一个关键的文化转折点。它奇妙地将技术、商业性娱乐、艺术和景观融为一体,使自己与传统文化的精英显得格格不入,并对其造成重大的威胁。”(注:[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出版社,第32页。)电视同样如此,正如日本电视社会学家井上宏所指出:“电视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手段,为自己在大众传播媒介中赢得了应有的地位。在电视传播过程中,在电视播出者与视听者之间,通过电视图像形成了新的传播关系。日本的电视传播学者藤竹晓认为,电视传播的基本要点是人们如何把电视作为社会认识的手段而加以利用并使之发生效果,即把电视看作是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同时,电视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娱乐作用’。电视传播是以图像为主(也包括语言、音响效果和音乐等要素)的媒介,而图像则产生了电视传播的两重性,一方面使视听者认识世界,另一方面为视听者提供了娱乐。”(注:[日]井上宏《电视社会学》,见藤竹晓著《电视社会学·附录一》,安徽文艺出版社,第129页。)由此可见,电影、电视是认识与娱乐并举、传播与艺术并存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本为现代大众文化的重要构成,具有现代大众文化的性质与特征。而既在现代大众文化之列,影视艺术便首先是一种适合大众审美心理和欣赏水平、为大众所喜爱的通俗艺术,这与民间艺术类似(所以民间艺术/文化即是传统的大众文化),却与所有高雅艺术划清了界限;而其现代性,即与现代通讯手段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和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以奇妙的声像记录及呈现为艺术创造方式,以及以对当代大众生活、心理的准确把握和表现为艺术追求,以满足当代大众的审美、娱乐乃至消闲为创作目的,则使影视艺术将作为传统大众文化主要形式的民间艺术/文化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至于商业性,更是影视艺术同时区别于传统高雅和民间艺术的现代大众艺术(文化)的重要特质。影视艺术正是这样的一种艺术样式:它集传播与艺术于一体,熔通俗、审美、娱乐、消闲、商业于一炉,乃大众文化的现代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大众文化的艺术表现方式。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便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影视理论与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尽管从总体上来说,现代大众文化正处于上升期,其发展方兴未艾,但我国影视艺术却已面临危机。有观点认为这种危机为各种现代大众娱乐/文化形式的蜂拥而起所致,实际上,任何娱乐形式其魅力都无法与影视艺术相比拟,更无法取而代之。显然,影视艺术的危机不是由于来自外部的“同行相争”,而是由于自身内部的问题。具体地说,我们对影视艺术的大众文化本质还缺乏真正的、深刻的认识,对影视艺术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内部机制和运作规律还缺乏了解、掌握;或者,甚至根本没有将影视艺术纳入大众文化的范畴,置其大众文化规律于不顾。一个突出而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理论和创作上流行“三分法”。所谓“三分法”,即人为 地将影视艺术作品分成主旋律片/剧、艺术片/剧和商业片/剧。主旋律片/剧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用概念代替形象,或用形象图解概念;艺术片/剧故作高雅,阳春白雪,孤芳自赏。这两类影视片/剧都以不顾观众兴趣、爱好,远离大众为共性,是“文以载道”、“为艺术而艺术”等传统艺术美学观念,实际上即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的演绎和表现。商业片/剧应该是绝对通俗化、大众化的,因为它追求票房,重视观众,甚至可以迎合观众。例如好莱坞的商业片/剧就是真正的大众艺术,它们能够真正地令大众着迷,充分满足当代大众的娱乐、审美需求;而我国的所谓“商业片/剧”则只不过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因为受传统艺术文化观念的长期熏陶和沉重压迫,真正的艺术家们往往羞于与大众为伍,不愿意从事商业片/剧创作,也不懂得怎样创作商业片/剧。因此,迄今为止,我国的商业片/剧创作从未获得应有的地位,大部分“商业片/剧”出自缺乏艺术功力者之手,或为艺术家不得已(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勉强为之,随意为之,甚至随便为之,以致这些作品基本上既无艺术性,也无商业性。其实,艺术性与商业性在影视创作中并不是对立的,恰恰相反,它们相互依存,至少,商业性必须以艺术性为前提。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与现代大众艺术文化观念的分水岭不在于是否承认艺术的存在,也不在于认定艺术层次的高低有别(尽管人们已习惯于认为大众文化/艺术浅俗、低级,事实上大众文化目前也基本上处于浅俗、低级的层面,如前所述;但大众文化/艺术的艺术文化水准并不是没有提高的可能:不仅大众的素质可以不断提高,而且大众文化/艺术自身也存在着提高品位的机制与功能——这种机制与功能将在“现代影视艺术的文化学研究之二”里详论),而在于是将艺术的接受者定位于少数人,抑或定位于大众。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在讨论文学文本时提出了“读者性文本”和“作者性文本”两种文本倾向,“巴尔特对这两种文本倾向的区分不只是指文本的基本性质,而且也指文本所引发的阅读方式。‘读者性文本’往往让读者被动地、单纯接受式地阅读,使读者单向地从文本接受意义。相对而言,‘读者性文本’是一种封闭性的文本,易读易懂,清晰明了。‘作者性文本’和‘读者性文本’不同,它不断地要求读者积极介入,像作者一样或者和作者一起建构文本的意义。这种文本将其构意结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要求读者对文本进行再创作。……‘读者性文本’通俗易懂,比较大众化,而‘作者性文本’则比较深奥复杂,是少数人欣赏的先锋文学”。(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影视艺术作为大众艺术(文化)形式,显然应该构建“读者性文本”——商业片/剧所建构的便是这种文本,它并不排斥艺术性,其与建构“作者性文本”的传统高雅-精英艺术的区别仅在于文本的基本性质及其阅读方式不同而已。由于对商业片/剧的误解、歧视和实际创作的粗劣状态,可以说,我国真正的商业片/剧根本还没出现。这样,不论是观念上还是实践中,影视艺术在我国都还没有真正被当作大众文化来对待,国人是一直沿用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按照传统艺术美学原则倡导和从事本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影视艺术的创作,焉能不使影视艺术陷入危机?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外影视界虽然没有“主旋律片/剧”的概念,而“文艺片/剧”和“商业片/剧”的说法却是存在的。但不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纯粹的文艺片/剧,即所建构的是“作者性文本”的影视作品,无不感到寂寞与孤独,自觉难与商业片/剧一争天下。事实上,文艺片/剧并不是没有存在价值,只是其真正价值不在于被观众接受,而在于探索影视艺术的内在机制,尝试各种艺术创作方法和手段,尽可能挖掘出其潜在的表现力,从而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与启示。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影视艺术的主要片/剧种只有、也只能是以建构“读者性文本”为基本特征的“商业片/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门提出这一概念,因为影视艺术的商业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其机体的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大众社会和现代大众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也就是说,所有影视作品都应该具有商业性,都应该是商业化的,因此,提“商业片/剧”就好像说“女人是人”、“松树是树”一样纯属多余。当然,强调影视艺术的现代大众文化属性,主张影视艺术创作遵循现代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不意味着现代影视艺术只能停留在一般大众文化的浅、俗层面上。相反,由于影视艺术不仅是所有大众文化形式中对大众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一种,而且,它的特殊机制还赋予了它有效吸纳高雅艺术与文化因素的功能,这就使得它不仅可以自身超越浅与俗,而且还有可能引领整个现代大众文化提高品位。

大众文化的性质篇7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即大众文化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被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标准化的文化产品,其中渗透着"宰制的意识形态",也是政治与商业联手对大众进行欺骗的工具,带有贬义色彩。

在传统社会和封闭的体制中,主导文化以政治意识形态的形式对社会发挥支配作用,{雅文化以其形上追求和审美意境体现着一种对现实的超越,世俗文化以其地域性和民族性表达着人们的情感归依、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但是,在现代化全面启动以后,科技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市场原则改变着人们的观念,效率意识加快着社会的节奏,理性主义推动着人们求实精神的形成。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民众经久不衰的政治热情开始退潮,而消费主义观念却开始渗透到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中。于是中国主流文化开始出现了一个巨大转折。无论是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或是启蒙主义的知识分子文化,都或者悄然退出或者被挤出了文化舞台的中央。那些五彩缤纷但却昙花一现的文化"快餐"几乎垄断了中国的文化市场,以宣泄和释放为目的的消费文化铺天盖地,"这一切,标志着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大众文化的时代。它标志了中国文化从政治、启蒙文化向娱乐文化的转变"。[1]

这种大众文化与世俗文化不同,世俗文化有久远的传统,无论是生活习俗还是饮食习惯、服饰风格、文化信仰、节庆仪式都充满着地域特色,而且并不一定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根本改变;而大众文化则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大众媒体发达的背景下出现的,相对于传统社会和封闭体制下的文化来说,大众文化无疑是一种解放的体现并推动着文化走向开放。但它又有依自身的逻辑展开方式并出现消极后果。因此也就有必要对大众文化有一个客观的分析和正确的认识。

首先,它在功能上是一种游戏性的娱乐文化。大众文化多以日常生活行为和感觉、感触为主要内容,因此特别追求诉诸感官的娱乐效果。大众文化变幻着各种形式供人娱乐,并充分满足和发掘人们的感受,引导人们注重消遣、游乐和嬉戏,所谓"跟着感觉走"、"玩得就是心跳",通过这种感性刺激使人活得更轻松和随意。

其次,它在生产方式上是一种由文化工业生产的商品。大众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文化,现代化科技手段是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重要载体,因此能使大众文化在短期内迅速漫延和扩张。而西方的大众文化实践表明,大众文化和市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具有明显的市场品性。大众文摘 要:科学技术的推动使大众文化以空前强大的气势发展起来,主流文化逐渐变得黯然失色,高雅文化也在日益边缘化。因此,对大众文化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就成了当务之急。许多学者对大众文化有诸多争论,当前学术界对大众文化中功用与审美的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念认为人类生活的审美化是一种真正的进步,是人性的真正复归。另一种观点是大众文化意味着复制时代的到来,是功用的时代,审美在生活中弱化。文章认为当代人类生活审美化的意义需要从人的发展视阈中加以审视,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物质基础和文化形态的跃迁使人的发展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性转向:人的发展从以物质需要满足为目标和动力转向以精神需要满足为目标和动力,文化在人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文化在本质上是审美的,人类生活审美化的实质是人的当展的审美诉求。

关键词:大众文化;审美;人的发展化在其运作中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大众文化是在工业时代的市场化扩张中孕育并形成的,市场是它的试金石,消费者愈多,大众化则愈强。

再次,在文本上是一种无深度的平面文化。消费大众的心理需求、精神追求是各异的,接受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只能从多数人的一般需求特征和接受水平出发,"一般"即是"标准",标准化于是就成为大众文化产品的一个特征。最后,在传播方式上是一种无等级的市民文化。大众文化面向世俗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市民文化。一般说来,大众文化的存在形式是一种私人生活空间的拓展,其存在过程也是一种由个人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是一种中性的大众消费,因而其基本原则也就是满足平均的大众趣味--媚俗与滥情。取悦大众是大众文化的重要价值追求。大众文化既要合乎时宜,又要能够产生轰动效应,尤其是当其以电影、电视等现代传媒为依托而存在和表现时,则更强化了大众文化的这种时效性特征。

二、大众文化功用与审美的理论纷争

大众文化作为随着工业的现代化进程逐渐在都市中发展、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化类型,确实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所说,已经远离了传统的艺术生产方式而成为一种"文化工业"(cultural industry)。不过对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来说,用"文化工业"命名大众文化,其本意似乎并不像人们今天解释并竭力张扬的那样,只是为了揭示和批判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复制性和模式化;他们讨论"文化工业"其实是为了清算工具理性及其造成的"同一性"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即强调"文化工业"这个概念在批判极权主义政治及其文化策略上的意义。指出这一点是想说明,"文化工业"论实质上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试图通过"文化工业"来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文化生产和消费上的垄断性与强制性,进而阐明大众文化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地强加于社会大众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他们利用"启蒙神话"控制社会的一种策略或者手段。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对西方现代社会的形成起了决定作用的启蒙过程,其实并不像人们通常描述的那样,是一个将人类从迷信、愚昧中解放出来,并一劳永逸地使人获得了主体自由的辉煌历程。在他们看来,启蒙实质上交织着启智和蒙蔽、主体化和异化这样两个相互冲突、彼此矛盾的过程。一方面"启蒙想消除神话,用知识来代替想象","使世界清醒"[2];这个过程推动了人的主体意识的生成。另一方面,工具理性带来的"技术的完善、商业和交往的扩大、人口的增长,都迫使社会走向一种更加严厉的管理形式中去"[3];对工具理性的盲目追求,导致了人本意识的淡化和极权统治的发生,于是又有了促使现代社会走向异化的另一个过程。不仅如此,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还进一步指出,异化过程的发生并非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对启蒙理性的误用,而是源于启蒙精神的理性观念本身就潜藏着思想和实践上的"自我毁灭的倾向"。这种"自我毁灭"表现为,以摧毁神话为目的的启蒙精神,由于把工具理性奉为无所不能的"上帝",使之成为思想的主宰和统治的原则,从而制造了一个盲从工具理性的现代神话。然而作为工具理性的实践,现代科技的发展却带来了这样的后果:"在这种社会里,生产设备趋向成为极权主义的,到了设备不仅规定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职业、技能和处世态度,而且也规定个人各种需要和愿望的这种程度。……这种工业技术社会,是一种已经在各种技术的概念和构成中运转的统治制度。"[4]由此可知,不是外在的原因,而是启蒙理性本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注定了启蒙势必走向自己的反面,它通过工具理性、管理体制和泛化商品抽象量化的"同一性"进程,"夷平"了社会和文化的一切差异,剥夺了个体的自由,使现代社会陷入以理性之名所建构的、新的统治和奴役之中。

现代科学技术这种巨大的革新会改变各种艺术的所有技术,并以此影响创意本身,最终或许还会魔术般地改变艺术概念。本雅明指出,随着技术复制在现代艺术生产中的广泛运用,艺术品固有的某些特点甚至属性,都开始发生变化,其中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艺术作品价值的丧失,复制性使之独一无二的生存状态丧失。因此,本雅明强调复制技术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可能给艺术生产带来这样的后果,即"艺术作品的可技术复制性改变着大众与艺术的关系"。对比了霍克海默、阿多诺与本雅明对艺术的看法,简单说来,阿多诺倾向于艺术、审美是不可融入日常生活的,而本雅明则相反,认为艺术应该走向"此岸",实现艺术、审美世俗化。

三、人的发展的审美吁求

在人类社会相当长的历史中,由于"人是理性动物"这一信念始终牢固地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美往往被认为与非理性和感性直接关联,因此美只能成为生活的辅助部分或奢侈象征,它于人生的作用,或者作为所谓社会上层阶级的一种生活情调而得到承认,或者只是作为少数文人知识分子的生活标志得到重视。美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和重要的衡量标准,只是在当今这个时代才成为一个普遍可感的社会生活事实,这一生活事实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形态的跃迁为条件的。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人类生活开始转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温饱生活基本解决,人类基本结束了为争取基本物质生活资料而展开的生存竞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质的跃迁。反观历史,在物质极其匮乏的条件下,生存的压力迫使人不得不把物质的满足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5]

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是与人类物质生活基础的跃迁相联系的。在以物质作为发展的根本追求的时代,文化附着于物质生产,人的精神生活在总体上也体现为物质生活的补充。在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获得满足之后,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独立意义,它的展开不再是作为物质生活的补充,而是与物质生活并列甚至比物质生活更重要的生活内容。

从人的生存和发展来看,无论对大众文化下日常生活审美化持肯定的态度还是否定的态度,最为重要的是:"所有这一切都标明当代生活世界中的美的现象的一个根本转向,即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生活化。一般来说,生活是衣食住行,是劳作与交往,它是功利性的。而审美是非功利性的。生活中当然包括了美,但只有艺术才是纯粹的审美活动。因此生活与审美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不过这种历史上产生的疏远在现代社会中走向了相互关联,即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这不是某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态度的变化,而是一种历史的生成,也就是生活变成美的,而美变成生活的。这样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称为一个走向美的时代。"[6]

大众文化,意味着大多数可以接受,容易获取,便捷式的快餐文化,取代的是以往繁复的功能,而审美是取代不了的。比如说电子书出现后,作为一般的阅读,线装书就没有意义了吗?并不是这样的,大众文化的发展,电子书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线装书会消失,它获得了另一种意义,包括经典、收藏、纪念等。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社会事物有繁向简发展,人类活动满足功能是第一需求,其他功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

目前,中国处于一个强调功能,审美意识缺乏的时代。大众文化,意味着文化复制时代的到来,批量生产,丧失个性,仅仅满足更便捷利用的功能价值,大多数人都身处批量生产的洪流中,使用着批量生产的成果,忽视独特的有个性的东西。譬如当今时代的阅读,网络阅读,电子书这一便捷的阅读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方式,过去传统的原始阅读已经逐渐衰落,花笺纸、毛笔、繁体竖字、线装书等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些都是美的代名词,是符合审美标准的。笔者不否认大众文化带来的便捷与,因为自古以来去繁向简就是人类的基本思维,但是希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功能与审美并行的时代。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人民群众从来也不是在意识中创造历史,而是通过他们的鲜活的现实生活去创造历史,人类生活的审美化背后隐藏的是人的发展的审美吁求。马克思通过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分析,深刻地预见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这一巨大转折,并把以解决温饱为目标的历史时代统称为"人类的史前时期",而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称为"真正的人的历史"。当然,人类生活的审美转向并不意味着人类已经具备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部条件,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仅仅为进入创造了基础,历史的惯性是极其巨大的,人类将不得不承受一个痛苦的转折过程。

参考文献:

[1]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 大众文化批评导论[J].天津社会科学,1996,(2).

[2]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单世联,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

[3]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4.

大众文化的性质篇8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273-01

一、广场文化活动的简介

广场文化活动是指在广场或者在户外开阔的活动场地,如市民广场、文化广场、社区广场,城乡较大的平整空间,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即以文化艺术为主体开展的活动,其是以广场为主阵地开展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包括文艺演出、文艺晚会、文艺赛事、电影放映、健身健美、展览(书法、美术、摄影、图片展)等。通过以上定义我们不难总结出广场文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在:1、群众自发性;2、广泛的参与性,面向群众,群众可以直接参与;3、政府主导性;4、规模较大,观众较多,具有一定规模性;5、文化活动内容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公益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这是广场文化活动的兴起、开展和发展的土壤,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1、群众是广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以自己最喜爱的方式自得其乐,娱悦身心,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位。2、广场文化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3、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融入到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一活动的开展营造了积极向上、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促进了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4、广场文化活动走向乡镇,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加快了城乡的一体化进程,提高了人们的文明素质和文化品位,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新形势下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的思考

1、要建立健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的管理机制并尝试市场运作。当地文化部门要建立规范的广场文化活动管理机制,使这一活动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人们的行为,提升人们的素质。并且这一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所以许多企业为了扩大知名度也积极参与到广场文化中来,为活动提供必要的赞助资金,使得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资金支持,尝试市场运作模式,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当地文化部门和社区工作者要对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进行专业培训,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鉴赏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对活动进行精心策划和高效组织,提高广场文化的质量,进而达到提高民众整体素质的目的。

3、要把握广场文化活动开展的方向性。要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好广场主题文化活动的实施方案,并提出具体要求和主体内容,明确责任。主题力求鲜明、积极健康、文明向上、雅俗共赏、喜闻乐见,并且配合政府开展活动,向群众宣传政府的事情和公告,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把握群众正确的舆论方向。

4、提高广场文化活动的感染性,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广场文化活动要围绕党和政府、群众关心的热点,挖掘身边的典型,自编自导自演,自娱自乐,以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向广大群众展示,取得群众的支持,让广大群众在观赏中接受教育和感染。

5、让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增强群众的参与性,体现文化活动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组织者可以结合各种节日和纪念日,灵活的设计活动主题,吸引广大的群众积极参与,把抽象教育形式变为形象教育,让群众更多的融入和参与到活动之中来,

6、扩大广场文化活动的娱乐性,让广大群众在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同时愉悦心身,开展活动要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融入更多的生活生产知识,尽可能的带动群众热情,让他们身有同感,扩大文艺节目的娱乐性,使群众在欣赏中心情得以放松,身心得到愉悦。

三、总结

大众文化的性质篇9

1.社会职能

笔者认为,要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文化馆亟需解决以下矛盾:

(1)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迫切需要和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文化服务所面临的经费短缺的矛盾。文化馆是公益性群众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它主要以社会效益的形式体现而不是以经济指标来衡量。因此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政府成为其经济来源的主要提供者。如重大节庆、文化下乡、群众性广场文艺的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村镇活动、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整理等。

(2)计划经济下长期形成的落后的行政文化观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要成为资源并按市场规划要求获得双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权利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文化馆的工作都是行政文化的性质,它的一切工作实际上是在上级行政指令中完成和实现的,但社会发展到今天,行政文化对办好文化馆的工作、对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显然存在一定的距离。现在的文化应当是以一种资源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文化馆作为文艺的创作、传播、培训三位一体的事业机构,它首先应掌握和使用大众资源,让其最大化地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旧的文化管理模式和“十七大”要求文化体制创新之间的矛盾。如何建立一套有利于调动文化馆各专业人员积极性,有利于各专业特长发挥、专业人员能进能出的良性的竞争机制、管理机制和分配机制,是文化馆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文化馆是文化的创作、传播和培训机构,有自身的特殊性。文化馆必须从行政管理的模式下分化出来,建立一套现代的、科学的、适合文化特点的管理模式。

(4)文化馆人员固定化和专业人才的市场配置之间的矛盾。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很小,只要你进了文化馆的大门,不管你有用还是没用,不管你能力大小,都像进了“保险库”一样,能进不能出。但文化馆是一个文艺人才聚集的地方,是地方文化的代表,是地方文化的门面。

要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文化馆目前应该抓好以下几件具体工作。(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长期以来文化人学习业务较主动,学习理论的积极性相对不够。文化馆是弘扬先进文化的排头兵,学习“十七大”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最主要的工作职责。(2)抓好文艺创作,多出优秀的精品力作。(3)创新我们的活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艺术来说,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没有创新,我们的艺术就没有活力;没有创新,我们的活动就缺少对群众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各项活动中,必须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2.文化馆在小康建设中的作用

文化馆是国家设立的公益性全民所有制机构,是发展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和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综合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活动场所。在改革的过程中,在如何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队伍建设,以及公益性文化如何统筹规划,是摆在文化馆面前的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利用文化艺术形式、借助宣传教育、组织辅导、举办活动、文艺创作、理论研究,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全面发展。

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要,已成为时代的发展趋势。文化馆作为“国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把握好公益性这个方向,坚定不移地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心工作提到日程上来,为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为繁荣城乡文化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起到发展龙头作用、阵地与桥梁作用,是文化馆必须面对的课题。

(1)文化馆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现在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最繁荣的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思想文化观念也随之多样化,群众文化由过去的“教育型”转化为“休闲与消遣型”。特别是大众传媒的高层次发展,花样翻新的节目迎合着人们的口胃与需求,这就对文化馆的工作提出了高的要求。再者,在市场经济中,免不了社会上不良东西招引群众,污染社会风气,甚至危害社会环境,使部分群众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如黄、赌、毒、偷、抢等,这又是对文化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以正确地舆论引导人,以健康的文艺节目教育人,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陶冶人,来抑制不良风气的侵袭,这就是奔向小康社会的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2)加强管理、提高人才素质的修养

随着小康社会进程的发展,富裕起来的人们,对艺术品味的追求越来越高,针对这种情况,文化馆利用人才优势,及时创办和培训自己的队伍,发掘艺术人才的潜力,其内容涉及书法、美术、舞蹈、乐器、影视表演及创作各种文化剧本等,通过培训,提高队伍的艺术素质,满足社会的需求,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各门类艺术人们以点促面,辐射社会各阶层,促进本地区的群众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不同程度弥补群众文化活动中人才的短缺现象。应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开拓创新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局面,从而推动在市场经济下的小康社会的发展。

大众文化的性质篇10

山东鲁西北剪纸,是流传在山东聊城区域民间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广泛流行,当时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虽然,山东茌平剪纸早已列入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但是在民间传承至今的鲁西北剪纸早已跨越茌平县域,流传范围更为宽广,主要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阿县、冠县、阳谷县和茌平县等周边乡镇的手工剪纸最为出名。

2 大众传媒对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传播的积极作用

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大众传媒的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ο蠖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它主要依赖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以及手机短信等大众媒介来完成社会功能的实现。因此,大众传媒就是以电视、电影、广播、报刊和书籍等以技术或组织特征为标志的传播手段或者向大众的信息传递。由于高科技的运用,大众传媒以其自身的特性、空间和时间优势,在传承社会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众媒介视域下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民族价值观的强化与确认

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历经千、百年而不中断,在于它的地域性、民族性、文化认同性,民族文化始终是该民族的“根”与“源”。大众媒介积极推动了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为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宣传作用。上个世纪,全国只知道山东茌平剪纸有名,现在其他区县的剪纸艺术,通过大众媒介也得到更广泛的宣传和展现,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各自所属地域的文化价值认同,弘扬和传播了民族剪纸类精神,丰富了剪纸类非遗的文化内涵,对提高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的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保障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性

文化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就表现为人类各族群和各社会特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剪纸类非物质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传播的过程。

2.3 借助传媒数字化保护非遗

新科技与传统的技艺相结合,为山东鲁西剪纸艺术的创新和展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些大众媒体传播以文字、录音、录像等各种数字化方式,尽可能地客观记录和立体展现鲁西北剪纸各种图案内容,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播出,将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调动音、光、色、电、图等多种元素,形声并茂、音画并见、视听结合、有情有境,使更多的剪纸爱好者和大众耳目一新。在这种媒体信息的传递方面,摆脱了原来空间上的偏狭性,使得未在场的人们也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强烈感受。

2.4 扩大受众和延长传承

大众传播媒介都拥有广大的受众,具备任何其他传播方式都不能达到的影响面。汤普森曾经指出,由于技术媒体的配置,把社会互动与实际地点分开,从而导致人们即使不在共同的时空背景下也可以互动。因此,大众媒介传播以扩大受众为目标。其所针对的对象分布范围广,散布在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以及地区。报纸杂志追求扩大购买者的数量,电视追求高收视率,网络谋求高点击率。无论是传播影响的行业跨度还是地区跨度,都是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所无可比拟的。

3 大众传媒对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传播的消极冲击作用

在今天大众传媒话语权的笼罩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愈来愈呈现出简单、趋同和变异的趋势。从剪纸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近年传媒在剪纸艺术的传承传播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 大众传媒影响众多剪纸爱好和学习者,导致剪纸图案同质化倾向

从剪纸艺术的丰富性来讲,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风俗、族群、历史、人文的差异,最终决定了某一地区剪纸的风格,而在风格各异的外形之内,不同地区的不同剪纸符号又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不同的象征内涵。同样反映的均是天、地、日、月、动物、植物等对象,但剪纸风格所表现的差异性也相当普遍。

3.2 大众传媒传播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导致剪纸艺术的生存环境愈显窘迫

大众传媒主要以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和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这些媒介的传播的信息量比以往文字媒介大得多,而且传播的速度也快的多。这些大众媒介成批的制作和传输,巨量信息作用于大量受众,是任何人都无法躲避的。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知识和信息绝大多数是通过大众传媒获得,日积月累,这些信息就在他们头脑中构造出外部世界的影像,这些影像尽管是间接的,却是这代人世界观、人生观生长的基本土壤。

3.3 媒体碎片化传播非遗信息,会导致非遗的不正常消亡

从本质上讲,剪纸作为一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具有稳定的日常性和传承性,并与传承人群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不管是剪的喜鹊图案,还是剪的梅花,总会传达一方人的观念、知识、技能、行为方式。但大众传媒在进行报道时,往往是那些对主流话语而言“新”、“奇”、“怪”的部分受到大众媒体的关注,并通过夸张的描述、醒目的标题等手段对这些部分予以放大。而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却在传媒报道的过程中被忽略。

大众文化的性质篇11

当今社会充斥着许多低俗、色情的广告和其他形式的宣传,使得人们受到了很大的侵蚀。因此,要保护人们不受那些低俗文化的影响,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大力建设文化馆,以很好地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文化,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人们的精神水平。现在已经出现文化馆学、群众文化学和群众文化史等众多著作,为文化馆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可见,文化馆的建设对对我国文化建设具有很重大的影响。

二、文化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

1、能够向群众宣传党的群众文化方针政策

作为国家进行文化宣传的重要机构,文化馆的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向群众宣传政府出台的相关群众文化方针政策。当然,宣传政策也不能只是单纯地宣讲,而是要结合巧妙地结合文化馆的各种活动业务来进行。同时,在举行活动时,也一定要注意是否很好地结合了要宣传的政策,保证活动能够很好地起到预定的作用,引领群众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完成党和政府交付的任务。

2、提高群众的艺术鉴赏水平

文化馆,顾名思义,就是要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提高群众的艺术鉴赏水平。这就要求文化馆能够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游戏、画廊报、展览、园艺、体育、集邮、游艺、棋类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从多方面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也要根据文化馆的性质、工作范围和服务对象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只有开展了多种文化活动,才能够在活动中不自觉地提升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因为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在迅速发展,要保证群众文化也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就要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而文化馆就是这一任务的完成者,使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使人们从本质上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

3、文化馆在群众文化中充分发挥着阵地性的作用

文化馆的公益性的属性就决定了其为人们的服务的性质,对群众文化具有很强的引导性。鉴于文化馆对于群众文化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许多地区对此非常的重视,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有的甚至还聘请专业老师作为活动的指导,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对提高人们的活动积极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由此看来,文化馆的建筑在引领群众文化方面具有阵地性的作用。

4、能够正确把握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作为国家性的群众文化中心,文化馆对于群众文化发展形势的把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的文化受到各种恶意、低俗文化的冲击,因此正确把握文化的发展趋势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文化馆就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现状,坚持为人们服务的原则,正确把握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积极向上的文化思想,推动我国的群众文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进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三、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1、群众文化形式较为单一

就我国当前的群众文化形式来看,组织方式比较单一,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尤其是县里和农村。仅靠文化馆自身的力量,不能够做出令群众满意的文化活动。比如在农村仍然保留着最原始的文化活动,没有现代化的活动,使得文化活动没有新的生机。这就使得人们对这些文化活动产生审美疲劳,达不到举办文化活动的根本目的。

2、活动组织队伍不强大

就我国目前的文化馆情况来看,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整体偏低。这都是由于文化馆招收的工作人员大都是一些大专或者大学中获得文化方面的第二学历的情况,而我国的第二学历又存在着很大的水分。这就导致了我国的文化馆工作人员整体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并且,由于当前的文化馆的管理制度的原因,导致文化馆的干部出现老龄化的现象,而年龄偏高的领导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受到很大的局限,很难适应现代多变的文化形势。而新进的具有最新思想的工作人员得不到重用,使文化馆的发展停滞不前。

3、工作缺乏创新、思想较为保守

文化馆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举办的文化活动形式保守缺乏创新,不符合人们多变的文化审美需求,这就很难唤起人们的美感。而虽然有地地区认识到这一问题,但改进力度仍然不足。有些地区则是完全照搬国外,也并不能够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这是由于在举办文化活动时,对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认识不足,无法打破思维的桎梏。

四、文化馆对群众文化作用的有效措施

1、改善文化馆内部结构和制度

我国的国家文化体制进行了深度改革,这也就要求文化馆内部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够跟随国家的脚步前进。首先就是文化馆内部的人才规划格局,一定要做到知人善用,注重为有才青年创造晋升机会,减少领导老龄化的程度。在职工的管理方面,一定要注重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努力提升文化馆工作人员素质。在资源的配置方面,一定要采用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方式,合理调整内部格局。在人员的招聘方面,坚持推行聘用合同制,按章程执行招聘流程。

2、提高文化馆内部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服务水平

要想提高文化馆的整体水平,还要从文化馆的内部工作人员抓起,只要在保证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质量。同时,文化馆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也代表着整个文化馆的整体形象。所以,文化馆一定要加强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建设力度,建立一个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团队,这样才能够保证开展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文化馆的良好发展[2]。

首先,要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一只专业化的队伍。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传媒等多种现代化手段,经常性地对文化馆在职工作人员开展多种业务培训班,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让工作人员能够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意识,增强自身管理和组织能力,端正服务态度,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从而开展符合大众需求的文化活动。

同时,文化馆还应该多招聘一些具有专长的、高素质、良好的艺术修养的文化骨干人才,为文化馆注入新生力量。在进行人才的选拔时,一定要不单单注重其文化才干,更要注重其思想道德素质,毕竟文化馆承担着宣传国家相关的文化政策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当今社会是一个信心化的社会,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还应该对操作电脑和多媒体设施具有很强的能力。

只有提高了文化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才能保证文化馆不断提升自身形象和工作能力,为群众创造出符合人大众需求的高品质的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阶层的不同文化需求,为文化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3、注重与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合作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许多事物都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够更好的完成,对于文化宣传也是一样,单靠一个部门的孤军奋战难以满足现代化的需求。所以,要加强文化馆的建设,就要加强与政府和新闻机构的合作力度,综合各方面的优势来创造优秀的文化活动,这样还能够建立统一、高效的活动组织战线。

对于政府,与其合作可以加强文化馆的自身影响和权威性。并且,政府对于文化的建设非常的重视,凭借文化馆自身的宣传能力,再加上政府和影响力,对于文化政策和方针的宣传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加上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当地的特色文化,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还能够强化文化队伍,得到更多的投资以支持活动的举办。

对于新闻机构,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因为,在当代新闻机构对于文化具有很强的引导性作用,尤其是明星效应,更是对人们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在文化活动中,一定要注重与明星的的合作。同时,文化馆与新闻机构的合作还能够增加新闻机构节目的丰富性,达到双赢的效果。由此看来,文化馆在举办活动中,加强与新闻机构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4、注重全民参与性

文化馆的根本作用就是为人民群众创办优秀的文化活动,人们才是活动的主体。同时,群众文化艺术的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要讲求群众性,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群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对人们具有很重大的影响。群众文化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化,它是一种由人们自我参与、创造的文化,能够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普遍适用。所以,文化馆在举办活动时,必须要考虑到全民参与性,否则活动将失去其举办的意义。因此,在活动开展前,要明确内容、形式、场地和对象等多种因素,做好相关策划工作,保证符合大众审美,使人们对活动有强烈的兴趣,并且有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参与。

5、加强群众文化的创新性与传统性的完美结合

开展符合当地文化色彩的文化活动,是文化馆的重要责任。要做到这一点,文化馆可以多多了解当地人民群众的喜好[3],把握当地的民族色彩,结合当地风俗和现代化时尚潮流,精心策划,处理好活动的创新性与传统性的完美结合。因为群众文化大都是源于本地的社会生活和传统习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群众文化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唱花灯、高台舞狮和踩高跷等,一直从古流传至今,仍然饱受老年人的喜爱。而近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加了许多新兴的文化,这其中也不乏优秀的文化活动形式,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所以,掌握新时期群众文化特征,是做好群众文化活动的必然工作。

结束语:

总的来说,文化馆的建设对与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很深刻的影响。加强对文化馆的建设与管理力度,能够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因此,文化馆一定要充分发挥其引导和管理作用,改革内部结构,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打破思想桎梏,积极创新,为人民群众开展具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作者单位:龙岩市新罗区文化馆)

参考文献:

大众文化的性质篇12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达到小康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广大群众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相应提高和不断拓展。人们的审美情趣在发生变化,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和欣赏,在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的文化艺术产品的同时,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要求日益强烈,参与文化活动的范围不断拓宽,参与文化活动的品位也在逐步提高。他们渴望社会能够提供更多的舞台和机会,以抒怀,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而且,这种参与、选择还因年龄、职业、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不同而表现出多层次、多形式的特点。

面对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是文化参与的需要,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在抓好专业文化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搞好群众文化。因为群众文化活动是以广大群众自我娱乐、自我参与、自我开发为主要形式进行的,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方式灵活,具有很大的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联系着千家万户,伸展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覆盖面广,社会性强,而且投入少,见效快,影响大。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要,尤其是日益高涨的自我选择、主动参与的需要,群众文化无疑是一条重要渠道。

我们还要看到,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口多,能够经常欣赏到专业文艺演出的人数相当有限,解决县以下尤其是“老、少、边、山、穷”地区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群众用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来活跃和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文化事业的发展应重基层、多样化、不断提高质量。所以,不大力发展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在整个文化事业中没有相当的比例和规模,是难以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真正繁荣文化事业的。

大众文化的性质篇13

大众文化在我国新时期的崛起始于改革开放时期,在改革开放时期逐渐获得了主体意识的民众,不仅需要新的娱乐形式,而且也需要表达这一阶层的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有一系列发行量巨大的通俗杂志和报纸作证,有一系列原来属于高级文化阵列的严肃文学纷纷改弦易帜为通俗文学作证。大众文化的通行无阻表明的是大众对它的支持与认同。关于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大众文化大众传媒传播的重要内容,大众传媒塑造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对大众传媒有重要影响。文化影响传媒,有什么样的大众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大众传媒。传媒受文化的浸润影响,反映文化,代表文化,成为一定文化的喉舌。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是传播文化的功能。有人说一张报纸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一部日记,它默记民族的文化演化与变革的轨迹,预示文化进化和传播的基本趋势。

大众传媒对通俗性、娱乐性、流行性、时尚性、商业性的大众文化的传播大大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的现代人,使他们在一天的忙碌之后,能够在这些轻松的节目和娱乐中得到松弛和满足。这种满足的结果使传播大众文化的大众通俗刊物发行量得到迅速飙升。有统计资料显示,上海的《故事会》发行量达650万份,湖北的《今古传奇》发行量达200万份,北京的《啄木鸟》达175万份,山西的《民间文学》达100万份。这些巨大的发行量标志着这些通俗文学有庞大的支持群体,它是对大众文化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礼赞,标志着大众文化节日的到来,也是对适应市场经济者昌逆市场经济者亡的市场经济规律的无言求证。在大众文化强烈的通俗性和商业性的引导之下,许多报刊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质与量的变化。许多报刊由过去的4版增加到8个版面甚至数十版、100版或更多。这增加的版面多是增加了表现大众文化的娱乐版和生活时尚版。与此现象共生的是周末版和星期日刊的兴旺发达及最体现大众文化特征的晚报和都市报的异军突起,成为报业发展的生力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个有趣或是讽刺现象是严肃文学的节节败退和向通俗文学的靠拢。有资料显示,安徽的《江淮文艺》改名为《通俗文学》、天津的《新港》改名为《文娱世界》、北京的《评论选刊》改名为《热点文学》。报刊结构、内容数量的变化演绎在说明,大众文化的巨大解构力、浸染力和吞噬力,它无所不有,无处不在。它不仅无形中解构了过去一体化的文化专制,而且它的浸染力通过大众传播得到充分发挥,即演绎世俗生活并把它演绎得无可抗拒。

文化对大众传媒的引导和影响作用在地域文化差异和地域传媒差异上也得到了充分凸显。我们可以说,一个最突出的例证是东西方传媒存在很大差异,而这差异本身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代表,在此我们不作论证。以中国传媒为例,南北大众传媒有很大不同。北派传媒(以北京为代表)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强,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当然也不乏前卫。因为北京是首都,是先进文化最先引荐和争鸣的地方。北京文化的豪爽大气、天子脚下的豪迈与责任感也使其排版大方质朴洗练富有冲击力。语言简练准确沉稳。而南方的报纸则信息性、商业性很强,注重舆论监督,娱乐版追逐时

尚、流行和明星,重视商业经济。在编排上花哨生动抢眼,更前卫,是一种快餐文化。南北传媒风格的不同首先根基于文化的不同,即不同的大众文化氛围和土壤滋生出不同的传媒。因为传媒是思想意识的喉舌,文化引导、影响了传媒的特色风格与品位。

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塑造者、引导者。大众传媒是形成大众文化的重要手段和使者。如通过大众传媒建构了电视文化、流行文化、音像文化、摇滚文化等。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大众文化,不经过大众传播,就得不到继承和发展。而实际上,大众传媒在传播一定文化的同时,也在建构一定的价值意识形态。因为大众传媒通过传播的议题设置功能,能让人们感觉到那些被大众传媒所关注的传播内容便是主流的或是值得肯定和仿效的。

大众文化在现今时代被大大渲染了其娱乐功能和消遣功能,加上人们欲望的膨胀和它无处不在的商业性,使得所有的文化资源都有可能被大众文化形态纳入市场,在新的包装挖掘之后变为文化消费品。这一巨大解构力和浸染力使得严肃文化和经典作品也被演绎为大众文化,并成为畅销和流行之作。

批判与解构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相互间的巨大作用与影响相互碰撞的直接结果是造成对它服务的对象———人的伤害。特别是当媒介在文化领域已取得决定作用和关键性地位时,现代媒介传播文化的功能主宰了人们认知的世界,即提供并选择性的建构了社会知识的社会影像。我们透过这些知识和影像才能建构我们的生活,即传播学中的人们所处的第二世界和虚幻世界。这是个不真实的世界,但人类只有通过这个不真实的世界去认识世界,因为媒体对于我们来说是如此重要,离开它,我们的世界是如此狭隘并且不现实。媒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眼睛,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讯息。

大众传播对大众文化淋漓尽致的渲染和大众文化最重要的娱乐功能的发挥使得两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使得大众传媒和大众逐渐变得物化。在利润最大化原则驱动之下,大众传媒的内容变得肤浅,显示出享乐倾向和游戏特征。这些欲望刺激产生的文化垃圾无助于人类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心灵世界的升华,造成文化消费的媚俗低级倾向,严重地败坏了大众的品位和文化修养水平,而且使人们更多地依赖电视等媒介,成为畸形的电视人或单面人。

现代传媒造成了人的异化。大众文化具有肤浅性、无根性、商业性的特征。马尔库塞指出,如果面对大众的信息传播是完全和谐而且不断经常不留痕迹地把艺术、政治、宗教、广告节目融合在一起,他们使文化领域恢复了对他们自己的共同特征———商品形式的知觉,灵魂的音乐也是售货术的音乐,人们考虑的不是真正的价值而是交换价值。大众文化的商品性把人类异化为商品的人、物化的人。使人在商品的海洋中迷失自我。

以消费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所启动的大众文化市场构成了对精英文化和严肃文化的巨大冲击,使其在文化重构中以妥协退让为代价以适应市场,适应这个一统天下的大众文化时代。大众文化设限了人的文化享受,使人类在大众文化消费中耗尽了空闲时间,失去了接触高级文化的机会。媒介在给予人们充分选择自由的幌子下,制约了人们接触其他文化媒介的可能性。使我们的文化环境逐渐失去自主和多样性,这类似于自然环境中失去自主和多样性。这是十分可怕的。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互动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高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超越现实,给人们提供一个理想目标,即包含有否定现实的异端因素。文化的这种否定功能随着大众文化的产生而逐渐削弱甚至消失。这是因为将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用于高级文化,从而将其中的异端观点现实化,将理想物质化。由于大众文化取消对现实的怀疑、排斥、超越,人便变成为生意的、现实的、物质的、思想平庸的人。

整合与重构

从以上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大众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其中通过大众传媒对人们的影响更为深刻。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在商业性上的一拍即合造成大众传媒这个以传播精神思想文化内容为主的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迷失了方向。对大众文化的过多关注和商业性追逐使其逐渐失去了其本应具有的思想行为指路明灯的作用。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