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相关课件实用13篇

民法典相关课件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1

一节有效的历史课,应该有明确的“主题灵魂”,所以备课首先考虑的是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确定主题灵魂,而后才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卓尔不群的雅典》为例,根据高三一轮复习的要求和教学特色,确立“民主”为这节课的主题灵魂,并以此为突破口。

一、以概念本身的逻辑关系入手进行主题线索突破

历史概念具有概况性、特征性、规律性、总结性等特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知识的联系,对历史概念进行概念化、联系性、迁移性的解释,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为了让学生理解一个抽象的“民主”,民主改革的过程要求同学们抓住“贵族权力不断削弱,平民权力不断扩大”,并对雅典民主政治三人改革的不同影响做知识理解的突破,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

师:民主是什么意思呢?课件点出:民主――Democracy,democ=“人民”,cracy=“权力”,古希腊语中意思是“人民掌握权力”。设计用途:用英文原始地解释民主的意思同时也体现启蒙思想“在民”。师:民主就是权力在人民手中,那在梭伦改革前雅典的权利是掌握在所有公民手中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发现当时雅典改革的背景。请同学在教材第二段找到雅典民主政治改革的背景,权力在哪里?生:贵族专权或贵族垄断一切大权师:那民主吗?民主的话权利要在哪里?生:不民主,权利要在所有公民手中。设计意图:权利在贵族手中,许多平民和手工业者没有权利,这不民主,更重要的是引出“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趋势”师:我们高一所学的知识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分别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基础、确立、黄金时代。你会理解分析得出“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趋势”吗?生:学生一片茫然。师:我来提醒一下同学,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趋势是什么?生:皇权不断加强,相劝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扩大,地方权利不断削弱。师:对了,按这个逻辑去思考生:贵族权力不断削弱,平民权力不断扩大。师:很好,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抓住“贵族权力不断削弱,平民权力不断扩大”来理解为什么梭伦改革为什么说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为什么说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里克利改革为什么说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二、以最新史学研究成果入手进行主题难点突破

把教学始终处理成为一个研究过程,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没办法像大学教授一样进行专业而深入的研究,我们可以多阅读一些《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史学月刊,特别留意跟高中历史教学有关的内容。以此成为我们教学研究思考的素材,并实现教学的步步高。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转变成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研究,通过教师的研究,拿出新情景,新材料,设置新问题。培养学生考试说明要求这四大能力。关于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在选区方面的不同,理解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对雅典民主政治的重要位置这个难点上,笔者是用曹沛霖先生 在《中西方政治制度“分叉”发展的原因分析》史学研究成果来突破的。

师:梭伦改革的五百人会议的选区与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五百人会议的选区相比有什么特点?生:(略)。师:那从血缘部落选区改革到地域选区对民主政治的演进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看这么一段材料。课件显示:曹沛霖先生在《中西方政治制度“分叉”发展的原因分析》解释――“血缘因素是中西方政治制度差异性发展的基因。从原始群居到氏族再到部落,(略)。 师: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知识,中西方政治制度“分叉”发展指的是什么?生: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的专制政治制度,而雅典的民主政治。师:曹沛霖先生分析分叉的原因是什么呢?生:(学生七嘴八舌)师:(板书)古代中国:专制――血缘因素较浓重;西方: 民主――血缘因素被破坏。师:从中国来看,实际上,分封制也好,宗法制也罢,就算再加上前面的王位世袭制度,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关键在那里,一言以蔽之,曰血缘政治。师: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雅典破坏“血缘因素”的事实有哪些?生1: 其一, 政治改革破坏了血缘关系(解释略)。生2:希腊向小亚细亚和地中海的殖民活动对血缘关系也是一个破坏(解释略)。

三、以引领学生阅读思考史料入手进行主题形象突破

由于种种原因,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有一个严重的倾向,就是教条式的讲授,把历史讲成了干条条、干巴巴的概念,没有滋味。这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认识,也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反思。特别是一些措施和内容的知识点,历史是复杂的,有血有肉的,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把他转化成有情节、有画面的典型素材,以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卓尔不群的雅典》这一课,三人的改革内容措施极奇的枯燥和生硬,我通过以小见大,一叶知秋的方法,以陶片放逐法为例,来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概况。

课件显示:(一)请你鉴别“介质”――“陶片”还是“贝壳”材料一:“陶片放逐法(Ostracism)”一词,(略)――林榕年主编:《外国法制史新编》。材料二:截至20世纪90年代,在雅典的广场上发现了可以确认的1145片陶片,(略)――《是“陶片放逐法”还是“贝壳放逐法” ?――“ Ostracism ”释义》。设计意图:通过两则材料让学生去判断哪一种史料更可靠,是“文字史料”还是“实物史料”,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生:“介质”应该是“陶片”课件显示: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最可靠来源。

课件显示:(二)陶片放逐法反映雅典民主政治什么特点?(5分钟)(材料略)设计意图:通过材料来锻炼考试说明学生的能力,在这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能够结合所学知识,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信息中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有意义的问题,并运用判断、比较和归纳等方法论证问题。师:请同学按句号分点找到有效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结论,材料中第一个句号得出什么特点?生:公正性,强制性。师:很好,看到这个,联想到中国现今屡次刺痛我们在中国普通民众神经的“特权”现象,比如官二代,星二代,红二代,他们的霸气侧漏一而再地告诉我们,我们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道路还远远没有完成。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对比,遥远的雅典民主和身边的民主,激发学生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情怀。师:材料中第二个句号得出什么特点?生:广泛性,监督性。师:是的,哪些有效支撑你的结论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和历史学习方法。生:通过“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公民大会是所有公民多有机会参加的。师:从这则材料中你知道“陶片放逐法”实施的目的吗?生:保障“民主”。师:材料中有效信息呢?生:“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放逐有恢复僭主野心的雅典政治家)”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第三个句号?它体现什么特点呢?生:灵活性。师:最后一个句号呢?生:包容性。师:如有人企图威胁雅典的制度,雅典人可通过这项制度把他逐出雅典,放逐期限10年(一说5年,可依城邦需要随时召回),被逐者不得辩护,放逐期间其公民权和财产权予以保留。这跟我们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逻辑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政客们 与后来逐鹿者们非闹到鱼死网破不可相比,陶片放逐法算是一项英明的制度了。设计意图:对学生的人道主义教育,尊重生命,人权,即使是罪犯的人权也不能践踏。反思中国历史的一些惯用逻辑。培养人文主义素养。

四、以历史和现实相通入手进行主题反思突破

说“历史是有生命、活动的、进步的、而不是死的”。要使历史有 “现实”感,首先要使历史知识的呈现方式变得直观、生动,课堂教学要注重历史细节,要传递有现实感的历史,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贴近学生,让学生感受历史并不遥远,历史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那遥远的古希腊民主跟学生的现实有什么相通的呢?关于原始直接的雅典民主政治的消极影响折翼的知识点,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我是这样设计让学生与现实相同的,并理解直接民主的弊病和反思当今网络暴力的现实问题。

课件显示:苏格拉底之死油画及文字“苏格拉底现年70岁”(材料略)师:从“听见苏格拉底说象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邀怒了的帕帕迪决定举手投他有罪!”材料中你发现普通平民的什么问题?生:情绪化,从众心理。师:看到这个,我会联想到当今我们也有一个门槛很低让普通百姓话语权的到释放的地方,想一想,哪里?生:网络、微博等。师:是的,失去了制衡的任何权力哪怕是软性的话语权也有可能膨胀成暴力。很多很多的人在根本上是习惯性的 “受众”,他们没有独立思考的传统,他们凭着某种表象来判断是非善恶,于是乎有时候就不免以讹传讹,人云亦云,以及感情用事,转移发泄。我们要深刻反省和思考,老师推荐一部电影《搜索》,可以让我们反省这种网络暴力。生:我看过(课堂达到共鸣)。设计意图:历史研究是为现实服务的,我们要通过学习雅典民主政治,警醒中学什么玩网络的时候不要成为暴民,多一点理性的思考和客观地分析。发挥以史为鉴的作用,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渗透,培养文明上网,理性上网。比传统的说教,更是润物细无声。

以学生为本理念,根据高三复习的要求,教师研磨课堂突破点。概念、最新史学研究成果、丰富史料、历史现实解读等手段进行主题线索突破、难点突破、形象突破、反思突破。做为一线教师,读书思考、课例突破、理性总结这一过程,不失为提高自己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李海明:《读.议.拟.论教学模式概说》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2

1.例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兴起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A.山地B.海洋C.河流D.平原

解析:题干给出了海洋对希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故此题应选B项。

2.展示两幅雅典地图,要求学生调用地理知识进行解析。结合政治上“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知识进行探讨。

2.探讨问题:结合地图分析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对政治的影响:半岛上山脉和海洋的天然阻隔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有助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这样的城邦才有条件建立那种公民参与的民主政治,而且不容易形成专制。

对经济的影响:①平原少、土地有限,使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生存。②海岸线曲折,海湾良港众多,温和的地中海式气候,为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对价值观念的影响:商品经济必须以平等作为交换的原则,商业贸易的进行和发展要求有相对自由的环境,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对民族精神的影响:小国寡民的城邦一旦由于人口的增加而无法负荷时,希腊人就到海外建立殖民地。殖民运动不仅缓和了希腊社会矛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与大规模的航海贸易活动相结合,练就了古希腊民族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

3.给出历史材料结合“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

材料地少人多的古希腊往往向海外殖民扩张,通过扩张使希腊本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生产迅速商品化。……农业商品化……不可避免地导致激烈的阶级斗争……新兴工商业者……往往联合下层平民同旧氏族贵族进行斗争。

问题1据材料分析,古希腊的海外殖民活动对希腊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经济的变化对城邦政治有什么影响?

问题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二、运用政治、历史、英语学科的相关知识学习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及特点

1.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以下表格。

2.Y合《政治生活》中的“公民的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政治原则”等知识得出以下认识。

雅典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有参加政治生活的自由、必须为雅典城邦服兵役保护城邦安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雅典公民大会的职能:立法职能、监督职能。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3

1.依据课标分析教材,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设定的本课教学目标为“通过了解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尤其是他所实施的内外政策,正确评价拿破仑”;教学重点是“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教学难点是“正确评价拿破仑”。

分析: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属于基本史实,它是评价拿破仑的载体。“正确评价拿破仑”之所以成为难点,是因为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具有双重性,而且其称帝、实行军事独裁等活动极易引起学生对他的反感甚至导致学生对其全盘否定。作为历史科教师,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深入分析拿破仑这个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充分认识到历史人物的时代局限性;并通过“评价拿破仑”这一探究性学习活动,深入领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进而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甚至包括评价身边的人和事,包括评价我们自己。

2.创建教学微视频,上传至教学云平台的视频库,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目标,努力突破教学重难点。针对本课的教学实际,我亲自制作了两个微视频。

视频一:内容为“拿破仑的一生”,约10分钟,视频形式为“PPT+配音+截取纪录片《拿破仑》片段+解说字幕”。重点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包括:初露峥嵘,封王称帝;对内颁布法典巩固政权,对外征西伐东打败反法同盟;最终昙花一现。

视频二:内容为“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约5分钟,视频形式为“PPT+动画+背景音乐+解说字幕”。主要讲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一分为二的方法;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时代背景中分析的原则),并以评价华盛顿为例讲述了评价历史人物类题目的答题规范。

分析:翻转课堂所凭借的微视频是切入教学的关键,而“PPT+影视片段+解说字幕”的视频方式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视听结合涉及更多感官,容易激起学生的观看兴趣;配音和字幕对事件和人物的叙述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学生一时不能理解还可以通过回放或记录简单字幕等方式来降低学习难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整合教材及网络素材的能力,熟练制作课件、写出完整脚本进行录音的能力,还要求教师拥有熟练运用电脑软件录制视频和进行影像处理的能力,所以,教师每次制作一个微视频都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还要多方求助他人,时间通常是一至三天不等。在目前大班额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时间和技术能力本就有限,如果可以,应适当利用网上一些比较优秀的微视频资源,稍加修改后再“为我所用”。但就我校历史学科来说,目前有大约95%的视频仍需组内教师亲自录制,只有5%的视频可以引用优秀微视频编辑修改。

3.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视频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单(见表1),并上传至互动教学平台的预习平台。“学习任务单”主要用来引导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列表等。通过任务单上的指令,学生能够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怎样学以及学完后应该做什么;通过作业平台的及时反馈功能,学生还可以自评学习效果,在自我感觉成绩不够理想时可以重复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

学生在晚自习前半小时进入云教室,利用学校提供的平板电脑,根据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单,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并完成作业平台里的作业。如遇疑问或不能确定的答案,学生可以直接在题上标注,或把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老师。作业完成后,平台会马上显示每一个学生的分数及正确率;学生可以选择重看视频或重做错题,或直接提出质疑。针对本课题的学习,由于视频设计思路清晰,学生很快就能归纳出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并能较为准确地对拿破仑本人及拿破仑战争进行评价,而且可以在教材中找出拿破仑的内外措施。因为视频对拿破仑传奇的一生进行了生动有趣的介绍,学生对拿破仑这个人很感兴趣,在“留言区”里总共提出了20多个问题。

二、课堂环节

【教师的课前准备】

教师通过作业平台浏览学生作业的情况反馈,为接下来课堂上的“以学定教”找准方向。针对这节课,我重点查看了学生在“留言区”中提出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有些问题是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还没有弄清楚的问题,比如“拿破仑法典的作用是什么?拿破仑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是什么?”等;有些问题需要学生深挖教材、理性分析,如“拿破仑为什么能上台?拿破仑建立帝国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原因是什么?”等;有些问题则是无效问题,已经偏离了教学主线,如“拿破仑有没有胡子?拿破仑为什么在许多画中经常把右手放在胸前口袋?拿破仑离婚的原因是什么?拿破仑的身高是多少?”等。之后,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取舍和整合:把学生很感兴趣却又无效的问题如“拿破仑身高是多少?”这一类网上资源很多又有争议的问题抛到“讨论区”给学生继续讨论,留下3个经过整合的有效问题,准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三个问题围绕教学重难点,涵盖了归纳、理解、分析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因此也将成为我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课堂实施】

第一环节(约5分钟):反馈平台作业完成情况,并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评价(具体内容略)。

展示正确率,表扬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表扬正确率高的学生以及善于提问的学生(具体内容略)。

第二环节(约20分钟):解决学生存在问题较多、较集中的三个问题。

问题1: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不少学生在归纳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时,把视频中提到的所有事情都罗列了下来,事无巨细,没有抓住“主要活动”这个关键词,故正确率偏低。“归纳”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需要告知学生归纳历史人物主要活动的方法(按时间顺序;“主要活动”指的是对历史人物本人或后世影响较大的事件),再和学生一起来归纳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引导学生理顺思路。其实,经过老师的方法提示,学生很快就能自行归纳出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过程略)。

问题2:如何理解《拿破仑法典》的作用?

师:《拿破仑法典》也称《民法典》,大家看看课本中提到的这部法典有什么作用?

生齐答“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师: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老师还提到了其他的作用,有没有同学记录下来?

生1:我记下来了,视频上还提到《拿破仑法典》“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封建统治”。老师,法国大革命结束后不是已经封建君主制度了吗?怎么还说“动摇”?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法国大革命后封建君主制度被,但是周围的国家都是封建制度,这对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随着拿破仑战争的对外推进,拿破仑曾强迫在法国占领下的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此法典,《拿破仑法典》的精神因此冲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说这个被“动摇”的封建统治,确切地讲,应该是“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生2:老师,视频还提到“法典后来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为什么这么说呢?

师:我们来看看《拿破仑法典》的部分条文。(课件出示“第11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这个条文说明了什么?

生:每个人都享有自由平等的民事权利。

师:总结得很好!在欧洲封建专制统治下人们没有任何平等自由可言,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被压迫的人们看到了“平等自由”的曙光,而《拿破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第一次确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拿破仑本人也因此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尤其是得到了急需提高和稳定政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支持。

师生再次研读《拿破仑法典》第544条、第546条维护私有财产所有权的条文(过程略)。

师:(总结)《拿破仑法典》让欧洲人见识了“法典”对战争后方起到的积极作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都希望通过这样的一部法律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丹麦、希腊、德国、瑞士等国的民法典在编纂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该法典的影响,这就有了“天下法律,源出法典”的说法,所以说,“法典后来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这部法典也被拿破仑视为自己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

生3:(恍然大悟)原来预习作业中的“他对法国历史发展最主要的贡献”指的就是(他颁布的)《拿破仑法典》啊!

师:对,拿破仑曾说过,“我一生四十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一种功绩是永垂不朽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生4:你们把这部法典说得那么好,那它有没有不足之处?

师生就该问题,再次通过研习法律条文的方式,辩清了《拿破仑法典》的时代局限性(过程略)。在以上学习过程中,笔者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之前视频已经提出)进行了强化。

问题3: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师:显赫一时的拿破仑帝国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看下面几则史料――

生1:从材料一可以看到,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要求附庸国国民服役打仗,还掠夺这些国家的财富,引发了被侵略的各国人民的不满。

生2:从材料二中我看到拿破仑树敌太多,相当于一个法国在与整个欧洲作战。

生3:从材料三可以看到,由于连年战争,法国人民家破人亡,国内开始厌战。

生4:从材料四可以看到,当时法国军事实力强大,所以到处扩张侵略,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

师:归纳得很好!透过材料四的字面意思,我们分析一下法国国内会有什么现象出现?

生5:由于法国只发展军事工业,其他行业的发展肯定慢,因此国家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国内才对拿破仑不满。

……

学习和研究历史,史料是最重要的依据。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史料的渠道十分广泛也非常容易,但是怎样处理这些史料,怎样从史料里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这才是最重要的。新课标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历史史料的意识”,在这个环节,笔者给学生提供上述史料的目的,是借此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的意识和阅读、归纳、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师:我们结合以上四则材料,再联系教材和视频,可以看到拿破仑是怎样的性格?

生:自信勇敢、勤奋忍耐、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穷兵黩武……

师:那么拿破仑帝国的灭亡与他的性格有没有关系?

生:有!他狂妄自大,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穷兵黩武,所以遭到国内外人民的反对,最终失败。

师:说得好!我们看到拿破仑对外战争后期的种种举措不得民心,从而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从这里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师:一个国家的发展要关注民心,一个人的发展呢?

生:一个人要想发展得更好,就要有朋友,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照,才能共同进步!

师:其实,不管是为政还是为人,我们都应该关注民心、人心,与人友好相处,最终才能收获幸福,收获成功。

教师通过课堂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用理性思维来认识和看待历史中的人和事,以史为鉴,引领学生“幸福”成长。

第三环节(约15分钟):课堂训练及反馈。

课堂训练的题目是根据课前预习中发现的学生的薄弱点和易错点来设计的,侧重易错知识的反复练习以及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的培养。为此,笔者设置了“基础训练―能力提升―挑战自我”三个梯度的题目,内容包括拿破仑的活动、拿破仑法典、评价拿破仑等,旨在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并引导大家不断挑战自我,具体要求:“基础训练”正确率达80%的学生可进入“能力提升”环节,“能力提升”正确率达80%的学生可进入“挑战自我”环节。学生通过自己的平板电脑在平台上抢答,平台即时给出反馈并统计答题结果,教师在了解学生的情况后及时作出点评,并讲解错得较多的题目。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4

《古典文学史》是一门复杂的课程,其复杂性在于它首先具有古老性,其次是具有历史一贯性。其中用多种语言文字记载着维吾尔先民衬托于文化和意识形态历史的多变形生活现实。它早先是开放的文学,将东西方最优秀的文化精髓集于一身,形成复杂的思想体系,使得经验和模拟文学得到盛行,着力于作品的艺术性。最重要的是,维吾尔文人首先是学者型作家和诗人,其作品超越了纯碎的文学范畴,成为了反映所有学科、传播其最新成果并且传给后人的伟大窗口。总之,这类文学内容丰富、语言多样、形式独特、思想复杂、紧密联系历史,一般单科教师很难胜任其授课任务。笔者认为,要承担此门课程的教师除了首先应该了解课程内容和体系之外,还要精通维吾尔历史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历史、民间文学,多少了解语言学知识和古代语言,家庭书房要有古典著作藏书,真正了解各种宗教的传播和特点,要具备能够及时掌握有关本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将其带进课堂的能力,还要了解其他相关学科包括《写作基础》、《文学概论》、《比较文学》、《哲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以及《宗教学》,即伊斯兰教、佛教、摩尼教、基督教等专业学科和人文学科知识,很好地掌握维吾尔民族的精神境界。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教师,一般很难胜任《古典文学史》课程的授课任务,也很难让学生满意。

三、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在2000年以前,其它高校和各类进修学校将教育家瓦伊提江•吾普尔和艾斯哈尔•玉赛因合著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一书(民族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研究家阿布杜热依木•提编著的《古典文学史》一书(内部教材,喀什市师资培训部,1982年10月印)都作为教材使用,将射尔夫丁•吾买尔教授的《论维吾尔古典文学》(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一版)、《中世纪维吾尔族古典文学》(两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19世纪维吾尔文学史》(三册,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等著作也作为参考资料。2002年起由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之前编写的《古典文学史》(新疆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出版)也被作为教材使用。以上教材都有自己的特色:《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体系完整、语言精巧、教材性质强,易于记住。当时,它是作为在维吾尔古典文学领域里出版的、很清晰精致、符合教材要求的第一部书,对维吾尔古典文学教学的组织、保证其正常秩序和培养出部分古典文学爱好者、研究者队伍的作用很大。不足之处是,随着岁月的推移,很多新研究成果没被吸纳,忽略了修订更新出版、有些见解被。至于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牵头编写的《古典文学史》一书,在《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内容不断被丰富,体系更加优化,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信息价值进一步提升。不足之处是由于执笔者较多,以致书中的思想和语言的一贯性受到阻碍,语言不够流顺,有些内容层次模糊混乱,有些内容光提出了问题而没有做出结论,年鉴、内容排序上出现错误和模糊现象。因这本教材出版已经十多年了,没有吸收和补充新的研究成果,所以应该对这本教材的体系,语言等方面做进一步的修改。

四、优化教学方法

《古典文学史》是一门内容丰富,综合性、研究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以讲授法为最佳。

(一)制定进度计划应从实际出发,增强科学性、操作性。目前,我校人文学院2010级学生开设的《古典文学史》课程(三年制度)安排了102课时,2012级学生安排了136课时(课堂讨论、小测验、考试安排都在课时之内,这样一来,实际授课课时又缩减了10课时左右),实际授课时数不多。采用的教材为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牵头编写的《古典文学史》上下两册书。这本教材实际上是为本科层面的学生使用而编写的,对大专层次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时间方面,的确有点儿吃力。总之,我们的《古典文学史》课程既受到时间(课时),又受到学生素质,同时还受到教材等几方面的压力。显然,制定计划时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就无法保证课程的体系、进度甚至对课程的领会。那么,进度计划怎样制定才合适呢?笔者认为,制定进度计划应坚持突出重点,对重复的内容、非文学内容要采用简略的原则处理。具体来说,绪论部分时间要宽裕一点儿,特别是要把《维吾尔古典文学的特点》这一内容讲的深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该学科的复杂性和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兴趣;有关语言文字的内容因在《语言学》和《现代维吾尔语》课程中专门进行讲解,故应予以简化;因《民间文学》课程单独讲授,故本课程中与此有关的内容应予以精简,只讲传说神话部分;长诗部分,特别是《乌古孜汗传说》要重点地讲授;塔里木-吐鲁番绿洲古代文学艺术部分没有像样的内容和值得给学生讲授或者阅读的大著作,所以按照一般评论的形式进行讲解,为给其后的经典内容的讲解抽出时间打下基础;对鄂尔浑时期的文学特别是当时的历史论述多抽出时间,就塔里木绿洲和鄂尔浑流域的维吾尔人的总体状况和个别情况、以后的命运进行全面的讲解,力争解开学生头脑中对维吾尔族的起源和所生活的地域不太清楚的观点;重点讲解碑铭文学;重视高昌时期的文学,对喀喇汗王朝文学特别是对《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真理的入门》的讲解创造条件,抽出宽裕的时间,讲清讲透;辽、元文学要以总体评论的形式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察哈台和帖木儿时期的文学,要突出其中的拉勃胡兹、鲁提菲、纳瓦依等人物;在叶尔羌王国时期的文学中要重点讲解当代历史和赫尔克提的创作,着力于霍卓时期的文学;突出讲授仔黎里、艾尔西、哈拉巴提、诺比提、麦赫宗等先驱;在清朝统一新疆以后的文学中要重点讲授艾合迈德•沙•喀拉卡希、阿布都热衣木•尼杂里、诺茹孜阿洪•孜雅毛拉•夏克尔、纳克斯和毛拉•比拉力•艾则孜、毛拉•比拉力•纳孜木等;介绍性地讲授各时期史学家及其著作;关于阿布都卡德尔•大毛拉和泰杰里的内容要在《维吾尔现代文学史》中进行论述,暂时忽略不讲。总之,把应讲授200课时左右的内容压缩到100课时左右的情况下,减缩上述一部分属于非文学或者正处于研究阶段的内容,重点讲授既有作者,又有著作而且造诣较深的内容,更要突出其中的有些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对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古典文学史》课程中达到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多效果的目的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机动、针对性强。在组织课堂教学中要以讲授法为主,也适当采用讨论法和研究法。重要的是要能在短时间内正确掌握学生的特点,设计机动的教学方案,要灵活执行。《古典文学史》是以具体的作家诗人及其著作为主的文学,在讲授某一位作者及其创作时,教师应有与其有关的著作和图片,在上课时让学生观看,有些重要著作,比如:《乌古孜汗传说》、《希四传说》、《碑铭文学遗产》、《占卜书》、《卜古可汗传说》、《高昌维吾尔诗歌》、《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真理的入门》、《圣贤传记》,纳瓦依的各类著作,其他作者的大典要以整篇或摘录的形式阅读给学生,如果学生自己能够查阅的应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在课堂上,不要动不动就说“很可惜,他的著作没有被流传下来”之类的话来忽悠学生;也不要一味地说那些“其诗歌语言轻巧、流畅,有效利用修辞手法”,“在著作中赞扬真善美和人间真情以及忠孝、鞭笞假恶丑和不忠不孝”等通用的套话,将学生拉入条条框框之内;要用该作者创作中的实例来印证每一句话,突出个性。笔者认为讲授文学史课程时,对自己没有读过著作,甚至连情节都不知道,就进行盲目进行分析的教师是对学生、对自己最不负责任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也不会树立起自身的威信。另外,授课教师要善于将课程联系历史,力争在课上让学生成为既能了解几千年的历史,又能掌握历史知识的人。在整个课程过程中要以完整的意义充分体现课程名称所提到的“维吾尔”、“文学”、“古典”、“历史”等四个词。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5

一、在不断追问中掌握核心知识

由于概念较多,理论要求高,加上时空久远和文化差异,学生对“雅典民主”教学内容的学习存在较大障碍,采用师生互动、不断追问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化解学习难点,强化历史思维。

问题1:什么是“民主”?雅典公民是如何实践民主的?

这一问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基本概念,把握雅典民主的基本内容。

“民主”是由希腊语的“demos”(人民)和“kratia”(统治权或权威)派生出来的,即“由人民进行统治”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人民当家做主。但在古希腊(雅典)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享有民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除在外。

雅典公民是如何实践民主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结合教师创设的“雅典公民的一天”的情境,掌握黄金时期雅典民主的基本内容:(1)通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机构和抽签选举的方式来实现人民;(2)依照法律的规定和一定的程序来行使民利;(3)建立一系列制度,如比例代表制、差额选举制、任期制、陶片放逐法、津贴制等,来保障民主;(4)采取措施,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决策和公共活动,如发放参政津贴和观剧津贴等。事实上,民主已渗透于雅典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雅典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问题2:为什么雅典会在古希腊建立起典型的民主政治?

这是分析雅典民主形成的原因。问题比较复杂,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学生很难独立完成,需要教师引导,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角度来分析。

所谓普遍性就是适用于大多数希腊城邦的一般性因素,如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城邦政治等,这是雅典民主的大背景。如何把这些因素与民主政治关联起来,是个难点。分析问题的出发点是古希腊多山、靠海的地理环境。多山将古希腊分割成小块且彼此隔离的政治单位,形成了以小国寡民、独立自治为外部特征,以公民政治为基本特征的城邦政治,公民在城邦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多山,不利于农业发展,古希腊人就利用靠海等有利条件,发展工商业、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在农业经济之外,形成新的经济基础和工商业阶层,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在工商业、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中,传统的血缘亲族组织逐渐瓦解,形成“个体导向”的文化倾向,尊重个人的力量,强调自由和平等,为民主政治发展奠定思想和文化基础。当然,地中海温和湿润的气候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温和湿润的气候非常适合户外活动,便于集会。

具有以上条件的城邦很多,为什么只有雅典建立起典型的民主政治呢?因为雅典还有其他城邦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特殊条件,即雅典平民争取民主的斗争、杰出人物的伟大贡献和希波战争的直接影响等,这些是雅典民主走向繁荣的具体原因。

关于雅典平民争取民主的斗争情况,可举梭伦改革前平民与贵族斗争的情况为例说明。关于杰出人物的贡献,可举梭伦和伯里克利的事例。面对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动荡的局势,梭伦写下了令人动容的哀歌:“我注目凝视,而悲哀充溢着我的心,在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不久,梭伦被推选为执政官,决心用民主改造雅典。他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梭伦利用自己的权威,力行改革,促成平民与贵族的妥协,初步奠定了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制度基础。伯里克利虽然出身贵族,但是一个热诚的民主主义者,他将权力集中到由雅典全体成年男性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他还创立津贴制,给参加公民大会或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为贫民参政提供了保障。关于希波战争的影响可做一些补充,战争中雅典团结一些希腊城邦组成提洛同盟,打败强大的波斯,这一方面证明了雅典民主制度的优越,激发了雅典人对民主的信心;另一方面,雅典利用提洛同盟,掌握丰富的经济资源,为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既要关注促进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大背景上的普遍性因素,也要关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具体的特殊原因。雅典民主当然离不开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更离不开公民的积极争取、主动参与和杰出人物的民主理念及其前瞻性的制度设计等主观因素的作用。这样,学生才能比较正确、全面地理解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

总之,雅典民主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仅仅是地理环境决定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问题3:雅典民主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却遭到当时几乎所有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如修昔底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批评,这是为什么?

“部分政治家和雅典的普通公民如伯利克里、德谟斯提尼等认为,正是因为有了民主制度,雅典才强大和美丽,因此它是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但是从公元前5世纪末起……哲学家、历史学家如柏拉图、修昔底德、色诺芬等开始从各个角度批评雅典的民主制度。雅典民主因此被看成是不断衰败、政治混乱、无法无天的暴民政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对这一矛盾现象的解析,便是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和评价雅典民主的过程,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为什么雅典民主是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成为“伟大文明的催化剂”?这是因为,在雅典民主之下,通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机构,每一个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主人翁的精神空前提升,激励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辉煌成果,这些可用图片和材料的形式来展示。同时,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经验。正如英国希腊史专家格罗特在谈到雅典民主制时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只需把它与任何其他古代政体比较一下,便会毫不踌躇地宣称它们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

为什么雅典民主又会遭到当时许多社会精英的批评?可以运用以下材料来分析说明:

材料1: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奏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是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轻得多的。

――苏格拉底

材料2:希罗多德认为,民主制的一个弱点是民众的情绪容易受能言善辩的政治家的影响,“显然愚弄多数人比愚弄一个人要容易”。

材料3:前399年,一个由501名雅典公民组成的陪审团以281票赞成,220票反对的结果判苏格拉底有罪,而处以死刑。

材料1说明抽签选举官员的做法致使外行治国,非常愚蠢和可笑。材料2和材料3说明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民主暴政、排斥精英的弊端。有鉴于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民主政体定义为:“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梢的管理形式。”此外,雅典民主还有两大与现代民主格格不入的弊端,即它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和缺乏权力的相互制约。所以,美国学者萨托利指出:“今天的民主概念与公元前5世纪发明出来时的这个概念,即使还有什么相似之处,也只是极其微小的相似。”

综上,雅典民主推动了古希腊文明的繁荣,为现代民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它并不完美,还有很多缺陷和弊病有待后人去修正、去解决。

二、在中外关联与比较中理解

中西历史发展的不同趋向

中外关联、宏观把握历史问题是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全球化时代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必然要求。在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关内容时,应适当地拓宽知识内容,将古希腊城邦政治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政治状况做一比较,并得出一些认识,如:

从国家形态上看,古希腊总体上是独立自治的城邦,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先是臣属于周王,周王室衰微后,诸侯国通过兼并战争,逐渐走向统一。

从政体形式上看,古希腊城邦政体多样,民主政治得到发展。中国逐渐发展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

从权力来源上看,古希腊城邦一般遵循在民原则,权力总体上不能世袭,有任期限制。春秋战国时诸侯国的权力或来源于周王册封,或来源于武力争夺,王权大多是世袭的。

比较的重点不在于知识和方法的掌握,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理性地看待东西方不同的发展趋向。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和雅典民主尽管还很粗糙,有很多问题,民主乱象甚至最终导致了雅典的衰落,但雅典民主却对西方现代民主产生了重要影响,为西方现代民主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同一时期的春秋战国,权力越来越集中,逐步建立起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其理论基础和制度设计相对精致,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但这一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束缚和阻力却越来越大。尽管它们是当时不同的社会条件的产物,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但两者所指引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却是不同的,并最终对东西方历史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正如郭富斌老师所言:“你如果不读中国历史,就不知道中国为什么伟大;你如果不读世界历史,就不知道中国为什么落后。”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6

1.为何要有课堂教学主题?

课堂教学的层次,取决于学科观,即对学科学术性的把握。在史学素养视域中,研究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目的,是探讨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性内涵,理解现实中民主政治的本质。课堂教学的层次,更取决于学科课程观,即对学科课程教育价值的把握。对于本课而言,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什么――是了解雅典民主历程的演变过程?还是探讨导致雅典民主历程演变的相关因素?或是借助雅典民主历程中蕴含的本质领悟政体的本质诉求?基于史学素养的个性化课堂教学,应追求最后一种学习目标,将本课学习延展到政体的本质内容上。

2.什么是课堂教学主题?

学科观和课程观凝结为教学主题,即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主题是教师学科观和课程观在具体学习内容中的具体表现,是教师史学素养、史学眼光、捕捉史学现实意义的敏感性等的有机融合,并一以贯之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3.怎样确定课堂教学主题?

会通史学研究成果,是确定课堂教学主题的基础。如本课,教师应对雅典民主政治历程有通透的理解,明确在何种条件下,经过哪些人的努力,民主政治成为雅典政体的主要内容;哪些要素构成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政治家和思想家如何看待雅典民主政治;哪些因素导致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等。进而可得出如下结论:

雅典民主制,是一些重要政治家在特殊条件下和特殊社会氛围中,为战胜敌对势力而采取的应景之作。这种民主制,以解决现实的严峻问题为突破口,在传统政治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沿着扩大公民权力的方向昂首阔步。这种民主制,以参与公民大会、选举和抽签参加国家管理并受公民大会审核和考察、参与司法以保证司法公正性等为外显行为。这种民主制,其基础是法治,其本质是平等,其形式是精英统治,其最终目的是促进美好生活。当然,这种民主制,需要一系列客观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具有个性的经济特征,与广泛而深厚的参与意识和集体意识,一起构成推动雅典民主制的“幕后黑手”。①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确立本课的教学主题。如从原因入手,确立主题一;从过程维度确立主题二和三。我们可以任择其一作为本课的教学主题。

主题一:感受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历程的主要因素。雅典民主制的产生与发展,自有其特定的环境和因素。

主题二:感悟雅典民主政治演变的核心内容。雅典民主制的基础是法律至上,雅典民主制的核心是政治平等,雅典民主制的外显是精英领导,雅典民主制的宗旨是人民幸福。

主题三:体会雅典民主政治下公民的权力与义务。雅典公民的权力和义务,在民主制演变中不断扩大,权力和义务的扩大又要求雅典公民提高政治素养。

4.怎样使用课堂教学主题?

教学主题,应一以贯之于整个课堂教学。它扎根史实,借力经典史料,揭示于教师的点拨。教学主题规定了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课堂学习路径和学习最终目标、以及教师服务用语;还规定了学习内容(包括史实的归纳方向、史料的选取等)。如根据主题二,本课可设计如下学习路径:

以三个代表人物(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政治举措(史实)为出发点。通过比较和归纳,领会三人在雅典民主制演变中的不同地位以及共同追求。进而引导学生研读有关梭伦、伯利克里的政治措施(突出法律至上原则)的史料,感悟雅典民主制得以演变的政治基石,以及雅典民主制的最终追求(保证公民人人幸福)。

课堂教学主题,体现了史学的现实意义,需要领会和感悟。课堂有了主题,也就有了指导思想、灵魂。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不断揭示主题,学生逐渐领会和感悟主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教师治学与为人精神的熏陶过程。

在发展学生史学素养的视域中,史实教学是出发点,也是历史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个性化教学在此表现为处理史实的宽度、深度和效度,即要求在多维整合中记忆与理解史实。一般而言,史实教学需根据学情,经历在教材中找出关键史实、泛读史料强化史实、依据教学主题整合史实、利用相关线索联系史实、形成知识结构准确记忆史实等环节。其中史实的强化、整合、联系和记忆是个性化教学的主要着力点。

1.泛读有趣的史料强化核心史实

本课史实的关键节点是三位政治家的政治举措。我们可引用梭伦的诗句,以强化梭伦改革的内容和特性;引用《雅典的民主》片段解读陶片图片,以强化克里斯提尼改革的重点和个性;引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片段,解读雅典会场遗址图片,以感受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特色。以上所有的史料,均为教师泛读,目的是强化对关键史实的理解记忆。如在总结梭伦改革的四大内容后,引用下列梭伦的诗句,用教师解读的方式,强调改革的主要特征:

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②(教师据此解读)梭伦改革,取消债务奴隶,消除了公民因经济问题而失去政治权力的可能性。赋予公民以参政权,包括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这就是“崇高地位”的含义。但梭伦改革维护了包括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特权,这就是“恰如其分”的含义。这种中庸式的改革,有利于解决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只是这种中庸式改革,注定是两方面不讨好,两方面都反对的改革。同时,梭伦改革,通过制定宪法的形式进行,说明当时尊重法律,遵法守法的意识浓厚,这就为以后民主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教师对文物图片等的解读尤能为课堂增彩。如对陶片图片教师可做以下解读:

图片(略)是20世纪30年代在雅典发掘的陶片图片。有关这一图片,英国学者约翰・索利在《雅典的民主》中写道:“有趣的是,20世纪30年代,卫城北坡的一口井里,出土191片陶片。……陶片上全写着太米斯托克利,分属14个人的笔迹。显然这些陶片是预先准备好,打算说服群众反对太米斯托克利之后,发给他们使用。这些陶片集中出土,或许原本有更大一堆陶片,这些是用剩的。制作陶片的人显然是高估了反对太米斯托克利的人数。”这反映了陶片放逐法,有沦为驱逐政敌工具的危险。

又如,引用阿里斯托芬的《阿卡奈人》,并结合“雅典会场遗址图片”泛读史料,以增强学生对顶峰时雅典民主政治的印象:

(教师解读)这是雅典召开公民大会的会场遗址。从图片可以看出,当时参加会议的公民数量很大。当时,公民是如何参加公民大会的呢?雅典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在其名著《阿卡奈人》中描述了公民大会的这样一个场景:

那些主席官也没有到,但在他们迟迟到来之后,你难以想象他们会怎样,一拥而至,你碰我撞,挤成一团,争前排座位,至于讲和的事,他们全不放在心上。城邦呀城邦,可是我总是第一个到来,坐在这个地方,然后独自个儿,叹叹气,放放屁,打哈欠,伸懒腰,烦躁不安,揪揪头发,写写字,算算账,想念田野,向往和平。①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后,强调)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制达到顶峰。他不但取消了公民参政的财产限制,而且给公民发放津贴,以鼓励公民参加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等。但这种做法,使得原本严肃的行使政治权利的行为,变得随意而放荡。从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2.依据教学主题,整合核心史实

理解史实,需走进史实,通过本课史实间的异同比较,归纳出历史的发展脉络。如比较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政治举措,归纳三人政治变革的异同,以此领会雅典民主制沿革的“变”与“不变”。其中“变”是针对具体问题,采取了解决问题对策;“不变”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核心内容。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让其领会雅典民主制演变过程中的政治智慧:

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民主的轨道。梭伦开始改革的88年后,克里斯提尼开始改革。公元前506年,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克里斯提尼开始改革63年后,伯里克利成为执政官。伯利克里执政(前443―429年)改革将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黄金时期。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王国征服希腊。雅典结束了256年的曲折民主历程。这个历程中,有三个重要节点: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我们可以将他们执政时期采取的主要措施归纳为……(教师边与学生回忆,边依据表格栏目板书)这些措施有哪些共同点呢?(教师边与学生思考回答,边板书表格栏目内容)这一历程呈现出怎样的演变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表格栏目内容(见下页表)。

3.利用相关线索,纵横联系史实

纵横联系的线索,一般分为同时、同地、同性质等类型。如依据同时性,联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依据政体性质的相似性,联系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等内容。与复习课不同,此时的纵横联系,仅仅指出其主要不同点和大致的原因即可,不需要花太多时间联系过于细碎的史实。

4.构建形象化的知识结构,并用记忆方法记忆史实

知识结构揭示了各具体史实间的联系。本课可围绕三人政治举措的内容和特点,构建知识结构,可利用表格进行讲解。也可围绕民主政治的内涵,从改革的内容入手,构建知识结构。然后,利用数字或关键词记忆法记忆本课核心史实。

史实教学是课堂教学延展的基础,但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因为史实的筛选、强化、整合、联系、记忆等,都密切联系于学生自身的经验。因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其学习效果,介绍其学习方式,分享其学习心得至关重要。

1.史料研读的含义

基于史学素养的个性化教学中的史料研读,不是利用史料印证教科书结论,而是利用史料开拓视野,理解史实,感悟主题,提升历史认识。因此,此处的史料,应是经典的一手史料,并扎根于核心史实,紧扣教学主题。此处的研读,应是读透史料,并达到每则史料内部、史料与史实、史料与史料间的融合贯通。研读史料的过程,就是领会和感悟主题,深化和拓展史实的过程。其中,史料的选择和研读最为关键。

2.研读的史料选择

史料的选择须与史实、主题等融会贯通。即精选的史料,既要立足本课学习内容的核心史实,又要利于揭示主题,还要经典、多元、有价值。如本课选择的下列三则史料,均出自雅典民主政治的权威史料,并紧紧扣住理解雅典民主制的本质诉求这一主题(主题二):

甲:(梭伦改革时,他就把自己制定的)法律颁写在木板上,竖立在王室柱廊里,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9名执政官还要在那块石头跟前起誓: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由此执政官们至今依然要这样起誓。①

乙:我们看到,法律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为所有的人都提供了平等的公正……我们不但服从那些当权者,我们还遵守法律,尤其是遵守那些保护受伤害者的法律,不论这些法律是成文法,还是虽未写成文字但是违反了就算是公认的耻辱的法律。②

丙:平民主义政体的前提或准则是自由,自由的一个方面就是轮流地统治和被统治。……他们说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每个人就应该享有平等,于是在平民政体中形成了穷人比富人更有决定权的结果,因为前者人多势众,而多数人的意见起主宰作用。……自由的另一个标志是一个人能够随心如愿地生活,因为人们说这是自由的效用,就如不能随心如愿地生活是奴役的效用。③

3.史料研读的方法

史料研读的融合贯通,要从史料的史实依托、史料的核心语句、史料的主旨内容、史料的主要思想等方面,读透每一则史料。如甲的关键词是“法律”“起誓”等,关键语句为“恪守法律”,主旨为强调法律的尊严,主要思想为“依法治国的理念”在当时已深入人心,梭伦通过修改法律进行改革,恪守法律保证了改革的实施。再如丙除了揭示民主政体的两个特征外,我们还从“他们说……”中推测,亚里士多德对平民主义政体的态度,即不赞成这种政体,因为这种政体实质是“穷人”压迫“富人”的统治,容易出现“多数人的暴政”。

此外,还要从史料间的相互关系,如共同主旨内容或共同思想内容等方面,揭示史料间的内在联系。如甲、乙的通融之处在于,公民恪守法律成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前提,法律保障了社会公正,维护了公民利益,当权者都需依法治理国家。甲、乙、丙的共同之处为,雅典民主政治的根本诉求是公民随心所愿地生活,即保证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公正等。

史料的研读通常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达成研读目标。同时,在研读过程中,应注意发现史料的内涵,这尤其需要仔细咀嚼。教师的价值之一在于引导学生品味史料,形成深度阅读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主题。

课堂服务语,主要指教师的导入语、过渡语、小结语等,它是教师调控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史学素养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更加注重教师的服务语。要求教师的服务语能够在上下勾连中,融激趣、激奇、激疑、激情、提升于一身。

1.导入需要激趣、激情、激奇和激疑

俗话说“教师一张口,就知有没有”,课堂导入至关重要。史学素养视域中个性化教学的导入,应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主题”的引入要尽量充满趣味,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式要多元,埋下“主题”伏笔。二是建立所学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间的联系。既要简明,又要严谨,还需抒情。如在本课中,有的教师是这样导入:

古代大河流域往往孕育着灿烂的文明,如长江、黄河创造了长期领先世界的四大文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则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空中花园”,然而世界上还有一群人创造了不同大河流域的文明,用青蛙拥抱大海的美妙思想,制造了精美绝伦的人类文明――海洋民主政治文明,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海洋的殿堂,感受那一群公民的政治智慧,感悟那种直达人心隧的深沉的智慧。

2.过渡需要上勾下连,点拨升华

“环节间的过渡”要适时、适度、精炼。既要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又要体现内容过渡,牵引“主题”。如在本课史实学习环节结束后,在向史料研读环节过渡时,有教师这样过渡:

同学们在学习雅典三位改革家的改革措施后,知道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感受到雅典民主政治的先进性与发达性,促进了古希腊文明的繁荣,这些先进、这些繁荣离不开一群雅典公民政治智慧的发挥,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感悟在那一片蔚蓝的天空下,一群具有高度智慧的公民政治活动魅力。

3.小结需要揭示主题,设置悬念

课堂小结是一节课最后的“闸板”。应包括核心史实的归纳,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的评价,未来学习的走向等。其中总结学习成果,提升和揭示教学主题,尤其重要。如有教师对本课的总结如下: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7

一、内容的重新整合

根据本课内容,课标要求如下: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课标要求来看,民主政治是其核心,课题也是是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但从本课的小标题是希腊文明的摇篮、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分析归纳得出: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其中心内容。第一子目讲述的是古希腊地理位置与环境、城邦的特点和城邦公民的权限,这是古希腊部分城邦产生民主政治的共性条件,作为古希腊200多个城邦中之一的雅典也不例外。再者,由于雅典自身的特性:例如杰出人物的人为因素、希波战争的影响等,致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典型性。况且,第一个子目是希腊文明的摇篮,突然跳跃到一个城邦的民主政治,让学生的思路比较混乱,为使整个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笔者把本课内容重新、整合以下三个方面。这只是笔者个人观点,若有不妥,有待交流与求教。

(1)雅典产生民主政治的条件

(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3)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二、雅典产生民主政治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普遍性:首先希腊的地理环境构成这些城邦“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特征,而民主恰恰只有在小范围内才能实现[2],其公民团体为民主政治的产生奠定了群众基础;再者,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鼓励人重点探讨人自身,认识自己,为希腊人民具有民主意识奠定思想基础;最后,殖民地的建立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阶级分化。就如斯塔夫理阿诺斯所言:“外国市场、货币经济和新的奢侈品相结合,使小农们受到各种伤害,如时常不得不抵押物品,丧失赎取权,甚至失去人身自由[3]。”小农竭力要求废除债奴制,重新分配土地;而新兴的工商业阶层也极力要求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反对拥有土地和权力的旧贵族阶层。这同时也把雅典针对民主政治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推向历史舞台。

2.特殊性:雅典最初实行的是君主政体,是拥有贵族身份的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由于上述一系列的原因,雅典朝民主化的方向发展。公元前594年,梭伦为首席执政官,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就此拉开帷幕。其中最重要的是废除了债奴制,“通过废除债奴制,给予公民参与政治公民团体,梭伦实际上定义了公民权。政治权利不再限于贵族阶层,而是扩大到包括穷人在内的整个公民群体。不仅如此,通过废除债奴制,梭伦实际上使得下层农民收回了其被贵族利用债务而控制的土地,由此培育了一个自由农阶层,并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4]”,这无疑扩大了公民团体的自由成分,而且前文也叙述了公民团体是民主政治最核心的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社会基础的同时,又巩固了其经济基础,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发展。实际上,民主政治的灵魂就是城邦公民权,一旦“全权”公民“消失”,民主政治则会名存实亡。综上所述,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梭伦改革毋庸置疑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虽经历了梭伦的改革,但仍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到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里斯提尼的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正式确立起来。到了伯里克利时代,其民主政治到达顶峰。

三、“成亦城邦,败亦城邦”

希腊是“成亦城邦,败亦城邦”[5]。以雅典为例,正是这种城邦民主制度,充分调动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面对波斯帝国的侵犯,由民主政治牵系着的城邦公民的凝聚力非同一般。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必须誓死为自身的公民权和自由而战,这样如此强悍的战斗力是其他军队无法比拟的,致使第一次希波战争完胜。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如此评价雅典人:“在希腊人中,看到波斯服装的人而敢于勇敢面对,这些人当属最早;在那时以前,希腊人只要一听到波斯人的名字就感到恐怖。”[6]这次战争的胜利使雅典处于相当卓越的地位。再者,当时的民主政治使其政务运行公开透明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腐败的产生和个人专制,为雅典的经济、社会、军事、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政治基础。

说到“败亦城邦”,则需提到雅典的直接民主制。雅典这种民主政治制度与现代民主政治最本质的不同是它是一种直接民主制,而体现直接民主制最核心的部分是选官制度。雅典公民所需要的是“平等”,与现在谈到西方民主政治的“平等”本质完全不同:雅典公民所理解的平等是绝对意义上的平等,是数目上的均等,由选举过渡到抽签任用官员就是其最真实的体现;雅典公民所需要的民主,更是一种绝对直接的民主,从以前有财产、等级以及地域的限制到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有一切官职,只因雅典人认为以前的政策没有达到他们心中的“民主标准”,但这却使“精英治国”成为一种幻想。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拈阄的办法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奏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是要比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轻得多[7]。”可见直接民主制的危害。总之,一个普通的男性公民就能成为城邦的管理者、其发放工资成为公民参与政权的诱饵、雅典城邦知识“少数男性的俱乐部”、雅典公民眼中的“平等”只不过是另一种新的“不平等”等,这一系列都是直接民主制的下的产物,阻塞了颇有治国才能之人的仕途,使国家的运行并没有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致使政治腐败、社会动乱,最终古希腊于BC4世纪后期为马其顿王国所灭。

总之,虽然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把希腊推向绝境以至灭亡,但却不能否定其民主政治制度所具有的划时代、历史性意义:为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借鉴,更为世界保留了珍贵的政治遗产,且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希腊人民能有如此智慧、眼界,实属不易。所以,依笔者看来,深刻理解其民主政治显得至关重要。(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3][6][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8

民法,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内容丰富,概念抽象,体系严密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国传统民法教学的基本定位是理论教学,侧重点在使学生系统掌握民法有关概念、原理、制度和体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虽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相对不足。近些年来,为解决学院式法学教学与实践型人才培养矛盾日益突出,许多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将案例教学方法引人法学基础课程教育中。案例教学法①,是指在法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研究现有的案例,使学生掌握有关法律知识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民法教学中引人案例教学法,注重将各种现实生活元素融人到抽象枯燥的理论教学中,通过设置一个个具体、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改“一言堂”为“多言堂”,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民法教学中的提倡和改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然而在我们这样的成文法国度里,其作用仍局限于一定的范围内,表现在,在我国许多高校的民法教学中,案例教学只是辅助手段,从属于传统理论教学。因此,讲义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案例的引人和分析多数是为了解释和说明课本的某一理论和法条。案例的选择上,案例过于简单,人为加工痕迹明显,影响学生深人分析。而且,囿于民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影响,教师很难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去讨论、分析案例,而学生囿于学习的阶段性及知识结构的不完善性,其综合运用分析能力及特有的法律思维能力不能在民法课程中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培。专业实习实践环节,学生虽然能接触一些民商纠纷的法律实务,但实习场所有限,时间较短,从内容和效果来看,学生也很难全面地参与案件讨论和分析。而模拟法庭教学,往往注重程序性的模拟,几个人在表演,多数人在旁听,所选案例的非争议性,缺乏深人的辩论和真实感。近几年引人的法律诊所教学,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当事人、处理真实的案件,但因运作经费案源及时间的限制,普及面甚窄。如何最大化地在大学本科教育中有效培养学生在民法领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成为民法教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样,其他领域如刑法、行政法等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二)改革之路经

对于上述问题的思考,可在以下方面尝试改进。其一,增加民法教学的学分和教学学时,使任课教师有较多的时间引人案例、分析案例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其二,保持原有的理论教学安排不变,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力度,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后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对于前者,基于民法体系强、内容丰富的特点及新生知识阶段性、知识结构不完善等实际情况,教学中仍不宜引人骄傲为复杂的、有讨论价值的争议案件。另外,即使教师有相对较多的时间去组织、讨论案例,但这样的穿插案例不利于学生对整个民法知识的系统掌握。对于后者,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在了解有关法律理论之后,学生普遍希望去接触一些具有综合性、典型性、疑难性的真实案例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这种改革路径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无疑是较好的选择。在专业实习、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外,我们是否有更好的实践教学安排来优化我们的教学体系?鉴于以上实践教学自身的局限性,笔者赞成单独设置相应系列案例课程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具体为,在民法、民事诉讼基本法律知识学完之后,设置民法案例课程,该课程所涉内容以民商事及民事诉讼法律知识为依托,重在培养学生在私法领域的法律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课程与理论课程不同,其定位在于较为系统地培养学生某一特定法律领域的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该课程与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相结合,能够总体上全面提升学生的法律推理和实践能力。从各高校法学教学的调研来看,在本科教学中设置单独的案例课程的为数不多,华南师范大学所进行的案例课程与观摩审判、实验教学、法律实习、法律进社区服务等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实践体系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及科研能力等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成效,川也证明了在本科教学实践环节中设置案例课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二、民法案例课程的特点

民法案例课程虽为民法案例教学法的延伸,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有其独特性。具体表现在:

其一,教学目的在于系统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民事纠纷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民法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对有关民法概念、制度的理解与掌握,而设置专门的案例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案例分析训练,侧重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判断、推理、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获得了独立的发展空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根据对各国专家意见的调查,获得了对案例研究、研讨会、课堂授课、模拟练习、电影、指导师式自学、角色扮演、敏感性训练、电视录像等9种教学法教学功能的评价结果,案例研究在这9种教学方法中,对分析能力的培养居第一位,在知识的传授、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知识的保留的持久性方面占据第二位,在态度转变和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上占第四位。lzl如能有效开展案例教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其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整个课程的进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导。学生基于特定的真实案例,查找、收集资料,对案件事实进行梳理和认定,提出不同的处理方案,而教师仅仅对课堂进行组织和指导。在的处理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等达到较为充分的锻炼。

其三,教学手段多样性。

相对独立的案例课程,获得了自由的发展空间,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l)讨论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分别就案件事实、争议焦点、所涉问题、所适用的法律等进行讨论,提出最佳解决方案。通过自己对案件的讨论和处理,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及协作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客观、公正、妥当解决纠纷的能力,这是将来从事法官职业所不可少缺少的素养。

(2)抗辩式。任何民事案件纠纷都会涉及原告和被告,将个小组分成对立的双反,从维护自己利益的出发来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对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辩论,培养其作为职业律师的思辨能力。

(3)观摩式。在课程进行当中,适时让学生对实际的审判过程进行观摩,分析、评论案件庭审过程,了解司法实践工作运行过程。

(4)角色模拟式。这是更具有综合性的教学方式。教师把不同案情交给个小组后,由各小组自行进行角色分工(法官、律师、当事人、证人等,各司其职而又相互合作),撰写法律文书,利用模拟法庭模拟审判过程。每个小组组织一次,每次其他小组进行观摩和点评。就此种模式的运行而言,可以考虑与原有的模拟法律训练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

其四,考评方式的动态性与静态性。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考评不能采用传统的考试或者论文报告模式。案例课重在培养学生分析、表达、协作、创新等能力,应当加重动态过程的表现在整个成绩中所占的比例,采取动、静结合,以动态考察为主的评价模式。

三、民法案例课程的组织及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课的教学方法,相对灵活,但不论是讨论式、抗辩式还是观摩式、角色分工式,大致都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案例的选择与准备、学生的分析与处理,教师的点评与总结。下面结合最常用的讨论式来作一交流。

1.案例的选择与准备

案例课程中,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认为,好的案例应具备以下要求。

第一,真实性、典型性。根据心理学的“临近效应”和“权威效应”的解释,人们对心理上越是临近的事物越是容易接受,越是权威越是崇拜和信服。t3]根据这种心理状态,最好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真实的典型案例,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的成就感。比如,在进行侵权方面的案例分析时,可以引人汽车、热水器等产品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交通事故民事赔偿等真实而又贴近生活的典型案例。

第二,具有分析价值。选择的案例一定要具有分析价值,依笔者见解,具有复杂性或者具有争议性的疑难案件可以作为选择的考虑范围。复杂性是指案件事实较为复杂且涉及到多种法律关系,如在一起电梯伤人的案件中,既涉及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侵权关系,又涉及到电梯所有人、使用人及维修公司等多方关系,案情较为复杂,案件的处理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民法知识逐一、深人分析所涉人员之间的法律关系及法律适用,能够较好锻炼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而有些案例,案情并不复杂,但在举证、法律适用方面有争议,这种案例通常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增进学生对民法精神、原则、有关制度及法律适用方法的深人理解,有利于培养具有较高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法律人才。

遵循以上要求来选择、准备案例,不仅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心思,更需要任课教师有换位思考问题的的能力,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对案例会如何理解、思考、分析,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根据一般的认知特点适当地设计出一系列“阶梯性”的问题或者焦点问题,以便于课堂的引导和调控。

2.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准备好的案例提前布置案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深人讨论。课堂讨论时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意见的发表,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进行评论和提出问题,不同意见的小组可以进行辩论。为使讨论的问题集中,达到一定深度,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引导,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要注意纠偏,把讨论逐步引向深人。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的社会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然而,如何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法律人才,成为法学本科教育领域亚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校法学院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尝试在传统理论课程之外单独设置一系列案例研究课程,注重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法律职业技能的训练与提高。这种课程与基础理论课程及其他实践教学有何关联?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以下笔者结合自己所讲授的《民法案例研究》课程谈下对有关问题的思考。 一、民法案例课程的定位 (一)从民法教学所面临的限制谈起 民法,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内容丰富,概念抽象,体系严密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国传统民法教学的基本定位是理论教学,侧重点在使学生系统掌握民法有关概念、原理、制度和体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虽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相对不足。近些年来,为解决学院式法学教学与实践型人才培养矛盾日益突出,许多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将案例教学方法引人法学基础课程教育中。案例教学法①,是指在法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研究现有的案例,使学生掌握有关法律知识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民法教学中引人案例教学法,注重将各种现实生活元素融人到抽象枯燥的理论教学中,通过设置一个个具体、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改“一言堂”为“多言堂”,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民法教学中的提倡和改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然而在我们这样的成文法国度里,其作用仍局限于一定的范围内,表现在,在我国许多高校的民法教学中,案例教学只是辅助手段,从属于传统理论教学。因此,讲义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案例的引人和分析多数是为了解释和说明课本的某一理论和法条。案例的选择上,案例过于简单,人为加工痕迹明显,影响学生深人分析。而且,囿于民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影响,教师很难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去讨论、分析案例,而学生囿于学习的阶段性及知识结构的不完善性,其综合运用分析能力及特有的法律思维能力不能在民法课程中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培。专业实习实践环节,学生虽然能接触一些民商纠纷的法律实务,但实习场所有限,时间较短,从内容和效果来看,学生也很难全面地参与案件讨论和分析。而模拟法庭教学,往往注重程序性的模拟,几个人在表演,多数人在旁听,所选案例的非争议性,缺乏深人的辩论和真实感。近几年引人的法律诊所教学,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当事人、处理真实的案件,但因运作经费案源及时间的限制,普及面甚窄。如何最大化地在大学本科教育中有效培养学生在民法领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成为民法教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样,其他领域如刑法、行政法等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二)改革之路经 对于上述问题的思考,可在以下方面尝试改进。其一,增加民法教学的学分和教学学时,使任课教师有较多的时间引人案例、分析案例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其二,保持原有的理论教学安排不变,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力度,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后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对于前者,基于民法体系强、内容丰富的特点及新生知识阶段性、知识结构不完善等实际情况,教学中仍不宜引人骄傲为复杂的、有讨论价值的争议案件。另外,即使教师有相对较多的时间去组织、讨论案例,但这样的穿插案例不利于学生对整个民法知识的系统掌握。对于后者,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在了解有关法律理论之后,学生普遍希望去接触一些具有综合性、典型性、疑难性的真实案例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这种改革路径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无疑是较好的选择。在专业实习、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外,我们是否有更好的实践教学安排来优化我们的教学体系?鉴于以上实践教学自身的局限性,笔者赞成单独设置相应系列案例课程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具体为,在民法、民事诉讼基本法律知识学完之后,设置民法案例课程,该课程所涉内容以民商事及民事诉讼法律知识为依托,重在培养学生在私法领域的法律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课程与理论课程不同,其定位在于较为系统地培养学生某一特定法律领域的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该课程与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相结合,能够总体上全面提升学生的法律推理和实践能力。从各高校法学教学的调研来看,在本科教学中设置单独的案例课程的为数不多,华南师范大学所进行的案例课程与观摩审判、实验教学、法律实习、法律进社区服务等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实践体系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及科研能力等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成效,川也证明了在本科教学实践环节中设置案例课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二、民法案例课程的特点 民法案例课程虽为民法案例教学法的延伸,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有其独特性。具体表现在: 其一,教学目的在于系统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民事纠纷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民法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对有关民法概念、制度的理解与掌握,而设置专门的案例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案例分析训练,侧重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判断、推理、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获得了独立的发展空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根据对各国专家意见的调查,获得了对案例研究、研讨会、课堂授课、模拟练习。如能有效开展案例教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其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整个课程的进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导。学生基于特定的真实案例,查找、收集资料,对案件事实进行梳理和认定,提出不同的处理方案,而教师仅仅对课堂进行组织和指导。在的处理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等达到较为充分的锻炼。#p#分页标题#e# 其三,教学手段多样性。 相对独立的案例课程,获得了自由的发展空间,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l)讨论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分别就案件事实、争议焦点、所涉问题、所适用的法律等进行讨论,提出最佳解决方案。通过自己对案件的讨论和处理,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及协作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客观、公正、妥当解决纠纷的能力,这是将来从事法官职业所不可少缺少的素养。 (2)抗辩式。任何民事案件纠纷都会涉及原告和被告,将个小组分成对立的双反,从维护自己利益的出发来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对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辩论,培养其作为职业律师的思辨能力。 (3)观摩式。在课程进行当中,适时让学生对实际的审判过程进行观摩,分析、评论案件庭审过程,了解司法实践工作运行过程。 (4)角色模拟式。这是更具有综合性的教学方式。教师把不同案情交给个小组后,由各小组自行进行角色分工(法官、律师、当事人、证人等,各司其职而又相互合作),撰写法律文书,利用模拟法庭模拟审判过程。每个小组组织一次,每次其他小组进行观摩和点评。就此种模式的运行而言,可以考虑与原有的模拟法律训练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其四,考评方式的动态性与静态性。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考评不能采用传统的考试或者论文报告模式。案例课重在培养学生分析、表达、协作、创新等能力,应当加重动态过程的表现在整个成绩中所占的比例,采取动、静结合,以动态考察为主的评价模式。 三、民法案例课程的组织及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课的教学方法,相对灵活,但不论是讨论式、抗辩式还是观摩式、角色分工式,大致都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案例的选择与准备、学生的分析与处理,教师的点评与总结。下面结合最常用的讨论式来作一交流。 1.案例的选择与准备 案例课程中,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认为,好的案例应具备以下要求。 第一,真实性、典型性。根据心理学的“临近效应”和“权威效应”的解释,人们对心理上越是临近的事物越是容易接受,越是权威越是崇拜和信服。t3]根据这种心理状态,最好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真实的典型案例,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的成就感。比如,在进行侵权方面的案例分析时,可以引人汽车、热水器等产品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交通事故民事赔偿等真实而又贴近生活的典型案例。 第二,具有分析价值。选择的案例一定要具有分析价值,依笔者见解,具有复杂性或者具有争议性的疑难案件可以作为选择的考虑范围。复杂性是指案件事实较为复杂且涉及到多种法律关系,如在一起电梯伤人的案件中,既涉及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侵权关系,又涉及到电梯所有人、使用人及维修公司等多方关系,案情较为复杂,案件的处理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民法知识逐一、深人分析所涉人员之间的法律关系及法律适用,能够较好锻炼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而有些案例,案情并不复杂,但在举证、法律适用方面有争议,这种案例通常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增进学生对民法精神、原则、有关制度及法律适用方法的深人理解,有利于培养具有较高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法律人才。 遵循以上要求来选择、准备案例,不仅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心思,更需要任课教师有换位思考问题的的能力,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对案例会如何理解、思考、分析,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根据一般的认知特点适当地设计出一系列“阶梯性”的问题或者焦点问题,以便于课堂的引导和调控。 2.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准备好的案例提前布置案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深人讨论。课堂讨论时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意见的发表,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进行评论和提出问题,不同意见的小组可以进行辩论。为使讨论的问题集中,达到一定深度,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引导,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要注意纠偏,把讨论逐步引向深人。 3.案例,汽评 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要善于点评和总结,对学生分析过程中提出的各种观点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多予以鼓励和表扬。另外,对讨论中存在的不足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分析,做到以理服人。 案例课程教学,重要的不在于给学生提供每个案例的答案,也不仅是有关的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法律推理的的技艺。l4]对于任课教师而言,整个课程的进行始终要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为目的,掌握一定的法律分析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法律推理及法律思维方式就是渔,不论法律知识如何变化,所面临的案件有何不同,而法律职业所需的这种思维能力则是不变的。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10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前大法官霍姆斯有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鉴于法学的实践性特点,蕴含丰富司法实践的典型案例,便是形成此类经验的重要源泉。作为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核心课程之一,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具有突出的“社会法”属性,教师应当结合其学科、教学特点,高度重视典型案例在该学科教学中的功能。

诚如知名民法学者王泽鉴先生所言,法学教育不仅要传授法学知识,还要担负起培养学生各类法学技能,使其成为能胜任实际法律工作的“法律人”的重任。[1]在英美法系国家,“判例法”制度得以普遍采用,其是指法官依据一般习惯、司法实务之原理、同一法域之上诉法院或最高法院的先例[2],对下级法院判案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案例的作用不言而喻。在中国,将典型案例贯穿于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之中,加强案例教学的研究对于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法律适用技术和司法裁判质量,促进法学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3]

一、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教学特点

不同学科、课程的教学特点一般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采用。正是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典型案例在该学科教学中应有的功能。

(一)教学内容上,强调知识性与制度性的统一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教学内容,不仅应包含法学知识的讲述、传授,还应包含对该领域现行法律规则、制度的分析和阐述。后者只有结合典型案例,通过鲜活个案的讲解,才能够展示出具体法律规则、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体现,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能达到教学上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上,强调理论性与实践应用性的统一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在其教学中应贯穿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按照传统方法讲授有关劳动权、劳动关系等理论性内容,更要通过课堂研讨、专题报告、“诊所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组合,强调这些理论、规则和制度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典型案例指导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方法,提高实践技能。

(三)教学目标上,强调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的统一

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的统一是法的固有特点[4],对于社会作用的强调,应是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劳动引发的社会问题,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倾斜保护,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地位,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因而它是以维护和实现社会利益为本位的。[5]可见,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独特的社会作用,使得有行业、社会影响力的典型案例具有突出的地位和功能。

二、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典型案例的范围

典型案例因其独特的内容、作用和价值而获得了教学上的重要意义,成为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训练、提升学生法律思维能力与法律实践技能的有效素材。教师如何从丰富大量的司法案例中,选取出符合“典型”特征的案例,为教学所用,可以在以下三种案例范围内综合考虑。

(一)司法机关的各类典型、指导性案例

根据中国现行案例指导制度,最高人民法院会不定期从各级人民法院的判例中,选取符合法治精神、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作为某一部门法领域的指导性案例公开,作为各级人民法院审理、裁判类似案件的参考。其中包括实践中较为新颖或疑难的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领域案例。

(二)具有法律解释、适用方面特殊功能的案例

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往往比较抽象,容易导致局限性,通过司法案例可以有效地解释法律原则、规则的内涵,统一法律适用方面的标准,从而不断赋予成文法新的活力。在中国,在法律解释、适用方面具有特殊功能的案例因其上述功效,不仅应当得到高度重视,还应当通过教学,进一步充实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有关理论和规则。后文详细阐述的有关职工工伤认定的案例便属于此类。

(三)具有较高行业、社会影响力的案例

在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等社会属性较强的部门法领域,一些司法案例在回应社会关注、化解社会纠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往往具有较高的行业、社会影响力,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歧视、航空公司飞行员集体“跳槽”、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违约金等案例。此类案件的裁判通常经过了严格的斟酌和程序,为处理类似案件提供了预测和指引。

三、典型案例在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中的主要功能

在选取出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应结合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有关知识点,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主要功能,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笔者就结合有关典型案例来具体讨论。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11

要弄清“基训”能否“净化”,首先,应回顾基训课的发展现状。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古典舞初创时期,是以戏曲训练为模式,并借助了芭蕾的训练框架。此后几十年中,基训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戏曲、芭蕾结合的痕迹仍然可见。有些地方芭蕾痕迹越来越明显。“身韵”出现后,“基训”开始注重了“韵”的训练,大量的“身韵”语汇被教员采纳,“身韵”开始进入了基训。但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人们经常提到的“外加香油一勺”便可为证。目前,基训课堂的状况与几年前相比,确有很大改变;但从根本上看,仍有些盲目。所谓“盲目”是说基训教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没有一套统一的做法。一个教员一个说法,课的好坏完全依赖教员自身的理解能力以及组织能力。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实质上是基训体系尚未成熟的表现。也正因如此,在评价一堂基训课时,便会仁智互视。

围绕中国古典舞基训课应该如何做的问题,说法不一,做法也不同,但不外乎以下两类:

1.在借鉴芭蕾并尽可能对其加以改造的同时,扬我之长,避他人之短。这是我校目前的做法。

2.以芭蕾训练为主干,辅以中国舞技巧,“身韵”课不占重要位置。两类不同的做法,两种不同的主张,各有各的道理。但我以为,完全用“芭蕾”来训练中国舞演员,问题显然很多。无可否认,我校目前的“以传统为基础,以芭蕾和现代舞的方法为辅,为我所用”的做法,是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做法,特别是通过两届教育专业本科的探索所取得的“基训”模式,是一个实践的突破。这个“基训模式”,在解决中国舞演员所必须具备的腰的幅度及软度,控制能力以及完成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必须的爆发力等方面确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特别是近年来,在旋转的多样化,舞姿的多样化及规模化,小跳的训练性及民族性相结合等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更由于课堂“短句”的出现和发展,为“体系”的建立找到了突破口。

这样说,并不是讲目前我校的基训不存在的问题。例如,“上反杆前的活动”。把这套大幅度、全方位的活动在把杆之前,学生在完全活动开以后,重返把杆。这里就存在一个理论上的问题既上把杆之前的活动到底有没有用处?如果说有用(有训练价值),那么何必再回把杆?因为在芭蕾中,“把杆”本身就是活动。如果说没有用(没有训练价值),那么何必要走这个“活动”的过场?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把杆之间的活动的确有效,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的训练中得到身体各部位的“解放”,那么“活动”能否取代“把杆”训练?这个问题的解决,或许可为“体系”的建立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本文将不对芭蕾训练的科学性进行分析。值得一提的是,早我们上过“芭蕾教学法”课以后,对芭蕾训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相比之下,我们的“基训”就显得很不成熟了。当然,这也不足为奇,因为芭蕾毕竟已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而我们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在学习了“芭蕾教学法”之后,我们又有机会亲身体验了芭蕾训练。觉得完全摒弃芭蕾训练,对中国古典舞演员来说是不利的。由此产生的矛盾——一个探讨多年尚未完全解决的矛盾:培养中国舞演员,需要“我”,但又离不开“她”。特别是在大量翻阅了许多有关“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文章之后,更发现,无论哪种说法、哪种设想,都没有完全离开芭蕾。这或者可以说:对培养中国古典舞表演人才来说,芭蕾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是不是这样的呢?那就要看一看,中国古典舞演员,需要不需要芭蕾训练所强调的要素,即开、绷、直。回答显然的肯定的。“开、绷、直”,以及作为一般舞蹈演员所必须具备的形体条件,对一个中国古典舞演员来说同样是需要的,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把杆部分显然也是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由于在借鉴与改造同步进行的时候,为了使把杆部分更具民族性,就不得不加上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样一来,在编排动作时,其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忘记了训练的主要目的。

将我们已初步成型并行之有效的那一部分训练方法与芭蕾训练混在一起,总不是个长远之计。因为一旦当我们谈及体系时,芭蕾便成了障碍。这个障碍是明显的,也是众所周知的。当我们关起门来训练时,便大量地借助于芭蕾,而一旦有外宾或同行要来看中国古代舞基训时,课堂顺序立即要进行调整,尽可能地避开芭蕾,给外人更多看到的是“我们的”。即便如此,人们的结论往往还是说我们的训练芭蕾痕迹太重。与其回避,不如正视,“净化论”便是在勇于正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现代舞,是以反传统为口号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但是世界大多数现代舞团并不排斥芭蕾训练;芭蕾基本功训练课,仍是许多现代舞团每日必修的功课。由于这种借鉴的目的是明确的,与其它现代舞训练课程的比例是恰当的,所以,芭蕾训练没有取代现代舞训练。同样,诸如“国标舞”花样滑冰乃至我们民族舞,也采纳了芭蕾的训练,但它们仍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如此众多的舞种都没有回避芭蕾训练,为什么我们的中国古典舞一定要回避呢?承认人家的长处,并不是要否认我们自己,更何况芭蕾训练永远无法取代中国古典舞基训,这是无需多说的。当然,如果不谈体系,那么目前我们的做法是足以够用,也是行得通的。问题的关键是:当我们力图建立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时,就不能不考虑这一整体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仔细分析起来,也就是说:中国古典舞基训(身韵),应与舞台剧目相互联系;而舞台剧目的需要恰恰是对基训的制约,基训的内容应以舞台的需要为准,同时舞台的需要在反馈回课堂,以推动教学的向前发展。自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以后,我校所出现的创作上的繁荣,已开始为基训的改造工程创造了一定的条件,随着“新古典主义创作思想”的诞生,着手进行“新古典主义基训”探索的条件逐渐成熟,我们可以做起来了。需要明确的是:

1.目前,我校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古典舞基训,是不会被芭蕾训练代替的。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12

要弄清“基训”能否“净化”,首先,应回顾基训课的发展现状。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古典舞初创时期,是以戏曲训练为模式,并借助了芭蕾的训练框架。此后几十年中,基训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戏曲、芭蕾结合的痕迹仍然可见。有些地方芭蕾痕迹越来越明显。“身韵”出现后,“基训”开始注重了“韵”的训练,大量的“身韵”语汇被教员采纳,“身韵”开始进入了基训。但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人们经常提到的“外加香油一勺”便可为证。目前,基训课堂的状况与几年前相比,确有很大改变;但从根本上看,仍有些盲目。所谓“盲目”是说基训教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没有一套统一的做法。一个教员一个说法,课的好坏完全依赖教员自身的理解能力以及组织能力。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实质上是基训体系尚未成熟的表现。也正因如此,在评价一堂基训课时,便会仁智互视。

围绕中国古典舞基训课应该如何做的问题,说法不一,做法也不同,但不外乎以下两类:

一、在借鉴芭蕾并尽可能对其加以改造的同时,扬我之长,避他人之短。这是我校目前的做法

二、以芭蕾训练为主干,辅以中国舞技巧,“身韵”课不占重要位置

两类不同的做法,两种不同的主张,各有各的道理。但我以为,完全用“芭蕾”来训练中国舞演员,问题显然很多。无可否认,我校目前的“以传统为基础,以芭蕾和现代舞的方法为辅,为我所用”的做法,是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做法,特别是通过两届教育专业本科的探索所取得的“基训”模式,是一个实践的突破。这个“基训模式”,在解决中国舞演员所必须具备的腰的幅度及软度,控制能力以及完成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必须的爆发力等方面确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特别是近年来,在旋转的多样化,舞姿的多样化及规模化,小跳的训练性及民族性相结合等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更由于课堂“短句”的出现和发展,为“体系”的建立找到了突破口。

这样说,并不是讲目前我校的基训不存在的问题。例如,“上反杆前的活动”。把这套大幅度、全方位的活动在把杆之前,学生在完全活动开以后,重返把杆。这里就存在一个理论上的问题既上把杆之前的活动到底有没有用处?如果说有用(有训练价值),那么何必再回把杆?因为在芭蕾中,“把杆”本身就是活动。如果说没有用(没有训练价值),那么何必要走这个“活动”的过场?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把杆之间的活动的确有效,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的训练中得到身体各部位的“解放”,那么“活动”能否取代“把杆”训练?这个问题的解决,或许可为“体系”的建立带来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将不对芭蕾训练的科学性进行分析。值得一提的是,早我们上过“芭蕾教学法”课以后,对芭蕾训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相比之下,我们的“基训”就显得很不成熟了。当然,这也不足为奇,因为芭蕾毕竟已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而我们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在学习了“芭蕾教学法”之后,我们又有机会亲身体验了芭蕾训练。觉得完全摒弃芭蕾训练,对中国古典舞演员来说是不利的。由此产生的矛盾——一个探讨多年尚未完全解决的矛盾:培养中国舞演员,需要“我”,但又离不开“她”。特别是在大量翻阅了许多有关“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文章之后,更发现,无论哪种说法、哪种设想,都没有完全离开芭蕾。这或者可以说:对培养中国古典舞表演人才来说,芭蕾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是不是这样的呢?那就要看一看,中国古典舞演员,需要不需要芭蕾训练所强调的要素,即开、绷、直。回答显然的肯定的。“开、绷、直”,以及作为一般舞蹈演员所必须具备的形体条件,对一个中国古典舞演员来说同样是需要的,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把杆部分显然也是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由于在借鉴与改造同步进行的时候,为了使把杆部分更具民族性,就不得不加上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样一来,在编排动作时,其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忘记了训练的主要目的。

将我们已初步成型并行之有效的那一部分训练方法与芭蕾训练混在一起,总不是个长远之计。因为一旦当我们谈及体系时,芭蕾便成了障碍。这个障碍是明显的,也是众所周知的。当我们关起门来训练时,便大量地借助于芭蕾,而一旦有外宾或同行要来看中国古代舞基训时,课堂顺序立即要进行调整,尽可能地避开芭蕾,给外人更多看到的是“我们的”。即便如此,人们的结论往往还是说我们的训练芭蕾痕迹太重。与其回避,不如正视,“净化论”便是在勇于正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现代舞,是以反传统为口号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但是世界大多数现代舞团并不排斥芭蕾训练;芭蕾基本功训练课,仍是许多现代舞团每日必修的功课。由于这种借鉴的目的是明确的,与其它现代舞训练课程的比例是恰当的,所以,芭蕾训练没有取代现代舞训练。同样,诸如“国标舞”花样滑冰乃至我们民族舞,也采纳了芭蕾的训练,但它们仍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如此众多的舞种都没有回避芭蕾训练,为什么我们的中国古典舞一定要回避呢?承认人家的长处,并不是要否认我们自己,更何况芭蕾训练永远无法取代中国古典舞基训,这是无需多说的。当然,如果不谈体系,那么目前我们的做法是足以够用,也是行得通的。问题的关键是:当我们力图建立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时,就不能不考虑这一整体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仔细分析起来,也就是说:中国古典舞基训(身韵),应与舞台剧目相互联系;而舞台剧目的需要恰恰是对基训的制约,基训的内容应以舞台的需要为准,同时舞台的需要在反馈回课堂,以推动教学的向前发展。自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以后,我校所出现的创作上的繁荣,已开始为基训的改造工程创造了一定的条件,随着“新古典主义创作思想”的诞生,着手进行“新古典主义基训”探索的条件逐渐成熟,我们可以做起来了。需要明确的是:

1.目前,我校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古典舞基训,是不会被芭蕾训练代替的。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13

我校根据中心校下发的国学经典工作计划,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的开展此项工作。首先由学生诵读《经典》开始,低年级学生诵读《正蒙宝典》,中年级诵读《学庸论语》,高年级诵读《老子庄子选》让学生利用晨读时间和在家里时间,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去完成。而且每个班级在上课前必须诵读一段经典,这样我校的学生已经养成了每天都自觉的学习国学经典的良好习惯。

英国著名学者洛克说过“习惯一旦形成,用不着记忆就能很容易很自然的发生作用”。

学习国学经典贵在践行,我校要求传统美德必须融入到学生生活中去。具体是这样做的,各班级把《弟子规》践行档案和良好行为习惯档案粘贴上墙。档案中有二十件小事儿,要求学生每天做到其中一件或者多件善事,由家长每天打电话或者亲笔写纸条告知老师。而且档案中还有个人体会,学生一个月写一次感受。我校又制定了《弟子规》践行擂台赛,每周对学生所做的小事儿进行汇总。每月对践行结果进行评比、表奖。即一天一汇报、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比。“不积细流无以至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在孩提时代从一点一滴的善事做起,正所谓的“不以善小而不为”。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这种如春蚕啃桑似的教育使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了。那时还是一年级的学生刘知源在全镇的《弟子规》践行演讲比赛上获得了一等奖。内容讲述的都是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他的哥哥是位脑瘫患儿,一切都不能自理,刘知源学了《弟子规 》后,放学回家主动帮助父母照顾哥哥,给哥哥洗脚、喂饭等力所能及的活。不喜欢学习回家就迷恋网络的五年级学生所正宇,现在已经戒掉了坏习惯,每天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并帮父母做些家务了,学习成绩由原来的及格边缘,到现在的三科成绩均在80分以上,他身上还有一个最大闪光点就是机灵,勤劳,只要他看见校园内有杂物总是能迅速地捡起来。现在的六年级学生高原在我校时是位“小霸王”,通过学习了《弟子规》后一举改掉了坏习惯,并能热心的关心、帮助同学,在五年级的全镇统考中荣获第一名,如今他还是个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在县田径运动会上屡获佳绩,他变了,变成了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让国学经典在“家长学校”课上升华。我校每学期至少上两次以上“家长学校”课,课前三十分钟都是家长与班主任交流孩子的近期表现、或是双方交换有关孩子教育的意见。我校有专门的老师在上课,有专门的“家长学校”课教案。开始时组织全体家长观看孝亲片、励志片、勤奋片等等,内容涉及到古代的传统美德事例和当代的孝亲事件。有时还组织学生当场给在座的亲人们洗脚,同时播放背景音乐《母亲》或者是《父亲》。场面感人至深,使学生们体验到”孝”的真谛。接着是向家长传授国学经典知识,讲述我们的老祖宗是怎样教儿育女的。比如孟母三迁、岳母教子等等。让家长们认识到国学的魅力,这样家庭与学校才能合力教育好孩子。经过几次开课后,家长越来越关心学校和学生,老师的工作事半功倍,效果非常的好。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校号召全体老师诵读《国学经典》并且制定了相关考核办法。我们的教师每天针对自己所学经典内容要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做好学习笔记。这样经过每天的知识积累老师的传统文化内涵储备与日俱增,经典知识含量日渐丰富。老师们对于大部分的经典词都能够向学生阐释。 在我校荣誉并不是老师追求的唯一,但通过此次学习活动看到了老师们的进取心和责任的担当意识,也看到了学生们在我校学习国学有丰富的资源和保障。

国学经典分为古代经典和现代经典,古代经典要传承,与时俱进的现代经典更要宏扬。于是我校开展了向榜样学精神向专家学方法的读书系列活动。为了增加老师的文化底蕴提高业务素质,我们学校积极响应号召,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了《李镇西》教育读本和《扬长教育》读本。扬长大师冯凝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对如何抓好“后三分之一”和培养未来良好公民素质息息相关。我校教师把对选择教学工作的自豪感和在工作中象蜡烛般的奉献精神、以及对从事多年工作辛勤育出的遍地桃李和对自己未来的中国梦都在中心校编辑的《耕耘骄傲》、《播撒爱心》、《感受成功》、《收获梦想》和《打造生本课堂,让“后三分之一”学生在国学经典践行中健康成长》、《爱伴我成长》、《读书伴我行》、《唱响东丰精神》、《一路前行》九本书中体现。老师们能够虚心学习他人之长、能不断执笔写作的继续学习之风便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华夏五千年灿烂的悠久文化正是由一代代这样的人续写和传承。

当国学经典被安排到校本课中时,我们全体老师多次共同研究、探讨,“如何能把国学经典知识生动地讲出来,并且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接轨,能培养学生向善、向上的正能量、锻炼某种能力”这是目标。付出就有回报,我们初步探索出了国学经典课的雏形,张桂林老师的,一课经过中心校领导的层层筛选,并且在于小华校长的点拨下,代表我镇参加了五校教研。张老师把一个二年级而且只有七名学生的课上的生动活泼、精彩至极,可以说开创了村小就如何能上好国学经典课的先河。课堂的内容设计紧紧围绕新课标理念,本课既让学生学到了古代孝敬父母的言行知识,又培养了二年级学生能写一段完整话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中学生们展示了精彩的小品节目,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学懂了知识。翟宇超是他们班典型的“后三分之一”学生,张老师那种不弃不舍的精神再现了教师的高尚品德。课堂上张老师用鼓励、表扬等方法来挖掘翟宇超的智能,努力的去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如今他对学习充满乐趣和自信,有成功感!是的,张老师不但做到了“不让一名学生掉队”,还说出了“我要让这七名孩子都考上大学”壮语!当年的失子之痛并未压倒她,现在嗷嗷待哺的女儿,都没有阻挡她对工作的执著追求,她把全部的爱都倾洒在教学上了,把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了,这不就是我们当今所寻觅的师德模范吗?这不就是传统美德的再现么?《入则孝》一课震撼了前来参与教研的五校领导和教师!从那以后她的国学经典课在拉拉河领跑在先。尤其是她的《三字经》课、上的炉火纯青,课中精彩不断,绝对称得上“经典”。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