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常见审计问题实用13篇

固定资产常见审计问题
固定资产常见审计问题篇1

由于原会计制度没有对广告费规定明确的会计处理,企业广告费的会计处理五花八门,有的企业部分计入当期损益,部分递延摊销;有的企业随意预提广告费;甚至有的企业将广告费记入无形资产(相应所做广告的商标)。

新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企业为扩大其产品或劳务的而在各种媒体上作广告宣传所发生的广告费,应于相关广告见诸于媒体时,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营业费用,不得预提和待摊。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等)企业实际支付的广告费的有关广告服务将在未来几个会计年度内获得,则本期实际支付的广告费应作为预付账款,在接受广告服务的各会计年度内,按照双方合同或协议约定的各期接受广告服务的比例分期计入损益。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当期发生的广告费是为了在以后会计年度取得有关广告服务,则应将广告费于相关广告见诸于媒体时计入当期损益。

注册会计师审计时通常应实施以下审计程序:

(1)对于“预提费用”中的广告费,应当检查相关广告合同及所对应的广告实际情况(如是否有相关单位的广告见播证明),以确认预提的广告费所对应的广告已见诸于媒体而有待结算;预提广告费扣除已见诸于媒体而有待结算的广告费用的余额,应提请被审计单位做调账处理,冲减相关费用;

(2)对于 “预付账款”中的广告费应当检查相关广告合同,以确认所对应的广告尚未见于媒体,该款项是属于预付性质,待广告后,直接转入当期费用。如果广告已经,应调整计入当期损益;

(3)对于“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中的广告费应该予以审计,并建议被审计单位按照规定调整计入广告见诸于媒体的当期损益。

二、研究开发费

原行业会计制度没有对研究开发费规定明确的会计处理,企业大多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会计处理。有的企业部分计入当期损益,部分递延摊销;有的企业在期末预提研究开发费;有的企业将研究开发费资本化记人无形资产。

新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研究开发费应于实际发生的当期计入期间费用,不得预提和待摊。自行开发并按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

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已经计入各期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在该项无形资产获得成功并依法申请取得权利时,不得再将原已计入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

《国际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将研究与开发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相应地,要求研究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费用是否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则要看开发费用是否符合特定条件,如符合条件则可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

对比上述国际会计准则可以看出,我国新企业会计制度对研究开发费的会计处理更为谨慎。

注册会计师审计时通常应实施以下审计程序:

(1)对于“预提费用”中的研究开发费,应当查明该费用是否已经发生而有待结算,否则应予以调整;

(2)对于 “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中的研究开发费应该予以审计,确认后调整计入损益;

(3)对于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费应该予以审计,确认后调整计入损益,不确认为无形资产。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根据原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如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可以预提或摊销,一般在受益期间或两次修理期间内平均分摊。《企业会计制度》基本上沿用了上述会计处理方法。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上述会计处理作了较大的变动。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除此以外的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不再通过预提或待摊的方式核算。企业在日常核算中应依据上述原则判断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应当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在具体实务中,对于固定资产发生的下列各项后续支出,通常的处理方法如下:

1.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2.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3.如果不能区分是固定资产修理还是固定资产改良,或固定资产修理和固定资产改良结合在一起,则企业应按上述原则进行判断,其发生的后续支出,分别计入固定资产价值或计入当期费用。

4.固定资产装修费用,符合上述原则可予资本化的,应当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单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核算,并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如果在下次装修时,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仍有余额,应将该余额一次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5.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比照上述原则处理。发生的固定资产装修费用,符合上述原则可予资本化的,应在两次装修期间、剩余租赁期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6.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

应单设“1503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单独计提折旧。

因执行《企业准则-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核算方法由原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改为一次性计入发生当期费用的,其原为固定资产大修理发生的预提或待摊费用余额,应继续采用原有的会计政策,直至冲减或摊销完毕为止;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后新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再按上述原则处理。

我国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会计处理的规定同《国际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的相关规定是完全一致的。

注册会计师审计时通常应实施以下审计程序:

(1)对于“预提费用”中的固定资产修理费,应当查明该费用是否已经发生而有待结算,否则应予以调整;

(2)对于“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中的固定资产修理费应该予以审计,确认后调整计入损益;

(3)对于“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应该评价企业的做账依据,了解该项后续支出是否使该项固定资产导致可能流入企业的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果该项后续支出是使该项固定资产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则按上述原则处理,否则应予以调账,将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四、股票发行费用

《企业会计制度》第50条原先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相关费用,减去股票发行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消的,或者无溢价的,若金额较小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若金额较大的,可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损益。《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中进一步明确摊销计入的损益类科目是管理费用。

财政部在《关于执行 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解答(四)》(以下简称“问题解答四”)中重申股票发行费用应当首先从发行溢价和申购资金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中抵扣,但同时又对发行溢价和申购资金冻结期间利息收入不足抵扣时(或者无发行溢价时)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的改动,改动主要有以下两点:

1.取消原先股票发行费用减去冻结期间利息收入后的余额,如无溢价或者溢价不足以支付,则可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的规定。要求在发行当期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不再作为长期待摊费用。

该规定与此类情况下的长期待摊费用不符合《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资产定义有关规定。

2.在对应的损益类科目方面,原先《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是管理费用,现在“问题解答四”改为计入财务费用。显然这一规定要比原先计入管理费用的做法合理。

因为发行股票属于筹资活动,相关费用当然以计入财务费用更为合理。由于此类费用均属于手续费性质,而不是利息支出或汇兑损益,因此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财务费用明细时,可列入“其他”一项。

在实务操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企业所得税相关法规对于此类情况下计入当期损益的股票发行费用的税前扣除没有明确规定。《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 16条只是笼统规定“财务费用是纳税人筹集经营性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机构手续费以及其他非资本化支出”。因此,可以认为没有法规明确禁止此类筹资手续费的税前扣除。

2.根据“问题解答四”的规定,对于此项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即:股份有限公司在本问题解答以前发生的已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尚未摊销完毕的股票发行费用,可继续采用原有的会计政策,直至摊销完毕为止;自本问题解答以后新发生的股票发行费用,再按本问题解答的规定进行处理。

注册会计师审计时通常应实施以下审计程序:

(1)检查长期待摊费用中的股票发行费的发生时间,如为会计制度变更前发生,则按原规定执行,继续在股票发行后的两年内摊销。如为会计制度变更后发生的股票发行费用,则应作相应审计并提请被审计单位做调账处理。

(2)检查会计制度变更后发生的股票发行费用是否计入财务费用,如果被审计单位仍将其计入管理费用,应作调整计入财务费用。

[]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制度讲解[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3.

[2]葛家树。会计基本与会计准则问题[M].北京:财经出版社,2004.

固定资产常见审计问题篇2

审计建议是审计机关依法向被审计对象就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中审计查出的问题,提出对被审计单位改进规范管理、遏制问题再次发生的一些措施和意见的行为。好的审计建议可以帮助被审计单位起到治本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是审计建议与审计处理处罚相比最大的不同。审计机关一定要重视审计建议的质量。写好审计建议应注意这几个方面:

一、要有针对性。我们在审计建议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针对性不强,泛泛而论。例如我们经常用到“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对单位的资金管理”等建议。这样的建议没有特定、明确的对象,很难产生好的效果。在提出的好的建议前,一定要对审计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分类,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一针见血”地提出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规范财务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堵塞管理中的漏洞。

二、可操作性要强。提出的审计建议要明确、具体、到位,增强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要想将审计建议落到实处,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可操作性。(一)针对被审计单位相关责任人员及单位责任人提出建议。(二)针对具体问题,具体指出如何完善制度,加强管理。这样的建议才真正具有可操作性,能提示、引导有关单位从治标和治本两方面作出改进。例如,我们在发现存在未入固定资产账的问题时,可以提出由专人管理固定资产,定期对资产的账、卡、实进行核对,加强对新购及废置的固定资产登记工作,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三、关注效益性。现阶段的审计工作中,资金使用效益高低,已经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出的建议要在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工作效益的改进方面多做文章。帮助被审计单位整改问题,提高效益,实现最佳管理。

四、要有强制性。为了督促被审计单位很好地落实建议和意见,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必须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审计机关应加强审计回访制度,通过审计回访调查,确保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能被采纳并能积极落实到实处。

固定资产常见审计问题篇3

    由于原会计制度没有对广告费规定明确的会计处理,企业广告费的会计处理五花八门,有的企业部分计入当期损益,部分递延摊销;有的企业随意预提广告费;甚至有的企业将广告费记入无形资产(相应所做广告的商标)。

    新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企业为扩大其产品或劳务的影响而在各种媒体上作广告宣传所发生的广告费,应于相关广告见诸于媒体时,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营业费用,不得预提和待摊。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等)企业实际支付的广告费的有关广告服务将在未来几个会计年度内获得,则本期实际支付的广告费应作为预付账款,在接受广告服务的各会计年度内,按照双方合同或协议约定的各期接受广告服务的比例分期计入损益。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当期发生的广告费是为了在以后会计年度取得有关广告服务,则应将广告费于相关广告见诸于媒体时计入当期损益。

    注册会计师审计时通常应实施以下审计程序:

    (1)对于“预提费用”中的广告费,应当检查相关广告合同及所对应的广告实际情况(如是否有相关单位的广告见播证明),以确认预提的广告费所对应的广告已见诸于媒体而有待结算;预提广告费扣除已见诸于媒体而有待结算的广告费用的余额,应提请被审计单位做调账处理,冲减相关费用;

    (2)对于 “预付账款”中的广告费应当检查相关广告合同,以确认所对应的广告尚未见于媒体,该款项是属于预付性质,待广告后,直接转入当期费用。如果广告已经,应调整计入当期损益;

    (3)对于“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中的广告费应该予以审计,并建议被审计单位按照规定调整计入广告见诸于媒体的当期损益。

    二、研究开发费

    原行业会计制度没有对研究开发费规定明确的会计处理,企业大多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会计处理。有的企业部分计入当期损益,部分递延摊销;有的企业在期末预提研究开发费;有的企业将研究开发费资本化记人无形资产。

    新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研究开发费应于实际发生的当期计入期间费用,不得预提和待摊。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

    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已经计入各期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在该项无形资产获得成功并依法申请取得权利时,不得再将原已计入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

    《国际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将研究与开发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相应地,要求研究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费用是否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则要看开发费用是否符合特定条件,如符合条件则可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

    对比上述国际会计准则可以看出,我国新企业会计制度对研究开发费的会计处理更为谨慎。

    注册会计师审计时通常应实施以下审计程序:

    (1)对于“预提费用”中的研究开发费,应当查明该费用是否已经发生而有待结算,否则应予以调整;

    (2)对于 “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中的研究开发费应该予以审计,确认后调整计入损益;

    (3)对于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费应该予以审计,确认后调整计入损益,不确认为无形资产。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根据原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如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可以预提或摊销,一般在受益期间或两次修理期间内平均分摊。《企业会计制度》基本上沿用了上述会计处理方法。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上述会计处理作了较大的变动。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除此以外的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不再通过预提或待摊的方式核算。企业在日常核算中应依据上述原则判断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应当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在具体实务中,对于固定资产发生的下列各项后续支出,通常的处理方法如下:

    1.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2.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3.如果不能区分是固定资产修理还是固定资产改良,或固定资产修理和固定资产改良结合在一起,则企业应按上述原则进行判断,其发生的后续支出,分别计入固定资产价值或计入当期费用。

    4.固定资产装修费用,符合上述原则可予资本化的,应当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单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核算,并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如果在下次装修时,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仍有余额,应将该余额一次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5.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比照上述原则处理。发生的固定资产装修费用,符合上述原则可予资本化的,应在两次装修期间、剩余租赁期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6.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

    应单设“1503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企业因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核算方法由原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改为一次性计入发生当期费用的,其原为固定资产大修理发生的预提或待摊费用余额,应继续采用原有的会计政策,直至冲减或摊销完毕为止;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后新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再按上述原则处理。

    我国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会计处理的规定同《国际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的相关规定是完全一致的。

    注册会计师审计时通常应实施以下审计程序:

    (1)对于“预提费用”中的固定资产修理费,应当查明该费用是否已经发生而有待结算,否则应予以调整;

    (2)对于“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中的固定资产修理费应该予以审计,确认后调整计入损益;

    (3)对于“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应该评价企业的做账依据,了解该项后续支出是否使该项固定资产导致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果该项后续支出是使该项固定资产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则按上述原则处理,否则应予以调账,将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四、股票发行费用

    《企业会计制度》第50条原先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相关费用,减去股票发行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消的,或者无溢价的,若金额较小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若金额较大的,可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损益。《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中进一步明确摊销计入的损益类科目是管理费用。

    财政部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以下简称“问题解答四”)中重申股票发行费用应当首先从发行溢价和申购资金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中抵扣,但同时又对发行溢价和申购资金冻结期间利息收入不足抵扣时(或者无发行溢价时)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的改动,改动主要有以下两点:

    1.取消原先股票发行费用减去冻结期间利息收入后的余额,如无溢价或者溢价不足以支付,则可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的规定。要求在发行当期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不再作为长期待摊费用。

    该规定与此类情况下的长期待摊费用不符合《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资产定义有关规定。

    2.在对应的损益类科目方面,原先《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是管理费用,现在“问题解答四”改为计入财务费用。显然这一规定要比原先计入管理费用的做法合理。

    因为发行股票属于筹资活动,相关费用当然以计入财务费用更为合理。由于此类费用均属于手续费性质,而不是利息支出或汇兑损益,因此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财务费用明细时,可列入“其他”一项。

固定资产常见审计问题篇4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审计机关是非常重要的审计工作,主要审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工程造价以及财务收支等方面。其特点如下:

(1)审计工作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收支方面,而且还会涉及建设工程造价以及建设管理等方面,穿插多门学科。

(2)审计工程需要相关专业软件、技术工程人员等,成本高昂。

(3)审计工作复杂、工作量大,需要审计的很多项目投资数额巨大,涉及内容宽泛。

(4)由于法律机制不够健全或者缺失审计监督,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难度很大。

3.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所面临的问题

3.1审计工作要求与审计部门建设不匹配

目前基层审计部门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员编制不足。每年需要审计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成千上万起,而且在岗的审计人员往往是偏向财务审计类型人才,很少有既具备计算机知识又拥有工程审计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有相当数量的基层审计部门在规章制度上的建设也很不足,导致在审计固定资产投资投资的过程中,出现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困难,常常会引起原本可以避免的问题。

3.2审计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在当今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首要目标是保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调控经济和拉动增长。以经济为首要目标的情况下,监督的地位就会相对下降。在这种环境下政绩工程、明星工程屡见不鲜,审计机关难以挑战上级权威。大型投资项目审计项目的不到授权,审计可以触及到的范围十分有限。

3.3建设工程违章违规形式多样化

固定资产投资环节多,监管内容和监管者不断变化,在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问题。固定资产投资链所涉及到的利益群体众多,其中还有一些受益者狼狈为奸、同流合污,甚至有些监管部门也参与其中,导致审计难度大大增加。

3.4审计权利与审计任务的矛盾

基层审计部门只能够对违规违纪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提出的审计建议往往得不到有关单位的重视,约束力非常有限。与此同时,基层审计部门与纪委、财政部门以及监察机关的信息流通机制较为匮乏,往往会造成监督力量不足。正是由于基层审计部门任务重、责任大,但权力非常有限,所以会限制基层审计部门相关效能的发挥。

4.新时期如何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

4.1加快审计部门内部建设,聘用复合型审计人才

新形势下的审计任务重,而正式编制的审计人员不足,导致审计力量匮乏。同时审计部门的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应对工程审计以及相关软件使用时经验显得较为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来达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需求。

4.2深入实地考察,结合现场和资料

审计固定资产投资需要坚持现场和资料的结合的审计形式,这样可以通过核实工程来降低审计风险。在现场审核时要比对工程图纸,并以工程清单和投标清单为参照,进行实地审查。对施工项目不明以及价格问题,需要进行有关方面的核实。

4.3结合审计和座谈,实事求是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利益关系复杂,涉及环节众多,采用审计和和座谈的结合的方式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通过对施工方进行政策的宣传以及法律法规的普及,做好相关思想工作,可以减少工作阻力,提高审计质量。

4.4保障审核经费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量大、时间紧迫,需要对大量工程资料进行查阅,还需要对现场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审计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和体力,不仅需要相关的审计知识背景,还需要具备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需要通过保证审计人员的待遇以及相关交通、工作设备等硬件设施来调动工作积极性。

4.5加强部门配合,做好施工单位政策

固定资产常见审计问题篇5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经营理念转变

医院领导转变传统经营理念,重视固定资产全方位管理。把一家医院比作大海中一艘航行的巨轮,院长则就是这艘巨轮的船长,他所做出的决策,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方向。许多院长十分重视抓经济效益,殊不知从管理上同样可以把经济效益提高上去,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管理。如果医院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固定资产将会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闲置,盲目购置设备,固定资产无人监管损耗严重,造成资产的浪费,对于一所医院损失是巨大的。

(二)制定相关规定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固定资产实行多头管理:财务部管总账、管金额,总务科管房屋、办公家具等;器械科管专用设备。由于相互脱节,沟通不够,定期盘点不及时,无法及时发现账外资产、毁损资产、遗失资产等,造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情况存在。同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责任不明,管理责任不到位,使得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这时设立统一领导专人专管的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势在必行。

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可以隶属于财务部,成为财务部二级科室,总体掌握医院所有固定资产情况,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主任直接领导各分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各个使用科室设有固定资产管理员,承担起固定资产的保管责任。

(三)加强内部控制审计

医院各部门需要配合医院审计科做好固定资产内部审计工作,审计部门不只要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清查和清理进行监督,还要定期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审计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处理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做好审计监督指导工作。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定时清查制度

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监控,做好定期盘点清查。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了医院的成本核算环节,由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在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需要医院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监控。首先,完善固定资产采购更新制度,严格按程序审批,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利用内网的办公信息平台逐级审批:使用科室提出购买(更新)申请;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总务科、设备科)从技术上进行论证,确定原有固定资产是否可以报废或者使用科室是否有必要购买此设备,并对购置价格提出指导意见;财务部(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审批资金使用计划意见;主管院长及院长签署审批意见。其次,设备购买后,尤其是大型医万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每月至少对一项大型设备做出专题分析报告,有利于全面掌握医院设备的使用情况,让领导和使用科室对设备的使用效益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固定资产报废环节要有规范的审批制度:使用科室提出报废申请,详细说明设备报废原因;管理科室对设备进行评估鉴定并做出评估报告,判断其是否满足报废标准,对于满足报废标准的固定资产,提交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主管院长,院长审批。审批后管理部门确保报废设备收回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定期到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办理国有资产报废程序,并进行财务销账。

固定资产常见审计问题篇6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重大经济决策方面的问题

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发现部分高校没有专门的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对各项重大事项决策的机制和程序不明确、不细化,导致一些重大经济事项未经集体决策即执行,或虽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但决策的依据不够充分或经济事项执行完后再来补相关的手续。另外,有些高校的重大经济决策内容违反国家有关的规定,部分重大事项因决策不当或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

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高校预算必须按照批准的规定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但在高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常常发现以下问题:一是超预算支出或未完成预算支出等预算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二是执行预算过程中随意调整、追加预算的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实际支出与预算核定的开支标准和用途存在较大差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预算起不到应有的刚性和权威的作用。

(三)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科研项目的财务管理不透明,科研经费的收支明细没有完全公开,出现了很多科研人员拿非科研项目的发票来进行冲账的现象。科研经费使用的违规成本过低,科研人员强化科研经费合理合法使用的积极性不高,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研项目经费开支范围不符合规定。科研项目经费都有其特定的开支范围,但审计中经常发现超范围支出科研项目经费的情况,如将项目经费转化为个人家庭消费或支出其他与项目无关的开支问题,使用经费购买日用品、手提包、衣服、保健品、酒水等,甚至使用经费旅游、美容等;二是冒领劳务费或虚列劳务人员名单套取科研经费等。审计中发现部分劳务费签领单上的签名是同一个人的笔迹或经调查发现所列劳务费名单的人员并没有领取过该劳务费等;三是部分大额项目报销手续不全。对于大额报销学校一般有规章制度要求有一定的审批与招投标程序等,但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大额报销只有一张发票,而无其他相关的证明手续完备的附件。

(四)物资采购管理方面的问题

高校一般都会对物资采购制定出各种专门的管理规定,比如招投标管理办法、招标采购工作程序、科研设备管理办法、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并没有严格按相关规定执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别大额物资采购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招标;二是一定金额以上的物资采购未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三是有些物资采购未按规定由学校组成的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四是有些采购项目先实施后进行形式上的补审批或补验收。

(五)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购建的部分物资未按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的报增,形成账外资产;二是管理权分散,职责不清。高校实行的是账物分管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高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统一采购和固定资产的报增,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各职能部门负责归口固定资产实物的使用与管理,而对各大类固定资产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的部门,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出现重复、交叉,相互间又缺乏沟通,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报废和清查等常常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导致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难以落实,固定资产流失、账实不符、家底不清、固定资产盘盈或盘亏等问题严重;三是使用效率低,浪费严重。高校固定资产的投资缺乏统筹安排和可行性的论证,没有形成资产共享的机制,不同院系常常重复购置相同的设备且长期闲置,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投资过于盲目,资源浪费严重。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的改进对策

(一)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现代高校制度的有关要求,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全校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等治理体系建设,促进高校运用制度管理各方面工作的治理能力水平的提升,严格高校各项制度的执行力。特别要注重完善高校重大经济决策机制的建立,并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其贯彻落实到位。

(二)加强预算管理,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随意性使得高校预算执行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高校需要加强预算管理,规范预算的编制工作,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的可靠性;完善预算调整机制,控制预算执行进度与开支金额;规范预算执行,将预算执行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和标准执行预算。同时,为了激励各单位或各部门更好的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可以考虑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考核机制,以考核促进预算管理的完善。

(三)严格执行科研经费使用内部控制制度,加大科研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

项目经费包干制是国外通行的做法,我国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照该做法,科研项目研究质量或研究成果只要达到了预期要求,课题组成员就可以自由支配和使用项目经费,或者明确总经费中的一定比例用于补偿课题组成员的劳动支出,从而避免科研人员过多依赖发票进行报销现象的发生。

建立成果绩效拨款机制的科研项目经费资助方式,即启动经费拨款相同,但要根据项目研究质量的情况预留一部分经费,质量优秀的追加经费,质量低下的就要扣减经费,以此激励科研人员努力提高科研研究的质量,重视科学研究,减少重立项轻研究质量现象的出现。同时,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分批拨款同步,可以有效对科研项目进行调控,掌握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

高校要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严格科研经费报销的审批。科研处要严格依据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相关科研经费补充规定和项目经费支出管理计划等严格审批经费报销。财务处要依据相关财务报销管理规定,结合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不符合规定的支出或手续不全的支出不予以报销。同时,高校要加强对劳务费支出的管理,以防出现冒领劳务费或以劳务费的名义套取科研经费的问题。另外,要发挥高校财务、科研、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协同配合作用,以规范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要加大滥用科研经费的查处力度,发现滥用或挪用科研经费的问题,应及时依法处置,严格追查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控制度,规范物资采购行为

要做好物资采购工作,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要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加强物资采购的审批和验收工作管理,严格执行物资采购报销和相关招投标的规定。各高校要针对物资采购各环节容易出现问题的风险点,制定出应对风险的具体措施:一是物资采购审计组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要求一定金额以上的单件物资或批量物资需要经审计后方可进行采购,特别是对于大型仪器设备,要督促实行公开招标,审计全程跟踪监督;二是对物资采购项目审批表、采购项目验收报告、招投标采购申请表和相关合同书等证明相关采购项目手续完备的报销附件不齐全者,财务部门一律不能给予报销。同时要明确物资采购工作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一旦采购工作的某些环节出现了问题,可以明确归责相关部门及人员,从而增强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的责任意识,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这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制度管理采购行为,以制度管理人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对物资采购行为进行全程的控制。

(五)强化固定资产的报增及清查盘点管理

一是高校加强固定资产的报增及核算管理,对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报增的,在未进行固定资产报增前不予以报销。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二是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首先,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对学校的全部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的管理。其次,各职能部门负责所使用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并且要接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最后,各教研室或实验室等负责所使用固定资产的存放地点、负责人、故障发生和维修等日常登记和维护保管工作,并且接受归口职能部门的监督。三是建立专管共用,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统筹全校的固定资产投资,做好全校固定资产的整合工作,鼓励各院系之间互相租借固定资产,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现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闲置浪费,盲目投资固定资产和重复投资固定资产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晓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6,5.

[2]潘云霞.高校往来款管理探讨[J].会计师,2012,10.

固定资产常见审计问题篇7

一、跟踪审计的基本内涵

跟踪审计是审计活动中的一项内容,审计的主要属性,在于它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这种经济监督活动,主要由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来进行,主要是对于被审计的企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济效益及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定期审计。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一般是通过委托授权的方式来进行审计活动的,其中包括经济的评价、监督、鉴证。审计的结果可以确定被审计单位的经济委托责任,审计工作的独立的结果具有权威性,审计同时也有淘汰和解除被审计单位经济委托责任的情况。跟踪审计作为一项在我国重大特定投资项目中大力推行的模式,其定义则一直没有在研究界达成一致。有学者认为,跟踪审计主要包括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管理、竣工结算等阶段进行全过程审计,并对项目资金的筹集和运用情况进行效益分析”。也有学者认为跟踪审计是对于项目的建设前期、执行期、完工期、后续的跟踪审核评价。

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重要性

(一)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特性决定

对于企业来说,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是极为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也是在工作实际中与《审计法》中的有关条例的相结合的要求。固定资产投资的各种特性决定了跟踪审计的重要性。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中,投资金额大且时间跨度长,所调动的人员众多,需要进行的建设也项目繁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动用的资金数额巨大,且资金的投入是随着项目的进展而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对整体投资结构造成影响,这样的变动极易引起资金亏损,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极容易被利用而滋生贪腐行为。例如,项目审批把关不严格、高估项目投资、挪用项目资金、偷税漏税等问题。因此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跟踪审计,严格审查相关问题,及时做出控制,防止投资失控,降低对项目的恶劣影响。

(二)有利于防范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成效

由于跟踪审计本身的深度大、范围广,审计人员在对于项目的审计过程中得到的资料十分丰富,且更加详细,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时准确选择切入点,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同时审计人员在对于各阶段进行分别跟踪审计时,对于项目的宏观情况也有着清晰的了解,因此,出现审计错误的风险和项目本身资金风险都得到了降低。另外一方面,跟踪审计可以有效降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成效,我们在传统思维中,可能会认为审计是在投资项目中查找缺陷,其实不然,审计工作是审计与被审计互相协助的过程,一旦出现问题,审计要提出建议、参与解决。跟踪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中,可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进行动态监督。审计人员要在项目的前期阶段,在进行规划和决策时,提出相应的意见以完善项目规划,从而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使得审计的结果更加有价值,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是有极大帮助的。

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实行方法

在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从内容来看审计的具体实行方法为工程审计和财务审计。财务审计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一种常见方法,主要内容是对项目的财务进行资料审计,检查财务报表内容是否属实,核实财务报表和账目的明细是否相符,审查是否有会计凭证对应相应的账目内容。最后财务审计要核实投资各项目与国家政策是否相符合。还可以从审计的手段角度来看,跟踪审计可以分为收红审计法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法。手工审计作为一种沿用已久的设计方法主要依赖于审计员的手工翻阅计算、审查复核,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被审计资料做出审查,以发现违规违法行为并使被审计方及时做出改正。手工审计较为方便、灵活,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审计过程的问题调整跟踪审计的重点,进行专业判断。此外还有许多实用的审计方法,例如内查外调法、关键点测试法、实地丈量法、重点内容详查法等。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中,一般都不会使用一种单一的审计方法,而是使用多种审计方法以达到跟踪审计的目的。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重在全过程的跟踪和把握,因此将计算机辅助审计与审计调查结合,统一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四、在企业各投资项目中跟踪审计的应用要求

固定资产投资的跟踪审计,在应用中有以下几个要求。首先,跟踪审计分阶段开展,贯穿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整个活动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本身是一个具有阶段性的活动,是循序渐进进行的,跟踪审计也要循序渐进。必须从投资项目建议书开始,主要分析资金的相关落实情形并对于项目最终效果做出预估。在项目建设进行中,要从采购等分支活动开始进行监督,以使其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最后还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算审查,对于经济效益进行计算,提供有效的数据而为后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其次,要围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延伸至项目各有关部门才完善审计工作。审计工作在进行时,大部分的工作就是在监控项目的活动,对于偷税漏税、高估冒算、资金转移挪用等问题进行重点监管。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涉及的部门较多,各部门都有参与投资项目的职权,对于这些部门的职责以及部门法规的监管,也成为了跟踪审计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跟踪审计不避免地延伸至各职能部门的内部,管理资金、检查项目收支等,跟踪审计可以采用工程概算执行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实现跟踪审计的职能延伸。

五、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一)审计环境的构建

1.构建完善的自律体制

在实际工作上,审计部门要时刻注重审计人员素质的提升,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律体制进行完善,从而保证审计队伍的纪律性。另外,企业基于我国审计行业“八不准”纪律的前提下,可以与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协商,完成审计工作自律承诺书的签署,并以此为监督机制,不断构建自律廉洁的责任制度。发现相关问题时可以发挥直观能动性快速地处理,积极避免相关问题给企业审计工作带来的危害。

2.构建风险处理体系

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时,风险处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审计问题的及时处理,在实际上就是企业项目投资前风险分析与处理方案的设立。另外,在项目投资上,回避机制同样属于风险处理体系的一环,其主要是为了避免利益相关人员在审计工作上的刻意行为。简单的说,就是在安排相关审计人员时,对于其背景,企业同样要进行核查与审计,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不能够与审计项目存在利益关系。

(二)构建完善的审计流程

1.信息收集

在项目审计前,审计部门一定要对审计项目进行有效调查工作,从而为风险控制计划与固有风险分析提供真实的参考,分析在审计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另外,在审计的过程中,工作经验虽然属于一个重要的技术资源,但是在实际工作上,真实证据的依据才是保证审计工作准确性的基础,因此证据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的好坏。与此同时,根据检查思路完成审计工作,并对审计证据进行整理与认定也属于信息收集的重要内容。而在实际工作上,对于计算、实物以及书面等证据来说,无论是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其都需要规范化信息收集的保证,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审计风险的出现。

2.审计方案与制度的构建

在项目审计时,依法进行属于最为基本的要求,也是规避审计风险的基本手段。在审计方案制订的过程中,其主要内容包括构建审计前与审计时的相关制度、业务标准等。其中,在审计前制度方案的构建上,一般涉及项目的实际调查、资料整理以及分析等,从而明确审计目标与风险问题。而对于审计时的制度方案,则主要涉及到审计计划的制订,其内容一般包括审计的方式、证据、目的、范围人员构成以及相关部门的批准建议等。在一般情况下,审计计划制订后是不能随便修改的,只有根据环境的变化与需要才能进行相应的调整。

3.审计结果评价机制的构建

在审计结果评价时,必须要保持公平公正,保持对项目审计活动评价的有效性与规范性。在最后的审计意见时,需要根据事项重要性在审计职责范围内的进行审计评价,对于关系性的事项如果存在证据不足和标准不明的情况,不可能随便给出评价。从而在企业内部构建长期可持续审计氛围,避免往后审计风险的出现。

六、结语

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相关活动时,要注意到固定资产投资是一个投入资金大、风险高、专业性强的经济活动。因此进行跟踪审计是极为必要的。但是在进行跟踪审计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到这种跟踪审计模式的应用是否灵活,而对于跟踪审计中运用的审计方法的真实情况还有待总结,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研究,不断总结实例中的经验教训,为完善理论知识做出贡献。同时对于专业审计人员和科学队伍的组建也是不容忽视的,人员的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审计的质量与效率。审计人员必须精通投资项目的情况,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有详细的了解,在审计过程中发挥素质优势,确保跟踪审计循序渐进、科学高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常见审计问题篇8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建设项目参建各方自身行为导致的审计风险

建设项目过程,一般包括开始立项、工程设计、公开招标、工程造价、工程建设、工程验收、合同管理、以及报送审计等,各方均应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建设方作为建设项目的业主单位,应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负责;设计方应对所得出的设计成果的完整性、可靠性、安全性负责;监理方应对施工现场实际工程的情况以及变更、签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出现各方相互不知情、沟通不及时、管理措施不到位所带来的送审资料不完整、不真实等情况。比如:有的是施工单位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多计工程量,虚高单价,甚至弄虚作假。有的是设计单位设计成果提交给业主方不及时。有的是监理单位签证不及时,证明材料不充分等等。这些都会导致送审资料不完整、不真实从而各方推诿,如果所有的推诿事项都要在审计阶段来解决,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审计风险。

(二)聘请的中介机构审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的审计风险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任务繁重、审计项目多,审计机关自身的审计力量薄弱,于是很多审计机关都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而聘请的中介构审计水平参差不齐,势必造成审计风险。有的中介机构成立时间不长,审计水平不高,诚信记录不明;有的中介机构虽然成立时间长,总体水平较高,但具体参审人员审计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有的中介机构派出参审人员要么专业胜任能力严重不足,要么勤勉尽职能力不足,要么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不足,要么职业道德水平不足。从而导致其违反审计法律法规、审计纪律等规定。审计机关对中介审计项目审核过程中,发现很多中介机构的结论审计证据不足,被审计单位未在取证记录上签字,有的计算错误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是把原本属于中介机构的风险转嫁到审计机关。

(三)审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导致的审计风险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复杂性,在实践中很难确定审计人员是否做到应有的职业谨慎,审计人员风险意识不足,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这种现象时有发生,如在建设项目现场取证时,没有对所取证的项目进行及时有效的取证拍照;没有及时让共同测量的业主方和施工方现场签字确认;没有对材料价格进行及时有效的认定;致使取证不充分或者出现缺陷,导致结论得不到施工方的认同等。对于这种风险隐患,部分审计人员在观念上、意识上没能够引起足够重视,就形成了相应的审计风险。

(四)审计人才短缺,自身审计力量不足导致的审计风险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才短缺,现有审计人员队伍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涉及的审计事项复杂、专业性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应覆盖工程立项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懂审计、财务知识,又要熟悉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工程管理、概(预)、环境评价等方面的知识。而目前审计人员大多只具备审计、会计方面的知识,熟悉概(预)算、环境评价审计等方面的人员很少。这种状况,很不适应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而在实务中很多都需要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工作经验,每个审计人员的这种水平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给各方带来损失,导致审计人员需要对后果承担责任,这种不确定性就构成了审计风险。

(五)审计质量不高导致的审计风险

在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能有效执行审计监督职能,从而给审计机关带来审计质量风险。主要表现在:对审计的内容未能审计彻底;对重要的审计事项查的不深入,或不详尽,或有遗漏。审计取证不规范;有的取证记录不充分有效;有的取证记录不具体,不明细;有的取证记录不严谨;有的取证存在合法性风险。审计程序执行不规范;特别是外出取证,有的是单独一人就前往取证调查,存在风险等等。这些取证方式、方法不恰当造成审计质量不高导致的审计风险。

(六)廉洁自律不足导致的审计风险

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审计人员常常会受到外在诱惑的影响,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各种外在诱惑的考验,就会形成廉政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他人、自己谋取经济利益;收取被审计单位的各种礼品、礼金;参加被审计单位的旅游、娱乐;在被审计单位报销个人开支等等。这些都会引起廉洁自律不足,这样就势必导致审计风险。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风险防范的对策

(一)变事后审计为事前控制

一般来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周期长、投资大,仅仅开展竣工决算审计,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因此,对于规模以上的项目将审计关口前移(事前介入),积极开展固定资产投资跟踪审计(事中控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为工程建设宏观管理、领导决策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为此,《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川区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南川府办发[2010]142号文件中,对5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开展了跟踪审计。从而尽可能地减少资金的损失和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这样既有利于项目建设决策和程序的合法性、科学性,有利于完善投资主体的投资机制,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还有利于防范参建各方自身行为导致的审计风险。

(二)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

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探索建立对中介机构的管理。探索出一条有效防范因聘请的中介机构审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的审计风险。

1、加强中介机构进入备选库的管理。通过公开招标,使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入选中介机构备选库。使入选的中介机构本身就具有一定水平以上的专业能力,防范专业胜任能力不足产生的风险。

2、加强制度管理。通过制度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管理,防范聘用的中介机构产生勤勉尽职能力不足的情况。与中介机构签订的聘请协议中,采取条款的方式约定中介机构所要履行的义务和责任。中介机构所提交的审计报告,进行详细的复核,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考核。防范中介机构勤勉尽职能力不足产生的风险。

3、加强与各方协调。处理好中介机构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不足的情况。有的中介机构,不能处理好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问题,往往对被审计单位造成一些误解和不好的影响;有损审计机关的形

象。我们应加强中介与被审计单位的协调,防范中介机构因沟通不足产生的风险。

4、加强廉洁纪律管理。在与中介机构签订的合同中注明廉洁纪律条款,对中介机构的参审人员进行廉洁纪律教育,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中介机构参审人员的廉洁情况,防止因廉洁纪律遵守不力所产生的风险。

5、加强退出机制管理。对正常情况下的退出机制与非正常情况下的退出机制进行必要的干预。正常情况下退出与非正常情况下的退出不同程序都会使审计工作搁置,特别是对非正常情况下的退出机制,审计机关更应警惕。审计机关应建立完善相关程序与制度,防止因中介机构的退出所产生的风险。

(三)加强审计人员风险意识

俗话说:“打铁需要自身硬”。通过思想教育、制度规范、监督检查和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等工作,不断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加强风险教育,不断增强全员审计风险意识。要大力加强风险教育,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员识别风险、预防风险、抵御风险的能力。认真落实风险防范管理,送达审计、审计审理、审计业务会、三级复核、责任书等制度。加强对审计全程监督,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风险提示;有效防范审计人员因风险意识不足导致的审计风险。

(四)加强审计人员干部队伍建设

固定资产审计涉及面广,专业技术性强,需采取各种办法,积极开展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之不但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还懂得会计资料的判定和分析,又要具备法律的适用能力、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能力,还要具备如统计、税收、金融、工程建筑、环境保护,计算机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熟悉能力;引导他们认真学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相关的经济知识,培养宏观思维意识和立体思维方法,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预见性、宏观性、主动性和建设性,努力提高科学判断能力、监督保障能力、建言献策能力和促进发展能力。审计工作者还要学习具有针对性的如工程管理、概预算、环境专业方面的知识,更新观念、知识和技能以满足全面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需要,从而有效防范因人才短缺,自身审计力量不足导致的审计风险。

(五)加强审计质量控制

审计质量是投资审计的生命线。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完善投资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完善审计质量的切实有效的方法。在进行审计取证过程中,要进行合法、有效、充分、高质量的审计取证。按照制定好项目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和复核制度,审计人员和复核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进行仔细核对。特别是对工程审计中有争议的事项,应多工程审计人员进行沟通,以达到审计结论的准确,促进工程审计人员认真负责、加强对审计事项的质量把关。同时加强每个参审人员的责任意识,使每个项目都能在规定的程序下完结,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

同时把项目质量控制从事后控制移到事前和事中,实现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特别注意审计意见的充分沟通,将三级复核制度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审计复核、审计质量检查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确保投资审计工作质量。确保审计程序合法,审计事实清楚,审计定性准确,审计处理恰当;有效防范审计质量不高导致的审计风险。

固定资产常见审计问题篇9

一、固定资产含义的变化及核查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对固定资产核算又有了新的规定,例如单位价值标准提高,一般固定资产单位价值由旧制度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专业设备单位价值由旧制度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每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制定出新的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等一系列规定。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了医院的成本核算,对成本核算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便是其中一项。为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医院执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之前对固定资产的清查是十分重要的。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经营理念转变

医院领导转变传统经营理念,重视固定资产全方位管理。把一家医院比作大海中一艘航行的巨轮,院长则就是这艘巨轮的船长,他所做出的决策,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方向。许多院长十分重视抓经济效益,殊不知从管理上同样可以把经济效益提高上去,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管理。如果医院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固定资产将会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闲置,盲目购置设备,固定资产无人监管损耗严重,造成资产的浪费,对于一所医院损失是巨大的。

(二)制定相关规定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固定资产实行多头管理:财务部管总账、管金额,总务科管房屋、办公家具等;器械科管专用设备。由于相互脱节,沟通不够,定期盘点不及时,无法及时发现账外资产、毁损资产、遗失资产等,造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情况存在。同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责任不明,管理责任不到位,使得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这时设立统一领导专人专管的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势在必行。

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可以隶属于财务部,成为财务部二级科室,总体掌握医院所有固定资产情况,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主任直接领导各分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各个使用科室设有固定资产管理员,承担起固定资产的保管责任。

(三)加强内部控制审计

医院各部门需要配合医院审计科做好固定资产内部审计工作,审计部门不只要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清查和清理进行监督,还要定期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审计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处理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做好审计监督指导工作。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定时清查制度

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监控,做好定期盘点清查。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了医院的成本核算环节,由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在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需要医院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监控。首先,完善固定资产采购更新制度,严格按程序审批,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利用内网的办公信息平台逐级审批:使用科室提出购买(更新)申请;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总务科、设备科)从技术上进行论证,确定原有固定资产是否可以报废或者使用科室是否有必要购买此设备,并对购置价格提出指导意见;财务部(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审批资金使用计划意见;主管院长及院长签署审批意见。其次,设备购买后,尤其是大型医万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每月至少对一项大型设备做出专题分析报告,有利于全面掌握医院设备的使用情况,让领导和使用科室对设备的使用效益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固定资产报废环节要有规范的审批制度:使用科室提出报废申请,详细说明设备报废原因;管理科室对设备进行评估鉴定并做出评估报告,判断其是否满足报废标准,对于满足报废标准的固定资产,提交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主管院长,院长审批。审批后管理部门确保报废设备收回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定期到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办理国有资产报废程序,并进行财务销账。

医院固定资产产品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盘点工作量大而繁琐,但决不能因此而放松甚至放弃盘点工作。每次将清理、盘点的具体情况及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对于存在的问题一一列示,并提出修正意见及建议,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时清理,真正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完成对资产从申购到报废的全程监控,形成良险循环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结束语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制定出精细化的管理体制,实施到日常工作当中。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成功与否,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执行的深入,笔者相信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将会愈加完善。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常见审计问题篇10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概念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涵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又称工程投资审计或基建投资审计。从广义上说,它是包括国家审计主管部门、社会审计单位和经济体内部审计机构等审计主体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真实财务收支、合法项目报批、未来效益获得等情况的监督行为。以上叙述的监督行为所遵循的是我国的《审计法》,并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企业内部三个途径开展体系式的监督;从狭义上说,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就是国家审计机关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所开展的审计监督活动。《审计法》第三章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对国家建设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这种审计监督是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实行监控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概念是广义上的概念。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对象的界定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对象,又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客体。它并不仅仅包括建设施工单位,而是涵盖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经济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参与部门或单位。这其中不但有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同时还要有设计单位、金融部门、建设单位的主管部门等。也就是说,这些部门或单位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做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外延

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是一个期限相对较长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外延界定为前期审计、在建期审计和竣工后审计 3 个部分。而若是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工程性质的角度来看,我们又可以将其外延界定为基本建设投资审计、技术改造投资审计和其他投资审计等。当然,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外延的界定还有其他的方式,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出现的问题

(一)重操作审计,轻利润

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市场中,因其中利润巨大,而常常出现各种违规违纪现象。因此,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审计员通常会重点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并从财务使用、流程办理等操作层面发现问题,责令整改。这实际上是一种对过去操作事项进行查处的做法,而没有考虑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外延还包括竣工后审计环节,即对未来效益的审计。

(二)重事后监督,轻事前和事中控制

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还多偏重于对项目的事后审计。显然,事后审计不能像事前和事中控制那样更为有效地阻止不合规的行为发生。它只能发现那些已经发生和结束的违规事件,并要求事后进行整改。许多时候,损失在所难免,即使事后进行整改,也不可能实现零损失。

(三)人才短缺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城市都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大张旗鼓地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而与此相对应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才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有些地方甚至严重短缺。部分单位选择借助社会中介机构作为协审单位,目前,各地国家审计机关都在借助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通过招标选择能力强、信誉好的中介机构作为协审单位。

(四)缺乏客观标准导致的主观夸大

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的工作缺乏客观标准,可操作性不强。例如,我国的《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中的规定就存在比较原则和抽象的问题,尤其是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客观操作标准没做明确的阐述。所以,审计人员在实践工作中便会感到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和客观标准,就只能将审计工作建之于大量的主观判断之上。

(五)过于就事论事,而忽视了审计工作的支持决策功能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往往会针对事件本身的对错与否而开展,过分地强调就事论事的审计方式,而未充分考虑到为各级政府提供经济政策验证和宏观决策的支持功能。

三、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发展的建议

虽然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发展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使其更高效地对社会中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就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具体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理念

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可见,事物的健康发展是需要有正确的意识做保障的。而在我国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重事后监督,轻事前和事中控制;重操作审计,轻利润审计等,就是审计工作理念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实际经济情况。对此,我们要大力创新审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相关理念,努力探究和掌握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寻找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具体如下:第一,增强宏观意识,将审计工作由操作层面提升至利润效益层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归根结底是为了获得利润。因此,忽视对利润的审计是极其不妥的。我们必须要根据资金管理方式、项目管理审批流程、财政供给和相关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挖掘和丰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中的宏观理念,并最终指向未来经济效益情况。第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原来的粗放型经济模式已逐渐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且整个转变过程是高速的、日新月异的。作为经济有效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发展必须要与经济发展的这个特点相适应,全面实现事前和事中审计控制,将“介入早、预防好”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理念运用到实际审计工作,更新已有而陈旧的审计共组理念。

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体制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要搞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就必须要根据实际经济情况,及时从审计制度入手进行改革创新,尤其要开展好问责审计制度。那么,什么是问责审计呢?问责审计就是指政府等有权监督部门或审计机关,检查和监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将其业务办理及责任履行情况作出客观有效的评价,对存在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报告、纠正或制裁,同时提出改进的建议。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要通过审查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等情况,来实现加强审计监督,严格防止人为地滞留、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对违反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审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制止,进行通报,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方责任,有效维护项目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在构建我国新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制度时,还要做到“抓中心、顾大局”,以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有效使用为审计对象,重点审计其资金的效益性、安全性,全面促进相关分配体制的深度改革,并有力推行常规审计、绩效审计和问责审计等三种方法相结合的审计。

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内容

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要着重增加对使用国家财政资金的社会公共项目的审计,合理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具体来说,第一,要适度拓宽对财政投入较多的社会公共工程和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第二,及时引入眼下固定资产投资中反映出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涵盖社会各界和人民百姓极大关心的固定资产投资问题;第四,全面加强对环境效益敏感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计,力争做到早准备、早介入,尽可能多地考虑预防生态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保护濒危动物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审计;第五,在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上,大力做好工程事后审计和预算、决算等事前审计的衔接工作,要将单纯地以项目建设单位为主的模式,延伸为审计施工、监理等与投资活动有关的所有部门和单位的模式;第六,重点审计乱上建设项目、违规虚假招投标、不按规定流程转包分包以及项目建设中偷工减料等违纪违规行为。

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才新战略

实施人才战略,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域内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缺乏熟悉审计流程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一方面,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和高等院校的专业培养,灌输新型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提高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建立起考核审计员的学习考核体制,督促他们按时自学,并对自学效果明显的同志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措施。

(五)利用社会中介审计力量参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各地都进行了学习和研究,相应出台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去合理地利用社会审计,由最初的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扩大到其他项目审计。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在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参与政府审计工作取得了成效,社会审计对政府审计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四、结语: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要发展,就必须要做到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并时刻服务于经济大局。只有这样,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才能发生起色,才能真正起到有效监督经济的作用。

固定资产常见审计问题篇11

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重要性

(一)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特性决定

对于企业来说,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是极为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也是在工作实际中与《审计法》中的有关条例的相结合的要求。固定资产投资的各种特性决定了跟踪审计的重要性。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中,投资金额大且时间跨度长,所调动的人员众多,需要进行的建设也项目繁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动用的资金数额巨大,且资金的投入是随着项目的进展而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对整体投资结构造成影响,这样的变动极易引起资金亏损,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极容易被利用而滋生贪腐行为。例如,项目审批把关不严格、高估项目投资、挪用项目资金、偷税漏税等问题。因此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跟踪审计,严格审查相关问题,及时做出控制,防止投资失控,降低对项目的恶劣影响。

(二)有利于防范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成效

由于跟踪审计本身的深度大、范围广,审计人员在对于项目的审计过程中得到的资料十分丰富,且更加详细,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时准确选择切入点,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同时审计人员在对于各阶段进行分别跟踪审计时,对于项目的宏观情况也有着清晰的了解,因此,出现审计错误的风险和项目本身资金风险都得到了降低。另外一方面,跟踪审计可以有效降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成效,我们在传统思维中,可能会认为审计是在投资项目中查找缺陷,其实不然,审计工作是审计与被审计互相协助的过程,一旦出现问题,审计要提出建议、参与解决。跟踪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中,可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进行动态监督。审计人员要在项目的前期阶段,在进行规划和决策时,提出相应的意见以完善项目规划,从而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使得审计的结果更加有价值,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是有极大帮助的。

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实行方法

在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从内容来看审计的具体实行方法为工程审计和财务审计。财务审计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一种常见方法,主要内容是对项目的财务进行资料审计,检查财务报表内容是否属实,核实财务报表和账目的明细是否相符,审查是否有会计凭证对应相应的账目内容。最后财务审计要核实投资各项目与国家政策是否相符合。还可以从审计的手段角度来看,跟踪审计可以分为收红审计法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法。手工审计作为一种沿用已久的设计方法主要依赖于审计员的手工翻阅计算、审查复核,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被审计资料做出审查,以发现违规违法行为并使被审计方及时做出改正。手工审计较为方便、灵活,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审计过程的问题调整跟踪审计的重点,进行专业判断。此外还有许多实用的审计方法,例如内查外调法、关键点测试法、实地丈量法、重点内容详查法等。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中,一般都不会使用一种单一的审计方法,而是使用多种审计方法以达到跟踪审计的目的。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重在全过程的跟踪和把握,因此将计算机辅助审计与审计调查结合,统一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四、在企业各投资项目中跟踪审计的应用要求

固定资产投资的跟踪审计,在应用中有以下几个要求。首先,跟踪审计分阶段开展,贯穿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整个活动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本身是一个具有阶段性的活动,是循序渐进进行的,跟踪审计也要循序渐进。必须从投资项目建议书开始,主要分析资金的相关落实情形并对于项目最终效果做出预估。在项目建设进行中,要从采购等分支活动开始进行监督,以使其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最后还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算审查,对于经济效益进行计算,提供有效的数据而为后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其次,要围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延伸至项目各有关部门才完善审计工作。审计工作在进行时,大部分的工作就是在监控项目的活动,对于偷税漏税、高估冒算、资金转移挪用等问题进行重点监管。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涉及的部门较多,各部门都有参与投资项目的职权,对于这些部门的职责以及部门法规的监管,也成为了跟踪审计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跟踪审计不避免地延伸至各职能部门的内部,管理资金、检查项目收支等,跟踪审计可以采用工程概算执行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实现跟踪审计的职能延伸。

五、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一)审计环境的构建

1.构建完善的自律体制

在实际工作上,审计部门要时刻注重审计人员素质的提升,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律体制进行完善,从而保证审计队伍的纪律性。另外,企业基于我国审计行业“八不准”纪律的前提下,可以与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协商,完成审计工作自律承诺书的签署,并以此为监督机制,不断构建自律廉洁的责任制度。发现相关问题时可以发挥直观能动性快速地处理,积极避免相关问题给企业审计工作带来的危害。

2.构建风险处理体系

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时,风险处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审计问题的及时处理,在实际上就是企业项目投资前风险分析与处理方案的设立。另外,在项目投资上,回避机制同样属于风险处理体系的一环,其主要是为了避免利益相关人员在审计工作上的刻意行为。简单的说,就是在安排相关审计人员时,对于其背景,企业同样要进行核查与审计,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不能够与审计项目存在利益关系。

(二)构建完善的审计流程

1.信息收集

在项目审计前,审计部门一定要对审计项目进行有效调查工作,从而为风险控制计划与固有风险分析提供真实的参考,分析在审计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另外,在审计的过程中,工作经验虽然属于一个重要的技术资源,但是在实际工作上,真实证据的依据才是保证审计工作准确性的基础,因此证据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的好坏。与此同时,根据检查思路完成审计工作,并对审计证据进行整理与认定也属于信息收集的重要内容。而在实际工作上,对于计算、实物以及书面等证据来说,无论是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其都需要规范化信息收集的保证,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审计风险的出现。

2.审计方案与制度的构建

在项目审计时,依法进行属于最为基本的要求,也是规避审计风险的基本手段。在审计方案制订的过程中,其主要内容包括构建审计前与审计时的相关制度、业务标准等。其中,在审计前制度方案的构建上,一般涉及项目的实际调查、资料整理以及分析等,从而明确审计目标与风险问题。而对于审计时的制度方案,则主要涉及到审计计划的制订,其内容一般包括审计的方式、证据、目的、范围人员构成以及相关部门的批准建议等。在一般情况下,审计计划制订后是不能随便修改的,只有根据环境的变化与需要才能进行相应的调整。

3.审计结果评价机制的构建

固定资产常见审计问题篇12

2020年,新的一年,我们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将继续认真学习党的会议精神,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以党的廉政纪律和局党组制定的各项廉政规章制度作保障,认真贯彻和落实《审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重点,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坚持财务收支。现将2020工作计划如下:

1、项目审计情况

2020年主要对政府重点投资项目以及涉及公共利益和民生的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水利、水保、交通等工程进行审计,并对其建设和管理情况实施跟踪审计,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投资损失浪费。揭示了投资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的问题。同时,加大投资审计力度,完善工作程序,严把投资审计质量关。

2、项目建设过程审计监督

审计关口前移,从过去的事后竣工结算审计逐步过渡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全过程审计监督。

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建设过程中的决策、规划、设计、采购、招标、施工、监理等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浪费,从而影响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本着真实、合法、有效的原则,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

3、积极建言献策,为政府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020年,市政府转给我局相关部门提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关请求报告45余份,要求我局提出意见。我局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对每一事项都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依法、依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全部得到政府的采纳,可为政府节约投资。参加市委、市政府及相关建设部门组织的工程建设工作会议380人次,积极建言献策,为政府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4、主要做法

我局的投资审计工作安排紧凑,工作进度快,效率高。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不断增加,民生工程普遍实施,审计项目迅速增加,审计力量不足与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项目多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我局委托有资质的造价咨询公司审核基建项目。有效缓解了审计压力。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工作计划(二)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核心,全力服务我市重点工程建设,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效遏制工程建设管理过程的违规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效益。

一年来,我们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认真学习党的会议精神,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以党的廉政纪律和局党组制定的各项廉政规章制度作保障,认真贯彻和落实《审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重点,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坚持财务收支。

坚持廉洁从审,做到警钟长鸣。廉政建设工作是审计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将廉政建设工作放在科里一切工作的首位,把廉政思想教育放在审前,把党风党纪监督放在审中,把廉政制度情况回访工作放在审后,使廉政建设工作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全科人员严格执行局党组制定的“四个严禁”规定,不准任何人有超越“四个严禁”的行为,确保审计任务圆满完成。

自醒自励,在工作中落实廉政制度。作为投资科的领头人,管住自己才能管住大家,以身作则才能体现审计机关的形象。工作中,我要求我的同志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不要和被审计单位私下接触,要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更不允许和被审计单位私下交易。在查处问题时,要求我自己,所有问题和盘托出,决不藏私。在监督同志们的同时,也让同志们监督我,在与被审计单位见面时,我要求各审计组开会商洽,必须有我方审计组成员、对方项目法人、工程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参加,必须作会议纪要。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工作计划(三)

在忙碌的工作,不知不觉迎来了新的一年,2020年,今年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和有意义。随着我县经济形势日新月异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迅猛递增,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财政性资金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防止“跑、冒、滴、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几年来,我局就此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实践和探索,经历了“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的过程,信守了“质量就是审计生命线”的工作方针,以促进完善投资管理为目的,把投资审计和效益审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监督,开创了全县投资审计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果。

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之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争取县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切实保证审计质量。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最高原则,客观公正是审计工作的最高标准。我们始终从维护法律、法规尊严的高度,将这

(三)坚持全面审计、大胆揭示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坚持服务与监督并重,拓宽审计思路,采取灵活机动的审计方法。

(五)审计关口前移,逐步推进“从过去事后竣工决算审计,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工作方法。

(六)建立健全审计复核制度2020年,为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审计行为,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和审计工作水平,审计局配备了总审计师,并在7月初出台了《某县审计局审计复核工作办法》。《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三级复核制度,有效促进审计人员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七)推进财政审计一体化工作2020年,某县审计局根根据省厅《关于推进财政审计一体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审计县实际,审计局于10月份出台《某县审计局关于财政审计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中对财政审计一体化的工作目标、范围和内容做了规定。

(八)推进审计回访制度2020年,某县审计局为全面落实审计署关于开展“严谨细致、提高质量”年活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审计局于2020年1月份开展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访工作,回访的内容包括审计决定、审计意见和建议的采纳落实情况、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作风纪律情况以及听取新形势下对审计工作的建议和要求。以维护审计权威,提高审计质量,树立审计人员廉洁从审意识,同时促进被审计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工作计划【四】

2020年即将来临,为了在新的一年的工作更好地开展,现将2020年行政事业审计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大局和我县审计工作中心,把握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以审计实践需要为出发点,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增强审计干部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提高“依法从审”能力为重点,推动学习型审计机关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熟悉审计业务、作风优良的审计干部队伍。

二、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突出抓好政治理论培训、审计业务知识培训、公共基础知识培训和其他知识培训,形成多层次、分类别、多渠道、重实效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格局,使全局审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明显提高,使审计干部的依法审计能力显著增强。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教育培训为审计工作服务的原则。紧紧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县委政府工作部署,围绕构建和谐秭归,结合审计工作重点、热点和难点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审计干部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贯彻落实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的自觉性,提高审计干部的素质。

2、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培训为需求服务的原则。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审计干部的成长规律和需求,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对审计人员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培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坚持与时俱进,教育培训为创新服务的原则。围绕审计工作的新发展,遵循审计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和规律,更新培训理念,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大规模培训干部,将素质和能力培养贯穿于审计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审计干部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能力。

四、培训内容

1、政治理论培训。经常性地开展政治理论知识培训。对干部职工进行邓小平理论、党的精神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使我县审计干部深入理解党的重要会议精神、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学会用科学的理念去审视和研究审计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进取意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修养。

2、审计业务知识。围绕审计工作重点,结合年度审计工作需要,结合本单位、本专业、本岗位的工作特点和要求,组织开展审计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把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现场实施审计软件》、《审计干部法律知识》、《审计干部经济知识》、《国家审计准则》等相关内容等知识和岗位技能作为学习重点,围绕审计信息化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政务知识,以审计工作相关的办文办会办事方法与技巧、公文写作、表达能力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作为学习的补充,同时组织开展岗位技能比赛、优秀案例评比、职称晋升(审计师、造价师、计算机工程师)自考、读书征文评比,经常学、反复学、在实践中学,切实提高审计干部的业务技能。

3、公共基础知识。结合创建文明单位、“双迎双创”、“全民读书”等活动,按照审计文化体系的构建要求,在组织学习应知应会的知识的同时,根据个人喜好有选择性地开展其他知识的学习,以提升审计人员的人格魅力。

4、其他知识。将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相关会议精神、局内修订的各项制度等作为学习内容的补充,帮助干部职工准确把握县情、局情,更好地履行职责,保障各项工作的规范运行,切实提高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培训方式

按照“学习一个专题题,研究一个课题,解决一个问题,提高一定素质,推动一项工作”的要求,采取“在岗与离岗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等方式,在干部教育培训的“深”字上下功夫,在“新”上做文章,在“实”字上出成效,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1、自主教育。自主教育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方式。不同岗位、不同学历层次的审计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自学,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要按照“全民读书”实施方案的要求,提高自主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开展自学。

2、集中培训。通过分管领导组织学习、干部职工讲学、外请专家辅导讲座、电教片影视教学、问题研讨等方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专题知识教育培训,共同学习进步。

3、网络培训。要求50岁以下的公务员自觉参加县委党校组织的远程教学县委宣传部三峡秭归在线“在线学堂”的学习,自主选学感兴趣的专题和相关知识。

4、系统调训。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项培训。分期分批派员参加国家审计署、省审计厅、市审计局组织的各类审计业务培训、审计管理培训等,完成市上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技能培训。适时组织本级审计业务骨干赴外地学习、考察审计先进经验以及审计新技术。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县内组织的各种培训。

六、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保证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实施。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干部教育培训与业务工作同步考虑,统筹安排,整体部署。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办公室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2、强化管理,确保教育培训规划的质量。要按照《规划》要求认真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加强管理。通过采取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考核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教育培训的时间、内容、人员的落实,保证教育培训的质量。

固定资产常见审计问题篇13

2020年,新的一年,我们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将继续认真学习党的会议精神,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以党的廉政纪律和局党组制定的各项廉政规章制度作保障,认真贯彻和落实《审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重点,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坚持财务收支。现将2020工作计划如下:

1、项目审计情况

2020年主要对政府重点投资项目以及涉及公共利益和民生的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水利、水保、交通等工程进行审计,并对其建设和管理情况实施跟踪审计,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投资损失浪费。揭示了投资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的问题。同时,加大投资审计力度,完善工作程序,严把投资审计质量关。

2、项目建设过程审计监督

审计关口前移,从过去的事后竣工结算审计逐步过渡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全过程审计监督。

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建设过程中的决策、规划、设计、采购、招标、施工、监理等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浪费,从而影响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本着真实、合法、有效的原则,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

3、积极建言献策,为政府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020年,市政府转给我局相关部门提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关请求报告45余份,要求我局提出意见。我局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对每一事项都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依法、依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全部得到政府的采纳,可为政府节约投资。参加市委、市政府及相关建设部门组织的工程建设工作会议380人次,积极建言献策,为政府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4、主要做法

我局的投资审计工作安排紧凑,工作进度快,效率高。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不断增加,民生工程普遍实施,审计项目迅速增加,审计力量不足与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项目多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我局委托有资质的造价咨询公司审核基建项目。有效缓解了审计压力。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工作计划(二)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核心,全力服务我市重点工程建设,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效遏制工程建设管理过程的违规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效益。

一年来,我们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认真学习党的会议精神,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以党的廉政纪律和局党组制定的各项廉政规章制度作保障,认真贯彻和落实《审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重点,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坚持财务收支。

坚持廉洁从审,做到警钟长鸣。廉政建设工作是审计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将廉政建设工作放在科里一切工作的首位,把廉政思想教育放在审前,把党风党纪监督放在审中,把廉政制度情况回访工作放在审后,使廉政建设工作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全科人员严格执行局党组制定的“四个严禁”规定,不准任何人有超越“四个严禁”的行为,确保审计任务圆满完成。

自醒自励,在工作中落实廉政制度。作为投资科的领头人,管住自己才能管住大家,以身作则才能体现审计机关的形象。工作中,我要求我的同志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不要和被审计单位私下接触,要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更不允许和被审计单位私下交易。在查处问题时,要求我自己,所有问题和盘托出,决不藏私。在监督同志们的同时,也让同志们监督我,在与被审计单位见面时,我要求各审计组开会商洽,必须有我方审计组成员、对方项目法人、工程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参加,必须作会议纪要。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工作计划(三)

在忙碌的工作,不知不觉迎来了新的一年,2020年,今年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和有意义。随着我县经济形势日新月异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迅猛递增,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财政性资金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防止“跑、冒、滴、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几年来,我局就此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实践和探索,经历了“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的过程,信守了“质量就是审计生命线”的工作方针,以促进完善投资管理为目的,把投资审计和效益审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监督,开创了全县投资审计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果。

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之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争取县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切实保证审计质量。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最高原则,客观公正是审计工作的最高标准。我们始终从维护法律、法规尊严的高度,将这

(三)坚持全面审计、大胆揭示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坚持服务与监督并重,拓宽审计思路,采取灵活机动的审计方法。

(五)审计关口前移,逐步推进“从过去事后竣工决算审计,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工作方法。

(六)建立健全审计复核制度2020年,为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审计行为,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和审计工作水平,审计局配备了总审计师,并在7月初出台了《某县审计局审计复核工作办法》。《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三级复核制度,有效促进审计人员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七)推进财政审计一体化工作2020年,某县审计局根根据省厅《关于推进财政审计一体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审计县实际,审计局于10月份出台《某县审计局关于财政审计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中对财政审计一体化的工作目标、范围和内容做了规定。

(八)推进审计回访制度2020年,某县审计局为全面落实审计署关于开展“严谨细致、提高质量”年活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审计局于2020年1月份开展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访工作,回访的内容包括审计决定、审计意见和建议的采纳落实情况、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作风纪律情况以及听取新形势下对审计工作的建议和要求。以维护审计权威,提高审计质量,树立审计人员廉洁从审意识,同时促进被审计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工作计划【四】

2020年即将来临,为了在新的一年的工作更好地开展,现将2020年行政事业审计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大局和我县审计工作中心,把握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以审计实践需要为出发点,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增强审计干部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提高“依法从审”能力为重点,推动学习型审计机关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熟悉审计业务、作风优良的审计干部队伍。

二、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突出抓好政治理论培训、审计业务知识培训、公共基础知识培训和其他知识培训,形成多层次、分类别、多渠道、重实效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格局,使全局审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明显提高,使审计干部的依法审计能力显著增强。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教育培训为审计工作服务的原则。紧紧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县委政府工作部署,围绕构建和谐秭归,结合审计工作重点、热点和难点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审计干部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贯彻落实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的自觉性,提高审计干部的素质。

2、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培训为需求服务的原则。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审计干部的成长规律和需求,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对审计人员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培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坚持与时俱进,教育培训为创新服务的原则。围绕审计工作的新发展,遵循审计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和规律,更新培训理念,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大规模培训干部,将素质和能力培养贯穿于审计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审计干部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能力。

四、培训内容

1、政治理论培训。经常性地开展政治理论知识培训。对干部职工进行邓小平理论、党的精神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使我县审计干部深入理解党的重要会议精神、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学会用科学的理念去审视和研究审计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进取意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修养。

2、审计业务知识。围绕审计工作重点,结合年度审计工作需要,结合本单位、本专业、本岗位的工作特点和要求,组织开展审计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把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现场实施审计软件》、《审计干部法律知识》、《审计干部经济知识》、《国家审计准则》等相关内容等知识和岗位技能作为学习重点,围绕审计信息化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政务知识,以审计工作相关的办文办会办事方法与技巧、公文写作、表达能力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作为学习的补充,同时组织开展岗位技能比赛、优秀案例评比、职称晋升(审计师、造价师、计算机工程师)自考、读书征文评比,经常学、反复学、在实践中学,切实提高审计干部的业务技能。

3、公共基础知识。结合创建文明单位、“双迎双创”、“全民读书”等活动,按照审计文化体系的构建要求,在组织学习应知应会的知识的同时,根据个人喜好有选择性地开展其他知识的学习,以提升审计人员的人格魅力。

4、其他知识。将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相关会议精神、局内修订的各项制度等作为学习内容的补充,帮助干部职工准确把握县情、局情,更好地履行职责,保障各项工作的规范运行,切实提高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培训方式

按照“学习一个专题题,研究一个课题,解决一个问题,提高一定素质,推动一项工作”的要求,采取“在岗与离岗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等方式,在干部教育培训的“深”字上下功夫,在“新”上做文章,在“实”字上出成效,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1、自主教育。自主教育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方式。不同岗位、不同学历层次的审计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自学,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要按照“全民读书”实施方案的要求,提高自主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开展自学。

2、集中培训。通过分管领导组织学习、干部职工讲学、外请专家辅导讲座、电教片影视教学、问题研讨等方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专题知识教育培训,共同学习进步。

3、网络培训。要求50岁以下的公务员自觉参加县委党校组织的远程教学县委宣传部三峡秭归在线“在线学堂”的学习,自主选学感兴趣的专题和相关知识。

4、系统调训。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项培训。分期分批派员参加国家审计署、省审计厅、市审计局组织的各类审计业务培训、审计管理培训等,完成市上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技能培训。适时组织本级审计业务骨干赴外地学习、考察审计先进经验以及审计新技术。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县内组织的各种培训。

六、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保证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实施。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干部教育培训与业务工作同步考虑,统筹安排,整体部署。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办公室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2、强化管理,确保教育培训规划的质量。要按照《规划》要求认真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加强管理。通过采取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考核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教育培训的时间、内容、人员的落实,保证教育培训的质量。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