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实用13篇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篇1

二、以身作则,抓好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的言行是企业形象和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他们的言行举止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领导班子在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对自己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近几年来,院党委严格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始终把理论学习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在“三讲”、三个代表”、江总书记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十六大会议精神、总书记“七一” 重要讲话等专题学习中,都召开了专门会议认真学习领会,并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院党委还始终把搞好班子廉洁自律作为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创先争优”、“五比五看”党性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廉洁奉公,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

三、群策群力,加强民主管理

领导班子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参政意识,制定了《设计研究院民主管理实施细则》。各部门均成立了民主管理小组,部门领导定期向民管小组报告生产情况和经济运行状况,并设立意见箱,随时征集职工意见。院工会还专门设立了职工提案征集委员会,了解职工需求。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医疗改革、住房分配和奖金分配的问题以及企业大型设备购置和选拔干部等问题上,充分尊重职工权利,发挥职工代表参政议政的作用,由职工代表投票表决。领导班子成员还经常到一线职工中进行走访和谈心,并经常召开各种座谈会,与职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全院上下形成了浓郁的民主气氛,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职工的向心力。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我院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包括:1.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我院不仅利用自身和社会的力量,举办各种技术讲座、技能培训班和派出学习深造,以此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而且还注重对职工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制定了《天勘职业道德规范》和《天勘文明职工守则》。每年还要举办青年科技论文的评比和中层干部管理论文评比活动,检验培训成果。2.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灵魂。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企业精神就不会有好的形象,就不会有持续稳定的发展。我院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通过职工的广泛讨论,提炼出“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职工为本,科技兴院”的管理理念;“追求双赢,讲究诚信”的经营理念;“生产用户所需,满足用户所求,体谅用户所难,不提供不合格产品”的服务观念等等,并利用橱窗、内部刊物和局域网等多种媒介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使企业精神深入人心,成为了全体职工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3.加强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我们通过开展“十佳青年”、“敬业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员”、“三八红旗手”、“文明职工”和“文明家庭”等评比表彰活动,弘扬先进人物和事迹,激励职工学先进赶先进,立足本岗踏实工作,为企业发展做贡献。我们还自办了《天勘文苑》和《天勘信息》等报刊,既报道了好人好事,也为职工展现才艺提供了平台,提升了企业的文化氛围。4.开展多姿多彩的群体活动,活跃职工气氛。我院每年都要举办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如青年足球对抗赛,老年篮球赛,“三八”妇女趣味运动会,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和各类比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5.着力打造企业形象。一个企业的外部形象是企业精神和团队素质的写照,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提升品牌价值,激发职工的爱院热情,鼓舞士气。因此我们对此十分重视,下力气抓了企业视觉标识系统的设计(CIS),对各类纸张、稿件、宣传印刷品和成果包装得形式和使用要求都进行统一的设计和规定。还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院容院貌的整治,改善了办公环境,并统一制作了工作装,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6. 狠抓综合治理工作。制定了严格的安全例会制度和检查制度以及干部值班制度,认真落实防火、防灾等安全保卫措施,并加强外来人员管理,有效抑制了偷盗、斗殴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发生,为经营生产活动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篇2

1 农村精神文明解读

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农村思想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它是相对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来讲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随着物质文明建设发展而发展的。一方面,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广大农民精神面貌的变化,思想观念的解放,开拓了视野,渴求建设新生活。另一方面,物质文化建设的发展,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不断提出新任务和要求。二者之间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2 农村精神文明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包括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更包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建设新农村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文明和谐,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社会主义特色,体现出社会主义的特征和鲜明特点,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就成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体必不可少的部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体现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其次,新农村是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

3 吉林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调查

3.1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建国以来农民的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党和政府一直将农村作为普及教育和扫盲的重点。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大多数农民家庭也都看上了电视,受到的现代各种文化熏陶不断增强。虽然农民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深入分析,仍然有着很多令人堪忧的问题,总体文化素质还是偏低。

3.2 农民科技素质较低。 农民科技素质不高。科技素质是指一个人运用科学知识认识和描述客观世界的能力。科技素质不仅是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的动力和基础,也是与科学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时代素质。农民的科技素质是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和劳动历史演化中,养成的科技的创新、运用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精神潜质。包括农民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以及将之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同时还包括农民的科学意识,即对科学技术的认可程度及接受程度。

3.3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文化活动偏少、信息渠道单一、打牌和玩麻将成为农村群众的主要娱乐方式。农民对精神生活需求的当务之急,仍然还是农业科技和农村实用技术。在您最希望乡(镇)、村组织什么样的文化活动调查中,选择“体育竞赛”的占5.88%,选择“文艺演出"的占29.71%,而选择“科技培训”的占到64.41%。这也就说明了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严重不足。

4 吉林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思想政治状况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得到解放,思想也空前活跃,但与此同时,一些不健康、不正确的思想也乘虚而入,造成了农民的思想状况混乱。面对改革所带来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一些农民产生了今不如昔的感觉,片面的只看到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而没有看到各种有利的方面,再加上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国外思想不断渗透,逐步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有奶便是娘,“什么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有了钱就是好主义”成为不少农民的口头禅。在这种情况下,存留在中国农民潜意识中的小农意识又重新抬头,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只顾挣钱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对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远大理想。我国农民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淡化,缺乏共同理想的精神支柱已经成为制约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4.2 农村社会风尚正在蜕变。 社会风气是风行的、外显的、可感的共同行为模式,其根源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法律制度、文化水平、道德传统等。社会风气一经形成,即成为影响社会成员的人生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外部控制力量。积极的社会风气,能引领人奋发向上,充实有为;消极的社会风气则使人猥琐拘泥,空虚乏力。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社会不良风气盛行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许多农民靠诚实劳动富裕起来,但也有少数农民通过诈骗、外出活动以求富裕。一些村民通过从事各种诈骗活动,他们盖起了高楼,买起了汽车,村里的人不仅不揭发这种犯罪行为,反而瞧不起那些不会诈骗的诚实的农民。有些漂亮的女孩出去做“”,做父母的不仅不以为耻,反以女儿赚钱回来盖房子为荣。除了各种不良风气盛行外,农村社会犯罪活动也不断增多。这些相关的问题,究其根源,都是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发挥到应有的效果所造成的,成为阻碍农村建设与和谐农村的重要绊脚石.

4.3 农民文化生活质量差。 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农村的大部分农民文化生活贫乏。一方面,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文化消费结构、消费观念也产生了较深刻变化,广大农民比以往更加地渴求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是基层组织对文化的功能与作用不了解,对文化功能不重视,文化投入不够,最基础的文化设施缺乏,使农村文化生活极为单调、贫乏,农村文化活动根本不能满足农民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要。

农民收入的显著增加,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富裕了的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更加迫切,农民在农闲时,找不到有效的休闲方式,精神感到空虚,不健康活动方式由此产生。

4.4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滞后。 农村的文化、体育设施和活动地点很少,现有的资源也未得到有效利用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一个表现.我国早在“六五”就提出的“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尽管“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预算内专项资金4.8亿元用于支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安排项目1083个,但仍有部分县无文化馆、图书馆,一些农村乡镇无文化站.同时,原有的一些文化机构由于各种原因,数目也有所减少。现有的文化馆、图书馆中,有很多建筑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几乎形同虚设。

5 吉林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

5.1 加强农村荣辱观教育。 随着农村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农村中华传统美德出现缺失,社会主义荣辱观念出现混淆。因此,在农村应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形成知荣辱、明是非、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提升农民的道德素养。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黄、毒、赌等丑恶现象出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逐渐占据了人们的主导观念,传统孝道观遭到轻视,不尽孝、遗弃、虐待老人的事经常发生,很多农村老人年老后仍然要自己养活自己.同时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农民外出打工,造成了一些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也随之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倡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倡导为他人服务和集体主义的道德观,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输入世界先进道德,推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5.2 增强农民的民族精神认同。 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培育农民的民族精神认同感及社会主义信仰。古往今来,民族的兴盛与衰落都与民族精神的状态息息相关。当前,农村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着经济成分,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的日益多样化,农村社会也呈现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的趋势。农村社会不同主体之间、新旧传统之间的价值观念冲突必然引起农民的精神认同出现迷惘与困惑、怀疑与失落、混乱与冲突。在主体多元化、价值多向化的条件下,确立积极、健康、切实可行的社会理想和信念,对主体的价值选择导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当前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的新农村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5.3 重塑农民的共同理想。 随着农村社会进入转型期,部分农民对社会主义理想和信仰产生了淡化和混淆。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应塑造农民的社会主义信仰,塑造、强化农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理想教育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通过对农民的塑造,强化加深其理想和信仰,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加深入人心。

5.4 继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继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长期以来,我国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国际上有关国家比较明显偏低。为了提高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国家和各级政府必须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国家可根据各地的实际发展和发展所需经费予以分配教育经费,既要兼顾公平又要保证实效。对一些紧缺的、国家和地方发展急需的专业应当优先考虑,在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应在经费上予以倾斜,保障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由于比较发达的地区的农村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优势,国家投入可以相对少些,以形成各地的和谐发展。

5.5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在发展农村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技术需求特点,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联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大中城市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符合当地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格局,围绕当地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为他们搞好技术和信息等多项服务,使农民对于农业科技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把农业发展转入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使农村劳动力学到新知识、新技术,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让农民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实惠。

5.6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费用上,应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层文化服务水平,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经费,更多地是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与投入,应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纳入财政支出预算,切实加大投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大文化建设,逐步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确保农村文化工作真正开展起来。

总结: 当前,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最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非常重视农村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潮必将汹涌澎湃。

参考文献

[1] 瞿振元,李小云,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2] 郭晓君,中国农村文化建设论[M].河北技术科技出版社,2008年。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M],人民出版社,2009年。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篇3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内容丰富、体系庞大,倘若掌握不好操作技巧,便较易引发不良问题。为此,我们只有深入探究,总结不足,制定科学应对策略,方能优化精神文明建设效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认识问题与对策

认识为开展一切工作之本,只有良好的应对认识问题,方能优化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实践工作水平。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令现代社会、企业发展受到较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而会引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不到位的问题。究其原因不难看出,主体因素在于认识不全面,即没有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涵、重要意义、角色地位、积极作用全面认识。同时,企业领导决策层、中层技术、管理人员、基层员工没有形成科学的认识。令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联性、科学重要性、开展必要性、实践战略性被不良忽视。更有甚者错误的认为企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仅仅为无关紧要的任务,可有可无,因此将其置于次要地位,对企业未来持续发展建设形成了不良影响。为有效应对认识不到位弊端问题,应在企业内部做好宣传教育,令企业全员明确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图,工作地位、核心效用,令员工清晰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为企业履行的核心职责以及主体任务,同时也是优化企业建设,实现成功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只有将精神文明建设置于突出位置,持续深化发展,毫不动摇、积极进取,方能稳固根基,为精神文明建设开创良好的环境,优化工作效果。另外,实践工作中我们应分层级、分步骤,全方位的扫除思想障碍,强化企业员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令其提升紧迫意识,明确核心工作使命。企业领导层应摒弃传统注重效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注重物质力量、轻视精神动力的不良倾向。应坚定信念,明确精神文明建设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推动影响力、内含科学原理,合理应对认识不到位的弊端问题。应坚实思想认识,将精神文明建设视为显现社会主义核心特点的事业全面开展,作为影响企业建设、可靠、优质生存发展的重要事件实施。员工应摒弃无关紧要、无用性以及无需求的错误观念,科学明确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关系,令他们全面了解精神文明建设同自身的发展密切相连。同物质相同,精神文明为人生发展、生存的综合需要,只有真正意识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为利国利民、对自身与企业发展极为有利的工作,方能真正树立企业员工全面关注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发展思想,进而令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实践工作,并受益颇多,实现优化提升,真正成为现代企业文明、持续、和谐发展的核心力量。

(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目标问题与对策

目标为发展的方向,企业树立的旗帜,只有清晰制定目标、切实可行、科学履行,方能优化精神文明建设效果,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企业发展目标应全面满足精神文明工作标准,契合行业、企业发展特点,实际状况。不应随意的照搬照抄,制定套用目标。同时,不应令目标水平过于遥不可及,应注重实用性、可行性,优化执行效果。同时,目标制定应明确清晰,不仅包含总体工作目标,同时应细化具体标准。应将目标创建在规范、合理、便于执行的良好基础上,争取令目标便于记忆以及掌控,预防目标笼统、无法执行,呈现不可靠的问题。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应获取公众认可,践行群众路线,达成良好共识。因此,在制定发展目标阶段中,应全面征集企业员工的广泛意见与建议,通过群策群力、民主管理,获取员工全面认可。应通过不断宣传,令发展目标走进大众内心,确保目标确立实施的稳定可靠性,预防执行效能不强,导致员工无所适从、毫无方向,盲目工作的不良问题。另外,应创建完善健全的目标工作机制,预防有目标、没有考核的自流工作状态。全面保证目标的科学履行以及良好实现,推进企业精神文明的规范、优质与长效开展。

(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重点问题与对策

企业精神文明发展建设阶段中,由于内容涉及多面,要做好统筹兼顾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实践工作中会存在一些矛盾问题。例如无法抓住重点建设,没能找准突破口等。实践工作中只有突破重点,方能实现全局发展,因此为应对矛盾问题,应良好的基于重点工作,营造事半功倍的实践效果。比选重点阶段中应遵循科学的环境原则。由企业环境来讲,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以及社会大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日常角度来讲,员工为企业贡献核心力量,从事实践活动的持续期较长。而由人际角度来讲,员工位于企业内创建关系网络的机遇丰富,为此,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重点应置于企业环境比选。由企业承担工作任务以及实践问题来讲,经济工作为核心职能。企业生产经营与实践管理阶段中,存在较多实际问题,因而企业精神文明工作重点应参照企业核心经济任务以及需应对的重点问题明确选定。由企业承担的分工职能来看,各单位需要履行一定的职业责任,并遵循行业规范与市场标准。倘若不遵循规律、违法行事,便会对企业利益形成不良损坏,最终其波及影响将遍布社会,形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为此,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应就职业工作特征进行良好的选定。依据上述标准,企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应将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政治素养、道德意识水平视为重点目标,基于该目标核心进行建设发展。应做好职业属性、工作任务、核心责任以及特征的全面宣传培养,激发员工形成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可通过宗旨培养,令员工形成职业奉献精神。同时,应创建职业工作规范,管理员工行为,营造优良行业作风,不断推行体现时代特色的全新职业风尚。另外,企业应严肃法纪,依法管理,提升法律意识,对员工违规乱纪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并应履行承诺管理、公开警示、信誉管理体制,勇于接受市场、社会大众以及经营服务对象的全面管理监督,进而应对重点问题,实现优质发展。

(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问题与对策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篇4

一、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一)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党建

党建指的是党的建设,是将马克思理论体系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我国党的建设进行深入的贯彻和应用。其含义有三种,一是指科学理论体系的建设,二是指的党的实际建设活动,其前提是马克思理论为指导,三是指作为合约,起到约束作用。

2、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近代才有的创新词汇,是指将文明分开,与物质文明相对应的一种精神上的文明理论和政策词汇,多用于企业核心价值观及企业文化建设中,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二)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内涵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内部开展工作的基础是党建工作,它主要是通过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来开展的,做好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有助于企业向好的方向发展,大大的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一定保障。从改革开放开始,所有企业都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它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评选先进模范等方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且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的名声和内涵息息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内部的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企业也对自身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吸引了大批新鲜血液的注入。但同时也给企业内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状况和问题,下面就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企业内部党员自身的素质不够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各企业都将变革的重心放在了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上,未能积极主动的落实好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导致企业部分员工党建意识不强,党性觉悟也不够高,功利心日益泛滥。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轻易的将党的原则抛开,其道德底线缺失,做事毫无原则,且对错误置之不理,导致歪斜党风的出现。

(二)企业内部党员缺乏创新意识

部分企业对党员的理论知识培训还处在老旧的状态,培训党员理论知识的方式也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这就使得党员群众产生抵触心理。此外,某些企业内部的党务部门对党员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党员活动的开展始终一成不变,不能结合新形势来对党员工作进行指导,缺乏创新意识,从而使得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最终导致企业整体工作出现滞后、不畅和低效率的现象的发生。

(三)内部党建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受忽视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对利益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严重,企业的建设更加偏向于物质的建设,反而忽视了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造成企业内部管理出现混乱,导致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无法开展下去。而企业经营过程中,内部管理是基础,文明建设是核心,没有核心的企业长此以往,终将导致企业无法继续发展。

(四)党建理论不充实

随着企业的发展,党建工作也要进行改革和创新,然而很多企业不注重党建部门的活动,导致其党建理论内容单一陈旧,枯燥无味。为了顺应党建工作的改革,党建内容应适当充实丰富,不能只局限于理论基础,还应扩充内容,开拓员工视野,丰富员工内心世界。

三、做好企业内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策略

(一)提高企业内部党员的个人素质和创新意识

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党员的素质与创新意识是关键。

1、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

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党员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中,党员的素质是企业文明的代表,为了提高企业内部党员的素质,企业内部可以进行一些党内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党员更要积极参与进来起到带头作用,与员工群众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素质。

2、提高创新意识

党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就是要有随时代改革发展的创新能力,然而当前企业内部党员在创新方面的思维还处于陈旧状态,应当摒弃旧思想,接受新思想,努力提升自身创造意识。

(二)落实制度,促进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

为提高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合理性和客观有效性,保证其有序的开展,可以在企业内部基层党员中建立个人工作责任制,将工作一一分配与落实,并且通过客观公正且规范化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与考核,促使其制度得到具体合理的落实。

(三)通过企业的发展对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起带动作用

为了促进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发展与落实,企业发展是关键。

1、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发展

企业发展中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要想企业有所发展,就要对市场的动向和发展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以此为目标,大力发展企业,并将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去。

2、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

党建和文明建设工作中,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此为导向进行发展,是党建工作发展的重点,也是对当前问题改革和创新的基石。

(四)注重企业文化,发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作用

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企业的文化是其重要的传播途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和树立企业理念与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两者相结合共同发展,可以通过开展传承企业文化的活动,弘扬企业内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精神。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企业中开展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对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几点策略,促进了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落实,只有通过企业内部党员不断的创新和提升自身素质等方式,才能使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得到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其工作质量得到提高,并为企业未来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戚利英.探究如何做好供电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5.

[2] 尹树民.如何做好电力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4.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篇5

【作者简介】 曾宪刚,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主任、教授;鲁红霞,周雅娴,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讲师。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3)05-0022-02

“两型社会”的内涵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则是国家和时代为武汉这座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定下的新的起点和目标。为了实现进一步推进中部地区奋进崛起的战略目标,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继东部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以及西部成渝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之后的新“两型社会”试验区,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举措,不仅使“改革和试验”成为新时期武汉城市建设的关键词,也为武汉城市建设带来了无限的活力与生机,成为武汉城市建设道路中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中经济建设尤为重要,然而邓小平说过:“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武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然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动力,精神文明建设将作为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保障。

一、精神文明建设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提升凝聚力

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城市建设中发挥巨大凝聚作用的城市精神的来源。武汉两型社会建设道路是一条充满未知挑战和困难的道路,而通过城市精神文明建设重塑城市精神增强整个大武汉城市圈的凝聚力则会帮助我们积累足够的力量抵御和克服未来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1. 城市精神的内涵与作用

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同时也是这个民族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感的体现,它以其巨大的凝聚力量将整个民族团结成一体于历史的洪流中不断地发展前行。

同样的,“城市精神是城市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是城市的灵魂和名片,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当前情况下,武汉正面临着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刻变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路子,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城市竞争优势依赖于知识的创造和提高,更依赖于城市品牌的塑造。铸造城市品牌离不开城市精神,只有将整个城市的价值观、文化和历史的有效整合才能提炼出一个立体丰富的城市精神从而形成鲜明的城市形象,获得强大的辨识性和吸引力,由此达到树立和强化城市竞争优势的目的。

从大的范围来看,武汉“1+8”城市圈囊括了以武汉市为圆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黄石、鄂州、咸宁、孝感、黄冈、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它们地理位置相近,人文风俗亦有共通之处,但各自的具体发展环境又略有不同,要使整个大城市圈共同达到互惠互助,共同发展进步,实现中部崛起的目标,必然需要强大的凝聚力,将众多城市拧成一股绳,朝同一方向前进。在武汉城市圈中铸造统一的城市精神,整合各个城市的优势,提高地区竞争力才是武汉城市建设道路上的正确选择。

2. 武汉城市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在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中,武汉政府始终大力加强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共武汉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确认和提出了武汉城市精神的表述语“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同时武汉作为辛亥革命的发源之地首义之区,更应该将志士先烈们所表现出来的解放思想、敢为人先、脚踏实地等精神继承发展下去,并且把这些精神融入到武汉的城市精神之中,转化为武汉城市发展的动力和精神力量。这是武汉历史文化的根,也是当今武汉城市精神的源泉。只有将传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城市精神才能够在新的城市发展阶段迸发出更为有力的力量支撑和促进武汉“两型社会”的建设。

二、精神文明建设为武汉“两型社会”的城镇化进程提供保障

快速城镇化是武汉“两型社会”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快节奏发展,城郊边缘地区人口和建设用地激增,不断改变着城市周边农村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环境。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也成为武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困难。

快速城镇化工程中的精神发展与物质水平的不对等,以及城镇规划不合理,将导致所谓的城市病的泛滥,如环境污染严重、失业率增高、卫生条件恶化,就会使酗酒、吸毒、现象增加,犯罪率上升,造成社会秩序混乱,最终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节约型,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此时,精神文明建设在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中起到的支撑作用尤为明显。

只有通过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城镇环境,塑造城镇形象,提高城镇居民素质,吸引人才,从而为城镇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人力资源储备。另外,精神文明建设能为城镇的发展走上科学化、合理化道路创造条件。合理的规划不能不结合城镇当地的实际,精神文明建设将大大提高城镇居民参与本地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在规划城镇发展的过程中群策群力达到合理高效地建设两型社会的目的。

三、精神文明建设为武汉经济结构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著名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中提到:“我们已经从一个国家积累财富的关键是看它占领、开拓领土的观念,转向一个国家和公司积累财富的关键是搜集、分享和捕获知识的能力。”新时代背景下,知识与科技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都市圈发展与管理中心提出的新时期大城市圈中心城市的新模式:“知识服务业成为新的产业核心,创新能力、信息生产能力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指标。”武汉“8+1”城市圈的“两型社会”建设要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必须将知识信息积累与科技创新放在首位,而这些都来源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它包括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活动,其基本任务就是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通过合理和进步的教育制度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并用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健康的文学艺术和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因而,教育科学建设将会为社会建设提供人才,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智力支持。

湖北是我国教育大省,省内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在内的59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过百万,各类科研机构106所,国家实验室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4个,在汉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48名。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应该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加强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建设,重点将其科研成果为发展城市圈内知识经济所用,做到学术、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在建设精神文明的大旗下,发展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先进的科学文化更多更快地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是“两型社会”建设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四、精神文明建设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提供道德支撑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篇6

一、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之间既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差异。

1.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共性

从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共性上来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在同一思想的指导之下,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并且相互之间的内容都是相通的。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导下进行的。无论是思想政治工作,还是文化建设,其目标都是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在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做到尊重员工,以使员工发挥主人翁意识,提高企业责任感。企业最大程度地满足员工的需求,可以充分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企业要迅速发展,就要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从思想上加以引导,以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2.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差异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虽然具有共性,但是也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归属的范畴不同和体现的内涵不同。

(1)范畴不同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要对员工的政治思想进行引导教育,让员工充分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以提高员工政治思想觉悟。所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是政治范畴。

文化建设,主要倾向于企业的文化理念。通过文化建设,为企业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激励企业员工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使企业员工潜移默化中提高整体素质。

(2)内涵不同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倾向于思想的引导,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价值观的确立,则要划归到文化建设当中来,优秀的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推动企业在实践中充分地发挥创新精神,以在企业管理中取得更突出的进展。

二、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进行融合的策略

通过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将企业的精神文明环境塑造起来,并感染者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企业文化是要在企业中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氛围,使员工增强企业责任感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有效融合,对于推动企业的向前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1.坚持科学发展观下的精神文明建设

科学的发展观,虽然是在近代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但是经历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其深刻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现代意义的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全面的社会发展,而不仅仅是强调经济增长这一个方面。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首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社会达到高度文明的状态。要建立科学发展观,精神文明建设是其中最本质的一项指标。社会要进步,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也不可以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相一致的,所强调的都是人文生态价值取向。在企业当中,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要促进人的发展。将企业员工的潜力不断地挖掘出来,通过在道德上的提升,激发起员工对于企业的情感,并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现代的企业管理当中,以人为本是全新的管理思想。企业要发展,在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的同时,对于员工的培养和教育成为了促进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市场经济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企业要在市场上立足,就要参与到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企业要将管理观念转移到“以人为本”,作为一种软管理,其主要强调的是对人的尊重,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为前提,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信任度。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使员工体会到在这里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而且还充满乐趣,从而形成了带有企业文化色彩的人文软环境。

3.政工干部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企业中,政工干部的重要职责是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多样化发展,政工干部也需要提高综合素质,以应对各种新的形式。要做好别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就首先从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做起。政工干部要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学习政治指导思想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政工干部所涉猎的知识面要逐渐地扩展,并且提高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做到以理服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4.建设合理的文化精神建设制度

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文化精神建设已经逐步落实到位,并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将文化精神划归到企业管理范畴,使其制度化,不但可以改进企业的作风,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强化企业的职业道德。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础,加强文化精神建设,可以使管理人员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采取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渗透

在塑造企业和谐氛围的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为了使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人心,并渗入到每一位员工的意识中去,形成一种思想观念,就要采取各种活动以加深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理解力和认知能力。组织宣传活动,让员工随处可见企业文化理念的标识。为了加强对于精神文明的高度重视,可以采取各个部门评比的办法,以各种荣誉称号来激发员工们都积极意识,并以荣誉单位为表率,加强员工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结论:

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题。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在文化的带动下向前发展,使文化已经成为了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于企业来讲,文化内涵是非常广泛的,除了企业文化之外,精神文明建设也是重要的文化理念。在当前形势下,企业文化成为了提高企业职工凝聚力和激发责任意识的一种激励机制。加强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成为了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篇7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指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对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一、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必须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法来解决“三农”问题。十六大以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放在了“五个统筹”之首;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趋向”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指出中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支撑这一判断的数字有: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到2.6万亿元(2005年财政收入已突破3万亿元)。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20个字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专门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科学而系统的战略部署。

我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也包含着高度重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邓小平说:“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法律、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没有精神文明,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了一系列部署和安排。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是我党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专门作出的第一个决议。决议别强调在广大城乡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社会风俗习惯中还存在的愚昧落后的东西。1995年10月20日,中办、国办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扎实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村镇和文明乡镇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各种共建活动。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三大群众性创建活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

中央还先后召开了五次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座谈会,分别推广了五个不同类型的典型经验。一是1994年7月和国务院办公厅在红旗渠所在地河南林州召开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研究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重点介绍了林州人民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经验。二是1996年11月在湖北武汉市召开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重点推广了湖北省竹山县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的经验。三是1998年11月、中央文明办在山东省文登市召开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推广文登市立足为农民服务,为农民办实事,引导农民奔小康的经验。四是2000年8月、中央文明办在辽宁省开原市召开了会议,推广了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五是2004年11月、中央文明办在海南省召开会议,推广了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经验。

所以这些表明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并且越来越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强调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调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统筹发展。既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又要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既要统筹城乡物质文明发展,又要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概念和有机整体,是一个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系统工程,是对新农村的全景式描绘:生产发展是基础,生活宽裕是根本,乡风文明是关键,村容整洁是形象,管理民主是保障,展示了一幅幅现代“桃花源”的愿景。

20个字要求都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直接涉及的内容有8个字“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群众性创建活动等诸多方面,实质上就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它又通过其他方方面面来展示并衡量,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设成就和发展成果的外在表现,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精神层面的要求,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精神文明的哺育和支撑。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观念、新风尚要依靠精神文明建设来传播,所需要的人文精神、创业精神要依靠精神文明建设来培育,所需要的舆论氛围、社会环境要依靠精神文明建设来营造。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和灵魂所在,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三、统筹城乡发展亟待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部分城市的快速崛起与广大农村的发展无力是两幅不和谐却相互叠交的画面,加上渐渐拉大的地区差距,让人们看到了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危险。一组资料表明,2004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4∶1,若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为5∶1―6∶1,而改革之初的1978年,这个比例是2.5∶1。有一位专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瑞士驻华大使回国后有人问其对中国的总体印象。他说,中国有3亿多人口的城市和欧洲差不多,8亿多人口的农村和非洲差不多,欧洲加非洲就是中国。连老外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大中国,小市场”。中国人口13亿,只有4―5亿的城市人有现金支付的购买能力,是一个现代消费群体,而8亿左右的农村人现在仍属于现金支付购买能力很低的庞大的半自给群体。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这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表现在交通通讯、自来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而且表现在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上,而城乡之间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设施上的差距则更大。资料分析:农村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占39.1%,远低于城市65.4%的水平;全国还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70%以上的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农村中学生人数是城市的4倍,而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中,农村仅占38%。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多少呢?只有7%。义务教育成了谁的义务呢?本应是政府的义务成了农民的义务。农村的文化建设与农民的需求也不相适应,农村文化落后的面貌几乎没有改变。2004年,农村文化事业费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26.5%,低于城市文化事业费47个百分点。全国720个县级图书馆没有购书经费,占公共图书馆总数的26.7%。还有相当数量的乡镇没有建立文化站,有的即使建了也是名存实亡。所以必须用统筹的观念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共享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硬任务

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硬任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是软任务,不是可抓可不抓的事,而是非抓不可、非狠抓不可的事。乡风文明不是一个单一的短暂的实践措施,而是一个多元的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全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300多万个自然村,我省有行政村24847个。我们不仅要着眼长远,更要抓紧当前,既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又不能消极等待,无所作为。抓硬件建设见效快,只要领导重视,投入资金、人力、物力,面貌很快就会变化,而软件建设却不是靠资金和人力物力就能轻易实现的,难度更大的正是人的文明与进步,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而相对于硬件建设而言,软件建设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现在我们面临的一是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农民多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从事农业活动,集体观念淡薄,集中教育活动难以开展。虽然家庭生活条件较之以前有改善,即使富起来的一些农村也是“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二是农民群众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的特征日益明显,各种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在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一些不良意识有所滋生,落后文化有所抬头;三是现在农村的人群大体分三个方面:一部分在本地的企业上班,一部分外出务工、经商,留下来的多为妇女、老人和未成年人。特别是前两部分人群,他们对一些问题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可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环境到内容,从对象到渠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更现实,任务更艰巨。

参考文献: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篇8

(一)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区别。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尽管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但是企业文化的构建要以精神文明建设标准为建设基础 ,而精神文明的建设却不以企业文化的建设标准为依据。这种建设标准的依据是区别企业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的依据之一。其主要表现在内容、内涵、性质以及方式的不同。

(二)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共性。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中,两者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内容上的统一性、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和作用、目的的一致性。首先是内容上的统一性。企业文化内容主要是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除此之外还包括全体企业员工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准则以及奋斗目标,这与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是趋同的。其次是价值取向上,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同样地,两者的功能目的也具有一致性。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和功能主要是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来提高企业员工的效率和效益。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具有共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和融共建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的发展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将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和融共建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的构建。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员工所认同并且能够遵循的文化氛围,是全体员工提高自我约束、提升企业效益的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在思想上引导员工的观念,比如:团结协作的团体意识、健康向上积极的企业理念等,这种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从而促进文明企业的建设。比如炒货行业中的杭州姚生记就是因为其“质量第一,服务到位”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才让该品牌驰名中外,深受大众喜爱。

(二)精神文明建设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市场竞争中要想获得不败之地,必须坚持走生产效益好、员工素质高、产品质量优的道路,正因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企业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中必须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首先,精神文明的创建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只有员工建立了良好的价值观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价值观的实现。除此之外,精神文明建设还体现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归属感的提高上,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员工良好生产积极性,因此,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中,务必要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为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

三、加强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弘扬企业文化,构筑精神文明。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所培育而来的,这种文化存在于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和理想目标上。大力弘扬企业文化,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创建,而精神文明的创建反过来也会有效地促进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正因为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一致性,所以精神文明的建设可以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企业文化的弘扬需要企业不断发掘自身特色文化,在文化的弘扬过程中还必须切实地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比如京东快递公司,该公司在大力宣扬自身快递物流“高效、快速”理念的同时,开展多次职工培训、丰富员工文化生活以及常规化每日学习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得该公司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二)完善企业制度建设。企业的制度建设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在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与弘扬企业文化时,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需要企业相关制度的约束,应当以“守制度,抓规范”为立足点,从而做到将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固化于制。因此,完善企业制度具有必要性。可建立相应的日常规范守约机制以及考核机制,让员工在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形成团体意识,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基础,而精神文明建设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因此,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想获得优势地位,必须重视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两者和谐共建。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应该被当成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来抓,要充分地认识到企业文化中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转变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观念,从而推动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和谐共融,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媛媛.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5):195-196.

[2]庆阿丽.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N].企业家日报,2017-03-15(007).

[3]禹东.以企业文化为领航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2):176.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篇9

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理念创新的必要性窥探

所谓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理念,即高等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对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观念和指导建设的根本原则,它是在行动之前却内在于行动之中的一种中心的、理性的认识和理解[1]。如同像墨水倾斜到空气里的暮色,冰冷到黑暗,精神文明建设之于高等教育的意义即在于此,它掌握着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光源,高校对自身精神文明建设的漠视或误导会像黑暗吞噬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等活动。因此,树立正确的精神文明建设理念,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理念创新,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之举,关乎整个高等教育领域、整个高校建设的质量。

理念直接影响到建设的成败,而只有在理性正确的精神文明建设理念的支撑基础上,我们方能谈创新这种理念、实现这种建设。换言之,理念科学方能促成理念创新,理念创新方能实现建设有效。

风吹动白云,大朵大朵的掠过人们背后头顶的天空,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席卷冲撞来回,如此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形式及其内容必然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自然成为题中应有之意。因此,不论是内部主观要求,还是外部的客观形势,高校文明建设理念创新的必要性显而易见,其价值也不容小觑。

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理念创新的策略筛选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成人”原则,将教师教书育人、学生成人成才作为根本理念。从政治层面看,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四有”新人要求“有理想、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这无疑在上层建筑中对“人”赋予高度重视;从教育层面看,当前“以学生为主体,回归儿童本身”等基调都是对“人”的强调,因此,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理念首先要将“人”这一主体纳入中心位置,实现理念中的“主体意识”,将为政治、为社会服务的首要目的转变为从人出发、为人服务的根本目标。在实践中,更要重点改善“唱高调”的做法,将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落实到高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个体。而这里对人的理解也不可过于狭隘,而是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渗透到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方面,实现全体高校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其成为全体高校人甚至是社会、家庭的共同的事业,而非上层管理者的管理任务。传统精神文明建设理念将政治教育作为根本手段,是对人的一种漠视,单纯的“就事论事”容易忽视人作为德育中行为主体的独特性和需求,这样的方式往往让我们品尝不到人文关怀的甜美果实。面对时代的呼唤,面对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理应改变“就事论事”的传统做法,看到人性、理解人心,把人置于工作的核心位置。洗涤心灵,涤荡灵魂,才能从源头上改变精神文明建设的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我国社会价值多元化环境下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是衡量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杆标尺,高校尤其要在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之下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理念创新必须以正确的理念指导为基准和前提。从富强、民主、文明到敬业、诚信、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中所蕴含的和谐、民主思想为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德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规范和准则[2]。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理念之中理应成为其自觉地追求。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运作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工作方式和内容。既然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那么就要满足人的主体需求,激励机制基于对人性的科学理性的考量,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

精神文明建设并非仅仅局限于对于道德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道德观念和行为的表现,评价机制也必然要求侧重于对行为的考察和观念的检验。因此,量化和质化相结合、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等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方式显示出了它特有的优越性[3]。

三、总结

高校以成人为自己的目标所在,引领学生找到自我,成就真正的人性是其追求所在,因此,精神之种的播撒最为关键。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理念创新能够从根源上推动这片种子的播撒,使其真正扎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成就高校的整个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篇10

(二)供电企业部门问题。对于供电企业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落实的不足问题,不单单在企业员工身上存在问题,企业部门领导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代在发展,对企业党务工作内容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供电企业部门领导不能领悟改革学习的内容,对所学的理论知?R不能学以致用,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创新,那么则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供电企业发展的要求。从目前我国供电企业的发展来看,诸多供电企业仍然以传统党建内容与手段进行管理,尤其是在党建工作方面,并没有迎合社会发展需求。

(三)供电企业自身问题。就目前我国供电企业的发展来说,在企业内部,很多企业内部员工都认为其主要工作是创造更多经济利益,为经济利益的发展发挥服务职责。但是,这种不正确的思想影响了企业员工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也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致使企业在很长时期内的发展都是以经济建设与生产作为目标而展开工作。

二、促进供电企业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

(一)以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展开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首先,供电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效益的增长,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创造良好经济效益都具有直接关系。因此,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可以在创造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基础上,加大对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和落实,以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提高。其次,可以在供电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将党建工作融入经济效益工作中去,以创造性思维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出党建工作具有的作用,这样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也可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

(二)以企业生产安全为目标开展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供电企业为社会大众提供高质量电能,所以供电企业作为服务行业,其首要任务就是保障生产安全工作。因此,对于供电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就可以从企业生产安全工作上进行开展。首先,在工作全过程中要贯彻安全生产意识。在保证为大众提供安全生产电能的前提下,还要保障企业经济效益能够提高。其次,企业可以建设安全生产监督体制。对于不按照安全规定作业的党员应给予一定的惩处,以为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做好保障。第三,提高对供电企业党员安全生产意识的教育。除了在生产时进行安全教育外,还要从党员意识上改变其对安全工作的重视。最后,供电企业可以增强员工对于安全意识的深入了解,可在内部开展安全教育知识比赛,烘托企业内部具有安全生产的氛围,提高企业安全生产。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篇11

领导负责,团队制作。微信作为自媒体的一种表现形式,一定要体现出学校和个人的风格,特别是目前许多高校微信大部分内容都具有原创性,更加强调了只有形成完整的编辑部门,才能更好的完成微信内容的制作。以梧州学院为例,该校官方微信由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科科长(正科级)负责,并成立以青年师生志愿者为主体的校级新闻运营工作室,下设创意、行政、设计、摄影等岗位,招募师生志愿者做摄影师、美编、文案、策划等工作。

清晰地栏目定位。高校官方微信工作平台作为高校的宣传主阵地,要有清晰的内容定位。官方微信内容包括本校的行政新闻、领导工作、院系动态、科研创新等“硬新闻”,也要涉及一些“师生故事”“话题交流”“新闻策划”“高清组图”“文案策划”等等。总之,新媒体时代下,宣传突破口不仅仅是以往的传统渠道(校报、广播台、电视台、新闻网站),更多的是需要和年轻师生建立起交流与对话的平台。官微不再是简单的行政新闻窗口、更多的是一种学校和师生的情感交流纽带。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该校的微信公众号以“展示西石大风采、服务全校师生校友”为宗旨,致力于推送学校权威信息、展现校园生活、传播校园文化。现设置有“定格梧院”“有声阅读”“说吧”“梧院好街访”“十问”“青春纪事”等栏目,内容覆盖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学习生活服务等方面,通过“精耕细作”延伸报道广度、拓宽报道深度,重点讲好“校园好故事”,传播“梧院好声音”。在做好报道的权威性前提下,通过运用简洁明了的叙述风格、亲民化接地气的报道方式,致力于报道师生员工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深受广大师生校友好u。

排版与内容的统一结合。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在手机端阅读的一种内容载体,强调排版和内容的统一结合。只有排版和内容统一结合,才能显示官微的高大上。

排版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首页排版,首页排版包括头条、小边框新闻、头图、小方框图片。内页排版,内页排版主要包括文字段落、字体、底色、标题、图片清晰度、图片编辑。现在网上有许多微信编辑器,方便了微信编辑。以梧州学院为例,从该校的官微内容可以看出,梧州学院官微的内容都是细致入微,将许多长篇大论的新闻稿件分解成小段落,而且采用不同颜色的字体表现出来,虽然都是小细节,但是可以看出工大人那种细心、认真、踏实的科研精神。

始终要以内容为王。高校微信运营由于非商业行为,不过于强调转化率、转发率、阅读率、点赞率等硬性指标。高校微信重点强调“舆论阵地、精品内容、传播价值、师生助手”的主要作用,踏踏实实打造优质内容,服务师生是高校微信公号的主要作用。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设置非常重要,既要涵盖学校主旋律宣传、舆论引导,又要高大上、接地气,师生喜欢阅读。

通过调研可以,高校微信公众号尽可能以原创为主,内容涵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校园的角角落落。以梧州学院校园微信公众号《梧院麻辣烫》为例,该公众号内容设置健全,而且许多内容多属于原创,例如:“小编来了”:针对近期的校内重点话题或者是社会热门话题根据本校内的师生生活,打造的一款话题性栏目。内容例如:《奔跑中的“文艺范”》、《分别在即,你还有遗憾要弥补吗?》、《换届,留下或离开》。“主题盘点”:针对一段时间内(通常是一学年)校内师生关注的话题或者是毕业季、开学季重要节点、专题盘点等内容打造的一款栏目。《当你老了》、《舌尖上的梧院》、《你不知道的南门小巷》、《母亲眼中的你》。“人物”:针对该校主要学生和老师的专访,内容活泼新颖,从多个角度去撰写师生的经历、心态、故事等内容。《梁家宽和他的马拉松情缘》、《梧院里的“阅读者”》

注重应用开发。高校官微除了做好咨询服务外,还可以大力开发微信的第三方应用,制作一些方便师生的应用。例如:绑定校园卡、通过微信查询成绩、微信选课、表白墙、二手交易等。校园应用是往后校园公众号的主要趋势,随着端口的开放,越来越多的校园应用将通过微信实现。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篇12

为了让本民族人民对本族群的精神活动、精神生活、信念系统、思维结构、人格塑造、价值取向、情感体验、心灵境界、文化精神、民族意志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也为了改变外界由于对壮族文化渊源和文化特征的知之甚少而造成的“误解”,一批壮学研究者身负重任为壮族文化“正名”。覃德清教授以其多年对壮族的系统研究,从精神和心智层面全面论述壮族文化,梳理出了鲜明的壮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基于水稻培育和种植基础上形成的“那”文化和“弄”文化,是壮族文化衍生的根基,是壮族文化开放性与封闭性特征的基础,是壮族“坚忍聪灵,宽和明达”的文化心理与民族性格形成的物质条件;基于诗性思维外化成果而创作的以《布洛陀》、《嘹歌》和刘三姐民歌为代表的歌咏文化传统,是壮民族诗性思维与诗性智慧的体现和代表,反映了壮族人民独特的思维结构、情感体验、信念系统和价值取向;基于原生基础上形成的自然崇拜、图腾信仰、祖先崇拜、信仰和布洛陀人文始祖等信仰,体现了壮民族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世界观;基于高超智能水平和工艺技术而制作的崖壁画和铜鼓等,是千百年来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另外,与汉族长期的交流与融合,构成了壮族多重的文化认同,与汉族共同搭建了壮汉文化互助共赢的运作机制,体现了壮汉文明共生模式的人类文明史价值,更加彰显了壮族文化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征。总之,“壮族传统文化特征”这一部分对壮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历史演进等做了详细的论述,使得壮民族的历史文化非常立体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如覃德清教授在绪论中指出的“壮族传统文化特征部分明确壮族现代文明重组以及演化发展的地域区间、生态环境背景、族群文化渊源,从纵横交织的网络体系中,确认壮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性格,强化历史的纵深度,将壮族精神文明建设置于深厚的历史与族群文化格局中,给予多方位的审视,避免就事论事地对壮族精神文明作平面式的简单分析。”②

二、立壮志:乘精神文明建设之风,推进壮族文化建设

《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的后半部分“壮族现代文化建构”探究壮民族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发展方向,表达了作者对壮族文化发展的见解与关切之情。

覃德清教授认为,文明社会的现代建设,不是单纯的模仿文明的外表,而重在民众的心智结构的统合。壮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首先,最主要的是唤醒麻木的民族意识,找回失去的民族记忆。其中,校园可以作为民族文化展演的有效空间,因此,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力举措,得到作者的充分肯定。同时,覃德清教授提出了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三语”教学,即从壮汉到壮汉英并重的壮族教育改革设想,并指出“唯有置身于全球化的场境中,壮族文化的鲜明特征方有机会得到彰显……壮族人只有深入汉文化圈和英语语境,才更为真切的意识到保护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进而充分理解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紧迫感。”③要实现壮族文化的现代建构,就要唤醒壮族民众的族群记忆,找回民族认同的文化根源,培植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以迎接21世纪社会文化发展大潮流的挑战。

在壮族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是一个突出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和谐”理念是壮族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一。覃德清教授对壮民族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文化提升和人格塑造的论述中,阐发了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内涵,提出了“和乐美境”的营建策略。在壮族地区实现“和谐之境”、“富乐之境”、“美化之境”的构想是后现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的融合体,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与安详,达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完美结合,最终上升到高层次的审美愉悦。“和乐美境”的构想和覃德清教授在《关于开展岭南民族研究的构想》中提到的的“五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其中“五安”包括安居、安业、安家、安身与安心,这是个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理想境界。天人和谐与人文重建是覃德清教授关注的学术视角,本书字里行间亦体现出了覃教授的这种学术旨趣。

壮族聚居区处于西部文化和东部文化、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多层文化重叠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人文资源,因此,在生态文明与壮族小康社会建设中,作者认为不能盲目地模仿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道路,走传统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应更多的关注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将会让壮族人民付出沉重的代价。此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村落的建设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新村落的选址、现代化建筑的搭建只是物质生活的改善,不能只为了单纯的物质生活享受,而更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的好时机。小康社会既要物质的富足,又要精神的充实,但无论如何不能放弃民族文化之根,否则,在人们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挥之不去的将是精神生活的空虚。

壮族现代文化建构是中华各民族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重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时机下,壮族人民应明确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寻找壮族现代文明重构的正确方向,以繁荣壮族文化建设。

三、兴壮学:借鉴文化人类学学理,充实壮学研究理念

《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注意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强调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视角,对壮族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人文重建问题进行探究,用指导变迁的理论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文化人类学的参照意见。同时,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日臻完善,在很多跨学科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相关前沿理论与方法的传播与应用也因时代、地方、领域的不同而得到新的阐发。

壮学研究始于19世纪末叶,是以研究壮族社会群体为对象的学术研究体系。壮学的历史使命一是增进壮族人民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继承和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壮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推动壮族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壮学丛书》大致由壮学典籍资料和研究专著两个系列组成,《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是壮族传统文化研究和壮族现代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在党中央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覃德清教授把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融入壮学研究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着实是将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应用于壮学研究的有益尝试。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始终贯穿该书的始末。该书的调查研究工作自1988年开始,最早是以文献法和观察法为主,从文献资料中提出了壮族歌咏文化与壮族诗性思维特征的关系,为成书提供了阶段性的成果;第二阶段作者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实地调查为主,采用了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主要以族群文化为主,强调以民心调适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旨归;在深入调查的第三阶段,作者走访了广西的主要壮族聚居区,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加深了壮族诸族群卓越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智慧的体验和理解,提出了“天人和谐、文明共生”的初步构想,积累了各典型村落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落实情况,为全书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田野资料,充分体现了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实证精神,使该书避免了纯粹的理论分析与阐述。

由于56个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不尽一致,因此也决定着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和艰巨性。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和弘扬,也要有所淘汰和摒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品位。壮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表现和成就应在其他少数民族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先导作用,而壮族是广西的主体民族,其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构的有效进行,对高效推进广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至为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覃德清教授的《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及时出版,从学者的角度阐释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为壮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壮族文化的现代建构,提出了理论思考和丰富的现实例证,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文明重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篇13

学习雷锋精神活动,需要摆脱传统形式的空喊口号,流于表面,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平台和载体。学习雷锋活动基地就应运而生。高校每个党支部、团支部都可以创建学习雷锋小分队,通过雷锋活动日的设立,来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雷锋活动。党支部应该设立学习雷锋展览室、雷锋教室和学习雷锋成果宣传室等,作为雷锋活动的基地。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督促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还应该把学生党支部达标创优与优秀干部评选相结合,评价激励。还要注重拓展延伸,将雷锋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基地。这就为学生参与各色的社会公益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与此同时还让他们找到了组织,形成了一种归属,使他们的志愿服务得到了肯定和承载。

(4)党组织注重引导,把雷锋精神转化为从身边小事做起。

一直以来,雷锋精神都被奉为神明,高高在上,与现实生活颇有差距,特别是对新时代的学生群体来说,更是遥不可及。所以,雷锋精神一直是一种道德信仰,缺乏生存的土壤。无论多么崇高的道德信仰,最后都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道德实践行动。高校党支部应该在这一方面加强引导和示范,尤其要注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解读雷锋精神的实质,帮助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生活习惯,比如组织学生写“雷锋日记”,记录生活中感动人心的真人真事,捕捉点点滴滴的美好人生和事迹。

综上所述,传承雷锋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所以,每一位致力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都应该深刻认识,努力在推动学习雷锋精神常态化建设中作出自己的贡献。高校党组织应该通过加强自身建设,真正起到引领学生思潮,指导学生学习,丰富学生生活的作用,从而真正实现雷锋精神的常态永续。

〔参 考 文 献〕

〔1〕李世龙,梁慧超.白彦刚,等.建立学雷锋基地,构成思想素质教育的新模式〔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07).

〔2〕张振平.对高校弘扬雷锋精神的几点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03).

〔3〕商杰强.浅析雷锋精神的解构、重构与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建设〔J〕.高校辅导员,2012,(06):11-14.

[摘 要]近年来,冲动性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从冲动性关系研究、冲动性心理病理学研究、冲动性生理基础研究和冲动的测量研究几个方面来描述冲动性研究现状。然后从扩大冲动性关系研究的领域、加大对脑机制及应用研究及研究方法多元化对冲动性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冲动性;研究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065 ― 02

一、冲动性研究现状

(一)冲动性关系研究

冲动性与个体的生理状态、情绪状态及生活的环境等都存在紧密相关。研究表明(Shang-Ping Lin et al,2009),当人们感觉粗心时容易冲动,当感觉到高兴和焦虑时则很少冲动。冲动的后效应包括高兴、满足、没有遗憾与内疚的惊讶。对罪犯的研究中,传统的方法只研究个人的特质如冲动性,而不考虑其生活的环境。实际上,环境和个体两个因素都得考虑,往往环境和个人的相互作用才导致冲动的行为出现。研究表明(Gregory M Zimmerman,2010),社会经济水平和群体效力水平高而易犯罪行为情境和道德约束水平越低的社区中,冲动的效果会被放大。冲动性常常被看成是开始的主要因素,目前的研究(Nathalie Auger,et al,2010)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研究发现,在低社会经济地位的青年中,冲动开始的一个冒险因子;在冲动性青年中,低社会经济地位主要影响开始。对冲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家庭、社会、学校、同伴等都可能影响个体冲动性。家庭是个体出生的第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对个体的要求影响着他的冲动的发展。儿童反抗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冲动性,然而家庭的日常要求对冲动性会减缓冲动(Nathalie Auger et al,2011)。研究表明,家庭要求水平高的孩子,老师对其反抗行为的报告较少。冲动也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特征,不良同伴对冲动性水平不同的儿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研究(Michael L Vitulano,et al 2010)表明,低冲动水平的儿童特别易受到违法同伴的影响。另外,童年经历、家庭教育等也会影响到个体的冲动性。李宝花等(2010)研究了男性暴力犯的冲动与童年期创伤的关系。研究表明,暴力犯在冲动总水平及各个子水平与童年期创伤各因子均呈正相关。钮娟娟等(2010)对大学生冲动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正在恋爱中的学生更容易冲动;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冲动;对专业满意度越高,冲动性越低;高年级的学生冲动得分较高。

(二)冲动性心理病理学研究

冲动的心理病理学的研究主要是探讨病理性表现与冲动的关系。与冲动相关的常见的人群较多,如精神分裂症者、酒精依赖者、病理性者、网络成瘾者、具有攻击性者、自杀者等。研究(Yari Gvion et al.,2011)表明,自杀者、善攻击者均于冲动有关。但有的研究(Iulian Iancu et al.,2009)表明,在具有攻击和自杀倾向的精神分裂者身上,冲动是病因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变量。高冲动性是自杀的显著的原因,而冲动性与攻击性的关系不明确。郭民等(2011)以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被试,研究冲动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的攻击行为与冲动素质密切相关,且有敌对猜疑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易出现冲动行为。冲动是药物滥用者的核心特质,也可能是抑制控制削弱的结果(Andrew J. Lawrence ・ B.J.Sahakian ・ L.Clark et al,2009)。运用停止信号范式对酒精依赖和问题者进行研究发现,与健康组相比,酒精依赖组在主任务和停止信号的反应时都要显著地慢。张锋等(2008)的研究表明,海洛因戒除者的决策行为受其对即时强化的超敏感性或“即时收益优先”模式控制,这表现出具有高冲动性特质。在多动症儿童的研究中,除了采用停止信号任务外,还可能采用五选择系列反应时任务、延迟折扣范式等其他的神经心理学方法。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的冲动性较强。曹枫林等(2007)以中学生为被试来研究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冲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互联网过度使用与冲动有关,本研究还指出冲动与性别与年龄有关。

(三)冲动性生理基础研究

冲动的生理基础包括内分泌腺及神经系统尤其中枢神经系统。Bevilacqua 等人采用基因组学的方法来研究严重冲动性者大脑中神经递质,研究结果表面,五羟色胺2B受体在严重冲动中起作用John R Kelsoe(2010)。Reif 等人(2011)以老鼠为被试,研究神经元型一氧化氮酶与冲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面,被试身上的神经元型一氧化氮酶越少,则被试的冲动性越强。A. Kaladjian(2011)等以精神分裂症为被试,全部被试都接受了BIS-11冲动量表测试和功能核磁共振扫描。运用功能核磁共振让他们完成Go/NoGo任务以探测神经激活与反应抑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BIS-11冲动量表的得分比正常被试要高,高冲动者在反应抑制期间的右腹外侧前额叶皮层被激活。以上的研究表明,内分泌腺的变化及其神经系统都是冲动性的生理基础。

(四)冲动性测量研究

对冲动进行测量的方式较多,有自评量表法、神经生物学及神经心理学的方法,其中自评量表法用得较多。对冲动进行测量的量表也较多,如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Eysenck冲动性量表、Plutchik冲动控制量表(ICS)、Karolinska人格量表(KSP)和Lecrubier的冲动性等级评定量表等。最常使用的自评工具是Barratt冲动性量表,该量表历经11个版本的修订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使用。在国内,运用得最多的也是Barratt冲动性量表。在我国已经将BIS-11进行翻译,并在不同人群中进行信效度的检验。如,李飞等(2006)将BIS-11用于儿童,杨会芹等(2007)将之用于中学生和大学生,结果都说明其符合统计学要求。除了测验法之外,还会使用医学检验法来进行研究,如Reif 等人就采用该法来研究神经元型一氧化氮酶与冲动性的关系。

1.阵地优势

高校是学习雷锋活动的主要阵地。高校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能,还要帮助其建立健全的人格和道德体系。这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传承雷锋精神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点。高校是人才的乐园,拥有得天独厚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这些都能从根本上保障学习雷锋精神的常态化建设。高校是打好这场攻坚战的主要阵地。

2.人力优势

大学生是祖国真正的花朵,是未来人才的生力军。他们求知欲旺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思想单纯,尚未定性,容易被雷锋精神所感化。此外,他们还具备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和积极性,锐意进取,善于利用本身的知识水平,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各项活动,在提供志愿服务方面的能力超越社会普通人群。

3.时间优势

大学生拥有较多的课余时间和形式各异的社会实践,这给他们开展形式各异的业余活动和公益服务,预留了很多时间。比如营口理工学院爱心自愿者联盟等组织,这些都有利于推动雷锋精神的常态化。

五、高校推动雷锋精神常态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作为高校,应该让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这是重要的使命。高校开展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应该加强领导,科学组织,长效机制保障,完善机制,用体制机制保障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的常态持久。

1.党组织建设――常态化的组织领导机制是保障。

高校推动雷锋精神常态化建设,要有制度化的有力支撑,组织建设的后续保障。高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创新科学机制,用完善的机制确保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经久不衰。在这里,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最基层的党组织,是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重要桥梁,承担着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如何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引导作用,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高校党组织建设要把弘扬先进传统文化,加强雷锋精神宣传,作为常抓不懈的任务。在组织学习雷锋活动中,党组织要做好充分工作,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确保学习雷锋活动高效有序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重在实践,贵在坚持。所以,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形成良好有序的工作格局,制定工作标准,强化工作机制。

2.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建设是有力支撑。

一个人的政治理论水平决定着其思想高度,高校学生党支部应该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是思想成长的前提,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力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支部成员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通过学习探讨、开会讨论等形式加强对学习雷锋精神心得的体会交流。“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推动雷锋精神常态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为更好地发挥高校党支部的思想引领作用,党支部要及时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正确的引导,进一步增强党支部在学生当中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3. 常态化的政策制度机制是强大维护。

推动高校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建设,把学习雷锋活动融入政治建设、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必然离不开科学的政策维护和支持。首先是政策的引领和导向,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对于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心公益等良好道德行为进行褒奖和激励,评选先进典型、学生标兵和道德模范等形式,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不良诚信行为等进行惩戒,用正确的政策引导大学生日常行为。有了政策,还要形成良好的长效机制,推动学习雷锋活动的深入化和持久化。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锲而不舍,扎实推进。高校把学习雷锋活动推向常态化和持久化,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学习雷锋建设工作。这是一种有力的示范和引导。

4. 常态化的科学评价机制是创新动力。

有激励才有动力,有约束才有效力,所以切实可行的约束评价机制,是重要前提。首先是构建考评机制。制定科学完善的考评机制,将学习雷锋活动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评体系和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充分发挥考评机制对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的激励作用,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是创新评价机制。制定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的评价标准,完善考核评价制度,高校党支部应该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学习雷锋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价。最后是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一些学习雷锋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对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大力宣扬,必要时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有利于形成人人争当雷锋的良好氛围。

六、高校党建推动学习雷锋精神常态化的实践研究

1. “常”――常抓不懈,观念认同,思想宣传,紧抓课堂。

“常”,代表着一种习惯,一种要求。这就要使学习雷锋活动成为学生们的自觉习惯。加强思想观念的认同,必须摆在第一位。以前“被雷锋、被志愿”的学习雷锋活动惹来反感,究其根源就是因为没有从思想观念上获得人们的认同。虽然时过境迁,社会巨变,但是雷锋精神并没有被时代的洪流淹没,依然代表着社会主流思想的道德品德,体现着民族精神的道德追求。我们今天开展学习雷锋的精神活动,必须深刻领悟雷锋的精神实质。高校教师应该教书育人,尤其要注重课堂上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堂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纠正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课堂的影响也很大,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主题班会,利用一切形式见缝插针地进行雷锋精神的教育,让学生耳濡目染。

2. “态”――党建文化渲染,行为方式熏陶,学风作风引导。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