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实用13篇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1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就其性质来说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就其广义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地丰富和更新的多方面的过程”。而教育的目的、教育者的职责等,在他看来也无不与人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他说到:“我们,尊敬的教育者们,时刻都不要忘记: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没有做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知识之所以是需要的,不仅是为了劳动,而且是为了享有一种与劳动并无直接关系的、丰富多彩的、幸福的精神生活。”

(二)丰富的精神生活也是教育的手段

丰富的精神生活不仅是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是教育的手段。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记忆力的增强、思维能力的提高,乃至整个的全面和谐发展,全都离不开丰富的精神生活。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以人为的手段来促使记忆积极化,并不能保证脑的完善的机能性活动。离开对人的整个心理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影响,发展是不可能的。同时他还指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确实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这些主张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三)丰富的精神生活对帮助后进生开发智力、摆脱落后不可或缺

丰富的精神生活对所有的学生都重要,而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更是帮助他们开发智力、摆脱落后不可或缺的要素。不少学校和教师的错误就在于,他们认为帮助学习落后的学生最主要的是帮他们弄懂教材里的东西,以便让他们能够赶上别的同学。实际上,越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越应该让他扩大阅读面,以丰富的精神生活开启他们的智慧。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应当记住,对于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不管他已经被耽误到什么程度,都应当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脚。对学习困难的儿童是如此,而对品德相对落后的学生又何曾不是如此?

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效应

(一)理论价值

1“.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观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史上曾有过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之争,后来意见趋向统一,认为应该既考虑个人的发展也考虑社会的需要。但我们的教育在实践上还是过分强调了其工具性价值而忽略了人本身,尤其忽略人的精神层面,只顾培养人力而非培养人。现代的人文教育力图纠正这种偏差,把培养身体、精神、理智、情感、情绪、感觉等都得到整体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宗旨。[2]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暗合了这一要求,他强调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观,注重人的精神生活的充实,这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潮流的。

2“.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彰显了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中,学生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没有他们自己的努力,一切外界的帮助都不可能有效,因为我们早已知道“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因此,教育过程中必须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甚至可以说,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比之教育者的教育更为重要。对于这一点,苏霍姆林斯基是有深刻理解的,因而他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而他的那句饱含真知灼见的话“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在各类文章中争相引用的经典。使后进生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就是努力使其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自身作为独特的人的价值,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并迸发出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热情,以积极行动改变自己的落后状况。

(二)实践效应

1“.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易于导向实践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往往存在着一条鸿沟,从理论进入到实践有时并不容易。有些观点主张听起来不错,但在具体运用中却难于操作难以把握。“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听起来虽然抽象,却是一种易于导向实践的教育主张。教育者只要牢记,时刻让学生的心灵为着某种事物而激动而感动,那就是在充实他们的精神,为学生提供适合阅读的书籍,安排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设计吸引人的智力活动,带领他们接触充满奥妙的大自然,走进广阔的社会都可使他们充分领略各种美,心灵趋于丰富纯净。

2.“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使众多后进生得到进步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为指导思想去教育后进生,其实际效果如何?对此,苏霍姆林斯基如此总结:“在35年时间内,经过我的手共教育过107个孩子,这些孩子我可以有把握地把他们称为能力差的、甚至智力差的孩子。”“这107名孩子,后来都成了充分够格的有教养的人。”“他们当中有55人在十年级毕业,25人在读完七、八年级后升入中专并受到中等专业教育,17人毕业于职业学校和中等夜校,8人经过培训班而掌握了一门专业107人中,有13人受到了高等教育。”其实践真可谓成效卓著。

三、“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教育思想在当前后进生教育中的应用

由上所述,“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这一思想在转变和教育后进生方面有其独到价值,值得加以应用。结合教育教学发展与改革实际,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学校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指出,学校的精神生活应是丰富多彩的,决不应该让学习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全部。他说到:“学校的精神生活应当是如此地多方面,以致能使每一个人都找到发挥、表现和确信自己的力量和创造才能的场所。”这种思想在我们正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中也得到了体现,各级学校正努力创造条件使学校成为儿童少年的乐园,这在客观上为后进生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支持环境。以丰富的校园生活为依托,后进生可在各种活动中得到锻炼,发现自身才能,加深各种体验,激发起自尊心和上进心。而这种自尊心和上进心则成为他们改变自己的强大动力,从而也为他人的帮助提供了基础。

(二)努力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作为潜在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对学生产生的暗示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身处一个生机勃勃、环境优雅的校园中,向往美好的感情会油然而生。后进生同样也有求美求好的愿望,只是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使这种愿望被压抑或扭曲了,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将能够唤醒或强化他们的这种愿望。绿化美化校园,建设文化长廊,努力使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处处渗透美、真、善,这将对后进生的教育起到积极的暗示作用。校园建设需要开支,但问题的关键是学校的领导者、教育者是否具有自觉意识。条件再艰苦,也可自力更生,比如,种花种草、装饰美化校园、通过勤工俭学筹集资金添置一些必要的设备等等。而同时,这种亲自参与校园建设的实践对学生(当然包括后进生)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他们在活动中可以受到很好的教育。

(三)教育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精神丰富的人

要使学生的精神生活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必须有成人的引导。而其中,教师和父母的作用尤其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家长和教师(尤其是后者)自己就必须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如此才能以其精神的丰富性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培养对劳动的爱好然而,如果教师没有把自己的学生领进自己的私人藏书室,如果没有使他在你的精神财富的源泉面前惊异地停住脚步的话,那么用任何手段都是培养不出这种爱好的”。“为了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教师)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于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凡此种种,都要求教师必须勤于学习、精于探索,不断提高修养。

(四)联合家长为学生创设神生活丰富的家庭环境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2

一、新民歌的文化内涵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文化内涵,则是指通过一定的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新民歌的文化内涵,来源于传统民歌,继承了传统民歌的文化基因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所发展,因而,深刻把握和了解新民歌的文化内涵,离不开对传统民歌文化内涵的考究。

传统民歌是与新民歌相对应的范畴,新民歌来源于传统民歌,因而,无论是传统民歌还是新民歌在本质上都是民歌。民歌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财富,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的精神文化现象,反映着人们的情感、愿望和追求。同时,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民族特色,对民歌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民歌也体现着特定文化环境和民族精神,两者相辅相承,相互作用。传统民歌的文化内涵,主要是通过民歌这种载体,以及歌唱的内容、歌曲的旋律以及表演者精彩的演绎,从而所体现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文化内容。新民歌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民族传统。新民歌的文化魅力,正是来源于新民歌鲜明的时代特征、浓厚的文化传统和各具有特色的民族精神。研究新民歌的文化内涵,就是要通过新民歌这一载体,探究新民歌所体现的精神文化现象。

二、新民歌的文化特征

准确把握新民歌的文化内涵,需要对新民歌的文化特征进行准确的把握。新民歌之所以不同于通俗、美声等歌曲,除了不同的演唱技巧、演唱内容、表现手法之外,新民歌所具有的独特文化特征,使新民歌与其它歌曲根本不同。

1、新民歌代表着我国主流文化和价值

新民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其能够被广大人们接受并喜爱,具有较强的流行性,根本原因在于新民歌充满了“正能量”,如新时期我国新民歌主要以歌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和典型人物,赞颂对党对人民对祖国忠诚的先进事迹,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2、新民歌集中体现着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

新民歌来源于传统民歌,是对传统民歌的继承和发展。新民歌传承了传统民歌的文化基因,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如新民歌演唱的内容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等内容,在体现新时代精神的同时也带有传统农业文化的特色,在表现形式上传承了地方小调与各戏种的表现手法和曲式,因而,新民歌的内容既现代又古朴,演唱风格既恬静优美也充满生机动感,大雅而不失通俗,唯美而富有诗意,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

3、新民歌集中体现着我国的民族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正因如此,我国民歌种类繁杂,在不同的民族地区,甚至在相同民族的不同地区,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本民族民歌或地方民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民歌相互交流和发展,在相互融合中不断汲取新时代内涵和精神财富,新民歌也逐渐发展成熟,也使得新民歌能够以较为活泼和多样的方式体现我国的民族文化,促进我国多民族国家文化的发展。

4、新民歌代表着时展的潮流

中国新民歌将复杂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信息简化为人们可以一目了然的、形象的符号,通过精彩演绎使蕴含其中的复杂民族文化信息充分展现,对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新民歌融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现代化的舞美效果,使得新民歌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艺术展现形式,也决定着新民歌不断突破传统,创新形式,勇立在时代的潮头。

三、新民歌的文化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价值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新民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基于其本身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传播、应用、宣传等实用性的存在,文化产业化大潮的冲击,在世界、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今天,新民歌基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散发出的文化价值,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新民歌文化价值的存在,更是增强了新民歌的无穷魅力。

1、新民歌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最具特色的,是体现国家、民族的文化。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载体。中国新民歌,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正是这种文化传统造就了中国新民歌卓而不凡的个性,反映着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新民歌的文化价值集中体现在新民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上。

2、新民歌丰富和发展了民族文化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的民歌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丰富着祖国音乐文化的宝库。新民歌在体现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同时也在不断的宣传和扩大特定民族的影响,不断的丰富自身民族的文化内容,促进包括民族乐器、民族服饰等方面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正是由于新民歌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特定的表现形式,使得新民歌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3、新民歌促进和深化文化的经济价值

文化产业化对民歌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冲击着传统民歌的存在方式。新民歌新的时代元素的增加,丰富的舞美效果,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迎合文化产业化的需要。同时,文化产业化以及蕴含于新民歌中的巨大经济价值,也促进了新民歌的市场化发展。然而,新民歌在根本上不同于通俗歌曲,由于新民歌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决定新民歌不会过度低俗化和过度产业化,也正是新民歌的文化品质和有限的产业化,更增加了新民歌的文化魅力,深入的影响着新民歌的文化内涵。

4、新民歌不断丰富世界文化的内容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3

组织文学赏析活动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选择赏析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讨论题目等。

上课伊始,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两首诗: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余光中的《乡愁》。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接下来,我开始组织学生进行文学赏析活动。朗读前,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酝酿感情。朗读中,让学生去感悟作者在创作这些作品时的心情。朗读后,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能否与作者、与其他同学产生共鸣。如同学们在读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后,被诗人的一种精神所感动:诗人在被迫与世隔绝的处境下,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解,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在学生享受了精神大餐之后,进入探讨问题环节,从而慢慢地把他们带入到教材中,让书本知识的学习不再呆板,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个主动接受的过程。

我们探究了这样一个问题:“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就是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这种说法对吗?

通过分小组讨论,我们汇总了如下看法:

(1)优秀的文化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激励人们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这是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塑造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该观点肯定了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正确的。(2)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除了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外,还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过文学、音乐欣赏等形式从事文化赏析活动,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这也是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3)优秀的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笼统地说,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就是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这一

认识是片面的。讨论结束后,我又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做了一个专题练习。

专题练习: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不是意与境的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的和谐,能产生独特的美感,这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这说明( )

A.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C.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D.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答案]A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4

戏剧演员的道德修养主要是指在表演艺术中所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即爱岗敬业、尊重艺术、完善艺术的敬业精神,对剧本所塑造的人物角色通过自身的理解完整的演绎,让观众能够享受到一场视觉与感官的艺术盛宴。道德修养是保证艺术者的个人魅力的重要保证,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实现创新。道德作为戏剧演员艺术修养最基本的要求和准则,体现了戏剧艺术表演艺术职业的精神文化内涵。戏剧演员的道德修养能够帮助他实现对剧本的完整阅读和研究,对角色构思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严谨治学的基础上认真的对待作品,对自己的表演艺术负责、对观众负责、对剧本创作负责,实现个人艺术表演的最大发挥。很多的戏剧表演艺术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就是因为这些戏剧表演艺术者能够将剧本所创造的人物生动鲜活的演绎出来,以精准的角色构思让人们在观赏的同时获得精神的享受。

二、生活修养丰富角色构思的内容

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戏剧艺术创作同样也是如此。戏剧表演者在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之中,通过生活修养丰富角色构思的内容。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表演艺术家,戏剧演员的任务就是将生活着多样化的人物真实完整的展现出来,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没有生活阅历所带来的影响深重。剧本的角色定位主要是根据故事发展所设定的,即使是再高明的剧本创作家也有需要提升的部分,所以戏剧演员的生活修养能够弥补角色定位的不足,以自身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表演经历,为角色的构思增加新的内容,实现角色形象塑造的丰满性,以真实生动的角色形象创新剧本的艺术表演力,提升剧本的故事感染力,调动观众的情感共鸣点。生活修养永远是戏剧演员成长的重要动力,以生活中人物的丰满血肉性体现剧本人物角色构思的深厚内容。

三、文化修养促进角色构思的创新

戏剧演员的文化修养能够促进角色构思的创新。戏剧表演艺术是一门内涵非常丰富的艺术表演,凝结了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这里的文化修养不是指单一的戏剧文化,而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等很多方面的文化,由于戏剧角色构思中不仅需要对剧本透彻的掌握,还需要在表演的过程中拥有多方面的艺术文化。比如说在青衣的角色表演中,戏剧表演着不仅要深刻体会青衣的生活经历、情感变化,以此来揣摩角色的人物心理发展脉络,在表演中通过舞蹈的水袖、旋转等表演技巧来体现角色的形象。所以在戏剧演员的艺术修养中文化修养的丰富和高深不仅是对每一门类都做到精通,还要形成自己的理解,经常地形式就是能够借助各种艺术工具去对戏剧角色进行解读,实现个人对角色定位的深入思考,将剧本创作者创作角色构思时的心态掌握,这对于角色的构思有很重要的意义。戏剧表演者的文化修养主要是以知识为基础,通过和其他的门类进行相互的交流,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通过阅读多方面的书籍和艺术作品,增加自身对于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心理揣摩的能力,将剧本的人物构思通过自身的理解和文化修养展现出来,呈现在观众面前,增加自己作为喜剧表演者的文化修养。

四、思想修养增加角色构思的精神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5

一、院校文化的内涵

对于什么是院校文化?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此即可反映出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人们对于院校文化建设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近年来,人们试图从不同角度对院校文化的内涵作出科学的界定,提出了许多看法和观点。

1.“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说”:认为院校文化是在学院教育环境下,在培养人才和不断完善自身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课外活动说”:认为院校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课外活动,作用是娱乐、调剂学生的文化生活。

3.“第二课堂说”:认为院校文化是学生接受道德与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即“院校文化从狭义上讲是开展健康的文化艺术活动和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教育。”

总的来说,院校文化就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学院人为主体,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它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容

院校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这两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院树立起较为完整的文化现象。

1.院校物质文化建设。

在院校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则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院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院校文化的硬件。院校物质文化为实体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院校设施将为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场所,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在求知、求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学院人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有效促进学院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2.院校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院校精神文化建设是院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学院历史传统和被学院人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是学院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院人际关系上。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院校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学院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具有深刻的、“强制性”的感染力,使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好的校风具有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院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能够有效地排除不良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2)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优良学风对院校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三、充分发挥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院校精神文化是间接地、潜移默化地对教育者产生影响的,这对学校进行校园文化整体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笔者就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谈一些见解。

1.创建健康优美的学院环境,发挥院校精神文化的熏陶功能。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一般情况下,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其效率和积极性都比较高。学院要想方设法把校园环境建设好,并加以美化,建筑物尽量做到布置整洁、优美、品位高雅。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滋生蓬勃向上的动力,在爱美、审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达到精神世界的升华。

在院校环境建设上,各院校要打破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在我们熟知的领域里挖掘出新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我们的理解就是首先要赋予校园里的建筑设施具有丰富的文化涵义,为学生提供展现才华、实践创新的平台,让学生在特长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其次,教学区、活动区的设计要相对独立,各有特色,相互辉映。如在教学楼和教室布置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语,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在主要的体育活动场所,要塑造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雕像等,让不同的功能区有着不同的精神愉悦。最后,要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对校内道路、活动场所及绿化区进行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2.营造奋发向上的风气,发挥院校文化的教育功能。

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而抓好领导作风建设是抓好教风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首先,领导应以身作则,通过理论学习,统一认识,端正办学方向,树立起“团结协作、勤廉高效”的工作作风,为促进良好学院的建设奠定基础。其次,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加强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组织教育观念大讨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新观念。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教育:要利用各种载体宣传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而在师生中形成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6

中学体育竞赛活动以学校文化为基础,又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核心,蕴涵着体育竞赛活动传统、主体作风和素质、组织管理、物质环境等丰富的内涵。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中学体育竞赛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其中,中学体育竞赛活动中每一因素的良好发展必将对校园文化产生有利的推动作用。而构成校园文化的每一要素的良好发展也会对体育竞赛活动产生较好的影响。当然,中学体育竞赛活动还要与其他校园文化活动如教学、文艺活动、知识竞赛活动、学术活动等共同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

1、体育竞赛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体育建筑、设施丰富了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层表现,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物质基础是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包括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筑物等各种设施,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载体。体育场馆和设施是中学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的物质保障,是中学体育竞赛活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也就是说,发展中学体育竞赛活动不能没有充分的体育场馆,只有具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训练设施和场馆才会使中学体育竞赛的运动训练在质与量上有保证,才有可能使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的训练效果有更大提高,才能为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项目提供更有利的物质保障。

2、体育竞赛活动丰富了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包括教学科研活动、组织管理活动、课外文化活动和后勤服务等,体现着校园文化的独特风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集娱乐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中学体育竞赛活动,会对中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它是对中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校园文化活动按其种类可分为教学活动、学术活动、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等。学校体育竞赛活动是体育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些专家认为中学体育竞赛活动层次偏低,仅停留在消遣娱乐的层面上。因此,中学体育竞赛活动在发展自身的时候,要使它向学术、艺术文化、科技等领域发展,使其内涵丰富,扩大其作用和影响力。

3、体育竞赛活动促进了运动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已基本成熟,行为、动作等各方面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并能有选择的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众所周知,竞技体育明星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就不可避免地成为青少年推崇的偶像,人们热爱他们,从他们的成长的过程中接受启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榜样能把真实的思想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同时青少年又极善于模仿、向往英雄、追求上进。

4、体育精神丰富了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指校园文化创设的思想与心理氛围,它决定着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内涵和形式,是校园文化的根本和精髓。在激烈的中学体育竞赛活动中,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遵纪守法的优良品德等体育精神。通过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可以发挥中学校园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让中学生从中感悟这些精神的意义,体味生活,为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打好基础。

二、校园文化对体育竞赛活动的影响

1、校园物质文化对体育竞赛的影响

校园物质文化是直接、具体、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形态 ,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一方面可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容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使师生员工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环境力量,注入到学校每个师生的心理之中,内化为自己的心理素养并影响其行为,促进其多方面发展。 校园物质文化对体育竞赛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体育场馆及设施设计理念的影响和对体育竞赛氛围的营造上。 校园物质文化作用的是师生,影响的是师生,改变的也是师生。

2、校园行为文化对体育竞赛的影响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动态层面,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师生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是师生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校园行为文化活动主要包括政治行为文化、法纪行为文化、道德行为文化、学习行为文化、生活行为文化等。各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行为文化植入体育竞赛活动之中,丰富体育竞赛活动的内容。例如,在开幕式、闭幕式中增加一些文艺活动,既可获得学生的喜爱,又可丰富中学体育竞赛活动。

3、校园制度文化对体育竞赛的影响

制度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学校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中学校园制度文化对体育建设活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校园体育制度建设实现。中学校园体育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极为重要,良好的体育制度能够规范思想活跃、个性特征特别明显的中学生体育行为,能够提高体育工作效率,使学校的体育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中学体育竞赛活动的健康发展。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7

二、挖掘丰富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中国古代的瓷器,通过对瓷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能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进程,反映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启发、诱导,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安康。唐代的服饰所呈现出的包容、开放、大气、进取的文化精神,是我们培养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8

“中国梦”是同志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构想,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是一种精神纽带和价值导向,是推进社会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充分表明:文化强盛是一个民族强盛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之根,是人们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也是影视艺术创作的支撑和影视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影视创作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当代影视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因此,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价值,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影视创作的关系,对于影视创作更好地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刚健有为,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总则;“天人合一,和谐共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释、教、佛法等多家思想的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讲道德的文化体系,不但对我们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作用,而且使我们民族的一切共同信念与气节都从这里产生。

2.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影视艺术创作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构成艺术作品艺术价值的基本因素,是艺术创作最基本的价值追求。真正的艺术都是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任何艺术创作,实质上都是以一种艺术的形式在传播文化。所以,影视艺术创作必须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从中发掘符合中国人审美意象的题材和精神价值元素与影视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中国当代影视艺术创作基建于中国传统文化,使当代影视艺术焕发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只有这样,中国的影视艺术创作才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打动、激励每一个中国人为实现民族振兴,构建和谐社会而奋斗。 所以,影视创作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就必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影视创作提供精神滋养和丰富的材料资源;当代影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载体;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2.1.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影视创作提供精神滋养

中国传统文化以“刚健有为,厚德载物”作为文化精神的总则;以“天人合一,和谐共生”作为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刚健精神”和“和谐思想”当然就是当代影视创作的永恒的主题。

2.1.1.“刚健精神”是中国当代影视创作中最具表现力和生命力的母题

“刚健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的总体概括。影视艺术是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因此,影视艺术只有呈现中华民族的这种精神,才能给民众以精神动力、智慧支持、思想启迪和心灵慰籍;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回应社会变革的激荡,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和人民奋进的号角。这是时代对影视艺术提出的基本要求。所以,“刚健精神”必然成为中国当代影视创作最具表现力和生命力的母题。多年来,中国影视创作把“刚健精神”作为影视创作主题,通过艺术再现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使当代影视艺术显示出了独具魅力的审美价值,形成了一种以刚健,崇高,悲壮为主格调的美学风格。如《董成瑞》、《》、《南征北战》、《林海雪原》:《中国命运的决战》、《延安颂》、《孙中山》、《闯关东》、《暗算》、《敌营十八年》、《潜伏》、《司马迁》、《林则徐》、《孔子》、《詹天佑》、《杨家将》等许许多多影视作品。无论是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传纪性的影视剧,还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文献性的影视剧都把中华传统文化中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天行健”而自强不息的主体意识,强烈的社会性的人文意识,以及“天人合一”的超越意识和血浓于水的民族凝聚力融入影视艺术,引导观众追寻人类的精神家园、灵魂的诗意栖居,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1.2.“和谐思想”是当代影视创作的思想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在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它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 以“和”为本的宇宙观,以“和”为善的伦理观,以“和”为美的艺术观,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成为当代影视创作的思想源泉。深层次地影响着当代影视创作。 在中国影视艺术创作中以“和谐思想”融入创作的成功作品不仅占有相当数量,而且深得人心。如电视剧《渴望》、《咱爸咱妈》以平实的百姓生活为视角,表现了一种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如《金婚》、《大哥》、《大姐》、《媳妇》、《亲兄热弟》、《老大的幸福生活》、《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老娘泪》、《我的丑娘》等一系列作品,无论是批判、反思还是现代解读,都是浓郁的“和谐思想”的呈现。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共生”思想融入当代影视创作,开掘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表达的多重路径,不仅是中国当代影视艺术创作规律的题内应有之义,同时也是影视艺术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

2.2.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9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10

如上所述,弘扬雷锋精神既是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直接体现与基本要求,又为德育生活化提供丰富的载体,必然对促进大学生德育生活化,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分析,这些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如下: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大众化。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高校当前的主要任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载体并付诸实践。抓好了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会陷入空洞,而是变得更加可亲可近可为。高校应把学雷锋活动作为生动载体,以多层面、多样式的活动来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日常化、生活化,这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民族、人民的事业而无私奉献,其所蕴涵的崇高道德境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治国安邦的理念是根本一致的。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思想,在雷锋身上都有具体的体现与践行。雷锋精神完美地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雷锋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弘扬雷锋精神正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大学生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实现高尚的道德情操,为青春注入正能量。总的来说,弘扬雷锋精神,既是大学生以实际行动展现他们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也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大众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雷锋是一名普通战士,却又是一名践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以其短暂的一生书写了壮丽的人生诗篇,树立了一座令人崇敬的思想道德丰碑。雷锋精神闪烁着道德光辉和时代光芒,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感染力。美国《时代周刊》曾如此称赞:“雷锋品牌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弘扬雷锋精神,实际上就是传承和践行一种先进文化,使这种先进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并产生巨大的力量。从根本上说,弘扬雷锋精神,传递的是道德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展现的是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建立在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基础上,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力量。高校通过学雷锋日常化、生活化来促进德育生活化,实际上就意味着大学生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先进文化已成为一种日常习惯,这就是大学生的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可见,高校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不但有利于大学生在经常性的学雷锋活动中塑造美的心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有利于在青年大学生中汇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用雷锋精神去引导大学生经常自省、自警,提高自身修养,把爱与奉献、自强与拼搏、友爱与团结等品德形成一种习惯,把青春的梦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在雷锋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青年大学生更清醒地认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及大学生的使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新形势下,把学雷锋活动与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让青年大学生深刻理解,实现这些宏伟目标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艰苦奋斗,大学生仍需发扬雷锋精神,特别是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精神;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励青年大学生自觉地在践行雷锋精神中实现青春的梦想、铸就中国梦。可见,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弘扬雷锋精神,虽然强调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实际上传递的正能量却可以汇聚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我们面对当前国际风云变幻莫测、风险挑战日益增多且复杂化的形势下,团结奋进、坚不可摧的巨大力量。

三、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主要路径

当前,我们必须探索有效路径,充分发挥雷锋精神的德育功能,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大学生德育生活化。

(一)增强雷锋精神在校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高校要营造学雷锋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雷锋精神的育人功能,推进德育生活化,必须把学雷锋活动作为校园突出的文化品牌来建设,不断增强雷锋精神在校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关键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首先,要利用好校园宣传栏、橱窗、板报、电子屏幕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网、校报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雷锋精神和雷锋式先进人物;通过QQ群、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介,对校园学雷锋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其次,要把雷锋精神的宣传教育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中,举办各种以学雷锋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例如,开展以学雷锋为主题的辩论赛、演讲、座谈会、人物访谈、文艺晚会、书画展、摄影展等活动,让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领悟雷锋、认同雷锋,唱响雷锋文化主打的校园文化。再次,把雷锋精神的宣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保持原有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将雷锋精神的实质内涵、本质特征、时代价值、实践意义等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通过鲜活的榜样及真实的典型事例,消除大学生当中的一些对雷锋精神和学雷锋活动产生困惑的现象,使大学生加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认同。2.重视典型示范和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校的日常德育工作离不开雷锋式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学习宣传雷锋式先进模范人物的过程,就是弘扬真善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一方面,高校要深入挖掘校园中学雷锋的先进典型,对他们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广大青年大学生相信雷锋就在身边,激励他们向榜样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在大学生当中开展“学雷锋标兵”、“感动校园人物”等评选活动,大力培养和树立学生的先进典型,促进学雷锋活动的形象化和大众化。通过校园中日常的人和事来进行典型教育,形成学先进、争先进、崇尚先进的浓厚氛围,使雷锋精神充分发挥铸魂育人的作用。

(二)创新学雷锋活动载体。弘扬雷锋精神必须体现时代化、大众化,这就要求必须创新学雷锋活动的载体。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应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展的新要求,丰富活动内容,突出活动特色,特别是要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拉近雷锋与大学生的距离,展现充满时代感的、生动鲜活的雷锋形象,增强学雷锋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与课堂教学、日常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多渠道搭建灵活多样的活动平台,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学雷锋活动的行列中。特别是要大力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搭建大学生践行雷锋精神的主要平台。大力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首先,要多渠道、多角度地在校园宣传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服务意识,使更多的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其次,要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形式上,可以结合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也可以结合大学生日常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也可以是大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开展的活动等。内容上,更是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关爱农民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孤寡空巢老人、农村环境卫生清扫、清除非法张贴、回收废旧物品、爱心捐助等活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使雷锋精神在活动中发扬光大,内化为大学生个人的品质和修养,体现德育生活化的目标。

(三)建立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弘扬雷锋精神,重在实践,贵在坚持。只有把学雷锋与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常态化,成为大学生自发主动的行动,促进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建立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是德育生活化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高校德育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必须坚持齐抓共管、常抓不懈。关键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11

一、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而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发展和成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红色文化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与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中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实物,可以说遵义的红色文化就是长征文化,也就是长征精神。

遵义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体现出老区人民精神的先进性,在能够加强党的建设服务的时候,能够在鼓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上,激励着“遵义”奋发向上,在斗志上发挥着作用。而精神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政治信仰、政治作风、政治道德、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它包含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汲取人类先进文化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支撑。红色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蕴涵着党的政治意识;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文化;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

二、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特点

在黔北遵义有着富饶地域特色,也就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其红色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特性,也是色彩斑斓的,在爱国主义的教育中尤显突出。这是一部活性的革命斗争史,是进行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宣传长征的文艺家们创作红色文艺作品的圣地,更是弘扬红色文化发展壮大的支柱和源泉。“红军山”的邓萍事迹、红军女战士与孩子的故事至今被当地人神话般的传说和传颂;娄山关红旗的飘扬以及“四渡赤水”的战略极大地影响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遵义人勇敢前进;“土城”女红军的事迹也成为我们建设红色文化示范基地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在遵义每一寸红色土壤里都孕育着每一种革命的精神,都记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特定的社会背景。在遵义的革命和建设史上,就产生出了多种鼓舞人心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情怀。

今日的遵义人与革命后来人的精神为伍,以自强不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为荣;以廉洁自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为傲,这样的遵义精神其主要内涵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对党和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团结合作,严守纪律的革命精神。

这一红色文化资源反映出遵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形态和价值体系,更彰显出革命红色圣地中中国共产党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追求。

三、遵义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

红色文化的内容即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是指在红色文化的内在构成要素,包括理想、信仰、思想、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体系和科学文化知识。而红色精神大致分三个历史时期:在1949年之前的革命精神,例如,遵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等;1949年之后的红色文化精神,其内涵已超越了革命主题,出现了“建设精神”或“创业精神”,例如,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1978年之后的改革创新精神、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红色文化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追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人民群众理想信念教育的优秀资源。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中,“红色文化”精神愈发凸显其作为主流价值的突出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强大的持续精神动力,承担着引领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也可以把“红色文化”概括为革命战争年代中的“英雄人物、英雄事和革命军魂”。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红色精神的内涵愈益丰富,如,体现红色文化内涵的“红歌”在今天的遵义“红军山”上,杨柳街边的“红军街”长廊里传唱。

从当今的社会因素来看,红色革命圣地应当紧抓社会环境的“净化”,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要求,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全面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同时,引导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从而形成全民美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并在红色文化的大熔炉里得到更多、更好的洗礼,为挖掘遵义的红色资源提供优良土壤,使广大的民众能为传承未来的“遵义”红色革命精神这一经久不衰的历史使命而奋斗终生!

参考文献:

[1]孙翠芳.红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06).

[2]杨宇光,胡松,朱小理.红色资源的功能及其转化的必然性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1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提高公民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校园文化涵盖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是一个学校办学传统、管理水平、校风学风的综合体现,是校园的环境、校园的氛围、校园的生态,是处处弥漫着的校园精神。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教科书,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感染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完成对理想人格的塑造。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构建多主体多主题开放性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和思想工作的重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丰富校园文化内容

校园文化综合体现了一所学校办学传统、管理水平、校风学风,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信念和不懈追求,通过师生主体的实践活动并经过长时期的历史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和独特气质,是被师生一致认同的学校精神,是驱动、激励和劝勉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校园文化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人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因素,是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动力之源。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思维原点和价值理想,其实质在于它能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人的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其所处的环境孤立发展。校园是学生的身心所依之所,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依附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实践。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不同阶段,更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既传承传统文化精华,又突出时代特点,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新要素,不断进行校园文化的物态创新、载体创新、行为创新和精神创新。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打造出既有多样性又有主旋律,既有多层次又有高品位,既反映教育共性又体现学校特色的蕴含丰富的校园文化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只有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提高学生,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全方位地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形成自由绽放,突显个性,以生为本,人尽其能的校园文化,才能为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机会和强有力的支持。在以生为本、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的个性需求得到尊重,个性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品质得以自由张场,崇尚科学、见贤思齐,超越自我、主动发展,实现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多主题立体化探索,拓宽校园文化活动载体

健康高雅、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校园文化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教科书,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学生预演今后学习生活的舞台。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构成了校园文化广泛而丰富的内涵,治学理念、课内外活动、校园的一景一物,无不彰显着校园文化的气息与追求。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不断丰富拓展校园文化载体,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密切结合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实际需求,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结合学生个体的偏好和潜质,科教结合、艺教结合、体教结合、社教结合,多主题开展以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素养形成、特长兴趣发展为重点的分层次、立体化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全过程、多视角地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设条件。可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策划,创新组织形式,丰富活动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多主题立体化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接受课堂内外两个课堂的学习,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和合作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拓展综合素质,成就学生个性成长。

对低年级学生以校内活动、集体活动为主,组织形式以班联会(年级组)、班周会(班会课)和社团形式为宜,如设立一个小小主题,开展科学小观察,把学生日常生活中举目所见、触手可及的问题列入年级周会或班周会活动中,通过种种问题的设置与提示,以探讨的形式训练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及行为判断力,提升学生面对未来的生活技能。也可以发挥学生特长,开展各具特色的美术、科技、文化、艺术活动,用活动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突出校本文化,借助校庆、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校本课程等举办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对高年级学生,要充分重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教师要淡化“指挥家”角色,尝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新模式,激发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走进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开展各种助残、义教、环保、帮教、敬老、参加志愿者行动,奉献爱心等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

在拓展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形式上,除了深入挖掘校内资源,充分发挥校内专职教师的作用之外,还要善于多方借力,利用校园周边的社区及资源优势,建设校园文化。注重整合社会和家长资源,广泛争取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和家长的支持。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优势,成立校园文化社区教育中心,培育家校协同教育委员会,组织家长沙龙等,让社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互动交流,家校合育,让孩子们在群体协同中学会交往、学会共处,提高合作意识,培育合作精神。

三、创建特色品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特色鲜明是校园文化的魅力所在。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品牌化、可持续化,发掘和丰富校园文化形态,让文化为教育所用。

挖掘优化特色,丰富品牌内涵,不能忽视校园环境在校园文化育人中的作用,要注重营造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文化。一校一景,去粗取精,使校园小景、建筑围栏、校名校徽等体现学校的人文精神取向和历史文化记忆,提升学校文化品位。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学生每天学习生活在环境和谐优美的校园中,不仅能得到美的享受,促进文明习惯的形成,而且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在校园环境文化营造中,宜通盘考虑师生对环境功能的要求,注重校园环境的多景观性、丰富性、有序性、多层次性,时时处处透视出人文关怀和以生为本的思想,营造宽松愉悦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校建筑中的石头“说话”、景观“发言”。如墙体语言的提示与自然景观的关照,墙面上、角落里、廊柱上都可以标识一两句温馨的提示语,对学生道德规则的引导和日常行为的训练,日以习之养成习惯。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13

2地域文化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地方上的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地方文化活动及文学、影视作品都包含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凝聚了地方人所特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地方精神。地域文化既可以作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通过载体将地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素质教育信息传递给学生,也能够以人文素质教育载体的形式,直接承载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阵地和鲜活的教材。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等都被鲁南各高职院校确定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不但能从中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文化知识,更能体会到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坚强不屈、不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有利于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地域文化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地域文化具有地域性特点,长期生活在本区域的人们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而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为地方院校,生源同样具有地域性特点,这种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为学生所熟悉,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可以直接接触到家乡的历史文化遗迹、文物、历史文献、历史故事等物质文化,感受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认知态度、思维方式、民俗传统等精神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引发了精神上的共鸣。这种文化环境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感染,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人格,提高精神境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淀深厚的地域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把鲁南地域文化应用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可以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既充实了校园的文化建设,又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修养和思想品德,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二高职院校地域文化教育实施的路径

1构建地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地域文化教育要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首先,要开发指向性明晰的教材,要体现文化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必须以“实用“为目的。在教材内容上对于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名胜古迹、民间故事、民俗文化等内容应该重点介绍,对于学生不感兴趣或不易接受的内容应该简略一些,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探讨。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想实现广泛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既要涉及历史文化古迹、民风民俗等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要包括名人趣事来启迪、激励学生。再者,在教学方式上,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独立思考,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不断提高教师对鲁南文化资源的利用意识和能力

教师是地域文化资源教育价值实现的执行者,只有教师积极地参与,地域文化教育的设想才能真正落实,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当前在鲁南高职院校中,教师利用地域文化教育资源的意识不强,一些教师对地域文化也缺乏基本的了解。因此,我们教师要乐于加强对地域文化知识的学习,主动吸收地域文化的精髓,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地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和人格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增强对地域文化的利用意识,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地域文化精神,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地域文化精神的教育。

3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加强校园文化活动

地域文化是一种教育资源,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是创造特色校园文化的渠道之一。首先,将地域文化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渗透到校园建筑、人文景观中,使其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其次,地域文化资源引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渗透到校园的精神文化中,通过校报、宣传栏、校园广播和网络等方式,使学生耳濡目染、学思并重,无形地优化了学风、教风和校风,提高了师生的精神境界。再者,要积极开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术、艺术、娱乐等活动。通过地域文化主题讲座、学术报告、知识竞赛、创办论坛等活动,营造地域文化教育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地域文化的激情,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