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规划的基本要求实用13篇

规划的基本要求
规划的基本要求篇1

进行社会化生产,要求镇内村镇的布局规划与镇内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动力等生产力的配置相协调,与周围地区的生产发展及地域上的分工协作相适应。为此,必须对村镇规划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研究与评价,从而进一步确定各村镇范围内不同层次居民点的性质、发展条件、发展规模、部门构成和主要职能等。

1.1地区自然条件

对村镇规划有影响的自然条件,如地质、地形、气候、水资源以及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滑坡等,主要表现在区域地理位置的特征上,处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村镇的分布情况也不相同。如平原地区镇范围内的居民点的分布较稠密,而山区较稀疏;河网地区较稠密,缺水干旱地区较稀疏;沿海地区较稠密,内陆地区较稀疏等等。

1.2地区资源条件

地区资源主要指上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劳动力资源、经济资源等。资源的性质、储量、分布范围、可利用的难易程度,对村镇的形成、分布、性质、规模等,都有很大影响。如矿区的村镇,根据矿床的分布情况,矿井、采矿场位置以及选矿、烧结、冶炼厂的分布和交通运输等条件,而具有不同的布局和组织结构形式;文物资源、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必然会引起风景区及风景旅游型村镇的建设与发展;气候资源优越、海洋性气候地区的村镇分布较稠密。气候条件恶劣、大陆性气候地区的居民点分布较稀疏等。

1.3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对村镇的形成及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口稠密地区,村镇分布密度较大,城镇化进程快,而人口稀少的地区村镇分布密度较小,同时也影响着村镇的进一步发展与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强调按行政系统和行政区域来组织经济生活,一般地、县两级政权所在地大多发展为当地最主要的城镇,镇、村两级政权所在地则发展成为当地最主要的集镇、中心村。

通常,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居民移居的历史较久、开拓较早的地区比开拓较晚的地区人口分布稠密。

1.4交通运输

对外交通运输也是影响居民点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外交通运输的发达程度对居民点的经济繁荣有直接影响,它标志着这个居民点对外经济联系的范围,以及与相邻地区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规模较大的村镇往往分布在交通线路能够到达的地区。由于交通发达,促进了物资和文化技术的交流,从而加速了生产的发展、人口的集中与村镇规模的扩大。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的应用,往往可以改变人们的距离观念,使中心村镇有更大的吸引范围,从而有可能改变村镇在空间上的分布。

1.5企业的分布

企业的区域分布情况、集中与分散的程度、规模大小等,对镇内村镇的分布、规划、性质具有重要影响。村镇的企业结构往往是由多部门组成的,它们是影响村镇性质与规模的基本因素,而那些只为本村镇服务的工业,其发展则取决于村镇规模的大小。

1.6原有生产布局的基础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原有生产布局的基础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同样对村镇布局有较大的影响,原有的生产布局基础,反映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区域生产力分布的内在联系,以及村镇形成、发展的地区因素及其规律性,因此,村镇规划布局必须考虑原有的生产布局基础。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促使自然资源广泛的开发与利用,促使村镇向纵深地区分布,在人烟稀少和经济落后的地区开发新村镇。

2.村镇规划的基本要求

2.1积极发展村镇建设

几十年的经济建设证明,村镇是一定区域的党政领导中心、商品流通中心和消费中心、村镇企业的集中点、文化教育中心,是城乡经济的纽带,同时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汇集点。有计划的加强村镇建设,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工农业产品交换,繁荣城乡经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村镇经济的普遍发展;对广大农村提供科技文化知识,缩小城乡差别;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加速村镇的发展。

2.2远近结合,新旧结合

村镇建设是百年大计。在进行村镇规划时。要有长远观点,力求布局合理,方向明确,统筹规划。按期实现,并留有发展余地,要由近及远,远近结合,由内向外,成片发展。同时。应尽可能选择物质基础较好的旧村镇进行改进扩建,做到新旧缩合,旧村镇在经历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且村镇的公用设施、交通运输、工业企业、商业等都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充分利用旧村镇的基础,不仅可以大大节省基本建设投资,而且可以争取时间,加快建设速度,尽快发挥基本建设的投资效益。

2.3充分考虑建设条件

进行村镇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交通、水源、电源、地质、地形、地震等建设条件。

村镇应尽可能分布在交通方便的地点。以便于对外交通联系。水源、电源对居民点布局与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以发展耗水量大的或耗电量大的企业为基础的村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此外。村镇还应布置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在地震区。要注意避开活动断裂带。在其他地区应避开滑坡地区、洪水淹没地区和严重的沙化地区。同时。村镇不应分布在有开采价值的矿层上,

2.4节约土地

在发挥村镇正常功能的基础上,应力求集中紧凑,减少道路和工程管线的长度,以节省土地和工程设施与能源的建设投资,对旧村镇,应充分发挥其用地潜力,在人多地少的平原地区和城市郊区的村镇。要调整旧村落“满天星”式的松散布局,严格控制宅基地定额标准。在满足卫生、防火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减少空地系数;充分利用村内的旧宅基地和空闲地。提高现有宅基地的利用率。对新建或扩建的村镇。应尽量利用坡地、荒地、薄地、劣地和闲置地。尽可能不占农田,切实保护菜地和林地。

规划的基本要求篇2

一、在成才规划辅导的设计上要理顺“三个关系”

1.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辅导员要明确在成才规划辅导上共性和个性的内容、关系和要求。共性是基础和基本要求,个性既是重点和又是难点。成才规划辅导中的共性包含了成才规划的内涵、范围、方式、意义和辅导的方法和理论。成才规划辅导的个性是指每个学生在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业方向、职业理想等规划内容上的差异。要求辅导员在共性辅导上要做实、做全和做好,在学生的个性辅导上要用心、用力。

2.全面发展和重点推进的关系

正确处理全面发展和重点推进的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的具体运用。全面发展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自主成才的重要体现。在成才规划辅导课程上,辅导员要把全面发展的内容、范围和意义给学生讲透彻,引导学生自觉地立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撰写成才规划。同时,重点推进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运用目标分解法把总目标细化在每一学年和每学期进行重点推进。

3.长远规划和具体计划的关系

辅导员要让学生明确对待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既需长远规划,也要做好阶段性的具体打算。长远规划是指在四年至六年的总目标,具体包含思想道德素质目标、专业知识技能目标、身心健康目标、社交能力目标、职业目标、生活目标等。辅导员引导学生把长远规划按四个学年度划分为阶段性目标,经过两个学期来完成每一个学年度目标,第二学期结束时进行年度目标执行情况评估。同时,对下一个阶段目标进行适度调整。

二、在成才规划辅导的范围上要做到“三个结合”

1.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高校培养人才要立足社会需求,要让学生能就业、好就业。辅导员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时,要引导学生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结合自身兴趣、专业、家庭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选择。一是引导学生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就业意向地的岗位需求确定职业方向;二是引导学生针对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养需要撰写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三是根据职业目标和要求分阶段分步骤进行职业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职业测评,逐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与专业方向相结合

学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成才规划的基础核心部分,而专业学习又是学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和难点。一是辅导员引导学生在一年级时就要明确专业学习的目标和要求,把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和相关能力作为学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内容,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二是以提高专业素质作为主要目标,努力培养专业兴趣和信心,结合专业课程上好每一堂课,围绕专业知识开展自主学习,根据专业技能要求做好每次实践活动,通过四年的学习要实现专业上的提升。

3.与兴趣优势相结合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兴趣能发挥个人的才能和提高工作效率,又是职业稳定和职场成功的重要保障。兴趣优势是学生在进行学业方向和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学生对学业某个方向或领域感兴趣,就会自主学习和培养优势;对某个职业目标感兴趣,就会以这个职业岗位的技能和素质来要求自己。辅导员让学生把要全面发展与培养兴趣优势进行协调推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培养兴趣、巩固优势具体打算融入到成才规划中。

三、在成才规划辅导的方法上要注重“三个要点”

1.以思想和行为上引导为切入点

辅导员在成才规划辅导中要找准“思想和行为”这个切入点,通过对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的了解、关注和引导,帮助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逐渐成熟。一是以辅导撰写成才规划书为载体,帮助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意识,转变对成才规划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二是以检查成才规划为手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促进学生提高行为规范和学习效率;三是以日常管理为渠道,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就要进行干预,提醒学生认真执行规划目标。

2.以知识和技能上指导为突破点

辅导员在成才规划辅导中要把握“知识和技能”这个突破点,要求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实现基础知识扎实全面、专业主攻方向有成果;引导学生通过公共课程的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和较强的外语水平;指导学生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培养兴趣和扩大知识视野;鼓励学生通过各类知识竞赛、技能竞赛、素质拓展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积极调动学生充分利用好四年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完成各个阶段学业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

3.以生活和心理上开导为着眼点

辅导员在成才规划辅导中要明确“生活和心理”这个着眼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变化对学习的影响。通过调查学生的考勤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上的分心和散漫;通过查阅学生的各科成绩,了解学生规划目标执行情况,引导学生做好自查整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走访学生寝室与学生交流谈心,认真倾听学生对学业和生活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学生分析学习、生活上面临的难题,开导学生找到问题根源,鼓励学生做生活的勇者,永不言弃。

参考文献:

[1]门忠民.矛盾普遍性含义辨析[J].齐鲁学刊,1987(2):107-108.

规划的基本要求篇3

(—)基本农田保护数量。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是根据我国未来人口高峰年人口对农产品需要和国家对农产品商品需求进行测算的。这个目标已经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并要求在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中落实。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主要控制指标在新一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明确并层层分解,作为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指标。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求,国家必须对现有耕地实行全面保护,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期内需要占用的耕地、坡度大于25度末列入生态建设规划实施项目的耕地、江河泄洪区内的耕地等作为一般农田保护外,其它耕地都应当作为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各地应按照要求切实纠正划定基本农田数量过少的问题。

(二)基本农田的范围。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下列耕地必须划为基本农田:①非农业人口100万以下的城镇、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需要占用以外的耕地;②大中城市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③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的耕地;④生产条件较好、集中连片、产量较高的耕地;⑤国家需要保护的其它农田。非农业人口100万以上大城市建成区周围的耕地,原则上也应划为基本农田。

二、关于试点验收问题

目前,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规划管理试点单位的规划修编工作已进入评审、验收阶段。为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推动面上工作,国家土地管理局委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管理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尽快组织评审、验收工作,并及时将评审、验收结果上报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土地管理局将适时对评审、验收工作进行抽查并召开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各试点单位要进一步完善规划,认真总结规划修编经验。

三、关于规划文本问题

规划的基本要求篇4

二、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原则

(一)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由各地州市、县(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发展计划(发展改革)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二)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围绕本地区**时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提供测绘保障。同时,统筹兼顾地籍测绘、房产测绘、旅游交通测绘服务等方面。组织各行业专家对编制的规划进行科学的论证。

(三)加强协调,促进共享。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各级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发展计划(发展改革)部门要主动征求财政、建设、信息产业、交通、水利、民政、旅游、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的意见,尽量满足各部门、各行业对基础测绘成果的需求,使基础测绘成果发挥最佳效能。各地基础测绘规划要与自治区基础测绘规划相互衔接。

(四)确保资金投入和重点项目。各地基础测绘规划的制定要充分结合《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测绘专项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财政部门应按照《测绘法》的要求,将基础测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应尽量保障当地重点测绘项目的投入。

(五)基础测绘规划应兼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农业产业规划、居民点规划建设、乡村道路建设、能源建设等方面对基础测绘成果的要求,切实发挥规划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作用。

三、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按照国家基础测绘分级管理的原则,各地基础测绘规划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本地区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在内的基础测绘设施建设。

(二)1∶2000、1∶1000、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覆盖和更新。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城市规划区1∶2000、1∶1000或1∶500比例尺的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的覆盖和更新,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三)相应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包括:地州市级大地控制测量数据库,1∶10000、1∶5000、1∶2000及更大比例尺的数字线划地图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各种分辨率正射影像数据库,元数据库以及其他专题要素数据库等,满足构建“数字城市”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部分有条件的地区还可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规划期原则上为**年到2010年,也可以规划至2020年。

四、规划编制程序及具体要求

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要按照前期工作、起草、衔接、征求意见、论证、报批审查等6个阶段进行,并于2007年上半年完成。

前期工作阶段:编制工作方案和进行规划前期需求调研工作。各地要组成专门的规划编制班子,安排相应经费开展需求调研工作。

起草工作阶段:根据前期工作的成果,提出发展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建议,编制规划方案初稿。

衔接工作阶段:将基础测绘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做好基础测绘规划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其他各类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在规划理念、规划期限、规划形式等方面保持一致。

规划的基本要求篇5

(一)落实基本农田地块。在第二次土地调查所形成的土地利用和基本农田保护现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将永久基本农田逐一落实到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单位的地块,绘制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底图,明确基本农田的地块、地类、面积、质量等级信息以及片(块)编号。

(二)健全相关图表册。落实到地块的基本农田,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底图为基础,编制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分析图,填写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平衡表、现状登记表、保护责任一览表并形成相应统计汇总表。基本农田保护图、分布图的编制在全要素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线划图上,以相应的图例、图示、反映基本农田地块和保护片(块)的空间位置和编号,加注界桩和保护牌设立等信息。依据基本农田保护地块的综合信息及评定保护等级,逐级汇总相关数据,形成能充分反映基本农田保护地块所在村社、图幅号、图斑号、基本农田保护区编号、土地利用现状、等级、利用状况、保护责任人及承包人等基本台账。

(三)设立统一标识。基本农田划定后,按《基本农田与土地调整表示使用和有关标识牌设立规定》(国土资发【】304号)的要求,在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设立统一规范的基本农田保护牌和标识。

(四)落实责任。层层签定保护责任书、落实保护责任人,全面建立保护监管机制和保护补偿机制。全面调查核实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土地承包状况,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的基本责任人。划定的基本农田按国土资发【】167号文件的要求,落实到村组和承包农户,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级试点工作,逐步将基本农田标注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保护责任,签订或更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层层落实保护责任,明确基本农田的范围、地类、面积、地块、质量等级、保护措施、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奖励与处罚等内容。

(五)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按照国家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标准,以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基础,修编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控制,充分采集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基础数据,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将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的内容纳入数据库管理,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要素与基本农田专题要素,土地利用现状要素采用《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和县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的规范要求,基本农田专题要素采用《基本农田数据标准》的规范要求,实现县域数据库联网互通。

(六)成果汇总。一是数据汇总。在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的基础上,逐级汇总各级行政辖区内的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形成层级成果台帐。二是图件编制。利用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等技术,依据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按照永久性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地块为基本单元绘制基本农田保护图。三是成果分析。根据基本农田调查、划定结果,结合相关资料信息,对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利用结构及其变化状况综合分析,评判基本农田保护程度,预测变化趋势,提出保护建议,编制形成全县基本农田划定专题报告。

三、工作原则

(一)永久性原则。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在保护时效内,即不能占用,不得通过规划修改将永久基本农田调整为一般农田,除对国家经济社会有重大影响的重点交通、水利、能源、军事项目外,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作为非农业建设用地。

(二)统筹兼顾原则。划定工作中,既要保证高质量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又要充分考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规划划定时要综合考虑、留有余地。

(三)质量保证原则。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要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相结合,与建设用地合理布局相联系,确保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数量充足、土壤肥沃、地力上等、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良好。

(四)科学协调原则。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次土地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等成果为基础,并与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相协调。要充分利用先进测绘和信息化技术,努力提高成果质量。

(五)实事求是原则。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实行行政主导,部门协作。划定工作中,要充分征求民意,并实行严格的考核验收制度,防止盲目追求保护指标和以次充好。

四、组织方式和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包括组织宣传准备、资料收集准备、图件准备。在县政府领导下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国土资源、农业、财政、统计、水利等部门人员组成,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要建立联络员制度,各司其职、能力协作、密切配合,认真做好本行政区域农田划定工作。国土资源局负责业务指导、编制实施方案、制定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成果预验收,并会同县统计局负责数据统计和分析处理;财政局负责经费落实;农业部门负责提供农业承包资料,确认耕地质量等级;各乡镇负责配合专业技术队伍做好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和基本农田地块的调查摸底,组织落实保护责任人,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在实施之前,要展开广泛的政策宣传和群众动员,营造党委政府重视、部门紧密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环境。收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使用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图件和资料,同时,要收集整理现有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资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现行的各行业规划资料、农用地分等定级、产能核算、农业土壤等方面资料。

(二)等级评价及区块划分。采用最新的土地调查成果图作为工作底图,通过全野外调查、评价,将基本农田范围、区块和评价等级成果转绘上图后,进行综合评定,划定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并对每个图斑内的农户数、承包面积等信息进行统计。统计每个图斑土地质量、承包情况、保护责任人等,并进行数据汇总。

(三)设置界桩及固定标示牌。根据标绘永久基本农田的成果图,实地踏勘,按片块拐点埋设界桩。然后采用GPS实测界桩拐点。永久性基本农田与基本农田分界桩暂不作实地埋设,只在图上标注。在基本农田保护标示牌上,要标注永久基本农田范围。

(四)内业校核并完善二次调查基本农田库及发放保护明白卡。建立相应的图、表、册和台账,在此基础上,与各级组织签订保护责任书;向基本农田承包经营户发放保护明白卡。

五、工作要求

(一)确保数量和质量。划定后的基本农田应不低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尽量保留原有基本农田中的高等级耕地、集中连片耕地;划定后的基本农田中非耕地、坡耕地的比重应有所降低,平均质量等级应高于规定前的平均质量等级;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应当有所提高。要杜绝基本农田“保远不保近,保劣不保优,保山不保川”等问题。

(二)确保地类符合要求。新划定为基本农田的土地利用现状必须是耕地。按照县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要求,将现状基本农田中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不可调整的、达不到耕地质量标准的农用地划出。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将纳入各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履行情况考核的重点内容,各级报备成果复核结果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并及时兑现奖惩。

六、时间安排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在县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农业部门组织实施。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完成有关准备工作,包括编制划定实施方案,完成业务培训和舆论宣传等工作。对二次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进行审核,与原基本农田成果比对,分析划入和划出基本农田数量和范围。

第二阶段:完成外业调查工作,包括制作外业工作底图、耕地质量调查、基本农田的承包情况调查、外业成果检查工作。

第三阶段:完成数据库优化完善工作,数据库的更新,等待成果验收。

第四阶段:落实保护措施,签订保护责任书、设置界桩及保护标志、建立相应保护制度,成果报备。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国土资源局耕地保护股,由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联络员制度,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认真做好本行政区域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各乡镇也要确定一名工作能力好、责任心强的副科级以上领导专门负责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协调配合,同时乡上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各驻村干部、村委会主任具体负责,全力搞好协调配合。

(二)落实工作经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按照经费由省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承担的工作任务共同分担的要求,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经费由县财政在每年留存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中解决。

(三)落实作业队伍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技术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需选择信誉高、技术力量强的专业技术队伍完成基本农田的划定、上图、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台账、图件编绘、数据库的建设、承包经营户发放保护卡等工作。

(四)确保工作质量。本次划定工作执行严格的分级检查验收制度。要求采取措施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数据、图件与实地三者一致,严禁弄虚作假和篡改成果。对虚报、瞒报基本农田数据的,一经发现,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八、成果报备

(一)报备要求。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经省级验收确认后,将基本农田保护信息逐级备案,实现乡、县、市、省、国家五级备案。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业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备案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负责。

规划的基本要求篇6

(一)关于“基本草原”的界定。目前,基本草原没有权威的定义,大家对什么是基本草原的理解各不相同。《草原法》规定了应该划为基本草原的七种类型,但比较笼统宽泛,几乎涵盖了所有草原,找不出不应划为基本草原的情形,应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但如何细化、什么草原不应划为基本草原等争议很大,各地在部署基本草原划定工作中,为保险起见,都基本照搬了《草原法》的七种类型规定。我们认为,基本草原的定义可以较为原则,但范围应该更加明确,将已承包给牧民经营使用的草原、国家草原生态工程项目区和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区,以及城镇化扩张、工矿开发等对草原生态破坏较大的区域,优先划为基本草原,对于地域偏远、人烟稀少、牲畜承载压力较小的荒漠化草原可暂不列为基本草原划定范围。

(二)关于划设比例。2011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地要依法推进基本草原划定,基本草原划定面积达到本地草原面积的80%。当时提出这一划设比例要求,主要参照了基本农田80%的划设比例。大部分省区也作出了80%的比例要求,内蒙古规定要求达到牧区草原面积的80%,东北等一些半牧区省份要求将确权的面积或生态补奖区域划为基本草原。有相当一部分地方认为80%的比例过高过严,应当宽松一点,有的认为不应事先规定比例,应按规定的类型实际划出多少就是多少。我们认为,在较大区域范围内还是需要规定一个比例,以对基本草原划定工作进行宏观指导。

(三)关于划定主体。目前,各地划定基本草原的组织方式、划定主体不尽相同,内蒙古、青海、甘肃、新疆、辽宁等5省区由当地政府组织划定,、贵州由农牧部门与国土资源部门联合划定,其他省区除由县级政府公示外基本以农牧部门组织划定为主。由政府主导组织划定的,政府领导均比较重视,工作力度较大,各部门间工作比较协调,基本草原划定的权威性较高。由农牧部门单独组织划定的,大都不扎实不彻底,权威性不够,作用效果发挥不明显。我们认为,划定基本草原属于国土空间规划管制的重大调整,属于政府职能,而且2011年国务院文件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基本草地的划定、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因此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必须由当地政府组织实施。

为推动基本草原保护制度落实,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规划的基本要求篇7

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对土地利用现状和后备土地资源潜力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在预测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规划期内的土地利用目标和基本方针;并协调各部门的用地需求,提出各类用地的控制性指标;调整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以及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和步骤。

第四条  编制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对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协调各部门的用地需求,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第五条  规划的期限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相适应,一般在10年以上。同时应对土地利用的远景目标,作出轮廓性的展望。

第六条  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规划按行政区域分为全国、省级、市(地)级、县级、乡(镇)级5个基本层次。在各层次之间,还可以根据需要,按自然区划或经济区划,进行跨省的、跨市县的、跨乡(镇)的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上一级规划是下一级规划的依据和指导,下一级规划是上一级规划的基础和落实。规划编制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亦可采取两级规划同步编制。在上级规划未编制时,也可根据需要和当地实际情况先行编制本级规划,并把规划成果及时向上级反馈。

全国和省级规划是土地利用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的指导性战略规划;土地利用比较单纯的地区,也可不搞地区规划,只把省级规划的指标分解到县。市、县规划要和城市规划相协调;县级规划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规划;乡级规划是实施规划的基础,其重点是把县级规划中提出的各类用地规划指标分解到村,落实到地块。

第七条  编制规划遵循的原则:

(一)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统筹安排各项用地;

(二)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

(三)要兼顾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的原则;

(四)坚持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两者矛盾时,前者应服从后者;

(五)实行公众参与和充分协调;

(六)注重规划的实施。

第八条  国家土地管理局是全国规划的主管部门,各级土地管理部门是本级行政区规划的主管部门。各级规划的范围包括该级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全部土地。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编制规划。组织有关部门成立规划领导小组,负责对规划工作的具体领导和协调。

领导小组下设规划办公室,挂靠在土地管理部门,负责规划具体编制工作。

各有关部门派联络员参与规划的编制,向规划办公室提供有关资料和本部门用地规划,反映本部门对规划的要求和意见,参与规划的研讨。

第十条  规划的基础数据必须准确可靠,符合规划所需精度要求。规划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类一致。

第二章  编制程序与规划内容

第十一条  规划工作一般可分为准备、编制、审批等三个阶段。

第十二条  准备工作包括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办公室,拟定规划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落实规划经费和人员,广泛收集已有的现状和规划相关资料等。

第十三条  规划办公室根据上级规划控制指标以及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要求,结合当地土地资源实际状况,初步提出规划任务、目标和基本方针,经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据此确定编制规划的重点和具体要求。

第十四条  编制规划通常包含以下工作内容: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通过现状分析,提供土地利用的基础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总结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指明土地利用当前存在的和规划期间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二)土地需求量预测。一般由各用地主管部门提交规划期间各部门用地变化预测报告和用地分布图。规划办公室对预测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校核。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通过土地评价重点了解各类后备土地资源和用途需作调整的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适宜性,为分析土地利用潜力、确定土地利用方向、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供依据。

(四)确定规划目标和方针。在进行土地利用的现状、需求、潜力分析研究基础上由领导小组制定规划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基本方针。

(五)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根据规划目标和用地方针,对各类用地的需求量进行综合平衡,合理安排各类用地,调整用地结构和布局。统筹协调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措施。

(六)土地利用分区规划。通过土地利用分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控制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把规划目标、内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及实施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土地利用分区,有利于规划的实施。省级以上规划的土地利用分区,提出各区土地利用的特点、结构和今后利用的方向及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主要措施;县级以下规划的土地利用分区,提出土地利用的具体用途、要求和措施;市(地)级规划分区可结合具体情况,参照省级或县级规划要求进行。

(七)分解下达下一级规划的各类用地的控制性指标,为编制下一级规划提供依据。

(八)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各种行政、法律、技术和经济的措施,保证规划的实现和落实。

规划内容的核心是编制各类用地规划平衡表和划分土地利用规划区。前者反映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各类用地数量平衡,后者反映各类用地空间布局。

第十五条  规划方案要经过与有关部门和上、下级政府充分协调,必要时也可依据不同侧重点编制2~3个待选方案,进行比较论证,确定最后推荐方案。

第三章  规划成果

第十六条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件、主要图件及附件。

(一)规划文件:包括规划(送审稿)及规划说明。

规划(送审稿)是政府的法规性文件,要求文字简炼、准确,避免论述性、说明性文字。规划说明是对规划的具体解释。

(二)规划主要图件: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图件比例尺:省级为1/20万~1/100万,一般为1/50万;市(地)级为1/10万~1/50万,一般为1/20万;县级为1/2.5万~1/10万,一般为1/5万;乡级一般为1/1万或1/5000.(三)规划附件:包括专题研究报告、部门用地预测、其它图件、有关的现状和规划资料等。

第四章  规划的审批

第十七条  规划领导小组组织审定的各级规划(送审稿),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通过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并报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经批准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客观情况的变化作适当调整和变动。涉及重大原则性问题的修改,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规划的基本要求篇8

近30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0年的47.5%,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中国城市人口已经达到6.6亿人,占人口总数的49.27%。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市地区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空间单元。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3.5%以上,中国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环境是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保障城市健康发展和环境安全,《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研究编制城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因此,研究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理顺城市环境规划体系、明确试点思路与方式就成为当前环境保护规划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制度发展及问题 城市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经过30年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的大力投入,城市环境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10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7%以上,比2005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2.06%,比2005年提高了12.35个百分点。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201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为83.9%,比2005年提高27.7个百分点;但城市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浓度依然处于较高水平,流经城市河段水质较差,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 城市环境问题发生重大转变 一是基于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城市发展定位与区域流域环境功能要求不协调,产业和城镇布局缺乏对环境健康安全的全面考虑,高危企业布局性环境风险十分突出,2006年开展的大排查行动结果显示,7555个化学工业与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沿海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其中45%项目为重大风险源。“十一五”期间47起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中,有11起属于布局不合理造成。二是城乡建设布局与生态安全格局不匹配,生态重要区与敏感点(带)处于被动、补救性的保护之中,被挤占破坏现象普遍。三是城市建设布局、规模与经济发展目标、模式未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缺乏基于资源环境的约束性控制。四是城市发展的环境质量控制目标较少,反映生态系统、人居环境健康的指标更为缺乏。五是城市环境保护要求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与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经济发展等相关规划缺乏充分衔接等。 城市环境规划制度滞后于城市发展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规划制度,如“创模”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城市五年环境保护规划等,对城市环境保护开展有重大作用,但总体上偏重于环境保护本身任务设计,滞后于城市发展。 首先,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项专项规划,被动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编制,难以从区域或者流域范围内,合理确立城市环境的功能定位;难以从区域生态环境格局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角度,预先确立城市发展的“红线”,合理调控城市发展规模与格局。 其次,环境保护规划的对象覆盖水、土壤、大气等要素,实施部门除环保部门外还涉及到农、林、水利、城建、海洋等部门。目前城市环境保护规划重点在于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对环境实施被动保护和补救修复。各环境要素之间分割隔离,难以对城市环境系统保护与优化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考虑,也难以协调和应对复合型、交叉型的环境问题。 再次,现行环境保护规划期限短、范围小,难以对全市域长远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城市建设、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等开发建设规划期限一般都在10~20年以上,从中长期角度对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活动做出安排,但现行的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期限一般只有5~10年,难以对中长期开发建设活动提出长远的、系统的控制引导要求,规划缺乏长远战略,导致城市环境保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另外,与其他具有类似基础性作用的规划相比,我国城市环境规划在规划效力、规划体系、规划实施力度方面还相对薄弱。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基本特征与核心要求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是城市人民政府维护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安全,保障生态系统健康,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安排,是实现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是环境参与城市发展综合决策的平台,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同属城市基础性规划,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发展规模、布局、方式、产业等发挥调控和引导作用,优化城市发展、提供宜居环境,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与其他基础性规划在编制实施中要相互协调衔接,应在同一级别审批,确保城市发展与环境功能、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基本特征 基础性地位体现在先导性、约束性、长期性、基础性方面。先导性是从维护环境安全与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提出城市环境战略定位,环境保护总体布局、环境质量要求,从环境的角度提前对城市定位、建设规模与布局、经济发展方式等做出引导性要求。约束性一是强调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应该在人口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对城市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提出分阶段控制要求;二是根据区域和城市生态环境结构特征,制定环境功能区划,实行分区指导,分类控制,有序开发,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红线”区域,实行严格保护,建立规划的硬约束指标。长期性是强调规划立足于城市未来中长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于国家、流域、区域环境保护战略要求,系统制定城市环境保护中长期方案。基础性是指规划强调从环境、资源、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尤其是资源环境的角度确立规划定位与基本思路,作为衔接协调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基础规划的平台,同时对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生态恢复、资源保护等专项规划提出维护和改善要求,需要各个部门联动,采取综合措施实现规划目标。提高规划审批行政层级,建立法规保障机制,提高规划的公定力、确定力、约束力和执行力。#p#分页标题#e# 核心任务要求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是以保障城市健康发展为目的,以人口与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质量目标为核心,以污染减排、质量改善、风险防范、健康维护、生态恢复为手段,对人民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进行科学引导、合理约束,促进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规划的范围包括城市和乡村在内的全部市域范围,规划期应着眼中长期,至少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确立以城市健康发展为核心的目标指标体系。立足于城市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根据城市环境系统特征,建立分阶段环境目标指标体系,重点是环境质量、环境健康和环境安全指标。二是建立与区域环境系统协调的环境功能区划体系。与国家、区域、流域环境保护战略相协调,明确城市环境战略定位。制定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制定分区环境质量与环境管理目标指标,作为引导城市发展、人口布局的基础。三是界定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安全的“红线”空间。基于城市环境系统敏感性、重要性评估,划定城市生态“红线”,不容逾越,保护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四是明确基于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城市发展阈值。基于城市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和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合理确定城市人口、经济发展规模,提出优化调整要求。五是制定重点领域重点区块的环境保护总体要求。从污染减排、环境治理、生态恢复等重点领域以及河流水系、重要产业聚集区、人口聚集区、生态功能区等重点区块,制定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指导专项资源环境保护行为。六是建立内外兼顾主动防控的环境安全保障机制。树立牢固的环境安全意识,辨析区域环境影响与污染物传输模式,识别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环境风险,积极主动防范区域性环境事件和城市内部突发性环境事件。七是完善引导和约束相结合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建立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与政策体系,落实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引导性要求,明确城市环境质量目标的法制保障。明确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评估修订机制、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机制等要求。 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是环境规划体系的关键环节,起着承上启下、左右衔接的作用。一是落实部级、省级五年环保规划、重点区域、流域环境保护规划的落脚点,在宏观尺度上落实国家和区域环境战略要求,在时间尺度上落实五年规划要求,在中长期尺度上长远谋划、主动调控、分阶段评估修订的基本思路。二是协调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的平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与属于同一层级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各负其责、分工协作,从环境安全、生态系统健康角度,发挥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三是指导环保专项规划、治理规划的纲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对下一层级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资源保护等专项规划发挥宏观引导、综合统筹、指导约束的作用。 推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建议 选择典型城市推进试点工作 试点城市选取应突出代表性和全面性,区域上应覆盖东中西部,城市规模以大中城市为主,应覆盖不同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阶段,沿海和内陆城市兼顾。对试点城市,建议考虑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在能力建设和污染治理专项资金投放、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技术指导等方面进行适度倾斜,以激励机制形成示范效应。 制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技术指南 建议制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技术指南,建立规划编制技术流程,明确规划范围、规划期限、规划目标指标、重点任务、政策机制等部分的具体内容和技术要求,明确规划文本说明和图集的技术要求。技术指南还应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和规模的城市,编制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提出差异化的技术要求等。 逐步建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法律保障和管理规范 建议在修订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确立编制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法律要求,规定“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人民政府,应组织编制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明确规划编制与报批制度,规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通过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核后,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国务院审批”。明确规划的衔接要求,规定“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制定和实施,应与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并确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与任务”等。建议制定出台“开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开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试点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规划编制管理要求等。制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细化规划编制、报批、实施、评估、修订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同时,建议国家环保重点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由环境保护部或国务院审批。

规划的基本要求篇9

1 新时期城市规划设计需求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和需求会随着时代、地区和城市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改变,根据当代城市化水平设计理念,城市规划建设应该不断提高对技术层面上的需求。应该形成以城市动态为基础、立足城市发展战略、利用高新技术实现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化。在这个宏伟蓝图里,需要不断加大对信息技术、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术方式的应用,从而有效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进程。应该着力改变传统的二维空间思想,加入三维空间思想,以三维空间为布局理念,不断引入其他各个方面的因素,比如时间、空间、社会需求、经济需求、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多方面因素,实现新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的新发展,满足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需求。

2 信息技术下的城市规划设计

2.1 新时期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对信息技术的要求分析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越来越偏向于高科技,由于新时期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需求也完成了升级,所以单单依靠以往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所以在这个背景下,规划设计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多层次服务对象、时间空间的精确性要求、类型数据的处理等等都需要城市规划设计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这样才能满足现在城市规划设计的需求。由于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存在着不规范、开发企业各自为战的局面,城市规划设计既然依托信息技术,当然也会出现各种不规范、不智能化、可视化不足等缺陷。当然这些缺陷都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被克服。

2.2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让城市设计图更加美观,这就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数据处理。利用GPS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能够使得规划者对整个城市的基本情况了然于心,同时计算机科学技术的PS技术和CAD技术,能让城市规划设计图设计得更加美观和清晰。另外,通过计算机遥感技术,可以让规划者宏观的了解整个城市的基本地形地貌,从而为更进一步规划城市交通和标志性建筑提供了技术基础。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地理信息系统含盖了整个城市的地理信息,为设计规划设计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地理数据库,同时地理信息系统里的详细数据,并且也提供了空间模型和模型分析,可以让设计者可以从容的计算出各种交通要道的位置和长度,从而促进了城市规划工作的进展。

2.3 信息技术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特点是自动化、高速化、智能化,运用机械代替人脑,实现运算的高速化。而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城市规划,也显现出高效率的一面。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信息共享等等应用能够提高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满足城市规划设计的管理需求。计算机的IO口输入输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对传统图形设计作业进行修正,让设计者一有灵感就可以进行设计,把设计方案体现在图纸上,而不必进行繁琐的画图。

现代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上网人数逐年升高,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也拉进了人们的距离。信息化网络化的崛起,给城市规划设计带来了集思广益的效应,设计者可以在互联网上发起投票或者征集方案,聆听来自城市各个角落的人们的心声,倾听他们对城市设计有哪些需求,通过这些需求的征集,可以让城市规划设计更加人性,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和心理需求。

2.4 信息时代促进了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

现在城市设计人才非常紧缺,设计人员迫切与从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换心得和体会,这样能让设计工作更好的开展,这时候,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作为沟通媒介,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利用网络技术可以成立一个交流平台,各个地方的设计人员和从业人员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流,新技术和新方法得以传播和分享,使得相关研究人员能够更加了解城市规划设计的最新成果,从而促进了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进展。

3 信息时代促进了城市规划设计规范性的建立

现代信息网络化时代,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城市设计中来,设计者通过不断在网络平台上城市设计信息,从而让这些城市设计信息接受人民的审核和评价,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设计者的设计方案,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也会比较清楚,同时他们也可以提出自身的意见和建议,所谓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来自城市各个区域的意见在网络上得到汇总,从而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宝贵思路,也避免了城市规划设计的不合理导致重复建设等问题,对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奠定了基础。

4 结语

我国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而城市化水平正是反映和谐小康社会建设程度的指标。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幸福指数和宜居水平还有城市的经济发展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目前城市规划设计的新需求,不断加快信息化、数字化,才能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效率。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辅助技术高度渗透,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的高速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特色正在弥补传统城市规划中的种种不足。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立足群众的心理需求,提高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为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动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规划的基本要求篇10

抓协调组织。县发改局积极牵头,根据《__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制定了《__县发改局“十三五”规划编制内部分工方案》,明确了各分管领导、各股室承担的各项任务;加强协调组织,多次召集重点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会商规划编制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并协调处理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落实专人,做好专家团队的调研协调工作,陪同专家团队完成各地调研。

抓项目储备。县发改局牵头,全县各乡镇、各县级部门超前谋划,准确把握“十三五”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三同发展”、“三个辐射区”,深入思考发展战略、重点任务、重大布局和重大政策,深度研究,认真论证,生成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可操作性强的重大项目,初步梳理“十三五”规划支撑项目263个,总投资876亿元,预计“十三五”期间完成投资716亿元。策划包装碳纤维航空航天结构件制造、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等51个项目申报省重大项目,总投资262.9亿元,其中中油新能源车用高清洁甲醇汽油等5个项目申报国家发改委七大工程包(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包、清洁能源重大工程包、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工程包、粮食水利重大工程包、交通重大工程包、生态环保重大工程包、健康养老服务重大工程包),总投资8.7亿元;申报长江水道重大项目43个,总投资236亿元;申报现代物流业重大项目12个,总投资34.5亿元;申报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项目2个,总投资40亿元。

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与市上同步,与其他区县相比进度较快。规划《基本思路》(初稿)已完成,并完成了各乡镇和各县级部门的第一轮意见建议征求,正在修改完善;18个重点课题研究和10个专项规划已基本完成;总体规划框架已完成搭建。《基本思路》(初稿)提出:我县“十三五”将坚持“高端、集聚、内生、外向、包容、协调、美丽”发展七项基本原则,奋力打造“一县两区三基地”,即:中国西部高端陶瓷产业基地、__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峨眉前山综合旅游度假区、__同城发展先行区、成都城市群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青衣江畔宜居宜游生态县。

规划的基本要求篇11

10052909(2015)02002805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形势而设立的专业,发展至今,出现专业定位模糊,广度大深度小,就业竞争力受限等诸多尴尬问题[1]。2012年,教育部第四次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下简称《目录》),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被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2013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该专业教育在国内刚刚起步,探索人才培养方法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南京邮电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除同样面临新专业设置之初的机遇与挑战外,还有其独特的发展背景。2013年10月,经江苏省政府研究并报教育部批准,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实行合并办学,组建新的南京邮电大学。在此之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特色专业之一,2002年开始招生,已有11年的办学历史,并已形成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涵盖地理学、规划学、人口学等专业方向的教学科研团队。2013年,根据《目录》(2012版)要求,该专业开始

转型,招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专业第一届本科生。合校前后,专业所依托的院校学科基础全然不同,依据新南邮的学科特色构建专业培养体系成为专业发展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文章从教育部的专业导向、人才市场需求两方面梳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基础定位。结合南京邮电大学自身特色,以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应用要求为导向,寻求信息科学与地理学、规划学的结合点,并据此提出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色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与核心框架。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基本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基础定位应重点考虑两方面要素:一是教育部设置该专业的目标与要求,二是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专业设置导向

地理学和城乡规划专业是我国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两大主要来源[2]。前者以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传统地理强校为代表,主攻宏观层面规划,擅长理论探索、机理剖析与经济社会综合分析;后者以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等建筑学老八校建筑老八校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最早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相关专业的八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为代表,主攻微观层面规划,擅长空间设计与形体表达。两者各具特色,各有专攻。

1998版《目录》中涉及城乡规划的专业有地理科学类下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土建类下属的“城市规划”。这一专业设置与上述两大源头相对应。2012年《目录》调整,城乡规划相关专业仍为两个,一是地理科学类下属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二是建筑类下属的“城乡规划”。与1998版《目录》相比,保留了地理、建筑两个学科门类下的城乡规划相关专业设置,但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专业。结合2012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见表1)不难发现,教育部认可并引导地理学、建筑学下两规划专业各自特色发展。地理学下属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区别于工学下属的城乡规划专业,做到强化主线,收缩口径,夯实基础,对口应用——立足宏观、中观区域层面,以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强化综合分析能力培养。(二)人才应用需求

教育部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置的发展导向是否适应市场对规划类人才的需求,是专业定位必须要论证的第二重标准。

如将城乡规划系统细分,可分为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两个方面。仅就规划管理来说,地理学专业背景的规划工作者往往具有相对综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具备作为管理者的全局意识与综合协调能力。

规划编制工作又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的区域尺度层面。具有地理学专业背景的规划工作者擅长区域分析与经济、社会综合分析,在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宏观层面规划中发挥核心作用并承担大部分工作,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一中观尺度规划工作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具体某项规划工作,其工作流程又可划分为规划分析、规划方案与成果表达三个步骤。在成果表达的制图工作中,地理学背景规划工作者确有一定劣势。但在规划分析和方案设计阶段,地理学背景规划工作者发挥的作用与建筑学背景规划工作者旗鼓相当。

综上,地理学背景规划工作者往往具有系统全面的知识储备和突出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各类规划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见图1),不可或缺。强化地理学基础、重视机理分析能力培养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也完全符合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二、信息科学与地理学、规划学学科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科学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作为空间科学与信息科学的重要结合点,技术发展与应用已较为成熟。与CAD等绘图软件相比,GIS(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的特点与优势在于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与分析,能够有效管理和处理海量数据,关联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某种程度上可认为是绘图软件与统计分析软件的集成。

在美国,GIS已成为专业规划师的标准工具,脱离GIS的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几乎不存在,GIS用于地图处理、规划管理、分析与决策支持、公众参与等方面[3]。在我国,GIS在规划领域的应用相对有限& mdash;—在规划管理系统的设计构建中应用广泛,在规划编制中应用较为粗浅,主要用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分析与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规划选址分析。规划工作者如能全面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其软件的规划领域系统应用,则能顺应这一趋势,在规划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大数据时代海量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与发展成熟但应用不足的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相比,大数据时代空间数据获取与应用则呈现出海量数据、先进技术与跨学科创新思维三大特征《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指出,数据本身、技能与思维是大数据价值链的三个构成。 。

随着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阿里、京东、亚马逊等电子商务公司与腾讯等网络服务运营商掌握海量用户数据。随着智慧城市理论的兴起与“物联网”的建设,行政管理机构也将成为大数据的掌控者。海量数据如何提升城乡规划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大数据如何为规划所用,相关研究也陆续展开。

国内外有学者通过挖掘网络数据、居民行为数据,对居民时空行为、城市空间与城市等级体系进行研究[4]。如以百度指数为依据对比分析城市间联系强度[5],通过微博数据挖掘分析网络社会空间特征[6]等。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已从利用单一GIS 软件向多种信息设备相结合的阶段转变[4]。

针对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国内有学者积极开展现行规划体系的“智慧”响应探索,提出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三大层次的规划建设中应用智慧城市数据信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思路与要点[7]。如城镇体系规划层次借由新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充分挖掘区域内各城市优势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城市总体规划层次应考虑采取合适的路网形式,合理规划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等。

这一背景要求规划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的数据获取与挖掘方法,探索并掌握大数据规划应用的方式途径。

三、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色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基本原则

南京邮电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应在满足专业基础定位要求的同时,结合院校优势学科——信息科学、地理学、规划学三者的交叉领域,以地理学、规划学为基础,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色。其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夯实地理学基础、围绕规划应用主线、突出空间信息挖掘与分析能力培养的原则。

1.夯实地理学基础

地理学基础理论、方法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区别于工学下属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内容,体现专业定位的基本要求。通过基础必修课程学习,了解地理学基础理论框架与范畴、边界与特色,掌握学科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根基。课程设置中,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地理学基础课程必不可少。

2.突出空间信息挖掘与分析特色

大数据时代,应强化网络数据挖掘与信息设备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等理论方法的学习与能力培养。为此,应以数学、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系统强化为基础,通过设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数理统计应用等与地理、空间规划相关的信息技术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

3.围绕规划应用主线

无论是地理学基础分析能力的培养还是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的训练,最终应落实到进行空间分析、指导空间规划上来。城乡规划应用是专业教育知识体系构建的主线,相关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都应围绕这一主线展开。因此,城乡规划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对于夯实专业的基础定位至关重要。为使学生对城乡规划领域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等有相对全面系统的认识,城市规划原理、城乡规划学导论等应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二)课程体系框架设计

以上述原则为依据,结合南京邮电大学学科设置特色与要求,初步设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该体系包含专业基本知识、专业特色知识两大模块,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两个层面设置课程(见图2)。其中,专业基本知识模块强化地理学、规划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专业特色知识模块突出空间信息获取与分析特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通识教育层面,设置高等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除高等数学外,其他课程均为学校特色公共基础课程。此类课程为培养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奠定了扎实的数理基础。

专业教育层面,将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乡规划学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等全面系统介绍学科基础理论、概念、方法的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将城市地理学、计量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深入介绍分支学科发展及强化实践应用的课程设定为专业课程。

这一课程体系仅就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设定。在核心课程之外,可根据需求选择性设置地图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社会调研方法等辅助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掌握专业分析研究方法。具体课程体系建设中,还需针对课程设置顺序、各学期学时与学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大纲编写等深入研究。

四、结语

目前在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的研究与实践领域,空间信息采集、挖掘与分析技术应用相对粗浅,存在领域狭小,工具单一,深度不足等问题。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方式的变革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化,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空间分析思维与技术必将在规划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应考虑增加信息类课程的设置以迎接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分析应用的挑战,而信息技术类专业,应针对不同领域的需求,增补相应领域的基础知识课程。如面向智慧城市建设应用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应对规划原理、规划基本分析方法等城乡规划领域基础知识有所了解。

上述背景下,文章结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定位和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提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为后续学校本专业培养方案设置拟定思路,并为其他院校该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郁青.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体系构建新路径[J].闽江学院学报,2014(1):103-107.

[2]陈昆 仑,李 丹,王 旭. 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22-25.

[3]宋小冬,钮心毅.城市规划中GIS应用历程与趋势——中美差异及展望[J].城市规划,2010(10):23-29.

[4]秦 萧,等. 大数据时代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13(9):1352-1361.

[5]熊丽芳,等. 基于百度指数的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网络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3(7):67-73.

规划的基本要求篇12

今天,召集大家在这里召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国家、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把思想统一到国务院、省、市政府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要求上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和修编,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要工作,中央领导对规划修编工作寄予厚望,高度重视。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充分发挥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调控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的调控作用。总理最近批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要以节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为根本指导方针,坚决防止借规划修编名义随意扩大建设用地规模。7月12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座谈会,曾培炎副总理在座谈会上指出,保护土地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各地要进一步明确规划修编的指导方针,即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重点控制建设用地,大力推进节约和集约用地,充分挖掘用地潜力,统筹规划各类用地。8月11日和9月7日,省、市政府都就此项工作分别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

当前,一方面我国土地后备资源日益减少,耕地保护任务艰巨;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生态改善等各方面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土地供需矛盾十分尖锐。所以,新一轮规划修编丝毫不能放松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应该说,国家耕地保护的大政方针和总盘子不会变,在此次规划修编中也不能降低保护耕地的要求,更不能借机随意扩大占用耕地面积。任何期望通过规划修编达到降低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想法都是与规划修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是与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方针相违背的。把规划修编的认识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就是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的根本指导方针,坚决克服随意扩大占用耕地的思想倾向。这是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也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对此,我们一定要看清形势,提高认识,明确此次规划修编的目的和意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领导关于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上来,统一到国务院、省、市政府对规划修编工作的要求上。

二、抓住重点,积极推进,认真做好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

国务院决定,在开展规划修编前,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3月份这段时间,做好各项前期工作,为明年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做准备。根据国务院、省、市政府要求,我县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应抓住以下重点,积极推进。

一是认真开展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工作。规划实施评价是修编规划的前提,也是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县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1997年开始修编,20xx年12月批准实施。由于上一轮规划修编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是基础调查不够深入,数据资料不够准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规划不能完全衔接,规划建设用地预测不到位,耕地保护缺乏刚性措施,特别是对乡级规划研究不够,造成规划调整频繁。为了吸取上一轮规划编制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认真研究和评价,提出改进规划修编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增强新一轮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扎实做好基础调查工作。基础调查研究工作涉及社会诸多方面,县发改委、城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制定出行业发展规划思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搞好土地利用现状、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潜力、土地供需平衡、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战略、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与保障措施等项专题研究,为编制规划大纲做好充分准备。为了使基础数据更加详实可靠,全县要开展土地更新调查工作,彻底摸清全县土地资源家底,为切实提高规划修编质量创造条件。

三是重点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研究。我县地貌形态以山地、丘岭为主,耕地保有量为99.8万亩,人均耕地仅有1.51亩,土地资源十分紧缺。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将起来越突出。因此,在新一轮规划修编中,我们要更加重视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认真研究加强耕地保护的对策和措施。要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治,继续抓好以“空心村”、砖瓦窑场、工矿废弃地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整治”,确保全县耕地总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为规划修编奠定基础。

四是科学预测建设用地需求。要根据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要求,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资源现状、城市化水平、人口、城镇规模现状等方面因素,科学预测未来建设用地规模,并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 地减少挂钩,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布局,坚决克服和纠正贪大求多、不切合实际、盲目扩大用地规模的做法。在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需求的同时,重点保障小城镇建设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盘活闲置土地,从根本上实现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五是加强相关规划衔接。要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衔接,在“十一五”规划中充分体现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要求。城市规划、村镇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建设用地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要服从总体规划。要按照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有利于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研究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和政策性,提高县级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圆满完成。

规划的基本要求篇13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是具有发展性、创见性和开拓性的能力;其培养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训练和发展。但,目前国内外许多各类学校都将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各类学校也都利用考试来考察学生对每一门功课的学习情况,有时还被用来评价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师教学的效果,体现了考试环节的重要性。然而,传统的考试模式基本上是一次性定时闭卷笔试,造成了许多不可避免的弊端:容易造成学生平时放松学习,考前突击复习,考试成绩带有偶然性;考试以记忆型的知识为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无法反映出来,考试成绩带有片面性。因此,国际上技术先进的国家早就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近年来得到了更多的国家重视。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脑力劳动取代体力劳动成为必然,这就要求重新认识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重新确定教育目标、构建新型的课堂教育模式,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更新建立教育评估体系,大力调整教育结构,而作为教学效果的考察手段——考试,也必须进行改革,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特色

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是该专业核心课程,一般而言,此类课程是该专业专业课程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该类课程教学要求师生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较好的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极强的专业主干课程。因此,目前在国内高校教学中,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采用实践教学方法,以学生手绘或采用电脑利用软件进行做图为主,教师对学生做图进行指导和对做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为辅的教学模式,以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设计技术要点和关键环节,强化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因此,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构思思维和较好的交流或口才表达是掌握设计课程内容精髓所在,也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需要的目的所在,是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的主要特色所在。

3、考试改革的实践

作为工科性质的专业设计课程,既要具有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构思和绘制图件能力,要求高、难度大、综合性强。要真正教好或学好此类课程,必须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严密的逻辑思维,掌握分析方法,懂得规划设计程序,有思想、有理念,会做图、会表达,能书写完整的说明文字,并没有平时作业,对待这样性质的设计课考试改革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如何强化平时做图训练、考察与最终成绩的评定相挂钩,则成为此类课程考试改革的基本思路。

3.1强化基础理论,建立框架体系和知识脉络

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基本上每门课程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有其自己的基本理论、构思方法、规划设计技术程序、原则和相应的规范要求,规划设计有各自的内容和要求,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体现城市规划的内容。虽然各自规划设计的范畴和内容不同,但此类设计课程在教学体系上前后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城市规划层次具有相应的等级性,具有共同的基础理论,这些内容作为基础知识提纲携领地在设计课程中进行了大跨度的综合,使学生对设计课程知识体系有了宏观了解和把握,形成前后较完善的设计课程专业知识脉络。

3.2强化基本技术训练,形成严密的技术路线和逻辑思维

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是不同层次和类型的设计课构成的一个规划设计体系,每一设计课程都是一个完整的规划设计体系,规划设计时必需根据其基本理论按照其特点、规划程序、规划设计技术路线和基本制图技能与方法进行教学,确保学生在规划设计训练中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由于每一规划设计层次和类别都有自己的关键技术、重点和难点,这些是学生训练中应该注重的核心问题,只有通过规划设计理念、方案构思、操作程序、图文并貌和优秀表达,才能培养学生系统的规划设计思维,达到每一设计课程教学要求。

3.3弱化传统考试,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考试通常作为了解和掌握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从古到今一直延续着,对城市规划专业而言,也并不例外。而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时间大部分为学生针对教师给定的题目或要求范围进行规划设计,课堂理论讲述时间很少,学生应对考试更为自如,但对其花费大部分时间进行规划设计的图纸评定较为弱化,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规划设计方案的正确对待,更不能强化独自进行规划设计的动手能力。所以,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对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的考试对问题一直进行探索性的改革。

3.3.1强化平时训练

平时训练分为综合规划设计实践和方案讨论与汇报。设计课程教学一般安排少数课时的理论讲述,重点是布置规划设计方案,按不同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要求学生独自完成一套规定的规划设计图纸和相应的文字说明,培养学生自己对规划设计方案的基础资料分析、方案构思、方案绘制及修改等能力,教师对其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解答,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诊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学生规划设计过程中,经常组织学生对规划中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拓展学生思维,在设计课程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规划设计方案汇报,让其余学生对其进行评阅,不仅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更让学生能了解到其他规划方案的优缺点,弥补自己规划设计方案的不足。

3.3.2弱化或消除传统考试

期末考试特别是期末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基础理论、相关概念及有关的技术要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并适当出一些综合性分析和发挥类型的题目,其试卷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70—80%左右。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理论课时较少,基础理论大多数是原则性或规范性的文字,其大部分课时是学生在原则和规范要求下,进行自己创造性发挥,其成绩的好坏一般是由学生规划设计成果和汇报表达来确定,无法用具体的理论闭卷试卷考试来衡量。同时,随着我国《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和实施,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教学计划也得到了修改。目前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的期末考试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取代,要求结合自己规划设计的方案成果把本门设计课程的基本理论、规划程序、方法和技术要点等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规划方案有较完整的文字说明书,最终成绩由图、文及汇报表达综合评定,其中方案占50%,说明书占30%,表达能力占10%,创新性占10%,这种成绩评定模式取代传统的考试模式得到了学生普遍欢迎,全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能手能力和技能。

3.4考试改革的效果

改革总时针对现行存在的问题,是避免不合理或过时的规定而言,是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对城市规划专业而言,随着规划理念、原则、法规等变化,及社会对人才新的需求,专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教学手段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专业发展趋势要求。

3.4.1综合概括与协调能力

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必须综合分析研究规划设计场所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等多项领域的资料,国家的政策方针、上一层次的规划要求,当地政府政策、发展计划与规划设想等要素对规划设计的影响,运用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知识,综合协调或解决规划中所到的各种难题,科规划设计方案,服务于城市。因此,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由传统的考试模式改为开放式后,可以使学生的综合概括与协调能力得到训练和进一步提高。

3.4.2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与协调能力

任何规划设计方案的形成都要有一个从开始朦胧到逐步明析的过程,既要考虑现状,又要考虑发展,其中充满了艰辛的脑力劳动,需要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理所当然地为学生培训规划设计构思的能力提供了平台。通过方案的构思、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及方案的比选可大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协调能力,随着方案的不断完善和规划深度的增加,这种能力也会得到深化。

3.4.3动手操作能力

每一门设计课程,都需要手绘或电脑绘图,这不仅要求表现规划意图和构思,所绘图纸还必须符合国家的规定、政策和技术规范,因此,规划设计课程所绘制的图纸,培养和训练了学生具备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专业素质。

3.4.4科技写作能力

规划设计说明书是规划设计课程必备的教学任务和内容,也是规划设计方案或成果必要的技术文件,因此,在设计课程中,说明书须按照科技写作要求进行,要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语言规范、行文得体。结合规划设计方案,编写规划设计说明书,可使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得到普遍的锻炼和提高。

3.4.5演讲汇报能力

规划设计课程不仅要学生完成相应的规划设计内容,还要求学生间不定期的进行方案讨论,思维交流,以达成团体协作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完成之后,还要求学生能对自己的规划设计成果进行正规汇报,使学生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提前具备规划设计单位人员必备的业务素质。

4、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城市均会出现一个急剧发展阶段,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将面临新的课题。由于城市设计课程是以城市为对象,而城市形态、功能、格局、规模各异,城市所处的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各有不同的特色,对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将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此类课程的改革还要求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展,故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围绕一个主题,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强化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其创造性提供良好的平台。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