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城镇规划论文

摘要:茂兰镇小城镇规划建设再次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立足于茂兰总体上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不高的实际,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和提升支柱产业,更加注重小城镇规划建设对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
城镇规划论文

城镇规划论文:市政规划论文:城镇新区市政规划思考

本文作者:李双贵 单位: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当前的新城新区规划建设正处于新旧交互的时期。陈旧的规划设计思想和评价标准依然盛行,新区的规划依然复制几十年前老城规划的旧模式,产生了许多违背人性的规划设计原则,造就了机械、割裂的城市空间。与此同时,很多新的规划理念和模式出现,试图打破传统的规划设计模式,新型的新区规划设计重视现状的经济模式,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并在城市空间上尊重场地的周边现状背景,了解区域的发展需求,在经济、区域发展战略、区位、自然地理资源田间条件、产业现状等诸多因素下得出适宜新区的功能组合。

市政基础设施是新区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该如何发展呢,而绿色市政已是新区建设的必然选择。绿色市政是通过采用市政新技术,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构建创新型、环保型、知识型的现代化绿色市政设施体系,实现市政设施低碳化布局,同步实现市政设施的数字化管理,保障城市安全。

建立科学的理念

1低碳发展突出低碳生态,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念,逐步使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比例接近20%,绿色建筑占建筑总数接近80%,拒绝高耗能、高排放工业项目。

2低冲击开发

1)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通过拓展空间、连通节点、空间预留等地下空间的开发,优化与挖掘空间存量,探索立体化再发展的新途径。

2)树立绿色市政的生态理念,以高效、优化、生态的系统和资源、能源的循环再生实现节能减排,实现市政设施低碳化布局,构建创新型、环保型的现代化绿色市政设施体系。

a.采取低冲击开发模式,使建设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小到低程度。特别是对低冲击开发模式的雨洪水综合利用、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减轻洪涝灾害;

b.建设清洁能源系统,推广太阳能以及其他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

c.打造三网合一的经验丰富通信系统,采用光纤接入技术,建设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三网合一的现代网络通信系统;

d.推进城市综合管廊规划和建设。

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

1)建设水资源梯级循环利用系统。山西是全国水资源贫乏省份之一。全省水资源总量只有142亿m3,地下水资源储量约93.1亿m3,但可采水资源只占45%,且多分布于盆地边缘及省境四周,在全国各省区中居倒数第二位,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5,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4.3%。故新区水资源和供排水系统以节水为核心目标,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构建安全、高效、和谐、健康的水系统。

新区用水主要包括综合生活用水量、道路、绿地浇洒用水量、景观用水、产业用水量等。在水资源配置上,根据用户的水质要求不同,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首先利用再生水,其次利用地表水,尽量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新区采用分质分系统的供水方案,设置城市自来水系统、再生水系统及雨水利用系统,满足各类用户用水需求。人均生活用水指标控制在120L/(人•d)。新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或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在有条件的城市可采用截流初期雨水的分流制排水系统,中水回用率达60%以上,逐步实现雨水资源化。以达到减缓洪涝灾害、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雨水资源化之目的。雨水利用是一种综合考虑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要求,建立包括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将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蓄水冲厕等城市杂用水的技术手段。城市雨洪利用可大致分为直接利用(回用)、间接利用(渗透回灌)、雨水调蓄排放等,结合防洪要求合理选择蓄滞洪区。融合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景观塑造、水资源综合利用于一体。

2)建设清洁能源系统。山西省是煤炭资源丰富,也是全国煤层气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但是长期以来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天然气、煤层气以及其他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很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导致了大气污染严重,环境问题亟待解决,而提高品质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优化能源结构,是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和过境天然气等资源作为一次能源,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所需,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建设气化山西的重要途径。建设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新区发展的新目标。

在输能系统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能源处的压力,提高输配系统压力,增大输送能力,增强输配系统的性,并按照一网多能的要求合理选择输配系统各类设计参数,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供应系统。市政管线全部埋地敷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布置或预留地下干线综合管沟,收容地下电力、电信、供热、供水等管线,同时适当布置和预留地下支线综合管沟。市政管线严禁架空布置。

建筑能耗总量在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中约占1/3,因此,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符合全球发展趋势。新区建设必须强化建筑节能,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各阶段节能标准,实行分户控制、分户计量。未执行节能标准的建筑严禁建设。建设市政设施公园,在绿廊里集成“污水厂、再生水厂、变电站、垃圾转运站”基础设施,并实现公园化;污水处理构筑物全部采用地下式设计,上部覆土绿化,以保障厂区变成城市花园景观。

3)建设三网合一的通信系统。采用光纤接入技术,建设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三网合一的现代网络通信系统,实现光纤入户。城市电信系统的布局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地面网络逐步被地下网络所取代,因此地下电信网络与地下管网、工程、景观等都将出现交汇和矛盾,所以,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当对既有线路、新建线路与周边环境和居民需求的配合进行考量。

为了节约土地和地下空间资源,信息系统应充分采用新技术,将无线网络、电视网络、电信网络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共享的媒体终端,建立可以承载业务发展速度的硬件网络,为城市服务。信息系统的发展需要一个统一的网络规划,而不同的运营商和业务拓展需要的网络条件是不同的,因此,电信工程规划应当针对目前技术趋势进行而完整的规划和设计,将多运营商的机房、基站、管道等整合共建,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网络体系,即科学规划,保障服务。

城镇规划论文: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论文关键词: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措施

论文摘要:结合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就发展动力、基础设施的配置和逆向城镇化进程作了进一步的思考,继而提出了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对策,以求在城镇化进程中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砀山县政府聘请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砀山县城总体规划重新进行了修编,现该规划已经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但对规划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1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特征

安徽省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砀山县又位于安徽省最北端,该地区小城镇发展呈现出滞后于其他地区的明显特征。

1.1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来,砀山县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增长后劲不足;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质量和效益都不太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深加工业发展不足,优势资源转换不多;企业组织结构不够优化,大企业、龙头企业少,只能依靠中小企业维持着经济发展;地方财力十分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城镇和升级产业。简单地说,砀山走的是一条农业主导型的经济发展之路。随着农业弱质性的进一步显现以及农副产品特别是水果市场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这一发展的低效性已经暴露出来;同时,随着周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这一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1.2要素资源短缺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尚处在原始的资金、技术积累的阶段,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由于发展相对落后,砀山的要素资源积累能力低。2003年,砀山县的地方财政收入位居全省61个县市第46位;人均财政收入不足百元,位居全省倒数第5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2194元,仅是安徽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人才、技术短缺。全县工业企业中,科技工作人员不足百人,其中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只有1O多人。产业结构的表面合理性掩盖了产业结构深层次的不合理。按当年价计算的砀山县的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由1995年的54.7:25.4;19.9调整到2003年的45.7:22.6z31.7符合世界模型的一般规律,有其合理性。但深层次地看,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带来深层次的质量提高,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链条较长、附加值较高的对工业经济特别是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制造业比重过低,仅为19.78。产业结构仍然以及时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技术基础薄弱,主要为由及时产业延伸出来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的层次和效益低下,主要是个体经营的小规模服务业,功能局限于每月传统的固定时日的简单集市贸易,辐射范围也仅是城镇附近的乡村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呈现出要素资源短缺、产业结构低度的特征。

1.3城镇化水平低下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分布密度较小,开发强度偏低,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也较小。2003年底,砀山县城市化水平约为20.6,远低于全省水平。由于产业、技术与人才的集聚度不够,小城镇功能薄弱,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较弱目前由于砀城小城镇核心度低,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较松散,呈现小城镇与乡村发展相对均衡及城镇体系结构等级弱化的特征。因此,小城镇发展带有明显的农村集镇特征,仍处在缓慢的城镇化积累的初期阶段。另外,由于教育支出不足,小城镇中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质与量的低下。

2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不足

2.1中心城市经济薄弱

区域经济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表明,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内的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如果中心城市竞争力强将有利于其集聚周边的要素资源,并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经济及产业腹地,一旦其要素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区域经济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否则,缺少中心城市辐射,区域经济就有可能被临近的城市所覆盖蚕食、分割。

2.2推动发展的动力不足

砀城小城镇发展不仅内部动力不足,外部动力也相当匮乏。尽管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有政策上的倾斜,每年有定期相应扶贫款的财力支持。但是由于小城镇发展尚未形成有效的动力机制,这些资助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足以使经济发展出现质的飞跃。一方面,尽管经济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小城镇的发展仍然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与技术的推动。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区域经济中经济同构现象严重,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往往限制在少数技术含量低、有资源利用优势的项目上,造成乡镇企业的发展缺乏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推动力。

2.3基础设施的制约

城镇物质空间环境作为城镇经济发展的硬件支撑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容量与空间。而目前经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的巨大缺口是制约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以交通设施水平发展为例,在砀山县范围内无一条高速公路通过。而作为刚起步的加工工业的发展,对对外交通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落后的交通状况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2.4逆向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动力是经济,而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工业发展普遍力度不足。工业企业的低层次组织不仅使小城镇对周遍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力缺乏吸纳力,甚至小城镇中的一部分居民也亦工亦农,呈现不彻底的城镇化的倾向口]。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向周边乡村地区的经济辐射还相当肤浅,城镇化的推动力也十分有限。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呈现出一种逆向趋势,砀山县由于经济落后,有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流人经济发达地区谋求职业,他们每年带回的资金中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在集镇中买地建房,发展个体经营的服务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小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的人才与资金在推动着小城镇的发展和地区城镇化的进程。

3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措施

3.1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5%左右提高到2002年的39左右,比世界平均城镇化率提高的速度快一倍多,但是目前还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方面测算,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国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时期,由此将创造大量的新兴城镇市场,给城镇经济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小城镇首要的基本职能是为农村非农业经济活动提供场所,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挖掘经济发展的潜能,以此为可能出现的跳跃式发展做好准备。

对于砀城,它首先缺乏明确的投资项目和吸引力,无论是乡、镇的或县的决策者,对其未来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缺乏具体的设想,并且认为发展的困难和阻力都相当大。因此,在规划中将小城镇发展条件划为三个层次:(1)优先建设县域中心城市,使之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县域城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重点发展中心镇。选择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镇,逐渐培育为新的中心镇,使中心镇成为所在辐射区域的产业、经济的核心,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3)合理发展一般镇,因地制宜撤并乡镇,引导一般城镇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3.2基础设施的选择性建设

由于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往往受到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瓶颈的制约,因而在城镇化初期建设城镇基础设施网络是不现实的。鉴于有限的投资能力,只能对基础设施的各项缺口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度作出分析评价,着重于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区域中宏观基础设施骨架的构建,以使小城镇在未来发展中保有进一步完善细化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的可能。公务员之家:

在砀城县域规划中,县域交通网的规划建设与城镇体系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统一和建设时序上相互协调,并适当超前;建设与城镇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城镇之间的快速联系干道;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拉动经济发展。近期拓宽与连霍高速相联接的101省道;远期与周边地区相协商,建成与商毫、连霍、京福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快速干道。

3.3城镇体系的合理规划

经济落后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的松散及小城镇间孤立、单向的经济联系不利于城镇化的进程。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政策要求将小城镇建设纳入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轨道。加强小城镇在村镇地域的经济、技术、政治、人口、信息等的集聚。因此,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首先需要培育自身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发展特色产业,谋求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使在区域中拥有多向经济联系。恰当的职能分工和产业互补有助于区域小城镇化进程,也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区域环境。

砀山县域城镇体系发展可分两步走。

近期: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并重,通过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强化,把砀城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小城市,提升其县域城镇体系的首位度,使县域中心镇的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县域城镇体系结构。

远期:以质的提高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各项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关地区的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中心镇为骨干的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联系紧密现代化城镇体系。

随着安徽融入长三角步伐的加快,一系列新的发展良机将涌现,特别是长三角庞大的资本、产业、市场将越来越成为我省的发展平台,也会成为砀山县的发展平台。东部地区已经迈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徐州都市圈经济已进入快速增长轨道,资本过剩会越来越多,产业转移势在必行,砀山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诸多有利条件。大力实施“科教兴皖”、“大开放”、“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建设区位优势大、功能完善、发展条件好的中心城镇,推进小城镇建设;建立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相适应的城镇体系,带动县域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城镇规划论文:县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有关问题的建议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强化管理力度,我县的城镇建设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县城道路骨架已基本形成,其它各建制镇道路体系初具雏形。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欠帐太多,管理力度有待加强。进入新的千年,我委经认真研究,特就今后3—5年内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加快规划编制,加强规划执法,严格执行城市规划

1、目前县城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好,但由于近几年城市详规投入不足,跟不上城镇建设步伐,无法指导城镇建设,必须加快详细规划编制,使城市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80%以上。

2、所有开发区指挥部必须严格执行详细规划,凡不符合规划的项目和用地均不得出让、拍卖,各开发区指挥部无权更改详细规划。原各开发区都有拍卖广场、绿地、消防区、公厕与垃圾中转站预留地的现象,这种行为要坚决制止。

3、县人民政府成立城市规划委员会,由常务副县长或分管县长任主任,建设、规划、国土、交通、电力、电信等有关部门参加,负责详细规划的审查,或由县人民政府委托县建委组织有关部门审查后审批。

4、为了协调矛盾,建议县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有关问题的建议撤销洞口县洞口规划办,其职能由县规划办直接承担,同时将县规划办由股级单位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

根据《洞口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及各镇总体规划和我县经济发展的现状,确定今后3—5年内县城城镇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新区以开发雪峰大道、湘中农产品贸易中心和1805线过境路南段羊丝坳小区为重点,逐步配套完善县城320国道过境路和1805线过境路北段。老城区建设以配套改造县城大正街、北双拥路、沿江大道为重点,对主要街道逐步实现硬化、美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要完成上述目标,建议县人民政府采取如下措施: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实行分级筹资、分级建设、分级管理,落实“人民城镇人民建”的总原则要求,充分发挥当地镇人民政府的积极性。

按照上述3—5年内的总体目标,政府需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单靠县人民政府确实难以完成,县人民政府可按照道路等级进行分开建设和管理:凡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规划道路宽度在12米以下、未实行综合开发的地段,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筹措资金、负责建设,县人民政府按照工程造价的10—15%给予适当补助;12米以上的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由县人民政府负责筹措资金、负责建设。

2、政府实行宏观调控,按照“谁收益,谁建设”的原则,落实基础设施建设。

新区开发必须实行“先基础设施建设,后土建”的原则。新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由开发商或者开发单位负责建设,其用地红线范围内的一切市政基础设施必须由开发商先行建设。老城区改造工程由县人民政府年初确定改造任务,再按照职责分解到各职能部门,水、电、邮等管线由各主管单位负责改造,并由上述管线所有权单位负责承担部分基础设施改造费用,属交通性质的城区道路由交通、公路部门负责,防洪设施由水利部门负责。同时要形成市政基础设施预留地制度,各单位在开发和建设时,必须征足道路、绿化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凡各建设单位征用的道路预留地、绿化预留地和其它设施预留地,国土部门在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时,必须将预留地的用地证件移交给市政设施管理部门。如开发商或建设单位未征足上述基础设施用地,国土部门不能发给其建设用地证件。

3、组建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站。

按照我县现有的管理体制,县建设委员会既无市政管理组,又未下设市政设施管理的单位,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由规划办负责,而县规划办的工作重点落在城市规划上,对市政设施管理难以顾及。事实上,我县市政设施处于无机构、无人管理的状态。基于此,建议县人民政府成立县市政设施管理站,具体负责市政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人员从县规划办现有人员中调剂,不增加财政负担。

4、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稳定的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来源。

城市基础设施资金需求量大,靠政府临时筹措无法满足建设的需要,按照省、市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建议县人民政府在县财政设立城市建设资金专户,将城市维护税、配套费、建设基金、土地出让金的一部分、车辆增容费等按进度入专户,保障资金的正常来源,同时,实行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

5、鼓励私营、合资等多种形式组建 房地产开发公司,允许有实力的开发企业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商必须依法经营。

全县仅有县房地产开发公司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无法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县人民政府应允许企业、个人、单位利用各种形式组建房地产开发公司,依法经营,防止无资质等级、无证照的人滥炒地皮,不负责基础设施建设的现象发生。建筑施工企业应转变经营方向,利用已有的资金、技术等各方面优势发展房地产业。同时,县人民政府应鼓励开发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从政策上予以优惠,成片成块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可实行税费包干。

三、强化城市管理执法力度

“三分建,七分管”,城管力度需加强。城市管理涉及面宽且广,难度较大,单靠某一个部门无法管好,建议县人民政府采取如下措施:

1、实行路段长管理负责制。

县委、县政府将主要街道的管理划分成几个路段,由县级领导分路段负责。该路段内主要单位负责人的为路段长,轮流值日,路段长负责检查、督促该路段的市容市貌(环卫、车辆、摊担),落实责任管理目标,路段长负责召集该路段责任单位负责人会议,向管理该路段的县级领导及时汇报城管、环卫工作情况。

2、强化专业队伍管理力度,部门配合各负其责。

影响市容市貌有四个因素:车辆、摊担、环卫、广告牌。

⑴车辆管理:交通、交警、农机监理应负责管理好大小车辆(包括农用机车、慢慢游、板车),严禁车辆乱停乱摆,城东、城北的各种车辆停放城东车站;城南地各种车辆停放在城南停车场;在城西的各种车辆停放在招待所停车场。

⑵摊位管理:县城大正路一中至县招待所、双拥路人民银行至电信局街道两旁设无摊担区,由县建设委员会负责;市场管理部门要规范好市场,划行规市,必须设置好肉食、水产、蔬菜专业市场与摊位,搞好服务,规范收费,严禁场外经营与收费。

⑶环卫管理:近几年,县城的区域已把花山、竹山、平溪、高渡、金武、新平等农业村包围了,农村村民的猪、牛粪垃圾都不作农家肥用,任意堆放在公路旁及公共区域上,影响县城及城乡结合部的卫生。这个区域的卫生应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督促村民清扫,不能把猪、牛粪垃圾堆放在公路旁及公共区域上;小街小巷的卫生应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督促居委会落实;单位庭院四周卫生由各单位负责落实;主要街道、公共区域的卫生应由环卫部门负责清扫,坚决落实“两扫一保洁”制度,定人、定位、定职责,实行公开招标。

⑷广告牌管理:工商部门负责审核广告内容,需设置户外广告与招牌,必须经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审核其造型。凡未经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户外广告,一律不准设置。

四、改革环卫管理体制,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卫生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必须切实搞好环境卫生,而我县的环卫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极不协调,必须进行改革。

1、撤销现有环卫管理所,组建环卫公司或清洁公司为企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清运、清扫、保洁。同时,允许社会上另行成立清洁公司参与竞争。

2、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由县人民政府或其委托部门分街道向社会公开进行招标,确定承包范围、价格、工作内容、工作标准等有关内容。

3、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今后3—5年内必须尽力筹措资金建设8—10个垃圾中转站、5—6个公共厕所。各单位必须自费购置垃圾斗1个,公共场所得垃圾斗购置由县人民政府负责筹资设置。

五、统筹管理,加强宣传,协调合作

1、县人民政府成立一个具有性的综合管理机构。

县城管委员会为常设机构,隶属县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主要职责为:负责筹措城管和环卫经费,负责制定城管各项工作目标并分解到各单位,负责对路段环卫管理向社会进行招标,负责督促、检查城管环卫工作落实情况,并有权进行处罚。

2、加大宣传力度。

县人民政府应责成广播、文化、教育、宣传等有关部门利用各种形式对城管法规、环卫制度进行宣传,号召并引导市民做文明市民,对一些丑陋现象要敢于并及时曝光、亮相。

3、实行爱国卫生运动制度化。

县城管委员会要组织宣传、建设、教育、爱卫会等有关单位开展每个月一次大扫除、大检查,检查各单位院内的卫生、“门前三包”区内的卫生、各路段的卫生与管理情况,每月综合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向全县通报。

4、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由宣传、城管委员会牵头,组织建委、团县委、工商、交通、交警、农机等有关部门参与开展文明店、文明车、文明市民、文明单位文明街、文明巷等城区文明创建活动。

5、确保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依照规定有责任代扣、代收城管环卫资金的单位必须切实负责,足额代扣、代收好。县城管委员会要按月清理,如未按规定代扣代收的,由县财政从该单位其它经费中扣除。

以上条款各建制镇可参照执行。

城镇规划论文: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城市规划应对

1.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保持了较高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水平从1977年末的17.5%提升到2010年末的47.5%。城镇化已经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2001年,在国家十五规划中首次把城镇化作为一个独立专题提出,城镇化上升到国家的发展战

略高度1,逐步走入各级政府的计划和议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青睐。然而由于更多的焦点关注到提高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上,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城镇化的发展质量,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1城乡矛盾

在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逐步拉大的。农村地区在收入水平、设施水平和福利保障等许多方面都与城市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管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大量进城农民不能在城镇定居,不能享受市民待遇,二元矛盾并未得到改善。

1.2资源与环境问题

城镇化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的承载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降低了环保门槛,许多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土地利用不够集约,大量土地闲置,土地资源浪费2。此外,中国的城市扩张还面临着资源紧张的压力。目前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有114个城市严重缺水。而能源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许多城市的发展。

2.城市规划与城镇化的关系

城市规划学科是伴随着城镇化进程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发展早期,城镇化进程缓慢,城市规划学科也处于萌芽阶段,理论体系很不完善。工业革命之后,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市迅速扩展,大量人口向城市集聚,导致了后来被称为“城市病”的大量城市问题。现代城市规划就是为了解决“城市问题”而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规划理论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分散主义和集中主义两种理论趋势。前者以霍华德、沙里宁、赖特等为代表,认为城市的各种问题的产生是城市中心过分拥挤造成的,主张分散的城市结构,与大自然亲近,有很强的人文主义色彩;后者以柯布西耶为代表,对现代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充满信心和渴望,体现了理性功能主义的思想。针对不同的城镇化模式,产生了不同的城市规划思考。在这之后,随着主要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趋于稳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走向多元化,关注点深入城市的经济、地理、社会、文化与空间等多个方面,城市规划与城镇化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规划的好坏成为城市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3.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城市规划应对

3.1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水平预测

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测算的重要依据。城镇化水平的预测和城镇化策略的制定,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区位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建设,走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科学地制定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要正确处理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的关系,近期规划目标作为实施目标,远期的发展规模和质量目标要有弹性。

3.2结构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城镇化的研究不能就城市论城市,而应从宏观层面,从区域规划角度入手,统筹区域内的城镇结构体系。要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建立合理的等级体系和职能分工,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引导、调控和保障区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城镇建设,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3.3环境友好的城市发展模式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所能支撑的城镇规模和容量。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规划思路,城市发展规模的预测不能仅仅考虑人口规模的无限增长,而应首先立足对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分析。将城镇化发展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中,综合考虑区域的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重要因素,按照区域环境承载力确定城镇化的发展规模、速度及其布局,保持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

3.4统筹协调的城乡关系

对城乡产业发展、城镇空间布局、公共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保障等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的体制,为农村 人口向城镇转移和聚集、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条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切实增加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容纳能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将社会保障与农地产权剥离,为农民进城及失地农民提供公平的社会保障。 3.5健康强大的城市产业结构 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推动,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动力推动。应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3.6公平公正的城市服务设施

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保障社会公平。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公平公正的配置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公共资源,合理引导城市人口的集聚和疏散。同时,通过合理的规划,提供完善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优化居住空间布局,妥善处理居住与就业的关系。同时,通过改善住房、绿地、公共空间、社区服务等人居环境,提高城镇生活的品质和质量。

城镇规划论文:城镇规划经济发展

提要:半个世纪来,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信息业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城镇体系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就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和当前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些应注意的问题作一些综述。指出我国城镇体系规划一定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国际接轨。

当前,全世界进入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进入了全球经济的新时代,城市作为社会主体,它的地位、作用和空间形态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今天,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可以说,今天,世界上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地与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和上下左右、内外、近远的城市进行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行为,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

就政府行为而方,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

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不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间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阒中国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

1.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

2.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

3.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酱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

但是,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三、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发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3)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4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不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人谈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3)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多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4)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5)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

·协调的目的: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协调的重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协调的内容: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

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4.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5.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6.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下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7.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结语:随着中国经刘发展的国际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济生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城镇的体系。

城镇规划论文:城镇消防规划工业设计

一.现状消防面临的主要问题

1.1消防站点严重缺乏

由于消防站的建设速度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导致大多数地区消防站点严重缺乏,消防站有效责任区面积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4-7km2的要求,不能在5分钟内到达出事地点边缘。

1.2城市布局急需整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使用功能的转变,以及部分地区缺乏超前的、统一的消防发展总体规划。导致部分区域城市功能分区混乱,缺乏明确的功能分区,各城市功能组团间缺乏必要的消防隔离带,“城中村”、“马路经济”、“多合一建筑”等大量存在,留下了大量的消防隐患。

1.3市政消防设施匮乏

各行政区间消防给水管网往往自成系统、互不连通,较多现状供水管网为支状。由于城市的开发建设,众多天然消防水源被人为填平,一些地区市政消防水源的建设未能满足消防供水需求,从而导致供水水源缺乏,使消防供水系统缺乏安全性、性。

1.4消防监督、宣传工作相对滞后

首先,社会上部分人对消防宣传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消防宣传可有可无,做消防宣传只是做表面文章,不能把消防宣传摆在突出的位置。其次,消防宣传缺乏足够的资金,宣传设备和人员数量未能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宣传需求。另外,宣传的形式比较单调,缺乏一定的创新,在农村地区的消防宣传还不够彻底。

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企业主管部门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效益不同,管理模式不同、对消防安全重视程度不一,一些企业内部的消防管理工作职能弱化,消防工作任务加重,而目前消防部门人员有限,监督力量明显不足。

二.城市消防体系的建立

城市消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各个时期,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城市建设系统,也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完善的城市消防体系应以各级政府为领导,会同各相关部门共同建立。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其它相关法规为准绳,把消防安全保障工作视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将消防规划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加强领导,积极协调,保障消防规划内容的逐步实施。建议政府成立由安监、消防、城建、国土、财政、市政、供电、电信、自来水等单位组成的协调机构,负责消防规划的具体落实和协调工作,定期召开消防设施建设协调会。

消防规划经审查批准后,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别负责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由公安消防机构监督、验收和使用,涉及的各有关部门必须责无旁贷地大力支持和协作,保障规划实施。

三.城市消防系统中“硬件”的建设

3.1完善城市消防安全布局

消防安全布局旨在区域总体构成上构筑消防安全总体结构,形成城镇综合的消防安全系统,在总体布局上反映“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使城市总体布局更趋合理化、科学化。

对布局不合理的生产和储存化学危险品工厂和仓库,应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其进行关、停、迁,控制其发展,逐步取消。

对不合理的城中村、旧城区及严重影响消防安全的工厂和仓库,必须纳入近期改造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其采取拆除、迁移或改变生产性质、使用功能等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3.2消防站的建设

消防站既是消防队员工作学习、训练和生活的场所,也是存放消防技术装备的场所,更是保护城市消防安全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公共设施。

确定消防站的数量、规模、站址、级别、责任区范围是消防队(站)规划的主要任务。

3.2.1消防站布局原则

1).城市规划区内普通消防站的布局,应以接到报警后五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责任区边缘为原则确定。

2).消防站的责任区面积按下列原则确定摘要:

标准型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7km2。

小型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4km2。

3.2.2消防站选址原则

1).应设在责任区适中位置,交通方便的临街地段,以利于消防车迅速出动。

2).消防站主体建筑距医院、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商场等容纳人员较多的公共建筑的主要疏散出口不应小于50m。

3).责任区内有生产、贮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单位的,消防站应设置在上述场所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处,其边界距上述部位一般不应小于200m。

4).消防站车库门应朝向城市道路,至城街道办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宜为10-15m。

3.2.3消防站责任区规划

1).消防站责任区以消防站为中心,方便出动,就近划分为原则。

2).以不可或不便穿越的自然和人工设施为主要划分依据。

3).每个消防站的责任区面积按4-7平方公里控制,消防站至最远点距离一般不大于3.5公里。结合新增的消防站,对原有的责任区面积进行调整。

3.2.4保障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落实消防建设资金是实施消防规划的保障,鉴于目前消防基础较差,“欠帐”较多,应加大对消防的投入。

1).应采取制定相应比例的办法,把消防经费纳入城市消防整体规划之中,使城市建设和消防体系建设同步进行,提高城市抗御火灾的能力。

2).建立在地块开发同时按规划要求配套建设标准消防站制度,政府在征地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政策。

3).制定鼓励性政策,鼓励企业、团体、个人为消防建设投入资金。

4).社会保险机构从火灾财产保险金中筹措部分资金,建立消防特种设施专用基金。

3.3市政消防设施的建设

3.3.1消防供水

1).通过对城市供水管网及设施的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城市天然水体和人工水体,以达到城市消防供水的安全性的目的。

2).重点解决供水体系不统一以及供水管网不完善、市政消火栓缺口较大的问题,同时大力改造自然村和旧工业区内存在的诸多问题。

3).重视市政消火栓的建设和管理,并充分利用各类人工和天然水体,多方位保障消防供水。

4).市政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在供水管网末稍及水压不足处设置消防水池、加压泵站,以保障消防用水。

5).在市政道路上新建给水管道,必须严格按120m间距设置市政消火栓,超过40m宽的道路宜两侧设置消火栓。

6).对于暂时无法接通市政供水管网或市政供水管网不完善的地区,应重点建设人工消防水池。并且应保护利用自然水体,多方位地提供有效的消防供水保障。

城镇规划论文:新型城镇化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策略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也同样得到快速的发展,为了改善粗犷发展的城镇化模式,降低城乡之间的差距,我国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措施。在新型城镇化的环境下,传统的农村规划模式已无法达到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美丽乡村的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成为当今乡村规划建设的首要目标。以当前农村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参考国内外美丽乡村规划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美丽乡村规划的建议和措施,以期能为新型城镇化条件下美丽乡村的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乡村规划

1背景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因此,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以及“美丽乡村”两个概念,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乡村建设本身存在复杂性,加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乡村提出了更高的规划建设要求,从而使乡村规划难度增加;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模式的应运而生,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生活环境,但在推广与规划设计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引发了思考。

2传统的村庄规划问题

2.1传统的村庄规划设计不科学

现在大多数乡村规划建设生搬硬套地模仿城市建设模式,将村庄规划成“住宅集中布置、形态、村庄道路布局整齐规整、并配有宽敞的广场及公园”的城市模式,将乡村规划建设成现代小城市,忽略乡村原本具有的形态特征。有时为了过分强调村庄规划布局,不惜推山填湖,破坏原有的生态地貌。生态、和谐乡村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首要原则,而那种过分强调布局形态的规划方案,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相违背,规划者仅仅只是从自身设计角度出发,没能够将乡村现状融入到规划设计中,盲目模仿城市建设模式,很难有效地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2.2风格特色缺乏统一

在传统的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乡村整体建设缺乏统一风貌。首先,在周期长的乡村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村长或者书记换届调任,对乡村建设的专业角度解读不同,导致村庄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风貌。其次,当地居民根据自主意愿来建设房屋,这就导致凌乱的建筑风格,失去了村庄特有的传统风格。长期的村庄建设活动,需要全体村民自觉把控村庄文化精髓,保持传统建筑特色,在满足房屋的实用性条件下,实现村貌统一的韵律美感。

2.3产业和文化特色不鲜明

目前,多数村庄通过亮化、彩化等方式来改变乡村旧貌,村庄整体生活生产的局面未能得到全新的改善,整体村庄文化内涵无法得到诠释,此种速效的村庄规划设计的持续性不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规划设计前期,没能考虑建设有乡村特色的产业,在传统乡村规划设计周期性长的情况下,仅仅依赖政府财政支持,很难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其次,规划设计时未能结合村庄的传统文化,致使村庄的文化特色消失,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乡村传统的文化元素。

3美丽乡村规划的建议

3.1根据现状地貌,整体布局设计

在村庄的整体空间布局规划中,除了参照乡村原本的地形地貌,还应充分考虑村庄现状的居住分布。充分把村庄特有的山川河流、绿化植被以及农作物等元素融入到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打破原有整齐划一的布局模式,从而规划设计出符合当地地形地貌的布局方式。目前,多数乡村充分地利用自身的特征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有的根据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出生态村,有的根据自身悠久的历史古镇从而规划设计出历史古村,因此,只有充分地融入自身具有的优势,才能规划设计出具有特色的美丽乡村风光。例如长乐市江田镇南阳村在规划设计美丽乡村时,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身具备特有的元素,同时结合山水以及独特的山川河流元素,进而规划出具备自身特色的美丽乡村。

3.2利用地理优势,完善自身产业链条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具有周期长的特征,它既要实现生态上的完善,还要实现经济的稳步发展,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需要完善的产业链条提供资金的支持。传统的乡村发展模式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从表象上来看,乡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相互制约,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需结合乡村的本土地理特征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乡村品牌,实现乡村的知名度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城郊村凭借靠近城镇的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从而为城镇提供生活便利,其道路、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均按照城镇标准来规划设计,能够更好地实现与城镇的对接。

3.3统筹配套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与城镇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给水、排水、采暖、燃气等市政管道的敷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前要先做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因为配套设施建设需求资金较大,一般乡村无法独立完成建设要求,因此要求乡村与城市之间、相邻乡村之间应统筹考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如江田镇邦上村在配套规划时,对接上位规划,对村庄市政配套规划整体考虑。

4结论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要想得以实施,必须有一套完整的、适合乡村发展以及具有乡村特色的规划方案。它需要从美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多方面学科着手,既做到不破坏乡村的自然肌理,又要满足乡村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融入文化内涵及乡村特色等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美丽乡村实施建设做好铺垫,才有可能规划建设出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

作者:刘柱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城镇规划论文:浅析城镇生态规划的必要性

在城市化快速进行的今天,千百年来人们生活的城镇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展,成排的楼房取代了原有低矮的平房,城镇的扩展侵占了大片绿油油的农田,坡地和池塘,小时候留在记忆中的绿色和树木越来越少。不仅是城镇中原有的自然风貌,及我们记忆中的生活场所均在逐渐消失,曾经生活的老房子不在了,父辈们喝茶下棋的树木下凉亭被夷为平地,连家门口为我们遮阴的老树也无处寻觅。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新疆各地区新农村及城镇化建设发展得到快速发展,有关小城镇的建设及我国城市化的道路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认为生态规划应成为小城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城镇绿洲空间的构成布局研究以及与居民的集聚互动关系作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天,在新疆绿洲荒漠化现象时刻危害着该地区人们的生存和城市文明的延续,挽救该地区城镇聚居地的绿洲已刻不容缓。中国是世界上较大的绿洲拥有国之一,也是目前世界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近年来随着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沙进人退,此兴彼继,形势十分紧迫,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周边荒漠自然环境及城市绿色环境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重要,也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柯坪县城概况

1.自然概况

柯坪县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属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南面和西面以柯坪山为界与喀什地区巴楚县接壤,东面与阿克苏市,阿瓦提县相邻,西北和北面以柯尔塔格山为界,与乌什县和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合奇县相连。柯坪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征是:气候异常干燥,春夏季多干热风,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无霜期长。从卫星图上看,柯平地处一片浩瀚沙漠戈壁之中,只有的308省道通向314国道,是沙漠中绿洲的典型代表。

2.县城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

在柯坪县的发展中,主要面临几个矛盾。首先,城镇拓展与有限耕地的矛盾。根据人口预测,柯坪县至2016年全县总人口5.7万人,县城人口约2.2万人,2020年全县5.9万人,县城人口约2.4万人。城镇的扩展需要土地,但城镇耕地资源有限,难以支撑人口的快速增长。其次,水资源总量有限与城镇化需求的矛盾。柯坪县城水源为苏巴什河,河水流量稳定,但只能满足规划期内的县城居民生活用水,目前尚有13.3万公顷的宜农荒地因缺水而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水资源尤为紧张。再次,集约城镇发展与城镇绿色空间减少的矛盾。城镇绿化面积十分有限。

二、规划中绿洲空间的构成理念

县城的发展是通过适度的开发建设来实现的,从构建绿色生态、生活宜居的绿洲城市这一城市总体定位出发,城镇可用于绿化的土地面积十分有限,面对新的挑战:用什么样的城市发展理念去平衡县城周边脆弱自然生态环境与拓展的城镇人工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柯平县城的生态规划中,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我们提出了三种规划理念。

1.绿色细胞单元

一个有效的绿化系统应该是把各个绿化植物组成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单一植物种植的方式不利于生物多样,事实证明,混合配置的生态效益更加可持续。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引入生物学中“细胞”的概念。具体以某些固定数量、种类和属性的植物作为“细胞”,绿色植物细胞自然地“散落”在城市的各处,形态各异、变化丰富,形成绿色细胞生长的起点,组成绿色组团、绿色廊道或绿色场所的单元。即“绿色细胞单元”,该单元生于自然,长于秩序,转为功能,构成整体,各单元均由三到五种植物配合组成,可体现生物多样特点,更加有利于细胞单元内各植物的生长[1],本规划中采用了三种细胞单元形式,(即点状、线状和网状),通过各细胞单元微生态环境之间的整合形成县城绿色整体形态的有机特征。

根据柯坪当地地理气候条件,树种的选择上确定以乔木为主体,因乔木占用地面空间较小,遮荫效果好,可以作为行道树和庭荫树的主要树种,对县城绿化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乔灌木的比例为2∶1,有数据表明,这种复层结构的综合效益(如释氧固碳、蒸腾吸收、减尘杀菌、减温防风等)是草坪的4—5倍,而维护费用仅为草坪1/3,同时,更利于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可较大程度地提高总叶面积及绿化覆盖率,同时使得景观层次丰富,季相变化明显。综合以上因素,初步确定“细胞”的构成为十颗乔木、五颗灌木、四分之一绿地(在后文中我们称之为“细胞单元”)。

在“绿色细胞单元”树种的选择上,由于柯坪县城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受内陆干旱气候受恶劣自然条件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乔木树种以适于本地生长的云杉、国槐、刺槐、新疆杨、垂柳、柽柳,白腊、垂榆等为主,灌木树种以丁香、红刺玫、黄刺玫、连翘、山养麦等为主。同时,大量发展如爬山虎、五叶地茎、山荞麦、爬地柏等藤木和地被、草坪植物。

2.由细胞单元组成绿色廊道(沿人工水系统和空间形态组成展开)

细胞单元的另一种形式为绿色廊道,对城镇景观美化及休闲步行走廊公共活动区的形成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县城规划中由绿色细胞通过各种组合方式构成绿色廊道,其中最主要的是绿色步行廊道,它贯穿了县城居住区道路、广场和公园步行路,发挥着重要的游憩功能,在形成优美风景的同时,也代表了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和综合功能的城市绿地形式,它不仅形成了城市中的生态自然系统,而且为维持生物多样性,形成优美环境提供了保障[2]。

3.由细胞单元组成绿色场所和绿色网络

在城镇中,人们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场所来游玩、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以及展现自我、建立社会生活和创造文化,绿色场所正是给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3]。绿色单元通过各种组合方式形成某种特性,这种特性包括“硬质或者软质绿化的材料,质地、形状、肌理和色彩”,所以,每个绿色场所都是的,体现出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也包括更多无形的文化交融,比如城镇中的公园、广场,是某种经过人们长期使用而获得的印记[4]。

随着城镇规模的逐渐扩大,将绿色细胞单元、绿色廊道和绿色场所等逐渐发展为绿色网络,将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庭园、苗圃、自然保护地、农田、河流和滨水地带等纳入到城市网络,形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效、有一定自我维护能力的绿色动态生态体系,即绿色网络,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协调。(如图2)#p#分页标题#e#

三、创建基于绿色理念的县城生态环境

基于上述理论,本县城绿化生态环境由点状单元群,线状单元群和网状单元群共同组成。

1.点状单元群的确定

依据柯坪县的地理气候、水文资源、山脉走向、风流风速、城镇结构等自然地理环境,在绿化组织中考虑到多样植物的合理性、科学性、实践性的综合搭配要素,尽量表现出在一年四季中观其花、闻其香、赏其绿、谈其美的绿化效果。将点状的绿色细胞单元分为三个类型(见图2):状绿化细胞单元,十颗乔木、五颗灌木、四分之一绿地组成,这种细胞单元主要应用于公园广场需要大面积绿化的场地;B步行道绿化单元,五颗乔木、八颗灌木、四分之一绿地组成,主要应用于人行步道,特点是形式灵活多变,组合方式不受拘泥,适用于蜿蜒的景观小路;C:行道树单元,十颗乔木、三颗灌木、五分之一绿地组成,适用于城镇主要道路的绿化,特点是形式规则严整,可排列成整齐的行道树绿化或者树阵。这三种形式可单独存在,也可相互穿插组合,根据现场绿化环境而变化。

2.线状单元群的组成

线状单元群主要由机动车道路两边的行道树绿化和步行道绿化组成,是指栽植于道路两侧,有一定间隔的植物,具有美化环境、遮阴防风、调节气温、降低噪音、净化空气、指示交通安全等功能[5]。基于前文绿色细胞单元理论的基础上,行道树绿化主要采用两种组合方式:A+A和A+C,前者行道树较稀,适用于人口密集区,这样有利于植物在吸收废气的同时也不影响正常通风。后者适用于人口稀疏区,并且尽量向行道树林发展。在树种的选择上,以该地区优良特有树种为主、引进外来树种为辅,选择干枝通直、树姿端庄的树种。

3.网状单元群的营造———以月光湖景区为例

水富于变幻流动,是人类生活富于生命力的体现,是城市空间景观不可或缺的元素[6]。月光湖位于柯坪县城东防洪沟中部,是人工水系,面积1.2公顷,呈片状分布,该地方原本是县城的垃圾填埋坑,后来垃圾填埋场迁往县城南部,在这块地的规划中从生态保护和低碳设计的角度出发,尊重场地的原有肌理,对基地的利用进行生态规划,打造出环境优美、生意盎然的“月光湖”。

月光公园的绿化就如同美女的脸,而点缀其中的小品和景观如同脸上清澈的双眸,所以要在脸上和眼睛上大做文章,使人流连忘返。滨水绿色岸线沿着水体展开,步行道绿化以C+C的形式,具有良好的围合性和通透性,在尊重水面形状的基础上,曲折宛转,凹凸变化,有一种空间围合感和人性依靠感,同时由于视线节点的通达和视域角度的限定,借窄的地方收束视野,至宽的地方扩展视域,通过水岸来达到视域上的对比。月光湖东部的生态园以片状绿化为主,即B+B的组合模式,选择色彩丰富、观赏性强的植物,并且注重季节性的搭配,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的绿化景观。(如图3)

四、绿洲集镇营造

城镇中各个绿色节点被绿色廊道连接,交织成一张覆盖全部县城的绿色网络。其中,在规划中我们精心打造了一条绿色步行长廊,集合了县城中大部分的精彩看点。这条绿色步行长廊贯穿县城十一个地块,蜿蜒1.2公里,从幸福家园小区开始,经过县城体育馆、原市民广场、文化中心活动广场、步行街,到生态园、月光湖、树阵、培训中心广场,再到西湖公园,在规划中不久的将来还会将政府办公广场和双语小学绿地纳入其中。笔者亲身体验了已经建成的步行长廊,漫步大约四十分钟,市民广场放露天电影时的热闹非凡,月光湖的波光粼粼,文化广场的气势磅礴,小径旁雕塑小品的憨态可掬,植物高低搭配,有起有伏,园林区绿树成荫,三五成丛,给笔者留下了一段难忘的体验。

五、结语

中国是世界上较大的绿洲拥有国之一.也是目前世界绿洲城市化程最快的国家,绿洲城市有着本身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这对于绿洲城市的绿色空间的营造是一个巨大的挑战[7]。如何在恶劣条件的限制下,根据城镇自身的特点,打造一个生机盎然名副其实的“绿洲城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一座西北边陲身处浩瀚沙漠中的一小镇为例,以绿色细胞单元为基础,分为几种细胞形式进行多种组合,达到对城镇绿化进行分片分区式灌溉、管理和统计,是一种全新的规划思想,为今后相似条件下的小城镇绿色空间设计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

城镇规划论文:论述城镇规划建设发展对策

一、茂兰镇小城镇规划建设概况与存在问题

1.规划建设结构单一,规划程度低

小城镇规划建设含金量低,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制约着小城镇规划建设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加之近几年来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着基层党委、政府只忙于完成上级项目抽查验收工作,缺乏科学规划建设发展的连续性和多样性,从而加大了小城镇规划建设艰难程度。

2.规划建设取得成就不一

一期规划建设区域内效益低,近年来国家加大城市和小城镇规划建设投入力度,出现了房地产开发商热潮,城市和小城镇规划建设取得很大成就。2003年云县被省级列入小城镇规划建设试点镇的有幸福镇、涌宝镇、大寨镇、茂兰镇。而茂兰镇是全县乡镇中一期开发规划建设效益低镇。经过开发18961m2土地,共计投资723万元,仅可以出让小宗地89宗,回收354万元。最主要的是茂兰镇政府中心区域长期处于“脏、乱、差”的状况(2005~2010年),通过二期投资1173万元治脏、治乱、治差环卫工作和环镇公路、主大街道、次干道给水排水规划建设工作,小集镇新家园建设工作,逐步治理“脏、乱、差”现状,道路成了规范网络系统,给水排水及镇容镇貌明显改善。“小桥流水”的集镇中心区域初步形成。

3.对小城镇规划建设投入不足

小城镇规划建设投入一是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二是市、县、镇财政投入;三是企业、开发商和群众资金投入。应当说几年来国家拉动内需投入到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力度是史无前例的,全镇投入资金每年不少于几百万元,但是乡镇基层几乎无乡镇企业,很少有房地产开发商来投资开发,这样就造就与实际需要投入相差甚远。

二、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措施

1.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茂兰镇小城镇规划建设一期相对滞后,通过二期根治“脏、乱、差”现象,对移民大街进行建设道路、下水道、人行道改善建设,对主大街、茶马古道、环镇公路、老长土路面、农贸市场给水排水1173万元基础工程实施,把茂兰土地管理所、字守开、字守祥农户进行折搬迁,使得小城镇规划建设区域内道路成贯通规范网络系统,取得一个良好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基础。新区进行3600m2土地规划,培育出规划建设高起点的新亮点,走“政府职能+安居工程+科学规划建设”的路子,将会形成道路网络化,市政建设规范化,人居环境美化亮化的集镇中心新形象。

2.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投资条件

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投资条件包括:一是政府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积极“金融、财政、税收”等宏观调控政策,微观放活多样性融资渠道政策,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县政策和资金扶持;二是要把小城镇规划建设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不断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投资力度,使小城镇规划建设内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3.在人是及时资源上做大文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小城镇规划建设最核心关键的问题,不发达地区经济问题,要从发达地区经济模式学习。人作为一切政治、经济、文化最活跃的因素,是及时资源,而经济欠发达初级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人,由于历史、现实人文环境、地理位置限制,人们在山吃山,在山靠山的小富即安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政府部门要用好小城镇规划建设专项资金,搞活社会各方面资金,采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高起点小城镇规划设计模式,树立昆明、大理、西双版纳、丽江民族文化旅游小城镇建设形式。参照爱华镇、涌宝镇、幸福镇小城镇规划建设可持续科学发展成功典型案例,结合民族旅游茶马古道实际,走“政府职能决策科学化+开发商经济效益较大化+群众得益民主化”的路子。

三、结语

茂兰镇小城镇规划建设再次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立足于茂兰总体上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不高的实际,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和提升支柱产业,更加注重小城镇规划建设对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将看到,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社会主义新茂兰镇小城镇在建设的道路上。

作者:郭琼 单位:云县茂兰镇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

城镇规划论文:绿色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

《小城镇建设杂志》2014年第八期

1生态规划原则

1.1整体性原则小城镇的建设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城镇规划水平。对小城镇而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都应从生态和经济整体的角度协调发展。规划必须根据小城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发展优势,因地制宜拟定城镇性质,确定城镇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应研究城镇与周边区域间的相互关系,统筹解决各镇难以独立解决的资源共享、环境保护等问题,发挥小城镇的资源集聚效应,实现城镇区域的协调发展。

1.2可持续性原则城镇发展中只有其规模与自然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时,才能有效地推动小城镇发展,对城镇经济发展产生效益。总体上看,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偏弱,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低。因此,规划建设中应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配置环境资源,注重人与环境系统的协调一致,确保城镇发展规模、工业发展布局不能超越环境的容量范围,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当地经济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

1.3特色化原则小城镇规划之初应对其地理环境、生态环境、资源禀赋、交通及产业基础等条件进行分析,通过对其长期发展方向的定位形成社会实体型、经济实体型、物资流通型、历史文化型等不同功能类别的特色小城镇发展方向。规划设计应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将民族特色文化融入规划设计中。一方面要树立良好的风貌形象,通过生态方法的综合运用组织景观,形成整体的小城镇特色风貌;另一方面,结合深层次的文化建立自己的地方特色,走生态发展之路(见图1、图2)。

1.4可量化原则小城镇具有体现生态理念的天然条件,且其规划相对于大城市更为简单。因此,在生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必须有量化的指标,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对生态环境有重要约束作用的相关指标,如镇区人均用地面积、绿地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等以及基本农田保护范围、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农业有机物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限定,稳步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

2生态规划内容

小城镇生态规划应根据小城镇镇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适宜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生态功能区、指导生态保护和规范生态建设,避免无度使用生态系统。生态规划的内容应基于区域规划、小城镇总体规划以及详细规划等规划体系,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规划范围涵盖小城镇生态系统的相关区域。

2.1宏观层面生态规划宏观层面的生态规划基于小城镇的生态资源条件以及影响因素,明确小城镇整体的规划结构与布局。小城镇总体结构规划可以生态基底保护为导向进行生态分区控制和以城市开发建设为导向进行功能分区控制。对于城镇本身的山水格局,则依托当地自然山水划分保护区域,建立城市设计的生态基底。保护和塑造山体、水体,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环境系统(见图3、图4)。确定综合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包括防洪安全格局、生物保护格局、乡土文化格局、游憩活动格局及自然景观格局。通过森林、湿地、农田、林地、培植的防护林带和隔离林带、旅游风景区等生态空间在城镇建立区域环状绿色生态屏障;对城镇廊道内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平衡,疏通城镇的绿色廊道、修复美化自然廊道、恢复廊道的连续性,建立综合的廊道体系。结合山体轮廓线及水体边缘空间设计,形成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总体结构。

2.2中观层面生态规划在中观尺度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充分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保障将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依据区域流域管理和低影响开发理念,对区域土地利用进行合理配置与调整,采用融入自然的自由模式和弹性开放的理性模式构建城镇及周边组团发展结构。构建绿色交通网络,完善内外部交通组织相互衔接,采用多样化交通方式。充分高效利用土地,又保障足够的开放空间,实现人居社会和自然的生态平衡与和谐共生。设计地面、地下与地上多元空间的衔接,实现平面空间多样化,同时兼顾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交通步行系统的功能融合。构建组团绿地系统,通过绿楔渗透、绿色廊道或人工廊道构建绿网,建立绿化总量的均衡和协调设计。结合动物生态路径廊道设计,设置绿色生态跳板,建立动物栖息地,维持动物的多样性系统。重点关注河湖的保护修复和雨洪资源的开发利用,恢复河湖的自然形态,增强天然水体的自净能力(见图5)。

2.3微观层面生态规划保持原有地貌、植被和动物,结合自然禀赋营造景观特色。依据不同植被、土壤、地形地貌、水文特征采用不同的修复策略,对植被情况较好的地段加以保护。贯彻低影响开发理念,采用社区雨水集蓄与利用技术,设置绿色屋顶、蓄水池、雨水塘等雨水集蓄设施,经由雨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传统水源需求量。同时,通过增强地面透水能力进行自然土壤蓄水,减少地表径流(见图6)。对于群体建筑设计应遵循总体布局紧凑、建筑类型多样组合、功能空间一体化、视觉景观生态化的原则,同时结合风、太阳辐射、水文、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实现设计的自然化。对于单体的建筑应尽可能实现建筑的功能、造型和轮廓线等与自然因素相协调。充分利用屋顶和地下空间,如建设复合功能的屋顶花园、地下或半地下人工造景,采用融入地方文化的设计艺术和建筑材料,体现城镇本土文脉。在建筑节能方面,运用相关技术实现在建筑生命周期过程较大程度地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如建筑墙体采用隔热降温材料,通过绿化降温及被动遮阳降温设计降低建筑能耗。

3结语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发展,以生态理念指导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推动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是今后城镇建设的方向。采用生态规划指导小城镇建设应遵循整体性、可持续性、特色化、可量化的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小城镇进行多层次设计。通过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统筹考虑小城镇生态系统的开发和生态工程的建设,寻求小城镇生态宜居和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与发展需要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以绿色生态的发展目标推动小城镇建设,实现城镇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作者:卜琳 孙江宁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城镇规划论文:城镇规划区范围内集体土地论文

1存在的问题

1.1低效及违法利用长期存在为提高土地收益,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往往对未征收的集体土地进行利用,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问题:①对集体土地的利用大都是以低端租赁为主的“瓦片经济”[3],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且房屋、设施往往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管理难度较大,容易发生各种事故;②集体土地违法利用时有发生,其中一部分是符合国家土地规划和用途管制,仅因为二元结构导致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用于非农建设的“非法”利用,而另一部分则是违反国家土地规划和用途管制、权利瑕疵无法得到弥补的“非法”利用[4];③容易产生矛盾纠纷,集体土地违法利用一旦出现纠纷,现行法律将依据合同违法不予保护的规定,将土地使用恢复到使用前的状态,土地使用人仅能取得支付的价款,其他财产损失无法得到有效弥补,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容易产生矛盾纠纷。

1.2集体土地征收利用新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在现行制度下,这一改革目标的提出就引发了规划区范围内集体土地征收利用的新问题:即规划区范围内集体土地是否与规划区范围外集体土地适用同样的规则。如果适用,允许规划区范围内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那么必将在城镇内形成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长期、甚至永续并存的局面,这与《宪法》第10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规定相违背。如果不适用,即仍然禁止规划区范围内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则即使征收标准有所提高,也会形成规划区范围内外新的同地不同权、同地不同价的现象,规划区范围内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相应的征收工作将很难推进。

2原因分析

规划区范围内集体土地征收利用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我国的集体土地制度本身,特别是农民与土地身份联系的制度设计。同时,城市化的推进与土地制度变革也是引发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

2.1农民与土地的身份绑定《宪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立我国农村实行土地的集体所有制,这种所有制是以“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和国家、而使用权属于农民为特征”[6]。这一制度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只能是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仅拥有生产经营权,从而在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集体土地之间建立起了身份联系;②土地利用者只能是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不能实现社会化流转,使得土地的权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土地的价值难以充分实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双转换”不同步造成了居民身份与集体土地的割裂,使得集体土地与所有权主体均处于尴尬地位,同时集体土地流转权能受到限制,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很好发挥,加之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受到自身素质限制,土地的低效、违法利用问题就在所难免。

2.2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不合理造成我国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集体土地流转制度与征收补偿制度的不合理,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既得利益集团的不让步。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集体土地尤其是集体建设用地不能进行市场化流转,使得农民和集体不能直接获得产权收益。在征收过程中,土地收益在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政府三者间进行分配,规划区范围内外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适用同样的规则:即政府获得土地增值收益,“而农民集体和农民未能分享土地征收过程中产生的发展性利益,只能被动地接受国家法律规定的补偿标准和已经定好的补偿条件”[7]。出于自身利益或部门权力考虑,城市利益集团、地方政府甚至相关主管部门等既得利益集团不愿意做出改变,使得土地补偿标准过低的局面难以扭转,致使农民、集体和政府间极其不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格局长期存在[8]。从法律上讲,集体经济组织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农民是土地使用权人,两者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土地收益是形成目前农民和集体间分配格局的基础。对规划区范围内的集体经济组织而言,随着农民身份和土地性质的转换,其代表农民集体的基础逐渐丧失,公益性角色逐渐退化,使得其占有大量土地收益的合理性日益脆弱。然而实际操作中,不仅没有对既定的分配格局及时加以调整以体现这一变化,反而由于集体经济组织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使得其在土地收益分配中所占比例有扩大之势。

2.3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沿袭先试点、后推广、再到普及和稳步推进这一模式,土地制度的改革也是如此。实践表明,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经取得成功,流转的规模、范围不断扩大,农业效率不断提高。自2000年湖州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实施以来,各地通过试点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探索不断深入,而2009年以来实行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更为土地制度变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应当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改革时机已经成熟。十八届三中全会顺应时事,提出了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改革目标,同时试点探索农村宅基地的流转,开启了新一轮的土地制度改革。规划区范围内集体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农村集体土地,全新的改革目标与相对滞后的制度安排相结合,必然引发其流转、征收过程中的新问题。

3相关建议

法律与制度是市场良性、有序运转的基础。完善规划区范围内土地制度,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土地制度的应有之意,而完善规划区范围内集体土地的主体资格、征收、分配和流转等几方面的制度安排即是重中之重。

3.1明确延续所有权主体资格中国的城市化将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历史进程,身份与土地转换不同步现象也将长期存在,法律应当适应现实的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土地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根基,在国家和农村集体经济之外确立第三类所有权人或者确立第三类土地,都将动摇我国的基本土地制度和公有制的根基,与基本国情和立法精神不符。同时,考虑到仅是因为身份绑定的制度设计导致理论上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主体资格的丧失以及土地处于无主状态,而事实上这些主体都依然存在,并且实践中也是这样认定和操作的。因此,建议修改《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将规划区范围内已完成身份转换的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原主体的延续在法律上进行明确,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资格规定,修复法律漏洞。

3.2分类设计土地转换途径对于规划区范围内集体土地,应当坚持城市土地属于国家的基本原则,将其最终转换为国有土地。同时,为了提高其转换成效,还应以上述目标为指引不断完善其转换途径,具体如下:①对于规划用途为经营性用地的,建议适用市场化的征收途径,土地并入现有的平台进行招拍挂或协议出让,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和受让方签订三方合同,集体经济组织出让所有权,获得土地出让金;国家取得所有权,将其转换为国有土地;受让方支付土地出让金,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一次性解决土地性质转换问题和同地同权同价问题;②对于规划用途为公益性用地的,建议根据公共利益原则仍然采用传统的征收方式进行转换,但需要严格征地范围、提高补偿标准,防止地方政府在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征地后,转换土地性质,以获取高额利益,为此可以规定由于规划调整确实需要转换土地性质的,其差额收益部分仍然归原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所有。

3.3合理调整利益分配格局政府是土地市场的管理者和服务者,若由其占有土地增值收益,成为土地征收的较大受益者,必将侵害农民的权益,混淆角色定位,造成土地市场秩序的混乱[10]。实践中,由土地征收所引发的纠纷屡有发生以及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越来越高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也要考虑到土地价值的攀升往往得益于政府对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在行政管理中付出的成本,按照受益原则和成本补偿原则,政府应当参与流转收益分配。建议政府恢复土地市场管理者、服务者的角色,按照“初次分配基于产权、二次分配基于税制”的原则,通过土地交易税、土地使用税、契税等间接方式参与分配,使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直接获得大部分的产权收益。这一建议主要针对集体土地市场化征收方式下的利益分配。而在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间的分配中,应加大对农民利益的保护,由农民分得土地收益的绝大部分。考虑到虽然集体经济组织的公益性角色大大退化,但仍部分承担了维护农民生存发展权、吸纳农民就业的职能,因此也应当获得一定数额的分配,但其份额应减少,并且其所获份额以实物资产为宜。

3.4弹性赋予集体土地权能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土地的资源价值,对于规划区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不含宅基地)应当以“同地同权”为基本原则,赋予其与规划区范围外集体土地相同的权能,适用同样的流转制度,但考虑到集体土地最终将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转换为国有土地,土地利用与转换的关系需要协调,因此这种流转应当以中短期为主。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科学的土地转换总体计划并严格执行,实现集体土地分期、分批转换。对于短期内(如1个计划年度内)即将进行转换的土地,不再允许其进行新的流转,其他土地的流转则不予限制,但应以不妨害土地转换总体计划的执行为前提。另外,对由于土地转换计划变动需要延迟或者提前征收所带来的损失,政府也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作者:晁坤郭志文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市石景山区发改委

城镇规划论文: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探究

摘要:过去以经济价值为指导、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导致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尤为之后,存在资源开发不合理、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建设薄弱的一系列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措施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有序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

0引言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效益,一方面还有助于改善农民收入。然而由于一些小城镇在建设中仅关注经济效益,疏忽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生态环境受到十分严重的破坏,城镇建设也存在整体规划不足的弊端[1]。由此可见,对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小城镇参与到建设与改造行列中。小城镇得到了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也面临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主要表现于一些小城镇还未有开展总体规划,对小城镇定位、功能、性质等缺乏有效认识。具体而言:

(1)过于求大求全,片面朝外扩张。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相应阶段的产物,在小城镇发展初期,一些地方对小城镇定位、功能、性质等缺乏有效认识,过于求大求全,片面朝外扩张,不科学地对过去形成的旧集镇予以抛弃,转而选择开展新一轮的征地建设,同时存在极为普遍郊区农田土地弃耕现象,由此使得小城镇超负荷占用土地面积,引发严重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导致农村人地矛盾进一步激化。

(2)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大部分城镇下水道建设不规范,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备等严重缺乏。另外,城镇防灾、减灾设施还十分短缺,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生态环境引发自然灾害的隐患。

(3)环境破坏。小城镇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十分严重的环境破坏现象,对沙、石等建筑原材料的大肆开采,导致农田、河道、森林等受到极大的破坏。

2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措施

小城镇在时展新形势下,要紧随社会发展脚步,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在先进发展理念、成功发展经验的支持下逐步强化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如何进一步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的有序开展可以从以下各项措施着手:

2.1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明确生态保护价值观的重要性

依托对生态知识的宣传、普及,强调生态保护价值观的重要性,推进人们特别是决策层人员的观念更新,形成科学的生态保护价值观。唯有拥有科学的生态保护价值观,方可使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有效提高,进一步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的有序进行。与此同时,基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还应当配备充足的资金及排污设备,培养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人才,这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并不可一蹴而就,务必要借助政府有力的支撑、国家法治的协助、全民意识的提高,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有序进行[2]。

2.2以乡村景观为核心,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

在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中,不难发现,一些地方疏忽了农村周边自然景观在建设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乡土景观多种多样,包括有地方的风土民情、文化历史古迹、天然的山水等等,然而,一些人片面的认识乡村景观即意味着落后,唯有花园洋房、高楼大厦方是现代化的标志。一些小城镇在建设中,一味对大城市进行模仿,肆意乱砍乱伐、夷平山地,使得绿色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小城镇建设特色不足,建设面貌大同小异。鉴于此,应当强化对乡土景观环境的有效保护利用,对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不当认识予以清除,在对小城镇绿地进行规划过程中,切忌仅关注绿地率指标,而疏忽对绿色植被的保护利用。即便一些小城镇依旧是农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基本上没有绿地率,然而,种植于房屋建筑周边的茂密树木绿茵,同样为良好绿化覆盖率提供了保障[3]。规划过程中应当对绿地率指标开展科学调节,一方面要开展好公共绿地布局,一方面要强化对村落植被的保护利用。

2.3加快开展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编制,是开展好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小城镇应当充分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实际需求,推进建设、健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自来水、卫生厕所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

2.4开展好土地利用与资源利用规划,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有序发展

开展好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起科学的土地利用结构,达成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相互间的协调利用,推进农业用地的优化整合。实行村庄合并,依托村庄规划、行政规划调整、土地入股等形式,使农村人口逐步朝中心村、城镇聚集,并依托村镇居民点用地指标,实现对乡村居民点用地的科学调节,改善土地利用率。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成功与否,生态环境规划是重中之重,必须要重视小城镇建设的整体生态环境规划,实现经济循环化、社会文明化、自然持续化。在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中,环境问题会不断凸显,为了防止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老路,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内涵,分析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明确生态保护价值观的重要性”、“以乡村景观为核心,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加快开展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好土地利用与资源利用规划,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有序发展”等,积极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顺利开展。

作者:马皓伟 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城镇规划论文: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研究

1引言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年3月出台,它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1]规划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贯彻落实该规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和具体政策措施。于是,各省基本紧随其后出台了本省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尤其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2015年初正式启动,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国家发改委将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进行跟踪监督,开展年度评估考核,建立试点动态淘汰机制。科学的规划评价是引导、调控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很多地方还没有认识到规划评价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对建设规划的科学评价,以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还处于盲然或失控的状态。所以,建立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机制十分必要。那么,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应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进行科学评价?本文在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概念内涵解读的基础上,基于指标体系的方法,拟分别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程度和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也将试着对两个试点省——江苏和安徽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成果进行初步评价,并就单列的试点城市——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进行初步诊断。

2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概念内涵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应该要有规划,而且要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评价工作。进一步讲,规划不是编制好就完事,规划重在实施。[2]基于系统观和过程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包括了对规划编制阶段的规划文本、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对规划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还包括了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评价,三者总称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价。

2.1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评价规划编制成果是对新型城镇化未来状态的描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引,规划成果内不仅包括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还应包括达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也就是说,对规划本身的评价首先应对规划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做出评价。

2.2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集中于规划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上,研究的方法倾向于通过实证来分析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但是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过程,所以这里强调对规划是否达到目标进行跟踪评价。2.3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过程评价以往的规划评价侧重于对规划编制成果和实施效果的研究,但问题是往往很难判别哪些结果与规划本身有关、关联度有多大。换句话说,如果忽略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研究,就很难客观评价规划本身的科学性和科学分析影响规划实施效果的动因。对新型城镇化而言,笔者认为应综合考量规划实施的执行性和对规划实施的进程。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概念内涵的解读,可以提升对这一规划实施重要保障机制的认知。

3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为了简化工作和便于实用,从以下两方面来建立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指标体系:一是针对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是针对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在编制和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评价方法。3.1针对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来说,规划编制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方案等。对规划方案的评价不是本文的关注点,本文强调的是对规划文本即规划本身的评价。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的质量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工作的开展,以及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评价规划文本质量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各种规划文本的评价中。表面上看,这是对规划文本质量的评价,实质上是在回答“什么才是一个好的规划”的问题,表现为内在有效性评价和外在有效性评价两方面。[3]内在有效性指的是规划文本自身的完整性和承接性,一般来说是由基础事实、远景描述、目标政策、实施工具四项要素组成;外在有效性主要有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垂直级”相关规划的协调和接应程度的评价,二是“平行级”相关规划的协调和配合程度的评价。具体地说,内在有效性包括了规划的核心要素,如规划目标、远景描述、基础事实、内容和格式、政策(为实现规划中的各个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性;外在有效性涉及范围和覆盖面问题,反映的是上下层规划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各左右规划之间的一致性。鉴于当前我国规划评价的基础和水平,基于简明和可操作的原则,本文试着给出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对其规划文本质量予以评价。表中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规划目标的合理性评价;(2)规划数据的性和性评价;(3)规划成果表达和内在逻辑性评价;(4)规划外在有效性评价。前三项反映了规划文本的内在有效性;第四项反映了规划文本的外在有效性。需补充说明的是,规划文本的外在有效性是不忽视的。以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为例来说明,一方面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要与国家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相衔接,另一方面则是要考虑下面县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承接性,尤其是同一层次的“多规协调”问题也是必须考虑的。需要说明的是,通常规划文本质量评价的操作者为监测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政府部门、规划师或者是第三方机构,而表1只是针对规划评价请的专家而言,即评价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质量的方法是依据这个明细单来确定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是否遗漏了一些规划要素,从而判断规划质量的高低。表1中应用的计分方法作为初期处理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要素赋值的技术指引,直观呈现评估的定量结果。具体地说,由熟悉掌握评分原则的专家对文本条目逐条进行评判赋分。根据评价后的总得分,可以评判规划文本的质量亦即规划的优劣水平。规划是为未来建设提供远景发展目标,为远景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具体的操作框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总的要求是,判断规划是否满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否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这样的评价可以促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中深入考虑规划中各要素的完整性及逻辑性,并加强规划间的协调。尽管这里只是一个初步建议,但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将会日渐提升。

3.2针对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规划实施的评价研究,国内外有着明显的差别。国外较为完善的公开化的规划评价信息系统或支持系统以及管理机制为规划实施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多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相比之下,我国“重编制、轻实施”现象依然严重,不仅忽视了对规划实施评价的研究,其评价工作也未充分落实。前面介绍了规划实施其实分为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两部分,这里不打算详细划分实施过程评价和实施效果评价,主要考虑到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加之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复杂性所导致的规划实施不确定性,所以笔者把规划的实施和规划的效果结合起来考虑,即把对规划进度的评价和对规划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评价结合起来,不断跟踪和定期反馈,进而提出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表2)。关于该指标体系的几点说明:(1)一个指标体系应该符合以下要求:指标体系应该是的和多方位的指标组合;指标应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可以分享的;指标是清晰的,而不是含糊的;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评价,重点内容分为规划实施执行情况的评价和对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两大部分。规划实施执行情况的评价主要是对规划的执行情况的进度进行跟踪和对规划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评价;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则主要是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进行评价。(2)考虑到弹性与刚性控制的结合,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设立了引导性和控制性两类衡量指标;考虑到指标不仅应该与发展目标相一致,而且指标应该反映公众参与,结果让公众可以接受,所以,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的内容包括基于规划目标的指标和公众满意度这个附加指标。在这里,把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目标确定为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生态发展目标以及城乡统筹目标(最能反映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征的目标),这四个目标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可以参照相关的成熟研究成果。[4]增加公众满意度指标主要是体现公众参与规划这一新鲜事物。[5](3)关于如何给指标赋分。规划的执行情况,粗略按实施、未实施、违反建设三类划分。实施得1()分,未实施得0分,违反建设得-1(-)分。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按达到目标的百分数计算。(4)关于如何汇总得出结果。首先,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分别得出规划实施程度和实施效果的得分;其次,仍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按照规划实施占30%,实施效果占70%的比重,求得最终的评价结果。(5)关于最终结果的解释。得分在80%以上,表明规划实施程度比较好,规划引导和控制作用强;得分在60%—80%之间,表明规划实施程度一般,规划具有一定引导和控制作用强;得分在30%—60%之间,表明规划实施程度比较差,规划引导和控制作用弱;得分在30%以下,表明规划实施程度很差,规划基本没有发挥引导和控制作用。综上所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实施效果和实施程度的评价,可以选取一些指标并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来跟踪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是否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向预定目标发展。这些指标可用来监测新型城镇化在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环境)方面的进展,尤其是城乡一体化的程度。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开展评价,可以动态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落实情况,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实际情况与规划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弄清民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看法,从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调整、修编提供决策依据,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监督管理。

4对试点省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初步评价与诊断

4.1对两个试点省——江苏和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初步评价对照规划文本的评审条目,下面对江苏和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做定性评价。2014年5月,《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江苏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目标、重大任务、空间布局、发展形态与发展路径,提出了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关键举措。该规划的较大特点是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统一。从规划目标的合理性看,该规划把发展目标分为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质量显著提升、城乡空间布局形态更加优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目标设置比较科学合理;从规划数据的性和性看,该规划在对发展现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分析必须高度重视和需要着力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从规划的内在逻辑性看,该规划有清晰的指导思想。特别值得肯定的是,该规划有策略和行动安排,便于指引实施;从规划的外在有效性方面看,该规划在考虑平行级规划的协调方面明显考虑不足。规划指出,由省发展改革主管部门会同各有关方面负责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况,评价规划实施效果,并适时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专项监测。但如何监测?如何评价?并没有给出具体方法。2015年2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试图建立比较完善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该总体方案的较大特点是明确了责任主体,让各政府部门清楚自己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工作任务。从规划目标的合理性看,该规划方案把发展目标分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机制初步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基本建立、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但这些目标如何衡量是个问题;从规划数据的性和性看,该规划方案并没有展现出来;从规划的内在逻辑性看,有明确的试点任务,也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和行动安排;从规划的外在有效性方面看,该规划方案也没有展开,当然作为总体方案这部分可以忽略。该规划方案指出,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改革试点总体进展、政策落实和实施效果开展督查指导、考核通报,及时协调解决试点推进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反映出它们是把规划作为一项政策来对待,十分重视政策落实和政策措施完善。

4.2关于试点城市——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诊断与建议2014年底,《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该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为指导原则,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该规划的目标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大都市区、实践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建设宜居幸福的生活环境、完善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该规划的任务是稳步推进人口市民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衡城乡要素配置、推进城镇生态文明与文化传承。对照前面关于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建议,在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中,一是要区分哪些是引导性内容,哪些是强制性内容,以便了解规划的执行情况;二是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发展指标体系,目前在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方面均列出了指标,并明确了标准,但是如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公平共享,让公众满意,所以建议增加公众满意度指标。关于考核评价,该规划强调要形成以本规划确定的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人口市民化、城乡一体化、行动计划为主确定重点考核内容,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完善新型城镇化监测评价制度。一方面,要开展城镇化年度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定期青岛市城镇化发展报告;另一方面,要开展城镇化规划中期规划评估与专项监测,推动本规划顺利实施。本文建议,只有把年度考评、中期考核和期末考核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评价体系,才能真正使规划见效、实施有果。总的来看,目前出台的各级新型城镇化规划,只是在末尾提出要进行考评,至于如何考评,没有给出具体的考评方法。以上对试点省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考评,也只是从定性上指出问题,有条件的话,可以依据本文前面提出的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定量评价。

5结语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刚刚起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还没有规范,甚至缺乏对其的主观认识和科学的方法论,本文只是对此做了初步的探索。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核心目标是强化规划作用,提高规划的有效性。对应于规划的编制、实施程度及实施效果评价,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能够促进规划的完善,指导下一轮规划决策;规划实施程度的评价能够监测规划执行情况,动态调整规划;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能够对规划目标的达成作出最终的效果评判,并对产生规划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纠正。总之,本文提出的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有力依据。我们将在后续研究继续展开相应的实证研究。

作者:杜栋 王蕾 单位: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城镇规划论文:剖析工矿型小城镇规划的思考

南阳市域面积2.66万平方公里,目前有乡镇224个,小城镇数量众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建设区范围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环境污染问题成为阻碍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引导小城镇生态化改造,实现小城镇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目前众多小城镇在发展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桐柏县安棚乡为例,探讨了在总体规划中如何考虑城镇的生态改造,使其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发挥总体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1现状概况

安棚乡位于桐柏县城西北四十五公里处,界于桐柏、唐河、泌阳三县接壤处。总面积95.3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人。

安棚乡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有天然碱、芒硝、石油、天然气、石膏、钾长石、石灰石等15种矿藏,其中天然碱储量达1.13亿吨,居亚洲及时位,和桐柏的吴城碱储量合在一起,占全国天然碱储量的80%。桐柏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天然碱之都”。安棚的芒硝储量为4500万吨,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特大型矿床之一。

安棚乡位于桐柏县城西北四十五公里,集镇位于乡域的中北部。2006年末,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3100人,流动人口800人。现状建设用地主要包括镇区和工业园区两部分,总建设用地179.97公顷,其中镇区建设用地面积43.54公顷,主要包括安棚村、朱洼村,工业园区建设用地面积136.43公顷,主要包括大倪岗村、岭东村及胡岗村。

安棚乡以矿产资源为依托,坚持碱硝化工产业园区化发展方向,目前拥有碱矿、芒硝、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企业,其中碱和芒硝的开采最为出名,现有桐柏安棚碱矿有限责任公司、桐柏博源新型化工有限公司、桐柏明星化工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

2存在问题

工业项目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现有工业企业大都存在大气、噪声、粉尘的污染,对城镇和周围的居民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镇区和工业园区之间未形成有效的防护绿带。城镇基础设施不配套,无污水处理装置和环卫设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镇区无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少,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3应对策略

3.1合理确定城镇的发展方向

现状城镇位于乡域中北部位,镇区南侧为工业园区,在常年主导风向东北风、西南风的影响下,工业园区产生的粉尘、大气污染严重影响到镇区环境,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外部交通条件、主要联系方向、辐射服务范围、发展腹地等因素,确定镇区组团未来主要沿郑大公路向西发展,工业园区组团在现状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规模,主要在镇区组团东南部发展。未来形成工业园区位于生活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侧风向的位置,有效减轻工业污染对镇区的影响。

3.2建立防护隔离带

总体规划通过对现状用地问题的分析,根据城镇的发展方向、性质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必备条件,合理组织居住、生产、娱乐、交通等功能之间的关系,安棚城镇采用组团式发展的模式,形成“一圈一带两组团”的布局形态。“一圈”是指城镇的农林绿化用地形成的“生态圈”,“一带”是指组团之间的绿化分隔带,“两组团”是指镇区组团和工业园区组团,两组团之间由三条主干道路相连接。规划整理现状镇区与工业园区之间的空地和农业用地,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连续带状绿地,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建立镇区与工业园区之间有效的防护隔离。

3.3打造循环清洁生产示范园

工业应逐步集中到城镇规划的工业园区内,以发挥工业经济的规模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城镇工业园区工业在现有的碱硝化工业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和技术研发更新,提高开采加工工艺技术水平,围绕主导产品的开发生产,提高资源回采率、加工转化率和综合利用率,实现综合循环利用和清洁无污染生产;积极实施下游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拉长产业和产品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最终实现循环经济。

3.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3.4.1生态圈的建设

城镇为农林用地,规划要求推进大地林网化,将坡度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形成以农护林,水土保持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引导农户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合理的农产品结构,充分利用各种农产品的构成生物链进行生产,较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推广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模式,防治农药化肥和农膜污染,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农膜,推广高效菌肥、生物杀虫剂、高效低残留农药、可降解农膜等措施。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改善能源结构,强化垃圾回收和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秸秆禁烧区,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过腹还田和其它综合利用措施,开辟科学利用秸秆途径。推广普及农村户用沼气池与改圈、改厕、改厨“一池三改”相结合的生态模式。

通过建设林网、发展生态农业、改善能源结构等途径有效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大区域内形成优良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城镇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而建立城镇的生态圈。

3.4.2生态廊道建设

规划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以现有水系为依托,建设城镇公园、小游园,形成绿化系统的核心,并以道路、水系、绿带相贯连,结合城镇周围大片的生态绿地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和绿色空间走廊。

规划充分利用南小河及其沿岸的林地,建设成为横穿镇区的绿色生态廊道和风道。同时考虑工业园区内的生态环境建设和通风廊道的建设,规划结合园区服务中心形成纵贯工业园区的自然生态渗透廊道。

3.4.3水源保护区建设

a、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

在饮用地表水源取水口周围半径不小于100米的水域和陆域作为供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从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划定为二级保护区。

b、地下水水源卫生防护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在单井或井群的影响半径100米范围内,作为饮用水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100-300米范围内,作为饮用水地下水源二级保护区

分散式地下水为水源时,水井周围30米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源。

c、制定水库和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规划。加强库区及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3.5完善城镇卫生设施

规划加强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在岭东村北部凹地建设垃圾处理场,利用卫生填埋法对全乡的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危险固体废弃物等进行综合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应达到。建设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城镇的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和粪便。规划在城镇逐步建设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点、公厕、垃圾箱等环卫设施。

乡域推广普及农村户用沼气池与改圈、改厕、改厨“一池三改”相结合的生态模式,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统一收集后运送至垃圾处理厂统一进行处理。

环卫设施的建设和正常运营成为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的有力保障。

3.6引导城镇合理有序发展

总体规划考虑镇区建设近期以新区开发建设为主,通过新区的开发建设和功能的完善,逐步吸引人口的积聚,从而有效疏解旧区人口。旧区通过改造,拆除乱搭乱建的建筑和棚,梳理老街肌理,通过增加绿地、广场、配套服务设施,逐步恢复旧区的活力,既保护旧区原有风貌,又有效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工业园区建设以产业链条为基础,关联产业积聚发展,以减少不必要的运输和污染,达到生态环保生产的目的。确定城镇建设时序,合理安排各项建设,是城镇生态建设的基础。

4结语

城镇的生态建设、生态化改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总体规划作为法定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重要依据,在城镇的生态建设、生态化改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城镇规划论文:中国对城镇规划的思考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水平增长迅速,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9.56%,接近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至2010年底,城市数量达到657个,城区人口达到35373.5万人,市域建成区面积40058.0km2。中国城镇化正处于由改革开放后30年粗放的城镇化向追求质量的城镇化转变的关键时期,这对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城市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在全国各城市普遍开展,规划体系不断完善、规划管理逐渐成熟和法制化;城市景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市民居住水平、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文化教育体育设施均有大幅度提高;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由于对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不清,没有根据各自城市的特色和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建设,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和不良倾向,诸如:城市用地扩张过快,城市用地结构失衡;一些大项目、大工程屈从于短期利益、开发商利益,使得居民的实际需求被忽视;部分规划无视国情追求“标新立异”,导致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缺失。当前,城市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挑战,城市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关注的主题之一[2]。健康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城市建设忽视中国国情和资源环境基础,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的统筹安排,将致使我国的资源环境背负沉重的压力,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不可持续。本文着重探讨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对种种不良倾向进行原因分析,倡导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节约、合理、公平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之路,才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不良倾向

1.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合理由城市规划确立的城市用地布局结构,从总体上规定了城市用地的环境与特征。合理的城市用地布局结构保障城市功能活动的高效、经济运转与城市环境的优美、卫生和舒适。近年来我国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两方面:一方面是政府机关用地、大型公共设施用地占用过度,而居住用地、小区绿地、公共交通用地缺失较严重,建设用地比例失衡;另一方面,城市新区的粗放利用与老城布局结构过密形成鲜明对比。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0》的统计,1981~2010的30年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由6720km2迅速增加到39758.4km2,增加了近6倍;而城区人口由14400.5万人增加35373.5万人,仅增加了2.46倍。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区人口的增长速度,城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由而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从2001年到2010年,居住用地、仓储用地和对外交通用地比例呈现下降态势,分别下降了1.7%、1.6%和2%;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比例增加最为明显,分别增加了3.1%和1.8%,公共设施用地和工业用地比例略有增加,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比例基本持平(图2)。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的增加本应是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化,公共服务空间增加的良好体现,但是考虑到许多城市片面追求大广场、大绿地和超大规模的政府机关用地,而这些公共服务设施往往远离市区或居民集中区,使居民很难享用到其带来的便利,利用率很低。于是居住用地比例下降,直接导致真正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公共空间减少。在许多大中城市,居民区楼群密集,缺少公共空间,与新城区的政府办公大楼、大广场、大立交等形成鲜明对比。另外,城市规划容易忽视社会问题。城市规划缺乏对社会问题与人性需求的理解,缺乏对区域—城市系统运作机制的把握,城市规划停留于形体设计,难以形成有生机、有活力的城市空间[3]。事实上,如果这些开放空间不能与周边的城市环境和居住区紧密结合,而是机械的拿出一定比例的绿化或公共空间,则居民对这些空间的可接近性很低,其公共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仅仅是为了塑造美好的城市景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市用地的浪费。

1.2公用建筑设施标准过度奢华,忽视功能追求形式当下我国许多城市面临公共建筑设施规模、标准过度奢华问题,包括大广场、大绿地、大马路以及政府机关办公设施超规模、超标准建设。以宽度过大的马路为例,一方面,超大街区被8至10图2我国城市用地结构变化数据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01~2010)》。注:我国的城市建设用地还包括特殊用地。条车道的道路彼此分开,不仅给两侧居民的正常通行造成不便,甚至穿越马路也变成十分危险的活动。一些中等城市修建了超宽马路,但通行车辆很少,造成品质农田的大量占用和资源的闲置浪费。另一方面,将重心放在建造宽阔的街道,并希望以此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错误,因为过宽的高速路由于来往车辆间的相互影响反而使其更加低效。超大规模的大广场、大绿地存在同样的问题,没有与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即便不考虑我国资源环境基础的脆弱性和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这样的做法也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另外,许多城市公用建筑过度追求新奇特,忽视功能追求形式,不仅造成建筑施工难度、建筑成本大幅度增加,而且也因为无法融入周围建筑景观,变成盆景式的与城市背景毫无联系的标志建筑。我国在建的新兴标志性建筑和公用建筑几乎全部出自国外设计师之手(表1),虽然积极引入新鲜和富有活力的设计理念,对丰富建筑风格繁荣城市景观具有推动作用,但是如果不考虑公用建筑的建设成本,任由设计师不理会包括能源、土地在内的资源环境约束条件的限制而肆意发挥,则陷入了城市建设的误区,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和建设成本的增加,破坏了原本连续和谐的城市景观。健康的城市空间应该是景观、建筑和人文的和谐交融[4],刻意追求建筑外观的新奇特,而忽视其功能发挥和与周边背景建筑的融洽,则很可能在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中切断城市的历史文脉传承。

1.3市政设施忽视节能环保,人为加大城市运营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立足我国国情的两项基本国策。能源、土地、环保一直是伴随和制约着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问题,铺张建设、无节制消费与中国国情不相容。区域差异大,资源环境的人均占有量少,决定了我国不能重复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所采取的高能源消耗、高资本投入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走节能环保和适度投入的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大核心战略,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建设规划不仅没有强调节能环保,还人为造成城市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很多公用建筑、市政设施规划忽视综合节能和环保要求,仅就目前广为盛行的大片玻璃幕墙一项,就在生产、使用、维护、光污染等方面对城市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能源消耗等方面产生危害;其次由于过分追求形式,造成建筑过度依赖人工能源设施,人为加大建筑和城市运行成本。2003年数据显示,全国只有1%的既有建筑和5%的新建筑达到国家规定的节能标准[5],在典型缺水城市兴建大规模人工水景建筑,高价低环保性能新材料的大面积使用等不节约不切实际的现象,在许多城市的规划建设中不难发现。

1.4普通住宅区建设密度过大,影响居住环境质量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对居住区的日照、通风、采光等有明确标准,对小区道路、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也有专门陈述。城市规划依据居民的合理健康居住需求,对开发项目的建筑密度、容积率和绿化率等有明确限制。但是许多城市的普通住宅区的规划建设,很容易屈从于开发商的要求,或者打擦边球突破规划,或者通过各种手段修改规划,使得普通住宅区建筑过密和容积率过高,严重损害居民合理的安全卫生要求。住宅通风问题、视觉污染问题、自然采光问题和噪音污染问题成为广大居民普遍反映的重要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城市中心的居住区本身面临人口密度偏高的问题,但是对旧城居住区的改造往往因为对高利润的追求,在忽视居民合理需求基础上增加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使得旧城居民无法从再开发中获取便利。而许多新建小区也由于开发商对高回报率的要求,开发过密,楼层过高,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齐全,不仅使居民的合理的安全卫生要求遭到损害,甚至在小区内堵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开发区、工业区用地的极度不集约,以及品质住宅区、别墅区的用地浪费,造成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结构性失衡。

1.5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缺失,公平性问题开始显现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是城市的基本职能,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合理,不能满足广大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在推行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政府公共服务导向需要改变,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中的公平性问题应该受到重视。目前许多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只为户籍人口服务和安排,而忽视流动人口的生活需求。这一问题在沿海发达城市更加突出,流动人口为当地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作为城市的常住人口应该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如果城市公共服务只照顾有户籍保障的群体,而忽视外来常住人口的合理需求,则有失公平,也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重大失误,不利于城市化质量的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其次,城市中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日益分化,而城市公共服务经常会向强势群体的利益倾斜。这主要由于强势群体本身因拥有经济政治上的优势,能够轻松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而弱势群体则因其弱势地位,权利往往得不到公正对待。城市公共服务本身承担财富再分配和提供公平、公正社会服务的功能,因此政府应该更多的关注和扶持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避免公共资源向少数强势群体倾斜,缩小社会差距,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配置。因此,如何加强城市弱势群体的话语权,使他们在城市公共服务方面获取均等的安排和照顾,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在社会公平方面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2产生不良倾向的原因分析

2.1政府城市管制的误区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是政府行为。各级政府都对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负有重要责任。虽然各级政府在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上所持有的态度在总体上保持一致,但是客观存在的各级政府利益的多元化往往使他们持有的态度有所偏差[6]。一般而言,中央政府更多的从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角度出发,制定区域和城市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但是地方政府多从本地利益和政绩出发,出于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迫切愿望和增加城市财政的需求,往往要求更大的城市建设规模,更快的城市发展速度,更高的城市建设标准。当这种要求远远超过城市实际发展需要和突破土地、能源、环境限制时,城市建设和规划的种种问题便凸现出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城市建设态度上的差异,一方面有制度和体制上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政府对短期利益的追求导致城市管制上的误区。在城市建设上片面追求规划性指标的完成,而忽视对城市节约、集约、健康发展的考虑,或者过分追求城市景观的新奇特,而忽视对城市居民实际需求的满足和服务,在某些地区甚至存在城市之间恶性竞争和攀比建设的情况。这些现实存在的许多政府城市管制方面的误区,不仅让城市居民的利益直接遭受损害,也造成国家资源环境保护方面无法挽回的损失,必须及时警觉并予以纠正。

2.2城市建设向开发商利益的屈从城市建设主要通过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两种方式进行调节。尽管市场手段讲究经济效率,并且具有自我完善功能,但同时也存在着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公平的现象,常常会使城市建设越来越向少数有权、有钱阶层偏袒,这是就需要政府手段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正确引导,以保障城市建设的公平性。然而,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化、企业化的城市发展战略,加上政府监管的缺位,让开发商作为强势群体更多的谋求高额利润。在许多大项目、大工程中,多方利益的博弈中力量不均衡,使得城市建设经常屈从于开发商的利益。一些地方由于对投资和发展的渴望,甚至出现政府与开发商默契配合的现象,导致市政公共设施的服务功能缺失,普通居民小区建筑过高、过密,而开发区、工业区用地不够集约,城市用地结构明显失衡。城市不是建筑的城市,而是人的城市。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应该立足于广大城市居民的切身需要,不应该追求华而不实的建筑景观,更不能屈从于开发商的利益。诚然,城市建设需要考虑经济价值,更需要考虑这些建设的社会价值和实用性。应该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完善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创造一个有利于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的总体环境,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城市形象,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可持续的投资环境。

2.3规划的科学性把握缺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已经进入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日益强化的时期,人均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市规划必须依据我国城市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转变规划观念和规划思想,因地制宜地制定节约型的,兼顾社会公平的规划,否则,规划的科学性把握将缺失,城市建设也将失去其现实的意义。伴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长期以来城市规划秉承“五十年不落后”的超前规划原则,往往采用大规模、高标准进行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这种过度超前、浪费资源的规划思想应及时改变。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的今天,过度超前的奢华建设,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有悖于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律。应该及时更新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传统观念,树立以人为本、节能减耗的规划意识和建设观念,不断改善城市的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诚然,大马路、大广场的迅速涌起,不全是规划的责任,这其中有城市政府管制的失误,但是规划在科学把握城市合理建设上,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对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新思考

3.1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土地集约与资源的节约利用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我国城市在未来很长时期仍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规划仍然是发展和建设的规划[7]。但是城市规划必须十分强调对资源的珍稀和合理利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城市规划不应是扩张的规划,而应是集约、节约的规划,应该更多考虑公共服务设施指标在已有城市建设区域的落实。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倾向,不单单是某个政府或开发商的责任,也包括规划科学性的缺失和城市建设监管的不到位,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追根朔源,是由于缺乏对我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把握造成的。今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发展方向,应该更加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城市规划和建设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避免过度的奢华和浪费,充分体现节约意识。

3.2充分体现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公平性与人本关怀城市规划建设应结合地形和城市性质创造城市的个性特色,结合地形地貌塑造城市特色,从城市性质入手构建城市特色;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保护区要保护它的原有特色,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传统特色等等,都要按原特色加以保护,不能盲目地追新求洋,国外设计师的许多设计理念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城市。另一方面,应该保障城市规划和建设公正和公平性,充分考虑广大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合理配置城市用地,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环境。再者,应该多关注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本关怀和支持,为这些弱势群体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3.3实现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有机衔接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密不可分。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为了使市场在城市发展和规划中发挥良好的基础作用,应建立与市场有机结合的规则制度,对城市市场中的一些重要缺陷进行弥补[8]。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规划管理权下放与统一的关系,遵守规划管理极限制度,以确保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9]。同时,在城市的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的严谨的态度规划城市,以务实的作风建设城市,以人性化的措施管理城市,才能够建设出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和谐、美好城市[10]。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保持旺盛的需求。科学地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贯彻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新理念,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更好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城镇规划论文:煤炭工业的城镇建筑与规划概念

作者:张 军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0前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东北、山西为代表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陆续出现了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居民收入、资源环境、社会就业等诸多问题。由于大规模、高强度的资源开发,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资源型城市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投资基本依靠国家、城市的产业超重化且结构的单一性、国内和国际贸易结构以资源性产品为主体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具体来说,主要存在着内部循环、飞地经济、外部性、经济波动等诸多现象。煤炭产业属于典型的上游产业,因而往往受到市场价格变化的重大影响,在价格上扬时,煤炭开采初加工产业成为高收益的“短平快”产业,资金等经济要素一拥而入,经济建设“无暇他顾”,其他产业难以得到有力的扶持和发展;在市场条件不好时,与煤炭开发相关的产业全线“溃退”,经济要素“紧缩”,资金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建设“无力他顾”,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同样难以得到应有的支持。而城市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口流动、户籍管理、产业发展、社保就业、国土交通、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存在着时间、空间、逻辑等复杂的联系。这就要求城市领导者善于系统思考和学习,能够从局部看到整体、从表面洞察到其背后结构,进而认识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寻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和稳定。文中为此具体探讨了基于煤炭工业的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发展。

1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内涵

1.1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建设是城市形态的重要基础,是市民生活的载体,无论城市规划还是建筑设计,无论生态环境还是人文景观,无一不是城市风格与品质的反映。城市的发展与变化首先体现为城市外貌特征的改变上,比如建筑、街道、城市公共设施。城市建设有很强的专业性,但城市建设不只是竖几栋建筑,造几个房子,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凝结着某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城市建设不仅在当下被市民和社会评价,更会在城市史和社会生活史中被深层评价

1.2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原则(1)以人为本:伴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化,城市变得更为亮丽的同时,其功能也不断提升,并趋于完备。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对于居民而言,无外乎良好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完善的商业服务配套设施以及发达、完备的基础设施,这是最基础的内容。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通过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城市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从整体布局到单体建筑,从建筑设计到环境设计,市规划局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普通百姓关心的住房建设规划到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再到社区设施以及社区文化、医疗、养老、菜市场、公厕、绿地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管理,严格执行配套标准,确保配套公建按规划实施到位,均衡发展。这一系列规划,将进一步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大幅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2)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3)强调整体效果,科学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的类型和布局,较大限度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充分提高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

2当前煤炭工业城市建设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现状

2.1空间布局分散首先是工业生产区的分散,由于一般矿产资源分布区域面积都有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平方公里,需要划分为若干个井田开采,井场间距一般在5km以上,从而形成一个个分散的采矿工业点;其次,在早期煤炭工业城市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要交通方式条件下,要求职工上下班单程时间不超过30~45min,这就使居民点必然随矿区呈现多点分散性布局。

2.2城乡交错分布对于大多数早期煤炭工业城市来说,由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分散性,导致城市中心区与各矿区之间的空间距离较远,其间往往穿插分布着大面积的农田、水域、乡村等非城市化景观,形成城乡交错分布的景象。

2.3内部功能分区不明确部分城市规划中只注重地上形象工程,而忽视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缺少城市安全保障的目标和措施、灾难应急方案、专项防灾减灾规划等,同时一些地方官员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改造可以提升城市品质,屡屡出现强拆现象,造成和群众的矛盾。同时目前政府对规划实施的力度还不够强,投入与规划有关人力、财力还不够多。规划不能停留在纸上,要确实加强规划落地能力。相关部门要加强规划的宣传,让市民了解城市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建造城市经济增长级。

3基于煤炭工业的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发展措施

3.1总体原则一是实行产能控制,坚决淘汰浪费资源、缺乏安全保障的小煤矿,通过产业的升级优化和改造提升,巩固和增强煤炭生产优势。二是整合煤炭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改善市场秩序,支持大型煤炭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实行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限制新上单纯的煤炭开发项目,按照煤-电-建、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等产业链群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煤炭的后续加工和相关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群体系。四是重视煤炭开采利用的技术创新,创新煤炭技术服务模式和技术贸易机制,塑造煤炭技术和服务的新优势。

3.2设计与发展措施

3.2.1工业区布局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要尽可能立足煤炭工业现实和城市功能及工业园区布局,搞好规划修编,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专业规划。要做到规划适度超前,避免再修正所造成的浪费。要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做到规划出台后就不折不扣的执行,决不随意变更。要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对规划进行修编,坚决清理规划范围内的违章建筑。要合理利用土地,做到节约集约用地。要通过政府的投入和产业的发展来提升土地的价值,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如内蒙古自治区以建设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为战略目标,鼓励煤炭、电力与化工等相关产业联营,围绕发展大型坑口电厂、合成油、煤制天然气、聚氯乙烯等主导产业链,构建了以煤炭、电力、煤制油和天然气等为主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形态。其中,神华集团一期108万t/a煤直接液化项目已打通全流程;伊泰集团16万t/a煤间接液化项目已累计生产油品4.1万t,并在煤耗、催化剂等方面达到了世界经验丰富水平。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方面,内蒙古自治区每年计划安排矿业权收益专项资金6亿元,对乌海市、包头市石拐区、霍林河市、鄂尔多斯市等8个资源型城市的13个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规划治理面积约120km2。实现了大规模开采与脆弱生态区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资源保护性开采与生态环境治理相协调的绿色矿业之路,为全国建设同类型矿区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3.2.2居住区布局城市领导者要向书本学习城市发展管理理论。一要学习城市规划理论,合理布局城市空间,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强化城市规划的调控力;二要学习城市运营知识,广泛学习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调控、建筑节能、市政公用、建筑市场监管等行业业务,成为专家型领导,夯实领导城市发展的专业基础;三要学习现代管理理论,引入先进的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城市运行整体效率,保障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城市领导者要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城市发展实践经验。基层干部群众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直接实践者,也是做好城市建设发展工作的根本动力。城市领导者应当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深入基层,真心倾听市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呼声,学结他们的鲜活经验。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市政设施建设运营、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调控等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上,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吸纳民意、集中民智,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3.2.3市政布局一是依托煤炭资源,拓展企业转型发展空间。根据煤炭上下游产业的关联关系,按照产业链发展模式,发展前向和后向连锁的关联项目,或通过与具有纵向关联特点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现纵向一体化。二是依托园区发展平台,明确“技术创新基地、经济增长点和城市化支撑点”三位一体的园区功能定位,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三是建立和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煤炭企业转产的资金投入机制。在发挥煤炭、冶金、焦炭、电力等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大力扶持非煤产业,使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重心转向更具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同时城市规划不能仅重在安排城市的形体建筑、街道,还要注重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人口发展的匹配。当人口发展出现超预期增长时,规划部门应及时统筹考虑,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不能任由一个个排污口肆意排污。一个城市的水出了问题,带来的影响一定是多方位的,会给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的健康和舒适度带来严重的问题。

3.2.4生态布局一是实行绿色开发策略,推进外部经济内部化,促进矿区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二是实行清洁生产制度,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支持企业生产清洁化。三是要制定和完善环保产品技术标准,定期淘汰落后环保装备。四是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强化企业的环境义务。五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扶持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积极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促进资源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六是要重点抓好共生矿、废弃物、污染物,特别是污水的再生资源化和综合开发利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利用园区和工程的示范效应,推进技术和工艺扩散,走资源可持续利用道路。

4结束语

总之,基于现代煤炭工业的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发展要紧紧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方向,严格按照上述布局体系,科学地规划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从而促进城市的转型与发展。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