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城镇信息化建设实用13篇

城镇信息化建设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1

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地方高校;措施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将信息、数据等资源不断整合,更加有利于推动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党的十也明确提出“推进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从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发展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高校在以信息化发展为主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1城镇化与信息化的相互关系分析

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信息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为城镇化提供核心力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新型城镇化是信息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城镇化的过程一般伴随这产业、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发展要素的聚集,推动信息技术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新型城镇化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和巨大的空间,为信息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硬件环境,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从而成为信息化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另一方面是,信息化能够带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城镇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人才,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能够很好地位新型城镇化服务。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的模式就是“智慧城市”,将信息化发展理念始终贯彻于城镇化建设中,帮助城镇化走出一条更好、更正确、更科学的发展道路。

2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融合度不够,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虽然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总体而言两者间的融合度不高。分析新型城镇化未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不合理体制环境。当地政府制定的政策不适合信息化发展,包括信息产业政策、资源配置政策、人才流动政策等。在这样的政策影响下,企业的创先发展能力得不到提升,信息化技术不被使用。同样,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也导致学生培养不适合现行社会发展,优秀人才供给不足,无法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充足有力的人才保障。第二、信息化意识不强。信息化意识不强就会导致信息化推广缓慢,进而降低了信息市场的需求,不利于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是企业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等处于落后状态,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不高,导致城镇化对信息化促进作用不明显。第三、缺乏有效的链接平台,信息不共享问题突出。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效的连接平台,信息难以达到共享,很大程度上至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降低了与信息化的融合,导致信息化资源重复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最终导致信息化的优势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总之,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融合过程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外力的推动作用下发生的。当前,我国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融合不够,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缺乏信息化的引领作用,信息化这一新动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功能发挥不足,使得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效率提升以及服务功能强化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

3以信息化为主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不断融合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信息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朝着生态、节能、高效、环保的方向健康发展。因此,在新一轮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引领作用,推动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具体来说,融合的路径包括以下几条:

3.1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同步推进,需要以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为依托。在此过程中,要将大中小城市、小城镇以及新型农村社区统一规划,将信息化建设规划列入城镇化建设规划中,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范畴,逐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以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产业推进功能以及社会服务功能。

3.2加快城市管理智能化发展充分发挥物联网、云计算、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在促进城市管理方面的作用,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的互联化、智能化、数字化,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系统以及电子政务应用平台,实现政务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3.3搭建中小企业信息平台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城镇化经济发展中也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相比较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在人力、资金、技术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利用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建立行业信息发展聚集地,增加企业间的交流,通过公平公正吸引第三方投资,争取而做到产、学、研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提升企业的准入机制。当地政府可以借助网络进行中小企业学习培训,加强企业间帮扶与互利合作,给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保证中小企业迅速成长。

3.4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技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推广和应用需要专业人才的推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要以当地高校等院校为主,逐渐形成企业与地方院校形成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地方办学以服务当地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多开设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形成应用型院校,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着力为城镇化建设培养一批批优秀人才。信息化人才的队伍加强,提高了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从而能推动信息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4结束语

总之,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融合,构成一个现代化建设体系。在发展建设过程中要相互协调发展,把我当前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发展之间的问题,多方法、多措施、多渠道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以信息化促进新型城镇化跨越式发展,实现双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冯献,李宁辉,郭静利“.四化同步”背景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1).

[2]冯献,崔凯.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J].农业现代化,2013(3).

[3]李维刚,于丽瑶.新型城镇化良性发展的路径探讨[J].区域经济,2015(,8):93-94

[4]刘国斌,杨富田.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J].情报科学,2015,(1):49-53.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2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稳定的持续发展使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数量与规模逐步增加。近3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数据表明,中国的城镇化率在1978年是18.9%,2014年达到52.6%。这表明,在这36年中,我国以平均每年增长1%的速度使我国的城镇化率增加了34.7%,是30几年前中国城镇化速度的3倍还要多,与此同时也是世界城镇增长的2倍多。伴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城镇信息化研究与建设在现实中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小城镇信息化的根本就是充分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增进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流,推动经济迅速增长,让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小城镇信息化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在信息化由城市向城镇发展的进程中,小城镇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第二,伴随着小城镇的全面发展,及行政区域的“合乡并镇”的政策,城镇政府部门工作量迅速增加,自动化信息系统可以极高的提高工作效率。

1 社区信息系统

小城镇信息化的过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要经历的。它能够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自身素质,促进全国人民对信息化的认识,形成一个好的循环,从而能够更好地推动小城镇全面可持续发展。从实际应用上看,信息化的产品主要有: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等等。目前适用于小城镇开发的信息化产品极为缺乏。小城镇信息化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应该开发出一套适用于小城镇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对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

2 社区信息系统发展面临的困难

信息化体系是由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网络,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六个基本元素组成的一个符合中国社会信息化完的整体系。但在小城镇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更为缺乏。

通过对大量从基层收集与统计来的数据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小城镇社区信息系统在基层发展中遇了许多问题。

2.1 小城镇信息化基础硬件设施薄弱。2012年8月份,我们对上海市郊区信息化发达的小城镇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表明,市县级的政府行政机关配备有较多的计算机,而大部分乡镇的单位都没有较多的计算机配备,乡村信用社则拥有的计算机更少,等于没有配备,配备率还不到30%,平均每个组织有计算机仅有0.67台,其中82%的组织还没有链接互联网;在筹规划,协调配合,将极大的推动小城镇可持续化发展。乡村仅有2%的人群拥有计算机。要是从全国的范围来统计,大部分乡镇的人民计算机拥有率还不到0.5%。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拥有率根本达不到平均水平,实力相对薄弱,在我国,只有少部分县级行政单位还没有连接上了宽带网络,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我国的人均计算机拥有率则更低。

2.2 小城镇信息化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与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来进行对比,小城镇要涉及更多的部分。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信息化包括农业部门,信息技术部门,科学研究部门等众多部门。只有做好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才能更好的促进小乘正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但现在的状况是,信息化的建设为有些部门的高速发展而开展的一项工作。然而随着小城镇信息化程度的深入,与其他部门在资源整合方的面将会产生极大的阻力,对往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遇到的相当多的问题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问题。

3 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的模式

在建立小城镇社区信息系统的时候都要考虑到这些必要情况另外在推广软件系统的时候,系统开发的成本不能太高,操作要简单。正是因为有这些问题,小城镇信息化的进行才缓慢,制约着信息化系统快速高效的发展。因此,小城镇信息系统的开发要减少它的成本,降低操作难度,还要加紧时间开发系统,最重要的是,要让社会信息系统平稳告诉的发展。只有这样城镇社区信息系统的开发更具有实用的价值,符合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至于小城镇社区信息系统的选择,我们运用了B/S结构。B/S结构内容简单,方便易操作,用户可以直接使用Web浏览器,如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 Navigator等通过网络直接访问城镇服务器,页面简单,低文化层次的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该系统。我这样,小城镇社区信息系统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可以跨平台使用,意味着既可以在Windows中运行,而且也可以国内的Linux运行,都不需要进行任何修改,就可以大大降低系统运营的开发成本。与此同时,由于小城镇社区信息系统采用B/S结构,所有用户都可以在服务器上进行操作,这样就从根本降低了硬件配置的需求。

4 小城镇社区系统的设计

在系统的研发中,我们充分实现了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具有独立功能的组件分为一个子系统,以保证系统能够持续稳定的运行。系统的网页呈现将是以动态(JSP)和静态(Servlet)相结合的形式,使用户能够更直观,生动的了解实时动态。系统是由几个子系统有机的结合而形成的,从而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

社群信息系统的设计采用的组件化得模式,其结构清晰明朗,容易操作,方便服务人员的检测与维修、维护等工作。同时,也为后续软件的开发降低了门槛,是软件开发的速度得以提高。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总结出,社会信息系统的构成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4.1 管理层面:管理层面负责的内容主要有管理用户的在线注册,权限的获取,以及数据的整理数据库的组建和维护、社区信息的管理等,确保系统能够正常稳定持续的运行。在维护方面,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和数据恢复,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对系统出现的突况能过做出迅速的反应并对其进行修复。用户的信息可以备份到云端安全的存储。同时还承担社区的信息等工作。

4.2 社区建筑智能化层面:社区的各个建筑通过计算机与管理系统交换信息,并实时上传楼宇信息,方便查询和管理,物业信息信息化可以更好地管理。业主也可以通过客户端了解物业信息,可以足不出户缴纳相关的管理费用等。

5 结束语

通过把握住符合小城镇实际情况需求与满足课题任务唯一要求这两个主线,来实现小城镇社区信息系统的分析研究。我国现在大多数社区的信息系统是物业管理系统,不仅功能简单,而且主要用于城市小区物业管理,我们所要面对的主题是小城镇和社区的基层民众,小城镇的信息化不仅是管理层面的,也应该让每位居民参与在内,同时根据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以及对小城镇用户的研究,结合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社区居民与居委会需求,充分满足小城镇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需要,我们自主研发出的小城镇社区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小城镇社区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田虹,吕有晨,刘消寒.信息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机理研究[J].情报科学,2004(03).

[2]承继成.信息化城市与智能化城镇[J].地球信息科学,2000(03):4-7.

[3]李乾.锁定小城镇信息化建设的支点[J].小城镇建设,2005(O1):18-19.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3

关键词 :兵团城镇化;信息化;广播电视技术;NGB

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信息化发展的龙头,信息网络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信息网络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以IP技术为核心的Internet互联网发展迅猛,它融合计算机网络、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资源从而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三大战略资源其开发利用是我国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我国提出三网融合,其实质可以认为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实现这一目标,信息技术创新是其根本的动力。信息技术可加速其他产业发展,以农业为例,兵团农业所占GDP比重较大,兵团城镇信息化将成为兵团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手,因此,全面快速推进兵团城镇信息化有着现实意义。

1 必须大力发展兵团城镇信息化

1.1 大力发展兵团城镇信息化的背景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当前,农村非网民中,有38.8%的人是由于不懂电脑和网络而不能上网,19.7%的人是由于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3.5%的人是由于当地没有网络接入条件。我国的广播电视网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电视网络,农村电视机普及率达108.6台/百户。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愿景是人们通过广播电视不仅要能看电视,而且要能用电视,比方说用电视上网、缴费、查询社会公共信息等等。

兵团的农村”农牧团场”遍布天山南北,其中新疆中部有54个,东疆有11个,南疆有55个,西北有55个。2010年兵团数据统计,现有总人口为257.3万人,兵团175个小城镇镇区人口在10 000人以上的为14个,人口在5 000 ~ 10 000人的有34个,2 000 ~ 5 000人的为67个,2 000人以下的59个,分别占兵团农牧团场小城镇的8.0%、19.5%、38.5%,34.0%。兵团城镇的人口规模较小,城镇规模偏小,行政区划面积狭小,城镇的聚集效应较差,阻碍了兵团城镇信息化快速发展。

1.2 广播电视技术在兵团城镇信息化中的必要性

在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中,广播电视只是一种传统的传播媒介,是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人民群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所取得的成就以声音、图像方式等传播出来。随着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发展,提升改造传统媒体和发展新型媒体,加快我国物流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电子商务进入农产品流通中的综合示范。电子商务属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范畴;农业信息化建设要依靠包括广播电视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应用的带动。在我国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技术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之一,其基础实施和网络的建设是下一代NGB广播电视发展的基础。在NGB发展的过程中,NGB网络体系是基于已有的有线电视网络架构,包括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农村处于广播电视的接入网部分。兵团各农牧团场地处新疆的东南西北,人口规模小,地理位置分散,如果仍然采用大中城市社区接入网的技术方式实施,可以预料会困难重重。

兵团担负着屯垦戍边的特殊历史使命,更好的完成使命的同时,还必须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对信息化手段需要更为迫切,目前,兵团的广播电视已经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农牧团场,根据兵团自身特点,依靠广播电视技术应用推动兵团城镇信息化建设将是十分必要的。

2 NGB典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广电NGB框架的规划和定义来看,应用大体可以分为5类:业务类、信息类、娱乐类、应用类和消息类,这5类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视频业务类和增值业务类。广电的核心业务是视频业务,它是广电业务的主战场,而增值业务则包括互联网接入、大客户专网、托管服务等内容。

本研究认为在广电的核心业务中,实现播控平台的数字化和IP化演进是NGB发展的趋势,包括采集、编辑、节目传输以及前端设备,这里特别提出采用IP数字前端系统对NGB网络的布局意义重大,IP化使得广播电视网络可以借鉴成熟的IP网络技术,很容易的实现采集、编辑、节目传输的互联互通。处于中间环节的播出前端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广播电视资源的共享和服务。广电网络整合是大的趋势,通过IP化后,处于各师(市)的分前端可以作为备用前端,而采用统一的总前端,从而有效的保护投资。

对于NGB增值业务的发展中,双向网络是发展的基础,而双向网络的架构是NGB网络发展的核心内容。国外在广播电视网双向化方面采用比较多的是CMTS接入技术,而我国多数地方则采用了EPON + EoC接入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国外非常关注中国的EPON + EoC技术,从而提出EPoC技术。一般认为CMTS技术标准比较规范,而EoC技术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统一的网管,但随着NGB技术的不断发展,EoC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也在2010年由ITUTSS(国际电联电信标准部)和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分别了ITU - T G.hn和IEEE 1901标准规范,虽然这两个标准技术路线基本相似,但技术规范却互不相容,与此同时,以DOCSIS3.1、C - DOCSIS为核心CMTS技术仍在不断的发展。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于2011年底成立了802.3EPoC研究组,它将借鉴了EPON + EoC的架构,但与众多的EoC方案相比,EPOC将同轴电缆的接入速率大大提高,可以认为EPoC是EPON的延伸,它实现了EPON和EoC合二为一,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预计2015年将802.3 EPoC。

兵团农牧团场城镇广播电视网络需要上连各师(市)分前端,但由于它的分散的地理环境,不能简单地将其划为师(市)的同一类的基站,下面将从CMTS和EoC的简单对比来加以分析。

3 NGB网络改造技术的对比分析

3.1 DOCSIS技术架构图

CMTS依靠DOCSIS标准是成熟的国际标准,10多年来,在国内外获得的广泛的应用。但CMTS在实际的应用中,线路质量直接影响到了系统的可用性,上行端口由于用户家庭的电视、机顶盒的静电等原因,容易引起较大的上行噪声汇聚,对CMTS头端上行端口信噪比指标影响很大。同时光节点还需要更换为双向的光节点。DOCSIS技术过于复杂,维护成本和单位带宽成本过高,并且DOCSIS2.0以前上行带宽无法扩展。但DOCSIS3.0标准实现了上下行4个以上信道的捆绑,从而提高了带宽。

对于在发展中DOCSIS3.1,它的发展方向则适合于传统布局CMTS架构网络的带宽升级,同时力争与EPoC PHY统一。而我国2012年C - DOCSIS技术规范在实际部署中采用的是EPON+CCMTS方案,它将CCMTS设备放置到小区光节点,从而解决了很多CMTS部署的缺点,如噪声汇聚问题,单位带宽成本比CMTS减少90%以上。C - DOCSIS可以看做是更多降低单位带宽成本,解决回传光纤量大的问题。

3.2 典型的EPON + EoC技术架构

EoC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廉,不需要布线,结构简单,采用数字光纤传输,便于维护,是目前我国双向网改造的主要技术之一。但由于早期的标准由分散的厂商各自开发,而没有采用统一的同轴接入网标准,实际的应用中则出现网管不统一、与运营支撑boss系统对接不尽完善等问题,这是运用EoC方案的最大弊端。

3.3 EPoC系统模型

EPoC是正在发展中的一个标准,预计2015年底左右能够标准,真正的商用需要4年以上的时间。在未来的应用场景将CNU更靠近小区,即深光节点,同时兼容需要兼容DOCSIS业务,并保障原有DOCSIS能够向EPoC顺利迁移。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每种方案都各有所长,也存在着显著的缺陷。对待不同的网络技术,不仅要看到它优势,也要看到劣势,还要看到二者相互的关系。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上看,我们认为“深光节点”代表了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即将局端设备下放到小区光节点,从C - DOCSIS的方案以及EPoC的方案中可以看出,EPON+EoC技术正在向EPoC方向发展,DOCSIS3.1 PHY研究方向也在与EPoC PHY逐步统一。

4 NGB网络在农村信息化应用的思路

兵团城镇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如何依靠广播电视网建设,选用合适技术结构,本文提出以下观点:(1)数字化和IP化是NGB发展的基础。有线电视的数字化、数字前端的IP化、节目传输平台的网络化是保障广播电视发展的方向。广播电视技术在新一轮的城镇化改革进程中,只有利用好以往成功的技术经验,同时不断的创新,才会有出路。(2)根据农牧团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效益投资比高的技术架构。CMTS一般被认为单位带宽成本较高的架构模式,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人口密度不高的农牧团场单位带宽成本将会更高,但随着C - DOCSIS的分布式部署,以往DOCSIS的部分缺点会被克服,特别是成本因素的影响。而EPON + EoC方案的最明显的优势恰好在低成本上。这也是中国广电双向网中EPON+EoC运用较多的主要原因。(3)适当考虑技术的前瞻性,做好近期业务规划和布署。从技术架构的发展趋势上看,分布式部署的架构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对于分散农牧团场。

广播电视网络的头端或局端基本可以放到光机(站)点,下连用户的混合模式基本不变,而对于光机(站)上连至前端(或分前端)机房部分采用EPON的方式,对于未来的技术升级十分有利,这种布局即可以应用目前的EoC技术,又可以平滑的过渡到EPoC上,而且甚至可以适用C - DOCSIS方案。

5 小结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4

1 建设背景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随后省委、省政府也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浙委〔2009〕81号),旨在加快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促进我省乃至全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异地就医难、报销不便等民生问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异地就医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要解决好异地就医的问题,以信息统一为技术支撑和方案目标,有效保障基本医保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政策统一、待遇统一、业务流程统一和信息系统统一”。

当前湖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包含:市本级医保管理信息系统、异地就医管理信息系统及定点机构联网信息系统。

市本级医保管理信息系统采用部核心平台三版的技术架构设计开发,市本级医保系统通过内部交换区实现与五险系统衔接,五险系统提供医保系统需要的征缴相关数据,医保系统提供五险相关的医保支付查询数据。医保系统与五险系统间通过数据同步实现五险业务的统一征缴管理,两个系统采取松耦合的联动机制,各自都能独立运行。异地就医管理信息系统异地应用平台依照“统一规划,分级建设”的原则,建设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一卡通”异地应用平台和专网,并在省市两级部署实施。

依照“技术先进,平稳过渡”的原则,异地应用平台利用各种先进和开放的技术,采用平台化思想为各类异地业务提供支撑,既满足异地就医实时联网结算业务需求,也为未来业务的拓展预留空间。 “两定”HIS系统通过异地应用接入子系统,完成与各级异地应用平台的对接,并在异地应用平台上通过异地联网结算子系统实现参保人异地持卡就医。通过异地就医费用清算管理子系统,实现异地就医费用清算。通过社会保险转移子系统实现社会保险关系的省内转移接续,并与部异地转移系统对接,实现社会保险相关业务的跨省转移接续。

依照“资源共享,一卡通用”原则,通过社会保障卡发卡管理子系统,与省级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建立卡档案数据库,并对全省社会保障卡的生命周期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建设社会保障卡公共服务平台,基于社会保障卡档案数据库,为各类应用和社会公众,提供社会保障卡服务和个人信息服务。

依照“完善机制,确保安全”原则,平台采用PKI/CA技术实现身份认证和信息的签名验签,并提供完善的系统管理功能,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

2 建设标准

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在遵循国家、省“金保工程”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取得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符合浙江省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应用的信息环境。本项目的建设也必须遵循金保工程的相关业务规范与技术标准。在医疗保险结算平台的建设方面,必须遵循《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的要求;在社会保障卡建设方面,必须遵循《社会保障(个人)卡规范》(劳社厅函〔2000〕76号)的要求;在系统部署方面,必须遵照人社部《金保工程交换区部分应用软件集成部署方案》的要求。在网络方面上严格遵循《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浙委〔2009〕81号)及《浙江省社会保障“一卡通”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应用接口规范》的要求;在社会保障卡建设方面,必须遵循《浙江省社会保障卡建设指导意见》(浙人社发〔2009〕123号)的要求;在网络建设方面,必须遵照省厅《浙江省社会保障“一卡通”专网网络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定点机构联网信息系统采用开放平台及接口,统一结算方式和基础数据管理,整合现有医保信息资源,依托专用网络,以“社会保障卡”为介质,实现医保参保人员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持卡就医购药。其中针对定点机构联网,通过与多家网络运营商共同建设了双运营商、双线路专用冗余线路,确保定点医疗机构的专用网络不间断。为确保专用网络的安全性,由医保中心统一安排防病毒软件,用于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日常安全防护。

3 建设内容

3.1 数据库服务器

小型机配置双机软件,构成高可用的集群结构,双机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真正的群集热备份,平时双机同时工作负载均衡,在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换应用实现保护;而且甚至在业务突发量超过主机负载时,双机软件可以在系统拥塞导致主机瘫痪前就切换部分应用,避免故障的发生。中心服务器上均配置双网卡,分别连接到两台光纤交换机上,从而保证中心无单点故障。这样的配置保证了系统的高可用性,又使得我们容易地把数据存储和处理工作分派给两台主机,实现负荷分担,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3.2 磁盘阵列

原有的阵列空闲空间已经很少,而在一卡通系统上线后,今后系统的存储裸容量需求将会达到12T,因此本次项目的需对原阵列进行扩容升级。主要用作生产系统存储用与一卡通系统数据存储用。

3.3 双机软件

在劳动保障现有系统中,由于原系统建设时技术条件下的相关技术不能有效支持双机双存储并行系统,系统采用了双机互备方式以提高系统的可靠型,

4 建设目的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5

一、从智慧城市到智慧城镇

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智慧城市”建设理念逐渐被应用于城镇建设。住建部在2013年1月公布的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中,区(县)有50个,镇3个。“智慧城镇”由此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智慧城镇”以网络化、数字化、生态化、幸福感为出发点,为城镇居民提供可以居住、生产、休闲、工作的便利环境,从而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支持城镇创新和低碳发展。

“智慧城镇”是“智慧城市”的延伸。二者的相同点在于,“智慧城镇”和“智慧城市”都强调信息技术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都倡导借助信息手段“智慧”地进行城市或城镇管理,都主张智慧建设应“低碳、环保,以人为本”。不同点在于:两者智慧建设的内容和重点有所不同。对于大城市来说,智慧建设应该注重应用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无线宽带、三网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解决现代的城市病问题。而对于大多数中小城镇来说,并没有出现大城市普遍存在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口密度过大等问题,因而智慧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与民生相关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发展,如医疗、卫生、教育、体育、文化娱乐系统的发展。应结合自身特色,同绕自身功能定位,打造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如特色制造产业、特色旅游产业、特色农业产业等。以为未来大量的转移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真正实现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

二、智慧城镇建设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到目前的19249个,数量上增加了17076个,再加上1.8万多个乡集镇,城镇的人口、地域和规模显著增长。经济总量提升,社会事业发展,综合实力增强,正在成为连接城乡和工农的纽带,是农村社会公共品的提供基地和服务载体。建设“智慧城镇”意义重大。

(一)提高城镇化质量,引领城镇发展方向

智慧城镇建设代表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一是智慧城镇最能体现资源节约、环保节能和绿色经济本质。智慧城镇可避免造城运动等各种弊端。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智慧城镇“以人为本”,不仅具有优美的环境,便利的居住条件,还具有良好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以及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社会体系,因而能够有效吸引农村人口顺利迁移到城镇来安居乐业。

(二)支持经济转型,有助于构建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我国城镇体系承担着巨大的社会功能。现在进城人口的50%要靠城镇吸纳,将来农业人口的25%~30%也要靠城镇转化。我国有两万左右的小城镇,如果1/3,甚至一半的城镇能发展为智慧城镇,不仅可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还可以给国家带来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三)呼应智慧城市建设,形成智慧“城、镇”交融发展的新局面

以三网融合平台的建设为例,小城镇的智慧建设更容易超越利益集团的分割,产生更加统一、更加集成的示范性智慧城镇建设方案。目前国内很多城镇,如辽源、迁安、镇海、乐从、周浦、张浦等,在“智慧城镇”建设上都呈现了很强的生命力,这些经验一旦被应用到国内其它城镇,将带来发展的裂变效应,我国的智慧城镇建设也会快速呈现城市和城镇相互交融、全面铺开的新局面。

三、智慧城镇建设的瓶颈

2009年以来,中国智慧产业蓬勃发展,如2010年我国的物联网产业总产值为1900亿元,2012年就达到了3600亿元以上,年增速接近40%。智慧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智慧城镇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智慧城镇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

(一)城镇发展尚未形成有效合力,智慧城镇建设还存在一些制度层面的障碍

目前社会上有关智慧城镇发展的意义、怎样发展等问题认识不尽一致,导致政策资源和资金资源分散,国债发行和银行贷款等偏向地级以上城市,形成不了合力。制度层面还存在一些障碍。一是扶持政策缺乏协调。各地支持建设的智慧城镇,大多集中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很难形成协调联动的合力。二是规划管理水平偏低。镇一级规划普遍存在目标定位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现象。省、市、县、镇各级规划有欠衔接。三是地方财政配套困难。目前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环境建设项目,一般都会要求地方财政配套投入,造成地方财政风险偏大,社会资源利用不足。四是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乡镇传统管理模式涉及行业广、部门多,正在探索的乡镇机构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减免,还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很难适应城镇改革所带来的人、财、物等管理模式的变化。

(二)资金、技术、人才、行政权利上的固有瓶颈,成为智慧城镇建设的阻力

我国许多城镇的智慧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只是初步尝试。而且案例大多在大都市周边或经济发达地区,指导意义还很有限。全国众多中小城镇在智慧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不少。如城镇依据其自身特色设计了独立的发展思路,而城市希望开发出统一的信息平台,城镇所建平台需要上级单位(市级)批准,平台所需资料也得向上级单位申取,不完全按照上级单位的步骤实施,城镇在具体建设时就会面临两难的局面。

(三)顶层设计和数据标准的缺失,将导致智慧城镇建设的各自为政和信息孤岛问题

目前国内很多典型城镇都提出了各自的“智慧城镇”建设方案,很容易造成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这也表明了智慧城镇建设顶层设计的缺失。目前项目建设多头管理、多头推进,包括发改委、经信委、科技主管部门等,都在推动智慧城镇建设的不同项目,缺乏统一的建设主管部门。

智慧城镇建设还普遍存在数据标准缺失的问题,包括技术标准、应用标准和服务标准。如同智慧城市一样,智慧城镇建设的信息系统也是由不同的厂商负责实施,由于缺少相应的接口标准和体系规范,它们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无法进行信息共享与业务集成,从而形成“信息孤岛”。尽管元数据等技术可以实现和解决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不同应用的数据融合,但是部门间的横向数据协同标准还存在行政体制区划的制约。

四、推进智慧城镇建设的对策

我国的智慧城镇建设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需要基于国情,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一)建设应由点到面、量力而行。延续城市标准、部署的基础上兼顾特色

鉴于目前的制度障碍和资金、技术、人才瓶颈,智慧城镇建设不宜一开始就把面铺得过大,或者进行超出城镇现有能力的盲目建设,应注重提高质量。智慧城镇建设应优先支持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的卫星小城镇;优先支持经济实力强、城镇区域密集的小城镇;优先支持有资源、有特色、有主导产业支撑的小城镇,形成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

此外,考虑基础、数据、平台、业务、运营及安全等网络服务的规模效应,智慧城镇建设应以顶层设计框架为蓝本。延续城市的智慧部署,同时还应考虑到城镇自身在地域、产业、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智慧城镇建设应在坚持标准化的同时兼顾多样化,即在与智慧城市建设坚持共性标准的前提下,围绕自身功能进行定位,建设能够体现城镇特色的“智慧城镇”。如表1所示。

(二)实施ASP服务外包,解决智慧城镇建设的资金、技术、人才难题

城镇可通过实施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的简称,意为“应用服务供应商”)服务外包来获得各种信息应用服务。ASP模式可以集中为城镇政府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使得城镇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IT人员,只需前期支付一次性项目实施费和定期的ASP服务费,即可通过互联网享用信息系统。同时ASP服务商会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效果上与自建信息系统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投资成本小、风险系数小。尤其适合小城镇的信息化建设。

需注意的是,在实施ASP业务外包方式时,应由城镇的上级人民政府根据地方城镇信息化建设规划的要求来作统筹安排,以延续城市部署,同时实现网络服务的规模效应。

(三)设立或组建统一的智慧城镇主管部门。通过建立体制机制架构体系,确保智慧城镇顶层设计的高品质规划

智慧城镇的顶层设计必须设立或组建统一的智慧城镇主管部门,形成统筹智慧城镇人、财、物、事的管理体制。具体而言,可以由工信部或住建部组建城市信息化发展监管工作组,履行政府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即首席信息官)的职责,协同其他政府部门整合发展信息通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从而发挥智慧城镇的顶层设计作用。这样,一方面可通过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智慧城镇建设项目的评估指标体系,另一方面还可通过顶层设计搭建公共信息平台,统一城镇各管理部门的软件、接口和标准体系,提高城镇内的信息共享效率。顶层设计思路具体如下:

1 构建四层两翼的机制架构:即决策机构、协调机构、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四层架构,并且设立审计监察机构和由外部专家组成的决策咨询机构。明确各方机构的工作职能和衔接关系,既保障顶层设计的全局性,又能够形成机制落地的支撑。

2 打破政府以具体部门职能为边界的现状,从服务社会公众的视角重新梳理政府业务,建立业务架构。业务架构的最大优点是在实施信息化时,不同部门如果具有相同或相似业务的,可以彼此构建集成化的信息平台,减少重复投资,增加信息沟通的机会和能力。优化业务服务过程。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6

1、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不仅要有国家统一规划,而且还要有地方城镇规划标准。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按照中央十二五规划要求进行统筹规划、完善功能、合理布局,而且还要再全国范围内加强城镇化建设,确保我国东、中、西,以及大、中、小等,全面协调发展。在每一个城镇建设过程中,要积极结合本地的环境条件、人文地理以及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等,对其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做精、做细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方案,最终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以此来避免千城一貌、格式化发展局面。在此过程中,城镇规划应当具有前瞻性、连续性以及权威性和衔接性,一旦形成了规划方案,除按必要调整或修改的部分,一律不能随便改动。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做了科学、系统的规划和实施步骤。

2、强化非农用地供应控制,确保粮食安全生产

对于13亿的中国而言,只是单纯地依赖国际市场发展,可能无法有效地确保粮食作物的及时供应和生产安全性。因此,实践中为了能够确保我国十八亿亩耕红线不便,地方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严格控制耕地总量,尤其是在非农用地规划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关,确保土地规划的动态平衡性。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土地的有效利用率,通过城市建成区内部用地结构的合理化和集约利用度的提高,节约土地资源。

3、新型城镇化要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还要注重生态建设。在现代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牢固树立低碳、绿色环保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以及低碳绿色经济。同时,还要不断强化和力求节能减排,从源头上有效控制能耗、防治污染,淘汰落后企业产能,从而促进现代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此过程中,还要有效利用节能技术、新工艺产品和新材料。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应当优先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而且还要适当的采用行政手段。其中,经济手段主要是指收费、排污权交易以及补贴。实践中,补贴和收费制度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实处,但对于部分企业而言,宁愿少交罚款,也不愿投资污染治理。在未来的环境监管中应积极研究和尝试排污权交易制度,以达到污染物总量的控制。

4、要通过信息技术发展,系统推进和引导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发展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出台,为我们展现的绝不是一个大干快上的跃进计划,而是强调人的城镇化和绿色智慧城市的伟大蓝图。作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和新阶段,解决“城市病”的重要途径,智慧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了特别的关注。在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一再强调要把创新放在深化改革的核心位置,尤其要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因此,在建设新型城镇化中,信息化被寄予了厚望。如何将信息化、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进行融合发展,似乎也成为诉求相关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城镇化的过程往往也是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一个过程,在城市化率快速提升的背后,掩盖的是城市化过程中衍生的巨大经济与社会问题。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城市病”层出不穷。这警示我们:在解决了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的问题之后,更大的挑战是如何解决“以人为核心”的宜居环境,以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推动城乡保障、社会事业、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化。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智慧城市(镇)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结合的有效模式,这样可以有效满足现代化新型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帮助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提高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采取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其中包括污水处理、交通设施、空气质量监测、水电气供应、轨道运输、公共安全、社会保障、金融以及城管等系统,而且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依赖性不断增强。

从实践来看,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供需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及其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转变,促进经济成功转型,以此来确保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可持续。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工业化、信息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互联网、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等应用的普及,将改变政府、企业和居民传统的交易和消费行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将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较为复杂、系统的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既要积极筹划,千方百计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又要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稳中求进,不可急功近利,不搞城镇化的“”。

结语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摒弃传统的规划混乱、缺乏科学合理性以及执行不严等弊病,合理地进行城镇布局与建设,不断优化城镇化建设规模和功能,将其城镇间有效协作。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快速发展,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在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此来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7

1.城建档案网格化是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需要

城建档案通过构建网格化的体系,是城镇化建设中对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收集、管理、服务、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一是可以实现使从(市、区)城建档案向乡镇(街道)乃至村(社区)释放管理利用服务的功能;二是可以实现城乡均等化管理服务;三是可以构建城建档案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圈,从本质上建立城建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城乡一体的均等化;四是可以通过建立城建档案网格化运行体制机制,形成一套统一规范的标准,有效提高其查询和开发利用的绩效,并使其在公共服务中成为及早发现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桥梁纽带,使城建档案事业在城镇化建设中得到更好地发展。

建立城建档案的网格化,优势十分明显,信息资源和开发利用的空间比较广阔。笔者认为城建档案网格化的目标是:以建设美丽城镇、乡(村)、街道(社区)为宗旨;以民生为本,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服务百姓为根本;以数字化、信息化为为保障,在城镇化建设中形成城乡一体管理和服务的运行机制。其管理服务的主体是(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是城乡城建档案服务的“三级”主体,而且是一个兼容政府对城建档案管理的“三级”责任主体。其目的是要实现在城镇化建设中实现城乡一体的网格化,较好的促进城建档案事业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式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城镇服务。

2.城建档案网格化的运行体制机制

城建档案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实现城乡一体的网格化模式,关键是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完善、可操作性强、运行可靠的网格化运行体制机制,并既能适应政府转变职能,符合小政府大服务的发展方向,又能使乡镇(街道)、村(社区)在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功能得到放大,更能使市城建档案的管理服务开发利用的功能在城镇化建设中能有效向乡镇(街道)、村(社区)释放和辐射功能。

2.1设置一级(A级)网格

(市、区)现有的城建档案机构为一级网格。要依托原有人才、装备、技术保障、信息化系统、平台服务系统等优势,以适应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信息系统升级扩容,向城乡一体的路(高架)、桥(高架)、水,电、气、地下建筑、隧道以及绿化景点、景观景点等各个有关城建领域全方位拓宽延伸,建立起综合性的城镇(乡)一体格局的城建大档案,形成利用服务内容丰富的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扭转以往行业块块多、小而散的城建档案管理服务条块现状。

2.2设置二级(B级)网格

乡镇(街道)要建立为二级网格城建档案科(室)。努力适应城镇化建设对城建档案管理、开发利用的需要,接受(市、区)城建档案管理服务利用功能的拓宽延伸和辐射,实现城(镇)乡的有效对接,担当起城建化建设赋予的职能。在二级网格内建立的城建档案科(室),其机构性质可以是乡镇(街道)内设的独立的科室,也可以是(市、区)城建档案馆的派出机构。为了使一、二级网格在业务上达到规范统一,同时便于管理,二级网格内的城建档案科(室)作为双重领导的派出机构比较妥善,在业务上接受上级城建档案部门的领导,在行政上接受乡镇(街道)的领导,既可以加强行政领导,便于工作的开展,又可以对其业务工作加强领导,实现城乡建设档案业务工作一盘棋。其职责有别于(市、区)档案部门:负责辖区内城建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社会单位、项目建设和监理单位、广大群众对城建档案的法制意识;深入项目建设、施工、监理、企事业等社会单位,对城建信息资料收集、整理、移交等业务工作开展指导和监督;对已收集的资料进行基本整理、及时移交上级城建档案部门;向社会单位、村(社区)等基层单位、群众提供城建档案信息的查询服务。为了使乡镇(街道)管理服务功能得到有效释放,还要为本级和村(社区)培训专业人才,配备适应功能需求的专业人员,配备和(市、区)功能相匹配的信息化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和许可条件在村(社区)中心服务圈设置窗口服务平台,实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收集最大化、信息化服务最大化、利用价值最大化、便民服务区域半径的最小化。

2.3设置三级(C级)网格

在乡(镇)的村、城镇社区建立城建档案管理服务保障站。形成覆盖城乡一体的“三级”(A、B、C)网格,从而在城镇化建设为社会单位、基层单位提供城建档案优质的管理和服务,并缩小其半径服务圈。笔者认为:在农村(村)社区服务中心,城镇社区服务中心,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建立的城建档案管理服务保障站,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上级档案部门建立起统一的信息化系统、网络服务平台,这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实现城乡一体城建档案“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和运行体制机制的重要一环。

农村(村)和城镇社区是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实现城建档案城乡一体化管理服务的第一站。他们和社会单位、百姓联系最直接、最密切,在他们脑中、心中、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可收集、有利用价值的城建、古建筑、古村落等城建档案的信息资源,假如这些信息资源能得到充分的收集、开发利用,势必将在城镇化建设中有力推动城建档案事业的大发展,信息资源的大扩容,信息数据大扩盘,信息容量的大升级。因此,在农村(村)和城镇社区,建立起第“三级”(C级)城建档案网格,对城建档案综合性的开发利用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也说明城镇化建设给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良机。

3.城建档案网格化数字信息平台

城镇“三级”网格化的建立,为城建档案的收集、管理、开发、服务利用提供了一个有效运行的体制机制,为城建档案在城镇化建设中实现城乡一体化,为实现其利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三级网格化运行的体制机制要体现便民和服务基层的宗旨,要体现城(镇)乡一体,要体现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这就要求在网格内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化服务管理,此为城建档案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建立的数字信息平台应使系统要成为能及时升级、扩容、更新、信息、提供最新查询、利用服务项目,并能对三级城建档案部门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工作,实现动态监测、绩效考核的等综合性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扫描技术、声像技术和多媒体等技术实现。在城镇化建设中城建档案的管理、开发、利用、服务,通过A、B、C“三级”信息网格化系统,达到服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通过在城镇化建设中对城建档案工作的调研和实践,笔者认为:作为地级市以下的(市、区)和乡镇(街道)、农村(村)和城镇社区,是城镇化建设中城建档案“三级”管理服务网格的责任主体、是组织实施的执行主体,从而形成城(镇)乡一体管理服务、开发利用的“三级”网格信息化系统和运行的体制机制。这是城镇化建设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4.结语

综上所述,城乡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科学的城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城镇化的发展建设,还对社会单位、企事业单位等有积极作用。本文就城建档案城乡一体网格化模式进行了思考,期望能为有关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科]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8

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发展;作用

我国是一个世界工业大国,然而其工业化与信息化缺乏融合,以致我国工业陷入全球产业链低端困境中。再加上农业现代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城镇化,长期以往加剧城乡收入差距,无形中阻碍和限制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城镇化为信息化带来发展空间,同时信息化能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二者共同促进。因此有必要通过研究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问题保证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

一、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促进合理布局城镇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城镇化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深入发展,然而高速发展中也逐渐出现“城市病”,如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城镇化发展质量,使城市发展受到制约。信息技术的出现对推进小城镇建设和优化城市群建设起着巨大作用。相关规划也提出,提高信息化技术有利于优化城镇化格局,特别我国城市群集和人口能力增强明显,“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相比以往也明显增强,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更加突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镇空间的合理布局。

(二)信息化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信息技术发展对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极为重要,更有利于提高城镇经济发展质量,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的生产方式因数字技术、互联网、物联网等实现了变革,同时也丰富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微信等应用软件改变人们的生活,通过移动客户端可以微信支付、微信预定、自助选房、聚会就餐及微信呼叫服务,无形中增加信息消费,使居民间接参与了商品设计过程,更丰富了居民消费模式。通过计算机在社会保障方面实现一卡式服务,所以信息化能极大转变城镇居民生活和生产方式,也提高了城镇经济发展质量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三)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公共服务水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无法脱离信息化的带动和支撑,首先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便利就是信息化办公,各级政府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日常办公效率,通过移动资讯客户端为社会公众提供统计数据、统计知识、统计工作、数据阶段等各类统计信息知识,同时主动将政府政务信息便于城镇居民监督。在劳动力就业管理方面和社会保障方面可统一收集信息及监理参保人信息库,采用多元化业务办理昂视,提高社保信息化服务水平。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结构和空间布局

(一)结构特点

我国经多年的城镇化进程已初步形成东、中、西不同的城镇化空间分布格局和大中小城镇、城市群等级体系。城镇化结构指由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分工明确的大中小城镇组成的城镇等级结构。我国根据城市非农业人口数量划分,将城市规模分为五类,20万人以下为小城市,20~50万人为中等城市,50~100万人为大城市,100~300万人为特大城市,300万人以上为超大城市。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市规模结构不断演变,超大城市增长速度最慢,小城市到超大城市以数量依次递减的方式增长且呈现金字塔方式。从增长趋势分析,我国从上世纪80~90年代实行鼓励中小城镇发展战略,无形中促使小城市快速发展。但自1998年户我国小城市呈下降趋势,和停止审批设立小城市政策有关,此事大城市及超大城市都呈现上升趋势,截止到2011年我国城市所占比例为14.13%,小城市为38.9%,中等城市为33.43%。

(二)空间特点

从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得知,新中国下的城镇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城镇化项目带动阶段,处于“一五”期间和“156”项工程。城镇化在该阶段多在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布局,当时城镇化率从1952年的10.6%增长到19.7%。第二阶段为国民经济整体停滞不前的上世纪6.70年代,城镇人口从1960年的13073万人增长到16669万人,城镇化率从1960年的19.75%下降到17.6%。第三阶段处于城镇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上世纪80现代~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数量为658个,城镇人口为69079万。除此之外,全国新增人口多分布在江苏、福建、上海、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省区,呈“两横三纵”布局。主要原因和上述地区经发展较快有关,有一定城市建设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虽然采用资源型城市建设促使城镇逐步向内陆地区发展,然而依然呈现东密西疏的城镇空间布局特征。相关资料显示,东部地区分布了43.99%的城市人口,占全国9.5%的土地面积,属于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地带。东北地区分布10.41%的城市人口,占全国8.2%的土地面积,西部地带分布22.38%城市人口,占全国71.5%国土面积,是我国城市分布稀疏地带。目前中国主要城镇化集中在山东半岛、辽中南、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等集中区域,GDP占全国50.01%,占全国土地面积12.38%,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

三、加强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措施

(一)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地位,进一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层次融合

当前我国综合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并以快速发展的趋势不断扩大经济规模。所以我国应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地位在自身快速发展信息化的同时多方寻找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的契合点,之后以此节点为基础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层次融合,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层次融合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跨越式生产力发展,尤其传统工业严重破坏环境,新型工业化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消耗,处理资源、生产、环境、发展四者之间的关系,要求新型工业化在发展中加强和通信、信息、环保、科技等信息化互动。还要解决各主体在信息化过程中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信息咨询等方面问题,降低信息化应用门槛。创新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提升智能化应用水平和工业生产系统的集成水平。加强互联网与信息化、工业化的融合互动,扩大互联网及物联网在工业化中的应用,从而促进信息产业服务支撑能力。众所周知,虽然我国是经济大国,然而其城镇化发展与信息化及工业化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所以要更重视城镇化发展并以中央出台的相关规划条例加大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投入力度。例如逐渐开放户籍制度来完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措施,制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可以居住年限、城镇社会参保年限、就业年限等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为基础。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布局,以优势城镇为增长级向外扩散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模,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小城市、小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

(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

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的耕地面积排名全世界前列,然而从定量角度分析,与信息化、工业化及城镇化相比,我国部分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忽视了现代农业化在其中的作用,所以在新型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城镇化协调发展过程中更应重视农业现代化地位,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首先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首先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农业市场抗风险能力、竞争能力、现代综合生产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和企业经营方向相符的职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如公益、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统一、经营等模式。第三加强农村服务网络和基础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城乡用电同网用价,提高农村供电能力。利用信息化在农业增设商品零售、餐饮等生活服务网点,建立大型流通企业,在建设新型城镇化中用积极利用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农村信息网络向农民群众提供信息和查询功能,让农民掌握农产品行情,增加农民收入途径。一方面通过信息化为农民提供准确且及时的就业信息,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除此之外,加快农村信息化能重点推进远程医疗、教育、农产品安全追溯、社会保障一卡通、农村电子商务综合平台、中小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当地民生服务工程等信息化民生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社会化信息服务水平。

(三)建立智慧型城市,实现新型城镇化智能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它会成为平衡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信息化之间的关键途径,智慧城市中必然不可缺少如云计算、物联网和4G等高科学信息技术,及时对自然灾害进行预警,突出数据分析和信息采集能力,保护人民财产安全,从而改善城镇发展环境。城市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输力度也要从不同层面进行加强,全面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建设只会城市能改善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同时通过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镇各领域信息化程度,在农村地区普及信息网知识和渠道,缓解城乡数字化鸿沟,改善农村地区信息现状。建设智慧型城市使政府政务信息公开透明化,自动化办公提高业务效率及政府运转效率。在信息化推动下互联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镇居民可随时进行网上购物及网上支付转账等经济活动,丰富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为规范智慧城市出现的混乱局面,有必要科学合理规划智慧城市建设。首先强化技术创新力度,加快创新新一代如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互联网等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其次加快开发智慧安居、智慧医疗等业务操作终端,形成管理、技术及业务三结合的智慧能力。第三抓好智能终端装备开发及数据综合传输技术的创新,强化信息技术产业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融合度。总之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能成为融合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除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也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定程度影响城市现代化建设全局所实施的战略性举措。可以说新型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新型城镇化能构成完整的现代化建设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以系统学思想为指导,注重工业化、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良好互动,发挥其各自的集成效应和协同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新格局。

作者:刘静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物流与电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江颖.浅析如何通过信息化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4(16):3-3.

[2]张博文.信息化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21):60-61.

[3]徐君,高厚宾,王育红.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耦合机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09).

[4]陈永光.加快河南省信息化进程研究——基于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视角[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31(3):121-124.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9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结果,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化则是在工业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生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基于中国特殊国情,我们在还未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时候,就开始走信息化的道路了。因此,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内在逻辑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转变”的完成过程之中:一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二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

过去十来年,我国的信息化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在城镇化发展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城镇化发展是按照原来工业化发展道路继续走下去,还是将信息化现阶段的发展成果融入进去,帮助城镇化能够走出一条更好的、更科学的发展道路?我认为未来城镇化发展要靠两方面:一是靠工业化,二是靠信息化。因此,城市规划一定要充分考虑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否则将会脱离实际发展。

现在大家都在提“新型城镇化”, 我认为这应该是有关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建设,并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不同层面的智能化。关于智能化,则要根据各个城市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在不同地方有所突破。比如一个城市主要矛盾是交通,就把城市的智能化建设重点放在交通上;另一城市的环境是主要矛盾,就把相关建设放在环境上。智能化建设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比数字化、网络化要难得多,也复杂许多,但它却是真正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信息化发展要快于城镇化,两者之间并未真正实现同步发展,这是一个客观现实。所以,未来城镇化的发展一定要靠信息化来引领,并且信息化十年发展的一系列成果均可以应用在城镇化建设上。

我国城镇信息化建设总体上较落后

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城镇信息化建设是比较落后的。虽然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有一些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的信息化建设相对好一些,但我国绝大多数城镇的信息化建设是落后的,或者说几乎没有。当地的信息化就是居民能够使用手机和互联网,谈不上多少数据、信息管理。中国各城镇建设发展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城镇(市)信息化的差距就很大。像看病的问题、社会保险的问题,很多地方都没有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尚无法实现智能化服务。这种局面对于未来的信息化发展是很不利的,也是矛盾的,如果没有信息化融合到城镇化建设中,那么城镇的科学发展就不可能实现。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们认识的不到位。我们在发展城镇化甚至在发展大城市时,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仍然按照传统的工业思维去发展城镇,完全没有想到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变了。另一方面,在城镇建设的初期,缺乏基础设施的提前规划,在未来的建设中就会产生很多低效率、重复性的建设,最典型的就是拉链式马路。但现在来看,只有基础设施规划是不全面的,还必须将网络设施包括光纤、通讯网、基站布局等也规划好。改善上述问题,建议从两点入手:

抓干部培训,主要是各级政府,包括新城镇的主要领导。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及各个省的党校和行政学院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对干部进行培训,普及信息化知识,特别是如何运用信息化推进城镇化建设和科学发展,并介绍国际和国内的经验与教训。只有提高政府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才能使其真正重视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引领城镇化的发展。

搭建城镇信息化云服务平台。目前我国有很多城镇的信息化建设几乎是零起步,这不可怕,可怕的是每个城镇都自己去找一家或者几家软件公司来建设自己的城镇信息化,导致IT市场被微分化。微分化的坏处是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找不到好的队伍,就有可能造成失败和重复建设等不良后果。过去十年,我国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已经开发了大量的、成功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各种各样的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和软件都可以为新的城镇所使用。设想有一个城镇信息化的云,把办公自动化、财务、人事管理等各种应用软件都上传至云上,各个政府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下载,这样软件成本就会降低,云服务产业也会得到发展,各城镇政府也节省了大量的钱和时间。

智慧城市是城市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

智慧城市起步并不是很早,这个概念是在本世纪初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其实,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信息化的问题,还涵盖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政府要透明公开,要有为市民服务的宗旨,这些并不能完全依靠信息化来解决,信息化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而已。如果政府没有透明公开的政治意愿,信息化无能为力。以为依靠信息技术,就可以建设一个智慧城市、一个美丽中国,这是不切合实际的。

当然,信息技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把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应该是正确的,应该坚持。国内有一些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中国的基础条件还太差,建设智慧城市太遥远,不切实际。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但每个城市都以智慧城市作为发展方向,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这样去努力是没错的。同时也要看到,智慧城市的建设只有信息技术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建设,它包括国人素质的提高,创造力的提升,整个社会的透明、公平、公正,这些都应该属于智慧城市建设的范畴。

有人说,智慧城市包含三方面的智慧:一是个人的智慧。换句话说,如果每一个居民都不智慧,那么这个城市就不会智慧起来;二是集体的智慧。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如果都能比较智慧地处理其所面临的各种业务和问题,城市当然就会比较智慧一点;三是政府的智慧,政府如果能够智慧地治理城市,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当然就会比较智慧。所以建设一个智慧城市,这三方面的智慧都要培育和发展,既要发展个人的智慧,如引进人才,又要发展集体的智慧,如企业和政府都应该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信息化作用,要想建设一个相对现代意义的智慧城市,需要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提升,只有这样,数据和信息处理得才会更快、更精确,基于数据、信息、知识的决策才能够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化对提升城市的智慧化有很重要的作用。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10

1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同步协调发展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四者缺一不可。“四化同步”发展中,城镇化是载体,农业现代化是基石,工业化是引擎,信息化是核心。在经济新常态下建设新型城镇化必须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对进城农民工加强职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训。同时,我们也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配置农村有限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在不改变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基础上,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利用工业技术、信息技术调动一切资源优势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着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工业化的发展是农村人口、生产、消费等在城镇聚集,更为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进一步促进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完善。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拓展,信息化的产生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但是信息化不是工业化的附属品。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带动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更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信息化以信息电子技术为核心,推动工业化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更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

2统筹生态文明建设

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多次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决制止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尤其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攻坚时期,我们必需坚决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观,走绿色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对自然控制力的增强,生态意识却越来越薄弱。因此,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把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为了更好地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格局,做好城市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尤其要根据各个地区土地本身的不同特征,取长补短,合理规划商业、住宅和工业用地等。统筹整体规划的核心是优化土地结构和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一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土地效率的提高,都是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另外,把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要优化城镇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业、限制高耗能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互联网+”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将进一步使农村剩余人口向城镇集聚,再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社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的压力。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必须优化产业结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3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推动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是以人为本。目前,我国还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甚至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核心,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消费需求为目的。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必须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破除限制农村人口流动的障碍,从而使农村人口可以自由向城镇流动。同时我们也应该逐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做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使农民工在城镇能够“进得来、住的下、稳得住”。其次,稳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同时尊重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建设成为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不能拔苗助长,盲目扩张建设,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产环境为代价。最后,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坚持发展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使城镇化建设更加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摆脱过去那种粗放发展方式,大胆创新,用于创新,走出一条可持续、高质量、广包容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4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是结合我国进入新常态下经济的新特征、新问题,对城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全面深入部署。所以,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求我们创新发展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兼顾生态文明建设,闯出一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蔡昉.走出一条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6(23).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11

1.1地籍概述

地籍是为征收土地税而尽力的土地登记簿册,这是地籍最古老、最基本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地籍管理、策划那个是管理等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发展成为了多用途地籍,也可称为为现代地籍。现代地籍(简称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信息等,并用数据、表册、文字和图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

1.2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的概念

我们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

1. 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的对象

地籍管理的对象是作为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的土地。城镇地籍管理的对象是城镇的建成区的土地,以及独立于城镇以为的工矿企业、铁路、交通等用地,不包括城镇郊区集体所有土地、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国营农场用地等。

2. 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的内容

城镇地籍具体的管理内容包括:

1) 文字型地籍资料:包括测量控制点说明数据、地名数据、各种数据字典等;

2) 人文资料:包括人口状况、教育状况、文化与公共设施等;

3) 自然资源资料:包括能源、韩静、水系、植被等;

4) 经济资料:包括工厂、市场、景荣、商业等;

5) 地籍栅格数据:包括地籍图、规划图、影像图、权源资料扫描件等;

6) 地籍矢量数据:包括测量控制点、行政区划界线、宗地界线、界址点、地类图斑等数据。

3. 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与城乡一体化管理的关系

上个世纪已经有学者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管理的概念,并阐述了城乡二元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以及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城乡一体化地籍的建设就是要将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在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基础上建立了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两个系统合并,建设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地籍信息系统,充分满足地籍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

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是介于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一种管理模式。

1.3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目前,城乡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仍然处于探索实验阶段,只是在少数发达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先前的经验,先将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再向前推进一个阶段,建立起一体化的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将原先的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到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两步走发展模式转变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城镇地籍管理数据库到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再到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三步走战略(如图1.1),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相比之下,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管理对象主要是城市及建制镇建成区的土地,以权属为核心,系统需求相对简单;2)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的建设遵循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数据共享程度高;3)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在其他主、客观条件具备时,系统可升级至城乡一体化管理系统。

2.城镇地籍数据库

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可以把城镇地籍调查的资料统一管理起来,进行常规的数据查询与分析,能够准确的对城镇地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各种文字报告、表格、图形的方式进行灵活而生动的展示,便于政府各业务部门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决策。

2.1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工作阶段:主要包括人员准备、软硬件准备、管理制度建立、制定建库方案、数据源准备、数据质量检查、其他工作准备等;

第二阶段为数据采集与处理阶段:主要包括土地权属调查、界址点测量、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以及数据接边、拓扑处理、质量检查等;

第三阶段为数据入库:主要包括矢量数据、权属调查表、DEM数据、正射影像数据、元数据、及其他数据的检查和入库;

第四阶段为成果汇交阶段:主要包括数字成果、表格成果、文字报告、图件成果等;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流程见图2.1:

3 系统实现

3.1系统结构设计

3.1.1逻辑结构设计

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设计主要是指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构成及之间的相互关系。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部件由多个功能模块和城镇地籍管理数据库组成,其中功能模块是面向城镇地籍管理的多个操作方法,城镇地籍管理数据库是面向地籍基础数据的。城镇地籍信息管理系统逻辑结构简化后如图3.1所示:

3.1.2物理结构设计

系统的物理结构设计实际是建立系统的逻辑结构设计与实际的运行环境和工作对象的有机联系。运行环境包括软件、硬件、网络等。工作对象包括应用部门和操作人员。城镇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物理结构简化后如图所示3.2:

3.2系统基本功能

3.3系统实现

3.3.1数据库连接

主要功能是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的连接。目前,市场上比较主流的数据库有Access、SQL server、Oracle、DB2等,综合考虑数据库性能、可扩展性、安全性等特点,SQL server、Oracle常被用来建立空间数据库。界面如图3.4.:

3.3.2数据处理

在系统总体设计时数据处理的主要功能矢量数据采集、拓扑处理、空间分析等,数据处理在城镇地籍系统的工具菜单下,如图3.5:

3.3.3调查表管理

在城镇地籍数据库中权属调查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数据,因此,在管理系统中单独设计工具进行调查表数据处理,管理系统中设计地籍调查菜单。

管理系统中调查表管理如图3.6-3.10:

3.3.4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主要是对系统的管理字典、用户设置等进行管理。

4.关键技术分析

4.1空间数据关联

传统的地籍图属信息挂接是对照图形逐一进行属性数据挂接,建立图形与属性的一一对应关系。本系统设计应用批处理方式进行属性挂接、检查、入库,建立城镇地籍图形库,如图4.1。

4.2数据更新处理

历史数据的追溯技术:某一时期,在对数据库内某一地理范围内的数据进行更新操作前,先创建一个历史数据库,自动生成备份信息元数据,用于备份更新前的数据,再创建一个临时数据库,用于存储拟变更数据。当数据发生变更,待变更完成后先保存至临时数据库,经过上级权限检查审核通过后,根据空间关系正式更新源数据库,生成现状数据库,临时数据库自动消亡。至此,历史数据库记录了每次变更的各个阶段,可以通过分析备份信息元数据重新更新变化,也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库和现状数据库的空间分析提取变更数据,实现历史数据回溯,如图4.2。

5.结论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众多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模式,结合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三步走”的建设模式,为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1)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是城镇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标准的基础上设计了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的建设步骤,促使建成一个合格实用的数据库,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打好基础。

2) 空间数据相比普通数据具有其特殊性,本文在分析其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模型。

3) 针对土地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本文应用软件工程的相关理论,依照GIS的工程思想,分析了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系统配置等,为城乡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4) 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众多新的、难以解决的新课题,本文根据系统设计与应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解决了如大量地籍调查数据录入工作量大及图形矢量数据挂接难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海荣.基于组件式GIS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4.

[2] 国土资源部.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M].2007.

[3] 敦力民.城市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科院沈阳计算机所,2006.

[4] 何永健.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空间数据管理模型构建和实践[D].河海大学,2005.

[5] Kiril Fradkin,Yerach Doytsher.Establishing an urban digital cadastre:analytical

reconstruction of parcel 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02,(26):447-463.

[6] P.J.M van Oosterom,C.H.J Lemmen.Spatial data management on a very puters.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01(25):509-528.

[7] 张同信.县级地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出路[J].河北国土资源,2004,(2):9-10.

[8] http://ersi.eom.en.

[9] 李小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遥感学报,2002,6(5):370-375.

[10] 李满春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36(8):144一148.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12

地名地址数据;数据标准;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

城镇精细化管理体现的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城镇精细化管理主要运用标准化、数据化、程序化的手段,使管理的各要素精确、协同,使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准确。与以前粗放性的城市管理不同,城镇精细化管理必须注重细节。城市管理的细节往往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出行、乘车、旅游、购物、医疗、教育等;同时也与政府关心的要素密切相关,如行政区域的范围与面积、管辖范围的自然资源、企业分布、人口分布、商业分布、GDP分布、交通、应急事务对策等。而以上这些城镇精细管理关注的要素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与空间地理信息密切关联。而地名地址数据库承载着空间地理信息的框架性内容,是城镇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概略描述,是城镇精细化管理决策最直接的、可以形象化感知的数据基础。丰富、细致、规范的地名地址数据将对城镇精细化管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与分析出发,提出地名地址数据建设要点,并以南京市为例,介绍地名地址数据标准设计内容和数据建设实践,最后提出地址数据应用愿景,以此抛砖引玉。

一、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与分析

新型城镇是以城乡统筹、集约高效、功能友好、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表现为“城乡一体”的城镇发展态势。新型城镇应科学合理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设计合理的新型城镇将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资源享用均等化,最终实现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要构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格局,地名地址数据库作为重要的数据基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具备规划与管理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1)我国新型城镇建设正处于规划建设阶段,要管理好首先要规划好,科学规划离不开地名地址数据的支持。地名地址数据具有客观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其详细的空间位置反映城市自然和人文资源布局,挂接专题数据后将生动反映社会及人文信息的空间分布,形象地揭示新型城镇的区域特征、发展态势、经济分布,有利于新型城镇科学规划。

2)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还具备事务性细化管理的特点,也离不开地名地址数据的支持。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具有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特点,与政府和公众均密切相关,因此应对城市管理细节进行通盘考虑,从而实现有效的精细管理。而地名地址数据客观反映了城市各层级的管理单元分布,将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平台的搭建提供很好的数据支撑。

二、地名地址数据建设要点

目前国内各大、中城市正在积极开展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但目前我国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还存在着覆盖不全、描述不详细,以及权威性、现势性数据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要使地名地址数据满足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需求,并为之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必须建设规范、统一、现势、权威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其建设要点如下:

1)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需求引导。应充分了解精细化管理的具体需求,如行政区域、社区、小区,甚至楼栋等信息的空间表达,如各类娱乐场所、商业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垃圾站、公共枢纽、餐饮住宿等的空间表达等。只有新型城镇管理的对象空间信息越丰富,才越便于管理。

2)标准先行。要建设统一、规范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必须在国家相关要求的指导下,广泛调研各方需求,编制科学、可行的地名地址数据标准。

3)体现权威性。地名地址信息与民政局、公安局的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地名地址数据库的采集、建库应和管理部门密切联系,在标准制定、数据源获取、更新维护等环节都应与权威部门充分沟通联系、信息确认,以保证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的权威性。

4)统一建库、统一。对于一个新型城镇而言,其地名地址数据库应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要求去搭建,不应存在多部门重复建设、多种渠道等现象。该类数据库建设应由该城市的(数字城市或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领导小组牵头,多部门协作完成,其应依托于该城市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地理信息服务的方式向政府、公众,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数据利用开发提供保障。

5)与面向服务的地理信息产品相互关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09年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设计指南》中明确指出:公共地理框架数据主要包括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电子地图数据、影像数据、高程数据5类,且这5类数据密不可分。地名地址数据与地理实体等其他几类空间框架数据无法分割:它们在空间上、基准上,以及各类数据相互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在标准、更新维护、版本(现势性)上相互关联。

6)更新维护制度化、程序化。地名地址数据库首次建设固然重要,但要使数据库长期发挥作用,必须建立有效的、便于实施的更新维护管理制度,使更新能够自动触发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流程进行,可以利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优势,使更新工作责任到人,逐级上传,并建立权威部门的审核制度,使更新工作及时、有效。

三、标准设计与应用实践

在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需求的大背景下,南京市规划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13—2014年度开展了地名地址数据标准建设与实践验证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标准设计

(1)数据概念模型设计

地名地址数据是对地名、地址信息的结构化描述与标识。《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规范》中地名地址信息以地理位置标识点来表达,利用该标识点实现与其相关的地理实体空间概略定位。地名地址数据包含标准地址(地理位置的结构化描述)、地址编码、地址位置、地址时态等信息,还包括了与其相关的标准名称(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经标准化处理,并由有关政府机构按法定的程序和权限批准予以公布使用的地名)、地理实体标识码、建筑物编码等信息,便于与现实存在的地理实体及建筑物挂接。结构化描述的地名地址数据利于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相关专题信息的空间匹配、信息挂接展现。

(2)地名地址组成结构

《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规范》中描述的地名与地址是密不可分的,面向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其地名信息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概念,还应满足城镇精细化管理需要下的地名信息(即兴趣点POI)的广义拓展,如商业、娱乐、生活服务等地名及地址信息。任何一条记录中既包含了地址信息(包括标准地址与代码、行政区域代码与各级名称、路街巷名称、门牌号及图片、楼栋号、单元号、建筑物唯一编号等信息)、通用的地名信息(包括标准地名及类别、简称、别名、曾用名、地理实体标识码等信息)及广义拓展的地名信息(即兴趣点POI,包括POI类别、邮政编码等信息),还包括了以数据应用为目的的信息(包括数据来源、数据更新、是否、照片与视频等信息)。如图2所示。

(3)数据分类

我国在2001年了《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18521—2001),该规定对山峰、河流、湖泊、森林、行政区域、矿区、农林牧渔区、交通设施、纪念地等有明显地名意义的地名作了分类规定,其中按自然地名、人文地名分成两个门类,再按照其大类、中类、小类进行细分。但该分类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政府、公众对地名的分类需求,且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对自然、人文的城市框架信息表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规范》中明确了地名地址数据分类表达是在国家相关标准的框架上,拓展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商业服务、交通运输、餐饮住宿、金融保险、旅游服务、房产楼盘、休闲娱乐、医疗卫生、文教科研、生活服务、公共设施等13个分类,近140个小类,并且其分类体系与国家地名分类体系进行了很好的衔接。

(4)标准特色

《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规范》的制定将有利于统一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生产规则,有利于建设标准统一的地名地址数据库,最终将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提供更好的数据服务支撑。标准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属性信息表,将密切联系的地名、地址、兴趣点等信息三者统一为一体,减少了数据冗余,其数据结构的科学性及信息表达的丰富性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为信息空间匹配、信息挂接展现、查询、定位及分析统计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支撑。

2)通过地址编码、地名分类代码、兴趣点分类代码标识,可以实现任意条件的成果输出,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地名地址匹配)和利用率,实现了面向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多个行业、多用途的目的。

3)地址编码在国标的基础上增加了社区编号,可以更好地与将来的社区网格管理进行衔接,便于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社区化(网格化)。

4)地址拆分提高了将来地名地址匹配的精度和效率,便于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各类专题数据与之匹配和挂接。

5)标准中地理实体标识码和建筑物编码信息将有利于将专题和社会经济信息与建筑物或地理实体(如行政边界、河流、道路、院落等)的挂接、联动,便于统计分析、客观展现。

6)照片、视频、网址、邮编等信息使地名地址信息表达更为丰富,脱密信息标识、数据来源、采集更新属性信息及区域元数据便于数据利用和管理。

2.应用实践

在标准制定后,南京市规划局与公安局紧密联系,顺利完成建邺核心地区的地名地址采集建库,并通过实践反复验证并完善数据规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该部分数据已经在南京市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南京、智慧新城专项系列平台上展现。地名地址采集、建库实践不仅丰富和完善了数据标准,使其能够直接指导生产,也为后一步工作提出了思路:

1)开展地名地址数据库管理平台研发:完成数据归整、质检、入库、更新等辅助工具的开发,为数据建库提供质量保障;另外基于该平台还应实现地名地址唯一标识码编码管理、更新维护、地名地址数据匹配(专题挂接融合服务)、导出等功能。

2)应联合公安局、民政局等权威部门联合开展地名地址数据审核、更新维护等相关工作,保证地名地址数据的权威性、可靠性。

3)建立联动更新制度:要使地名地址在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中发挥更好的应用,还应建立市、区、街道、社区等分级触发更新维护的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其现势性、可用性。

四、应用愿景

地名地址数据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使者、社会管理与经济活动的桥梁,是实现各部门数据在地理空间上有效共享的重要纽带。地名地址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及权威性特点,将为新型城镇的科学规划与有效精细化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地名地址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摸清家底,客观分析,为新型城镇科学规划提供数据支撑。以往的规划设计在前期现状分析时往往缺乏对人口、经济、基础设施、产业等相关信息空间布局的有效判断,导致规划设计由“拍脑袋”决定,缺乏科学的依据。而地名地址可以与企业分布、企业产值、人口统计、法人数据、GDP统计等规划编制的重要因子进行空间匹配和共享融合,有助于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和内在关系,也有助于揭示人文信息与城镇化进程等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都将为新型城镇的规划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2)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地名地址数据库作为重要的媒介,通过地名地址匹配,将各种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需要的信息与之关联,将可以开发出满足不同需求的城市管理应用平台,可以在空间上进行直观展现和动态维护管理,如住宅管理、户籍管理、卫生管理(环卫、垃圾中转站)、集贸市场管理、公厕管理、公众出行、安全突发事故的处理、建筑能耗监测,甚至可以做到电梯、锅炉等质量安全问题跟踪,残疾人员、老年人员定期管理和跟踪,娱乐场所与公共场所定期跟踪管理等细节性的管理。依托于地名地址数据,城市精细化管理将成为一种常态性管理制度,使城市管理工作更加直观和科学有效,将提高城市管理部门和政府的公信力,从而推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3)新型城镇规划设计、规划实施与精细化管理相互促进。新型城镇的科学规划与实施,将促进地名地址的不断更新,而其通过精细化管理获取的各个层级的专题信息与地名地址空间挂接,又将为下一轮的规划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实施面向新型城镇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客观分析—规划设计(调整)—规划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个不断完善并螺旋式上升的闭合环,整个过程将是新型城镇发展有力的推动力。

五、结束语

地名地址数据建设与其他GIS数据建设相比,具有数据结构简单、建设成本低、便于利用的特点,它将为智慧地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格局提供科学依据,也是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有力推手,通过它最终将体现新型城镇的整体观、历史观、系统观的科学发展新理念。

作者:诸敏秋 宋以胜 王芙蓉 尹向军 赵伟 单位: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CH/Z9010—2011[S].北京:测绘出版社,2012.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18521—200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GBT23705—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4]陈玉萍,张秀.地名地址普查与建库研究[J].测绘通报,2015(6):103-107.

[5]卫启云,渠伟勇,黄鸿,等.城市地理编码的部门信息共享与应用实践[J].测绘通报,2014(10):101-104.

[6]佚名.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十问[J].领导决策与信,2013(25):4-7.

[7]李军.城市管理需要精细化[J].现代城市,2011(2):45-47.

[8]杨萌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J].财经界,2014(4):100-102.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13

党的十报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进“四化同步”,先导是抓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核心是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基础和难点是抓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围绕这三个方面,我们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现报告如下。

一、淄博市 “四化同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看,淄博市信息产业发展较快,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深,在各行业各领域运用不够,对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力仍显不足。一是信息化与产业发展融合度较低。二是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和地理基础数据库建设滞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普及和信息消费水平的城乡差距较大,信息化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等领域应用不够,智慧城市建设任重道远。

(二)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看,淄博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但工业化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够协调,以工立城、以工促农的带动力仍然不强。国际上通常采用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来衡量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状况,比值越高,表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贡献越大。

(三)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看,近年来淄博市城镇化发展较快,但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市二元结构并存,产与城、城与人在空间布局和时间进程上不够同步、不够协调,城镇化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创造需求的空间有待深度拓展。

二、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必须抓住先导,扭住核心,铸牢基础。

(一)全面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要在全面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对企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和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构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竞争力。

1.推进信息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主导行业、生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都市农业的深度融合,建立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以汽车、石化、机械装备、冶金建材、食品加工等主导或特色产业,推进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网格化、商务电子化,做大“淄博制造”。融合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引导企业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应用产品,做活“淄博创造”。

2.推进信息技术对企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实施企业能级提升示范工程,推进信息技术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产业链协作能力全面升级。要特别着力提升主导产业链协作能力,围绕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协作性强的主导产业,建立产业链协同设计、协同物流、协同商务等信息平台,实现产业链龙头企业与配套商、分销商、客户等在产品开发、物流配送、商务交易等方面的集成优化运行,提升综合竞争力。

3.推进信息技术多领域广泛运用。着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城镇建设、社会事业等各领域的广泛运用,努力建设以智慧基础设施体系、智慧产业体系、智慧服务体系为基本要素的“智慧淄博”。

(二)深入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要构建与生产力布局相匹配的市域城镇体系,让工业化创造的社会供给与城镇化激发的社会需求有机衔接。

1.推进产业布局与城镇布局双系调整。要把市级战略功能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区作为淄博市推进“四化同步”的战略支点,充分利用工业园区规划调整的契机,重点关注第三圈层县市主导产业布局和一般乡镇产业空心化问题,形成主导产业功能区、配套产业园、特色产业点梯级联动的市域现代产业空间新布局。

2.推进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双核共兴。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作为主城,应着眼于面向全国和全球集聚、配置资源,凸显其在淄博城市群和市域城镇集群中的核心引领功能。作为新区,应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直管功能区和新川创新科技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国际汽车城等一批核心起步区,努力打造世界级的高端产业基地,建设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3.推进县城与重点镇多极支撑。14个县城和34个重点镇应着眼于在市域内集聚和配置资源,承担县域经济发展和就近吸纳农村人口的任务,凸显其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撑功能。要大力实施“县域经济倍增”和“重点镇财政收入超千万”行动计划,壮大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优势项目,最大限度发挥现代产业的规模集聚、辐射带动效应,建设一大批工业重城(镇)、商贸大城(镇)、旅游名城(镇)。

(三)持续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1.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按照 “农工贸旅一体化、产加销服一条龙”的要求,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抓好十大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及示范区建设,突出发展高端种业、生态有机高效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及观光农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