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城镇发展规划实用13篇

城镇发展规划
城镇发展规划篇1

上述意义上的城镇基本上都处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由此承担着连接省域13个地级市[含2个地区](即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和3万多个农村居民点。构成了省域城镇体系的中间层次,担负着推动省域整体发展的管理重大职责。

从1996年各县(市)的主要指标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上述论及的重大意义(见表1)

类型

对大量的城镇群体进行一定范围上的分类,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意义。首先在于根据一定原则划分的城镇类型可以分类进行理论指导,出同时必然在分类的基础上施行不同的纵深研究。

根据某种角度划分城镇类型,在黑龙江省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见表2)

这里所指的角度是针对城镇的产生、发展的动力机制而言的,比如说,按根据自然条件可以划分为:山区型城镇、半山区型城镇、平原型城镇等。这样划分的意义在于上述四种类型的城镇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首位需考虑的是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在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以及其产业布局上宜充分考虑上述所言的自然的特异性。而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运用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将影响一定范围上地域的各种因素制定了一定综合评价表。在群体城镇研究中发现,影响和制约黑龙江省城镇发展状态的自然因素占据较重要位置,特别位置(含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和地势、土壤、资源等更显其影响的主导性。在考察各个城镇的历史兴起和发育进程的快速或迟缓方面,那些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优化或良好的地域是最初的城镇起因。

黑龙江省在全国范围上来看无疑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曾几何时,这里作为统治集团的罪犯流放地。气候的恶劣在宏观区域内无疑是表现比较突出的,土地的荒芜也是令当时的人类所趋之若噤的。这些是影响着地域城镇发展的历史因素,同时现实也在影响着,未来一定时期还将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国民经济“一五”时期,黑龙江作为拥有石油、煤炭、森林、土地等关系国计民生产的资源而成为国家的重工地生产基地,特别是针对荒芜但又比较肥沃、广阔的土地,浩浩荡荡的各地区人马开进了这里,在人类征服大自然过程中,又重重地涂上一笔: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走向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这里居住的人群仍然在为国家做着高付出、低收入的贡献。

传统农业、传统工业无疑是历史上已形成的,同时也因之形成了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温饱而足的思想仍占据在人们的思维之中。

我们在评价各种影响城镇发展的因素的时候,历史因素仍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是现实发展中重大的障碍,是急待以充分重视的突破口性因素。

二、城镇经济的内核──乡镇企业发展战略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不断壮大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4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42588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5%,全国社会总产值38%。乡镇企业的主体是工业,到1994年,乡镇工业实现总产值32336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7%,而在东部沿海乡镇企业发达地区早已“半壁江山”,有的“分天下有其二”。

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1992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已逾1亿,超过国有企业职工人数,这个数字相当于30多年前城市工业吸收劳动力之总和。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不仅吸收了本地区的全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还大量地跨县、跨地区,跨省吸收富裕劳动力。1993年,1994年乡镇企业职工分别已1.2亿。所以,发展乡镇企业已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的、最根本的渠道,这对拥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我国农村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镇企业不仅未要国家投资源,而且为国家提供了大量资金积累。如1990年至1994年共上缴国家税金4133亿元,其中1994年为1592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5181亿元的31%。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据统计,1994年乡镇企业出口商品货值3398亿元,出口创汇占全国出口创汇总额已超过1/3。在服装、工艺品、五金工具等行业的出口中乡镇企业已占主导地位,轻工业品、纺织品、建材等产品的出口也占相当比重,这为我国对处经济贸易快速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乡镇企业还是农业的强大支柱,对农业的反哺与支援越来越多。1990年至1994年乡镇企业用于补农建农资金564亿多元,相当于国家同期对农业投入的90%以上。乡镇企业还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各项公益事业,以乡镇企业为依托,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建立起来了,这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村现代化意义极大。

乡镇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1990年至1994年乡镇企业共支付职工工资95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部分的60%来自乡镇企业。

我国到2000年要实现小康乃至到下个世纪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从我国国情看,难点和关键都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城镇和乡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这当然包括了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双重意义上的现代化。

总之,上述的数字表明,乡镇企业地位和作用十分明显,它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抉择,是具有战略意义上的重大难巨的任务。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标志着我国工业化乃至国民经济现代化有着独特的发展道路,它将引起我国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调整和变化,使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劳动力结构和人口结构在农村为主转向城镇为主这一世界性的一般发展趋势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而且从根本上发送农村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原有的工业生产力布局和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益。

解放以后,我国在城市工业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工家业产值的比重已由建国初期的3:7改变为7:3然而,由于原有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城乡堡垒,本应与工业化同步变化的劳动力就业结构部始终保持建国初期工农业2:8的比例,虽然人口翻了一番,但仍是80%的人口比例务农。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有了一个令世人吃惊的发展。一方面,已从土地中转移出1亿多农村劳动力,造就了一支新型产业大军,使农民从单纯只是农产品的供给者,使自古以来那种农村只是农民干农业,而农业又只是种植粮食单一种植业的框框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农村产业结构也随之有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一半,达到51%,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农村经济主要力量。这个历史性的质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农村的传统农业经济格局的结束,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进入90年代以后,“八五”期间,乡镇企业也是国民经济最引人注目、增长最迅速的生长点。它必然成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

按现有统计口径,乡镇企业产值由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建筑业企业、交通运输业企业、商业饮食业企业的产值构成,其中工业企业的产值(工业产值)占3/4以上。

我国乡镇企业和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是在1978年以后,从那时起到现在,这种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

由于城乡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批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市的工业、商业、金融、科技也逐步向农村扩展。这就为乡镇工业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然而,在这个时期内,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乡镇工业只能计划经济体制的夹缝中,在有限的产业空间里发育成长。

第二阶段:1984-1990

党的十二届一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并提出改革现行的计划体制,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和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

党的二届四中全会后,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运行机制。在这个阶段内,乡镇工业在计划处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有了资源、资金和市场等条件,从而获得了很快发展。

第阶段:1991-现在

随着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认,市场经济日益扩展动作领域,在全国经济它全面升转入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乡镇企业更是一马当先。

由此可见,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分不开的,因为乡镇企业的生产要素来自市场,要按照市场的需要来组织生产,而且市场作用发挥得越是充分的地方,乡镇企业的发展势头就越好。

乡镇工业的发展,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使城乡工业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托、互为供求、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崭新关系,它们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五个方面的关联:

一是产业关联;

二是产品关联;

是市场关联;

四是企业关联;

五是资金、技术、人才的关联。

这些关联在优胜劣汰的相互竞争中,推动它们积极改善经营机制,加速技术进步和加强科学管理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改革的深化机制的转换,增强了竞争能力,推动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使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配置。

据有关研究表明,乡镇企业参与程度较高的产业大都是技术简单,资本集约度较低、原料可以就地解决的轻、加工产业以及开采本地资源的采掘业,参与程度较低的都是资本集约度较高,或技术相对复杂的基础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能够用以说明乡镇企业参与程度的首先应该是技术的难易、资本集约度等供给条件。技术、资金的障碍越小,参与的可能性越大。

乡镇企业的创立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学习效果”,或者说是城市工业的扩散结果。许多乡镇企业利用的是城市工业的二手设备,退休的技术人员以及原材料的“边角余科”等等。因此,本地域城市工业,城市产业结构成为乡镇企业的学习样板。

通过对乡镇企业结构成因分析可以看出:乡镇企业从事、加工型产业具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或劣势不显。著些产业资本集约度较低,劳动替代资本的弹性较大,技术差距相对小,而且又具有某种程度的经济效益优势。相反,基础产业特别是其中的原材料产业则具有相反的特点,这一切决定了目前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状况。

按照技术水平、资本集约度、经济效益、规模经济四原则,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不宜进入的产业为:石油化工、电力(小水电除外)、石油开采、化纤、黑色金属冶炼、有以金属冶炼、医药、化工、烟草、饮料、电子等11个产业。

鼓励进入的产业为:工艺美术、家具、木材加工、缝纫、皮革、文体用品、饲料其他工业、金属制品、建材矿开采、其他矿开采、食品、纺织、塑料、建材等15个产业。

允许进入的产业为: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煤炭采选、造纸、机械、电气机械、炼焦煤气、印刷、橡胶、仪表、采盐、运输机械、木材采运、自来水等14个产业。

对不宜进入产业,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禁止进入,改造、停产数转产。交通过制定规模标准、资本集约度、标准、消耗等严格禁止新企业进入,阻止这类产业乡镇企业参与程度继续提高。对部分规模较大,消耗较低的企业要进行合并、兼并及相应的技术改造,扩大规模、资本集约度,对规模过水消耗高的企业要采取行政手段令其停产,并对其给予必要的积极,信贷支持促其转产。

对鼓励进入产业主要是鼓励竞争促使产品上水平,企业上规模,对新企业的进入也要严格掌握,引导资金投向现有企业的改造。

对允许进入产业中的矿业主要通过法律手段等防止乱采滥伐浪费资源,对其中的加工组装型产业主要是强化与城市大工业的分工体系,引导乡镇企业加入企业集团,成为城市大企业的零部件配套厂,分包厂。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组成部分,因此其成效如何有赖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创造的大环境。

城市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全民所有制工业要主动让出鼓励乡镇企业进入产业的部分市场。

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投资要倾斜乡镇企业不宜进入产业,减少这些产业的供给缺口。

要制定政府的投资要倾斜乡镇企业不宜进入产业,减少这些产业的供给缺口。

省域乡镇企业总体上还须依赖地方资源为主,在独特地域上形成自身的产业优势。

乡镇企业须向规模经济方向发展,控制零散性小规模作坊式的经营生产方式形成,这可以采取灵活的联营、楞作等机制的引入,向集团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此外,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有赖税收、信贷、企业财产关系、地区布局等政策、制度的保障和改革。

、城镇体系

1996年底统计数字表明,黑龙江省有2个地区,11个地级市,20个县级市,47个县城,445个建制镇,679个集镇,总计1290个城市聚落和农村聚落。1290个聚落点构成了省域的城市体系、城镇体系、村镇体系。

按照省域的宏观、中观、微观居民点体系(或称聚落体系),形成了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并呈现着“金字塔”状分层次的形态而存在于省域45.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当然也就以各自的地位、职能形成强有力的结构,并通过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各种有形的交通线和吸引与辐射的无形线建构着和各种聚落群各种聚地带。

除此以外,还有相对独立的农垦系统和林业系统,矿建系统也因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开成的诸多居民点(或称聚落)。

上述各种聚落的产生、兴起、发育以及有的在走向衷亡,绝大部分是因建国以来伴随着以省域自然资源为绝对优势因素的开发而出现的。近二十几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相应地出现了边境口岸城镇,旅游型城镇等。

本文针对微观层次和中观层次的城镇发展战略进行探讨,而对宏观层次和农垦、林业等系统不做研究对象,目的是针对某一确定的范围(或称对象)做深入的研究,提出具有实际可指导性的发展战略框架,供领导决策层参考。

城镇体系现实状态

把城镇的范畴界定县城以下(含县级市)在黑龙江省域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城镇体系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它不同于宏观层次棗城市体系,又有别于微观层次棗村镇体系。

一般地说,这一层次体系的形成在市带县体制下更加明朗。省域内现有2个地区(大兴安岭地区、绥化地区)、是1个地级市。这13个市(地区)因行政区划各自独立地辖制着若干个县(或县级市)因而使13个地块范围内聚着各有特色的县城群体和建制镇群体。

I、省会哈尔滨市管辖下的阿城市、双城市、尚志市、五常市以及原松花江地区的8个县。座落在省域中南部地区,呈面状。

II、重工业城市齐齐哈尔管辖下的讷河市及8个县座落在省域西南部边缘地区,呈面状。

III、牡丹江市管辖下的绥芬河市、海林市、宁安市、穆棱市以及12个县份,座落在省域东南部地区,呈面状。

IV、佳木斯市管辖下的同江市,富锦市以及5个县份,座落在省域东北部地区,呈带状区域。

V、油都大庆管辖下的4个份座落在西南部地区,呈带状。

VI、绥化地区管辖的绥化市、安达市、肇东市以及6县份,呈面状,座落在省域的中部地区。

其它即是省域西北部大兴安岭地区所属的3个胰份,北部黑河市所辖的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和3个县份,东北部、东部还有伊春市所辖的铁力市及1个县份,鸡西市所辖的密山市、虎林市以及鹤岗市所辖的2个县份。另外还有七台河市所辖的1个县份。

如果按照经济区划、并结合自然及自然资源特点又可形成不同的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见表2)。

城镇间就是这样在纵向和横向上相互联系、相互吸引,进行着一定量的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能量流的互动,从而构成了庞大的有机的省域城镇体系大系统。

现实中,因这此城镇体系发育的条件的差异以及宏观区域环境背景的不同,呈现出分层次状态,既有发达,又有落后;既有完善,又有欠缺。这是省域各级各类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

宏观上看,处在平原地区,交通条件良好,资源开发利用空间较大便已成了省域城镇体系的高级群、高级带,因而也必然形成了优良的城镇空间网络。如处在松嫩平原区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事实上已经成为省域的空间最具活力,也具有强大实力的城镇群体,城镇带。同样是平原地区的江平原区域则因位置、历史以及交通、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制约,与前者相比,则逊色很多。

城镇体系发展战略构想

认清上述所揭示的省域城镇体系事实,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思想、原则及方法,通过对不同区域内的城镇体系进行总体战略的建构便是首位的任务。

关于平原地区的城镇体系

平原地区因其土地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优良、历史基础较好、城镇间相互联系密切、内在的动力机制较强等优势条件做以下几项原则性的战略构想:

加强省际间、区际间、国际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人才、技术的流动,扩大其吸引与辐射的能量。进一步成为省域城镇体系的“增长极核”。

促使城镇向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不仅在于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增加,更重要的各项基础设施要现代化与城市化、而且生活方式要真正的城市化。

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产业以及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转移,但前提条件必须使农业从根本上实现集约化和机械化,并逐步达到现代化。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应成为该区城镇体系的主要原则。

城市的第二产业应主动将一些配套性的散件性工业布局在各类城镇内,增加城镇人经济实力。

关于山区半山区城镇体系

山区半山区城镇体系与平原地区城镇体系比较而言,分布更趋于松散状态,不象平原地区那样更加趋向集中,紧凑。因山区的资源向大都是山特产、林业、矿产且交通条件与平原地区相比较差,先天优势条件不如平原地区,但却可以形成自身的具有突出特色的城镇体系。

保护性地开发利用山产资源和特产资源,城镇工业宜以当地资源为主导取向,合理地开发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增加城镇经济力是当务之急。

城镇体系间的联系宜进一步增强,客观上山区半山区城镇体系内部结构的紧凑度不高,整体功能也因之而较低。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突出建设信息网络是其有效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第二产业转移,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乡镇企业过渡,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是一项艰巨但又具有长远战略意义上的工作。

加强科技力量和教育条件投入,促使为闭塞的聚落向开放式的聚落转化,这一方面特别需要发达地区给以物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城镇体系的向组织能力不断增加。

关于工矿区城镇体系

工矿区的城镇体系无疑是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的,具有单一特性。针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当前面临着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性的开发问题,替代产业也因之是石油资源,都存在如何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

对不可再生性的资源严格意义上需要遵循“合理开采、适度利用”的原则,把视野从纯资源的无续利用转向适宜本地特色的商品生产方面。替代产业的新视野的确立便是唯一的选择。

工矿区城镇体系内部诸“点”一部分需要让资源富含区,一部分则需要迁并到规模闪闪明显的地带区。

关于森工区、农垦区城镇体系

前文已经提及,森工区、农垦区城镇体系是伴随对地域内大生产资源、土地资源的开发,在特定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地域内的居民聚落与一般的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有不同之处:一是人口在劳动力部分趋向城镇非农业人口比例较大,二是地域系统相对具有独立性;是城镇化水平在地域比较分析中较高。省域的东北部和西北部以及东部矿产丰富的山区地带都具有此类型的城镇体系系统。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宜从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是针对非再生资源必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考虑的,为了长远、永续地保持本地域发展,须首先认识到这一基本事实,并预先做好防患未然的准备。

城镇体系中的人口和劳动力应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产业逐步转移,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针对市场的配置需求进行劳力资源和科学合理地布局。

强化城镇体系向外界进行开放。多年的条块分割客观上造成了独立的小单元系统须与地方环境逐渐融合,以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形成统一性的地域开发格局。

关于边境口岸地带城镇体系

省域的边境线较长,北部、东部边境沿线的城镇随着国家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有一大批城镇因之而快速发展起来的。这些聚落是国际间往来的节点,随着贸易形式的不断丰富,文化、思想、观念等也将输入和输出,在相互磨合的融合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具有各种特色(或称双向因子共存)的城镇类型。它是国家地域上内陆上边境、边境与国际的重要群体,为此,应设专题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

城镇产业布局宜侧重在第产业和第四产业方面,特别是加强商贸、文化旅游、信息、服务、饮食等行业的发展与布局。

城镇体系内部的职能结构总体上说应该侧重在交通、仓储、蔬菜、副食品加工、旅游纪念品等方面上。它应该和内陆城镇是相互连接的,而非单独呈现一体化状态。

在城镇体系内部联系方面应该是松散型的而非紧凑的。它须要与对方城镇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对接,这当然包含着极为丰富内容,如文化思想、观念意识等。在保持本国特色的原则前提下,积极吸纳先进的管理模式、思想意识,这是开放交流的必须。

农村剩余劳动力应逐步向第产业和第四产业合理流动。把贸易、饮食、服务、信息的产业空间充分敞开,确保这些劳动大军向更高层次迈进。

四、基础设施的先行棗交通体系

在基础设施系统中硬件系统中的交通系统、电力供应系统、电信系统和广播电视系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交通系统在黑龙江省城镇体系中仍是一个重点的首位性问题。

众所周之,完善的交通网络在地域发展中产生着如下的作用:促进地域内外部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技术、信息等不断地流动;促进区域范围内部的商品输入与输出;缩短空间距离等。而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统一化、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必须使联结各聚落通道须畅。

目前的现实是:国道系统、省道系统网络清晰、作用突出,但微观中的城镇间联系更密切的地方线路和镇与镇、镇与乡、乡与乡间的交通网络,无论从其关联度、通达性路面质量、维护及管理力度都较弱,这在一定意义上严重制约着省域城镇体系的完善程度与水平。一般而言,评价城镇体系中的系统发育程度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研究:

城镇与区域节点联系的便利程度;

城镇与大区域即宏观层次中干道联系的方便程度。

交通网络中路面质量以及等级情况。

从以上几项指标分析来看,黑龙江省城镇体系内部的交通网络发展是与城镇体系整体发育状态密切相关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镇体系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从而影响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针对目前交通网络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应做如下战略性的部署:

切实地把有限资金放在交通网络建设上来,分阶段、分重点地解决“肠梗阻”的问题。

城镇发展规划篇2

城镇规划是城镇发展的战略、建设城镇的纲领、管理城镇的依据,也是城镇政府指导调控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手段。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39%,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保证我国城镇发展沿着健康的道路快速推进,这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城镇政府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课题。

城镇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多种经济法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是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镇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

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的城镇规划对城镇土地和空间资源价值认识不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城镇建设资金短缺;二是传统的规划管理强调的是计划性和强制性,若严格按照城镇规划进行管理,则投资商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容易影响投资商的积极性,若规划执法不严又容易产生各种腐败现象;三是城镇规划代表的是城镇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目前我们低规格的城镇规划管理机构(有的城镇还没有独立的城镇规划管理机构),难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协调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关系的职能;四是传统的城镇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的一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规划缺乏实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造成了规划的目标过于僵化,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干变万化的市场,从而造成大面积的违法建设;五是传统城镇规划关注的是既定规划蓝图的实现,而忽视了城镇规划对城镇土地开发过程的调控功能,容易引起土地的投机活动;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商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往往会侵害公众的利益,造成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作为城镇整体利益的代表,城镇规划部门难以对这类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控,使得公众利益受到损害,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等。

1. 要树立规划的资源意识。城镇规划不仅是一种重要资源,而且是一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使用权的取得主要通过有偿出让、转让。土地出让转让的关键是土地价值问题。尽管影响土地价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具体某一块用地来说,它的价值往往由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情况和城镇规划确定的开发条件来决定。《城市规划法》“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服从城镇规划”的规定,明确了城镇开发用地的性质、功能和容积率等开发要求由城镇规划来确定,这些开发要求直接左右着开发效益。因此,通过城镇规划的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开发商与城镇政府收益分配比例,可以为政府筹集大量的建设资金。具体地说,城镇建设中容积率的提高、原有建筑的加层、“破墙开店”等用地性质功能的改变都可以产生很高的级差收益,但这不是项目开发本身产生的,而是政府长期基础设施投入的结果。这些收益不能全部纳入开发商的口袋,而要通过规划的手段,使政府基础设施投入产生的收益回流到政府的口袋中,为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城镇规划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

2. 要把市场机制引入城镇规划,规划管理要靠“两手”。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方式按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力要素流动和城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对形成城镇土地市场和带动城镇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的作用。在这种运行机制下,如果城镇规划不利用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就无法对城镇建设实施有效的调控。当然,城镇规划工作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政府行为,无论在什么体制下都是以政府的管理或干预的形式维护公众利益的一种社会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商追求的是最高最大的利润,这种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往往会造成对公众利益的侵害。市场土地供给的有限性与价格的上涨趋势也往往会导致土地投机活动。市场调节的结果也往往只使直接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吸引了很多投资者,而维护城镇正常功能的绿地、道路交通设施等公益事业仍然难以吸引投资,只能依靠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城镇规划的调控来加以解决。如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市场机制很容易导致城镇建设的盲目性和城镇功能失调。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管理工作既不能单靠行政手段进行控制,也不能仅靠市场调节进行规范,而要靠“两手”,一是行政法规“有形的手”,二是市场调节“无形的手”。

3. 城镇规划要为城镇建设筹集资金。

3.1 当前城镇建设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设资金问题。有资金才能改造城镇,没有资金城镇就难以发展。所以.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所有的城镇市长所关注的问题。没有建设资金,规划得再好也没有用。在国际上,城镇建设资金一般有三个来源:(1)税收,西方国家都是用税收来搞城镇建设的。像日本大版市1996年的建设资金是1500多个亿,还说不够。(2)级差地租,以土地来挣钱,比较典型的是香港。(3)各种收费,增加城镇积累。就我国来说,税收不是我们的办法,规划费用也不是办法,国务院早已三令五申,不许乱摊派。

城镇发展规划篇3

面对大城市向郊外扩展的影响,近郊型城镇如何保持自身的魅力,既实现城镇经济、环境等协同发展的目标,又满足大城市拓展对其空间规划上的要求是近郊型城镇在城镇发展规划中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按照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或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以往主要根据城镇(村庄)本身的发展历史编制的规划显然在空间覆盖面和规划深度上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城市近郊型城镇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求。

虽然,近几年有关城市郊区、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已有了较大进展,有些规划工作者提出了“以环境容量定规模”“编制全镇范围的综合规划”等建议,但由于近郊型城镇规划的特殊性,对其规划编制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乐山市近郊城镇九峰镇总体规划的编制为例,探讨近郊型城镇规划的理念和方法。

一  九峰镇空间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

(一)现状

九峰镇位于乐山市市中区南部。镇域内以浅丘为主,兼有少量平坝,南与五通桥区牛华镇接壤,西靠岷江,北邻通江镇,全镇幅员面积23.4平方公里。

镇域地势为东高西低,坡度适宜,地质良好。镇域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植被良好。岷江由镇域西部流过。镇域内有大型水泥企业嘉化水泥厂、乐山岷江化工厂等,镇域西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乐山大佛、乌尤风景旅游及生态保护区。

(二)发展优势分析

九峰镇位于乐山市中区与五通桥区的交界处,是乐山市市中区的南大门。在乐山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中被纳入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范围,是市中区二级组团九峰片区的中心,作为对主城区的拓展,和主城区在空间上存在有一定距离,其功能和主城区联系十分紧密,区位优势明显,受到主城区的辐射带动,发展条件优越。

(1)市委、市政府“旅游精品路线,打造第一山”工程的实施将使九峰镇迎来“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九峰地处乐山大佛、乌尤景区边缘,是“旅游精品路线”的功能补充,伴随大佛、乌尤景区拆迁还房点在九峰的建设,将有助于扩大内需,提高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加快九峰城市化进程。

(2)结合乐山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战略以及市中区产业调整,部分工业企业的搬迁以及现有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转移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带动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拓宽城乡市场,发展小城镇。

(3)依托市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省道305线的建设,将极大地加强九峰镇在整个乐山市域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改善九峰的投资经营环境。市污水处理厂和市人民医院三分院等重大工程项目在九峰选址建设,有利于改变九峰镇的形象,使九峰镇步入快速、健全的发展轨道。

(二)发展劣势分析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不够。

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为64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281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1.8%,第二产业实现3972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5%,第三产业实现1147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7%。在农业结构内部,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一些经济效益突出的特色农业(如苗圃、花卉等)发展不够。第三产业项目过分单一,几乎全是“农家乐”,与市委、市政府打造“环城旅游渡假带”的设想有相当大的差距。

(2)缺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企业规模小,产品的科学、技术、知识含量低。工业结构内部,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如:建材业、化工业等)占较大的比重。传统的粗放性经营各现代化的集约型模式转变力度有待加强。

(3)道路等级低、里程短、面积小,基本为村道。道路系统不能满足客、货车流和人流的安全与畅通,制约经济的发展。

(4)九峰镇场镇建设杂乱无章,沿公路随意建设,造成联系不便,用地松散,机构布局混乱,市政基础设施无法实施,服务半径达不到要求,制约九峰经济社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二 近郊型城镇规划的基本思路

近郊型城镇规划必须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价值取向的超前性。价值取向是确保城镇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的首要问题。近郊型新型生活空间是城市化,特别是城市发展的一种高级空间形态,其基本特点是环境价值取向较高和居民群体素质较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优化和谐的自然—人文环境是新型生活空间形成并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以长远的眼光、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高水平的管理来营造城镇的空间结构。

(2)空间发展布局的整体性和适度性。考虑到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协调发展要求,以及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和邻近大城市的空间发展要求,建设用地的分布既要具有分散性,又要具有整体性。城镇的发展及其布局需要从内、外两方面进行综合、整体的考虑。同时,郊区化的价值取向在于自然的环境空间,在于乡村化的本土特色。确定适度的区域开发规模,防止过密开发,建立适度的区域空间尺度,防止特色退化,是维持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确定城镇未来空间发展的最终容量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3)空间发展时序的阶段性。近郊型城镇的空间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鉴于近郊型城镇空间发展的特征,近郊型城镇的空间发展必须坚持面向未来、面对现实、统筹安排、分期实施的原则,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镇的各项开发和建设行为同步进行。

三  九峰镇规划发展特点

九峰镇镇区的职能以居住、工业和仓储为主。九峰镇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有:

(1)农业发展方向:以稳粮增收为目标,保护好现有的高产良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在“结构调整、规模调大、经济调适、农民调富”的思路下,调出粮食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面积,建立高新农业示范基 地,以适应城镇的要求。

(2)工业发展方向

九峰镇位于乐山中心城区下风向,对不适应在中心城区发展的,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的产业,可采取有序扩散的形式,引导到中心城区南部九峰镇,因此,今后20年中,在九峰镇落户的工业企业为九峰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以便带动全镇经济振兴。

(3)第三产业发展方向

九峰镇域北部紧邻大佛、乌尤风景区,紧紧抓住“旅游精品线,打造第一山”的良好契机,利用紧邻风景区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现光休闲旅游业,并向纵深推进,与大佛景区配套完善的旅游服务网络,从根本改善九峰的面貌,实现社会、经济的腾飞。

四 九峰镇空间规划结构

根据乐山市经济发展战略和九峰镇的自然条件以及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确定其产业总体布局为以九峰镇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形成九峰工业区,推动观光农业及旅游服务和工业区建设,从而带动全镇经济的发展。以超前性、整体性和与中心城市衔接性为原则,综合制定规划方案。

规划形成“一核、一区、二片、三组团”的布局结构。

一核:片区中心沿九峰镇主入口24米路的沿线区域设置公共服务中心及行政中心,形成片区中心、公共服务设施中心。

一区:由九峰片区南部和东部形成九峰工业区。

二片:由乐五快速路将片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两片,其中东区为整个片区中心,西区为居住小区。

三组团:由城市道路分割,分别为九峰东区北居住组团,九峰东区南居住组团,九峰西区居住组团。

考虑本地居民和居住区新居民的实际需求,各片区内统一配置能满足内部基本生活功能需要的设施,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心。而较高层次的公共服务设施则主要布置在镇域中心区块内,以强化中心区块的集聚辐射功能,实现镇域服务功能的自我完善。此外,充分考虑九峰镇域空间和域外道路网空间结构上的特征,在处理好各片区之间交通联系通道的基础上,强化各片区与中心区的联系通道,以充分发挥城镇中心高层次服务设施的辐射作用。

在完成镇域各区块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满足公共设施的配置需求,使之与城镇性质、城镇规模相适应,并与城镇形态、结构相协调,形成完善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和城镇公共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并逐步加以改造和完善,以期提高其远期服务水平;适应市场经济特点,重点关注城市公益性、福利性设施的建设等。本次规划的城镇公共设施采用镇域中心和社区中心两级配置,建立系统的镇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满足公共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

镇域中心区的公建设施主要包括镇行政中心,社区中心,小学、中学、幼儿园等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医院,中心商业设施,综合性市场等。社区中心的公建设施主要包括片区中心管理委员会、幼托、文化室、综合商店、卫生所、邮政所、储蓄所等。除对一般的城镇用地进行分类外,对未来可能发展的产业,应在用地布局上加以引导。

对涉及交通、电力、电信、给排水、防洪、消防、环保等专项规划的内容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编制要求严格执行。

此外,为使规划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对各区块的布局要点、各区块主要公共设施的配置、各类建设用地的建设原则及指标均加以规定和说明,绘制建设用地评价因素综合图、景观功能分区图、建设用地编号图、重点区块控制指标一览表等。用地块指标来指导实际开发建设,可较好地实现城镇空间布局的整体性和适度性,解决空间发展时序阶段性的矛盾,使规划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 2004版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2 吴志刚,“外向型城市化”模式下的城镇总体规划方法探讨—以东莞市长安镇总体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0,(4)。

3  顾朝林,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4  崔功豪,武 进,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J].地理学报,1990,(4)。

城镇发展规划篇4

二、创建目标

县城创建湖北省城镇规划管理“楚天杯”;水坪镇、蒋家堰镇、中峰镇、县河镇、泉溪镇、丰溪镇等六个建制镇争创湖北省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

三、方法步骤

为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本次活动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年6月25日至7月10日):成立创建活动领导机构,组建创建工作专班;召开“楚天杯”创建工作动员大会,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县直相关责任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领导,制定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于7月10日前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报县“楚天杯”创建办公室(县建设局)备案。

(二)宣传发动阶段(7月11日至创建工作结束):各责任单位和县创建办要以“楚天杯”创建活动为主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展板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宣传近年来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使创建活动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县创建办要定期编印创建工作简报,及时通报创建工作信息和动态;各责任单位要注意搜集、整理反映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情况的声像、图片资料和信息,并及时报送县创建办,由县创建办负责在8月底前完成竹溪县“楚天杯”创建工作专题片拍摄工作。

(三)自查阶段(7月11日至8月31日):各责任单位对照考核细则和目标管理责任书,认真做好自查工作。对每项考核指标都要建立一卷档案。档案内容包括:考核指标解释说明,考核指标得分、失分情况,考核指标文件、文字依据,相关的图纸、图片等。县直责任单位于8月20日前将自查档案和自查报告报送县创建办;各建制镇于8月10日前将自查报告报送县创建办,县创建办组织专班对各建制镇的创建情况进行考核评分,拟定评审意见报县政府,作为推荐参加省参赛单位的重要依据。

(四)迎检阶段(9月1日至10月10日):为您提供大量免费范文!县创建办在各责任单位自查报告和考核结果的基础上,起草全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创建工作自查报告,经创建领导小组审核后,于9月5日前上报市创建办,在9月15日前做好迎接省考核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各责任单位要对照考核细则认真进行查漏补缺,确保上报的考核指标档案内容详实准确,能充分反映我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四、工作要求

城镇发展规划篇5

引言:党中央对“三农”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关注为我国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新格局带来了机遇,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使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历史问题、城乡二元分治造成的差距太大,改革仅仅只是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的面貌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

1、概述

中国城镇化发展以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主要内容是促进人口乡城转移,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体现在规划领域的探索就是进行城乡空间统筹规划。特别是城乡统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城乡空间统筹规划迅速成为规划界研究的热点。

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及原因分析

2.1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现状比较落后,公共服务的基本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需求。这种供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导致供需失衡。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首先表现在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的不足导致与实际需求脱轨。基础设施薄弱,医疗、教育、卫生、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偏低,使农村居民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不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

2)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低,提供服务范围有限。在大多数农村中,除行政机构和小型商店覆盖率较高外,一些如学校、医疗站、体育场所等公益性服务设施的覆盖率并不理想,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养老院、托儿所等服务设施的覆盖率更低。再加上受农村地区范围广、村落分布分散的限制,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仅能为本村居民提供服务,而不在辐射范围的村庄无法获取,即便能够获得其服务质量也会受到场地条件限制的影响。

3)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指导不足,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滞后。目前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多沿用传统模式,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由于公共服务设施功能的大众性和服务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建筑设计、建材选择、施工难度等方面的复杂性,若缺乏专业指导,可能会由于施工不规范或建材质量问题等原因造成工程低质量。而且由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维护机制不健全导致其使用寿命变短、功能衰减、设施损坏等问题。

4)公共服务设施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缺乏协调性。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水平差距大,导致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区域不平衡。例如我国东部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也较为发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本能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而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设施资源相对匮乏。而对于某一地区来说,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安排,建设随意且过度分散导致资源利用率较低,造成空间的支离破碎和农村用地的浪费。

5)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少,投入不足。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进入21世纪以后,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但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仍有较大差距,依靠有限的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低收入远远不能改善现状。

2.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历史的原因导致“重城镇轻农村”的思想扎根于城乡建设中,国家财政投入更多地集中在城市发展建设中,而忽略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2)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不完善,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指导不具体,导致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纰漏。

3)政府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不健全,使对建设工作热情不高,建设效率和持续性较低。

4)当地村民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参与性低、管理意识的缺乏是使其难以获得自身需求,导致农村公共服务供需不均衡的重要原因。

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没有突破区域范围的限制,规划本身存在技术和综合协调能力的局限。

3、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

3.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原则

1)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原则。将城镇作为核心,充分利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统筹协调资源配置,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与

综合利用。

2)远近兼顾原则。规划建设不仅需要考虑近期需求,还要充分考虑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农村人口分布变化与服务半径变化问题。

3)以人为本,方便生活原则。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根据当地居民生活需要,兼顾设施规模与服务半径要求,帮助农村解决最基本、最基础、最急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以人为本,贴近生活,服务便捷,为农民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生存环境。

4)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地势和风俗习惯,结合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作出合理规划。

5)集中布置原则。考虑到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应将其尽量布置在农村居民相对集中的地方;同时为满足人们对各类设施的需求,应将其集中布置,满足在一定区域内公共服务设施的全面化与便利性。

3.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

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要求我们将城镇与农村视为一个整体,因此,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也要求我们将城镇与农村共同考虑,统筹规划。就农村而言,重点研究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 1)文化体育设施布局。农村文化娱乐设施是农村重要的文化工作网络和主要的文化活动阵地,其布局应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据点、以居民为对象进行规划建设,要求每个乡镇必须配有综合文化馆,设置图书馆、影剧院、室内外体育场等,条件允许的乡镇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配以多功能活动中心如茶室、室、书画室、游泳池等。

2)教育设施布局。经调查,目前农村教育设施布局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学校分布多而散、办学规模小、设施不齐全、教学资源浪费、教学氛围不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的教育发展。要改善这种城乡间差距,教育设施的改革至关重要。首先,应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村学校的布局,合理布置中小学,考虑交通和经济负担等问题,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其次,要提高校舍建筑质量与美感,提高教学设施水平;第三,要合理规划学校规模,提高办学条件,充分考虑就学条件。

城镇发展规划篇6

1. 1 规划管理法律地位未真正确立

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不健全,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主体虚置或弱置,影响城乡发展和规划目标的实现。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对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界定各执己见,导致在实际管理中执法主体模糊不清。另一方面,有些地方长期以来没有规划机构、没有编制规划、没有规划执法权,造成规划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1. 2 规划管理机构无统一规范依据

城乡规划法中尚无统一具体的规划管理机构名称设置规定,城乡规划管理机构的设置存在着与《城乡规划法》所赋予职责不相符的问题。1)机构设置名称不规范。当前城乡规划管理机构的设置不规范表现在名称不规范、归口不规范、级别不规范、编制不规范等方面。2)机构设置体系不健全。规划工作没有形成有效的城乡规划管理机构体系,城乡规划管理没有达到它应有的覆盖面。有些地方没有专门的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建制镇规划基本是空白,急需加强此方面的工作。

1. 3 规划权限界定不明影响城乡规划整体发展

《城市规划法》明确赋予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十种管理权限并要求依法实施城乡规划。有些地方未严格按法律赋予的权限进行规划管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擅自下放规划管理权,人为造成规划管理秩序的混乱,给城乡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副作用。

2 村镇规划原则

2. 1 用地统筹和城乡统筹

用地统筹的核心是土地的集约利用,主要是指产业和城市发展高度融合、在单位土地上产值最大化的土地高效利用、科学的土地规划比例和人居产业联动发展。城乡发展统筹是以社会均衡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主要是指通过产业的发展吸纳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通过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协调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通过城镇的辐射效应带动农村发展,融入区域大发展,通过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施。

2. 2 生产性投入和生活性投入

在城镇化建设中政府需要通过引导性投入建立新的产业发展平台,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引导企业进行投资拉动产业发展。生产性投入包括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投入、产业服务平台投入、企业固定资产投入、生产业投入。生活性投入包括公共设施投入、居民消费投入、城市环境建设投入、市民安居投入。两个投入可以解决政府独自实施城镇化的资金困境,同时调动企业、居民的城镇化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效果。

2. 3

平等的市民待遇和平等发展机会

平等的市民待遇是指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进城的权益保障,享受到与原有城镇居民同样的身份待遇,平等的发展机会指的是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进城的收入保障,通过产业的发展保证农民变市民过程中,农民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的充分就业机会。平等的市民待遇要通过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户籍等若干领域的改革,使农民在身份上和城市居民平等。平等的发展机会是指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为进城农民提供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基础保障。

3 方法及思路

3. 1 扩大总体规划区域

总体规划范围扩大并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做出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3. 2 深化城镇体系规划

加深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深度,增强它的系统性、预警性、整合性和可操作性。城镇体系规划可以延伸到村庄,对村镇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进行合理的布局,配合土地利用规划,从区域的角度对村镇的整治和发展起指导作用。

3. 3 城乡一体化的规划

城市和农村应该一起统筹规划以解决面临的问题,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体制、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一体的土地制度、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制、一体的基础设施体制、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

3. 4 专项的城乡统筹规划

根据城乡关系和矛盾修编解决这些矛盾的专项区域规划。对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编制规划是对总体规划的若干主要方面、重点领域的展开、深化和具体化,须符合总体规划的总体要求,并与总体规划相衔接。

4 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建议

4. 1 村镇建设目标要与农村发展的核心目标相联系

在村镇规划建设过程中,按照“量力而行、适度集聚,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的要求,加快农村集中居住点及康居示范村建设。以现有的行政村为中心,按规划保留、扩建、新建三类标准,完成农村集中居住点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通过一定时间规划建设,将自然村庄逐步迁并农民集中居住点,对规划外的原有自然村庄逐步完成土地复垦。认真编制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引导乡村发展,实行分类分区指导,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建设力度,注重实现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组织。

4. 2 有整体的长远规划并吸收民众全程参与

强调城乡规划立法的重要性,将指导性区域规划上升为立法性规划,明确要求制定相关村镇规划,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村镇建设规划分层次进行,形成市域、乡镇、村庄三级完善的规划制定管理体系,规划从上到下呈金字塔形,形成规划统一、区域统筹、公众参与的完整体系。在村镇建设活动全过程中实现权力和决策权力再分配,让农民参与进来,组织起来,对当地公用事业建设产生认同感和拥有感,保证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4. 3 村镇规划建设监管机制和过程管理

建立以乡镇、村为单位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制。村级成立规划建设工作管理小组,负责村庄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日常工作,乡镇镇区的管理可以纳入市域的总体规划,按照城乡规划总覆盖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规划内容,不断提高城乡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小城镇建设应开展专项设计,按照功能定位准确,坚持节能节约的原则设计。采取相对集中公共服务中心,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和公共设施配套经费的开支,避免城镇化进程中的浪费现象。

4. 4 城镇历史文化保护

城镇开发建设中要保护有价值的古建筑,挖掘城镇历史文化,精心规划设计,建设亮点工程,打造特色城镇,通过深挖历史文化底蕴,提高城镇建设品位,使其成为镇区新的亮点。

5 结语

村镇规划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关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规划既是行动的纲领,也是行动的方案。推进城乡规划统筹发展必须把村镇规划作为龙头,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城乡统筹、市域统筹、经济与社会建设统筹、人与自然统筹等角度来考虑,坚持高标准编制规划,并通过搞好规划加快城镇化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 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邹兵. 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城市规划,2003(15):79-81.

城镇发展规划篇7

一、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经济也需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一些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造成城镇经济发展缓慢,城镇一体化进程减缓,无法发挥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优势。所以,政府应该早做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规划,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使得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效的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城镇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城镇体系规划,有效发挥资源优势。城镇作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城镇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所以,在城镇规划中应该根据城镇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结合地方的资源优势对城镇进行合理的规划,确定城镇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在城镇规划过程中应该重视城镇各功能区有效的联系,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通过的城镇实际情况的了解,对城镇进行完整的体系规划,可以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有效发挥城镇的资源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因地制宜的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城镇规划中应该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城镇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具体地理位置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公共服务水平。在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城镇建设的标准合理的确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做到从城镇的发展需求出发,根据城镇潜在的发展优势有针对性的建设与之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在城镇规划中因地制宜的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不仅符合了城镇发展的要求,而且避免的资源的浪费,有效的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业园。在城镇规划中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在城镇建设中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以,要根据城镇区域的自身资源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建设生态产业园不仅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将生态产业园区与自然环境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既充分发挥了人的创造力,又为员工提供了优雅舒适的工作环境。由于在具体城镇规划中,需要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等因素,因此建设合理的生态产业园区,根据地方具体的资源优势,发展对环境污染小的产业,重视对资源循环利用,形成生态产业链条,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加快地方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共同推动城镇一体化的发展。通过对城镇进行系统的规划,为新农村发展提供建设方案,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城镇经过重新的布局和建设,顺利的完成了城镇规划,促进了城镇一体化的发展速度。总之,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举世瞩目的,但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尤其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极大的反差,对地方城镇的发展非常不利,严重阻碍的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城镇一体化进程。所以,城镇的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合理的城镇规划可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作为城市和村庄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进行合理的城镇规划,充分的挖掘城镇的发展潜力和资源优势,建立具有城镇特色的生态产业园区,尊重循环经济的原则,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不仅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很好的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力的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由于在城镇规划中对城镇进行完整的体系规划,将城镇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并将各个功能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发挥各个功能区的优势,而且还能充分城镇的综合功能。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发挥城镇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城镇成为地方快速发展的中枢。这不仅加快了城镇一体化进程,而且还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对城镇进行合理的规划其实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城镇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城镇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建设相互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城镇发展需求的道路网以及完善的水利设施等。这些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立,完善了城镇的整体布局,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

(二) 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镇一体化。城镇规划的目的就是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是可以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镇一体化是需要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才能实现的,但是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决定的。所以,地方政府对城镇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发挥城镇的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减少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加快城镇一体化的进程,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结:

本文通过对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刻的认识到城镇规划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政府通过对城镇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的发挥城镇在城市与农村发展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可以将城市与农村紧密的联系起来,促进城镇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爱民.郭岚.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4).

城镇发展规划篇8

(一)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下,市场观念狭窄。

我国大多数城镇的职能构成还停留在为周围农村提品交换、物资集散的初级阶段。农村经济型城镇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作为城镇集聚所需求的二、三产业仍处在次要地位。城镇的市场发展处于低层次的阶段,长期得不到改善,多限于上一级和下级的市场之间的交换,而未在更大的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与空间,没有形成跳跃式的发展。对市场动向与体系外部的机遇把握上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市场结构单一,彼此不能协同发展,反而进入恶性循环之中,导致风险加剧,加上地域文化习俗和陈旧观念的制约,小富即安的价值观和安于现状的行为准则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二)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

当前,城市体系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一些地方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过程中,忽视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真正应解决的问题。就区域论区域,片面追求区域城镇体系的完整,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本质和规划编制的意义。另外,从全国情况看,不论是独立的省域规划,还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所作的市域和县域的规划,真正能指导城镇发展、发挥作用的不多。

(三)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镇、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镇的发展规模(用地和人口)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加上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流动性增强,城镇人口预测难度增大,城镇住宅除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民的需求,还要满足大量外来投资者、外地人士生活、工作、商务活动的要求。以往根据城镇人口未来发展来确定城镇用地规模的传统城镇规划方式受到挑战。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做好保障措施。

城镇体系规划就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促使城镇协调有序地发展,从而避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行政壁垒、生态恶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空间延续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针对实施机制、政策、措施研究与制定等普遍不被重视,缺乏规划实施必需的后续手段,对新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各城镇之间边缘空间布局等区域性共同的问题,应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建议建立由省级机关和市、县政府组成的城市联盟协调机构负责跨行政区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镇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发展,协商解决发生的重大问题,确保城镇体系规划付诸实施。

(二)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重要作用。

城镇发展规划篇9

1、前言

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发展小城镇逐渐成为了社会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的首要方案。小城镇规划管理是小城镇建设的序章和铺垫,对于城镇各个方面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小城镇主要包括大城市的卫星镇、县级市所在城镇及县级市区属镇。而小城镇规划管理就是城镇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利用有效的策略,把批准中的规划变成现实,并且对于小城镇中的各项建设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的过程,也体现了城镇政府的意志。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我国的小城镇数量开始不断的增加,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但如何规划和管理好这么多的小城镇,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对小城镇规划管理核心内容的深入了解,结合我国在小城镇规划管理的现状,谈一谈小城镇规划管理的科学发展。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就目前的小城镇规划管理来说,其规划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不相统一,部分方面在同一个县的镇乡总的体制和管理机构不一致,造成了规划管理部门很难完全的履行其职能,给小城镇的规划管理带来了不必要的困难。此外,县级的行政部门在业务上大多都是只给予镇上一些指导,具体工作仍然要由镇上的部门工作来负责办理,但这些工作往往是最繁重的。根据目前的人员编制和机构设置来看,这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小城镇的规划管理权限方面有一定的制约。

2.2 执法存在问题

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执法主体的不统一以及执法过程和范围的条块分割,这些问题大大增加了违法建设查处的难度。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的执法内容各不相同,先后主体交叉不一,力度不足,协调不够,领导不力,配合不妥,难以形成综合强有力的执法局面,一方面要面对违法规划拒不执行相关规定的违法建设;另一方面也要面对乡镇违法审批的违法建设。由于人员不足,对于违法建筑的查处就不会精确到位,使得规划管理的形象和权威在实际实施中大打折扣。

2.3 人员编制和经费不足

由于乡镇政府对于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重视不足,使得小城镇的规划编制不仅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而且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基于此种情况,乡镇的人员交流和培训工作将会难以展开,导致其管理人员参差不齐,阻碍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

2.4相关干部队伍素质不高

小城镇的规划管理和其它的工作不一样,它对于规划管理人员的政策性和专业性要求一般都很严格。小城镇规划管理人员在处理日常事务时,不仅要根据一定的原则维护严肃性和法律性,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具有适度的弹性。所以这就要求规划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且要具有较为精深的专业素质,从而正确的引导小城镇规划建设向规划中的目标发展。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许多的小城镇没有专业化的管理人才,部分的管理人员缺乏经济社会发展知识和规划专业知识,其本身的业务不精,规划理念和意图不熟,思想陈旧,有的甚至不懂基本的规划管理常识。小城镇规划管理的干部队伍人员素质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小城镇的快速发展需求。

3、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3.1 科学编制规划

根据“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城镇个性、优化布局结构、形成地区合力”的发展策略,在宏观上优化小城镇空间结构分布,调整产业布局,进一步促进小城镇规模的合理化。在此基础上,编制或者修正小城镇规划管理体系,继而指导规划管理中各类规划的编制或者修正工作。此外,要提高规划管理体系编制的工作力度,使得编制成果有较高的水平和档次,并且改变编制时间长的局面。

3.2 完善制度规章

任何工作都要有相关的制度规章作为约束,才会使得工作规范化和合法化,小城镇规划管理也不例外。在实际的规划管理中,应该结合当前的工作,尽快的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和法规。其次,制定规划管理责任制,把规划管理作为相关人员政绩考察的主要部分。同时,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且得到部门的配合和社会的认可。

3.3 重视专业技术创新

提倡和支持小城镇规划管理专业技术创新和研究,给小城镇的规划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借鉴其他城市规划管理的先进经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规划管理方法。主要推广以计算机技术为重心的办公室自动化技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规划设计。

3.4 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人员素质应该从两方面入手:广泛宣传培养和尊重人才。在广泛宣传培养方面,小城镇的规划管理人员应该树立规划就是法、财富和服务的观念,并且从法制、财富和服务三个方面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培养人才。在尊重人才方面,由于目前小城镇的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偏少和知识水平偏低,所以地方政府应该积极的挖掘人才,并有爱心的呵护他们,诚心聘用人才,关心培育各方面的人才。只有这样,小城镇的规划管理工作才会快速稳定的发展。

4、就发展与现实建设的矛盾

发展与现实建设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小城镇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小城镇的规划管理工作方面,使得小城镇的规划管理不能满足小城镇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制度规章和人才需求等方面),这是首要的矛盾。其次,小城镇规划管理体制和机构与小城镇规划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即小城镇在规划管理机制上的设定和实际的规划管理工作不相符合,使得各项工作的管理和开展存在着冲突,阻碍了小城镇的发展。

5、科学发展的前景

对于小城镇的规划管理来说,科学发展有着很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它可以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对规划管理体系提出合适的建议和改进策略,使之更加符合小城镇当下的发展。其次,科学发展可以大大拉进小城镇发展与其规划管理之间的差距,使得小城镇规划管理在未来的发展中跟上小城镇的发展步伐。不仅是这两点,科学发展还有很多的发展方向,所以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6、建议

针对科学发展的发展内容前景,目前应该做好基础方面的改进,以迎合科学发展的理念。首先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方面的多层次管理机构;其次要培养一个有高素质的规划管理队伍;最后要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主设定严格的规划管理制度,并明确执法主体。只有把基础的部分做得更加规范化和完善化,才能引领小城镇规划管理的科学发展。

7、结束语

由于我国城市和乡村在经济上不断的融合及靠近,小城镇的发展在未来也将处于重要的地位,这就给小城镇的规划管理带来了新的意义和内涵。作为一个小城镇规划管理人员,在当下更应该掌握好小城镇规划管理的核心内容,积极借鉴国内各个地区关于小城镇规划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好目前的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也为小城镇的规划管理在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8、参考文献

[1] 陶特立,张福林,黄勇,邱桃东. 由“太湖蓝藻事件”引发的新思考――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规划建设创新模式探讨[A].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9:5.

[2] 杨伟刚,齐曼. 小城镇规划管理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邢台市为例[J]. 现代农村科技,2009,08:5-6.

城镇发展规划篇10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城镇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将两者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既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又要发挥农村对城市、农业对工业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在城市占据发展领先地位的背景下,农村的现代化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真正发展水平的“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因此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加快农村发展,尽快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公平和谐发展。

1、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村镇实际情况复杂及规划者对城乡统筹内涵的理解有差异,导致村镇规划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内外协调性差、镇域规划形式主义严重、镇村规划特色缺乏、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在近年来开展的城乡统筹规划中,虽然在规划范围内顾及了城乡两个层面,但是在技术性因素上对村镇层面特别是村庄层面难以真正企及,导致规划指导难以实现。

2、村镇规划注意的几个方面

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到村镇规划方面,不仅要把镇区和村庄作为一个整体,而且要对自然环境等镇域内多种要素统筹考虑,在村镇现状分析和发展条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镇域空间发展、空间管制和协调、镇村居民点布局、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与治理、防灾、规划实施政策及策略制定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因此,乡(镇)域规划更应成为村镇规划落实城乡统筹的直接载体,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村镇规划应本着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量力而行、逐步建设等原则。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引导农民集中居住、设施集约配置、土地集约利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业产业化,如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加强乡镇企业对农业的直接带动作用,提高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比重,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促进城乡产业有机融合,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2)考虑到当前村镇经济实力较弱,在城乡统筹中多处于被“反哺”的地位,因此,规划应将镇域与中心城市对接,加强两者的联系,使村镇接受城市的辐射。统筹区域水、电、路、环卫、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覆盖,提高农村给排水、环卫、信息等设施的建设水平,基础设施尽量集中建设、集中供应,减少重复和无序建设;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改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农民素质;产业方面,改变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发展局面,加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3)村镇规划的作用不仅要打破城乡间的障碍,合理引导诸要素在市场调配下实现城乡自由流动,同时要维护社会公平,应对市场经济带来城乡间的不平衡,保障农民利益,如解决由于经济效益低下带来基础设施无法在农村配建等问题,逐步实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变城乡产业低水平竞争,加强区域产业分工,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实现城乡产业功能互补。

(4)村镇规划在落实城乡统筹中必须根据城乡间不同资源条件和优势,不同社会、经济、生态差别状况来突出不同重点,从而形成“全面覆盖”和“特色突出”的结合。城乡统筹要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共享,形成“和而不同”的共荣局面,村镇规划应加强村镇特色研究,注重提炼当地自然、人文等特色元素,如充分利用农村的山水自然资源,加强对古村落、名刹古寺、古桥古墓、古树名木、革命根据地等人文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产业。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容易形成一种误导,即村镇规划体现城乡统筹的直接方式就是村庄建设规划,忽视了镇区规划的重要性。村镇规划对待城乡统筹发展应具有两面性,一要合理引导城镇化,促进镇区发展;二要落实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切实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镇规划要将视角转向农村,包括将城镇的基础设施延伸至农村,使社会服务功能惠及农村,将产业链下延到农村,让小城镇真正成为城乡的纽带,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

3、村镇规划改进的主要内容

在村镇规划内部,镇(乡)域规划作为呈上启下、有效联系城乡规划的部分,不仅指导镇区规划,而且指导村庄建设,镇(乡)域规划是村镇层面实现城乡统筹理念最适宜的载体,按照城乡统筹的发展观对其内容进行充实,具体可从居民点体系、产业体系、空间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入手:

(1)居民点体系

镇村居民点体系规划是村镇规划的重要环节,按照“镇区―中心村”两级设置,确定镇区性质和发展方向,落实镇区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控制范围;同时确定中心村的位置,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建设设想,按照就地保留、异地新建等不同类型提出各自相应的措施,并根据居民点等级和类型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配置。

(2)村镇产业体系

结合大区域的产业布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明确村镇产业发展重点及布局规划,镇区结合有利条件设置工业区,利用接近农产品产地的优势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构筑循环经济链条;发挥乡村物资交易和信息交流的功能,注重旅游等特色资源的整合作用。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城乡统筹的目的之一,村镇规划应将村庄布点规划与都市宜农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提倡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农业。

(3)村镇空间体系

引导村镇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划分镇域内各种用地类型。根据镇域空间的特征和功能,对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等功能类型空间进行范围界定,并提出相应管治要求和空间发展的优先次序。

(4)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给水、排水、供电、电信、广电、公交、环卫设施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结合城市与农村的不同特征,按其规模等级配备相应层次的市政设施。合理布局村镇基础设施,减少分散和重复建设,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充分考虑与周边区域的共建共享、管网的衔接,实现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构建城乡给排水、环卫、公交、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城乡规划法》将村镇规划进一步分化为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更趋多元化,因此,村镇规划必须增强协调性,加强与外部规划的衔接,包括与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同时要加强村镇规划内部的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之间的衔接。

加强村镇特色的研究,在村镇规划中可引入城市设计的手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将其反映在村镇空间布局、建筑形式等方面,营造既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独具地方特色的村镇风貌。同时研究制定贴近当地实际、操作性强、农民能够接受的引导集中居住的优惠政策措施,在基地审批、建房调田、拆迁安置、就业引导、失地农民保障等方面形成完整的配套政策体系,在实施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体系,解决村镇建设资金缺乏等问题,以保障村镇规划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Z].2008-01-01..

[2] 镇规划标准(GB 50188 ― 2007)[Z].2007-05-01.

[3]叶家足.浅析村镇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城市建设,2011(6).

[4]高红.村镇规划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政策关系[J],城市规划,2008(7).

[5] 叶齐茂,发达国家村镇规划核心内容、设计要素、价值取向和特征[C].城乡建设,2005(1).

城镇发展规划篇11

规划目标要紧贴省情,体现脱贫致富。城镇化的本质是最终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省农村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基本上不可能就地致富,只有走出大山,进入城镇,寻求到就业,才是根本出路。贵州加快城镇化建设,目前主要不是解决城市人口拥挤问题,而是解决农民下山、进城进镇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因此,要明确树立一个观念:搞城镇化一定要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有利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定要注重促进城乡特别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毫不动摇地把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放在城镇建设的首要位置,这个大方向什么时候都不能偏离。

规划理念要以人为本,体现民本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城市作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载体,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求作为立足点和着眼点。

要大力完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为农村人口加快转移创造条件。要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城市棚户区、煤矿和其他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加快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通过不懈努力,让农民搬得进、住得下、有活干,尽快脱贫致富。

规划编制要遵循规律。体现长远眼光。盲目建设、交通拥挤、功能不全、环境污染等“城市病”问题提醒我们,城镇规划一定要有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规划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我省只能依山就势,纵深推进,走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组团式拓展、点状式集中的山区绿色城镇化道路;积淀深厚、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决定了我们具备规避“千城一面”的可能性。同时,要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社会资源、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推进农村现代化,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要配套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公共公益事业,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得到更多的实惠。

城镇发展规划篇12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大规模工业化的持续推进,高速发展的城镇化,人类使用化石能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进而带来的全球变暖和生态环境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基础构成了严峻挑战,而我国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加速、碳排放量增加的非常时期,如何在规划中引导、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如何实现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以提供宜居的环境?城镇规划理论的“低碳化”转型将成为我国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城镇化低碳发展正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保障能源安全,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

“低碳”一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意指以较低的自然资源消耗和较低的生态环境破坏获得更高经济产出的经济模式。由于是对过去发展模式的深刻反省和对未来发展模式的理想抽象,低碳经济的概念和模式很快便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和采纳,特别是在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展低碳经济几乎成为所有国家的共同承诺,而这也被视为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008年初,国家建设部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大陆以上海和保定・中国电谷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 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是从 2008 年开始提出来的,是基于低碳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的规划方法。

低碳城镇规划模式探索

我国有一万多个小城镇,数量庞大,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以集聚发展为主的阶段,大中城市发展迅速,相对来说小城镇发展比较缓慢。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政策的深入,特别是新一轮省直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小城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建设低碳小城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近年来,我国的低碳政策措施学习发达国家经验,在一些方面得到了相应发展,2009 年 7月 1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城市与发展规划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一文,提出了低碳规划的想法,2010 年 3 月 19 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这是迄今首个最为完善的低碳经济评估标准。在实践方面,2008年初,国家建设部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大陆以上海和保定・中国电谷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此外,很多学者、课题组、研究院都开展了城镇低碳经济、低碳规划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成果,总结如下:

1、城镇规划层面的低碳空间结构布局

城镇规划对低碳城镇的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小城镇开展低碳规划建设就是要奉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友好的规划原则,并按这个要求编制好各类建设规划。尤其是要加强小城镇镇区内部的道路、供排水、环境整治、信息网络等公用设施和公益事业的规划。

2、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建立城市低碳经济系统

从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发展较好的小城镇一般都具有特色产业,转变小城镇发展模式,借鉴和利用循环经济模式的技术创新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努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

3、技术层面的低碳路线选择

低碳技术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手段,其覆盖的范围很广,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包括节能技术、CO2的捕集与封存技术(CCS)、清洁能源技术等,清洁能源技术是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取代,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及核能等能源技术。目前欧盟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较为突出。

4、居民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意识的树立

社会发展在强调低碳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居民生活消费的低碳化,树立居民日常绿色消费意识和绿色生活,低碳生活其实就是在生活中减少CO2的排放,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的生活方式。

低碳理念在工贸型城镇规划中的应用―以丹阳市埤城镇为例

1、规划背景

丹阳市埤城镇位于丹阳市的东北部,北部与镇江新区接壤,南分别与后巷镇、丹阳开发区相邻。东与后巷镇毗邻,西与丹阳开发区、云阳镇接壤,西北邻镇江市丹徒区丁岗镇。2009年底总人口45056人,其中外来人口7912人。全镇土地总面积4080.0公顷,埤城镇地形地貌特征较为特殊,东部为平原地区、中部为丘陵山区、西部为坡岗地区等三种地形地貌环境。区域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且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具有发展低碳城镇的良好条件。

埤城镇的低碳发展,应珍视其固有的自然资源与历史环境,充分分析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对该城镇进行合理的定位,同时根据现存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侧重方来进行其低碳城镇建设的规划。

2、城镇空间低碳规划

综合考虑埤城的区域背景、现实基础、发展潜力以及上层次规划的有关要求,将埤城镇定位为:丹阳市沿江新区、以机械制造和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经济强镇。

规划埤城镇区总体布局为“两心、两轴、八片”。“两心”分别为老镇区商业中心和新镇区综合服务中心。结合规划新建的镇政府、文化中心、农贸市场以及大型商业设施和北侧的公园绿地形成。

“两轴”为一条沿益民路形成联系老镇区和新镇区的城镇生活发展轴,以及一条依托经四路形成的城镇工业发展轴。“八片”分别为太平河北侧的镇区、太平河南侧的居住区、跃进河两侧的两个工业片区、仓储物流片区、两个居住发展片区和工业发展片区。居住区主要是分别依托老镇区和新镇区形成的两个生活片区;工业主要集中在团结河以南、育才路和338省道之间、跃进河两侧区域,形成两个工业片区;仓储物流片区位于镇区北部,团结河以西、华宇路以北区域,结合常泰高速连接线道口形成;两个居住发展片区主要是包括环城路和丹埤路以西区域的居住发展片区、以及跃进河以南和经四路以西区域的居住发展片区。综合考虑企业规模、效益和发展潜力,合理布置工业用地。加强城镇工业污染整治和防护力度,改善城镇环境。

充分考虑城镇的生态环境,既发展工业,又满足城镇环境保护的要求。针对现状工业“局部集中,整体分散”的情况,规划将工业集中布置,形成独立的功能片区。园区设定企业进驻门槛,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严禁进驻,提高地均产出效益,注重镇区环境保护。

增加绿地规模,合理规划绿地布局,规划到2030年底镇区绿地总面积29.87公顷,人均10.67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24.58公顷;生产防护绿地5.29公顷。镇域将在现状基础上,充分结合河流控制绿地,设置滨河绿带,布置丰富的植物景观和绿化小品,串联公园、绿化广场、街头绿地、道路绿化等一起创造错落有致、井然有序的绿地系统网络,以增加CO2的吸收,同时增加居民休闲娱乐场所。

另外,埤城镇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镇区规划一处文化娱乐用地,集中安排镇图书馆、活动中心等文化活动设施。新社区除了完善各种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还要依托广场、街头绿地等设置文化体育设施,丰富居民生活。

3、建立城市低碳经济系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埤城镇不仅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机械及电子产业,并已发展成为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机械制造产地。从表1三大产业产值比较也可以看出来,埤城镇第二产业产值最大,2009年全镇第二产业在三产中所占比例高达70.7%,为该镇的支柱产业。

埤城镇是全国农用机械的重要生产基地,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以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园区集聚,在镇区东部打造以江苏沃得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的现代机械产业园区。镇域南部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一个低碳环保绿色生态工业园,把电子信息、冶金铸造等搬迁到工业园内,工业园应远离中心区和人口密集区。低碳工业发展:一方面应以发展无污染、低污染、低消耗的轻型产业为主,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二、三类工业,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改造步伐,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同时埤城镇在保持原有特色重点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采用低碳环保材料、研发低碳环保技术打造低碳环保产业工业域,建立低碳环保实验成果工业园,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方式参与区域与国际的竞争与合作,以加强自身的优势和活力。

此外,埤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今后应在提升、完善生活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信息、交通、物流、房地产、金融、培训、咨询等生产业,以服务业为突破口,逐步把低消耗的第三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4、低碳交通规划

埤城镇位于长三角地区和上海经济辐射区范围内,接受辐射能力强,发展机遇多,是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埤城镇有着便利的对外交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规划期间,埤城镇将在改善交通方面更注重整体规划、低碳、环保,沿江铁路从埤城镇域东部穿镇而过,并拟在沿江四镇西南角(后巷镇)设置一处铁路货站,将促进商品货物的流通,加速沿江四镇的产业集聚,加快发展低碳的第三产业。常泰高速连接线从埤城镇域西北部穿境而过,并在镇域西北角设有匝道,提供了与泰州市、扬中市及丹阳的联系快速通道,使物流、人们出行更加便利,减少了出行消耗。338省道改线后从埤城镇区东侧穿过,并由二级公路提升至一级公路,增强了与镇江市的交通联系,增加了交通运量,增加运输效率,减少碳排放。丹埤公路、通港公路、丹界公路从镇域中南部穿过,向西联系丹阳市区,向东联系后巷、新桥、界牌三镇,增加了沿江四镇的联系,节约了出行成本,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此外,在沿江铁路和常泰高速连线两侧各控制50米防护绿带,增加CO2吸收,减少碳的排放。

结束语:本文通过阐述低碳城镇概念、低碳城镇规划模式探索,以及以丹阳市埤城镇为例说明了低碳理念对工贸型城镇规划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工贸型城镇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保障能源安全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需之路。倡导城镇低碳理念发展,其实质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向自然索取经济的同时,善待自然,以谋求人和自然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在 2009 年 7 月 12 日城市与发展规划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

2、经济导报-“低碳化”经济发展刻不容缓投资低碳基金正当时

3、杨宁筠--城市低碳化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4、董琦―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分析

5、蒋蓉--“低碳城市”理念在成都北部商城规划中的理解与运用

6、王富平--低碳城镇发展的综合路径规划――以獐子岛镇为例

7、华凌--专家:低碳城市应实行“紧凑型”城市规划布局

8、尹潘―基于低碳城市的城市规划方法初探-以济地湿地片区为例

9、韩青,刘合林,城镇低碳生态规划实践与探索[J].生态城镇,2010,73-78

10、王议,刘新卫,构建中原经济区,探寻“低碳城镇化”之路[J],国土资源情报,2010,8:48-52

城镇发展规划篇13

城镇排水规划关系到城镇未来发展的大问题,为了保证城镇排水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长远习惯,必须要进行全面的规划,把排水及相关工程结合起来。为了实现统一科学前面的规划,城镇应该成立专门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并把城镇的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地表与地下水资源、城镇防洪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排水规划。当前,很多城镇在排水建设中都存在“重给谁、轻排水”的现象,对于城镇排水工程并不重视,或者只是把排水工程当成孤立的事情来抓,忽略了排水与其他工程间的联系,没有充分考虑排水处理后的污水的排放和转移,造成了城镇的水体污染。因此,在城镇进行排水规划时,还要坚持综合治理,要充分考虑城镇排水的长远发展。要严谨居民肆意乱泼乱倒污染城镇水体,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避免污水随意排放。

二、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镇排水规划要把排水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排水设施是城镇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个城镇,必须先搞基础设施,没有这些设施,城镇不能正常生产,就要影响生活。同时,基础设施是基础,如果没有配套的排水基础设施,城镇排水规划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要想更好地贯彻城镇排水规划,必须要保证排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当前,很多城镇的排水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不能较好地满足排水需求,导致城镇排水诸多问题的出现。而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制约城镇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金问题。这就要求城镇主管领导要重视城镇排水设施建设,要保证水设施建设投资,加大投资强度,可以从城镇建设配套费入手,可以从国家为城镇排水等设施建设而设立收缴的专项基金上做文章,也可以向国家申请贷款、让受益者投资或征收排污费,保证排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注意几点,要合理地设置排水出口,为以后污水处理提供便利,并提高排水出口的能力,还要避免城镇雨水、污水混流,实现排水管线雨水、污水分流设置。

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镇排水规划要因地制宜选择排水体制

当前,城镇排水体制的选择一直是困扰城镇排水的突出问题,很多城镇采用的都是新建区实行雨污分流,旧城区通过逐步改造采用截流方式过渡,最终建成雨污分流排水系统。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城镇按照这个思路选择排水体制,效果都不理想,造成雨污合流的现象。由此可见,盲目的认为雨污分流体制是最佳模式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每个城镇规模不同,排水设施和城镇布局都不同,要根据各个城镇的特点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后,再确定采用哪种排水体制。我们建议对于一些正处在发展中的、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城镇,要尤其注意慎重选择排水体制。对于选择合流制排水的城镇,可以进行以下科学改造,努力解决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弊端。比如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采用防臭雨水口,即对边沟式双篦雨水口去掉过梁,中间加一道隔墙,在隔墙上留洞,安装一个特制的玻璃钢压板门,在压板门前方隔间安装铸铁雨水篦,压板门后方隔间间盖上预制砼板,使臭气无法从雨水口排放,系统中气体可通过诸多建筑立管排出,这样既保证了通风,又不使污水从跨越管短路流出。既节省了选择分流制需要投入的大量资金,又能极大地避免合流排水引发的污染。

四、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镇排水规划应加大对污水的治理,制定污水处理厂建设目标

当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城镇都没有建立污水处理厂,但是在城镇排水规划设计时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即污水处理厂工程势在必行,关系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污水处理厂时,要针对城镇的涌水量、排水量做好细致的调查研究,并确定适合城镇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污水厂规模。另外,要针对城镇所选排水体制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处理工艺,保证污

水处理效果。此外,要制定城镇污水治理的工作目标,对污水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要限期整治,避免污水处理“没人管”的现象。将污水处理与排水规划统一起来。

五、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镇排水规划要重视城镇排水设施的管理和养护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