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城镇和乡村建设实用13篇

城镇和乡村建设
城镇和乡村建设篇1

3、严格规范,提升品位,高效能管理小城镇。成立了小城镇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土地、房屋、规划等方面,严把审批关、建设关、质量关,在源头上杜绝不合理开发,避免恶性循环;在物业管理和环境卫生方面,保证水电暖的正常供应,成立日常保洁队伍,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行动态管理,落实责任制,有效的促进了城镇管理的稳步有序提升。

4、依托优势,主攻工业,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相公庄镇作为民营企业聚集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传统工业优势。我们立足这一基础优势,坚定不移地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着力发展优势产业和培植骨干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加快民营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了以桑园民营工业园为龙头的“两园六区”工业格局,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余家,且分布于各个经济网点,成为小区域内带动一方发展的经济引擎。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几年来共引进各类企业项目46个,新增企业项目财税贡献率逐年递增,现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三是着力培植发展骨干企业。通过广泛吸纳民间资本,扩大企业规模,加大技改力度,着力培育扶持了一批本土成长型企业公司,现已初步建立起了

机械锻造、颜料化工、包装印刷和石料开发四大主导产业链条,为带动城镇化夯实了经济基础。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今后,我们的发展思路是:放眼长远,结合实际,稳步推进,在现状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改造旧区,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建设新区,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

1、以路为媒,构建城镇建设新框架。以绣江路改造和东外环延伸、新北外环规划建设为契机,积极协调,加快实施,着力解决镇域内道路尽端式交通瓶颈问题:

平安街向南延伸至济青路、向北延伸至东靖路,彻底实现市区、镇区和北部山区的全线贯通;沿河南路和东靖路向西延伸至绣江路,实现镇域内三条横向主干道与绣江路的整体并网。在此基础上,巩固完善现有老镇区,实施镇区“西扩南进”,建设以东外环为轴线的东部新

区;以北外环和平安街北沿为依托的北部新区;以亭子、七郎社区为中心的西部新区;以睦里社区为接点的南部新区。通过镇区的扩张整合,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效应,逐步实现与市区的整体对接融合。

2、以人为本,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随着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城镇的服务功能也将更加全面,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劳动力充实到里面。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势必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阵地。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我们将以村为单位及时掌握各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一手资料,建立剩余劳动力资源库,结合镇内民营企业较多的优势,为企业和剩余劳动力牵线搭桥,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并以企业为载体,分期分批举办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实用技能。同时,对进城镇购房、经商的农民简

化办事手续,提供优质服务,加快农民进城。

城镇和乡村建设篇2

一、农村小城镇建设分析

1.乡村景观建设

由于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建设中应注重将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景观进行有机结合,以乡村景观有效维护小城镇发展中的农村氛围。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乡村景观建设,能够实现农村与城镇景观的有效承接,在小城镇建设中不脱离农村发展的根本,以乡村景观为基础实现农村建设的城镇化。乡村景观建设的实质是指对城镇建设中乡村景观的进一步美化。由于乡村景观本身具有环境优化的性质,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进行乡村景观建设,不仅实现了城镇环境的改善,也有效促进了城镇的环境发展。科学的景观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维护地方的生态平衡,对地区的气候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开展乡村景观建设,还能实现对乡村文化的传承,通过建设乡村景观,有效维护农民的乡村生活文化,在乡村文化巩固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有力推动农村的城镇化建设。

2.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与水利工程具有共同属性,都是通过在水利建设中进行科学的工程设计,以科学的工程设计有效调节水系分布及水流流向,进而对农田水系进行调节,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为建立起科学的农田水利系统,应着重对农村的水利状况进行实况考察,依据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实际需求,并结合地理环境做出科学的水利工程设计。农田水利设计主要由排水和灌溉两部分构成。水利工程中排水工程设计的实质是指对水系中水流进行有效疏导,通过水流疏导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转。农村小城镇的水利建设中,科学的排水设计不仅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也能有效保障农民生活中日常用水的供给与废水的排除。灌溉系统则是着重指农田的水利灌溉,通过工程设计改善农村小城镇的水系状况,进而有效防止土地的盐碱化和干旱发生,在保证农田系统的稳定发展中促进农村小城镇的稳定建设。

二、乡村景观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的融合方式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于农村经济水平无法得到快速提升,使得农村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农村小城镇建设方案的提出,不仅有效实现了农村的城镇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问题。为有效保障农村小城镇的长期发展,在建设中通常将乡村景观与农村水利建设相融合,在保证农民正常农村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农村发展向城镇化建设靠拢。

1.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联系

在农村小城镇建设进程中,由于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有效带动农业的发展,因此,工程建设中着重强调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大范围的水利建设的开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如水土流失,乡村景观破坏等,乡村景观环境的破坏,不仅严重影响了城镇化工程的视觉美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农村小城镇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使得政府在开展水利建设的同时,开始着重关注乡村的景观建设,并通过乡村景观建设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机融合,共同促进农村小城镇工程建设的开展。

2.工程景观融合

在农村小城镇发展中,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机融合,既保证了水利工程的灌溉和有效的防洪,也为农村居民营造了良好的视觉环境,使农村在小城镇化建设中,经济水平得以提高,文化环境也得到有效维护。工程景观的融合,顾名思义,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开展的基础上与乡村景观进行融合,如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堤坝建设中,有效结合农村地形,并将乡村景观与堤坝建设进行有机融合,通过这样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实现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工程景观融合。通过将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进行工程景观融合,不仅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还能在工程建设基础上有效维持乡村景观对农民的视觉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应对农民的乡村景观开发加以引导。由于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强调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础上进行乡村景观建设,因此,在对乡村景观进行开发的同时很可能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固性,因此,为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结构的稳固,在农民中开展对乡村景观开发过程中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3.文化景观融合

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开展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的融合,不仅能够实现工程的进一步美化,还能有效保障农村的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文化景观融合的含义,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融合过程中,注重工程与农村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工程融合中创新设计思路,使得农村文化在工程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由于乡村景观建设能够更为直接的反应农村的人文环境,因此在文化景观融合中,更加偏重于乡村景观建设。为有效实现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文化景观融合,应注重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开展农田水利创新发展,在农田水利的创新发展中,有效结合农村建设中的美学设计,并以农村的文化背景为建设基础,开展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文化景观融合。

三、总结语

伴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日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展中将乡村景观建设科学的融合进来,能够保证在农村经济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同时,有效维护农村的风土文化,使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人文建设共同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中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融合方式,也为当下城市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维护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城镇和乡村建设篇3

近年来,丹东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市64个乡村实施了村镇道路、供水、排污、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改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已有18个镇、村喜获省级“宜居示范乡镇”和“宜居示范村”称号。但由于丹东市农村基础建设薄弱,地域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制约了丹东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为促进丹东市城镇化发展,帮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我们尝试给出可以践行的建议。

一、强化政府投入,保证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满足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先决条件。丹东市农村乡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要实现农村城镇化、村民市民化,就要建设等同于城市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供热、垃圾污水处理、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因此,应强化政府投入,市场运作,安排固定的资金用于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建立扶持和激励机制,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级政府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乡镇、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资金的使用上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挥引领作用。按照就近(距离城市近)就优(村镇地理位置和财政实力好),先郊区、县镇,后乡村的原则,统一规划和逐次延伸财政资金的使用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缩小城市与郊区、县镇、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要根据县(市)区财政实力和现实条件,合理分配辐射和承载城镇化建设份额(如东港市份额比例可以大些),形成以强带弱,梯次推进,协调发展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局面。切忌只唯上、不唯实,贪大求全,运动式造城的政绩观和工作态势。

二、强化产城一体,增强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广开就业渠道。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旅游业,鼓励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尤其应注重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整合生态资源与农业资源,充分发挥耕地、园地的生产、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使农业与旅游休闲业融合发展。要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扎实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东港的前阳镇等均实现了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产业,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布局相融合,人口板块与经济板块相协调的良好态势。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化,“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园区和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不但让农民成了庄稼地里的工人,其不断放大的观光旅游功能也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开辟了新渠道。一些旅游度假资源丰富的乡镇则通过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建设成为旅游服务型小城镇,以特色经济带动了其他产业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以旅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凤城的大梨树村、东汤镇、宽甸的河口村、青山沟镇等都走出了一条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度假经济和城镇建设相结合的成功之路。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只有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缘、资源、环境、文化优势,促进资源加工、特色农业、旅游服务等产业发展,才能帮助农民实现“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

三、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和壮大村镇企业及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过渡。需要合理调配土地资源。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依据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对自然村落进行整理,使村落布局更加集中、合理,节约土地,方便基础设施配套。可在一些试点村探索经验,逐步推广。

而农业龙头企业和涉农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解除了留乡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推动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土地进一步流转。经过土地流转,分散的土地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既提高了土地经营效益,又帮助农民获得了红利,促进了农民的身份转换,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也为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城镇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丹东市土地流转面积仅达28万亩,发展空间巨大。

城镇和乡村建设篇4

一、湖北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湖北城乡发展不失均衡。首先湖北农村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发展不协调。城镇人均收入增长一直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从1980年到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9.96元增加到8867元,年均增长12.42%,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13.7元增加到22906元,年均增长12.66%。

城镇人均收入当初的基数较高,是农民纯收入基数的2.43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又高0.24个百分点,使城乡人均收入的绝对差额逐步加大。1980年至2013年间,尽管农民纯收入实现了较高速度增长,达年均12.42%,当初基数较低,加之年均增长速度也低,使得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从1980年到2013年的33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又扩大了0.15倍,由2.43倍扩大到2.58倍。我省乡村居民点本来就布局比较分散,规模也不大,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镇,必然导致一些村庄实际居住人口急剧减少,导致农村大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闲置浪费,出现了“空心村”。

二是湖北对城乡如何差异化发展缺乏明确的定位及指导性要求。我省人口众多,除水利资源外,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缺,各种矿藏资源都相对短缺,必须合理地规划城乡发展,尤其是指导城乡有差异化地科学发展。比如农村应当主要发挥支持城市发展的三大保障功能,即粮食安全保障、生态安全保障和环境安全保障。大中城市和城镇密集的地区的发展重点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在产业进步、技术进步方面起引领作用,反哺、支持农村和农业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城市、工业和社会资本纷纷进军农村,农村建设出现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多样化的建设类型,对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契机,但新农村建设不是照搬城镇模式简单的农村城镇化,在小城镇建设上也不能简单地套用大中城市的规划模式,不能只是盲目追求镇区空间规模的扩张。

(二)城乡人居环境差距大。一是规划水平不高,城镇管理缺位。湖北省从2005年底至2009年底开展了新一轮的小城镇规划编制,但相当一部分小城镇规划的编制质量和水平还不是太高,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其科学性和前瞻性不够,缺乏统筹考虑和区域性的视野。湖北省委省政府于2010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对小城镇尤其是特色镇和中心镇的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只有1/3的小城镇按照新的要求主动修编规划。有不少城镇无视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加之管理机构缺位,在建设中随意改动规划,甚至是先建设后规划、边建设边规划,导致小城镇总体布局杂乱无序,缺乏前瞻性。二是湖北城镇规模偏小,集聚能力不强。目前,湖北省共有739个建制镇,其中一般建制镇694个,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建制镇45个。全省建制镇建成区总人口1398万人,其中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建制镇人口542万人,一般建制镇人口855.9万人,镇均1.24万人。全省镇区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一般建制镇46个,占一般建制镇6.22%。湖北多数建制镇人口规模普遍很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功能不全,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缺乏产业支撑,发展无后劲。三是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应有的投入。发达地区小城镇人均道路面积13平方米以上,供水普及率85%以上,污水处理率50%以上。湖北省建制镇截止到2011年底,人均道路面积12.5平方米,供水普及率82.96%,排水管道密度5.18公里/平方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9.6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70%,

(三)公共设施水平较低,农村住房制度尚未得到重视。不愿在小城镇安心居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校和医疗设施及服务水平较低。商业文化体育等设施也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几乎没有公园及休憩的公共绿地。镇容管理是比较薄弱的,违规违章私自乱搭乱建镇容显得杂乱无章、污水乱排导致的恶臭,还有噪音等加剧了居住环境的恶化。农村现行的住房基本制度是以“一户一宅”为原则,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无偿提供的宅基地上,农户自行建设自有自住房屋的制度。它保障了农民“居者有其屋”的居住权益,促进了农村的社会稳定,但政府没有从制度层面对农民住房财产权益予以应有确权保护,加之,农房建设的技术服务力量严重不足,缺乏对农房建设服务与管理的监管,使农村住房的居住安全和产权保护问题较大。

二、湖北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二)合理构建湖北新型城乡空间格局。要按照湖北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一体化的发展的思路,贯穿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的理念,在地域空间上,将城乡发展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梯级层次的规划与建设。即从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到城镇化的新农村社区进行一体化的规划与建设。如进行湖北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产业规划与建设、城镇与新农村社区一体化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

在构建湖北新型城乡空间格局时,要依据湖北大中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社区的人文地理、山水风光等特色进行发展定位,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进行规划与建设,让城镇、乡村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构建湖北新型城乡空间格局时,还要充分统筹通向发展,形成一种城乡相互支撑、互为依托的和谐空间格局。即新农村社区建设规模要充分考虑自身建设的布局、特色及规模,又要预测到虑城镇化对农村人口吸纳影响,避免新农村社区建设可能出现的大量空巢或空置的浪费现象,为城镇化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和人力资源。湖北城镇化模式选择、城镇布局要与新农村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既要避免湖北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排斥现象,又为农村社区准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提供支撑与便利。

(二)完善湖北“新型城镇+新农村社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湖北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就是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布局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或延伸部分,把新农村社区建成类似于“城镇社区”或“小卫星城”一样的区域。也就是说新农村社区具有城镇社区的基本功能功能,要朝着农村社区城镇化方向发展。因此,湖北新农村社区既要具备一定的城镇生活品质,又要保持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然风光,还要传承乡村历史文化,是一个多种功能的农民生活基地和农业现代化的生产基地。

新农村社区应逐步按统一的规格集中连片建设,减少宅基地占地面积,并尽可能将耕地连片集中便于集约化经营。在建设中既要注意乡土文化的传承延续,乡村建筑风格、文物古迹、民风民俗等历史文化保护,又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应有的田园山水风光、乡土气息,还要进行城镇化似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新农村社区具有与小城镇生活方式与习性等相近似的生活品质。如主要道路的硬化、供水供电及污水排放与处理、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这样的新农村社区既能能承接城镇化的延伸辐射功能,支持城镇的发展,避免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排斥现象,为城镇化发展预留或腾空间,又能保持农村居民传统的居住方式,为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经营和生产提供便利。可以避免湖北城乡一体化的两难现象:一是避免湖北城镇化扩张对新农村建设的排斥现象,带来城镇化规模过度扩张的“大城市病”;二是避免新农村建设规模失度导致的社区“空心化”的闲置浪费。

(三)湖北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一体化发展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发挥城乡规划作用,加强对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引导,切实提高城乡规划科学水平。二是制定促进重点镇发展的扶持政策,合理确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功能和发展目标,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与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提升、人口合理集聚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将政府支配的公共资源优先向重点镇配置,加强中小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建立长期稳定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均等化。以改善农村人居生活质量为重点,加大各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到农村地区,重点搞好农村村庄内部的道路、供水、生活用能和信息化等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兵弟《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团结 2010.4 .

城镇和乡村建设篇5

党的十之后,“新型城镇化”业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与此同时,在后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意义重大,焕发出蓬勃的生机,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很多都需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落实,发展乡村旅游,已不单纯是为发挥乡村资源的经济价值、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更重要的是,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三农”发展绩效、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在新时期必将相互作用,产生诸多互动的可能与机会。在此背景下,探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相关概念

1.1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最早于2007年提出,十正式确定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1.2 互动

“互动”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意。《中国大百科全书》对“互动”的定义是:互动首先是一个过程,有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3个阶段组成的过程,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沟通。互动是行为主体借助于一定的手段,与他人(或环境)和自己相互作用、影响的过程。

2 研究现状

2.1 国外城市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研究

在Elsevier-Science Direct 学术期刊上以“rural tourismurbanization”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主要来自于《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两本杂志,但可供参考的文献较少,且年代较早。

Marc Antrop(2004)通过研究发现多数欧洲国家城镇人口已达到80%,城市化进程影响到了主要城市,较小的定居点,甚至是偏远的农村,并影响欧洲传统文化景观的变化。Erdo?an Atmi,Sezgin zden,Wietze Lise(2007)在研究中评估了城市的生物质加热、教育设施、定居点、娱乐、旅游、就业的需求对天然森林造成的各种压力。

国外关于城市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很少。但国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2.2 国内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研究

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国内部分学者将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一定研究。在知网学术期刊上以“乡村旅游・城镇化”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筛选,选取了一部分文献进行了分析。

蒙睿,刘嘉纬,杨春宇(2002)认为乡村旅游的开展促进了西部城镇化的进程,而西部城镇化的进程又为发展乡村旅游开拓了空间,二者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互动关系。曾天雄(2007)通过论述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相互影响,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董翠珠(2007)研究表明乡村旅游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有一定影响,尤其对于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城市化进程也反过来影响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邱玉华、吴宜进(2012)从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文化维度影响。

通过对文献的总结与梳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存在良性互动关系,且二者的互动发展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二者互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和障碍亟待解决,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

2.3 研究述评

国外对城市化发展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文献很少,研究主要集中为城市化发展对乡村旅游不良影响方面,还凸显出“理论研究少,个案研究多”的特征。但通过对国外文献的梳理,对于我国城镇化建设中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有益于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发展。

国内专家学者对于城镇化和乡村旅游的互动发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多数专家学者的研究侧重于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少数学者虽然对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互动发展进行了研究,但对其二者的互动关系的论证不够深入,没有扎实的理论支撑,互动的机制不够系统,互动的模式和路径不够有针对性。另外受限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鲜出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互动发展研究仍是一个空白。

总之,国际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西方特色浓郁;而我国,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研究还不成熟,因此,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互动研究应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同时立足本国实际,注重研究的实践和应用价值。

3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论证

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最早由美国地理学家乌尔曼(E.L.Ullma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他在其文章《运输的作用和交互影响的基础》中,从供需关系角度出发,对空间相互作用产生所需的互补性、中介机会和可达性等前提条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互补性指当两地之间一方能够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而另一方对该商品或服务有需求,两地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可达性是指区域之间进行货物、资金、人员、技术、信息等传输的可能性。中介机会,是指当商品或服务在两地间流动时,可以提供该商品或服务或是消费该商品或服务的第三地的出现,就称为产生了中介机会。这一原理具有典型的实际意义,强调了空间作用的可选择性,即并非所有因素都可以成为空间作用的载体,不是所有动力都可以实现空间相互作用的。

本研究借用霍华德的“三磁铁”模型认为,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使更多的人远离乡村,渴望重返自然,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地具备丰富的乡村风貌、风俗、风情及风物资源,能够吸引城镇居民产生乡村旅游需求;其次,乡村旅游地一般社会化程度较低,普遍欠缺便捷完善的水电交通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而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高规格的基础设施,提高乡村旅游地的社会性;总之,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供需关系,构成了二者之间空间相互作用的互补性。至于空间相互作用的可达性,即能否实现资源传输的可能,在霍华德“三磁铁”模型中,田园城市的构想兼顾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的美丽景色,将农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相结合,将城市和乡村结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城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某些功能上具有相似性,新型城镇化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生态宜居及和谐发展,必将既兼顾城镇居民的生态需求,又关注乡村旅游地的发展需求,选择最佳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路径。总之,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互补性、可达性及中介机会等互动三前提,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适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能够实现二者的互动发展,必将在有效路径的作用下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

3.2 利益相关理论

“利益相关者”源于管理学,是由斯坦福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首次提出,并把它定义为“没有它们的支持组织就不能存在的团体",此后该理论之后被应用于企业治理中。1984年,弗里曼在其出版的《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一书中,将“利益相关者”界定为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这一概念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并标志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正式形成,该理论是对传统企业“股东至上”逻辑的反叛。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理论方面,集中为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研究;实践方面,在旅游规划与旅游目的地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及应用效果评价。国内研究刚起步,包括在旅游规划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生态旅游中的运用等方面。

本研究中,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未来城镇居民、建设参与企业及企业内部利益群体、周边乡村及农民、旅游环保组织等,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将影响或者被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与效果,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密切相关,他们有的是新型城镇的使用者,有的担负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责任和风险,有的是新型城镇建设的实施者,有的决定着城镇化建设效果,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考虑到他们的利益,朝着多方同存共赢的目标前进,尽可能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涉及到多方利益群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社区居民、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和旅游环保组织等,政府部门是乡村旅游的引导者,社区居民是乡村旅游的开拓者和生力军,旅游经营者是乡村旅游的执行者,旅游者是乡村旅游的体验者,旅游环保组织是乡村旅游的监督者,这些利益相关者影响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现阶段对实现我国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兼顾乡村旅游各方利益群体的利益是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研究议题。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中涉及到主要利益相关者的交叉与重叠,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高度的利益相关性,二者利益的兼顾必能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并最终实现和谐共赢的发展目标。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适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二者存在互动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4 结语

新型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基本特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它与乡村旅游提高“三农绩效”,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目标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本文本文运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发展进行了积极论证,认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在新时期必将实现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9).

[2] 林峰.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M].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3.

城镇和乡村建设篇6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sports building national fitness is an important public service system component. The use of literature research, expert interviews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build national fitness for public service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community sports development issues in conducting research to build national fitness service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public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sports development ideas, community-build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ports reference.

Key words: national fitness; national fitness public service system;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sports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与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是我国全民健身的基本领域,因此,本文以此为论题给予分析。通过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研究,提高各级政府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重视,改善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体育设施环境、提高体育服务质量、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1 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的特征

城乡结合部社区是城市市区和郊区、乡村社区的结合部位,是城市与郊区、农村社区之间的相互交融渗透、城市社区化过程中最为剧烈的特殊地带。城乡结合部社区是乡村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体育中心,更接近于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社区作为城市社区体育建设向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延伸中的一种特殊的社区体育建设类型,其形成和发展已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建设,作为城市与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结合交汇的过度区域,是现代化城市社区体育建设进程中城市社区体育空间建设扩张所引发的一种客观现象,是随着现代化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水平提高和城市社区体育建设规模的扩大而自然形成的,兼具城市社区体育和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两方面特征的独特地域的建设形式,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城乡社区体育建设的必然要求。

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服务是体现公平、公正、公益,能够为广大市民提供均等化体育公共服务的体系,是保障市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保障体系,是政府领导、部门组织、行业合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全民健身体系,是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本质要求。

对于城市社区体育而言,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接近于农村社区体育,比大中城市更能直接地组织开展农村社区体育;对于农村社区体育而言,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更容易接受来自城市社区体育的辐射,接受来自于城市社区体育的各种体育信息,并通过其中介作用向周围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进行渗透和扩散,使农村社区体育不断接受来自于城市社区体育的经验,在借助城市社区体育建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建设创新与发展、带动乡镇社区体育建设和村庄社区体育建设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的区位优势和先进的社区体育的基础设施,具有吸纳农村劳动力及对周围农村社区体育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决定了它在带动乡镇社区体育建设和村庄社区体育建设中的作用[1]。

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作为城市和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相互影响的一个中间环节,与周围的农村社区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理应成为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突破口。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是城市社区体育要素自内向外扩散,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要素自外向内集聚的结果。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的这种特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明显的文化特征是实现城乡社区体育建设一体化、带动乡镇社区体育建设和村庄社区体育建设的关键。

城乡结合社区体育文化和生活方式,体现着城乡两种体育文化的结合与交融,既有乡村社区特有的“乡土体育文化”特征,也有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因素形成的城乡结合部别具一格的社区体育文化。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是以体育文化活动为载体,是社会体育文化的细胞,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行为方式,是为满足城乡社区居民身心健康需求而营造的一种文化氛围。它是城市和农村社区居民在长期的体育文化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社区体育文化意识,它的发展程度将直接关系着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农村社区居民文化体育消费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

目前我国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大多是从农村转移而来的,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自然带有农村特色,但在小城镇社区和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影响下,他们的思维方式、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需要,将小城镇和城市社区文化体育加以改造后采用。这种经过加工的城乡结合部社区文化体育更容易被农民所理解和接受,对促进城市文明向乡村的辐射和渗透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样对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发挥重大作用。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建设是一个区域环境发展的重要标志。

随着全民健身服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建设的兴起和强化,对乡镇和村庄社区体育建设的影响是显著的,这也是社区体育建设发展的必然过程,乡镇和村庄社区体育建设需要在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建设的引导下进行建设,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建设中好的经验也可以作为乡镇和村庄社区体育建设的经验。随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加快、目标的提高,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建设对推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凸显出来。

2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与乡镇社区体育的关系

2.1 经济发展为乡镇社区体育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8.2万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2位,国家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3.2万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8.3万亿元。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增长率逐年提升(见图1)。

图1 2005-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年增长率比较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已连续23年GDP增速保持在6%以上,居世界首位。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推动了农村社区体育进程的加快,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不断向外延伸,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设施、社区体育健身环境、社区体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同时,随着农村社区体育建设速度的加快,农村社区体育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对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2005年我国《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刚》提出:“发展农村文化,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以及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来,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将近1/6的行政村已经完成建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文件条例规划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任务。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共建设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31306个,超额完成国家规划任务131306个,超过原规划任务的131.3%。目前,全国正在建设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有2556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服务全国行政村人口约3.3亿,其中,东部地区服务行政村人口达1.3亿,中部地区服务行政村人口达1.4亿,西部地区服务行政村人口达0.6亿。但目前全国63.4万个行政村仍有40.2万个没有体育健身场地,受益人口只有3.3亿,仅占农村人口的40%,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整体覆盖不广,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2]。因此,必须认真组织力量研究农村社区体育建设问题,完善农村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扩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范围,促进社会体育的公平正义。

2.2 乡镇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现有乡镇39054个[3]。乡镇社区体育是一个新社区体育服务领域,它面向乡镇全体居民,遍及千家万户。

乡镇社区体育建设是一个战略性问题,是新时期全民健身的延伸与拓展,是农村体育开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乡镇社区体育建设作为社会一项公共事业,它不仅涉及到乡镇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医疗、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且与农民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息息相关[4]。乡镇社区体育服务建设对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乡镇社区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有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包括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内的社区体育综合服务设施的作用[5],建立以乡镇社区体育服务为依托,配套的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在农村社区开展特色民族传统健身体育服务项目,构建乡镇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促进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建设,辐射村庄社区体育建设,进而形成乡镇社区体育建设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整合乡镇社区体育资源,发掘分散、潜在的特色社区体育资源,通过组织、培训形成一支新的乡镇社区体育建设的志愿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开拓农村乡镇社区体育建设新领域,使更多的农民共享乡镇社区体育建设资源,形成乡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新模式流程,见图2。

图2 乡镇社区体育建设公共服务新模式流程

乡镇社区体育建设的创新,与乡镇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连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农民体育意识的增强和体育价值观的转变以及农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我国乡镇社区体育建设确定了它在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和示范作用。随着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乡镇社区体育开始在我国各社区悄悄露头。据一份对湖北省17个市、州、林区的36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社区文体站的调查表明,在36个乡镇社区体育服务的建设中,成立单项体育协会442个,参加协会人数49865人,单项体育协会设项主要为篮球、象棋、乒乓球、武术、田径、龙舟、舞龙舞师,另外还有太极拳、拔河、风筝、长跑等20余项。

近年来,上海市农业部门和体育部门一起,在大力发展乡镇社区体育服务的同时,促进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服务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辐射到村庄社区体育服务建设的发展战略模式,使村庄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基本全面覆盖。全市共有1695个行政村,社区体育场地建设总面积137.5万m2;建有篮球场1095个、门球场73个、乒乓球台1354个,健身器材22347件(组)。

乡镇社区体育建设,为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带来新的生机,给广大农民提供了一个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平台,提高了农民劳动力质量水平,丰富农村体育文化生活,促进和谐乡村的构建,保证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和《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的实施,对新农村体育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甚至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首枚金牌(女子十m气步枪)和2008北京奥运会(50m步枪3X20)冠军获得者杜丽为例,杜丽的体育生涯就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麻镇活跃的乡镇社区体育服务建设氛围密不可分。乡镇社区体育建设正在悄然改变着农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为农民注入了健康生活的新理念,每天参加社区体育健身的农民群众越来越多。乡镇社区体育正成为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身正成为新农民衣、食、住、行之后的第五生活要素。

3 结论与建议

3.1 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社区体育建设是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乡社区体育建设服务功能和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织形式,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社区体育建设提供了新的战略契机。随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决定了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社区体育建设在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战略性作用。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社区体育建设的独特功能,推动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社区体育建设在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将明显提升,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2 随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社区居民建设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议要积极探索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背景下社区体育建设的不同类型,从各省、市、县、乡、村分别建立社区体育组织,指导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社区体育建设的开展,使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居民平等参与社区体育健身的机会得以实现,真正体现以民为本的体育健身思想,切实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落实于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居民健身的实处,全面推进城乡社区体育建设的发展,为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挥更大的功能和作用。

城镇和乡村建设篇7

近年来,贵州在乡村旅游与农村城镇化发展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但较全国而言,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程度低,城镇化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绝大多数省份。本文将乡村旅游和农村城镇化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根据贵州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发展的对策,以抛砖引玉,借此引发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一、贵州省乡村旅游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现状

1.乡村旅游对农村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还需加强

旅游业会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环境、文化的发展,使目的地社会逐渐向现代化迈进。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若仍采用传统的开发模式,超强度地开发,不仅不利于旅游开展,还会给城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而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使郊区由传统功能向现代功能转变,即由过去主要侧重于保障城市供应、为城市居民提供鲜活食品功能转变为既向城镇居民提供农产品,又兼顾生态、娱乐、教育、文化等多种综合功能。乡村旅游在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多种消费需求时,同时又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对农村城镇化起推动作用。近几年来,贵州乡村旅游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村寨和地区纷纷打出自己特色的主题口号,如“西江—千户第一苗寨”“贵定布依音—寨金海雪山”等,但由于历史、政策、技术等原因,贵州乡村旅游质量不高,文化产品内涵挖掘不深,市场意识不强,对农村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2.农村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教育水平较高、经济条件较好、以追求精神享受为主要目标的城市人们向往清新古朴的田园风光和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文化。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空间狭小,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成为越来越脱离自然的“孤岛”,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这必然会带动乡村旅游的兴起。但目前贵州城镇化水平低,与全国相比还有十几个百分点的差距,受山地切割地形的影响,交通条件不是十分便利,城镇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不能对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是35%,城镇化水平仍落后于全国52.57%的平均水平,也落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44.93%。对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

二、贵州省乡村旅游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制约因素

1.创新机制不成熟

近年来,贵州乡村旅游在政府的重视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开发模式单一,缺乏特色。一般都是观花、品果、垂钓、吃农家饭等,旅游项目趋同,缺乏独立的完整性,旅游吸引力不强。贵州乡村正在兴起的农家乐,大多都是以户为单位,经营的项目不外是吃农家饭,住农家旅馆,打麻将等项目,项目单调,服务质量差,收费不统一,难以吸引大量的回头客源。同时,贵州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深受强势的城市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一些古香古色的传统文化乡村,遭到大拆大建的破坏性开发,致使一些积淀了丰富人文信息的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摧毁,这样的城镇化带来的不是福,而是传统文化记忆的消失。这对今后的产业发展布局,尤其是对乡村农耕文化旅游的发展,是致命的缺憾。

2.基础设施薄弱

贵州是全国比较贫困的一个省,2012年全省GDP为6802.2亿元,名列全国倒数第六,仅和广东佛山一市相当,城镇和乡村的基础设施极不完善。大部分小城镇和乡村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差,缺乏环卫环保设施、园林绿化设施,消防及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使农民不愿意进镇,大量新建住房成为“空楼”,浪费了土地和人力资源。同时,公路等级较低,公交设备较差,难以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此外各种路标、指示牌设置尚不齐全,导向服务尚不理想。比如一些民族地区,具有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但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去目的地需要几经辗转,使城市内的游客只能“望景兴叹”。

3.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定位

根据吴必虎的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理论,乡村旅游地应当主要分布在距主要城市中心100公里范围内,而且在总体上呈衰退趋势,即距离城市越远,乡村旅游地分布越少,规模越小。但目前贵州省小城镇和乡村旅游地的距离不是太近,就是太远,没有对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开发的项目单一,导致园区季节依赖性增强。一些看到投资观光农业收益大,在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定位的情况下,盲目上马,造成后期农业旅游经营和管理的困难,更难以进行深度开发。大部分的观光农业只停留在农家乐、园果采摘等几个单一项目上,没有做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合,阻碍了贵州省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

4.乡村性与城镇化之间的矛盾难解决

城镇化率的提高,一方面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生活、乡村自然风貌、良好生态环境等成为稀缺资源,但另一方面,却使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景观受到很大的冲击。目前,贵州已初步形成以黔中城市圈为中心,安顺、六盘水、遵义为骨干,以凯里、兴义、都匀、铜仁、毕节等中小城市为枝干,以众多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居民点体系。这种多层次遍及省域的城镇居民点体系,对区域的平衡发展,区域市场的形成,乡村旅游的开发,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地理、社会和经济环境。但同时许多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东西也开始逐渐被“城镇化”,如贵州青岩古镇已开始丧失其古老的韵味,安顺地区的布依族石板房村寨也矗立了越来越多的现代住房等。贵州的乡村旅游产品缺乏深度开发,对民间、民俗文化和自身的地域特色挖掘不够,市场化程度低,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5.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所在,其中农业产业化是原始动力,新型工业发展是根本动力,第三产业尤其旅游服务业是后续动力。但目前贵州农业仍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涉及领域广但结构不合理,服务层次不高,资源优势处于潜伏状态,没有转变为经济优势。贵州城镇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以贵阳市为全省中心城市和地理中心,主要城镇沿贵昆铁路、渝黔铁路、湘黔铁路等四条铁路线和210、320 两条国道公路线展开。在贵阳、遵义的城市周围,城镇分布较密集,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好,而省际边界地区城镇规模小,数量少,城镇与城镇之间联系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十分有限,不能有效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6.缺乏政府有效的调控和指导

乡村旅游已成为贵州农村新经济增长点,2011 年贵州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606万人次,占贵州全年接待游客总数的33%,实现旅游收入22亿元,占贵州省全年旅游总收入的16%。且目前贵州已成功打造了贵定音寨等以田园风光为主的乡村观光型产品,余庆“四在农家”等以农事体验为主的乡村体验型产品,遵义桐梓等以体验度假为主的休闲型产品,雷山西江苗寨等以民俗活动为主的乡村风情型产品。但是,贵州乡村旅游相应的配套政策还不健全,管理条件滞后,缺乏对全省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对鼓励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业、农民组织投资农业旅游的政策不够明确,缺少相应优惠的政策。

三、促进贵州省乡村旅游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对策措施

1.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贵州省应当依照当地实际条件,结合农业发展的需要,编制乡村旅游和城镇化总体规划,乡村旅游和城镇化规划应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和谐发展”的原则,使乡村旅游和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贵州城镇化建设在吸收现代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要突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品位。贵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殊的地貌类型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贵州同时是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加以保护,利用其独特的人文地理资源,配备良好设施,发展乡村旅游。

2.政策扶持,强化基础

贵州省各级政府要从政策、资金、用地、基础设施、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贴息补助和直接投资,吸引外来资金、民间资金投入。抓住国家政策向西部倾斜机遇,大抓乡村旅游开发,农、林、水、旅游、建设、环保、交通等相关部门要相互衔接,科学开发。对乡村旅游地的道路交通建设给予扶持,通讯设施、计算机宽带网、供水等应逐步城市化。应组建综合协调机构管理,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加大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吸引投资者投资开发,在政府的引导下实行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与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强化宣传,大力促销

贵州省农村城镇化建设铺开的同时,在建设中要注重旅游服务功能的发挥。一是利用好各权威媒体的影响力,制作乡村旅游和农村城镇化片子和宣传册,搞好“生态贵州、旅游贵州”形象推介。二是借助旅行社搞好宣传促销。三是积极参加和举办各种旅游峰会和节庆活动,通过促销会、说明会、恳谈会等方式,提高贵州乡村旅游和特色城镇的知名度。四是建立并开通专业信息网站,并与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信息网连接。五是努力构建城市间旅游合作机制,力争把贵州乡村旅游和城镇化建设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4.坚持适度城镇化

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城镇化开发滞后或过度城镇化,这对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城镇化滞后使得乡村旅游难以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农村地区社会分工不充分,农民就业环境很难得到改善,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过度城镇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它会破坏乡村地区的聚落结构和生态景观,使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舞台化、娱乐化倾向加剧,使乡村地区淳朴的文化气息逐渐被商业化浸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等问题也会日益凸显。贵州在城镇化建设时必须坚持适度城市化,充分利用和整合乡村地区的各类资源,加快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发挥助推作用,同时应根据各地特色进行建设,努力做到现代化建设和当地特色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4(6):760.

城镇和乡村建设篇8

一、贵州省乡村旅游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现状

1.乡村旅游对农村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还需加强

旅游业会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环境、文化的发展,使目的地社会逐渐向现代化迈进。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若仍采用传统的开发模式,超强度地开发,不仅不利于旅游开展,还会给城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而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使郊区由传统功能向现代功能转变,即由过去主要侧重于保障城市供应、为城市居民提供鲜活食品功能转变为既向城镇居民提供农产品,又兼顾生态、娱乐、教育、文化等多种综合功能。乡村旅游在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多种消费需求时,同时又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对农村城镇化起推动作用。近几年来,贵州乡村旅游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村寨和地区纷纷打出自己特色的主题口号,如“西江―千户第一苗寨”“贵定布依音―寨金海雪山”等,但由于历史、政策、技术等原因,贵州乡村旅游质量不高,文化产品内涵挖掘不深,市场意识不强,对农村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2.农村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教育水平较高、经济条件较好、以追求精神享受为主要目标的城市人们向往清新古朴的田园风光和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文化。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空间狭小,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成为越来越脱离自然的“孤岛”,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这必然会带动乡村旅游的兴起。但目前贵州城镇化水平低,与全国相比还有十几个百分点的差距,受山地切割地形的影响,交通条件不是十分便利,城镇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不能对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是35%,城镇化水平仍落后于全国52.57%的平均水平,也落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44.93%。对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

二、贵州省乡村旅游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制约因素

1.创新机制不成熟

近年来,贵州乡村旅游在政府的重视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开发模式单一,缺乏特色。一般都是观花、品果、垂钓、吃农家饭等,旅游项目趋同,缺乏独立的完整性,旅游吸引力不强。贵州乡村正在兴起的农家乐,大多都是以户为单位,经营的项目不外是吃农家饭,住农家旅馆,打麻将等项目,项目单调,服务质量差,收费不统一,难以吸引大量的回头客源。同时,贵州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深受强势的城市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一些古香古色的传统文化乡村,遭到大拆大建的破坏性开发,致使一些积淀了丰富人文信息的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摧毁,这样的城镇化带来的不是福,而是传统文化记忆的消失。这对今后的产业发展布局,尤其是对乡村农耕文化旅游的发展,是致命的缺憾。

2.基础设施薄弱

贵州是全国比较贫困的一个省,2012年全省GDP为6802.2亿元,名列全国倒数第六,仅和广东佛山一市相当,城镇和乡村的基础设施极不完善。大部分小城镇和乡村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差,缺乏环卫环保设施、园林绿化设施,消防及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使农民不愿意进镇,大量新建住房成为“空楼”,浪费了土地和人力资源。同时,公路等级较低,公交设备较差,难以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此外各种路标、指示牌设置尚不齐全,导向服务尚不理想。比如一些民族地区,具有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但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去目的地需要几经辗转,使城市内的游客只能“望景兴叹”。

3.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定位

根据吴必虎的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理论,乡村旅游地应当主要分布在距主要城市中心100公里范围内,而且在总体上呈衰退趋势,即距离城市越远,乡村旅游地分布越少,规模越小。 但目前贵州省小城镇和乡村旅游地的距离不是太近,就是太远,没有对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开发的项目单一,导致园区季节依赖性增强。一些看到投资观光农业收益大,在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定位的情况下,盲目上马,造成后期农业旅游经营和管理的困难,更难以进行深度开发。大部分的观光农业只停留在农家乐、园果采摘等几个单一项目上,没有做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合,阻碍了贵州省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

4.乡村性与城镇化之间的矛盾难解决

城镇化率的提高,一方面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生活、乡村自然风貌、良好生态环境等成为稀缺资源,但另一方面,却使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景观受到很大的冲击。目前,贵州已初步形成以黔中城市圈为中心,安顺、六盘水、遵义为骨干,以凯里、兴义、都匀、铜仁、毕节等中小城市为枝干,以众多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居民点体系。这种多层次遍及省域的城镇居民点体系,对区域的平衡发展,区域市场的形成,乡村旅游的开发,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地理、社会和经济环境。但同时许多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东西也开始逐渐被“城镇化”,如贵州青岩古镇已开始丧失其古老的韵味,安顺地区的布依族石板房村寨也矗立了越来越多的现代住房等。贵州的乡村旅游产品缺乏深度开发,对民间、民俗文化和自身的地域特色挖掘不够,市场化程度低,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5.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所在,其中农业产业化是原始动力,新型工业发展是根本动力,第三产业尤其旅游服务业是后续动力。但目前贵州农业仍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涉及领域广但结构不合理,服务层次不高,资源优势处于潜伏状态,没有转变为经济优势。贵州城镇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以贵阳市为全省中心城市和地理中心,主要城镇沿贵昆铁路、渝黔铁路、湘黔铁路等四条铁路线和210、320两条国道公路线展开。在贵阳、遵义的城市周围,城镇分布较密集,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好,而省际边界地区城镇规模小,数量少,城镇与城镇之间联系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十分有限,不能有效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6.缺乏政府有效的调控和指导

乡村旅游已成为贵州农村新经济增长点,2011年贵州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606万人次,占贵州全年接待游客总数的33%,实现旅游收入22亿元,占贵州省全年旅游总收入的16%。且目前贵州已成功打造了贵定音寨等以田园风光为主的乡村观光型产品,余庆“四在农家”等以农事体验为主的乡村体验型产品,遵义桐梓等以体验度假为主的休闲型产品,雷山西江苗寨等以民俗活动为主的乡村风情型产品。但是,贵州乡村旅游相应的配套政策还不健全,管理条件滞后,缺乏对全省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对鼓励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业、农民组织投资农业旅游的政策不够明确,缺少相应优惠的政策。

三、促进贵州省乡村旅游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对策措施

1.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贵州省应当依照当地实际条件,结合农业发展的需要,编制乡村旅游和城镇化总体规划,乡村旅游和城镇化规划应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和谐发展”的原则,使乡村旅游和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贵州城镇化建设在吸收现代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要突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品位。贵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殊的地貌类型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贵州同时是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加以保护,利用其独特的人文地理资源,配备良好设施,发展乡村旅游。

2.政策扶持,强化基础

贵州省各级政府要从政策、资金、用地、基础设施、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贴息补助和直接投资,吸引外来资金、民间资金投入。抓住国家政策向西部倾斜机遇,大抓乡村旅游开发,农、林、水、旅游、建设、环保、交通等相关部门要相互衔接,科学开发。对乡村旅游地的道路交通建设给予扶持,通讯设施、计算机宽带网、供水等应逐步城市化。应组建综合协调机构管理,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加大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吸引投资者投资开发,在政府的引导下实行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与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强化宣传,大力促销

贵州省农村城镇化建设铺开的同时,在建设中要注重旅游服务功能的发挥。 一是利用好各权威媒体的影响力,制作乡村旅游和农村城镇化片子和宣传册,搞好“生态贵州、旅游贵州”形象推介。二是借助旅行社搞好宣传促销。三是积极参加和举办各种旅游峰会和节庆活动,通过促销会、说明会、恳谈会等方式,提高贵州乡村旅游和特色城镇的知名度。四是建立并开通专业信息网站,并与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信息网连接。五是努力构建城市间旅游合作机制,力争把贵州乡村旅游和城镇化建设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4.坚持适度城镇化

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城镇化开发滞后或过度城镇化,这对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城镇化滞后使得乡村旅游难以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农村地区社会分工不充分,农民就业环境很难得到改善,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过度城镇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它会破坏乡村地区的聚落结构和生态景观,使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舞台化、娱乐化倾向加剧,使乡村地区淳朴的文化气息逐渐被商业化浸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等问题也会日益凸显。贵州在城镇化建设时必须坚持适度城市化,充分利用和整合乡村地区的各类资源,加快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发挥助推作用,同时应根据各地特色进行建设,努力做到现代化建设和当地特色的有机结合 。

参考文献

[1]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4(6):760.

城镇和乡村建设篇9

1.1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最早于2007年提出,十八大正式确定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1.2 互动

“互动”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意。《中国大百科全书》对“互动”的定义是:互动首先是一个过程,有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3个阶段组成的过程,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沟通。互动是行为主体借助于一定的手段,与他人(或环境)和自己相互作用、影响的过程。

2 研究现状

2.1 国外城市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研究

在Elsevier-Science Direct 学术期刊上以“rural tourism?urbanization”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主要来自于《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两本杂志,但可供参考的文献较少,且年代较早。

Marc Antrop(2004)通过研究发现多数欧洲国家城镇人口已达到80%,城市化进程影响到了主要城市,较小的定居点,甚至是偏远的农村,并影响欧洲传统文化景观的变化。Erdo?an Atmi,Sezgin zden,Wietze Lise(2007)在研究中评估了城市的生物质加热、教育设施、定居点、娱乐、旅游、就业的需求对天然森林造成的各种压力。

国外关于城市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很少。但国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2.2 国内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研究

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国内部分学者将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一定研究。在知网学术期刊上以“乡村旅游?城镇化”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筛选,选取了一部分文献进行了分析。

蒙睿,刘嘉纬,杨春宇(2002)认为乡村旅游的开展促进了西部城镇化的进程,而西部城镇化的进程又为发展乡村旅游开拓了空间,二者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互动关系。曾天雄(2007)通过论述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相互影响,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董翠珠(2007)研究表明乡村旅游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有一定影响,尤其对于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城市化进程也反过来影响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邱玉华、吴宜进(2012)从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文化维度影响。

通过对文献的总结与梳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存在良性互动关系,且二者的互动发展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二者互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和障碍亟待解决,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

2.3 研究述评

国外对城市化发展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文献很少,研究主要集中为城市化发展对乡村旅游不良影响方面,还凸显出“理论研究少,个案研究多”的特征。但通过对国外文献的梳理,对于我国城镇化建设中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有益于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发展。

国内专家学者对于城镇化和乡村旅游的互动发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多数专家学者的研究侧重于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少数学者虽然对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互动发展进行了研究,但对其二者的互动关系的论证不够深入,没有扎实的理论支撑,互动的机制不够系统,互动的模式和路径不够有针对性。另外受限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鲜出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互动发展研究仍是一个空白。

总之,国际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西方特色浓郁;而我国,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研究还不成熟,因此,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互动研究应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同时立足本国实际,注重研究的实践和应用价值。

3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论证

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最早由美国地理学家乌尔曼(E.L.Ullma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他在其文章《运输的作用和交互影响的基础》中,从供需关系角度出发,对空间相互作用产生所需的互补性、中介机会和可达性等前提条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互补性指当两地之间一方能够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而另一方对该商品或服务有需求,两地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可达性是指区域之间进行货物、资金、人员、技术、信息等传输的可能性。中介机会,是指当商品或服务在两地间流动时,可以提供该商品或服务或是消费该商品或服务的第三地的出现,就称为产生了中介机会。这一原理具有典型的实际意义,强调了空间作用的可选择性,即并非所有因素都可以成为空间作用的载体,不是所有动力都可以实现空间相互作用的。

本研究借用霍华德的“三磁铁”模型认为,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使更多的人远离乡村,渴望重返自然,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地具备丰富的乡村风貌、风俗、风情及风物资源,能够吸引城镇居民产生乡村旅游需求;其次,乡村旅游地一般社会化程度较低,普遍欠缺便捷完善的水电交通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而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高规格的基础设施,提高乡村旅游地的社会性;总之,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供需关系,构成了二者之间空间相互作用的互补性。至于空间相互作用的可达性,即能否实现资源传输的可能,在霍华德“三磁铁”模型中,田园城市的构想兼顾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的美丽景色,将农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相结合,将城市和乡村结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城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某些功能上具有相似性,新型城镇化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生态宜居及和谐发展,必将既兼顾城镇居民的生态需求,又关注乡村旅游地的发展需求,选择最佳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路径。总之,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互补性、可达性及中介机会等互动三前提,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适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能够实现二者的互动发展,必将在有效路径的作用下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

3.2 利益相关理论

“利益相关者”源于管理学,是由斯坦福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首次提出,并把它定义为“没有它们的支持组织就不能存在的团体",此后该理论之后被应用于企业治理中。1984年,弗里曼在其出版的《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一书中,将“利益相关者”界定为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这一概念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并标志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正式形成,该理论是对传统企业“股东至上”逻辑的反叛。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理论方面,集中为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研究;实践方面,在旅游规划与旅游目的地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及应用效果评价。国内研究刚起步,包括在旅游规划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生态旅游中的运用等方面。

本研究中,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未来城镇居民、建设参与企业及企业内部利益群体、周边乡村及农民、旅游环保组织等,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将影响或者被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与效果,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密切相关,他们有的是新型城镇的使用者,有的担负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责任和风险,有的是新型城镇建设的实施者,有的决定着城镇化建设效果,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考虑到他们的利益,朝着多方同存共赢的目标前进,尽可能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涉及到多方利益群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社区居民、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和旅游环保组织等,政府部门是乡村旅游的引导者,社区居民是乡村旅游的开拓者和生力军,旅游经营者是乡村旅游的执行者,旅游者是乡村旅游的体验者,旅游环保组织是乡村旅游的监督者,这些利益相关者影响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现阶段对实现我国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兼顾乡村旅游各方利益群体的利益是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研究议题。

城镇和乡村建设篇10

千百万农民率先闯市场,为县域经济提供了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快、变化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上,坚持富民为先、富民为本,以县域为主战场,积极探索富民强县的新路子。20多年来,浙江鼓励千百万农民率先闯市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农村经济市场化和农民就业市场化推动了县域经济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放手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和小城镇,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动了县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坚持不脱离农业抓工业化,不脱离“三农”抓城市化,把小康建设的着力点放在“三农”上,走出了一条城乡经济相互促进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农村经济的崛起和农民的致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也就是说,浙江县域经济是以农村工业化为主导、以农村城镇化为依托、以农民为主力军发展壮大起来的。

发展特色块状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多年来,浙江坚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特色支柱产业为支撑,以乡镇企业为主体,把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特色块状经济,形成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城镇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格局。同时,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实力强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强的优势,着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促的新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农村非农化的进程,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全省已形成了400多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块状经济,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70%;农民就业创业和就地转移的渠道扩大,全省非农劳动力达到63%;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连续1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全省每年都有近百万农村人口到城镇落户,城市化率达到53%。

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农民素质全面提高。随着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我们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致力于改变农村社会事业这条“短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具体做法是: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与万里清水河道、万里绿色通道、千万亩标准农田、千万农民饮水、农村康庄道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整合各方力量,整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路、改线、改厨,全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设施建设,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率先建立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涵盖农民工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孤寡老人有人供养和贫困农户子女免费入学制度,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县域经济成为促进“两个趋向”转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近几年浙江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来看,凡是县域经济实力强的地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就比较快,县域和中心镇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农民在城镇安居乐业,实现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这充分表明,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是以工促农的主体力量,县城和中心镇是以城带乡的主要载体。

二、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转型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发展“三农”,改造“三农”,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广大农民也能享受现代城市文明,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推动农民分工分业分化,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安居乐业,又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把传统村落改造成为农村新社区。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提升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推动县域经济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转变,不断增强二三产业对农业、城镇对农村的带动力。主要思路是:

围绕一条主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一主线,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积极主动地推动“两个趋向”的转变,实现一二 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进步。

突出两大重点。一手抓建设新城镇,一手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农民创业就业的新平台,让新农村成为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新家园。这样,既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城市的过度城市化倾向,又能有效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共同繁荣。新城镇建设,要坚持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导,把县域和中心镇做大,把特色块状经济做强,集聚产业,集聚人口,提升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品位。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村庄整治和农村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以农民培训教育为重点,推进农民素质建设。

构建三大关系。要调整城乡关系,改变城乡分割分治的体制和机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平等公平的城乡关系;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构建互动互促的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共富的城乡关系。

促进四个集中。要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实现功能分区,坚定不移地提升工业园区和功能区建设水平,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坚定不移地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促进人口向县城或中心镇集中;坚定不移地加快中心村建设,促进农民居住向农村新社区集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的规模经营>文秘站:<,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农地经营向农业大户集中。

三、推进县域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和开创性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配套实施,整体推进。

深化农业经营体制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走“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集约发展路子,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飞跃,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以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推动城镇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创新农作制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标准化和农民组织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和土地产出率,加快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放宽领域、改进服务、加强管理,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促进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培育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提升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区域块状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建立特色化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依托县域和中心镇,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鼓励民营经济投资第三产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深化就业与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要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取消一切限制农民进城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坚持就地城镇化和就地就业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区域块状经济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巨大作用、县域与中心镇吸纳农村人口门槛低的优势,把工业园区与城镇新区建设结合起来,把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结合起来,增强区域块状经济和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促进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和安居乐业。以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为重点,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和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体制、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就业政策,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采取“政府买单、市场运作”的方法,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引导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居民劳动就业者能享有城镇居民劳动就业者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

城镇和乡村建设篇11

一、加快小城镇综合开发建设的现实意义

小城镇是农村之首,城市之末,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接受城市辐射,增强农村田园聚集的功能,既有城市化的文明程度,又有田园化的特点。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是舞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的现实意见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史意义。

1、是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的一个重要载体。小城镇作为农村区域中心,具有很强的集聚扩散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自然经济发展格局的瓦解,形成区域性经济、人口和公共服务的中心。在一定范围内将各种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现代化,推进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乡镇企业集约化经营,形成规模效益,营造良好的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2、是消除城乡差距的切入点。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农民工就业面临更大的困难。小城镇可以成为吸收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小城镇与农村具有较密切的空间联系,就业成本和定居成本比较低,在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过程中,一方面,直接吸纳农民转换身份从事二、三产业生产,使人口以及经济活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转化器”;另一方面,伴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住宅、环保等建设,投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让一部分资金直接转化为农民工资报酬收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

3、可以整合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资源。为加快新农村建设,中央不但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相关规划,而且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由于农村居住分散,市场空间有限,中央投资建设的许多设施往往处于闲置状态或利用率很低,使得农村投资的效益低下,社会资金也缺乏跟进的积极性。发展小城镇,可以将党中央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下乡等政策落实到实处,有利于投资项目形成规模效应。

4、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近年来农村空心村、空壳村越来越多,许多可耕地随之荒芜。随着村组的撤并以及农民向乡镇的集中,小城镇人口居住密度迅速加大,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将随之加快。耕地也将向耕种能手和企业集中,为实施机械化耕作、规模养殖等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5、可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裁撤部分偏僻、零散、人口稀少的村委会和村民小组,鼓励村民向乡镇集中,将新农村建设的重心放到乡镇,集中财力物力将乡镇做大做强,既可以提高农村公共设施的效率,又能够又快又好地改善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近年来农民进城已经成为潮流,县城公共设施压力极大,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教育和卫生设施严重不足,县城中小学成班率逐年升高,多的每个班有90多个学生,而农村中小学有的班少的只有4、5个学生。加快乡镇城镇化建设既可以减轻县城公共设施压力,又可以配套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

二、目前小城镇综合开发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是联系城市和农村的纽带,国家将大力发展小城镇,对小城镇的建设和投入将加大力度,保证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只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世界水平。小城镇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当前小城镇建设情况是好的,但有的地方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

1、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小城镇的复低水平建设现象也十分突出,有的是盲目发展,一些乡镇领导好大喜功,盲目扩展镇区区域,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有的乡镇没有完善水电等配套功能,只见楼房,不见小区;只见马路,不见树木;只见居民,不见街市。小城镇发展都是没有进行全面的配套发展。城镇规划严重滞后,乡镇规划几乎没有。小城镇的规划和布局受短期利益的驱动,缺乏长远打算。有的直接就是没有任何规划,乡镇领导、城建部门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而且都是短期行为。有的乡镇镇区内连一棵树都没有。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有一些市县在率先城镇化的影响下,掀起了一股“小城镇”热,出现了不按规划建设甚至不规划就建设的盲目性,不少小城镇规划水平低,布局不尽合理,发展的特色不突出,而是沿袭旧习惯,搞马路经济,沿公路发展,不仅影响交通,而且加大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也加大了环境治理的困难,影响了城镇环境的整体外观。小城镇建设应因地制宜、因财分步进行,切不可操之过急,要特别注意小城镇建设的集中和规模,不能单纯追求建设和规模,过分分散的建设。

2、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有许多地方乡镇基础设施投入仅占村镇建设总投入的5%都不到。由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使小城镇的区位优势和自然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小城镇建设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冷一时,热一时,有时急功近利,开发了一条路,急于拍卖出一点土地资金,而让一些小开发商取得土地,从而开发的房子没有层次品位。有的建筑没有经过正规部门设计,都建一些火柴盒子式的房屋。有的根本没有监理,想怎么建,就怎么建,建筑质量很差,有的开发的的房子直接就是危房。大部分小城镇镇区内基本没有公共绿地,没有排污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同时,造成镇区环境保护工作不力,生活垃圾、工业废水等污染较严重。生态植被少,“骑”路建设严重。规划规定的建筑退后道路50米几乎没有执行,贴着马路建房。特色不鲜明。小城镇的各自定位,许多地方没有想清楚,盲目扩张,基础设施跟不上,浪费土地。

3、管理能力较为薄弱。重建轻管现象突出。现在的小城镇建设最重要的特点是脏乱差。垃圾乱倒,一到大忙,都用公路打破谷晒草。有的老国道则多少年不修,而且无人管,都被子一些人用于做沙石料场地。都是一些老式的一上二或一上三的简单原始的建筑,户型十分落后。有的则秩序十分混乱,城镇居民建筑乱搭乱建十分严重,不按规划要求,随意乱搭乱建。小城镇发展呈现一个简单低水平无序的发展。镇区绿化水平很低,即使有的已是十几万人口中心镇,也是低水平现象十分突出。和绿化、亮化、美化“三化”标准要求相比,则是相差甚远。许多镇乡村生态环境和卫生状况极差。国道、省道、主干道两侧到处堆、到处倒,急需建立小城镇生活垃圾埋填点。乱搭乱建。有的把房子建在田中央;有的鱼池在哪里,房子就建到哪里;有的建新房不拆旧房,变成“一屋占两处宅基地”。这些现在不整治,将来不可收拾。种树成活低,春天种下的树苗,夏季枯萎,冬天成了农户的柴草。现在很多乡镇的小城镇建设没有部门来管理,县级还有一个城管队和城建监察队来管理,而现在很少乡镇有这个城队,就是有也只是管管卫生,而没有进行城市建设的全方位的管理。有的乡镇经济发展很快,而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创造的环境和质量都不高,未能达到文明城镇的建设要求。

4、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主要按行政区域设置,镇与镇之间没有明确的功能定位,重点无法突出,从而出现了各镇之间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城镇功能完全可以相互整合,却凭空再造一个新镇,有限的建设资金浪费在新镇的拓展上,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影响了小城镇整体建设和发展水平。镇区规模和人口均达不到小城镇规模,以至要素集聚能力差,建制镇和重点中心镇地位不明显,严重制约着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提高,也制约着生产要素集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对策和措施

1、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小城镇位于城乡结合部,它一头连接农村,一头连接大中城市,既是农村一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中心,又是吸纳接受大中城市辐射并传导农村的枢纽。加快发展小城镇,是推进经济市场化、乡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加快小城镇发展,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缓解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农畜产品阶段性过剩状况,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站在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加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坚定发展小城镇的信心和决心,下大力气抓好小城镇建设工作。

2、对小城镇建设要合理规划、准确定位。小城镇建设,重点是建设那些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关镇和重点中心镇。按照产业和区位优势,确定工业镇、商贸流通镇等,重新编制城镇发展规划和定位城镇发展方向。将基础建设投资向条件好、潜力大的小城镇倾斜,重点建设城关镇和重点中心镇,构建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使各个小城镇的特色风貌充分彰显出来。

3、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乡政府管理权限。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要求,构建职能明确、结构合理、责权一致、廉洁高效的乡镇治理结构,赋予乡镇在建设管理规划小城镇方面必要的权利。县(市)政府凡是与乡镇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方面有关的权力都要下放给乡镇政府。职能要归位,要赋予乡镇政府在发展和管理小城镇方面必要的事权和人权。各乡镇要加大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的力度,真正发挥主体和主导作用。按照分税制原则县、乡之间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分配比例上要尽量向乡镇倾斜,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充足的调控资金。

城镇和乡村建设篇12

1.加强“大”发展战略引领。把握长三角一体化、网络化发展态势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契机,主动加强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苏南城镇体系规划、宜溧金高特色发展地区规划等上位规划对接,积极争取上位政策资源,合力抓好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常金一体化空间发展战略研究、高新区跨江沿江联动发展战略研究、武进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等各项事关城乡长远发展的战略研究和重大规划编制,指导推进辖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专项规划的修编深化工作,实现中心城市竞争力提升和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的有机统一,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2.完善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实施体系。完成市区城乡统筹规划成果深化、省级论证和转化,推进辖市城乡统筹规划编制,指导各镇有序开展镇域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构建市域、市区、县(市)域、镇域有序衔接的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加强中心城市与县域、主城与新城、城市与乡村、小城镇与村庄的分级统筹和一体化协调力度,不断促进城镇体系、镇村布局和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加快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3.强化村镇产业现代化发展支撑。立足区域生态、交通和产业、功能一体化布局,切实强化产业空间支撑和落地引导服务。一是以战略的眼光协调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全面深化和转化市、辖市城乡统筹规划和市、辖市(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成果,配合市相关部门完成全市生产力布局研究,进一步明晰产业空间规划布局,提升城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对产业发展的引导支撑水平,科学指导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有效落地。二是以优质的服务保障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主动加强城乡规划与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对接,全面深化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划服务工作。三是以扎实的举措促进城镇工业集约集聚发展。继续指导各镇抓好镇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导推进乡镇标准厂房集中区的规划建设,加大城镇生产设施集约配置和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力度,促进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能级提升和产镇互动发展。四是以统筹的理念引导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落实村集体留用地、物业资产等扶持政策。加强现代农业与市场物流、乡村旅游等乡村服务业的一体化引导和服务,引导乡村经济转型发展。

二、加大理念创新力度,科学指导小城镇建设发展

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遵循“城乡统筹、产镇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理念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择优培育的总体思路,不断深化各地小城镇发展思路,着力抓好中心镇、特色镇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小城镇规划全覆盖,加快提升小城镇规划建设水平。

1.全面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理念引领。把握新型城镇化历史机遇,全面深化市区及各县(市、区)小城镇建设发展思路,有序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特色镇、一般镇联动互补、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发展格局,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以一体化为依托,加强小城镇交通、设施、空间、生态、产业五位一体引导,发挥小城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城乡整体跨越;以差异化为原则,把握区域发展特征和小城镇功能、经济、文化、景观等差异,分类指导各镇建设发展,促进城乡协调互补;以极核化为先导,强化中心镇规模、特色、产业、环境、功能等规划支撑,提升中心镇的承载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以集群化为导向,按照“极核带动、空间整合,功能互补、产业联动,交通枢纽、梯度配合,风貌协调、主题发展”的总体策略,引导小城镇抱团、联动发展,形成城镇群竞争合力;以特色化为抓手,着力打造城镇特色化功能、特色化产业、特色化风貌,全面提升城镇品质内涵,引导有鲜明特色和条件的小城镇个性化发展。

2.切实加大中心镇近期建设指导力度。在深化完善中心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和镇中心区城市设计的基础上,以中心镇镇区近期建设改造和功能景观提升为重点,以功能类、转型类、民生类、景观类项目较为集中的近期建设、改造区域规划深化为抓手,高起点推进全市中心镇建设近期行动支撑引导规划试点工作,科学指导中心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和重点建设项目落地,促进中心镇建设发展转型、功能品质提升和特色风貌塑造,加快把中心镇打造成农村地区城乡规划全覆盖的先行地和转型升级、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3.积极抓好省级试点规划编制实施。加强调研指导,进一步明确小城镇发展定位,明晰主要城镇发展带(轴)节点镇和特色镇名单,积极开展省级规划试点项目申报,指导有关乡镇抓好省级重点中心镇、主要城镇发展带(轴)节点镇及特色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省级试点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配合省住建厅及市有关部门开展全省“综合规划建设示范镇创建”和小城镇规划建设省级试点示范项目库建设。

4.有序推进小城镇法定规划全覆盖。指导各镇有序推进总体规划(含城乡统筹规划)修编和建制镇近期建设用地范围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结合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和部级、省级生态园林小城镇等创建要求,指导有关乡镇编制实施绿地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因地制宜推进小城镇近期建设规划、中心区城市设计和“四线”、防灾减灾、旅游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编制。

三、注重乡村特色培育,不断提升村庄人居环境

全力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合理优化镇村布局,完善村庄规划编制,加强农村自然人文资源保护和村庄风貌特色塑造,改善农村功能配套和环境品质,为建设美丽幸福农村提供规划支撑。

1.全力参与村庄环境整治。抓好村庄环境整治特色分类引导规划研究和村庄环境整治规划成果转化,深化“责任片区跟踪督查、规划实施动态指导”等规划服务机制,为全面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提供一流的规划服务,促进村庄空间品质、自然风貌和内涵特色的全面提升。

2.切实强化特色村庄规划引导。全面梳理村庄特色化文化、特色化功能、特色化产业和特色化风貌,加快特色村庄调研普查,建立特色村庄建议名录,明确特色村庄规划要求,并会同相关部门抓好传统村落的建档、保护工作。结合城乡统筹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修编,合理优化镇村布局,及时抓好规划布点村尤其是特色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力配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指导市区有关乡镇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工作,指导辖市规划部门启动名城、名镇、名村申报的前期工作。

3.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在编制完成薛埠、横山桥、湟里、雪堰等乡镇生态慢行系统规划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乡村生态慢行系统规划编制,不断完善沿山沿湖地区绿道网络,指导完成环太湖风景路规划武进段建设。结合法定规划修编实施,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加强空间管制和规划实施检查力度,确保“绿线”、“蓝线”刚性控制。

四、加强联动配合,着力强化村镇规划基础工作

1.结合市局信息化建设和编研体系构建,继续指导、对接好武进、辖市规划编研工作和规划信息化建设。

2.以年度重点工作为抓手,继续沟通协调好各级、各部门村镇规划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落实的村镇规划目标考核和业务指导机制。

城镇和乡村建设篇13

统筹城乡发展是对城乡关系进行战略调整的新起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先后进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两次重大政策调整,但由于都是在“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农村的从属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小康大目标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三农”问题,明确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标志着农村发展战略的转变。继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之后,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五统筹”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我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统筹城乡发展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就是把城市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改变过去“城乡分治、重城轻乡”的思路,形成城乡资源共享,实行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过程。

统筹城乡发展是为应对城镇化问题提出的,同时也对城镇化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传统意义上工业化、城市化对农村的作用是间接的,主要表现为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转移,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有所不同,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农村发生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点从大中城市移到农村小城镇直至村庄,直接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提出。由此可以看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落脚点和归宿;后来又由之导引出的就地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可以看做是城镇化的新的表现形态。

二、新型城镇化是以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产城互动的城镇化。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加快了城市向服务性经济的转型,提高了经济集聚度和现代工业的服务增值能力,推动了城市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农村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在地域空间单纯的移动,或是居住区向城市汇集,把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工业化、现代化来改变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格局。实现农业工业化除了要求在乡村企业内部转制外,还要考虑依赖于城市化的外部大背景,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摆正农业与城市工商业发展的关系,创造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及城市化进程相一致的、与现代市场经济关系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经济模式,以工业化理念管理经营农业,推动其向现代农业转变。

新型城镇化是节约集约的城镇化。城市化的内涵不仅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影响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出现变迁,而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变必然带来社会就业结构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就业格局,非农产业成为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宜居的城镇化。城市化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的全过程。由于城市建筑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扩大,乡镇居民的居住条件会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新型城镇化会带来服饰、餐饮、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既促进了消费,又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此外,农村社区在景观上还具有城市社区所不具备的田园风光。在村镇规划改造过程中,会充分考虑村镇整体景观协调和环境保护,把村落建筑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每个单体建筑富有个性,纯朴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新型城镇化是和谐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重建城乡平衡,实现城乡之间和谐发展的城镇化。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意味着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选择的原则也是根据市场的需求,积极推进农业高度协作性的社会化生产,调整做大做强产业,把已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之间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在内的共同发展。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农业劳动知识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向农村加快延伸推进,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大为缩小,城乡居民将共享现代文明,实现共同发展进步。

三、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当现代城市发展到区域城市的阶段,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镇体系在经济产业形态上就表现为三、二、一的空间梯度布局,在空间形态上呈现大、中、小城市群体区域化的特征,这是更高程度的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有限的农业大国,而现实的处境是城市数量少,城市吸纳劳动力有限,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这种城乡现状决定了我国城市化不可能单纯走大中城市扩张化道路,必须坚持走城市、小城镇、村镇等多种形式并存之路,而实施新型城镇化是推进城市化的最佳途径。新型城镇化强调的就是要充分发挥不同层级的城市功能和作用,构建彼此间的相互借助和相互促进的城镇体系。从建设途径和形式上看,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河南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好城乡之间的有序衔接和阶梯式发展,应把着力点放在以下几个层面。

发展大中城市,着力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要通过城市自身内部的现代化或城市向郊区的扩张,发挥中心城市作为实现依城促产、以城带乡主导力量的作用。一方面是城市功能的拓展,不仅继续发挥原有的工业基地的作用,城市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信息中心等多种功能也逐步得到开发利用,由此带动的第三产业发展将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加大对城市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通过建立和培育市场,兴办工商业项目,开发旅游区、经济开发区等形式,吸纳农村劳动力,逐步将郊区农村变为城镇。同时,出于不断扩大的工业用地和房地产开放用地的需要,中心城市更多的是把城郊农村纳入自己的管理体系,一些村民在土地被征用的同时,也变成了城市户口,成了城市的一员。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