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实用13篇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篇1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改革和深入,目前数学教学出现了许多瓶颈。特别是教师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正确的学习思维模式的形成。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旦学生过度依赖教师的讲授,而不主动去探索和思考,将会束缚创造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下面笔者简要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强化学习的必要条件

学生的独立思考建立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发现、提出疑问、寻求解决的一系列探索上,是在没有任何教师和外界手段的指导下,进行学思结合的自主能动性过程。数学教学的复杂性和逻辑性特征决定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因此,如何针对小学数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值得教师关注的话题。

在现代基础教育的目标设定中,素质教育过程所体现的重要评价指标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要了解学生对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系统掌握的情况,让他们能在学习中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在思考中体验数学的快乐。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个大车轮的前进,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使学生从“被动学”过渡到“主动学”,由“怕数学”转化为“爱数学”。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师生探讨等多种课堂开放式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内容,采用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管理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优化教学的重要过程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采用“放羊式”的课堂管理模式,没有做到循序诱导、层层递进的教学引导。特别是对于数学计算中存在的立体图形、路程追及等抽象问题,学生总是望而却步。这与教师引导的缺失密切相关。

1.学生独立思考的被动性

在传统教学的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数学教学倾向于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时只会听讲不做思考,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教师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也一味地按部就班地教学,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认知规律。久而久之,学生不但没有热爱数学,反而有更多学生心生畏惧。这些心理因素都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适当地换位思考,让学生做快乐的学习主人,让他们通过独立自主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学生独立思考的不稳定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思维习惯、辨别意识和自我监督等方面具有不稳定性,他们不具备系统化、整体化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难以独立地进行学习上的思考和探索。教师应有序地对学生进行科学、高效的思维训练,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逻辑性,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不稳定性因素有很多,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启发、善于沟通,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转化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方案

1.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满足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前提条件和充分准备。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环节,优化师生探讨话题的流程,深入基础知识中疑难问题的分析,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养成“发现―提问―质疑―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让生生之间做到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师生之间做到诱导和启示,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理念。

2.建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计划表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篇2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严密学生的逻辑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系统性,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对学生以后数学能力的发展也十分重要。小学数学教育的成功要达到三个目标:首先是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思维能力的养成是学生快速、敏捷学习的关键;然后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这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关键目标,旨在通过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解题

方法,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最后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只有拥有学习热情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才能在教育中更易于养成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的现状

1.概念教学的弊端对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育模式,大多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模式弊大于利,不能及时跟进社会教育的发展,不能及时反映数学教育信息的变化,不能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是:预习、听课、练习、复习,然后考试。这一系列的形式,反而让学生养成了死板的学习模式。如果这种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就会束缚学生的思想,严重阻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2.学生主动性思考能力的欠缺

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考查中,也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重要

依据。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表现出以教师为中心,形成教师控制整个数学课堂的习惯,由于标准答案掌握在教师手里,就会造成学生依赖于教师和课本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

养非常不利,会造成学生主动性思考能力的欠缺。如果学生对于数学问题和知识难点缺少主动性的主观思考,还谈什么培养学

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要想养成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要先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就要改变现有的授课方式。

三、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的思考与建议

小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对学生初中、高中数学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且当今社会衡量一个优秀人才的标准,其中就包括是否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对现有的数学教育模式,要进行积极改变,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同时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的现实意义,最后必须通过有效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1.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习惯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批判性是指立足于实际学习情况,严格依据客观标准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到的数学知识,要怀着批判性的眼光,敢于思考,敢于质疑,从而养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独立思考能力。

2.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性

要养成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要启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去主动性地思考。这要求在小学数学实际教育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和变化,及时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数学是一门锻炼思维能力的课程,教师可以很好地用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灵敏性和敏捷性,而且数学还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可以在解题中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然后一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同时数学又是一门变通的学问,一道问题的解法不是死板的,变通地运用其他方法同样可以解答这道题目。

总之,教师可以诱导学生灵活地去看问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学会寻找规律并应用规律,培养学生探索、应用规律的兴趣,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其进行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篇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日益显现。其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尤为突出,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不管是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还是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都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而能否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十分关键。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那么学生的创造力将难以被激发,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先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问题能否进行独立思考是进行创新的关键。小学数学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通过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所谓独立思考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借助于教师或其他外界的力量,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不断的思考与探索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众所周知数学学习能够有效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因此,通过数学教学能够对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新时期教育目标的要求。新时期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要求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全面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并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情操在数学学习中受到陶冶等。由此可见,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是新时期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对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授,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还要求能够通过学科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衡量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能否有效的进行独立思考。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二、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对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欠缺的现象依然没有消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缺乏进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偏重于对学生进行机械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在知识接受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被动性。教师将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进行的学习多是为了迎接各种各样的考试,力争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标准答案,这些都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由于教师掌握着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是机械的,所以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的机会很有限。

(二)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限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因此就生理特征来说学生缺乏进行独立思考的意识,自不待言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强。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那么学生将很难有效的进行独立思考。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这就导致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最终学生的思维水平依然不高。

三、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必须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此,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避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不管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在基础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还要积极的进行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逐步提高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灌输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每一环节

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仅仅依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渗透到课堂教学之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进行有效思考的方法,而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大量训练应该放在课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1.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接触的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讲解的知识点,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的思考,这一过程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对课前预习要引起重视。

2.通过课后提高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课后的学习也十分重要。学生在课后进行的数学学习一般是做数学作业或者对当天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复习,这两个环节都是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其对学生养成进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发挥最大作用。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篇4

小学数学教育实质上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具有创造性,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给予高度的重视,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做出思考与探索。

一、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意义

独立思考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学习者在不借助外界帮助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思考与探索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育是小学生的思维开发的起始阶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小学数学教育有其自身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一下方面,一是要完成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二是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与独立思考能力,三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与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基本要求。其次,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正在全面的推进。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看,小学数学教育除了要传授学生最基本的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二、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现状的分析

首先,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主要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式教学,学生学习是属于接受式的学习。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应当负考试,取得高分,在升学考试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会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而是学习活动的控制者,控制者课堂的教学进度,控制着习题的标准答案。学生在学习中失去学习的主体地位与学习中的主导性,在教师的权威下,学生的学习变成为机械的抄书与背诵。学生全面的服从于教师与课本的权威,独立思考能力不能得到一点的发挥。长此以往,学生会放弃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成为“应试教育”的傀儡。

其次,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分数与升学率。由此,学生的课业负担会不断加重。据相关调查研究,学生的学习课程要6到7 科,平均每天学习时间要搞大十几个小时,学生在大量的学习任务下非常的疲惫不堪,没有时间与精力去进行独立思考,长此以往,会在客观上产生了一种被动型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的现象。

1、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创建轻松和谐的民主教学氛围

通过种种迹象表明,灌输式、接收式的教学形式严重阻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呆板活跃、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最为重要的就是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在讲授加法计算的时候,比如“3+8+9+12”的时候,教师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讲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研究,寻找创新的计算方法,在学生的不断讨论之后,教师要总结点评,公布答案,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 教师要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新颖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大部分的小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无味,自己不能够提高学习自己的学习兴趣。数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在教材中挖掘出形象有趣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数学。比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教师根据数字的特殊性,结合实际生活,比如利用手指来进行运算。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

3、 营造活跃的课下数学文化探讨模式

校园课下数学文化的探讨需要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场所,以实际教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活动小组,在每个小组中选出一个负责人,负责平时的学习活动与研究活动,每个小组的学习内容应该由集体成员共同的探讨,总结出需要集体讨论的学习内容。教师不定期的对学习活动进行检查,检测学生的学习与探讨情况,在进行一定的指导启发、指导与检验,在这种轻松地课下学习氛围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会逐渐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不断地得到提升。

4、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抓住学生的思维的转折点,跨越学生学习的障碍点,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及时的加以引导、点拨,克服学生学习中的“卡壳”现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练习。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活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自身思维,克服思维中的惰性,促进自己勤于思考,善于发现。

参考文献:

[1] 王志力:《数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参考》,2010。9.

[2] 赵春发:《小学数学之怪现象》,《深圳日报》,2011,6.

[3] 李公镇:《小学数学教育模式探究》,新疆出版社,2007,4.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篇5

一、认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

由于现行教育制度的缺陷,有的学生认为学习的过程中不需独立思考,只要死记硬背,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他们总认为独立思考,是科学家的事,我们哪有这个本事啊!的确,科学家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作为求知中的我们,更应该有勤于独立思考的意识。其实,独立思考很简单,例如:对老师讲的有不同意见,经过思考向老师提出来就是一次独立思考的过程。还有,对书上的习题提出与教师不一样的解法,也是独立思考。所以,中学生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进行独立思考,主动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当然,对敢于独立自主、独立思考的学生,哪怕是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老师也要进行鼓励、表扬。至于出现的问题,要教给学生解决的办法。不要小看这独立思考的小火星,"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自古成功在尝试",让学生认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勇于思考的环境

1、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其前提是要相信和尊重每个学生,看到他们都有在某一方面成材的潜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全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教学情景就使我们很受启发:"教学中,他不断地鼓励大家:'谁来说一说,说对了表扬,说错了也表扬,表扬你的勇气。'而对孩子的错误解释,也给予肯定的评价:'因为你的错误才使我们全班都能正确,失败乃成功之母。'而对孩子出色的回答,他更是毫不吝啬对学生给予夸奖和赞美:'真好,你有发现的眼睛。'当孩子不够自信而不敢举手时,他鼓励学生:'举起手来就是英雄,就是高手!'学生在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小手举了起来。"在课堂上学生是"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一种多么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2、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思考的"激发点",及时地给予点燃。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时,正是点燃他思考的大好时机,决不能轻易错过。一要鼓励学生答错背后反映出的独立思考和不人云亦云的勇气;二要肯定蕴含其中的正确因素;三要着力地把学生的错误开发成课程资源,与学生共同找出错误的原因;四要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找出正确答案。再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拿不准"时,这说明他的头脑正处于困惑状态,教师这时就要"拉他一把",但决不要直接给出答案。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篇6

分析与建议.这些数据表明,对预习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学生所处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要求。在初三复习教学中,由于知识容量大,思维强度高,教学节奏快,因此,迫使多数学生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再带着问题去听课,才能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加上初三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完善及学习自觉性的不断提高,从而为思考性预习提供了保证。在初一、初二的教学中,由于英语内容的特点,使多数中等以下的学生觉得进行思考性预习极为困难。为此,教师只能按不预习的要求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挫伤了优秀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从而使预习工作处于自由状态,表现在前三项的选择上数据较为平均。因此,加强预习的引导和督促,并构建在预习基础上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显得非常重要,以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对上课时老师提出问题的态度。调查数据.“习惯独立思考”的选率最高(61%),选者为中上等学生;“偶尔有所思考”的选率其次(26%),选者多数为中等学生:选择“与左右同学商量答案”及“等待老师讲解”的仅为少数基础较为一般的学生,分别占8%和5%。

分析与建议:这些数据表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教学途径。交谈中,一些成绩一般的学生也懂得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但由于基础和能力等诸多原因,这种独立性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怎样使设计的问题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且具有一定坡度和差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独立思考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

3 对作业的态度。调查数据:“先思考,做不出就问同学”的选率最高(52%),主要以中等或较高水平的学生为主;“必须通过思考后独立完成”的选率其次(35%),选者为具有较高或以上水平的学生:“边做边对答案”及“先参考别人的答案,再完成作业”的选率较低,分别为9%和4%,选者均为学习一般的学生。

分析与建议:这些数据表明,全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整天在一起学习,相互之间可商量、讨论、参考的机会较大。这本无可非议,但长此以往,一旦形成依赖别人的学习习惯,将会对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心理及能力受到极大的影响。此外,这种作业“共享”的做法,不利于教学信息真实有效地反馈,以及教学进程、策略和要求的反馈。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教育学生懂得独立完成作业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除了对作业分类要求外,允许有些题目不做或选做,对于暂时做不出的题。允许只写解题思路及在何处受阻的原因分析,以确保作业的教学功能回归其本来面目。

二、调查后的尝试与启示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篇7

一、认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

由于现行教育制度的缺陷,有的学生认为学习的过程中不需独立思考,只要死记硬背,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他们总认为独立思考,是科学家的事,我们哪有这个本事啊!的确,科学家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作为求知中的我们,更应该有勤于独立思考的意识。其实,独立思考很简单,例如:对老师讲的有不同意见,经过思考向老师提出来就是一次独立思考的过程。还有,对书上的习题提出与教师不一样的解法,也是独立思考。所以,中学生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进行独立思考,主动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当然,对敢于独立自主、独立思考的学生,哪怕是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老师也要进行鼓励、表扬。至于出现的问题,要教给学生解决的办法。不要小看这独立思考的小火星,"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自古成功在尝试",让学生认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勇于思考的环境

1、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其前提是要相信和尊重每个学生,看到他们都有在某一方面成材的潜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全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教学情景就使我们很受启发:"教学中,他不断地鼓励大家:'谁来说一说,说对了表扬,说错了也表扬,表扬你的勇气。'而对孩子的错误解释,也给予肯定的评价:'因为你的错误才使我们全班都能正确,失败乃成功之母。'而对孩子出色的回答,他更是毫不吝啬对学生给予夸奖和赞美:'真好,你有发现的眼睛。'当孩子不够自信而不敢举手时,他鼓励学生:'举起手来就是英雄,就是高手!'学生在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小手举了起来。"在课堂上学生是"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一种多么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2、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思考的"激发点",及时地给予点燃。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时,正是点燃他思考的大好时机,决不能轻易错过。一要鼓励学生答错背后反映出的独立思考和不人云亦云的勇气;二要肯定蕴含其中的正确因素;三要着力地把学生的错误开发成课程资源,与学生共同找出错误的原因;四要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找出正确答案。再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拿不准"时,这说明他的头脑正处于困惑状态,教师这时就要"拉他一把",但决不要直接给出答案。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篇8

1.学生完全服从教师和课本,不敢独立思考。由于教师绝对的权威性,教师控制着整个课堂,掌握着标准答案,使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跑,不能有半点怀疑。长此以往,学生就把自己的思考权完全交给了老师,不再敢独立思考了。

2.学生完全依赖教师,不愿意独立思考。教师天天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学生时时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处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最终以升学为唯一追求。天天在被动地听课,反复地练习,思维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3.学习容量超负荷,没有时间独立思考。现在的学生每天的学业负担很重,一天下来,疲惫不堪,很多学生没有时间去独立思考。

4.学生只会照搬照抄,不会独立思考。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反复地机械训练,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妨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将思想束缚在无形的框框里,造成了思维上的狭隘性和单一性,这就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课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授课时,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可是一做就错。究其原因,是学生只是听了,而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批判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独立思考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让学生通过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能力与兴趣。

作为一线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引导学生去更好地独立思考,将"思考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恰当要求,引导学生思考。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要从细节做起,点滴渗透。对每一个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以及它们的应用,例题与习题的分析、解决,实验的原理、操作及结果的得出等等,无论问题简单还是复杂,都应引导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必须经过思考,想通了,才接受:理解了,才应用,杜绝"拿来主义"。从每一个简单的问题做起,逐渐引导,点滴积累,让学生从每一个小小的成功逐渐积累成独立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在每堂新课之前,我都会花五到八分钟时间处理一下上次作业中学生错得较多的习题。学生在课前已经获得了正确答案,也已经将错题订正过一遍,那为什么不将这块时间交给学生呢?每堂课我会让一个学生上讲台讲一道他原本错的题,通过他的讲解,希望班上其他做错这题的学生都能明白。这样一来,赋予这位学生一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会在课前想尽办法把这道题目彻底弄明白。如果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他仍不能把问题解决,他们会和同学热烈地讨论,会主动过来找我探讨。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每堂课换不同的学生上讲台讲解,一个学期下来,每位学生都可以得到一、两次锻炼的机会。如果学生的讲解不是很完善,等他讲完以后,我可以在旁边稍加点评,但一定要肯定孩子们讲得好的地方,让他们在努力付出后能获得小小的成就感。

2.留有余地,"逼迫"学生思考。在物理教学中,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应该讲清楚,但是一些概念的延伸,规律的推广等不必讲得太透,只需做一些必要的提示,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究和思考的余地,让学生自己去钻研。讲解过细会造成主次不分的弊端,不利于抓住最基本的东西,不利于形成知识框架(不知道什么是基本规律,什么是对某种情景的特殊规律,而不具有普遍性。);讲解过细也不利于从基本概念和规律出发来分析和解决特定的问题。学生容易机械地记住某些具体的规律,甚至乱用具体规律,乱套公式。长期这样下来,扼杀了学生自我开拓的能力,不会钻研新的问题,依赖性大。

每章内容结束后,在上复习课之前,我会让学生自己先总结:将本章的知识点串联成一张知识网络,罗列本章用到的物理方法和物理技巧。完成以后,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对比,从而完善自己不足的地方。学生经过了独立思考总结出来的东西印象会更深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明白学习中互帮互助是非常必要的,在帮组别人的同时也就是在帮助自己。最后我会在班上挑出一两份最好的总结,张贴在教室里面,其他学生可以去比照,在协作的同时为他们创造了一种竞争的氛围。有了竞争才会产生更大的动力促使学生去更好地独立思考。

3.创设开放式课堂,鼓励学生思考。要学生独立思考,教材和课堂都要"开放式"。教师不是课堂上的权威,教师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答案。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允许不同意见的产生,并且应该感到欣慰,因为那是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闪烁。对于初学者来说,想错、说错、理解错都是难免的,只要敢想,就是好样的。当学生的想法和思路并非完全正确时,我们应该抓住其中点滴正确的地方,帮助和引导他们完善自己的想法。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篇9

1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

独立思考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不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通过自己的认知进行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通过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小学生数学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目标。从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我们也可以获知,应全面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锻炼学生的数学独立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得到提高;在教会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和解题方法的基础上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与自我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转化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学习的动力。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其学习与成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外,我们国家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就是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教师不应机械式地灌输,应该起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达到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创造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逐渐完成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从本质上提高学生在数学中的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

2 小学数学教育中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原因

在我国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仍然存在,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古往今来,我国的教育方式一直都是老师讲学生跟着听,而学生们也习惯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也只在意问题的答案,殊不知探寻答案的过程更为重要,这样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成绩有所提升,但长久而言对学生的危害不可谓不大。教师掌控课堂,学生盲目记笔记,依赖教师的讲授,服从于课本的条条框框,长此以往,学生将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思想被束缚。而这将严重阻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其次,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不少老师和学生都过分地追求分数,学生希望获得好的成绩拼命做题,老师不断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一天下来,学生们疲于应对,根本没有时间通过独立思考来获取知识。另外,在教科书以外的许多知识、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父母老师也很难教给下一代,而有些教师填鸭式般给学生灌输概念,至于这个概念是否正确、如何得到、立论在哪,完全不在乎,学生只能囫囵吞枣。这也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欠缺。

3 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途径

首先,营造以学生为主的数学教学氛围。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全部由教师主导,也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要想养成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自由讨论,发散思维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解答,最后再由教师来总结。

其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内容应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据不完全的调查统计,79%的学生对目前教师的讲课内容没有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东西,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找到一些有趣的素材,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的特性时,可以指出一些平常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屋顶等,让学生自己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在讲授加减法时,可以利用一些道具来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养成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自由地讨论。在课后,没有教师的约束,学生更能够畅所欲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得到调动,这将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数学学习讨论小组,不懂的问题先通过组内的讨论,讨论不出的再请教教师,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还能节约学生教师的时间。同时,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交谈能力也能随之提高。

4 小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创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探索,这样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篇10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所谓独立思考,就是学生在没有老师帮助下遇到问题,通过不断实验,纠正错误,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对提高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与我国教育改革息息相关,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独立思考能力是提高能力、强化知识、培养素质、增强综合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提高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已经势在必行。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途径

1.创设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学习模式,改变学习氛围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核心,一直是老师教、学生学,课堂气氛低沉、死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极度缺乏学习数学热情,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更加无从谈起。比如,一道应用题,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条解题思路,让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以正确答案为中心,老师应当重视学生的解题思路,即使是错误的,也要正视学生的分析解答,一改传统的学习氛围,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并提供机会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解题思路。

2.选取新颖有趣、结合实际的数学教学内容

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选择新颖、独特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篇11

1、小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作用和意义

独立思考能力,是一种脑力活动,对于自身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自身的逻辑思维的运转,不借助外界任何思维的帮助,分析问题的的本质和特征以及问题的突破口,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1]。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心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对于此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至关重要,具有非常巨大的教学意义和教学作用。在小学教育中,心智发展、思维构建、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可见,小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九年制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部分。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春风中,小学数学教学不再仅仅是灌输数学知识,而是更多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彰显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综合素质培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2、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问题进行分析

虽然素质教育改革的枪声早已经打响,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无法一时间摆脱掉传统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传授为本位,学生更多的是担当接受知识[2]。在接受的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相关知识点,耗时耗力,对于思维的发展极为不利,往往导致学生的思维过于局限在某个领域,形成思维定势,严重缺乏相应的思维锻炼。由于学生的接受地位,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性。教师成为了知识传授的操控者,局限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习模式成为抄写知识点、记住知识点、理解知识点的一种机械化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另外,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教育目标不是综合素质的发展,而是追求升学率和高分数,致使学生的作业负担比较重,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独立思考,更多的是对数学问题进行逻辑上分析。如此,学生成为作业的奴隶,何谈学习的主动性,更不用说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

3.1通过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探究式教学更多是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实验,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方式,运用学生的思维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的指引者。学生可以对数学问题进行详细地解读,独立思考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多方面发展。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不必直接点明面积等于底乘以高,再乘以二分之一,可以通过探究性数学实验,打破三角形面积多次测量高低的一般规律实验,而是以点线面的研究方式给予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数学实验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予每个小组一定量的弹珠,以弹珠的形式来探索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在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摆弹珠的形式,组合成线和面,让学生自我思考点线面之间数据关系。如此,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2通过快乐教学法,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思考

学习氛围是学习知识的重要助手,可以带动班级学生的成绩整体上的上升,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以快乐教学法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营造独立思考的轻松氛围。例如,在学习数学加减乘除多项运用题计算时,针对“小明拿着30块钱,到超市里购物,买2支钢笔,4本笔记本,每只钢笔3块钱,每本笔记本2块钱,收营员在给小明找零钱时将一张5块的当成1块的给了小明,小明也没有仔细查看,在回家途中,不小心又掉了2块钱,问小明身上最后还有多少钱”应用题计算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场景模拟,将应用题转化成一种短剧形式,可以将小明塑造成一个调皮捣蛋的男主角,在结账时百般刁难超市老板的小女儿,老板小女儿因为胆怯而哭泣,一时手误将5块钱当成1块钱给了小明,小明在回家途中不小心被石头绊倒,掉了2块钱而不知道。通过这种情景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对数学兴趣,同时根据剧情的发展,独立思考这种计算题计算方式,使学生乐在其中。

3.3通过学习组合教学,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争论中培养

争论,是思想碰撞的重要手段,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突破口[3]。通过争论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拓展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学习小组教学实践中,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学活动围绕数学问题而展开,使学生在集体讨论中完成独立思考的培养。

4、结语

小学数学是九年制教学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始。小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力和发育心智,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方式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有组织、有计划、有创新、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性思维、逆向思维等的发展。

【参考文献】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篇12

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意识,锻炼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数学这种应用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及时认识到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下面我们开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分析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具体现状,探究提高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

一、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学数学领域的现状

(一)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很大影响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大多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服从于

教师的指导跟着教师的思路被动接受式学习,产生对教师的严重依赖,不能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容易产生对数学知识枯燥的印象,逐u失去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而且数学习题都有标准的答案,更加减少了小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进而退化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简单,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思维能力,大多时候死记硬背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在解题过程中采用生搬硬套的方法,难以灵活运用公式。

(二)受到应试教育背景的冲击

在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中,学生家长过于单一的以学生的成绩排名作为衡量

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的教育目标也只是追求学生的分数以达到较高的升学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巩固学生的知识,通常布置繁重的课业练习,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尽快完成学习任务,不愿意花费时间主动思考问题,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逐渐成为应试教育下的傀儡。

二、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学数学领域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发挥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淡化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程度。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首先让小学生进行独立分析、研究问题、验证答案的过程,数学教师发挥对学生引导辅助的作用,这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的同时产生学生成就感,激发数学课程的学习热情,高效的掌握数学知识。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重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锻炼解决

数学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发现解题方法,创新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综合能力的提升,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注重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全面锻炼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

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可见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作为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有利于综合教育素质的提升,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有效培养途径

(一)创建以小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

地位,极大程度的牵制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认清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把课堂交给学生,带动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思考问题,创建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例如,采用有趣上口的段子开展教学:一只青蛙4条腿,2只眼睛1张嘴,扑通一声掉下水。按顺序提问学生两只、三只、四只怎么做。学生可以轻松的回答出来:两只青蛙8条腿,4只眼睛2张嘴,扑通、扑通2声跳下水……青蛙的数量逐渐增加,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独立思考n只青蛙应该有几条腿等,从而引出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选取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营造活泼的课堂效果

数学具有很强的思维逻辑性特点,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有趣的教学素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测量这一技能,讲授《米和厘米》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测量同学的身高,到测量桌子的长度,再到测量手指的长度,建立学生关于米和厘米的基本概念,利用测量数据,进而让学生思考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这样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具体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的。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来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游戏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一只小鸡有两条腿,10只小鸡有多少条腿?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抢答。再如,对于《列方程解应用题》这部分课程内容,教师可以给出例题:有若干只鸡有若干只鸡和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15个头;从下面数,有40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大部分同学会采用列方程式的方法解答。设鸡为x只,兔为y只。

x+y=15,2x+4y=40

解得X=10,y=5。

从而知道鸡有10只,兔有5只。其中一位同学经过认真的独立思考,认为不列方程式也可以快速解答这个问题:

兔:40/2-15=5.鸡:15-5=10。

对积极发言或者可以提出多种解题方法的学生,教师提出表扬并给予加分奖励,有利于让学生更加积极的进行思考,主动探究数学知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办法,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子玉.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分析[J].吉林教育,2016,04.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篇13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对初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是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表现,也是推动数学教育质量提高的实践。下面,我们就来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几点分析:

第一,有利于数学教学创新发展。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为了将课本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给学生,只顾着自己授课,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很少调动自己的头脑思考数学问题,也很难成为数学课堂中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需要将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做学生的评价者与观察者,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教师不再像原来一样直接给学生呈现问题与答案,让学生模仿。而是让学生动脑筋去想办法,对学生的解决方案加以评价。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课堂教学,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初中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教师个人成长。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方法。教师要接受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要转变师生观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此同时,教师不能用灌输式的方法继续教学,而是针对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反应即时更新教学手段。这些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都是教育业务上的挑战,能够落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正在由传统型教师向创新型教师转变。

第三,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是否具有数学学习兴趣,直接关系着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课堂中独立思考问题,可以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让他们一直心系数学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之前完全无法解决的问题,会明确自己的力量,找到数学学习的动力,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对策

1.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死板的课堂活动,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与操控者,平衡好课堂活动的动与静,适当活跃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能够促进其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游戏,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将游戏活动与初中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复杂数学问题的简化,也能够让数学问题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学习《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我与别人不一样”的游戏。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数据,像全班学生的个人信息,身高、体重、三围等,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统计图表形式制作一张信息表。之后,让学生四人一组,与他人表格不同的学生胜出,采取车轮战的方法决定胜负。胜者所用的统计图表,会是课本学习内容中的一部分。利用游戏的方法组织学生思考,展示与竞争,能够让学生尽自己所能去深入思考问题,用尽可能多的角度发现不同。将游戏与课堂活动结合起来,会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实现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2.组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合作学习模式并不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标相冲突,在合作中,学生不只能够独立思考,还能在他人的引导下进行不同角度的独立思考。初中数学中有许多问题具有一题多解性质,一个问题对应着多种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解决问题,调动每一位小组成员的独立思考积极性,促进他们发言,分享观点,会让独立思考行为变得更加自然。合作,能够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动力,更能让他们发现更多独立思考的空白。

比如在讲解《全等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这一主题进行讨论。一些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只关注边的关系。但小组其它成员提出角这一影响因素,就会给他们的独立思考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合作学习中的独立思考更加轻松,更加多样化,有利于初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3.利用创新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形成,是其独立思考增多的必然结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创新的引导,让学生主动提出一些问题,给自己的独立思考创造前提条件。在教学时,教师用探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一起开拓课本中的知识,了解数学原理、技能与学习方法,可以带动学生思维运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