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实用13篇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1

跨境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的手段将传统进出口贸易中的展示、洽谈和成交环节电子化,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跨境电商主要包括跨境市场的B2B业务以及被称作Cross-border E-commerce的B2C跨境零售电商。2013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3.1万亿元,增长率为31.3%,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1.9%,随着国家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政策的先后出台、行业参与者的积极推动及行业产业链的逐渐完善,预计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预计在2017年跨境电商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渗透率将达到20%左右。

作为电子商务的国际化发展形式,跨境电商发展仍围绕着“支付”“物流”“商品质量”三大环节展开。互联网金融的日渐发展以及网络金融监管体系的日渐成熟,加之国际市场间以政府为依托的金融资本信用合作日渐深入以及国际安全监管认证体系的配合,跨境电商交易过程中的跨国交易金额支付问题已经逐渐得以解决。而自2013跨境电商元年之后,以eBay、Amazon为主体的国外跨境电商平台以及以兰亭集势、大龙、洋码头等为代表的国内跨境电商平台在B2B B2C O2O的商业模式基础上,针对国外企业以及国外消费者两大市场均在商品质量管理方面加强建设,以此提升消费者对于自身电商平台的信任度以及依赖度。由此可见,商品质量这一痛点问题在各大电商平台推进海内外跨境电商业务的举措下得到了相配套的解决措施,并正处于逐步推进逐步解决的过程之中。支付与商品质量两大环节在国内电商以及跨境电商中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层次属于同级别,但是在物流建设方面,跨境电商物流问题的解决难度以及解决周期都比国内电商要严峻许多。在以快捷便利为标签的电子商务消费中,由于物流问题导致的购物体验下降成为众多电商平台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相比于传统经济而言,电子商务的经济模式将消费者体验这一因素放到了更高的战略位置,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面对的是利用网络可得到全面信息的消费者,因此在电子商务中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对于电商平台以及企业的发展乃至存亡有着重要的作用。物流作为联通商家与消费者的纽带,对于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力,如何在跨境电商环境下建设高效稳定可靠的物流体系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现有跨境电商物流体系中的问题分析

国际市场上现有的跨境电商模式主要为B2B以及B2C两种,B2B作为全球贸易的主流,同时也是传统贸易与互联网结合的商业模式,在未来较为稳定的一段时间内仍会是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实现传统贸易转型的最重要模式。而B2C作为近几年迅速发展的个人消费模式,对于电商平台拉近与海内外消费者的距离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品牌的海外渗透及是现场开拓有着支撑性的作用。根据跨境电商行业呈现出的发展势头以及数据分析,未来几年国际市场伤的跨境电商将会呈现出B2C占比提升,B2B和B2C协同发展的局面。

跨境电商中的物流问题在跨境B2B及跨境B2C的交易模式所表现出的问题痛点以及问题程度均有所不同。

1.B2B跨境电商平台面临的物流问题

目前国内以敦煌网为代表的B2B跨境电商平台,通过集成大规模的国内商品供应商,面向海外市场进行销售,由于跨境业务集中在企业间的国际交易,长期发展跨境电商贸易的电商平台多通过固定的海外仓实现货物配送,或通过与固定的国际物流公司合作以解决跨境交易中的物流配送问题。但海外仓的建设及运营成本较高,主要适用于货价较高、物流成本承担能力较强且市场销量较大的企业及电商平台,且海外建设固定仓储基地对于建仓地的地理位置要求、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仓库的运营组织管理均有较高要求,难以解决中小型跨境电商平台以及大范围内的跨境电商物流配送问题。B2B跨境平台虽通过整合资源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但多局限在本国关境内,对于非本国市场的物流配送服务可控力较低。国际市场上有能力提供专业跨境配送物流服务且性价比较高的物流企业数量与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数量不成正比,难以满足B2B业务中大规模商品货物的跨国运输需求。

2.B2C跨境电商平台面临的物流问题

以兰亭集势、eBay为代表的国际B2C跨境电商交易平台所针对的消费群体为国际个体消费者,其具有消费地点分散且单位消费规模较小总体消费规模及潜力大等特点,目前B2C模式下的跨境电商多通过国际快递和国际小包进行商品的小件运送,消费者在选择国际物流配送方式时往往不能以合理的价格得到时效率高的物流配送服务,而对于物流提供商而言,时效与价格成为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权衡的两大因素。B2C作为跨境电商未来布局的重要战略层在跨境电商中占有重要战略位置,物流费用及时效问题成为跨境电商B2C交易模式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纵观跨境电商的全球化布局发展,无论是B2C B2B还是O2O模式在国际交易中均面临着物流配送硬件设施条件不佳,物流配送通关手续繁杂成本较高,通关管理效率较低等问题。建立适应于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环境且与法律法规相配套的高效国际物流服务生态化体系成为解决跨境电商发展瓶颈的关键性途径所在。

三、基于保税区与自贸区建设的跨境电商物流生态体系构建

跨境电商作为涉及到商业层面中多角色的交易形态,在跨境电商交易业务中围绕着最基本的跨境商品交易平台,向外扩展到众多跨境电商第三方服务角色。物流环节的进行代表着货物所有权的转移以及资金的运动,在跨境电商的交易中以我国保税区与自贸区的天然优势为基准,建立起架接综合物流服务与跨境电商平台的直接渠道,体系范围辐射至第三方支付平台、营销服务提供方,结合地域与政策,打造一个完整的物流生态体系。

1.保税区的优势物流基本渠道建设

保税区的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保税区结合特定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特点开展保税业务,“境内关外”的运作方式使保税区在对外贸易中具有天然的优势,我国现有的21个保税区分布在中国的中东西三大地区,能够较全面地覆盖全国范围的货物运输体系,面对跨境电商的物流渠道建设,保税区可优先利用政策支持优势,建立国际货物的中转基地,提高国际货物进出口中转报关安检的效率,从而降低国际物流的时间成本。同时,可吸引海外企业在保税区建立海外仓,满足全国范围内的跨境配送物流需求。

2.自贸区的综合物流服务发展

我国四大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在关境以外划出,整合了加工、进出口及仓储业务,免征关税的优势使得自贸区的资金流动性更强,临海的地理位置优势使得货物的进出口更为便利。针对保税区的不同功能类型,可施行针对物流体系建设的不同措施。以转口集散及保税仓储为主要功能的自贸区可与国际物流体系对接,建立专业的国内外货物仓储及转运中心,集中货物的发散处理,提高国内至国外货物集中整理及国外至国内货物配送的效率,减少国际物流因国内外物流体系信息交接不当导致的配送件丢失或延迟配送现象。以出口加工型及贸易工业化型为主的自贸区可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及资金政策优势吸引国内电商平台建立加工基地,将生产业务重心适当转移至沿海自贸区,减少货物在出关前的国内运输成本,从而降低整个物流过程耗费的成本。

3.大型跨境电商平台的物流资源整合

国内现有的跨境电商巨头公司发展跨境业务的模式多为整合产业链,融通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商家,打通整个供应-销售-支付环节,随着跨境电商规模的迅速膨胀,物流与售后服务也应纳入电商平台的一体化体系中。作为发展领先的电商平台需积极在国内与海外建立对接的物流体系,从信息反馈、物流追踪、海外合作等多个方面搭建跨国物流平台。国内方面,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引导,以自贸区保税区为物流基地,与物流公司建立稳定的物流合作关系,在国内建立起一套高效运行的物流配送一站式方案。国外方面,积极与当地相关商业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建立联系,通过设立海外仓及海外办公室机构,完善海外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升境外物流的的配送效率,缩短配送时间,同时实现对货物的国际流通状况监控,掌握物流的国际配送信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物流信息准确度的需求,从物流环节改善整个消费流程体验。

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电商巨头在布局海外电商的同时,应积极发挥企业的特殊影响力,通过强大的资金优势以及资源优势在海外建立起促进国内商品海外流通的本地化营销体系,涵盖物流、仓储、售后各个方面,在保障商品供给及物流配送质量效率的同时提升国内商品在海外的认可度,为国内产品销往海外的规模化发展提供助推力。

4.小型电商平台的物流依托式发展

跨境电商形势下,中小型的跨境电商企业是面临挑战最大的群体,由于信息资源及资金资源的有限,中小型电商平台难以与大型电商平台竞争客户数量及业务规模,同时在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及仓储物流体系方面均面临劣势。面对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小型企业更应重视物流发展,积极对接大型电商平台,同时顺应国家政策发展,利用保税区及自贸区等发展业务的优势,在自贸区及保税区逐步建立培养本土化品牌,与其他小微型电商平台集聚,集成物流配送件以及物流资源,建立规模化的中小型企业跨境物流体系建设,加之与大企业的依托式合作实现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

5.物流服务与售后服务的有机结合

在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地域限制使得货物配送后的售后服务难以得到保障,这也成为影响消费者消费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体验式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通过将物流与售后服务结合,从两大环节集中提升消费者体验对于提升跨境电商交易的整体质量将会有所帮助。

物流公司应积极整合第三方支付平台、营销平台,提供与物流信息配套的支付服务、售后咨询服务,建立包含货物订单的追踪,货物信息的查询,支付安全信息查询服务在内的完整物流服务售后体系。由于自贸区及保税区为入驻企业及机构提供政策支持与补贴,因此集成性的物流机构可基于政策优势入驻自贸区与保税区,利用货物进出口的便利性优势,围绕商品配送发展物流服务业务,设立常驻机构,与硬性的物流配送业务相配套,打造服务一体化的物流配送体系。

6.国家政策及软硬件设施建设的配套支持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型经济,其发展与兴起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而其未来发展方向及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面对国内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基于自贸区与保税区的建设,国家支持性政策的全方面出台将会对跨境电商接下来的物流综合生态体系建设发挥决定性作用。

商品进出口报关检查是目前跨境电商物流配送环节中耗时较长手续较为繁琐的程序,为提高跨境电商物流配送的效率,同时保证物流配送的安全性,建立更为完善高效的电子商务通关平台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途径之一。自贸区与保税区是进出口货物的重要集散地区,国家可出台有关政策指示在自贸区与保税区所在城市或区域建立集中性的报关质检分支机构,与上级通关管理机构形成对接,实现自贸区与保税区的货物即时报关质检,快速过渡至国内包裹物流配送或海外货物运输阶段,从而在保证合法报关结汇的前提下缩短物流配送周期。

中小微型跨境电商平台入驻自贸区与保税区需要国家政策的相应支持,跨境电商平台将生产及中转中心转移至相应地区的自贸区与保税区,国家提供优惠政策入驻之余,同时须加强自贸区及保税区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物流生态体系的基本平台,两区可在内部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涉及的海关、商检、国税、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公司等进行流程优化,把货物直接与资金流进行匹配并取消结汇金额限制,对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进行集中化管理,从国家软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扶助两方面促成物流周转基地及商品集散中心的建设。

四、结语

纵观电子商务的全球性发展,合理有序高效的物流体系建设在整个国际性的电子商务环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以来,建设一个综合性的生态物流系统都是电子商务经济突破发展的核心关键点之一。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巨大,发展潜力突出,在发展面向全球的电子商务经济形态时,地域、政策、经济差异及消费者基数都是需要纳入电商发展框架的考虑因素,在国内多层次开放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以带动中小型企业发展、实现中东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政策为指引,将国内特有的保税区与自贸区建设方针与发展电商新经济的道路相结合,针对国际物流的时效、性价比两大核心点进行流程性环节的逐个建设,致力于将打包、运输、中转、报关、质检、结汇整套物流流程完善,基于我国国情建设特色型的综合物流生态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发展跨境电商所面临的物流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广华.破解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难的新思路:第四方物流[J].中国经贸导刊,2014(9):17-19.

[2]张滨,刘小军,陶章.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运作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5(1):52-54.

[3]孙蕾,王芳.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5(3):39-40.

[4]鄂立彬,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N].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2):25-30.

[5]来有为,王开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态、障碍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中国与全球化,2014(5):72-73.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2

一、分析建立跨境电商生态圈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国化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也获得迅速的发展。目前来说跨境电商划分为两类,即跨境电子商务与进口跨境电子商务,国内跨境电子商务主要是B2B对外贸易模式。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社会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跨境电子商务的衍生,人们开始将发展目光投入跨境电子商务。但是当前国际政治发展不稳定,导致国际贸易环境非常恶劣,国际贸易规则也随着变化,导致国际市场频频出现新状况,跨境电子商务既是推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新契机,同时又给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消费者购买商品有了多样化的选择,极大拓展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市场,提高企业的市场经营利润,同时还能与许多优秀的企业伙伴进行合作和学习,譬如国际贸易创新思维和管理理念以及电商运营能力等。此外,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我国进出口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分析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物流系统不健全导致跨境电商发展缓慢

从互联网与现代物流系统角度来看,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业务操作主要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商流与物流,健全的物流系统是推动跨境电商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建设交通枢纽和物流仓库以及物流中心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已有的物流系统无法满足跨境电商发展的需求,因此物流系统不健全是影响跨境电商发展的一重大因素。同时已有的物流系统在基础设施与专业化标准上不够统一,从而使得多种运输方式无法实现衔接,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2.已有的通关模式导致跨境电商运营成本升高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推动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满足国内外用户群体的商品需求和服务需求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业务核心,但是由于客户群体商品需求量无法明确,因此导致跨境电商的业务营运困难重重,无法对市场需求做出准确判断,只能根据相关数据制定货物运输方案,直接导致供需不平衡,为了满足跨境客户群体的需求,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只能支付高昂通关费用进行补货,若是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还需要将多余的货物运输回本国,这样会产生大量的关税,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极其不利。为了有效减少供需不平衡现象实施了保税区制度,虽然从某种程度上减轻客户群体和货物数量需求差异的矛盾,但是由于保税监管制度过于复杂和繁琐,因此导致跨境电商的运营成本急剧升高,影跨境电子商务的稳定发展。

3.跨境电商企业缺少专业化运营人才

一是跨境电子商务缺少充足的专业化市场运营人员。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始终和企业运营息息相关,而企业运营与专业化的运营人员紧密相连,因此跨境电子商务若想快速发展就需要吸纳优秀的专业化市场运营人员,但实际上目前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缺少充足的专业化人才。再加上跨境电子商务主要是进出口贸易,所以对于运营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就需要吸收外语功力深厚和熟知国家进出口贸易法律的人才,减少跨境电商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加强对运营人才的培养,保证电商运营人才熟知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运营人才的综合素质,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二是缺少对国外客户群体消费文化和营销理念的认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国外用户,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应当充分了解国外客户群体的消费文化与营销理念,迎合客户群体的需求,提高国外用户群体对电商产品的认可。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引领人员应当要充分了解国外的法律法规和发展政策,通过国际认可的法规体系来引导用户购买电商产品和服务,避免出现各种国际矛盾和冲突。

三、建立跨境电商生态圈的有效策略

1.不断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的市场运营体系

一是形成满足进出口业务快速响应的商业模式。传统商业模式过于合注重规模效应,跨境电商应当要不断转变商业模式,形成适应进出口业务的商业运营模式。相对于传统生产型商业模式来说,跨境电商是结合市场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来向上游企业提交生产订单,通过订单生产模式确保证商品生产数量和客户需求量保持一致。为了有效满足市场发展的基本需求,跨境电子商务应当加强对品牌推广与设计研发的重视,准确判断市场需求来制定商品营销计划,从而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是跨境电子商务应当要不断加强进出口商品和商品服务的品牌建设力度,提高进出口商品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创新技术不但能够满足国际对于商品和商品服务的需求,还能够全面提升跨境电子商务的产品影响力和服务品质,提高跨境电子商务的市场竞争力,拓宽跨境电商产品的发展途径。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还应当树立良好的绿色生态型品牌形象,汲取国外先进的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不断完善已有的生产系统,结合国际市场的要求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构建生态文明的品牌形象,从而全面提升品牌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提高跨境电子商务的经济利润。

2.不断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系统

一是跨境电子商务遵循国家商业发展法规,建立完善的互联网生态圈系统。在建立跨境电商生态圈过程中应当要重视电商产业网络空间的集中性和电商生态圈企业的个性化。 跨境电商需要充分重视电子商务运营平台的地位和作用,跨境电商需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品销售,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向上游供应商提交生产订单,向下游销售企业提供销售产品。通过电子商务运营平台,跨境电子商务能够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并逐步形成经济影响力,从而成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跨境电子商务应当充分吸收优势资源建立优秀的电商业务集群。以组织学角度来说,跨境电子商务应当要充分结合成员企业的优势来明确主营业务,从而建立起企业核心业务集群,并逐步构成将核心业务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将关联产业作为企业重要支撑力量的电商核心业务集群。其中,跨境电商核心业务集群中的所有成员企业都属于独立法人,电商业务集群中的成员企业互相共享资源,互相补给,从而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国家的社会经济有着促进的作用。

3.全面提高跨境物流的运营水平

一是利用商流和物流相互结合的方式来全面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各项业务都需要依靠互联网国际贸易商流活动,而国际贸易业务需要商流和物流相互协调才能顺利发展。相对于跨境电子商务来说,跨境物流的主要特点是业务过于复杂,货物流通风险高,跨境物流是影响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跨境电子商务应当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来积累用户群体,不断完善商流系统,同时还要结合用户群体的消费体验和消费反馈优化商品和服务体系。根据用户群体的需求信息来改善物流配送策略,全面提高用户群体的满意度,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

二是跨境物流应当要不断完善业务操作流程,全面提升跨境物流和跨境电商的契合度。结合当前跨境物流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含物流配送时间规划、运输风险高以及物流成本高等问题,跨境物流企业应当要积极投入海外仓储和海关通关等资源,构建良好的物流运输体系,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4.优化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流程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海关监督管理部门应要加强建设跨境电商诚信体系,根据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信用等级构建合适的分级监督管理制度。对于按照国家法制法规经营和诚信经营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海关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将其称为诚信通关企业,在通关流程上可以提供绿色通道服务,采用抽检和免检等方式来全面提升企业的通关效率。针对于一些缺少诚信的跨境企业,海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纳入失信名单,通过强制监督等方法来提升失信企业的通关成本,减少失信现象的发生,促进跨境电商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子商务得到快速的发展,推动着我国市雒骋椎姆⒄购蜕缁峋济增长。所以,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发展的深入研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国际贸易市场发展状况,不断优化国际贸易理念和贸易模式,推动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3

我国传统外贸出口份额下降、速度放缓,跨境电子商务却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

以往,投资、消费和出口被誉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从宏观经济构成要素层面分析,“三驾马车”只是追求GDP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部分,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全部内容,在经济“新常态”效应出现以后,依赖“三驾马车”形成的经济超高速增长趋势逐渐放缓,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外需锐减,中国经济进入了“换档期”。

出口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长期以来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产业打开国际市场。然而经济学中不存在“免费的午餐”,维持出口(传统外贸)优势的前提是强大的外需,并在此基础上维持各行业企业的低成本运营,而这一过程中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工业面临着产能过剩、资源浪费、污染增加、品质下降等问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竞争力――结合以上分析可知中国进入“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阶段。在外需萎缩的同时,国内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社会提前等一系列问题,综合影响下传统出口外贸的优势消解、缺陷突出;然而,在近年来我国传统外贸出口份额下降、速度放缓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却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顺差优势长期存在,但出口并没有带来技术革新。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例,其约占工业出口比重的50%,但出口项中涉及高新技术产品的内容不足,除了个别计算机、通讯企业以外,出口企业平均利润只有1.77%,低利润、低附加值的产业模式导致“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萎缩成为常态。

跨境电子商务“破冰”的三个前提

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消费者从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转移所产生的“海淘”“海购”现象,是对跨境电子商务渠道价值的一种肯定,亚马逊、eBay、淘宝等大型电子商务服务商的参与加速了资本化,也直接刺激了国内中小企业的广泛参与。在经济新常态下发挥跨境电子商务的“破冰”效果,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先取得突破。

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提高人民币的“本币”价值可以减少国际结算中的汇兑成本,有效地解决电子支付与电子商务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尽管2014年“亚投行”在中国主导下成立,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大幅度提升,但由于亚投行的设立主要是用于支持亚太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其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支付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大。因此,信用证、信用卡、汇票等仍然是跨境电子商务依赖的传统支付工具。我国已经从一个“生产大国”逐渐转变为“消费大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滞后势必影响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这又将对经济新常态的消解和重构带来阻碍。

优化电商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在运营方面侧重“进口”而忽视“出口”,导致国内大量实体企业市场空间被严重挤压,由此出现了“跨境电商破坏中国实体经济”的观点。事实上,这是电商平台模式不科学造成的,如“进口”“出口”在利润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平台自身的局限性,更倾向于将国外优秀产品“引进来”(如奶粉、电子产品),而不是将国内优质产品“卖出去”。截至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散户代购,第二阶段是平台采购,第三阶段是电子商务产业链模式。很显然,这三个阶段中对电商平台的要求也由低到高,当前电子商务产业链模式正面临着全面洗牌和资本整合,一方面有利于打破跨境电商资本入驻后形成的垄断格局,另一方面则能够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提高监管力度,促使跨境电子商务在规范化要求下良性发展。其中,“电商平台”作为一个基础性要素,既要做到本质价值的回归,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监管体制改革。跨境电子商务带来了一系列的监管难题,以报关为例,传统外贸交易中可以实现规模化操作,而跨境电商消费的碎片化现象,会导致海关监管压力大幅度提高。2016年4月,我国出台了针对电商的“行邮税”,此举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萎缩,但也是监管乏力的无奈之举。因此,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具有“破冰”效应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还需要倒逼政府管理部门加速改革,尤其是对监管体制进行改革,一方面解决跨境贸易货品的安全问题,规避走私、洗钱、知识产权侵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提高贸易便利化,形成与跨境电子商务相适应的产业链模式。

充分发挥跨境电子商务在转型升级、提质创新方面的效用

跨境电子商务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有效作用重点体现在促进经济转型上,通过海外市场的交流、学习,不仅可以全方位了解国际市场动态,还可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倒逼国内企业提高创新性。结合现状,解决经济新常态下存在的瓶颈因素,具体可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简化跨境电商海关通关程序。分析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B2B规模不断减小,B2C、C2C规模不断提升,市场对消费个性化的需求不断提升,由此也导致了跨境电商消费走向“碎片化”,产生了与传统外贸截然不同的利益分配链条。跨境电商平台可以规避商、批发商、贸易商等中介,但却无法规避现实物流链条,而现有的海关通关体制遵循“国际邮件互换局制度”,人为地造成了中间物流成本增加。基于此,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区,如2016年国务院批准了12个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有效解决了区域跨境电商贸易的“碎片化”问题。

其次,健全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结合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来说,电商平台一体化的消费服务固然优越,但在货品流转环节将全部压力交给了物流系统,很容易出现电子商务交易瓶颈,如损坏、丢失、拖延等,而此类问题在跨境电商消费中会进一步放大。提升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效率的唯一途径是健全现有的物流体系,从产业链角度入手、基于供应链构建,一方面鼓励电商平台参与海外仓储建设,在主要消费目标地如美国、法国、德国等城市建立海外仓储,既可以缩短交易周期、提高购物体验,也可以成为中国优质商品的海外集散地,将进、出口放在同一平台上,解决好售后问题。另一方面,加强物流监测和市场预测的融合。通过物联网技术满足物流信息的动态更新,跨境电商平台结合反馈的数据信息科学预测下一阶段市场的供需情况,从而提前做好市场方案,提高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作者为中共云南保山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注:本文系课题项目“云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以保山猴桥边境贸易合作区为例”(项目编号:2016XTZS15 )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4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兴起于2007年,受到国内消费者海外购物意愿与日俱增的推动,一批以个人代购、代购网站为代表的跨境电子商务模式逐渐兴起。随着美国亚马逊、易贝等国外知名电商企业扩大对我国的业务布局规模,海淘模式涌现并发展壮大。2012年我国全面启动跨境电商试点城市,自2014年7月起,海关总署《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推动了跨境电子商务行业步入规模化、企业化发展轨道。受到协同理念的驱动,跨境贸易从业者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通过组织间合作、业务流程整合等方式实现了全产业链信息协同。

(一)跨境电商关键主体集团化运营

信息经济时代要求企业对市场需求、技术趋势、政策法规、环境规制等方面的变化要有准确的把握,并做出柔性化调整。来自全产业链的信息流是企业做出战略调整的关键资源,因此未来行业发展将以最有利于信息传递与共享的方式演变,也就意味着传统商业模式中阻碍信息流动的要素将改变原有组织方式,通过产业结构化调整实现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信息化协同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在于组织种类多样化与规模分散化,将极大削弱信息传递与信息分享效果,由此引发订单处理流程冗余、前后环节衔接不畅、主体责任划分不清、业务对接标准不一等问题,导致服务水平难以满足消费者预期。未来对信息协同的追求将驱动跨境电商供应链组织向更为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对于业务环节的关键主体,如跨境物流、跨境支付结算、互联网营销服务、跨境CRM综合服务等企业,将通过收购或合作方式形成领域内大型集团企业,有核心能力的零散从业主体通过商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确定自身地位,集群内部分工明确、功能完整,能够向外部提供专业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最大化发挥全产业链信息协同优势。另外,集团化运营方式也有利于创新跨境电商业务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模式,构筑跨境包裹商检、缴税、通关的快捷通道,反向促进信息协同在更广泛领域内发挥作用。

(二)服务管理体系协同化发展

跨境电商业务管理体系归根到底是为满足商品供应商、主体功能运营商以及消费者的服务体系,管理绩效最终表现在产业链服务水平是否提升、终端消费者期望是否更好得到满足。在信息协同作用的推动下,跨境电商管理方式将向更有利于实现服务配套化、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细致的服务内容能够产生更为丰富的运营数据,便于合作企业在流程、功能方面有效对接,更好发挥信息协同优势。跨境电商管理体系一方面鼓励更为合理、领先的服务模式融入产业链中,一方面也要制定相应服务规范来明确服务企业的权利责任和行为准则,使其以更为合理合规的方式开展业务运营。未来跨境电子商务将针对国际间物流成本高、运输周期长、国际支付手续繁琐、支付安全威胁、缺乏跨境信用评价等问题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实现跨境电商产业链升级。

(三)跨行业业务流程协同机制逐渐形成

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是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的重点对象,在信息协同的影响下,“三流”将更为频繁地传递于各业务主体之间,并加速业务流程协同进程。由于企业间主营业务有所差异,在业务操作流程、系统平台接口、数据信息结构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而造成业务协同的障碍。跨境电商管理体系作为产业链中的关键协调者,为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分享,则需要构建跨行业业务流程协同机制,分为技术协同标准和管理协同标准。前者规定各类信息结构、平台接口、操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统一标准;后者重点强调业务流程的逻辑关系,如确认支付与发货流程、商品出库与清关服务流程、退换货的物流环节与客户服务流程等。协同机制将推动跨境电商产业链更高程度的信息协同。

二、跨境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创新动因

(一)破解物流难题

海淘正在成为跨境电商的热点,但是物流却成为阻碍海淘发展的最大痛点,主要问题集中在国际转运方面。其通常的转运流程是:消费者在境外某国网站下单,需要联系好一家当地华人转运公司,在网上下单时填写转运公司仓库地址,要求电商网站先发货到转运公司仓库,通过转运公司将商品运至国内通关,之后再由转运公司对接的国内快递公司负责将商品配送至消费者。这其中经历了电商平台、国外转运公司、国内快递公司等多个业务主体,往往会出现无信息可查的弊端。缺乏信息数据的收集、归类与集成意味着信息协同无从谈起。2014年这种局面被打破,苏宁易购与“洋码头”合作的“全球购”上线,天猫国际海外物流搭建与“洋码头”深度合作,从而形成了本土电商巨头企业与自建海外仓储的B2C进口电商企业联合的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与跨境物流三者融合,信息协同整合了商品筛选、订单管理、在线支付、跨境物流等业务,实现了跨境电商服务价值整体放大效应。

(二)提升跨境电商业务管理水平

基于电商平台的跨境交易本身存在参与主体众多、业务流程环节繁复的问题,目前跨境电商依然需要面对系统不对接、信息流不顺畅的现实。信息协同将有益于促进跨境贸易链条各主体企业有序协作与分工业务模式的形成,从而提升全链条业务管理水平。在订单管理环节,多家境外电商网站会将个人用户订单汇聚于转运公司,通过用户识别、订单汇总、订单分类等相关业务环节,提升包裹信息化管理水平,极大降低包裹在接收查验、合并分类过程中的人力成本;在物流管理环节,电子商务网站和转运公司的信息协同能够实现对商品位置移动全过程的记录,包括电商网站发货到转运仓、转运公司再交接给国内物流企业流程中商品是否破损,或者是否存在消费者为了避税没有如实填报包裹信息而存在海关查验扣留的风险等信息,能够在电商发货、转运公司接货、国内配送、末端交付四个环节传递共享,避免了由于信息缺失所导致的业务流程中断以及事件责任相互推诿的情况出现。

(三)构筑“快速通关”的海关通道

跨境电商带来的海量包裹涌入海关,传统通关流程难以应付突如其来的业务量增加,比如我国宁波港,一个海关口岸清关人员通常只有3人,上千个包裹的清关工作量可想而知,效率无从谈起。因此转运公司的信息与海关系统对接以实现通关流程协同化,是提升通关效率的关键。转运公司按照海关要求提前提交包裹清单及相关审批公文,海关业务系统接收通关申请并实现在线业务办理,极大缩短现场办公审批时间。另外,信息协同有利于实施海关监管。我国海关对于个人自用的海外入境包裹有着严格的重量和价值限制,转运公司出于成本考虑为消费者提供合箱服务,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构成了转运灰色空间。海关信息不仅对接转运公司,还能够与电商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多方信息验证压缩了利益灰色空间,规范转运市场运作。

(四)压缩跨境电商运营成本

基于供应链理论,上下游成员间有效的信息沟通有利于降低供应链运作成本。跨境电商亦可看作是由众多成员构成的供应链条,包括电商企业、物流公司、航空公司、货代公司和报关公司等,其中国际物流运营占据了供应链成本最大份额。信息协同能够有效降低物流运作成本,一方面,UPS直邮与小转运公司之间产生较大价差的原因在于空运价格,航空公司需要确保运量的可预测性,提前预估下个周期的货运量,UPS通过对接航空公司信息系统提前预定下个周期舱位量,航空公司就会给出较高运价折扣;另一方面,信息协同的成本压缩作用还体现在业务信息平台对传统制国际贸易体系的冲击。传统进口贸易流动效率差、壁垒高、链条长,高物价都会转嫁到消费者。信息平台通过打通上游海外零售商家与下游普通消费者,逐渐打破独家垄断的传统贸易局面,缩短国际贸易链条,节约供应链运作成本。

三、“数字+协同”跨境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构建

生产力和科技的突飞猛进使跨境电商已经升级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的数字贸易。在2017年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中小企业联、敦煌网创始人王树彤全面阐述了全球数字贸易的概念,即以线上交易平台为依托,以数据为驱动,包含了营销、支付、仓储、物流、金融、关检税汇等相关服务的智能化贸易业态。其中数字化是手段,以达到多主体、多业务之间紧密协同的目的。因此,以“数字+协同”理念主导的跨境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创新将打破目前跨境电商平台野蛮增长、盲目扩张以及商业模式不完善等行业格局,引领未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方向。

(一)基于信息协同的数字化运营框架

协同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协同主体相互合作与协调来实现成果放大效应,并不是主体单个行为过程或者某些随机行为拼凑堆叠所能实现的目标。首先,产生信息协同需求是整个信息协同行为的起点,源于个体自身能力无法满足所追求的目标时,必然产生借助外部资源的动机;其次,协同信息查询与获取是能够获得整体放大效应的保障,包括选择适当信息主体与信息客体,从而构成各要素之间协同工作的组织;协同信息共享与利用是真正发挥信息协同优势的关键,借助信息传递与信息共享的功能达到组织间、部门间信息的共知,基于企业期望实现的共同目标,利用信息形成有序的活动计划来满足各方协同需求,创造价值。有效的信息协同行为发生在一个合理的运营体系内部,由于其涵盖全流程业务环节,需要破除企业边界乃至行业边界,构建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化数字运营体系,如图1所示。跨境电子商务数字化运营以电商平台为核心,从交易过程主体来看,电商平台连接消费者、商品制造商与供应链服务商;从功能与业务流程来看,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了信息充分共享机制下的生态链协同。协同理论认为,协同过程不同于组织要素简单的数量相加,是通过个体的知识经验并按照一定逻辑进行要素的配置与安排,发挥要素耦合最大效用。从行为角度来看,以追求协同效应的组织成员之间的有序分工与协作是协同理论的具体体现。一方面,跨境电商平台将交易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功能进行汇总,以模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形式嵌入功能体系中,通过兼容性操作平台为企业提供公共接口,同时与业务相关的政府部门及银行实现数据互通;另一方面,电商平台利用自动化调度技术,依据业务处理进度实现操作流程动态组合,并按照业务处理需要合理调用实体资源,有效配合阶段性业务需求,业务活动结束后释放系统虚拟流程与占用的实体资源,以备新的业务流程调用。跨境电商生态圈中的信息主体需要对信息客体的匹配性与有效性进行评估,对于能够满足协同需求的临时虚拟组织,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传递、共享及集成业务信息;对于不能满足协同需求的结果进行反馈,从而激发新的协同需求。信息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存在于信息协同行为整个过程中。

(二)“TaaS”跨境电商运作模式

全球跨境贸易数字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线上展示阶段,产品与服务信息通过网页进行展示,沟通交易全部在线下进行,以1999年阿里巴巴的信息黄页模式为代表;二是线上交易阶段,沟通和交易升级到线上进行,以2004年敦煌网在线交易模式为代表;三是数字贸易时代,以线上交易平台为依托,以数据为驱动的包括营销、支付、物流、金融等智能化贸易业态。随着全球数字贸易模式向更高层次演进,对跨境电商运作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跨境贸易活动更加注重及时性、灵活性、服务性,同时针对贸易参与者更具有包容性,基于“TaaS”(贸易即服务)理念的运作模式将为跨境电商提供数字化贸易解决方案。“TaaS”可理解为模块化服务思想,依托于跨境电商平台海量的交易数据和服务数据,将涉及生产端、流通端、采购端诸多服务,构建多维度、小颗粒、标准化的服务模块,其可以自由组合搭建智能贸易解决方案,从而服务于整个跨境贸易生态。如图2所示,“TaaS”跨境电商运作模式为企业提供大数据分析类、业务服务类、风险控制类、品牌服务类四大类解决方案,用户只需要提出要求并选择相应服务模块,解决方案便会自动生成进而调用相应资源完成此项服务,用户不必知晓业务运营者以及资源所有者,通过“TaaS”赋能而专注于自身主营业务的深耕细作。可见“TaaS”模式抓住了数据这个核心资源,通过对数据的沉淀、分析、再利用,加强了复杂业务流程协同,其可以无限延展,横向上可以不断进化新型贸易服务,纵向上可以服务不同类型贸易主体。未来跨境电商将向轻资产、智能化方向演进,“TaaS”理念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主流。

四、信息协同下跨境电商运作模式重构路径

(一)构建以跨境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产业生态集群

海淘正日益成为消费者刚性需求,据尼尔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海淘族规模将达到3560万人,而海淘模式流程复杂、产业链成员分散、商品较高的代购费及跨境物流延迟、包裹丢失等弊端严重影响消费者跨境购物体验,也阻碍了B2C跨境贸易的健康发展。究其根源,是由于产业链成员间缺乏基于信息协同的有序分工与同步协作,有效发挥信息协同的作用势必变革现有跨境电商产业链结构,将多类型、跨企业、零散分布的信息流汇集于跨境电商平台,围绕信息流搭建平台框架,重新设计业务处理流程,并且从有利于满足订单需求的视角对平台进行功能重组,从而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者有机结合,确保以平台为中心的跨境电商模式顺畅运转。事实上,阿里、京东、1号店、苏宁和亚马逊等电商企业相继推出海淘业务,目的是利用其电商平台的信息协同优势构筑全新产业链结构,使自身通过业务整合以及流程对接成为跨境供应链主体,传统以个体公司为主体的单向弱链接结构形态将被以跨境电商平台为中心的产业链结构所取代。

(二)提升跨境电商数字化运营水平

跨境电子商务服务链涵盖多种业务功能,涉及多个业务主体,要实现信息协同化管理需要借助先进科学技术,构建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作为底层架构的跨境电商管理体系,一方面能够实现跨境物流、国际支付、网络营销等主体业务数字化转换,为关联企业同步化业务内容与协同化业务流程提供信息来源,便于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监管订单履行过程中的整体进度,并预知可能存在的风险与瓶颈环节,提前制定突发事件的管理预案;另一方面,以大数据为特征的现代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能够对现有跨境电商业务体系运营管理提供最优化解决方案,如业务流程改进、功能整合再造等,以及通过运营数据监控来筛选优质表现的企业成员,重组业务体系结构乃至供应链结构,实现跨境电商生态圈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三)创新跨境电商服务体系模块化运营

跨境电子商务本身交易流程复杂,主要原因在于涉及环节多、主体差异大,造成信息难以传递与分享,进而限制产业链服务水平提升。通过将报价、订货、付款方式、备货、包装、通关手续、装船、运输保险、提单、结汇等复杂业务流程打包成一套完整解决方案,实现服务体系运营方式创新。面对不同业务需求,各项服务内容即为标准化服务模块,可依据不同贸易场景拼装出个性化解决方案。模块化服务方式提升了跨境电商从业主体间协同效率,一方面交易主体在产业链中明确了自身业务范围与主要职责,为上下游伙伴提供业务处理流程、结果等关联信息,提升了订单履行的透明度、连续性,缩短了订单处理时间,提高了订单的客户响应度;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网络耦合效应优势,业务主体之间存在多种功能匹配方式,某些主体间合作如果不能满足总体目标,则可进行重新组合直至实现耦合效应,使商业行为更加合理有序。

(四)构建跨境电商服务过程化管理体系

随着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盈利方式开始从基本营业收入向个性化增值服务方向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必将带动跨境电商管理体系创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业务功能监管为主的管理体系过渡为过程化监管。即服务型供应链监管对象不是业务功能或部门,而是服务。服务本身具有过程化、无形化的特点,服务内容可能跨越多个企业中若干部门的多个功能,单独评估某一功能运营绩效的高低并不能代表整个服务流程绩效,因此跨境电商产业链需要构建针对业务流程的监督、控制、评价、反馈的管理体系,如对流程运行的关键节点设置标准参数以监督业务状态;面对服务流程在某些环节出现隐患与风险的应对机制;构建基于过程的指标体系来评价流程效率等。创新过程化管理将成为未来企业管理体系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夏恒.跨境电商类型与运作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1)

2.齐伟伟.我国跨境电商产业链构成、问题及创新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20(11)

3.宋凯钰.我国跨境电商发展中的管理制度、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8(18)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5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Alibaba.com),是全球企业间(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杰出的成绩使阿里巴巴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两次入选哈佛大学商学MBA案例,在美国学术界掀起研究热潮,入选《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中国品牌500强。

内容简介

在当前跨境电商的各类模式当中,跨境B2B是毫无疑问的主流。跨境B2B逐步从信息走向交易,兼顾高效匹配和安全保障,通过信用保障体系增强交易双方的信任,让“信用=财富”。与B2B电商相配套的外贸综合服务是当前国家大力支持的发展重点,让中小企业享受到外贸出口流程的“一站式服务”,实现政府监管对接的“单一窗口”。跨境B2B和外贸综合服务自然是本书介绍的重点,也是阿里巴巴目前大力推动的业务方向。除此以外,当前跨境电商还涌现了一些新的业态,如跨境B2B进口、跨境零售(出口与进口)、跨境电商物流、展会与电商融合等新的业态和增长点,这些领域也是本书重点涉及的内容之一。

以上的内容都在本书中会有详细地阐述,并包含了阿里巴巴的实践经验。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将会启发更多的人参与跨境电商的生态,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我们共同的愿景即是“买全球、卖全球”,构建实现覆盖全球至少20亿人的跨境电商市场,也让中国在未来的跨境电商贸易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

目录

感知跨境电商

1.1跨境电商的时代3

1.1.1跨境电商早已悄然来临3

1.1.2贸易线上化:传统贸易瓶颈的驱动跨境电商5

1.1.3电商出海:大势所趋8

1.2了解跨境电商的概念与发展9

1.2.1跨境电商:概念纷争9

1.2.2跨境电商的构成10

1.2.3复杂而有序的跨境电商生态圈12

1.3跨境电商热潮17

1.3.1 B2B的线上渗透:从信息走向交易17

1.3.2跨境零售拓展新市场:从跨境到当地18

1.3.3跨境电商服务:从通道、基础设施到数据反哺19

1.3.4中国进口的新阵地20

1.3.5阿里巴巴在趋势中不断突破21

1.4跨境电商模式的未来展望23

1.4.1连接与互动23

1.4.2结网:从链条时代到网状时代24

跨境B2B模式:从信息到交易

2.1久远的历史:跨境B2B兴起的三次重要变革29

2.2生意人的选择:跨境B2B的买卖方场景30

2.3精耕细作:基于信息和洽谈的高效匹配33

2.3.1从信息搜索开始33

2.3.2询盘洽谈34

2.3.3采购需求与响应35

2.3.4在线小额批发37

2.4惊天动地的变革:B2B如何走向信任和交易38

2.4.1交易闭环形成38

2.4.2信用保障为B类交易保驾护航40

2.4.3在线交易流程44

2.4.4信用保障的优势及出口格局的影响45

2.4.5信用=财富:感受与原声57

外贸综合服务

3.1在外贸行业谨慎乐观的新常态下,私营企业有望成为增长

新引擎67

3.1.1外贸出口下行压力仍在,大盘可能保持中低速增长67

3.1.2私营企业有望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引擎68

3.2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兴起,助力中小微企业转型

升级71

3.2.1降低外贸门槛、简化交易流程,扩大外贸大盘74

3.2.2降低流通成本和改善交易条件,为企业发展减负75

3.2.3开创信用+保障的服务,为企业带来商机78

3.2.4周边增值服务,全方位助力企业发展79

3.3四流合一,以信用体系成就外贸生态圈80

跨境业态新触角

4.1跨境电商进口85

4.1.1商品丰富度86

4.1.2有竞争力的价格88

4.1.3进口商品安全问题89

4.2跨境电商零售90

4.2.1爆发:消费全球化来临90

4.2.2民生:跨境B2C进口满足“中国新消费”94

4.2.3产业:跨境B2C出口助力“中国质造”98

4.3跨境电商的物流101

4.3.1国际物流服务产品101

4.3.2跨境物流都有哪些产品102

4.3.4物流行业组织和平台105

4.3.5物流的优化需要数据驱动112

4.4贸易型展会与互联网B2B模式的比较和趋势分析114

4.4.1传统展会时代的辉煌114

4.4.2互联网B2B业务迅猛发展118

4.4.3新时代的开始:展会未来线上化的发展趋势120

跨境电商政策

5.1格局:跨境电商的发展对中国意味着什么125

5.1.1对我国贸易地位和主导权的影响125

5.1.2对贸易参与者和市场的影响128

5.2形势:现有监管如何适应跨境电商132

5.2.1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梳理132

5.2.2促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139

跨境电商人才保障

6.1跨境电商人才需求145

6.1.1跨境电商人才队伍现状145

6.1.2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结构146

6.1.3跨境电商人才素质要求148

6.2跨境电商人才主要问题151

6.2.1跨境电商人才结构层次偏低152

6.2.2熟悉跨境电商业务的专业人才缺少152

6.2.3跨境电商人才流失率较高152

6.2.4企业培养跨境电商员工成本居高153

6.2.5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153

6.3跨境电商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机制154

6.3.1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154

6.3.2加大发展和引进跨境电商人才力度156

6.3.3建立健全跨境电商人才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157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6

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者(特别是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和转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来自海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跨境电商的发展也随之水涨船高。所谓跨境电子商务,主要是指B2C跨境电商或零售跨境电商,是分属于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借助计算机网络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采用快件、小包等行邮方式通过跨境物流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交易过程,值得关注的是消费者中也会含有一部分小额买卖的商家用户。[1]跨境电商无疑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复杂流程做了减法,减少了部分贸易环节,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信息不对等问题。这一新型贸易模式可持续性高速发展,离不开国际物流的有力支撑。本文基于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分析了国际物流需求瓶颈,并对解决这些物流瓶颈做了探讨。

1 我国跨境电商与国际物流的发展现状

近年我国跨境电商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依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2013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已达到3. 1万亿元,增长率为31. 3%,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1. 9%,2015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 2万亿元,预计2017年将达到8万亿元的交易规模。消费人群也将增至3000多万人。亚马逊最新的《2015跨境电商趋势报告》显示,主力消费人群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和高收入等特征,其中80%的群体为35岁以下的青年白领,多数家庭的月收入超过11000元,相对于其他人群,这类人群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更高。尼尔森关于电商的研究数据也显示,跨境网购人群的平均购买频次略低于国内网购频次,而订单价却更高,约有25%的受调查人员单次花费在1000~3000元,这也同样使得这消费者对跨境海淘的服务品质要求高于国内。

在跨境购物中,“物流”成为继“价格”和“品质”主要关注因素后的第三大关注因素,而这一因素也恰恰是消费者在跨境购物的过程中未能被有效满足的。主要跨境电商平台也常常以物流安全/速度保障作为主要卖点。然而,考虑到海外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复杂性,消费者因当中的不确定因素担忧仍然较大。而网购过程中不尽如人意的物流服务,也常常为购物体验和回头率蒙上了阴影,问题主要围绕发货慢、运期长、手续烦琐、运费居高不下等,在后面关于跨境电商的国际物流问题和挑战部分笔者会做更详细的阐述。

也正因如此,在面对跨境电商市场这块蛋糕百家争抢的情况下,竞争将越发激烈,而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解决国际物流服务这一消费者高度重视的痛点,将成为竞争过程中各路强兵必争之地。

2 高速发展中的跨境电商对国际物流需求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随着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当前的国际物流现状已经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唯有突破创新,才能够使跨境电商走得更远。而消费者提出的物流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发货速度慢,运输周期长。由于跨境电商物流需要从发出地经过本国物流发送到海关,经过海关检验检疫等环节后再发往目的国,再经过目的国海关商检,由当地物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中间环节非常多,不可控因素大大增加,因此跨境电商物流过程非常长。通常一个订单从下达到确认再到发货大致需要1~5个工作日,以便卖家成批发货节约物流成本。此外,通常快件的运输周期也很长,一般情况下日本或北美的快件耗时2周左右,而来自欧洲等地的快件可能需要3周左右的时间。在销售旺季,受业务量大、货物严重积压等因素影响,物流周期也会大幅延长,物流效率则会严重影响购物者体验乃至复购率。

(2)运费高昂。国际上通用的快递巨头联邦快递、全球特快货运等尽管运输速度快,但因其价格昂贵,很少为海外消费者所使用。当前高昂的跨境物流成本也成为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3)手续烦琐。目前海关对海外购买商品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未事先缴纳税费的买家,一经抽查,可能要亲自跑到海关办理清关手续,给消费者带来不小的困扰,更有甚者所交税费金额不菲,导致海淘并未给买家带来价差收益。

(4)退换货手续复杂、时间长。所谓退换货环节也就是逆向物流的过程,目前退货及索赔时间漫长,手续烦琐,受到跨境和海关等条件的制约,相关服务很难实现如境内网购一般的快捷高效;甚至有时还要面对商品查扣,海关拒绝通关以及物流堵塞等不确定性负面因素。

上述消费者声音真实反映了他们在海外购物过程中的痛点,也为我国跨境电商明确了发展方向,特别是对适应新模式的电商物流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挑战。2014 年3 月,海关总署的跨境电商服务试点网购保税进口模式成为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新模式下,电商物流是否能够提供有效支撑,将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目前,许多电商物流企业都在加大创新力度,配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文化,重整跨境电商物流运营模式。[2]

3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解决方案

3. 1 落实好国家关于跨境电商物流体系优化政策

随着跨境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一系列促进这一新型业态健康发展的利好政策也相应出台,以从政策角度上保障其继续加速发展。其中更是不乏提升物流体系效率的保证性政策。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优化海关监管措施,完善检验检疫监管政策,规范进出口税收政策,继续落实现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税收政策等支持措施。[3]

虽有好的政策陆续出台,但是只有在地方和相关部门以及企业间高效配合下才能够真正实现有效率的跨境电商物流运作。放眼当下,如何将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办法、清关手续等规范化、法制化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新兴业态健康快速的发展离不开各个环节的保障体系的健全,因此各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给予更多的落地方案,例如可以通过资金,手续简化、税收优惠等对跨境电商的物流体系生态圈相关企业予以扶持。而就当前的状况而言,在这一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3. 2 基于电子商务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海外仓储

对于电子商务平台而言,目前解决国际物流递送时间长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单次货运量大,单一国家和地区客户群稳定,从而将高昂的运费分摊到尽可能多的商品上,从而节约成本。企业可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自建仓储和外包仓储服务两种模式。贸易规模较小的企业从成本角度考虑可以选择外包形式,和有同样困惑的企业组成共同体,建立合作物流中心,依据各自的订单统一集中安排物流运作,也可以以联盟为单位,找成熟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以实现成本共担,效益共享。规模较大的电商企业则从集约化和安全性角度考虑建立自营的海外仓储,这一方式同样有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响应速度。此外,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考虑,也可以合理规避繁杂的海关及商检环节,同时缩短物流周期,避免汇率后置等方面的风险。海外仓储使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可以将收到的当地货款存于当地账户,并选择合适的方式规避金融和政治风险。

3. 3 跨境电商物流的信息化建设需跟上行业的发展速度

信息化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产业的重要基础。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信息化产业升级。跨境电商作为一颗行业新星,近两年的信息化存在相当大的改进空间。目前,物流信息存在反馈滞后甚至缺失等问题,无法做到全程跟踪,存在货流丢失的风险,而对于某些航线而言,全程采用联邦快递等国际巨头运费高昂,拉高卖家或电商平台的物流成本,长期下来也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因此,为提升整体服务水平,跨境电商平台与自己或第三方的物流合作方联手进行信息化体系建设,智能化管理所有信息处理的关键环节,让货物信息可以及时地记录到信息管理系统当中并反馈给终端消费者,让消费者可以全程追踪海淘物流信息,提升服务水平。此外,完善信息化体系建设,也可以帮助电商平台或第三方物流合作方对物流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及资金结算等每一环节进行模块化管理,实时跟踪,及时对潜在风险提供应急预案,从而推进跨境电商物流实现规范化统一管理,为跨境电商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 结 论

跨境电商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其规模的扩张速度却是惊人的,在我国电子商务领域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国际物流的发展能否跟得上跨境电商业态的发展步伐,也成为这一新型生态体系下众利益方关注的焦点。当前国际物流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在专业化操作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升级,只有从政策落实、专业化操作以及信息化建设三个方面入手,也只有在跨境电商物流运作模式上不断创新,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运作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帮助当前跨境电商物流发展解决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7

一、许昌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近年来,许昌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发展迅猛。据商务部门统计,2015年许昌市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达到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5.2%。截至2016年5月,许昌市应用跨境电商企业750多家。以许昌发制品、蜂产品、卫浴陶瓷、人造金刚石、冷冻食品等为代表的各类产品,正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敦煌网、亚马逊等大型交易平台,远销欧美、非洲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居河南省先进水平。打造许昌跨境电商口岸平台,对于扩大内陆开放,营造高效便捷、成本低廉和规范有序的外贸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许昌跨境电商发展面临问题

1.配套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在物流方面,跨境电商交易具有小批量、多批次、路程长等特点,当前许昌跨境物流服务存在成本高(占商品成本的20%~30%)、周期长、退换货麻烦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许昌出口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力。许昌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缺少专业金融服务商入驻,出口贸易的融资服务和信用保险服务缺失造成企业资金流受限,资金周转率、资金回笼风险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此外,由于跨境电商属于新兴产业,相关人才储备有限,培训体系不完善、针对性不足、缺乏较好的平台支持,现有的跨境电商人才质量有待提升。

2.出口退税结汇程序繁琐。出口退税方面,许昌的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多数未办理外贸经营权备案登记,不具备出口退税的资格,部分企业通过现金购入货物时,未向销售方索取购进发票,无法取得出口退税。同时,政府退税存在周期长,落实不力等现象,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出口结汇方面,多数跨境电商企业没有办理外贸登记,没有在外汇管理局备案,无法开设外贸结算账户,因此不得按一般货物出口结汇,只能按个人外汇管理政策结汇,极不方便进行大额交易。

3.市场监管存在薄弱环节。许昌跨境电商出口大量采用航空小包、邮寄、快递等方式,其报关主体是外地贸易公司或物流公司,这部分出口数据无法纳入许昌地区海关货物贸易监管与统计,造成许昌市出口贸易数据严重流失。在产品质量方面,电子商务跨境零售一般都是通过私人包裹形式寄出,由于政策限制,现行查验模式很难适应,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频发,存在较大质量风险。在市场秩序维护方面,许昌跨境电商准入机制宽松,行业监管严重缺失。同时国家对于跨境电商交易涉及的竞争、消费纠纷解决等方面没有专门的规范,跨境电商交易中不正当竞争问题比较突出。

三、关于构建出口跨境电商园区的建议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主要表现形式。跨境电商园区是具有竞争合作关系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商及相关产业链在特定区域内的集聚。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包括网店企业、平台服务商、人才服务商、广告服务商、诚信评估服务商、搜索服务商、物流服务商以及咨询服务商等。对出口跨境电商而言,其完整生态链包括“一链两圈”,“一链”即“交易链”,“两圈”即“监管圈”和“服务圈”,优化“两圈”资源配置和跨境电商“交易链”是许昌出口跨境电商园区实现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融合的关键。

1.坚持“六大原则”,持续优化电商“交易链”。电子商务产品的生产商、贸易商、分销商、终端消费者是电子商务交易链的节点,它们决定了链的长度与宽度,也让电子商务类型更加丰富。坚持结构完整、有效流转、互利共生、稳定适应、整体价值最优、可持续性发展等六大优化原则,保障电子商务交易链完整,可以提高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流转效率;构建和谐协作、竞争适度的平稳和谐关系,可以提高交易链自我修复能力;整合资源,集中释放电子商务内在潜力,杜绝以耗尽电子商务资源和牺牲电子商务环境为代价地追求利益最大化。

2.整合各种资源,着力打造出口“单一窗口”。园区应依托河南电子口岸信息化平台,建立集检验检疫、海关、国税、外汇、商务、邮管等部门资源为一体的跨境电商电子政务平台系统,能够有效整合监管部门资源,突破园区内外信息壁垒,最大限度地缩短监管流程。检验检疫部门可在区内实现企业信息网上备案、货物全申报、信用评级、分类管理和流程可追溯等,解决商品质量和市场秩序问题;海关可有效遏制外贸数据外流、在园区内实现清单核放、汇总申报,打开许昌跨境电商集货出口和备货出口渠道,解决统计问题;税务部门可通过“两单一票”信息对碰,提供退税绿色通道,缩短退税时间,解决退税难问题;外管部门可帮助区内企业简化结汇流程,实现外汇提现,网络结汇,解决出口结汇问题。

3.完善配套体系,打通跨境电商“高速路”。园区应当借鉴全国出口跨境电商口岸先进经验,出台地方专项优惠政策和奖补措施,构建招商营商的良好环境;应当重点吸引UPS、DHL、中国邮政等大型物流供应商入园,积极构建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物流配套系统;创新仓储联运模式,对接郑州跨境电商综试区,构建园区到郑州综试区的陆空、陆铁联运机制;积极引入阿里巴巴、ebay、亚马逊等国内外电商物流平台入驻园区,加快形成集聚效应和价格洼地;加强与平台运营商的合作,创新人才培训合作机制、建设电商支付平台,集中解决人才发展瓶颈、金融配套服务等问题。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8

一、虚拟组织结构与跨境电子商务评价的相关概述

关于虚拟组织结构,其又可叫做网络型组织,其构建与维持的基础表现在契约关系方面,并依托于外部机构实现销售、制造以及经营管理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由于虚拟结构组织本身具有虚拟化、网络特点,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下可使较多虚拟组织不断形成。以电子商务为例,其便是虚拟组织形式的具体表现,主要利用电商平成跨境交易活动。而在此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体系,则用于解决因平台虚拟化而带来的信用问题,其能将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如交易频次、交易金额、信用等级等许多指标作为判断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行为的标准,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成为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需考虑的主要问题。

二、跨境电子商务评价体系的弊病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从整体上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如从立法角度看,为规范跨境子商务行为,较多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而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跨境网购消费也表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这种情况下为保证跨境电子商务优势进一步发挥,便需考虑做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此外,现代平台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技术保障。尽管评价体系的构建有良好的环境作为保障,但其自身存在的弊病仍较为明显。具体表现在:第一,信用体系不健全。现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频次较高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信用问题方面,要求利用社会信用评价得体系对其进行解决,但由于国内在社会信用评价体系方面,很难适用于跨境电子商务的评价,如信用评级内容,并未真正融入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中。第二,基础信息数据分离。实际进行评价体系构建中,关键性问题集中在信息数据方面,但由于现行较多信息数据收集的主体仍集中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征信机构等方面,这样所有的基础数据都处于分割状态,“信息孤岛”现象极为明显,很难为评价体系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

三、虚拟组织结构视角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虚拟组织结构视角下,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需做好评价指标的明确,通过整理整个虚拟化平台下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指标,使评价指标更加合理,这样在评价指标体系指导下,避免实际进行跨境交易中,频频出现信用问题。

(一)虚拟组织结构视角下的指标选取的原则

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本身以虚拟组织结构的形式呈现,网络化、虚拟化等特征都极为明显,所以其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具有多样化特点,此时在评价指标选取中便需遵循相关的原则,包括:①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选取中,应注意其能为后续计算分析提供具体参考依据,且各指标间应避免存在矛盾、重复问题,这样才可使整个评价指标体系准确反映出跨境电子商务实际情况;②合法性问题。跨境电子商务涉及的主要以跨境交易活动为主,需注意对敏感信息进行避开,同时应注意虚拟组织结构的开放性特征、虚拟化特征更易出现企业信息外泄等问题,此时在指标选取时便应做到遵循合法性原则;③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应保证能够将实际交易信用状况全面反映出来,避免出现指标数量过多或过少现象,其都会制约评价指标体系作用的发挥。

(二)虚拟组织结构视角下评价指标的确定

结合现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以及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可将指标界定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两方面。其中的定性指标主要以跨境动态信息、企业信用状况以及经营情况等为主,而定量指标多体现在财务信息指标方面。以财务信息指标为例,其主要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进行判断。在指标明确的条件下,便可使整个评价体系更为完善。

(三)虚拟组织结构视角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信用评价体系中,可将整个指标体系细化为四方面内容,包括:第一,跨境经营信息。该部分内容中侧重于对组织结构的基本信息如组织形式、注册资本以及规模等进行描述,同时融入企业当前的内部管理、跨境市场等情况。第二,交易动态信息。该体系中除表现在基本的合同信息、产品信息外,也包括跨境服务质量以及交易安全内容等。第三,财务信息。这一体系的构成主要以企业的运营、获利与偿债能力为主,并判断其发展能力。第四,信用指标。该体系结构下,可从政府部门与社会机构获取相关的记录,使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信用状况被准确反映出来。

虚拟组织结构视角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判断当前跨境电子商务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实际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中,应正确认识其与虚拟组织结构的基本内涵,立足于现行评价指标体系发展现状,在评价指标合理选取的基础上完成体系的构建,确保跨境电子商务科学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9

一、伴随跨境电商衍生的

主要保险险种及主要保险产品由于跨境电商在经营产品、支付方式、经营模式、销售对象和物流方式等方面与传统外贸存在的差异,决定了跨境电商具有风险频发、信用缺失和服务空缺的不利条件。比如对境外消费者来说,货物购买前,担心是否是正品,质量是否如网页描述的那样,产品是否安全等问题;购买后货物跨境运输中,开始担心能否按时收到货,会不会包裹破损或丢失等;收到货之后可能会考虑能否退换货,由谁来支付退换货运费,以及商品维修服务能否兑现等等问题。对跨境购物环节的过多担忧往往导致购物行为发生率下降,影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正所谓需求市场催生供给市场,国内保险公司如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甫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专业从事跨境电商生态保险业务的豆沙包科技保险(上海)有限公司(DOWSURE),敏锐地嗅到了跨境电子商务保险的巨大商机,及时抓住市场先机,在跨境电商保险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致力于解决跨境消费风险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和不利影响,完善跨境电商生态环境。目前跨境电商保险主要集中在物流类、信用保证类和一些新奇创新类上,表1介绍了我国目前跨境电商方面主要的保险种类、具体产品及相应特点。

二、跨境电商保险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险种结构单一,险别创新不足

跨境电子商务中,买卖双方都承受着或多或少的不同种类的风险,以跨境电商卖家举例来看,一般情况下,卖家须面对商业风险和国家风险。商业风险如跨境支付风险、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和物流运输风险以及买家信用风险等;国家风险如由于国家关系变动引发的进口国海关税率上调以及电商平台审查更为严格等等各种风险。但目前涉及跨境电商保险的保险企业推出的保险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多集中在物流类的退货运费险、破损险和丢包险,以及信用类风险的商品质量保证险和正品保障险上。整体上险种结构相对单一,保险种类稀少,险别创新不足,保险公司承保风险范围较为狭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种类的审查监管力度较为严格,一些新奇的尚未经过市场检验的保险种类,有可能无法通过审批。另一个原因更多的是保险公司出于风险规避的考量,担心新推出的险种市场接受度有限,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从而止于想法,未进行保险创新实践。事实上,适合跨境电子商务碎片化场景式的保险种类有很多,如因病毒感染、黑客侵袭导致的购物损失险、因汇率变动或关税上调带来的损失险、因卖家经营失败店铺被封带来的预付损失险等等,保险公司应不断开发更多适应跨境电商市场的具有竞争力的保险产品,以增加消费者的投保选择范围。

(二)保险定价机制缺乏灵活性

目前推出跨境电商保险的保险公司和科技保险企业来看,对跨境电商保险多数险种一般实行“一刀切”的保险定价制度,即不论是谁投保,投保哪个险种,都按照投保金额乘以固定的保险费率来计算保险费用。因而容易出现保险逆选择现象,以退运险为例,那些退货率高的消费者(如货比三家的消费者以及为获得节日满减优惠而故意多购买商品再进行退货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退运险,退货率比较低的消费者就常常不去购买退运险。这就使得保险公司的经营压力变大,赔付率居高不下,影响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若保险公司因此提高保险费率,以应对保险逆选择现象,则那些真正的退货率低的跨境电商消费者,就会直接舍弃购买退运险,最终的结果有可能使得该险种由于难以持续而退出市场。保险公司如何充分利用AI技术,对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如消费者的购物习惯、退货频率等进行云计算并科学分析,系统梳理消费者,实行梯队差异保险费率,灵活差异化定价,做到千人千价,有效规避在跨境电商交易环境下固定保险费率的弊端,是值得不断深入探究的问题。

(三)经营者担忧保费支出削弱商品市场竞争力

目前,跨境电商保险的销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购物平台上的商家页面提供险别种类,供消费者自行选择,由消费者支付保险费用;二是由商家向保险公司购买了多个种类的保险,作为激励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优惠手段,在消费者购物时直接赠送。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消费者取得跨境电商保险的前提是,要么卖家支付要么消费者自己支付保费给保险公司。在商品价格由成本和预期利润构成的情况下,若商家支付了保费,必然增加商品的成本支出,则商家只有抬高商品售价才能维持既定的利润率。若是消费者自行购买商家在网页推荐的保险的话,则消费者会把保费支出计入购买该商品所总计付出的购买成本,有可能出现因购买价格过高而打消购物想法的情况。因此,从价格的层面来看,保险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消费者保险意识尚待树立

在传统对外贸易方式下,通常每笔买卖的成交量和金额都较大,人们在运用国际贸易术语进行贸易时,都会全方位地去考虑可能存在的贸易风险,积极寻求降低这些风险的各种措施,因而投保在传统大宗对外贸易下对买卖双方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一种转移风险损失的手段了。然而,跨境电子商务具有交易金额小、买卖发生频率高、交易场景碎片化等电子商务固有的特征,买卖双方往往忽略其中的风险性。对部分消费者来说,即使知晓其中存在的风险,但考虑到购物金额较小,哪怕发生风险,其损失也并非致命,所以对于保险有可投可不投的想法。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消费者做出投保与否决定的关键所在,那就是保费支出问题。由于跨境电商属于对外贸易范畴,相较于国内电子商务,由于地域跨度大,清关手续繁琐等特点,其面临的风险更大,同一保险产品下的保险费率也高得多。例如,退货运费险这一保险产品,在跨境电商下,其投保费率远高于国内电商的退货运费险。据资料显示,跨境电商退货运费险,每一笔最低保费是21元,也就是说,即使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本身价值不高,但投保退货运费险最低也应支付21元的保费,这个费用较国内退运险保费低至一元以下以毛计算的水平来说显然超出了消费者一般所能接受的程度,加之侥幸心理,认为风险未必会发生,从而舍弃投保。跨境电商中消费者保险意识不足的另一体现是时间成本。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收货等待后,若出现商品与卖家网页描述不符、尺寸有出入等不影响物品使用的问题,消费者也会抱着“麻烦”“算了”的心态,不愿花费双倍的跨境运输时间来等待商品的使用。所以通常情况下,跨境电商保险即使出现在购物网页的显眼位置,它也难以成为消费者的必选项目。

三、完善跨境电商保险体系的策略建议

(一)借助区块链技术构建安全高效的跨境电商保险生态环境

保险公司应大力寻求与一些科技公司的合作,在保险产品研发过程中,植入新型科学技术,使得保险产品不仅更得消费者信赖,同时又可避免虚假投保和骗保的情况出现。例如豆沙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区块链+跨境物流保险”,向跨境电商提供保险、溯源、物流及信息共享等服务支撑体系。该技术运用到保险中的特点是,产品上链后,信息不可篡改,保证了保险全流程信息的透明、真实和可信。并且由于区块链信息传递是自动的,这就保证了信息交互过程的高效性和可靠性,降低各方的信任成本,有效地解决了跨境电商消费者关心的虚假发货、伪造商品身份、篡改物流信息等投机欺诈性问题,可大幅提升跨境电商的商品真伪保障和品质保证度,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高效和开放的跨境电商保险生态环境,为跨境电商的进一步良性发展提供保障服务。

(二)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大数据实现保险产品与市场的高度衔接

随着最早网络保险产品的推出,保险已不再仅仅是保险公司的事,保险销售模式的改变一并带来保险产品内容的多样化,进一步完善了保险生态体系。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一个保险产品的研发、定价和销售,需要经过大量有效信息的收集和筛查处理过程。各大跨境电商平台拥有大量的客户消费数据,保险公司需要与跨境电商平台通力合作,通过建立数据中心,实现与电商平台数据互通和信息共享。保险公司利用大数据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寻找客户,提高保险产品投放的准确率。同时,通过人工智能计算制定出客户信誉评级体系,保险公司还可以提高精准定价能力,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保险费率,筛选优质客户,降低赔付率。

(三)倡导政策对跨境电商保险的扶持措施多样化

1.跨境电商出口投保补贴。可以考虑根据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在实际跨境交易中投保的保险费用总支出给予相应比例的额度补贴。2.政府职能部门作为投保人投保。即政府部门缴纳保险费给保险公司,为辖区内的所有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投保。如2019年6月,宁波保税区管委会向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保“真品保险”,被保险人是保税区内各个跨境电商平台。也就是说,海外买家若买到宁波保税区内跨境电商卖家的假货,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3.设立跨境电商保险专项基金。专项基金的目的本质上也是补贴的一种,但补贴对象不是出口企业,而是承保跨境电商出口保险的保险公司或保险科技公司,使其降低保险费率,以抵销企业因为投保而多支出的成本,保持市场竞争力。

(四)运用监管制度进行保险市场约束的同时保障保险的创新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跨境电商保险在鼓励其积极创新的同时,也要防止保险新产品的野蛮生长,监管当局应努力寻求鼓励创新与适度监管之间的平衡。首先是逐步完善监管制度,切实防范创新风险。对一些违反保险原则,炒作创新概念进行营销的所谓保险创新产品,监管部门应充分利用监管制度规定进行有效规范和市场约束,并不断与时俱进,积累经验,完善我国的跨境电商保险监管体系。其次是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对保险创新持“容错”态度,允许企业“试错”,并为保险创新提供政策支持。跨境电商保险是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而新生的保险产物,新事物的成长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监管部门应结合跨境电商保险的特殊市场环境,实施宽严并济的监管方式,对触犯监管边界的保险创新产品,尽量以引导为主,惩戒为辅,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创新和监管的平衡,为跨境电商保险创新营造良好稳定的法制环境。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10

实践表明,跨境电子商务在实现优进优出、促进企业和外贸转型升级、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等方面着实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对国家而言,跨境电子商务能够促进商品或服务贸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对作为个体的消费者来说,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提供更多的商品或服务选择,方便或满足其特定的生活需求。但由于其有别于传统商业模式的属性,跨境电子商务在自身成长和发展进程中正遭遇着不同的制度困境和现实挑战。

交易环境不甚理想。尽管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其所处的交易环境并不容乐观。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开放性和网络虚拟性的商业模式,也正是因为此,参与其中的经营者信用颇具不确定性,继而成为跨境电子商务深入发展的瓶颈。例如,部分国内电商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非法交易以及欺诈等行为时有发生,引起海外消费者不满和投诉,也影响了我国跨境电商的集体形象;与此同时,境外电商的电子商务平台对中国电商采取歧视性待遇,如更高的佣金、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等,从而制约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由于各国商品商标体系、标准体系等差异的客观存在,也影响和制约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拓展和深化。

监管服务不尽合理。跨境电子商务在依赖市场机制获得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也难免需要政府介入予以引导和规范,以确保自身发展的秩序和可持续性。但面对国家现行的监管服务,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着诸多掣肘之处:一、通关手续不够简化。目前,在通关监管、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税收管理、专项统计等环节,均没有针对性的通关模式和标准规范,这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关的效率、增加电商营运成本;二、支付方式问题。跨境电子支付涉及电商、交易相对人和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多个主体,其主要支付方式为网上银行支付服务系统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两类,但无论哪一种支付方式都在一个共同的风险,即网络支付信息被非法盗取的可能性。此外,对于境外支付的款项,由于受我国外汇政策的限制,在兑换成人民币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风险;三、交易数据保护不甚明确。电子商务是依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商业模式,跨境电子商务更是包含着大量境内外的信息和数据,不仅关涉个人信息保护,还事关公共数据安全。但由于相关制度缺失,由此而获得的数据保护和运用变得不确定,潜藏着风险。

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跨境电子商务在实际运行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消费者纠纷等争议情形,但由于各国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的客观存在,使得原本就复杂的涉外争议解决变得更为复杂。倘若处置不当,不仅会给相关当事电商造成利益损失和不良名誉,当然也会间接地对中国电商整体名誉和信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合理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就显得实有必要了。

当然,除了上述问题外,我国物流业、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管理等因素参差不齐,影响和制约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对象,商品本身的品质时常成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深化发展的掣肘之痛,“中国制造”有时成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影响电子商务的外向型发展。这些问题与困境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规划和促进措施中应值得高度重视。

路径选择与对策

严格来说,电子商务与传统契约交易在合同构成要件方面并无实质差异,同样须经历缔约、履行、争议解决等环节或程序,只是其所依赖的载体或表现方式有所区别。因此,电子商务并不排斥《合同法》《侵权责任法》以及《民法通则》等法律规范的适用,在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则当然地适用上述法律规范。对于跨境电子商务来说,其具体实践还须遵循《对外贸易法》的相关规定。因此,跨境电子商务的法治优化,需要结合跨境电子商务自身属性进行制度评估和规范考量,直面跨境电子商务中的问题与挑战,继而提出相应的法治优化路径和相应对策。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11

从手机产业的苹果、华为,到乳制品产业的蒙牛、伊利,再到冰箱行业的西门子、海尔,然后到汽车行业的宝马、奔驰等,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品牌的力量。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Cross-Border Electronic Commerce,以下简称“跨境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在全球范围内异军突起,与此同时,我国跨境电商的品牌建设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

一、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跨境电商虽然起步较晚,但它却颠覆了传统的贸易模式,大大减少了商品交易的中间环节,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深化和电子商务的全球化发展,"买全球、卖全球"这一理念被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所推崇,跨境电商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2013年8月,国务院转发《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2015年3月,国务院批复杭州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2016 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等1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的决心。

随着国家的政策倾斜,我国跨境电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速卖通、敦煌网、蜜芽等跨境零售电商交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我国的电商企业和传统贸易企业纷纷向跨境电商领域拓展业务,跨境电商成为一股强大的新势力席卷我国。与传统外贸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已经从2011年的1.6万亿元增长至2016年6.3万亿元,从长期来看,跨境电商对传统贸易的冲击势不可挡,跨境电商在未来社会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跨境电商的品牌建设现状

跨境电商虽然在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但对于一个行业来说,依然处于发展初期,各跨境电商的品牌建设体系还不完善、不成熟,这是一把双刃剑,使得我国跨境电商的品牌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一)我国跨境电商品牌建设面临的机遇

跨境电商应该认识到,各跨境电商的品牌建设体系不完善、不成熟是自己所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机遇,说明自身的品牌建设空间非常大。截止2015年9月,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已超过20万家,并且这一数据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国际贸易的深化发展还在不断持续扩大。在这些跨境电商中有速卖通、敦煌网、蜜芽、兰亭集势等这些自身成才发展起来的知名跨境电商企业,也有依托原有品牌发展起来的网易考拉、天猫国际、京东国际等知名跨境电商企业,但更多的跨境电商还是无名之辈,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没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所以说,抓住机遇,以品牌建设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我国跨境电商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二)我国跨境电商品牌建设面临的挑战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跨境商企业与日俱增,跨境电商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跨境电商间的竞争模式不谋而合的走向了传统行业的价格战,打价格战这种恶性竞争方式,使得跨境电商的利润率持续下降,跨境电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跨境电商与传统贸易的相似性。价格战的根源在于跨境电商与传统贸易的区别只是在于从销售方式上进行了技术革新,或者称为一种新型的同质化竞争,其本质属性并未有所差别;另一方面,品牌建设意识不强。我国许多跨境电商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平台建设、物流体系建设、投融资等方面,对品牌等无形资产的重视不足,造成品牌知名度低,只能依赖于在价格上相互厮杀。因此,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获得品牌溢价,用品牌作为企业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是跨境电商企业取得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跨境电商的品牌建设之路还很漫长。

三、跨境电商的品牌建设策略

根据我国跨境电商整体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品牌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提出如下适用于进出口型跨境电商的品牌建设策略:

(一)重视品牌战略的制定

品牌战略是对品牌建设进行的长远谋划,是用长远发展的眼光,对品牌进行塑造和管理。品牌建设是一项带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品牌发展战略的选择将会直接决定品牌建设的成败。跨境电商企业要想成功打造知名品牌,必须沉下心来,为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品牌发展长远规划。一方面,要依据企业品牌长远发展的需要来确定企业的品牌名称,为企业将来实现从局部品牌到知名品牌的跨越做好准备。另一方面,要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品牌战略,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突出战略的创新性和稳定性。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跨境电商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不断适时调整企业的品牌战略。

(二)加大产品竞争力度

品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的竞争,好的产品是塑造企业品牌的制胜法宝,而跨境电商的产品与普通产业有所区别,跨境电商间的产品竞争不只是同类产品间的竞争,而更多的是同样产品间的竞争,这是由于跨境电商的产品具有一致性的特点所引起的。那么,面对这种同样产品间的竞争,跨境电商应该怎样做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呢?基于顾客的需求,跨境电商的产品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取决于两个方面:首先是产品的来源可靠。跨境电商企业中,通过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并被媒体公开报道,导致现在普通消费者对跨境电商的产品来源持怀疑态度。如何建立起顾客信心,让顾客相信他所购买的产品来自于该产品的原产地,是跨境电商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次,产品的可靠性还反映在产品的使用质量上,能否感受到该产品质量区别于本国产品的优越性,是否满足预期的质量和使用要求等是消费者评价产品质量的另一要素。

2.产品价格的实惠性。以进口型跨境电商为例,国内消费者购买其产品的原因,除了产品质量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基于该产品的售价要低于国内专柜的售价。目前国内跨境电商间以及跨境电商与专柜专卖之间,完全相同的商品占比非常大,那么根据消费者追求“质优价廉”的心理需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产品价格就成了顾客评价跨境电商的一个主要指标。那么,如何从跨境电商整体运营链条上降低成本也就成了跨境电商今后工作的一个努力方向。

3.产品的创新性。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源泉,只有不断创新的跨境电商才能够在众多跨境电商企业中突出重围,独领,拥有较高的品牌辨识度和知名度。无论是出口型跨境电商,还是进口型跨境电商,如何从国内或国外不断搜寻优质的特色产品,以应对跨境电商间的产品同质化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创新方向。

(三)完善服务体系

有购买跨境商品需求的消费者就目前而言一般具有较高的收入和生活质量,该类消费者除了对商品的质量有较高的需求外,对跨境电商企业的服务也有较高的需求,跨境电商企业应该加大对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和重视,着力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以顾客为上帝,围绕顾客需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做好顾客服务工作。

1.提升顾客的购买便利度。无论是手机外卖的出现,还是共享单车的出现,都是为了提升顾客的生活便利程度。只有以顾客的需要为己任,才能谋求企业的发展。跨境电商要提升顾客购买的便利度,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来要将其品牌直营体验店设置在目标消费群较为集中的区域;二来支付方式应该符合现在消费者的习惯和需求;三来要加大送货上门的服务力度和速度。

2.提高销售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技能。在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的时期,跨境电商企业应该更加重视服务。为此,企业应该加强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端正其服务态度,提升其服务技能。

3.完善售后服务制度。跨境电商以线上销售为主,顾客对产品缺乏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在拿到产品后很容易产生各种疑问,对售出的产品进行追踪服务是提升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一个有效方法。另外,跨境电商还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来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四)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

保证长期稳定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固然能带来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从而逐步建立起企业的口碑和品牌,但依靠口碑相传的品牌建设方式成效较慢。目前我国知名跨境电商品牌较少,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服务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宣传方式多样化。传统的宣传方式,如电视广告、报纸等,成本较高,跨境电商作为新兴产业,可以采用手机微信广告推广,腾讯微博宣传,投身热点新闻事件,参与公益事业、软文字推广等多种形式和较低成本的推广宣传方式。

2.宣传时间错峰化。各路商家在各大节假日前宣传均较为集中,力度较大,此时做宣传不但成本较高,且效果不明显。目前我国大多数跨境电商正处于发展时期,资金并不充裕,可将推广宣传工作放在平时,坚持无孔不入,积极渗透。

3.宣鞯氐隳康幕。在采用实地宣传时,一定要选择好宣传地点,选择消费者较为集中的区域,如商场,高档居民区,写字楼,名优学校附近等地区,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对跨境电商的产品有一定的了解或有一定的需求,是很好的推广宣传地。

(五)加强品牌管理

塑造一个品牌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毁灭一个品牌可能只需要一个事件,这就需要我们对品牌进行有效的管理。品牌的建立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拥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面对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许多企业会放弃选择稳固发展,而是会急于品牌的进一步扩张和发展壮大。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品牌不仅没有能够快速发展壮大,获得预期成果,反而在激进发展中损害了品牌的形象。

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和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的不断下降,企业对品牌管理的难度在不断提升,跨境电商企业只有树立积极的品牌意识,对品牌进行严格的管理,企业的品牌建设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子豪.跨境电子商务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质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

[2]徐萌萌.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现实及问题研究――基于阿里巴巴的SWOT分析[D].安徽大学,2016.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12

1.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近年来,义乌把电子商务定位为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积极打造“全国网商集聚中心、全球网货营销中心、小商品产业集群跨境电商中心”。依托国际商贸城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以及小商品产业链的优势,整合小商品海洋的产业链,走集群发展之路,跨境电商发展态势良好,给义乌带来新的外贸增长点。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总量快速增长。近5年来,每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据统计,2016年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1.7%,交易额达650亿元,跨境快递日均60万票。商品品类越来越多,已涵盖饰品、服装服饰、珠宝手表、母婴用品、家居用品、手机配件等众多领域。销售区域越来越广,已覆盖美国、欧洲、俄罗斯、巴西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跨境主体高度集聚。义乌居深圳之后,位列全国外贸网商密度最高城市第二。全市在各类平台的跨境电子商务账户数超11万个,其中,速卖通3.6万家,交易额占全国总量15%;eBay3.5万家,约占全国总量的12%;敦煌网2.1万家,约占全国总量的5%;Wish1.2万家,中国供应商4400家,亚马逊2万家。

(3)跨境产业链日趋完善。一是物流产品日益丰富。大型国际快递企业不断进驻义乌,国际专线不断开通,推动义乌物流产业的发展,保障义乌跨境电商良好发展。二是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针对跨境电商,各大银行开发相应金融产品,如浦发银行的跨境电商专项业务,招商银行的跨境电商结汇等,有力保障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型服务不断发力。武汉传神与义乌购合作,推出翻译和产品描述服务;普源软件开发专门的ERP软件,助推跨境电商的发展。

2.跨境电商人才需求概况

首先在数量方面,跨境电商行业整体人才缺口较大。据商务部测算,未来5年我国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外向型人才缺口至少在100万人以上,中小型外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而从市场反馈来看,当前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与供给严重不平衡,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义乌市商务局副局长指出,在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设施和人员方面,要加快建设国内国际物流;在义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方面,出现人才严重短缺,有英语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在外贸公司非常受欢迎。外贸电商人才的缺乏,制约着义乌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

二、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作为新型贸易业态之一的跨境电商逆势上扬,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对外贸易的新引擎。然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还存在比较严重的脱节问题,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专业建设思路和人才培养方案尚停留在传统阶段,专业建设相对封闭,资源的共享共融不够;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强,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人才培养质量的复合性不强,很难适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特别快。但在全球电商背景下,具有外贸基础的电商人才培养急不可待。然而,职业院校中外贸电商人才的培养跟不上外贸电商发展的脚步,特别是在中职学校或技工院校,外贸类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站在外贸电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角度。由此出现外贸类专业学生缺少网络营销知识与技能,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缺少外语专业知识和外贸知识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很难适应外贸电商发展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要求。

新业态、新工艺、新技术要求职业院校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实践经验和技能。尽管近年来职业院校教师通过国家骨干教师培训、省市教师继续教育、各类社会培训和企业实践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但由于跨境电商行业更新很快,短期培训不能让专业教师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内容

1.人才要求

选取义乌当地300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从客服、运营、营销、技术、美工等岗位进行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调研,得到企业实际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和综合要求:跨境电商人才的核心能力是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营销能力、商品数字化能力、外贸函电写作能力和网店美工能力。

2.培养模式研究

整合现有国际贸易、商务外语、电子商务等专业教学资源,构建跨境电商专业群,搭建“公共平台课程+专业课程+专业群共享平_课程(专业限选)+任意选修课程”的课程体系,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与义乌市电商办、义乌市跨境电商协会以及当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合作,以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出发,建立综合校内电商实训基地和校外跨境电商行业企业教学基地的实践技能培养平台,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引企入校、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形成“政、行、企、校”协同培养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3.课程体系研究

经过调研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分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遵循课程设置对接工作过程,构建满足企业需求,培养复合型外贸电商人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打破原有专业的独立性,将电子商务专业、外贸类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打散,以专业群的思想,重构课程体系,最终形成“公共平台课程、专业课程、专业群共享平台课程、任意选修课程”四大平台课程的课程体系。

4.师资力量研究

师资队伍建设可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组建团队。首先,以专业群为单位,重新分配师资,组建专业群师资团队,原有的专业教研组转变成专业群组,原有的“系―教研组”模式,转变成“系主任―专业群负责人”模式,建立“专业群负责人+企业合作负责人+校内专任教师+校外兼职教师”组成的师资团队。培养校内专职教师。尽量安排参加行业企业各类提升职业能力的培训,如阿里巴巴、速卖通、敦煌网等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技能课程、全国跨境电商师资培训班等,除了掌握行业的新技能外,还可掌握行业最新发展动向。专任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带领学生一起参加实战。引入企业兼职教师,邀请跨境电商企业一线工作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充实教学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各司其职,发挥所长。学校教师负责专业知识和理论方法指导,企业导师负责指导技能实操、生产性实训和真实项目实战指导。专兼职教师团队定期教研,协调和讨论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互相学习、借鉴,共同进步。

5.实践平台研究

以专业群为平台,整合与重组学校现有的外贸类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资源,模拟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按照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建设好校内实训室和优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具体是与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和义乌市电商办进行合作,双方资源共享,学校与协会下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外电商实践基地,引入企业入驻校内,将企业实际项目带到学校,在校内与师生共同完成,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以实际项目形式开展外贸电商综合实践,学生到合作的校外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外贸电商实践平台。

四、小结

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地处义乌,开设有财经商贸类专业,积极服务义乌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提供人才支撑。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调研跨境电商企业,发现培养的传统电子商务人才已经适应不了义乌跨境电商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了。因此,提出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群的思路,“政、行、企、校”协同培养复合型的电商人才,以满足企业的需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财经商贸类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整合、跨境电商专业群的构建思路及相应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需求等;分析了业院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重点研究了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内容。

参考文献:

[1]刘记.基于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外贸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5(2).

[2]张洁.商务部力促“便利通关”电子商务对外贸易乘风崛起[N].中国证券报,2013-08-06.

[3]李冰峰.跨境电子商务是块“大蛋糕”[N].金华日报,2013.8.29(A03).

[4]原素芳,祝志勇.浅谈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3(14).

[5]陈咏,何绮文,陈星涛.职业院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现状与对策[J].专业与课程,2016(20).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13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跨境电子商务的内涵及其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发展能够给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打开他们同我国相关企业进行互惠互利的发展,因此其意义深远是非常深远的。它有助于提升推动我国企业走进国际市场的步伐,缓解目前产能过程的困境。实践证明: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将商品直接销往国外,其利润率可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专业的交易平台可以帮助企业省去许多中间环节,而小额采购也使企业在交易中的话语权得到增加。

二、现阶段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展现出井喷般的发展态势,目前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1、跨境电子商务在我国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扩大。尽管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之前,我国的外贸总额就已超越美国,但是在该战略提出之后,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加迅猛,在我国出口中所占比例也不断扩大。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在2014年电商交易额为4.2万亿,2015年则达到了5.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都在30%以上。在同期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也由11.9%激增至17.6%。

2、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我国跨境电商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虽然在这几年间的出口仍旧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但是高科技机电等产品的出口额也实现了高速增长,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手机、集成电路等主要电子产品的出口增速迅猛。

3、大规模交易为主,小额交易发展迅猛。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初阶段,B2B业务在其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这种交易的特点是双方的合作关系比较稳定,进行交易的金额也较大。B2C业务的发展迅猛,虽然在短时间内仍旧无法撼动B2B业务的主导地位,但是却已经在现阶段的跨境电商交易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阶段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各级政府为了响应“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也力争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各种政策上的便利。但是从总体上看,仍旧存在着许多需要我们尽快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目前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我国在近年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法规,尤其是2015年7月中旬一次性推出六大促进措施,大力减轻企业的负担并减少中间环节,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现阶段利好政策不断出炉,但是却仍旧无法跟上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脚步,这使政策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我国现阶段飞速发展的B2C业务,由于交易额较小,因此税改、退货等相关政策额变动对其产生的影响极为明显,这导致相当数量的跨境电商企业一直保持着观望态度,不敢进行大规模的业务展开。

2、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速度不匹配。尽管目前我国国内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极为迅猛,物品有机的速度和服务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跨国物流领域这块市场并未引起物流企业足够的重视,就算一些企业展开了在这方面的业务,也仍旧停留在单一功能的运输和仓储等服务层面,能够形成国际物流链的企业屈指可数,而这为数不多的企业对境外地区的覆盖能力也是亟待提升,根本无法满足我国当前跨境电商飞速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我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开发速度也相对缓慢。跨境电商平台与国内传统综合电商平台之间的变化很大,它们流量更大,覆盖面更广,对各种配套服务的要求更强,否则很难实现同境外客户的即时沟通与快捷运输。

3、专业人才缺口巨大。据相关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对跨境电商的相关人才需求量都成倍增长。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进行,企业对于开展跨境电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目前我国有数家知名电商平台在几年前就准备将业务拓展到欧美等地,为此甚至不惜开出高薪从国内外聘请专业人才,但是能够胜任的却如凤毛麟角。由于跨境电商是在近几年才引起公众的关注,因此跨境电商所需要的转运、各国邮政直邮、快件、航空专线、各种夹带、海运散货拼柜等相关知识目前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专业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瓶颈。

四、促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针对我国现阶段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经过积极调研和深入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富有针对性的建议。

1、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出台《电子商务法》的步伐,建立严格的跨境电商监管体系。按照国际通行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条文,明确企业在该领域内的市场准入与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打造一个良好、透明的法律支持体系。充分总结我国现阶段在国内电商管理上的成功经验,将其融入到跨境电商的配套政策体系建设之中。不断完善我国现行的跨境电子商务在税收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各级财政部门应本着“求公平、促发展”的原则联合相关单位制定富有灵活性的税收方案,并尽最大可能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使企业能够放心地根据政策的走向来调整发展战略。

2、积极引导创新物流等配套产业的发展模式。建立完备、高效的配套产业,才能使跨境电商在发展中事半功倍。我们应努力打造建立符合我国跨境电商发展需求的物流体系。可以采取积极的态度同国际上声誉良好、覆盖力强的物流公司进行合作,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进一步把跨境物流业降本增效和服务作为物流产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首先要大力发展物流节点布局,用于创新和实践全新的物流发展模式,减轻物流产业链的税费负担。与此同时,还要继续组织实施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物流领域试点示范和行业标准制定修订等基础性工作,促进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可以在跨境物流产业的发展中充分发挥辅助作用,帮助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和仓库,实力不足的企业可以采取联合或者租赁的方式结成跨境电商联盟,搭建统一的分拨配送系统平台,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3、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训。新时代的竞争,归根结底已经演变为人才之间的较量。现阶段我国各跨境电商企业对相关人才的追求已经到了求贤若渴的地步,一些商学院开设的跨境电商班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各企业“抢购”一空。相当数量的企业甚至主动联系附近的商学院请求联合开设跨境电商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全员接收,就算如此,我国跨境电商人才的缺口仍旧极为巨大。但是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庞大需求并不代表我们可以盲目开展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因为这毕竟是一门融合多学科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体系,因此有志于在开设跨境电商专业的学校必须汇集商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文法学院等相关院系的力量,成立了综合性的跨境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集全校之力,充分发挥各院系的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共同培养出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五、结束语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在为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提供绝佳契机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跨境电子商务国际体系的建立,能够打破旧有的国际国际商业格局,提升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使国际贸易进一步打破贸易保护壁垒,实现真正的无国界贸易。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化发展,跨境电商必将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已经脱离了单纯商务模式划分的范畴,上升到了关系到整个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之高端领域。在互联网+时代,在营造国际电子商务市场中抢占更多的份额,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鄂立彬,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02:22-31.

[2]杨坚争,刘涵.我国不同规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状况调查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4,01:25-29.

[3]来有为,王开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态、障碍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4,05:68-74.

[4]张滨,刘小军,陶章.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运作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5,01:51-56.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