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实用13篇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篇1

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受到的思想冲击

1.1 贬低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

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本国的文化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历史冲击。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开始变得以贬低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以为常了。这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巨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观察各国的文化发展,很多国家都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不断宣扬和传承,而我们已经开始攻击自己的文化了。比如,《红楼梦》对于中国是不可磨灭的文化巨大瑰宝,对于西方也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国内有很多人去批判它,说它是一次巨大的失误。这样的偏激思想只会严重阻碍中国的文化发展,而没有积极的意义。

1.2 只有被西方国家认可的文化才是科学的

在西方文化的日益冲击下,有很多人认为只有被西方学术认可的中国文化,才是科学的,才是正确的。如果不能被认可则是没有价值的,没有意义的。中国人讲的是文化的和谐、思想的统一,如果只是单纯的认为国外的东西正确的,那么国内的文化岂不是没有意义了,我们更多要注重的是怎样才能在国内将自己的文化价值发扬和传承。

2

怎样传承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2.1 尊重中国文化核心价值

第一,我们必须尊重自己国家的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有很多的中国文化大家都陌生了,不要只是除了书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其它的就一概不知了。

第二,要清楚地知道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价值核心观是可以融会贯通的,都有着各自的通性,可能也有不同的地方,这是避免不了的。

第三。我们要将我们的文化面向大众。除了利用多种资源宣传外,也要让我们主观意愿来实现。

2.2 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速度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走向世界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世界文化多元素的发展是大趋势。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也将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在世界的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在面对全球化的变化和发展中,躲避和逃脱都不是办法。只有利用在文化的进程演变中将文化吸取和改良才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中国的文化是“和谐”,但是很多的西方人并没有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待中国的态度。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西方国家已经将快速发展的中国作为假想敌。中国的快速发展对西方国家产生威胁。各种对于中国打压理论纷纷出台。其中西方研究者抛出的文明冲突论最为代表。其描述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如果和伊斯兰文明结合共同对抗西方,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西方国家出台了很多打压中国的策略。我们要警惕这样的事件对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只有使中国不断的加入全球化的进程,并积极的宣传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而我们也要不断地从国家角度去考虑这样的问题,才能先一步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和发展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

2.3 中国文化价值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

中国文化能够逐步走向世界是由其独特的魅力所决定的。中国文化有着博大精深的魅力这是世界不可否认的。在西方各国面对中国文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学习中国的文化。这是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体现和证明。中国文化除了在得到世人的认可之外,还因为中外文化有着很多的连接性。中西方文化虽然有差异性,但是他们的内部又包含着相似性的文化因素。在思维方面中,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不

转贴于

同。所以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只是思维阶段和主观意识不同罢了。单纯而和谐思想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将不断发展,包含多种文化要素、成分的文化取长补短的融合在一起。不断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加强西方同中方文化互补的关系,就可以很好的使二者处于平衡状态。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篇2

1 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受到的思想冲击

1.1 贬低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

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本国的文化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历史冲击。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开始变得以贬低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以为常了。这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巨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观察各国的文化发展,很多国家都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不断宣扬和传承,而我们已经开始攻击自己的文化了。比如,《红楼梦》对于中国是不可磨灭的文化巨大瑰宝,对于西方也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国内有很多人去批判它,说它是一次巨大的失误。这样的偏激思想只会严重阻碍中国的文化发展,而没有积极的意义。

1.2 只有被西方国家认可的文化才是科学的

在西方文化的日益冲击下,有很多人认为只有被西方学术认可的中国文化,才是科学的,才是正确的。如果不能被认可则是没有价值的,没有意义的。中国人讲的是文化的和谐、思想的统一,如果只是单纯的认为国外的东西正确的,那么国内的文化岂不是没有意义了,我们更多要注重的是怎样才能在国内将自己的文化价值发扬和传承。

2 怎样传承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2.1 尊重中国文化核心价值

第一,我们必须尊重自己国家的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有很多的中国文化大家都陌生了,不要只是除了书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其它的就一概不知了。

第二,要清楚地知道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价值核心观是可以融会贯通的,都有着各自的通性,可能也有不同的地方,这是避免不了的。

第三。我们要将我们的文化面向大众。除了利用多种资源宣传外,也要让我们主观意愿来实现。

2.2 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速度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走向世界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世界文化多元素的发展是大趋势。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也将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在世界的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在面对全球化的变化和发展中,躲避和逃脱都不是办法。只有利用在文化的进程演变中将文化吸取和改良才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中国的文化是“和谐”,但是很多的西方人并没有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待中国的态度。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西方国家已经将快速发展的中国作为假想敌。中国的快速发展对西方国家产生威胁。各种对于中国打压理论纷纷出台。其中西方研究者抛出的文明冲突论最为代表。其描述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如果和伊斯兰文明结合共同对抗西方,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西方国家出台了很多打压中国的策略。我们要警惕这样的事件对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只有使中国不断的加入全球化的进程,并积极的宣传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而我们也要不断地从国家角度去考虑这样的问题,才能先一步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和发展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

2.3 中国文化价值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

中国文化能够逐步走向世界是由其独特的魅力所决定的。中国文化有着博大精深的魅力这是世界不可否认的。在西方各国面对中国文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学习中国的文化。这是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体现和证明。中国文化除了在得到世人的认可之外,还因为中外文化有着很多的连接性。中西方文化虽然有差异性,但是他们的内部又包含着相似性的文化因素。在思维方面中,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只是思维阶段和主观意识不同罢了。单纯而和谐思想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将不断发展,包含多种文化要素、成分的文化取长补短的融合在一起。不断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加强西方同中方文化互补的关系,就可以很好的使二者处于平衡状态。

2.4 当代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形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国际文化的交流中难免有不平等的存在。但是我们必须相信中国的文化不是强权文化,而是一种有境界、有追求,并在发展中不断自我完善的文化核心价值,并且使其能够传承下去。文化的发展在于人们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能够不断将新的事物融人其中,并开发出新的文化模式使其被现在人所接受,很多文化的流失都是因为不符合现在人的价值观,使其难以被接受所以被淘汰掉。只有将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精髓保留并发展出新的内容才能使其在历史长河中被传承下去。

综上所述,在文化的国际交流中能够使人们加强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了解,避免冲突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对国外的文化采取吸收和包容的态度。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国家的文化价值核心,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才能使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减少,减少冲突,从而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方式,才能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减少文化的鸿沟,促进文化间的有效的交流,保证中国文化价值的传承。

参考文献: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篇3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城市发展

核心价值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改革开放越是深入,就越需要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城市发展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来增进社会认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影响甚至支配着该社会所有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纽带的聚力和支撑,要让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自从提出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命题以来,国家先后提出了“八荣八耻”、“五位一体”布局,到党的十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词、24个字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倡导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每个层面最核心的价值要求,促进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正在越来越走近百姓,越来越因繁就简,越来越让老百姓读得懂、听得进。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趋明显,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多变性显著增强,迫切需要一种正确的、社会能够普遍接受的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关注更甚以往。时代呼唤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顺应世情民意,最大限度地代表了社会共同理想和追求。

(二)西宁城市发展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未来西宁的中心任务仍然是发展,但此时“发展”的层次和内涵都有重大变化,发展目标中的“文明”成分、发展动力中的“精神”含量,都必然而且应该具有更高的比重,譬如,城市发展要让市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市民生活涉及“物我关系”的物质生活、涉及“人我关系”的社会生活、涉及“自我关系”的精神生活。而生活之为“好”和“更好”,也对应着不同层次的生活境界。这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需求。从这个角度说,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使之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既是西宁进一步实现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也是西宁进一步实现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立足西宁的实际,注重与西宁城市发展相结合,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发展。没有核心价值观,城市就缺乏激情干事的精神内涵。一个城市固然需要壮观的高楼、便捷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但唯有核心价值观催生的坚定信念,才能使城市发展更有灵魂、更具品质、更显魅力。应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渗透到生产生活各领域,贯穿于各级干部的工作实践中,融入于全体市民的行为中。要整合全社会对更好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只要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伟大目标中的至少一个方面的,就要努力使它们能够相安无事,甚至彼此互补、辩证综合。要提高市民特别是社会各界人士的志向、信心和能力,并为此而营造一个言而有信、言而有物、言而有文的社会文化环境。要改善不同群体的社会心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等。这每一个任务都不容易,但又都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从这个角度说,西宁经济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更要求价值领域的引领和支撑,以回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伴生出的精神困境。

近年来,西宁策划并实施与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的重大活动、重要举措和重要工作内容,使核心价值观由价值观念转化为促进城市发展的工作实践。如把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多城联创”中心工作相结合,就是一项很好的举措。“多城联创”与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完全一致,无论是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还是全国文明城市,这些文明建设都与市民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多城联创”活动,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使市民更好地明白共同的价值追求,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从而提升西宁整体精神文明水平,使核心价值观在城市落地生根,融入城市的精神血脉。

二、西宁城市发展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蕴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获得了更多向上流动和实现个人梦想的机遇,我们应该从“中国梦”中去生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去发掘个人梦、家国梦与民族振兴的梦想是怎样一致的,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正能量。近年来,西宁市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塑造城市发展的灵魂,融通贯穿于城市发展中,既理直气壮地宣传核心价值观,又生动活泼地传播。现在一些电视节目,很受欢迎,让人看了感慨、感动甚至落泪,正是因为,从节目中人们看到改革开放和国家进步为大量普通人提供了上升的空间,体现出普通人实践中国梦过程中的正能量。这里面就有核心价值观引发个人认同的东西。

而且,西宁尤为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老百姓血液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而不能老是看红头文件、读标语,不能总是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不重视。西宁在这方面有很多有利条件,例如,西宁电视台热播的不少家庭伦理剧中讲的就是优秀传统文化,是潜移默化的、能打动人的。不要只是把这些仅仅作为一档好看的电视节目,而要意识到这些是“接地气”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很好载体,是可以在市民中形成很好影响力的载体。

西宁又是一个具有独特地位和独特使命的高原省会城市。对于这座城市而言,不仅把“包容诚信”,而且把“务实创新”,作为西宁城市精神的组成部分,是以一种独特方式表现了西宁人对自己的认识―既是对西宁过去美中不足的反省,也是对西宁未来好上加好的期待。要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这对西宁城市发展大有裨益。若真的做到,不仅将使西宁的城市能级提升一个台阶,也对中国道路的全面客观评价提供了一个现实注脚。真正的文化自信,体现在不停的文明脚步当中。当下,就要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点滴入手,这也是西宁必须要以此作为不断努力方向的必要性之一。

三、把践行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逐步积累、认识、形成共识的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立足西宁的实际,并与西宁城市发展相结合。一个重要突破,就是必须根基打牢,做得更细、更实、更深入人心。

(一)以核心价值观凝聚各方力量推进城市发展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府部门要起表率作用。要加快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阳光型政府建设,切实发挥好政府作用,政府做得好人民群众就会信任政府,就会产生巨大的感召力。西宁各级政府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工作,并作为政府的工作原则。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政策和体制改革,贯穿到社会治理政策和体制创新中,制定和修订好一些具有导向性的政策制度,建立完善相应的政策评估和纠偏机制。同时,把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机关作风建设中,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认真落实依法行政的各项保障措施,切实保证政府公共行政权力的规范运作,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良好的环境。

要进一步完善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完善依法行政配套制度,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执法的经费保障机制,遏制以执法谋利的行为;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问责制度、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政府层级监督及外部监督;强力制约利用公权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及时查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行为,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切实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规范司法行为,确保司法公正,妥善处理。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塑造城市精神。每个公民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同时又不能违反法律、社会秩序和公德,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要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社会文明传递机制,开展“微笑邻里”、全民健身等活动,遵照加强民主、促进和谐的原则,倡导团结和睦、相互关爱的社会风气。优化人文环境,增强凝聚力,增强广大市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体现民主、公平、和谐和包容的原则,倡导自然、环保、节俭、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核心价值观,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形成开放包容、风清气正、奋发进取的社会风气。充分塑造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助人为乐的精神,把“微尘”、“红飘带”精神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人民是城市发展的主体,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人民群众有信仰,城市才有力量。在西宁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重要推动力,变成西宁人民实实在在的自觉行动。广泛深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凝聚共识。西宁在践行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已有了自己的一些特色,也收到较好效果。要进一步完善与创新,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通过宣传教育、树立典型等方式,使每个群众、每个企业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但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还有一个过程。必须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讨、宣传力度,评选道德模范,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鲜明彰显社会主流价值,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谴责,推动西宁市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同时要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让每个人都感觉到核心价值观与自己有密切联系,并不断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和人们自觉行动,并贯穿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企业都要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

(二)在核心价值观实践中赋予城市发展新内涵

一座城市为什么这样发展而不那样发展,为什么更看重这些东西而不是其他东西,皆源于它的核心价值观。不同的价值取向有不同的城市取向和文化品格。新时期的城市发展,应该包含公正、法治、诚信、包容等诸多新要素。其中公正是城市社会稳定的基础,法治意识是城市理性的灵魂,诚信是城市社会和谐有序之根本,包容是一个城市的胸怀。一个城市的基本价值取向决定了其精神品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城市发展的方向路标,城市发展亦是弘扬、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平台载体。

城市的出现,寄托了人类追求更美好生活的理想,每个进入城市的人,都怀揣了梦想。传承是延续核心价值观血脉的重要保证。各城市的历史传统、经济水平、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不同,决定了城市发展不可能简单复制。因此,城市发展,要结合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量身定制,要深入研究解读城市的文化芯片,使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本城市文化传统、本地群众的心理情感结合,使之接地气并落地生根。要不断根据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新要求,不断赋予城市发展新的内涵。

(三)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每一个城市都需要遵从、彰显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城市发展又促进核心价值观融入实际、融入城市社会生活。核心价值观获得市民价值认同的过程,也就是城市精神培育践行的过程。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实现着新的价值追求,城市发展也随之不断丰富和创新。核心价值观塑造重在实践、贵在落实。核心价值观要始终和市民群众的生活实践融为一体,培育核心价值观最终要落实到“人”上来,只有通过落地的工作,使核心价值观 “从云端飘落大地”,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现实中感知它、领悟它,才能真正被市民接受而内化于心。核心价值观是孕育市民精神的母体。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在肯定主流社会心态积极向上的同时,不容忽视,一些负面思想情绪的蔓延。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自我塑造,也必然带动市民思想道德维度的提升,亦促进城市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城市发展的凸显,也是城市文明的体现。城市要塑造一种精神,一种价值理念,让市民在城市中感到骄傲,感到自己的梦就在城市梦想里。城市发展要具有时代性,更应有前瞻性,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推动城市不断前行。

(四)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新的西宁城市发展观

建设美丽西宁,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基础是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走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之路;实质是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和心灵归属感;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观与锻造和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西宁,不仅仅要把发展生态经济、发展智慧经济的理念体现在城市的发展中,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融入人心,把弘扬核心价值观作为建设这座城市强大的文化新优势,从而引领城市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路径与机制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1).

[2]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3]徐金超.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J].人民论坛,2013(35).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篇4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核心”是针对“一般”而言。核心价值观是反映一个社会最基本的、起主导作用的、长期稳定的价值观。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每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核心价值观构建。虽然我国同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核心价值理念等方面存在根本差异,但这些西方国家在核心价值构建方面的具体经验,对我国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构建途径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国内利益格局的不断变化以及利益矛盾的日益突出,对当前我国核心价值观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构建途径面临着四方面问题。

(一)社会文化多元化现状与构建核心价值观方式相冲突

国内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带来了群众在文化和价值认识上的多元化,使得民众不再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知处于空白状态。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往往有意无意地将其他价值观念归于错误或者是不科学的行列,把其他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立起来,这就与多元化认知构成了冲突。

(二)相对单一的构建载体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相脱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当前国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方式更多地依赖于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缺乏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活动载体,内容单一,缺乏感染力,无法适应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元化需求。而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变成了促进经济发展的口号,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相脱离,针对性不强,无法真正吸引群众。由于群众缺乏对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无法产生相关的核心价值情感,更不能正确地去实践。

(三)填鸭式教育方式与群众主体性地位相矛盾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往往采取填鸭式说服教育手段加以施教。这种直接的方式在确立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改变,简单式的说服教育往往使人对教育产生抵触情绪,难以体现群众作为教育主体的地位。

(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与对部分社会现实的不满相互影响

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目的,是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的行为准则或信仰。当个体的社会感知越来越偏离其知识层面的认识时,理论上的认同感便随着疑惑迷雾的扩大而不断消减;当社会现实或者是社会实践已完全站在理论认识的对立面时,信仰之塔便会轰然倒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偏重于理论认知的效果,使得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持理论认同的态度。但是,由于社会上存在的不公平、非正义以至公职人员公然违法犯罪现象,给群众带来了强烈反差和巨大冲击,致使很多群众困惑于现实与理论的背离,从而影响了核心价值观构建效果。

二、西方核心价值构建的若干经验和做法

当前,西欧、北美以及其他继承西方文化传统国家的核心价值构建,已取得一定成效。为更好地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面临的问题,西方核心价值构建过程中的部分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核心价值构建保障法制化

西方国家普遍将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纳入宪法等各类法律,以保持其在社会运行的至上性,同时依靠法律强制力进行推广、普及。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提出:“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是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该国前总统克林顿也认为,美国已经进入“宪法时代”,美国人崇尚自由、珍视人权、坚持正义、追求秩序的民族性格完依赖于这种“宪法精神”的普遍宜扬,更重要的是宪法的制定、修订和贯彻在这方面的倾向和保障。其他西方国家也如此。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宣布:“社会的目标是共同幸福,保障公民的平等、自由、安全和财产。”德国1990年《基本法》规定:“人的尊严不可侵犯。尊重和保护它是国家全部权力的职责。”“人人有自由发展的权利,只要他不损害他人的权利和宪法制度或道德法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信仰自由、良心自由以及宗教和世界观自由不受侵犯”。

为保证核心价值观构建效果,西方国家普遍采用法律解释的方式,尽可能地协调制度合理性与社会具体行动目标合理性之间的关系,使法律制度最大限度地接纳各种合理的具体行为和要求。如美国运用法律手段督促家长担负起管教子女、传播价值观的责任。田纳西州惩处连续缺课的学生家长50美元罚金。巴尔的摩、洛亚诺克等大城市法庭,判罚家长要跟着犯法青少年坐牢。加利福尼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规定企业、公司应给予员工有薪假日,方便员工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形。

(二)核心价值构建主体多元化

1.政党推动:构建核心价值的主要力量。执政党普遍通过教育政策、福利政策等公共政策的安排,自觉将核心价值理念贯彻到政策制定中。如,西方执政党普遍推行公民教育,以培养接受国家核心价值的合格公民。美国是实施公民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国家成立之初,其教育就被赋予了培育公民的使命。1790年,美国出版了最早的关于国家历史、政府和公民教育的教科书,并在中小学开设了“公民科”,公民教育诞生。2002年英国将“公民意识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纳入中学必修课程,2007年又提出全国中小学教授英国传统价值的教育计划,规定中小学生要学习有关言论自由、多元文化、尊重法治等核心价值。国家处于转折时期的执政党,通过建立新社会价值目标的方式,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伟大社会”构想,推崇社会公正、保障民权、向贫困宣战,维护了社会正义等核心价值理念。

西方政党还往往通过自己的政治纲领、领导人鲜明的政治主张,以及举办演讲、培训等活动,向社会和民众输出政党价值观,从而引导整个社会形成某种核心价值。如美国历任总统就职演说中,都有唤起国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名言警句,宣传“美国伟大”的思想。英国工党和保守党设立“政策论坛”,组织党员就党的各项政策进行讨论,吸引党内外民众广泛参与,党员和民众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自然加强了对政党价值观的认知。

2.宗教传统教育:构建核心价值的基本渠道。宗教是最丰富的核心价值源泉。某些西方社会核心价值直接由宗教思想演变而来。如马克思・韦伯发现,加尔文教派在转化过程中所鼓励的勤奋、诚实、严肃认真、节约时间与金钱的观念,最终成为资产阶级的核心价值。此外,宗教对西方社会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如,在美国,国歌里有“上帝保佑美国”的歌词;美国总统在就职时,要手按《圣经》进行宣誓;在白宫,每周都要举行《圣经》学习会;军队中有随军牧师,教会学校随处都有。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美国“这个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国家,又是现代国家中宗教性最强的国家”,“教堂是公民的孵化器”。据初步统计,美国有86%的人信仰基督教。其他国家信基督教的比例亦大体如此。

3.非政府组织:构建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在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在政府和民众之间发挥着服务、沟通、协调、监督等作用,其地位和影响日益重要。如英国现有社区民间组织约17万个,就业人数近百万,提供分工精细和领域广泛的服务,包括扶贫救济、卫生健康、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住处、科学研究和普及等领域。美国拥有涵盖各阶层、各教派的社会团体,包括联合基金会、残疾人协会、志愿者协会等。这些非政府组织往往强调文化与共同价值,与宣传、巩固社会核心价值不谋而合。如英国政府将许多原来由政府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以委托等方式转交给非政府组织,使非政府组织在落实“英国核心价值”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核心价值构建手段内隐化

在确立核心价值过程中,西方国家普遍采取内隐化教育方式,使国民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核心价值的熏陶和感染。一方面,西方国家将主导价值理念到融入教育主题,通过各式教育活动,增强国民对核心价值的认知与认同。比如,美国在对学生品格养成和道德规范认知的品格教育中,有意识地将爱国主义等核心价值融入其中。此外,充分利用文化、媒体等引领和塑造核心价值观,通过公权力引导文化传播事业、影响公共传媒的方式,以富有感情和艺术魅力的语言来表达和传播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全民共识。如,美国通过电影电视、书籍报刊以及网络等载体平台,宣传国家主流政治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念,影响国民价值取向;通过建设华盛顿纪念塔、林肯纪念堂等反映缔造者们功绩、资产阶级革命历程的纪念物,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自由女神像”看作美国精神的象征,赋予其自由、民主、平等的含义,培养人们对核心价值的认同。此外,在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和价值观教育,用杰出人物命名地名、场馆的现象也相当普遍。

三、西方核心价值构建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群众日常生活,逐渐化为群众日常生活理念,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认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群众日常生活秩序相互需要的良性关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为行业规章制度、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规范,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准则。有计划地建立、规范各种礼仪制度,充分利用各重大纪念日开展纪念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充分引导舆论媒体采取适当形式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各种社会价值观念走向正确的、健康的方向,为人们判断是非对错、做出道德选择提供正确的标准。

(二)发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作用

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通过法律法规的约束来实现价值要求。注重在立法、司法、执法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通过立法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能够进行法律化的内容转化成法律法规,强制人们必须遵行,做到德法并举。同时,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制定、颁布一些新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司法和执法过程中,坚决捍卫和支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依法打击和惩治背离其要求、严重损害群众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引导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接受和遵守。

(三)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功能

当前,国内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社会力量。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民间组织44.6万个,其中基金会2 200个、社会团体数24.5万、民办非企业单位19.8万个。对于非政府组织的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我国要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框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其活动涉及领域广、范围大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促使非政府组织的宗旨、规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引导组织成员在组织活动中逐渐地接受、认可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内化为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此外,发挥非政府组织成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宣传其奉献精神,引导民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西方,宗教思想是部分核心价值理念的直接来源。对我国而言,传统文化根植于我国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底蕴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其精髓也可以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真对待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把学习传统文化放到一定的高度上来认识。认真发掘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和合”“、民本”、“知行合一”等认识,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值得很好地发掘。对传统文化中有益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例如,将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精神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理念、将其中的爱国主义观念发展成为当代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任剑涛.以美国、北欧和新加坡为例,核心价值理念凝聚全民共识[N].南方周末,2007-07-12.

[2]许艳丽,周长美.西方核心价值观建设路径及启示[J].理论界,2011,(11).

[3]严秋菊.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4]祝灵君.国外建立社会核心价值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4).

[5]张春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及其构建途径[J].东南学术,2011,(2).

[6]吴千里.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问题和对策[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7]邹国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个层次[J].唯实,2011,(12).

[8]陈静,郝一峰.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路径的经验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5).

[9]崔志胜.美国价值观建设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10]杜胜平.外国政党引导社会价值观建设的做法和经验[J].当代世界,2008,(1).

[11]张鸿燕、杜红琴.美国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2]刘丽瑛.非政府组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2).

[13]何大隆.英国:合力传播核心价值观[J].瞪望,2007,(22).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篇5

一、二者的内涵不同

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叫核心,是因为它是在多种价值观并存的基础上,与其它的价值观相互联系,并且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一种价值观,不具有排他性,甚至可以融合其他各种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形成的思想宝库,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意识形态、民族性、价值判断标准。它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化价值认同问题、道德滑坡问题以及理想信念缺失问题等等。

然而,西方普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它的内容具有抽象性、欺骗性,甚至具有攻击和侵略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为,普世价值观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价值观,无论哪个国家、民族、群体,都应该遵守;认为普世价值观是永恒不变的,不论何时何地,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受到国家、民族等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很明显,这样的价值观的不存在的。因为价值观属于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是由其所处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同一人对不同事物的看法也不同,即使是看待同一事物也会不同。并且文化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随着时间的发展,价值观也可能发生变化。现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倡导的普世价值观已经和过去最初始的普世价值观大相径庭,虽然字面上没有多大变动。刚开始的普世价值观确实宣扬民主、公平等,但现在早已被篡改,更加倾向于强权文化、侵略文化,成为控制别国的思想工具,利用普世价值分化别国,最终同化别国的思想文化,实现控制别国的终极目的。

二、二者的阶级属性不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是分属于两种不同体系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西方普世价值观是属于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通常来说,核心价值体系是有着明确的阶级性和价值取向的,统治阶级通过大力宣扬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就是强调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因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为最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就是要求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与之截然相反,西方普世价值观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把人抽象化,用共同的人性代替每个人的特性,看似抛弃了意识形态的不同,实际上具有很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和阶级性。普世价值观是全心全意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他们倡导的所谓的民主、平等、自由,转化为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利用其对其他国家和人民进行渗透,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别国“西化”,以“人权”至高无上,打压“国权”,最终实现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霸权地位。

三、二者的倡导价值不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和倡导的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要以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价值作为我们价值评判的标准,它内在的包含了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以社会价值的实现为前提的。因此,任何公民都要把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国家、社会发展进步了,我们个人的发展才能有保障,反之则个人利益也无法保障。此外,集体主义也是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正因为集体主义,我们不畏艰辛,不懈奋斗,攻克艰难万险,不断夺取新胜利,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乃至实现我们的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这是我们民族的基石,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充分

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不断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一切都要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西方普世价值观宣扬和倡导的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体现的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等,一切都以满足个人自身的价值作为价值评判的标准。西方普世价值所奉行的个人主义,通过高度强调个人的权利,以此限制集体权力,这样便把个人与集体割裂开来,个人价值高于集体价值,国家、社会、集体只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工具和手段,是个人的“附属品”。它的本质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全世界推行自己的政治观点、道德观念,排斥其他的价值观念,通过价值观的“西化”称霸世界。而且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会把拜金主义的价值观作为精神信仰,把金钱看作是最高价值,一切以金钱衡量,金钱决定个人的社会地位。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普世价值观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可等同。我们要认清二者的实质区别,不能被表象迷惑,坚定不移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受普世价值观的影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凝魂聚气,早日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9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篇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自觉;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5)01-0035-04

理论自觉有着深刻的哲学意蕴,它强调理论创新和理论建设,重点在于理论对于实践的批判和指导。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已有初步成效,同时,学术界也就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研究。因应时代课题,党的十凝练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党理论创新方面的又一重大成果,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凸显了我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自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央针对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以及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变化而作出的理论回应

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央针对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以及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变化而作出的理论回应。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时期,深刻的社会转型给中国社会方方面面都带来巨大的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这些都使得人们的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日益多样化,也使得人们的思想意识日益多样化,最终也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价值观的激烈碰撞。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如今,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开放的不断扩大,人们的价值标准、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价值选择越来越多元化,人们的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往往相互碰撞、冲突,从而出现价值观念混乱的局面。

另外,在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当今世界,西方的价值观念通过多种便捷渠道流入我国,并得到了广泛传播,有的甚至泛滥成灾。西方极力宣扬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念,标榜西方的价值观念是人类社会价值追求的最高点,人类的价值观念在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人权面前终结了。这种观点本不值一驳,因资本主义只不过是人类发展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而已,人类将永续发展,人类的价值追求也同样永续下去。然而,由于披着虚伪的外衣,西方宣扬的这种荒谬、不切实际的观点在我国却有一定的市场,这些价值观念的泛滥进一步加剧了价值观念混乱的局面。

价值观念多元化尤其是价值观念混乱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带来巨大挑战。因价值观念混乱容易导致人们的信仰危机,最终会导致社会失序。顺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形成价值共识,需要全社会凝练、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观,并以其作为社会主导价值观来引领、整合其他形形的价值观念。我国正处在快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价值观分化、多元化的现实迫切要求我们积极凝练、培育并践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我国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党的十在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同时,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并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方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凝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央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现状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党中央针对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现实而作出的理论回应,是发挥党的理论自觉性而取得的又一重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着眼于防范社会风险,实现社会的意识形态控制的理论思考

意识形态控制是最终实现社会控制的重要途径。“社会控制”一词是1901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其著作《社会控制》中首次使用的,广义的解释是指社会控制主体依据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管制和指导,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协调的过程,狭义的解释是指对各种越轨行为、尤其是犯罪行为的制约与惩罚。本文主要采用广义的社会控制概念。

罗斯认为,社会控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对情感的控制、对意志的控制、对判断的控制。对判断的控制包括运用启发、社会评价等形式控制社会成员的判断力。这三方面的控制可以说就是一种文化控制,其对象主要是社会个体的情感、意志、判断等社会心理因素。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内在核心。为维护既得利益,为维持有利于其统治的社会秩序,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和集团总是要千方百计地对社会大众进行思想诱导,向他们灌输有利于传递其权威和合法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使他们处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氛围中。通过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渗透、对信息的选择、对社会事件做出带倾向性的价值判断,统治集团就这样利用其掌握的统治机器不断向社会成员灌输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长时间、大规模的意识形态灌输会对社会成员的社会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并在潜移默化中对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导向作用,使他们形成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在极端情况下还会产生“催眠效果”,造成社会成员的“集体无意识”,这就是意识形态控制。列宁曾形象地指出:“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刽子手的任务是镇压被压迫者的反抗和暴乱。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苦难和牺牲的前景,从而使他们顺从这种统治,使他们放弃革命行动,打消他们的革命热情,破坏他们的革命决心。”〔2〕在这里,刽子手的职能是指暴力控制,牧师的职能是指意识形态控制。阿尔都塞则认为阶级社会存在两种国家机器:压迫性的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他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求将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再生产出来,还要求将劳动者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顺从态度再生产出来。〔3〕意识形态具有给政治行为提供“合法性”依据的功能,它通过合法性论证影响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使他们认同既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系统和社会秩序,从而自觉自愿地接受、服从统治阶级的控制和管理。正如马克斯・韦伯所指出的:“任何统治都企图唤起并维持对它的‘合法性’的信仰。”〔4〕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则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实现社会的意识形态控制,要求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不被攻击、动摇、消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进而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而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则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凝练、培育、践行蕴含在它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硬核”。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化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基础深厚、社会层面广泛的“社会共识”。

当代社会风险理论家把社会风险的发生局限在生态、生产、科技应用领域,事实上,意识形态领域的尖锐冲突和矛盾同样给社会的有序发展带来风险。前苏联的崩溃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例。在前苏联崩溃、苏联共产党失去政权之前,各种带有颠覆性的西方价值观念、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长期泛滥,并逐渐占据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使得马克思主义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控制力日渐式微和衰弱,从而使得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发生了混乱,最终导致了人的信仰混乱,苏联人们的信仰大厦崩塌了。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前苏联共产党没有做到自觉、自醒,最终被群众抛弃。

前苏联崩溃的教训是深刻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在意识形态斗争更加复杂化的今天,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自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应对西方推行西方价值观念全球性认同图谋而作出的理论决策

认同(identity)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首先提出。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5〕在当今的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致力于把西方的那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推行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致力于推进西方价值观念体系的全球性认同,其形式主要有两种:强制性认同和引诱性认同。

强制性认同是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强行把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纳入其价值观念体系,强制这些国家的人们接受并信奉它们。价值的强制性认同主要通过殖民化和市场化两种途径来实现。在全球化的早期阶段,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船坚炮利,对外推行野蛮的殖民统治。伴随着殖民统治的是西方资本的海外扩张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球性蔓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全球性扩散。在西方的殖民统治过程中,承载着西方价值观念的各种思潮汹涌澎湃,在西方殖民政府的推波助澜下,呈现铺天盖地之势,原有的土著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逐渐被边缘化甚至彻底消亡,从而西方的价值观念体系逐渐上升为主流。另外,西方国家还通过市场化手段强制其他国家和民族认同其价值观念体系。“世界市场”不仅仅是商品和资本的市场,而且是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市场。西方国家把自己的政治法律思想、价值理念、民主模式、制度模式、生活方式等编码在各种音像制品、软件、书籍中,出售给他国,于是,体现西方价值观念的各种思潮在这些国家逐渐酝酿、流行,西方的价值观念逐渐发展壮大,有些甚至成为主流。马克思恩格斯对价值认同的这种强制性质早有深刻而生动的论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及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征服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6〕

引诱性认同是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非强制的方式引诱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投入其价值体系的怀抱。在一些民族国家的意识增强以后,西方国家利用殖民化和市场化手段推行强制性价值认同的企图越来越难以得逞,于是,引诱性认同就成为当前的最主要的价值认同方式。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的政治、经济生活和丰富的文化生活本来就对后发展国家的人们具有迷惑力和吸引力,在此基础上,西方国家动用包括大众媒体在内的一切资源和手段把自己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价值理念强化,输出给这些后发展国家,在这些国家中掀起一股股以西方价值观念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思潮,把西方的价值观念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浸入这些后发展国家的人们的心中。今天,引诱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认同西方价值体系已成为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策略。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应对西方推行西方价值观念体系全球性认同图谋的理论举措。只有大力培育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其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才能有效应对各种西方价值观念的挑战和侵蚀。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让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硬核”,成为全社会的主导价值观。通过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社会就有了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能顺利推进、增强,敌对势力对我们进行意识形态颠覆的图谋就会被彻底粉碎。

〔参考文献〕

〔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2〕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8.

〔3〕〔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杨善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29-130.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篇7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4-0038-05

自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以来,学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综观这些成果,主要侧重于结构、特征与构建等方面,多在普遍性层面进行研究。由于西部民族地区有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历史传统、区域特点、民族文化、等因素,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上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必须以全新的视野来看待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构建。

一、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础性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使其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准则,内化为广大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外化为广大社会成员的行为自觉。它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深深根植于人类社会经济关系之中。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说,主观的东西必然会在现实生活和实践中找到物质的和利益的根源。“‘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作为一个人价值认知的基础,决定了价值主体对价值规范的认同与选择。当然,这里的利益,不仅限于物质的,而且也包括精神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等。只有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利益问题和利益矛盾解决好、整合好,使人民群众公正合理地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真心实意地支持、拥护、认同共产党的领导,真正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真心折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进入新世纪以来,西部民族地区进入了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效益最好,综合实力提高最为显著,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均衡、公共人力资本存量小、复合的族际地理区位和复合性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西部民族地区不论在经济总量、发展效益还是在人民生活提高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总数还占有很大的比例。2005年,西部民族地区(5个自治区及云、贵、青3省)8省区人均GDP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占全国的10%左右。2005年,西部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之比为3.6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3%。这种发展差距的存在,凸显出西部民族地区的弱势群体、行政管理、制度安排、利益诉求机制缺位等方面的问题。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把信仰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长期以来我们党能够得到老百姓的信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党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广大人民切实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因此,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切实享受良好的物质利益和良好的生存环境,这样才能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群众基础。

一要建构着眼于更加全面协调、长远持续、整体共同、和谐共进的整体和谐发展机制,不能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片面的经济增长不能自动带给人们普遍的幸福,经济增长必须和分配、社会价值目标相联系,否则就会带来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生态环境恶化、文化价值观念断裂等等问题。要克服过去计划中“经济重、社会轻”的失衡现象,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同时,增加社会事业投资。如果社会事业的投资少,社会病就多且重,老百姓对党的信任度就会减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难以想象。

二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可以创造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环境。反之,滥用自然,破坏自然,造成资源枯竭、森林减少、土地退化、水资源减少、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时,不但使民族的发展受阻,而且将难以生存。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区位、地形地势、自然资源、气候条件、水资源等是影响民族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自然环境要素,因此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实现民族与自然协调有序的良性的发展。

三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充分发挥矿产、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与多国接壤的区位特点,积极发展边境贸易,丰富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契机,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优势互补。在逐步提高民族的物质水平和其他生活基础的同时,注重提高民族的文化生活水平、政治生活水平和社会参与能力,不断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达到民族结构协调、民族素质优化。

二、协调各方利益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内在动力

应该说,随着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人们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度有很大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也有较大提升。但也应该说,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和改革中的某些举措不当,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城乡利益、地区利益、不同阶层的利益、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且有些矛盾还有扩大的趋势。特别是在西部民族地区,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日益拉大,这导致各利益群体的价值观发生分化,甚至造成对立和冲突,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归根结底,是要使广大群众认同它、自觉地践行它。这就需要我们党的工作和举措要切实有效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影响和引导广大群众认同并自觉践行。

一是政府要着力建构公正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缩小三大差距,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利益决定人们的感情和体验,也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认同主体获

得相同的感受和体验,产生共鸣,进而才会发展成为改造社会、推动实践的激情。因此,政府要以社会公正为核心理念,推出一系列公正合理的利益政策。坚持机会平等原则,摒弃先赋性因素如户籍、财富、身份、民族等不公正因素的影响,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每个社会成员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条件,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从而拓展自由创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坚持分配正义原则。除了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分配等原则外,要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对收入再分配进行科学调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减少贫困和低收人群体,逐步解决地区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建立以中等收入人群为主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分配结构。只有建构这样的政策性利益机制,才能在缩小三大差距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二是政府要着手建构利益分享机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极强的感召力。这里的“利益”指整个社会所拥有的共同利益,它并不是单纯地仅指“金钱”,它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多种形式的利益。利益分享是政府从公平正义的基点出发,着眼于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福利尤其是社会最底层的福利去制定政策或作出决策,从而使每个人都能从政府的决策和制度中获利。当然,这并不是说政府的任何决策或制度的推行,都要达致每个人的收益平衡。每个人的能力是有大小之分的,因而每个人的收益有大小和多寡之分就不可避免。这里的关键是每个人都能利用这个决策或制度凭借自身的能力获取自己的一份收益,都能从中获得自己的发展空间,那么他们就不会对这种尽力使每个人都获益的决策或制度表示不满。另外,政府对每个人这种收益的大小和多寡的状况并不是听之任之,而是在进行社会再分配时采取一些有利措施来弥补,以寻求一种全社会利益分配的平衡。缩短贫富差距、对弱势群体的利益、需要给予特别的关照,这便可在社会中树立起正义形象,从而产生极强的主导、引领、整合社会价值观的感召力。因此,西部民族地区要注重建立一个公平的分利机制,在法治的规范下,既避免权钱勾结,在市场理性的指引下,又避免仇富心理,同时制定有利于社会下层的政策和措施,并且还设法使他们在不利的情况下也能有所收益,每个人都会觉得有自我的发展和生存空间,每个人都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不包括失去了劳动能力的人群)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利益,那么人们就会发自内心地支持、拥护、认同共产党的领导,真正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真心折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三、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一种理论或价值体系要为人们所认同接受,除了理论本身的内在品质和物质利益对它的内在推动外,还离不开对它的宣传教育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需要先进阶级及其执政党的思想升华、理论概括、体系建构,而且需要广大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自觉意识。这就需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西部民族地区有50多个少数民族居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这就产生了西部民族地区人们的思想基础不同,进步起点不一,觉悟程度高低不等的状况。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西部民族地区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多变性和选择性进一步增强。这种局面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必然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以地缘优势为依托,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

“大众化”的本质在于宣传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即针对群众的文化水平、理解程度和思维方式,采用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的语言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西部民族地区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形式各异的民俗。为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就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用大众的语言、具体的事例、艺术的形式等群众所熟悉、所欢迎的方式来宣传理论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

一是宣传教育内容民族化,即寻求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契合点,将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利益的价值共识,但由于西部地区是诸多民族杂居在一起,文化的多样化和差异性比较突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一方面有利于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吸引,取长补短,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又会导致民族之间的排斥和冲突,甚至会产生民族矛盾和问题。因此,西部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必须寻求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契合点,整合西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明辨优劣,去粗取精,将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使其贴近生活、打动人心。

二是宣传教育语言通俗化,即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代替艰深晦涩的理论文字,用简明扼要的观点代替逻辑的思辨。彻底摒弃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式、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生硬呆板的叙述方式,采取民间话语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体现的精神深刻感染群众,所凝聚的价值理念渗透到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之中。要注重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践,做到把个人的事业发展、道德提升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统一起来。要结合时代的变化,注重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寓教于事。如采用黑板报、宣传栏、有线广播、红歌、快板、舞蹈等形式,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理。从具体收入的增加,平均寿命的延长,住房、家具、通讯、医疗、教育、交通、社保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条件改善说起,从实际生活所发生的巨大进步中挑选事例进行宣讲,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力。

三是宣传教育形式艺术化,即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西部民族地区民间艺术丰富多彩,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文学、美术、电影、电视等等都是最受群众欢迎、最易于被群众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形式。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要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这些有效形式,寓教于民族化、特色化、生活化之中。通过优秀文艺作品所体现的理想观、价值观、荣辱观,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容,引导并影响人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多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文艺作品,讴歌那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实践和典型人物,弘扬社会正气,使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通过开展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

化、村落文化等形式让广大人民群众经常欣赏,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力。

四是宣传教育过程步骤化,即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广大偏远地区的农牧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传统的思维观念和文化心理较深,因而要采用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宣传,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以广大干部、青少年为重点,并通过他们带领和影响更多的群众,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地深入人心。

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举措

西部民族地区大都具有浓郁的,除壮族、苗族等未形成民族标志性宗教,信仰比较淡而杂以外,其他的少数民族基本上是全民信仰某一教。宗教与这些民族的社会生活方式融为一体。不仅支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宗教组织和宗教礼俗也支配或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家庭婚姻、人际关系和生老病死等各个方面。宗教的存在,一方面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群众中的确立和巩固;另一方面,宗教中的部分习俗观念又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悖的。因此,如何让当地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其中的危害,并加以正确引导,这是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又一要务。

一要善于引导信教群众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任何一个社会的宗教,都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它所处的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含糊。我国各宗教都具有爱国的传统,如佛教倡导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坚持的“济世利人,护国爱民”,伊斯兰教提倡的“爱国是伊玛尼的一部分”,天主教宣传的“爱国爱教都是天主的诫命”,基督教强调的“一个好基督徒应该是一个好公民,爱自己的祖国是一个基督徒的本分”等等。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要善于引导信教群众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这一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引导信教群众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对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心。

二要努力发掘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宗教思想文化博大精深,但也需要用现代社会的视角重新加以审视,取其精华。从根本上说,宗教教义、宗教学说是关于人生及世界观的阐释,它始终把社会公正、扶危济困、抑恶扬善作为信条和理想,如佛教强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讲“慈爱和同、济世度人”,基督教讲“荣神益人、善言善行”,天主教讲“众生博爱”,伊斯兰教讲“和平顺从”等等。宗教这种普遍劝善的社会教化功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倡的民族精神、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是相一致的。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要积极挖掘弘扬宗教的积极因素,提倡和鼓励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使宗教教义、教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合拍相通。通过弘扬宗教的传统美德,向人们宣传爱心、慈善、功德、智慧等等,在提高信徒的道德水准的同时,引导宗教道德规范同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水准殊途同归,并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对宗教中所阐扬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抵触的部分观念,既不能压制,也不能禁止,而是要用先进文化的魅力来吸引。要结合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积极扬弃旧文化,在吸纳旧文化的优点之后积极创新。比如,近几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印象刘三姐》、云南省的《云南映象》等大型原生态歌舞将民族文化的魅力演绎得淋漓尽致,得到广泛认可。在多元信仰长期和谐共生的环境中,让人民群众自己去选择,哪种是科学的、哪种是非科学的,哪种是理性的、哪种是非理性的,哪种是先进的、哪种是落后的,让他们在实践中作出选择,最终认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要真正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每个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信教的公民与不信教的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政府根据国家的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对宗教方面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和行为,以及社会公共活动涉及宗教界权益的关系和行为依法进行行政管理,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确保宗教活动规范有序的进行,特别是要通过依法管理来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这是我们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这一政策,信教群众的才能得到尊重和保护,精神生活才能得以满足,心情才能舒畅,更重要的是他们才会更加拥护党的领导,真正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使他们由来世升天国的幻想心理转化为今世建设幸福天堂的真实愿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答记者问: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民族工作[EB/OL].http://www,people.省略,2007-06-19.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篇8

一、闽西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闽西红色文化,是指在革命战争时代,闽西人民在中共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闽西革命根据地斗争的过程中,创造发展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对闽西红色文化的内涵,许多学者曾作过概况性的表述,被普遍接受的表述为:坚定信念、执政为民、艰苦卓绝、百折不挠、求真务实。闽西红色文化包括两种教育资源,一种是物质资源,通过实物化、图像化来展现历史,如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纪念碑等;另一种是精神资源,即物质资源、革命事迹背后的所蕴含的意义。对龙岩学院来说,“红”一是指以闽西革命老区精神、老区作风、老区传统为内涵,以古田会议精神为核心的红色资源。二是指育“红”人,即德育为先,培养具有闽西精神特质的高素质人才。红色文化正被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效用,成为构建闽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影响因素。国际上各类文化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并存,国内因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意识形态也出现了多元多样多变,在此新态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犹如黑暗中的指南针,指明了我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系到民族的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更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基调。任何现实的价值体系总是包容历史文化发展的积淀,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例外,其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文化涵养,包括红色文化。因此,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在闽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闽西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闽西红色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着中华儿女自力更生、开拓进取。闽西红色文化代表着革命战争时期闽西革命根据地上最先进的社会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当代最先进的社会价值观,两者在内在上有着完美的契合。

(一)信念坚定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反映出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夙愿。在中国革命史上,闽西人民谱写了重要的篇章。从闽西第一支党组织的建立,到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五次反“围剿”战争,从古田会议到红军长征第一步,从长征途中的英勇奋战到革命的胜利,闽西人民一如既往的支持革命,坚定的相信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中国人民一定会迎来日出。他们最终取得了解放祖国的伟大胜利,也铸就了信念坚定、追求国家民主富强的革命精神。这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闽西子女,也是当代闽西人民为创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华民族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力量。

(二)执政为民与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反映出人民对良好社会风序的向往和追求。在闽西的革命实践过程中,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处处为人民着想,提出了“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宗旨,这种执政为民的思想一直闪耀在闽西大地上。他在指导闽西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始终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方针,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这种执政为民的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追求的,当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执政,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和追求自由平等的权利,不断推进我国的法治工作,促进法治社会的形成。

(三)艰苦卓绝、百折不挠、求真务实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所追求的道德要求,是对每个社会公民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当年闽西人民在闽西苏区全境沦陷之际,面对的疯狂报复,以一腔爱国热情,与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开辟了大片的游击根据地,保住了革命的旗帜。而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教条化、不务实的错误倾向,与其作坚决的抵制和斗争,在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探索中写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才溪乡调查》等名作,鲜明的表达了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根本观点。闽西人民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深深的反映了其爱国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爱国、诚信是一脉相承的。

三、闽西红色文化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充分开发红色文化这一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资源,深入挖掘闽西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释放其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中的效应。闽西大学生构建价值观时,红色文化便成为必不可缺的重要来源,龙岩学院充分发挥“红”的优势,强化红色文化育人功能。

(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汲取古田会议精神养分

用好用足用活闽西红色教育资源,努力把它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优秀优质资源。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增创红色资源育人优势,积极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实践,革命旧址设立了“龙岩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场教学点”,把沉闷的思政课堂搬到生动的革命旧址,让学生体验中感受立体的、鲜活的历史,红色文化的浸润在体验中蔓延。学校把闽西红色文化方向确立为海西课题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鼓励青年教师深入研究闽西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同时将红色资源融入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红土地”采风、闽西口述史采编等活动,并把文档汇编成册。持续打造“红土书香”品牌,编辑出版了《红土书苑》丛书2部,编写《中央苏区妇女运动史》、《大学生村官案例与教学》等校本教材,充分发挥古田会议精神的育人功效。通过“放飞梦想,激扬青春”古田红色文化之旅、“新古田再出发,我为古田代言”主题班会、“红土情、抗战情”朗诵大赛等活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用古田精神激励学生。

(二)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突出红色氛围

开展“品味红色经典,探索闽西对中国革命贡献”、“传承闽西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等校园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情趣,将红色文化带入校园、走近学生,用红色文化熏陶学生素养。组织学生观看红色文化电影、电视剧,阅读红色书籍,让同学们更进一步了解了闽西红土知识,全面提升了思想素养。同时,在网络上通过热门微博话题榜#走进闽西红色文化,我们一起分享#掀起了一股“红色闽西热潮”。开展“情牵才溪、心系红土”、“探访前辈心声、感受红军魂”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三)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体现红的特色

学校根据校园红色有形文化整体规划设计,在校园设立校史浮雕,生动阐述了龙岩学院发展历史。设立了“红色文化长廊”、“红旗碑”,将闽西革命历史、诗词等刻于其上。开设“闽西苏区教育陈列馆”全面展示闽西苏区的发展历程。在校图书馆设置了“闽西名人资料特藏室”,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氛围。确定“厚于德,敏于学”的校训,体现了龙岩学院办学的优良传统和“红”的特色。

(四)在新媒体上拓宽思政教育覆盖面

龙岩学院以网络为载体,建立了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红土地视点”,在网站中精心设置了红土情怀、闽西革命史、红土地视频等栏目。依托新媒体资源,把闽西红色文化相关视频制作上网,并组织学生点击观看,实现了网上教育资源共享,不断增强以古田会议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网上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通过学生微服务联动中心微博、微信等平台,开设#走进闽西红色文化#和#红色微博接力#等微博话题、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多方位的进行宣传教育。(五)在社会实践中突出爱国爱乡爱校教育龙岩学院建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旧址、才溪乡调查旧址、东肖镇后田暴动陈列馆、古田会议旧址、闽西历史博物馆、邓子恢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龙岩老区红色资源成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第二课堂。每年举办“红色闽西行”,学校通过新生军训和国庆节、青年节、“九•一八”、“一二•九”等重大节庆日或纪念日,组织学生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纪念先烈、缅怀历史,不断加强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报效祖国。举办走访革命基点村,探寻革命前辈心声活动,通过走访基点村,访谈“五老”,通过口述、视频等材料的整理,形成教育题材。长期以来,龙岩学院育人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汲取“坚定信念、执政为民、艰苦卓绝、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红色文化精髓,以红色资源为载体,开展“责任自强,青想”工程。积极搭建理想信念教育平台,丰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式,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红色资源生动、具体、形象等特点,开展“爱我中华,青春有为”工程建设,引领大学生从闽西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历史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从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中感受到强烈的精神震撼,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中获得深刻的精神启迪,激发学生爱国爱乡爱校的热情。

[参考文献]

[1]辛锐.浅析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开发[J].人民论坛,2013,(11).

[2]于安龙,刘文佳.论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教育评论,2014,(10).

[3]李飞,李涛.红色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高教学刊,2015,(13).

[4]安东岩.从核心价值观的视角看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构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6).

[5]陈俊.红色文化引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分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7).

[6]吕涛.红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9).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篇9

然而,西方普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它的内容具有抽象性、欺骗性,甚至具有攻击和侵略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为,普世价值观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价值观,无论哪个国家、民族、群体,都应该遵守;认为普世价值观是永恒不变的,不论何时何地,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受到国家、民族等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很明显,这样的价值观的不存在的。因为价值观属于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是由其所处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同一人对不同事物的看法也不同,即使是看待同一事物也会不同。并且文化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随着时间的发展,价值观也可能发生变化。现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倡导的普世价值观已经和过去最初始的普世价值观大相径庭,虽然字面上没有多大变动。刚开始的普世价值观确实宣扬民主、公平等,但现在早已被篡改,更加倾向于强权文化、侵略文化,成为控制别国的思想工具,利用普世价值分化别国,最终同化别国的思想文化,实现控制别国的终极目的。

二、二者的阶级属性不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是分属于两种不同体系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西方普世价值观是属于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通常来说,核心价值体系是有着明确的阶级性和价值取向的,统治阶级通过大力宣扬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就是强调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因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为最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就是要求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与之截然相反,西方普世价值观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把人抽象化,用共同的人性代替每个人的特性,看似抛弃了意识形态的不同,实际上具有很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和阶级性。普世价值观是全心全意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他们倡导的所谓的民主、平等、自由,转化为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利用其对其他国家和人民进行渗透,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别国“西化”,以“人权”至高无上,打压“国权”,最终实现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霸权地位。

三、二者的倡导价值不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和倡导的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要以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价值作为我们价值评判的标准,它内在的包含了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以社会价值的实现为前提的。因此,任何公民都要把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国家、社会发展进步了,我们个人的发展才能有保障,反之则个人利益也无法保障。此外,集体主义也是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正因为集体主义,我们不畏艰辛,不懈奋斗,攻克艰难万险,不断夺取新胜利,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乃至实现我们的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这是我们民族的基石,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充分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篇10

一、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四个目标是各个国家追求的理想状态,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都提出了高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广西有着悠久的民俗传统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虽地处西南边疆,民族种类众多,经济发展落后,但当地的人民社会矛盾较少,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除此之外,广西的自然风光十分秀美,山水文化驰名中外,遭受的破坏较少,较好的维持了景观原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西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文明、和谐理念。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理念,主要体现在当地的农耕文化上。广西隶属亚热带地区,当地少数民族是典型的农耕民族,这与游牧民族或者渔猎民族不同,这种相对固定区域内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更理解与大自然之间密切相连、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这种和谐理念可以从广西各类艺术形式中可以发掘出来,比如桂林的山水石刻、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和刘山姐为代表的山歌文化等等都是对此最真实的写照,展现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审美追求和对人生的执着热爱,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团结友爱的群体意识和和谐共处的文化精神。

二、广西传统优秀文化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例如壮族的铜鼓和山花壁画,在世界上久负盛名。“三月三”歌节独具特色,“印象刘三姐”等歌舞类节目也闻名遐迩,走向全国。这些传统文化既创造了精神文明,也开发了物质文明。以广西“三月三”歌节为例,农历三月三在广西的南宁、柳州、百色、河池、崇左、来宾、钦州、防城港等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米饭,染彩蛋,杀鸡宰鸭,喝酒庆贺。从1996年起,贵港市率先把“三月三”歌节办成了“三月三”艺术节,2014年“壮族三月三”成为广西的法定节日,提高了规格,扩大了规模,丰富了歌节的内容。这既体现了民族特色,又尊重了各族人民。

在民歌节中,以传统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活跃了商品贸易,促进了经济发展,满足了当地群众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此外,通过民歌节,使得民间的传统文化活动升华到国家艺术的高度,使世界各民族文化得到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可以从中互相借鉴、吸收经验。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各族人民在形式上、心理上凝聚为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国家民族或政治民族形式的形成,增强中华民族意识。这于无形之间也增强了民众的爱国心。

三、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

文化具有传承性。广西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广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广西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

文化也具有创新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间的封闭状态也逐渐被打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已是势不可挡。当各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频繁越密切,民族传统文化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进行不断改革,才能更加贴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才能紧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潮流不断向前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距今已有一定的时间距离。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总是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特点,而与现代优秀文明存在差异。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应搜西安祛除陈旧的,过时的,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东西。同时加入反映现代,乐于为现代人接受的东西。这是因为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是为了满足现代人需要,为现代人服务的,要坚持时代性原则反对复古主义。广西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在全球多元文化竞争中得以生存,就应当不断地进行创新并转变过去旧的发展方式,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发展对策,更紧密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化必须始终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要适合当今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归宿点。当然,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也应注意保持其民族传统特色的东西,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使民族传统文化保持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总而言之,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地人民精神和思想的集中体现,包含了当地人民对情感生活和现实环境的人生思考和智慧凝结,对当地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形成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对当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意义。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因此重视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它的正功能,让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篇11

[文章编号] 1671- 5918( 2017) 14- 0060- 04

[本刊网址] http://hbxb.net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影响日益扩大,其强弱依靠的不仅是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还有国人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文化心理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反映。国人的文化心理既反映了国家民族的兴衰,同时也呈现出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十八大以来,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谈及“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信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落实和践行。高校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厘清近代以来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演变,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演变与文化自信的提出

(一)鸦片战争以来,国人文化心理与文化信心的变迁

文化心理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一般来说,国家富强昌盛,国人会产生优越,甚至傲慢的文化心理;反之,国家衰败落后,则会衍生自卑自贱的心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心理演变大致呈“V”型曲线变化。

1.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自大虚骄一反思批判

(l)鸦片战争前的自闭自傲心态。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曾长期居于领先地位,汉唐时期雄风应飒,四夷宾服;宋元朝代商业繁荣,经济发达;明朝初期郑和赴西洋,名标青史。大清康乾盛世,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首位。繁荣富强,“万国朝拜”的历史记忆,及全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鸦片战争前上至皇室达官,下至社会百姓,都荡漾着一种唯我独尊的优越感和傲慢心理。

(2)洋务运动中的矛盾协和心态。鸦片战争后,面对欧洲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中国人即使再愚昧保守,也不得不承认西方的军事技术力量远胜于中国。“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的提出,为封闭保守、狂妄自大的文化观念打开了缺口。但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承认西方帝国主义有可取之处,另一方面又认定其与华夏民族仍有天壤之别。“夷”不仅是用?Z习惯,而且透视着当时中国人仍以上国自居,蔑视外邦的自傲心态。

(3)甲午战争后的质疑批判心态。洋务运动三十年轰轰烈烈的自强改革,在甲午战争中不堪一击,给全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震撼。梁启超曾言:“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甲午战败使得中国人引西学的关注点从器物转移到制度上。维新派知识分子率先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宣扬西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思想,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极大地挫伤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体系。

(4)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厌弃心理:以“民主”、“科学”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全面批判和彻底改造传统文化的呼声达到顶峰。1919年1月,陈独秀旗帜鲜明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可见,新文化运动时期,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鄙弃是彻底的,对西方文化的鼓吹是前所未有的。

2.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冷静反思一封闭自守

(1)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积极平和心态。1951年9月,在北京、天津高校教师学习会上,周恩来提出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否定甚至摧毁封建旧思想旧文化,在当时是需要的。但如今,我们对历史应有重新的认识。“比如,奴隶反对奴隶主,农民反对封建主,我们民族抵抗外来侵略,这些革命传统,都是很宝贵的,这方面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发扬”。可见,民族的解放使得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心理态度开始由全盘否定转向积极平和。

(2)大跃进时期的高度自我认同心态。五千年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让中国人自然而然生出一种文明优越感,导致在对待其他民族优秀文明发展成果时,容易丧失理性思考和客观态度。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不仅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这一伟大的胜利,重新点燃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明优越感。面对西方国家工业发展探索出来的社会经济政治规律不以为然,天真地以为通过一场“大跃进运动”就能超上西方的成就。

(3)文革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心理。“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内“左”倾思想发展到极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思潮弥漫整个中国。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必须清除的“封建黑货”,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些具有进步和借鉴价值的理论原则,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和经营方式一概被斥为可恶的资本主义而简单否定;甚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建设经验,也被一一扭曲。可见,当时国民愚昧、无知,历史虚无的文化心态。

3.改革开放至现今:自卑盲目一理性自尊

(1)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自信心态。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为国人重新认识中华民族文化营造了良性的社会环境。“亚洲四小龙”的迅速崛起,让中国人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可以有相互融通发展的地方。此后,从80年代兴起的国学热,到四大名著翻拍成电视剧,再到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开播,表明中国人又开始重新思考中国的民族文化。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让国人逐渐还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2)市场经济时期的自卑心态。市场经济时期,政府注重民生,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质高精美的产品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国人崇洋心理出现。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假冒洋牌洋名,直接反映了中国民众对自身文化的自卑。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在社会生活中引发了一些文明失范现象.如诚信危机、道德冷漠、生态破坏、食品安全等,导致国人精神空虚、迷茫,缺乏坚定的理想信仰和文化自信。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文化理性自尊心理。近几年来,不管在国际政治舞台还是国内政治会议上,多次指出要增强国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此外,代表中华文化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林立,一些传统佳节被列为法定节日等,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尊自信。

(二)文化自信的提出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状况,不仅现实地反映其文化发展的进程和态势,而且深刻影响着国家走向强盛的底气和骨气。当前,世界各国竞争状况极为复杂,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量输出本国的思想文化,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价值观鱼龙混杂,极大地冲击了国人的思想价值体系,导致部分社会成员思想价值观领域混乱。因此,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重要关键时期,国人对主流价值观、理想信仰、道德法律和共同信念的关注尤为强烈。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无处不在,软实力的竞争和价值观的较量无时不有。不少国家鼓吹自己价值观的普世意义,着力文化体系建设,竭力抢占价值观的制高点,意图掌控文化中心话语权。因此,文化自信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和人民群众对本国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本国文化生命力的敬畏与信仰。”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一直是关注的热点论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就提出了中国发展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会见外方代表时谈及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称其本质上是中华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上,更是深刻鲜明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此刻,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被确立下来。

二、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一)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

“任何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植根于本国的文化土壤中,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扎根干中国文化之中。首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传统文化是国人文化心理和思想体系的基础,为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精华。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红色革命文化的精度凝练。今天我们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根到底是对红色革命文化中蕴含的关于人民的立场、价值思想观念、精神理想风貌的高度凝练、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再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支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时下社会的主流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产生的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治国理政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落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核心价值观就是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核心价值观为创新传统文化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理念、文化心理支撑;另一方面,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承继传统民族文化开辟了路径,拓宽了畛域。红色革命文化蕴含的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自强不息的理想信念和爱好和平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与核心价值观宣扬的理念内蕴是根本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是中华民族革命精神在改革新时期的继承和传播,是红色革命文化在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践行。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先进文化的具体贯彻。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核心,体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发展历史趋势及人民群众价值理想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具体呈现。

(三)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致的

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性质都由其内含的价值观念决定,价值观培育、彰显文化体系的魅力,同时也规约、引导文化体系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承、发展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依循,也是面对世界各种文明创造和文化成果择善而纳的重要尺度。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离不开优秀文化的习染和陶冶。中华文化承载着中国的民族特性,历经千年历史发展的演变,内容丰富多彩,思想价值灿烂辉煌,是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文化滋养补给。因此,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一致的。落实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内涵,才能深入探索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文化世界,充分传承和弘扬积极向善的优秀中华民族文化。同理,只有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文文化自信,才能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文化自信?c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以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政治方向

任何社会,都共生着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然而,随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西方各种价值观念和后现代主义思潮不断涌人中国,在社会一定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等社会风气和思潮,不仅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甚至让部分国人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任危机。高校大学生思想价值观正从不成熟向成熟阶段过渡,无可避免受其影响。“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就会去占领。”因此,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以引领正确的政治方向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具体来说,我们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核心价值观思想基础,用革命红色文化丰富核心价值观精神内容,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巩固核心价值观理想信仰。

(二)推进文化认同以务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大众只有在思想上诚心认可了,在心理上广泛认同了,才会在生活中自觉遵守和践行。当今世界,全球资源流动加剧,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各国不同的文明、文化、价值观念不断交流、融合,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但同时也降低了民族文化的辨识度。尤其是消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此起彼伏,直接弱化了国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和认同。部分高校大学生政治思想立场摇摆不定,因此,推进文化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必要。一方面,对不同的文明、文化我们要有“取之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另一方面,我们要利用文化自信的先进理念和核心思想推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核心价值观只有以文化自信为根底,才有培育的思想基础;中华文化自信只有坚持核心价值观,才能保证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应对文化挑战以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社会环境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篇12

一、在纳西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性

中国有56个民族,纳西族只是其中一种,在纳西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复杂,主要表现在纳西族的历史跟其他民族不一样、文化与其他民族存在差异和信仰比较复杂。

(一)纳西族的文化心理的特殊

由于丽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丽江坝子四面环山,虽有金沙江,但不能用于航运,历史上只有一条茶马古道与外界相连,纳西族长期生活在相对独立、与外界联系较少的环境中,产生了与丽江其他民族不一样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一般观念比校保守,安于现状,往往希望保持平稳,不思变革,很难接受新事物,缺少创新精神。纳西族的共同心理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信、积极向上心的心态。纳西族是从寒冷的西北高原迁移到现在的集聚地――丽江,他们经过了一个长期而艰难的历程:一个从无到有,凭着勤劳的双手改天换地,从部落发展成为如今丽江的一个先进民族,并对周边的其他民族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与他们一起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尤其重要的是纳西族善于学习,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各种文明都能被纳西族消化并进行文化再造,以提升自己民族心理的内涵。这种正面、积极、主动、广泛的学习态度,开明开放,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心理,无不是积极向上对自己美好未来充满自信的印证和体现。

2、团结意识。纳西族人心里深深地印着:我是纳西儿女。由此产生很强的自尊和内聚力。在遇上困难和危机时,纳西族人就会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渡过一次次难关。

3、包容之心。纳西族在思想和行为方式上都表现出包容的心理特征。在文化心态上,在积极传承和保持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虚心向汉族、白族等其他民族学习,吸取精华,融会贯通,反过来影响其他民族。因此,纳西族虽然只有丽江五分之一的人口,却能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

4、含蓄厚道。纳西民族的性格比较沉稳、处事小心、含蓄内敛、厚道纯朴、对人比较友善。

(二)纳西族的特殊

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在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宗教在民族心理为其产生和发展奠定的文化基础上,通过与文化的融合而渗入民族心理,从而影响一个民族的心理。纳西族在中华民族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重视生命和对现实生活非常依恋的现实主义心理特征。纳西族对生命抱着一种积极、肯定、尊重的态度。由于对多种神灵的崇拜而导致的泛神思想,从而产生的“信而不笃”的宗教观,使纳西族并不把人的一生希望寄托在西方极乐世界和来生来世,他们重视活着这几十年的幸福和安宁,强调个人的努力奋斗、自强不息,对人生充满深深地热爱。纳西族很重视人生价值的追求,理性把握“生”的社会意义,坦然面对“死’。从而形成了顺应天命、热爱生活、珍惜现实拥有、自强不息的人生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纳西族心理特征的关系

党的十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从三个层面提出了三个目标:一是要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二是要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会;三是求要中国公民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思想道德意识和支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这个社会制度下的价值要求。从本质上看,纳西族集体传统文化心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致的。因此,从纳西族集体心理特征的角度出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可行的。在纳西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结合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和心理特征,可以取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价值

纳西族集体心理特征,是一代代纳西人相传的无数民族经验的总结,而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除了一定的生存基础外,更主要的是因为有着相应的纳西族社会结构作为纳西族心理特征的支撑。马克思主义是在总结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经过近百年的实践,已经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其实质是民族文化、集体心理传承和积累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理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这就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中华民族集体心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支撑下,一代代相传提供了重要保证。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对促进当地的社会进步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成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创立了思想。在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和平崛起相结合,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情相结合,实现中国梦等。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成果,作为不同历史时期的指导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真正起到了行动指南的作用。

在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看来,一个民族的集体心理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集体心理,也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不改初心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来加以概括,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为价值准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经过人们长期而艰辛的探索形成的集体心理,由少数群体的理想慢慢地转向共同心理的结果。一个人有了远大理想,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就有了奋斗的动力。国家和民族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就会团结在一起,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最终实现共同的社会目标。纳西族集体心理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本地区的社会发展,影响这个民族的思想和行动。现阶段,纳西族地区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打好精准扶贫这场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是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价值观

少数民族对于国家的认同和热爱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政治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政治现实问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国家认同心理意识社会遗传的体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非理性思维变成理性思维的一种创造过程。

纳西族自古以来就很爱国,主要表现在:一是纳西族非常热爱家乡。“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一个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爱的人,就谈不上什么爱国。爱自己的家乡就是爱国。二是纳西族非常热爱自己的语言。在受汉文化影响深远的今天,只要有两个纳西人在一起就会不由自主地讲纳西语,纳西父母教娃娃也是从学纳西语学起。没有纳西人这种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就不会有现在的东巴文化。

纳西是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人们熟知的《木府风云》就把纳西族的智慧和勇敢表现得淋漓尽致。丽江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娶个纳西婆,当得骡子驮。”人们不会忘记,纳西妇女背上大筐大筐的蔬菜和水果。纳西妇女的服饰上的星星和月亮,寓意是的披星戴月,也就是要起早贪黑地辛勤劳动。最值得一提的是:纳西人娶亲,新娘一到就直接系上围裙做饭招呼亲朋好友了。今天,在丽江各行各业工作的纳西人都非常爱岗敬业,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纳西是一个诚实守信的民族,是一个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民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纳西族逐步形成了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的民族心理。

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民族精神为依托,顺应时展,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崇高精神。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全人类营养,结合新的社会发展特点和时代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一栋老旧的普通民房,我们可以推倒重建。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重建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只能在原来建筑上加固装饰。同样的道理,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都不可能完全由外来文化重新塑造,而是以传统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为基础。因此,在纳西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把握好"文化心理适应"的问题,立足于对纳西族民族文化有益资源的挖掘,做到把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创新、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建设实践、民族文化凝聚功能的发挥相结合,唤醒和激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益的民族集体心理,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者单位:中共宁蒗县委党校)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篇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的本质体现”。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前,在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 ,高校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对高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陕西是教育大省,如何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地贯穿到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陕西大学生的行动指南,这是目前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和系统表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主义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价值目标,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代中国价值精神的凝结和精华,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规范的集中体现,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目标。正如同志所说:“青年代表未来,青年创造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引导大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自觉走在全社会的前列。

二、陕西黄帝文化和红色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内化为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真正达到入脑入心,就必须依托一定的思想教育载体。陕西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黄帝文化和以延安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红色文化,这种深厚的人文底蕴无疑可作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1.黄帝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以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

黄帝文化具有鲜明的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传承、借鉴和指导意义。我国著名史学家、西北大学名誉校长、清华大学暨西北大学教授张岂之先生在《高等教育与文化育人》一文中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分析了大学文化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指出:大学文化既要有世界视野,又要引导大学生热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陕西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其中“有一些具有唯一性、至高性和世界性”。如,黄帝陵在陕西黄陵县,从西汉开始,不同历史时期的中枢在这里祭祀人文初祖黄帝。[2]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前夕,同志亲撰祭黄帝陵文,呼吁中华各族人民紧密团结,抗击日本侵略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奋斗。可以说:黄帝陵作为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上看,具有至上性,同时也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这种凝聚作用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寻根”。因此,在高校学生中以黄帝文化为载体,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传承黄帝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红色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培养其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

近代以来,陕西也是革命发展风起云涌的地方,尤其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认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了一系列坚苦卓绝的斗争,形成了以延安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红色文化。延安精神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它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风范相结合而产生的。其内涵的表述有多种,但比较为大家所公认的表述是同志所总结的四方面,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所包括的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总体精神风貌。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在延安时代不同寻常的艰苦环境的挑战之下所激发出来的人类精神奇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一代人进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重要精神财富,是青年思想教育成功的典范。当前用这样的红色文化教育熏陶青年学生对于培养青年学生开展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三、充分发挥陕西地域资源优势,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深入挖掘陕西人文历史文化资源的育人作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

黄帝文化和红色文化是陕西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前者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根,后者是重要源流之一,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核,与其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因此,要进一步扩展黄帝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深入探讨其与中华现代文明的历史传承,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从而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方法论和思维角度。这对于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把陕西黄帝文化、红色文化作为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素材渗透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内容的设置,大而空的理论说教很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厌倦甚至反感情绪,不容易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因此,将既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丰富文化底蕴、又富于陕西地方文化特征的黄帝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入学生教材,通过开设一系列红色经典公共选修课课程,将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有效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红色经典活动长效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教材的生动性和吸引力,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有效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充分利用陕西人文历史资源,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体系

1.通过组织学生实地参观黄帝陵、开展寻祖拜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黄帝陵地处陕西中部黄陵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如今,每年的黄帝陵祭祀,表现了中华儿女的一种人文情怀和文化的认同,成为全国中华文明共同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也成为中华儿女传承历史文明、推动民族复兴的盛典。陕西高校可在每年的清明节、国庆节、中秋节等重大节假日组织广大同学赴黄帝陵开展祭祀活动,通过瞻仰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领略象征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宏大气魄,感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体会其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精神凝聚力的作用和价值。同时,不断创新活动方式,在开展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的同时,通过举办诗歌朗诵会、演讲会和誓师会等活动,引导广大同学把自身前途命运同祖国的伟大复兴有机结合起来,唤起他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和豪情壮志。

2.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和革命纪念地,开展特别“团日”、“党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宗旨意识和创业精神。延安是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创造了中国革命的辉煌,也留下伟人们的许多可贵足迹。延安也因此被国家确定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也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目前,延安有革命旧址351处,其中,枣园、杨家岭、凤凰山、王家坪等都是全国知名、青年学生耳熟能详的革命旧址和革命纪念地。组织大学生在这样的地方开展主题鲜明的“团日”活动和“党日”活动,举行入党宣誓仪式或重温入党誓词、共同诵读《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可以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甚至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可以针对相关专题有选择性地在这样的革命旧址和革命纪念地进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推动延安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军营、进农村、进社区,使延安精神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3.充分发挥黄帝文化、红色文化的感染力,着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源于一所大学发展历程中的先进文化积淀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结合,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3]因此,陕西高校在构建大学校园文化时,应充分吸收黄帝文化、红色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因子着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着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与红色文化氛围中孕育的延安精神的密切关联,使得光辉的历史与延续的现实成为学生思想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组织作用,积极开展以弘扬黄帝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单行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8

[2]张岂之. 高等教育与文化育人[N].《中国教育报》2012.12.6

[3]丁虎生. 高度重视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N].《光明日报》2005-03-23

作者简介: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