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实用13篇

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
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篇1

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中国家长面对传统与现代家教思想,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无奈。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西传统家庭教育从各个方面作以比较。

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中西家庭教育还是有诸多共同之处。它可以归纳于五点。

1、重视家庭教育。

2、家教应从小做起,及时施教。

3、父母在教育角色上的分工不同。父亲是孩子知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母亲则是孩子情感培育的主要承担者。

4、重视培养孩子热爱求知的习惯,重视阅读。

5、重视言传身教。

尽管如此,由于中西方地域的差异和各自文化的不同,使得中西传统家教在更多的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色。这大概涉及了十个方面。

1、教育倾向不同。

中国父母十分重视社会适应性的教化,他们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培养子女,外加各种品行于子女。西方父母更重视为子女提供一个可以与之抗争的成长环境,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子女身心的特征不断的调节、选择自己的培养观念和方式。

2、家庭教育价值观不同

中国家庭教育职能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家国同构的思维定向中,家庭教育被赋以直接的社会意义。西方家庭教育则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他们所强调的“博雅教育”是一种塑造心智的价值,一种与功利无关的价值。

3、家庭主体观与教育的相互性不同

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因袭着统治的模式,表现为家庭内部的权威,强调服从和尊重,重视外部控制。西方文明是以儿童为主体,更强调个人的奋斗,平等、民主并尊重个人权利。

4、教育的重心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所掌握的是生命与道德,十分重视生命、人伦,所以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历来以道德作为最高价值取向。西方文化所掌握的是知识,家庭对儿童主要是启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5、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注重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在教育上表现为将受教育者放在突出地位,强调个性的培养。

6、独立意识的培养

中国家长在教育上所持的价值是为升学而学习,子女全面发展的意识淡漠,使孩子诸多方面品质的发展与提高都没有机会。西方父母注重从小就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这样独立的个性使孩子走向社会时更注重个人的能力与奋斗。

7、情感教育与体罚

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爱的教育。中国家庭不善于表达爱,情感教育很薄弱。西方家庭中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表达父母对子女的赞赏,西方父母更注重个人素质与情感沟通,家庭主要围绕情感的构建与培育而展开。

8、教育方法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育,孩子们是接受学习。西方更强调孩子的“悟”。他们喜欢让孩子亲身厉行,去大自然中,去生活中探求知识。他们鼓励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参加社会实践。

9、理财教育

中国人的君子作风是淡泊名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维定式使中国父母根本没有理财教育的观念。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理财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分支。家长定期发给孩子一份固定基金,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还注重对金钱的基本品质的培养。

10、宗教思想与科学教育

虽然中国文化也是以宗教为开端的,但是在教育上我们更强调科学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与宗教相分离。西方的宗教传统直到近代乃至现代仍保留着强大的势力,它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家庭教育传统各有千秋,他们都是扎根于各自的传统文化土壤中的。

在这里我有几点建议,主要包含4个方面:

1、首先是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摒弃陈旧教育观念,跟上时展步伐。建立现代家庭教育的机制,实现家庭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家庭教育的服务体系,做到保障措施制度化;

2、确立家长在教育行为中的法制观念,解决好家庭教育中依法治教的问题,增强家庭教育的民主意识,尊重孩子,平等沟通,改变简单粗暴、压制体罚等不良作风;

3、树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把“教子做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利用亲情教育的优势,开展个性化教育,发展孩子个性,为国家培养各种有用之才。采取鼓励、引导、宽容的科学方法,耐心教育,不断提高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

4、紧跟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家庭教育思路,增强开放意识,提高家庭教育的适应性,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孩子学会学习和求知。

总之,中国的家庭教育和西方家庭教育有很大差异,各有优劣,我们应该祛除糟粕,取其精华。不失时机地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使教育世界化,各自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曾芝兰.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篇2

1.民国时期家庭教育思想趋向于实用、科学。

民国时期许多社会名流、学者专家结合国外的家庭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状况,对家庭教育进行了许多研究探讨,这些家庭教育传播者的活动及其思想形成了不小的合力,推动了该时期近代意义上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传播和发展。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整个社会对传统的教育思想逐步开展批判,促使更多的人们关注儿童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以此作为对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探讨的起点。显著的变化在于,改变了传统的“成人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思想,逐步形成了以“儿童本位”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教育思想。在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以儿童的心理特点作为基础,开展了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家庭教育活动。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家庭教育思想的转变中,国家加强了对家庭教育的立法,《推行家庭教育办法》、《推行家庭教育令》等许多政策法令先后,以国家立法的方式强化了家庭教育,将国家意识层面的家庭教育思想通过政策法令获得了有效的贯彻实施。总体而言,在杜威、威韦廉臣等人的影响下,民国时期家庭教育思想在其内容、方法上逐步趋向于实用、科学,而且家庭教育的可操作性大为提高,从而逐步形成了近代意义上的开放兼容、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新局面,对培养国民良好的品格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2.高度重视父母家庭教育的能力素质。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实施主体,任何家庭中父母的家庭教育能力素质,对家庭教育的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就像一个盲人无法教会别人辨别花花绿绿的颜色,一个聋者无法教会别人美妙的音乐。要取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实施主体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必备的家庭教育思想内涵、教育技巧。民国前期,能够明白家庭教育重要性及其技巧的人较少,大多数均按照个人的成见及其传统的习惯对子女实施所谓的“教育”,此种家庭教育以家长为中心,具有随意性、混乱性,导致家庭教育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西方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理论涌入中国后,中国许多有识之士和教育专家学者深刻批判了家庭教育中的各种弊病。基于对传统的借鉴、现实的反思、外国先进理念的汲取,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撰写了《怎样做父母》、《家庭教育》等书籍,力求通过这些书籍的普及提高父母的家庭教育能力素质。陈鹤琴的著作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让普通民众阅读起来感觉通俗易懂,成为该时期指导父母提高家庭教育能力素质的重要代表作品。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中提出,任何人在做父母之前就应该研究如何教养儿童的问题,在做父母之后也要加强研究,按照孩子生理心理特点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要认真研究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要不厌其烦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待人接物能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从“成人为中心”向“儿童本位”的转变。

父母在子女教育的过程中逐步从“成人为中心”转向“儿童本位”,是民国时期家庭教育思想的重要转变,是民国时期家庭教育获得进步的重要体现,是近代意义上家庭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的引进,以及基于对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的批判,近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思想逐步形成,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儿童本位”的思想,也就是更加尊重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力求让孩子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充满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陈鹤琴在其《家庭教育》一书中认为,孩子具有喜欢玩游戏、喜欢成功、好模仿、喜欢合群、好奇、喜欢称赞等特点。按照“儿童本位”的理念,结合孩子的特点,陈鹤琴提出了家庭教育的101条原则。比如,按照孩子“好游戏”的特点,提出了孩子需要有适合的伴侣、应开展游戏式教育法等原则。陈鹤琴提出,父母决不能以命令的方式教育子女,更不能经常打骂孩子,而是应该通过积极的语言暗示和激励孩子,让孩子高兴地、主动地去做好的事情,避免孩子对父母产生“怨恨”。儿童教育家张天麟的《中国母亲底书》中,对孩子的天赋和后天培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家庭教育补救措施。梁启超等人则提出,应按照孩子的爱好兴趣培养和塑造孩子各方面的素质。

4.按照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开展家庭教育。

由于儿童的发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在每一个阶段的特征各不相同,为此必须按照其阶段性的不同特征对儿童开展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家庭教育。民国时期,随着西方现代家庭教育思想的传入,生理、心理、教育等学科知识和相关的思想在我国教育界亦被人们广泛接受,中国学术界、教育界开始对儿童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分期开展教育问题予以重视。当时教育界著名人物张天麟、须养本、张以绳、徐松石等人均通过研究之后,提出了按照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开展家庭教育的具体主张。比如,徐松石在其著作《家庭教育与儿童》一书中提出,儿童的体质、情性、智性、社会等方面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征。徐松石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将儿童分为稚年期、幼年初期、幼年中期、幼年后期、少年前期、少年中期、少年后期七个不同的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的特征及其家庭教育的举措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家长们应按照儿童的每一个阶段的不同特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改变之前的完全凭借经验开展家庭教育的模式。上述这些家庭教育的思想,实际上体现的就是“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同时体现了一种追求科学的精神,认为必须结合孩子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心理差异开展不同内容、不同方法手段的家庭教育,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对待孩子、教育孩子。

5.注重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

自近代学制颁行之后,中国传统的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全面破产,家庭教育的许多职能也被新式学校教育取代,而对哪些内容属于家庭教育的范畴、哪些内容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人们在认识上也较为模糊。实际上,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系统化和进一步拓展延伸。民国时期许多具有先进理念和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已经明确看到了这点,进而提出家庭和学校之间要加强合作的思想主张,并引起公共层面上的重视,力求推动“家校合作”在政府教育结构之中的重要性,并采取计划予以具体实施。1905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如何实现“家校合作”的问题,众多的社会团体和教育机构也参与进来,在“家校合作”思想的影响之下,学校会定期、不定期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开展家访活动等,加强和家长的日常联系沟通,家长也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家校合作”的过程之中,实现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灵活、密切合作。

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篇3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同国家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是在长期家庭及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故其对人们家庭教育的质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介绍中美家庭教育方面的影视作品有很多,电影《喜福会》是由美国谭恩美的小说Joy Luck Club改编的,它讲述了4位移民美国的中国母亲与在美国长大的女儿间的冲突与和解过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是根据美国黑人投资家克里斯・加纳的自传改编的,电影讲述了克里斯在极度困难的生活中带着儿子走向成功的故事,其中克里斯对儿子的教育折射出了美式家庭教育。

二、中美思维方式简介

不同国家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中美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式思维方式被打上了传统东方文化的烙印,而美式思维方式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 (荣开明等,1989: 30)。从人类思维的整体看,思维方式具有时代特点、区域特点、社会特点和民族特点(连淑能,2002)。中美属于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民族特征,故而中美思维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整体上,中国属于东方大陆国家,其以小农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这种社会环境哺育出来的儒道佛思想注重整体和谐和纲常道德,讲求天人合一,注重挖掘人的悟性;而美国属西方海洋性国家,其经济依赖于工商业和航海业,古希腊哲学家们对其思维方式有重大影响,这形成了美国人重视竞争与创新,重视理性分析和逻辑判断,追求个人价值的思维方式。文献统计发现思维方式理论主要用于分析文学翻译、语篇分析、跨文化交际及教育教学等方面,鲜见用于分析家庭教育异同,本文将主要对该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三、思维方式对中美家庭教育的影响

受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中美两国的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而思维方式的差异又会对中美家庭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主要从思维方式角度来探究两电影中体现出的中美家庭教育的相同点及其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及教育目的上的差异。

3.1中美家庭教育相同点

3.1.1爱的主题

父母都教育孩子要爱自己,爱生活。在中国儒家思想中,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这些都是倡导爱人。虽然电影《喜福会》中妈妈们都曾有过痛苦的经历,她们都不愿将其告知女儿,都想让女儿们看到生活好的一面。传统美国文化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很早就提出了友爱的观点,他认为友爱应包括朋友间的爱,父子间的爱,异性之间以及人对自己的爱(林伟,1995:68)。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在一无所有时依然带儿子去教堂感恩,他时时不忘对儿子爱的教育。

3.1.2重视教育

家庭教育贯穿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部分中美父母都希望孩子幸福,父母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喜福会》中精美妈妈强制精美学钢琴,薇莉妈妈以女儿棋艺为傲,这都能体现出中国妈妈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向日托所阿姨表达对那里环境的不满,向儿子解释happyness的拼写,教育儿子听从内心的想法等,都是关心儿子教育、培养儿子观察力的体现。

3.2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3.2.1整体性与个体性:教育方法

中国思维方式带有明显整体性特征,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学家的“万物一体”,发展到两汉的宇宙论、魏晋玄学、佛教的本体论,直至宋明理学,有机整体性已成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大特征(连淑能,2002)。这种整体性的思维注重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就是中式家族本位思想,正如辜鸿铭(2001)所说“一个公民不是为他自身活着,而首先是为他的家庭活着”。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父母认为子女是自己的一切,子女的成就是家族的荣耀。在电影《喜福会》中,从林多与富家许亲时,林多妈妈对其全部的教育就是“不要丢了我们家的脸”;而林多也将女儿薇莉的下棋技艺作为炫耀的资本。正是因为这种注重家庭整体利益的思维使得中国母亲与在美国长大的女儿冲突不断,而当冲突出现时,母亲总认为自己是权威,她们往往通过批评子女或沉默来解决矛盾。在《喜福会》中,当精美不愿练琴时,素云就批评指责她;当薇莉不满母亲对人炫耀自己的棋艺时,林多亦是以沉默应对女儿的行为。

美式思维方式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较多依靠自由辩论发展而来,强调分殊和差异(丁素,1996:43)。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先哲们就倡导个性解放。美国《独立宣言》也明确规定:人人生而平等。

3.2.2内向性与外向性:教育内容

中国属于大陆性国家,在长期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影响下,中国人拥有较深的乡土观念,在思想上,中国人“唯圣、唯书、唯上”,却“不唯新”,他们推崇“书中自有换黄金屋,书中自由颜如玉”①,其十分重视智育的培养,注重内在修养。中国传统思维认为价值之源在于一己之心,因而重身心修养,重伦理道德,重三纲五常(连淑能,2002)。这种内内向性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好静求稳,注重内在德育。在中国,父母十分重视孩子智育、德育的培养,而在孩子体育及技育等方面关注较少。在电影《喜福会》中,精美妈妈经常给精美出一些天才儿童智力测试,而林多在发现薇莉有下棋天分后,便不再让薇莉做家务,虽然在此过程中母女多有冲突,这却体现了母亲对女儿智育培养的重视。在德育方面,从孩子出生之日起,父母就言传身教孩子应如何为人处世。林多在教育薇莉时,也告知她用“内在看不见的力量”,“万事要不露声色才会成功”(马云霞,2008),这体现出了传统中式内向思维。

美国家庭教育则受其外向型思维的影响。美国属于西方海洋性国家,其自古工商业及航海业较为发达。美国传统思维富于好奇和想象,倾向于探求新事物,在美国,父母在孩子德智体美劳发展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充分体现了美国人的“坦率、真挚、热情、自信、向上的外向性特征”(周莉芬,2012)。他会抽时间与孩子一起打篮球,平等地与儿子对话,当儿子遇到挫折时,他能积极鼓励儿子学会保护梦想。

3.2.3 伦理型与认知型:教育目标

中国儒家思想是建立在宗法伦理基础上的,这种伦理型的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着中国家庭教育目标。孔子主张“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②”,认为孝是仁爱之本,在《喜福会》中安美母亲割肉为母亲治病的场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式孝道思想。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③”,中国传统伦理型思维强调“反哺”,子女要回报父母,父母尚在世时,子女要尽可能处在父母周围。孔子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④”,强调礼制在中式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国父母十分注重对子女“礼”的教育,电影《喜福会》新年蟹宴场景中,大蟹应优先分给老者,这较好地展示了中国“长者为尊”的观念。

美国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古希腊哲学家们重视知识的获得及认知能力的培养,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而“哲理的探索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连淑能,2002),而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也认为“知识就是力量”。西方哲学还关注对自身的认识,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就体现了其对自身认知的探求,这种思维方式使得美国家庭教育的目标是“望子成人”,把子女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社会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 “社会人”(康燕茹,2008)。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时时刻刻注意培养儿子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当儿子感觉自己打篮球很差劲时,他告诉儿子“Don t ever let somebody tell you, you can’t do something, not even me”。

四、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凡事有利有弊,很难说中美家庭教育孰优孰劣。但家庭教育不仅会对影响孩子的成长,也会影响学校教育,甚至整个社会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质量要受到足够重视。鉴于篇幅有限,本文将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对中国家庭教育提几点建议。

首先,在教育方式上,中国父母要给子女更多自由,尊重孩子的选择。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要尽力寻求正面解决办法,与孩子常谈心。

其次,在教育内容上,中国父母应采纳“素质教育”方法,重视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会让孩子观察生活,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及待人接物能力。

第三,在教育目标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讲求孝道、仁爱及礼仪等,这都是一些良好的品质,要继续发扬,但同时中国父母也应给予孩子较多认知性教育,教育孩子认识自己,学会独立生存,适应社会。

第四,中国家长还应适时地学习周围及国外家庭教育模式的长处,倾听孩子内心的需求,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五、结语

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影响在两部电影《喜福会》与《当幸福来敲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文通过对两部电影具体现象的对比,分析了思维方式对两国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并得出了其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两种家庭教育模式都是两国根据实际情况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无所谓孰优孰劣,只能说两国家庭模式都有其优点,也有其需要改进的地方,只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使其更加完善,为孩子的成长营造更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篇4

一、当今中国家庭教育最突出的问题

坚定文化自信,不是要回避问题,而是要充满信心地去直面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之道。当今中国家庭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我看来,家庭的脆弱、衰落甚至崩溃是最为严重的危机。换句话说,就是有太多的家庭没有温暖,没有正常的生活,没有良好的关系,而当家不像家,父母不像父母,孩子就不可能像孩子。比如,902万留守儿童的家庭特别是36万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比如每年几百万离异的家庭,还有近半数家庭父教缺失等问题。

如果想把家庭教育的问题具体化,可以再来分析全国妇联2015年的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研报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儿童权利公约》是儿童保护的基本法律和文件。据调查,父母认真学习过这些儿童保护法律的不足一成。父母在互联网应用方面不具优势,坦承“孩子比我强”“孩子跟我不相上下”的超过六成。该调查同时发现,今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面临四大困难,一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占47.4%,二是“辅导孩子学习力不从心”占40%,三是“太忙,没时间教育孩子”占37.5%,四是“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占30.3%。据分析,农村的父母困难更多。

从以上问题和数据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启示呢?

中国家庭教育的问题根源或许可以总结为两大忽视,一是忽视家庭,二是忽视父母的教育素质。所谓忽视家庭,就是轰轰烈烈的家庭教育指导往往是把家庭变成第二课堂,把父母变成老师的助教,这是家庭教育学校化的结果。与此同时,社会上乃至一些政策也不利于家庭的稳固。近期上映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就是反映为了房子和生二胎而假离婚带来的真悲剧。关于这一点,我曾写过《家庭崩溃的最大受害者是未成年人》一文,发表在《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5)》。

所谓忽视父母的教育素质,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像今天这样需要学习,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甚至在积极接受新事物等多方面需要向孩子学习,但父母们的这种自觉学习的意识远远不够。父母靠什么教育孩子?不是靠学历、收入和社会地位,而是靠教育理念、方法和能力,这三个要素构成了父母的教育素质。显然,父母的教育素质不是先天获得的,必须依靠后天的自觉学习。因此,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就成为家庭教育指导的根本任务。

2016年11月,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等9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 年)》,部署了准确把握家庭教育核心内容、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水平、大力拓展家庭教育新媒体服务平台、深化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设等7个方面18项重点任务。这为直面和解决当代中国家庭教育问题指明了新的方向和着力点。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优秀的家庭教育思想应当传承

《孟子・离娄上》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意思就是,世界是由各国组成的,国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是由人组成的。孟子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的高度重视。

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总书记一席话为何激起千重浪?就是因为重视家庭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强大最持久最富有魅力的要素。

在商务印书馆2010年8月出版的《家哲学――西方人的盲点》一书里,作者笑思博士写道:“西方文明自始至终存在关于家庭的盲点和弱点,其中型团体文化的强大与家文化的薄弱一直互为因果,并且这种互为因果还使西方人对自己的家盲点和家弱点,迄今缺乏明确的意识、改善的动机。东亚文明家文化则很早便高度发达,使‘人家’(‘人家’在该书中常与‘神家’等并列使用,并非指‘别人’)成为秦汉式的天下政治之下,均衡地再生产着人自身及其文化的人类存在基本形式。”说得更为通俗一些:“西方人要家更多地是为了社会。孩子在家,被个人化、社会化。在家更是为了离家,生活更是为了工作,夜晚更是为了白天。对东亚人,则出外是为了家内。孩子在家,被家庭化。于是,出门更是为了回家,工作更是为了生活,白天更是为了夜晚。东西方,从这里开始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优秀的家庭教育思想应当传承呢?还是可以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句共识来说明,即出自《礼记・大学》的“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是富有逻辑性的,即只有修好身,才能齐家,而能够齐家,才能够治国平天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作为父母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够把家庭管理好,把孩子教育好,才能够为国家与天下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可能有人会感到疑惑,传统文化不就是旧文化吗?伟大的砸烂孔家店不是已经否定孔孟之道吗?我们难道要开历史的倒车吗?关于这一点,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郁教授的分析令人信服,他在2016年11期《博览群书》杂志发表《鲁迅:照亮民族遗产的思想者》一文认为,五四之后,《新青年》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并非民族的虚无主义,而是针对文化的凝固性发出的忧患之音。用张申府的观点说,新文化先驱者是“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在深层领域,乃对于文明的一次重新整理。鲁迅等人是站在世界文明的层面重新打量固有的文化遗存,就有了与传统士大夫不同的境界,给千年文脉注入新鲜的血液。1934年,鲁迅在为《引玉集》写下的后记中写道:“我已经确切地相信:将来的光明,必⒅っ魑颐遣坏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

由此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即今天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吸收家庭教育的营养,依然如鲁迅所说:“外不后于世界思潮,内弗失固有之血脉。”孙郁教授对此解释为:“在新文化的维度里审视固有的文明,才不至于进入封闭的循环中。”

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家庭教育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家庭建设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从徐少锦、陈延斌的《中国家训史》,翟博的《中国家训经典》、赵忠心的《家风正,子孙兴》等著述足以看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家规家训,如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南宋袁采的《袁氏世范》、清代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为最具代表性的家训经典。在我看来,进入现代社会,1925年修订完成的《钱氏家训》是继往开来的家训典范。

二是把做人放在家庭教育的核心位置。《论语》记载道:“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诚实可信,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孔子这番论述与其整体思想一致,即学会做人仁者爱人是第一位的,学习文化知识是第二位的。另外,在做人教育方面,还有如千古流传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流传甚广的家教故事,均可体现出育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三是追求更富有生机与灵性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绝非只有儒学,我赞同北师大陈建翔教授的观点,即博大精深的《道德经》也是伟大的教育著作。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关于水与赤子的比喻,关于不争与无为的赞美,关于强梁者不得其死的警告等等,构建了举世无双的教育理论体系,也成为家庭教育的巨大财富。

四是注重美育和文化熏陶。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并非只是《三字经》《弟子规》,也不限于四书五经,还应该包括魅力四射的文学艺术。如所说:“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很多人都有深切的体验,为什么陶醉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能是震撼于屈原的《离骚》,可能是惊叹于司马迁的《史记》,可能是难忘坡的“赤壁怀古”和“明月几时有”,可能是缠绵于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即使小小儿童,也可能酷爱《西游记》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也会喜欢形象优美的儿童唐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试想,做到以上四点,哪个中国家庭教育工作者不感到底气十足?哪个中国青少年心里不充满自豪?而这就是文化自信,这就是价值认同。

三、应该如何科学地看待和借鉴西方优秀的家庭教育

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洗礼,西方的文化与教育包括家庭教育自然有许多生机勃勃的部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至少以下三个方面,西方的教育思想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一,发现童年。文艺复兴的最大贡献是人的解放,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同时发现了儿童。如卢梭早在1757年即写出震惊世界的教育经典《爱弥儿》,他说:“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该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实际上,直到今天,是否了解儿童,是否尊重儿童,依然是家庭教育的首要问题。也可以说,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是最为重要的儿童观,也是全部儿童教育的根本使命。

第二,尊重儿童的权利。尊重儿童不是一句空话,而需要实实在在的法律政策保障。中国1990年签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并于1991年在本国颁布《未成年人保护法》,确认了儿童或未成年人拥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同时确立未成年人受到优先保护和特殊保护。

在尊重儿童权益方面,西方起步较早,做出许多积极的探索。我与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张美英主编的《当代未成年人法律译丛》介绍了德国、挪威、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6国的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其特点是规范而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更值得借鉴的是,瑞典颁布了《父亲法》,对家庭教育具有直接有力的推动作用。

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篇5

一、回族传统学前教育的形式及思想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回族学前教育思想的类型较为单一,家庭教育和寺院教育是主要的两种教育形式。这两种教育方式的随意性较大,内容零散,引导儿童“向善”和“学习”是古代教育的最终目的。

1、家庭教育

家庭自古以来便承担着教育的责任,回族也不例外。回族的家庭教育有两大主题:道德与宗教,这两大主题在教育过程中相互交融,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回族家庭学前教育常见的一种方式为讲故事。回族在形成过程中,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都生动体现了回民的精神品格。另一种教育方式为言传身教。回族作为忠实的穆斯林,必须遵守伊斯兰的戒律,如在伊斯兰教历九月进行斋戒,参加伊斯兰节日,“不食猪肉”等。家长自己在进行这些活动时,也会向孩子告诫这些行为的原因及由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从小形成民族意识。

2、寺院教育

回族的寺院教育起源于阿拉伯早期伊斯兰教寺院教育。寺院教育,就是将孩子送入清真寺学习《古兰经》的诵读。[1]信仰伊斯兰教是回族文化特征之一,清真寺不仅是他们生活的中心,而且也是伊斯兰文化在回族中代代相传的场所。早期的寺院教育以教授宗教知识为主要任务,由经师、阿訇为师,教授内容主要是《古兰经》内的一些基本宗教常识。但是,伊斯兰教刚传入中国时,“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没有专门培养伊斯兰教人才的学校,经师、阿訇或来自境外、或父传子授,满足不了以伊斯兰教为纽带的回回民族的需要”,[2]这种现状也不利于回族儿童在清真寺的学习。此问题得到真正解决是在明代嘉靖年间,陕西咸阳的伊斯兰经师胡登洲创立了经堂教育,才形成了正式的学习宗教知识的场所和形式。

二、西安回族当代学前教育的形式及思想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西安回族和汉族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其学前教育的形式与思想都发生了新变化。在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寺院教育之外,幼儿园教育发展起来,并逐渐在当代西安回族学前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教育仍承袭着传统作用,寺院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则发生了较大变化。

1、幼儿园教育

在当代社会,西安回族学前教育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建立了幼儿园。幼儿园教育逐渐成为回族学前幼儿教育体系的中心,并且日益受到回族家长的青睐。回族儿童就学的幼儿园中,又分为综合性幼儿园和专门的回族幼儿园,两种类型的幼儿园在教学内容与师资力量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别。根据笔者的实地调查,89.39%的回族家长认为有必要让孩子上幼儿园,接受专门的学前教育;6.06%的家长则认为没有必要让孩子上幼儿园;4.55%的调查对象选择弃权。根据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多数回族家长还是认可让孩子接受专门的学前教育,这说明家长重视孩子接受教育;而认为“没有必要”的家长或是由于其个人思想、或是经济基础原因导致孩子无法上幼儿园。因此,家长思想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西安回族学前教育的发展。(1)西安回族学前幼儿的就学状况。51.52%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入综合性幼儿园,28.79%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入回族幼儿园,只有小部分回族幼儿在家庭和清真寺接受教育。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和寺院教育已不是回族家长为孩子选择就读的主要形式,幼儿园成为家长的主要选择。上述现象可以反映出在西安聚居的回族发展到现在,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他们也乐于接受政府创办的综合性幼儿园。选择回族幼儿园的家长数量仅次于综合性幼儿园,说明在回、汉文化交往日益深入的今天,回族希望保存自身民族性的强烈愿望。总之,不管是回族幼儿园还是综合性幼儿园,回族家长的选择说明幼儿园教育已经成为回族学前教育体系的主体。(2)西安回族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中的学习内容。回族学前儿童入学的主要选择是综合性幼儿园和回族幼儿园,由于两种幼儿园性质不同,教授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根据表3所示,回族幼儿学习社会科学知识选项占65.15%,这说明回族儿童也会学习汉族幼儿园基本教学内容,包括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各方面能力。伊斯兰文化和儒家经典的学习,则反映出回族儿童所受的“双向培养”,说明回族儿童既要学习伊斯兰宗教文化,培养民族情感,同时也要学习传统道德知识和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

2、家庭教育

回族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随社会发展而逐渐淡化,反而显示出更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幼儿园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当代人才,那么家庭教育在回族则是培养“民族接班人”的方式之一。它兼具一般教育与宗教教育两种任务,是对回族儿童进行宗教传承的重要途径。(1)西安回族家长教育儿童的主要内容。与传统回族家庭教育内容相比,现代社会回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并无实质变化。家长所教授的回族宗教经典依然是回族历史上长期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可见,“回族重视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并将其放在本民族教育的核心位置上”。[3]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回族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回族社会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4]重视实践技能有助于让孩子从小养成勤奋、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3、西安回族学前教育的方式

(1)榜样示范型。这种教育类型包括言传和身教两种形式。回族有句谚语“父亲是儿子的镜子,儿子是父亲的影子”。[5]在生活中,家长的待人处事方式及其他一切行为细节,无形中都会成为孩子的学习对象。他们通过观察、模仿、学习,进而内化成自己的一整套人生理念和行为方式。所以,父母此时在教育儿童方面就扮演着重要角色。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回族家长很重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以期他们从小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2)民主教育型。这种教育类型包括表中奖励、宽容两种方式。“民主教育型”是一种比较积极的教育类型,它包含的奖励、宽容教育方式,都能构建一种宽松的家庭教育氛围。这种教育氛围也更有利于孩子养成乐观向上的性格。从这两种方式所占比重可以看出,回族家长还是较乐于倾听孩子意见,让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下成长。(3)严厉批评型。在这种教育类型下,家长经常用严词厉色、强迫、惩罚等方式让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并不顾孩子的意愿和想法。相比较于上述两种教育类型,严厉批评型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会养成胆小懦弱的性格,对事物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主见。综合比较发现,严厉批评型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并不可取。

4、寺院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要求及大量幼儿园的建立,寺院教育在回族教育中的地位受到冲击。如今寺院教育的存在是为了满足回族儿童学习伊斯兰教知识的需要,成为回族学前教育的辅助方式,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当代社会,寺院教育是除家庭教育外,回族学前儿童学习宗教知识的第二种途径。但它的授课时间主要集中在寒假和暑假,平时回族儿童主要在幼儿园上学。在两个假期,家长会把孩子送入清真寺学习系统的伊斯兰文化。这是出于对回族的传承。回族人从出生开始就是忠实的穆斯林。回族向来以“信仰伊斯兰教”为其民族特征之一,为了民族得以继续延续,让儿童自小学习伊斯兰教文化,不断强化他们的民族身份,自然也显得十分必要。

5、当代西安回族学前教育的思想及特点

(1)传统民族教育受到主流教育的冲击。西安回族传统民族教育受到主流教育的冲击,这一教育特点集中体现在幼儿园教育中。回族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就读综合性幼儿园,这类幼儿园一般由政府主持建立,以“素质教育”为主,可以同时适用于各民族儿童学习。与回族建立的民族幼儿园相比,综合性幼儿园更具有“科学性”和“现代性”,能满足回族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综合性幼儿园深受回族家长的欢迎,可充分说明汉族主流文化教育对回族教育的影响之深。(2)德育为主。回族家长重视德育与《古兰经》的教诲密切相关。《古兰经》中有大量篇幅教育信徒重视道德修养,内容涉及孝敬父母、信仰、道德、善心等方面。在《古兰经》的引导下回族家长十分注重培养儿童的德行,他们教育孩子要与人为善、礼貌待人、不欺人、诚信做人等。在这些思想教育下,回族儿童从小就养成了孝敬父母、有礼貌、诚实等良好品质。(3)宗教教育与国民教育的双重特征。在当代社会,回族儿童接受知识的明显变化就是其学习兼具“大众性”和“民族性”。一方面,回族学前儿童到适龄时期要进入幼儿园学习一般性知识,这些知识与其认知发展水平相符合。另一方面,他们还要接受身为回族必须学习的伊斯兰教文化知识,定期到清真寺接受教育,这部分学习内容是回族所特有的。上述两方面的学习内容说明回族儿童拥有两种不同性质的任务:一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任务,二是继承本民族文化,使本民族继续发展的任务。

三、西安回族学前教育的问题与启示

1、西安回族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以西安市莲湖区回族聚居区为田野点的调查中发现,受经济水平的制约,回族学前教育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大部分家庭有能力让孩子去幼儿园,一小部分家庭孩子却无学可上,从小就随父母在社会上闯荡。随着社会发展,“回族儿童上不起学前教育”这个问题在西安市政府的帮助下有很大程度地改善,但是目前仍然有一批回族贫困家庭幼儿没有入园。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考虑:第一,政府的扶持与帮助。回族贫困家庭可以借助政府相关民族教育政策,给孩子创造入园条件。政府当下正在大力推行“教育精准脱贫”,在这一政策帮助下,相信这些贫困家庭儿童入园问题可以得到改善。第二,回族自身的努力与民族部门的帮助。民族部门应该采取一些救济措施,如为贫困家庭安排劳动力就业的机会等,帮助他们改善目前的经济状况。同时,这些贫困回族同胞也应该积极寻找就业机会,学习实用的工作技能,通过各种努力提高经济水平,为孩子接受教育创造物质条件。

2、西安回族学前教育的启示

(1)教育应具有开放性。伊斯兰教崇尚知识,以追求知识为荣。传统社会回族幼儿是不学习汉族文化的,在现代背景下,汉族相关文化已成为回族幼儿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回族这一教育特点同样适用于我们汉族教育,汉族儿童在进行启蒙学习过程中,除一些传统读物外,也应该选择少数民族幼儿启蒙教材来学习,不断完善本民族的教育体系,在理论上增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回族传统以来就重视学前儿童的道德培养,家庭一直承担着这一重要角色。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作为教育指导文献,充分保证了教育思想的一致性。这些条件都有助于回族儿童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很多不良教育问题的出现。而我们汉族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则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如“隔代骄纵”、“上下教育思想不一致”现象。父母肩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老一辈多数扮演着“宠溺孩子”的角色。相比较发现,回族的教育有值得我们汉族借鉴的地方,我们应该学习回族教育思想中先进的部分,不断改进汉族的当代学前教育方法。(3)注重民族教育。由于回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长期混居在汉族之中,面对汉文化的强烈冲击,为了使本民族得以生息繁衍,向儿童灌输民族概念,提高民族意识,进行民族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回族重视对儿童进行伊斯兰教文化教育,也会向儿童渗透“信仰伊斯兰教”的思想。这种做法保证了回族统一的信仰体系,进而提高回族的民族意识。总之,西安市莲湖区回族学前教育思想有其积极方面。首先,从家庭教育、寺院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三种形式并存的局面可以看出,回族学前教育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其次,在努力使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的同时,更不忘记加强民族教育,确保本民族能在历史长河中继续存在;最后,回族学前教育思想中也有对我们汉族学前教育有益的部分,值得我们汲取,有益于回族和汉族交流、交往、交融、团结和城市民族工作的推进。

【参考文献】

[1]希提.阿拉伯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45.

[2]李健彪.试论近代西北回族教育的几种类型[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4)22.

[3]马莉.回族传统文化中的幼儿家庭教育——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6.

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篇6

尽管如此,家庭教育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它依然是个薄弱环节。有关教育专家长期跟踪研究认为:三分之二的家庭教育不当。他们所有的分析得出这样一些结论:第一,许多恶性事件,暴力事件不断发生,这不仅表明家教问题的严重性,而且表明开展科学家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可以概括为“三个过多”和“一个过高”:即有相当一些父母对孩子关爱照顾过多,干涉管束过多,普遍存在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独生子女群体增长以及离异家庭的增多等等,都给家庭教育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第四,农村人口占80%,农村居住分散,条件较差,家长的文化素质偏低,农村家教已成为开展家庭教育的重点与此同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中国家长面对传统与现代家教思想,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无奈。针对目前我国家教的一些不良现象,我们有必要对中西传统家庭教育从各个方面作以比较。

一、由于中外方各自文化的不同,使得中外传统家教在更多的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色

(一)教育倾向不同

中国父母重社会教育,轻儿童成长。中国父母十分重视社会适应性的教化,但却常常忽视了从孩子达到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来促进其成长,他们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培养子女,为他们的成长铺设康庄大道。

西方父母更重视为子女提供一个可以与之抗争的成长环境,并养成他们坚韧的个性和良好的品行,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子女身心的特征不断的调节、选择自己的培养观念和方式。

(二)家庭教育价值观不同

中国父母十分看重人们对他们的教子方面作出的誉毁,认为教子成材是他们的成就,而教子不善则脸面无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谋生,为了脸面。

西方家庭教育则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他们所强调的“博雅教育”是具有一种塑造心智的价值,一种与功利的或职业的考虑无关的价值。

实际上西方家庭不刻意比较,中国家庭的比较则上演成一种十分严重的问题:攀比。

(三)家庭主体观与教育的相互性不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的主要教育者是父母。中国父母的家长意识十分强烈。他们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独有私人财产,看作是他们的附属物。因此十分看重他们单方面的塑造,影响孩子的个性建构。他们注意到自身的形象,忽视了孩子与成人的相互作用,忽视了相互影响的过程和全面性,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视幼儿个体的存在。

西方文明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更强调个人的奋斗,强调平等、民主并尊重个人权利。父母的责任只在于发现并引导孩子的兴趣和潜能。为孩子创造有利的环境,重视与孩子的交流,重视教育的相互性。西方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而是孩子的朋友。

(四)教育的重心不同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历来以道德作为最高价值取向。中国人心目中的“好孩子”首先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是指向群体的,人见人爱的。所以家长培养孩子修身养性,自我收敛,讲求含蓄,强调等级观念。

西方文化所掌握的则是知识,家庭对儿童主要是启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知识的创造来自好奇心。所以借由引发对大自然的兴趣,借由各种天马行空的童话故事,让孩子们具有广大的想象空间,以有利于对知识的创造,他们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作为最高指向,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是西方家教的重心。

(五)教育方法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育,强调死记硬背。孩子们是接受学习。古谚之“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朱熹也说“读书记遍数,足而未诵再读,虚而已诵至满”。

西方更强调孩子的“悟”。他们喜欢让孩子亲身厉行,去大自然中,去生活中探求知识。他们寓学习于多种形式。西方家庭有专门的烹饪课、手工课和游戏室。他们不认为玩和学习是对立的,更鼓励孩子出去学习,更注重孩子会思考。家长会主动带孩子去探求大自然的奥秘,去认识社会,他们奉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他们鼓励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参加社会实践。

二、主要建议

(一)首先是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摒弃陈旧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跟上时展步伐。现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科学化,以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建立现代家庭教育的机制,实现家庭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家庭教育的服务体系,做到保障措施制度化。

(二)树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把“教子做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利用亲情教育的优势,开展个性化教育,发展孩子个性,为国家培养各种有用之才;采取鼓励、引导、宽容的科学方法,耐心教育,不断提高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

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篇7

一、台湾家庭教育中的不当教育问题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许多台湾父母教育儿童的方式存在许多不当。之所以说其不当,是因为父母既没有能够较好地掌握引导儿童的主动权,而且也错过了培养儿童道德、性格和思维的良好教育机会,导致家庭教育功能无法完全发挥。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父母消极式的处罚教育以及不加约束的溺爱教育两个问题。

1.消极式的处罚教育。许多台湾父母把消极式的处罚教育作为教育儿童的一种主要手段,也就是以禁止规定来引导儿童的行为,在儿童达不到目标或违反规定行为时,以口头言语甚至身体处罚作为最后手段。这些禁止规定通常是以命令方式和权威式言语所构成。在儿童违反禁止规范之后,通常会受到身体上的处罚。由于这种处罚并非基于一种引导式的规范,更多地只是言语构成的禁止规定,所以从教育结果的层面来说是消极的。而处罚,则经常是这种教育方式的结果。

2.不加约束的溺爱教育。20世纪80年代之后,台湾社会兴起了所谓的“爱的教育”,用以代替处罚式教育。这样一种趋势,让许多父母把对子女的爱转变为溺爱,想尽办法满足儿童的愿望,希望他们能够在优渥的环境中成长,结果造成哲学家罗素所说的,“因为这种爱而放纵子女的过错”。这样便演变成为了一种溺爱教育,它会养成儿童不良的观念与习惯,根据西方教育家赫尔巴特的观点,儿童在天性上有着不服从的烈性,并且随着时间而增强,若不对其妥善管理,将会给儿童的成长带来相当恶劣的影响。

以上两种家庭教育方式都有其不当之处。这个问题在台湾家庭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西方教育家认为这是家庭教育里的问题,并对其十分重视,强烈主张不要把禁止作为一种主要教育手段,而是更注重培养儿童遵从戒律、服从理性的性格,家庭教育不当问题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培养公民和创新人才的成效。对当下全面发展科学的我国来说,借鉴西方教育学的经验来认识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思考如何调整和修正问题的办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西方国家关于把训育应用在家庭教育中的探索

西方教育家在思考家庭教育问题的基础上,讨论过不少提升家庭教育影响力的办法,以避免家庭教育中的上述问题。训育,就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所谓的训育,是一方面管理、约束儿童的心理、行为和性格,一方面培养儿童各种正确观念与良好习惯,促使其走上正确道路的一种教育方式。西方的优秀公民和创新人才辈出,与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作为代表人物,教育家沛西·能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所谓的充分发展并不意味着给予儿童完全的自由,而是一种有限度的自由发展。虽然他没有将这种教育方式称为训育,但其理论却隐含着训育的意味。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进一步强调说,儿童有学习服从的必要,而且是绝对的服从,这样的观点,要求父母对儿童减少溺爱,给予更多的训练。

西方的教育观认为,儿童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更能够如教育家洛克所说的那样,养成的牢固习惯,不需要过分的叮咛和规则。可以说,西方教育家期望把训育作为教育儿童的手段,从而由内在心理而不仅是外在规范去养成儿童的性格与言行举止。

从这些教育家的理论和经验可以看出,父母作为训育的主导者,更应该从“训”作为出发点,去教导和训练儿童的良好习惯,进而从“育”的层面去培养儿童的理性和自发遵守规范。正是通过对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使他们在日后能够更好地社会化,成为优秀的公民和创新人才。在西方这样的民主社会里,父母以制约和培养,而不是消极和放任的手段去培养儿童的性格和习惯,其对比和取得的成果,为其他社会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宝贵借鉴。

三、西方训育成果对台湾家庭教育不当问题的启发

实际上,西方国家探讨训育的种种经验与成果,对台湾家庭教育中的不当问题提供了修正问题的一些启示。

1.以内心的引导代替简单的禁止规定。训育可以从内心积极培养儿童道德感的方式,强化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儿童对于表扬和称赞是极为敏感的,可以体验到受别人尊重和赞誉的快乐感;如果能使儿童爱好名誉、知道羞耻,懂得尊重与羞耻的心灵,那么他们在日后可以更好地服从社会规范。台湾的父母应深入理解训育的意义和原则,以修正基于强势语言而订下的各种规定,对儿童的言行举止进行恰当的管理和约束。

2.以说理代替惩罚。父母应该对儿童进行更多的说理,而不是经常以处罚了事。正如洛克所言,温和的“说理”要比“命令”“权力”来的有效;即使到了要责骂的地步,也应该用严肃、和蔼与庄重的口气,冷静的态度,告诉他们哪里不好以及为何不好,使他们感觉到父母的做法是合理的,对他们和更多人是有益而且必要的。如此,家庭教育将可以从消极转变为积极,从小培养儿童的公民素质,真正发挥其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作用。

3.以理智训练取代纵容溺爱。洛克说过,一切德行优越的原则,在于拥有能够克制过多欲望的理性,而这种理性通常来自于习惯。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不应该让儿童年龄还小就允许他们利用任性得到不该得到的东西,以训练其欲望的控制。这些经验显示,通过培养儿童节制的性格,家庭教育能有效地培养出儿童的理性,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伯特兰·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李其龙译,五南出版社,2001

3.《教育与美好生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4.洛克,《教育漫话》,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篇8

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有人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这句话深刻指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有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那么,中国和西方国家又都是如何重视家庭教育,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呢?下面我们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一下。

第一,培养定位。中国的儿子或女儿生下来是为了什么?主要是为了香火,延续后代,是家庭的接班人, 于是自然就成为了家庭的一种私有财产。而西方人生下了孩子,他认为是生了一个社会人,一个自然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第二,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有很多种类型,从中国来看,以新的界定方式分为独裁型、溺爱型、民主型。独裁型的就是家长我说了算。溺爱型的就不用说了,溺爱,溺就是淹死的意思,在爱里边淹死了,这种家庭占多数。民主型的比较少。而国外基本上是民主型的,父母和孩子只是一种朋友关系,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协商、讨论,互相尊重,而且外国有一种主观指导思想和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孩子一旦长到十八岁,你就要独立了。如果你不出去,就会被大家耻笑,没有独立性。所以国外的孩子从小就在民主独立下成长,甚至有时候让人觉得近乎残酷。

第三,期望值的问题。中国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我们国家有多子多福、养儿防老,光宗耀祖的说法,现如今独生子大家自然觉得更加珍贵,于是出现了“四、二、一”综合症。四位老人,两个父母,另一个独生子。这干扰了家庭的教育。有些父母自己没有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或者是愿望受到更好的教育,就把这希望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了。总之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改换门庭,光宗耀祖,这种意念非常强烈。

第四,教育模式。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是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的,父母要孩子干什么,孩子就得干什么,将父母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而国外的教育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孩子喜欢什么,从小就培养他、发展他,给他提供条件,把他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另外,他们还特别重视操作,动手和制作的训练。培养一个高级的实验人员就得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就从小培养。而我们并不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五,教育观念。中国有些家庭,在生活中宠爱孩子,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甚至是力所难及的物质条件,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应有尽有,但在精神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却经常忽略孩子的需求,甚至对孩子的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而西方的家庭,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更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而生活上只要膳食结构合理,营养丰富,衣着穿得舒服就可以了。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父母应转变教育理念,真正在精神方面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期望,而这种期望恰恰是孩子成长的源动力。

中国注重理论、宏观等方面的指导,粗线条地讲道理;西方更注重具体的、微观的指导。我们有不少父母,只从道理上讲该怎么做,如果孩子做错了,稀里糊涂打一顿,打完了孩子还不知自己错在哪儿。在国外不少家庭中,孩子无论犯了大错小错,也要受到惩罚,比如:不让看电视,或几天不许到外面和小朋友做游戏等,就是孩子想做的事不让他做,让孩子在他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中来体验对与错。孩子就从这各式各样的体验中,明白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从而一步步明白做人的道理。

第六,教育结果。家庭教育,有不同的方式,就有不同的结果。中国的教育结果就是:孩子们独立性特差,依赖性极强。这是道德层面,还有一个是心理层面也值得关注。孤独,脆弱是现在独生子的共同心态。原因就是一切都由家长安排好了,一切都做好了,而且都一帆风顺。西方国家的孩子明显的,从小就是独立民主的氛围下长大,他的独立性特别强,适应性特别强,生存意识特别强。

以上就是中西方家庭教育的不同。

参考文献:

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篇9

中国与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若干比较 陈铭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 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各国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工程中,都很 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这个问题在我国也早已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极大关 注。然而,时至今日,我国不少家庭的家教仍未走出误区,甚至影响劳动者良好素质的形成。本文拟就中国与 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作一粗浅比较,或许能为我国家庭教育的改善提供某些借鉴。 二、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西方国家育儿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 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要从 小就形成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而独立生活能力来自从小的锻炼。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 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但最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 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 难,磨炼意志,发展各自的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育儿观有很大不同。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 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企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成长 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为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 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很 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由此看出,中国家长的育儿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 二、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由于育儿观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导致教养孩子的方式方法也完全不同。西方国家的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 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即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 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普遍做法是根据不同年龄让孩子做自我 服务性的劳动和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动手中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如一个美国家庭中有三个上小学的孩 子,他们在家中都各有自己的角色和本事:10岁的男孩周末负责帮父亲割草、浇花、打扫院庭;12岁的女孩能 根据不同的食品配方烘烤出各种各样美味的点心;8岁的小女孩会编织五颜六色的茶杯垫[1]。这显然是从小锻 炼的结果。在中国家长看来,这似乎不可思议,可在西方国家并非个别现象。至于西方国家的中小学生兼报童 的例子,更是枚不胜举。据英国报纸推销站联合会统计,全英约有50万送报童[2]。稍大一些的中学生打工也是 寻常现象,而且都得到家长支持。一位英国人说:“孩子打工挣钱,家长都不反对,甚至还鼓励,一则可节约 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让孩子知道钱必须用劳动去换取”,因而懂得不要 乱花钱。上述各例,都说明西方国家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方面是完全放手的。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放手而不放 任。所谓不放任,一般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宁苦而不娇。西方国家的家长特别重视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 中、日孩子在“夏令营中的较量”活动中,日本孩子自我管理出色,拉练中集体动手准备野餐,有的孩子带病 坚持拉练,个个都能吃苦耐劳,意志坚强。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平时吃苦锻炼的结果,也是家庭教育与学校 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欧美等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打工等劳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 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对娇惯 子女的中国家长是难以接受的,甚至可能有人认为这是“残忍”的。第二,家富而不奢。西方国家的家庭,经 济条件多数优于中国国民的家庭,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如德国的家长给孩子零用钱 的原则是:定期发给,数额多少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而定。如孩子需预支某些“必需品”用 钱时,家长会断然拒绝,其良苦用心是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而且,零用钱绝不作为奖励孩子的手段,目的是 教育孩子懂得,他们努力学习完全是为了自己将来成为有用之材。对孩子的零用钱,美国家长更为“苛刻”。 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而且年龄越大越不可能拿到零用钱,约有68%的受访青少年学 生以打零工赚取零用钱[3]。更令人惊叹的是美国首富洛克菲勒,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财产的大富翁 ,但其子女的零用钱却少得“可怜”。他家帐本扉页上印着孩子零用钱的规定:7—8岁每周30美分;11—12岁 每周1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零用钱每周发放一次,要求子女们记清每一笔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领钱时交 父亲检查。账目清楚,用途正当者,下周增发5美分;反之则减少。洛克菲勒认为,“过多的财富会给自己的子 孙带来灾难”[4]。这句蕴含着哲理的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 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法国人拉纳的儿子打碎了一位朋友的窗玻璃,拉纳夫 妇并未道歉,而是让儿子自己抱一块玻璃去赔偿认错,还要求朋友对孩子不要有丝毫原谅的表示[5]。西方国家 家长这种放手而不放任的家教方法,其优长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法有不少欠妥之处,大致可归纳如下几点。第一,社交上 的“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而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间发生争执或 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对方的态度,由此常常发展成家长间的争端或摩擦,对孩子 产生的却是负面作用。第二,生活上的“包办代替”。中国的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在生活上以“包 办代替”包揽孩子衣、食、住、行为快,怕孩子脏着、累着而不让他们沾家务劳动的边。总之,这种“包办代 替”从横向涉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纵向一直延伸到孩子成人。于是就出现了三、四岁的孩子不能自己穿 衣吃饭,五、六岁的孩子不能自己扣扣和系鞋带。城市的小学生多由家长接送还不算,有的连书包都由家长替 背;中学生还要由家长给洗衣服;大学新生入学很多由家长“护送”,甚至连床铺都由家长给铺好。总之,中 国的不少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要亲自把孩子“从脚跟武装到牙齿”。第三,经济上的放任。为数不 少的中

国家长,对孩子的经济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且不说经济宽余的家庭,就连经济拮据的家庭,家长 也要勒紧腰带,甚至东挪西借来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和欲望,以适应互相攀比的消费风气。对孩子的零用钱普 遍表现“大方”,随要随给。孩子上街一、两站也要乘车,甚至发展到一些中、小学生上下学“打的”、花钱 雇人值日、做作业,更有甚者,有个别学生(大款子女)考试时花钱雇人替答卷。这纯粹是由家长的溺爱、娇 惯,特别是经济上的放任所造成的。 三、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育儿观和教养方法的不同,其教育结果也表现出明显不同。西方国家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1 )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他们18岁开始就不依靠父母、家庭,即使在读的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很多都靠自 己打工补助自身的消费需用。就是很富裕的家庭,在读的孩子打工的也不少,如,美国一位教授正在读大学的 女儿每周末就在一家餐馆做跑堂工作①。(2)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西方国家一些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参与 “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的能力等“经营之道”。实践使他们深知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了 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英国一住在约克郡的兄弟俩(12岁、14岁),在其父职业的影响下,独立地成立 了“洗车公司”。哥俩干活认真,取费低廉。宁可多走路也去价格较低的商场买工具、车蜡、洗涤剂等,以降 低成本,赢得顾客②。(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不怕苦,有克服 困难的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 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谋职、就业奠定了基础。 与此相反,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表现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 立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适应环境和应变能力,不懂得恰当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怕苦 怕累,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知关心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 笔者曾亲耳听一位母亲伤心地讲述她念大学的儿子时说:“我儿子学习很好,但什么也不会干,而且非常自私 ,只关心他自己,根本不把父母放在眼里。我们有病他从不在意,可他自己有点小病,就催我们带他到大医院 去看医生,嫌校医院水平低而不去那里就医。”她接着自责地说:“这不能怪别人,都怪我们从小把他惯坏了 。”试想,只关心自己,连亲生父母都不关心的人,还会有什么社会责任感可谈呢? 综上不难看出,两种不同的育儿观和不同的教育方法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孰优孰劣非常清楚 。 结语 国人十分清楚,要保证未来世纪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最关键的问题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这首先应 从家教做起。因为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 法取代的。从中国独生子女比例日增的特定国情来说,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工程中,必须大力改善家庭教 育工作,使其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真正形成培养人才的“合力”。这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家教观念。首先在育 儿观上走出家庭小圈子,即从考虑吾儿(女)将来如何出人头地,到考虑一定把吾儿(女)培养成为有社会责 任感的好公民(社会人)乃至能适应国际大环境的世界人。这要求从幼小时的家庭教育开始,就应有意识地培 养孩子的独立劳动意识、自立意识、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合作意识及关心他人的精神,等等。而所有这些品 质的形成,要求孩子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必须彻底改变那种“娇惯”、“保护”、“放任”的教子方 法。从前面的比较中,可以说西方国家的家教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作者单位: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 注释: [1]参见《人民日报》930626《动脑,也动手》一文。 [2]参见《光明日报》930703《从小培养独立劳动意识》一文。 [3]参见《长春晚报》1994年4月24日,“德美中小学生的零用钱”一文。 [4]参见《现代家庭报》1993年8月10日,“大富翁家有本小气帐》一文。 [5]参见《人民日报》1995年1月13日,“从拉纳的教子之道说起”一文。

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篇10

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人社会化的第一个阵地。家庭教育在家庭文化传承,在个人甚至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也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维系社会的基础和细胞,天下之本在于家,家齐则民安。中国自古以来,无论是豪门官僚还是庶民百姓,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为了处理家庭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护家庭的和平稳定,需要特别重视家教,可以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传统家庭教育在形成中国人的个性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传统家庭教育之真谛,在于用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教育其子弟,诸如自立自强、勤奋好学、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国家、尽职尽责、重义轻利、不畏、热爱和平、同情弱小、诚实忠厚、克己节俭、待人以礼、注重节操等,都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古人积累的这些优良而成功的家教思想和方法,有几点尤其可为今天的家教提供有益的借鉴:

1、传统家教注重德才兼备。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子做人,其次才是教子做事。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尊德性而道学问”,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品德教育,教子女如何做人,是传统家教最突出的特点。传统家庭教育把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作为其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父慈子孝、君义臣忠、兄友弟恭与贤妻良母的观念至为深入,把道德实践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

2、引导教育子女为自己的长远利益考虑。诸葛亮告诫他的外甥、儿子要立志,要“淡泊明志”,“志当存高远”。嵇康在《家戒》中说“人无志,非人也”。司马光指出了为子孙积攒钱财的害处,他认为如果为子孙积财,使子孙只知有利、不知有义,那么积财只会招来子孙游手好闲、不知上进。这种鼓励子孙自立、自强,劝说父母不要为子女积攒钱财的家庭教育传统,在有识之士中间,颇为流行。

3、传统家庭教育强调慈爱与威严并重。韩非对此有一个总结,他说:“慈母有败子”,这个“慈”当然不是一般的慈爱,而是一种溺爱,溺爱会毁掉子女。颜之推总结了家庭教育的经验,认为亲子之间应该有严肃的一面,也应该有慈爱的一面,两者皆不可少。他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4、身教重于言教,教在不言之中。特别强调父、兄在遵守道德等方面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同时尽到教育子女、训导子女的责任。曾子杀猪的故事,所讲的就是曾子以履行自己的诺言为榜样,教育儿子要诚实守信,不得妄语。在中华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此类重视身教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西方家庭教育

1、让孩子学会独立。大部分西方家长认为孩子具有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孩子自己动手并从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甚至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许多国家的家长都很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例如在美国,孩子从幼儿阶段就在不断认识劳动的价值。孩子要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送报扫落叶铲雪等活计。

2、给孩子自由。西方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因此对孩子是否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人。而孩子一旦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成功也是自然而然的。反观很多中国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使孩子学习好,在生活上照顾的无微不至,学习之外的事情孩子可以什么都不做。这样孩子得不到锻炼,从学校走出来就缺乏最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其实孩子是树,阳光、水和空气就是他所需要的全部,给孩子自由,让他自由生长,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3、鼓励孩子创新和探索。西方家长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是遇到同样的情况,中国家长很可能对孩子的探索活动用“胡闹”“乱来”“不可能”等类似的话否定掉,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此外,亲近自然,重视慈善事业,相信每个人都可以“Make a difference”等等西方的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然,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中有很多共同之处,如:都对孩子倾注了全身心的爱,都重视孩子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都能够与孩子经常沟通等等。总之,家庭教育要注意与孩子之间的平等,要尊重、信任、宽容、鼓励孩子,要重视感情交流并且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方法要随孩子的年龄的增大而不断改变。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家庭教育本身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 Charlotte, Mason, 2004. The Home Education Handbook of Charlotte Mason [M]. Beijing: Development Press of China.

[2]Haim, Ginott, 2002. Parent-Child Conversations [M].Beijing:Jinghua Press.

[3]Karl,Welter, 2002.Karl Welter's Educational Law[M].Beijing:Jinghua Press.

[4]Tin, Jennifer, 2005. Lock John's Family Education [M].Beijing:Xinhua Publishing House.

[5]董小川.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教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齐欣,赵田丰.中国教育调查[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篇11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育儿观有很大不同。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企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为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由此看出,中国家长的育儿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

二、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由于育儿观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导致教养孩子的方式方法也完全不同。西方国家的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即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普遍做法是根据不同年龄让孩子做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和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动手中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如一个美国家庭中有三个上小学的孩子,他们在家中都各有自己的角色和本事:10岁的男孩周末负责帮父亲割草、浇花、打扫院庭;12岁的女孩能根据不同的食品配方烘烤出各种各样美味的点心;8岁的小女孩会编织五颜六色的茶杯垫[1]。这显然是从小锻炼的结果。在中国家长看来,这似乎不可思议,可在西方国家并非个别现象。至于西方国家的中小学生兼报童的例子,更是枚不胜举。据英国报纸推销站联合会统计,全英约有50万送报童[2]。稍大一些的中学生打工也是寻常现象,而且都得到家长支持。一位英国人说:“孩子打工挣钱,家长都不反对,甚至还鼓励,一则可节约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让孩子知道钱必须用劳动去换取”,因而懂得不要乱花钱。上述各例,都说明西方国家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方面是完全放手的。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放手而不放任。所谓不放任,一般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宁苦而不娇。西方国家的家长特别重视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中、日孩子在“夏令营中的较量”活动中,日本孩子自我管理出色,拉练中集体动手准备野餐,有的孩子带病坚持拉练,个个都能吃苦耐劳,意志坚强。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平时吃苦锻炼的结果,也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欧美等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打工等劳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对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是难以接受的,甚至可能有人认为这是“残忍”的。第二,家富而不奢。西方国家的家庭,经济条件多数优于中国国民的家庭,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如德国的家长给孩子零用钱的原则是:定期发给,数额多少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而定。如孩子需预支某些“必需品”用钱时,家长会断然拒绝,其良苦用心是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而且,零用钱绝不作为奖励孩子的手段,目的是教育孩子懂得,他们努力学习完全是为了自己将来成为有用之材。对孩子的零用钱,美国家长更为“苛刻”。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而且年龄越大越不可能拿到零用钱,约有68%的受访青少年学生以打零工赚取零用钱[3]。更令人惊叹的是美国首富洛克菲勒,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财产的大富翁,但其子女的零用钱却少得“可怜”。他家帐本扉页上印着孩子零用钱的规定:7—8岁每周30美分;11—12岁每周1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零用钱每周发放一次,要求子女们记清每一笔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领钱时交父亲检查。账目清楚,用途正当者,下周增发5美分;反之则减少。洛克菲勒认为,“过多的财富会给自己的子孙带来灾难”[4]。这句蕴含着哲理的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法国人拉纳的儿子打碎了一位朋友的窗玻璃,拉纳夫妇并未道歉,而是让儿子自己抱一块玻璃去赔偿认错,还要求朋友对孩子不要有丝毫原谅的表示[5]。西方国家家长这种放手而不放任的家教方法,其优长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法有不少欠妥之处,大致可归纳如下几点。第一,社交上的“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而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对方的态度,由此常常发展成家长间的争端或摩擦,对孩子产生的却是负面作用。第二,生活上的“包办代替”。中国的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在生活上以“包办代替”包揽孩子衣、食、住、行为快,怕孩子脏着、累着而不让他们沾家务劳动的边。总之,这种“包办代替”从横向涉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纵向一直延伸到孩子成人。于是就出现了三、四岁的孩子不能自己穿衣吃饭,五、六岁的孩子不能自己扣扣和系鞋带。城市的小学生多由家长接送还不算,有的连书包都由家长替背;中学生还要由家长给洗衣服;大学新生入学很多由家长“护送”,甚至连床铺都由家长给铺好。总之,中国的不少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要亲自把孩子“从脚跟武装到牙齿”。第三,经济上的放任。为数不少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经济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且不说经济宽余的家庭,就连经济拮据的家庭,家长也要勒紧腰带,甚至东挪西借来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和欲望,以适应互相攀比的消费风气。对孩子的零用钱普遍表现“大方”,随要随给。孩子上街一、两站也要乘车,甚至发展到一些中、小学生上下学“打的”、花钱雇人值日、做作业,更有甚者,有个别学生(大款子女)考试时花钱雇人替答卷。这纯粹是由家长的溺爱、娇惯,特别是经济上的放任所造成的。

三、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育儿观和教养方法的不同,其教育结果也表现出明显不同。西方国家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1)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他们18岁开始就不依靠父母、家庭,即使在读的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很多都靠自己打工补助自身的消费需用。就是很富裕的家庭,在读的孩子打工的也不少,如,美国一位教授正在读大学的女儿每周末就在一家餐馆做跑堂工作①。(2)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西方国家一些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的能力等“经营之道”。实践使他们深知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了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英国一住在约克郡的兄弟俩(12岁、14岁),在其父职业的影响下,独立地成立了“洗车公司”。哥俩干活认真,取费低廉。宁可多走路也去价格较低的商场买工具、车蜡、洗涤剂等,以降低成本,赢得顾客②。(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不怕苦,有克服困难的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谋职、就业奠定了基础。

与此相反,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表现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适应环境和应变能力,不懂得恰当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怕苦怕累,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知关心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笔者曾亲耳听一位母亲伤心地讲述她念大学的儿子时说:“我儿子学习很好,但什么也不会干,而且非常自私,只关心他自己,根本不把父母放在眼里。我们有病他从不在意,可他自己有点小病,就催我们带他到大医院去看医生,嫌校医院水平低而不去那里就医。”她接着自责地说:“这不能怪别人,都怪我们从小把他惯坏了。”试想,只关心自己,连亲生父母都不关心的人,还会有什么社会责任感可谈呢?

综上不难看出,两种不同的育儿观和不同的教育方法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孰优孰劣非常清楚。

结语

国人十分清楚,要保证未来世纪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最关键的问题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这首先应从家教做起。因为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从中国独生子女比例日增的特定国情来说,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工程中,必须大力改善家庭教育工作,使其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真正形成培养人才的“合力”。这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家教观念。首先在育儿观上走出家庭小圈子,即从考虑吾儿(女)将来如何出人头地,到考虑一定把吾儿(女)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好公民(社会人)乃至能适应国际大环境的世界人。这要求从幼小时的家庭教育开始,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劳动意识、自立意识、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合作意识及关心他人的精神,等等。而所有这些品质的形成,要求孩子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必须彻底改变那种“娇惯”、“保护”、“放任”的教子方法。从前面的比较中,可以说西方国家的家教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注释:

[1]参见《人民日报》930626《动脑,也动手》一文。

[2]参见《光明日报》930703《从小培养独立劳动意识》一文。

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篇12

 

本文以城市小学教育设施为研究对象.因为:(1)城市小学数量多,服务半径小.空间覆盖面积大.是体现义务教育空间均衡的重要构成部分;(2)城市小学生上下学伴随家长接送,是家庭日常生活中较固定.且较重要的行为.其出行可达性关系家庭日常生活品质:(3)不同家庭的"住-教-职"空间联系方式的差异化.影响家庭生活品质和城市微观空间组织效率。

 

由于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的约束.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多元化的交通出行方式和差异化的择校行为.以往从空间服务半径角度难以解决我国城市教育设施均衡布局的问题.目前从时间可达性.使用者需求角度研究小学教育设施可达性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城市小学家庭接送出行的角度.阐释家庭空间行为与城市小学教育设施可达性的匹配关系,为从城市土地利用-道路交通一体化的角度,完善小学教育设施时间可达性作出探索。

 

1教育设施可达性研究概述

 

1930年美国建筑师克拉伦斯佩里(ClacancePerry)提出邻里单位理论模型.将小学布置在邻里单元的中心,以保护邻里的孩子免受汽车带来的危险.他建议小学儿童去上学的出行距离不应该超过二分之一英里(相当于约800m)"w可以理解为邻里单元是基于小学步行可达性来确定规模和进行空间配置的。美国学者汉森(Hansen)在用重力方法研究可达性与城市土地利用时最早提出可达性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交通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作用的机会大小15]。关美宝(Kwan)[6]等将可达性分为个体可达性和地方可达性两类.前者是反映个人生活质量的一个指标.后者是指所有人口容易到达的区位或地方所特有的属性.即某一区位"被接近"的能力。通过可达性研究探讨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与空间供给的公平性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I960年代末哈格斯特朗(Hagerstrand)m提出的时间地理学从个体时空角度为研究可达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个人线索式的研究.总结个体所获得的公共资源的可达性以及不同人群与不同行为系统的匹配,为规划提供可靠依据。比如雷恩陶普(Lemtorp)在早期瑞典实证研究中,通过市民通勤活动曰程.发现市民可达性与城市教育设施配套以及土地交通一体化调整关系密切[8]。日本大都市区家庭活动日志调查发现,教育设施可达性对承担家庭照顾责任的已婚职业妇女约束明显.阿哈斯(AhasR)等通过GIS绘制塔林市城市动态地图,揭示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空间部分之间可达性匹配程度丨1。1。卡姆和关美宝(KimandKwan)将GIS技术与时空棱柱相结合,更好地表述了城市中可获得机会的时空特性,实现活动模式分析可视化.改进了个体可达性的定量方法.发展了时空可达性的概念。

 

我国长期以来实施居住区小学服务半径500m可达性配置原则,在城市均质的居住社区.居民需求差异不大的社会条件下,满足了居民对教育设施"就近上学"可达性的需求。随着经济组织的多元化和社会的多元化,居民的居住空间属性.择校需求均出现了较大的分化趋向。2012年1月1日《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实施.小学教育设施用地属性发生转变,从城市居住用地(R22)脱离为城市公共设施用地(A33),小学从以往布置在居住区内部转向为城市服务。小学-家庭功能区位以及交通联系方式发生变化.这也反映出对于城市教育设施可达性研究要从城市空间组织角度逐步展开。国内关于教育设施可达性的研究很多是随着GIS技术发展开展起来的,常用缓冲区分析法.最小距离法.行进成本法和吸引力指数法等定量分析方法。王松涛等运用最短距离定量指标分析北京市教育等六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可以反映在商品房价格中f12]。韩艳红等基于时间最短的路径选择信息系统,展开对城市教育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评价n3]。胡思琪等以时间可达性为参考依据.从可达时间适宜度.人口比例适宜度和办学规模适宜度三个方面展开可达性评价,构建教育设施布局均等化的定量评价模型@。目前国内多数从空间距离角度研究教育设施可达性时间地理学方法行为导向的可达性研究相对较少M,随着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满意度逐渐引起重视[^3],从个体使用者角度.从时空间角度评价教育设施可达性将成为一个研究方向。在中国时间地理学研究的前沿之一是关注生活质量,将基于家庭空间行为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城市空间研究是一个重要方面w本文以时间地理学为理论基础.从城市小学家庭接送行为角度,揭示家庭需求与城市小学教育设施可达性的不匹配矛盾,对于小学教育设施可达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希望推动时间地理学中国微观城市空间研究中的应用.

 

2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以时间地理学为理论基础.采取家庭活动曰志调研与活动路径分析方法.对小学家庭行为主体的日活动节奏和驻点(station)对于可达性形成的城市时空综合作用进行描述,揭示家庭出行需求与小学教育设施可达性之间的匹配关系„

 

课题组于2〇13年10-12月,在西安市南郊的新区.老城区单位制社区.老城区非单位制社区,通过上学.放学时段在小学校门口观察和调研问卷获得不同类型小学校学生出行的总体特征和家庭接送行为。在三种类型学校中各选取1所具有代表性的小学。典型调研对象的选取综合考虑了小学的空间属性,区位特征,办学特点等因素.选取西安市南部曲江一小、西安建大附小乐居场小学3所学校.其分别属于西安市南郊新区小学.老城区单位制社区小学.老城区非单位制社区小学。在每所学校的低年级.高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级发放家庭曰活动日志.以较为翔实地掌握小学家庭出行的情况。问卷涉及家庭属性.接送主体属性和家庭24h日常生活记录。共发出问卷316份.回收有效问卷275份.问卷有效率为87%。同时在问卷基础上针对20个家庭采取追踪深入访谈.详细询问一日之内的各类活动.行为习惯和家庭满意度等情况。通过以上方式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

 

3小学家庭接送出行的时空间行为特征

 

小学家庭接送行为是在家庭成员社会经济属性.家庭居住空间属性的综合作用下决策的.其行为特征体现为接送主体.出行方式与出行时空间距离等。接送主体根据各自不同的生理特点和生活方式,表现出不同的时空间行为特征。有些是由于自身或自然而形成的约束.有些则是由于个体决策.公共政策及集体行为造成的。

 

3.1小学家庭接送出行的主体构成

 

小学接送家庭出行主体由小学生和家长构成,小学生是核心主体。家长构成较为复杂.按照自然属性可以分为三类:父母家长,祖父母家长以及亲戚保姆等。按照工作属性分为两类:在职工作家长,非在职工作家长。

 

3.2小学生上下学出行的时空间行为特征3.2.1时空间距离短

 

年龄不同,步行速度也不同。对于青年人来说,步行速度60~70m/min,疲劳间歇期是30min;老人与孩子是40~50m/min.疲劳间歇期为20-[221]。从生理特点来看小学生步行速度慢.疲劳间歇期短,出行距离较短。以教育设施合理服务半径500m.推断出小学生合理的步行出行时间是5—18min。

 

3.2.2对安全要求高

 

一是小学生自身安全行为意识薄弱.走路过程经常伴随着跑,跳.嬉戏玩耍等行为.因此当人行空间与其他非机动.机动交通空间混用时.都存在危险隐患。二是小学生对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事故缺乏足够的预判能力,比如在十字路口穿行马路需要与右转车辆争抢时间:在道路路口安全视距空间缺乏的情况下.无法预判是否有车辆而及时采取避让措施;在公交车辆不能定点停车,人们不得不追赶车辆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刮蹭事故,等等„另外,社会上还存在一些极端恶劣的对儿童的安全伤害:综上.小学生出行对安全空间要求极高。

 

3.2.3与城市通勤高峰时段基本一致

 

小学教学分为上午.下午两个时段。基于不同的住-教距离,家庭出行成本等考虑,很多对城市交通依赖较大的家庭选择中午在学校或学校周边寄宿.而离家近的家庭选择中午在家休息,形成''家一学校—家"."家—学校—家-学校―家"两种基本出行模式。

 

小学上下学时间管理,多采用上学时间固定.放学时间则根据年级高低错开放学的弹性管理方式.表现为低年级提前放学,而高年级基本与父母上下班时间一致。还有一些家庭为方便家庭接送选择学校的课外延点课程与父母下班时间也基本一致。因此,家庭小学接送出行具有与城市通勤高峰时段基本一致的特点。

 

3.3家长接送出行的时空间行为特征3.3.1出行时空间范围与接送主体行为相互制约

 

出行时间对接送主体的约束不同。出行时间与实际出行距离.出行方式和换乘方式和时间等相关。根据调研分析,西安家庭上下学单次出行普遍可以忍受的最长时间是30mm.合理的出行时间是1〇~15min。出行时间对在职家长约束最明显:出行时间越长,对接送主体的精力.体力约束越明显。老年家长随出行时间和出行尺度的增加其比例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调查显示超过15min,奶奶辈家长明显减少:超过30rmn爷爷辈家长明显减少。

 

出行距离对接送主体的约束不同。假设出行距离匹配最适宜的出行方式.随着出行距离增大.接送家长主体受到的约束程度也增强。老年家长随出行时间和出行尺度的增加其比例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接送主体选择交通出行方式区别较大。表现为老年家长的出行方式仍以步行和公交车为主.对城市公共交通依赖性强。私家车.电动车对老人家长约束最大,其次是女家长。

 

接送主体选择的出行交通方式不同.空间可达性范围也不同。确定城市公共交通中步行.自行车和公交的出行时速分别为5.4km/h,16km/h和20km/h(由于前行方向有各种遮挡如建筑物.交通管制等会影响穿行速度.实际出行速度会有一定折减.折减系数取50%).合理出行时间15mm内,对应的合理出行尺度为0.7km,2km和2.5km。

 

3.3.2时空间就近诉求高

 

制约小学家庭接送主体行为的因素有两个^时间和空间。接送主体理应是父母。由于上下学时间固定且与上班时间有一定冲突.时间约束对职工父母客观存在,对祖父辈家长和保姆等约束较小。当存在时间制约时,比如家长上班时间与小学上下学时间有一定冲突时,通常会替换接送主体,由祖父母辈或亲戚等承担接送行为。

 

空间约束体现为当''住-职-教''三者在合理出行范围内,对接送家长的时空间约束最小。在城市住职分离以及择校行为的影响下,出现''住_职-教''三者分离。一些家庭通过买房.租房.借房.寄居等行为,选择靠近居住地附近小学教育设施.或者靠近工作单位附近的小学教育设施.即"住-教''就近或者"职-教''就近。以实现在"家庭-工作''的出行过程中完成接送行为。因为时间约束的前提存在.空间约束对在职工作家长影响较大.对非在职工作家长影响较小。

 

根据调研数据.小学附近有39.2%的家庭住房是租房或借房等形式就近小学。由于小学生生理和安全因素以及家长时空间约束的内在机制.空间就近.行为活动的空间连续可以减弱对接送主体的时空间约束,进而影响家庭生活品质.3.3.3出行的多目的性强。柴彦威对日本家庭多目的出行和中国兰州家庭单目的出行进行对比.反映出公共设施与交通一体化布局影响家庭出行的效率1231.对于在职家长,理想的是在上下班途中顺道接送孩子上下学,途中最好顺道伴随家庭日常生活用品采购行为。对于上班与小学接送时间有一定冲突的双职工家庭.接送工作则交由祖父母家长.亲戚或者保姆负责.他们在完成接送活动之后.也通常要顺路采购家庭日常生活用品,或者进行休闲锻炼。因此.从出行成本和效率角度考虑.一般家庭都具有多目的出行的特点。

 

—个家庭除了"居住地-小学教育设施,工作地''的就近设施需求以外.还表现出对菜市场.生活用品商店.医院(药店)以及休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罝均有就近布置的需求.

 

然而,多目的行为与距离.交通便捷度有关。距离越近.停留点的生活服务设施空间越集中.交通出行方式越便捷,发生多目的出行的可能性越大。

 

4西安小学教育设施可达性分析

 

西安市小学基本情况为:西安主城7区共有小学487个,在校人数31.9万人.占地面积319.1万m2.生均面积10m2.目前西安市小学教育设施空间可达性表征为:城区间.校际间小学可达性差异大.小学家庭出行时空间差异多元化.以及家庭对小学出行的满意度较低等。

 

4.1总体可达性分析

 

随着西安市城市空间不断扩展与优化.旧城区由于新建.改建或插建致使人口密度增加.导致小学学位紧张,城市新区由于教育设施配套不到位.出现适龄儿童上学难等问题,西安市主城七区小学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城区间.校际间小学可达性差异大.

 

小学教育设施数量分布不均.城区间可达性差异明显.西安主城七区小学教育设施的数量整体呈现由中心向外围逐级递减的现象(图2)„以小学空间服务半径800m来看,二环内基本全覆盖.二三环之间覆盖度较低.在沣东新城.曲江新区.经开区等表现得尤为突出。三环以外覆盖度更低.结合表3可以看出:(1)内城区人口密度大,小学平均空间服务范围.平均服务人口规模接近规范空间范围.如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2)城市新区人口密度较小.小学平均服务人口规模接近规范合理规模,但是小学平均空间服务范围较大.如未央区.雁塔区:(3)外城区人口密度较小,小学平均服务人口规模低于规范合理规模,小学平均空间服务范围大于规范合理服务范围,如长安区■灞桥区。近些年西安小学规模扩大进一步影响空间均衡与可达性.根据近年来西安市统计数据.小学总数逐年递减.与之对比的是各区校均在校人数却逐年递增.由此看出小学规模有逐步扩大的总体趋势。根据2012年西安市教育统计年鉴,城区班额46人以上的班级占到64.62%.

 

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导致校际间可达性差异大。根据调查,西安市大概有65%的人对小区附近小学的教学质量不满意,并且好的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旧城区(二环内丨因此寻求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大多数家庭的选择.然而择校行为又会引发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大规模.大班额现象.目前西安市的"大学区"中"学区长学校"®与"成员学校"在师资.规模.可达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学区长学校其实际空间服务范围大,不能满足就近上学的需求而其他成员学校则规模小.尚且不能达到其合理办学规模,校际间小学教育设施的可达性差异很大.

 

接送出行方式出现多元化和差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4.2.1小学接送出行时间影响家庭出行决策

 

从调研数据来看(表4),仅有15.6%的学生居住在距离学校〇.8km距离内,根据西安市路网格局.对应的空间服务半径在500m范围内,这与现行规划所依据的小学空间服务半径存在较大出入:73%的家庭出行距离在2.5km以内,表现出较好的空间就近:27%的家庭出行距离在2.5km以上,也表现出西安小学出行距离有逐步

 

加大的趋势。在其他城市的研究成果中也反映出社会可以接受的小学合理的服务半径有增大的趋势,如北京53.3%的学生居住地在学校2km.半径范围外1251;常州(市域)小学家庭承受距在2.5-4.5km.

 

随着人们出行方式的多元化,相同出行距离,其出行时间将会有很大的差异。从调研情况来看,家庭在可以接受的时间范围内,根据出行距离.家庭经济能力选择适宜的出行方式和接送主体,小学接送出行时间成为家庭出行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4.2.2家庭出行时间成本差异大

 

不同出行距离家庭出行交通方式不同.其出行时间差异很大.主要表现为:

 

(1)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时间差异较大.

 

在西安,对应不同的交通出行方式,其出行时间效率也不同,公交车平均出行时间最长。电动车(自行车)和步行在人们理想出行时间范围内。假设公交出行时间是家到公交车站时间+公交行驶时间+公交站到学校时间。公交耗时长的主要原因是停留点到公交站距离过长.通常人们可以忍受的点到公交车站的时间是5min,首末两站合理步行时间应该在1〇min以内.调研问卷得出.西安小学家庭公交出行中步行时间平均为14.15min。

 

(2)不同出行距离的陪同群体发生变化。出行尺度越大,对家长体力.时间等要求越高。一般来说.小学接送时间通常与双职工家长上班时间冲突。当小学与家庭距离近,接送多由全职家长或者居家老人承担;当小学与家庭距离远.则更多由父母完成接送工作。当接送距离超过800m,奶奶辈接送比例明显下降:当接送距离超过2500m.接送主体爷爷辈.工作在职母亲比例明显下降.全职母亲和在职父亲的接送比例明显上升(表6)。接送主体的出行距离关系为:祖母辈家长<祖父辈家长<在职女家长<在职男家长<全职女家长.

 

(3)不同出行距离的出行方式选择存在差异。

 

从总体出行结构看,步行仍然是主导出行方式.并且在2.5km以内步行仍然承担了较高比重的出行率:私家车的比例越来越高,并且重点小学比一般小学的私家车出行比例要高.+电动车的比例也较高,多于公交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比例较少.仅为11.4%:最低为自行车和校车。

 

当出行空间距离改变.出行方式有较大的差异性。空间距离〇.8km以下,主要为步行.有少量私家车电动(自行丨车:空间距离0.8-1.5km.仍以步行为主.其次是电动(自行)车.私家车:空间距离1.5—2.5km.出行方式比例依次为电动(自行>车.步行.私家车和公交:空间距离2.5~3.5km.出行方式比例依次为私人小汽车.电动(自行>车和公交:空间距离大于3.5km,出行方式比例依次为私人小汽车.公交和电动(自行)车。

 

总体来说.西安小学出行结构中公交出行比例低.校车比例更低.大容量公益性出行方式效率偏低。

 

4.3家庭出行可达性满意度分析

 

依据步行自行车与电动车.私家车,公交四种不同的交通出行方式.家庭使用满意度也不同。根据调研总体来说.步行出行表现在对步行空间安全性.连续性的诉求较高:自行车与电动车出行表现在对非机动车道的路权以及非机动车停放的诉求较高;私家车出行主要对停车空间的诉求较高;公交出行的诉求最多.从家到学校的活动链.节点最多,表现出的问题也最突出.从调查结果来看.选择其他交通出行方式(除步行外)的家庭.如果条件许可.75%的家长考虑选择公交:有73%的家庭支持校车.认为会更方便:但是仍有一些家长不愿意放弃私家车出行的舒适性,占到10%左右.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私家车所需停车空间大..占用道路空间多.私家车依赖型增长将带来过度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交通事故数量,同时也加大了低收入家庭的出行时间成本。而电动车速度快.行驶不安全.也不是城市倡导的出行方式,因此.城市小学接送出行应倡导步行以及低碳环保大容量的公交出行方式.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本文侧重分析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满意度.

 

从小学家庭公交出行可达性角度.公交出行满意度较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4.3.1忽视家庭出行时间成本,公交出行可达性较低

 

公交出行时间长。从调研数据来看,西安小学上下学公交出行时间的一半以上在步行(从家到车站和车站到小学丨和等待.一是公交站点位置不合理:车站至家.小学的距离远,步行时间较长.如图3西安建大附小是单位小学,位于单位用地内部.距离城市次干道上公交站最近.约320m左右,但只有2条公交线路:更多公交线路在城市主干道上,距离学校门口的公交站换乘距离分别是430m左右(路东站台400m.路西站台460m)和750m左右(路西站台730m.路东站台780m).但是都要跨越两条马路。可以看出原有小学空间配置模式与现在的小学空间接近模式不符,小学出行未能考虑与城市道路衔接。图4中西安曲江_小(旁边还有曲江一中H立于城市主干道一侧.为减少行人穿越马路酿成的交通事故.交通部门特地在马路中间设置隔离栏.导致往返站台相距650m。从学校门口到达两个站台分别是150m和500m.而且必须通过离学校150m以外的地下通道才能到达马路对面.经常有学生为走捷径跨越栏杆。然而从学生出行安全,方便考虑,在校门口附近修建人行天桥的建议,由于部门权责壁垒也迟迟得不到解决。由此看出交通与规划管理部门之间衔接不利.未能从居民使用角度合理进行交通管理。在城市新区公交沿线居住人口密度低,街区空间尺度大,公交服务滞后.停留点距离公交站台距离远的问题更加突出。忽略使用主体行为特点布置公交站点的案例还有很多。二是公交等候时间长,在西安一般情况发车频率为10min—班,缺乏连续公交专用线,增加了候车时间的不确定性.而当公交线路增多,则可以减少等候时间:三是公交路权缺乏保障:非连续的公交专用线不能保证出行时间,道路拥堵对公交行驶时间影响很大;四是公交线路不能根据居民曰常出行需求及时调整规划。

 

4.3.2忽视使用主体空间需求,步行空间安全隐患多

 

小学上下学公交出行伴随着步行.然而学校入口周边的步行空间安全性.连续性尚存在设计缺陷.一是学校出入口设计存在隐患:大部分小学只设置一个出入口,并且小学入口缺乏足够的短暂性的过渡空间和停留空间,在上下学时段大量人.车流线混杂.形成拥堵,难以顾及行人的安全;二是步行路权得不到充分保障,例如步行道被机动车停车占用.道路转弯的视距三角形得不到保障在城市中也司空见惯;三是缺乏针对小学生行为特点的步行空间安全设计,尤其是穿越马路.过十字路口时安全隐患较多;四是学校周围交通换乘点未能根据小学生出行特点合理配置站点距离.缺乏人性化的小学生候车公交站台.小学生和成人一起"挤公交"."追公交";五是缺乏公交文明行驶的管理.公交进站出站急刹车.转弯速度快等现象危及乘客人身安全。

 

4.3.3忽视家庭多目的出行特点,出行效率较低

 

公交出行与土地整合程度较低。家长在接送过程中或者接送前后.为满足家庭生活需求,还有其他目的如采购曰常用品.买菜.休闲等的短距离出行。车站周围用地以及功能布局未能从家庭出行角度进行合理功能整合.往往家庭成员步行路程折返程度高.实际步行距离较远。在老城中土地利用混合程度高,居民生活便捷度高。如果能结合公交建设.在车站周围进行高质量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图5),就可以满足家长接送行为过程中的日常采购.休闲等行为需求,更好适应家长多目的出行特点.减少出行时间,有助于提高社区的吸引力。

 

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篇13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孩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最近两年,电视上亲子真人秀节目越来越多,如《爸爸去哪了》《爸爸回来了》《花样爷爷》《萌宠成长记》《宝贝看你的》《中国新生代》等,这些节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议论,其主要关注点在于育儿教育,也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其中,《花样爷爷》第六期,节目组来到法国尼斯。中国丈夫刘烨和法国妻子安娜在面对两个孩子执行“任务”时所出现的举动,有着不同的反应。

场景一:怎样面对孩子摔跤?当诺一与霓娜陪着爷爷游玩的过程中,孩子总是欢快地奔跑,妈妈安娜则轻松地走在后面与爷爷们聊天,完全不担心孩子的行动会有什么问题。在聊天中,她告诉爷爷,刘烨特别担心孩子下楼梯时摔倒,特别受不了孩子摔跤。

场景二:怎么面对孩子请求?小女儿霓娜想喝果汁,小小的眼睛里流露出渴望。爸爸刘烨直截了当地告诉她:“果汁现在不可以喝,吃完饭才可以喝。”而妈妈安娜则是用一根美味的香肠转移了霓娜的注意力,很快将喝果汁的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

场景三:命令?引导?诺一和曾江爷爷一起玩拐杖,他将拐杖对着爷爷开始“枪战”。当爸爸刘烨看到了孩子的这一举动,原本温和的脸立马严肃起来,赶紧喝止:“诺一,对爷爷不许这样。”并指挥其到其他地方玩耍。感到委屈的诺一可怜巴巴地去厨房里找正忙碌做饭的妈妈,妈妈安娜并没有责怪诺一,而是带着他来到小花园里修剪植物,令诺一心平气和之后再回去重新与爷爷一起玩耍。

可以看出,中国爸爸刘烨的教育方式是直截了当的,对孩子带有强烈的保护欲,安娜则善于引导孩子,且较为宽容。不少人对于安娜的教育方式表示肯定,认为安娜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孩子进行引导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聪明的做法,可以让孩子自己思考并且在体验中明白道理。法国家长重视让孩子学会独立,孩子能做的,就放手让孩子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比如孩子在前面走,父母在后面走,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中国家长往往对孩子实行层层保护,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抱着孩子或牵着孩子走。法国家长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意愿和个性,别人没有特权去干预和限制孩子的行为自由。家长会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彼此之间会进行平等对话。中国家长往往需要孩子顺从、听话,家长对孩子具有很强的支配欲,要孩子听从自己的意愿。但是,很多报道开始一味赞扬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的优点而特意贬低中国的家庭教育的失败之处,这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广大读者和网民。如果单看个场景一、二、三,我们会很有倾向性地认为安娜的育儿方式是成功的,可我们要客观地跳出某一特定环境,只有我们跳出中法、东西先入为主的观念,才会发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客观地说每种教育都不是完美的,它都有自己的优势和自己的劣势,而在不同因素相交织的复杂场景下,只有适合自己的育儿方式,没有适合普遍群体的育儿方式。

我们将那三个场景放在中国,你们会发现不同的答案:1.怎样面对孩子摔跤?首先,中国传统教育告诉我们,生命可贵、传宗接代、尊老爱幼、养儿防老,改革开放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家庭面临着只生一个,最多生俩的现实。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个孩子给整个家庭带来的不是想象的幸福感,而是全家只围着一个的紧张感,生怕孩子遇到危险,碰到坏人,被车撞到等意外,家长虽然顶着不放手、层层保护的不良名声,但谁又能或者说谁又敢“放手”呢?万一出现意外,全家都会崩溃,谁能负起全家的重担呢?2.怎么面对孩子请求?我很赞同家长和孩子的平等性,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但问题是在一个过多重视关系、重视阶级的东方社会,我们如何将孩子的个性和意愿能更贴近这么复杂的社会。现在的90、00后出现了自私、突出个性、唯我独尊的趋势,加之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影响,使之幼小的心灵更容易走向极端。其实面对孩子的请求,家长们可以说“不”,但我们最好有一个平等的理由,如善意的等价交换,良好行为和适当的请求的等价交换等。3.命令?引导?其实现今中国的家庭育儿中,最缺乏的就是命令和强硬,嘴硬心软的中国父母直接导致儿童的蜜糖生活,依赖性极强,根本离不开父母,离开了父母都不会生活。如频发的女大学生失踪、啃老族、小三现象,这些人已经开始慢慢失去了独立为人的能力,根本适应不了独立生活,自认为懂得很多,但其实根本不明白社会生活的意义。

我们从法国妈妈安娜身上可以看出法国等西方的育儿观,西方育儿提倡独立、个性、尊重、平等、自由。我们承认每一个词都是正面的,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但西方教育的问题和矛盾也是比较突出的,独立和个性放在一起就造就了西方国家的优越性和懒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蔑视所有和他们思想、信仰等不一致的世界其他国家;法国的高傲在欧洲名列前茅,其高高在上无视欧洲和世界的态度,令全世界难与其交友,这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想要看到的,个性和自由放在一起直接导致一次次的经济危机。法国生活安逸,天天宣扬个性和自由,罢工、滋事、党争已经习以为常,国家的高福利和人民的低效率使得法国国家内部失去了活力。车没有发动机,也没了前进的动力,最终经济危机,内患外侵,法国发达国家这时想起战争,侵略,制造区域冲突,将国内问题转嫁到国外问题,这是作为东方大国的中国不愿看到的。法国有着完善的制度,健全的法律,但就从其主张过分的追求所谓片面的民主,使得极端暴力屡禁不止,青少年吸毒,抢劫事件不断。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其传统的教育要求孩子孝顺,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学会忍耐,和睦相处,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等。

可怕的不是事件个例,而是普遍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让孩子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在批判西方教育,也不是拿个例说明中国教育比法国教育好。每种教育有每种教育的优点和缺点,注重培养孩子的方面不同,效果也不同。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国情,环境不同,人文也不同,只有适应环境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确的教育。举个浅显的例子,中国社会有自己的特殊复杂情况,如果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只是单纯地拿来主义使用西方教育方式教育中国孩子,孩子将来未必适应这个社会,很有可能被中国这个社会中的人定义为不正常、出格、偏激的人。

追求独立、个性、尊重、平等、自由,这也是全世界所追求的,我们也不例外。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填鸭式教育,家长意愿强加给孩子,骄纵溺爱孩子,扼杀孩子创造性等。当今社会中国家长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尤其是初为人父人母的80后家长,更注意改变传统中国家庭教育中的缺点,学习法国等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优点。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着不足,我们在试着改变中国的教育问题。但改革是艰难的,不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单靠某一方面是不能成功的,需要全社会努力推动,才可能产生一定的效果。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的启蒙教育的引路人,更应该担起教育改革的大任。家长应该在适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更新家庭观念,尊重和信任孩子,听取他们的不同意见,充分重视和鼓励孩子智力上的独立性,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允许他们选择自己的兴趣,使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工程中的基础工程,它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与社会的和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虽然因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条件,中国人不可能全盘接受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方式,但是这个开放的世界会不断把世界各地的教育模式结合在一起,中国一定会找到并且运用最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家庭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梁忠义.法国教育[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