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行业市场分析实用13篇

电影行业市场分析
电影行业市场分析篇1

电影产品虽然是艺术化产品,但其最终是否真的能获得成功,从而得到市场的认可还是要通过票房收入来验证。每一部电影都是一次精神的创作,其类型,质量,营销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其统一的验证渠道就是票房,因此相比较于其他的角度,票房更能客观的体现出我国电影发行产业的市场集中程度。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电影集团和华夏电影发行公司依旧保持着排行榜前两名的成绩,中影市场份额高达43%,华夏次之,市场份额达28%,二者市场份额合计高达71%,这是由于中影和华夏是国内发行业的老大哥,拥有较广泛的院线资源和较高的运行平台;另外,进口片的利润分账也给两家公司带来了不少的垄断利润(只有这两家公司拥有境外影片的全国发行权)。博纳则凭借对港产影片发行垄断发行的地位占有11%的市场份额位列排行榜第三,而星美影业和小马奔腾凭借自主投资影片的出色表现挤入前八名。总体而言,市场仍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排名前八的公司占据了发行市场的绝对份额。

电影产品差异化分析

电影产品的差异化是指电影产品在选材、制造、营销以及后续产品开发等一系列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产品特性。电影公司通过创建其产品的独特性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使其产品具有不完全可替代性,从而为其赢得更多的利润和可发展空间。而对于电影发行产业,产品差异化就主要表现在发行的影片类型和营销手段这两个方面。

·影片类型

近年来,中国影片类型发展迅速,且不断呈现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包括爱情片、科幻片、动作片、纪实片、剧情片、惊悚片、战争片、喜剧片、魔幻片等。另外,动画片也开始走向大银幕。

从表2可以看出,在2011全年上映的影片中,动作片、科幻片、爱情片、动画片和魔幻片票房占比均超过10%,五种影片类型占到总票房的7成以上。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国产影片票房主要集中在爱情、喜剧、动作、剧情4种类型上,而受观众喜爱和能获得较高票房的动画片、科幻片、魔幻片、战争片、灾难片等依然受限于题材创作能力不足,票房大部分由进口片贡献。总而言之,我国的影片类型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和差异化趋势,但我国目前发行市场的国产片竞争压力仍十分大。

·营销策略

在电影的发行过程中,营销手段可谓花样百出,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营销策略:

第一,创作主体组合。电影创作主体是指电影创作的主要参与人,包括导演、演员、制片人、编剧、摄影、音乐、服装设计等工作人员。而电影本身的特性决定了电影产品必然是差异化很大的产品,创作主体的不同组合将带来的是不同的电影产品。中国电影市场中,导演的品牌效应非常大,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三位导演的作品在市场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因而,很多大制作的电影使用名导演、名演员、名摄影等等就是利用他们已经形成的品牌效应来组合更好的影片差异化,从而与其他影片区别开来,以获得市场认同和收益。

第二,档期选择。我国各大院线的影片上映己经形成五大档期:情人节档期、五一档期、暑期档、十一黄金周档、贺岁档。依托重大节庆活动,构成富于中国特色的电影放映档期,对于建立完善的电影市场机制和提高中国电影的市场竞争力非常重要。

第三,广告宣传。在各种营销策略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电影发行的一系列的宣传造势活动,广告、新闻会、首映式等必不可少。在2011年,不得不提的一种广告宣传模式就是微博营销。随着微博用户数量急速增长,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促使各大网络开始在门户品牌广告营销之外深入挖掘微博营销的价值。电影《失恋33天》的成功与微博营销密不可分,来自艺恩网的数据显示,在观众接触《失恋33天》影片信息的网络渠道中,近64%的观众通过微博接触《失恋33天》的影片信息,微博已成为影片宣传重要形式,并且宣传效果显著。

进入壁垒分析

·产品差异壁垒

在中国电影业中,导演的品牌效应特别明显,因为较长时间的号召力的积累,一些导演的作品已经在中国电影消费者中形成一定的口碑,具有品牌优势。而且在我国,这种品牌导演资源非常稀缺,已经处于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三大导演鼎力状态,并且他们基本上己经被发行公司合约化。冯小刚与华谊兄弟签了10年合同和张艺谋与新画面公司的固定合作关系直接把导演品牌优势与电影发行公司的品牌优势联合在一起,对新进入者形成壁垒。

·规模经济壁垒

随着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投资规模将越来越大,这对于潜在进入者构成了壁垒。发行业的垄断主要是依靠对影片的发行权得到的。而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都不是完全孤立的,许多的电影发行公司要想具有强劲的竞争力及争取主动权,已向其制作和放映环节不断延伸,打造完整而庞大的产业链,因而我国现在的电影市场已形成了高度垄断性和几大集团的大型规模。并且,总资源及总需求的有限性,也使得现有企业生产规模相对于市场总需求来说已经够大,因而对进入者形成壁垒。

·政策性壁垒

电影行业市场分析篇2

1 概述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低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新形势下,受产业结构调整深入、节能减排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以工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用电市场呈现发展放缓甚至负增长的态势,该电网公司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市场经营压力。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管理战略的逐步推进实施,国网公司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管理要求向县公司全面延伸覆盖。该地区近年来也加强了县公司的上划工作。截至目前,该地区共有43个县域供电公司,县域用电市场已成为该地区用电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近14个月县公司全社会用电量占该电网公司的比例基本在60%左右。因此,加强县域用电市场分析能够辅助电网企业经营决策层在当前用电市场疲弱态势下把握市场变化趋势和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各项因素,挖掘盈利潜力,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进程,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对下一步工作做出正确决策。为了更好地掌握县域用电市场的特点,并对未来用电发展进行有效的预判,本文结合多维尺度分析法和行业用电市场细分体系,开展该地区43个县域供电公司用电市场分析研究,分析县域用电市场变化趋势,辅助该电网公司制定有效措施应对当前用电疲软态势,提高企业经营能力。

2 县域公司用电市场现状概述

该电力有限公司肩负着服务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首都北京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使命。营业区域包括唐山、张家口、秦皇岛、承德、廊坊5市,43个县(区、市),面积10.4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277万人。以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14个月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43个县公司全社会用电量占社会用电量比例在60%左右,而且县公司用户数占全部用户数据的比例达到74%以上,可见县公司用电市场具有用户数量多、用电分布广、中小企业用户集中等特点。

当前该地区县域公司用电市场整体上呈现两类不同的变化特征:以传统高耗能行业用电为主的区域,过去由于高耗能行业粗放式发展,聚集了大量的中小型工业企业,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不断深入,产业发展大幅放缓,用电量大幅下滑;京津周边及沿海地区,受国家大力发展新型产业的利好,不断涌现以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聚集区,用电量稳定增长。

随着该地区用电市场增速的进一步放缓,迫切需要深层次、细粒度地了解该地区用电市场变化情况,传统粗放式的分析模式不能深层次、更细粒度分析用电市场变化,从而无法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无法满足企业经营辅助决策的需要。为能准确分析该地区县域用电市场变化趋势,精确把握该地区县域公司用电市场变化特征,利用MDS建立行业用电市场细分体系,并基于此开展县域公司用电市场聚类分析研究。

3 基于MDS的县域公司用电市场聚类分析研究

3.1 基于MDS的行业用电市场细分体系

传统的行业用电市场细分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为基础,结合电力企业特点,将用电市场以全社会用电总计为根节点,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各行业类型之间具有相应的从属关系,共分为99个行业类型。

一般的用电市场特征分析,是针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用电4大行业类型进行分析,由于对象不超过10类,分析结果往往针对性不足。为深入开展用电市场的行业细分研究,通过应用多维尺度分析法(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构建多维统计分析视图。通过行业用电体量、行业类型的产业归属、行业用电特征、行业产值特征4个维度构建行业用电市场细分的指标分析体系,对99个行业类型进行整合重组。如图2所示:

多维尺度分析法(MDS)是分析各行业用电市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多维变量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可以将不同行业用电市场之间的联系直观地呈现出来,便于对各行业之间的总体联系进行深入观察。

应用MDS开展行业用电市场聚类,确定出13类用电及行业特征不同的分类,分类结果见表1:

在此基础上,以2015年1~7月的用电数据为基础,确定出不同分类的用电情况如下:

3.2 基于行业用电市场聚类模型的县域公司聚类分析

在用电市场行业细分的基础上,构建数据聚类分析模型,对43个县公司进行聚类分析,形成相应的聚类结果。聚类分析模型通过应用Clementine12.0进行建模,综合比对:K-均值聚类、两步聚类、异常聚类、Kohonen聚类4种聚类分析法的基础上,最终选择聚类效果较理想的两步聚类法。数据分析模型如图5所示:

3.3 聚类结果分析

在用电市场行业细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数据聚类分析模型,对43个县公司进行聚类分析,形成相应的聚类结果,结果如下:

第一类:高耗能行业集中分布,用电体量整体较大,第二产业用电下滑明显的县级供电单位,涉及到的供电单位包括国网遵化市供电公司、国网迁安市供电公司、国网迁西市供电公司、国网卢龙县供电分公司等11家单位。

第二类: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等新型产业聚集,第三产业用电增长速度较快的县级供电单位,涉及到的供电单位包括国网唐山市曹妃甸区供电公司、国网电力有限公司张北县供电分公司等9家单位。

第三类:现代农业发展迅速,第一产业用电增幅明显的县级供电单位,涉及到的供电单位包括国网电力有限公司怀来县供电分公司、国网玉田县供电公司等9家单位。

第四类: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乡居民用电增长明显的县级供电公司,涉及到的供电单位包括国网三河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香河县供电有限公司等7家

单位。

第五类:全社会用电量下降明显的地区,涉及到的供电单位包括国网电力有限公司怀安县供电分公司、国网电力有限公司青龙县供电分公司等7家单位。

4 县域公司聚类分析启示及地区用电市场发展应对措施建议

通过开展县域公司用电市场聚类分析及用电市场特征研究,总结该地区县域用电市场未来的变化特征

如下:

第一,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以高耗能、矿采选业为主导的地区用电需求将持续低迷。受资源能源环境约束、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钢铁、建材等重化工业的调整阵痛将无法避免,短期内将增加这些行业的下行压力;唐山迁西县、遵化市、迁安市受当地企业整合的影响,用电量将持续下降。

第二,京津冀产业转移带动该地区对接区域城乡用电稳步增长。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的不断落实,该地区迎来了区域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先天的环京津地缘优势,受京津冀一体化辐射的带动作用不断显现。特别是以廊坊为代表的北三县,其人口已突破70万,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另外,固安、大城、香河、三河等地随着北京服务业的疏解,大量人口也涌向该地区,人口的爆发增长促进了居民用电量的高速增长。

第三,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新型产业用电将步入高速增长期。从该地区各地市“十二五”规划及各地市“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用电情况,结合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的总体基调,可以预计,未来该地区将继续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用电将步入高速增长期。例如,廊坊的电子信息产业吸引了华为、富士康、京东方、微软等一大批龙头企业齐聚廊坊。张家口张北县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2015年8月,《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规划(2015~2020年)》正式

获批。

第四,发展新型农业成为带动地区第一产业用电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张家口怀来等地区的特色食品加工业、承德丰宁等地区的绿色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水平居河北省前列,农业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各类农业园区数量居全省前列,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前三季度两市第一产业用电量分别增长6.09%、16.34%。

针对上述发展趋势,提出若干该地区用电市场发展应对措施建议:

第一,重点关注新兴产业市场。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重点关注新兴产业用户,提前了解新兴产业用户特性。

第二,深化用电市场分析。开展重点企业信息调查,建立重点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库,对于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实施标签化管理,形成常态化的市场调查机制,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趋势,利用多种途径保持与企业的顺畅交流。充分发挥电网企业的技术优势及社会责任,为重点企业提供节能增效解决方案,做到互利互赢。

第三,加大电能替代推广力度。创新电能替代设施建设模式与电能替代推广机制,探索建立电能替代激励机制。同时要强化宣传推广,扩大电能替代成效。

5 结语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不断推进,该地区用电市场疲软态势很长一段时间将成为新常态。加强县域用电市场分析,有利于深层次剖析用电市场异常原因,辅助电网企业经营决策层制定有效应对措施。通过对该地区电网公司43个县域供电公司用电市场的聚类分析研究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在当前复杂的用电外部形势,能有效辅助网省公司进行实际用电市场分析,是一种可操作性极强的分析方法,但是该方法仍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基于MDS的该地区电网公司县域用电市场聚类分析方法要进一步推广还需要做好如下两点工作:(1)进一步优化或丰富行业分析指标体系,训练分析聚类模型参数,优化完善行业用电市场聚类模型;(2)开发县域用电市场分析应用,导入用电数据后,系统自动进行数据聚类分析,并给出初步结论,可以大大缩短人工分析时间。

参考文献

[1] 于崇伟.电力市场营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 孙茂文.电力企业中长期电力市场分析预测[J].电源技术应用,2013,(5).

[3] 王志刚,曲巍,黄爱颖.天津市电力公司售电市场实时预测分析系统建设及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7,9(1).

[4] 张宏山.县供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系统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8.

[5] 康重庆.售电市场中售电量的风险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19).

[6] 王小军.气候变化对区域农业灌溉用水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1).

[7] 郭崇兰.杭州市极端气象因子与工业电力消费关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

[8] 范F.中国电力需求影响因素解析[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2,(11).

[9] 于静冉.各类用电市场影响因素及开拓策略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6).

[10] 河北省新增限制和淘汰类产业目录(2015年版)[S].

[11] 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S].2015.

[12] 马莉.国外电力市场最新发展动向及其启示[D].国网能源研究院,2014.

电影行业市场分析篇3

艺术与经济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最早可追溯至远古时代的原始艺术和原始经济。“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无论是艺术还是经济,它们都是人为维持和繁衍自己的生命存在而生产自己所必需的消费品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结果在这里劳动具有特别重要的,决定其他一切方面的意义。

二、我国影视艺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艺术产业以及艺术产业化概念的提出和发展,都是艺术市场兴起以后的产物,与商品经济的关联程度最高。在这里,简单阐述一下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艺术产並化,因为探讨商品经济及艺术产业化,有利于洞察艺术产业的本质及规律。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对艺术产业的推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反之,艺术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必将进一步促进商品经 济的繁荣与规范。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而,在当代,影视既作为艺术又作为产业和商品的性或许比其他 艺术更为明显观众市场、票苈和收视率是影视经营者获得经济效益的渠道。因此,影视艺 术从创作到发行,都庵建立起以观众为中心的市场化运作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影视艺术的 市场已相当成熟,而我国的影视艺术市场才刚刚起步。

三、电视剧市场的特点

电视剧市场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电视剧的生产、流通与消费与电影一样具有时空间离 性,即制作、播放和观赏在时间上、空间上可以不同一;其次,电视剧市场是以广告商的投入 而收回投资,与票房无关,广告商关心的是观众对电视剧的关注度,这样电视剧收视率的高低 就直接决定了电视剧在市场中的经济效益;最后,电视剧是一种家庭消费产品,观看电视剧的 场所具有私人化的特点,观众可选择的观看方式和时间具有较大的弹性。

电影行业市场分析篇4

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是建立在电力市场的具体情况之上的,以此为基础对市场的变化形势以及电力企业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制定,从而为电力企业营销计划的制订奠定基础,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含义是利用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收集与电力市场情况相关的信息数据,如市场发展情况、电力供求情况以及其他影响电力市场的因素等等,以此为依据完成对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优化和调整,使整个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和合理,进而制定出与企业发展契合度最高的生产计划、营销策略以及经营方案等,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电力市场分析预测营销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工作开展相对薄弱

据调查发现,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的电力公司在电力市场的分析与预测方面才刚刚起步,在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的规范制度方面都存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市场分析与预测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搜集到市场信息无法及时上报给领导层,给市场情况的分析和决策的制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负荷预测偏差的风险

对于我国当前的电力市场来说是卖方市场,整个市场是由相互独立的发电公司与电网营运企业进行主导的。这种市场的整个交易模式趋于一种“单一购买”模式, 就是说相互竞争的一些发电公司把电力资源交给电网公司进行销售, 需要用电的用户是不能直接和发电企业签订合同购买电能,而是需要向电网公司去购买电能。由于电能这种资源很难长时间保存,所以为了平衡电力系统中输电者和用电者之间的功率,电网公司需要先预测用电用户所需要的负荷, 和发电企业签署相关的供电合同。一旦发生预测的负荷不准的情况,因为在市场上销售的电价一般会比合同里的电价要高,这样就会影响发电企业的利益。

三、基于电力市场分析预测上的营销管理方法

1.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实现营销管理的信息化

① 建立健全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等收集国家的新政策,对电力供求平衡状况进行分析,掌握市场需求及经济发展的动态,促进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数据的快速更新,提升市场分析预测的准确度,进一步为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提供保障。

②建立电力系统的用户信息及档案管理。在网络上登记电力用户信息,并将客户信息做好详细的标准记分类,可根据用户信息实施网上营销开发以及营销的定向、跟踪服务。

③ 建立健全对内信息管理系统。 与企业内部各部门网络系统进行实时连通,从而实现信息及时传输、更新及交流,为确保营销管理信息的统一性打下坚实基础。

2.需求侧管理与电力市场营销结合

电力市场主导了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必须要全面实行需求侧管理与地啊你市场营销相结合的策略,进一步实现对不同客户需求的满足,对用户的用电安全科学的引导。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服务质量,加强电力产品的创新,积极开发新客户市场。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电力企业还应依据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实际情况进行“削峰填谷”,进一步缓解电力紧张局面,尽可能地减少电力的生产成本,提升客户的用电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目的。

3.加强电力市场化改革,对能源消费结构予以优化

(1)积极实施电能替代策略。电能替代工作不仅是响应国家治理大气污染、开展节能减排的重大战略,而且是挖掘终端能源消费市场需求,拓展售电量市场发展空间,遏制售电量增速下滑,努力增供扩销的重要举措。此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力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对电力等环保节能能源的宣传工作,树立环保能源品牌,从而实现对新用户及新市场的开发。

(2)提高产品质量。电力企业一方面需要提升自身电源质量,积极更新电力设备,对已经老化的机组进行改造或者淘汰掉,节约发电的成本,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企业还应对现阶段的电源结构进行科学的调整,小火电机组应停止使用,尽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机组,实现电力供应的持续稳定;在科学管理电源的同时加强对上网电价的调整。除此之外,还要加大电网升级改造,加强电网建设的独立,尤其是城乡电网必须要进行改造,尽可能地加强主干电网的建设,减少线损,节约资源,降低供电的耗损;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电网流量向分配的可续合理,积极推广远程抄表。

(3)对注重电价调整产生的影响。电价波动调整针对不同类别用户产生的作用影响不尽相同,应注重对其做好分析研究。可选择典型用户针对其呈现的电价承受水平进行研究。排除企业自身经营以及工作效益等因素外,通常来讲,钢铁行业、化工生产以及有色冶金等高能耗企业呈现出较低的电价承受水平,因此电价的波动调整会对该类企业形成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对这些行业企业做出电价调整决策时应权衡利弊、仔细慎重。另一方面,机械生产、食品加工以及建材行业则呈现出了较强的电价承受水平,针对该类行业,则应进一步强化服务管理,全面激发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用电潜能,进而优化市场营销效果。

结束语

总之,进行全面、深入的电力市分析预测,能够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为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从而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电影行业市场分析篇5

一、基于理论基础提出研究假设

由于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不同,企业产品也应是满足客户需求而进行创新的,电子商务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为求提高销售绩效,必须创造适应市场的产品。产品创新不仅仅指销售产品的新颖,更是其技术、外观、产品质量、结构等方面的创新改变,而我们通过测算企业在某一时段的新产品数量或频率,判断企业的创新倾向。一般在新产品推出数量较高且其推出频率越高时,其销售绩效大多由新产品创造,在总销售额中新产品的销售额比重也更高,进而也推动企业产品创新。部分同行企业会通过仿制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一般当同行企业产品相似度越低时其创新程度越低,因而我们假设产品创新倾向对电子商务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加快,电子商务企业逐渐增多,而由于各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使得企业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但部分竞争企业在为找到新型的创新倾向时便出现大量的仿造品或替代品,使得市场份额和利润率降低,但一方面也有部分企业根据相关创新产品引入其他产品线上的创新产品,进行重创新,提高电子商务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可假设竞争强度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产品创新倾向具有正向作用。而对于产品创新倾向的变化过程中其创新倾向会依据竞争者的跟从情况、客户的需求情况及客户的从众心理不同而改变,因而其竞争强度也会加剧,但在一方面能使企业不过度长期依赖某种创新产品,使各电子商务企业能维持创新,且销售额和利润也能较好的维持或增长,因而假设其产品创新倾向与电子商务企业绩效的关系之间的竞争强度调节不会受反向影响。而由于电子商务市场信息能够帮助企业提供相关数据,分析如何创新产品及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竞争力,当市场信息的研究越深入时其创新产品也越优秀新颖,因而假设其电子商务市场信息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产品创新倾向有正向作用。

此外,竞争强度提高时能够时相关市场信息不断发生变化,使得市场信息负载过多,无法有效处理分析,且在竞争中产品创新者增多,企业无法有效获取创新机会,无法引导创新产品。因而假设当考虑竞争强度增大时其市场信息对电子商务产品创新倾向的正向作用降低。

二、研究方法

1.收集样本数据

选择B2C开放平台上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研究,该企业在市场信息及竞争强度方面都能充分体现了电子商务的市场特征。首先是对电子商务企业在各阶段的网络环境下的市场信息、竞争强度及产品创新等方面关系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电子商务企业的基本情况及其外部环境、产品创新等变量问题。

2.变量测量

采用李克特量表及常用的简单算术平均法研究相关其涉及的指标值,并通过平均得到最终值。通过对电子商务企业绩效、产品创新倾向、市场信息、竞争强度、控制变量等指标进行研究问卷对比调查,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调查有关人员态度,从而评估其相关指标数据变化状况。

3.检验和数据分析

首先是对选择的电子商务企业各类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包括对受访者的性别、职业及其企业经营时间、年销售额、员工数量、产品类容等进行统计。之后需要对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确定其样本中竞争强度、市场信息、产品创新倾向、企业绩效等数据的准确可靠,并保证其效度良好。同时对竞争强度与市场信息的的交互项及其相关性、竞争强度与产品创新倾向的交互项及其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

4.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设置相关分析模型,包括根据企业绩效的分析产品创新倾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竞争强度对产品创新倾向与企业绩效的影响、控制变量对产品创新倾向的影响、竞争强度和市场信息对产品创新倾向的影响的几种回归分析模型。通过对相关模型的分析验证,发现企业产品创新倾向与企业绩效的回归系数明显呈正向趋势发展,从而说明电子商务企业产品创新倾向对电子商务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作用。而竞争强度与产品创新倾向的交互项对企业绩效的回归系数呈负向发展但不明显,验证产品创新倾向与电子商务企业绩效的关系之间的竞争强度调节不会呈反向影响。竞争强度、市场信息与产品创新倾向的回归系数都明显呈正向趋势,因而说明电子商务市场信息与竞争强度都能够正向影响电子商务企业的产品创新倾向。同时需注意,通过相关模型分析发现竞争强度对产品创新倾向的变动的总解释所占模型比重更大,因而说明电子商务企业产品创新的主要为市场竞争所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情况下以产品创新的方式以求提高自身行业竞争力。回归结果分析中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强度与市场信息交互项的标准系数明显负向发展,从而说明当竞争强度增大后降低了市场信息对电子商务产品创新倾向的正向作用。

三、讨论

电子商务市场特征包括其竞争强度及市场信息变化的特征,通过实证分析检验电子商务市场特征对产品创新及其企业绩效影响,企业绩效能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高,而在电子商务外部竞争强度较大时能够提升企业的产品创新倾向,从而在竞争强度加大时企业绩效也不会降低。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及竞争行业的模仿行为刺激作用下反更容易激发企业进一步创新,且创新程度相对落后的企业也会根据市场竞争进一步调整创新倾向,从而调节产品创新倾向与电子商务企业绩效的关系,当竞争强度越高时企业的产品创新倾向更强,使得电子商务企业利润能较好增长。市场信息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产品创新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电子商务平台能够统计企业的相关信息,而个企业能通过平台收集客户、竞争对手、产品等相关信息,从而依据信息进行产品创新。需注意在联合考虑市场竞争与信息强度对产品创新倾向时其可能呈负向影响,从而降低企业绩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企业中竞争强度及市场信息的特征对产品创新有着严重影响,企业能够通过对市场信息及竞争强度判断分析进行产品创新,实证分析判断电子商务市场特征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关系,对企业能够制定有效的创新行为计划有着重要意义,并通过合理的调节良好的提高企业绩效。

参考文献:

[1]袁一宁,周南.电子商务市场特征对产品创新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5,22:73-74.

电影行业市场分析篇6

1 研究假设

在本文进行的电子商务市场特征对产品创新影响实证研究中,我们首先需要完成本文研究的假设,而这一假设的提出需要得到理论基础的支持。在具体的研究假设中,笔者做出了产品创新倾向对电子商务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作用、电子商务市场信息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产品创新倾向有正向作用、考虑竞争强度增大时电子商务市场信息对电子商务产品创新倾向的正向作用降低三方面假设。

之所以本出了刚刚提到的三方面研究假设,主要是由于电子商务企业新产品推出频率较高时销售绩效主要源于新产品、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产品的仿照与替代品出现速度较快、竞争激烈的电子商务市场中电子商务市场信息无法进行有效处理所致,在这些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现状下,提出上述几方面用于电子商务市场特征对产品创新影响实证研究的假设也就不足为奇。

2 研究方法

2.1样本和数据收集

在本文进行的电子商务市场特征对产品创新影响实证研究中,为了保证这一实证研究具备着较高的代表性,本文选择了我国最大的B2C开放平台天猫商城作为电子商务企业的研究样本。在具体的研究数据收集中,笔者选择了2017年1月艾瑞咨询的《2016年中国电商生命力报告》作为数据来源,而结合这一报告我们不难发现,天猫商城在我国B2C电子商务交易中占据的压倒性优势。结合《2016年中国电商生命力报告》不难发现,天猫商城中每个企业面对的市场信息均拥有很好的深度和广度,这就说明天猫商城本身能够较好代表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特点,这就使得本文研究所选择的数据具备着较高的代表性。

为了能够更好完成用于本文研究的数据收集,我们还需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更为全面的收集数据,这一用于问卷调查的问卷综合了业界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问卷中的主要变量为受访者性别、企业职务、经营年数、年销售额、员工数量、产品类目等信息,而在通过腾讯问卷的方式进行网络发放后,截止2016年3月1日,这一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30.900%。

2.2变量测量

在完成样本的选择与数据的收集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具体的研究用变量测量,这一标量测量中我们需要结合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产品创新倾向、市场信息、电子商务企业绩效等指标的测量,而为了实现这一系列变量的较为准确测量,笔者选择了李克特量表及常用的简单算术平均法,这样就能够较好满足本文的研究需要。

3 数据分析

在完成电子商务市场特征对产品创新影响实证研究的样本确定、数据收集以及变量测量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展开这一研究的数据分析,结合问卷调查获得的166份有效样本,我们就可以展开具体的电子商务企业经营年数、企业所处行业、企业员工数量等信息的分析,而通过这一分析笔者得出了中小企业位于天猫商城行业底端的结论;而在继续展开的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的分析中,我们首先需要结合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强度、市场信息、产品创新倾向、企业绩效等数据的求得,并通过具体分析确定球的数的准确可靠以及效度良好。

在完成上述两方面数据的分析后,我们就可以开展上文中提到的研究假设检验,这一检验中笔者需要结合企业绩效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商业企业产品创新倾向于企业绩效的回归系数等数据,这样就能够展开极为深入的分析。在这一系列分析的展开中,笔者发现企业创信产品倾向于企业绩效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向发展趋势、竞争强度与产品创新倾向的交互项对企业绩效的回归系数呈负向发展但发展倾向并不明显、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强度与市场信息交互项的标准系数明显负向发展,由此我们就能够判明本研究在开头处做出假设正确与否。

4 结果讨论

对于电子商务的市场特征来说,电子商务企业间的竞争强度、电子商务信息变化特征都属于电子商务的市场特征范畴,而通过本文进行的电子商务市场特征对产品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我们能够清楚发现,客户的需求往往会直接提高电子商务企业的创新动力,而在市场竞争的影响下具备较高创新动力的电子商务企业也会不断调整自身的创新倾向,这就使得电子商务领域中企业间的竞争强度越高往往会使得电子商务产品创新的倾向更强。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电子商务企业的产品创新来说,电子商务的市场信息也会在其中发挥较为积极的效用,而这一效用的出现也是电子商务企业往往较为积极收集竞争对手、市场中相关产品信息的原因所在。

5 结论

在本文就电子商务市场特征对产品创新影响的实证展开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研究假设、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内容,而结合这一系列研究内容我们就能够较为直观的了解到电子商务企业竞争中市场信息特征对产品创新带来的较为直接影响,希望这一影响的明确能够为相关电子商务企业的更好发展带来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1]郑称德,王倩,刘痄欤倪亮亮,吴宜真.电子商务市场特征对产品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14,06:90-102

[2]袁一宁,周南.电子商务市场特征对产品创新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5,22:73-74

电影行业市场分析篇7

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 华夏出版社 1997年

企业是在一定行业中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业环境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分析认为,影响企业竞争结构及其强度的五种因素(力量)可分为: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潜在竞争者进入、替代产品的开发、供应商的议价力量、购买者议价力量共五种影响行业竞争力量。

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而言,企业面对的市场是一个竞争的市场,从事相同产品或服务经营的企业不止一家,因此多家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争夺客户,从而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就电影市场而言,随着院线制的形成,电影企业间的竞争将从原来基本没有,变得越来越强烈。

由于一种产品或服务开发的成功,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市场的价值得到巨大的发现,会引起许多其他投资者的加入。这些新加入者既可以给该行业注入活力,促进市场竞争,也会给原来的企业带来压力,威胁他们原有的市场地位。由于进入门槛的降低,政策的进一步透明,电影市场的投资价值日渐显现,高达2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使电影市场成为投资资本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将是院线制发展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

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或功能相似,能够满足消费者相似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相互替代,因此提供这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就会成为相互的替代竞争者。作为提供精神文化消费产品的电影企业,其替代的竞争者有很多,比如电视传播企业、音像制品行业、互联网、酒吧舞厅等各种大众娱乐场所,这些替代者均构成了对电影行业的竞争。

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提供生产要素的供应商会在两个方面制约企业的经营。一是供应商能否按时按量地提供企业所需的生产要素;其次提供的生产要素成本会影响该企业的利润水平。所以供应商提供生产要素的能力、价格谈判能力的大小以及企业寻找其他供货渠道的可能性,是企业在市场环境中需要考虑的竞争力量。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供应商是上一级发行商或制片厂,他们的竞争能力在相当程度上会制约发行放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用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用户的多少、用户的实际购买能力将决定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以及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将会引起同行之间的价格竞争。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用户可以是下一级的发行商,也可以是电影院,他们的竞争实力会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和调整,随着院线制的发展,作为用户的电影院在院线中的作用将更为显著。

二、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以一个省的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基本流程为例)

1.传统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注:从1993年起国产影片可以直接向市县电影公司发行)

2.传统发行放映体制下的市场竞争分析

上图概括了一个省级电影市场在传统的发行放映体制下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是省级电影公司,还是市级电影公司,均面临着波特理论的多种力量竞争。结合当前院线制改革的实际,重点分析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各级电影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状况。

(1)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抑制了行业之间的竞争

传统的发行放映机制下在一个地区只存在一个电影公司,形成了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高度垄断的行业管理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互竞争的压力,必然造成企业缺乏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各级电影公司安于现状,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要。这种垄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构成了对电影市场整体利益、特别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

(2)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难以体现

由于高度的行业垄断造成潜在的竞争者难以进入地区电影市场,这使市场中的既得利益者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虽然从1993年起发行放映机制的改革试图突破垄断,但限于行业内部的重组,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3)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

从行业竞争模型可以看出,替代产品的市场竞争战略是全方位的,对各级电影公司以及电影院都产生了影响,对比这几年电视、互联网等娱乐资讯形式的发展以及电影票房的逐年滑坡,可以证明这一点。由于发行放映的各级企业承担的功能均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集团对抗能力,造成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在文化娱乐市场中争得了相当多的一批顾客。

(4)电影院的竞争地位较低

从竞争模型中可以看出下一级发行放映商选择的市场供货渠道单一,电影院没有选择发行商和影片的余地,造成购买者特别是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很弱,自身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5)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不强

在一个发行垄断的地区市场,影片供应商面对的是单一的发行商,虽然1993年之后国产影片的发行可以跨过省级公司直接向市级发行公司发行,但只是打破了省级公司对全省的垄断,在市级电影市场,影片供应商仍然没有选择的余地;尽管具有较好市场预期的影片因比较稀缺,有利于提升这类供应商的市场地位,但总体而言影片供应商在市场运作中讨价还价的谈判能力还是比较低的。

综上所述,在传统电影发行放映的运行机制下,市场的竞争态势表现为地区发行放映公司处于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其他三种竞争者的竞争能力较弱,因此地区发行商能够基本控制当地市场,形成行业垄断局面;但就整个电影市场而言,抵御替代品的能力是不强的。

三、院线公司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

1.院线公司运作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2.以院线公司为运作机制的电影市场竞争分析

院线公司是对电影发行放映经营者的重新组合,简化了中间发行渠道,逐步形成发行放映一体化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实体。这种机制的改变,必然使得原来处于垄断地位的地区发行商的竞争地位发生变化,而且与其他竞争力量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改变。

(1)在一个地区市场中形成了同行业间的竞争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一个地区出现两家以上从事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企业,形成了竞争的局面,由此大大削弱了发行商独家垄断而形成的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这种竞争对于打破市场垄断,增强市场活力是非常有利的,因为生存的压力迫使院线公司不能走老路,必须更新经营理念,提升营销手段,注重规模和效益的关系,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院线制形成的初期,由于市场规划还没有系统地建立,各院线公司应注意避免早期市场的恶性竞争,保证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2)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门槛明显降低

由于地区市场中竞争机制的引入,降低了其他投资者进入电影市场的门槛。为保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求市场信息是共享的,游戏规则必须共同遵守,这客观上削弱了原有企业的在位优势,降低了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风险;同时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经济,现有企业会通过资本运作、共享市场份额的方式主动寻求合作伙伴,这也是潜在竞争者“借船出海”的一种途径。

(3)替代产品的竞争能力相对减弱

电影与其他娱乐形式的相互替代竞争,在任何运行机制下都存在。成功的院线运行效率高,针对性强,能够牢牢锁住某个细分市场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有较强的抵御替代产品的能力,所以院线制建立后,替代产品在某些细分电影市场的替代作用有所减小。

(4)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得到提高

目前影院与院线公司基本上是契约关系,处于平等的地位,双方通过合同的方式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改变了原来机制下影院必须完全从属于某级发行公司的状况;同时这种契约关系不是终生制的,影院在合同终止后有选择其他院线的权利,正如图中出现的虚线箭头表示影院可以“跳槽”,因此院线公司有必要处理好与加盟院线的关系,像对待顾客一样,重视加盟影院的满意度。在这个意义上讲,电影院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电影行业市场分析篇8

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

企业是在一定行业中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业环境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分析认为,影响企业竞争结构及其强度的五种因素(力量)可分为: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潜在竞争者进入、替代产品的开发、供应商的议价力量、购买者议价力量共五种影响行业竞争力量。

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而言,企业面对的市场是一个竞争的市场,从事相同产品或服务经营的企业不止一家,因此多家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争夺客户,从而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就电影市场而言,随着院线制的形成,电影企业间的竞争将从原来基本没有,变得越来越强烈。

由于一种产品或服务开发的成功,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市场的价值得到巨大的发现,会引起许多其他投资者的加入。这些新加入者既可以给该行业注入活力,促进市场竞争,也会给原来的企业带来压力,威胁他们原有的市场地位。由于进入门槛的降低,政策的进一步透明,电影市场的投资价值日渐显现,高达2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使电影市场成为投资资本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将是院线制发展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

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或功能相似,能够满足消费者相似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相互替代,因此提供这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就会成为相互的替代竞争者。作为提供精神文化消费产品的电影企业,其替代的竞争者有很多,比如电视传播企业、音像制品行业、互联网、酒吧舞厅等各种大众娱乐场所,这些替代者均构成了对电影行业的竞争。

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提供生产要素的供应商会在两个方面制约企业的经营。一是供应商能否按时按量地提供企业所需的生产要素;其次提供的生产要素成本会影响该企业的利润水平。所以供应商提供生产要素的能力、价格谈判能力的大小以及企业寻找其他供货渠道的可能性,是企业在市场环境中需要考虑的竞争力量。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供应商是上一级发行商或制片厂,他们的竞争能力在相当程度上会制约发行放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用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用户的多少、用户的实际购买能力将决定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以及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将会引起同行之间的价格竞争。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用户可以是下一级的发行商,也可以是电影院,他们的竞争实力会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和调整,随着院线制的发展,作为用户的电影院在院线中的作用将更为显著。

二、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以一个省的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基本流程为例)

1.传统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注:从1993年起国产影片可以直接向市县电影公司发行)

2.传统发行放映体制下的市场竞争分析

上图概括了一个省级电影市场在传统的发行放映体制下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是省级电影公司,还是市级电影公司,均面临着波特理论的多种力量竞争。结合当前院线制改革的实际,重点分析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各级电影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状况。

(1)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抑制了行业之间的竞争

传统的发行放映机制下在一个地区只存在一个电影公司,形成了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高度垄断的行业管理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互竞争的压力,必然造成企业缺乏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各级电影公司安于现状,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要。这种垄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构成了对电影市场整体利益、特别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

(2)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难以体现

由于高度的行业垄断造成潜在的竞争者难以进入地区电影市场,这使市场中的既得利益者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虽然从1993年起发行放映机制的改革试图突破垄断,但限于行业内部的重组,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3)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

从行业竞争模型可以看出,替代产品的市场竞争战略是全方位的,对各级电影公司以及电影院都产生了影响,对比这几年电视、互联网等娱乐资讯形式的发展以及电影票房的逐年滑坡,可以证明这一点。由于发行放映的各级企业承担的功能均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集团对抗能力,造成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在文化娱乐市场中争得了相当多的一批顾客。

(4)电影院的竞争地位较低

从竞争模型中可以看出下一级发行放映商选择的市场供货渠道单一,电影院没有选择发行商和影片的余地,造成购买者特别是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很弱,自身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5)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不强

在一个发行垄断的地区市场,影片供应商面对的是单一的发行商,虽然1993年之后国产影片的发行可以跨过省级公司直接向市级发行公司发行,但只是打破了省级公司对全省的垄断,在市级电影市场,影片供应商仍然没有选择的余地;尽管具有较好市场预期的影片因比较稀缺,有利于提升这类供应商的市场地位,但总体而言影片供应商在市场运作中讨价还价的谈判能力还是比较低的。

综上所述,在传统电影发行放映的运行机制下,市场的竞争态势表现为地区发行放映公司处于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其他三种竞争者的竞争能力较弱,因此地区发行商能够基本控制当地市场,形成行业垄断局面;但就整个电影市场而言,抵御替代品的能力是不强的。

三、院线公司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

1.院线公司运作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2.以院线公司为运作机制的电影市场竞争分析

院线公司是对电影发行放映经营者的重新组合,简化了中间发行渠道,逐步形成发行放映一体化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实体。这种机制的改变,必然使得原来处于垄断地位的地区发行商的竞争地位发生变化,而且与其他竞争力量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改变。

(1)在一个地区市场中形成了同行业间的竞争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一个地区出现两家以上从事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企业,形成了竞争的局面,由此大大削弱了发行商独家垄断而形成的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这种竞争对于打破市场垄断,增强市场活力是非常有利的,因为生存的压力迫使院线公司不能走老路,必须更新经营理念,提升营销手段,注重规模和效益的关系,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院线制形成的初期,由于市场规划还没有系统地建立,各院线公司应注意避免早期市场的恶性竞争,保证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2)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门槛明显降低

由于地区市场中竞争机制的引入,降低了其他投资者进入电影市场的门槛。为保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求市场信息是共享的,游戏规则必须共同遵守,这客观上削弱了原有企业的在位优势,降低了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风险;同时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经济,现有企业会通过资本运作、共享市场份额的方式主动寻求合作伙伴,这也是潜在竞争者“借船出海”的一种途径。

(3)替代产品的竞争能力相对减弱

电影与其他娱乐形式的相互替代竞争,在任何运行机制下都存在。成功的院线运行效率高,针对性强,能够牢牢锁住某个细分市场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有较强的抵御替代产品的能力,所以院线制建立后,替代产品在某些细分电影市场的替代作用有所减小。

(4)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得到提高

目前影院与院线公司基本上是契约关系,处于平等的地位,双方通过合同的方式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改变了原来机制下影院必须完全从属于某级发行公司的状况;同时这种契约关系不是终生制的,影院在合同终止后有选择其他院线的权利,正如图中出现的虚线箭头表示影院可以“跳槽”,因此院线公司有必要处理好与加盟院线的关系,像对待顾客一样,重视加盟影院的满意度。在这个意义上讲,电影院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电影行业市场分析篇9

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 华夏出版社 1997年

企业是在一定行业中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业环境的特点直接 影响 着企业的竞争力。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分析认为,影响企业竞争结构及其强度的五种因素(力量)可分为: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潜在竞争者进入、替代产品的开发、供应商的议价力量、购买者议价力量共五种影响行业竞争力量。

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而言,企业面对的市场是一个竞争的市场,从事相同产品或服务经营的企业不止一家,因此多家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争夺客户,从而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就电影市场而言,随着院线制的形成,电影企业间的竞争将从原来基本没有,变得越来越强烈。

由于一种产品或服务开发的成功,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市场的价值得到巨大的发现,会引起许多其他投资者的加入。这些新加入者既可以给该行业注入活力,促进市场竞争,也会给原来的企业带来压力,威胁他们原有的市场地位。由于进入门槛的降低,政策的进一步透明,电影市场的投资价值日渐显现,高达2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使电影市场成为投资资本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将是院线制发展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

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或功能相似,能够满足消费者相似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相互替代,因此提供这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就会成为相互的替代竞争者。作为提供精神文化消费产品的电影企业,其替代的竞争者有很多,比如电视传播企业、音像制品行业、互联网、酒吧舞厅等各种大众娱乐场所,这些替代者均构成了对电影行业的竞争。

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提供生产要素的供应商会在两个方面制约企业的经营。一是供应商能否按时按量地提供企业所需的生产要素;其次提供的生产要素成本会影响该企业的利润水平。所以供应商提供生产要素的能力、价格谈判能力的大小以及企业寻找其他供货渠道的可能性,是企业在市场环境中需要考虑的竞争力量。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供应商是上一级发行商或制片厂,他们的竞争能力在相当程度上会制约发行放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用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用户的多少、用户的实际购买能力将决定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以及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将会引起同行之间的价格竞争。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用户可以是下一级的发行商,也可以是电影院,他们的竞争实力会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和调整,随着院线制的发展,作为用户的电影院在院线中的作用将更为显著。

二、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以一个省的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基本流程为例)

1.传统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注:从1993年起国产影片可以直接向市县电影公司发行)

2.传统发行放映体制下的市场竞争分析

上图概括了一个省级电影市场在传统的发行放映体制下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是省级电影公司,还是市级电影公司,均面临着波特理论的多种力量竞争。结合当前院线制改革的实际,重点分析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各级电影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状况。

(1)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抑制了行业之间的竞争

传统的发行放映机制下在一个地区只存在一个电影公司,形成了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高度垄断的行业管理虽然在一定 历史 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互竞争的压力,必然造成企业缺乏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各级电影公司安于现状,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要。这种垄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构成了对电影市场整体利益、特别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

(2)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难以体现

由于高度的行业垄断造成潜在的竞争者难以进入地区电影市场,这使市场中的既得利益者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虽然从1993年起发行放映机制的改革试图突破垄断,但限于行业内部的重组,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3)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

从行业竞争模型可以看出,替代产品的市场竞争战略是全方位的,对各级电影公司以及电影院都产生了影响,对比这几年电视、互联网等娱乐资讯形式的发展以及电影票房的逐年滑坡,可以证明这一点。由于发行放映的各级企业承担的功能均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集团对抗能力,造成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在文化娱乐市场中争得了相当多的一批顾客。

(4)电影院的竞争地位较低

从竞争模型中可以看出下一级发行放映商选择的市场供货渠道单一,电影院没有选择发行商和影片的余地,造成购买者特别是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很弱,自身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5)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不强

在一个发行垄断的地区市场,影片供应商面对的是单一的发行商,虽然1993年之后国产影片的发行可以跨过省级公司直接向市级发行公司发行,但只是打破了省级公司对全省的垄断,在市级电影市场,影片供应商仍然没有选择的余地;尽管具有较好市场预期的影片因比较稀缺,有利于提升这类供应商的市场地位,但总体而言影片供应商在市场运作中讨价还价的谈判能力还是比较低的。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未知

综上所述,在传统电影发行放映的运行机制下,市场的竞争态势表现为地区发行放映公司处于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其他三种竞争者的竞争能力较弱,因此地区发行商能够基本控制当地市场,形成行业垄断局面;但就整个电影市场而言,抵御替代品的能力是不强的。

三、院线公司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 分析

1.院线公司运作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2.以院线公司为运作机制的电影市场竞争分析

院线公司是对电影发行放映经营者的重新组合,简化了中间发行渠道,逐步形成发行放映一体化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实体。这种机制的改变,必然使得原来处于垄断地位的地区发行商的竞争地位发生变化,而且与其他竞争力量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改变。

(1)在一个地区市场中形成了同行业间的竞争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一个地区出现两家以上从事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 企业 ,形成了竞争的局面,由此大大削弱了发行商独家垄断而形成的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这种竞争对于打破市场垄断,增强市场活力是非常有利的,因为生存的压力迫使院线公司不能走老路,必须更新经营理念,提升营销手段,注重规模和效益的关系,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院线制形成的初期,由于市场规划还没有系统地建立,各院线公司应注意避免早期市场的恶性竞争,保证电影市场的健康 发展 。

(2)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门槛明显降低

由于地区市场中竞争机制的引入,降低了其他投资者进入电影市场的门槛。为保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求市场信息是共享的,游戏规则必须共同遵守,这客观上削弱了原有企业的在位优势,降低了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风险;同时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 经济 ,现有企业会通过资本运作、共享市场份额的方式主动寻求合作伙伴,这也是潜在竞争者“借船出海”的一种途径。

(3)替代产品的竞争能力相对减弱

电影与其他娱乐形式的相互替代竞争,在任何运行机制下都存在。成功的院线运行效率高,针对性强,能够牢牢锁住某个细分市场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有较强的抵御替代产品的能力,所以院线制建立后,替代产品在某些细分电影市场的替代作用有所减小。

(4)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得到提高

目前 影院与院线公司基本上是契约关系,处于平等的地位,双方通过合同的方式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改变了原来机制下影院必须完全从属于某级发行公司的状况;同时这种契约关系不是终生制的,影院在合同终止后有选择其他院线的权利,正如图中出现的虚线箭头表示影院可以“跳槽”,因此院线公司有必要处理好与加盟院线的关系,像对待顾客一样,重视加盟影院的满意度。在这个意义上讲,电影院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5)影片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明显提高

院线制的出现,使影片供应商(制片厂、影片的全国商等)的竞争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面对的已不是原来铁板一块的地区发行公司,在多个院线之间,他们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院线公司在购买影片时,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存在,在与影片供应商谈判的时候不可能再有原来那种优势的讨价还价能力。影片供应商地位的提高,增加了他们的利益,有利于促进影片创作与生产的繁荣,为电影市场提供更多适销对路的电影产品。但在院线公司刚开始运作的时候,影片供应商应有培育电影市场长远发展的眼光,正确处理与院线公司的竞争关系,充分考虑院线公司磨合期的风险承受能力。

电影行业市场分析篇10

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 华夏出版社 1997年

企业是在一定行业中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业环境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分析认为,影响企业竞争结构及其强度的五种因素(力量)可分为: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潜在竞争者进入、替代产品的开发、供应商的议价力量、购买者议价力量共五种影响行业竞争力量。

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而言,企业面对的市场是一个竞争的市场,从事相同产品或服务经营的企业不止一家,因此多家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争夺客户,从而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就电影市场而言,随着院线制的形成,电影企业间的竞争将从原来基本没有,变得越来越强烈。

由于一种产品或服务开发的成功,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市场的价值得到巨大的发现,会引起许多其他投资者的加入。这些新加入者既可以给该行业注入活力,促进市场竞争,也会给原来的企业带来压力,威胁他们原有的市场地位。由于进入门槛的降低,政策的进一步透明,电影市场的投资价值日渐显现,高达2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使电影市场成为投资资本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将是院线制发展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

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或功能相似,能够满足消费者相似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相互替代,因此提供这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就会成为相互的替代竞争者。作为提供精神文化消费产品的电影企业,其替代的竞争者有很多,比如电视传播企业、音像制品行业、互联网、酒吧舞厅等各种大众娱乐场所,这些替代者均构成了对电影行业的竞争。

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提供生产要素的供应商会在两个方面制约企业的经营。一是供应商能否按时按量地提供企业所需的生产要素;其次提供的生产要素成本会影响该企业的利润水平。所以供应商提供生产要素的能力、价格谈判能力的大小以及企业寻找其他供货渠道的可能性,是企业在市场环境中需要考虑的竞争力量。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供应商是上一级发行商或制片厂,他们的竞争能力在相当程度上会制约发行放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用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用户的多少、用户的实际购买能力将决定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以及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将会引起同行之间的价格竞争。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用户可以是下一级的发行商,也可以是电影院,他们的竞争实力会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和调整,随着院线制的发展,作为用户的电影院在院线中的作用将更为显著。

二、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以一个省的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基本流程为例)

1.传统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注:从1993年起国产影片可以直接向市县电影公司发行)

2.传统发行放映体制下的市场竞争分析

上图概括了一个省级电影市场在传统的发行放映体制下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是省级电影公司,还是市级电影公司,均面临着波特理论的多种力量竞争。结合当前院线制改革的实际,重点分析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各级电影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状况。

(1)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抑制了行业之间的竞争

传统的发行放映机制下在一个地区只存在一个电影公司,形成了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高度垄断的行业管理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互竞争的压力,必然造成企业缺乏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各级电影公司安于现状,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要。这种垄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构成了对电影市场整体利益、特别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

(2)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难以体现

由于高度的行业垄断造成潜在的竞争者难以进入地区电影市场,这使市场中的既得利益者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虽然从1993年起发行放映机制的改革试图突破垄断,但限于行业内部的重组,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3)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

从行业竞争模型可以看出,替代产品的市场竞争战略是全方位的,对各级电影公司以及电影院都产生了影响,对比这几年电视、互联网等娱乐资讯形式的发展以及电影票房的逐年滑坡,可以证明这一点。由于发行放映的各级企业承担的功能均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集团对抗能力,造成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在文化娱乐市场中争得了相当多的一批顾客。

(4)电影院的竞争地位较低

从竞争模型中可以看出下一级发行放映商选择的市场供货渠道单一,电影院没有选择发行商和影片的余地,造成购买者特别是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很弱,自身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5)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不强

在一个发行垄断的地区市场,影片供应商面对的是单一的发行商,虽然1993年之后国产影片的发行可以跨过省级公司直接向市级发行公司发行,但只是打破了省级公司对全省的垄断,在市级电影市场,影片供应商仍然没有选择的余地;尽管具有较好市场预期的影片因比较稀缺,有利于提升这类供应商的市场地位,但总体而言影片供应商在市场运作中讨价还价的谈判能力还是比较低的。

综上所述,在传统电影发行放映的运行机制下,市场的竞争态势表现为地区发行放映公司处于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其他三种竞争者的竞争能力较弱,因此地区发行商能够基本控制当地市场,形成行业垄断局面;但就整个电影市场而言,抵御替代品的能力是不强的。

三、院线公司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

1.院线公司运作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2.以院线公司为运作机制的电影市场竞争分析

院线公司是对电影发行放映经营者的重新组合,简化了中间发行渠道,逐步形成发行放映一体化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实体。这种机制的改变,必然使得原来处于垄断地位的地区发行商的竞争地位发生变化,而且与其他竞争力量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改变。

(1)在一个地区市场中形成了同行业间的竞争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一个地区出现两家以上从事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企业,形成了竞争的局面,由此大大削弱了发行商独家垄断而形成的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这种竞争对于打破市场垄断,增强市场活力是非常有利的,因为生存的压力迫使院线公司不能走老路,必须更新经营理念,提升营销手段,注重规模和效益的关系,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院线制形成的初期,由于市场规划还没有系统地建立,各院线公司应注意避免早期市场的恶性竞争,保证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2)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门槛明显降低

由于地区市场中竞争机制的引入,降低了其他投资者进入电影市场的门槛。为保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求市场信息是共享的,游戏规则必须共同遵守,这客观上削弱了原有企业的在位优势,降低了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风险;同时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经济,现有企业会通过资本运作、共享市场份额的方式主动寻求合作伙伴,这也是潜在竞争者“借船出海”的一种途径。

(3)替代产品的竞争能力相对减弱

电影与其他娱乐形式的相互替代竞争,在任何运行机制下都存在。成功的院线运行效率高,针对性强,能够牢牢锁住某个细分市场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有较强的抵御替代产品的能力,所以院线制建立后,替代产品在某些细分电影市场的替代作用有所减小。

(4)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得到提高

目前影院与院线公司基本上是契约关系,处于平等的地位,双方通过合同的方式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改变了原来机制下影院必须完全从属于某级发行公司的状况;同时这种契约关系不是终生制的,影院在合同终止后有选择其他院线的权利,正如图中出现的虚线箭头表示影院可以“跳槽”,因此院线公司有必要处理好与加盟院线的关系,像对待顾客一样,重视加盟影院的满意度。在这个意义上讲,电影院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5)影片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明显提高

电影行业市场分析篇11

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

企业是在一定行业中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业环境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分析认为,影响企业竞争结构及其强度的五种因素(力量)可分为: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潜在竞争者进入、替代产品的开发、供应商的议价力量、购买者议价力量共五种影响行业竞争力量。

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而言,企业面对的市场是一个竞争的市场,从事相同产品或服务经营的企业不止一家,因此多家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争夺客户,从而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就电影市场而言,随着院线制的形成,电影企业间的竞争将从原来基本没有,变得越来越强烈。

由于一种产品或服务开发的成功,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市场的价值得到巨大的发现,会引起许多其他投资者的加入。这些新加入者既可以给该行业注入活力,促进市场竞争,也会给原来的企业带来压力,威胁他们原有的市场地位。由于进入门槛的降低,政策的进一步透明,电影市场的投资价值日渐显现,高达2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使电影市场成为投资资本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将是院线制发展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

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或功能相似,能够满足消费者相似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相互替代,因此提供这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就会成为相互的替代竞争者。作为提供精神文化消费产品的电影企业,其替代的竞争者有很多,比如电视传播企业、音像制品行业、互联网、酒吧舞厅等各种大众娱乐场所,这些替代者均构成了对电影行业的竞争。

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提供生产要素的供应商会在两个方面制约企业的经营。一是供应商能否按时按量地提供企业所需的生产要素;其次提供的生产要素成本会影响该企业的利润水平。所以供应商提供生产要素的能力、价格谈判能力的大小以及企业寻找其他供货渠道的可能性,是企业在市场环境中需要考虑的竞争力量。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供应商是上一级发行商或制片厂,他们的竞争能力在相当程度上会制约发行放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用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用户的多少、用户的实际购买能力将决定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以及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将会引起同行之间的价格竞争。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用户可以是下一级的发行商,也可以是电影院,他们的竞争实力会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和调整,随着院线制的发展,作为用户的电影院在院线中的作用将更为显著。

二、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以一个省的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基本流程为例)

1.传统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注:从1993年起国产影片可以直接向市县电影公司发行)

2.传统发行放映体制下的市场竞争分析

上图概括了一个省级电影市场在传统的发行放映体制下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是省级电影公司,还是市级电影公司,均面临着波特理论的多种力量竞争。结合当前院线制改革的实际,重点分析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各级电影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状况。

(1)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抑制了行业之间的竞争

传统的发行放映机制下在一个地区只存在一个电影公司,形成了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高度垄断的行业管理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互竞争的压力,必然造成企业缺乏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各级电影公司安于现状,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要。这种垄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构成了对电影市场整体利益、特别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

(2)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难以体现

由于高度的行业垄断造成潜在的竞争者难以进入地区电影市场,这使市场中的既得利益者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虽然从1993年起发行放映机制的改革试图突破垄断,但限于行业内部的重组,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3)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

从行业竞争模型可以看出,替代产品的市场竞争战略是全方位的,对各级电影公司以及电影院都产生了影响,对比这几年电视、互联网等娱乐资讯形式的发展以及电影票房的逐年滑坡,可以证明这一点。由于发行放映的各级企业承担的功能均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集团对抗能力,造成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在文化娱乐市场中争得了相当多的一批顾客。

(4)电影院的竞争地位较低

从竞争模型中可以看出下一级发行放映商选择的市场供货渠道单一,电影院没有选择发行商和影片的余地,造成购买者特别是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很弱,自身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5)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不强

在一个发行垄断的地区市场,影片供应商面对的是单一的发行商,虽然1993年之后国产影片的发行可以跨过省级公司直接向市级发行公司发行,但只是打破了省级公司对全省的垄断,在市级电影市场,影片供应商仍然没有选择的余地;尽管具有较好市场预期的影片因比较稀缺,有利于提升这类供应商的市场地位,但总体而言影片供应商在市场运作中讨价还价的谈判能力还是比较低的。

综上所述,在传统电影发行放映的运行机制下,市场的竞争态势表现为地区发行放映公司处于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其他三种竞争者的竞争能力较弱,因此地区发行商能够基本控制当地市场,形成行业垄断局面;但就整个电影市场而言,抵御替代品的能力是不强的。

三、院线公司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

1.院线公司运作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2.以院线公司为运作机制的电影市场竞争分析

院线公司是对电影发行放映经营者的重新组合,简化了中间发行渠道,逐步形成发行放映一体化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实体。这种机制的改变,必然使得原来处于垄断地位的地区发行商的竞争地位发生变化,而且与其他竞争力量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改变。

(1)在一个地区市场中形成了同行业间的竞争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一个地区出现两家以上从事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企业,形成了竞争的局面,由此大大削弱了发行商独家垄断而形成的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这种竞争对于打破市场垄断,增强市场活力是非常有利的,因为生存的压力迫使院线公司不能走老路,必须更新经营理念,提升营销手段,注重规模和效益的关系,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院线制形成的初期,由于市场规划还没有系统地建立,各院线公司应注意避免早期市场的恶性竞争,保证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2)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门槛明显降低

由于地区市场中竞争机制的引入,降低了其他投资者进入电影市场的门槛。为保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求市场信息是共享的,游戏规则必须共同遵守,这客观上削弱了原有企业的在位优势,降低了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风险;同时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经济,现有企业会通过资本运作、共享市场份额的方式主动寻求合作伙伴,这也是潜在竞争者“借船出海”的一种途径。

(3)替代产品的竞争能力相对减弱

电影与其他娱乐形式的相互替代竞争,在任何运行机制下都存在。成功的院线运行效率高,针对性强,能够牢牢锁住某个细分市场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有较强的抵御替代产品的能力,所以院线制建立后,替代产品在某些细分电影市场的替代作用有所减小。

(4)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得到提高

目前影院与院线公司基本上是契约关系,处于平等的地位,双方通过合同的方式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改变了原来机制下影院必须完全从属于某级发行公司的状况;同时这种契约关系不是终生制的,影院在合同终止后有选择其他院线的权利,正如图中出现的虚线箭头表示影院可以“跳槽”,因此院线公司有必要处理好与加盟院线的关系,像对待顾客一样,重视加盟影院的满意度。在这个意义上讲,电影院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高。“有”版权所

电影行业市场分析篇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力产业也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目前,我国电力市场运营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电力市场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电力企业经济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电力企业体制改革进程中,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 不少电力企业还没能真正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影响了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有效性,对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原则,改善当前电力工业体制,引进竞争机制,优化电力市场,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配备一套科学的经营指导方针指导电力企业向着科学管理,严谨生产,优化市场的方向迈进。

1 电力企业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1.1 电力企业盈利活动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电力行业市场化进程中,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电力企业拥有足够的决策权和经营权,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一定要建立市场意识以及竞争意识,把经营内容的出发点定位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电力企业的终极目标。

利润考核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工作。通过对企业投入资金和利润量化情况,结算企业的可获得利润大小。在利润分析的基础上,将预期利润与实际利润进行对比,进而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通过比较电力企业利润计划情况与完成情况,可以了解计划完成程度,让本期利润情况和上年同期情况有机对比,动态分析利润变动情况。电力产品是电力企业的主要产品,因此电力产品的销售利润是是电力企业的最主要利润,所以,电力销售的利润分析是电力企业的重中之重。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利润变化的分析是供电企业重点分析的内容,期间要对企业的业绩给予充分肯定,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提高利润水平和制定企业目标提供合理依据。为此,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要把利润影响因素作为考核电力企业利润产生的重点,通过对利润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解释各种利润差异的产生原因,并能够看到不同影响因素可以带来的利润和亏损额度的高低,以便找到关键点,抓住控制工作的重点,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掌握变化因素,给企业带来利润。

影响因素:通过对利润影响因素分析体系的建立,能够准确计算利润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并评价结果,将市场情况和变化因素综合考量,做出客观判断。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使企业获得更高的销售利润和经济效益。站在对企业经营工作进行评价的角度上,每一项影响因素的意义都不尽相同,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厂用电率、成本、售热量、售电量、线损率等因素的不停变化,这些因素在反应企业经营业绩的同时提示了企业改进技术求得多项因素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考量税率、热价和电价的同时,参照国家税务法规,物价水平,适度调整,支持和鼓励合理变动。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变动要及时予以纠正并提出否定意见。另外,综合考虑企业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客观原因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例如,企业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违反物价政策,肆意提高价格,给市场秩序带来混乱,由此带来的利润上升和企业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当予以及时纠正并处罚。如果在国家进行统一物价调整过程中带来的物价及税率的变动,并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太多关系,可将其视为外部客观因素,要区分企业自身可控因素进行评价。

1.2 电力企业的资产增值活动

所有者权益指的是包括投入资金、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在内的企业所有者的净资产所有权。实收资本包括外商资本金、个人资本金、法人资本金和国家资本金等;资本公积包括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法定财产重估价值和资本溢价等;盈余公积包括按照国家规定从企业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所有者权益分析要公平、客观、全面地对资产所有者所有权进行评价。包括:资产保值增值率、股东权益收益率、资本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通过将二者有机结合,可以让所有者的受保护程度得以充分发挥。这些指标在普通企业中用以体现公司财务状况,通过引入指标对公司化改组的电力企业进行经营活动分析,评价所有者权益受保护状态。

1.3 电力企业的偿债活动

在电力企业经济活动中,企业资产分析也能够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出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指导企业发展。分析债权人权益指标,让债权人轻松了解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和债务能力优劣、了解企业经济效益高低和偿债能力高低,合理促进企业改善金融效果、提高资信度以及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查缺补漏。债权人权益指标包括:利息保障倍数、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

1.4 电力企业的社会贡献

从我国国内来看,我国电力企业基本上处于稳定的状态,对市场运行情况的分析,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之上,对国内国际电力市场变化情况和政策情况都应该进行必要的了解,才能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电力企业,在国有经济体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控制作用,国家电力经济的发展状况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活动,综合评价电力企业对国家及社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贡献值,将两方面因素综合评价,给国家和社会客观、公平评价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提供有力保障。尤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电力市场环境尚不完善,经历了公司制改造的电力企业,在满足给社会和民众带来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和最优质服务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终极目标,这充分体现了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和电力企业向前发展的前提条件。

2 做好电力企业组织经济活动组织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主要包括产品产量分析、产品质量分析、劳动生产率分析、原材料消耗分析,产品销售分析、利润分析、成本分析、流动分析、流动资金分析和固定资金分析九项工作。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时刻发生变化,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动态性过程。 因此,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应特别注意时效性。 缺乏时效性的经济活动分析,不仅浪费时间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企业的发展动态也不能进行准确定位。

电力企业在经济活动分析过程中,应透过数据的表面,在数据的分析基础之上进行深入的分析, 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缺陷进行研究,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不断调整与电力企业有关的相关政策。 电力企业在经济活动分析中,应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时改进既定的经营策略和相关数据, 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同时,电力企业在经济活动分析中,应努力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效率。 在原有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改革分析方法,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3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中,电力企业经济活动作为电力企业经营的基础性工作,对电力企业的经营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力企业应重视经济工作,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电力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对其主要内容、主要方法进行探索,不断拓展电力市场,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电影行业市场分析篇13

电力企业为确保在新时期的经济优势,应加强对市场经济因素的研究和分析,结合电力企业的运行现状, 制定完善的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和运行措施,以确保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在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行,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进行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前提需加强对市场因素和电力运行的情况全面分析,从而确保电力企业的经济优势和稳定发展。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概念

企业成本管理,主要是指针对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通过对生产、运行和经营等环节的全面管理,实现控制经济成本的目的,确保企业的经济优势。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全面掌握运行过程中相关信息的必要措施,通过对市场因素的分析和了解,制定合理的改善和挽救措施,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针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应加强对企业生产内部构造和外部运行环境的全面分析,以实现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

二、电力经济运行运用企业成本管理的积极意义

(一)加强对成本的科学管理

成本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运行,是结合时代因素和经济因素,全面分析电力企业运行现状的必要措施,以市场因素为导向,设计相应的服务措施和服务内容,是确保电力企业经济优势的基础。成本管理的运行,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创新,紧紧把握市场经济的影响,以此设计电力企业新型服务产品,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运行,有利于电力企业科学分析市场影响,设计新型服务和产品,结合电力企业的运行实际,设计相应的物美价廉服务和产品,实现对人力资源和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提高其管理水平。

(三)为电力企业的运行确定积极导向

成本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运行,有利于为电力企业运行和发展树立积极导向,即电力企业的发展,应注重对市场因素的分析,合理利用自身优势,提高电力运行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成本管理的运行,要求电力企业应把握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加强对管理技术的运用,实现对电力资源的高效管理,确保满足工业和家庭用电的不同要求,从而为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四)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成本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运行,有利于电力企业注重对市场经济因素的分析和运用,加强对电力运输和统计等工作的管理,以确保科学管理电力资源,减少人为情况等各种因素造成的电力资源流失,是新形势下保证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成本管理的运行,有利于电力企业管理部门及时分析电力运行过程中人力消耗、设备维修等各种经济支出,从而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作出详细数据信息,是维护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措施。

三、电力经济运行运用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

企业成本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运行,主要受成本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的影响,造成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深度不够、管理不够全面,从而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发挥实质性维护效果。管理制度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全面、形势较为单一,缺少相应的灵活性,造成对电力企业运行的相关情况,不能进行全面指导,进而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管理理念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力企业管理部门对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对相应的工作制度没有进行实质性指导,不利于企业成本管理和电力运行实际有效结合、发挥实质性管理作用,严重影响企业成本管理在电力企业中运行的经济效益和长远效益。

四、电力经济运行运用企业成本管理的完善措施

(一)科学运用市场因素

电力经济运行运用企业成本管理的完善,应科学运用市场因素,加强对市场需求和相关管理措施的分析,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措施,以打破传统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对电力企业运行的束缚。电力企业科学运用市场因素,应加强对市场因素的分析,对相应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都应加强关注,结合电力企业运行的相关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以实现结合市场因素,科学制定成本管理制度的目的,合理运用在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中。

(二)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电力经济运行运用企业成本管理的完善,应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以实现对电力企业经济运行现状和发展规划的全面认识,从而制定合理的应用措施,确保其在电力企业经济运行中发挥实质性管理作用。电力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完善,应就经济运行现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管理规定,同时加强对经济预算的管理,确保对电力企业成本的全面管理,维护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完善电力企业的预算机制

电力经济运行运用企业成本管理的完善,应完善电力企业的预算机制,以实现对经济运行的全面管理和科学管控,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电力企业预算机制的完善,应加强对电力企业运行实际和发展规划的全面研究,就企业的生产目标、运行规划和营销目标等进行全面干预,完善对电力企业运行中能源消耗、电力流失的管理,是确保企业成本管理稳定运行的必要措施。

五、结束语

电力经济运行下企业成本管理的运用,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应完善管理体系和预算机制,结合对市场因素的科学分析,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确保积极引导电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明.当前电力经济运行下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研究[J].经济,2016,(01):238-239.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