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实用13篇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1

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作为核心,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推进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政府除了要建立完善的住房、医疗、养老、户籍等制度外,还要通过教育来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适应力与竞争力。职业教育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根本途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受教育程度契合度最高的教育类型,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应当与时俱进,建立有效的保障制度。

一、现有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高度关注农民工这一群体,把解决农民工问题看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要求大力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不断提高其能力与素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整合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强化企业开展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责任,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鼓励高等学校、各类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进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农民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并按规定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加大农民工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机制。实现就业信息全国联网,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近年来,政府先后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农民工教育的政策,充分表明政府解决农民工职业教育问题的积极态度与意愿。

(一)政策、法律保障

改革开放后,由于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为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1996年国家颁布《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国务院2002年《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强调,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务院200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要把农村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作为国家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2005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进一步确立了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办学格局、管理体制、各级政府职责、经费来源机制等。这些政策法规显示出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

(二)财政保障

为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劳动技能,国家“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的专项资金达48亿元。2010年,中央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1130万元,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在9省开展“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支持农村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未就业的新生劳动力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和长期的技能培训。全国各地方也加强了财政投入,其中天津为3.4亿元,江西省为2.96亿元。为了确保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培训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中央强调要建立规范的培训资金管理制度,提出以省级统筹为重点,集中使用培训资金,制定农民工培训补贴标准。同时要对培训资金实行全过程监管,要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并要求各地方政府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培训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据统计,2006-2013年,中央财政职业教育投入从18.5亿元增加到233.3亿元,年均增长43.6%。在中央财政的带动下,2006-2013年全国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由1141亿元增加到3450亿元,年均增长17.1%,其中: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从525亿元增加到2543亿元,年均增长25.3%,占职业教育总投入的比例从46%提高到74%。政府投入已成为职业教育经费的主渠道。

(三)执行保障

近年来,政府主导和出资的各种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项目持续不断地开展,成为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形式。2003年我国在50个县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试点,2004年农业部、财政部和科技部等6部委联合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中央政府的带动下,许多地方政府积极执行上级政府的农民培训政策,组织实施相关培训行动,如浙江省从2001年开始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百万职工双证教育培训工程”、“失地农民培训工程”、“十万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及“外来农民工教育培训工程”五大培训工程等。“十一五”期间,各种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农村劳动者近亿人次。这些项目的实施,充分显示了我国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对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和城镇就业的职业教育培训需求迅速增长,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不断增多和发展。

二、我国当前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保障制度的缺失

(一)缺少系统的、专门的法律法规

首先,我国专门涉及到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并不多,并且内容笼统、分散。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规定,国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但只是在第7条、第17条和第18条中作了一些原则性规定。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决定中指出,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保护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不得设置不合理限制。

其次,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相关规定时,普遍存在用政策性文件代替法律的现象。我国有关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虽然较多,但专门性的法律还没有。笔者从查阅的有关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政策来看,主要是以办法、决定、意见或者通知的形式公布的。政策性文件绝不等同于法律,要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就应当把政策上升为法律,这样才具有法律所体现的国家意志性、规范性和强制性。而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对职业教育的规范主要方式还是大量的立法,政策只是作为一种补充。

(二)缺少职业教育经费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但在教育投入上,还存在着较严重的欠缺。例如,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4%,远低于发展中国家5.6的发展水平。我国长期教育总资源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不合理,导致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情况与现实需求有一定差距,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更需要经费投入上的有效保障。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由于专业建设、实训设施建设等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教育教学条件,因此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特别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需要政府提高扶持力度,采取特殊措施,实行强有力的保护政策。

(三)缺少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参与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问题,并积极开展了多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例如阳光工程、春风行动等。但这些教育培训的层次较低,其焦点都放在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身上,教育和培训通常为基础性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单一,目的通常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接受过初等或中等教育的农民工,对更高教育需求的渴望正日趋强烈。但是,现行的政策没有关注到这部分人的教育需求,也没有相关的政策规定。同时,这些培训大多存在农业、科技、劳动保障等部门机构重叠问题,职业院校参与较少。即使从目前职业院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来看,绝大部分都是被动的,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促进下开展的。作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体系保障来说,职业院校的积极主动介入肯定是必要的。没有职业院校的参与,许多地方农民工职业教育就没有开展的载体和具体的实施机构。职业院校在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门类齐全、健全的实训条件和长期积累的教育培训经验等,这些优势使得职业院校比其他机构和企业的培训更规范。

三、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保障制度的完善

(一)将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健全完善法律保障制度。

根据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经验,法制化的管理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走向规范化的基础。我国政府虽然已经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摆到了关系国家和民族振兴、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地位,但如果不能从法律上予以根本保障,这种地位也只能是暂时的和不牢固的。不少国家通过法律手段,鼓励、支持和保障农民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前职后教育培训,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例如美国、日本、英国,均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进行了专门立法,通过立法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法制环境,明确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重要地位以及方针政策和实施措施等,它们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已接受了高等职业教育。

国家要加快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的立法,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制度保障。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速立法工作,出台针对性法律法规,为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发展环境。要依据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需求,建立更能反映地方特征和更具可行性的地方性法规。

(二)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的投入保障制度。

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是在农村物质资本相对匮乏的人群,他们当中即使有参与职业培训的意愿,也难以独自承担较高的教育费用。政府应当承担起大部分的教育经费,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一方面以政府财政为主、加大经费投入;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加大对农村人才工作的投入,形成多渠道教育资源投入机制,为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经费来源、师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体系建设等提供必要保障。企业作为农民工劳动技能增强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直接受益者,应当积极配合政府参与到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中,增加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投入。此外,突出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公益性特点,鼓励社会的慈善组织团体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筹集善款。

(三)完善职业院校服务保障。

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要以完善机构建设为保障。服务社会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应有功能,要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别指出:“职业院校要成为当地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技能培训、新技术推广和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该规划还提出,要建设四十个左右的继续教育示范基地,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复转军人以及企业职工开展继续教育,并率先实现年培训人次达到本科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2倍。从长远来看,职业教育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也是职业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承担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寻到了新的支撑点和增长点。

四、结语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职业教育要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发展方向上及时进行战略性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一系列的创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更高层次的教育发展建立一个螺旋式上升的通道。

[参 考 文 献]

[1]童宗安.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问题研究[J].时代教育,2014(6):27-28

[2]马建富.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07(1):5-9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2

一、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一)就业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强调了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出了“十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职业教育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如对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质量不够高、外部政策环境有待改善等。归结起来,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劳动市场和教育资源两大制约。在诸多的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中,劳动市场的制约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突破这一难点,其他问题也就相对容易解决,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突破,即使有办学的积极性,也具备了相当的办学条件,职业教育发展仍然会走下坡路。一些好的民办学校,虽然所处的环境并不优越,办学条件一般,但由于贴近市场、抓住需求,就业出路畅通,发展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相反,少数公办学校甚至是重点学校,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环境,最终陷入困境,甚至改作普通中学。调查显示,初中毕业生读名牌职业学校的第一位原因就是就业有保障;相反,许多不报到的考生,理由主要是感到就业前景不佳或就业质量不高。所谓就业质量可以通过三个层次的就业来表述;最低层次的生存型就业,中间层次的适应型就业和较高层次的发展型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竞争优势的形成不是由计划驱动的,而是由市场来导向,具体地说,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是由劳动力市场引导的,学校只有在劳动市场提供相关、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通过竞争赢得自己的地位。

要突破就业的“瓶颈”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对就业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就业都将面临着城乡的双重压力,处于就业总量与结构彼此围绕,新生劳动力与失业人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这是我国劳动就业的基本国情,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环境。二是对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是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前提条件。三是要逐渐探索和形成一套适应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职业教育运作机制。

牢牢把握住这三个问题,就抓住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牛鼻子”,就会使职业学校在十分广阔的劳动市场中,包括城市和农村、传统和新兴、正规和非正规就业领域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面向劳动市场的改革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长息息相关。从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的家庭经营人才,到乡镇企业崛起对第二产业人才的呼唤;从20世纪90年代城市第三产业扩展急需的服务业人才,到农业产业化对产供销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直到21世纪初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我国要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迫切需要现代制造业高技能劳动者。职业教育一直伴随着经济发展带动的就业增长和劳动结构的不断优化而发展变化。

同样,职业教育的重大改革也与劳动就业制度的不断创新休戚与共。20世纪80年代初,就业压力和财政状况不容许再兴办大量由国家“统包统分”的职业学校,所以新兴的城市职业高中和短期大学,从一开始就在新的就业改革政策引导下进入了市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部分农业中专学校率先举办培养“新农民”的“不包分配班”,开创了毕业生就业改革的先河,90年代初,国家推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这一改革随之扩大到其他职业教育院校。直到1997年,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联合下发《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意见》,职业教育才最终脱离计划经济下,的毕业生包分配就业制度,全面进入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市场就业。2002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市场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行学历证书与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的要求。1994年,劳动部、人事部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对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出总体部署。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也对此进行了法律规定。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加快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同时也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实现接轨创造了条件。事实证明,职业学校实施这一制度,积极开展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工作,有力推动了教学领域的改革,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996午,劳动部又发出了《关于进行劳动预备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就业制度,对广大青年普遍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2002年,国务院《决定》又提出“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年,劳动部、教育部、人事部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为职业教育与劳动市场接轨铺平了道路。

(三)世界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类似问题与对策

经济全球化造成了经济运行环境越来越富有竞争性,改变着劳动和劳动组织的属性。

在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劳动者的脆弱性。《1998—1999世界就业报告》估计,全世界30亿劳动者中,有25%—30%属于不充分就业,失业者达1.4亿。这一环境使职业教育面临着适应迅速和持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挑战。世界职业教育界的应对主要是:首先,突出了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就业需求在职业教育中的位置。1999年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科林·鲍尔提出:“培养富有成效的灵活的劳动力对迎接21世纪的竞争至关重要。每个国家不论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必须努力革新其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计划,以解决下一世纪的就业问题”。其次,把提高学习者就业能力和改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市场的结合,作为改革的重要措施。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建议书》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必须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改革:提高灵活性,注意培养革新和提高效益需求的技能;针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来安排培训;对已就业者和失业者以及处境不利的人群进行培训和再培训”。1999年欧盟在《中东欧职业教育与培讥——关键指标》报告中的三项建议之一也是从劳动市场反馈的角度看职业教育的改革,建议提出:“青年高失业率表明,劳动力需求的疲软和技能错位。在这种情况下,要继续实行课程的现代化改革和努力使职业教育培训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第三是职业教育更加贴近行业企业内部劳动市场需求。众所周知的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成功典范,如,美国职业院校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英国、法国的“三明治”校企合作课程,韩国初级学院的顾客导向的教育(CE)以及“订单”培养等,其实质就是以企业内部劳动市场为导向,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

二、就业为导向的理论依据

(一)劳动市场是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

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不仅取决于该国的教育制度,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该国的劳动就业制度。我国《职业教育法》的立法依据不但有《教育法》,还有《劳动法》。劳动市场对职业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体系的从属性。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由劳动市场体系决定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宽窄是由社会劳动分工的专门化程度决定的,教育层次也是由社会人才结构决定的,职业教育采取学校式还是校企合作式办学模式也同样是由企业内部劳动市场和外部劳动市场的不同比重决定的。例如,德国以企业内部力量为主培养技术工人,而较少依赖外部劳动市场,劳动分工严细,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高,更受产业界认可;而北美行业企业更加依赖外部劳动市场,劳动市场的专业分工不甚严细,人才培养重通用能力,劳动力流动性更强。但是,无论哪种职业教育模式,总是能够与劳动市场紧密结合,并形成良性互动。世界公认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规划看能够以本国劳动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从发展过程看与劳动市场形成互动,从结果看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人才结构大体相当。

第二,需求的决定性。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决定的,前者对后者的适应,才会实现职业教育真正的质量和效益。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劳动内容的更新和劳动组织的变化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一个完善的劳动市场能够准确地反映经济、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结构及变化趋势,包括各类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职业教育的发展及体系的调整必须以此为依据。职业教育各个专业和培训项目的此消彼长,要根据劳动市场的供求信号,即劳动工资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工资的增降往往指明了就业的增长点和消退点。

第三,政策的导向性。劳动就业政策历来是职业教育的社会驱动力,它也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就业政策设定了就业的“门槛”,规定了职业岗位资格,不仅对劳动者提出了基本要求,而且对用人单位也提出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政策不仅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也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期,大批下乡知识青年返城时,所实行的子女顶替父母岗位的政策对缓解当时社会的就业压力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就业准人政策和必要的培训,造成劳动者能力低下和就业转岗能力较差,所以这项政策不利于职业教育和就业问题的长远发展。又如我国正在落实劳动准入制度,这就要求职校生就业前普遍要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学校在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时,必须同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这必将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职业教育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这四个服务,反映了现实的要求也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四个服务可分为对经济社会服务和为个人的服务,在为经济社会服务中又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通过培养劳动力和吸收劳动力而发生的。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直接服务是有限的,其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而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为个人服务也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再就业及提高就业质量来体现。因此,为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就成为了四个服务的核心,成为其他三个服务的前提条件。

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推广科研成果、校办产业、咨询服务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但是进行这些活动的目的仍然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或创业)率和就业质量上来。既然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结合点,职业学校就必须抓住这个结合点不放,要抓好这个结合点,就必须找准经济的增长点,尤其是地方经济增长点。目前国有企业、大城市、传统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已很有限,职业教育应调整专业设置,扩大服务面向,积极发展面向地方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服务三农的专业与培训项目。

(三)就业是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平衡点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无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是全面的、多样化。同样,职业教育关系着个人的生存、发展,所以个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其中前两条强调的就是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的发展越来越得到更多的关注,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指出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对象加以对待”。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需求的主观性和社会需求的客观性,两者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职业教育到底应向社会需求还是个人需求倾斜,历来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也是政策制定者和计划者的两难选择。尽管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两种不同的倾斜都存在,但都不能简单地照搬。

我们认为,无论个人需求还是社会需求都只能通过就业来实现。从共同的效果出发,我们就在这两种需求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能否顺利就业、较好地就业。

有关专家在对湖南、辽宁、河北、四川的农村职业教育进行调查时发现:初中毕业生读职高的原因主要是希望早就业,而不是像普高那样期望能多学文化知识或得到更多的深造机会,这深刻地反映了现阶段个人对职业教育需求的主流。

当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相冲突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就必须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通过成功的就业来达到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平衡。目前学生就业的愿望仍然是数量有限的大企业、大公司,职业学校应当加强职业指导,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理论和实践课的比例、专业口径的宽窄上始终在寻求平衡,其实合理的平衡标准就是能否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注:上表为2000年对辽宁的海城、昌图、阜新三县(市)的288名初中毕业生进行的调查。

广西浦北县一职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愿望,将毕业生的服务面向定位于农村和乡镇企业,使毕业生就业率达 90%以上,就业者年均收入在 1.2万元以上,并不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该校回乡务农的2500名毕业生多数成为科技种养专业户,2002年10月,广西农工党在对该县初中毕业生调研中发现,在被调查的585名学生中,毕业生愿读职高的占67.15%,读普高的占 15.7%,读技校的占6.4%。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强大的吸引力。2002年该校在校生达2096人,颇具规模,相反该校也曾经以满足学生个人需求为主,专业和课程设置仅追“热门”,忽视社会需求,结果造成就业困难,学校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四)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是职教宏观政策的基本特点

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存在的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得成功的职业教育宏观决策多数是劳动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表现之一是形成政策合力,如,20世纪80年代初的“先培训、后就业”政策,就使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的相关政策相得益彰。表现之二是两种政策相互促进对方的事业发展,如,劳动部门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教育部门把就业准人政策作为自身发展的社会推动力。表现之三是职业教育部门把劳动部门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就业率,作为评价院校办学效益的第一指标。表现之四是政策扶持目标对象有较大的重合度,如,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部门疏通转移渠道,教育部门提供转移培训;对城市失业职工,劳动部门提供资金购买教育部门提供的再就业培训。表现之五是一些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将教育部与劳动部进行合并,从政策协调的角度实行部门整合。表现之六是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组合,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要求并一般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综上所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无论从现实需要还是发展规律看,都是我国职业教育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的合理选择。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提出,针对了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抓住了职业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必将带动职业教育的全局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这一选择对职业教育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快自身改革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对就业问题的关注标志我国战略重心转移.领导决策信息,2003年第4期.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用工荒’背景下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025)的研究成果,主持人:董存田;2010年江苏省高校哲社课题“苏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0SJB880010)的研究成果,主持人:张胜军。

文献标识码:G720

中图分类号: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9-0022-05

农民工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民工仅指跨地域流动的进城务工农民工;广义的农民工则既包括跨地域流动的进城务工农民工,也包括在县域内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工。为清晰展现农民工培训政策的演化脉络,本文使用广义的“农民工”范畴。

政策具体体现为政策文本和政策行动。总体来看,我国农民工培训政策主要体现在两大类型的政策文本和政策行动之中:一是专题性的农民工培训政策。如《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2003)、“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星火职业技能远程培训项目”、“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春风行动”等;二是以“农村”、“农民”、“农村劳动力”、“农民工”、“发展规划”、“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劳动就业”等为主题词的政策。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规定》(1996)、《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6)、《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2007)、《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200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2011)等。

一部农民工培训的发展史,即是一部农民工培训的政策史。认真梳理农民工培训政策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得失,对加强新时期我国的农民工培训政策建设,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一、农民工培训政策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培训的政策演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8—1990):服务乡镇企业发展,关注县域内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培训

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地区开始的。制度的解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使长期被体制压抑的农业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增加农业剩余的同时,也释放出了大量剩余的农村劳动力。

农民工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集中表现为县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问题。改革开放头20年,是我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时期,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有一定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劳动者。因此,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培训,就成为这一时期农民工培训的政策重点。

1987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指出:农村成人教育应从农村的实际出发,适应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的需要和农民致富的愿望,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对象分别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

1988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燎原计划”的请示》,明确指出: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将有更大发展,为了适应这个发展形势,农村教育要逐渐把为转移劳动力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纳入到工作任务之中。这是我国政府针对农民工培训下发的第一个专门指示,明确了我国在当时为乡镇企业培养、培训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指出了该项工作在农村教育中的地位。[1]

(二)第二阶段(1991—2000):服务城市社会发展,开始关注跨地域流动的进城农民工培训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4

2.城乡二元结构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所谓的城乡二元结构主要就是指乡村经济社会与城市经济社会再各自独立的体系中发展,没有内在的联系。城乡二元结构不单是在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经济等方面得到体现,还表现在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行为方式和内心思想等精神层面。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矛盾就是农民无法较快的被城市所完全接纳,在城市生活中无法融入到城市社会生活之中,在城市一直被称之为农民工,很多到城市务工的农民,在城市中没有归属感,都是抱有攒到钱就返乡生活的心态,这样就明显延缓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

3.大部分农民工收入低,生活水平相对较差

农民工相对与城市居民的收入较低,尽管在城市务工比在农村务农的收入高,但是横向比较城市居民的收入,农民工的收入较低。收入水平决定生活水平,由于收入较低,他们的日常生活非常节俭,除了生活的必需品消费外,用于其他消费的费用非常少;住宿条件也较差,多在工棚或多人合租;另外,农民工的闲暇生活单调,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身在大城市而变得丰富多彩。

二、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的解决对策

1.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水平和农民素质

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并统筹城乡教育,促使农村和城镇的培训和教育协调发展,同时积极主动地服务于新增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培养新型农民。而增加农村教育资金投入是最核心的内容,以确保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经费来源,促使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农民素质方面起着全面性、基础性及先导性作用。因此,应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力度,进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提供文化基础。这就需要全面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以根据相关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女享受平等的城市教育资源,同时还要在农村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但由于教育结构不合理,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2.合理调整农业结构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从当地经济建设入手,根据当地实际状况,把握发展机遇与市场动向,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产品知名品牌发展,进而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因此,当地政府应合理规划各产业发展,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农业发展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协调发展第一、二、三产业。

3.完善“市民化”政策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5

一、当前城镇初中劳技教育的现状

本人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通过走访调查本人所在城镇及周边城镇初中劳技教育的现状,发现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轻视劳技教育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忽视了劳动技术教育对学生智慧的发展,忽视了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许多学校和教师认为劳技教育与升学率没有直接联系,上不上无所谓。许多学校的劳技课虽然排进了日课表,却是形同虚设,“纸上谈兵”。有的学校七年级按规定才上,八、九年级则不上,改成了其他科目。许多学校领导的观点是劳技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最好是不要。

(二)片面劳技教育

由于社会环境和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往往将劳技课同劳动改造联系起来。许多教师带着“有色眼睛”看问题,把学生视为劳动改造的对象,视劳动为“没出息”“低智商”,把老师视为“不会教书的”“教不好的才去上劳技课”,把不爱劳动、不会劳动视为正常现象。学校虽然也有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习惯等方面教育,但许多学生认为这是老师或者家长布置的任务和要求,没办法只有去做。甚至有的班主任将打扫卫生的简单劳动归为劳动实践,错误地、局限性地认为,劳技课就是让学生们多参加劳动。

(三)单一劳技教育

由于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劳技教师,也没有正常的教研和培训,许多学校劳技课的开设确实也存在困难。上面要求开设,教务处只有安排有一定专长和兴趣爱好的教师或者由从某个学科将近退休的老师来上,他们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也是不在行的。同时也存在短期行为和浅薄意识。具体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一切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教材中能上的内容上一下,不能上的就不上,甚至有的学校采用因噎废食的做法。

二、城镇初中劳技教育策略

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本人总结出几下几点策略:

(一)建立有实际意义劳技教育目标体系

1、认识劳动的意义。通过初中三年的劳技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劳动工具、保证劳动质量、端正劳动态度,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2、学会生活自理。教育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维修最常用的基本劳动工具,教会学生学会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树立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职业意识,形成勤劳、坚强、认真负责,服务社会的品质,具有初步适应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二)建立动手动脑结合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可与多家企业联系,建立学生实践基地。还可配备一定的劳动工具和物资,为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提供保障,将课堂知识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还可以建立多功能的劳技教学实践基地,置办各种型号的自行车及零配件、机械工具、缝纫机设备等,开展自行车简易维修操作、缝纫机的使用实践教育。劳动实践基地和实验操作室的建立,可以为实施劳技教育创造条件,为学生更好地开展劳动实践提供较好的实物场景。

(三)建设一支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劳技教学师

资队伍学校劳技教育得以保证和顺利开展,教师是关键。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成果。本人认为针对劳技课的教学,可采取内挖和外聘的办法。一方面,在科学教师队伍中,挖掘具有实际教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师担任劳技教师。另一方面,根据教材内容实际,就近聘请农业、工厂、企业等技术人员为本校授课教师来校讲课,还派教师参加技术学习和培训。有了专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劳技教育就有了师资保障、智力支持。教师根据教材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内容,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劳技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三、结论

本研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对有些问题的分析还不够全面、深入,有些对策也值得进一步推敲,敬请各位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我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6

一、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1、转移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目前,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已达2.1亿,若想实现农村劳动力完全就业的目标,还需安置约1-2亿的富余劳动力,目前,我国人口已达到15亿,而农村人口约有10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在不断增加,转移就业迫在眉睫。

现阶段,我国劳动人口存在年龄增大、就业压力变大的情况,且产业结构正在大规模调整,使得下岗职工成为结构性的长期失业,而资本也在不断深化,同时经济增长导致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渐降低。而且,就业的结构和刚性矛盾非常突出。这表明,积极扶持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等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2、流动政策的调整变化带来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乡镇之间实行的户籍制度,有效控制了农村劳动力的变动,但相关政策条例的出台,也有效约束了进城的农村人口,进而形成了户籍迁移制度。但在改革开放初期,相关的农民转移就业政策有所松动,但依然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了严格、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建立了就业登记制和临时务工的相关许可证制度,以指引农民工正常、有序的流动。此外,我国针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提出了十六字方针,取消了相关的不合理制度和限制,并彻底解决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相关问题,同时改善了农民工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加强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还通过多渠道解决了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从而加大了农民工的管理力度。在城乡之间建立人力资源市场,进而引导农民正常、有序的外出就业,并鼓励农民就近就业、返乡创业。

二、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的解决对策

1、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水平和农民素质

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并统筹城乡教育,促使农村和城镇的培训和教育协调发展,同时积极主动地服务于新增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培养新型农民。而增加农村教育资金投入是最核心的内容,以确保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经费来源,促使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农民素质方面起着全面性、基础性及先导性作用。因此,应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力度,进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提供文化基础。这就需要全面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以根据相关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女享受平等的城市教育资源,同时还要在农村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但由于教育结构不合理,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2、消除政策障碍,建立公平的就业制度

在国家就业体系中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内容,并积极探索城乡平等就业的渠道和途径。督促艏改革,促使福利服务权、就业权、公共设施权、居住权、医疗服务权、教育权、社会保障权及社会参与权脱离户籍制。同时探索农民工享有同等待遇制度。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应实践和改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管理、市场准入、运行、政府投入、社会保障及劳动保护等机制,以消除其体制,进而建立有序、统一、竞争和开放的全国劳动力市场,以促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3、拓宽就业渠道

(1)通过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方式,实施就地专业措施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并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科技、特色及市场农业,以便提高农产品的效益和质量,促使农村劳动力逐渐转向农业内部的优势行业,并多层次组合和优化主导产业,进而将流通、生产和加工紧密相连,从而将产业链条拉长,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最终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合理配置城乡资源的目标,促进城乡一体化。

(2)加快城镇建设,发展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渠道。近年来,乡镇企业从业人数逐年增加,并于2016年达到2.468亿人。我国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积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有效地吸引了部分农民向城镇转移。利用小城镇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的方式,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由目前实际情况可知,小城镇的发展可有效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住房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几年,农民商贸街不断涌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创造了就业机会,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带动了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此外,增加乡镇企业效益,也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且私营企业转移农民就业的效果更佳明显,因而应支持和鼓励私营企业发展。而农民自发经营的个体经济也应得到鼓励。

(3)发展第三产业,倡导劳动密集型产业

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就是发展第三产业。我国产业不协调的发展,使得产业结构越来越不合理,再加上我国原材料及能源严重匮乏,这都促使我国经济逐渐转向第三产业,且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增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从而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最终实现了就业增加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局面。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就业,进而造成了低素质劳动力供给和高素质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因而促使农村劳动力提高就业能力,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逐渐成为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7

一、教育政策的变迁左右江西共大的办学轨迹

教育政策集中体现了国家关于教育的意志和行动,它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而变迁。教育政策的变迁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左右着学校的办学轨迹。学者张乐天曾在《高等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一书中指出:教育政策可以保障学校办学的发展方向,保障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发展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教育政策可以起到限制或禁止某种教育行为的作用[1]。可见,教育政策的变迁对学校的办学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

从江西共大办学的整个历程来看,它深深受到教育政策的影响。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我国政治经济的急促变化,引起了教育领域诸多不适应,其中社会人才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并保障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事业中的重要地位,贯彻落实所强调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2]指示精神,1958年的教育政策鼓励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发动群众办学、下放教育管理权、倡导半工半读等[3]。在这一教育政策的推动下,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办了江西共大,并将其办校方针确定为“勤工俭学,半工半读”,采取“劳动就是资格”的招生标准,实行“社来社去”的分配政策。到1960年下半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年1月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这一方针。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教育领域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工作,先后出台了裁并高等学校特别要大量裁并1958年新设立的高等学校以及提高教育质量等一系列教育政策。江西共大根据这些政策要求,在省委、省人委的领导下,不仅采取措施提高师资质量,保证招生质量,进一步加强生产基地建设以实现教学基地与生产基地合一,而且还着力调整学校办学规模,撤并部分分校,精简科系。经过从1961年4月到1963年10月两年多时间的调整,江西共大由总校1所、分校112所、学生46000余名,调整为总校1所、省专属分校23所、县属分校23所、学生15000余名[4]。在缩减规模的同时,江西共大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人民日报》曾报道说:江西共大桑蚕分校不及格率低至2.3%[5]。可见,“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江西农大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64年,为贯彻落实“春节谈话”精神,我国又对教育政策进行调整,提倡教学改革,推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这一教育政策的实施,促使江西共大迅速进行调整:将生产任务与教学任务相结合,生产基地与学校规模相适应,平衡各校劳动和教学时间,采用多层次多样化的办学方式。经过调整后,江西共大得到迅速发展,不仅吸引全国各地高校纷纷派代表前来参观学习其办学经验,还吸引了众多外籍教育界人士的眼球。江西共大迎来了办校的“黄金时代”,学校办学规模也急剧膨胀。到1965年底,江西共大分校已发展到112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31192人[6]。“”中,“开门办学”、乱撤乱并高等学校、“教育革命方案”等教育政策的实施,我国教育事业遭受到了严重破坏,江西共大同样未能幸免。1976年10月,伴随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我国制定并实行恢复高考制度、优化教学质量、建立教学新秩序、整顿“七二一”大学和“五七”大学等教育政策。江西共大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配合这些最新教育政策调整了办学体制,总校转制变更为全日制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其分校或改为省属全日制农林中等专业学校,或转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师进修学校等。

综上所述,江西共大由最初创立到调整巩固再到变更改制,整个办学的轨迹都或多或少受到国家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左右着江西共大办学的方向、速度以及规模。正如美国教育学者苏珊・佩珀所言,政治与经济的变动,导致江西共大在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有一半分校被关闭,而到1979年,因不再适应中国新的标准化的高教政策,它的总校改成一所正规的全日制农业大学[7]。

二、教育政策的内容制约江西共大的探索主题

教育政策的内容,一般是指教育政策文本中为解决教育问题而设定的政策规范[8]。由于不同历史阶段呈现的教育问题不同,教育政策随之发生变动,其内容也理应随之调整。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教育政策变迁中有些内容具有连贯性。从1958年到1980年这22年间,我国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紧紧围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而展开的。

江西共大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探索的产物,它始终围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等教育政策内容,致力于解答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等关系之间的矛盾。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教育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教育观点,又是我国解放区教育的经验累积,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与《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多次提出正确的政治观点的重要性,强调我国的教育就是要培育“又红又专”的人才。正是这一教育政策使得江西共大自创办的那天起,就强调办学坚持“政治挂帅”,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要求对全校师生进行马列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以培养他们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集体观点,规定其总校由省委和省人委直接领导、各分校由所在地党委直接领导。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领域中学生升学难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政策,并鼓励将这一教育政策落实到全国各地学校办学工作中。为贯彻落这一教育政策,江西共大不仅以“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为办校方针,而且采取了统一领导和分级办学的管理体制,制定教学与生产劳动时间配当表,培养“半工半教”的师资,编写结合当地资源和生产特点的教材,实行“大学、中学、小学”都有的弹性学制,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采取“社来社去”的分配体制等诸多改革措施,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统一起来,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一套具有共大特色的办学体制,化解教学和生产劳动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紧密结合。约翰・霍斯金曾提到:“江西共大是实践主张非正规教育思想的结晶,目的是为了促进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9]

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提出来的。在执行这一政策方面,江西共大形成了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根本途径是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采取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技能水平等举措,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熟悉生产操作技术,既能体力劳动又能脑力劳动,既有阶级觉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又有生产实践经验,成为又红又专、能文能武、全民发展的新人[10]。

总而言之,江西共大的探索主旨就是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等三大教育政策的影响制约下展开的。

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牵制江西共大的培养目标 教育政策作为党和国家或政府解决教育问题、调整教育领域内社会关系的政治措施,其根本价值取向既要满足政治的或经济的需要,又要重视“物”的管理和发展。而教育政策在引导学校确立政策目标、方向以及相应的步骤、措施中具有的独特作用,又使学校办学的培养目标受制于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即受制于满足国家政治的或经济的需要,从属于“物”的管理和发展的需要。

教育政策所包含的满足政治的或经济的需要的价值诉求,在江西共大的培养目标中被清晰地展现出来。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急需大批建设人才,尤其是落后的农村地区。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将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定位在满足政治的或经济的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在“满足政治的或经济的需要”的教育政策价值主导下,纷纷修改调整其培养目标,江西共大同样如此。有鉴于此,早在1958年6月9日江西省委、省人委颁发的《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中,就将江西共大办学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共产主义的农业、林业、工业等方面的‘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幸福的共产主义新山区”[11]。显然,这一培养目标既与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所提到的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完全契合,又受到了极大地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文武双全”人才迫切需要的国家教育政策价值诉求的影响。此后,国家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增强经济实力,进而提出通过大力提高劳动人民知识水平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江西共大立足于国家教育政策的价值诉求和江西省情的实际,几经调整修改,于1965年将其培养目标最终定为“根据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技术改革从而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的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山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农业技术改革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人员(包括农林牧技术人员、农业机械人员、的基层干部)”[12]。这一培养目标一直延续到江西共大变更转制。

总的来说,随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变化,江西共大培养目标也在不断调整。在这一调整过程中,江西共大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周全,更能体现江西共大办学的不断进步。据学者统计,江西共大从创办到1984年的27年中,共为国家培养了25万余名毕业生,其中大学、大专毕业生近万人,中专毕业生近6万人,这些人大多都成为全省各地各条战线上的建设骨干[13],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乐天.高等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4]刘圣兰.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5]陶茂,吴国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二十六年[J].江西教育科研,1984(4).

[6]黄定元.探索中国农村教育发展之路――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7.

[7]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8]孙绵涛.关于教育政策内容分析的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3).

[9]约翰・霍金斯.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98.

[10]半工(农)半读育新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集[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65.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8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因素,知识和人力资本是促进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决定因素。我们要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潜能,依靠农村人力资本,推进乌鲁木齐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乌鲁木齐县劳动力的转移至 2002 年才初步形成规模,在乌鲁木齐县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人就业能力差,知识水平低,因此开发他们的潜力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意味着这部分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要有效地实现这种转移,就必须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使他们较快的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真正有效地实现当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推动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使其掌握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乌鲁木齐县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2 乌鲁木齐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乌鲁木齐县不断加大经济投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近些年乌鲁木齐县开办了各类技术培训班,对当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矛盾,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不明确、村民虽具有主动性,但发展意识不高,这些矛盾对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构成越来越明显的影响。

2.1 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状况

乌鲁木齐县统计年鉴,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94535,其中乡村总人口为66065,占总人口数的85.6%;农村劳动力资源数43760人,占乡村总人口的66.2%,乡村劳动力为43760人,乡村从业人员为40937,男性从业人员为21871人,女性为19066人。农村劳动力在各行业的分布情况:农业从业人员为32739人,占农村从业人数的79.97%;从事工业的729人,占农村从业人数的1.78%;从事交通运输和计算机信息传输的1512人,占农村从业人数的3.69%;从事批发零售餐饮业的2336人,占农村从业人数的5.71%;其他从业人员为3621人,占农村从业人数的8.85%。

2.2 乌鲁木齐县农村土地拥有情况

2004年末乌鲁木齐县耕地面积19.82千公顷,农村人口为65801;2010年末耕地面积增加到21.2千公顷,农村人口为66065,2004—2007年农村人均年耕地面积是呈上升趋势的,在2007—2010年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趋于平缓,2011年末,乌鲁木齐县农村实施休耕的政策,农村有3.7万亩的土地要实施休耕,耕地总面积的减少,因此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2.3 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

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状况:将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不识字或少识字的劳动力即文盲占劳动力总人数的4.32%;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27.70%;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数的52.88%;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0.43%;大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数的4.67%。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牧区,文化素质和汉语水平低。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农民要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素质、开放的思维意识和市场化的竞争观念。但目前乌鲁木齐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8%,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数的近60%,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技能单一,承受市场风险能力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民的整体素质明显偏低,这直接影响和制约了乌鲁木齐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

2.4 乌鲁木齐县高素质的人才流失严重

乌鲁木齐县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依托乌鲁木齐市的带动发展,但是通讯工具、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还有待发展,导致大量的农业科技人员流失。尤其是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有着丰富的农业知识,农村地区是他们发挥才能最佳之地,但是由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待遇,他们宁可改行或继续深造也不愿意去农村工作。即使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人才,但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他们大多数不能长期工作在农村地区。人才大量的流失,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 乌鲁木齐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3.1 积极稳步地推进乌鲁木齐县剩余劳动力转移

乌鲁木齐县人口众多,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收益率也较低,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当地的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大力调整工业的产业结构,健康平稳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发展第三产业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因为第三产业可以安排更多的劳动力,而且受客观环境影响较少,受外界干扰程度低,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次,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乌鲁木齐县现有企业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乡镇企业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更能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再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就是要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解决当前乌鲁木齐县剩余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突破口。

3.2 加强发展乌鲁木齐县的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国家应当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国家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使应当接受义务教育者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基础教育在全面提升农村未来人口素质的同时,也在把一大批农村青少年不断的通过高考、中考等途径由农转非农业,由农村迁移到城市,这无疑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最直接办法。目前新疆乌鲁木齐县的劳动力文化素质还处于初级阶段,积极发展高中教育的同时乌鲁木齐县的义务教育应当结合乌鲁木齐县的实际施行基础职业教育,九年级以上的学生应该开设农村基础职业技术教育,使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能够掌握初步的农业生产技能。与此同时,还要特别重视优化农村师资结构,全面提高教师待遇和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这是迅速提高新疆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使乌鲁木齐县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

3.3 重点发展乌鲁木齐县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因此应该把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建立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乌鲁木齐县职业技术教育,这是有效地开发乌鲁木齐县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要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应充分发挥新疆现有的农业大中专院校,职业中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各类培训、教育基地,尤其是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不同专业的定期与不定期培训或短训,利用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教育,构筑农民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同时搞好中职、高职、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3.4 政府做好“投入”,发挥其主导作用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要以农民为主体,动员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1.信息投入。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全球信息一体化进程加快,乌鲁木齐县的农民必须与全疆、全国的农民平等竞争。地方政府须对现有信息传播体系进行集成整合,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提高网站质量,扩充农业信息量,让农民与时俱进;加强信息标准建设,构建智能化乌鲁木齐县社区信息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全面、高效、快捷地为农民、农业企业家和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促进乌鲁木齐县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进村入户,把政府上网工程的重点放在村组两级,不断提高农村基层适应市场的能力。

2.资金投入。目前,新疆虽将“人力资源开发”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但在实际工作中,乌鲁木齐县政府对农民科技和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成人教育的投入仍是少之又少,使许多应该做的农村科技培训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建议地方政府在花巨资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对于乌鲁木齐县的人力资源建设的基础工程也应加大投入,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3.5 政府充分利用政策投入,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持续进行

要实现乌鲁木齐县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长效发展人力资本就要创新各项机制,首先,充分利用政策投入。地方政府利用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各种有利于乌鲁木齐县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吸引各类教育资源向开发农业人才投资。取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有志之士投身于农业发展,真正把人才引到农业教育、生产的第一线,给农村营造一种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确保农民的知识、技能得到及时更新。其次,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系,即从基层的乡镇到各级相关部门都要建立和完善乌鲁木齐县人力资源的开发、流动和使用的管理体系,严格按照相关法规,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从而带动乌鲁木齐县人力资源建设,建立良好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体系,促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树花.中职教育在新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9(02):21-24.

[2]熊磊.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生产力研究,2009(12):38-39.

[3]张丽.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新型农民培养[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7-88.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9

(二)主要目标

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紧密结合我局民主法制建设的工作安排,通过深入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增强我区全体公职人员的法治理念,引导各类用人单位经营管理者的合法用工行为,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利意识,进而全面推进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三)工作原则

1、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我区“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和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任务,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出发,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实际相结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

3、坚持分类指导。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要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制定工作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坚持学用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用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法制实践,在法治实践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动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依法有序发展。

5、坚持求实创新。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法制宣传理念,探索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机制,创新法制宣传形式,提高普法工作质量。

6、坚持齐抓共管。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各分管领导分头抓,各科室、部门具体落实,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二、普法对象和主要任务

在向社会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以我区全体公职人员、人事劳动系统干部职工、用人单位经营管理者及劳动者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主要任务如下:

(一)我区全体公职人员。学习宣传以公务员法为重点的人事政策法规以及公务员法各项配套法规政策,深入领会精神实质,熟练掌握各项规定;紧密联系人才人事工作发展形势,深入学习宣传各类人事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深入学习宣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干部任用法规文件,进一步加深对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等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人事干部和公务员的政治观念、组织观念和法纪观念。

(二)我局人事劳动系统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宣传宪法,进一步提高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爱国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保障民生意识。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与权威。深入学习行政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等行政法律法规及公务员法、劳动法等人事劳动政策法规,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积极组织开展与岗位职责有关的各项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学习和培训工作,提高履职能力和执法水平。深入学习宣传审计法、廉政准则等廉政建设规定,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各类用人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和劳动管理人员。加强对各类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指导和帮助用人单位正确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分期分批对用人单位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学法培训,并提供劳动用工法律咨询,把执法和宣传教育相结合,促进用人单位提高劳动用工管理水平,维护和谐劳资关系。

(四)广大劳动者。加强《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以及与之配套法规规章、政策规定的宣传,采取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并通过以案析法来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宣传,使广大劳动者了解掌握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基本法律常识,了解劳动监察、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及各项社会保障的有关规定和程序,以及如何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救济途径,有效防范和化解劳资纠纷,巩固和发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三、工作步骤和安排

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从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分为以下3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

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建立健全普法领导机构及工作机构,为落实今后几年的工作打好基础。局下属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相应的五年规划,落实好工作机构及具体工作人员。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至2015年)

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根据本规划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当年度普法工作计划,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力、指导有方、督促到位,确保“”普法规划全面实施。各下属单位年度普法工作计划、活动情况、总结要及时上报局普法办公室。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

2015年,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将对我局普法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总结验收。各下属单位需于2015年2月份前完成本单位“”普法工作总结,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做好迎接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对我局“”普法全面考核检查工作。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10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但在认识层面,仍未突破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重普教、轻职教,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还较为严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仍是“剃头的挑子一头冷一头热”。社会视觉中,将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等同于体力和低层次劳动者,往往将接受普通教育学生视为脑力和高层次劳动者,职业教育仍是公众意识和社会评价体系中较受轻视的一个板块。因此,老百姓普遍不认可、不愿意送孩子上职校,除非是无法接受普通教育而情非得已。职业教育遭遇的尴尬境地和“不公正待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学生报考的积极性和社会参与的主动性。

基于此,就需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战略布局、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进一步确立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地位和未来发展规划;就需要加强整合和统筹,加强有关行政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形成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就需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和舆论引导,使“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由技入道,技道平等”等理念深入人心,大力弘扬“劳动可贵,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风尚和职业规范,使职业教育的参与者(教师、学生、社会力量)在骨子里感到“受尊重,有奔头”。

二、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再认识,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要规范并保障这种“跨界”教育,就必须同时遵循职业和教育的双重规律,在为职业教育制定的法律框架内,整合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双重需要。由此,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中,必须打破在企业里办培训或者在学校里办教育的思维,形成相互衔接、系统集成、“跨界”联动的管理体制机制。

现行职业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既有政策缺位、指导不力的情况,也有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的情况。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在职业教育的管理职能上存在交叉之处,分别肩负着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另一方面,用人的劳动制度与育人的教育制度分离,劳动市场的用人信息与职业教育的育人供给脱节,职业资格证书与教育学历证书分离。行业企业没有参与职业教育的科学有效途径,难以对职业教育人才予以客观评价和认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鉴于此,需要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职业教育与各类教育的衔接与统筹。尤其是需要加快探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互融、学籍互联、学生互转、证书互通的新机制,打通职业教育发展和各类技能人才开发的“断头路”,建设职业教育发展的“立交桥”,构建外部开放、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有门,升学有路”。

三、对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再认识,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国1996年颁布实施的《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些地方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措施不力、投入不足、发展不够;职业教育城乡差距很大,不少中、西部地区职业学校条件简陋,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部分职业学校办学机制僵硬,教学模式陈旧,校企合作办学开展不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制度尚未得到全面推行;一些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相对较弱,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等等。因此,有必要通过修订《职业教育法》,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

职业准入政策是实现合理就业的重要保证,也是制约就业者必须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措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劳动市场和人才市场正在逐步完善。但目前还很不健全,企业用人缺乏职业资格标准,尚未完全建立职业(就业)准入制度,劳动市场没有对就业者普遍提出必须具有职业资格的限制要求,出现劳动者接不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照样可以就业的非合理就业现状,一部分企业在用人方面“尽量用低”,影响了员工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应加大职业准入制度推行的力度,扩大“准入”的范围,使应该实施准入政策的行业、企业和职业岗位尽快建立劳动准入制度,以此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坚实政策保障。同时,还要深化劳动工资制度改革,确定不同学历劳动者工资的低限标准,不断增强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意识。

四、对职业教育的责任主体和办学初衷进行再认识,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11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力度的加大、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民思想的改变,现代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改善。然而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拉大,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困难。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现状如下:

1、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现状

(1) 年龄结构。我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以20-50岁青壮年为主,比例可占到总量的70%。另外,50岁以上的占到五分之一,而20岁以下的劳动人口仅仅占到3%。因此可知,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较合理,可以说在我国农村存在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教育结构。农村教育结构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质量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在我国约有60%的农村劳动力中为初中教育水平,小学及以下的约占到30%,而高中、大学及以上的仅仅占到不足10%。这组数据充分表明,相比于城市,农村劳动力仍然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教育结构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3)就业分布结构。分析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就业走向,可以看出,主要停留在所在村的周边县城工作的农民占到农村总劳动力的60%,而能走出外市打工就业的农民仅仅占到40%。其中,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主要流向广东等一些较发达、且就业岗位充足的地区。(4)就业方向结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向的发展正在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从事农业与非农业的农民比例约为3:7,其中,在从事非农业的劳动力中,主要以建筑行业、制造业以及批发零售业为主,各自约占到40%、20%和30%。

2、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呈现的形势

分析以上的数据结果,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呈现的形势主要可以概括为:

(1)劳动力数量巨大。相比与城市人口数量,农村人口数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劳动力产生,但由于农村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教育水平跟不上,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力无法向城市转移。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在下降。这样一来,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就被闲置,成为剩余劳动力,长此以往,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和转移就更加成为难题。(2)每年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涌入,也给城市的就业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巨大,导致城市对新劳动力的接受程度下降,从而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3)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较为低下,其文化程度、劳动技能、整体素质、就业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相比于城市劳动力差距都很大,而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就业方向。(4)户籍政策所带来的问题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稳定性差。二元城乡结构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无法享受到相同的福利待遇,因此大多数农民工缺乏长期居于城市就业的信心,而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也同样不健全,因此土地便成了农民的唯一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于是便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动性较大。数据显示在同一企业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农民工数量仅占到总数量的40%。

二、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因素分析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中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都是影响就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虽然有一些新兴工厂的建立能够吸纳一些农民工就业人群,但是由于生产力的布局不合理,导致这部分人群就业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再一次的失业出现。另外,土地的分配使用和管理体系都不够完善,造成在农村的农业、非农业的就业环境都不够理想、不够稳定,因此就业问题也得不到长久改善。

另外,经济因素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还体现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之上,在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的地区,农民进城打工的促成因素以及其从事的行业都存在着巨大差别。例如,在我国相对发达的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所拥有的可经营土地面积的减少以及其对于土地的依赖性有所下降,并且进城之后所从事的行业领域为较复杂的体力劳动;而在我国的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民进城就业的促成因素则主要是由于家庭成员过多造成家庭人均收入过低、家庭剩余劳动力过多以及教育医疗等因素的制约,而其进城之后从从事的工作也集中为较为简单的劳动,并且依然在收入方面没有大的改善。

2、政策因素

在二元城乡结构的背景之下,我国正在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这样的政策环境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量每年都在以庞大的数字在增加,而城市化的进程却脚步缓慢,因此农村户口和非农户口之间的转换仍然是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巨大屏障。

封闭的地方政策是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最大屏障。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和地方差距已经越来越明显,京津、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高新科技的快速进步带动了这些地区的高端就业岗位的人才缺失,而这些地区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针对地段就业岗位的政策,如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限制、农民工从事行业领域的限制等。

3、中小型企业发展

中小型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尽管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并且其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小型企业的自身特点恰恰是其发展过程中的缺陷。由于其数量众多、分布广的特点,造成中小企业较为分散,并且由于不同地区差异性的存在,加之地方政府不同的管理特点,造成中小型企业形成了地区分布分散、发展模式分散的特点,因此很难形成规模经济。在这样的形势下,大量中小企业就将被淘汰,进而产生更多的失业,这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又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因此,在大力扶持发展中小型企业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内外部环境存在的威胁因素,只有解决了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中小企业才能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

4、农村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素质低下一直是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中的重要方面,数据显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仅仅占到15%左右,而城市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占到城市总人口的80%以上。除了教育水平问题,农村劳动力所接受的专业技术培训也十分欠缺,因此,文化水平低下以及相关领域技术培训的匮乏使得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则导致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都滞留在了农村持续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只有那些少部分的接受过高等文化教育以及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除此之外,劳动者素质还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如果转移的劳动力是高素质群体,则会减少城市人口对于转移人口的抵触情绪,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更好的适应城市工作生活,以降低管理成本。

三、增加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1、发展乡村经济,拓宽就业空间

首先,发展乡村经济一直都是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解决其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只有从源头解决了经济发展问题,才能更好的带动就业,解决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发展乡村经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乡镇政府应该合理地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与分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推动乡村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乡村经济结构与劳动力分配更加合理。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建设,进行合理的农村区域规划,通过建设绿色农村来拉动需求,以带动就业,同时为劳动力提供更好的就业生活环境。第三,推动乡镇企业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继续完善集体经济,实现规模经济,带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发展。

2、政策调整,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

宽松的政策环境对于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外出务工还是进入乡镇企业自主创业,都是基本的条件,因此,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应该结合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实时的社会环境推出不同的政策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根据现实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例如在我国目前的二元城乡结构的背景之下,农村劳动力的农转非问题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应适当调整农转非政策,制定有利于农村户口城市化的政策,以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为重点,对于失去土地或者不拥有土地的农民,提高社保福利,减少劳动力对于集体经济的压力,同时引导优秀的外出务工人员回归乡镇企业创业,努力挖掘新农村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新方式,以改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

3、推进制度创新,改进就业模式

目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安置方式仍然主要以政府为主。因此,制度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经济制度创新,应该将劳动力就业安置方式向依靠市场方向引导,转变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使市场成为支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力量。首先,要实行社区股份制改革,本着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的原则,将集体资产落到个人,建立完善市场机制,同时对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加强完善乡镇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从而促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其次,完善就业机制、推进就业制度改革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例如,首先可以在用工制度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改变以往农村劳动力依靠组织找工作的依赖性,转为凭自身能力和努力竞争上岗的就业制度,使得农村劳动力能够更加自觉主动的提高自身素质。

4、将中小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结构以及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技术水平来看,大中型城市吸收农村劳动力的难度仍然存在。首先,国有企业的内部改革造成一部分的下岗无业人员,这部分人口主要集中于大中型城市,而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又会形成新增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已经为城市人口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农村劳动力相较城市人口,就更加难以就业。而在我国小城镇中,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且分布较广,国有企业数量较为少,因此若将小城镇发展和中小企业的振兴相结合,则可以极大地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中小企业的企业规模并不大,业务结构通常较为简单,因此对于劳动者素质要求不高,对其所需技能的培训也较为容易,因此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充分发展中小企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为小城镇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城乡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是一种用来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产业,虽然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受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制约,但是仍然可以通过一些宏观调控的手段来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信息、科技等生产业。支持商贸企业及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面向农村居民生活需要,积极发展通讯、文化、餐饮、旅游、娱乐等生活业,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和方便农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适应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居住方式变化,积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业。

6、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

(1)给予农村人口素质教育和技术培训一定的财政支持,增加教育资金投入,建立希望小学,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并给予过度贫困的家庭一定的生活补助、给予直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人群一定的教育补助。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会农村的新生劳动力一些直接实用的技能知识,让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通过教育水平、技能水平的提高,来实现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2)要发挥乡村周边城镇、以及中心城市各大高校的影响作用,形成高校、职业教育学校的辐射作用,建立城乡之间的教育联系,将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人群直接引向这些教育机构,并且在学校中建立志愿者组织,下派到各个乡镇进行义务性的支教活动,派送教育资料等等,真正形成一条城乡教育链条,带动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3)在技能方面,对于那部分想要直接掌握实用技能的劳动群体,设立劳动技能培训机构,并形成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一体化,每年直接向城市输送专业技能人才,并给予稳定的工作环境和收入。不仅可以直接向城市提供一些用人单位所需的技能对口的专业性人才,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同时相比于高等教育投资大大的减少了财政支出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徐元明,刘远.农村财产制度改革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江海学刊,2011.06.

[2] 周天勇.中国就业、再就业与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出路,财经问题研究,1999.11.

[3] 张建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约因素和对策,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05.

[4] 袁守启.中国未来20年的劳动力就业与流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11.

[5] 钟甫宁.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农业经济问题,1995.09.

[6] 刘志成.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及主要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04.

[7] 郭飞,夏建军,余欣.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出国与就业:2011.24.

[8] 杨舟.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与对策,长江大学学报(农学卷),2006.4.

[9] 陈曦.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与经济增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0] 陈晓华,张红宇.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2.

[11] 蔡防.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城乡就业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皈社,2002.

[12] Scott Rozelle,Li Guo,M inggao Shen, AmeliaHughart,JohnGiles. Leaving China's Farms:Survey Results of New Paths and Re-maiming Hurdles to Rural Migration. The China Quarterly.1999,June:367-393.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127-02

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的波及,全世界进入经济危机时期,中国企业面临的外需环境也逐渐恶化,由制造业“倒闭潮”而引发的农民工“失业潮”愈演愈烈,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有序流动不仅关系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着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针对这一现象,我国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的紧急通知,在我看来,这对农民工再就业的长期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 经济危机下,农民工失业状况及返乡情况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经济危机浪潮下,2008年上半年,内地共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以珠三角为例,仅十月上旬,就有近50家港企申请破产清算。珠三角7万家港资企业中,年底有1.75万家倒闭,导致87.5万人失业。庞大的农民工是中国出口企业人力资源的支撑力量,也是此次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受害群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2月初完成的一份《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最新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截至11月底,十省份农民工返乡数据总计有485万名,占2008年9月底外出务工人员的5.4%。

我国目前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2亿,如此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大军的一支重要力量,外出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占新增纯收入的一半以上。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有序流动不仅关系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着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

专家称,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中国内地农村,人们在谈论华尔街金融精英失业的同时,却很少想到中国倒闭企业所造成的失业者很少是“精英”阶层。“农民工返乡潮”说明经济危机开始波及占中国地域最广阔、拥有人口最多、发展最缓慢、平均经济条件最差的广大农村和农民。

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我国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其中对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的紧急通知这一政策还是颇为认可的,它是一种对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的一种可持续思考和可靠的解决办法。

2 我国针对农民工返乡现象所制定的相应政策

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抵御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我国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相关通知如下:

(1)要充分认识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动员和组织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实现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而且对促进城乡的发展与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作用。

(2)以县级职教中心为主要基地,充分发挥农村化技术学校、普通中学及其他培训机构的作用。在返乡农民工集中的地区,根据需要确定一批中等职业学校,组织返乡农民工就近接受职业教育培训。

(3)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实施学历教育,招收具有初中学历的,学制原则上三年(含顶岗实习一年);招收具有高中学历的,学制为一年(含顶岗实习半年)。凡经中等职业学校正式注册录取的返乡农民工,办理入学手续后即取得学籍,并纳入当地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和年度招生统计范围。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要和返乡农民工的学习特点,开设专业和课程,突出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实行学分制和学分银行制度,允许学员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学员取得规定学分的,毕业时颁发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

(4)因地制宜地面向青年农民、乡镇企业职工、退役士兵、进城农民工、下岗轮岗职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工作。3职业教育在返乡农民工实现在就业的重要性

我国近日针对返乡农民工号召全国各地区给予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政策是一种长远发展的政策,并突出了职业教育再解决这一问题方面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1)对返乡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外出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占新增纯收入的一半以上。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有序流动不仅关系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着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农民工的失业问题会带来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通常有偷窃与抢夺的犯罪增加,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原则是相违背的。对返乡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给他们再就业提供了机会和机遇,也对他们的失业心理是一种救助和帮扶。

(2)职业培训可以提高返乡农民工的整体素养。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提高这是任何民族、任何社会制度都必须正视、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无论国家、社会还是民族其重要组成因子无疑是人,是劳动者。人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素质,民族的素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以人为本,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理应成为一个国家的基本国策。我国农村有巨大的人力资源,但由于素质不高,已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瓶颈”因素。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低。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1.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0.52%。二是劳动技能低,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多,农村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因此,加强对农民的培训,特别是返乡农民,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其再就业能力,实现稳定转移的关键。

(3)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新型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历史任务。要顺利完成这一重大的战略任务,关键是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必须不断地提高其自身素质,以便能创造性地承担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由于教育水平有限,农民思想观念相对陈旧,整体素质普遍偏低。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到需要建设道路交通网,供排水网,电力输送网,信息传输网及新型能源工程小到发展高科技含量的养殖业都需要高职业素养的生产劳动力,因此,培育新型农民,需要从职业教育人手,我国政策中对返乡农民工所进行的职业教育所开设专业和课程,突出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为返乡农民工投入到新

农村建设中提供了保证。

(4)职业教育为农民工抗击产业调整造成的失业提供保证。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必将会遭到淘汰,在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将会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技术,知识等各方面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这就要求我国劳动者要掌握新型的知识和技能,才不会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被淘汰下来,返乡的农民工在当地政府职业教育政策的扶持下,不仅仅提高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知识而且劳动技能也得到提高,从而为再就业提供了保障。

4 建议

(1)政策执行要有保证。任何一种政策的制定如果脱离了执行就只能是一纸空文,首先明确执行此政策的目的,那就是使返乡农民工提高就业总体素质和技能,顺利实现再就业的劳动力转移。还有我们的各级执政者要本着务实的态度去落实该政策,在工作中加强沟通,加强协调,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和积极性。国家要不仅在法律,行政手段上予以保证该政策的执行,而且在经济手段上予以保证,开展返乡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重点是培训,关键在转移,经费是保障。

(2)以人为本,做好服务促进返乡农民工劳动力再转移。根据返乡农民工不同的需求,加强引导,制定相关政策,强化措施,开展全方位服务,形成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以服务促就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全程配套服务,可以提高培训的效率,而且增强了再就业的稳定性。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13

毋庸置疑,职业技术教育对于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遭遇的棘手问题扮演着关键角色。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剧,中国即使已经取得了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也必须在劳动力职业技能方面确立比较优势,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需要契合国民较高的期望值与较为完善的社会支撑体系,实现职业技术教育“计划指令式”办学模式的轻盈转型,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巧实力”,完成国家设置的特定教育目标,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全力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不遗余力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全面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应对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的重大挑战。

一、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挑战

不确定性(uncertainty)是指事物发展处于变化无常、捉摸不定和不可预知的状态,不能够确认运动轨迹,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的结果,难以用一定之规去捕捉和约束,造成人们认识上困惑不已,实践中不知所措。

本质上,不确定性源自社会系统本身固有的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相干性、临界性、自组织性和自强化性。只要事件或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根据不确定性的特点,一般可把不确定性分为四类:

客观不确定性。是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在自然界、在生产生活中、在经济管理领域里,客观不确定性大量存在,十分普遍。从表面上看,客观不确定性似乎是或然的、随机的、杂乱无章的、不得而知的,但实践表明,如果同类的随机现象大量重复出现,它的总体就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主观不确定性。是指对于同一个客体,不同的主体或同一主体在不同的时刻会得出不尽相同的判断,有时甚至迥然有别,其差异事先难以预见。主观不确定性的根源在于人的有限理性和认知模式的差异性。除了每个人遗传基因先天的、固有的差别外,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价值取向、文化特质、性格气质、生活习俗、决策偏好乃至对事物做判断时的心情和天气,都是产生主观不确定性的诱因。

过程不确定性。是指在执行、推进的过程中发生的不确定性。即便客观环境和任务是确定的、既定的、可预见和可控的,主体的指令和决策也是清晰的、正确而坚定的,但由于普遍存在的随机干扰、偶然事件、突发事变、信息时滞或不可抗力,联结主体与客体、愿望与结果的过程,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博弈不确定性。是指在对局、博弈和互动中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它表明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不能一厢情愿,自说自话,只考虑自身,还要充分考虑到竞争对手或利益相关者的动态,要对竞争对手可能的反应提前加以反应。

从一定意义上讲,客观不确定性、主观不确定性和过程不确定性等前三种不确定性与博弈不确定性无法等量齐观,因为这些不确定性差不多都是一次性的、单向的、静态的、单层次的、自身的、可控的、小概率的、信息充足的、部分可相互抵消的、有统计规律的,化解不确定性的时间也是相对从容的。然而,博弈不确定性涉及的却是多次、双向(甚至网状)、动态、多层次、多方、多因素、不可控、非小概率、信息不足,非但不能相互抵消,反而互为因果且不断强化,无统计规律可寻,无先前经验可借鉴,化解起来常有时间压力。

不确定性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无论是自然灾害的频繁爆发还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无论是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幻莫测还是社会矛盾冲突的不断加剧,都意味着稳定性、精确性、可预测性已日益被变革性、模糊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代替。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急促的“不确定性”,在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充分享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的时候,又不得不体验经济成长带来的烦恼,一切都似乎来无影去无踪,让无限期待的愿景充满了悬念。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再表明职业技术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间存在着动态的交互作用关系。尤其在当前,劳动力、商品生产和服务以及社会生活的较高成本伴随着不断增加的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强化了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不可预见性。为此,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把握先机,劳动力就要拥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个体需要具备更加宽泛的职业胜任能力。应该说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带给职业技术教育空前的挑战。

(一)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劳动力就业和劳动力市场治理的风险

劳动力就业群体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似乎要失业、职业资格失去其价值并被废弃、遭遇劳动力市场排斥以及就业渠道萎缩等一定程度的风险。这些风险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变革的机会,就业人员需要经常在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开发的不确定性之间做出取舍,由于个体并不能够保证所做出的选择在劳动力市场里具有其特定的价值,因此,做出良好选择通常是困难的而且极具风险性。

(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劳动力市场选择行为的短期性

未来关键经济领域的发展具有不可预见性,人们难以做出自信的预测,造成个体、企业和组织行为选择时限的短期性。经济发展不断增加的不确定性导致人们行为策划的时限缩短,时间越长,风险越大,职业技能开发的公共政策以及个体和公共机构的决策必须基于有限知识尽可能在短期内做出,个体只能基于自身所具有的职业资格在短期内开发职业技能,为此,必须调整就业和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衔接,缩短持续时间,以便降低风险。

(三)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首先,需求波动导致更大程度的就业不安全感,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更加难以描述和预测;其次,伴随着传统集体性工作组织的日渐式微,企业员工个体主动创业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新工作方式的采纳必然产生新的工作组织形态,在这样的工作组织中开展职业技能开发必然影响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之间的磨合,使个体在就业时产生所需职业胜任能力的不确定性;第三,新近投放到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人员增加了高龄和边缘化在职员工的不安全感,前者只具有最起码的职业资格并依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来确认个体需要接受的职业技术教育,维系自身工作岗位的安全性,而后者虽然享有绝大多数企业的长期就业保障,但两者的互动增加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四)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了职业技能开发的复杂性和工作岗位轮廓界定的模糊性

随着工作组织的转型,涌现出许多与传统的工作岗位轮廓迥异、轮廓特征难以描述的新型工作岗位,产生了并不完全适合用传统方式来界定的职业资格,传统工作岗位的特征和分类越发难以反映职业活动的现实状况,而且不确定性劳动合同对招工、就业指导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产生重要影响,导致个体和企业难以预测未来就业和职业技能开发的雏形,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政策制订者以及利益攸关者难以认清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之间的有效衔接。

(五)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职业技术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

不断变化的就业类型、不断扩大的劳动力市场让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职业技术教育与就业之间业已存在的一致性规范支撑关系遭受到新的基于职业胜任能力获取途径的挑战,要维系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职业技能与就业水平之间的一致性异常艰难,即使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之间已经形成了较为紧密的正式纽带,但其开端职业技术教育(IVET)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变化,需要重新分析工作岗位和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需求关系,解构传统职业技能,用专门的“活动”元素来建构职业胜任能力,开发企业管理实践的新型工具,更加关注职业行为所需要的横向认知能力。

(六)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路径更加复杂,需要重新调整开端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当前,传统职业技术教育的获取路径遭受质疑,而向职业胜任能力导向路径转换的新型职业技术教育又充斥了不确定性:首先,人们尚不能够清晰区分开端和开端后职业技术教育与继续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使它们相互切换、重新调整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以便个体的整个人生都从中受益;其次,人们并不知晓如何才能给予个体更大的优先发展权,基于自身先天禀赋与所预测的职业技能差距,在任意时间挑选特定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自主开发和确认职业胜任能力,把失业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实现职业技术教育投资和就业回报率的最大化。

(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大了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供给的难度

课程是教学内容的集中展现,基于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内容必然也是变化不定的,以便满足不同社会化伙伴以及各种利益攸关者对各自利益诉求的需要。由于它们对学习目标的定位、教育资源的使用方式千差万别,导致课程研发供给更加困难,需要综合考量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衔接、学习内容和学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人生不同阶段的学习以及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学习结构之间的联接等复杂因素,让职业技术教育切实体现终身学习的精神本质。

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必要前提

当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迫使整个社会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造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的高度不确定性,也迫使现代经济需要市场、组织和企业拥有相当的灵活性,企业、职业经理人、企业员工、投资者和国家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确定的经济发展环境里制订当前难以预测的经济发展计划,这对职业技术教育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的开发过程更加复杂,个体和组织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以及就业途径的获得充满了风险性,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变得扑朔迷离,所有这一切都成为开发劳动力市场和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恒定因素,成为预测未来劳动力市场职业技能需求和供给不可回避的要素。可以说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必要前提。

首先,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成为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基础性驱动力量。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剧了职场、岗位培训以及职业资格、职业技能之间的不匹配度,迫切需要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找寻自身发展的逻辑原点,挖掘内涵,拓展外延,加强与就业的关系,增进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纽带,消除职业技术教育到就业过程的转换障碍,提高应对全球化经济发展压力的能力,满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企业组织变革以及人力资本开发等多方面的需求。

其次,大规模劳动力流动的不确定性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内生性驱动力量。劳动力跨国、跨地区、跨界流动是开放型经济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现代化”发展的“黄金期”,劳动力跨地区、跨城乡大规模流动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开放的中国经济也导致劳动力在世界范围跨国、跨界纵横驰骋,不断增强的劳动力流动性客观上要求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更具灵活性、兼容性和参与性,逐步建立起更加便捷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构更加有效的结构化职业资格体系,完善各国各地区各行业职业资格体系的认证和对接机制,实现跨时空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

第三,基于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的创新既是经济发展的永续动力,也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有力支撑力量。科技创新、尤其是通信技术领域的全球化扩散在给现代生产和现代服务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造成先进制造业体系建设、现代企业组织变革以及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性,“极化”了职业技术教育对数字工具等新技术运用能力培训和再培训的需求,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建立适宜的职业资格体系,在更加宽泛的领域对职业胜任能力、职业知识更新以及职业技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诠释。

第四,生产实践过程的不确定性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活水源头。实践出真知,“计划赶不上变化”是生产实践的常态,人们惯常的行为模式经常遭遇到职场环境不确定性的侵扰,而开展持续性的学习是员工在不确定性的职场里应对变换情境的不二法则。为此,职业技术教育需要传授自我导向的学习方法,努力增强员工职场在职学习的能力,提供的学习内容不仅要聚焦在技术性知识的获取上,还要扩展到新型价值、新颖行为密码等“软性”技能的获得以及对过去知识经验的重新模块组合,增进就业,提高个体的经济社会地位,拓展公民意识和行为模式等教育价值,掌握灵活多样的个性化职业技能。

三、基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有效对策

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其高度的不确定性、劳动力市场开发对于拥有较高职业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无处不在的技术革新步伐以及先进国家和地区人口结构的变迁,导致整个世界对职业技术教育高度关注。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在普及中学阶段教育之后已经开始拓展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的高职教育。与此同时,许多欧洲国家已经在普及全民义务教育、中学阶段教育以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实践表明:凡在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上投资巨大的国家和地区,它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获得的利益也最大,那些生产了最多知识和信息的经济体也是最有效率的现代经济体。为此,中国必须奋起直追,基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

(一)强化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

随着不确定性经济环境的加剧,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深刻认识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复杂性,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和强化上。职业胜任能力是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和获取职业资格之间的桥梁,是建立劳动力市场关系的基础,是特定职业领域正式学习的结果,满足特定工作岗位的需要。职业胜任能力的价值体现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它是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的“内核”,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灵魂”。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必须从过去主要关注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的获取转到今后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上来,把个体职业胜任能力的强化置于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心地位。

(二)加快落实终身学习战略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人们需要建立终身学习的适宜模式,提升职业技能,应对劳动力市场职业技能长期需求的不可预见性。终身学习倡导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要坚持学习,强调继续职业技术教育的补偿作用,通过继续职业技术教育等路径获取必要的职业技能。为此,职业技术教育要不断增强主要由供给与需求策略之间的不匹配所产生的吸引力,增加职业技术教育供给的有效性。

(三)不断增长个体才干

在不确定的经济发展环境里,个人具有自身建构职业开发路径的“才干”、构建有效的学习策略、建立劳动力市场风险治理的个性化策略异常重要。为此,个体首先要选择具有较高安全系数的劳动力市场,接受适宜的职业技术教育,降低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确保安全、稳定的就业;其次,个体要延伸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时间,积极参加继续职业技术教育,提升拥有更高学历和就业资质等职业资格的保障水平,确保个体拥有较为宽泛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胜任能力,实现就业资本的最大化,防范和控制风险;第三,个体要变换职业培训类型,改变行为模式,选择短期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实现灵活就业和自我就业,规避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四)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实现“教”与“学”之间技术创新

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全力开发先进的教育技术,重视开发职业胜任能力数字化的学习工具和文件,加速远程学习平台的建设,开发网络在线工具,分享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课程,灵活选择学习路径,优化学习进程,勾画网络时代的个性化教育计划,增强网络学习的实践技能,实现个性化路径学习,满足终身成长和人格塑造的个体需求,显著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五)设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奖励基金,提升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水平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