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实用13篇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1

关键词 能源动力;人才培养;改革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1307,1345);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2013008)。

作者简介:陈从平(1976—),男,湖北荆州人,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副教授。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专业正是致力于培养能从事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目前,全国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能动相关本科专业,其中大部分已经建设较为成熟,部分985和211高校的能动专业在国内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且具备鲜明特色[1]。而三峡大学的能动专业于2011年才开始立项建设,并同年开始招生。作为地方高校新开设的能动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符合我校 “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因而,在专业建设伊始,就不能完全照搬其他高校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大胆改革和创新,才能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快速占领一席之地,并以高起点快速稳健发展。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欧洲和美国的大学将能动类专业设置在机械工程系中,且不以专业来单列,而只是机械类的一个方向,称为热流科学(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或能量系统(Energy system),而核工程与核技术则一般单独设立,或者设在化工系中,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佛罗里达大学等,机械工程的教学与研究范围覆盖了目前国内本科生专业目录中的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的范围,这样就大大扩展了能动专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领域,以此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学生获得坚实的专业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我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2],当时在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下的分为10个三级专业,经1993、1998、2012年三次修订最终合并为1个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使得专业覆盖面被大幅度拓展,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要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关键在于如何紧跟行业需求并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认真执行。然而,经前期大量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在能动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以下特点或不足:

(1)专业划分过细,口径太窄。大部分高校在能动专业中设置了多个专业方向,如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清洁燃烧、供暖、制冷等,并将专业课分方向模块进行教学,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拓展,使学生在择业时被固定在某个方向上,缺乏竞争力。

(2)人才定位不尽合理。经前期广泛调研发现,随着我国现阶段加快能源建设的力度,国内目前需要更多的是能源动力行业运行、维护与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3],对于高端人才如设计研究类人才虽然稀缺,但由于能动专业实践性强的特性,一般难以由高校直接培养此类人才,即高端技术人才亦需要从工程实践中磨砺而出。所以作为地方院校,尤其新开设能动专业的地方高校,不能一味照搬985、211高校以及部分经过几十年专业建设已经具备自己鲜明特色和专业实力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紧跟行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并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2 三峡大学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峡大学的能动专业于2010年底才开始立项建设,并于当年从我校20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分流出53位学生按照能源与动力专业人才进行培养,2011年开始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独立招生,故截至目前实际上已有一届学生毕业(2010级),且2015年度即将毕业的学生目前绝大部分已经签订了就业协议。近五年来,学校在专业本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对兄弟高校及能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广泛调研,并紧密结合我校能动专业“新开设、新起点”的现实情况,培养和提炼自己的专业特色,并对本专业的人才定位和培养进行了以下改革:

(1)在人才培养与定位方面,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为指导,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重提炼专业所覆盖知识体系的共性,拓宽专业口径、增厚专业基础、突出方向共性、弱化专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扩大就业口径。具体为:1)以流体机械动力学为基础,设置适用于水力发电、热力发电、风力发电中能量转换动力装备的动力学相关系列必修基础课程,突出水力发电专业课,并辅以风力发电等专业课程;2)以热-力转换原理为基础,设置适用于火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核电等热动力学、热交换、热传输相关的系列必修基础课程,专业课设置方面突出火电、核电,辅以生物质能相关课程。即将动力工程专业分为流体机械和热力机械两个方向,但在培养过程中,大大拓宽了专业基础必修课的范围,增加学生后续就业时行业选择的范围。

(2)在实验/时间教学方面,以厚基础、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建设和整合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取消零散的课程实验/实践,开设系列综合实验/实践课程,使实验/实践教学具有层次性、连贯性、交叉性、系统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避免以课程为单位开设实验时的连续性差、重复度高、综合性不强、效果差的缺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设成本。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发校外实践基地,挖掘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区域广泛的能源动力行业/企业资源,作为本专业有效的实践基地。

(3)以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开发专业初期就业资源。任何一个高校新专业就业时其情况都或多或少存在不确定性,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和行业对于特定高校新专业的认识度不高。因而打开就业工作局面难度大,故无论从短期还是长远来看,都需要充分利用所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作为就业渠道,使基地发挥更大作用,这需要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同时做好基地管理制度建设,以协议的形式为本新专业向基地输送人才提供保证。

3 改革效果

近五年来,学校在建设能动专业过程中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以上建设意见和改革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以掌握能源转换装备运行及转换机理为基础,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将《流体机械原理》、《水轮机及调节器》、《汽轮机》等增设为专业公共基础课,在专业拓展模块课程中按水电、热电、流体机械、新能源发电等设置小学分模块供学生选修,但不限制选择模块数量。目前学生就业反馈情况表明,在弱化专业方向、增厚专业基础课程后,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即使不在个人专业方向上就业,只要未跨出能动行业,就能很快适应新领域的工作。

(2)整合实验/实践教学计划和条件。如将以往随理论课程开设的《流体机械原理》、《流体力学》、《液压传动与控制》、《泵站工程》、《水轮机及调节器》等的课程实验进行专门设计,整合成32学时的《流体综合实验》课程;将《热力学》、《传热学》、《汽轮机》、《热电厂动力工程》、《锅炉原理》等课程的实验内容整合成32学时的《热工综合实验》;将《测试技术》、《控制工程》、《电厂自动化》等课程实验整合成16学时的《测控综合实验》等,并根据相关理论课开设时间将综合实验课内容分为两个学期开设。这样学生能够得到更为系统的、连贯的实践训练,相比随理论课程开设的零散实验,综合实验教学效果更好随

(3)目前已在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能动企业建立本专业的实践/实习基地,且已经有效运行,如安能(宜昌)热电(生物质能发电)、长江电力(葛洲坝)、安能(襄阳)火电、三峡电厂、清江的隔河岩电站、高坝洲电站、向家坝电站、黄龙滩(十堰)电站、湖北宜化集团、宜昌安琪酵母、黑旋风工程机械等20多家能源企业和流体机械设计制造企业,可完全满足学生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及其他培训的接待需求,极大地缓解了专业实践条件建设需要大投入的困难。

(4)专业就业情况良好,第一届毕业生(2010级,共53人)就业率达100%,其中除4人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外,15人进入水力发电厂,17人进入火电、生物质能电厂,6人进入电力部门事业单位,11人进入与流体机械及能源装备设计、制造相关企业。其中17人(32.1%)在本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相关企业就职。截止2015年3月中旬,第二届毕业生(2011级,共81人)已签就业协议的达72人,已确定攻读硕士研究生5人。学校以专业调研、毕业生就业企业回访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宽和加深了与行业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并就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和表现进行跟踪回访,结果表明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总体较高。

4 结语

能源动力类专业是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且专业覆盖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针对具体的应用领域其技术专业性又较强,而高校在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设置过多的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集中,而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过窄,导致就业方向没有选择余地。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专业领域的共性,增厚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获得尽量宽广的专业综合知识,才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以适应现代能源动力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翔,余万,陈从平,方子帆,李响,赵美云.三峡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完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6):60-61.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2

1前言

专业是高职院校与社会的接口,是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专业特色上,发挥专业的集群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的R等禾逑担能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2“双导向”视域下高职(院校层面)专业群体系的内含

2.1专业群与专业群体系

关于“专业群”的概念,学术界有多种表述。有的从解决“二级学院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的局面”出发,以专业相互支撑为纽带组建专业群;[1]有的从解决“课程资源零碎、不完整”的现状出发,“将课程体系作为专业群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设计专业群。[2]有的认为专业群的“集聚”作用“不能仅局限于资源集聚的经济意义”,而且“柔性化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机制对于改革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具有更高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意义”。[3]以上表述都从一个或多个侧面反映了专业群对于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专业群应对接行业企业的岗位群,由若干个相关相近的专业(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专业集群。专业群内各专业(专业方向),是以“职业联系”为基础,群内专业可以是同一学科体系的,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体系的,但“均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性教学”[4]。

专业群体系是指在院校层面构建包括特色专业群、辅助专业群在内的包含多个专业群并体现专业群之间关系的动态体系。随着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深入,专业群体系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在院校层面形成有序动态的专业建设格局,实现院校的差异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学术界关于专业群的研究日渐丰富;在实践层面,专业群建设案例也越来越多。但院校层面的统一规划、实现院校整体资源的整合,形成专业群体系的研究和实践不多。

2.2“双导向”原则

推动高职院校发展有两种驱动力,即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外部驱动力是高职院校适应外部产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内部驱动力是高职院校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寻求自身发展需求而产生的。高职院校专业群体系设计的“双导向”原则正是这两种驱动力的体现,即“需求导向”与“资源导向”相结合。“需求导向”是面向社会职业岗位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资源导向”是面向院校实际,以现有资源为导向。专业布局与专业结构调整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产业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但也不能忽视自身资源的局限性,应从学院现有优势资源出发,主要围绕所对应产业链的核心领域、相关领域、拓展领域来设置和调整专业群,以实现与其他同类高职院校的错位发展,办出专业特色。

3“双导向”视域下高职(院校层面)专业群体系的设计路径

3.1对接产业集群,进行专业群结构调整

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与升级,科学发展为产业带来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方法,势必产生出一批新职业、新岗位,同时原有职业在内涵上也不断变化、更新,这势必对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专业设置提出新要求。

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不同区域经济往往具有不同的先天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方向,处于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阶段。但是,不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又有相同之处,即产业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即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产业发展成熟度的一个标志,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的结果。

产业集群的发展势必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推动了高职院校专业群的产生和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指出:“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办好特色优势专业,压缩供过于求的专业,调整改造办学层次、办学质量与需求不对接的专业,建立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设置机制。职业院校可以在政府和行业的指导下对接职业和岗位需求自主设置专业。支持职业院校设置反映未来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趋势的新专业。”因而,专业(群)与产业(群)相对接,是高职院校专业群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职院校在设计专业群体系时,要分析院校专业群所对应的产业结构整体情况。产业结构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劳动力资源、固定资产及其他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配置的比例关系。绝大多数研究采用两个指标对产业结构进行考察与衡量,有的学者将这两个指标概括为价值指标和就业指标。[5]价值指标(或产出指标)指各个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及其在全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6]如果为区域内产业,其价值指标应分析区域产业的区域生产总值及其在区域全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就业指标指的是,各个产业的就业人数在全部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重。[7]

高职院校在设计专业群体系时,应明确对应产业的价值指标和就业指标,由此确定专业群的规模和数量。下面以环保产业为例,进行产业结构分析。(1)在价值指标方面,环保产业作为21世纪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十三五”期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达到220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GDP的7%~8%,成为新的支柱产业。(2)在就业指标方面,生态环保人才就业人员总量从2007年的687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1025万人,增长49.2%。同时,对产业未来的就业指标进行预测,根据《关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实施的意见》(环办〔2013〕38号),到2020年,生态环保人才队伍总量将增加到1463万人,这比2015年增长42.7%。由此可见,“十三五”时期,环保产业的人才需求缺口很大,从专业群设置的总量上可适当扩大规模和数量。

此外,要明确对应产业集群在整体产业链中的位置和作用,由此确定单一专业群在高职院校专业群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专业群所对应的产业链的不同位置和作用,可在高职院校层面构建包括特色专业群、辅助专业群在内的包含多个专业群并体现专业群之间关系的动态体系。特色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核心及重要拓展领域,辅助专业群对应产业链的服务领域,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以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来进行阐述。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内第一所以环境保护命名的高职院校,紧密对接环保产业链,对应环保产业链中环境监测、环境工程技术、环境信息技术,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核心环节,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对接环保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及重要拓展领域打造环境监测与治理、工程与设计、食品药品与生物技术等三个特色专业群;对接环保产业链的服务领域打造环境信息与安全、现代商务与旅游等两个辅助专业群。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3.2立足专业现状,确定专业群方向

“双导向”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层面)专业群体系设计,不仅需要分析外部市场的需求,同时也需要建立在总结分析现有专业优势上及调整经验的基础上,对专业群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外部需求给高职院校专业(群)体系设计提供了许多热门、重点发展方向,但高职院校不需要去紧贴每一个热门、重点,不能觉得哪个专业(群)是热门和重点,就全部开设,这样势必造成资源重复、浪费。譬如: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职成函〔2016〕3号),2016年湖南省65所高职院校中共有48所高职院校开设了“会计”专业,即近75%的高职院校开设了“会计”专业,但是“会计”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对高职毕业生来说,就业岗位少、就业门槛高,就业难度较大。这造成了许多就读该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高。

高职院校应面向院校实际,以现有资源为导向,根据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群及专业发展现状,对应产业集群未来发展的一个或几个重点发展方向设置专业群体系,专业群体系不用大而全,应小而精,集中优势力量办好几个专业群,为所对应的产业集群服务。

3.2.1立足教学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专业群

在确定高职院校专业群发展方向时,不仅要分析目前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方向,同时还要分析学院目前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主要是对应哪些重点产业集群。高职院校所对应的产业链通常是一个行业,如果对应很多行业,学院专业建设很难形成聚集优势效应,特别是行业高职院校更要注重这一点,譬如: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整合原来分散的专业资源,以环境保护产业链为服务对象,根据学院长期以来在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等方面形成的专业优势,且对应环保行业的核心产业链,打造了环境监测与治理、工程与设计、食品药品与生物技术等环境保护类特色专业群。

3.2.2兼顾生源特点,进行专业群整体设计

学生是专业群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和推动者,对潜在生源的预测是做好学院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基础。

从湖南省教育厅职成处生均经费标准专项调研初步数据可以看出湖南省未来五年人口及高职教育生源变化的情况。由下表可以看出:未来五年高职教育仍将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16―2019年湖南省的生源数一直维持在较低的状态,2020年后有大幅上升趋势。

在未来五年生源持续较低的情况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紧跟市场需求,不能盲目大而全,对招生与就业两难的专业(群)要适当叫停,应设置特色专业(群),在差别错位中求发展。

3.3建立动态预警机制,进行群内专业调整

对专业群内的专业建设采取动态有序调整的原则,“扶需、扶特、扶强”与“关、停、并、转”相结合,即对一些优势特色专业进行“重点扶持”,对缺乏竞争力和市场需求的专业实行“关、停、并、转”。“扶持”的原则是“扶强”“扶特”“扶需”:“扶强”是指扶持W院具有明显优势和竞争力的专业;“扶特”是指扶持错位竞争的特色专业;“扶需”是指扶持社会紧缺人才的专业。除以上这三类专业外,其他专业都要考虑如何调整,或关闭(暂停招生,两年或三年招一次),或停招,或兼并,或转型。

建立专业调整动态预警机制,不断跟进“市场需求”和“政府调控”动态,不断了解产业集群发展方向,预测专业人才需求的结构、规模,并结合现有专业的招生就业情况,判断绿灯、红灯、黄灯专业:绿灯专业是指专业发展前景光明、现有招生和就业情况良好的专业;红灯专业是指行业需求量少、招生与就业两难的专业;黄灯专业是介于绿灯与红灯之间、招生与就业情况不稳定,或行业需求优势不明显的专业。根据预警结果,学院将做出相应的专业调整措施:对绿灯专业进行重点扶持,建成核心专业或长线专业;对黄灯专业进行警示,限期进行整改,或兼并,或转型,或暂时关闭(办成两年或三年招生的短线专业);对红灯专业进行停招处理。

不断跟进行业发展需求,预测行业发展前景,关注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对接产业而增设新兴专业。不断调整专业方向,打造特色专业。譬如: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为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环境保护类专业群体系,逐渐将环境经济系目前开设的专业引导对接环保市场营销和环境贸易等环保服务领域;逐渐将环境信息系目前开设的专业引导对接环境在线监测物联网、环境信息管理、智能仪器仪表、云计算、环境软件等环保服务领域。同时,不断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实施方案,以实现差异发展,使学院在错位竞争中寻求发展。

3.4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专业群资源共享

按照专业群所对接的产业链的岗位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内在要求整合资源,打破传统的以专业为核心的条块分割、缺乏系统性和低利用率的课程体系与实训条件建设模式,按照专业群技术领域和产业领域要求构建“平台+模块+方向”的课程体系和“大综合+小项目”为特征的实训资源体系,加强综合性项目的开发和复合型能力的培养。在校内建立由专业群所在技术领域的基础性实训室、职业领域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专门化方向实训室组成的综合化实训基地。按照专业群的要求统筹规划和开发实训项目,根据实训设备特点和功能设定小型实训项目。按照实训项目配置实训指导教师队伍;按照与专业群技术领域密切相关的原则选择校外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确保生产性实训项目小型化和专门化、顶岗实践项目的综合性;按照专业群的要求,以课程团队的方式组建专业教学队伍,建立适应不同课程团队内在要求的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机制,发挥专业教师资源共享作用,以此实现专业群教学资源的院内共享。

以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为载体,以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利用网络平台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展数字化教学。教学资源库由专业教学标准库、开放型实训室及多媒体课件库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详见下图)。

各专业群都要围绕核心专业,建立自己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通过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持续更新等方式,为职业院校师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建立网络互动交流平台,通过教师教学资料,学生学习资料的上传,实现教学和学习资料共享。

参考文献:

[1]梅亚明.高校专业群的集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17):68-69.

[2]徐生,王怀奥,梁蓓.高职专业群背景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3):25-28.

[3]沈建根,石伟平.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78-80.

[4]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5):33-35.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3

一、研究的意义

《2013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调查显示: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人均月收入居前50名之列,而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工资多徘徊在2500~3000元之间。专业兴衰和行业发展犹如水和舟的关系,水能载之亦能覆之。

1.专业存亡和行业发展密切相关

2013年就业率前50名均为应用型专业,生存困难的专业具有如下共性:一是行业趋于饱和,如语文教育、法学、数理化等基础研究学科;二是就业面窄,容纳力有限,如影视动画、新闻采编与制作音乐表演;三是过于宽泛,发展前景不明朗,如投资与理财、社会学;四是缺乏竞争实力,如临床医学告急,学制短、理论知识不扎实、实操能力低是其命门。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行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如果能够积极转变思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贴近市场需求,在课程建设上扎根于岗位需求,就可以化劣势为优势,转败为胜。

2.行业发展可以带动专业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整体发展带动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有较高的社会享誉度,给专业发展、毕业生就业、校企结合等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是高职人力资源管理由于受学制限制、课程体系凌乱、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低效,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亟需与本科区别开来,做到“独、优、强”。

3.专业发展能动地促进行业发展

典型如电商、服装、电脑设计等专业。当下,信息化管理成为主流和发展趋势,其必将影响企业的管理模式及用人模式。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过去在技术方面无法和本科抗衡,今后可以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支持,和行业的整体发展相生相携。

二、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行业随我国经济形势发展整体呈蓬勃态势,显现出崭新的特点和需求:

1.中小企业成就业主渠道,就业市场广阔

首先,大型企业规范运作已成体系,用人有严格的程序和标准,高职学生很难达到入职门槛。而数量占到七成的中小企业近年来用人需求激增,成为接纳毕业生的重要场所。

其次,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已占到70%以上,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未来十年,国际金融业都将投资目标转向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逢遇发展良机,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升级直接带动了其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重视。

第三,中小企业主认识转变,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之前很多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简单等同于“人事管理”,往往由管理者兼办或临时就具体问题交他人办理,或由其他岗位行政人员兼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专业化和独立性,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受不到应有的重视。随着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及价值渗透,越来越多的企业主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2.行业内部分工呈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状态

2015年之后,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考证模块将一分为六,预示着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时代的到来。随着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90后员工的强势挺进,劳动关系出现新的特征,以往简单粗放的人事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需求,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引领新型的管理方向:管理人转向发展人服务人。

3.行业发展更重视“市场化”

鉴于许多企业倾向于将培训、社保等较集中的模块整体外包,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将灵活地提供咨询、承揽等业务。

4.行业技能倾向于信息化、智能化

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年会指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人力资管理面临人工成本快速上涨、企业升级转型、人才开发投入高而效率低、人力资源管控能力滞后于企业发展速度等困境,e化手段通过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能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目标理念的有效落地。

5.专业技能倡导质素多元

除了要求专业技能精深之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与市场营销技能、公共管理、法务、文秘、财会等临界学科混搭。

三、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状

1.现状不容乐观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呈递增趋势,许多高职院校相继创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是,高职院校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状况并不乐观:

(1)从教学观念看,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实操、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理念与方法严重滞后,技能与理论课分配比例不合理,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与优势。

(2) 从课程设置看,由于缺乏核心的专业指导思想,导致所设课程各自为政,缺乏关联性,难以整合形成整体。没有为高职量身定做的专门教材,和本科教材同质化程度严重,即使教材打着高职的旗子,也片面追求知识覆盖的全面性、广泛性,而忽视了针对性、技能性,未能突出教学重点的高职特色;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市场需求,不能与企业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3)从师资结构看,专业师资储备严重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配套的激励制度、资格认定制度、培训制度,职称评聘机制不科学,这些缺失都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4) 教学方法落伍,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以过时的案例诠释原理,缺少鲜活的企业案例和仿真实训。

(5) 从教学设施看,教学设备简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几近空白,不能形成以“专业”为核心的实体,向外发展服务社会,形成专业与产业一体化链条,体现高职优势与价值。

(6)从育人效果看,学生职业能力实用性差、缺乏实习实践机会和工学结合平台、就业路径狭窄,在就业市场缺乏专业竞争实力;湖南省七所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0-12年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但对口就业率只有30%-40%。这反映出,企业普遍欢迎高职学生,但对其专业认同度较低。

2.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整体起步较晚,高职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更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考,大多借鉴本科院校的内容,未能形成“高职”特色.

(2)主观原因:许多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受利益驱动,在条件不成熟时匆忙上马,对专业发展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架构支持。

(3)现实因素:一方面,发展进程决定了其尚处于实践阶段,没有形成行业标杆性的龙头专业及可资普遍借鉴的建设路径,可供借鉴的操作流程,未形成为业界认同的课程标准及课程体系;未形成有一定知名度和示范作用的实习实训基地及操作模式。另一方面,理论研究以呈零星状态,以介绍相关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经验为主,往往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校企结合等角度为切入点,就人力资源专业建设的某一方面进行阐述;以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十年建设的反思为主,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相较其他较成熟的品牌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显薄弱。

四、关于发展路径的思考与建议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立足区域经济。高职教育只有与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相融合,才能承担起促进经济发展转型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更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趋势,以实用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中初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为目标,不断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化专业竞争力,优化学分制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高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人才。

(2)寻求政策支持。各地对发展职业教育都给予了空前的重视,《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省财政每年拨1亿用于加强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一定要抓住机遇,善用政策。新近实施的211计划,虽然目前针对的是重点本科院校,但其指导方针是明确的。哪个专业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技术支持作用,哪个专业就能够赢得经济扶持。

(3)紧跟行业发展。行业是市场发展的风向标,只有紧跟行业发展,才能扣准时代脉搏,贴合市场需求,否则就会陷入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的窘境,错失专业发展的良机。

(4)瞄准中小企业需求。未来十年,中小企业将成为中国市场的主力军,世界金融界将目光转向了中国,投向中国中小企业,投向了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将迎来新一波的发展高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只有关注中小企业的需求,在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其需求,才能赢得生机和活力。

企业注重节约成本,重能力轻牌子、重招聘轻培训,很多企业趋向于将行政与一线生产、营销等岗位挂钩,采用工资双轨制和职责双向性的模式。

2.转变观念,创新育人平台

(1)深入领会协同创新理念,将专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结合。应该尝试开拓一条“双主体”合作模式,即企业与学校均为盈利主体,变实习为服务,通过为企业赢取经济增长点,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就业能力的成长、专业建设的成长。比如,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为企业进行政策解析指导。对社保、劳动法等政策新动向进行传达阐释;与企业共建“互依联盟的”新型校企关系。进企业和引进企业人才结合,变被动寻求实习机会为主动服务企业,通过自身的工作为企业赢取经济增长点,给企业实质的帮助。在企业的成长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就业能力增长、专业建设的成长。为企业服务解忧,为自己寻找合作平台。在理论与实践结合领域创新育人模式。

(2)创新校企结合平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难以深度进行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企业要求差异性大,难以根据企业要求及时调整课程与教学;二是企业用工量小、岗位需求共性差,引入订单式培养模式难度大。应该积极寻找区域中小企业的共性需求,为之定制合口味的“人才培养套餐”,涵盖人才输入、技术支持、政策解析、信息传达、社交平台介入等项目。

3.课程设置

将课程设置至于专业建设的背景下。专业建设与专业群建设同步进行,以能力为主线,以素养为辅线,课程设置应该涵盖基本素质、专业基本素质、专业基本技能、职业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模块。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设置工学结合课程,见表1。

4.师资建设

着力建设“教师工作室”,和专业群建设捆绑进行。

(1)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主线,集合相关专业优秀人才,拆除系与系之间的藩篱,建立起以专家为维、专业为经的组织结构。

(2)建立以层级制为基本机构模式的教师工作室。原则上以专业和学科为配置标准,但也提倡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借鉴台湾昆山科技大学的做法(见表2)。

(3)在现有薪资制度下,积极探索以工作室为主体的奖金激励制度,变僵化的条块分割薪酬模式为以实际贡献为指标的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到教师工作室的建设中来。创新工作方式,多方位开发教师成长路径,建立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通过教师工作室给教师注入活力,通过对教师的不断开发,使其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升、不断发展,让教师随着教师工作室的不断成熟而实现专业成长。

5.教学效果评价

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学校、企业、学生、社会四维一体的评价体系。

(1)按照工作量、企业反馈、学生评价、社会贡献等维度对教师进行科学评价,避免传统的以工作量和年限、职称为指标的僵化的评价手段,将激励机制引入评价标准,调动教师钻研业务、积极创新的热情。

(2)将教师贡献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不再简单地以论文、专著等指标作为量化指标。发挥高职院校服务地区经济的作用,将教师为单位及企业创造的实际贡献作为衡量指标。

(3)将学生的贡献与教师评价挂钩。

(4)采用追踪评价体系。不满足于将学生送毕业,应将毕业生未来创新发展的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对教师贡献进行追踪奖惩。

(5)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通过组织专业师生与企业合作进行立项研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对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或业务帮助,对企业棘手的员工管理、劳动关系、薪酬制定、工作分析等项目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提供解决方案。在实际研究中锻炼师生的专业能力,促进师生的创新能力,并创造性地拓展教师成长与学生成长平台,最大程度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教育成果的转化。

这一评价体系的优点在于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长灵活调整评价比值,利于发挥教师特长激发工作积极性,也间接促成了“工作室”成员“取长补短”的深度合作。

五、总结

从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来看,人力资源已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主要力量,成为国家经济腾飞及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从社会发展和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是教育发挥知识经济平台作用帮助企业实现转型与提升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同时,根据时代及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是专业建设的工作重点及发展法宝。

参考文献:

[1]江梦.中小企业:大学生就业的理性选择[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朱春江,庄红蕾,颜静,段云鹏.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3]吴雪莲.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11).

[4]王月芳.浅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0(7).

[5]周涵.浅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J].中国外资,2013(8).

[6]黄宁.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4(1).

[7]黄宁.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人力资管理现状调查[J].现代企业,2014(1).

[8]黄宁.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的教师工作室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之关系[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2(11).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4

1.外部机遇(O)(1)未来的管理职位中,人力资源管理依旧是黄金职业。(2)5个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等建设正在进行,就业机会更多更广。2.外部挑战(T)(1)各大学扩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数逐年增加。(2)学校的优势专业不是管理类专业。(3)重庆高速发展,外部人才吸引力加大,就业压力将更大。

(二)内部因素

1.内部优势(S)(1)专业办学时间较长。(2)师资较好,教师专业背景具有可塑性。(3)具有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国家课题,部分老师科研实力较强。(4)部分老师与企业合作比较多。(5)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比较高2.内部劣势(W)(1)专业方向还没有凝练。(2)学生随机应变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有待加强。(3)教师责任心有待加强。(4)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比较少。(5)实践实验教学滞后。(6)专业特色不明显。

(三)优势—机遇(SO)

从毕业生考察,专业的就业领域比较宽广,学生职业发展空间良好,重庆地区对此专业需求旺盛。

(四)优势—挑战(ST)

面临兄弟院校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企业用人标准越来越严格。

(五)劣势—机遇(WO)

招聘单位都要求人力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个人素质,而我校该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其他能力还不够。还缺乏必要的培训手段,即使就业前景很广,找工作也有难度。

(六)劣势—挑战(WT)

造成学生就业压力大,学校属于一般性本科院校,必须特色立专业。通过对专业定位的分析,明确了市场需求决定专业办学,根据内外部条件设置专业特色模块,加强产学研合作,面向就业与应用进行培养方案设计等重要原则,目的就是培养专业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在对专业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参考国内50多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咨询相关专家意见后,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梳理,专业培养目标为: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以及法律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中担任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对重庆地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去向及未来趋势,以及师资情况、专业学生规模、生源质量与专业设置的匹配性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了两个专业方向:一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培养面向大中小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就业,从事实际操作的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薪酬、绩效、人力资源规划)等具体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劳动与社会保障方向,培养面向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就业,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从而解决了专业发展长久以来定位不明确的痼疾。

二、培养规格

培养规格解决的是培养的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的问题。对此,我们结合学校标准、企业标准以及专业标准(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委员会《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规范》)进行了认真的制定,最后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规格,为课程设置奠定了基础。学校标准与专业标准都是非常明确的,但是企业标准尤其是地区企业标准一直以来都不明确,需要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我们选择了重庆地区50多家公司的HR(HumanResource人力资源)经理或者主管进行访谈或者问卷调查,其比例是按照上届毕业生所选择的行业以及企业进行分配,目的在于调查企业对HR毕业生的素质需要,被调查企业所属行业中比例最大的是制造业占21.44%,其次为管理咨询业占7.14%,还有通信交通、房地产、医药、物流等行业;企业性质方面,国有企业占23.49%,私营企业占11.23%,还有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重庆地区用人单位最看重HR员工的素质是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办事能力以及协调关系方面,这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职能不谋而合;其次是个人品质,要求会做人,正直,守信;专业知识素养排在第五位,这说明专业成绩只能说明是否具备HR的基本条件,能否做好则取决于多个方面。说明我们在专业课程之外,必须设置大量的素质培养课程,通过综合教育计划及第二课堂、学年论文、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

三、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否实现。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应该考虑三个因素: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018-02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传统能源消耗量大幅增长,引发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为此,发展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至2015年底并网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要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要达到1900亿千瓦时。光伏发电装机要达到1400万千瓦,光热发电装机10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推广面积要达到4亿平方米。政策上还首次提出地热能、潮汐能和海洋能的发展目标。《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安全报告(2011—2012)》指出,我国新能源产业总体而言对外依存度较高,风能产业、光伏产业、生物质能产业与地热产业的关键设备及核心技术尚需从欧美输入。

电能变换与控制技术作为新能源产业关键设备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家科研投入的不断加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近年来也研究出了大批科研成果。例如仅2012年11月19~20日在福州大学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工学科2008/2010 年度批准项目交流会就有研究成果120余项,其理论水平和实验室级的成果已接近或达到欧美水平。然而这些成果工业化的过程中却严重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造成这种局面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是人才培养“频谱”的欠缺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这些科研成果主要由教师、博士和硕士来完成,本科生很少涉足,国内高校开设相应本科专业方向的学校也很少,这就造成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工业产品人才的匮乏。2012年11月16日《江南时报》报道:“能源动力类(就业率94.71%)、材料科学类(就业率93.71%)、电气信息类(就业率92.70%)等与新能源、新材料、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优势明显。”“良好的产业发展不仅给相关专业毕业生带来了就业底气,也给薪资待遇提升留下了想象空间。”据统计,近两年内电气信息类毕业生的平均工资为3778元,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省内电气信息类企业将传统的电工技术与计算机、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及信息处理等新技术相结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规模正不断壮大,就职毕业生对该类企业的发展趋势充满信心。”其他地区的招聘也有同样信息出现。对于快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而言,应用型人才供应面临严重不足。因此,亟待加大该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满足新能源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目前相关专业开设的现状

近几年国内仅有十几所高校增设了核能相关专业,大多数高校是在原有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基础上增设了部分与新能源有关的选修课程作为对新能源领域知识的一种补充,或进行了专业名称的更改。所有这些无论是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性还是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尚不能适应完全国家对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对于新能源产业关键设备及核心技术之一的电能变换与控制更是涉及很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1998年国家教育目录合并前包括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机、绝缘技术等强电专业。由于其涉及的专业领域非常宽泛,所以各高校培养方案的设置通常分方向设置,即在专业课学习阶段按专业目录合并前的专业进行设置。与能源产业关键设备及核心技术之一电能变换与控制相对应的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学科由于相对传统电机电器、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学科发展较晚等原因,开设电能变换与控制专业方向的高校很少。

由于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电力电子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与完善,为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阶段开设电能变换与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能变换与控制方向面向新能源产业,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需培养在新能源科学中电能变换与控制研究及其利用的技术开发与实施等方面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该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本专业培养掌握电路电子与电工技术、控制理论与系统、计算机与微处理器应用技术,强调强弱电点结合、元件系统结合、软硬件结合和基础知识,体现了强电与电力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特点。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具备较扎实的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好的外语综合能力;系统掌握本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掌握电能转换与控制、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学、新能源发电、电气工程方面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与发展趋势;获得电能变化与控制系统的分析、开发与研究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能从事新绿色能源的研发工作(例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混合动力汽车);能从事电力系统的分析预测试;能从事电能质量分析与调节系统的研发与设计工作等;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知识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能从事新能源领域里的科学研究与管理工作。

三、专业课程体系

1.培养方案课程安排

针对本专业的特点,所以教学计划安排应该使得在专业教学阶段的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课阶段课程安排的建议如下:

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等。

人文通识课:“马克思主义原理”、“法律基础”、“艺术鉴赏”等。

专业基础课:“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

专业平台课:“自动控制控原理”、“电机拖动基础”、“单片机原理”、“自控原理”、“C语言”、“可编程控制器PLC及系统集成”、“信号分析与处理”等。

专业必修课:“电力工程”、“新能源发电”、“电能变换与控制(上、下)”、“DSP技术”等。

专业任选课:“微型电网工程”、“柔性输配电技术”、“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智能电网”、“电力系统网络通讯”、“变配电运行自动化”、“电气CAD”、“检测技术与仪表”、“电动汽车概论”、“电能质量与谐波治理”等。

工具课:“MATLAB”、“AotoCAD”、“protelXP”、“Proteus”、“multsim”等。

本培养方案将课程分为上述6个部分,其中公共基础课、人文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的设置与目前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保持不变。专业必修课和专业任选课是电能变换与控制方向的主要专业课程。“新能源发电”主要讲述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原理;“电能转化与控制”(上)主要讲述电能变换的基本原理,包括DC/DC、AD/DC和DC/AC变换,可采用传统电力电子的教学内容与教材。“电能转化与控制”(下)主要讲述PWM的控制方法(包括SPWM、SVPWM、滞环控制和三角波比较控制以及瞬时无功理论等)以及在新能源(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中的应用实例分析。DSP技术主要讲述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TI公司TMS320LF2812的原理与应用。工具课“MATLAB”可在第二学期开设,“AotoCAD”、“protelXP”、“Proteus”、“multsim”放在期末实践环节结合课程设计进行。专业课设置如表1所示。

2.实践环节设置

实验教学环节改革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系统能力、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较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管理决策能力,还有创新研发能力等。通过合理统筹优化实践教学部分激发学生的工程实践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的专业素质满足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师培养标准。

(1)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将关注以下几点:

1)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发,在统筹优化、合理安排所有实验课的基础上提高实验课质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设企业中常用仿真软件的教学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多种仿真软件的应用能力。

3)增设工程能力综合训练内容。

(2)本计划实践环节主要分两个阶段实施。

1)第一阶段:工程能力基本训练阶段。内容:金工、电工实习、各门主要课程课内实验、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PLC的课程设计、工程制图、制板及仿真软件的应用等。目标:达到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际工程所需的基本技能。

2)第二阶段:工程能力综合训练阶段。内容:取消单门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增设综合课程设计,在第7学期期末进行,时间为3周,题目结合新能源发电所需的技术选定,要求学生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型式提交作品及实验报告。目标:使学生具备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具备初步电能变换与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能力。

3.校企联合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学生能力培养最后一个环节,主要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2]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此环节时间为15周。采用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的方式。毕业设计题目的选取可以紧扣新能源发电中电能变换与控制关键技术,突出电能变换与控制常用控制策略、信号检测方法等的应用,强调硬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软件的编程。目的是使学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新能源发电中电能变换与控制的关键技术。

四、结论

我国新能源产业正在迅速发展,该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已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高等学校应认真研究,及时培养出社会急需的人才,服务社会。本文就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上开设电能变换与控制方向进行了分析;针对新能源发电所需的知识结构提出了主要课程的设置,并对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电能变换与控制方向的培养方案。要想将培养方案落实到实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师资的建设、实验室的建设、教材的建设等等。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6

一、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流程

第一,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剔除原有学科性质的课程体制设定观念,以实际工作为导向,重新对其课程体系进行认识与制定,使其能够符合现阶段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需求。

第二,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编排。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使得原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加之受到“以工作为导向”教学理念的影响,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即以学科特点为主导、以专业知识点为主体、以实际就业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目标,设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第三,对教学方式的转变。关于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言,其课程主要以灌输式、学生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法为主,从而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抑制作用。对此若想改变这一现状,应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即采用学生主体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四,营造良好地教学环境。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以工作为导向”教学理念的提出,促使教学内容愈发接近实际工作,从而为教学环境的营造提供有利条件。

二、新形势下以工作为导向构建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运用

(一)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块进行确定

首先,教学模块。通过对行业市场,以及相关企业人员的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块以具体工作类型的不同,对其进行重新定义,即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六大模块。

其次,工作岗位。在针对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中,其学生的岗位职责主要由教师、学生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协商而定位,以招聘岗位为例对岗位职责进行阐述:对该工作岗位的实际市场需求度进行调查,结合调查数据对其进行分析与统计,结合企业制定的人事政策,对岗位招聘方案进行确定,之后进入具体的岗位招聘工作(包含岗位招聘信息的、对人员的筛选以及人才的录用),最后对岗位招聘结果进行综合评定。

最后,行动教学课程的设置。对于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其行动教学课程的设置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点:教学任务的整合:即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流程与具体工作进行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行动领域:对常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问题处理的能力;能力分解:对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决策反馈能力以及市场调研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分解。

(二)按照实际需求,对教学方向进行确定

在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时,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了解,近几年,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中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正在不断增加,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航天类公司工作的学生占据33%,其他行业公司工作的学生占据63%,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占据3%,在事业单位或机关单位工作的学生占据1%。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岗位主要包括人事主管和分析专员,员工招聘以及绩效专员,培训专员与薪酬专员等,其中人事主管占7%,分析专员占13%,员工招聘占33%,绩效专员16%,培训专员17%,薪酬专员14%。

(三)根据教学内容,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综合设计

依据工作过程对知识内容进行划分,即将工作过程作为参照标准,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陈述知识以及过程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只是在适度进行改变,其排序方式和总量未发生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不再属于静态学科,而是根据工作过程,对其进行动态优化,从而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从根本上加强学生自身职业能力,进而满足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为:公共课(大学英语课程、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性课程(人力资源职业基础课程、人力资源财务基础课程与人力资源经济分析课程)、专业课程(人力资源调查与统计、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配置、员工培训和开发等课程)、拓展课程(ERP沙盘模拟、员工劳动关系处理等课程)。

三、结束语

总结上文,在对现阶段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可知,以工作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能力的提升,还可为社会输送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使其能够在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喻玉峰,张义先,李一平,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职业,2013(32):58-59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7

一、数字教学资源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要素

1.概念界定

数字教学资源是指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教学文件(教学计划、大纲、电子教案、讲稿)、课程教学资料(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教学视频)、数字化媒体素材、实验实训平台、资源管理与应用系统、数字教学支撑环境等。

就业能力的概念与其构成要素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国际劳工组织、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ACER)、美国劳工部获取必要技能秘书委员会SCANS、英国教育与就业部(DFEE)、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以及国内许多学者均从不同角度对就业能力进行了定义。尽管这些定义不尽相同,侧重点也千差万别,但其内涵大体可从两方面认识:一是以就业主体为中心进行界定,强调个体为获得并保持工作所需要的资质;二是以技能为核心进行界定,涉及个体得到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对于就业能力构成要素,一般认为由劳动者满足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组成。

2.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要素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培养 目标定位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要素,除了具有一般属性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其中最显著最突出的是“职业性”和“实践性”。数字教学资源作为配套高职教学活动开展,支持职业能力提升的教学资源之一,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起重要作用。从数字教学资源视角,根据高职人才市场需求和毕业生评价情况的调研,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方向和定位,我们把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要素细化为数字教学资源的“获取能力、利用能力、转化能力”三方面。

(1)数字教学资源的获取能力。当前高职教育正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方向转变,教学资源也由“单一向多元”、“校内共有向校际共享”、“多校共享向区域共享”方向迈进。对学生而言,数字教学资源的获取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有效利用优质资源的需要。近年高职教育涌现出一批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精品课程、示范专业、专业共享资源库,积累沉淀了大量优质资源,并以多种形式进行共享。高职学生要善子根据学习需求获取它们,为自身的职业规划、专业学习、技能训练、人格塑造、品德培养积累学习素材。二是弥补专业不足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发展可谓百花齐放,相继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品牌。正因为每个学校的优势和强项不尽相同,才需要学生具有优质资源的获取能力,以弥补本校专业建设的不足。三是提升职业能力的需要。高职教育的重点在于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对学生的其他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弱。这也需要学生利用数字资源来培养这些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2)数字教学资源的利用能力。高职数字教学资源数量丰富,种类繁多,学生需要具备“去粗取精”的能力,选取那些适合专业发展、符合能力培养、利于技能提升的资源为我所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选取能力.信息论中的一个著名公理是“信息多了等于没有信息”,因为不经过选择的信息往往是泛化的、大而无当的。学生要根据专业特点、职业规划以及自身实际情况,有重点、有批判地选取资源;二是资源吸收能力。学生通过对获取和选择的资源进行理解、归纳、分类、存储记忆,并进行更高层次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深度表达等过程,完成对资源的吸收。在此过程中要坚持“适用、够用、管用”的原则。

(3)数字教学资源的转化能力。获取和利用数字教学资源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实现这个目的离不开数字教学资源的转化能力。一是转化为专业基本技能,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的转化;二是转化为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心理素质的转化;三是转化为专业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转化。

二、数字教学资源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对专业能力的培养

专业能力是指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可以分为专业知识结构、专业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三个方面。

数字教学资源能改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高职教育不追求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根据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以“适用、够用”为度组织专业理论知识,突出知识形态的技术应用。数字教学资源中,既有以“适用、够用”为原则整合在一起的精品资源,又有进一步提升理论知识的拓展资源;既有提升职业能力的优质资源,也有塑造人格、陶冶情操的激励资源。这些资源能同化课堂知识、概念而形成新观点、新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越合理,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就越强。

数字教学资源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无论是数字资源的获取还是利用,这本身就是专业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尤其是网络课程、共享型专业资源库、数字化媒体素材等这类数字资源,能实现具有职业特色的网络教学模式,可为相关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员提供在校学习、职前培训、职后提升的学习平台,能大大促进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

数字教学资源能促进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职业技能训练平台、以就业为导向建成的“双挂牌、双基地”校企合作网络平台,以及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开发的仿真实验系统,都已成为高职教学资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数字资源,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2.对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是指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形成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实现顺利就业和满意就业必需的本领,可以分为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三个方面。

数字教学资源能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岗位实习之前需要查找、学量的数字资源。这些资源以其独特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并为学生指明职业方向。

数字教学资源能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利用数字教学资源,教师能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素质教育和素质拓展。那些具有激励作用的优质资源能培养学生的亲和力、奉献精神和责任心,并能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的培养。

数字教学资源能增强学生职业技能。数字教学资源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运筹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数字教学资源中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需要学生的决策能力;学习情景的创建和提炼,需要学生的组织能力;与企业专家的在线交流,需要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其他同学的分工与合作,能锻炼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3.对求职能力的培养

求职能力是指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赢得用人单位青睐所具备的各种能力和技巧的总和,主要体现在前期准备期、求职应聘期、求职后实习期三个阶段。求职前准备期,学生可以通过职业指导服务平台、职业生涯设计系统等数字资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自我认知与求职目标定位能力”的培养;求职应聘期,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招聘信息系统、就业服务平台等数字资源优势,通过学习相关教学视频、讲座录像、报告会实况转播等资源,加强“招聘信息获取和筛选能力”、“抗挫能力”、“求职应聘技巧”等方面的培养;求职后实习期,学生同样可以利用数字资源进行“自我调适能力”、“角色认知能力”的锻炼。

4.对其他能力的培养

其他能力是指除上述能力外,学生所拥有的某种特殊的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具有更高人才所需的素质和能力,如创新能力;具有个性特点的突出素质和能力,如领导能力;具有其他专业的特长和能力,如艺术特长等。数字教学资源能加强学生多方能力的培养:创新实践教学基地能加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锻炼;网络协作小组的分工与合作,能发挥学生个性与特长;在数字媒体、动画设计以及影视编辑与合成方面的特长,同样可以在教学平台中得以发挥。

三、利用数字教学资源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1.立足本校办学特色,突出“实用性”

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应立足本校办学特色,围绕示范专业群的建设,整合形成相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共享型教学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具有职业特色的网络教学模式,同时为相关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员职前培训和职后提升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要与学校发展同步规划、分步实施,充分体现资源建设的需求观、系统观、开放观,重点突出资源的实用性。

2.整合多方优质资源,体现“实践性”

数字教学资源建设需要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多管齐下,多方筹集。一要整合校内特色资源。通过整合校内“一课堂~二课堂”和校外“三课堂”的资源,搭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基础平台,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二要开发以传统方式保存的资源。通过数字化各种以传统方式保存的教学资源、立项挖掘前期积累的优质资源、购买具有版权的实践资源,可以有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三要收集整理免费的网络资源,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服务。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8

专业介绍・能源与动力工程

【历史沿革】能源与动力工程,2012年前称为热能与动力工程。该专业涉及传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

【专业缘起】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受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专业分割很细,比如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就包括锅炉、电厂热能、内燃机、涡轮机、风机、压缩机、制冷、低温、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冷冻与冷藏、水能动力工程、水电站动力装置、水电站动力设备、水能动力及其自动化、机电排灌工程、水能动力与提水工程以及工程热物理等几十个小专业。但随着能源动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问题的出现,浙江大学率先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成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得到广大青年学子和社会各界的认同。不久后,清华大学也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成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流体力学。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燃烧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主要专业实验】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等。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21年的机械工程科动力组,1952年全国大规模院系调整时,脱离机械工程系变为动力机械系,1956年随学校主体迁往西安,是当时交通大学整体西迁的科系之一。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荟萃了国内外能源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核能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享有盛誉的教授、专家和学者。现有教职工258名,其中教师172人,实验技术人员62人,行政管理人员24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部级教学名师2名、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8名,教授75名、副教授59名。教师队伍士学位获得者占73.3 %。

学院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包括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核科学与工程、核技术与应用、化学工程等在内的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2003年增设的能源环境工程、后续能源与能源新技术、航空动力与空间环境工程3个博士备案点,其中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核能科学与工程6个全国重点学科,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2个二级学科是我国最早批准的首批全国重点学科。下设热能工程系、制冷及低温工程系、流体机械及工程系、动力机械及工程系、化工过程机械系、核科学与技术系、化学工程系、环境工程系等8个系和热与流体中心、教学实验中心。完成了大量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与企业的合作项目,作为首席科学家和主持单位主持国家973重大项目2项,并与多个国家与地区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承担了与美、英、日、韩、希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项合作项目。

在有史以来的多次部级评估中,该院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2个二级学科的评分均始终名列全国第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评分也始终在全国名列前茅。

有问必答・关于报考

问题1: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应有怎样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若外语为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以上水平(含四级)。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

(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技能。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问题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

根据专业方向不同,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或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领域工作。也可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还可在本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问题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专业方向的不同有差异么?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因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3)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

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掌握水轮机、水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现代控制理论、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水电厂计算机监控和水电厂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

问题4: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系统掌握哪些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知识要求可适当降低)。

问题5:能源与动力工程中的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什么?

研究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热能等二次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研究人工环境、制冷空调、低温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还研究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转换与利用过程排放的有害物质将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能源的生产必须高效、清洁。能源与环境系统专业不仅对自动化控制十分依赖,而且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集合了热科学、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科学、系统工程科学等高新科学技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具有很宽的专业知识面,是一个能源、环境与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

【意林散文】

羞 涩

文/刘心武

在我的艺术世界里,羞涩几乎无处不在。

我羞涩地画水彩和油画,不仅是因为我没受过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也不仅是因为我害怕别人对我的画作鄙薄,而主要是因为我对色彩、明暗、笔触、韵味等充满了虔诚。对于我来说,那相当于宗教信徒走进了教堂。

我更常常羞涩地面对着大自然。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9

近年来,高职院校为落实教高[2006]14号文件精神和教育部下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数字化资源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6年教育部启动高职100所示范院校建设,各示范建设院校基本都一致地将数字化资源建设列为一个重点建设项目,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纷纷启动,几乎涵盖了高职教育的所有学科门类,初步实现了以示范建设带动全国千余所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设预期目标。

然而,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在建设中却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因而资源的利用率低,很难真正做到为高职教学改革和学生发展服务。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模式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展开探索,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确立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理念,建设内容紧紧围绕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要求,以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建设整合教学资源,将各专业相关教学文件信息、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各类教学资源,有机贯穿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为高职学生在不同职业发展时期提供实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更好的为学生发展服务。

一、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全国很多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相关研究已广泛开展,相关技术研究、理论与应用模式的研究也较为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也在逐步推进。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高职院校教学提供了丰富便利的教学资源,并实现了高质量的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传播。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环境科学地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网络教学,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然而,我国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1.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系统性不够

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内容不应该仅仅是静态图像、文本、声音、动画、视频等资源源的简单拼凑,而应该是为了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推动知识学习、观点表达和应用实践等目的。现行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建设应用目的有的不够明确,没有系统的从不同学习者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来建设整合资源,有效内容匮乏,忽视了资源的教育性和教学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进行。

2.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职业特色不足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这一目标。因此,要依据岗位和岗位群的规格和层次要求,明确知识结构和能力目标,确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目标,优化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结构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使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充分对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重点,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前建设的资源库主要以文本、视频、课件、素材等这类传统的资源为主,而有利于技能训练的虚拟多媒体和实景展现、实操演示的资源比较匮乏。

3.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理念引导不明显

高职院校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教师要更多地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高职教育理论的有效结合,精心选择诸如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在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时应考虑把实践与操作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通过引发应用操作,开拓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追根求源的思维习惯,在这方面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远远不够。

二、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设计思想

结合实际以高职院校的教学需求为突破口,以培养目标为导向,通过系统设计、先进技术支撑、网络运行和持续更新的方式,合理建设与开发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应用能力提升,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建设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更适合我们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需要。

以职业发展为导向,通过不同时期的职业发展需求,建设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更好的服务于师生教学需求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设计时,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按照个体职业成长路径,面向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倡导专业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通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校企合作等服务模块,建设资源,共享资源,为实现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支持。

1.探索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建设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提出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探索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新模式。

2.基于高职学生核心能力提升目标,合理规划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内容

根据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合理定位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不同专业在不同时期的职业发展需求,规划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等课程内容的建设。

3.建设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导航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贯彻“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建设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导航,帮助学生按不同时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进行相关专业的个性化学习,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总体框架

基于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理念,研究内容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课程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建设整合教学资源,有机贯穿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更好的为学生发展服务。

在总体设计中首先明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基本素养,让学生明确自己作为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然后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及专业教学资源,提升自己的专业核心能力和知识水平。职业发展为导向的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内容设计主要涵盖以下几个部分:

1.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

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根据专业建设要求,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中,首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让学生认识学习本专业的目的、具备的能力、达到的要求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所谓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内容和应达到的规格所提出的要求。简言之,就是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怎样的人。从定义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培养方向,也就是受教育者将来应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二是培养规格,就是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应达到的资质和水平。

人才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组织教学的客观依据。人才培养规格主要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三个要素。知识要素主要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能力要素主要包括具体的职业岗位能力、专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等,素质要素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就是要明确高职培养的学生不仅会做事,也会做人;不仅要获得知识、能力的提升,也要获得精神修养的提升。

2.职业领域及主要就业岗位

结合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我国各高职院校相同专业的毕业生从业岗位及职业取向既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方面,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职业领域层面应以各院校基本认同的毕业生职业方向为主要依据,列出初次就业岗位、发展就业岗位、职业提升岗位及相关的就业岗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同职业方向必备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确定不同就业岗位所覆盖的工种及相关专业技能标准。专业技能标准应包括:职业岗位概况、基本素质要求、工作要求、理论知识与技能及相应比重等内容。

3.课程教学资源

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紧密相关。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资源主要分为职场认知课程资源、公共学习领域资源、专业学习领域资源、拓展学习领域资源和岗位实践课程资源等五个部分。专业课程体系中各课程应明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颁布日期。其内容条目包括: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学期授课计划、课程考核方案、教学设计(教案、工作页、任务单、实训指导书、作业、习题等)、教材(选用教材目录或自编教材内容)、讲义及辅助材料(课件)等。

4.拓展学习资源

拓展学习资源建设一个边建设、边使用、边充实、边完善的过程。主要包括本专业相关的文本文件库、图片库、动画库、视频库、音频库、课件库、三维交互和虚拟仿真软件库、教学指导文件库(各类教材、学习指导书、试题等)、技术资源库(各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技术文件)等。

四、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要加强系统性

一方面,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要系统考虑合理可行的技术标准、合适的资源存储和应用管理平台、良好的资源存储服务器和存储系统、完善的网络建设基础等基础工作,以及师生的信息素养、相关的制度和产业动作等因素,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另一方面,不仅要正确处理教学资源建设系统中各个子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更要正确处理建设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只有真正实现了二者协调的关系,数字化教学资源才能被高效地利用起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要不断完善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动态修改和充实的过程,与整个高职教育进程与技术发展相辅相成。随着高职教育水平的提高、企业需求的不断增加、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拓宽,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内容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的不同要求。

五、小结

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合理建设与开发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更加突出应用为目的,注重提升高职学生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应用知识的更新,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指导,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好的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10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85-02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模式,它与普通高校质的区别在于所培养的人才的规格和类型上。普通高校培养的是理论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或操作型人才,所以无论是教育定位、培养方式、课程设置,都要突出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就业,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扩大学生就业适应面,应该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的基本着力点。

一、高职院校国土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全国高职国土专业一般包含三个方向:一是土地管理方向,二是测绘方向,三是资源勘查方向。各院校往往根据自身特色,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方面有所区别和侧重。总的来说,高职国土类专业与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密切相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与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以及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具备的技术手段和技能密切相关。因此,高职国土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也大多在这些方向。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如火如荼,社会和市场对国土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释放。高职院校培养的一大批德技并举的高技能人才在房地产领域、建筑工程等相关领域施展才智,贡献力量。

目前,国内以国土专业为重点开设的高职院校有十来所,其中以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为代表。从地区分布看,土地类高职院校以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布局为多。高职国土类专业主要面向服务业中的地勘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服务主体一般是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如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国土资源调查专业依托行业优势,2008年开设了土地管理与规划设计方向,面向湖南省及中南地区国土资源行业中国土、房地产、建设等领域的生产一线,从事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整理与管理、地籍与房产测绘、专题图制作、土地信息库、工程测量等岗位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

二、社会就业对高职国土专业人才的要求

(一)专业技能和素质。专业技能和素质是影响高职生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也是高职生与本科生、研究生展开就业竞争的优势。当前,我们正在快速步入信息社会,互联网、物联网和现代通信、信息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一技术变革的趋势,也将深刻改变就业环境和就业市场。高职国土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熟练利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工作的能力;掌握地理信息产品技术工具及其应用,具有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组织与管理、分析输出能力。

智慧城市建设理念下,事关人们衣食住行购的各种APP,正全面嵌入人们的生活和社交领域,不断催发新的经济增长点。高职教育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侧重于培养学生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信息技术问题的能力。比如要求高职国土专业学生熟练掌握GIS、MAPGIS、遥感技术和地图制图能力,熟练运用信息搜索引擎和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和查询,解决疑难问题;运用大学城资源开展学习和交流,利用微信、微博、QQ等通信平台进行信息营销、应聘和择业,等等。熟练掌握计算机这一工具,无论是自主创业,还是从事国土相关专业的求职应聘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壮大,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些利好的环境因素无疑也为高职国土专业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高职国土专业学生如果也能熟练掌握GIS、测绘、遥感等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就能有效拓宽就业面。一专多能型人才在企业、事业单位中也更容易发挥优势,获得良好发展。

(二)综合文化素质。综合文化素质应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能力、外语能力、行为举止和习惯、时间观念、责任心等与特定专业文化素质相区别的其他个人因素,是一个人从学生向职场人士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因素。对用人单位而言,专业技能可以在工作中不断熟练提升。而职场人士如果综合文化素质表现不令人满意,势必对就业形成困扰。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既需要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强调和引导,也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强化对自身的要求。无论是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综合素质都是绝对的加分项。国土专业学生无论是走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还是民营企业,都免不了社交和团队协作,少不了与各方打交道。因此,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在高职教育中应更加重视。除了开设必要的通识课程,还要在校园文化建设、党工团和社团活动中教育引导,形成风气,常抓不懈。在专业教学之外,鼓励学生开展普通话考试、礼仪培训、英语考级、演讲比赛、朗诵、写作比赛等有关综合素质的各种竞赛和活动。在争先创优、评定奖学金等制度中增加鼓励性条款,从高职院校教育理念和文化校园中去引导,坚持下去,就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有利于高职院校长远发展。

(三)学习能力。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我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方面,相比本科和研究生,相对弱一些。因此高职教育要重视和强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对于国土专业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实操作业,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大学城空间名师资源等各种方式开展课下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处理技术软件不断升级,要培养高职国土学生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主动去接纳和学习新的东西,触类旁通,积极适应新的技术要求。

(四)辅助就业能力。辅助就业能力是指有可能提升就业成功率的其他个人因素,如心理素质、个人形象气质、谈吐、诚信、与人为善、大局观念等方面。我们常常说,要先学会做人,再学做事。辅助就业能力,往往是从细节中体现一个人的品行,和专业能力无关,但对一个人的就业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比如在遇到挫折时,是否能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遭受拒绝时,是否能虚心接受并作改进;在遇到否定时,是否能保持不卑不亢;在个人形象方面是否能保持干净整洁、谦虚谨慎,等等。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招聘既是为单位招聘生产力,也是为公司发展吸纳新的动力。对于一个求职者而言,摆正位置,换位思考,宽容待人,诚信友善比个人能力重要。

三、提升高职国土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继续深化专业技术和课程教学改革。一是高职教育要紧跟市场需求,在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活动安排中,夯实基础,强化优势。发挥在测绘、国土、地矿行业优势,以应用技能培训为主,开发设计为辅,体现专业特色,注重实训,熟练掌握工具,通过技能竞赛、实践比拼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二是要根据就业结果,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去除陈旧内容,增加新技术、新工具等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紧跟技术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就业后能迅速对接需求,融入角色。三是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紧跟技术潮流,进行继续学习、培训或深造。为骨干教师深入一些了解技术前沿和动态,深入企业开展访问交流,深入兄弟院校开展教学访问和交流搭建平台,促进教学相长和地区交流。

(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和技能培训。把与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教学计划和目标分步骤实施。如要求国土专业学生全员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的国土资源调查类职业技能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建立顶岗实习考核标准,通过考核由企业向学生签发实践证书,毕业学生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可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实践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等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缩短学生就业条件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距离,提升就业成功率和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三)与社会各方保持良好联系,深化校企合作。高职教育要与社会各方,尤其是用人单位保持良好联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吸纳校外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形成合力。当前,高职教育普遍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理想模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千差万别,校际差别也大。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教书育人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而用人单位和企业一般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这种分化,使校企合作基于不同的目标期望,在实际的合作中,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产学研工作决定着高职院校与行业融入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未来的兴衰”。有学者认为,要使企业真正参与到教学管理体系中,仅有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争取各级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积极支持,从领导面上制定保证校企合作的政策和实施方案。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和产学研结合,要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作用,制定政策为这些骨干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交流和教学提供条件,并把项目实践经历纳入职称评定、岗位晋级的参考标准。要通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企业主管部门有效对接,把企业支持高职教育教学的合作列入税费优惠、评优评先的奖励范围。

(四)建立毕业生反馈跟踪信息体系。一般而言,高职毕业生就业后反馈回来的市场需求信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备的毕业生反馈跟踪信息体系。这种跟踪信息体系至少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及时为高职教育提供前沿需求信息和实践技能教学反馈,便于院系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改革中不断完善。二是毕业生以师哥师姐的身份向母校传递用人需求,能为母校的学弟学妹提供相对准确的信息。通过这种传帮带的作用,能有效提升学生就业成功率。三是高职院校通过对这些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动态掌握,建立校友资源库,在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提供资源。

【参考文献】

[1]邓爱珍,林建平.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课优化研究[J].学理论,2012(32)

[2]熊继华,焦德光.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产学研”工作思考[J].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5(3)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11

一、动画教育现状分析以及出现的问题

动画专业是一个与市场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通过对教学结果的调查,我们发现,传统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动画人才的需求。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在走上岗位之后不能直接上手做项目;第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待提高。

动画专业是所有艺术类专业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颇高的专业,这也为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问题。职业教育的课程讲究的是体系,要兼顾素质教育。按理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能力与素质兼顾,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在入校之初是零基础,在入校之后,需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基础能力的培养上,而这个问题不是在一两年之内就能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就不能完全是专业课程,要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基础课程上。也正是这个原因,动画专业较难培养出大量优秀的毕业生,每一届毕业生中,专业优势比较明显的只占到学生总数的20%左右。这个数据中,有10%的学生在进校初期基础就比较扎实,还有10%的学生是在学校学习阶段通过自己的努力进步的。

由此可以看到,学校的课程设置,既要符合教育部的规范,又要解决专业教学与市场脱节的困境,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那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坦白讲,要完全解决问题是不太现实的,只能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做到多方兼顾,尽力做到与市场接轨。

二、科学规范课程设置,努力与市场对接

课程设置的过程是市场调研与学校实际相互结合的过程。经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可以用以下的一些方法将课程进行市场化。

(一)结合市场需求,多方向设置课程,发展应用型计算机课程,加大就业渠道

发展多元化的课程设置,结合市场需求,拓展专业方向,可以对新的专业方向进行有力尝试,如游戏专业、数字影像、卡通漫画、UI交互设计等,都是目前的热门专业。

下面,笔者以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动画专业为例,可以设置如下方向的课程(*号为主要课程)(表1):

课程积极与市场衔接只是基础,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市场进行对接,利用真正的项目来补充教学内容,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对接。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与江苏省知名动画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一套校企合作在线教学资源平台。该平台中,企业将其制作的资源进行整理和录制,形成了数字艺术绘画的教学资源体系。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课程,将该资源体系植入到教学中,既有基础的教学资源,又有专业提升的资源,每个学生都能从这套资源体系中获得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料,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多元化设置专业方向,可以帮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能够更进一步地适应市场需求。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带有盲目性,他们对本专业将来到底是做什么工作并不了解。进入职业学校,通过一年的专业介绍之后,学生对整个专业有了相对全面的认识。与此同时,学生通过第一年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于是,设置多元化的专业方向,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进行学习。

细化专业方向,将可以解决学生与市场对接的问题。以往由于学生众多,无法实行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专业细化之后,由于每个专业方向学生人数并不多,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就变得可能,并且,不同专业方向之间不形成恶性竞争,有利于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此外,细化专业方向,可以帮助学生集中精力去学习其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以往的课程设置,只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走向,考虑学生会做什么,却没有想到学生应该做好什么。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虽然会做动画,但是并不专业,依然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动画专业和其他艺术设计专业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都很重视基础能力的提高,不同点在于动画专业更强调基本功的学习,以及对某一个领域的精通。因此,这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降低,反而提高了。通过细化专业方向,学生可以将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上。不但如此,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某一个专业方向的技能要求和知识点,达到专门化的培养目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的手绘能力很好,但是通过课程培养,往往还是产生不了好的作品。而通过细化专业方向,如果这个学生选择插画方向,就可以根据课程设置,将这个方向所有的课程都学习完整,并加上一定量的作业练习,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是非常迅速的。

(二)结合市场需求,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多招聘与市场热点相符合的专业教师

职业院校的动画专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在教师队伍结构上与前几年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虽然教师队伍比较年轻,但是在专业结构上是比较合理和科学的,每个人的专业方向都能够适应人才培养方案和市场需求而独挡一面。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才能够讨论动画专业的专业方向还能有哪些拓展和延伸。根据市场需求,目前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在专业方向上还可以往游戏美工、数字影像、卡通漫画、UI交互设计等方面进行拓展和延伸,这些专业方向都是目前市场上比较热门的岗位方向。

(三)在课程设置中,偏向于努力提高学生技能,这也是市场对动画专业人才最根本的要求

根据教师结构,也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采用专一教学制。根据现有教师专业结构,将专业方向进行重新整合和细化,在不改变原有课时总数的前提下,对各个年级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细化。例如,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动画专业原来是二维动画方向和三维动画方向两大方向的课程设置,后来经过细分,变成三个方向:游戏美工与交互设计(UI交互设计,游戏场景制作)、手绘与Flash制作(卡通漫画、插画、Flas)、数字影像制作(影视后期制作、3D动画制作)。这样,在专业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经过细化之后的专业方向,每名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总数相应减少,这将会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技能提高具有练习重复性的特点,一项技能只有在反复不断的训练下才能有所提高。现在的培养模式是有关的专业知识学生全要学习,学生不能在某一方面有所精通,甚至会耽误其专业特长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发挥特长,增加整体综合素质,在具体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以某几门课为主干课程,是学生必须重点学习的,然后增加一些辅助课程,动画专业的通识课程统一上大课。学生在提前完成自己专业方向的学习之后,可以调换专业方向,以增加知识的多样性。从教学效果上来讲,明显好于分层教学。

此外,学校应进一步明确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在不额外占用学校资源的情况下,在总课时和学生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重新分配每个教师的工作任务,使资源可以获得最大利用。

(四)建立市场化的工作室制度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补充

应该建立专业工作室,并将工作室制度与实际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进行结合。工作室必须是与市场对接的,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建,也可以是优秀教师自己创立,向优秀学生开放。在工作室中所承接的项目,必须是市场中的项目。这样,将普通课程设置与工作室课程设置相结合,就可以提高总体教学效果。

校企合作是建立市场化工作室制度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共建工作室,不只是引入企业项目进行制作,而是与企业合作,将企业优质的项目资源和管理经验引入到工作室。同时,科学设置工作室的教学体系,将课程与企业的方方面面进行合理的结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共建工作室。

结语

职业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在课程设置上只有超越传统,才能够高效率的帮助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学习效果也才能够得到保证。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符合市场需求,才能够真正被市场接纳。在培养过程中,既要认清市场形势,科学设置课程结构,又要从细处着手,细分专业方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还要创设与市场对接密切的校企合作制度,帮助学生顺利从学校走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动画人才为市场所用,振兴中国的动画产业。

参考文献: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12

能源动力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化石能源日趋枯竭,能源短缺以及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证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对能源科技提出了新的挑战。能源科技发展需要一大批合格的专门人才。高等学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应不断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优化,为能源动力行业培养出满足行业要求的专门人才。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及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优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成文,与同行交流。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面临的挑战

1.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拓展对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

2012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的招生门类、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从2013年起,全国本科专业将按照2012版教育部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招生。专业名称的改变,并不仅仅是改变了称谓,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该专业内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来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强调的是热能与动力的转换,而现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涵盖的范围则更宽广了,由过去传统的能量转化与利用领域,发展到今天的能源生产、燃烧污染治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多个领域,与化学、环境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关系越来越密切。近些年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兴未艾,形成了庞大的研究队伍和产业,如太阳能、风能、垃圾发电,脱硫脱硝等行业,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急需高校能提供这方面的人才。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能源动力行业时展的要求,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然而,在目前培养计划中总学分压缩、课程门数减少的情况下,增加新领域课程,必将会对原有的课程设置造成冲击。

2.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和“零距离”之间存在矛盾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涵盖了原来的热能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力发动机、制冷及低温工程、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能源工程和冷冻与冷藏等,这些专业在内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宽口径”培养模式避免了过去那种专业面过于狭窄的问题,使人才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增强了就业的适应性,这也直接产生了不利的方面。在目前专业课程门数和学时都有限的情况下,毕业生在哪一方面都不专,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在工作现场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习过程,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由于缺乏完善的岗前培训和有效的继续教育制度,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不乐意接受“宽口径”的毕业生,希望毕业生一毕业能尽快胜任工作岗位,甚至是“零距离”对接[1]。

3.课程体系设置模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喜好厌恶,如有的喜欢动力机械,有的喜欢制冷空调,还有的喜欢热力发电;另外,对个人的发展方向也有不同选择,如有的要考研,有的要就业,还有的要创业。高等教育应该支持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上应该提供他们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使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发展方向和未来从事的职业。目前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单一,所有学生四年学习的课程几乎都一模一样,教学内容差别不大,学生几乎都是一个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4.实践教育环节与课程教学之间存在冲突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上的讲话精神,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在实践育人工作总体规划、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系统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总学分和学时减少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地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则不得不压缩理论课程的学分和学时,甚至得减少理论课程门数,这样培养的人才很难做到“厚基础”, 违背了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实践教育环节和理论教学环节相脱节,必然影响实践教育环节的效果。此外,在教学内容方面,也应及时更新。国外高水平大学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反映本学科新的研究领域和前沿技术。如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将MEMS技术引入了换热器课程,将先进的能量转化技术,如燃料电池、生物质能转换、热电转换等引入了热力学课程。和国外相比,我们教学内容就显得陈旧,不利于人才培养。

二、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优化措施

1.增设新领域核心课程,完善人才知识结构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能源动力学科新的拓展领域,广泛深入调研,充分了解能源动力专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掌握新领域的学科内涵和新兴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确定未来人才必备的知识结构。在满足总学分和学时限制的条件下,补充完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将新领域的课程与原专业课程整合,制定适应学科领域扩展、满足未来人才市场需要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2.按专业大类统一基础课程设置,分设专业方向模块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为了解决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宽泛而不专的问题,还是要分设专业方向[2]。但为了防止回到以前的老路,防止专业面过于狭窄,不同专业方向的通识教育课和专业大类基础课程应统一设置。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模块化课程,每个专业模块化课程的门数不宜过多,设3-4门,10个学分左右即可,同时设置大量应用性强的专业选修课,强化实践环节,这样就解决了“宽口径”和“零距离”之间的矛盾。

3.建立柔性的课程体系,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建立柔性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构建多样化、课程设置分层次,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3]。通过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模块,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对未来从事行业预期和职业喜好加以选择。培养计划分研究型和应用型。“研究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配适当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倾斜,实践教育环节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配应适当向传授专门应用技术的专业课倾斜,实践教育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增加选修课程门数,选修课程也分研究型和应用型,满足毕业生继续深造和就业的不同需要。

4.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

在强化实践环节的同时,一定要保证理论课程有足够的学分和学时。在总学分减少和实践学分增加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压缩德育课程学分,保证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分。同时,改革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类课程都设置课程设计环节,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开展课程设计,通过工程设计将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另外,及时修订教学大纲,与时俱进,及时将本学科最新的研究领域、前沿技术在教学内容上得到反映。

三、结束语

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优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解决的问题,有和其它专业共性的方面,也有其特殊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满足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可以借鉴其它专业成功的改革经验,还要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力,杨晨. 能源动力类专业工程教育改革初探,中国电力教育,2011,(21):152-154

[2]于娟, 吴静怡. 能源动力专业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11,(27):158-160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13

一、专业建设要有根据有基础

凸显市场性的要求,是高职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专业设置是否适应市场需要,是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在进行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时,要准确把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短、中、长期需求态势和现代职业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国内外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态势,认真分析并找出学院自身专业建设的优劣态势,认真分析专业内涵应有的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论证、预测所设专业、专业规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匹配程度,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符合程度,以及学生择业志向的满足程度,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实做到以市场化促进专业建设的标准化,以信息化带动专业建设的现代化。

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根据人才市场数据、行业发展数据、政府计划规划、国际分析数据综合得出,软件技术人才市场需求量大,广东省和广州市亦高度重视软件行业的发展,这些因素为举办软件专业提供了条件。

二、专业建设目标要明确

建设一个专业,必须根据专业调查和市场需求,明确提出专业或专业群总体建设目标。例如,对于软件专业建设的总目标可以表述为:根据 (第一位)市场导向,按照(第二位)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要求,以龙头专业——软件技术专业建设带动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信息管理、多媒体技术等整个专业群的建设,提高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把专业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一流中高级技能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建成覆盖计算机应用与软件领域多个专业方向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能为本地及区域内高、中职院校提供业务指导和支持,在企业信息化推进方面成为中小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在社会培训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退役士兵高级技能培训方面提供与企业应用要求一致的培训和实训环境,培养符合用人单位职业技能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凸显就业性要求确定培养目标,是高职专业设置的基本定位。适当的培养目标一定是可以落实的,这不仅表现在目标的定位合理,也表现在其要求是明确清晰而不是含混模糊的。由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和社会生产力的具体操作者,具有较为明显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因而不同专业还要根据各类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分析,确定其具体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将各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个性化。三、专业建设内容要详实

专业建设内容是在前述专业方向、目标和规划的基础之上,根据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提出的可操作性建设项目。如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建设内容需要重点考虑以下方面: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内涵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要求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

建设思路:多管齐下,强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素质;灵活制定教学计划,做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范,全力提升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针对企业IT人才能力要求,重视技能培养,增强学生专业能力,通过科技创新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岗位的层次和质量。

建设措施:一是加强社会实践和实习的引导,让学生到对口帮扶的贫困地区进行社会实践,接受教育,并邀请企业家进校园举办讲座,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意识;通过党团、社团、文娱、体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每个专业每学期开展一轮这样的活动。

二是各专业继续加强与区域内知名IT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扩大校企合作的接触面,并将校企合作层面从目前的企业支持高校办学为主,扩展到学校支持企业发展的高度,实现校企双赢。每个专业建设2—3个甚至更多的紧密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

三是各专业紧跟技术进步,跟随企业的用人标准,及时调整各种主流技术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比重,提高学生对相关国际标准的了解程度,提高对学生适应就业岗位的各种能力的要求,使专业建设在产业主流技术变化中进退有据,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始终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四是加大校企订单、定向等方式联合培养的实践力度,实现全程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通过学生到企业岗位工作实践,真正实现工学交替。

五是以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深化教学与考核方式的改革,继续施行“以项目(任务)为中心、案例驱动教学、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2.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专业教学创新最根本的内容是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创新,集中体现于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变化。就业导向教学要求高职教学必须面向职业领域或职业岗位群,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形成培养合力。对于教师,只有把握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教学内容与自身素质的双重协调,才能使专业教学创新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建设思路:建设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素质、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

建设措施:加强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在各专业构建培养梯队;教师培训继续向“双师型”努力,加大力度,采取措施鼓励教师获得IT权威认证或国际认证;进一步加强与实习基地企业的合作,加强专业教师在企业的技术交流和兼岗,确保专业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市场实际;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相关学术会议,聘请与本专业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交流、讲学、合作科研或兼职工作,以带动和提高本专业教师的科技创新和服务水平;鼓励专业教师面向社会,积极参与政府、社会、行业协会的相关技术工作,聘请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专家、学者、高管担任顾问,指导学生创新和毕业设计;继续利用学院软件专业在国内首先导人印度NIIT培养模式的先发优势,加快探索、实践、吸纳、借鉴、迁移的速度,利用对印度模式研究的教改课题成果,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软件专业教师团队。

3.以“工学结合、项目为中心、案例驱动教学、边讲边练”为核心,搞好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凸显务实性要求建设课程是高职示范性专业建设的基本内核。高职专业课程的设计是对从事某一职业从业者必备的职业能力的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为课程学习者构建通向就业的桥梁。

建设思路:根据“项目为中心、案例驱动教学、边讲边练”的指导思想,从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评估标准化、专业主干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4个方面着手,同时推进。

建设措施:以就业为导向,做好每年一次的专业(群)市场调研,研究企业用人需求,划分各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依此设计课程模块,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IT业各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参照权威IT认证的资格标准,建立各专业课程评估办法,实现课程评价的标准化。

抓好各专业(方向)主干课程的建设,每个专业建设4—5门核心课程。全部核心课程均按照工学结合部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建设。

按技术路线决定课程路线的思想,根据课程结构设计教材体系,继续在校企联合编写出版工学结合实训教材方面取得进展。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资源库。

每年定期完善和优化各专业(方向)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实训计划、实训指导书、教师教案等基本教学文件。

在重构行动体系的思想指导下,按照生产实际,建设可供软件技术及相关专业进行专项实训、顶岗训练 (项目再现),以及跨专业综合实训的一体化实训环境。

4.培训和社会服务达到新层次

示范性专业和院校建设必须要将对社会、地区、地域和社区的服务放到突出位置。

建设思路:发挥整个专业群的优势,大力拓展面向社会的IT人才培训,配合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引进设立IT专业行业认证机构,努力成为本地域IT高级人才培训认证基地;与业内知名企业合作,利用企业和自身资源,积极为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成为立足广州、辐射华南乃至全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基地;加大对社会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专业群对社会的贡献。

建设措施:坚持“双证制”培养方案,加大软件、网络、信息管理、多媒体等专业认证的推广力度,扩大现有初中级培训的规模,形成初中高多层次、全考种培训体系。

在依托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和实训中心开展培训的基础上,学习社会培训机构IT职业认证培训连锁化的模式,利用学校声誉,采取校企合作模式逐步推进,最大限度完成面向社会和公众的培训。

秉承服务社会、服务社区的宗旨,利用专业群办学资源,开展面向企业、面向社会普及和推广信息化技术等专项活动,为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服务。争取专业群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的项目常年不断线。

5.建设高度共享的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凸显开放性要求确定资源结合方式,是高职专业建设的基本途径。作为重点专业,特别是作为专业群建设,必须建设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其资源共享作用。

建设思路:发挥龙头专业和群内各专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整合专业与合作企业的教学资源,以及技术、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对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平台,对外向合作企业甚至全社会开放。

建设措施:计算机教学资源库建设包括硬件、应用软件和资源库两个部分。硬件环境是信息资源系统的物质载体,主要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由学校统一建设;应用软件平台,主要包括资源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加盟学校管理,用户管理,后台管理)、自主学习型课程系统、网上实训室(链接到可以远程登录的、开放的专业实训室)、网上考核系统(包括理论和实操考核)等;专业资源库将集成计算机专业群优秀的教学资源、企业的各类技术标准、核心知识、关键技术、最新观点、典型案例等,以多媒体网络为载体,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教、学、研资源服务体系,是整个专业资源库中最核心的部分。

四、示范性专业建设定位要准确

示范专业方向必须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及其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比较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性的趋势,高职唯有把握住这种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才能实现学校和社会的双赢。

应该对同类学校相同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比较性调研,为本校在该专业的特色建设提供借鉴。专业建设在特色选择上要和其他学校相同专业的特色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同时要对拟建特色专业的校内校外可用教学资源的现状进行调研,以便在专业特色建设中扬长避短,把握机会,选择最适合的特色方向。

在确定方向时,应该采取客观务实态度,以市场导向的姿态进行全面分析。例如,对国家技能紧缺性软件专业建设进行项目背景分析时,至少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和定位: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专业建设优势和特点分析;专业带动专业群或专业群构成分析。

特色的定位是示范性专业建设的必要环节。特色定位必须要建立在对专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教学资源条件充分调查并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高职院校的品牌是依靠重点专业、专业特色来体现的,所以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全力实施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与地方(区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为特色的专业,以特色专业的发展带动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廖克玲.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与就业关系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7,(1).

(2)李洛,廖永红,陈建潮.以就业为导向确定高职高专培养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6,(1).

(3)卢致俊,曾华,张海峰.高职院校专业体系的特征及其构建[d].教育与职业,2006,(33).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