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实用13篇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篇1

我是技术学院的体育老师,我院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后入学的,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发表一些见解。前几天,在学院举行的一次体育公开课中,教授的内容是《双杠》项目中双手杠上支撑前进,据听课老师交流讲,我的讲解和示范结束后,感觉很清晰,也使他们回忆起中学时代玩双杠的情形,但是学生一做,出现的问题不少,臂力不足、撑在双杠上呆的时间和挪动的距离都不是很多。在旁边观看都提心吊胆。另外,在我上课的班级中,俯卧撑(男生)一分钟达到及格线的(36个)每个班一般占10%左右。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比大学生也好不到哪里去,分院600人中选6人(男,女各三),参加总院运动会决赛的都有难度。如今孩子怎么啦?祖国的未来需要孩子们去建设,祖国的建设需要孩子们添砖加瓦,现在他们连拿砖加瓦的气力都不足,祖国的未来又将如何呢?

传统观念中,"学生体质"被解读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在众多的名词中,"学校体育"因为突出的健身功能,故而大众将其同学生体质联系到了一起,而且这种联系不是简简单单的"表面关联联系",而是深入到了"功能层面",成为"因果关系"的必然联系。由于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的存在这层紧密的联系,所以当学生的体质出现下滑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了学校体育,也首先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学校体育。可是学校体育真的应该、真的能够承担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责吗?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很多,学校体育仅仅是一个方面,学校体育不能,也没有能力去承担这份责任。如果我们按照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等多方面去分析,那么影响学生体质的原因有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方面: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

一、家庭方面.独生子女多了,家长宠爱有加,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现在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拿着孩子比较娇,孩子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娘拿着孙辈更是有的娇生惯养,从小就怕小孩走路碰着磕着,出门不是抱着就是背着,甚至开车或打的,特别是到了天气冷了,又怕孩子冻着得感冒,真是里三层外三层,包的严严实实的,或干脆不让出门就窝在家中,从小就养成了少动的习惯。不愿活动,久而久之孩子就更不愿意活动了,虽然年龄大了,个子高了,但是从小养成的不爱活动的习惯却没有改变,你说体质能好吗?中小学时学习任务重,锻炼身体少,有量可原,上了职业学校就好吗?尽管上的是职业学校,回到家后,家长还是希望孩子文化方面,有所提高,一般多要求学习,少去玩。正是少去玩,减少了锻炼的机会,导致学生体质差。

二、社会方面.活动场地少了,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城市容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确实繁华了,但是带来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几乎没有了,就是剩下的那巴掌大的地方还成了停车场,不用说小孩子,就是大人锻炼身体的地方也没有了,如真在下面玩,一不小心就可能弄坏别人的爱车,惹上一身的麻烦,哪还有心情和场地玩呢。慢慢的进入了小宅男宅女的行列了。

三、学校方面.课程太多,压力大,无暇顾及锻炼身体,过去应试教育时间,孩子的压力大负担重,不能很好的进行全面发展,进而喊出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进行了十多年了吧,孩子的素质还没有大的发展,反而出现了像《北京晨报》报道的情况:中国中小学生体质连续二十五年下降,其中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肥胖、豆芽型孩子和近视孩子的数量急剧增加,以北京为例,北京高中体检合格率仅有一成,北京一所大学学生军训,3500人的学生规模,学生看病人次达到六千余次,军训前几天不少学生晕倒,军训变成了警训,这又是为什么呢?中职学生军训,虽然晕倒的量没那么大,也有。头晕脑胀,提出见习的学生大有人在,有的因为体质差,甚至动用家长到医院开证明,来逃避军训。

四、学生自身.游戏和网络多了、先进了,手机普及了,更迎合了孩子们的心理和需求。社会进步了,物质生活飞速发展了,电脑、手机普及了,孩子从小就可以上网玩电脑,玩游戏了,时间久了,部分孩子就养成了沉迷于游戏,乐此不疲,随着年龄增大了,玩游戏的瘾也可能随之增长,课堂上有老师的严格管理,可能不敢旷课,但有时在下面玩手机上网的游戏,到了课外活动时间,有部分网瘾大的,可能就直接奔到了网吧,还有部分可能玩手机,聊QQ呀,宅在屋里,也很少锻炼身体了,你说体质能好了吗?就是上体育课的时候,还有人装病请假。

怎样才能提高中职学生的体质哪?中职生体质下降是个不容乐观的事实,其中原因有多方面,有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教师的,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学校和体育教师更应当义不容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议:

1.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和约束机制,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一般情况下,学校提出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不是问题,关键是落实,靠老师,靠领导…...?都不现实。主体是学生,领导,老师只能起到督促,提醒作用。

2.加强中职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场地器材是限制学生活动的第一重要原因。有了场地器材的前提保证,有利于学生去锻炼。

3.提高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益。保证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才能更科学地提高学生锻炼效果。保证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有师傅的正确引领,又任何让去修行哪?

4.将竞技体育和中小学教育以及中职教育结合起来。如果将各级各类体育学校并入教育系统,业余体校的资源就能进入中小学和中职学校,从而使中职生受益。也许能创造出更多的世界冠军。

5.家庭方面,家长带领和督促孩子科学锻炼。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已有一段时间,各地逐步开展全民健身。以济南为例,原来的体育中心以盈利为目的,现在包括内场地,都已对全民开放。家长带领孩子有了更好锻炼环境。只要你想锻炼,地方总是有的。

6.最后说一些科学锻炼的事宜:科学锻炼安全高效。体育运动不是简单的蹦蹦跳跳,而是一种必须讲究科学的身体活动,盲目蛮干会事与原违,科学锻炼方可安全高效。科学锻炼身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篇2

本文为了解我校2010级―2013级学生身体素质情况,锻炼程度等基本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进行有计划的训练,为开展一些有益身体健康的体育项目做准备。并通过对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2010级―2013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找出规律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更新体育教学和健身观念,有效增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文、理科与体育学院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体育学院相比文理科学院人数较少,体育学院的样本我们选取了从2009年到2013年的全部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的综合成绩,并利用excel表格的公式功能计算出平均分;

理科学院我选取了土木工程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与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这四个学院,并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学院抽取200人,样本总量共800人。文科学院我选取了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与文学院这四个学院,同样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学院抽取200人,样本总量共80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体质健康调查方法的学习和其结果的了解,将对西北民族大学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其进行对比,看出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2.2.2调查法

a、数理统计:将要用的数据进行统计整合

b、抽样法:分层抽样:针对4个文科学院和4个理科学院于2009~2013年体质健康成绩分别抽取200份样本。

随机抽样:文、理科学院学生成绩随机抽样。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3.1.1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3.1.1.1表格概况

下表1-1是我校2009年至2013年体育学院、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的平均成绩

3.1.1.2目的与作用

用以比较不同学科性质的学院之间体质健康状况的差异,以及各自学院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身体素质状况的变化

3.1.1.3抽样与统计方法

按照上文抽样方法得到的样本量比较大,利用excel公式对样本的平均成绩进行了平均分的计算,得到下表。(注: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1体育学院、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的平均成绩一览表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从2009-2012学年均为83分左右,而2012-2013学年为88分,体育学院的身体素质状况为良好及优秀而文理科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均在72-73分左右,身体素质状况为合格。

3.1.2不同学院随着学年增长的身体素质变化的折线图

下图1-2是根据表格1-1制作出体育学院、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平均分随着学年增长的变化图。

1-2不同学院随着学年增长的身体素质变化的折线图

从上图可看出,体育学院学生从2009年到2012年体质健康测试的平均成绩均在83分左右,而2012年到2013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大幅度提高到88分,而文科学院与理科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从2009年到2013年的变化幅度不大,均在72-73分左右。

3.1.2不同学院之间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对比

下图1-3是根据表格1-1制作出来的从2009年到2013年体育学院与理科学院和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的平均分的对比图

1-3不同学院之间体质健康测试平均成绩的条形图

由上图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从2009年到2013年这四个学年的体质健康测试的平均成绩,体育学院远远高于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而文科学院与理科学院的平均成绩相差不大,身体素质基本相同。

4.结论与建议

4.1调查研究结论:

根据对2009-2013学年不同学院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统计对比和分析,以及对于2012-2013学年不同学院男女生跳远成绩的对比分析结果来看,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远不如体育专业的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仅为合格,而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为良好及优秀,说明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魄,提高身体素质,我们要提高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体育锻炼。

4.2对于增强非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些建议:

4.2.1从学校层次来说

(一)加大身体素质练习在教学时间上的比例

以我校来说,体育课为每周一次,而且只有大学一二年级开展体育课程,三四年级没有体育课程,在一二年级的体育课程中,一年级为基础的体育素质锻炼,二年级为按兴趣选择体育项目进行训练,在二年级的课程中身体素质练习相对较少,因此可以延长体育课程的学年时间,延长至大学三年级,而且加大身体素质练习在教学时间上的比例。

(二)多开展趣味性的体育竞技类的比赛

学校应该鼓励开展体育竞技类的比赛,增强同学凝聚力,培养活力,强身健体,而体育竞技多枯燥劳累,应该增强比赛的趣味性,打破原来单一的跑步、跳远、跳高等传统项目,加入如老汉推车,三人两脚等普及性高,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项目比赛活动。

(二)加强体育场馆等基本设施建设

拿我校来说,现在建有体育场、篮球馆、篮球排球场、后操场、舞体馆、羽乒馆,基本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只是场地的开放时间有限,场地的容纳量有限,而我校学生数量庞大,建议延长各体育活动场馆的开放时间,并提供体育器材(如网球拍、羽毛拍等)的租借服务。

4.2.2从学生个人来说

保持合理的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

大学生进入大学以来,心智年龄各方面趋于成熟,由于距离家较远,受到父母的管制和约束较少,大学的管理模式也不像中学时代的严格和苛刻,不少学生喜欢喝酒吸烟,饮食不规律,熬夜打游戏,上网,唱歌等,不合理的作息习惯和规律对于身体体质的危害较大,我们学生自己要自觉养成合理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早睡早起生活作息规律。

(二)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户外运动

由于现在交通通讯工具的发达,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大量的“宅男”“宅女”,他们吃饭叫外卖,有些外卖甚至可以送到寝室宿舍里,购物靠淘宝,终日呆在屋内不进行运动与锻炼,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有蓬勃的气质和活力,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如每天跑步,和同伴打球,爬山踏青等户外活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坚,刘立清,韩飞.中美两国学校体质健康研究现状的比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4):86.88硕士学位论文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篇3

一、对体质及体育健身锻炼的调查分析

近年来,长沙经济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市民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在长沙市卫生局每年组织的公务员体检中,各项指标正常的仅占参检人数的10%左右。环境污染加重、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过大、居食习惯不正确和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正在导致市民的体质日益下降。

1.工作压力过大

在工作过程中,人们由于工作任务重,工作时间紧,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思想压力。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性,具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人都有强烈的工作动机,往往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不知疲倦地工作,身体透支情况严重。办公自动化和科技的发展使体力劳动日渐减少,而精神压力日渐增大。而我国目前社会解压机制与西方国家相比较还不是很完善,身心不能经常得到适当地放松,精神压力大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长此以往,严重地影响到了身体的健康,导致绝大多数市民生活在“亚健康”甚至是“不健康”的状况之中。

2.居食习惯不正确

据调查了解,大多数“上班族”的生活方式都不科学。

由于工作需要应酬,吸烟、喝酒没有节制,经常暴食暴饮,没有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造成“营养过剩”、体重超标和身体机体抵抗力下降情况严重。休息不正常,睡眠不足、失眠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身体功能紊乱,健康状况不佳。久而久之,患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症、高血糖、心肌梗塞、冠心病等病症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现代生活带来的“现代文明病”,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3.体育锻炼不够

体育锻炼是一种紧张工作的积极休息,但由于健康意识淡薄、健身意识不强、缺乏科学的健身方法等原因,市民的身体普遍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据调查了解,我市经常参加锻炼的体育人口虽已达到全市总人数的45%,但其中大部分为提前退休的中年人及已退休的老年人。目前,虽然人们都认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保持和增进健康、愉悦身心以及提高身体素质等,但由于工作时间紧等原因而很少参加锻炼,导致市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状况表现为“两头热,中间冷”,即老年人和青少年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远远多于中年人群(上班族)。因此,积极引导市民开展科学的健身活动,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提高生活质量势在必行。

二、对强化市民体育锻炼、健身的建议和措施

社会要小康,身体要健康。体育锻炼对于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健身意识

在全市要加强健身锻炼的宣传引导,形成激励机制。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市属各新闻媒体,开辟健身专栏,制作专题片,广泛宣传全民健身的意义,介绍科学健身方法。各单位要在办公区域内开辟体育健身专栏,定期宣传健身知识,大力宣传和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体育健身理念。达到我市人人知晓健康知识,人人养成健康习惯,人人参与健身活动,人人拥有健康身体的目的。

2.推行体质测试,建立健康档案

建议由体育部门牵头,每年定期对市民进行一次全面的体质测试,通过对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24项指标的测试,建立市民体质健康档案和数据库,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公布测试结果,为政府工作决策和研究服务。可根据测试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对每个测试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具运动处方,指导加强锻炼。每年跟踪测试,有对比性,使市民了解自己的身体现状和薄弱方面,增强自身健身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开具运动处方,开展针对性的身体锻炼,以有效地提高市民身体素质,提高防病抗病的能力。

3.增强体育锻炼,普及健身项目

要积极推广科学实用,简单易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与体质状况的体育健身方法,正确引导人们参与科学、文明、健康的健身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人民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建议恢复工间操制度。将每天上午10时至10时30分,下午16时至16时30分作为指定的工间操时间。实践证明广播操健身效果好,适合青年、中老年人锻炼,尤其适合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中推广普及。同时可在社区居民中大力推广太极拳、自行车、慢跑等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

4.积极提供场地,引导科学健身

健身场地是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基础。要积极提供场地,引导科学健身。一是要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目前长沙有各类体育场地5362个,人均面积为0.67平方米,与全国省会城市人均水平相差甚远。建议政府将加强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作为人民满意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资金投入,力争使群众性文化体育设施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二是开放学校体育场地。目前长沙教育系统中拥有2415个体育场馆,占全市总数量的45.02%;但大多数中小学校运动场所和设施双休日大多闲置,无疑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建议政府做好协调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早制订和推行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相关政策,加强宣传、协调和督促力度,保障 “开放”工作顺利实施。三是要大力发展社区健身苑点。目前我市的居民小区大多数缺少足够宽敞的场地供广大市民锻炼健身。建议政府完善有关法规,保证市政设施、居民小区在规划时留足健身用地,把建设体育场地纳入规划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要有效提高市民的体质和健康状况,要充分发挥我市体育职能部门的各项工作职能,落实《全民健身纲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外,各部门配合协调,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增加资金投入,提供政策保障,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增加健康投资,提供物质保障

由于健康的危机,目前世界各国对健康的投资日益增多。为了建设健康城市,减轻不健康因素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责影响,建议政府从多面增加资金投入。一是要拨出专款。政府要将公民的健康投资纳入长期规划,要确保体质测试、健身卡发放制度和各项体育竞赛活动等工作的正常开展,政府要拨出专款。其它部分可由各单位共同负担。二是要提高全民健身经费等来推动全民健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目前,长沙人均体育经费只有0.5元,建议政府逐年增加对全民健身事业的资金投入。按照市人大2008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体育工作的决议》,2010年要争取达到人均1元。三是从医保中心的医疗补贴中列支一部分资金。积极搞好体质测试,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种病症的发生。建议列支一部分医疗补贴资金为确保提高全市人民体质和健康状况的各项措施提供物质保障。

2.制订政策依据,强化体质锻炼

建议政府出台强制性政策,积极引导市民健身。将体质监测作为一项硬性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列为市委、市政府人民满意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每年的绩效考核中占有一定比例。文明单位应有80%以上的干部职工身心素质良好,精神饱满;党政机关干部的体质检测结果要纳入年终考核体系。同时国民体质监测制度还可以与公务员招考、招聘相结合,要求公务员招聘必须要通过体质测试,以确保新公务员的整体素质达到要求。从而使全市人民能够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地投身到工作中去,更好地为构建和谐长沙、为长沙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四、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人民的健康状况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习惯不良、锻炼不够等原因,导致健康体质水平状况不容乐观,和当今“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国策极不相符,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以人的健康为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告诉我们,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质是整个社会人们都应该关注的问题。社会的发展带来竞争的加剧。对人们的健康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随着工作的强度在不断加强,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健身运动是人们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之一,社会政策和资金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以及科学的锻炼方法和锻炼习惯是人民通过体育手段提高身体健康体质的关键,为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身体保障。

参考文献:

[1]林景.提高大学生健康体质的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09,25(2):117-118.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篇4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3

一、测试对象、测试项目及仪器

(一)测试对象

测试对象为长青学院在校四个年级所有学生,共6135人,获得有效数据6135组。

(二)测试指标

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方面进行。其中身高、体重用来评价身体形态;肺活量、台阶试验用来评价身体机能;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和握力用来评价身体素质。

(三)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观察测量法、数理统计法。

二、测试结果分析

(一)身高、体重

身高和体重是描述学生身体形态指标,从测试结果表明学生总体处于正常水平,但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男生体重同总体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范围,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从学生分年级、性别、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登记表中,显示男生肥胖(%)分别为14.75、18.11、22.27、23.30,男生在校体重增长明显加快,这与学生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在膳食中没有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体育锻炼的缺乏也是导致肥胖的一大诱因。

(二)肺活量

肺活量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身高与体重等形态指标对其有较大的影响,从数据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肺活量明显提高。

(三)台阶测试

台阶测试是定向负荷机能测试,主要用以测定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也可以间接推断机体的耐力。数据显示一年级到二年级随着年龄的增加成绩在下降,二年级到四年级随着年龄的增加成绩在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女生的优秀率要高于男生的,从生理学上分析,女生的耐力远远不如男生,而测试过程中,女生的动作协调性以及对节奏的把握上明显好于男生。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在今后的耐力训练中,一定要注重男生的协调性、节奏感的训练方法。

(四)握力、坐位体前屈

握力体重指数是衡量肌肉绝对力量的指标,反映人体上肢力量素质的指数。而坐位体前屈是针对柔韧素质的测试,柔韧素质的好坏对于人体协调素质和灵敏素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男生握力随着年龄增大,力量素质不断增强,但握力体重指数增长不明显,说明其主要原因是体重的增加而使得相对力量增大。数据显示,女生柔韧素质下降,各年级分别相差0.24、0.68、0.32,从成绩中分析优秀与良好率随着年龄增长下滑明显。

(五)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是反应人的下肢肌肉力量和身体的协调用力能力。从数据可以看出一年级到二年级随着年龄的增加成绩稍有下降,二年级到四年级随着年龄的增加成绩有明显的提高,但相对的该项目的优秀率并不高,这要求体育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的练习

三、讨论

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发现,我院学生在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方面有以下变化:

(一)男生在身体的纵向和横向发展有所提高,因而,表现出粗壮、高大,体重增加,身高逐年增加,女生在校身高增长不明显,体重的增加幅度不大,表现出较为匀称的增长。不同的生活习惯对在校大学生的生长发育也具有影响。我校男性学生体重有较大幅度增加,表现出肥胖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可能与体育锻炼的缺乏和能量摄入与消耗的不平衡有关,导致体重快速增长,学生要注意均衡增长和膳食的平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性的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活动。

(二)心肺功能的测试表现为总体偏弱现象,可能与缺乏耐力性锻炼有关。速度力量性项目多寓于游戏之中,趣味性浓,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耐力性项目练习的方法比较单调乏味、艰苦,在体育课堂中较难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女生柔韧素质随着年龄增长有退步的趋势,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女生,对柔韧素质的锻炼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认识不够,在做柔韧练习时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是被动接受,因此体育教师在课程安排中要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断向学生灌输正确、有效的锻炼理念。同时,在校内多开展一些女性体育锻炼的项目与活动形式,也是下一步研究开发的重点。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体育锻炼认识不足,对于校园学生体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体育意识、观念不强,体育生活化流于形式。

2.柔韧素质、耐力素质明显下降。加强体育教学改革,教材内容的选择、安排,教学方法的改进,需要体育部门深层次的思考,根据学生体质状况提出改革建议,教务处支持,促进学生体质提升;同时,加强校园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不仅解决课程上的,还要解决课外体育锻炼资源。

3.女性大学生在柔韧素质和心肺功能上表现偏弱,值得关注,校园女性体育的引导和加强是下一步体育工作的难点。

(二)建议

1.转变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体质下降并不是偶然现象,其原因源自于家长、学校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如果要解决全面改善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首先要改变社会传统上对体育认识的偏差和误区,要切实唤醒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和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体育锻炼有益于学习、健康体魄才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障的体育价值观。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篇5

1996年2月,《人民教育》刊载了湖南汨罗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报道,其经验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向全国推广。这是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素质教育改革试验从学校试点扩展为区域改革,为在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1997年9月,国家教委在烟台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议,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出席了会议。这是在全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标志性会议,标志着行政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全面展开。

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2001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作了明确部署。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素质教育正式进入课程落实阶段。

2001以来,全国全面展开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从2004年开始,由包括山东在内的3省市率先开始实验。

2006年6月通过,9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第三条中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篇6

一、对体质及体育健身锻炼的调查分析

近年来,长沙经济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市民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在长沙市卫生局每年组织的公务员体检中,各项指标正常的仅占参检人数的10%左右。环境污染加重、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过大、居食习惯不正确和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正在导致市民的体质日益下降。

1.工作压力过大

在工作过程中,人们由于工作任务重,工作时间紧,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思想压力。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性,具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人都有强烈的工作动机,往往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不知疲倦地工作,身体透支情况严重。办公自动化和科技的发展使体力劳动日渐减少,而精神压力日渐增大。而我国目前社会解压机制与西方国家相比较还不是很完善,身心不能经常得到适当地放松,精神压力大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长此以往,严重地影响到了身体的健康,导致绝大多数市民生活在“亚健康”甚至是“不健康”的状况之中。

2.居食习惯不正确

据调查了解,大多数“上班族”的生活方式都不科学。

由于工作需要应酬,吸烟、喝酒没有节制,经常暴食暴饮,没有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造成“营养过剩”、体重超标和身体机体抵抗力下降情况严重。休息不正常,睡眠不足、失眠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身体功能紊乱,健康状况不佳。久而久之,患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症、高血糖、心肌梗塞、冠心病等病症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现代生活带来的“现代文明病”,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3.体育锻炼不够

体育锻炼是一种紧张工作的积极休息,但由于健康意识淡薄、健身意识不强、缺乏科学的健身方法等原因,市民的身体普遍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据调查了解,我市经常参加锻炼的体育人口虽已达到全市总人数的45%,但其中大部分为提前退休的中年人及已退休的老年人。目前,虽然人们都认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保持和增进健康、愉悦身心以及提高身体素质等,但由于工作时间紧等原因而很少参加锻炼,导致市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状况表现为“两头热,中间冷”,即老年人和青少年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远远多于中年人群(上班族)。因此,积极引导市民开展科学的健身活动,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提高生活质量势在必行。

二、对强化市民体育锻炼、健身的建议和措施

社会要小康,身体要健康。体育锻炼对于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健身意识

在全市要加强健身锻炼的宣传引导,形成激励机制。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市属各新闻媒体,开辟健身专栏,制作专题片,广泛宣传全民健身的意义,介绍科学健身方法。各单位要在办公区域内开辟体育健身专栏,定期宣传健身知识,大力宣传和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体育健身理念。达到我市人人知晓健康知识,人人养成健康习惯,人人参与健身活动,人人拥有健康身体的目的。

2.推行体质测试,建立健康档案

建议由体育部门牵头,每年定期对市民进行一次全面的体质测试,通过对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24项指标的测试,建立市民体质健康档案和数据库,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公布测试结果,为政府工作决策和研究服务。可根据测试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对每个测试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具运动处方,指导加强锻炼。每年跟踪测试,有对比性,使市民了解自己的身体现状和薄弱方面,增强自身健身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开具运动处方,开展针对性的身体锻炼,以有效地提高市民身体素质,提高防病抗病的能力。

3.增强体育锻炼,普及健身项目

要积极推广科学实用,简单易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与体质状况的体育健身方法,正确引导人们参与科学、文明、健康的健身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人民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建议恢复工间操制度。将每天上午10时至10时30分,下午16时至16时30分作为指定的工间操时间。实践证明广播操健身效果好,适合青年、中老年人锻炼,尤其适合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中推广普及。同时可在社区居民中大力推广太极拳、自行车、慢跑等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

4.积极提供场地,引导科学健身

要有效提高市民的体质和健康状况,要充分发挥我市体育职能部门的各项工作职能,落实《全民健身纲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外,各部门配合协调,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增加资金投入,提供政策保障,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增加健康投资,提供物质保障

由于健康的危机,目前世界各国对健康的投资日益增多。为了建设健康城市,减轻不健康因素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责影响,建议政府从多面增加资金投入。一是要拨出专款。政府要将公民的健康投资纳入长期规划,要确保体质测试、健身卡发放制度和各项体育竞赛活动等工作的正常开展,政府要拨出专款。其它部分可由各单位共同负担。二是要提高全民健身经费等来推动全民健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目前,长沙人均体育经费只有0.5元,建议政府逐年增加对全民健身事业的资金投入。按照市人大2008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体育工作的决议》,2012年要争取达到人均1元。三是从医保中心的医疗补贴中列支一部分资金。积极搞好体质测试,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种病症的发生。建议列支一部分医疗补贴资金为确保提高全市人民体质和健康状况的各项措施提供物质保障。

2.制订政策依据,强化体质锻炼

建议政府出台强制性政策,积极引导市民健身。将体质监测作为一项硬性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列为市委、市政府人民满意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每年的绩效考核中占有一定比例。文明单位应有80%以上的干部职工身心素质良好,精神饱满;党政机关干部的体质检测结果要纳入年终考核体系。同时国民体质监测制度还可以与公务员招考、招聘相结合,要求公务员招聘必须要通过体质测试,以确保新公务员的整体素质达到要求。从而使全市人民能够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地投身到工作中去,更好地为构建和谐长沙、为长沙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四、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人民的健康状况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习惯不良、锻炼不够等原因,导致健康体质水平状况不容乐观,和当今“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国策极不相符,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以人的健康为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告诉我们,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质是整个社会人们都应该关注的问题。社会的发展带来竞争的加剧。对人们的健康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随着工作的强度在不断加强,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健身运动是人们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之一,社会政策和资金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以及科学的锻炼方法和锻炼习惯是人民通过体育手段提高身体健康体质的关键,为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身体保障。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篇7

[中图分类号] G8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234- 02

0 引 言

学生身体素质连续近30年呈下降趋势,如何遏制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已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如何向社会输送“健康的人才”理应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杆,但是大学生体质的现实状况却为高校提出了严峻挑战:体育锻炼的猝死率在上升,长跑因担心发生意外而取消等等,这些现实问题拷问着我国体育教育,也迫使我们再次思考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让体育更加贴近当代学生生活,强调趣味性和针对性,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的“三自主”体育选项课教学形式,已在高校中普遍开展。这种充分尊重学生选择,按照学生兴趣授课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受到了学生普遍的欢迎,也调动了教师的授课积极性,授课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不同的选项动机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体育课选项,而不同的体育课选项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本文对沈阳市部分高校不同体育选项课的学生身体素质及形态进行研究,以探讨不同体育选项课教学对学生体质的影响,为改进体育选项课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沈阳医学院、沈阳大学2014级选择健美操、排球、乒乓球、篮球的学生共480人作为研究对象。由于两个学校男女比例差距悬殊,男同学选择的课程较为集中,所以本文健美操、排球均选取女生成绩,乒乓球及篮球选取男生成绩。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以身体素质、身体健康状况、体育教学选项课等为关键词,检索与之相关的内容,并阅读大量有关体育教育学、大学生身体素质测量等相关书籍,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1.2.2 教学实验法

实验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每班各30人,同一专项的实验班和对照班由同一位教师进行授课。实验前后分别使用身高体重秤、立定跳远测试仪器、秒表、坐位体前屈测量器、肺活量测试仪等,测试身高、体重、立定跳远、50m 跑、坐位体前屈、肺活量、引体向上(男生)/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和1 000m 跑(男生)/800m 跑(女生)(身高,体重用来计算BMI);以及课程结束后进行选项课的期末专项测试。以此进行选项课教学后的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爆发力、耐力、弹跳力和柔韧性等的比较。进行实验教学共36学时,每周2学时。

1.2.3 变量控制法

授课教师按照该选项课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对对照班同学采取单纯式的教学,对实验班的同学采取综合的教学方式教学。

1.2.4 访谈法

与体育专家、体育教师以及学生座谈,针对体育选项课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咨询与调研。

1.2.5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9.0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相应的标准差、平均值等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体育选项课对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及BMI)的影响

在36学时的选项课学习后,学生的身高无明显变化。健美操、排球、乒乓球、篮球选项课的体重平均数(kg)分别降低了2.21、1.01、0.45、0.78和BMI指数(kg/m2)由22.12、21.1、23.98、23.94降低了0.81、0.36、0.19、0.28。

2.2 不同体育选项课对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立定跳远、50m 跑、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男生)/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和1 000m 跑(男生)/800m 跑(女生)]的影响

2.2.1 学生力量素质的测试结果

对力量的测试包括立定跳远、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及引体向上(男),在4项选项课结束后的测试中,健美操、篮球课的学生立定跳远(m)成绩平均数有所提高,分别由1.71、2.28提高到1.74、2.3,健美操课的学生在一分钟仰卧起坐(个)测试中平均数由29.1提高至31.26,而参加篮球课的学生在引体向上(个)测试中,平均数提高了1.32,乒乓球和排球课的学生无明显变化。

2.2.2 学生耐力素质的测试结果

1 000m 跑(男生)/800m 跑(女生)是重要的耐力测试指标,而健美操、排球、乒乓球、篮球课的学生无明显变化。

2.2.3 学生速度素质的测试结果

对速度的测试为50米跑,参加排球、篮球课的学生经过36学时的教学后均有所提升, 50米跑(s)测试成绩平均值由9.48、7.56分别提升到9.28、7.42,乒乓球、健美操课的学生无明显差异。

2.2.4 对柔韧素质的影响

对柔韧的测试为坐位体前屈,参加健美操课的学生在坐位体前屈(cm)测试中成绩提高显著,平均值由16.79增至18.03,而篮球、排球、乒乓球课的学生无明显变化。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各选项课学生体重与BMI指数均有下降,以女同学参加为主的健美操、排球课数值下降较为明显。

(2)健美操课对于学生柔韧性及腰部、腿部力量的提高较为明显;排球课对于学生的速度素质有所提高;篮球课对于学生的力量及速度素质有所提高;乒乓球课的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均无明显提高。

3.2 建议

(1)乒乓球课由于短时间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较少,建议教师全面增加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

(2)建议健美操、排球、篮球选项课的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情况,适度调整教学方法,增加学生身体素质弱势方面的训练,力求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篇8

(二)以抓好本单位风气建设为重点,强化干部职工的遵规守纪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篇9

日本从近代师范教育创立开始,就始终把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放在教育改革的重要地位。日本的第一次教师教育改革,即从明治五年公布《学制》,实现近代学校制度,并于1872年在东京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当时日本从“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出发,实行封闭型的教师培养制度,培养的是政治伦理型的“圣职者教师”。二战后,日本教育改革委员会根据美国教育考察团的建议,对明治维新以来的教师养成制度进行了第二次改革,这一次的改革摆脱了“教师圣职论”的教师观和封闭型培养制度的束缚,日本因此培养了一支合格的、有献身精神的、受人尊敬的、待遇优厚的职业师资队伍,日本的基础教育也因此跻身于世界一流水平。美国联邦教育部前副部长W.J贝内特曾这样评价日本的教育:“日本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它虽不是十全十美,但它在为现代日本提供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经济、一个有高度文化的人民、一个稳固的民主政府、一个犯罪和暴力比较低的文明以及一个具有健全的、可信赖的基础技术基本结构的职能社会等方面获得了无可争议的成功。”但自上一世纪80年代后,日本的教育也异乎寻常地遭遇到了危机,“激烈的入学考试竞争,欺负弱小同学、逃学、校内暴力、青少年道德行为不良等,被称为‘教育荒废’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事态的发展令人极其忧虑。”日本社会各界对教育领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省和广泛的讨论,日本各界认为,由于师资队伍中的一些素养不高、教学能力以及对学生的指导力不够、缺乏教育事业感的不合格教师,使得人们对于学校教师的崇敬和信赖逐渐淡漠起来,日本国民对教师产生了信任危机,日本人理想中的教师形象正在失去,日本社会普遍认为。日益显现的教师质量危机,是导致学校“教育荒废”“教育病理”等现象的重要原因。为解决学校教育的出现的各种问题,日本政府从1984年起专门召开临时教育审议会,开始启动继明治维新及二战后的第三次教师教育的改革。

二、日本第三次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

(一)日本第三次教师教育改革的终身学习理念

日本此次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着力于构建教师教育培养、任用、进修的终身学习体系。1987年12月,日本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提出“关于提高教师素质能力的方针政策等”的咨询报告别要求:进一步提高作为教师的专业性,充实与完善在职教师的研修体系。1996年7月19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向文部大臣提出的咨询报告强调:“为了进行以培养‘生存能力’为目标的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的建立在高尚的品格、广博的教养和专业知识技术基础上的实际指导能力,必须在教师的培养、任用、进修各个阶段上采取措施。”1999年12月日本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向文部大臣提出“关于培养、任用、研修的联携灵活化”的第三次咨询报告,旨在充实大学和教育委员会的联携的政策措施,建议在大学和教育委员会等之间建立包括组织性、持续性、相互交流的体制;加强大学和教育委员会共同研讨教师的培养、任用、研修并制定改善方案,付诸实施来密切联携合作关系,从教师的培养和任用及研修一体化立场出发,充实与完善教师的培养、任用、研修各阶段的政策措施。可以说,日本政府认识到应把面向2l世纪的教师教育改革,纳入终身学习的体系,从教师的培养、任用、研修各个阶段有连贯性的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教师的素质能力应当包括在培养、任用、研修各个阶段的终身不断学习中提高。

(二)构建教师培养、任用、研修的终身学习体系

1.专业化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

为了改革二战后日本实行的教师培养开放型模式而产生的忽视教师专业性的一些弊端,“1997年的日本教育职员培养审议会的审议报告提出,在不断发展的终身学习社会中,教育系科通过新课程可以在构筑终身学习体系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为立足于教师的终身发展,日本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第一,突出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特性。针对日本国民普遍认为的大学教职课程存在的专业性不突出问题,加强教师应有的教育专业知识及教职的专门训练,教职课程减少了学科科目的学分数,增加了教职科目和学科或教职科目的选修学分数;如高中教师的“一种许可证”学科科目的学分由原来的40分减少为20分,教职科目的学分由原来的19分增加到23分,初中教师的“一种许可证”学科科目的学分由原来的40分减少到20分,教职科目的学分由原来的19分增加到31分。还特别充实了教职科目的内容:教育的本质及目标的科目;青少年身心发展及学习过程的科目;教育与社会、制度、经营有关的科目;教育的技术及方法的科目;学科教育法的科目;学生指导、教育商谈及出路指导的科目;其他如终生学习论、终生教育研究等。

第二,重视加强教育实习。日本社会认为,现行教师培养和研修是以讲义为中心,缺乏演习和实习,并脱离了教学的真实状态和教师的实际需求。新改定的《教育职员许可法》更加重视培养教职所需的教师的实际指导力。1996年7月29日召开的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全体会议提出,要改善未来教师的培养课程,延长教育实习时间,由2周延长至4周。充实了包括观察、体验、交谈、模拟实习和反省会等教育实习的内容,把教育实习分为观摩教学、自我体验、和上课实习三个阶段;“中央教育审议会在2006年7月的答复中,指出了改革日本教师培养制度的具体措施。其中有一项,以提高大学教职课程质量为目的,要求将‘教育实践演习’作为必修课。这门新课程的特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日本此次改革把加强教育实习作为提高教师的专门性资质的重要内容。

2.终身学习理念下教师任用制度的改革

为了选拔出与教师职责相称的高素质能力的教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1996年7月19日向文部大臣提出的咨询报告,认为面向2l世纪的教师任用要改进评价方法,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标准,确保具备新时代教师素质能力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即在教师的任用上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改变过去重学历知识的弊端。

第一,重视对任用教师素质能力标准的调适。日本政府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调适对教师的素质能力的要求。日本政府机关的中央教育审议会、临时教育审议会和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分别于1971年、1986年、1987年陈述了“任何时代教师应具备的一般性素质能力”,如教师的使命感、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理解、对学生教育之爱、有关学科的专门知识、富有教养及实际的综合性指导能力;日本教育职员养成

审议会于1997年7月28日发表的审议报告中,还特别提出了在今后特别需要的教师素质能力:“立足于全球视野而行动的素质能力”“生存于变革时代的社会所应有的素质能力”“教师职业所必然要求的素质能力,特别强调今后需要有特长、个性丰富的教师人才。”

第二,任用教师的甄选考试日趋全面。为确保任用教师的素质能力,日本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在任用教师的甄选考试中采取了多样化的评价标准:(1)考试内容多样化,包括技能测验、体力测验、音乐图画技能测验、作文与论文测验、兴趣小组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的经历和教育实习的成绩等多方面的内容。(2)考试形式多样化,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为了更好地考查出教师的人格评价和人格魅力等综合素质,增加了面试的比例,面试贯穿了考试的每一环节,以确保录用拥有特长的个性丰富的教师。

3.完善终身学习理念下教师的研修制度

日本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改革教师的在职研修制度,具有法律保证的以及注重在职教师素质能力提高的教师进修活动取代了过去那种短期性、补、速成性的教师再教育。

为了培养新任教师具有实际指导能力及教育专业精神,弥补新任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文部省从1989年4月开始实施为期一年的新任教师进修制度。学校按照本校年度指导计划对新任教师进行指导与帮助,内容包括教学指导、班级工作、理解学生、辅导学生、分管校务等。进修方式有指导教师负责的一对一日常教学工作的指导,每周两天;也要到教育研修中心进修,主要内容是关于教师使命与服务态度,参观附近学校的示范教学等,每周一天。通过这一研修制度的施行,新任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的能力大大提高。

为促进在职教师的进修,日本政府采取了以下激励性的措施:如教师通过进修获得高一级的教师许可证书或取得硕士学位,并以此作为教师升薪晋级的依据;资助教师的进修,短期进修一般是免费的,可以带薪在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更新教师资格证,为了保证教师资格证书的资质能力符合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日本不断提高教师资格的标准,以取得国民对教师资格证的认可。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从2009年度开始全面实行“教师资格证更新制度”,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教师,需要每十年再进大学等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并通过考试,才能继续留校任教,否则,其资格证将被取消。

三、日本第三次教师教育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由扩充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型,为培养出专业素养高的教师,我国的教师教育体制还需要在不断的改革中加以完善,日本在第三次教师教育改革中,着力于完善教师培养、任用、研修的终身学习体系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以终身学习的理念推进教师教育的改革。当今社会,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为适应这一急剧发展变化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推进以确立终身学习为目标的教育改革,而构建终身学习的体系无疑是各种教育改革的立足点。在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下,终身学习也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全局性、宏观性指导理念,为确保培养终身学习的教师,应把教师教育的改革置于终身学习的背景框架之下。

(二)完善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制度整合。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就是为了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对教师的培养、录用、进修进行全程的规划和设计。教师的终身学习素质能力是在培养、录用、在职进修各个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我国的教师教育体系,还需完善培养、录用、职后进修的统合功能,使教师的培养、任用、进修成为一个连续的完整的过程,建立教师教育各阶段既相互衔接的又各有侧重的一体化体系。这就需要把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功能的各种机构相互联系起来,建立包括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对教师的培养、政府部门各教育机构和学校通过考试任用教师、对已进入教育领域的教师进行提高教育的在职进修的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三)必须重视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终身发展的基础,由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未完成性”,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终身地进行专业学习,所以,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应把视野扩展到教师一生的专业发展,为培养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合格专业素养的新型教师,需要调整和改革目前的教师教育课程,构建以促进教师专业的终身发展为核心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应突出培养教师自主学习的意愿与能力,体现职前学习与在职学习一体化,帮助教师形成‘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专业境界,不断学习锐意创新,努力成为学习社会的促进者和终身学习的引导者”。

参考文献:

[1]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日本、澳大利亚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81.4.

[2]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31.133.280.271-272.134.

[3]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36.252.256.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篇10

一、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1.学校资金不足,体育硬件设施不齐全

因为中职学校和高等学校相比起来缺少很多的优势,地方教育部门不够重视中职学校,是导致中职学校的投入资金不足的原因之一。而且,很多中职学校只单方面地重视学生技能方面的能力培养,忽视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学校资金不足,对体育教学的投资也会变少,造成中职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不齐全,像体育场地面积普遍较小,学生没有能够充分运动的球场,缺少足够的空地,所以,中职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体育要求。

2.中职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较低,教学模式传统

大多中职学校很不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所以在体育师资力量上也很少下工夫,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素质专业水平不高,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也是得过且过,并没有认真地负责。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困扰,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模式也是非常传统的,不重视体育课堂的创新,例如,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就是组织学生跑跑步,然后再让学生自由活动,一整节体育课就这样浪费过去了。

3.学生缺乏体育锻炼,不爱参加体育运动,集体观念淡薄

很多学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太大,觉得体育课堂很枯燥无味,很难激发自己对体育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如何激发自己对体育的兴趣与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往往会安于现状,不乐于体育运动,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也是有这些原因。现在很多学生大都是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的,没有吃过苦头,整天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身体素质较差,在体育训练中不能够坚持。

二、加强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由上述对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发现对中职体育进行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所

以,下面将对如何进行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以便中职学校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增强集体观念意识。

1.加强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学校重视

中职学校现在也加大招生力度,学校的规模不断加大,但是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还是很落后,很老化,急需要新的体育教育硬件设施。政府应该把高等学校和中职学校同等看待,加大对中职学校的投资力度,扩大学校的体育场地面积,建设供学生运动的篮球场、足球场等,使体育运动硬件设施变得多样,增强学生运动的欲望。顺应新的教育制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

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2.提高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要壮大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就必须提高中职教师的专业综合素质,那么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是其中必须做的工作。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水平,把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与其他学科同等看待,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转变教学方式,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体育教师要带领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体育教师要做好体育课堂的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体育课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注重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例如,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竞赛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兴趣,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促使他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例如,排球的比赛,学生可以自愿报名,教师根据报名的人数分为两组,剩下的学生则是拉拉队,各自选择加油的队伍,教师则担当计分的工作,整场比赛为三局两胜,在比赛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意识。

3.学生自身激发对体育的兴趣,提高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以上是对中职学校以及体育教师如何进行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谈的,以下从中职学校的学生如何激发自己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加强体育运动谈。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突出让学生感悟生活,使学生提高对体育运动的觉悟,了解到加强自身的体育素质是顺应当前日益竞争的社会的要求。中职学校的学生与高等学校的学生没有区别,都是将来建设社会的重要主力,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心理素质的锻炼,增强集体观念意识,注意集体的团结。

加强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一直是当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师不断探讨的话题,同时加强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中职学校、体育教师以及学生三方面都应该为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做出努力,带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意识。教师转变体育教学方式,寻求教学方式的新突破,积极开展体育工作,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激发体育锻炼的兴趣,顺应21世纪全能人才的要求,体育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适应科学时代需求的能力素质以及综合素质。从中职学校特点探究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更加明晰地对加强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提出针对性的

意见。

综上所述,本文对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加强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希望对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磊.中职学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2]黄东生.当前中职学校体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5).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篇11

1.全体盟员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央发【20__】5号文件),通过学习,广大盟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派参政议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派参政议政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发广大盟员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进一步增强了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决心。

2.组织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民盟黄山市委、中共××区委有关重要会议精神。学习《中央盟讯》、《安徽民盟》、《黄山盟讯》时事政治等,以达到交流信息,交换思想,探讨问题,把议政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目的。

3.支部主委还参加了中共黄山市委组织部、统战部举办的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班;程晓姗同志参加了市委党校“青干班”的学习,通过学习,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新时期党的统战知识和政策,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4.支部本着“坚持标准,注重质量”和“人才兴盟”的原则,把组织发展工作与加强盟的建设以及参政议政的需要结合起来,严格按照发展程序,充分听取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和群众的意见,吸纳了一名政治素质好、作风正派、学有专长、富有生气的中青年同志入盟。另外,我们还不断强化盟组织的政党意识,通过学习盟章、盟史,加强对已人盟同志的组织纪律教育让他们通过学习,了解民盟的光荣历史,增强了作为参政党成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5.支部现有退休盟员7名,因此,关心老盟员的生活,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除了与老盟员保持经常性的通讯联系外,还抽空走访交流,同时,对年老体衰或生病住院的盟员及时看望,让盟员们感受到民盟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老盟员尽管已经退休,他们有的年老体弱,有的家务缠身,有的居住在外地,但他们的都心系支部,关心支部的发展,热心参加盟组织的各项活动,还有的同志退而未休,仍在发挥着余热,这真是我们支部的宝贵财富,我们年青的同志要向他们学习,要保持并发扬这种好的传统。

二.围绕中心参政议政

盟支部把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作为参政党的首要工作来抓,努力为××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配合“两会”,发好言、提好案。政协会议上的大会发言和提案,是民盟组织参政议政最直接、也最能发挥组织群体作用的渠道和形式。在区“两会”上,盟支部切实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积极反映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组织部分盟员深入调查研究,走访有关部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提交了《关于强化学校心理教辅机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建议重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派工作的建议》等三个党派提案。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担任省、市、区政协委员和和人大代表的盟员也积极撰写提案或议案,据统计一年来共提出各级个人提案或议案11件。

2.围绕中心,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是参政党的重要职能,也是提高民盟组织活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方式。在形势不断发展、时代不断前进的背景下,盟支部自觉增强在新形势下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围绕中共××区委、区政府工作重心,充分发挥民盟的人才优势,积极参与××区的三个文明建设实践,勇于并且善于提出意见和建议.支部负责同志先后参加了中共××区委和统战部召开的“保先”教育座谈会,并就如何开展好这次教育活动提出了建议;本年度共有3名盟员被聘为××区4个单位各类监督员、吴兆松同志还被安徽省政府聘为政府机关政风监测员。

3.拓宽 知情渠道,激发广大盟员参政议政热情。在区交通局的支持下,组织盟员参观了我区的公路建设,广大盟员同志在知情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参政议政的热情。

三.立足本职服务社会

1.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积极为××区发展建功立业是全体盟员不懈努力的方向。在岗盟员都是肩负着单位建设、××区发展的重任。一年来,这些同志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所在单位及上级的充分肯定,例如刘薇同志和汪泽民同志在防控“禽流感”时期,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此外刘薇同志还荣获“安徽省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先进公民”称号。汪晓东同志励精图治,在他的领导下皖机公司产销形势很好,上交财政收入264万元,为××区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吴兆松同志获教师基本功比赛部级一等奖。仰胜利同志撰写的多篇教学论文在部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方向前同志撰写的论文《让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英语教学中闪烁》获省级论文评比二等奖。王建国同志身体不好,但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担任两个重点班的数学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好评。程晓姗同志因工作业绩突出,已被组织部门提升职务。

2.我支部的同志一直心系山区贫困生的学习,大家连续捐款,资助呈坎镇灵山小学2名女童,今年,汪晓东捐款2800元,资助了18名家庭困难的中小学生。

3.有一个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班子和活动积极的盟员作后盾;有正常的、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对内才能增强支部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吸引力;对外才能展示、提升党派的形象,我们坚持既走出去、又迎进来,先后组织一中的盟员到湖南长沙、韶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全体盟员到黟县考察学习;还接待了民盟上海南汇区委员会的同志们,并与他们进行了盟务工作的交流。

以上是支部在20__年度所做的一些工作,对照形势发展的要求,对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对照盟员的期望,对照上级盟组织的要求,还有不少差本文来源:文秘站距。我们要在20__年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学习,扎实工作,积极进取,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促进××区三个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此,对明年的工作,支部将作如下打算。

20__年的工作思路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和通过的《建议》,是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描绘的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作为派,我们要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把党的指导思想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努力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再做新贡献!还要继续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和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5号文件的细则》着力提高盟员的自身素质,使民盟支部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先进政党组织。

2.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在努力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建设好参政议政的骨干队伍。同时及时收集、反映广大盟员的真知灼见、肺腑之言,多方调研,广泛听取盟员意见,积极撰写政协提案,为即将召开的区“两会”作好准备。支部专门研究了今年区”两会”党派发言的选题,在大家认为,发言材料要做到”定位要准、见识要高、可行性要强,又要有民盟特点“,所以最后确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

3.加强组织建设

加强组织建设,是民盟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履行参政党职能,完成多党合作历史重任的重要基础。今后将进一步坚持“在工作中发展”和“发展为了工作”的原则,本着“坚持标准,注重质量”和“人才兴盟”的原则,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组织发展工作,从各行业中选择优秀人士吸收到盟内来,以进一步提高盟组织的整体素质。年内至少考察一名有入盟要求的同志。

本届支部今年任期将满,我们要以中发(20__)5号文件为指导,在民盟黄山市委和中共××区委的领导下和中共××区委统战部的指导下,提高认识,作好思想、人才、组织上的准备,精心组织、规范程序,高质量地完成换届任务。

4.继续做好常规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

(1)召开“迎新”座谈会,欢迎新入盟的同志。

(2)继续开展送春联活动,向社会各界人士祝贺新春佳节.

(3)组织好一次全体盟员参与的外出考察活动以丰富组织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篇12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我国各层次、各阶段教育的一项长期的工作内容,人文素质教育则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为了有针对性地有效开展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切实提高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笔者以所在的体育类高职院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试图提出有针对性的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二)调查对象

2013级在校生,包括了体育专业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学生。这一对象已经完成了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学习。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人文素质”的整体印象。第二,对学院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态度、收获、满意度、建议等。第三,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认同度、建议等。第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等。

三、调查的结果

1.调查结果的基本情况。本次问卷调查一共发放381份,回收381份,其中有效试卷356份,有效率93.4%。调查对象包括了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从整个调查数据来看,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于每道题的选择比例没有明显的区别,例如,对于“人文素质的了解”一题,分四个选项:A非常了解 B较多了解 C不多,有点了解 D一点都不了解 分开来看,两类学生都是选C的最多,其次是B,再次是D,最后是A。在整套问卷中,两类学生的答题结果都类似这种情况。调查的初衷是想将两者区分来分析研究,实际来看并没有其必要性。因此,在后面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将两类对象的数据综合一起。

2.调查结果。①对“人文素质”的了解。该道题旨在掌握学生对“人文素质”的了解程度。63.48%的学生选择了C,即“不多,有点了解”,而仅有5.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②对学院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态度、收获、满意度、建议等。这一方面共设计了9道题,包括大学一年级开设的10门“职业素养与能力”课程(即公共基础必修课)的学习反馈、公共选修课的反馈、对课程的建议。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学习公共基础必修课的调查情况如表1。

公共选修课主要是拓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一个组成部分。被调查的一年级学生已经选读了一个学期的公共选修课。他们对公共选修课的学习情况如表2。

学生希望通过学习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能够培养的主要的人文素质能力,居第一位的是人际交往、沟通能力(60.66%),居第二位的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9.29%),居第三位的是创新能力(55.71%)。另外,有75.47%的学生建议在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③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认同度、建议,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平台和途径。调查的结果反映了学生所处学院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他们素质能力培养的影响。

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等。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思想的瑰宝,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继承并发扬其中的精华。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曲折发展、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历经曲折。目前,从中国的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传统文化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认同。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的一个分支,高职生的态度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四、调查结果分析和思考

体育类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情况如何?综合以上表1、2、3、4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整体来说,对于“人文素质”,体育类高职院校学生对其了解程度非常有限,63.48%的学生选择了“不多,有点了解”。什么是人文素质?其实就是人的智商和情商的综合体现,而其中情商的表现要更多。“情”,关乎于“人”,向内包括了个人自身的各种特点、行为方式,向外包括了对他人、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态度、观点、行动等。笔者在教学中问及学生知不知道“人文素质”,很多学生听说过“人文素质”一说或一词,但是它到底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它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的学生还是似懂非懂、模棱两可。其实,大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是素质的体现,但是他们并不能从理性上认识到它的存在和观察到它的具体表现,也可以说对其是一种笼统、模糊的认识。

第二,人文素质教育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和途径来实现。课程教育是关键之一。在高职院校体现或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一般是公共基础课,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体育高职院校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体系的构建趋于稳定。但是,从调查来看,学生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很满意”仅占10%多点,“一般”占了44.71%。以笔者所在学校而言,截至目前对公共基础必修课的改革主要是课程内容的整合,淡化学科化教学体系,融合职业素养与能力的培养。这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下一步该如何深化、细化?“职业”素养与能力是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我们的高职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前者,这无疑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在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方面,只有39.68%的学生认为自己所选的课程“比较有用”,这种有用度还是不高的。在现实中,据笔者的观察,公选课的教学、管理等方面都要比必修课松散、随意,稳定性不强,所以,对公选课的设置、管理还是需要花点时间和加大力度的。

第三,实现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和途径之二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从校园软硬环境、价值观的引导、榜样式人物的力量、校园活动的参与锻炼等方面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言行。调查主要涉及到了校园的软环境、价值观、校园活动。从数据看到,学生对校园活动的参与度、认同度都不是很理想,经常参与校园活动的学生只有14.02%,有39.82%的学生认为社团多,但是活动太少,有35.95%的学生认为活动不能很好地体现大学生的文化追求,而只有9.54%的学生认为校园活动形式创新多样,能体现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校园的价值观往往体现在校训方面,有着形而上的特点。虽然被调查的学生有47.37%认为学校的校训有激励作用,但是这个数据仍让我们感觉到校训对学生产生的力量还是非常有限的。校风学风是学校的软环境。56.9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校风学风对自己有负面影响,这是一个非常难堪的数据,基本上可以评价为校风学风不好。那么,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生希望通过一些什么平台来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我们设计了竞争平台、学生社团、角楼平台、社会平台、宣传展示平台等5类,有66.61%的学生喜欢学生社团平台,有35.63%的学生喜欢宣传展示平台,其他三类都有60%左右的学生喜欢。可见,利用好、建设好这几类平台还是很有必要的,也会产生很好的影响。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篇13

近20年我国青少年学生部分体能素质指标持续下降,从生理机能看学生的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等指标均大幅度下降,造成这一后果的症结就在于学生缺乏运动[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利军认为:“导致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与学校体育的相对滞后有关”[2]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体质关系到国家未来和民族的兴衰,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应从战略发展的角度认识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试图为促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体质尽一份绵薄之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黑龙江科技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八所高校为研究对象,每所学校随机抽取男女大学生各125名,共计2000人对黑龙江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对8所高校的体育工作负责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了解有关体育课程设置的相关信息。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参考国内外有关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教学改革、课外体育活动研究等方面的文献。1.2.2比较法对比黑龙江省八所高校的体育课课程设置情况、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分析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因素。

1.2.3问卷调查法在黑龙江省八所高校随机抽取2000名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

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000名,女生1000名,本项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978分,其中有效问卷1806份(男生930名,女生876名),问卷设计后请专家判断问卷的有效度检验。为了确切了解问卷测验的信度,对部分调查对象采用重测法检验问卷的信度,信度系数r=0.91,p<0.05符合规范要求。

1.2.4实证研究法收集各高校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并对黑龙江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相关情况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

1.2.5数理统计法数据用SPSS13.0在WINDOWS XP上进行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课程内容调查及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分析

2.1.1体育理论课现状调查及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通过表1可知黑龙江省高校体育理论课没有统一的标准,其中有87.5%的学校开设了体育锻炼和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这说明各高校对提高学生体质的迫切需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有62.5%的高校开设了卫生保健知识、专项理论、冬季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另有50%的高校开设了体育的目的与功能、冬季体育锻炼及高校体育,还有3所学校开设了目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休闲体育,因此黑龙江省高校的教学内容设置丰富,但开设对于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大有帮助的人体科学、《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的学校却很少只有2所学校,这说明各高校对体质健康教育的重视还不够,对《大纲》要求贯彻《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未落到实处。

2.1.2体育项目的开设调查及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通过走访调查可知8所高校共开设了39个项目,其中不乏许多竞技类项目,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球类、健美、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轮滑、形体、速度滑冰等项目。而田径项目却只有2个学校开设,这说明从小学、初高中一直重复的田径课较为枯燥,已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取而代之的是各高校选项课中开设的身体素质练习。通过分析可知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围绕技能教学而构建,体育实践教学过于强调技能,冲淡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致使大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不利于高校体质健康目标的实现和完成。

2.2考核评价标准调查及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分析

考核是课程建设的导向,考试的形式、方法及内容对教学过程起着导向作用。通过表2可知,目前我省各高校基本采用综合评定的形式,大部分由理论、技术达标与技评、身体素质和学习态度四方面组成,考试均采用统一命题,统一标准进行。在考核内容中技术达标与技评占到50%~70%比重是最高的,这说明黑龙江省各高校普遍都非常注重技术教学,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考核的形势过于统一,缺乏灵活性,过分强调技术考核,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挫伤学习主动性,并且大多数高校并为将体育课成绩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彼此之间缺乏足够的制约和促进,因此现有的课程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质缺乏足够的激励作用。

2.3师资培养状况调查及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高校体育教师通过外出进修是提高专项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表3反映出尽管被调查的八所高校都会派教师外出进修,但只有2所高校会经常派老师外出进修。另有6所高校会偶尔派老师进修,实际中只有部分少量的老师有机会可以进修学习,因此并不能保证所有老师都有机会通过进修得到提高,但却没有一所大学派老师外出进修体质相关内容的研究,因此目前各高校老师在体质科研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而多集中以专项技术技能研究为主,缺乏用体质研究理论来指导实践的依据,对于通过培养教师进修来提高大学生体质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学校主管部门应加大教师在体质研究方面的培训,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的指导学生,提高大学生体

根据2006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告显示,影响我国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严重的运动不足,而足够的场地设施是确保学生自觉进行体育运动的客观条件。根据表4可知各高校由于受资金和土地限制等问题,仅有3所高校体育设施条件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有4所高校基本满足教学,另有1所高校不能够满足教学。尽管被调查的这八所高校有两所大学已经通过了全国评估检查并获得优秀,其场地设施也堪称楷模,但大多数学校的场地设施还很紧张只能基本满足教学或不能够满足教学。健身是一种习惯,由于学校自身的特点,会使大批学生在一特定时间集中出现,由于场地设施紧张而致使大学生运动不足,由此而产生的身体素质下降也就不难理解了。

2.5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调查及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分析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4]。体育动机是推动体育行为主体的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并维持这些活动的主观原因和心理状态,它是人们对客观体育需要的主观反映[5]。根据表5可知黑龙江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这对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学生能够在缺乏考核监控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将增强体质作为主要动机,这说明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同时也说明了体育课的教学取得积极成效。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同学在动机选择上是为了应付考试,这虽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但它客观的促动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在锻炼身体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对提高学生体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6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调查及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分析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能够评价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量,是反映学生能否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达到健身目的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学生体质的一个重要因素[5]。通过表6可知黑龙江省男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要好于女大学生,有78.7%的男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一周可达2次以上,其中2~3次的人数最多,另有38%的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达到4次以上,也有21.3%的男生每周仅参加一次课外体育活动。而女大学生的课外活动频率多集中在每周一次,众所周知,短期而非持续性的锻炼不能够很好的激发人体机能,达到锻炼身体,提高体质的目的,因此每周只参加一次课外体育活动锻炼,显然不利于提高大学生体质,应加大对这部分同学的宣传和督促。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体育课的内容丰富,但过于强调技能教学,不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在教学过程和教学进度中均未能体现体质健康目标。

(2)课程评价过于偏重技术考核,对学习过程没有监控,考核的形式缺乏灵活性,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目前的考核评价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高校体育教师缺乏进修培训和必要的体质相关研究及培养,在体育教学中用体质理论指导实践的观念不够深入和具体。

(4)黑龙江省大部分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紧张,导致大学生运动不足,身体素质下降。

(5)黑龙江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积极明确,但课外体育运动时间不足、体育活动频率缺乏持续性,已成为制约大学生体质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3.2建议

(1)建议合理设计课堂内容,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淡化专项技能教学,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充分实现体质健康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2)建议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体现激励作用,将体育课考核成绩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综合测评。教师在进行体育课考核时应灵活的运用考核评价标准,照顾到个体差异,并且成绩评价需要考核学习过程。

(3)建议为高校体育教师创造更多的进修和交流的机会,培养教师的体质科研能力,使教师能够科学的指导学生健身强体。

(4)建议各高校明确校长为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加大监管力度,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的重要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同时加大对体育教学管理的资金投入,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形成制度定期整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

(5)建议在高校中营造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如建立健身俱乐部,开展健身比赛,设立健身知识专栏等,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参考文献:

[1]郝小刚,高雪梅.“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的“冲突与共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5):434-436.

[2]朱玉芳.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J].体育学刊,2006,13(5):141-144.

[3]姜维强.对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2): 46-48.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