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实用13篇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篇1

从精神层面看,一般认为:科学精神强调实证性、功利性等,追求的是“真”;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即人的“终极关怀”“精神追求”等,偏重的是“善”“美”。实际上科学教育包括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追求有一定的联系,包含了相互渗透的理想,有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例如,科学的理论形式就体现了对称美和简洁美,科学的目的之一是提高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这是善的体现;尽管自然科学面对自然,不直接考虑人生问题,但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在20世纪30年代丁文江就已经论述过:“科学的目的是摒除个人主观的成见――人生观最大的障碍――求人人所能公认的真理。科学是教育、修养最好的工具。因为天天求真理,时时想破除成见,不但使学科学的人有求真理的能力,而且有爱真理的诚心。无论遇见什么事情,都能平心静气地去分析研究,从复杂中求简单,从紊乱中求秩序,拿论理来训练他的意想,而意想力愈增;用经验来指示他的直觉,而直觉力愈活。了然于宇宙生物心里种种的关系,才能够真正知道生活的乐趣,这种活泼的心境,只有拿望远镜仰望过天空的虚无,用显微镜俯视过生物的幽微的人,才能参领得透彻,又岂止是苦坐谈禅,妄想玄理的人所能梦见。”同样,人文教育追求的善和美应以真为基础,只有真,才能善和美。尽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相互渗透的内容,但不能相互取代,都有存在的必要性。

因此,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是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具有合理的内容和现实价值。科学教育注重教育的直接社会功能,开拓人的智慧与知识,拓展人们的认识领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在开发自然过程中获得巨大的物质财富,对人的精神态度也有一定影响;人文教育重视人性的完善,提升人的道德精神,对促进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不同时期的地位

在古代,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科学知识也不够系统,学校教育以人文教育为主。到19世纪前半叶,科学与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但学校中的科学教育却严重滞后,古典教育思想居主导地位,经过斯宾塞和赫胥黎等人的努力,特别是斯宾塞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念后,科学教育才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位置。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人类创造的知识激增,已不可能对所有大学生进行普遍的科学和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应运而生,从而也产生了文理的分化。到20世纪,由于一些学校的专业教育过分强调本专业的知识,排斥了人文教育,也忽略了其他知识的学习,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因此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呼声很高。

在中国,系统的科学教育只有很短的历史,比西方更晚。科学教育先在教会开始,然后由洋务派为挽救危机、寻求自强而推广的。科学教育曾一度遭到人文教育的排斥,为调和中西文化上的矛盾冲突,同时又顾虑到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现实,洋务派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这时的科学教育主要是技术教育,追求的是“用”,并不真正探求“真”。尽管这样,科学技术仍被认为是“奇技淫巧”,遭到了顽固派的攻击。有人认为科学教育会冲击儒家的人文礼教:“功利倡而廉耻丧,科学尊而礼仪亡。”可见,科学教育从进入中国就受到顽固势力的歧视,传统人文教育仍占中心地位,科学教育处于边缘地位。

“五四”前后,陈独秀、、胡适等人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向封建礼教发起攻击,科学的价值引起人们的重视,蔡元培就认为:科学教育是养成共和国之人格所必需,自然科学不仅能消除无知的土壤,冲破迷信的禁锢,而且能对“吃人”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此后,科学教育才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但反科学的意识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一直没有消除,只不过变换了方式,夸大科学的负面作用,如有人总结说:“西人以数百年科学之心力,仅酿成此次之大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科学云乎哉,多见其为贱贼人道。”

三、正确认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认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这里主要讨论两点,一是正确认识科学的价值,二是合理安排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的课时比例。尽管现在科学教育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在讨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时,对科学的价值仍存在争论,也不乏一些偏见,有人将科学与科学主义混谈,有人将伪科学造成的危害归罪于科学,也有人片面看待科学的作用,或以科学的不完善为由否定科学的真理性,将社会道德问题归罪于科学。如在论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时,下列观点几乎成了定式:与物质文明日益普及、提高相伴随的还有人们的贪欲无限膨胀,致使有些人迷失了心性,遗忘了自我,造成人性的堕落和道德的沦丧,使人类深陷于万般焦虑和难以自拔的困境之中,似乎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的精神沦丧。仔细分析,上述观点的偏狭之初是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立起来,认为物质文明导致了人的精神失落,实际上,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古代就有仓廪实而知礼节的观念,阿西莫夫也指出:“世界面临的每一种危险都能追究到科学,拯救世界的每一种手段都将来自科学。”

针对专业教育知识面太窄,理科学生缺少人文素养,文科学生缺少科学素养的状况,很多学校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方案,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各学校方案不同,文科和理科的课时比例也不同,不过常见的抱怨是学校的课程安排“重理轻文”,这种抱怨是没有依据的,以武汉大学的共同修习课程为例:2002年公布的《武汉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中,一个四年制的大学本科学生,平均修习学分总数为155学分,其中通识课程平均约为56学分,占总学分的36%。上面的培养方案中必修的四类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全国各校应没什么差别,可能不同的是选修课部分,从这个方案中可统计出,共有10门人文课程,3门科学课程,人文课程的门数明显多于科学课程,因此不存在“重理轻文”的问题。至于理科专业以科学教育为重点,文科专业以人文教育为重点,这是理所当然的。有人总喜欢将现代教育与国外的古典教育或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相比较,认为那时的人文教育搞得好,应该仿效,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的知识量远大于那时的知识量,理科学生不可能再有那么多时间去学那么多的人文课程。针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朱小蔓就认为:“中国教育所面临的切身问题,主要不是隔靴搔痒地反思工业化以来的唯智主义教育,因为事实上我们还没有真正地实现工业化,还没有走到唯科学主义的那一步,技术主义教育的内在矛盾还没有完全展开,它所呈现的问题更多地还是缘于落后的封建文化和农业文明。”

从教育传统看,西方重科学,旨在发展社会经济,富国强民;中国重人文,以求国民安贫乐道,祥和共处。中国人文教育历史悠久,重文轻理的历史远远长于“重理轻文”的历史,况且,所谓的重理也只是在理科专业存在,文科专业开设自然科学课程很少,根本谈不上重理。和西方相比,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起步很晚,中国科学技术长期落后于西方,到现在仍处于落后状态。大家共知中国是文盲众多的国家,文盲有1.5亿,还应知道科盲人数是文盲人数的3至4倍,很多人还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纵观我国社会政治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除与体制有关外,还有部分原因是缺乏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像盲目决策,数字造假,刘德华在《点击学校课程》一书中曾论述说:“在一个具有浓厚科学精神的民族之中,绝不可能形成说假话、空话、大话的国民性。同样,在一个不重视科学教育,不强调科学文化,不提倡科学精神,伪科学和反科学都十分盛行的社会环境里,就容易出现官出数据,数字出官的怪现象。”可见,科学教育任重道远。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篇2

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将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当知识能够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小学生的眼前时,大家的积极性也会被带动起来。多媒体技术是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能够将死板的书本知识用图文声像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让小学生有更好的视觉体验与感官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喜爱,也有助于改善课堂环境。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课堂活动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例如小品、短剧、演讲、配乐朗诵等,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使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泼,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徜徉在语文知识的海洋里。

二、提高教学质量,激活学生兴趣

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将课本内容深度发掘,要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自身联系起来,将学生融入其中。同时,老师在准备课件的过程中,应对文章的词句以及深度含义仔细琢磨反复研究,不仅要将学生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做好标记,同样也需要深刻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将作者的情感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三、提高自身素质,用语言传达情感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掌握学生特点的同时,更要用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成长。而语言是开展教育的载体,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中所承载的情感。教师可以在课下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最近的心理动态,听听学生身边的小故事,这会让学生感觉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是自己的长辈,这会让很多在课上不愿意发言的学生打开“话匣子”,愿意和教师分享自己的心情。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

当今,素质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将更新、更科学的教育方法融入语文教学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情感教育的开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实现教学目标。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篇3

一、文化的定义以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的关系

文化可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这里就有着交际方面的跨文化问题。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应该齐头并进,相互促进。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的框架内进行,保证语言教学完成的同时能够让文化因素渗透到学生的语言能力中去。语言和文化联系密切,语言是载体,文化是内涵。外语教学不能单纯只是外语知识的传授,而是要与文化知识、社会背景等知识的讲解紧密结合。例如,英语中有这样一个句子:"Iseemenastrees,walking."如果仅仅从字面上来看很难理解它的真实意义,这实际上是《新约-马可福音》中的一句话,意思是"我看见人了。他们好像树木,并且行走"。用来比喻重见光明。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教育。

二、文化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文化教育有助于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现代化的进程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却成了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如,在中国,“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备感自豪,而在西方人的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情感,甚至将它视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如果我们对此不了解,和西方人大谈特谈,就很难激发西方人的交流热情,甚至还有可能导致误解。

2、文化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只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而忽略了文化教育。如有些在中国人之间听起来很自然的话语,在英美人听起来就觉得奇怪,如当别人向你表达感谢时,我们会客气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直译成英语就是"Itismyduty.Ioughttodothat.",英美人听后的感觉就是你的帮助不是出于本意,只是你的职责所在或不得已而为之。应该说"Youarewelcome.Itismypleasure.Notatall.",这样就表达了你是乐意帮助他。

3、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正如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倡的"快乐学习"那样,教育要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所学的东西有了兴趣,就能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而快乐地学习就能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适时适量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教育,是给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一个新的知识世界的门,这种求知的欲望会大大地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加强高中英语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改革和更新教材。

在制定外语教学大纲时,除要考虑语言的结构、意义、功能等的因素外,还应把目的语有关的文化因素综合进去,并要尽可能地确定外语教学的每一个阶段中目的语文化导入的侧重点,使文化教学成为外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内容要尽量反映其民族文化特点。

2、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充当文化使者。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篇4

二、优化课堂结构,变老师提问为学生提问

优化课堂结构,首先要优化课堂的教学目标。重灵活处理教材,淡化机械照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习动机,创设学习情境,强化学法指导,淡化直接传授。

优化课堂结构,关键在于优化教学方法。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采用启发式教学、主体教学、创新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他们所提问题的差异性暴露其不同层次。教师可根据他们的差异性及不同的层次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问题,以求得教师的解答,弄懂自己不懂得东西。我们语文老师要坚持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以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三、提高教师素质,变“学会”为“会学”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根本在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篇5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篇6

从理论上讲,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最近几年一直都在倡导的素质教育,有了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在实践中会运用得更好。过去的教育理念是以老师为主体,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而现代教育理念则注重互动性,老师只是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学起来也很主动。

过去有很多老师只是将现代教学设备作为一种纯工具使用,单将黑板上的内容搬到屏幕上或幻灯片上,这样的做法相当于换汤不换药,浪费资源。我们所知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将教学设备充分合理的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滥用。当然,要把握好这个尺度也是不容易的,需要经验的积累,并且需要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了解学生的需求,突出教学重点投其所好,更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评价教学的好坏不是单方面的,并不是只要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就是优秀的。我们一定要注重教学的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使用性。

所谓教育性,是要学生明白一些道理,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科学性,就是教学要合理,利于学生接受信息,更好地学习。技术性,是指现代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不能只采用传统的单线条型教学方式。艺术性,是指课件的制作要适合课堂教学,该用文字的地方不能用其它的,而图片和动画的制作则需要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教学的好坏,更在于使用性,不能让学生学习了一点用处也没有,就像看一段无聊的广告,要为学生今后学习中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语文教学

首先,它可以从视觉、听觉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去的语文教学,老师将课文分析了再分析,学生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到底好在哪儿,特别是时代比较久远的课文,学生更不容易理解了。但是,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雷雨》一课的教学,从课文本身来看,因为是节选,所以要让学生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将《雷雨》这部话剧先播放给学生看,然后再利用课堂教学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去发现剧中的矛盾冲突,最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过去,我们只能在课堂上或课间与学生交流,而现在学生经常在QQ群里面讨论问题、与老师沟通交流。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许多腼腆的学生也能够进行沟通交流。这样,可以促进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

语文教学所需要的信息量是相当大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传达给学生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利用网络查阅资料,老师再将资料进行整合、评价,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将更加容易记住以前不容易记住的内容,比如作者生平介绍、文章的背景可以是影像资料,这样就更直观、更形象、更容易记住。

当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也有弊,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科学运用。虽然运用多媒体可以增强感官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多维化,信息量大,表现力强,但是很难把握好一个度。比如,在《致橡树》一课的教学中,一位语文老师在课件中融入了音乐、图片、诗朗诵、作者介绍的影片资料以及社会各界对这首诗的评价等等,而学生在课堂上完全充当了观众的角色。这样使得学生在“读”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也违背了诗歌教学以“读”为重的原则。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并不是越复杂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篇7

我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是一种现实、可操作而有实效的途径。这种运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审视文本的“法眼”解读,以及运用艺术眼光对法律文本、法律事件的“文学”欣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必将使得法制的神圣光芒照进语文课堂,照进学生的心灵。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5课《山雀》时,我用心地范读着课文,当大家听到课文中的小山雀正在专心地凿木头找虫子吃,而课文中的“我”却悄悄地走过去用手捂住了洞口,是不是要捉那只小山雀,大家的心都提了起来。当读到最后原来是虚惊一场,是作者给小山雀开了一个玩笑。课文写到那两只小山雀美丽的外表,以及生动有趣的对话,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大家感受到小山雀的有趣、可爱、美丽、富有灵性。有的同学就问: “小山雀真的会说话吗?课文中的我真的听懂小山雀的对话了吗?”当知道原来是作者在对小山雀进行观察时,是从小山雀的动作以及它的叫声中猜测出来的。大家更觉得小山雀的可爱来。当学生在受到美的感情激发和熏陶后,适时把语文教学中的景象与现实中不爱护动物的丑恶现象进行对比,让同学们想一想过去在电视里也曾经看过这样的记录片,说的是有的地方的人凭借卖我们国家的珍稀宝贵动物――熊猫皮,来发家致富。还有靠捕杀其他野生动物来谋求暴利――这些都严重的违反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最后都被绳之以法的事。通过这样的学习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对动物的保护。懂得了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动物与我们人类的和谐相处,大自然才会变得如此美丽,从而激发学生自觉保护动植物,让我们生活的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篇8

素质教育关系到我国青年的今后发展,更是一个国际发展的基础,从有关中央领导在某高校的讲话中能够发现,高等教育承担着优秀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载体作用,同时其又是对思想文化进行创新的发源地。因此要用高等教育不断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同时要帮助实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因此,大学文化肩负的责任不可小视。

一、素质教育的具体现状

现阶段,针对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以及社会事业共同追求的方向。所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保证协调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此看来,进行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大学素质教育的发展时间来开看大概有20年,为了便于对其进行分解现将这一时期分成前10年和后10年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即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叶开始,在这一段时间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是各高校争论的焦点。在后一阶段相关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同时在进行区别文化素质教育和普通教育方面以及两者的联系方面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建设来看,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课堂的具体建设;其二,在课外开展的文化实践活动,在大学素质教育中这两方面都是较为重要的主要的教育阵地。从当前大学的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来看基本分为:人文、社会、自然以及文化等几个大类组成。众所周知,在大学的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有关的统计数据发现,当前的素质文化教育基地已经出现较大的增长态势,由此也说明了其正处在发展阶段。

二、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与高校文化的关系

只有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才能算的上真正的思维能力。而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进行结合的思维,通常称之为哲理思维。由于哲学反应的是事物客观存在的规律性的一门学科,因此其在大学的课程中属于较为重要的课程。通常将学习哲学以及运用哲学列入大学文化的推广范畴,而且需要培养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哲理性思维,从而为发展创新型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将思想文化素质的学习放在第一位,而之后才是学问方面的学习。总之,在提高素质的同时做好学问。从而使高校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优质人才。

三、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和大学文化的具体关系

大学文化是建立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的。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正常人才培养受阻的情况下提出的,实际属于现代高校教育的实际需要。其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对全体学生在基本素质方面进行全面的提高,同时在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开发,从而是学生形成具有较强个性的特征。该种教育不但能够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提高的作用,而且对教师的文化素养、学校的文化品位以及格调均有提高的作用。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领路人,因此应当重视高等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对于提升社会综合素质有着较大帮助,所以,各大高校应当提高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全面革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课堂体系,创新教育方法等,充分的拓宽大学生学习渠道,创新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大学生成为社会需要专业型与素质型相结合的人才,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高校应不断完善教育资源与创新教学方法,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总体素质,为国家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还应当提升高校教师的文化水平与素养,做好学生的表率。

四、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就当前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心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在学校学习时他们感到较大的学习压力,对于家境不是特别好的学生来说会承受着经济压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毕业季来临使他们感到就业压力,对于恋爱中的男女来说会经受着情感挫折,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在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基于此,高等院校应当就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开设心理咨询室以及心理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将更好的抒发自身情感,文化育人是大学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高等院校应当加大心理素质教育与宣传,培养大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从而使大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各种艰难险阻。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定期开设心理文化育人演讲,塑造心理素质过硬的大学生队伍,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促进的作用。

五、重视学生身体素质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潜力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个人生活有着极大的关联,同时也与国家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众多国家都在提倡全民\动,旨在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奥林匹克运动也成为了当前体育精神的象征。根据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状况来看,各大高校仍然没有对身体素质教育引起重视,学生发展极其不均衡。当前高校高年级教学已经将体育课从教学课程中移除,且大学生的体育活动也是少之又少,再加上高校极其缺少体育场所以及体育基础设施,对于体育项目与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太少,使得体育教育更加落后,这极大的影响着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本质上是因为各大高等院校忽略学生身体素质教育。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各大体育项目与国外体育项目都有着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国外更加重视身体素质教育,因此从这些体育项目数据可知,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教育重视,对建设体育强国和稳固我国国际地位有着重大意义。

总而言之,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未来发展支柱,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助于提升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因此,各大高校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身体素质以及身体素质,从而为建设体育强国做出巨大贡献。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篇9

在批阅作文时如果发现一些个性的思想问题,或者某些学生的思想问题不适宜在全班交流教育时,这时就应该进行个别交流谈心,引导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积极向上的思想。班上有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反映家庭中父母经常吵架,表达出对父母的不满。我向学生了解情况,告诉他做大人也有做大人的难处,孩子要理解父母。父母吵架,做孩子的要从中调解,做家庭和谐的催化剂,而不应该疏远讨厌父母。同时,我也打电话与其家长联系,告诉他们孩子的心声,劝他们为了孩子,夫妻间彼此忍让一些。这样的情况我遇到好几个,都做了耐心教育,妥善处理。用爱心教育学生,用爱心感动家长,让孩子理解父母,关爱父母,同时得到更多的家庭的温暖。再次批阅这些孩子的作文,多了份理解、宽容,也多了份快乐。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篇10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学教育经历了两次理念上的转变,第一次是模仿苏联模式而强化了专业教学;第二次(也就是现在)将美国模式引入到国内高校,从而更加突出通识教育的内在要求。从通识教育理念的发端来看,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便使得通识教育在西方大学教育中被逐渐实施。然而,时至今日在学界仍然没有对通识教育达成共识的概念界定,因此本文暂且把通识教育理解为:通才教育。

那么又如何来理解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呢?之所以提出这一命题可归因于:(1)当前各所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加突出职业能力,而这将可能弱化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2)若是弱化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则可能导致他们在职场生涯中存在着思维上的缺陷和人际关系处理上的困惑。可见,厘清二者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 对大学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

本文分别就大学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展开认识,其目的在于解构出两者之间相关联的内在机制。

1.对大学通识教育的认识

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大学通识教育可以理解为“一般教育”和“通才教育”。结合笔者的教育体会,更加倾向于“通才教育”这一概念转换。从目前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知晓,这些高校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对学生进行通才教育(弱化其专业色彩),然后在大学二年级再根据学生自愿和学校安排逐渐进入到专业教育之中。这种具有“美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在当前仍然处于不断摸索和试错之中,但在低年级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则是值得鼓励的。这里也需要指出,我国国情与美国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国大学本科阶段已承担起了关键的专业教育任务,而这一任务在美国则主要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开始。这就意味着,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应更加突出它的价值取向,以及它在拓展大学生知识结构上第一动力源的地位。

2.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

早在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要实现“三提高”,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结合本文的主题要义,这里则主要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高校的品位要求来认识。

第一,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不难理解,这里的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之间具有显著的区别。文化素养主要突出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元素,通过将这些知识元素植入到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中,最终使他们获得心性修养,并提升他们在言谈举止上的品质。

第二,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大学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其在文化品位和格调的提高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氛围和思想文化。就组织文化对个体的影响力而言,提高了文化品位与格调将有助于形成大学生自觉培养文化素质的意识。

二 认识引导下的现状分析

从以上的认识中似乎得到一种感觉,即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许正是基于上述感觉,导致了诸多高校割裂了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

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未能科学对待国外通识教育的本土化问题

梳理现阶段的相关文献可知,部分研究高等教育的学者存在着价值取向的错位,即高估了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优点,而贬低了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具体走向。之所以存在着价值取向错位,根本还是在于他们未能清晰地读懂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国情是:(1)城镇化建设需要大批的高等应用型的建设者参与其中,从而研究生以下的高等教育必须承担起这一重任;(2)我国家庭供养大学生读书实属不易,父母们想得更多的还是孩子的就业问题。因此,通识教育的本体化问题,实则就是通识教育的形式问题。

2.未能理清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性问题

目前缺少对通识教育的权威定义,也使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有了更多自己的理解。但是在未能理清我国通识教育的内涵性问题前,其在实施通识教育时必然面临着思想误区。从现在部分高校所开展的大一阶段通才教育便可看出,教育者试图通过一年时间来为学生建构起全面的自然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结构,这是不可能的。从通识教育所转换成的通才教育来看,其不仅依赖于教师的教,更多地还需依靠自身自觉、自主的学。

3.未能识别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促进问题

那么如何使大学生能自觉、自主的学呢?当然,激励与自我激励是必需的。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将为学生建构起较为完善的人文、社会、自然学科的知识结构,使得大学生具备了自主获取相关知识的知识储备。而若要实施自觉获取的动力,则依靠高校文化品位和格调的提升。

三 分析基础上的二者关系探讨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大学通识教育为主体

第一,大学通识教育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尽管目前的大学专业教育已经显著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但这种宽而不专的现代高等教育形态并没有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具体而言,上述知识体系的拓宽具有当前专业教育功利性质,即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必然导致了把专业知识的网撒得大一点的倾向。而大学通识教育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则体现了非功利性、知识互补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也就实现了大学生在思维上的优化。

第二,大学通识教育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如果将专业知识看作“点”,那么通识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便是使学生能在现有“点”的基础上看到“面”。从而,在整体视域下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诸多案例中可以知晓,企业技术人员缺乏经济学、管理学常识,从而一味地追求质量而忽视了成本的控制;市场营销人员只知道一味地开展人际关系管理,而并不了解产品质量的提升才是根本。所有这些都表明,大学通识教育拓展学生专业视野的重要性。

2.文化素质教育为支撑

第一,文化素质教育改善学生心性。在当前每年大学生就业难度指数屡创新高的背景下,似乎对一位工科学生讲专业以外的知识成为不可接受的事情。之所以不可接受,实则还在于大学生内在的浮躁心态,而浮躁心态的产生又深受当前浮躁的校园环境的影响。由此,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素质教育改善学生的心性,既使他们的内心获得了暂时的平复,也能为大学通识教育提供难得的机会。目前,诸多高校都开设有国学方面的选修课和研究社,这些古人的人生智慧和哲理将能影响学生对现实的思辨能力。

第二,文化素质教育营造良好氛围。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还含有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格调的要义。从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影响力可知,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起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以及建立起有助于大家参与其中的文化素质提升平台,这些都将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使大学通识教育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实施。

四 将二者融入大学教育体系的合理化路径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将二者融入大学教育体系的合理化路径构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1.完善大一阶段的通识教育模式

在现有教学资源存量下,应完善大一阶段通识教育的模式。就模式的构成来看,需要明确目的、优化手段、完备评价机制。对于目的而言,应客观面对大一阶段进行通才教育可能达成的目标,而不能照搬国外模式。对于手段的优化而言,则可以从课程设置、选修课开设、社团设立等环节下功夫。但最终需要建构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完备评价机制的目的在于,对大一阶段的通识教育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对此,还须由学校的教务处牵头来进行机制设计。

2.形成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自觉

增进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将为通识教育的开展创造条件,但填鸭式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则是不可取的。为此,应重视形成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自觉。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根据“刺激――欲望――行动――结果”的心理学原理,“结果”便可以指代自觉意识。由此,首先应对大学生建立起刺激措施。就现有可供刺激的选择集合来看,使他们明白文化素质的增进将有助于构建职场核心竞争力,便可以有效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最终,逐渐导向行动自觉。

3.培育具有人文积淀的校园文化

没有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大学通识教育也只能更多地停留在课堂之内,而无法渗透到学生的生活点滴之中,因此,需要培育具有人文积淀的校园文化。从培育的途径来看,可以在校园思想文化、校园课堂文化、校园寝室文化等多个方面植入人文元素,从而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文化熏陶。具体的实施手段则包括:开设专题讲座、举办相关的文化活动、进行文化寝室的评比等。对此,应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本文主题的讨论。不难看出,只有恰当地应用好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方能有效实现通识教育的本土化目标。

五 实证讨论

在我国,通识教育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知识广博、德才兼备、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我国众多高校陆续开展了通识教育课程。目前,通识教育的效果如何?2014年6月7日,全国重点大学中文发展论坛第十六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与会专家学者重点讨论了通识教育的现状、不足及对策等问题。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的人才需要在专业知识之外具备必要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但目前的情况似乎并不理想。相关人员在已开展通识教育课程的某理工科高校随机对5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荀子在战国时期是哪国人”这一问题中,有70%的学生选择了齐国、楚国、秦国等错误答案,只有30%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赵国。

对于选修通识教育课的目的,44%的学生表示选修通识教育课是为了修学分,40%的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知识素养, 16%的学生填写了其他目的。

有专家指出:“现在国内通识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是被学分制制约。”并且我国高等教育对学分要求高,学生压力大,不少学生为了修学分而选择通识教育课,这就使通识教育课的效果打了折扣。

问卷调查中,对于“通识教育课对提高知识素养的效果如何”这一问题,32%的学生回答“有效果”,34%的学生认为“不太明显”,24%的学生表示“没有效果”,还有10%的学生说“还没有上通识教育课,说不清楚”。

与会专家分析称,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主要有三方面问题:一是对高校管理者的绩效评价内容较单一,致使多数高校过于关注专业课程设置,却常忽视通识教育;二是大学传统院系设置、课程安排与通识教育存在一定冲突,过多的专业课程占据了学生大部分学分和学习时间,使得通识教育的开展空间被压缩;三是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随意,且师资严重缺乏。

由此,当前还应在师资引进和对现有师资进行人文元素培训上下功夫。并且,对于通识教育的开展还应重视教材体例建设、内容项目设计、评价体制构建等问题。

六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大学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以及对当前教育现状的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定位于:大学通识教育为主体、文化素质教育为支撑。本文认为,可以从完善大一阶段的通识教育模式、形成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自觉、培育具有人文积淀的校园文化三个方面来融入上述二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杨晓河、蒋霞.经典名著阅读与大学通识教育的关系再认识[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

[2]何锡辉、赵修文.试论大学通识教育的凸显及其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篇11

一、根据目标,合理定位,适度拓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应从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三维目标。做为三维目标内容之一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其包括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日常教学中,我们不要把它们作为外在的附加任务,而应该注重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始末。另外语文教学中德育内容广泛,教师要及时适度做好拓展。如适时适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社会公德,行为习惯,文明礼仪,法律意识,心理健康,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等诸方面教育。

二、依据法规,纳入学科,有效落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德育纲要》是指导我们教育教学的法规性文件。在这两部文件之中,都把都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为各科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学会做人的主要教育渠道是我们的各学科日常课堂教学,当然语文学科义不容辞。这和我国传统语文观一脉相承,即在语文教学中体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的原则。这里的“道”,即为德育。因此,德育和语文密不可分,语文学科渗透德育要堂堂有,课课有。

三、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德育重要内容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课标中有这样的论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通过这段论述我们不难看出,许多我们日常习惯认为的德育概念确实应该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既然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就是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四、尊重学科特点:

语文学科有着自己的特点,语文教学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和德育过程中,要尊重其特点,遵循其规律。其特点之一就是丰富的人文内涵,或者说是文化内涵,对学生的精神和思想影响极其深刻和广泛,因此教学中注重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防止单纯的说教。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其二,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还在于它的实践性。将思想教育和语文实践能力培养有机融为一体,为学生多创造思想教育和语言实践的情境。

五、正确处理和把握语文学科德育和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关系

每一课都是三维目标的有效综合,其任务当然也是三维任务的有效完成。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反对课上一切从思想教育出发,而不顾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的做法,同时也反对单纯传授语文知识,轻视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篇12

所谓科学技术,就是“科学”与“技术”。“科学”是一个理解世界系统知识的理论体系。“技术”是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教育对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未来有重要的影响,更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家的素质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现在科学技术已成为许多生产要素的核心因素,科学技术提高了社会生产领域的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它还影响着受过教育的人的内容、方法和数量。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因为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最有效的形式,是我们所知道或听到的大量的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都是在大学里完成的,大学是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也可以说教育培养了大批的科学家和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壮大了科学技术发展人才的队伍,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教育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成果在社会中的吸收和应用,教育的实施培养了人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所以科学技术想要更快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要依靠教育,只有教育不断进步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不断进步发展,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发展。

2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1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大趋势。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是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二者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全面的、整体的、综合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促使着科学技术更快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的调整,改善了生产关系,促使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经济两者互相协调,最终达到一个良性循环。

2.2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在当今社会,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具体的体现就是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小。众所周知,科技进步是形成产业分工的基础,产业结构的每一次重大变化或调整,都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当科技进步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使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就会使整个产业体系发生革命,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急剧的变化。所以说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要素的变革,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但如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进着经济形式发生变化,比如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生物经济、知识经济等等,这些新形式的出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促进着经济的发展。事实上,由于科技进步与经济的增长存在相互作用,科技成果的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与增长,而经济又会反作用影响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这样科学技术的进步便可以在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过程中继续发展。

3小结

在这个阶段,大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简单来说,科学技术就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经济提供的物质作为基础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没有经济的支撑科学技术也是没有办法很好地发展的。所以说,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应该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依赖的,处理两者关系对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

4科技与教育、经济的关系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日益密切,然而无论是医学方面、航空航天方面、还是生物工程等等方面的显著发展,都在显示出人才的重要性。那么人才的培养就要依靠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关键是要依靠科学技术。只有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才能继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然而,经济为教育和科学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教育、科技、经济三大领域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核心和动力,我们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统筹好三者的关系,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鄢晓.新兴教育技术之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张力[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65-70.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篇13

二、创设有利于读书的环境气氛,利用好选自名著的课文

老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一个温馨优雅的美好课堂环境,在安静的环境中带学生入境,沉下心来投入地读,敬重知识,敬重书中的人文内涵。听读入境,朗读入境,表演课本剧入境,分析讨论入境,阶梯性思考题入境,创造浓厚的读书气氛来育趣。如听读配乐朗读《傅雷家书》等讲读课文中涉及名著的课文。讲读名著节选课文,多媒体展示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可保持阅读兴趣,从而阅读原著,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凡选自名著的课文,要精读,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学习《荒岛余生》刻画人物的方法,便去指导学习《鲁滨孙漂流记》;学了《杨修之死》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便去指导学习《三国演义》。阅读名著后再读课文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教读课文中指导阅读的方法,如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泛读法、速读法等,再把其延用到课外阅读;圈点、批注、摘抄、评析等方法沿用到课外阅读;阅读名著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以拓展视野,为写作提供了素材。常规教学促进了课外阅读兴趣,育趣又促进常规教学。

三、要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以推动语文教学

教师要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教育学生读好书不读坏书。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程度的课外读物,最好在开学初结合阅读教材把一学期要向学生推荐的课外书籍确定下来,并列入教学计划。要建立班级阅读基地(如可动员全班捐书等方法集书),营造阅读氛围。学生要有丰富的书刊可读,这是完成课外阅读量的基本条件。教师给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语文教师还可给学生实施阅读评价,以促进学生很好地完成课外阅读量。语文教师可在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开设阅读指导课,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1)阅读序文和目录指导;(2)用工具书指导;(3)阅读参考资料指导;(4)阅读方法指导;(5)做“读书卡”指导。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内在动力。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首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从而事半功倍地取得学习效果。

四、学名著节选找好切入点,非名著教学要采用相互联系法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