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和控制的区别实用13篇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1

现代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风险管理框架三个阶段。

(一)内部控制制度阶段。1936年美国颁布了《独立公共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首次定义了内部控制:“内部稽核与控制制度是指为保证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的准确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此后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又经过了多次修改。1973年在美国审计程序公告55 号中,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定义作了如下解释:“内部控制制度有两类: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包括且不限于组织结构的计划,以及关于管理部门对事项核准的决策步骤上的程序与记录。会计控制制度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以及与财产保护和财务会计记录可靠性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措施。”

(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1992年9月,COSO委员会提出了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该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为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1996年底美国审计委员会认可了COSO的研究成果,并修改相应的审计公告内容。

(三)风险管理框架阶段。2004年COSO委员会《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该框架拓展了内部控制,更有力、更广泛地关注于企业风险管理这一更加宽泛的领域。风险管理框架包括了八大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回顾

在风险管理理论提出之后,理论界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不断的研究。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第一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CICA(1998)将风险定义为,“一个事件或环境带来不利后果的可能性”,阐明了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关系:“当您在抓住机会和管理风险时,您也正在实施控制”。巴塞尔委员会的《银行业组织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中指出,“董事会负责批准并定期检查银行整体战略及重要制度,了解银行的主要风险,为这些风险设定可接受的水平,确保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步骤去识别、计量、监督以及控制这些风险……。”这里显然是把风险管理的内容纳入到了内部控制框架中。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控制标准委员会(1999)认为,“控制应该包括风险的识别与减轻”,其中的风险不仅包括与实现特定目标相关的风险,而且还包括一般性的风险,如不能识别和利用机会,就不能使企业在面临未预料到事件以及不确定信息时保持灵活性或弹性。

(二)第二种观点认为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COSO委员会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4)中明确指出,企业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式,企业风险管理比内部控制范围广得多。英国Turnbull委员会(2005)认为,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在风险管理中扮演关键角色,内部控制应当被管理者看作是范围更广的风险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

(三)第三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就是风险管理。Blackburn(1999)认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仅是人为的分离,而在现实的商业行为中,它们是一体化的。Laura F.Spira(2003)分析了内部控制是怎样变为风险管理的,并指出,“将内部控制定义为风险管理强调与战略制定的联系,刻画了内部控制作为组织支撑的特点,但是,它也掩盖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没有人真正明自内部控制系统是什么。”

基于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比较

现论界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定义各不相同,但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国际权威机构美国的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定义。本文以COSO报告为基础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与区别进行研究。

(一)两者的定义与内涵。1992年的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受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员影响的,为达到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等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设计的过程。”它包括三个目标:与运营有关的目标,即确保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与财务报告有关的目标,即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可靠;与法律法规的遵循有关的目标,即确保企业经营过程中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它由五个方面的要素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其中控制环境是基础、风险评估是依据、控制活动是手段、信息与沟通是载体、监控是保证。

2004年的COSO《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将风险管理定义为,“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实施的,应用于战略制定有企业各个层次的活动,旨在识别影响企业的各种潜在事件,并按照企业的风险偏好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风险管理的目标有四个:报告类目标、经营类目标、遵循性目标以及战略目标。风险管理的组成要素有八个:内部环境、目的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

(二)两者的比较

1、它们都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实施的”,强调了全员参与的观点,指出各方在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中都有相应的角色与职责。

2、它们都明确是一个“过程”,不是某种静态的东西。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是实现结果的一种方式。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都是渗透于企业各项活动中的一系列行动。这些行动普遍存在于管理者对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是企业日常管理所固有的。

3、它们都是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设计合理、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能够向企业的管理者和董事会在企业各目标的实现上提供合理的保证。

4、风险管理的目标有四类,其中三类与内部控制相重合,即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遵循性目标。但报告目标有所扩展,它不仅包括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还要求所有对内对外的非财务类报告准确可靠。另外,风险管理增加了战略目标,即与企业的远景或使命相关的高层次目标。这意味着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确保经营的效率与效果,而且介入了企业战略(包括经营目标)制定过程。

5、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有五个方面是重合的,即(控制或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这些重合是由它们目标的多数重合及实现机制相似决定的。风险管理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应对三个要素。在重合的要素中,内涵也有所扩展,例如内部控制环境包括诚实正直品格及道德价值观、员工素质与能力、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组织结构、权利与责任的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和实践等七个方面。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除包括上述七个方面外,还包括风险管理哲学、风险偏好和风险文化三个新内容。在风险评估要素中,风险管理要求考虑内在风险与剩余风险,以期望值、最坏情形值或概率分布度量风险,考虑时间偏好以及风险之间的关联作用。在信息与沟通方面,风险管理强调了过去、现在以及关于未来的相关数据的获取与分析处理,规定了信息的深度与及时性等。

国内关于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定义

(一)目前国内关于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的正式定义主要是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国资委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有相关的表述。

财政部关于内部控制规范的《通知》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以下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企业战略;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资产的安全完整;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国资委《指引》中关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定义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二)、国内关于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与COSO框架的差异

总体上来说,国内关于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基本参照或遵从了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管理框架》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但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国内对于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在各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拓展和延伸。

1、目标纬度:财政部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相对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定义在实现目标上有所拓展,增加了企业战略目标和资产的安全完整目标。而在国资委全面风险管理的实现目标增加了“确保企业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保护企业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另外,其他四个目标也与COSO全面风险管理四个目标在表述上有所差异,使之更适应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表述习惯或者更具体而易于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特别是内部控制实现目标的拓展使得其与全面风险管理实现目标差异不大。

2、要素纬度:财政部内部控制《通知》形式上借鉴了COSO 报告5要素框架,同时在内容上体现了风险管理8要素框架的实质;国资委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则没有明确指出是5要素还是8要素,但通过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将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些要素融合到流程中,从实质来说,也体现的是8要素的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国内关于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运用的一些误区

(一)把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理解为建章立制。其实从COSO框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都被明确为是一个“过程”,不能当作某种静态的东西,如制度文件、技术模型等,也不是单独或额外的活动,如检查评估等,最好是内置于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作为一种常规运行的机制来建设。

(二)内部控制体系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相互独立的。建设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两者在内涵上也有一定重合,企业需要综合考虑自身业务特点、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条件、外部环境要求等,确定选择合适的管理体系和建设重点。比如,在监管严格的金融业或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制药与医疗行业,风险管理的迫切性更强,企业以风险管理主导内部控制可能更方便。而在另一些企业,为了符合信息披露中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企业以内部控制系统为主导、兼顾风险管理可能更适合。

(三)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的作用被夸大。有些企业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寄有过高期望,他们希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可以确保企业的成功、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实际上无论多么先进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都只能为企业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而非绝对的保证。

(四)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在企业实践落地难。由于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引进,与国内企业原有的管理体系和观点存在较多的差异和差距,目前这些理念和方法还更多的处于导入阶段,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还不能在这些框架和概念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和语言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盖地;试论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中国成本研究会编;企业内部控制原理、经验与操作一企业内部控制高层研讨会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57一60.

[2]李凤鸣;《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周兆生;C0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文版);华融资产管理公司,2004.

[4]程新生;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 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会计研究, 2004年4期.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2

一、“三环”预警安全管理模式含义

“三环”预警安全管理模式应用系统理论和安全风险预警管理理论,建立横向(面)到边,纵向(层)到底的立体式安全预控管理模式。纵向方面分为三个层级,推行层层负责和逐级下发安全指令的管理方法,即区队区域承包责任制、科室责任制、矿领导包片责任制三个层级。在横向上,分别从这三个层级上全面展开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形成三个面,由此形成一个立体的安全管理模式,通过推行区域承包责任制度,实现了“横向到边,面上铺开”的目的。在各级层面上组织预警和控制,消除作业前系统存在的隐患等不安全因素,同时建立系统的运行实时预警闭环,识别生产中出现的隐患,处理隐患,形成对隐患的科学识别和处理,最终实现事故的预控。

二、“三环”预警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模式构建

“三环”预警安全管理模式是指横向(面)到边,纵向(层)到底的立体式安全管理模式。

第一环:三大员之间的协同闭合管理(第一级:区队),即班组长、安监员、区队长间的闭合。通过对生产场所进行预案管理,实现对作业场所初始条件的预控;通过三大员之间的协同互补(评估、排查、整改、复查),实现作业现场(岗位)的生产过程的动态安全预控管理。最终实现生产场所的自主管理。

第二环:科室管理人员的实时闭合管理(第二级:科室),即危险点辨识和预控管理,研究其管理方法、管理流程、实施步骤等。从而实现科室安全管理人员对各区队的安全生产的专业性实时监管,确保安全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区队的自控管理。

第三环:矿领导包片管理(第三级:矿领导级),即生产系统的区域安全预控。研究对区域的系统诊断的方法体系,对区域内的自查、自管的闭环监管方法、通过建立权责管理机制,避免责任分散效应。实现区域自监管理。

“三环”闭合管理通过层次、区域、责任的区分,不仅避免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叠和交叉,还做到了层层覆盖,每一层都成为一道安全防线。由此形成一个立体的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了“横向到边,面上铺开”的目的,消灭了管理死角,实现安全生产质量的稳步提高,达到质量标准化要求和无隐患目的。

(二)安全预警方法构建

安全预警是对安全问题进行监测、诊断和预控,分别从矿级、区队、科室三个层级全面展开,形成立体的预警模式。

构建一套高效的隐患排查方法体系和事故预案管理方法,并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析、评价和建档。根据警示内容,由区队负责建立一套事故预案管理方法,即建立可行的防措施及事故处理方案。

三、“三环”预警安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

(一)安全预警机制(监测、诊断和预控)

建立两个安全预警机制,一个是矿层预警机制,由矿级层面进行系统分析,将分析结果上报矿长、安监处调度室,另一个是科室、区队层的安全预警机制,科室、区队层面进行流程分析,将分析结果上报生产副矿长、安监处、调度室。矿级和科室通过监测和诊断,向区队发出警示,同时区队的自查形成警示,根据警示内容,区队根据警示分析结果进行预控管理,包括隐患的排查和治理、预案管理等工作的全面展开。

(二)隐患排查的识别和排查机制

根据各级预警机制的警示,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生产现场的动态隐患、静态隐患、零星工程隐患分别进行识别和排查,建立相应的标准隐患库,按照专业、类型、时间、地点等信息对隐患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和预案。

(三)事故预案管理机制

基于两个预警机制,建立事故预案管理机制,区队根据矿级、科室及自身的警示,集合群体成员的智慧,并运用安全科学方法,找出可行的预防措施及事故处理方案。

(四)“三环”预警安全管理模式运行保障机制

制定一套确保协同互补安全管理模式有效运行的规章制度,包括保障措施(内部市场化制度、员工上岗准入制度)、班组管理机制(“三优”班组建设)和沟通协调机制(“三环闭合管理”)。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3

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物流是一种风险很高的行业。物流园区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综合程度高的特点,决定了物流园区是物流行业中风险程度相对集中的领域。目前,物流风险管理研究开始受到企业和社会的重视,但是,具体到物流行业中的物流园区风险管理研究还几乎无人问津。本文将在物流风险管理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对物流园区风险管理进行尝试性研究。

1 物流园区三阶段工作内容划分

在第十二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上,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推进办公室王大明主任把物流园区的主要工作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起步建设阶段(搭台期),二是运营管理阶段(经营期)。起步建设阶段,其实包括两个重要阶段,一是规划论证阶段,二是施工建设阶段。各个阶段,工作重点是不一样的。掌握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将方便于进行各阶段的风险因素分析。在此,将物流园区按规划、建设和营运三个阶段划分,各阶段主要工作如表1所示。

2 物流园区的风险管理模型

根据风险管理流程模型,可以将物流园区风险管理流程归纳为三个核心步骤,即风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其中,风险因素识别是指明确潜在的不良事件,即产生风险的来源,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判断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不良事件的后果,是风险管理的定量分析;风险控制一方面是通过风险评价,即选择实施风险控制的最佳措施,另一方面是付诸行动,并对控制结果进行反馈。

3 物流园区的风险因素识别

风险因素识别的方法有多种。物流园区风险因素识别方法主要是在工程项目风险因素识别的表上作业法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良形成的。物流园区风险因素识别表上作业法,就是在物流园区风险类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分阶段将各风险类在各个层次上进行有机组合,通过风险登记和列表的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区别与归类。

3.1风险因素分类

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风险因素的分类标准有很多。按环境要素进行分类,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加表2所示。

根据风险因素与项目的相互关系,可以将风险因素类别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是指风险来自系统内部,并在系统内部发生作用;外部风险来自系统外部,通过系统的外部界面对系统的全局或局部发生影响。

根据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可以将风险因素类别分为可控制风险和不可控制风险。可控制风险是指风险因素产生后有成熟的或可供借鉴的响应措施,风险负面影响在可控的范围内。不可控制风险是指风险因素产生后没有成熟的或可供借鉴的响应措施,风险负面影响在不可控的范围内。

3.2物流园区风险因素识别模型

以物流园区施工建设阶段为例,风险因素组合登记表各项限的风险因素分布:①资金短缺,标书有误,合同条款不完善,劳力纠纷;②技术方案有误,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设备缺陷,设备故障,设备操作失误,施工场地变化,工程返工;③项目计划调整;施工技术水平低下,设计变更,施工场地变化;④协调不善,赔偿冲突,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环境保护,技术失败:⑤操作规程不完善,操作不规范,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合同管理不善,工作人员失职;⑥经济滑波,汇率波动,通货膨胀,税率变化;⑦材料质量不合格,后勤供应缺陷;⑧技术法规变化,后勤供应缺陷;⑨法规变化;⑩地震,天气变化,暴雨洪水,泥石流,塌方,雷电,火灾,强风等。

通过对物流园区各阶段的风险分析,形成阶段性风险因素识别表上作业,有利于各阶段识别结果的比较,动态地掌握物流园区各阶段的风险状况,实施风险动态管理。同时,该方法也有利于分析人员和决策人员更加直观、准确地制定各项风险因素的响应措施,对应地形成风险响应措施表,用于风险控制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

4 物流园区的风险控制

4.1物流园区规划论证阶段风险控制

从表3可知,在物流园区规划论证阶段,突出的是外部的政治风险、内部的技术风险和外部的社会风险。外部的政治风险主要表现在物流园区的政策的不确定性。内部的技术风险主要表现为物流园区规划方案和可行性分析报告的科学合理程度。外部的社会风险主要表现为土地批租与土地使用者的关系紧张程度。

针对三大风险,应该组织专班人员,研究相关政策,利用外部智力资源,科学评估风险程度,合理规划,小心论证,谨慎处理各个层面的问题。

4.2物流园区施工建设阶段风险控制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4

(一)实现步骤。

空管设备运行的危险源识别分为两步。一是确定是否影响安全运行。当发生空管责任原因的不安全事件或者影响空管安全运行的事件,必须启动风险管理进行危险源识别。当安全运行发生重大变更时,要进行安全评估,如果评估结果是影响安全运行,也必须启动风险管理进行危险源识别。二是甄别危险源。通过运行值班人员报告法、安全检查识别法、安全信息分析对比法、工作任务分析法、情景假设预测法、事件调查识别法和座谈讨论分析法等方法,辨析出危险源。

(二)实现途径。

主要有以下七种。一是运行值班人员报告法。现场值班人员掌握设备运行的现状,一旦安全运行发生变化,值班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应急处置,识别出危险源并形成安全自愿报告。案例1:航班结束当晚,机场有关申请进入下滑台保护区割草,为避免人员车辆在保护区作业导致设备告警关机,导航值班员提前向管制申请关闭下滑设备。但是到了第二天航前,导航值班员仍未接到退出保护区的报告,如果这时没有打开下滑设备,将影响进场着陆的航班安全,导航值班员马上联系机场,确认割草车辆已退出,立即开启下滑设备。这是一起典型的危险源识别案例,其关键风险点在于机场割草作业结束后忘记报告退出,而导航值班员提前识别出危险源为“机场在下滑保护区割草作业”,航前及时处置,避免了一起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事后整理形成安全自愿报告上报。二是安全检查识别法。通过运行质量监督检查、“四不两直”检查、现场音频视频监控回放、现场抽查、法定自查等方式,发现设备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发现岗位运行存在的违规违纪行为。案例2:根据安全持续改进计划和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每周都要检查值班现场音频视频的监控回放。在例行检查终端管制室值班现场的监控回放时,检查人员把重点放在交接班这个时间段,逐条对照管制部门反映的问题,发现交接班时遗漏了“昨天23∶00区调主用频率受干扰”这项内容,而且在ATS运行管理系统上也未发现相关记录,这是典型的工作“错漏忘”。通过定期的现场音频视频监控回放检查出危险源“交接班漏项”,可以进一步督促现场交接班的整改,跟踪完善信息通报流程。三是安全信息分析对比法。结合本单位本部门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对不安全事件信息、设备维修维护案例、安全风险通告等安全信息的分析挖掘,举一反三,查找设备运行存在的危险源。案例3:学习《安全风险通告》中No.4032018.12AirTransportBusiness的“关于部分型号UPS并机系统故障且未跳转至旁路供电的风险通告”内容,知悉该型号UPS自身并机功能存在局限性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立即对照检查本单位同型号UPS并机运行情况,实施“并机运行的UPS出现故障应急演练”,演练时发现两台UPS并机失败后过载,同时UPS系统立即自我保护直接关机,无法切换至旁路,造成供电输出中断。根据应急演练发现的“UPS并机系统故障”这个危险源,及时制定优化保障方案和应急处置措施,避免影响设备的正常供电。四是工作任务分析法。将整个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工作子项,对每一个工作子项,列出可能潜在的危险源。案例4:航管甚高频通信系统投产。空管设备运行保障部门将航管甚高频通信系统投产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工作子项。如制定《终端运行室航管甚高频通信系统投产实施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检查测试航管甚高频通信系统设备以及现有在用甚高频通信系统设备、甚高频通信系统设备投产飞行校验、甚高频通信系统设备开放报批、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甚高频通信系统设备投产安全评估等。针对每个工作子项,逐一查找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在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方面,发现危险源为“维护人员对信号引接线路不熟”;甚高频通信系统设备投产安全评估方面,发现危险源为“航管甚高频及龙岩红尖山甚高频通信系统设备出现故障”,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风险防控。五是情景假设预测法。在完成一项任务之前,情景假设任务进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到最坏的方面,预测出可能出现的危险源。案例5:不停航施工。机场α9滑行道不停航施工15天的通告,技术保障部分析不停航施工给设备运行保障带来的风险。先进行情景假设,尽量往最坏的方面考虑,如下滑台的导航设备巡检线路是否因α9滑行道不停航施工发生变更?如果发生变更,就存在向塔台和机场相关通报的问题。另外,空管设备的遥控线路的走向与α9滑行道有交叉,不停航施工会不会影响到空管设备的遥控线路?α9滑行道靠近下滑台保护区,施工车辆频繁进出会不会影响到设备信号的准确完好?针对这些情景假设,预测潜在的危险源,最后识别出危险源为“α9滑行道不停航施工挖断空管设备遥控线路”。六是事件调查识别法。按照不安全事件调查程序,深入调查事件发生的致因,识别与事件致因相关的危险源。案例6:人为责任原因导致关键空管设备供电中断,影响管制工作。11月29日14∶30,外部施工人员在航管楼安装配电柜,未经许可进入设备间擅自分/合配电柜总开关,导致区域管制室主/备自动化席位主机SDD和协调席主机FDD、区域管制室主/备内话系统席位主机、区域管制室甚高频遥控盒、二楼机房ATM/DDN雷达信号传输节点路由器、交换机等设施设备供电断电。受影响的区域01扇区内个别航班由区管中心高扇临时指挥,4个航班在01扇区外等待,3个航班在02扇区外等待,6个航班地面等待。深入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发现安全责任意识薄弱、风险管控意识不强,施工现场监管缺失,继续查找事件致因,识别出危险源“相关电闸未悬挂‘禁止合闸’警示标牌”、“配电柜未上锁”、“供配电方式缺陷”。七是座谈讨论分析法。定期召集运行一线值班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座谈讨论,通过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找出潜在的危险源。案例7:航管扩容工程暨航管楼辅楼搬迁。航管楼辅楼建成,区域管制大厅、进近管制室和飞行报告室面临整体搬迁,加上主备用自动化系统席位扩容、主用内话系统席位扩容、备用内话系统席位和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配套的供电和网络传输设施更新、技术主任席位新设等等。技术保障部召集科主管和相关值班人员,对搬迁工程中所辖设备进行安全评估,群策群力,找出各种潜在的危险源,如“管制员和值班员对更新后的备用内话系统操作不熟悉”、“搬迁过程中管制席位设备故障”、“搬迁过程中区域管制大厅断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缓控措施。(三)注意事项。一是重点识别跑道侵入、军民航防相撞、人为因素、管制带新等空管“四大危险源”,侧重识别《空管系统不安全事件标准》中界定的不安全事件发生可能的根源或状态。二是地区空管局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危险源识别活动,空管分局(站)安全管理部门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危险源识别活动,技术保障部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危险源识别活动。三是判定一个危险源是否属于安全隐患,既要检查其是否客观存在、违反有关法规标准,又要检查是否采取过措施进行整改和控制、由于资源或手段局限无法有效管控缓解。重大危险源均属于安全隐患。

二、空管设备运行的风险评价

空管设备运行的风险评价是指评估预测危险源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严重度和可能性的综合风险后果。对空管设备运行进行风险评价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关键。

(一)实现步骤。

空管设备运行的风险评价分成三步。一是评估现有的控制措施。列出现有的控制措施,评估在这些控制措施和环境条件下,危险源对空管设备运行产生的预期影响后果。二是确定严重度和确定可能性。严重度是危险源影响或后果在损失或损害方面的程度。可能性是危险源造成后果的预计发生次数除以设备运行总小时数。三是确定风险等级。将严重度和可能性的评估结果组成风险矩阵,就生成安全风险指数,并确定风险等级。

(二)实现途径。

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风险矩阵法。(1)确定严重度。严重度等级分类为“可忽略不计的、较小的、重大的、危险的、灾难性的”5级。(2)确定可能性。可能性定量分为“极不可能的、罕见的、偶然的、经常的、频繁的”5类。(3)确定风险值。风险评估矩阵将风险划分为可接受的、可容忍的和不可接受的三个等级。风险指数表示可能性和严重度评估的综合结果。其中,红色区域代表高风险,风险不可接受,应立即停止或减少操作或运行,或实施额外或增强的控制措施,使风险指数降至中度或低度的范围。黄色区域代表中度风险,风险可容忍,应及时采取缓控措施,尽可能使风险指数降低至低度范围。绿色区域代表低风险,风险可接受,无需进一步采取风险缓解措施。案例8:主用28所自动化系统RFP(雷达数据处理前置机)设备老化。主用28所自动化系统共有3台RFP设备,现有的控制措施是合理分配二次雷达信号接入,防止单台设备故障影响系统数据融合,设备巡检时要及时发现故障,做好设备切换。先分析确定严重度,一旦主用28所自动化系统RFP设备故障,将造成管制工作负荷大幅度增加、安全裕度明显较少的,属于3级即重大的。再分析确定可能性,主用28所自动化系统RFP设备从投产运行至今已有8年,3台RFP设备中只发生1次故障的概率至少是1/(24*365*8*3),预计后果发生概率约等于1/(2*105),显然:1/105>预计后果发生概率≥1/107的,属于3类即偶然的;对照风险矩阵,风险指数为3×3=9,位于黄色区域,风险等级确认为可容忍的。二是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模糊数学理论和层次分析法为基础,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计算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然后计算风险的等级。相对风险矩阵法而言,由于步骤繁琐,空管设备风险评价中较少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三)注意事项。

一是评估与空管设备保障相关的危险源时,要使用设备运行小时数用于确定危险源发生后果可能性。二是评估现有的控制措施,要立足于设备安全运行实际,做最坏的打算。三是对空管设备运行的风险评估并非只进行一次,必要时,对安全风险可重新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重新修改风险缓控措施。

三、空管设备运行的风险缓控

空管设备运行的风险缓控是指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缓解和控制安全风险,以期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安全水平。对空管设备运行进行风险缓控是实施风险管理的根本。

(一)实现步骤。

空管设备运行的风险缓控分成三步。一是制定合理的风险缓解措施。对不可接受的风险,应立即制定详细的风险控制计划,明确责任以及所需资源。必要时,对风险重新评估,修改风险缓控计划。二是确定预测剩余风险。预测剩余风险是基于缓控措施得到有效实施的一种假设。如果在尝试所有可能的缓控措施后,风险仍不能降低到可容忍或可接受的水平,需要放弃相应的变更。三是实施持续监控。持续监控主要包含监控的频次或时间、负责人、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二)实现途径。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5

2相关概念及解析

2.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概念及解析

结合现有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概念解析的研究成果[20-23],笔者认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通过统一规划和水资源论证,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通过开发、利用、保护、监管四项制度,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推动社会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建立三条红线,而三条红线是基于水量和水质两个维度对水资源进行宏观总量控制和微观定额管理,通过四项制度保障落实,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对取水的流域、区域等进行宏观总量控制,主要考虑水量问题。用水效率控制红线要充分反映节水过程,是对用水的宏观总量控制和微观定额管理,因为它既可对一个流域、区域的用水量进行宏观总量控制,也可对行业、企业、用水户的用水量进行微观定额管理,可以直接影响水量,也可以间接考虑到水质,因为用水效率高意味着重复利用率高和污水排放少,有利于改善水质[24]。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要充分考虑水环境承载能力,是对入河湖排污总量的宏观总量控制和微观定额管理,主要用于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三条红线对水资源管理的作用见图1。笔者结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概念及解析,对国内外有关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模式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出我国流域初始水权配置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以“三条红线控制”为基准,以协调上下游左右岸不同区域的正当用水权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为目的,以清晰界定产权归属、兼顾公平与效率、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等为省区初始水权配置原则,获得由水量水质耦合控制的省区初始水权配置方案,兼顾“供给-可能”和“需求-需要”两个方面确定政府预留水量,协调省区初始水权配置量和政府预留水量的分配比例,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保障社会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其中,“供给-可能”是指在分析和确定政府预留水量时,应从预留水量“供给”量着手,考虑政府“可能”预留水量;“需求-需要”是指在分析和确定政府预留水量时,还应结合流域内各省区为解决应急供水等问题而产生的政府预留水量“需求”,考虑政府“需要”预留水量。

2.2基于耦合视角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相关概念及解析

流域初始水权由流域级自然水权、省区初始水权和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三部分构成,其中,与流域初始水权相关的概念及其解析如表1所示[12]。在流域初始水权的三个组成部分中,流域级自然水权的配置过程因其需求的特殊性一般处于相对独立的阶段,在本文中不进行讨论,本文的主要研究范围是省区初始水权的配置和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的确定,即在研究合理协调省区初始水权配置量和政府预留水量的分配比例的基础上,探讨流域初始水权如何在各省区有效配置的方法。耦合过程是一个适应性学习过程,通过耦合,得以使初始水权的配置主体相互配合、互相适应,从而减少配置结果可能引发的争议,提高水权配置结果的满意度。采用耦合视角研究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理论和方法,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耦合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具有客观存在性。由于水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具有天然双重耦合性,因此,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在省区初始水权配置过程中必须统筹协调,对水量配置形成叠加耦合制约,同时也要考虑用水效率对水量和水质的影响;第二,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的供给与需求具有相互适应、相互配合的耦合关系;第三,政府预留水量的确定与省区初始水权配置量具有依存关系,因此,耦合在省区初始水权配置和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确定过程中具有客观存在性。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基于耦合视角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概念: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约束下,针对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系统中的内在耦合关系,通过省区初始水权配置子系统量质耦合、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配给子系统供需耦合以及两个子系统循环耦合,探讨不同要素之间彼此适应的初始水权配置方法。

3基于耦合视角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框架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一般分三个阶段来完成:“为什么分配-配置什么-如何配置”。不同流域可能在某个阶段因采用不同方法需进行不同的细分。关于第一阶段“为什么分配”的问题,笔者在前言部分已经进行了阐述,下面将围绕第二、三阶段的问题进行探析。

3.1基于耦合视角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对象及主体的界定

3.1.1基于耦合视角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对象的界定

界定水权配置对象是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回答配置什么及其配置量多少的问题。结合本文的研究范围,确定基于耦合视角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须界定的对象包括:省区初始水权配置量和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1)基于量质耦合的省区初始水权配置对象的界定。基于量质耦合的省区初始水权配置的对象包括流域可分配水资源量(水量)和流域内的入河湖限制排污总量(水质)。流域可分配水资源量是指流域水资源总量扣除流域级自然水权量和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之后的水资源量[17]。其中,流域水资源总量是指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区外来水量)[1]。为防止由于水资源紧缺而导致的生态环境用水被严重侵占,生态用水应放到全流域的角度考虑,故在流域初始水权配置过程中须预先扣除流域自然水权量。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并不是从河道抽取储存起来的量,而是“暂存”于河道的“缓冲水量”,根据《水量分配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2007年第32号)第八条第一款规定,该量可由有关行政区域人民政府协商确定,其又被称为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的供给量。流域内的入河湖限制排污总量是根据流域的环境特点和自净能力,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纳污能力的承载范围之内。其值是通过计算该流域的纳污能力来确定的[26]。(2)基于供需双侧耦合的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的界定。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的界定与分析可从“供给-可能”和“需求-需要”两个维度展开研究,即由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的需求量和供给量耦合确定,以便协调省区初始水权配置量和政府预留水量的分配比例,获得合理有效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方案。具体研究思路见3.2.2节。

3.1.2基于耦合视角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主体的界定

我国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主体具有明显的层级结构,第一级是持有宏观配置权的中央政府或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流域上表现为中央政府或流域管理机构;其次是持有提取权和供水范围内配置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水行政主管部门;最后一级是持有使用权的具体用水户[27,28]。由于本研究的配置范围是流域初始水权在流域内省际(自治区、直辖市)的初始水权配置,故流域初始水权的配置主体是中央政府或流域管理机构;同时,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是由中央政府或流域机构具体负责管理的;省区初始水权配置主体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水行政主管部门。

3.2基于耦合视角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技术框架

面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结合国内外初始水权配置相关研究进展的系统梳理,笔者在提出相关概念及剖析其内涵的基础上,基于耦合的视角,以“三条红线控制”为基准,提出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方法与理论框架:①基于量质耦合的省区初始水权配置框架。针对省区初始水权配置子系统,基于量质耦合的省区初始水权配置,获得流域内不同省区(流域单元)初始水权量;②基于供需双侧耦合的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配给框架。针对政府预留水量配给子系统,基于供需双侧耦合配置,确定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③基于循环耦合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框架。为保障两个子系统协调发展,建立基于耦合协调性判别准则的循环耦合模型,获得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推荐方案。

3.2.1基于量质耦合的省区初始水权配置技术框架

用水总量控制红线位于三条红线之首,其目标是以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强化水资源管理的约束力,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率[25]。尤其是对大凌河流域、石羊河流域等资源性缺水地区的水问题解决,用水总量控制是最基本的控制红线,是主要的控制因素,入河湖排污总量控制是协调性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不仅影响用水总量控制,还间接促进水质的提高,是该流域、各省区、各行业都要进行的一项长期工作。结合以上分析,针对省区初始水权配置子系统,遵循省区初始水权配置的原则,确定基于量质耦合的省区初始水权配置研究框架:①基于用水总量控制要求,构建反映省区用水特征的指标体系,嵌入用水效率制约,构建基于用水总量控制的省区初始水权配置模型,计算获得流域内各省区的初始水权量(获得仅由水量进行控制的配置结果);②基于排污总量控制要求,采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个优化目标,建立基于排污总量控制的初始排污权配置模型,计算获得流域内各省区的初始排污权量;③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初始排污权量的地区,以减少其水权配置量进行惩罚,对排污量低于初始排污权量的地区,以增加其水权配置量进行奖赏,即构建基于奖优罚劣原则的水量水质耦合配置模型,获得由水量水质耦合控制的配置方案,实现基于用水总量控制和排污总量控制的省区初始水权配置。配置技术框架的工作原理见图4。

3.2.2基于供需双侧耦合的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配

给技术框架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可预见因素难以避免,致使各种紧急情况下的水资源非常规需求不断出现。因此,在开展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时,需要配置适当的政府预留水量,作为应对紧急情况下水资源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储备。针对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配给子系统,结合流域水资源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规划等主客观情况,构建政府预留水量需求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兼顾“供给-可能”和“需求-需要”两个方面,将供给和需求进行双侧耦合确定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①预测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的需求量。筛选出典型案例作为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需求预测的参照,基于应急和发展用水控制目标,结合定额法,组合预测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的需求量;②确定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的供给量。依据有关行政区域人民政府协商结果,确定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的供给量;③将供给与需求进行双侧耦合,建立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供需双侧耦合配给模型,计算获得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的配给量。

3.2.3基于循环耦合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技术框架

由于流域水资源总量是一定的,所以在省区初始水权配置与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配给的过程中,二者存在事实上的此消彼长的相互依存关系,为揭示两者之间的这种依存关系,笔者将省区初始水权配置子系统与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配给子系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采用循环耦合方法,通过多轮判别和运算保证两个子系统的配置结果不断进化和相互适应,实现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建立基于耦合协调性判别准则的循环耦合模型,即通过“计算-耦合协调性判别-方案进化调整-推荐方案”循环耦合的步骤,确定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推荐方案。①计算。基于量质耦合计算得到省区初始水权配置方案,基于供需双侧耦合计算得到政府预留水量,将两者的组合确定为流域初始水权初步配置方案;②耦合协调性判别。对省区初始水权配置子系统与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配给子系统进行耦合,构建系统耦合协调度函数,研制使得最终配置结果既能满足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又能满足社会发展中的不可预见因素和各种紧急情况对水资源的非常规需求的耦合协调性判别准则,对初步配置方案进行耦合协调性判别;③方案进化调整。分析导致耦合协调性判别准则不能满足的原因,通过逆向追踪探寻需要调整水权量的区域以及政府预留水量,基于三条红线约束进行集成分析,调整水权配置量,获得新的水权配置方案;重新对方案进行协调度判别、调整,直至调整后的配置方案通过协调度判别;④推荐方案。将通过判别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方案作为推荐方案。基于循环耦合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技术框架的工作原理。设计耦合协调性判别准则是构建基于循环耦合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模型的核心环节。从程度性和效应性两个维度设计耦合协调性判别指标,构建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方案的二维协调性判别准则,对初步配置方案进行判别。总体设计思路如下:(1)耦合协调性判别维度设计。为全面衡量配置方案应对供水危机的程度,科学度量配置方案促进区域协同有序发展的效应,从程度性和效应性两个维度设计耦合协调性判别指标。(2)耦合协调性判别准则设计。为衡量“区域对”(任意两个区域)的初始水权比较值与其判别指标比较值之间的匹配程度,基于格序理论的模糊多目标评价模型构建程度性判别准则,对方案进行程度性判别;为度量“区域对”的配置方案在提高各区域之间协同有序发展态势的效应,基于协调度理论的灰理想关联决策模型构建效应性判别准则,对方案进行效应性判别;若配置方案均通过程度性和效应性判别,则认为该方案通过了耦合协调性判别,否则认为该方案未通过耦合协调性判别。其总体设计思路流程见图6。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为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问题,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本文设计基于耦合视角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研究框架,并详细阐述该研究框架的工作原理及其之间工作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初始水权配置相关研究进展的系统梳理,得到初始水权配置方法的发展趋势,并指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约束下的现有方法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基于耦合视角的解决思路。(2)基于耦合视角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研究框架及工作原理:①基于量质耦合的省区初始水权配置框架;②基于供需双侧耦合的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配给框架;③基于循环耦合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框架。通过“计算-耦合协调性判别-方案进化调整-推荐方案”的循环耦合步骤,获得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推荐方案。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6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首先从淮安市分别抽取城区和县各一个,再从所抽取的城区或县中随机抽取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共抽取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个乡镇卫生院。从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随机抽取参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管理满1年的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100~150人,剔除存在认知或语言障碍、身体衰弱等无法正常接受调查者。共抽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400名及乡镇卫生院管理的高血压患者300名。1.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对抽取的调查对象进行个人及家庭基本信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所提供高血压管理内容等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员由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组织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承担,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不作为调查员调查本机构管理的患者。体格检查:由经过培训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负责,对参加调查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身高及体重测量。血压统一采用经过校正的汞柱式血压计进行测量,精确至2mmHg。身高和体重均按照统一标准方法测量,分别精确至0.1cm和0.1kg。

1.2诊断标准

超重、肥胖:参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3],计算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体重(kg)/身高2(m),BMI≥28kg/m2为肥胖,27.9kg/m2≥BMI≥24kg/m2为超重。高血压: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订版)[4],高血压指曾被医疗机构诊断为患有高血压,或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1.3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均利用EpiData进行数据录入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AS9.2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质量控制

所有调查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和考核,培训合格率达到100%;所有调查问卷均调查完成当天均进行审核,审核完成率达到100%;全部完成调查后抽查2%进行再次调查的总符合率达到95%以上。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接受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高血压管理高血压患者700人,其中男性318人(45.4%)。调查对象平均年龄65.7±10.1岁,其中36~60岁和60岁以上分别占32.7%和67.3%。城区、乡镇患者中超重及肥胖率基本相当,城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46.9%和18.0%,乡镇分别为44.0%和19.0%。城区患者文化水平要高于乡镇患者,城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60.3%,而乡镇患者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0.7%。从家庭收入水平来看,城区要高于乡镇,城区人均年收入10000元及以上占85.1%,而乡镇地区人均年收入9999元以下占80.3%。所购买的医疗保险,乡镇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占98.7%,而城区主要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二者分别占80.5%、18.5%。

2.2医务人员随访情况

最近12个月,城区患者与乡镇患者所接受的随访次数基本一致,分别为5.2±2.4次、5.1±2.6次。但是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次随访时间要多于乡镇卫生院,二者分别为12.2±5.2分/次和19.1±6.4分/次(t=-15.61,P<0.01)。医务人员的随访形式,乡镇则以入户随访、门诊随访为主,二者分别占85.5%、69.7%;而城区虽以入户随访(94.5%)、电话随访(84.0%)为主,但随访形式更为多样化,门诊随访和集体随访也分别高达33.5%、18.0%。在社区医务人员所提供的随访服务项目中,城区和乡镇基本都能提供询问症状、测量血压和询问服药情况等服务,但是相比乡镇,城区提供心率和血压测量的比例略高。

2.3高血压控制及用药情况

所调查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控制率为62.7%,城区高于乡镇,分别为68.5%和55.0%(χ2=13.36,P<0.01)。过去12个月曾去二、三级医院复查的比例为29.6%,城区(35.8%)高于乡镇(21.3%)(χ2=17.11,P<0.01)。患者在购买降压药的途径上还是以药店为主,占到51.8%,城区、乡镇分别为65.1%、33.0%(χ2=132.30,P<0.01)。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购买降压药的城区患者比例分别占16.2%、2.5%,前往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购买降压药的乡镇患者分别占21.1%、36.6%。在最近12个月里调整过用药的患者,城区和乡镇分别为7.0%和17.0%。调整用药乡镇患者中,45.0%为自己调整,而城区自己调整的仅占8.8%,由社区(卫生院)医生调整用药的乡镇、城区患者分别为20.0%和33.8%。有49.8%的患者会因为忘记或不愿意服药而导致用药不规律,乡镇地区分别为57.7%、20.6%,高于城区(46.4%和19.5%)。另外,城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因为看不到明显疗效(10.0%)、经济(6.4%)、药物不良反应(7.3%)、服用不方便(5.9%)和配药不方便(3.9%)等原因导致其用药不规律,而乡镇患者该部分原因所至用药不规律的比例相对要少,分别为4.1%、3.1%、0.0%、3.1%和7.2%。

3讨论

通过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本区域内高血压患者进行病情管理和监控,是目前较为有效和可行的高血压管理模式[5]。本次调查发现,不管是城区还是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服务区域内高血压患者的随访次数基本接近1次/2月,从而保证对高血压患者病情的及时了解和监控。城区和乡镇医务人员对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形式略有差异,可能因生活方式及居住环境的不同所致。城区采取随访途径较乡镇更为灵活和多样,如城区通过电话随访的比例要高于乡镇。在随访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中,除常规的症状询问及血压测量外,对患者体重的测量比例较低,尤其是乡镇卫生院,提示应注意同时加强对患者体重的监测,超重/肥胖也是高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6]。对于高血压的防治,主要通过服用降压药及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入手,从而使血压能够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7]。本次调查发现,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管理,高血压控制率可达62.7%,远高于2000年在北京某社区高血压管理项目前后23.95%~28.57%的高血压控制率[8],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还是较为稳定,过去12个月前往二、三级医院的复诊的比例也仅为29.6%。由此可见,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高血压管理模式对血压控制还是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次调查同时发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同时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地方。如患者前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购买降压药物比例还是相对较低,并相当一部分患者自我进行药物调整,反映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除进行常规症状检查外,也需要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心里疏导。调查发现,近一半的患者会因为忘记或不愿意服药而导致其用药不规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在慢性病管理尤其是高血压的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不仅需要相关政策支持,同时更需要社区、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志谢:感谢参与调查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的支持,感谢所有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感谢所有调查对象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2]张廷杰,朱鼎良.社区高血压防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2):175-17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订版)[S].北京: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5.

[5]于丽华.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性与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5):735-737.

[6]徐海泉,胡小琪,刘爱玲,等.我国6城市小学生高血压患病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09-1411.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7

(二)将现实行一级执法的卫生监督行政执法调整为市与区分级执法。

二、调整机构

(一)撤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兴区、南浔区分中心和市卫生监督所吴兴区、南浔区分所;

(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整体移交吴兴区社会发展局管理;

(三)吴兴区、南浔区可分别设置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为区社会发展局管理的事业机构。

三、职责分工

(一)市与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分工

1.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承担全市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业务指导工作;

(2)承担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疾病预防控制的业务指导工作;

(3)负责市麻风康复院的管理;

(4)承担市性病监测和犬伤门诊工作;

(5)承担全市职业危害的监测与评价工作;

(6)承担职业病从业人员体检工作;

(7)承担市、区两级卫生检验检测工作。

2.吴兴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负责区内(含**开发区和太湖度假区,下同)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并承担区内从业人员的体检工作。

3.南浔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负责区内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市与区卫生监督工作分工

1.市卫生监督所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承担全市各县(区)卫生监督执法的业务指导;

(2)承担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规定的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管理和监督的单位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3)承担中心城区市级部门直管单位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4)承担市级大型活动、大型会议重要接待的卫生保障工作;

(5)承担职责范围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饮用水污染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6)受理日常卫生监督投诉举报,查处影响较大的大案要案;

(7)承担市卫生局和上级卫生监督机构交办的其它任务。

2.吴兴区、南浔区卫生监督机构主要负责区内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四、人员调配

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从市疾控中心和市卫生监督所共选调64名在编人员到两区工作。

(一)从市疾控中心和市卫生监督所分别选调24人(含市疾控中心门诊部9人)和13人到吴兴区;

(二)从市疾控中心和市卫生监督所分别选调15人和12人到南浔区;

(三)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以及街道卫生所的离退休人员留由市管。

五、经费划分和财产处置

(一)市疾控中心与两区疾控机构经费划分

1.以2005年财政补助收入为基数,经常性财政补助收入按在职人均为标准,财政专项补助收入按职能调整为标准,吴兴区经常性财政补助收入为52.32万元,财政专项补助收入为56万元;南浔区经常性财政补助收入为32.74万元,财政专项补助收入为52万元。

2.按照调整事权和职能的原则,鉴于业务相关和离退休人员全部留市疾控中心等因素,确定吴兴区和南浔区分别上交市财政150万元和50万元,上交基数暂定三年,期满另行商定。

(二)市卫生监督所与两区卫生监督机构经费划分

1.以2005年财政补助收入为基数,经常性财政补助收入按在职人均为标准,财政专项补助收入按职能调整为标准,吴兴区经常性财政补助收入为39.40万元、南浔区经常性财政补助收入为36.50万元,财政专项补助收入不下划。

2.按照调整事权和职能的原则,鉴于业务相关和离退休人员全部留市卫生监督所等因素,确定吴兴区和南浔区分别上交市财政70万元和30万元,上交基数暂定三年,期满另行商定。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8

为坚决落实建设施工领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根据《关于坚决打赢遏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浙委办发〔2021〕10 号)、《杭州市构建双重预防机制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意见》(杭安委〔2017〕2号)和区安委会《关于印发重点领域遏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整治攻坚实施方案的通知》(富安委〔2021〕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建设行业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在全区建设领域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生产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生产风险,实施企业风险点标准化管控,依托“可视化监控视频系统”,利用信用管理,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情况实施动态、精准监管,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建立健全项目、企业、监管部门三个层级的“两张清单”制度,切实解决“想不到”、“管不到”、“治不到”的问题,有效防范和减少一般事故,坚决遏制较大事故,全力杜绝重特大事故,为建党100周年和2022年亚运会召开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突出以有效遏制各类事故为目标,按照“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监管、科学预防、持续改进”的要求,坚持以“政府引导、标准先行、分级实施、整体推进”为原则,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力争至2021年底,建筑施工企业建成较为完善、有效运行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逐步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标准化和信息化共同支撑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机制、措施更加精准有效,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明显提升。

三、工作任务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安全生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我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主要有以下三大任务:

(一)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规范。区质安监站结合我区建设工程实际,对照国家、省、杭州市已经颁行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分别制定我区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二)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分析、评估。企业要按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针对本企业特点,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分析和评估,将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红色为安全生产风险最高级,依次降低),并依据安全生产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生产风险空间分布图。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预防机制。按照“分区域、分级别、网格化”原则,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明确落实每一处重大安全生产风险的安全管理与监管责任,强化风险管控技术、制度、管理措施,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公告警示和重大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对红色、橙色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预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岗位责任,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岗位安全生产风险确认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

四、实施步骤

我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分五个阶段实施:

(一)第一阶段:制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2021年5月底前)

局建管科会同区质安监站,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专项调研,系统总结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经验做法,根据存在的主要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对照国家、省、市已经颁行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制定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导性的工作流程、实施指南、配套管理制度和运行案例等文件,在此基础上整理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可套用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编制完成后,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及专家进行综合论证、评估,进一步修订完善,确保实施细则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二)第二阶段: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专题培训(2021年6月底前)

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组织的原则,面向各地、各单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和各类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的专题培训。编制培训计划,保障培训经费,采取现场观摩学习、集中培训、上门授课、咨询答疑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流程、实施指南、配套管理制度和运行案例等内容的培训,同步进行信息平台操作方法、业务流程、应用系统操作的培训,使企业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使监管人员知道“管什么、怎么管”。

(三)第三阶段:全面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与评估(2021年8月底前)

组织企业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事故案例等资料,制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与评估工作方案,分项目部、分部门落实责任人员,明确辨识评估对象和范围,确定方法程序和时限要求,组织本企业的注册安全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聘请有关专家成立辨识与评估小组(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安全生产风险辨识与评估。

1.排查风险点。发动企业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设备设施、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施工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2.确定风险等级。企业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先确定风险类别(火灾、高坠、打击、坍塌、触电等危险因素和噪声、扬尘、有毒物质等有害因素),然后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并依据安全生产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生产风险空间分布图。

3.明确管控措施。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项目部、班组),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在线监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形成“一企一册”企业评估报告,于2021年8月底前上报区质安监站备案。

4.风险公告警示。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或工作岗位,根据规范要求设置安全联锁或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施(设备)及撤离通道等。同时,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相邻企业单位。

5.加强应急管理。企业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应急预案,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有关应急预案相衔接。企业要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专职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重点岗位要制定应急处置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经常性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

6.防控职业危害。企业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明示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作业现场要配备职业危害防护装备,定期检查更新。要依法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防护用品用具,并监督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要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定期组织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切实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

(四)第四阶段:逐级开展区域安全生产风险评估(2021年10月底前)

区质安监站分别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事故案例等资料,制定区域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方案,分区域落实监管人员,明确辨识评估对象和范围,确定方法程序和时限要求,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聘请有关专家成立评估小组(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区域安全生产风险评估。

区住建局组织评估小组,对本区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结果,逐家进行审核确认,并对本区安全生产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汇总建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风险数据库,绘制本区建设工程“红、橙、黄、蓝”四色安全生产风险空间分布图,形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及时上报区安委会和杭州市建委备案。

(五)第五阶段: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预防机制(2021年12月底前)

1.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施工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生产风险特点,建立健全本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责任制、动态评估制度、公告制度、岗位安全生产风险确认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等,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项目部和部门、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切实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2.建立健全区域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区质安监站要建立健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及其分级分类管控工作制度,对不同区域、不同项目的安全生产风险,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实行差异化管理;对高风险等级区域、重大工程项目,要实施重点监控,加强监督检查。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监管机制。区住建局要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按照分级管理原则,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确定不同的执法检查频次、重点内容等,实行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加强督促指导和综合协调,支持、推动企业加快实施管控整治措施,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不到位的,要严格依法查处。

五、工作要求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创新安全监管模式,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一项重点工作。各企业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抓好落实。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各建筑施工企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主动作为,切实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企业负责人亲自抓、分管安全负责人具体抓,加强工作力量,保障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调配合。各企业要安排专门工作人员,组成专门工作机构,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具体工作,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强化部门和属地责任,注重发挥主管部门的工作协调、业务指导作用,落实职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推进群防群治,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三)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考核追责。各监管人员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督促检查,建立情况交流、跟踪督办制度,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安全生产季度会议、信用管理实施工作中,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情况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督促检查,精准发力,推动落实。在日常检查中,对企业和项目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际运行情况为重点,加强检查督导,对工作被动应付、体系建设落后的企业和项目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安全生产评先评优资格。对屡教不改,工作进度严重滞后、影响全区整体工作推进的企业和项目,按规定严肃处理。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9

引言:南京中电集团某公司投资超百亿元在南京建设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项目,项目规划阵列、成盒、模组厂房及配套设施,设计生产能力达8万片/月玻璃基板。本期建筑面积约33万立方米,为了早期发现和通报火灾,及时通知人员疏散和灭火,预防和减少人员伤亡,设计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本文仅对项目火灾报警的探测部分进行讨论,不涵盖具体联动内容。

一、火警系统定性以及内容

项目主要建筑中, LCD厂房、LCM厂房、动力中心和无机化学品输送站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根据(GB50116-98)要求,设置火灾报警系统,保护对象等级为二级,采用重点监测的方式。特气输配站和有机化学品输送站生产类别为甲类,根据规范(GB50116-98)要求,设置火灾报警系统,保护对象等级为一级,采用全面监测的方式。

内容涵盖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极早期空气采样烟雾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报警系统。

二、系统构架

火警控制中心设置在动力中心一层专用的消防及应急监控中心。系统选用西门子FD720 产品进行设计,具有分布智能集中报警的功能。本次设计共使用12台火警控制器,其中LCD厂房9台,LCM厂房1台,动力中心1台,食堂栋1台;动力中心另配置火警联动控制柜2套。所有火警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总线(光缆)形成环形网络,并通过网络接口模块CK11进入中央管理系统,对系统进行图形化管理,系统配置管理计算机及配套管理软件。

各控制器通过现场总线(火警总线)连接回路卡与探测器及其它现场部件,总线采用环形布置方式,提高线路可靠度。每回路最多连接126只智能探测器以及编码模块,本次设计每回路预留至少20%总线容量。火警系统 DC 24V 控制电源电缆分二路,一路为总线设备(模块、火灾显示盘等)工作电源;另一路为外控电源,为防火阀、电动风阀、排烟防火阀、电磁阀等直流工作设备供电。每台火警控制器配套联动电源,引出电源电缆仅覆盖其周边范围内用电设备,不与其他火警控制器电源搭接。

各建筑直线联动控制电缆,如排烟风机硬线控制电缆和消防泵控制电缆,由火警控制中心联动控制盘集中引出,在控制中心集中管理。各建筑火警电话电缆由火警控制中心电话主机集中引出大对数电缆至各建筑分控制器,再由分控制器引电话电缆至各使用点。

三、系统设计

1,探测器设置

办公室、动力房、更衣室以及非洁净生产区等一般环境房间设置点式编码智能光电感烟探测器。动态UPS间、油箱间等房间设置编码智能感温探测器;柴油发电机房层高超8米,设置编码智能烟温复合探测器。CIM室、消防兼应急监控中心和FMCS监控室工作层、架空地板下以及吊顶上等气体灭火保护区域均设置编码智能光电感烟探测器和编码智能感温探测器。LCD厂房和LCM厂房洁净室以及吊顶上、变配电站以及动力中心配电室均设置设置极早期空气采样探测器。LCM厂房部品仓库、成品仓库开间大,梁净高超600,设置一般(非极早期)空气采样探测器(VLW)。LCD厂房工艺设备CAK,WRM,光刻胶供给内部设置感温探测器,以便联动设备内部气体灭火装置,该部分探测器由设备厂商自带。可能散发可燃气体区域设置火焰探测器,如氢气纯化间、药液保管室、硅烷室、氨气室、有机化学品储藏间等房间。叉车充电室设置防爆感烟探测器,硅烷室、磷烷室设置雨淋系统,配套防爆感温探测器和防爆火焰探测器。

2,系统联动

系统联动涉及建筑、给排水、暖通、电气以及工艺等相关消防设施的控制,本次不展开详细讨论。

四、接口及预留

火警系统设计中,与一些独立的相关系统间存在联动关系,需要明确各自的接口方式。

特气接口:火警系统在特气输配站预留20只输入模块(1输入)和20只控制模块(1输入/1输出)作为对特气包商的接口,接收特气报警主机输出的气体浓度高限报警信号、故障信号以及输出信号联动相关阀门、报警器等

天然气接口:火警系统在LCD厂房一层预留3个输入模块接收天然气报警主机输出的高限报警信号和故障信号。

安防接口:火灾时,火警系统通过控制模块送信号至相关区域现场门禁智能控制卡释放相关门禁门锁,现场门禁智能控制卡在各建筑各层分散设置,门禁对应的控制模块设置在其附近的模块箱内。火灾时,火警系统通过控制模块激活LCD厂房洁净室内特气使用点摄像机(共十四个)信号,火警控制中心预留30只控制模块作为摄像机按片区启动的接口,配套详细的片区分配要求。

广播接口:火灾时,火警系统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广播线路现场音量调节开关调节到应急线路接通状态。火警控制中心设置101只控制模块分别对应广播100个回路以及总的启动信号。火灾时,按广播回路控制相关区域应急广播启动。

VESDA接口:火警系统为每一个现场空气采样探测器配置2只输入模块,接收其高限报警和故障信号。火警主机与极早期空气采样监控主机均设置在消控中心,通过信号总线进行通讯。

FMCS接口:火警主机设置网络接口(RJ45),通过行政网络传输至FMCS数据库进行集中管理。火警系统的动作不受FMCS制约。

五、系统电源的供应

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气体报警系统采用消防电源供电,在控制机柜附近设置末端互投箱,分别从市电和动态UPS专线引来电源电缆。VESDA现场空气采样探测器由VESDA系统集中供应DC 24V电源,设计中选用产品已经通过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认可的电源仅有7A的输出规格,故考虑一路电源服务不超过4台探测器。

六、安装要求

本次设计通信各系统所用钢管为镀锌焊接钢管,钢管规格满足《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2008)要求。火警和气体报警线路所穿保护管涂防火涂料并保证涂层厚度(敷设在不燃烧结构层内,且埋深大于3cm除外)。预留管进建筑在+0.3米高处预留接线箱一个(接线箱尺寸由施工单位根据引入管数量确定)。

弱电设备设置在室外,管线出屋面或建筑基础作好防水处理,室外设备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 IP55。管线穿越变形缝、防火分区、防腐、防潮区域做相应处理,管线穿越有防火要求的墙体、楼板、吊顶时应做防火封堵。防爆区域内所有设备均满足厂房防爆要求,所有管线均应做防爆处理。本工程防爆区域爆炸性气体的级别和组别为 ⅡA T1,所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和组别不应低于该级别和组别。

参考文献: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20116-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10

二、系统总体结构

智能住宅小区是一个多功能协同工作的系统,从其内容上来看可分为家居智能管理系统和小区物业综合管理系统两大部分,前者包括家居安防、家居信息服务,家居智能化控制等,后者包括:社区安防、信息服务、计量收费三部分。充分考虑具体需求。本系统仅实现智能小区中从室内到室外具有代表性的领域:家居智能化控制、小区出入管理和小区服务。系统设计力求信息从感知、传输到处理的整体业务流程能够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并能在需要的业务流程中实现闭环控制。从技术架构的具体需求来讲,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图

三、系统分层结构

1、感知层

(1)智能家居功能模块

需要分别进行可燃气体、有害气体、温湿度、非法入室等信息的相关采集,并把所有信息汇总到家庭控制平台上,进行相应的自动或手动的闭环控制。由于信息是长时期的不间断采集,所以在选择采集技术时,必须要考虑到数据采集精确、传输速率快、低功耗低成本等因素。整个家居环境中采用可移动的、能够灵活组网的ZigBee模块进行信息的感知,为此可达到监控全面、无死角的目的。

(2)小区出入管理功能模块

要求实现小区大门车辆管理以及各栋楼门禁管理,小区内的用户可以持卡任意出入,但为了保证用户个人财产的安全,必须要建立相关的出入记录。需要数字身份验证识别与图像验证相结合的多种检测手段联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有利于在不同状态下对人或车辆等物体进行识别与管理。

(3)小区超市功能模块

在小区超市系统中,包括了小区超市的进货、入库、售货、购物卡结算等功能,在这个过程中业务流程较长,要求各个环节能实现自动处理,统一管理,各个环节的信息能够自动写入管理平台数据库中,避免人为介入。要求能够实现货物入库自动身份识别、电子秤重、商品出库身份识别、购物卡结算等感知功能。

2、网络层

网络层承担信息的传输,借用现有的短距离无线网、移动网、互联网等技术实现数据由感知层到应用层的传输。在感知层当中,设计了三个主要的功能区域,每个区域都对应着一个独立的终端管理平台,该管理平台连接着多个具有感知识别设备,这就要求该网络能够保证将感知层采集的所有信息能够转换成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及时、高速率、干扰小、稳定的传递到应用层的管理平台。

智能家居功能模块

在智能家居中,多个感知、控制信息点分布在家庭中的各个房间,如果采用有线方式实现感知设备组网通信,布线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因此应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由于一般家庭面积有限,因此,多个设备之间的最大通信距离<50米即可,同时由于室内空间较为复杂,信号衰减较大,因此需要通信形式能够实现多节点多跳自组织通信。而对于家庭智能终端设备,作为网关设备,不仅需要将信息无线传输至小区物管平台,同时还应与居民具有较好的信息交互方式,便于居民在线了解家庭状况、控制智能家电。

小区出入管理功能模块

由于小区出入管理属于小区安防范畴,要求网络具有较高的信息安全性,因此不宜使用无线通信方式。因此,本项目将该环节设计为有线通信方式。

小区超市功能模块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11

我国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冠心病等慢病发病率迅速增高,有效控制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1]。系统规范治疗,规律病情监测,可提高高血压的管理水平和控制水平,从而降低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降低其医疗费用。我院2007年2月~2008年2月在广州地区比较不同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人群的干预效果,旨在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其治疗率和控制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在社区宣传高血压3种管理模式,获得参与管理的本社区高血压患者305例。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类管理契约管理:与参与的患者签定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协议,实行契约式管理。自我管理:指在医务人员协助下患者承担一定的预防性或治疗性活动。家庭管理:指在医务人员协助下患者家属承担对家庭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行为和用药情况的监督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龙凤街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需求,然后按照其选择的管理模式进行分类管理。对参与管理的305例高血压患者,按照各自管理模式通过定期随访和饮食、体育锻炼指导进行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和干预工作。派发支持性工具《血压、饮食、体育锻炼登记册》305册、盐勺380个、计步器290个。

契约管理内容包括建立高血压健康专档、健康体检、非药物治疗指导、定期测量血压(二级管理以上)、药物治疗(三级管理)。

自我管理内容包括建立高血压健康专档、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教育课程、医师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支持。

家庭管理内容包括建立高血压健康专档、家庭成员在社区医师的指导下帮助高血压患者制定切合家庭实际的个体化的高血压管理计划、家庭成员帮助和督促患者按照计划开展高血压管理工作。

1.2.2 调查方法管理前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收到有效调查表305份,进行一年后的观察,采用同样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病程等一般情况,高血压患者患高血压后的行为改变等。

1.2.3 观察指标以高血压患者管理前后的血压控制良好率、规律服药率、运动率及饮食控制率为为客观指标判定效果[2]。

2 结果

2.1 干预效果

管理前后各组的血压控制良好率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契约管理组比其他两组的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管理前后患者的管理情况(%)

2.2规范管理

三种管理模式都有因患者不配合、搬迁等原因造成未能全程规范管理、失访,但契约管理组较其他组全程规范管理率高。详见表2。

表2 三种管理模式规范管理情况

2.3 三种管理模式分组情况

共签署高血压管理合同305份,契约管理97份,一级管理(低危患者)24例,每人每年收费10元;二级管理(中危患者)24例,每人每年收费30元;三级管理(高危或极高危患者)49例,每人每年收费50元;自我管理105份;家庭管理103份。各组具体危险分层、年龄、性别见表3。同时,对参与管理高血压病例均进行了全面体检、建立高血压专档和问卷调查,对档案全部输入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开展慢病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

3 讨论

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我国成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比1991年增长了31%,增加高血压患者7 000万,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3]。国内外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呈对数线性关系,与冠心病发病呈连续逐步升高的强度关系。积极控制高血压可使脑卒中死亡率下降50%,心肌梗死死亡率下降58%[4-5]。高血压系统规范治疗,规律病情监测,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控制水平,从而降低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降低其医疗费用。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任务。社区高血压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尤为重要。

经过近一年的规范管理,我们首先在广州地区采用契约管理模式,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高血压患者之间签定诊疗合同,收取一定的费用,对每个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服务。经过一年的管理,相对于其他两种管理模式而言,契约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模式。由于收取了一定的费用,患者对管理的依从性较好。一对一的个体指导易接受,效果较好。接受管理的患者也由原来的不信任变成了主动积极配合,医患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经过长时间的高血压管理及完善的患者健康档案管理体系,进一步让社区居民主动、自动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监测与治疗,达到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目的,社区慢病管理的有效控制将指日可待。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契约管理模式成本较低,且可克服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覆盖面不广的弊端。对高血压这一单病种实行契约管理,可以形成一个固定的、逐渐增多的患者群,对这一患者群采用这一合理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治疗水平,这也成为一个进行科研及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但由于该研究没有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入组人数较少等原因,其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我中心将广泛应用契约管理模式,使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高血压病,也有利于患者掌握高血压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采取积极和正确的行为来控制疾病发展;同时对这次结果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高血压防治方案[S].2005.

[3]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02[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5.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12

全科医学;社区管理;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在我国的中老年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长,会导致患者的心脏、肾脏以及血管等组织出现功能障碍和慢性损害,一般通过饮食控制、血糖监测以及服药来控制血糖范围[1]。对于社区糖尿病患者来说,加强健康管理对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98例做为研究对象,采用全科医学社区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某社区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糖尿病患者,共98例,其中女性有41例,男性有57例,年龄37~83岁,平均年龄(66.6±3.7)岁;病程1~21年,平均病程(7.0±1.6)年;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有18例,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有52例,其余28例无合并疾病。

1.2方法

本组糖尿病患者98例均采用全科医学社区管理模式,由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以及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全科医生社区队伍,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管理。全科医生首先要建立糖尿病患者的档案,跟踪患者的血糖控制异常情况和转诊等;社区护士主要负责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同时监控患者的血糖水平,指导患者进行血糖自我检测,嘱咐患者要规律服用药物,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加强对患者的健康随访,通过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公共卫生医师主要负责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做好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规律服药率、血糖控制率,血糖自我检测率进行评估。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干预前后的规律服药率、血糖控制率、血糖自我检测率的情况对比如下:干预前患者的规律服药率、血糖控制率、血糖自我检测率分别为64.29%(63/98)、47.96%(47/98)和39.80%(39/98),干预后患者的规律服药率、血糖控制率、血糖自我检测率分别为88.78%(87/98)、69.39%(68/98)和51.02%(50/98),经过干预之后患者的3项指标均比干预前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长,做好疾病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全科医学社区服务队伍主要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以及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其中不同的人员有不同的责任,结合全科医学的理念为患者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综合[2-4]。在实际的全科医学社区管理过程中,全科医师、社区护士以及公共卫生医师发挥不同的作用,相互协作,实现优势的互补,可以更好的满足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需求,从而提升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升患者的服用依从性,掌握血糖的自我监控方法,最终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5-7]。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患者规律服药率、血糖控制率、血糖自我检测率分别为64.29%、47.96%和39.80%,干预后患者的规律服药率、血糖控制率、血糖自我检测率分别为88.78%、69.39%和51.02%,经过干预之后患者的3项指标均比干预前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与相关的研究报道数据吻合[8]。说明全科医学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规律服药率以及血糖自我检测率,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采用全科医学社区管理能够增强患者对血糖的自我监控,使患者规律服药,将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作者:史秀美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

参考文献

[1]宋强.社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规范管理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7(9):16-17.

[2]李东远.全科医生在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1):2394-2395.

[3]胡小飞.社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规范管理效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2):48-49.

[4]张淑姨.98例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4(28):234-235.

[5]杨飞.全科医生对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11(26):12-13.

管理和控制的区别篇13

(一)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内控体系现状

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工作特点新型化,其特有的物业、公用事业及离退休三大板块建立至今着重于制度建设以及生产常态化运行,因此内控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并开展。为了适应市场竞争,油田矿区服务企业提出了“构建科学管理体系,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的设想,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改善油田矿区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率,降低国有资产流失并维护国有财产的安全。

油田矿区服务企业规模巨大且运营能力极强,在管理水平、员工素质等方面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对建立、推行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二)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具有局限性。导致这种局限性的原因主要有:财务人员在进行企业决策时由于个人知识和判断能力的缺乏,做出错误的决定,即所谓的主观性误差;由于管理层无视内控体系或由于错误或误差,即便在内控体系建立相当完善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的误差;控制环节设置越多,管理效率越高,但是这又会增大内控管理成本。所以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

2.员工财务内控相关知识欠缺。即便是对企业员工进行了相关的必要的财务内控只是培训,但是,财务内控对于我国各行各业而言都是一个新兴事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慢慢了解和熟悉,所以员工在这方面的知识仍然很匮乏,不免会出现走弯路和错路的现象。

3.内控意识不强且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当前包括油田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主动意识不强甚至出现懈怠情绪。

由于缺乏制度约束和认识能力有限,现阶段油田矿区服务企业财务人员对财务内控存在诸多误区。(1)认为内控就是管控越紧越好,过度集权、事事审批,统收统支,一切以计划为主,必须服从计划的调拨,完全否定了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2)过分强调“用人不疑”,但是没有做好“疑人不用”,也就是说缺乏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和考核机制,更没有建立“轮岗”制度,这就为权利的“寻租”留下了机会。(3)过分低估经营风险,认为现有体制完全可以起到预防和避免风险发生的作用,忽略了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4)过于强调通过企业财务内控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目标,而忽视了内控的经营性目标。

4.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很短,国内关于财务内控方面的立法还相当欠缺,一些借鉴国外的内控法律法规无法与我国企业实际结合起来,导致企业财务内控方面无法可依,无法有效指导和约束企业财务人员的行为和活动。

二、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内控体系构建与创新

(一)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包含三个模块,其中最核心的控制过程包括五个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如下图所示。

图1 企业财务内控

1.控制环境。所谓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公司治理层、管理层及各类员工对企业财务内控的态度、认识及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的统称。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财务内控的结果和效果,是企业财务内控五要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财务内控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其中“硬环境”应该包括治理结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制及反舞弊机制等环节。“软环境”主要包括管理文化、风险意识、操作人员素质等。

2.风险评估。所谓风险评估是指企业管理层在特定的内控环境下,对影响企业经营、财务报告及合规性目标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相应行动加以管理的过程。风险评估分为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两个层次。风险识别即是对企业运营的外部因素(包括技术、竞争、经济政策、环境等)和内部因素(包括操作人员素质、公司活动性质、经营范围等)进行检查、辨别与分级。风险分析则是估计风险的重要程度、评价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加强风险管控的过程。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就是在上述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所认定的重大风险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企业各类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过程。具体的控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

(1)业绩评价,即将实际业绩与前期业绩(上年同期业绩、预算业绩等)进行比较,同时考虑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对实际运行业绩作出评价与控制。(2)信息处理,即保证正确、完全并接受授权进行信息处理,如保证软件完整运行、进行系统文件和数据维护等。(3)实物控制,也即资产和记录接近控制,如对计算机及数据资料的接触进行授权、建立定期盘点制度、实物安全控制等。(4)职责分离,如将业务授权、业务执行、业务记录和检查等职责分开。

4.信息与沟通。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履行其职责,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必须将内外部信息进行识别、捕捉和交流。其中外部信息有市场份额、行业法律法规、客户满意度等;内部信息包括企业会计制度、暂行条例、相关规定等。常用的信息沟通方式主要包括对上级报告例外(突发)情况、凭证账簿交接沟通、财务报告手册沟通管理等。

5.监督。监督实际上是对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上述一系列环节的试试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是对企业财务内控情况所进行的宏观层面的把握,是油田企业完整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二)油田矿区服务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创新建议

1.打造全员控制的内控环境。首先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公司经理对于公司重大风险进行研究和深入分析,对于诸如重大战略风险,资产并购风险等,制定重大风险应对方案,找到其根源所在、分析出其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应对策略以及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手段等,同时必须组织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公司本部和下属分公司全员参与风险评估。

其次将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公司财务内控制度及管理体系以文件(如内控手册、内控评价文件等)的形式,下发各单位、内部监督部门等进行学习、贯彻落实,却把企业财务内控全员参与。

2.完善公司组织结构。按照财务内控业务的熟练程度、管理的复杂程度等将油田公司组织结构进行划分和完善,对那些熟练程度较差、管理程度较复杂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控力度。同时强化第三方的参与和管理,梳理出油田公司的几大主责部门如采购、销售、资产管理等部门,展开有效管理,进一步完善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公司组织结构。

3.持续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为了展开持续全面的企业财务内控风险评估,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油田矿区服务企业企业必须广泛、持续搜集与本行业本企业风险管理有关的内外部数据、信息和资料,以此为基础进行未来经营风险的预测和防范。

如下图所示,油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该过程受到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的影响,加强企业财务内控旨在保证经营效果和效率。

图2 油田矿区服务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与风险评估

4.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建立“三道防线”,加强对油田矿区服务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即建立经营管理部门的“控制自我评估”机制(CSA);加强企业财会部门的后台监督;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实现“再监督”。这三道防线中,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审计监督结果较为客观公正,并能为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提出指导性建议。在此基础上,审计部门还必须积极协助油田矿区服务企业营造和建立“软环境”,即企业文化建设、操作人员内控意识和综合技能的提高等。

三、结束语

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可以有效改进油田矿区服务企业经营活动,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综合与控制双重目的。油田矿区服务企业中有很多不同的运行单位,只有将诸单位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有效配置,发挥团队作用,才能实现油田企业长远的生产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