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发展史实用13篇

动物的发展史
动物的发展史篇1

在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管理中,应该从博物馆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历史文物藏品的收集渠道进行延伸,在提高历史文物藏品数量和质量的同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突出和体现历史文物藏品的艺术性,丰富藏品的文化内涵,提高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力,让公众参与到社会教育中。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定位必须充分整合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从社会教育的层面出发,在党性教育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时事热点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对游客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提高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二、革命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现状

1.社会教育功能低下。在漫长的时间里,革命历史博物馆一直秉承着纪念、陈列、保管等要求,使革命历史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但现实中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资源劣势日渐凸显,致使社会教育职能已然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只有对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优化升级,使其发展成为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才能使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文化气息蔓延到实际生活中。目前,我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大多以展示实物为主,社会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涉及的内容较少,社会教育功能低下,缺乏开拓创新意识,不利于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推广。

2.社会教育流于表层。党员作为革命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主要对象,很多时候都是在行政方式吸引下进入博物馆的,很少有人主动走进博物馆,即便进入博物馆也是流于形式的参观,这就会导致对博物馆历史文化知识的认知大打折扣,严重阻碍了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使社会教育流于表层。革命历史博物馆党性教育功能缺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不利于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建设和管理,不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播,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得不到有效保障,自然无法实现革命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升级的目标。

3.和时代严重脱节。在社会文明程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经济水平和精神文明传播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发展,使其逐渐发展成为和现代生活相匹配的精神文明场所。但是,现阶段很多革命历史博物馆都处在传统层面,和现代博物馆的定位具有极大的差异,很难在实现党性教育的基础上提高革命历史博物馆社会功能。革命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时代严重脱节,不利于博物馆的整合和发展,使博物馆的功能性存在缺失。

三、加强党性教育促进革命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升级的方法

1.大力开展党性教育活动。

为有效解决革命历史博物馆只向少部门群众开放的问题,革命历史博物馆相关人员必须重视党性教育,大力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地接受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精神洗礼。例如:相关负责人可以在重要的节假日举办革命历史文物展览会,以党性教育活动的形式,增强群众的凝聚力,使其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提高群众的党性精神和爱国情怀。或者播放党性教育纪录片,让人们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提高党性思想。

2.利用媒体资源加强党性教育。在革命历史博物馆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发展情况,不断拓宽社会教育的渠道,利用媒体资源加强党性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博物馆的最新状态,在新旧媒体的基础上,编制党性教育纪录片,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将其和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藏品联系起来,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提高他们的党性思想和党性意识,吸引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革命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

3.和党校共同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党校是党性教育的重要场所,党校党性教育的很多?热荻己透锩?历史博物馆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革命历史博物馆发展中,要想加强党性教育,必须加强与党校之间的合作,让党校的学员成为博物馆的受众,博物馆成为党校的课外教学点。还可以采用图片考察和知识竞赛的形式,改善党校学员的党性学习进程,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的效果,有效促进革命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升级。

动物的发展史篇2

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在肯定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对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作了同质性理解,而未能把握社会历史时空的独特性,以致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理解存在着一系列重大缺陷。马克思在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将社会历史时空的理解奠立在其科学的实践论之上,廓清了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本质区别,从而超越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实现了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科学理解。因此,重返马克思的实践论视域,廓清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联系与区别,并由此校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时空观,对于科学理解当代社会历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及其缺陷

所谓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是指从纯粹客体、对象的形式去直观地理解时间和空间,即把时间、空间看作“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因此,将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看作同质的物质运动分别在自然界与社会历史界的持续性和广延性,从而将社会历史时空看作自然时空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或推广,就是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的基本内容。

应当承认,把时间、空间看作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正确地坚持了时空观的唯物论立场。因为,对于唯物论而言,“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引者注)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仅仅存在于我们头脑之中的空洞的观念、抽象。同时,从物质世界自在运动的角度看,把社会历史时空看成自然时空的一部分或自然时空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或推广,进而将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看作同质的物质时空的两个部分,既有其逻辑合理性,也有其本体论基础。因为,社会历史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始终是以自然宇宙为其先在性前提的。因此,把时间、空间看作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并由此阐明其客观实在性,对于人类不断科学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特别是把握自然界与社会历史界的内在物质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但是,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对时空的理解,是以把物质运动看作与人类实践活动无关的自然的物质运动为前提的,因而是对自在的物质运动的时空的一种纯粹直观。也就是说,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即不是从实践或主体去理解作为对象的物质运动的时间与空间,从而把两个不同领域的时间、空间同质化为了“自在物质时空”,即与人的实践活动无涉的自在物质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显然,这种时空观是以不理解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本质区别或者说社会历史时空的独特性规定为代价的。也正因为如此,这种时空观往往导致人们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理解陷入了以下缺陷:

第一,把社会历史发展了解为“只见物,不见人”的自然物质变换过程。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由于看不到社会历史时空与自然时空的本质区别,而往往引导人们把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简单地了解为纯粹的物质变换过程,即把历史过程了解为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自然物质变换过程。即使强调劳动在历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因侧重于关注劳动的物质客观性而轻视人的存在及其主体能动性,而在社会历史观上堕入了“人学空场”。那种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经济决定论理解,就是如此。

第二,把社会历史规律等同于自在自然规律。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由于不了解作为实践活动展开基本形式的社会历史时空是自在自为的时空,即实践所创造的时空,进而不了解社会物质运动是人类自在自为的实践运动。因此,往往不了解社会历史时空是人类自在自为的实践活动规律或社会历史规律在时空关系上的体现,从而把社会历史规律简单地等同于自在自然规律。也就是说,同质地看待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导致了同质地看待社会历史过程与自在自然物质运动过程,以至于同质地看待社会历史规律与自在自然规律。那种对社会历史规律的机械论理解,就是如此。

第三,不理解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由于同质地看待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进而同质地看待自然时空和社会历史时空对人类活动的制约性,从而不理解社会历史时间是人类实践活动在空间上的展开,即人类对自身生存发展空间的创造和拓展,以至于不理解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也就是说,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严重地遮蔽了人类通过改变和调整自身实践活动的节律而把自然生命时间转换成自由发展空间这一关键。那种把人的发展简单理解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的观点,往往就与此有关。

第四,不理解历史发展中不同社会形态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与同一社会形态在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现象。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由于不理解社会历史时空是人类实践活动展开的基本形式,而往往看不到人类实践活动在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中的中介作用,从而看不到具体实践活动与具体的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以至于不能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社会形态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与同一种社会形态在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现象作出合理解释。那种将历史发展的“五形态”说与“三阶段”说看作适用于解释一切民族历史发展过程和道路的“公式”的做法,就与此密切相关。

第五,不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人类目的性的统一。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由于看不到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本质差异,即不懂得社会历史时空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而只是从自在客体的形式上去理解社会历史时空,因而只是将社会历史发展了解为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而看不到社会历史发展受到人的活动目的的支配,进而不能把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了解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那种把唯物主义原则简单推广和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的做法,就是如此。

二、马克思实践论视域的社会历史时空观

针对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在理解社会历史问题上的缺陷,马克思克服了直观地理解物质时空的片面做法,转而从人类实践去理解物质世界特别是社会历史世界的时空,即把社会历史时空的理解奠立在科学的实践论之上,厘清了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联系和本质差别,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物质论时空观的超越。这是历史唯物

主义的重要贡献之一。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时间和空间的性质和特征取决于物质运动的性质和特征;社会历史界的时间、空间与自在自然界的时间、空间有着本质差异。因为社会历史界的物质运动与自在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具有本质性差别,即社会历史界的物质运动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具有不同于自在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自在自为的实践性规定。也就是说,尽管从自在物质运动角度看,社会历史时空始终从属于自然时空,并具有自然时空的全部特性,但从人类实践角度看,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社会历史界的物质运动,已经从自在自然的物质运动转变成了自在自为的社会物质运动,而作为自在自为的社会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社会历史时空,也就已经以扬弃的方式把自在自然时空包含在自身之中,从而获得了自在自为的实践性规定。在此意义上,社会历史时空只能是人类通过自身实践所造就的事物的时间与空间。因此,社会历史时空在本质上是指人类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即人类实践的时代特征和时代格局。

显然,社会历史时空是由以人类实践活动为中介的两个相互交织的层次构成的:一是人类通过自身实践对自然时空的转换,即人化自然时空;二是人类通过自身实践所创造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及其发展变化的时空。因此,较之自然时空,社会历史时空的结构和变化要复杂得多。

首先,社会历史时空的延续度较自然时空的延续度小。就整个宇宙而言,物质运动处在永恒的循环和永远重复的连续更替中。“诸宇宙(无数星体――引者注)在无限时间内永恒重复的先后相继,不过是无数宇宙在无限空间内同时并存的逻辑补充”。从物质运动的永恒性角度说,自然界的变化只是自然事物自在规定性的循环和重复,即只存在空间上的扩张,而没有时间上的变化。换言之,自然界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具有“保守性”甚至是“凝固性”,以至于只是表现为在空间上的无限扩大。如果把社会历史看作宇宙的一部分,那么,社会历史不过是自然界实现其空间扩张的一个环节。因为,“物质在其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任何时候都不会丧失,因此,物质虽然必将以铁的必然性在地球再次毁灭物质的最高的精华――思维着的精神,但在另外的地方和另一个时候又一定会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这是物质赖以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这个循环完成其轨道所经历的时间用我们的地球年是无法度量的,在这个循环中,最高发展的时间,有机生命的时间,尤其是具有自我意识和自然界意识的人的生命的时间,如同生命和自我意识赖以发生作用的空间一样,是极为有限的”。也就是说,从物质自在运动的角度看,社会历史时空的延续度要比自然时空的延续度小得多。

其次,与自然时空结构的凝固性不同,社会历史时空结构能够不断加以改变。自在自然的时空结构与社会历史的时空结构是不同的:在前者那里是时间从属于空间,在后者那里则是时间本身就是空间、空间本身就是时间。究其根源在于:自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只受自然规律的支配,社会历史运动则主要受人类实践活动规律的支配。受自然规律支配的自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只是自然事物在自在规定性上重复“生产”自身,而主要受人类实践活动规律支配的社会历史运动,其运动变化是加速进行的,这是社会历史系统的重要特性。而且,社会历史运动,特别是由于科学的变革及其引起的社会历史发展,“可以说是与从其出发点起的时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仿佛要向世界指出:对于有机物最高精华的运动、即对人类精神起作用的,是一种和无机物的运动规律正好相反的规律。”因此,社会历史时空,是通过社会历史运动并在社会历史运动中形成的现实性时空。也就是说,社会历史运动是通过人类实践转化为社会历史空间而现实存在的时间;社会历史运动的展开过程亦即社会历史时间;社会历史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直接统一,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就是二者统一的具体方式。质言之,人类实践活动在时间上的展开也就是人类对自身生存发展空间的创造与拓展,即人类通过改变自身实践活动的社会形式来改变社会历史的时空结构。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而这也就是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特征。

而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特征,则使时间获得了人的主体性存在意义。

第一,劳动实践通过使社会历史逐渐与自然界分化,逐渐使时间转化为人类发展的空间。人类通过劳动实践推动和消除在动物那里的生产与消费的直接同一性、无差别性,改变了生产和消费的意义:生产分化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消费分化为生产资料的消费和生活资料的消费。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从物质生产逐渐分化出精神生产,从生产活动分化出交往活动,从物质交往分化出精神交往,等等,而每一种活动领域又不断分化出新的活动领域。因此,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也就意味着人类活动及其空间的不断创造与拓展;而人类活动发展空间的扩大,也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也就是造就人的全面性,即在劳动实践及其分化出来的各种活动领域之间合理分配时间。正因为如此,人类总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节约劳动时间,从而把时间转换成发展的空间。

第二,劳动实践通过创造和调整社会历史的时间结构,不断拓展人类发展空间的广度和深度。所谓社会历史的时间结构,即人类实践活动的时间结构,是指满足人类不同需要的各种活动在整个社会历史时间中所占的比例,主要由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等要素构成。因而整个社会历史时间的具体化不仅体现在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而且也体现在上层建筑领域,包括社会、政治、思想、文化诸形态和规范、价值等系统及其变化上。同时,社会历史时间流程的强烈程度不仅取决于社会历史时间具体化过程的强烈程度,也取决于老化的、过时的结构脱离具体化过程的强烈程度。因此,社会历史时间不同于作为社会历史运动的纯外部的、数量的尺度的历法时间,它是社会历史运动内部的质的内容的时间连续性(历时性)和这些内容的诸成分的空间组织(共时性)即同时性的统一。“社会空间作为时空连续体的一个方面体现着社会中一切同时的社会相互作用形式。如同社会过程在时间上加速推进乃是历史规律一样,社会空间的扩展和致密化过程也是规律。”因此,人类通过实践改变时间结构来突破其空间限制,即“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以便使人从狭隘地域性存在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从而提高自由时间在整个时间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而一旦劳动成为人类的第一需要,劳动时间成为自由时间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历史就步入了以自由时间为计量单位的社会历史空间。在此意义上,马克思说:“时间是发展才能等等的广阔天地”。因此,社会历史进程,也就是人类不断调整和变革社会历史时间结构的过程,即不断

拓展其发展空间的广度和深度的过程。

第三,劳动实践通过创造自由时间,将人类自然生命的时间转换为人类自由发展的空间。时间作为人的积极存在,只能通过劳动实践的展开获得其现实性。因为,只有劳动实践才能使劳动时间客体化,即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劳动产品作为劳动的结果,就是以静态的空间形式保存、固定和巩固主体以动态形式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这不仅为人类交往活动的展开提供了条件,造成了人们之间交流思想、知识、经验等等日益扩大的交往空间,而且造成了人类社会历史所特有的进步方式:通过劳动成果而形成的工具体系的积累、传递和改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符号空间”、“文化空间”的发展,促使社会历史运动加速前进。在这一加速进程中,劳动时间一方面凝结为实物形态的存在,一方面凝结为社会关系的体系存在,即社会结构。这就是社会历史空间的形成。而社会历史空间作为实践活动的产物,反过来又成为实践活动展开的前提和制约因素。如果说实践活动的展开构成社会历史的时间结构,那么,实践活动的结晶就构成社会历史的空间结构。前者是社会历史空间向社会历史时间的转化,后者则是社会历史时间向社会历史空间的转化。这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互为前提的侧面。因此,劳动实践创造自由时间,实质上也就是将人类自然生命的时间转换为人类自由发展的空间。

第四,劳动实践通过扬弃自然时问,使社会历史时间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浓缩”的形式“并存”于同一社会空间中,从而使人之发展得以不断升级换代。时间的一维f生表明,无论是自然时间还是社会历史时间,在其发展趋势和方向上都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自然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始终无法并存于同一空间,从而遵循的是过去决定现在、过去和现在决定未来的单向决定论。从自在角度看,社会历史的变化也要受到这一单向决定论的影响,但从实践角度看,社会历史联系不仅仅是不同世代之间的继承关系,而且是包含着变革和创新的继承关系,即社会历史变化并不是在原有规定性上生产和再生产自身,而是一个累积f生的进步过程。因此,作为社会历史时间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往往是相互规定、相互制约的,从而是双向决定的:其一,实践活动作为由目的、手段、结果等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而构成的动态过程,直接体现了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维度的并存与相互制约。实践活动的过程不仅遵循过去决定现在和未来的顺向决定,而且也遵循未来对现在、过去的逆向决定。因为,作为未来结果的劳动的目的是劳动者事先“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因此,社会历史时间在方向上是绝对不可逆性与相对的可逆性的对立统一。其二,每一种社会历史形态作为一种暂时的社会结构系统,都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体。因为,每一种社会历史形态的更替都表现为,旧形态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因素分化出较高级的因素,进而使新因素取代旧因素的主导地位以便促成新形态,同时把旧因素以扬弃的形式作为从属于的东西保留在新形态中。也就是说,新形态一方面通过改造旧的社会形态内部的残片和因素得以建立,另一方面,又通过保留、利用、发展旧的社会形态中的一部分因素并孕育新的因素得以发展完善,以致为更新的形态的产生创造条件。可见,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历史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能够以“浓缩”的形式“并存”于同一个社会历史空间之中,从而使人之发展得以不断升级换代。

三、实践论社会历史时空观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实践论视域的时空观,特别是对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特征的揭示,对于正确理解社会历史问题,特别是伴随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数字化”技术发展所形成的“全球化时空”、“虚拟时空”、“符号化时空”等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践论社会历史时空观之理论意义

第一,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规定为冲破形而上学时空观的预成论以及理解唯物史观的辩证决定论提供了新的理论支点。唯物史观的辩证决定论区别于机械决定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承认并强调历史过程中因果联系的辩证性。按照机械决定论的观点,历史时间中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的前后顺序的不可逆性不仅是绝对的,而且历史发展只能是过去决定现在、过去和现在决定未来,即历史的因果决定性只能是单向的决定。这显然包含着历史发展的一种预成论观点。历史过程中的因果联系的辩证性,只有在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社会运动的时空关系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因为,承认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就必然承认历史时间中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之间的双向决定关系;人类实践在分工与合作中展开使得历史时间中本来依次出现的三个维度或三个环节能够以“浓缩”的形式同时并存于同一社会空间之中,从而形成相互规定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至于历史进程具有了累积性和加速性的特点。因此,把握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特征,不仅能冲破形而上学时空观上的预成论,而且能更深刻地把握唯物史观的辩证决定论。

第二,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规定,为揭示社会历史规律及其实现机制确立了根本途径。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特征表明,人能够在自身实践活动中创造自由时间,即把自然生命的时间转变为自由发展的空间,即使时间成为人的积极存在。从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社会财富的角度看,社会财富是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时间的客体化,即社会历史时间的凝固和结晶。这就是社会历史时间向社会财富的空间形式的转化。也就是说,社会财富作为实践活动的结果,以空间的形式保存、固定、巩固了人类实践活动以时间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类本质力量。这不仅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提供了物质手段,而且创造了人们之间交流思想、知识、经验等等的日益扩大的交往空间。而社会财富以及思想、知识、经验等等在不同世代人们之间的创造、消费、保存和传递,就是人类社会历史所特有的累积性进化方式,即社会历史时间的展开,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历史活动结构。但是,作为社会历史时间的凝固形式的社会历史空间,不仅表现为实物形态,而且也表现为关系形态,即作为社会关系的体系而存在,也就是所谓社会历史关系结构。社会历史关系结构作为实践活动的产物,又反过来构成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制约因素。简言之,社会历史运动是社会历史时间的空间化与社会历史空间的时间化的统一。因此,考察社会历史时间与社会历史空间的内在联系,即社会历史活动结构与社会历史关系结构的相互转化,也就是揭示社会历史规律及其实现机制的根本途径。

第三,社会历史时间的实践创造性规定,为历史研究彻底贯彻历史辩证法提供了现实基础。其一,社会历史时间的实践创造特征表明,在社会历史时空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历史空间是相对保守的方面,社会历史时间则始终是革命的、能动的方面;僵化的社会历史空间结构只能通过社会历史时间来打破。因此,只有实践活动的时间因素,能

为历史研究真正避免和克服总是着眼于解释过去的保守性、僵化性思维,转向坚持立足于现在、面向未来、审视过去的辩证思维提供条件。其二,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特征表明,“现在”为历史研究“复原”“过去”提供了可能。从实践角度看,社会历史时空是人类实践的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样态的统一体,“过去”是“现在”的前提,“现在”是“过去”的表现,“现在”蕴含着“未来”的征兆。因此,历史研究通过批判地分析“现在”来透视“过去”;同时,历史认识也只有以对“现在”的正确理解为前提,才能正确地认识“过去”。因为,历史研究是通过广义的文化语言去“复原”过去的社会历史时空,但历史学家只能用自身时代的“文化语言”去思考和表达“过去”,即让不同样态的社会历史时空在“现在”的时空中展开“文化语言”的“对话”。其三,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特征,赋予了“未来”在历史认识中的测量功能。从实践角度看,“现在”是“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未来”是“现在”展开的方向。因此,“未来”又是批判地分析“现在”以及审视“过去”的一种尺度①。

①当然,历史认识在表面上有着不同于历史发展过程的时间方向:前者是从现在回溯到过去,即“从后思索”;后者则是从现在走向未来。但是,两种运动都是向未来方向敞开的。因为,作为社会历史时空的“交汇点”的现在,本身也是活动的、流动的。人类实践活动的时间展开流程是每一个现在都成为“过去”,以致“交汇点”被不断地移向未来,而未来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变成现在。因此,对于历史认识而言,过去在两种意义上存在于现在:(1)在“过去”被解释的意义上,它是现在的过去;(2)在“过去”实际存在的意义上,它是绝对存在的过去的“现在”。也就是说,作为实际存在的内容,社会历史时空的“过去”是相对“封闭的”,但是它对社会历史时空的“现在”和“未来”的意义却是绝对“敞开的”,即它总是以某种形式存在于现在,而现在则总是贯通着过去和未来。尽管历史学家在认识“过去”时必然会离开“现在”,但是他必须从“现在”以及对“现在”的认识出发。因此,历史过程的时空运动与历史认识的时空运动,虽然方向相反,但在两种情况中,过去都是由于现在并通过现在而存在的,即现在始终处于社会历史时空的“中心”。

需要指出的是,强调“现在”对历史学家认识“过去”和预见“未来”的中介作用,并不一定会导致历史认识的相对主义和唯科学主义。因为,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特征表明,社会历史时空中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实质上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的现实表现。“现在”不仅无碍于历史学家获得对过去的客观认识,而且只要坚持对“现在”的科学的实践批判立场,“现在”就能成为达到对“过去”的科学认识的决定性条件。当然,科学的历史认识还必须具备一个必要条件,这就是对“过去”的认识要按其不可重复的、活生生的形式并且按照这些形式的客观投影(即“过去”人类的生活方式及其在“现在”中的变形)和主观投影(“过去”的人类生活方式在当时人们心灵中的反映)来认识,并把被认识的东西的本质用“现在”的科学语言加以叙述和表达。但是,这种依照每一时代对其自身本质的观念来了解该时代,只是历史研究的开端。如果只是停留于这个开端,那就意味着拒绝了分析该时代特点的客观基础,否定了历史认识的科学批判本质,从而成为了时代谬误和时代主观性的俘虏。也就是说,人体解剖虽然不能代替猴体解剖,但是“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因此,历史研究复原“过去”和预见“未来”,只有在历史学家与“过去”和“未来”进行长期的、深思熟虑的对话的过程中实现,而且,由于历史学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把“过去”的文化语言以及“未来”的征兆翻译成“现在”的文化语言,因而对“过去”的复原和对“未来”的语言只能是一种思维逻辑的复原和预见。可见,正是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规定,为历史研究复原“过去”和展望“未来”提供了现实基础。

(二)实践论社会历史时空观之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特征表明,社会历史时空可以通过改变和调整人类实践活动方式来加以调整和改变。也就是说,人类能够超越自然时空以及既有社会历史时空的限制,积极争取和创造自己发展的自由时间与自由空间,从而为自身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全球化运动及其造成的人类实践分工与合作的体系对于人类文明的推进作用,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特征表明,通过改变和调整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方式,可以促使事物运动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发生相互转化,从而为事物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转变创造条件。因此,把握了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特征,人类就能够更好地“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以及利用空间的压缩或扩张去赢得时间,从而使人类实践活动取得更好的成果。现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以及国家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无一不是利用时间与空间在实践活动中的相互转化规律的最好例证。

第三,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特征表明,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乌托邦构想,而是科学的预测,这就为人们在当代实践中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提供了可靠的现实依据。因为,具有革命的、批判的意识的人类实践活动的能动性质,就在于它始终是立足于现在面向未来并着眼于未来的。而且,这种能动性只能在成熟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达到高度的自觉。正是在此意义上,《共产党宣言》宣告:“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当代社会生活的分化与整合、新科技革命引起的急剧变化、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挑战,以及全球性问题的形成,都更加突出了调整和改变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形式以及由此改变社会历史时空结构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意义。因此,要把挑战转化成社会历史发展的机遇,我们就必须深谙社会历史时空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树立起科学的社会历史时空观,即从人的社会实践本质以及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的高度来理解社会历史时空及其发展变化问题。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M].3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苏]巴尔格.历史学的范畴和方法[M].莫润先,陈桂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动物的发展史篇3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就必须讲清楚“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 、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唯物史观 认为,劳动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没有劳动人民从事生产活 动,就不能解决人们的物质生活问题,人类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社会历史的发展。因此,社会发展史归根到 底是生产力、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即劳动群众的历史。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再进一步结合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人民从事生产活动所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是创 造精神文化财富的物质基础,一切科学文化艺术的创造和发展,追根溯源,都来自群众的实践。

历史上,劳动人民直接创造了大量光彩夺目的精神文化财富。语言和文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发 展的;历史上许多优秀的建筑、雕刻、绘画、诗歌、音乐、舞蹈的创造,都出于劳动人民之手。同时,在劳动 人民中,还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这些生动的历史 事实,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群众是科学文化的真正主人。

在历史教学中,还必须结合史实,着重指出劳动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这种“决定”作用,在社会大变革时 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代谢,总是 通过人民群众社会革命来实现的。尽管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新兴剥削阶级也加入革命运动,甚至成为革命的领 导者,但革命的根本力量,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力,始终是广大劳动群众。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顺应时代的需要、阶级的需要、群众斗争的需要而出现的。随着社会 生产实践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当历史进程提出要求,特别是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任务时 ,代表历史发展方向或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同维护旧制度的反动阶级作斗争, 需要在先进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这就要求有杰出的领导人物把这个 发动组织和领导群众斗争的任务担当起来,而这样的杰出人物必然会或迟或早地应运而生。

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起重大作用,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活动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 ,代表着先进阶级和集体的利益,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或客观上符合了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任何杰出的人物 ,不管其个人特点如何,也不管其作用多大,都不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时代,不能脱离所属的阶级,不能脱离群 众斗争的实践,更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动物的发展史篇4

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 、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唯物史观 认为,劳动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没有劳动人民从事生产活 动,就不能解决人们的物质生活问题,人类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社会历史的发展。因此,社会发展史归根到 底是生产力、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即劳动群众的历史。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再进一步结合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人民从事生产活动所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是创 造精神文化财富的物质基础,一切科学文化艺术的创造和发展,追根溯源,都来自群众的实践。

历史上,劳动人民直接创造了大量光彩夺目的精神文化财富。语言和文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发 展的;历史上许多优秀的建筑、雕刻、绘画、诗歌、音乐、舞蹈的创造,都出于劳动人民之手。同时,在劳动 人民中,还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这些生动的历史 事实,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群众是科学文化的真正主人。

在历史教学中,还必须结合史实,着重指出劳动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这种“决定”作用,在社会大变革时 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代谢,总是 通过人民群众社会革命来实现的。尽管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新兴剥削阶级也加入革命运动,甚至成为革命的领 导者,但革命的根本力量,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力,始终是广大劳动群众。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杰出人

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顺应时代的需要、阶级的需要、群众斗争的需要而出现的。随着社会 生产实践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当历史进程提出要求,特别是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任务时 ,代表历史发展方向或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同维护旧制度的反动阶级作斗争, 需要在先进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这就要求有杰出的领导人物把这个 发动组织和领导群众斗争的任务担当起来,而这样的杰出人物必然会或迟或早地应运而生。

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起重大作用,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活动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 ,代表着先进阶级和集体的利益,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或客观上符合了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任何杰出的人物 ,不管其个人特点如何,也不管其作用多大,都不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时代,不能脱离所属的阶级,不能脱离群 众斗争的实践,更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在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历史观点,坚持辩证的分析方法。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历史人物进行具体的、深入的、全面的分析,对于以往的杰出人物,要分清其成绩与缺点、 主流和支流,把握他的主要倾向。既要肯定他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同时又要指出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只 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对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

动物的发展史篇5

目前,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由教育部颁布施行。该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在“课程性质”的论述中,课标指出:“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教学建议”部分,课标强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在“教材编写建议”部分,强调:“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角度出发,力图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1] (p.43)初中新课标的这些论述,指明了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实现历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我们认为,尽管高中历史教学有别于初中历史教学,但其共同点在于:都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新课改背景下,唯物史观是指导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史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课程目标”,课标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课标在“内容标准”中还提供了一些具体指导,如在高中历史必修(Ⅱ)中写到:“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观点(其展开就是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运用。再如,课标在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写到:“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只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一部分)的运用[2] (p.23)。由此可见,课标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这足以说明,唯物史观是指导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史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史观,并不排斥让学生掌握能正确认识历史、实现历史教育目标的其他史观。当前,在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的全球史观(亦称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与唯物史观并不相悖。相反,这些史观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所谓丰富,是指唯物史观可吸收、借鉴其他史观的研究方法,借以丰富历史认知。如整体史观的系统分析法(包括纵向系统分析法和横向系统分析法)、现代化史观的模式分析法、文明史观的类型分析法、社会史观的田野调查法、生态史观的生态考察方法,等等[3],唯物史观都可以借鉴。所谓发展,是指唯物史观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的阶段划分、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等观点,存在明显缺陷,而其他一些史观的观点和论述,如文明史观注重从文明演进的角度阐释历史发展进程,整体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看作一个整体、动态的发展过程,现代化史观强调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生态史观则强调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去认识历史,等等。它们一定程度上正好弥补了唯物史观的某些缺陷,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使我们得以多维度、多视野地认识历史。

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究竟有哪些?这些基本观点和方法之间有何内在联系?课标没有对其作相对系统的阐释,这让课改一线教师感到困惑和难以操作。我们认为,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具有相对完整和开放的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有以下一些:

(1)实践观点及实践标准方法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其内容是很丰富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4] (p.55)恩格斯说:对“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5] (p.221)。列宁强调:“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6] (p.49)进一步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7] (p.284)。这些论述表达了实践标准的思想:第一,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勇于探索;第二,用实践特别是其结果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第三,认识要为实践服务。

(2)生产观点及生产力标准方法

实践观点具体化为生产观点。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物质生产出发来把握社会,进而将社会形态的基本结构区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个层次。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但是,说到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产生、受生产力制约并且归根到底是为生产力服务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历史的一个基本理论框架。它为我们正确认识、评价和改造社会提供了一个根本方法,即生产力标准,也就是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评价其他一切社会现象好坏优劣的主要标准、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的检验对象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及人们的社会活动。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判断好坏优劣的价值标准。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要看是否有助于生产要素的改进、生产结构的优化、最终要看是否有助于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辩证观点及分析方法

唯物辩证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观点。其基本思想是:一方面,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同时,这些规律又固有其辩证性质;另一方面,社会历史又是人的活动过程,人在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能动性和选择性。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这一原理提供了辩证决定论方法:第一,努力把握客观规律;第二,正确进行主体选择;第三,坚持主体选择与社会规律的统一。

(4)整体观点及纵横分析法

整体观点,是对实践纵横发展规律的反映。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整体观点强调从全局,即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基本方面;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

(5)群众观点及人民利益标准方法

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最主要最稳定的构成是劳动群众。唯物史观确认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具体说来,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与此同时,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并不否认个人,尤其是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杰出历史人物要么是历史实践的当事人和策划者,要么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唯物史观主张杰出人物加快或延缓了历史的进程,但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历史规律,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

(6)阶级观点及阶级分析方法

唯物史观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阶级社会重大问题、科学地理解阶级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唯物史观分析方法认为,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主要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他们在生产方式中所起的作用和获得社会财富的方式。唯物史观的阶级观点认为,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斗争必然导致。唯物史观的阶级观点重视阶级斗争、暴力和革命的历史作用,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等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而运用这种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及其基本观点,来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就是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方法。

(7)价值观点及社会评价方法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某种事物对人的作用、意义、价值的观点、看法和态度”[8] (p.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事物的思索以及我们的行为活动都受价值观的影响与指导,价值观是我们判断事物利弊、美恶的一个标准。价值观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信念,它持久而有力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以及目标。唯物史观认为,价值观存在着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三个境界,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层层推进并不断升华。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要求人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是:一是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足于社会实践。

(8)历史观点及历史主义方法

唯物史观认为,凡是认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社会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历史,社会和历史存在着必然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就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在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就会更加全面、更加客观、更加符合实际,也更加智慧、更加接近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强调:只有首先承认历史,才能够尊重历史。承认历史,就是认为社会必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尊重历史,就是联系历史来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这实际上是如何运用历史和对待历史的问题。借鉴历史经验、立足历史条件、顺应历史趋势,做人类历史发展的推进者,做最崇高的理想的实践者,这一个唯物主义者应该采取的科学态度。历史主义是一种方法论,强调从历史的联系和变化中考察对象的原则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前提是承认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存在。它的基本含义是:尊重历史的实际,注意历史的演变,以是否推动历史的进步作为判断考察对象的价值标准。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影响。在上述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体系中,实践观点是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从总体上把握社会历史的基本观点,统摄着唯物史观的其他观点。生产观点是对实践主要内容的把握,是实践观点的具体化和深化。群众观点是对实践主体和生产主体的研究,是实践观点和生产观点的进一步深化。阶级观点是群众观点的深化和具体化,但要以实践观点、生产观点和群众观点为前提和基础。价值观点是对实践意义和目的的揭示。辩证观点是对实践一般规律的反映。历史观点是对实践过程的概括。唯物史观以实践观点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以历史观点作为其逻辑终点。

近些年来,受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等其他史观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出现了淡化唯物史观、甚至抵触唯物史观的倾向,更少有人提及运用唯物史观指导高中历史教学。我们认为,依据课标实施高中历史教学,仍然要以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史观为指导。这是因为: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遵循国家对历史教育的规定和目标要求,体现国家认同的历史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赋予高中历史教学的特有使命。从总体上说,存在两种对立的历史观,一种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一种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前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种历史观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唯物史观确立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9]。科学的历史观是人们正确认识历史的前提和保证。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历史观既是史学研究的关键,也对历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诚如课标所言,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应发挥历史课程独到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科学历史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2] (p.30)。这里所指的“科学历史观”,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高中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接受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这是高中历史课程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同科学的发展观必然要依托的理论支撑。为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准确领会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并在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具体说来,教师应着力做到以下几点: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揭示和阐明社会发展规律

高中历史课程担负着阐明人类历史的真实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向学生指明社会发展前途的任务。因此,坚持唯物史观,用唯物史观阐明历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并不在于要求记忆多少历史事件和人物,也不在于仅仅对这些事件和人物的是与非、对与错进行反思,而在于通过历史记忆与反思,感悟历史进程的必然性和规律性[10]。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1] (p.603)。从而使他们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人们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进而能够面对当前的挑战与机遇并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便是学生学习历史课程获得的最大的历史智慧。

(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判断

当今时代,受开放环境下多元价值的冲击,中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高中历史教学能不能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守和弘扬符合当今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观,将决定我们所培育的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将决定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以唯物史观关于“价值观点及其社会评价方法”为指导,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判断,引领学生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尽量从历史记录与历史解释中厘清不同的价值观判断,并分析产生价值观冲突的原因,从而使学生能分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观。同时,要依据教学内容,正确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价值观,科学地吸收世界和人类普遍遵循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明确包括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史观在内的不同史观的共同价值追求。如学习高中历史必修(Ⅰ)关于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历史,应该使学生明白的核心价值就是“平等、自由、民主、法治”;学习必修(Ⅱ)关于人类经济文明的发展演变历史,应该使学生明白的核心价值就是“社会公平、整体效率、持续发展”;学习必修(Ⅲ)关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演变历史,应该使学生明白的核心价值就是“宽容、尊重、欣赏、开放”。总之,价值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直接涉及史观,甚至历史价值观本身就是史观。历史价值观知识无处不在,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知识可以转化为人生观知识,人们通过洞察历史获知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直接指导人生的选择和方向,知识由此悄然升华为智慧[12]。

(3)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精选与处理教材内容

持什么样的历史观将直接影响到教材内容的具体选择。历史知识纷繁庞杂,显然不能全部作为教材的内容,依据课标精选其中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的知识,便成为教师处理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必修(Ⅱ)《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人民版)一课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从生产观点及生产力标准方法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历史变化,帮助学生认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为此,教师要精选教材内容阐明这样的唯物史观: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古代中国的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形成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即铁犁牛耕。如秦国用牛耕,所以国强民富,具有与其他各国抗衡的实力。在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出现了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还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东汉时,既有“二牛抬杠”,更出现了“一牛挽犁”。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古代中国农业耕种工具的发明与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利用阶级观点及阶级分析的方法阐明这样的唯物史观:古代中国社会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个最基本的阶级。地主占有大量的社会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农民占有的土地较少。地主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农民在土地上艰辛劳作,只能获得耕作的少许部分,并承担沉重的赋役和徭役。土地的高度集中,导致“贫者无立锥之地”,耕者无其田,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由此引发社会动乱,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4)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突出历史人物评价的价值引领

如前所述,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并不否认个人,尤其是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出现在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时刻,并产生关键性作用,个别人物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的进程,可以影响历史的面貌。高中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着重介绍了中外历史发展过程中23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主要活动,主要包括: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东西方的先哲、欧美资产阶级时代的杰出人物、“亚洲觉醒”的先驱、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中外科学家。旨在让学生了解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联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在该模块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客观地评价这些历史人物,使学生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列宁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13] (p.154)。这就是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必须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衡量他们的全部活动。看他们对历史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肯定他们的历史功绩;同时,分析他们的阶级局限性,并指出他们的过错与不足。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注意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例如,对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评价,教师应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依据他们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来衡量他们的功过。教师可结合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同时应指出,秦始皇也是一个唯我独尊、专制暴虐的君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他大兴土木,实施严酷的刑法,这使秦始皇饱受抨击。对唐太宗的评价,可探讨贞观之治与唐太宗纳谏和用贤之间的关系,指出纳谏和用贤是唐太宗的两大突出特点,是贞观之治的重要成因和内容。唐太宗在位期间,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繁盛的局面。及至晚年,唐太宗在贞观之治的繁盛局面中渐趋奢靡,求仙长生,服丹暴亡。对康熙帝的评价,可通过平定三藩、、三征噶尔丹评述他在推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强调康熙一生,文治武功,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康乾盛世既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也是其走向衰落的转折点,这为我们留下了不尽的思索。再如,对“东西方的先哲”――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评价,教师应按照唯物史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要注意各个思想家所面临的不同社会环境,同时考察这些思想家是如何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的。对“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等的评价,教师应按照唯物史观引导学生一方面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评价其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贡献;另一方面,评价列宁、、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和革命实践中,深化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从中感悟和体会无产阶级革命家们进行理论探索的非凡勇气和创新精神,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杰出的中外科学家”――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等的评价,教师应按照唯物史观引导学生重点了解这些科学家所处的社会背景及其时代特点,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他们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时代动因和科学探索的艰辛。如对牛顿和爱因斯坦的评价,一方面可用对比的方法,将他们的科学成就加以对照,从而了解科学的进步历程,体会科学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加深对“科学改变世界”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另一方面,可引用一些他们的名言,如牛顿的“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等,从这些嘉言懿行中,吸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这对于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正确的价值观大有益处。

(5)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实践观点讲授历史

人民版必修(Ⅰ)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涉及“大革命失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问题。这是当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仅仅依照马克思主义原有的理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当然要以无产阶级最集中的城市为中心。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都是采取了这一理论模式,而秋收起义的预定目标也是要攻占长沙。在秋收暴动后,面对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客观形势,认识到攻打长沙则必然全军覆没,只有在敌人力量薄弱或势不能及的农村山区才能保留和发展革命的火种。于是,他毅然放弃了攻打长沙的目标,把队伍带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及时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创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中国革命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通过上述讲授就巧妙地渗透了唯物史观的实践观点。

综上所述,唯物史观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发展是对唯物史观最好的坚持,丰富是对唯物史观最好的继承。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在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发挥柱石性的理论支撑作用。正如一曲美妙的音乐虽然需要不同的音符来表达,但多样的音符只有统一于共同的主旋律,才能演奏出和谐的乐章。在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这曲音乐中,这个主旋律就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

【作者简介】陈辉,男,1963年生,重庆垫江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教育史、历史师资培训。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冯一下.试论现代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7]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张振海.历史课程的哲学理论基础散论[J].历史教学问题,2010(3).

[10]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修订思路[J].基础教育课程,2012(1~2).

动物的发展史篇6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实际与唯物史观的共时性

从静态进程来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实际与唯物史观的创建和开展是同壹进程,贰者具有共时性,并且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俺们晓得,马克思零碎论述历史唯心主义的著作,如《德意志认识形状》、《共产党宣言》、《人类学笔记》等,同时也是其世界历史实际的经典文献。无论晚期、中期还是早期,马克思一直没有分开世界历史去谈唯物史观,也没有分开唯物史观去讨论世界历史。马克思晚期对唯物史观与对世界历史的研讨亲密相关,共同效劳于对共产主义与人类束缚路途的探究,并在《德意志认识形状》与《共产党宣言》中对两者作了集中论述。在中期,马克思从讨论资本主义的开展规律与共产主义的偶然性动身,对世界历史实际与唯物史观停止了深化和开展。他经过对唯物史观的深化,推进了世界历史实际的开展,又经过对世界历史实际的开展丰厚了唯物史观的内容。在早期,马克思从探究西方国度的社会开展路途动身,对世界历史实际与唯物史观作了进壹步完善,在民族历史与世界历史开展的关系上,对消费方式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互相关系作了迷信说明。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实际与唯物史观的创建和开展具有共时性。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壹生中最为重要的两大发现之壹,它使共产主义由幻想变为迷信。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他创建新的世界历史实际提供了办法论前提,使世界历史实际发作了反动性的革新。另壹方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实际对唯物史观的创建和开展也有重要意义。它为唯物史观的创建和开展提供了全体性的世界历史视野。没有这样壹种世界历史的目光,就不能够有唯物史观的迷信创建。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代,也就是在大工业根底上各民族互相交往逐步构成壹个全体的时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实际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壹社会理论的反映。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旧唯心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心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所谓“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也就是世界历史意义上的社会和人类,它表现的正是全体性的世界历史视野。正是在对世界历史停止全体性研讨的进程中,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开展的普遍规律,创建了迷信的历史观——唯物史观。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实际在唯物史观中的位置

从静态解构来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实际又是唯物史观的壹个无机组成局部。作为零碎的唯物史观分开了世界历史实际这壹重要的要素,其迷信性与完好性就得不到保证;而世界历史实际假如脱离了唯物史观这壹全体,其实际根基就得到了依托。两者是零碎与要素的关系,它们互相依赖、不可联系。马克思世界历史实际在唯物史观的重要位置,次要表现在它与唯物史观根本内容的关系上。弄清了马克思世界历史实际与唯物史观根本原理和观念之间的关系,也就明白了它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位置。

动物的发展史篇7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着的革命震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末,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1〕

从上面抄引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理解,尽管在这段文字中有的用词借用了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术语,但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则阐明得非常清楚。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形态》中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这一内容,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阐述得非常清楚的。马、恩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上述表述中,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恩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恩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恩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在上述表述中,马、恩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马、恩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马、恩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唯物史观,在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必然要论及社会革命。在这里,马、恩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因为革命群众“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很显然,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

应该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为了清算马、恩以前的哲学信仰,达到自己弄清问题的目的而概括出来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曾说,《形态》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解释,“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还多么不够”。〔2〕正是为了克服这一不足,马克思以后一直潜心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并为此而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15年的研究,终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表述。(这一表述也就是理论界称为的“经典性表述”)比较《形态》和《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两次表述,其差异还是存在的:前者的出发点是批判旧哲学,清算以往的哲学信仰,后者则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成果总结;前者侧重于对历史的现实基础的阐述,后者则侧重于对物质生产关系的解剖。但二者的共同性更是明显:都揭示出唯物史观的实质性内容,强调了人类全部历史的现实基础及发展的基本规律,得出了要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来认识历史及历史发展的结论;都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革命发生的根源及物质因素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内容。从二者之间的联系而言,我们以为,《形态》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规定其基本内容,搭框架,而《序言》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作深刻剖析,为其提供充实的论据。因而,二者都可谓“经典”。二者的结合,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最完整、最准确,也是最完善的表述。

还需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尽管没能把唯物史观的所有内容都概述出来,对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范畴也未作详尽的解释,但它仍不失为“经典”。列宁曾指出:“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3 〕从前面本文对《形态》中的唯物史观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个方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即: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能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在这里已完全被消除。马、恩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的形成。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2—44

动物的发展史篇8

最后,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个清醒的认识。长期以来,受小说戏剧等文艺作品的影响,历史人物脸谱化、陈式化,真可谓已经深入人心了。苏轼《东坡志林》曰:“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即快”。可见曹操的“奸臣白脸”至少在宋代已经定型了。小说戏剧等文艺作品在传播普及历史知识上的功效远胜于历史学,但因此而带来的不少曲解、误会,甚至背离史实,则有劳历史学者来加以纠正。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就要教会学生通过真实的历史史料,对该历史人物进行全方位的认识。

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中永无止境的课题,因为每一时代,总需要按该时代的价值尺度来理解、评述历史人物。重新评述历史人物,可以提出些新观点、新看法,但不认可历史人物“翻案”式重评,因为这种历史人物的评述,最易犯的毛病,即褒之捧煞,贬之棒煞,而捧煞的毛病,都是不能实事求是,尊重史实的真相。就像郭沫若评价曹操,实际上就是替曹操的翻案。那么,如何客观而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呢?

第一、评价历史人物要掌握评价的标准。标准就是要判断该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到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依据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通常我们常见的具体标准有:是否完成了国家统一,推动了历史发展;是否调整了政治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是否采取了促进民族融合与团结的措施;是否反击了外来侵略,捍卫了国家民族利益;是否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是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等。

第二、评价历史人物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1)分段法。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会显示出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其矛盾的特点也各不相同。同一历史人物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在不同发展阶段同样有不同特点,甚至会出现自相矛盾,性质完全相反的情形。因此我们分析每一具体历史人物时,遇到前后反差比较大的,就要采用分段法进行评价。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陈独秀就是典型,前期发起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与民主,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孔孟之道,积极参加早期共产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成为中共早期的领导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后期的活动则表现出对的妥协,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被大量杀害。因此,对陈独秀的评价就需采取分段法,才能客观、公正。

动物的发展史篇9

在马克思之前,人们都是用唯心史观看待历史的,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理论中长期占统治地位。列宁认为,马克思唯物史观产生之前,所有思想家的观点都是唯心的。唯心史观是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观。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点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唯心史观有着种种表现,大体可归结为两种理论形态:主张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的主观唯心史观和主张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决定历史的客观唯心史观。这两种形态的唯心史观实质相同,都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都是用历史本身之外的因素解释历史。它们共同的基本主张是:颠倒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无视物质生产活动,抹煞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只有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少数杰出人物才是历史的主宰,全部世界历史不过是英雄人物实现其思想、意志的过程,就是至高无上的意旨也只能“启示”他们并通过他们表达出来。

二、创立唯物史观的历程

(一)唯物史观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1. 《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是创立唯物史观的开始

在《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深入分析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阐明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这在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马克思自觉地将哲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了起来,从针对“副本”的批判进到了针对“原本”的批判,即从对宗教、国家和法的批判进到了对市民社会(物质生活关系)的批判,形成了探索和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异化劳动理论,朝着发展历史一般规律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其次,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由于深刻的揭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把社会历史看成是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历史,这就把生产劳动看成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此外,《手稿》通过异化劳动理论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为科学的解释人的本质奠定了基础;还分析了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对异化劳动的研究,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的根源,深化了对阶级斗争理论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形成。

2. 《神圣家族》中对唯心史观的批判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创立向前迈进一大步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首先揭露了思辨哲学的秘密,唯物辩证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针对鲍威尔等人的“自我意识”哲学,马克思认为思辨唯心主义的秘密就在于把概念独立化、实体化,即把本来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当作独立存在的本质,并把它看作是客观事物的创造者,而客观具体事物只是一般这个独立存在的本质的简单存在形式。接下来,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针对鲍威尔等人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唯心史观,马克思明确指出,不是观念决定历史,而是物质生产决定历史。最后,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鲍威尔等人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英雄反对群众,精神反对物质的历史。针对这种唯心史观,马克思不仅强调了物质利益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还特别强调了工人阶级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指出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体,这是唯物史创立过程中的一次意义重大的发展。

(二)唯物史观的创立

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在《提纲》中,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正是基于此,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的说明了人的社会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进而阐明了时间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在《提纲》中,马克思揭露了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指出旧唯物主义既无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更看不到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旧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者一样,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看作是精神的作用,而不是客观的社会实践,从而在看待历史的问题上是唯心的。科学实践观的提出,为马克思全面创立和阐发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历史观找到了正确的立足点,因此,恩格斯将《提纲》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全面的阐发

《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指出费尔巴哈除了知道人们之间被理想化了的感情关系之外,根本不知道还有其他社会关系。并强调指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才是自己考察历史的出发点,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就需要衣、食、住及其它东西,因此物质生活本身是第一个历史活动,并由此阐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接下来,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他们指出,人类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分工,分工不仅使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彼此之间的矛盾成为现实,而且导致了对人的强制行束缚。并指出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通过对分工范畴的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说明了生产活动与分工的相互关系,正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其他社会活动形式以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并造成阶级对立。正是在分工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一般的发展规律,并由此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运动规律: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着能动的反作用。这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辩证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最后,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市民社会作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至此,形成了完整的关于社会形态的学说,唯物史观初步形式。

(三)唯物史观的具体阐述

1.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公开的阐述

马克思将自己行将创立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完全建立在辨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确立了这种崭新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客观的、运动变化着的社会生产关系,这表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则,不仅是本质的理解社会历史本质的前提,也是一切具体学科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前提。马克思进一步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花了大量的篇幅精确的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并以此取代了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分析,使唯物史观的表述更为精确与科学。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的唯心史观,第一次使用了“生产关系”这一唯物史观的科学概念,进一步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规律。

2. 《共产党宣言》对唯物史观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整个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的解答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这一时代课题。他们指出,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辩证法,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的产生和消亡都有历史必然性,因此都具有暂时的性质,其根源就在于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还深刻阐述了阶级斗争的理论,指出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客观经济规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他们把唯物史观的理论运用到革命的实践当中,并使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唯物史观的表述更为系统和精辟。

动物的发展史篇10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着的革命震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末,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1〕

    从上面抄引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理解,尽管在这段文字中有的用词借用了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术语,但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则阐明得非常清楚。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形态》中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这一内容,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阐述得非常清楚的。马、恩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上述表述中,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恩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恩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恩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在上述表述中,马、恩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马、恩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马、恩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动物的发展史篇11

中国经济史涉及到多个学科,包括经济学、历史学、哲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指导基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接近40年,而历史唯物主义已经不适合指导中国经济史研究。在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位革命家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中伟大的革命家恩格斯曾说:“……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这就表示先人革命者对待事情的严谨态度,以实求是的态度面对事情。正因为新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指导基础,因此,应该深入分析唯物主义历史观,包括认识起点问题,社会基本矛盾,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建立与突破三方面。现就以上三方面展开分析。

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起点问题分析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提到:“……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有效证明两位伟大的革命家要对阶级社会以及阶级斗争做研究,这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但两位导师的表述与他们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不相符。在1888年,《共产党宣言》已经存在40年的时间,距离马克思导师去世已经过去了5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英文版上在“……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句话上做上标注,特说明:“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村社是或者曾经是从印度到爱尔兰的各地社会的原始形态。随着这种原始公社的解体……”根据该注解,恩格斯在1848年对《共产党宣言》中将“……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改为“至今一切有文字……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经过这样的改动,发现与原意是相差不大的,但也有力证明两位革命导师研究人类唯物主义历史观,只限于阶级社会历史进行研究,而没有关于人类社会起源方面的研究,换言之,即没有对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展开详细探究。由此可见,两位伟大的革命导师提到的“……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就是将这一句话作为判断基础,明确提到“……消灭私有制”。从现代历史展开分析,有如上述,在《共产党宣言》问世40年后,恩格斯对此做出标注,意识到之前对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没有概括在一起,但随着他们的逝世,对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也留下了不确定性的表述。而在1888年之后,关于两位革命家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没有人再做更改。一直至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仍然表示阶级社会的核心就是阶级斗争,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斗争过程才使得我们人类社会有所发展。但不管从哪一角度分析人类社会历史研究,一定要将人类社会的起源作为基础,不能只对保留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定为历史开始的时间。也可以说阶级社会出现阶级时是与历史研究逻辑不符的。分析历史和社会理论,未能将全部人类历史纳入研究中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要改革现代哲学史社会科学研究,就要重视该方面的研究范围,确定阶级社会的开始就是研究的起点,这比明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起点难度要大得很多,若无法明确导致出现一系列错误。该错误提示没有对阶级社会以及私有制的出现和人类劳动发展进行综合思考,客观表现了历史发展进程。并且随着阶级社会、私有制和人类劳动的发展,人为意志是无法改变客观历史进程的。历史唯物主义将私有制看作是猛兽,并将终极目标设置为消灭剥削,不完整地概括历史就表示对历史观的狭隘认识。

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分析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正是他们之间存在的矛盾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20世纪就有表述:“……社会制度的改变不过是其决定作用下的表现而已。……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却是社会经济生活形式的矛盾表现……。”由此可见,分析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间的矛盾,并不是社会基本规律。新的研究表示,劳动内部矛盾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样也是社会基本规律。

四、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分析

回顾历史,在19世纪,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限,而进入20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人类对地球有着更深一步的认识。而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提出批评,并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纳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但截至今日所有的实践活动中,还未有一个成功的案例说明。另外,受限于时代,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纳入科学社会主义是不合理的。反之,在19世纪建立科学社会主义条件还不够成熟。而在社会认识方面,两位导师则将无产阶级当作是需要经历磨难的一个阶级,将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寄希望于天才人物。因此在19世纪,重新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展开分析,而一味沿用旧思想与现实不符,难以促进社会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者要通过实践活动证明科学,从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理论,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19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所差异,前者提出消灭剥削的理论,而不是之前提出的消灭一切劳动剥削的理论,主要消除寄生性、暴力性的剥削变态劳动,可见人类社会劳动理论又得到完善,避免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并坚定社会主义道路。

五、关于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建立与突破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认识基础,未能将物质生产中的生态和变态区分开。在20世纪有过两次世界大战,每一场几乎都让人类面临随时毁灭的境地。变态物质供应使得世界发展得以持续,正是因为没能将物质生产中正态与变态进行区分,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没对此提出任何看法。单从这一方面分析,在20世纪末辨证历史唯物主义与19世纪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相对比,前者思想要更具完整性。在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人类航天时代的开始。随后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航天研究方向开始转向火星,在1997年7月4日,美国相关探测器对火星展开第一次探索,这也是人类高科技的一大进步。事实证明,自然科学的发展快速,而回看20世纪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明显落后。让现代人感觉困惑的地方,通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发展,如柏林墙被推倒,苏联解体等。奴隶社会有奴隶主和奴隶的存在,封建社会则有地主与农民的存在,而资本主义则是工人和资本家的存在。对以上关系展开深究,恐怕越不能单纯使用其对立关系来分析社会发展,缺少科学根据,因此不能从这一角度分析。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人和人间的关系不能当作研究社会这一观点已经明确,但反过来看,不从人的角度分析社会,那么又如何解释人的社会呢?之前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从有文字记载的社会开始对人和人间的关系展开探究。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对现代社会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现代国家发展趋向共性。时代进入21世纪,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国际恐怖主义到处恐吓,人们对自身的认识更为迷茫了。因此,现代人类需要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对这个社会进行认识,也就是现代人需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2016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开展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同志表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辨证历史唯物主义是现代社会出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人类及人类社会起源的认识,同时展示了人类劳动内部矛盾,对现展有一个科学的表述,是可以正确区分物质生产的正态与变态的历史观。辨证历史唯物主义探究中表示常态劳动决定的是常态社会,唯物主义历史观对物质生产的研究中也要正确区分人性生产和变态动物性生产的差异,而不能将历史唯物主义总结为对社会物质生产作用认识。

六、结束语

20世纪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笼统对阶级社会历史展开分析,对原始军事变态劳动动物性方面缺乏认识,对未来战争对人类社会的伤害没有做出解释。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包括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并将人和自然的关系纳入人类社会的研究中,并明确任何自然的对抗可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其中包括均是变态劳动方面的内容,强烈提出要消灭一切变态劳动,实现社会大同。辨证历史唯物主义体现创新性、超前性且有一定的深度,现代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新,可以有效指导中国经济史研究,并且在见证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经济史研究也会展开一个新的方向,跟上21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田晓忠、李埏先生与中国经济史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4(03):135-142.

动物的发展史篇12

[ http://

关键词 ]唯物史观;当代价值;马克思;恩格斯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28

在历史的长河中,唯心主义历史观主宰着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意识,进而令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意识处在本末倒置的状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产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一场伟大的革命,其将唯心主义历史观彻底赶出,还原了人们对社会现实意识的观点。其不仅引导了当前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且对正确意识当前世界的新状况,处理目前世界的新问题,引导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发展等方面,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目前世界中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目前世界发展的坐标,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唯物史观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构成内容,是看待当前世界的科学理论及方法,是引导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依据,特别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1]。当代社会现实产生了较大的转变,使得全球的局势越发复杂。虽然唯物史观被理论和现实所挑战,但其所具备的重大价值以及与时俱进的品质依旧无法消除。

1唯物史观是关系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在马克思理论当中,人的首个基本实践活动则为物质的生产活动。人类为了可以创造历史,一定要学会生存。可是为了生活,就要解决吃、穿、住、行等方面的需求。所以,首个历史活动则为生产符合这些需求的资料,也就是生产物质生活自身,所以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为了生活就要去完成。不难发觉,生产物质生活自身的社会实践,是所有历史的基准,也成为其他所有历史活动的必备前提。这也体现出,人类历史活动的首要意义,则为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成为了人们在执行物质生产活动过程的主要因素,生产关系受生产力所影响,生产力被生产关系所反作用,并且,生产力不发展,新的生产关系也就无法建立,即便在某些状况下创建起来也无法得到巩固。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加快了社会的前进步伐。正如马克思所言,不论是何种社会形态,在其所可以实现的所有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不会消失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其物质存在环境中没有成熟以前,是不会产生的。

我国执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社会主义制度及社会主义改革,都是为了让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持续取缔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恰好体现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中国共产党只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一定会获得长远的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本质是相统一的。在全新的历史环境下,唯物史观也体现出时代特色以及发展的需求,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及发挥。

2唯物史观的创建是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先决条件

理解唯物史观创建价值,不仅关系到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地位的定位理解,还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地位。依照以往的推广论所理解,马克思先打造了辩证唯物主义,之后将辩证唯物主义带领到历史范畴,进而引发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并非马克思先创建辩证唯物主义并将其使用在历史范畴的必然结果,唯物史观的创建在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2.1唯物史观的创建是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重要所在

通过唯物史观的创建史可以看出,唯物史观的创建成为了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重点所在。自从历史产生了唯物主义的理论之后,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得以产生。这也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创建以及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开拓哲学发展之路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完成哲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对国家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探讨,在于将阐明社会生活的实质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与评价、改变旧哲学,进而将哲学史上伟大改革的任务完美结合,并在此具备自我评判、自我完善精神相互结合的过程里完成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的两个转变[2]。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为无产阶级的领袖,两位在理论方面探究的主要特征为与自身时代的现实生活紧密连接,正确的方法是将理论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思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变成了马克思、恩格斯评判、改变,最终跨越思辨、远离实际的旧哲学的基本方式。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而言,身为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两位面对的时代主题为社会生活给出的最紧迫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想要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就要将当前的阶级斗争以及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传输到人们的大脑当中,消除过去对历史现象处于统治地位的错误的唯心主义思维。所以时代给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任务为批判过去的唯心史观,建立科学的唯物史观。

2.2唯物史观的创建成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及理论核心

恩格斯曾经在书中对马克思伟大的人生给出了评价,指出马克思的一生存在两项伟大发现,也就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由此可见,恩格斯在此是在普通哲学方面的意义上将唯物史观当做马克思伟大发现之一。并且对马克思主义论的三个构成内容而言,具有哲学基础众人的主体则为唯物史观,正是唯物史观的创建,才令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从理论迈向现实[3]。唯物史观的创建,令唯物主义变成彻底的唯物主义,变成融会到所有范畴的尤其是社会历史范畴的唯物主义,也被称之为新唯物主义。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根本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在理论内容方面同旧唯物主义具有明显的差别。实践活动不但是物质的,还是辩证的,属于物质性与辩证性的统一,且通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以及辩证性阐明出世界乃至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以及辩证性,阐明了主体和客体、人类和自然、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处在客观的普遍联系方面,永恒运动与辩证发展之间。所以,客观事物的物质性内在具备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性,客观事物辩证性又是通过物质性为条件,唯物论以及辩证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所以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基准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攻克了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及辩证法相违背的矛盾,展现了唯物论以及辩证法对于社会历史范畴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令辩证唯物主义身为没有任何片面性的科学发展理论以及认识方法在社会历史范畴被体现。而且,马克思因为将感性的现实世界,作为实践来理解,因此人类存在及发展的历史,则为人对自然持续改造,并令人类本身受到改造。因此,马克思则认为,自然的历史以及历史的自然是相互束缚、相互结合的,自然史以及人类史的两方面是互不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则相互束缚。所以,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相同,也属于物质辩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具有不按照人类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因素,自然观和历史观不仅唯物且辩证地统一结合。所以在理论内容方面,新唯物主义不但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还是自然观以及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思想内容的统一结合为一个整体[4]。

3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的当代价值

方法论价值源自于理论自身。方法论是源于世界观为基础构成的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态度、标尺以及原则。通常而言,方法融会于理论当中,属于理论的有机结合。从某种层面而言,把握了科学的方法,才可以掌握理论的精神实质。

人类社会属于持续运转的有机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具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它为我们全面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生长机制乃至运动规律给予了科学的方法论。它让人们像体会自然一般来观察人类社会历史,通过烦琐的现象来展现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以此来掌握社会历史运动的根本线索。唯物史观在方法论上提供给人们的观察历史以及现实的态度,也成为积极能动的体会和改变现实世界,令其更加符合人类生活目标的态度。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功能是最根本精神的拓展。唯物史观作为人们了解社会历史的方式,本质上就需要我们将马克思所创建的哲学原则、哲学精神以及哲学思维方式,依照他所开拓的关注社会生活、人类命运、实践的哲学研究方式继承下来。

4唯物史观作为开放系统的当代价值

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源于其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其理论内容以及理论视野是开放的,进而具有持续完善、自我更新以及发展的机制。对于人类思想史而言,许多思想体系乃至物质外壳即存在开放的系统,也存在封闭的系统。而封闭系统指的是,这一理论系统没有长期、广泛、深入地同外界的物质和信息进行互换。开放理论系统指的是,这一理论系统持续并广泛、深入地同外界执行物质和信息的互换。开放的系统相对于封闭的系统最大差别在于,其并非一次性完成就了结,而需在实践过程里持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唯物史观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唯物史观是当前为止最具备实践性的思想理论系统。从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创建了唯物史观之后,就被持续付诸于社会实践,构成世界工人运动,构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我国,李大钊在1919年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将唯物史观进行系统的传播,令唯物史观在我国的革命、建设乃至改革中获得了应用及实践[5]。唯物史观不仅仅从正面方向、关键方向体现了人的本性与本质,人类社会的本质又具有一些抽象性,而其关于人类社会结构、机制的理论形式也具备了立体性、兼容性和张力,这些都给后人给予解读的空间以及发展的空间。

5结论

唯物史观身为意识社会历史的科学理论,从创建之日起就依照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进而持续丰富本身的内容。目前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社会各个层面也产生了各种变化。唯物史观所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所以,当前对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的探讨则非常必要。唯物史观持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在此后的历史进程里,其必定会更为完善。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以及当代历史使命会成为理论研究者此后研究的重点。对当代而言,唯物史观所研究的不仅仅是秉持捍卫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还是总结唯物史观的当代历史使命,将理论内容进一步丰富。最终令唯物史观变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利思想理论武器以及行动方向。

http://

参考文献:

[1]杨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多元视阈及当代价值[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4):108-109.

[2]管锦绣,田辉玉.马克思技术哲学的人本主义技术观与唯物史观的技术观之整合[J].理论月刊,2010(9):85-87.

[3]魏薇,林美卿.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比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2):118-119.

动物的发展史篇13

在以往对于唯物史观的论述中,经常是把社会历史发展归结为物质体系和条件的运动,过于强调唯物史观的反映功能,而相对忽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忽视其引导人的发展和进步的使命。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们经常发现,对历史普遍规律的描述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样说,从原则上当然是对的。可是,再进一步追寻,是什么推动社会基本矛盾向前发展?如果说是阶级斗争推动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向前发展,那么,阶级斗争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的?一种回答说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的。另一种答案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向前发展的。可是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由什么力量推动的?一种回答说,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庞卓恒,2004)。

当前国内对社会历史规律的论说存在不同派别,但从整体上结论是基本上没有大的分歧,大都承认社会规律是一种发展趋势,承认历史发展中人的主体选择的作用,只是表述上各有不同,如辩证决定论、实践决定论、趋势选择论、历史选择论等等。不妨先不考虑这些表述的差异,先理解社会规律的内涵。笔者认为,离开对人的活动动机、目的、需要、利益等价值因素的理解,便难以确定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性”。因此本文着重于从人的主体性出发,对社会规律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讨。

社会历史规律是人发挥主体性、从事实践活动的规律

(一)社会历史规律与人的主体性活动

社会历史是人的主体性活动的历史。“历史自己什么事情也没做……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57)。因此,人的活动是社会历史规律之所以“有”的根据,社会历史规律也就是人的活动规律。以往在阐释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时,往往忽略了它就是人本身推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规律,同时也是人们的物质实践活动推动自己本身的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规律,而主要强调它是由种种“矛盾”推动和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样一来,唯物史观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含义也就不知不觉被忽略了。历史发展规律就成了“矛盾”或“社会形态”自身的运动规律,人本身反而只是那个运动规律的“载体”了(庞卓恒,2004)。

(二)人类活动历史主体性的根源是人的需要

社会历史规律的奥秘在于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创新研究的最大难点之一,是如何说明历史过程的能动性根源。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客体的角度,唯心主义立足于主观的角度,它们都离开了人的现实存在、人的需要、人的活动。因此都不能唯物地说明历史发展的能动性根源,即没有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的“物”。从“需要”还是从“思维”出发来解释人的行为,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根本分野(孙承叔,2005)。

为了说明需要,马克思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展开他的思想体系的,并认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事实的搜集,也不再象唯心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60)。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唯物主义的“物”不是自然主义的“物”(客观事物),它是蕴含着能动性的物,这个物就是人们的社会存在,而一切社会存在中的第一存在就是人本身的存在,这就是“现实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根源是与人的需要相联系的。在马克思看来,人是能动性和受动性、自然性和社会性、个体性和群体性的统一。离开了人的受动性、自然性、社会性,就不能够认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反之也是一样。因此作为受动的存在物,人要吃、要穿、要靠自然界生活,所以人必然劳动,人们最初的生产劳动就是由需要引起的,即使现在也是一样:“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劳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的自然物”(马克思思格斯全集,1960)。马克思正是通过需要来说明生产劳动的起源,需要是人的历史主体性的根源。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