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媒体融合的内涵实用13篇

媒体融合的内涵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1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新型主流媒体”与“新型媒体集团”、“现代传播体系”一道成为当前我国传媒行业改革发展的最高顶层设计。那么,什么是新型主流媒体、为何要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如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无疑是事关新型主流媒体最核心的三个问题。

一、新型主流媒体的内涵阐释

“新型主流媒体”是一个全新概念,对应的是一种创新性媒体。但它不是凭空产生的突兀之物,而是有迹可寻的。从构词法看,“新型主流媒体”是由“新型”+“主流媒体”构成的复合词。“新型”是它外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与传统媒体相比,它具有新兴技术的特点;“主流”是它内在的规定性,主要是指与新媒体相比,它具有传统主流媒体的特质。可见,“新型主流媒体”是新兴技术与主流媒体特质融合的产物。因此,可认为新型主流媒体是传统主流媒体的换档升级,是互联网时代的主流媒体,或者说是新媒体中的主流媒体、主流媒体中的新媒体。尽管还处于建设的过程中,是一种未来媒体形态,但新型主流媒体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内涵具体体现在三个关键词上。

(一)形态多样

形态多样的含义是打破单一的媒体形态而具有多种多样的媒体形态。新型主流媒体的这一内涵诉求是基于互联网带来的传媒生态巨变的需要。在前互联网时代,媒体形态单一,报纸、广播、电视是常见的三大传播媒体,信息传播体现为“一对多”的大众传播模式。在互联网带来的媒体融合时代,新媒体形态层出不穷:博客、微博、微信、WiKi、APP、移动电视、SNS等。仅一个微信,就有200多万个公众号,也就是200多万个媒体。传播呈现出“一对一”、“多对多”的互动格局。

如果认为互联网带来的只是传播平台的延伸和传播渠道的增多,那就大大低估了这一转变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新传媒生态的颠覆性在于:它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往,数以万计的受众被动接受形态单一媒体传播的信息;现在,单个受众主动地从数以万计的媒体那里选择信息。由此带来的更为深刻的影响是对受众的重新界定,现在,受众不再是“大众”,而是被“再部落化”,形成了许许多多受传者群落的“碎片”和“圈子”。

在新的传播生态下,传播要致效,首先就要解决信息的“触及率”问题。以人民日报为例,2015年,人民日报的发行创历史新高,达到了300多万份[1]5,但经过融合发展的“人民媒体方阵”有“118个微博机构帐号、142个微信公众帐号、31个手机客户端,覆盖总用户超过2.5亿人。”[2]从300多万到2.5亿,这是媒体形态多样化带来的结果。可见,多样化的媒体形态能极大地拓展传播“阵地”,最大程度地实现“有人民的地方,就应该有党的声音;人在哪里,阵地就应拓展到哪里”的传播理想。

(二)手段先进

建设中的新型主流媒体要担负起“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历史责任,就必然要做到手段先进。《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3]网民中,即时通信、网络新闻、搜索引擎的使用都达到了8成以上。据此推测,有近5亿中国人是通过新媒体来获得信息的,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果。尽管传统主流媒体也在采用新技术,并在互联网登陆中国的第一时间尝试了“+互联网”的运作,生产出报纸电子版,但传统媒体整体上还停留在“光与电”的时代,面对“数与网”的新媒体所呈现的海量的信息、即时的传播、互动的模式,主流媒体面临“非主流化”的尴尬。因此,新型主流媒体要创新并使用先进技术,顺应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定制化的趋势,综合运用先进技术,做到手段先进,主动介入受众改变了的信息感觉比例或知觉型式,才能占据“主流”地位。

(三)具有竞争力

具有竞争力是新型主流媒体之所以“主流”的根本所在。在新媒体构建的传播丛林中,媒体仍然遵循“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没有竞争力的媒体最终会走向死亡,更遑论传播的目的了。竞争力是媒体实力的综合体现,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等方面。

传播力解决的是“传而不通”的问题,只有媒体的形态多样与手段先进,才能保证信息“传递到户”,打通信息传播的最后一米;公信力解决的是“通而不信”的问题,只有信息真实、客观、公正、权威,才能获得信息接受者的信任;影响力解决的是“信而不行”的问题,具有影响力的媒体传播的信息会对信息接受者在认知、倾向、意见、态度以及行为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三力”基础上构建的竞争力最终会确立媒体的主流地位。

二、新型主流媒体的价值追求

(一)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同志说,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担负这一根本任务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很多,有形的如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媒体,无形如人们的思想、网络虚拟空间等。其中,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是当仁不让的主阵地。

在我国,尽管关于主流媒体的概念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主流媒体的所指却很明确。2004年,新华社“典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提出了判断主流媒体的六条标准,并据此认为我国的主流媒体是《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求是》等中央级新闻媒体及其网站,同时还包括各省、大中城市的党报、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这一认定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当前,新媒体大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上述主流媒体的用户减少、广告转移、骨干流失、核心竞争力削弱,呈现出“阵地在、用户已不在;阵地在,广告主已不在;阵地在,骨干已不在”的窘境。[4]主流媒体这一阵地处于丧失的危险中。另一方面,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犹如一个庞大的建筑工地,形形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相互博弈,在里面建设自己的空间。丹・席勒说:“因特网正在带动经济政治向所谓的数字资本主义转变,然而,这场时代的转变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吉详。”[5]15-16如近年来席卷中东的“”,网络就是主要推手。

(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对我国来说,主流思想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主流思想舆论给人们提供判断是非的标准,为社会行动和政策提供“意义框架”。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拄,是一个国家的整合剂,是当今中国凝聚改革共识的基础。[6]1

社会转型、全球化、新媒体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现实语境。社会转型带来了群体利益的冲突与结构调整的阵痛,全球化输入了普世价值、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思潮,新媒体赋权于人,推动社会进入人人媒体时代。在这个思想大动荡、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各种思潮借助新媒体拼命争夺自己的信仰者,思想舆论场呈现出主体多元、话题多样、热点多变的态势,而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正被削弱,舆论引导力也呈下降趋势。为此,新型主流媒体要通过权威信息正本清源,设置议程引导舆论,正面宣传弘扬正气,直面现实回应社会关切,传播正能量驱散偏激情绪,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发展,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来整合社会共识。这是新型主流媒体的历史使命。

(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7]。文化、制度、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构成要素。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层面。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中大国,具有丰富的软实力资源。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崇尚道德、强调包容的思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活力、科学发展的理念、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等都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在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中,媒体发挥着关键作用。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认为:“在信息时代,软实力不仅依赖于文化和理念的普世性,还依赖于一国拥有的传播渠道。”[8]153西方国家正是通过实力强大的传播集团,向全世界输入他们的制度、文化与价值观的。

三、新型主流媒体的构建策略

《意见》对新型主流媒体的打造指明了方向:“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这是总揽全局的战略性思考。未来的“新型主流媒体”,或来自传统媒体的改造,或来自新媒体的嬗变,或来自新旧媒体的结晶,但绝对不应该“千媒一面”,而是一个有着层次化、差异化的集群,因此打造路径也会千差万别。在构建策略上,应着重解决好“心态”、“语态”、“形态”、“业态”这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心态:用互联网思维推进融合

心态是指媒体对自身发展的心理考量。心态决定成败,思路决定出路,新型主流媒体的构建,思维要先行。互联网思维成了打通新、旧媒体壁垒,推进媒体融合的不二法门。何为互联网思维?目前有许多表述,但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尽管如此,开放互动、技术驱动、平等对话、制度创新成为这一思维的核心要素。从媒体的角度看,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媒体在信息的搜集、生产、传播、接受、反馈等环节全面由互联网来驱动的思维。

其实,早在1995年中国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伊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就开始了“+互联网”的进程。但从结果来看,传统媒体上网并没有挽救自身江河日下的颓势。为何?因为“+互联网”是以我为主,互联网为辅,体现为仅仅把产品终端放在网上,并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而“互联网+”的思维就完全不同,它是以互联网为主整合其他的思维。所以,用互联网思维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绝非仅仅是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多开几个法人微博、微信公众号、APP,这仅仅为信息多增加了几个出口而已。真正需要的是用互联网来重构传媒从生产到接受的整个流程,涉及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形态创新、平台建设、渠道拓展、组织架构调整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语态:用权威内容赢得用户

语态是指媒体信息在话语层面所体现出来的立场、情感与态度。客观地说,以党报党刊为主的传统主流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不是不重要,这些内容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硬新闻,但之所以不受待见,主要原因在于独特而僵硬的话语方式。其特征是:以喉舌自居、宣传腔浓、宏大叙事、缺少人情味、远离受众的日常生活体验等。在这种“语态”下,主流媒体难以赢得“大众”。布尔迪厄说,新闻是一个场。[9]79在新媒体时代,这个“场”里信息是无限的,有限的是注意力资源。新型主流媒体作为众多媒体类型之一,要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成为“主流”,内容永远是根本,是“硬通货”和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型主流媒体的“主流”地位不是人为给定的,而是在媒体竞争中赢得的。

如何赢得?关键在转换语态。语态作为立场、情感与态度,实质是信息在“质”上的规定性。新型主流媒体要把“受众”看成“用户”,立足于用户本位,注重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价值;行“浸润式传播”,增加信息的深度、广度、高度;做“高情感新闻”,关注用户的兴趣,回应用户的关切。这样的语态,才能成就权威的内容。

(三)形态:用全媒体拓展空间

形态是指媒体的外在形式。新型主流媒体在形态上应体现为“全媒体”。这种形态的定位是技术进步决定的。在传统媒体时代,不同媒体使用不同的符码系统,报纸用文字,广播用声音,电视用声音和图像,因此,它们是互补的关系。而新媒体时代,“全媒体”是同时使用图、文、声、像几乎所有符码的媒体,它与传统媒体的关系是替代关系,即“全媒体”可替代传统媒体。因此,新型主流媒体不能指望用单一符码去赢得用户。这是技术的不可逆性。

如何做全媒体?若本身是新媒体,只需要进一步拓展平台就行。若是传统媒体转型,可有三种选择:一是借船出海。传统媒体可借力微信、微博等成熟的技术、平台和渠道,如人民日报就借助微信建立了140多个公众号。二是造船扬帆。传统媒体自己研发技术,自建平台,如上海报业集团开发的“澎湃”APP。三是改造旧船。传统媒体优化已有平台,如新华网的改版后,栏目达到168个,实现了24小时实时新闻。

但同时也要注意规避误区。全媒体虽体现为大而全,但本质上是分众型媒体。“全”是吸附流量,“分”是实现价值。如新浪、腾讯、搜狐、百度都是全媒体,但它们都有自己的长项,新浪主攻微博,腾讯专注微信、搜狐志在视频、百度善长聚合。因此,新型主流媒体虽然要做成全媒体形态,但也应根据自己的长处去引领所属的细分市场,不能过分地贪大求全。也就是说,尽管都叫新型主流媒体,但也应有定位与主攻方向的不同,有全国性的、区域性的、行业性的区分。每家新型主流媒体都应成为某些方面的“大V”。

(四)业态:用跨界谋求发展

业态是指媒体经营的形式和存在的方式。长期以来,缘于技术的限制,媒体行业的业态有着清晰的边界,报纸、广播、电视都有自己的“领地”和“势力范围”。但也正是技术,打破了媒体固化的业态,让媒体彼此跨界。所谓跨界,是指媒体进入多元产业,从事多元化经营。跨界有两种方式:一是跨媒体,如《南方都市报》就做视频节目《南都深呼吸》;二是跨产业,如长春晚报旗下就有旅游、展会、商业流通等多个子公司。跨界不是不务正业,除了技术的原因,还在于资本逐利的本性。媒体具有产业属性,尽管从事信息生产是其主业,但不防碍它在主业之外搞点“副业”,增强实力。纵观今天世界上的大型传媒集团,都在从事多元化经营。

新媒体时代,媒体的“盈利平台和影响力平台不同体”。[10]新型主流媒体要生存,也需要盈利。但盈利的目的在于壮大主业,创造条件让其更好地坚守自己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因此,新型主流媒体需要跨界来打造影响力平台和盈利平台,这与报业集团办子报创收,借此做大做强母报类似。跨界成功的关键在选准方向,同时采取“同心圆”策略,即选择自己善长的产业、品牌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作圆心,然后逐层向外拓展,打造出价值互补的平台和产业链。

参考文献:

[1]惠章志.新形势下的人民日报发行工作[J].中国报业,2015,(5).

[2]史竞男.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融合绽放生机活力――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综述之媒体之变[EB/OL].新华网,2015-7-5.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7.

[4]郭全中.媒体融合:现状、问题及策略[J].新闻记者,2015,(3).

[5][美]丹・席勒.数字资本主义[M].杨立平,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6]林晖.断裂与共识:网络时代的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构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7]姚迎春.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J].科学社会主义.2010(1).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2

(一)发达国家媒介融合的现状。发达国家主要指的是欧美国家,这些国家较早的进入媒介融合阶段的国家,其中比较出名的英国新闻媒体,就像BBC广播公司和《每日电讯报》等在整合新闻编辑部,为的就是采取多方式和全天不间断的向受众群体每日的最新消息。可以说英国的已经将电台、电视和网络的编辑部融合为一个完整的新闻编辑部,逐步为探索全平台的全方位采编。

前几年英国著名报社的编辑部将网络和手机的采编人员与原报纸编辑人员整合在统一的一个同心圆为结构的办公室,进行办公的期间报社的决策型领导就在圆形区,而各个业务部的门则是围绕在决策区,办公区有一面巨大的媒体墙,展示的都是最新的新闻、最受关注网站新闻、视频新闻和图片新闻。该报记者每人都有关于现代媒体工具的相关教材,并且各个记者或编辑部都不止一台,每人都是最低两台电脑,这些电脑的用途就是分别接入不同的信息源,主要是视频、音频、博客、微博评论等,对于这些新媒体每个编辑或记者都能熟练的操作,可以说就像说多媒体编辑部。因为报社的结构调整够完美、够彻底,报社的对手给该报起了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每日恐怖报”。与此同时美国比较著名的报社也进行了对编辑部的调整,也是创新设计的多媒体,并与现代的报业编辑出版发行工作条件相符。

很多方面都表明在媒介融合下,显然欧美国家较早实行了相互合作和联盟的全媒体发展战略,许多媒体逐步也都开始改造编辑部结构作为实行媒体的整合,逐步在不同层次和层面把网络媒体编辑与传统媒体编辑部进行了结合,进而实现多媒体同时传播的目的,这种做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国内也开始借鉴这种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调整使用。

(二)目前我国媒介融合现状。我国的媒介融合与国外的相似,主要体现在全媒体的相互合作和联盟。就拿报纸来说:(1)主导就是网站,而记者就是多媒体的网站采编,都是由网站统一指挥;(2)以报网为核心的整合是多媒体记者,也是报纸和网站记者同时兼任;(3)各报在集团无界限,多媒体记者属于集团直属管理。我国全媒体发展中,有一少部分报业的全媒体战略的整合发展取得比较大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来源于集团对现代市场的了解,根据现代市场的形式行动早,提前走在报业全媒体发展的前列。这些提早实行全媒体发展战略的报业集团,主要是组建了全新的媒体新闻部,并把多种媒体进行整合和融合,并以全新的“全媒体框架”,实现了由营销报纸至营销内容的变化,这一变化影响力非常之大、非常震撼。

“三网融合”主要包括电信网、电视网和和计算机网,虽然是融合,可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合为一体,而是高科技的融合,也是高端应用的融合。这种融合是统一的,在网络上互相连通,覆盖全面,在业务上也是相互渗透,也可以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合作的同时也是竞争,无形中这三个行业形成统一的管制和政策。而三大网络的改造,也实现了全媒体的通信业务。

二、新闻编辑内涵的变化

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会给新闻传播媒介带来巨大的改变,正如印刷术之于报纸、无线电之于广播、视频传授之于电视等,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不但改变新闻界的格局,同时也使新旧媒体在某些功能上出现叠加及融合,使得媒体的内涵不断的丰富。新闻作为媒体的最主要传播内容,其编辑所包括的内涵也在如今这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分别反映在报纸、广播及电视三种传统媒体之中。

(一)报纸新闻编辑内涵的变化。报纸作为最早出现的公众传播媒介,其本身经历了数次变革,已经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根据编辑技术手段、形式等来划分,报纸编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文字信息编辑阶段,受制于新闻采集方式的单一,新闻编辑主要是运用文字的感染力来突出每条新闻的特征;第二阶段为文字与图片信息组合编辑阶段,随着照相技术的普及,在新闻编辑中运用图片来表达新闻内容,具有跟直观的效果;第三阶段为计算机采编与激光照排阶段,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使在报刊新闻编辑也收益于自动化的普及;第四阶段就是如今的互联网新闻采编模式,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报纸虽然作为最传统的新闻媒介,但其新闻编辑的内涵却随着技术的升级发生着不断的革新,这也保证了报纸持续至今的生命力。

(二)广播新闻编辑内涵的变化。广播的出现让人们首次感受到新闻传播的实时性,相对于保证较长的编辑周期,广播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采编到新闻事件进行传播,这也对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报纸类似,广播新闻的编辑内涵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播报报纸新闻阶段,广播接收设备尚未普及的时代,报纸仍是最为强势的新闻传播方式;第二阶段为广播新闻独立发展阶段,随着广播接收设备的普及,广播作为一种独立媒体的条件也已成熟,广播新闻的编辑也开始了其独立的发展;第三阶段为实况转播阶段,广播真正的优势开始为人们所注意,其能够在第一时间将事件发生的声音信息实时传播到听众那里;第四阶段为专业新闻电台阶段,此时电视也开始普及,广播开始以专业化来立足于新闻受众之中,对于新闻编辑的专业性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

(三)电视新闻编辑内涵的变化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3

随着媒介融合的日益发展,特别是2014 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这次会议将媒介融合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因此,国内学界对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再次兴起。由此,可以预见到,在媒介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媒介融合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一、对媒介融合概念和内涵的界定

对于媒介融合这个概念的由来,学界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郭毅、于翠玲对国外的媒介融合进行研究,认为“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依梯尔·索勒·普尔于1983 年提出的,其含义为“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①

而对于媒介融合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学界、业界的看法各不相同。有学者认为媒介融合的实质就是媒介形态的融合,把媒介融合的内涵聚焦在媒介形态上。如黄斐认为,媒介融合的本质内涵在于“建立在介质融合上的各种媒介形态的聚合”,但这种媒介形态的聚合并不是取消各媒介形态的差异。②而有些学者认为媒介融合的外延应该更宏观,不能只是媒介形态的融合。在首届“中国媒体融合与发展论坛”的报告中,将媒体融合的概念界定为:在数字化技术的驱动下,一切传播信息的载体相互之间在技术、产业、组织、规制等方面的融合。③

在媒介融合与媒介分化的理解上,也有学者提出了自己看法。丁柏铨认为,媒介融合是媒介间在诸方面相交融的状态,包括物质层面的融合,操作层面的融合,理念层面的融合。同时,他也认为对媒介融合的理解不能只将它理解成媒介形态和媒介业务的融合,也不能太过强调媒介融合而排斥媒介的细化和细分。④

对于媒介融合的定义,学者的看法各有不同,有的学者认为媒介融合的内涵应该更宏观,包括媒介产业的融合,媒介所有权的融合,而部分学者认为媒介融合只是各媒体内部组织结构、采编流程、媒介产品、传播渠道的融合。因此,对于媒介融合的内涵、实质以及外延,学者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

二、对媒介融合模式和过程的认识

虽然学界和业界对于媒介融合的趋势都是认同的,但对媒介融合的模式和过程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对于媒介融合的模式,陈映在充分考量媒介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和逻辑后认为,媒介融合可以并且至少包括技术、经济、组织以及社会文化这四个理论分析维度。⑤她认为,技术层面的融合体现在生产融合、网络融合以及终端融合三个方面;经济层面的融合可以分为市场融合和产业融合;组织层面的融合主要是公司架构、媒体运作方式和媒体成员工作方式的改变;社会文化层面的融合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的融合以及法律和规制的融合两个方面。邓瑜认为,媒介融合既涵盖由技术基础的技术融合到产业高度的业务和产业融合,也可以把信息生产流通过程看作为内容加网络加终端的融合。⑥庞亮、郭之恩总结了不同国家媒介融合的策略和路径,并归为三类:服务融合、网络融合、公司融合。⑦

在媒介融合的实践中,学者都认同媒介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但对于这个过程的看法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的彭兰在2010年提出,媒介融合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跨媒体产品扩张、关系再造、信息终端变革。⑧从现阶段来看,媒介融合在近5 年的发展,不论前两个阶段的变革完成得彻不彻底,至少是走到了“信息终端变革”这一步。而栾庆明、陈一雷则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媒介融合的过程,他们认为,就国内媒介融合的发展来看,媒介融合最初表现为媒介集中,随着融合的发展日益走向资本、技术和产业三个层面的融合。⑨

还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把媒介融合分成媒体形态融合、媒体所有权合并、媒体战术合作、媒体组织结构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等几个方面,丰富了媒介融合模式和过程的研究。

三、对媒介融合规制和政策的探索国内目前研究媒介融合规制的学者主要是肖赞军,他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媒介融合过程中的规制融合,总结了很多实践经验,对于我国媒介融合具有启发意义,并探讨了我国应该采取的策略与措施。肖赞军、李玉婷、陈子燕认为,媒介融合过程中,传统规制面临根本性挑战,主要是传统媒体、电信等产业日益聚合形成横向市场,而在融合性的横向市场实施传统纵向规制,必然导致很多问题。在最近的研究当中,肖赞军还对媒介融合引致的规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他认为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规制的不一致性、不确定性、不合理性、不恰当性”四个方面。⑩规制不一致性主要是,相同或类似业务适用不一致的规制,造成竞争扭曲;规制不确定性主要是,同一业务可适应不同行业的规制,滋生规制套利;规制不合理主要是,已有规制政策不再适合当前新情况,与政策目标背道而驰;规制不恰当主要是,原有规制虽仍需要,但施行的方法需要改变,以实现规制目标。

在传统规制面临挑战的时候,肖赞军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传媒规制,把世界上走在媒介融合前沿国家的规制变革模式概括为三种模式:美国模式,欧盟模式,日本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媒介规制融合的策略,他认为我国媒介规制融合的改革不能简单照搬国际模式,要按照我国的情况分阶段、按步骤调整规制框架,坚持“对传输实施分离规制,对内容实施分类规制”的原则。⑾

从学界开始研究媒介融合规制的问题来看,媒介融合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学者不再把精力放在对媒介融合的定义、概念等方面的探讨上,而是越来越关注媒介融合在现实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四、对媒介融合现状与问题的反思虽然大多数人对于媒介融合是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但也有部分学者对媒介融合进行了理性的反思,分析了当前媒介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媒介融合的理论进行重新审视。

早在媒介融合势头正猛的时候,就有不少学者对于媒介融合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丁柏铨认为,媒介融合使得“新闻从业者的业务精专不被强调、个性特点趋于弱化,对传播活动的人文底蕴有所忽视”。⑿靖鸣和臧诚则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和反思媒介融合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媒介融合和融媒的出现,使信息进一步泛滥和超载;媒介融合的结果必然是媒介市场的垄断;媒介融合助推媒介化社会加速到来,“媒介人”和“媒介依存症”现象出现;文化帝国主义在媒介融合时代进一步扩张。⒀王亮则主要从市场以及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媒介融合,在他看来,媒介融合的驱动力是商业利润,新闻文化有可能被商业文化压倒,新闻报道的独立性、报道质量将受到影响;媒介融合时代全媒体记者的出现,使得记者的同一声音在不同媒体传播,媒介多元化受到威胁;媒介融合要求记者熟悉各种数字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过于强调技术可能会削弱新闻业的专业性和独立性。⒁

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业界人士在实践中也发现很多现实问题。李燕认为中国媒介融合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立法缺位,政府职能不清晰,管理机构属性不明确,技术层面融合速度与其他要素融合速度不协调。⒂这些问题制约了媒介融合的发展。

对媒介融合的反思以及再认识,也是对媒介融合理论进行了辩证思考,总结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对媒介融合的一种深入研究。

结语

近5 年来,媒介融合研究在中国成为热点和前沿问题,不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对媒介融合都给予高度关注,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在媒介融合的概念和内涵研究上,国内的学者已经做了相当多的研究,但是关于媒介融合的定义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研究,所持的观点也不同。由于概念的不清晰,媒介融合的实践没有明确的理论作指导,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媒介融合的进程。

对于媒介融合模式和过程的研究主要是结合业界的媒介融合实践进行的,由于媒介融合实践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并且各家媒体的具体融合路径也是各有差异,这样的媒介融合实践现状也不利于媒介融合模式研究。

在媒介融合的规制研究方面,国内已经有学者开始深入了,但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大多数研究成果主要是介绍国外关于媒介融合规制方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媒介融合的规制研究需要根据国内目前媒介融合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能使规制研究符合国情。

对于媒介融合的反思,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视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有些观点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①郭毅、于翠玲,《国外“媒介融合”概念及相关问题综述》[J]《. 现代出版》,2013(1)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4

一、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之间的区别

影视艺术是一种融合了艺术和技术的高级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对先进科技和技术的吸收与借鉴。而且,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利用影视艺术进行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影视艺术的实践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全新数字媒体。无论是审美接受范围的转变,还是影视艺术理论的转变,全新数字媒体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过,虽然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之间的联系已经较为紧密,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影视艺术的基础是物质,根据这些物质建立真实的世界。传统影视艺术的理念是在创作中,还原现实中的物质和场景。而全新数字媒体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相关的数字技术进行组合,从而产生虚拟的视觉效果,让人们在感受虚拟的同时,又会觉得是真实的[1]。而正是在传统影视艺术中应用了这一技术,才使其能够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二、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之间的冲突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影视艺术中,全新数字媒体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有些时候,会出现过度运用的情况。这样会使传统影视作品中的叙事特性被忽略,从而使传统影视作品失去了原有的内涵和审美的意义。

(一)全新数字媒体的过度应用使得传统影视艺术面临失落

在当前的影视艺术作品中,由于全新数字媒体的应用过度,很多作品中从而使出现了相对肤浅、不够深刻、局限于表面的情况。同时,越来越多的影视艺术作品表现出了尽可能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以大众消费为前提的快速化、通俗化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影视作品的内涵不够深刻、内容过于肤浅,也使得人们对于影视艺术的审美也呈现出表面化的情况,从而造成了传统影视艺术面临失落的情况[2]。

(二)全新数字媒体的过度应用使传统影视艺术中的人文内涵遭到忽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全新数字媒体在影视艺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甚至可以利用虚拟的特技和任务来替代真人演员及其表演。不过,如果影视艺术只注重虚拟的特技和视觉效果,而忽略了其中的人文内涵,就会造成影视艺术作品的空洞和肤浅,仅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享受。这就会使得影视艺术中的另一项功能遭到弱化,也就是给人们带来的感动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

(三)全新数字媒体的过度应用使传统影视艺术中的道德功能弱化

在传统影视艺术中,道德和价值观的导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功能,起着具有社会性的劝解和教育意义,能够给予困惑中或迷茫中的人们正确的帮助和引导。然而,全新数字媒体的过度应用,使得影视艺术作品大多带有色情、犯罪、暴力等刺激的场面,以此来满足人们的欲望。但其却会对人们的道德和文明造成不良的影响[3]。

三、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交融

(一)人文内涵的交融

在传统影视艺术中,最具有魅力的就是其身后的人文内涵,也是影视艺术的核心内容。而采用更加完善的技术作为支持,能够在影视艺术中更进一步地表现出人文内涵。因此,可将全新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影视艺术进行交融,以先进的技术为媒介,对影视艺术中的人文内涵进行更加深刻的表达。

(二)本质和审美意义的交融

传统影视艺术中,对于非现实内容的表现力较弱,因此,传统影视艺术很难拍摄科幻类的影视作品。而将全新数字媒体与传统影视艺术进行交融,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全新数字媒体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数字内容进行相应的组合,产生虚拟的视觉效果,让人们体会到十分真实的感觉。因此,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交融,能够使影视作品得到更加完美的体现。

四、结语

传统影视艺术是我国一项十分重要的艺术形式,而全新数字媒体是我国当前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虽然二者看似没什么联系,本质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某些程度上,二者还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但是,采用正确的方式促进二者的交融,能够使影视艺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使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当中,从而带来更加优秀、深刻的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5

收稿日期:2011-05-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6JDXl84)

作者简介:南长森,男,陕西兴平市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石义彬,男,湖北随州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媒介融合是继“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和“后工业社会”之后的又一热点。正如美国伊利诺大学厄本纳一香槟分校洪宇博士所说:“在近些年的社会舆论中,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往往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未来主义和自由经济舆论的鼓吹下,媒体融合不仅代表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仿佛还预示着天赋人权和民主自由的人类理想”,“同时也给发展策略、行业监管、资本积累、劳动关系、社会民主和大众文化带来种种互相制衡的矛盾的影响”。自媒介融合译介至中国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其译介、提倡、推动等远远超出其他学术研究的范围。从研究态度和方法看,一些研究是出自穷究学理的科学研究,一些研究则是出自情有独钟的热捧,一些研究则出自人云亦云的跟风。就美国而言,目前较流行的观点有: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认为,媒介融合是“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莱恩-布鲁克斯认为“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对此,中国学术界先是由“英文阅读、中文写作”的学者介绍、释义,然后是一些学者接受、演绎。继之是学界、业界开始应用。一些学者认为,“媒介融合仍是一个认识不一、含混不清的概念,各种媒介融合实践仍处于不成熟阶段,有关媒介融合的种种论断都未形成科学的理论”。本文拟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探究媒介融合应有的涵义、面貌和本质,并对流行的观点进行致思和评骘。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6

在传统影视艺术中,道德和价值观的导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功能,起着具有社会性的劝解和教育意义,能够给予困惑中或迷茫中的人们正确的帮助和引导。然而,全新数字媒体的过度应用,使得影视艺术作品大多带有色情、犯罪、暴力等刺激的场面,以此来满足人们的欲望。但其却会对人们的道德和文明造成不良的影响[3]。

三、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交融

(一)人文内涵的交融

在传统影视艺术中,最具有魅力的就是其身后的人文内涵,也是影视艺术的核心内容。而采用更加完善的技术作为支持,能够在影视艺术中更进一步地表现出人文内涵。因此,可将全新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影视艺术进行交融,以先进的技术为媒介,对影视艺术中的人文内涵进行更加深刻的表达。

(二)本质和审美意义的交融

传统影视艺术中,对于非现实内容的表现力较弱,因此,传统影视艺术很难拍摄科幻类的影视作品。而将全新数字媒体与传统影视艺术进行交融,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全新数字媒体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数字内容进行相应的组合,产生虚拟的视觉效果,让人们体会到十分真实的感觉。因此,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交融,能够使影视作品得到更加完美的体现。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7

新的传播环境一直处于动态变迁过程中。当前,新媒体技术的再革命引发了传媒运行机制和传媒格局新一轮“洗牌”,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与自媒体并存,相互交织、融合和竞争,传播重心下移,在细分性市场中扩张影响力,各类媒体对受众注意力和地域覆盖力竞争的“零和游戏”特征突出,三网融合将进一步推进全媒体平台整合、多终端拓展和地域性传播通道扩张,由此,我国中西部地市报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强势媒体的挤压,新兴媒体的地域性内容细分、超地域性覆盖,以微博为代表的兼具即时交流和广泛信息功能的社交性媒体(自媒体),以其灵活游走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多传播样态,不断冲决地市报的生存基础——地域性传播的栅栏,多层次、多方位对地市报生存资源再渗透、再分割、再蚕食。在激烈的竞争中,中西部地市报必须加快转型,提升地域性资源(内容、渠道和用户)的开发能力,通过内生性创新,再造业务流程和运行机制,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

一、新媒介格局下地域性媒体转型的向度

在新的媒体环境中,地市报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但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从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历史看,地方性是主流趋势,地市报是我国数量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媒体。地市报的核心生存资源是亲地域性传播,做强做活地域性内容产品是地市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

媒体的竞争与发展的核心是对受众(用户)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内容和产品、机制和体制、技术与传播渠道。适应技术变革、打造数字化、网络化的全媒体平台,改革体制和机制安排是中西部地市报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拓展地域性内涵,提供兼具地域性和开放性的、有影响力的内容产品,满足地域受众的需求,培植良好的地域性用户体验,并以此作为其内生性创新的根本支点。

地市报的地域性内涵是多维的。过去,中西部地市报有着地域性运作传统,但主要是传播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举措、经验等地域资讯,发挥媒体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功能,服务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这是地市报的主要任务,但只是其多维性内涵中的一部分。

地市报的地域性发展内涵扩张主要有三个维度:首先,必须突破单一的机关报思维,推进已经破题但远远未完成的“平民化”转型,深化和扩张民生新闻的内涵,形成对地域受众的内容覆盖,核心是在稳定和加强现有受众的基础上,占有和开发本地域的多层次受众。其次,地市报“平民化”转型的新向度是加速社交性媒体的嵌入和互动,进而发展社区性、参与性、互动性媒体服务。再次,把打造地方信息资源聚合平台和传播平台,建构贴近性、细分性、定制性服务作为地域性发展的主要杠杆。社区性开拓是地市报地域性扩展的主要做点。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报业都出现“两极”现象,在大型报业集团萎缩和面临生存危机的情况下,社区报的发展却如火如荼。相关研究表明,在信息海量化和碎片化、传播个性化和对象化时代,社区型传播将成为传播的主流。在都市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启动和冲击下,我国地市报地域性内涵实际上有所扩展,其中民生新闻就是一个主要向度。提升民生新闻品质,必然的发展路向是以社区传播为着力点,不断关注当地公众最关心的公共议题,这不仅要关注一些突出事件,也要关

地域发展和民生的重大问题,更要提供本地公众对重大问题有序参与、讨论的平台。这是中西部地市报最丰厚的内容资源,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点。

内容资源与受众资源紧密相连。中西部地市一般覆盖人口数百万,中心城区有数十万人口,下辖的县、区(市)城区都有几万到十几万人口,他们对身边的切身问题更加关心。如果说以前地市报对这一块关注不够,影响不大,那么,在三网融合后,传播渠道更加草根化、亲社区化,公民传播权进一步下移(进入互联网的人口不断增多,下层公众的最贴近媒体——手机媒体成为主要的传播终端)的情况下,社区的问题,公众关心的本地问题,将成为地域性的重要议程,这些议程,全国性媒体和省级媒体不可能全面关注,也没有地市报的反应这么灵敏和直接。另外,还有比较特殊的问题是,中西部地区有一个特殊群体,即每个(地)市都有数十万在沿海和中心城市打工的群体,这是当地的主要发展支撑,在手机媒体成为主要传播终端后,这些与本地在物理空间上相对隔绝的群体,成为地市报重要的受众群,他们更关心本地的资讯、本地与自身生存环境相关对象性问题和公共问题,这也是地市报社区性开拓的主要切入点之一。

贴身陸服务是中西部地市报地域性生存的又一做点。三网融合的重要、最具潜力的终端——手机媒体,不仅使地域性、社区性和个性化传播更加深化,而且对媒体的服务性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媒介融合和移动媒体的便利化、廉价化和全媒体传播方式,使公众的自主性、交互化传播更加活跃,“微内容”和“微社会”的集合和结合,成为传播的主流。公众对“自媒体”传播关注的问题也进一步从单一性、浅表性的问题转向地域的公共性、针对性问题,从散漫性的、无序性的内容转向集合性、区间性内容,从一般性的发泄和娱乐转向社会对话、协商与参与。这就需要地市报提供这些内容的集合、交流和互馈平台,服务性资讯成为资讯超载化、碎片化时代地域性媒体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对公众的交流、讨论和传播的内容进行梳理、集中、深度挖掘和解释,成为地市级媒体的主要用力方向。定向化的、对象化的地域生活资讯服务,成为地方媒体的主要发展依托。

二、中西部地市报地域性内涵拓展的现实方位

我国中西部地市报有着较长时间的办报历史,也有着丰富的地域性运作经验,比如传播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举措,各地各部门的工作经验,当地群众的生产活动等地域资讯,这些仍然是地市报发展的优势,是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内容资源,也是其地域性内涵扩展的起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西报在传媒市场化特别是都市报发展浪潮中经历了第一波冲击,以地域性为核心的资源拓展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开始把报道的关注点转向基层,把当地群众的生活作为重要报道资源,催生了民生新闻,深化了对地域性传播的认识,这是中西部地市报在市场化推动下新的发展基点。

本世纪初以来,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快速扩展,中西部地市报经历了第二波冲击。他们通过“上网工程”,通过报网互动,在扩展地方信息容量、扩大报道范围,提供服务性资讯方面,拓展了地域性内涵,但与都市报发展中受市场冲击相比,地市报对互联网冲击反应相对比较滞后。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地市报的受众群体接受新媒体相对滞后,与市场性媒体立竿见影的冲击相比,新媒体替代的缓冲期要长,相对渐进缓和;其次是新媒体不能消解到地市报的地域接近性优势,新媒体还处在跑马圈地阶段,地域性内容资源相对比较粗糙,还没有冲击到地市报生存的生命线。

尽管经历了这两轮冲击,中西部地市报平面性的地域思维并没有根本性改变。主要是因为主要服务对象相对稳定,基本受众群体虽有所萎缩,公费订阅量虽有所下降,但在纵向竞争主体(市场性媒体的地域性渗透竞争)嵌入度不深,横向竞争主体(地域性同城竞争媒体,目前还主要为地市电台和电视台)相对稳定和有限的情况下,地市报的受众市场没有全局性的变化。

社交性媒体的快速崛起和三网融合带来了传播格局、模式和传播平台颠覆性转换,将给中西部地市报带来第三波最严峻的冲击。在社交性媒体和三网融合的双重挤压下,“报业存在的时效、容量和传受互动的劣势将进一步恶化,在生存竞争的重压下,各类媒体对传播终端的争夺将日益剧烈”,尤其是各种泛传播媒体不断再生、扩张和

利用多种新型传播通道,对地域性传播资源精耕细作,定向化、打包式精准传播,地域传播市场竞争空前剧烈,地市报如果固守单一、平面性的地域性思维,就会在困境中不可自拔。

首先是对地市报地域性传播优势的消解。在以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介为主要传播载体的时代,全国性的媒体特别是与地市报有着地域重复的省区(市)报由于地方资讯资源及其容量有限,版面和传播终端有限,电子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与平面媒体又具有差异性,所以,对以地域性为生存依据的地市报影响不大。

新媒体不断扩展传播通道,消减了传播介质悬隔,压缩了地域空间,门户网站和全国性、省级媒体建构的地域性细分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消解了地市报的地域性优势。其中,新媒体与市场性媒体结合的多元、多向功能扩张,对地市报生存资源的蚕食是症结问题,包括新媒体对地市报的受众蚕食(比如门户网站和强势媒体网站都设立地方频道,实行地方分众性传播,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和时间资源是有限的,网络覆盖了越多的地方新闻资讯,必然导致本地媒体受众的流失),也包括强势市场媒体(都市报)的市场切割(办地方版和网罗地方的新闻资源,导致对地方媒体的替代性)。但在技术瓶颈的限制下,这一过程是渐进的,还不能摧毁地市报的地域栅栏。

三网融合后,强势传播媒体的载体与渠道爆炸性细分与扩张,海量的信息容量和传播方式的日趋立体多元,完全可以承载地域性所有新闻资讯,地市报的竞争压力空前加剧。其一,技术的便利性和新媒体接人的日益廉价(尤其是移动媒体),新媒体的地域渗透更加快速而广泛,进一步拆除了地市报维持现状的脆弱藩篱。其二,新媒体更加周全、立体化的传播方式,整合了全媒体介质,通过与地方受众的直接互动,可以更加便利地占据地方内容资源,地市报的地方优势不再。其三,强势媒体通过技术优势,在地方性分层、个性化服务中展开定向性地方传播,形成对地市报受众市场的进一步挤压。

其次是对地市报社区传播空间的挤压。由于地市报与当地公众比较接近,很长一段时期,对当地社区问题有一定关注性,有地域性社区媒体的雏形。在新闻传媒市场化的冲击下,中西部地市报受到都市报和网络媒体的双重夹击,一些地市报的应对举措就是主办市民报,打民生牌,前者主要沿袭省会和中心城市党报的路子,与省会都市报内容与受众同质化,多数处在亏损状态;后者由于其资讯资源有限,传播渠道相对单一,从“小民生”角度做社区新闻,也相对比较滞后,民生新闻的内容也多数停留在琐碎的、随机性的个体性事件之中,使得以“大民生”、公众互动参与为主线的社区性传播,没有得到很好运用。在三网融合的语境下,社交性媒体更加便利地扩张疆域,而中西部地市报在这方面布点滞后,内容单薄,存在严重的空白点,地市报最具有优势的社区价值和社区作为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导致这最重要的一部分受众(用户)资源和市场资源也在流失。

再次,地市报的接近性服务还有大量盲区。地市报对当地公众的接近性服务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多数中西部地市报要么还处在传统的办报思维中,还是沉浸在公告牌和说教性的单向报道上,要么报道的视野狭窄,就地方报道地方的情况比较突出。同时,以当地政治议程为主题的导向性、服务性报道,仍然是中西部地市报必须坚守的阵地。但是,在三网融合带来的媒介变局中,地市报对本地公众的服务,不仅需要从公众的需求视角来解读地域性的、公众议程中的重要问题,而且要善于从全国乃至全球的视野来看地方,就地方的视角来拓展和活化报道国际和国内新闻;由于移动媒体的发展,需要对受众实行个性化的贴身性服务(手机等移动媒体的贴身性决定了这种服务的重要性)。这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不少中西部地市报还没有破题,而很多中西部地市报的有限创新,也是以本来并不丰富的社会新闻作为主打,与都市报竞争同质化的新闻资源和受众资源,陷入了发展困境。对公众的生活、出行、理财、安全等地区性精准服务还是一片盲区。同时,中西部地市报那种单向的大一统的传播模式已经远远落后,对新媒体的认知和运用,还停留在单一性的内容网上复制和粘贴阶段,尤其缺乏对社交性媒体嵌入和对接的能力,对微内容的聚结、对社区问题的反应能力十分低下,对公众参与性需求和服务性需求缺乏引领和跟进的机制。

三、中西部地市报地域性内涵创新路径

如前所

述,媒体技术革命处在高速行进的过程中,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已进入新的阶段,新兴媒体不断解构和重构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衍生出的自媒体又在不断解构和重构新兴媒体,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与自媒体的三重融合,是当前的媒介融合主要趋势,三网融合是他们互相融合和嵌入的给力者。这也颠覆了过去媒体内容内涵和建构方式,在这种环境下,传媒发展有两个基本轴线,一是传统媒体必须以“新媒体逻辑”为导向,在新兴媒体一社交性媒体(自媒体)的扩张线上向数字化全面转型,二是传统媒体必须发挥内容生产优势,顺势扩张和创新内容分发、组构能力,顺利转型为“全媒体”和“大媒体”。中西部地市报的转型和发展,更需要注意两手并举,尤其是要把握好在新媒体环境中的战略定位,进而调整传播结构和重 ,从受众资源和内容资源上盘活存量,内涵性扩张增量,扩张地方传播影响力。

因此,中西部地市报必须加快技术跟进的步伐,建构自己的多媒体平台,特别是重点围绕手机等移动媒体展开网络化生存。在新兴媒体的对接与融合中,在对自媒体的嵌入和对接中,从理念、技术、机制、营销等方面求变创新,是中西部地市报发展的必要前提。

首先要以开放的视域推进新闻的本地化。本地化是地市报文化认同的基础,也是地市报的优势来源。中西部地市报要从自身的生存方位出发,把地域性内容作为主要的市场资源,发掘差异化市场空间。一是加大平民化转型的力度,以民生新闻为主要切入点,提升对本地群众生活、服务资讯报道的质量,从公众的视角报道和解读主流资讯,增加地方报道的亲和力,改变单一的、公告牌式的报道模式,增强报道的可读性。二是贴近公众和基层,加大对基层资讯的发掘和报道力度,以此作为本地性报道的重要立点,加强地域性实用资讯的全面发掘。尽管现在是海量信息的时代,但地域性受众却存在对本地域的信息“饥渴”。加强本地资讯的周全化和精细化传播,全方位的、立体构筑地域性的信息总汇,这是地市报不可替代的优势。三是在比较周全地把握地方资讯的基础上,抓好新闻的第二落点和第三落点,对本地重大题材的新闻进行深入解读,做好“大民生”新闻,提高新闻报道的地域能见度,同时,通过网站和移动媒体,做好地域新闻资讯导航。四是对全国性的重大信息,以地方的视角,进行地域性的解读和分析。

在媒介加速融合的新趋势下,中西部地市报更需要着力的就是抓住对地方信息更有亲和力的移动媒体,对各种传播平台上的本地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型整合。首先要做好集合平台,集合两类地方受众:一类是地理上的本地公众,一类是移动的本地公众(主要是在沿海和中心城市流动的本地公众),通过分层性的内容集合和组构,打造本地公众的主要资讯依托中介。

其次,建构品牌载体,扩张社区传播。在三网融合带来的新竞争环境中,中西部地市报要进一步深化社区性媒体思维和机制建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理性社区,就是占领本地的中心城区的和各县市区的中心城镇;二是虚拟性社区,在互联网的虚拟社区中,以地理界线为条件的虚拟社区为主要社区分割点之一。在移动媒体成为主要的传播终端以后,这种以地理界线为主题的虚拟社区将进一步细化,细化的结果,就是小的、在人们的现实活动范围内能够把握的社区,将成为主流。

从地理型社区的角度讲,地市报可以通过开设多种社区型的专栏和专题来满足这种需求,也可以通过定制性的社区专门报页(针对不同社区,做专门的社区报,渗透到所属的市县中心城区),在此基础上与多媒体平台连接和展开,进一步通过细分的方式,建构各个利益群体和兴趣群体的多元社区同时,要以社区传播容量扩张与质量提升作为主要着力点,在传统印刷载体和网络载体、移动载体的交叉点上,建构集合本地受众的互动性栏目系列,尤其是建构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栏目载体,如《杭州日报》的《19楼空间》等,进一步细分媒体对网络的延伸领域,形成一些重点版面和栏目与网民信息交流的集结社区,在这个小社区的基础上,建构本地传播的品牌,通过精准性服务再延伸到手机媒体。这样,就能用不可替代性的内容产品占领地域市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提升社区传播能力与地域性社交性媒体有效嵌入,是一体两面的关系,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博客、播客、内容社区特别是微博,激发媒体的活力,形成地域性媒体对新媒体的包容力和向心力,通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8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

(一)融合性在概念界定层面上,数媒艺术主要指通过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所完成的艺术创作过程,能够有效地突破传统媒体的边界,使数字艺术成为动画制作、绘画创作的重要手段与关键依托。而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数媒艺术能够将传统艺术技巧和现代数字技术巧妙地融合起来,使传统艺术以全新的表现形式,呈现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要属于数媒艺术经典《清明上河图》,该作品能够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将原始画作中的人物以动画的形式诠释出来,进而在柔和灯光和古典音乐的烘托下,再现“清明上河”的场景,在这里,融合性主要体现在古典元素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指传统艺术与现代媒体平台的高度结合。

(二)交互性在我国传统的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作品完成后是不需要更改和调整的,并且受众在观看并欣赏艺术作品后往往难以及时地将反馈呈现给艺术家。但在数字媒体出现后,艺术作品和受众的沟通交互逐渐变得可能,能够有效地影响,并引导艺术家的创作方向和创作理念。这是因为在新时代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互联网文化在数字媒体中的影响和冲击所形成的。受众在数媒艺术观赏中,会本能地提出反馈和意见,让受众有意或无意间参与到数字体艺术的创作中,譬如在绘画、雕塑或民间艺术直播中的弹幕等。

(三)虚拟性虚拟现实是数媒艺术有别于我国传统媒体的重要特征及基本特点,艺术家可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将作品呈现在虚构的场景中,为受众营造出不同寻常的感观体验,譬如《魔戒》和《紫禁城》的空间场景都可通过数字技术来进行真实的、等同比例的还原,使作品和受众得到完美的衔接,使现实和虚拟得到有效的对接,使艺术和科技得到完美的融合。而这种虚拟性又为艺术作品的规模性、范围性传播提供了支持和条件,可以让作品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后,及时而有效地呈现在受众面前,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并感受数媒艺术的思想特征和审美内涵。

二、中国元素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水墨元素通常来讲水墨画拥有黑白分明、气韵生动、文化内敛的特征及特点,在千百年的传承与锤炼的过程中,水墨画的艺术表现内容及形式也不断推陈出新,能够使其成为各类艺术作品的“灵魂载体”。譬如将水墨元素融入动画创作中,便可使动画作品呈现出水墨画的意境和神韵(如《小蝌蚪找妈妈》)。而将水墨元素与现代数媒艺术向融合,又可有效地展现并发挥出水墨元素的时代特征及文化特点,使艺术作品拥有较强的氛围感和文化感。

(二)剪纸元素剪纸艺术是古老而传统的艺术类型,是始于民间而发展于民间的技术门类。所以在艺术内容与表现形式上,与民间传统和人文习俗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大部分的剪纸艺术都能够表达出中华民族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盼望和渴求(譬如表现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的剪纸作品等),因此剪纸艺术拥有较强的民族性和民俗性,具备较强的生活特性,而将其运用到其他艺术领域,则可呈现出较强的画面表现与民俗特点。譬如《猪八戒偷西瓜》和《人参娃娃》等,都是剪纸元素与现代动画技术的有机融合。

(三)彩陶元素彩陶艺术拥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始于半坡文化,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类型之一。而在现代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彩陶艺术逐渐成为设计师的艺术创作题材,并广泛应用到不同的设计作品中。而在现代数媒艺术设计与创作的过程中,彩陶元素能够将我国古朴的文化内涵生动而全面地呈现出来,使其更好地创新并优化现代数媒艺术的表现类型,让受众在彩陶文化元素的烘托下,更好地理解并感受数媒艺术作品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色

三、中国元素在数媒设计中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巧妙融入并应用中国元素能够极大地提升数媒作品的艺术表现效果,使其更好地营造并凸显出传统文化的人文底蕴与思想特点,进而有机地融入建筑设计、包装设计及工业设计等领域。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数媒设计师在中国元素的设计与应用的过程中,主要以内容模仿、照搬硬套为主,难以在内容上做到自主创新,更有甚至只是改变了其他作品的符号和颜色,无法有效地呈现出中国元素与艺术作品的独特性与艺术性。

(二)主题不深中国元素与数媒设计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地深化并凸显设计作品的思想主题,使作品更具思想性和人文性。然而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设计师往往将中国元素直接应用到作品设计中,没有深入思考作品主题和文化元素的内在联系,导致重形式和轻主题的问题较为严重,无法有效地彰显数媒艺术的主题意蕴,使作品沦为形式,其中较为明显的例子,便是设计师不加考量地应用祥云、青花瓷等元素,导致外在形式和内在主题难以得到有机的契合。

(三)缺乏经验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数媒艺术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并且在文化元素应用上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而由于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导致设计师很难把握中国元素与数媒作品的内在联系,进而使中国元素广泛地、大量地、直接地呈现在作品的设计中。譬如堆砌水墨元素,直接应用皮影形式。虽然这能够从形式上提升作品的感官体验,然而却违背了艺术作品与中国元素磨合与调整的原则,极大地影响艺术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而在经验缺失的背景下,过于重视中国元素的应用性,又将导致艺术作品脱离现代文明的文化范畴,呈现出“复古”的文化内涵,难以契合当代大众的审美心理,进而无法发挥中国元素的文化优势。

四、中国元素在数媒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新艺术内容,彰显民族特性在数媒艺术设计领域,中国元素拥有较为鲜明的人文内涵及思想底蕴,能够帮助设计师提升作品的思想与形式,使作品更加契合受众的文化心理。而在实际的数媒作品创作中,设计师应根据主题需求,来确定并选择合适的中国元素。首先,主动学习并探究传统文化内涵,明确不同元素的表现形式、发源发展及创新方向,进而在掌握中国元素的内在机理及外在表现后,才能更好地选择并表现中国元素。其次,要摒弃照搬抄袭的思想,遵循数媒设计和艺术创造的发展规律,着重于内容层面上行的创新,使中国元素成为凸显民族特性和作品主题的抓手,继而让中国元素真正地融入数媒艺术创作的过程中。

(二)凸显文化主题,兼并多样元素数字媒体能够有效地契合现代受众的文化心理与审美需求,使受众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而在作品创作层面上,数媒艺术能够兼并和融合多种艺术类型,使中国元素能够有效地融入其中。因此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数媒设计师需要根据主题元素的内涵及要求及现代社会民众的审美体验,在主题和形式上进行创新,使数媒作品更有观赏性、民俗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但中国元素在数媒作品中的运用,绝对不能过于注重形式,应根据思想及主题的表现需求进行选择,使图案和符号的应用,深入地体现出作品的内涵和意蕴。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可采用水墨元素、剪纸元素、彩陶元素来呈现主题,也可将西方元素与古典元素相融合,实现主题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9

一、舞台艺术要素的内涵

要素的内涵是指一种理念,用这种思想、理念指导创作,并将这种理念体现到艺术产品、舞台艺术中。

舞台是一个固定体,舞台要素的设计是对舞台表演场地的设计、安排,但由于舞台要素的设计要多元,边界也不确定。因此,舞台要素的设计是多元的,否则将不能有效传达每一个剧目的内涵和内在生命力。

然而,舞台艺术要素的思想是可以共享的,一个好的舞台艺术灵魂,能通过舞台表演穿透历史,连接现在,展望未来,并通过舞台表演实现无国界共享,让全球每一个舞台艺术爱好者共享舞台表演所传达的思想盛宴。

二、舞台艺术要素的组成

(一)光

光是舞台表演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由于光的特性,光不仅能动还能静止,因此光能造景,改变舞台空间感觉,如灯光可以按照舞台表演剧目主旨的不同要求,通过灯光可以用不同颜色从不同角度、方向照射,也可以通过照射面宽度、窄度的变化制造不同气氛。灯光的明、暗、浓、淡更是可以随剧情的变化而随意调控。

人们视觉感受到的各种美都是通过光得来的,通过光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颜色、格局等。随着激光科技的出现与运用,灯光还可以把梦幻的场景如现实般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舞台表演艺术中,舞美设计和灯光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舞美设计的不同,可以衬托不同的感觉的氛围。舞美设计不仅需要直接体现舞台表演的任务,更需要表现舞台表演的主题内涵。然而,整个舞台设计的效果与灯光设计密不可分。舞台设计的效果需要不同颜色的灯光变化,以及不同灯光的跳跃使用来综合。灯光的使用直接关系着整个舞美设计、舞台剧目的整体构思、创意、结构、布局,也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档次、品位及风格。

灯光是完成舞美设计的重要手段。灯光不仅服务于舞美,又会对舞台美术设计进行再创作。通过这种相互作用,灯光设计者不仅要完成总导演以及舞美的基础要求,还要表达剧目的内涵和灵魂。因此,舞台美术创作者在设计时,首先要了解导演的要求,进而了解剧目的内容、主题,才能使舞台设计紧紧围绕剧目思想展开。在此基础上,灯光根据剧情的变化,进行有效的协调,在这中间还需要了解剧目人物的心情变化,才能更有效地利用灯光,使之满足设计者对剧目的要求的同时,符合整体性这个艺术创作的传统美学原则。

(二)多媒体

多媒体是指LED电视屏幕、彩幕。由于早先多媒体形式单一性,在传统的舞台美术设计中,多媒体仅仅是整台演出中的一个点缀细节。随着多媒体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形式多样化,现今的多媒体在舞台表演设计的地位不断凸显。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LED电视屏幕、彩幕在舞台艺术的作用更加凸显,其所带来的效果是其他灯光所不能取代的,特别是光和声的有机融合;光通过色彩及动感赋予剧目千变万化,声赋予剧目新的形式,使其从无形变成了有形,光和声的融合,以及借助现代多媒体的作用,使听众在视觉上感受到了声音的节拍和冲击,在听觉上感受到了色彩的变化与美感,从而给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带来新的震撼。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10

新媒体的多元化内容生产模式给都市报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都市报也一直在探索着新媒体的结合,以求实现融合传播的媒体架构。按理说,都市报有着内容生产的优势;社会性、民生性、服务性的新闻定位也贴合受众的现实生活;数字化进程也一直未停止;“报网互动”、“多屏联动”、“新闻终端化”等传播理念也切合了时代与技术的发展,但仍然面临受众群流失、内容到达率降低、广告下滑等问题,这不得不引起业界学界深思。

一、困局:媒介融合中的“技术膜拜”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1]。新媒体具有强大的整合传播的力量,其开放共享的传播环境使信息的跨媒体传播成为现实,从而赋予了信息消费者主动地基于信息需求将散落各媒体平台的信息联系起来的能力,新媒体传播的内涵并非仅意指信息传播渠道的扩展,其核心是关乎多元传播介质背后的内容吸引力的。可见,媒介融合是一种关乎受众、媒体、渠道之间基于内容的传播形态变化的发展历程,而并不仅仅被看做是信息载体扩展的技术发展过程。

在新媒体背景下,媒介融合被看做是一个技术利用的产物,都市报表现出强烈的工具理性倾向,认为只要跟上了媒介技术的发展步伐,就能实现不同形式媒体之间的自由链接和优势互补。这种基于大众传播观念下的技术融合,只会使都市报深陷于“技术膜拜”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并不能从实质层面扭转都市报的生存困境。

在技术层面的媒介融合理念下,都市报固守着大众传播环境下的内容生产观念,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过度重视纸质内容的生产;对社交媒体的受众互动参与度不够;记者编辑不熟悉新媒体传播的运作方式;过于重视渠道的扩展而忽视内容质量;缺少系统化的信息收集与管理制度;针对性的个性化内容生产程度不高等。

二、机遇:地域化定位与小众化市场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共享使多元化、多视角的信息内容摆在用户眼前,并且社群化的内容分享与生产行为使受众可以积极地参与内容评估,他们有着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并基于兴趣结成网络群体,也更愿意发出自己的声音。新媒体改变了大众传播时代的生态基础,信息传播愈来愈呈现个性化、分众化、微观化的趋势。可见,微时代的价值内涵无关信息量多少,形式长短等表面形式,而是一种视角的转化,是一种从大众到分众、从总体到个体、从宏观到微观的传播理念的变化。

新媒体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介时代的生态环境,大众传播的思维惯性并不能适应新时期的传播变化,强调技术融合的发展实践注定了都市报新媒体转型的失败。尽管生存困境是现实存在的,但并非意味着都市报会失去生存的基础而逐渐被新媒体所替代,反而,在这个基于“用户兴趣的个性化需求”的“微传播”时代,都市报有着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都市报的区域定位,相对于其他媒体更能突出其接近性。都市报的内容多关注市民生活,这能有效调动受众的参与与分享热情,并通过持续不断的传播形成受众较为一致的媒介品牌认知。同时,在地域性的公共事件报道中,都市报的品牌影响和对公共社会事务的介入能力,比其他媒体更容易形成受众的注意力聚焦;市民的社区化聚集,也使得都市报能嵌入市民的生活,制作大量鲜活的新闻报道。同时,也由于市民相对密集的生活空间,使都市报的受众群体更易于分析,形成个性化报道的基础。

根据《连线》杂志记者克里斯・安德森所称的长尾理论,小众化的内容产品拥有比大众化时期更好的盈利机会,受众会积极寻找感兴趣的内容,并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信息的转发。从这个层面来看,都市报的地域化、生活化、服务化的内容生产趋向符合长尾理论的价值内涵,能通过针对性强的内容传播满足特定人群的信息需求,获得都市报新发展机遇。

三、应对:深度融合下的“微意识”转变

新媒体传播使大众化内容生产显得格格不入,而强调个性化需求的“微传播”又赋予了都市报作为地域化信息集散中心的角色定位。在“微时代”下,都市报通过对大众化、无差别的内容生产定位进行变革,突出内容生产的微观、个性、差异的传播特征,则有可能实现其新媒体时代华丽转变。

在此背景中,都市报要重新考虑人、媒体、信息之间的传统媒介假设,并需要厘清“微观化”内容生产的媒介生存逻辑,分别在内容选择、受众定位、传受关系、传播渠道层面树立“小微”意识,实现对大众内容生产模式的颠覆性重构,加快都市报媒介融合进程。

(一)“小数据”定制报道

大数据时代下,媒体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进而对社会、经济、市场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解读、剖析与预测,构成了数据新闻报道的基础,被视为未来新闻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这种对宏观层面的预测性新闻报道并不适用于所有媒体。“大数据流行,大家就“言必称大数据”,……不要碰到大量的数据,就给它戴上一顶帽子“大数据”。[2]”地方都市报,对预测性与趋势性的内容生产能力有限,应避免盲目跟风大数据,而应立足于市民社会,强调生活性、服务性、差异性的受众信息需求,建设受众信息消费行为的“小数据”库,通过分析与挖掘受众群体的信息集成,制作“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定制新闻。

从传播角度而言,小数据是个体化信息的数字集成,包括个人的媒介接触行为、信息阅读体验、内容互动与参与生产的行为等数字化信息的总和。无数小数据汇集而成为大数据,可以说,小数据关乎个体,大数据关乎整体。可见,都市报的“小数据”新闻更有发展的空间,因为新媒体将“大众”从专制中释放出来了,人们只消费个人感觉有意义的内容。都市报不仅要通过各个平台收集受众信息行为数据,而且要建立长效的“小数据”分析制度,并根据平台特征提供个性化程度高的“定制信息”,从而提升受众的媒介认知度与忠实度。

(二)“细民生”内容定位

融合文化蕴涵着媒介、信息、受众之间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的变迁,媒介融合的程度取决于是从媒体角度来理解,还是从信息消费者角度来理解。作为地方的媒介机构,应尽量发挥其地域优势的作用,充分考虑城市信息消费者的关注点,站在受众的立场上为他们代言,突出人性化关怀的重要标志,强调民生新闻报道的地位。

传统媒体时期,都市报倚重纸质印刷品,其他平台均简单复制报纸中的内容,民生新闻报道呈现出“大一统”的报道格局,表现出抓重点、抓热点、抓典型的报道倾向,与受众实际生活的贴合度不高,传播效果有限。而新媒体时代下,全媒体传播平台的构建使都市报有条件进行个性化、小众化、精确化的传播定向,民生视角能进一步“细化”、“微观化”、“边缘化”。都市报可以利用其多个传播渠道,针对平台的信息消费群体的地域空间、信息需求、群体属性等差异,将受众群体进一步细化,并通过不同平台进行有目的的民生内容生产与传播。可以说,“细民生”内容定位是基于受众的个性化、差异化的精确识别,而进行的媒介传播视角的下移。

(三)“微互动”媒介社区

媒介社区,意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平台的,以社区成员需求为核心的,涵盖传媒产业链的多个要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新的组织方式”[3]。媒介的社区化以受众的趣缘与地缘为基础搭建的媒介共享信息平台,不仅融合了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而且还融合了传播的功能。全球网民参与生产的维基百科是基于趣缘而形成的媒介社区典型,而社区报、社区广播则是因地缘而构成的媒介社区的代表。

由此,都市报可以通过构建城市地域化的媒介社区,通过诸如社区报、社区论坛、社区微平台等地化媒介手段,也可以创建基于兴趣的媒介社区,例如,主题论坛、兴趣网站等渠道,营造出都市报与受众交流互动的内容生产空间。这不仅契合了市民的生活空间情感关联的内在心理诉求,也能有效调动受众的互动积极性与参与持续度,实现都市报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良性互动。

(四)“分平台”整合传播

信息产品是一种体验式商品,新媒体时代,受众主动性愈来愈强,他们常基于个性需求在多个媒体平台之间流动,搜索各种信息进行体验并分享。媒介应坚持多平台协同与媒体产业合作来实现对受众群体的精确聚焦。同时,不同的媒体吸引着不同的市场利基,媒体应该根据不同的平台来有针对性定位内容,从而吸引多样化的受众群体,并巩固现有受众群体的媒介认知。

从这个意义来看,都市报的内容生产,应根据内容的属性进行传播效果的预判,综合地考量媒体内容选择、投放时间、投放方法的指标,同时也需要构建细分化、个性化的内容生产,提高用户互动程度,实现裂变式的融合传播的目的。同时,都市报也应该树立其媒介平台内容的一致性,并通过技术手段,例如,都市报可以通过在内容中附加二维码、超链接、超文本等技术,使受众能方便快捷地接受到各类相关信息,实现受众对不同平台内容的选择性接触、理解、记忆阶段的认知深入。

参考文献: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11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媒介类型得以不断丰富和高度融合,这促使“媒介素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展,已被提升到公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高度。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其做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反应能力。该中心还提出了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五个核心理念和对应的五个重要问题(见表1)。

在上面对于媒介素养核心理念的描述中,不乏信息、能力、价值观等关键词,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信息素养。对于这两个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很多对比和辨析,提出了同一论、差异论、趋同论、涵盖论等不同观点,其中就有教育技术研究者明确提出:在信息技术整合几乎所有传媒手段的今天,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已出现融合之势,现代教育技术可成为两者融合的桥梁。的确,两者在内涵上有很多交叉(见表2),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具有“先天优势”。

我们也应该看到:一方面,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新生媒介对青少年产生了深刻影响,种种因青少年媒介素养缺失造成的不良后果日益严重,而高中学生的心智已经趋于成熟,所以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的现实意义和紧迫程度不言而喻。另一方面,我国大陆地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学校中以独立式课程的形式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各种条件尚不成熟,如媒介素养教育未明确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缺乏专职教师和配套教材等。在这种情况下,借鉴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经验,采用融入式课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就成为比较适宜的选择方案。实际上,在中小学现有课程中(如语文、思想政治、信息技术等)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正在逐步展开。

策 略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找到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入点”似乎并不难,特别是“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等课程模块均有相关的内容涉及媒介素养。但毕竟媒介素养教育有其自身的核心理念和目标指向,还需采取恰当的策略与方法。

1. 重视“双基”,拓展强化

任何一种素养的养成和提升都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同样,媒介素养教育中也有媒介的基础知识、各种媒介制作传播的流程与技术、媒介信息的选择与利用等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从“信息技术在各种现代媒介中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有用媒介信息和参与媒介活动”、“新媒介的使用和影响”等方面,对信息技术教材相应部分的内容进行适当扩充。例如,在“信息技术及其影响”一节可以融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发展的知识,在“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可以融入书籍报刊排版印刷方面的基本知识,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可以从媒介素养的角度对作品的设计制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2. 突出重点,联系实际

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比较宽泛,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有选择地突出某些重点内容进行融入式教学。据有关调查显示,网络、影视、手机是中学生们接触最多,感兴趣程度最高,受影响最深的几种媒介,这要求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并密切联系实际。例如,在教材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部分可重点突出图像、视频、动画这三类视觉元素在媒介中实际运用的过程与方法,在“网络技术应用”部分可重点突出信息搜索、网页制作、网络交流、信息安全等内容。

因为这些重点内容涉及信息技术最热门的实际应用,所以在各类媒介中有大量鲜活典型的案例可供选取,教师可据此设计很多让学生乐于参与的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或活动方案,锻炼他们鉴别和评价媒介信息的能力。

3. 创设情境,共同建构

虽然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尚未形成严谨的体系结构,融入式的学习也可能容易让人觉得内容零散,难于形成整体印象,但是也应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的过程提升能力。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可视化的、真实而复杂的媒介情境,鼓励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媒介工具,整合各种必要的媒介资源,掌握和提高学习各环节所需的信息技能。例如,可借助当前流行的Web2.0网络技术搭建主题BBS、博客、Wiki小组、Moodle课程等学习平台,在良好的组织管理下,师生一起和编辑内容、提交问题或评论,既可以锻炼学生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也会使学生必须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建构者和传播者,批判性地选择、质疑、评估自己发出或接受的信息,从而全面提升媒介素养。

途 径

认真分析笔者学校现在使用的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根据其内容安排,笔者认为可从课堂教学、课程活动、综合实践三方面找到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1.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

教师可结合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对每节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当中可以指向媒介素养的元素,精心挑选教学素材或案例并巧妙进行教学设计,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施以必要的引导,使媒介素养教育的诉求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

例如,在“网上的信息交流”一节列举普通民众通过手机、QQ和微博为媒体“报料”等案例,让学生不仅要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待网络的作用,还要从媒介素养的角度对网络本身作为一种媒介所带来的利弊、怎样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思考。

2. 在课程活动中融入

教材的很多章节中都安排了“探究”、“实践”、“评价”和“综合活动”等环节,对这些课程活动可以通过转换问题对象、考查角度、完善或重新设计活动方案等方式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有机融入其中。例如,阅读一期报纸或杂志的电子版,对比其与纸质版的差异(图文信息综合处理方面)。又如,对学校运动会的新闻采编、和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综合活动)。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12

1)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理念、智慧、气度以及神韵,这些中华文化中含有的独一无二的底蕴增添了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面对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该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质,创造性地转化、发展,展示其当代价值,提升民族文化自信。2)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数字化形式为媒介传递的信息,以社会公众为核心,以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为对象,把众多媒体的艺术元素进行有机整合,形成新的视觉元素和艺术形象的艺术手段,不同于传统公共艺术如雕塑、绘画等静态的艺术形式,较多以音乐喷泉、多媒体电子屏幕等公众可以直接参与的动态手段完成。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涌现出大量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为现代艺术扩展了创作的空间,但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其很大一部分作品仍局限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上,如何将新媒体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交互性、网络性、非线性、虚拟性等艺术特征,在传统文化作品中呈现出来,或者说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艺术如何融合,从而带动这些新的艺术形式发展,是一件仍在不断探索,并且迫在眉睫的事情。3)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艺术的关系。新媒体应用只是传播的载体,而不是目标。优秀传统文化是新媒体艺术的根基和升华,同时也是新媒体艺术的延续。新媒体艺术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浸润,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也离不开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温床,因此,探索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的优秀传统文化表现体系,找到行之有效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创作方法,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作思路,建立起一个现代新媒体艺术特有的美学体系,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2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理念及发展策略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13

2007年12月,分众以PE收购(私募股权)模式收购律动,引起业界注意。但是,分众以此模式真正完成收购则需要2-3年,并且双方可以在过程中协商解除合同,为日后发展埋下变数。果然,不到一年,律动“叛出家门”,“自愿”投奔活跃传媒。究其主因,引用原律动总裁,现任活跃传媒董事及COO丁炳文的话即是“从分众旗下剥离,主要是与其合作利润不能得到保证……”而与活跃传媒合并,是希望“避免同业竞争,业务冲击,扩大利润空间”。

事实上,律动与活跃关于合并一事洽谈已半年有余。活跃传媒致力打造全国范围的健身媒体网络,律动传媒专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资源建设,国内同类媒体则有四到五家。和其他领域的新媒体一样,健身领域媒体也存在着严重的同质竞争的问题――同资源,同渠道,同广告投放,同诉求渠道。不同之处仅仅在于,目前在健身媒体市场的竞争者均为国内品牌。由于前期铺设网络,外资几乎还无法涉足。

健身领域针对的精英群体,正如活跃传媒董事长张博涵所说:“从大众到分众、从分众到精众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客观趋势。”但是精英群体与商务群体的区别就在于群体大小,商务领域媒体也许容得下四五十家同业媒体同时竞争,健身领域却难以消化四五家,其竞争更激烈,生存形势更恶劣。

再加上如今的经济形势,人人自危,不得不未雨绸缪。与其临阵拼杀,不如携手共渡难关。分和变数,俱源于此。

风云变幻,各获其利

活跃传媒董事长兼CEO张博涵表示:“(全国)目前包括我们在内的新媒体约有七万多家,尽管现在经济低迷,但是却为行业整合特别是民营传媒公司提供了好的机会。”

据活跃传媒提供的数据,到目前为止,律动传媒的年收入近4000万元。2007年,活跃传媒的收入约6000多万元,利润额500多万元;2008年收入约为8000多万元。此次合并,业内两大龙头从对立到合作,结束了长达一年半的角逐。关于此前双方将采取现金加股票合并方式的传言,以及合并双方涉及的金额、股份比例等,张博涵和丁炳文均以商业机密为由不予透露。双方只表示,合并既有利于健身领域形成完整覆盖全国健身网络的媒体阵局,又可以削减渠道支出成本。

目前,新活跃员工增加到370人,并且暂时没有裁员计划。整合后,新活跃传媒拥有全国高档健身会所2100余家,包括中体倍力、亚历山大、斯巴顿等国内外品牌,一线二线城市资源占有率也从70%上升到90%。

同时,通过整合控制与削减业内竞争成本,活跃传媒在通缩时期将仍有能力清晰部署健身媒体发展的长期战略和阶段措施。广告主也可从中获得媒体质量提升、网络资源完善、服务保障齐备等益处。

活跃传媒董事长兼CEO张博涵也在合并仪式上立下豪言:“新活跃传媒将带领健身媒体完成从资源竞争到价值竞争的战略转型,并致力打造国内新一代精众媒体平台。”

毫无疑问,无论平台如何精英化,广告主省下多少开支,最大的获利者最终是新活跃。不仅坐拥优势资源,更将拥有渠道定价权及规则制订权。一句话,江湖再大,还是老大说了算。

新人入门,上市暂缓

借势上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新媒体人都刻在心里。只是新人刚入门,家中规矩不熟,怎好着急拉出来与人周旋?调和磨炼,少不得要先做一番工夫。

做工夫,要掏钱;没有钱,新媳妇再漂亮也打扮不起来。

活跃不缺钱。张博涵日前表示,公司于2008年4月从美国蓝驰创投基金融到的1000万美元,已于1月4日从境外正式到帐。2005年刚成立时,活跃传媒就获欧洲风险投资商Brainheart150万美元首轮融资。2008年1月,活跃传媒又获得Brainheart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加上2009年1月这一笔,活跃传媒融资总额已超过1650万美元。财富不少,花钱也大方,新活跃在资源建设上,与健身房之间,采取的是“圈地买断的模式,而且都是以现金支付。”这样一来,好东西是握在手里了,可是怎么用,怎么拿到更好的,都得看形势。

“虽然现在是风险投资进入的好时机,但是他们很多也是买涨不买跌。未来公司有进一步上市计划,但目前不是我们上市的好时机。出于经济形势上的考虑,原准备上市的计划暂时放一放,不仅不扩张,而是采取对原有健身会所进行再处置和升级。”张博涵说“未来两年内都是苦练内功,例如进一步细分健身房周边商圈的广告客户需求,以期‘冬天’过去,使企业能上升一个台阶。”

的确,上市事大,不比简单买卖,活跃这样决定,可谓慎重,不知道这番功夫做完,要多少时日?无论如何,修炼内功总没有错。只有把眼下做好了,才能决策于未来;只有把自身基础打好了,才卖得出好价钱。

相关链接:

活跃、律动简介:

活跃,创立于2005年9月,张博涵带领活跃传媒涉足过酒吧、咖啡厅、餐厅、4S店等众多媒体领域,最后定位于健身会所媒体。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