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粮食生产建议实用13篇

粮食生产建议
粮食生产建议篇1

南阳是农业大市,粮食总产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全省的11%,小麦、玉米、水稻是我市传统优势作物。近年来,我市粮食生产呈现出单产上升缓慢、总产徘徊、品质下降、效益不高的局面: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平均单产在360公斤左右,比全省平均单产低50公斤;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以上,年均单产365公斤,比全省平均单产低10公斤;水稻种植面积72万亩,平均单产456公斤,比全省平均单产低49公斤。

2南阳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制约我市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除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外,主要表现为:我市农业生产普遍存在不合理耕作、过度种植,农用化学品大量投入,管理粗放等问题,导致农田土壤普遍性耕层变浅,土壤板结,养分非均衡化突出,防旱涝能力差,耕地土壤基础能力下降,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据统计,当前我市水土流失面积比例达47%,远高于全国、全省水平;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仅66.59%,低于全省水平;全市中低产田面积达到83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03万亩、仅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9.8%,分别比全国、全省低16.32%和36.12%;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下降,有机质、速效钾分别比全省低33%和40%。;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除小麦外,其它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比较低。全市机耕占96.1%,机播、机收仅分别为38.7%和32.4%;农业科技支撑乏力,全市农技人员占农村人口比重为37‰,农村实用人才占比为1.7%,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较差。

3加快南阳粮食生产发展的建议

3.1转变发展方式

围绕制约我市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两大瓶颈,按照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求,坚持将‘绿色、节本、增效’理念贯穿粮食生产全过程。集中力量组织开展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绿色增产综合技术模式攻关,突出“良种良法配套优先、农机农艺融合优先、安全投入品优先、物理技术优先”。通过推广高产高效多抗新品种、推广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栽培技术、推进耕地质量建设,控肥、控药、控水,实现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投入品利用率“三个提高”,最终达到农业增产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的目的。实现南阳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走粮食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3.2加强组织领导

粮食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级政府要成立专门的粮食生产工作领导机构,充分发挥决策协调作用,从政策规划、项目安排、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多个环节提供保障;营造发展粮食绿色生产的良好环境,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组织体系建设,粮食生产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建立健全粮食生产信息服务体系。

3.3加大资金投入

一要完善粮食生产资金财政投入机制,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农产品信息、预警和扶持各地粮食生产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二要积极引导地方财政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带动吸引社会资金从事粮食生产、加工、购销,不断探索和完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长效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粮食生产各产业链建设,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下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维护市场化,合力推进粮食生产现代化、市场化的良好局面。

3.4加快信息开发

解决粮食生产信息的交流和知识共享问题不能寄望于政府单方面的“给”,而应靠农民的“拉”,要把农民的需求视为粮食生产信息化的“第一公里”,从农业信息资源中开发出对农民有用、易用的信息产品,处理好信息(服务)“接地气”的问题。要尝试多种信息供给机制,如引入第三方进行“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等方式,扶持农业信息产业的发展。

3.5引入社会服务

为促进我市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重点发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农村合作组织和协会的力量,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以合作社或协会为龙头,带动农民使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另一方面利用市场机制,引导有信誉的优质企业进入粮食生产服务领域,充分调动企业在南阳粮食核心区建设中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新的运营机制。达到“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科技支撑、农民受益”的目标。

3.6注重人才培育

一要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构建起农业研究、教学与推广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快速通道,培养一批既懂农业生产技术,又懂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二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从事粮食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技术研发,为实现粮食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提供智力保障。三要强化农民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普宣传,着重培养农民的科技意识、信息知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粮食生产建议篇2

为了了解旬邑县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农业行政决策部门提供较为准确的良好建议,我们以陕西省粮食生产成本调查活动的通知精神为基准,按照一般农户、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各层次分别调查5户的要求进行选样调查。其调查方法采取进村入户问卷式进行,主要作物为玉米。

1 调查结果

1.1一般农户调查情况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5户,总人口23人,户均4.6人;劳动力9个,户均1.8个;粮食种植面积2466.7m2,户均4933.3 m2,人均1066.7 m2;粮食收入56640元,户均11328元,人均2462.6元,667 m2产值1530.8元;家庭总收入96020元,粮食收入占家庭总收入59%;土地流转,5户总流转9800 m2,户均1960 m2。流转费80元/667 m2(半山区塬面旱地)。玉米生产成本,667m2成本1057元,其中劳动力投入540 元,物资投入317元,动力投入100元,租赁费80元。粮食惠农政策意向调研,对惠农政策的评价,皆为基本满意。惠农政策对家庭收入的作用为有作用,但对纯收入增长缓慢;惠农补贴应补在哪个方面,多为种子和化肥;对惠农补贴及项目补贴的建议为加大力度。

1.2种粮大户调查情况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5户,总人口24人,户均4.8人;劳动力10个,户均2个;粮食种植面积22666.7 m2,户均45333.3 m2,人均9466.7 m2;粮食收入512500元,户均102500元,人均21354.2元,667 m2产值1507.4元;家庭总收入514600元,粮食收入占家庭总收入99.6%;土地流转,5户总流转198000 m2,户均29600 m2;流转费184元/667 m2(马栏山川道地)。玉米生产成本,667m2成本1145元,其中劳动力投入416元,物资投入359元,动力投入184元,租赁费184元。粮食惠农政策意向调研,对惠农政策的评价,皆为基本满意。惠农政策对家庭收入的作用为有作用,但对纯收入增长缓慢。惠农补贴应补在哪个方面,皆为化肥。对惠农补贴及项目补贴的建议为直接补在化肥和农业机械上,以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1.3粮食专业合作社户调查情况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5户,总人口21人,户均4.2人;劳动力10个,户均2个;粮食种植面积103333.3 m2,户均20666.7 m2,人均4920 m2;粮食总收入233940元,户均46788元,人均11140元,667 m2产值1509.3元;家庭总收入282732元,粮食收入占家庭总收入82.7%;土地流转,5户总流转79333.3 m2,户均15866.7 m2。流转费176元/667 m2(塬区旱地)。玉米生产成本,667 m2成本1245元,其中劳动力投入524元,物资投入360元,动力投入185元,租赁费176元。粮食惠农政策意向调研,对惠农政策的评价,皆为基本满意;惠农政策对家庭收入的作用为有作用,但对纯收入增长缓慢。惠农补贴应补在哪个方面,皆为化肥;对惠农补贴及项目补贴的建议为直接补在农业机械上。

1.4国家惠农补贴情况

粮食直补8元,良种补贴10元,玉米地膜补贴10元,农资综合补贴71.76元,合计每667 m2总补贴99.76元。

2 结果分析

在粮食生产成本构成中主要有劳动力投入、物资投入、动力投入和租赁费投入,各占比重分析见下表:

2.1在667m2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投入位居第一

一般农户劳动力投入占51.1%,种粮大户占36.3%,粮食专业合作社户占42.1%。

2.2物资投入居第二位

一般农户投入占30%,种粮大户占31.4%,粮食专业合作社户占28.9%。

2.3租赁投入居第三位

一般农户投入占9.5%,种粮大户占16.1%,粮食专业合作社户占14.1%。

2.4动力投入居第四位

一般农户投入占9.4%,种粮大户占16.1%,粮食专业合作社户占14.9%。

3 存在问题

3.1 农业生产劳动力后继乏人

调查中了解到农业用工十分短缺,尤其是山区一带,工价偏高,一般工价60~100元,平均每个工日价为80元。农工活既苦又累,大部分打工者岁数偏大。

3.2 农业机械化程度水平较低

调查中动力投入位居最后,而劳动力投入位居第一,便说明了这一点。其主要原因是机械费用偏高,限制了一般农户的使用积极性。

3.3 粮食生产纯收入较低

农民粮食生产成本若将劳动力成本算在其内纯收入很低。调查中一般农户667m2纯收入为473.8元,种粮大户每667m2纯收入为362.4元,粮食专业合作社户667 m2纯收入为264.3元。农民种粮的收入实质多为自己的劳动力收入,造成成本高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费用和农资费用偏高。

4 投资建议

4.1 加大惠农投资力度

在调查问卷“对惠农政策有何建议”中,基本都是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惠农投资力度,以解决农资费用偏高的问题。

粮食生产建议篇3

4、对水稻新品种引试给予补助。农作物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推广是实施科技兴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之一。需引进早稻早、中、迟熟新品种8个,籼型杂交稻新品种5个,粳型杂交稻新品种6个,常规粳糯稻新品种13个。组织早稻、杂交稻、粳糯稻新品种区域试验4项,生产试验5项,新品种、新组合示范点3个,实施大小区100余个。要求补助引种、试验、示范经费5万元。

5、对优质稻米产业开发给予补助。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求日趋强烈,对优质富硒营养稻米需求越来越大。为此,我们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将开发优质富硒营养稻米1000亩,采取基地示范,全额收购,精细加工,精美包装,商标品牌,产业开发。要求补助引种、示范、加工、包装等开发经费5万元。

粮食生产建议篇4

1粮食生产能力要稳定,确保政策有持续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该年度全年粮食产量62144万吨,比上年增产2.4%,其中,夏粮增产3.3%,早稻减产0.9%,秋粮增产2.3%;全年谷物产量57225万吨,比上年增产2.7%,其中,稻谷增产0.8%,小麦增产3.2%,玉米增产4.1%。在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的基础上,2016年“农业稳中调优,粮食再获丰收”[1]。那么,在粮食持续丰收的13年时间里,粮食主产区的增产情况如何呢?在《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被确定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分布在东北、黄淮海和长江流域的680个县,粮食播种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1.3%和60.9%。而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16年,粮食主产区产量4677.5亿公斤,比2012年增长2.4%;2012—2016年粮食主产区累计增产216.5亿公斤,占同期全国粮食增产量比重达到81.3%。”[2]前述统计表明,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主体的粮食主产区成为全国粮食稳产增产的“主力军”,粮食生产核心区生产能力稳定程度直接关系全国粮食生产的稳定程度。因此,国家今后出台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应有针对性地明确向粮食主产区尤其是粮食生产核心区倾斜。粮食生产能力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科技进步、农田水利设施等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相关因素及其诉求在后文加以阐述,这里立足于粮食生产核心区,兼顾粮食主产区,仅就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与提高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数量、质量两重红线,保持现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总体质量不下降,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约束和用途管制,完善非农占地紧约束机制;二是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充分考虑地力培育成本,合理调整耕地占用补偿标准,明确补充耕地的质量要求和投资标准,遏制滥占耕地的行为;三是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通过多种路径对粮食主产区尤其是粮食生产核心区进行合理补偿,使种粮农民收入和当地财政收入不低于非粮食主产区的平均水平。此外,鉴于粮食生产的命脉在水利,建议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竞争性用水需求,不断完善农业用水的价格形成机制,在对农业用水实行优惠政策的同时,加大国家对农业用电的补贴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多渠道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对农民参与兴修农田水利和使用田间节水设备的行为予以经济支持和鼓励。

2土地耕种经营要规模,确保产粮有效率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村土地政策先后经历了“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等三个发展阶段。考究其转变的根本原因,依旧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密切相关[3]。同志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4]伴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往城镇或者其他行业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发展规模经营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变革的新的历史趋势。与之相悖,我国土地因“家庭承包”而使土地呈现“碎片化”状态,在客观上不利于生产的集中和经营的规模化。同时,在农村土地耕作的主力———由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组成的“386199部队”也难以承担起规模经营的历史重任。发展规模经营于粮食生产核心区而言,意义尤为重大。它不仅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有利于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目标,同时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也具有直接意义。鉴于当前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家庭承包经营”尚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笔者建议粮食生产核心区考虑如下有关发展规模经营意见。第一,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切实解决在确权颁证过程中出现的农户土地权益落实不到位问题,确保广大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农村出嫁妇女等权利主体平等地享有承包经营权。这是发展规模经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第二,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遵循自愿、公平、平等的原则,在流转形式上鼓励采取转包、转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方式,落实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有关政策;在土地经营规模上坚持适度原则,重点支持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第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经营者;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上,重点扶持粮食规模化生产,要在坚持原有补贴总量不降低的基础上优化各种补贴体系,适当提高对粮食生产核心区稻谷、小麦、玉米的补贴比例;在土地流转用途管制方面,要警惕土地流转中“非粮化”“非农化”问题,严格监管工商资本违法违规占用农地、浪费农地资源的行为。第三,重视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在巩固和充分发挥家庭经营基础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集体经营方式,鼓励扩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资金规模,健全和创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体系。第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在统筹规划引导的基础上,支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力度,宣传粮食行业是公益性行业的理念,以公益性为中心探索建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制度。

3农业结构调整要推进,确保产能有底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受“以粮为纲”的影响,我国农业结构以追求粮食产量的增产为核心,长期表现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为主。比如,在1952年、1965年、1978年这三年,粮食作物占比分别达到89.2%、86.8%、80.4%[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与发展,“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等一系列旨在确保粮食安全政策的确立,我国农业结构开始进入动态调整时期,逐渐改变了“农业—种植业—粮食”的高度单一结构模式,在具备了较为稳定的5.5亿吨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建成了一批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在看到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还必须看到粮食生产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是:一方面,粮食生产总量基本满足需求,小麦、稻谷品种供求相对平衡,但玉米供给大大超出需求,加快消化玉米库存已经成为粮食行业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三去一降一补”最重要的任务[6],大豆供求缺口逐年扩大,粮食品种结构急需调整;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由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消费对粮食生产提出了新的供给诉求。就粮食生产核心区而言,应对上述问题可采用如下措施:第一,将保口粮、保谷物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目标;小麦主产区、稻谷主产区要保持小麦、水稻等口粮品种面积稳定;优化玉米种植结构;必要时由国家有关部门综合考虑农业生产诸多因素,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通过分类施策、梯次推进,构建科学合理、专业化的生产格局。第二,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加大国家对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扶持和投入力度,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同时强化农田水利、农业技术推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使粮食生产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得以提升。第三,适应消费市场对粮食品种结构的诉求,粮食生产核心区结合本区域特点,突出发展优质稻米、强筋弱筋小麦、高蛋白大豆等优质农产品;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种质资源的水稻、区域特色的杂粮杂豆等特色农产品;有条件地发展甜糯玉米、青贮玉米等专用农产品。

4科技创新能力要提高,确保出路有保证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发展动力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粮食生产的出路在科技。经过长期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建设,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取得长足进展:仪器设备不断改善,科研设施持续配套;水稻、小麦等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超级稻、转植酸梅玉米等重大技术开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0年的52%提高到2015年的56%,粮食安全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但是,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对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主体的粮食主产区而言,长期以来,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在重点向粮油作物为主的高产品种培育、高产栽培技术倾斜的同时,化肥农药过量施用、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农业污染防控、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耕地质量与土壤改良等核心关键领域,粮食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等领域的科技能力急需提升。鉴于此,今后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农业科技工作应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心,综合考虑影响粮食安全的诸多因素,可以参考如下思路发展。第一,聚焦前沿生物技术,如:新一代DNA测序技术、系统生物学等共性技术,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大数据与云生物计算、现代食品制造等核心技术,食品安全检测中的DNA条形码、新型分子靶向药物等应用技术,以及基于GPS、GIS的智慧农业等研究领域。第二,聚焦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瓶颈,突出粮食加工、粮食信息化、农业机械化、粮食质量安全、产地环境污染防控、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功能拓展、农业遥感等领域。第三,加强对涉及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壤、水、空气等外部因素演变的数据监测,加强对涉及生物资源、病虫害、微生物等农业内部生产要素的数据监测。第四,聚焦区域性农业发展关键性科技问题,结合区域粮食生产特点,着力发展粮食综合生产技术、旱作节水农业特色作物生产技术、多熟制农作技术、粮食作物技术等。

5农民利益保护要切实,确保职业有尊严

种粮农民是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者,是粮食安全的核心群体。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一直以来,党和国家的诸多文件都强调要维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就其基本内容来讲,农民利益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经济利益是农民获取经济收入的需要获得满足;政治利益是农民政治地位、政治参与、民利等政治需要得到满足;社会利益是农民的社会交往、人格尊严、发展机会、社会福利等社会需要得到满足;文化利益是农民参与文化活动、分享文化产品等文化需要得到满足。其中,经济利益是政治利益、社会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基础和条件。农民利益有着不同的层次结构,包括农民个人利益、家庭利益、集体利益、阶层利益和国家利益等5个层次,其中农民个人利益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囿于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作为比农民个人利益高一层次的家庭利益,集中体现和代表了家庭成员个人的利益,它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实施的社会基础。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众多家庭,在历史、政治、社会等多方因素合力作用下组成一个集体,该集体利益就成为该区域范围内的农民的个人利益、家庭利益的共同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形成一样,农民同工人以及其他社会阶层一样,由于相同或者相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在整体上就具有了共同的阶层利益;由于国家需要、治权需要,国家也就成为农民利益的一种载体。“农民利益是由农民的家庭利益、集体利益、阶层利益和国家利益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结构体系。”[7]那么,如何维护农民利益呢?笔者认为可以归结到一句话,让农民生活的既体面又有尊严。就本文的研究主题而言,建议遵循如下工作思路。第一,多渠道、多领域、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国家粮食安全与种粮农民利益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二者的矛盾焦点在于前者“要粮”、后者“要钱”。陈云同志曾形象地将它们的利益诉求比作两担炸药:“我现在是挑着一担‘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又可能反对。两个中间要选择一个,都是危险家伙”[8]。增加农民收入,要以中央财政投入、粮食非主产区财政投入或转移支付为主,采用并创新补贴、救济、优抚等方式,来补偿粮食生产核心区从事粮食生产这一公益性事业所付出的相应代价。第二,坚持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市场化方向,逐渐增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主导作用[9],逐步缩小种粮农民少得多付的“剪刀差”现象,使其能够稳定地获得与其价值相当的回报。第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标准,统筹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不低于同区域范围内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第四,加大农村教育投资,提升农民素质,实现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的国民教育水平与城镇居民大体相当的目标,从而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使国家保障在粮食安全上处于主动地位。除上述诉求以外,粮食生产核心区针对农业生态保护、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内国际市场的统筹利用等方面也有着强烈的诉求,急需有关方面重视并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7-03-17(1).

[2]国家统计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党的十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十[EB/OL].(2017-07-14)[2017-08-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3]胡穗.论中国共产党制定农村土地政策的历史经验[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12-15.

[4].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李成贵.中国农业结构的形成、演变与调整[J].中国农村经济,1999(5):18-24.

[6]徐鸣.在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EB/OL].(2017-01-07)[2017-08-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粮食局网站.

[7]颜玉怀.当代中国利益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粮食生产建议篇5

1 我县粮食生产的现状

1985~1991年改革开放阶段,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加上农民对粮食生产靠科技、靠投入的认识逐渐增强,使农村绝大多数群众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1992~1998年,由于大面积推广小麦、青稞、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地膜覆盖、膜测沟播、全膜覆土栽培技术,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粮食作物产量显著提高。1999年至今,抗旱、抗病、抗倒伏品种的大量引进和粮食作物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的大量应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增加了科技含量和农牧民收入,使临潭农牧民从温饱逐步向小康水平迈进。

2 粮食安全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2.1 人粮矛盾突出

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粮食需求总量不断增加,粮食的供需矛盾很突出。

2.2 自然条件与粮食增产的矛盾

由于我县经济比较落后,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粮食生产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现有耕地中山旱地占80%以上,农业发展依然面临着旱灾威胁,抗旱生产仍然处于被动局面。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投入严重不足,抗灾能力不强;二是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先进技术的普及难度大;三是水土流失,耕地整体质量下降,粮食生产缺乏安全保障。

2.3 耕地减少与粮食安全的矛盾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农业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小城镇建设及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的实施,耕地势必减少,粮地矛盾也必然加剧。

3 确保我县粮食安全的措施和建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放松,为了确保我县粮食安全,初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控制人口,保护耕地

必须进一步强化控制人口增长,切实保护宜农耕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在退耕还林还草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山顶植树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被子,川地种植药材鼓钱袋子”的农业结构调整模式,坚持封山禁牧,要先治荒、治坡,再逐步扩大,不搞一刀切。

3.2 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从我县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看,现有耕地中85%左右属中低产田,缺水少肥,管理粗放,粮食单产很低,今后必须大力推广以平衡施肥和用地养地相结合的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培肥地力技术、以机械深松耕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抗耐旱品种为主的生物抗旱技术、以膜测沟播、地膜覆盖、全膜覆土种植为主的抗旱播种技术、以精量半精量为主的高效播种技术和以农作物病虫害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促进粮食作物高产、高效,这些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可以明显的提高抗旱科技水平。一般一项高产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可增加单产10%左右,如果采用新的组装配套技术,对病、虫、草、鼠害的损失可控制在20%~30%,则每年可挽回粮食损失120000~180000t。

3.3 因地制宜,处理好优质与丰产的关系

由于我县春秋相连、长冬无夏,春季倒春寒现象严重,旱灾、雹灾及洪灾发生频繁,使得粮食生产基本处于低水平的产需平衡状态,粮食生产的方向应以增产为主、兼顾优质,应顺应天时和作物生长规律,大力发展马铃薯、青稞、小麦、畜牧业等优势产业,力求降水期和作物需水期相吻合,着力缓解气候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4 落实政策,增加科技投入

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化,依靠提价保护农民利益的余地不会很大,政府保护粮食生产的主要措施应放在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上,在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要从国民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全局出发,在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上作重大调整,从正面引导和提高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确保农民增收。切实重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增加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以有效支撑全县粮食安全和稳定增长,确保全县国民经济整体有序的快速发展。这样不仅可促进农业的发展,而且可保持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增强土壤的生产能力,促进粮、经、饲作物产量的提高,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

3.5 通过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牧民素质

在粮食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型农牧民当做一项根本措施来抓,有针对性地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培训骨干农牧民,兼顾一般农牧民,造就一批新型实用人才。培训内容要以现代适用技术为主,要精确化、有可操作性,突出区域优势产业;内容设计要以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力为主,同时提高农牧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训方式以实践培训、现场教学、短期培训为主,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并以村为单元,进村入户,实行就地培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由县、乡、村三级机构组成的管理体系,县一级主要负责制定区域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培训项目的具体落实,根据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加强培训工作监督检查,村一级主要是根据当地主导产业提出培训需求,组织农民参加培训。

3.6 大力培育发展粮食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粮食生产建议篇6

2、种粮补贴没有体现出对种植大户的支持。土地流转进行规模经营是大势所趋,但每年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是按土地确权面积、按农户发放,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户没有种地,却每年拿补贴,而进行规模经营的种植大户则拿不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造成种植大户成本居高不下,经营利润持续偏低,积极性收到影响。建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按照当年种粮面积对种粮者进行补贴。

3、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提高他们的种粮积极性。种粮大户多数存在缺少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希望地方政府整合有关项目资金,重点支持种粮大户,提高种粮大户的收益,从而提高种植大户的种粮积极性。

粮食生产建议篇7

泌阳县地处浅山丘陵区,全县总耕地面积132万亩,其中,中低产田面积约86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5.2%;这部分耕地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岗两面坡上,土壤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全县粮食增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为此,泌阳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尽最大努力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移民土地开发、小农水和土地整理等项目整合起来,对中低产田集中连片进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并提高治理标准,扩大治理规模。泌阳县县高产田面积约46万亩,主要分布在中小型水库下游、沿河两岸及其平川区域,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是泌阳县的粮仓。持续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投入的机遇,全力做好泌阳河的治理工程和中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并积极整合水利、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和千亿斤粮食核心区建设等高标准农(粮)田建设项目,不断修复和完善高产田区域内原有的水利灌溉设施,新建大型的水利灌溉工程和社区型水利工程,扎实推进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建成一批旱能浇、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高产稳产、旱涝保丰收的高标准农(粮)田,既能增强泌阳县高产田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又能提高了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认真做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资金的发放工作;全面落实粮食最低价格收购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认真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左右。

三、加快土地流转,转变生产方式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健全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重经营体制,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范化管理。按照农民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促进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积极开展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护好、利用好农业基础设施。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四荒”承包经营,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实行林权承包权益70年不变,放开养活泌阳林业资源。加大以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力度,进一步深化乡镇体制改革成果,彻底转变乡镇工作职能。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加大对农业、农民的信贷投放,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的作用,探索各类支农资金整合使用的有效途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逐步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金融机构大力支持、社会资本积极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粮食生产建议篇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这对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也是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安康在粮食生产条件上,虽然不具有优势,但又必须抓紧粮食生产。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是不安全的。因粮食严重短缺搞得党委政府焦头烂额的事,是刻骨铭心的。当然,也不能回到单一种粮的老路上去。在调整农业结构中如何把握好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摆在县市党委和政府面前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也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 一、下功夫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实现向藏粮于地的转变 藏粮于地,就是要极大地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达到能用较少的耕地生产更多的粮食。当粮食供需宽松的时候,可多拿出耕地发展市场需求的经济作物,而当粮食供需偏紧的时候,又可适当多拿出耕地种植粮食,用耕地的粮食生产水平来调节粮食供求关系。这样,粮食对耕地的要求就高了。安康市九十年代平均亩产(按种植面积)148.6公斤,去年上到亩产207.8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1公斤。按目前科技水平和世界粮食发展趋势,到2010年我市粮食平均亩产应达到400公斤,最少不得低于300公斤。九十年代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左右,以后在逐步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前提下,粮食播种面积可以调减到350─400万亩,而粮食年产量仍可达11亿公斤以上。与2003年相比,在粮食种植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粮食年产量将增加3.5亿公斤,农民可人均增收100元。加上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优化粮食品质,推进粮食产业化,粮食文章可使我市农民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1、持久开展以增土保墒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全市280万亩基本农田中,耕作层不足50cm的要占三分之二。今后10年中,每年应完成以深翻增土为主的低产田改造20万亩,逐步使耕作层土厚达到50cm以上,以增强耕地的抗旱保墒能力。 2、持久开展以保灌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大力进行以塘、井、窖为重点的小型水利工程配套建设,使流灌、喷灌、滴灌、渗灌覆盖300万亩耕地,实现大旱年份亩产不低于300公斤。 3、持久开展以积肥增肥为重点的有机肥建设。按照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要求,发动农民改圈建厕,广积农家肥,建好田间地头的粪池粪场,保证每亩作物都能施足2000公斤以上的有机肥,使目前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成倍增长,土壤性能大大改善,为日后的平衡施肥创造有利条件。 二、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把农业科技普及推向新阶段 科技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市在农业科技推广上特别是普及粮食增产技术上是很有成效的。但近年来放松了,倒退了。去年粮食总产比九十年代最高年产减少了31.33万吨,下降了28.9%。这里有面积减少的因素,但主要的是农业科技普及的力度减弱了。所以,今后抓粮食生产,应当把普及粮食增产技术放在首位,且不能固守九十年代的模式,无论在形式上内容上都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在提高粮食品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粮食产量。 1、用3年时间培训50万种粮农民。着重普及玉米、水稻、小麦、油料、薯类5大作物的无公害生产技术,用5年时间实现粮油的无公害化生产技术标准,使安康的无公害化粮油产品品牌进入省内外粮油市场。 2、抓好粮食种子工程的实施。大力引进、繁育、推广专用玉米、专用小麦品种及高蛋白、高脂肪的粮食品种,在川道地区的富硒带建设一批富硒优质高产的示范区,使专用、优质品种覆盖80%以上的种粮户,良种使用率达到95%以上。要高度重视育种工作,建立育种专业技术队伍,提升育种专业技术水平,恢复并增加对育种的投资和补贴,切实做到自育自用,保证粮食种子的质量安全。 3、继续推广粮食增产技术,规范推广技术标准。广泛开展万亩吨产田活动、创优质高产标兵活动,奖励在技术推广中有功人员。当前,仍要规范推广地膜覆盖技术、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标准化间套技术、精准播种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模式化栽培技术、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建议市上设立最高亩产奖、万亩吨产奖、平均亩产千斤奖,只奖县乡两级,每年奖评一次。 4、建立一支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的农技干部队伍。重点建设好县乡两级农技站,抓好在职农技干部的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完善并落实农技干部的岗位责任制,要加大对农技站的投入力度,购置一批适应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要求的设备,指导每个农技站都建起科技示范园、科普图书室、农民培训基地、产品质量检测室和成果展览室,使农技站真正担负起普及粮食现代技术的重任。 5、培养扶持种粮专业科技示范点。深化耕地制度改革,发展种植规模经营,全市重点扶持一万户种粮面积在50亩、产量在5万斤以上的科技示范户,为粮食生产经营的科技投入提供方便条件。 三、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正确处理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发展经济作物和稳定种粮面积的关系。凡适宜种粮的基本农田,要建档立卡,不得随意改变用途,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每年稳定在400万亩左右,把种粮红线底数面积定在350万亩。一旦粮食播种面积低于350万亩,党委政府须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干涉。目前,要妥善解决好水田被大面积改种经济作物的问题,茶、桑、果要坚决从水田中退出(种苗圃除外),烤烟所占基本农田的面积要严加控制。 要严格的依法保护耕地,对随意改变耕地用途的案件要严肃查处。要重新审视和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对乱占乱建、随意扩大占地规模的问题,要早发现早制止早纠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保护耕地特别是种粮的耕地当作落实“三个代表”的第一要务抓紧抓细,年年进行检查考评。 四、发展粮食精细加工,提高粮食转化率 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不仅要提高土地的粮食产出率,而且要提高粮食的转化率,不断提高粮食的产业化水平。 1、要迅速转变粮食生产观念。粮食不仅是民食,而且是工业的重要原料。我们要由过去种粮只为裹腹变为种粮要为发展工业化,为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粮食生产,用办工业的理念来办粮食生产。农民的增收不仅要靠粮食,更要靠粮食的深加工及其粮食副产品的深加工。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的生活要多样化、保健化,人们对粮食的多样需求必然要求增加粮食的人均占有量。一般发达国家人均直接消费不足200公斤,而间接消费粮食都在300公斤以上,人均没有500公斤粮食的占有量,是很难过上小康生活水平的。 2、大力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地方特色工业。世界发达国家食品工业占到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而我国仅在百分之十左右,说明食品工业在我国发展空间很大。我市粮食主产区多为高硒地质带,发展富硒粮食保健产品,是我市独有的地方特色和优势。如果我市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时候,能增加粮食总产量,每年能拿出5亿到8亿公斤的粮食进行精细加工,就可增加12亿到18亿元的工业增加值,农民从粮食产业化上能人均增收1000元,而且可以打出走俏市场的安康“富硒”品牌。 3、实施玉米发展战略,抓好玉米的深加工。我市是玉米生长的适宜区,只要综合运用增产技术,我市的玉米产量将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玉米是高再生生物资源。它不仅是饲料之王、营养之王、保健之王,而且是高产之王、加工之王。在所有粮食品种中,玉米加工层次最多、产品最多,不仅可以酿酒熬糖,还可以生产高级淀粉、蛋白、玉米油、有机醇,还可以生产调味品和药品,玉米芯是生产木糖的高级原料,玉米渣和玉米杆可以生产生化饲料,玉米可以产出一百多个产品,增加值可以翻几番到十几番。多吃玉米产品,可防治心脑血管多种疾病。因此,发展玉米的生产经营,不仅有经济价值,而且有广泛的社会价值,也适应目前我市广大农民的技术基础,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九十年代,我市玉米种植面积平均每年200万亩左右,其中与洋芋、小麦的间套面积在100万亩。今后随着农业结构和粮食品种结构的调整,玉米应主要作为工业原料和饲料来生产,尽快引进并扩种高油、高蛋白、高糖品种,使高产优质玉米的年种植面积保持在150万亩左右,其中间套100万亩。要认真开展玉米亩产千斤的丰产竞赛活动,使玉米年产量达到60万吨以上。这样才有可能以玉米为原料,办好年生产能力在50万吨以上的玉米加工厂和50万吨的生化饲料厂,仅此可使玉米增值15亿元以上,在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上可能位居榜首。 4、突出重点,搞好扶持。全市要以玉米加工为重点,推进粮食产业化的进程,当务之急是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并抓好原料基地的建设。要加大对玉米产业化的扶持,从籽种到加工产品的各个环节都要制定出明确的扶持办法,使玉米加工业成为我市覆盖农户最广、产业链条最长、经济社会效益最好,能拉动工业和畜牧业双向发展的最大工业企业。

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粮食生产建议篇9

1、持久开展以增土保墒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全市280万亩基本农田中,耕作层不足50cm的要占三分之二。今后10年中,每年应完成以深翻增土为主的低产田改造20万亩,逐步使耕作层土厚达到50cm以上,以增强耕地的抗旱保墒能力。

2、持久开展以保灌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大力进行以塘、井、窖为重点的小型水利工程配套建设,使流灌、喷灌、滴灌、渗灌覆盖300万亩耕地,实现大旱年份亩产不低于300公斤。

3、持久开展以积肥增肥为重点的有机肥建设。按照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要求,发动农民改圈建厕,广积农家肥,建好田间地头的粪池粪场,保证每亩作物都能施足2000公斤以上的有机肥,使目前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成倍增长,土壤性能大大改善,为日后的平衡施肥创造有利条件。

二、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把农业科技普及推向新阶段

科技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市在农业科技推广上特别是普及粮食增产技术上是很有成效的。但近年来放松了,倒退了。去年粮食总产比九十年代最高年产减少了31.33万吨,下降了28.9%。这里有面积减少的因素,但主要的是农业科技普及的力度减弱了。所以,今后抓粮食生产,应当把普及粮食增产技术放在首位,且不能固守九十年代的模式,无论在形式上内容上都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在提高粮食品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粮食产量。

1、用3年时间培训50万种粮农民。着重普及玉米、水稻、小麦、油料、薯类5大作物的无公害生产技术,用5年时间实现粮油的无公害化生产技术标准,使安康的无公害化粮油产品品牌进入省内外粮油市场。

2、抓好粮食种子工程的实施。大力引进、繁育、推广专用玉米、专用小麦品种及高蛋白、高脂肪的粮食品种,在川道地区的富硒带建设一批富硒优质高产的示范区,使专用、优质品种覆盖80%以上的种粮户,良种使用率达到95%以上。要高度重视育种工作,建立育种专业技术队伍,提升育种专业技术水平,恢复并增加对育种的投资和补贴,切实做到自育自用,保证粮食种子的质量安全。

3、继续推广粮食增产技术,规范推广技术标准。广泛开展万亩吨产田活动、创优质高产标兵活动,奖励在技术推广中有功人员。当前,仍要规范推广地膜覆盖技术、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标准化间套技术、精准播种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模式化栽培技术、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建议市上设立最高亩产奖、万亩吨产奖、平均亩产千斤奖,只奖县乡两级,每年奖评一次。

4、建立一支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的农技干部队伍。重点建设好县乡两级农技站,抓好在职农技干部的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完善并落实农技干部的岗位责任制,要加大对农技站的投入力度,购置一批适应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要求的设备,指导每个农技站都建起科技示范园、科普图书室、农民培训基地、产品质量检测室和成果展览室,使农技站真正担负起普及粮食现代技术的重任。

5、培养扶持种粮专业科技示范点。深化耕地制度改革,发展种植规模经营,全市重点扶持一万户种粮面积在50亩、产量在5万斤以上的科技示范户,为粮食生产经营的科技投入提供方便条件。

三、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正确处理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发展经济作物和稳定种粮面积的关系。凡适宜种粮的基本农田,要建档立卡,不得随意改变用途,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每年稳定在400万亩左右,把种粮红线底数面积定在350万亩。一旦粮食播种面积低于350万亩,党委政府须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干涉。目前,要妥善解决好水田被大面积改种经济作物的问题,茶、桑、果要坚决从水田中退出(种苗圃除外),烤烟所占基本农田的面积要严加控制。

要严格的依法保护耕地,对随意改变耕地用途的案件要严肃查处。要重新审视和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对乱占乱建、随意扩大占地规模的问题,要早发现早制止早纠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保护耕地特别是种粮的耕地当作落实“三个代表”的第一要务抓紧抓细,年年进行检查考评。

四、发展粮细加工,提高粮食转化率

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不仅要提高土地的粮食产出率,而且要提高粮食的转化率,不断提高粮食的产业化水平。

1、要迅速转变粮食生产观念。粮食不仅是民食,而且是工业的重要原料。我们要由过去种粮只为裹腹变为种粮要为发展工业化,为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粮食生产,用办工业的理念来办粮食生产。农民的增收不仅要靠粮食,更要靠粮食的深加工及其粮食副产品的深加工。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的生活要多样化、保健化,人们对粮食的多样需求必然要求增加粮食的人均占有量。一般发达国家人均直接消费不足200公斤,而间接消费粮食都在300公斤以上,人均没有500公斤粮食的占有量,是很难过上小康生活水平的。

2、大力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地方特色工业。世界发达国家食品工业占到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而我国仅在百分之十左右,说明食品工业在我国发展空间很大。我市粮食主产区多为高硒地质带,发展富硒粮食保健产品,是我市独有的地方特色和优势。如果我市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时候,能增加粮食总产量,每年能拿出5亿到8亿公斤的粮食进行精细加工,就可增加12亿到18亿元的工业增加值,农民从粮食产业化上能人均增收1000元,而且可以打出走俏市场的安康“富硒”品牌。

3、实施玉米发展战略,抓好玉米的深加工。我市是玉米生长的适宜区,只要综合运用增产技术,我市的玉米产量将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粮食生产建议篇10

(一)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明显分化,主销区的地位显著下降②

1990-2008年,我国13个传统粮食主产区和11个传统粮食平衡区的粮食产

本文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8JZD0017)和四川师范大学重点研究课题“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变化与安全保障研究”的支持。

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提高了267%和290%,7个传统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557%,详见表1。粮食主产区的地位有所提升,主销区的地位显著下降。

在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的同时,各区域内部的粮食供求关系也出现了严重分化。从主产区来看,变化最大的是四川省。1990-2008年,四川省粮食产量净减少112680万吨,位次也从全国第一位下降到第五位,从粮食剩余区变成了粮食短缺区;河南省的粮食产量净增206180万吨,位次从全国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净增191250万吨,位次从全国第八位上升到第三位。7个传统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广东省减少了345%;浙江省减少了511%。在11个传统粮食平衡区中,云南省粮食产量增加了436%,产量超过了广西,并位居11个传统粮食平衡区第一位。

(三)主要粮食品种向优势产区集中,空间布局趋于合理

分品种来看,我国稻谷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区和东南沿海区,但有逐年减少的趋势。1978年这两个区域的稻谷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8091%和7138%,2008年分别下降为7138%和6083%;东北区稻谷产量和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从1978年的295%和257%增加到2008年的1356%和1268%。小麦生产主要集中在晋冀鲁豫区,而且其产量和播种面积均有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从1978年的4536%和4012%增加到2008年的5833%和5038%;长江中游区的小麦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略有增加,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的小麦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减少的幅度较大。玉米生产主要集中在晋冀鲁豫区和东北区,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总体变化不大;西南地区的玉米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有较大幅度减少,而西北区玉米生产增加幅度较大,分别从1978年的988%和1041%增加到2008年的1649%和1624%。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区且增加速度较快,其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从1990年的4327%和3825%增加到2008年的4889%和5122%;长江中游区和西北区的大豆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有所增加;晋冀鲁豫区的大豆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总体来看,我国稻谷生产在东南沿海区和长江中游区缩减的同时向东北区扩展,但在我国稻谷生产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小麦生产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缩减的同时向晋冀鲁豫和长江中游区集中,其中晋冀鲁豫区的小麦生产已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玉米生产在西南地区缩减的同时向晋冀鲁豫和东北区集中,并有向西北区扩展的趋势;大豆生产在晋冀鲁豫区大幅缩减的同时向东北地区集中,并有向西北和长江中游区扩展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使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销区存在着严重的错位分布,进一步加大了产销区之间、品种之间和季节之间粮食供需平衡调剂的难度。目前,区域和品种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的主要问题。[1]

二、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的影响因素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的变化,既有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等因素的影响,是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水土资源的矛盾分布

水资源和人均耕地资源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总体来看,我国水土资源在空间上呈明显的“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矛盾分布,而耕地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南少北多,东少西多”,即水多的地区地少,地多的地区水少。这种水土资源分布的矛盾性使我国的粮食生产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我国耕地资源刚性减少对粮食播种面积形成了一定约束。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土地详查数据,我国的耕地面积已从1996年的1300392千公顷减少到2008年的1217159千公顷,净减少83233千公顷(125亿亩),年均减少6936千公顷。粮食播种面积也从1125479千公顷下降到2008年的1067926千公顷,净减少57553千公顷。另一方面,我国北方地区耕地相对较多,“南粮北移”的粮食生产格局虽然有利于实现粮食的土地规模化生产,在短期内能够保证我国粮食总量供需的基本平衡,但从中长期来看,水资源的严重匮乏,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其净流量仅占全国的6%,但它却支持着全国近40%的人口粮食需求。[2]由此可见,水资源短缺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制约已超过耕地上升为第一位。从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情况看,东南沿海区和京津区主要是我国的粮食主销区(江苏省除外),随着这些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迅速推进,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粮食产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粮食供给的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如果其粮食供求受到流通体系的制约,这些地区可能会成为引发我国粮食供求失衡的先导性和敏感性地区。

(二)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重心的区域矛盾

在我国粮食生产重心逐步北移的同时,东南沿海以及京津地区的市场化、城镇化水平也在迅速推进,经济发达程度也在逐步提高。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或向当地非农产业转移的规模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中国未来粮食生产格局进一步发生重大变化。在人地关系紧张、农村劳动力报酬较高和非农就业机会较多的经济发达地区,其粮食产量将会进一步萎缩。而随着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转移,会导致粮食生产投入下降,粮食生产率增长缓慢,因此可能导致粮食产量因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上升而处于停滞甚至下降状况。与此同时,随着粮食主产区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经济发展,非农就业机会可能增加,这将进一步导致粮食生产能力的下降。因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粮食支持政策,其粮食生产将难以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这预示着人地关系、非农就业与劳动报酬的地区变化将是影响未来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均衡发展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3]

(三)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和潜在生产能力

充分发挥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引导各地区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进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粮食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是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要求。[4]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粮食生产的空间布局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粮食品种生产开始由分散生产向集中生产转化,由劣势产区向优势产区转化,由非区域性生产向区域性生产转化。[5]目前,晋冀鲁豫区、长江中游区和东北区已成为我国现实和潜在粮食生产能力的集中蕴藏地区,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逐步提高,集中组织动员各种资源要素的能力也得以提高。从2008年的数据来看,晋冀鲁豫区和长江中游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机电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以及每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等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南沿海区的这些指标虽然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耕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较小,加之市场化、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幅度较大,发展粮食生产的潜力有限。东北地区虽然这些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产出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的稻谷、玉米、大豆单产水平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9%、110%和216%。

此外,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粮食安全还取决于粮食区域生产的潜在能力。随着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逐步北移,由于水资源的限制,在北方地区粮食生产压力加大的同时,粮食生产也蕴含着巨大潜力。一方面,由于我国大量的后备耕地资源和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通过对后备耕地资源的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能够激发这些地区粮食生产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东北、西北等地区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机电灌溉面积等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水利灌溉条件,能够较快地将潜在的粮食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尤其是西北干旱区有效灌溉面积的增加对提高粮食单产、稳定粮食产量将起到有力保障。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可将西北地区作为我国粮食生产保障以及粮食安全的战略后备区。

三、关于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化的政策建议

(一)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产粮大县

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的粮食安全保障战略的实施,稳步提升了我国粮食优势产区的生产集中度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已分别达到98%、80%、70%和59%。[6]但是,在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的实践中,粮食主产区的范围比较宽泛,无法完全按照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一体化生产的要求将粮食生产的财政扶持资金集中到具有资源优势、比较优势的地区。加之粮食主产区往往也是财政收入低的地区,随着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了极大影响,也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的主动性。为此,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调出量大的粮食核心产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是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确保粮食安全的现实要求。从中长期来看,适应我国粮食生产逐步北移以及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格局的变化,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划定若干粮食生产重点县(包括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并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提高我国粮食生产保障水平。

(二)进一步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促进粮农增收和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粮食生产成本的明显上升,虽然近年来粮食补贴规模不断增加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不断加大,总体上仍不能弥补成本上升所导致的利润损失。从中长期来看,为了确保粮食主产区得到合理利益补偿,确保种粮农民得到合理经济收益,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重点是:第一,中央财政可根据粮食主产县粮食产量、商品量增加的多少、贡献的大小,在现有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的基础上,每年给予一定的补助。第二,完善对种粮农民、产粮大户和合作社的补贴制度。在保持原有各种粮食补贴的基础上,增加对农民种粮的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标准。新增补贴要重点向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并在信贷、科技推广、农业机械作业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第三,建立农资综合直补与农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第四,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农业投资结构,扶持粮食主产区改善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三)改善平衡区生产条件

一定的耕地保有量是粮食生产保障和粮食安全的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发展,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依靠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来增加粮食总产量已不现实。从中长期来看,现有粮食平衡区经济持续发展的趋势不可避免,若平衡区的经济发展以不断减少耕地为代价,将很可能导致粮食播种面积的大幅度减少,这会对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埋下隐患。数据显示,2000-2008年,平衡区的耕地面积从389924千公顷下降到359117千公顷,减少79%,净减少30807千公顷,耕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的3041%下降到2008年的2950%。从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来看,减少绝对量最大的是平衡区,其次是主产区,再次是主销区,相对量减少最大的是主销区,其次是平衡区,再次是主产区。因此,在未来的粮食生产与布局中,要注意水土资源的制约,[7]在密切关注平衡区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的同时,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完善西北地区水利灌溉设施,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努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排涝抗旱能力,是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基础。

(四)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

协调粮食产区和销区之间的粮食供需平衡关系,不仅要依靠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还要依靠粮食流通保障能力,即要依靠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联动才能实现。我国和国际上多年的一系列事件证明,在全社会粮食供求形势总体良好的情况下,由于受到粮食流通体系的限制,在地震、洪灾、极端气候灾难和大范围卫生疫情等突发事件冲击下,粮食不能及时从产区运往销区,极易形成短时期内、局部地区的粮食供给严重短缺,引发粮食抢购风,从而形成粮食供给甚至相关产品的连锁反应的公共危机,或者形成突发事件状态下的粮食安全危机甚至社会稳定危机。与此同时,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品种产销区的严重错位分布,使地区之间、品种之间、季节之间的平衡调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灵活、快捷、通畅的粮食物流运输体系。虽然目前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粮食的物流运输体系和运输设施逐步完善,但一旦粮食主产区大幅减产,粮价居高不下,受主产区惜售以及运力不足的制约,主销区粮食供求关系将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在适度提高部分粮食主销区的粮食自给率的同时,应加快国内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和发展粮食物流运输设施,加快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建设,加强粮食流通保障,以平衡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供求,从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注释:

①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论》中认为,人口不受限制时将按照几何级数增长,而食物生产将按照算术级数增长。为了防止人口超过可得到的食物供给,就会有周期性的战争、灾难和疾病。这种人口增长将受到有限食物约束的现象被称为“马尔萨斯约束”。

②按照传统的划分方法,我国粮食和农业主管部门一般将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江西、安徽、河北、辽宁、河北、湖南、江苏、山东、四川13个省区作为粮食主产区,将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及海南7个省作为粮食主销区,将把山西、重庆、广西、宁夏、新疆、青海、陕西、、云南、贵州、甘肃11个省(区、市)作为平衡区。主要依据是按其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和提供的商品粮数量及其占全国的比重。

③根据中国自然经济特点和粮食生产情况,本文将粮食分区方案划分为:东北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晋冀鲁豫区包括山西、河北、山东、河南;东南沿海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长江中游区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西北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西南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的整体性战略框架[J].改革,2009(6).

[2]张毅.发挥比较优势与国家粮食安全的统一[J].调研世界,2003(3).

[3]梅燕.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徐志刚,傅龙波,钟甫宁.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1).

[5]马晓河,蓝海涛等.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6]农业部.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

[7]屈宝香,李华,李刚. 中国粮食生产布局与结构区域演变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1).

粮食生产建议篇11

随着我国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粮食加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涌现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这些新事物又促进了粮食机械技术的飞快发展,企业对粮食机械专业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培养粮食机械专业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河南工业大学肩负着重要责任。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对于毕业生质量反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较弱,其重要原因是学校缺乏相关专业的实习基地或实验设备陈旧,致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教育环节质量不高。鉴于此,我校为粮食机械专业开设了粮食加工生产实习,实习地点选在省内面粉或食品加工企业,由专业课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生产实习。粮食机械专业生产实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粮食加工工艺过程的了解,增强学生对粮食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工程综合能力的锻炼。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实习教学质量回馈表明,目前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但是还应该看到当前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和值得向前推进的地方。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校为粮食机械专业开设了《粮油加工认识实习》,实习重点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粮食加工的全过程,并对工艺流程中配套装备的用途、结构、工作原理和参数配置有初步认识,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打下基础。

2.存在问题

2.1 实习经费短缺,实习质量下降

校外实习经费主要包括交通费、住宿费、交纳给实习单位的实习费和实习单位教师讲课费等。学校每年按每人限定的实习经费标准乘以实习人数下拨给学院,但由于学校教学经费不足和对实习不够重视,学校制定的实习经费标准仍然停留在多年前的水平上,加之近年物价上涨快速,这样的实习经费标准甚至不够学生的交通费用。实习经费短缺将会导致一系列不利问题:

(1)学生需要额外出资,进一步加大学生的经济负担,导致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和出现抵制心理;

(2)指导教师只能被迫根据实习经费标准而不是根据真正的实习教学要求来安排实习计划,其结果往往会走过场和流于形式,实习质量下降;

(3)未向实习单位支付实习费或支付费用不足,这就更强化了企业找借口拒绝接收学生实习,同时因无法向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支付讲课费,就很难得到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更加专业的指导;

(4)由于经费缺乏,指导教师缺乏相应的活动经费,与企业沟通交流联谊感情的事情只能敷衍了事或无法开展,为今后重返企业实习埋下被拒隐患。

以上问题的直接后果会降低师生实习的积极性,校外实习沦为走过场和形式,实习教学效果和质量严重下滑。

2.2 实习基地难以保障

近年来,我国粮食加工业发展迅速,不断涌现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企业对粮食机械专业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学校由于教育经费紧张,难以购置和建立符合现代粮食加工工艺和加工技术要求的实习装备和场所,因此,学生实习只能求助于外面的企业。但与此同时,由于近年来不少企业受到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 出于对自身局部利益和工作安排的考虑, 认为接收学生实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甚至会出现安全隐患和影响生产,因而不愿接收学生实习, 导致学生面临进厂难, 进厂之后实践更难的尴尬局面。现在实习教学所用的实习单位是教师通过个人关系联系到的企业,但由于缺乏经费和政策支持,这样的实习单位很难维持长久。因此,多种因素造成了校内、校外实习基地都难以保障。

2.3 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业务素质层次不齐

近年来我校粮食机械专业教师退休人数较多,目前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教师资源相对短缺。青年教师多数是近几年从重点大学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由于缺乏工厂现场生产实践经验和设计经验,青年教师在实习讲解过程中往往重视机械设备的理论讲解而忽略设备内部结构细节和设计方法的讲解。许多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对实习对象缺乏深入的了解,教学方法很容易采用“灌入式”的作法。

2.4 学生对实习不够重视,积极性不高

粮食加工认识实习给定的时间不足和教学安排十分紧凑,实习时间又通常安排在理论课《粮食加工基础》和《粮食机械原理与设计》学习之前,学生对将要实习的具体内容、要点和目标往往不是很明确,他们要在短时间内摄取大量信息并吸收实属不易,同时受传统“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理念的影响[1],部分学生对实习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实习积极性不高和不珍惜现场实习的机会[2],甚至出现中途退场的现象,将实习看作是走过场和形式,没有充分利用短暂的实习机会来提高其专业素养。

2.5 缺乏粮食机械制造实习和实验教学环节

粮食生产建议篇12

二、坚决制止耕地抛荒。

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发展粮食生产的政治责任,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村组,深入田间地头,逐洞逐户逐丘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账,落实粮食播种面积。对双季稻适宜区意向种植一季的,要加强政策宣传,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鼓励发展双季稻生产;对因农民外出务工、无人耕种的土地,要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思想工作,引导耕地向大户流转,或由村委会组织代耕代种;对长期外出、又不愿意转包而造成农田荒芜的农户,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有关规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确保不荒一丘田。

三、提升粮食产业整体水平。

进一步推进优质稻产业化经营,扩大优质稻订单面积,突出抓好优质稻基地建设,确保全市优质稻面积达到万亩以上。实施粮油深加工百亿产业工程,扶持整合组建银光粮油集团,使组建后集团年生产能力达到万吨以上,带动农户万户;引导扶持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建基地,做好“产销对接”,在个县区个乡镇建成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万亩。

四、大力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扶持发展种粮专业大户、粮食生产合作组织,培育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力争新增承包耕地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户,全市达到户。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农村信贷、农业保险等实施办法,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持种粮专业合作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育、耕、种、管、收全程技术服务,多措并举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

五、整体推进粮食高产创建。

以乡镇为单位,整建制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县每年分别办好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双牌县、金洞管理区分别办好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回龙圩管理区因地制宜办好个粮油高产示范点。

六、积极开展良种直销试点工作。开展水稻良种直销试点,在 建立水稻良种直销网点,以乡镇成建制整体推广水稻杂交良种直销。试点县筛选好早、晚稻主导品种,力争直销良种覆盖率达到播种面积的以上,良种增产贡献率提高个百分点,销售价格控制在市场零售价的以下。其它县区、管理区也要因地制宜组织开展良种直销工作。加大集中育秧示范推广力度,每个县区、管理区创办个亩以上集中育秧示范点,为制止耕地抛荒和水稻“压单扩双”创造条件。

七、切实加强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重点抓好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为主的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尤其要及时制定防治预案,完善应急机制,全力抓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两迁害虫的防控。积极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大力推进植保社会化服务,建立素质过硬的专业化防治队伍个,抓好个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建设,使全市专业化统防统治达到万亩。

八、切实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

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兑现强农惠农政策,严禁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降低补贴标准、改变补贴用途,确保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各项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严格落实耕地质量管理责任制,认真贯彻实施《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大力发展“两菜一肥”为主要内容的冬季农业,推进“稻-稻-油”生产模式,确保耕地质量不断提高。

九、整合资金加大粮食生产投入。

粮食生产建议篇13

二、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

各地要加大中央和省扶持粮食生产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兑现到位,严禁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降低补贴标准、改变补贴用途,确保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各项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同时,要坚决制止滥发补贴的行为,凡是对耕地抛荒农户发放了各项补贴的要严肃查处,发放的补贴资金要予以追回。中央安排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各县区要拿出百分之三十用于支持粮食良种和生产技术推广、粮食产业化经营、发展种粮大户和耕地质量建设。

三、依法制止耕地抛荒。

各地各部门要因地制宜,强化措施,依法依规,从速治理耕地抛荒。对因各类开发占用农村土地两年以上未开发的土地,依法收归村集体所有,重新发包给农民耕种;对因农民外出务工、无人耕种的土地,各地要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思想工作,由村委会组织人员代耕代种,代耕年限可在三、五年以上;对长期外出、又不愿意转包、连续二年弃耕抛荒的农户,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和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由原发包单位中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

四、鼓励发展种粮大户。

积极引导土地使用权合法有序流转,大力扶持发展种粮大户,提高规模经营水平。要将闲置的土地调剂给种田能手,促进耕地向规模经营户集中,鼓励农田向种粮能手集中。支持种粮大户开展粮食加工、销售,鼓励粮食加工企业与种粮大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对贡献大的种粮大户、种粮能手,各级各部门要在政策、资金、物质、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适当的奖励,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每个县区今年至少要新发展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户以上。

五、积极推进科技兴粮工作。

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种粮水平和效益。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快粮食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步伐,大力推广粮食轻简栽培技术和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积极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今年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要达到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达到万亩,超级稻示范面积达到万亩。按照农业部、省农业厅组织开展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总要求和《市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工作方案》的具体安排,认真抓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抓好万亩示范片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送科技、送信息、送服务下乡活动。

六、建立健全粮食生产激励机制。

市政府设立发展粮食生产专项奖励资金,鼓励发展粮食生产。今年,市财政安排资金—万元,对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先进县区、粮食生产大乡(镇)和种粮大户给予奖励。

七、努力做好粮食生产服务工作。

继续延长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全免通行费的政策。加强农资调运和价格监管,确保农资市场价格稳定,防止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加强农村农村金融服务,增加粮食主产区贷款额度。积极开展农业保险工作。

八、严格实施责任追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