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经济与发展论文

摘要:近十年的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度分析,发现遵义市整体协调水平有待于提高。遵义市作为中国西部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其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遵义的发展对西部民族地区尤其是西南喀斯特地形地区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遵义相类似,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大多生态环境较好,在发展中具有明显的自然环境优势,这也是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所能依赖的。
经济与发展论文

经济与发展论文:区域房地产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论文

工业化发展现状

对于工业化发展状况,目前已有部分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王秉建(28)对工业化水平进行了评价;胡亭亭(27)对工业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余华银(26)对工业化的进程进行了评价等。通过对研究的梳理可知,工业化的发展状况为:工业化进程慢于全国,工业化已处于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初期,但与全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业高度化水平低于全国,高度化进程也相对较弱,工业处于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加工度化阶段转变时期,工业高度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工业高度化水平明显偏低:轻工业中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比重低;重工业中加工工业比重低;重加工工业内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业的比重低。

现阶段工业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

(一)外部环境

1.有利条件。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新区域工业化模式下,人们开始重视农业地区和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工业化的目标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人的发展,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农业和农业地区经济;另一方面,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使得农业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工业化的内容不再是狭义的,而是通过包括农业在内的各个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实现发展。因此,农业不仅是加速工业化的一种工具,而且本身也是工业化的目的;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人们消费结构升级促生新机遇。虽然面临这一系列约束条件,但是,仍然存在有利于工业化的机遇: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一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内陆地区转移。可以选择适合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积累工业化的资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特别是对绿色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为发挥其优势,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提供了机遇。

2.不利外部条件。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于来说尤其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产品价格下行。二是农村就业和增长局面趋于严峻。三是质量安全事件对农民、农业产业的冲击不可低估。民以食为天,我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1%,粮食安全现状面临严峻考验。作为粮食主产区,在粮食安全体系中承担了重要责任,28年平均粮食产量为64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78%。因此,在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时绝不能以损害农业、减少粮食产量为代价。

(二)内部条件

丰富的资源条件。处于我国腹地,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有色金属等。同时拥有大量的水资源。以中部五省为例,不仅拥有长江、淮河等水系,还拥有鄱阳湖、洞庭湖和巢湖等三大淡水湖。丰富的农业资源,有利于农、林、牧、渔的发展和形成较高的农业生产率,为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广阔的资源配置空间和环境。

优越的地理区位。从地域优势看,位于长三角腹地,东临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西连广大中西部地区,承东启西,地跨江淮,交通发达,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可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信息、资金,接受辐射,又可面向全国,推广自己的优势产品。特别是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的升级换代,将逐步淘汰一部分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重要的劳务输出人口大省,积累了相当的技术和资金要素,已有能力承接长三角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转移,这些都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较强的科研优势。从科研优势看,的高校、科研单位众多,合肥是全国四所科技城之一。截至27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157家,其中国有独立科研机构116家(包括2家中央在皖科研院所、96家省属及省以下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154家。这些科研机构特别是一批中央在皖科研院所,是科技资源优势的集中体现,强大的科研优势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研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以农业为主,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因此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工业较少,这使得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可以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跨越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进入高起点发展对环境要求高的生态产业。

不利的因素。“三农”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面临严重的“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较为恶劣。农业比较效益低,市场化发育程度低,小农生产的特点导致农业省在农业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无法发挥出来。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且商品意识、创新精神和经营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农业省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三农”问题对工业化发展来说,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现代农业驱动型工业是工业化的现实选择

综上,结合实际,笔者认为应选择现代农业驱动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依托区域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围绕现代农业这个核心,把农业资源深度开发产业确立为区域主导产业,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劳动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入市场的工业化道路。这一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现代农业驱动型工业化模式符合新型工业化的特点。由于符合本阶段的资源禀赋结构,可以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在此战略下建立的产业体系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发展壮大。通过产业的发展,利益的积累可以逐步改变的资源享赋结构,实现由农业省向工业省的转变。在资源禀赋结构变化后,现代农业有可能不再占主导地位,而是由更符合区域资源禀赋结构的产业取代,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形成现代农业区域聚集优势,获取重要资源。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具有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业经营一体化的特征,产品附加值高,有很高的投资回报率,这样就可以吸引区域外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流入。通过产业聚集主动吸收资源的作法,改变了以往被动等待资金、技术支持(即简单的工业反哺农业)的引资方式;改变了因传统农业效益低下而出现资源净流出的局面。通过市场化竞争吸引要素的方式,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公务员之家

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定位,确立主导产业。首先,的比较优势在农业,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应放在农产品加工业。其次,如果不发挥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比较优势,提供更为丰富的农产品和深加工品,发达省份就会将需求转向国外寻求替代供应者,这样,就会失去发展的外部市场。区域工业化理论认为,有竞争力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而现代农业正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因仅使用传统生产要素的农业是无法对经常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的,但现代化的农业能够实现。

可以有效克服资金瓶颈的约束。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所需资金少、投入门槛低,是一种适合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形成良性联动关系,可以通过

加工增值农副产品,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户积累能力,为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积累资金。 能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由于现代农业驱动型工业化模式强调工业与农业的联动关系,必然促进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在农业内部吸收大量劳动力,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传统工业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新型工业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保障。

经济与发展论文:经济管理论文-中小企业发展与声誉管理

经济管理 论文-中小企业发展与声誉管理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一般而言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有定量界定和定性界定两种方法。定量界定主要包括从企业雇员人数、资产额以及营业额三方面进行界定,定性界定一般从企业质量和地位两方面进行界定。

1.定量界定标准

(l)雇员人数标准。该标准是从企业雇用人数多少这一人的要素角度反映企业规模的大小,也是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的标准。

(2)资产额标准。该标准是以价值或实物形态从企业资产――物的要素之角度反映企业规模的大小。与雇员人数标准相比,该标准在计量上存在一些困难:①中小企业尤其是家庭中小企业,企业资产与家庭资产难以区分;②无形资产进入总资产或存在技术入股情况下,评估的技术可操作性差;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一些企业主为加入中小企业行列获得优惠条件可能隐瞒自己资产量,而事实上这些企业按标准不在中小企业之例。

(3)营业额标准。该标准是从企业经营水平角度反映一个企业规模的大小,该标准也有两个缺点:①企业的营业额是个极易波动的量,受通货膨胀、销售淡旺季,甚至国际汇率等诸多因素影响;②与资产额相比,营业额更难以计量,可比性更低,也更缺乏可信性。

定量界定标准具有很大的相对性。首先是空间相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不同国家和地区偏爱的定量标准可能不同,如巴西采用雇用人员标准,斯里兰卡则采用设备投资标准;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一标准,具体取值区间可能不同,如同为雇用人员数标准,澳大利亚取值区间为[0,500]、巴西为〔5,520〕,挪威则为[0,100];③不同行业,标准或取值区间可能不同,如英国的制造业,建筑和采矿业采用雇员人数标准,而零售业则采用营业额标准;同为雇员人数标准,就取值区间而言,制造业为[0,200],建筑和采矿业为[l,25]。这是因为不同行业技术特征不同,要素构成各异;其次是时间相对性。即使是同一国家(地区)同一行业,采用的同一标准,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取值区间也可能变化,如美国对世纪50年代将制造业中的250人以下企业界定为中小企业,现在则将上限提高到500人,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不同,行业整体规模结构也会发展变化;第三是中小企业本身的相对性。所谓中小企业就是指相对于同行业中大型企业而言,规模较小的企业,但中小企业会成长为大企业,大企业也同样可能衰退甚至故意分解为小企业。

2.定性界定标准

定性界定标准一般包括三个特征:独立所有、自主经营、较小市场份额。“独立所有”是多数定性界定的必要条件,但各国间亦有细微差别,如美德都强调独立所有,美国认为,只要业主持有50%以上的股权,就可“看作”独立所有而不管企业是否上市。德国则认为上市企业不是独立所有,不属于中小企业。‘怕主经营”是指业主本人控制自己的企业,但各国把握此标准的方法不一,如英国强调所有者(经营者)必须不受外部支配,以色列则强调业主自承担全部或大部分管理职能。“较小市场份额”的表达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如加拿大直接规定为“在其经营领域不占垄断地位”,意在防止垄断、鼓励竞争;德国则通过“不能以资本市场融资”和“对企业进行个人或家族管理”两个条件作了间接表达。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即使是定性标准,亦存在一定的相对性。

与定量标准相比,定性标准的优点是明显的。首先,该标准反映了企业内部具有生命力的特征,更具稳定性,有助于从长远角度把握中小企业这一范畴。其次,就本质而言,中小企业备受关注,主要是由于其在竞争中先天的弱势地位,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正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保护公平竞争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定性标准以是否在行业中占垄断地位作为一条分界线,为政府政策提供了决策证据。

3.中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先后经过几次调整。建国初期曾按固定资产价值划分企业规模。1962年改为按人员标准对企业规模进行划分,3000人以上的为大企业,300-500人之间为中型企业,300人以下为小企业。1978年,国家计委《关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大中型企业划分标准的规定》,把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改为“综合生产能力”。1984年,国务院《国营企业第二步利改税试行办法》对中国非工业企业的规模按照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和生产经营能力创立了划分标准,主要涉及的行业有公交、零售、物资回收等国营小企业。1988年对1978年标准进行修改和补充,按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作了分别划分,将企业规模分为特大型、大型(分为大一、大二两类)、中型(分为中一、中二两类)和小型四类六档,当时中小企业一般指中二类和小型企业。1992年又对1988年划分标准作了补充,增加了对市政公用工业、轻工业、电子工业、医药工业和机械工业中的轿车制造企业的规模划分。1999年再次修改,将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类,其中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参与划型的企业范围原则上包括所有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工业企业。

二、中小企业的特点与不定

从以上国内外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具有以下特点:及时,人力资本弱。从定量界定标准看,中小企业人员数量少,美国不超过500人,巴西不超过250人,我国解放初规定为不超过3000人,人员的整体素质也较差。认定性标准看,中小企业大都是业主自主经营,业主相对于从市场上聘用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毕竟专业知识有限,管理手段、管理体制相对较差。第二,财力、物力有限。无论哪一国家采用哪种类型的划分标准,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较,其中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资产额,经营额较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各国政府才要制订标准把中小企业划分出来,给其以扶持。

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不仅表现为各种类型的人才的缺乏,财力、物力资源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几乎都缺少形象力,中小企业不像大型企业一样财大气粗,可以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不计成本地从事市场份额的扩张以及品牌形象的铸造。而在市场竞争已由产品竞争经资本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的今天,若没有品牌形象,中小企业哪怕想从事传统的为市场拾遗补缺这一角色也是难上加难。在我国,更是由于许多中小企业本身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尽管有许多企业生产经营业绩较好,预期前景也相当不错,但银行由于难以了解它们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发展前景故不敢轻易提供信贷支持。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企业不能发展以至最终倒闭。如何克服中小企业的不足,促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

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也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内外两方面考虑。从外部条件来说,政府针对中小企业竞争能力较弱的现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扶持中小企业。

首先,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制订相关政策鼓励各类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在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

其次,在银行信用评级上,要克服人为低估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的情况,把企业经营规模的权重降低。

第三,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完善会计制度,在纳税人自愿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应帮助其从税务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聘请会计人员建账核算。

第四,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率。小规模纳税人由于经济实力有限,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并且由于要负无限责任,故承担的风险很大,税收负担过重,会抑制它的发展。

但中小企业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应从怎样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着手,中小企业从总体上看比大企业是要弱,但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的业务较单一,尽管从总体上讲相对于大企业处于劣势,但在具体某一项业务上,其人力、财力、物力相对干大企业却可以占的优势。这有如战争中的强弱双方的较量,总体上处于弱势的一方,在具体的某一战役上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占优势,各个击破。作为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从事汽车生产,但可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生产出世界的汽车配件投放于市场,不能生产大的配件,可以生产小的配件。

因此,在企业内重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形象力等“四力”中,中小企业处于弱势的人力、物力、财力可以通过有效的集中而成为相对强势。但企业的形象力凭集中有限的资源却无法办到。因为他是一个企业各种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综合反映,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象征,有如弱国可以发展一两项世界先进的装备,但一国军力的最终体现是它的综合国力。因此;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最最关键的是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形象力。

三、建立中小企业联盟,提高申小企业形象力

企业的形象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象征,无法通过集中有限的资源从事某一项目的生产达到。鉴于此,中小企业惟有一条道可走,结成中小企业联盟。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硬如钢。通过中小企业的联盟达到可同大企业媲美的形象力。

(-)如何建立中小企业联盟的形象力

单个中小企业的形象力不可能很高,但是不是很多小企业联合起来,它们联合体的形象力就高了呢?。小舢板的拼结还是小舢板,只有不同特点的舰船的有机组合才能成为一个强有力的舰队。中小企业联盟,是多家独立的中小企业,为了抓住和利用迅速变化的市场机遇,通过信息交互方式,将先进制造技术的供需各方联合起来,进行过程重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利益分配的一种新型生产制造组织系统。对于每个成员企业来讲,实质上就是一种借势的策略,以各种方式借助外力,对企业外部的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实现聚变,创造出超常的竞争优势。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联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它应包括:联盟组织结构的形式和联盟运行规则的组织设计。

1.联盟组织结构

横向联盟:合作伙伴之间由于相互间资源的互补而建立起来的利益共同体,每一个中小企业都拥有一定的资源,但不可能拥有它所需的所有资源,为了使各企业的资源都能有效充分地利用,使得企业之间形成以某种产品的生产为主线而进行横向联合的关系。成功的横向联合能使企业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纵向联盟:合作伙伴由于产品的供求关系而建立起的一种联盟。每一企业都面临供需矛盾,企业之间实际是一种“链状关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种链状关系更加明显。因此每个企业都必将作出其纵向伙伴的选择,纵向伙伴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配合如同一部机器,各个部门必须始终有效地运行

经营联盟:实质上是一种市场营销战略上的伙伴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而松散的联合体,它是由于企业间在市场分配方面建立的某种默契,经营联盟的确立,可以有效地避免不正当竞争给企业造成的损失,避免不合理的定价,以及由此产生的企业间的相互残杀。

2.联盟运行规则的组织设计

无论哪一种联盟方式:其组合都有一个严密的组织规则,一般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的法规性文件,它确定联盟的加盟办法,加盟企业的资质要求;二是规定各联盟企业应符合的标准规范;三是与具体业务项目相关的协议和合同文本的签定规则;四是有关仲裁办法以及对违反联盟规则的企业的惩罚、清退的措施。

四、中小企业联盟的声誉管理

中小企业联盟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形象力,但中小企业联盟建立容易,提高和维持其形象力却非常难。由于联盟毕竟是一个较松散的组织,其中某一企业的短期行为容易为本企业带来利益而损害联盟的声誉,因此选择信誉好的企业,严格执行联盟的标准规范是联盟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如何创建和维护联盟良好的声誉是中小企业联盟能否具有形象力的关键所在。那种聚也匆匆,散也匆匆的联盟不仅会损坏其中中小企业的声誉,也会严重损伤中小企业联盟这样一种形式的声誉,这将使得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由于缺乏最核心的形象力而大打折扣。

中小企业联盟该如何加强联盟的声誉管理呢?

首先,在选择中小企业时,应该选择那些信用高的中小企业。信用是声誉的重要基础,中小企业由于势单力薄,声誉一般都不是很高,但其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是否守信对联盟至关重要。联盟的声誉是靠各中小企业来创造、维护的,若有一个企业不守信用,对整个联盟可能就是灾难性的,联盟后形成的声誉是一把双刃剑,好的声誉能为盟内各中小企业共享,同样坏的声誉也会对盟内各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选择入盟企业时要严格把关,把那些具有良好的信誉的企业结合在一起,对那种没有好的信誉的企业,不管它的资源多么为盟内所必需,在盟内生产环节上多么重要也不接纳其入盟。其次,严格执行联盟订立的标准规范,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要严肃处理,直至清除出联盟。

第三,加强声誉投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大多无法进行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但良好的声誉不同于广告,通过大量的金钱的投入可以一夜之间策划出一个好的广告来。但好的声誉必须通过长期的一点一滴,日复一日的努力来创造,这一点各个有良好信誉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比较注重,也都做的比较好,但作为联盟要有组织地进行这方面的投资。企业联盟可以通过从事一些与公益事业相关联的经营项目。由于中小企业与居民的联系紧密,容易找准切入点,联

盟可以花少量的钱达到既赚取利润同时又获得好名声的目的。再就是尽可能的向慈善机构、灾区捐款,免费为社区解决一些困难,当各中小企业单独从事这些工作时,由于势单力薄,效果肯定不好,当联盟集中各中小企业的这方面的支出,以联盟的名义集中起来做时,效果就会好得多,对联盟声誉的提高非常有益。第四,激励联盟内各中小企业及其员工参与声誉管理,对那些积极参与创建企业的良好声誉的企业要给予奖励。员工是声誉的灵魂,针对中小企业员工归属感弱,素质相对较低的特点,要积极培训员工,使其行为符合职业道德,并学会礼貌、热情、得体的服务方式,因为那些有悻于职业道德的过失,倘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就可能导致潜在的声誉危机。中小企业的员工,由于他们中许多人与企业主一般都《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主人翁意识一般不太弱,关键是要与他们沟通,使他们明白企业现在在做什么,做的如何,使他们明确目标,树立信心。

第五,要加强与外界相关群体的交往。同企业联盟有利害关系的群体,包括客户、投资人、政府、新闻媒介等构成企业联盟的外部环境,他们对企业联盟的看法决定了企业声誉的好坏,为了创造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联盟应加强与这些群体的交流,同时在与他们交往时,要考虑到他们的需要和期望。

建立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是现代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相对较弱,但可以将它们集中于某一项目上的中小企业,通过结盟获取较高的声誉,并加强对声誉的管理,是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经济与发展论文: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综合体,每个学科或学科分支所处的文化位置、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不同。政治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的重要部分,所以,以人为主体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不是什么新看法。它的特点在于它是从揭示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方面来服务于人的发展的。人的发展经济学则是以经济运动规律为基础揭示人的发展的规律性,揭示人的发展是怎样从人的依赖关系到物的依赖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到每一个个人的而自由的发展的理想状态,探寻达到理想状态的现实途径。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觉得人们对人的发展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的出发点。一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其理论根据是人性论、人道主义,研究的着重点则是以人的本性为依据,批判现实中不符合人的本性的种种表现,然后依据人的本性设计一种社会模式理想方案,实现途径则是通过宣传其美好情景动员人们为它而奋斗。

另一种观点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一旦从现实的人出发,立即就发现社会中的人都是有差别的,他们的利益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而且还往往是互相对立的。例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雇用工人要求从资本的压迫剥削下解放出来,有尊严有地位;而资本家则要求尽量巩固这种阶级差别,以便独自垄断人的、自由发展的特权。所以,恩格斯曾作自我批评说,他起初希望一下子解放全人类,后来发现要求从现有秩序下获得解放的只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根本并不要求从现有秩序下解放,而是要求维护现有秩序。恩格斯说这是我“自作多情”了。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首先是无产阶级解放。

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公社”的伟大意义时说:“工人阶级不是要实现什么理想(指空想社会主义所阐述的理想社会),而只是要解放那些由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①这首先是指为走向新的社会所必需的社会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差别的缩小,也包括工人阶级本身的组织程度和管理能力。

不懂得这一点的人,不去深入研究、理解现实社会和揭示它的运动规律及变革的现实条件,而是想当然,总是企图用新社会的幻想图景和方案,来弥补运动所缺乏的历史条件,把宣传这些空想的图景和方案看作是真正的救世之道。

如果我们总是以先知者自居,把努力主要落在去设计人的发展和自由解放的方案,让人们去实现它,而不去认真深刻研究个人发展和自由解放的条件,不研究现实的经济发展过程对个人解放的实际决定作用和找到实现这一点的社会力量。那我们就容易犯空想社会主义者曾犯过的错误。现实的发展将不会理睬你那些设计方案。历史过程必将按照自己的运动规律前行。这一过程看起来不怎么“理想”,甚至粗俗,还充斥着丑恶的东西,但却是走向人的解放的现实的步伐。

所以,我们讨论人的发展经济学新学科的建立,有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是首要的前提,以保障我们的努力能取得重大科学成果。

为此,我提出四个问题同大家讨论。

(1) 人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还是由先知先觉人士根据人性要求,提出理想目标,由大众去实现的过程?(2) 人的解放是历史过程,还是思想过程?(3) 人的发展是从低级经过一系列中间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还是人的本质异化到复归的过程?(4)在具体实践方面,重点放在个人根据对抽象的人的本质的看法、否定现实、设计人发展的和谐美景,还是深入研究经济的实际发展进程,即研究实际的历史进程,从中揭示个人而自由发展的实际历史条件和现实的发展过程。

用关于发展规律的知识武装现实活动着的人的头脑、了解人的发展的趋势,自觉地为实现每一个个人的而自由的发展而奋斗?

下面,我主要谈两个问题。

一、人的解放和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必然导致的结果,不是人们根据社会公平正义、伦理道德的要求去实践的结果。

人的自由发展首先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不是伦理道德或法学问题。后者不能给我们指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历史根据和现实根据,从而也会轻易地被人所否定。另外,也不能指明实现它的现实历史条件、物质条件和具体途径。

有人说,人的发展即人的本性的形成和发展。这种说法没有正确地指明人的发展的实质,因为这里所说的“人性”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说明它的内容是什么和是由什么决定的。离开人的社会性就不可能有“人”的存在。

另外,把人的发展归结为抽象的人的本性的形成和发展,就导致另一种看法,即把人的发展过程表述为人的形成——异化——复归的过程,这就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方法论。

从抽象人性出发很容易陷入道德伦理的论证,诉之于社会公平正义要求,对推动社会历史和人的自由发展没有什么用处。在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之前,道德说教从未停止过,中外都不例外。我国孔子的仁爱、世界大同思想讲了几千年,对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及自由解放,没有起多大作用,只是起到稳定当时的社会制度的作用,改变的只是帝王统治的方法。

黑格尔甚至说中国没有历史,他说:“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

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②欧洲也有类似情况,从古罗马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一直到黑格尔、费尔巴哈都不乏爱、人道主义的宣教。他们的道德说教也没起到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爱也并未因此落到每个人身上。

在资本阶级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时期,从一般的“爱”发展到举起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的旗帜,但是这些也只能限于口号、愿望,不管它怎么好听,而其结果却是一个更加严酷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不是自由、平等、博爱,而是社会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阶级,一个阶级压迫剥削另一个阶级,大多数人继续受苦受难。2 年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打出了人道的社会主义旗帜,但他实际上是只讲“人道”,而放弃了社会主义。结果,不仅人道主义没有实现,而是广大人民群众重新陷入被少数垄断寡头压榨的处境。整个经济发展大倒退,更谈不到个人的而自由的发展。他的人道主义的道德追求不仅是“一文不值”,而是成为一种罪恶。

这并不是说不要人道主义,不讲伦理道德,但是应看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都不乏伦理道德的诉求。实践表明,只有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它才有影响力、号召力,才能起到动员群众的作用,才能结出果实。这个果实并不是人道主义所能决定的,而是由客观历史规律决定的。

西方

马克思主义一位学者说“人道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心”,这表明他是与历史唯物主义唱了反调。 生产力的发展是每个人的而自由发展的根本的物质基础,这首先是由于人们如果没有保障个人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的满足,就谈不到发展、自由和解放。另外,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每个人必须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不断使自己具有多方面的技能和知识。,生产力和适应它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了人的发展和解放的不同阶段。最初,单个人力量极端薄弱,只有结成一个或大或小的集体才能生存。所以,马克思把人的发展的及时个阶段定义为人的依赖关系。包括原始社会的家长制、奴隶制和封建制,这几种社会生产关系顺序发展也是人的解放过程的依次进展的阶段。在阶级存在的社会制度下,个人的解放首先为少数人所垄断,被剥削阶级只能是为少数剥削者的发展服务,被剥削者也适应着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和解放。到了资本主义阶段,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劳动者从封建式的人身依赖关系下解放出来,获得了独立和自由,但还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因为这时还不可能具有人的而自由的发展所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需要有一个生产力迅速发展的过程。根据这种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需要一个使个人的独立和自由的社会经济关系,这就是商品关系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这种物的依赖关系,也就是依赖货币来建立人们之间的联系,冲破了人的依赖关系的狭隘局限,使人们建立了的联系,从而也为个人的发展创立了更优越的生产关系条件。人的发展进到第二个阶段,即物的依赖阶段。这时人与人的关系通过物与物的关系建立,人的命运由物的命运决定。但是只有在这种关系下,社会生产力才能得到极大的发展,才能消灭一切阶级差别,从而才能创造出使得每一个个人都得到而自由的发展,离开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谈人的解放和自由,都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这里与所谓道德伦理无关,也不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所以,人的解放是经济问题,而不是人性、道德问题。

所以,可以看出,人的自由、解放不是主观意识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自由和民主的结果。自由就在于根据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所以,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只有在现实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

摩擦生火及时次使人支配了一种生产力,这才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从动物界解放出来。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有保障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可能获得解放。最初当人从动物界刚刚分离出来的时候,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谈不到自由,只有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人本身也随之不断发展,个体的能力不断增大,从而日益不断地取得自由和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③所以,马克思特别强调指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④这就是说,个人的自由和解放是历史活动的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趋势,而不是由人们为了某种理想刻意追求的结果。

恩格斯说:“唯有借助于这些新生产力,才有可能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在这里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并且及时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⑤马克思的《资本论》可说是关于人的而自由的发展理论最的论述,这些论述充分表明了人的而自由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

马克思在揭露资产阶级为了追逐剩余价值,而拼命地从事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时指出:“作为价值增殖的狂热追求者,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⑥由此,马克思说,正是资本家这种狂热追逐剩余价值的无限欲望,去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他才受到尊敬。“资本家只有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他才有历史价值。”⑦这里表明他已经抛弃了从道德伦理方面去评价资本主义制度的非科学观点。

资产阶级所推动的大工业的发展,必然导致人的发展和自由解放,这是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地阐述了这个过程。他说:“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流动性。”⑧毋庸置疑,大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是以牺牲工人的幸福为代价的,这是消极方面,不过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对工人是一种灾难,但它“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并且使各种关系适应于这个规律的正常实现。”⑨大工业的发展尽管给雇用工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生活更加不安定,但它的积极方面也应当肯定。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这种矛盾中发展的。马克思说:大工业“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⑩这是一个矛盾的发展过程,但“一种历史生产形式(指资本主义) 的矛盾的发展,是这种形式瓦解和新形式形成的的历史道路。”

马克思还阐述了大工业的发展对社会关系的其他方面也带来很大冲击。马克思谈到对旧的家庭关系的影响。他说:“大工业在瓦解旧家庭制度的经济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家庭劳动的同时,也瓦解了旧的家庭关系本身。……不论旧家庭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解体表现得多么可怕和可厌,但是由于大工业使妇女、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家庭范围以外,在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生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也就为家庭和两性关系的更高级形式创造了新的经济基础。……同样很明白,由各种年龄的男女个人组成的结合劳动人员这一事实,尽管在其自发的、野蛮的、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是造成毁灭和奴役的祸根,但在适当的条件下,必然会反过来转变成人道发展的源泉。”公务员之家

工厂的自动化过程,进一步促进人的发展。马克思说:“自动工厂中分工的特点,是劳动者在这里已丧失专业的性质。但是,当一切专门发展一旦停止,个人对普遍性的要求以及发展的趋势就开始显露出来。自动工厂消除着专业和职业的痴呆。”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出,人的发展和自由解放,不是出于某些先知者的头脑,而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指出:“个人的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性。”大工业、机械化迫使人们不断变换工种,为个人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它使人们逐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也为缩短劳动时间,增加自由活动时间,去

从事多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计算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使人们从简单繁琐的一些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这一切都推动着人们的劳动变得更符合人性的、更有尊严的和不带强制性的自由活动。这一切都表明个人的而自由的发展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种自然史过程。 我现在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一段话作为上述分析的结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用来消除已经发现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或多或少发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中。这些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

下面,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上述观点和方法,探讨为实现每一个个人的而自由的发展这一原则和创立人的发展经济学新学科的有关实践方面的问题。

经济与发展论文: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论文

1经济管理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

在现代市场环境下,企业外部环境变得更为开放,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受到内部条件的制约,而且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因素也在不断地变化,经济全球化、网络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形成,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新的因素。经济管理涵盖面不断地扩大,多元化、利益化、关系融洽度是经济管理在新形势下呈现的主要特征。经济管理和企业的其他各项管理息息相关,企业所有管理项目的开展都需要资金的调配和支持,同样,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也需要所有部门和员工的配合。企业经济管理的实质是围绕着物质利益,通过有效运用企业内部的资源与组织来达到企业价值较大化的目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的燃气企业目前均为国家投资建设,政府高度参与燃气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随着我国取消了对国外企业禁止投资燃气输配工程投资方面的限制,我国燃气行业走向市场,燃气企业如何在市场中生存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体系,进一步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无疑成为促进燃气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2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经济管理方式落后

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有些企业经济管理方式落后,仍然是粗放式的经济管理方式,通过追加投资、扩大规模来创造效益,不利于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竞争力。有些企业领导缺乏经济管理的意识,忽视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过分注重业务的拓展,对经济管理的方式与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地以为经济管理就是做好账务。还有的企业领导者利益至上,在进行决策和投资的时候只看到最终企业能获得多少利润,只看到外在短期的利益,却看不到企业内部长期的效益。这些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企业账目混乱、缺乏日常运转资金、融资困难等等,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尽管大多数企业设置了相应合理的职能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但是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很多企业对于经济管理的部门和人员责任与权利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缺乏有力的监督、审核,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执行力不高,没有工作激情。同时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跟新速度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速度,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3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

人员流动过于频繁,缺少对员工技能的培训,人力培训资本投入不足,忽视人的才能的发挥,对员工缺乏职业生涯的规划,造成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人力资源机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绩效评估机制,缺乏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使得企业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让员工感觉到缺乏公正待遇,对企业丧失信心,导致人才离开企业,人力资源的不稳定,影响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与进度。

2.4信息化管理薄弱

信息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使企业更加灵活地获取信息,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较大限度地避免了决策失误。加强了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提高了生产计划的可行性、生产能力的均衡性、生产控制的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

3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创新管理理念

企业领导要切实认识到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管理的思想,变粗放型管理为集约型管理。企业的经济管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企业领导要针对企业中的管理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和预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所制定的经济管理方针一定要和企业宗旨相互适应,从而形成真正的核心优势。

3.2完善机构设置

合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是良好的经济管理实现的前提。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企业的高层领导要统一思想,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远景规划,完善企业的制度和规范。实行制度化管理,以法治取代人治。明确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能,对不同的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经济管理方针和决策。设置专门进行经济管理、分析评价的机构体系,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增加基层员工的参与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3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更新人力资源结构,维持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稳定性。企业要建立公开透明的人才聘用机制,积极储备人才,营造平等的用人氛围,选拨重用的人才,对员工进行长期系统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体系,加强与员工的交流沟通、广开言路,开发员工的潜能,把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提高员工收入结合起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企业要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分解成每位员工的目标,将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4结语

企业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运营,而且关系着企业能否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市场的发展中,企业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创新经济管理方式,结合科学的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中有一席之地,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龚杰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燃气总公司

经济与发展论文: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论文

1农村经济的发展势头向好能够有效促进融资等交易活动

在农村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交易现象,无论是最初以物与物的形式,还是进化到目前的资金量与农业国模化生产的模式,都存有一定的风险因素。而此时,金融机构的出现弥补了农村体制上的空白,令投资、生产、交易等过程转变成规范的流程,便于资金的有效流转与应用,且保障资金周转的安全性与性,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

2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整体增长有着极强的正比例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步伐的加快,关于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探索在学术界掀起了极其激烈的浪潮,相关的讨论声音此消彼长,但大多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比例的关系,即一个固定区域的经济增长越迅速,其金融市场的发展环境越良好,反之亦然。经研究,也可以发现,我国农村的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保持正相关。

2.1农村储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储蓄与农村经济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联,早期国外的经济学者就通过科学的理论分析对二者做以明确的论证,采用了农村居民人均储蓄额度与人均纯收入作为农村居民储蓄—收入关系的变量,从而得出农村储蓄与农村经济发展间正比例关系的结论。并且,基于这一点,对国家经济环境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政策建议。农村储蓄量增长了,金融机构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将其资本投入到农村生产过程当中,促进农村相关基础建设行业的发展,令农村资本得到有效利用。

2.2农村金融机构利率的调整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利率与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正比例关系。农村金融机构利率的变化能够改变农村投资总量,使得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放缓或者加快。以来安县为例:当县里的信用合作社受到了国家利率调整指示的影响时,对县里的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当降低贷款利率时,县里当地的某些私人企业为求快速发展,积极进行融资,将其投入到企业的基础建设中去,进而令企业的生产效益得到提升,促进县里的经济发展。

作者:陶红斌 单位:来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经济与发展论文:经济发展与环境艺术论文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在社会经济发展时期,也有艺术文化的繁荣。如英国,是因为在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而成为现代设计的发祥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艺术设计的水平反映了一个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的需要。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相对落后,缺乏材料、缺乏产品,人们当时对商品的需求仅限于实用功能。但经过改革开放到外面的世界,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人们都不再满意,可以在食品和服装的需求,已经从生活,家庭开始寻求一个更高的水平,开始改善的环境艺术设计,在改革开放之初,抑制很久以后快速发展的经济。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社会需求的增加和环境设计和其他专业人才短缺造成的,许多艺术学院和大学改变了艺术和工艺设计部门。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其质量,极大地影响着环境艺术的发展和设计。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增加,以及人类文明和审美情趣的相应增加,这是艺术设计的更高要求,并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也为艺术提供了更多的更新手段,表现了和拓展了环境艺术的表现空间。

二、环境艺术设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源泉在于对实践美的不断追求,人类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而追求美好事物,则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较大动力。俗话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是因为科学技术水平能最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纵观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经济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技术水平总是在各种形式和艺术形式和现实生活。水平的科学和技术促进实用艺术的进步,应用艺术的进步把直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仅可以满足社会物质生活质量将继续需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满足人们在精神和审美水平和要求。随着环境艺术的发展和相应的设计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使得经济发展。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技能组合后可以提供不仅是人类社会在环境艺术方面需要获得审美快感,还有些程度促进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融于社会经济发展

以环境艺术设计为载体的经济,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已成为一个国家、机构或企业自身发展的有力手段。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环境艺术经济的新动力,国际竞争。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加大了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投入,在国家经济战略的突出位置,环境艺术设计,以促进。环境艺术设计必须符合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的又一次革命。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的差异是倡导知识,精神知识经济的重复劳动不再占据主导地位。知识经济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土壤。环境艺术设计不是客观世界,简单的思考。它强调创造性和个性,是上帝的力量。环境艺术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科学技术,艺术内容和提高的审美价值,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许多例子的发达国家告诉我们,环境艺术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的艺术,然后产生前所未有的设计附加值创造额外的美学价值的产品设计是必要的,可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随着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艺术设计顺应了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必然的出路。我们必须自觉地、积极地把握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设计思想、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设计沟通等方面发挥信息时代的印记。

作者:冯林林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经济与发展论文: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解析论文

摘要:文章从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的紧密联系出发,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经济与规划相结合的理念。分析了产业经济发展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影响以及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论证了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并对二者如何相互促进更好发展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发展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及时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现阶段,我国正在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经济与发展论文:优势比较与我国经济发展探讨论文

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形成竞争优势,这样的产业就不需要政府扶持,可以占有很大的市场获取利润,随后就能再投资,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挥比较优势,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了,政府能动员的资源多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就好了。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比较好,在社会问题上也解决得比较好,就业、社会救济、农村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问题都解决得比较好,这是和经济增长以及政府财力越来越强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978年底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1978-2004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4%,2004年GDP的规模为1978年的10.3倍,而世界同期的年均GDP增长率仅为2.8%;中国国际贸易年均增长16.7%,贸易规模增长了56倍,进出口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47亿美元,同期贸易依存度由9.5%增长到69.3%;中国的发展对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中国的人民币没有贬值,为东亚经济的迅速复苏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现在中国虽然是一个存量的小国,但是,已经成为增量的大国。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主要来源,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有可能在本世纪中叶前变成全世界较大的经济。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特性

世界上大多数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是赶超战略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然而,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是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与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相冲突,使重工业优先增长无法借助于市场机制得以实现。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就是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人为地压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即压低资本、外汇、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的价格,降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门槛。于是,适应于重工业优先增长的赶超战略,一套以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为内容的宏观政策环境就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安排,是对经济资源实行集中的计划配置和安排,并实行工商业的国有化和农业的集体化直至化,以及一系列剥夺企业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

世界上大多数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是这种赶超战略的结果。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经济学界普遍看好苏联东欧的“休克疗法”,而不看好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但事实证明,遵循“休克疗法”的国家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而实行渐进式改革的中国却取得了前面所说的巨大成就。原因在于,执行赶超战略的转型经济的许多企业是没有自生能力的。

三、自生能力、比较优势和经济发展

只有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形成竞争优势;不发挥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形成不了的。

如果一个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预期,能够在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赚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的。否则,这个企业就没有自生能力。一个经济中的多数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关键取决于该经济中的企业在行业和技术上的选择是否与经济的资源禀赋结构相一致。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就是指要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只有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经济中的多数企业才会具有自生能力,从而能够促进经济体的资本积累、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比较优势可以说是经济学中最古老的概念,在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这个概念已经在很多地方利用。但对之加以提炼并明确提出的则是李嘉图,在他那里,比较优势是各个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最主要原因。这个理论提出来后得到不断发展。现在经济学讲的比较优势是从各个国家的经济要素的比重结构来分析的,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各地拥有的资本量,二是各地拥有的劳动力,三是各地的自然资源。如果一个地方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少,则应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生产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品,用劳动力相对密集的技术。反过来,如果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少,就应该发展资本密集产业,生产资本比较密集的产品,用资本比较密集的技术。自然资源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是,最近几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又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这个概念国内国外都非常盛行,于是,有不少人就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200多年前提出的,现在则是应该用竞争优势理论替代比较优势理论的时候了。我想进一步分析并说明,各地只有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形成竞争优势;不发挥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形成不了的。

波特教授所讲的竞争优势理论到底是什么?他认为,一个地方要形成竞争优势,必须符合四个条件。一是该地有什么廉价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就要多利用这些廉价要素。其实这也就是比较优势的概念,比如说为什么在劳动力多资本少的地方发展劳动密集的产业,因为那个地方劳动力相对便宜,资本少,资本必然要相对昂贵,所以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其实是比较优势。

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还有另外三个条件:一是市场规模。一个地区生产什么产品、发展什么产业,只要这个产品和产业在国内市场有很大的市场规模,就可以发展。二是发展的产业好是在当地形成产业群,很多企业生产产业链中各种不同的部件。三是这一产业是竞争性的产业。

与比较优势相比,市场规模显然不那么重要。从历史实证来看,美国是一个大国,当然有其国内市场规模大的优势,但是在发达国家中,也有国内经济规模非常小的国家,比如瑞士、瑞典、比利时、荷兰等,都是很小的国家,国内市场规模很小,但也发展得非常好。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在现代经济中,交通运输条件弥补了一国国内市场规模小的不足,国际规模在全球化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这样看来,大国在发展某些产业上固然有其优势,但这些优势也没有办法补偿比较优势不足所带来的问题。

从产业群和市场竞争性的形成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形成产业群聚的前提,恰恰是这一产业一定要符合一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没有比较优势,基本不可能形成产业群聚。以美国为例。今天美国人均收入达3.8万美元,其人均资本拥有量非常多,造成劳动力相对昂贵,资本相对便宜。在这样一个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而言非常稀缺非常昂贵的国家,要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基本上没有可能,所以,不会有太多企业投资这个产业,生产相关的部件,所以形成不了产业群聚,除非政府予以补贴保护。在开放的市场中,国家保护补贴的企业数量一定很少,这样会形成市场垄断而不会有竞争。这样看来,竞争优势的概念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任何产品要占有市场、获取利润,就一定要有竞争力。但竞争力的来源是什么?首先就是比较优势。不符合比较优势,就不可能有产业群聚、市场竞争形成竞争优势。

四、如何发挥比较优势

不解决企业自生能力,外在地改变制度安排是没有效果的。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编制“十一五”规划,以指导各地的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突出比较优势非常重要。一般而言,中国现阶段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短缺,应该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型的产业,或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但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或者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可能成千上万,每个地方的资源不可能把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所有产品都生产出来,这就必须作出选择。

如何选择?我有四点建议供参考。

一是选择当地有传统的产业。举几个例子:扬州有一个“杭集镇”是全国的牙刷之都,如果杭集镇牙刷厂不开工,全世界的牙刷都要配给。这个镇从清朝道光年间就开始生产牙刷,有历史传统。南昌有一个“文港镇”,是全国的铁笔之都,国内生产的70%的铁笔都出自那个地方,“文港”这个地方也是从宋朝就开始生产笔了,所以也有历史传统。

二是当地有国有企业。上世纪50年代,国有企业在很多产业不具备比较优势,当时我国一穷二白。改革开放26年,我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速度9.4%,经济规模提高了10.3倍,现在,资本拥有量、技术拥有量和上世纪50年代比已经改善非常多,许多原来不具备比较优势、需要政府保护补贴才能生存下来的企业,现在其实可以焕发活力了。以重庆为例,重庆原来是老工业基地,现在则是全世界的摩托车生产之都,全国摩托车每年生产一千多万辆,重庆要生产400多万辆。这是因为,过去的重工业基础,为此打下了许多装备业的基础,当地有国有企业形成的产业群聚,现在已经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

三是当地要有独特资源。宁夏的“枸杞子”,新疆哈密的葡萄干,都是当地的独特资源。

四是当地已有产业可以向上下游延伸。比如说义乌,原是农区,基本上没有工业,但现在义乌有很多工业,如织袜业、文具业等,因为义乌有市场,从销售可以延伸到生产,生产的产品属于劳动力密集、技术相对比较传统型的产品,符合比较优势,又同市场经验相结合。

许多转型经济的企业是赶超战略的产物,其所在的产业不符合这个经济的比较优势,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没有自生能力,因此其生存只能靠政府的补贴和保护,所以说,转型经济中许多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是因为其企业没有自生能力,在没有解决企业自生能力这一内在问题的情况下,外在地改变制度安排是没有效果的,这也是“休克疗法”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形成竞争优势,这样的产业就不需要政府扶持,可以占有很大的市场获取利润,随后就能再投资,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挥比较优势,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了,政府能动员的资源多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就好了。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比较好,在社会问题上也解决得比较好,就业、社会救济、农村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问题都解决得比较好,这是和经济增长以及政府财力越来越强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公务员之家

除此之外,我还要特别强调技术创新、人才、资金以及政府的重要性。

1、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还要重视技术创新。具备同一比较优势、又有历史传统的地方非常多,各地在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技术的不断创新。科学家讲技术创新一般是讲新发明,但是对企业家和经济学家而言,只要新采用的技术比现在的技术好,就是技术创新了。这一点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技术差距,许多在发达国家也许早已过时的技术,拿到国内来都比现有的技术要好很多。只要拿过来,就是经济学或者企业家所讲的技术创新。众所周知,最前沿技术的研发费用非常高,失败概率也非常高,当然,研发以后的专利费等收益也非常高。在一般人看来,研发成功、有市场的技术有很大的回报率,可是,按照统计学研究,95%的研发不会产生任何可用的技术,5%可以有技术被研发出来、申请到专利,最终,十项研发中真正有市场价值的大概只有一项。对于我们而言,现在有很多技术已经过了专利期,引进不需要成本;即使用成本付专利费,也只需研发费用的三分之一就够了。为什么二次大战以后,世界上出现了几个经济发展的奇迹?日本在二次大战后,用了40多年时间,到1988年人均收入就赶上了美国,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和新加坡上世纪60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增长,80年代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二。我国改革开放后,连续26年实现了平均9.4%的经济增长。所有这些奇迹的发生,主要原因都是经济快速增长时比较好地引进了技术。

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不需要研发了。当在某一产业上我们自身具备了比较优势,而比我们发达的国家没有在同一产业上具备比较优势,这种状况下,通常我们必须自主研发。

需要强调的是,重视技术,并不意味着技术越高越好。研发新技术的动因,在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在质量相同的状况下,成本总是越低越好。一些地方邀请我们去参观,当地人总是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说那里的生产线是德国引进的,或者是意大利引进的,只需一个工人就可以了。我经常会产生疑问:引进这样的生产线,在经济上是不是合算?其实,国内的劳动力便宜,引进技术的同时特别要考虑如何增加更多劳动力的使用。

2、人才的重要性。把资源与技术市场结合起来,靠的是人才。任何一个取得成功的地方,任何一个取得成功的企业,背后总有一群人才。上世纪80年代,中国许多有名的村庄、企业的经济能够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有能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市场资源的人才。进入21世纪,原来在市场竞争中涌现出来的一批人,会继续有这样的人用这样的方式涌现出来,然而更多的会是从正规的学校教育里培训出来。学校教育也是一个进程,在市场中面对的是竞争,在学校里通过考试也是一种竞争,这种竞争也是大浪淘沙。各地要在选用人才上多花力气,尤其进入21世纪,人才一方面可以当地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外面引进。有时候引进一个人才就会形成一个产业。在美国与日本的竞争中,美国的优势就在于,它的开放经济是从全球引进人才的,而日本则是相对封闭的经济,基本只用当地人才。

3、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发挥比较优势,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须发展劳动力相对比较密集的产业。劳动力相对比较密集的产业有什么特点?很明显,它以中小企业为主。但是,我们现在的金融结构,还很不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一方面,金融机构先天性地爱富嫌贫,国内银行目前还是以四大银行体系为主,大银行对小额贷款通常没有兴趣。这就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多困难。必须想方设法克服这些困难。当然,国内资金固然重要,而外资也很重要,我们引进外资,实际上不仅引进来资金,同时也会引进人才、技术和市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这两个国内发展比较快的区域,很大程度上就同境外的资金密切相关;珠三角的发展主要靠香港和台湾的资金,长三角的发展除了当地的产业基础以及台湾的资本外,很大程度上与发达国家的资本息息相关。

4、政府的作用。研究经济学的人受主流经济理论影响,一般总认为政府干预越少越好,政府只需要提供基础设施、安全、法律等服务。这样的观点对发达国家而言是比较适合的,但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则需要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发达国家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是未知的,政府没有办法干预。但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一个转型国家,如果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其产业发展轨迹则是可以预测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一个转型国家,市场体制还不完善,需要政府积极参与。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亚瑟•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一书所说的:每一个成功的发展中国家背后都有一个非常明智的政府。如何成为明智的政府?我提供三点意见,一要把握好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顺着方向推动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二要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按照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政府尤其要做好服务,把当地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起来。第三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的角色是搭台,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市场经济中,唱戏的主角必须是企业。

经济与发展论文: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提要:实现路桥老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观念,重新塑造文化品格,树立人才资本意识,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此,要大力发展教育,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经济决策及管理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决策管理能力。

关键词:路桥经济发展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报告把文化建设工作及时次提到了战略的高度,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现实趋势的新认识、新总结、新概括,科学地揭示了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文化建设在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文化建设对一个国家说是如此,对一个地区来说同样是如此。因此,弘扬先进文化,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建设文化大市,是提升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路桥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背景。近些年,路桥区经济高度发展,在文化领域建设较慢,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发展文化事业对路桥区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及意义,那为什么要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如何加强文化事业建设,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如开展“文化强区”建设,重视。农村文化俱乐部。建设等载体。

1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1从宏观角度分析

每个国家有其自身的文化,所以世界各国的发展模式、发展速度、发展方向是不同的,这和文化差异是分不开的。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基于对人的影响,受某种特定文化影响的人群将拥有一种基于此文化的思想和观念,而这种思想和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指引这一群体沿特定方向发展。分析目前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经济特征,即一些民族文化的特质正在成为一些公司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力量,并主导着一些行业和产品,成为或正在成为世界或及时,而这些都跟人的因素有关。

1.2从中观角度分析

每个国家有自己统一的民族文化,但在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也有其自身的区域文化,从而使各区域存在差异,发展也不尽相同,特定的文化能促进区域的特定发展,同样也促进区域特定的创新趋势,如果能把握好区域文化,沿特定的方向发展区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国东部地区的浙江,有着比较浓郁的区域商业文化传统,其显著特点是讲求实际,注重功利,重视工商,不尚空谈。由于国家的宏观控制力度较小,浙江的非国有经济比例一直很大,同时外商直接投资较少,这就磨练了浙江的企业家与境外强大对手较量的能力,培育具有创新思维方式和。敢为天下先。、勤奋耐劳的企业家,形成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迅速发展的地域优势。

1.3从微观角度分析

现在人们[论文]越来越重视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区域发展战略中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了文化因素,但由于对文化的认识还不透彻,在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现在比较普遍的倡导就是。借文化搭台,让经济唱戏。,这种提法不错,但几乎都是在做表面工作。不管是发展旅游业,还是进行民族手工艺品的生产销售,这些都是区域特有的文化产物,不过都是属于浅层次的物质文化。我们在发展区域经济时,除了要注重区域物质文化外,

更重要的还是要真正理解文化的内涵,抓住区域的精神文化,以这种文化来带动区域内的人群,激发人们的创新创业精神,从而从根本上带动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

2路桥区经济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加强文化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必然涉及到各种现象和文化问题。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必须摆脱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真正认识自然经济规律和计划经济间的传统弊端,对制约路桥老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体制性因素要彻底改革。这就需要认识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观念。

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从增长方式上转变,即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这离不开文化观念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仅是在一定的经济系统内部的制度安排,在现实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也有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从客观上讲,粗放经营方式是计划经济观念的必然产物。由于资源配置上长官意志的影响,导致在经济建设上脱离实际,无视区情和原有的基础和资源的状况,追求高指标、大项目,摊子越铺越大,在实际运行中是凭主观意志办事,给路桥老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阴影。从主观上看,落后的文化环境也是其滋长的土壤条件。比如在文化观念上,有的人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有的人惟我独尊,我行我素;有的人自私自利,化公为私;有的人以邻为壑,损人利己;有的人不守信用,制假售假。他们那种以利己主义为文化内核的观念,使得路桥老区经济发展缺乏活力,人心涣散,纪律松弛,企业生产不景气,产品粗制滥造,没有市场竞争力,严重制约了路桥老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有转变文化观念,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才可为路桥老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在路桥[论文之家]老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必须在文化观念上破除安于现状的思想和平均主义的惯性。路桥在文化观念上有很多好的东西应当继承和发扬,但也严重存在着平均主义、等级森严的价值观,中庸无为、墨守成规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的心理积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常规陋习,以及“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意识。这些传统文化观念如果不彻底改变,从传统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会遇到习惯成自然的强大的本能的抵触,经济的发展就会步履维艰。恩格斯曾经指出:“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因此,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必须从文化观念的转变开始,加强文化建设。

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已经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因此,从文化观念的转变入手,建设先进的区域文化,是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3路桥区经济发展对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实现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努力适应这种客观要求,是路桥老区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路桥老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3.1确立市场经济的现代观念,需要重新塑造新的文化品格

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市场经济的一些重要原则,如平等原则、价值原则、竞争原则、效率原则、法治原则、诚信原则、科学原则、民主原则、智能递增原则等等,都体现着新的崭新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所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树立现代的健康的文明的先进文化观念,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及道德体系,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树立尊法守信、开拓创新精神,发挥社会舆论对市场的监督作用。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环境和条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2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树立人才资本的文化观念

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把加快发展作为及时要务,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在路桥老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取决于全体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本的培育。过去路桥老区粗放经营导致经济资源的浪费,其根源很多,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劳动者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不高。加强文化建设,可以给经济增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路桥老区的各行各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资源。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它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21世纪,人才资本越来越发挥着最主要和决定性的作用,知识生产已经成为现实生产力的推动力、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产品的生产、价值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增长都主要通过智力因素来实现。因此,作为智力经济核心的人才资本的开发愈显重要。物质资本与人才资本不同,物质资本是被动资本,属于递减型的消耗;而人才资本是主动资本,属于递增型,在开发利用中不仅不会减少,反而增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要把人才资本作为一种经济战略资源,用人才观念的优势来创造人才的优势,就不能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调教育的基础地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3.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路桥老区经济社会[论文网]的发展,不单纯是一种超社会的经济行为,而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进步的一个发展过程。因此,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要使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不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内涵中,要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如果我们只讲物质资料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忽视甚至贬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那么,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就不能真正实现,即使在某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只能是短暂的。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我们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繁荣。

4以文化的繁荣推动路桥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文化建设,转变文化观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仅可以带来文化自身的繁荣,而且可以为经济的发展牵线搭桥,为改革开放提供智力支持,抓好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不能就文化论文化,就经济谈经济。必须将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中的文化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加大文化复兴的力度,对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在路桥老区实现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4.1牢固树立文化立区的新理念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高度,从建设区域文化中心的需要出发,正确认识文化的功能、地位、作用,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文化大发展。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要进一步确立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观念,破除“先经济、后文化”、“经济是目的,文化是手段”和“就经济抓经济、就文化抓文化”的思想,跳出文化建设文化。领导干部要重视个人的文化积累,不断吸取古今中外文化的营养,使自身的文化意识达到先进文化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担负起领导文化建设的重担。

4.2坚持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要实现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赶超型发展,必须着眼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借鉴和吸收一切先进的文化,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了挑战和变革的时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永无止境。伟大的实践迫切要求我们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在区域经济理论、体制改革、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文化进步的创新方面,不断扩展新视野,使路桥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总之,通过文化建设的开展,使老区人民树立起现代意识和竞争精神,进而在路桥老区形成良好的现代化社会的文化氛围,才能使路桥老区在市场经济大潮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4.3提高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和决策管理能力

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领导,在于经济决策和管理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决策管理水平的高低。路桥老区各级领导机关和决策管理人员,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氛围中,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应该说,是能够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的。但是,也还存在着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能同步的问题。除了思想方面的原因外,文化素质和决策管理能力不高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在各级领导班子中,有许多人不熟悉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缺乏现代科技知识,在素质上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距甚远。在一些贫困落后的县乡和长期亏损企业,由于领导者文化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贫乏,不是盲目蛮干,浮夸虚报,就是畏首畏尾,裹足不前,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因此,我们既要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着重提高经济决策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管理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思想觉悟高、文化素质好,讲政治、懂科学、善经营、会管理的决策管理队伍。

4.4大力发展科教事业,普及科技文化知识

要加大教育投入,巩固和发展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在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选拔和重用高、精、尖科技人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提高现代科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践证明,凡是文化发达、科技普及、劳动者素质高的地方和企业,集约型经济就发展,劳动生产率就高,社会生产力发展就快;凡是科技不兴、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低的地方和企业,经济发展就缓慢,经营就粗放,劳动生产率就低,社会生产力发展就不快。路桥老区部分农村贫困的根源主要还是教育普及率低,有技术、有文化的劳动者比重低。因此,我们要做好扶贫工作,就必须进行科技输血,帮助劳动者提高技术本领,使他们增长智慧。超级秘书网

4.5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法制文化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剔除落后封建糟粕;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路桥的诗词、楹联、山歌、调声是路桥特色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悠久的传统,是传统文化中的奇珍瑰宝,要光大发扬;建祠堂、做斋,搞宗族宗派活动是封建糟粕,要旗帜鲜明,坚决反对。同时,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积极推进文化的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

市场经济与小农经济的重大区别在于:小农经济是以人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则是以法治为基础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把法制文化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要使法律从外在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变成人们内在的自觉的意识,自觉的行动,就必须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法律进万家、领导干部学法讲法、村民自治试点村庄普法等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只要长期坚持下去,灿烂的法律之花,必将结出丰盛的经济政治之果。

经济与发展论文:循环经济的性质与发展分析论文

循环经济摘要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个系统,其系统特征主要体现为开放性、动态性、多层次性、非线性、自组织性,针对以上特征分别进行了阐述。

根据系统科学观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诸元素的统一体。循环经济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因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个系统。文章从系统的角度对循环经济的系统特征进行了探析。

1开放性

开放性是实现系统和谐有序的前提。系统只有开放,才有可能从外界环境不断地引入负熵流,把自身的熵排入到外界中,从而实现系统的有序,推动系统发展。系统的孤立或封闭只能导致系统的死亡或使系统处于紊乱无序状态。

循环经济是由环境和经济系统构成的开放、动态的系统,正是因为系统的开放,从而使得循环经济系统异常活跃,并能对相关环境做出积极反应。传统经济所形成的则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系统。在传统经济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是以资源的使用为开端,经过能量的转化,除了被系统吸收的能量之外,其余的能量则被排出系统之外,不再参与物质的循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整个过程是一次性的。这意味着传统经济的整个经济活动只能朝一个直线向上的平衡方向发展,一旦平衡达到,过程结束了,整个系统也就瓦解了,在此过程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互不相干,输出对输入没有形成反馈。因此,传统经济往往会因为资源的短缺而危及到物质基础,使经济活动难以为继。而循环经济则不同,循环经济系统不断从外界输入能量补充内部消耗,经过能量的转化,其中一部分能量在系统内部被吸收,还有的能量和物质被损耗,另外一些能量和物质则被反馈到输入过程,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相结合,形成一个物质和能量不断转化的循环回路。因此,循环经济的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也是系统走上有序的基本途径。社会经济运行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三大功能,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从本质上要求恢复和重建“自然一经济一社会”的合理规则和运行路线,它以绿色技术为支撑,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企业与环境之间通过建立稳定、健康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循环经济的运行方式通过完整的物流分析,不仅延长了线性经济,而且实现了闭合循环,在“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各个环节实施了“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原则,真正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涵义。循环经济系统所表现出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相应的生态、反馈、抗逆、共建共享,形成了一个有序的、具有自组织功效、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和取得物质、能量损耗最小而系统内部寻求优化的整体运行模式。

2动态性

复杂性系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动态演化性是产生系统复杂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复杂系统总是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其中稳定与平衡是运动的一种趋势,而波动、不平衡、矛盾等才是运动的常态,系统在矛盾运动中表现出十分复杂的现象。复杂系统运行的有序化取决于系统内部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能否形成动态演化态势。动态演化态势的形成和发展与复杂系统运行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复杂系统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总趋向于进化。随着时间发展,其结构、功能、行为不断变化,总的趋向是通过自适应、自组织作用向更高级的有序化演化,具有自适应和进化能力。循环经济系统同样也要遵循这一系统动态演化规律。

循环经济系统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以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为基础,以绿色技术为技术载体,目的是实现人、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循环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要受到系统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随着科学探索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向前发展,循环经济也必然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它的发展也会更科学,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事实上,循环经济本身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和绿色技术日臻完善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就是经济活动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战略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循环经济正处在一个市场需求多样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动态环境中,它与环境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循环经济只有不断从外部环境中吸收新的能量,接受新的信息,才能增强它的生命力,更好地实现它的目标。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遵循动态性的原则,关注前沿科学,引进生态技术。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实现,都需要以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为依托,不吸收先进的科技成果,循环经济的发展就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潮流。

3多层次性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系统的整体性的维持和发展,有赖于一个连续的等级结构,即层次性。系统的层次性主要是指任何复杂系统都可以从纵向上可以分为若干等级,其中低一级系统就是高一级系统的若干组成部分,不同的层次之间存在隶属关系。系统层次性是系统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系统的层次与层次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系统的层次性突出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质的差异,强调高层次向低层次的不可还原性。

循环经济有着不同的等级及层次结构。

首先,循环经济中物质循环的场所具有层次性。这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说明:①企业层面。即物质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也叫基础循环。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选择清洁生产工艺,建立生产全过程的环境管理系统,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实现最终排放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企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经本企业自身的物理化学处理,使之成为再生资源,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生态设计。②区域层面。即物质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循环,也叫中观循环。这个层次的资源流动既可以在同产业部门间实现,也可以跨产业进行。若干互相关联的企业建立共生的工业园区,甲企业的废弃物、污染物由乙企业处理利用,乙企业的废弃物、污染物由丙企业处理利用,从而形成较大的链式循环。区域内企业或行业间建立生态产业群落,上游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用做下游企业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在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化的服务业内实现废弃物资源化。③社会层面。即在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之间建立的循环,也称宏观循环。以生产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社会层面上就要建立相关的政策体系,倡导绿色消费,建立绿色政府、绿色办公、绿色采购,建立节约型的社会,包括节水、节能等。

其次,循环经济中物质循环的反馈过程具有多层次性。在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输入和输出相互作用,形成多层次、多步骤的循环过程。其中,在每一次输出进入新的循环成为输入部分时,又会形成新的步骤和层次。如农场为酒厂提供酿酒的原材料——稻谷,稻壳作为酒厂的废弃物输出,又成为生态农药厂发酵提取菌种的原材料,每次的输出对输入都是一个质能的反馈。输入和输出的循环就构成循环经济复杂的网络和层次,这也是循环经济多层性的一个显著特征。

4非线性

非线性是指变量与变量之间没有正比例那样的直线关系,在非线性系统中,凡是非线性都可以找到一条直线和它至少有两个以上的交点,这就引起多值性,叠加原理失效,不具有加和性和可分性。在非线性系统中,系统一个变量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系统其他变量产生不成比例的甚至灾难性的变化,从而导致“蝴蝶效应”。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挑选模式之一。它是以物质流动为特征的一种生态经济,它与传统的资源消费、产品生产、废物排放这么一个单向线性流动经济不同,它是一种再生的资源、一种流动的资源,是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的利用,较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益,实现经济生态化转向。它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生产模式,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一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路线,体现在循环经济的构成是多层次的技术、知识、管理的长期积累,显示出与外界环境相联系的多层次、多目标的开放性和彼此间的耦合特征。循环经济将传统的线性、开放式的经济系统转变为非线性的经济系统,逐步实现很小的排放性和环境友好性,使市场生产的产品能够持久的使用,并延长使用的寿命。

根据非线性系统的特征,循环经济系统涉及无数的因素(或变量),这些因素(或变量)又构成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在这些因素、关系之间很难区分谁主谁次、谁重谁轻,它们之间的机制不是简单的径直的因果规定,而是复杂的交互作用、双向甚至多向的构建方式。一旦其中的某个要素受到干扰,都会反馈到系统的整体功能上,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不能从循环经济局部的个别目标去判断它的发展方向,也不能仅仅通过子系统的功能来确定它的整体功能。如在循环经济系统中,采用清洁技术可以减少或者避免污染的产生。资源的再利用环节则形成了物质的循环,如果在生产中运用了清洁技术,但产生的废弃物却没有进行再利用,而是直接排出系统外,这样就不能称这次经济活动为循环经济,因为它没有履行其中一个环节的功能,从而无法实现循环经济的整体功能。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时,要把握系统的整体性,从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合理规划,让每个环节都充分实现各自功能,保障循环经济系统各要素的相互衔接,实现整体功能的化,达成系统的目标。超级秘书网

5自组织性

自组织是开放系统在大量子系统合作下出现的宏观的新结构。系统随着时间而变化,经过系统内部和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适应、调节,通过自组织作用,经过不同阶段和不同的过程,向更高级的有序化发展,涌现出独特的整体行为与特征,具有自适应、自组织的趋向有序化功能。维纳提出的控制论,阐述了以正反馈和负反馈为基础的“自组织”科学概念。

正反馈是一种破坏原有稳定状态,使系统趋于不稳定状态的反馈。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它的作用是能自动地加剧系统离开原有目标运动,朝着新的状态加速度地变化,其速度是令人难以意料的。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开发自然资源,较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和获取利润。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地投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说通过把资源持续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上的增长,结果却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和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负反馈是一个自稳定的环路,它的作用是使系统不断消除干扰和噪声,系统表现为自调节、自适应行为,使系统力图恢复原来稳定状态的反馈。在经济生产中,循环经济自然建构起一种负反馈的自调节机制。当企业生产过剩,导致资源存量下降时,资源的价格上涨,它自主促使节约资源或废弃物的资源化,使得生产能循环往复下去。同样,当废弃物的处置成本过高,它就会开发清洁生产工艺进行无废生产或少废生产。因此,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这也是循环经济最本质的特征。

经济与发展论文: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发展论文

[论文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别以往的产业结构升级理念一一发展低碳经济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围绕节约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这些理念的提出和应用为今天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文章在解读了低碳经济的基础上,阐述了发展低碳经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3O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GDP每年都以较高的增速运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出口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处在快速发展中,并且还将在今后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这种快速的增长。30年的高速发展使我们不但从传统的“短缺经济”走向了真正意义的”买方市场.而且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除了外汇储备世界及时,我们的钢铁产量、煤炭产量、水泥产量、发电量、玻璃产量均成为世界及时。

但是目前,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和结构,都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资本、环境的投入,充分利用但又比较倚重低价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而自主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不足等问题。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外源型的产业结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化。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我国对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导致增加对进口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存度。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极端天气也使得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如果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得不到缓和.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的“三高”企业较多,单位GDP能耗大排污多.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高。全国企业存在着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层次偏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突出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削弱,亟待形成新的优势。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二、文献综述

在各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理论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和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赫尔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稀缺性,投资和发展一切部门几乎的不可能的,只能把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投入到某些行业,以使有限资源较大限度地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此即不平衡增长。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认为:可以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分为阶段划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追求生活质量六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演进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是指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要求把积累投向收入弹性大的行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便于利用规模经济效益,迅速地提高利润率;生产率上升基准要求积累投向生产率(指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最快的行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由于生产率上升快.单位成本下降最快,在工资一定的条件下,该行业或部门的利润也必然上升最快。

张俊伟提到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由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过渡.产业升级将呈现如下趋势:产业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转型,环保型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步伐加快,国际分工地位显著改善。蒋选的研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核心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掌握自主技术,且要有国家战略。蒋洪亮的研究提出要从以低成本为主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以高附加值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

以往我国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注重及时、二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地方政府对产业结构的布局和调整升级过分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并过分追求产业对本地GDP贡献.相关企业过分的追逐高回报和高利润使得投资过于集中一些产业.导致了产业布局和调整时有很多不合理。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研究大多遵循以上这些理论。以往的研究并未把低碳经济作为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分析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其作为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新途径.弥补了以往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方式的不足

三、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发展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白2003年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后.低碳经济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低碳经济是以低消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即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低碳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比重不断下降.即能源结构清洁化二是单位产出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即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低碳化进程也是碳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且已经把科学发展观写进了党章,作为我党和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低碳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和必然要求。

从长远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走低碳化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把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政策导向上有利于引导各级政府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体系。改变传统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寻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与金融危机的主流观点。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解决常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同时有助于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瓶颈,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超级秘书网

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中国能够避免走西方国家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转向更为高效的制造业和低碳产业结构.这有利于中国保持国际贸易领域的持久竞争力。也可以避免国外的边境调节税和碳关税,有利于外向型的出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低碳经济促产业结构升级的应对措施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8.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0%。煤炭消费量27.4亿吨,增长3O%。原油消费量3.6亿吨,增长5.1%。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的主力军”.煤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较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目前国际上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很高.我国政府也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宣布了我国的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1J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I;1:2005年下降4O%~45%,降低碳排放强度。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迫在眉睫。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经济与发展论文: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探讨论文

摘要: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化正使人类遭受越来越严重的损失,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共同面对的最严重的危机。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世界引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围绕低碳经济的能源和产业新技术开发应用,无疑为黑龙江省改变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发展;机遇

一、低碳经济发展背景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低碳技术几乎遍及所有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业部门,在这些领域,低碳技术的应用可以节能和提高能效。

2007年9月8日,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联手应对。发达国家应该正视自己的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高的现实,严格履行《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目标,并在2012年后继续率先减排。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特别是要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清洁技术,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气候变暖是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其中人类社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形成的温室效应是气候变暖的根源。

鉴于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较大的威胁,早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15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签订了及时份关于气候变化的国际性条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框架公约》是世界上及时个为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公约规定每年举行一次缔约方大会。截至2006年11月,公约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89个缔约方。1997年,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又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在2012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5.2%。。200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主要议题是“后京都”问题,即2012年之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2007年8月2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预备会议在维也纳召开,与会代表认为,工业化国家应力争在2020年之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25%至40%。

《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该议定书设立了三个具有灵活性的机制,即排放额度贸易机制、共同履约机制以及清洁发展机制。其中“清洁发展机制”(CDM)尤为引人瞩目。“清洁发展机制”是由《京都议定书》第12条设计、规定的一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控排温室气体领域协作双赢的新颖模式。它允许承担控排义务的国家,在另一国投资能够减少排放量的项目,而减下来的排放数额可返还投资国,用以冲抵其本身的减排义务。相比在本国改造企业排放设施所需的成本,发达国家情愿通过CDM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例如,在欧盟国家减排一吨二氧化碳如果需要80—100欧元,在发展中国家则仅需要5—6欧元。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则可通过CDM项目获得部分资金,同时又引进保护环境的先进技术。总之,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CDM合作中共同得利,在全球范围又有利于实现《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任务,可谓在全世界开辟了国际投资、贸易的创新领域和创新模式。

基于CDM机制的森林低碳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由于开展CDM低碳项目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各自的吸引力,因此在《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前,CDM低碳试点项目已经开展起来。截至1998年,在世界各地开展的CDM低碳试点项目已经达到27个。到2005年6月,仅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就已经提交了130多个林业低碳项目建议书,其中包括中国广西项目在内的大约20个项目进入了准备实施的候选之列。预计到2017年,这些项目产生的低碳将达到1000多万吨。“中国东北部敖汉旗防治荒漠化青年造林项目”是《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我国与国际社会合作的首个林业“低碳”项目。在及时个有效期的5年时间内投资15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00万元,其中意大利资助1150万元),在内蒙古敖汉旗荒沙地造林4.5万亩,使约2500名当地农民和林场工人受益,该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能力,并将首次尝试以森林低碳为途径,将防治荒漠化及改善沙区生存条件与增加荒漠化地区农民收入相结合,填补了我国森林“低碳”项目的空白。

除森林低碳项目外,世界各国相继在能源、交通、电力、建筑等温室气体高排放行业实行推行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澳大利亚将从2011年开始试行排放配额交易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排放配额将由政府发放,也可以通过交易获得。全国几千所学校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鼓励家庭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及对澳大利亚使用核能进行可行性研究等。

英国自2001年4月1日开始征收气候变化税(CCL)。该税是向工业、商业及公共部门(住宅及交通部门、居民除外)征收的一种能源使用税。英国同时还成立了碳基金。碳基金是一个由政府投资、按企业模式运作的独立公司。目标是通过帮助商业和公共部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从中寻求低碳技术的商业机会。碳基金的资金用于投资方面,主要有3个目标:一是促进研究与开发,二是加速技术商业化,三是投资孵化器。

葡萄牙一直倡导再生能源发电,葡萄牙2006年用电总量中的36%源自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水利发电、风力发电和生物质发电等。

我国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比较低,但排放总量位居世界第二。2025年前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有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及时。预计2050年,我国能源消耗将占世界能源总消耗的60%左右。基于此,发达国家要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保障减排温室气体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国际减排压力和国内经济可持续增长、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多方面的要求,二氧化碳减排已经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十分紧迫的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2007年5月23日,国务院下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要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硬任务,使经济增长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2007年6月3日,中国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方案》规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国际与国内、当前与长远,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改善全球气候作出新的贡献。

二、低碳经济研究目的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气候的显著变暖,全球气温升高0.3℃~0.6℃,中国的气温在近百年来上升了0.4℃~0.5℃。20世纪50—80年代升温比较明显的是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西部。1909—2002年的近百年来黑龙江省夏季气温气候基本态的变化处于相对暖期。气温变率基本上保持着加大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表现为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全球温室效应已经引起黑龙江省气候的异常变化。

如何制定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政策,限制高碳排放行业的盲目发展,控制我省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黑龙江省目前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现状不容乐观。2006年,全省废水排放量11.6亿吨;COD排放量49.8万吨,氨氮5.27万吨,二氧化硫51.8万吨,氮氧化物45.87万吨,烟尘53.8万吨,粉尘12.56万吨,固体废物1.03万吨。2006年全省工业行业废气排放总量达到5991亿立方米,排放量大小依次为火力发电、非金属制品、石油加工及炼焦、燃气生产和供应、化学原料及制造、水泥制造、金属冶炼、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和造纸。

但是,黑龙江省的低碳资源潜力也是十分巨大的。

据2006年末的统计数据,黑龙江省拥有森林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3.6%;耕地面积1151.6万公顷;水资源总量727.9亿立方米;湿地面积434万公顷;草原433万公顷。

森林、耕地和湿地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中均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进一步界定森林、耕地和湿地的这一特殊功能,如何对低碳经济进行科学评价并通过货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基于这些问题,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结合黑龙江省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在低碳经济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对黑龙江省碳源分布和低碳潜力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黑龙江省低碳市场的现状及特点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完善我省低碳市场交易提供理论指导,并为制定我省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依据。

三、低碳经济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机遇

低碳经济是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和外交等各个方面综合性很强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讲,低碳经济将会极大地扩展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空间,因此,开展对黑龙江省低碳经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可以使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抓住难得的机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实现黑龙江省“十一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黑龙江省是我国资源大省,重工业、高耗能产业集中,长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造成了区域性的水环境、生态系统破坏。黑龙江省“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主要有:

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

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8∶54∶38,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六大基地基本形成,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耕地保有量控制在117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我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生态大省。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围绕低碳经济的能源和产业新技术开发应用,无疑会有助于我省改变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促进“十一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2.低碳经济可以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低碳经济积极倡导生物质能源和再生能源利用。在粮食主产区等生物质能源资源较丰富地区,建设以秸秆为燃料的发电厂和中小型锅炉。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等建设沼气工程,合理配套安装沼气发电设施。大力推广沼气和农林废弃物气化技术,提高农村地区生活用能的燃气比例,把生物质气化技术作为解决农村和工业生产废弃物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大规模开发和建设风力发电,促进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在偏远地区推广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或建设小型光伏电站。通过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清洁能源革命,可以极大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为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提供机遇

2006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17.6万公顷,其中水稻208.9万公顷。农作物,尤其是水稻在控制温室气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农业低碳措施主要有:选育低排放的高产水稻品种,推广水稻半旱式栽培技术,采用科学灌溉技术,研究和发展微生物技术等,有效降低稻田甲烷排放强度;研究开发优良反刍动物品种技术,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降低畜产品的甲烷排放强度;进一步推广秸秆处理技术,促进户用沼气技术的发展;开发推广环保型肥料关键技术,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少(免)耕技术,增加农田土壤碳贮存。

大力发展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为黑龙江省水利建设提供发展机遇

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东北和华北地区干旱趋重,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

温室效应对黑龙江省水利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提出了严峻挑战。

黑龙江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161立方米,接近全国人均水平;耕地亩均占有水量仅460立方米,远低于全国亩均水量1430立方米。黑龙江省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目前地表水工程利用能力仅为29%,利用水库调蓄利用的水资源仅占5%,工程性缺水矛盾突出。

面对温室效应的挑战,黑龙江省应通过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和推行节水等措施,力争减少全省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治水思路,在加强堤防和控制性工程建设的同时,对于生态严重恶化的河流,采取积极措施予以修复和保护。建立国家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水权转让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利工程投融资体制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控制工程(水库等)建设、灌区建设与改造,继续实施并开工建设一些区域性调水和蓄水工程。

全省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大,水能技术可开发量约9870MW,发电量约270亿kWh。集中分布在南部、北部山区和黑龙江干流,多数电站开发条件较好。要把发展水电作为促进黑龙江省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化低碳经济方向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做好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加快水电开发步伐,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资源。

目前,东北黑土区大约为20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约有11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已由50年代的24292平方公里增加到2000年的45106平方公里,由于受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十分缓慢。低碳经济中的森林低碳,尤其是《京都议定书》中的CDM清洁发展机制,为黑龙江省治理黑土区水土流失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机遇。

5.为黑龙江省林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依据

为实现从国家较大的原木供应基地向林业生态大省的转变,“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将通过构建林业生态、林业产业和生态文化三大体系,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林业工程。据预计,到2010年,黑龙江全省有林地面积将达到2141万公顷,林木总蓄积达到17亿立方米,森林覆被率提高到47%以上,林业总产值提高到500亿元。实现林区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一直以来,制约黑龙江省公益林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难以建立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一个难点在于如何、合理地确定补偿标准。通过对低碳资产进行科学的评价,可以为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参考,从而促进黑龙江省林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提供生态功能区的服务功能。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林区,是巨大的“低碳”,通过对黑龙江省低碳问题的研究,积极开展CDM项目,能够吸引负减排义务的国家来我省投资造林,从而带动我省林业发展。

6.为合理计算绿色GDP指标提供帮助

绿色GDP,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资源环境)损失之后的新创造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由此可见,绿色GDP不仅能够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绿色GDP占GDP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对自然的负面效应越低,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度越高。绿色GDP由于能揭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因此,克服了GDP固有的缺陷,成为新发展观指引下引导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对公正地评价社会经济增长进程、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深远意义。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建议将绿色GDP引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去。然而,在绿色GDP的计算过程中,自然资产损失特别是环境成本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其确定和计量成为问题的难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构成环境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黑龙江省低碳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合理地确定二氧化碳的排放成本,并为其他自然资产损失的确定和计量提供参考,从而为绿色GDP指标的合理计算提供理论指导。

7.为黑龙江省将来可能承担的二氧化碳减限排义务作准备

1998年5月29日,我国签署了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虽然暂时我国还不负减排义务,我国的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还不是很高,但排放总量很高,约占全球总量的13.6%,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所以从长期来看,中国在保护全球气候方面承担的相应义务的压力将不可避免地大大增强,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可能进一步增加,很有可能在将来承担起减排义务。作为林业大省的黑龙江省更是责无旁贷,因此,加强对我省低碳问题的研究,尽早做好减限排的基础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超级秘书网

8.为低碳交易提供理论指导

导致地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气候变暖的根本经济原因是无偿、无限制地使用地球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地球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作为一种具有稀缺性的资源进行有偿的分配,形成有效的交易机制。根本途径是在全世界首先按国家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权,形成国际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换交易机制,然后在各国国内单位和个人之间也要建立起直接或间接的二氧化碳排放权分配和交换交易机制。无论是国际间的低碳交易还是国内的低碳交易,在低碳量和价值量的确定方面都应有较为的依据和标准,对我省低碳问题的研究可为确立这方面的标准提供理论指导。

经济与发展论文:知识经济与我国生产力发展论文

摘要:正在生产领域掀起一场技术革命,把我们带入知识经济,并酝酿着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从这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技术来看,它是一场增强、扩展、延伸人脑功能的智能革命。正因为如此,它对社会生产力的变革作用甚至超过工业革命。技术进步改造着生产力,而技术进步的源泉,正是作为生产力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无论是研究与开发的进行,还是技术创新和创新的扩散,都越来越取决于劳动力素质,即人力资源的素质。本文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论述了,知识经济对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产力知识经济产物经济形态

0引言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们将面临工业化与知识化的双重挑战,实现现代化的压力更重。所以,我们不能全盘走发达国家的老路,等到实现工业化之后再向知识化转移,而应将工业化与知识化协调起来,共同发展。所以,我们应充分认识发展知识经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知识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1.1知识经济是知识积累和科技进步的必然

所谓“知识”,它包括人类发明和发现的所有知识,其中,主要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也是进行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不断积累的经验的总结。从有人类社会存在的那24小时起,知识便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元素而存在。在人类社会自然界获取生存必需品的竞争中,人类经济经历了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这些形态。在以往的这些经济形态中,经济形态越发展,所需的知识就越多,知识所起的作用就越大。量变引起质变,终于会到达比任何其他要素,如海洋、土地、森林、矿藏、工厂、机器设备、货币(资本)等都更为重要的这样一个转折点,于是就产生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人类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

1.2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智能化

因而它是生产力发展到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社会生产力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升级换代为形式的不断智能化规律,反映了发展的历史趋势和一般结果,反映了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的的发展过程。此时,物质财富的增长,主要不是靠增加资源、劳动、资本和场地,而是靠知识、技术等智力资源的作用,带动物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时间,创造日益丰富多样的社会必需品(物质的和精神的)。

1.3知识经济是以智能为核心的一种全新的社会生产力系统

它以科学知识为资源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中介,以经济发达为目标,是知识、技术和经济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高级生产力发展形式,是以科技为主的、以知识、生产、分配、创新和使用为要素的经济。以创造性的知识为核心,运用知识生产、发展知识产品,并以此来推动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1.4知识经济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物质力量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本质

知识的力量一方面要以物质力量为保障条件,另一方面它最终还要转化为物质力量和物质产品(当然也包括精神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知识经济的生产标志着人们获取物质产品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不再由物质到物质,消耗巨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是由知识到物质,以智力资源的开发带动物力资源的开发。这是生产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反映了生产力不断智能化的历史趋势。

2知识经济是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高级经济形态

知识经济标志着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升级换代,即由普通机器时代向智能机器时代的跃升。而促成这一质的变革的关键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生产力系统的改造。

2.1现代科技进步使社会生产力系统“软化”

随着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系统的诸因素和生产流程以及产品都开始向“软”的方面转化;劳动力由体力型的大量投入,转变为文化型和科技型的少量人才,生产工具由粗大笨重的普通机器,变为精细灵巧的智能机器;劳动对象由天然的原材料变为品质的人工合成材料和新的能源;生产管理由经验管理转变为系统化的科学管理,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虚拟化,汽车、飞机的设计检验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许多产品的商标、品牌等软的成份在商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一些传统产业的“软化率”进一步提高。这一切都预示着“硬化”的物质生产力系统,正在向“软化”的知识生产力系统转变。

2.2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缔造了新型的生产力系统——信息产业和服务产业

知识型软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以微软为代表的一批计算机和软件企业,正在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当今国际的竞争已经主要变成了技术的竞争,知识的竞争,谁拥有知识控制权,谁拥有的高科技产品,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优势。这可以由该国获得的专利数目、高水平的科学家的数量、研究和开发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以及其它的技术力量等来衡量。

2.3现代科技的发展优化了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功能

现代科技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使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向高效、品质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由于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综合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更加和深入,系统而又细微,掌握了更多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促进了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活动的效果。以往依靠大量投入资源和劳动,消耗大量物质和能量的粗放经营,正在被更多依靠科学和技术,注重效率和效益的集约经营所代替,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更加协调。所有的这些将把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入高效、品质、和谐、公正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境界。

2.4知识经济是一种高级的经济形态,因为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知识经济实现了四个转变

2.4.1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的转变。知识经济中的及时生产要素是作为无形资产的知识。这种经济不再依托稀缺资源,它通过知识,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综合的和集约的配置,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利用,通过知识,不断开发出富有的,甚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从而创造出新的巨量财富。因此,知识成为最主要的资产,是新一代企业实力的主要标志。

2.4.2从知识本身的获取向求知能力的开发转变。在工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知识的获取已经是厂商的基本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单纯地获取知识是不够的。知识作为商品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和不可替代性。知识的供方是垄断的,知识产权和知识保密使知识成本十分高昂,因此形成自身的知识生产能力就成为至高无上的任务。同时由于技术的更新换代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从而任何知识都只有暂时性的意义。

2.4.3从重视引进模仿能力向强调创新能力转变。在工业经济时代,通过技术引进实现技术转移,曾经是一些国家企业实现赶超的基本途径。在此种形式下,开发自己的技术,提高本国和本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成为知识经济的基本要求。这样一来,企业管理就不是一般的信息管理,而是创新管理,即通过管理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并把这一点看作是企此经营的中心任务。

2.4.4从技术自身的创新向知识生产的基础能力创新转变。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那种以推进质量更高、性能更好、工艺更新的产品为目标的“增量性创新”或渐近式创新,就暴露出严重的弱点。相反,只有立足于基础性研究的“突破性创新”才能形成全局的牵动力,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更新或调整,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主动的务实精神,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大力加强科学研究,尽快建立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支撑体系,以促进生产力迅速向前发展,实现江主席提出的“科教兴国”之伟大战略。

经济与发展论文:高职毕业生就业与经济发展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以云南本地经济发展情况为切入点对高职学院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状况、形成原因及高职教育就业市场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作了系统综合的分析,结论是: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应结合当地的经济结构和教育市场构成,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使其与市场需求协调、稳定地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云南本地经济协调发展

一、高职教育要适应云南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l、高职教育应坚持以就业、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对企业来说,就是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对高职院校来说,就是培养出圆满完成学业、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产品的销售过程就是毕业生走向就业的过程。毕业生能否顺利、充分地就业,对扣叶立学院的形象、打造学院的品牌、增加“入口”的旺盛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可以说: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也就等于以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

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必须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在市场经济的新格局下,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当前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它的市场切入点主要是学院所在地及其周边地区。因此,探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必须首先研究当地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而探究云南经济发展的特点就是探究云南就业市场的背景和潜力。我们只有把握本地经济发展的脉络,才能更好地把握就业市场的发展走向,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对我们学院来说,要结合云南经济及就业市场的发展特征、需求状况,不断调整教育模式和培养重点。云南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气候复杂多变、地质条件复杂的省份,而地质、冶金、煤炭等行业的地质类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我院就可抓住这一特点,大力发展地质类等相关专业,培养能充分适应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大力推进“订单式”教育,发挥学院优势,为本地经济的发展培养有用人才。

2、本地经济结构的特点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影响

为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级蓝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责所在。换句话说,本地经济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发展方向就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依据。就云南来说,它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地方,一方的经济发展和平安,就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大批应用型、综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可见,本地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依据。

二、云南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

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咽喉要塞,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其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尤其是“九九世博会”以来,云南抓住全球信息fh高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在加快本地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同时,以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对经济结构进行了战略性的调整。

1、云南的经济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产业结构不合理。“九五”以来,云南的GDP从1995年的l20.68亿增加到2002年的2231.88亿,增长率却从l995年的l0.4%降至2001年的6.5%。尽管2003年又回升至8.6%,并趋于稳步增高,使社会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但总体来说,投入与增长率攀升力度还不够,成效还是不明显。

2、农业基础薄弱。2002年及时产业占GDP比重的21.0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但缺乏龙头性企业,规模较小,产业运行机制不规范、不成熟、基层组织发挥作用不、农户对农业产业化组织不适应等等,远赶不上内地农业发展态势。转3、工业发展进程缓慢。制造业不发达,导致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02年其比重只占GDP的42.8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传统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已丧失,烟草行业也因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而走下坡路,矿业、采选、冶炼成本在不断增加,最占优势电力工业也面临着挑战。

4、第三产业自l995年以来以超过9%的增长率快速增长。2002年占GDP比重的36.1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虽然云南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其内部结构、远期规划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合理性,还有很多发展潜力未被发掘。结合本地经济状况,笔者认为对本地经济特征、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发展的定位,就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云南当地行业的实际人才结构与合理的人才结构间的差异,正是就业市场上高职毕业生需要占领的空间。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与本地经济结构及教育市场间的关系

据我省2004年初教育厅学生处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省内高职院校间、同校不同专业问的就业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别。就我院2005年应届毕业生“双选会来说,只有地质系、机电系专业的毕业生倍受用人单位青睐。经笔者了解,省内院校部存在这样的现象,有这样结果,主要是因为就业好的专业与云南的经济特点、本地主导产业联系比较密切。因此,高职院校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这些专业的建设,为培养毕业生创造条件,树立院校在社会上的诚信形象。过去较为热门的会计、经济、计算机等类的专业现在就业情况变差,可以说是学校对就业市场缺乏及时、科学的评估和了解。所以转变办学理念,坚持以市场、就业为导向办学是高职学院的出路。

四、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三个导向”为原则的人才培养策略

高职院校应了解本地经济结构、行业发展状况和教育市场、就业市场间的关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性培养方案。近几年云南的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大,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第二三产业也迅猛发展,而重点培养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化上业、农业和旅游业的各类应用型“高级蓝领”将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高职院校本身,要使课程设置和教学系统形成有机的结合,构建一个科学的专业平台,形成灵活多样的专业开发机制,为我们的学生提供多方位发展的条件,使其在理论千¨灾际动手能力方而有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空间,增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学体系建设和专业课程开发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及时、通过“产教学研”合作,实现高职院校与本地市场人才需求的合理衔接,实现校企间“双赢”,这是我们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实行对口培养,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灵活安排教学、实习实训。在教学上,以企业为依托,重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及时修订教学计划,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和企、的岗位需求“零距离”贴近。按企业对知识、技术能力的要求,使教学现场与生产现场步,与企业共同探讨·一些课程的设置,对不符合实际生产的专业课程要精减或停开。别外也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的需求,缩短了毕业生思想观念和实际工作的转变过程,让企业真实地了解、考查我们的毕业生,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供条件。总之,学校要把学生的实作能力培养和理论基础教育提到同一高度,不断强化学的实习实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办学模式,增强教师的职业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建设一支“双师型”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教育体系上强化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灰践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做到以课堂教学为辅助,企业实践教学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客体,学生的学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第二、大力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按订单单位提出所需的人‘数量知识层次以及职业技能等桐笑的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管理,学牛毕后直接到订单单位就业。实际运作中,邀请订单.化的技术骨干、专家等对学生进行已定工作岗位的介绍,工作内容讲解,提出胜任此岗位需具体要求。学校则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尽量做到企业需要什么“产品”,我们就加工什么“产品”,根据既定的培养计划进行职业岗位专业培训,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使毕业生理性地进入就业市场。超级秘书网:

经济与发展论文:高速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论文

1高速公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1发展旅游业有的旅游胜地处于偏僻地区,即使有道路可以通往那里,路面也已经坑坑洼洼,其承载量也无法满足旅游需求。大多数的游客生活在城市之中,生活节奏比较快,没有太多时间进行旅游。在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的时候,交通是否方便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在通往旅游胜地的途中建设高速公路,那么游客的往返时间就会大大减少,在沿途中能够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在路途之中也能对目的地抱有一种新鲜感与兴奋感,从而推动旅游业的良好发展。

1.2提升物流的效率由于当前网络不断发展,更多人愿意利用网络进行购物,这样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节省精力,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是网络购物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网络卖家可以利用高速公路将客户购买的商品及时送到客户手中,比如食物,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设,不管在什么季节中都可以品尝到任何食物。

2发挥高速公路建设优势,推动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措施

高速公路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怎样将其优势发挥出来推动经济的良好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结合四川交投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身状况,我们一定要从高速公路规划、施工、运营和配套服务方面进行入手,依托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经济发展体系,在较大程度上推动经济的不断发展。

2.1将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基础,优化交通运输体系及时,要对高速公路建设进行规划,确保规划的高起点。首先,区域高速公路一定要和国家高速公路进行衔接,使高速公路具体利用水平以及便利程度得以提升;其次,在对高速公路进行建设之前,一定要对地方经济发展具体需求程度进行考虑,将选址以及前期论证等工作做好。确保高速公路在规划过程中有高起点,给建设完成之后的运营提供良好的条件。尤其是在对高速公路进行建设的时候不可以单就成本进行考虑成本,一定要对当前建设成本以及后期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进行综合考虑,将的建设方案选择出来,提升其整体运营能力。第二,要推动高速公路以及区域内的等级公路之间的对接工作,地方政府在对高速公路进行规划完之后,结合交通体系具体建设基本状况,对一些等级公路具体建设方案进行合理调整,使公路整体形成提升,给地方经济的良好发展提出一定的支持。尤其是地方政府一定要对高速公路出口和经济中心连接线的相关工作做好规划,将高速公路出口和经济中心这两重作用充分发挥好,促进经济发展带的形成。

2.2将高速公路施工工程作为重点,推动经济不断发展及时,要使本地企业和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之间实现合作对接,推动本地产品的相关销售工作,从而推动经济不断发展。在对高速公路进行计划建设之后,政府要将相关信息公布于社会,并组织产销对接会,促进本地产品的良好销售,给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第二,在高速公路建设时要做好当地劳动力的相关就业工作,确保竞争实力比较强的人才队伍的形成。高速公路在开工建设之后,地方政府一定要针对当地居民进行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就业,可以开展就业培训工作,尤其是对于征地拆迁的当地居民更要做好就业工作,使就业率得到提升,推动居民收入的提高,推动经济不断发展。

2.3将高速公路的配套建设作为取向,使高速公路推动经济不断发展的整体空间得以提升及时,对于高速公路出口沿线要做好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划,政府在将高速公路出口位置确定之后,要将高速公路出口以及经济中心连接线相关发展规划制定出来并进行落实,做好相关产业的布局工作,依托于高速公路推动各个产业经济的良好发展。第二,要强化服务质量,使旅游业以及餐饮业和住宿业等相关服务业发展起来,提升服务能力,从而吸引过境游客和旅客,对本地消费进行刺激,推动经济的良好发展。第三,对区域内部环境进行优化,给依托高速公路发展的相关经济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执法,防止宰客以及宰投资商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将良好外部形象树立起来,确保经济发展环境的良好。

2.4将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对于高速公路来说,要采取市场化经营方式,和市场经济之间进行衔接。首先,高速公路的相关企业要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确保高速公路实现滚动发展;其次,高速公路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性,还要对社会效益进行兼顾。对于经济效益比较差但是社会效益比较好的路线,在进行投资建设的时候,政府要将投入比例提升,在运营过程中还要执行经营补偿的相关制度,结合流量以及投资等方面的具体状况对其进行适当补助,减少相关企业的负担,确保高速公路企业经营的正常,具有一定盈利能力。将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处理好,才能促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的发展。

3结语

总之,高速公路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人们生活以及就业还有产业结构优化都有积极作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高速公路建设工作。

作者:李萍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经济与发展论文:投资规模与经济发展论文

1吉林省天保工程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和特点

1.1吉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投资规模变化和特点分析随着吉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逐步实施,投资规模呈现显著增长。但资金投入呈现高度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工程投资依附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地方投入相对较小,所以其投资规模的变化与国家对林业的政策和指导方针具有高度相关性。国家在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在一些政策方面作了突破,增加安排中幼林抚育财政补助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后备资源培育的补助政策。吉林省分别于2011年对造林工程投入300万元,2012年对后备资源培育工程投入1235万元,生态效益补偿工程投入5543万元,2013年加大了对后备资源培育工程的投入,为5071万元。

1.1.1吉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投资规模变化全部林业投资额年度变化大,部分分项变化较弱。图1中绘制了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森林抚育、森林管护、社会保险、政社性支出的投资额的变化情况。及时,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资额在2008有了大幅度提升,而2009年和2010年大幅回落,2011年之后又明显持续增长。第二,森林管护投资额每年都以小额度增幅增长,在2011年有了明显的跳跃后又稳定增长。第三,由于社会保险投资额和政社性支出投资额在2009年以前也有投资,但没有进行单独统计,本研究中只考虑2009年之后的变化情况,2011年社会保险投资明显上升而政社性支出投资略微下降,2012年后又稳定增长。第四,森林抚育于2011年开始投资并以后以小额度稳定增长。整体来说,吉林省对天然林二期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1.1.2吉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投资规模特点分析一方面,国家政策对投资规模的变化起决定性影响。从2011年起,在政策上又有了许多改变,中央财政大幅度提高了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等补助标准,有力地保障了二期工程的顺利实施。为解决林区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央财政切实完善补助政策。2012年,中央财政增加天保工程二期一次性补助资金50.57亿元,支持解决林区安置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困难问题;从2014年起,经国务院批准,在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中央财政新增资金用于保障林区社会运转和干部职工基本生活[10]。另一方面,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各要素补助标准的改变对投资规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资额和森林管护投资额,国家进一步加大了投入的力度,中央财政全额承担既定补助项目的资金投入,不再要求地方财政配套20%[11]。工程一期的森林管护补助标准为26.3元•hm-2•a-1(中央财政21元•hm-2•a-1),工程二期,中央财政按照5元/亩•a-1的标准安排森林管护补助费,与国有国家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一致。关于政社性支出的增长,由工程一期的教育补助1.2万元•人-1•a-1,东北内蒙古等重点林区的卫生补助2500元•人-1•a-1;变为工程二期的教育补助提高到3万元•人-1•a-1,东北内蒙古等重点林区的卫生补助提高到1万元•人-1•a-1。政企合一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3万元•人-1•a-1[12]。天保二期工程中增加了对国有中幼林抚育,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后备资源培育的补助。中幼林抚育综合成本每1/15hm2补助120元;后备资源培育综合成本每1/15hm2为330.7~542元,中央基本建设投资人工造林和森林改培每1/15hm2分别补助300元和200元[2]。

1.2吉林省林业经济发展变化和特点分析

工程建设十多年来,在中央财政投资支持下,工程不仅有效地保护和恢复了森林资源,还增加了林业产值。工程区短期内摆脱了生态破坏与贫困加剧相互交织的陷阱,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奠定长期资源环境基础[14]。

1.2.1吉林省林业经济发展变化如图2,2007—2013年期间,林业产业总产值及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呈上升趋势。根据《吉林省林业统计年鉴》,到2013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3509856万元,其中林业及时产业产值为3623241万元,林业第二产业产值为8270048万元,林业第三产业产值为1616567万元。首先,总产值与第二产值都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总产值增长的增幅相对较大。其次,及时产业与第三产业呈现平稳增长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明显高于及时、第三产业产值,及时产业产值第二,第三产业产值相对低。从增长率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及时产业增长率在最上变为第三产业增长率在最上。

1.2.2吉林省林业经济发展特点分析在2007—2013年间,吉林省林业总产值及三次产业产值在2008年与2011年都有阶段性较快增长,增长率分别为59%、59%、59%、56%和43%、50%、39%、48%。在此期间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林业三次产业的比重也由2007年的32:54:14调整为2013年的27:61:12。及时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符合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第三产业比重稍微下降不太符合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15]。从《吉林省2010—2020年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我们可以得知,吉林省正依靠自身优势建设林业经济强省,大力推进林业技术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加快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进程,加快林业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林业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功能,对生态建设的保护功能,对职工、农民增收致富的推进功能。争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林业产业经济建成吉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16]。吉林省政府对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及政策,使林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林业产值得到稳步提升。

2吉林省天保工程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

2.1研究方法本文讨论的是吉林省天保工程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但天保工程投资规模和林业经济发展水平是有多个变量组成的,这样,本研究讨论的只是投资规模和林业经济发展水平这两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投资规模和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比较合适[17]。

2.2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以2007—2013年吉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投资规模和林业产值为分析样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吉林省林业统计年鉴》。天然林投资规模中选用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x1)、中央财政专项资金(x2)、森林管护(x3)、社会保险(x4)、政社性支出(x5);林业经济发展水平选用林业总产值(y1)、及时产业产值(y2)、第二产业产值(y3)、第三产业产值(y4)。

2.3实证研究

2.3.1显著性检验运用SPSS软件中的相关命令,可以得到表1天然林投资规模变量组的相关系数、表2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变量组的相关系数、表3天然林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系数矩阵、表4典型变量相关系数、表5典型变量相关的显著性检验的结果。由表1可以看出天然林投资规模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总体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除个别变量之间相关性不强)。从表2可以看出: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变量内部的相关系数较强,在0.9897~0.9991之间。我们从表3中可以得到森林管护(x3)、社会保险(x4)、与林业总产值(y1)、及时产业产值(y2)、第二产业产值(y3)和第三产业产值(y4)的相关性比较强,而投资完成额(x1)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x2)与林业产值的相关性相对较弱。表4中及时组典型变量(U1,V1)和第二组典型变量(U2,V2)的相关系数都为1,说明其具有统计显著性。而后两组没有相关性。由表5中的数据可以检验,表5中Sig显示前两组典型变量组合的检验数为0,在典型性相关分析要求的0.05之内,所以及时、第二前两组组合具有相关性,而表5中后两组的检验数在置信水平之外,所以不具有相关性。

2.3.2典型相关模型分析本研究典型变量中虽然各变量的量纲相同,但为使表示数据均采用标准化的典型系数。根据SPSS软件运算结果给出典型相关模型,如表6所示。从及时个典型相关模型看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x2对及时个典型变量U1的贡献较大,相关性较高,典型系数为3.379;其次是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x1与政社性支出x5的贡献与相关性次之,典型系数分别为-2.631和2.207。说明天保投资规模中影响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是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和政社性支出投资。林业总产值y1对及时个典型变量V1的贡献较大,典型系数为17.251,及时产业产值y1对及时个典型变量V1的贡献小一些,典型系数为-13.757;说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中影响天保投资规模的两种因素相比较而言,林业总产值的影响要比及时产业产值的影响大,显著性更强。从第二个典型相关模型可以看出,森林管护x3对第二个典型变量U2的贡献也大,其次是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x1和社会保险x4的贡献量比较小;林业总产值y1对第二个典型变量V2的贡献较小,相比于及时林业产值y2对第二典型变量V2的贡献大一些。

2.3.3典型因子载荷分析通过讨论典型负载系数与交叉负载系数,对原始变量与典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结构分析。典型负载系数(canonicalloadings)是典型变量与本组的观测变量之间的两两简单相关系数[18]。由表7可知,林业投资规模的第2对典型变量U2在x3、x4上均有较重荷载,说明森林管护和社会保险这两个原始变量对林业投资规模影响较大。同样,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第2对典型变量V2在y1、y2、y3和y4上有较高荷重,说明林业产值总额、及时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也对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交叉负载系数(crossloadings)是典型变量与另一组的观测变量之间的两两简单相关系数[18]。由于第2对典型变量之间的高度相关,天保投资规模中两个主要变量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第2对典型变量呈高度相关;而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中的四个变量与天保投资规模的第2对中的森林管护和社会保险也呈高度相关。这种一致性从数量上体现了天保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与天保投资规模和林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实际意义是吻合的。

2.3.4冗余度分析冗余指数(redundancyin-dex)是本组典型变量对另一组变量总变差的百分比,也是交叉的总方差共享比例[17]。由表8可知,第2对典型变量U2和V2均较好地解释了对应的那组变量,而且交互解释能力也比较强。来自天保投资规模的方差被天保投资规模和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第2对典型变量解释的方差比例分别为52.4%和52.4%;来自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方差被天保投资规模和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第2对典型变量解释的方差比例为84.1%和84.1%。

3结论及对策建议

3.1结论本文选取2007—2013年吉林省天然林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为研究样本,通过简单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定量的验证了在国家对天保工程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吉林省各方面的投入与林业总产值、及时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的典型相关关系的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天然林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且天然林工程的实施,使得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天保投资规模中森林管护和社会保险的投资对林业的发展具有显著地贡献率,这也体现了国家“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3.2对策建议首先,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需要加强特色林业建设。政府引导特色林业的发展方向,发挥具有发展潜力林业中的第三产业,充分开发林业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以特色林业生态旅游的林业第三产业[19]。实现特色林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从而促进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其次,从产业生产的角度来看,一是提高林业科技对林业产业的贡献率。由于从传统上可能把林业产业作为低技术行业的观念,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对林业产业的贡献率偏低。科技进步是推动林业发展的原动力,加大林业体制和科研制度的改革与投入才是解决林业科技进步的根本方法[20]。二是引进林业技术人才与林业管理人才。人才是技术与管理能力的载体,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入,只有这样才是解决技术不先进,管理不到位,信息不流通等重要问题的方法。通过使用先进的技能与技术,从而提高林业生产效率与投资效率。

作者:郭伟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经济与发展论文:宪法协调发展与经济法论文

一、经济法的发展对宪法的推动作用

经济法的完善和发展是对宪法的丰富与补充。我国法律的总体结构和层次关系决定了经济法的完善与发展也会助推宪法的发展。经济法是宪法制定过程中经济方面的延伸与体现,其本质就是要细化宪法对于经济的约束作用。笔者认为,经济法对宪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所有制、分配方式等,这些内容在经济法中被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经济法中涉及经济体制的相关条文不断完善的过程正是对宪法发展不断助推的过程。二是经济法的完善助推了宪法中有关经济法条文的修改。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加速,经济法正是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不断完善与发展起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与市场调节的不断适应,都促使经济法不断完善,最终助推了我国宪法中涉及经济部分的修改,这正是经济法对宪法助推作用的具体体现。三是经济法“良性违宪”推动宪法完善。“试点立法模式”为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仍处于摸索阶段,经济法作为完善的重点对象,许多新的法律规定被“先行先试”,甚至出现了“良性违宪”的情况。这种“违宪”的情况在经济发展中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很好地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旦这些“良性违宪”的经济法规定的正确性被证明,宪法便会因此做出调整和修改。考虑经济法与宪法的相互协调作用,要从两者的相互影响入手,其根本是宪法与经济法的“经济性”。随着宪法中经济规范的不断完善,宪法越来越表现出其“经济性”,这种经济性正是对经济法发展与完善的好指向;经济法作为宪法“经济性”的延伸与具体体现,在一定程序上甚至可以影响到宪法的修改。

二、经济法与其它部门法的协调发展

经济法与其它部门法都在宪法的约束范围之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部分。由于经济法规范的经济活动领域门类繁多、关系复杂,涉及到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因此经济法的发展与完善必然存在与其他部门法相互重叠甚至是相互冲突的部分。如何在宪法的框架下,合理解决这些冲突,实现经济法与其余部门法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建设完善的重点。

(一)经济法与刑法的协调发展关系经济法与刑法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以利益为先导,而人性的唯利是图使得在经济领域触及刑法的案例比比皆是。经济法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当破坏行为特别恶劣并触及刑法时,就应当对实施破坏行为的主体追究刑事责任。近年来,刑法在经济领域显得越来越有“用武之地”。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经济违法行为的数额成十倍、百倍的数量增长。早期刑法中规定的量刑方式如果不能随着这种经济发展的改变而改变,就有可能变成一纸空谈。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也让刑法在量刑过程中难以抉择。2007年“许霆案”的宣判在整个法律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标志着我国刑法在与经济法匹配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滞后性。一些特别严重的违反经济法的行为在刑法中得不到及时反映,规定似是而非;对于部分犯罪行为如何定性,在经济法与刑法中存在着分歧;刑法对经济犯罪的量刑也有待于重新考量经济法与刑法不相匹配的情况。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越居全球第二,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离不开经济领域做出的贡献。作为直接约束经济领域的法律,经济法的完善和发展更加迅捷,而刑法的发展则显得相对缓慢。解决经济法与刑法不匹配的问题,关键在于抓住经济增长规律,加快推动刑法的完善。与宪法不同,经济法与刑法的“冲突”主要是刑法落后于经济法的发展。因此,经济法与刑法的协调发展,维护正常经济秩序是关键。笔者认为,要从立法、司法和理论三个方面来改善。⑴加快刑法在经济领域的量刑完善。立法部门要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国情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对于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的犯罪形式要尽快地完成刑法的补充。这种补充必须建立在依宪的框架之下,与经济法相互协调适应。对于量刑规则、数额、机制等也要根据新的形势做出调整和改进。⑵完善经济法与刑法的司法协调。经济行为的普遍性造成了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对于案件定性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司法机关在处理经济案件时,必须要由熟知经济法与刑法的审判人员进行审理,杜绝“相互扯皮”现象。⑶加快推进经济法与刑法理论上的协调。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要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如何定罪量刑阶段。只有在理论层面上研究经济法与刑法的协调发展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促进经济法与刑法的协调发展。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倡以“经济规律”和“政府调控”两只“无形之手”实现对市场的调控。这就形成了在经济领域中经济法与行政法相互重叠,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局面。因此,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协调发展区别于刑法,其根本问题是“矫枉过正”的问题。即在经济领域中,经济法与行政法必须共同作用,相互补充。如果经济法的权限大过行政法就会造成市场主体肆意妄为,反之,就是政府权限滥加干预。经济法对于市场的约束力与生俱来,在市场经济确立之初,经济法就随之而生。但行政法与经济法相互作用管控市场的现象却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法中规定的经济法律责任中的行政责任,经济法律纠纷解决中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现象的产生都是经济法与行政法重叠的体现。[3]在考虑经济法的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漠视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否则,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协调发展关系体现在两者的共同作用领域以及法律本身相互弥补作用上。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点做出分析:⑴经济法与行政法共同作用于市场经济的调整和改进之中。美国著名行政法学者施瓦茨提出:“行政法的要害不是实体法,而是程序法。”[4]行政法的作用是约束行政机关对于市场调控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而在这个问题上,经济法关心的是国家调控手段与内容的正确性,是否对市场有利是经济法最关心的问题。可见,行政法与经济法在调控问题上分别体现出了其与程序法和实体法的不同作用。行政法注重的是对于政府调控权力的管控,而经济法更多地关注调控手段的结果。两者之间的约束领域相同,却各自发挥着不同的职能,共同保障市场良好、稳定、有序的发展。⑵行政法为经济法律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市场经济自建立开始,就与自由、公平、自愿、民主、自由等紧密联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市场形成了一种以自由、公平、自愿、民主为主的秩序。经济法本身对这种市场秩序的形成有着很大关系,但对于这种秩序的保护却相对乏力。而行政法恰恰为这种市场秩序提供了最有力的保护。其一,行政法通过政府干预手段解决了市场竞争中存在的垄断、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问题;其二,行政法通过对国家干预手段的完善使市场始终朝着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避免了市场秩序由于不可抗力而失去控制;其三,行政法的性质决定了其对于政府行为具有强大的约束力,进一步保障了政府在实施调控的过程中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防止权力滥用和过分干预市场,使市场秩序能够朝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协调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由经济法负责对市场本身的约束和规范,由行政法负责对政府干预行为的制约和监督。经济法与行政法都是在宏观上对作用于经济市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法律。经济法和行政法只有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才能保障市场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经济法与民法的协调发展经济法与民法的协调关系类似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协调关系,两种法律有着共同的作用领域。民法以调整市场经济主体———人作为其主要的权力实施范畴。对于保障市场经济环境良好、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济法与民法的协调发展也是经济法与行政法对市场约束的有力补充。经济法、行政法、民法三者共同作用于市场,相互协作,互为补充。具体来讲,民法对于市场的规范以及与经济法的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⑴经济法与民法在调整对象上有一定的交叉性。如果说经济法的制定是为了实现市场秩序公平有序的发展,那么民法的作用就是对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行为加以规范。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公共道德”等条款体现着与经济法相互协调一致的关系。经济法的约束范围更加宏观,相对而言,民法则更加具体。经济法与民法的约束范围的交叉性有着深层次的原因。首先,经济法与民法都与市场经济相关,都处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中。而在市场经济当中,市场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经济法与民法必然有一定的交叉性;其次,在繁杂的市场关系中,单一法律无法形成有效的管控。只有经济法、民法甚至包括行政法在内的多种法律的共同作用才能将诸如所有关系、消费关系、产品质量、权益保护等复杂关系理清。⑵经济法与民法是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互补。人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基本组成单位,市场经济也不例外。单一的人的愿望和意志汇总形成了经济市场的整体利益。从这一点上讲,民法不再是从个体的角度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它与经济法并不相互冲突。但是,民法的性质决定了其不可能抛开以人为根本出发点的立法目的。因此,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又需要经济法和民法在宏观上对市场的大方向做出调控,这正是经济法与民法在利益问题上的互补。⑶经济法与民法对公平的认识不同。具体而言,民法追求的是个体在市场活动中的“微观公平”,对于这种公平是否妨碍到整个市场的运作和发展并不是民法关心的范畴。而经济法更加关心整个市场运作环境的“宏观公平性”,更加体现结构公平。法各自行使自身职责,对这两种公平实施不同管控,满足各方需要。民法通过责任制度、合约制度等防止以经济法、行政法为代表的公权对私权的强加干预;经济法则通过维护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宏观经济的平衡为整个社会营造公平环境。如果把经济法比作宏观调控市场的“大手”,那么,民法就是微观调控市场的“小手”。只有这只看不见的“大手”与看得见的“小手”共同作用于市场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才能保障市场主体的权益和社会稳定。这种关系是对民法与经济法的相互补充,是协调发展的最根本体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法对于经济法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补充和协调作用。本文立足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框架,从法律的层次性、内容、作用主体等方面分析了经济法与宪法、刑法、行政法以及民法的协调发展关系。从这种协调发展关系中可以看出,作为直接管控经济市场的法律,经济法只有以宪法为根本,并有与之配套的刑法量刑机制,行政法、民法等其他相关法律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在整个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确立经济法的地位,使经济法不断完善并向前发展。

作者:于杨单位:吉林省军队转业干部培训服务中心

经济与发展论文: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论文

一、遵义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状况

在贵州省各市级行政单元中,遵义市的经济水平相对较好,其人均GDP仅低于黔中区。近年来,遵义市经济虽有了快速发展,但因各大乡镇企业加大了工矿业发展力度,再加上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该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笔者拟通过构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生态质量评价指数来对该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估,数据来源于2001~2010年国家统计年鉴、贵州省经济“十一五”规划以及近期《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

(一)遵义市经济发展状况评估1.遵义市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从宏观经济变量来看,“十一五”期间遵义市经济产业发展协调度有所优化,见表1。虽然遵义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但在产业结构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大部分地区都以发展及时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效益不高,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下,见表2。尽管2010年遵义市第二产业约占GDP的比重为41.8%,但投入和产出不协调,仍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此外,自“十一五”以来,虽然遵义市已初步形成了以白酒、能源、材料、“两烟”、装备制造、名优特色食品、制药、化工、竹及竹加工、新兴产业等十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但新兴产业起步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水平,对遵义市资源开发、消耗和供需都有巨大影响。产业结构只是从宏观上体现了遵义市经济发展状况,为更客观评价其经济发展状况,需构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2.遵义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本研究遵循“可操作性、可测性、可行性、综合性”的基本原则,从遵义市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出发,在要素层方面选取了生活质量、经济效益、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五个指标层,在指标层方面共选取了12项指标,分别为基尼系数(B1)、农民人均收入/元(B2)、资金禀赋系数(B3)、波动系数(B4)、工业产值增长水平/%(B5)、GDP增长率/%(B6)、二元结构水平(B7)、霍夫曼系数(B8)、工业结构系数(B9)、经济密度/元.km2(B10)、财政收入/万元(B11)、人均GDP/元(B12),用以构建遵义市经济水平评价体系。(1)权重赋值信息源矩阵为保障评价结果的合理、可信,本研究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权重赋值。[4](P88~94)该方法是直接根据客观环境中的信息进行权重赋值,所以需要掌握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对总体经济水平的贡献量,权重与贡献量呈正相关。要获得不同指标的贡献量,就需要对各时间或空间经济发展因子原始数据建立矩阵,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各指标中提取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对交互指标的贡献进行定量描述,最终在识别贡献量大小的基础上,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从而让权重取值尽可能地客观、合理,有可比性。[5](P63~68)遵义市共有13个县级(县、市、区)行政单元,各行政单元的经济水平评价指标原始数据不同,根据指标的原始数据。

(二)遵义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是环境管理、人类开发活动、自然条件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自然条件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种类的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不同生态系统下,适应人类生存的程度,人类开发利用方式也有较大差异,由此带给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就不尽相同。[7](P21~27)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以确保评价的性、客观性、性。本研究的要素层选取了环境污染、资源占有量、环境破坏、地貌、气候5项。并从要素层中提炼出了11个评价指标(D1~D11):水污染负荷、大气污染模数、水土流失占比、石漠化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耕地面积、喀斯特面积占比、山地面积占比、年均降水量、气温高于10℃活动积温。由于前5项主成分的Ed值达到了91.291%,大于一般标准(>85%),所以主因子取前5项,计算特征向量并得到主因子荷载矩阵,再采用EOF法求出因子荷载矩阵。根据回归方程,并作归一化处理求得各指标的标准权重,见表6。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求出指标隶属度,并应用评价指数计算模型计算出遵义市生态质量评价指数。通过表7,可以看出遵义市大多数年份的生态质量评价指数在0.5以上,表明其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良好,在今后的发展中,遵义市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优势。

二、遵义市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度

在对遵义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将构建协调发展度、协调度模型来对遵义市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度进行分析。

(一)协调发展度与协调度模型本研究选用了离散系数表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离散系数表示的是组间数据的离散(或变异)程度,比较的是多组数据的变异度。由于观察值在数值含义、单位方面的不同,所以比较不同观察值的大小无实际意义,但是变异系数表示的是没有单位的比值,所以可对不同单位的观察值离散程度进行比较。离散系数(C)为标准差(S)与均数(X)的比值,代入标准差计算公式得出离散系数计算公式。

(二)遵义市协调发展度与协调度分析将计算出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数、生态环境评价指数代入协调度(CV)、协调发展度(H)计算模型中,即可计算出遵义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的CV、H及综合评价指数,见表8。

三、结论

通过近十年的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度分析,发现遵义市整体协调水平有待于提高。遵义市作为中国西部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其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遵义的发展对西部民族地区尤其是西南喀斯特地形地区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遵义相类似,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大多生态环境较好,在发展中具有明显的自然环境优势,这也是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所能依赖的,但同时也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笔者认为,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并提升两者协调度,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应当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创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推行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来实现。及时,产业结构调整。及时产业主要是对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利用,对环境破坏不大。因此保障及时产业的基础地位。可以利用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遵义市可结合当地生态地貌特点大力发展畜牧业、竹业和药业。第二产业要以发展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为重点,如航天材料制造等,并提升产业竞争力,做大产业规模。此外,要发展民族旅游和文化产业,改变第三产业落后的现状。第二,创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推行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能再走东部地区“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子,而要创新经济和环境发展模式,探索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有效路径。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绿色科技,通过绿色技术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则要求改变理念,通过政策和法规来加以引导。并加大教育和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作者:武音茜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