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教育与职业论文

摘要:实行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农业、科技与教育相结合;国家宏观管理、社会积级参与、学校自主办学;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职前职后衔接,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与职业论文

教育与职业论文:职业教育合作的政治哲学与政府角色

职业教育合作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涵和必要前提。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制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鼓励各地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平台,协调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率先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推动职业院校跨省域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培训教师、合作开发课程、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科研成果。”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列为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实现京津冀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关键在于三地政府的相互配合、协调推进。本文基于政治哲学视阈,分析了京津冀职业教育合作的现实基础,探讨了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旨在提高各级政府之间的协同治理能力,促进京津冀职业教育合作成为我国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典范。

一、京津冀职业教育合作的现实基础

京津冀职业教育合作的核心目标是三地职业教育资源实现共享,为实施协同发展战略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基于政治哲学视角分析,京津冀职业教育合作具有广泛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人文基础和社会基础。其中,政治基础决定了政府推动职业教育合作的力量,经济基础决定了职业教育合作的取向,文化基础决定了职业教育合作的热情,社会基础决定了职业教育合作的必然。

1.政治基础。早在2002年,为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了“加强区域合作”的理念,使我国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合作开始起步。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了“积极开展区域合作”的号召,使我国区域合作进一步向纵深推进。2008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了《2008—2020年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赋予了珠三角地区“深化改革先行区”以及“扩大开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等新的定位,有效地推动了该区域省际经济社会发展合作的进程。2010年,国务院批复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进一步提升了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和整体实力。2011年,我国颁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的具体构想。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的理念,使我国区域合作的范围逐步扩大,合作内容逐步拓展。2014年2月,主席专门听取了京津冀三地主要负责人关于协同发展情况的工作汇报,对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2014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强环渤海及经济地区经济协作,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为推进京津冀职业教育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2.经济基础。京津冀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和地缘关系的临近性,决定了实施区域合作的必然性。长期以来,京津冀三地经济往来密切,成为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和金融中心,聚集了科技、人才等品质要素,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在产业发展方面,北京市呈现“三二一”的产业布局特点,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天津市和河北省呈现“二三一”的产业布局特点,产业梯度转移的潜力较大,经济互补性较强。在科学技术方面,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科技资源较为丰富,尤其是北京的高等院校和科技机构高度集中,教学、科研设施完备,不仅在国内较有超强实力,在国际上也有广泛影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的逐步推进,京津两地科学技术对河北省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在人力资源方面,京津两地对技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但两地职业教育的生源明显不足,人力资源市场供应逐步紧张。河北省是人口大省,人力资源较为丰富,每年都向京津两地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技术教育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推进三地职业教育合作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3.文化基础。京津冀的地理位置相邻,具有相互包容、协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行政区划演变上,北京市多次与河北省交互变动,天津市也经历了直辖市、河北省省会、直辖市三个变化阶段,使三地形成了各具特色又相对统一的燕赵历史文化。教育是文化的直接表现形式,职业教育是区域一体化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条件。区域文化的特色性,导致京津冀职业教育呈现出多样性与差异性,进而形成了职业教育合作的动力。区域文化的统一性,是京津冀职业教育合作的直接条件。三地民众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可形成强大的民间力量,为职业教育合作减少了障碍,加快了合作进程,提升了合作效果。2014年8月,来自京津冀三地22家企业和26所职业院校达成了“天津共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4年9月,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共同签署了《京津冀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为京津冀推进职业教育合作提供了条件。实践证明,相近的地域文化更利于京津冀职业教育合作形成协调机制。

论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的游离与耦合

摘要: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应该具有天然的联系。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两者之间实际上处于游离状态。在“职业化建设”日渐受到重视的情况下,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机耦合是必然的趋势。为此,理清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分离的现实表现和原因,探讨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的结合途径,对调整公安教育改革方向,寻求理性的改革措施,造就公安职业化阶层并最终推进公安职业化建设应该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公安教育 公安改革 职业化建设

公安教育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安工作尤其是公安队伍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这种特殊作用,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服务,近年来公安教育不断加大改革调整的力度,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由于受客观存在的制度性因素和公安教育应然性使命具体指向不明等因素的影响,公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虽被引起广泛重视但远未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公安教育与公安工作的游离现象还普遍存在;公安教育为“队伍建设服务” 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还未达成共识,因而公安教育改革看似纷呈叠出,实则缺乏理性支撑,给人以“跟着感觉走”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映象。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条是对公安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警察职业化①建设问题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思考,因而也还没有找到一种较为科学的适合职业化建设发展要求的教育模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既有存在于教育之外的因素,更有内部探索教育目标、功能不够的因素。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对公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而对推进警察职业化建设极有裨益。

一、 对我国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问题的宏观检讨

(一) 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及折射出的问题应该说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联系,然而这种联系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却大相径庭。回顾我国公安教育的历程可以粗略地将它分为几个阶段即:初步形成阶段(自1964年——1960年);停滞阶段(自1966年——1976年);恢复和发展阶段(自1976年——1985年);形成体系和调整改革阶段(1986——当前)②。各阶段公安教育的特点比较明显:早期的公安教育针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公安民警政治、业务素质较低的实际,在教育内容上以学习政治为主,同时兼顾公安业务基础知识;教育形式以轮训骨干为主;而且新建和扩建的公安院校分工也非常明确。在十年“”结束以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公安教育规模发展异常迅速,类型、层次众多(如学校层次有中专、大专、本科;学生有来自工作单位的在职公安民警、也有社会招考的;有学历教育、也有在职培训;成人学员有函授的、自考的、还有夜大、专业证书班等);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内容上尽量追求大而全。而在最近20年以来公安教育的地位不断上升、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专业分工更趋细致、培训力度不断加大、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公安教育研究逐步受到重视。

在回顾公安教育的历史时,可以看到各个时期的公安教育虽然特点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呈现着优点和缺陷交织,成绩和问题共存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两个问题应该引起注意:一是早期的公安教育尽管层次低、规模小、不成体系、问题众多,但却适应了当时特定的社会形势和公安职业发展的需要,起到了积极而巨大的作用。二是此后的公安教育尽管自身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职业需要之间始终处于一种“游离”状态。近20多年来,尽管公安教育的主管部门和公安院校都在想方设法改变这一状况,但其效果却并不如人意。这种反差给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在公安教育事业发展、壮大的情形下它与职业化的要求之间为什么反而拉大了距离?在当前和今后公安民警的职业化建设可能、已经或必将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势下,公安教育如何调整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真正发挥出为公安队伍建设既公安职业化建设服务的作用?

(二) 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游离”现象的原因探究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之间出现“游离”现象的原因众多,主要是:

1、 从宏观上看,公安职业在入口处与公安教育之间存在着制度设计上的距离。在我国,长期以来什么人可以从事公安职业并不是一个规定十分明确的问题。在1995年之前,工人转干代干、干部调动、地方招干、部队转业等等都是合法的入警途径。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对担任人民警察的条件规定了六项许可性规定和二项禁止性规定,其中并未提及必须要“公安院校学习合格”。这种状况近年来在一些地方以另一种形式表现的更为突出。如一些地方公安院校毕业的学生工作得不到落实,而其它人员乃在不停地进入公安队伍担当人民警察;有些地方借口无编制从而将警察院校的学生拒之公安队伍之外,而在扩张的地方性编制中又不安排公安专业毕业生。造成“需要的进不来,进来的不能用”的局面。这种制度设计及运行带来的后果简单的说:一是警察职业客观上对社会开放,没有建立起类似国外的“经过警察教育后才能从事警察职业”模式,公安人士的非专业化倾向突出。二是教育成果和产品浪费积压严重;三是延缓了公安职业化进程,降低了公安职业化水平。四是从源头上削弱了公安教育的地位,威胁着公安教育事业的后继发展。

2、 从历史发展上讲,公安教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重;院校教育“经院式”特征明显;公安教育发达程度不够,因而产品质量与职业化要求之间有较大距离。

首先,长期以来军队、警察、监狱在我国被称为国家机器和专政工具,强调的是其“刀把子”作用,公安工作和警察职能在凸显专政性、工具化倾向的同时,我们减弱甚至在主观上烟埋了其社会性职能的一面,公安教育也因此深深地被打上了“工具”的烙印,其独立性、基础性、先导性、科学性作用被异化,最终使公安教育的发达程度受到影响。同时,公安教育事业在经费、智力的投入上严重不足,加上依形势、依政策而非依职业发展要求办教育的情形仍大量存 在,因而即使是在当前具备了相当数量的公安教育机构的情况下,教育质量仍然不高。

其次,公安教育(包括院校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教育)中“经院式”教学盛行,公安教育应有的特征没有得到彰显。我国的公安教育长期以来以院校教育为主体,而在院校教育中受前苏联警察教育的影响较重。其结果:一是将学生和学员局限在狭小的既缺少科学知识积累又缺乏实践支撑的空间内,科学精神的培养、辨证思维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严重不足,造成学无所获或收获不够、发展后劲不足。二是院校教育中弥散着的空泛性、僵化性、过时性的经验总结和说教过多,存在着用夹杂有公安学术语言的意识形态套话或用意识形态去解释公安工作的格式化教学模式并用它来训练学生或学员。公安工作需要的特殊思维、技能、语言、知识、心理、身体、训练比较缺乏,“三不”(说不过、打不过、跑不过)现象大量存在。三是公安教育工作者也会因此受到制时,其创新思维、娴熟技能、学术素养提高速度不够快,与写事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相比,在公安决策、咨询、改革中远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公安教育工作者自己先为“显师”继而再造大师在很大程度上还只能是努力的方向而远非现实。公安教育既然缺乏名师,因而也就难有名门之后,公安学科因此也就难以一时成为“显学”。

3、 从中观层面上讲,目前对公安教育属性的认识还远未统一,公安教育还没有形成和实现标准化教育的要求。

成熟的教育应该是标准化式的教育,即对教育的目标、内容、模式、结果等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公认的范式。公安教育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公安教育的属性认识还远未统一。近些年来对公安教育应该是统一教育还是分类教育?是学历教育还是培训教育的理论争论和实践探索从未停止。从理论上讲,科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争鸣,但长期争鸣又无统一结论则对科学的发展会起到延误作用。事实上,正是由于这种争论长久不衰,加之各地在公安教育发展方向上拥有较强的自治权和自主权,因而出现了公安教育改革表面上不断推陈出新而实际上方向欠明、随意性强的特点。例如在专业设置上有的以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设置专业,而有的自主设置专业;有的按学科建设要求设置专业,而有的按公安机关的工作部门或警种为标准设置专业;还有的出于各种动机和目的强行将公安与非公安专业名称揉合后进行专业“创新”;在课程设置上随意扩张,不注意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内部的层次性,逻辑关联性等等。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上随意地划定数字比例,并以此设置教学模式(如3+1模式;1+1模式等等)。

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表明现代社会中的教育(包括行业、专业教育)都必须而且应该是统一教育而不是分类教育。这是因为:现代教育不仅仅是要给受教育者传授一点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从事特定职业的独立性、自主性精神和能力,学校的使命是要引导学生形成宽阔的知识结构,训练学生学会将专业(职业)问题放在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多元化的知识背景中去思考、去解决的办法、途径,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独立人格、科学精神。分类教育是无法或难以完成这一使命的。因为分类教育过早地将学生推入到了一个狭小的知识领域,封闭了其广阔的视野,妨碍了其融会贯通的路径。同时分类教育会限制其择业范围,如若其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就会对教育自身和个人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反观我国的公安教育,事实上更多的都是在实施分类教育。而当前培养人与使用人之间的不统一性往往导致用非所学的现象常常发生。即使在公安机关内部,在受过公安教育的专业人员身上也存在着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的游离事实。

4. 从微观上看,公安教育中在教材、教法上的问题较多,不利于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耦合。

首先,公安类教材上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的:一是程序化现象严重。表现在一律从概念入手;结构雷同;结论单一;从而使学生没有质疑余地,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二是老化现象突出。新知识、新观点、新信息难以及时入书,使学生面对历史多、面对现实少。三是对公安职业教育有重大、积极作用的案例不入书,不利于发散思维训练,容易形成死读书,读死书。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以填鸭灌输为主,诊所式(或案例式)方法,模拟方法,质疑方法等的应用相对缺乏。学生只能在抽象背景下依靠教师的解释去了解理论,观点直至接受答案。而事实上,公安工作更多的是一种在对抗状态下寻求平衡支点的社会工作。因此,课堂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应该是为学生提供对话、交流、沟通、质疑的场景园地并在此园地内进行知识与思维训练,而这既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更需要符合职业建设要求的新教材和教法的共同支撑。

5. 给学历的公安成人教育从另一方面影响着公安教育对公安职业化进程的推进。

长期以来,公安队伍的素质总体上低于同期其它司法机关和国家公务员。加之公安教育(尤其是公安院校)经费短缺,因而一段时期内,公安教育中成人教育尤其是成人学历教育迅速发展,它带来的直接后果表面上一是民警的学历水平大幅度提高。二是院校有了一定的经济收益。此种状况目前仍然存在。与初期相比其差异有二:一是学历教育的层次越来越高;二是院校的收费越来越高。客观的讲,过去及当前的成人学历教育水分极大。不论自学考试还是函授教育其学习的时间都极其有限;学习的氛围与院校氛围及在此氛围中对求学者思维、意识、价值观念的潜在影响和熏陶都无法相提并论。成人教育的大行其道使正规化的学历教育相形见拙,在有限的时间内它不可能造就出合乎职业化要求的警察。从长远看,这种质量的成人教育它只能增加警察职业化建设的难度,影响具有专业知识人员的就业,最终在整体上延缓职业化进程的速度。在这里,我们并不反对进行公安成人教育,甚至认为它十分紧迫和必要,我们反对的仅仅是在学历教育中掩盖或代替能力、水平的形式主义做法。

二、以造就职业化阶层,推进公安职业化进程为目标积极推进公安教育改革。

公安职业应该是以通晓公安专业基本知识并能对之进行灵活应用为基础的职业。这种职业的从业人数众多,他们共同构成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公安职业阶层。这个阶层应该以职业的相对自治性为特征,通过职业活动、职业权利、职业训练、执掌和运用职业规则、维护特定的职业秩序来共同承继和发展职业所具有的社会使命。由此可见,只有造就这样一个职业阶层并使之达到职业化程度,公安队伍才能真正成为“政治、训练有素、业务精通、执法公正”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成为革命化、现代化、专业化、知识化、正规化的让党和 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队伍。这应该是今后公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在此前提下,推进公安教育改革工作在宏观上要注意:

(一) 必须时刻关注公安教育立足和生存的正当性。

公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正当性在于社会上存在着对公安职业化阶层的合理需求。公安教育只有承担起并致力于完成造就这一阶层的使命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这是推进公安教育改革的必然前提。以此为基点和标准,今后的公安教育改革必须始终围绕着公安职业化发展的需要来进行,必须摈弃自毁根基式的商业性创收行为,杜绝滥办班,滥发学历文凭的自杀性行为,纠正违反学科建设原则乱设滥设专业的做法。公安教育改革工作从宏观到微观必须围绕如何强化职业意识、提高职业技能、塑造职业道德、养成职业习惯等重大问题来展开。

(二) 公安教育必须走统一教育之路公安民警警种不同,任务不同,但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做为警察群体及其成员都必须遵循一种独特的、共同的、基本的游戏规则。公安教育只有走统一教育之路,才能达到这一目标,进而为职业化建设奠定基础。因为只有在共同的教育背景下,在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规划下,才能使他们形成彼此相知、相通的思维方式、话语方式,形成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判断标准③。而这是任何一个群体内部保持动态性平衡和协调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只有走统一教育之路,才能克服分类教育带来的诸多弊端。实施统一教育,当前首要的是应该统一课程(起码是主干课程)设置、统一教学内容、统一训练标准,条件许可后应统一进行考核。需要说明的是“统一”不是“统死”,而是在此前提下或基础上各地可根据区情自主开设有益于学员心智发展、有利于知识结构优化的补充性课程。因此,统一是原则,是一般规则、而灵活性、自立性是补充。统一教育反对或限制的仅仅是自立性、灵活性的无限扩张,不是将其一棍打死。

(三)围绕职业化建设中涉及到的教育问题的内容即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进行教育改革,着力培养人才的规则意识、公正观念、服务意识和水平、能力,将教育改革、人才培养与社会期望和需求结合起来。

当前,社会、民众、政府对公安民警的要求、期望日趋增多增高。公安队伍面对高发的犯罪态势和严峻的治安形势,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公正期望和安全服务要求,只有苦炼内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殚精竭虑、如履薄冰、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方能不辱使命。所有这些既需要自身努力,更需公安教育功能的发挥。在当今社会形势下,能力、水平、素质的提高已远不是单单通过“自我修炼”即可实现的。人民警察只有具备了职业化素质,具备了规则意识,公正观念,服务能力和意识,并身体力行之才能获取公众的信赖和尊重,也才能满足公众的安全和公正需求。公安教育只有按职业化要求进行改革,才能塑造出的公安职业人士。而只有在竞争中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人才,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公安工作的重任。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未受过公安教育熏陶,不具备公安专业知识的人从事这一专业时其危险性远远大于相同情形下的医生的客观现实。在国家对公安职业尚未进行统一资格考试的情形下,公安教育在此方面任重道远,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四)克服和纠正牺牲质量,急于求成的短期思想和行为。

公安教育改革之所以出现左右为难、进退两难的情形,与以数量代替质量,不明确方向,不打牢基础而急于求成冒进是密切相关的④。今后公安教育改革必须反对大干快上,小马拉大车等浮躁急进现象;反对无视常规常理的标新立异。教育是不允许失败的,因此应该以科学、理性为基础,以需要、可能为原则,通过有效的整合有限的资源,合理地界定不同层次的教育部门的职能,才能形成分工合理、层级明确的教育结构,进而从不同层面为职业化建设提供服务。

(五)强化院校内部教学改革,突出职业化内容,反映职业化要求。

关于院校的教学改革,已有较多文章进行过专门论述。这里需要强调的问题是:及时,院校教学改革应该以学科建设及改革为主线或骨干来推进。不能再在课程、课时、实践、教学比例的增、删、改上动大脑筋。学科建设和改革是伴随着科学教育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关系着学术骨干和学术梯队的培育;关系着科研工作的水平。而其中的诸多领域和问题与职业化建设密不可分。因此千万不能熟视无睹,否则只会跟着感觉走,极易误入歧途。第二,教材改革在内容上既要注重基础性、科学性、理论性,同时必须兼顾前瞻性、学术性。在形式上要注意多样性,要创设更多的具有新、鲜、活意义的专题型活页式教材,典型案例要尽快入书。第三,教法上要强调模拟法、诊所法,力求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将问题放在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多元的知识背景中去让学生思考,以此训练其职业思维,这是现代教育的正途也是公安教育改革的重要攻击点。

(六)国家应适时推行统一资格教育考试制度。这既是确保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统一性的制度性保障措施,也是推进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耦合的重要措施。其作用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改革的影响中可以看出,在此不复赘述。

教育与职业论文:教育与职业论文: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法律硕士前景探析

罗许生方式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回以来,法学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成绩显著。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律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法律人才已成为社会的通用人才。而专家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屈指可数,为改变这种局面,国家创立了法律硕士教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法律硕士作为一个新事物,它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论证。

关键词:法律硕士 法职业律 法学教育

一、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

在英文里,法律职业(the bar)是源于“关卡”,“障碍”和“栅栏”等意思的一个引申词,它表明这一行业本身的封闭性、垄断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法律职业”的定义为“以通晓法律及法律应用为基础的职业”。美国昂格尔教授认为:“法律秩序是区别于习惯和官僚规则的严格意义的法律,法律秩序以法律职业的自治性为特征。”“一个由其活动、特权和训练所确定的特殊集团,即法律职业集团,操纵规则、充实法律机构及参加法律争诉的实践。”[1]在我国,法律职业是指以法官、检察官、律师为代表的受过专门的法律专业训练的具有丰富的法律职业技能与法律职伦理的法律人才构成的自治性共同体,包括法学教师、公证员、法律顾问等等。法律职业的形成与法学知识的形成和司法秩序的细密化,专门化要求分不开。从发展历程看,其形成的标志主要有:①从事法律职业是以系统的法学理论、法学知识为基础的,并在职业生涯中补充和学习;②法律职业是以法律教育为背景的,法律教育是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③法律职业人员专职从事法律活动具有相当大的自治性;④法律职业作为统一的共同体,内部传承其特有的职业伦理,从而维持着这一共同体成员及共同体的社会地位和声誉;⑤加入法律职业必须接受现有成员或行业协会的认真考核,获得许可证,得到头衔[2]。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具有相应的基本知识,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进入法律职业有相当严格的限制条件。在西方国家要想进入法律职业,首先必须是法科毕业。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从一开始就有着不解之缘,法学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法律职业只对那些具有同一教学背景的人开放。没有法学教育就没有法律职业,从法律职业的形成过程来看,正是法学教育培养和训练了法律职业者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素养。法律职业离不开专门的法学教育,法学教育为法律职业服务。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为他们日后从事法律职业打下基础。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在任何国家中,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毫不例外地都是培养应用性法律人才。法职业决定了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模式及其布局结构与办学层次,反过来法律职业又不断丰富和完善了法学教育内容。法律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是法学教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法律职业的要求化不断发展变化,从而相应地影响到法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二、我国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现状

自1949年以来,中国法学教育一直与法律职业相分离,未经大学法律教育而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历来是极为普遍的情况。从1950—1953年,经过院系调整,建立了一种与社会主义法律相适应的法学体系,形成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分离的局面,法学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从34所减少到6所,在校生从7338人减少到3830人,中共中央确定今后司法人员的来源:①骨干干部、应选派部分较老的同志到法院担任领导骨干;②青年知识分子;③五反运动中的工人、店员积极分子;④工作队和农民中的积极分子;⑤转业建设的革命军人[3]。大幅度裁减法律教育机构与大量吸收未受法学教育的人进入司法系统,造成了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分离的体制化,法律职业从此不再是一种职业。法律教育机构委缩的无足轻重,每年毕业的法科学生不超过司法系统当年需求量的百分之一。解放后到1979年的30年中共培养了两万法律人才,尚不及解放前20年5万法科毕业生的一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把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提高到了战略性、全局性的高度,法学教育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恢复,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分离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远远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的深入,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形势的发展使现有法学教育体制的改革成为必然。

三、法律硕士教育(JM)的引入

JM教育的引入始于1995年,1995年5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颁发了关于开展法律专业硕士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推动法学学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为加强培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急需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在专家学者充分论证,并征求较高人民学院、较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中央政法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在我国试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正式试办JM教育,1998年开展在职攻读JM学位教育,从2000年起实行全国联考,只允许非法律专业出身的人才能报考,2004年招生 学校由当初的8所发展到39所,法律硕士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

JM教育在创立之初就引起了重大争论,有人认为JM教育是法学双学位教育的一种形式变换,只是比前者提高了学历层次,有的人认为法律硕士在3年里所受到的是初级的法律学历教育,不应把JM定位于研究生层次上。还有的人认为法律硕士教育的创立与《法官法》、《检察官法》颁布的有关司法职业者的任职规定有某种呼应关系。要澄清这些疑义,必须对法律硕士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JM教育是借鉴了美国的J·D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需要和法学教育的现有资源而创办的,职业教育的性质与职业目标的一元主义是美国法律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美国的法律教育在性质上属于职业教育,而不像大陆法系国家那样的大学普通教育,法律学历教育被定位于大学本科教育完后。报考法学院的学生必须拥有一个非法律专业的本科以上的学位,并且要通过竞争激烈的法学院入学考试(LSAT),法学院的录取依据,除了考生的LSAT成绩,主要还有该考生的本科成绩单、证明书、年龄、经历、课外活动能力和法学院认为对评价者考生能否完成这种严格的法律学习和某些重要的参考信息。法学院的学制为全日制在校学习3年或在职兼读4年,在学习期间修满大约90学分,毕业时即取得法律博士学位——J·D学位,在3年的学期限内,法学院的教育内容基本上由普通法律课程构成,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种,必修课一般占全部课的1/3。多数法学院在一年级开设均为核心必修课,二年级和三年级还可能设有职业道德、宪法、证据、税法等必修课。教育方法主要是苏格拉底式的问答式教学和判例教学法。取得JD学位的学生,基本上都参加律师资格考试,然后开始做律师或进入公司和其他机构担任法律顾问等。

JM教育是我国专业学位系列教育中的一种,它与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等共同构成我国的专业学位系列的主体。JM教育是一种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同时又是一种以法律职业为背景的法律专业教育,它与法学硕士相当,属同层次同水平,但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教育,其目标是为法律实务部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法律职业技能和法律职业道德的高层次的实践型复合型法律人才。

JM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大学本科教育主要是学习法律基本知识,是素质而非职业教育,其学习方式主要是教学型,而JM教育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职业教育,其目的是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虽然法律硕士学位课程大多与法律本制相同,但两者的角度不一样,深刻不一样,大学法律本科教育面对的是刚刚从高中升上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比较窄,看问题的深度、广度不一样,而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面对的是已经接受了系统的教育的学生,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有了更深一层次的提高,两者的培养目标不一样,大学法律本科教育是培养初级法律人才。而JM教育是为了培养复合型、跨专业型的高级法律人才。

JM教育与法学第二学位教育。第二学位的创立旨在培养国家急需的知识面宽跨学科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学制2年,取得学位的学生在待遇上相当于研究生班,它似乎与法律硕士教育有某种一致之处,法学第二学位教育还是一种本制层次的教育,即使在待遇上相当于研究生班,但与JM教育去甚远,根据目前的高级学位制,研究生教育分为研究生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四个层次。法学第二学位教育不利于提高法律人才的层次,两者在培养目标,学历层次、教育方式与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存在区别,JM教育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中采取的重大举措。

JM教育与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法学硕士培养的是学术型法律人才,法学硕士在入学考试、专业划分、课程设置、导师及毕业论文写作等各个环节上都是以学术为导向的。而法律硕士教育旨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学硕士专业划分过细,它们的研究领域仅局限于一个比较狭小的领域,培养规格过于单一,招生及培养方式不利于在职人员提高学历。而法律硕士却具有较大灵活性,他们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而且每个学生在入学后都可以选定一个方向作为今后学习的主要方面(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真正做到了宽与学的统一。

四、法律硕士前景广阔

1、市场经济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各种经济行为和社会进步、社会稳定密切相关的事务无论在规模上或在水平上都日益复杂化、专门化和国际化,立法、司法、检察和法律服务部门,急需补充大量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尤其是需要一大批适应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法律实务人才和管理人才,而在全国法院系统的22万干部队伍中,法律本科毕业生仅占27%,本科以上法律毕业生仅占5.65%,研究生层次的人员干部更是少,仅占干部总数的0.28%,在律师队伍中,法律本科只占总数的20%,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仅占总数的1.3%,我国目前培养出的法学硕士数量有限,供需的差距巨大,这种状况妨碍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培养高层次的法律人才迫在眉捷,而法律硕士教育的设置初衷正是此。

2、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才从专业化走向大综合。社会中的各种重大问题错综复杂,往往是几个学科交叉在一起,单凭某一个学科、某一个领域的知识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它需要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必须用综合的方式手段才能加以解决。它需要律师、法官、检察官既要掌握好法律专业的知识,又要掌握好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而法律硕士具有非法律专业背景,正如符合要求。此外,由于律师承担的非诉讼领域的法律事务正在大量增加,其比例已大大超过诉讼事务。据统计美国有9万法官,而律师则有100多万,当今我国法院系统审判人员为7.8万多人。连1:1的比例都没有达到,二者要达到合理的比例,尚有较大的差距,这说明律师队伍发展有极大的空间。

3、法律硕士研究生有的来自理科、有的来自工科、甚至医学,他们的双重专业背景为法学研究提供了多种方法,学社会学的可以用社会学的方法对法律进行研究,学经济学的可以用经济的方法进行研究,法学与 政治学、经济学、医学等各种学科结合从而形成多种边缘学科,从而开拓了法学研究的新境界。

4、从国家司法改革来看,国家急需的是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律硕士教育正是对当前法律教育体制不合理之处进行反思而创立的,它吸取了原先法律教育中的合理之处。同时又有利地克服了其不合理之处,是我国法律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的修改及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统一,为法律硕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法律硕士研究生是宽口径的高级法律人才,他们毕业后,不一定都得进司法机关,还可以进政府、企业、高校等部门工作,而且法律硕士要求报考的学生必须是非法律专业的,对于那些曾经想学法律但却未能进入法院的考生来说,无疑给他们多提供了一次选择的机会。

五、不足之处

1、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双轨并行,不利于法学教育建业的发展,国家法制化的统一要求国家法律人才培养途径的统一,法律硕士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法学硕士培养是学术型人才,两者处于同一层次,必然产生矛盾,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二学位、法学本科等交织在一起,显得法学教育比较混乱。

2、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相矛盾,法律硕士旨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那么在培养过程中务必增加法律实务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院校采取的仍然是培养法学硕士那一种模式。北大陈兴良教授就曾感叹“作为一名法学教师,同样存在这样的困惑,给本科上课知道讲什么,给法学硕士上课也知道讲什么,就是给法律硕士上课不知道讲什么”[4]目前还没有一套适合法律硕士教育的教材。

六、建议

1、在法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转向以法律硕士为主,逐步减少法学硕士的招生,使法律人才的培养趋于统一。

2、提高法律硕士培养质量,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招生标准,组织全国高校的骨干教师编写出一部适合法律硕士教育的教材。

教育与职业论文:对推进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今年,省民政厅在《20__年全省退役士兵及军供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要按照“政府主导、个人自愿、城乡一体、免费参加”的原则,以充分就业为根本工作取向,全力推进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培训从试点推进向推进转型。着眼这一要求和任务,认真回顾我市近三年来退役士兵教育培训的开展情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多需要上下共同努力、各部门积极参与配合、政府部门加强组织领导与搞好统筹协调等急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自《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2号)文件下发后,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我市高度重视,组建工作专班,在20__年__月提请市政府出台了《__市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实施办法》(__办发〔20__〕__9号),共八章二十八条,就如何推进和抓好全市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落实进行了细化和规范,依法维护和保障退役士兵免费参加教育培训的权益。

(一)公开招标,选定教育培训承训机构。20__年2月,由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经实地考察,按照相关程序和规定,在市内选定“__市职业教育中心、__市就业培训中心、__市农机平安驾校”三家为我市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定点机构,并在我市20__年度冬季退役士兵的职业教育培训开学典礼大会上授牌给予认定。

(二)加强宣传,做好接收报到与入学。每年__月初,我们就组建退役士兵接收报到工作专班,指定专人负责抓好一年一度的冬季退役士兵接收报到工作。一是多方筹划,积极宣传。印发了《致退役士兵的一封信》、《退役士兵报到须知》、《__市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招生简章》、还有多家企业的就业招聘广告,组织工作人员向前来报到的退役士兵人手一份,并逐一进行、详细的讲解,让他们真正了解退役以后可享受哪些就业、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有哪些学历教育和免费培训的技能课目,以及各大企业需要哪些工种岗位和岗位数量,确保退役士兵对政策的知晓率达到。二是严密组织,签订个人培训意向。在退役士兵个人充分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工作人员指导每一名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认真填写参训技能专业和学历教育类别,并签订个人培训协议。三是制定教育培训方案,组织入学报到。根据当年退役士兵所选专业类别、人员数量,积极加强与定点培训机构的联系与沟通,认真制定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并及时将教育培训名单下达到培训机构,退役士兵持《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核准通知书》和《入学通知书》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定点教育培训机构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三)认真组织,全程跟踪抓好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在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方面,为扎实推进这项工作,确保退役士兵通过教育培训确实学到一技之长,充分提高他们就业、创业的竞争能力,帮助他们实现退役后能稳定就业、过上幸福生活的梦想,我们结合实际,结合退役士兵自身需求,做了一些工作,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确保有意愿参加培训的退役士兵全部实施免费培训。自20__年3月,我们在市职业教育中心组织首届20__度冬季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开班后,我市共接收20__年、20__年、2013年这三个年度的退役士兵目前总计426人,其中自主就业385人。三年来,自愿选择并参加教育培训人数为282人,其中汽车驾驶培训240人、大专以上学历教育13人、其它技能专业培训29人。二是认真组织,参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20__年、20__年度冬季退役士兵报名参训人数为162人。其中汽车驾驶135人,已结业并领证__8人,其余17人今年6月即可结业领证;技能专业培训18人,已全部结业并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学历教育9人,4人已结业并获得学历证书,另5人今年结业。2013年冬季退役报名参训的__0人正在学习和培训中。三是拓展服务渠道,积极主动为退役士兵就业创造条件。多方联系市劳动就业局、市内知名企业、市外用人单位,通过召开现场招聘会,组织退役士兵与用人单位、企业沟通联系,积极为退役士兵提供就业信息和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当好退役士兵牵线搭桥人,实现推荐就业率达到80%。

一是宣传引导不够,退役士兵选择学历教育、技能专业培训兴趣不高。从我市实践情况来看,大多数退役士兵选择的是汽车驾驶培训,比例占了有意愿参训总人数的85%,而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仅占15%。分析原因,一方面是退役士兵对就业前景不看好,无长远打算,实用主义思想较突出;另一方面主要还是我们宣传引导的力度不够,没有集中组织他们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学习教育,帮助他们认真分析就业市场与就业前景,导致他们对参加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草率选择,应付了事。还有一部分根本就不想参加教育培训,三年共接收退役士兵426人,符合教育培训条件的有385人,而自愿参加教育培训的为282人,另有103人没有参加,比例为27%。

二是培训质量不高,离上级要求有较大差距。对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上至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到省、市,均高度重视,旨在通过政府组织的免费教育技能培训,使广大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成为建设祖国的现代化人才。但是当前遇到的是一方面退役士兵参训兴趣不高,参训人数达不到当年自主就业人数的80%,我市为73%;另一方面是县(市)职教学校档次较低,规范化、高技能的培训能力不强,而且师资力量也不强。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退役士兵的培训质量,也给退役士兵选择培训学校带来一定的困难,处于两难境地,基层县市难以实现退役士兵“以充分就业为根本工作取向”这个目标。

三是组织领导力量不到位,没有形成合力。各级强调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建立由民政部门牵头,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军队有关部门参加的工作机制,统筹协调、组织指导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

”。但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大量的工作还是由民政部门一家来处理,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少,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统一领导和教育培训工作机制。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退役士兵就业能力,既是广大退役士兵融入社会实现就业、创业和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新形势下促进军政军民团结、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军利民的大事。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形成合力,扎实推进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发展。

2、加大宣传,搞好教育引导。要破解退役士兵参训兴趣不高、参训率较低这个问题,就要通过强有力的宣传,联手相关职能部门、邀请相关专家,通过上市场就业形势课、分析就业前景和市场劳动技能需求等教育,引导退役士兵转变择业观念,充分认识到“没有一技之长就不能很好就业、一技在身终身受益”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道理,自觉踊跃报名参训参学。

3、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抓培训。要实现“教育培训从试点推进向推进转型”这个目标,就必须破解基层县(市)培训学校、机构师资力量不强、教学培训设施不全、档次不高和教育培训方式各自为政这两个难题。建议由地级以上的市统一组织,分批培训,充分利用大城市优势资源,提高退役士兵的培训质量,以确保退役士兵结业后即可上岗就业,从而实现退役士兵“以充分就业为根本工作取向”这个目标。

教育与职业论文: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

中共__县委__县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__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关于真正把职业教育作为事关__今后发展的长远大计来抓”的战略决策,进一步推进我县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建设开放、富强、和谐的新__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依据《__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进一步落实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

近年来,我县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从我县职业教育的现状看,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尚未落实到位;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依然存在;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办学模式单一,服务功能不全,实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结构、数量、质量不能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1、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与经济的一个重要结合点,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智力优势,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农业人口非农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各乡镇、各部门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清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抓经济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经济的共识,把职业教育摆到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

2、我县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府为主导,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县域经济为宗旨,以岗位职业资格培训为重点,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办学机制的创新,构建辐射全县的职业教育网络和体系,为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3、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县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以__市__职业技术教育中心(__职业技术学院__分院)为龙头,辐射和带动__市__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分校、普通初中职教预科班、劳动力输出培训基地的职业教育网络和体系。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20__年,全县职业教育在校生要达到3500人。围绕我县支柱产业和市场需求打造8个重点示范专业和7个标准实习实训基地。

——建设一所省级示范职业技术学校。将__市__高级中学转办为__市__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与__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加挂__职业技术学院__分院的牌子,举办职教大专班,招收高中毕业生;原__县职业教育中心与__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资源共享,加挂__市__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分校的牌子,作为__市__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实训基地,同时,举办职教中专班,继续招收初中毕业生。职教大专班开设汽车应用技术、商务英语和数控技术及应用3个专业。职教中专班开设电工电子、机械加工与制造、计算机、服装、果树栽培与花卉专业。要根据所开设的专业,逐步建设标准的实习实训基地。20__年,招收职教大专班学生300人,职教中专班和短训班学生600人,职教在校生达1700人。到20__年,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800人。

——创办片区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依托农村初中创办片区职业技术学校,挂__市__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分校的牌子。学校性质为普职合一,教学模式为“3 2”。20__年,依托合隆初中、高家店初中创办2所片区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分别开设服装专业、果树栽培与花卉专业,招生200人。到20__年,片区职业教育学校达到4所,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达到700人。

——创办农村初中职业教育预科班。在初三下学期开始分流一部分学生,开设职业教育预科班,教学模式为2.5 0.5,除开设基础文化课外,还要开设职业通识课,主要内容有: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礼仪、应用文写作、劳动安全常识、法律法规等。学生修业期满,作为职业教育注册生,直接升入__市职业技术学院__分院或__市__职业教育中心分校。20__年,创办30个职业教育预科班,招生900人。

——加强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建设。全县448所农村中小学校向全县劳务输出培训工作开放,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为劳务输出培训工作提供基地和品质服务。

——推进“绿色证书”教育。在农村初中开展职业预备教育和农村致富新技术培训。

——开展成人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强化“一址三校”、“一校多能”、“三教一体”、“学校 基地 农户”的办学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作用,利用假期,加强对成人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

二、加强政府统筹,构建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格局

4、强化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力度。落实县乡两级政府在统筹管理和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科学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机制,研究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办好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增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别界限,实现对职业教育的规划统筹、办学统 筹、资源统筹和政策统筹,提高办学效益。

5、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教育、劳动、计经、财政、人事、招商、农业、农机、卫生、科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和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安排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资金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教育部门负责专业调控、跨区域、跨行业联合办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统筹与协调;劳动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企业在职员工技能培训和企业下岗职工就业培训;财政部门负责把职业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政策确保投入;其他部门也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职业教育工作。

6、大力发展行业职业教育。卫生、农机、农业等行业部门在继续办好县卫校、县农机校、县农广校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行业人力资源预测,制定行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规划,指导行业职业技术教育、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积极与上级对口职业技术学校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同时要与乡镇普通初中取得联系,扩大招生规模,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效益。

7、积极鼓励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非营利性的民办职业学校,享受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的有关优惠政策,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政策,对民办的驾校、美容美发学校等各类职业学校给予鼓励和扶持。各乡镇、各部门可以根据本地需要,采取出租闲置的国有、集体资产等措施对民办职业学校予以扶持。鼓励公办职业学校引入民办机制,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公民合办”等多种形式办学。

三、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8、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积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逐步扩大职业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学籍管理、课程开发与教师聘任、教材选用等方面的自主权。变年度一次招生为依据市场需求常年性招生,变固定学制为依据市场需求弹性学制管理,允许职教毕业生回校学习第二专业,允许职业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聘任专业教师,提高职业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活力。

9、坚持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社会需求,特别是我县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加工、矿产建材、服装包装五大工业体系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开发培训项目,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培训,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10、探索和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灵活的弹性学制和多种学习方式,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努力把职业学校办成面向全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满足求学者就业、升学准备、更新知识、增强技能、终身教育等多种需要。

11、大力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按照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加大对高中阶段招生宏观调控的力度,规范中招秩序,合理调整录取批次,保障职业教育招生计划的完成。要尝试实行提前招生、春季招生、注册入学、初三分流和开展订单教育、与企业联合办学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增强职业学校招生的吸引力。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12、加强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牢固树立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素质的观念,大力开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职业能力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及健康的心理素质,拓宽德育途径,提高其适应职业岗位变化能力,使其成为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及时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人才。

13、深化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职业学校要坚持以文化课为基础,以专业课为主体,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岗位合格为目标的教学原则,强化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既能接受高层次教育,又能面向市场就业,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14、加强专业建设,改革课程内容。专业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着力点,是提高办学效益的突破口。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积极开展市场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围绕经济办学,面向市场育人,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及时改造和调整专业,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开发和编写反映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与职业岗位联系紧密的课程和教材,满足学生就业、升学、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开展实践教学,加快信息化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开发职业教育资源库,为受教育者提供品质职业教育资源。

15、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实习基地设施要与生产现场技术装备同步,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体现生产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实训基地专业水平,20__年,完成机电技术实习实训基地和计算机应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任务。加强与生产、服务企业单位联系,在校外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要通过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把实验实习设备与生产、经营、培训、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实习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激活用人机制,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6、积极开展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结合职业学校的实际,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积极开展“技能月”等教研活动,以老带新,以骨干带一般,优化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17、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利用职业教师师资培训基地,分期分批地组织专业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或高职院校挂职培训,提高“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加快骨干教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支持专业教师参加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 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职业学校要全力为兼职教师提供便利条件。

六、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实施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8、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坚持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严格执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不能升入上级学校学习的初、高中毕业生,必须经过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对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一律不准进入人才、劳动力市场就业,职业介绍机构不得介绍就业。

19、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者职业能力水平的鉴定书和市场就业的通行证,已得到了用人单位和从业者的广泛认可。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通知》的意见,认真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职业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应充分体现相关职业资格的要求,为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

20、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成立由教育、劳动、人事、计划、招商等部门组成职业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做好行业人力资源预测和信息收集,提供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把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纳入当地人才劳动力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组织人才供需交流,开展就业指导和培训,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办学模式的调整提供依据。加快校校、厂校联合办学的推进步伐,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加大与外埠企业、职业技术学校的联合办学力度,广征订单,扩大出口,为职业教育发展增添后劲。

七、强化政府行为,努力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21、依据《国务院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__]16号文件),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主要用于职业学校实验实习设备的更新和办学条件的改善。要确保生均公用经费50元/生足额到位。

22、实行职业教育“教育券”制度。__市教育局每年发给我县职业教育券30万元,县里每年筹措配套资金30万元,作为扶助职业学校贫困学生的专项资金。主要用来吸引初中学生参加职教预科班和资助升入__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读书。

2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规定,企业依法负有实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责任和义务,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提取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政府可统筹其中的0.5,用于发展本地职业教育。

八、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4、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成立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定期研究职业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形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县教育局要设立职业教育办公室,抽出一名副局长专抓职业教育;要加强__市__职业教育中心领导班子建设;设立片区职业学校的农村普通初中要配备1名专抓职业教育的副校长;农村普通初中要确定一名校级领导负责职教预科班工作。建立并实行领导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报告制和工作绩效奖惩制,为全县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5、提高对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县乡两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改变“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培养、轻技能培养”的倾向,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择业观,真正把职业教育放到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26、完善职业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教育督导部门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把督政与督学结合起来,制定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积极探索发挥市场作用和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估方式。教育督导部门要把职业教育的督导结果向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上级督导部门报告,向被督导单位反馈意见,向社会督导公报。

27、建立职业教育工作绩效奖惩制度。县乡两级人民政府要建立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设立职业教育专项奖励资金,用于奖励在职业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对工作不力的将予以通报批评、谈话诫勉或组织调整。

28、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氛围。要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择业观。将每年四月份确定为我县“职业教育宣传月”,对职业教育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在全县形成重视技能人才,支持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教育与职业论文:论建立在激励机制上的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与提高思想职业道德素质

[提要] 本文从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动力和现实出发,提出将激励机制引进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管理,并对建立在激励机制上的馆员继续教育及其提高素质,进行了从实践到理论的探索。在文章的结构上力求层次清楚,在写作特点上力求逻辑性强,文通理顺,这既是征文内容的要求,也是笔者努力争取的一个目标。此外,在手法上从宏观着笔,微观收笔。

开展继续教育的迫切性,不一定为每个馆员所认识,但决策者从实际工作发展考虑,急需提高工作者素质,从而认识其迫切性。

一、信息观念和信息技术的冲击力,是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动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知识日新月异。在我国图书馆,每个馆员面对信息观念和信息技术的冲击,都有一种适应变化更好地生存下去的需要。继续教育作为信息社会的产物,提供了满足这种需要的可能,成为“弥合昨天和明天世界差距的桥梁”。

基于此,汉川市图书馆于1994年底,将馆员培训与继续教育提到关系全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战略地位,开展了以业余为主、上班为辅的馆员教育,坚持了3-5年,每年分两个阶段(学期)开展,力争馆员素质上一个台阶,作为一项工作向高层次发展的前提。

二、我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现实

观念

当前,继续教育应该是指对达到国家规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的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为重要目标的培训。

虽然继续教育是“弥合昨天和明天世界差距的桥梁”,开展馆员教育是迫切和有长远效益的,但教育观念在我国图书馆界并未深入人心。一些图书馆在决策层即馆领导中,对馆员教育的战略地位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较多的图书馆在管理层即中层干部中,对馆员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认为科班出身的馆员学识已够丰富,足以应付业务的需要;或认为图书馆一般岗位工作简单重复,经过培训后,即可上岗完成任务。相当一部分馆员,对教育或逃避、或应付,甚至漠然处之。

对象

在我国,馆员继续教育是对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专业人员中具有大、中专学历和一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的教育。教育对象量大、面广且在年龄、学历、职务、职称、知识、技能等方面具有多层次性,因而开展教育必须多类型、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办学。

机构和管理人员

我国图书馆大多无专门继续教育或职工培训机构,也少有专职或专管的人员。较普遍的是,由图书馆人事部、馆长办公室、辅导部或业务部等负责馆员的教育管理,管理人员以兼职为主。

师资和教材

继续教育的师资来源越来越多样化,师资以兼职为主,以图书馆内为主,主要来源于馆内业务岗位上的骨干,教学相长,又以此类教学活动作为这些骨干提高业务水平、开展自身教育的一种方式。

馆员继续教育的教材一般难尽人意,有些内容已显成旧或是馆员已经掌握了的,有些教材理论和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

时间

继续教育,时间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实行五天工作制后,图书馆更难有时间保障。在汉川馆的教育实践中,只好以业余为主,上班为辅,实行时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业余学习;二是不在减免工作量和工作定额的情况下,上班时间学习 。

经费

我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以公费为主,主要来源于图书馆事业经费。但教育的效果是远期的,效益是潜在的和隐性的,而经费的付出是实际的、现时的。因此,经费压力较大。从汉川馆实践看,自费公助加奖金是现实和可行的一种方式。

三、建立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

从图书馆继续教育的现实看,其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管理一般无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师资多样化且以兼职为主,教材不尽人意,教育对象多层次,内容多样,办学多形式,时间和经费难以保障,而学习是主观努力占主导地位的过程,这样我国图书馆员教育难以采用严格、有效地行政管理模式。

馆员继续教育的目标靠人去实现,成绩有赖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而馆员的学习动机和主观努力,不能由行政管理控制。但动机是由需求产生的,在教育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手段,创造一种有利于提高馆员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气氛,通过对馆员不同需要的激励和满足,唤醒其开展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心态,激发其学习动机、欲望和觉悟,从而可达到教育的有效管理,实现教育的各项目标。

汉川馆从1995年开始尝试建立在激励机制上的馆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力图通过激励机制,建立馆员教育管理体系,达到教育的有效管理。这种建立在激励机制上的教育,其内涵是“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学以致用”。具体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馆员通过教育,更新知识,提高能力,适应变化,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二是通过教育及其考评,将馆员素质同明确的量化指标、目标联系,将这些指标同岗位调动、晋职、晋级和职称评定等联用,作为聘用和晋级的主要依据,最终实现人才资源的更优配置和科学管理。这种建立在激励机制上的教育管理,包括观念转变、立法保障、规章制约,健全教育机构,控制教育内容以及建立考核评估体系等方面。

观念转变

大力宣传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树立危机感、生存意识和竞争意识,让馆员从主观上认识到教育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主观上重视和自觉对开展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立法保障和规章制约。

据报载,北京市人大通过一项地方性法规,从1995年10月1日起,该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受聘各级专业技术职称者,需依法进行继续教育,每年不少于72学时。这样采取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对馆员教育作出具体规定,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立法保障。

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汉川馆在无相应法规提供立法保障的情况下,制订了有关继续教育的暂行办法,对教育的目的、内容、课程及师资、组织管理、激励机制作了具体规定。按规定,全馆业务技术人员需参加教育,每年不少于40学时。该办法成为全馆教育的制约性规章,使图书馆教育有章可循。

从笔者自身情况来看。1986年3月,派至孝感地区(今孝感市)图书馆,系统地受到了为期一月的“全区图书 资料管理干部”培训。1988年9月参加电大图书馆学专业学习。1992年11月,参加由地区人事局、文化局联办的(全脱产)图书馆业务培训。1997年1月,参加汉川馆的业务培训。成绩合格,先后获得各级主管部门验印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健全机构

有了立法和规章,还须健全执行机构,以保障法律和规章的贯彻实施。汉川馆在继续教育管理实践中,确定馆员教育由分管业务的副馆长负责计划的实施和落实,每月双周五组织全体馆员进行业务培训,然后进行考核,考分进入人事档案。

内容控制

继续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办学多类型、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使教育的内容控制成为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中,汉川馆通过对课程、学时、学分等方面的控制和激励,将内容引导和制约到以下4个方面。

1)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包括行为修养、职业道德、政治思想等方面的教育。人的素质比人的知识、智力对工作的促进作用更重要,提高馆员综合素质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2)图书情报专业教育,根据对象的不同层次开展。

(3)图书情报现代化新技术和新知识教育,多以研讨和馆内外讲座的形式开展。

(4)语文课程学习,包括外语、古汉语和写作等。

建立考核评估体系

对继续教育效益进行评估,认定教育的成果,可以用事实向人们展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教育考核评估体系,是馆员教育激励机制的基础,有利于更好地改进和完善教育及其激励机制,保障教育的质量,实现教育的科学管理,促进教育的发展。

四、提高馆员思想职业道德素质。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图书馆作为集文化、教育、宣传、信息传播、服务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机构,馆员的自身道德对图书馆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李鹏同志在致国际国联第62届大会的贺词中指出:“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在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高度的评价,无疑是对我们图书馆员神圣职责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思想道德、敬业精神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更高要求。

馆员的思想职业道德,并非仅仅表现在“文明用语”、“态度热情”、“服务周到”等具体行为上,确切地说,素质才是一种“实力”,拥有“实力”的馆员才能成功地适应读者的各种需求。素质也是一种潜力,有了它就可以在岗位上作出有价值的创新。道德是素质的充分再现,是道德的基础,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慢慢积淀而成的,是人们内在的品质,包括政治思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伦理、法制观念、文化程度、科学知识、审美趣味、生活方式、身体状况等多方面的内涵。一个合格的馆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勇于冲破陈旧的思想禁锢、狭隘的思维方式,自足的心理障碍,求稳的精神状态,增强勇于探索和实践的创新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断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懂得现代化管理知识。否则,何以谈接待社会各类层次的读者群。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期,提高馆员的思想职业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而且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

作为一名青年,更要注重自身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职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文化工作者的形象。

教育与职业论文: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分析 郝新生, 任昌荣,分析制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加大对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措施,如进一步调整职业教育体制 ;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调整职业学校和专业的布局结构;实施“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 材建设规划”;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等,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6201 (1999)06—0090—06 在中国教育史上, 农业中学及其他职业中学的基本统计数据, 从1958年开始到1965年停止,15年后,即 1980年才恢复统计。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迎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这一年的10月7日,国 务院批转了教育部、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明确提出:“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基础十 分薄弱”,“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势在必行。”据1979年统计,在中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毕业生中,普通高中毕业 生为726.5万人,而职业教育仅有中专和技校两种, 毕业生分别为18.1万人和12万人。当年高中毕业生的升学 率仅有3.8%,96.2%的高中毕业生既不能升学,又没有一技之长可以就业。1980年,中国一举出现了3314所农 业中学及职业中学,加上3069所中等专业学校、3305所技工学校,使高中阶段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224.2万 人。比前一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而普通高中的在校生则降为969.8万人,比前一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1980年 高中阶段接受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18.7%,比前一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此后, 中国的职 业教育迅速发展,到1985年,高中阶段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业职业高中的在校生分别比1980年增长 了26.4%、9.1%和4.8倍,总人数达到415.6万人,而普通高中的在校生则比1980年减少了24.6 %,总人数为 741.1万人。 高中段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占高中段总学生人数的35.9%,比1980年提高了17.2个百分点。 经过“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到“九五”计划的第三年,即1998年,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 了辉煌成就,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初步形 成了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培养了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有职业技能、有 纪律的高素质劳动者,有力地改善了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各行业的发展,为推 动劳动就业和稳定社会生活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 据中国教育部1999年5月22日的《199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中国职前高中阶段的各 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有17106所,在校生达1126万人。其中,职业高中8602所,在校生454.9万人;普通中等 专业学校4109所,在校生498.1万人;技工学校4395所, 在校生173万人。普通高中1.39万所,在校生938万人 。职前高中段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生占职前高中段学生总人数的54.55%。 如果加上成人高中教育的人数 ,则高中段接受职业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为1467.87 万人,占全国高中段教育的在校生总人数2445.5万人的60.0 2%。 80年代开始起步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一大批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校正在进行高职 实验,一批中专也开办了高职班。1998年,全国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达432所。 高职对口招收中职校 毕业生,不仅有助于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而且为高等教育如何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提供了宝贵的探索。 职业教育也冲开了各级职业学校的围墙,尝试着与普通教育相融合。如初中的“3+1”、初二分流的“2+ 2”,一些普通初中和高中开设的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职业知识技能课等,推进了中国职业教育的扩大和发展 ,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 中国的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上,已经打破了由政府单一办学的格局,民办职业学校有了很大发展。1999 年上半年,中国已有1400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各种形式的民办短期职业培训机构也在迅速发展。 1996 年4 月10 日国家教委印发的《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简称《发展规划》 )提出:“九五”期间,“职业教育以初中后为重点,实行小学后、初中后和高中后三级分流。高中阶段各类 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1275万人左右,比1995年增加335.7万人,年递增率6.3%。 全国各类高中阶段职业学校在 校生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重提高到60%左右。”到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2100万人”,占 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重继续维持在60%左右。高等教育,“在层次结构上,重点发展高等专科层次教育, 特别是面向广大农村、中小

企业、乡镇企业、城镇第三产业的高等专科教育和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九五”期间,各类专科教育在校生的总量要达到450万人左右。“进一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以 现有高校学校为基础,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岗位适应性,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用这个文件考量 1995年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应当说基本上得到实现。文件提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是高中阶段 的中等职业教育。在“九五”期间这级学校在校生发展的年递增率要达到6.3%;1995年,高中阶段中等职业学 校在校生为939.3万人,按年递增率6.3%, 1996年在校生应为998.47万人,实际上1996年在校生为1010.35万 人。按《发展规划》,1997年在校生应在1996 年计划达到的人数上再增加6.3%,为1061.37万人,实际上199 7年在校生为1089.51 万人,不但超过了《发展规划》提出的年递增率6.3%的指标, 也超过了实际发展人数的 6.3%的指标。1998年实际在校生人数虽然没有达到6.3%的年递增率,但仍然比1997年实际在校生人数增加了 36.49万人, 增长率为3.35%。 职业初中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也在稳步增长。 但是,按照《发展规划》提出的,到2000年全国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数的 比例达到60%左右,“九五”头三年的形势并不乐观。1996年、1997年和1998年的统计数字显示,中等职业教 育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比例分别是56.8 %、56.31%、53.12%和56.27%、56.17%、54.55 %。 比例数呈下降趋势,而且比1995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比例的57.4%和56.8%下滑了0.6、1.09、4.28和0. 53、0.63、2.25个百分点。据中国教育部《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字,1998年普通高中 招生359.55万人,比上年增加36.94万人;在校生938万人,比上年增加87.93万人, 已经超过《发展规划》提 出的 2000年的指标。而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407.37万人,比上年减少8.48万人; 在校生人数仅为《发展规划 》提出的2000年指标的88.7%,尚缺少149万人左右。 表面上看,1995年以来,中国出现了“普高热”。由于学生及其家长对求学于普通高中的热情提高,致使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在中等教育结构的比例上徘徊不前,一些职教界人士产生了危机感。有些学者甚至撰 文认为在本世纪末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的60%指标很难实现。有的同志提出加强政府的行政干预,硬 性规定职普招生的比例指标,以扭转职普比例结构职教下滑的趋势。 其实,“普高热”并没有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的增长。前文已经提到,近几年,中国 中等职教在校生人数均有所增长。只不过,普通高中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中等职教,使职普比 例结构有所回落。原本一些不景气的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一些职高和技校更加举步维艰。 社会对普高的热情不可能是无时限、无止境的上升。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时期。普高的发展 要受高校发展的影响,更要接受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制约。在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社会就业机会有30%是交给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其余70%是由受中等教育的人来承担。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 社会就业机会绝大部分要由受过中等教育以下的人来承担。既使中国到了2010年,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占社会入 学年龄人口的15%,仍然要有85%的青年人不能升入高等学校,需要通过职业培训进入社会劳动岗位。这种就 业形势将维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对此,早在1996年9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8 条中 就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今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劳 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局《关于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意见》明确规定:从1999年起,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从事一般职业(工种)的, 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从事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行业有特殊规定职业(工种 )的,在取得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事个体工商 经营的,也应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有些职业必须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才可办理开业手续。对于在城镇中准 备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下岗职工,视文化基础和所选就业岗位的要求,培训1至3年。在这种社会就业制 度与形势的制约下,“普高热”不可能升温过高。1999年8 月,教育部为改变高中阶段教育事业不能满足社会 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的状况,为缓解初中升学压力,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民族素质,促进 经济增长,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要处理好5个关系,其中第 5点就是“要处理好普通高中的发展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要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促进普通 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可以预料,今后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积极发展,普高招生人数和在 校生人数会超过《发展规划》规定的年递增率,但决不会成为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干扰因素。影响中国职 业教育发展的原因在普高发展之外。普高和职高的发展,不是对立的,不是此长彼消的。在中国非义务教育的 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教育资源是大量的,教育任务是繁重的,可招收的学生人数永远多于实际超收的名额。 那么,近几年制约中国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是职教经费投入不足。职业高中的经费短缺尤为严重。具体表现为生均预算内经费增幅不高,许多学校 缺少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必备设施和设备,缺少资金去进行必要的职业实习,教师缺少进修提高的资金,办学 条件仍然达不到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布局、专业布局不合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加大。具体表现为职业教育的部门分割 、行业分割,以及部门、行业与地方间的分割;中等职业学校的职高、技校、中专之间专业重复,资源不能融 通、共享;农村职业中学办学方向出现偏差,农村职业教育与发展农村经济的实际需要有所脱轨;少数民族聚 集的省区中等职教发展的模式不够清晰,缺乏特色,发展的力度不够。 三是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化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困难。1980年到1996年,中国 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国投资比例已从81.9%下降为52.2%,而非公有制单位的投资比例已从13.1%上 升为33%。经济体制变化中,公有企业与非公有企业怎样参与职业教育出现了一段动荡和需要调整、规范的时 期。近几年,国有企业经济亏损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国的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就业 压力逐年增大。一方面是下岗人员、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增加,另一方面是一些企事业用人追求高学历化, 给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的困难和压力。 四是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人总认为职业教育是低水平、低层次的教育,不仅轻 视中等和初等 职业教育,而且对近几年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持轻视的态度,影响了职业教育的积极发展。 五是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特别是职业高中的教学质量亟需提高。据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 布的数据,职业高中的多项办学基本指标(如专任教师人数及学历合格率、实验室建筑面积达标率、理科实验 设备达标率、图书达标率、体育馆面积达标率等)仍然没有达到《教师法》、《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的 要求;而且,远远低于全国普通高中办学的基本指标,增长速度也多数低于普通高中。 由于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高中教学质量不高,办学基本条件与国家规定的要求差距较大,因而难以扭转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鄙薄观念,一些职业高中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很难打破。 二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切实贯彻《职业教育法》,推进中国职业教育的 积极发展,解决障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国家教育部、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8年3 月16日共 同制定、印发了《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从十个方面对发展职业教 育提出明确要求。1999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继续强 调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努力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1999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召 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 教育的决定》,《决定》中再次重申: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高等 职业教育。统观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以及政府一贯的政策,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归纳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 力度与发展趋向: 及时,进一步调整职业教育体制,推进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努力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 职前与职后教育培训相互贯通的体系,使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相互衔接,并与普通教育、成人教 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 在极少数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对不能升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实行职业技术培训。在部分农村地 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初中,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加强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 全国大部分地区坚持大力发展初中后分流的中等职业教育,配合普通高中的发展,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 形式的学习机会。中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达到“九五”计划规定的目标。按1998年教育部的统计,全国初中毕业 生1603.1万人,当年普通高中和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合计招生人数只占初中毕业生的47.8%,尚有52.2%的初中 毕业生处于“无学可上、无业可就”的状态。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大有发展潜力。只要办出职教特色,提高教 育质量和效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要重点大力发展。这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 素质,推迟就业及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对于学历高等职业教育,除对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独 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进行改革、改组和改制,并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中专改办(简称“三改一补”)之外,部分 普通高校可以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非学历高等职业教育也要大力发展,主要进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逐步 建立“立交桥”式教育制度,允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经过一定选拔程序进入本科高等学校继续学习。国家决 定,今后每年新增高校招生计划指标,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招收 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还将创造条件逐步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 阶段完成学业。通过实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多种灵活有效的学校管理办法,强化发展中国职业教育 的力度。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国家要求普通中学普遍增加职业教育内容,并在全国范围内 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转业、转岗培训,使大多数新增劳动力上岗前和失业、转业、转岗人 员再就业前都得到必要的职业培训。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要根据需要,参与劳动就业训练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 职业培训。 第二,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国 家强调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面都要依法举办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落实各自的职责和义务。职业 教育经费通过各级政府财政拨款,行业组织、企事业组织及其他用人单位合理承担,举办者自筹,受教育者缴 费等多渠道筹集,建立起稳定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 国家提倡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并促进其向深层次发展,使合作的各方都成为办学主体。国家还大力倡导 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并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划拨土地、补助基建、调配教师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在 教师职务评聘、证书考核发放、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发展校办产业等方面执行国家统一政策,在各项实际工作 上对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一视同仁。 国家强调加快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推行两种证书制度。要求统一协调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的 就业政策,让所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的就业逐步转到面向社会、进入市场、公平竞争、 自主择业的轨道。坚持在政府领导下,教育部门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使各类职业教育在统一、协 调的政策下健康发展。国家还逐步推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并将其作为从事相 应职业的凭证。 第三,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建立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学校和专业布局结构,优化 资源配置,提高办学的整体效益。通过调整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和成人中专的布局结构,改变由于 条块分割造成的学校重复设置、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的情况。预计在今后三年时间里,在地方政府的统 筹规划下,通过“共建”、“联合”、“合并”“划转”等形式完成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与此同时, 进一步加强骨干示范学校建设,开展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复查和调整。到2000年,中心城市的各 大行业和每个县都要建设1至2所骨干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办学质量较高的重点职业学校可以自主确定招 生规模,并可以跨地区或跨省进行招生。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两个环节,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焕发职业教育的生命力。中央 财政将拨出专款在全国重点建设50个职教师资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并通过这些基地的建设 ,推动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开展。职业学校要吸收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并加快学校内教 师的流动与知识更新,努力完成职教师资学历达标的要求。培养既有合格学历,又有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 师型”教师。为抓住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愈来愈重视校长的选拔和进修。提出要选 拔具有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掌握教育规律的有识之士担任职业学校的校长。而且,要建立校长培训制度,促 进校长的知识更新,提高校长在新形势下管理职业学校的水平。 课程改革与建设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职业教 育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都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1999年以 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 育司围绕实施课程改革与建设工程,召开了一系列研讨会,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后,提出了面向21世纪职业 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措施。突出强调,树立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 位的指导思想,通过实施“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逐步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 学,构建适应劳动就业、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立交桥”需要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国家将制订80个量大面广 的骨干专业教学基本文件,编写1000种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示范性教材及100种多媒体教学 软件。 为保障职教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圆满进行,教育部组建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职业教 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并设立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基金,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条件。 第五,积极推动农业、艰苦行业和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强调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必须把办好农 业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农业职业学校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为主的办学指导思想,努力为发 展高产、高效的农业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农业职业学校要围绕当地农业资 源开发设置专业,教学内容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适当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形 式、学制、入学条件、经费投入和毕业生务农优惠等方面,都要以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农 村职业学校可以免试招收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学生入学。 国家还强调各地各部门要采取保护性政策和措施,扶持办好面向苦、脏、累、险等艰苦行业的职业教育。 对这些专业,可以适当放宽招生条件,还可以经过批准跨省市招生,或易地培养。政府要通过奖学金、贷学金 、减免学费等措施鼓励学生报考、就学。对这类学校,国家要在资金、设备等方面重点扶持。 针对近几年的实际,国家特别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鼓 励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国家也要采取必要的倾斜政策,通过扩大 投入、培训师资、组织对口帮助等形式扶持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些地区也要从当地 实际出发,确定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和发展模式,办出自己的特色。 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力度一直没有减弱,基本上保持了健 康的发展态势。当前,全国范围的职业教育支撑服务体系也正在建立健全。国家建立了中央职业教育中心研究 机构,许多省市也陆续建立一批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全国还办起了一批职业教育专业期刊。许多有识之士发表 了很有见地的理论文章与调查报告,对中国职教现状与发展作了中肯的分析与科学的展望。为深入贯彻《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中国的职业 教育战线正进一步加大改革的步伐,以改革促发展,增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实施素质教育贯穿到德、智、体、美、劳各个教学环节中。现在的 中国职业教育正在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实现着四个转变:由过去相对注意数量发展逐步向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 益为中心、突出职教特色的转变;由过去相对注重学历教育逐步向根据市场需要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职业培 训并举、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的转变;由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向教学、生 产、经营、服务相结合、走产教结合的新教学模式的转变;由单纯依靠政府办学的观念逐步向在政府统筹下, 树立“教育产业”观念、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转变。 近年来,职业学校国有民办、民营公助、股份制办学的改革蓬勃展开。一些学校实行了校董会等新的管理 模式。职业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也日益扩大。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诸多困难的隘口,将在确立职业学校 的法人地位后宣告彻底突破。职业学校将真正实现独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自我经营,接受市场 经济的考验,接受竞争的裁判。学校的校长和全体教职员工将用自己切实的劳动来求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 家利益的共同提高。许多至今还想象不到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因素,都将在学校真正成为独立法人之后得到 发现。 纵观中国职业教育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改革发展的趋向,可以相信,一个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 的、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事业,一定会充满希望、生机勃勃的跨进21世纪。 [收稿日期]1999—08—30 * 本文系九五国家重点课题《职业技术教育比较研究》(教科规办〔1997〕01号)部分阶段性成果。 1. 《中国教育年鉴(1949 —1981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9月版。 2.国家教委:《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中国教育报》1996年4月22日。 3.教育部:《199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报》1998年4月13日。 4.教育部:《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报》1999年5月22日。 5.国家教育部、国家经贸委、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 干意见》,《职业技术教育杂志》1998年第9期。 6.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年12月28日。 7.教育部:《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国教育报》1999年3月1日。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 9. 郝克明:《 跨世纪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 《中国教育报》1999年6月5日。 10.陈至立:《推进素质教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深化改革》,《中国教育报》1999年6月22日。 11.《贯彻全教会精神, 推进高中教育发展——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 意见〉》, 《中国教育报》1999年8月25日。

教育与职业论文: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问题思考探讨

卢展工书记在__省第八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阐述了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宏伟目标,其目标之一: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聚 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培育壮大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的产业集群。卢展工在讲话中还指出,实施人才战略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保障,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配置为基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努力把各类人才集聚到我省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中来,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1]。

1.产业集群——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有力支撑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的概念和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的,他在1990年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献《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引发了研究产业集群的热潮。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特定经济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以及相关支撑机构的集合,[2]。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如今,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评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__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辐射集聚、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对于完善全国区域发展布局、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__优势、形成服务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建设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都具有重要意义,__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将处于主体地位,发挥重要作用。

产业是基础,也是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而构建一个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关键又在于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优化调整__产业结构,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构筑__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2.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亟需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大军

任何社会生产都是人和物的结合,没有一定数量人口的保障,就不可能进行生产和生活;同样,任何产业集群都是人力和物态的集聚,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大军作支撑,就不可能形成高质量的集群化产业、这已被国际产业发展实践所证明。

据有关资料表明,1900—1955年,世界固定资本每增加1%,只能使生产增长0.2%,劳动力投入每增加1%,可使生产增长0.76%;而经过科技训练的人力每增加1%,可使生产增长1.8%[3]。可见劳动者的素质对生产发展的影响,高质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正成为影响产业布局和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不能单纯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低廉的产品价格维持自己的即期经济优势,只有培养大量技术娴熟、手艺高超的一线操作人员,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创造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优势。__省的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石油化工业、船泊工业四大领域的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并呈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随着闽台产业的进一步合作,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将会在更宽更广层面兴起。因此,要通过大力发展__高等职业教育,顺应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以培养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兴起准备人力资源,提供智力支持。

3.高等职业教育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意义

3.1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聚的重要手段

创新是产业集聚的原始推动力,知识中心和技术中心是创新的主体,技术中心常常成为新产品的创造者和产业升级发展的推动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学、科研院所常常承担技术中心乃至于知识中心的重任[4]。

马歇尔(marshall)在其《经济学原理》第四章中,以亚当斯密的劳动力专业化理论为基础,研究了早期英国产业集聚的原因,他断言:“地方性工业因不断地对技能提供市场而得到很大的利益。雇主们往往到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业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找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他们那样的技能的地方去;因而在那里,技能就会有良好的市场;一个孤立的工厂之厂主,即使他能得到一般劳动的大量供给,也往往因缺少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而束手无策。”[5]大学(包括高等职业院校)不仅成为产业集聚区信息的集聚地,也是培养专业化技术工人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因此区域内有没有好的大学和发达的高等职业教育现在已成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重要指标。

目前社会和企业迫切

需要大量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将创造发明的思想变成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性人才。相对于其他形式和层次的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实践,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培养的是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应用于生产的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消除劳动力素质这一制约产业集聚的瓶颈问题上有着其他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3.2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还不是很强,存在“主导产业集群与产业链配套能力弱,产业集群与产业链条内的企业规模较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主要问题。”[6]因此,发展强有力的支柱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和培育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突破口和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实施这一战略举措,需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为经济区建设不断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__省生产及时线工人技术等级情况来看,高等级技术工人严重不足。目前__省技术等级工人约41万人,其中初级工约占50%,中级工约占44%,高级工约占4%,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只有68人。高级技工多集中在服务业,制造业高级技工与技师极其缺乏。而在美、日等发达国家,高、中、初级工人的比例分别是35%:50%:15%。__劳动力资源的供应状况也不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__省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技术素质不高。根据20__年前三季度全省九个设区市的市中心劳动力市场及部分主要县级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登记数统计资料:在总计44.47万求职人员中,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人员占73.3%,有初级技能或初级职称的占16.3%,而具有高级技能或高级技师的求职者所占比重仅为2.1%。其中高级技师和技师的求人倍率分别高达14.21和15.47。[7]而在美、日等发达国家,高、中、初级工人的比例分别是35%:50%:15%。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技术进步的核心内容,没有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劳动方式变革,产业技术进步是不充分、不完整的。因此,大面积培养生产及时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对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4.__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

4.1高等职业教育要科学定位,明确教育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决策层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明确高职教育的教育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增强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高职教育如何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提上议事日程。二是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找准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三是要扭转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多强调学科性倾向和盲目攀高升格倾向,树立不同层次、不同教育类型的学校都能办出教育的思想,确保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四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培养创新型人才。

4.2根据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高职教育专业

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阵地,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__省产业结构处于重要的战略调整时期,产业结构的提升和科技的发展,将有可能使社会职业的总体结构产生新的发展趋向:及时,新技术广泛应用,将增加更多与高、新技术直接有关的工业一线岗位。第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发展,市场要素的完善,高速公路、铁路等基本设施建设的加快等,__省将缩短与长江、珠江两大三角洲的城市化差距,带来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会使社会职业岗位的分布更为广泛,迅速扩大原有的第三产业职业面并产生一系列新的职业群。不论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扩展或新产生的职业岗位,还是由于第三产业兴起而增加的岗位,它们的技术性和智能性都在不断提高,其大量人才培养的任务须由高职教育担当[8]。

4.3坚持改革创新,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产学研结合是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和加速科技转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要积极开展校企全程合作、探索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要大力建立学校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企业的沟通合作机制,共同确定专业设置,为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等方面,充分挖掘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空间。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三是通过科研合作,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科研水平。

4.4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积极建设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职业技术培训是为集群内的劳动力提供智力支持,以提升企业乃至集群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学习能力等,为集群提供良好的技能基础。职业技[文秘站:]术培训的核心就是要建立职业培训计划。职业培训与正规的教育不同,它针对工作人员或是失业人员,一般是在职培训或半脱产培训,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芬兰、德国、爱尔兰,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大部分集群的职业培训工作[9]。高等职业院校不仅是进行学历教育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就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重要基地。高等职业院校要面向社会,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等工作,努力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培训基地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5 结束语

__做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加快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集聚的重要环节。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兴起,必将产生大量与高新技术相关的智能型职业岗位群,增大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高职院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台,有利于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必将从更深层次和更高规格促进__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

教育与职业论文: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现状与对策思考

适应市场需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关于我校教育教学现状与对策思考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既是教育发展的标志,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当前,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也使职业教育进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期。为使我校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为县域经济作贡献,笔者对我校的教育现状和基本县情进行调研和分析,并找出对策。 一、禄劝县情禄劝是昆明市的一个远郊农业县,县城距昆明市72千米,下辖3个镇13个乡,总面积424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98﹒4﹪,总人口45万人,全县居住着汉、彝、苗、栗粟、傣等24个民族。禄劝县现有普通中学16所,中学初中4所,在校初中学生2人,每年初中毕业生6000多人,按60﹪计算,约3600人升入高中,还有2400多人,需要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二、禄劝职业高级中学现状:禄劝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4年,是我县的一所培养各级各类初、中级技术人才的学校。占地140亩,现有20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人数1087人。设置有计算机、汽车修理与驾驶、建筑与装饰、旅游、畜牧兽医、水利水电等专业。其中计算机专业和旅游专业与昆明市农业学校联办,汽修专业与市交通技工学校联办,建筑专业和水利水电专业与昆明市铁路机械学校联办。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除计算机教学设备能满足教学外,其他专业教学设施设备陈旧,数量严重不足。校舍严重紧缺,学生的学习、住宿、活动极不方便。我校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职工7人、教师68人。专任教师中基础课教师46人,专业课教师22人。专业教师22人且大多为农学类和计算机类,其他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学生实训、实习不能正常开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21世纪中职人才的业务规格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及时线的既懂技术又能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首先,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趋势表明中等职业毕业生就业状况1995年以后主要呈现出二种走势:一是就业单位类型趋于多元化。职业中专生就业单位的类型逐渐向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流动,少数毕业生走向了独立创业的道路,开办了自己的小企业。二是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有明显转移。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向一线技术工人或智能型工人岗位流动,目前这种流向还在不断加强。从人才规格的要求看,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急需复合型的管理和专业人才。因为中小型企业的经济规模较小,人员精干,组织结构扁平化,职能部门也比较精简,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一身数职,专业人员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中小企业将为中等职业学生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另外,独自创办小企业。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毕业生独自创业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却体现着一种新的就业趋向。 毕业生就业单位的类型和就业岗位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用人规格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挤压了技术员类人才的市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给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大的人才选择余地。传统的由职业中专毕业生担任的职业岗位,现在用人单位大多选择了普通专科生或本科毕业生。这些变化进一步说明中职学校的教育必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培养目标,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懂技术会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淡化技术员类人才和技术工人类人才的界限。其次,就现在的形式来看,wto关于教育服务的条款对职业教育发展将产生直接影响,而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也将对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更重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趋势使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紧迫感,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使劳动力跨行业流动性增加,对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结构错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明显落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需要。在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求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及其人才素质标准和培养目标上应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针对 以上学校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从21世纪对中职人才规格的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趋势来看,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急需加强和改进以下工作。 一、教育教学管理方面1、通过政治学习和组织培训,转化办学理念和思路,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忧患意识,树立职校的发展就是要发展我们的职业教育,一切为职业教育服务的指导思想。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更本思想。2、更新教育观念在管理上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灵活的学习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个性差异选择更能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为的学生提供超前发展的机会——提前毕业或继续到高一级学校深造;给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再次发展的机会——分阶段完成学业;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圆满完成学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3、放眼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及我县的实际在发展现有专业、开设新专业的基础上,建设自己的骨干专业(计算机、汽修、建筑、畜牧兽医)。根据我市、县的实际发展及劳务输出情况,开设一些中、短期的就业培训。4、开设家庭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甚至还在学习中)在家庭中种植或养殖,自己还负责管理和营销。让老百姓尝到甜头,享受到实惠。老百姓是最实惠的,这样他们才会支持我们的职业教育。对学生开展创业培训,培养创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如自信心、不屈不挠的精神、既谨慎又敢冒险等;掌握创业必备的知识,如市场的、财务的、法律的知识等;给予创业过程的指导,如怎样申请营业执照,如何筹集资金等;好还能给创业者提供市场信息。

5、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以人为本,这是办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当然也是专业建设和课程结构优化的落脚点。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反馈情况看,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提高素质为主线,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学科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扩大知识的科技含量,突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实行分层次教学。近年来受市场就业问题的困扰,职业教育生源不足,招收的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校要根据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大体可分为:①升入高一层次学校继续深造的;②获得中等相关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③学会、掌握一二种岗位操作技能的。教学活动分层次展开,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和技能。6、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纵观我校毕业生岗位工作情况,值得我们欣慰的是,我校毕业生职业素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面对21世纪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我们应进一步强化和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语、计算机已成为任何一门专业的工具学科,没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和能力的发挥,它像一种必备的工具一样,没有它很难深入到现代社会中;学校应在各专业中加大英语和计算机教学力度,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写能力和使用各种新型计算机软件的能力。②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相对弱,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职业中专教育作为从业准备教育,必须把素质教育贯穿各个教学和实训环节,通过模拟操作、顶岗实习和强化实训、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把实践能力的考核作为毕业生考核的基本内容。③敬业精神、协作能力。敬业精神、协作能力已成为企业录用员工重要的内容之一。7、转变办学模式(由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方向转变),积极抢占职业培训市场。现代社会中,不论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个人可能多次转换工作岗位,甚至改换职业。即使职业不变、岗位不动,劳动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因此劳动者为了适应和改善职业生活,在他的劳动生涯中就需要多次接受培训。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算一算:一个人一生中接受学历化的职教一般只是一次(有些人一次也没有,他们接受了学术性或工程性的教育),而需要多次接受职业培训。所以社会对职业培训的需求总量是大大超过学校职业教育的。二、师资配备和培训方面1、根据专业的设置情况和我校的专业教师配备情况,在建筑装饰、水利水电等专业相当缺乏专业教师,应从不同渠道大力引进相关的专业教师。2、我校的专业教师由于长期的进行文化课的教学而忽视了自己的专业,专业素质和专业教学水平都有所下滑甚至丢掉了自己的专业而变为文化课教师。所以,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职业教育专业技能的培训是我校迫在眉急的工作。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1定期或不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相关院校进修学习。2不定时选派专业教师到相关的企业参观学习,了解本专业的近期发展动态。3聘请校外相关专业的专家和有相当经验的工作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指导教师。三、学生实训实习和就业方面1、筹措资金,尽快建成实训楼和各专业的实训室及实训基地,解决学生实训的问题。2、学校抽调业务素质高、办事能力强的人员组成“招生就业办公室”或“学生科”,专门负责学校的招生和学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平时就要做,一方面加强与人才市场、企事业单位的联系,随时掌握用工信息;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学生毕业前的集中实习对他们就业有较大影响,更需要妥善安排。3、与省内外著名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解决学生的实习与就业问题,形成订单式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4、组织宣传队或义务服务队深入我县广大农村进行宣传和开展相关的无偿服务,让广大的农村农民了解我们职中,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5、实行毕业生就业跟踪制和五年内免费返校学习进修制。总而言之,我们要对职业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规律、性质、模式、特点以及专业设置、教材、教学目标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教学的基本条件进行不断改善和提高。摆正自己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达到人教合一,就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的多方位技能型人才。也就能让我们看到禄劝职业高级中学辉煌的明天。

教育与职业论文: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分析与对策建议

__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顺应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大趋势,有效实施农民转移工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区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职教发展举足轻重,加快职教发展势在必行。

一、__职教发展基本状况

(一)__职教的创立与探索

__职教已有近百年历史。1910年,原江北县设立了培养专职养蚕技术人员的蚕桑讲习所,开启了__职教发展的历程。尔后至1949年,先后设立了私立实商高级职业学校、__中华职业学校、私立益商职业学校、立信会计学校、私立难童职业学校、国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等。新中国成立后,__职业教育得到较大的发展。到1965年时,江北县农业中学发展到21所,并创办了江北机械厂半工半读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在“”时期被迫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内相继举办了__市一商技校江北分校、__市农机技校江北分校,同时在民中开设职业高中班,设立了3所农业中学和1所职业中学。到1985年,全县农职业中学有9所,农业广播分校1所。

(二)__职教在开放开发中长足发展

__区从1985年起实施开放开发战略,先后对龙溪、两路、北部新区进行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推进拉动着职业教育强势发展。到20__年4月底,全区有高等职业学院2所,中职学校6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4所,各类短期职业培训机构近30家。已形成公办民办并举,高职中职协调,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衔接,文理专业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职业教育对推动就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凸显。

(三)__职教呈现出的现实特点

1、区办区管中职学校特色鲜明。区职教中心和统景职中是区办区管的两所中职学校。区职教中心建于1990年,校园占地131亩,校舍520__平方米,拥有价值上千万元的实训设备设施,设电子、机械、计算机、汽车、旅游服务和综合6大类21个专业,17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800人。建校以来,已培养毕业生20__0多名,培训三峡移民、农村劳动力、退伍军人20__0多人。该校办学规模和综合实力名列全市中职学校前茅,成功创建为部级重点中职学校,今年底有望成为部级中职示范学校,到20__年可以实现在校生和短期培训人数分别达到10000人的目标。统景职中建于1956年,1983年改办职业教育,学校占地35亩,校舍13000平方米,设有工业与民用建筑、旅游管理与服务、计算机运用、机电一体化、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15个教学班,在校生624人。建校以来,共培养职高毕业生8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短期培训5000人。该校20__年被评为__市达标中职学校,现正朝着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目标迈进。

2、区域高职中职并驾齐驱。西南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__市海联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区仅有的高职院校,它们在龙溪、两路城市化高歌猛进的世纪之交选择了__。西南大学高职学院地处龙溪,占地160余亩,主要培养应用技术本科人才。设艺术设计、会计学、新闻学、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电子信息专业,每年面向全国招生360-400人。海联学院是所在海外上市的民办高等院校。占地363亩,校舍15万平方米,设16个系和航空管理等28个专业及方向,面向全国招生,主要培养应用技术专科生,在校大专生4000人,高中、中专、小学生4000人。现已在长寿区桃花溪征地20__亩扩建校舍,正瞄准万人职业本科院校目标奋力拼搏。__市中小企业管理学校和__经济建设职业技术学校是区域内的中职校。市中小企业管理学校位于龙山街道,占地20亩,实训设备187台件,价值260万元。设汽车摩托车实用技术、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运用、电子技术、旅游与商务管理、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专业,面向全市招生,在校全日制大中专生1235人,业余本科学生2600人,短期培训每年

260人。__经济建设职业技术学校于20__年初由九龙坡区迁入回兴长河村,占地65亩,拥有各类实训设备500台,设有服装设计与计算机运用、服装设计与生产管理、服装设计与市场营销、服装模特与舞蹈艺术、服装机电维修专业,面向三峡库区招生,在校生685人,学生毕业后全部安排到日本、韩国、香港等服装外资企业工作。3、区管民办中职艰难前行。竟成中学和菁华中学是位于两路的两所区管民办中职校,两校均无自有校园校舍,系租地办学。两校设有计算机、商贸营销、机械专业, 6个教学班,在校生300人。由于校舍、师资、实训等条件限制,两校办学举步维艰。

4、短期职业培训网络基本形成。__短期职业培训,已形成区级部门培训机构、职业资格培训社会力量办学点和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共同发展格局。区建委所属建设岗位培训中心,区农业局所属农广校等在短期职业培训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了解,区建设岗位培训中心自1989年成立以来,每年培训农民工3000—5000人,累计培训建设一线操作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5万人次,培训继续教育人员3.3万人次。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授权进行职业资格培训的阳光电脑、维美服饰等近20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每年培训下岗失业和农转非人员3000余人。24所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上也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__职教发展的利好条件与制约因素

(一)利好条件

1、党政高度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对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并配套了一系列政策加以支持。20__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__]16号),20__年,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__]12号),全国职业教育发展已被推入快车道。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非常看重职业教育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全区职业教育不断上新台阶。20__年初的区政府26次常务会,决定区财政连续3年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区职教中心三期工程建设,区财政连续3年每年补助贷款贴息100万元,确保20__年区职教中心创建部级示范中职学校成功。20__年,区委刘光全书记亲自督办区政协《关于抓住机遇,提高认识,促进我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建议》(51号)提案,全区职教发展中的一些瓶颈问题有望得到及时解决。

2、产业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区强势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一大批大中小型企业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汽摩、模具、电线电缆、食品加工、医药化工、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崛起。龙溪、两路两大中心商圈快速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形势喜人。都市农业乘势而上,生态旅游农业和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势头强劲。__产业大发展,需要数以万计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为__职业教育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

3、农民转移机遇。按照总书记关于__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大规模转移农民,其中将从“两翼”生态移民400万人到“1小时经济圈”内。__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直辖市的窗口城区,将以实施农民转移工程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和突破口,通过引导农民就业转移和居住转移,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在未来5年中,__至少转移区内人口15万,吸纳区外人口20万。大规模农民转移形成的巨大就业培训需求,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4、“1小时经济圈”强势支撑区的地位对主城区职业院校发展具有强大吸引力。__是__综合交通最发达、产业园区最密集和拓展空间最广阔的主城区,是__“1小时经济圈”核心功能区。__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对主城区寻求外迁发展的职教院校有着强大诱惑力。目前,__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在空港工业园区征地800亩,__市华星外国语专修学院、__长安工业公司职工1、2校看好古路镇,地处回兴的南方翻译学院所属__南方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也即将启动。

(二)制约因素

1、传统理念浓厚。重普轻职,重升学率、轻就业率;目光短视,看不见职教春天已经到来,没有勇气推进职教发展大跨越,在职教不景气专业课教师成历史包袱的假想中自缚手脚;重区管轻区域,主动放弃区域高中职院校的沟通联系和服务,致使__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整体迁至大学城,__海联学院到长寿拓展,__市中小企业管理学校投奔璧山;职教与普教管理“一刀切”,不懂或无视职业教育特殊性。此外,学生家长普遍固守读普高升大学后再就业的传统思维。观念陈旧,是职教发展较大的绊脚石。

2、职教规划缺失。迄今为止,__尚未单独制定全区职业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从而导致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不高,布局散乱,管理不力,竞争失控等现象发生。科学规划,是__职教迈向新阶段不可逾越的鸿沟。

3、职教政策欠完善。目前,__基本上是用普教政策发展职业教育,几乎没有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专门政策。政策不完善,导致职教生源素质不高,财政投入不足,专业师资匮乏,校企合作难,实训基地少,施教单位良莠不齐等现象发生。政策导向,是__职教生存

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法宝。4、资源未整合。从总体看,职教行政管理资源分散,职业学校教育、短期职业培训、职教学生安置等管理,部门各管一块,沟通配合甚少。职业教育院校之间,职教院校与短期职业培训机构间缺乏横向联系。职教施教单位与区内行业、企业很少相互配合。资源分散,是__职教缺乏合力,难有作为的重要因素。

三、强势推进__职教发展的建议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1、努力破除发展职教属权宜之计的短视意识,牢固树立小职教大战略的新观念。发展职教既非普及高中教育的配套举措,也非发展教育产业的经济手段。发展职教是实现居民充分就业,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措施,是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必须抓好的重要工作。

2、努力破除重区管轻区域的小职教意识,牢固树立全区职教一盘棋的新观念。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所用的思路,统筹服务全区职教发展。

3、努力破除职教管理“一刀切”意识,牢固树立职教发展特殊性的新观念。按照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性和管理的特殊性,及时调整招生、财政投入、专业课师资配备、教育教学改革等政策。

4、引导群众破除子女上高中读大学后再就业挤“独木桥”的传统意识,逐步树立从实际出发读职教也成才的新观念。据区人事局统计,我区职教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而专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80%和70%。实践证明,中职学校贴近就业岗位培训,学生文化虽不高,但实作力强,社会广为需要。

(二)顺应大势,完善规划

制定出台__区职教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相关单项规划。适应__“1小时经济圈”建设和__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建议由区教委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及时制定__区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专业发展、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等专项规划。自觉地用规划统一思想、指导发展、规范运作、强化管理,从而推动__职教持续上台阶,连续大跨越。

(三)完善政策,强势引导

1、完善财政投入政策。根据__实际,及时调整教育经费投入结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在全区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比例;尽快出台符合中职学校的生均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设立__区职业教育发展基金,主要用于职业教育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专业课教师补贴、短期职业培训经费、职教先进奖励等;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20%—30%(普九完成地区30%)政策;落实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经费、扶贫和移民资金拨一定比例用于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区办中职学校危改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中职学校教育征地与中小学校同等享受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政策。

2、完善人事政策。区办中职学校教工人数应根据办学规模核定编制,专业课教师编制单列;专业课教师选配应以学校为主,区教委和人事局配合,并不受从师范院校__籍学生中进人的限制,在编制内可从工科院校和其他职业院校引进所需人才;区办中职学校缺编,区财政按每人每年2万元标准补贴,专款用于聘请专业课兼职教师;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允许区办中职学校执行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收入分配政策。

3、完善劳动政策。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用工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优先录用取得职业院校学历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劳动部门应加大对用工单位就业准入执行情况监察;定期组织劳动技能大赛,开展“劳动榜样”和“__十大杰出青年技师”评选活动,大力疏通职教成才通道。

(四)搭建平台,整合资源

1、搭建校地联系平台,整合互利共赢资源。建立区级领导联系区域高职中职院校工作制度。区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到联系院校调研、通报__改革发展和智力人才需求情况,帮助解决涉及地方的问题,争取联系单位为__发展多作贡献。

2、搭建校际合作平台,整合施教单位资源。建议由区教委牵头,组建职教院校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参加的__区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会。研究会围绕__职教发展战略,高中职院校和短期职业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校际合作、校企合作、职教政策等进行研讨交流,构建起施教单位联系沟通、共同发展的平台。

3、搭建行业沟通平台,整合校企联动资源。区内工业、商贸、旅游、建筑、农业、卫生、移民等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职业教育行业协调委员会,预测本行业人力资源需求情况;为行业、企业、职教院校搭建沟通联系平台;组织企业和职业院校制定本行业相关岗位的能力标准;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本行业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参与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搭建起校企同发展平台。

4、搭建统筹协调平台,整合职教管理资源。建立__区职业教育协调领导小组,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教委、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涉及职教管理和培训的区级部门、施教单位代表和行业企业代表为成员。领导小组联席会每年召开1-2次会议,主要解决职教发展规划制定、统筹协调全区职教工作重大事项、推进职教改革、研究制定职教政策等事宜,从而搭建起职教管理协调平台。

(五)突出重点,铸造品牌

1、倾力打造职教名校。区职教中心已成为__中职教育的一面旗帜,正向着部级示范中职学校目标靠近。当前,为确保职教中心成为全国品牌职校,应帮助其办好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和__市人民政府6月18日—6月22日,在该校举办的全国电子电器和机电一体化师生技能竞赛活动,同时解决因举办活动购进500万元设备的资金周转困难问题。该校按部级示范中职学校标准,专业课教师和校园占地严重不足等问题,建议区政府特事特办,及时妥善解决。

2、努力打造品牌专业。专业品牌是职教的立教之本。__职教开设的机械和服装两大专业,已形成招生规模大、师资力量强、实训实作设备多、学生就业率高的办学格局,区里应在招生、师资、资金等方面向其倾斜,把这两大专业培育成全市甚至全国品牌。

3、规范整顿职

教市场。铸造品牌,务必坚持优胜劣汰原则。建议由区教委牵头,劳动、农业等部门配合,对全区职业教育办学单位进行一次评估。通过评估,对办学规范且成效突出的予以褒扬和支持;对办学方向不明但具备办学条件的,引导其调正办学方向;对缺乏办学基本条件的,促其与其它施教单位整合;对办学不规范并造成负面效应的,果断取消其办学资格。

教育与职业论文: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职业技术教育在“”期间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们解放了思想,认识到“”造成的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使中等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严重脱节的状况。中国的重要特点是人口多、底子薄,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才能使人口的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的优势。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尤其是初中级应用型的建设人才和技术工人,因此,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摆到了突出的地位。

当今国际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职业教育研究就是在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遵循三个面向,推动职业教育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培养各类人才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发展道路。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教研究迎来了生机蓬勃的春天1、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早在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会议认为要研究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问题。这是此后二十年中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改革和中等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先声。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报告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单一化的局面。二十年来,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宏观的调控和指导,即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又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政策措施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中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与初等职业教育也有相应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初、中、高不同层次,又与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1980-1997年,普通高中学校数从31300所减少到13880所,学生数减少了119.72万人。而同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中等师范)的学校数则从9688所增加到17116所,学生数从226.3万人猛增到1089.51万人,增长4.8倍(增长情况见附图1),共计培养各类毕业生3085万人。这十七年,普通高中学生数所占比例从81%下降到44%,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则从19%上升到56%。

2、建立机构、制订规划,职教研究逐步展开

“”期间,教育研究工作已陷于停顿。为恢复教育研究工作,教育部于1978年7月4日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请示报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后,所内设立了“教育制度研究室”,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及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该室于1986年改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及成人教育研究室。以后,部分省市及高校也先后建立起一些职教研究机构,至1986年,中央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有职教科研机构12个,高校建立的职教科研机构也有12个,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先后成立了职教学会、职教研究会等学术团体75个。

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强职教事业的宏观调控,1991年建立了部级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1993年,原中央教科所职教研究室并入职教中心研究所。现在,随着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队伍也不断壮大,已初步形成了由职教行政部门、职教科研机构、职业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术团体组成的、专兼职研究人员相结合的职教科研队伍。部级的职教科研机构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些业务部委和行业也建有职教研究所(室)。独立设置的省级职教科研机构有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和湖南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等。各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所(院)一般均设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所,一些高等院校如华东师大及某些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职业大学、职工大学也设有职教研究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下设10个专业委员会,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历史悠久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一贯重视职教研究,有研究组织和专兼职研究人员,并出版学术刊物《教育与职业》。

一般的市、县及重点职业学校均建立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师资的培训工作。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有相当数量和较高水平的职教科研队伍,他们为职教事业的发展,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着广泛和逐步深入的研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据职教中心研究所最近的统计,现在全国共有中央级和省市级职教研究机构(所、室)81个,中央级和省级专职研究人员约400人。

早在1978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1979年1月,了《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年),在该纲要的研究项目教育制度重点项目内,提出了要重点研究建立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进行中学教育结构改革的实验研究以及高中设置职业课程与训练制度的研究。《纲要》在此把教育结构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摆在重要地位。

纵观20年来职教研究工作的开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1)介绍外国职教,研究我国职教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也还很年青,在我国该学科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各地学者纷纷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和体制、理论和模式、教学过程和管理,纠正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为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有益经验和模式。此时,陆续出版了为数不少的一批译介国外职业教育的著作。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西德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六国技术教育史》、《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国外职业技术培训研究》、《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学》、《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简史》、《七国职业技术教育》、《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初探》、《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及一批介绍国外职业指导的丛书。这些著作为我们了解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理论、结构、体系、发展历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

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和职业教育的重新起步主要发生在八十年代初,实践中遇到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全国各地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育研究人员纷纷开展职教研究。这时,属于起步阶段的研究以应用为主,它与职教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研究成果多为论文,发表在各类报纸刊物上,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建议。立足于基层的实际工作者的大量研究使职教研究有着广泛和深厚的基础,不仅成果丰硕,其中不乏颇有深度和较高水平的成果,也使全国性的职教科研规划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1983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及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83-85)有一项为《技术职业教育的研究》,由李蔺田等同志负责。研究成果为研究报告。报告根据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关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精神,提出了职教体系为“两大类型、多种层次、自成序列”的构想,报告还对职教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的设想,对加强职教管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开展理论研究,进行学科建设

在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同时,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开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并不断有成果问世,陆续出版了一批专著。较早的是《职业教育概论》、《技术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

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和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安排看,理论研究的比例有所增加,部级部委级课题共129项,其中理论研究25项,占19.4,应用研究仍占主要部分,有95项,占73.6%,实验研究9项,占7%。职教研究立项11项,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并有专门立项,如《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职业指导研究与实验》等。此外,还有一大批职教专兼职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从事为数众多的一系列理论研究,包括课题规划以外的研究,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上取得较丰硕的成果,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主要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此外,还有不少学者撰写的专著问世。如《职业技术教育概论》、《中专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导论》、《职业技术教育学导论》、《职业技术教育新论》、《中国职业教育史》、《职业培训概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等等。这批为数众多的学术专著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建设构建了理论体系的框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职教研究密切结合改革实践,为行政决策服务,推动职教事业迅速发展。

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实践性强,职业教育又处于重大的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职教研究必须密切结合改革的实践,探讨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推动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

(1)理顺管理体制、确立多元办学体制。

职业教育要为各行各业培养适用人才,而中国的特点之一是人口多,职业教育底子薄,因此,办好职业教育就不是教育系统一家的事,需要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必然涉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改革初期,职业学校办学困难重重,资金设备严重不足,教师、教材缺乏,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各地兴起了校企联办职业教育新风,大力提倡企事业单位办学、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全社会办职业教育的大职业教育观,开始建立多元办学体制。在研究领域,“七五”规划中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政府出台了“先培训后就业”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办学资金设备不足、师资教材缺乏及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密切了

职教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职教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动,明确了服务方向。

(2)职教发展比例问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明确提出的方针,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结构中,尤其是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应占多少比例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门、职教工作者和职教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教育结构问题涉及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人才结构及教育投资结构问题.该问题在报纸刊物曾经引起过热烈的讨论,有人提出过职教发展的阈限.多数意见认为职教发展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适当的比例范围,也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__年,使中等职业技术学鹇学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全国平均达到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可达到70.

(3)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八十年代,职教事业迅速发展,事业的发展涉及人财物三个因素,即师资、经费和教学设施。当时职教师资十分紧缺,数量严重不足,质量达不到要求,严重制约着职教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教育科学“七五”规划有一个师资问题的立项,该课题工作结束后所提支的研究报告中对师资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议。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召开过多次职教师资问题座谈会,各地的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原国家教委办公厅于1995年8月24日发出了《关于制定并落实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计划的通知》,然后,国家教育委员会又了《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了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和进修基地,扩大了来源和进修渠道,目前职教师资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素质水平正不断提高。

(4)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问题

1993年,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的现象,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与在校生数大幅度减少。全国招生数由92年的25万人下降至93年的16万人,减少34.6%,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职教行政部门与研究机构曾作过多次联合调查,通过调查,认识到滑坡问题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转移、市场经济规律有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适度编减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此“急转直下”的趋势,则超越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范围,若继续高速下滑,势心使农村职业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实际,形成新的不适应。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应根据各地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同时,要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对农业类专业采取适当的扶持和倾斜政策,建设示范学校,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实施创业教育,使毕业生能够真正掌握致富本领,对此,原国家教委与农业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教职1996,5号),提出了应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农业类专业滑坡现象已基本上得到遏制。

4、专、兼、群相结合,组成一支强大的职教研究队伍。

职业教育固然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然而更多的是职教实践与改革中出现的大量实际问题.可喜的是许多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包括一些长期从事职教管理、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同志参加到职教研究的行列,还有许多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他们与专职研究人员组成了一支专兼群结合的研究队伍.使职教研究与职教改革密切结合,改革又促进职教研究。这是职教研究的一项经验,也是职教研究的一个特色.

二、职教研究成果丰硕

20年来职教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学术理论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政策建议;研究手段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1、学术理论成果(1)、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

如前所述,“七五”、“八五”期间问世的学术专著颇丰,理论研究为学科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这是职教研究的重大成果。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以及在我国还很年轻,很不成熟,其分支学科,如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学、职业技术教育经济学等很难说已经成形,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职业技术教育史同职业技术教育学一样仍处于初创阶段。然而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一般认为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其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毋庸置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与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步,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令人欣慰。

(2)、职教体系理论研究取得较好成果

“七五”单独立项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以学制体系为主,选取机电、,铁路、商业、金融、卫生、农村各业以及一些开放城市作调查研究。其成果研究报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职教体系的若干原则,如职教结构必须与社会人才结构相适应;职教应与普教、职业培训沟通;文化基础与专业技术、技能协调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等。报告提出了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实施方案。

对建立我国的职教体系,各地的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还发表了许多文章和专著,其成果大多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所采纳,如主要包括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三级分流的确立;实行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农业、科技与教育相结合;国家宏观管理、社会积级参与、学校自主办学;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职前职后衔接,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3)、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研究勾划了我国职教未来发展蓝图

对职教发展规划的研究,“七五”,尤其是“八五”有许多立项,如20__年我国职教的发展战略、合理比例;区域发展规划如“老少山边侨”地区、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职教、西北五省区职教发展、农村职教的布局结构等。“九五”教育规划尚有多项发展规划的课题起步研究,如经济发达地区、中部农村地区、西部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农村社区、经济特区、苏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等,这些项目的研究将把职教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有助于各地职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2、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职教研究也不断发展。职教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大量的问题是实际问题,职教研究更多的是应用研究。

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专业研究机构和职教社团抓得紧,加上广大的职教实际工作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许多重大现实问题得到了及时的研究和解决。归纳起来,这些年来主要解决了以下一些重大现实问题:

(1)职教立法的研究为立法机构制订职业教育法提供了依据

早在《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中就提到了“教育立法问题研究”,虽然没有在科研规划中立项,但由于职教事业发展的紧迫需要,职教行政部门和职教研究机构对职教立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各地的学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也在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对职教立法展开了多次的讨论,如《职教立法模式初探》、《制定职业技术教育法的构想》、《国内职教立法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问题的探讨》、《加快民办学校立法,推动民办职教发展》等等。在各省市已制订的职教地方法规的基础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为职教立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构建了总体框架,《职业教育法》最终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1996年9月1日起颁布实施。

(2)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转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农村的普通教育、基础教育仍沿袭着传统的升学路子,教育未能密切结合农村建设的实际,为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职业中学迅速恢复和发展,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受到批判。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立足农村。

(3)职教研究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职业教育与生产部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落实到适当的职业岗位上才能产生效益。因此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同步。对此,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的许多同志作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过大量论文。立项研究的有七五全国重点项目《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研究报告为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在劳动就业制度上的一系列改革,如“先培训后就业”“优先录用受过培训的人员”以及一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制定和实行都表明了行政部门吸取了研究人员和广大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又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育过程、教学改革落实到对培养目标的能力培养上。

职业教育及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与教学实验和生产实习关系密切,我国的职业教育一向重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近年来我们借鉴了前苏联的生产实习的经验,德国的“双元制”徒工培训的经验和北美社区学院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经过职教研究人员和广大职教工作者的探索和实践,应该说目前我国的广大职教工作者在教育思想上都认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过去比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转变到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正围绕着能力培养这一目标去进行,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经验。

由于职业教育重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素质,实施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课程开发,实施创业教育,这不仅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素质和水平。

此外,对职业教育的评估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与部级的省级重点校建设相结合,职教行政部组织了几次评估、研究人员从理论上和评估指标体系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经验,为今后职教评估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发展问题

以短期职业大学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八十年代初,当时全国陆续出现了一批市办短期职业大学,最多时达到128所。由于对兴办高等教育认识不尽一致,其管理归属、经费来源,毕业生的就业等也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职业大学发展迟缓。学术界对此极为关注,教育研究“七五”、“八五”规划均有立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途径及其特色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也不断组织学术研究,研究成果有研究报告、专著和大量的论文,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发表了不少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章。短期职业大学和一批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及少数部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在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从中取得的成果对我国高等职教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3、研究手段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1)、文献信息库与职教网络的建设

职教信息与网络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是职教研究机构自身建设的一部分,也是职教事业的发展所必须,通过文献信息库和职教网络的建设(将来并入国家教育网并与国际互联网联网),为职教研究机构、职教行政部门及各类职业学校提供信息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职教中心所已初步建成了如下5个文摘信息库:图书目录题录库、期刊论文题录库、期刊论文文摘库、政策法规资料库、省级职教研究机构资料库。对国内外有关职教的文献与信息,经过整理加工,现在以不定期的刊物《职教文献与信息》面世,至今已出版四期:《职教研究机构简介》、《教学文摘专集》、《外国职教文摘专集1、2》等。

对于职教信息网络的建设,“九五”教育科研规划已有立项:《建立全国职教信息网际网络的研究》。由职教中心所与地方的一些研究机构共同实施,目前已建立职教主页。除计算机网络外,正在建立职教研究的“协作网”,开展信息的交流和研究的协作。

职教中心研究所从1994年起每年编制并定期《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内容有:一、综述;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三、师资;四、农村职业教育;五、职教经费。职教年度报告旨在反映该年度我国职业教育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概述已发生的重大事件,提出存在的重大问题,列出主要的统计数据和图表,为各级职教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经过提炼的信息。

(2)、传播媒体(报纸刊物)的建设和教学媒体的研制

报纸刊物是信息的载体,也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既传递信息也推广研究成果。椐不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职教报刊60余种,(3)教学媒体的研制。随着音像技术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司和职教中心研究所编写出版了一些职校校长培训和师资培训教材,翻译出版了一些德国双元制的职教课程的教材,如《汽车基础教程》以及一批教学录像带(46个节目)。1997年10月,职教中心所组织召开了”职业教育教学媒体研讨会“,有11个省市的职教工作者及德国专家出席。

4、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

借鉴国外办职教的先进经验,发展有我国自已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体系是我国职教界的一贯主张。多年来,我们一直注意研究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等世界上影响较大的一些职教模式以及课程开发的方法。

我国与联邦德国在职教领域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派出多批学者和教学与行政人员赴德国访问或进修,在六个城市和某些行业实行“双元制”试点,在各地还有如天津的“中德培训中心”等二十多个职教项目在实施,

为博采各家之长,我们也借鉴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能力本位教育及课程开发的方法”,《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1990-1996),我国派出多批职教工作者赴加拿大考察进修,有数十所项目学校引进和试验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课程开发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3年9月,由国家教委和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有20个国家、地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

银行的代表应邀参加了研讨会。这是一次由我国的专家学者和职教行政官员与国际众多职教专家与职教官员进行的深入的学术交流。

为了加强我国与国际职教界的交流与合作,“职教中心研究所”作为国家的代表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UNEVOC),成为其成员,参与其学术交流活动,提交我们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报告,作出了我们应作的贡献。

与此同时,我国作为UNEVOC的成员,参与了该项目组织的课程开发,借鉴并推广"创业教育"的经验,并从信息网络中获取有关国家的职教信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与世界银行合作实施的职教贷款.先后两期共计8000万美元.对我国职教师资的培训,对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评估表明世行职教贷款项目的实施是卓有成效的,令人满意的。

三、“九五”职教科研工作的新进展及期的展望

为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更好地制订职业技术教育的“九五”科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94年冬委托职教中心研究所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研究状况进行调研,以便提高职教学科“九五”规划的整体水平,使之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职教研究的发展。

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对职教研究的研究,为此,由职教司与职教中心所联合组成了工作小组,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调查研究采取文献检索、成果分析、专家咨询(书面征询33名专家意见)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所列项目及其成果作了统计和分析,对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作了比较的论证和分析,提交了一份《职业技术教育“九五”规划学科调研报告》,报告对制订“九五”职教科研规划提供了建议。这是一项承先启后的工作,也是职教科研的一项重要成果。

我国的教育科研分为12大类,职业技术教育是其中之一。从以前的情况看,职教研究的立项偏少。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1990年的调查,八十年代全国528个主要教育研究机构承担的课题数达4337项,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类95项,占总课题数的2.19,显然,作为12大类之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所占比例偏低。

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职业技术教育类立项41项,其中部级重点课题2项,教委级重点课题22项,部委级重点课题3项,社会科学基金与青年社科基金课题6项,青年专项课题6项,一般课题2项。均超过“六五”规划(1项)、“七五”规划(11项)、“八五”规划(31项)。

从研究内容看,“九五”规划复盖面广,以区域职教发展及各类职教发展占多数,如经济发达地区、苏南地区、经济特区、中部地区、贫困地区、农村社区、三峡库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川藏边区,高等、中等、初等、残疾儿童的职业教育;职业指导;比较研究;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法与专业设置;职业资格与考核;职教信息网络;职教与劳动力市场;职教与普教的衔接与沟通;等等。研究范围侧重于中观和微观,研究领域趋向具体和深入。“九五”规划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各类职业教育在不同层次和特定地区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职业技术人才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教事业的迅猛发展亟须加强职教研究工作和研究队伍的建设,为此建议增加职教研究的经费投入,扩大研究队伍,提高研究人员水平,以促进职教研究和职教事业的发展.为科教兴国,为实现现国家建设"九五"规划和20__年远景目标作出贡献。

教育与职业论文:法律职业的特征与法学教育的二元结构

一、法律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它与医师、建筑师、会计师等类职业一样,都需要在大学教育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专门的职业训练后,才能进入其职业,担负起职业所要求的职责。

法律职业作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法律思想、学术流派、价值标准和各种制度规定在内的法律知识体系,以及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具备的高度专业化的法律思维、法律意识、法律语言、法律方法、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信仰和法律伦理等等。与这种基于职业的特定内涵和特定要求而逐步形成的法律职业相适应的是专门从事这一职业的法律人(法律家、法律职业共同体)和法律人才培养体制。从事法律的人员一般有三类:一是应用类法律人才,主要指律师、法官和检察官;二是学术类法律人才,主要指法律教师和法学研究人员;三是指法律辅助类技术应用人才,主要职责是辅助律师、法官和检察官工作。此外,还包括立法人员、仲裁员、公证员等。法律职业分工和职业结构的形成及其演变,主要是由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决定的,同时,也是随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广泛运用逐步发展而来的。

二、法律人才的培养体制具有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性

与法律职业的特殊性相适应的是一套由不同阶段的教育培训制度相互衔接共同构成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即教育培训制度的总和)。观察世界主要法治国家,法律人才的培养体制主要包括:一是法律的学科教育(一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法律专业教育的混合体);二是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司法考试);三是统一的法律职业培训(通过司法考试后,进入法律职业前进行的以法律职业精神和法律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和训练);四是终身化的法律继续教育(开始法律执业之后,每年都必须接受的继续教育)。各国法律人才培养体制的不同之处在于内部结构具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如中国和日本的法学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一种以法律专业教育为基础的律师职业教育,德国的法学教育则是法律学科教育与法律职业培训相互连接、一体化的培养体制。由法律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法律人才的培养不论在普通法系国家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从业人员的培养体制都具有二元结构或双重性。即都是由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部分构成。但由于各国的司法制度尤其是司法考试制度和司法官遴选任用制度的不同,二者有的分开,有的合一,有的则既分开又相互衔接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和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广泛影响,随着法律执业的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信息网络化发展,对各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和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各国法学教育的共同选择。

三、法律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类法律人才

法学教育具有的深刻的职业背景决定了法学教育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特点,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类法律人才。可以说,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从一开始就有着不解之缘,法律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法律职业只对那些具有同一教育背景的人开放。法律职业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是现代法治国家最重要的传统和特征。没有法学教育就没有法律职业,法学教育和法学学术的发展和完善将巩固和促进法律职业的建构,正是通过法学教育培养和训练了法律职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根本上讲,法律职业决定了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要求和培养模式,决定了法学教育的布局结构和办学层次,决定了法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内在动力。

四、法学教育的二元结构

法律职业的基本特征和法律职业的专业化、职业化和同质化的基本要求,决定了法学教育具有二元结构性(或双重性),主要表现在:

法学本科教育的二元结构(双重性)。作为一个完整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法学教育既包括通识教育,又包括职业教育,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是法学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将二者分割开来,对立起来了,以致出现培养出的学生不会起草合同,不会办案的反常现象,其原因就在于单纯强调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法学本科教育制度内外都缺乏必要的职业教育和训练,不得不等法科毕业生进入法律职业之后,自己慢慢去摸索。当然也有的反应过度,把职业教育硬挤进本科教育阶段,这种错位的结果又影响了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法律职业所必需的法律学科体系,同样影响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究其原因都在于割裂了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内在联系或企图在四年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教育培训任务,使二者缺乏合理的分工和制度联系。当前,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二元结构(双重性)。法学教育不仅要为法律职业培养后备人才,而且要面向全社会,培养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法律人才。尽管法学教

育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之间是一个逻辑结构,但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的一元性与法律毕业生服务面向的多元性之间仍然存在着一种不统一的非均衡关系。 法律人才培养体制的二元结构(双重性)。法律人才培养体制不仅是我国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法律人才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及时资源,法律人才培养体制在为法律职业培养后备人才和提供各种法律教育培训服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其本身已成为律师、法官和检察官培养、遴选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法律人才的培养工作不仅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而且还必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依法治国方略和政法工作的方针、政策,主动适应法律部门的需要,培养出符合《法官法》、《检察官法》和《律师法》等法律规定的合格的法律人才。这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在我国,政体的统一性决定了法制的统一,而法制的统一性不仅决定了法律职业的统一,而且在客观上要求并引导着法学教育的统一。

法学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二元结构(双重性)。法律职业的特殊性不仅决定了法律人才培养体制的特殊性,而且也确定了法学教育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一方面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法学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即普通高等法学教育或法律学科教育)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宏观管理,对高等教育的共性部分提出普遍适用的要求。另一方面,法律人才培养体制作为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法律职业部门有责任对其进行业务指导(这种行业指导是一种典型的司法行政工作。根据我国宪法第89条的规定和国务院“三定方案”,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国家的司法行政职能部门,肩负着指导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组织实施国家司法考试的重要职能)这样,由教育行政部门的综合管理与司法行政部门的行业指导构成我国法学教育的宏观管理指导体制的基础(任何一方越俎代疱,包揽一切,均不符合其双重属性,也不能胜任其职)。加上法学院自身成立的行业组织(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的自律性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共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宏观管理机制。除此之外,法律职业部门还负有管理指导、组织协调和统一开展法律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职责。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随着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和法学教育国际化办学进程,尤其是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法律职业部门在法学教育的改革发展中将更加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在世界法治发达国家中均是如此。

五、抓住建立和实施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机遇,进一步完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制度,造成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脱节(二者之间失去制度联系)和法律学科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的脱节,其结果不仅造成法学教育的混乱,而且影响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

鉴于司法考试与法律学科教育、法律职业培训和法律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宗旨都是为了培养造就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和同质化的高素质法律家队伍,因此,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完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对法律的学科教育将发挥积极的桥梁作用 (如建立沟通交流的制度和渠道),导向作用(形成良性互动),规范作用(确立了法律职业的准入标准和规格,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法学教育的混乱状况,统一法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标准,提高培养质量)和检验作用(由用人部门来最终鉴别培养单位的教育质量,提出有效的反馈意见,不仅有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正常的竞争秩序,而且也有利于相互促进、相互适应,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轨道)另一方面,一个符合逻辑的结果是它将有力地推动法律部门(或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协调委员会)尽快按照大陆法系国家普遍采用的同考同训的原则,建立起与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相适应、相配套和相衔接的统一的法律职业培训制度。它要求凡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员必须都在法官培训机构、检察官培训机构和律师培训机构接受统一的法律职业培训,合格者方能进入法官职业、检察官职业和律师职业(即把法律职业培训制度与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二次准入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对于非法律本科毕业的人员,如在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前缺乏法律本科主干课系统学习的人员,还应按其职业走向,分别由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培训机构在进行统一的法律职业培训前,首先完成法律本科14门主干课的系统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法律专业证书。

在建立起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和统一法律职业培训制度之后,构建统一协调的法律职业培训体制和覆盖全国的中央和省(区、市)两级培训网络就应当是顺理成章的。在布局结构调整和重组的基础上,真正建立起由国家和省级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和司法行政学院(或律师学院、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共同构成的相互协调的法律职业培训基地和网络,是实施法律职业培训的重要保障和依托。它们与普通高等法律院校的学科教育制度共同构成法律人才的培养体制。与此相适应的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法律学科教育学历文凭与法律职业培训证书和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并举并重的法律从业人员培养体制的证书制度。

此外,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还将对法律职业结构的改革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不仅要求法律职业结构、法律职业分工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如较高法院已经提出要建立一个比较科学的法官管理制度,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理顺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工作关系,建立起书记员单独序列,明确法官人员的比例,建立法官管理新体制,逐步实现法官队伍的专业化、精英化。同时,它还将进一步推动和引发法律职业制度方面的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如法律职业交换制度,司法人员身份保障制度、司法官的遴选制度、司法官的统一任用制度、司法官的考核制度、司法官的惩诫制度和法律职业管理制度等等。

霍宪丹

教育与职业论文:监狱民警职业制度与现行民警培训教育机制之探讨

监狱人民警察职业准入制度与现行民警培训教育机制之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监狱人民警察职业准入制度对监狱工作的影响出发,分析监狱职业化建设面临的挑战,探讨监狱民警察职业准入制度与现行民警培训教育机制之关系,提出中国特色的监狱民警职业化建设之路。

关键词:职业训练;准入制度;机制

20__年1月21日,中组部副部长、人事部部长尹蔚民在福州召开的全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后各地各部门在考试录用公务员时,不得再实行资格考试。①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原先一直立足于资格考试为就业依托的警察院校生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就业优势,使得所有公检法司系统专业的院校或委培专业失去了固有的办学优势。从而导致该类院校的相关专业失去了竞争优势,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只有一个:全国警校从学历教育向非学历培训转变。②

这对全国的警察院校来说是一种不得不承受的阵痛,而针对一直依赖系统专业对口来提供民警的监狱、劳教(以下简称监所)单位来说,这同样是一道关系着监所工作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涉及到制度、方针和执法的坎。这道坎需要监所单位通过不断改进现有的民警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去补位。

一、监狱人民警察职业准入制度对监所工作带来的影响评估

当前的监所警察院校为监狱、劳教系统培养的生源主要专业有:监所管理专业、监所企业管理专业,而这些专业其实就是法律专业、心理学专业和企业管理专业的延伸。但是,毕竟是术有专攻,基于这两个专业为基础的监所专业生源的流失,却使得监所单位不得不面临来自其自身的运行机制内部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

1、监狱人民警察职业准入制度给监所工作带来的创伤。从“存在就是合理”理论的角度来看,大专院校任何一个专业的设置、存在都有其来自于历史的、社会发展的合理性需求和内在动力。对监所警察院校的监所专业来说,这一点同样不容置疑。而这种合理性的需求和内在动力一般都植根于其相对于同类专业的专业性优势。

(1)对非专业人员带来的困惑。统考准入制度的实施,必然使得监所单位在监所专业生源上的流失,甚至为相关专业的生源所取代。即使有专家、学者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司法警察院校“招生即招警”的呼声,也依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弥补这种流失。③而这种专业生源的流失,对监所来说是今后工作中必须面对的困惑。

①理论不够专业对监所工作带来的困惑。监所理论就如同监狱法这一门专业的部门法律法规,但正是这种部门法律法规的专业性对我们的监所专业提出了一个近乎苛刻的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需求。在实践中,我们往往戏称我们的监狱人民警察必须是全能的,他除了需要有人民警察的公正文明之外,还要有人民教师的诲人不倦、要有律师的法律道德、要有心理专家的洞察入微……而这些恰恰是监狱在今后的非监所专业学生中无法同时满足的,我们的监所院校可以在三年的专业教育中针对监所工作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理论教学和警务教学,但是普通的社会学校则更多的是基于专业知识的教学。也就是说监所需要的监所管理专业的生源必须是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但是他同时也必须是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体育专业的毕业生……而这恰恰是非监所专业的民警所欠缺的。

②专业不尽对口对监所工作带来的困惑。专业对应的生源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条件,而专业是否对口则是监所单位在民警录取统考准入制之后的又一个困惑。我们说过,监所工作对民警的要求是一种近乎苛刻的需求。这种苛刻不仅在于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广度上,更在于涉及到的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的深度上。或者把这种深度的理论和业务知识称之为冷门理论更加合适一些。因为监所工作需要的法律专业更多的是与《刑法》、《刑诉法》、《监狱法》相关的一系列刑事法律法规,而监所工作相关的心理学则是《犯罪心理学》、《罪犯心理学》、《矫正心理学》等一系列犯罪心理学知识。即使监所招收的新民警具有类似专业的优势,要想在短时间(两三个月的新民警培训期)内融入到监所工作中来也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监所工作需要民警具有一定的警务技能,而这恰恰是非监所专业所欠缺的,糟糕的是在大部分的警察院校改为培训后这种专业的欠缺 也许仅能够通过招收体育专业的生源才可满足。

③工作实践不足对监所工作带来的困惑。来源于专业理论和知识的不足,仅仅是监所单位在招收新民警后要面对的及时个问题,更多的问题其实存在于监所单位在工作和实践中需要面对的那一系列问题。监所工作的实践不止一次地证明,理论到实践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而要走好这条路,需要的不仅是新民警的工作能力,更需要新民警化理论为实践的专业技能。而在实施监所民警统考准入制度之后,监所工作的新民警往往面对的及时个问题很可能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过程,然后才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这迫切需要监所单位改变现有的监所民警培训教育方式。

(2)对现行监所民警培训教育方式的影响。当前监所单位在工作的实践中涉及到民警的培训教育工作主要有新民警培训、警衔培训、专业技能培训、规范执法素质培训等。其中以新民警培训、警衔培训为主要培训方式,而这些培训一般都由警察院校、部队负责或协助培训为主。由监狱自身为主体承担的培训教育工作如专业技能培训、规范执法素质培训等,一般都是根据上级业务指导部门的要求或规定执行的。监所单位本身很少从自身工作或民警实际业务工作的需求角度出发制定系统的培训教育计划和流程。而这种单一的、短时的、缺乏监狱工作自身特色和统筹的教育培训方式,在实施监所民警统考准入制度之后,明显已经不符合监狱工作的实际需要。事实上,仅仅靠一个月、两个月的新民警培训,最多只能使得新民警对自身所在的监所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监所的工作性质、工作流程有一个大概的认知,而不可能使得他们及时时间融入工作中去。而为期一个星期到半个月的警衔培训,只能使得参与培训的民警学习一些工作中迫切需要了解的法律法规和一些实践经验,缺乏一整套个性化、量身定制的教育培训方案。因此,对监所单位来说实施监所民警统考准入制度之后,如同警察院校一样,民警的现行培训教育工作也迫切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司法部提出的《20__至20__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纲要》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对民警的在职继续教育培训模式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

2、对监所单位来说实施监所民警统考准入制度的有利因素。监所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三化”建设对民警队伍结构提出多样化的要求。因此,从监所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迫切需要从社会上引进更多专业、更多技能的人才充实到监所民警队伍中来。如符合当前监所心理咨询工作需要的心理学专业人才,符合监所信息化工作所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等等。也就是说,监所单位实施监所民警统考准入制度在对监所工作带来影响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巨大的利好。

(1)民警构成的多元化。一如我们曾经提到的当前的监所工作对监所民警提出了一个近乎苛刻的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需求。如果换一个角度,从监狱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对监所民警多元化发展的一种需求。这种专业人才恰恰是基于监所民警统考准入制度之前的监所单位在人才来源上无法满足的。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一直以来监所单位人才来源的单一性其实同样也制约着监所工作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墙内外的巨大反差,从事实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点。而人才制度的转变从根本上为监狱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民警构成的精英化。在军事领域流传一句俚语“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我们不需要对这句话进行评论和论证,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半军事化管理的监所单位,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一些体制的原因,在监所单位的“兵”中确实存在着很大一部分的“熊”。同时,多年未修改的《人民警察法》中“人民警察必须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规定也已经不再符合当前监所单位民警的实际招收需求。而事实上,监所民警素质的参差不齐是监所单位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实施监所民警统考准入制度,可以从实践的程度去避免这个问题。从而在实践中把社会上各个专业领域的符合监狱工作需求的人才招聘到监所单位中来。不难发现,实施监所民警统考准入制度,对监所单位来说既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去认识,如何去面对。

二、监所现行民警培训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机遇与挑战并存,区别之处只在于认知和处理的方式。而直面挑战,乘势而上是我们不二的选择。

1、直面挑战。实施监所民警统考准入制度给监所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而这种负面影响其实可以从利的角度来描述,也就是民警构成多元化和民警构成精英化的挑战。

①民警构成多元化带来的挑战。在面对这个挑战之前,我们迫切需要树立一种理念,那就是监所民警构成的多元化是监所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监所工作的发展目标。在当前监所工作以劳动改造为主要改造方式的前提下,监所其实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从当前监所工作的实际出发,把这种多元化的挑战消弭于实践之中;二是从监所工作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监狱体制改革为依托,从“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监狱体制改革工作目标出发,转变监所的工作方式、方法,从三大改造为主转变为多管齐下的多项矫治、个别矫治为主。

②民警构成的精英化带来的挑战。同样的一个问题,民警构成的精英化的问题,涉及的其实是如何管理和发挥精英民警主观能动性的问题。而监所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在政治认同和职业认同的道路上,监所不可能给所有的民警以政治的认同,而更多的只能是职业的认同。如果监所单位在无法予以政治认同的同时,也不赋予职业认同,那么“《伤仲永》”将继续上演。④

(2)乘势而上。其实,面对挑战,的指针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我们乘势而上,走监所工作的多元化、精细化之路。

①走多元化之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监狱工作的十六字方针已经执行了很多年。作为监狱工作的指导方针,其始终如一是必须的,但是发展亦毋庸置疑。当前,在监狱体制改革、监狱布局调整的大框架下,监狱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今天,社会上甚至已经发生有归正人员因生活所困,主动要求回到监狱的行为。而当前重新犯罪率的居高不下,更加说明在国家经济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取得巨大进步的前提下,监狱也同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导致监狱当前的“惩罚和改造”功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国家赋予监狱的“惩治”犯罪的行为。这需要监狱在执法工作中赋予“惩罚和改造”工作更多的内涵,走监狱执法工作多元化之路。

②走精细化之路。同样的,在多元化的路上,监狱应该而且有必要吸取曾经的教训。在每一项、每一种惩罚和改造服刑人员的措施上走一条符合监狱工作实际的“惩罚和改造”之路,不再重复轻重不一、孰轻孰重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环节的错失之道。这需要监狱在工作中同时做大做强每一项教育改造措施。而在针对不同服刑人员的改造上,则要做到针对不同服刑人员的具体改造措施的针对性。也就是说,监狱执法改造工作应该走一条基于监狱工作十六字方针的多元化、精细化的道路,如积极探索个案矫正模式。⑤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对个案矫正模式进行理论的、概念的描述,因为当前业界对此并没有一种统一的固定的认知,包括“个案矫正模式”这个词汇本身。但是其内涵的监狱工作发展的需求则是统一的,同时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实践的一种模式。

三、切合中国监狱发展的方向,走民警培训教育专业化、常态化之路

(一)走监所民警培训教育专业化之路。个案矫正模式对监狱工作提出的多个方面的要求,归结到监所民警身上则对监所民警提出了基于基本素质、心理健康、专业理论和扎实的实践技能等诸多方面的需求。

1、基本素质,加强民警素质技能教育。监所民警必须具有怎么样的基本素质?作为特殊的队伍,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基本法律素养是国家对监所人民警察的基本要求,而其他诸如身体素质、警务技能、专业技能、法律常识等等同样不可或缺。在实施监所民警统考准入制度后,新录取的监所民警不论在身体素质还是警务技能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比专业警察院校毕业的民警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监所单位在今后的民警培训教育工作中加强对这些民警基于身体素质与警务技能的培训和教育以及基于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教育,而 针对非法律专业的监所民警加强法律常识的培训同样重要。这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同样适用于专业警察院校毕业的人民警察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事实上,当前监所单位实践中的警衔培训和近几年开展的岗位大练兵都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的生动实践。

2、心理健康,坚持民警心理健康教育。监所人民警察作为人民警察的一个分支,其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所面对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之重。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监所人民警察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和工作环境的独特性,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也不乏监所民警中发生精神疾病的个案。这些都需要监所单位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和心理疏导去解决。事实上,这种心理健康上的问题,在实施监所民警统考准入制度之后,将会相对突出。因此,加强对监所民警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等工作是当前和今后都必须高度重视,并化大力气加以解决的。

3、个案矫正,专业民警专业知识教育。个案矫正或者说个案矫正模式,虽然是一个尚处于理论形态的监狱执法概念,但事实上,在一些监所单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基于个案矫正模式的尝试,如浙江省乔司监狱的新入监服刑人员危害度测试评估等。但在民警的配套教育上则明显缺乏这方面的实践和尝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建立专业的民警队伍,并进行专业的民警教育。而这种专业应该包括:心理矫治、法律援助、行为矫正、学历教育、政治教育等等。监所单位有必要对这些民警进行定时定期的专业教育,在监所单位和监所院校实力不够的情况下,还应该与社会普通院校合作,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培训。

4、科技强警,精英民警突出精细教育。邓小平同志曾经高瞻远瞩地指出:“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这句话同样适用我们监所单位。作为一支特殊的半军事力量,拉得出、打得响是必须的。事实上,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监所人民警察缺乏必需的信息获取及操作和动手能力,已经成为制约监所发展的一大障碍。而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更多地引进科学技术来辅助监所工作已经不再是一个梦想。今天,我们发现监所民警中缺乏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已经成为制约监狱信息化建设的一大瓶颈。而当前监所单位已经部分实现了基于围墙电网、门禁监控、会见等工作的信息化,而这些都需要我们的监所人民警察具有一定的信息化技能。从长远来看,对监所在押人员的心理矫治、法律援助等工作也必将更多地引入信息化技术进行实时的取证和信息反馈。也就说,监狱的执法改造工作将会更多地引入信息化元素,而不仅仅是监狱的安全防范工作中需要信息化或高科技元素。这需要监所单位将精英民警武装起来,进行更加精细的培训和教育,走精细化之路。专业化的民警培训仅仅是监所民警在实施监所民警统考准入制度后(走监所工作专业化执法,即个案矫正模式之路)及时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将这种教育和培训常态化、合理化是监所民警培训教育工作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也是监所执法工作持续发展的最终保障。

(二)走监所民警培训教育常态化之路。当前的监所民警培训和教育更多的是基于上级业务部门的决策或者说监狱工作的实际需求。这种培训和教育方式及时种尚具有常态性,而对于监所单位依据自身工作实际的培训教育需求来说,则缺乏一定的常规性和合理性。事实上,从监所民警专业化的、精细化的角度来说缺乏一种常态化、合理化的教育和培训机制是无法满足监所工作长远发展需要的。即使是在监所单位的上级业务部门制定了详细的、清晰的监所民警培训和教育细则的前提下,依托警察院校和监所单位自身的力量仍不足以担负起专业化和精细化需求下的民警培训和教育需求。如信息化的培训和教育,业界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每天都有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监所警察院校和监所单位自身的力量并不足以满足这种需求,这些都需要通过外出培训等方式来实现。将这种培训和教育依据监所工作的实践,在上级单位培训教育之外,制定符合监所单位自身需求和长远发展的常态化、合理化机制,才是一种符合监所单位长远发展所需的培训和教育制度。而如何制定一套常态化、合理化的培训和教育制度尚需要监所单位和上级机关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

实施监所民警统考准入制度不仅给监所工作带了挑战,同样也带来了机遇。面对挑战和机遇,监所单位应该在满足监所单位发展的趋势下有的放矢地转变原有的民警培训教育工作,从而变挑战为发展的契机,加快民警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为确保监所安全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队伍保障。

教育与职业论文:浅析高等林业职业教育与林业产业化

论文摘要:为解决林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适应林业产业化对人才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文章提出了通过职教集团拓展服务平台、高等林业职业教育与林业产业化衔接、深化与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等有效服务途径,达到高等林业职业教育与林业产业化企业“共赢”。

论文关键词:林业;职业教育;产业化;职教集团;对接

林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效益(生态、经济)为中心,以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产业为基础,正确确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分区、分类生产,协同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形成上连基地、下连市场的由结构合理、多条产业链组成的产业体系。国家林业局关于大力发展林业职业教育的意见(林人发【2007】76号)是大力发展林业职业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林和人才强林战略,促进林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提高林业建设者整体素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发展高等林业职业教育是林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要求和坚强柱石

(一)湖南林业产业化现状

林业产业已经发育成为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大产业。到2008年底,湖南省全省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86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58.47%。有林地面积达到1.48亿亩,森林覆盖率53.67%,活立木蓄积量3.23亿立方米,油茶林2000万亩,年产茶油8.9万吨,毛竹1068万亩,立竹15.35亿根,国有林场177个,经营面积1163万亩,森林公园63个,国有苗圃97个,经营面积5.89万亩,均位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林业产业化系统,2008年湖南省林产工业总产值为319.76亿元。林产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为:人造板429万立方米,木竹浆纸116万吨,木竹地板(含强化地板)1442万平方米,松香等林产化学产品2.8万吨,林药加工产品3.94万吨,森林食品加工30万吨。

总的来看,湖南林业产业发展的形势是好的,但是与时代的要求差距很大。从横向比较,相邻省区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东南沿海省区发展更快。从省内来看,林业产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还不够大,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还不够高,与林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适应。其突出问题是:(1)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不快。产业结构中,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55:27:18。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主要用材树种结构上,松、竹、杨、优良阔叶树种供需偏紧,而传统树种杉木相对过剩。经济林品种上,低产品种多,高效品种少;一般品种多,名特优新品种少;鲜果多,干果少;人造板、木浆造纸、家具制造、松香加工等主导产品发展滞后。(2)投入不足。由于缺乏对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的必要扶持,不少企业靠原始资本缓慢积累,规模小,缺乏技术改造能力,产品多年一贯制。全省规模以上的大型林产加工企业只有8家,家庭作坊式的较多。全省林产品中,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的仅4个。 (3)政策不配套。一方面,人工商品林采伐限额政策、木材和林产品运输政策等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法律法规滞后;另一方面,有些现有政策还未落实‘特别是中央林业决定和我省贯彻意见规定的多种优惠政策兑现较少。(4)对农户带动能力不强。湖南山地面积大,但农民从林业生产中获得纯收入仅28.44元,仅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无法带动广大的农民致富。

(二)湖南林业产业化需要高技能人才

(1)林业产业化需要掌握现代林业生产技术与操作,能运用现代林业生产工具从事林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的林业生产者。实现林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林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林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安全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林业生产者。(2)林业产业化需要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品质、高效的林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林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而林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林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林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3)林业产业化需要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林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林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体化经营,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林业生产,增加林农的收入。(4)林业产业化需要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拉长产业链条的农产品加工者。实施林业产业化,要使林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林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而这些都需要高等林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三)高等林业职业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是林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坚强柱石

湖南林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林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林业相配套的林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市场信息相对闭塞,林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林农,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湖南林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林业产业化企业已经成为应用科技领域的新热点,亟待拥有一大批有理论、有文化、懂技术、肯奉献的新一代知识型技术工人。而高等林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正是顺应这样的历史潮流。

二、高等林业职业教育与林业产业化对接

(一)依托职教集团,深层发展高职林业“工学结合”,适应林业产业化企业需要

以湖南省一所林业类高职院校——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坚持了以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为前提,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突破口,以专业调整与教材建设为抓手,以服务和谐礼会为宗旨,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湖南省首家农林类职业教育集团,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将充分发挥涉农专业、师资、科研、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林业生态、林业产业以及生态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集团以项目为载体,深化“工学结合”,推进产业对接,推进实验实训资源共享共用、教师互派与培训、合作申报科研课题、教材开发与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认证和技术推广、组织体现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的新课程开发等11个方面的内容。

林业职教集团以专业和人才培养为纽带,以校企“双赢”为基本准则,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集群体优势及各自特色之长,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信息汇聚、人才互补、科学研究与资源整合功能,出现了很好的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了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湖南环境生物职院与林业产业化企业在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试点与普及、课程设置、顶岗实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其主要目的是想破解“工学结合”在实践层面上所遇到的诸多难题,以增强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就业能力培养的力度。该院在积极改革与探索“工学结合”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发挥职教集团优势,实现林业高职院校与企业双赢

1.降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促进校企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

林业职教集团的组建,有利于降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促进校企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使校企合作的方式由个别学校与个别企业之间双边合作变成职教集团与多个企业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这可大大降低单个学校与单个企业单独签约合作所需要的交易成本。另外,企业与职教集团的合作由于有职教集团整体实力和信誉作保障,可以大大增强校企合作的性。因为在职教集团内部建立起了统一的行为规范和协调机制,所以一旦集团个别成员与企业在合作中发生矛盾或分歧,职教集团可以出面予以协调,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合作的协调成本和监督成本,及时化解合作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2.发挥校企人才互补功能,促进人才提升与共享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就业市场,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并组织他们到企业去锻炼;而企业是用人单位,有用人的需求,同时也需要有教师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以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工学结合”决定了由企业与学校联合组成的职教集团具有很强的人才互补性。如何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人才互补功能,对于提高校企双方人员的素质,促进校企双方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三、创新高等林业职业教育服务模式,为林业产业化提供科技支撑

在林业产业化的进程中,由政府主导,加强院校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为服务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建设“生态湖南”,培养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是我们对接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的选择。发展品牌林业是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优化林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林业增效、林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利用职教集团的师资和设备积极开展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工就业培训,近3年来衡阳农林职教集团培训花卉、种苗、组培、果蔬栽培、食用菌栽培等专业技术人员900余人次,职业资格证培训3000多人。特别是“松木乡高效大棚草莓技术培训班”效果突出,已成为衡阳市石鼓区松木乡农村经济的新亮点,2008年配合衡阳市林业局、农开办、移发局开展的两期“品质西瓜栽培技术培训班”,培训500余人,其中200多人已成为种植专业户或示范户,在衡阳市周边形成了以西瓜种植为主的特色农业,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08年该职教集团和衡山县政府签订院县合作协议,并将“衡山农业科技示范园”交由集团经营,目前职教集团已对园区经营做出了整体规划,以油茶苗木培育为突破口,兼顾果蔬花卉产业,3到5年打造湖南省内的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园、高科技产业孵化基地。另外蛇类、牲猪、三黄鸡养殖,油茶、毛竹、藤茶、象牙笋栽培及加工利用等一系列合作项目正逐步应用于实践,将丰富园艺产品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普遍关注、影响较大的技术难题,职教集团组织班子,集中精力和力量集体解决。如2008年特大冰灾,给湖南林业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为了尽可能减少农业化产业企业损失和尽快恢复生产,职教集团积极配合湖南省林业厅选派精干专家到衡阳、郴州、邵阳、常德、益阳、岳阳等地区开展抗冰救灾工作。职教集团l0多名专家深入各地市灾区实地调研、现场指导受灾群众开展减灾自救工作,对林地清理、林木修剪、综合利用、病虫预防等救灾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指导。为了使灾情损失降到最小,职教集团还与湖南省林业厅、衡阳市林业局等部门合作印发《湖南林业科技救灾实用技术手册》、《衡阳市农村移民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等系列专题资料10000多册,并在相关地市开展了专题培训,培训2000多人次。在减少林业化产业损失、预防次生灾害和生产自救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教育与职业论文:试析时代主题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回应

[论文摘要]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时代的主题。职业教育即“生存”彰显。但现实的职业教育却遗忘了“生存”。人的本真生存是生存论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生存论哲学对重新诠释职业教育内涵具有方法论意义,借鉴生存论哲学观照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论文关键词]生存教育 职业教育 理论研究

一、生存问题是时代主题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作为人生存低限度的“活着”这一问题已基本解决,人的生存主要不再因物质匮乏而受到严重挑战。然而,在此种情况下,人们更加关注“生存”,“生存”以至于成为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话语。不仅社会下层人民为“生存”所困,而且一些“生活”颇为优裕的人也在感叹“生存艰难”。从世界范围看,不仅发展中国家致力于解决生存问题,发达国家同样也没有摆脱生存困境。尤其受全球化浪潮的影响,生存问题变得愈益复杂且严峻,原以为很容易解决的“生存”问题却变得困难重重。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等,推进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中国正融入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现代化的洪流,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中国人的心性结构正处于持续的不稳定性变化之中,中国现代化进程使国家富强理想逐步变成现实。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尚需继续努力,促进社会均衡、协调发展,尽快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中国人的“生存”水平依然处于较低层次,生存与发展问题仍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理论是实践的反思和提升,人的生存问题已经成为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共同研究的根本课题。现代化虽使人们生存的物质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扩展了人们自主、自决的自由度,但人的生存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本真生存的寻求构成西方哲学的中心课题。生存问题之所以凸现,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随着语言学和逻辑学的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符号逻辑的创立,使一些哲学家感到有必要也有可能从语言批判的角度,重新审视哲学史上沿袭下来的种种观念,弄清楚其意义之所在。另一方面,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相对应的人的生存危机又使另一部分哲学家越来越注重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探究。正如施太格缪勒所指出的:“知识和信仰已不再能满足生存的需要和生活的必需了。形而上学的欲望和怀疑的基本态度之间的对立,是今天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种巨大的分裂,第二种分裂就是,一方面生活不安定和不知道生活的最终意义,另一方面又必须作出明确的实际决定之间的矛盾。”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持续而广泛地关注和探讨着人的价值、人的异化、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责任、人的存在方式等现实和理论问题。在这场持续而广泛的探讨中,人的本真生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职业教育是人类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教育中人的生存问题的解决就是社会中生存问题的解决。职业教育直接影响人的本真生存,人的生存必然是其关注的重点和核心,职业教育研究者的旨趣亦应转向对生存问题的关注。实际上,党和政府历来都重视人的生存尊严和人的生活质量,都大力提倡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尤其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我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与任务,指出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十六届五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这就要求我们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需求,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将职业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在改善民生、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民生社会建设,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不可或缺。职业教育被寄予厚望,承载着培养发展、具有与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他们要能创造物质价值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这些创造者自身也能享受到精神方面的愉悦,真正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一个文明的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并使人的生存价值得以彰显。

二、职业教育即“生存”彰显

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与尊严,这是能被普遍接受的命题。人类通过对象性活动体现人类生存的目的性,人的生存目的性决定了人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人的生存意义追求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本真地生存是人的永恒追求。职业教育作为人类一项有目的的活动,它是人类对生存意义追求的体现。马克思说:“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就是说,人追求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还超越这种物质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人类生存问题之解决方式亦内化于职业教育之中。职业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亦是将人由一种生存状态,带到另一种更理想更圆满的生存状态。正如有学者阐述的那样:“学校教育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试图提高'生存'关怀的程度和层次的一种努力”。

梳理中外有关“人的生存与职业教育”思想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职业教育起源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西方职业教育发展起源于对人的生存需要理解的认识。人的尊严源于人善于运用自己的理性,人是理性的存在,人本身的自在就是目的,而不是被使用的手段。康德在他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明确提出,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和他人当目的,而不是手段。每个理性存在的人作为目的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他不是作为手段依附在其他目的之上的条件性价值,人的生命与理性的价值是无条件的。我国教育家的职业教育思想始终贯穿“实用”(以反对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实效”(以反对教育不切实际)和“解决生计问题”(以反对不能适应社会上实际需要)。相应的,我国始终将职业教育建立在“解决生计”基础上,如“富国强兵”、“促进就业”,或者发展社会,甚至更直接,名曰“发展经济”。不同的只是西方人对人的生存的认识不同而已,他们对人的生存理解建基于理性人、自然人等的基础之上,其基本理论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理解基础上,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建基于理性人、自然人的生存特点。职业教育与人的生存问题密切相连,无论是“理性人”、“自然人”生存需要,还是“生计”需要,都体现教育家对人的生存问题的关怀。从古代学徒制形态的职业教育、近代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到今天多种形态并存的职业教育,都是职业教育本质在不同社会发展形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西方职业教育理论的“职业教育是人的理性运用”,还是中国职业教育理论“职业教育乃改善生计的手段”,其实质都一致认为,职业教育就是解决人的生存问题。从经济而言,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工具;从政治而言,职业教育乃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之手段。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是人实现本真生存的不同扇面。

从人的本真生存看,职业教育乃是实现人发展的基本条件,促进人的发展是职业教育基本旨趣。职业教育乃人类的一种生活,职业教育即人“本真生存”的彰显。职业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的关系即职业教育活动是一种生活,是立足于当下的生活,走向可能生活。职业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包括两个方面:及时,职业教育要与工作世界密切联系,其中包括实践教学、工学结合和产学合作;第二,职业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如,关注学生就业、创业、学生的情感体验等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等等。

以人的生存看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无论作为社会现象还是理论品质,始终是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之花绽出的过程,职业教育即发展。首先技术即人的生存绽露。第二,技术浸淫着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追求。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是真理的发生方式,它作为工具就是发挥作用,而发挥作用以“带出”(poiesis)的可能性为前提。就人与技术的关系看,技术思想家芒福德认为,人首先不是工具的制造者,而是意义的创造者。职业教育因技术的双重价值具有双重价值,其中功利价值是人生存的基础,终极价值是人生存的永恒目标。

三、职业教育遗忘了“生存”

从“生存”的本真意义来看,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

及时,职业教育成为“人力”教育。职业教育强化“工具”内容,遗忘了“技能”中包含人的理智、情感和审美。职业教育异化为“现实的生存工具”,“能力”被简化为一堆没有活力的“技能”或“技巧”,人被看成可随意拆分的机器,人的各种能力就是机器的零部件。人们把职业教育由培养“人”变成培养“劳动力”或“人力资源”,忘记了职业教育亦是“教育”,忘记了“教育的目的”。突出的表现是,许多人对“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存在着误解。本文认为,依据“岗位群”要求安排部分职业教育内容是必需的,也体现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按照技术学的范式选定职教内容符合技术形成的原理。但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技术学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上,认识论上的知识只有转化为教育立场中的知识才能成为教育知识。教育立场的技术知识需要学生体验到其重要性与价值,并且让他们通过知识的学习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这时技术知识才能转化为人在工作中运用的“缄默知识”系统。从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来看,如果将技术学视野中的知识或“岗位群”所需全部变成学生学习的材料,这就免不了使职业教育被“效率”所“控制”,学生变成“原材料”、学校成为“人才加工厂”、课程变成“标准件”加工的“机器”。另一方面,作为与自然科学同义语的科学,是人类了解自己的工具。正如现代大科学家怀特海等指出的那样:伽利略等以来的科学进展差不多已使我们知道了物理和生物界中所有可以证明的真理,但它对我们神秘的人自身的问题之解决却少帮助。相形之下,职业教育学对职业教育自身研究的局限性就更加严重了。

第二,职业教育中人的本真生存缺失。职业教育对“生存”的关切可以分为“实存关切”与“终极关切”。“实存关切”乃是将此在之生存仅仅理解为它的现实性,并仅从现实性方面关切此在。也就是在“活着”的层面对此在的关切;“终极关切”乃是将此在之生存理解为它的精神性,并从精神性层面关切此在。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无“人”的职业教育一味地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一味强调学生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一味强调学生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不考虑学生个体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和个人价值追求。这种职业教育是一种在人格与个性发展问题上止步不前的教育,它造成诸多人性的断裂:一个人在生产中可能是能工巧匠,但在精神生活中却缺乏情趣和美感;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可能会恰当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但同时又是一个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人;他极有可能整天忙于生计、为了物质生活的存在而失去精神家园。职业教育演变为在“职业”、“技术”固态知识的教学,一切以“实用”为尺度,使整个学校弥漫着“理论知识无用”的论调。职业教育立场中的知识简化为凝固的文字(具有丰富内涵的知识多以不同形态的“文字”资料呈现出来),固态知识代替流动的知识,使本来蕴含丰富人类财富的“知识”成为无意义的“空壳”知识。学生领会不到知识的意义、体验不到知识技能掌握的情感价值,知识教学成为无意义的“灌输”。所谓“实践教学”,也不过是增加知识学习的地点而已。学生对与人的生存意义息息相关的人文课程(或通识课程)不感兴趣,转而选一些考试要求较低的课程。在这种职业教育生活中,学生感觉不到知识学习的价值、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感受不到知识技能的学习所带来的尊严。用雅思贝尔斯的话说就是“……反叛;虚无主义的绝望;无数得不到发展的人陷入困惑;许多人放弃有限的目的,抵制和谐的诱惑,但是却沿着错误的道路探索……”。“精神因其散漫于群众之中而衰亡,知识则由于被合理化地处理到让一切浅薄的理解力均能接受的程度而贫困化了,除非所追求的目标可以用实用和物质的价值来表达,否则,人们是不愿付出努力。”

第三,职业教育忽视其本体功能。职业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服务经济的功能,也包括改善个体生存质量的功能。职业教育的本体功能应该是关切此在能尊严地“活着”。为了能够关心此在的“活着”,职业教育就必须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他们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所不能或不易产生的“能力”或“品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及时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及时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类生存的及时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及时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及时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然后在此基础上生产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本身。为了能够满足此在实存的生命生产的需要,职业教育必须倚重于劳动科学与效能科学。职业教育本是与人的生存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但当前职业教育学科研究框架内,职业教育学只研究怎样把外部世界(社会行业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塞”给学生,不研究怎样发展学生的内在力量。时下国内职业教育研究,最热门、最时髦的用语是“职业教育”要“以人为本”,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职业教育研究者在这方面却无视人之根本所在。虽认识到人的“生存问题”及对个体和社会所构成的威胁,如现在社会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严峻对社会造成动荡,影响国家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等等,但看不到人作为人的“存在问题”及对个体和社会的威胁。在物质不太贫乏的今天,现代职业教育依然是“实存的教育”,而不是“生存的教育”。这种实存的职业教育给予人们以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却没有给予人们以生存的理由和根据;给予人们对于自己和人类文明一种盲目乐观,却没有给予人们一颗清醒的头脑。其结果是,在现代教育的作用下,现代人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存能力(技术/技能),但是却越来越对生存的必要性发生怀疑。

四、职业教育理论亟待研究的问题

面对当今的社会主题,随着人们物质需要得到相对满足,人的精神方面的问题被提到了历史日程上,对生存问题的思考也广泛渗透到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思考中,《学会生存》提出:“社会己经创造了物质财富。这是人类'追求富有的权利'所需要的。在整个历史过程中,这些就是社会的根本目标。现在社会难道不应该把'学习实现自我',即人的教育,放在先的地位吗。”学会认知是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是为了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是为了与他人一道参加的所有活动并在这此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了使受教育者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为了与其整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就应围绕这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让受教育者走出模式化、表浅化、庸常化的生活层面,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和生存可能性,在与各种对象打交道的过程中,既依赖外在对象,又不断地否定和超越它们,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创造真实的自我。职业教育不应该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从教育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而应以一种更加开阔的眼光,即以促进人的发展的眼光来确定职业教育的定义。正如联合国有关文件指出的那样:“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既符合教育的从根本上来说的人道主义的使命,又符合应成为任何教育政策指导原则的公正的需要,也符合既尊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又尊重传统和文化多样化的内涵发展的真正需要。”它向世人宣称: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关注人的潜能的发挥、素质的提高,即教育要关注人的本真生存和价值追求。人的本真生存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职业教育的合法性建立在对人的本真生存的认识的基础上将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对人的本真生存的理解是生存论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生存论哲学对重新诠释职业教育内涵具有方法论意义,借鉴生存论哲学观照职业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

教育与职业论文:浅谈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农村职业教育;经济发展

论文摘要: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这说明教育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农村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使农业、农村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教育,实现科教兴农,是摆在各级政府领导以及广大职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的任务。

1 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我国农村的教育状况,与农业发展的需要极不相称。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直接影响着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这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1.1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

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有4.82亿人,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在我国每7000亩土地上只有一名农业技术人员,每7000头牲畜只有一名兽医人员,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有近70%左右的科技成果在农村得不到及时的推广应用。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农技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也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水平,培养真正能为农村实用新技术推广的农技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1.2农村劳动力素质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村劳动力从数量上看,有着极大的优势,但从质量上看却处于严重的劣势。据统计,我国每万名农民中拥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仅1人,农民不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而且创业精神、专业技能也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极大差距,这对不断更新的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新增的劳动力中相当一部分人又不愿意从事祖辈传下来的农业技术生产,这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进而会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2.1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去开发农村的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职业技能,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息息相关的。但我们知道,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较薄弱的一环,而作为职业教育基础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更显得势单力薄,发展相对缓慢。

2.2存在问题

2.2.1教育思想陈旧,观念落后

一些地方政府过分重经济,轻教育。重视传授文化知识,轻视掌握实践技能。广大农村家长,观念里仍存在着“读书做官”、“走出大山”的传统观念,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和重要性还了解不够,对职业技术教育缺乏信心。

2.2.2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相分离

我国农村在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上存在严重问题,仅限于培养生产及时线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忽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培养途径上,对文化基础知识的要求较重视,而对实践技能的培养上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只有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

2.2.3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

多样化、多层次供给不足,无法满足人们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还不够健全,不能多方位的满足各类人员的需求。由于中职学校的专业类型比较单一,还不能满足学生对专业的多重选择。毕业后的一部分学生又未能到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这对培养农村高精尖技术人才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2.2.4办学经费紧缺

多数农村职校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近年来由于受普高热的影响,农村职校生源大量萎缩。同时教师进修与培训跟不上时代步伐,专业转向、设备更新等难以实现,进而导致学校自身的发展适应不了社会的需求,这样恶性循环也会影响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2.2.5专业设置不当,设备陈旧

由于资金短缺,专业设置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设备陈旧,难以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有的学校自开办以来,专业设置没有多大改观。而有些学校又盲目设置,仓促上马了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有的甚至放弃涉农专业。

2.2.6师资力量薄弱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农村职业学校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不能及时定期到外培训,这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也有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陈旧,甚至缺乏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的教育理论。

3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半农半工、半农半商的农户逐渐增多,甚至有部分农民告别了土地。但是,由于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这会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繁荣农村经济,实现新时期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1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使农村劳动力增值的功能。它可以为农业产业化培养一批较高素质的熟练的劳动者。同时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农村产业化营造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直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产业,与农业产业化息息相关。

3.2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现实。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是今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充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而且可以促进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缺乏比较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文化技术素质低,只能从事一些科技含量较低产业的劳动。

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大量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才培养,有效地提高农村劳动者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教育与职业论文:试析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政策与制度保障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教育领域在体制改革中探索出的产教结合的新路径。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存在政府干涉过多、指导不足以及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与良性的竞争机制等问题。建议政府部门应当合理定位,创造优良的外部管理环境;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办学机制;引进良性的竞争机制,逐步完善配套措施,从而推进职业教育集团持续、稳健地发展。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政府统筹;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社会各级各类办学主体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职业教育集团作为一种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的办学道路初露端倪。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河南、天津、江苏、海南、上海等地产生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模式,职教集团呈现出跨地区、跨行业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国家与各级政府的政策与制度是职教集团化办学的重要前提条件与基本保障,研究相关政策与制度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政策与制度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教育领域在体制改革中探索出的产教结合的新路径。根据其发展进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分为自主探索期、迅速发展期和深化改革期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与制度,为有效地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保障。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1998年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自主探索期,在这一时期,相关教育政策与制度初步建立。1986年7月,及时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交了《关于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鼓励经济部门和企业办好职业教育,首次提出“发展企业之间、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合办学”。1991年10月,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目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993年2月,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面向社会需要,在政府统筹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举办,鼓励社会各方面联合举办。”《纲要》突出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社会团体的主体地位,要求职业学校走产教结合的路子,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教育制度,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指出了更清晰的发展方向。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为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道路奠定了基础。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教育法律体系。这些政策与法律明确了职业教育办学的主体、路径、制度与发展目标,为社会力量自发办学提供了政策指引与法律保障,成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

从1999年到2005年,随着高等教育连续扩招,高职院校迅猛发展,各级政府部门逐渐转变角色,通过政策指导与协调,适时地推动职业教育集团有规模地发展。2002年8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正式颁布,提出“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强化了各级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要求“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并强调要依法保障职业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各省、市、自治区相关部门逐渐重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纷纷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引导与支持,浙江、江西、北京等教育部门陆续出台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政策文件。

与此同时,随着自主就业政策的实施,就业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导向。2004年初,教育部相继出台《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职业教育转变办学理念,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同年6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自2005年起,针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等问题,国家有重点地进行指导与改革。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太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要求公办职业院校通过资源整合与重组,进行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鼓励他们“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或“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决定》要求各地政府“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民办学校建设用地、资金筹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决定》还提出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同年11月,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根据《决定》与会议的精神,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和职业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案,并创建了许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颇有成效的特殊模式,如以城乡联合、以城带乡的河南模式,市县合作、三段培养的海南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天津模式等。

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政策与制度的问题反思

我国职业教育集团从自发组建走向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阶段,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支持。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角色由办学主体逐渐转变为主导者、统筹者与协调者,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增进各个行业、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成为有效利用办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的重要桥梁。政府的政策与制度为职业教育改革明确了发展方向,更新了办学理念,为职业教育集团确立现代教育制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应对市场需求,规范、有序地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依据。尽管如此,这些政策与制度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政府在职业教育集团组建与发展中定位模糊、干涉失当

随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深入发展,有些政府部门未能清晰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及时地由办学主体向统筹者、协调者转变,而是作出过多的干涉。在职教集团组建过程中,有些地方行政部门虽然提出自愿参加的原则,但实际上却利用行政力量牵强撮合,而不是靠市场力量自发推动。有的甚至用行政命令强制执行,“拉郎配”的现象?壹?幌剩?斐杉?拍诓抗叵邓缮ⅲ?狈δ?哿ΑS械男姓?鞴懿棵旁蛭?烁铣绷鳌⒆非笳?ǎ?谌狈Χ陨缁岫?Φ那逦?鲜队牒侠淼南低彻婊?那榭鱿拢?つ抗睦?榻ɑ蚶┙ㄖ耙到逃??牛?贾录?拍?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91_1.shtml>管理体制落后、运行机制混乱以及办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凸显,甚至出现有名无实的职业教育集团,浪费教育资源。有的政府部门还直接插手职业教育集团内部事务,越界制定管理章程、课程设置等,用行政命令代替职业教育集团的意志,侵扰了其办学自主权,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集团的独立运行。

(二)政策与制度的指导落后,未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

在职业教育集团组建初期,政府的政策与制度集中在如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当职业教育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时,集团内部产生许多新的问题,而政府却未调整工作重点;及时出台相关政策与制度。这些问题主要有:及时,各行业、企业与职业学校的权利与义务界限模糊,各办学主体对教育集团的短期与长期利益认识不一,产生多元利益冲突,这些分歧妨碍了职业教育集团的后续发展;第二,人事关系复杂,内部组织松散,管理制度停留在扁平化阶段,可操作性的运行机制不健全,办事效率低;第三,对市场人才需求的动态把握不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老套落后,缺乏改革动力;第四,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没有保障,这在私立职业教育集团表现尤为明显。这些虽然是职业教育集团自身发展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行政部门的统一协调与政策支持,单纯依靠集团内部力量,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与良性的竞争机制

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集团并没有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各个地区职业教育集团地发展水平尚难以作出统一的评价与认定。出于政绩考虑,地方政府往往偏向大力发展公立职业教育集团,在优惠政策上有所倾斜,有的甚至还会过分保护。对私立职业教育集团的扶持力度相对薄弱,导致私立职业教育集团在社会上举步艰难。又由于地方政府的影响力有限,这些教育集团在不同地区与不同行业之间容易形成竞争壁垒,难以展开公平的竞争。在这种条件下,职业教育集团难以真正应对市场需求。及时改进运作模式与管理机制,不利于他们长远、健康地发展。另外,职业教育集团地区差异明显,京、津、沪、苏、浙、鲁、粤等沿海地区发展趋向成熟,豫、鄂等中部地区相对缓慢,而西部地区发展不足,这些欠发展地区的条件、资源有限,很难直接借鉴发展地区的经验,更需要探索出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本土化模式。如果缺乏良性的竞争机制,这些地区的职业教育集团难以探索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发展道路。

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政策与制度的策略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见,随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日益发展,现有的办学政策与制度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政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合理定位,创造优良的外部管理环境

在职业教育集团组建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积极转变管理职能,承担起统筹者、规范者和协调者的角色,逐步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各地区应建立统一、规范的行政管理制度,明晰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有步骤地解决主管部门放权的问题,充分保障职业教育集团的自主办学权,尽可能地减少阻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社会制约因素。政府应通过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以及其他参与办学的社会力量的权利与义务,合理定位各办学主体的角色与职能,根据职业教育组织的属性和功能,确定职业教育集团的运作权限和基本规范,努力实现教育公益性和营利性的统一。各级管理部门还应改变以下达行政指令为主的王作方式,采取指导与监管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多种途径,如制定贷款、投资、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提供信息、搭建合作乎台,建立专门的监督评估机构等,发挥统筹和协调的作用,为职业教育集团优化办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外部管理环境。

(二)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办学机制

各级行政部门应当增强服务意识,在了解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现状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主要有以下途径:及时,建立并逐步完善操作性强、切实有效的激励制度,如减免税收、贷款担保、提供奖励或资助等,吸引各行业、企业与个人积极投身职业教育;第二,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协调机制,加强学校与行业管理机构的联系,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限制,整合社会、企业与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激活资本运作方式,适时地协调职业教育集团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第三,发挥龙头职业教育集团的办学优势,加强宣传与推广,鼓励中小集团不断改进内部管理体制;第四,指导并监督各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建立同等标准的质量保障体制,定期组织专业教师的交流与培训活动,实施统一的资格考核办法;第五,积极提供动态的行业岗位需求信息,搭建平台,引导职业教育集团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鼓励他们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尝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寻求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三)引进良性的竞争机制,逐步完善配套措施

政府应当通过建立职业教育集团的准人登记、评价和淘汰等制度,引进公正、良性的竞争机制。国家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集团的引导与扶助,平衡地区发展差异。各地方政府应该根据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以市场为杠杆,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建立相对稳定的评价机制,对各个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基础、运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公平的分析、评价,以监督他们的办学行为,鼓励他们积极寻求教育资源的配置,优化办学模式,提升办学质量。对不能适应市场要求的教育集团,相关行政部门应根据诊断结果,引导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政府还应规范各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集团的竞争行为,避免恶性竞争,净化市场环境,保障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公平竞争、同步发展,允许市场自然淘汰部分运行模式落后、浪费教育资源的集团。此外,随着职业教育集团的深入发展,会出现一些新的活动,除了常规的检查监督,政府应该积极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制度。

总之,职业教育集团有着特殊的复杂性。一方面,作为多种经济主体的组合,它的运行模式与管理制度需要经多方协调而不断探索;另一方面,市场是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导航仪,其办学理念与培养模式也要因时转变。因此,职业教育的组建与发展都离不开行政部门的引导与支持,政府应建立并完善系统的政策与制度,推动职业教育集团持续、稳健地发展。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