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

摘要:由于受到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不足、教师自身教学素养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升学率考核评比等原因的限制,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实施存在“表面文章”等。
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

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一、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小学语文教学

1.对“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简言之,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

2.“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

“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其根本属性是“培养人”。“素质教育”就是面向21世纪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针对中小学中一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

学校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毋庸置疑,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这种认识,基于“语文学科的功能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既包含发展语言这一基本功能和任务,又包含再现知识、认识世界、形成学习方法的功能和任务,也还包含着提高思想、陶冶情感的功能和任务”。不难看出,组成语文学科功能的各要素,与人的素质结构各层次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通过个性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比较稳定素养的过程中,语文的学习必然会施以重大的影响。此外,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素质的特点之一。素质是社会文化通过个体有意识地反复交错进行的“内化”和“外化”,逐渐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品质,而这种“内化”与“外化”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况且,小学阶段是整个学龄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期。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其它学科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区域性的教育体制正在完善之中;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适应教育飞速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不能更大范围地转化为教学效益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学校,乃至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有利于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完善,有利于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些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和其它的概念一样,“素质教育”也具有“内涵”与“外延”这两个逻辑特征。内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则是具有这个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只有注重概念“外延”与“内涵”的辩证统一,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认识。

在这种认识下,才能不偏离“培养人”的基点,使听说读写训练作用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比如:识字教学,就会既完成一定的识字量,又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不会忽视“四会”(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学会使用)的要求,而造成学生能记得“这个生字是××课生字表中的第几个”,但作文时却写错这个字的现象。阅读教学,就会既注意字、词、句、段的基本功训练,又注意篇的整体内化吸收;既注意语言完整性、性、形象性、条理性等方面的培养,又注意晓以规律、渗透学法。就不会忽视听话、说话、朗读、复述、背诵方面的教学。作文教学,就会把作文过程视为一种有规律的认识过程,体现出观察是前提,表达是结果,思维是核心。就不会再让学生背记范文,考试时按照题目“一文多变”了。

2.“内化”与“外化”

内化和外化是马克思提出的哲学思想,在心理学方面的运用。“所谓内化指的是一种过渡,由于这种过渡的结果,对外部物质性对象的外部形式的过程转变为在智慧方面、意识方面进行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经受了特殊的转化——概括化、言语化、简缩化,而最主要的,是能够超出外部活动可能性的界限而进一步发展。”素质就是在不断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品质。它显然蕴藏在体内,一旦需要,可以按主体的意志转化为行动。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就是利用文化的作用,使潜能走向现实。这一开发的过程,即被视为素质的发展。

由于儿童年龄特征的局限,教师在听说读写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内化吸收及外化表达。鉴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一是要重视汉语拼音帮助阅读的作用,二是前三年(六年制小学)完成大部分识字任务——1850字,目的在于促进阅读和作文的训练。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把精力集聚在书面考试的答卷上,甚至不惜加重负担,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这样,不但不利于内化吸收及外化表达,而且从客观上起到扼制个性发展的负作用。

最近,接触了一些有关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资料,概括起来有如下若干方面:一是评价制度的改革,使评价标准适应素质教育,考试内容体现,评价程序趋于民主化;二是教学方法注重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三是教学内容为训练服务,加大阅读和作文的份量,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些做法的核心,是优化内化与外化的进程,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3.能力和习惯

听说读写能力属特殊能力的范畴,严格地讲,在小学阶段只能是技能。它是以一般能力(注意、记忆、观察、思维、想象等)为基础,一般能力的培养又是靠特殊能力的训练而体现的。而习惯是一种长期养成的比较固定的、机械地完成的自动化的行为或动作的特殊倾向。可以这样讲,习惯应该属于作为个体的“人”素质的有关部分。

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研究论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对促进语文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中整合,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认识工具。下面就《灯光》一文为例,谈谈如何合理地进行整合教学。

一、巧妙预设,激发阅读兴趣

如同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那样,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行为的一种教学技能。恰当地运用好导入能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画面、声音、图像、动画等,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刺激学生多种感官,给学生留下初步的整体印象。初学《灯光》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华灯初上的课件,让学生置身于灯光所带来的美丽世界,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再以“六十年前,见到电灯却只是许多人的一个美好梦想”这样的导语,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反差,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突出重点,降低教学难度

阅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灯光》一文的重难点之一是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中,学习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如何让学生理解发现这一崇高的人性美呢?教学中,我先出示思考题,安排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有目的地独立阅读,再课件显示八至十自然段,集体有针对性地阅读,并以红色醒目地标出重点词语,从视觉上引起学生的关注。在汇报交流后,师生合作,反复以不同身份多角度地阅读,在这一次次的阅读中,学生明白了郝副营长行动的重大意义,对人物产生崇敬之情。

三、直观展示,引出精彩生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分的多种形式的阅读给了学生理性上的认识,但还不是发自内心的。这时,用课件呈现郝副营长高举燃烧的书为部队指路的画面,在背景音乐战士的高喊声中,在教师动情的解说中,直观上让学生对郝副营长的牺牲感到遗憾时,更为他那种人格魅力所感染。埋藏在心地的那份激情,那份英雄气概便喷发出来,让他们有了强烈的阅读与说话的欲望。再次的朗读,便有自己的独特体验,能做到声情并茂了。然后趁热打铁,以“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面对画面中的郝副营长倘露心扉,使情感得以升华,有效地教育学生好好学习,珍惜今天这一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四、资料拓展,延伸语文教学

经过前面几个步骤的阅读、理解,文中郝副营长的壮举已让学生感动不已,他的那种献身精神也让学生热血沸腾。这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开去,假设自己处在郝副营长的位置时会怎样做,并联想到更多的“郝副营长”。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用多媒体向大家介绍其他的英雄人物,这就将教书与育人、读书与做人、读文与明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读进去再走出来,启迪了学生的人生。

,在《为了谁》音乐伴奏下,让学生将自己对郝副营长的情感以写颁奖词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音乐声中深情地朗读,从而将整个课堂教学推向高潮,给学生留下无尽的思索。

总之,在《灯光》一课教学中,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的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谈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训练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具有语文专业特点的应用理论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培养、训练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增强其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与信心。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等 师范院校中文系高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教学法的学科建设与教学实践,一方面我们高兴地看到这门学科的教材建设取得了突飞 猛进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惊奇地发现教学法教学没能如期完成其教学任务。这门学科在理论研究方面发展 较快而在培养与训练学生掌握语文教学技能方面却相应地滞后,即学科的“理论”与“应用”失衡,两者没能 得到同步发展,中学语文教学法走上了重理论轻实践的路。

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法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轨迹,便不难明白其重理论研究轻实践应用的原因。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从实践应用起步的。改革初期,教学法课程刚刚恢复的时候,这门课程被叫做“中学语 文教材教法”或“中学语文教材分析”课。那时的教学目的比较单一,即引导学生熟悉中学语文教材,学习掌 握几种常用文体的特征,分析教材、明确教学内容、熟悉教学过程、掌握基本的教学方式方法。由于教育界长 期忽视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教学法学科的理论研究先天不足、所以那时的理论显得十分薄弱甚至苍白,相 比之下在“应用”方面却十分重视,教学中练就语文教学的“三招两式”,毕业后便能分解教材、编写教案并 按部就班地开始教学。也许那时很少理论约束,毕业生在初上讲台开始语文教学时顾虑很少。从这个角度看, 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从实践应用起步的。

1978和1979年在筹建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和编写12院校《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材过程中,从事教学法教学与 语文教育研究的同行们的共同苦恼是;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太薄弱!中学语文教学法不能停留在“怎样教语文 ”的教学描述阶段,必须全力以赴地加强语文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广泛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汲 取国外语文教育理论,以丰富这门学科,当时这已成为语文教学法教师与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中学语文教学法基础理论落后由来已久。建国前最早的一部教学法教材,是1924年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 语教学法》,但那是一部小学语文教学法。1929年王森然先生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才是及时部中学语文教 学法。三、四十年代以阮真和蒋伯潜先生为代表的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材或专著有过几部。遗憾的是建国之后, 这些语文教育理论没能得到继承。中学语文教学法从建国以后到1978年以前,一直是一门不受重视的课程,时 开时停,没有教学大纲、没有专门教材,大多数学校没有专职教师,十年则被取消。这就是中学语文 教学法理论薄弱的历史原因。建国后到结束的30年间,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对象——中学语文教 学也一直处于风雨飘摇的变动中。中学语文科的性质、目的、任务,一直处于争论状态中;没有一套语文教材 完成一个使用周期;没有一套教学大纲能成为指导语文教学的性文件;语文教师总是处于“年年新教材, 岁岁新老师”的被动状态。做为反映语文科教学规律与总结其施教方式的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理论研究、根本无 法跟上中学语文教学千变万化的形势,所以许多院校不得不停开这门课程。这是这门学科基础理论薄弱的现实 原因。中学语文教学法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它是教育学、心理学发展的边缘性学科。纵观建国后至文化大革 命结束前,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的发展,也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当时国外先进的教育学、分科教学法与心理学 教育理论也不可能正确引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法理论薄弱的客观原因。

经过十几年的辛勤耕耘,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前无古人的进步。仅就教材建设而言,就有50 部左右之多。相对改革开放前30年无一部教材的历史,这一进步是惊人的。这一学科的进步不只在于数量,其 理论基础构架也初具规模。纵观50部左右的教材内容,不难发现诸多的论述不仅摆脱了“教材教法”时期只能 对语文教学做现象描述的稚嫩,而且对诸多的根本问题做出了相当的理论阐释。诸如:对语文学科性质、目的 、任务的探讨;对读、写、听、说能力结构与教学心理的研究;对语文教学活动中智力的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 作用的论述;以及关于语文学习的考核、课外语文活动的组织、语文教学现代化、中学语文教师的修养与工作 等等;近些年来关于语文教育史的研究、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也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应当说,教学法的理论研 究不仅跟上了十几年语文教学的改革实践,有些方面的理论研究亦能超前指导语文教学了。中学语文教学法已 跨越“中学语文教材研究(分析)”、“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阶段,而开始跃进到“语文教育学”研究的 新的高度。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法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认识到“教材教法”、“教学法”研究的重点是语 文教学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相关的理论而与之密切相关的语文教育心理研究、学习心理研究、语文教育中 的

德育智育美育的研究、语文教育史、教育见习实习等更广泛的内容则是中学语文教学法这一名称无法涵盖的 ,尽管人们对教学法中的“法”做了外延扩大的解释,认为“法”可指“法则”、“原理”,也已经显得捉襟 见肘不能自圆其说了。显然,中学语文教学法在理论研究上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客观要求。于是发展学科教育学 的问题引起了语文教学法工作者的普遍注意。语文教育学的研究,标志着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理论研究有了突破 性的进展。尽管当前关于语文教育学的提法尚有不同意见,但从已经出版的《语文教育学》专著来看,无论从 内容上还是从效果方面看。都有了相当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此外,由于对中学语文教育研究的逐步深入,语文 教学法学科又逐步孕育了自己学科的分支,诸如关于阅读学、文章学、板书学、语文教育风格流派学的研究。 这里不打算展望学科发展的未来。在展开说明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十几年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日新月异发 展变化的同时,却又突出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即先前理论贫乏的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探索 之后,在理论研究有了相当深入发展之后,做为本学科不可分割的另一部分——“应用”方面,是否也得到了 同步的发展呢?回答是否定的。作为“应用理论”学科的中学语文教学法,在“给高师中文系学生指出一条从 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途径和方法”的目标,却被严重地忽视了。语文教学法研究中的“理论”研究与“应用 ”研究失去了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教学法学科用了极大的努力研究探索基础理论,并在十多年时间内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以满 足教学需要,这一成就是应当充分肯定的。任何一门学科,如果基础理论薄弱,若想充分得到发展,几乎都是 不可能的。我们说中学语文教学法理论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决不意味着这一学科的理论建设已经取得了完 全令人满意的发展。随着对读、写、听、说诸项能力理论研究的深入;随着对智力、非智力等思维科学的移植 与消化;随着大语文教育观的深入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法工作者已经清晰地意识到,本学科理论研究的各项成 果,依然是阶段性的。我们说教学法研究失去了平衡,是从学科整体建设角度说的。即本学科的理论建设与应 用实践研究的关系失去了均衡。或者说,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本学科发展变化的历史发现: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 了重大突破的同时,却忽略了本学科在语文教学的应用方面,在培养训练学生掌握与形成语文教学技能方面, 远远落后于学科的理论研究,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如果说“”结束时期,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理论研 究空白是突出的问题,今天与日渐雄厚的理论研究相比,教学法在应用方面的研究,在对学生语文教育技能训 练方面的研究也出现了空白——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理论有脱离实际的危险!之所以这样认为的理由如下:

首先,从学科自身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比较来说,其实践应用的职业技能训练明显薄弱。以教材中阅读 教学部分为例,理论比十几年前的“教材教法”时期,明显地系统了、深化了。论述了什么是阅读与阅读教学 、阅读的价值与意义、阅读教学的目标、阅读能力的结构、阅读教学的过程、阅读教学过程的历史变迁等等, 均属于理论研究。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则属于实践应用范畴,其间介绍了教学导语、背景介绍以及字、词、 句、章等基础知识教学,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有影响的语文教学模式。比起“教材教法”时期,该部分除了几 种新课型的介绍外,几乎没什么变动。所不同的是,先前“教材教法”时期的教学,更多一些实践应用的训练 。那时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每个教学环节,都有清楚明白的说明,并处处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一招一式的训 练。当时也许由于理论的匮乏,实践应用的训练却抓得比较紧、比较实。那时的教学重点显然不在理论认识上 而在训练学生掌握语文教学技能上,毕业后,学生可以比较踏实地走上讲台。一篇文章的教学从哪里入手,基 础知识教学的“三招两式”都已初步掌握,甚至每个教学环节都有一两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供选择运用。 如今教学法课,用了大部分时间研究阅读教学的理论,而在对提高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职业技能训练方面却蜻 蜓点水一带而过。相比之下,理论认识加深加厚了,应用能力训练没能落到实处。比如对“六步教学法”、“ 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问题教学法”等有影响的教学模式,虽然简单描述了它们的教学过程。但究竟如何 开展教学却不甚明了,缺乏可操作的训练,结果也只能做为常识死记硬背。

其次,从教学效果看。“教材分析”时期尽管理论水平低下,但由于重视教学技能训练,学生在实习期间 凭课堂上训练的“三招两式”。教学中并不感到有太大的压力。毕业后亦能初步适应教学。尽管由于理论水平 的低下常常影响其后来的发展。但应付当时的教学还是可以的。现在,不少高师中文系毕业生,尽管其语文教 育的理论水平比先前大有提高,但由于教学技能训练不足,不仅实习期间遇到的困难大,毕业之后常常眼高手 低,由于如今竞争激烈的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一时很难适应语文教学。不能有效地 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训练。不能灵活地组织教学,把握教学过程,在培养读与听说语文能力方面更是一筹莫 展。教学基本功方面也与实际要求相去甚远,以致毕业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适应教学。当然,师范院校中文 系毕业生与中学语文教学不能接轨,不能由教学法一门学科承担责任,究其原因确实是多方面的,但以培养合 格的中学语文教师为己任的教学法学科毕竟是难辞其咎。单就学生不能比较熟练掌握教学的基本方式方法,不 能正常地处理语文教材、不能顺利地施教方面来看,教学法课应负有训练不到的责任。十几年来,放松、忽视 语文教学的职业技能训练,忽视实践应用的研究,是导致今天毕业生不能很好适应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语文教学法需要雄厚的理论建设,同时也需要扎扎实实的职业技能训练。

再次,从语文教学法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关系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科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 性的进展。大纲的反复修订,诞生了及时部正式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材也几经修改,产生了相对稳定的正式 教材;教学方法百花齐放、空前繁荣,许多教法形成了固定模式,甚至自成体系成为可供借鉴、研究的风格流 派。由于教育观、人才观、语文观的不断更新。使许多从事语文教育的教师感到力不从心,他们急需从各方面 加紧学习,以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变化。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现行教学法教材却不能很好地给他们以帮助,或者 说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并不是从教学法著作中去获得对语文教学变革的理论认识与教学方法的运用的。而各类语 文教育刊物或直接的教学经验传播却能更多地唤起语文教师对新鲜的语文教育理论与教学经验、方法与课型的 注意、推广与模仿。相比之下,中学语文教学法则往往被视为僵化的脱离实践的条条框框。中学语文教学法对 广大语文教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教学法学科的各项研究成果没能被广大语文教师认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 如果它只能做为教材限于课堂使用而不能指导语文教学实践,至少可以说明它与教育实践间的距离还是比较大 的。

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法全力以赴地加强理论研究没有错。问题是教学法如何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 的关系,是把语文教学法变成纯理论学科,还是坚持理论与应用同步发展,使这门学科成为名符其实的应用理 论学科。当前,教学法界有观点认为:语文教育学应当分为若干层次,包括语文教育学、语文教学论、语文教 学法;或主张把语文教育学变成一个包括诸多分支学科的学科群,需要开设一系列相关课程来完成其教学目标 。从发展观点看,语文教育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都有一个十分广阔的空间,如果办一个语文 教育系或研究院,开设十几门课程恐怕没什么不可以。这里,我们是研究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语文教学法( 或语文教育学)课程的学科结构、教学方向和教学效果,即在规定的课时内如何处理其日益丰富的语文教育理 论和迫在眉睫的实践应用——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之间的矛盾。

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给我们的思考提供了不容置疑的 客观依据。无论教学法学科在理论上有多么高深的发展,也不论其学科结构有多大变化的可能,但就其应用理 论学科的性质而 言,这一学科必须坚持从两方面发展自己。即在理论上不断地继承、吸收、创新;在实践上, 永远植根于中学语文教学,对未来的语文教师担负起职业技能训练的任务。它应当责无旁贷地坚持培养学生分 解教材的能力;运用基本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能力;掌握培养读写听说能力的基本方式方法;具有在语文教学 活动中开发智力的手段;组织课外语文活动的技能;有过硬的语文教学基本功;会使用基本的电化教具;养成 落落大方的教态……。现行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材在上述各方面都有所涉及,但比起理论阐述来显得单薄,缺乏 可操作性,构不成独立的训练体系,多是过程的简单叙述、使用原则与注意事项的粗线条介绍。虽已有个别属 于语文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的教材面世,也还是个大体轮廓,周密的理论应用体系仍处于积极孕育阶段。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两方面没能同步发展,其危险在于继 续发展下去,会使这门学科走上纯理论研究的歧途而脱离其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的原始目标,因而使中学 语文教学法学科从重实践轻理论的“教材分析”的极端走向它的反面,重理论而轻实践应用的另一个极端。我 们希望这一学科能沿着实践——理论——实践的方向,在理论指导下,“返朴归真”,重新重视实践应用的研 究。从而使这门学科真正变成在充实的理论指导下,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基本技能的扎实训练,培养出合格的 中学语文教师的应用理论学科。

当前,重视职业技能训练、加强应用研究,似乎已经成为教学法界的新的共识。近一时期,教学法界的有 识之士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中学语文教材分析的研究;开始了语文教学基本功和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研究。看 来为取得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应用与理论的均衡发展,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加强教学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已经刻 不容缓和势在必行。

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关于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体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愈来愈需要体育人具有高水平的“母语思维与写作”能力,而大学语文为体育人提供必须的母语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克服体育院校“语文学科”身小力薄等种种困难,“以体为本,为体服务”的运动专业语文教材建设迫在眉睫。

1 前言

虽然语文教学对于体育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但目前语文教学、科研发展仍然处于逐步“边缘化”的不利处境;我们坚守语文教学岗位的理由不仅是出于对中文专业长期的热情,还有对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未来创新素质人才培养的忧虑。例如,举重冠军转眼之间就成了失业下岗的搓澡工,成批的运动员退役后面临职业转型期的阵痛;英雄无泪,莫要让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舆论此起彼伏。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体育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呼声日高,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体育人具有高水平的“母语思维与写作”能力,运动员们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生存、发展能力。

2 研究的意义

2.1理顺课程关系,明确课程定位及课程目标

为摆脱大学语文在教育中所处边缘化的尴尬地位,我们本身必须对该课程有明确的定位及清醒的认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素质教育公共必修课程,以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为宗旨,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其进入社会应有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在体育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至少有如下三方面的价值:一是文学素养与说写能力培养的价值;二是道德教化与阅历教育的价值;三是思维条理与创造精神导引的价值。

教育部高教司文件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所做的描述是:“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基础课程,一方面以为专业课服务为己任,正确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甘当培养专业人才的奠基石,突破学科体系要求,改革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课并不是专业课的“填空题”:哪里有空就往哪里填!在人才培养由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发展的今天,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的大学语文课程正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素质相结合的发展人才显现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认识到:大学语文教学,既要坚持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必须寻求突破,明确定位,拓展功能,使其对体育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形成产生积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从单纯的“职业能力”培养转变为“综合素质”培养,把发展“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有机统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此,我们把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确定为:是以学生获取必需的语文实际运用技能为标准的,以增强学生人文底蕴为主导的,以模块组合为教育框架的紧密配合专业学习的大语文。课程的性质应当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拓展型公共人文类通识课;其作用应当是培养学生成为能够掌握利用重要文化载体作为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工具和不断提升自我的人。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给大学语文的定位是:大学语文不仅是我院各系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教育课程,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十分重要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以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为本位,以人文知识积累和人文素质教育为重要内容,通过进一步推进听说读写能力的语基训练,增强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使之提高文学修养,让语文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2.2优化课程内容。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随意和松散

在高等教育环境下的语文课程,必须首先遵循课程本身的规律,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同时,应该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统一。我院大学语文课程经过多年的改革,逐渐形成了以《大学语文》为核心课程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目前高等教育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沿袭高中课程的格式和模仿普通高校非中文专业的语文课程样式的痕迹很重,而体现自身特色及内容的教材开发工作则严重滞后。我院在自编教材尚未完成前,精心选择教材,根据专业特点调整教学篇目,优化教学内容。我们先后选用过毛信德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新编教程》修订版(2000年8月版),徐中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第1版(2000年7月版)。目前我院使用的教材是由徐中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第八版。该教材以选文的丰富性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另外,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还划定了教学内容和范围,将其分为必读、选读和自学部分,每单元规定、统一教学学时,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随意和松散。

在课程的总体把握上,注重阅读理解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突出读、写能力的培养训练。做到读为基础,写为提高,以读助写,写以促读。教学全程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文学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人文精神和高尚品德的培养。

3 结语

时代要求我们语文教学让学生成为不仅会练,而且还要“会说、会写、会思维”的发展的体育人。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要求毕业生成为“有修养的人”,其五项标准的及时项就是“能够熟练应用母语进行思维与写作”。因为,弘扬母语思维言说的语文能力,就是维护民族共同的文化传统,就是捍卫民族的生存发展权利。反之,一旦丧失了这种能力,就会被主流文化排斥而“边缘化”。体育文化人也不能例外。

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古镇文化与小学高段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 古镇文化 小学语文 研究策略

一、研究背景:

我镇是一个千年古镇,更是一个风景优美、人文荟翠的部级风景区。1940—1946年抗战期间,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等一批高等科研院校迁住李庄长达6年之久,李庄以因此和当时的昆明、重庆、成都合称为“抗战四大文化中心”;同时,李庄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佛教文化远近闻名,真不愧为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万里长江及时镇”。然而,作为李庄人的我们对她却了解甚少,爱味不浓,这是李庄人的悲哀,所以我提出这个课题。

二、研究意义

将古镇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本课题的研究试图通过挖掘古镇文化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依托古镇文化资源,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研究是对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扩展,是拓宽小学生学习视野,提高语文素养的尝试,是对本校语文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也是深化学校特色教育的尝试。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1、对学校而言,通过古镇文化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进一步拓宽教育空间,积极创出学校新的教育特色,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2、对学生而言,通过古镇文化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力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教育、个性品质的养成、文化修养的提升,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3、对个人而言,通过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勇于创新的实践型教师。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古镇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

2、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古镇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

在目标上,不单纯从知识上着眼,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通过社区活动,使学生在情意、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的和谐发展;在内容安排上,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强调学科间的渗透;在方法上,提倡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形式,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

2、实践性原则

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体验教育。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各种可供实践的古镇文化教育资源,让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成效的实践活动。

3、活动性原则

强调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4、开放性原则

在实施中强调遵循“开放”的原则,努力做到教育时空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教学要求与内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以及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估的开放。

六、课题研究的总体构想

1、挖掘古镇文化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1)重视学生课前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课前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无穷乐趣,这为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彻底改变了以本为本、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密切联系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整合教学内容和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勇于实践和自主探究的过程。

(3) 注重课后作业的多样化

尝试通过作业形式的拓展,充分挖掘古镇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根据教育目标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与调整,架起学生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桥梁,为语文教学提供广泛的感性背景,为课本知识的运用提供实践的平台,注重学生的主动实践、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与合理表现,注重让学生在作业中释放自我潜能,体验到努力后的满足、愉悦和自信,获得个性的和谐发展。

2、依托古镇文化资源,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自主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发展的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利用古镇文化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我们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水平的切入口,更是着眼于学生实践意识的养成,强调参与的生活体验、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选择。课内外相贯通、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学校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课程,提升素质教育的档次,这是我们开展本课题的基本想法。

七、研究过程设计

(一)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0月),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实施方案”及研修计划书。

(二)研究阶段(2008年11月—2010年5月)。根据研修计划书进行研究,分期举办各类调查和教学研讨活动,广泛交流,收集及时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等。

1、2008年11月,确定研究内容,拟订计划。

2、2008年12月—2009年7月,主要完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古镇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

3、2009年8月—2010年5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古镇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

(三)总结阶段(2010年6月—2010年8月)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课题总结报告,并将各种材料整理汇编,为做好推广工作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培养一批发展的人。

2、为学校创特色教育提供一些可行性的依据。

3、优化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

4、撰写研究总结。

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高职语文教学对接企业文化研究与实践

高职语文教学对接企业文化研究与实践

一、当代教育的深情呼唤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教育部袁部长提出了文化育人策略,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鲁昕副部长提出了文化三进的要求:“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由于目前职业院校工业文化建设的长期缺失,因而在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渗透企业文化势在必行。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素质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基础课程不断减少,而学生文化修养基础薄弱,文化建设难度大,自制能力较差,对学校各种文化活动缺乏热情,缺乏荣誉感,学生职业素质亟待提高的现实。因此语文教改应体现大语文观,着手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利用学生有个性和表现欲很强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习兴趣。语文教学比以往更注重实用性。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教改课程,由多名语文老师承担教学改革任务,设计正是体现在工业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技能出发,从审视和研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差异这个角度,研究和解决学生职业素养和行为养成中亟待改善的问题。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对接”的概念,《现代汉语辞海》解释为“事物之间相互连接”,本文所指的“对接”是指与校企合作紧密关联的文化互动、相互融合和校企共建现代工业文化的过程。

1.校园文化。美国教育家a.弗莱克斯纳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平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更有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大学精神,“兼容并包、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的美国哈佛大学校训。综上大学精神的特质在于:求真务实、理性批判、人文关怀。高职学院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其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自然有相同之处,但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又决定了其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用崇高的校园文化吸引、鼓舞广大教职工,形成共同目标和使命并为之努力工作;用丰富的校园文化去吸引、熏陶广大学生,形成共同的价值判断和取向,并最终成为学生永远的精神家园,对于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职学院校园精神更为注重“厚德、精业”,它是铸造高职校园文化的精髓和灵魂。这是承担社会角色所赋予的责任和挑战,语文教学更应注重磨砺学生们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

2.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微观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和企业传统等内容。清华大学张德教授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体系、历史传统和工作作风。

3.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异同。校园文化的精髓是“自由、科学”,企业文化追求的是“责任、质量、求实、安全”。职业教育需要的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核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奋发进取的价值观,创新实干的事业观,无私奉献的人生观。语文教育引进企业文化要突出强调企业文化精神的渗透,把制度文化引进班级管理,把行业模范案例引进榜样教育,将文化建设与行业精神相结合。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在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自我精神的前提下,融入企业文化,这是当前高职院校建设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校中厂、厂中校建设、党团组织共建、学生社团贴近企业的各项文化活动等途径和方式,逐步建设具有企业文化特征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三、语文教学实践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错位、矛盾和冲突,要求必须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制度化建设、文化的交流与互动、管理方式与理念的互融等方式,逐步达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耦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性,要求课程改革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要求职教工不断思索创新。所谓课程文化创新,是指通过对现有课程文化的局限性的突破和新的课程文化模式的探索,促使旧文化形态向新文化形态转换的过程。作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思考传统语文教学的软肋,整合语文教学,将口语表达、写作能力、阅读理解、听话能力、普通话等内容进行整合,增加并融合心理学、社交礼仪、就业指导、管理学方面的内容,开发了《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这门课程,并将语文课与之配套设计,综合训练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以满足职业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为手段,师生企业人员共同参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做”一体化,学中做,做中学,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针对化工的特点,积极引入hse(健康、安全、环境)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健康、安全、环境”理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以及企业岗位素质要求的普适部分进行归纳,制定学习情境、布置训练任务,训练以活动为中心,训练以学生为主体。课程分7个能力模块对学生进行训练,包括自我认识训练、体能与意志训练、沟通与口语表达训练、情商管理能力训练、学习与创新能力训练、择业与求职能力训练、社交礼仪训练。本课程以训练为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训练和课后拓展训练,达到既寓教于乐又突出职教特色的目的。语文教学改革配合职业素质教育进行设计,每次课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具体的训练任务,实现校园文化精髓之“自由、科学”与企业文化追求的“责任、质量、求实、安全”对接。下面举例说明本院语文教改情况,比如呐喊训练,是让学生对着长江呐喊,以达到释放心理压力,增强学生自信心的目的,让学生们在快乐中获得心灵的力量;自我激励训练通过积极心理暗示,改善自己的内在和外在形象,同时学会用言行激发他人激情;职业规划训练是作为未来企业人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事有目的有计划,制定并展示学习计划;爱心活动培养学生感恩心态,懂得用言行传递真情,让不懂得表达的学生学会表达的技巧,学生还要分析自己对爱的认知、感知、接受和表达能力,讲述企业传承爱心的案例,找差距,谈感悟;合作能力训练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锻炼学生组织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时装秀活动培养创新能力,能表现创意,秀出舞台风采,展示自我魅力,塑造团队形象;才艺展示活动是恒心与毅力的集中表现,分享快乐,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领会“执着、坚持”的企业精神;演讲比赛促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内涵,演讲要求突出企业精神主题,学习企业“自强、拼搏、求实、奉献”之精神,发扬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吃苦耐劳、遵纪守法的优良作风,该项学习任务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普通话训练是到泸州市博物馆作讲解,除了能了解泸州的历史文化、酒文化及蒋兆和艺术馆,还能了解泸州现在的经济发展和未来规划,教改赋予单纯的普通话语音语速语调训练更丰富的内涵,的学生课余可在博物馆当自愿者义务讲解员,“担当、奉献”对他们来说有更多的理解;语文教改针对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让学生更多阅读古典文学中人与自然和谐美的经典篇章,领会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开展普通话诵读经典篇目活动,并走出校门,审视“我”的家乡环境现状写调查报告,“清洁发展,绿色化工”环保理念在校园中树立;为民营企业制定规章制度任务,让一些自己父母开办了企业的学生特别感触,主动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深感制度文化的重要性;应聘面试让大一的学生就了解创业文书基本格式和面试礼仪、能收集与整理求职信息,写作自荐书与策划书,掌握社交礼节、礼仪,在社交场所恰当地表现自己,学会作为企业人换位思考,触动他们对未来进行思考;产品设计营销训练要了解产品策划及营销的相关知识,设计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服务意识,让顾客“买的放心,用的安全”。语文教学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一次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活动中亲历亲为,开发心智,提高学习的领悟力。其实教学活动如果设计得好,学生学得有兴趣,学生能力提高了,老师教得也轻松愉快。

跨越校企文化鸿沟,提高教师工业文化素养更为重要,教师对学生有着榜样示范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要培养有工业文化素养的学生,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工业文化素养。因此,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同时,提高大学教师自身素质和构建先进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还可以通过专业认识实习,将企业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转化为职业学院学生勤奋学习的学风;通过劳模报告,将企业员工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转化为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通过顶岗实习,将企业员工的工作责任心转化为职业学院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贫困山区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在总结阐释贫困山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丰富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加大教育财政支持力度等多个方面;提出解决贫困山区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贫困山区;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教育的基础在小学,就我国的基本国情而言,小学教育分布又集中于农村,由于受特定的地理和经济条件限制,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贫困山区的小学教育问题更为严重。笔者在贫困山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 欲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表几点浅见。

一、贫困山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手段单一

目前,贫困山区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延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单一使教师和学生都惧怕想象性、开放性问题;虽然国家相关课程标准、教材一变再变,但教学方法却一成不变,致使新课改在贫困山区流于空谈。

(二)教育教学资源匮乏

贫困山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资源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学无法相比的。由于教育经费长期投入不足,维修校舍、添置桌凳都很是困难,就别说增添、更新教学用品,及购置现代化的教学仪器材,可以说是一种奢望。学校设施基本是“三无”状态:无图书馆、无图书角、无课外书。

(三)教师整体创新素质偏低

贫困山区小学语文教师多是“”前就在山区从事小学教育的老教师,这些老师教学多年,可以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也受知识更新、接受条年的限制,最终成为陈旧教学方法的主要支持者。虽然每年能够在寒暑假对教师进行函授培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素质,但在创新方面还是存在诸多不足。另学校地处偏远,教师普通话水平也较差,教学语言的使用过于方言化。加之,不能实现教师的更替,贫困山区小学教师数量逐渐减少,一个教师包一班,代一辈子课的现象普遍存在及微薄的工资也不可能支持教师去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导致山区教师普遍存在素质偏低的情况。

二、贫困山区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既有条件,丰富教学方式、手段

贫困山区环境与城市环境相比,存在差距无异,但也有着城市孩子无法拥有的广阔的成长空间。针对山区小学不同年级共同上课及小学生新知识接受能力较差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互助小组,由大孩子带小孩子,由成绩好的学生指导学习成绩较差的,并负有监督小组作业完成情况、在使大孩子有了责任感、成就感、获得学习动力的同时,也能有效减轻教师教学负担;使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钻研专业知识。针对山区有着广袤的自然景色、纯朴的风土人情及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仔细观察、体验身边的事物、环境,作为习作的素材。

(二)依据山区学生特点,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山区经济文化条件落后,学习条件更不尽如人意,所谓“穷人孩子早当家”,山区孩子在过早品尝人间疾苦的同时,心灵也比同龄人过早的成熟。多年的教学发现,在山区孩子小学毕业,进入城镇中学后,面对衣着光鲜的城市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严重者产生厌世的情况。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之一是要了解孩子的认知、情感、兴趣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孩子向着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其人生打下幸福的基础。山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孩子没有进入中学前给予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引导,如:在教学中适时的鼓励学生,向孩子们介绍城市孩子们的生活,使孩子形成坦然面对困难、挫折的健康生活态度。

(三)多方并举,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

首先,要加大对现有教师的继续教育支持力度,所有教师必须定期到较发达的地区进修、学习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其次,想法设法吸引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山区任教,尤其是本地区走出去的大学生;再次,努力改善山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教研过程中;,应该建立城乡小学教师交流制度,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城里的教师下乡支教,定期安排骨干教师“送教下乡”,鼓励山区教师多与城市教师交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

(四)加大教育投入,添置教学设施,适当合并邻村小学

加大对山区小学教育资金的投入,是改善

当前山区学校基础设施条件的主要措施。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教育投资主渠道的作用,加大对贫困山区小学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并在政策层面上给予更大的灵活性,允许地方政府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许可范围内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山区小学已不像过去那样人满为患,取而代之的是数量的逐年减少,出现了部分小学几十人、几个人的情况,为实现财政投入的高效利用,可以考虑将邻村小学合并,实施联办,创办寄宿制学校,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也有利于贫困山区小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整合。

贫困山区小学语文教学由于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及教师素质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使学生在学习上、教学质量的提高上都有一定的困难。需教师充分利用既有条件开展多样化的教学;需要教师依据山区学生特点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需要当地及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多管齐下提高山区小学语老师的专业素质、改善山区学校的教学条件;上述目标的实现,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新世纪的高职教育任务是培养思维活跃、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高职人才。语文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融入音乐元素实施有效教学,让学生在趣味性、探索性、自主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语文教学 音乐元素 探索与研究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和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1]笔者在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以人为本,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结合音乐元素进行探索与研究,深刻体会到现代语文教学应树立“大语文”观,在着眼于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构建开放式语文教学的新格局。

一、融入音乐元素的跨学科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效率的需要

当今社会需要思维活跃、知识的高职蓝领人才,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 “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死记硬背的要求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曾说:“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丰富和生动的感受。”[2]在我们进行的相关调查问卷中,有82.6%的同学认为融入音乐元素的语文教学更能引起她们的兴趣,有70.8%的同学认为恰如其分地融合音乐元素能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课文情境。因此,在语文新课程背景下,运用多媒体技术,选择恰当的音乐元素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打破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倡导了一种以点及面的思维方式,做到知识多元化。让学生了解各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率,又增强了他们对音乐或其他学科的认识和探知欲,形成以语文为中心的网状知识结构,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复合式教学中开阔视野,丰富想象与联想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但如何才能做到语文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正是我们要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引入主题相近或相同的音乐元素是提高诗歌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由于受年龄、社会阅历等的限制,高职院校的学生感觉理解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深邃广博的情感世界有一定难度。如果我们把主题相近或相同的音乐元素和文学作品进行有机融合,就能形成一种直达内心的情感力量,诱发深层审美体验。

以古典诗词为例,其在最初阶段总是与音乐和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说诗歌与音乐是最接近的艺术,是孪生姐妹。[3]因此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运用音乐是合情合理的。例如讲授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时播放李叔同的《送别》,学生瞬间就能理解那种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临歧握别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讲授《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拒婚一节时,可借用《梁祝》中表现祝英台抗婚的那段乐章,雄浑激越的乐曲声强烈地表达了主人公誓死忠于爱情的决心。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则可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其豪放、悠远而略带苍凉的歌声与这首词的风格和词人当时的心境十分接近,领会其积极入世但年过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也就不难了。

因为高职院校语文教材中已经有很多古典诗词被著名作曲家谱成了歌曲并广为大众所接受,如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一剪梅》、《如梦令》、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这些以文本为歌词的歌曲就可以直接拿来用。不仅能使学生因感兴趣而反复吟唱,也可唤起他们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有效引导他们用心灵去品味古典诗词的意蕴和情感,产生兴趣记忆。

近现代诗歌教学中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例如在讲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可以播放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来表现大堰河凄苦的人生,音乐中哀婉悲凉的旋律加上老师饱含深情的范读,渲染出了强烈的伤感氛围。许多同学不禁潸然泪下,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对大堰河那种同情、挚爱、感激以及对那个“可诅咒的时代”的憎恨,如果教师此时再加以感恩的

德育教育,那么将很好地实现本首诗歌教学上的情感目标。

三、以意境相同的民乐元素导入课堂拉近文言文教学与学生的距离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最丰厚载体,向高职院校学生讲解文言文,事实上也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4]但高职院校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疏远感。用音乐,尤其是民乐作为课堂导入是拉近时空距离的有效手段。例如上《鸿门宴》时可以《十面埋伏》为导入,那悲壮激昂的琵琶曲突出了剑拔弩张的紧张,为学生营造出危机四起的意境,同时留下悬念,便于教师在讲授课文前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历史故事。讲授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时,则可播放《苏武牧羊》作为导入,营造出被敌军扣留,历尽艰险,思念故土的悲情氛围。这样,音乐在营造意境方面无疑成为了语文教学的得力助手。

四、利用影视剧主题曲或流行歌曲快速、深刻揭示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主旨

例如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就可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楣》,曲调营造意境,歌词则极为凝练地概括了两人相逢却终究无缘的曲折故事,帮助学生迅速抓住了课文的主旨。讲授《雷雨》时,可播放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曲。讲授《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可播放流行歌曲《千古绝唱》,学生不仅可以直观感受到杜十娘的悲愤,从而得出其悲剧也是社会造成的这一个结论。

当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适用于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关键是要能和文章内容有机结合,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实践证明,这是我们可以利用而且应该利用和探索的另一个天地。

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普遍不受重视的现状,对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作出了分析,对由此产生的后果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对改变其状况提出了几点相应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后果;解决方法

今天在高职院校中,关于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呼声不断加强,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肯定,认为毕业生光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必须有足够的个人素养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在高职院校中,承载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任务的语文课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甚至可以说其地位是非常尴尬的。本文将以一所高职院校为例,从语文课程的开设现状及解决方式两个方面,对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语文课程教学现状

(一)在院校层面上,以四川某高职院校为例,在全院17个教学系部中,仅有2个招收文科及文理科学生兼收的系部将《大学语文》作为必修科目,但也只安排了共计48个课时,其余的15个教学系部根本就没有将《大学语文》课程列为必修课,仅仅把《大学语文》列为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与否。这使得《大学语文》在整个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极为尴尬,不仅远远不能与专业科目相比,就是与同为基础学科的英语、数学课程相比,也是远远不如的:院校内所有学生都要进行至少180个课时的《大学英语》课程和至少144个课时的《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可以说,《大学语文》在整个课程开设体系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直接导致了整个院校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提升的不够重视。

(二)在学生层面上,在高职院校,特别是在本文列举的某一以理工科学生为主的高职院校中,学生自身的学习选择或者说学习时间,大都给予了专业课程,这体现在学生在选择选修课的时候,《大学语文》往往不是其及时选择,很多选修班级报不满人数,而被迫削减。这一方面固然是院校学习课程的安排,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学生自己对《大学语文》的学习也缺乏兴趣与热情。作者通过与班级学生的交谈,了解到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看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觉得自己的语文水平,在日后无论如何也是够用了,在大学里不用再花时间去学习《大学语文》了;另一种是觉得《大学语文》课程太无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感受不到乐趣,学习完后也没有什么成果,对自己今后的择业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觉得《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很“虚”,没有实际的作用。

(三)在《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层面上,也以前文所述院校为例,由于受课时数少的限制,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安排上有较多局限,只能有少量的课堂作文练习,再选择一些经典篇目与学生共同赏析,其他方面的内容则无法顾及。这使得《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很单一,基本以教师个人的讲解为主,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偏于沉闷,使得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欠缺。另外《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说基本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系统,与其他科目很少有着联系性,考试方式也是传统的一纸试卷,在训练实践能力、联系实际方面,确实有着不小的缺陷。

二、教学现状导致的后果

(一)正是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存在以上的情况,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院校文化气氛的淡薄。亦以前文所述某高职院校为例,该院校一直以来很注重校园文化的培养,每年都要以院系名义,举行大大小小的文化节、运动会、学术讲座、学生竞赛、社团活动,等等,力求在学院内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但是这些所有的活动,绝大多数都是与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相关,其他的诸如辩论会、读书会等活动又与《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没有紧密的直接联系,这使得《大学语文》科目在整个院校内,不仅是在课堂上,在课堂外也处在边缘化的境地。学生很难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在“大环境”中亦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大学语文》课程上。

(二)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不受重视,也直接导致了用人单位对学生个人素质的不满意。亦以上文所述的某高职院校为例,学生由于在大学学习生涯中过于忽视对个人素质与修养的提高,使得很多学生在这方面欠缺明显。这个短板从在校园求职的时候就开始逐步显现出来,最明显的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不足,不论是回答问题时的仪态仪表还是语言的选择、组织,甚至是对普通话的掌握,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在进入工作单位以后,需要个人的人文素质来支撑的“软实力”,无论是与人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还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抗压能力,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毕业生都存在很大的不足。这使得学生在工作以后,遇到的专业技能以外的阻力加大,妨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三、解决办法

基于以上的现状,笔者认为提高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地位的根本之道,是课程本身的求新求变。这需要调整课程重点,不仅仅局限在名家经典篇目的赏析,还要根据学生步入社会和进入工作单位后的能力欠缺,增加更多的切合实际的课程设计,这大体可以分为在两方面的加强:

(一)在课程的设置上,《大学语文》课程可以适当增加应用文写作、表达与沟通方面的内容。这方面重在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两个个人能力:写和说。写,是写具有实际需要的公文以及日常事务文书,包括:通知、请示、报告、函、留言条、请假条、欠条、借条、领条、收条、证明信、介绍信、申请书等一系列应用文。这类文章不同于语文课上的作文,注重的是对学生写作基本格式、基本要求的指导,以防学生在进入工作单位后,出现因没有接触过各类应用文体写作规范,而不知道该如何写作的情况。说,是练习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学习怎样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倾听别人的想法,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工作团队,能够更有团队协作能力,能更好地与人交流相处。这些写和说的能力,虽然不是专业“硬实力”,但是其在学生工作中,所能产生的巨大价值,确是不亚于专业能力的,而且在生活中,也会给学生很大的帮助。

(二)在课程的练习环节,可以增加面试求职方面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求职技巧,加大大学生礼仪姿态的训练,为学生打磨好一块“敲门砖”。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中,可以模拟面试求职的全部完整环节,从进入面试房间到离开,整个过程中应注意到的细节,应遵守的礼仪,力求全方面地给学生以直观的呈现。另外在面试时适当的语音、语速,得体的姿态、距离以及语言运用上的技巧、规范与误区,都可以用实践的形式,让学生加以了解。这将是学生很感兴趣也很有用的教学内容。当然,《大学语文》课程若加强了应用文写作、口语表达练习、礼仪姿态训练等方面的内容,必然会占去一定量的课时,会导致传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经典篇目赏析以及课堂作文练习的时间进一步减少,会削弱课程的“文学性”属性,在学生的审美意趣的培养、美学欣赏的体验方面会更加不足,但《大学语文》课程在现今,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应该结合时代的需求,主动求新求变,在课程学习目标上不仅要有文学、美学的体现,而是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功能性、实用性的增强,要承载起提升学生整体个人形象的作用,从学生个人素养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看、读、写、说”能力,在新的时代要求下,走出自己的新路。

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微课与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摘要〕

微课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颠覆式的影响。大学语文教师必须适应这一变化,认清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利用全新的教学手段,调整大学语文的课堂设计,深度参与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以便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发挥微课在课堂导入、情境创设、疑难破解和引导学生课外拓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微课;大学语文;教学

美国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论人的延伸》中提到:“口耳相传的教育模式起源于希腊-罗马世界,靠拼音文字和手稿在中世纪传播。然而几十年后,印刷术的占领地位结束了,新媒体登上历史舞台,这意味着历经2500年的口耳相传的教育模式结束了。”[1](p.21)此后,国内外学者对新媒体的论述和解读也越来越深入,对新媒体概念的争议也日趋达成一致,这就为我们利用现代化的电子媒介,如电子书、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杂志、手机、触摸媒体等,通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改革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大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内容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利用这一新媒体,创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发挥微课在课堂导入、情境创设、疑难破解和引导学生课外拓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课时量过少,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与专业课相比,作为通识和基础课的大学语文课时被严重压缩,很多学校将其由48节骤减为24节,有些院校将此由必修课降为选修课,有些院校甚至干脆取消了这门课程。在这样尴尬的教学氛围中,教师们不得不删减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节奏,想较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已经变得不可能。教师在上这门课的时候显得匆匆忙忙,患得患失,只能敷衍和应付,学生们也从心理上轻视大学语文课,教学质量必将大大折扣。长此以往,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课程定位将不复存在,培养他们对人生的思索,对心灵的关怀,对历史和社会的理解,对整个世界的义务和责任,学习从精神上成人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加重学生疲劳和迷茫情绪

大学语文在一般院校作为一门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而开设的,不仅课时少,而且学生们在心理上也是不重视的,再加上别的课业负担重,这都会不断地侵蚀大学语文的学习时间。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防止学生出现审美疲劳和迷茫情绪,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每一位大学语文执教者应该深思的问题。虽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其重要性不可替代,也是不可动摇,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早已受人诟病的“填鸭式”的教学,教师一言堂,师生互动少等现象,这都会消磨掉学生本已不多的学习热情。所以,如何实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就必须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大学语文的课堂设计

大学语文教学的组合模式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在保持相应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大力开展创新性教学。科学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在一节45分钟的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的时间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学生处于“理想听课状态”的持续时间为20-25分钟。如果我们能够在此时适时地转换教学模式,调整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从一种“理想听课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理想听课状态”,这将是一种高效率的无缝对接,课堂效率翻倍。微课、慕课等新媒体由于时间短(控制在10-15分钟范围内),内容精(学习内容高度浓缩),一些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疑点或盲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适时地呈现,学生们瞬间就可以找到一种豁然开朗和醍醐灌顶的欣喜和释然。故理想的大学语文课堂应该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师生互动的平台、点拨与升华的良机和反思与重构的舞台。那么,大学语文的哪些内容最适宜以微课和慕课的形式展现出来呢?

(一)诗、词、歌、赋的讲授

大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诗、词、歌、赋占到相当大的篇幅,由于时间的限制,只能选择性的进行讲解,大部分的篇章无法讲授,这时微课、慕课等形式就成了有益的填补,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起众多的“碎片时间”遨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统筹规划,把握全局,运用音乐、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把抽象的诗词形象化,让学生自然而然、不由自主地融入一种真实、形象的意境。笔者在讲授“孔子与儒家文化”中的《论语》时,就进行了精心的微课设计,分为导入、内容讲解、小结和课后思考与作业等部分,在“导入部分”通过简单的提问,了解学生对《论语》的熟悉程度,然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合,并从日常生活、古今中外等方面对《论语》进行现代的解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内容讲解”方面,将《论语》的背景知识分为《论语》的出处、《论语》的作者和《论语》的内容和编排等三个部分。在“小结”部分进行精炼的释疑和总结,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后思考与练习。这样就可以不断深入理解《论语》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堂不可再现的局限性。

(二)字、词、句的辨析和解读

大学语文课程中,对字、词、句的解释不容回避,特别是关于字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探讨问题,而中国古代的汉字演变非常复杂,如甲骨文、今文和小篆的书写,如果在黑板上用粉笔书写,不仅不规范,不,而且效率极低,但是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展示,既形象生动,又无误,将汉字的演变轨迹和脉络一清二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被激活,效率倍增。在学习《苏秦始将连横》时,文中出现不少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和繁体字的问题,这些概念的辨析既是难点,又是学习的重点,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如果中途详细讲解这些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和繁体字,不仅会影响师生共同欣赏文本时的那种惬意、快感和酣畅淋漓,而且课堂时间不允许这样做。如果把这些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和繁体字通过微课等方式让学生在其“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就能起到温故而知新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背景知识和文学常识的呈现

背景知识和文学常识是讲授一课的边缘性、储备性的知识,专门专时讲授耗时费力,效果也不好,而且挤占了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如果将这些知识以微课的形式提前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及当时大的社会背景,这对理解文章的主旨会有莫大的作用。我在讲授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时,我将白居易贬谪江州作为其一生的转折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之前是兼济天下,之后是独善其身,并将这两个阶段与白居易的生平结合起来,这样白氏的一生的人生经历和发展脉络就十分清楚了,然后我将这些素材制作成微课,提前呈现给同学们。我讲授《问刘十九》时,同学们对白氏为什么能写出如此清新、隽永的闲适诗的原因就会不言自明,对白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歌创作主张也会心领神会,也会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艺术效果。

(四)精彩片段的欣赏

一些的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很多已经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如果我们能够就地取材,将其中与我们教材有关的部分剪辑出来,放在微课或者慕课之中,呈现给学生们,寓教于乐,同学们的兴趣一定会大增。笔者在讲授《红楼梦》中的“宝玉挨打”这一部分时,就将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精彩片段移植到微课之中,效果就比教师的讲解好得多。

三、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问题

在大学语文的课堂设计基本确定之后,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及应用就成为迫在眉睫、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语文微课资源开发的具体目标

首先,通过大学语文微课的开发,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的大学语文特色、又有别于大学文学课程的微课资源。这些资源在内容上便于大学生接受,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能更好地体现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特色;在形式要多样化,包括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等,不一而足。其次,通过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培养一批能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学生队伍。学生在微课上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才能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才能与老师积极地互动和交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重要性,在实际操作中也是竭力贯彻这个原则,而微课就起了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样,学生才能自然地进行角色转换,从容地走向讲台,学生20分钟或40分钟课堂内容的准备,一定超过老师10个小时或20个小时的灌输教育的效果。《尚书》云“学学半”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微课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着其它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再次,通过大学语文微课的开发及应用研究,能培养一批既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又能熟练掌握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专家型、技能型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创作的过程中成熟起来的,只有鼓励教师进行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师们的成就感和创作冲动就会不断的增强,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如鱼得水,高屋建瓴,将自己的教学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大学语文微课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的心思拉进“课内”和“课外”两个课堂,营造一种健康、活泼、友好的校园气氛和学习型的校园环境,从而从一定程度上培育良好的校风,增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

(二)大学语文微课资源开发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微课虽“微”,但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过程简短但结构完整”[2]。因此,在微课资源的建设和开发过程中要体现微课内容的选择性和结构的完整性。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微课资源开发及应用虽然有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但是针对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却不是很多,质量上乘、深受学生欢迎的微课更是如凤毛麟角。那么,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的呢?首先是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凝炼与整合问题。开发大学语文微课资源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我们要对该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哪些内容应该精讲,哪些内容应该略讲;哪些内容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哪些内容不适合;哪些内容适合采用视频作为微课载体,哪些内容又适合采用音频、微电影等。上述问题需要一线的教师们深入研讨,周密调研,反复论证,拿出合理的方案。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在上一节已经进行详细地阐述,不再赘述。其次是大学语文微课制作的技术问题。多媒体制作技术精良与否直接影响微课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们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要有前瞻的眼光和对现代多媒体制作技术娴熟的掌握和运用。很多教师一边在自己喜爱的讲堂上辛勤耕耘,教书育人,但又不愿意被浩浩荡荡,来势迅猛的现代技术所淘汰,成为边缘人,于是他们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很多尝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受条件的限制,很多语音、动画和视频无法自己制作,都需要凭借大型的、现代化的设备,故有些教师有时不得不忍痛割爱。鉴于这些不容回避的技术原因,很多高校从外面引进一些商业化的制作团队,为老师们排忧解难。我校一直走在现代化教学和改革的前列,为了开阔我校教师的视野,学校多次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为教师们介绍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转变的情况和趋势,以及网络课程整体技术方案与实现的路径等等。为了解决微课、慕课等实际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学校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一些商业的教育机构进行合作,目前已进入了实质性的运作阶段。有了学校和机构提供的技术支持,教师们就可以将传统和现代进行的结合,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再也不是“疲惫之师”了。微课是大学传统课堂的有效补充,是收集大学生“碎片时间”的好形式。然而,作为新鲜事物,微课的潜力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挖掘。我们教师一定深度地参与资源开发,才能最终破解微课资源建设难题。不管怎样,“翻转课堂、MOOC和微课程的兴起,昭示我们告别传统资源观,代之以大力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用微课程资源的新资源观”[3]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每一位教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作者:程平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

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

摘要:由于受到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不足、教师自身教学素养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升学率考核评比等原因的限制,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实施存在“表面文章”等。所以主要以初中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从改变教师教学模式、改革课堂内容安排方式、培养学生多方面发散性思维、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为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的融合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教育;解决办法

引言

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不足、教师自身教学素养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升学率考核评比等因素的限制,加之很多学校不能从实践以及理论层面上真正的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只是凭借教师自己所片面理解的素质教育来教育学生,使得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相融合的具体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内涵、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融合为基本内容,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1.1初中语文教学的内涵。

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的语文教学是不同的,通过六年小学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字、句型等方面的知识,而初中的语文教育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学习与知识的掌握,注重的是语文综合的学习[1]。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仅仅是学科基础的巩固者,更是学科理论知识拔高的构建者。而学生在此过程中也不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更多是转变被动学习的知识接收方式,在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教学的同时,学会独立的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本质,提高思维的活跃能力,培养合作创新精神。

1.2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提出的综合性的教育方针,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为祖国建设发挥更有力的作用[2]。推进素质教育,不仅坚持“三个面向”,还需要受教育者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在学习与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目标,并不断为之努力奋斗。

2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

2.1教育教学模式老旧。

“填鸭式”教学只会让学生更加感觉到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无法提起学习兴趣,而教师也会因为学生对语文这一科的黯淡反馈而使其下一步的教学难度加大,由此恶性循环。然而,这种“填鸭式”教学带来的后果是,在短时间内的考试中学生确实会取得相对良好的成绩。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之前没有理解只是死记硬背过的知识点很快就会被遗忘。通过调查结果现实,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并表示自己很难真正理解知识点的真正意义。这种单纯的将知识结论告诉学生,并要求他们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是现阶段很多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通病。

2.2忽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成为了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的跟随老师的思维而去学习,这使得原有的学生狗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概括知识点,然后学生记忆知识点为教学的主线,在此过程中没有给予学生任何提问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长时间被忽视,就会使得学生失去对理解知识的兴趣,降低学生对知识点的概括能力,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2.3教材内容与现代社会脱节。

时代的进步,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也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并不是指删减的文章内容,大篇幅的加入现代内容,而是改变传统的以培养学生文学素养而强行加入的大部分中外名著选读。这部分内容虽然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却与现在时展的趋势不能相互融合,这使得学生长久的生活在文学作品中而与现代社会脱节,不利于学生的思想跟随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融合的措施

3.1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打破过去的“一言堂”课堂教学,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育质量,是素质教育更好融合的必由之路。要丰富教学方法,增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不要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3]。倡导、和谐的发展教育。将语文知识与现代化相结合,自由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学校和老师要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教学过程中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学生与教师共用讲学案,老师使用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来设计,充分加强课前、课中、课后的联系。

3.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整个授课过程中的主要角色,因此教师要善于改变过去“主导者”的角色,转变为“指导者”,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发散性思维”学习。一方面要倡导“无讲台”,即打破焦点,打破中心,打破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而成为多焦点、多中心,成为不断变化多的焦点和中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另一要倡导破除“三面黑板”的观点,即剥夺教师的黑板霸权,为学生活动提供广阔的舞台,锻炼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要勇于在课堂提出自己的问题团体与见解。日本著名教育家麻山吉优夫曾说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是教师所无法替代的,一旦出现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现象,这就表明其教学成果必然不能实现理想的目标”。也只有让课堂主体回归学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3.3完善教材基本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材内容设置方面,删除部分名人名著选读,添加一定比例的能够体现现代化发展内容趋势的文章题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增加适量的时尚短文,以此满足初中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语文教学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距离,避免语文教学与现代社会脱节。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学习的现实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依旧存在存在问题,将素质教育合理的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仍然需要改进,要通过更多的理论实践与磨合才能达到真正的融,而这个过程则离不开学校以及语文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创新与努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初中语文教学会向素质教育不断地迈出坚定地步伐。

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一、将课堂作为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教师要花费力气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及教学课型,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呈现。首先,应激发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古文难懂,许多学生都害怕学习古文,对其敬而远之。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古文,应该先激发他们学习古文的热情。譬如讲《红楼梦》,让学生直接阅读肯定是行不通的,如果先把故事情节告诉学生,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再把周汝昌的《红楼小讲》,刘亮等人讲解的红楼诗词介绍给学生,吸引他们去读“红楼”,这样就更加容易了。古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聚着我们太多的民族情感和古人的思想精华。许多学生只知其名,不知其义,背诵起千古名句来,琅琅上口,但如若问其涵义却不知道。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诗句中优美的文字与诗的意境联系起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中“直”、“圆”两字用得恰到好处,而如果将这两个字改为“白”、“红”或“立”、“悬”又会怎样呢?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感受,从而增强对古诗文的好奇心,迸发学习的激情。利用分点分项法也能提高中学生对古代人物的理解。文学往往是多面性的,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在对古代人物的理解中,一定要从多个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和理解。如三国中的曹操,可以从“可爱的奸雄”的角度来分析,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可爱”,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奸诈”,又有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英雄之举”,逐项逐点分析,就能对曹操这个人有深刻的理解。再如《木兰诗》中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可从“娇美的女子”和“刚健的英雄”这两点来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她。比较阅读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如阅读《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对比柳宗元、范仲淹和欧阳修的人生观。柳宗元“见水清鱼乐而乐,感石潭寂寥凄寒而忧”;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志向高远却无法实现;欧阳修将忧愁寄寓于山水之间,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百姓然后“与民同乐”。另外,还有儒与道之争,唐诗宋词中现实与浪漫、豪放与婉约之别,都是可以比较阅读的,这样必定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拓展课外,将多彩的文化生活呈现给学生

央视栏目“我们的节日”每逢佳节都会举办诗文朗诵会。在其带领下,随之而来的诗文朗诵潮日渐升温。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学校也可以开设诗文诵读班,让学生积极地诵读古典文学,从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不断创新教学视点,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如果只局限于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拓展和开设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可以先易后难,先让学生读一些现代作家的品评,如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等,在阅读后再向他们推荐《论语》、《三国演义》等古典书籍。如此种种,引领学生走进更广阔的传统文化精神家园。丰富学生传统文化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在学校举办传统文化活动主要有:结合教材举办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如《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等;结合本土特色举办乡土文化活动;开设“古诗文兴趣班”,以爱好古诗文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掀起古诗文学习的热潮。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不再局限于课堂。总之,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初中语文要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要积极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作者:陈许生单位:云浮市罗定市素龙第三中学

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美育与高职语文教学结合研究

一、美育与高职语文教学结合方法

1、创设情境

要激发高职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对语文课文的感知体验创设情境,为学生创造美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知美。在教学中要是应该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语,运用优美的描述语言和丰富恰当的表情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感知情趣。例如在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前可以这样导入:“诗人汪静之有一首诗写得很美,老师想和大家分享其中的几句---生命是一树繁花,时间是一根铁鞭,一朵一朵的击落,等到击完的时候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诗人对生命的比喻真的很美妙“生命如花”这种形容是如此的绚丽与多情!但终是多情而绚丽,有24小时,它终究会无奈的凋谢陨落枝头。在作家林海音儿时的记忆里爸爸的花也落了”。导课时先通过一首优美意境的诗歌,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运用优美的语言(用花朵凋落隐晦的为学生阐释了生命的消逝)简介课文。一方面为学生制造了美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使审美情趣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为高职学生艺术思维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运用多媒体手段

高职学生,技术能力强,对于计算机等设备的熟悉度和兴趣都十分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视、电脑、幻灯机、等多媒体手段,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变为具体可感知的审美形象,也是美育与语文教学结合重要手段。如在《雷雨》的课文学习时,教师可以首先对学生播放《雷雨》这部电影,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视觉体验中激发课文学习兴趣,增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学时应尽可能的将与教学相关的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学使生有机会从影像中场景的设置,气氛的渲染,人物的对话、情节的发展等当中把握人物的性格。体会文章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手法,从而真正体会到文章的艺术美,领悟到文章所要阐述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3、多管齐下渗透美育于语文教学

要做好美育和语文教学的结合首先教师要注重从课文的朗读中体现美育的渗透。在学习一篇文章前,教师可以范读,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处理好语速、掌握轻重缓急,注重停顿、语气、韵律的使用,在范读时要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助于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的渗透,学生在教师的朗读中进入情境,引发共鸣。教师在朗读时引导学生联想文章情境,引发学生对文章形象的审美。我国是具有5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文人墨客在其作品中描绘的形象生动且意境优美。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师应同时注重文学作品的意境分析,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等描绘出一种孤独寂寥的伤感;至于李白畅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壮场景,苏东坡低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发人深思。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形象美,学生在领略其中波澜壮阔的情境的同时,一定会对语文语言表达之美,语文形象塑造之美,语文意境营造之美,感慨万千。从而产生对语文的热爱,对语文学习的热忱。

二、美育与高职语文结合的发展前景

高职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要切实做好高职学生发展,积极引导学生热爱语文。而单一乏味的传统教学已经不能起到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通过学生过美的追求,对美的向往,引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爱,从而达到学生热爱语文的目的。因此美育与高职语文相结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意义也相当深远。美育是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对美的认识和创造,更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面对基础差,学习意志不强的高职学生,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掌握语文知识,引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为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嫣湘单位: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的弊端

(一)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忽略了文学作品的特殊性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有许多不同点,具有其特殊性,因为文学作品是通过文字来表现“意境”和“意蕴”,与现实生活形成“神似”。因此,好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引发无限的遐想。当我们引入形象的画面时,就不经意地弱化了对文本的解读,忽略了对文字的揣摩理解,减少了对文段的精彩分析,学生离开了文本这一基础,那么即便文学感悟再强,也不可能领会作者的意图。同时,课件所展示出来的图景是形象的,学生的思维就拘泥在这实景实图中。而文学作品讲究“意境”和“意蕴”,需要学生借助抽象的文字去想象,在创造“意境”的同时品尝到作品的“意蕴”。一旦没有了对文字的想象,就不可能真正明白文章的意境、品尝到作品的味道。

(二)信息量大,缺少针对性,不符合教学实际

多媒体的运用是为了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大量的文字信息收入其中,包括学生能在课本、教辅中找到了文学常识、写作背景等。教师在讲台上单纯的操纵机器,学生像看电影似地学习,这样不仅浪费资源,也容易造成学生思维上的依赖性和惰性。同时大量的文字信息缺少针对性,重难点不突出,学生面对这些信息往往不知所措,不知哪些该记,哪些不该记,课堂效率低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也就失去了。潘瑞金先生在《浅谈新课程实施中教学的有效性》中指出: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效益的标准。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二、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一)多媒体的使用要贴近教材,处理好方法与效果的关系

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以教材为主,因此,多媒体地运用受到了教材内容的局限,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教材作品都适合运用多媒体。例如,需要学生从文字出发,发挥想象的散文、诗歌就可以少用多媒体或注意使用的时机,因为使用不当往往会削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想象能力。对于比较生涩的说明文,由于学生对说明对象的陌生感,我们可以多使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动画演示、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以效果为目标,不能本末倒置,为了追求形式方法,而忽视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吃透教材,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媒体形式。在使用多媒体时,要注意教材信息的筛选,突出课堂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减少冗余信息的出现,化繁为简,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设计课件,这样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切记不要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和动画效果,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规律,使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韵味。

(二)多媒体的使用要以传统教学为基础

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方法,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其存在的价值。传统教学讲究从文本出发,注重对知识点的归纳梳理,这其中包括对谋篇布局技巧的分析、词语深意的探究、精彩语段的讲解、作者情感的领悟等内容,这些内容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同时学生学习语文也应该从文本入手,培养筛选信息、语言积累和表达等能力,这又符合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所以,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文字,不能离开文本解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在脑海中自由地描摹画面;文本的解读,能让学生明确故事发展的脉络、作者情感的变化。在学生有所体会的基础上,再利用多媒体,目的是进行三方比照———文本、自身想象、现实图片,以加深印象,进行知识的重新构架。这样既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强化,又能将多媒体的作用发挥出来,达到好的效果,让学生真正在看的过程中有所得,这才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毕竟文本有文本的美丽,不恰当地运用媒体,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破坏审美情趣。另外,传统教学以教师富有个性化的讲解为主,通过教师的精彩分析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师生互动和生本互动,这是任何电子媒体也不能替代的。如果整个教学变成学生和冰冷机器的互动,那学生又怎么能够体会到文学的美,语文的韵味呢?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时,不能忽视教师的课堂存在,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配合使用多媒体,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

(三)抓住时机,巧用多媒体

教学新课可利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浅尝课文意境。如教学散文与诗歌可采用与课文风格相似、意境相近的音乐来做情境导入。也可利用多媒体示范朗读,帮助学生领会文意、体味作者情感。因为语文学习离不开“读”,“读”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意图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体味。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通过媒体示范朗读,让学生进行对比,范读与自读的差别,明确范读中语速的快慢缓急、重读轻声都是情感变化的体现,在范读的基础上学生在行自读,不断纠正,自然地学生生就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体味到作者的情感。利用多媒体,强化知识,进行拓展训练。结合学习计划,课前,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三分钟的演讲,如《论语》阅读,学生可以制作课件,将他们对《论语》的某一章或某一句的感悟和班上同学交流,再把这些经典和感悟同写作和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展示,既强化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让其他学生得到收获总之,只要我们根据课程目标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强化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能让课堂在不失气氛的情况下,让学生收获知识和体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林洁单位: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