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语文个性化教学实用13篇

语文个性化教学
语文个性化教学篇1

2.学生的主体因素

学生是个性化教学的主体,必须要学会个性化学习。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塑造品格的关键时期,也是采用语文个性化教学创新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学生思维敏捷,学习知识的能力非常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活泼好动,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对一些不懂的知识,会充分发挥其主体意识,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直至充分了解事物的本质。

3.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和社会氛围对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产生很大的影响。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家庭和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地方,是他们快乐成长,遮风避雨的倚靠;社会是孩子们汲取知识的实践场所,“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都是环境因素对个性化教学的最好诠释。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是语文素养提升的良好时机,对语文个性化教学,有赖于良好的环境气氛和课堂氛围。学校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媒体、教学方式、学校领导的态度等各方面都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提升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路径

(一)提高教师“教”的策略

首先,教师在小学语文个性化的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观念。传统教学观念围绕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在课堂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没有学生敢在课堂上反驳教师,教师就是绝对的权威。这种观念在师生脑海中根深蒂固,普遍存在。教师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源泉”机械地往学生知识的“水桶”里填灌。观念是人们行动的指导,因此观念上的问题不容小觑。教师在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中应转变观念,允许学生表达自身观点。语文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个性化教学观念的重要性,敢于质疑,勇于面对传统以及教育权威,坚持自身看法,从源头上彻底更新陈旧教学观念。其次,应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在苏联教育学凯洛夫的影响下语文教师采用的都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师面对学生时缺乏特有个性的展示与发挥,难以展现自身独一无二的教学魅力,尤其是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时,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依赖教参,答案整齐划一,过于标准化、绝对化。“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因此教师应发挥其独特个性,灵活应对,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的评价,而不是依照教参上的参考答案,整齐划一的进行评价。

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课文《猫》中有此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小生灵,他们的到来是我们的世界更加魅力可爱,就像猫。请你写一句跟猫有关的句子。”“蜷缩在椅子下的它,浑身雪白,葡萄般大的眼睛溢出了一股灵气。”“懒懒的样子实在可爱至极如端庄的绅士步出了门外,只见皮毛微微一颤,这灵巧的小家伙已经飞身上了屋顶,再抬起眼来却已寻不到了。”都是很有灵性的句子,教师不能根据标准答案来判分,应灵活应对。教师要注重生活化教学。大语文教学观认为,生活即教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小学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狭义的课堂、指定的教材,现实生活的各方各面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大语文教学观不仅要使学生学到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走向生活,参与实践,提高能力。因此,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中,教师要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最后是教师的语文个性化教学能力。分为两个方面: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教师的语文个性化专业素养。语文个性化教学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应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记》中提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就是对启发式教学的最好诠释。

(二)提升学生“学”的策略

学生作为语文个性化教学的主体因素,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是个性化教学的基础。如乌申斯基所说:“在教学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与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养性格”。首先,学生应改变学习观念。传统教学中学生怕老师,特别是小学生,对老师更为敬畏,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见解也不敢表达,师生之间是一种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不平等关系。在语文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应彻底转变以往教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接受的师生关系,教师由绝对的权威走向学生中间,建立平等对话的伙伴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由不平等关系,转向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建立新型师生合作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畅所欲言,积极表达自身观点,与同伴之间进行切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积极的表达自身,促进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发展。其次,学生应改进自身学习方法和手段,促进自主学习、情境学习。应从“机械学习”向“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过渡。最了解学生的莫过于学生自己,针对自身个性,实施个性化学习。“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生正处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要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自主选择,自主学习。

(三)环境因素的改进

语文个性化教学篇2

教育的职能就在于将人的自然属性根据社会的需要逐渐改变成具有社会属性的过程。教育是一种生产,是一种创造,是关于“人”的生产,关于“人”的创造。因此,尊重人的精神和个人价值观的多样化,是现代教育的基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

就其学科个性而言,虽然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特点已经成为了共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片面地追求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语文课走上纯教化道路的现象仍然存在;片面地追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使语文课陷入程序化泥塘的例子也为数不少。这样的语文教学,由于割裂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也就失去了语文学科的个性,淡化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更有甚者,因为文本中存在着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就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生物课、物理课、化学课等等,那就根本不是个性化的问题,而是语文学科的沦丧和语文味的彻底消亡了。

个性化的教学张扬了学科的个性,纯化语文味生成的教学环境;张扬了教师的个性,发挥语文味生成的主导作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活语文味生成的主体意识。程少堂先生曾经特别强调:“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最终具有人生幸福感才是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主动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备课时心中有学生,上课时目中有学生,从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语文学习个性的发展,既要积极地鼓励,认真地引导,又要进行科学地评判。这样,我们才是正确地张扬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个性,激活了语文味生成的主体意识,为语文味境界的追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语文个性化教学策略

2.1 个性化阅读策略

(1)保证充分的阅读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课堂上,就是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自主阅读,不能在学生没有完全阅读的情况下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没有时间就没有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阅读能力的提升。时间是阅读的前提。

(2)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于经验和阅历的关系,学生的体验可能有失偏颇,但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与独到见解,而不是先入为主,将教师自己成人化的理解与认识强加给学生,不能越俎代庖,教师的作用充其量只能引导、点拨。

(3)给予个别的阅读指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学习的进度、深度和熟悉度都会因人而异,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引领。比如对于文本内容的把握、关键句子的领悟、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对表现手法的鉴赏等,视不同阅读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引,不能一概而论。阅读指导,要给每个学生都有进步,都有收获。

(4)搭建展示的交流平台。阅读成功与否,关键是交流展示中的认可与否。因此,教师要搭建能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阅读心得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找到进步、成长的感觉,并将这种体验和感觉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形成阅读的良性循环。

“个性化阅读”是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强调在阅读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堂一改往日的沉闷,成了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是值得欣喜的,但是也有部分教师片面追求个性化阅读,追求课堂气氛活跃,导致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远离了文本。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得不呼吁: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个性化阅读的同时还要尊重文本,回归文本。

2.2 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

(1)宽大为怀,有一颗包容的心。“个性往往和叛逆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有独立见解常常伴随着对传统的否定。教师与学生经常在维护传统与否定传统上产生分歧。”但是,教师不能因为自己的思想、生活阅历或态度否定学生的思想或观点,不能因此扼杀学生的创意。如果学生的想法一旦被阻止、扼杀,那么学生个性的火花就此泯灭,甚至影响了他一生的发展。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的想法都正确,都需要肯定,但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步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学生个性得到保护,创新就会得到发展。

(2)放手学生,自主自由。放手学生,让他们自主作文,自由表达。放手后的学生是自由、开放的,没有过多的人或条件压抑,完全是一种轻松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灵感得到迸发,创意得到发挥,个性得到飞扬,作文是一种心灵的表白。为什么学生周记、日记的水平比课堂作文、考场作文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自我做主,自由呈现,但并不是放鸭式的教学。教师要有一个系列的作文计划,先放后收,收放自如,在教师的大预设(方向)中自由“放胆文”。同样这个预设,也是自由开放的,可以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需要而定,但是有一个共同要求,就是淡化形式,不能由于形式的僵化而事与愿违。

语文个性化教学篇3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展百家之长。简单地说,让学生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自我个性,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入胜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自己个性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从而创造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四、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首先,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开放性教学,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权威,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其次,开放性语文教学要开拓语文教学空间,开展第二课堂的语文学习。教师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学观,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五、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语文个性化教学篇4

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简单地说,让学生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自我个性,从而创造良好课堂教学环境。

三、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入胜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从而创造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四、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首先,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开放性教学,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权威,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其次,开放性语文教学要开拓语文教学空间,开展第二课堂的语文学习。教师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学观,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语文个性化教学篇5

一、个性化教学的实质

所谓的个性化教学是指以“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为中介,师生双方具有的个性化的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具体的说,就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现念,遵从学生个性发展的宗旨,选择个性化的教学中介,通过教师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组织和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与教师个性化的教融为一体。换而言之,语文的个性化教学就是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努力,在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生生对话等系列过程中,为学生搭建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让他们的个性有一个自主、健康的发展空间,从而就避免了以往的“考试得高分的乖学生、乖孩子缺少主见、缺少创新、缺少能力,结果社会不认可”的怪现象

二、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形式

1.教学设计的个性化

教学设计的个性化是指教师处理教材,实施教学方式的方法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并效果良好。具体表现为:(1)教学角度设计的好,寻找讲解课文的最佳切入点。(2)教学问题的巧妙设计,这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如《祝福》教学中,我问:祥林嫂是不是一个没有春天的人?这一提问激起了学生的讨论欲望,通过讨论他们深刻认识到祥林嫂生命的悲剧性以及其中所寄托的深邃的象征意义。

2.教学方法的个性化

教师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新”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的授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展教学思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加深对文中人物形象的了解。针对具有表演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可以选择编演课本剧;针对崇拜明星,擅长收集明星资料的学生,则发挥其特长,把别里科夫的人物资料制作成“明星档案”。最终的结果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3.教学设计情景化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创设情、趣、境的良好氛围,并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活”的因素,用情趣、意境来“包装”知识,为学生提供富有吸引力的特定环境,定能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寻求规律的兴趣,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努力做到实施手段的个性化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张扬师生的个性,应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注意:⑴转换自己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发展为学生的学提供帮助的服务者;⑵我们应根据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对教材、教学内容作些个性化的组合与创新,如将李清照的三首词:《如梦令》、《点绿唇(湖罢秋千姐)》、《声声慢(寻寻觅觅)》临时组织在一起,作为学生研读、探讨李清照这一文化名人的专题教学;⑶提供良好、宽松的学习条件,适宜学生个性的自由、健康的发展。

三、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1.阅读的个性化

所谓的“个性化的阅读”主要是指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独立自主的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不要刻意追求标准答案”。也就是说,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时,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调动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品味、理解文学作品,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而不能预设好结论,牵着学生钻。

2.宽容学生的与众不同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正因为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像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差异性和多样性一样,学生群体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

总之,没有个性就是平庸,我国传统教育最大弊端就是无视学生个性甚至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提倡个性化教学,只有个性化的教学才能培养出个性化的学生。让我们一起为“初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努力奋斗吧!

语文个性化教学篇6

二、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形式

1、个性化阅读 。

真正确立“以生为本”的阅读主体地位,摈弃那种“作秀”式的教师表演,让阅读主体自觉进入文本,体验其中的奥妙,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心灵对话。此时,学生和教师之于文本,都是读者,都有阅读感悟的首席地位,都有自身阅读的独特体验和启迪。“个性化阅读是指阅读主体在一种自由放松的心理状态下的自主、独立、各取所需、探究发现的阅读,是一种走进作品,与作者直面对话的阅读,是一种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阅读”。

2、个性化写作 。

作为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操作者,教师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在这个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究竟是一个什么角色,怎么扮演好这个角色,是我们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形成个性化的风格,首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传统教学精华,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提升学识素养,提高自身素质,用先进理念和深厚学识修养作为自己教学的基本支撑,充分显露自己的教学个性。教师要通过学习来形成自己的思想,如果只是做教科书的传声筒,那么自己的思想只能是无数人思想的跑马场。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个性魅力的教师,会教出个性鲜明、灵动的学生来。因此,教师不但要不断学习,而且要放下“师道尊严”的盔甲,以自己的灵性、悟性和创造性的个性魅力,影响、感化和激发学生的个性。“教师的工作有点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为了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教师除要有本体性知识外,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向未来的人生之路。”

三、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实现

1、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入胜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能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从而创造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2、不同的教学风格。

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喜欢旁敲侧击不断启发;有的教师喜欢开门见山拔云见日;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言九鼎,如同知识的化身让学生默然叹服;有的教师是和风细雨,如同朋友般与孩子们融为一体;有的老师的课堂朴实无华,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的老师的课堂巧妙设计,引导学生对简单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教材处理独特化 。

教材处理独特化,独特的教材处理往往是教学成功的前提,也是衡量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标准。教学设计情境化,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有效的教学需要学生具有有意义的学习心向――兴趣。教学形式实践化,把生活引进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学思路多样化 。

教师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新”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的授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展教学思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加深对文中人物形象的了解。针对具有表演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可以选择编演课本剧;针对崇拜明星,擅长收集明星资料的学生,则发挥其特长,把别里科夫的人物资料制作成“明星档案”。最终的结果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语文个性化教学篇7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作文是其核心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主要学科。小学语文作文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特征,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但当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在写作过程中,“言之无物”是学生存在的核心问题。主要是因为小学生还处于写作的初始阶段,没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也没有过多的兴趣爱好,觉得只是应用一些文字去描述一些事物,枯燥乏味。小学生对具体事物的描述、分析并不到位,由于处于感官认知阶段,对很多事情的认识、发展也没有明确化的概念,只能使用有限的知识笼统地描述事物。此外,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大部分小学生都会很排斥,不喜欢写作,充满恐惧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意写作,使语文写作课程无法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低下。而教师没有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引起重视,没有从他们的心理特征、学习特点出发,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缺乏耐心。

二、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

1.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管是哪个阶段的学习,兴趣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核心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对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使学生能够乐于观察,爱上写作。由于小学生在接触新鲜事物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点,有意识地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和他们聊天。以班级间的拔河比赛为例,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谈论这次拔河活动的相关话题,说出自己的一些感受。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其中的重点,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此外,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巧妙地应用“迁移”规律,即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观察、写作方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2.营造个性化教学的氛围。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拓展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内容。要能够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释放学生的思维情感,采用多样化的作文教学方法,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写作教学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写作。以命题作文《春天的雨》为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引导,比如,春雨贵如油,春雨拍打花朵的情景。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到春雨的别样风姿,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化特点。教师要结合生活素材,不断丰富写作内容的积累。可以通过观察、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敏锐度、感知力。以些游记话题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郊游、踏青、欣赏名胜古迹,这样在增加学生生活经历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生活感受,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他们对生活的感悟,更好地进行写作,所写的作文也会更加生动,更具个性化,赋予文字于生命。此外,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写作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写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个性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优化了教师作文教学方法,改变了语文教学现状,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它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了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埋下了伏笔。

语文个性化教学篇8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必要性

早在30多年前,教育界就已经认识到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语文这门学科,更加离不开大量的阅读。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谈读书》里认为读书可以怡情,可以傅彩,可以长才。就目前的教育来看,大量的阅读对语文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书读得多了,自然就能理解文章的意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阅读对于写作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素材。从个人的发展来看,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提高人的个人修养,也能提高人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书读得多了,就好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自然能看得远、看得深。所以,在小学时,如果教师能够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对学生一生都是有益的。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面临的困境

个性化阅读虽好,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个性化阅读还面临着困境。很多小学生对阅读没什么兴趣,课余的时间不是献给了游戏,就是捐给了动画片。家长给孩子买的很多课外书被束之高阁,老师在课堂上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学生也只是左耳进右耳出。就算有的学生知道要阅读,也在课余的时间看了书,有的可能看了许多书,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缺乏思考,阅读只是个认字的过程,字认完了不知道书里讲了什么,更不知道作品有什么深刻的内涵。这样只不过是把阅读当做任务,阅读的怡情、长才功能完全没有体现。这只是在做无用功。有的学生看书没有选择性,这样反而会将学生引入歧途。这些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都会遇到,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又能够对症下药。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实施个性化教学

(一)教师要了解自己学生的需求。阅读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每个学生的需求是不一样。所以教师给班上的孩子开的参考书目也应该是个性化的,要符合学生的兴趣。有的小学生比较活跃,爱冒险,那么可以给孩子推荐《鲁宾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之类的书。有的小学生喜欢科幻,凡尔纳的科幻三部曲就是和好的选择。有的小学生从小就喜欢古典诗词,那么让孩子读一读唐诗宋词,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学生们推荐一些他们喜欢的书籍,他们自然会乐意去看。与其每学期强迫全班同学看那么几本固定的书,不如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关注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的学生不是不爱读书,他只是有自己的兴趣。

(二)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教师一直让孩子多读书,家长们也在孩子的身后念叨让孩子多看书。但我们也要反思一下,在让孩子看书之前,我们有没有教孩子该怎样看书。有的孩子看完一本书后,获益匪浅,从中明白了很多道理,也积累了很多知识。有的孩子看完一本书后可能不知所言。阅读的方法很重要。朱熹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很多孩子拿着一本书读,心却在书之外。读书一定要静下心来。然后,要边读边思考。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甚至可以想一想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写。对于书中的一些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可以摘抄下来,积累素材。看到一些有共鸣之处,可以在旁批注,随笔写一些感想。这样读书,自然会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一些学生读书前是盲目的,]有目的,那么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就容易分心,不知道哪里是重点。在读书前,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那么学生在读书时,就会有所注重,有所思考。虽然是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但这样下来,学生在读完一本书后,不至于掉进云里雾里。培养学生这种习惯,也是在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四)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书学生们只会读一遍,过几个月也许学生就忘了。所以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以后不断地复习自己的读书笔记,也是对书中内容的回顾,久而久之,就能够真正记住,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孩子是有一定的惰性,教师要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克服惰性,勤动笔。读和写是有密切联系的,在看完一本书后,教师鼓励学生写一写,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提高。

(五)多加交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需要合作,需要交流。一个人闭门读一本书,那么他就只知道这一本书的知识。如果学生们能够互相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那么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了解更多的知识。有的学生通过听同学的介绍,也许还会拓展自己的兴趣范围,也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这种读书经验交流会,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让学生们爱上阅读,让知识之水更加灵动。

四、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突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掌握对学生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方法,一方面需要把握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在个性化阅读教学展开过程中需要紧密联系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尊重文本意义与文本语言的形式。这对培养学生个性阅读习惯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语文个性化教学篇9

作为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实践与经验,对课堂教学的规律、学生的学习特点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模仿较多,创造较少。新教师在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往往比较茫然,对于课程的结构,教材的解读、学生纪律的调控和课的推进状态的把握都掌握不好,在这些时候,模仿成了新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法宝。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模仿是必要的,但是模仿既有积极主动的模仿,也有消极被动的模仿,许多优秀语文教师的成长表明,他们一开始任教就避免不顾实际和自身特点而消极模仿别人教学经验的做法。在模仿的过程中也不能全盘照抄,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性的实施课堂教学,拿别人的优点为我所用。

2 独立性教学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模仿别人的教学,通过独立思考,对他人的教学经验不断取舍、扬弃和改造、加工,开

始逐渐进入佳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独立地、灵活自如地安排和处理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课外辅导、学业的检查与评定等)。随着教师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开始摆脱模仿的束缚,逐步进入探索阶段,作为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教师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的形式与效果。

3 创造性教学阶段

在独立性教学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的摸索和实践,语文教师创造性灵感不断地在教学中喷涌出来,这突出表现在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效果的提高上。在这个阶段,教师全身心投入,呕心沥血,殚思竭虑,真是艰苦备尝,而又义无反顾,乐此不疲。其中,既有挫折和苦闷(如总是不尽如人意,不能为别人理解和支持等),更有成功的喜悦,领略到创造性成果的幸福和欢乐!在语文教学风格形成的创造性阶段,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熟练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方法及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学效果,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并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与开拓,使教学艺术发挥明显的效应。

4 有风格教学阶段

在形成教师独特教学风格阶段,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独特而稳定的表现,呈现出浓厚的个性色彩,散发出诱人的魅力。在教与学的规律指导下,教师能和谐恰当地把课堂教学艺术风格融入教学实践之中,教学活动中处处闪烁着创造性的火花和浓厚的个性色彩,课堂教学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地完美结合,教学成为真正的研究教学艺术的科学。具有教学风格的教师,他的课带有明显的、稳定的个性倾向性,或幽默、或沉稳、或活泼、或规整。所有成功的名师案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的探索、创新,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不盲从、勤钻研,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让学生获得教学艺术的享受!此时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教学艺术特征都有独特、稳定的表现,其教学带有浓厚的个性色彩,且处处闪耀着创造的光芒。此时的教学艺术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并得到同仁的普遍关注和广泛的认同和赞赏。

5 结论

总之,语文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集工具性、人文性、言语性于一体,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带有教书育人的综合导向性、传道授业的职能目的性、说文解字的艺术欣赏性、言谈表意的深刻性、师表风范的强烈示范性、情感激发的直接感染性以及理解教材的独创再现性。

参考文献

语文个性化教学篇1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7-0024-01

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写作要有个性和创新性,写作时应该由作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等,自己安排写作的内容,这种个性化的写作最重要的就是素材的积累,特别是生活素材的积累,以便能在写作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个性化作文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1.作文在命题上缺少个性化。写作最基础的环节就是作文的命题,只有确定了作文的题目,才能围绕题目展开写作内容,因此,个性化的命题对个性化作文非常重要。但当前,教师在作文的命题上并没有太多的个性化可言,教师在拟定作文题目时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他们的年龄特点,很多都是凭借着自己的所感、所想来拟定题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发挥。

2.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训练缺乏个性化引导。在小学阶段,都会配有专门的作文训练课程,目的就是为了给教师充分的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但调查发现,多数教师都不会有效利用。现阶段,教师在学生的作文写作训练上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忽视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点。写作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锻炼出来的,而小学又是接触写作最早的阶段,对学生以后写作能力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在小学阶段得不到有效训练,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写作水平。而大多数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写作技巧的讲解上,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使多数学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在写作中不能体现自己的个性。也因为这种模式化的写作方式,导致大部分学生都丧失了写作的兴趣,给个性化作文教学带来了困难。

3.教师评价标准过于形式化。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评语就是对他们写作成果的最好肯定,但很多教师都不重视对作文的评价,在评价上过于形式化,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化创作特点的评价,因而扼杀了他们写作的兴趣。调查发现,教师对小学生作文的评语主要是优良中差或者是甲乙丙丁这几个内容,没有具体的评价语言,不能针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详细评价,时间一长,学生在写作中积累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阻碍了其写作水平的提高和个性化写作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有的教师虽然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给出了评价,但并没有涉及个性化写作的相关内容,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发挥。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1.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观念。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树立自己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上,更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应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写作。同时,作为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领导者,教师还应该树立个性化作文教学理念,帮助小学生正确地认识作文、了解作文。因此,语文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个性化作文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在实际教学中以个性化作文为教学基础,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作文水平。

2.教师的作文命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作文就是所有学生都根据教师拟定的题目来写作,这是最传统的作文写作训练方法,但新课标要求教师要进行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因此,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作文命题,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以学生生活中的素材为写作对象,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回忆和想象,从而写出能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文章。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小学生的个性思维特点,进行多种写作题材的训练,可以通过提供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进行写作,体裁不限,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以“学校”为话题,让学生们自拟题目,由于不限体裁,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也可以是诗歌和散文,通过这种不限体裁的写作方式,学生可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促进个性化写作能力的提升。

3.对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个性化指导。学生写作训练、教师指导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因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基本上都是在后天的学习、锻炼中慢慢磨练而成的,因此,教师的个性化作文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选用的题材才是学生所熟悉的内容,才能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写作氛围。教师也可以选用情境教学,以小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为教学内容,可利用童话故事,让小学生在充满童趣的环境中完成个性化的写作。例如,在小学作文练习课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从下面几组事物中任选一组,以他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编成一则小故事。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如果不想写提供的事物,可另选题材。①铅笔、橡皮、转笔刀;②小溪、河流、大海;③眼睛、耳朵、鼻子、嘴。在开始练习之前,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童话情境,通过这一童话情境引入这节课需要练习的内容,如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喜不喜欢读童话故事,喜欢的童话故事有哪些,然后再为学生讲解自己创作的童话故事,让他们为这篇童话故事续写一个结局,最后再引入该堂课需要练习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写作。

4.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个性化评价。所谓个性化评价,即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尊重学生作文上的差异,鼓励他们进行写作理念的创新,并根据其作文的类型进行不同风格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利用一个字对整篇文章进行评价,应该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如果写的是看图作文,只要学生把图片中所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并且语句通顺,教师就应该对其进行表扬;而对没有表达清楚的学生,则要针对他们的不足进行特殊指导,帮助他们改正不足。通过这种灵活的评价方式,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资助性,有利于其实现个性化发展。

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坚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方法,才能与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相适应。而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行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保障,只要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地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一定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创造轻松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切实抒发自己的情感,充分展示他们独特的个性与魅力。

参考文献:

[1]吕艳辉.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殷涛.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0.

语文个性化教学篇11

(二)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特点和原则

在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的原则

1.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追求。在个性化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陪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为开展个性化作为教学奠定基础,使之在后期的教学中更具优势。

2.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作文是一个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在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同时更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真善美。

3.强化学生创新意与多元化意识的培养,使之在个性化作为的教学与写作过程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身优势。

4.整体推进。个性化作文属于语文科目教学的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之与其他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不应该作为独立的单元进行教学,把握好整体教学。

(三)个性化作文教学应该具有的特点

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体现在个性化作文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在首位,推动学生发挥其主体性和能动性。

2.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个体差异性是与生俱来的,作为教师应当给予尊重并据此加以利用,帮助学生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维能力。

3.发扬民主精神。学生是教学的主题,民主在个性化作为教学当中尤为重要,以提供学生最佳的写作环境和前提。

4.倡导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中均具有重要影响,在个性化作为教学中更需要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以突破常规思维的限制,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初中语文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探讨

(一)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输入”

就个性化作文的内容而言,需要学生具备充分的素材、词语、语言方式等,是一个动态的积累过程。材料的丰富性是提升个性化作文的基础、语言的独特性是个性化作文的重要特色,起到支柱的作用、思想则是个性化作文写作的灵魂所在,三者相辅相成,是构成个性化作文的基本要素。在教学的“输入”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积累材料、提炼语言、创新思想,引导学生在日常写作过程中充分加以运用,尤其是在模仿写作过程中加以创新,形成个人的独特性。在方法上,应该采用“开源”与“导流”相结合的方式。生活是源,阅读是流。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而古人又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指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事物来提升写作素材,为个性化写作提供无穷资源库。此外,还需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养成自由阅读的习惯。

(二)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输出”

无论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输入”还是“转化”,其目的都是为了最终的“输出”,只有较好地完成“输出”才能被视为达成了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目标,也只有完成了“输出”,前面的准备也才是有意义的。唯此才能真正将个性化作文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区分开来,也即与单纯的模仿和格式化作文加以区别。在个性化和创新性方面,不其衡量标准应是多样化的,可从多个层面加以判断。例如,题目的个性化与创新、形式上的别具一格、语言上的独特性、情感上的独创性等,这些方面均可用以判断是否具备个性化作文的要素。同时,在判断过程中不可割裂上述因素,要相互结合,整体性进行考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个性化教学篇12

 

一、何为个性化教育

 

(一)个性化教育的含义

 

所谓个性化教育,望文生义,就是指教学者们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给予学生们个性发展充分自由。

 

(二)个性化教育的作用

 

个性化教育允许学生们之间存在差异,个性化教学也可以说是差异性教学,教师根据学生们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从而使每个人都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

 

(三)个性化教育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是学生们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高中教学的目的并不仅限在传输学生知识,更是要教会学生们如何做人,如何让自己的个性之处得以发展。在众多科目当中,高中语文在增长学生能力、发展情感方面的作用极大,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寻求自身的教育个性犹为重要。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教学

 

(一)思想上重视个性化

 

个性化教育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智力因素特点和能力特点进行的教育。尽管这些年来,新课标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但是个性化教学的观念仍然没有完全深入人心,传统教学法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还是掌握着课堂的主旋律。即使有些老师有想要个性化教学的想法,但迫于高考的压力,也断然不敢冒险。例如现代文阅读较好的同学而古文阅读能力却不行,创造力较强的同学又厌烦背诵等,但是由于高考对于每个人的考察要求都一样,并不会因人而异,故而语文教师也是一刀切,不管学生们是否愿意,就强行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从而阻碍了学生们个性的发展。

 

(二)多差异教学是基础

 

光说不练假把式,要想真正高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必须要拿出实际行动,否则一切假想都只是空想而已。个性化教学是终极目标,差异性教学是具体实施方案,它在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对学生们进行细节上的指导。实施差异性教学之前,教师们需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水平进行区分,并划分成不同层次,然后再分别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指导,甚至在作业布置方面也要采取差异性的弹性作业模式,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学。这里以讲解《沁园春·长沙》为例,教师们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古文基础学习”、“古诗词名句赏析”、“全文赏析”三个层次,先给学生讲解文中出现的重难点古诗词,再分小组让同学们分析毛主席在写这首词的背景是怎样的以及词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等,课后,教师可以依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布置默写经典名句、默写全文及仿照沁园春的格式再自己创作一首词等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作业等。

 

(三)多元评估发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

 

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们的发展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例如学生们的个人能力以及心理特征等等。要知道,学生从语文课中学习到的很多东西是无法一一反映到试卷上,比如说看问题的方式、人文情怀或者是更高层次的道德标准等等,所以,教师要想了解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光靠一纸试卷是远远不够的,得从多个方面来综合考虑。例如,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就可以当做评估标准的其中一个。

 

三、如何推进高中语文个性化教育

 

(一)从教育的各个角度全面出发

 

一种教学方案能否成功,影响因素绝对不止一个,因此,要想个性化教学成功地得以实现,则需要从各方面出发实施。个性化教育不是只针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环境以及教学大纲都需要与个性化教学紧密联系,否则,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将会失去发展的空间。因此,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推行个性化教学,仅从单方面考虑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从各个角度全面出发,才能真正让个性化教学得以实现。

 

(二)注重个性化教学效果的评价

 

传统教学是单从学生们的考试成绩以及普遍性的教学检查来评价教学的效果,然而,个性化教学必然也要注重评价的个性化,而且,个性化教学是个人的角度出发,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种教学方式并不适合自己,教学效果也不是那么理想,而有些学生则觉得这样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特别好。所以,作为教学者,对于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价绝对不然忽视。这种评价可以以自我评价为主,师评以及家长反馈为辅,综合分析个性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如何能够完善。

 

【结 语】

 

语文个性化教学篇1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112-02

一、倡导“个性化阅读”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影响。阅读培育气质,阅读塑造个性,阅读甚至可以改变人生。可是,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很大程度受到教师理解的制约,受到高考分值的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阅读教学目的过于功利性,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阅读内容和阅读形式受到种种的牵连和束缚;老师平时训练学生也带有极强的目的性。长此以往,将影响我们对学生阅读个性的开发,严重妨碍语文素养的培养,更谈不上学生个性人文的养成。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个性化阅读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基础上的创造式阅读,它能充分关注学生差异,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个性,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展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点。工具性要求我们抓好学生的基础,人文性却要求我们要深入到课文内,理解文章的情感和感悟语言表达的技巧。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内既落实基础,又培养能力,还能愉悦情感?即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曾谈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看法,他认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核心,学生学习结果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 ,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机整合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的三个要素,这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

如果能把余文森教授所提到的“核心、唯一指标、根本”把握好,就是一堂实现了课堂教学高效性的课。

三、提高“个性化阅读”教学高效性的对策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在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把学习的权利和时间留给学生,提倡学生的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让每一位学生在进行文本阅读时,不仅收获理解,还要收获体验,更要得到灵魂的共鸣;使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培养和发展,并且使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能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个性化阅读。

(一)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前提。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组织好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更重要的是还要带领学生走入阅读的世界,学生能不能理解文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到不到位。如果没有教师的层层递进地引导和因势而发地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提供多角度、有创意能拓展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的教学设计。既不拘泥于教参,又不迷信权威,根据学情,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尤其重要。例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面对语文基础较好、理解能力较强、课堂气氛较活跃的文科班级,教学内容方面可以设计能开拓学生思维空间的探究题,孔子所赞赏的政治主张和生活图景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教学方式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面对表演基础较好和表演欲望较强的艺术班,为了更好、更形象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可以采用分组比赛表演的形式;而比较内敛、理性、对语文科相对投入时间不多的理科班级可以采用作业的形式完成对人物的赏析。根据学情,有个性地去设计教学,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

(二)师生平等对话,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关键。“平等对话”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还没“修炼”到一定火候的老师,一遇到学生回答不到答案或遇到自己没遇到的情况,特别容易着急,教师一着急课堂氛围马上紧张起来,学生想说也不敢说了。师生平等对话,就意味着一定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答案,就一定要预想到课堂上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的问题,而且一定要有充足的师生交流的时间,这样才可能基本保障师生平等对话,师生只有在能够真正“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学生才敢想、敢说、敢实践,才能在老师提供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个性。在学习《春江花月夜》这篇文章时,有这样一个环节:自由展示你的阅读体验。学生展示的阅读体验中,有朗诵,有读后感,有拓展散文,还有画成的图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给学生提供平等对话的舞台,给予每个学生大显身手的机会,远远胜过老师分析课文、学生记录要点答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假以时日,学生对文本演绎会更加精彩。

(三)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核心。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是尊重他们的个性的最好体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放手,敢于放手。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不同的阅读方式,尊重他们不同的阅读理解,甚至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笔者的教学思路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信任还给学生,把个性还给学生。让学生的个性说话,让学生的真心说话,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笔者上《项羽列传》时,设计教学问题:“你如何评价项羽,项羽该不该过江?”学生可以自选观点,分组讨论。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开拓学生的思维,笔者引导学生要走入项羽的时代,走入项羽的内心。还提供了三首评价项羽的诗歌:李清照《咏项羽》、杜牧《题乌江亭》和王安石《乌江亭》。学生讨论很激烈,发言很积极。对学生的不同观点,老师给予鼓励;对学生独到的见解,教师给予鼓掌。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整个课堂都充满着个性的思考,整个课堂飞扬着个性,课堂处处洋溢着真心和真理。项羽的思想真正融入了学生的思想,学生随着项羽成长,项羽随着学生复活。这个课堂是个性得到最大张扬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想要的课堂。

(四)多向合作交流,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好形式。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师生知识层面不同,学生存在个性差异,这就决定了对文本理解的不同。老师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学生也不能认为自己理解的就是正确的。只有进行合作交流,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在展示完个性阅读体验后,基本都能把握“仁”的含义了,但是让学生自己感悟到“从孔子的‘仁’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就有较大的困难,正所谓“不悱不启”,这时,师生合作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笔者设计两道题目,第一题让学生找找我们生活当中有怎样“仁”的表现,并且启发他们从国家政策和日常生活中寻找;第二题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谈一谈如何才能够实现“仁”。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学生从交流中互通了有无,让学生共享资源,共享学习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文中具有深度的内容有了较好的把握。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