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地方课程论文

摘要:地方课程是研制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校本课程不能脱离地方课程资源和社区发展实际来体现学校特色,它需要将地方课程具体化。国外对地方课程的开发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宝贵而成熟的经验。因此,探讨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或许会对我国的地方课程开发乃至三级课程的管理都有所裨益。
地方课程论文

地方课程论文:基于地方课程教学旅游文化论文

一、旅游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文化教学受传统专业渊源影响较大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到众多学科,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基本上都起源于地理、历史、管理或者经济等专业。因此,旅游文化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专业的影响。如地理科学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课程,更多地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讲授,对旅游文化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具有独到的见解;历史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课程偏向中华文化史、民俗文化和考古文化等,对旅游文化的自然演进规律和时空演变等问题关注较少;经济学专业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机理、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可能融入其中,在旅游文化现象的地域分布、传承意义等方面可能略显不足。因此,由于旅游文化教学受到各自渊源学科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材选择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学生对旅游文化认知偏差,社会适应能力减弱,就业空间减少,直接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二)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

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等。但由于内容过于庞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只能简单地介绍各地山水人情、历史古迹和民俗风情,很少深入分析某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空间演变规律等。一些泛泛而谈的旅游文化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其他课程中都已经学过,严重影响了旅游文化学的教学质量,也重挫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课程定位出现偏差,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旅游文化课程设置与地方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是针对地方旅游市场需求,需要对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有深入的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旅游文化服务实践能力,可将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在理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应特别注重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实践能力。

(三)旅游文化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

目前有关旅游文化学的教材众多,可选择性较大,但都存在一个显著性的问题,即旅游文化学教材无法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如旅游文化学中关于建筑、宗教和民俗的内容,仅仅是介绍了我国典型的区域文化特征,很难覆盖各地地域文化特色,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之一,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湖南省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旅游文化资源种类较多,特色分明,有悠久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庙会文化、寿文化和书院文化。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对本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资源融入太少,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市场需求脱节,与衡阳市旅游发展不相适应,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地方旅游文化资源融入旅游文化学的意义

(一)拓展旅游文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修养

旅游文化教学过程中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可促使教师深刻领悟本土旅游文化,拓展教师知识层面的深度和广度。将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本土旅游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会自觉对本土旅游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比如在讲授佛教文化时,除了一般介绍性讲解以外,可以重点分析南岳本土佛教文化。南岳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如南岳是禅宗的发源地,可以分为五个支系,可以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南岳佛教文化流传的空间路径,也可以分析南岳寺庙的景观特点和空间分布状况等。通过对寺庙文化的学习研究,学生还可从寺庙的古朴美、色彩形态美、情操美、风格美等美学活教材中领域其美学思想,提高文化审美修养。

(二)融入旅游文化教学内容的地域性,实现教学的隐形教育目标

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区域特征明显,旅游文化只有根植于地方,才能彰显特色。因此,旅游文化教学应表现出高度的地域性。比如,人们常用“寿比南山”祝福老人高寿,这里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自古以来南岳就有主寿之山、中华寿岳的美誉。寿文化是南岳衡山旅游文化中具有地方性的文化,可以引入课程教学。南岳旅游文化的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强化其核心地位。地方文化的显性教育是了解和认知地方旅游文化的特点和旅游价值,但旅游文化课程的隐性教育也不容忽视,通过地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操。

(三)利用旅游文化教学的社会实践性,对接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

长期以来,主流观点一直认为旅游文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际上旅游文化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旅游文化知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很多旅游文化需要旅游从业者不断传播或者展示。对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机构,我们应注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对接旅游市场需求。如导游方向的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不仅要理解,更要深入分析缘由,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如南岳衡山建筑文化就需要学生对历朝历代的建筑营造风格、建筑隐喻、材料选取等等知识有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讲解南岳建筑文化时,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捏来,旅游服务效果才好。

三、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大纲:瞄准旅游市场现实需求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教学计划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和依据。旅游文化教学大纲应顺应地方高校的本土化教育目标,面向市场需求,有秩序地修改和制定教学大纲,设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扩大和提升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教学深度和广度就变得尤为重要,也是地方性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改革需要密切关注的焦点。就本校而言,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应加大南岳旅游文化资源的渗透,首先将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融入到旅游文化课程的各个章节,对每一个旅游文化主题进行重难点分解,特别是要对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级定位,对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要深入分析,强化理解。

(二)教学内容:根植南岳独特地域文化

地方文化是旅游文化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旅游者直接能够感知的本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的展示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之一。学生在旅游文化学习过程中,如能熟练地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并适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很容易获得旅游者的认同感。作为地方旅游从业者,要发扬本土文化,提升旅游吸引力,就需要旅游从业者熟练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能够承载和传承本土丰富的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笔者在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旅游文化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穿插湖南特色旅游文化素材。在课时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市场需求和湖南旅游发展现状,适当地在教学内容上做一些删减,增加一部分湖湘特色的旅游文化知识。

(三)教学过程:强化地方社会服务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将旅游文化学定位为专业基础课,并且是纯课堂教学。这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和旅游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应结合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发展的实际,将旅游文化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即除了理论教学外,强化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认知,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和市场需求性。这就要求从整体上调整教学大纲,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课时量,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换能力。如旅游文化学原来总课时为51课时,现在可以压缩课堂教学课时,将实训课时由原来的6课时增加为27课时。针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实训项目的目标定位,可以增加本土旅游文化项目的实训课时量。如在讲解建筑文化专题的时候,本地南岳大庙建筑文化就可以作为重点实训项目,需要学生掌握南岳大庙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建筑特征和文化内涵等。

四、结语

旅游文化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建设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教学理念定位不明确,受传统专业渊源影响较大,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因此,应该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旅游市场需求规律,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为地方性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者:窦银娣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高校课程建设实验心理学论文

一、实验心理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背景

目前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教材选择上种类繁多,内容体系庞杂;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讲授多、学生操作少;在实践教学上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多、课外拓展少,传统实验仪器多而新近仪器少;在教学评价上过分强调评价的总结性功能,把考试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形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的评价,在学习情感上学生畏难心理较为突出,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我们定位的实验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强调三个结合,一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现实际应用能力和增强学习兴趣;二是本课程和其它课程(主要是普通心理学和心理统计学)的结合,体现综合性;三是基础知识与新近研究的结合,体现前沿性。

二、实验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课程内容的优化

优化课程结构的关键是要吸取各版本教材的优点,以教学大纲为蓝本,重新建立一个适合学生特点、体现教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素质的课程新体系。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以夯实基本理论、凸显考研重点,强化实践教学理念为基础,构建了实验心理学的课程教学新体系。1.夯实基本理论,凸显考研重点。我们根据“实验心理学”发展的动态、课时的变化和全国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要求,及时增加、补充新内容,适当删减一些旧内容,为学生进入其他高等院校接受进一步专业学习服务。教学中,教师应在对本学科有着深刻的理解基础上将本学科的原理及理论深入浅出地讲授清楚,使学生地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内容。为了使教学直观形象,在教学中提倡多媒体教学,通过讲解和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2.强化实践教学,因地制宜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时,精选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通过课堂精讲,重点围绕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操作程序和原理解释,选做一些必要的经典实验项目,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来训练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品质。第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根据学过实验心理学原理,结合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操作实验而得出结论。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依托大学生科研立项等课外科研活动,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而进行实验,还可以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的原则,由学生自愿成立项目研究小组,自主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目前,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师资力量薄弱、心理学实验室投资小、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实验仪器设备等条件有限、尖端技术含量低,没有充分体现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在实验内容上,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偏少,能够反映学科前沿领域研究成果的实验几乎没有。实验程序和材料都是现成的,学生只要能够按照要求操作就可以完成实验任务,由于这些限制,学生认为心理学实验非常简单,而不会进行创造性思维,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地方高校心理学实验室应定位于挖掘内部潜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文献资源以及实验室设备与技术资源,为学生较大限度地提供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条件。同时心理学实验室建设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避免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高目标。

(二)范例教学法在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范例的选择和范例教学法的实施。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首创的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一组特定的知识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基础的、本质的实例(或范例),通过这些实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举一反三,获得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范例”的基本性强调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基础性强调教学应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基础,使之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范例性要求教学内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使学生能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地掌握知识。实验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范例”的基本特点。我们通过在《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心理学》(人大复印资料)、《心理与行为研究》杂志精心选取范例,这些期刊应用实验法进行的研究较多,内容涵盖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各学科领域。具体包括变量选取、被试分配、实验控制等,教师可就不同类型的实验设计进行原理的详细讲解,使用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组织指导的实施模式有两种,新授课:范例呈现剖析“个”“个”的特征类的特性规律认识。复习课:创设情境类的特征范例呈现、分析学科知识结构学科知识运用。在此过程中注意新授课和复习课的模式差异。在进行范例教学前,教师要进行教学分析,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设计适合的范例,对范例的代表性、启发性等综合进行考虑。2.范例教学法的延伸。在课外充分利用教育信息资源,指导学生阅读专业期刊上心理实验报告,讨论分析实验设计,从中学习较高水平实验设计的思路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具体要求学生各种实验设计的特点、分配被试的方法、实验控制模式,我们围绕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6-8项实验报告研读和1项实验设计的作业。学生在完成研究报告研读和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除了图书馆期刊外,主要通过各种文献数据库资源获取)查阅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研读和综述。同时,我们在实验设计中要求学生按规范制作实验材料、控制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研究)报告,使学生使用实验法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和提升。3.范例的评价与改进。使用课后效果调查表对学生进行调查,结合学生考试成绩和学生评教,对范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改进、精选各部分范例,对范例的契合性进行评价,总结得失,寻找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能力的方法。4.范例教学法的实施困难。如何把掌握知识的基础性与系统性较好地结合起来,是范例教学法面临的一大问题。范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既要能分析教材,又要能掌握教法;既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又要成为他们的好助手。实际上,这一切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需要付出精力和努力的。比如怎样选择代表学科本质因素和基础因素的“范例”,如何保障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自然形成,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果没有考虑到教师现有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势必不能取得成功。因此教师因素也是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三)课程评价的改革目标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通过课堂回答问题、作业、期末考试、课外读书笔记、实验操作评价及实验报告撰写等多种方式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增强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真正实现发展性课程评价。借鉴朱俊卿提出的“三结合”的方法评定学生成绩。即老师评定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验操作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以实验理论为主,占学生总成绩的50%,另外50%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基本的科研素质,这样既评价了学习的过程,又检验了学习效果把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实验技能、理论考核和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增强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确保了实验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用多元化的评定方法来考核学生成绩,也使得评价更加合理、科学、人性。

总之,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课程建设上应注重夯实基础,凸显考研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以及各领域的实验研究成果;教学改革上强调通过范例入门,强化实践教学,使学习者学会分析实验并能够初步进行实验设计,掌握实验结果处理方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规范;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这门课的畏难心理,为培养学习者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心理学学术素养奠定基础。

作者:王大涛雒焕国单位: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改革论文

一、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国际结算是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金融、法律、保险、英语、国际贸易、会计等多个领域。国际结算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既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延伸,也是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基础,国际结算课程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涉外性、操作性、实用性、时效性(与国际惯例紧密相连)、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学校应该从社会情况的分析中获取课程概念;通过对社会的详细研究才能决定什么知识有意义,什么知识具持续力。”。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特点,以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在课程设置上坚持“有用、够用、适用”的原则,精选课程和教学内容。为了解国际结算的实际应用情况,2013年11-12月,“地方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对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问卷分基础信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意见与建议五部分,涉及在生活或工作中用到过哪些方面的国际结算课程知识、遇到过什么票据、用到哪些结算方式、用到最多的结算方式是什么、《国际结算》课程是否有必要双语教学、课程实训应怎样安排、期末闭卷考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实训的计分方法、实训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等20个问题。调查对象涉及我校09届、10届、11届、12届、13届毕业生及刚学过《国际结算》的10级在校生。问卷采用QQ邮件方式发出,发出问卷150份,回收134份,有效问卷126份。深度访谈的对象为三个09届毕业生,内容为她们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情况,访谈方式为电话、QQ聊天、索取年终总结等。调查发现:1.学生毕业后刚开始拿到的外贸单大多是一些小单,遇到的是小客户(一个国家或许就那么几个大的分销商),发货很多是跟国内的快递合作,发小包的多;2.这些订单大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国外客户很多是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发询盘进行采购的);3.结算方式大多是在线西联汇款、Paypal、T/T、ebay、SecurePayment(原Escrow),信用证、保函等只适合金额很大的;4.在实训室不开放的情况下,纯电子模拟实训的效果不及纸质与电子混合模拟实训(因为电子实训不能课后重温实训过程)。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国际结算的教学内容应增加第三方支付的内容、增加汇付的教学课时,减少信用证和托收的教学课时。因为设有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程,我们认为除汇票、本票、支票之外的单据就不再在国际结算课程中专门讲述。国际结算课程的知识目标可以表述为:学生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原理,掌握汇票、本票、支票等金融工具和汇付、托收、信用证、第三方支付等结算方式的概念、国际规则惯例和应用方法,知晓银行保函、备用证、福费廷、国际保理等新型结算方式。国际结算课程的能力目标可以表述为:学生增强国际结算有关国际规则惯例的学习能力,掌握汇票、本票、支票等金融工具的运用能力和汇付、托收、信用证、第三方支付等结算方式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合理选择和组合结算方式、防范结算风险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国际结算课程实训体系的改革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但长期以来,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重书本知识、轻实际操作”的现象,对类似于国际结算这样的实务性很强的课程的实践性重视不够。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偏重理论的讲授而相对忽视学生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对习惯于“死记硬背”,动手能力弱,应用能力差,考核时得分低的往往是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这类的大题,求职时往往因动手能力差而影响竞争力。“地方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在实训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增加了实训课时和实训项目

过去我校国际结算的实训分配10课时,最多只能安排5次实训。我们现在分配了21课时,可以排10次实训,实训占总课时(51课时)的比重大幅提高,从过去的约20%到现在的约40%。

(二)精心设计实训项目

过去我校实训项目往往是在购买的软件上进行,项目或脱离实际,或陈旧过时,或过于简单。为此,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项目,项目资料主要来源于实际工作:在解答实习学生和已毕业学生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过程中收集大量案例,经合理改造设计成国际结算实训项目,把实际工作中的例子经过改造变成我们的项目,所用的单据也多是实际使用的单据扫描而来,比如真实的中国农业银行西联汇款收汇单、发汇单、境外汇款申请书,招商银行的本票和本票申请书,中国工商银行的支票等。

(三)同步安排理论与实训

过去我校的实训课集中安排在学期期末,即理论讲授完成之后,这样项目实训与理论讲授相隔时间过长,不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为克服学期末集中上机实训所带来的信息遗忘,合理安排实训时间,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和应变能力,我们认为理论课与实训课应同步进行。为此,我们把实训课与理论课穿插安排,一般在讲授某种金融工具或结算方式后立即安排相应的实训。

(四)合理构建实训体系

实训体系要在体现实际工作需要的基础上,既应包含单个金融工具、单个重要结算方式的项目,又应包含综合性项目以体现不同情境下结算方式的选择与使用。为此,我们根据前述调查结果,增加了Paypal、西联汇款等项目;我们的实训体系包括汇票填制、本票与支票填制、T/T汇款、西联汇款、PAY-PAL开户、托收申请、开证申请、为信用证准备汇票和单据清单、审单、结算方式比较与选择等十个项目。其中前九个为单项实训,个人独立完成;一个项目为“结算方式比较与选择”,形式以寝室为单位进行演讲比赛,演讲时其他寝室学生当场提问,讲师点评,优胜者加分。

三、国际结算课程考试考核的改革

考试考核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也是引导学生的指挥棒。传统的国际结算课程考核采取一次性期末考试的方式“,一张试卷定乾坤”,教师往往在临近考试时划出书中重点,让学生背诵;学生不管平时理解与否,只要考试前刻苦背读,一样可得高分。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引导学生重视实践的过程,造成学生平时不注意积累,只靠期末突击,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更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水平。“地方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在考试考核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不仅在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而能力的形成在于过程,很难仅体现在一次考试上。基于“一考定成绩”的传统终结性评价模式的缺陷,我们认为应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过程评价,实施多元化的考评体系--平时成绩、模拟实训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相结合,变一次性考试为“激励性”考试,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我们适当降低期末卷面考核的权重,加强平时的评价记录,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减少期末考试的分量,占总评的比重从70%降为40%;增加平时成绩的分量,占总评的比重从10%增为30%。平时分来源为考勤、作业、回答问题奖励等。

(二)加大实训考核的分量

过去,实训考核是包含平时成绩之中的,为加强实训,单独考核实训,实训占总评的比重为30%。在期末闭卷考试中,安排一30分的应用大题来自实训项目(经过改造)。

(三)构建以能力考核为导向的考核内容

能力考核,除了体现在前面提到的实训考核外,还体现在期末试卷上减少识记层次的考核分量,增加应用和综合层次的考核。比如体现审单能力的改错题,体现应用能力的应用题;即便是填空题,也往往是各种结算方式或工具的比较。我们的学生成绩考核表使用EXCEL2010编制,内含表达式(如VLOOKUP函数),可以自动计算结果,工作量主要为平时的评价记录。

四、结束语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社会实际工作需要调整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重点、建立合理的实训体系、改进考试考核方式和内容。“地方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对国际结算课程的改革探索,是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务性强的课程教学的有效改革创新,可以为全国同类院校的同性质课程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常立华 徐艳 郭艳 付五平 单位:湖南怀化学院

地方课程论文:国外地方课程透视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比较,从管理、设置、实施及课程标准等方面对国外地方课程的开发作了多方位透视;进而提出了对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建议。

【摘要题】比较教育

【关键词】国外/地方课程/开发……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国家课程占主导地位。近年来,课程模式和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也应运而生。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地方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好桥梁:一方面,地方课程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另一方面,地方课程是研制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校本课程不能脱离地方课程资源和社区发展实际来体现学校特色,它需要将地方课程具体化。国外对地方课程的开发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宝贵而成熟的经验。因此,探讨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或许会对我国的地方课程开发乃至三级课程的管理都有所裨益。

一、课程管理多极化

从课程的管理来看,国外地方课程在多级管理模式中充分发挥各级的管理权,各级管理都具有一定的弹性。

一般说来,课程管理体制主要有两大类型: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和地方分权课程管理体制。在前一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在宏观课程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没有相应的地位。而在后一管理体制下,国家课程门类较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居于主导地位,其中,地方课程是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美国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它是地方课程开发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6世纪,从欧洲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陆的那天起,美国就有了移民自办教育的传统,各个宗主国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思想就在这块新大陆上扎了根。它决定了美国学校课程从一开始就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即课程管理和实施两方面的高度分散和多样性。随后1789年颁布的宪法“保留条款”,承认和维护了各州各地区自主办学的传统。可以说,美国学校课程多元化的特点与这一保留条款有关,而地方课程也可以被视为这一条款的“产物”。根据保留条款,美国各州拥有州内教育全权,但各州的规定都比较笼统并有弹性,给下属地区和学校以相当大的灵活余地。

像没有全国统一学制一样,目前在美国也不存在联邦政府规定的统一课程。各州各学区各学校一般根据自己认同的观点,确定课程标准,编制具体课程。其中,联邦政府只是通过调查,对有关课程问题起间接指导作用。具体地说,州政府行政机构依据州宪法和州教育法对学校教育内容提出大致要求,规定州内务学区学校的课程基准及毕业的起码要求。而地方教育委员会则可以在不违反州规定的课程基准下,确定区内各学校的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再由地方教育委员会组织由课程管理人员、指导主任、校长、教师及家长代表组成的“课程委员会”决定学校各科教学大纲及其细目内容。各校根据地方教委规定的课程标准及“课程委员会”明示的课程标准,分别编制具体课程。一般说来,州的规定是低要求,市、学区和学校要以它为依据,不能降低,但可以提高。所以不但州与州不同,而且市与市不同,学校与学校不同。

前苏联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并没有沿袭过去的教育模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对旧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其中,课程改革尤为突出。1992年7月,叶利钦总统签署了《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该法令规定,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和学校在设置课程时,既要有统一的符合世界潮流的标准,又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1993年,俄罗斯制定了基础教学计划,给地方和学校以较大的课程决策权;推出了《普通教育学校基础教学计划》,规定地方和学校管理课程的时间占总课时量的25%-30%,其中照顾地区、民族文化特点、儿童兴趣等的地方和学校课程部分,在高中阶段更是达到了47%之多。同时,在1993年俄罗斯联邦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方案中,在小学课程方面,新的课程方案的较大变革之一在于增强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给地方以较大的自主权。

参照国外的情况,再看看我国的课程管理体制,我们不难发现自己的不足。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实行大一统的管理,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进度到教学评价考核都强调了全国的整齐划一,课程管理权基本集中在国家,而地方几乎没权。近年来,在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推动下,我国也进行了一系列课改,逐渐加强了课程的地方管理权。1992年我国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该计划自建国以来及时次规定了地方管理课程的时间,其占总课时的7%-9%。2000年我国教育部又在当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把地方和学校管理课程的时间提高到17%,但与俄罗斯的47%相比,这之间的差距可想而知。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刻意追求国外的某一比例,因为由于历史、现实各个方面的原因,每个国家地方课程开发的空间是不一样的,可这一比例的对比也足以说明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空间还是不够的,这一点是我们无法否认而且必须承认的。所以,我国地方课程的开发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然后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权。至于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空间究竟有多大,这是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二、课程设置地方化

从课程设置来看,国外地方课程巧妙地渗透于国家课程中,课程的地方性加强。

在中央集权型国家中,国家课程占主导地位,这有利于统一要求、统一内容,可以保障基础教育的质量,但不利于联系地方和学生的实际,不能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易造成“千人一面”、“万人一孔”的局面。俄罗斯是典型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前苏联在教学内容方面实行“三统一”:统一课程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科书。这种整齐划一的课程管理,虽有利于保障教学质量,有利于小学与中学、中学与大学的衔接;但由于前苏联不同民族之间,不同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办学条件相差甚远,执行统一的课程方案困难重重。俄罗斯联邦政府于1993年解决了这一问题。1993年,俄罗斯联邦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方案,该方案只是一种基础性、规范性的课程方案,它只体现国家最基本的教育标准,因而它不但允许而且要求各地和各校发挥在课程设置方面的自主权。该方案中,课程由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两部分组成,而占课时总数75%的俄语、语言和文学、艺术、社会、数学、体育、工艺学等全国统一的必修课程,其教学内容并非全部是全国统一的:其中的“语言和文学”,内容主要包括本族语、民族文学、文学、外语等,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因此,联邦基础性课程的不变部分,所占比重实际上在70%以内,而地方性必修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选修课、针对学生个别差异开设的个别课或小组课等组成的可变部分,其比重实际上在30%以上。而在前苏联,课程的可变部分只占总量的10%左右,有时甚至更少。

加拿大的《地方课程开发指南》指出,学校教育局可以开发两种地方课程:必修学分课程和选修学分课程。必修学分课程由学校教育局可以在英语、数学或科学这三种课程中各开发一门地方学分课程,以满足该学科必修学分的要求,这些课程的学分不能用其它课程的学分来代替。但是,这必修学分课程也由不变和可变两部分组成。例如,某校除开设规定的数学必修学分课程外,还开发一门地方学分课程《实用数学》,它是一门必修学分课程,但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这就属于地方课程的可变部分。而选修学分课程由学校教育局可以在任何学科领域开发地方全学分或部分学分的选修学分课程。无庸置疑,选修课给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而必修课程的可变部分更是巧妙地使课程的地方性又一次得到了加强。

国外地方课程的巧妙设置不能不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有某些方面的触动。可以说,我国地方课程的设置曾很长时期走入误区,而这一误区至今仍未能消除。我们也曾为了开发地方课程而设置了一些我们无法不能称之为地方课程的乡土教材,可那几乎就是地方课程的全部,而在必修课程当中,全国从上到下,不论城乡,不分东西,全国定的是一个课程标准,人人修的是一样的内容,几乎没有留给地方和学校设置课程的空间。就以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为例,它的设置存在着极大的不合理性。通过与国外高中数学课程的比较,我国高中数学课程的难度大大高于英美等国,而这一高难度的数学课程又是每一个高中生的必修课程,并且全国就一个课程标准,不管是发达的沿海地区,还是老少边穷地区,学生们使用的都是同一套教材,要达到的都是同一个标准。这高难度的同一性使不少学生对学习数学真有“赶着鸭子上架”之感,厌恨学习数学。对于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固然应该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可是把必修课程定位于不变,这就走进了一个严重的误区。走出这样一个误区,我们可以借鉴加拿大的地方课程开发经验:国家规定一个低的课程标准(必修课程中的不变部分),然后,各地在此基准上,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标准,供不同的学生选择,这就是必修课程的可变部分。这样,课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因此,设计具有可变性的必修课是我国课程改革中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课程实施个性化

从课程的实施来看,国外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得到加强。

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个性,提高自我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地方或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应是接受式的,而应是探究式的、实践式的。日本的地方课程开发对这一点尤为重视。日本在1998年公布的新中小学课程方案中,增设了一门新课程——综合学习。所谓“综合学习”,不是一门课程的名称,也没有既定的课程内容,它只是让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一门让学生进行“综台学习”的课程。根据新的课程方案,学校在设置这门课程时,要发挥自己的自主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等,主动选择学习内容。所选课程内容的名称,由学校自己确定。具体内容,可以是自然、社会方面的体验学习,也可以是观察、实验、调查、情报收集等,还可以是自愿者性质的活动。这一新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扭转日本现行小学教育中过分偏重于文化科学知识的倾向,是为了使学校能够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培养能自主、会创造的人。具体说,开设这一新课程,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其一,为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处地域的实际情况开创特色教育提供时间保障;其二,为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发现,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提供时间保障;其三,使学生能够主动灵活地适应急剧变化的国际化、信息化的社会,学到一般教科书里学不到的东西。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在这一课程方案中得到了真正地体现和落实,而这一探究性和实践性的落实使学生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并提高了自我创造能力。不仅日本如此,目前俄联邦也正通过教学计划的多种方案给学校带来更多的教学自主性,并开发个性课程,增加高中阶段自我选择课程的比例,以求达到教育个性化的目的。

我国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我国地方课程大部分仍以学科的形式来设计课程内容体系,而在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仍以接受式为主。很难想象,这种缺乏探究和实践性的地方课程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应是探究式的、实践式的。学生在学习关于地方和社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研究社区现实问题,探究每个社会成员适应社区发展需要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同时,通过参与社区生活、社区服务等各项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四、课程标准多样化

从课程标准来看,国外地方课程标准繁多,全国的教育质量难以保障。这是国外地方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严重不足。

这一现象在实行地方分权的联邦制国家更是突出。由于地方分权,各地政府除外交、军事权归属联邦政府外,其他方面的权限都独揽在手。因而,各州政府和学校对教育都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要求,各个州都有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在过去,澳大利亚实行地方分权制,中小学课程设置各州不尽相同,课程标准五花八门,各级教育顾此失彼,课程庞杂缺乏中心,规格难以统一,课程内容缺乏统一性和没有明确的、一致的评价标准,于是引发出了严重的教育质量问题,极大地削弱了许多学校基础学科的教学,致使不少学生学习水平下降,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虽说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很多,但课程设置不当难辞其咎。由于地方分权,美国长期以来也不设国家统一课程,没有制定国家统一标准,而且同一地区的学校课程也极有弹性,这导致了美国中小学学生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下降以及基础知识的贫乏。根据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调查的结果表明,美国学生的学业成绩,在19种国际学业成绩的测验中,与其它工业化国家学生相比,有七次排名倒数及时。17岁的美国人中约有13%为半文盲,少数民族青年中的半文盲则高达40%。美国中学生在大多数标准化测验中的平均成绩,低于26年前苏联发射人造卫星时的水平。地方多样性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教育质量固然受挫。

地方多样性课程的设置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是我国在地方课程开发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因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调整国家标准,开发地方课程,并不意味着将国家课程标准地方化;而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地方教材,也不是地方课程开发的核心,“一纲多本”甚至“多纲多本”不是地方课程的实质。但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又无法不去开发地方课程,因此,如何使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实现最的结合,使我国的教育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有待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地方课程论文: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甘肃地方艺术的开发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呼声日益强烈,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地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因此,从一线教学实践出发,结合甘肃地域特点和学校实施课堂教学的客观实际,努力认知和探究校本课程及地方艺理术的开发,就成为实施美术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

一、美术资源的种类

甘肃省是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省份,有悠久的文化传承和遗存。甘肃的美术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绘画与雕塑、民间工艺和建筑艺术。

1.绘画与雕塑

甘肃的彩陶以花纹繁丽、制作精良而闻名于世;而在甘肃绵延千里的狭长地域内,遗存着从北魏到明清时代的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天梯山石窟等数十座佛教洞窟,构成了一条跨越千年时空的“石窟艺术长廊”,敦煌莫高窟堪称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最为灿烂的一颗明珠;出土于甘肃武威的“马踏飞燕”一经出土就惊艳亮相于世人面前,在1983年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2.民间工艺美术

甘肃各地的民间艺术种类繁多、风格独特。陇东的剪纸、香包、皮影,临夏、甘南、陇东、陇南及河西等地的刺绣等,少数民族的唐卡、酥油花、面具等,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建筑艺术

甘肃的地形地貌差异很大,民居形态也丰富多彩,各类宗教建筑、民居建筑、公共建筑等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座琳琅满目的“建筑艺术大观园”,实在是对高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品质资源。

二、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及地方艺术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甘肃的传统美术悠久历史的了解,指导学生去调查学校周边美术的主要种类,如,陶瓷、壁画、刺绣、古建筑等;参观学校所在地附近的博物馆,收集生活中与课程相关的实物等资料,例如,在进行彩陶内容教学时,可以在进行器型、装饰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时,了解甘肃陶瓷发展历史以及美感的多样性和陶瓷主要的制作流程。甘肃全省各地现在几乎都存有数量颇丰的各类型彩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收集资料,对甘肃彩陶的历史与现状、造型、用途、装饰、纹样等进行分析比较整理之后,实地参观调查学校所在地各类型彩陶,对国家教材、地方教材中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内容进行补充扩展等。

我们还应当关注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选择与美术相关的资源,如,在学习“莫高窟壁画艺术”时,除了了解凝聚着千年人类智慧的莫高窟的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之外,还可以适当增加如壁画的制作过程、飞天形象等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民间美术内容”的教学时,我们可以设计一课《正在消失的国粹——陇东皮影》,教师可以查找有关陇东皮影戏的资料,包括它的历史、现状、经典剧目、制作方式、制作原理、角色分析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使他们对甘肃本土的民间皮影戏有所了解。

三、美术教学取得的成果

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美术教育的空间和实施渠道得以拓展,也可以使美术教学取得了更好的成果,具体表现如下:

1.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传承了本土的文化

通过短期的教学实践证明,结合当地各种丰富的生活资源给学生开展相宜教学内容,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通过学习,学生都学会了以亲切而富有美感的方式去认识、欣赏、关怀本土文化,如,在学习了《莫高窟彩塑》后的课后小结中,有学生说:“我曾经认为甘肃很落后,没有什么伟大的文化,然而,在这节课上我意识到自己原先的看法是错误的,甘肃有如此久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为它自豪……”

2.丰富了国家的美术课程,提升了美术的课程内涵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应当依托甘肃本土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人文内涵等美术资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家乡、走近社会等更为广阔的美术学习空间,形成富有本土特色的美术课程教学。

3.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通过开发与利用甘肃本土美术资源课程的学习活动,克服了日常美术教育教学实际中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使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观察能力,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4.树立了全新的教材观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即地方艺术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美术教师不仅应当会教美术,还应该能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也势必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具体实施中将地方艺术引入课堂所遇到的困难

当然,将地方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又如,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也很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还有就是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使各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甘肃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及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论文:对地方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研究

一、引言

随着国家在高校普及素质教育改革方案,素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改革与发展对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而公共艺术课程则是公共艺术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 所谓公共艺术课程主要是指普通高等院校面向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以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艺术能力、审美修养,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艺术理论和实践教育的课程。 特别是在地方工科院校浓烈的理性思维教育中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本文主要从目前地方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入手,深入分析其现状、问题,从地方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特殊性出发,探寻地方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方向,以更好地指导地方工科院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和实现大学生发展的培养目标。

二、地方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现状

地方工科院校的办学性质决定其大部分专业和课程都是偏向理性思考的纯理科、纯工科的教学与实践,文科专业和课程比较薄弱,有些学校只设立了大学外语部或大学语文部,文科只是作为点缀,根本谈不上公共艺术课程的组织与规划。从目前地方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从公共艺术课程的性质和现有课程来看

我国高校艺术课程是在文化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展开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而大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的定位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某个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了解和学会欣赏艺术,却没有把艺术教育定位于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参与性。

2.从公共艺术课程时间安排、课时量和考核方式来看

公共艺术课程大多数都安排在“非黄金时间段”。地方工科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一般都安排在周末,或者晚上,或者是下午 4 点到 6 点之间,长期以来就在学生心理上无形地形成了非专业的、“边缘化”的感觉。同时,公共艺术课的课时也比较短,一门课一般都只占1学分,十多节个课时,学生也就无法深入学习。特别是在地方工科院校里,为了保障重点学科教学、科研的优势发展,学校往往安排大量与理工科相关的选修课程,从而挤压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安排。

3.从公共艺术课程师资力量和教学方式来看

地方工科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设置主要依托本校现有设计艺术院系,根据设计艺术院系现有的师资、课程在全校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有些教师在设置课程时没有充分考虑非艺术专业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的特点,直接把一些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思路和方法运用在公共课上,从而导致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学生难以掌握、没有兴趣; 或者是教学内容侧重相关艺术门类基础知识介绍,缺乏趣味性。

4.从公共艺术课中心的设置来看

一些地方工科院校为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增强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弥补公共艺术课程的不足而成立了公共艺术课中心,主要负责主办各类素质教育活动、开设相关讲座、组织各种文化艺术竞赛活动、联系相关事宜等。特别是理工科的公共艺术课中心还主要承担了全校有关的文化、艺术竞赛活动,包括组织本校的文化艺术活动,还负责参与校外的各种艺术竞赛。学校不定时地举办各种艺术专题讲座,或者是邀请文化艺术界人士到学校来表演,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文化艺术活动。

三、地方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经过国家有关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国各大高校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工作,艺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许多大学生开始关注和重视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 但是目前地方工科院校公共课程设置的现状仍反映出当前地方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和教育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

1.从地方工科院校的办学性质和定位来看

地方工科院校重理轻文的传统思想依然很严重。 一些理工科学生只重视了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审美能力的培养及人的发展,从而决定其在思想上和实践上对文化艺术课程特别是公共艺术课程不够重视。而学校一般对公共艺术课程不做统一的安排。

2.从公共艺术课程的定位和要求来看

地方工科院校的艺术课程设置未重视理工科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特点,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讲授相关艺术的特征,忽视了培养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许多学生由于平时学习中接受逻辑思维训练较多,长期处于理性思维模式中,缺乏感性的认知与训练。因此许多学生希望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起到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开拓思路的目的,希望真正能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更希望老师能教会他们如何去提高歌唱能力、跳舞技能、如何摄影、如何进行电影剪辑等,而不是仅仅浮于表面的一知半解。

3.从课程性质来看

一些地方工科院校往往模糊了通识素质课和公共艺术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识素质课的外延和内涵都很丰富,几乎包括了所有人文学科; 公共艺术课则属于通识素质课的组成部分,主要侧重于调节和激发人的审美能力,丰富人的精神 生活,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和品位。相对而言,大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只重视了通识素质课的建设,却没有认真思考通识素质课与公共艺术课之间的关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上做了一刀切的笼统安排,只要修满一定的素质课的学分就可以了,这就造成地方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与国家指导方针之间产生了偏差。

4.地方工科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特殊性

在地方工科院校里,公共艺术课程一般都是大班上课,每个教师一次要面对上百个乃至几百个学生,而艺术学习与教学本身就具有个体化的特点,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现在艺术课程设置只重视知识传播,缺乏培养学生艺术兴趣、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对专业和非专业学生的定位差别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尚未体现出来,也缺乏面对面的、因人而异的交流与对话。

四、如何走出地方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困境

从地方工科院校目前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来看,地方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主要还是以掌握某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欣赏为主,课程内容的覆盖面比较窄,缺乏对跨学科课程的考虑,缺乏个性化的教育,既没有重视理工科学生的个性,也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然而,公共艺术课程是理工科大学生接受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其重要地位决定我们要充分考虑地方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改革方案,以更好地推进地方工科院校艺术教育改革在新的“十二五”规划中快速发展。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学校要加强管理

学校要制定规章制度规范课程设置、课程教学,重视课程设置的连续性、丰富性和多元化,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指导方针,优化课程配套改革。例如,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应该在艺术基础知识教学完成后,安排相应的实践课程跟进,让学生真正亲身体验歌唱的韵律、舞蹈的活力、书法的内涵和民间艺术的吸引力等。同时,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应该把各种艺术类选修课和限定性选修课相结合,要采用“理论 + 实践体验”的模式来设置,两部分可获得 3-4个学分,修完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无法获得学分。

2.加强公共艺术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改革教学方法

地方工科院校要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投入,以培养本校专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为主,以邀请业界着名艺术家为辅的教师团队建设,形成相对稳定的公共艺术教师队伍。 同时,学校要出台一些政策鼓励教师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以师生互动、问答的形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艺术实践表演。

3.在地方工科院校中推行以公共艺术课程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艺术社团的实践功能

在地方工科院校中构建新型的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模式,充分发挥艺术特长生或研究生的作用,推进全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和艺术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如南京某地方工科院校成立了“艺教班”团队,依托设计艺术学院结合各个专业特色面向全校学生举办的一种义务教学活动,其宗旨是丰富学生的生活,加深学生对艺术知识的认知与了解。

五、结语

国家从1989年开始每十年制定一个艺术教育规划,充分重视了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大专院校的艺术教育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在这个意义上说,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尤为重要,因为地方工科院校通识素质教育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公共艺术教育的展开来增加其丰富性和多样性,而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是公共艺术教育得以顺利展/:请记住我站域名/开的重要保障。

地方课程论文:论高中历史课改与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构建

【论文关 键 词】高中历史课程改革 地方高师院校 历史课程体系

【论文摘要】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后,历史课程体系变化很大,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地方高师院校只有结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实际,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世界史课程建设,强化师范特色课程,才能构建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历史课程体系。

自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来,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全国陆续展开。此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构建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体系”。以培养中学历史教师为主的地方高师院校应针对这一变化进行改革,构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历史课程体系。

一、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

(一)模块加专题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结构特点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不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而采用“模块”加“专题”的课程结构,建立起注重基础与综合、满足学生而有个性的发展并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新的历史课程体系。三个必修模块,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六个选修模块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等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每个模块都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及相应的学习内容。每一“模块”由6~9个围绕一定主题、具有相近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学习专题组成,在内容上体现了历史的时序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等历史学科的特点。

(二)综合性和时代性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内容特征

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再像过去强制地把某一历史阶段的内容划为必修或选修,而是根据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根据历史学科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确定新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仅继续重视政治史内容,而且加强了思想文化史、文明史、社会生活史、科技史和教育史的内容,特别是增加了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内容,如“人类起源之谜”这一内容,既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又离不开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包含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动物学、地质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同时,高中历史新课程增加了不少与时代和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内容。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与社会进步和学生经验相联系的课程内容。而六个选修模块课程的设置,旨在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三)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突出变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地不断推进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成为时代的需要。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如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来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缺陷,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梭伦改革”、“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玛雅文明的消失”等内容。在世界近现代史方面,增加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内容。在高中历史必修模块总共25个专题中,世界史有11个专题,占44%;选修模块总共41个专题中,世界史有28个专题,占68.3%;在必修和选修总共66个专题中,世界史有39个专题,占总专题数的59%。在高中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二、现行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一)与中学历史课程体系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主要是按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文件构建的,该文件规定师范历史专业的主要课程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通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史学概论、中国社会生活史、版本目录学、训诂学、史源学、史学论文写作、历史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这种课程设置强调历史学科本位,一些如史源学、训诂学等具有专业性的课程,在地方高师院校只是培养方案里的摆设而已。近年来,因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一定调整,但其课程体系仍与中学历史课程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先行实施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江苏省,有专家在对南京等地部分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师生以及新近参加工作的在职中学历史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相当数量的高校教师和师范生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基本上不太了解、不甚关心;中学历史新课程知识在高校的教学中仅仅涉及少数内容;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都认为高校的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适应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需求”。江苏这样教育发达的地区尚且如此,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由于观念、体制、师资等方面的因素,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并未随着中学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其所培养的学生自然无法迅速适应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

(二)中国史和世界史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 大学历史学专业本国史和外国史的比例应均衡发展,且外国史的比例应适当增加。据北京大学高岱教授的调研统计,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的历史学系,从事外国史的教学人员占2/3左右,而且在这些大学中,外国史还是所有非史学专业大学生必修的通选课;韩国、日本主要大学的历史系,从事外国史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也占到2/3;俄罗斯主要大学历史系约有50%的教师从事世界史教学研究。[6]而我国世界史学科在整个历史学科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1/3。尤其在地方高师院校,在一个30~40人左右的历史系,只设一个世界史教研室,只有3~5人从事世界史教学,基本上只能完成几门世界通史课的教学任务,无法开设必要的选修课程。可以说,多数地方高师院校的世界史课程体系是不完整的。从前述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师范历史专业主要课程也可以看出世界史在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和地位。这既不能适应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也不能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及时作出调整。

(三)历史专业教育课程不足

在我国,一般师范院校都较为重视普通教育理论和技能,而忽视专业教育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高师类院校教育类课程学时少,比例低,教育实践时间短。[7]目前,在高师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教育类的课程主要由“老三样”(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组成,且主要是公共教育理论课程,针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专业教育理论课程严重不足。

三、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新课程体系构建

(一)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师范院校“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8]结合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和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需要构建新型的历史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这是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指挥棒。近年来,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在调整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味地向综合性大学靠拢,过分强调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人才,忽视了师范性特点,脱离了地方师范院校实际。而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早在本世纪初就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等问题进行研究,确定了“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深厚的历史科学知识和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的中学历史工作者”[9]的培养目标。一所部属重点师范大学的历史学专业都把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工作者”,作为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历史教育专业更应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于服务基础教育,为中学培养具有深厚基础的综合素质高的合格的历史教师,其课程体系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其课程设置要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服务并引领地方历史新课程改革。

(二)构建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

首先,课程体系要有鲜明的历史学科特色。在构建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时,必须保障能使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大序、框架和规律有基础性认识。因此,可在保障基本教学课时的前提下,将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两门通史教学时间从三年压缩到两年。同时增加系列的专门史课程,即开设中外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以及宗教史、文明史、环境史、科技史、教育史等主要专门史课程,凸显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系统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较为系统的感受和认识。其次,课程体系要纳入其它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历史学科是包罗万象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的科学,即历史科学。”[10]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在构建历史专业课程体系时,有必要纳入人文地理学、考古和文博、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内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的原则,既注重专业学习的科学化,又考虑学生的个性与发展。一些本专业教师无法开设但对学生知识体系构建非常重要的课程,如文学史、哲学史、艺术史等,可通过学校平台,与其他院系协调,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第三,课程体系必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实际。一是要增加部分与中学历史新课程模块教学内容相关的必修与选修课,如近代以来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价、探索历史的奥秘等。二是要增加部分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地方史、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第四,课程体系要突出历史专业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强化历史教育专业的师范特色。除传统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外,应增加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历史教育学、历史课件制作、史学名着研读、史料分析、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加强历史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课程建设,强化师范生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历史专业学生所必要的专业教育理论与教育技能。

(三)加强世界史课程设置与教学

2011年,世界史升为一级学科,如何完善世界史学科体系成为一个迫切问题,作为地方性的高师院校,更是任务艰巨。虽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方高师院校的世界史学科很难像综合性大学一样覆盖世界史的七个二级学科,但可以逐步朝这一方向努力。高中世界史的比例已接近60%,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已走在了地方高师院校的前面,作为为中学培养师资的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至少应努力适应这一变革,在课程体系上作出调整。具体而言,首先必须保障世界通史系列课程结构,逐步确立和完善外国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等几门主要的专门史课程,以及与高中新课改直接相关的专题史,如世界改革史、世界文化遗产等课程,其次是建立一些拓展学生视野、适应时展的世界史专题,如世界科技史、世界现代化研究、经济全球化研究、国际关系史、恐怖主义研究等课程。此外,可开设周边国家史、亚洲史等课程,侧重研究与中国有关的经济、文化、边疆政策等内容。因此,无论是世界史一级学科发展的需要,还是高中历史课程改 革的需要,地方高师院校都应加强世界史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

总之,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对接是一个急迫的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只有教学内容等同步改革,才能真正构建起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

地方课程论文:对地方综合院校工程数学课程群建设与研究

根据教育部提出“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课程群改革与建设”的课程群建设思路,结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形势和学校已有课程建设的基础,认真开展以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的工程数学课程群建设,研讨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以及数值计算等相关课程的整合优化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改革.鉴于工程数学程群建设是一项系统过程,首先要规划,突破单科教学,设置课程群,然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教学改革理念,加快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整合优化,完善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层次.

一、突破单科教学,设置课程群

目前大多地方综合院校对于工程数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重视度不高,尽可能的减少学时,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为减轻较少学时对教学的限制,缓解庞大内容对教学的压力,必须突破传统的单科教学,探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设置课程群,突出课程体系的主体结构.

结合我校实际,公共数学教学部构建如下课程群.

高等数学课程群:高等数学Ⅰ,高等数学Ⅱ,大学文科数学,医用数学,数学建模,数学实验;

工程数学课程群:线性代数Ⅰ,线性代数Ⅱ,概率统计Ⅰ,概率统计Ⅱ,复变函数,数值分析.

其中高等数学是精品课程,以此为龙头,带动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的精品课程建设,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数值分析统一在一起,综合教学.课程群的构建当然不是简单的课程集合,而是基于知识体系的课程模块,这还需大力地开发与研究.

二、加强师资力量,研究教学改革

课程群建设的主体在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制度上,加强课程群所在教研室教学管理制度,经常开展富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学和教改工作,如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与学术交流,形成固定的交流制度,互相听课,集体备课,保留个人空间,发挥集体优势等.在结构上,充分考虑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平衡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如年龄结构方面,应形成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比例在70%以上;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职称的教师的比例应在25%以上,符合主讲教师资格的比例在90%以上;学历结构方面,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的比例在80%以上,35岁以下教师应具有硕士学历等.

课程群建设过程中,特别要重视教学改革研究,一方面积极探索先进的改革指导思想,汲取相关部级教学成果奖的有益成果,借鉴相关部级教学团队的成功经验,参加各类教学研究和改革的研讨会,不断丰富教学理念,及时充实教学思想,并赋予行动. 另一方面认真衡量教学成果,研究课程课时的变化、课程内容的增减、不同教学体系的比较等方面带来的实际效果,同时也关注学生对教改的反应与认可程度,多次做调查研究,分析得失,从而积极做教学研究和撰写教研论文,甚至申报各级教研项目,完善并促进教学改革.

三、加快教材建设

课程群建设必须反映到教材建设上,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精神和要求,对大学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改革,实施与课程群建设配套的特色教材建设工程,优化教学内容.首先立体构建,课程群理论、实验和素质拓展课教材一般要有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及学习指导书,构建成相对完整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其次因材定位,力求将系列教材精准定位在与本校类似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层次上,便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知识拓展等诸方面均要与目标对象有机衔接,打造合理的教材平台.拓展创新,教材注重科学思想及研究方法的介绍,着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研究的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用数学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传统内容与现代科学知识的合理融合,让系列教材尽量反映各相关学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

四、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工程数学课程群建设与研究,以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以及数值分析等工程数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来展开.通过课程群建设,不断整合、优化这些工程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理顺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

一方面将原线性代数(Ⅰ)(Ⅱ)、概率统计(Ⅰ)(Ⅱ)等课的教学内容整合到工程数学课程及其教学中;考虑到复变函数课程与高等数学课程的紧密联系,将复变函数课程的教学重新设计,大量使用比较教学法;对数值分析课程增加实验教学.另一方面,重新编订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大纲,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制作课程群的教学多媒体课件;自行开发课程试题库.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和丰富的媒介,探讨交互式双向教学;增加或革新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内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通过工程数学课程群建设工作,可以突破传统的单科教学,可以实现课程之间的整合优化,对于公共数学的教学有实际意义,可以提高教师队伍、教材和网络教学的建设水平,最终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特色院校公共英语演讲选修课程开设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到来,国际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世界及时语言的,其作用理所当然的跃居到突出的位置。英语演讲作为英语重要的表达方式和学习形式,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较高的实用性,在课程学习和学术研究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宜春学院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旨在打造地方特色,办学目的在于培养为地方服务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更加侧重于实用性和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导下,在选修课程中开设公共英语演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效益,对建设地方特色院校有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公共英语演讲选修课程;地方特色院校;作用

“公共演讲(PUBLIC SPEAKING)”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诞生,口语表达活动就在西方国家中产生,而且成为一种非常普及的社交活动。

1开设公共演讲选修课的重要性

演讲是社会性实践活动,是语言传播人在交流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受众持续性发言的行为,是一种高级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公共演讲选修课的开设着重以培养学生在现实语境中能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行有效的交际,并在大众交流中获得成功。公共演讲选修课的开设以语言表达为学习手段,以交际为学习课堂,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如: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分析组织能力、快速应急能力、鉴赏能力。一个成功的演讲者必须具备八种基本素质:(1)自我认知;(2)的思想交流;(3)很好的组织语言;(4)丰富的知识;(5)思维逻辑的整合;(6)能够吸引受众;(7)激励信念;(8)具有幽默感。这些素质正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建设地方特色院校的要求。

2大学英语演讲存在的问题

2.1体制对课程安排的影响

目前国内的各大高校从形式上都非常重视英语教学,无论是课程占用时间,还是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都超过其他课程,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都忽略了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的时间分配和练习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英语教学不仅仅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意愿。在现在许多非英语专业都安排了英语演讲选修课,但基本上都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这就使得学生的口语水平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所提高,而一旦脱离课堂平台,学生的口语水平就大大缩水,加之没有相应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应付基本的口语交流都存在困难,要在公共英语选修课中进行演讲更是空中楼阁。

另外,学校在师资培养和引进时多注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综合英语教学,缺乏在演讲方面有特长或者有经验的教师,学生很难以科学和有效的方法去掌握并理解口语表现和英语演讲的精髓,这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2考核体制对学生心态的影响

在当前的学习环境下,不少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已经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语法纯熟,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经常阅读有难度的文章,但一旦碰到生僻字眼就失去了判断能力,同时会产生紧张的情绪,使得许多英语学习者感到非常的困惑和痛苦。这种状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侧重点选择不当造成的,在一定的时间段里英语考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曾大大推进了英语在高校的普及,但至今也暴露出不科学的一面。一些高校对英语水平的鉴定惟考级是从,课堂上的大多数时间用来进行练习和阅读理解,缺乏对语言能力的培养,这对英语学习本身是不利的。英语能力是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而英语考级主要是针对听和译,缺乏对说其它方面的练习,若是长时间用于考级准备,会觉得学无所用,从而对学习的必要产生怀疑,更谈不上在兴趣培养。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并没有在英语学习中真正受用,仅仅为了应付,正是当今的考核体制左右了他们的学习心态。3选拔机制的影响

历年举办的各项赛事中,都有选手脱颖而出,尤其是演讲比赛更是容易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如此大的关注程度,一方面是英语演讲比赛竞争性的增强,一方面是在英语演讲行当人才辈出。前者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参赛的盲目性增强,大范围的投入,无论赛事水平如何,过多的赛事对学生的自我分析和自我提高,演讲是涉及方面广泛的项目,没有细节的改进不可能提升水平。另一方面,赛事的频繁会增加精神压力,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过于重视结果的年轻大学生容易出现过度自信或者自卑的情况,这会对将来的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造成较大的压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者很容易将过多注意力放在赛事上而忽略其他水平的提高,结果会导致综合能力的停滞甚至下降。

4公共英语演讲选修课程培养策划

4.1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高等最忌讳老师讲述过多,学生练习太少,尤其是英语教学,以教带学的结果只会使学生一无所学。这就心理素质提高而言是不利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多尝试进行各式各样的公共演讲,大胆尝试。只有在校园里多积累表现的经验,到了工作后的正是场合才不容易怯场。此外,老师应当组织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现,并为其提供时间和场地,并在练习时不断进行分析和点评,给予必要的辅导。

4.2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目前高校对很多课程的开设尚在探索阶段,很少有高校专门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英语演讲课程,即使是英语专业,也只是专业选修课。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在他们的主观意识中,学英语只是为了对付频繁的,而不是去参加社会活动,进行交流。若再将上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根本没有类似的课程,多数学生就会以为英语演讲只是个人爱好,没有充分学习的必要。所以教育部门应切实进行课程设置改革,提高英语演讲在课程的比例,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3积极组织课外英语活动

采用语言场景模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能提供相应的锻炼机会,如在校内开设“

外语角”,开展各项英语文化知识竞赛,举办英语辩论、演讲,也可以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西方剧目,使每个学生处于现实的语言环境中,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促使学生主动的的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除此以外,为了将英语口语提高在实处,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性,建立一个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教学体系,而不单一的将学习场地束缚在课堂上,不将练习局限在纸面上,这个教学体系的建立应是课内、外和校内、外相结合。培养学生是长时间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各方面条件的不断改善,如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自身素质、学校硬件增设、社会考核人性化。

5结语

由公共英语演讲选修课程的开设目的和培养结果可以看出,公共英语演讲选修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对学校而言,随着对公共英语演讲的重视,更能够激发学校的活力,便于开展学风建设,还能够增强在高校间的竞争力,从而提升学校知名度,打造学校的品牌形象。

地方课程论文:论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甘肃地方艺术的开发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呼声日益强烈,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地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因此,从一线教学实践出发,结合甘肃地域特点和学校实施课堂教学的客观实际,努力认知和探究校本课程及地方艺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术的开发,就成为实施美术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

一、美术资源的种类

甘肃省是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省份,有悠久的文化传承和遗存。甘肃的美术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绘画与雕塑、民间工艺和建筑艺术。

1.绘画与雕塑

甘肃的彩陶以花纹繁丽、制作精良而闻名于世;而在甘肃绵延千里的狭长地域内,遗存着从北魏到明清时代的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天梯山石窟等数十座佛教洞窟,构成了一条跨越千年时空的“石窟艺术长廊”,敦煌莫高窟堪称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最为灿烂的一颗明珠;出土于甘肃武威的“马踏飞燕”一经出土就惊艳亮相于世人面前,在1983年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2.民间工艺美术

甘肃各地的民间艺术种类繁多、风格独特。陇东的剪纸、香包、皮影,临夏、甘南、陇东、陇南及河西等地的刺绣等,少数民族的唐卡、酥油花、面具等,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建筑艺术

甘肃的地形地貌差异很大,民居形态也丰富多彩,各类宗教建筑、民居建筑、公共建筑等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座琳琅满目的“建筑艺术大观园”,实在是对高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品质资源。

二、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及地方艺术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甘肃的传统美术悠久历史的了解,指导学生去调查学校周边美术的主要种类,如,陶瓷、壁画、刺绣、古建筑等;参观学校所在地附近的博物馆,收集生活中与课程相关的实物等资料,例如,在进行彩陶内容教学时,可以在进行器型、装饰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时,了解甘肃陶瓷发展历史以及美感的多样性和陶瓷主要的制作流程。甘肃全省各地现在几乎都存有数量颇丰的各类型彩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收集资料,对甘肃彩陶的历史与现状、造型、用途、装饰、纹样等进行分析比较整理之后,实地参观调查学校所在地各类型彩陶,对国家教材、地方教材中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内容进行补充扩展等。

我们还应当关注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选择与美术相关的资源,如,在学习“莫高窟壁画艺术”时,除了了解凝聚着千年人类智慧的莫高窟的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之外,还可以适当增加如壁画的制作过程、飞天形象等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民间美术内容”的教学时,我们可以设计一课《正在消失的国粹——陇东皮影》,教师可以查找有关陇东皮影戏的资料,包括它的历史、现状、经典剧目、制作方式、制作原理、角色分析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使他们对甘肃本土的民间皮影戏有所了解。

三、美术教学取得的成果

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美术教育的空间和实施渠道得以拓展,也可以使美术教学取得了更好的成果,具体表现如下:

1.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传承了本土的文化

通过短期的教学实践证明,结合当地各种丰富的生活资源给学生开展相宜教学内容,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通过学习,学生都学会了以亲切而富有美感的方式去认识、欣赏、关怀本土文化,如,在学习了《莫高窟彩塑》后的课后小结中,有学生说:“我曾经认为甘肃很落后,没有什么伟大的文化,然而,在这节课上我意识到自己原先的看法是错误的,甘肃有如此久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为它自豪……”

2.丰富了国家的美术课程,提升了美术的课程内涵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应当依托甘肃本土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人文内涵等美术资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家乡、走近社会等更为广阔的美术学习空间,形成富有本土特色的美术课程教学。

3.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通过开发与利用甘肃本土美术资源课程的学习活动,克服了日常美术教育教学实际中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使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观察能力,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4.树立了全新的教材观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即地方艺术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美术教师不仅应当会教美术,还应该能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也势必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具体实施中将地方艺术引入课堂所遇到的困难

当然,将地方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又如,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也很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还有就是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使各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甘肃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及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高校信息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论文关键词:运筹学;教学改革;信息管理

论文摘要:结合运筹学的课程特点,本文探讨了信息管理类专业运筹学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明确教学目的、确定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调整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合理化建议和对策,有助于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提高运筹学教学效率。

信息管理专业是地方型院校的新专业,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信息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系统分析和设计方面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运筹学课程不仅是信息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许多理工科专业的必修、限选或者任选课程。如何根据不同专业特征来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提高运筹学的教学效率,是目前众多高校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国内外不少高校己经推出了一些积极举措,包括组织编写或者翻译能够反映新需求的高水平教材、丰富教学环节、改革教学内容等。如清华大学组织出版了美国著名的《Introduction to Operations Research》、《运筹学:决策方法》等一系列教材,对于国内运筹学教材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山东大学通过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系统地优化了运筹学课程体系,改革了考核体系,重视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等,;北京理工大学韩伯棠教授主持了运筹学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内容丰富,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学以致用,在网上不仅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还为学生和读者提供互动在线答疑的功能,为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有效参考。

1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的不够明确

目前,多数运筹学课程的教材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罗列了一大堆定理、公式和算法,很少有运用运筹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教学中忽略了运筹学与多学科的横向交叉联系和运用运筹学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只会按照规定的模式算题,而不善于处理大量的现实生活问题。

1.2教学内容选择不够恰当

目前许多高校在运筹学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甚至存在着教材因人而定,教学内容因人而选,实验课因人而开的现象。运筹学具有多个理论分支,每一个分支用于处理不同的问题,各分支之间处理问题的方法差别较大。对于信息管理类专业,需要将经济、管理、计算机等系列知识充分联系,单纯掌握某一个分支的求解技巧或者概念的符号表述,对于其培养学生运用现有的数学工具建立模型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很不利的。

1.3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运筹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而目前许多高校的授课老师大部分是从数学或其它专业中调整过来的,授课时大多采取的是讲授法,教学手段不够灵活,考核方法比较传统。教学中师生联系方式单一,互动性差,教与学信息反馈不及时,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教学改革思路

2.1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及时堂课的绪论教学重点介绍运筹学产生的背景、运筹学思想在我国古代搏奕中的应用、运筹学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本门课程对未来从事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平时教学中可以结合管理科学的前沿,介绍一些近期的发展动态,如供应链管理、ERP等,使学生认识到管理科学的近期发展大多都运用了运筹学做工具等,结合己学过的计算机等相关知识应用,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精选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运筹学的分支很多,各个分支自成体系,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每个分支解决的问题、建立的模型、解题的方法截然不同,面对这么多的内容,凭有限的课时是无法讲完的,应有所侧重的选取授课内容。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等运筹学分支应用较广,应作为一般专业必须学习的内容。另外,根据信息管理专业的要求以及教学时数的情况,可适当增加其它分支的内容,如决策论、对策论、图论与网络、排队论、存储论等等。

针对信息管理类专业,运筹学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注意前后课程的衔接关系,注意课程内容是否存在交叉环节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如运筹学中图论在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等课程中有关章节已有介绍,针对图与网络模型中最短路问题、最小树问题、中国邮路问题和较大流问题存在交叉,这就需要任课教师之间要相互交流,有所侧重的介绍相关教学内容。

由于运筹学学科研究的核心是利用数学模型的手段去解决经济管理中的问题,所以管理问题应该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主导方向,运用运筹学模型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决策管理等方面的分析。如在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教学中应突出对偶问题的应用、影子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对比分析,突出对偶理论的核心是对资源的恰当估价;网络计划中的关键路线法和存贮论,分别对后继课程如项目管理和 ERP中库存订货点管理有很大的价值,应重点进行探讨。

此外,在教学中需要密切注意运筹学研究的近期动向和近期成果,及时以新的研究成果补充或替代不完整的或陈旧落后的内容。

2.3改革教学方法,重视能力培养

(1)抓住突出问题,采用互动的启发式教学。在运筹学授课过程中要抓住突出问题。运筹学教学中,线性规划部分是重点内容,也是基础内容。其他如运输问题,整数规划,图与网络分析等部分,都是在线性规划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因此,线性规划这部分内容学习效果的好坏,严重关系到这门课程的整个教学效果。另外,坚持启发式教学有明显效果。如讲授运筹学整数规划的分支限界法时,将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中的详细分解步骤与具体问题的图形解法结合起来,层层深入,充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兴趣盎然的学习状态,可激活学生的思维,利于触类旁通。

(2)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板书讲授进行有机的结合,根据运筹学课程讲授内容的特点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是运筹学教学的一大特点。如对于线形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动态规划问题、网络较大流问题等内容的讲授,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减少大量重复过程的书写,并通过动画效果、交互按钮等工具将问题化繁为简,使之生动形象;但是课件的放映切换无法确保问题求解的连贯性,运筹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求解过程长、步骤多、前后衔接性强的问题,如单纯形法、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等,由于每张幻灯片的内容篇幅有限,频繁地切换易于让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难以有停顿思考、消化吸收的时间,讲授这些知识点采用传统板书讲授为有效,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

(3)积极引入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对该学科有更为感性的认识,加深对运筹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锻炼学生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如讲解排队论时,以改进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为背景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排队论的理论知识,然后解决实际问题。又如在讲背包问题时,以物流配送系统为背景,分别探讨在重量受到限制、体积受限制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得到一维背包问题的启发式算法:先计算各种物品的价值重量比,然后按比值从大到小,依次选取。进一步可以将送货时间受限制等因素介入探讨,具体算法又将有较大变化,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

2.4加强实践环节

运筹学主要是用于解决复杂大系统的各种化问题,涉及的变量非常多,约束条件非常复杂,实际的运筹学模型往往非常庞大,必须借助于计算机才能够完成问题的求解。定期安排上机实验,主要强调如何使用电子表格软件Microsoft Excel建立运筹学模型并求解,以及使用UNDO, LINGO, MATLAB等软件来解决计算问题。鼓励学生努力尝试新方法,开拓新思路,密切联系实际应用问题,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

另外,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应用条件,提供网上练习、模拟试题库,进行网上互动答疑等多种形式也是对运筹学教学的一个有效补充。

2.5与数学建模竞赛紧密结合

运筹学所要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描述问题一建立模型一求解一检验一对解的控制一方案的实施这样的步骤来解决。要想把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就应该在建立模型上多下功夫。数学建模竞赛的主要工具就是运筹学和计算机,为了能让更多的大学生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扩大参赛选手的选择面,我们在运筹学的教学内容中有选择地增加数学建模竞赛的一些典型赛题。也可成立兴趣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外学术、社会实践活动。如:挑战杯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社会调查等。学生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其自身和整体以的方式来运转,增强自信心。

3结论

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运筹学课程的精髓,学会数学建模,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作为地方院校还有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开展。今后我们将继续致力于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设,从提高教师能力、完善题库、紧跟学科前沿发展等方面来改进,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广阔的空间;使新办的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思维更具系统性和全局性,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

地方课程论文:试析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

论文摘要: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各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或改造。地方本科院校中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在公选课开设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也应有所区分。

论文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模式

公选课课程体系是为实现通识教育培养目标而将公选课加以排列组合,使其有机连接形成整体结构的动态系统。公选课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按照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全校公选课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地方本科院校将公选课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来构建,将有利于全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地方本科院校是指非中央部委所属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包括省属、市属和民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主力军,普遍属于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相比较于中央部委所属高校而言,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规模较小,学科门类不够齐全,办学资源较为紧张,办学基础较为薄弱。此外,地方本科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民办院校或刚刚“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其办学实力更显薄弱。我们可从办学层次上,大致将地方本科院校划分为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来进行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研究。

一、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一般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资源和办学水平等千差万别,我们不可能设计出适应于所有高校的通用模式。各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具体选择适合本校的模式,并视情况进行变通或改造。

1.学校推动型、院(系)推动型与教研室推动型

从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推动力量来看,可将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分为学校推动型、院(系)推动型与教研室推动型。

所谓学校推动型即由学校(主要是教务管理部门)发起,整合全校的人、财、物等教学资源,制定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案,由各学院(系)遵照执行的自上而下式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迅速整合有限的资源,统筹全校各部门工作,高效构建课程体系;缺点在于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的方式,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不高,而且缺乏基层的科学论证和实施,导致课程体系可能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该模式适合于规模较小、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的院校。

所谓院(系)推动型即由学校下设的二级学院(系)发起,首先构建院系公选课课程体系,再由学校整合全校课程资源,从而完成全校范围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赋予了二级单位较大的自主权,院(系)成为“上传下达”的中间部门,能够比较顺利地开展工作;缺点在于各学院(系)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利于建设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该模式适合于规模中等、教学资源相对比较充足的院校。

所谓教研室推动型即由学校各教研室通过调动本教研室教师的开课积极性,认真研究本学科领域的课程体系,由学院进行统筹规划,构建院(系)的公选课课程体系,再由学校整合全校课程资源,从而形成全校课程体系的自下而上式的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教师的工作热情较高,课程体系在正式确立之前经过了比较科学的论证和检验;缺点在于学校不易进行统筹和协调,且课程体系的建立耗时较长。该模式适合于规模较大、教学资源充足的院校。

2.内涵型与外延型

从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发展路径来看,可将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分为内涵型与外延型。

所谓内涵型模式是指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特别注重课程质量、结构合理性和深度的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基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应就业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的理念而构建的,适合于创建时间较长,课程体系建设有一定基础的老牌本科院校。

所谓外延型模式是指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特别注重课程数量、覆盖面和广度的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基于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迅速扩大课程体系的规模,满足学校快速发展需要的理念而构建的,适合于创建时间较短,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公选课数量不足的新建本科院校。

3.拓展融合型与深化特色型

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建设,学科成为课程体系的核心要素。当代科学发展最重要的特点和趋势之一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由于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促使学科不断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因此,根据高校课程设置时对于学科的整合形式不同,可将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划分为拓展融合型与深化特色型。

(1)拓展融合型。所谓拓展融合型模式是指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中以学科横向拓展的“综合课程”为主体的构建模式。显而易见,拓展融合型的课程体系与传统的按学科专业方向纵向分割的课程体系不同,它是一种横向的课程结构。这种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公选课和其他课程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整体,同时二者又是相互渗透的,没有明确的界线。

交融型课程体系的特点从课程形式上看,课程更多的表现为“综合课程”、“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等形式,“学科课程”不成为主要形式。比如围绕着“教育公平”这个主题,学校可以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以及其他学科等角度开设课程。从课程功能上看,公共选修课程和公共必修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之间的界限比较淡化,即专业教育课程要兼顾公选课通识教育的功能,公选课可兼顾专业教育的功能。

这种模式的构建常常由全校所有的学术组织和专业教师来提供,促进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进一步充实公选课的课程内容。该模式通常需要组建一个能代表全体教师意见的公选课管理组织以负责学校公选课的开展。我国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便于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的教学,比较适合采用这一模式。

(2)深化特色型。所谓深化特色型模式是指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中以学科纵向深化的学科课程以及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为主体的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追求知识的深度而非广度,强调各学科的前沿和校本特色。一般认为,现代化专门人才的化知识结构应当具有比较宽厚的基础知识,有一定深度的专门知识;掌握主要学科以及相邻学科的动态、趋势,也就是所谓“前沿”知识,以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和科学方法论知识。

深化特色型课程体系具有的特点是:从课程形式上看,课程以学科课程为主,主要侧重于各门学科领域的最为重要和前沿的课程,并开设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综合课程”相对较少;从课程功能上看,公选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界限比较清晰,公选课和专业课程分别承担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功能。

深化特色型构建模式对师资、财力、物力的要求相对较低,回避了跨学科开设课程的技术问题和学术壁垒,主要是在院(系)的层面上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和调整,并结合本校的特点和优势学科,有针对性地开设校本课程。我国的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科门类比较单一,比较适合采用这一模式。

二、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模式的选择

从推动力量来看,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规模中等,办学资源相对比较充足,应当选择院(系)推动型模式,但好能够设立独立的公选课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公选课的课程论证、评估与日常管理,沟通与协调各院系的关系,积极开设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等多元化的课程,增强开课的科学性。

从发展路径来看,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办学历史较长,课程体系建设已有较好的基础,应当选择内涵型模式。首先,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应采取各种措施,如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增加课时津贴、为教师提供进修与培训机会等,鼓励教师开设高水平的公选课。其次,学校应考虑将选课方式调整为限选和自由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课程的稳定性和针对性。

从学科整合方式来看,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科门类比较单一,应当选择深化特色型模式。首先,这类高校应以开设学科课程为主,并可以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特色学科和所在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有针对性地开设校本课程。在这方面,一些研究型大学己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湖南大学利用岳麓书院来开设公选课,让学生学习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厦门大学利用靠近台湾的地理优势,开设民族精神方面的公选课。其次,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缺乏雄厚的资金、师资以及专门的本科生培养机构,故不宜采用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方式。当条件成熟时,该类大学可以考虑围绕一些主题开设不同类别的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比如围绕着“教育公平”这个主题,学校可以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开设课程,并聘请多学科的教师共同授课,或者围绕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理论研讨等活动。

三、地方教学型大学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选择

从推动力量来看,地方教学型大学由于规模较小,办学资源相对比较紧张,应当选择学校推动型。由于学校采用自上而下式的构建模式,容易产生整齐划一的局面,故应当尽可能多征询院(系)的意见,调动院(系)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可以考虑聘请各学院的领导和专家组成评估组,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科学论证。

从发展路径来看,地方教学型大学由于创建时间较短,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公选课数量不足,应当选择外延型。首先,地方教学型大学可以淡化公选课和专业课程的界限,在现有的某些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兼顾通识教育的目的,鼓励非专业的学生选修这类课程,从而解决课程数量开设不足的问题。其次,在注重课程数量、覆盖面和广度的基础上,一定要制定明确的课程体系发展规划,防止课程体系规模的过度膨胀。再次,由于开课数量较少,学生的选修方式尽可能为自由选修。

从学科整合方式来看,地方教学型大学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科门类比较单一,应当选择深化特色型模式。首先,地方教学型大学应以开设学科课程为主,并有针对性地开设反映学校特色和学科前沿的校本课程。其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设课外形式的公选课,以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比如可考虑在校园网的论坛上开设公选课专栏,让任课教师做版主,以发帖的形式开设相关专题的讨论或者借助其他知名大学的名师资源开展远程教育。再次,该类大学可尝试公选课教师跨校开课,高校之间实现公选课的学分互认等,尽可能实现公选课教学资源的共享。

地方课程论文:国外地方课程开发透视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比较,从管理、设置、实施及课程标准等方面对国外地方课程的开发作了多方位透视;进而提出了对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建议。

【摘 要 题】比较教育

【关 键 词】国外/地方课程/开发……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国家课程占主导地位。近年来,课程模式和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也应运而生。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地方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好桥梁:一方面,地方课程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另一方面,地方课程是研制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校本课程不能脱离地方课程资源和社区发展实际来体现学校特色,它需要将地方课程具体化。国外对地方课程的开发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宝贵而成熟的经验。因此,探讨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或许会对我国的地方课程开发乃至三级课程的管理都有所裨益。

一、课程管理多极化

从课程的管理来看,国外地方课程在多级管理模式中充分发挥各级的管理权,各级管理都具有一定的弹性。

一般说来,课程管理体制主要有两大类型: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和地方分权课程管理体制。在前一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在宏观课程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没有相应的地位。而在后一管理体制下,国家课程门类较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居于主导地位,其中,地方课程是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美国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它是地方课程开发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6世纪,从欧洲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陆的那天起,美国就有了移民自办教育的传统,各个宗主国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思想就在这块新大陆上扎了根。它决定了美国学校课程从一开始就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即课程管理和实施两方面的高度分散和多样性。随后1789年颁布的宪法“保留条款”,承认和维护了各州各地区自主办学的传统。可以说,美国学校课程多元化的特点与这一保留条款有关,而地方课程也可以被视为这一条款的“产物”。根据保留条款,美国各州拥有州内教育全权,但各州的规定都比较笼统并有弹性,给下属地区和学校以相当大的灵活余地。

像没有全国统一学制一样,目前在美国也不存在联邦政府规定的统一课程。各州各学区各学校一般根据自己认同的观点,确定课程标准,编制具体课程。其中,联邦政府只是通过调查,对有关课程问题起间接指导作用。具体地说,州政府行政机构依据州宪法和州教育法对学校教育内容提出大致要求,规定州内务学区学校的课程基准及毕业的起码要求。而地方教育委员会则可以在不违反州规定的课程基准下,确定区内各学校的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再由地方教育委员会组织由课程管理人员、指导主任、校长、教师及家长代表组成的“课程委员会”决定学校各科教学大纲及其细目内容。各校根据地方教委规定的课程标准及“课程委员会”明示的课程标准,分别编制具体课程。一般说来,州的规定是低要求,市、学区和学校要以它为依据,不能降低,但可以提高。所以不但州与州不同,而且市与市不同,学校与学校不同。

前苏联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并没有沿袭过去的教育模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对旧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其中,课程改革尤为突出。1992年7月,叶利钦总统签署了《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该法令规定,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和学校在设置课程时,既要有统一的符合世界潮流的标准,又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1993年,俄罗斯制定了基础教学计划,给地方和学校以较大的课程决策权;推出了《普通教育学校基础教学计划》,规定地方和学校管理课程的时间占总课时量的25%-30%,其中照顾地区、民族文化特点、儿童兴趣等的地方和学校课程部分,在高中阶段更是达到了47%之多。同时,在1993年俄罗斯联邦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方案中,在小学课程方面,新的课程方案的较大变革之一在于增强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给地方以较大的自主权。

参照国外的情况,再看看我国的课程管理体制,我们不难发现自己的不足。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实行大一统的管理,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进度到教学评价考核都强调了全国的整齐划一,课程管理权基本集中在国家,而地方几乎没权。近年来,在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推动下,我国也进行了一系列课改,逐渐加强了课程的地方管理权。1992年我国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该计划自建国以来及时次规定了地方管理课程的时间,其占总课时的7%-9%。2000年我国教育部又在当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把地方和学校管理课程的时间提高到17%,但与俄罗斯的47%相比,这之间的差距可想而知。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刻意追求国外的某一比例,因为由于历史、现实各个方面的原因,每个国家地方课程开发的空间是不一样的,可这一比例的对比也足以说明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空间还是不够的,这一点是我们无法否认而且必须承认的。所以,我国地方课程的开发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然后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权。至于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空间究竟有多大,这是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二、课程设置地方化

从课程设置来看,国外地方课程巧妙地渗透于国家课程中,课程的地方性加强。

在中央集权型国家中,国家课程占主导地位,这有利于统一要求、统一内容,可以保障基础教育的质量,但不利于联系地方和学生的实际,不能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易造成“千人一面”、“万人一孔”的局面。俄罗斯是典型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前苏联在教学内容方面实行“三统一”:统一课程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科书。这种整齐划一的课程管理,虽有利于保障教学质量,有利于小学与中学、中学与大学的衔接;但由于前苏联不同民族之间,不同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办学条件相差甚远,执行统一的课程方案困难重重。俄罗斯联邦政府于1993年解决了这一问题。1993年,俄罗斯联邦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方案,该方案只是一种基础性、规范性的课程方案,它只体现国家最基本的教育标准,因而它不但允许而且要求各地和各校发挥在课程设置方面的自主权。该方案中,课程由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两部分组成,而占课时总数75%的俄语、语言和文学、艺术、社会、数学、体育、工艺学等全国统一的必修课程,其教学内容并非全部是全国统一的:其中的“语言和文学”,内容主要包括本族语、民族文学、文学、外语等,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因此,联邦基础性课程的不变部分,所占比重实际上在70%以内,而地方性必修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选修课、针对学生个别差异开设的个别课或小组课等组成的可变部分,其比重实际上在30%以上。而在前苏联,课程的可变部分只占总量的10%左右,有时甚至更少。

加拿大的《地方课程开发指南》指出,学校教育局可以开发两种地方课程:必修学分课程和选修学分课程。必修学分课程由学校教育局可以在英语、数学或科学这三种课程中各开发一门地方学分课程,以满足该学科必修学分的要求,这些课程的学分不能用其它课程的学分来代替。但是,这必修学分课程也由不变和可变两部分组成。例如,某校除开设规定的数学必修学分课程外,还开发一门地方学分课程《实用数学》,它是一门必修学分课程,但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这就属于地方课程的可变部分。而选修学分课程由学校教育局可以在任何学科领域开发地方全学分或部分学分的选修学分课程。无庸置疑,选修课给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而必修课程的可变部分更是巧妙地使课程的地方性又一次得到了加强。

国外地方课程的巧妙设置不能不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有某些方面的触动。可以说,我国地方课程的设置曾很长时期走入误区,而这一误区至今仍未能消除。我们也曾为了开发地方课程而设置了一些我们无法不能称之为地方课程的乡土教材,可那几乎就是地方课程的全部,而在必修课程当中,全国从上到下,不论城乡,不分东西,全国定的是一个课程标准,人人修的是一样的内容,几乎没有留给地方和学校设置课程的空间。就以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为例,它的设置存在着极大的不合理性。通过与国外高中数学课程的比较,我国高中数学课程的难度大大高于英美等国,而这一高难度的数学课程又是每一个高中生的必修课程,并且全国就一个课程标准,不管是发达的沿海地区,还是老少边穷地区,学生们使用的都是同一套教材,要达到的都是同一个标准。这高难度的同一性使不少学生对学习数学真有“赶着鸭子上架”之感,厌恨学习数学。对于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固然应该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可是把必修课程定位于不变,这就走进了一个严重的误区。走出这样一个误区,我们可以借鉴加拿大的地方课程开发经验:国家规定一个低的课程标准(必修课程中的不变部分),然后,各地在此基准上,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标准,供不同的学生选择,这就是必修课程的可变部分。这样,课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因此,设计具有可变性的必修课是我国课程改革中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课程实施个性化

从课程的实施来看,国外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得到加强。

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个性,提高自我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地方或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应是接受式的,而应是探究式的、实践式的。日本的地方课程开发对这一点尤为重视。日本在1998年公布的新中小学课程方案中,增设了一门新课程——综合学习。所谓“综合学习”,不是一门课程的名称,也没有既定的课程内容,它只是让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一门让学生进行“综台学习”的课程。根据新的课程方案,学校在设置这门课程时,要发挥自己的自主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等,主动选择学习内容。所选课程内容的名称,由学校自己确定。具体内容,可以是自然、社会方面的体验学习,也可以是观察、实验、调查、情报收集等,还可以是自愿者性质的活动。这一新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扭转日本现行小学教育中过分偏重于文化科学知识的倾向,是为了使学校能够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培养能自主、会创造的人。具体说,开设这一新课程,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其一,为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处地域的实际情况开创特色教育提供时间保障;其二,为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发现,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提供时间保障;其三,使学生能够主动灵活地适应急剧变化的国际化、信息化的社会,学到一般教科书里学不到的东西。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在这一课程方案中得到了真正地体现和落实,而这一探究性和实践性的落实使学生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并提高了自我创造能力。不仅日本如此,目前俄联邦也正通过教学计划的多种方案给学校带来更多的教学自主性,并开发个性课程,增加高中阶段自我选择课程的比例,以求达到教育个性化的目的。

我国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我国地方课程大部分仍以学科的形式来设计课程内容体系,而在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仍以接受式为主。很难想象,这种缺乏探究和实践性的地方课程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应是探究式的、实践式的。学生在学习关于地方和社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研究社区现实问题,探究每个社会成员适应社区发展需要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同时,通过参与社区生活、社区服务等各项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四、课程标准多样化

从课程标准来看,国外地方课程标准繁多,全国的教育质量难以保障。这是国外地方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严重不足。

这一现象在实行地方分权的联邦制国家更是突出。由于地方分权,各地政府除外交、军事权归属联邦政府外,其他方面的权限都独揽在手。因而,各州政府和学校对教育都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要求,各个州都有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在过去,澳大利亚实行地方分权制,中小学课程设置各州不尽相同,课程标准五花八门,各级教育顾此失彼,课程庞杂缺乏中心,规格难以统一,课程内容缺乏统一性和没有明确的、一致的评价标准,于是引发出了严重的教育质量问题,极大地削弱了许多学校基础学科的教学,致使不少学生学习水平下降,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虽说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很多,但课程设置不当难辞其咎。由于地方分权,美国长期以来也不设国家统一课程,没有制定国家统一标准,而且同一地区的学校课程也极有弹性,这导致了美国中小学学生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下降以及基础知识的贫乏。根据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调查的结果表明,美国学生的学业成绩,在19种国际学业成绩的测验中,与其它工业化国家学生相比,有七次排名倒数及时。17岁的美国人中约有13%为半文盲,少数民族青年中的半文盲则高达40%。美国中学生在大多数标准化测验中的平均成绩,低于26年前苏联发射人造卫星时的水平。地方多样性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教育质量固然受挫。

地方多样性课程的设置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是我国在地方课程开发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因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调整国家标准,开发地方课程,并不意味着将国家课程标准地方化;而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地方教材,也不是地方课程开发的核心,“一纲多本”甚至“多纲多本”不是地方课程的实质。但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又无法不去开发地方课程,因此,如何使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实现最的结合,使我国的教育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有待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地方课程论文:试析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

论文摘要: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各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或改造。地方本科院校中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在公选课开设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也应有所区分。

论文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模式

公选课课程体系是为实现通识教育培养目标而将公选课加以排列组合,使其有机连接形成整体结构的动态系统。公选课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按照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全校公选课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地方本科院校将公选课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来构建,将有利于全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地方本科院校是指非中央部委所属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包括省属、市属和民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主力军,普遍属于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相比较于中央部委所属高校而言,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规模较小,学科门类不够齐全,办学资源较为紧张,办学基础较为薄弱。此外,地方本科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民办院校或刚刚“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其办学实力更显薄弱。我们可从办学层次上,大致将地方本科院校划分为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来进行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研究。

一、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一般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资源和办学水平等千差万别,我们不可能设计出适应于所有高校的通用模式。各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具体选择适合本校的模式,并视情况进行变通或改造。

1.学校推动型、院(系)推动型与教研室推动型

从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推动力量来看,可将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分为学校推动型、院(系)推动型与教研室推动型。

所谓学校推动型即由学校(主要是教务管理部门)发起,整合全校的人、财、物等教学资源,制定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案,由各学院(系)遵照执行的自上而下式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迅速整合有限的资源,统筹全校各部门工作,高效构建课程体系;缺点在于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的方式,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不高,而且缺乏基层的科学论证和实施,导致课程体系可能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该模式适合于规模较小、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的院校。

所谓院(系)推动型即由学校下设的二级学院(系)发起,首先构建院系公选课课程体系,再由学校整合全校课程资源,从而完成全校范围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赋予了二级单位较大的自主权,院(系)成为“上传下达”的中间部门,能够比较顺利地开展工作;缺点在于各学院(系)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利于建设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该模式适合于规模中等、教学资源相对比较充足的院校。

所谓教研室推动型即由学校各教研室通过调动本教研室教师的开课积极性,认真研究本学科领域的课程体系,由学院进行统筹规划,构建院(系)的公选课课程体系,再由学校整合全校课程资源,从而形成全校课程体系的自下而上式的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教师的工作热情较高,课程体系在正式确立之前经过了比较科学的论证和检验;缺点在于学校不易进行统筹和协调,且课程体系的建立耗时较长。该模式适合于规模较大、教学资源充足的院校。

2.内涵型与外延型

从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发展路径来看,可将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分为内涵型与外延型。

所谓内涵型模式是指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特别注重课程质量、结构合理性和深度的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基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应就业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的理念而构建的,适合于创建时间较长,课程体系建设有一定基础的老牌本科院校。

所谓外延型模式是指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特别注重课程数量、覆盖面和广度的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基于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迅速扩大课程体系的规模,满足学校快速发展需要的理念而构建的,适合于创建时间较短,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公选课数量不足的新建本科院校。

3.拓展融合型与深化特色型

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建设,学科成为课程体系的核心要素。当代科学发展最重要的特点和趋势之一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由于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促使学科不断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因此,根据高校课程设置时对于学科的整合形式不同,可将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划分为拓展融合型与深化特色型。

(1)拓展融合型。所谓拓展融合型模式是指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中以学科横向拓展的“综合课程”为主体的构建模式。显而易见,拓展融合型的课程体系与传统的按学科专业方向纵向分割的课程体系不同,它是一种横向的课程结构。这种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公选课和其他课程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整体,同时二者又是相互渗透的,没有明确的界线。

交融型课程体系的特点从课程形式上看,课程更多的表现为“综合课程”、“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等形式,“学科课程”不成为主要形式。比如围绕着“教育公平”这个主题,学校可以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以及其他学科等角度开设课程。从课程功能上看,公共选修课程和公共必修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之间的界限比较淡化,即专业教育课程要兼顾公选课通识教育的功能,公选课可兼顾专业教育的功能。

这种模式的构建常常由全校所有的学术组织和专业教师来提供,促进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进一步充实公选课的课程内容。该模式通常需要组建一个能代表全体教师意见的公选课管理组织以负责学校公选课的开展。我国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便于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的教学,比较适合采用这一模式。

(2)深化特色型。所谓深化特色型模式是指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中以学科纵向深化的学科课程以及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为主体的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追求知识的深度而非广度,强调各学科的前沿和校本特色。一般认为,现代化专门人才的化知识结构应当具有比较宽厚的基础知识,有一定深度的专门知识;掌握主要学科以及相邻学科的动态、趋势,也就是所谓“前沿”知识,以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和科学方法论知识。

深化特色型课程体系具有的特点是:从课程形式上看,课程以学科课程为主,主要侧重于各门学科领域的最为重要和前沿的课程,并开设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综合课程”相对较少;从课程功能上看,公选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界限比较清晰,公选课和专业课程分别承担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功能。

深化特色型构建模式对师资、财力、物力的要求相对较低,回避了跨学科开设课程的技术问题和学术壁垒,主要是在院(系)的层面上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和调整,并结合本校的特点和优势学科,有针对性地开设校本课程。我国的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科门类比较单一,比较适合采用这一模式。

二、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模式的选择

从推动力量来看,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规模中等,办学资源相对比较充足,应当选择院(系)推动型模式,但好能够设立独立的公选课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公选课的课程论证、评估与日常管理,沟通与协调各院系的关系,积极开设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等多元化的课程,增强开课的科学性。

从发展路径来看,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办学历史较长,课程体系建设已有较好的基础,应当选择内涵型模式。首先,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应采取各种措施,如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增加课时津贴、为教师提供进修与培训机会等,鼓励教师开设高水平的公选课。其次,学校应考虑将选课方式调整为限选和自由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课程的稳定性和针对性。

从学科整合方式来看,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科门类比较单一,应当选择深化特色型模式。首先,这类高校应以开设学科课程为主,并可以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特色学科和所在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有针对性地开设校本课程。在这方面,一些研究型大学己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湖南大学利用岳麓书院来开设公选课,让学生学习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厦门大学利用靠近台湾的地理优势,开设民族精神方面的公选课。其次,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缺乏雄厚的资金、师资以及专门的本科生培养机构,故不宜采用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方式。当条件成熟时,该类大学可以考虑围绕一些主题开设不同类别的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比如围绕着“教育公平”这个主题,学校可以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开设课程,并聘请多学科的教师共同授课,或者围绕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理论研讨等活动。

三、地方教学型大学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选择

从推动力量来看,地方教学型大学由于规模较小,办学资源相对比较紧张,应当选择学校推动型。由于学校采用自上而下式的构建模式,容易产生整齐划一的局面,故应当尽可能多征询院(系)的意见,调动院(系)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可以考虑聘请各学院的领导和专家组成评估组,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科学论证。

从发展路径来看,地方教学型大学由于创建时间较短,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公选课数量不足,应当选择外延型。首先,地方教学型大学可以淡化公选课和专业课程的界限,在现有的某些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兼顾通识教育的目的,鼓励非专业的学生选修这类课程,从而解决课程数量开设不足的问题。其次,在注重课程数量、覆盖面和广度的基础上,一定要制定明确的课程体系发展规划,防止课程体系规模的过度膨胀。再次,由于开课数量较少,学生的选修方式尽可能为自由选修。

从学科整合方式来看,地方教学型大学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科门类比较单一,应当选择深化特色型模式。首先,地方教学型大学应以开设学科课程为主,并有针对性地开设反映学校特色和学科前沿的校本课程。其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设课外形式的公选课,以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比如可考虑在校园网的论坛上开设公选课专栏,让任课教师做版主,以发帖的形式开设相关专题的讨论或者借助其他知名大学的名师资源开展远程教育。再次,该类大学可尝试公选课教师跨校开课,高校之间实现公选课的学分互认等,尽可能实现公选课教学资源的共享。

地方课程论文: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下面是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

相关阅读

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其署名为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文件表示,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落实。

文件中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记者向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确认此事,工作人员表示,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是贯彻中央相关精神,2017年10月,国务院相关领导就曾批示教育部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当时要求教育部各部门通力配合,两个月前已要求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落实该概念,目前已完成修改,2017年春季全国中小学生地方课程教材将落实。

记者查询公开资料了解到,八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爆发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8年时间。而如果从1931年 九一八事变算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则为14年。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其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挑起九一八事变。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改革

一、地方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地方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改革,是革除现存课程体系的弊端和教育教学上的不足的现实要求。在地方师范院校中,为师范生开设的教育类课程不尽如人意,没有在培养师范生的师范素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有论者指出,根据对新毕业的师范生的调查,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并没有很好地运用学过的教育理论知识,有的甚至觉得在学校所学的没有用或者说用不上。另外有部分中小学校长对新毕业师范生也存在看法,认为他们教学基本功较弱,不太会设计课堂教学,讲课随意性大,课堂管理一团糟。由此看出,如今的师范毕业生与非师范毕业生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深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类课程不能适应教师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要求。现存教育类课程体系不能很好地体现“师范性”特点,理论教学不到位,教育技能训练不扎实,忽视师范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师范生的知识体系不完善,学校适应能力差,发展后劲不足,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我们不能不思考教育类课程的改革。

二、地方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造成教育类课程不尽如人意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也在升格中得到不断发展,有的甚至在向综合化转型,因而办学目标、学科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都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在综合化进程中,教师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遭遇到教师教育资源被分占、教师教育学术性渐弱、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其中,教育类课程的结构、内容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突出。

1.定位上,“非专业”“学术弱”削弱了教育类课程的学科地位

课程的定位直接影响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一直以来,师范院校都会为师范生开设教育类课程,作为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然而这是各专业师范生的公修课,而不是师范生的“专业课”。它们“与公共外语、体育、计算机、哲学等课程一起,同处于一个层次”。这种“非专业”、“学术弱”的定位,极大地削弱了教育类课程的重要性和学科地位。结果,本应该是塑造师范专业特色和师范生教书育人本领的课程,却被视为“非专业”、“学术弱”的次要课程,直接影响了师生对它们的投入程度:许多师范生平时很少用功学习,只是在课程考试前突击背诵;许多教师对课程教学的主观要求很低,缺乏教学积极性,致使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2.结构上,课时比例低,科目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知识更新需求

长期以来,地方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结构极不合理,不仅在教学计划中所占课时比例偏少,而且教育类课程本身门类少且单一。地方师范院校课程主要由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三个模块构成。而其中教育专业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的15%左右,课时数不到总课时的10%,教育类课程地位偏低。尽管有专家学者不断呼吁要把学术性和师范性结合起来,用教育类课程武装师范生,但现实中的教育类课程所占比重仍然偏小,不利于师范性的培养。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师范教育的“老三门”课程仍然是现在师范类院校的主打课程,科目单一。虽然有的院校也开设了一些新的相关的选修课程,但选修课不仅数量有限,而且随意性较大,在师范生选修的自觉性不强的情况下,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类课程的教育就相当有限了。这种状况满足不了培养新型合格教师的要求。

3.内容上,过于强调结构性、科学性,脱离了师范生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

教育类课程内容普遍重视用科学概念描述教育实际,过于强调结构性、科学性“,宏大叙事的教育学话语掩盖了教育起源于生活世界的事实,鲜活的教育世界尚未真正进入高师公共教育学的课堂”。由于许多教师自身对这些理论知识不能进行合理的阐释,也不能用其对教育现实问题加以观察和分析,结果,枯燥无趣的理论知识很难吸引师范生的兴趣,极大地削弱了师范生学习的动力。与此同时,由于教育类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慢,而且许多教育类课程任课教师主动吸纳新知的能力有限,缺乏对当前教育改革、教育实际情况的了解,所以教育研究的近期理论成果难以进入课堂教学之中,致使教育类课程内容僵化、陈旧,脱离了我国教育改革的现状,不能对当今中国教育实践领域的各种新做法、新经验进行及时总结,缺乏时代性、针对性、操作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这样培养出的师范生在实际遇到问题时并不能根据所学内容解决问题,对教育类课程产生了很多负面评价。

4.教学上,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呆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项针对某师范院校346名师范类本科生的调查发现,有69.8%的师范生认为老师基本没有课堂实践活动的安排;有67.9%的师范生认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次数较少,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情况较为普遍;有47.6%的师范生认为老师上课内容较为陈旧,很少涉及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内容;有46.3%的师范生觉得老师上课教学方法呆板。显然,在教育类课程教学中,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的讲授法盛行,教学方式机械刻板,趣味性差,师范生被动接受,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实效性差。一些教育类教师对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关心了解甚少,仅仅习惯于传递和灌输教育类教科书上的知识,没有把中小学课堂里发生的生动实践结合进自己的教学之中,不能对它们加以分析、研究和指导,因循守旧,这样教育出来的师范生走上教学实践岗位后根本无法适应现实需要。5.实践上,分散实习、指导不足,影响了教育实习的实效与质量《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师范生到中小学或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但是在整个教育类课程结构中,仍然偏重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技能的习得和养成。有些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时间虽然已延长至一个学期,但是,实习指导老师没有及时跟进,实习指导落不到实处。实习管理的松散使得教育实习常常陷入一种盲目的试误(无指导的自我摸索)或师徒式的经验传承(按照中小学指导教师的要求来做)之中,教育实习指导不足,影响着教育实习的实效与质量。由于一些中小学对师范毕业生实习的认识存在偏差,联系实习学校越来越困难,许多师范院校选择了“分散实习”的方式。分散实习问题很多,诸如一些学校把实习生当做“助教”,仅仅让实习的师范生从事作业批改工作;一些学校仅仅允许实习师范生听课或象征性地上几节课,使得师范生获得的教学机会非常有限,使教育实习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三、地方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改革的路径

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实施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必须对教育类课程的诸多问题作出及时反应,重新审视和确立教育类课程的专业地位,强调其作为师范院校的主干课程和标志课程的必要性。在全体师生观念更新的基础上,对教育类课程的问题作出如下改革建议。

1.整体优化教育类课程结构

为贯彻落实2011年10月教育部发行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地方师范院校必须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建设一套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培养课程体系。调整和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构建教师教育课程新体系,突出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要彻底改变过去教师教育的“老三门”课程结构,改变课时少、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矫正师范生对这些课程的轻视心理。及时种思路是在课程体系中,确定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一门课程中,确定课堂讲授与实践操作的比例。第二种思路是建立教育类课程新模块,包括理论模块、技能模块、实践模块。“理论模块”由教育原理、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心理、教育科学研究等课程构成;“技能模块”由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训练等课程构成;“实践模块”由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活动构成。第三种思路是重新构建包含3个方面的课程体系,即教师专业知识课程、教师专业技能课程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课程。此外还可开设教育工程类课程。许多师范大学已在修订的教学计划中体现了这一课程思路。在建立课程结构的同时,要合理配置教育类课程学分。规定学分是确保课程教学的必要条件。教育类课程究竟应占总课程的多少比重?这一问题一直没有一致的回答。1950年《北京师范大学暂行规程》规定教育类课程的课时比例为30%;1954年《师范学院暂行教学计划》规定占22%~25%;1963年以后教育类课程比例大幅度下降,规定心理学、教育学、中学各科教材教法占总课时比例的5%~9%;1981年调整为5%,这个比例沿用到现在,基本没有多大变化。新近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规定了教师教育类课程低总学分数。根据实践研究,教师教育学分控制在总学分的15%~18%比较合理。

2.精选教育类课程内容

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各国普遍认识到,现代教师必须充分学习与掌握他们未来工作相关的教育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技能,现代教师必须既是学者又是教育专家,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对地方师范院校而言,要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近期成果及时整合到教学内容中,特别应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将中小学教学案例作为教育类课程的重要内容;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

3.优化教育类课程理论的教学

在许多师范院校里,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常常是以讲授法为主,以向师范生灌输教育知识为目的,教学形式机械单一,很难激起师范生的学习热情,无法造就合格的教师,不能适应时代对基础教育教师的要求。这种教学经常遭到师范生的质疑。因此,我们要对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进行彻底的改革。首先,要掌握和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用高超的教学技能影响师范生,使师范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其次,要优化使用多种教学方式。要鼓励教师进行新的教学方法改革尝试,在教育类课程中运用“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探究学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此外,要求任课教师能独立制作课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让师范生进行实践体验,在体验中激发思维和行动,进而实现理论性知识的同化、内化和活化,真正掌握有效的教学方式。再次,要实现教学质量管理。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类课程教学质量,就必须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来控制与改进教师教育质量。为此有论者建议,地方师范院校要组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办公室”,负责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与维护工作,负责教师教学评鉴、师范生发展状况评鉴工作。这是确保教育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可行思路之一,值得借鉴。

4.加强实践性课程

在进行教育类课程改革中,要加强实践类课程的实施与管理,从而确保师范生获得一定的教育实践能力。针对实践类课程的各种缺陷,当前改革的重点是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加强实践性课程设计和落实,提高教育实践质量。首先要保障并合理安排教育实践的时数。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树立一种新的“教育实践观”,即“全程全景”式教育实践,使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贯穿于师范教育全程,让师范生进行观察性、参与性、研究性教育实践。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全程全景”的实践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按照师范生对教育实践的介入程度、介入范围和介入方式,教育实践课程也可以分为整体感知型(感受)教育实践、局部探究型(感受)教育实践、局部模拟型(操作)教育实践、整体投入型(操作)教育实践。其次,要加强实践指导队伍的建设。实践指导教师包括师范院校的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师范院校要重视实践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实践指导能力,通过多种途径让指导者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同时要敢于打破传统,吸纳实践在教学及时线的专家和教师、特级教师充实到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成为师范生的事业导师。其三,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教育实习基地是师范生“临床”教学的基地,是师范生必须经历的实战场所。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往往会给实习学校带来各种额外的负担和问题,这使许多学校不愿接受师范生的实习。特别是那些品质学校常常拒绝师范生的实习。这就需要师范院校做更多的工作,同时也要让实习学校得到相应的回报,比如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师范院校的教育资源。总之,如何使一线学校成为师范生的实习学校,需要师范院校的努力,需要一线学校的合作,需要遵循合作共赢的和宏观开放的原则,争取让一些品质学校成为自己师范生实践实习的长期基地。

作者:陈朝新 单位:广西玉林师范学院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

摘要:借鉴国内外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成功经验,绍兴文理学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将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构建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以结构-功能-环境-临床为主线的课程新模式,对原有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选择、优化和重组为生命基础模块、环境与健康模块、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模块。实现宏观与微观、结构与功能、正常与异常、环境与健康、治疗与预防、基础与临床相互联系,将CBL/PBL案例贯穿各整合课程学习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关键词:整合课程;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方案设计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临床医学各学科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特征日趋明显,培养医生的整体观是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当前医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课程模式注重各自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便于教学实施、组织管理和教学资源安排等优点。但学科之间界限过于分明,各学科内容之间存在交叉重复或表述不一;临床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培养不足;教学方法单一,考评体系不够客观。鉴于此,医学教育课程模式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医学院校课程整合的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构建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方案。整合课程是指将原来自成体系的各门课程或教学环节中的教学内容,通过整理与融合,使相关课程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精简、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环节,以发挥其综合优势[1]。实施整合课程的目的在于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适应知识爆炸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利于医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的衔接。

1医学整合课程的发展现状

1.1医学课程模式的回顾

1993年,爱丁堡世界卫生医学教育峰会推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综合型课程教学模式[2],使医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和理解一个器官与系统的关系,形成医学整体观。1999年,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PapaFJ教授和卡格雷大学医学院HarasymPH教授系统论述了医学课程模式[3],将医学课程模式划分为5种:①以带徒培训为基础的课程模式(apprentice-ship-basedcurriculummodel,ABCM);②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discipline-basedcurriculummodel,DBCM);③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organ-system-basedcurriculummodel,OSBCM);④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problem-basedcurriculummod-el,PBC或PBL);⑤以临床表现为基础的课程模式(clinicalpresentation-basedcurriculummodel,CPB-CM)。世界高等医学教育经历了3次改革浪潮:①1910年,以弗莱克斯纳(Flexner)报告为导引[4],形成了以学科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模式;②20世纪中期,随着PBL的提出,医学教育迎来了以PBL和课程整合为创新手段的教育模式[5];③21世纪,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普及,医学教育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医学生的核心岗位胜任力,提倡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的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新型职业素养,推动了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医学人格塑造教育模式的发展[6]。

1.2我国医学整合课程的发展现状

20世纪中叶开始,国内许多医学院校借鉴国外医学院校课程整合的成功经验,从不同角度采取多种形式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2008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明确要求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纵向或(和)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2009年2月,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医学院校要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2009年11月,医学发展高峰论坛以“医学整合”为主题,《北京共识》,指出医学整合式实现全民健康宏伟目标的重要方略。2011年,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整合”。2015年10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主办的“中国医学整合课程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医学整合课程论坛”在西安举行,国家卫计委首套“器官-系统”整合规划教材正式。“整合”成为新形势、新挑战下的医学发展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风向标。目前,国内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模式主要分两类[7]:以器官系统或疾病模式和以问题为基础模式。器官系统或疾病模式又分为:①水平综合,相互平行的学科打破学科界限,分别局限在基础医学学科或临床医学学科;②垂直综合,基础医学学科与临床医学学科的综合渗透。以问题为基础的整合模式,是以问题为基本元素,将教学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以小组讨论为基本教学形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解决问题获取连贯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如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基础医学总论》与《基础医学各论1-4》整合模块[8];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以能力为主线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实现了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上的真正融合[9];汕头大学医学院的模块课程教学[1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横向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以临床问题为引导的基础医学教程、器官系统整合基础医学课程,促进了基础课程教学结合临床工作实际[11];北京大学医学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构建基础医学新型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学科为中心向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转化[12]。绍兴文理学院为地方性院校,学生起点较低,师资等各种教学资源均有限,如何进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模式的改革是一个极其严肃的课题。遵循“一体现、两符合、一致性原则”,参考国内外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大方向以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试行)》”的原则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导向的现代教育理念,符合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符合国家对临床医学专业提出的“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的倡议,与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致。经过广泛调研、论证和顶层设计,“小步慢跑、分步实施”,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方案,在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医师养成班初步实施,皆在探索适合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方案,开拓出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医学教育改革模式。

2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构建

2.1构建方法

学校成立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整合课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在深入调研国内外课程整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教学研究项目为导向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整合的顶层设计。专家组查阅资料、调研学习、专家咨询、反复论证,确定整合课程方案,征求校外医学教育专家建议。经过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论证,党政联席会通过后逐步实施,并通过持续的教学改革促进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整合课程模式的不断优化。

2.2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指导思想

即“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药物治疗”为指导思想,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按照人体器官系统逐一学习基础医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医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更加符合学习的规律。按照人体器官系统教学,“从宏观到微观”可以帮助学生记忆;“从形态到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对功能的理解;“从正常到异常”可以加强比较,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从疾病到药物治疗”有利于学生对药理知识的掌握,为实施以问题为基础(PBL)创造良好的条件,可为后续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打下更系统和坚实的基础。

2.3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方案思路基础医学课程

包括医学细胞生物学、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药理学、局部解剖学等,它们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等课程的教学是按各自的规律进行授课。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是各自按人体器官系统分别进行教学。即同一个系统的知识在不同的课程中进行教学。例如在系统解剖学中学习人体器官系统的宏观结构,在组织学与胚胎学中学习器官系统的组织微观结构和器官系统的发生,在生理学中学习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在病理学中学习器官系统的组织病理变化,在病理生理学中学习疾病状态下器官系统的功能改变,在药理学中学习治疗各器官系统疾病的药物作用、疗效和不良反应。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同一个器官系统的知识有时需要间隔半年至两年在不同的课程中学习。传统的、以学科课程为单位的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缺陷,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病理学以大量的记忆学习为主;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主要以理解学习为主。限于授课任务和授课时间的关系,难以清楚地介绍同一个系统的宏观与微观、形态与功能、正常与异常的关系,因此,给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包括理解和记忆)带来一定困难。鉴于此,有必要对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综合改革。整合课程方案是从整体上改革基础医学教学课程体系,将基础医学课程中按人体器官系统教学的课程,包括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课程进行整合,目的是使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更符合学习的规律,同时提高教学效率。将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构建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以结构-功能-环境-临床为主线的课程新体系,对原有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选择、优化和重组。把基础医学14门课程进行分解整合为生命基础模块、环境与健康模块、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模块(见图1)。强调人体整体观,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体现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正常与异常、环境与健康、基础与临床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医学的整体认知观念.①细胞分子生物学。整合传统的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强化医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围绕“人体由分子组成细胞”,强调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教学内容注重统一知识点的前后呼应、层层推进和理解不同角度,减少不必要和不恰当的重复,尽可能统一或说明不同学科对统一现象使用的术语,减少学生混淆,强调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各种知识点的适当平衡,突出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分子和细胞基础。②基础医学导论。依据“从形态到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药物治疗”的认知规律,整合传统的系统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核心内容、总论和概述,是一门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整合课程。③器官与系统。将基础医学课程中按人体器官系统教学的课程,整合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课程,形成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内分泌系统,实施了基础医学课程的整合。④感染与免疫。整合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以及涉及免疫系统的解剖学、组织学,传染病相关的病理学与抗感染有关的药理学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以病原生物入侵与宿主免疫防御为主线,使学生对两者的相互作用有较、系统、整体的认识。⑤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整合传统的医学遗传学与胚胎学[13],打破了医学遗传学和胚胎学之间的学科界限,强调遗传物质的传递、分子遗传病和胚胎发育中的作用,使遗传学在医学中的作用凸显。力图从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阐述人类遗传病发生及发展的规律,为遗传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⑥医学机能学实验是以人体功能观察、动物实验、虚拟实验为教学手段,探索人体功能的活动规律及其在疾病状态或药物干预下的变化规律,并阐述其发生机制的综合性医学实验课程。该课程有机融合了传统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手段,引导学生学习机能学的实验方法和验证理论课所学的知识。⑦临床导向基础综合实验。根据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围绕临床常见问题进行多方位相关信息的整合,不受固有学科限制,包括医学知识、医学能力、医学素质和医学心理。该课程使学生熟悉实验流程、学会实验设计,训练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协作、合理分析、清晰表达等素质,传递临床思维习惯及临床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分析总结能力、沟通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严谨性、团队合作、创新精神。

2.4改革教学方法

开展CBL/PBL学习整合课程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学生自主学习、早期接触临床的融入。为促进学生所学融合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开展以案例为基础(CBL)、以问题为基础(PBL)等教学,将CBL/PBL案例贯穿各整合课程学习中,促进基础与临床学科的纵向或横向联系,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2.5创新评价模式

实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各模块学习效果评价涵盖基础知识及理论评价、基本技能评价、PBL/CBL评分、学生互评等;学生整体能力评价;学生基本知识评价通过两次基础医学综合测试形成所有评价结果,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各种意见或建议,配合整合课程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

3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整合课程的保障措施

3.1更新教育理念是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整合课程的前提

学校采取“请进来、送出去、自充电”,培养一批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骨干。邀请国内外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专家来校开展医学教育学术交流。派出骨干教师赴国内外学习或参加学术会议,使教师了解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提高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整合改革的感性认识。学校、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要定期开展教师培训,通过亲身体验,提高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整合的实践能力。

3.2持续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整合课程的根本

学校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作为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学校成立课程整合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在深入研究国内外课程整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教学研究项目为导向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探究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方案,经过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论证后逐步实施,并通过持续的教学改革促进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整合课程模式的不断优化。

3.3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团队是整合课程的基石

学校依据各器官系统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建立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教师组成的多学科交叉教学团队,明确教学团队负责人的职责,各学科教师合作实施器官系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整合教学团队实行集体备课和预讲制度。通过集体备课,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教师能够充分剔除重叠的内容,进行讲授内容的分工合作,真正做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合作教学,保障各器官系统知识结构的整体性、系统性,提高教学效率。在预讲过程中,可以帮助教师找到整合的结合点,加强各学科教师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4教学改革课题立项是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

整合课程的有效保障教改课题的方式是一种让教师了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捷径。通过课题的撰写,课程负责人会充分熟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明晰课程整合的思路,梳理整合课程的知识点,组建教学团队,设计课程实施方案,有效保障课程的实施。对课程负责人严格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既赋予责任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激励了课程负责人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

作者:张金萍 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地方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发展方向,安顺学院音乐专业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在对近三年毕业生所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窥探当下音乐学人才培养的得失,为下一步课程改革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改革;调查问卷

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地方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是安顺学院近几年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院各个教学部门都在开展相应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工作,音乐学专业也不例外。为使改革真正落实到位,回顾总结近几年音乐专业教学中的得失,为下一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可参考依据,我对安顺学院音乐专业2013、2015届毕业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我院近三年本科毕业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知识结构、艺术实践能力等与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之间的融合度,从而为本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详实的依据。由于我院自建系以来音乐专业都以培养地方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为主,综合考虑我院音乐学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次问卷调查只针对就业于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的本科毕业生。

一、对安顺学院音乐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

安顺学院音乐专业近三年共有本科毕业生188人,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20份,收回10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02份。本次问卷调查以电子邮件、QQ、微信、电话等途径进行,学生通过电子途径获得调查问卷以后,将打印、填好的问卷拍照以电子版传送回课题组。调查问卷为开放式,共设计17个题目,主要从音乐课堂教学、课外音乐活动、专业比赛、参与教研活动等方面,调查学生知识结构存在的问题。通过课题组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可以看出我院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专业术科能力有待提升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与能力能够满足当下教学的需要,“能胜任”的比例为68.12%,“能够胜任”的比例为21.56%,只有极少数同学选择了“基本能够胜任”。但当问到“你认为你所掌握的音乐技能是否能够胜任课外音乐活动教学的需要”时,则有33.28%学生选择了“能胜任”,“基本能够胜任”和“不能胜任”分别占到了41.42%和12.86%。由于课外音乐活动是针对学生某一项音乐技能提高而设的,因此它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术科能力,即要做到“一专”。我院音乐专业声乐、钢琴、器乐的教学计划是大一、大二普修,四个人一节课,大三、大四只能部分同学选修,无法主修术科的同学只能主修理论,这部分学生大三、大四不再接触术科教学,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术科能力退化,从而无法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胜任专业化的教学和各类演出活动。

(二)教学实践能力有待加强教学实践能力是一个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其职业道路发展的基石。通过“你认为音乐课堂教学对于你而言是否有困难”这一问题,了解学生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能力,结果仅有9.16%的同学选择了“没有困难”,64.23%的同学选择了“基本没有困难”,有四分之一的同学依然感到难于胜任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在“你认为你现在比较欠缺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是(可多选)”这一问题的结果统计上,有76.53%的同学选择了“教学实践能力”这一选项,这充分说明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实践能力亟需提高。

(三)艺术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从问卷中发现,有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己艺术实践能力较差,不能够胜任学校或其他单位开展组织的表演活动,其中“有困难”和“非常困难”的比例分别高达34.18%和42.16%。这说明学生在遇到各类演出的时候,无法做到自如地登台演出,艺术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四)音乐理论水平有待提升从问卷结果中还看出学生的音乐理论水平比较薄弱。在“你认为造成你参加音乐教研活动困难的原因”这一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上,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是由于音乐理论水平的原因而导致的。在“认为自己比较欠缺的知识与能力”问题中,有60.24%的同学也选择了音乐理论知识,这说明学生知识结构中音乐理论水平存在欠缺。而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教师的职业发展也将受此影响。

二、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突出专业术科教学,彰显专业特色音乐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以专业术科能力培养为主,学生在术科方面必须能够做到“一专”,这样以后学生才能够胜任中小学音乐特长班教学、舞台演出活动的需要。如果想改变这种状况,那么普修应该贯穿四个学年,学生无论术科程度如何都必须在大三学年选择一门专业课进行普修,而主修制度为了体现差异性,可以分为一、二、三档,分别给予一周两节、一周一节、一周半节的层次进行教学,这样既能够培养出拔尖的人才,又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成长空间。

(二)打造专业化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师的职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职业,音乐能力与教育能力的习得均离不开大量的实践。只有‘知’而无‘行’,互相缺少支撑,教育能力无法形成,只有将这两条线交织运行,且紧紧缠绕在一起时,其力度将成倍增长。”①的确如此,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只有通过多次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才能得到提高。我院现在的实习基地多为学校统一管理,大四上学期开始开展实习工作。由于实习单位的数量有限,大部分学生只能选择分散实习,这样就无法保障实习的质量,也无法实施有效的过程监控。如果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我们必须建立专业化的实习基地,这样每学期都可以带领学生到实习学校进行见习活动,实习全部改为集中实习,有了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和规范化的监控,学生才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三)注重实践平台建设,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地方高校音乐本科专业教学要突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应努力打造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创新实践教学形式。”②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多次的舞台表演实践才能实现,因此必须注重实践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从校内和校外两个角度开展,校内丰富的音乐活动,如歌手大赛、文艺演出、舞蹈大赛等都可以提供给学生锻炼的平台,除此之外,教学音乐会、专业基本功大赛、教师基本功大赛、个人音乐会、毕业汇报演出、毕业音乐会等专业化的平台都应该成为学生专业成长的平台。校外实践平台的开发则应着重参与地方音乐文化活动、社会音乐比赛、社会音乐演出等方面,只有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舞台,学生的能力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以“学中做”“做中长”促进课堂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共同增长。

(四)强化综合素质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论水平“重技轻艺”的现象在音乐专业学生的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在校期间未能建立起正确的学习观,仅仅认为学好声乐、钢琴、器乐就可以了,但到了工作岗位以后才发现三、微格教学在舞台表演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在舞台表演课的整个教学中,合理运用微格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在所收集的录音、录像的基础上,教师对录音、录像以及舞台表演个案进行总结与研究。要充分理解和尊重舞台表演课程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进程中的需求,通过舞台表演案例,不断总结,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提升表演实践,制订相应的学术目标。在舞台表演教学中运用微格教学,首先可以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积极、探讨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率。其次可以创新舞台表演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在不断的创新和实践中,提高教学效率,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在舞台表演课教学中取得较好成效。因此,在舞台表演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进行舞台表演实践训练,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的教学活动,反复对现场观摩与实况录像进行分析、评价、总结,进行自我反思,然后进行理性总结、理论深化,将理论运用到舞台表演教学实践中去,以检验教学成效和拓展舞台表演综合能力。

作者:王钧

地方课程论文:地方高校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为了推动新时期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该文作者探索“教学—实践—创造”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中进行“课堂—工作室—面向社会”的系统性设置。研究表明,地方高校字体设计教学采用良性循环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时施展自己的才华,进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使字体设计课程和后续的其他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相互交叉、融合。

关键词:字体设计;三位一体;教学改革

字体设计课程主要研究如何将文字的书写与现代设计融合,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理解笔墨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看,字体设计课程不仅是专业基础课程,还为后续系列课程(如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招贴设计等)打下了基础。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后续相关课程的开展和学生培养的质量。

一、字体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固有的字体设计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学生吸收了大量信息但难以消化。在数字时代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成为这门课程的改革重点与难点。目前,字体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教育理念落后

多年来,字体设计教学以对文字的形态结构、书法的笔墨结构等的研究为主,缺乏现代设计理念与文字融合的研究。有必要构建一套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对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2.教学内容陈旧

字体设计课程应以字体临摹为基础,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艺术素养,因此,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结合社会需求进行调整。但是,当下部分地方高校的字体设计教学模式与实际应用不能同步,课程结构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教学内容较为陈旧,且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科学而系统地更新、重构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是地方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3.重“教”轻“学”

字体设计课程以往的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已不符合时代的需求。在字体设计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等能力的综合训练不够重视。随着数字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字体设计课程的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进一步完善,除了固有的课堂讲授、讨论、练习、指导外,教师还要合理地利用网络,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

二、字体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1.字体设计教育意识与观念的更新

(1)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近年来,部分地方高校的字体设计教学缺乏对文字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的研究,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教师应将文字的风格流派、文化特征、视觉效果、心理作用等与文字的笔墨结构相结合,进行融合创新和多方面的探索、尝试,使学生运用文字独有的文化特征和视觉效果激发设计灵感,寻求创新突破,传递设计信息。同时,教师要尝试跨学科、多角度地寻求文字设计模式的创新。随着计算机制作技术、印刷方式的进步和新媒体的发展,教师要厘清数字技术对字体设计形态的影响,结合文字创意思维、意象思维、构成思维的特点,在文字形态的本身字义、文化属性、行业特征和意趣等方面创新教学模式。(2)合理安排课程,转变教育观念字体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文字的笔墨结构,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字体设计课程与之后的设计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合理安排课程,在安排学生进行基本文字摹写训练的同时加大实践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民间传统的文字艺术表现方式,并深入理解这些文字的构成原理和属性特征,为字体创作打下基础。另外,教师要安排大部分的课时进行字体创意设计教学,充分利用特殊材料与技法,采用空间构造、光学原理、色彩构成等创意方法,结合教学实践与应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拓展字体设计的表现形式。通过以上两方面的改革,课程的安排既保留了基础训练,又加强了以字体创新设计为重点的教学活动。

2.字体设计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拓展

(1)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其学习意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将多媒体技术与实物、影像相结合,向学生展示国内外的字体设计作品,讲解作品的创作过程,使学生产生创作字体的兴趣,通过课堂创意训练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并大胆利用各种方式和材料进行文字创意。(2)构建以以赛促教为核心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设计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实施以赛促教,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实现人才的多样化培养。一方面,通过选拔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自主性,树立竞争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营造学以致用的学风;另一方面,把组织学生比赛与训练学生技能结合起来,融赛于教,以赛促教,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2014年开始,学校实施以赛促教,每年鼓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竞赛,包括各类专业性的设计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全国美展等大型展览活动。在课堂上,将课程作业命题与课外课题竞赛相结合;在课外,将导师制与课外课题指导工作相结合。通过学生作品竞赛、科研立项和导师助手等途径,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将学生创新教育、课程教学与作品竞赛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和竞赛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发展网络教学,建设国际教学交流平台目前,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局限于课堂,如果能将网络教学和网络讨论引入课堂,学生便能随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创意构思,及时得到各种建议。此外,字体设计主要涉及汉字和拉丁字母,因此,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关注国内外文字创意的发展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建立国际教学交流平台,有效利用全球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服务。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国外知名的设计师或教授为学生授课,与学生互动交流。同时,加强与国外合作院校之间短期的学生互换交流,这样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使他们产生新的创意,对其深入理解国外文字设计发展、开阔视野和提升思维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结语

字体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其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到实践环节。地方高校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应立足时代前沿,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作者:刘一峰

地方课程论文:专业审核评估下的地方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

摘要:专业审核评价促使高校办学由注重办学规模到注重办学质量的方式转变。通过专业审核评价从专业角度对地方院校的专业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了加强地方院校的专业特色和提高办学质量,以评促建,探索了一套针对性的面向专业审核评价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该方案立足实际,对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建设给出了具体的实施和指导,适合推广到其他地方高校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专业审核评估;地方院校

一、引言

为了更细更好地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进行精准的专业建设,高等教育的评估体系已由以校为单位的评价方式转变为以专业为单位的评价方式,如湖南省将在2020年前完成所属高校所有专业的及时轮审核评价。专业审核评价能更细地展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也加大了专业的竞争和淘汰的态势,有利于专业的优化,对高等教育由注重数量发展转为注重质量发展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对地方院校而言,专业审核评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一些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将脱颖而出;挑战是需加强特色不足的专业,以评促建,提高专业的整体水平。对于计算机应用课程而言,因为它是地方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通识课程,所以将影响到多个专业的审核评价。可见,对它从专业审核评价的视野下进行充分的教学改革非常必要。通过对专业审核评价的研读和教学实践的总结,我们探索出了针对性的面向专业审核评价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具体如下。希望通过该方案推进各地方高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改革。

二、专业审核评估视野下的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改革

在专业审核评估视野下,我们对地方院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改革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

1.加强校内协同育人

作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而言,计算机应用课程以服务美术类专业课程提供支撑作用,如电脑美术、动画设计、CorelDraw、Photoshop等课程;而湖南城市学院按专业不同有支持城市建设等专业的AutoCAD、有支撑制造类等专业的3DMax。因此教师在教授不同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时,需与对应专业课程教师协同教学内容,以形成课程良好的衔接和针对性教学,达到协同育人,目标化教学。这样不仅使计算机应用课程能提前介入专业课程部分,又具有特色,也发挥了课程的定向支撑作用,实现了协同育人的目标。

2.组织教师教学竞赛

地方院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师由于受地域和师资的限制,需要通过竞赛的方式同外部进行交流提升。教学竞赛先在校内进行,与本校的教师就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等不同形式组织竞赛,先达到校内交流、选拔的目的,以赛促教。然后将校级竞赛选拔出来的教师,派到省里参加课堂教学竞赛、信息化教学竞赛等,以达到与省内高校特别是省会高校交流、学习的目的。然后参赛或获奖教师回校后,向其他教师传授经验,达到共同进步提高的目的。

3.组织学生学科竞赛

为了提高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地方院校的学生也需要同省内其他高校的学生以竞赛的形式相互学习交流。计算机应用课程已有的赛事包括计算机作品赛、大学生“挑战杯”等赛事。学生竞赛的方式是由教师指导,学生成立团队,经学校初赛后选拔出的计算机应用作品,然后参加省里的大学生“挑战杯”或者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

4.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计算机应用课程适合组织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因为计算机应用在社会各单位和部门应用广泛。创新创业项目可以采取与地方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由指导老师牵头接洽地方企业,从地方企业的现实需求中找出适合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项目。

5.申报专利

计算机应用也适合学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围绕着计算机各个组件再加上美术类专业学生的设计素养,可以在计算机显示屏、键盘、机箱等各方面设计出特色的实用新型专利。由于学生缺乏专利申报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这部分可以由教师主导,学生提出创意和设计方案,教师加以指导和申报。

6.开展特色教育

为了使计算机应用课程具有地方性特色,体现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培养目标。计算机应用课程可以开展世界大学城的特色教育。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设时,要求学生建立世界大学城的个人学习空间,一方面便于师生交互,另一方面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色。

三、结语

专业审核评价能更细地展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也加大了专业的竞争和淘汰的态势,有利于专业的优化。地方院校面临着激烈的挑战。为此,从专业审核评价的视野下对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研究。从加强校内协同育人、组织教师教学竞赛、组织学生学科竞赛、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专利、开展特色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这套面向专业审核评价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也能给其他地方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李瑛 费雄伟 单位:湖南省益阳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省益阳市湖南城市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