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行为心理学论文

摘要:社会行为心理学的发展趋向是整合;关节点是要将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整合起来研究;切入点是当代社会热点、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而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整合探讨是整合的着力点。
行为心理学论文

行为心理学论文:赠品促销行为心理学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从消费者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了赠品促销作为厂商吸引消费者的策略的效果,并对赠品促销的操作提出了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促销赠品效果

营销大师Kotler指出,促销是使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个重要诱因,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厂商为了增加销售,会利用促销让顾客多消费,以赚取更大的利润。整体来说,促销在营销组合(4P)里的比重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而且促销支出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快速成长。因此,各种促销工具其效果如何越来越受到厂商的关注。

一、促销工具的分类

促销活动所使用的工具琳琅满目,许多学者都针对促销工具的特性,对其进行了分类,其分类准则虽然有很多种,但大多以促销诱因是否与产品的价格或可否用金钱来表示有关。所以,一般普遍认同参照Campbell&Diamond(1990)的分类,把促销工具分为金钱性促销及非金钱性促销。金钱性促销的促销诱因将改变产品价格,包括折价券、折扣优待、退还货款等;非金钱性促销的促销诱因则无法改变产品价格,包括附赠赠品、样品、抽奖、竞赛等。根据台湾学者黄丽霞(2002)针对大专生对各种促销工具的知觉使用频率的研究发现,最常使用的为打折降价,其次为直接赠品,再者是免费样品。

二、赠品促销

传统的促销方式太过于看重金钱性的促销工具,如示范样品、赠券、抽奖、商品展示、优惠券等。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金钱性的促销效果只是短暂的,一方面使得商家陷入恶性的价格竞争,另一方面使产品沦为廉价品,损害了产品形象,对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及再购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无论是学者还是商家都呼吁采用更有效和更具成本效益的促销,不要太依赖价格。而在非金钱性的促销工具当中,最常用的首推直接赠品。

赠品是给予消费者以免费或较低的价格获得商品,作为其购买产品的回馈。赠品的主要功能有刺激即兴购买;增加试用率;强化品牌印象。以赠品赠送方式来分,赠品可分为随货赠品、免费邮寄赠品、自偿赠品、包装本身属于可再使用的容器或包装等,其中随货赠品是赠品赠送方式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其又可依与产品的相关程度分为:互补性、利益一致性。

1.互补性:许多研究指出,互补性较高的产品会导致消费者较好的态度及较高的购买意愿。产品组合成功的关键在于组合产品中服务或产品间的互补性程度。消费者可能认为高互补性的产品可以节省购买组合产品所需花费的时间及努力;而且具有高互补性的组合产品要比替代性及无关的产品组合获得更大的利益。

2.利益一致性:促销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多利益,不只是金钱性的而已。现金偿付性的和非现金偿付性的促销提供给消费者不同程度的功利性利益(节省和便利)和享乐性利益(探索、娱乐)。

三、赠品促销的效果

1.赠品促销对消费者知觉价值的影响。不同的促销方式确实会对消费者的知觉价值产生影响。消费者会认为现金偿付的促销方式(降价)是一种减少损失,非现金偿付的促销方式(赠品)则是一种获利的评价过程。与获利相比,通常消费者比较喜欢减少损失;不然就是这个额外的赠品,其名目上的价值与折价比较,能明显的让消费者感觉到比较划算,才会认为非现金偿付的促销方式比较好。也就是说,一般来讲,相对于赠品促销,消费者可能会更喜欢降价之类的现金偿付的促销方式,因为消费者会认为自己得到的价值(知觉价值)更大。要让消费者感觉到实惠,才能发挥赠品促销的作用。所以,赠品促销时,厂商就应该注意这一点,尽量让消费者感觉这个额外的赠品的价值是有足够吸引力的。

2.赠品促销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赠品促销实际上是工具制约的一种,是利用对消费者的正向刺激来直接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本次消费的结果是可以得到奖励或是附加的价值(赠品),所以增加了未来同样消费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工具制约等直接改变消费者行为的工具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对消费者的短期的刺激工具,赠品促销也被认为是一种短期购买诱因,一种立即型的促销。这与赠品促销的操作有很大的关系。

消费者行为越复杂,表示消费者投入其中的心力越深入。一般而言,越是无须任何行为改变便可平白获得的促销好处,其消费行为越是单纯。例如:当场揭晓的抽奖活动、商品直接降价、免费赠品、免费发送的试用品等;相反的,越是需要付出一些行动配合,或是必须提前计划方能取得的促销好处,其消费行为越复杂。如:分期优惠的促销、集点券等。

自我认知理论是由个人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的动机来判断外物的价值。从这个理论的角度来看,一个促销活动越是平白的给予,越可能被消费者认定为产品有问题而必须透过促销活动才卖得出去;反之,如果消费者本身必须付出一些代价,例如精力、时间、行动等,才能获得促销活动的好处,则较倾向将自己的配合度解释为本身的需要,是较理想的策略。超级秘书网

而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促销方式必须达到行为养成或是行为强化的功能,才可算是好的促销。由此来看,赠品促销若是仅仅一次购买的附赠,则行为强化的效果较差,若是组合式赠品,必须分次购买来搜集,其强化效果才较佳。

就促销的推广功能而言,赠品在鼓励试用和品牌转换上,具有很强的功能。如果操作方式正确,即如上所述采用组合式、分次购买搜集赠品的方式,还可以很好的鼓励后续购买的行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赠品促销如果操作得宜,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知觉价值、达到行为强化的效果,在鼓励试用和品牌转换上也有很好的效果。

行为心理学论文:社会心理学应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内容提要 当代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是整合的关节点;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是整合的切入点;而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是优化整合的着力点;交互点是俱、群体、社会几个层面的交叉整合。

几十年来,多种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一门统一学科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其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出了要把个的和社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的探讨整合起来的呼呈,建立整合的科学大一统的整合社会心理学。人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在多种学科之间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行为心理学的提出和构建妆衰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势在必行,总的设想是将社会行为的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整合起来,从丰富多彩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切入,着力研究聚群行为心理的优化整合。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及时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及时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 G. 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 W. 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 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 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

综上所术,社会行为心理学的发展趋向是整合;关节点是要将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整合起来研究;切入点是当代社会热点、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而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整合探讨是整合的着力点。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主要表现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群体与群体、社会与群体交叉作用上。

我们可以相信,21世纪将是心理学大有作为的世纪,整合社会心理学也会迎来光辉灿烂的时代!

行为心理学论文:基于会计心理学视角的不良会计行为研究

关键词:会计心理学;不良会计行为;会计心理障碍

摘要:矫治不良会计行为,除了完善各项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严格依法办事、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以外,还应分析和研究会计人员的会计心理及会计职业道德等因素对会计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心理及道德素质,规范会计行为。

会计人员是限于职业而面临特定的人际关系群。各种压力源形成的合力,使得不少会计个体左右为难,由此极易形成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进而导致人格异化。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也有个丰富多彩的会计心理问题。随着会计实践活动外延的扩大,会计个体的心理活动及心理现象日趋频繁、复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趋势,有其独特性,因此有必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和解释会计现象。

一、不良会计行为的心理学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心理特征的总和构成了会计个性。作为会计个体,一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个性即代表了会计人员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还体现了与他人之间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共性方面的综合,又形成了不同心理特征差别。可以说,会计心理特征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会计个性心理对会计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影响会计行为的个性心理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个人价值观是个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自己独特的观念、习惯、行为及精神等。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个性心理的积累过程,必须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沉淀才能实现。而且,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会成为一种固定的思维和行为定式,并植根于内心深处。个人价值观对个人行为有强烈的影响,而且能够左右人生的走向。会计人员的价值观能够直接影响到其对会计违规行为的选择,没有正确价值观的会计人员可能有意或无意地违背职业道德,加上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容易使其产生可以容忍某些会计违规行为的心理。而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则会使会计人员具有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正义感和勇气,这对会计违规行为的治理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个体需要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人的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人类的种种动机大部分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个体需要的动机越强烈,所引起的行为也就越有力。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很自然产生对经济利益的需要,这是正常的,但如果这一需要达到足够的强度,就会产生强烈而非正常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愿望。由于某些会计行为具有协调利益分配功能这一诱因,就又可能促使会计人员为满足自己经济利益的需要而采取非正常手段去追求它、得到它。因此,诱因就成为会计人员对经济利益的需要转化为追求经济利益的动机的契机,会计人员为了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就会寻找机会做出一些不规范甚至违法的会计行为。

(三)能力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能力是指胜任某种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所具有的本领,包括知识和技能。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等原因,人们的能力有很大差异。会计工作具有技术属性,需要会计行为主体具备计算、记账、分析、预测、语言表达、文字理解等一般的技能;同时,现代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会计手段的先进性,需要会计行为主体具备计算机操作、外语翻译、合并报表、报表折算、风险控制、成本管理、战略决策、金融投资、人力管理、法律法规等综合知识和技能。会计行为主体从事基础的会计工作,必须具备一般能力,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会计行为主体要从事较高层次的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这是特殊的个人能力。

(四)气质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气质是最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实质上它是不同的神经类型在人的心理及其行为中的表现。气质只代表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风格上的差异,而不涉及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内容,不代表人的个性的优劣。判断人体的内心活动,只有透过气质的表现形式才能抓住其本质。气质本身都具有两重性,没有一种气质十全十美。气质本身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任何气质类型既可以向积极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向消极方面转化。

有的会计人员在意志品质上缺乏耐性和较强自制力,不能严格地恪守会计工作制度和法律法规;有的会计人员缺乏勇于创新的精神,如在存货计价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估计、收益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等方面,对会计程序与方法的选择趋向保守等等;而有的会计人员性情易急躁、情感易冲动,动作敏捷热情但不能持久,常常在会计方法的选择上表现出一定的激进性。总之,由于会计人员气质类型不同,即使对相同的会计事项,也会选择有所不同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会计行为与客观经济活动的吻合程度,从而产生不良会计行为。

(五)情绪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会计情绪是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在财会实际工作中,许多矛盾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通过会计情绪反映出来。会计情绪是会计个体具有的一种心理形式,是对现实体验的潜意识态度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它直接或间接地反应了个体内心世界对客观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情绪与财会工作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当个体处于良好情绪状态时,其心理是健康、愉快的,与外界关系容易协调,思想容易沟通;反之,当个体处于不良情绪的重负时,伴随出现的心理状态是不安、悔恨、愤怒、痛苦、失落等,对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努力培养良好的,积极的向上的情绪,控制和消除不良会计情绪是十分必要的,这对财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从会计心理层面来分析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而作为每一个会计从业人员,在面对工作、面对生活的时候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工作,或者没有采取正确的生活态度,就会产生不良的会计心理障碍。

二、不良会计行为的会计心理障碍分析

心理学上的心理障碍是指心理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例如,当人们遭遇重大挫折或面临重大抉择时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抑郁,有的表现沮丧、退缩、自暴自弃,有的表现愤怒甚至冲动报复。往往是过度应用防卫机制来自我保护,表现出一系列适应不良的行为。会计心理障碍是指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不良的工作环境和职业习惯的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

(一)从众心理导致会计心理障碍

从众行为可使会计人员获得一种安全感,群体会对个体产生或强或弱的心理效应。这种促进效应是一种无形的支持力量,它是个体把群体看成是强大的

后盾,并能鼓舞个体的信心和勇气,唤醒个体的内在潜力,使个体单独不敢做的事情,在群体内就敢做敢为。就会计这个群体来讲,由于会计人员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加上群体心理促进效应的影响,对会计造假这类违规事件,每个人大都会服从群体造假行为并感到心安理得,因为大家都在做这类事情。此外会计人员在群体中工作生活,必然会同群体发生着各方面的互动,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同,希望被群体接纳、承认、信任和尊重,同时还希望从群体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与感情的满足。而选择从众是会计人员被群体所认同的最容易的方法。反之,会计人员如果不从众将会付出较高的成本,不从众可能影响或威胁到从众群体内现有的各种利益关系。由于不从众者坚持原则,还会失去选择从众所带来的各种利益,这加剧或驱动着会计人员去选择从众行为,而不是去制止不良的会计行为。对会计造假这类违规事件,会计人员不选择从众行为,大都只会带来成本,不能取得利益。

(二)会计人员之间的博弈心理导致会计心理障碍

对于会计违规行为,在会计人员间存在着相互博弈的心理,即陷入了博弈论所描述的“囚徒困境”之中。假设有两名会计人员a和b分别接受到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在这两名会计人员之间有三种策略选择:及时,一个不执行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另一个执行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执行的那个会计人员将获取利益或不招致打击报复,不执行的那个会计人员将会面临打击报复并为此付出高昂的成本;第二,两个会计人员都不执行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一起面临打击报复的风险,但拒绝违规指令有助维护会计人员的声誉并且能提高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第三,两个会计人员一起执行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大家都得不到好处的同时也不会招致打击报复,但要承担职业地位的下降、声誉受损等成本。该博弈如图1—1所示:

两名会计人员面临四种可能的策略组合,我们逐一分析这四种策略组合:(1)a抵制,b也抵制。此时两人所获支付相等,但这一策略组合处于不稳定状态,因为a若选择“抵制”,b就有了转换策略的诱惑,当b转换策略至“违规”时,其所获得的支付值也将上升;(2)a抵制,b违规。此时b所获支付值大于a所获支付值,这一策略组合也处于不稳定状态?因为a转换策略至违规,其所获支付值也将上升;(3)a违规,b抵制。原理同(2);(4)a与b均违规。此时二人所获支付值相同,a与b都没有转换策略的动机,这种策略组合处于稳定状态,就形成了均衡。由此,我们分析发现,会计人员面临领导的违规指令时,常常背负“别人违规,自己若不违反规则会招致打击报复”的心理压力,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诚信在打击报复的威慑下,常常被会计人员所舍弃,因此,现实中会计人员会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执行会计违规行为。

(三)忠诚心理导致会计心理障碍

任何人都要与他相联系的个人、上司、下属和组织机构等发生业务或工作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提倡和强调团队精神及人际关系重要性的今天,变现为一种亲密的忠诚关系。但这种忠诚关系非常容易演变成为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消极力量,其原因是——忠诚关系意味着对忠诚者有一种保护义务。具体表现为:当会计人员发现与自己有忠诚关系的同事、上司、下属和组织机构等出现会计违规行为时,他感到自己有责任使他们不要为会计违规行为而感到太难堪;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有责任保护他们不被解雇。同时,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在抵制同事或朋友的不良会计行为时,他们感到自己好像在给别人带来痛苦,这种心理上的反射作用使他们在自己的心理上产生痛苦感、罪过感。因此,由这种忠诚关系所产生的责任感、痛苦感和罪过感减弱了会计人员抵制会计行为的正义感。就群体方面来说,由于会计违规行为可能会毁损所属群体的声誉,进而导致群体内所有成员的声誉受到伤害。与群体有关的这种忠诚关系也会降低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积极性。因此,抵制会计违规行为容易对群体内的各种忠诚关系,包括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和朋友关系等造成裂痕,招致其他人对抵制行为的憎恨,这种心理大大地削弱了人们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动机。会计人员出于对保持忠诚关系的考虑,对会计违规行为,采用的最常用的方法是视而不见;或者即便是抵制,也是较大限度地减少对违规者的伤害;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为其辩解。

三、不良会计行为的心理学缓解措施

会计行为心理内含了会计行为主体的感情、能力、素质、气质等性格特征和认知、情绪、意志等心理过程,既决定了会计行为主体的会计行为目标,又影响了会计行为主体的需要、动机、行为方式、行为过程,最终形成不同的会计行为结果,即会计行为目标与会计目标的一致性检验。从会计行为心理、会计行为方式和过程到会计行为结果这一系列的规范程序来看,会计行为心理的主观性、引导性、渗透性都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了优化会计行为,必须首先优化会计行为心理。

(一)树立会计道德信念

会计道德信念是会计人员发自内心的对会计道德义务和道德理想的真诚信仰和强烈责任感。会计道德信念表现为坚定地相信会计道德原则及道德规范的正确性,坚定地相信按照会计道德原则和会计道德规范行为的正义性。一旦当会计人员树立了会计道德信念时,就能自我调动,自我命令,长期、自觉、地根据自己的信念选择会计行为,从事会计工作。可以说,会计道德信念是会计道德品质的核心。

(二)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人一旦遭遇不安而引起攻击欲望等本能冲动时,就会在下意识里出现一种反应,以祛除那种冲动来安定心理平衡。为了避免单调、枯燥,必须有改变心境的活动,在自己沉浸在喜悦与快乐中,或专心做自己的事情,那么即使在心中有不满或挫折感,也不会失去心理平衡,这是保持心理平衡的有效方式之一。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知足常乐;时常自我反省,认识自我;加强锻炼,挖掘潜能,自我调控;进行必要的自我暗示,转移自身注意力;保持自我个性,避免挫折,经常疏导积累的压力,一切问题向简单和好的方面去思考等。

(三)正确认识自己

如果个体不知自己是处于何种心理状态,那么他就可能时常埋怨自己的不幸而痛苦不已,以致陷入极度不安的深渊里。尤其是在部分中老年会计人员中,有些人常常喜欢一切思想观念都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在多次碰钉子后容易诱发神经衰弱。因此,应多作自我分析,正确地认识自身,那么不管遭遇到多么不适应的环境,也能应付自如。

(四)合理对待自身的需求

由于人的政治、经济地位不同,个人需求、文化修养、认知能力的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目的,人们既不能脱离社会历史条件去选择目的,目的总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次,人的主观需求对目的形成重要的能动作用。目的表明一种对未来的目标追求与价值的取向,它同个体的主观需求是紧密相关的。再次,会计个体自身需求、认识水平和道德修养也影响目的的形成,会计人员的需要促使其产生目的的活动。因此,目的作为一种未来的价值取向,与人的需要是紧密联系的。那么,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去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需求,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及时位。

总之,会计是个心理疾病暴发率较高的职业。会计行为主体经常受到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刺激,道德良心和法律两难选择的困惑,再加上工作内容的单调无味和个人理想抱负难以实现,如果这样的精神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地释放,容易形成不良会计心理,从而导致不良会计行为。会计人员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神经衰弱、焦虑、抑郁、强迫、恐惧和疑虑等,为了预防这种疾病,必须增强会计行为主体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预防机制。因此,矫治不良会计行为,除了完善各项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严格依法办事、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以外,还应分析和研究会计人员的会计心理及会计职业道德等因素对会计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心理及道德素质,规范会计行为。

行为心理学论文:浅议商务谈判中行为心理学应用

【摘 要】商务谈判是利益博弈的过程。商务谈判能力的高低对商业活动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行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与心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人的心理活动会通过一定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运用行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来指导商务谈判实践,可以把握谈判的主动权,抓住谈判对手的心理弱点,避免自身失误,赢得商务谈判的成功。

【关键词】行为 心理 谈判 应用

商务谈判是在日常生意中与公司相关利益群体就有关涉及双方共同利益的“目标物”进行协商谈判,最终争取达成一致的过程。在商务谈判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商务谈判是人与人相互交流和利益博弈的动态过程。行为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的行为与心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人的心理活动会通过一定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为此,在商务谈判中运用行为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对把握商务谈判的主动权,争取商务谈判的成功能起到积极的意义。

一 行为心理学的含义

行为心理学中将行为定义为“只有受行为环境调节的行为,我们才将之称作为行为。”这一定义将行为圈定在了特定的环境下,即行为受环境影响。正因为特定的行为环境,才使行为最终得以发生。

在学习行为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人的一切行为就发生的方式而言都是一种反射,特定的环境定位会使人的意识或潜意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的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有的是潜意识的,我们无法感知到的,但它确实存在和发生着。正由于这些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的变化,引起了我们的表层现象对这种变化产生反射,使其暴露。

行为心理学中将反射定义为“人的机体借助于人的心理的活动,来实现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行为反应。”用行为心理学的名词来说,便是“环境刺激”,环境刺激是作用于有机体,并引起有机体感应的环境因素。通俗地说便是外部环境的刺激是人们行为反应的最初原因。反之,行为反应是环境刺激引起的结果。

在环境刺激及行为反应中,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比如:就像是烟草进入机器被加工,进去的时候我们看见是烟草,经过中间机器的复杂加工,出来的时候我们看到是一根一根的成品香烟。中间的加工过程复杂,我们不去一一探究,但是我们可以把中间的加工过程归结于那个机器。在我们的行为反应与环境刺激的中间环节也有一个这样的加工机器,它复杂,但是却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环境刺激从这边进去,行为反应从那边出来。而这个机器也可以为我们所用,掌握它的原理,并学会操作它,便可以由果循因,或者由因循果。

二 行为心理学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心理作用往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行为心理学中称内部心理过程是最终决定人的特定行为的支配性因素。所以说,在整个从环境刺激到行为反应的过程中,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始终处于中心的地位。既然它是中心地位,马克思主义却告诉我们“抓主要矛盾,抓重要矛盾”,现在很清楚的是,内部心理便是我们整个行为反应的重要矛盾及主要矛盾,同时,马克思主义还告诉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重要矛盾”,现在更清楚了,就是我们要把内部心理掌握住,并且加以运用。

那么,怎么加以运用呢?运用在哪呢?本文主题是“商务谈判中的行为心理学运用”。首先要解决的是怎么运用?我认为,应该是利用对内部心理意识、潜意识的掌握,精准地解释人的行为,从而可以根据人的某些下意识小动作来推测人的内部心理,以便利用其心理,采取相应的对策,运用相应的环境刺激,使其做出我们希望其做出的行为反应。

也就是三个步骤,(1)解释其行为,(2)预测其行为,(3)最终达到控制其行为。其实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反推及正推的数学逻辑思维过程。

将行为心理学运用在商务谈判中是非常重要的。商场如战场,虽然商务谈判的众多理论中强调双赢的重要性,但是,双赢也是有赢有输的,所谓有赢有输便是有的赢得多,有的赢得少,有的赢在关键部位,有的赢在可有可无的地方。这都是所谓的“双赢”中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由于效用不同,一朵普通的菜花对于一些人来说是金子,也许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则分文不值,在一场商务谈判中,也许双方都赢得了一朵菜花,但是有的人是赢得了金子,而有的人只是赢得了一个没有用的东西,这就是我所认为的“双赢”背后的“潜规则”,一场商务谈判作为利益的争夺,争取到自己的较大利益很重要,简言之,我们要成为那个得到菜花等于得到金子的人,那样我们的商务谈判才算成功。

现在有一种机器叫做测谎仪,它可以检测出一个人是否在撒谎,其实它的原理就是我这里所提到的行为心理学中的推理过程。直接的表述就是,测谎仪是依据人通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身心变化的原理设计出来的。这就是说,有的小动作,我们不以为然,其实不然,它正是那些泄露我们心理状态和情绪的透视镜,通过一些小动作,我们便可以了解到当下个体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商务谈判中双方面对面,谈判对手的某些小动作在潜意识里他没有意识到,但是我们却可以很好地利用。比如,在日本就有很多企业使用这种泄露谈判对手心理的小动作,从而取得谈判的压倒性胜利。如:手不停地摩擦椅子把手,或者不自觉地习惯性碰触水杯,这样的小动作在行为心理学上被认为是一种想要赶快逃离、离开,难耐的心理情绪的外在表现,这种迫不及待的情绪往往会被利用。在一次谈判中,快到中午用餐的时间,谈判依旧在进行,日本方注意到对方谈判人员表现出手不停地摩擦椅子把手,并且不自觉的习惯性碰触水杯,日本方便立刻明白,对方急于结束谈判并去用餐。此时,尽管午餐已准备好,日本方却利用对方的急迫感,转而采用消磨的谈判方法,不急不躁,慢慢谈,一旦对方不同意自己的条件,便以“那我们就慢慢谈”的话语加剧对方的急躁感,最终对方迫于自身心理情绪而答应本来不愿意答应的条件,日本方取得完胜。可见,行为心理学中这些潜意识里反射在行为上的小动作是可以被利用的,我们在商务谈判中,不仅要利用对方的泄密小动作,而且要注重认识到这些小动作,并利用理智将其克制,不让它泄露我们内在的心理状态。

比如,多数撒谎者在撒谎期间,往往会不自觉地泄露出大量的信息:音域突然提高;面部表情尴尬、不自然;或突然无缘无故地脸红起来,额部出汗,不时眨眼;不时故意干咳;藏手掌;捂嘴巴;摸鼻子;掩嘴角;揉眼睛;捻耳垂;搔脖颈;伸衣领;说话时眼睛旁观左右,与对方的目光相接往往不足谈话时间的1/3等,这些小动作都已为国内外众多行为心理学专家研究并证实。又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的女士在百货商店一边思索买与不买,一边背手弓腰踱来踱去的时候,或拿到手中反复观看的做法,实质上都是心理的个体内部心理处于动摇状态的表现,也是生命冲动的缓解。这些都是可以为我们商务谈判所利用的地方。比如,在一些商务谈判中,对方不停地用手指敲击桌面,这一行为对于我们可谓是个好消息,因为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对方已经没有什么进一步的谈判需求,只是在等待,等待我们这方的答案,这样,谈判主动权就交到了我们的手上,我们便可以根据谈判的进程坚持对我方有利的条件,形成两边都有“菜花”的结局,当然,那个“菜花”对于我们来说一定要是金子。

三 结论

商务谈判与行为心理学的联系紧密,因为人在处于情绪状态下不能控制自己的身心变化。我们可以根据对方身体的某些动作、某些变化来反推他们的心理状态,从而将主动权牢牢地控制在我们的手中。虽然商务谈判中讲究双赢,但是我们也要争取那个对于我们来说是“金子的菜花”。商务谈判如同战场实战,在这个战场上,一丝一毫的失误都可能会让整个“战争”毁于一旦,因此,要学会利用心理行为反射的同时,更要学会规避自身的某些行为,避免自己被对方利用而丧失谈判主动权。在法律和道德的条件下争取每一场商务谈判的胜利,争取每次的双赢都拿到金子的“菜花”,是商务谈判的最终目标。

行为心理学论文:探析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深度心理学 投资能力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体系介绍的基础上,探讨了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应用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提高投资者投资能力。

经济学和心理学两个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割不断关系的学科,在现在越来越表现出了相互融合的趋势。金融学作为经济的皇冠,在这场变革中当然也是产生出了行为金融学这一巨大的成果,集中体现就是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始终坚持自己是心理学家的kahneman。但是在现在的行为金融学中,主要的心理学理论还是认知学派的,而且多是以经济学的方式来利用心理学的理论。本文就是在于探讨用除认知心理学以外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改善投资者投资能力可能性,尤其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

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来源

1776年,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此时经济学被定义为对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科学。到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那里,他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提到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的:人们充分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做决策,这一假设就足见对人的重视。为以后经济学在在对人的讨论方面奠定了基础,虽然这里的人是理性的人。

1947年herbert simon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提出“有限理性”理论。“有限理性”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理性”的否定,经济学对人的认识开始考虑现实的人的实际情况。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 心理学家kahneman 和tversky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在“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提出了既非理性, 又不是凡事皆自私的“现实人”假定。他们的《不确定状态下的判断:启发式法则和偏差》和《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两篇文章中侧重于研究人们在风险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提出了决策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前景理论”。kahneman也因为在此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对行为金融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的提出标志着行为金融学的真正兴起。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就是以决策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探讨投资者的真实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及心理机制,试图去解释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过程是如何对投资者的具体投资活动产生作用的。行为金融学将金融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来研究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对金融市场的运行和金融产品的定价的影响。

hersh shefrin认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题分为三部分:直觉驱动偏差、框架依赖和无效市场。启直觉驱动偏差主要是指投资者在形成认知和做决策时存在着一些经验规则及与此相联系的系统性偏误, 从而导致个人在金融市场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偏差。框架依赖是指个人因为情景和问题的陈述与表达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无效市场是指在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依赖的作用下导致价格偏离基本面价值。

在这三个主题中,要追究根本无疑前两个是主要讨论的对象,不只是因为无效市场是由他们产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前两个方面都是关于人的行为偏差的描述。在此试图用深度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这些行为的原因,已达到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来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能力的目的。

在直觉驱动偏差中,hersh shefrin主要指出了下面的一些影响人正确抉择的经验规则:典型性、过度自信、锚定、模糊性规避。在框架依赖中主要指出了:损失厌恶、协调决策、享乐式编辑、认知与情绪方面、自我控制、后悔、货币幻觉。

三、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方式

从以上对现在行为金融研究的陈述,发现在行为金融学还是主要在研究一些“金融怪象”,这些现象是用经典的金融理论所解释不了的,而且用的方法基本就是由心理学借鉴过来的实验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作基础来帮助解释。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行为金融学里还是在用基于统计学的研究来解释人的行为动机。那样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即便了解了这些现象但对自己的实际帮助在那呢?因为这些现象的根源很深,我们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尼要认识自己的这些错误都很难,你说要改过那就是更加的难上加难了。所以说需要用另外的眼光,用一种更加长远的方式来认识这些问题,从而寻找方法来逐渐帮助个人投资者来提高其投资能力

在kahneman的理论体系里,他提出了一种将人的认知过程区分为“直觉”和“推理”,并对二者做出了详细的区分。通过这个行为金融学里重要的理论——前景理论的前提,会发现直觉是很多很多错误的根源。这也就自然的想到了荣格关于人的意识功能的划分: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在荣格这里,直觉是“直觉这种功能使你看见实际上看不见的东西,这是你自己在事实上做不到的。但直觉能为你做到,你也信任它”;“在你必须处理陌生情况而又无既定的价值标准或现成的观念可遵循的时候,你就会依赖直觉这种功能。”和“但你处于一种直觉的状态,你通常不再注意细节。”,可以看出这和kahneman给直觉的功能是一样的。

在荣格看来直觉更多的事无意识的表现,它可以无处不在的通过域下过程来影响你。这就是问题的所在那就是要改变直觉,就需要深入我人类的无意识当中来认识它和改变它。也就是说,最深刻的变化应该是从无意识的工作进行起。在这种情况下,荣格学派代表的深度心理学就是要针对人类的无意识来进行工作的。那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也就是在帮助个人改善投资能力是最彻底和好的。

行为心理学论文:关于面子威胁行为理论调控策略之社会心理学探微

论文摘要:布朗与列文森提出了面子威胁行为理论模式及其相应的策略.深入研究了礼貌现象。它既不同于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也不同于利奇的礼貌理论,而是鲜明地反映了社会交流与人类思维灵活的交互关系。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社会认知的反射性评价理论和冲突管理模式理论,并结合句法特点来研究面子威胁理论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面子威胁行为理论 调控策略 社会心理学基础

1.引言

布朗与列文森认为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框架本质上是正确的.而直言不讳威胁面子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也遵循格赖斯所提出的准则(1987:94)。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已经“在言语交际中约定俗成”(刘润清、文旭,2006:154),以此作为达到较大效果的指导原则。然而,尽管格赖斯藉由会话含义说进一步支持他的理论.并解释了表面上违反合作原则的非合作的言语行为,但并没有阐释清楚人们生成和了解话语的根本动机。例如,x是a的学生,他想找份工作,因此a为他写了一封介绍信.如下:

dearsir,

mr.x’scommandofenglishisexcellentandhisattendance totutorialshasbeenregular.

yours,ere.

这封信并没有提供介绍信所需的足够多的信息量,因此违背了量的原则。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推测出a的隐含意义,但另一方面我们却无法抓住他提供少量信息的动机。利奇(1983:80)认为合作原则(cp)解释了真值语义学中的命题意义,却无法阐释人们为什么不直接表达意图。鉴于cp的弱点他描述了礼貌原则(pp),认为“pp不是对cp的必要补充,而是将cp从困境中拯救出来”(ibid.)。就前文的例子而言.他认为pp的赞誉准则似乎可以解释。此外。利奇还打算研究语用学原则是如何在更大范围内以社会和心理学为指向来应用的,由此说明礼貌是人们不指明的主要动机。

就以上两个理论而言,布朗与列文森反对利奇衍生格赖斯的礼貌原则及准则。首先,他们认为“cp是社会交际中立的预设体系”(1987:5),并且我们如果没有理由就不会偏离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而pp仅解释了这一现象的理论化了的原因其次.pp广泛的解释功能却不能解释在某些情况下pp原则本身没有得到维护.甚至没有礼貌可言。尽管他强调了交流中礼貌的普遍性,却不足以解释与礼貌相关的所有现象。再次,利奇本意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但却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缺乏足够的说明。不同的是,布朗与列文森的礼貌原则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更为紧密.并且格赖斯理论体系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能够从面子威胁行为理论(fta)及其对应的礼貌策略中得到反映。

简言之,fta模式及其策略反映了探索语言交流本质的新角度。上面的例子正说明了教师a一方面巧妙地通过不充分的信息来暗示自己勉为其难,另一方面又通过强调突出a的出勤率来较大程度地减少对a积极面子的威胁。本文正是通过将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理论结合,扩大布朗和列文森的理论基础,从而彰显其合理性。

2.fta模式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2.1交谈双方的特点

2.1.1面子核心

gofman(1967)扩大了面子这一概念以描述自我的社会体现——我们希望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布朗和列文森(1987)把面子概念作为他们礼貌理论的核心。将其定义为“每一个社会成员希望在他人那里获得的自我形象”,并将它一分为二,成为了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前者强调个人自立,即是行为自由不被他人干涉,而后者强调联系,即是渴望自我形象获得他人肯定和赞许。个人面子的两个主要方面反映了交际双方为了自我和他人(主要指说话人和听话人)需要考虑语言的使用及其特征,因为这可能会促成实现交际目的,也可能会造成竞争性的甚至防御性的面子保全行为。尽管如此,我们在日常话语行为中有时不得不做出有损面子的行为。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采取补救策略来减轻对面子的威胁,而这依赖于社会成员对个人形象的共同认识以及在交流中注意它的必要性(布朗和列文森:62)。他们的礼貌策略表明面子其实是社会心理学与语言的界面,是达到有效交际的一个决定因素。

2.1.2反射性评价

沙莲香(2002:90)表明社会认知、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是紧密相关的,是研究“我们如何观察了解世界的”(tayloreta1.2004:67)。更确切地说,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会对自己进行评价,而且人们根据从环境中获取的社会信息而建立某种人际关系(fiskeandtaylor,l991)。现代心理学重视有关“自我”的理论,而面子的构成因素可以重新表述为面子需求,相应地面对大众的自我形象可以通过他人对自我的反映证实。库利(1902)提出了“镜中我”这一概念,认为我们感知自己就如同他人感知我们一样,并根据他人如何对待我们来了解自己。

2.2礼貌策略与冲突管理

2.2.1fti1a模式

说话人与听话人双方的面子在人际交流中都易受到伤害。尽管我们不能避免面子威胁行为,但我们可以采取某些策略较大限度地减少威胁程度。布朗和列文森提出了一系列面子威胁行为的补救策略。此外,他们还坚称在选择策略时.说话人会衡量交际内容的三个方面:有效性、紧迫性及听话人的面子。在这一过程中三大社会变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式为行为对面子的威胁程度wx=说话人与听话人的社会距离d(s,h)+相对权势p(h,s)+特定文化中言语行为本身固有的强加的级rx。

2-2.2冲突管理模式

特定环境中恰当选择策略可以缓和面子威胁行为的后果并且推动交流顺利进行,而不当的策略可能会使冲突升级,这里的冲突并不一定指暴力冲突而是双方关系不和谐。研究者已经发现冲突模式.即人们对冲突的习惯性反映其个体差异。沙莲香(2002:80)等一些学者提倡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研究个体的反应.一是合作性(cooperativeness),即关注他人需求、愿意满足他人需求的程度:二是坚持性(as—sertiveness),即关注自己需求、坚持满足自己的需求的程度。根据人们在这两个维度上的表现,可以区分五种比较典型的冲突处理方式:(1)竞争模式(confrontation)。当一方比较关注自己的需求,就倾向于忽视他人的需要,从而体现出相对权势;(2)回避模式(avoidance)。当一方对自己和他人的需求都漠不关心,即运用逃避的方式来应对冲突,尽量不使冲突公开化;(3)顺应模式(aceomodation)。一方向对方让步,它高度关注对方的需求同时忽略自我的需求;(4)妥协模式(compromise)。双方都放弃部分利益;(5)合作模式(collaboration)。双方合作以获得双赢的结果。

冲突管理理论可应用到面子威胁补救策略中去。首先,直言不讳策略(bladonrecordstrategy)有时遵从于竞争模式。布朗和列文森(1987:69)认为赤裸裸地不加任何补救策略去施行面子威胁行为遵守了合作原则,因为这样可以较大程度地保留合乎交际目的的信息,然而通常情况下这一处理方式并不受到青睐.只有在以下情景中例外:(1)当说话人比听话人有权势,将倾向于采取竞争模式,同时也直接损害了听话人的面子,不附加任何的补偿。在计算对面子造成的影响程度时如果社会距离和言语行为所固有强加的级别是相对稳定的.社会权势将会在面子威胁程度上起主导作用。例如,教师可能会责令某学生道:“下午把作业带来。”这个言语行为提供了信息并显而易见地维护了说话人的积极面子,但同时也可能让学生难堪。(2)人们有时采用竞争模式是因为对话双方默许了情况如相当紧迫或迫切追求交际效率时,面子需求可居次要地位。我们可能在突发事故中叫喊“起火了”或者“救命”这类信息隐含了要求,威胁了听话人的面子,但可以得到谅解.可此类情况在生活中毕竟少见。(3)布朗和列文森强调提供帮助、请求、建议等言语行为对听话人面子造成的危害较小,因为它们不会迫使说话人做出很大的牺牲,诸如“进来”决坐”等客套语。这三种情况似乎并未传达说话人凌驾于听话人的含义,这是由于它们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套语,但实际上却表明了双方非对称的关系。

回避模式与竞争模式相反,主要针对非威胁面子行为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的可行性较低,因为我们多数情况下必须得采取威胁面子的行为以达到交际目的,而逃避人际交往是不能真正维护面子的第三种顺应模式忽略了说话人的愿望,以牺牲自我的面子需求来维护他人的面子,而且单方获益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偏离了交际的出发点,事实上是一种消极的策略。

妥协模式对自我和他人需要的关注都采取了一种折中的消极方式,而主观共同努力合作、寻求双赢的合作模式体现了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同时也是ftra模式中谈话双方的基本话语原则。我们总是在交谈中自觉地选择最恰当的策略以实现个人的交流需求并维护人际关系。毋庸质疑.我们总是尽量减小强加于自我和他人面子上的威胁,因此经常应用以下两种策略:一是采用补救策略以维护积极或消极的公开威胁面子的行为,二是非公开地实行威胁面子的行为

3.礼貌策略的句法特点

3.1省略

说话人通常在社会变量和交流动机上将自我与他人比较。请求性质的言语常常威胁听话人的消极面子,并且通常出现两种现象,即说话人采用向上比较方式而听话人采用向下比较方式。同时,社会变量将调整强加于双方的社会变量.而不完整的句子形态揭示的不仅是语法意义,更是谈话双方的共有背景,因此突出了双方的相似性说话人可能表达:

(1)介意我吸烟吗(mindifismoke)?

(2)有闲钱吗(gotanysparecash)?

(3)喝点什么吗(howaboutadrink)?

在以上的例句中双方较小的社会距离得到认可。保留了双方的积极面子。

3.2模糊限制语

模糊限制语可指在句中修饰谓语或名词短语功能的单词、短语及诸多句法形式,如反意疑问句、条件从句和被动句.都可以限定言语行为的言外之力。例如:

(4)takethisout,willyou?

(5)iassume/believe/guess,suppose/thinkthatharryiseom—ing.

(6)closethewindow,ifyoucan.

以上例句都试图模糊和限制话语行为施事者的强势话语权,转移听话人的视角和说话人的责任,以增大言后效果实现的可能性。此外,它们还强调了谈话双方的主观性,例(4)和例(6)发出了命令,但对听话人消极面子的威胁分别由模糊限制语减弱了,而例(5)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话语命题的意义,变化了意义活动的范围。

4.结论

布朗和列文森演化了礼貌理论,旨在探索礼貌行为的本质.其fta模式以面子研究为核心,可以从社会认知理论角度研究。句法变化是该模式礼貌补救策略的特点,融合了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可做进一步的证实。

行为心理学论文:园林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重要性

1在园林空间布局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

1.1维持开放性以及私密性空间

一般来说,人可以选择的私密空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也就是:(1)在人群中个体的隐姓埋名或者是不求闻达的状态;(2)一个人独处;(3)根据自己的愿望对环境进行支配,比如说构建一个只有几个人亲密相处,同时不被他人影响的环境。现在设计师均会选取围合的方式在城市广场中、居民居住区的花园内、城市的街头绿地中使用,而不是只限于私人别墅庭院中,这种方式会更好的创造出半封闭或者是全封闭状态的私密性空间,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在忙碌而又喧嚣的大都市里,有这么一片可以供人们或私语、或读书、或交谈、或静坐的清静之地,可以使人们感到安逸和舒适。而对于开放性的园林设计来说,基于行为心理学的设计会更加的简单,比如说在公园的草坪上安设遮阳避雨的场所,或者是在公园的草坪安设一些隐蔽的地方,不能一览无余;在城市广场上多种植冠荫树;在居民居住区的绿地上多种植一些观赏价值较高植物等等。上述所说的这些设计思路均可以创造更多的满足于公众的大范围的活动场所。

1.2维持宜人性空间以及实用性空间

在大多数的园林,尤其是公园中都会设置一些经济实用价值比较强的空间,像科普园、果树园等等。通过这些特殊空间的设置,可以使人们认识自然,学习到各种知识,使参与者得到充实感以及满足感。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实用性的场所,比如说在冠荫树下安设一些长椅,可以方便人们休息、乘凉;开放草坪可以使人才其中野餐、游玩;设计花园以及园艺设施,可以使人们参与到园艺活动之中;利用灌木作绿篱不仅能够将场所换分为一个一个的小场所,而且又可以降低噪音,起到挡风的作用,隐藏不太好的景致,的对视觉进行控制,另外这也可以使人们更加的亲近植物。

2在园林植被的配置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

科学合理的配置园林的植被,不仅可以使得园林设计变得高水平,而且还可以对人的心理以及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2.1集中性

集中性可以给予人的视觉一种比较舒畅、轻松的感觉,像在园林的出口以及入口处种植非常多的植物,可以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吸引人入园;在道路之间以及景观区域通过植物的集中配置来达到指引的目的。

2.2标志性

人们通过植物环境的体验可以产生出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像季相要求、色彩以及形体特征都比较高的观赏性植物,除了可以当做园林空间树立标志外,还可以使人的心理出现一种文化的满足感以及精神的认可感。

3在园林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国内外的各种与行为心理学以及园林设计相关的研究现状还处于发展阶段,尽管相对来说国外的研究要完善一些,但是理论研究仍是处于刚起步阶段,我们国家的研究仍旧只是在具体应用中有所体现。总的来说,在园林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有下列问题:

3.1中国传统园林已经具有心理学思想,然而尚未形成理论。在我们国家传统园林设计中,已经有非常多的地方可以体现出心理学的思想,比较符合我们国家人民的心理观念,然而这些都是零散的,还没有形成专门的理论研究。这些非常好的思想如果不能继承下来,是多么的可惜啊!所以我们国家的园林设计应当与国外的先进理论相结合,总结并分析我们国家传统园林中的思想,进而汇总出我们国家独特的园林心理学,并付之于实际。

3.2大多数研究是关于建筑设计和人的行为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关于园林心理学的比较少。国内的部分研究均会关系到人的行为心理学和环境设计或者是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但是人的行为心理学以及园林设计之间的关系只有很少一部分研究提到。就本质来讲,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这种情况也是能够理解的。所以园林心理学研究同样需要在建筑心理学中不断的完善和总结。

3.3尽管有国外比较先进的理论知识进行指导,然而其并没有普及应用到园林设计中。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是比较的园林设计指导的心理学理论。尽管这种理论效果非常的好,但是其很少有设计师应用到我国的园林设计之中。所以我们除了不断的学习国外比较和先进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园林设计之中,只是纯粹的学习国外的理论知识是不可的。

4结论

一个非常成功、非常受人喜爱的园林设计作品,除了要满足生态需求之外,还需要满足以及反映出人的心理需求。就生态需求来说,园林设计者只需要通过各种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以及的数据就可以实现,而对于人的心理需求来说,就需要园林的设计师对人的行为心理学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出人的内心最想要、最需求的理想生存模式,进而使自己的设计可以满足各方需求。但想要做到这点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大家共同解决,共同的探讨。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在园林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会变得非常的成熟、非常的完善。

作者:向丽珊 单位: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

行为心理学论文:行为心理学与园林设计概述

1.行为心理学与园林设计概述

1.1行为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创立的一个心理学的分支,他与其他的传统心理学的区别就在于他更加强调人类的行为,从人类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对人的个体进行研究。而不是单从心理学的人类意识层面进行问题的剖析。这种行为心理学的思考模式综合兼顾了人类的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等。

1.2行为心理学与园林设计

自古以来,园林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和生活需求。通过各类园林景观和构件之间的相互搭配,能够更好地为人们营造出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而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也是当前的一个新的领域,需要在园林设计时综合考虑到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如老年人希望园林能够提供一个休闲的场所,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园林的遮阴与休憩设施的布置。而儿童则需要在园林中产生很多娱乐活动,因此在园林设计时则需要考虑到娱乐设施以及园林绿化的布置等。园林设计中考虑到人的行为心理需求,能够更好地指导园林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愉悦感。

2.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2.1行为心理学对园林景观布局的引导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布局时,需要考虑到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基本心理需求。因此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人们对于景观私密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尤其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更加需要通过开敞空间以及私密性空间的结合,一方面保障户外活动的连接性和沟通性,另一方面也能保障在需要的时刻能够得到一些私密性的需求。如在一些私人庭院中或是园林中,都需要一些不受打扰的区域,能够进行安静的活动,如读书、休息等。因此在园林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围合的方式,不仅在私人别墅庭院,而且在城市街头绿地、居住区、城市广场上,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全封闭和半封闭的私密性空间。如通过设置一些冠荫树,同时辅以一些休憩的设施等,通过一些观赏性较高的植物的布置,给予人们在私密空间内的舒适感和愉悦度。而在开放空间内,如各类草坪和湖泊等处,则需要为人们的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如尽量开敞的环境,动静集合的布局设计,都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园林开敞性和私密性等多方面的需求。

2.2行为心理学对园林主要用途的引导

一般的园林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对居住环境的需求,然而实际上从人们的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园林拥有了更多的功能与用途。如果一些特有的园林设置,如树园、草药园、科普园、专类园等,在这些特殊的空间中,能够增加人们学习和认识大自然的机会,使参与者获得满足感。另外从人们的基本需求而言,园林能够为他们提供基本的活动场所,而同时人们又需要活动场所中的荫蔽性和舒适性,以及活动场地划分的合理性。因此在园林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采用不同的植物组合以及格局的布置,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如通过灌木作绿篱既可把大场地细分为小功能区,既能挡风、降低噪音,还必须满足人的审美和情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园林设施,促进人们参与到园林绿化中,从而更好地引导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2.3行为心理学对园林服务设施的引导

园林服务设施的选择以及布置位置将会对人们造成很大的影响,只有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以及居住区域的居民心理需求,对园林服务设施进行布置,才能更好地发挥园林的基本作用。比如公共厕所的位置在园林中要适当安排位置,在人们可以明显发现的位置,或者有明显的标识牌。每个公共厕所的距离也应该根据人们的基本行走范围来进行布置。垃圾桶等设施的布置则需要按照人们的活动范围布置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园林中的长椅等设施周围需要设置一些荫蔽措施,从而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好的休息环境,同时各类设施的布置也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

3.结语

园林设计中考虑到人的行为心理学能够更好地实现园林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的心理需求,并对人的行为带来一定的影响。各园林设计者应从园林景观的布局,园林的主要用途以及园林服务设施的设计等方面,来综合应用行为心理学知识,满足人们对园林的需求。

作者:周宏波 凌晓姝 单位:重庆市风景园林技工学校 重庆市动物园管理处

行为心理学论文:社会心理学应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整合

内容提要当代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是整合的关节点;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是整合的切入点;而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是优化整合的着力点;交互点是俱、群体、社会几个层面的交叉整合。

几十年来,多种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一门统一学科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其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出了要把个的和社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的探讨整合起来的呼呈,建立整合的科学大一统的整合社会心理学。人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在多种学科之间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行为心理学的提出和构建妆衰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势在必行,总的设想是将社会行为的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整合起来,从丰富多彩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切入,着力研究聚群行为心理的优化整合。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及时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及时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G.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W.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

综上所术,社会行为心理学的发展趋向是整合;关节点是要将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整合起来研究;切入点是当代社会热点、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而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整合探讨是整合的着力点。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主要表现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群体与群体、社会与群体交叉作用上。

我们可以相信,21世纪将是心理学大有作为的世纪,整合社会心理学也会迎来光辉灿烂的时代!(公务员之家整理)

行为心理学论文:技工院校学生管理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

行为心理学就是将人类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具体行为,转化为心理思维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可能发生的行为合理判断,最终达到鉴察人心的效果。同时,行为心理学也会采用一种能够改变人固有心理状态的心理发展认知思维模式,建立全新的心理认知思维方法,从而达到引导行为主体改变生活中不良行为的教育目的。将行为心理学理论应用技工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通过对学生行为进行行为心理学分析,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变其长期以来养成的不良心理思维模式,导正学生行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一、技工院校学生行为表现以及心理特征

1.技工院校学生群体普遍行为特征。

受技工院校办学性质的影响,技工院校生源质量普遍偏低,学校中学生群体不仅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还经常违反学校纪律,严重者出现犯罪问题,为学生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技工院校学生群体普遍性的行为特征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初步形成自我价值观,在行为上对同伴依赖性较强,容易受到同伴影响;对父母和教师存在抵触心理,希望在行为方面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甚至有意做出违反规则的行为来凸显自身个性;在学习方面,还在课堂上普遍存在讲话、睡觉现象,厌学心理严重。

2.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发育特征。

技工院校学生的不良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自卑心理,学生受到某种原因影响对自身品质和智力等产生怀疑,存在自我否定意识,对学习生活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其二,抑郁心理,学生在社会压力下无力应对自身消极情绪,生活在消极心理影响下,极易发生情绪低落、反应迟缓现象,心理恐惧而痛苦;其三,封闭心理,这种心理突出表现在学生沉默寡言,不轻易表现自身喜怒哀乐,对周边生活较为回避,不利与学生健康成长;其四,焦虑异常心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屡次遭遇失败又没有正确进行心理疏导,就会产生焦虑异常心理,对学生学习产生抑制作用,甚至危害学生健康。除了以上四种心理外,技工院校的学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孤僻、逆反、厌学心理等,需要引起学生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二、从行为心理学角度看学生行为

行为心理学是一个起源于美国社会的心理学研究流派。行为主义观点明确指出心理学应该将研究重点放置在行为研究方面,而不是关注意识研究。具体来说,行为就是指有机体在适应环境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身体反应的集合。应用行为心理学研究理论对学生行为进行总结,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点特征:其一,可激励性。相关研究学者认为人类个体的全部行为都属于应急反应的范畴,学生群体也是如此,其自身各项行为的产生主要是其对技工院校环境的一种行为反射。在这种观点中,学生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所以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外部行为进行激励。其二,自发性。行为心理学理论将研究重点放置在人类个体的行为研究上,借助相应的行为分析方式,促使人类个体自觉主动的从事某种行为。学生管理工作也可以通过对学生各项行为的分析,引导学生自发践行好的行为,提升学生管理效果。其三,易受环境影响的性质。行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者曾在婴儿的信息变化和情绪反应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实验,使婴儿在实验中所表现出的喜和惧随着条件反射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改变。研究证明,只要对环境进行合理控制,就能够将婴儿培养成社会所期望的人。可见,人类在社会中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鉴于此,学生管理人员也应该善于运用环境效应,引导学生向良性成长方向发展。将行为心理学应用于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就是通过对学生相关行为的分析,根据学生行为所表现出的特色探究其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探寻能够有效干预学生不良行为的对策,使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以及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以学生典型行为为例分析行为心理学在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

原因分析:美国著名心理学教育专家指出,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一定的基本规律,也就是常说的效果律。学生在完成某项知识的学习后,如果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使其心理愉悦的结果,那么结果和学生之间的反应联结就会加强,反之则会消弱。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如果无法在结果中获得身心愉悦的情感,就必然会导致其与学习之间的联结消弱,影响其学习注意力。应用策略:根据学生这一行为,教师应该重新对课程进行设计,将每节课的学习时间缩短为40分钟,并指导学生进行提前五分钟的预习,既缓解上一节课的学习压力,也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控制教学时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参与机会,增加教学互动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2.能够积极承认错误,但不愿意改正。

原因分析:这是由于学生自尊心发育不健全所导致的。心理学研究中将其称之为“应付”心理,就是在接受教师批评中,在相对紧张环境刺激下产生的一种逃避心理。研究结果表明,每一个学生的应付行为类型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特征,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积极承认错误,但不愿意改正”回避心理是一种相对消极的应付方式。也就是说在学生承认错误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反省,认为只要道歉态度还就能够弥补自身过错,进而减轻惩罚。应用策略: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着基础知识学习、人际交往以及就业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这一时期是人类个体心理发育冲突最为剧烈和动荡的时期,所以应用行为心理学对学生心理模式进行导正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教师应该认真关心学生思想发育,真诚的与每一位学生交流,在对学生展开批评时也应该注意周围环境和批评教育方式,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其次,要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以积极心态去应对,促进学生心理成长;,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如男生群体中的个体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适当采取压抑应对策略,加强男生群体的求助意识思想教育。技工院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还有很多,如打架、吸烟、自我评价过高、浪费资源等,应用行为心理学对这些学生行为进行分析,能够找出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帮助学生改变自身不良行为习惯,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管理水平,促进技工院校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四、结语

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巨大的难度,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只有依据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行为学等理论的指导,深入分析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科学的应对管理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技工学校学生行为发展现状,解决学生管理工作难点,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张科伟 单位:山东医药技师学院

行为心理学论文:园林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

1.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1.1行为心理学对园林景观布局的引导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布局时,需要考虑到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基本心理需求。因此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人们对于景观私密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尤其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更加需要通过开敞空间以及私密性空间的结合,一方面保障户外活动的连接性和沟通性,另一方面也能保障在需要的时刻能够得到一些私密性的需求。如在一些私人庭院中或是园林中,都需要一些不受打扰的区域,能够进行安静的活动,如读书、休息等。因此在园林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围合的方式,不仅在私人别墅庭院,而且在城市街头绿地、居住区、城市广场上,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全封闭和半封闭的私密性空间。如通过设置一些冠荫树,同时辅以一些休憩的设施等,通过一些观赏性较高的植物的布置,给予人们在私密空间内的舒适感和愉悦度。而在开放空间内,如各类草坪和湖泊等处,则需要为人们的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如尽量开敞的环境,动静集合的布局设计,都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园林开敞性和私密性等多方面的需求。

1.2行为心理学对园林主要用途的引导

一般的园林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对居住环境的需求,然而实际上从人们的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园林拥有了更多的功能与用途。如果一些特有的园林设置,如树园、草药园、科普园、专类园等,在这些特殊的空间中,能够增加人们学习和认识大自然的机会,使参与者获得满足感。另外从人们的基本需求而言,园林能够为他们提供基本的活动场所,而同时人们又需要活动场所中的荫蔽性和舒适性,以及活动场地划分的合理性。因此在园林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采用不同的植物组合以及格局的布置,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如通过灌木作绿篱既可把大场地细分为小功能区,既能挡风、降低噪音,还必须满足人的审美和情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园林设施,促进人们参与到园林绿化中,从而更好地引导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1.3行为心理学对园林服务设施的引导

园林服务设施的选择以及布置位置将会对人们造成很大的影响,只有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以及居住区域的居民心理需求,对园林服务设施进行布置,才能更好地发挥园林的基本作用。比如公共厕所的位置在园林中要适当安排位置,在人们可以明显发现的位置,或者有明显的标识牌。每个公共厕所的距离也应该根据人们的基本行走范围来进行布置。垃圾桶等设施的布置则需要按照人们的活动范围布置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园林中的长椅等设施周围需要设置一些荫蔽措施,从而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好的休息环境,同时各类设施的布置也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

2.结语

园林设计中考虑到人的行为心理学能够更好地实现园林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的心理需求,并对人的行为带来一定的影响。各园林设计者应从园林景观的布局,园林的主要用途以及园林服务设施的设计等方面,来综合应用行为心理学知识,满足人们对园林的需求。

作者:周宏波 凌晓姝 单位:重庆市风景园林技工学校 重庆市动物园管理处

行为心理学论文: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的应用分析

摘要:园林空间的使用者是人,塑造景观空间时应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心理。通过分析不同人群的行为心理特点及不同类型园林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阐述了各类群游人对园林的行为心理学需求,提出了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为设计出更好的园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景观空间;园林设计;应用

1概念

1.1行为心理学的概念

行为主义心理学简称行为主义,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的心理学流派,其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不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1]。

1.2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根据人的性格、性别、社会角色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必要性行为:就是人类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活动,这种类型的行为一般不受外力的影响。自主性行为:也称选择性行为,例如出游、傍晚散步等。自主性行为受外力影响,一般与环境质量相关。社会性行为:也称社交性行为,例如朋友聚会、聚餐。这种类型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可选择性,与自主性行为不同,更倾向于个人的喜好与选择。

1.3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园林空间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但目前大部分园林空间在设计中采用的是功能主义结合美学主义,缺乏对使用者的心理及行为的研究和考虑,造成大量公共空间不符合使用者需求,不能合理化利用,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园林设计者应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的时候,深入研究人们的行为及心理特性,创造出不仅满足空间功能的美化空间,更应该设计建造出符合人们行为心理要求的城市公共空间,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各类型的游人。研究方法:文献理论研究法、实地观察记录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2行为心理学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2.1不同游人类别的行为心理学分析

经调查分析总结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普遍的行为习惯:抄近路,经观察人们总是倾向选择最短距离的路行走;逆时针转向,经观察在操场跑道、公园等场所,大多数人沿着逆时针方向运动;依靠性,经观察在开敞性空间中,人们习惯于停留在树木主干、灯柱、雕塑等能给人依靠感的物体周围;人看人,通过看别人可以了解他人,通过被人看得到社会认同的内心需要,并且通过视线接触促进交往;围观,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一群人凑一起看某个东西,就是所谓的“凑热闹心态”。

2.2园林活动空间的行为心理学分析

根据游人行为活动,将园林空间分为游览空间、休息空间、交流空间、活动空间。应根据游人情况及心理来安排,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2.3色彩的行为心理学分析

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分为无彩色、冷暖色系、同类色的应用。黑白灰被称为色彩中的无彩色,通常应用在园林建筑、铺装及植物配置中。冷暖色系是指不同颜色的光由于其波长、可见度高低不同,从而使人们对其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反应和心理暗示。同类色指色轮表上互相接近的颜色在景观塑造中能体现其空间感和层次感。

3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目前国外对具体类型的园林设计中的使用者的行为心理学进行分析研究,但理论研究较少,且国内基本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在后期研究时可将这些资料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来给后续研究提供便利。在行为心理学研究中,与建筑心理学相关的资料较多,而专门研究园林心理学的几乎没有,虽然园林与建筑密不可分,但还是应在实际中分析总结有关园林心理学的内容并整理成册。中国古典园林中已能看出园林设计者已考虑到人的行为心理学,但在古代书籍中并未见相关记录,导致一部分好的范例没能上升到理论继承下来。现如今,应该根据现有资料及景观,结合国外的先进理论技术,总结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思想,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并加以应用。在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知识时,往往会出现学习园林心理学理论而不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这将导致无法将其很好的用在实际设计中。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灵活变通,不仅学习其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园林设计中去。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中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设计出既能满足使用者功能需求又能满足使用者心理需求的公共空间。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研究理论会更加完善,从而指导设计者设计出符合游人行为心理及游览需求的园林作品。

行为心理学论文:企业人力效率中的行为心理学研究

摘要:员工是推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他们不仅贯彻公司所有经营活动,也关系着整个企业内部正常运转,管理层只有把握好员工心理状况,根据员工不同心理活动和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才能较好地凝聚企业员工力量、建设企业特色文化,提升企业在竞争激烈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以行为心理学概念为蓝本,根据行为心理学对企业人力效率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在企业内部管理活动中行为心理学具体应用情况。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效率;经济研究

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能有效提升企业经营效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以价格波动为主导的市场经济逐渐形成,如何激发员工潜在能量,提升企业灵活应对市场风险能力,需要管理部门根据行为心理学等科学理念,根据员工自身特色,发掘员工优势并加以引导,让员工积极为公司做出贡献。行为心理学能根据行为、眼神等方面判断员工心理活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较好的影响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一、行为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可行性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不再局限“捉摸不透”的意识上,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人体行为的行为心理学产生,它主要研究外界环境对人体反应的影响[1],当人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身体会不自觉的作出回应,根据这些回应的细小差别,判断人心理活动。用最简单的实例来说:在企业工作时员工创造了营销新纪录,公司按照规定给他现金奖励,行为心理学就是根据员工在拿到奖金时的表情与动作,判断他此刻的心理活动的一门学说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效的人力管理效率能帮助公司协调人事关系,更好地统筹企业内部活动,而行为心理学能够根据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状况判断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在熟知员工情绪的情况下,针对性采取措施,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挥人力资源的较大效益,为企业获取更多经济利润空间。

二、行为心理学影响企业人力效率的因素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如何挖掘员工潜能,需要企业运用行为心理学理念,分析、强化员工自身优势,消退员工消极情绪,引导员工健康发展。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角度分析,行为心理学中重要观点和理念能深刻影响管理层思想和决策,通常在企业面试环节中,管理部门会设置多道“难题”,如延长面试时间或者在企业走廊放置歪倒的扫把和撮箕等,根据面试者的不同反映情况决定录不录取。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来说,每一个企业都追求“以最小的资金人力投入换取较大的经济效益”,行为心理学中通过分析员工语言或动作,能够合理安排员工岗位,给予员工施展才华的空间,帮助企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高企业人力管理效率,节省企业人力资源开支,增加企业经济收益[2]。

三、企业人力效率中行为心理学的经济研究

将行为心理学引入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和部门管理,加大对企业人力效率的重视程度,能够促进企业快速成长,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分依赖行为心理学中的操作方法,过度的使用行为心理学,员工会抵制企业对其行为、语言或表情进行研究,拉开企业与员工的距离,不利于提升人力效率。

(一)行为心理学提升员工责任意识,增加企业经济收益

员工责任意识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要重视培养员工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通过对员工心理活动的研究,提升员工工作能力和积极性,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在运用人才的过程中,应先深入了解员工生活现状和素质状况,如学历、工作经历等,结合员工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行为心理学设置障碍,让员工在克服困难的同时提升心理素质。同时,企业要引导员工发现自身长处,通过团建活动等方式,加强员工企业归属感,强化员工奉献精神,如播放励志电影、户外训练等,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促进建成和谐同事关系,形成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行为心理学帮助企业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高素质管理人才直接决定企业人力效率是否有效,行为心理学能够帮助管理层发现企业管理人才,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会为自己谋求更大晋升空间和福利空间,管理层要运用行为心理学综合考察员工素质,敏锐发现公司人才。行为心理学中强调“观察学习”[3],管理层要注意员工日常工作情况,观察员工处理应急事件的反应能力,定时考核员工心理素质,提高员工管理能力。如定期收集员工对企业管理意见,从中发现高素质管理人才。

(三)行为心理学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竞争机制

良好的竞争氛围能提升企业人力效率,企业可以根据行为心理学理论科学的为员工制定发展目标,在为企业选拔人才时,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让能力优胜的员工能够得到提升,同时公司要拓宽监督渠道,根据行为心理学“操作性条件”理论,按照程序规划公司日常活动,创建平等自由的工作环境。

(四)行为心理学帮助企业建立良好奖惩机制和薪酬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强调“多劳多得”,企业运行过程中应该根据行为心理学的“强化”理念,建立良好的薪酬机制,用阶梯制薪酬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在节假日期间,给予员工相应福利,如红包、假期等。建立健全员工综合评价表,奖励员工表现突出的行为,严厉打击对公司产生不良影响行为,提升企业人力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研究行为心理学能够壮大企业发展规模,在现代化企业建设中,人力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市场份额的大小,公司管理层要不断探索行为心理学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积极影响,结合员工实际情况,针对性分析员工优势,合理安排公司岗位,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培养高素质行为心理学人才,适当运用行为心理学理念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提升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企业要不断借鉴国外先进行为心理学成功案例,立足于公司实际,建立健全具有公司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现高效率人力管理,用整齐规划的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提升工作效率,扩大公司生产经营范围,建立企业良好品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作者:王珂

行为心理学论文:行为心理学对园林设计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心理学发展迅速,行为心理学更是被应用于社会诸多领域,在解释和观察某一现象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在园林设计中,行为心理学同样应用广泛。本文将从行为心理学的本质出发,探讨了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园林设计;应用;研究

园林的所有设计都是基于人的行为与心理上的实践与反映,要想寻找更为合适、科学的人类居住方案,居住地的绿化、公共绿地的设计和布局都是未来园林设计的方向,而行为心理学在这方面的运用,可以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1景观布局离不开行为心理学的指导

1.1行为心理学在私密空间选择上的应用

心理学家认为,人对私密空间有着不同的特殊要求,大致分为3种:及时种是一个人独处的私密空间,即没有任何外界干扰的空间;第二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达成的某种环境,例如,在自家后院建立一个亲友相处的花园;第三种是个体在人群中不求闻达、隐姓埋名的隐士倾向。为了满足人们对私密空间的要求,设计师充分考虑行为心理学的原理,采取围合的方式,在私人院墅内建立私密的空间,满足主人对私密空间的要求,而在公共场合和城市的居住区、广场也会建立半封闭、封闭式的私密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在喧嚣的城市中满足自己对私密空间的要求。

1.2行为心理学在稳定、安全性空间选择上的运用

每个人都需要占有和控制一片自己的空间领域,这个领域可以为其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同时,在此领域中,人也能更好地交流协作,完成每天的工作和任务。人们认为领域的不同显示着这片领域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为了满足人们这方面的空间需求,北京的四合院就是很好的例子,利用建筑将不同的个体分割开来,而同时又利用植物将不同的家庭分割开来,这样可以为主人带来隔离后的稳定性和安全感。

1.3行为心理学在经济实用空间上的选择应用

园林建设中的投入与观赏效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减少成本,将资金运用到的地方,从而使得园林能够更加具有价值,它一直是一个好的园林设计必不可少的课题,行为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原理。实用性空间的利用就是减少成本的关键,而实用性空间一般为树园、草药园、科普园、专类园等,在这些特殊的空间中,能够增加人们学习和认识大自然的机会,使参与者获得满足感和充实感。另外,也存在许多实用性场所,如冠荫树下的树坛能够提供人休息;草坪开放能够让人在其中活动;设计花园和园艺设施,使游人可以动手参与园艺活动;用灌木作绿篱可把大场地细分为小功能区,既能挡风、降低噪音、隐藏不雅的景致,形成视觉控制,又也能使人们接近、欣赏植物的姿态。

2植物景观的合理配置离不开行为心理学的应用

2.1有序性设计

有序的植物景观意象是整个环境意象的框架。在道路景观中体现颇多,园林道路应该明确其贯通性,起到强烈的引导性和方向感,形式上或曲或直、或平或崎,即使是在迁回的通幽小径也有明显的规律性,向人们暗示前方会别有洞天,吸引人们前进。

2.2园林边界设计

边界有虚隔和实隔之分:虚隔,如草坪与游路边界可以用球形灌木有机散植,形成相对模糊的边界,起到空间界定作用,不过分阻隔人与自然的亲近;实隔,通常用成排密实整形的绿篱对边界进行围合,创造出2个不能跨越的空间,有效引导人流实现空间转换。

3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其它方面的运用

3.1园林铺装中的应用

铺装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设计,装块的大小、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配合都特别讲究。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设计中采用各种铺装形式,吸引游人的注意力。如老年人喜静,性情沉稳,好回忆往事,视觉需求中以视觉经验为主,与流行色常保持一定的距离。

3.2雕塑小品中的应用

雕塑小品也是园林设计的重点,雕塑小品起到点缀、展示地方特色的作用,为了体现地方特色,设计师们常常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如指示牌、广告牌等都体现着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布置得当能够美化广场、展示文化、陶冶情操。园林景观中的小品设施,如阅报栏、电话亭等直接影响着景观的形成,不论在造型上还是在色彩上都要与整个景观相协调。另外,在天气变化后和季节更换后,也要及时修改这些小品的风格和色调,重点是体现特色和融入周围的环境,以此来体现美感和设计师的良苦用心。

4结语

园林设计是一门浩瀚的艺术之海,而行为心理学的运用为我们指明了一些方向,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与各个学科紧密结合是未来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

作者:郄亚微 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行为心理学论文:园林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探究

摘要:园林设计不仅要在视觉上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也要在心理上满足人类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园林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探究,浅析园林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情况,提出有效运用行为心理学指导园林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园林设计;问题分析;策略

行为心理学究竟怎样应用在园林设计中呢?就是要通过总结大量的数据及研究成果,分类整理人在空间活动中有意识及无意识的行为,揭示出行为活动的共同心理,并尽量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空间的活动及人对这些环境的反应,把整理出来的结论反馈到规划与设计中去,以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1 环境与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

1.1 环境决定行为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外在的因素往往能决定人的反应,给人的行动以特定的指引。在设计实践中,这种思想往往把个人看作是被动的存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其实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要求选择、调整、改变环境。人在对空间进行体验的时候有着能动性,这一点在设计中是不容忽视的。人处在一个环境中,就不可能不和环境产生联系,环境和人的行为心理互相作用,环境会对人的行为心理产生影响,环境因素包括体量、形状、颜色、材质、光线、气味、声音等,这些因素如果符合人的行为心理模式,空间的布置和安排才能被合理有效的欣赏。比如在色彩方面,几乎所有的美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颜色对人的状态有很大影响,颜色能够通过视觉效果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影响人体荷尔蒙增减,引起人的情绪发生变化。所以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空间颜色对人的心理带来的影响,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颜色,让人们在舒适的情况下生活、工作和学习。

1.2 环境和行为相互作用 人们经常会对环境产生一定怀疑,或者说是不满。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对于长期摆放的家具有重新摆放的冲动,这就是人对于环境的能动选择。这是在环境决定人们行为之后产生的状态,是人对空间环境舒适度反应。私密性是人在环境中行为心理的重要部分,它是个人对空间的选择性控制,反应的人对环境的依赖。考虑到人对私密性的需要,设计师不能只是设计一个闭合的空间,这样虽然说在空间上隔绝了外界,达到了私密性的效果,然而私密性并不是这样的字面意思,私密性是指在空间的属性和功能上有所限定,例如为了提供私密性,可以设置一些布局合理的屏障,或者是打出一些虚实的隔断。

1.3 环境和行为相互渗透 行为心理学认为,人们的心理对于环境的影响不仅限于修正环境,在可能涉及到改变环境的性质等根本属性。同样,既定的环境又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习惯,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在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如在庭院围墙的下面种植一些生长茂盛的爬藤类植物,这样既增加了墙围的美观性同时也增加了厚重感使贪玩的儿童不会攀爬,也可在此清净的半封闭空间内静坐冥想、交谈、读书看报、私语。这种绿色屏障与其他庭院分割开,实现空间分割的作用增加了占有者的领域感和归属感。同时选择观赏价值较高的观叶植物还增加了美感,这种开放式空间的设计方法显得空间简洁,但不简单。这就是外界环境与人类的活动在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的想象,因此在设计中既要考虑环境的因素也要考虑到人类的习惯。

2 园林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

2.1 园林景观空间布局中的行为心理学应用 在进行园林景观空间布局的时候,要结合行为心理学,充分考虑空间的私密性和开放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用性和宜人性。

上文提到,私密性是现代人们选择空间必不可少的要求,为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设计人员在进行空间布局的时候,应多采用围合的方式,在园林景观中创造出全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适当隔绝外部的干扰,以满足人们静坐、读书、交谈的需求。园林总体上来说还是属于一个公共的场所,自然不能顾此失彼,公园的草坪在设计的时候要尽量开放,但也不能一览无余,公共活动场所应该能够提供观赏类的植物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考虑到人的安全感,因此庭院围墙类的设施不能缺少。私人庭院还可以采用合适的屏障来对庭院进行分割,给人以安全感和稳定性。

2.2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行为心理学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根据行为心理学,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要注重植物配置的序列性、边界性、标志性、集中性和区域性。

序列性是指植物配置有一定的连贯性和引导性,在形式上要有方向感,给人以暗示和引领。边界性是指利用植物形成边界意象,引导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进行空间的转换。标志性是指通过植物配置形成视觉焦点,引人入胜,标志性的观赏物可以代表一定的精神和文化内涵。集中性是指在园林空间的某些特定位置,如出入口,道路交叉点等,这些位置往往给人停留感。这些位置的植物配置不宜过于分散,应该集中简洁。区域性是指区域性的生态网络,多用于比较大型的景观布局,在设计这些大型景观时,要充分考虑其区域性。

3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人类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关系,阐述了在园林设计中怎样有效的应用这些知识来设计更美的园林空间,产生的视觉效果。针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构造植物层次、配置景观植物等方面,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这个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行为心理学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只要敢于探究善于发现,在行为心理学的指导下,园林设计将会走向新的高度。

行为心理学论文:运用安全心理学原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关键词]安全心理 行为 研究与控制

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中,劳动者通过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不断产出新的物质资料全过程,始终伴随和存在着相互对立又依存的安全与危险。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者在特定的条件下造成的,当两者的运动轨迹相交时,其交点就是事故。虽然人与物两大因素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但从大量的事故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事故产生原因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由人操作支配的,而人的行为又与心理因素紧密相关。所以,尝试运用安全心理学原理,探求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事故成因,以期揭示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寻求遏制事故发生的有效办法。

一、安全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安全心理学是属于其分支的应用心理学。它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分析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的心理状态,也就是研究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在社会各种复杂因素影响的条件下,劳动者对安全问题的心理活动规律,以达到能较为地预测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科学地采取措施,教育培养和提高人的安全心理素质,调动劳动者对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发挥和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最终实现安全生产。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安全事故的成因

通过对某系统一个阶段发生的安全生产死亡事故案例事故原因分析得出绝大多数的事故是属于“三违”现象造成的,多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有的甚至是“三违”中的几项违章同时发生、互相套叠、共同作用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心理学认为,人们心理活动的过程,首先是通过自己的感知觉器官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感觉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大脑的思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形成思想,指挥行动,产生行为。所以,只要有不安全思想和行为,就必然会造成事故隐患,也就存在着演变成事故的可能性。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发生事故,使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但为什么又会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呢?安全心理学认为,人的安全心理活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当时的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职工心理状态影响安全生产行为,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怕麻烦,贪图一时的方便而不顾后果,冒险违章作业;二是明知故犯,存在侥幸心理;三是办事凭经验,逞能、出风头,自行其是。此外,还有受各种激情影响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造成判断失误,骄傲自大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爱面子、自尊心强,从众心理以及逆反心理或赌气做事等心理状态不稳定的现象。

三、运用安全心理学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一要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和荣誉感的,要激发和鼓励他们的上进心,必须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才能让职工全身心地做好本职工作。如何正确选用激励方式,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掌握信息,了解情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正确选择激励手段,一般来说,正面表扬或奖励容易调动积极性。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惩罚、批评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应以教育说理为主,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要为被激励者排忧解难,改善不良的心理反映,诱导高尚的动机,引导他们产生积极的行为。实践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表扬、奖励一个单位或一个人就能鼓舞一大片人;惩处、通报一个单位或事故,能以儆效尤,教育一大片人。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主体的互相转化,对个人、整体都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心理反映。因此,激励手段要及时,不要等问题积累成堆了或产生不良后果后才着手处理。

二要正确运用自我调节机制。自我调节就是要自我控制,从而做到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保障安全生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精神状态与工作效率成正比。但是,精神状态与安全状态不一定是正比的关系。精神状态的高潮期或低潮期属情绪不稳定时期,最易发生差错或失误,属事故多发期。精神状态的组中值是精神稳定期,这时能力发挥稳定,工作起来有条不紊,不易发生事故。要努力提高职工的个人修养,学会自我调节精神状态,要有自制力。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最容易冲动,要告诫自己保持冷静、淡然的心态,记取乐极生悲的教训。而遇到困难和挫折打击时不要气馁,要有广阔的胸怀,要想得开,宠辱不惊,努力摆脱激情的不利影响。在工作压力大或精神状态欠佳的时候,要合理安排工作,劳逸结合,业余时间多参加文娱、体育健身活动,忘却烦恼,或找知心朋友、同事、领导倾诉,沟通思想释放压力,自我调节紧张状态。

三要运用相互调节、制约机制相互调节、制约就是要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相互制约、共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人际关系之间的相互理解、默契和支持,会对双方心理状态产生重大的影响。稳定的心理状态与人的安全行为紧密相关,因此,相互调节、制约对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相互调节、制约有群众调节和制约,领导调节和制约,组织调节和制约。

群众调节和制约,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相互提醒。常言说,拉拉袖子牵牵手吧。看到违章现象时要立即制止和纠正。在同事遇到危险的紧要关头,要敢于挺身而出,理智地防止事态进一步发生和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因一句话、一挥手而避免和防止了事故发生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相互调节、制约就能使我们的周围形成人人、事事、处处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领导调节和制约,就是要求领导个人,一方面要以身作则,遵纪守法率先垂范,决不违章指挥;一方面要敢抓敢管,认真组织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坚决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只有把安全生产及时责任人和职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安全工作合力,实现齐抓共管的局面。

组织调节和制约,就是单位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尤其是安全心理素质和自我保安能力的提高。

四要调整安全心理状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个人对环境或外界刺激处理程度,决定了人的行为性质,与人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要学习安全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活动规律,在事故发生前调节和控制心理和行为,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结束语

运用人体生物节律的科学原理,事前预测分析人的智力、体力、情绪变化周期,控制临界期和低潮期,因人、因事、因时地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调节心理状态,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努力改善生产环境,尽可能消除恶劣环境对人的不良的心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干扰,使人人身心愉快地去工作;要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工作,了解掌握思想动态,排除不良外界的刺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疲劳工作。

总之,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防止和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应扎实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关心职工疾苦,及时掌握职工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刺激,促使职工心理因素向良性转化,从而达到控制不安全行为,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作者简介

冀中能源张矿集团蔚县双胜公司,王吉波,所在省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出生年月:1963年11月,河北,男,本科,工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采煤工程。

行为心理学论文:运用经济心理学分析模式解释会计舞弊行为

摘要:本文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继续研究会计舞弊这一古老而又深刻的论题。在人类经济心理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会计舞弊这一问题,运用经济心理学分析模式理论提出一个综合的、结合会计行为的主客观因素在内的初步理论模型,此模型有效的解释了会计舞弊产生的内在机理。本文意在给会计舞弊这一问题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模式,为后续的研究寻找一个切入点。

关键词:会计舞弊 经济心理 分析模式

1 概述

会计舞弊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一个世纪性的难题。说它是世界性的难题,是因为舞弊现象不仅在中国有,在世界其它国家也有;说它是世纪性的难题,是因为舞弊在过去有,在现在有,在将来还会出现,只要市场经济中的游戏规则还有创新,还有不确定性与风险,虚假会计信息就会存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但从经济心理学角度研究此问题的尚未多见,而笔者想从一个新的视觉,即经济心理学的角度对会计舞弊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模式,为后续的研究寻找一个切入点。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会计舞弊是从广义上讲的,从相关者的角度看,包括会计人员的舞弊、管理层的舞弊、股东的舞弊、中介机构的舞弊等等;从舞弊的形式上看,指有预谋的、有意识的、具有欺诈性的违法行为。

2 运用综合主客观层面上的经济心理分析模式解释会计舞弊行为

2.1 客观层面上的分析模式 客观部分可以被观察到,或被独立地测量,并可由统计数字予以解释。主观部分可以通过量表或其他心理方法来从个体身上获得直接资料来了解,另外,也可从行为来间接推断。一般来讲,经济学关心的是客观层面的信息和行为。经济行为是以个体的经济状况为中心展开的,它受到三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个人情况;另一方面是受环境限制的经济行为;第三方面是与周围的一般经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会计舞弊行为也不例外,它一样存在客观部分的经济行为。

①通常讲的经济约束指证券监督委员会、财政部等部门颁布的规定、法则、制度等约束性的法律条文。这些约束被认为可以影响(限制)会计行为,可以对企业的会计舞弊行为起到起码的约束和控制的作用。②会计行为能够体现某企业的经济状况,比如上市公司为达到配股资格线采用盈余管理的手段人为的调高当期利润,但事实上公司当期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这种不实的现象会给债权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以错误的假象,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更有甚者违反监管部门的规定做出违法性的会计舞弊。③某企业的经济状况汇总起来便构成了一般的经济环境,比如以某一行业为例,由于业务性质有共同的地方,彼此相互制约和影响,他们之间竞争的结果构成了所在行业的经济环境,如果说某企业处在经济财务状况不好的位置,那它就会有舞弊的可能性,目的是掩饰自身不好的业绩,避免债权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经济行为反过来会影响本企业的经济状况。如以某一区域为研究对象,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也会影响和带动某一企业的经济状况,若某企业的经济财务不佳,也很可能会出现会计舞弊现象,道理同上。

2.2 主观层面上的分析模式 主观部分主要涉及影响决策的心理因素,这一决策心理是这样形成的:一方面行为人的动机和人格形成决策的心理过程;另一方面从社会观念中形成的知觉到的限制影响决策,还有就是社会观念也可直接作用于心理过程,再从心理过程形成决策。

①动机和人格在儿童早期就已经形成,这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被认为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心理过程。②社会观念包括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社会主导观念,比如,习惯、传统、伦理、预期和有关人与公司的公共形象都是社会观念的表现。社会观念形成了模型中特殊的一部分,并构成了群体中的综合个人观念。沟通过程、传媒和研究机构,这些都在社会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心理过程中,人们认为这些社会观念是可以与个体目标、动机和态度相提并论的。③心理过程最终导致形成决策,但并不必然如此。就会计舞弊而言,有舞弊动机的人存在舞弊心理,但由于人格和社会观念等主观因素束缚这些人,他们不一定作出会计舞弊的决策。④知觉到的限制属于影响决策的内化因素。一些知觉到的限制来自社会观念,比如社会规范,人们认为主观限制和心理过程都可以影响决策。决策时,人们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并对备择的行为进行比较和评价。我们会计上经常说的会计准则有灵活性和真空地带就属于这种知觉到的限制,这种主观上的认识(或说知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固有的估计和专业判断会引起会计核算上的决策;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中规定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也会引起会计核算上的决策;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中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也会引起会计核算上的决策;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滞后性会引起会计核算上的决策。

2.3 综合分析模式 ①一方面,各利益相关者情况影响动机和人格,由于各利益相关者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有的是企业内部的,有的是企业外部的,导致他们有为企业利益着想的,有为整个资本市场的正常运作考虑的等等,他们之间经济利益博弈相争体现了各自的动机和人格(当然这里的人格并不是当事人纯粹的人格,它是以所处的工作职位为载体的一种背景化的人格)。另一方面,动机和人格影响各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博弈战略。②客观限制可以由主观的限制来进行知觉和补充。主观限制包括诸如心理努力、精力(内化的)和社会规范等,这些规范受到社会观念的强烈影响,也就是说外部监管部门限制的程度可以由对会计准则等法规的理解来进行知觉和补充。因为监管部门不同时期所颁布的法规和条例等也是根据会计准则等法规来制定和加以控制的,对会计准则等法规理解的越深刻,监管的力度就越强,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③社会观念除了是个体观念的总和外,也受到所处行业的经济环境的影响。由于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某一行业处于低迷时期时,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会影响股票交易市场的指数,我们说这种指数体现了一种社会观念,而与此同时企业的经营者为了保持自身的经营业绩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就可能产生舞弊的心理动机,通过会计上的造假包装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给投资者以假象。

2.4 分析模式的适用性以及应用的现实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此结合会计行为的主客观因素在内的综合模式,有效的解释了会计舞弊产生的内在机理,它将分析的范围扩大到社会、心理等各个层面上,合理并且细致地解释了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为寻找治理会计舞弊现象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线索。笔者认为,虽然本模型是建立在影响会计舞弊行为各因素基础之上的,但其对于研究一些其他经济行为,如消费行为等,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有它的现实应用价值。

2.5 分析模式的局限性 该模型并不是对现实世界或人类心理的表述,它只是一个综合不同类型研究的研究范式。值得指出的是,这一范式也仍然缺少一个关于人们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应包括人际关系的内容,即人们的行为如何相互依赖和人际沟通。这一范式可以予以扩展,比如包括关于个体的第三维度,然而其代价是失去了简洁性。

3 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人类经济心理与会计舞弊行为关系的模式,该分析模式从经济心理学角度更深层次地分析了主客观因素在内的会计舞弊行为,该模式在除了保持传统经济学研究的客观关系的基础上,还加上了主观关系。毫无疑问,一个包括这两类关系的结构模式提供了研究经济学和心理学相互关系的范式。该模式揭示了这样一个经济心理过程,客观因素影响主观舞弊的心理,主观是否存在舞弊的心理可以反映到客观的层面上,进而这种主客观互动式的循环经济结构体现了会计这一行为真实与否的内在机理,为研究会计舞弊的深层次原因寻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从而对探索会计舞弊的深层次原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行为心理学论文: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探析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管理的兴起带动了知识共享的研究热潮。大学生是高校知识共享的重要群体,研究其知识共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现状与特点,指出影响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并初步探讨了促进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的心理策略。

〔关键词〕知识共享;心理因素;大学生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资源。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基础与关键环节,知识管理的兴起也带动了知识共享的研究热潮。目前学者主要从信息沟通、组织学习、市场价值等角度认识知识共享。从行为学角度来看,知识共享是指知识拥有者帮助他人(知识需求者)了解自身拥有的知识、经验及技能的内涵及从中学习这项知识、经验及技能而产生的互动行为,即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之间因知识共享而产生的一种互动行为[1]。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是知识拥有者群体中的主力军。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利用以及转化和创新知识能力,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共同致力研究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问题不讨论、有经验不交流、有情感不沟通的封闭现象普遍存在。这与社会所呼吁和强调的创建学习、合作型社会意愿相违背。针对目前有些大学生不愿知识共享、不能知识共享、不会知识共享的现状,本文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影响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期对今后有关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研究有所启示。

1 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现状与特点

1.1 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现状

1.1.1 实践领域内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现状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当前大学生逐渐意识到合作共享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共享活动中,特别是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的建立为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提供了必要条件,其知识共享的范围、深度也在不断加大、加深。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不会知识共享、不能知识共享、不愿知识共享的问题,分析原因如下:首先,知识共享行为并不能自动发生,知识在其拥有者和共享者之间的交流过程中,受到知识拥有者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共享者接受能力、思维理解能力等因素限制,有些大学生因自身传播知识能力或接受能力等因素限制而不会知识共享。其次,由于知识特性(隐含性、公共性、高成本性等)、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平台不够健全以及知识共享激励机制不完善、知识共享渠道受限制等障碍,使得大学生知识共享活动不能够顺利进行。,作为集知识生产、传播、创新、应用于一体的高校,知识作为其核心资源之一,特别是对于科研类学校,大学生科研成果将直接影响其利益。其中部分大学生由于知识共享意识淡薄,存在个人主义,担心与他人共享核心知识而使自身利益受威胁,具有排斥、嫉妒、保守等消极心理而不愿与他人知识共享。

1.1.2 学术领域内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研究现状随着国内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集中地,已成为知识密集型的社会组织,知识管理作为各高校管理改革的新视角,是影响高校自身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高校对于知识共享的研究意识也逐渐提升,大学生知识共享研究也成为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热点。迄今为止有关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问题研究也取得了较多成果,例如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现状研究[2-3]、高校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与障碍分析[4-5]、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创新与知识共享研究[6-7]、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自尊等因素与知识共享行为相关研究[8]等,但这些研究多是从管理者角度浅谈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对策,或是简单地对大学生知识共享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其研究深度与质量都有待提升。

2014年2月第34卷第2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Feb.,2014Vol.34 No.22014年2月第34卷第2期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探析Feb.,2014Vol.34 No.21.2 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特点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群体,亦是知识共享的重要群体。其知识共享行为表现出以下特点:

1.2.1 显性知识共享较隐性知识容易达成Michael Polanyi早在1958年从认知的角度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前者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知识,即显性知识;后者是指没有被表达的知识,如我们在做某件事的行动中所掌握的知识,即隐性知识[9]。高校大学生所处环境网络便捷、图书资源丰富,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师生课堂交流、课外校园网络平台等形式,一般容易达成知识共享,而隐性知识本身就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具有很强的情境依赖性,特别是大学生那些在学习中长期潜移默化领悟到的专业技能知识,一般难以用言语知识表达出来为大家所共享,其隐性知识共享较为困难。

1.2.2 知识以个体知识形式向组织知识形式转变知识作为知识共享的对象,根据不同的角度可划分为不同的形式,从管理的角度可将知识分为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其中,个人知识是组织知识的基础与源泉。高校大学生一般以寝室为居住单位,以班级、学院划分管理,校园社团、俱乐部等小团体作为其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知识首先在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组织之间传播,通过与教师之间、同学之间、团队之间、学院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分散知识与整体知识之间的转化与整合。

1.2.3 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受校园文化影响较大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除了受知识特性、自身能力的影响因素外,还主要受校园文化环境影响较大。知识共享的较大挑战是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创新,只有创造一个信任、团结、宽容的校园文化氛围,才是知识创新、共享和转化的关键[10]。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知识共享的催生剂,自由、平等、开放的文化环境能够促使教师和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知识共享的活动当中,有利于知识的交流与创新。

2 影响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由于知识本身具有隐含性、高成本性等特性,其知识共享不会自动进行,大学生知识共享一般是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群体中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必然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通过影响主体的自主性、知识获取、竞争与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作用于知识管理[11]。知识在大学生群体之间交流、转化、创新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影响大学生知识共享的心理因素研究并不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性 格心理学家克特·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人内在心理因素和环境的函数,即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个性及其所处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性格是个性中的重要心理特征,是行为方式和现实态度的统一体。性格主要表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所谓态度就是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12]。性格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德,受个体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比如有的人大公无私,有的人自私自利。大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其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好的性格在知识共享的行为过程中能够快速做出反应,例如,有的大学生具有很高的知识共享意愿,愿意与周围的人共享知识,而有的同学由于性格的缺点,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垄断、竞争、自我封闭、偏见等心理障碍,会阻碍知识共享的过程。

2.2 信 任由于知识本身的特殊性,显性知识如同浮在水面上的“冰山的尖端”,是整个“知识冰山”的一小部分;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隐性知识存在于知识拥有者头脑中,有些甚至根本无法意识到,只有当个体愿意共享他们的知识时,才有可能使知识在组织中交流并转化。Davenport(1998)[13]指出,信任是知识共享中的重要因素,如果组织内的人无法信任他人,则无论有多少技术的支持,结果都会失败。目前,对于人际信任与知识共享的关系已经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高校大学生由于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信任对于其知识共享行为影响更明显,例如在高校大学生各种科研团队中,除了个别“知识利己主义者”,大多数团体成员个人的知识传播主要依赖组织归属感和成员之间的高度信任[14]。大学生个体或组织之间的信任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在个人或组织间的知识共享行为。

2.3 动机与需要心理学上认为,个体行为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在许多因素的作用下,受到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需要引起的。而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对于行为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的功能。各种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对知识的需求和动机能够促使个体更加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参与实践。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也是在需求——动机——行为的心理作用下具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行为。不同背景、观点的大学生之间能否进行高水平的知识共享关键在于拥有知识的大学生本人对知识的需求与动机,如个体的利益追求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团队情感动机、人际关系动机等都影响着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但不同的大学生因其价值观、人生观的不同,对于知识共享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有的大学生由于为了保持在团体中的地位或威信,存在排斥异己、嫉妒、保守的心理,导致他们即使有知识共享的需要也不会表现出知识共享行为。

2.4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 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对于参与知识共享的个体来说,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从事知识共享能力的一种判断,它直接影响知识共享行为或通过激发和维持知识共享意图甚至通过目标设置间接影响知识共享意图来影响知识共享。自我效能感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对知识共享行为的选择、共享目标的设置以及对共享行为的努力程度、坚持性等。大学生在知识共享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其是否有信心克服,认为自己是否具有传播、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等,这些都是自己对知识共享能力的评估。当大学生对自己知识共享行为充满信心,自我效能感增加,促进知识共享行为;相反,当其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分享、传播、创造知识时,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感降低,从而阻碍知识共享行为。有学者认为知识共享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共享主体的自我效能[15]。社会心理学上许多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自我效能感与知识共享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6-17]。

2.5 其 他个体的行为受其心理活动、外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关影响大学生知识共享的心理因素研究除了上述3个主要方面之外,还有人际沟通与组织氛围、自尊等因素。如蔡文娟等(2012)[8]探讨了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的关系,得出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受到世故性这种人格特质的影响非常大,同时,世故性通过降低自我表露行为,进而降低知识共享行为。

3 促进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的心理策略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知识共享群体,其知识共享行为除了受外部环境(如知识共享平台、激励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针对上述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的心理因素的探讨,笔者主要针对大学生自身提几点建议,以期对促进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有所益处。

3.1 培养健全的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健全者能正确地对待事物,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自我和他人能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18]。性格作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且具有好坏之分,良好性格的培养能够有助于个体学习和生活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其知识共享行为的进行。学校是人格社会化的主要场所,高校大学生在培养健全人格过程中,需要树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正确的评价他人与自我、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激烈的竞争,能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学会在与他人合作学习、知识共享过程中提升自我。

3.2 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由于高校环境的特殊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教师与同学。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能够使个人在团体中更加具有安全感、归属感,从而更加信任团体与组织,信任是知识共享的必要条件,有利于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相反,如果双方其中一方对另一方表示不友好、不真诚或发生不利于另一方的行为,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安,双方友好关系中止,取而代之是疏远关系或者敌对的关系,不利于大学生个体之间或组织间的知识共享交流。知识共享本身作为一种人际交往中的社会交换活动,是知识共享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当人们的关系处于高度信任的情境中,人们一般更愿意参与社会交换[19]。

3.3 优化知识共享动机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的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呈倒U曲线。同理,并不是大学生动机水平越高,其知识共享行为越容易发生。如果大学生知识共享动机过高,因为过于焦虑、紧张等情绪而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知识共享动机过低,反而会因此不愿意参与知识共享。另外动机可以划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个体自身内部需要而引起的,如有些大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共享活动是希望与他人交流,获得新的灵感与启发从而提升自己能力水平。外部动机是由外界刺激所引起的,如为了获得学校奖学金、达到家长、教师的期望等才做出知识共享行为。为了更好地获取知识,进行知识管理,大学生应该变被动的外部知识共享动机为主动的内部知识共享动机,积极参与知识共享活动,拓展学习思路与研究视野。

3.4 提高自我效能感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感涉及的不是技能本身,而是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顺利完成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国内外众多研究[16-17]表明自我效能感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能够增强大学生自我能力的肯定,进而能够增强其参与知识共享活动的积极性。自我效能感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改变。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受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和生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20]。大学生可以通过增强自我信心,保持积极的情绪,制定合理的成功目标,正确的自我归因,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等途径来提高自我效能感,例如积极的情绪能够增强自我效能感,而消极情绪会减弱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其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