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生态教育论文

摘要:生态系统中,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滞,任何个体或群体都具有生态适应性,都是生态系统中在一定时期内与环境相适应的产物。学生在继续教育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高等教育的较高也是阶段,他们将面临新的社会环境及任务,被赋予新的社会角色。
生态教育论文

生态教育论文:生态系统视角下继续教育论文

一、确定发展目标是学生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发展目标为学生成长导引方向

继续教育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一旦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的距离,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有的放矢地规划和完成大学学业,科学合理地度过学习生活。这里强调的发展目标并非只是职业目标,而是发展自己真正喜欢、可带给自己满足和挑战、符合所处环境的要求、并能充分展示和发挥自己所长的人生目标。基于以上原因,帮助他们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成为继续教育学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二)学习阶段是人生中明确自身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

社会心理学提出学生人格发育的七向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包括能力培养、情绪管理、从独立走向互赖、成熟人际关系、自我认同、发展目标的确立、实现整合,这些向量反映的是学生发展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继续教育学生群体被划分为人生的青年期,心理上基本处于安定状态,情绪上也趋于老练和稳健,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趋于稳固,心理达到了相对成熟,发展应侧重于七向量中的较高层面,即发展目标的真正确立。

(三)系统指导促进学生确立人生发展目标

首先,时间上覆盖学生培养全过程,强调一个点和一条线。一个点就是从学生入学开始作为起点,要尽早地开展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把这类教育前置,在及时时间安排进新生入学教育,请相关领域专家介绍当前就业形式、就业趋势、职业规划等内容,使学生一进校门就清楚他们面临的就业形势,做到心中有数,早准备早发展。一条线是指发展目标的确立要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因为目标具有时间性,不能一蹴而就,需经过长期的累积才能达到。其次,空间上强调多层次、多渠道。把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列入学生选修课范畴,系统地教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举办职业选择论坛,请即将离校的毕业生现身说法,给在读学生以实践启示;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举办知名校友论坛,树立榜样,增强信心;组织各种高端论坛,拓展视野,开拓思路;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探索社会环境,为自己定位。

二、发展策略上强调学生获得发展认同感

生物个体、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得到所处环境的认同。为了适应环境,生物群体一般采取竞争和互利共生两种策略。竞争和互利共生是生态系统中群体内部、群体之间普遍存在的现象和规律,是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群体保持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也同样存在竞争和互利共生两种关系。学生工作也就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

(一)竞争策略提升发展竞争力

群体内部同一种个体之间甚至群体之间,通常因分享共同资源导致相互干扰或抑制形成竞争。竞争是一种选择压力,普遍存在且并非有害,个体或者群体必须通过各种行为适应来克服或应付竞争,竞争最终有利于群体的进化与繁荣。对于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群体,一是在理念、心理层面,要使他们接受竞争的普变存在性和合理性。竞争导致的优胜劣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这个客观规律由人类所具有的生物属性所决定。二是在实践层面,营造竞争环境。通过各种措施,如助学、助教、助研岗位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把活动项目化并向学生公开征集并择优采用实施,奖学金设置在注重广度的同时拉大各档次间的差距等措施,营造竞争氛围,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只有那些富有竞争力的环境适应者,才能在发展中处于主动有利的位置,即所谓适者生存。

(二)互利共生策略促进共同发展

互利共生是一种双赢或多赢的生存和发展策略,同样适用于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群体。只有更好地运用互利共生机制,才能充分体现人类所具有的社会属性。这一学生群体所处的人生发展阶段,使他们具备了互利共生发展的特质和优势。这是因为他们处于成年期,在学习、掌握知识方面所面临的目标已不再是对知识的获取和占有,而是如何运用知识、经验、技能及道德规范,更好地发挥潜能去解决各种问题,取得工作及人生各方面的经验和成绩,承担和履行各种社会责任和义务,以期达到新的适应,最终取得自我发展。“重要性理论”也持同样的观点,即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自我感觉到的重要性程度,这种重要性来源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即得到他人和社会环境的认可。因此,他们的发展应该而且必须与社会发展、他人发展相结合,个人的发展要与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社会责任有机统一。

1.学生群体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利共生促进共同发展

提倡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在条件上互通有无,在学习和科研上相互支持,在思想上坦诚沟通,在生活中互相帮助和谅解,增强凝聚力,实现和谐发展。如通过开展学生“自助工程”中的“朋辈导师”项目,由高年级同学担任一年级新生的朋辈指导顾问,在学业、生活、情感等方面给与指导和支持,有效地干预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为积极参与的同学颁发顾问聘书,并作为评优的加分指标,增加发展认同感。

2.学生群体和社会环境之间互利共生促进和谐发展

倡导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也就是个人的发展要贡献于社会的发展和他人的发展,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认同,才能更好地转化为内在的发展动力,促进自身的发展。“学生参与”理论指出,学生花在有意义活动上的时间越多,付出的努力和精力愈多,收获就愈大。如首都师范大学在北京数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的“同在蓝天下”学生支教活动,发挥学生智力资源优势,长期义务为打工子弟学校同学开展授课等支教活动。活动主题“同在蓝天下”蕴含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共促和谐平等发展,实现社会进步的宗旨。广大支教学生充分体会了自己在构建和谐社会征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三、发展模式上突出学生自主性

生态系统中,个体和群体具有自我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再生、自我设计机制,在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性,能够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改变环境。人类作为生态环境中最为重要的生态要素,其较高的生态位决定了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地位,这就使人能充分认识自己所在的生态系统,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影响这个系统,人类有能力也有责任发挥主导作用。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群体处于成年期,心理发展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高峰时期,更加关注自我发展,心理成熟度、知识储备以及人生阅历也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发展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要求我们要给与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学生是我们工作的主体,他们的发展应该让他们自己做主。在实际工作中,要为学生创造参与和学习的机会,给与他们自主性。如学生活动可采取“项目化”的管理方式,把各种活动作为项目,由学生组织或学生个人申请,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从创意、策划、准备、实施到完成和总结,由学生承担,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促进他们的发展。让学生承担研究课题,从学生角度分析学生德育工作等。这些做法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有效地拓展了我们工作的角度和视野,也拓宽了我们的工作思路,实现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的教育理念。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从中受益匪浅。

四、发展途径上着重营造学生发展的环境

环境是生物有机体周围一切要素的总和,是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个体或群体的生活与发展的各种因素。环境对有机体的发展具有作用力,能够阻碍或者促进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有利的生存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过程发生在学生所处的一系列情景和关系中,这些情景和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推动学生发展的力量。学生个体与环境之间形成了交织错综的复杂关系,他们的行为和发展很大程度上由诸如社会规范、价值、规则和政策等社会环境所决定。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社会环境的所有层面进行整合,创造各种条件,实现学生的顺畅发展。学生培养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充分利用大学的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发展空间,搭建发展平台。(1)学术环境。学生应该侧重学业发展,创造各种条件营造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历练学术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大学学科和师资优势,注重专业知识的普及,拓展人文素质。最终实现学术为本,充分发挥学术育人功能。(2)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通过健康和谐文化的引导,增进学生身心健康。(3)人际环境。学生的生活、学习相对分散,学业、就业等各种压力与日俱增,成为心理危机的易感人群。我们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使他们形成和谐成熟的人际关系。例如,可开展素质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配备朋辈导师等活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获得他人支持。(4)激励支持环境。激励和资助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通过奖学金和各种评优活动,引导他们投身于学术研究,鼓励他们甘于奉献;关注困难学生,通过提供有偿劳动岗位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通过减免学费解除后顾之忧。

五、结语

生态系统中,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滞,任何个体或群体都具有生态适应性,都是生态系统中在一定时期内与环境相适应的产物。学生在继续教育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高等教育的较高也是阶段,他们将面临新的社会环境及任务,被赋予新的社会角色。因此,在生态学视角下,以学生发展理论为指导,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努力为他们营造发展环境,促进他们的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

作者:张润杰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生态教育论文:国外高校生态系统创业教育论文

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

1.美国高校充分发挥创业教育的主体作用。

美国高校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处于世界经验丰富地位,截止到2005年,在美国4200多所高校中,已有2000多所大学和学院开设了3000多门创业教育课程,设立了44种学术性期刊和277个创业教育捐赠席位,成立了100多个有关创业的研究中心,累计超过4.4亿美元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等高校一直走在美国各大学创业教育的前列。首先,任何一种系统的构建,都要以一定的目标为支撑,定位创业教育的目标是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及时步。随着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创业教育工作者认识的加深,美国创业教育的目标逐步由培育创业者,使受教育者能够创办实体企业的“功利性”目标向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受教育者能够独立地工作生活和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非功利性”目标转变。作为全球创业教育成功实施的典范,斯坦福大学在创建之初就确立了鲜明的办学宗旨,即“使所学的东西都对学生的生活直接有用,帮助他们取得成功”。作为全球创业管理教育和研究最著名的商学院,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宗旨是全力帮助学生发展创业式的思维方式、进取心、灵活性、创造力、冒险的愿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视市场变化为商机的能力。其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的内核,是实现创业教育理念的主战场。尽管美国各高校创业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基本已经系统化,并由基础课程——其他课程或法律课程——企业战略的金字塔课程模式向所授知识以创业为核心,成环状向外辐射散开的圆形模式转变。作为全球创业性大学建设领导者,麻省理工学院形成了创业相关知识普及——创意资产纸质化——创业实践体验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破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围墙,涵盖了教育过程的全链条。在百森商学院,为学生安排了科学系统的创业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其理论课程包括由一系列选修课程组合的4个整合模块和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支持课程组成的22门课程,其实践课程包括机会识别训练、商业计划书撰写、促销训练和模拟创办企业等。再次,师资力量不仅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更是创业教育体系中具活力的一环。美国高校一般鼓励和选派拥有丰富创业经历和良好创业素养的师资从事创业教育,还注重吸收社会上既有学术背景又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行业领导者等担任兼职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创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高校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既是创业教育成功的潜在软动力,更是创业教育长远发展的持久动力。美国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创业文化,以潜在的动力推动着青年广泛参与到创业教育及教育活动中。据调查统计,美国18-29岁的青年中超过60%的人想要拥有自己的企业,18-34岁中80%的青年想成为企业家,在他们的创业动机中,个人独立愿望超过了对财富的追求。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创业论坛、MIT10万美金创业大赛、创业俱乐部等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交流学习和提升能力的平台,《科技创业》《斯隆管理评论》《MIT“创新影响”研究报告》等评论杂志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有效的传播途径。

2.美国政府为创业教育提供切实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作为支持者,在政策法规和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推动着创业教育的发展。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14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DoingBusiness2014)显示,美国的法律环境、管制规则和企业营商环境的宽松程度在全球189个经济体中排名第4。在政策法规方面,早在1953年,美国国会依据《小企业法》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SBA),帮助有意于经营的小企业者创办自己的企业,并设立了白宫小企业委员会和国会小企业委员会,协同SBA工作。截至目前,SBA已成为美国较大的公共创业投资的提供者,是美国较大的对小企业的独立融资机构。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就提出要为大学生“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为其价值取向,并颁布了《贝多法案》(BayhDoleAct)、《小企业创新发展法案》(SBIDA)等公共政策,促进了大批实验室发明成果开发成产品并推向市场,推动了高技术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政府愈发重视高校创业教育,在2011年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总统提出把创业教育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并启动了“冲顶赛跑”的竞争项目,旨在资助能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创新实践项目。在市场运行机制方面,一是美国政府简化了创办企业流程,设立了一站式创业窗口,仅需5天即可完成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从注册到运营的6个环节:预定公司名称,提交公司组织文件,制订并通过公司经营协议;申请联邦的雇主识别号;注册征收营销税;在劳工部的失业保险部门注册;购买雇员补贴和伤残保险;在两家报纸上公开公司的组织文件并提交证书和公开宣誓书。二是美国政府降低了创办公司的准入成本,推动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以2014年为例,美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总值为50120美元,注册一个新企业则仅需750美元(其中及时个环节缴275美元,第六个环节缴475美元,其他环节免费),低实缴资本为0美元。三是美国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制定了多项创业投资的税收激励政策。1978年将资本利得税从49%降至28%,当年美国的创业投资额增至5.7亿美元;1981年政府进一步将资本利得税降至20%,带来了创投行业的第二次繁荣;2000年《新市场税收抵免方案》(NMTC)出台,规定投资者如果投资在促进低收入地区发展的“社会发展基金”,可以从所得税中获得税收抵免。

3.美国社会为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持。

社会是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真正“舞台”,一个良好的创业社会环境对于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在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社会支撑体系,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各种中介服务。一是创业交流会、创业俱乐部、创业研究会、家庭企业研究所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课程补充,协助学生在校园内与金融界、商界、学界等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交流合作,较大程度获取近期资讯与资源支持。二是由杰出创业者、风险投资家、管理、法律、会计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智囊团,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和辅导,协助学生发展创意、确定商业模式和经营战略。三是科尔曼基金会、考夫曼创业流动基金中心等支持创业教育发展的基金会每年都会以商业计划大赛奖金、论文奖学金等多项奖金和捐赠教席的形式向高校提供大量的创业教育基金。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启示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自1997年正式开展,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就业蓝皮书: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逐年上升,2013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已达到2.3%,比2012届(2.0%)高0.3个百分点,比2011届(1.6%)高0.7个百分点。但从整体来说,我国创业教育成效并不显著,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充分借鉴美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成功要素,对于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高校、政府和社会“三位一体”,构建良性互动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各高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活动,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引导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措施,但政府、高校、社会大多孤军作战,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因此,我国创业教育要取得突破,必须科学构建“高校为主体、政府和社会为支撑”三位一体、相互联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政府、高校和社会中的一切资源和力量,实现各组织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为大学生创业构筑广阔平台。

2.有效整合资源,促进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良性运转。

人才、信息和资金等“能量”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得以良性运转的基础,是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必要条件。借鉴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高校应增加与政府、企业、行业、其他高校机构以及各地校友组织的沟通联系,争取形成固定合作关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层面开展专项服务,引进各类资源,拓宽资金支持渠道,从而实现政策、技术、资金、渠道、咨询等创业要素的聚集,进一步改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打造优良的创业教育平台,共同推动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3.优化环境,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浓厚氛围。

在我国,社会公众往往把就业率作为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孩子们从小就被老师家长们灌输“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的思想,导致高校的创业教育和学生的创业意识缺失。因此,我国创业教育要想真正长远的发展下去,就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在高校层面,通过举办各种创业沙龙、竞赛、讲座、见习等活动,努力构建积极向上的创业文化,在各个环节为大学生创业打通渠道,清除障碍,较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强烈意愿和热情。在政府层面,把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摆在重要位置,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构建绿色通道。在社会层面,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体宣传创业政策,弘扬创业文化,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创业实践活动中去。

作者:赵冬鸣 张蓓蓓 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生态教育论文:高校生态系统创业教育论文

一、国内外创业教育现状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等基本素质,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从而能够进行自主创业和自我发展。在国外,创业教育被称之为继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一同被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向创业型经济转型,创业教育模式应运而生。80年代是美国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90年代开设创业课程的院校发展到1050所。90年代,美国创业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杰弗里•蒂蒙斯教授的著作《创业学》发展成为世界创业教育的框架和标准。截至2007年,美国实施了8种创业教育计划,创业课程已超过5000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近年来,我国也更加重视创业教育,提出了创业教育的理念,鼓励大学生创业。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占20%-30%,而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仅占0.26%,可见,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十分淡薄,创业能力十分低下。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在创业教育方面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也十分关注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涌现了一批关于创业教育的论文和专著。这些研究成果分别从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剖析了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了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然而,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近年来创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与探索因此迫在眉睫。

二、创业教育理论基础

创业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首先提出创造力开发论,认为开发人的创造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基本途径。高职创业教育既要关注学生潜在创造力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的现实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高职学生通常可以表现出一般创造力,获得一般水平的创造性作品。德国心理学家海特纳将创造力分为:真创造力、类创造力、假创造力三种。高职教育开发这三种创造力都很重要。美国心理学家阿迈布丽还提出了创造力的结构理论,认为创造力主要由领域技能、创造技能和工作动机三大要素所构成。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等人对成就动机进行了归因分析,以归因理沦为指导,能够培养学生的坚韧品质,这是学生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格要素。人职匹配理论中最有影响的是“特质因素论”和“人格类型论”。美国职业心理学家威廉斯(E.G.Willianson)以帕森斯(F.Parsons)的职业指导三要素思想发展形成了特质因素理论(Trait-FactorTheory),该理论推动了人才测评在职业选拔与指导中的运用和发展。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Holland)提出了人格类型理论。由于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以及职业倾向性,高校创业教育应顺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个体找寻与其自身人格类型重合的职业环境的能力。而学生技能形成理论认为,学生创业活动需要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协同,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形成要达到自动化的水平,必然经历大量的训练过程。

三、典型案例及分析

(一)创业典型案例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9—2012届《毕业生就业与能力测评报告(Mycos大学生年度就业报告)》显示,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毕业生王辉以其创业事迹当选2012“感动江苏”十大人物。王辉现任年销售额100多万元的常州橙果广告公司总经理。5年前王辉从徐州来常州就读。在校期间,他从发单员、酒店跑菜员等兼职工作起步逐渐走向自主创业。学校为他免费提供了设施齐备的工作室等各项支持。成功创业之后,他情系母校贫困生,从2009年到2012年,累计有6000多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帮助。学院在创业设计类大赛连续数年获得优异成绩。2011年学院组织师生参加常州市教育局主办的“金蝶杯”大学生创业设计与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学生获得了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等部门主办的2012年“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上,信息系学生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4位老师荣获指导教师称号。轻工系以金诚塑业创业社为基础成立了金诚塑料材料有限公司,经营成效良好。系部为公司的成立与运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多次召开会议,以毕业生成功创业的案例激发学生增强内部凝聚力,弘扬创业创新精神,将公司做大做强。创业榜样韩春生是管理系2006届营销专业毕业生。他毕业后就职于常州百兴集团,从普通业务员到业务经理,再到自主创业。2010年,韩春生注册成立南京百润纺织品有限公司,年总销售额突破一千万元。2005模具班的学生李加贵一度成为常州大学城的“风云人物”,刚进大学他就开始创业。在校四年的创业经历为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走出校园后他又站在了一个更大的舞台。由于他的拼搏与创业精神,获得了一千万元的投资基金,并创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模具系2008成型331班学生马艳东,他家境贫寒,为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学院多次为其颁发助学金。2012年2月应聘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部设备管理员,不到两年的时间成为公司采购物流部主管。2014年4月,马艳东作为院助学成才典型被上报省教育厅。常州科教城其它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的经典案例也不胜枚举。据《常州晚报》2014年10月9日报道,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朱志获得了“思科认证互联网专家”证书。

(二)创业事迹的特征分析

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事迹不断涌现,这与学校重视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这一中心工作任务紧密相关。通过典型创业案例可以看出,这些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创业成功,首先是他们在校就读期间接受了学校提供的创业教育,创业理念扎根于心,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与动机;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们始终受到学校的关注与支持,创业指导部门不仅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还帮助他们合理选择创业途径,提供创业方法指导与精神支持。所以面对创业过程中的重重阻碍,他们能够不断坚持,走向成功。在他们创业有了一定起色之后,他们均不约而同地想到感恩母校,主动帮助母校学生,回馈社会。

四、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策略

(一)高校创业生态系统

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创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工作内容。创业教育应建构包括学生主体、高职院校、社会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生态系统(如图一所示)。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生态系统理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命体,由学校微环境和社会宏环境构成,对创业教育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社会宏环境包括政府、行业、企业等外部社会环境,为创业教育提供政策方针、财政拨款等有效支持。政府机构通过制定鼓励创业的政策,形成公平的法律环境、市场竞争环境,为创业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行政服务。学校微环境是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是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者,高校学生是实施创业教育主体以及检验创业教育成果的主要对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必须以市场为驱动,把握政策,深化行业、企业、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创业。高职院校以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支撑点,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为宗旨,发展创业教育,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才能孕育创业人才。首要在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还要熟悉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方针、政策,为学生创业提供高效率的政策咨询服务,为学生创业提供及时的资金资助或策略支持。科学分析创业教育的现实问题,探索具有现代性、开放性、多元化的创业教育模式,建立公平、竞争、合作的创业环境,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营造崇尚创业、宽容失败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制定与实施一系列针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计划,构建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创业教育策略

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而非简单的技能传授。为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方针政策,加大学院就业创业教育力度,更好地探索产学研相结合教育模式,大力推动创业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业精神,学院将创业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做到培训规范化、实践社会化、资助项目化、支撑基地化和教育网络化,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推进,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首先,设置职能互补、利于创业教育的配套创业教育管理与培训机构。学工处、教务处、市场部、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以就业创业为目标整合自身的职能、资源、渠道,建立专门的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统筹毕业生的信息咨询、方法培训、跟踪指导等工作。其次,在课程设置中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设计的灵活性等要素,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实效性的帮助。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做中学”,强调学生以自己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学院充分重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这两种典型课程对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指导意义。以学科课程让学生系统掌握创业知识,为创业实践做准备;以活动课程使学生获得切身体验,从而提高创业能力。第三,营造创业教育校园文化。通过营造以“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创业文化构建在校生创业理念,增强对于未来创业的心理准备与适应性,激发他们创业的热情。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创建了一个文化品牌———校友大讲堂,内容包括校友的独特奋斗经历、校友的成长经验、就业创业专题报告会等,旨在汇集校友精神资源,加强个性化指导,为在校生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其勇敢地面对就业竞争现实,克服各种困难心理,鼓励学生甘于吃苦,参加社会实践。第四,从创业教育与实践平台建设、创业园与创业基地建设等层面构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创业园与创业基地,或与外界的创业园与创业基地合作,多渠道、多层面、多维度地为学生提供创业锻炼的环境。为推进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搭建创业项目的交流平台,学院多次举办《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班,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创办企业的构思变成现实。第五,科学设置创业教育的资助体系和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资助体系。设立创业基金,支持、引导学生从事初级的创业尝试活动,资助学生参加各种创业相关的学习活动。学院以大学生创业类社团为基础成立由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共同经营管理的创业公司,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第六,建设创业信息网,提供了多元信息资源。采集实用有效的信息资源,积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五、结语

积极推进创业教育是时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充分认清新时期推进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高校积极总结、分析高校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寻找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共性因素和个性化特点,改善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优化创业教育的方法与策略,努力构建并不断丰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才能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高校通过积极的创业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也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张金兴 单位: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生态教育论文:生态位构建下职业教育论文

一、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与产业空间选择的内涵

(一)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

生态位理论认为,个体为适应环境所采取的生存策略,受到两个因素影响:一是个体与环境的信息和资源的交换情况;二是个体自身应对环境因子的决策能力。个体在构建生态位过程中,能够实现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并打上环境的“烙印”。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是特定区位环境中(通常指行政区域)的职业教育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占据的位置,反映了区域经济社会对本地职业教育产生的“利基(niche)”现象,体现了职业教育在该地区的发展状况。具体来说,职业教育通过自身要素来影响区域发展的技术、人力资源、社会文化、资金和政策流向,从而提高发展能力,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最终达到生态位构建的目的。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是一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自我调节方式,不仅强调职业教育与区域环境的协同作用,还揭示了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反馈作用。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能够从环境、资源、能力等三个维度分析和解释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相关联的特定的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地位,并检验区域经济社会的“系统设计”能力,还可以用来检验职业教育体系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融合程度,体现了职业教育在区域空间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区域社会整体能力提升承担的作用。按照双轨迹演化观点,任何主体在环境作用下的生态位构建过程中会导致进化惯量与动量的变化。同样,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发展的惯性,这种惯性通常为职业教育对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最适宜生态位的贴近程度。职业教育生态位适宜度越高,说明职业教育体系越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反之,则不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之相对的进化动量反映了职教主体偏离社会需求的程度,教育进化动量越大,其偏离社会需求程度越大,其趋适性也就越大。双轨迹演化模型的观点不仅反映了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与空间环境的协调演化规律,还反映了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程度。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广泛存在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表现在职业院校发展状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布局和是否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等方面。

(二)职业教育的空间选择

职业教育的空间选择就是建立与当地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人口数量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布局和层级,并确定自身在区域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我国区域经济通常以地市级行政区划为单位,形成具有特色的地域板块机构。由于投资主体的关系,职业院校通常由地级市及以下行政机构主办,并承担着为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所以在空间选择上也以行政区划为单位。通常,职业教育的空间选择主要与区域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产业类型、人口总量等有关,并影响到职业院校的内部办学活动。区域经济总量的高低直接与职业院校的投入有关,地方经济总量越大,地方财政也就越充沛,职业教育经费自然投入也相对较高,能够改善办学条件。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育层级有关。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只有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似,才能培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区域经济社会才能为职业教育提供丰富的办学资源。此外,产业结构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产业链的层级与职业教育的层级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区域经济社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时,职业教育也多半是围绕劳动密集型产业设置中等职业教育层级;当区域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占多数时,职业教育也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种职业教育结构往往能够通过区域经济社会的反馈效应获得产品市场在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从而指导自身发展。人口总量则与职业院校的布局、密度、规模有关。一般来说,区域人口总量越多,学龄人口也就越多,在职教与普教比例相当的条件下,职业教育的学生数也就越多,从而对职业院校的规模、布局和密度产生影响。

二、职业教育空间选择过程中的生态位构建现象

职业教育空间选择的过程是职业教育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发展出合适的层次、类型和结构并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在职业教育选择区域环境后,早期的区域经济社会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投入设备、资金、政策、产业、技术和人才等职业教育要素;当区域环境改善后,职业教育将由补偿发展变为自主发展,如主动吸引企业合作,吸引政府、企业的设备、资金、政策投入职教体系,职业教育以产业增值、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产出回馈区域经济社会,形成一种良性反馈,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在区域经济社会中建立起稳定的职业教育生态位。从职业教育的空间选择与生态位构建过程中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以及政府治理结构都决定着职业教育空间选择和生态位构建,而职业教育也能够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具有适应性。职业教育对区域环境提供的设备、资金、技术、人才以及政策甚至区域文化等具有适应性,并反映到办学体制、发展决策上。二是职业教育具有区域反馈性。以职业院校为例,当其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能够持续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产出时,它们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能够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办学活动中。三是职业教育对生态位具有继承性。职业教育能够在当地现有的教育水平、产业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能够对其生态位的上下游传递资源和信息,并施加自身影响,从而完成生态位的“稳定性”。因此,这是一种功能属性的继承,非知识与实物的继承。

三、生态位构建对职业教育产业空间选择的影响

(一)生态位构建增强了职业教育空间选择效应

职业教育受到区位空间的多重选择作用。区位空间通过产业、技术、人力资源、资金、设备和制度等环境因子,使职业教育在规模、组织形式、专业设置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特点。因此,以生态位构建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空间选择,可以认为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提供生源、经费投入、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为职业教育营造一个适宜发展的承载空间,实现职业教育的正向选择;另一方面,匹配的职业教育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品质的技术人才。正是这种区位空间下的双向选择作用,使职业教育具有独特性,基于区域经济社会特点,又使职业教育具备了多样性,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实现了最适宜区位空间的选择。职业教育不同区位空间的进化惯量与动量间的差异,正是其生态位构建上特殊规律的一种定量表征。职业教育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环境中尽管受到多重因子的作用,但其具有相同的生态位动力机制:进化动量和进化惯量的相互作用使区域空间内的职业教育个体达到动态平衡。这种动态性说明了职业教育主体对空间环境的选择在不同尺度上存在不同的“能级”,这种“能级”有可能随着空间尺度的变化而变化,让职教个体最终产生不同的生态位,形成不同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所以,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可以通过空间中的多因素“巧妙妥协”达到平衡状态和多样化的生态演化结果,从而维持强有力的发展张力。

(二)区域经济社会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类型

我国职业教育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态势,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和中西部地区分别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这些地区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高度的产业关联性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环境“土壤”,具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本优势、办学差异化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等。但这些地理空间内部的不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同样具有异质性,经济类型、政策机制和区域文化的这种差异性使得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的动力机制、发展路径也往往表现得不一样。设备、资金、技术、人才属于职业教育的内在需求,而产业类型、地方政策和区域文化则属于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变量影响着地方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设备、资金、技术等内部变量的类型,如外向型经济区域的技术、人才等往往国际化,其传导到职业教育内部的变量也不同于内向型经济的区域。从生态位构建的要求来看,职业教育生态位的建立往往与外部发展环境的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些外部变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属性,而属性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生态位的构建。不难看出,职业教育发展类型并不以地理空间为划分依据,而是体现了强烈的地区经济文化属性。当产业经济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时,职业教育在进化动量与惯量的双重作用下,生态位也受到深刻影响。因此,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属性在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中的中心作用,可以将职业教育的空间选择分为三类:及时类是适应型职业教育。具有本地属性的区位空间,强调地方性和社会文化在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中的中心作用。选择这类空间的职业教育具有较低的进化惯量和较高的进化动量。这些地区的资源环境要素产生的逆向选择,使职业教育从内涵到外延都需要进一步调整,直到适应区位资源的承载力为止。这种职业教育表现为外源性职业教育。第二类是发展型职业教育。具有产业属性的区位空间,强调全球化与产业技术在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中的支配作用。选择这类空间的职业教育具有较高的进化惯量和较低的进化动量。这类职业教育需通过扩大自身规模达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一种内源性职业教育。第三类是行政主导型职业教育。具有政策属性的区位空间,强调政策与政府调控在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中的主导作用。这类职业教育进化动量和进化惯量介于前述两种类型之间。但这类职业教育同时受到外部资源环境和内部自身规模的双重压力,是一种多源性职业教育。

(三)生态位构建为职业教育提供不同演化模式

根据上述空间选择类型,按照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的结果,可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类型分为区域输出、区域融合和跨国输出三种形式,分别对应适应型职业教育、行政主导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适应型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力资源在满足本地区需求外,部分输出到其他产业发展空间;行政主导型职业教育的产出能够被本区域吸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发展型职业教育发展为跨国输出型,这种输出不表现为人才的输出,而是将技术知识通过产品的方式来实现全球化的流通。从职业教育空间选择的类型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空间的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机制虽然相同,但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态位动态演化路径:一种是以注重物质———“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主体,大多选择地方性的区位空间,强调物化的人在空间生态位构建中的作用;另一种是以技术创新为目标的职业教育主体,大多选择具有新的生产技术和外向型产业体系的区位空间,强调虚化的知识技能在空间生态位构建中的作用。生态位构建具有不同演化路径的原因,在于职业教育对不同尺度空间的环境因子选择差异。这说明职业教育的选择可随空间尺度的变化而改变,不同尺度上的生态演化路径可以产生不同的发展模式,实现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四、结语

职业教育的空间选择具有多样性,生态位构建机理及其进化惯量、进化动量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空间分布与多极化发展状况。生态位构建让职业教育完成了从空间选择到适应性发展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获得空间区位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作者:朱俊 杨慷慨 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

生态教育论文: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论文

一、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起源及内涵

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反思。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CJ.B.Connant)在《1945年哈佛报告书》中及时次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目标———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和分辨各种价值。我国的通识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识教育的研究重点由课程介绍向理论探讨转移。1999年,李曼丽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上发表的论文《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标志着我国关于通识教育理念的探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通识教育的内涵得到不断充实。同时,在对以往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人们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也有了新的认识。于是,出现了“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等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生态文明通识教育也应运而生。所谓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就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专业背景不同的学生认识环境、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确立正确的生态价值理念、增强生态道德意识,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遵循生态环境伦理法规和行为准则,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主动性。

二、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框架是和谐统一的。但是,二者的出发点是有所差别的。与重视个体能力开发和职业发展的专业教育不同,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品德,旨在使学生的品性、公民意识和素质得到的发展。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所以仅在少数综合性大学的非生物、非生态专业开设了生态类选修课。这也导致我国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设计、授课教师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目标不具体

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让非生态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剖析当前的各种生态学问题,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环境行为。但是,近年来,一些导论类、概论类课程在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领域占据了主流,高校开展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只是简单的概念教育,对“什么是生态文明”“怎么开展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则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所以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缺乏具体的教育目标、清晰的实施方案和量化的考核指标。这直接制约了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发展,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二)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有欠缺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主要有专业选修课和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2种。专业选修课对选课学生的专业会有一定的要求,而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则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因此,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是开展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重要平台和主要途径。但是,我国高校在设置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时,大多存在随意性较大的问题,而且科目教学大纲与大学教育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也不够明确。甚至于部分高校把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让文科学生多学点生态、环境科学方面的知识,让理科学生多学点自然文化、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所以认为开设一些生态类、环境类课程供学生选修就算是完成生态文明通识教育任务了。至于这些课程是否能够体现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要义、是否有合适的教师开设,以及教师是否能够按照通识教育课程的标准进行教学等问题,则几乎不作的考虑。这最终导致我国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

1.课程内容单一、重复率高

目前,高校开设的全校性生态类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大多仅涉及生态学的相关概念,而很少涉足与生态问题相关的环境科学领域。同样,高校开设的全校性环境类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也仅仅是围绕环境学的基础概念展开,而无暇顾及生态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因此,虽然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包含了与生态学和环境学相关的知识,但是存在关注面窄、可应用性差、知识点单一且重复率高以及知识缺乏体系等问题。此外,目前高校规定全校性选修课的课时一般为30学时,学时非常有限的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要让学生在掌握生态、环境领域知识精华的同时还能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更是难上加难。

2.课程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

水污染、雾霾、全球变暖等问题,是大学生普遍关心、非常感兴趣的环境问题,理应成为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重点关注的内容。但是,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大多只是围绕生态学或环境学的知识点和基础概念进行理论讲授,在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很少针对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这不仅使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枯燥无味,也使选课学生对授课内容失去了兴趣,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学生选修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只是为了获取学分或者容易获得较高的课程成绩,而不是受课程本身魅力的吸引。同时,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不仅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且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导致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可见,传统的“灌输式”课程教学方法已成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瓶颈”。

3.课程考核方式不能服务于培养目的

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主要采取开卷考试和论文考核2种方式。这2种课程考核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掌握课程所讲授知识的情况,但是由于文字反映的是一定的概念和意识形态,所以这2种课程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地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此外,由于大多数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考核存在敷衍的心理。例如,在应对开卷考试方面,学生大多只是在考前将教师讲课用的课件和各类参考书准备齐全,而很少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复习。这就导致考试结束后学生往往很快将课程教学内容忘记,有的学生甚至考完试连考题和答题内容都没记住。在应对论文考核方面,大多数学生只是围绕论文题目搜集相关的文章,然后进行简单的拼凑,而很少真正基于某一具体问题展开分析。由此可见,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采取的单一的缺乏量化的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地衡量通识教育的效果,也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加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作用。

(三)生态文明通识教育授课教师的能力不足

我国高校传统的课程教学一般都是一位教师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复杂庞大,涉及的领域较多。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目前在高校承担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为讲师,他们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时间尚短,科研实践经验不足,授课技巧以及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同时,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受自身专业背景的影响,很难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复杂庞大的内容体系有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只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而对其他相关领域了解不深。这导致授课教师无法开展更加、深入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也无法将专业知识更加通俗化,从而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效果。这也正是一门课程的教学只由一位教师承担的弊端所在。此外,即使有些高校由教授承担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但是由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发展战略使“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在大学不断蔓延,再加上高校对教师业绩的考核指标赋予科研的权重远远高于赋予教学的权重,所以教师的精力都集中在科研上,缺乏对教学工作的热情,更不会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跨专业领域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更有甚者,有的大学出现了教授整日忙于“跑项目”的怪象。这都势必会导致教学活动走过场、教学质量下降。

三、提高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质量的建议

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的重任,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高校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学生生态环境素质养成的需求以及大学各专业课程与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的联系等,合理设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并采取措施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使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明确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目标

通识教育具有通用性的特点。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就是将通识教育的通用性与生态学和环境学等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相应的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整合,使大学生切实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与自己所学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技能,以期达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目的。因此,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要基于通用性和专业性2个特有属性,大力开展专业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普及教育,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的培养。例如,保护生物学是为了解决人类活动导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极大威胁的问题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的综合学科。随着生物多样性危机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高校将“保护生物学”作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为全校性A类选修课程,并规定“保护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保护生物学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基本概念,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物种及其生境所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意义、保护物种的具体措施等。

(二)完善课程设计

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就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从生态环境问题出发探索其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因此,生态文明通识教育有一个复杂庞大的理论体系,其课程的内容通常会涉及多学科领域。这就要求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在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所涉及的复杂庞大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使课程教学大纲紧紧围绕大学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

1.合理整合课程内容,优化相关课程的设置

在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的基础上,高校要对相关课程的设置进行重新调整。首先,要设立一些全校性的生态环境类必修课,普及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在相关的德育课程中增加森林文化、生态哲学、环境伦理、生态美学以及“生态文明发展史”和“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要加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适当增加全校性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时,以充分发挥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2.丰富授课方式

高校要推动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完善。首先,要积极倡导热点问题辩论、专家讲坛和事件追踪报道等多样化授课方式的运用,以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能够主动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其次,要鼓励授课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完善教与学的过程、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例如,通过采取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环境问题的调查及其产生原因的探寻过程中;通过广泛邀请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到高校举办有关生态文明与环境问题治理的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通识教育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有一个综合的、的了解。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为大学生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准备,同时增强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因此,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应建立概念与方案考核相结合的多指标、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通过闭卷考试方式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通过提交调查报告的考核方式检验学生对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的认识与思考,通过主题汇报的考核形式考核学生应用基本概念分析生态环境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运用所学理论提出治理措施的能力,以加深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强化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三)组建教学团队,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高校要重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通过组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团队,完善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体系,从而帮助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之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进而实现高等教育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首先,高校要组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背景丰富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尤其是要吸引更多的教授加入教学团队承担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其次,高校要重视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和开发,使青年教师能够适应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不断发展。例如,建立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授课青年教师配备导师的制度,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同时充分发挥导师“传、帮、带”的作用,向青年教师传授科学的教育思想,培养青年教师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高校要加强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指导,通过试讲、旁听、观摩等手段对授课教师的备课情况、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进行检查;尤其是要在各个教学环节对青年教师进行强化训练,帮助青年教师学习和掌握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作者:张春雨 侯继华 赵秀海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生态教育论文:高校生态安全教育论文

一、对知识管理及高校生态安全的界定

知识管理尚无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不相同。通常认为,知识管理指个人、组织或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知识和知识流动的过程、知识组织机构、知识资产、知识人员进行多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以期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从而促进知识的价值增值。因此,笔者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高校管理者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合理利用高校内、外部知识资源,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潜能,建立知识库,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从而达到的知识产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功效管理过程。对于生态安全来说,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反映。结合狭义生态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生态安全是一种宏观层面的安全,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权、生存权、健康享乐权、必要资源权、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或人文)生态安全,组成一个复合系统工程,它是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以上生态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高校的生态安全包括高校的自然生态安全、人文生态安全、社会生态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即能为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工作和科研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高校自身运行良好,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能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科研服务的一种良好的状态。

二、高校生态安全的知识性分析

1.系统性。

高校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跟知识有关。高校自然生态安全包括高校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树木花草的种植,自然环境的绿化,校园整体的美化亮化都需要有生态学相关的知识作为积累。而高校人文生态安全更需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和探访神奇的科学研究,这一切都是在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中体现知识系统性的魅力。高校的社会生态安全是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社会声誉的综合反映和系统的写照,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了其知识的传递、升值过程,也正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2.动态性。

高校的生态安全正如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一样,不是一个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事情,它会受到经济、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一所高校受其综合实力、科研水平、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文明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其生态安全状况呈现动态性,这跟知识的学习一样,常用常新。

3.艰巨性。

高校生态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后进行整治和治理,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超出了前期的投入,所以高校生态安全又具有艰巨性。知识也如是,一旦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就会产生惊人的后果。例如,携带核弹头的原子弹用在战争上,会对人类产生毁灭性后果。当然,对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更需要经过专业的熏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具有一定的艰巨性。

三、影响高校生态安全的要素分析

高校生态安全包括自然、文化、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直接影响因素,因为自然因素出现问题,生态安全问题就会直接表现出来。文化因素、社会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它们主要是通过自然因素这一中介变量对生态安全产生间接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把自然因素作为文化、社会这两个变量的中介变量来研究生态安全。从该模型可知:要想解决高校生态安全问题,可以从自然、文化和社会这三个因素入手进行研究。把这三个方面作为影响生态安全的3个一级指标,而自然因素又分为高校环境绿化、高校空气状况、高校植被情况、高校物种多样性、高校土地资源、师生居住情况6个二级指标来进行分析;文化经济因素可分为高校教育教学、高校的科学研究、高校的人才培养、高校的文化传承4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社会因素分为高校的生态安全意识、高校的生态宣传力度、高校师生数量、国家对高校的政策、高校规模扩张程度、高校拥有生态技术、高校科技教育经费、高校汽车数量8个二级指标来分析。这样我们可以从18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生态安全的破坏程度,每一个指标有一个合格或良好的经验值(标准值),用管理学上的专家打分法对高校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估,邀请专家对这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进行打分,打分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这个指标最终得分,再根据指标的相应权重,得出总的得分与相应的经验值比较,判断高校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

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1.生态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一些没有设立生态、环境资源等专业的高校,其生态安全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编写、师资配备都不完善,要真正开展非生态专业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教育就是不可能的事了。即使开设了相关专业的一些大学,主要是进行专业课教学,非本专业的大学生也是不可能得到相关的教育熏陶。从全国高校来看,每年招收的环境类专业学生不到普通学校招生总人数的0.5%,非生态专业学生占绝大多数,而在非生态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选修或必修过生态安全教育相关课程,没有接受过生态安全教育,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对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尊重之情,更不能主动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2.生态安全教学设置不够合理。

在教学体系方面,许多高校只重视生态专业或是环境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但是在非生态专业或环境专业的学生中,把生态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的非常少。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高校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具有生态意识、懂得生态文明、有专业技术的现代人,因此在大学教育教学的培养方案中,就应该含有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内容;在专业设置方面,对非生态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不是其专业课,但是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生态意识、生态的重要性、生态安全危害性及生态安全的基本技能技术等内容,并且有相应的学分。

3.缺乏长远通识生态安全意识。

生态意识是开展生态安全教育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态安全的危害性有深刻的认识。以下三种情况都是因为生态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的生态安全:一是过度开采带来的生态安全;二是盲目引进外资带来的生态安全;三是忽视森林资源保护带来的生态安全。我国的高校生态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虽有几百所大学开设了环境专业,但在专业学生中的生态环境专业教育不能代替在非专业学生中的生态普识教育,更不能替代生态文明教育。生态安全意识,事关21世纪我国能否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景目标。

五、实施高校生态教育的对策

1.加强高校生态环境建设。

要推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就必须把高校生态安全教育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而加强高校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建设。高校要加强绿化,植树种花,注重校园美化,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维护高校生态平衡,让人在一个芳香宜人、绿树成荫的环境里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二是加强高校人文生态环境构建。如先贤感悟、节能降耗、低碳出行等的生态文明行为,这些均能激发师生践行生态文明的意识,也能自觉地内化自身素质,提升师生员工内在人文素养,表现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动。三是强化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的构建。即让师生员工树立良好生态观,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反过来,参与又提升了其主体意识,强化了责任。因此,要提升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让其主动关心生态安全建设,从而慢慢地固化为其行为,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2.深化高校生态教育改革。

生态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理念。课堂教育是高等生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高校生态课堂教育模式的改革:一是改革高校的生态课程设置。高校可以在非生态专业、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中开设生态安全教育选修课,课题内容涉及生态观、生态建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论述、生态建设的不可逆性等生态安全的特性介绍,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注重生态环境师资的培育。一方面,可以在重点大学或研究生院培养生态教育师资力量,为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师资对生态安全教育定期培训,提高高校现有师资对生态安全的教学能力和生态意识。三是寓教于乐,把生态理论教育融于社会实践中。例如,可以将生态理论融于大学生毕业实践的调查和学习中,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所在的地区的山川河流、厂矿企业、生态环境、物种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既让学生了解社会自然环境和生态状况,又得到相应的科学锻炼,也为地方政府正确有效地规划环境治理与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案和依据。

3.加强高校生态实践教育。

高校应视生态文明素养与人格素质、学术品质和职业素养一样重要。高校学生处、团委、学生社团等组织是推进生态实践教育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团组织生活会、院校活动中将引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议题,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能给广大学生带来普遍而深刻的教育作用。高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电视台、广播站、校报等,开设生态教育专栏,倡导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并且邀请专家作环保讲座,交流生态环保的经验和体会。

4.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库。

高校的活动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均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一个核心的生态安全知识库,集中高校的生态安全的理论知识、教学讲义、科学研究、生态历史资料、环境保护、毕业生生态论文、学术交流等知识组成的知识库。其核心知识库由校学术委员会作为较高的领导层,任命由校长和学术带头人为主的知识主管(CKO)决定其知识共享机制和范围,下设知识管理办公室,办公室由学校的科研处、教务处、校长办公室、信息中心组成,统一知识库的日常管理,保障生态安全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同时,可以建立校园生态安全知识库的知识共享机制和知识激励机制。

5.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

高等教育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与开放性。生态意识的形成,生态习惯的培养既可以在高校也可以在社会组织中获得。因此,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不能拘泥于某一组织或者范围内,应该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开展合作,把生态安全知识的节点(高校、政府、居民社区、社会民间组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开放的生态安全知识链,让生态安全知识在整个知识链中流动起来,从而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传播与创新。在实践上,高校可以加强与地方政府、居民社区以及敬老院、中小学等机构的合作。开放的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可以有效地运用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让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高效运行。

六、结语

总之,高校生态安全教育的形式多样,要重视及时课堂的正面引导以及高校的内外结合,使高校生态安全知识得到普及和提升,真正持续有效地推进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石贵舟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生态教育论文: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论文

一、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相继对学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但由于我国生态道德教育起步较晚,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充分了解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其原因,以确保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滞后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劣,各国越来越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更侧重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更重视的是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缺乏生态道德的教育。对于部分专业与环境相关的专业,对于生态保护的课程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知识,严重缺乏对学生生态道德层面的教育;对于全校范围的学生,高职院校更是缺少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公共类课程,导致无法向学生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滞后,不仅无法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对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展,因此,加强和改善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2.生态道德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学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导致生态道德教育形式化,教学模式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法意识到提高自身生态道德的重要性,从而不重视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仅停留在单纯讲授生态保护知识,并没有开设相关的实践类课程,这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生态道德知识的兴趣,也无法指导学生将书面化的生态道德知识转化成自身内在的道德素质,导致学生不能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环保活动,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实践活动,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投入到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探索之中,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3.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及必要的物质条件

高职院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需要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需要更为专业的生态环保知识与生态道德修养,而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生态道德教育的授课教师普遍存在自身生态环保知识较少、生态道德修养较低以及生态教育能力较差等现象,并没有受到过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仅凭自身学习及环保知识难以有效教授。与此同时,教师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也会影响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如教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浪费水资源、浪费纸张等小细节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因此,确保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对教师进行生态环保知识的专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技能型人才,学校的实践基地、辅助网站、图书馆资料专业性很强,主要是为专业课学习服务;对于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实践基地、网站、资料少之又少,无法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生态道德知识,影响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

4.高职院校学生生态道德意识较低

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生态道德教育滞后、教育体系的缺乏,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生态道德知识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起点较低,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很好地将生态道德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如今,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属于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好,没有意识到浪费的坏处,在生活中不自主地表现出浪费水资源、浪费电、过度使用一次性用品等行为。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生态道德意识薄弱,阻碍了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导致这些不良现状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高职院校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更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并没有将对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压缩了生态道德教育的课时,无法确保有足够的课时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授,生态道德的教学也只是停留在呆板的理论知识上,单一乏味,学生无法很好地了解生态道德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导致了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滞后。其次,国家对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

在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仍处于较尴尬的地位,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更多倾向于各专业设备与实训基地的建设,而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投入较少,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基地,甚至没有相关教材,只能靠教师课上的材料作为学生学习生态道德的内容,大大缩小了生态道德教育的范围,不利于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同时,由于教学资金投入少,高职院校无法对教师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无法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实践机会,影响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达不到培养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根本目的。,教师重视度不够,学生学习意识不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自身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投入不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态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多的是受到教师的影响,加之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阻碍了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不重视的散漫学习态度。

二、加强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1.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体系

及时,充分发挥高职思政课在生态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高职思政课是对高职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的生态道德教育必然也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对策。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生态道德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各种关于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现实问题以及社会焦点、热点等,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当今生态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第二,在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生态道德教育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在专业课教授的过程中,融合生态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白本专业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重视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第三,高职院校应开设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选修课或必修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第四,高职院校也要定期聘请相关专家或是环保名人来校为学生做生态道德教育讲座,通过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生态道德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

2.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道德教育氛围

良好的校园氛围是成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强化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社团活动机会,组织学生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环保行动中,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亲身参与强化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修养。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要积极开展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小品表演、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比赛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震撼学生心灵,转变观念,从而外化为自觉的环保行为。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加强生态道德宣传,在潜移默化中让生态道德的种子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高职院校还应该利用网络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空间,制作内容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网页,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真正落实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

3.健全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充分认识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投资,建设完善的师资队伍,确保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完善教学计划,突出生态道德教育,确保课时充足,同时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与专项经费,确保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总结

高职院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只有顺应时展的要求,针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修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提高社会的生态文明程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作者:林瑛 单位: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生态教育论文:教育生态学大学体育教育论文

一、大学体育教育的生态化

1.大学体育教育内部环境的生态化。

高校的体育教育内部环境系统主要是高校的大小、组织结构、物质环境、价值观念行为等。与大学系统的内部结构有必然联系的是高校的制度结构、功能大小和配置情况。所以,对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整合的时候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让高校的教育结构进一步被调整和优化,以便于高校体育教育功能更易发挥,这是让学校实现内部环境生态化的核心部分。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学科专业资源,学校应根据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通过采取撤回、重组、兼并等措施对体育学科进行整合,以便于体育学科的教学适应高校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2.大学体育教育内外部环境关系的生态化。

所谓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关系的生态化,是指高校保持自身的价值观和遵循大学的内在规律,在同一时间内各元素相互平衡的同时,让系统内部和外部保持平衡,面向社会、世界,对外开放,实现一体化。高校所处的环境是一个比较大的社会和环境,它的发展不仅要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符合,同时也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以及推广。因此,高校必须处理好和系统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如社会的需要和人才的培养、高校和企业、学校和社会、学校之间的许多关系,定位要,并寻求更大的发展。

3.大学体育教育目标和途径的生态化。

高校培养人才的生态化,要求人才培养的定位不仅要满足学校的发展,还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本身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的“主体性”和“体外性”进行调整达到平衡。当前,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不仅强调体质的改善,也注重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体质的改善”反映了培养目标的适应环境,反映了社会的需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不仅是一种社会需求,也是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充分地反映了自我主体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让生态竞争的概念充分的发挥,“自然本体”提高素质和能力,在具有一定的价值之后再对“身外自然”的必然要求进行改造。

二、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观念是否被大学体育教育者所接受,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是否可以运用整体的观念,这对于平衡和协调高校大学体育生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导致高校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不管怎样都会影响到大学体育的教育能效,让大学教育功能系统的发挥受到影响。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使用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整体,也要重视局部要素。问题不在于寻求一域,更在于要谋全局,强调的就是全局对局部的决定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局部对全局的影响作用,在某些条件下,对整体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局部要素。所以,学校必须在政策、措施、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等各领域、各个部门、各个方面保持平衡,以便于工作有效地开展。

2.系统性原则。

由多个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高校体育教育系统,该系统中的各个元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以便于一定功能的实现。这里有大环境和小环境之分,同时还有宏观和微观的因素,它们之间进行相互作用并影响着彼此。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功能,但是必须是在实现最终整体功能的前提下。我们看问题时要有系统的眼光,对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和联动性要重视起来,同时对于成分或元素之间的协调与衔接要充分的重视,让系统的运行效果进一步的提升。就系统性的原则来讲,应处在高校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之外,把系统内部的发展和变化放在更大的系统中进行掌握,追求系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和谐,以及保持整个系统的和谐。

3.控制性原则。

自我调节和自我调节能力被赋予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当系统的负荷将要达到极限的时候,就会从一个稳定状态移动到另一个稳定状态。对于这个相互转变的规律,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也必须要遵循,不仅要让系统保持稳定,更要实践高校体育教育的规律,同时还需要通过一些机制对系统的容量进行提高,系统运行发展到一个更高的良好状态,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4.动态性原则。

高校体育教育生态系统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系统,它是处于动态变化的,对其进行制约的不仅仅有系统本身,同时影响因素还有其他的关系,它是随着时间、地点和人的努力水平进行变化的,也即意味着它是阶段性发展的。为了让高校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得到保障,让该系统和外界的物质、信息和能量进行交换,保障这个系统的动态变化是朝着预定的目标和方向变化。所以,在进行发展的时候,保障大学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原则相适应,对高校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重视起来,并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在宏观和微观上进行把握,让系统发展的趋势尽在掌握之中,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让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得到保障,最终让系统具有动态平衡的性质。高校体育教育生态化对于高校体育教育来讲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它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如今的教育体制来讲,要想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选择其教育系统的生态化。

作者:程江涛 单位:汉口学院

生态教育论文:生态道德教育论文

一、生态道德教育迫切性的根源

1.目前人类面临着日益加重的“生态危机”,在科技文明给人们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自然界也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严重伤害,在19世纪50年代时,人们就开始意识到生态危机的危害,但时至今日,严重的自然危害现象依然没有明显的改善。现在看来,生态危机也是生存危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口众多、资源枯竭、环境恶化。1.人口问题。生态危机,主要是人口膨胀的速度超过了地球承载能力的限度。人口问题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口数量增长快,在1999年的时候,世界人口就多达60亿,而地球可以承载的人口数量只能是100亿,随着人口的增长,据估计,在21世纪末,人口数量将增长到120亿之多,数据表明,这将大大超越了地球的可载量。二是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在发展中国家,他们的人口数量依然很庞大,而发达国家的人口数量基本上保持相对稳定或者下降的趋势。

2.资源枯竭。人口在急剧上升,经济发展的速度又在加快,而这所带来的压力就延伸到自然资源上。这样,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就会承受极大的伤害,资源也在面临枯竭。资源枯竭包括耕地、水资源、森林、矿产等。水资源缺乏主要是淡水资源的缺乏,因为森林资源缺乏,草场也会跟着退化,紧接着就是水资源流失。中国是贫水国家,人口众多,所以人均水资源很有限,仅达世界人均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其他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因为开采力度的加大,也在接近耗尽的边缘。环境恶化。环境恶化是指自然环境受到人们的破坏、污染等出现恶化现象。其中主要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两方面。水污染也是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淡水资源的破坏使寄生虫等大量滋生,在没有杀虫剂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化学物质的危害,也会有大量的寄生虫进入人体,造成健康上的严重危害。如今,大气充满了化学气体的危害,工业革命时代,二氧化碳急剧上升,较大原因是人为造成的。

二、分析生态道德教育的迫切性

生态道德教育的提出是人类道德完善的标志。生态道德教育是人类从多视角、新思想提出来的新教育,是人类道德教育中的一种新境界。目前,我们一定要重视生态教育,树立人们的生态关怀,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在人类与自然中相互依存、共进退。人类有开发资源的权利,也有保护自然的义务。在地球的自然界中,自然和任何物种都和人类一样,有生存的权利。任何物种都是平等的,人类有责任去保护好自然,树立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理念,保护好自然也是造福人类,建设好这种共识,合理地规范人们的生活方式,热爱自然、维护好生态平衡,主动去改造自然,这是历史和自然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和伟大使命。生态道德教育是基础工程。社会的文明道德建设必须从生态文明建设抓起,培养人们的生态伦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这种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好我们的家园。生态道德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伦理支撑。因此,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是一般的文化教育,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迈向道德文明的灵魂,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生态道德教育目标与途径

1.深刻认识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存在各种问题,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环境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因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但是,教育的功能具有很大的后滞性,要培养本世纪的人才,必须要有很强的超前意识。就是要从现在起,坚持抓好生态道德教育,实施这个生态教育,并不是应急,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摆在学校教育面前的任重道远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将生态道德教育付诸行动。生态教育是面对全社会的教育,要拓展德育内涵,大学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人群,而学校就是一个道德教育的平台。同时也要提高青少年的生态道德的教育水平,青少年是主力军,也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在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水平之外,还要提升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教育的水平,对他们进行深入的生态道德教育,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

2.建立完善的生态道德教育系统。抓住领导者生态道德教育,领导者是党的指导方针、社会经济的重大决策者,在环境教育制度的落实中,领导者可以起到主导作用。因此,抓好领导者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我们重要的任务。各地方的环境质量都要有人负责,各部门也要对本系统的生态环境负责,把责任制落实到各个地方的领导人中,正确把握发展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同时在生态环境中,抓好环境教育,克服地方主义、本位主义,提高领导者的环保意识、环境道德水平、激发领导者的积极性。

3.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保护环境离不开法律,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是在生态环境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硬性手段。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在经济发展的冲击下,有些人丧失道德操守地破坏环境。因此,在生态道德教育中,我们迫切需要制定一些有力的法规去制约公共行为,通过宣传法律法规让公众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性,使之自觉遵守生态道德规范,节约与合理利用资源,把这种意识与行动实践到日常生活中,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即使近年经过人们的努力,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环境还是有恶化的趋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越来越艰难。同时,社会还将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所以人类与自然矛盾也无法调节,这就是生态道德教育的迫切性。总之,我们应该通过这个教育,让人们自觉肩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保护环境,是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维护每个社会公民的自身利益。因此,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是领导者与生态环境管理者的责任,也是每个社会公民的义务。当前,环境问题接踵人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对每个公民而言是责无旁贷的。新形势下,这个与时俱进、科教兴国的道德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还是必须优先行动的。

作者:苏锦霞 单位: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生态教育论文: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和政治觉悟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早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更好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大学生走向社会、成家立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自己、对孩子、对生活、对社会都将做出积极贡献。其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及时次将“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同列入十七大报告中,其意义深远,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培育发展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宣传员和未来发展的建设者,是有觉悟有素质的一类人群,他们能否了解环境知识和具备生态文明意识,掌握怎样解决环境问题,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是会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再次,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各高校发展的重点要求。当今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起步晚、发展慢。据调查,现代多数高校只看重保护环境教育,但却忽视环境普及推广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当具备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将生态文明理念当作自觉性的观念,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它将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德育教育内容的实际要求。是21世纪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重要基石,也是大学生成长的使命。

二、提升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对策

生态道德问题不仅仅靠说教式的课堂教育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重点是让大学生自身形成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担负起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重任,而大学生的自觉性是要依靠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形成的,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潜移默化,使自己的内心对生态的行为产生认同感和参与感。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合理规划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教材。当代各高校始终缺少生态道德教育的完整合理的教材,而太专业的理论教材又只是注重介绍环境知识概念,缺乏说服力和灵活性。希望教育部门合理改编教材,更加符合现代性教育,让生态道德教育有巩固的理论支持,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次,完善高校德育体系,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德育计划中,不但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作用,更应该把生态文明道德建设引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规划中,让大学生更的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第三,推动大学生主动作为生态道德实践主体,让大学生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员、推广活动家。努力发展生态道德的基本知识和普及推广活动,让大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生态系统的活动规律,提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打造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建立绿色寝室、和谐校园,可以更好的建立生态道德教育并养成氛围。积极鼓励大学生组建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利用这些组织引领大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的宣传。可以组建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演讲辩论大赛和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更好的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了解和传播活动中来。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厉行节俭,提倡绿色消费。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园攀比、虚荣之风盛行,这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在大学生中流行。致使一些大学生对金钱、物质的概念模糊,导致高消费、过度消费、挥霍拜金。生态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要利用社会大众、家庭学校,多角度的教育引导模式,要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生态文明消费理念,实现生态健康消费观,推动绿色环保消费,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建立一种对生态环境不构成破坏合理的可持续消费观,达到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其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育理性生态的大学生,指导大学生正确的生态行为方向,建立优良的生态道德行为方式,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各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创建的环保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等一系列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的认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大力开展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共同打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培养大学生爱护自然环境、治理被破坏污染的环境、提倡正确绿色消费观念。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和自身体验达到完善和发展,引领他们成为一名保护环境、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合理消费的理性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的大力支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道德知识,尊重自然规律,提升空气质量,努力为人类共同的绿色家园而努力。

作者:黄金石王圣祯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生态教育论文:高校生态伦理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生态伦理教育的含义

“所谓生态伦理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育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指导下,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伦理观念出发,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观和权利观,从而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自觉养成生态环保意识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它是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培养人们自觉应用生态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善”待自然,能够主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使人类和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只涉及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形成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忽略了生态伦理教育。但是,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未来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面对的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展变化相适应,不断更新教育的内容,培养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必然。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彻底扭转长期沿袭的生产生活观念和行为,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而这种对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扬弃,意味着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文明形态的建立。”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滥砍滥伐,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使贫困地区更加贫困。这种只顾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没有限制的开发、索取自然资源,结果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有学者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障生态平衡,生态可持续发展,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大学生肩负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任。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生态道德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前途和命运。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尊重生命、保护自然,树立人与自然之间和睦友好的理性关系。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人们出于私利对大自然进行掠夺、严重消耗自然资源,造成了人类生存发展上的不平等,也制约了人与自然的谐调发展。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升人们的道德意识,是促进人类自身发展以及人与他人、社会、自然共同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发展要求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人的发展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的发展,人的素质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内潜素质(沉淀在心理深层的文化潜在意识)与外显素质(外部表现出来的从事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等。”生态文明教育应属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范畴,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我国高校现阶段推行的是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还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生态文明观,生态伦理观的发展的人。但是目前,生态伦理教育不成体系,导致大学生生态伦理素质缺乏,教育的结果很不理想。通过生态伦理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从而正确选择、调节自己对待自然的行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他们懂得尊重自然时,就能够尊重自然进化的内在规律,发自内心的关爱自然、热爱自然;当他们面对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依照生态伦理理念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自律,形成简朴、健康的社会风气;当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能够摒弃“个性膨胀、竞争至上”的思维定势,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新型人际关系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功能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社会中具有非常优越的地位,它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对我国经济基础产生能动作用,它可以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从而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不过在任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紧围绕我党的中心任务进行,它是党一切工作取得胜利的保障。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走出校门后,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将生态伦理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正是顺应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使得我国的经济建设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功能、渗透性功能等,引导我国未来的建设者们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切莫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其活动载体形式多种多样,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参与性和突出的社会实践性”。我们可以将生态伦理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视保护环境为己任,使他们将保护生态作为共同的理想信念,最终将形成一股非常强大的凝聚力。这种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将会根植于学生心中,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成为大学生崇拜和追求的社会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结合生态伦理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保护生态成为其心灵的感悟和内心精神世界的升华,成为其终身的理想信仰。

作者:范萍高娥娥张珮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生态教育论文:生态系统下的体育教育论文

1.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组成

1.1周边环境对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影响作为一个无法独立存在的体系,体育教育的周边环境主要分成内部与外部环境这两个种类。外部环境与体育教学自身没有多大联系,主要包括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主要内容,而内部环境则囊括了具体的体育教学环境。内部与外部两个环境体系之间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在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内部与外部环境处于不断地交流碰撞当中,给体育教学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内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外部环境的剧烈改变,而外部环境的变化却难以改变体育教学的内部环境。例如学校的经济情况得到了提升,这属于外部环境变化,所导致的后果则是整个学校教学投资力度的提升,体育教学必将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反过来说,假如教育硬件设施本身产生了变化,直接的影响到的则是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却无法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

1.2体育教育因子所起到的作用体育教学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的投入往往无法迅速看到成效,需要长期的坚持以看到最终的成果。为了体现出体育教学的分段发展,本文将整体体育教育的发展分成了几个不同的等级与阶段。每个阶段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并且无法独立存在,少了一个阶段都会对体育教学系统产生影响。

1.3等级教育关系在体育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的体育教育生态系统有着不一样的生态环境,教学目的的差异与教学方式的不同都可能产生不一样的生态环境发展走向。在上文所述一等级划分的体育教学系统当中,每一个等级当中都存在种类众多,数量不等的体育教学形式,每一个级别的教学都能从外界环境当中吸收一定的教学资源,例如学生、教学器材等。并且低级教育向高级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损失一部份的教学资源。例如在羽毛球教育当中,学校需要定期从外界吸收一定数量的学生,以生源推动教学的不断发展。

2.体育教育生态系统模型的构建

2.1整个生态系统的构成与价值作为所有教学当中形式最为丰富多变的教学项目之一,体育项目教学的发展水平主要以学生的体育成绩为主要评估对象,因此评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体育项目的长期发展趋势所决定。一般来说,具有一定功能并且与环境紧密联系的体育教学体系能被称为一个教学生态系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的教学项目之间往往有紧密的联系,并且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同时体育教学自身也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假若一个体育项目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能在与环境的交流当中得到成长并存活下去,我们就认为这个体育项目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假如不能适应周边环境,则体育项目必将走向灭亡。随着体育教学的发展,我国当前的体育教学体系已经越来越多样化,各种体育项目都走进了学生日常体育课堂当中,其中篮球、足球、游泳等是学生们尤为喜爱的项目,有些学校还组建成了体育项目社团,为有共同爱好的学生搭建起了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提升了体育教育的质量。

2.2体育项群教育生态系统在生物学上,对于同一物种的集合体我们称之为种群,而在体育教育当中,同一类型甚至是统一特性的体育项目教学,我们则称之为体育项群教育。在这种教学体系当中,教学与周边环境的联系较为紧密,其功能也有一定的统一性,与常见的体育教学项目有一定的区别。例如我们常见的篮球体育教学就属于项群的一种。我们可以讲篮球教育认定为一个极广范围内的教学,可以从国家层面来评估其教学目的;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一个极小范围内的教学,从个人层面来看待其教学质量,眼光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不同,这就是项群教学的特点之一。

2.3将多种体育项目联系在一起对于一个体育生态系统来说,其内部往往由多种体育项目共同组成,生态系统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典型的体育联合教育体系当中,不同的体育项目也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为系统的长期健康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3.结束语

随着及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机构也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的开展,体育教学已经被推广到社会层面,并在社会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推动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本文所论述的体育教学生态系统已经在各大教学机构中得到了推广,给我国的体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必将导致新一轮体育教学的多方位进步。

作者:胡孝安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学系

生态教育论文:原生态声乐教育论文

一、原生态音乐的文化价值

原生态音乐在民间发芽生长,以其原始的言传身教和自娱自乐的方式不断发展,结合本民族特有的音乐节奏、曲调和语言形式传递着生活、劳动情感,在生活中占据着重要部分。原生态音乐在千百年的传承中使其具有了经典性和文化性,例如,古老且经典的孤独调、欢喜调、下坡调、砍柴调、哭嫁歌、敬酒歌、哭丧调、哄娃娃调等,在悠久的文化积淀和漫长的时间累积中,锻造出渗透心底的情感思想和意识表达,激荡着无数人的心扉。例如河套地区的慢翰调、陕西的信天游、华北的剪窗花等,总是依循着原始的唱法,向人们阐述独特的地区和民族文化,不添加任何粉饰的原生态唱法,浓郁炽烈的表达着独特的风俗气息和民间文化内涵,总是能达到沁人心扉的效果。原生态音乐在文化历史的传承上,人生态度的养成上、人际关系的融合沟通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饰演者重要角色,其中所体现的生活价值、文化韵味、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即使在今天依旧具有重要意义,闪烁着独特的光彩。民族文化、环境、习惯、风俗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原生态音乐包含着不同风格和形式的演唱类型。例如,地狱色彩显著的山歌,婉转动听、悠扬绵长;旋律悠长舒展的藏族酒歌、蒙古长短调;还有城乡生活小调,锯大缸、卖货郎;更有庞大繁杂的叙事曲或乐曲,如傣族阿诗玛、侗族大歌等,这些音乐形式都是在人们的辛勤劳动与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民族智慧结晶,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厚的历史内涵,并且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音乐的创作环境是实际的生态环境之中,演唱者对这类歌曲的神韵、演唱方法和风格总是有着原生的感觉和精准的把握。对于原生态音乐的继承者与传承人来说,要结合现代的声乐艺术,不断地发展完善,才能更好地显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近些年,原生态音乐逐步走进了央视舞台,尤其是青歌赛中原生态唱法的融入,使人们感受到了原生态音乐的独特魅力。不仅使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音乐类型,更让人们逐渐领悟到了音乐的质朴与纯真,领略到了原生态音乐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在音乐界引起了一致好评与强烈的反响。因此,原生态音乐的引入将为高校声乐教育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内涵和发展前景。

二、引入原生态音乐对高校声乐教育的意义

高校声乐教育对于原生态音乐的传承保护而言,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原生态音乐的起源地多在偏远的民族聚居地,很多地区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是却没有文字,因而,生长在民间的原生态音乐凭借口口相传的形式广为流传。现今的原生态音乐正以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在社会中愈加被重视,对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继承传扬传统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所在。高校声乐教育所培养的是专业的音乐人才,对于原生态音乐的积极融入,可以成为高等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背景和科研优势,依靠专业的教育环境和条件,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丰富高校声乐教学内容的同时,更是培养多元型音乐人才的重要手段。高校声乐教育将原生态音乐引入其中,用原生态的方法和视角对音乐艺术进行理解和分析,用声乐的艺术视野对原生态文化进行体证,可以使高校声乐与原生态音乐进行有效的融合和沟通,二者相互推进,相得益彰。再者原生态音乐历史文化丰厚,内容博大精深,涵盖历史、民族、社会、宗教等相关学科的文化内容。因此,原生态文化的引入对于现代的高校声乐教育将发挥重大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声乐教育的学科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音乐素养,为高校声乐教育的人才培养增添了新的元素,使高等声乐教育更加丰富和多元,培养的人才相对素质较高,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原生态音乐的引入和发展,对于高校声乐教育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原生态音乐的内涵和文化气息,将为整个声乐教育提供更加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声乐教育增添新鲜的活力,使学生不断地开阔眼界的同时,提高学生各方面的音乐文化素养,促进高校声乐与原生态音乐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作者:余蕾单位:湖北省医药学院学务部

生态教育论文: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论文

一美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其特色

美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高度发达,大学教育更是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背景下,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美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将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视角,积极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诸多生态问题,着力提升每个人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素养,从而使得大学生态道德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拥有完善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1979年,美国教育家克雷明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从此拉开了广泛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序幕。美国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严谨而完善,以教育为中心,将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和外部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建立了包括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等各类学校在内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从每一个细节着手提升全民生态道德素养。美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强调以人的主体发展为轴,深入研究个体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并结合外部自然环境,提出了富有时代性和创造性的新的生态道德教育理论,注重生态文化教育、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教育以及审美素质教育齐头并进。

教育方法和手段日趋生活化、多样化当代美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生态教育课程讲授的方式,转变为以课堂讲授为基础,将生态教育知识广泛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在推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改变了过去仅仅依靠学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模式,逐步转变成由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等生态教育网络形式来完成,建立了各部门、各组织以及广大公民共同参与的一体化的生态道德教育网络,将学校的生态道德教育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渗透性功能美国在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时,改变了过去“课堂讲授、集会灌输”的传统教育模式,转而通过设置隐性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将生态道德教育由显性教育变成隐性教育,更大程度地发挥隐性教育的渗透性功能和作用,以期达到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之目的。此外,美国一些大学还积极利用学校开展报告会、演讲会、展览会等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各样、各具特色的非常规生态道德教育。严格规范和监督生态道德教育美国是一个高度法治化的国家,通过科学立法与严格执法来规范国内的生态道德教育是其宝贵的成功经验之一,也是国际上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一个历史潮流。美是当代国际上最早通过立法的形式来护航生态道德教育的国家,其分别制定了《美国国家环境教育法》《美国环境教育和培训计划》《美国国家环境教育发展计划》等一系列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发展计划,从而有效地保障了美国生态道德教育实施的合法化和规范化,再加上科学、合理的实施细则和准则,确保生态道德教育始终处于良性循环发展之中。大学生态道德教育有了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支持,自然效果更加明显。

二对我国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

当前,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对生态道德教育明显重视不足,有些高校虽然也有一些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但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并没有明显的效果。正是由于缺乏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足够重视,使得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道德意识,更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资源浪费乃至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屡有发生。对此,我们要结合美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启示,进一步强化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高度重视生态道德教育,构建完善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近些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纷纷开设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着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并组织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使得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环保意识都有了显著提高。我国政府、各部门以及各学校要有应对生态危机的紧迫感,在高度重视生态道德教育的同时,共同致力于生态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在仔细调研的基础上,深刻研究我国当前面临的环保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启示,编制科学、合理的生态道德教育大纲和配套教材,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调动包括高校在内的一切机构、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做好生态道德教育的工作。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师资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广大高校而言,首先要高度重视教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的典范作用,通过自身培养和外来引进的方式,打造一支生态道德教育水平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要求教师要在提高自身环保素质的基础上,深挖生态道德教育的时代性和创新性特点,并通过言传身教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以及生态法治文明等知识传授给当代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价值观;其次,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学习和居住的地方,要注意在塑造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有机融入生态文明价值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热爱生态、崇尚自然的道德情操。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高校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构建美好的校园生态环境,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据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高校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生态问题的决策和分析中来,引导其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观点,产生对生态知识的学习兴趣。根据课程讲授的进程,布置学生进行生态观察和实际调研等活动,亲身体验生态环境的优与劣,增强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大局观和忧患意识;鼓励和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环保宣传活动,例如,利用植树节、世界无烟日、世界环保日、世界无车日等特殊时段开展环保宣传和环保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清污以及建设生态校园等活动,实地调查和检测不同地区的土壤、水质和大气污染等情况,掌握排污企业对环境的恶劣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

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前后的巨大变化,增强其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和信心。与此同时,高校要着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和创造精神,激发其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巨大潜力,悉心研究和探索有利于保护环境相关的发明创造,让学生切实认识到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良好回报,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厚重的知识储备和能量。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内外实践证明,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是成功推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因素。我国必须逐步健全和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实现生态道德教育与强制性的法律制约有机结合。在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基础上,高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引导大学生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标尺,更要从“依法治国”的高度落实节能、环保问题。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不断完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先进的高校和学生的奖励力度,给予生态道德教育后进的高校和学生以警告和惩戒。

作者:朱秋月

生态教育论文:生态位理论下的创业教育论文

1新形势下高校创业教育的症结

1.1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缺乏完善性,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以知识为本位,培养的学生个体总是具有被动的适应性,这与当前高校提倡创业教育背道而驰。高校并没有把创新、创造能力测试与评定纳入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因而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和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另外,国家制定创业方面的政策和制度初衷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并没有覆盖高校全体大学生。

1.2政府、高校、社会、家庭对于创业教育没有形成合力

政府对于创业教育的投入不够,不能给予本身缺乏经济基础的大学生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制度支持。部分高校未能提供足够的配套政策和财力支持,没有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使得创业教育流于形式,没能有效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比如,对于原本没有创业实际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而言,在培育、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时往往是力不从心。社会以及企业资源没有被充分挖掘到高校的创业教育环节之中,学生的创业平台匮乏,机会很少。

1.3缺乏积极的创业文化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等级观念和小富即安、安贫守困的小农意识,以及存在静态的、循规蹈矩式的弱势文化倾向,都阻碍着创业精神的弘扬和创业活动的开展,进而影响良好创业环境的形成。

2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2.1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涵

2.1.1生态位中的生态位理论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竞争性、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等问题的重要理论。生态位理论揭示了生态个体、种群和群落生存与竞争的基本规律,它不仅在现代生态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还推广应用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教育等领域,形成了可操作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工具。“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群落中,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相关联的特定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位置。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亲缘关系的、拥有相同生活习性的物种,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他们一般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出现,生物链就会在出现时间或者是食物供给等方面把它们分开。我们把眼光放在动物界,就会发现没有哪一个物种的生态位是相同的,否则,物种之间就会发生激烈的竞争,对此我们称之为生态位现象。

2.1.2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揭示了每个生物单位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拥有一个最适合自身生存的时空位置——生态位。该理论持有生命系统的共性,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笔者将高校创业教育视为一个生命体,它植根于政府、高校和社会构成的生态系统中,作为其中一个生命因子,同样遵循生态位理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由高校、政府、企业、家庭、学生等多个因子组成,各因子之间及其与外部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系统。其中作为“生物群落”的教育主体和客体,作为“无机环境”的政府、企业、家庭等构成同一整体,它们在各自生态位置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彼此之间协调运作。

2.2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2.2.1明确高校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主体,高校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高校创业教育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文化氛围等四个方面,因而其生态位主要体现在:及时,确立正确的目标定位。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拓型的学生,通过创业教育的培养,大学生能够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生活、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高校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应该着重内在精神的培养,减少功利因素,建立起符合创业教育规律的目标体系。第二,设置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上,应建立科学、完整、系统的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计划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加以体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结合普通高校特点的创业教育目标与定位,改变“为提高就业率或者创业大赛名次而进行教育”的功利性做法,建立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把创业精神的培养深深植根于课程开发当中,使高校创业教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发展道路。第三,建设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教师除应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的前提,为此不仅要注重提高创业教育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还要重视教师的实践经验,积极引进一些创业家、风险投资人、实业家进入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来,以专题讲座、专项教学、创业论坛等形式丰富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普通高校应大力支持专职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通过组织教师定期参加创业相关活动、企业家交流创业经验等方式,丰富教师的创业经验,提高师资队伍的创业培训能力。应有计划地支持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建立教师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丰富创业课程授课内容,使教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高校创业教育可以实现“以创业推动就业”的目的,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意识,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打下基础。第四,营造积极的创业教育文化氛围。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所具有的正向功能,营造有利于提升创业素质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要划出一个创业园区,作为学生自主创业的孵化基地。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与创业园区配套的制度建设,例如:理顺大学生创业的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创业人才的教育培训机制;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等。

2.2.2明确政府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位政府是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在为高校创业教育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及时,进一步制定完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税收、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等多个方面,但由于我们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工作起步比较晚,该类优惠政策并没有形成体系,同时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关注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我国创业政策的制定要系统考虑,可以结合高校实际特点,充分考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将政府和社会的指导、扶持和保护融汇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全过程,使得政府的优惠政策对大学生创业起到保障的作用。第二,拓宽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渠道。一是政府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财政支持,通过财政渠道建立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制定相应的贷款申请和发放流程,建立完善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二是鼓励权益资本,尤其是私人权益资本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投资,同时要对权益资本的投资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第三,协调各部门关系,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保障系统。高校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学生、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对于政府而言,也涉及到各部门沟通,比如教育部、财政部、金融系统等多个部门,所以政府必须建立一个总体协调的机构,开展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工作。同时,政府可以研究建立一套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给予大学生在创业政策、资金支持和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支持。

2.2.3明确企业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及时,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对接。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要与高校的产学研用结合起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广阔的舞台,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企业、了解企业,同时,企业也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培养人才。第二,企业要参与高校创业教育。直击高校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高校自身的师资力量欠缺实践经验,这是高校创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创业成功的企业家而言,他们所拥有的丰富经验正好能够弥补这一缺陷。目前,很多高校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在通过邀请企业家到学校举办讲座或者聘为兼职教师等方式,为大学生创业传授经验。所以,企业及企业家有责任为高校创业教育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2.4明确家庭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家庭的支持是学生创业的坚强保障。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深远的,要想使创业意识深入人心,就需要把创业教育植入家庭教育之中。每个家庭都应该树立创业意识,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创业观念,这是提高孩子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应该引起每个家庭的重视。

2.2.5明确学生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目前,我国高校很多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创业素质欠缺,没有创业的勇气,这就需要加强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大力宣传成功的创业案例,从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进而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业教育,注重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最终提升综合素质。

作者:汪健 李素芳 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