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旅游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我国文学旅游资源丰富,文学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是新时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符合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文学旅游开发正处于发展阶段,在突显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对于文学价值、环境价值的构建,仍缺乏相应的开发力度。
旅游经济效益分析

旅游经济效益分析:温泉旅游经济效益四圈层结构研究

[摘要]旅游经济学家认为,旅游可以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在温泉旅游研究中,由于所消耗的温泉水是可以度量的,如果仅坚持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二分法。势必忽视温泉资源与各种收入的关联。本论文提出了温泉旅游经济效益具有四圈层结构,并给出了具有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的吨水效益指标。

[关键词]温泉旅游;经济效益;四圈层结构;吨水效益

1 引言:单维二分法的困境

依照现行的旅游经济学教材,可以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这种划分是合理的,人们也希望计算出较高的直接经济效益,以说明旅游业如何重要,并指出1美元的直接旅游收入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2.5美元的间接收入。

然而,这种单维的二分法是为了判断是否要发展旅游而设定的,其实实践中很难找到决定不发展旅游的例子。为判断发展与否的直接与间接划分,不能与资源消耗形成直接的逻辑关系,那样就隐藏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意义。在旅游经济效益分析中多达10余项的成本条目中,确实可以找到旅游企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投入这样的表达,意味着旅游资源也就是占半个款目的分量。这也是不得已的做法,因为我们一般测度不出来消耗了多少旅游资源。

温泉地要发展旅游是不需判断的,至少温泉旅游学者与温泉地政府十分关心可归结到温泉资源消耗量上的经济效益状况,如果按照既有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来认识温泉旅游,我们会立即发现在旅游的直接经济效益中存在着两个部分,一是消耗温泉资源所带来的效益,一是非温泉项目带来的效益。我们不能将温泉的经济效益湮没在旅游直接经济效益中,也不愿意将非温泉的旅游效益并入间接效益,即常规的直接——间接经济效益二分法在温泉旅游应用上出现了问题。

2 温泉:可测度耗用量的一种旅游资源

长期以来,学者一直没有将伴随资源消耗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单独划分出来,那是因为学术上无法计算出资源的价值,学者能够做到的是将旅游产品分成资源依托型与市场导向型两类并对前者提出资源价值补偿概念,而补偿多少又是个未知数。与其说不知道资源价值量,倒不如讲我们无法计算出消耗了多少资源。然而,在众多的旅游资源中,确实存在着一类诸如温泉那样的资源,我们可以清楚地计算出消耗了多少温泉水,在实践中各地管理部门还明确规定了用水单价。也即在温泉旅游经济效益分析中,需要且也可以将原有旅游的直接经济效益一分为二,其一是消耗温泉的直接效益,其二是不消耗温泉的直接经济效益。

3 直接、必然、或然、间接四分法经济效益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问题,本文选取旅游收入作为分析指标而基本上不再涉及其他经济指标。按照常规的观点,直接(基本)收入是指向旅游者提供交通、食宿、游览景点等旅游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的总和,间接收入是指在旅游活动中,目的地向旅游者提供医疗保健、邮电通讯、娱乐购物、金融保险等服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总和。然而,如此非常清晰的划分方式,当以温泉旅游为例进行研究时,一旦欲从旅游活动中挑出消耗温泉的收入项目,就不得不将原来的二分法视角变为三分法甚至是多分法视角,原因在于我们不能放着可以深入研究的机遇而不继续,不能为了维持旅游资源的共性而不研究各类独有性质。本文认为,非耗用温泉水的旅游收入必须要与耗用温泉水收入相区别,那样才有助于兼顾经济效益和温泉消耗的温泉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同时,也不能将非耗用温泉水旅游收入归并于间接收入中,那样会让旅游直接收入获得较低的数值,从而不利于做出大力发展旅游的判断,况且现实中我们经常低估旅游的经济效益,为此才有旅游卫星账户概念的出现。

首先,本论文将温泉洗浴、饮用(饮泉、品泉、矿泉水)以及将温泉水向外域出售(管道运输或罐载运输)等直接耗用温泉水活动所获得收入称为温泉旅游的直接收入,这个收入基本上是旅游直接收入的组成部分,但根据具体状况,温泉养鱼、温泉蔬菜等项目也可以包括在其中,它们可以是直接用于观光的农业旅游项目,也可以是不向旅游者开放但间接服务于旅游的项目,也即温泉直接收入强调的是消耗温泉水所获得的收入。

其二,温泉地素有宿城的说法,旅行者在选择投宿地之时如果知道附近有温泉地则一般不会错过,尽管大城市周边的人工温泉地已经开始成为一日游目的地,但这不妨碍我们对远郊温泉地坚持这样的看法。温泉洗浴是很消耗体力的一项舒适性旅游活动,可以认为餐饮是温泉洗浴必然的连带消费项目。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的旅游文化也必然逐步形成并固化在社会需求系统中,那样温泉旅游者将不会错过闲游温泉街区的机会,闲游过程中也必会或多或少消费。尽管目前在我国这样的逛街文化还没有形成,但观察世界着名温泉地会让我们坚信那只是时间问题,不然在旅游规划上也不会出现温泉步行街、温泉城、温泉小镇等概念。本文将通过住宿、餐饮与温泉街闲游所获得的收入称为温泉旅游的必然性连带收入,这类活动特点是与洗浴活动自然捆绑,表现为立即性和发生在温泉社区内。

其三,在温泉地的周边一定会存在某些观光资源,温泉地政府与居民自豪于并极力推介这些资源,度假旅游者、小团体(group)旅游者、团体旅游者很有可能在随后的滞留时间里选择这些资源作为观光对象,本文将温泉旅游者游览域外临近观光资源的收人称为或然性连带旅游收入,因为有的客人前往,但也有的客人并不去那里,这种观光需要额外付出且并不是必须的,这类活动并不消耗温泉资源。另外,交通是旅游者前往温泉地必不可少的环节,虽然由此带来的收入可以归类于必然性连带收入,但由于许多客人自驾车而来,或者由旅行社组织而来,这项收入落在温泉地的比例并不高,也可以归类于或然性连带收入。

其四,就是指传统意义上的

间接收入,诸如税收、增加就业等具有社会意义的指标都可以包括在其中,间接收入可以与前三项收入加合,也可以不进行加合,因为温泉地的经济效益分析强调的是耗用温泉水所得的效益和给这个地区带来了哪些收入,二次分配、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收入当然可以考虑在其中,但有时因为存在着重复性计算现象而难以加合在旅游总收入之中。

本文认为,传统意义的旅游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划分方法不适合于温泉旅游,由于温泉旅游对温泉资源的消耗量是直接可以测算的,故此需要将基于消耗温泉的收入单独拿出来作为温泉旅游的直接效益,将扣除温泉直接效益后的剩余的旅游直接收入分为两类,一类是温泉活动必然性连带的旅游直接效益,另一类是温泉或然性连带的旅游直接效益即或然性连带效益,强调的是发生在温泉社区以外的观光收益,第四类为常规的旅游间 接效益。

4 辽宁弓长岭温泉旅游经济效益分析

4.1 概述

弓长岭温泉位于辽宁省辽阳市,俗称汤河沿温泉,其以八宝琉璃井为代表的医疗矿泉水的利用历史相传已有1500年,是我国着名的温泉疗养胜地。这里拥有冷暖天然泉眼各一,日允许开采量为6000立方米,实际日利用量为3850立方米,年接待旅游者约100万人次。自建国以来,弓长岭一直以铁矿开采为支柱产业,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提出“水上弓长岭、绿色弓长岭、魅力弓长岭”的发展目标,确定了旅游立区的战略定位,主持了温泉旅游发展规划并着重进行了温泉旅游经济效益分析。

4.2 弓长岭温泉直接收入

弓长岭耗用温泉水的直接收入表现在洗浴、矿泉水生产和外运温泉水三项。温泉洗浴设施主要有两种,大中型温泉酒店8家与小型浴池18家,日接待能力为1500人。温泉酒店的洗浴门票为15元,小浴池门票为5元,以两者的平均价10元为单价,鉴于小浴池没有提供相应洗浴用品,故对总收入做10%的放大,则有年洗浴营业总收入1100万元的计算结果。

该区矿泉水开发始于1983年,日允许开采量为1420吨,其中如一、金枫叶、真牛等品牌在辽南地区已经享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现在,矿泉水生产达到了年产灌装水4万吨、瓶装水1万吨的规模,以罐装水每吨1000元、瓶装水每吨2000元销售价格计算,则有矿泉水销售收入6000万元。

当前的温泉用水量还没有达到允许开采量的限制,一部分温泉水被运送到温泉村以外的地段用于洗浴活动。在距离温泉村6千米的城区内有30余家高、中、低档洗浴场所,其依赖于车装温泉水经营,日运水量360吨,年均营业收入达到2530万元。

虽然以上三方面的收入有一部分落到了温泉村以外的地域,但投资者主要是弓长岭区当地人,且主要营业行为也发生在弓长岭区内,虽然诸如温泉养鱼、取暖等方面的收入尚未计算在内,但这些未计算在内的比例较小,故可认为上述三项收入之和9630万元基本上代表了弓长岭温泉水资源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收入。

按照目前年利用温泉水140万吨计算,平均每位洗浴者用水1.22吨,显然这个数字过大,表明当前温泉水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敞流现象十分严重。如此计算,本文得出了1吨温泉水产生68.8元直接旅游收入的结论,然而其中洗浴收入只占11.4%,表明温泉洗浴虽是温泉旅游的核心活动,但并不是主要收入,应该做好与洗浴产品相关的纵深开发工作。

4.3 弓长岭温泉必然性连带收入

弓长岭温泉目前拥有床位数3100张,标准间价格不足百元,单床价位在15元左右,以一间夜30元为计算标准,并考虑到客人因住宿而对相关服务产品产生需求,进而每间夜增加20元的消费,则有住宿年收入3750万元的结果。

本地区的餐饮设施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包括2家在建宾馆在内的10家大中型酒店,二是位于汤河镇柳河村(温泉村)的小型饭店,三是紧邻温泉村的汤河水库风景区道路沿边的以温泉鱼、水库鱼为主打料理的带有小型住宿功能的农家饭庄。来访者多是一间夜二餐的滞留方式,少数为洗浴加一餐的一日游方式,这里设定过夜游与一日游的比率为3:1,早餐标准5元,正餐标准为30元,则有3375万元的餐饮收入。

目前该区的街区闲游做得还很不完善,活动主要集中在泉源文化欣赏上。闲游带来了旅游者的温泉情绪,赏泉、品泉、参观社区、共有汤试浴等会带来一定的社区零售收入,本论文暂按餐饮收入与住宿收入之和的5%计算,则有356万元的收入,虽然这个数值很低,但却是将来温泉地文化建设的一个方向。

经过上述计算,弓长岭温泉旅游必然性连带收入是7481万元,这让每吨温泉水所产生的收入累计达到了122元。

4.4 弓长岭温泉或然性连带收入

在温泉村周边还拥有丰富的观光资源与设施。其中西北方向上的冷热地在概念上强化了温泉意念,但在功能上仍是一处观光景点。以汤河水库为主要依托的汤河风景区近在咫尺,早在1966年就与温泉区捆绑开辟为风景旅游区,1983年汤河风景区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位于温泉村东南的弓长岭温泉滑雪场是国家AAA级景区,位于北侧的朝阳洞朝阳古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此外,这里还有汤河水库、参窝水库、姑嫂城、四方台、穆家坟等着名的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

据2007年弓长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报告,弓长岭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10208元,当地的休闲市场是不容低估的。本论文以过夜游客人均30元、一日游客人15元计算,则有2625万元的观光收入。

目前来弓长岭旅游的交通费主要由机构或车主负担,当然也有少量乘坐公交车来访或随旅行团来访的情形。就自驾车而言,交通费包括过路费、汽油费和停车费。总的来说,旅游者个人承担的情形所占比例较小。当然,交通收入的一部分落在弓长岭区外,主体还是留在了辽阳市。本论文以人均30元计算则有3000万元的收入。

4.5 弓长岭温泉间接收入

由于旅游间接收入的计算比较复杂,依据实地访谈的结果并结合当地政府的旅游年度发展报告,本论文确定了2200万元的旅游间接收入。从地域发展角度来看,税收与就业虽然属于旅游总收入的二次分配范畴,但也可以归为区域发展的收益方面,只是其不能作为旅游总收入的加合项目。据调查结果,弓长岭目前温泉产业直接就业人数为680人,这个数字对仅有1700人的温泉村而言是可观的。依据有关研究成果,在我国每增加1个就业人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间接就业人员4.9人,依此计算则有间接就业人员3332人,两者合计为4012人。

依据每吨温泉水单价以及参考3%营业税标准,弓长岭财政可获得245万元的资源使用费与748万元的温泉企业营业税,两者之和为993万元。

4.6 评述

依据前面的计算 ,本论文得出弓长岭温泉旅游经济效益的总收入为24936万元,很接近经验者曾估算的26000万元。更重要的是通过计算扬弃了既有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分析框架,将这种分解更加具体化到了下一个层面的指标体系里,其更有利于针对资源的旅游经济发展的落实工作。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了旅游者人均消费为249.36元的数据,也得到了吨水(温泉)产生178.1元收入的数值,后者是以往研究没有涉及到的指标。

从表1也可以感觉到,弓长岭温泉目前旅游收入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消耗温泉水的项目开发,还有待于开展高附加值的旅游经营活动。

根据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结合弓长岭区政府所制定的发展目标,2012年全区旅游接待量将达到130万人次,按照上述的计算方法,可计算出届时旅游总收入为6.33亿元,其中耗用温泉水直接收入24272万元,必然性连带收入为21499万元,或然性连带收入12350万元,间接收入达到5200万元。如果设定届时的温泉水利用量恰好为日允许开采量6000吨,则吨水(温泉)所产生的旅游收入将由目前的178.1元提高到289.0元。

5 结论

本文得出如下结论:旅游经济学关于直接收益与间接收益的划分在泛论前提下是正确的,但在应用于诸如温泉这类资源消耗量可以测度的情况时,需要做进一步的划分而明确提炼出消耗资源的直接效益和由此而引发的必然性和或然性连带收益,并与旅游间接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构成四圈层结构。本论文明确地将温泉水消耗量与旅游经济效益建立了数量关系,提出了吨水(温泉)经济效益指标

旅游经济效益分析:试论河南省旅游业经济效益及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摘要】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近年来,随着河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河南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成果显著,已开始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挺进。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能够增加国民经济收入,赚取外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吸纳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本文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因素,为河南省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旅游业;经济效益;统计分析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地方政府对旅游的认识和定位,大体经历了从隶属于外交政治事务的政治事业,到独立于外事业务的政治与经济性并重的新兴经济产业,再到各地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到现在各地的新支柱产业、三产的龙头产业、优势产业或先导产业,这样一个产业地位日益突出、功能日益重要的发展过程。“十一五”规划中,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河南重点培育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2008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更是把这种重视进一步提升到“旅游立省”的高度。但是,与一些旅游业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本文采用描述统计、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河南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研究河南省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找出影响河南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以期望为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做出决策提供依据。

一、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三)旅游业创汇效应分析

依据旅游收入来源不同,可以将旅游收入划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收入或旅游外汇总收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入境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国家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方面的全部花费。通常,国际旅游收入都以美元表示。国际旅游收入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收汇能力和对该国国际旅游收支贡献的大小。

如表3-2所示,河南省旅游创汇从1991年以来高速增长(平均增长率23.2%),使得河南省旅游创汇在2008年达到了3.7443亿美元,虽然这个数字还不够大,但对一个内陆省份来说,旅游业能有这样的创汇额实属不易。

由于受时空距离及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外贸出口额方面,虽然在总量上增长较快,但与全国相比,河南省的增长速度还没有跟上全国出口增长的节奏。

三、河南省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分析河南省1997-2008年旅游收入的数据发现,国内旅游收入在河南省旅游总收入所占的比重一直在95%以上,而且这些年来国内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19.5%)明显超过了国际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13.3%)。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业,有必要对影响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因素进行研究。

(一)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1.影响因素的选择

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国内旅游收入人数、居民人均花费及包括交通条件、服务设施、接待机构设施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等。经分析,考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国内旅游人数(x2/万人次),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3/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4/元),并以公路里程(x5/公里)和铁路里程(x6/公里)作为相关基础设施的代表。为此设定了以下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

y=+x+x+x+x+x++

其中,y为第t年河南省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为估计模型参数,收集到了1999~2008年关于河南省旅游业的统计数据,如图4-1所示。

2.模型的估计

利用eviews软件,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结果如下:

t=-461.0832+0.072x2+0.5067x3-0.0060x4+0.0608x5+

0.00000103x6

3.模型的检验

由于r2较大且接近于1,而且f=1256.999>f0.05(5,4)=6.26,所以国内旅游收入与上述解释变量间总体线性关系显著。但一方面样本容量为10,引入了5个解释变量,所以模型的估计结果可能并不,过高的拟合优度可能提供的是虚假信息,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另一方面由于t0.025(10-6)=2.776,不仅x3、x4、x5、x6前面的系数估计值未能通过t检验,而且x4、x5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的相反,这表明解释变量之间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此外,dw=2.2054,根据dw检验,因模型包含变量较少,无法确定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现象。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每个要素都与国内旅游收入y具有较高的相关系

数,而且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也较高,证实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二)消除多重共线性

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多种,包括逐步回归法、岭回归法、增大样本容量法,本文经过选择,将采用逐步回归法来修正多重共线性。逐步回归的基本思想是将变量逐个地引入模型,每引入一个解释变量后,都要进行f检验,并对已经选入的解释变量逐个进行t检验,当原来引入的解释变量由于后面解释变量的引入而变得不显著时,表明可能出现引起严重多重共线性的变量,应经多方面对比,保留的变量,而将其他引起多重共线性的变量剔除。逐步回归法的好处是将统计上不显著的解释变量剔除,保留在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不明显,而且对被解释变量有较好的解释贡献。

其具体步骤如下:先用被解释变量y对每一个所考虑的解释变量x2、x3、…、x7做简单回归,然后以对被解释变量贡献较大的解释变量所对应的回归方程为基础,再逐个引入其余的解释变量。经过对各个引入新变量模型多方面的综合比较,保留2改进较大,且不影响原有变量显著性。经逐步回归,使得留在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既是重要的,又没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修正多重共线性影响的回归结果为:

t=-149.0336+0.0726x2+0.0213x3

(27.5295)(0.0046)(0.0086)

t=(-5.4136) (15.6383) (2.4821)

=0.998656 2=0.998272 f=2600.823 dw=1.7696

(三)结论

这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国内旅游人数x2增加1百万人和城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x3增长1元时,国内旅游收入y将分别增长726万元和213万元。因此,为了加快河南省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应积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扩大旅游消费需求。

四、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建议

综上分析,“旅游立省”战略符合河南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内外部环境的实际,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是实现我省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针对目前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结合以上分析,对现阶段河南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几点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

旅游业是一种涉及面极广、关联度极高的综合性产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政府主导”不是“政府主干”、“政府主财”,也不是“政府主宰”,更不是事无巨细全由政府进行管理。在行使职能的范围上,应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为主,把握好干预范围和干预程度。在行使职能的性质上,应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真正实现由人治行政到法治行政的变革。

(二)打造人文旅游精品,突出河南旅游特色

旅游产业在开发过程中如果面面俱到、产品雷同、缺乏特色,就不会引起游客的兴趣,影响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比如以少林武术文化为特色的少林寺和以太极拳为代表的温县陈家沟、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龙门石窟和洛阳白马寺、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安阳殷墟、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古都开封、寻根问祖为特色的新郑黄帝故里等。这些旅游景区已经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河南应紧紧抓住这些中原文化特色,加大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介,力争创出河南知名品牌,从而推动河南省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抓住机遇,加大宣传力度

重视旅游宣传尤其对主要客源国的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旅游宣传推广,扩大游客对旅游景点的认知度,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首先,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旅游宣传推介长效机制,把旅游业的宣传推介活动当作一种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抓。其次,河南旅游相关部门应建立一个旅游营销推介的专门组织,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旅游产业营销网络。再次,河南省旅游宣传应突出中原自然和历史文化特色,塑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主题,使“中华民族之根”、“华夏文化之根”、“中华之源,锦绣河南”等河南旅游主题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旅游经济效益分析:旅游区运用公共关系提高经济效益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百色旅游;公共关系;发展

[论文摘要]“红色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新兴旅游产业,百色作为全国红色旅游基地之一,交通条件等硬件设施还相对落后且起步较晚,如何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机遇,进一步迅速提高百色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把百色的“红色旅游”及相关旅游产品培育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旅游知名品牌,本文从公共关系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进一步迅速提高百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百色旅游形象的重要性

“红色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新兴旅游产业,广西百色市被纳入全国规划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后,百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然而,国内有“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区很多,如韶山、西柏坡、延安、井岗山、遵义等地,其“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成熟度明显高于起步较晚的百色,比如四川省有红色旅游资源120处,大都位于风景优美、民族风情浓厚的地区,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在四川丈量了一万五千里。目前纳入3个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的川北、川西南、川东等地红色旅游开发正如火如荼,广安市在短短3年的发展中成为与韶山、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齐名的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去年接待游客达544万人次。面对如此众多的强有力的旅游行业的“竞争对手”,交通条件等硬件设施还相对落后且起步较晚的百色并非高枕无忧!百色作为全国红色旅游基地之一,如何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机遇,进一步迅速提高百色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把百色的“红色旅游”及相关旅游产品培育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旅游知名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进一步迅速提高百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必须树立形象意识和观念,因为中国旅游业经过短短20多年的历程,已在国际上形成了亚洲旅游大国的鲜明形象,在国内确立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产业地位,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在此大好的形势下,旅游业内的竞争也空前激烈,旅游景区要在市场竟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旅游景区形象,对各旅游景区而言,良好的旅游景区形象,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它关系着旅游景区的生存与发展。良好的旅游景区形象能使旅游景区得到公众的肯定和支持,使公众对旅游景区产生好感和信任感;良好的旅游景区形象可以使旅游景区获得更多更好的投资条件和其他支持;良好的旅游景区形象能够增加员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增强旅游景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良好的旅游景区形象能使其获得社区的好感、理解和支持。

总之,如果旅游景区有良好的形象,就能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提高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兴旺发达。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职能就是树立和维护组织的良好形象,为组织赢得良好的生存环境,使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百色旅游如何运用公共关系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形象呢?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二、运用公共关系进一步提高百色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百色旅游形象的途径

1.利用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树立百色旅游形象

节庆活动是现代企业或组织公关策划中重要的工作方式之一。它是提高组织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的活动,现代经营者都想方设法地、合情合理地利用它。旅游景区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是迅速提高其知名度、美誉度,树立形象的有效途径。现在许多旅游景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

以节庆活动促旅游发展不失为良策,旅游景区应做好这些节庆活动的旅游文章,大力宣传、扩大其影响,多组织旅游客源,不因每年一度而流于形式。内容丰富,创意独特,形式新颖是此类活动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所在。

广西百色也曾开展节庆活动,如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国家地质公园揭牌开园仪式、乐业县五台山高原映山红赏花节等隆重而热烈,无疑对提高百色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大有裨益的,然而,美中不足之处是邀请的媒介代表也许是由于或这或那的原因,其所代表的媒体的覆盖域并没有很好地达到我们的目标受众的区域,大多数的媒体是百色的本地媒体,这样势必导致了传播范围的不尽人意。

2.运用展览展销活动展示百色旅游,以直接获取定单,扩大销售

展览展销活动是传播信息,展示产品与服务,提高组织知名度可信度的一个极好的平台。这是因为:展览展销活动是一种有主题、有影响的大型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它往往有一定的新闻价值,能吸引媒介的注意力,成为媒介追踪报道的对象,因此,参展组织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制造新闻,传播组织信息,甚至还可以利用这一机会与新闻界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同时组织通过参展或举办展览可以直接促进销售,并与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联络。这就是越来越多的组织热衷于参加展览展销活动的原因。对于旅游景区而言,也应该好好利用好这一平台来为树立形象服务。

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每年举办一次。从2001年起,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将每年分别在上海和昆明交替举办。作为亚洲地区较大的专业旅游交易会,它已得到世界各地旅游业界人士的关注。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也一年一度,得到了众多旅游企业的参与。在全国各省市也有相关行业的展览展销活动。百色旅游组织应该积极参加此类活动,通过参加活动直接获取定单,扩大销售。

3.通过新闻会,将百色旅游信息最广泛地传播出去,以进一步扩大影响

新闻会是现代组织从事信息传播的一种十分正规和隆重的活动。在众多的传播手段中,新闻会被认为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信息传播手段。

新闻会具有庄重、直接、广泛和经济等众多的优点。它很容易引起广大公众的注意。新闻会上,信息者同公众直接见面,可以直接回答他们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公众会对所的信息有一个多方面的整体印象。此外,参加新闻会的都是各方面的有关重要人员,尤以各新闻单位的记者居多,所以新闻会得以迅速通过各种宣传渠道传播信息,这是其他传播方式无法比拟的。另外,新闻会经济合算,举办新闻会的费用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作广告相比,相差非常之多。

在信息传播工具日益现代化的今天,百色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新闻媒介进行传播活动,借此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以达到“名声在外,客来四方”的效果。

4.通过制造新闻,争取被报道的机会,以提高百色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制造新闻是指社会组织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办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事件,吸引新闻界和公众的注意和兴趣,争取被报道的机会,并使本组织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以达到提高组织社会知名度的目的。

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制造的新闻具有这样的特点:及时,不是自发的、偶然产生的,而是经过公关人员精心策划安排的。第二,制造的新闻比一般新闻更富有戏剧性,更能迎合新闻界及公众的兴趣。第三,能明显提高组织的社会知名度。旅游景区应很好地利用这种“不花钱的广告”,如在桂林的龙胜县的龙脊梯田七星伴月景区利用中秋节这一传统的节日来制造新闻和当地的“陈氏大家庭饼家”一起,制作了一个够几百人吃的精美的大月饼,供当天赏月的游客免费品尝,吸引了媒体的眼球,得到了当地媒体的报道,利用这一新闻事件很好地传播了景区的信息,当年的中秋节的游客量比往年高出了1.8倍。

如百色乐业曾成功地制造一起新闻事件:由广西电视台、乐业县人民政府、百色市旅游局、国营雅长林场主办的世界著名的成功创造了3项吉尼斯世界纪录“高空王子”阿迪力挑战世界及时天坑群活动,乐业县的目的在于借“乐业天坑+阿迪力”组合刮起更为强势的旅游旋风,将乐业发展成为广西续桂林、北海之后的又一强势旅游资源。应该说这是一起借助名人而制造的大手笔的新闻事件,它广泛地吸引了媒体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乐业的知名度。阿迪力走钢丝的活动为天坑地缝带来数量众多的客源。多家电视台直播了阿迪力挑战世界纪录的盛况。

5.通过举办赞助活动,赢得政府、社区及相关公众的支持,创造百色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赞助活动是商务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企业所认识并加以重视,是一种超越一般广告宣传的系统化公共关系活动,它能达到少花钱而达到比广告更多的效应的“悄悄的广告”。赞助活动能为组织赢得政府、社区及相关公众的支持,创造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百色应围绕目标顾客群,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目标顾客群的联系,有所针对地在目标顾客群中进行赞助活动。比如百色红色旅游在国内市场的目标顾客群可定为:大中小学校学生、退休人员、部队、政府机关干部等。

大中小学校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既是现在的消费群体,又是潜在的消费群体。他们能把信息带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并影响到他们的家长。如可以利用六一儿童节与广西区教委联合,在全区范围内赞助举办评选“红色好儿童”的活动。在五四青年节的时候在各大专院校与当地政府联合举办“大学生形象设计大赛”等活动,或者赞助相关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赞助大学的学术活动等等。如果说制造阿迪力挑战世界及时天坑群活动需要花费的费用在200万的话,那么这些赞助活动有20万就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了,它能直接面对目标顾客群,在目标顾客群中造成较大的影响。

6.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争取被报道的一切机会

新闻界公众包括两部分:一是指新闻机构,如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等;二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如编辑、记者、专栏作家、节目主持人等。新闻界公众是公关对象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公众。搞好与新闻界公众的关系,是组织最主要的外部公关工作之一。建立维护和新闻界良好的关系,不但有利于影响并引导社会舆论向有利于组织经营管理方向转变,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且,还有利于组织同消费者、社区、政府,以及其他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新闻界公众是组织一类特殊的公众,其特殊性表现在:新闻界公众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新闻界公众是社会组织与各类公众沟通的最主要渠道;另一方面,它又是社会组织特别争取甚至努力追求的公众对象。对象与手段合一的双重性,赋予新闻界公众特别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任何组织要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要维持良好的社会声誉,都必须和新闻界搞好关系。

在西方,政治家们经常邀请记者共进午餐,以加深了解,有利宣传。许多企业也常邀请记者随团出国考察或举办产品展览会。比如在桂林就曾经成功地举办过“中国百家媒体聚焦桂林”的活动,对提高旧城改造基本完成后的新桂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结束语

总之,在旅游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百色旅游如果善于利用公共关系来树立自身形象,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旅游经济效益分析: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获取途径探析

摘要:文学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是新时期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依托文学与经济双重发展的构建之下,强化文学旅游对经济的带动力。本文从经济价值、文学价值和环境价值方面,阐述了文学开发的价值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文学旅游开发原则的践行、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和体验式开发策略的落实三个方面,论述了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的获取途径。

关键词:文学旅游;开发;经济效益;途径

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之下,旅游资源要素的转变,不再强调单一的自然资源,而是在突显自然资源的同时,更加强调文化旅游资源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文学旅游转变了单一的旅游形态,转而以多元化的旅游文化资源形成更加富有审美情感、更加具有价值的人类财富。文学旅游资源具有意境美、抒情美的鲜明特性,这无不展现出文学旅游开发将带来的价值体系。从实质而言,文学旅游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是成为文学与旅游两大主体并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文化价值的延续与弘扬、经济价值中经济拉动力与环境经济的创造力,都强调新时期下文学旅游开发的必要性。此外,在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当前,社会发展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等的诉求,为文学旅游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让文学旅游发展所形成的经济效益更加突显。因此,文学旅游开发的内外环境良好,在构建文学价值、环境价值的同时,强化经济效益的可持续获取,推动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

1文学旅游开发的价值体系

文学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是文学与旅游双重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依托文学旅游资源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在文学旅游的开发中,其所构建的价值体系,主要在于经济价值、文学价值及环境价值的体现,对于繁荣文学事业,促进旅游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1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的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是文学旅游开发的重要立足点,也是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与经济并重发展的集中体现。在经济多元化的现实条件之下“,文学地”成为旅游发展的亮点,也是以文化构建旅游新元素的有力之举。依托文学旅游吸引文化游客,而文化游客的吃、住、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势必十分可观。当前,文学旅游成为很多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以文学遗产保护、文学遗产弘扬为切入口,寻求经济发展与文学发展齐步走的新模式。挖掘文学遗产的美学价值,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具有民族气息的文学经济链,更符合经济与文化双重发展的现实诉求。当前,价值的多元化,也强调文学资源的经济价值不应过于强调短期经济效益的获取,过于将“文化”作为商品的卖点,这反而无法实现文学的经济价值。因此,文学旅游开发下的经济价值,应强化文学价值的延续性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打造出经济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经济链。在突出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尊重文学的主体地位。

1.2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的文化价值

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是文学价值的外溢,强调文化价值引导下的旅游新要素的构建。世界文化遗产——庐山,就是文化价值深厚的旅游胜地。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到苏轼的《题西林壁》,再到“红色革命”,这些都是庐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文化元素,让文化内涵丰富的庐山在旅游开发中,突出文化价值构建下庐山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庐山的文学多样化,文人骚客的诗文、山水景观的绮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美融合,让丰富的文化元素、多样化的自然景观,成为庐山文学旅游的亮点。因此,在文学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文化价值与自然环境价值的兼容,让文学价值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以更加完备的审美情趣吸引游客走进旅游文化,这比单一的文化旅游,或者是单一的自然环境观赏更符合现代民众对审美及情感的需求。

1.3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的环境价值

倡导“绿色、环保”的新时期,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无疑是对旅游发展中环境价值较大化的有力之举。一方面,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让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短期化,在自然旅游资源的消耗中,经济效益逐渐消退,无法构建长期化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成为旅游发展的瓶颈,而在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对环境价值的构建,让环境保护成为旅游发展的新举措。京杭大运河申遗,就是对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环境价值构建的典型例子。让传统文化的传扬与保护,成为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学旅游的经济效益,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价值、文学价值上,同时也彰显在环境价值之中,这是经济效益可持续获取的有力保障,也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2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的获取途径

文学旅游开发是新时期旅游与文学并重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旅游经济及文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在笔者看来,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的获取,关键在于构建好如图1所示的经济效益体系,文学旅游开发下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及环境价值构建了其现有的经济效益体系,但三者之间又相互制约与影响,强调经济效益的获取,不能抛弃环境价值或文学价值,而单独促进经济价值的较大化,这显然是与文学旅游开发的要旨相违背的,也是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获取。为此,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的获取,一是要践行文学旅游开发的原则;二是要构建好良好的艺术氛围,并在体验式的开发策略之下,激活文学旅游资源,拉动旅游大开发下的经济效益。那么,具体而言,主要在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践行文学旅游开发原则,构建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文学旅游开发具有特殊性,不仅要强化旅游开发下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兼顾文学旅游下的文化价值创造。为此,践行文学旅游开发的“市场导向原则”“、高品位建设原则”和“多元化发展原则”,是构建可持续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获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首先,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实现文学旅游资源向产业经济的优势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文学旅游开发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就是要依托市场活力,实现文学旅游产品与市场的良性互动进而将文学旅游资源向产业经济的优势方向发展。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而言,我国有近八成的游客希望在旅游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良好的文学氛围。并且,25~40岁的游客成为了文学旅游的主流市场,对文学旅游的兴趣浓厚。为此,在文学旅游开发中,要强化市场导向下的发展推进,在做大旅游品牌的同时,让经济效益不再是淡薄的文学价值,而是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获取更多的文学旅游经济效益。其次,坚持高品位建设原则,提升文学辐射力度的经济价值。文学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文学的高品位性,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坚持高品位建设的原则,提升文学的辐射力度,进而拉动文学旅游的经济价值。一方面,可以依托媒体媒介,扩大文学旅游中文学内涵的宣传内容,让良好的文学旅游产品契合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需求,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更加富有文学内涵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观赏人文景观的同时,感受文学带来的文化熏陶。,坚持多元化发展原则,开发更具经济发展潜力的文学旅游资源。文学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要坚持文学为主体的开发原则,将文学旅游资源以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城乡更加丰富的文学旅游价值。通过将文学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相结合,促进文学旅游带动下更多经济效益链的产生。特别是文学旅游与生态旅游的“联姻”,不仅将文学旅游的经济价值进一步扩大,也让环境价值进一步得到实现,是文学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2.2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扩大文学旅游产品的社会影响力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学旅游资源开发,更加强调文学旅游产品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文学旅游资源不能脱离其“文学”内涵的本质属性,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在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之下,进一步扩大文学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盘活文学旅游的经济效益。首先,在文学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对文学的艺术价值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在深挖文学审美意境的同时,让文学审美意境吸引游客,扩大文学旅游资源的社会影响力;其次,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将文学旅游资源中的文学艺术进行串联,艺术品位的提升,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文学熏陶,这样的文学旅游资源更符合现代人对文学旅游的追求。文学旅游有了市场,有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势必带动旅游产业链的发展,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2.3强化体验式开发策略的落实,激活文学旅游资源

在现代人的生活理念中,体验式的交互开发,是提高资源开发效率,激活文学旅游资源的重要举措。首先,以游客为主体,注重游客的体验效果,让文学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特别是在文学资源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上,要强化两者的有机融合,带动文学资源在旅游经济效益获取上的主体地位;其次,文学旅游资源的激活,是其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从实际来看,很多地方在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文学资源未能全部激活,文学资源的内容、展现形式都过于单一,难以满足文学旅游发展的现实要求。为此,要激活文学旅游资源,让文学内涵充分展现;让文学要素充分流向游客,让游客在体验中获取良好的文学熏陶,这才是文学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文学旅游资源丰富,文学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是新时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符合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文学旅游开发正处于发展阶段,在突显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对于文学价值、环境价值的构建,仍缺乏相应的开发力度。为此,在构建文学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链中,一是要践行文学旅游开发原则,构建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二是要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扩大文学旅游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三是要强化体验式开发策略的落实,激活文学旅游资源。从本质上,提升文学资源的经济效益,推动文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文学、旅游的双重发展。

作者:马伟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旅游经济效益分析:生态旅游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原则,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与规划原则与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经济有效性生态安全性

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1生态旅游的提出

1.1生态旅游的概念

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生态旅游是个外来词,关于这一新词语,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不同的使用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诠释,这些诠释有的很相似,有的差别很大,甚至讲的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内容。从中外学者70多条对生态旅游所作概念和内容的诠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包括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基础,具有生态伦理理念的一种高层次的保护性旅游活动。这种旅游活动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可创造持续的就业机会,是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2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近期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全球范围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中特别是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瑞士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生态旅游更是风靡全球,成为一种新时尚。

虽然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改进旅游方式,促进旅游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既加以利用。但是,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包括生态旅游,都会对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发展生态旅游,不搞好规划,就可能导致严重的生态旅游环境的问题,就会阻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

生态旅游地正受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成为开展可持续旅游和生态体验的理想场所。但是,生态旅游区(地)属于自然生态环境敏感区,开展旅游业极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就成为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的重要原则。

生态旅游由于囊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诸多关系,故对其进行开发管理时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观,并以此为指导,形成生态环境和旅游经济双向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2.2经济有效性与生态安全性兼容协调原则

经济有效性是指人们在积极发展旅游经济时,应最有效地利用生态资源。

生态安全性是指人们在组织旅游经济活动时,应该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使之保持存在和再生的能力。

2.2.1管理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衡量经济的有效性上

衡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及时,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要把促进经济发展放在及时位。第二,向自然生态系统索取资源要适度,坚持控制外延无限扩大的生产方式,反对掠夺或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和旅游生态资源的做法。第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要充分,以便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多的生态感受和生态知识。只有做到上面三条,才能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吸引力,使旅游收益得以实现。

2.2.2必须对生态安全性进行定位

通过对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两个指标的分析,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处于既矛盾又统一的定位整体中。其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的无限增长给生态安全带来的威胁,其统一主要表现为二者可以有机结合和转化。

2.3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整体统一原则

生态效益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社会效益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始动力;经济效益则是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的重要拉力,从中起主导作用。三大效益都是生态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与规划需注意的问题

(1)制定生态旅游区的专项规划时,要特别注意研究生态环境承载力,亦即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在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如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程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

(2)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规划

成功的生态旅游有赖于高级导游、称职经理的合作,而熟练又有技巧的经营管理人员又需要有效的培养和良好的教育。因此,从事生态旅游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上岗职业培训,特别是导游更应具备较深的科学知识。对所有从事生态旅游业的经营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伦理的思想教育,让所有的人都明白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环境伦理为指导,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是与环境伦理要求和目标是一致的。生态旅游强调环境意识、自然感应,以唤起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3)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与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有直接关系

只有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不受侵害的条件下,生态旅游才能正常地、持续地发展。许多经验证明,让地方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区的管理与服务,如在导游、环卫人员、宿舍管理、餐厅服务、工艺品加工等方面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的生活得以改善,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他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激发他们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减轻因对资源需求而破坏环境的压力。当然,当地居民参与管理和服务必须经过严格培训。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