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分析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农村公路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广大农民的购机热情,农机拥有量迅猛增加,不少农民购置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从事农业生产、生活资料及建筑材料的运输。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分析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分析:小议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解决路径

(一)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机制。深入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省、市(州)、县(市、区)、乡(镇)“四级网络”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道路交通安全责任。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真正纳入政府年度安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县乡政府定期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建立完善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对农村公路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的,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法律责任。

(二)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村客运,逐步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在四川,采取农村客运班线经营权与农村道路修建改建“捆绑”的办法,广泛吸纳民营资金修建改建乡村公路,新建农村客运站(点),增加客运车辆。规范农村客运市场管理,将非法无序营运的微型面包车纳入公司化经营。遇到逢场天、学生开学放假、民工回乡返程或婚丧娶嫁等人流高峰情况,由客运公司合理调配运力,满足农民需求。减免农村客运税费,降低营运成本,让业主有利可图;将客车票价降到和坐拖拉机、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摩托车的价格差不多,让农民愿意坐车、坐得起车。

(三)加大资金投入,排查整治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农村道路“三分建、七分养”。把排查整治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列入政府年度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内容,组织交通、公安、农机、安监部门对农村道路,特别是县乡道路上的事故多发路段、通行客运车辆的三级以下山区公路进行排查,逐条路线建立台账,逐个路段制定整治方案,落实整改责任。市(州)、县(区)政府每年应将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整治列入财政预算,落实专项资金确保安全隐患得到治理。集中有限财力重点改造县乡公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及长下坡路段的安全设施。对一时难以改造的,要增设交通警示标志和三级以下山区公路禁止客运车辆夜间通行的标牌等临时性安全防护措施。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农村公路必须与交通安全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凡未执行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的公路工程,一律责令整改,防止新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四)加强管理手段措施,重点整治农村突出交通违法行为。针对不同路段、不同时段科学安排交警勤务,采取流动巡逻、定点执勤和鼓励群众有奖举报等办法,重点整治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和客车超速超员、摩托车无牌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根据农村道路里程、交通流量和道路环境合理布建交警中队。原则上每个乡(镇)应建一个中队,其民警数与所辖任务相适应。同时借鉴“交警驻村、驻派出所”和绵阳“农村交警警务室”等新型勤务办法,完善以乡镇政府为主体,派出所、安监站、农机站等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模式。发挥农村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管理的作用,进一步明确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管理的范围、职责和权限,对道路隐患排查、交通违法处罚、轻微事故处理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要细化和规范,并将工作情况纳入派出所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五)落实便民服务措施,着力解决农村机动车无牌无证问题。针对农村远离城区、上牌办证难、检验审验不方便、往返费用偏高等问题,各地公安机关主动会同财政、税务等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民办牌办证的优惠政策,减免全部或部分税费,调动农民办牌办证的积极性;推广流动车管服务站的做法,定期派出车管民警到农村上门服务,提高农村机动车上牌率。有条件的乡(镇)摩托车销售门市可设置登记服务点,代办摩托车等部分车管业务。

(六)推行宣传教育社会化,努力提高农民交通安全意识。在县(区)、乡(镇)、村(组)成立交通安全宣传员队伍,聘请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兼任交通安全宣传员,利用村民大会定期通报本村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情况,宣讲交通安全常识。在主要路口、村口、学校和客运站点设置乡村交通安全宣传橱窗、提示牌,在公路两侧刷写醒目墙体标语,将道路交通安全列入村规民约。利用农村广播、有线电视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及时曝光交通违法行为。举办交通安全文艺演出,编发手机短信和通俗易懂宣传资料,警示驾驶人安全行车。将交通安全纳入中小学校德育的必修课程。将学生是否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纳入操行评定的内容和评选“三好学生”的条件。结合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年审,集中组织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本文作者:骆红伍、邱冬陆)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分析:谈谈新农村建设中县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策略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全县乡村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硬化了村组道路,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乡村道路的通行条件。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许多农民购买了农用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以方便出行。然而,新农村建设仍在逐步进行中,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备,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差,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分析县乡道路交通安全所面临的形势和探讨解决的对策已势在必行。

一、县乡道路管理的基本情况

目前,县乡道路总里程达316.77公里,县乡道路附近人口近22万,学校128所,学生25800人。20__年县乡道路共发生一般交通事故85起,死亡5人,其中涉及摩托车事故71起,死亡5人。至今年三月份止,全县拥有机动车38762辆,驾驶员42931人,其中农用车、摩托车类36631辆,农用车、摩托车类驾驶员35053人。县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道路状况差。县乡道路除县城通往关西客家围的龙关公路、横岗至九连山古坑的横黄公路经改造已达三级外,其他均为五级或等外,且大部分道路路面窄,陂度大,转弯半径小,无标志,都是只能满足行人和摩托车、农用车通行要求的道路。在新农村建设中,虽然对道路路面进行了硬化,但基本上都是在原有道路上进行稍作整理。

二是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违法率高。尽管通过多年来,特别是实施“五进”活动以来进一步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使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所增强。但是,许多村民要改变以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交通陋习,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由于机动车和驾驶员增长速度快,驾驶人交通意识淡薄,农村以非客运车辆为主,且非法载客现象较为严重,有的驾驶人人道德素质低,超速超载、乱停乱放、人货混装等违法现象突出,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执勤交警面对愈演愈烈的违章行为时,往往加大纠章力度,但却经常遭到违章者的谩骂,威胁甚至殴打,一些有权有势的违章者还时常以权压法、说情、恐吓,手法、手段不一,常令民警执法受到严重挑战。

三是交警警力不足,经费难于保障,管理手段落后。目前,乡村道路的日常管理主要还是依赖于辖区交警中队,但中队仅有正式干警3人,其余均为交通协管员(5人左右),与当前的人流及车流量的现状相比,存在着警力不足的问题,中队民警基本上是日夜奔波于国道和省道中,根本无暇顾及乡村道路的管理。且民警常年超负荷工作,得不到休整,而交通协管员待遇又普遍较低,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在增设交通安全设施等基础性交通管理投入中,由于经费难以保障,造成管理上的被动局面。因此,对于许多乡村道路的管理是力不从心,鞭长莫及,导致县乡道路管理长期处于失管、失控的状态。

二、县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加快县乡道路的改造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广大群众应强化交通秩序管理意识,使交通管理尽快地步入科学化、正规化的轨道:对道路硬化要科学规划,在规划中应突出道路交通的基础地位,尽量加宽取直,彻底改变山多地险、临崖、陡坡、坡长等道路现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各级政府要将道路改造经费纳入计划,将道路交通配套设施、交通宣传设施等建设一并纳入,对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以及临崖、临湖和临河地段,必须设立安全防护墩或者防护墙及警示牌;加大整治违章建筑力度,对占道的违章建筑要一律清除。

二是合理调整交通结构。要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对能开通客运车辆的县乡道路,开辟公交线路,逐步淘汰低速、安全隐患多、占道面积多的人力三轮车,使交通结构趋向合理;要加强路面秩序管理,对农用车非法载客、超载等违法行为应坚决予以打击。同时,要改进工作方式,在严查无牌车辆上路、无证驾驶之时,可采取上门服务、预约办理的办法,方便群众办证上户。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交通安全意识。继续抓好交通安全村的创建活动,使宣传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户居民;抓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了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大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采取发放交通安全温馨提示卡的形式,向驾驶人及群众进行宣传;是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周年日、“安全教育日”,利用街道宣传、电视宣传、“五进”宣传等形式扩大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是推广“安远模式”,走社会化管理之路。从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道路交通安全网络,组建成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组织体系入手,整合全社会力量,构建交通防范主体化,群防力量多样化的交通防控网络体系,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实行有效的行业管理,建立制度化、长期化的工作机制,做到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形成综合治理的社会化管理格局,实现交通协管员队伍抓好本村组驾驶人和群众的交通安全教育,随时掌握本地的机动车辆情况,制止交通违法行为的目的。

五是改革警务机制。解决交警警力不足,在尽可能增加警员的同时,通过内部挖潜,深化、改革勤务制度,目前最根本的就是要改固定岗点式的静态值勤模式为巡逻纠章式的动态管理模式,提高县乡路面控制和疏导能力。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增加警用装备、交通工具、通讯设施,真正做到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分析:基于新农村建设中与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存在的困难策略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是推进和谐平安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柳城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柳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县委、县政府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十分重视,把全县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列为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近年来,投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经费近200万元,通过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力度,道路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善,群众交通法制意识得到提高。较好地实现了人、车、路和环境协调发展,为柳城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随着柳城县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人流、车流、物流不断增加,交通安全深层次的问题凸显。在柳城县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90以上涉及农村群众,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构成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这主要是在农村地区,群众接受法制宣传教育率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条件薄弱,群众交通法律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需要我们用更长远的目光、更科学、更大范围地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以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实现道路交通的和谐、协调发展。下面就我县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作一个初浅的探讨。

一、柳城县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宣传的主体上,公安交警为主,其他政府部门。在所有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播发的交通安全宣传有关的稿件,以公安交通民警为多数;进行交通安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人员,全部是交通民警;进行交通安全法制咨询的,全都是交通民警。其他如安监、教育等宣传交通安全的时间少。

2、宣传的方式方法上,传统方法多,创新方式少。时下进行交通安全宣传的方式,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工作时间,静态上都是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橱窗居多数,动态的宣传,也仅仅是流动到客运车站,乡镇人员集中场所播放宣传光盘;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教育,也是针对学生、客运驾驶人。间或在旅游黄金周,春节等人员流动大的时间,辅助以散发交通安全宣传资料或交通安全提示卡,宣传手段不新。

3、宣传的范围上,重点地域多,偏远地域少。目前的交通安全主要的都是放在县城所在地多,农村地方主要集中在集镇及公路主干线沿线多,社会宣传也仅局限在客运车站,覆盖面不广。

4、宣传的对象上,针对重点人群多,照顾全体的少。无论是重要的节假日,还是正常时间,宣传的对象总是围着中小学生、客运车辆驾驶人进行,对单位、社区、企业等人员宣传得少。造成了幼儿园的学习比中小学生遵守交通法规好,中小学生比成年人遵守交通法规好,形成了一种不遵守交通法规是成熟表现的现象。

5、宣传时间上,搞突击的多,日常工作的少。在日常的交通管理工作中,多数时间是进行业务工作的多,主要是进行路面执勤执法,在执勤执法过程中,融合宣传教育的成份少。因为警力少,业务工作多,工作量大,民警们在工作过程中也就没有过多注意交通安全宣传。而主要的宣传工作,在重大节日期间,重要的交通安全宣传任务工作期间,都是就工作安排而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基础性工作的意识不强。

6、宣传效果上,注重形式的多,追求实效的少。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手段比较陈旧,没有真正把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到工作中去,许多民警在进行宣传教育过程中,认为交通安全意识靠自身养成的,在工作的方法上想办法不够,甚至是走形式,而没有过多地去考虑,宣传的效果,是否使受教育人群真正入脑,入心,进而来规范自身的交通行为,使得简单的宣传形式,不能真正触动受教育群众的心,取不到宣传教育的效果。象简单的宣传标语,许多人看过就忘,甚至看都不看,就丢到一边。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尽管在工作中尽可能地采取新的渠道,新的方法,反复地进行交通安全宣传,但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不快,不遵守交通法规,不注意交通安全问题,使得因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交通违法现象,甚至是交通事故,还有大量的存在这个问题。究其原因是:

1、教育缺机制。道路交通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公安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执行职务时,应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并模范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有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义务。而在实践工作中,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基本上是公安交警部门唱“独角戏”,显得势单力簿。各部门职责没有考核、督促、检查、奖惩机制,只是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起不到效果,难以形成“政府主管,交警主导,部门齐抓,社会共管,全民参与”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氛围。

2、宣传缺警力。柳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目前仅有在岗民警38人,平均年龄达41岁,且要管全县公路386公里,各类机动车38000余辆,机动车驾驶人59000余人,每年还要处理大量的道路交通事故;大队的宣传人员仅1人,业务编在大队办公室,还要做办公室的日常事务,警力严重不足。

3、投入缺渠道。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交通管理的基础,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需投入大量的设备费用,印刷资料费用,活动费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经费的投入,要同交通基础设施一同列入政府财政预算,而目前我县的状况是交通安全宣传只是交警部门的职责,没有一辆专门的宣传用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经费的投入仅靠交警部门在罚没收入中挤出资金来维持,已无法满足现实需要。

4、工作缺素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需要较高的素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民警的个人素质还不是很高,许多新的宣传渠道有待开发,高科技的技术手段不会熟练使用,而且在文化水平上也受一定的局限,使得许多宣传工作的质量不高,手段不新,缺乏新颖性,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解决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问题的对策

1、健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一是县政府要建立健全交通法规普法宣传考核机制。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作为全县普法宣传的重要内容,并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制订科学的考核内容,使宣传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各单位、企业主管部门对单位干部职工(重点是机动车驾驶人)开展经常性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进机关、进企业。三是各村委(社区)会组织开展好道路交通安全进村、进社区。四是各乡(镇)村委会把道路交通安全进农村、进家庭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际效果。五是县教育局及各类学校,把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对学生教育内容,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学校。六是宣传部、广播电视单位,要把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列入宣传重点,发挥新闻媒体独特优势,开辟交通安全宣传专栏,持之以恒地进行交通法规宣传。

2、理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投入体制。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科技含量。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费用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起纳入财政预算,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设施、资料等费用的投入,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手段采取新的方法提供物质保障。

3、加强对民警的教育培训。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供后劲,形成对民警教育培训的再教育机制,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提高民警应用使用高科技技术手段的知识和能力。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分析: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农村公路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广大农民的购机热情,农机拥有量迅猛增加,不少农民购置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从事农业生产、生活资料及建筑材料的运输,但是,农村公路标准化建设与运输设备的快速增长不成正比,造成交通事故逐年攀升,严重地影响了安全生产。为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南江县农机局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组织系统监理人员对全县48个乡镇的乡村道路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南江县辖48个乡镇522个村70万人,已修建1285条村社道路,全长4200余公里。在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1782名(不含低速载货汽车驾驶人员),各型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农用车、三轮车)3800多辆。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同心协力,围绕“降事故、保畅通、保安全”的总体目标,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工作机制,我县道路交通安全虽然得到了一时的缓解,但工作成效仍不明显。2008年,全县上报乡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数、伤亡人数、财产损失较上年略有上升趋势。加之近年来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农机拥有量迅猛增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不容乐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交通事故不断上升

2008年南江村社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发生13起,死8人,直接经济损失30余万元,死亡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10%、8.5%,占了全县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12%和9.3%,虽然在乡村道路上未发生过重特大交通事故,但乡村道路事故发生率却明显上升。

2、安全设施、安全标志不齐,道路通行能力差

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道路建设开工量明显增加,但经过职能部门验收的少,安全设施不齐。全县4000多公里村社道路中,有70%的村社道路没有安全设施和交通标识。村社道路其路面结构大都是泥结石路面,在四级标准以下,路基基础不稳固,路面凹凸不平,弯急坡陡,水沟不畅,通行条件极差。

3、安全工作开展不平衡,管理力量比较薄弱

一直以来,在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主干道轻村社道”的倾向,农村道路安全管理力量严重不足。当前,由于农村硬化道路少,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快,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大部分群众的安全意识差,拖拉机载客、黑车非驾等现象时有发生,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迫切需要象国道、省道、城区道路那样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可是,撤区强乡后,许多乡镇(街道)尚未建立专门机构,有的未配备专职人员,有的未建立工作体系,村(社)基本没有建立交通安全信息员、联络员制度。同时,还有许多农村道路的规划建设、养护没有专门的机构、人员和经费,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工作开展不平衡。

我县地处山区,乡村道路延绵4000余公里,分布广,从事交通安全管理的交通警察不足100人,他们既要保障城镇的交通畅通与安全,又要做好农村大范围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无论是从警力或精力来说都明显不济。

三、管理缺位的主要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乡镇对自身职责的认识不到位。特别是对《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认识不到位,以及对《四川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规定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改善本行政区域内的乡村道路安全通行条件,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立和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规定理解不够,一直认为交通安全管理就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事,虽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往往也是流于形式,监管不到位,再加之对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估计不足,因而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上投入不够、措施不力、人员不足。

2、群众法制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差

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面比较小,存在侥幸心理,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较差。特别是农村中老年人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固有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在路边堆放杂物;随意穿越公路;农忙时节在公路上开沟引渠;出行常常搭乘拖拉机和摩托车;无证驾驶,驾驶无牌车、报废车、拼装车,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十分突出,这些行为严重影响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3、交通压力不断增大

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量和农村居民住宅建设量成倍增长,农村驾驶人员和机动车拥有量不断增长,农村公路的通行量成倍增长,加重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使本就建设不标准的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大打折扣。同时农村从事非法运营的摩托车较多,驾驶拼装车、报废车、无牌无证车等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管理的盲区和难点,尤其是在农村的矿山出入口、主要道口、农贸集镇上,各种车辆混杂,交通拥挤,交通安全问题非常突出。

四、对策措施

1、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高度重视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较大限度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就是较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切实履行职责,下大力气解决影响农村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

2、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农村道路及安全设施要象城市道路和国道、省道一样,明确建管职责。一要完善规章制度。县乡两级政府要制定一套适合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特别是要明确村社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职责,防止出现“有人建、无人管”,特别要纠正“人人管,人人又不管”的现象。二要加强协作,认真履行职责。各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和协作,切实履行相应职责。各乡镇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改善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道路条件,落实辖区负责制,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立和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对今后新建的道路,要严格把关,确保道路设计、建设、验收、使用的“四同步”。三要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是实施长效管理的重要手段。要严格实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行政一把手负责制,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工作纳入对乡镇及有关部门的综合考核内容,加强督查,逗硬考核。

3、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在广大农村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建立长效机制。公安、交通、安监、农机等有关部门要通过印发宣传学习资料、定点培训、农村广播等有为载体,经常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报纸、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农村道路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报道。二要强化对农村青壮年的教育。农村中的青壮年往往是农村交通违法行为的主体和主动参与者,他们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交通是否安全。要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和培训纳入农民素质教育工程,通过强化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知识和安全意识。三要增强弱势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农村中的老年人、小孩是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要根据他们的知识层面、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采取他们易懂、易记、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培养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4、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提高全民守法意识

阶段性依法整治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整治和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守法意识。一要克服畏难情绪。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难度大,各级各部门要克服畏难情绪,改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管不好、管不了的惯性思维,要善于总结经验,攻难克坚,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信心。二要联合实施专项整治。公安交警部门要会同安监、交通、农机管理等部门,在乡镇的配合下,经常性地联合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对农村中的无证驾驶、驾驶无牌车、报废车、超载等违法行为要严格依法处理,绝不姑息纵容,要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教育和惩罚。三要进一步扩大整治成果。有关部门要及时将管理整治和处理处罚的情况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宣传,从而让更多的村民能从中得到教育和启示,从而增强自觉守法的意识。

5、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健全交通安全设施

健全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既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一要加大经费投入。县乡两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经费投入。二要明确经费比例。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县和乡镇要按照《四川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办法》的精神,在道路建设和维护经费中,进一步明确安全设施按所占的比例,划拨相应的建设和维护经费。

6、进一步加快队伍建设,增强管理力量

要加快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增加管理力量。一要增加警力。要加快交警队伍建设,确定科学合理的警力编制,适当增加警力。对于需要增强管理力量的区域,要增设交警中队,缓解警力不足现状。对一些重点工程较多而交通安全基础又十分脆弱的区域,更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重点管理,以防止交通安全形势的恶化。二要及时建立交通安全工作站。各乡镇认真按照《南江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则》要求,积极履行职责,及时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站,配备农机安全监管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协助公安交通部门开展工作。三要探索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机制。各乡镇要根据有关要求,在各村确立一名交通安全联络员,协助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站和交警工作。要探索在农村建立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中小学生、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依靠群众自身力量,实施自我教育和管理,并协助、配合公安交通、农机管理部门做好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道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根本问题。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