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浅谈铁路施工企业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必须重视铁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切实执行相关的设备使用和维修管理规定,同时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优化管理制度。加强设备操作、保养和维修人员相互之间的信息反馈,将设备的保养纳入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的体系,使用先进的诊断技术,来判定设备的工作状态。
浅谈铁路施工企业

浅谈铁路施工企业:对铁路建设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探索

一、当前铁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主体不明确

目前,大型铁路建设项目通常由具备特级资质的集团公司中标并签订总承包合同,集团公司采用“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集团层面组建项目部对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子分公司以项目分部的形式采用架子队的形式负责合同的具体实施。在这种模式下,集团公司是合同主体,法定的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主体;项目部是集团公司授权的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主体,但是项目部是临时机构,组织机构不固定、人员不稳定,履行的是传统施工企业指挥部职能,主要负责沟通和协调,是形式上的项目成本管理主体;项目分部是项目的成本中心,但是其受子分公司利益的钳制。这就导致项目责任成本存在形式上多层级、多主体共同管理,实际上承担责任的主体不明确现象。

2、项目目标责任成本测算不

项目目标责任成本测算是有效管控项目责任成本的前提,对项目成本控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影响项目责任成本的因素纷繁复杂,项目责任成本的测算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但是,部分铁路建设施工企业不重视项目责任成本的测算,未设立专门的项目责任成本管理部门,未制定企业内部定额,对中标承揽的项目盈亏的预测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对项目部下达的责任成本刚性不足、弹性有余。

3、项目目标责任成本执行不到位

部分企业重视合同的技术交底工作,忽视合同评审和合同交底工作,投标团队和项目管理团队脱节,导致投标过程中不平衡报价因素,项目潜在的利润和风险因素未能无缝对接到项目管理团队。潜规则因素导致项目业主、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插手项目,使部分项目管理者对项目责任成本控制有心无力,甚至部分项目管理者滥用手中的权力渔利,使企业各种规章制度被束之高阁,导致项目成本失控。

4、项目目标责任成本考核不落实

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分为可控和不可控因素,厘清可控和不可控因素的界限,是项目目标责任成本得以落实和考核的前提。当前,铁路建设企业项目目标责任成本考核有的流于形式,签订目标责任书,但是考核兑现不到位。项目周期较长,人员变动较大,重视盈利情况下对项目管理团队的考核兑现,忽视亏损情况下的处罚。对于项目的盈利未能厘清是项目本身的品质性还是项目管理团队对项目可控成本的到位管理所得;部分企业项目管理者总是将项目亏损归责于所承揽的项目先天性不足,与管理无关,甚至对盈利考核的兑现产生不满情绪,认为是企业主要管理者对盈利的项目管理者的偏爱。

5、项目财务管理作用不突出

财务管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可以说财务管理抓好了,成本管理的工作也就完成了一多半。在现实施工中,经常存在财务仅处于被动、从属管理的境地,其预测、分析、监督、审核职能被大打折扣甚至无力实施。财务人员不能积极地将财务管理的专业特点与施工进程中的具体环节有机结合,不愿多管、不敢多问、不去对比,使得财务管理仅仅停留在记账结算的初始水平上。

二、铁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途径

1、强化工程经济部门职能,制定并考核项目目标责任成本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成本压力,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工程经济职能部门,负责项目目标成本的测算、过程管理、考核兑现。项目责任成本是对项目实施总量控制的依据,由项目管理经费和工程直接成本两部分组成。项目一开始,应由公司工程经济部,要充分考虑影响项目责任成本的各种因素,结合企业定额,预测盈亏平衡点,确定项目目标责任成本。因项目责任成本是事先制定,存在着一定的不可预见性。

2、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落实目标责任成本

近年来,铁路施工企业在对外的经营和生产行为中已经全部遵循建设单位、招标单位、审计单位的市场化运行模式,作为对应基础建设产业链条上的构成元素,铁路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引进市场机制,在企业内部推行市场化管理势在必行。

(1)推行内部竞标制度,用市场手段解决承包不彻底的问题。承包不彻底是各家施工企业在执行成本承包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最难解决的顽疾,造成不彻底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还是承包源头出现问题:即指令性承包。因为生产任务的得来是上级管理机构指令下来的,尽管二次预算分割比较完善,企业内部成本比较科学,可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客观因素“值得考虑”,从而使得承包成本与最终的实际成本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差额。市场化问题以市场化手段解决,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所谓内部竞标制度,就是企业在中标某一工程项目后,将相关工程要素编制成内部招标文件,仿照市场招标模式,及时向企业内部具有项目实施资格的项目部或其它团体进行内部招标的任务分配模式。

内部招标文件的编制依据通常是建设单位的设计文件、企业商务部门与建设单位的投标文件、勘测记录、洽商纪要、施工合同等上游规范性文本,其编制应以简洁、清楚、适用为原则,一般由企业的商务部、技术部和生产管理部负责起草。

内部招标文件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工程名称、工期要求、标段划分、承包范围界定、投标人资格要求、工程概况、主要工程数量表、甲供及企业统购材料物资数量表、投标人需要采购的零小物资清单、投标文件组成、投标书送达时间及方式、特殊工艺要求、咨询方式等。

参与内部竞标的投标人,依据招标文件的要求,至少填报两项表格即“费用汇总表”、“单项工程成本综合报价表”。

在内部竞标的评标过程中,通常将投标人的报价作为大比例打分 因素(一般占50-70%左右),同时将地缘优势、区域经营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安全质量状况及建设单位评价等因素适当按照一定比例计分,采取相对合理的分值记取办法综合打分,最终以得分顺次确定及时中标人选。

(2)不断建立和完善与内部招标制度相配套的服务型管理机制。根据内部竞标企业的实施经验,竞标制度的出台仅仅是整个市场化成本管理的及时步,要将整个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真正地纳入市场化管理的轨道任重而道远。企业各职能部门要积极将日常工作与内部竞标的管理工作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部门与部门之间要以内部竞标的有关管理办法,相互沟通,精诚协作,才能比较好地实现“事前竞标、事中监管、事后清兑”的良性循环。

首先,在人力资源上逐步形成企业内部人才市场,项目从各子分公司人才中心择挑选用管理人员,根据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区分岗位和待遇;子分公司人才中心负责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发挥类似于劳务派遣企业的作用,从而实现企业人才局部的流动性和整体的稳定性。

在机械设备及仪器仪表配置上,采用以台班为计量单位,根据工程需求从企业的机械仪表租赁中心公平租赁,台班费用应根据市场价格实际及波动情况及时调整。

在安全管理方面,要按照工程类别及产值大小设立专门的安全保障金,项目主要负责人员缴纳一定数量的安全风险抵押金,项目竣工后可依据有关规定加倍处罚或兑现。企业本部的安全管理人员所发生的安全管理方面的支出不计入竞标成本。

在技术开发方面应根据工程特点,设立专门的科研经费,避免重进度轻科研,抓成本轻创新的现象发生。

(3)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大宗物质企业统一公开招标制度。集团公司层面设立物资管理部,物资管理部负责物资管理制度的建立,负责组建物资招标平台,监管物资采购行为,所有项目物资必须通过招标平台采购。

(4)压缩人力管理成本,实行劳务队伍招标。近年来,劳动力成本在施工环节的比例越来越大,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积极引进整建制的劳务建设队伍势在必行。一方面,随着铁路基建规模的逐步扩大,一大批具有较强施工能力、较多施工经验的专业化劳务施工队伍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国有大型企业长期大量地招聘劳务合同工,势必存在一些不可预见的劳务纠纷隐患。

劳务队伍的招标选拔可以采取企业年度入围选拔和具体项目招标两种模式。前者由施工企业在每年年初,根据所建工程类别,由投标的专业劳务队针对不同专业类别的工程项目分类综合报价;后者根据具体工程数量更加有针对性地详细报价。

当然,我们一定要认真汲取个别施工单位在劳务分包问题上的不严谨做法所形成不良后果的严重教训,积极稳妥地处理成本与安全、进度与质量的矛盾关系。

(5)落实考核、清兑工作,形成内部竞争的良性循环。企业内部竞标模式是企业成本管理、生产管理有机结合的模式,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以包代管、包而不管。要保障内部竞标模式健康稳步的发展,必须在实施过程中加强考核,在项目结束时及时清兑。

考核应依据企业与承包人之间签订的承包合同和项目承包人的会计资料,对施工期间的成本费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进行考核和审计。

考核的内容包括承包人进行的一切经济活动。款项的支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成本费用的核算、库存材料的消耗、收发、退领、转移及各项财产物质的毁损等各个环节。对承包人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所收到资金是否全部用于生产活动。

项目承包的清兑工作应坚持“及时、公正、公开”的原则,奖罚分明,增减明确。对于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企业应积极承担,对于与承包金额相比亏损较大不易执行的项目,可采取承包人上缴补出部分亏损、其余部分记账单列,待下次承包利润中扣除,对于个别连续出现不可弥补亏损者可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处理。

只要严格实施内部承包的清兑工作,内部竞标办法就会深入员工之心,渗透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企业必然会逐步走向靠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三、结语

当前,铁路市场化的号角已经吹响,铁路建设领域竞争日趋激烈,铁路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形势日益严峻,铁路建设施工企业唯有直面竞争、苦练内功,以市场化的方式化解项目成本压力,方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浅谈铁路施工企业:铁路施工企业基层会计委派制研究论文

摘要:着眼于铁路施工企业基层,对在项目法施工下实施会计人员委派制的背景、形式和成效进行分析,指出铁路施工企业实行基层会计委派制存在的不足和应加以改进的方面及改进方法。

关键词:会计委派制;铁路施工企业;项目法施工

1铁路施工企业实行基层会计委派制的背景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以公司制改造为特征的阶段,给我国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变化。铁路施工企业改革也向纵深推进,在两大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与铁道部脱钩并移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同时,两大总公司下属的几十个工程局陆续进行了公司制改造,改制为集团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在这两大总公司及其下辖的工程局中初现雏形。公司制改造为铁路施工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初步实现了经营者与所有者职能的分离,企业管理趋于科学和规范。

但是,在公司制改造初期,由于新体制还未确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备,社会监督体系还不健全,铁路施工企业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所有者主体缺位,国有投资代表人不具体,对经营者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导致相当一部分集团公司亏损严重,经济效益急剧下滑,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在一些铁路施工企业,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决策机制不健全,工程资金管理混乱,其下属的基层作业单位——项目经理部存在的“帐外帐”、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十分突出,不但造成国家财政收入流失,而且为贪污腐败等各种经济犯罪行为提供了温床。这些问题反映在会计工作上,突出表现为“信息失真,秩序混乱,造假严重”。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铁路各工程局(现集团公司前身)相继实行了“队改部”的改革,即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工程局——施工处(子公司前身)——施工段——施工队”的在编制上相对固定的四级管理体制改革为“集团公司——子公司——项目经理部”的在编制上相对灵活的管理体制,并在全系统普遍实行项目法施工。在这种施工组织方式下,项目经理部是企业内部独立核算的非法人生产单位,其创造的产值和形成的亏损分别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和亏损的主要原因。这种管理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部对其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实行“以自己管理为主”。按照这种管理方式,项目部财会部门由公司按项目经理的建议设置,配备的财务人员数量由项目经理决定,财务主管人员由项目经理挑选和任命;项目部的上级机构——公司及其所属财会部门仅是对财务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专业技术水平等进行间接管理。在这一体制下,会计人员从属于所服务的项目部,并对项目经理负责。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尽管《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经济活动的职责,但由于这种管理体制的局限性,法律赋予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实际上难以履行。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铁路施工企业要解决亏损面大、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需要强化对基层项目部的会计监督,另一方面已有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又使会计人员行使会计监督存在诸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使会计人员尤其是其主管人员相对独立于所在项目部,以使会计监督和反映财务信息真实性的职能得以强化,会计委派制因此得以推行。

2铁路施工企业基层会计委派制的主要形式

2.1对项目部会计主管实行委派制

这种会计委派方式属于“直接管理”形式。即以公司名义向项目经理部直接委派会计人员。在这种形式下,委派对象大多是项目部会计主管,有的也包括出纳人员;委派部门为公司财会部门;管理方式大多采用直接管理,即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调动、专业职称、工资奖励、福利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实行在项目部之间定期或不定期轮岗制度。这一形式主要在中标价格为500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项目部中实行。

2.2在项目部中实行总会计师制度

项目部总会计师通常由公司工程技术部门和财会部门联合委派,成为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享受相当于项目副经理待遇,承担资产营运、项目部重大决策以及审查会计报表等职责,对重大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实行与项目经理联签制度;总会计师的工资、奖金与所在项目部分离,以保障其实行会计监督的独立性;在工程完工决算后,根据项目盈余情况,对总会计师实行利润分红激励;委派部门对被委派的总会计师定期考核和轮岗。

2.3实行财会集中制度

即在地域相近的项目经理部之间设立公司财务会计核算中心,在保障各项目部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各项目部不再设立财会部门,不配会计人员,只设置出纳人员,由公司财务会计核算中心统管会计人员、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工作的“集中管理,分户核算”,融会计服务和监督管理为一体。3实行会计委派制取得的成效

3.1加强了国有资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

目前,铁路施工企业基层生产单位普遍缺乏内部约束机制,对资产和预算收支的监督主要靠外部职能部门完成,如由财政、审计以及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选派的监事等来进行,由于这些外部监督往往是事后的和定期的,加上全国工程项目较多,各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分布于全国各地,数量也比较多,这种外部监督通常只能采用抽查的形式进行,往往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由公司向项目经理部委派会计人员,参与项目部决策,寓监督于管理和服务之中,对项目部经济活动实行全过程控制,对国家和企业负双重责任,较好地解决了国有产权代表缺位问题,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3.2有利于加强对工程资金管理,治理“帐外帐”、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一方面会计人员身份和地位的变化,能够切实有效地加强会计监督;另一方面委派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和财务管理,从而切实加强了工程资金的管理,有效地遏制了因拖欠民工工资和材料商货款等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问题。

3.3为从源头上制止铺张浪费、贪污腐败提供了可能,有助于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会计工作是项目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项目法施工离不开会计。许多工程项目亏损的发生不仅会在会计上有所体现和反映,同时也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监督弱化、软化有密切关系。因此,要有效地遏制工程行业中客观存在的腐败现象,必须从机制上解决问题,从源头上加以治理。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正是从机制、体制上根治腐败和浪费国家建设资金的一项重要措施。

3.4强化了会计监督,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监督不力和弱化,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工作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行会计委派制后,将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工资发放及业绩评定权等从项目部分离出来,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能够相对独立地行使监督职权,敢于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性、完整性进行监督,从而有效地遏制了以往对于季度报表“领导定调子,会计填数字”的现象,较好地保障了《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职能得以履行,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问题。

此外,实行会计委派制也在稳定会计队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对铁路施工企业在基层推行的会计委派制的再思考

4.1会计委派制不是万能膏药

正确地认识会计委派制,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其成果,不能说这一制度对解决某些问题有实际的作用,就认为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国在经济转型时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国有资产的流失、财政管理和监督弱化、社会腐败现象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等等,客观地说,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十分复杂的历史、现实原因和社会因素。既然问题本身和产生问题的原因都是复杂的,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可能是的,也就是不存在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尽管上述会计委派制在解决铁路施工企业当前存在的某些痼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有些领域甚至效果十分明显,但是,也应清醒看到其局限性。比如,会计造假的问题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它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单靠会计委派制来加以解决是不现实的,只能说实行会计委派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之一。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与这一制度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并不断完善健全之,使之成为制度,才能真正有效发挥委派制作用。

4.2应该建立有利于提高被委派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提高的制度

建立和实行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制度,对有高度责任心,敢于大胆发挥监督职能,对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人和事进行抵制,对打击报复等多方压力都能坚持原则,照章办事,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认真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行为给予坚决惩处。为会计人员不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创造条件。

4.3注意解决一个客观存在的两难问题

实行委派制可能出现的一个弊端是,若被委派会计出现临时性的想法,会对工作敷衍塞责:若项目部效益好坏与自己待遇无关,很难调动其积极性;如果与项目部效益挂钩,又可能使其从属于项目部负责人,很难保障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应该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和激励制度进行设计。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规定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利的管理制度,以保障正确完成受托责任;二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会计人才市场,形成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机制和会计人才的良性流动机。

浅谈铁路施工企业:铁路建设施工企业内部物资管理

摘要 铁路建设是一项非常重大的事情,需要涉及的内容许多。因此,对于铁路施工企业而言,加强物资的跟踪管理,节约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内部物质管理水平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方法之一。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探讨了我国铁路施工企业在进行内部物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问题和不足,制定我国铁路施工企业内部物资管理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铁路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现状;对策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大力度发展我国铁路建设,实现铁路网的覆盖范围,这就要求我国铁路建设施工企业不断的加大创新力度,节约企业发展成本,推动铁路建设的发展。要提高企业发展的效益,就需要搞好企业物资管理工作,这可以减少企业发展成本,要提高企业发展的效益,就必须要搞好企业物资管理工作。

1 企业内部物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意识

材料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成本控制目标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的,其主体是铁路建设施工企业中的所有人员。当前,我国铁路建设单位在内部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许多企业的财务主管仅仅只进行成本核算,对成本的超支和结余的项目、原因不作具体的分析,没有从全局的观点考虑问题,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为决策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成本管理依据或意见,没有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对于企业的领导而言,他们认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无关,这种落后的管理意识直接导致成本控制职责不清,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1.2 物资采购

铁路建设施工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通常是许多项目同时施工,物资供应量数据庞大,如此多的项目,涉及到各个行业采购物资,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如何采购物资,形成一个条理性、效率高的物资采购体系对于组织的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良好的物资采购体系可以促进物资供应与管理的良好衔接,实现经济的发展。

1.3 预算和控制

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进行良好的预算和控制工作,可以使企业建设项目向预定的轨道方向发展。周密详细的成本预算,辅之以科学的成本费用分析,是企业控制成本的依据和促进企业节约成本的重要手段。在企业预算和控制活动中,要做好奖惩工作,使成本指标各项工作的完成与企业发展良性的结合起来,建立企业奖惩机制,要将企业的分析结果应用于今后的成本管理之中,借鉴经验,以便于更好的指导生产,对于控制过程中的失败经验,要进行认真总结,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措施。

1.4 管理体制

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可以使组织有章可循,沿着既定的轨道方向发展。企业在为每个责任部门下达成本目标的同时,要赋予该部门组织一定的权利,做到责权利相同。同时,对定期对工作结果进行考核,真正建立起良性的考评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经济利益相挂钩,对于考核的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员工,让员工清楚自己哪方面存在不足,以便于让员工认真总结,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当前,现行的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赋予一定部门的权利,没有形成完整的成本管理系统,这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是极为不利的。

2 对企业内部物资管理采取的对策

2.1 加强管理意识

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物资管理,各单位和各部门要进行深度分析,认准当前发展的形势,不断加强管理意识,重视对内部物资管理,形成合力,树立全员的管理意识,在管理的过程中,要落实领导负责制,认真落实每一项材料的真正作用。

2.2 加强内部审计机制

良好的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的消除在内部物资管理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进行指导,保障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在铁路施工过程中,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很多单位不注重对内部物资的管理,浪费现象严重。有些单位对部分材料设置了“库存材料”,但是形同虚设,施工地点的分散使得会计、审计人员难以经常深入工地进行实地考查,这就增加考核的难度。同时,许多施工单位出入库手续不健全,往往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不能对材料成本控制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于上述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完整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内部审计不应只是在后期进行监督和考核,应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机制作用。

2.3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拥有良好的人力资源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当前时期,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招聘与录用工作,对物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并对其进行认真培训,以增加其适应工作的能力,要加强对内部物资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真正建立起奖惩机制,加强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相结合,将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2.4 落实材料的验收及出入库环节工作

对于材料的入库和验收工作要严格落实各项制度规定,建立双人负责制的制度,加强监督工作,实行岗位分离,互相牵制的机制,防止出现虚耗用材的现象的发生,保障各项材料能够做到账实相符,保障施工的需求,建设品质铁路,繁荣经济发展。

浅谈铁路施工企业:浅谈铁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维护及管理

摘要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工期和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加强铁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维护及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铁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维护管理

0 引言

机械设备是铁路施工企业生产力的重要要素,是铁路施工企业总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及管理,能够安全合理有效的发挥设备的功效,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保障设备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转。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工期和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 铁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维护及管理的主要任务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设备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令、法规、标准和规定,制定适合公司特点的设备管理办法及相关的规则;通过技术、经济、监督检查等措施,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做到规划、优化配置、择挑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安全运行、科学检修、适时改造和更新,充分发挥设备效能,降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使铁路施工企业投资效益较大化,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 加强铁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维护及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机械设备前期管理

所属项目部每年十二月上旬向公司设备管理部门上报第二年度设备购置计划,按照《设备购置计划表》填报。经公司董事会批准采购的设备可按计划组织采购,未列入年度购置计划临时采购设备报批时,应说明设备使用地点、用途等。设备购置应纳入年度购置计划,凡购买单台价值20万元及以上的设备,必须按规定进行招标采购;20万元以下的小型机械(具),在遵循公平、公正、比质比价的原则下择优采购,并将购置小型机械(具)的资料上交公司设备管理部存档。

设备选型时,应当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适用”的原则。符合安全、环保和节能的要求,充分考虑设备的性和维修性。更新或购置设备时,公司购置单台价值50万元(含)以上的施工设备,须以正式文件报局集团公司审批;严格控制品质轿车的购置,公司购置20万元(含)以上的乘座车及非生产用设备,必须以正式文件报局集团公司审批;项目部购置2万元(含)以上的设备及小型机械(具)必须以正式文件报公司审批。

2.2 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

在建立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把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溶解到设备管理活动当中去,使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到了有质、有量、有形、有效的开展,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为了巩固和保持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我们在设备管理上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做到“五交、三不交”。五交是:交生产和工作情况的同时,交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交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交三级过滤情况,交滴漏跑冒情况。“三不交”是:遇有设备事故没处理完不交;设备问题不清楚不交;设备卫生不达标不交。主动自觉完成当班的各项任务,做到交文明班、标准班。

2.3 加强机械设备保养工作

设备的保养是保障设备技术状况良好,运行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应重点抓好以下环节:1)要根据实际运转小时、行驶里程和操作手册中明确的保养规定,严格组织实施;2)保养实施情况应及时记入《司机日志》和《设备履历书》;3)要根据设备保有量,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保养维修人员。

严格设备的燃料和润滑油的管理,施工现场使用的燃油应沉淀达48小时以上,加油必须使用加油器。凡新购进的润滑油,在使用前必须采用简易油质分析仪或油质图谱进行测试,确认符合规定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质量标准不明的或劣质油。凡连续停用满3个月以上的主要施工设备可以向公司设备管理部门以书面形式申报封存,封存设备应保障处于完好状态。设备的封存与启用由公司管理,封存期间由使用单位看护和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封存的设备,不得露晒、雨淋,特别对各加油口、进气口、电瓶及搭铁线、冷却水(液)等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凡封存半年以上的设备,每隔3个月应进行一次保养。

2.4 严格执行设备修理制度

设备修理要实行计划预期检修和以设备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知维修相结合的修理制度,积极发展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开展项目修理,逐步向按需维修制过渡。设备大修由公司负责管理,各项目部应编制大修计划,报公司审批。设备大修应严格执行修理规程和技术标准,严格办理出厂(竣工)验收手续,并作为大修费用结算、存档和大修计划执行的依据。

2.5 机械设备管理要实行“三定”制度

实行“三定”制度,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每台设备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在采用多班制作业,多人操作设备时,要执行交接班制度;对于新购或经过大修的设备,必须经过走合期的试运转过程,以延长使用寿命,防止机件早期磨损;此外,还要严格实行安全交底制度,使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安全生产要素有详细的了解,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维修措施,以防降低设备的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酿成事故。当设备必须送修时,绝不能允许带病作业,但是在没有场地、设备等必要的条件下,切勿勉强拆修,以切实保障修理质量。拆装要按使用说明书和一定的工艺程序,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在拆装前后,零件要摆放整齐,严防磕碰和日晒雨淋。按目前施工生产的特点,设备维修工作可分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是一种为防止设备发生故障而进行的定期检修业务,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以查明和消除隐患,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依据设备的大修和二三级保养,同期对其进行定期维修的方法。故障后的排障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修理。

2.6 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国家对企业的安全管理相当严格,安全生产情况直接于企业的资质挂钩,而许多生产安全事故都与机械设备有关。我们对操作使用设备的人员要加以培训教育,要求操作使用人员懂设备的用途、结构、原理、技术性能、使用要点、维护方法、故障的排除及报告基本知识,教育大家正确使用设备、爱护设备。应该做到操作人员会检修设备,检修人员会操作设备,并且上岗人员应得国家考核颁布的技术资格等级证书。要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做到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人手一册,强化其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结论

为了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必须重视铁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切实执行相关的设备使用和维修管理规定,同时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优化管理制度。加强设备操作、保养和维修人员相互之间的信息反馈,将设备的保养纳入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的体系,使用先进的诊断技术,来判定设备的工作状态。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