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生态雕塑的美学特点与创作

摘要:生态雕塑秉持“生态设计”的理念,把握着自然生态、社会生态、艺术生态的三大美学特征,推崇回归自然、亲和自然的“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方式。生态雕塑更新了传统雕塑的创作方法,强调高效、环保、互动和深度,呼应人对于生命的本能渴求,实现物质与精神上的积极追求。
生态雕塑的美学特点与创作

生态雕塑秉持“生态设计”的理念,把握着自然生态、社会生态、艺术生态的三大美学特征,推崇回归自然、亲和自然的“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方式。生态雕塑更新了传统雕塑的创作方法,强调高效、环保、互动和深度,呼应人对于生命的本能渴求,实现物质与精神上的积极追求。

生态雕塑是以雕塑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和谐为基石的创新性艺术形式,也是以生态学、雕塑学、美学、哲学为土壤的多学科交叉综合体系。它摆脱了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消耗,提倡与环境和谐共处、对资源永续利用,致力于营造雕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律度,从形式、功能、观念等角度多方位提升雕塑的美学品质和艺术价值。生态雕塑的造型是其生态内涵的一种外化表现和符号隐喻,其艺术理念是生态价值的烘托。其主旨是要创造具有生态之美的环境空间,以健康的艺术创作模式支持节约型经济的发展,实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生态雕塑追求的是形式与概念的平衡、技术与情感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平衡,从而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和谐发展,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雕塑的产生背景

人类与自然相伴相生,一直进行着“适应”和“利用”的斗争。人类的发展受到自然的约束,同时也依赖自然提供资源,保持生态的良好运转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回顾设计史,人类虽然享受到现代设计的成果,但是与自然疏离的设计也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了摆脱生态危机,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积极推出了应对措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绿色运动和生态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生态哲学、生态文化学、生态美学等新学科相继出现。“生态设计”作为设计的可执行环境解决方案,从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美国景观设计师西蒙•范迪•瑞恩和斯图亚特•考恩对生态设计的定义是: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①。更广泛来说,生态设计要应对的不仅是当下人类的生存问题,还有未来人类的发展问题。雕塑作为承载着城市文化和审美观念的环境艺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雕塑创作关系着现在,也关系着未来。然而,雕塑作品的体量越来越大,常用的金属、石材、木材等都是不可再生的材料,传统的设计概念给雕塑的生长载体与生存土壤带来了巨大的负荷。于是,艺术家们尝试着消解传统雕塑的边界,推进雕塑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注重材料与制作过程的生态性,促成了生态雕塑的产生,让雕塑以新的形式与自然一起走向未来。

二、生态雕塑的美学特征

(一)自然的和谐性

自然不仅为雕塑提供了生存土壤,还是雕塑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其质朴、宁谧、博大的气息为雕塑的创作提供了氛围和力量。雕塑作为城市景观环境的一部分,应该适应与保护社区生态环境,而不是占用土地或者破坏生态。生态雕塑由自然做成之后会植根于自然、依托于自然并且消融于自然,成为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展示时间不会终止于雕塑的物理载体,而是会因为融入自然环境而永远持续下去。例如,英国艺术家贾森•泰勒在墨西哥位于穆吉莱斯岛西岸的加勒比海底,设立了世界上及时个水下雕塑博物馆,展出的三尊雕塑《希望的园丁》《失落梦想之档案》《激动的男人》的制作材料都是含有珊瑚材质、中性酸碱度的生态混凝土,这种混凝土中的活态物质为珊瑚、水藻等海洋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家园②。随着海洋生物日积月累的栖息,雕塑的材料会演变成实际的珊瑚礁。这些绿色环保的作品在不断生长、变化的过程中,拓展了其物理载体的生态价值,以富有生命力的姿态融入了自然环境。

(二)社会的公共性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依于本源而居》一书中以桥为例,指出了人与空间的关系是“栖居”关系:“说到人和空间,这听起来就好像人站在一边,而空间站在另一边似的。但实际上,空间绝不是人的对立面。空间既不是一个外在的对象,也不是一种内在的体验……人与位置的关系,以及通过位置而达到的人与诸空间的关系,乃基于栖居之中。人和空间的关系无非是从根本上得到思考的栖居。”③雕塑作为城市公共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为公众提供一个诗意栖居的空间,让人们的身心在找到归属感的同时得到健康和愉悦的享受,而不是将人的体验隔离在空间之外。生态雕塑超越了传统雕塑的自律性和形式美,强调他律性和生态美学效应,追求雕塑与环境、对象与观众、心与物之间的律动与平衡。生态雕塑从构思到制作都需要公众的参与,公众的交流和思考都是生态雕塑不能割舍的重要环节。这种公共性是艺术大众化的体现,生动反映了社会公众意识和理念,折射出民主、开放的社会公益范式。例如,伦敦空间实验室在我国台湾大稻埕码头设计的光装置向市民提供自行车,让市民在装置中间并列的两圈自行车起伏跑道上骑行,从而向市民宣传绿色出行理念。此外,装置上还配有许多特殊的灯,能根据空气质量传感器得到的实时空气数据变换色彩,通过从绿色到红色的光色变化对市民进行空气污染预警。这个美轮美奂的光装置将公众的参与纳为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让公众在身体力行中体验到了绿色出行的乐趣,通过对健康、有活力的生活方式的提倡来唤醒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城市增砖添瓦。

(三)艺术的多元性

多元化的社会孕育了具有多元化地域、文化和形式的艺术,审美理想和美学趣味也因为艺术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生态设计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是一种整体的设计观,以立体、复合的设计理念来取代一维、线性的设计理念。艺术家用开放、灵活的观念去对待雕塑的概念、材料、技术,重视异质文化艺术形式的交流和碰撞。生态雕塑消解了不同艺术种类的间隔,在艺术形态上是跨界的、扩张的,是面向未来的。其创新性表现在与环境艺术、材料艺术、建筑艺术的互融与交叉之中,突破了传统的学科局限,以开放、包容、多元的思维引领新的艺术潮流。例如,荷兰动感雕塑家泰奥•扬森通过对动物四肢与行走原理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塑料薄膜、PVC细管、木头、胶条等材料的精心组合,创造出无需燃料或发电并且自然合理的机械移动方式。他一直醉心于风动生物的研发,在20年的执着探索后,研制出更加高效的行走方式和许多新的功能。在风力的推动下,巨大的机械骨骼像生物一样迈着自然的步伐向前行走,激活了静态的环境空间。

三、生态雕塑的创作方法

(一)富有人文底蕴和时代精神

生态雕塑创作不仅要维护城市的自然生态,还要为城市的人文生态注入活力。在创作实践中,雕塑家在接到雕塑项目后,除了要从物理和地理特征考察现实的公共空间,更要以高屋建瓴的整体观,从人文、历史、经济、文化等维度,分析城市的地域特色,捕获自然与社会的信息,为创作提供广博而生动的素材。在酝酿雕塑的意蕴时,要用敏锐的洞察力、开放的视野和动态的思维,挖掘出有深度的主体思想。

(二)运用绿色材料和制作工艺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艺术家有责任让“绿色设计”的设计观融入到雕塑艺术的实践中,渗透到生态环境的建设中,让公共艺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材料的运用是雕塑创作的基础,选用可持续、环保的材料和绿色的制作工艺能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促成公共空间向着天然、质朴的方向转型。生态雕塑家在对材料的探究中需要思考如何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减轻环境负担,并且以生态材料的运用为支点,寻求公共艺术与社会、自然、生态之间的平衡。艺术家应该根据不同材料的属性进行分析和整理,采用不同的形式语言、制作工艺、技术实施进行公共艺术创作。对天然的生态材料的选择、加工和塑造突出了材料的地域特色,彰显了贴近自然、涤荡心灵的艺术感染力;对新型有机材料的整理、开发和利用,将艺术家的创作空间拓展到了生态领域,使艺术家的创作获得新鲜的手法与灵感;对废旧环保材料的回收、分类、再加工,则能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品质循环,还能用其独特的材料肌理构建后工业时代的审美向度。

(三)融入周边生态空间

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指出:“雕塑体本身似乎与周围的空间有着一种连续性,不论固体部分有多大,都与周围空间组成了一个整体。”④可见,艺术家将生态雕塑植入周边环境的过程中需要考虑雕塑与景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不仅要让雕塑成为特定场所的点睛之笔,还要使其协调于整体环境和氛围。生态雕塑的设立位置、体量尺度、色彩肌理以及内容理念,都要和周围的景观环境、建筑造型、公共设施组成和谐的构成形式。例如,土耳其艺术家穆罕默德•阿里•尤索于2010年创作的巨大的衣服夹子雕塑,坐落于比利时绍丰泰恩公园内,衣服夹子伫立在一处上下起伏、侧面凹陷的草坡上,仿佛是衣服夹子的作用力使草坪发生了褶皱,给人以轻松柔软的视觉体验。衣服夹子与草堆构成的独特造型点缀了周围的绿地和树林,这种作品与景观一体化的雕塑被称为“景观特化雕刻”,它用雕塑与景观浑然一体的简约美扎根于观者的视觉世界,感染观者的情绪,为观者带去浮想联翩的乐趣。

(四)人性化的关怀

我国美术理论家殷双喜在《自由与交流》中指出:“当代艺术的公共性,最重要的内涵是艺术的社会性和艺术的民主性,它首先表现为对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公众人格的应有尊重,它应该具有对那些无名的广大观众的一片爱心,真实地表现人,深刻地触及带有普遍性的东西。”⑤因此,公共艺术应该以人性化的空间营造为导向,从作品的造型、尺度、材质、结构到公众的互动体验方式,都应该关爱受众的生理、心理及情感文化的需求,为公众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和享受,把城市文明带到新的高度。生态雕塑遵照人体工程学的原理,细致入微地考察了人的观赏角度、身体尺度和体验方式,在雕塑的细部设计上体现出对观赏者的理解和体恤。此外,生态雕塑也真切地沟通了观者的心灵,给人们带去了一片绿意。随着人类对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提高,快节奏的生存模式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城市环境的嘈杂、拥挤、繁冗令人焦虑、忧郁、烦躁,人们渴求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生态雕塑呼应了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生态和谐的向往,在营造高品质的城市空间、提升城市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追求等方面影响深远。

(五)与公众对话

随着公共艺术空间对公众的流动性和开放性日益增强,公众参与审美活动机会增多,艺术家在创作时需要更多地考虑大众的审美品位。艺术家有责任用雕塑作品向公众传达积极向上的美学趣味,从多方位、多角度塑造整体的美学价值观。此外,艺术家在作品中传递的个性探索与艺术形式有可能超出公众的接受能力,这种障碍需要艺术家积极与公众磨合来克服。艺术家需要广泛、深入地了解社会环境和公众的文化品位,并将其融合到自己的创作中,设计出能够与公众对话的作品。生态雕塑不能顺应公众品位,应该引导公众品位,不是摆在公共环境中供人观赏,而是亲近、自然、协调地渗透到大众的生活场景里,促成互动式的审美体验。我国雕塑家展望在澳大利亚西部的科特茨洛海滨展出的作品《浮石》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展望希望用这块锚定在海底的不锈钢“石头”来营造一种漂浮海面、上下起伏的感觉,并将它真实可感地传达给观众。展望表示:“如果你的作品具有启发性,观众看了后自然会有很多联想,浮想联翩。我觉得艺术有一半的功能是让观众去想,有一半是在表达作者自己的想法。”由于艺术家敏锐地体察了海滨文化的特色,这件作品生动地寄托并演绎了海滨居民对于海浪的浪漫幻想,在情感、思想与精神上与公众进行了丰富、感性的沟通。

四、对生态雕塑发展的思考

进入21世纪,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必须从更为多样化的视角去探讨。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城市人居环境、公共人文环境的重视逐步提高,生态设计已经成为雕塑设计的核心理念,生态雕塑也将为人类的生存质量和精神品质的改善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借鉴中国传统思想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雕塑艺术家要继承和发掘本土文化中有特色的思想,创造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生态雕塑。我国美学家曾繁仁在《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中提到,《周易》的“元亨利贞”四德、“位居正体”之至美;儒家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位育中和”;道家的“道法自然”“万物齐一”;佛家的“法界缘起”“善待众生”等思想,都包含十分丰富的生态审美内涵。雕塑家要善于吸取先贤的哲思,创造出保护生态的精妙立意、贴合自然的外形轮廓、万物一体的公共空间,善待观众的审美体验。

(二)从西方环境美学思想中吸取精华

随着西方学者对于“自然”“自然环境”“环境美学”等领域的不懈探索与推进,西方的环境美学在不断增加着它渐新的远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及时,自然美学持续繁荣;第二,艺术哲学渗入到环境美学中;第三,关于“人建环境”的学术探讨持续升温;第四,日常生活美学受到重视。艺术家在生态雕塑的发展与流变之中,应该借鉴与学习来自西方的生态文明理念,将有启迪性的生态设计思维糅合到雕塑的创作过程中。

(三)重视人与环境的审美关系研究

在科技应用的支撑下,今天的艺术家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体验设计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随着数字技术和媒体技术在环境监控、声光效应、数字展览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生态雕塑焕发了活力,以令人喜爱的方式出现在大众生活中。雕塑的表现形式超越了单纯的视觉体验,延伸到了触觉、听觉、嗅觉等多方位的知觉体验。艺术家在创作中应该重新审视人与环境之间的审美经验,将身体参与作为新的美学范式,为观众创造可观、可游、可感的诗意环境。

(四)深入推进生态雕塑可能性的探索

随着生态雕塑的不断发展,生态雕塑可以尝试从局部生态性到生态性进行探索,即从创作立意、主题、选材、制作、展示等每个环节都贯穿着生态性,使其能够真正融入自然,变成自然的一部分。让生态雕塑的制作材料与自然一起生长、发展;让生态雕塑的制作过程由大自然的力量去雕琢、修饰,使其作品的形象有无限的可能性;让参观者在不同时间有着不同的视觉享受。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