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图书馆助力中医药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助力人才培养大有可为。文章以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结合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以资源、服务为切入点,提出通过采取深化中医经典阅读推广模式、挖掘信息文献资源、建设学科特色馆藏、分享创新创业理念等措施以助力人才培养,并以此推动图书馆自身转型与服务创新,提升其核心价值。
图书馆助力中医药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双创”人才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高校大学生是“双创”队伍中的重要力量,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学术性服务机构,图书馆也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和变革。初景利教授指出:图书馆将不再是一个“馆”的概念,而更多的是信息知识中心和创新中心。图书馆应不断提升自身资源服务的创新能力,支持严谨的学术研究,为培养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做出应有贡献。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教育基地,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继承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的创新能力决定着行业的创新前景,中医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决定了培养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不断深化,各图书馆也相应购置了大量的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资源。面对浩瀚的馆藏资源,因缺少适当的引导,很多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图书,导致馆内纸本图书借阅率逐年下降,电子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也不容乐观。笔者于2017年5月至12月,针对广西中医药大学电子图书利用行为进行了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仅有15%的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阅读整本电子图书。没有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不良的阅读行为造成了不少学生在校期间知识匮乏,毕业后难以胜任工作,难以解决中医临床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基本问题。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和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二课堂,如何提高读者服务质量,如何引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提高其综合素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1.不良的阅读习惯和原因分析

1.1浅显化阅读

当今时代,知识膨胀,生活步伐、工作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也发生着深刻变化,追求方便快捷,以动漫化、网络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新的潮流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浅阅读”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与传统阅读相比,“浅阅读”更注重追求和享受阅读过程中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阅读速度较快,对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跳跃式阅读,仅仅对作品文字层面作肤浅了解,没有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在高校,大学生不愿意再花大量时间静下心来阅读厚重的纸质图书,更乐意选择使用方便快捷的电子化载体。就中医药院校学生而言,本应深入研习中医典籍并旁涉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其他经典,从细节中感受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培养传统思维方式,但在当下阅读环境影响下,很多人更喜欢读一些通俗易懂的文学读物。可以想见,中医理论基础不牢,必然会影响知识的积累和临床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

1.2功利式阅读

功利式阅读,是指为了获得实际利益而进行的阅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时效性。如低年级的学生为了应对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考试,把主要的阅读兴趣都集中在这类图书上,高年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主要关注的是励志类、求职指导类图书。因此,以提高文化修养、拓宽知识视野为目的的素质性阅读正逐步被淡化。功利性阅读对求职、等级考试等有一定的用处,但它忽视不同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进步。大学生读书应当温故知新,循序渐进,重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对于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来说,只有在低年级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不断拓宽自身知识视野,才能有效地掌握中医药理论和临床技能。

2.图书馆助力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以及敏锐的专业洞察力,能用创新性思维创造性地解决中医药发展问题。图书馆应多方位、多视角重新定位角色,以服务创新、资源整合为切入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助力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

2.1深化中医经典阅读推广模式,打牢创新根基

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医药学之所以与众不同、自成一家,根本原因在于其理论体系的独特性和完整性。中医药理论发源于古代哲学思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了许多非医学的原理和概念,并经历世代名医的收集、整理和归纳总结,形成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经典理论著作。在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最首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熟读和理解经典。而“中医经典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桥,而非目的”,学习经典旨在学习其思维方法,并推而广之,用以灵活解决特殊情况下的复杂问题。图书馆应抓住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化与便捷性的契机,通过多元化的载体将经典呈现给读者,改变读者对中医经典“食之无味”的尴尬局面,增强其阅读的兴趣。

(1)循序渐进地培养阅读习惯。好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必将使阅读事半功倍。因此,深化图书馆导读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导读也称阅读指导,是图书馆在为读者服务中开展的有目的的文献阅读指导工作。通过导读,帮助学生根据自身专业情况挑选合适的中医文献,让其对阅读进程、图书种类选择有一个基本规划。例如,在读书目录推荐中,初学阶段可选择《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等入门性著作,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重点篇章进行背诵,高年级则对《针灸甲乙经》《景岳全书》等著作进行研究学习。循序渐进地完成大学各个阶段的读书计划,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自身知识的积累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

(2)注重中医经典的阅读体验。中医经典博大精深,包罗宏富,提供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给人以不断探索与想象的巨大空间。经典的“婀娜之美”,正是反复阅读的兴趣所在。为了更深入理解中医经典的精髓,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积极组织学生连续参加了五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在“中医好感悟”“中医好声音”“中医好视频”“中医好漫画”四个组别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精彩纷呈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对中医经典的阅读兴趣,逐渐在全校形成了阅读经典的文化氛围。

(3)将形式多样的新元素融入中医经典学习。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与灵感,才能真正使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根植并有益于读者。中医经典的“含蓄之美”,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到枯燥与乏味,可将喜闻乐见的动漫元素融入经典,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如广州中医药大学“葫芦兄弟”团队在《图说伤寒论》一书中,通过生动滑稽的人物表情、道具等呈现方证的内容,将抽象的中医学概念形象化,受到了广泛好评。又如,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举办的中医药猜谜大赛,运用隐喻、形似、暗示等手法,根据中医草药的特征设谜,如老实忠厚(厚朴)、偷梁换柱(木贼)等等,对中医中药知识的普及大有裨益。

2.2深度挖掘馆藏资源,培育创新素养

当代图书馆强调文献的传递,而不是贮存,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也应作相应的转型。

(1)图书管理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有相应的检索、获取、分析和评价文献信息能力,对信息具有敏感和自觉的反应意识,能运用正确的理念和先进的手段对馆藏资源进行二次组织加工,并将其主动推送给读者。例如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陆续建设“抗病毒中医药数据库”“广西常见中草药数据库”“名老中医诊疗数据库”等,通过对数据资源的整合,提供信息分类、检索、知识聚合等功能,以满足用户科研和临床实践的需求。

(2)充分利用馆藏电子资源,构建共享协作信息服务。电子图书的发展给图书馆馆藏建设和管理服务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网络学习平台的兴起,则实现了电子图书资源的共享化与均衡化。例如,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引入了超星公司开发的“云舟”网络学习平台,将品质的电子资源嵌入云舟,通过“域”资源组织功能,建立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术资源专题,教师可将授课课件和供课外拓展学习的网络链接、论文等上传,作为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将自身的学习记录和创作创新进行交流分享。共享协作信息服务,改变了过去只注重个体信息获取与知识积累的状况,通过调动读者参与的积极性,以协作交流的方式贡献自己的知识,在阅读的同时达到知识的共享与创新。

(3)构建移动图书馆,提供随手可得的信息服务。随着各种便携式智能终端的普及,全民移动阅读成为一种新的趋势,用户可以跨越时空界限、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例如,通过引入超星公司开发的移动图书馆,整合图书馆的OPAC,下载安装移动图书馆客户端,点击进入页面,可以看到很多栏目:在“馆藏查询”中登录自己的学号,就可查看本校馆藏资源以及图书的借还、在馆状态,方便到图书馆借阅所需图书;在“图书馆公告”中,可以看到本校图书馆的培训讲座、新书到位、近期数据库买入情况等;在“公开课”中,可以下载超星数据库里的公开课,直接在手机上观看。此外,“学术资源”“有声读物”“报纸”等栏目都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供读者选择。移动图书馆如同一个24小时知识ATM,以全开放的平台,随时满足用户的信息知识需求。

2.3建设学科特色馆藏,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

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又大量吸收了各时代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是一门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学科。要学会、学懂并创新发展中医药学,必须具备广阔的知识结构:首先是普通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其次是医学专业知识,包括中医药学专业知识和与医学相关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等知识;还要有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方法论。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属于医学专业图书馆,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构建学科特色馆藏,及时要求中医药院校图书管理员必须具备较好的中医学理论水平,有较系统的中医药学史知识,能多方位地了解新书出版和发行情况,在新书和期刊的征订工作中,既要立足于中医药特色,又要兼顾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为学生“挑好书”“挑对书”,避免“快餐文化”图书;第二要突出中医药学特色,确定学校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同时要结合学校学科发展和专业变化,逐步调整馆藏资源结构,建立合理、多层次的立体化馆藏结构体系。例如,图书馆对于中医学、中药学等重点学科相关文献资源,应该优先采购及收藏,并保障学科特色文献资源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对于新办医学及与医学相关的边缘学科资料,应有倾向性地进行了重点收藏,搜集相关资源进行回溯査缺、补充;对于一般社科文学类文献,应适当收藏。只有合理统筹布局馆藏结构,有秩序地调整并制订新的馆藏策略,才能使读者不断拓宽学术视野,获取更多的知识。

2.4分享创新理念,引领创业方向

分享创新理念,引领创业方向,是培养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重要环节。帮助学生创新创业,才能拓展中医药服务的新领域、新行业,为中医药的发展蓄能。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美味甜草坊”,将中医药引入甜品研发,让中药变得美味,让美食可以养生;星哲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传统中医药引入美妆领域,在中医古方基础上加减化裁。探索中医药与其他领域的交叉与碰撞,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创新能力。近几年来,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以“双创”为背景,紧紧围绕学校协同育人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自身服务创新能力。

(1)定期邀请医院知名专家、医护人员举办专题讲座和报告会,介绍其临床经验,以及对一些疑难杂症的病例分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和与外界联系的纽带;每月征集学生感兴趣的科技报道和前沿科技动态,鼓励本校教师定期开办高质量的科研讲座;发动和组织学生举行学习方法、学习心得交流会;在周末、寒暑假期间,引导学生开展学术性的社团活动,从而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好习惯,培养专业责任意识。

(2)协助院系开展各项社团活动。例如,每年3-5月,协助药学院针对药学专业开展“药之声”科技文化艺术节,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食品文化节”系列活动,针对《中医药膳学》课程开展“药膳设计与制作”大赛。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受到熏陶和升华,从而使创新精神得以弘扬。

(3)积极推进高校与企业互动。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素质。例如,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协助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广西南方集团公司《黑芝麻与养生》一书的编写,并多次组织学生到该企业生产一线参与实践,让学生时刻关注家乡企业的发展前景,增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信心,激发其创新能量。

3.结语

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继承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应以“双创”为契机,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建立合理的、多层次、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馆藏资源;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主动嵌入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馆员素质,改进和提升读者服务水平,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研读中医典籍,积累中医学理论知识,在书香气息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思想意识,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