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工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探析

摘要:在“双一流”方案引领下,全国各层次理工类高校都致力于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于理工类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理工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与困境分析,提出理工类高校在当今智能时代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与路径选择,以期提升创新性高素质广适性人才的培养质量,确保国家对科技人才需求战略目标的实现。
工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探析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今对高等院校提出的新目标。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处于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双一流”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具体任务之一。理工类高校学科特色明显,科研条件相对较好,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进程中具有显著优势。与文史类基础学科相较而言,理工科最大的特点是其现实应用性较高,成果更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因此,理工类高校作为创新人才聚集的摇篮,应该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提高创新人才的质量与水平。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

(一)有效提升大学生质量

将创新人才培养贯穿育人工作全程,既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毕业生质量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改变旧观念,优化课程体系,鼓励交叉学科建设,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此提高学生质量。同时,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只注重理论传授,缺乏实践能力培养。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也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学生质量。

(二)助推经济稳步发展

党的报告中,对于创新的重要战略地位已作出明确阐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型人才作为极富重要意义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引领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本。与过去相比,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追赶上当今高速发展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脚步,因此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变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对于理工类高等院校乃至各类高等院校而言,在此时代背景下,都必须主动迎合人才市场需求,探索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崭新合理模式,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与专业技能的学子。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高等院校不仅是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神圣殿堂,同时也是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重要孵化基地,尤其对于理工类高校而言,更理所应当地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理工科专业学生具有较大的创新发展潜力与前景,因此,大力推行创新教育工作展开,积极培养具有高水准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方面是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增添崭新动力。

二、理工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与困境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任务。近十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一些理工类高校以单一化的教学评估指标作为自身发展的标尺,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在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方面,部分理工类高校一味追求层次升格和研究生培养,忽略对本科生创新思维的启发。虽然近些年,我国高等院校采用各类手段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断革新培养模式。但由于创新教育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较短,依旧存在许多影响创新人才培养质与量的严重问题。

(一)培养观念具有滞后性

自我国2010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至今,部分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工作与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已获得一定成绩,得到社会的相应认可,但是其人才培养观念仍存在滞后问题。从社会角度来看,当今社会还未认识到创新人才的巨大潜力,所给予的支持力度不足;从高校角度来看,虽然已经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但其实质教育和人才培养功能无法有效彰显;从学生角度来看,由于受到自身眼界、传统认知和社会就业压力等大环境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更倾向于选择寻找一份具有稳定性的工作。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社会、学校还是学生个体角度来看,相对滞后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二)创新教育体系不科学

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经近十年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不小规模,但许多棘手的问题仍旧存在。第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不完整。目前众多理工类高校中的创新课程多以通识或选修形式呈现,没有形成完整的、具有科学性的体系与结构,导致教育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水平。第二,目前已有的大部分创新教育教材体系欠缺逻辑性与系统性。一些理工类高校采用的创新教育教材内容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专业性。第三,创新教育管理体系相对闭塞。目前许多高校存在仅由某一部门承担创新教育任务,没有在多个部门之间建立行之有效的协作配合。

(三)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升

师资队伍是实行创新教育的动力来源。现如今,制约着理工类高校创新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对创新人才的现实需求与创新教育师资队伍水平较差的矛盾,其具体表现有三:一是缺乏实践性。目前理工类高校从事创新教育的教师大多没有创新经历,缺乏一定的实践指导能力。二是理论性过强。如今理工类高校的创新教学多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单向传授,缺乏相应实例论证,从而导致其教学效果不佳。三是专业创新教师数量太少。虽然有不少理工类院校创办了创新创业部门或学院,也培养了一定数量专业师资,但依旧无法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匹配,从而致使创新人才培养进程放慢脚步。

(四)创新教育保障体系薄弱

与传统人才培养相比,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时间长、比重大,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亟需建立健全的保障体系。我国创新教育起始时间不长,难免出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部分理工类高校无法长时间支持学生优秀创新项目展开,导致创新成果无法实现实用价值,削减学生创新热情,打击学生信心。第二,许多理工类高校不具备建设专业性实践平台的现实条件。第三,国家为支持与鼓励高校学生潜心进行创新创业,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由于部分高校自身与客观原因,众多政策无法落实,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保障体系,致使诸多优惠政策成效渐微,滞缓创新人才培养进程。

三、理工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一)完善知识结构,建立科学的教管机制

对于高校而言,合理的专业设置能使学生获得科学完善的知识结构。理工类高校应以创新人才培养为首要出发点,建立长效的教学管理机制。第一,以社会对人才需求为向导,定位特色专业设置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通过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为社会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第二,将校内现有资源有效融合,重点突出理工类高校特色,培养有特色的专业型人才。第三,实行导师制对教学进行辅助工作,让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为学生成为创新人才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丰富学科体系,培养多学科创新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门各类学科之间边界愈发不明显,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程度日渐提高。将基础学科作为理论根基,将技术学科作为应用手段,使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紧密衔接,这也是各理工类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培养理工科专业学生时,不仅要符合学科与行业的发展需求,还需要突破学科界限,展开多学科联合培养机制,大力支持在交叉学科领域内的学术创新成果。

(三)建立教学资源融合机制

教学资源是教育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在理工类高校开展教学活动时,合理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最大化实现教学资源使用率。第一,加强高校与各级政府的联系,大力争取政府给予资金投入支持。第二,当今处于信息化时代,校际可通过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形式进行资源共享。第三,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研发与实践人才培养平台。如此,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能够有效结合专业发展现状,学生可从企业目前发展状况加深专业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加大投入,建立个性化教学机制

个性化教学机制的建立与丰厚财力资源密不可分。首先,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个人兴趣进行合理分组,展开小班授课,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积极性。并且小班授课能够丰富教师与学生间交流互动与探讨,从而激发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其次,丰富的资金投入有助于高校建设专业性、富有竞争力的教师队伍,从侧面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培养。最后,打造优势学科。在拥有一流教研队伍基础上,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理工类优势学科,结合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步入社会的综合竞争力。

(五)改革教学方法,建立科教互补机制

教学与科研相分离是当今高等院校教学中普遍而显著的问题。优质的教学资源无法让学生亲身亲历,这是对教学资源极大的浪费。首先,明确“科研服务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中加入教师的科研方向与成果展示。第二,聘请高水平教授走进课堂,亲自讲授其阅历与经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兴趣。最后,将“教学促科研”常态化。引导教师将教学中的问题作为科研探索方向,二者相互促进与补充,共同为培养创新人才发挥作用。只有通过不断革新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有效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将高等教育成果有效转化为社会生产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努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理工类高校应该结合自身专业学科特色与实际,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模式、新思路,探索出符合当今智能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与路径,以确保国家对科技人才需求战略目标的实现。

作者简介:何凯琳(1994—),女,陕西西安人,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原理。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