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硕士论文实用13篇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篇1

呼包鄂地区地处黄河中下游和环渤海经济圈,是沟通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枢纽,距京津发达地区和出海口仅600公里,毗邻北部边境,有满都拉口岸,邻近二连浩特口岸。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从2003至2008年间增长了3倍,财政总收入增长了4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5倍,在全国33个城市群中的现实竞争力排名第九位,各项人均指标排名前列。目前,该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占据内蒙古自治区的50%左右,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的重要引擎。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突出呼和浩特首府经济特点,重点发展金融、会展、总部经济和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乳制品加工业。同时,重点发展包头市装备制造业、钢铁、电解和稀土新材料产业,建成了我国北方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稀土产业基地。另外,重点发展鄂尔多斯市能源、重化工产业,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在这个背景下,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与技术人才相对短缺的矛盾突出,使工矿企业对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硕士需求更加迫切。

2.自治区政府出台系列人才政策,为工程硕士教育准备了师资和生源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的优惠政策。在这些人才政策的推动下,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重点工程、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科技项目、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借势从国内外引进了大批急需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内蒙古工业大学也据此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111工程”、“321工程”、“511工程”技术人才,他们大都具有较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为工程硕士教育的深入发展准备了优质师资。这些政策也使呼包鄂地区各企业从自治区内外吸纳了大批急需的优秀本科层次专业人才,为工程硕士教育提供了生源保障。

二、呼包鄂地区开展工程硕士教育存在的困难

1.对现代教育理念接受相对迟缓

呼包鄂地处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处于蒙元文化影响下,形成了粗犷豪放有余而精细规范不足的文化格局,传统的游牧文化根深蒂固,与工程硕士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对接起来有一定困难,对新观念接受迟缓。因而,开展工程硕士教育就必须克服这种“外来品”与区域特点相结合过程中出现的“水土不服”问题,使现代教育理念及其运作方式逐步渗透到呼包鄂这片文化土壤中。

2.工程硕士生源组织不畅

工程硕士教育本身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背景下开展的教育项目,是根植于经济较发达、人员相对密集、人员素质较高、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教育项目。尽管近年来呼包鄂地区已经注意到工程硕士教育,但该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工业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显滞后,工程硕士教育宣传力度不足,社会对工程硕士教育的了解与认可度远远不及国内其他发达地区。呼包鄂地区城镇化程度不高,地广人稀,生源分布很不集中,这给培养单位的生源组织带来很多不便,因而在生源供给方面经常出现青黄不接、组织不畅的情况,况且经济发展的长期滞后,使得符合工程硕士报考要求的生源储备不足,近年参加工作的本科生又大多达不到工程硕士报考条件,这也是影响工程硕士生源的一个重要因素。

3.“双师型”师资队伍相对匮乏,工程硕士指导力不从心

尽管自2005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大量引进各类高水平人才,但呼包鄂地区的传统教育基础偏弱,致使理念、实践均达标的“双师型”师资与工程硕士教育面对的实际情况相比仍是总体匮乏。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知识型人才缺乏,高等教育资源整体上十分有限,虽然近几年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但自治区高校的高层次人才流失仍然严重,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流往国内发达地区较多,进而造成了既懂实践又具理论知识的师资严重匮乏。二是工程硕士教育要求的师资质量较高,既要求教师有理论基础,又要求教师熟悉生产一线,与企业联系紧密。而能够满足这一条件的师资在呼包鄂地区非常缺乏,目前身居高校的工程硕士生导师一般是以理论见长,实践不足,而身居企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硕士生导师却是实践有余而理论不足,进而对工程硕士生指导力不从心,这必然会影响到工程硕士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呼包鄂地区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

4.工程教育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参差不齐

工程硕士教育是1997年才全面推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项目,它与以往传统的办学理念及办学模式区别很大,如工程硕士生教育采取的是双导师制和3~5年弹性学制,以进校不离岗的模式进行培养,要求工程硕士生以研究本单位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课题,在解决本单位科研难题或技改项目的过程中完成学位论文,这就需要当地政府、企业以及培养院校协调个人、单位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工作。同时要求教育管理人员既要具备一般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而且要具备类似企业经营管理者或人力资源师的理念、意识、素质和能力,从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双重角度做工程硕士教育管理工作。目前工程硕士教育管理队伍尚达不到这个要求,需要进行职业化培养。

三、呼包鄂地区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

1.生源组织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接受教育理念相对迟缓和生源组织不畅问题,学校加强宣传,吸引生源。①加强校企合作,建设培养基地,稳定生源供给。学校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年年组织由校长带队的招生宣传组赴呼包鄂地区大型工矿企业开展招生宣传、政策解读,诸如与包头钢铁集团、大唐托电公司、鄂尔多斯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北方重工集团、亿利集团、蒙牛集团、伊泰集团、神华集团、航天六院四十一所、核工业二O二厂、包头稀土研究院、中国移动、联通内蒙古分公司等2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共建工程硕士培养基地,为工程硕士教育储备了稳定的生源。②建设特色工程领域,吸引相关行业骨干人才。学校重视培养工矿企业技术能手和高级工程管理人才,例如在鄂尔多斯招收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技术骨干,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以“项目管理”领域为依托,针对区内热点行业,组建专门导师队伍,在呼和浩特和包头地区对口招收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等热点行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攻读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位,引导学员参加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以实现项目管理专业化,为企业培养本土化工程管理人才。③抓质量,树口碑,强化品牌意识,吸引呼包鄂地区大中型企业选送人才。呼包鄂地区大中型工矿企业中内蒙古工业大学的毕业生占较大比例,长期以来积淀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在工程硕士招生过程中,学校与企业领导都重视这种办学精神的传承,也正因如此,企业愿意选送业务骨干到学校攻读工程硕士学位。

2.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相对匮乏的现状,学校注重工程硕士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围绕现有工程领域和学科特点,先后培育了两个特色学科,组建了7个科技创新团队,新增了3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校加强与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合作,如与包钢集团合作成立了“铸造工艺及材料联合实验室”,与鄂尔多斯等地进行了技术和项目对接,并派驻了30多名科技特派员长期参与到企业生产一线。学校在大中型企业先后设立了20多个工程硕士培养基地,要求教师全面参与企业工程实践和科技创新,将工程实践类研究生培养过程纳入到企业科学研究与产品升级中,进而促进教师掌握生产一线工程工艺,提高指导能力。学校还选派8名教师参加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的“工程英语”、“自然辩证法”、“项目管理”、“信息获取与利用”和“知识产权基础教程”等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课程培训。

3.培育职业化管理队伍

针对工程硕士管理队伍发展参差不齐的现状,学校强化工程领域所在学院和研究生处工程硕士管理人员的培训,使管理人员熟悉国家政策、培养方案、过程跟踪、交际用语等,此外,还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年度考核。学校要求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工程硕士教育学会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了5项教改项目和2项全国工程硕士教育重点研究课题,2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课题,发表相关论文16篇。管理队伍中,7人次获得全国工程硕士教育突出贡献奖、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作贡献奖及自治区的各类表彰。除此之外,学校多次承办了国务院学位办、华北地区工科院校、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不同工程领域指导小组研讨会,使研究生管理队伍、导师队伍有机会与工程硕士教育管理部门、名校专家学者交流经验,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四、呼包鄂地区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思考

1.强化校企合作,处理好校、企、生三者关系

搞好工程硕士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做好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产教结合的基本途径,是解决当前工程硕士教育诸多问题的关键。当前工程硕士教育面临着讲多做少,“双师型”导师缺乏,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相脱节等突出问题。通过校企合作,借鉴企业优秀文化推动工程硕士教育,利用企业生产资源充实学校实训条件,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生,指导工程硕士生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难题,注重人才培养实效,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实现与企业需求的对接。而推进校企合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有赖于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院校的积极性,更有赖于企业的密切配合,学校需积极协调学生、企业双方,有效推动校企合作,大胆突破旧体制、旧政策、旧观念的制约和限制,由点到面,全面推开,促进工程硕士教育得到企业的认可,受到学生的欢迎。

2.结合实际,确定大众化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呼包鄂地区的特点以及自治区的社会需求,学校明确提出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是面向本土企业的实际需要,培养受过系统、规范的工程理论教育的大众化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而非精英式人才,这是学校在工程硕士培养上的定位。学校认为,经过工作磨炼和技术实践,工程硕士能够成为企业中高层技术骨干,但他们首先要成为能够融入生产一线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好的工作效能的普通工作者。除少数院校外,少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院校工程硕士教育可能都是为本地区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或工程管理人才,这是一种教育分工,更是我国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初衷和现实所在。因此,内蒙古工业大学工程硕士教育更注重结合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因需施教,促使工程硕士在了解当前科技进展概貌和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更加熟悉本地区实际情况,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而能为本土企业发展与经济建设做出切实贡献。这一定位,是内蒙古工业大学工程硕士教育与内地或发达地区院校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区别。

3.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结合企业具体特点

开展工程硕士教育“订单式”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即企业与学校携手合作,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提供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并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结合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学生带着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技改项目或是科研攻关课题开展研究,完成学位论文。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按发展目标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根据生产经营需求进行专业课设计,结合继续教育设置课程内容,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和高校的科研骨干根据企业的需求讲授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大大提高,学习的实用性也非常明显,如此量身定做,学生爱学,企业支持,学以致用,培养效果较好,实现了校、企、生三方共赢。

五、呼包鄂地区工程硕士教育取得的成效

1.促进了校企合作

学校在呼包鄂地区先后与包头钢铁集团、伊利集团、蒙牛集团、伊化集团、航天六院四十一所、核工业二O二厂、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北方重工集团、包头稀土研究总院、伊泰集团、兰太集团等20多家大型企业建设联合培养基地,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合作办学,对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促进了校企双方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2.推动了学科建设

经过10年建设,学校形成了化学工程、动力工程、控制工程、建设与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和项目管理等多个具有较强工程背景的特色学科,机电控制实验室、材料成型与控制实验室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业催化、建筑设计及理论等9个学科被列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先后培育了“可再生能源”、“煤化工”两个特色学科,组建了“绿色建筑”等7个科技创新团队,新增了“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增了内蒙古绿色建筑工程技术中心,设立了城市垃圾处理工程研究中心。近五年来,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奖34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63计划”、“973子计划”项目41项。

3.师资队伍力量加强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篇2

关键词 :契丹辽文化;辽史;著作;论文;目录;2014年

中图分类号:K24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70-06

收稿日期:2015年5月20日

作者简介:陈俊达(1991-),男,江苏徐州人,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辽金史、中朝关系史。孙国军,男, 1963生,赤峰学院历史学教授,赤峰学院学报执行主编,研究方向为地方史、国际关系史、编辑学

一、政治

1.《辽朝政治中心研究》,肖爱民著,人民出版社,2014年。

2.《契丹史论证稿》,陈述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

3.《契丹辽文化论集》,孙国军、李春林主编,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4年。

4.《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日)杉山正明著,乌兰、乌日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5.《横扫千军如卷席:女真灭辽的故事》,赵永春、赵丽著,商务印书馆,2014年。

6.《宋辽风云》,林林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年。

7.《刀锋上的帝国:宋辽夏金元乱史》,马兆锋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

7.《辽金史研究中的正统观》,景爱,《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期。

8.《坚持多民族的大一统观 摒弃偏颇的“正统观”——以辽金史研究为例》,何天明,《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期。

9.《试论清人的辽金“正统观”——以辽宋金“三史分修”“各与正统”问题讨论为中心》,赵永春、张喜丰,《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10.《辽金史研究理论方法的回顾与思考》,张志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1.《辽宋夏金政权历史地位辨》,梁斌、石艳,《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12.《“辽”国号新解》,姜维公、姜维东,《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3.《大辽本非契丹国号说》,林鹄,《中华文史论丛》,2014年第4期。

14.《辽天祚朝“皇太叔”名号的政治文化解析》,邱靖嘉,《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

15.《论辽朝的政治中心——从中国古代北方行国政治中心谈起》,肖爱民,《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6.《〈辽史〉、〈金史〉中的老人星》,何慕,《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7.《辽朝“因俗而治”统治政策的实现方式及存在论意义》,吴纪龙,《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8.《契丹的社会构造和两种支配体制的确立》,(韩)罗永男,《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9.《辽金时期自然灾害的统计分析与政府的防灾救灾措施研究》,刘玮玮,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0.《辽代社会保障救助事业研究》,朱蕾,《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21.《辽代后期契丹腹地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原因》,张国庆,《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22.《辽金元时期生态保护举措初探》,毕季菡、李莉,《河北林业科技》,2014年第2期。

23.《辽初汉官群体研究》,李月新,《兰台世界》,2014年第25期。

24.《试论辽代汉官集团的地域性特征——以考古发掘墓葬为中心》,齐伟、都惜青,《苏州文博论丛》(第五辑),文物出版社,2014年。

25.《辽初汉族集团的形成与演变》,郑毅,《学理论》,2014年第11期。

26.《辽朝统治者的“崇儒”理念与政治实践》,郑毅,《学理论》,2014年第12期。

27.《论辽代后族与辽代政治》,路旻,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8.《辽金时期辽阳渤海人政治活动轨迹考》,刘肃勇,《东北史地》,2014年第5期。

29.《辽圣宗朝统治阶层中的契汉矛盾》,冯科,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30.《试论东丹国及其政权的性质》,唐烈,《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31.《辽世宗、枢密院与政事省》,林鹄,《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2期。

32.《辽代大理寺探讨》,杨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6期。

33.《从〈辽史〉看契丹的基层组织管理》,程嘉静,《兰台世界》,2014年第11期。

34.《契丹辽朝州县行政管窥》,王明前,《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35.《辽代五京留守研究》,王旭东,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36.《辽代上京留守选任研究》,王旭东,《学术探索》,2014年第7期。

37.《也谈辽宰相的南、北与左、右问题》,王曾瑜,《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38.《辽代地方要员选任方式浅议》,康鹏,《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39.《辽代职官考核制度探析》,武玉环,《史学集刊》,2014年第3期。

40.《辽代职官考核与升黜制度研究》,朱良娟,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41.《辽朝供奉官考》,孙伟祥,《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42.《辽朝官员的丁忧与起复》,张国庆,《东北史地》,2014年第1期。

43.《石刻所见辽朝捺钵“随驾”官考探》,张国庆,《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44.《辽代于越职官研究》,陈耀宇,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45.《辽朝监察制度的民族特色及作用》,付文武、杨发源,《兰台世界》,2014年第27期。

46.《辽代再生礼小考》,李月新,《北方文物》,2014年第1期。

47.《契丹祭山礼仪考论》,吕富华、杨福瑞,《北方文物》,2014年第3期。

48.《辽朝辍朝制度研究》,崔学霞,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49.《碑志所见辽代高官丧葬述略》,谷丽芬,《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50.《文化认同视阈下的辽代立法与司法实践》,李玉君,《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1期。

51.《辽代法律中的酷刑》,付爱云,《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52.《辽代东北路统军司考论》,王雪萍、吴树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1期。

53.《府州折氏与辽的关系》,高建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5期。

54.《辽宋对界河越界行为的处置》,张宏利,《东北史地》,2014年第3期。

55.《论“澶渊之盟”后的契丹跨界入宋者》,徐世康,《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56.《论白沟的宋辽历史文化遗产》,丁建军、张冲,《河北学刊》,2014年第3期。

57.《辽朝使宋国信使研究》,苏丹,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58.《宋朝遣辽使臣群体出身研究》,王慧杰,《北方文物》,2014年第3期。

59.《北宋使臣监察启示录》,王恩山,《辽金西夏研究2012》,同心出版社,2014年。

60.《北宋使臣监察启示录》,王恩山,《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61.《由澶渊之盟看宋辽交聘制度》,郭松雪,《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62.《宋代出使文学研究》,陈大远,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63.《两宋与北朝交聘诗之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白金,《文学评论丛刊》(第十五卷第二期),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64.《试论苏颂“使辽诗”中的爱国情怀》,胡彦,《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

65.《宋辽战争中武将的便宜行事权》,王轶英、史改侠、李娜,《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7期。

66.《北宋熙丰时期二府与对辽关系决策》,陈朝阳,《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9期。

67.《地缘政治视野下高丽和辽、宋关系探究》,胡婷,《东北史地》,2014年第4期。

68.《辽朝海军考述》,张宏利,《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69.《辽朝军队的军兵种研究》,刘雄,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70.《辽朝边防研究》,杜鹃,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71.《北宋对辽军事策略的三次转变(974—989)》,马萌,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72.《论北宋对辽间谍政策》,王轶英,《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73.《辽宋时期谍战的运用》,屈罗木图,《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74.《宋辽战争:宋初军旅诗的内核》,袁君煊、肖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75.《“驱驰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杨家将〉中辽宋边疆民族关系探析》,吴景山、强进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76.《“驱驰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杨家将〉中辽宋边疆民族关系探析》,吴景山、强进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77.《论辽初经略燕云十六州及其历史意义》,郭丽平,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78.《试析契丹与刘仁恭政权的幽州博弈》,李鹏,《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79.《辽金争夺兴中府及其影响》,吴凤霞、王彦力,《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80.《辽对高丽的第一次征伐新探》,陈俊达,《邢台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二、经济

81.《中国农业通史:宋辽夏金元卷》,曾雄生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

82.《辽宋金时期的水旱灾害、水利建设与经济重心的转移——以黄淮海地区和东南江淮两浙地区为考察对象》,关树东,《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83.《辽金时期依附关系研究——以官户、监户、驱、二税户为例》,高玉平,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84.《宋辽金时期赋税——中国税史之四》,蔡昌,《财会学习》,2014年第6期。

85.《从出土的铁制农用工具探讨辽代朝阳地区的农业经济生产状况》,王冬冬,《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86.《从辽代窖藏古钱看辽代货币制度的特点》,王彦力,《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87.《一种鉴定西夏、辽、金、元代钱币辅助方法的探讨》,万泉,《中国钱币》,2014年第6期。

88.《从辽王朝货币制度看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李芳,《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3期。

89.《浅谈辽代钱币的流通问题》,任雁,《文物世界》,2014年第3期。

90.《从辽代的政治制度演进和经济发展谈辽钱的种类和版别》,唐武云,《金融经济》,2014年第4期。

91.《辽金元代白银的使用及货币化的逐步确立》,苏利德,《内蒙古统计》,2014年第6期。

三、民族

92.《契丹古代史研究》,(日)爱宕松男著,邢复礼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年。

93.《金代契丹人研究》,夏宇旭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94.《辽朝人口总量考》,杨军,《史学集刊》,2014年第3期。

95.《契丹始祖传说与契丹族源》,杨军,《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96.《蒙元时期契丹民族的分布浅述契丹民族的走向》,包乌日斯嘎拉、塔娜,《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97.《亡国遗民的军功:金朝对外战争中的契丹将士》,夏宇旭,《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98.《金代契丹族地方官的政治活动及作用》,夏宇旭,《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99.《论金代契丹人反金斗争及其特点》,夏宇旭,《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00.《试论施甸长官司的文化价值取向》,陈世装,《金田》,2014年第11期。

101.《云南保山地区契丹后裔乙肝危险因素分析》,林牧、蒋锡超、申元英,《大理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

102.《达斡尔族起源不容歪曲——驳“大宛、大夏、吐火罗就是达斡尔”说》,景爱、陈志贵、吴丽华,《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103.《达斡尔族歌舞的产生和演变》,景爱,《东北史地》,2014年第5期。

104.《达斡尔族文化形态概述》,刘丽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05.《传承千年的达斡尔族曲棍球文化》,孙岩,《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第10期。

106.《达斡尔族“颇列”渊考》,鄂金伟,《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23期。

107.《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文化探骊》,白志忠,《山东体育科技》,2014年第4期。

108.《也谈辽代的乌马山奚——兼与任爱君先生商榷》,葛华廷,《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09.《辽代奚境变迁考论》,毕德广,《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3期。

110.《略论辽朝部族的范围》,张宏利,《湖湘论坛》,2014年第6期。

111.《辽五国部族属探微》,杨海鹏,《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12.《〈梦溪笔谈〉中“回回”一词再释——兼论辽宋夏金时代的“回回”》,汤开建,《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13.《论辽金时期朝鲜半岛女真人分布》,沈岩,《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3期。

114.《辽金时期的弘吉剌部及其与乞颜部关系》,康建国,《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15.《说“舍利”——兼论契丹、靺鞨、突厥的政治文化互动》,孙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4期。

116.《奚与契丹的关系探讨》,王丽娟,《北方文化研究》

(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117.《打破鄂尔浑河传统:论公元840年以后黠戛斯对叶尼塞河流域的坚守》,张国平,《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18.《宋辽金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侯胜一,《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8期。

119.《海东青与辽灭金兴——以“鹰路斗争”为中心的考察》,聂传平,《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20.《金代女真的政治认同与对辽政策的转变》,王耘,《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21.《论入金辽人、宋人入金后的遭际》,孙明材,《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5期。

122.《降金辽人、宋人降金原因探析》,孙明材,《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6期。

123.《论入金辽人、宋人的理政措施及实效》,孙明材,《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第9期。

124.《契丹与高句丽关系考述》,孙炜冉、李乐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125.《契丹与突厥的关系及影响》,刘治川,《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26.《论唐朝对契丹的政策》,刘治川、肖忠纯,《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9期。

127.《辽代末期渤海遗民起义及反抗活动探析》,仉惟嘉,《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128.《辽代契丹人汉化问题研究——以风俗文化为中心》,陈程程,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29.《滇西契丹后裔民族融合原因初探》,蒋新红、杨庆玲,《保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四、人物

130.《辽金西夏风云人物》,《辽金西夏风云人物》编委会编写,沈阳出版社,2014年。

131.《铁马红颜:萧燕燕》,姜正成主编,中国财富出版社,2014年。

132.《阿保机之“龙眉宫”及相关问题浅探》,葛华廷,《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33.《阿保机建立契丹专制政权的主要途径》,任爱君、王飞,《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34.《到白城春捺钵的四位辽皇帝》,戴丽娟,《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35.《自我的退缩、迷失、放逐——辽穆宗精神人格分析》,岳淑丽、李鹏,《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

136.《关于辽长寿公主和延寿公主的几个问题》,史风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1期。

137.《关于辽朝后族室鲁的几个问题》,史风春,《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5期。

138.《耶律和鲁斡、耶律淳父子与辽末政治》,关树东,《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39.《试论“耶律倍请兵后唐”之乌有》,耿涛,《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第3期。

140.《浅析耶律倍未能继位及其被封东丹王之因》,耿涛、李佳桧,《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41.《耶律大石西迁对中亚地区的影响》,杜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142.《走进契丹汉人耿崇美》,李月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1期。

143.《悲剧型的契丹名将耶律余睹》,都兴智,《东北史地》,2014年第5期。

144.《辽末金初人物耶律余睹研究》,侯震,《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145.《大小武州城与辽国宰相虞仲文》,彭图,《五台山》,2014年第7期。

五、社会

146.《辽金社会与文化研究》,武玉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47.《契丹巾帼:辽代契丹族女性研究》,张邺主编,民族出版社,2014年。

148.《从石刻史料看辽代社会生活》,赵芮彬,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49.《辽代皇家鹰猎之海东青》,邵连杰,《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50.《辽朝宗教文化之契丹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孙国军,《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51.《论巫教在契丹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孙国军、杨福瑞,《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

152.《辽代人丧葬观念刍议——以石刻文字资料为中心》,张国庆,《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53.《从辽金至今的巫术演变考察》,(韩)赵容俊,《中国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

154.《论巫术在契丹对外战争中的作用——以契丹与中原政权的战争为中心》,马驰原,《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55.《契丹族社会生活中萨满文化研究》,杜美林,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56.《辽时期吉林西部草原契丹民族的信仰习俗与传承》,张树卿,《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57.《从考古发现看辽上京地区契丹人习俗》,杨婷婷,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58.《辽代阜新的契丹文化》,李琳、张慧,《兰台世界》,2014年第6期。

159.《再论契丹射柳习俗之起源》,张强,《兰台世界》,2014年第7期。

160.《飞翔的图腾——海东青》,宋晓君,《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20期。

161.《契丹国舅别部世系再检讨》,苗润博,《史学月刊》,2014年第4期。

162.《萧和家族在辽代社会的地位与影响》,张志勇、齐伟,《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63.《辽代汉人四大家族仕宦问题研究》,吉孝青,长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64.《辽代玉田韩氏家族研究》,于超,长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65.《辽代刘祜家族研究》,马春红,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66.《辽代萧孝恭家族的族属及其文化特征》,任大卫,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67.《从东平吕氏家族看辽金时期的社会变迁》,苗霖霖,《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68.《北方游牧民族收继婚俗中的女性——以辽金元为例》,贾淑荣,《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5期。

169.《时新花样尽涂黄——辽代契丹女性“佛妆”考》,王子怡,《装饰》,2014年第3期。

170.《从辽代石刻看辽代社会中的贤妇观》,张敏,《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71.《辽代石刻中所反映的辽朝母仪规范》,张敏,《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172.《论辽代的捺钵文化》,王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73.《契丹捺钵文化研究》,汪澎澜,《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74.《辽代四时捺钵体制及其影响试析》,孙雪江、张博程,《考试周刊》,2014年第45期。

175.《浅析契丹服饰对中原服饰的影响》,靳运洁,《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年第10期。

176.《辽朝的宴饮活动》,周洁,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77.《辽金西夏少数民族天然材料包装》,彭建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178.《辽金西夏少数民族天然材料包装研究》,彭建祥,《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179.《从河北宣化辽墓文物看宋辽家具的发展状况》,刘显波,《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1期。

六、文化

180.《契丹辽文化论集》,孙国军、李春林主编,现代出版社,2014年。

181.《契丹小字词汇索引》,刘浦江、康鹏主编,中华书局,2014年。

182.《儒风汉韵流海内: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刘扬忠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

183.《辽代沈北地区契丹人物质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以辽墓考古资料为中心》,张国庆,《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84.《10—12世纪宋辽金服饰文化的交流》,郭志伟,《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85.《辽朝腹地城镇的文化特征考》,张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86.《辽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高福顺,《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87.《辽代释褐进士群体的文化使命——以翰林院、国史院、起居舍人院考察为中心》,高福顺,《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188.《辽朝科举考试年限考论——以圣宗统和六年以后为中心》,高福顺,《东北亚研究论丛》(第七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189.《辽朝的教育与科举》,黄凤岐、燕煦,《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90.《探寻辽代儒学教育的发展、兴盛及其衰落成因》,贾云飞,《兰台世界》,2014年第9期。

191.《辽朝私学教育对当时教育的影响》,程清旭、石茶、胡凤娟,《兰台世界》,2014年第12期。

192.《浅析辽代的官学、私学及科举制度》,李向东,《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年第6期。

193.《儒学在辽代的传播及其影响和作用》,丛溆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94.《论辽代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建树与儒学发展》,马燕茹,《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年第3期。

195.《从辽代考古资料看儒学在辽代的发展》,许宁宁,《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第1期。

196.《〈古俗字略〉与〈龙龛手镜〉注音释义对比研究》,叶穗、郑贤章,《怀化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197.《契丹小字〈故耶律氏铭石〉考释》,刘凤翥,《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0期。

198.《内蒙古大学所藏契丹字文献》,高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99.《读谜谈解——补说〈刍拈墓志〉》,即实,《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2014年。

200.《再论契丹文天干阴阳之别》,吴英喆,《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1.《契丹语“那可儿”考》,吉如何,《北方文化研究》 ( 5 契丹学特刊),,2014年。

202.《契丹语“那可儿”考》,吉如何,《蒙古学集刊》,2014年第3期。

203.《A Supplementary Note on“Khitan”in Tangut Historical Records》,Nie Hongyin,《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4.《Reign Titles of Jin Dynasty in Khitan Small Script Inscriptions》,Sun Bojun,《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5.《The Khitan Lexical Tetrachoricism》,John Tang,《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6.《辽圣宗时代契丹大字官印考证》,陶金,《华西语文学刊》(第十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

207.《辽圣宗时代契丹大字官印考证》,陶金,《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208.《契丹大字〈耶律昌允墓志〉研究》,白明霞,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09.《试论鲜卑语、契丹语和满语的关系》,戴光宇,《满语研究》,2014年第2期。

210.《Koreanic—Serbi-Mongolic ethnolinguistic contact before the Mongol Empire——Two possible Early Middle Koreanloanwords in Kitan》,Andrew Shimunek,《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11.《从最新研究成果谈起契丹文字概貌》,武内康则撰,德力格日呼译,《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12.《探究辽代音乐的风格》,谢建洲,《大舞台》,2014年第9期。

213.《辽金散乐初探》,安晓霞,《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214.《唐宋音乐对契丹民族音乐发展的影响》,蒋诏宇,《兰台世界》,2014年第30期。

215.《辽代散乐的文化特质研究》,卫丽军,《兰台世界》,2014年第33期。

216.《试论契丹音乐与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交融》,贾增辉,《音乐时空》,2014年第8期。

217.《东北地区辽绣艺术的发展历史与市场开拓研究》,张烁,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18.《浅谈辽绣艺术的历史沿革和表现技法创新》,白丽,《时代漫游》,2014年第3期。

219.《辽代契丹族男性服装研究》,闫献冰,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0.《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辽代彩塑服饰研究》,杨俊芳,《美育学刊》,2014年第2期。

221.《大同华严寺辽代彩塑菩萨服饰特点初探》,聂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

222.《大同华严寺辽代彩塑纹饰类型及特点研究》,聂磊,《美术界》,2014年第5期。

223.《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金佛造像服饰艺术浅析》,武丽、彭景跃,《艺术评论》,2014年第12期。

224.《辽代后族墓葬艺术研究——以关山、库伦辽墓群为中心》,魏聪聪,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5.《辽代汉人墓葬兼容并包的艺术特征——以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为中心》,张楚翘,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6.《以岩山寺壁画为例浅析辽金时期寺观壁画绘制方法与材料运用》,董卓,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7.《辽代花鸟画研究》,张雪婷,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8.《水彩画与辽代壁画的比较研究》,李宇亮,《美术界》,2014年第6期。

229.《辽代壁画及其高仿作品》,阿敏布和,《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

230.《耸立千年的辽代佛塔建筑之艺术探源》,张琳琳、陈春伟,《兰台世界》,2014年第34期。

231.《北京天宁寺塔的型制与装饰艺术研究》,李烽,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32.《北镇崇兴寺双塔砖雕艺术研究》,张睿,《文教资料》,2014年第21期。

233.《抚顺高尔山辽塔雕饰的艺术研究》,李焕,《美术大观》,2014年第12期。

234.《下华严寺菩萨造像的艺术特点》,许韶华,《雕塑》,2014年第4期。

235.《辽代佛教造像艺术浅论》,任丽俊,《美术界》,2014年第6期。

236.《辽代真寂之寺石窟佛像造型风格与契丹文化的融合研究》,魏凤岚,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37.《辽金时期佛教造型艺术的演化》,亢楠,《文学教育》(下),2014年第11期。

238.《内蒙古扎鲁特旗大黑山人面岩画》,闫洪森、娜木罕,《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7期。

239.《从晋北宋辽金寺观壁画的遗存看山西寺观壁画的历史文化价值》,魏卞梅,《包装世界》,2014年第5期。

240.《辽朝体育活动考略》,李际麟,《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

241.《以契丹族为主体的辽代体育文化特色研究》,王修方,《兰台世界》,2014年第3期。

242.《“策马草原”的辽金时期马球运动溯源》,赵涛,《兰台世界》,2014年第15期。

243.《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射猎军事体育活动探源》,吕星云,《兰台世界》,2014年第24期。

244.《五代时期契丹辽朝军事体育研究》,赵涛,《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245.《我国古代契丹族斗鸡分析》,漆琼,《兰台世界》,2014年第9期。

246.《辽代的图书出版与书籍传播诸问题论析》,施国新,《理论月刊》,2014年第6期。

247.《简论辽金时期的山西刻书业》,裴兴荣,《辽金元文学研究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248.《辽代藏书概述》,王龙,《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年第19期。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篇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和职业,正式传入我国并向着专业化和职业化蓬勃发展,随着大众对社会工作专业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我国政府大力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专业逐渐向着专业化和本土化的方向。但是,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致,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状况也参差不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了空间。同时民族地区民政工作的局限,以及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也使得如何进行社会工作的介入成为一个问题。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具有的特殊性,那就是必将面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使主流文化与民族地区的次属文化相融合,使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合。

一、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从2010年开始出现,首次开办的社工专业硕士的学校共有33所,直到2012年全国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校增至58所。从全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招收以及培养情况,笔者看到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招收学生数量较多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相比招收学生的数量较多,主要原因有两个。

首先,2010年和2011年中央提出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在2020年,我国要建立较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和工作格局,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能力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这就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导,使社会工作专业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

其次,随着社会工作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社工在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崛起,社会工作领域的实务工作不仅需要一线的社工人才,还需要具有综合管理能力和实务经验的高级人才。一些已经具有社会工作本科学历的实务工作者,希望借助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理论的指导达到实务工作效果的最大化。所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生源在不断扩大,造成了社会工作专业型硕士的人数远远多于学术型硕士。

第二,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实习与实践课程较多,但是质量不能保证

社会工作专业学士学位要求学生修满800-1200小时的专业实习课程。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实习单位行政化色彩较浓,例如民政部门、司法部门、社区服务中心等,对其价值观造成冲击,导致学生对社会工作产生排斥,使得学生实习选择了非专业领域,失去专业实习的真实意义。

第三,理论学习偏西方化,本土研究较少

首先,社会工作学术型硕士办学时间较长,发展较稳定,教学质量考核形式比较系统,使得现在社会工作教育的培养偏重西方理论研究,大多数理论侧重于移植社会学理论。这种偏重理论的教学,是由于可用的理论本土化缺乏,尤其是内蒙古地区,社会工作的研究只停留在理论研究,涉及本土文化的实务研究较少。其次,在内蒙古地区的非营利组织较少,没有具体的实践环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依靠模拟个案和小组工作,所以社会工作实务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不能深入研究社工的本土化发展,也不能让学生理解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务操作。

第四,实习过程中缺少督导和有效的评估

首先,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生的督导包括学院督导和机构督导,学院督导主要指导学生理论知识部分,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帮助实习学生进行实践。机构督导主要帮助学生实践实习部分,更好地在社会工作领域进行实操。督导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更好的、更专业地为案主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情绪疏导。在内蒙古地区,一方面由于本土化经验不足,外聘来的督导又不能切实的了解本地的发展状况,所以督导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有实务经验的工作者,但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掌握的理论知识较少,不能帮助实习的学生真正实现理论知识与实务经验的结合。

其次,在社会工作实习过程中,评估制度也很重要,评估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估、督导评估和机构评估等。其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实习过程中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是否能够满足案主需求以及服务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等,为以后社会工作的学习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个成长和反思的机会。可是,内蒙古地区的社工实务评估制度不健全,造成学生实习无目标、实务操作无标准、效果体现不明显等后果。

二、改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办法

针对以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改善内蒙古地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办法。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是一项对人的工作,而人又是复杂的,我们所强调的价值观的培养,其实是针对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而产生的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民族热情好客,助人自助的观念很强,具有较强的社会工作文化基础。所以,针对内蒙古地区社会工作学生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人的价值观的培养,其次才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刚入校的社会工作学生要从访谈和参观开始,建立他们对社会工作的兴趣。

第二,提高学校教学的能力

学校教学能力的提高要从教师、课程、督导和评估四个方面入手。教师方面,应该从实务入手,介入到自己研究的专业社工机构当中,学习担任组织者和机构兼职社工等角色,从基层的一线社工到项目管理都有一定的了解,提高自身理论修养。课程方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学习,社会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实务课程,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课程设置方面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增加选修课,例如,医疗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内容,培养综合型人才。督导和评估方面,建立健全督导和评估制度,增加校外督导,建立学生自我评估和机构评估制度。

第三,鼓励有实务经验的人员进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学习

在内蒙古地区,要积极鼓励有实务经验的工作者,例如社区工作人员或者非营利组织管理人员等,进行社会工组专业硕士学习,让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具体的理论知识做指导,提升自身能力。同时学校可以利用这些人员来拓展学生的实习空间,在互利双赢的情况下,大家共同建设社会工作专业。

第四,推动“服务-学习”模式的发展

在社会工作教学中,可以利用“服务-学习”模式帮助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即通过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服务,结合提前制定的课程和学习目的,丰富学生的课内学习。据数据显示,一般在教学中通过课堂、阅读、音频和视频学习的内容一般被吸收的内容只能达到5%~20%,通过示范、小组讨论吸收的内容能达到30%~50%,但是通过亲自实践和教给他人的办法来学习,最后能收到75%~90%的效果。可见“服务-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有利于社会工作这种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习和利用。

三、结语

我国社会工作培养模式不成熟,办学经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现实需求,注意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已经形成的比较成型的模式和成功经验,力求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等方面实现本土化,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为了深入研究这一问题,使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适应民族地区不同的发展需求,确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特征,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且提出相应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晓敏.参与式教学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然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1 (4)

[2]张静.成就注满价值的社会工作者[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3)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篇4

重要典籍之一,在史学、经学等研究方面具有极为

重要的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历代学者

研究《左传》的成果汗牛充栋,本文拟就管窥近十

年来部分研究成果,尝试对目前学界《左传》研究

动态进行初步把握。

一、《左传》字句注疏考证

近几年不少学者在前人训释解注的基础上对

《左传》文本中尚存疑滞的字词、段落或篇章进行

疏通考证,涉及文字、音韵、训诂、句读、文法诸方

面。如:赵生群《(左传)志疑》一文对《左传》杜

预注、孔颖达疏,以及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竹添

光鸿《左传会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等重要文

献在训释、校勘中存在的疑误,进行了较为详细地

考辨,并提出不同的看法(《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5年第2期)。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陈恩林《(春秋左传注)

注文商榷五则》一文中认为,《左传》隐公五年的

“未及国”,非杨注的“城郭内”而是“郊以内”;庄

公四年的“荆尸”,非“正月”,而是“军阵之法’;

庄二十八年的“小戎子”,非“狐姬之妹”,而是“别

一戎而子其姓”;“楚言而出”,非楚军“复操楚语

而出”,而是郑“出兵而效楚言”;僖公五年的“天

策厚淳”之“策星”,非“傅说星”,而是“王良五

星,前一星为策,是天策”(《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

报》2000年第4期)。另外,陈恩林《关于(春秋

左传注)中(春秋)名称的辨正》从天文学与民族

学视角出发,利用古代文献资料与历代学者研究

成果,证明古代先有春秋二季,后出现春夏秋冬四

时(《古代文明》2008年,第2卷,第3期)。又

如,张淑一《(春秋左传注)勘误四则》针对杨注中

桓公二年、闵公二年、文公十八年以及宣公四年的

相关注文提出不同见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5年第6期)。

吕蒙《(左传)“野人与之”的“”字辨正》

认为“野人与之”的“”字,或训为“土”;或认

为是“蒉”的假借字,训“盛土的草器”。他分析了

“瑰”字的本义、引申义及“蒉”与“”的关系;探

究“枕”与“枕草”的不同。他主张“”字本义

为“土”,“蒉”、“”不能互通,“枕”与“枕

草”不同(《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

第7卷第3期)。又如,南京师范大学吴柱2011

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春秋左传考证》也对“掀

血”、“读书”、“执牛耳”等问题进行探讨。另有萧

旭《(左传)杨注商补》(《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

3期)等文章对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的相关注

解提出异议并进行商榷。

东北师范大学马秀琴2006年完成的硕士学

位论文《(左传译文)献疑》针对沈玉成所著《左传

译文》进行探讨。

二、《左传》与先秦文献关系及成书时间考证

关于《左传》与先秦文献关系研究,学者多从

其引用先秦文献进行考察,诸如对于《诗》《易》等

的征引。此外,关于《左传》成书时间学界历来颇

有争议,“浙大简”的问世无疑使学界对于这一问

题更加关注。

徐建委认为,某些《诗・国风》部分“本事”或

“背景”,是《左传》春秋早期历史,尤其是卫、郑历

史的主要史料来源之一(《(左传)早期史料来源

与(风诗序)之关系》《文学遗产》2012年第2

期)。同年,江西师范大学张俊强在硕士学位论

文《(左传)引文释例与研究》中提到《左传》的引

文包括引《诗》《书》《易》,以及谚语、古志、古语

等。山东大学张倩的硕士学位论文《(左传)征引

古文献研究》,认为前人对《左传》所征引的古文

献资料的全面研究,呈零散状态,相对欠缺。她分

析了征引文献风气形成的原因,并对征引文献进

行全面整理与研究,认为“信而好古”的历史观与

“信而有征”的言辞观、学术下移、内政外交需求

以及言谈品评风气诸因素共同促使征引文献成为

一种风尚。论文涉及古人言谈与习语、谣谚等古

文献。

关于《左传》的成书时间,梁涛在《20世纪以

来(左传)、(国语)成书、作者及性质的讨论》一文

冲认为20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左传》成书的讨

论最大的成果是否定了刘歆伪造说,而肯定其成

书于战国时期,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成书于春秋末

年。另外,一些出土文献如马王堆帛书《春秋事

语》等受到学者关注(《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

4期)。

浙江大学2009年入藏一批竹简,经专家学者

整理检测鉴定后,认定为战国楚简,约为公元前

340年。竹简的全部照片刊于《浙江大学藏战国

楚简》,并于2011年12月出版发行,因其内容多

以《左传》为主,一经问世便备受学界关注。对于

这批竹简的真伪争论尤为激烈。

清华大学邢文根据浙大藏简的竹简形制、文

字内容、书法风格、文本复原的关联性等分析,认

为“浙大简,实为赝品”,言辞亦较为犀利(《光明

日报》国学版2012年5月28日、6月4日《浙大

藏简辨伪》,6月25日《浙大藏简再辨伪――文

本复原的关联性与浙大伪简再批判》)。另外,邯

郸学院杨德春也指出:“《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

是伪作中之最拙劣者”,“是无知妄人之伪作昭然

‘若揭”(《浙江大学藏简辨伪》,《辽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浙江大学曹锦炎于2012年6月18日在《光

明日报》撰文,从文本角度论述浙大楚简的真实

性,认为竹简的真伪毋庸置疑。中国文化遗产研

究院刘绍刚亦对竹简的真实性作出了肯定的判断

(《从文字形体和书法看“浙大简”》,《光明日报》

2012年7月2日,第015版)曹锦炎2012年7月

19日再撰文《再论浙大简的真伪――答邢文先

生》,从物质性证据、非物质性证据两个层面对邢

文提出的质疑进行了针对性的回复,再次肯定浙

大简的真实性(《南方周末》“阅读”版)。

如果确为战国楚简,那么“浙大简”将“终结”

历代《左传》真伪之争。这也是继汉代孔壁古文

《左传》出土近两千年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其学

术价值不可估量。

三、《左传》内容及思想研究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文

献。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

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

等都有涉猎,史料价值及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因

此,学界对《左传》思想内容的研究也是一个重

点。

作为研究先秦历史丰富的文献资料,《左传》

记录有大量灵验如响的神秘卜筮,对于卜筮的研

究是《左传》思想内容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张

厚知认为《左传》一书因其记载了大量的神秘预

言一直受到人们的非议,但人们可以通过分析其

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成机制作出理性的解释

(《(左传)卜筮的理性解读》,《贵州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关于《左传》的人物研究,何新文的《(左传)

人物论稿》一书对《左传》中的人物及刻画艺术、

影响等进行了专门探讨,资料翔实、持论谨严(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闫丽、唐

晓天的《(左传)女性人物称名的文化意义》一文

认为《左传》中人物的称名十分复杂,反映了春秋

时期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文化现象,《左传》中女性

人物的称名较男性简单,而且命名规律更为明显,

体现了当时的血亲家族观念和婚姻文化(《古籍

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华中师范大学

张银2010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左传)霸主

形象研究》从人物形象的类型划分、特质分析、意

蕴传达等几方面对《左传》中的霸主形象进行了

分析,以便更好地反映春秋时期的历史面貌。另

外,杜云辉认为《左传》对男性的称谓,常结合地

域信息、个性记号和个人身份等内容。对女性嫁

后称谓,通常将父姓结合丈夫的国、氏、谥等信息

加以称谓,偶尔也结合个性记号特征。春秋时期

对人称谓的总特点是个性特征不甚突显,这与当

时重礼观念有关(《(左传)对人的称谓及其特

点》,《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辽宁大学张凯2007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

《孔子之“仁”新解》,对“仁”这一哲学名词赋予

了新的理解。首先他对孔子仁学体系产生之前

“仁”的概念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此之前,“仁”往

往被用来表述秩序与等级;其次,论述了西周至春

秋信仰的转变以及孔子本人的信仰,认为西周至

春秋信仰的转变是由“天道”转向“鬼道”,孔子也

不是由“天人之际”转向“人人之际”,而是具有深

厚的人格神信仰;论文最后探讨了孔子“仁”学所

体现的人生理想。同年,首都师范大学孟宪岭的

硕士学位论文《(左传)中的孔子言语研究》,在前

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左传》中孔子的言语存在形

式与评价模式进行梳理,并研究了它们所体现的

基本思想,认为孔子言语总体上表达了尊崇君王、

维护周礼、崇尚仁义诚信和“君子”人格、重视民

生等思想内涵。

山东大学赵顺顺2008年提交完成的硕士毕

业论文《(左传)礼学思想研究》强调《左传》礼学

思想在礼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它上承

三代之礼,下接孔、孟、荀儒家礼学思想。礼不只

是形下的礼俗规范、制度仪式,而已具有了形上本

体意蕴,并从礼的本义与礼的起源以及礼与天道、

民、仪、德、孝、敬、祭等进行探讨。2012年河南大

学郭芳《(春秋左传)“忠”观念研究》,对《左传》

的“忠”进行了剖析,认为《春秋左传》不仅融通孔

子思想中的“忠”观念,还赋予了“忠”更广泛的意

义。“忠”在《春秋左传》里的涵义不仅有为国家

社稷、君主尽忠,还有为民尽心,以及代表着公平、

公正、俭朴、美德、无私、忠信等一般社会性道德概

念。另有,郑州大学周玉生2010年完成的硕士学

位论文《先秦儒家忠孝观念变迁研究》指出《左

传》对把握孔子忠孝观的时代背景的积极价值。

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李凯完成的硕士学位

论文《(左传)“君子曰”研究》,在对历来相关“君

子曰”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基础上,从“君子曰”文

化背景透视、文体形态剖析以及“言志”角度看

“君子曰”文体地位与影响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

“君子曰”是春秋诸侯、史官藉“君子”以“立言”,

实为抒发己愿、志向的手段。

此外也有关于《左传》的综合性研究,如邵炳

军、梅军著《左氏春秋文系年注析》(上、下)采用

编年体例,全面辑录《左氏春秋》中所存各类作者

的各类文体,辑录全面,注释精慎,简析扼要,具有

一定的史料和工具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2月版)。

四、现代学者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

《左传》研究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现代学者

剖析前人关于《左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

几年学者对于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既包括对经

学大家杜预、孔颖达、洪亮吉等大师的研究,也包

括对各代《左传》研究整体上的把握。

南京师范大学王巍2004年完成的硕士学位

论文《(春秋左传)杜预注研究》,以杜预《春秋左

氏经传集解》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索杜预训诂的

内容、体例和方法,挖掘其训诂思想和训诂理论,

并对杜预训诂的主要成就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另

外,山东大学胡晓青亦有《杜预“(左传)学”研

究》。

兰州大学武群2010年完成的学位论文《(春

秋左传正义)训诂方法研究》,从训诂方法角度整

理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的训诂材料,为《五经

正义》训诂研究提供新的语料和理论参考。2011

年山东师范大学王宝翠的学位论文《(春秋左传

正义)研究》从成书、作者及其主要版本,《春秋》

学价值、贡献与不足、征引文献考述等诸方面研究

《春秋左传正义》。

湖南大学程晓峰2009年硕士论文《洪亮吉及

其(春秋左传诂)评述》认为《春秋左传诂》是集中

体现洪亮吉经学成就的著述,它基本上建立了一

种以辑存旧注来解释经典的新注释体系。论文对

洪亮吉学术认识和治经方法作了再探讨和再评

价,并肯定其学术成就与影响。同年,扬州大学金

永健《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的经学成就》认为洪

亮吉的经学成就具体表现在“在《春秋左传》之古

学”,注重搜采古训,匡正杜《注》,补充注解,为

《左传》新注疏奠定了学术基础(《四川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另外,金永

健的博士论文《清代(左传)考证研究》考察有清

一代最具影响力的《左传》考据学成果,研究他们

考证《左传》的内容要义、学术思想和方法,兼顾

其他《左传》著述,并尝试作横向和纵向比较。

河南大学王晓敏2005年硕士论文《唐代(左

传)学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注重新材料

的引入,探析了唐人《左传》的研究、运用和《左

传》的地位以及传播情况,使唐代《左传》学得到

较为全面地展示。吉林大学付丽敏2008年硕士

学位论文《中晚唐(春秋)学研究》,通过考察目

录、辑佚辨疑、纵向分析、横向比对等方法,对这一

时期新《春秋》学派的理论和观点进行研究,试图

总结中晚唐时期的《春秋》学成果,揭示其在《春

秋》学史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四川大学印宁波2004年硕士论文《宋代(左

传)学三论》,对宋代《左传》学的道统论、经学观、

疑古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山东大学刘宗棠博

士2008年的学位论文《清代(左传)文献研究》利

用文献学与计量文献学、学术史、目录学、文学理

论等知识,对以考据学为本质特征的清代《左传》

学研究成就,从经义解释、校勘、辑佚、史学以及文

学角度进行分类研究,并进一步概括清代《左传》

学的研究特征。

2012年曲阜师范大学潘华颖的硕士论文

《(续修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左传之属)提

要》,针对傅璇琮、赵昌平主持编纂的《续修四库

总目提要》中《左传》相关研究的四十六部著作,

进行研究梳理,涉及汉唐宋明清等几个朝代,尤以

清代《左传》学研究为甚,每篇提要包括著者生

平、内容要旨、学术评价、版本情况四个部分。同

年,黑龙江大学柳琳的《20世纪(左传)文献学研

究》,从性质、文本内容、注释以及史学等多角度

对20世纪的《左传》文献学研究成就,进行分类

研究,对把握当前《左传》文献学研究的进程与现

状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对于《左传》经学研究,

多集中于字词、文义等的疏通考证以及《左传》与

先秦文献的关联探讨,并多以《左传》征引其他文

献为关注点。在对《左传》内容解读研究以及对

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把握方面也颇有成绩。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篇5

一、论著类(含博士、硕士毕业论文)

成永娜,《乌桓民族关系探析》,烟台大学硕士生论文,2009年。

郭鹏,《十六国时期慕容燕集团文化述论》,西北师大硕士毕业论文,2009年。

闵海霞,《匈奴发展史研究》,兰州大学博士生论文,2010年。

吴松岩,《早期鲜卑墓葬研究》,吉林大学博士生论文,2010年。

蒋东明,《慕容鲜卑兴衰原因探析》,内蒙古大学硕士生论文,2012年。

李莎,《论乌桓、鲜卑的南迁及其对汉匈关系的影响》,渤海大学硕士生论文,2012年。

陶丽根,《拓跋鲜卑早期史地综考》,内蒙古大学硕士生论文,2013年。

郝燕妮,《慕容鲜卑对“中国”认同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生论文,2013年。

刘洋,《东汉王朝东北地区治理政策研究――以东汉王朝与鲜卑的关系为重心》,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3年。

梁云,《拓跋鲜卑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生论文,2013年。

周刘备,《唐代诗人眼中的汉代边疆问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4年。

李洪波,《两汉时期的马政与边疆安全》,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4年。

李焕清,《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号与崇山习俗考论》,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2014年。

李路《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2014年6月

张婷婷,《鲜卑族民间美术造型》,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4年。

高建国,《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生论文,2014年。

二、论文类

理论研究综述

傅新民,《融合、消亡、新生――北魏拓跋鲜卑文化改革沉思》,《网络财富》2009年01期。

闫祥云、马成军,《拓跋鲜卑史学自觉与北朝史学编纂》,《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姚胜,《甘英出使大秦原因考》,《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李焕清、王彦辉,《匈奴“瓯脱”考辩》,《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04期。

王平、陈文,《简述东汉前期对北匈奴的政策》,《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薛海波,《试论汉魏之际东北各民族的政治发展形态――以部落酋豪为中心》,《东北史地》2009年08期。

闵海霞、崔明德,《试析南匈奴未能实现统一的原因》,《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李治亭,《论边疆问题与历代王朝的盛衰》,《东北史地》2009年11期。

陈得芝,《秦汉时期的北疆》,《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09年12期。

焦应达,《古代北方民族法律起源探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程尼娜,《汉代东北亚封贡体制初探》,《学习与探索》2010年05期。

梁云,《内蒙古地区鲜卑历史的研究意义》,《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秦树才、梁初阳,《〈后汉书〉中国民族史史料概说》,《西南古籍研究》2011年06期。

杨春奋,《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男子发式微探》,《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梁云,《早期拓跋鲜卑研究回顾》,《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王冉,《论早期鲜卑和东胡的渊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2期。

付开镜,《魏晋南北朝鲜卑民族性观念的儒家化》,《史林》2012年06期。

周丽莎,《魏晋时期鲜卑之崛起及其被打压》,《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尹波涛,《略论马长寿先生的北魏史研究――以〈乌桓与鲜卑〉为中心》,《西北民族论丛》2013年08期。

李晓标,《区域旅游开发中的文脉分析研究――以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为例》,《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年10期。

李昆、李建凤,《知网所见鲜卑族族源研究综述》,《青春岁月》2014年01期。

高然,《民族历程与慕容改姓》,《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07期。

戴光宇,《试论鲜卑语、契丹语和满语的关系》,《满语研究》2014年12期。

赵红梅,《汉代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比较研究――以度辽将军、护羌校尉、使匈奴中郎将为中心》,《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起源与发展史

李海叶,《北魏时期的慕容与鲜卑》,《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黄河,《3-4世纪昌黎鲜卑胡姓群体初探》,《东北史地》2010年01期。

赵学政,《诗歌(词)中的北疆游牧史考――以匈奴、鲜卑为例》,《前沿》2010年01期。

殷宪,《拓跋代与平城》,《学习与探索》2010年03期。

李书吉,《拓跋魏代北史实拾遗》,《学习与探索》2010年05期。

曹永年,《关于拓跋鲜卑的发祥地问题――与李志敏先生商榷》,《中国史研究》2010年08期。

潘玲,《西汉时期乌桓历史辨析》,《史学集刊》2011年01期。

刘军,《论鲜卑拓跋氏族群结构的演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1期。

赵红梅,《慕容鲜卑早期历史谈论――关于慕容氏的起源及其对华夏文化的认同问题》,《学习与探索》2011年05期。

梁云,《拓跋鲜卑西迁大泽、匈奴故地原因探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7期。

杨军,《乌桓山与鲜卑山新考》,《欧亚学刊(国际版)》2011年10期。

倪瑞安,《拓跋南迁匈奴故地研究述评》,《东北史地》2012年01期。

穆臣,《慕容鲜卑民族共同体形成考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温玉成,《论拓跋部源自索离》,《新疆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丁柏峰,《简论吐谷浑西迁之后与慕容鲜卑的历史分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崔向东,《论慕容在慕容鲜卑崛起中的作用》,《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2期。

王鹏,《鲜卑人觊觎中原慕容世家的“皇帝梦”》,《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02期。

刘宗铭,《简述鲜卑族的起源及发展演变史》,《学理论》2013年03期。

王天蛟,《嫩江流域是鲜卑入主中原的必由之路》,《理论观察》2013年04期。

魏俊杰,《论鲜卑段部的源流和兴衰》,《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高然,《慕容鲜卑早期历史考论》,《地方文化研究》2014年08期。

文化、社会生活与习俗

高恒天、赵金国,《秦汉时代鲜卑族的道德生活及影响》,《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徐海晶,《从北朝上层女子看鲜卑族的贞洁观》,《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孙险峰,《北魏鲜卑人的宇宙观――从鲜卑人的祭天礼制看宇宙观的变迁》,《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11期。

庄鸿雁,《鲜卑萨满文化三论》,《学术交流》2012年09期。

王永平,《北魏后期迁洛鲜卑皇族集团之雅化――以其学术文化积累的提升为中心》,《河北学刊》2012年11期。

陈鹏,《拓跋鲜卑七分国人时间异说形成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12年12期。

吕净植,《鲜卑非瑞兽辨》,《北方文物》2013年02期。

艾荫范,《尾音节为“隗”的古鲜卑人名音读和意涵初判》,《北方文物》2013年04期。

王春红,《北魏鲜卑八姓之嵇、奚辨》,《许昌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赵和平,《于阗尉迟氏源出鲜卑考――中古尉迟氏研究之二》,《敦煌研究》2014年06期。

肖永明,《青海魏晋十六国墓葬的鲜卑文化因素》,《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曾顺岗、张宏斌,《鲜卑政治、文化背景下的儒士命运――对北魏崔浩被诛的深层解读》,《天府新论》2014年05期。

孙楠,《鲜卑族口传文学的史料价值》,《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9期。

陆刚,《东汉鲜卑立体造型艺术发展脉络研究》,《雕塑》2014年09期。

宋丙玲,《从文本和考古材料探析早期鲜卑服饰反映的汉人意象》,《中国美术研究》2014年09期。

陆刚,《鲜卑立体造型艺术作品构成形式解析》,《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10期。

政治、制度与军事

薛宗正,《关于慕容氏集成制度的探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李俊方、魏舶,《汉晋护乌桓校尉职官性质演变探析》,《北方文物》2009年11期。

李大龙,《简论曹魏王朝的鲜卑政策――以王雄刺杀轲比能为中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10期。

李瑾明,《游牧社会领导者的作用考――以鲜卑君主的地位为中心》,《宋史研究论丛》2010年12期。

金洪培,《淝水之战与慕容垂复燕》,《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林永强,《汉朝针对降附乌桓的军政管理措施考论》,《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4期。

曹晋,《克里孟古城:檀石槐鲜卑军事大联盟的指挥中心》,《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毋有江,《拓跋鲜卑政治发展的地理空间》,《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12年12期。

赵红梅,《鲜卑朝贡制度构建的历史轨迹――1―4世纪鲜卑朝贡中原王朝特征述略》,《学习与探索》2014年04期。

程尼娜,《汉魏晋时期东部鲜卑朝贡制度研究》,《学习与探索》2014年04期。

民族交往与融合

王华权,《汉语亲属称谓前缀“阿”成因再探――兼说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语对中古汉语的影响》,《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崔明德、成永娜,《乌桓调整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原因及其影响》,《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周惠泉,《宇文虚中新探》,《文学评论》2009年09期。

孙玉景,《古代浑河地区民族族系嬗变及其文化特征》,《民族论坛》2010年03期。

汪锡鹏,《由太和五铢到北周三品――从钱币上看北朝鲜卑统治者的汉化进程》,《中国城市金融》2010年03期。

羊瑜,《从六镇鲜卑看拓跋鲜卑的汉化过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赵秀文、金锋、包福存,《鲜卑族汉化与诺曼底贵族盎格鲁化比较》,《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庄金秋,《略论段部鲜卑与两晋的关系》,《东北史地》2010年09期。

束霞平,《刍议鲜卑族服饰对南北朝戎服的影响》,《丝绸》2010年10期。

沈波,《对鲜卑族种属的多角度探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金洪培,《叛服不常――略论慕容鲜卑与西晋的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12期。

高然,《鲜卑豆卢氏世系补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12期。

赵红梅,《乌桓朝贡东汉王朝探微》,《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11期。

胡玉春,《铁弗匈奴与拓跋鲜卑关系考略》,《黑龙江史志》2012年01期。

王荔,《慕容鲜卑汉化过程浅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3期。

李春梅,《匈奴与乌桓的关系考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3期。

李莎,《论两汉时期乌桓、鲜卑南迁的原因及对汉匈奴关系的影响》,《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管芙蓉,《鲜卑族入主中原的意义》,《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潘慧,《浅析拓跋鲜卑和中原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丝绸之路》2012年08期。

赵红梅,《政治中心的移徙与民族文化的交融――慕容鲜卑传统教育渊源解析》,《学习与探索》2013年02期。

孙泓,《慕容鲜卑迁入朝鲜半岛及其影响》,《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13年03期。

郑亮,《试论东汉与鲜卑的和战关系》,《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9期。

刘彦坤,《浅析鲜卑文化在南北朝时期对民族大融合推动作用》,《商》2014年04期。

孙颢,《高句丽与慕容鲜卑关系解读――以陶器为视角》,《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崔向东,《乌桓、鲜卑南迁西进与北方民族关系演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07期。

杨懿,《华裔理殊:永嘉之乱前的慕容鲜卑及其改革动因》,《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7期。

苗霖霖,《党项鲜卑关系再探讨》,《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08期。

考古研究

吴松岩,《早期鲜卑考古学主要发现与研究述评》,《东北史地》2009年01期。

韦正,《鲜卑墓葬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07期。

倪瑞安,《拓跋―北魏墓葬研究的学科背景与核心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年01期。

吉平、刘海文、马婧,《内蒙古南宝力皋吐鲜卑墓地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0年06期。

陈孔坛,《“北周三品”钱币是鲜卑宇文部汉化的物证》,《东方收藏》2010年11期。

李怀顺,《河西魏晋墓壁画少数民族形象初探》,《华夏考古》2010年12期。

潘玲,《东汉至魏晋早期鲜卑墓葬的特征与演变分析―以性别和年龄差异为例》,《草原文物》2012年03期。

范恩实,《论西岔沟古墓群的族属――兼及乌桓、鲜卑考古文化的探索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4期。

吴荭、王策毛、瑞林,《河西墓葬中的鲜卑因素》,《考古与文物》2012年04期。

潘玲,《长城地带早期鲜卑遗存文化因素来源分析》,《边疆考古研究》2012年08期。

吴松岩,《拓跋鲜卑一种特殊的合葬类型―二次叠葬墓》,《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9期。

谢洪波,《北朝镇墓兽造型与鲜卑族汉化的关系解析》,《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4期。

林林、冯雷、郭松雪,《慕容鲜卑早期落脚点“棘城之北”考》,《草原文物》2013年09期。

范兆飞,《北魏鲜卑丧葬习俗考论》,《学术月刊》2013年09期。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篇6

1250年,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的指导神父罗伯德・索邦在圣日内维也瓦山翼为神学理学理论建立了索邦神学院。在法国大革命风潮中,索邦神学院和法律大学校分别在1791年和1793年被关闭。1808年,拿破仑建立了一所新的法兰西大学,并且按各学科分类,其高等教育和机构划为文学、法律、科学、医学和药学几大系列。1819年,法兰西大学为扩大规模在索邦神学院设置了两个补充阶梯教室。文学系、科学系以及巴黎科学院在1822年并入索邦神学院。这样的校址布局一直保持到1968年。

巴黎一大汇集了3大系科:法律、经济及人文科学,主要机构坐落于苏扶罗所组建的老法律大学校和索邦神学院两处,现在的校名“先贤祠――索邦”大学就由此源起。如今的巴黎一大又拥有了许多新的校苑,目前共拥有14个中心点。其中最出名的是彼埃尔・孟戴丝法兰西中心,这是一幢坐落于巴黎南部的高达23层的摩天大厦。在新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巴黎一大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成为当代法国的思想之源。

欧洲政治思想之源

巴黎一大最为特色的科系当属政法系,其下属有六个教研室,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政治学教研室、社会学教研室、行政法学教研室、商法教研室。

政治学教研室1969年创立。它是法国国内唯一研究和教授本专业的机构,负责授予硕士与博士学位。

社会学教研室在第一阶段学习中服务于法学专业的某些课程,颁发经济与在社会行政管理学专业的大专文凭,劳动管理与会计学专业的高等科技文凭,劳动顾问证书。在第二阶段,协助有关社会法、社会问题及劳动方面的教学,颁发社会法学士与硕士学位文凭。在第三阶段,负责指导社会法、社会学与社会保障经济学,劳动史及其社会学,人事管理方面的研究。

行政法学教研室负责的研究机构有金融研究中心、宪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其中有一中国法律档案及研究组和城建及环境研究中心。

此外,巴黎第一大学的经济系也格外出名,经济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点,从巴黎第一大学的研究课题就可以看出。经济系下属共有三个教研室,其研究的范围涉及政治经济学以及人力资源与劳动,主持有经济学与空间环境中心、运输与发展中心、广告经济学与国营财务研究中心、社会主义经济系统的改革开放、认识论与社会学研究组、应用微观经济学实验室等。教研室与国际研究教研室的经济分支联合颁发文凭:第一阶段有经济学专业的大专文凭。在第二阶段,为修学士与硕士学位,须先完成一些基本科目并取得经济学基础证书,然后再转入专业定向学习。第三阶段为高等深入研究文凭。取得深人研究文凭的学士通过论文答辩后还可取得博士学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巴黎第一大学的法政系已然成为欧洲政治思想之源,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当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未来它必然会为欧洲世界培育更为的政治人才。

欧洲人文思想之源

巴黎第一大学的人文科学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这里汇聚了法国当代最为重要的学着与思想家。例如法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就曾执教于此。人文科学共有5大教研室,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艺术史与世界著名学府学研究室。该研究室主要负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考古中心。该教研室下属五个研究中心,其中著名的有:史前人种学实验室、让・戴埃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当代艺术研究史研究中心、中世纪考古研究中心等。

在教学方面,第一阶段的文凭有艺术史大专文凭和文物保存修复科技硕士的准修证书;第二阶段的学位分学士、硕士两种。专业有艺术史及考古学、文化社会活动学、视听艺术及电影等。还有艺术品及古迹文物的保存修复方面的科技硕士学位;第三阶段的准备深入研究文凭含有艺术史、考古学、史前史、人种学及人类学、电视电影、环境与考古、现当代建筑史、文化遗产修复技术等专业,并在取得文凭后设博士学位。

哲学教研室包括六6个研究中心:科技发展史及哲学、现代思想系统史、当代艺术哲学、技术与实践研究、中世纪思想研究等。在教学第一阶段设哲学大专文凭;第二阶段设哲学与逻辑学两个专业的学士与硕士学位;第三阶段的准备深入研究文凭有3个专业:哲学史、哲学理论、科学哲学史。这3个专业都设相应的博士学位。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篇7

《武备志》是中国明代大型军事类书,是中国古代字数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武备志》,又名《武备全书》,二百四十卷,文二百余万字,图七百三十八幅,卷首有李维祯、顾起元、张师绎、朗文焕、宋献、傅汝舟诸序。宋献序曰:“其所采之书二千余种,而秘图写本不与焉;破先人之藏书垂万卷,而四方之搜讨传借不与焉。”(1)其为日凡十五年,而毕志一虑,则始于万历己未(万历四十七年,1619),竟于天启辛酉(天启元年,1621),全书分五门:《兵诀评》十八卷;《战略考》三十三卷;《阵练制》四十一卷;《军资乘》五十五卷;《占度载》九十三卷;五门又分为一百八十六个子目,纲目明晰;本书自成体系地对中国军事理论进行集大成的总结,特别是对当时的国防形势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我们研究明代后期的交通、地理、兵力、武器、海外关系均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被誉为“军事百科全书”。

明茅元仪辑,240卷,文200余万字,图738幅,有明天启元年(1621)本、清道光中活字排印本、日本宽文年间(1661~1672)须原屋茂兵卫等刊本流传。清乾隆年间被列为禁书。茅元仪的《武备志》因收入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图而备受关注。2005年,值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之际,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研究员潘铭桑先生撰写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在郑和研究上的价值》一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武备志》的版本。

关于《武备志》的研究现状,有内蒙古师范大学姜娜历史文献学硕士论文《茅元仪与〈武备志〉》,侧重从历史文献角度研究《武备志》的成书、版本、编纂体例等。华中师范大学赵娜《茅元仪〈武备志〉与戚继光著述关系考》及其历史文献学博士论文《茅元仪〈武备志〉研究》,前者主要对茅元仪所著《武备志》大量征引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相关著作做出分析说明,后者侧重探讨了《武备志》成书背景、内容及其历史文献价值。首都体育学院刘容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论文《〈武备志〉中武术内容的整理及其价值的研究》,系统全面的对《武备志》中的武术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许保林《〈武备志〉初探》,着重从军事学角度对《武备志》的军事学价值进行探讨。内蒙古大学云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论文《〈武备志〉――〈译语〉中的蒙古语研究》,此文从语言学角度以明朝天启年间出版的《武备志》第227卷中的《译语》为主要材料,对《武备志》进行系统研究。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生李训样博士的《古阵新探――新出史料与古代阵法研究》,依据银雀山汉简、马王堆帛书、上孙家寨汉简、俑坑军阵等考古资料,分别从军事技术、社会史、文化史的角度对中国传统阵法的结构、运用、演变进行了详细阐述,特别针对“阵间容阵”、“车战”、“八阵图”等阵法类的传统话题进行了梳理和新解,这些问题在茅元仪的《武备志》中都有所体现,对研究《武备志》的相关阵法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西北大学王路平的硕士论文《宋代阵法与阵图初探》主要研究宋代的阵法,这些阵法大多收录于《武经总要》,而《武备志》的编纂相当程度上借鉴了《武经总要》,故而其研究成果有一定意义。另有宁夏博物馆王丽华有《〈武备志〉四种清版述略》(2),考证《武备志》四种清版的差异,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周运中有《论〈武备志〉和〈南枢志〉中的郑和航海图》(3),文章对故宫珍本丛刊之《武备志》、清初删改版《武备志》及明末《南枢志》三本记载之《郑和航海图》做比较,去伪存真。

《武备志》的编辑、刊行对改变明朝重文轻武,武将多不知兵法韬略,武备废弛的状况有现实性的意义。它设类详备,收辑甚全,是一部类似军事百科性的重要兵书。其中存录很多十分珍贵的资料,如《郑和航海图》、杂家阵图阵法和某些兵器,为他书罕载。故该书在军事史上占有较高地位,为后世所推重。

《武备志》的价值首先在于它辑录了古代许多其他书中很少记载的珍贵资料。如一些杂家阵法阵图,这是在专门研究阵法阵图的著作如《续武经总要》中都没有记载的,但在《武备志》中却有详细的记载。尤其是它收录了“郑和航海图”,“航海天文图”以及明代一些少见的舰船兵器及火器等,更显可贵。另外,它图文并茂,全书附图七百三十八幅,除《手段诀评》和《战略考》外,都有大量附图,生动形象,使我们可以在数百年后看到古代兵器、车船等的形制以及山川河流的概貌。其次,《武备志》也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总的说来,《武备志》是历代兵学成果的汇编,虽然包含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但不能把它们都看作是茅元仪的思想。然而,在序言及评点中,也可以看到茅元仪的一些军事思想以及他精辟的看法。简单地说,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表现了要加强武备,富国强兵等思想。他认为:“人文事者必有武备,此三代之所以为有道之长也。自武备弛,而文事遂不可保。”(《自序》)他痛斥当时的士大夫不习兵事,遇有战事就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他提出:“惟富国者能强兵(《军资乘・饷・序》)。他还主张开矿、屯田,发展经济,军队必经常训练,兵之有练,圣人之六艺也。阵而不练,则土偶之须眉耳”。在国家防御上,他主张边、海、江防要并重,不能有所编颇,使敌人有机可乘。他还认识到物极必反的道理,指出:“夫极盛者,必极衰,天道然也”。“然衰极则盛,理之常也。”他用这一道理论证盛世潜伏危机的道理,劝说朝廷振兴武备,提高警惕。他对历代的兵制,兵器等有自己精辟的见解。总而言之,《武备志》是一部以资料价值为主,理论价值为辅的大型资料性著作,它既保存了古代大量的军事资料,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材料,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线索,称为之中国古代的兵书宝库实不为过。毋庸讳言,《武备志》也有其不足,如茅元仪在评论《三略》时认为是周代太公所作,而不知其书为伪托。诸如此类,不在少数。

参考文献:

[1]茅元仪,《武备志》,华世出版社,1984年。

[2]许保林,《武备志初探》,军事历史研究,1988年。

[3]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2011年。

[4]姜娜,《茅元仪与〈武备志〉》,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5]茅元仪,《石民四十集》,明崇祯刻版。

[6]茅元仪,《武备志》,海南出版社,2001年。

[7]周运中,《论〈武备志〉和〈南枢志〉中的郑和航海图》,《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

注释: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篇8

早在提出文博专业硕士这一方案之前,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就已尝试和上海博物馆等上海市文博单位的相关专家协商实施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导师和上海博物馆业务领域内的专家联手馆校合作,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共同培养研究生。这一尝试已初步显示出其积极效果。

一、文博行业人员的培养质控点

1.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两年的文博硕士培养中,在一年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学习后,用理论去阐释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和难题,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2.稳定可靠的馆校结合。继续实施双导师制,为每位文博专业硕士生搭建一个科研平台,并在专业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带着专业角色逐步进入文博单位。

3.灵活有效的考核方式。鼓励文博专业硕士研究生从本职业的实际出发,用自身的职业优势,学位论文考核可灵活采取考古发掘报告、博物馆展示脚本、博物馆藏品管理软件开发应用以及学位论文等形式组织相关领域专业评审考核,而不拘泥于学术论文这一形式。

二、文物与博物馆事业的变化内容

快速发展的文物与博物馆事业所表现出来的勃勃生机,首先表现为文物和博物馆体系日臻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1978年底,全国文物系统博物馆只有349个。到2008年底,我国已注册的公立博物馆达到2700多家,全国各级各类博物馆拥有文物2000余万件,博物馆的门类日益丰富,办馆主体日趋多元化,企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兴办的博物馆日渐增多。

文物与博物馆事业的另一个积极变化就是社会效益的显著提升。近30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博物馆积极融入社会,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主题内容、科技含量和艺术感染力都有较大提高。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近万个,接待观众2.56亿人次。全国共有1000多个博物馆、纪念馆被确定为爱国主义、科学普及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未成年观众9200多万人次。

此外,文物与博物馆事业的受众也在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完善博物馆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军人、残疾人等社会特殊群体的门票减免费制度。自2004年开始的免费开放活动使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目前全国已有1000多家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开放,观众量比以往同期有较大增长。自2008年3月至11月底,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接待观众已突破1亿人次,其中试点博物馆接待近6200万人次,为2007年同期的2-3倍。

三、我国文博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文博行业人才缺口的存在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间,为文物与博物馆行业培养人才的只有北京大学的考古专业和全国各大学的历史学、民族学等相关专业。上个世纪70年代初,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等约十所高校恢复或增设了考古学专业,为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考古研究部门培养一线人才。当时我国的博物馆数量不多,而且类型单一,多为历史文物博物馆。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出现了大发展局面,各项业务工作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非文物类的博物馆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增多、发展,并且逐步与国际接轨。鉴于这种情况,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和专家与时俱进,适时地提出了在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高校设立博物馆学专业的设想,以改变长期以单纯的考古专业人才覆盖博物馆人才的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开设文博考古类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有40余所,但招生数量并不是很大。以文博专业办学规模较大的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为例,该系每年计划招收本科生25名左右,硕士生10名左右,博士生6名左右。大多数高校年招收本科生数量都不足10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数量则更少,一些高校还是两年才招生一次。近年来我国文物与博物馆系统的机构数和从业人员数都在迅速增加,人才需求的缺口日益凸显。

(二)文博系统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篇9

在“龙城画派”的影响下,出生在萧县农村的萧龙士,自幼喜好书画艺术。祖父萧述福,以农为业,爱好书画。父亲萧作霖,擅木工、雕刻,亦能画。萧龙士,字翰云,光绪十五年(1889年)生。9岁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常为乡里鸡鸭鱼虫、梅兰竹菊等写照。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萧县高等小学堂,师从当时颇负盛名的花乌画家朱学骞。朱时为高等小学堂的图画教习,对萧龙士十分器重,着意指点,常带他去菏塘、野外写生。这一时期萧龙士从临习《芥子园画谱》到受到乡贤朱学骞的指授,基本上还是受“龙城画派”及“扬州八怪”的影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萧县画凤鼎盛。期间,杭州、上海、北京、苏州等地的美专学生中,萧县人就达几十人,有王肇民、刘梦笔、欧阳南荪、萧龙士、群、卢致远、蒋瑞云(女)、朱广明(女)、许克书(女)、罗丹等。1928年欧阳南荪和侯子安主持成立美术研究会,后又成立东方画会,举办古今书画展览,相互激励,相互切磋。萧龙士青年时期暗下决心要做“龙城画派”中的一“士”,遂取名“龙士”,后以“龙土”行世。萧龙土一次偶得“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的一本墨兰册页,竞临摹数月,乐此不疲。1922年,乡间有人托其到上海代售一幅黄慎的《携琴访友图》,他竞苦苦临摹达18遍之多。其临摹黄慎的《伯牙学琴》曾于1925年在上海展出。

吴昌硕对萧龙土的影响

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萧龙士的花鸟画多取法“山人”及扬州诸家。当时,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他还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当过小学校长、美术教师。尽管如此,他的交往圈子还是不大,只是与当地及徐州画友刘书绅、李可染、苗聚五等人切磋画艺。1923年,经画友李可染介绍,人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在刘海粟、潘天寿、诸闻韵等名家的指导下,得以系统地学习中国画,眼界大开。期间海上画界巨擘吴昌硕常来校讲习,诸闻韵是吴昌硕的外甥,常约萧龙士去吴府求教。因亲得其授,萧龙士始悟得以书入画的妙旨。

由于书法内涵十分丰富,碑帖包容非常广泛,所以画家撷取之为画也千差万别,因人而异,各取所需。吴昌硕以篆书笔法入画,用笔苍古浑厚,雄强豪迈,如错金锻铁,笔下的花卉刚劲婀娜,风神绰约。萧龙土每见其迹,辄临摹数遍,由形循气。一日缶翁来美专讲课,见萧龙士临摹自己的一幅《雁来红》,如出己手,大加赞扬,并欣然题记:“人为多愁少年老,花本无愁老少年,翰云学弟画甚工,将有大成定无疑。”时潘天寿2 8岁,见长自己数岁的学生萧龙土如此刻苦,颇有感触地说:“论年龄,龙士为我见长;论意志,我不如龙士。惭愧!”盛赞萧龙土为“江北第一家”。

吴昌硕自谓“苦铁画气不画形”。萧龙士受其启发,画风也由古稚娟秀转向挺拔厚重。期间又得识康有为、蔡元培、梁启超、乇一亭、潘天寿等名流,既开阔了艺术视野,又在中国画理论上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以书入画,由形及气,这是萧龙士画风的第一次转变。

1927年,萧龙士在徐州举办个人画展,展出了100多件作品,观者达5000人,盛况空前,遂声名鹊起。1937年,萧龙士参加中华民国第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其所绘的《幽兰》《墨荷》,赢得了于右任、叶恭绰、黄宾虹、沈尹默的绝口称赞。在上海美专期间,林风眠几尢其墨兰亦赞为“艺界之光”。

1947年,萧龙士在南京举办个展,博得了艺界的好评,著名画家、有“画坛三杰”之誉的傅抱石、陈之佛、张书旗联名评介:“先生精研六法,平素潜心苦志,悉心研摩,故下笔落墨饶有奇趣。曩(n6ng)于二届美展,读其所作,心窃慕之。兰石洒脱有致,尤以墨荷神姿飒爽、笔力伟健,盖正小入平板,奇不入险恶,于狂怪中求理,于鲁莽中求笔者矣。”至此萧龙士大名远播。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篇10

考古学考研的考试科目有政治,英语或俄语或日语,中国古代史和古代汉语。

考研政治,全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属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公共课科目。中国古代史,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古代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

(来源:文章屋网 )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篇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03-02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除了人自身因素就是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又是影响人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社会环境中,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可谓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

一、制约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社会原因分析

1.传统文化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鼓励创新行为和创新思想的实例比比皆是,如战国的商鞅,宋代的王安石以及近代的领导者等变革者以及他们倡导的社会变革,可谓是充满创新的智慧体现,是对创新的推行和实践。尽管如此,中国的主流思想却一直较重,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完美的人伦关系,稳定的社会秩序,高度统一的政治集权,中国传统文化压制改革求新,排斥异己思想,反对“离经叛道”的行为。张岱年曾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弊端是尊古保守,重继承轻创新。”自从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建立之后,中国独尊一家思想的行为在历朝历代就反复出现,广为效仿。秦朝统一之后,著名的“焚书坑儒”对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党同伐异,排除异己;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行为也是。此后各朝也都不同程度的尊崇一家思想,限制其他思想文化的发展,这种“独崇一家”的思想渗透到人们的思维中,便形成了强调整体,忽略了个体;注重大多数,忽略了少数;注重求同,忽略了求异。阻碍了人的个性发展,压抑人的自主创新和自由发展的天性。近20年来,社会各界对个体个性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视,社会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然而,不受束缚、自由宽松这种适合发展独立个性的条件依然不足。如今社会上依然存在认识偏差,将个性张扬表面化、庸俗化,认为在服饰、外表、装束、娱乐等消费方面的与众不同就是个性张扬,而在教育、文化、行为等方面的个性张扬却明显不足。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性主要体现在: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性,个性不足。在高校中多是创新口号响亮繁多,创新宣传多式多样,创新理念层出不穷,创新条例要求宏观多具体少,难以在具体实施中落实。因此,高等教育在这方面依然是“走在老路上”。教育只把人当作“类”来看,而不是当作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来看,忽视了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不通的个性、知识背景、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导致高等教育培养出来人的创新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创新水平。

2.就业压力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就业情况对高等教育教育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影响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因此说教育的发展走向跟社会就业情况息息相关。就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来看,各项事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近几年,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不断严峻,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张国宁对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心态调研显示:“认为形势好,没有压力的硕士研究生只有2%;形势较好,压力不大的有10%;形式较严峻,比较困难的占到55%;感觉就业形式严峻,非常困难的有33%;只有40.4%的硕士研究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目前人才市场,以学历为重的现象较重,有学历人就业比无学历人就业状况好,高学历人就业比低学历人就业状况好,重点院校毕业学生就业率高于一般院校的毕业生,海外留学归来的就业率高于国内毕业生,“唯学历”的盛行。于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将硕士研究生当成了取得好工作的一个跳板,那么势必影响到学生、家长对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的选择,选择提高个人就业所需的素质、能力,创新能力不一定能被重视。相当一部分硕士研究生热衷于实际技能的掌握,致力于考取各种证书,以提高个人就业的机会。因此,创新能力的提高便被束之高阁了。

3.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不足。我国对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实施起步都较晚,发展速度也较慢,且开展的效果也尚不尽如人意,至今还没有形成与浓厚的创新氛围与创新环境,社会为硕士研究生提供的创新机会和创新氛围明显不足,高校为硕士研究生创造的创新环境多体现在促使硬件建设方面,比如图书馆、实验室、机房等硬件设施改善以促使学生创新的可能性,但创新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氛围。

二、弘扬适合创新的社会文化,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绝不能一概否定、全盘抛弃,但更不能固守其中、一成不变。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思想要继承发扬,但对于“重中庸、守古训、循传统、排斥‘离经叛道’、压抑变革求新”等循规蹈矩、排斥新事物、因循守旧的思想必须革除,促使全社会形成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而硕士研究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创设适合创新的文化必然有其积极意义,那么应该如何构建适合创新的社会文化和氛围:首先,要引导全社会正确看到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想”。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想、鼓励创新的思想、支持创新的规定,以及古代创新的伟人、轶事等创新典范,社会要重视宣传教育,在社会文化中不断渗透,在新闻、网络、报纸、电视影片、科普读物等进行普及,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接收、重视,慢慢深入人心。第二,在全社会鼓励创新,使创新成为一项习惯。除了国家大力宣传、奖励重大发明的专家之外,各地都应重视发明创造、改革创新,无论在哪一方面做出创新之举,都应该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都应该弘扬这种精神,在各行各业也应该对创新改革有明确的激励机制。而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改变人的思想的重要场所,学校更应该重视培养认得创新精神,建立促使创新的体制。使创新成为人的生活“必需品”,一项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三,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氛围,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重视创建创新理论体系,加速对创新技法的研究,加强对创新的宣传和教育。对于全社会的创新成果,尽可能以大众能够的方式,在报刊、杂志等各种普及读物上得以刊载,在网络、电视等进行宣传,使其在全社会得以传播,促使创新“平民化”,真正的让社会每一个人都认识到:人人都能创新。同时,还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企业培训、社会讲座等方式,对进行创新技法的训练和推广,提高他们的创新技能。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每个人都会被着色,如果全社会崇尚创新,必定会影响其中生活的每一个人,使每个个体重视创新,以创新为荣,在社会上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篇12

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1 他创作的众多戏剧被视为世界文学宝库的精品。在代表莎士比亚戏剧最高成就的四大悲剧中,《奥瑟罗》被认为具有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剧中的主人公奥瑟罗是不同时代的评论家们争论不休的一个戏剧人物;反面人物伊阿古也因其出色的表演而成为世界文学长廊里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在读者和观众的心中,伊阿古是邪恶的化身。他极端利己,无恶不作。硕士论文,]莎士比亚悲剧。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剧中的受害人,包括奥瑟罗,苔丝狄蒙娜和凯西奥无一例外把他看作是正直的伊阿古,直到最终事情真相大白。是什么本领或品质让这位恶人蒙蔽了所有的人并不断地制造着一幕幕悲剧。本文将紧扣文本,深入分析伊阿古的特质,即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戏剧人物以及他如何成为别人眼中的正人君子。

一. 真实的伊阿古

英国著名文艺批评家威廉·哈兹里特(William Hazllit)在他的代表作《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一书中这样评价悲剧:“(悲剧)它使人们分享别人的甘苦,也抑制和减弱自己的固执己见。它在人们面前展示另外一些人的感觉、思想和行为,以此告诉人们现在和过去都有和他们一样的人。……它让我们成为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思考者和观察者。它是一个精致的剧种,一个以人性为研究对象的学科。”3

伊阿古这个戏剧人物也让观众和读者成为了人性的思考者和观察者,重尝人生深刻的意味。硕士论文,]莎士比亚悲剧。他在戏剧中的一言一行都向我们诠释了人性的阴暗面。伊阿古“头脑敏锐、活跃,但心灵冷酷、麻木,是一类恶人的代表。”4 在戏剧的开篇,他的伪善、自私和阴险就展现了出来。在与罗德利哥的对白中,伊阿古揭露出他对奥瑟罗的真实情感。

“上天是我的公证人,我这样对他陪着小心,即不是为了忠心,也不是为了义务,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装出这一份假脸。要是我表面上的恭而敬之的行为会泄露我内心的活动,那么不久我就要掬出我的心来,让乌鸦们乱啄了。世人所知道的我,并不是实在的我。”(第一幕,第一场 《奥瑟罗》)

伊阿古一面挑唆罗德利哥去向苔丝狄蒙娜的父亲勃拉修告发奥瑟罗与其女的秘密婚礼,让权势极高的勃拉修向奥瑟罗复仇;另一方面他又厚颜无耻地提醒奥瑟罗留心勃拉修的迫害并声称自己无法容忍勃拉修对奥瑟罗名誉的损害。好一个两面三刀的阴谋家。硕士论文,]莎士比亚悲剧。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无时无刻不在作恶的伊阿古竟然堂而皇之地向奥瑟罗宣称:“缺少作恶的本能,往往使我不能做我所要做的事。”(第一幕,第二场)

戏剧中有许多意味深长的讽刺,强化了伊阿古伪善、狡诈和口是心非的人物形象。名誉对他意味着什么呢?为了回应奥瑟罗对他的诚实的猜疑,伊阿古强调了名誉对他的重要性。“我的好主帅,无论男人女人,名誉是他们灵魂里面最切身的珍宝。……谁偷去了我的名誉,那么他虽然不因此而富足,我却因为失去它而成为赤贫了。”(第三幕,第三场)然而当奥瑟罗的副官凯西奥由于中了伊阿古的圈套而被革职时,他对伊阿古深深地叹息道:“名誉,名誉,名誉!啊,我的名誉已经一败涂地了!我已经失去我生命中不死的一部分,留下来的也就跟畜牲没有分别了。我的名誉,伊阿古,我的名誉!”(第二幕,第三场)伊阿古却回答道:“我是个老实人,我还以为你受到了什么身体上的伤害,那是比名誉的损失痛苦得多的。名誉是一件无聊的骗人的东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过失。”(第二幕,第三场)这番话不仅让我们看清了名誉对伊阿古是无关紧要的,更让我们鄙视和愤慨他的虚伪和狡诈。

伊阿古两面三刀,虚伪无耻。但更让我们愤慨和恐惧的却是他的恶毒心肠和无中生有的罪恶本性。他鄙视人间的一切真善美,践踏世间的正义公理,靠破坏别人的幸福来实现自己的野心。“也许我是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因为——我承认我有一种坏毛病,是个秉性多疑的人,常常会无中生有,错怪了人家……”(第三幕,第三场)伊阿古所作的正是到处煽风点火,把世界搅乱以获取快感。他的计谋是如此的工于心计和歹毒,最终造成了“这床上一双浴血的尸身。硕士论文,]莎士比亚悲剧。”(第五幕,第二场)正如伊阿古在独白中所说的:“佛面蛇心的鬼魅!恶魔往往用神圣的外表,引诱世人干最恶的罪行,正像我现在所用的手段一样。硕士论文,]莎士比亚悲剧。”(第二幕,第三场)

伊阿古是恶的化身。在愤慨他罪恶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感叹他身上的那种超乎人力的智力和洞察力。在奥瑟罗看来,伊阿古“对于人情世故再也熟悉不过了。”(第三幕,第三场)他能洞悉其他人身上的致命弱点,因此奥瑟罗,苔丝狄蒙娜,凯西奥和罗德利哥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在他的眼中,奥瑟罗是“一个坦白爽直的人,他看见人家在表面上装出一副忠厚诚实的样子,就以为一定是个好人;我可以把他像一头驴子一般牵着鼻子跑。”(第一幕,第三场)而对苔丝狄蒙娜“就用她善良的心肠污毁她的名誉,让他们一个个都落进了我的罗网之中。”(第二幕,第三场)同时,伊阿古也深知凯西奥“是个性情暴躁,易于发怒的人。”(第二幕,第一场)从而利用他们的弱点,导演了一幕幕悲剧。“伊阿古在剧中以魔鬼的面目出现。他深通一种技巧,那就是如何将人性中潜伏的能量调动起来,掀起山呼海啸的灾祸;将一点儿火星助燃,烧成熊熊大火,将一切毁灭。因为自己坏到底,也就精通了恶的奥秘,洞悉了所有人身上致命的弱点,这样他就可以得心应手地将恶的规律运用到他们身上。”5 难怪前苏联莎评家阿尼克斯特说伊阿古“在心理战中是个了不起的战术家和战略家”6

在真相大白后,伊阿古被称作“顶着人头的恶魔”和“比痛苦、饥饿和大海更凶暴的猛犬”。(第五幕,第二场)威廉·哈兹里特的一段话可能是对伊阿古的最好注解:

“伊阿古这个人物是莎士比亚天才的又一次展现。他在莎士比亚塑造的一系列人物中,即是常见的,又是特别的。他头脑敏锐、活跃,但心灵冷酷、麻木,是一类恶人的代表。这类人具有一种病态的智力,对于道德的善恶完全无所谓,或者完全放弃善而倾向于恶,因为恶更对他们的胃口,给予他们更活跃的思维和更大的活动空间。他们几乎漠视自己和别人的命运,为了赢得一点无关紧要的优势不惜冒各种危险,这些辛苦和危险的行动满足了他们的最大欲望,同时也愚弄和戕害了他们。”7

二. 其他戏剧人物眼中“正直”的伊阿古

奥瑟罗与伊阿古的关系的一个基本点是前者坚定地认为后者是正直和忠诚可靠的。当然,这不仅仅局限于奥瑟罗一个人,剧中的其他主要人物都坚信他的正直。正是由于这一点,他们对伊阿古言听计从,走向悲剧的结局。戏剧第一幕中,当公爵要求奥瑟罗留下一个将佐听候差遣时,奥瑟罗推荐了他认为“为人是忠实可靠的”伊阿古。之后数行,当奥瑟罗把新婚妻子苔丝狄蒙娜托付给伊阿古时,又称他是“正直的伊阿古(Honest Iago)”。 随后的第二幕中,伊阿古又被看作”是个忠实可靠的汉子(Iago is most honest)”。当凯西奥落入圈套,酒后扰乱治安,奥瑟罗向伊阿古询问事情的起因时,又说道:“伊阿古,我知道你的忠实和义气,你把这件事轻描淡写,替凯西奥减轻他的罪名。”(第二幕,第三场)孰不知“恶魔往往用神圣的外表,引诱世人干最恶的罪行”。(第二幕,第三场)伊阿古之所以能够蒙蔽和欺骗其他的所有人,毫无疑问,一方面是由于他超乎寻常的智力、洞察力和虚伪,其作恶的手段实在是太隐蔽、太狡猾;另一方面,不能不从悲剧人物的自身查找原因。

莎士比亚有句至理名言:“发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一个人的表象未必能够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如伊阿古所言:“世人所知道的我,并不是实在的我。”(第一幕,第一场)“人们的内心应该和他们的外表一致,有的人却不是这样;要是他们能够脱下了假面,那就好了!”(第三幕,第三场)一味的轻信他人而不加以仔细的考察,必然会引火烧身,自取其咎。我国莎学前辈孙家琇先生在讨论奥瑟罗的性格时,曾提出一个问题:奥瑟罗是否太不知世故、太不懂人心叵测?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硕士论文,]莎士比亚悲剧。单纯质朴、对人推心置腹是优秀的品质,可是面对像伊阿古这样阴险、奸诈的恶人,如果一五一十的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就无异于幼稚和犯傻了。

莎士比亚屹立于世界文坛的顶峰。他的戏剧“教给人认识自己,开阔人的眼界,丰富人的贫乏生活,使人得到智慧”。8 悲剧《奥瑟罗》让我们阅历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深刻地观察和思考人性与人生。我们既痛恨伊阿古的虚伪、奸诈、狠毒,又惊叹他那超乎寻常的洞察力与智力;我们既同情奥瑟罗的不幸,感叹他内心的激烈冲突,又气愤他的不智与残忍。大概这就是莎翁的悲剧带给我们的心灵感受和智慧启迪。

参考文献]

1.Edward Pechter (ed.) Othello,Williamshakespeare. Norton Critical Edition, W.W. Norton&Company, Inc. 2004.

2.Michael Mangan. A preface toShakespeare’s Tragedies.《莎士比亚悲剧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3.残雪.《地狱中的独行者》[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4.何其莘:《英国戏剧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5.华泉坤,洪增流,田朝绪:《莎士比亚新论——新世纪,新莎士比亚》[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6.李伟民:莎士比亚的《奥瑟罗》批评演进在中国[J],《江汉大学学报》2005年3期。

7.罗益民:奥瑟罗人物形象面面观[J],《国外文学》,2002年1期。

8.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奥瑟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篇13

2017医学考博英语统考签约全程班【直播+录播】!!点击免费试听<<<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考方式与招生专业

普通招考: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及同等学力人员进行公开招考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招生专业: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同等学力考生的具体要求如下:a.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本科毕业,且获得学士学位并具有6年以上工作经验(从获得学士学位到2017年9月1日);b.正式修过所报考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并由所在学校出具加盖公章的成绩证明(至少已修完4门以上拟报考专业的硕士生主干专业课课程且成绩合格);c.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五篇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并经我校有关专家评审,确认已达到所报考专业硕士水平;d.加试政治理论及两门硕士阶段专业课;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的有关规定;

4、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

5、有至少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以上的书面推荐意见;

四、报名

分两个步骤,即填写报名数据信息,时间为2016年12月15日—2017年1月15日。现场报名,时间为2017年3月7日—3月10日。

(一)填写报名数据,2016年12月15日—2017年1月15日;

网上报名流程:

1.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从考生登录入口登入;

2.登入账号、密码需学信网帐号进行登录;

3.按照网站上要求进行填报。

(二)现场报名:2017年3月7日-3月10日须向研招办提供如下材料:

1、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各一份,应届硕士毕业生凭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开具的预计能够获得硕士学位的证明或介绍信(同等学力考生按上述要求提供证明材料);

2、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

3、政治审查表;

4、专家推荐书(有至少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书,报考的博导教师除外);

5、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证明和答辩评议书;

6、本科、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必须在入学前补交)或证明书;

7、身份证复印件

8、三级以上甲等医院体检表;

9、1寸近期免冠彩照1张;

10、个人档案。

以上第2、3、4项涉及表格必须本目录下方下载使用,并用A4纸填写打印后交研招办。

外地考生可通过快递在2017年3月10日前将相关报名材料邮寄至研招办,地址: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阿尔丁大街7号内蒙古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行政楼B302),邮编014010。

五、打印《准考证》时间:2017年3月15日至5月2日,考生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六、考试内容及考试方法

(一)初试

1、考试科目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

2、考试时间:2017年5月2日-5月5日;

3、考试地点:内蒙古科技大学,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二)复试

复试在初试合格之后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复试主要内容是学术水平考查(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的听、说、读等能力的测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守法表现等)。

七、录取

根据初试、复试的成绩,择优录取。

八、学费标准及奖助政策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 发展改革委 教育厅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有关政策的通知》(内财教【2013】974号)文件精神,我校对2017级秋季学期入学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及奖助政策的说明如下:

(一)学费标准

每生每年10000元。

(二)研究生奖助政策

1、国家助学金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范围覆盖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内蒙古自治区博士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2000元。

2、国家奖学金、内蒙古自治区奖学金

国家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博士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0元。

为鼓励更多的研究生在学业、科研、社会公益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内蒙古自治区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设立自治区奖学金。博士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0元。研究生自治区奖学金与国家奖学金不重复享受。

研究生不重复享受国家奖学金、自治区奖学金。

3、学校奖助学金

学校拟设立学校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及生活补贴,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4. 国家助学贷款

我校研究生目前实行生源地贷款政策,今后将继续执行这一政策。

5、研究生“三助”津贴

我校设立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等“三助”岗位。研究生“三助”津贴标准依据有关文件另行确定。

九、其他

2017年博士生招生为一次,秋季入学,拟招生10-12人,具体招生计划将根据国家下达规模和实际报考情况作调整。

十、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472-5951507

传 真:0472-595437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