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古代德育思想实用13篇

古代德育思想
古代德育思想篇1

1教礼乐育贤才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

“天下可以马上得之,不可以马上治之。”在建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就认识到治理国家除了需要军队、监狱等机构外,更需要的是对民众进行思想控制,强调“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1],下令在中央和地方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在全国形成了一个以官学、社学和书院为主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网。

1.1国子监的思想道德教育

国子监是明政府设立的中央官学,有南京国子监、中都国子监和北京国子监等三处。国子监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是为国家培养官僚的主要机构,国子监里的学生大多是皇家贵族的子弟,即官生,也有少量来自民间的学生,即民生,他们被统称为“监生”。国子监的教学制度包括坐监和历事两种。坐监,即在校学习。监生们学习学内容是统一规定的的,主要包括国家律诰、《四书》《五经》《性理大全》和《孝顺事实》等。历事,即从政实践。监生历事的种类较多,除了根据历事部门和内容不同而分的正历和杂历外,还有根据历事时间长短而分的长差、短差和随事派遣。朝廷以监生们在监学习的成绩为主要依据,把他们分配到不同部门历事,从六部衙门到坚守城门,历事的时间期限也不固定,一般为三个月或半年或一年。为了便于管理监生,国子监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监生参加监内活动,须穿戴整齐、遵守监规;上课时,监生们必须向老师作揖行礼,站着听讲;监生们每天的功课任务繁重,但都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未完成的监生们须接受惩罚,如每三天背书一次,背诵讲解全不通者,打10大板;每日写字一幅,一幅16行,一行16字,没写完者痛打。国子监的监规禁例条目繁多,囊括了穿衣、饮食、洗澡、就寝、走路、外出、上课等所有方面,对监生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教育和管理。

1.2地方官学的思想道德教育

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诏令:“学校之设,名存实亡。兵变以来,人习战争。朕惟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校,延师儒,授生徒,讲论圣道。”于是全国各地兴起了大建学校的浪潮,府学、州学、县学遍地开花。据史料记载,明代每府、每州、每县至少有一所学校。为了保证地方官学的教育质量,政府对各级学校的学生人数也进行了限定,府学每年招收的学生数量是最多的,人数为40人,州学、县学依次递减十人。五经和六科是明初地方官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下令规定府、州、县学学生,每人专治一经,礼、乐、射、书、数设科分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将六科分教改为礼、射、书、数四科同教,这一做法被明中后期统治者延续。地方官学生员的选拔十分严格,由守令到各地去选拔,被选中的对象须“在内监察御史,在外按察使,行部到日,一一相视,有不成材者黜退,更择人补之”[3]。地方官学对学生的管理十分严格。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洪武十五年(1382年),命礼部颁“禁例十二条”,为了让学生们铭记禁例,将所有禁例都刻在了卧碑上。管理条例对学生一天的学习和生活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早上学习经史、法律;早饭后,学习四书、礼仪、音乐、算数;午饭过后,学习射箭。

1.3社学的思想道德教育

社学是由朝廷倡导、民间创办的半官学性质的小学,被认为是州学、府学、县学学生的预备学校。洪武八年(1375年),明政府下令在全国广建社学,诏书指出:“昔成周之世,家有塾,党有痒,故民无不知学,是以教化行而风俗美。今京师及郡县皆有学而乡社之民未赌教化,有司其更置社学,延师儒及教民间子弟,导民善俗,称朕意焉”[4],于是社学遍及了全国各地。为了让社学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中央政府下令禁止地方部门干预社学的设立;为了让学生们获得良好的教育,政府对社学的教师也进行了严格的限定。明中后期的统治者也很重视社学的发展,明英宗、明宪宗、明孝宗都下令要求大力发展社学,让民间子弟入学学习。据《明史•杨继宗传》记载:“成化年间,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明代社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是沿袭宋元以来启蒙教育的内容,也有一些明代所特有的内容,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四类:一是传统启蒙读物,如《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二是宋元时期著名理学家所著的启蒙读物,如朱熹的《小学》,程端礼、程若庸的《理性字训》等;三是儒家经典,如“四书”“五经”等;四是明代社学所特有的《大明律令》《御制大诰》和《孝顺事实》等。表面看来,明代社学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基本的启蒙教育,其实更注重的是对伦理道德和本朝律令的宣传教育。明代统治者也试图通过鼓励手段让社学生员学习本朝律令。洪武二十年(1387年)规定:“社学生员,凡诵读律诰的,赴送京师,礼部较其诵多寡,次第给赏,又令兼读律令。”

1.4书院的思想道德教育

明代书院是对官学的补充,发展态势与官学相反。元末战乱使得各级各类学校遭到破坏,明初统治者推行的“置州县学而罢书院”的政策将书院推入谷底。明代书院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明初百余年,大兴官学,书院被压;第二阶段:正德至隆庆年间,官学开始衰落,书院兴盛;第三阶段:万历以后,书院成为心学传播的主阵地,出现新的发展态势。明代书院最显著的特点是聚徒会众,以讲为学。书院的教育形式大体分为考课式和会讲式,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以服务于科举为准绳。考课式书院的教学以科举为目标,以学习科考内容为主,成为科举的附庸。会讲式书院以发扬学术为重,以讲求理学为主。在明中后期,会讲式书院是书院教育发展的主流。明代书院的教学管理体系,在宋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且渐趋于正规化。书院都有自己的规约,即“学必有约,会必有规,规以佐约”。由于程朱理学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朱熹创办的白鹿洞学院的学规被推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明代所有书院的学规基本都是遵照着此学规制定的,而《白鹿洞学规》的首条规定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如紫阳书院,它的首要学规就是要求学生遵守《白鹿洞学规》,正德时期的太守熊正方在重修紫阳书院时,把朱熹的学规勒石刊布,作为师生为学做人处事的准则。

2承家规正家风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国家有序运转的基础,所以我国自古至今的统治者们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并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明代家庭教育在前代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从天子之家到平民之家都很注重家庭教育,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2.1家训的思想道德教育

在明代,从天子之家到平民百姓之家都很注重家庭教育,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家训。洪武二年第4期周的玲:论明代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34(1369年),朱元璋命人将其制订的制度、律令编为《祖训录》;洪武九年(1376年),进行修订;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再次进行修订,并更名为《皇明祖训》,明代首部皇家家训正式编修成功。除此之外,明代的皇家家训还有《诫诸子书》《圣学心法》和《内训》。《内训》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家训,它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帝后撰写最全面的家训。地方许多民众也为自己的家族撰写了家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郑氏家训》《庞氏家训》和《药言》等。郑氏家族被明太祖称赞为“江南第一家”,《郑氏家训》是当时地方较具有代表性的家训,明太祖朱元璋看过后发出了“人家有法守之,尚能长久,况国乎?”的感概。《庞氏家训》是庞尚鹏结合祖辈及本人的人生经历编写而成,其中引用了许多儒家经典。《庞氏家训》的体系比较完整,基本涉及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务本业、考岁用、遵礼度、禁奢靡、严约束、崇厚德、慎典守和端好尚等8篇。为了便于对儿童和妇女进行教育,《庞氏家训》中还采用诗歌形式编写了大量的训蒙歌和女诫篇。《药言》是姚舜牧所作,主要内容包括姚舜牧所承的父训和他本人的人生体会。《药言》蕴含着丰富的家庭教育思想,包括治家之道、子女的品德教育、重视养生教育和性保健等多个方面。

2.2“家长”的思想道德教育

统治阶级在加强专制统治的同时,也要求作为“国”之缩影的“家”的统治者———“家长”加强对子孙和家人的管教。古代家庭中男性尊长一般为父或者祖父。“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意思就是说子孙不遵从父或祖父的教育,父或祖父可以对其进行惩责。明代“家长”是一个家庭中的最高统治者,一般由德高望重、辈份较高的人担任。不同类型家庭,“家长”由不同辈份的人担任。主干型家庭,祖父健在,则由祖父担任;祖父去世,则由父亲担任。核心型家庭,则由父亲担任。“家长”在家中的地位,犹如皇帝在国中的地位,家中的所有权力都集中在他手中,家中的妻妾、子孙、奴仆及寄居在家中的亲属,都在他的统治之下。明代法律明确规定子孙必须接受“家长”的教育,违令者重罚;违反“家长”的教令,“家长”对其惩罚时若发生致伤或致死的事情,若断定为无心过失,则不会治“家长”的罪。明代的许多法律赋予了“家族”惩罚子孙的权利。权利一:对于违反祖父母和父母教令的子孙后辈,父母和祖父母可以杖打他们一百下;权利二:对于殴打或者辱骂祖父母和父母的子孙或其妻妾,父母和祖父母可以将他们杀害,这种行为被认为是过失杀人,不会追究祖父母和父母的责任。“家长”是家庭权力的核心,子女后辈的教育都由其控制。

3淳民风善民俗的社会思想道德教育

宗族在宋代宗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明代出现组织化的特征,成为地方的基层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机构;“老人”在明代社会生活中居于特殊地位,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明代乡约的类型多种多样,且都是以社会教化为根本目的。宗族教育、老人教化和乡约构成了明代社会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3.1宗族的思想道德教育

宗族是连结家庭、沟通社会的重要组织,被认为具有“化同姓之亲以美天下之俗”的功能,是明统治阶级治理社会的重要工具。祭祖和修谱是宗族教育的主要形式。明代祭祖活动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是社会等级的一种标志,根本目的是培养后辈对祖先的孝心,最终使族人“入事父兄,出事长上,敦厚亲族,和睦相邻”。祭祖,是每个宗族成员的义务,所有成员都必须参加,不按时出席者要受到一定的惩罚。祭祖时,族长或族长指派专人向族众宣读宗谱、宗法族规和皇帝的上谕。明太祖朱元璋的“圣谕六条”,即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各全生理,勿作非为,被列在了许多宗族家训之首。伦理道德、纲常名教和大明律令都是宣读的重要内容。一些家族在每月朔、望二日,定期召集族人,进行伦理纲常教育,使族人遵纪守法。修谱是明代各宗族的重要任务,被摆在了宗族活动之首。为了保证宗谱及时补充更新,修谱时间都有明确规定。古人重视修谱的目的在于用儒家思想来维持封建等级秩序,加强宗族内部的血缘关系,使“后之观吾谱者忠于君、孝于亲、悌于长、慈于幼、别于夫妇、信于朋友、睦于乡党、学于明师,发奋于青云之上,以前光裕后”(汪佩文《梅林汪氏宗谱》,1948)。

3.2“老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老人”制度是明政府加强基层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明代“老人”制度设置于洪武年间,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令天下各郡县推荐一名德高望重、办事公正、善辨是非、能让民众信服的年长者任“老人”一职,负责处理民间的民事、杂事。由于“老人”治理社会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洪武二十一年(1389年),明太祖下令废除各府州县的“老人”职务;洪武二十七年(1395年),又恢复“老人”一职,让他们来处理夫妻吵架、争田夺宅等事务。凡未经“老人”审理而向上级越诉者,须接受严厉的惩罚。明代“老人”在社会中居于特殊的重要地位,他们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劝民为善。劝民为善是设置“老人”职位的首要目的,明代统治者曾多次下令要求“老人”要教诲百姓,为善去恶。为了更好地教化民众,明太祖朱元璋还专门设立了“木铎老人”,在乡里宣讲“圣谕六条”。二是劝耕督产。“老人”具有丰富的农耕经验,而且威望又高,深受百姓尊重,利用他们督促民众生产能推动农业的大发展。为了让“老人”能够有效督劝百姓勤于耕种,明政府下令在各村推行“老人”击鼓劝农制度。三是调解纠纷。调节纠纷是“老人”的基本职责,主要是调解夫妻、邻里之间的纠纷,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了充分发挥“老人”的职能,明初还在乡里设立了申明亭和旌善亭,作为“老人”裁决争讼的场所,许用竹篦荆条,量情决打。

3.3乡约的思想道德教育

乡约是依据是地缘关系或者血缘关系而建立的一种民间组织,是居住在同一个村的村民为共同抵御外敌,保护共同财产,加强村民教化,规范村民行为而组建起来的。王明阳在《南赣乡约》指出“自今凡尔同约之民,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死伤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戒,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明代乡约以宣扬教化为目的,其主要内容为儒家的伦理纲常,对入约之人进行思想教化,并约束和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其形式大都以宋代吕氏乡约为蓝本。乡约在嘉靖、万历以后几乎遍及全国,维护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巩固了统治阶级的政权,最典型的是安溪黄氏乡约。黄氏乡约是黄怿根据安溪的实际情况,参照其他乡的乡约制定的。黄氏乡约规定了行乡约的具体程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教化的内容。首读“圣谕六条”,次读吕氏乡约,再读陈氏乡约,最后读本县禁约。吕氏乡约和陈氏乡约都对父子、兄弟、夫妻、邻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约束和规范,号召村民们相互帮扶、互相监督,严格遵守乡约,共同形成美好的乡风和民俗;本县的禁约基本囊括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明代统治阶级通过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思想道德教育等多种途径的相互配合,使明代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大明王朝维持了276年的封建统治。明代思想道德教育三位一体的途径体系,对我国当代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由于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明代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体系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明代思想道德教育途径体系的新生性价值,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龙文彬.明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42.

[4]明实录.明太祖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

[5]王圻.续文献通考[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

[6]吴宣德.江右王学与明中后期江西教育发展[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312.

古代德育思想篇2

1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概念界定

很多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对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概述。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德育是以儒家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融合道法墨各家伦理道德传统、道德规范和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而形成的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庞大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道德教化体系和价值行为标准的总和。”也有学者指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家等既在德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等问题上相互颉颃相互论争, 又在德育的目的、功能和本质等问题上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虽然表述方式不尽相同,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指出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家思想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产物,同时也指出了儒家德育思想在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体系的主导地位。结合前人的表述,我们对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做出如下界定:中国古代德育思想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儒家道德规范为主体,吸收融合了道墨法释等各家道德思想、伦理规范、道德实践的,涵盖广泛、多元一体的德育思想结构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德育思想是在古代历史条件中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在德育与政治的关系上,德育政治化超出了合理限度,遮蔽了生活世界,导致了德育本质和功能的异化;在群体和个体的关系上,对群体价值的过分注重,压制了个体道德的充分发展,弱化了德育对个体生活世界的精神关怀能力等。”因此,在继承与发扬中国古代德育思想时,需将其与当代实际相结合,特别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实际状况相结合,对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做出符合时代的解释,使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在高校焕发新的生机。

2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内涵与方法

(一)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内涵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其中“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仁的含义有两个,其一从个人修身的角度来讲,仁即为“修己”。孟子曾说:“仁者也,人也。”(《孟子・尽心下》)《礼记・中庸》中也讲:“仁者,人也。”这里的“人”,是指社会人,是经过后天学习修养而形成的。因而要“修己”以为仁,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人格。其二从对待他人的角度来说,仁即为“爱人”。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亲相爱,孟子也说:“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爱人”要求人们有仁爱之心,爱他人、尊重他人,首要的就是对亲人的爱,“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孝是对父母的爱,悌是对兄长的爱。《孝经》上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指出了孝是做人的根本。试想如果连有生育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尊重关爱的话,如何尊重关爱他人?如果人人都不孝敬父母,不尊重他人,这样的社会又怎能和谐稳定?因此孔子说:只有对亲人保持孝悌之心,才能推己及人,对他人关心友爱;才能由小家到大家,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一直有“以孝治天下”的传统,“使得‘孝'由家庭伦理范畴的概念上升为国家伦理和政治伦理。”但后来扭曲的“愚孝”观念也使得现在很多国人对孝悌思想存在诸多误解。今天我们讲求孝道,更应该返璞归真,回归孝的本质含义,爱父母、敬父母,父母是对的,应该遵从,父母错了,应该指出其错误,这样才是真正的孝,才能保持和谐有爱的家庭关系。“仁”从个人的角度提出了修身处事的准则,“礼”则从社会角度进行了制度规范。礼所反映的封建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已经不适用于现今社会,因此我们不谈礼的具体制度指向,而是吸收借鉴其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指出了礼的本质和功用在于“和”。通过规范人们的言行,使其守礼,从而保持社会的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借鉴仁、礼的思想,教导学生内以修己,外以爱人,遵守校园规范,从而在提高自身素质修养的同时,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中国古代德育目标

在德育目标上,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看重人的精神气节,注重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等都表现了高洁的精神气质,令今天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神信念的力量,深受鼓舞。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传统德育的教育目标,从个人修养到太平天下,从小我到大我,一层层推进,培养受教育者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及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对天下的责任意识。传统德育的熏陶将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自我修养意识,自觉地完善人格品性,提升精神气质,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三)中国古代德育方法

在德育方法上,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蕴含着多种有效的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得名来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启’指的是教育者引导学生思考,‘发’指的是教育者指导学生如何去表达,教育者对学生的启发作用在于引导而不是直接告知其结果。”通过这样的启发诱导,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中国古代很多思想家、教育家都注意到了周围环境对人的后天成长的重要影响。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傅玄的《太子少傅箴》中也有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比较形象地说明了环境的影响作用。环境作为无形的、不易感受到的存在,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着影响,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除了教育者可采用的德育方法,中国古代也十分重视人的自我教育。《周易・蹇卦・象辞》中有言:“君子以反身修德”,即通过反省自身来修养德行。曾子进一步指出了自省的具体内容:“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述而》)当然自省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生活学习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纳入反省的范围。“慎独”也是一种重要的自我修养的方法,即在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要自我监督,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陆九渊说:“慎独即不自欺。”袁采也说,慎独即“处世当无愧于心”。这些都表明“慎独”要求人的高度自觉性,强调自律意识的培养,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不断自我观察、自我约束和自我反省。

3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在高校中的应用

(一)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融入课程体系中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中蕴含着对当今社会有积极意义的时代价值,在对其作出现代诠释的基础上,可以适时地融入到教学中。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特征,但当前的思政课无论是在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上过于强调政治性,从而导致课堂内容空泛、枯燥乏味,无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任何课程都不只是单纯地知识传授,思政课作为思想性政治性的教育课程,更应注重对受教育者品性的塑造与思想的引领。因而将古代德育内容适时地融入高校思政课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内容、提升课程的趣味性,改善政治意味过浓的弊端,还可以通过对古代德育经典、人物故事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体会传统的精神气节,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下提高对德育的认同度。

(二)结合古代德育方法,改善教学方式

启发诱导法告诫教师避免单纯的灌输说教,采用探索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考与探索;自我教育法启示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反省,将教师的引导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效结合。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善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水平,开展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同时应不断充实自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个人修养。教师作为教育者和引导者,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思想上、行为上的影响,他们对理论的讲述与践行,对工作的理解与态度,对现实的看法与思考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发展和行为判断。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应注重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素养,以身作则,发挥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

(三)营造德育环境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国古代重视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注重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使其渗透到每个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随着传媒的发展,高校里也出现了很多方便又高效的校园媒体。每天的校园报纸、广播可以开辟德育模块,进行德育宣传;利用校园微博、微信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推送德育美文、德育故事,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古代德育的熏陶。还可以开展相关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近距离接受德育的熏陶教育:组织相关的学生社团,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并通过相关实践活动的举办,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伦理道德的认识,促进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邀请有关的教授学者,开展学术讲座;利用话剧、小品、舞蹈等形式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搬上舞台等。通过这些有形无形的方式,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认识,提高道德修养与实践。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修养。自我反省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修养方法。德育内容的特殊性,要求受教育者经常自我反省,反思自己的不足,从细微处培养自身的自律意识,提升德行修养。现代社会喧嚣浮躁,人们通常为浮华名利所累,越来越少的人能够静下心来修养身心。大学生处于风华正茂、拼搏奋斗的时期,也应该时常静心自省,这样既可以使自己在奋斗中时刻保持动力,又能养成良好的品性修养应对社会的浮华喧嚣,以更加坚强的姿态接受社会的洗礼。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希望可以通过这些借鉴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改善当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面对更复杂的情况,这些都需要高校、教师、学生的长期并持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赵公弼.传统德育思想的汲取与发扬[J].龙岩学院学报,2009,27(6).

[2]王泽应.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的开发与现代转化[J].教育科学研究,2006,10.

[3]樊泓池等.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及其对当前青少年德育的启示[J].管子学刊,2013(2).

[4]陈晓静.两汉孝治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3.

古代德育思想篇3

一、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政治)教育及其特色

(一)经学教育是贯穿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具有价值观属性的经学教育是古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价值观是指导人行动的灵魂,是社会运行发展的精神核心。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在社会生活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必然是统治者的价值观。统治阶级为了使自己的价值观被社会成员接受认同,就要进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中国古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是儒家的价值观,它集中体现在儒家的经典著作中。所谓的经学也就是儒家经典著作之学。从西汉王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经典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性即灵魂性内容。西汉开始的经学教育包括《五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经、春秋和《孝经》、《论语》,通称为《七经》。经学不仅成为汉代学校教育的内容,而且也成为官考入仕的内容,尤其是实行科举制度以后更是如此。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统治者的不同需要,以及统治者认识程度、主观偏好的差异等因素,经学的教育内容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有所变化发展。西周原来的《六经》到西汉变为《五经》乃至《七经》,唐朝时期把《七经》扩展为《九经》和《十二经》,而到了宋朝,经学的内容发展为《十三经》。从宋朝开始的经学包括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也都被包括在经学之中。经学之所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因为经学中具有统治者所需要的价值观念,诸如《春秋》中的“大一统”观念,突出强调重视国家统一,不能分裂。南宋学者喻樗说:“六经数十万言,只十个字能尽其义,要之,不出乎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而已。”(朱彝尊《经义考》卷二九六)。喻樗强调“五伦”是儒家经典的核心内容,所谓五伦也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统治者特别看重的是五伦中的君臣有义。(二)封建纲常和礼仪规范教育是贯穿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封建纲常和礼仪规范教育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一个社会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社会生活中要有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没有规范的约束和对行为的规范,社会生活就不能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就无法保证。封建纲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社会经过长期积淀和总结提炼出来的处理上下尊卑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类似于现代社会中的道德原则或原则性的规范。礼仪规范包括礼仪和规范两个部分,前者是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礼仪的规定,后者则是社会生活中带有强制性的规范。礼仪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的规范,规范是告诉你不怎么做所要承担的后果,二者分别从不同方面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约束。中国古代社会统治阶级把规范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如何让社会成员认识接受社会规范上花费了心思。一方面,通过学校教育来进行封建纲常和礼仪规范教育,把封建纲常和礼仪规范纳入教学的内容体系,在基础层面对人们进行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入仕的途径进行封建纲常和礼仪规范教育,纲常的原则和礼仪规范的具体内容是入仕考试的重要内容,这在实际上是通过入仕的途径强化纲常和礼仪规范的教育。此外,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阶级还不忘用社会教育的手段来实现封建纲常和礼仪规范教育,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中,乃至通俗读物中贯穿渗透纲常和礼仪规范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的纲常名教,以臣忠、子孝、妻顺为代表的三纲五常成为中国社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2]从西周的萌芽阶段到西汉的完善阶段,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以封建纲常和礼仪规范作为基本内容,而中国封建社会所以能够延续两千多年,与纲常和礼仪规范教育的深入与普及不无关系。(三)不同层次的道德楷模教育增强了教育的感召力中国古代社会格外重视道德楷模和典范的教育。首先是选择不同层次的楷模。古代社会的楷模和典范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层次性,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典型和楷模。对于统治者来说有统治者的楷模,士人阶层选择的是士人的楷模,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则有普通民众的典范。比如,尧、舜、禹、周公等,这是历代君王所要学习的楷模;孔子、孟子等圣人则是士人或者书儒需要学习的楷模,成圣教育则是典型的象征;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楷模则是那些遵守封建礼教和规范的人。其次是通过楷模典范的推选过程进行教育。推选典范楷模集中体现在士人和百姓的层面上,每一次对楷模和典范的推选,实际上都是一次现实的教育过程。推选要有推选的标准和条件,明确这些标准的过程也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过程;而按照这样的标准去选择对象的过程同样也是一种教育。谁成为典型和楷模,是因为他具备了什么条件;谁在推选中落马则是说明他不具备什么条件。古代社会的道德楷模教育作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推选过程实现的。第三是对道德楷模和典范进行广泛地宣传和旌表。一方面通过有效的途径让更多的人们知道他们的事迹;另一方面,对典型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赏,有的甚至被加官进爵,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队伍中的一员。道德楷模和典范教育的作用在于,对于被推选的人来说,由于推选和宣传过程,使他们自身受到鞭策而更加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目睹典型楷模被推举的过程和社会给予的肯定旌表来说,也会增强典型的感染力,不同程度地成为效仿的对象。应该说,中国古代社会通过典型楷模教育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在实践领域引领人们行为的效果。此外,中国古代社会还突出强调社会的教化。教化的要义之一就是要求统治者的行为能够成为百姓效仿的榜样。这也是楷模和典范教育的应有含义。(四)修身教育强调内心感悟修身教育是让人们寻找修炼途径的教育,它同样在古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修身是古代社会的思想家和统治者们找到的有助于人们按照社会要求去做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修身突出的是自我教育或自我修养,它是通过自我对社会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理解体悟,从内心生成的按照社会要求做事的自觉性。修身强调的是“优良的道德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逐渐培养起来的,即使是圣贤也概莫能外。道德品质的养成,不仅要靠社会、家庭的教育,更要靠自我教育、自我磨练,这就是修养的功夫。”[3]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统治者告诉人们:修身是成人之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突出强调修身的根本价值,只有修炼好自己,才能成大事;而要成大事者,就必须修炼好自己。修身的内容包括立志、为学、重行、改过、自省、慎独、重微、日新等。立志,即确立高尚、远大、明确的奋斗目标;为学,即学习文化知识和道德伦理知识;重行,即高度重视道德伦理知识的实践;改过,即自觉、勇敢及时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自省,即自我反省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慎独,即在自我独处的情况下也要遵守道德;重微即重视生活中细微的小善和小恶的道德价值;日新,即不断进步,不满足已有的成就。修身强调的是人向善的本性不能丢掉,而不丢的有效举措就是不断反省自我的人性,按照人性来修养自己,也即修心养性。古代社会强调修身教育,注意在人们内心深处对社会价值和规范的接受,不仅调动了人们内心修炼的自觉性,而且大大节省了社会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本。修身教育是古代社会面对所有成员倡导的教育方式,君主要修身,官吏要修身,普通的士人甚至百姓也要修身,尽管不同境界的追求有不同要求但都要进行修身。因此,修身是古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贯通的内容。自孔子在《大学》中提出修齐治平以来,一方面它成为圣人君子贤人追求的目标和境界;一方面成为统治者面对所有社会成员进行社会教化的内容。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自我修养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谋求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我修养的水平从总体上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前景。当然,也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状况。总之,强调自我修养,是统治者为社会教化找到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它通过为人们的发展进步寻找路径的办法,使人们自觉接受社会的要求和统治者的意愿。

古代德育思想篇4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纵观我国五千年封建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硕果累累,方法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进行理论教育灌输。统治者为给大众灌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大力普及《诗》《书》《春秋》《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并自己也会编写一些喜闻乐见的读物,使其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教化百姓,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统治者实现“化民成俗”一方面是教育灌输的结果,同时也是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养成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秦汉时期,地方设“三老”专职教化。

(三)树立理想榜样,身教示范。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者应该是完美的体现者,要以对自己负责的精神、谦恭态度和博学多识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树立好典范。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伦理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就已经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此相适应,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伦理道德,各种政治制度、礼仪规范、社会习俗无不渗透着强烈的伦理道德要求。

(一)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强制性。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和政治上的专制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其方法必然带有强制性。自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就只能以儒家为正统,不允许其他的内容与方法与之相抗衡。

(二)强调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孔孟等儒家先贤都高度赞扬那些虽不善言辞、却能遵循道德规范身体力行、亲身实践的君子,而耻于那些言过其实、知行不一的小人。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三)重视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儒家思想主张。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对象的性格、能力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儒家思想还认为,思想道德教育要“循序渐进”,这符合教育的认识规律,有利于教育对象的接受。

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远影响

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历史久远、源远流长,其中许多内容反映了人类某些共同的生活规则,体现了人类的基本智慧和情感,对于加强和改进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引导当代人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历来把树立远大志向当作塑造完美人格的前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以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理想、道德情操、道德品质,激励人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为目的的思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我们要高度重视自我教育,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在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中,自我教育法居于核心地位,针对如何实施自我教育,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它对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于:达到了自我教育方法为中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调动教育对象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教育对象自己反省的勇气、自律的精神和能力。

(三)要学会运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运用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重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综合教育机制,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紧密协作的情况下,才能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青年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立足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审时度势、联系实际,既要继承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合理因素,又要开创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方法,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在新形势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邓球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陈悦悦,张正霞.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3]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德育思想篇5

(一)进行理论教育灌输。统治者为给大众灌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大力普及《诗》《书》《春秋》《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并自己也会编写一些喜闻乐见的读物,使其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教化百姓,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统治者实现“化民成俗”一方面是教育灌输的结果,同时也是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养成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秦汉时期,地方设“三老”专职教化。

(三)树立理想榜样,身教示范。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者应该是完美的体现者,要以对自己负责的精神、谦恭态度和博学多识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树立好典范。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伦理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就已经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此相适应,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伦理道德,各种政治制度、礼仪规范、社会习俗无不渗透着强烈的伦理道德要求。

(一)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强制性。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和政治上的专制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其方法必然带有强制性。自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就只能以儒家为正统,不允许其他的内容与方法与之相抗衡。

(二)强调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孔孟等儒家先贤都高度赞扬那些虽不善言辞、却能遵循道德规范身体力行、亲身实践的君子,而耻于那些言过其实、知行不一的小人。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三)重视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儒家思想主张。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对象的性格、能力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儒家思想还认为,思想道德教育要“循序渐进”,这符合教育的认识规律,有利于教育对象的接受。

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远影响

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历史久远、源远流长,其中许多内容反映了人类某些共同的生活规则,体现了人类的基本智慧和情感,对于加强和改进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引导当代人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历来把树立远大志向当作塑造完美人格的前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以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理想、道德情操、道德品质,激励人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为目的的思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古代德育思想篇6

一、中国古代教育对家庭德育教育方面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是一个人人生发展中的启蒙阶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父母对孩子的培养和管教应该是正确的,科学的。家庭教育在注重孩子智力提高的同时,也要关注对孩子心灵的塑造,品格的培育,行为的养成。庞军鹏在《当代家庭德育教育应借鉴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一文中分析了当代家庭教育思想的现状,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即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教育观念上的偏差和教育方式的极端化。当代家庭教育借鉴古代教育的意义非常大,以及分析了如何吸收和借鉴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我们应该以辩证的观点继承前人留下来的财富,并加以吸收和发扬,为现代家庭德育教育提供可贵的借鉴。颜之推在《颜式家训》一文中指出“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制。”认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教他们洒扫,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古人充分认识到行为习惯在家庭德育教育中的时效性。

笔者认为,分析中国古代教育对家庭德育教育方面的影响不应全部借鉴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也相对的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们应该辩证的继承前人留下来的财富,并加以吸收和发扬。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假期里都要求孩子学习来提高成绩,认为成绩可以证明一切。可是现在学习好的孩子在人格方面的培养并不一定是完整的。

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家很早就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孔子把人口、教育、财富作为“立国”的三大要素。并把教育放在治国治民的首要地位。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聂翔雁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迪》一文中提出将人格培养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主张创造性学习的思想,倡导终身学习的思想,重视社会教育的思想。现代社会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社会的整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学校系统已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尤其是大学同社会大系统之间不断进行着信息交流,培养大学生不仅是高校和教师的责任,也同样是高校和教师的责任。王秋莲在《论古代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一文中指出孔孟的儒家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学会认知,知行统一,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笔者认为,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是为维护和巩固封建社会的秩序服务的,因此也带有强烈的封建性。这就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华,批判和否定它的糟粕。让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的建设。重温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社会教育的思想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更大地帮助,更有利于创造大学生成长的环境。

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教与学的启示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教与学的精华能更好地指导我们当代教师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孙云英在《教与学的启示》中指出教师是辛勤耕耘的园丁。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教学中,教师的研究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有的放失。教师要启发教育,循循善诱,生动直观的启发式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教学由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组成,在教学中应该教学相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交给学生快捷掌握知识的方法。张文在《关于发掘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思考》中指出了我国当代教育的现状,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教育中教与学的启示对当代的教育理念有一定积极的影响。但如何才能让学生高效率地获取知识才是教师应该努力去做的。最近,在新闻上出现一些教师师德问题,教师在教学的前提是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自身的个人修养。这才是教师教好学,教好学生的前提。

四、中国古代教育中的生态意识

中国古代教育的生态意识表现在把教育放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考察的整体综合观念。注重自然界与人的协调,即“天人合一”的辩证观念。羊枣在《试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生态意识》中提出天人合一的辩证观念,以及强调启发主体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开发主体力量达到至善之境的自我生态平衡观念。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生态意识都是比较完整和超前的。钱伟在《从“天人合一”观透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指出,深刻全面的认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识这种追求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以及重视伦理性,自省性的古代教育思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教育中的生态意识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现在环境问题成为一个比较热点的问题,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尤为重要。

以上即是笔者对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一个简单综述。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各种启示都做了比较细致的研究。但在如何更好地权衡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当代教育思想方面尚存有不足之处。而这也是值得我们去研究,更好地促进我们当代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颜之推.颜式家训[M].长沙:岳麓书社,1999.

[2] 庞军鹏.当代家庭德育教育应借鉴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34).

[3] 聂翔雁.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迪[J].中国成人教育,2012(04).

[4] 王秋莲.论古代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J].辽东学院,2006(08).

[5] 孙云英.教与学的启示[J].云南高教研究,1995(4).

[6] 张文.关于发掘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思考[J].长沙: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12(06).

[7] 羊枣.试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生态意识[J].曲靖:曲靖师专学报,1996(02).

[8] 钱伟.从“天人合一”观透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J].桂林: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9(03).

[9] 陈利民.论中国古代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J].广西: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04).

[10] 刘永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创新的内在理路及现实启示[J].教育史研究,2012(01).

古代德育思想篇7

二、 以古代诗词点缀,思想品德课教学可锦上添花,耐人寻味,潜移默化

教育需要呈现大量的事实和论证,思想品德课教学更是如此,其进行的依据无外乎以下几种:逻辑推理、事实论证、数理分析……笔者认为古代诗词中蕴涵很多这样的论证方法。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以古代诗词点缀所起到的效果可以概括为:锦上添花,耐人寻味,潜移默化。比如:在讲哀愁的情绪时可以引用陆游的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等。总而言之,没有古代诗词点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可能是浅显的,但有了古代诗词点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是耐人寻味的,给学生的不是一味的灌输,而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可以使思想品德课堂富有生机,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古代德育思想篇8

一、古诗词的发展

自古以来,我国古诗词就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地发展,由诗经开始,经历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一步步演变,从而奠定了它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最早出现的《诗经》,内容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将周代社会生活以诗歌的形式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楚辞是一种心诗体,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运用了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汉赋是一种散韵结合的文体,专事铺叙,其内容有描绘宫殿城市和帝王生活,也有记述旅人旅行经历和怀才者的不遇之悲愤,也有描述大自然的禽兽草木;唐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最为珍贵的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将古诗词的发展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宋词经过了唐诗不可逾越的高峰,无以为继,所以另辟新径,重在理趣,在平淡无华的诗句中见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显其瘦劲;元曲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剧曲与散曲,它大多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是一个种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的艺术形式。

二、我国的古诗词教育

我国一直都注重文学教育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了古诗词教育,它更是古诗词教育的重中之重。古诗词教育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精华的传承,其丰富的内涵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近年来,由于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古诗词也更加重视,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传输形式。

苏教版语文课本中对于古诗词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多样性。在教学要求上,过去往往只是要求学生对古诗词基本的背诵、掌握,现在却也也更加重视古诗词中的情感和内涵。教材的改变,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更加开阔,对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效果。

三、古诗词与思想道德

古诗文中有关思想道德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典型的有品德言行、远大志向、爱国忧民等多方面内容。品德言行的发展对一个人来说,是完善自我的重要因素。儒家思想中讲道德“修身”就是指的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也就是修身立德的意思。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周敦颐先生“盛开于淤泥而不被污染,灌注于水而不显得妖媚”的清高,各人的“德”在自己的心中都有一个方向。再然后就是远大志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小于个人,有大于国家。如心忧天下,乐民之乐的思想,如乘风破浪,直挂云帆的抱负。另外的就是爱国忧民之心,心系国家,心存人民,崇尚正义。“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即使生命即将终结,却也不忘卫国;“可怜白发生”辛弃疾,年老体弱,报国无望,唯有哀叹。这样的诗句不胜枚举,可见古诗词与思想道德息息相关。

四、古诗词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的途径

对于从古诗词教育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我们需要把握好思想道德与教材之间的联系,要避免空洞的说教。笔者在教学中采取的教育途径有两种:

(一)以情感带动教育

古诗词中的情感,是学生与古诗词沟通交流的纽带。因此,使学生感受到诗中的情感,爱上古诗词,学会多角度欣赏古诗词,从而使学生和古诗词之间达到相互作用的效果。

首先,要从让学生感受诗的情感着手,使学生对古诗词心向往之。在讲授古诗词之前,可以先讲述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小故事,或者作者的生活经历,或者当时的社会背景等等。比如讲《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便可以从辛弃疾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当时时代的社会背景来讲,也就是南宋时期国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首先面对金国,毫无反抗之力,好不容易金国灭亡了,紧接着又是更为强大的蒙古国,可见时代的不眷顾。另外辛弃疾本身的经历,他小时候亲眼目睹了汉人如何的被金人欺凌侮辱,于是,从小立志回复中原报国雪耻,突出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正式讲课前的这段引人入胜的导入故事,极大的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同学们自然会就会有更高的期待,对其产生浓厚兴趣,这样通过辛弃疾的爱国史就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活生生的案例了。

(二)以道理使其通晓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古诗词中的道理启发学生。或许有人对此有疑问,古诗文重在抒情言志,哪有说理的意思,其实不然,古诗词中的“理”,凝聚在诗意之中。以小见大,通过其塑造的诗意,让人如临其境,置身其中,这样感受就更加真切,以此来阐述深刻的道理。古诗词教育中,晓之以理,是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途径。

五、古诗词教育中提高思想道德的注意事项

(一)要善于观察历史,用辩证的观点去学习传统美德,要注意特定历史时期的传统思想道德。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在其中体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之心,但结合当时的社会来看这种忠君爱国有其局限性。因此,在教育的同时要注重时代性,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扬弃”。

(二)要学会将传统融于现实,不拘泥于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一直沉浸在古人的世界里,就会脱离实际,一切都变成空话,套话,对学生也就失去了吸引力。我们要将传统的思想道德与现代风貌的示例相结合,以此与学生的心灵产生沟通和交流,让学生理解,传统思想道德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六、结语

总之,如果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能够将古诗词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那么,我们所取得的就不只是高中语文教育的的成果,而是语文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古代德育思想篇9

我国一直都注重文学教育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了古诗词教育,它更是古诗词教育的重中之重。古诗词教育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精华的传承,其丰富的内涵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近年来,由于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古诗词也更加重视,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传输形式。苏教版语文课本中对于古诗词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多样性。在教学要求上,过去往往只是要求学生对古诗词基本的背诵、掌握,现在却也也更加重视古诗词中的情感和内涵。教材的改变,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更加开阔,对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效果。

三、古诗词与思想道德

古诗文中有关思想道德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典型的有品德言行、远大志向、爱国忧民等多方面内容。品德言行的发展对一个人来说,是完善自我的重要因素。儒家思想中讲道德“修身”就是指的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也就是修身立德的意思。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周敦颐先生“盛开于淤泥而不被污染,灌注于水而不显得妖媚”的清高,各人的“德”在自己的心中都有一个方向。再然后就是远大志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小于个人,有大于国家。如心忧天下,乐民之乐的思想,如乘风破浪,直挂云帆的抱负。另外的就是爱国忧民之心,心系国家,心存人民,崇尚正义。“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即使生命即将终结,却也不忘卫国;“可怜白发生”辛弃疾,年老体弱,报国无望,唯有哀叹。这样的诗句不胜枚举,可见古诗词与思想道德息息相关。

四、古诗词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的途径

对于从古诗词教育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我们需要把握好思想道德与教材之间的联系,要避免空洞的说教。笔者在教学中采取的教育途径有两种:(一)以情感带动教育古诗词中的情感,是学生与古诗词沟通交流的纽带。因此,使学生感受到诗中的情感,爱上古诗词,学会多角度欣赏古诗词,从而使学生和古诗词之间达到相互作用的效果。首先,要从让学生感受诗的情感着手,使学生对古诗词心向往之。在讲授古诗词之前,可以先讲述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小故事,或者作者的生活经历,或者当时的社会背景等等。比如讲《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便可以从辛弃疾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当时时代的社会背景来讲,也就是南宋时期国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首先面对金国,毫无反抗之力,好不容易金国灭亡了,紧接着又是更为强大的蒙古国,可见时代的不眷顾。另外辛弃疾本身的经历,他小时候亲眼目睹了汉人如何的被金人欺凌侮辱,于是,从小立志回复中原报国雪耻,突出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正式讲课前的这段引人入胜的导入故事,极大的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同学们自然会就会有更高的期待,对其产生浓厚兴趣,这样通过辛弃疾的爱国史就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活生生的案例了。(二)以道理使其通晓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古诗词中的道理启发学生。或许有人对此有疑问,古诗文重在抒情言志,哪有说理的意思,其实不然,古诗词中的“理”,凝聚在诗意之中。以小见大,通过其塑造的诗意,让人如临其境,置身其中,这样感受就更加真切,以此来阐述深刻的道理。古诗词教育中,晓之以理,是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途径。

古代德育思想篇10

1.1.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轻视道德教育我国传统德育范围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我国古代的德育因为政治、法律、宗教等社会意识并没有完全从道德中分离出来,而现在的中国已经有比较完备的政治法律体系,所以德育之本原,即德育最重要的部分,往往意味着狭义的德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和法律只隶属于广义德育,更不能取代德育的社会功能。德育的目标是人的道德的养成,使之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目前我国德育的现状是德育本身概念界定不十分清楚,从小学到高校的德育的重心都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而忽视了真正的德育目标。

1.1.2重视适应现实而忽视德育的底线———求真德育的最低境界是真,最高境界是善,真的善为美。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却或多或少地忽略了道德的底线———求真,说真话者不如说谎话者更具备社会适应能力,青年人失去热情纯真,变得老于世故。高校或者因为就业现状艰难,将“求真”引向了一个误区:摒弃德育而追求生存的本能,结果使得不少大学生认为只要能谋得职业,不管什么虚假的手段都可以用,道德观、价值观模糊。所以,回归德育的本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综上所述,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之本原,而道德教育之本原是求真,在高校中进行德育建设,首先要抓住德育之关键,目标才会明确,才不会失去方向。

1.2形成原因

1.2.1将德育的政治功能与道德功能混为一谈,重社会轻个人我国历史上的道德教育将政治的实用要求与道德的理想价值标准、政治的功能与道德的功能都混同起来,使道德的工具价值与目的理想性价值混淆起来。高校德育的重点依然是放在思想政治、社会规范法纪等方面,德育被狭隘化为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独立的地位,德育的本原目标———育人的功能就难以真正地实现。德育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以社会、群体为本位的道德原则,存在着忽视个体的独立性、压抑个性等缺陷。当前高校德育在强调社会需求的同时,对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体现不足,或者有部分学生在重社会轻个人的德育背景下走向极端,而变得自私和个性乖张,却误以为这就是个性意识的张扬。

1.2.2高校德育急功近利,方式简单化德育是长期的持续的过程,高校德育机构在德育过程中,忽视或违反德育的内在规律,急功近利,追求即时的、显性的成绩。某些时间准备抓哪方面的德育,就热热闹闹地搞活动,活动一结束,总结报告写完,表彰大会开过,德育就随之结束,使得德育不是出于一种良心、德性的需要,而是迫于外力的强制性。高校德育依赖或注重于说教、灌输式的方式和手段,与大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在价值观念上极易产生功利化、庸俗化倾向,把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化、形式化,使本来丰富的有血有肉的道德教育变成了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这样德育不但不能消解各种价值迷茫和精神困惑,反而更加刺激了他们的价值迷茫,如有的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把作弊和论文作假等也视为正常。

1.2.3学科教育中过于重视规范教育,忽视德育渗透《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教育具体的推进思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因高校产业化的刺激,过于重视学生掌握生存的技能,教会大学生了解、遵守既定的客观的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即时需要的能力放在首位,几乎每所高校都变成了职业技术学校。目前高校有关教育部门担心,在学科教学方面加强德育会影响正常的学科教学,喧宾夺主。其实德育应始终渗透到学科之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传授,可以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效果,这应该是德育最好的方式。

1.2.4高校师生在面对现实社会时存在价值取向的矛盾困惑面对现实社会,教师和大学生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冲突与迷失。一些为师者,执业只为稻粱谋,失去了知识分子的热情和勇气,不和学生讨论世界观和生命的意义等问题。师生的教和学不是为了人性的提升,只教给学生简单实用的生存智慧。大学生接受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价值观,金钱名利至上,对于世事变得很漠然;过早洞明世事,老于世故。漂亮的空话和严谨的套话掩盖了本应属于青年的真性情,没有人生意义的支撑,同时又变得很脆弱,面对挫折不能自拔;或者缺少道德自律性,推脱责任。

2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回归高校德育本原

高校德育是各级德育机构渗透到各种人文、自然学科合力建设的结果。这些德育平台中,机构德育和人文学科德育效果更明显,各有其佳,没有最好,但有最美。比较发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高校德育回归本原的最美平台。

2.1和专门德育机构的德育方式相比

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学生会等有关机构是目前高校德育的主力军,主要倾向于思想政治法纪等教育,具体形式是以间断性的活动为主,要即时的效果。活动的目标一般是面向全体学生,到最后大都是抓典型而忽略了全体。学科德育重在“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最具备普遍性和连贯性,至少应与机构德育平分秋色,但却被长期忽略,违反了德育的规律。学科教育归教务处管理,但该机构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是否认真传授知识和防止教师思想偏激等方面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得学科德育几无机构可以归属,学科的德育功能的进行只有依靠老师的职业操守与道德。“国外很多著名的理工科大学早已经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的教育。他们的理念是,不学习人文学科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就不会成为一个有价值、有理想的人。国内不少大学也这样做,比如北京大学的理科学生就必须选修一定量的文科课程。”[1]实践证实了学科德育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2.2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较

高校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人文学科一般分为文学、语言学、历史和哲学,唯有文学对语言的超越是在美学的层面上完成的。相较于哲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思辩性、历史的综合性和客观性、语言学的规范性和实用性,文学是象征式的意象思维,更易于引发联想,更有美感。以非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人文学科主要是艺术,包括音乐、美术、影视等。文学比其他艺术更为明晰、更为细致地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和内心世界,离意识形态更近。文风之变,事关国运人心。音乐、美术、影视都存在着审美因素,文学的审美因素是更深层次的,更能引发人联想,更耐咀嚼回味。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几千年的古代文学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最早的传承载体,比现当代文学的内容更丰富。外国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差距比较大,不易被大多数国人从心底接受。但国人一直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喜欢引进西方的教育模式,而忽视了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的遗产。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要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优良的道德传统,基本上是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这个载体来传承的。我国最好的艺术作品就是几千年的文明的精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2.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2.3.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与德育的最高形式高度契合德育的形式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最高的形式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和美感对人的心灵的净化,对读者的影响恰恰高度契合了德育的最高形式。注重感悟能力的培养的、情感的“润物细无声”,摒除了填鸭式的德育方式,所以中国古代文学用来进行德育建设是最符合德育方式的,它常用最美的形象来感染人,影响人,激发人们的思考。

2.3.2古代文学作品里集中了中华民族最美好的情感和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德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种心灵的触动。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道德情操与情感都集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同时,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存在的误区又集中在虚假伪善的盛行,目前经过数千年的数万万人心灵的净化选择流传下来的大部分文学作品,却是追求真善美的经典。古代几乎每个著名作家都有遭受贬谪的经历,在当时看来,的确都是不识时务。正因他们都是真实的,才会是善的和美的,是热情的,有担当的。他们的生命体验,任何一个善感的人都能引发触动和思考。综上所述,可见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高校德育教学的最美平台。但是,过于强调重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会不会使其沦落到“万金油”的庸俗地位?关键要看应该怎么做。

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3.1从大学生实际出发,以爱护鼓励为主

3.1.1循序渐进地缓解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时,有学生提出要监督他们背诵,可见中小学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养成了他们被动的学习方式。为此,可以适当地缓解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指定要背诵的篇目。当前大学生读书少,思考少,感悟能力弱,可以把有趣、有深度的与古代文学相关的书介绍给学生,约定时间定期交流读书心得,使大学生尽快地、平稳地摆脱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自觉主动的学习。

3.1.2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注重平等交流任何一代青年都会有缺点,国人又喜欢以经验胜人,倚老卖老,有时把年轻人的缺点放得太大,失去客观性。其实,当代年青人身上存在的优点远远多于缺点。他们有主见,思维活跃,敢说敢做,表现得很成熟,但心理又比较脆弱。作为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这些年龄特征,要充分尊重和理解,注重平等交流,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进行说教。面对他们对当今社会道德所呈现的漠视态度,要适当加以激发,使其对社会健康发展充满自信。在具体作品中进行生命意义教育,从很多作家的感怀生命中发现生命的价值,用一些著名文人对待人生的态度,来指导他们如何对待人生挫折。

3.2通过具体作品的讲解有意识地渗透

3.2.1德育与美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古代文学对语言的超越是在美学的层次上完成的,所以在德育渗透中应注意和美育相结合,严防说教,去除庸俗,注重用美的形象感染人。如通过对古诗词的吟诵感受诗词本身的韵律之美,将讨论式教学随时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如讲贾岛诗风时,可以由其“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来入手,适当引发学生思考:到底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敲”字固然好,但“推”字说明这寺门没有上锁,更显破败,和贾岛访幽居友人的荒凉处所以及贾岛的诗风相契合。也可以将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另一个版本“独怜幽草涧边行,尚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和今流行版本作比较,让学生感悟哪个版本更好。这些讨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经典解读的批判性,促使其主动学习与思考,并提高其感悟和审美能力。

3.2.2从作品中寻找诗心,为学生展现最本真的生存状态随着我国几十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相当一部分人会觉得压力变大,这恰恰说明我们这个时代是需要诗心的。诗心,关键是人的精神状态的高雅,寻找诗心,本质上就是要摆脱物质欲望强烈冲击下带来的庸俗功利之心,回归最本真的生活状态。海德格尔认为,摧毁世俗的世界,建立诗意的世界,即是从人类的物质世界经过艺术作品进入神性诗意的精神领域[2]。面对世俗的纷扰,能做到坚守自己的理想,不盲从,不随波逐流,不卑下而琐屑地生活,保存内心的纯正美好。而这些,在古代诸多文人身上都体现出来,读他们的作品必然会受到触动。

3.2.3发掘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价值,培养文化认同感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刻意引发学生发掘其中的现代价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从中受到启发。如针对高校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现象,可以通过一些古代作家作品的品读来激发他们的用世热情。从古代文学作品中认识到世界本来就不是纯净美好的,需要有责任感的执着的人使正义的力量更强大,更能震撼人心。可以适当运用“平移法”,使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实联系得更紧密。如讲到爱情题材的古代诗词小说杂剧,可见古人爱情观是两情相悦,忠贞如一。而请学生表达对爱情的看法,有女生表达的观点是只要对方对自己好就可以,其实这是一种廉价的爱情观,因为这种爱情观是把女性放在被动的地位来看待的。中国人对异域文化有天然的认同感和崇拜感,过之则为崇洋,否定传统文化。德育“通过增强人的文化主体意识,从而在文化内部产生一种文化抗变机制,使得人们在各种他者文化面前,能以其已形成的主体意识继续保持原有文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致在他者文化的冲击下失去方向,导致文化发展中的混沌、断裂与失范。”[3]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感、不卑不亢的态度,接受正确的价值观,而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培养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平台。

古代德育思想篇11

中国有着悠久的道德教育传统,如今仍然以文化基因的形式影响着当今的德育文化,对这种传统的继承和超越是时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将从道德价值观、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几个方面对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作全面考察。

一、中国古代德育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以人为本,群己和谐,重义轻利”的传统道德价值观

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价值观可概括为:“以人为本位,以道德取向为主导,以功利和权利取向为两翼,以自然无为为补充,以群已和谐、天人合一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的价值取向体系。”在这种价值体系里,有群已、天人、义利、德力、义生、德智、理欲、公私等范畴,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彼此之间的关系具有鲜明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强调群体至上、群已和谐、天人合一、重义轻利、德高于力、理贵于欲、人贵于物、善统真美。这种传统的道德价值观一直主导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其中群已观和义利观又是其核心部分。

群已观是关于个体与群体关系的看法,它决定着道德行为的价值判断标准是群体取向还是个人取向。中国古代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典型地表现为群体取向,它强调的“人”是“社会”的人,而不是个体的人,这个“社会”的人是和社会融为一体的。《诗经》中提出的整体利益而不惜放弃自己利益精神的大力提倡,把个人完全置于群体和社会之中,从而倡导“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义利观是关于义与利的关系的根本看法。义,是指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是人的最高精神需要。利,是对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既包括个人的私利,又包括国家和人民的公利。关于义和利的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存在争议的一大问题。但基本是以重义轻利、以义为重的思想为主导。孔子“罕言利”,提出“君子义以为上”,认为“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为盗。”在遇到义利冲突时要以义为重、见利思义,即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完全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义”作为衡量一切行动的标准,提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重义轻利、义以为上的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

(二)“内圣外王”, “内圣”的目标是“外王”,以培养理想人格为奋斗目标

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德育目标是培养有道德的人。强调有道德的人具有理想人格,具有很高的修养和才能,不仅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而且对他人和社会能尽义务,懂得人之为人之道,是自我完善的典范。其基本特征是“内圣外王”。儒家讲“内圣外王”,认为个人道德和修养可以外在化,成为开明的治国安邦之术。道家也讲“内圣外王”,在“体用不二”思维传统的制约下,道家把现象与本体联系在一起,把理想人格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他们立足于“内圣”,寄望于侯王、帝王。

“内圣外王”以培养圣人、君子为其德育目的,以理想人格为奋斗目标,“内圣”的目标是“外王”。传统教育中“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使得传统德育把培养王侯之才作为最高理想,“内圣”和“外王”也就合乎逻辑地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历代学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奉与追求,就是传统德育“内圣外王”德育目标的有力说明。

二、中国古代德育的基本内涵

(一)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德育内容

传统德育内容以“仁”、“礼”为核心。孔子不仅要求学生“立于礼”,而且还要求学生“仁以为己任”;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因此,提出要用“仁、义、礼、智”来教育人们;“礼”是荀子德育的中心内容,他在《荀子.修身》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些德育内容符合当时时代的要求,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有些内容已为时代所抛弃,但是这些内容所隐含的对社会高度的责任和义务,对人生严肃的态度等丰富内涵却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

(二)中国古代传统德育的实施

中国古代传统德育虽未提出品德心理结构包含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这一概念,但其德育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孔子在道德认识上强调“多闻”、“多见”、“多识”,要求学生要“知德”、“知仁”、“知礼”、“学道”。孔子还非常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注重以“诗”、“乐”来揭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即所谓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十分重视对学生意志的培养,他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欲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中国古代传统德育也比较重视道德行为的培养,孔子对学生提出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讷于言而敏于行”等要求。

(三)中国古代传统德育的方法

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其中,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强调道德修养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就是依赖道德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进行自我教育。孔子认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并且进一步指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敏、疑思问、贫思难、见得思义。”这里的“思”就是内省、反思之意。孟子也非常重视这种“反求诸己”的内省和自我反省,他在《孟子.离娄上》中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荀子也很重视内省的作用,他认为:“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所提倡的“躬行”和“践履”也是培养道德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孔子强调“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荀子提出:“不闻不如闻之,闻之不如见之,见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并且认为“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继承了这种思想,进一步提出了“知先行后”、“知行合一”等德育模式。自我反省和强调实践是我国传统德育方法体系中最被推崇并贯穿于整个德育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对今天的高校德育也有许多有益启示的。

三、把握中国古代德育的精神内涵

1.中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学家在探讨德育这条道路上留下的许多宝贵思想遗产,给我们的高校德育工作以有益的启迪。正如恩格斯在论述黑格尔哲学时说:“像对民族的精神发展有过如此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这样的伟大创作,是不能用干脆置之不理的办法加以消除的。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通过这个形式获得新的内容。”本着批判继承的态度,抛弃中国古代德育中的一些唯心成分,我国古代传统德育有许多对今天的高校德育工作有益的启示。

古代德育思想篇12

一、尊重“明德”思想,不断系统化语文教学

我国古代教育家以孔孟为代表的“明德”教育一直是用来规范自身行为修养及社会道德教育的理念[2]。就个人来说,明德指良好的“德行”;就社会而言,明德指良好的“德政”。儒家宣导修己以安人[3],明德便是发扬光大修己安人的良好德行和德政。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就充分展现出文化熏陶及思想教育对于人和国家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诗化教育对于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教育目标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古代教学与理念一贯遵循的要求[4]。借鉴古代的教育理念将语文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地把言语、思想、交际、个性等完美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才是最终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

二、继承传统教学理念,不断“内省”及优化教学模式

孔子曾说过,“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要鼓励人们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5]。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初中语文教学务必要从自身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出发,不断地领悟国家课程改革纲领及精神,依据现实情况不断地调整自我教学习惯、行为方式及教学策略。

在我国古代语文教学中,我国教育学家孔子一直提倡“因材施教”。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及尊重学生主体的个体差异。也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例如,我们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朱自清)、《济南的冬天》(老舍)这些课文时,由于很多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他们对春和冬的概念肯定不尽相同。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黄鹤楼》和八年级上册的《苏州园林》,一些农村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黄鹤楼,什么是苏州园林。那么这种学生之间原始的认知差异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得新课程标准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全面发展。同时,借鉴古代教学方法,并不是生硬搬套,而是需要教师不能仅仅满足已有的教学经验及方法,而是要不断地对自我教学习惯和教学策略进行及时的“内省”,不断创新。

三、突越传统师道尊严,构建民主和谐课堂

当前,很多初中语文课堂仍然受传统陈旧的师生观、伦理观的影响。在教学中唯师独尊,甚至出现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尊严的现象。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疏远课堂、畏惧课堂的现象不断攀升。学生在课堂中缺乏话语权,思维上缺少主动性。最终导致学生开始丧失学习兴趣,出现叛逆、厌学的不良现象。首先,需要教师在原有的教学理念上大胆革新,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话语霸权。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想,尽力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6]。最后,教师要时刻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视角出发,建立自我认知结构及生活沉淀,从另一种高度来分析、阅读、思考文本,争取成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阅读者。

四、总结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古代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法,探索适合当今时代的新型教学方法,优化初中语文教学。将新的血液、新的活力注入语文课堂,从而提高课堂的感染力及趣味性。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规范学生的语言。

参考文献:

[1]王建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现代传承[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古代德育思想篇13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古代,虽然没有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但是历代思想家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尤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最为丰富,其影响也最为深远,蕴藏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借鉴意义。

一、中国古代的思想教育概况

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的出现而出现的。尤其是随着原始的公有制解体,中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原始氏族内部的平等观念被阶级压迫所取代。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逐渐形成了一些思想来规范社会行为,以维护阶级统治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形成并得以发展起来。

1.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原始社会初期,刚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人类的意识正在形成阶级,在这个时期还谈不上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个体很难生存,于是生产资料公有,人们过着原始的共产主义的生活,逐渐形成了氏族成员的原始义务感、责任感,逐渐形成了原始社会的萌芽状态的思想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夏商周时代,中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这个时期强调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明人伦”,把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伦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元素,确立上下尊卑的等级差别,教导人们安于本分,切勿犯上作乱,以维护社会秩序并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当时国学的德、行、艺、仪四教,就是以明人伦为主要目的的。可见,这时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道德教育思想。

3.思想教育的成熟。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在意识形态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儒家教育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主线,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的核心。以儒家为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归纳起来,从内容上已浓缩为“三纲五常”,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模式。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纵观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它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而且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叙述如下:

1.教育灌输。封建统治阶级为了传播、灌输儒家思想,尽力推崇儒家学说的四书五经,统治者还兴办学校,加强对各阶级民众的教育灌输。正如汉代的思想家董仲舒所说:“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历代名臣奏议·治道》)

2.言传身教。儒家特别重视教育者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孔子认为,一个人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教育者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

3.改过迁善。“改过迁善”是古人道德修养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庸》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箭没有射到靶子上,怪什么呢?怪射箭的人没有射正,应当先从射者身上纠正。射得正了,自然就会射中。因此,错误往往是自己造成的,所以要检察自己的错误,这种自我修养的功夫很重要。孔子提倡的“闻过则喜,有过必改”的精神至今犹有活力。

4.学思并重。孔子强调既要“学”,又要“思”。孔子有一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包括对于行为的思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将所学的道德知识用于对行为的分析思考。

5.省察克治。儒家十分强调“克己”、“省察”、“正心”,强调对自己道德品质的严格要求。“省察”即是指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克己”即自我纠正、自我改过。“省察克治”,是道德的自我教育方法。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指遇到道德品质优秀的人要主动学习,努力赶上,遇到不贤的人和过失的行为,要自觉地对照检查自己。

6.因人施教。孔子能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孔子曾经就同一事情分析子路和冉有,说:“子路这个人胆子大,敢作敢为,冒冒失失,容易把事情做坏,所以教育他遇事不妨先退一步,至少先去请示父兄,然后再去动手干。而冉胆小,做事缩手缩脚,少有闯劲,所以教育他遇到事情得抓紧些,一听说马上就去做。”这是孔子根据掌握的学生的特点而施以不同的教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人施教。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