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人文教育实用13篇

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篇1

北宋以降,书院逐渐发展成为传承、创新和普及儒家学说的重要机构,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发展中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书院是儒家文化传播、创新和普及最有力的推动者,也是儒家精神的有力践履者。

儒学是以人为本位的学说,主要表现为在对人的价值和人格肯定的同时,也强调人应该具备社会责任心,并认为这二者之间存在前后依存的关系,即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内圣外王之道”,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格物”、“致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达到“内圣”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儒家学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即所谓的“外王”。这种由内圣走向外王的思想,即是儒家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换言之,儒家人文精神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其一,士人通过忠实践履儒家的道德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人格、价值的追求方面,使个体道德达到完善的境界。其二,儒家人文精神的理想在于将儒家的道德要求付诸实践,最终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儒家将这种人文精神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使中国古代教育呈现出典型的人文特色。书院教育不仅将以道德养成为核心的人文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而且按照儒家的理想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使其人文精神得到贯彻落实。

作为宋代儒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创建、修复并讲学于多所书院,在长期的书院教学生涯中,朱熹将培养书院生徒的道德品质作为首要任务,他在《白鹿书院揭示》中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在朱熹的设想中,道德养成被视为人才模式的核心,他说:“而其所以教之之具,则皆因其天赋之秉彝而为之品节,以开导而劝勉之,使其明诸心,修诸身,行于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而推之以达乎君臣上下、人民事务之际,必无不尽其分焉者。”他的这一人才模式的基本内涵与儒家道德所信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完全吻合的,道德培养被提高到首要地位。

不惟朱熹如此,几乎所有的书院大师都强调儒家人文精神在教育活动中的绝对地位。长期主讲南宋长沙岳麓、城南二书院的著名学者张拭则认为书院应该“传道而济斯民”,将以儒家道德为核心的“道”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为学之路虽然与朱、张二人明显不同,但在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却是与二人一致的,对书院人才培养的首要标准也是“明人伦”。在(增修万松书院记)中他指出:“今书院之设……士之来集于此者……而进取之心,自吾所汲汲,非有待于人从而趋之也。是必有进于是者矣。是固期我以古圣贤之学也。”而“古圣贤之学明伦而已。”所谓“明伦”就是要精通儒家的伦理道德,并将其内化为信念,进而外化为行为准则。此外,王阳明还将书院的道德教育与自己的学术主张结合起来,认为书院教育应启发良知、培养圣人,即所谓的“致良知”。

尽管明清代大多数书院是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任务,但书院仍然重视人文精神的灌输,强调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扎实的儒学功底是科举应试的前提条件。道光中叶,主讲庐州泾川书院的著名汉学家胡培晕认为:“国家设立书院造就人才,原欲其讲明修己治人之道,备他日任使,非徒以膏火月廪周其空乏,亦并非望其博取科第为一身之荣已也。”许完寅认为当时书院教学的主要弊端是“聚诸生课文词,为科举而已”。尽管他也承认“当今之世,士之起于乡也以科举,势不得不专于文词”,但他还是认为片面追求科举文词会妨碍道德水平的提高,他说:“然而循习之深,则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所至,其有道德而能文词者如彼也,其文词当于理而进于道者又如此也。夫何有今昔之异哉?”因此,他要求桐乡书院的生徒通过潜心学习儒家经典,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他说:“吾愿吾乡之士,讲习于其中,无诱乎功名名利而存苟简之心,相与究孔孟之遗,为修己治人之大,勇于自立,而以积久持之,待其学之成履之为德性,发之为文章,举而用之为丰功伟业,斯所谓人材于此出,斯所谓造士于此始矣。”嵩阳书院的执掌者耿介也认为从事举业的生徒要重视“有本之学”的学习,他说:“今日论学,不必烦为之辞,即于举业加一行字,使修其辞为有德之言见诸用,为有本之学。”

虽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书院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甚至沦为科举附庸的书院对人文教育相当不重视,但人文教育贯穿于书院千余年的发展始终,成为其区别于中国古代其他教育机构的显著特征。

由于人文教育在要求生徒掌握儒家经典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儒家人文精神内化为道德品格,因此不但要求书院重视教学环节的人文精神培养,而且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既体现在学规之类的制度化文件中,也从书院内部环境的创设、祭祀等方面鲜明地体现出来。

学规是规定书院的办学宗旨、办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其学习方法等方面内容的制度性文件,书院的人文教育也在学规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朱熹所制定的《白鹿书院揭示》是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书院学规,不仅为历代书院所采用,而且还成为南宋中后期以来官办教育机构的规范性文件之一。《白鹿书院揭示》将儒家的道德规范作为书院办学指导方针,首先就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获得这些道德规范,《揭示》认为掌握儒家经书是关键,朱熹说:“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而问辨之。”为此,他提出了“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从这个“为学之序”来看,朱熹要求生徒学习儒家经典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笃行上,即将道德规范转化为行为实践。在朱熹看来,行为实践更多地会表现在日常行为中,他说:“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为此,《白鹿书院揭示》对生徒的日常行为规范也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在修身方面,要求生徒“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在处事方面,要求“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在接物方面,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达到学规中的各项要求,朱熹强调自我主观努力的作用,他说:“则夫规矩禁防,岂待他人设之后有持循哉?”与此同时,他认为学规还有警示作用,对于生徒的道德教育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指示生徒严格遵守这一学规,“诸君其相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其有不然,而或出于禁防之外,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白鹿书院揭示》不但规定了人文教育在书院教育中的地位,而且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与《白鹿书院揭示》强调主观自觉性不同,在同为南宋著名学者的吕祖谦为丽泽书院制定的《规约》中,则强调外部力量的强制性在人文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在道德教育方面,《规约》主张建立书院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将社会舆论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他认为生徒违反道德准则之后,要先对其进行劝勉。如果劝勉无效,则要对其进行严厉的谴责。如果谴责仍然无效,则需要公之于众,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来促使其悔过。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生徒,书院应当开除其学籍。为使人文教育落到实处,《规约》要求生徒使用日记簿,将每天所学的内容和疑问记录下来,“肄业当常有,日纪所习于簿,多寡随意。如遇有干辍业,亦书于簿”。等到生徒聚会探讨学术时,各自提出自己有关于经书的疑问,互相商榷。对懒惰不愿意写日记的生徒,应当“共摈之”。我们认为朱熹和吕祖谦的学规在开展人文教育方面,各有特点,朱熹重视生徒的道德自觉性的培养,而吕祖谦则重视舆论的监督与强制作用。

尽管实施人文教育的方式不尽相同,但书院利用学规开展以儒家道德伦理为核心的人文教育的传统为后世所继承,只是在不同的时候和不同的书院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大同小异的条目而已,使书院的人文教育在强调道德自觉和舆论强制方面走了调和的路线。

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王文清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制定的《岳麓书院学规》,现仍刊在岳麓书院讲堂东墙之上。这一学规延续了书院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从孝、忠、庄、俭、和、悌、义等方面对生徒作出了严格的要求,学规的前半部分为:“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气习各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服食宜从俭素,外事毫不可干;行坐必依齿序,痛戒讦短毁长;损友必须拒绝,不可闲谈废时。”不但保持了历代学规对儒家伦理道德进行严格要求的传统,它还将儒家道德伦理规范贯穿于日常行为中,力图使生徒养成良好的素养和人格形象。因此,这一学规使书院的人文教育更加易于落实,也使得书院人文教育效果更易于考核。

除学规之外,书院人文教育实施的方式还有很多,如书院内部环节的创设与祭祀是最为典型的。书院建筑的总体布局是遵循儒家纲常伦理的,内部环境的布置也时刻彰显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采取类似潜在课程的方式实施人文教育。如岳麓书院讲堂的布置就十分具有代表性,讲堂东、西两墙上嵌有朱熹手书的“忠、孝、廉、节”和清代山长欧阳正焕手书的“整、齐、严、肃”八个大字,集中体现了岳麓书院的院风和人文教育传统。这种布置使书院生徒置身于浓厚的儒家伦理道德氛围之中,时刻警醒他们保持对儒家伦理道德的体悟和追求。

书院祭祀也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书院祭祀是中国古代庙学体制的延伸,并结合书院的需要形成了自身的特点。除与官学同样将孔子等先圣、先师、先贤作为祭祀对象之外,书院还供奉本院学派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以及与本院息息相关的人物,其目的在于一方面彰显本院的学派学风和旨趣,另一方面意在将这些人树立为本院生徒,甚至成为书院所在地的道德和学术的榜样。通过开展祭祀礼仪,向生徒与地方民众传达书院的道德与学术追求,使生徒与地方民众受到儒家人文精神的浸染。

这些实施人文教化的方式多是重在对于人文教育的第一个层面——完善自我道德修养的要求,而对于第二个层面——治国、平天下的方面则显得相对忽略。这与儒家认为道德修养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的思想是一致的,加之书院作为教育机构,强调个体道德教育亦在情理之中。

尽管如此,书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生徒参与社会政治的实际运作也是相当重视的,这使得书院人文教育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书院不是修道院,不以培养清心寡欲的儒学教徒为目标;书院亦不是纯粹的文官训练营,不以培养追名逐利为终生目标的势利之徒为任务。书院教育应该通过完善生徒道德,进而实现全社会道德的完善,以此充分体现出儒家所要求的人文精神。

为此,书院学者们往往将这种人文追求与社会政治、日常人伦结合在一起。而在传统中国的政治体制下,科举是几乎将儒家经典知识权力化的唯一制度,也是士人将文化话语权转化为政治话语权的必经之途,书院与社会政治的结合往往表现为对科举仕进的追求。因而,为实现个体道德完善与“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大多数书院都将道德教育与应试教育统一起来,目的在于培养“德业”与“举业”并重的人才。书院大师们认为士人必须在研习儒家经典的基础上,将儒家思想内化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崇高的品格,而不是片面追求科举之学,即所谓立志。朱熹说:“若高见远识之士,读圣贤之书,据吾所见而为文以应之,得失利害之度外,虽日日应举,亦不累也。”明代王阳明的高足王畿亦持基本相同的观点,认为“举业”与“德业”并不是对立的双方,二者是相互促进的,他说:“是非举业能累人,人自累于举业耳。举业、德业原非两事……其于举业不惟无妨,且位有助;不惟有助,即举业为德业,不离日用证圣功,合一之道也。”

此外,不少书院的创建者或修复者则进一步认为生徒努力学习“有本之学”,不仅能提高自身素质,而且还能提高科举及第的机率。广西洛江书院要求生徒全面研习《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将学习心得付诸实践。这样不但自然会形成观察社会的独特视角,而且还能在场屋竞争中稳操胜券。饶拱辰创建巴东信陵书院以后,反对书院生徒“惟是习文艺、取科第为富贵资”,注重在讲明义理和提高自身修养上下工夫,使自己成为学问淹通、修身慎行的君子,这样能使“其文艺必能卓然自树立于流俗之外”,在科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机率自然也更大,即使“不得科第,亦能为乡党所倚赖而矜式”。

人文教育篇2

最后,在当代人性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一方面学校体育以增进人的健康和娱乐为目的,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给人又生命感悟的丰富的身体活动和审美体验活动,是生命活动的战线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凸显。另一方面,体育以一种以寻求人的生命本质为基础,以尊重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人的生命的整体性、和谐性为目的的理想观念,是一种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它具有整体健康性、精神生成性、身体体验性、游戏自足性、自由愉悦性的特征。

二、人文教育和体育教育

1.人文示范

示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所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人文示范。人文教育的本质方式就是浸润,就是润物细无声,就是“穆如春风”、耳濡目染、率先垂范、躬行实践,所以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人文教育的典范,教师的衣着、教学语言、示范,这些言传身教的“活教材”都能成为渗透人文教育的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应具有责任意识与职业理想,有责任意识才能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才能主动去做,而职业理想是一个人的目标,有了这两点教师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去做;其次,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观与学生的发展观,从传统的“知识、技能本位”转向“育人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互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提升教学人文品位。教师具备这两点是做好教师的最基本品质,这样教师才有慈母般的爱生之心,才有执着的敬业精神与高尚的人格品质。那么,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时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身上的强烈的人文气息,这种感悟到的东西比教师的说教效果更有效。

2.营造人文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教学环境,社会环境,人际环境;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中,其要素应该是学校体育文化、教学内容、身体活动、教师、学生、场地、器材等,它们相互作用构成学校体育的教学环境。体育课程是一种“活动课程”,与其它“非活动课程”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上有明显不同的运作形式。体育教学课堂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非活动教学课堂,教学场所相对宽阔开放,场景丰富,师生沐浴在自然的阳光、空气之中,即便是场馆,也有丰富的色彩、声音、器材摆放的和谐环境;教师、学生、器材、教材、教师输出信息,学生接受信息,教师的示范,手把手地教,教学效果直观,学生之间的互相练习,情感的交流等,体现着体育老师与学生的贴近,体现着与环境诸因素的相互融合,构成了和谐的画卷,这一景象正是体育教育切入人文教育思想的优势之所在。另外,教师在具体的实施中要营造出和谐的人文环境,如自然环境中的温度、光线、色彩等;社会环境中的情感培养与审美教育;教学环境中的场地器材与班级人数等;还有人际环境中的生生关系与师生关系;营造出和谐的人文环境学生才能在人文教育的课堂中健康的成长。

3.开展人文实践

人文教育是实践课程,不是靠说教所能做到的,它需要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与体验。那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利用各种实践的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应该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体育运动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认识体育的本质,打开一个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的窗口,培养人的竞争意识、拼搏进取的人格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中的不同角色,学习体育角色的技能,体会体育角色的责任,实践角色与同伴、与全队、与对手的各种关系,在体育的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发展自身的社会认知能力。这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和人格品质。

4.传授人文知识

学校教育是一种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地丰富起来,那就需要长期的熏陶和教育,所以在课堂中渗透人文知识的教育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人文知识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符号)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它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是生精神的首要入径。人文知识的内容较为广泛,在体育教学中提倡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如奥运知识、相关项目的知识等,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发现两位同学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争执,以致矛盾激化,他就利用“911”事件对学生进行和平、团结的教育。教育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树立群体意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教育作风。同学之间不要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发生矛盾,产生不和,甚至动起手来。应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理解对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过后两位同学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握手言和,彼此消除了隔阂。

人文教育篇3

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其中固然有社会转型时期复杂社会环境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但我国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仍然是主要原因。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过于功利化,充满简单浮躁情绪,形式主义、功利化倾向浓厚,也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一种表现。因此,正确认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功利”,尽量避免人文素质教育的功利化,成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功利”

人文素质教育的“功利“是指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所内化并通过人的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能力、品质、才干、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思想品貌、道德水准等,它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1]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教育。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2]最终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素质教育是具有很强大的“功利”的,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能力、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三个要素,并且是相辅相成的。其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素质的一种表现,而素质则是人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人的一种品格。[3]可见,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但是,人类知识的海洋浩如烟海,而大学学习的时间有限,不可能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什么都学。怎样才能学得更好?怎样才更有利于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这就有个知识结构问题。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反之则不利于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大学生仅仅掌握自己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才能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学习人文知识可以弥补专业知识的缺陷,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知识结构更趋合理,进而把知识内化为素质,升华为精神。

2. 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

与科学思维注重逻辑、推理与验证的抽象思维方式不同,人文思维是开放性的形象思维,是直觉、顿悟和灵感,是原创思维的主要源泉。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说:“没有人文思维,就没有原创性”。[4]人文思维的训练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学习、感染、熏陶、领悟和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的心性,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全局意识,促进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固有思想的束缚,使思维更活跃更开放,更具创造性。因此,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已成为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在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的自我观照、自我领悟、自我理解,其核心是自我反省精神。正如著名人文教育专家刘献君教授所说;“一个没有反省精神的人算不上一个高素质的人;一个不能正视自己的历史与现状,缺乏反省精神的民族,也算不上高素质的民族;没有自我反省,没有确立自我,就谈不上自尊与自律。”[5]人文素质教育能帮助学生克服“自然人”自私、贪婪、懒惰、嫉妒等动物式自然性弱点,弥补专业教育在人格教育方面的不足,引导学生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自我、净化灵魂,强化人的责任感,深化人生价值的反省,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这也是大学教育应该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4. 促进学生“精神成人”

人文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它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它强调“精神成人”,注重完善人的精神结构,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超越,是一种自觉的精神守护和培育;它融情感、激情、意志和关爱于教育过程,顺性达情,呼唤出学生内心深处人性的东西,让真善美、自由平等博爱“融入”学生心田。因此,人文教育在加强学生自身修养、陶冶情操、砥砺品行、提升人格、促进学生精神成人方面有着专业教育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正如爱因斯坦在他的《自传注释》所说:“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只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完成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任务。

5. 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意志,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人文素质教育教给学生很多直接和间接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及其对社会的责任,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自身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种关系,培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而这种顽强、不怕困难的毅力、勇于承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灵活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善于与人合作的能力,正是大学生立足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功利化已经成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障碍

“功利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人文素质教育过分功利化的倾向。笔者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是具有很强的功利的,但功利化的人文素质教育则不但发挥不了人文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反而会影响它的功利,进而把人文素质教育引入歧途。纵观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人文素质教育功利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追求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考虑和系统规划

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部分地方院校和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缺乏长远考虑和系统规划,短期的应付行为较多,或为迎接教育部门的评估和上级检查,或为申报某个建设项目,或为学校形象宣传需要,而被迫举办一些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追求短期效应,活动一完成或项目申报到手,这些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便也就偃旗息鼓了。还有的则是因某位领导的喜好,而举办某一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带有十分浓厚的人治味道,虽然一时间也可能轰轰烈烈,结果往往是人走政息,昙花一现。

2. 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上,盲目追求高、全、深,不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

人文素质教育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符合学生思想特点,才能引起学生共鸣,为学生所接受。然而,目前有些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顾学生思想特点、知识起点和接受能力,在教育内容上盲目追求高、全、深,以此来作为衡量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标准,而不顾及教育的实际效果,不愿意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不愿意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好,不愿意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硬功夫。

3. 注重形式,追求表面的轰动效应

主要表现在有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实施途径上,只注重课堂教育,而忽视专业渗透和学生实践体验,忽视教职工言传身教的影响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在形式上,热衷于开讲座,搞活动,热衷于做一些看得见的表面文章,而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实际效果,忽视校园人文氛围的营造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愿意做艰苦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也不注意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这样的人文素质教育尽管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却很难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也提高不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4. 东施效颦,特色不鲜明

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所高校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同,面对的教育对象也有区别。因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一定要与本地区、本校的具体实际,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办出自己的特色。然而,目前某些高校,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对本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做深入思考和研究,盲目模仿国外或其他学校的做法。比如看到国外,尤其是美国“通识教育”比较成功,就简单地把美国“通识教育”的课程和教育方法全盘照搬过来,有些人甚至把素质教育简单地等同为“通识教育”,而没有与本地区、本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不考虑专业的实际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没有自己的特色或特色不鲜明,致使人文素质教育也出现千校一面的局面。

5. 偏重物质化和硬件建设,轻视“软”环境建设

在人文环境建设方面,高校普遍注重看得见的“硬环境”建设,校园建筑风格迥异,校园雕塑琳琅满目,校园环境美不胜收,甚至建筑物、道路的命名也各具特色,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在“看不见”的“软环境”建设方面却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对学校及地区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忽视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弘扬,忽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忽视学校特色文化的培育,因而导致学校人文气氛不够浓,人文底蕴不够深,文化品味不够高,缺乏渗透力和熏陶力。

三、克服功利化倾向是确保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确保人文素质教育取得实效,一方面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对大学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另一方面,必须克服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过分功利化的倾向,认真研究和把握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规律,真正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扎扎实实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1. 更新观念,以人为本

人文精神,说到底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人文素质教育实质上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这其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把满足学生的多方面的兴趣和要求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作为教育的目的,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人文素质教育也要围绕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来展开。这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任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都不能违背这个宗旨;第二层含义则是人文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帮助学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教会学生学会尊重人、相信人、关心人、帮助人,正确处理自身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种关系,把学生由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使人性得到弘扬,实现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2. 系统规划,全面推进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时间上讲,他必须贯穿学校办学的全过程,并且不断积累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和经验;要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从学生一进校到学生毕业都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从空间上讲,人文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无论是教学场所、生活场所,还是休闲娱乐场所,都必须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元素,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因此,要防止人文素质教育的功利化,避免短期行为,必须按照长期与近期相结合、整体与具体相结合的原则,从指导思想、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网络建设、队伍建设、日常管理、考核体系、保障措施等方面,对人文素质教育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划;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组织或指定某个部门来统一协调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使之有规划、有组织、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建立起长效的工作机制;[6]而不能停留在某个方面、某个环节,更不能像搞运动一样,急功近利,才能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3. 注意方法,讲究实效

首先,要改革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更多地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不论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还是人文素质教育专题讲座,一般都采用教师满堂灌的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没有学术上的讨论,没有思想的交锋,更没有心灵的沟通与交流了。这显然与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旨是背道而驰的。其实,大学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应该更多地采用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正如著名学者薛涌所说,“从大学的诞生可以看出,大学与生俱来地带有几个特点:第一,大学是一个求知者的精神共同体;第二,师生的关系,不管是从心灵上还是从空间上都非常密切,大家住得很近,可以随时坐而论道;第三,真理是辨出来的,不是死记硬背地‘学’出来的。大学要训练学生发展自己的论断,并能够应付不同观点的挑战,在思想的交锋中说服别人。”[7]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应该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比如经常给学生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素材,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设置各种复杂的是非情景,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和处理;组织引导学生就社会的热点问题或某个专题开展讨论交流,展开辩论;组织学生阅读人文书籍、撰写学习心得等等。让学生自己在分析、阅读、交流和论辩中体验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

其次,要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和学校各项工作中。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主要不是依靠人文素质专门课程来完成,不可能开设太多的人文素质教育专门课程,而是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门课堂教学和技能实训中,渗透到学校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渗透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到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学校管理、服务、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来看,最终是要使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升华为职业人文品质,这个内化和升华的过程也是一个一点一滴的渗透和积累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再次,要注意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我国自古就十分重视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因此,要按照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校园环境、硬件建设、大学精神的培育、校风、学风建设、大学的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着力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金星.关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报告[R].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76.

[2] 胡章显.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努力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M].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二).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2):30.

[3] 周远清.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文化素质教育[M].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六).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7).

[4] 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M].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六).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7):24.

人文教育篇4

1.2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辩证关系

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封闭式教育背景下的体育教育,存在诸多明显的弊端,过分强调机体,强调训练,忽视情感教育、人文教育,势必造成以肤浅的概念代替体育本身,最终导致肉体与精神的分离,单纯注重人的肢体培养与锻炼,忽视人的灵魂的净化与升华.体育教育主要是通过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的培养和体育精神的陶冶几个方面来实现的.体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实质上是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首先,人文精神和体育精神都依赖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体育精神表现的是外在求实,人文精神追求是内在的善、美,两者结合体现的是高品位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其二,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也是体育与人文都十分关注的重点.人文中充满着体育的基础与珍璞,体育中蕴含着人文的精神与内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是现代教育、科学技术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其三,在人类活动中存在着真理与价值的两大原则,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所反映的正是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它所表露出来的原则和准则正是整个人类实践认识活动的发展所包含的内容和充分体现.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从于高校教育的前提下,既表现出高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的竞争能力、勇敢顽强等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的特殊功能,同时高校体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在创新、进取、坚毅不拔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荣誉感等方面与人文教育目标相吻合,高校体育与人文素质二者在高等教育中相互融合共同完成高等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2实施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一个既具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价值取向.它既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符合我国高等教育体育学科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在高校实施过程中,应更新体育思想,树立人文体育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2.1树立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在高等教育中推进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人文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人文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既是一种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也是现代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更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选择.只有牢固树立人文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具有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就是让学生在接受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育的同时,不断领悟人本身存在的意义,让学生在知识获取和积累的同时,具有生命体验的能力.因此,在体育教育中应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突出“重实践、重情感、重直觉、重自悟”的教育理念.要转变那种片面按照市场的需求塑造现代学生的思想,把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和人格的完善结合起来,从而确立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促进人文教育和体育教育的相互融合.

2.2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型的体育教学体系

构建创新性的高校体育教育体系,就是要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挖掘体育教育的资源,拓展体育教学的空间,更新教育观念,扣紧素质教育的主题.构建完善的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体系,配合其他教育共同完成高校的教育目标.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规划体育教育的整体发展布局,优化体育学科结构,使人文教育与体育学科协调发展.其二,根据高校体育的功能,拓展其在健身、娱乐、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功能,不断优化体育课程实践内容,从而构建创新型的高效体育教学体系.其三,逐步开设国防军事教育课程、体育史学、奥林匹克学等课程,强化学生的体育知识和爱国主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强化科学健身的同时,还要积极拓展体育休闲、体育娱乐等领域,提升高校体育的人文性、趣味性.例如大力推行武术健身、攀岩、少数民族体育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传统文化,使高校体育教学不断吸纳多种体育文化,渗透体育人文精神教育.

2.3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中

提高素质教育的教学成果,教师的学识水平是关键,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应先行.自身的人文修养是大师的灵魂,运用优秀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是铺垫.师长一言一行对被教育者的潜移默化影响,远远胜过书本上的说教.首先,高校必须重视师德的培养,提倡无私奉献和责任感,对具有师德高尚楷模的教师要大力宣传.同时要有计划地对体育教师进行轮训,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研究,还要不断扩大知识面,使之盛满知识的水桶,活水长流.其次,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加强实施人文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的自觉性,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始终.发挥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性、组织性、条理性,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对文化素质的养成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人文教育篇5

六、周日,这样安排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即使没有这些弊端,开设一定的人文素质课是不是就能提高工程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提高工程类学生的人文素质重心是什么?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

综合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情况看,为工程类大学生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主要包括五类:一是人文科学类,包括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中外文学赏析、古典诗词鉴赏、中西方文化概论、旅游文化等;二是社会科学类,包括经济学概论、管理学概论、公共关系学、心理咨询、国际关系等;三是艺术类,包括音乐基础与欣赏、书法、摄影、影视欣赏、中国绘画、个人形象设计、舞蹈形体等;四是体育卫生类,包括健美操、各种技艺、武术等;五是其他类,如演讲与口才、公关礼仪、思维方法等。

对上述五类课程稍加分析,不难看出工程类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着眼于培养出兼通文理的“全才”。这一目标背后的教育观念非常接近曾经深刻地影响了美国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

所谓“通识教育”又称“自由教育”(1iberaleducation),是由美国学者康纳德(JamesB.Co—nant)提出的。“通识教育”是“相对于职业性或技术性的课程来说,课程(或课程的一部分)的目标是传授一般知识,并且发展一般性的能力”。由于包括哈佛在内的美国大学始终相信在本科教育中应以培养具有广阔的文化意识与修养的人才为目的,在这一教育理念指导下,针对以英国、德国为代表的欧洲高等教育专业分工过于精细而提出的“通识教育”,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很多美国高校的欢迎。有识之士认为,美国实行“通识教育”,目标是培养接近于“全才”和“通才”的跨学科人才,这是因为美国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对很多新的尤其是跨学科的问题搞不清楚,要摸着石头过河,所以专业知识还是宽一点好,对其他国家来说,科技的主要任务是跟进的问题,“通才”和“全才”不是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他们应该以日本等国家为榜样,培养能对新技术迅速消化吸收并进行创新的工程人才。

把素质教育理解成了培养“全才”和“通才”,着眼的是学生知识的广博和技能的全面,着眼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知识在量上的积累和面上的拓展,以此来消除以往知识学习过程中过分追求深度开掘的不良影响。这种做法源于时下中国工程教育界关于素质教育的一种主流观点——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并列概念。这种观点认为理工科大学生之所以缺失人文精神,主要是因过于强调专业教育的技术理性、工具理性,进而导致工程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分离并对立的结果。因此,主张“必须在科学与人文两极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并强调要在强化人文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而约束其科学技术至上的意识行为。

我们看到一些中国高校,包括一些非常有名望和影响力的大学,纷纷把素质教育分解成给文科学生增加些自然科学的课程、让理工科的学生学些文科的知识。有的学校把大学语文考试与学位挂钩,以让学生背诵(论语)、(老子)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自己的素质教育特色。这些做法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必抓住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核。

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研究所所长谢维和教授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有两个不同的价值取向,一种是个体取向的素质教育,另一种是公共取向的素质教育。前者关注的主要是个体的发展与成功所需的基本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培养思路。后一种重视的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式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即素质教育应更好地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谢维和教授本人比较赞同能够包容个体利益的公共取向的素质教育。只是他把这种素质教育放置在基础教育层面。其实,在高等教育层面也存在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把实施素质教育当成培养贯通文理的“全才”和“通才”,基本侧重于个体价值取向。忽略素质教育的公共价值取向,会使素质教育难于向深层推进,尤其在理科和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时,难以取得深远的实效。

因此,在目前,高等工程教育层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当侧重公共价值取向。具体地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培养跨文理的“全才”和“通才”,不是要培养一些会写几句稍有文采的诗、会画几笔二三流中国花鸟画的科学家、工程师,而是要培养具有独立判断,懂得爱好、选择并坚持诸如美、正直、公正、容忍、自由、民主、平等重要价值的科技工作者。在高等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时要让崇尚科学精神的工程类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只是人类诸多经验中的一种,科学不是唯一的,更不是万能的;技术的运用与管理、文化等人类经验联系十分紧密。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认识到与其让学生成天背诵未经现念阐释的四书五经,还不如为他们分析庄子(秋水》中“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的天人合一思想,反对人类中心主义,通过传统的山水田园诗向他们介绍环境伦理观,主张世界平衡、和谐发展,通过刘邦、曹操等历史人物向文学形象的转化,唤起他们对芸芸众生的人道关怀和生命尊重。

人文和科学这两种学术,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分属于相距遥远的完全不同的知识领域,二者之间甚至是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中西方莫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这样的认识。它背后隐含的问题是人们看到的只是人文和科学的差异性,看不到它们的相通性。在这样一种认识之下,从事这两种不同学术的人被认为具有完全不同的性格。崇尚科学的人认为科学工作者是理性和智慧的,人文工作者则是情绪化的和缺乏理性的;推崇人文的人认为人文工作者是温情并且有情趣的,而科学工作者是死板甚至是铁石心肠的。

工程技术教育要重视人文因素,英国著名的教育家艾雪培(Aashby)曾举过两个有名的例子。比如酿造啤酒的人必须研究生物学、微生物学、化学,要掌握酿造的技术,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啤酒对人的身体和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因此从事这项工作还要有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尤其要有超越知识之上的人文情怀。又比如工程师要在非洲等地修公路,不止要了解建路的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还要解决人文、社会、文化的诸多问题:路的修建会对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经济和文化等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对这些影响进行评估?艾雪培的思维还停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框架内,在生态整体观被越来越重视的今天,修这样一条路还应当考虑路对当地动植物资源可能造成的影响。协调和解决这些价值和利益的冲突也是工程师的职业任务之一。现代高素质的工程师与以往工程师的不同在于,高素质的工程师在啤酒酿制、公路修筑之前,就应当对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并能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有效地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而不是像以往一样不能预见问题、等它们出现了才急急忙忙地想办法进行弥补,所能做的仅仅是把损失降到最低。

上个世纪末以来,世界工程界出现的几个新理念,无不体现出技术与管理、文化等人类经验的紧密关系。麻省理工学院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了“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的概念。即“世纪级制造技术的核心”,这一概念后经不断发展,包含了新的制造技术与新的管理方式,影响甚广。美国工程师协会联合会于1994年8月在一份政府声明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工程和教育”(Sustain—ableDevelopmentEngineeringandEducation)的概念,“其要义即站在工程的立场,在加速人类工业文明繁荣昌盛的同时,正视世界人涨、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匮乏、污染加剧、生态失衡以及天灾人祸等等问题,致力于开发旨在资源节约化、能源与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再生化、环境无害化、农业生态光化、社会公平协调等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技术;从工程伦理角度协调全社会创造新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工业规范。在工程教育方面,则是造就一代具有环境文明意识并拥有相应科技武装的现代工程师”。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80年代初才得到重视和发展的“宏工程”(Macro-engineering)不同于我们的系统工程的概念,它指的是关系全局的超大规模工程项目,如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的规划、设计、决策和组织实施。对这些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等,不光有工程技术的知识、还要联系政治、经济、地理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对工程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让由于经过大量的科学学科学习、已经逐渐相信科学具有巨大能力的工程类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科学的局限性,保持科学态度,却不迷信科学,把科学当成手段而不以科学为目的,避免陷入“科学主义”的泥沼;努力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却不夸大技术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生态整体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较强的组织管理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没有专门的课程能达到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同时进行的目的呢?艾雪培曾经开出过一个人文课程表,它包括伦理学与法理学,意在讨论法律与公正之原则;工业与社会史,意在强调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政治理论、制度与工会史;社会学与社会人类学;技术史;语言学与传播学。这张课程表对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的专家可以在这张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工程教育的历史、政治、经济等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来。在这一个专门的课程教学计划中,科技史、工程学、基础理科、伦理学、社会学等课程,尤其具有开设的必要。

科技史是科学技术产生、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教育,把科学思想观、典型事例、演变发展过程融人到科学技术课程和科学技术教学之中,已成为当代科学教育发展革新的一大特点。它可以使科学技术教育不只是局限于静态地学习那些一成不变的科学结论,还可探究科学技术知识的由来,生动地层现前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求实严谨、诚实谦虚、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因此,科学教育史是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促进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等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素质教育的目标指引之下,针对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学校进行了有效的改革,清华大学等学校从1995年开始了多层次一体化的工程教育,具体地说,就是实施工科学生学位连续,比如学士和硕士的连续,并规定了实践环节的时限,努力打造适合中国工业发展、面向世界的工程师毛坯;还有的学校开展了大学生研究计划、大学生创业计划等;也有的学校工作更具体,他们发现我国工程类大学

一、二年级主要学公共课和基础课,要到大学三年级,学生才会真正开始接触专业,于是进行了一些课程改革,例如,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开设工程学概论等课程,以现代工程为背景,强调现代工程师必备的素质,训练学生的现代工程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现代工程意识,自觉树立现代工程人才的价值观。

伦理学、社会学等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生态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意义重要,但是由于它们是已经比较成熟的人文社会学科,针对高等工程类学生开设这些课程时,不必追求人文知识传授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需要灵活调整授课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注意突出目标、集中问题,才能在尽量少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保证课程的效果。

开设专门的课程是培养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常规办法。这种方法花费少、时间短、见效快。它的教育方式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汉堡式的叠加。但这不是唯一的办法,随着我们对世界综合性、动态平衡认识的加深以及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系也愈加紧密。如同在工程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工程意识和求真务实、坚持不懈的探索科学精神,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还有一条更为广阔、重要但也更加潜在的途径,即通过人文教育向工程教育“渗透”的方式达到真正的融合,把人文理念溶解到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随时随地注意提高工程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方式如同中餐的制作,各种调味品借助水的穿透,味道直达食物的内部。

把人文教育渗透到工程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是真正提高工程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根本办法。它实现了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真正融合,它是把工程教育里的若干内容进行人文意义上的“提炼”,或把工程教育的某一具体内容进行理性抽象式的“问题化”设计、分解,使之具备人文精神方面的创造性、分析性、思辨性和批判性等特质。例如,学习计算机的人很多都知道摩尔定律,它指的是电脑的运行速率及存储容量每隔18个月就增加一倍。这个规律已经保持了几十年,但它会永远保持下去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理解摩尔定律后面的指数增长的数学问题。数学家们根据现实中的指数增长必然会达到饱和的原理,断言摩尔定律决不可能永远保持下去。关于指数的问题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一个真实故事很有人文启示意义:美国的一位信息科学家发表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假说,如果给猴子一部打字机,让它在键盘上乱打,这样打出来的东西当然绝大部分是垃圾,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有意义的句子,运气足够好的话,甚至可能打出可与文学大师媲美的文章来。这是一个看起来很有科学可能的真问题,但是这位天天和指数打交道的科学家显然犯了个低级错误,因为如果选出只有50个字母的一个特定短句,用30个健完全混沌地打出50个字母,所产生的可能结果总数就是70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个,这样别说猴子一辈子也打不出来其亿万分之一,就是用每秒运算一万亿次的最快的超级电脑,也要花上200万亿亿亿亿亿亿年才行,而整个宇宙的年龄才不过140亿年左右。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们知道,大胆假设是宝贵的,小心求证更加重要。这样两种教育的融合是以化整为零、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人文教育延伸到整个专业学习过程,扩展到整个专业的学习领域,相对于集中的教学,它的灵活性使学生的人文意识形成得更牢固、更自觉。

但是,对比开设专门的人文课程的方法,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这种融合实行起来难度相对增加了很多,比在工程知识传授中培养工程意识和科学精神也难些。首先,现有的许多专业教材因循的都是重视工程专业知识传授、忽视人文精神穿透的传统,由于缺乏具有新理念的专业教材,两种教育的融合只能依赖授课教师个人的认识和积累。于是缺少必要的总结和综合,两种教育的融合点布局分散、凌乱,融合方式随意、缺少论证,有待整理规范。

人文教育篇6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和协助学校领导做一些管理的工作。在二十九年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不知不觉也形成一些实际的经验和做法, 也有自己的体会。

在语文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今天,各种教育模式,教育方法,都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素质也参差不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安心负责地做好语文教学这块工作,使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知识不断提高

从语文教学这块讲,教师必须要安心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多学习业务和教育教学理论,把它贯穿于自己的教学中,让学生得到较好的教育。初中的大多数学生,很多只要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就面向社会,无缘再进学校了,只有少数不到一半多以上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因此,我在上过的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生物课中,都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不遗余力地把语文等参考教学资料和课本结合起来看好,备好课,组织好教学,认真地把知识讲细讲透,不怕冗繁。当然语文重点、难点突出地讲授。学生听后,觉得精典,知识量大,今后在社会上,用起来达到质的变化。故我教的学生,现在在社会上的发展,很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后来遇上很多学生,他们与我打招呼,聊起师生之事,都说自己今天取得的成就,都是得益于当时我语文教学中获得的知识,特别是作文教学方面给他们的帮助最大。比如现在县政府当秘书的曾庆友,有很好的写作功底,都是在学生时代受我的不同程度的熏陶影响,以至在工作中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鉴于在教学中的经验教育,因此,各位同仁,如能考取公务员,抑或考调到高一级学校高就自然很好。否则,安下心来教好书,认真备课,改本,把学生语文水平和知识水平提高了,达到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的人格,不失为自己本职工作的出路。也可给自己的业绩带来好处,从而为今后的晋级晋职增加硬件。多用点心思在语文教育教学上,过一种没有不良嗜好的健康的生活。多用点时间在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上,达到精益求精,又有什么不好呢?人是可塑的,学生更是可塑之材,人是可改变的,没有一成不变动的人,只要你老师有赖心和信心,有方法,用正确的心理方法去对待学生,学生是会感化的。是语文老师的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思想教育,经常与学生沟通,不能动不动请家长,或者顺水推之,推卸责任。这样就是对社会的一种不负责任,把人推给社会法制去管论文格式模板。学生在学习期间,义务教育阶段一定要真正完成学习的任务才合格。

二、据实际全力抓好管理育人这块工作,使学生素质不同程度提高

管理育人不可忽视,太重要了,一个学校的管理就像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各个环节都要负责到位。校风的形成,要靠学校集体领导和各位教师,班主任及学生共同打造而成,光靠几个得力助手和领导是不可能形成良好校风的。因此,校风不好,那来的学校生命力——升学率的提高。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就落不到实处,所取得的成绩,就会得而复失。

要想把一个学校的家当好,管好,不容易。我作为抽出来协助学校坐班管理的教师,责任重大,一定要以身作则,处处为人先,不怕得罪人。由于我曾在多处深造学习达到语文本科文凭,自然见得多,特别借在县城一中教务处工作时,也学到并形成一套管理理念。但不管何种好的管理模式,都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而进行落实。

我工作的学校,地处交通要道,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复杂,学生的素质形形色色,好学上进的不多。但有少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成为落伍者,无法达到正常的学习要求。然而,“普九”工作的巩固推进,必须不得不做好这些差生,品行不良的学生的思想工作,只要有进步因素就可以,不能奢望太高,更不能与这些留守落后的学生发生教育的对立情绪,以致影响控辍保学。学生成绩差,原因众多,除了教师没教好外,有的是基础差,不学习;有的是家庭离异,单亲;父母在外地打工等等,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伯、姑姑等等在的吃住的寄宿生。学生不要说成绩了,就是连礼貌品行都存在问题。因此,语文班主任和教师的工作量大,除了教学外,管理方面更为重要,加强语文思想教育的程度不加大,稍一松懈,各种问题及安全隐患就存在和发生,有的学生逃学,旷课,迟到,早退教育,早恋,存在着,屡禁不止。为了搞好这些学生的教育,教师,班主任,学校有关领导大费周折和精力。然而学生始终是学生,是教育对象,教育者必须教育好学生,各位同仁必须不厌其烦地进行教育和挽救后进生。否则,把责任推向家长、社会,是一种不负责的态度,是有害的,有愧的。当然,对那些实在冥顽不化的,可请家长配合教育,不行就由领导决定要求另去换个其它学校环境读书,完成义务教育年也是可以的。孟母三迁,不是很好的教育佳话吗?

上文为我之所见所想所做,教无定法,只要对症下药,摸准学生心理,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刚柔兼济地教育好差生,抓两头,保中间;抓中间,保两头,使尖子生能力得到提高,缩小差生差距,达到平衡上升发展,素质教育不是得到提升了吗?

人文教育篇7

一、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

人文教育指的是促进大学生健康健全人格的塑造、人生境界的提升以及大学生与社会价值的认同,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2],对大学生进行人性教育。人文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以知识、能力、情感和意志品质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素质。高职的思政教育重点是爱国主义教育,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基础是思想道德建设,目标是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发挥人文教育对思政教育的协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有利于点燃大学生心中的“中国梦”

提出的中国梦,唤醒了全国人民的梦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娇子,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更要把这个伟大的梦想放在自己的心中。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梦想,树立为民族和国家贡献自己才智的志向,这是高职思政工作的重要目的。而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曾一度引领世界的文明进程,借助各种形式的人文教育,使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萌生出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进而拥有更多的文化自信,协同思政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拥有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点燃心中的中国梦,萌生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报效社会和国家的强烈愿望。

(二)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有利于“立德树人”

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来抓,这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健全独立的人格,以期他们能够主动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人文教育和思政教育都是关于如何做人的教育。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目标,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民族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培养。而人文素质教育涵盖面广泛,包括了文学、哲学、政治、历史、宗教和艺术等,其目的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在于引导健康向善的人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目标一致,教育内容交叉融合。思政教育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人文教育内容的诸多方面,而且是人文教育内容中的精华、经典部分。人文教育协同思政教育,通过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而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今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据科学测算,人们对自己潜能的开发只达到10%左右,还有90%没有得到发挥[3]。人文教育协同思政教育,发挥着别的学科所不能企及的作用。如,在上思政课时,教师可以引用人文方面的例子,启发学生的心智,最后再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上来。如哥白尼打破传统的占统治地位的“地心说”的束缚提出了“日心说”,牛顿从苹果下落的常规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科学需要创新,马克思主义也需要不断创新地加以继承,毛泽东不盲目学习俄国的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战略,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为中国革命打开了全新的局面。通过讲解人文知识中创新思维的案例,让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增强。

二、当前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障碍

近年来,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已逐步认识到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存在的自成一体的“孤岛”困境,人文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两张皮”现象未能根本改变,二者协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缺乏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

由于高职院校强调应用性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特点,长期存在着重理轻文、重技术技能及实用类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综合素质培养的现象。不仅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略有欠缺,人文素质课程毫无疑问更是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学校缺乏二者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有的学校仅有思政教育的方案,没有考虑到人文教育的发展,或者人文教育仅限于几次零散的活动,缺少二者协同的体制机制,人文教育似乎可有可无,思政教育还没完全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贯彻,对人文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统筹不足。

(二)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要实现高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需要人人都关心思政教育,人人都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高职所有的教职员工都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好向善发展。但目前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还有一定的欠缺,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的教师人文素养状况尤甚。思政教育的涉及面很广,只有具有历史的、哲学的、文学的和艺术的深厚底蕴,才能在思政课堂上旁征博引,雄辩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方面的成果渗透到大学生的心田,相反,离开了人文教育的协同,只单纯谈理论,空洞的说教往往让学生昏昏欲睡。

(三)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

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成长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总的说来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还是远远不够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究其主要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差异性关注不够。这主要缘于近年来高职扩招带来的师资和管理人员的不足。学生大班上课,教师无法了解每个学生,更无法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不管理学生,管理学生的重担全部落到辅导员身上,一个辅导员管理几个班的学生,个别学校的辅导员管理的学生超过200人,辅导员无暇对学生的不同家庭背景和个性加以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和心理需求都难以过多关注。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不同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二是教师在注重自己主导性作用发挥的同时对学生的主体性有所忽视。教师在教学中过多重视自己的权威,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授课模式,不顾及或较少顾及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心灵较少被触及。这种对学生人文关怀的欠缺直接影响到人文教育对思政教育协同效果的发挥。

三、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

发挥人文教育对思政教育的协同作用,一些高职院校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机制

高职院校要从学校层面做好思政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要协调包括人文教育在内的大思政体系各个构成要素,将其融合为共同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服务的体系。一是建立学校各个部门的协同关系。要以提高认识为先导,加强政策层面的支持与引导,整合挖掘大德育资源,构建全校“互融互补”的“大德育”平台。学校要建立完善由党委直接领导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融合互助,形成一个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教学服务系统,有力提升大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活动。二是建立思政教育团队与人文通识课程教学团队、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协同育人关系。一支教师队伍是孤独无力的,当所有的教师都结伴而行,走在“大思政大德育”的康庄大道上,形成“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思政”的氛围,才能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三是建立校内外协同育人关系。学校要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创设校政企社多方联动的开放的育人机制,将社会实践环节作为德育融合的重要阵地,通过参与政府和行业企业的系列活动,在提高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人文教育篇8

二、以学生为中心,内化人文精神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各种方法运用到课堂中去,力求将人文精神内化到学生的内心。

1.情境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是“教”与“学”互动性最强的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用主体参与的思想去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摒弃传统乏味、枯燥的讲解,为学生营造文本情境,让学生亲身体味和感受文本,从而身临其境地走进课文。如在教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节选)时,教师可以事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分类,分组排练话剧,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片段表演。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感受到了哈姆莱特这个悲剧王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背离的亲情和无望的爱情,重整乾坤的责任与薄弱的意志;弑兄、娶嫂、篡位的克劳狄斯的阴险狠毒残暴;同样为复仇而丧生的雷欧提斯的感性和冲动。

2.对话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也必不可少。对话式教学要求教师要从不同的学生基础出发,发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把学生看成是共同研究问题的对象,一起探讨问题,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参与教学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如在教《雷雨》这部作品时,对蘩漪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因为传统的看法是蘩漪身上更多体现的是非理性、恶魔性和破坏性,所以这个形象也被多数学生认为是可憎的;但也有一些学生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大胆表白说蘩漪是很值得同情的,她的追求是正常且合乎人性的,她身上其实有着追求幸福、敢于叛逆的美好一面,只是迫于不合时宜的外在环境压力,才导致这种家庭悲剧的发生。

三、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质

教师人文素质的水平,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他们从事教学工作的过程,都是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教育活动。所以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人文教育篇9

1.2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联系

体育教育通过体育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教授培养学生健康的体格和体育素养,而人文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两者互相关联,互相促进。无论是体育技能还是人文素养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是以人文载体实现的。体育教育是外在表现,人文素养是内在追求。高校体育教育是以培养体育素养为目标的,现代体育发展,不再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既注重培养外在的身体健康,也注重内在品质与人文关怀的提升。

2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促进,高校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常常把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观点放在首位,忽略了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提倡人文教育,又落实不到实际教学中,造成学生的体育知识技巧能力得以提升,但内在修养不高。

2.1是时展需要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虽然为学生开设了各种形式的体育选修课程,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教育偏向技能,缺乏人文素养,导致不少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看法是“无所谓、没感觉”“就是和同学一起去室外玩玩”等,造成学生知识积累与内涵脱节。重知识、技能教授,忽略思想引导、人文关怀、情感体验,虽能满足学生的学分修习,完成教学任务,但偏离了教学本质。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培养的是身心同步发展的综合人才,而这种教育模式已满足不了社会越来越高的人才需求,造成就业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现象。这就要求在体育教育中加入人文教育,提高学生成绩同时提高内涵,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基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求。

2.2体育教师的素质提高的需要

教师只有具备更高、更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体育技能,才能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教授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进修、终身学习。目前,体育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虽达到较高水平,但随着学生网络知识与技能接触的越来越多,兴趣越来越广泛,大学体育课程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强身健体、学习体育技能的课程,他们想要学到更多体育相关知识,若教师知识水平不高,技能不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就要求了教师要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与修养,才能更好地处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问题。

3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办法

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体育教育者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构建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而加强对学生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3.1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拥有良好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才能为教学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打破传统思想,树立新型教育观念,重视体育教育的影响,将体育教育看作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练习、学习,巩固自身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人文素养与学生实际生活、社会经验结合,加入自身教学经验,整合分析,对学生正确引导。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友好相处,既做到“学高”,又做到“德厚”,才能在体育教育中做学生的知识技能教授者,人文素养引导者。

3.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由于高校学生生源地分布广,学生素养良莠不齐,因此在体育教育中要想与人文教育相融合,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善于利用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积极态度和自主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批评,以学生为主体,多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例如在武术课技巧教授课程中,教师可以先演示,然后学生互相演示、纠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也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主动学习。针对动作不规范的同学,要耐心教授,请同学示范,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让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高审美,陶冶情操。在教学评价中采取多样化教学评价方法,让同学根据自身标准评价同学、评价自己,让学生在评价中欣赏别人,提升自我,加强人文素养。

3.3构建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

高校开展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就要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不断创新教育观念,发展体育教学的空间,构建完善、合理的教学模式。首先,要突出体育专业的专业特色,高校体育专业是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的课程,在体育课程中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将娱乐、文化、历史等融入其中,增加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构建特色体育课程模式。其次,要拓展学生视野,在体育教学中,结合社会发展动态,让学生加以了解和评价,增加学生对体育知识、体育教育、体育产业发展的了解,培养自主判断能力。最后,体育教育要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体育教育中,应传承传统体育教育中优秀的项目和体育精神,批判的继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将其融入到现代体育教学进程中,增加体育教育的人文性。

人文教育篇10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树立爱的教育观念

爱是人格的基本内涵,一个缺乏爱心的人,无异于一块冷冰冰的石头,冷漠孤僻,毫无社会责任感。学生也因此将会失去生命意识,民主自由平等意识,环保意识,人格意识甚至宽容意识和尊严意识。这样的人多了,社会就将变得如一潭死水。我们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就要使他们具有一颗博大深挚的爱心,就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去爱自己,爱父母,爱故乡,爱祖国,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巴甫洛夫中学的校训碑上写着:“请爱你的妈妈。”有人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呢?”苏霍姆林斯基反问道:“如果一个人连他的妈妈都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这就说明了我们教师应从学生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进而培养他们具有更广博的仁爱心肠。语文教材和读本给了我们很好的范文,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作品进行教育,胡适《我的母亲》中母亲的“爱之慈,严之刚”让我们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而我对母爱的理解与感悟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去理解和感受母爱;鲁迅《藤野先生》对老师的怀念和敬意,以及对祖国人民的爱融合在一起,充分展示了仁人志士高尚的爱国情怀,让我们在学习中充分领略了爱的力量和爱的博大。

二是积极发挥文学名著的人文教育作用

充分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开发语文课程文化资源,重在指导学生阅读人类文化的优秀文本——文学名著,与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展开对话,促进批判性思考,获得审美体验,最终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作用,使文学名著成为人文精神熏陶的主阵地。它是形象化的教科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阶级关系、时代风云、社会风貌、风土人情、众生心态等一切。它都予以了综合而全面的反映。优秀的文学作品,有益于激发学生的生命激情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作家在作品中了深沉炽热的感情,文本故事体现了人们普遍的情感。那些志死不渝的忠诚,热情似火的浪漫,晶莹剔透的纯真,盘根错节的爱情,使读者的心灵受到洗礼,从而激发出内在的激情,增强对世界、对人生、对情感的感受力。一位学生在理解《飘》时知道了用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并用这种价值观来衡量作品中的人物。选读《悲惨世界》的一位学生,深深地被主人公冉阿让打动了。使他在理解作者人道主义情感方面有所感悟。通过了对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挖掘,帮助学生思考人生和生命意义;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了人道主义和人性,关心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人的关系,使文学名著真正成为生命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三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综合写作、与语文外延相等的生活实际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作为教师要进一步拓宽语文课程视野,打破以书本为载体、以工具性训练为核心、以课堂为主渠道的旧的语文教育观,构建具有开放、鲜活和人物气息的富于生命力的语文课程观念,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多元复杂的生活,走进学生心灵,利用综合语文教学活动和一切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例如在《献给母亲的歌》时,让学生在课前,为母亲做一次家务,和母亲进行一次交流,说一说母亲的故事。从中让学生感受母亲对自己的深沉的爱,促使学生更加去理解和爱母亲,进而去爱祖国、爱人民。而在上《到民间采风去》,组织全体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路桥的历史和文化,带领学生采访老人,了解路桥的一些风俗民情,增强了学生们的自豪感,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突出了对学生的人文主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重在默化养成和实践躬行,使学生最终成为一个热爱生活、人类、真理以及诚实、正直的人。

人文教育篇11

人文教育即人文主义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也有人说人文教育是成人教育。虽然说法不一,但教育的本质在于它的人文性,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教育本来就是人的教育,但高考的“应试性”已经使教育的性质发生深刻的改变。中学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知识的教育被强化了。人文教育是不可以从中学教育中抽出的,它要求以全人教育为理念,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价值,提升学生的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在中学教育中起基础性作用。

人文教育的最低要求是使人成为人,最高要求是使人成为完美的人。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是以成人、成圣来要求他的弟子。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之才,人才需要教育,通过教育使人止于至善,一直是教育的追求。中学教育在向大学输送人才的同时也应当把引导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作为努力的方向。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流行,人们逐渐忽略教育的本质。因此,加强人文教育迫在眉睫。

二、人文教育的意义

提倡人文教育有它诸多的意义和必要性。如今学生的人文素质已在逐年下降,教师的教育负很大责任。加强人文教育就是要着力改变这种局面。

第一,通过人性教育重塑学生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真正意义,激发他们的进取意识,使之成才成人。

第二,还学校一片净土。学校是一个圣洁美好的地方,应该杜绝一切腐朽思想、腐败现象在学校的流传和发展。提倡人文教育,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提高教师责任意识,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才成人的氛围。

第三,还社会一丝真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不良思想和生活方式正在侵蚀着中国人的心灵。现实生活中,诚信缺乏,道德失范,人情冷漠,出现越来越严重的信任危机。

社会弊病的存在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只有加强人文教育,牢固道德体系,重塑国人的价值观念来提升中国人的形象。无论世界怎样变化,人们心中的价值和信仰不变,社会依然需要人文、需要良知与正义。人文教育永远不会过时,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新的内容。

三、加强人文教育途径

加强人文教育,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要使其融入课堂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人文思想贯穿到知识的教育中,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也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如何运用知识,如何促进自身的发展。

第二,必须加强中学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承担着教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人格修养和道德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其重要。

人文教育篇12

以古希腊神话“人神同形同性”为切入点,介绍西方人本主义观念萌生与发展的历程,从而使大学生加深对人本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从中世纪骑士文学的“骑士精神”,联系1215年英国《大》的诞生,介绍英、法等国议会的起源与政治制度的演变,使大学生了解对统治者权力加以约束的必要性。

从但丁《神曲·地狱篇》中对自杀者的惩戒,论及古今中外各种自杀现象以及斯多葛派、叔本华、康德、别尔嘉耶夫、庄子、萧乾等中外哲人的相关思考,指导大学生如何面对人生逆境,善待生命,树立生存勇气。

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巨大作用,介绍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以及中国文明衰落的缘由,帮助大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从莎士比亚戏剧中对金钱罪恶的批判,联系中国西晋鲁褒的《钱神论》,唐代张说的《钱本草》等,教育大学生在经济大潮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

通过对18世纪启蒙运动与启蒙文学巨大历史功绩的评析,使大学生了解民主、等重要理念,并联系中国现当代启蒙任务尚未完成的历史现实,使大学生明白要想获得自由、尊严和权利,新启蒙是必由之路。

通过西方19世纪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的成就和作家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观照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呼唤中国当代文学应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以澄清大学生对文学本质的认识。

我对在专业课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有几点思考,求教于方家:

1、人文素质教育是“精神成人”的教育,它应置于高等教育改革的首位。与之相比,“专业成才”只能是第二位的,至于急功近利地将大学办成职业培训所,就更偏离了教育的根本目标。

2、要正确理解和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人文知识不等于人文精神,更不等于人文素质。要在人文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能力,最终内化为他们的人格品质。

3、客观认识外国文学等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不要缩小,也不必夸大。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它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受人文思想教育固然重要,但也仅仅是启蒙之始,目的是使大学生初具“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之潜质,为以后的精神成长打好基础。而且,大学生精神的成长,仅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还要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的滋养、高雅文化氛围的陶冶、优秀文化传统的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的体验等多种途径共同化成。人文素质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浸润,更强调自我体会与心灵觉悟。

人文教育篇13

对此,我们提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主张。

首先,人文主义方法论是与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别在于前者试图解释,后者试图理解。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当代西方人文科学方法论中最具人文精神,最有影响的派别。社会现象研究和纯科学的区别在于社会现象涉及有意识的行为主体,他们自己赋予行为以意义,所以社会科学家为了描述和说明社会现象就要有理解的概念与实践,即理解、移情作用和直觉,所以人文主义传统坚决反对要求社会科学把人的行为客观化,把行为主体物质化的观点。

其次,人文主义方法论关注的焦点为三方面:

1.关于经验的客观性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事实中人的主观性方面,如人的信念、动机、需要和希望等并不完全表达于客观的外表行为中。单纯的外表行为研究,不足以深透主观动机和意向领域,因此,人的行为仅仅部分的由它同外界对象或未来结果的关系构成,它的意义相当大部分在于它表达了某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没有同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具体个人的直接接触,是不可能完整理解有关的事实的。选择哪些资料作为有意义的事实,在何种深度或层次上挖掘事实本身的意义都与理论的解释有关。

2.关于因果律的有效性。在社会研究中人们往往把各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归结为原因——结果模式,而人文主义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在自然世界中,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对于不同的社会或文化都是中立的,对于支配任何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的意义都是无关的,但人的行为却由它们对行为主体或对象参与者所具有的意义来辨认,而这些意义的内涵与阐释都是由一种给定文化与行为者本身的意义感受来决定的。众所周知,每一种文化有相应的意义库,不同的人对意义的感受、辨认与理解不一样,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里不同人的行为之间,要作出正确的因果概括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当然不能把因果规律固定下来解释人的具体行为,要了解这种渗透着社会意义的范畴之间的联系,只能靠对那个意义系统的深刻体会,而不是外部的机械概括。

3.关于理论或解释的性质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科学理论或解释的目的,并不是要推导出经验概括或统计定律,而是要对人的行为和语言的意图和意义的深刻理解。人文科学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以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人而不是事物为研究对象,理论解释的目的不是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回答行为的内在依据,包括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问题。因此,一个好的理论要能提供合理的行为主体有关的规范标准,要理解他的行为规范的标准,并不是提供当作客观事件的行为的演绎说明。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的价值观念不可能是中立的,不能免除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要受到一定文化的规范、预设和偏见的支配。

教育作为使人性完善的最佳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人文主义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所以说,不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如何无所不能的程度,自然科学方法论被推到如何高的地位,只要教育还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那么它的人文性就一天也改变不了,人文主义方法论也一天不能被抛弃。

再次,教育活动本性特点与教育实践的内在构成决定了方法论的取向。

一般来说,教育活动的特性表现为:教育活动在对象与目的维度上的特殊性;教育活动进行过程的点双边、共时、交互作用性和要素关系的复合性;教育活动具有预测性与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在特殊的交往活动中有目的的使社会对学习者的发展要求,向学习者的现实发展转化。教育活动是人的科学精神的活动,表现在求真;教育活动是美感经验活动,表现为求美;教育活动是人伦道德活动,表现为求善;教育活动是实在主体探求生命意义的心灵历程,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或灵魂的洗礼,关怀人生或命运问题,不依赖哪一门学科。教育活动是一种人文活动,而且是人文活动的最高境地,虽然达到这种境地的人是凤毛麟角。

说到底,教育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其精神的、价值的、人文的、意义的一面。完整的理解教育,就是要清晰的认识教育活动的精神性、人文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设备的更新并不代表教育的先进,可能传播的是非科学、伪科学的知识,训导如野兽般争斗的人生哲学,展示一个紧张、无人性的社会,培养出毫无生趣,面孔呆滞的“接班人”。这样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因此,教育活动形式的完美并不代表价值的实现,教育活动表达的是宇宙的真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觉悟,包含了对真、善、美等价值的追求及对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寻觅。况且,科学精神本身也是从人文主义传统发展而来的,所以,唯有从人文角度理解科学,才算把握了科学精神的本质。

人类无法将全部教育的意蕴客观化,无法从纯粹客观的角度理解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教育过程无法还原为一个实体或得到严格控制的操作过程,不论历史上的以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教育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教育活动中较高层面的内涵并非在归纳推理或统计规律的意义上层面的内涵推演而来的。教育中的人文性是历史的生成的,是传统的,同时也依据个人的觉悟和感觉而存在。教育活动搀杂了历史的内省因素,这些因素与文化价值、目的意义等这些人文性经验的范畴联系在一起,教育活动客观上有很强的独特性,因此,教育科学必须对教育活动达成普遍性的因果规律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用以一种意义标准,一种思想框架或解释尺度来说明全部教育问题,我们能对某一特殊时间、地点、情境的教育发表评论,一旦离开具体场合则可能失效。我们对教育问题的说明或解释常常是暂时的、相对的、主观的。教育中与意义、价值相关的核心问题本质上是约定的,不是外在规定的,教育的历史是一种互为主体性的过程,任何关于教育的思想如果未经主体心灵深处的认同,也是毫无意义的。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