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实用13篇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1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人文思想”没有太大的区别。“人文主义”来源于英文humanise,这个单词根据不同语境的需要也可以被译成“人文”“人本”“人道主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强调人的可贵;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2

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完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各路专家众说纷纭。文章试图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过程及其两大理论成果对中国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巨大作用,以及现阶段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为指导,发展中国社会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亦称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也是马克思主义在道德领域同形形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斗争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由马克思同恩格斯最早提出并创造,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价值维度的取向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其后续的传播发展过程中,许多批判家、政治人士针对该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或阐述。

根据网络公开资料的定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人类伦理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站在科学的角度,对现代道德现象全面地理解、阐释,是批判继承人类伦理思想的伟大理论成果,坚持科学性的指导人类道德建设发展,对道德的本质、作用及发展规律做出明确的讨论分析。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在西方各种先进思想的冲击下,五四新文化运动借势而起,在中国轰轰烈烈地冲击着旧道德、旧文化、旧思想。马克思主义被介绍到中国来后,五四新文化的先驱们,特别是其中的激进派陈独秀、、鲁迅等,对马克思主义道德伦理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瞿秋白、等人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联系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特别是在道德领域的探索,吸收各种民主主义思想中关于道德的先进成分,立足于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以带动发展中国道德建设为基准,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人民的道德生活实际相结合,为中国的道德建设注入新的内容。此后,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德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中国化,中国社会的道德也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为指导,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当代中国道德体系①。这一双向结合的过程产生了中国乃至世界伦理学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成果:伦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体系。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概况

中华道德文明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源泉。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将传统的道德观念及价值观文明结合,凝练形成了能够代表中华民族道德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孝,忠诚信慧明。

当前,国际形势稳定,社会发展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于不断完善进步中,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急剧变迁,社会结构在短时间内的大幅变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以及在社会中的相互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对中华道德文明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道德行为准则在新关系中遇到了新的挑战,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同时也在新模式作用下出现了急剧变化②,这些问题的产生,使得中国的道德建设发展之路出现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全社会公民道德“平均水平”不够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淡薄。二是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比如“诚信”等丢失,部分公民“荣辱”、美丑、是非不分。三是西方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蔓延。这些将会阻碍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问题的堆积和延续还有可能会对社会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意义

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道德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发展又与时俱进的理论结晶。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横贯古今,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巨大力量,更是中华人民的立根之本。③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几代领导人都坚持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同志在革命尚未完成时就号召全体党员,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向现代伦理思想的转变。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体系中,邓小平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方针。提出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重大治国方略,并在200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颁布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进行了详细、准确的总结,也第一次以执政党中央文件形式对当代中国全民道德发展的思想目标和价值取向进行了概括和固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一次明确地把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准则。强调思想道德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提出以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的以身示范引导全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在道德发展中实施了更务实的指导思想,更见效的实践路径,更明确的道德目标。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过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为指导,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为纽带,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逐渐发展成为占有一席之地的社会主导思想,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④

为推进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性质的伦理道德观,对于提高我国的国民道德水平、形成良好道德的社会风气以及和谐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发展国民的集体意识,要求每个人建立符合时展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仅要求时代的发展,同时更需要理论的进步。那么,在同样需要发展的今天,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形成我们当代的精神支柱,以纵观世界的眼光,博大的胸怀,与其他民族、国家共同发展,在这个多元文化混杂的世界中逐步发扬成为值得继承和发展下去的价值体系,以其谦卑的姿态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伦理提供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揭示了任何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制度的产生及形成。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关系和伦理秩序的根本依据,一方面分析了经济活动所处的各过程中,存在的非伦理问题;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的经济伦理关系和经济伦理理想都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当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种种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作为一种崇高的伦理精神,帮助我们从辩证的、历史的角度,面对在现实生活所遇到的经济制度的合理性、经济主体的自由、社会的公正、贫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诸多经济问题,用哲学思想为经济发展找寻更多的可能。

为社会领域中道德方面持续改革提供方法论指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了解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问题之后,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然而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整体发展,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亟待我们解决。经济的高速迅猛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以及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这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极大的挑战。

首先,避免政府过多干预,这就要求政府一切从实际出发,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观念,以稳中求变的思维,辩证地看待道德伦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问题。其次,优化政府的行政执行机构,要求政府人员办实事,办好事,全面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后,完善公民的思想道德观念,要保持优秀的工作和生活作风,坚守有效的纪律规范,严格的执行、遵守工作准则,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对策和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应当把目光放在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不能仅仅在表面上寻求物质财富量的增加。⑤从总体上看,人民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生态环境、贫富差距、公民道德素质等问题依然严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公民道德素质与世界大国发展水平并不相称。中国现代文明不单单是在经济与政治的革新中体现,同时也涵盖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现代文明的结合与继承,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成为文化软实力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来也成了社会发展的里程碑,象征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欣慰的是,在遇到这个困境的最短时间内,国家从战略角度审时度势地提出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取其精华、为国家所用,强化和鼓励中国人民,开展广泛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与建设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需要进一步明确和普及。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需要人们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去进一步体会它隐藏在字面意义下的深层含义,需要人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和归纳,不断简化语言和探讨具体可行形式;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正能量。通过国家的大范围的传播力量去宣传、指导人民大众,通过高等教育、普通教育以及义务教育等多种渠道教育、传播给学生,也许当下中国的普及效果并不明显,但不可否认,当这一批学生成为国家未来的建设人才之时,伦理道德教育的普及和明确就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对推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⑥一个国家的思想道德建设,需要矢志不渝的传承和与时俱进的改革,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始终贯彻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不动摇,始终贯彻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传播不动摇,始终贯彻中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不动摇。

第一,科学前提通俗化。在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思想的内容之外,还应不断实践并确保这种思想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可操作性。与此同时,可以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中国的独有社会体系,以此来优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第二,宣传领域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由抽象到具体、由少数理解到多数普及的这一不断被理解的过程,不应该只停留在纸质的书本报刊或者传统的媒体宣传上,应该做的是走近人民大众,通过使用互联网、手机以及新兴的电子科技平台来向社会大众传播,或是走进社区、校园、千家万户,以最精简、最有效的方式来向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第三,教育机制长效化。要建立长效教育机制,首先要求国家对于教育院校、机构等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以及行政权利,这就为长效教育机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还应大力培养、挖掘优秀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学团队,监督有关政府在职能的指挥下确立完善的教育机制,同时还要具有灵活性,保证国家可以根据时代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更新现有的教育理念,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第四,实践普及逐层化。首先,纯正党风,坚持党风带动政风,政风带动民风。坚持“党纪严于国法”的原则,在全社会公务员中实行“政纪严于国法”的惩戒措施。

其次,在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中,全面贯彻落实,避免形式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诚信为本,树立正确“义利观”,坚持义利并重与义利统一的一般原则,又在此基础上的以义制利、见利思义;树立正确的“群己观”,辩证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树立全面的“修养观”,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四有”新人;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加强公务员服务意识,弘扬社会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到公民的基本道德理念中;最后要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在具体生活和生产过程中。

最后,采取灵活多样、易为大众所接受的方法。当前人们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诸如微博、微电影、情景短剧、微信、群聊等多种新媒体传播方式,都有可能会成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传播的新阵地,这些新型传播媒介相对更接近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而这些传播方式也更容易被新时期的青年人所接受。众所周知,新青年是思想道德革命的生力军,只有在新青年当中成功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建设,才会更好地发展国家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以青少年为首要教育、传播对象,由浅入深,向两个方向的年龄层循序渐进地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注释】

①吕洪刚:“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中国化”,《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②王泽应:“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研究”,《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7期。

③张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理想人格之不同”,《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④周志伟:“我党三代领导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重点”,《兵团党校学报》,2000年第1期。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3

一、人道主义思想的内涵

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人道主义思想,将文学作为推动人类思想解放的武器,它反对传统的封建统治,倡导对于人类自身的爱护以及关怀,它将人作为道德的中心,倡导建立以为文本,以为为中心的世界观。而在我国,人道主义思想起源于我国的新文化运动期间,它对于我国文学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有胡适、鲁迅、陈独秀、梁实秋、周作人等,他们是人道主义的有力支持者与领导者,都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宣言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双百”方针的环境下得到了短暂的发展,然后又遭到了批判。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由于西方思想的涌进,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极大改变,思想观念也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在物质消费观念等多方面环境下,人文主义思想潮流又一次面临着讨论。

二、各时期我国的人道主义思想潮流发展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之后的一段时期,是人道主义思想潮流取得巨大成就的两个时期。即使是在高峰时期,我国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没有进行全方位的探索。

五四新文化运动也被称作我国的文艺复兴时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唤起了人们意识的觉醒,呐喊出对那个时代最有力的声音。而人道主义思想就在这个时期与文学想结合,产生了一批人道主义思想潮流的先行者。

例如,高举人道主义旗帜的人是周作人,他的人道思想具有个人性和局限性,没有在整个社会背景下理解人道主义。周作人的人道主义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关爱“女人”“小儿”;二是强调爱的平等和博爱,认为人人都可以享受到爱,不是专属一类人,“女人”“小儿”也能享受到爱;三是强调人人自爱,人格独立,反对慈善注意,不接受居高临下的施舍同情。周作人的这种内敛与个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忽视了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具有闭塞性封闭性。而同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以另外的角度阐述人道主义。梁实秋的人道主义思想提倡“人人皆有人性”,认为人性是永远的,不受时间的限制,普遍的人性是一切伟大作品的基础。但是,梁实秋的人性论遭到了鲁迅的有力批判和反驳,鲁迅认为“文学不借人,无以表现‘性’”。

建国后,我国实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艺创造方针,人道主义在我国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例如,巴人发表《论人情》批判作品政治味太浓,缺少人情味,缺少人文情怀。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更是高唱人文主义思想赞歌,强调文学“必须从人出发,必须以人为注意中心”。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与政治环境的因素下,这些人道主义都遭到了批判,认为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体现。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人道主义再一次得到发展,经过“”的磨练,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人道主义是对苦难历史的反省,是打破传统教条主义的有效途径。如朱光潜认为文学作品就是要反思人性,完善人性。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4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建立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同志为我们制定的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道德思想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道德思想建设。因此,在我国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中道德思想建设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不能动摇道德思想的核心地位。

一、道德思想建设仍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加强道德思想建设,发展软实力。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丰富人们的头脑,引导人们去改变愚昧落后的不文明现象,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这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特征。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精神文明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道德思想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科学教育文化建设是加强科学素养,提高各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问题;道德思想建设就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这两个方面有密切的关系,互为条件,相互补充,推动着精神文明的发展。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缺的一个必要环节,如果教育、文化、科学不发展,就不可能有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也就不可能建立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进一步说明,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是决不可忽视的。正如所说的,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才能把我国建设成科学、民主、富强的国家。

在重视教育、科学、文化发展的同时,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大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还必须特别强调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地位。思想道德建设包括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只有紧紧抓住了这两个环节,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有效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才能提高我国的软实力,才能防止和平演变,才能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具备“四有”新人,使他们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养成社会主义的真抓实干、勤奋节俭的精神。搞好精神文明建设还要反对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思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决定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本质,思想道德建设对整个经济社会的生存发展有非常大的能动作用。国际反动势力对中国推行的文化渗透和和平演变策略,国内的自由化理论及国民道德素质滑坡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都要聚焦在思想道德方面。

二、我国现实环境的必然需要

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这几十年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经验教训告诉人们,中国必须走适合自己的路,也就是说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地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横向和纵向比较,越来越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可能有中国的今天和未来,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可能有中国未来的繁荣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具有时代意义的伟大创新,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史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更高的新的成就,国家的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在不断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还不断地加强了对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始终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采取了许多有效加强措施,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显著,为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5

先进思想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今中国,作为思想文化的主体和主流,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居于核心地位,代表和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具有其他思想文化无可比拟的先进性。那么,它的先进性体现在哪里呢?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指引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民大众提供了新的世界观、新的理想、新的道德和新的精神。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精神,为全社会提供着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享有者。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本质区别,也是其先进性的根本体现。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不是只为少数人垄断的精神奢侈品,而是来自于人民、发展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由人民共建共享的思想文化。着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根本目的和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内蕴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自己的内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深深植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融入人民群众开拓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绝不抛弃以往时代的成就,而是吸收和借鉴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时,又以博大的胸怀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综合创造、推陈出新,熔铸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2.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要川流不息,奔腾向前,既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断其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与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古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及人类、深刻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创造。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曾独步一时。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充满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也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创造性转化、实现新的升华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继承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当做主体、把人当做目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和合”的思想,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协调、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便是对注重社会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我们继承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就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团结统一,强调独立自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团结统一的意识深深积淀、内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之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近代历经屈辱的中华民族经过全民族百年抗争重新站立起来。今天,中国始终坚持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

概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有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风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影响,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行为方式

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同时,应当看到,作为历史产物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既包含有许多优秀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杂着某些糟粕成分。特别是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文化根深蒂固。这种糟粕成分,集中表现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比如,、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家长制作风、迷信活动等。在当今社会,这些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腐蚀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和阻碍社会发展。“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必须坚决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关键是要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梳理,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同志历来主张:对于传统文化,一定要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进行分析,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反对食古不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剔除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成分,同时结合时代特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努力在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中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3.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都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站在世界文化发展进步的潮头。要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对外来文化进行具体分析,立足国情、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大胆吸收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不平等现象。在全球信息流动中,90%以上的媒体资讯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的。在全球互联网服务器的存储中,美国提供的一般信息占80%,服务信息占9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思想文化借助经济、科技和传播上的优势迅速扩张。作为当代西方思想文化重要形式的西方社会思潮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西方思想文化?

西方思想文化来源于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和希伯来文化。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就产生了几何学、天文学、数学等学科,成为近代科学的起源。近代的天体运行论、万有引力定律、进化论,现代的量子论、相对论等学说都形成并发展于西方,对人类历史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代西方思想文化主张个体自由,形成了权利本位观念,派生出西方的人权观念、民主观念等等。应当承认,西方思想文化在历史上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当代西方思想文化的主体是资本主义思想文化。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是在长期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在人类以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进步的理论和观念,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同时,也应当看到,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围绕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统治秩序而形成的思想文化体系。它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服务于资本增殖和资本统治,隐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文化危机。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有其消极或腐朽的一面,存在着错误、落后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其生活方式。

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集中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拜金主义看来,金钱是万能的,追求金钱是人生最高目的,为了获取金钱可以不惜代价、不择手段。拜金主义的盛行,会导致道德沦丧、诚信缺失,失去社会的精神支柱、精神家园。享乐主义关注的是物质享受和感性快乐,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追求享乐。有西方学者直言不讳地说,“在文化上证明资本主义正当的是享乐主义”,而这种享乐是一种“世界末日来临般的享乐”。享乐主义的泛滥,会导致个体精神空虚、政治腐败黑暗、经济畸形发展、社会矛盾激化。极端个人主义把追求个人利益当做唯一目的,把他人当做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极端个人主义是、行贿受贿、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等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恩格斯曾经指出,在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支配下,“每个人都必然力图抓紧良机进行买卖,每个人都必然会成为投机家,就是说,都企图不劳而获,损人利己,乘人之危,趁机发财。”极端个人主义的蔓延,势必会造成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对立,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

西方思想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思想文化体系,其中既有精华,又含糟粕。那种主张西方思想文化全盘皆好,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对其应照单全收的观点;那种认为西方思想文化皆为腐朽,对其应根本拒斥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吸收借鉴西方思想文化的有益成果,要进行科学辨析。要分清哪些是体现人类社会进步本质要求的、有益的文明成果,哪些是仅仅与资本主义世界观相联系的、腐朽落后的东西。即使是某些有益的、合理的成分,也要看其是否适合中国国情。有些思想文化在西方是适合的,但简单照搬到中国就不一定合适。德国思想家歌德说过:“只有不模仿其他民族而从其自己的精髓和一般的需要出来的东西是于国民有益的。因为对于在某种时代阶段的国民可作滋养的东西对别的国民或许是毒物。”因此,对当代西方思想文化,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加以辨析。吸收西方有益文化成果,必须经过消化、转化、融合和创新的过程,既要摆脱封闭保守思想观念的束缚,又要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择善而从,使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服务。

对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要充分认识它的危害性,予以坚决抵制和严密防范。在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一些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乘机涌入,并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相互胶着,腐蚀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威胁着我国的文化安全,构成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严峻挑战。中国有句古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只有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健康发展。对此,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

4.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部分。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它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决定着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与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这既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纷纭激荡。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在贯穿、融入上下功夫,在践行、示范上下功夫,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御各种错误思潮、腐朽思想文化

的影响和侵蚀,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以科学的理论指引航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这种灵魂作用在于,马克思主义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的作用。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解决影响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传承与创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以共同的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唱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时代主旋律,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必须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把远大理想和现实努力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以崇高的精神鼓舞斗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十分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以来特别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同时,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深刻变化,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汲取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以优秀的道德培育社会风尚。“风俗,天下之大事。”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作用,引导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坚持“八荣八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主义文明风尚。

5.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对当今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迎着新中国的曙光,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启了新纪元。“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等一系列方针原则的确立,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重大成果,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建设新中国的高昂热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就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有力推动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6

一、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含义

(一)马列主义的含义

马列主义的发起者是马克思与列宁,主要是由列宁逐步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共同创立的一门学说,其中包含科学世界观、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建设理论以及其他相关的科学理论体系。围绕各国工人运动,与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斗争。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对时展中出现的情况与问题进行研究,并不断发展。以为代表的几位伟人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践结合,最终形成思想。旨在通过共产主义革命,资本主义。列宁思想施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延伸出来的,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在社会的发展中,马列主义通过党政机关以及媒体的传播,引导中国人民共产主义信仰的方向,并利用意识形态构筑成中国社会主义核心思想价值。

(二)传统文化的含义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儒家、道家思想,还包含道德、礼仪等为人处世的核心内容以及做人的根本内容。不仅是中华文明成果,也是民族历史的道德传承。传统文化共有四种形式,分别是物质、制度、精神与行为。具体包括诗词、曲赋、民族戏剧、成语、灯谜、民俗等。此外,依据文化类型可将其分为宗法文化、血缘文化以及农业文化三类。这三类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主流,通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习惯。

二、不同历史背景下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导向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农民革命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我国发展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时常将此革命与农民革命相互联系。他把太平天国与资产阶级革命相融,并将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革命的开端,从而推动了革命的历史使命。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将独立作为革命根本,并人文中共需要先完成革命斗争未完成的任务,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共鸣革命的融合,以及相关历史联系的内容,在自己的著作中展示出来,亦推动我国发展的进步。此外,墨家思想将农民革命推向暴力发展,引导农民进行暴力革命,这也成为中国农民的革命传统。在处理农民关系时,实际上就是处理马列主义与墨家思想的关系,这也是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墨家思想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墨家思想的融合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列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定会与农民阶级导向相结合,也就是马列主义会与墨家思想融合。如果仅依靠墨家思想实现中国的发展,将只能引发传统农民战争,而无法达到中国革命顺时发展的境地。但如果仅依靠马列主义思想促进中国的发展,将只能呈现出浅薄教条主义,无法引导我国革命向胜利发展,这一点也被我国革命发展的实践进程所证明。此外,许多优良作风皆是马列主义与墨家思想精神相融合的产物,其中最著名的、也是最典型是延安精神。延安时期,我国共产党深入拓展墨家思想,在马列主义的指引下也呈现出独立自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中华传统美德。当然,马列主义与文化的融合不仅体现在美德的发展中,也会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融合,发挥诸子百家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也可看出,文化导向主导着政治操作,为革命与执政带来正确的发展方向,并引导人们参加革命,承担阶级斗争的重任。只有将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才能实现我国执政方式的创新,结合不同地区发展特点设置针对化指正方式,在维护人们生存的同时,也能提升人们的精神与物质生活水平。同时,文化虽有不同类型,但皆以群体生存作为追求目标,并提倡平均与平等。二者的融合也为我国革命胜利提供保障。由此,我国现代化发展路径也就自然地向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方向发展,逐渐延伸出邓小平、等提倡的奋斗设想与目标。

三、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可融合性

(一)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具有相似的目标

我国发展方向目前已被定位为社会文明、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提升与发展。同时,也致力于生态环境与相关制度的成熟定型。在马列主义思想中,曾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我国伟大著作《礼记》中也曾提出“大道之行”的大同思想。究其根本,不难发现马列主义的最终目标是物质与精神解放的共产主义,我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发展目标是礼仪、道德为主的大同天下。虽本质上有所不同,但其实都是倡导提升人民物质生活质量,并促使其精神与物质的分类,提升人民思想道德修养。当前“十三五”规划中,建设物质精神共同发展的小康社会是最终目标,也需要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加以推动与实现。此外,马列主义中也提倡道德与精神的共同发展,传统文化也主要以道德发展为主。这也逐渐形成我国发展进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道德。我国各所学校也皆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一门课程,虽开设内容有限,教师教学方法也存在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具有相似目标的这一背景,为二者融合的可行性提供基础。

(二)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对实践具有同等重视度

我国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当前政治任务中,最重要的是深入贯彻全会精神,为当前和今后时期政治形势的发展提供保障。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决策、制度以及战略部署等落到实处,做到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工作需求。由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发展时间工作。马列主义中,马克思与恩格斯曾提出物质形态与实践的关系。从物质实践的角度出发,对各类发展观念进行解释。战国时所提倡的思想也曾提出相关问题解决的观念与态度。“事虽小,不为不成”的思想也将实践放在发展的首位。此外,马列主义也提出实践的重要性,并利用实践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从而做到改造世界。最终引导人们将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贯彻入社会建设,落实到生活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也将伦理、道德等相关理论进行拓展传播,使得人们将其落实到生活中,利用一点一滴的小事获取人生的幸福。综上所述,“实践”是传统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步骤。未来,我国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全国上下人民的协力实践,大兴实干、落实基础,从点滴做起,这也是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实践层面,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具备内在的可行性,也具备了现实可能性。

(三)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对道德具有同等重视度

未来五年,我国共产党与政府将会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的工作态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发展。并且加大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并坚持提升教育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也就是说我国需要摆脱粗犷式的发展方向,利用物质与精神并重的发展模式。因此,思想道德素养的作用尤为突出。邓小平曾经提出,经济建设的发展态势喜人,这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成功的一项,但如果思想道德素养的风气没有提升,经济成功也没有任何意义。同时,《资治通鉴》中也提出德行教育的重要性。“才”与“德”之间的关系也被明确提出。由此可见,马列主义将思想道德素养视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时也是防止中国文化发展偏离目标的关键步骤。我国传统文化则将道德视为民族安定、国家发展、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与根本,并将此作为大同理想实现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不断发展期间,党和国家精神、物质文明共同建设的背景与趋势下,道德重要的背景便使得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可能性。

(四)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具有互补性

我国全会提出创新发展、创新驱动的重要性,坚持创新发展、扩大发展动力。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促进战略发展。同时,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更具高层次的开放经济,将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并利用具有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深化开放发展动机,发挥思想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牢固作用,防止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外来思潮所同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以往不同的是,新时期创造力与社会核心思想的发展与形成皆来源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人民对文化的自信与践行。马列主义对社会历史生产活动发展的分析较为细致,展现出的现实实践性特征也比较丰富,我国传统文化则始终将道德与礼仪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行深入净化与挖掘,因此,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两站各自展现的风格特征,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互补性,即物质实践与精神建设的互补。而在中国发展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双重的要求,为了满足精神与实践的需求,将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是必然趋势,也使其在内在可行性的同时,拥有现实可能性。

(五)我国人民对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已有自觉意识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早已成为中国人民的自觉意识。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时,以为代表的一行人就已经意识到二者融合的重要性,并将其明确作为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其展现的意义做出表述。1938年,艾思奇曾提出则学研究现实化运动的重要性(《艾思奇文集》第一卷),也结合马列主义针对其与中国文化相融做出报告,马列主义需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得以实现。也就是说,没有抽象意义的马列思想,也就没有将其运用到具体环境的策略(《选集》合订本)。事实上,在明确提出马列主义与中国文化融合的概念前,我国人民早已将马列主义逐渐应用与中国实际发展中,并利用马列主义探寻中国发展的实践经验。从政治上强调马列主义,将其应用于中国思想文化研究中,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我国部分思想家针对我国历史上的辩证思想与民族思想进行挖掘、整理,为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此外,总结我国发展进程中所经历的历史,不难发现我国人民强调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结合,在经过失败后,意识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中国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吸取负面教训,在全国解放后,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初步结合。但由于各类因素的阻挠,马列主义无法与传统文化成功融合,甚至导致人们对马列主义的把握出现误谈与失真现象。通过总结此类经验教训,了解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些偏差,且形成了一个阶级斗争的思维定式,没有将传统文化与马列主义放置同一水平线上。好在,当前我国人民意识到马列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而不是文化形态这一问题,也因此意识到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并开展各类学术讨论,促进二者融合。

四、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

(一)找准融合方向,加强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研究

首先,要从我国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以及我国文化走向的发展来了解“融合”的意义。继续清除后期残留的消极思想及其影响,规避传统文化与马列主义对立的错误倾向。同时,还需对保守思想与复古主义持有保留态度,对其发展态势保持警惕。找准二者融合的正确方向,加强马列主义、文化问题等基本理论的探讨与研究。为实现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途径。因此,需要对历史上重要的思想问题、思想背景以及思想派别进行深入研究。对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进行认真的树立与归纳,了解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同时,将其思想内容与马列主义比较,研究、观察二者的相同、相异之处,从而在内在层面上找到二者相融的基础与“融合点”。然后针对马列主义本身进行研究,反思马列主义传播过程中受到的负面影响,认识马列主义的形态性与科学性之间的关系,利用学术知识促进马列主义开放性、包容性特点的形成。此外,还需加强对西方马列主义思想文化的研究,吸取西方发展中呈现的积极成果。从而丰富马列主义与我国文化相融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二)反思过去,促进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中国的政治改革革命经历了很多阶段,中国社会也因此出现广泛的历史性变化态势。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很长一段时间内,马列主义完全取代中国文化,民族文化精神也受到了阻碍,而此时的马列主义也被曲解。因此,对过去进行反思,也是对发展的保障。只有民族的精神才能促使我国人民在危机中做出正确的抉择,不仅适应中国国情,也能展现出我国文化特色。同时,思想只有化为实践活动才能展现出其力量。因此将马列主义作为思想指导,利用传统文化的思想与民族精神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补充,也是二者相融的重要途径之一。坚持马列思想的指导地位,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思想,促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稳步发展。此外,还需加大教育力量,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只有将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贯穿于其学习中、生活中,才能为青少年成长指引正确的方向。真正做到从实践开始,将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从教育领域逐步扩展至其他领域,激励以学生为主的人民群体在日常生活中重视行为思想与道德思想的平衡,最终在为二者融合提供制度、技术上的支持。

五、结语

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二者内在特征决定其相融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可行性。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二者所追求的目标、以及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皆具有相似性,且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与发展精神相呼应。然后二者对道德皆有不懈追求,且存在一定的互补行,与当前社会共享、和谐发展的理念相关,并与开放发展、创新创造的战略相一致。因此,在二者的融合层面,我们需要反思过去,摒除传统不利思想,对传统文化与马列主义深入研究,吸取西方发展经验,促进马列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柴鹏,孟媛,李志勇.马列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融合性研究———以“十三五”规划为背景[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2-13.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7

1.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渗透功能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传播什么样的文化之后,接着就是怎样传播这些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是政治文化、伦理文化。而文化只有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深入社会成员的头脑之中才能产生良好效果。另外,当今社会除了主流文化之外还有一些亚文化,甚至是反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吸收其中的一些合理的文化因素,以利于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些亚文化、反文化都有一定的自发性,其中包括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发挥主流优势,渗透到其他文化之中,引导其发展方向。主流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势力总是此消彼长,甚至相互冲突。主流文化失去控制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必将失去方向。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渗透功能,使社会的主流文化引领各种文化的发展方向,调节各种文化的冲突,促进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进而把亚文化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载体,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服务。

1.4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传播文化,但是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并不是对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进行照搬照抄,而是创造性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方面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进行整合、调整以有利于社会成员的接受;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功能、渗透功能,对亚文化、反文化的合理方面进行积极的吸纳、接收,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使自己得到发展,而且还可以丰富社会的主流文化内涵,引导社会的其他文化,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创造功能的充分体现。

2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契合点

2.1社会主义文化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集团用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其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必定要借助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离开特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失去存在的基础。而这里所说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就是指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方面对文化所发挥的积极有利的影响,所以,社会主义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发挥的基础。文化传播功能,以文化为对象;文化选择功能,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标准;文化渗透功能,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氛围;文化创造功能,要坚持继承和发展相统一。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在接受与消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另外,社会主义文化也是判断当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客体的参照系,没有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将无从判断。

2.2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分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指的是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离不开一定的思想指导,具体地说,在当前应该始终保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向一致。教育要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科学和文学艺术要回答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要回答如何引导人的问题。这一切都依赖于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相应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来保证其发展方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要向全体人民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集体主义价值观等,以培养“四有”新人。同时,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为此,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思想必须经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这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文化渗透等功能对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3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处于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地位,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调节着各种文化矛盾,保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起作用:一方面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各种亚文化中,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导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对反文化,要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导其发展方向,把它引入社会主义的发展轨道。这就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必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把处于储存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转变为现实的、活跃的政治伦理文化。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在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8

建国初期,为加快扫除帝国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影响,增强人们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感,中国共产党将新民主主义文化仍然确立为新中国文化思想建设的总纲领、总方针,在文化领域采取诸多政策以开展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建设,保证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在全国范围的确立。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确立

为尽快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运动。1951年5月,全国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召开,刘少奇在《党在宣传战线上的任务》的报告中指出,当前宣传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教育自己和全国的人民”。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通过报纸刊物、出版、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广播、学校等文化传播载体,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加之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思想改造运动,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的绝对主导地位。

(二)发展新文艺,营造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

建国初期,文学艺术领域还充斥着许多宣传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等旧观念、旧意识的作品,这不利于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共同纲领》对于文艺政策给予了明确规定,即“提倡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启发人民的政治觉悟,鼓励人民的劳动热情。奖励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发展人民的戏剧电影事业。”以此为方针,中国共产党在文学、电影、戏曲等文艺领域进行大力整顿,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反映新文化、新观念、新风尚的文艺作品,不仅为人民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且为新中国各项建设营造了文明、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三)改造旧思想,转变知识分子思想意识形态

为了进一步肃清知识分子头脑中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转变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1951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知识分子中开展思想改造运动。这场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联系实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改造运动,涉及了教育、文艺、科技、工商、宗教等多个领域,直至1952年秋基本结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政策的继续,对于培育知识分子对新生政权的政治认同,树立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政策的转变及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在全国范围的确立,促进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顺利发展,也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奠定了基础。随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下来,在文化建设领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主义文化方针政策。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政策的转变

虽然中共中央并未制定有关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过渡的专门文件,但是文化领域尤其是文艺研究领域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和斗争已经表明中国共产党文化政策的变化。1954年3月,在全国文教工作会议上指出:“过渡时期文教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反对资产阶级思想。”为彻底批判资产阶级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学术界先后开展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中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和胡适资产阶级学术观点以及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这三大批判运动的目的都是要在文化思想领域清除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这符合当时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急需在上层建筑方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因此,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对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不断升级的教育、改造来实现文化政策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初步建立

前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如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给予正确定位,明确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给予知识分子许多优待政策;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旨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政策,这些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知识分子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三)社会主义文化政策开始出现“左”的偏差

前后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文化发展规律,是完全正确的,可是,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问题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党内出现了“左”倾思潮并迅速影响到文化思想领域,党的文化政策开始出现“左”的偏差,包括反右扩大化,给知识分子重新扣上“资产阶级”的帽子,以及“文化”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知识分子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对思想文化工作造成了严重破坏。

(四)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调整

60年代初,随着中央对国民经济调整的进行,文化领域也开始了针对“左”倾错误的一系列调整,包括重新认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认为知识分子仍属于劳动阶级,恢复了党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作出的“知识分子属于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正确政策;制定《文艺八条》《高教六十条》《科学十四条》等工作条例,重申“双百”方针的重要作用,打破反右斗争以后文化界沉闷的局面。60年代初期,由于这些文化调整措施,我国的文艺、教育、科技等领域有了一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

三、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文化政策探索的经验教训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由正确到失误,由失误到调整,由调整到再次失误的过程。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文化政策探索中的核心问题。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既有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政策的继承,又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创新发展,既有正确的方针与措施,也有错误的主张与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可贵精神财富。

(一)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文化政策探索的历史经验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9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秉承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我们正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吸取人类文明成果,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研究和回答新的课题,用新的思想、新的观点,不断开拓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纵观15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到《资本论》的发表,从十月革命的胜利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实质上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创新史,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探索史,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史。我们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东方大国,在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时代,通过改革开放,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列宁没有为我们留下现成答案。别国也没有提供这方面的具体经验。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顺应时代潮流,既植根中华历史文明,总结自己实践经验,又借鉴世界先进成果,形成了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独立自主、社会和谐、和平发展这些新的社会理念。这种发展着的社会历史观和新的思维方式,适应人类社会从机械化条件向信息化条件成功转变的需要,反映了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继承、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探索现代中国发展道路和战略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进而科学地揭示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提升发展经验,创新发展观念,破解发展难题,独创性地提出了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人为本为核心,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的又快又好发展的这样一套关于现展的系统的根本观点。

“三个代表”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的前进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先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先进思想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强调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揭示的基本原理;强调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时代精神精华的突出表现;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科学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实质所在。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决定的,先进文化引导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生产力、社会文化与人民群众是居于核心地位又相互联系的三个基本范畴,三者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机勃勃的发展图景。这也是社会主义执政党永立不败之地的秘诀所在,同时这也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铁的规律。“三个代表”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建设,从唯物史观的高度回答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它强调先进政党最根本的体现和要求是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强调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强调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它使我们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以及党的建设和领导问题的认识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同时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现实意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始终贯穿着创新这一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本身就是创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更是在创新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从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从列宁主义到思想,从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继往开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定不移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既鲜明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同时又为实现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指明了现(下转第24页)(上接第22页)实途径;它适应我们党的历史地位和执政条件的发展变化,适应我国人民利益要求和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提出了全面要求;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人民性,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突出强调了生产力的先进性和先进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性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高度论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创造性继承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既是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是一种具有历史的现实的社会运动,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的、现实要求;把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从一种具终极意义的价值观和理想,演化为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社会发展历史,从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视野。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的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阶级的总体劳动的内涵与马克思主义所处的时代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对于劳动和劳动价值,应该有新的认识和理论阐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和劳动价值取向,强调只要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一切劳动都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社会创造价值的一切劳动,只要符合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都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价值的源泉,都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丰富和发展,还突出表现在它强调建立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其次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这一新的思路,从深层次上提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规律,开辟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居继清.“三个代表”与政党执政研究[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05).

[2]刘立华,管新华.“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9).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10

一、 审视与概括:科学把握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特质

意识形态起源于希腊语,是关于思想意识观念的学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以及教育、伦理、艺术、哲学等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它广泛渗透于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思想理论体系,不仅体现着社会主义性质与发展方向,而且还拥有认识世界的解释范式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方式,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理论特质。

(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从本质上看来源于社会现实矛盾,它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思想,维护着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党性和人民性本质上是阶级属性,党性和人民性问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事关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显著的理论特质。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既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服务对象。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伟大实践,所实施的改革开放,所开展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就是为了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国家和人民从贫穷落后引向富裕文明,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实践和现实表明,党性集中地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和人民结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度凝聚和集中反映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思想理论及其实践智慧,服务着社会的l展和人民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党性和人民性就不仅成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需要始终坚持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并且统一于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在“8.19讲话”中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 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坚持党性和人民性,其核心就是要坚持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站稳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遵循的根本原则,也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真理性与价值性兼具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统一的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同时也是价值信仰体系。列宁说: “认识只有在它反映不以人为转移的客观真理时,才能成为生物学上有用的认识,成为对人的实践、生命的保存、种的保存有用的认识。”[1]在列宁看来,真理性认识既包括科学性的认识,也包含价值性认识。作为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理论体系,它科学把握着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本质,始终从真理与价值统一的维度有机把握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客观反映着中国社会历史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客观揭示着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作为一种实践性、价值性强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唯物史观,把人民作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以人民利益为客观价值标准,以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幸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和最高价值理想,并使之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路线、方针、政策确定的历史真理性依据,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得失成败,特别是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与发展提供着指导思想和根本标准,并指导着社会实践。因此,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兼具真理性与价值性的,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实践中,是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基础,也是服务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三)辩证性与创新性的交融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理论是属于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从根本上是属于辩证发展与创新发展交融的理论。马克思说:“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者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2]马克思在这里实际表达了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批判性、辩护性和发展性。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这种批判性、辩护性和发展性熔铸为辩证性和创新性,这种辩证性和创新性就体现在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以及革命传统基础上形成的思想文化意识进行转化、发掘、传承和创新,体现在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及其社会思潮进行比较鉴别、包容借鉴、批判扬弃和超越创新,体现在对社会以及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进行观察、反思、批判进而积极地建构和生成。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辩证性和创新性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仅是建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基础之上科学揭示着中国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必然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党的建设思想作辩护和服务,而且它永远也不会故步自封且勇于自我批判和创新发展。辩证性和创新性既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理论特质,更是其保持生命力的源泉所在。

二、解构与反思:理性认知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植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同时也经受着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影响和考验,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一元化主导、多样态存在的复杂化发展态势。

(一)文化断裂与文化发展滞后撕裂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延续性

文化是历史的勾沉,是意识形态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意识形态存在于各种文化现象的本质中,并通过各种文化形式表现出来。文化的观念形态与意识形态的观念特质使得文化c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密不可分,但文化发展与意识形态发展往往并不是完全同步,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断裂和经济快速发展中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都会对意识形态产生冲击、消解或者背离的作用和影响。在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思想启蒙和救国救亡为主导,高举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气,高扬人的理性和主体性,极力引进和倡导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文化价值观念,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因此受到极大冲击和颠覆,人们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怀疑导致了思想意识形态观念的迷茫。特别是后来的以破除旧思想旧文化的名义,人为否定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盲目抵制反对西方文化,导致了创新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和借鉴吸纳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断裂。在当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带来的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裕,也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和多元多样态文化的并存,这种变化内在地需要用先进的思想意识形态文化去整合人们的利益冲突、协调社会关系、建构价值认同,从而形成社会前进合力。“文化成了一种舞台,上面有多种多样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势力彼此交锋。文化绝非什么心平气和、彬彬有礼、息事宁人的所在;毋宁把文化看作战场,里面有多种力量崭露头角,针锋相对”。[3]中国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使得中国成为了中西方文明与文化的交锋场,在各种思想、价值、观念等文化形态相互冲突、碰撞、交融时,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没有能够真正传承、创新、转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要义和博采众长、兼容并蓄西方文明与文化中的精髓,使之成为一种强势的、先进的主流价值文化并发挥引领主导作用。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特色的文化经受着外来的、西方的、异质的文化的侵蚀和消解,撕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承延续性,导致实现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任务任重而道远。

(二)复杂的社会思潮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价值思想的主导性

社会思潮是指在一个时期内反映一定群体的利益诉求、在部分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思想观念所形成的思想潮流。社会思潮越活跃则代表这个社会的文化精英们在文化价值取向上越多元化。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社会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并由此带来的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等的多样化。由于地位不同、利益得失、环境差异,人们在看待社会问题时就产生了多样态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致使社会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古今交汇、中外碰撞、异同争鸣、演变加速、纷繁复杂的多样化格局和发展态势”,[4]虽然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一方面开阔了人们视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换更新,也间接促进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但我们还应该看到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普世价值观、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新儒家、等思潮空前活跃,围绕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各类改革思想交锋异常激烈,极端思想有所抬头,不同思潮之间也不断交融呈现,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分化势力不断传播和散布攻击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潮和言论;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市场经济使得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对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进行消解,功利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快餐化、低俗化对主流价值话语精神性、超越性、理想性的遮蔽,这些都削弱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价值思想的主导性和引领性。

(三)社会公共伦理道德的缺失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

社会公共伦理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核心诉求,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标准,以实现利益协调、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公共伦理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道德价值范畴,其发展状况关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当今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不仅展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公共世界的图景,而且为人类世界带来了全新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中国社会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思想、文化等领域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权力由高度集中到不断分散,民众需求日益多样,政府部门公共事务管理的治理模式由单一单向度变化为多元互动,政府的职能也开始由控制管理向服务转型。中国社会这种转型一方面导致了人们交际的范围不断扩大,理性意识和主体性意识逐渐增强,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集体主义理念不断弱化,使得人们公共精神缺乏;另一方面自近代以来引入的西方价值观系统在中国又存在水土不服,甚至南橘北枳的难题,这就造成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割裂,多元价值纷繁复杂,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普遍存在价值冲突,将人们引向深刻的伦理道德价值困境,政治的市场化、市场的贪婪化、交往的工具化直接导致社会权力失范、财富失范、道德失范,诱发了政治领域思潮多样、社会生活领域公共责任缺失、经济领域贪腐严重,社会集体和个人罔顾社会公共伦理责任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从根本上动摇着人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严重影响和遮蔽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作用发挥。

三、建构与超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未来发展走向是由国家和社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所决定的,是由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的,是由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其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所决定的。直面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握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特质,厘清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性与社会思想意识多样性关系、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世界文化资源的关系、发展社会公共伦理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情感话语体系,从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引领作用、协调功能和话语体系着手,从政治理论、价值体系、利益关系、思想情感认同维度进行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实现对历史和现实发展的超越,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旗帜和灵魂。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应对全球化挑战过程中,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所积累的最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和价值性所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被历史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选择。“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形成和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5],把这个规律转化为政治上、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认识认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因此,从意识形态理论建构上,坚持和巩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指导思想地位不动摇,创新转化中国历史上所形成的思想精华,借鉴吸纳世界文化思想资源中的先进要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和昂扬向上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与时俱进的状态向现实生活敞开,不断关注、吸纳和提升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鲜经验,从而不断丰富意识形态理论的现实生活内涵,让理论贴近生活,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让理论增强生命力,占据时代精神的制高点。在认知和实践上,要意识到人类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特点所导致的革命与反动、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谬误、积极与消极、高尚与庸俗等社会思想意识多样化存在必然性,以及由思想意识活跃所带来的自由自立、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创新竞争、和谐发展等积极思想意识不断增强的可能性,努力做到不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排斥思想意识的多样化,更不能以思想意识的多样化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是将二者统一起来,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先进性,不断探索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效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的机制和手段,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理论和政治上的真正认同,从而使之更好地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

(二)构建主流价值文化,凝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

“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密切,一定的文化总是受一定的意识形态制约与规范、指导与支配,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同心圆的关系,只是文化的外延更为宽泛。所以意识形态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推进文化建设又有助于一定意识形态的巩固”。[6]意识形态是构建主流价值文化的核心要素,而主流价值文化无论是文化目的还是文化发展都反映着统治阶级或者执政党的执政目标、执政理念和根本利益,不同的意识形态都有其相应的主流价值文化作为支撑。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文化滋养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当今的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严肃文化与消费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复杂态势,而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因此,在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认同路径上,就必须强化主流价值文化的引领作用,实现意识形态的主流价值文化。建构主流价值文化,在路径的选择上,要正视我国民众价值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化公共管理服务、公共责任伦理道德建设,把提高中国文化实力、竞争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引领力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在方式上要运用大众传媒、学校教育、民间活动等方式,增强人民对文化发展规律性的把握能力和水平,引导人民主动承担发展和传播本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将民生幸福上升为主流价值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体现广大民众的价值诉求。

(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

巴赫金说:“话语永远充满着意识形态或生活的内容和意义”。[7]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一定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载体和意识形态的外化形式,也是一定的意识形态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控制来影响教育对象的思想类型和行为方式。长期以来,我们虽然重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由于忽视了话语体系的内涵丰富性建设,一味强调和运用以政策性话语、文件话语和官方话语为主体、以改造话语为主要特征、以话语灌输为手段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造成了意识形态话语的封闭、失真和空心化、教条化,从而导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陷入干瘪、冷漠无情和失去话语权的境地。因此,积极建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多元对话中牢牢掌握话语权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涵性建设上,要实现从显性话语向隐性话语的转换,也就是实现从以政治话语为核心的制度话语和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知识话语向个体话语、审美话语、生活话语的转向,将那些抽象的、逻辑化的、概念化的文件制度话语变换为人民大众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并与个体体验、认识产生生命的碰撞和激情的话语,使语言更富有审美性、生活性和情感味。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方式构建上,要实现从依靠真理、强调权威的说理话语向依靠文字和听等为表现手法的叙事话语转换,实现从话语灌输走向平等的、开放性的话语对话转换,努力做到从理性话语中打捞感性话语,从真理话语中拯救和回归常识话语,让意识形态话语从过去僵化的、封闭的一元化话语体系中解放出来,使之真正回到多元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并真正尊重个体生命的尊严,建构起平等、真诚、民主的对话样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时代性转换,从而加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萨伊德.文化与帝国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4).

[4]王永芹.当代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发展态势与引领机制探析[J].河北学刊.2008,(6).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11

1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66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民主革命时期重视思想文化建设的光荣传统,开始了新中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在这一阶段,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清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旧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的新文化,提出了“双百”方针。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为建设一个新文化,主张首先要清除替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服务的旧文化。1957年3月,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在中国,有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反映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统治中国的东西……这类反动文化是替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服务的,是应该被打倒的东西。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他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为了肃清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影响,党领导的人民政府有步骤地对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进行改革,同时积极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开展扫盲运动、创建工农速成中学、举办工农干部文化补习班、进行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等,提高了工农干部的文化教育水平,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批急需人才,也增强了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

由于对执政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认知水平和实践经验不足,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把握不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建设难免出现一些偏差和失误,甚至一些正确的政策会发生动摇和反复。为纠正对知识分子过火的批判,正确区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1956年1月,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代表中央明确宣布,知识分子“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密切合作,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1956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957年2月,进一步指出:“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的领导地位,相反会加强它的这种地位。”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和"g2百”方针的提出,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知识分子承担起技术革命、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的任务奠定了基础。

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正确的政策和良好的局面并没有延续下去,1957年的反运动扩大化,数十万知识分子被错划为。1958年的“拔白旗”运动,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和知名专家学者被当作“资产阶级学术权威”遭到批判。1961年随着国民经济调整的开始,文化教育等各领域进行了相应调整,再次宣布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但是,调整政策还未完全落实,1962年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又冲击到文化艺术界,一批文艺作品和理论观点成为批判对象。错误越演越烈,直至发生“”,文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2

第二阶段(1966年至1976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严重挫折。“”开始于文化界,波及于各行各业。在思想文化界,不仅彻底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文化战线取得的成绩,而且认为是资产阶级思想路线占了统治地位,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进行“”就是要夺取党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权。在错误路线的指导下,新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大量优秀文艺作品被批判、查封和焚烧,许多文化古迹被“破四旧”毁坏,大批文学艺术人士遭到批判、迫害,高等院校和中小学“停课闹革命”,文化界成了“”的重灾区,文化建设除了几部样板戏外,几乎是文化的沙漠。

3

第三阶段(1976年至2002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结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思想文化建设上的拨乱反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新步入正确轨道,形成了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恢复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保证了思想文化领域的正确方向,科学文化上强调“没有文化和知识分子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发展与繁荣,思想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使一部分人忽视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理想信念动摇,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抵制不力,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了19的。吸取剧变和“8波”的教训,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思想文化建设。首次提出了“文化产业”和“文化生产力”的概念,并且把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看作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手段。

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有效途径。

4

第四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继续推进。进入新世纪以来,围绕着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意识形态的激烈斗争,执政党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坚持理论创新和用创新的理论武装头脑,另一方面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五大能力之一,要求在先进文化建设上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006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强大动力。”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进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迅速发展,文化产业逐步壮大,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1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理论指南,丢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就丧失了立党立国的根本,丧失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抵制和消除一切落后的、腐朽的旧文化,建设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但绝不能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条化、庸俗化,绝不能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词句和论断,而要善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实事求是的精髓,善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善于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

2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指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刻反映了我国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律,是对精神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是宣传文化事业繁荣的重要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才能创作出更多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能够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丰富健康的精神文化需求。

3

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中心,用正确的方式解决思想问题。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文化建设,受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制约,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而片面强调思想、精神的反作用。“”时期用思想斗争来解决政治经济问题,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其结果是造成严重灾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扎实做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工作,找准定位,才能有所作为、体现价值。只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关系,统筹协调推进,才能使文化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相适应相协调。

4

发展教育科学事业,为国家发展培养各种建设人才。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只有坚持把科学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也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坚持党对思想文化的领导,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努力建设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宣传研究队伍,形成一流的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

5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12

一、该著选题既有理论的厚度,又有现实关怀的维度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研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该著通过深入细致地探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加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该著注重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和开放的科学体系,它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也有具体体现,自从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以来,“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流话语。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刻系统的论述,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给予定位。“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理念。该著作能够为深入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能够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能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二、该著注重马克思主义原著文本的梳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内容体系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具有自己的理论特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着眼于人的本质、人的历史地位、人的价值、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形成了一个包括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逻辑起点、立论基点、价值诉求和终极目标在内的完整体系。这四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四位一体的内容体系。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批判性和革命性、阶级性和全人类性等几个方面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以人的自由自觉性的内在本质为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立论基点是现实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在现实人及其巨大历史作用的立论基点上,提出了广大人民群众解放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找到了现实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价值诉求体现为人类的解放,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前提,通过政治解放和经济解放为中介,最终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终极目标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终极人文关怀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解放的最高境界,是马克思、恩格斯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还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主要体现为科学性和前瞻性、批判性和革命性、阶级性和全人类性等几个方面。这些理论特色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理论特质,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能够超越时空、经久不衰、永葆生机的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扬弃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吸取了费尔巴哈对人的认识的“合理内核”, 在批判地吸收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合理因素基础上超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并进一步发展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中国变成变革现实的革命理论,它必定绕不开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提供了文化基础和民族心理基础,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远远地超越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三、该著立足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同中国实践、具体实际、时代特征、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其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具体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和现实,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融入世界现代化的大潮,特别促进了中国人民国民性的改造,逐步使中国人民具有现代公民的意识,推动了中国人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影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之中,对中国的启蒙、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的转型,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当下的中国依然具有指导意义,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的最新发展,而以人为本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的最新实践就是要把“以人为本”思想贯彻落实到实处。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有凯歌行进的成功推进,也有遭遇挫折的偏离正轨。因此,拨开历史的迷雾,弹掉历史的尘埃,系统清理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该著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反对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抵制个人崇拜等几个方面来系统总结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

第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运用群众路线,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动员了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进行自己解放自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且取得了胜利。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依然要坚持群众路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结合,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理论伟力,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进程。

第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国情和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要发挥其理论自身的作用必须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中国具体的不断变化的国情和实际决定必须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国情的具体结合和统一更是要求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并作出新的理论总结和概括,把中国不断丰富的人本实践经验与理论马克思主义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

第三,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所谓“统一”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人本要想真正的实现中国化,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使产生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变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并且具有中国语言表达形式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所谓“对立”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部分、糟粕是格格不入的,针锋相对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清理和消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部分,拒斥传统文化的糟粕,才能不断推进和发展。

第四,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坚决地反对和抵制教条主义。教条主义是对某一理论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的盲目照搬、生搬硬套,把本来生动的理论“”为僵死的条条、框框,不是根据实践去发展理论,而是用本本去框实践,根据理论去剪裁丰富的实践,理论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是推动而是阻碍实践的发展。可见,教条主义危害巨大,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坚决抵制教条主义。反对教条主义一定要注意两个倾向:一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本身的照搬照抄、生搬硬套和盲目套用;二是对西方人道主义理论不加鉴别和分析的盲目崇拜和迷信。

第五,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要坚决反对个人崇拜。个人崇拜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天敌”,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要坚决反对个人崇拜。个人崇拜是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腐朽、落后的糟粕遗产。它完全背离马克思主义有关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提倡盲目崇拜和迷信,严重妨碍和压抑人民群众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破坏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基本原则。因此,个人崇拜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水火不容、格格不入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定要坚决抵制个人崇拜。

四、该著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相关问题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13

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

把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理论付诸中国革命的实践,找到了一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解放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道路,形成了有中国特点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1.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发展

认为,人的全面发展要正确处理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人的发展的基本内容。进一步提出,德、智、体三育就其本质来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这三个方面中,德育决定着人的发展的性质和方向,也是人自觉进行价值追求的内在动力;智育是人的发展的武器和手段;体育是人的发展的物质保证。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才能充分发挥人的各方面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一种人是“学校里面出身的学生”,“但是他有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没有把自己学得的知识应用到生活的任何部门里去,像这样的人是否可以算得一个完全的知识分子呢?”的回答是“我以为很难,因为他的知识还不完全。”另一种人是“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他们须知自己的知识是偏于感性的或局部的,缺乏理性的知识和普遍的知识,就是说,他们的知识也是比较地不完全。”因此,要想使这两种人全面地发展,就必须使上述两种人各向自己缺乏的方面发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可以避免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成为完全的人、自由的人。

3.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

指出: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二者的统一,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任务,是人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造客观世界,就是要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改造,逐渐摆脱其对人的支配和压迫,使人获得充分自由和发展。改造主观世界,就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树立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观念,使人们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是为了卓有成效地改造客观世界,使自然界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使社会环境更适合于人们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此外,还强调,无论是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是在“自觉”的基础上进行的。高度自觉,是人们自由和发展的表现。预言,当“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建国初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推动下,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由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局限,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也出现了偏差,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严重抑制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深化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做了进一步的设释和深化,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20世纪的中国被赋予新的内涵。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推进人全面发展的思想基础

粉碎“”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是受“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影响,许多人思想还很不解放,处于僵化半僵化状态。邓小平指出,如果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胆解放人民群众的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希望,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为此,邓小平领导和支持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重新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恢复和发展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

邓小平认为,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上,需要有丰富的物质产品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创造出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人们在物质上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追求精神上的需要。对于如何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强调要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并据此提出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判断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之一。

3.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物质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他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极其重要的内容。强调要通过健全和完善各项民主制度,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切实的制度保障。

4.培养“四有”新人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具体目标

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客观条件,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政治理想远大、文化知识丰富、精神志趣高尚的社会主义新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邓小平把理想、道德、文化、纪律提到了人的基本素质要求的高度,从而紧紧抓住了人的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根据以上内容,党的“十五”大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公民,这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目标。

三、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结合新的社会主义实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并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些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及其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1.把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特别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表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提出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重大突破,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就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以加速发展生产力,迅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用先进文化教育人民,用先进文化武装人民的头脑为出发点和归属,达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辨证统一体,本质上是一致的。首先,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次,人的全面发展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任务,就是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出“四有”公民;最后,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共产党人进行革命和建设,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