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实用13篇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1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唯物史观理论有许多重要原理,但有两个最重要的原理即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性原理和群众史观原理。”[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人民群众主体论,就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确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和主人的观点,并进而确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有着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主要表现在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人民群众实践主体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论、人民群众权力主体论、人民群众利益主体论、人民群众执政主体论等六个方面。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传入中国后,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及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和中国文化不断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充满生机和活力,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发展。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争取到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党的支持。在长期的实践中,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宗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其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直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三个有利于”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赋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新的时代内涵。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应对时代潮流,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的人民利益主体论。以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以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民幸福,充分体现了在社会改革攻坚期,我国社会改革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本质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和中国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宝贵的财富,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是中国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历代思想家都对“民”的问题进行过阐述,从而形成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夏、商、西周的孕育和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民本思想非常明显的特点是:原始、质朴、自然,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原始宗教的色彩;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与理论概括阶段,这一时期思想家进一步认识到了民的重要性,进而比较系统的论述民本思想,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儒家的“仁政”学说,为统治者推行民本思想以维护其统治构建了一个价值体系;第三阶段是汉唐时期的发展与完善阶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儒家的“仁政”也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唐朝儒家的民本思想已被大多数统治者所接受,唐朝统治者通过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运行大力发展和完善了民本思想;第四阶段是明清时期的成熟与蜕变阶段,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君主集权达到鼎盛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烈,资本主义在南方萌芽,民本思想趋于成熟并呈现出新特点,资本主义的萌芽使得民主意识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本思想向民主理念的转化;第五阶段是近代的转变与质变时期,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逐步向民主思想转变,政治上则表现为人民要求君主制向民主制转变。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其主要论证的是统治阶级与“民”的关系,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无论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还是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统治理念,都是把“民”放在一个被统治的地位上,为了维护“君”的统治来论述“民”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目的是如何统治群众,而不是如何为群众谋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传播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受到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二者的一些相似性方面。这些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二者都强调“民”的重要。无论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还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都强调“民”的重要性,都强调“民”的重要作用,强调“民”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第二,二者在人道观念和实践理性等方面存在内在的精神关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在中国实现,并且不断发展,除了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特征和中国社会的需要有关外,还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在人类文明和精神上的相通性。[2]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人道观念方面都强调对人的重视,人们渴望被重视、被尊重的心理是人们生来就有的一种自然心态。在实践理性方面,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都是所处时代下的理性思维,并指导人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一些方面的确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生时代不同。任何人都难以摆脱时代的局限性,所处时代不同,就直接决定着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不同,而物质基础决定着人的思想和意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大工业时代资本主义文明下产生的关于人的解放学说,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在封建社会农耕文明中产生的思想,由于产生时代不同,它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内容也就必然不同。

第二,出发点和归宿不同。民本思想是统治阶级在自我反思的前提下对自身安危条件分析的产物,民本思想更多的不是为了“民”的利益和发展,而是为了“君”的利益和维护统治者的统治,保证剥削阶级的剥削正常进行,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民”影响统治和稳定。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社会主义的学说,首先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真正的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承认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前进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自己乃至解放全人类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目的是让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人认为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推动这个国家进步的动力,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而不是封建时期的臣民意识。

第三,实践结果不同。由于剥削的存在,封建社会民本思想的实践只能以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方式进行,其只能是维护原有的生产关系,暂时缓和社会矛盾,不让社会矛盾尖锐化危及统治和稳定。在资产阶级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实践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其实践方式是对旧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彻底摧毁,建立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从而建立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国家。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尊重和维护群众主体地位,让人民群众做自己的主人,管理自己的事务,从而促进人的发展。

第四,本质不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的“防民”思想,其本质是维护剥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尊重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其本质是人民群众主体论。

总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其他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样,在中国化过程中必然遭遇中国传统文化,并与之交锋、碰撞、融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化过程中必然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交锋和碰撞,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能在中国传播,并且深入人心,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文化基础密不可分,二者有共通之处,这个共通之处就是二者都强调重“民”,二者在某些人类共有的精神上有相通之处,有内在的精神关联。但是,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都强调重“民”,二者存在文化精神相通的可能性,我们就直接以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解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我们应该看到二者的诸多不同之处,尤其是二者本质上的不同,既联系又区别的辩证的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

小结

在认清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关系后,防止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去改造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也不要直接用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化过程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但是二者仍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加强党的群众工作,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人民群众,也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相信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力量中的一份,增强主人翁意识,自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2

中国书刊介绍马克思主义是从19世纪末期开始的,但那时介绍不仅是零星的、片段的,而且,由于受介绍者思想的局限,往往有许多不当甚至失误之处。在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革命理论自觉地进行译介,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中国革命问题,是从俄国十月革命,尤其是中国以后开始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它在中国现当代文艺史上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的。

从到20世纪30年代初,、瞿秋白、鲁迅、冯雪峰、周扬等共产党人和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为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他们翻译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撰写并发表了一大批评介和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论文,取得了宝贵的理论成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做了重要的奠基工作。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是开拓者。作为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艺思想,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其标志是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新中国成立之后,文艺思想也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它提出了一系列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上前人没有提出和没有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如文艺为人民,首先为工农兵的方向;??文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深入实际斗争改造世界观并获得创作源泉的观点;??革命文艺在革命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作家艺术家必须先做人民的学生,再做人民的先生的观点;??生活美与艺术美的辩证关系的观点;??正确的思想政治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的观点;??关于“诗要用形象思维”的观点;??对中外文学遗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观点;??“以中国的东西为主”???创造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观点;???等等。这些文艺观点形成了一个以面向生活和面向人民为核心思想的崭新的文艺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第一种理论形态。

邓小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的传承者。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邓小平文艺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它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出发,结合新形势下文艺工作的实际,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如文艺要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积极的贡献的文艺功能论;???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论;???在同人民的联系中获取艺术生命力的文艺生命论;???文艺要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文艺创作论;???文艺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的文艺效益论;???对于各种错误倾向决不能不进行严肃的批评的文艺批评论;???文艺的路子要越走越宽的文艺发展论;???各级党委要按照文艺发展规律领导文艺工作的文艺领导论;???等等。邓小平文艺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境界,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新规律,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第二种理论形态。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作为党和国家的第三代领导人,对文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如高度重视文艺与现代化的关系,强调文艺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观点;???“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为人民提供无愧于伟大时代的艺术精品的观点;???重视和提倡文艺的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以增强文艺的活力,实现文艺的与时俱进的观点;???“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观点;???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增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升全民族的精神境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的观点;???从更宽广的视野看待文艺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把文化作为社会进步的目的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提到立党立国之本的高度来认识的观点;???着眼于开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更加繁荣昌盛的发展前景,提出文艺工作是要以新的时代要求深入社会生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获取文艺创作的“原料、灵感、思想和艺术技巧的无尽源泉”的观点;???等等。这些观点的要义是强调繁荣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必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艺思想和邓小平文艺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第三种理论形态。

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文艺思想、邓小平文艺理论和文艺论述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表了许多关于文化和文艺问题的重要讲话,取得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其理论要点有: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进文化创新,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3.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4.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坚持正确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5.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要担当时代神圣使命,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反映人民心声,大力发扬创新精神,开拓文艺的新天地,德艺双馨,积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6.按照文艺规律领导文艺,是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表现;???7.要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文化旗帜,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侵蚀干部群众的思想,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8.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9.要加强对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这一系列关于文化和文艺的理论创新观点,其核心思想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积极开拓文艺的新天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关于文化和文艺问题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作为执政党的高瞻远瞩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科学发展观,它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推进到了一个重要阶段。

以上,通过对、邓小平、、四代领导人的文艺思想的总体观照,勾勒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概括出它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富有原创意义的理论贡献。由此可见,四代领导人的文艺思想不仅以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强大威力开辟了中国文论话语的新时代,而且在全球性的文论格局中也是独树一帜的。我们坚信,面向新的21世纪,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繁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将会更加波澜壮阔,它必将以自己全新的思路和前瞻的目光去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理论创新将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它必定会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充满思想活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时俱进地引领着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前进方向。

注 释:

?????????????????????《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7、158、60、69、67、64、74、333、227、147页。

???《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8、68、68、16、7、9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88~389、390、387、391、390、388~389、392~393页。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18、320页。

??????????????????:《在中国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6年11月11日。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231-03

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1]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教育性,把握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建设的规律,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和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意识形性的内涵

“意识形态”一词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提出,他将意识形态界定为“思想的科学”或观念的科学。特拉西试图通过观念学建立一个理性的社会以实现人类解放。最初特拉西的观念学得到了拿破仑的赏识,拿破仑宣称,要想一个建立在真正自由、公民平等和国家代表基础上的共和国应该拥有意识形态这门科学。但后来由于政治观点的差异,拿破仑与特拉西发生了分裂,在拿破仑那里意识形态成了一个贬义词,从此意识形态成了被人们批判的对象。但意识形态在以后的发展中语义越来越广,每个使用者都赋予它特定的内涵。基本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中性的、描述性的。特拉西的意识形态概念就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把意识形态视为一个中性的概念,就意味着将意识分门别类,并研究意识内部以及意识与他物的区别与联系,而不加道德的褒奖。意识形态的另一种含义是有价值批判意味的”[2]。当马克思把论战对手的思想理论的含义指为意识形态时,这时的意识形态的意思是有价值批判的味道。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资产阶级的理论是骗人的花招的时候是因为资产阶级的理论是服务于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是为大多数人服务,恰是牺牲了大部分人的利益。而无产阶级的思想是服务于全人类的,是要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当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都是有意识形态性的。无产阶级把自身的思想理论用于指导自己阶级的时候更合理是因为无产阶级反映了全人类的利益,比代表少数人的利益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更具有真理性。因此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概念显然是一个褒义词。

在政治领域的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包括政治、法律、艺术、宗教、哲学、道德等思想观点”[3]。既然意识形态是一套观点、理论、主张或者思想方式,显然,政治意识形态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不同的阶层对于世界尤其是同样的世界、同样的事件往往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一是要靠制度统治,一是要靠思想统治。制度的统治是通过建立一套好的制度,如要有军队、法庭、监狱等等。思想统治要靠意识形态的建设,对于中国而言,思想统治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者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观念、道德观点、政治观点都体现有意识形态的意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意识形态性极强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目前学术界探讨的热点,存在不同意见,如价值主导论、人学目的论、人的社会化论、思想掌握群众论等,其中石书臣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而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为指导,意识形态性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陈万柏、张耀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第三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的阐述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是不言而喻的。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教育性。“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占社会上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5]。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是指“作为一项属于特定社会阶级的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他总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服务于该阶级的统治要求”[6]。思想政治教育是联系意识形态教育的纽带,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把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意志转化为个体的意志,个体意志内化于心,从而上升为个体自己的意志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始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中当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教育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时代体现。

二、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及意义

主流意识形态是在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社会、集团、国家的核心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以特定的价值理念为指导,这种价值理念要以本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为依据。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阶级、集团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要求大多数人都接受这种价值观,在接受的基础上自觉遵守和实践。无产阶级的这种代表大多普通群众的要求,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照顾到了不同层次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愿望和利益,并且符合当下时代潮流,是积极正面向上的价值观念。这种可以实践的价值观念是意识形态的实践层面。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教育有利于国家内部团结和稳定

在思想领域里,积极的思想不去占领,消极的思想就会去占领。特别是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因为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社会形态的过渡性,所以意识形态具有多样性。多样性的意识形态决定了社会的意R形态领域的复杂性。所谓社会形态的过渡性决定了意识形态过渡的多样性是指任何社会都有意识形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有自己的特定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社会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然而在这些社会意识形态中,有一种意识形态占着统治地位,并成为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其中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主流意识形态,国家是这种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这种主流意识形态是“制度化的思想观念”和“观念形态的国家机器”,具有主导性和支配性的话语权。如果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弱化那么灾难是不可想象的。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7]。苏联解体正是如此。从赫鲁晓夫时期,受解冻思潮的影响,苏联思想文化界逐渐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西方的意识形态对苏联的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干扰了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到戈尔巴乔夫时期,一些人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搞指导思想自由主义的多元化,使党和国家失去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结果在国内外的各种势力的攻击下,苏联社会主义解体了。

(二)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的指导有利于正确把握多元与一元的规律

在意识形态领域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能以其他的思想体系为指导是一元指导。多元即多样化,思想领域不可能只有一N声音,在思想领域、精神领域里面坚持“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但这种多样化要在一元的指导思想下。思想文化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纷繁复杂。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差异性、选择性、独立性和多变性。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这就需要多样的文化产品来满足这种需要,然而多样性的文化产品绝不是放任自流的。遵循一元指导与多样发展的规律,既要靠组织、靠制度、更要靠思想建设,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教育。

当前的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传统马克思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折衷马克思主义、复古主义”[8]。不同社会思潮实现了文化繁荣、思想发展与社会进步,但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也带来一些错误的思想,对社会主旋律构成挑战,甚至会干扰社会的和谐发展。党的十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表现,更是当前的时代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最新成果。而当前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人民群众。

三、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重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符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既要抓住重点,更要突出特色,符合时代潮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工匠精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教育等等都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当下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在大方针下始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成果做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领导权和管理权。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主要是抓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当前的重点主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有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行为的伦理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一)培养受教育者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担当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人的使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受教育者的影响非常重要,当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受教育者是题中之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受教育者的头脑同时还要注意到受教育者的接受情况,受教育者要很好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首先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全面认同。对受教育者要讲清楚为什么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历史背景。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针对多种社会思潮对我国的消极影响下提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主流价值观。思想总会影响人的行为,对于个人而言消极的思想会对人的行为产生极坏的影响,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对于国家而言,如果大多数人都接受消极思想,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只有筑牢思想防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增强群众的思想抵抗力。

(二)在教育内容方面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首要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发展的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行为的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讲解要精细、精到。精细主要是教育者利用国家政策解读资料,权威专家的解读资料,高校教师科研人的解读资料对受教育者进行精细的讲解,让受教育者容易理解并乐观接受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学习之后成为真正的践行者。

(三)教育主体要打造灵活多样的载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用某些形式和手段向受教育者传达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等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所需要的手段和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如开会、谈话、理论学习、管理工作、文化建设、大众传播、精神文明创建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宣传的媒介载体的工具有很多,如电视、手机、报纸杂志、宣传栏、电子媒体(互联网、电子书)等,特别是要利用新媒体载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网络传播广,覆盖面积大。利用网络宣传核心价值观见效快,人们容易接受。

参考文献:

[1]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谢平江.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批判[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小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664.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4

一、严复的哲学思想

1.严复哲学的形态和性质

哲学的形态和性质的问题是学界经常讨论的问题。建国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关于严复哲学的形态和性质主要有四种观点:严复的哲学是:(1)天演哲学;(2)实证哲学;(3)经验论哲学;(4)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些学者提出了新的看法。杨正典认为严复的哲学中虽然有实证主义倾向,但不能就此认为是实证主义哲学。严复哲学“以近代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以及星云说、以太说为思想基础,建立了进化唯物哲学理论”,可以称之为进化唯物哲学。李承贵认为,“严复哲学的产生主要是为了解决近代中国面临的‘如何对待西学、变法和如何对待西方列强侵略’等课题,从而使哲学的唯物唯心性质不突出,而哲学功用性质特别明显;就其对中国思想界的作用看,可称为启蒙哲学”。

2.严复哲学思想在近代哲学史上的地位

学界一般认为严复哲学对近代哲学的影响非常巨大。张锡勤说:“中国近代哲学变革的成就和不足,优点和缺点,都同严复有一定的关系。”认为严复哲学思想构成了对中国旧哲学的清理参照,对改造中国传统哲学,起到了开先河的作用。陈庆坤认为严复的哲学是中国哲学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经验哲学、归纳法和功利主义是真正以科学为基础的,有了近代哲学的特征。具体到严复的天演进化哲学,多数学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它构成了严复思想和成就的代名词,它为当时国人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崭新的思想武器,也开创了中国哲学近代化的一个新的阶段。但也有学者在肯定以上观点的同时提出,严复的天演进化哲学也带来了庸俗进化论的消极影响。像张锡勤就认为,严复一直强调渐进,“这种来自斯宾塞的庸俗进化论不仅妨碍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进化的过程,而且在政治上势必引出渐进主义的结论”。针对这一种观点,李承贵指出,需要重新廓清庸俗进化论的涵义,严复并非反对事物的质变,而是剧烈的“突变”,他所主张的教育变革,国民性改铸虽然缓慢但不能认为其中没有质变。因此把严复进化思想冠以“庸俗进化论”是不严肃、不认真、不科学的。

二、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

有人说,“严复是中国自由主义之父”。自由主义思想研究是近年来严复思想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且一开始就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概括起来,除了总体性概括他引进自由主义思想的反封建的启蒙意义外,学者们还就他的自由主义思想的内涵和特征、本身价值属性、来源和倾向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1.关于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内涵和特征

多数学者认为严复的“自由”的内涵包括:(1)提倡建立维护个人自由的法制和政治制度,只有能保证个人的法制和政治制度才有价值和意义;(2)提倡经济上的放任主义;(3)提倡功利主义的伦理观;(4)提倡思想和言论自由。主要涉及到了严复自由主义思想在政治理论、经济思想、伦理学说以及社会价值观几个方面的内容。

严复作为中国最早提倡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在对“自由”的把握和导向上有自己的特征。刘桂生认为,严复总是把自由、平等、民主与国民素质的问题联系起来,认为自由是有条件的,实行自由必须以自治为前提,而自治必须提高国民素质。在涉及国家整体自由和个人自由的问题上,总是以国家自由为重,出现矛盾时主张牺牲个人自由。他认为,严复的这一思想是存在着理论上的矛盾和混乱的,一方面以自由反对专制,另一方面又强调个人自由要服从抽象的国家利益,二者之间的矛盾压抑了启蒙的发展。台湾学者黄克武指出,严复和穆勒对“群己权界”的“界”的认识和“界内”个人自由的扩展持不同意见,穆勒的“界”并非其重点,重点在界“内”自由要尽可能地扩展,而严复所看重的是“界”的观念,他“引进西方自由观念最重要的意义是让国人了解群己之间以‘界’为基础之平衡关系”。从而希望告诫人们不可在“自由”口号的掩盖下胡作非为,失去秩序,这也体现了他的自由主义观点在中国环境下的妥协和折衷。

2.关于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价值属性

在这里,价值属性主要指工具性价值和终极性价值。在这一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严复的自由主义观只是工具性的,是他追求富强的一种工具。美国学者史华慈认为:“如果穆勒的著作中,个人自由经常被看作一种目的,那么,在严复的译作中,个人自由则成为提高民德和民智,并最终为富强服务的一种手段。”关宝成、潘晓斌认为严复引进西方自由主义的最初考虑就是为了要使国家富强。他们指出:“国家富强是严复矢志追求的目标,自由主义只不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而已。”国家富强为什么需要自由呢?他认为严复的答案是:国家的强弱取决于国民素质,而只有在自由的条件下,个人的活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二种观点认为,严复自由主义思想在具有明显的工具性价值的同时,本身也具有终极价值属性。胡伟希说,“穆勒除了是功利主义者之外,同时还是十九世纪中叶少有的为个人自由作过出色辩护的严格意义上的个人主义者”,“穆勒之主张发展个性和维护个人自由,归根到底并不在于其有工具价值,而在于其本身就是——值得追求的绝对的价值”。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主要来自于穆勒,这一点严复是应当领略到的。胡伟希还反驳一些人认为因为<论自由>一书两人对“界”的理解不同而认为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是工具性的观点。他认为,虽然二者对“界”的认识不一样,但他们都主张保护私人领域的自由不受到侵犯。所以仅仅说严复的自由主义观只有工具性价值是不确切的。刘淳反驳了美国学者史华慈所认为的严复“误读穆勒”——严复把穆勒的超越功利主义自由观改造成功利主义的自由观,以及学者们所根据这个论点而推论出的“严复是中国自由主义罪人”的观点,她说通过重读<论自由>,得出严复并没有曲解穆勒的自由观,“穆勒的自由观是兼有价值性和工具性的”。对于论证“严复是中国自由主义罪人”的论据——英美自由主义在中国失败,刘淳认为自有它失败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因为在中国一直是暴力与革命不断,一直没有适合英美自由主义生长的土壤。

3.关于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来源和倾向

自由主义思想来源于西方,由于其发展的阶段不同,学界区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概而言之,古典自由主义是早期的强调个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在任何时候都看作是第一位的观点;新自由主义是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许多严重的危机和矛盾,国家出面参与宏观管理,有限度地限制个人自由的观点。学者们对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来源和向存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严复的自由主义观点是古典自由主义的。胡伟希认为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不是西方理论的翻版,而是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历史条件进行的一种创造,但其来源是古典自由主义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是倾向于新自由主义的。关宝成、潘晓斌考察了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内涵和发展倾向后指出,严复与西方古典自由主义之间是存在着距离的,严复因对经验论和天演进化的哲学的信奉,使他对古典自由主义中的“天赋”有所保留。而新自由主义有弱化个体主义色彩,呈现出明显的集体主义性质,与严复所关注的国家富强有相适合的地方,情感上更接近。

关于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与卢梭的“天赋自由”观的关系问题,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严复接受了“天赋自由”观并用之批判中国的专制。郑师渠指出,严复“显然吸纳了卢梭民约论中天赋人权论和人民的思想”,“早年批判封建专制运用的正是卢梭的民约论”,“是近代中国以鲜明的态度宣传卢梭民约论和借此猛烈攻击君主制的第一人”。另一种观点认为,严复的自由观并非天赋自由论。杨义银、唐兴霖,王宪明、舒文指出,严复接受的英国经验论、实证法为主的观点,从逻辑上证明他不可能是天赋自由论者,不可能接受卢梭的先天原则。欧阳哲生指出,严复之所以批判卢梭的思想是因为卢梭是法国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主张以革命和激进为手段,而严复坚持的是西方的特别是英美的自由主义传统,对社会改造采取理性的态度,以改良和渐进为途径。因此不会是承自卢梭的天赋自由论。

三、严复的近代化思想

严复的近代化思想主要体现在人的近代化和国家近代化两个方面。

1、有关人的近代化

人的近代化在严复的近代化思想中即改造国民性思潮。国民性在英文中统称NationalCharacter,是用来表示渗透在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中的内在精神或心理模式,具体表现为国民性格、国民价值规范、国民风度。

学界普遍认为严复的三民思想开启了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先河,严复猛烈地抨击封建专制和旧学,指出正是它们造成国民素质的低下,而他的三民思想以社会有机体论为基础,提出国家的富强是要靠每个公民的素质提高才能达到的,因此,迫切需要提高人们的民力,民智,民德。对严复的主要体现为三民思想的人的近代化思想的评价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具有深刻的启蒙意义。学者们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出这种深刻启蒙意义之所在。郭国灿认为,“严复的德、智、力全面发展的理论从根本上超越了儒家的纲常礼教,为近代国民性的改造明确了方向”。

杨义银认为严复最大的贡献在于将中国的变法维新运动从器物的表层引向变革制度、变革思想文化的深层,即必须培养个体的主体意识,培养个体的德智力,树立自由民主观念,改进思维方法,达到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改造国民性的目的。黄新宪认为,三民思想是严复“进化思想中的精髓部分,也是中国近代启蒙的主旋律之一”。启蒙的主题是“人的近代化”,“只有通过逐渐提高和改善国民素质才能奏效”,因此,他认为严复的这一主张是十分深刻的。

林家有、赵立彬认为,严复的三民思想“貌似缓进,实则坚实”,它的历史价值是不可小视的,它恰恰做了革命派所忽视的国民启蒙的内容。刘敬东认为,严复以三民思想为主的思想启蒙在客观实际上构成了由近代改良到革命变革的历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主要是由于变的进化观和民权、自由、科学的启蒙培养提供了革命的条件。

另一种观点在肯定其启蒙意义的同时,认为严复的三民思想具有相当的片面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杨正典认为,严复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主要是以三民思想为指导的教育救国论,这种把复兴民族的希望寄托在教育上面,尽管有其合理因素,但这是从唯心史观出发的片面之谈,而且这种论调在客观上也与预备立宪相呼应,成为其欺骗性的理论基础,造成了相当消极的影响。郭国灿认为,三民思想以教育为先,始终没有处理好与政治和革命之间的关系。张红认为,“由于他的社会经历和阶级属性的局限,使严复最终不能理解教育与革命,教育与政治、经济密不可分的关系,孤立片面的夸大思想启蒙与教育的作用,把它看作是决定政治、经济的基础和前提,而且,这项工作是一项艰巨而浩大的工程,中国现实使严复一次又一次失望”。

2.有关国家近代化道路

众所周知,严复因为一直坚持他的三民思想而持渐进改良主义。像蔡乐苏所认为的,对严复而言,即使在时期康梁在“新民”诸报上的激进宣传也不合时宜,他认为,若等西太后享尽天年后再变法,则不会有血案发生,也不会功亏一篑。可以看出,严复是坚决反对用激进的手段来改造国家的。

萧功秦就严复的渐进主义的近代化道路从学理上作了最早的探讨。他指出,严复的渐进主义是有完整的理论基础的,即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决定对西方文化既不能单项引进,也不能全盘引进。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培养一些具备现代化性质的质素,诱导其成活和发育,“使其成为嫁接外部现代化机制的内源性基础,内部的现代化质索与从外部引进的相适应的制度和因子两相结合,从而可以‘与时偕达’地形成一种不断带动现代化纵深推进的机制”。萧功秦进一步指出,“严复认为,要顺利导入现代化的内源性发展,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文化具有积极的中介作用”。这样需要我们重视和认真反思传统文化,并从中挖掘和培育现代化的因子,以推进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渐进主义在批判激进主义与国粹主义的过程中,在深入认识中国现代化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基础上,为后人留下一笔值得重视的思想财富”。

俞祖华还对严复和孙中山的近代化思想作了全面而细致的比较。指出,他们虽然采取了渐进和激进的不同道路和理念,但是他们都是有其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的,渐进和激进作为两条不同的道路,在他们二人的方案中也不是绝对的,启蒙和实践也在客观上成了互补的一对范畴,这是可以引起我们继续深思的。

四、严复的晚年思想

关于严复思想的变化问题,在学界一直是存在着很大争议的。传统的观点认为,严复晚年思想相对于早年激烈地批判旧学,宣传西学,为维新变法张目而言,出现了保守与落后于时代的需要,认为他放弃了早年竭力宣传过的西学,完全回归传统,且主张君主专制,反对民主共和,提倡尊孔读经,已经陷入封建专制主义的包围之中。因此总结说严复是早期进步,后期反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严复晚年思想的内容的界定没有太大的变化,杨正典的观点可以充分地代表这一共识。他说,“严复执着于他的渐进改良,于‘革命立宪皆非其所措意’,成了掉队的先行者”。

但在对严复晚年思想的评价上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大多数的学者丢掉以前的一些武断和简单化的做法,认为不能用“进步”与“落后”来评价严复这样一个思想家,不能因为他晚年提倡尊孔读经来论证他反动(因为尊孔读经也并不意味着反动,儒家经典里本来就有许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内容)。而他寄希望于强人政治是考虑到安定为一切政治改革的前提,这些都是学理上的探讨,根本说不上“反动”二字。

与上述认为严复思想前后有巨大反差的观点相对,有少数学者认为严复的思想一直都是贯通的,不存在前后不一致的问题,体现在三民思想的一贯性和终生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这两种观点上。

1.严复思想前后存在巨大差异

多数论者在取得了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其关注的重点落在了严复的思想为何会产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阶级局限、政治落伍论。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有彭洁、李白辉。彭洁指出,严复后期保守主要缘于他不懂得变革生产方式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即对时代的来去把握不定,是“不成熟的阶级产生的不成熟的思想,这种局限性体现在他把希望寄托在圣人身上,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李自辉具体论述了严复的政治态度可分为三个阶段,由主张改革到教育救国到复辟帝制和尊孔复古,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他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决定其政治态度必然日益右倾,阶级地位的局限是使他落伍的阶级根源。

(2)政治形势恶化令其失望论。持这一观点的人不在少数,有卢云昆,王春玲等。卢云昆认为,严复早年虽是持渐进主义的,但其晚年思想和早年相比,确实存在保守的倾向,而其原因在于,“一是戊戌事后,清政府虽已实行新政,但混乱频仍,求治无望”,二是“随着西学大量涌进……肆意泛滥,害人不浅”,三是他看到了“平等、自由、民权诸主义,百年已往”,“乃至于今,其见日弊,于是持论更加审慎,更趋于中庸”。

3)双重因素论,即严复本身所具有的渐进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内因)与政治形势令其失望论(外因)。甄建均试图从严复思想变化的内在理路人手,论述晚年思想的归宿,他认为严复思想可分为早中晚三期,而产生变化存在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外在原因是西方文明的祸害,由失望引起向传统文化伦理价值倾斜;内在原因在于其渐进思想,一直反对共和,和他思想中一直保留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这两重因素相夹,使他的思想有前后的不同。持这一观点的还有陈孝华等人。

(4)反思论。丁四新认为,“辛亥革命后,由于时事混乱的武人争雄和欧战的刺激,严复的思想成了一反思的思想和政治态度。而在这一反思过程中,一是蕴含着一种孤怀独抱的操守和对‘时俗’的抗拒,二是对他中年时期思想的悔悟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体认与复归,这两种心态决定了严复晚年的人生历程,将是在摇摆不定、幻化茫然的心理动荡中,倍感内心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冲突与折磨”。他指出严复面对混乱的国内国际环境,他对欧洲文明、壮年时期的思想和辛亥革命后的现实,进行的反思使他认为孔孟之道才是根本,而不管是倡教还是尊孔,他认为都是要树立国性维系人心的必要。杨正典对严复晚年为何会提倡尊孔读经作了推测,他说,严复借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契机,对西方文化进行了再评价,对传统文化的再反思,对儒学的肯定是经过了否定之否定后的肯定,是超越了中西之后的重新取向和规划,体现了严复思考的深入化,也体现了他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5)道德文化关怀论。持这种观点的有顾士敏、艾昆鹏、张水勇、武云、俞祖华等。顾士敏在1992年就提出,严复从批判传统文化、传统政治制度以救亡,到批评辛亥革命而力持君主制,是对国性的认识为中心而进行的。早年恨之则认为封建旧学是中国国民素质低下的症结所在,晚年爱之又是因为他认为它是铸造国性、人格、国格之基,这种矛盾的共存是由于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使然。艾昆鹏、张水勇则从道德关怀的视角论证严复在接受西方进化伦理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政治的同时,在中国现实状况的影响下,关注传统与道德的关系,认为失去传统道德也将失去有效的基础。这种态度最终使他回归传统,放弃了对民主自由的追求。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5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社会历史的长期发展中,能够促进中华民族进步,被社会和广大民众认可、接受,影响至今并仍在发挥积极作用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沧桑却始终传承不绝,原因在于它有很多精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爱国主义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涌现出无数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如屈原、岳飞、文天祥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总是与“忧国忧民”联系起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作为每个成员的责任,从而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二是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自我超越并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出了顽强奋斗、不屈不挠的意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执着精神使整个民族拥有坚定的信念,无论在任何时期,中华民族都在不懈奋斗,这种奋斗精神代代相传,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三是注重和谐思想。“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利,但人和却在两者之上而决定事情的成败。“和为贵,忍为上”的观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关于人与人相处的最重要原则,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的就是社会的和谐,而中华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视。四是注重道德修养,恪守道德节操。中华传统文化从崇尚伦理道德出发,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实行以德治国;而在个人修养方面则要求加强修养,要学会“慎独”,完善自身人格,最终才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理想境界。《大学》中还有“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样的名句。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两大方面,将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内容有:一是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个体而言,是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同志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1周年之际,明确提出了全国青年应具有的理想信念。即“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二是科学的“三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正确的世界观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而作为正确世界观的一部分或一个方向的人生观,则是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它指导并决定着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面貌;从属于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价值观,则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行为的取向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对人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三个主义”教育。“三个主义”教育就是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弘扬、培育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全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素有“国而忘家”、“社稷为本”等集体主义精神传统,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更加注重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关系的集体主义教育,要以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为重,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为了应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以及西方社会和平演变的战略,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需要坚持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从而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辩证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紧密相连,而具有我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于:

1、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强调对受教育者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三个主义”教育、科学的“三观”教育等,而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同样蕴涵着这些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教材,无数忧国忧民、为国忘家的仁人志士们的英勇事迹,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人们缺乏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崇高人生境界,缺乏厚德载物、宽容大度的包容精神,缺乏淡泊明志、清风亮节的高尚道德品质,我们要通过这些丰富的道德内容,潜移默化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关于道德修养它首先所强调的就是对自己的事业有所追求,要有远大的理想,强调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要有建立大同世界的坚定理想,这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求人人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内容是一致的;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也有着积极、丰富的内容,面对当前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压力,传统思想中的乐以忘忧、乐观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困难,要做到勤奋刻苦、积极乐观向上。

2、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

优秀传统文化中含有我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有效方法,包括:示范教育法,要求教育者自身应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言传身教,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受教育者;情感教育法,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使受教育主体与教育者之间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也就是说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内在自省法,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个人德性,强调个人的内在自省的过程,思想道德教育要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先进思想观念、社会生活规范,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因材施教法,在现实中,人与人在能力、情感、性格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教育也必须根据人的不同的特点而因材施教,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陶冶教育法,环境是思想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环境教育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3、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任何历史上的思想文化没有绝对正确的,其自身往往包含着内在矛盾……必然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不能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即使是其中的精华部分,也往往要给与现代的诠释。”因此,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正视文化多元化的现实,需要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华的部分加以创造性地改造,要以现代生活和文化为基点,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构建真正适合中国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而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思想道德教育也自然不是对已有传统的简单继承,而是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结合当今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创造出了我们传统中所没有的东西。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这些发展和创新所带来的新东西在实际中有很多,如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的“三爱”教育等等。一言以概之,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会给优秀传统文化以生机和活力,只要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发展和创新,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永远就不会过时。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

[2] 肖圣珍.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 汪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 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6

儒家伦理是指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网络中有序化的道德,是关于人际关系的道理。儒家伦理观通过道德规范的形式表现出其基本内容。孔子把“仁”作为道德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其下放置“孝”、“悌”、“礼”、“信”等具体德行,由此形成了中国最早的系统的道德规范体系。孟子基于孔子思想提出了“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伦理原则。董仲舒根据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出“三纲”的思想,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道德文明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被这些道德规范渗透着。儒家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在当代运用的过程中会有诸多的不适应,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看待这些中国封建社会道德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内容

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中国马克思伦理观是将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运用到中国具体革命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依托,不断吸收中国传统道德观中的精华而产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根本性质仍是马克思主义的,它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创造性发展和应用。

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三次理论飞跃,这三次理论飞跃使得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成为现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伦理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性继承传统道德伦理文化的观点。

邓小平根据社会发展的各种状况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提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和道德文明的建设。邓小平伦理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使中国社会的道德面貌焕然一新,新的优秀品质不断产生和强化,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伦理思想提出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应该建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主要规范的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体系的要求,并在加强道德建设的同时加强法制建设。

在21世纪,以总书记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的同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概念。科学发展观是要求以人为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科学发展观这一思想是继伦理思想、邓小平伦理思想和伦理思想之后又一重要的理论成果,它与伦理思想、邓小平伦理思想和伦理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对伦理思想、邓小平伦理思想和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显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强大的生命力。

三、新时期两者的契合

(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契合

1.“以人为本”的实践观与惠民思想的契合点

以人为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的体现。我国人口组成中农民占了很大部分比例,农民安居乐业与否,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是党中央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惠民思想的思想家之一。《论语・公冶长》记载:“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面对社会动荡中民众生活的疾苦和无保障状况,孔子认为为政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民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子路》“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以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关注民生、施政惠民是儒家伦理观中“德治”政治道德的代表,也是“中国历代明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共识,更是历朝历代统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惠民则是人本主义的直观表现。“以人为本”的实践观也充分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人本主义特征。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必须切实的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到以上原则,就必须要关注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现况,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在落实、实现这些原则和目标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以惠民思想为代表的我国传统道德伦理观中的优秀成分,使之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共同作用,无疑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2.两者契合的现实意义

第一,使我们注意到,必须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从古代到现在,只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真正的达到稳定与和谐,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所以,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我们要从农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才是关键。

第二,我们在进行物质建设的时候也要关注精神建设,一个国家中国民的精神状态,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荣辱。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思想深度,这样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得到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越来越完善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第三,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将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在帮助农民发展生产的同时,要努力减少各种开支,以减轻人民的负担。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大幅的提高,社会财富得到丰富。农业仍是我们国家的基础,对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在农业发展中仍有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的进行农村体制改革,制定各种利民惠民措施,发展农村教育,从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维护农民的正当权益。

(二)大同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契合

1.大同思想和和谐社会的契合点

“大同”一词,始见于《礼记・礼运》一书。书中假托孔子之口,描述了“大同”社会之种种。归结起来,有如下一些特点: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上,是“天下为公”的;在人事制度上,是选举制的,“选贤与能”,传贤不传亲;在精神文明方面,人与自然是应该顺应“礼”的,“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大同”是物质极大丰富,“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社会治安上,“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虽然《礼记》中关于“大同”的这段话并非孔子本人所说,但这段话与孔子的思想的确是有些联系的。作为一个提倡、推崇“仁”的思想家,孔子的思想中确实有一些大同的因素。比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及“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等等。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十届三次会议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进入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再发展、再创新的结果。“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这个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仔细的进行考察,我们就会发现古代睿智的思想家们的大同理想与当前的和谐社会构想有许多契合之处。

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个体的福祉始终是社会关心的焦点。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良好的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以期给社会成员提供一个有利于生存、生活和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所以,以人为本是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与当今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的契合点。

其次,大同社会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在孔子的大同社会理念中,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平等的,都不会因为自身的弱势而被社会所遗弃。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是每个对幸福生活有所诉求的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到目前为止,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速发展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会造成一部分人丧失资源优势,成为在竞争中缺少竞争力的弱势群体。因此,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现实社会生活中就必须建立和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2.两者契合的现实意义

大同思想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它仍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来源。今天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与前人不同的是,我们今天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以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古代的大同思想与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相契合,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们所进行的这一伟大事业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的曲折性和复杂性,能够让我们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同时也避免了盲目乐观,消除了消极意识。在传统大同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激励下,我们应该为我国早日建成繁荣稳定、公平正义、人民幸福、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而努力。它的实现,将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崛起的标志。

四、结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必须对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进行扬弃。这就要求我们明确批判继承传统道德的标准。这个标准必须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契合的,必须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创造力和民族自信心的,必须能开拓民族胸襟的。因此,应该以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念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建设为出发点,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结合起来,建构适合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富有时代精神民族气息的新道德。

参考文献

[1]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

[3] 王泽应.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20(第一版).

[5] 生,陈美兰译注.礼记・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7

一、价值认同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国和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是因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也使得改革开放的中国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结构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上,正经历着极为深刻的转型和变革。所以,在中国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异质性增强下,利益导向渗透到生活的众多领域,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再统一,其中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冲突,在大学生身上表现的尤其明显,更为突出。当前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应当把价值认同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取向。

价值认同从狭义上来理解主要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体对社会核心价值从内心深处产生的认同,是社会核心价值认同化的过程,是个体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保证。价值认同具有主体性、互动性和生成性等特点。主体性是价值认同的基本特点,反映了个体在价值比较、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过程中的自觉状态。互动性是价值认同的历史性和共时性特点,既体现了价值认同化和流变性,也体现了当代社会主体间、主体和环境间的交互影响关系。生成性是价值认同的创造特点,是价值内化和外化统一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依据价值认同的上述特点,因势利导、切实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认同度。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价值认同具有导向、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在新时期强化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强化理论教育,让大学生在比较和认同中坚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基本的理论武器,它在帮助我们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帮助我们认识和改造着客观世界。因为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快速成长期,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且接受能力很强,所以在思想上还很不成熟,极易被西方的一些社会发展理论所迷惑。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渠道,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教育学生,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分析和判断各种社会思潮,并在比较和认同中坚信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一些社会科学要科学分析社会现象,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政党科学分析现实社会、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和帮助人们深层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管理规律,把握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高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保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伦理教化功能,它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哲学基础,指导人们树立和巩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它指导人们科学分析社会的道德现象,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和人和群众、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把握自我,规范人生,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它引导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提高人们精神境界的功能。首先,它能指导我们树立和巩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精神支柱。它能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同时,它能不断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阔眼界、不断创新,提高人们的理论认识境界。它还是批判和克服各种错误、落后、僵化、腐朽思想的锐利武器,从而提高自己的境界。

(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怎样强化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对于提高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对于筑牢社会主义的思想防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以下四个途径入手,切实增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增强正确的社会思潮在主流舆论中的传播力,积极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文化是思想的载体,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而文化又通过它的教育和传承功能被人们所接受和继承,从而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借助舆论的力量成为引导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潮。所以,我们必须从优化校园环境入手,借助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成为主导整个校园文化的主流思潮,使我们的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总之,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分析判断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学生在比较和认同中坚信马克思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琳.新时期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2):59~60.

[2] 李恩秀.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2):8~9.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8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将政党执政的根本理论观点界定为群众观,也就是政党、社会执政集团在对待群众时所存有的基本观点和态度。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从本质上讲一种价值思想原则和施政理念。没有群众观点的共产党是没有灵魂的政党,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本质的表现特征,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及施政的最终归宿,也是其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以群众为主体,通过巨大的群众理念精神动能,形成强大的社会认同与凝聚力,实现党的共产主义理想,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时历史的创造者与推动者。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千年的意识锤炼积累下来的人文精神之源,其内容包罗万象,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思辨性、哲理性等特征,和谐、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旋律,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历史唯物辩证观不谋而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是以生产方式为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为出发点,寻找出了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历史动力和动因。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的主体以及担当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是精神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而中国传统文化便是我国广大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因此,其必定蕴含着能够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智慧之源。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

(一)恢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功能,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人文教学内在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群众基础,人们对其有着共同的心理预期,能够较为容易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相关教育活动。因此,将人文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能过有效地激发受教育者的民族及思想意识认同感,从而达到教育内容的内化,形成受教育者自我的思想情感,推动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思想政治高校课堂的实现。

2.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人文观,实现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升级。人文教学包含着对人的道德情操的陶冶、精神品质的涵养、灵魂人格的塑造以及审美气质的启迪,这一切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的内化升级有着本质性的联系。因此,在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以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为核心开展相关教学活动,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人文观的引入,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修养,规范其行为,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人文观的熏陶,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素养、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独立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3.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从国家观、历史观和民族宗教观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使受教育者了解国家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受教育者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明白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不利于国家的和平稳定,任何一个民族的传承与进步,都离不开交流与合作,只有各民族的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才能够实现民族的大繁荣,才能使国家健康有序的发展。

4.推进认同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应加强对受教育者中华民族、国家、中华文化及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和对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精神,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紧密的联合在一起,使受教育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提高对国家、社会的认同,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以发展和平思想为核心,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在中国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和平思想根植于传统意识形态范畴之内,而中国维稳下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对这一思想的全面发展与继承,也是在对中华民族沉重苦难基础上的重大总结,是在此基础上选择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和发展之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即和平世界,这与我国的传统的“大同思想”极为相似,因此应以以发展和平思想为核心,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是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更是人类社会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是一个复杂的长期性和历史性任务,其不是单一的文化建设,涉及政治、教育、文化及艺术等更领域内容,需要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085-02

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把这一科学方法运用于各个领域,自然、历史、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军事学等。能够真正理解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的,恐怕只有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了,其他马克思、恩格斯的学生们如保尔、拉法格、龙格、梅林、考茨基、伯恩斯坦、普列汉若夫等虽然部分理解马克思学说的一些方面,如唯物主义历史观,经济学说。但是更多的社会主义者们是误读和诋毁。当然,在列宁算是真正懂得了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和它的重要性,把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当作马克思主义灵魂和哲学基础,在列宁、特别是斯大林时期,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走向体系化,然而把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教条化、逐渐消融了辩证法的科学成分。在给西方,或认为辩证法只是恩格斯思想,或把他们之间观点对立起来,如卢卡奇、科尔施把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哲学等同起来。在中国,基本上继承了苏联教科书体系,把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当然同志对于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有过很深的研究,发展了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的矛盾学说,中国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学者曾深入研究了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如李达等把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当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 马克思辩证法在西方的影响

这里主要指的是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西方马克思学(政治学学术研究社会思潮,标榜不带意识形态)中观点。

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出了在马克思战友和学生、及其苏联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外,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中有重大影响,这对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辩证法思想有着和苏联官方哲学截然不同的观点和理论,这主要是20世纪初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思想流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于19世纪20年代前后,西方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都失败,革命陷入低潮,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如卢卡奇、柯尔施等开始反思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无产阶级意识的危机,批评第二国际的经济主义和共产国际的机械唯物主义,提出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试图构建一种以人为主体,以研究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为唯一对象的历史辩证法,高扬人的主体性为主要特征的新马克思主义,柯尔施在1930年最早把这种新马克思主义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影响最大的法兰克福学派以及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西方国家中还出现了一个学术流派,西方马克思学,如麦克莱伦等,这些人都是政治学家,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当做纯学术观点研究,称自己的观点不带意识形态,把马克思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由于本文的篇幅,只能选他们中几个代表评述他们的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的观点。

卢卡奇一生著述丰富,其代表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是《历史与阶级意识》,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副标题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本书的宗旨就在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辩证法作为哲学基础。卢卡奇认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这不加批判的接受马克思的一些研究成果。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指的只是方法。”这里方法就是辩证法,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辩证法,理论本质上是革命过程本身的观念的表述,为了认清理论的作用,就要理解它自己的基础,即辩证的方法。批评恩格斯没有提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本应放在重要地位,使辩证法失去了革命性,辩证法的中心问题是要改变现实。卢卡奇的主客体辩证法也就是历史辩证法,卢卡奇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认识历史事件,并能掌握住其性质的科学方法,提供我们历史的因而也是科学的观察现实的观点,是无产阶级最重要的武器。卢卡奇把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作为推动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把无产阶级意识归结为“总体性”范畴,就是把社会当作总体来认识,总体性辩证法是能够理解和再现实在的唯一方法。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和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有很大差别,卢卡奇把马克思主义只是当作哲学,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历史辩证法,而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只是无产阶级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把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当作思维再现具体的科学方法,卢卡奇混淆了思维与现实即主体与客体,同样陷入了黑格尔的神秘主义。

西方马克思学提法开始于1959年法国学者吕贝尔主编《马克思学研究》创刊而流传开来,这些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纯学术研究,区别苏联的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法国学者吕贝尔、美国学者诺曼・莱文(Norman Levine)、英国学者麦克莱伦等,他们的一个根本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是基于恩格斯思想,也就是恩格斯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他们基本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有着十分不同的辩证法观点。不承认恩格斯的自然那辩证法,而马克思集中探讨黑格尔关于人类历史“变动和创造原理的辩证否定性”概念,马克思把这一思想阐述为他自己在人类历史背景之内考察现代工业社会的经济方法的基础。诺曼・莱文把马克思辩证法等同于历史辩证法,基本上是继承了卢卡奇的观点,莱文认为马克思辩证法作为社会分析方法和作为人类行动的指南,是马克思整个体系最重要的方面。西方马克思学的一些文本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他们一些观点是我们不能认可的,西方马克思学在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上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我们需要批判认识他们。

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关于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一同传入中国的,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学习苏俄革命,、陈独秀、李达等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立场来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也开始了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继承和发展的进程。20年代出现了科学与玄学之争论,开始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由于受苏联教条主义的影响,革命屡经挫折,在30年代中后期,同志开始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并开始具体的研究了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和列宁的辩证法思想,写下了《矛盾论》、《实践论》等辩证法专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马克思列宁的科学辩证法思想遗志,系统研究辩证法的成果结晶,这是思想的哲学基础和活的灵魂,成了指导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解放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基本上学习苏联教科书体系,即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问题也是可以追述到马克思恩格斯再世时期工人狄慈根的辩证唯物主义说法,这一说法得到恩格斯认可,以后有普列汉若夫,列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到了苏联20年代形成体系的苏联教科书就是这样的观点。

北京大学黄楠森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陈先达教授就持此种看法,他们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更名为如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从而消溶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思想的各种观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说法,特别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真正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历史唯物主义放在一起是为了突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但并不是两个主义,而是一块整钢。但是认可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观点,人数也是最多的,特别是在年轻一代哲学家哪里。对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内涵也是有多种说法,如张奎良认为实践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崭新的整体世界观,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集中体现;高青海也是认为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也有“实践世界观”的说法,林剑就认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即实践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诉诸于人的感性活动理解时,是哲学史上一场深刻革命”。

一种比较折中的说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人民大学肖前、杨耕就是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但是他们反对把实践当作本体论,坚持物质本体论。但是他们认为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叫“实践唯物主义”,并写了很多论文和专著。安启念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世界观,吉林大学的孙聿正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是历史唯物主义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刘福森认为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在生存论基础上的“历史生存论”的哲学世界观革命;张传开认为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哲学革命,其实就在于一种改变世界的哲学,其主导话语既不是本体论,也不是认识论,更不是生存伦理或价值哲学,而是对资本主义和现实性的批判,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其形态就是“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复旦大学俞吾金的说法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为基础和核心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领域里的一场根本性革命,它从基础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历史观的是我们武汉大学石云霞教授的观点是: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新世界观初步创立,标志人类哲学思想的革命变革。

李达主编的《唯物辩证法大纲》认为:科学自然观和科学历史观的统一,就形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因而实现了哲学领域的革命变革。对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李达主编的《唯物辩证法大纲》,《大纲》说先有“科学自然观和科学历史观的统一,就形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因而实现了哲学领域的革命变革”。这种论述方法本来就不是辩证法,是从具体到抽象,这是研究方法,不是叙述方法,叙述方法在马克思那儿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这才是正确的思维逻辑方法,也是马克思说的好像一个先验的结构,或者是马克思说的要想真正跟我走就从个别到一般。还有《大纲》对于唯物辩证法认识由于当时的研究水平,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简单加在了一起。

侯慧勤就认为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改造,是马克思完成哲学伟大变革的关键。

3 结语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10

以中国封建社会代替奴隶制社会为例。西周末年,奴隶制开始崩溃。由于生产工具的改革,特别是铁器农具的使用和用牛耕田,生产力进一步得到发展;同时由于奴隶们大量逃亡和起义反抗,旧奴隶制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束缚。一些诸侯国中的奴隶主在原来的分封地之外,又强迫奴隶开荒扩大耕地面积,致使出现了大量“私田”,随之出现封建依附关系,这就逐渐形成了封建生产关系。特别是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这种按亩收税制度,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这是新兴地主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本来,任何时代的统治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孔子把维护奴隶制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概括“礼”、“乐”,所谓“礼乐不兴则民无所措手足”;把恢复和巩固西周周礼的统治秩序叫做“仁”,所谓“民兴于仁”。但是,在春秋时期却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这个动荡年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周天子一向所垄断的政权连同所垄断的思想,逐渐失去了权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必将滋生出新的思想理论。各派政治力量竞相登台表演,这就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的最为辉煌的百家争鸣。号称百家,其实主流不过是两家: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和没落奴隶主阶级的维护者。以法家思想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秦国迅速强盛起来,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化高潮同时也显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理论创造力,引领中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

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理论创新,始于14世纪的欧洲的文艺复兴,而最典型的是18世纪的法国的启蒙运动。在14世纪,意大利、英国等国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在人类历史上首先产生资本主义,当然这首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正是发展了的生产力要求冲破封建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呼唤新的思想理论为之扫清前进道路,才有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应运而生。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这个新文化运动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以人文主义为强大思想武器,矛头直指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基督教神学。人文主义思想家提倡知识和理性,反对禁欲主义和蒙昧,否定神学信条,宣告以“人的发现”替代“天旨神谕”,冲破基督教长达千年的精神枷锁,在西欧“千年黑暗”的中世纪放射出思想的闪电,是欧洲新文明的曙光。以“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新的思想理论为先导到了16世纪,荷兰首先完成了尼德兰革命,在欧洲大地上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7世纪发生的英国革命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将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终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18世纪发生的法国大革命是欧洲第三次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阶级斗争异常激烈,一直沿着上升路线发展,任务完成得比较彻底,这是荷兰、英国的两次革命所不及的。究其原因,可以列出许多方面,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它已完全脱掉了宗教的外衣,在启蒙运动的基础上发生的,思想理论准备相当充分。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以“理性”作为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完全抛弃了上帝和神学,阐述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启蒙运动涉及社会精神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宗教、哲学、政治、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各个方面。这个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中哲学界最活跃的是以百科全书派为中心的一批唯物主义哲学家。启蒙运动很快风靡西欧各国,并扩展到欧洲大陆,逐步影响到全世界。启蒙运动是人类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第二次思想解放,其基本思想观点在全世界至今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

突破前人的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旗帜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就是思想理论不断创新的历史。在它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往往以一个崭新的旗帜为标志,例如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突破前人的伟大创举。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内核”,又突破了它们时代的、阶级的局限立足于他们那个时代、立足于当时的国际大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科学,从人类社会必将进入共产主义、全人类的解放最终必将成为现实的广阔视野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发现世界,全面提出和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问题。他们继承和总结了世界历史一切革命理论的有益成果并敢于突破前人,不断观察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关注包括印度、中国在内的各国的无产阶级运动,并及时分析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科学地总结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经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列宁作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敏锐的眼光捕捉住时代特征,敢于突破前人,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的新判断。他在世界资本主义新发展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际大背景下,写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等一系列科学著作,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列宁主义阶段。创立了列宁主义,并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的历史机遇和俄国国内的革命形势,发动了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同样具有敢于突破前人的革命气魄。他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及时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创造性地观察、思考、指导中国革命,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第一个理论成果,这就是思想。

邓小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以突破前人的气概,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我们党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他却振聋发聩地提出:“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从这个首要的和基本问题出发,邓小平突破前人,在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进行了前无古人的创新,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出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第二个理论成果,这就是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多学科领域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的提高,都令世界瞩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破前人的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

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同所有马克思主义者一样,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观察世界科技发展形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剧变、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以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从而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标志着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达到了新高度。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大会的最重要的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当然,任何理论创新都离不开对前人思想遗产的继承,中国共产党拥有的思想、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经验,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内容以民族的形式,体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特色和气派。

在进入新世纪,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新课题,全方位地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和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各个方面,一方面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以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为“条件”;另一方面把党的先进性放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运动过程中,放到当代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中,放到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乃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去考察、去概括,赋予了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意义、时代内涵、时代特征,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无论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史上,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是第一次。它高度凝聚了全体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是一个创新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丰碑,再次显示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从根本上科学回答了时代的课题,而且提出了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的一系列新观点:同志在阐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内涵时,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形成发达的生产力的观点;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和重要力量的观点;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的观点;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观点;把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的观点;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的观点,等。

在阐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涵时,提出了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的观点;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根本任务的观点;唱响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发展先进文化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的观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的观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的观点,等。

在阐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内涵时,提出了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的观点;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因素,首先必须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到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的观点;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的观点;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的观点,等。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11

中国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需要批判性地吸收、借鉴别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传入中国,一些新自由主义学者以网络为载体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当代中国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要接触者及其新生事物的接受者,在很大程度上对新自由主义的观点持一定的赞成态度。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我国的传播及我们所应采取的科学态度进行了论证分析。同时,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的重大课题“社会思潮与高校德育研究”,也分析了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及其对大学生的危害,批判了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主张及观点。

为了弄清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切实做好引导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以便加强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关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本人于2012年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某些观点在大学生中仍存在一定的市场

据该调查显示,有65%的学生赞成“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不是外来的资本主义,而是本身”;有35%的学生赞成新自由主义思潮,认为它是一种重要的健康、清醒力量。同时,关于上学难、上学贵、就业难等问题,56%的学生赞成“主要是国家不重视教育,想逃避义务教育的责任”;关于腐败问题,48%的学生赞成“解决腐败问题的出路在于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关于医疗改革问题,63%的学生赞成“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让人民过得安心、舒心、放心”。

二、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偏颇之处及其对大学生的主要危害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偏颇之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当前我们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届二中全会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共同富裕。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在任何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尽管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思想,但总是在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思想居于主导地位。新自由主义如果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那么势必会破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危害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已经渗透到大学校园,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1. 新自由主义思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社会主义”的言论,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模糊的认识,认为不管是什么主义,有钱就是“好主义”;2. 近年来出现的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腐败问题,究其原因众说纷纭。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天经地义的。

三、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主要途径

一些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纷纷在网上表达自己的观点,调查数据显示,60%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了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接触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途径。

四、积极应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介绍、评判非主流社会思潮

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介绍、评判非主流社会思潮,可以有力地提高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网络的飞速发展,各种宣扬社会思潮的网站网页大量涌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校早已开设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课程,希望通过更具体、更系统、更专业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呈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通过我们的调查数据也表明,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虽然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思潮观点的认同度大大降低了,但是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的效果,以防患于未然。我们高校教师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为原则,尽可能地帮助大学生弄清一些模糊认识,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我们也会紧密结合上述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针对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30年的形势,来制定形势政策教育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三) 建立红色网站,组织网络评论队伍

如今,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能上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在上网人员中,网民58%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有相当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努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目前高校思想教育网站,坚持了思想性和严肃性,但缺乏针对性和与“网民”的沟通与交流。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很多,但点击率却不高,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到贴近学生的实际。 改进的方法之一是建立红色网站,组织网络评论队伍,设立名师博客等。名师可以采取“跟进式教育”模式,跟踪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随时关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动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在各自的博客里贴上自己的文章或帖子发表正确的观点。

【参考文献】

[1]何秉孟.新自由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梅荣政,张晓红.论新自由主义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12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寻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是企业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在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树立企业形象,锤炼企业精神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互相取代。1、性质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依照党的纲领和不同阶级政治、经济的中心任务,通过有组织、有意识的教育,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党员和广大人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它具有鲜明的党性、思想性,本质上属于政治工作范畴。企业文化是产生于西方资本发达国家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它是通过培育企业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职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追求企业整体优势,具有明显的管理性、经济性,本质上是经济管理问题。2、内涵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据党在企业的中心任务与职工的思想和行为规律,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着重对人的思想政治观念、世界观、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施加影响,以便调动积极性,服务于生产建设,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的理性概念,又是进行思想教育活动的实践性概念。而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全体成员共识共守的行为规范、传统作风和价值观念,主要是理性文化概念。3、内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对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及艰苦奋斗的教育,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同时,对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进行疏导,及时予以解决。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是根据企业内外条件选择经营哲学、确定管理信条、培养企业精神、确立企业目标、建设企业道德、树立企业形象等。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立足于全党的思想政治上高度统一,具有较要的共性特征;而企业文化是在宏观的大政方针指导下,主要是依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长期铸就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4、方式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运作方式不同。这是因为二者的活动主体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主体是在党委集体政治核心领导下,专职兼职相结合,领导群人体相结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体制,其运行方式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主要是系统教育、正面灌输。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职工,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大背景下,通过企业领导人的倡导,靠全体职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体验,逐步养成,一旦企业职工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就有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职工就会自觉自愿地、齐心协力地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它的运行特点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形成,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项不同的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方面都是相同、相通和相融的。1、对象相同。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两门科学,其研究对象都是人,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都是做人的工作。它们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的出发点,都强调协调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都重视培养人的集体意识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把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企业文化从研究人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出发,注重焕发人的精神,塑造人的灵魂,倡导群众的优良作风和好的传统,强调自我激励的作用,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人的思想认识、观点、立场问题,以育人为业,以转变人的世界观为本,旨在用共产主义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总之,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人的良好品质、塑造人的美好灵魂方面是完全一致的。2、方向一致。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要为经济基础服务。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中国的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企业文化,它必然受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方向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又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思想动力。任何排斥、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文化都会背离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3、目的相近。企业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效益功能。建设企业文化或企业精神的目的,就是通过强化软管理,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发展社会生产力;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调动人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服从于服务经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可靠保证。可见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终极目的都是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企业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4、途径相通。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为达到目的的途径或手段是相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采取的一些途径,对企业文化建设也适用。例如,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树立典型,学习榜样等等。这些途径和手段都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共同使用的,几乎完全可以通用的。5、环境相似。无论企业文化建设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一个特定企业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生产经营状况、规章制度、产品结构、员工素质、技术水平、领导能力、公共关系、经济效益和分配方式等等因素;外部环境是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包括国家的产业政策、宏观调控、市场情况、社会责任等。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这种既确定又多变的环境中进行的,必然受到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的因素可能起积极的作用,有的因素可能起消极作用,要认真分析研究这些有利和不利因素,为企业文化建设或思想政治工作找好基点和提供条件。在同一环境中,在相似的影响因素的作用下,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确定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起点和程序,选择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突破点,以求两项工作同步获取成果。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难和任务当前思想领域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科学为先导,以经济竟争为主题的崭新世界,无论是政治和经济领域,还是科学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都呈现出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并不断涌现出许多新的问题和难题。从国际政治斗争上看,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战略”,通过各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其害是动摇人民的理想信念。外国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和生活方式以及资产阶级的某些政治观点和社会学说,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作风产产不良影响也必然会有所增强,能否及时而有效地抵制和战胜这些东西,是对外开放以后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难题和新考验。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看,面临着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小生产意识以及唯心主义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影响,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同时,改革是极其复杂的群众性的探索和创新事业,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将在相当广阔的领域内和相当深刻的程度上展开,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变化,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消极现象。因此教育人们正确认识改革,澄清各种糊涂认识和错误观点,变革思想观念,适应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任务。从当前社会变革的形势看,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复杂性和艰巨性。

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互相推动,共同发展。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是独立的,但相通相融是客观存在的,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明显的,结合点是很多的,因此,通过两者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彼此互补,达到共同发展。同企业文化相结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人翁精神、群众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服务精神等,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而且给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在培育企业群众体意识、倡导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中,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泛的活动舞台。企业文化是经济与文化的产物,是企业管理从经济层面向文化层面拓展的结果,它的主体虽属观念形态,但它更贴近生产经营管理,更容易为各层次职工所认同和接受,为改变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单向灌输和一个方子包治百病的僵化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形式。它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轨道,较好地解决了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两张皮”问题。企业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新天地,企业文化建设使思想下政治工作的内涵更深刻、外延更扩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便于与经济工作融合在一起去做,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力量。过去国家实行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靠指令性计划生产经营,企业没有自主性,企业的任务就是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职工就是做好企业领导分配的工作,缺乏独产性、自主性,不可避免地脱离实际,缺乏活力和生机。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正是在于它的内涵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造出能够团结和凝聚职工的、能够增强企业向心力和竞争力的新形式、新方法,能够克服思想政治工作某些弊端,改变在旧体制下形成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旧观念、旧模式、旧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更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实处。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仅停留在理论灌输,口头说服上,形式比较单一,载体东西少。企业文化建设所倡导的企业精神,由企业员工群众所共同价值观念,是企业之魂,把思想政治工作所注重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具体化了、企业化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保障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解决好价值观这一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以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13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从历史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就是一个被不断理解和解读的过程。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史同时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史、解读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得到了不同的解读,因此也表现出多种理论形式,诸如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这些对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理论的不同理解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深化了对当时社会历史问题的认识,指导和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同样,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发展,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地被解读、被理解、被运用。一方面,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考证版本的出现和一系列以前未公开的论著的出版,我们必须研读马克思主义的这些新文本,以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个全新的、更为系统的把握,这是新时期研究马克思主义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和理论必需。另一方面,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和社会转型阶段,社会各种矛盾和弊端日益暴露和明朗化。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正确的理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以实践为出发点,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理论。我们必须站在实践的基础上,以现代的眼光来解读马克思主义,从而为我们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指导。此外,当前理论界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与现实关系的理解中,甚至还存在一些误读、误解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方法,以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理论界已经普遍意识到了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并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讨。其中,有的学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应该“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有的提出了解读马克思主义应使马克思主义“回到生活中来”,有的还运用西方解释学理论来研究马克思主义。限于篇幅,本文不予展开。我们认为,在当代解读马克思主义应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进行解读,即返本,目的是实事求是地走进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关系进行解读,即开新,目的是与时俱进地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更好地服务于当代。下面我们就分别加以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解读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进行解读,就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文本,忠实于原著,尊重经典作家,通过原著的精读和深研,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走进马克思主义。在文本解读方面,西方的解释学理论已经做了大量而深入的探讨。我们不妨从西方解释学发展中触及一下文本解读的根本问题,以此导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解读方法的探讨。

解释学是一种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纵观其发展过程,解释学可以分为客观主义解释学和主观主义解释学或

存在论意义上的解释学两种理论形态。前者主张人们能够从作为历史内容的文献、作品、行为记载出发,通过知觉、移情或想象纯粹客观地理解文本的意义,代表人物为狄尔泰、施莱尔马赫;后者则认为,人们根本无法纯客观地理解文本,任何理解和解释都会受到理解者和解释者个人原有思想的制约,因而理解会因人而异,人们始终不能达到对作者原本思想的理解,代表人物为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

从对解释学发展的简单叙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解释的主体性与客观性是解释学的根本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认为,正如认识的客观性与认识的主体性不是绝对对立的一样,解释的客观性与主体性也不是相互矛盾的。当解释符合客观文本和实际时,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这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中应遵循的一条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原则。也就是说,在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时应辩证地处理好解释的客观性与主体性问题,即要坚持以客观性为主,主体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解读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过程中应忠实于原著,尊重作者,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力求反映作者的思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己的主观状态(包括思想、心理、情感等)为追求文本的客观性提供方法、服务。这一解读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肯定理解对象的客观存在,并且它有不依赖于读者的意义,这是对理解对象的客观性解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解读,进而走进马克思主义,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这就是作为我们理解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在理解者之外存在的,是不依赖于理解者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原意是马克思主义著作者赋予的,而不是由读者赋予的,一旦马克思主义著作者赋予文本以意义,这种意义就是特定的,它不会随着时代和读者的变化而变化。肯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对象的客观性,是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条件。

第二,肯定文本的意义可以为读者正确理解,这是对文本对象的可理解性的客观性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可知论,解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也要坚持可知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意义的可知性,我们才有可能去走进马克思主义。如果只认为文本有原意,但不认为文本的意义可以为读者所理解,那么,同样不可能去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本真。

第三,肯定对文本的理解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这是对文本解读的标准的客观性解读。关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争论由来已久,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所不可避免的,因为文本的理解者各不相同,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立场、条件和运用的解读方法决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差异。这种理解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的理解者当中,而且也存在于同一理解者的不同认知阶段。但是,这些差异并不能否认马克思主义理解有其正确的衡量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原意,它是衡量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正确与否的准绳。

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解读的基本原则后,那么,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时应如何贯彻这个原则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站在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历史背景、环境中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列宁曾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历史范围之内。”

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作为我们了解经典作家思想的直接研究对象,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为了回答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历史发展所提出的种种问题,这些文本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们对当时时代问题的回应。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要解读马克思主义,必须把它们置于一定的历史的环境中,从它所面对和回答的问题中,去寻找文本的意义。离开了对产生它的环境的深刻把握,就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意义。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与产生的历史环境、背景是密切相联的,我们必须把二者相统一起来,才有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

其次,站在马克思主义所持的立场、观点、方法上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诞生以来,其立场就是鲜明的: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追求人类理想的社会制度,它的一切理论都是基于这一最基本立场。所以,它的观点和方法都具有独特的批判性、实践性和辩证性。我们在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时,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这些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而不能违背。例如,在解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时,首先必须摒弃资产阶级“英雄史观”,站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基础上,进而才能真正理解“群众路线”的方法。

再次,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是一个有机整体,要理解它就必须系统完整地理解它的整个思想体系,而不能片面地理解。然而,整体又是由部分构成的,要把握整体就必须以对部分的深入理解和研究作基础。同时,要正确地理解部分,同样也要依赖于对整个体系的把握。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解读中,应该把握整体与部分的相互联系,既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有机整体,又要看到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对独立性,从而在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研究中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把握。

最后,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中原初文本与衍生文本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的思想又被其后继者不断地理解和阐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时代形态。从这种意义而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是原初文本,而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思想则是衍生文本。我们应该明确原初文本与衍生文本之间的关系,承认不同马克思主义著作者思想的相对差异性,但把这种差异性看作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绝对对立;更为重要的是,要看到他们思想之间的同一性和继承性,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看成原初文本,把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思想看作是对原初文本的发展和完善,进而在原初文本与衍生文本的统一中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要坚持文本理解的“客观性”原则,但是这还不足以真正解读马克思主义。单纯进行文本解读可能导致文本中心主义,即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只依靠文本,把文本作为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最终依据。这实际上是一种本本主义或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产物。因此,我们还必须立足于时代,立足于当代现实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现实的解读,让马克思主义回归于现实,这才是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和最终目的所在。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解读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现实解读,就是要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实践的互动关系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最终“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之所以从这个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现实与实践而又归于现实与实践的理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社会实践为其出发点和生长点。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他们研究社会问题的出发点时指出:“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这一生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从实践出发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不仅如此,他们还把实践作为其理论的生长点。正如他们所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如果脱离了时展,脱离了社会实践,真正理论的建立是毫无可能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又以社会现实和实践为其目的和归宿。在理论与实践关系上,马克思主义向来主张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它产生于实践,反过来又必须为实践服务。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从事理论研究时坚决反对理论脱离实际。马克思曾尖锐地批评费尔巴哈等旧哲学“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对于实践唯物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马克思主义“绝不提供可以适用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相反,它要研究“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 转贴于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在理解马克思主义时必须与现实结合,并进行现实的解读。这一解读同样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即“立足于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是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现实解读的过程中,要在尊重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把时代、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起来,在实践中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具体而言,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肯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尽管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具有其时代特征和独特的时代内涵,从这一点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其固定的内容。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造了其理论的同时,也为其理论体系的发展找到了依据,提出了“实践”这一重要范畴。“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这一范畴的特殊性和开放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其发展成为现实。只要是存在人类、人类社会的地方,就存在有实践,就会存在以实践为基点科学理论的可能性。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正是其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

第二,肯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阶段性。承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实际上就承认了马克思主义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它是与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的。时代在不断地变迁,社会在不断地变化,马克思主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实践条件,就会有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资本主义时代产生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在帝国主义时代产生了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战争时代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其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是其后继者理论的最初阶段,而其他后继者理论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在不同阶段的运用、补充、发展和完善。

第三,肯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相对性。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必须看到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对性和条件性,不能用同一实践标准来衡量,而要用当时的社会实践来衡量。例如,马克思在晚年论述俄国能否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时,着重论述了其可能性。而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同一问题上着重论述了其不可能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社会条件的不同。我们不能用恩格斯的论述来评价马克思,也不能用马克思的理论来评价恩格斯。因此,肯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对性和相对标准,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明确了在现实中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则,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当代实践条件下解读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呢?本文认为有以下三种途径: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作为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有的具有时代性,有的具有普遍性。对于具有时代性的基本原理而言,我们应该根据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实践来理解它。

而对于具有普遍性的基本原理,我们不仅要了解其产生、发展的基本时代背景,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普遍原理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起来,在当代实践中理解、发展马克思主义原理。例如,马克思在谈到人的全面发展时,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对当时资本主义人性的异化和抽象的人道主义异化观批判的结果。而对于今天,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就要把它与我们当代社会实践结合,充分正视当今全球化浪潮带来的社会交往的频繁性,当今经济主体的多样性,社会交往方式的多样化,并结合人的发展环境的这些变化,丰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探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其次,从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一种世界观,同时也是方法论。它的产生过程,既是其基本原理形成的过程,也是其方法论形成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尽管有一些理论具有一定的时代限制性,但是,马克思在创立、形成理论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则对我们大有启示,它可以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实践问题时提供指导。因此,从当代现实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还必须从方法论角度着眼。从这种意义而言,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要把它的方法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理解,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的理解。

再次,从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关系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根源于实践的。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它都会有着相对的理论体系。这表现为每一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内容都会有一些区别和差异,每一时代都是对上一时论的坚持、发展、补充和完善。例如,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列宁分析了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性变化,提出了帝国主义理论,而毛泽东、邓小平则根据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具体情况提出了其各自的思想体系;又如,马克思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则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剥离开来,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所以,要理解新时代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必须联系新的实践。要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就必须明确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中国发展对经济模式的要求。同样,要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必须联系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群众在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否则就无法正确把握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